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29 15:02:4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管理办法

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管理办法

(2013年.修订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全国优秀规划设计奖评选管理办法》,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推动安徽省行业技术进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激励我省广大规划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创新意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是我省城乡规划设计领域的最高奖项,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同意,由安徽省城市规划行业协会设立。

第三条 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表扬奖。必要时设置特殊贡献奖。

各类奖项的获奖项目总数原则上不超过申报数量的1/3,其中

一、

二、三等奖项的获奖总数不超过该年度全省各地申报数量的1/3,其中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获奖比例按1:3:6。表扬奖和特殊贡献奖的数量视具体情况设定。

第四条 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从获得“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以上的项目中优选部分项目参加“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

第五条 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规划创新。按照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保护相关单位或个人的知识产权,尊重有关规划编制单位和个人的原创性。

第六条 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的评选工作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保障评选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严肃性。

第七条 安徽省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的评选工作由安徽省城市规划行业协会负责,接受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社会的监督。

各类别评选具体事务委托相关部门办理,其中:

城市规划类、规划信息类、风景名胜区规划类由安徽省城市规划行业协会秘书处组织;

村镇规划类由安徽省村镇规划学会组织; 城市勘测类由安徽省城市测绘行业协会组织;

第二章

评选范围和评选标准

第八条 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范围:

城市规划类:单独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镇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专项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设计及有关规划研究项目;

村镇规划类:单独编制的县域镇村体系规划,除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镇以外的镇(乡)总体规划、镇详细规划、小城镇设计、村庄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及研究类项目;

城市勘测类:为城乡规划服务的城市测绘地理信息项目;

规划信息类:城乡规划信息化系统开发、应用及研究等项目;

风景名胜区规划类: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风景名胜区其他规划设计及规划研究类项目。

第九条 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统筹、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十条 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各奖项水平应达到以下标准:

一等奖:达到同类项目的省内领先水平,技术难度很大,在规划理念和方法有突出的创新,对提升行业技术进步作用重大,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二等奖:达到同类项目的省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较大,在规划理念和方法方面的有所创新,对提升行业技术进步作用较大,取得较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三等奖:达到同类项目的省内较高水平,对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有较大作用,对和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表扬奖:在某些方面具有同类项目的省内较高水平,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特殊贡献奖:在特殊时期、特殊背景条件下,具有时代意义和实践代表性的城乡规划业绩成果。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一条 申报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的项目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申报单位应是持有的国家、省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颁发的相应等级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的法人单位,或者持有由相关部门颁发的相关资质证书的法人单位;持有由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外商投资企业城市规划服务资格证书》的法人单位。

(二)申报项目应符合国家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相关政策以及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定,技术成果要具有真实性。

(三)申报项目应是评选年度前一年的12月31日以前,经规定程序审查批准并付诸实施的项目。申报的城乡规划项目,应体现对同一层次相关规划或下一层次城乡规划的作用和意义,其中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具备较完整的实施效果。

(四)申报项目材料应包括申报表、本办法规定所要求 的相关证明。

国家相应年度同类评优另有申报条件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二条 申报项目须附项目所在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评价证明。

在皖中央和省直各部门直属单位的申报项目应由本单位进行审查,提出推荐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后,附项目所在地规划主管部门的评价证明,按照有关通知规定一并申报。

专项规划的评价证明由专项规划相应的主管部门出具。 第十三条 申报项目为合作项目的,应由牵头单位先行征求合作单位意见,并附合作单位同意证明材料按规定办法申报。

评审工作正式开始后,申报项目的合作单位与人员名单原则上不得再修改。申报单位承担由此造成的相应责任。

第十四条 原则上同一单位的申报数量不宜超过10项,同一项目只能申报一次,不得通过不同渠道重复申报。

按整个项目申报时,其子项目或分项目不应另行申报。

已申报或参加其他部以上级别奖项评选的项目不予受理。

在历届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的评选中落选的项目不应再行申报。

第十五条 国内规划设计单位在国外(境外)承接的规划设计项目可以申报,申报材料需附项目上级主管部门或业主对该项目的评价证明。

取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外商投资企业城市规划服务资格证书》的境外规划设计单位独立完成或者中外合作完成的规划设计项目可以申报,申报材料和申报程序与国内设计单位一致。

第四章

评审及评选结果的公布

第十六条 安徽省城市规划行业协会负责组织建立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评选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组委会下设评审组和监审组。按相关工作规则进行评审工作。

评审组由组委会在全省城市规划专家库或城乡规划相关部门或单位中遴选专家或有关人员组成。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审专家应是具备高级技术职称、20年以上工作经验、身体健康的规划专家,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

监审组由安徽省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及有关方面代表组成,人员不应少于3人。

第十七条 评审工作实行专家回避制度,接受监审组的全程监督。 回避采取如下原则:

(一)评委为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人员,不参加本市项目的评分;

(二)评委不参加本单位项目的评分。申报项目为多个单位合作完成的项目,评委为合作单位负责人的不参加该项目评分;

(三)评委与项目参加人有直系亲属关系的不参加该项目评分。

第十八条 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审程序:

(一)专业评审。专业评审组对申报材料进行专业评审,采取记名打分方式,提出本专业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获奖项目建议名单。

(二)综合评审。组织专家对各专业评审组提交的建议名单进行综合评审,采取记名投票方式,提出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获奖项目提名名单。

(三)公示。将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提名名单在有关媒体或相关网站上公示7个工作日,广泛征求意见。

(四)组委会会议审定。根据公示情况,按有关规划将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提名名单报组委会会议审定,提出终审意见。

第十九条 安徽省城市规划行业协会根据组委会的终审意见,批准并公布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第二十条 对于缓评项目,组委会将出具缓评理由,并书面通知申报单位。待充分补充完善后,可在下一年度向组委会提出复评。

第五章

奖励和惩处

第二十一条 对获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的项目,向获奖单位颁发奖状,向主要规划设计人员颁发获奖证书。

第二十二条 获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项目的完成人原则上不得超过15人。特大型合作项目原则上不超过20人。

第二十三条 参加评审的专家必须遵守相关工作纪律,以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评选工作。对于违反相关评审工作纪律,造成不良影响的,经组委会会议决定,取消其专家资格。

第二十四条 获奖项目如发现剽窃、弄虚作假等重大问题,经查实后,在媒体及相关网站上公布撤消其奖励,追回奖状、证书,取消单位和个人下次申报资格,并由安徽省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将不良诚信记录在案。

第六章

第二十五条 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工作不向申报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六条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过程将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上接受相关部门及社会全程监督。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管理办法》(修订稿)(皖规协〔2011〕12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八条 解释

本办法由安徽省城市规划行业协会负责

推荐第2篇:安徽省实施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安徽省实施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办法的通知

皖政办〔2011〕1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徽省实施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三月九日

安徽省实施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办法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实施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强化城乡规划行政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人民政府向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派出城乡规划督察员(以下简称督察员),对当地城乡规划管理、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风景名胜区管理等工作进行督察。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督察员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条

督察员原则上在从事过规划管理工作的退休及已退出现职岗位人员中遴选,具体包括:曾担任过市、县政府分管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市级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的负责人。

第四条

担任督察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熟悉城乡规划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具有城乡规划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备城乡规划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比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从事城乡规划工作10年以上或具有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格;

—1—

(三)具有较强的原则性、组织性和纪律性,未受过任何处分;

(四)身体健康,能适应异地派驻工作需要,年龄在63周岁以下。第五条

根据以上遴选条件,由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推荐人选,经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提出督察员候选人名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聘任、派驻。

第六条

督察员有权对下列行为进行督察:

(一)违反法定程序编制、调整、审批城乡规划的;

(二)委托无资质或资质等级不符合要求的单位编制城乡规划的;

(三)在实施城乡规划中违反城乡规划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

(四)对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查处不力的;

(五)其他城乡规划违法行为。

第七条

督察员一般以参加会议、查阅资料、接待群众来访、现场调查、巡查、约谈等方式开展督察工作。采用约谈方式的,应当制作谈话笔录。

第八条

督察员开展督察工作时,有权向城乡规划组织编制、审批、申报、执法等单位收集资料,进行调查。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拖延和拒绝。

第九条

派驻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向督察员通报有关城乡规划的重要情况,并对其督察工作给予支持、配合。派驻地人民政府涉及城乡规划的重要会议或专门会议,应当邀请督察员参加。

第十条

鼓励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向督察员举报城乡规划违法行为。 第十一条

发现城乡规划违法行为,督察员应当及时向派驻地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督察意见,同时将督察意见报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

派驻地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收到督察意见后,应当认真研究,及时纠正城乡规划违法行为,并在15日内向督察员反馈处理结果。督察员对反馈意见有异议的,应当及时沟通并上报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派驻地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拒不纠正的,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

第十三条

督察员应当对督察意见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并将跟踪信息及时报送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

实行督察员任职回避制度,督察员原则上不派至原工作单位所在或所属城市(原工作单位为省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勘察设计单位

—2—

可不受此限制)。督察员每届聘期2年,期满后经考核合格的,可继续聘任,但在同一地区连续督察不得超过两届。

第十五条

督察员在聘期内仍享受原单位同类人员工资福利医疗等待遇;履行督察职责所必需的工作经费和补贴,由省财政按相关规定安排。

第十六条

督察员应当忠于职守,秉公督察,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应当严格执行相关保密规定,不得泄露涉密信息;在督察工作中,不妨碍、不替代派驻地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正常工作。

第十七条

督察员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由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经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聘任。

第十八条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辖区实施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办法。

第十九条

本办法具体实施中的问题,由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3—

推荐第3篇:城乡规划

城市居住区布局规划与设计探析 赵子建1103628068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摘要:城市居住区是城市结构组成的最基本单元之一,也是城市综合功能发挥的主要载体,其建设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因此,研究、完善城市生态型居住区布局规划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型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经济技术指标;住宅布局规划

1 从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居住区规划

目前,就居住区环境来说,由于一些现实要素的制约,有些指标应特别注意。由于受城市人多地少的制约,为了达到对有限土地资源的优化使用,其中居住密度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此外容积率也是不容忽视的指标。1.1 居住密度。从居住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发展趋势对居住密度有较大影响。

1)对未来长远居住需求量发展的预测;

2)对居住面积需求发展的预测;

3)居住区中非居住用地在居住区用地中所占比例发展的预测。

随着时代的发展,住宅需求将大大增加,包括新产生的住户,迁移的住户需求以及由于旧城改造更新所形成的住宅需求。在建设新居住区时,对居住密度的再认识显得十分重要。从单元面积的角度看,单元的面积越大,居住密度越小。近年来由房地产开发的城市住房发展表明,大单元在居住区所占比重很大,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城市里的户规模却呈缩小趋势,这种情况带来的结果是居住区居住密度事实上的下降。随着我国目前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核心化趋势,再加上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因此应适当对居住区中大单元的开发力度减小,加大对中小户型住宅单元的开发。这样不仅可以控制居住密度事实上的下降,并且符合生态型居住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影响居住密度的第三个因素是新居住区建设中非居住用地比居住用地呈现更快的发展速度。非居住用地比重的增加不仅是因为服务设施范围的扩大,而且加上建设标准的提高。例如,现在居住区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包涵了越来越多的内容,其规模也越来越大。而对于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一般为1~2层建筑,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可以适当的将这类建筑的层数增加,从而可以在提高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适当减少居住区中非居住用地的占地比率。1.2 建筑容积率。建筑容积率是衡量一个城市居住环境质量的综合性指标,也是影响开发商经济利益的重要技术参数。一定程度上,容积率高低意味着住宅幢间间距的大小,绿地及室外活动空间的多少和居住环境质量的高低,同时决定了开发商经济利益上的相关性,从而使建筑容积率成了当今居住区开发建设中最敏感的指标。

近年来,随着地价的不断上涨,如何在一块给定土地上建造尽可能多的住宅,规划师、建筑师与房地产开发商一起,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复式住宅、退层式住宅以及平面布局中的尽端转角单元等,对提高得房率、减少开发成本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任何事情都有其内在规律,超过了这个规律,不遵守技术规范,就会带来不可避免的后遗症。因此,应针对容积率制定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规划技术政策,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从而正确引导住宅的开发建设。

2 住宅间距的规划控制

影响居住区规划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住宅间距,即住宅间的距离和住宅高度的比例。决定住宅建筑的因素很多,以满足日照、采光、通风、消防、管线埋设和视觉卫生与空间环境等要求为原则。此外,住宅要有适宜的间距,住宅间要有适当绿地,小区与组团更需要庭院绿地,在住宅庭院空间里进行精心设计还能够强化住宅区的居住气氛。

2.1 住宅间距、庭院空间的d/h 与1 的关系对于居住区户外空间的设置效果和感受与建筑的间距、户外空间的尺度、该空间的布置形式与风格等因素有关。而空间的尺度却尤为重要。尺度过小的空间给人以压抑感,尺度过大的空间给人以疏远感。日本著名建筑大师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一文中论述了两建筑之问的距离d 与建筑高度h(指两建筑高度相同,不同时h 取两建筑高度平均值)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以d/h=1 为界限,它是空间质的转折点。换句话说,随着d/h 比减小,则成近迫之感,随着d/h 比增大,即成远离之感”。从人的视觉空间尺度要求而言,住宅建筑的间距与高度之比d/h 大于等于1 才感觉不过于压抑,因此住宅建筑视觉空间尺度的最小间距要求也是d/h=1。芦原义信还指出:在建筑总平面规划中,当d/h>4 时,相互间的影响已比较薄弱了,因此d/h=4 是室外空间由亲近趋向疏远或由亲切感趋向公共性过渡的临界条件。住宅户外庭院空间的d/h 应在1 与4 之间较为合适,对于在1~4 之间又有不同。当dm 在1~1.5 之间时常常是控制多层(6 层以下)及小高层住宅的最小间距,也是人视觉不受干扰的最低条件;当d/h 在1.5~2.5 之间时亲切感与人情味之感受较理想,且又不感到压抑,它较适合于住宅组团的户外庭院公共空间的尺度,邻里交往空间更易体现;当d/h 在2.5~4 之间时较适合于小区中心庭院的公共空间,因为在这样的空间里邻里交往有所减弱,公共交往有所增强。因此,用适宜的尺度在住宅小区的户外庭院中创造一种有亲切怡人、人情味浓厚的户外空间是住宅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住宅间距、庭院空间距离还应该注意其视觉卫生问题,主要是指从邻里住宅之间的视线方面保护其私密性。一般来说,在露天室外可以识别人脸的距离约为20m,而住宅内的人所处的室内光的亮度比室外暗,再加上窗户玻璃遮档等因素的影响,从室外或其它建筑内识别住宅内部人脸的距离约为16~17m,因此为了减少视觉干扰,住宅的最小间距一般不能小于16m,这对于控制低层住宅与6层以下住苞的间距更有意义。

2.2 日照要求对住宅间距与庭院空间的影响。在住宅组群的布局中可以合理利用太阳方立角的变化来

获得更多的日照,平面规划中可以果取的方式有:

1)错位布局,利用山墙空隙争取日照;

2)点条结合,点式布置在好朝向,条

状布置在其后,利于利用空隙争取日照;

3)成角度布置以及适当运用东西向住宅等。

这样的组合方式,既能提高日照质量,同时也能创造出不同形式的外部空问。总体来说,在规划设计时,必须在建筑物之间留出日照间距。它由日照标准、当地的地理纬度、建筑朝向、建筑物的高度、长度以及建筑用地的地形等因素决定的。在建筑设计时,应该结合节约用地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建筑的日照间距,并充分考虑建筑的合理布局,从而有利于改善日照条件。

3 住宅通风与朝向选择

3.1 住宅通风的要求。

为了创造良好的通风外部环境,住宅的布局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行列式布置由于风正面吹过障碍物后会形成较长的涡流区,造成涡流区内建筑通风不良。因此,在住宅布局时可以让风斜吹进入住宅楼栋之间,其风的投射角为30~45°为好;

2)斜列式、错列式布置可使建筑增大迎风面,容易疏导气流进入建筑内部;

3)前短后长、前低后高的布置,有利于夏季开口通风,冬季有效防风;

4)封闭的周边式布置。合理的周边式布局(如适当封闭西北向开口位置)可有效的降低冷天风速,同时需通过其它方位角敞开等方式来改善夏季通风效果;

5)利用树木排列、导风墙等引导气流进入住宅区,设置引风口和出风口。在住宅区内部形成风道。

3.2 住宅朝向的选择。居住区在选择住宅朝向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冬季能有适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人室内;

2)炎热季节尽量减少太阳直射室内和居室外墙面;

3)夏季有良好的通风,冬季避免冷风吹袭;

4)充分利用地形和节约用地;

5)照顾居住建筑组合的需要。

根据上部分对住宅通风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规划朝向(大多数板式建筑的主要朝向)与夏季主导风向的角度最好控制在30~45°之间,这样各排建筑都能获得比较满意的通风条件。从有利于住宅建筑单体日照的角度看,板式住宅墙面所接受日照射量的总和以正南朝向为最大。住宅向东或向西偏移时,接受日光照射量的总和逐渐减少,住宅在偏离35°左右时,一天之中的日照总量差别并不显著,而当偏离超过35°时,日照射总量就会大大减少,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布置住宅时偏离角度最好在35°以内。还有一点要

注意的是住宅的北侧,正南朝向的住户北侧房间终日见不到阳光,而且室外北侧终日为阴影部分,因此,正南朝向的住宅也并非尽善尽美。总体来说,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南偏东或偏西的朝向为最佳。各地区住宅建筑的具体最佳朝向各有不同,可根据通过对各地区的日照和风向条件进行实测综合分析得出。如郑州地区最佳朝向为南偏东15°。适宜朝向南偏东25°,不宜朝向西北。

参考文献

[1] 城市生态住宅建设研究

[2] 我国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推荐第4篇: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星评选课例

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星评选课例精选强身健体 喜迎奥运

――外研版安徽《小学英语》Book 2,Unit 5, Leon 1教学设计安庆市集贤路小学仰明霞

一、设计理念: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因此,我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三年级学生的特 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体验感知、参与实践、合作交流,从而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同时, 通过游戏、歌曲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外研版安徽《小学英 语》Book 2,Unit 5, Leon 1。单元主题是Playing Sports,主要学习球类运动的四个单词和天气的四个词汇,以及相关的对话内容。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密切联系生活 实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爱玩、爱唱、爱演。 另外,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英语学科有所接触,并学过有关运动的单词,如,sing, dance, swim等。 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和他们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设计了一系列的任务和游戏,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四、教学重点

New words:sunny, cloudy, windy, rainy, baseball, basketball, soccer, badminton.

五、教学难点

Sentence patterns:

-Let’s play basketball.

-Good idea./Sorry, I’m busy.

-How’s the weather today?

-It’s cloudy.

六、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听懂、会说有关天气和球类运动的八个单词sunny, cloudy, windy, rainy, baseball, basketball, soccer, badminton

(2)能听懂、会说与天气相关的对话和邀请别人一起去玩的对 话。

2、能力目标

(1)能用英语进行直接思维。

(2)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3)能用英语谈论天气状况, 邀请别人一起玩。

3、情感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2)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培 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天气,关注奥运,热爱运动的情怀。

七、教学方法

1、Th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2、TPR

3、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Approach

4、The Whole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八、教具准备

课件,球具,录音机,磁带,卡片

九、教 学过程

Ⅰ、Warm-up

1、Greetings

What’s your name?I can swim/ sing/ dance.Can you swim/sing/dance?

(设计意图:课程开始,与学生亲切问候,交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距 离,消除陌生感。)

2、Do the actions:

T: Let’s swim/sing/dance/ride a bike/climb.Do you want to swim/sing/dance/ride a bike/climb?You can say “Good idea.”

Ss: Good idea.

(设计意图:通过邀请学生和老师一起做“运动”,营造一个欢快的学习氛围,在复习运动的单词的同时渗透句型“Good idea.”.)

Ⅱ、Presentation & Practice

1、Present sports

(1)T: I have some friends.They can do sports, too.Look, who are they?

Ss: They are Beibei, Jingjing, Huanhuan, Yingying, Nini.

T: Look, what can Beibei do?She can play basketball.

Take out the basketball and put up the picture.Ss pa the basketball to read the read the word.Then chant it as follows: basketball, basketball, Let’s play basketball.

(2) Present “soccer, baseball, badminton” in the same way.

(设计意图:通过福娃来引出新词,学生十分感兴趣。并通过形象的动作演示,有节奏的 chant来操练,传球来朗读,给学生多方位的视觉,听觉冲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词。)

(3)Look and gue

Do the action, ask Ss to gue what sport it is.

(设计意图:看动作猜单词,给学生运动的氛围, 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

(4)Let’s play.

Ask a student to come to the front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me.

T:Let’s play basketball.OK?

S1: OK.

T: You can say “Good idea.”

Let’s play basketball.

S1: Good idea.

T: Let’s play basketball.

Ss: Good idea.

Ask the other students to come to the front to play the other sports.

T: I’m hot.Are you hot, too?

S1: Me, too.

T: Let’s invite Yingying to play with us.Ask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screen.

T:Yingying, let’s play basketball.

Yingying: Sorry, I’m busy.

(设计意图:邀请学生一起做运动,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不知不觉渗透新句型。)

(5)Game

Ask a student to come to the front to gue the balls by touching the balls with his/her eyes closed.

If he/she is right, the other students say “Good idea.”

If he/she is right, the other students say “Sorry, I’m busy.”

S1: Let’s play basketball.

Ss: Good idea./ Sorry, I’m busy.

(设 计意图:做“蒙眼猜球”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操练新句型,轻松有趣。)

2、Present the weather

(1) T: Yingying can’t play with us.What’s Yingying doing? Oh, she’s watching the weather report.Let’s watch the weather report together.

T: How’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It’s sunny.

(2)Present “cloudy, windy, rainy” in the same way.

Hefei——cloudy, Anqing——windy, Huaibei——rainy.

(设 计意图:通过邀请迎迎一起做运动,与前面的四个福娃承接起来。通过迎迎在看“天气预报”来引出新词,同时把新词与生活联系起来。)

(3) Ask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seasons on the screen and say out the weather.

T: How’s the weather today?

Ss: It’s sunny, cloudy, windy, rainy” in the same way.

(设计意图:把四个季节的图片和天气结合起来,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寓词于句。)

(4)Game

Take out the cards, students say out the weather.Then ask a student to come to the front to gue the weather on the cards behind him/her.

Ss: How’s the weather today?

S1: It’s sunny, cloudy, windy, rainy” in the same way.

(设计意图:通过猜天气游戏让学生及时巩固操练句型。)

3、Listen to the tape.Read after it.

(设计意图:回归课本,加深印象。)

4、Ask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dialogs on their books.Listen to the tape.Read after me.Then work in groups to act it out.

(设计意图:在操练完重点句型,扫除难点句型的障碍后,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课文中的对话。)

Ⅲ、Wrap-up

1、Listen to the chant on P44.

(设计意图:以有活力的运动开始,以欢快的歌曲结束,首位 呼应,让学生意犹未尽。同时,chant 中包含了天气和运动的词句,在分开学习之后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

2、Homework

Ask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weather and invite their friends to play sports together.(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加强巩固。)

推荐第5篇:城乡规划一体化

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旨在加强统筹城乡管理,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协调城乡空间布局,逐步消除城乡矛盾,缩小城乡差别。但城乡一体化规划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本文将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一体化;城乡规划;问题;途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得到很快的发展,尤其是在发达的地区和东部沿海一带,城市和乡村之间不断融合,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镇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做到“五个统筹”。而当中统筹城乡发展是核心,实现其他几个统筹的前提和途径。

城乡一体化要想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科学规划。城乡规划一体化就是对城乡发展目标、性质和规模、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以及重点建筑和主要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展示城乡各个区域的发展前景,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依据和方向。

二、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规划一体化探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农田村庄现在已经变成繁华的街区。但是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依然没有改变,依然适用于两部法规——《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这种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上,把城市和乡村相互割裂,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模式,使城市和乡村规划之间缺乏统筹协调,特别是对乡村规划的管理非常薄弱,现有的一些规划甚至无法体现农村特点,农村无序建设和浪费土地严重,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部门着手制定一部规范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法律。

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城乡规划法》。从《城市规划法》到《城乡规划法》,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这也意味着我国将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规划体制,进入到一个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全新时代。

在这部法律中,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旨在加强统筹城乡管理,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协调城乡空间布局,逐步消除城乡矛盾,缩小城乡差别,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三、当前城乡规划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的角度看:(1)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产业发展不平衡。政府更注重城市的产业调整、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乡镇的同步推进,以至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出现失衡。(2)城乡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城乡规划受短期利益的驱动,缺乏长远发展计划。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中心地”功能偏弱,工业的空间、产业和人口等集聚度很低。(3) 条块分割,整体协调不足。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包含着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且需要有机组合协调发展,但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相当不平衡,发展水平、速度和拓展面的落差都比较大。(4)生产要素的区域可流动性仍太低。上至城区之间,下至村与村之间,都在不同程度上形成自我封闭的区域单元,并力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它不仅使布局过于分散的产业和人口难以集聚和优化组合,而且不利于扩大经营规模,对城乡的总体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构成重要制约因素。(5)城乡管理体制不健全。

此外,还存在土地开发征用问题、劳动力就业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教育、医疗卫生、文化问题和环境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

四、解决城乡规划一体化问题的途径

如何遏制城乡发展的失衡现象,加快解决二元结构的突出矛盾?我们认为,不仅要靠中央政府的政策向“三农”倾斜,而且要靠工农、城乡的直接互动,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变。而要实现这个转变,最大的障碍就是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体制。所以要从体制上下工夫,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筹的管理体制。

1、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体制。将城乡分立、多头分设的规划部门统一于一个统筹城乡规划的部门之中,对城乡建设中涉及的土地利用、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建设、城乡住宅建设、城乡道路建设、水面和绿地分布、生态环境等进行统一规划和空间布局。

2、构建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把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只管城市或城乡分割管理一律向农村延伸,实行统一管理,创造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模式。

3、构建城乡一体的土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实行多种补偿安置办法,切实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城市要构建完善的土地开发制度。土地开发要适度。

4、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制。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实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平等就业,加快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行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服务体系,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享有平等合法权益的保护。

5、构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体制。①加快城乡公路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公路交通体系。②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健全供水、防洪和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重点抓好江河防洪安全工程、微水节灌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③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和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电网输送体系。

6、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

此外,还要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户籍体制、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体制、城乡一体的财政和税收体制、城乡一体的产业布局体制等的改革。

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未来的进程中,要坚持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统筹规划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规划一体化的道路。

推荐第6篇: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科 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以来,我科室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牢固树立严把审批关、服务至上的思想,较好地完成了2017年以来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对今年以来的局机关业务工作做如下汇报:

1、规划审批方面,2017年以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项,总占地面积亩;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1项,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包含房地产开发项目个、医院项目个、行政办公项目个;核发《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变更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延期项。

2、施工图纸建筑面积审查方面,2017年以来,审查建筑工程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同时配合服务中心,对部分历史遗留问题项目的施工图纸建筑面积进行了审查,共审查个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3、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项目方面,对我局分包的个建设项目,积极配合企业做好手续办理工作,与企业工作人员共同到国土局、住建局、房管局、执法局、不动产登记局进行手续督办,催进度、抓效率,目前,个项目中有个项目手续已到达不动产局办理相关手续。

4、协助县执法局调查项目方面,对个建设项目的执法局协助调查函进行了回函;

5、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方面,按照省、市、县要求,积极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制定了《香河县城乡规划局推行三项制度

工作方案》,明确了推行三项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工作举措并加以落实,同时对三项制度涉及的文本、图表进行了网上公示。

6、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一问责八清理”中涉及的“放管服”改革不到位、项目“落地难”问题专项清理工作,对我局 “放管服”改革不到位涉及的个问题、项目“落地难”涉及的个问题进行了相关表格上报及问题处理档案整理,目前涉及我局的“放管服”改革不到位及项目“落地难”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7、按照省、市、县要求,制定了村庄安全排查整治方案、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行业合法性审查工作方案,并成立了工作小组,积极落实相关工作。

下一步,我科室将继续做好规划审批、施工图纸审查、历史遗留问题督办等各项工作,并加强对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

1、学习业务知识方面,组织科室工作人员巩固学习“一法一条例”,同时加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河北省行政许可条例》、《河北省行政许可目录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使规划行政许可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增强解决疑难问题的办法,多为领导出谋划策。

2、规划审批方面,在严格按照“一法一条例”办理规划审批手续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对规划审批的依据、程序、环节进行梳理,目前已上会取消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置条件中的消防选址意见,下一步将继续研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其它前置条件的简化问题。

3、施工图纸审查方面,继续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廊坊市建筑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要求审核单体建筑施工图建

筑面积,目前单体施工图数量较多,需要存储空间较大,为节省仓库空间,下一步将请示市局研究仅存储电子版图纸的可行性。

4、继续做好历史遗留问题项目的手续催办工作,主动和企业工作人员共同到各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争取尽快、尽早完成我局负责的8个建设项目的房本出具。

5、通过“一问责八清理”提出的“放管服”改革不到位、项目“落地难”等方面问题,认识到我们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今后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按照活动要求努力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抓紧整改,不留后患。

2017年月日

推荐第7篇:城乡规划学

城乡规划学

21 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20 年中国城镇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党中央和国家政府高度重视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将社会经济、生态资源、生命安全等与城市和乡村建设统筹考虑,作为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是支撑城乡建设事业的人才技术的重要保障。因此,将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是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城乡和谐统一的重要支撑性工作。近二十年来,我国城乡规划学的学科建设发展很快,据2008年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不完全统计,国内设有城乡规划专业的大学院校在180所左右。办学领域涉及面较广,如建筑类、地理区域类、人文社科类、农林类等。城乡规划学科的蓬勃发展,使得城乡规划教育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服务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城乡规划教育正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承担重要社会职能的作用。城市规划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我国早期城市规划营造思想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后世2000 多年的发展,形成以中国为特色的东方城乡规划理论体系和历史发展脉络,对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世界现代城市规划虽开始于19 世纪的工业革命,但经过100 多年的发展,已在缓解区域与城乡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引导城乡经济建设与发展,维护生态与环境等方面显示出无可替代的社会经济价值。现代城乡规划学科是在借鉴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现代城乡规划学科开拓者霍华德倡导的“花园城市”、格迪斯的“人与自然融合”、芒福德的“区域整体协调”等思想,极大推动、深化和提升了现代城乡规划的理论思想,并在解决工业革命所造成的“城市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作用。正是这些相关交叉学科的渗透和理论拓展,使得现代城市规划学科诞生。自20 世纪中叶,以城市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成为国际政界和科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环境等交叉学科理论与思想大量涌入城市规划领域,促成了城市问题和城市发展研究的繁荣,并出现了诸如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生态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管理学等交叉学科。这些新兴学科的诞生促进了城乡规划学科研究领域与范畴的不断延伸和拓展。在20 世纪末(1999 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召开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上,中国清华大学的吴良镛教授撰写了大会的主题报告,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吴良镛教授用东方融贯综合的哲学观念,论述“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提出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的综合目标是为人类生活营建理想的聚居环境。吴良镛教授

“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国际和国内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响应。现代城乡规划在学科理念上已经

发生很大的变革。现代城乡规划学科是以城乡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城乡土地利用和城市物质空间规划为学科的核心,结合城乡发展政策、城乡规划理论、城乡建设管理等社会性问题所形成的综合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应包括:对城乡规划区域发展、社会经济宏观层面的研究;对城乡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和技术问题研究;对城乡规划的管理、法规、政策体系等层面的研究。

将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是我国国情所在,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

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纲要》中,将国家“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列为重要的领域。近30 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在未来的发展中,大中小城市和广大的乡村,都急需城乡规划学科的专门人才。快速城镇化提出对城乡规划学科综合性、跨学科的专业人才需要,关系到我国城镇化的质量水平,涉及经济运行的可持续化、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重要领域的综合方面。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区域发展与规划

(2)城乡规划与设计

(3)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

(4)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5)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6)城乡规划管理

(1)区域发展与规划

学科研究方向:区域发展政策与战略、区域规划与城镇化。研究内容:区域发展、城乡统筹、城乡经济学、城乡土地规划、城镇化理论、政策与发展战略等。

(2)城乡规划与设计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设计、乡村规划。研究内容:城市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理论、城市设计、乡村规划与设计、城乡景观规划、新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等。?

(3)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

主要研究方向:住房政策与规划(包括房地产)、社区建设规划。研究内容:城市住房 政策、住区开发、房地产开发、社区建设与管理。

(4)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主要研究方向:城乡历史发展与理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设计。研究内容:城市建设史、城乡历史发展与理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设计、乡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5)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主要研究方向:城乡生态规划、城乡安全与防灾。研究内容:城乡生态规划理论、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社会型基础设施规划、工程型基础设施规划。

(6)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

主要研究方向:城乡建设管理。研究内容:城乡安全与防灾、城市建设管理、城市管理与法规、乡村建设管理。

城乡规划学学科可归属的二级学科包括以下6 个学科方向: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

这 6 个建议的二级学科目前的学科所属大致情况:城乡规划与设计目前在建筑学一级学科所属的城市规划二级学科中;区域发展与规划目前在地理类和建筑学一级学科城市规划二级学科中均有覆盖;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目前在建筑学一级学科城市规划二级学科和建筑管理(房地产类)学科中有所覆盖;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目前设在建筑学一级学科城市规划二级学科中;城乡生态环境与建设管理中的城乡生态环境目前在建筑学一级学科城市规划二级学科、农林类有所覆盖,而建设管理在建筑管理类学科中有所覆盖;城乡基础设施规划目前在建筑学一级学科城市规划二级学科和市政类学科中有所覆盖。乡村规划学科内容以前尚未明确学科领域,属随国家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产生的新学科。2009 年以前的农村地区规划仍然在建筑类和地理类的学科覆盖中。乡村规划内容应随国家住房和城乡和住房建设部的设立纳入城乡规划的学科中。学科内容的建设,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和区域城乡规划学科内涵和外延的丰富和拓展,得到完善和成熟。

城乡规划理论是关于城市和乡村规划的普遍性和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理解城市发展和规划过程的知识形态。城乡规划本身的复杂性、综合性与实践性,而且涉及不同的价值基础,因此规划理论本身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是丰富的。其理论基础兼容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科学的理论内容与技术方法。城乡规划学学科的理论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关于城乡空间发展理论。包括城市发展的规律、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土地使用、城市环境关系等方面的相关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描述和解释城市发展的现象、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内容,通过这些理论可以认识城乡规划研究和实践对象的发展演变规律,包括城市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交通通信子系统和空间子系统等。二是关于城乡规划基础理论。涉及规划质、思想、规划技术和方法,是关于如何处理城乡规划的本质内容,如何认识城市及其空间,如何来组织这些内容,依据怎样的思想来规划和建设城乡环境。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关于规划的整体框架;关于现在与未来演进的关系;对实际操作技术方法的解释。

城乡规划学学科方法论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4 个方面基础性思考:

第一,规划作为公共的和政治的决策,是确定未来发展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理性过程;第二,综合性空间规划是经济、社会、环境和形态的协调发展;第三,规划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但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更为注重科学;第四,规划受到价值观念的影响。

城乡规划学学科和建筑学、风景园林学曾经是“建筑学”

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风景园林曾经一度是城市规划学科中的一个方向),构成以人居环境科学为学科门类的三个一级学科群,学科群培育发展,以开放的学科体系构成,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和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吸纳其他学科的加入和拓展,逐步成型人居环境学科门类。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对建筑、城乡规划、景观园林的学科关系,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了“融贯学科体系构架”的阐述。

我国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是要积极应对城镇化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期对高层次规划人才的需要,培养适应于社会、经济和区域发展和建筑学科基础审美与工程技术方法的专门人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当前的高校对城乡规划人才的培养仍然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尽管近10 来,全国许多高校开设了城乡规划专业(全国10 年来增长出近100 所院校开办城乡规划专业),但办学的专业背景来自于不同的学科院系,专业差异性大,需要规范的办学指导。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人才成为社会急需和紧缺人才,城乡规划专业成为高校热门专业。

我国城乡规划学学科所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普遍较好。尽管不同高等院校之间教学条件和水平存在差异,但是该专业的毕业生总体上供不应求,这也反过来刺激了新设院校的增加。城乡规划本身在当前我国各地受到了地方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规划的“龙头作用”的观点得到普遍认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问题的日益重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和开发的需要,使得社会对城乡规划人才日益关注,社会对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需要也呈日益增长态势,对于高端顶尖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从城市规划专业就业情况来看,每年毕业博士、硕士和本科全日制学生保持100%的就业率,就业去向主要分布在国家或地区大的规划设计单位、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城建系统的企业、城市建设咨询和研究机构、国外相关研究、设计和咨询企业等。根据5 年数据跟踪,平均每年招聘岗位和毕业生比达到了5∶1 左右,呈现出长期高需求比。根据目前国内建设行业的趋势,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需求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旺盛势头。

推荐第8篇: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是最新发布的《城乡规划工作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xxxx年,xxxx城乡规划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心,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总体要求,坚持规划编制的开放意识,规划管理的人本理念,规划执法的亮剑精神,规划机制的创新思想,通过抓学习,建制度,促管理,强执法,便服务,构和谐,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轨道,工作的各个方面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突破。

一、xxxx年主要工作

(一)坚持规划编制的开放意

识,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继续坚持面向未来,高起点、严要求,全面超前地做好城乡建设规划,加快城乡总体规划修编,控详规、专业规划编制及城市建设项目设计,为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先导性服务工作。今年我市共投入编制经费万元,将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7个乡镇的总体规划修编、4个城区地块和6个建制镇的控详规编制、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中国水杉植物园、滨江南岸景观规划、4个专业规划编制、安置小区和新农村规划编制等一系列的规划编制计划,编制项目总数达67个,编制任务基本完成。

1、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有序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去年正式启动,目前华中科技大学正在紧张编制之中,计划年底完成纲要编制及评审。

2、乡镇总体规划基本完成。谋道、南坪、元堡、毛坝、文斗、沙溪6个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即将进入评

审和上报程序。

3、城市控详规编制工作全面铺开。已完成谋道、建南、汪营、团堡、忠路、柏杨6个建制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腾龙工业园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初稿;完成火车站片区街景规划、中山片区整体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园规划设计;调整了民俗风情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和滨江南路滨水景观规划方案,正待上报审批。主城区和西城文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华中科技大学正在加紧编制;

4、专业规划编制顺利进行。已完成xxxx市城区绿地规划、城市消防规划。

5、安置小区规划基本完成。已完成油厂、关东六组、新桥、榨木安置小区的平面规划。

6、城市建设项目设计有序进行。结合我市重大市政基础建设,先后完成了胜利路人行道、公园路人行道、城南路道路及人行道、龙船大道道路施工设计、高路安置小区道路设计等20余个城

市项目设计。

(二)坚持规划管理的人本理念,确保规划审批的严肃性。

1、继续实行规划一张图、管理一支笔制度。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配套一条龙”工作方针,出台了《xxxx市安置小区建设管理办法》,完善了《建设项目规划验收办法》,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要求,一般建设项目由规划局审查后报分管市长审批,重大建设项目提交“两委”进行评审。今年先后对骏霖.金左岸、公安局综合楼、大北门、八一公寓、腾龙居、工业园区厂房等11个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了审查,对天然气深冷调峰、榨木安置小区选址、人民银行金库选址、市职校扩建方案等23个规划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查。

2、严格“一书两证”的审批管理。规划区内所有的建设项目实行“流线型”审批管理,即管片人员先到现场踏勘,对符合建设条件的收集、整理、完善基

础材料,并经用地性质、“四线”初审,管理科综合审核,工程师专业审查,最后由主要负责人和市领导审批。经审批的建设项目必须由规划管理人员实地放线后,方可能动工建设,制止先建设后报批和边建设边审批的行为。在办理“一书两证” 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规范和标准,把好建设项目初审关。全年共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35份,其中单位选址11份,选址面积平方米;私人选址124份,选址面积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证 103份,其中公建16份,建筑面积平方米;私建 87份,建筑面积37066平方米。

3、切实加强监察力度。继续由监察科负责对规划管理审批、规划执法程序和城市配套费的收取等进行监察,对建设工程竣工牵头进行规划验收,对群众来信来访进行调查处理,范文TOP100确保规划管理执法工作依法进行。全年共参与调解各种矛盾和纠纷60余起。受理信访件23件,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事

事有回音。

4、严格实行竣工验收。进一步规范了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程序,加强重点地段、重要街区和安置小区私房的立面控制,强化批后监督管理,严格工程竣工验收,逐步形成一条街一幅景,一个地段一个特色,验收不合格的不予发放建设工程验收合格证。规划区内所有的建设项目验收按照《建设项目规划验收办法》规定,严格把关,不符合验收条件的一律按照《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处理后,再进行综合验收,对未批先建,不严重影响规划的违法行为实行先处罚,后补办相关证件。大中型建设项目验收严格按照总平面布置及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复核,未经许可擅自变更设计要求、改变施工图纸、移位四线控制等,一律按严查重处;涉及绿化、消防、环保、人防等设施不满足相关部门技术规定或没有相关部门单项验收意见的,一律不进行规划综合验收,不发放规划验收合格证。全年共组织竣工验收110次,其

中单位建设项目6个,核发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102份,罚款20525元,追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48795 元。

5、分类解决规划遗留问题。成立了以政府办牵头,规划、国土、房产、办事处等为成员的安置小区工作专班,思想汇报专题对规划遗留问题分门别类,逐步破解。对原来国土和城建部门办理了许可手续,现又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未建住宅用地和城市基础设施近期建设用地争取由土地储备中心收购;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控制范围的村(居)民房地产由安置办牵头,办事处负责将其房地产实行完全货币补偿或置换到安置小区后差价货币补偿;对铁路、高路拆迁户由办事处和安置办在铁路安置小区内进行了妥善安置。今年以来,先后对侵占金龙南路和清江大道道路红线的金龙南路8户,原酒厂改制遗留问题3户,“两路”(铁路、高路)拆迁户168 户在安置小区内进行了妥善安置。

6、全面建立公示制度。今年开通

了xxxx新闻网“市民直通车”栏目,广泛接受市民的监督;同时在xxxx规划网和局办公地点建立了政务公开栏,对单位职能职责、规划编制、审批程序、办事程序、收费项目及依据和工作动态进行全面公开,对建设项目实行了批前、批后公示。

(三)坚持规划执法的“亮剑”精神,确保规划的权威性。

1、创新机制,有效整合执法力量。按照《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拆违机制。市“三违”领导小组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积极性,创建了新的执法机制,加大了违法建设行为的打击力度。需强制拆除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等,在规划、国土等行政执法部门完善相关案件材料后,由市“三违”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共同执法,还对涉及到违法建设户与在职职工有“血缘”关系的单位,市“三违”领导小组责令该单位参与执法,做好相应的善后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执法环

境。

2、进一步完善规划管理执法网络体系。建立健全了市、办事处、村三级规划监察管理网络,对规划重点控制区内16个行政村聘请的规划协管员,进一步明确规划协管员的职责,实行了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规划管理制度。12月初还对新上任的村干部和专职协管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对违法违章建设行为及时发现、纠正和制止,变单纯的行政管理为市民共同参与,促使规划意识深得人心。

3、严格执法,坚决打击违法建筑。建立防违、控违、拆违的工作机制,加大规划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一是建立违法建设第一时间报告制度,力求做到“快”、“准”、“狠”。“快”就是管理执法人员发现及时,并在第一时间内报告主要领导;“准”就是对违法案件的定性准确;“狠”就是对违法案件的处理要狠,始终保持对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在加大打击和处罚力度的同时,对清理出来的

违法违章建筑,严格控制其直接进入市场交易。二是跟踪检查在建工程。建立在建工程跟踪检查台帐,收集在建项目“一书两证”等有关资料并登记备案,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实行全过程检查,杜绝违规建设行为的发生。三是强化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提高执法水平,推动执法工作。

对城市规划控制区内的违法行为,依托“三违”清理整治小组,联合国土、办事处等单位共同查处,对严重影响规划的违法建筑坚决予以拆除,不搞以罚代法。全年共下发《违法建设停止通知书》110份,强制停工50余起,通过多方做工作违法户自行拆除违法建筑1处,6月7日强制拆除了马桥村、岩洞寺村两处违法建(构)筑物;11月21日对岩洞寺村三组牟某、熊某及榨木村10组魏某等五户进行了拆除;正在申请人民法院对岩洞寺村三组罗某的违法建筑强制拆除。

(四)坚持规划机制的创新思想,推行“阳光规划”,推动规划工作的健康发

展。

建立健全了“行政审批业务会议制度”、“规划委员会审批制度”、“批前和批后公示制度”等决策机制。为了保障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对“两委”工作的决策范围、议事制度、表决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两委”全会、主任办公会议、主任专题会等审批模式,对所有进入两委评审的项目实行票决制,增加了透明度。

(五)加强机关建设,打造高素质的规划队伍。

推荐第9篇:城乡规划试题

单项选择题 1.城市进化理论以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各个城市发展具有相似的进化过程,对于其过程,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绝对集中”时期 b.“相对集中”时期 c.“相对分散”时期;“绝对分散”时期 d.“绝对开发”时期;“相对开发”时期

2.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取决于现实的建筑物价值和潜在的地块价值之间的相对趋势,下列不能影响这一趋势的一项是(

)。

a.经齐和社会发展对于物质环境的需要发生变化,将会加速有些物业的价值下降 b.城市中的区位条件发生变化使有些地区获得新的开发机遇

c.公共投资的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或旧区改造中,使得原有物业价值上升

d.技术进步使建筑物向空中发展成为可能,土地价值随之上升,为再开发提供了良机 3.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性设施,具体有(

)。①企业生产要有金融、保险、科技、通讯业的服务;②产品流通要求有仓储、运输、批发、零售业的服务;③市场营销要求有广告、咨询、新闻、出版业的服务;④工业的专门化程度越高,越要求加强横向协作与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城市化的实质含义是(

)。

a.人类进入封建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

b.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

c.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

d.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下降的过程 5.“后工业化”是指(

)。

a.第二产业的增长足以取代农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保持不变或者增加

b.第三产业的增长足以取代第二产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保持不变或者增加 c.第三产业的增长足以取代农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保持不变或者增加

d.第三产业的增长足以取代第二产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保持不变或略微减少 6.《中国21世纪议程》是根据中国国情,阐述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可以分为多个部分,分别涉及(

)。

a.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b.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c.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7.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是(

)。 a.规划行政 b.规划法规 c.规划运作

d.规划法规和规划行政

8.城市土地生态规划的总体规划的总体设计中不包括的层次是(

)。

a.城市土地生态总体规划。它是一定城市体系范围内全部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所做的战略用地配置,主要解决跨部门、跨行业的土地生态问题

b.城市土地生态专项规划。它是为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生态问题而编制的规划,如土地污染防治规则、公园及绿化用地规划、居住区用地规划、开发区用地规划等

c.城市土地生态设计。它是微观的土地生态规则,是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深化,也可称为土地生态详细规划

d.土地生态类型与土地利用现状之间协调程度及发展趋势,井进行生态价值和功能的评价 9.当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是(

)。 a.深入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

b.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c.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d.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提高规划质量和水平

10.工程地质条件对城市用地布局的影响包括(

)以及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和地质构造的影响。

a.水土流失 b.山体滑坡 c.地基承载力 d.地震

11.技术经济条件的评价主要包括(

)。①区域经济条件;②交通运输条件;③用水条件;④供电条件;⑤用地条件。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2.城市总体布局是通过城市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体现出来的,研究城市用地各项主要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城市总体布局内容的核心是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它们是体现(

)。①工业企业的组群方式布置,形成城市工业区;②按居住区、居住小区等组成梯级布置,形成城市生活居住区;③组织城市绿化系统,建立各级休憩场所;④组织公共建筑群,形成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⑤划分城市道路的类别,形成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3.城市内部不同地段土地的相对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是指(

)。 a.宏观区位 b.微观区位 c.中观区位 d.区位理论

14.概念模型一般用图纸表示,主要用于比较和分析,常用的方法有(

)。①几何图形法;②等直线法;③方格网法;④图表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城市规划中的统计分析方法有(

)。 a.频数和频率分析 b.集中量数分析 c.离散程度分析

d.频数和频率分析,集中量数分析,离散程度分析 16.区域条件评价一般来说(

)。 a.只讲有利条件,不讲限制因素 b.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不可以转化 c.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是可以转化的 d.不讲有利条件,只讲限制因素 17.城市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12.下列属于基础资料搜集的是(

)。

a.城市历史、自然条件、城市人口、工业与仓库、对外交通、市政设施 b.城市历史、自然条件、人文素质、失业率 c.城市历史、人口流动、工业与仓库,建筑群

d.城市历史、人口流动、自然条件、失业奉、对外交通、市政设施 19.下面属于中心城市特点的是(

)。

a.即有政治、文教、科研等非经济机构的主要职能,也有经济方面的职能 b.以工业生产为主,工业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占有较大的比重 c.是联系广大农村的纽带,工农业物资的集散地

d.由对外交通运输发展起来,交通运输用地在城市中占有很大比例 20.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包括(

)。 a.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和主要图纸 b.城镇体系规划文本和附件 c.综合规划报告和专题规划报告

d.基础资料和主要图纸21.社会环境的调查不包括的一方面是(

)。 a.人口方面,主要涉及人口的年龄结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

b.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方面,主要涉及构成城市社会各类群体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c.城市与周边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城市和广大的农村腹地所共同组成的地域范围 d.政府部门、其他公共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

22.在城市布置中,下列有关客运交通枢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

)。

a.客运交通枢纽与城市客运交通千道无密切的联系,但不能冲击和影响客运交通干道的畅通

b.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是指城市对外客运设施和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

c.铁路、水运、航空等城市对外客运设施的布置主要取决于城市对外交通在城市中的布局 d.公路长途客运设施一般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附近或靠近铁路客站、水运客站附近,并与城市对外公路干线有方便的联系

23.为解决车辆停驻而设置的城市公共停车场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没有(

)。 a.城市各类中心附近的市内公共停车场(包括停车楼和地下车库) d.城市公路两旁建筑物前小块停车场 c.城市主要出入口的大型停车场.

d.超级市场、大型城外游憩地的停车场

24.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的考核进行衡量,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迅速的含义是指车速快、行车间隔短(或候车时间短) b.准点的含义是按标准时间计算,准时出发和到达

c.方便的含义是少走路、少换乘、少等候,城市主要活动中心驻地均有车可乘 d.舒适的要求是创造一个宜人的乘车环境

25.下列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作用的主要体现,看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通过各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和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有利于增强城市行政建设

b.通过各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所作的调查研究对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深刻的剖析,抓住矛盾和问题症结,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c.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明确本工程系统的发展目标与规模,统筹本系统建设,制定分期建设计划,有利于建设项目的落实与筹建

d.城市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对建设地区的工程设施和管网作具体的布置,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有效指导实施

26.下列对历史文物遗产保护区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74年,《城市建设促进法》付诸实施

b.1971年以后,地方性的城市更新和发展试点经验推广至全国

c.1971年,联邦和各州政府都依法开始制定有关促进城市发展、保存和更新具体措施的年度计划

d.至20世纪70年代末,内城居住环境的改善成为德国城市更新政策的焦点,从此,德国历史城市保护迅速扩展

27.不同国家的地方行政建制有不同的名称(通名),对我国的行政区通名分类有误的是(

)。

a.地域型通名:省、县、乡

d.城镇型通名:直辖市、市,市辖区、镇

c.民族型通名:自治区、自治州、旗、自治旗、民族乡

d.特殊型通名: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工农区、特区、林区等

28.经济机制是指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以自愿等价为原则。下列有关经济机制的表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

)。

a.政府借贷以解决实施城市规划的资金缺o b.城市基础设施使用的收费,包括各种附加费,通过有偿服务来筹集和归还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并维持正常运转

c.通过出让某些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有偿出让基础设施的经营权,以及采用bot方式

d.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做到政务公平,并有健全的信访、申诉受理和复议机构及程序 29.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即(

)。 a.人,规模、空间规模、产业结构

b.人,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的意义 c.人,数量、空间数量、行政管辖的意义 d.人口规模、产业构成、城市化水平

30.通常我们把(

)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

)称为第;次产业革命。 a.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b.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d.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

31.截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

)。 a.80% b.60% c.45% d.35%

32.一次调查表明,北京城市铁路建成开通后,沿线房地产价格上升一定幅度,这是城市物质环境的(

)效应。 a.区位性 b.可达性 c.内部 d.外部

33.城市产业构成的演化趋势不包括(

)。 a.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b.以经济活动的层面到以经济活动的部类为特征的产业构成变化 c.高科技产业正在取代传统的制造业 d.空间经济体制从水平结构到垂直结构

34.下列各条中,(

)是英国密尔顿·凯恩斯(mltionkeynes)规划的特点。 a.多种就业机会,社会就业平衡,交通便捷,生活接近自然,方案灵活经济

b.生活设施齐全,社会就业平衡,交通便捷,生活接近自然,依赖母城的工业生产 c.就业平衡,交通便捷,方案灵活经济,生活服务设施齐备 d.多种就业机会,吏通便捷,生活接近自然,依赖母城 35.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不包括(

)。

a.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 b.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 c.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 d.由指导性的思想方法转向指令性的思想方法

36.下列关于工业革命后的城市问题,提出的有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正确的对应关系是(

)。①索里亚·玛塔(soriaymata);②西谛(camillositte);③戈涅(tonygarnier);④格迪斯(pattickgeddes);⑤工业城市;⑥城市形态研究;⑦线形城市;⑧现代城市演进学说 a.①—⑥;②—⑧;③—⑦;④—⑤ b.①—⑧;②—⑦;③—⑤;④—⑥ c.②—⑥;①—⑧;③—⑤;④—⑦ d.①—⑦;②—⑥;③—⑤;④—⑧ 37.《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础是(

)。 a.以人为本,功能分区 b.物质空间决定论 c.综合多功能 d.大众参与 38.“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是城市规划中(

)的体现。 a.政府大力宣传城市规划作用 b.公众参与 c.综合规划 d.系统思想

39.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

),全面准确地为可持续发展下定义。 a.《全球21世纪议程》 b.《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规划对策》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人类环境宣言》

40.春兰集团将总部迁到上海,而生产基地仍留在泰州,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发生(

)变化。 a.空间经济结构重组 b.性质 c.区域地位

d.产业经济结构

41.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是(

)。

a.一个国家所有部门在一定时期(季、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b.一个国家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季、年)内所生产的产品的总价值 c.一个国家工业、农业在一定时期(季、年)内生产的全部价值

d.一个国家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在一定时期(季、年)内生产的货币价值 42.一般城市规划分为(

)两个层面。 a.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b.城市规划控制和城市建设 c.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 d.区域规划和总体规划

43.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比例为(

)。 a.1:5000~1:10000 b.1:1000~1:2000 c.1:500~1:1000 d.1:200~1:500 44.按照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居住用地人均指标为(

)㎡,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

)。 a.14~24;16%~25% b.16~26;18%~30% c.18~28;20%~32% d.20~30;22%~35%

4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城市郊区用地功能的是

)。 a.国家法、地方法

b.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相关法 c.主干法、从属法、专项法 d.主干法、从属法、相关法

47.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型制,即(

)。 a.编制和审批

b.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 c.城市管理和分区管理 d.国家与地方

48.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区域规划编制方法和内容体系是(

)编制模式;以前联邦德国为代表的是(

)编制模式。 a.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c.宏观调控,微观调控 d.檄观调控,宏观调控

4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中期计划一般为(

)年,长期计划为(

)年。 a.3,5 b.5,10 c.10,20 d.15,30 50.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是(

)。 a.平均数 b.众数 c.极差 d.标准差

51.以下(

)项关于城镇体系含义的描述是错误的。 a.城镇体系属于一个区域 b.城镇体系是个城镇群体

c.城镇体系是相对集聚在一起的组合城镇

d.城镇群体之间有职能、等级、空间网络的关系

52.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

)不正确。

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 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 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 53.控制住宅建筑密度的指标为(

)。 a.日照间距 b.容积率

c.人口住宅面积 d.绿地率

54.居住区内机动车道纵坡控制中,最大纵坡的坡长控制为(

)。 a.150m b.180m c.200m d.250m 55.大型机场一般长度为(

)m,宽度(

)m。 a.9000,1000 b.7000,1000 c.6000,1000 d.5500,1000 56.如果航空港的跑道轴线方向位于城市侧面相切位置,跑道中心线与城市市区边缘的最小距离为(

)km。 a.3~5 b.5~7 c.7~9 d.10 57.地面停车位占地(

)㎡/辆,地下停车位占地(

)㎡/辆。 a.25~30,30~35 b.20~25,25~30 c.15~20,20~25 d.30~35,35~40 58.城市对外客运设施在城市的位置主要取决于(

)。 a.城市人口规模 b.城市用地规模

c.城市对外交通在城市中的布局 d.城市用地布局形态

59.城市次干道红线宽度为(

)m。 a.30~50 b.35~65 c.40~70 d.45~80 60.规划城市人口超过(

)人的城市。应控制预留设置快速轨道交通的用地。 a.50万 b.100万 c.200万 d.400万

61.城市公共交通站点服务面积,以300m为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

)。 a.90% b.80% c.60% d.50%

62.城市电力负荷分区面积一般以(

)为宜。 a.50km b.35km c.20km d.15km 63.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为(

)m;通往环境卫生设施的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m。 a.80,4 b.80,3 c.70,3 d.70,4 64.城市消防队应在接警(

)后,到达责任区的边缘。 a.3min b.5min c.8min d.10min 65.城市人防工程的人员掩蔽所距人员工作生活地点不宜大于(

)m。 a.70 b.100 c.200 d.400 66.“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是对中国(

)的赞誉。 a.苏州 b.扬州 c.桂林 d.福州

6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成果中规划图纸内容不包括(

)。 a.文物古物、传统街区、风景名胜分布图 b.重点保护区域界线盯

c.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总图

d.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地区消防规划图

68.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始于(

)的考古科学研究。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69.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是(

)。 a.使城市向预定目标发展,靠近

b.合理分配城市土地资源,提高城市整体生活水平

c.对城市空间资源加以合理配置,使城市经济、社会活动及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

d.把预定的计划变为现实

70.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由(

)负责组织编制。 a.市人民政府

b.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c.城市规划编制单位 d.建设单位委托

多项选择题 1.影响建筑物价值变化趋势的因素包括(

)项。 a.经济和社会发展 b.区位条件变化 c.技术进步 d.可达性

e.周边环境条件变化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不包括(

)。

a.详细规划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b.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c.做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 d.布置规划设计总平面图

e.提出各地堤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3.按建设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划分的区域规划包括(

)。 a.城市地区的区域规划 b.工矿地区的区域规划 c.省域规划

d.河流综合开发利用的区域规划 e.市域规划

4.以下(

)项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中的内容。 a.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面坡度的范围、界线、参数 b.潜在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强度划分 c.按防洪标准频率绘制的洪水淹没线 d.城市土地的影子价格

e.地下矿藏、地下文物埋藏范围

5.城市中铁路设施的用地布局要符合下列要求中的(

)。 a.铁路应安排在城市一侧,避免穿越城市 b.客运站应远离市中心区,设置在市区边缘 c.货运站应靠近工业区和仓库区

d.编组站要布置在市郊,避免与城市互相干扰 e.中间站布局多采用纵列式布置,多设在中小城市 6.客运站的布置形式有(

)。 a.通过式 b.尽端式 c.环式 d.混合式 e.放射式

7.公共交通的特点包括(

)。 a.运量大 b.投资大 c.集约化经营 d.占地空间少 e.污染小

8.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体系,以下(

)是它的特点。 a.服务社会的公共性

b.生产的连续性,不可间断性 c.消费的瞬间可变性 d.网络协调的综合性 e.配套建设的弹性

9.下列四项中。属于城市给水土程系统详细规划内容的是(

)。 a.计算用水量,提出对水质、水压的要求 b.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c.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和位置 d.确定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 e.选择管材 10.《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ⅱ类水体标准用水适用于( a.源头水

b.珍贵鱼类保护区 c.游泳区

d.鱼虾产卵场 e.工业用水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提高城市生命戏杀兢能力的措施的是( a.设施的高标准设防 b.完备的组织管理 c.设施节点的防灾处理 d.设施地上化

e.提高设施的备用率

12.热力管一般不应与(

)管道共沟。 a.雨水管 b.电力管线 c.通信电缆 d.污水排水管 e.给水管

13.根据功能不同,城市广场有以下(

)类型。 a.市民广场 b.绿化广场 c.纪念广场

d.商业区广场及市场 e.建筑广场

14.文物古迹点大体可分为(

)。 a.古建筑物 b.遗址 c.非建筑物 d.古树名木 e.出土文物

15.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由(

)审批。 a.国务院 b.建设部

)范围用水。 )。

c.国家文物局

d.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e.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6.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包括(

)。 a.地段生活的保护 b.建筑的保护

c.街道格局、空间系统的保持 d.景观界面的保持

e.制定建筑高度控制规划

17.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包含以下(

)三方面内容。 a.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保护 b.城市布局的调整

c.历史城市主导因素的延续 d.城市外围环境的控制 e.城市综合交通整治

18.城市规划行政行为合法应具备(

)。 a.行政行为主体合理 b.行政行为的权限合法 c.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 d.行政行为符合法定形式 e.行政行为客体合理

19.有效成立的城市规划行政行为具有(

)的效力。 a.说服力 b.确定力 c.拘束力 d.执行力 e.公信力

20.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

a.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d.统筹安排城市内各项建设用地 c.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

d.规定城市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

e.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21.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位置,主要考虑(

)方面的因素。 a.污染程度

b.生产的卫生类别 c.货运量 d.危险性 e.用地规模

22.按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城市公共设施包括以下(

)。 a.行政办公类 b.商业金融业类 c.文化娱乐类 d.体育类 e.医疗卫生类 23.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现状图的内容包括(

)。 a.不同地段土地质量综合评价 b.城市现状各类用地范围

c.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范围 d.主要地名和主要街道名称

e.周围居民点、乡镇企业各项用地范围

24.城市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以下(

)部分。 a.车行道 b.步行道 c.绿化带

d.道路设施带 e.分隔带

25.单位停车面积即停放一辆汽车所需的用地面积,其面积大小与以下( a.车辆尺寸 b.停放方式 c.车辆集散要求 d.地面材料 e.城市位置

26.下列各项城市消防设施中,城市中必不可少的消防设施有(

)。 a.消防栓 b.消防站 c.消防水池 d.消防嘹望塔

e.消防指挥调度中心

27.集中式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形态包括以下(

)类。 a.带状 b.星座状 c.放射状

d.多中心组团状 e.环状

f.单中心块聚状

28.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

)项。 a.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 b.各个国家可以自由利用他国经济资源,实现共享 c.各国经济体系越来越开放

d.各种发展资源的跨国流动规模不断扩大

e.发展中国家可以无偿接受发达国家的经济知识

f.在全球化进程中,空间经济结构重组导致城市和区域体系的演化

29.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道路交通设施控制的主要规定性指标包括( a.道路定位与标高 b.停车泊位 c.公共站点 d.出入口

e.道路面积比例

)因素有关。)。

f.道路横纵断面形式

30.城市开发中常提到的“七通一平”中的“七通”是指(

)的贯通。 a.给、排水管道 b.电力线路 c.电话线路 d.热力管道 e.燃气管道

推荐第10篇: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2010年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南通市规划局通州分局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区城乡规划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南通市规划局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稳步推进城乡规划编制,完善规划管理体系,深入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和《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为健全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模式,全面均衡提升全区城乡规划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城乡规划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使我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一、高起点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按照今年工作目标和任务,我局紧抓重点,科学编制各项规划,规划编制工作有序进行。

1、开展各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城区给水、城区抗震防灾、城区绿地系统、城区市容环卫、城区燃气5个专项规划,已由专家评审会论证通过。

2、强化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世纪大道以西4.88 Km

2及城东新区11 Km2控制性详细规划论证成果稿,并已经南通市规划局组织技术审查;完成老城区6.5 Km

2、银河新区3.9 Km2控制性详细规划,已通过规划评审;继续深化和延伸金西片区11.4 Km2控制性详细规划。

3、突出区域特色发展规划研究。结合江苏沿海、沿江开发战略,先后开展并完成了滨海新区101 Km概念规划和开沙岛10.96 Km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编制并通过技术审查;协助滨海新区组织开展滨海新区总体规划修编和给排水等专项规划编制;组织开展金通公路与通吕运河通州区段规划定位研究、城区北部发展研究工作,目前已完成最终成果方案。围绕恒力项目,多次跑省跑市,已争取到省、市同意对《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的调整。我局编制的通州城东新区城市设计及重点地区行动规划荣获2009年度南通市城乡规划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4、指导和服务村镇规划编制。为更好地整合资源,结合近年来村镇建设的实际,进一步加强了对各镇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完成刘桥、兴东等镇新一轮(规划期限至2030年)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推进各镇2009年度控制性详细规划论证工作,完成刘桥和平东两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论证;完成十总、

22三余、东社、兴仁4个镇道路专项规划最终成果;全面完成农村居民集居点布局规划,已通过论证,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5、完善城区基础资料收集。为满足城区建设发展的需求,结合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中通州城区未来发展规模,组织推进我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工作,开展了石江公路以西约13.2 Km2范围内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并对通州城区已测各片区(包括城西北、城东北片区、老城片区、新城片区、开发区西区)的1:500地形图进行整合,已提交最终成果。

二、高质量做好规划管理工作,推进城乡建设有序发展 在规划体系日趋完善的同时,我们不断加强规划管理工作,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严格审批程序,推行阳光操作,确保各项建设严格按规划实施。

1、严格执行城乡规划管理

以城区、城镇控制性详规为依据,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点和技术规范审查经营性用地(包括拆迁安置房)规划设计方案,组织完成城区金色城品, 刘桥苏沪花苑、平潮书香华庭、兴东机场拆迁安置地块、五接滨江花苑、张芝山拆迁安置楼四期工程等地块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和论证,并已履行报批手续。开展果园名居、金霞东苑、金桥花园、泰山公寓二期、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的技术审核,并组织通州区实验小学教学综合楼规划许可听证。

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许可程序和承诺制度,及时履行审批手续。今年以来全区共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48份(总用地面积1770万平方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02份(总用地面积672万平方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41份(总建筑面积267万平方米)、审批农民建房926户。

2、积极服务项目建设

按照全区城市建设推进年动员大会的要求,积极服务全区城建重点工程和特色小城镇建设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方面:重点交通工程(江海大道东段、临海一级公路、先锋道口、223省道南延、青年东路东延等)、区域供水工程(通吕线通州段、通洋线通州段、区域供水支线等)、污水处理工程(平潮、石港污水处理厂等)、西气东输燃气工程(门站及高中压管线等)项目的规划方案技术审查及选址红线的确定,并配合各镇对项目拆迁安置地块进行现场踏看,为工程顺利拆迁建设提供服务;参加全区教育现代化工程涉及学校规划布局方案评审,并按照程序对条件成熟的学校履行了规划许可手续;特色小城镇建设方面:加强对特色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如平潮、三余、石港、川姜、先锋等镇规划建设方面的技术指导,帮助各镇在道路基础设施、地块功能确定等方面进行深化研究,为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献计献策。

3、加强规划管理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工作,对规划批前公示、批后公布、竣工验收等相关制度进行了完善,结合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出台了《规划公示实施细则》、《南通市规划局通州分局公众参与实施办法》、《南通市通州区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管理暂行规定》、《南通市规划局通州分局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四项制度;梳理了“一书三证”发放及规划方案审查的受理程序,要求窗口受理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受理后限时办结等制度。完善了网上审批工作,于6月份全面实行网上审批,并于11月下旬通过了区纪委的验收考核。

4、大力实施阳光规划

为促进规划工作的规范化,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我们坚持简化审批程序,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实施建设项目审批网上公开运行制度,坚持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制度,建立重大问题的政策研究机制和专家论证制度、重大建设项目公示与听证制度,提高了规划管理、权利运行的透明度和决策的科学性,确保 “阳光规划 服务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切实加强效能建设,大力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建设

今年以来,规划分局以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为抓手,结合城乡规划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推进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通过开展“服务品牌”创建、“民主评议”、“责任比黄金更重要”等活动,以及“首问负责”、“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建设,扎实有效地推进效能建设。

1、强化理论素养,提高服务意识。

始终把规划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先导,注重发挥每一位同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把效能建设与思想教育、业务工作和行政管理等结合起来。一是加强机关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建立政治理论学习制度。通过完成“通州干部在线学苑”、“菜单式”学习,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二是以增强业务素质为目标,努力建设学习型团队。机关内部通过干部讲学、集体讨论决策及自主学习等形式,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机制。一方面积极派员参加省住建厅、南通市规划局举办的规划编制、规划管理业务培训,另一方面组织全区城乡规划工作人员进行《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培训,不断促进规划工作人员更新规划业务知识。三是不断加强服务意识,重视思想作风建设,激发规划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精神,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我局驻审批中心窗口今年被评为红旗窗口两次,获服务标兵称号3人次、服务之星称号6人次,全局上下形成了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夯实了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基础。

2、积极开展效能活动,提升机关形象。

一是扎实开展“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按照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推进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我分局制定了《规划分局开展效能服务品牌的实施方案》,以“阳光规划、服务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管理水平为目标,以求实创新为原则,认真落实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根本要求,积极打造富有特色和体现时代精神的机关服务品牌,以品牌服务的理念和要求提升干部能力、提高服务效能。二是积极参与效能建设各项活动。在“责任比黄金更重要”征文活动中,全局共撰写征文20余篇。在“职责记心中,奉献在岗位”读书征文比赛中,我局荣获优秀组织奖。积极参与“999民生热线”活动,通过网络和现场咨询,第一时间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三是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将村镇规划管理科列为全区政风行风建设民主评议科室,按照评议要求周密制定了工作方案,通过深入平潮、石港、二甲等镇进行现场咨询办公、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让群众知晓规划工作,了解规划审批程序,使自觉服从规划、执行规划、维护规划的法制意识深入民心。四是以效能建设为抓手,深入企业进行现场办公。为更好的服务全区经济发展,我局多次组织下乡服务,深入平潮南明集团、南通中辉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了解发展亟需解决的相关问题,切实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3、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行政行为。

一是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切入点,结合分局新组建的实际情况,为确保规划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和创建一流机关形象,分局内部从日常管理、廉洁自律、财务管理、服务承诺等方面入手,加强内部管理,为外树形象、内抓管理提供了保障,确保机关作风建设有序开展;二是在规划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坚持依法从政、廉洁从政、高效从政,重新核定行政审批流程,进一步明确办事依据、办理条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均实行网上运行,大大提高了行政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今年我局权力网上运行办件量达到187件,绩效排名名列前茅;四是建立规划网站,及时公开城乡规划编制成果和规划审批信息,方便社会了解和掌握城乡规划信息;五是注重公众参与监督,对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在第一时间内给予认真、明确的答复。高度重视“公众监督栏”答复情况,由专人负责“公众监督栏”答复,今年以来,公众平台共受理市民的咨询、投诉、建议共计141条,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9%。

四、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创造城乡规划良好环境 今年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区纪委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使党风廉政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开展,着力推进以惩防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

1、强化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

今年以来,我局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对分局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根据局“510思廉日”主题活动方案安排,规划分局集中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局属事业单位全体人员,参观了通州区党风廉政教育中心,通过深刻讲解及图片资料,给大家以极大的警示教育。在“算好廉政帐”专题教育月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根据各自岗位职能特点,承诺廉洁从政、廉洁从业的若干保证,自觉接受监督,自愿接受违诺的处理,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签订廉政承诺;积极参加《廉政准则》在线测试活动,掀起学习、遵守《廉政准则》的热潮;通过反腐倡廉教育党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自身修养,增强了责任意识。

2、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廉洁从政行为。

今年我局围绕规范从政行为,深化推进制度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要求,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礼金礼品上缴登记制度以及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局行政执法运用权力、履行职责、办事程序、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和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程序不规范等行为;坚决纠正规划管理中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结合规划工作实际,完善制定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等十二项制度,真正做到用廉政思想教育人,用规范制度约束人。二是完善责任机制。印发了《规划分局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责任分解》,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明确了负责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全体工作人员签订了廉洁从政承诺书、个人专项承诺书,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机制。

3、完善监督网络,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在制度健全和完善的基础上,狠抓制度监督执行。一是认真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运行机制,坚持重点决策、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集体讨论制度,围绕优化发展环境,重点项目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扎实开展行政效能监督,解决工作效率低下、办事推诿等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行政效能过错追究机制,促进全体干部职工勤政高效。二是局党支部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和党风廉政专题会议,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符全实际的整改措施,有的放矢地步督促和检查廉政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注重领导班子的模范表率作用,带头执行《公务人员行为准则》和《廉政准则》,严格执行党风廉政“七不准”,大力弘扬清正廉洁、执政为民的良好风气。 我区城乡规划工作虽取得良好的成绩,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规划编制超前性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编制在科学性、前瞻性方面有待加强,城乡规划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扩大。

二是规划的指导作用需进一步加强。当前全区的规划工作主要注重于建设规划,对深入研究城乡经济发展战略不够,充分发挥出对产业布局的指导作用方面还有潜力可挖。

三是城镇、村庄规划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与城区相比,镇、村的规划工作尚未形成成熟的模式。城镇各项规划的特色需进一步塑造。

四是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需进一步确立。对违反规划的行为处置力度和办法不够,违反规划、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影响和制约了城镇化的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南通市规划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规划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局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我们深知离区委、区政府和南通市规划局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全力打造一支知识创新型、技术精湛型、服务高效型、勤政廉洁型的规划队伍,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不断提高规划和管理水平,为通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第11篇: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上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产业强区、文化名区、宜居新区”的总体发展定位,立足统筹城乡发展,以示范区建设为重点,以“创先争优”为主线,积极探索适应新都规划引领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着力加强规划编制和研究,精细化规划管理,全面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严格规划执法监督,强化城乡规划调控作用,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全年工作目标,进一步开创规划工作新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突出规划的战略引导作用,深入推进示范区建设

(一)突出规划引导,加强规划编制研究工作 我局结合实际,多层次探索田园城市示范区发展途径,在指导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上发挥了规划的战略引导作用。一是深入开展区域战略规划研究。在产业体系构建、城镇空间布局、城市特色塑造及城市发展模式等战略性问题和制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上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解决办法,指出了科学的发展路线。二是完成全区规划评估工作。从城乡空间结构调整、风貌塑造、产业定位三个方面入手,对全区已有的各类规划做了详细梳理,进一步引导空间结构调整、风貌定位和产业落地。三是继续深化示范县(区)规划编制。着重突出特色,打造亮点,逐渐从示范线的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向组团式、区域化发展转变,以规划引领示范建设整区推进。

(二)塑造城乡特色,积极开展城乡空间形态研究和编制工作。为进一步优化城乡建筑形态,提升城市品质,形成人性化的城市空间,结合实际,制定了《新都区建筑形态规划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对城市建筑形态、建筑品质、建筑空间等方面进行管理,形成指导新都区构建新型城乡空间形态的依据。并在编制具体的城市设计中,注重历史文化、地方地域建筑符号的深入挖掘和产业的植入,相继开展了石板滩城市设计、三河城市设计和东环路旧城改造城市设计,为城市形象塑造和空间形态管理提供科学指引。

(三)编制产业和城市共同发展规划,引导五大功能区项目入驻。立足“产城相融、核心突出,功能明确、配套完善,产业高端、业态提升”的功能区建设目标,为了使各功能区发展成为产业定位明确、服务配套完善、功能复合多样、主导产业在水平方向上协调互补、在垂直方向上不断提档升级的现代产业高地,我局今年以来积极加大对产业功能区“产城一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相继完成了北部商城功能区核心区、新都“198”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及全球家居CBD、西部公路物流枢纽、西部机电装备功能区产城一体规划,为打造“高端低碳、集约高效”的产业强区奠定了基础。目前,五大功能区建设迅速推进:3G创业园、富森美汽配展销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纷纷开工建设,浦发机械工业园、晨明汽车总部,中国塑料城西部中心、全球家居CBD、北新国际机电物联港等重大产业项目进展迅速。

(四)按照“一镇一特色”,抓好镇域规划编制工作。深化市级重点镇统筹推进力度,开展了新繁、石板滩重点镇城市设计,加快重点镇建设步伐;注重城镇功能完善、面貌改变、产业承载能力的提升,完成了三河城市设计、大丰控规修编,同时开展了龙桥镇“退二进三”规划和军屯镇整镇推进规划和泰兴、军屯、新民、木兰、马家五个一般场镇改造规划,为改善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础配套、塑造城乡特色风貌、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五)强化规划服务,加快编制实施农村四大基础工程规划。按照“四性”原则,继续加快推进“四大基础工程”规划,坚持突出分类指导和重点发展原则,精心编制完成了军屯镇郭家、东岳,新民镇八字、护国,清流镇飞石、九龙,新繁镇高院、汪家等“四大基础”规划方案。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突出规划的指导,配合相关部门在规划选址、方案设计、建设施工等各个环节充分做好服务工作,并全过程对项目的工程质量、房屋结构的优化、外观风貌打造等做好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切实做好四大基础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规划服务工作。

(六)完善区域功能,扎实抓好民生工程规划的编制。高度重视社会公平和改善民生问题,抓好为民办实事工程,加快实施绿道建设,组织开展新都区幼儿园、养老设施专项布局等社会事业规划;开展了主城区城市排水规划的评估和新都区电力规划等。

二、创新规划服务举措,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围绕党代会确定的重点项目,强化对示范线、“四大基础”工程、五大功能区等重点项目的规划服务工作。着力建立高效便捷的规划审批服务机制,不断总结提高,进一步优化了办事程序,理顺了内部管理职能,提升了规划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

(一)以制度完善,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围绕管理制度的整合、完善和创新,先后制订了《新都区规划局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新都区建筑形态规划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新都区农村地区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新都区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管理办法》、《新都区一般场镇改造规划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制度,有效推进了城乡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

(二)以“四项机制”建设,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一是建立组织保障机制,成立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明确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科室重点项目分片区包干责任制的通知》,落实责任,突出服务,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建立内部运行机制,对重点建设项目在压缩和简化流程基础上,特事特办,即送即办。三是建立外部协调机制,建立重点项目联席工作制度,及时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牵头同步办理。四是建立督促检查机制,为每个重点建设项目配备2名跟踪管理责任人,按时汇总项目办理质量和进度,及时跟踪检查项目推进情况。

(三)多措施并举,做好重大项目服务工作。一是实行重点项目“直通车”服务。实行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集中受理,现场批复,即时办结;并做到个性化、无假日服务,竭力为重点项目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二是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对列入重大项目管理库的项目实行并联审批机制,宽延审批前置条件等方法加快审批进度,全力保证申报项目快速、顺利的通过规划审核。三是加强过程服务。定期深入企业和建设现场,实施全过程动态跟踪服务,主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前期调查、解决问题、定期回访一条线。先后深入基层50余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了各类问题30多个,切实把为项目排忧、为项目服务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上半年共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9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67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93件,《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35件;出具设计条件107份,审查建设方案65个。

第12篇: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修订送审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修订送审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科学制定和严格实施城乡规划,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进行城乡各项建设,必须遵

守本法。本法所称城乡规划,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为了实现城市和乡村

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城乡规划是规范城乡各项建设活动,保障社会发展整体利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准则。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行政建制市规划(以下简称城市规划)、行政建制镇规划(以下简称镇规划)、行政建制乡规划(以下简称乡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第三条 城乡土地开发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港口、机场、铁路、公路等专门性规划必须符合城乡规划。 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应当与城乡规划相协调。

第四条 城乡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五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 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予以保证。

第二章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七条 制定城乡规划应当遵循下列愿则:

(一) 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科学合 理利用地下空间,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三) 严格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

(四) 确定合理的城镇发展布局、规模,l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五) 维护社会公平,体现公众意志,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六) 符合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卫生、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建设等要求;

(七) 镇、乡规划应当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第八条 城乡规划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事权负责组织编制。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城乡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未取得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不得承担城乡规划编制任务。禁止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超越资质许可范周编制城乡规划。

承担城乡规划具体编制的单位应当配备一定数量具有注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九条 编制城乡规划,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勘察、测量以及气象等其它必要的基础资料。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编制城乡规划的需要,及时提供有关基础资料。 第十条 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必须执行国家有关城乡规划的强制性标准。

第十一条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根据各类规划的性质,分别明 确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必须严格执行。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对城乡规划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规划报原批机关备案;但涉及调整强制性内容的,必须按照下列程序执行: (一) 对调整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并向规划批准机关提出调整申请;

(二)经规划批准机关审查同意后,进行规划调整;(三)调整后的规划按原审批程序报批。

第十三条 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应当明确规划实施期限。

地方人民政府在规划实施期限届满前两年,应当就规划的实施情况和重新编制规划的计划向规划批准机关提出专题报告。

规划实施期限届满,或者规划审批机关认为规划应当重新编制的,规划审批机关应当责成有关人民政府限期编制规划并报请批准。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就规划方案征求公众意见。规划方案报请审批时,必须附有征求意见的结果。未征求公众意见的,规划审批机关不得受理。

规划审批机关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对上级的规划方案进行技术评审。未经评审或者末通过评审的,规划审批机关不得批准。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批准的规划于批准之日起六十日内向社会公布。 第十六条 依法核定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编制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

第二节 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七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并根据需要组织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省域城 镇体系规划。

第十八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符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确定的基本原则,确定行政区域内城镇发展的用地规模与布局,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区域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因生态工资源、环境保护需要严格控制开发的区域等强制性内容。 城市规划、镇规划均应当符合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十九条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审批。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同级人民代 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第三节 城市规划

第二十条 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

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二十一条 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应当包括:发展目标和规模,用地布局和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绿地系统,自然资源的评价和综合利用,因生态、资源、环境、文化遗产保护需要严格控制建设活动的地域,—因防灾减灾需要控制或者禁止建设的地域等。

城市总体规划的控制范围应当包括市区范围,以及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水源、生态等其他需要控制的区域。各项专业规划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十二条 详细规划是由总体规划确定的可开发建设地域内土地利用和建设活动必须遵循的强制性规则。

详细规划应当包括: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和高度,绿地率及公共绿地面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等强制性内容。

第二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近期安排。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年限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相一致。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近期建设所需土地的规模与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的安排。未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建设。

第二十四条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市和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市人民政府在报请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

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附件。、第二十五条 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二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应当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由市人民政府公布实施。 第四节 镇规划

第二十七条 镇规划由市、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或者由市、县人民政府授权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设市城市市区范围内的镇,不再单独编制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第二十八条 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应当包括:根据农村经济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确定镇发展目标和规模,用地布局和功能分区,镇域内村庄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道路系统,绿地布局, 自然资源的评价和综合利用,因生态、资源、环境、文化遗产保护需要严格控制建设活动的地域,因防灾减灾需要控制或者禁止建设的地域。 各项专业规划应当符合镇总体规划。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规划应当包括县行政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县域内镇、村庄布局,工业、农副产品集散与加工基地的布局,以及重要基础设施布局等内容。

第二十九条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和国务院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发展镇,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详细规划。本法第二十二条关于城市详细规划的性质、内容的规定适用于镇详细规划。 其他镇可以不编制详细规划,但其总体规划的编制深度应当满足规划实施管理的要求。

第三十条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总体规划,由县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中市管辖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县人民政府在报请审批镇总体规划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

其他镇总体规划由市、县人民政府报市、县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批。 镇详细规划由市、县人民政府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五节 乡规划

第三十一条 乡、民族乡规划分为乡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

乡总体规划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或者由市、县人民政府授权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村庄建设规划由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镇域内的村庄建设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城市市区范围内的乡和村庄,不再单独编制乡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

第三十二条 乡总体规划应当确定村庄等居民点布局、规模,交

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布局,医疗、教育、文化、邮电、商业、绿化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

明确生态、环境、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划定因防灾减灾需要控制或者禁止建设的地域。

第三十三条 村庄建设规划依据镇、乡总体规划,主要对住宅、

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邮电、学校、商业、绿化、环境卫生以及生产配套设施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和用地布局作出布置。

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的村庄建设规划还应当合理配置为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服务的设施。

第三十四条 乡总体规划由市、县人民政府报市、县人民代表大 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批。

村庄建设规划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由镇、乡人民政府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五条 农垦垦区、林区的居民点,应当按照本节规定编制规划,并纳入当地的城乡规划。 第三十六条 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

第六节 风景名胜区规划

第三十七条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由省、自治区建设行政 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

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在批准设立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人民政 府领导下,由管理机构负责组织编制。

第三十八条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应当划定景区、核心景区的

范围,明确对生态、资源、自然景观及历史文化遗迹等保护措施,以及基础设施布局等强制性内容。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应当确定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和规模, 明确各类建设用地范围和建设的规划设计条件。

第三十九条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报国务院审批; 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详细规划,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

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的详细规划报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四十条 核心景区内禁止进行与资源和生态保护无关的建设。 第四十一条 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 第四十二条 城乡开发建设,应当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

地制宜、配套建设的原则进行。新区开发,应当符合城市、镇、乡总体规划确定的布局,纳入统一的规划管理。

旧区建设,应当以优化用地布局、改善环境质量、增强综合功能 为基本目的,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合理控制开发强度。

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四十三条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依据经批准并公布的 城乡规划进行规划许可审批。

第四十四条 新建工程项目、改变规划土地使用性质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前,应当取得项目批准机关同级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

各类重大项目的选址必须符合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和镇的总体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选址与强制性内容租定十一致的,应当组织论证;论证后认为确需按所选地址建设的,必须先按法定程序调整城乡规划。

未取得规划选址意见书或者、违反选址意见书而取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的,建设项目批准文件无效。 第四十五条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出让前,必须由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详细规划提出国有±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位置、使用些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的组成部分。

未制定详细规划或者规划条件未纳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国有土地不得出让,占用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未依法调整详细规划的,不得改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的规划条件。 以出让方式取得建设用地的,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向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地使用权权属证明手续。

第四十六条 申请划拨使用国有土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向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详细规划核定建设用地的位置、面积、规定允许建设的范围,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划拨土地。

第四十七条 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农村村民住宅等建设,在取得土地使用批准文件前,应当取得与批准使用土地机关同级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

第四十八条 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取得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第四十九条 在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建设工程,应当持有关文件向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详细规划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详细规划的,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在村庄进行乡镇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的,向镇、乡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镇、乡人民政府依据镇、乡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审查后,报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不得办理建设工程施工批准手续。

第五十条 在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内因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察需要临时使用土地时,应当按《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临用地前,应当先征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在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内进行临时建设的,必须向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临时建设不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详自规划的实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等条件下,方可批准。

经批准的临时建设,应当在批准的使用期限内拆除。

临时建设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十一条 转让建设用地的,当事人不得改变转让地块的规划条件。受让方应当持转让合同到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变更建设用地规划条件;确需变更的,必须向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变更内容不符合详细规划的,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符合详细规划的,重新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五十二条 城乡规划确定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道路、广场、绿地、高压供电走廊二通信设施、防汛通道、公共设施用地以及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禁止占用或者改变用途。

第五十三条 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必须取得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认可文件。

未取得规划认可文件的,建设单位不得交付使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不得办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有关部门不得发给房屋权属证明等文件。

第五十四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向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工程竣工档案。

第13篇:城乡规划法

《城乡规划法》溯及力刍议

济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政策法规处 王常磊

2008年1月1日,备受关注的《城乡规划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城乡总体规划的新时代。《城乡规划法》强化了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特别是赋予了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的权力。这在全国范围内违法建设查处难,特别是执行难的情况下,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违法建设强制执行的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随着新法的实施和《城市规划法》的废止,执法实践中一个现实的问题急需解决,即:该法实施前已经建成的违法建设,在该法实施后需要作出处罚处理,应当适用于《城市规划法》还是适用于《城乡规划法》。对此,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适用《城乡规划法》。理由是原违法建设曾违反了《城市规划法》,且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现在依然违反着城市规划,其违法行为至今仍未改正,应适用《城乡规划法》予以查处。

第二种观点认为适用《城市规划法》。理由是按照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不能用后实施的法律去规范先前的违法行为。

第三种观点认为适用《城市规划法》进行处罚,但在执行阶段适用《城乡规划法》赋予的强制执行权,不申请法院执行,而由城市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拆除,高效快捷。 笔者认为,对此类违法建设应适用《城市规划法》进行查处。 法律的溯及力又称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不具有溯及力。一般认为,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溯及约束力,即对法实施前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处罚。二是溯及保护力,即对法实施前的行为进行保护和救济。

法不溯及既往,即不对法实施前的行为进行约束和保护,最早确立于1787年美国宪法,经过二百多年的实践和演化,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通行的立法原则,受到各国法律普遍采用。《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也理应适用这一原则。理由有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明确规定

《立法法》第84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这条规定实际上就在我国确立了“法不溯及既往是原则,法溯及既往是例外”的基本原则。在《城乡规划法》中没有“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因此,就不存在溯及既往的例外。那么是否适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来选择法律适用呢?《立法法》第84条“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的但书规定,实质上就是在我国法律适用上确定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但是,《城乡规护法》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因此不能适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退一步讲,即使能适用这条原则,《城乡规护法》对违法建设的处罚规定也重于《城市规护法》,也应适用《城市规护法》。因为,《城市规划法》规定了违法建设只有在“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情况下,才予以拆除处罚,而新的《城乡规划法》则摈弃了“严重影响规划”的提法,规定“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从条文表述上可以看出,对违法建设无论是在罚款幅度上,还是在予以拆除的条件上,新法都给予了重于旧法的规定。综上,赋予《城乡规划法》溯及既往的效力,违背了立法法的宗旨。

二、法对人们行为规范作用的属性决定

从行为理论上讲,在生活实践中,人们的认知程度有限,只能根据现存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让一个普通人去预见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尚未生效甚至尚未制定的法律的要求,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违法建设当事人也同样如此,当时实施违法建设行为时,不可能想到其违法建设行为后的法律对自己的违法建设是罚款、是没收还是拆除,换句通俗易懂的话讲,如果想到事后的法律对自己的违法建设罚款幅度这么高,处罚力度这么大,违法成本如此之高,或许也就不再实施违法建设行为。因此用适用新法去弥补新法生效前出现的空白很容易损害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不溯及既往,这是由法对人们行为规范作用的属性决定的,用事后创设出来的规定约束和惩罚事前的行为,与法治精神相违背。

三、有建设部相关通知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复函予以借鉴

1990年4月1日,《城市规划法》实施,《城市规划条例》废止时,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城市规划法》实施后,一些地方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断给建设部去电或去函,询问在该法实施前发生的违法行为,在该法实施后发现并需作出处理,应当适用于《城市规划法》还是适用于《城市规划条例》。为此,建设部于1990年11月8日就《城市规划法》的法律溯及力问题以(90)建法字第577号文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请示,提出“按照法律一般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在该法实施后处理该法实施前发生的违法案件,还是应当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条例》,而不应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12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以常办〔1990〕秘字第093号函复:“关于城市规划法的法律溯及力问题,同意你部的意见。请按此办”。为此,建设部于1991年2月20日专门下发了《关于的法律溯及力问题的通知》,对此问题予以了明确。

至于第一种观点,有人认为,违法建设行为结束后,其违法行为一直处以持续状态,直至持续到新的《城乡规划法》实施,应用新法处罚。其实,这种观点混淆了违法行为处罚时效和法的溯及力问题。《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此条仅是对“时效制度”的规定,也即违法行为有连续(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实施同种行政违法行为的情形)或继续状态(一个违法行为发生之后,行为以及由此造成的不法状态一直处于持续之中)时,不受两年时效的限制,未超出处罚时效,依旧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但前提是此违法行为已经实实在在的处于一种违法状态,其违反的法律是确定和存在的。本条旨在解决的是在违反法律确定的情况下对违法行为的追究处罚问题,而不涉及法的溯及力即法的适用问题。

第三种观点认为可以适用《城市规划法》进行处罚,然后在执行适用《城乡规划法》予以强制拆除,这种观点显然更是不妥当的。因为,一个案件的结束,也即结案,是对案件作出最后处理,使其终结。《行政处罚法》第51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可见,行政处罚决定一旦作出,就必须得到履行,作出予以强制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送达,不代表案件的结束,只有当行政处罚决定执行完毕,才能结案。可见,第三种观点将案件的处罚决定和执行本属于一个案件范畴的两个行为生生割裂开来,虽然提高了行政效率,但于法无据。

第14篇:城乡规划 心得体会

依法规划 合理调控

——学习城乡规划专题讲座的心得体会

《城乡规划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要求而制定的一部十分重要的法律。

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城乡规划法》的内容和实质

第一,突出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从内容上看,重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促进公共财政首先投到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项目;强调城乡规划制定、实施全过程的公众参与;保证公平,明确了有关赔偿或补偿责任。

第二,强调城乡规划综合调控的地位和作用。《城乡规划法》指出: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这就从法律上明确,城乡规划是政府引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是具有法定地位的发展蓝图。

第三,新的城乡规划体系的建立。体现了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的规划编制要求;明确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突出近期建设规划的地位;强调规划编制责任。

第四,严格城乡规划修改程序。对城乡规划评估,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修改详细规划等,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第五,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建立完善了针对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投资体制改革的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制度;规定了各项城乡规划的行政许可。

第六,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明确了上级行政部门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以及全社会的公众监督。

第七,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管理,对规划师职业的管理,都有明确规定。

第八,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和县城关镇总体规划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镇总体规划由人大审议。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县城关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县人大常委会备案。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和镇总体规划定期评估须向人大报告。

第九,强化法律责任。追究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责任;追究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责任;追究违法建设行为的责任;明确对违法行为给予罚款的范围和数额;授予市政府强制拆除权。

第十,法律授权,建立完善的城乡规划法律体系。

要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城乡规划法》,开创我乡城乡规划工作新局面

第一,大力宣传《城乡规划法》。要多渠道、多途径、多方法组织规划宣传,向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宣传《城乡规划法》。

第二、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一是向重点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转变,二是向重点编制重要地段、重要节点和重大项目的城市设计转变。编制内容从过去注重提目标、摆项目转向注重提高人居质量和环境承载力,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突出城市特色、处理好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第三、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的实施管理。一是“技术审查要与行政许可适当分开”,做到行政审批建立在规划技术审查基础上,使审批工作进一步公开、透明,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二是“规划许可要与规划监督适当分开”,建立内部相互制约、监督机制。

四、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机制。切实增加城乡规划工作的公众参与方式,努力做到阳光规划、和谐规划。坚持规划批前公示、批后公告制度,重大规划全过程公示,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切实维护公众的规划知情权。以推进规划公开审批和规划许可听证制度为重点,切实维护公众的规划参与权。以执行规划许可公示牌等制度为重点,切实维护公众的规划监督权。

五、强化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坚持城乡规划向人大报告制度,加强法律监督。建立城乡规划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行政监督。加强城乡规划的批前、批后监督,依法处理和制止违法建设。同时,要严格城乡规划调整审批程序和监督管理,杜绝城乡规划的随意性。

第七、加强规划队伍建设。要加强规划设计队伍建设,完善规划设计人才引进和使用制度,健全规划设计人才选拔机制,优化规划设计人才的管理与服务,为规划设计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加强与省内外优秀设计单位合作,大力引进先进规划理念和方法,促进规划设计队伍整体业务水平的明显提升。要加强规划管理队伍建设,按照干部队伍年轻化的要求,选派年轻干部到重要岗位锻炼,在工作实践中增长才干、增强本领,为城乡规划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日

第15篇:安徽省上半年城市规划师管理法规:城乡规划效能监察试题

安徽省2016年上半年城市规划师管理法规:城乡规划效能

监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商业性开发以为出发点。A:私人利益 B:公共利益 C:集体利益 D:他人利益 E:综合治理

2、对城乡规划实施进行,是修改城乡规划的前置条件。A:规划评估 B:前期评估 C:定期评估 D:后期评估 E:综合治理

3、居住区绿地一般面积不大,应处理好绿化和各种设施的尺度关系,按照行为心理规律,塑造宜人的场所,也可增加文化元素,烘托居住区文化氛围,这说明绿地的规划设计应具有。A:可达性 B:功能性 C:亲和性 D:经济性 E:综合治理

4、以下属于城市供热管网竖向布置原则的是。

A:供热管道通常敷设在道路的一边,或者是敷设在人行道下面

B:供热管道穿越河流或大型渠道时,可采用虹吸管由河底(或渠底)通过 C:地下敷设必须注意地下水位,沟底的标高应高于近30年来最高地下水位0.2 m D:主要干管应靠近热负荷集中的地区,避免长距离穿越没有热负荷的地段 E:经济政策

5、近代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来源于。A:欧文的“乌托邦”(Utopia)概念 B:戈定的“乌托邦”(Utopia)概念 C:傅里叶的“乌托邦”(Utopia)概念 D:莫尔的“乌托邦”(Utopia)概念 E:综合治理

6、以规划的综合性研究为基础的是。A:修建性详细规划 B:控制性详细规划 C:地下空间详细规划 D:总体规划 E:综合治理

7、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

A:对城市中某一地区、街区等局部范围中的未来发展建设,从土地使用、房屋建筑、道路交通、绿化与开敞空间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做出统一的安排

B: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及与权威性相容的灵活性,使规划管理人员在规划实施管理中有章可循、有理可争、有法可依,以“法治”取代“人治”

C:在对用地进行细分的基础上,规定用地的性质、建筑量及有关环境、交通、绿化、空间、建筑形体等的控制要求,通过立法实现对用地建设的规划控制,并为土地有偿使用提供了依据

D: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控制和要求,以城市中准备实施开发建设的待建地区为对象,对其中的各项物质要素,如建筑物、各级道路、广场、绿化以及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的空间布局 E:综合治理

8、下列对公共性设施开发与城市规划实施的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A:公共性设施是指社会公众所共享的设施,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公立的学校和医院等,也包括城市道路和各项市政基础设施

B:公共性设施主要是由政府公共部门进行开发的,因为公共性设施是最为典型的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C:在城市建成环境中,公共性设施的开发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既为社会公众提供必要的设施条件,同时也为非公共领域或商业性的开发提供了可能性和规定性 D:城市规划要充分引导商业性开发,首先就需要有充分的公益性 E:综合治理

9、城市交通需求在空间上的集中与有密切的关系。A:城市经济发展水平B:城市消费水平

C:城市土地利用格局 D:城市人口密度 E:经济政策

10、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查形式中,是要掌握一定范围内大众意愿时最常见的调查形式。

A:现场踏勘 B:问卷调查

C: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D:观察调查 E:综合治理

11、城市自然资源条件中,决定城市的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的是。A:开发经营的集约性 B:矿产资源的开采

C:土地使用功能的固定性 D:丰富的水资源 E:综合治理

12、空间数据对事物最基本的表示方法是点、线、面和三维表面。所谓点是。 A:该事物有确切的位置,但大小、长度可忽略不计 B:该事物的面积可以忽略不计,但长度、走向很重要

C:该事物具有封闭的边界、确定的面积,一般为不规则的多边形 D:该事物在一定地理范围内边界比较模糊 E:经济政策

13、下列选项中,以该地区的最终建设完成为目标的规划为。A:总体规划 B:详细规划 C:修建规划 D:设计规划 E:综合治理

14、村庄规划期限比较灵活,一般整治规划考虑近期为年左右。A:3~5 B:5 C:5~10 D:20 E:综合治理

15、下列关于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说法中,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 B:城市防灾减灾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等

C: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等 D: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划定风景名胜区、电厂与大型变电站位置等 E:综合治理

16、停车设施的停车面积规划指标是按当量小汽车进行估算的,以下合理的是。A:露天地面停车场为20~35 ㎡/停车位 B:路边停车带为18~22 ㎡/停车位

C:坡道式多层停车库为35~40 ㎡/停车位 D:室内停车库为30~35 ㎡/停车位 E:经济政策

17、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目标是。

A:统筹规划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环保等市政公用设施;统筹规划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

B: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

C:根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把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

D:必须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E:综合治理

18、相对集中的工业用地布局形式中,中各项配套设施更加完备,有时可做到基本上不依赖主城区,但与主城区有快速、便捷的交通相连。A:独立的散射式交通网城市 B:独立的工业卫星城 C:工业区 D:工业地带 E:综合治理

19、MSS和TM图像均由美国的陆地卫星提供。其中,早期传感器为MSS,不同波长的扫描通道有4个,几何分辨率和对同一地物重复成像的周期分别为。 A:120 m×120 m,27 d B:120 m×120 m,18 d C:79 m×79 m,18 d D:79 m×79 m,27 d E:经济政策

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十九条,具体规定了城市、镇以及乡、村庄规划实施组织的具体要求为。

A:城市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应当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充分利用现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地方特色

B: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的关系,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

C: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D:旧城区的改建,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有计划地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建 E:综合治理

21、一般来讲,镇总体规划期限为年。A:5 B:10 C:5~10 D:20 E:综合治理

22、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称为。A:孔隙率 B:空隙率 C:表观密度 D:堆积密度 E:经济政策

23、以为中心,组织、带动、服务于整个社会已是明显的时代特征。A:乡村 B:工业 C:城市 D:农业 E:综合治理

24、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表水分5类,其中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 E:经济政策

25、移动电话网络的结构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大区、中区、小区制式,小区制式的最大容量为。A:45万户 B:60万户 C:100万户 D:120万户 E:经济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下列属于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的是。A: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B: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C: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理论 D:格迪斯的城市形态研究 E:西谛的学说

2、城市规划的制定包括等。A:城市规划的文本体系 B:各类规划的编制过程 C:各类规划的决策过程 D:各类规划的审批过程 E:各类规划的执行过程

3、我国城市规划中较多采用劳动平衡法,它主要建立在__基本原理上。A.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

B.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相互平衡 C.劳动力需要量平衡

D.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

4、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下列属于小区规模的是。A:10 000~16 000户 B:3 000~5 000户 C:10 000~15 000人 D:10 000~20 000人 E:3 000~6 000户

5、常见的小区路网的基本形式包括。A:贯通式 B:行列式 C:内环式 D:街坊式 E:尽端式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现行的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A:建设用地的管理 B:社会监督 C:政府组织管理 D:建设工程管理

E: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

7、以下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程序中属于建设审核的是。A:现场踏勘

B:审查工程设计图纸文件 C: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D:征询意见 E:确定建设地址

8、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成果的组成包括。A:宪法 B:规划文本 C:政策

D:规划图纸

E:说明和基础资料汇编

9、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展,大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重组,建立适应现代的多中心开放结构成为主流的趋势。A:经济生产方式 B:社会生活方式 C:交通方式 D:服务方式 E:信息沟通方式

10、可弯曲管线是指通过某些加工措施易将其弯曲的工程管线,包括等。A:电力电缆 B:自来水管道 C:电力管道 D:电讯电缆 E:电讯管道

11、根据《镇规划标准》的规定,镇用地计算原则体现为。A:用地面积计算的精确度应按制图比例尺确定 B:镇的现状和规划用地应统一按规划范围进行计算 C:分片布局的规划用地应直接进行汇总

D:规划范围应为建设用地以及因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E:现状及规划用地应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用地的计算单位应为公顷(h㎡)

12、集中布局的空间形态模式可分为。A:集中组团式 B:分散式 C:双城式 D:块状式 E:带状式

13、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是。A:城市规划区范围

B: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 C: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D: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E: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布局

14、下面选项中,属于城市供电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内容的是__。A.预测城市供电负荷 B.选择城市供电电源

C.选择和布局规划范围内变配电站 D.进行高压配电网规划布局

E.布局城市高压送电网和高压走廊

15、在新的城镇化机制作用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有。A:城镇化发展的区域经历了由东向西的转移过程 B: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

C: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 D: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

E:在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

1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编制保护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A:历史文化名城应该保护城市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点,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保护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编制和落实 B: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分析自然环境和相关特点,因地制宜确定保护原则和工作重点

C:编制保护规划要从城市总体上采取规划措施,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又要注意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使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

D:编制保护规划应当突出保护重点,即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及其环境,特别要注意濒临破坏的历史实物遗存的抢救和保护

E: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包括城市格局及传统风貌的保持与延续,历史地段和历史建筑群的维修改善与整治,文物古迹的确认

17、建设程序的特点主要有__。A.建设周期长、物质消耗很大

B.涉及面很广,协作配合,同步建设,综合平衡等问题很复杂,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统一建设进度,取得各方面的配合和协作,做到综合平衡 C.建设过程不连续,要有间断性

D.建设项目都有特定的目的和用途,一般只能单独设计、单独建设,即使是相同规模的同类项目,由于地形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也会有很大区别 E.建设地点可以变换

18、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包括__。A.满足组织城市用地的“骨架”要求 B.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C.既要满足交通的功能要求,又要起到组织城市和城市用地的作用 D.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 E.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

19、遥感信息在城市规划中的典型用途包括__。A.地形绘测 B.土地使用调查 C.经济水平调查 D.绿化、植被调查 E.人口估算 20、《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进一步细化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A: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必须分析城市的历史、社会、经济背景和现状,体现名城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B: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确定名城保护目标和保护原则,确定名城保护内容和保护重点

C: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合理调整历史城区的职能,控制人口容量,疏解城区交通,改善市政设施,以及提出规划的分期实施及管理的建议

D:历史文化名城应该保护城市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点,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保护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编制和落实 E:编制保护规划应当注意对城市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扬与继承,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21、可弯曲管线是指通过某些加工措施易将其弯曲的工程管线,包括__等。A.电力电缆 B.自来水管道 C.电力管道 D.电讯电缆 E.电讯管道

2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级。A:Ⅰ B:Ⅱ C:Ⅲ D:Ⅳ E:Ⅴ

23、法对国家的依赖性表现在__。

A.一个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才能把自己的意志制定为法

B.国家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是法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直接标志 C.法的创制形式及实施的特点直接受国家形式的影响 D.法的任务与国家的任务有必然的联系 E.法是以法律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24、下列是世纪之交时期城市规划的理论探索和实践。A:知识经济和创新城市 B: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C:全球化条件下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D:美国式的“新都市主义” E:加强社会协调,提高生活质量

25、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功能在于。A:有效利用风景名胜资源

B: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环境、文化遗产 C: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 D:开展科研和文化教育活动

E:促进风景名胜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

第16篇:对城乡规划地方性法规建设的认识——以苏州为例

对城乡规划地方性法规建设的认识

——以苏州为例

摘要: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获得通过和颁布,宣布了城市规划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意义。2007年10月28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至此,随着国家规划法的更名和调整,2010年9月2日苏州市颁布了苏州城乡规划条例。本文旨在通过以《苏州市城乡规划条例》为例,指出针对地方特征、特点建设的地方性城乡规划法律条规的必要性,其建设的重点和与国家、省的关系。

我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因此在法律制度上也实行相应的中央统一立法。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仅靠国家统一立法已经难以适应需要。我国幅员辽阔,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分布、文化观念等都有所不同,故各地都采取统一的城市规划法规是不合理的。中央立法不必要也不可能解决地方层面的问题,而地方规划法规是对当地城乡规划具体事务的规定,具有针对性,有助于解决本地区的实际问题。

1.地方性城乡规划法律条规建设的必要性 1.1地域文化和观念存在差异。

城市规划一直被认定为是一项集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地理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城乡规划法的确立也应当是综合考虑到各层面,但由于各地的文化、人的价值观念都带有当地特有的地域特征。而文化和人的价值观念是法制生存的基本环境,人们的法律观念与文化观念、价值观念有很大关系。因此针对各地特征建立地方性城乡规划法律条规用以辅佐城乡规划法。

1.2健全的城乡规划法律体制下的动态城乡规划条例

城市是一个综合实体,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他们进行各种建设活动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极为复杂,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法》作为主干法,只是对城乡规划方面的事务做出纲领性的指导,缺乏实施细则,在2007年颁布的《城乡规划法》中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使得更多人对《城乡规划法》提出了修改意见。但是,受我国法律体制的影响,主干法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修改程序复杂,不可能及时对所有问题做出有效的反应;而地方法规修订程序简单,可以分清轻重缓急,适时地进行规划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因此加强地方规划法规的可操作性,让地方规划法规制定更多的实施细则,这样不仅有利于维护主干法的权威,还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2.建设地方性城乡规划法律条规的重点

建立地方性城乡规划法律条规是为规划管理部门提供更强有力的依据。在主干法不能完全覆盖的,或具有地方特色规划与主干法有冲突的层面上,地方性城乡规划法律条规应当作出补充和说明,以为地方特色规划保驾护航。地方法规具有针对性、适时眭的优点,也具有适应城乡规划地方性事务的特点。

2.1地方城乡规划法规建设的重点应该是:

(1)确立控制性规划等实施性规划的法律地位调整法定规划层次。 (2)在中央集权的政治背景下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增加城乡规划的可操作性。

(3)在现有行政体制下用法律手段赋予和限制规划部门的权力为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公众参与制定法律依据。

(4)编入有地方特色的城乡规划目标、原则。

3.《苏州市城乡规划条例》之于《城乡规划法》 3.1细化编制目标和原则

为响应2007年颁布的《城乡规划法》而出台的《苏州市城乡规划条例》在依据《城乡规划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编制的目标和原则,即:“本市城乡规划应当围绕建设历史文化名城、高新产业基地、宜居城市、江南水乡的城市发展目标,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保持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这点与其说是对主干法的补充,不如认为是地方性法规建设的重点:针对苏州的城市风貌,发展苏州的城市特色。

3.2明确规划制定审批程序

《城乡规划法》第二章中第十三—十五节分别明确了全国城镇体系到镇体系的规划制定,《苏州市城乡规划条例》对于县级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的县级市总体规划,县级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部分镇的总体规划,其他镇的总体规划,以及市区范围内的村庄规划和其他村庄规划都分别明确了其审批单位,确实做到依法规划,不让不法之徒钻法律的空子。这点可以说是地方性法规建设对主干法的润色,城乡规划是一项更注重实践更强调基层作用的科学,在省和国家无法宏观调控的细枝末节,在主干法无法完全细化覆盖的地方,出台地方性法规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从上至下做到:依法规划,有据可依。

3.3落实各项申请审批所需材料

在《苏州市城乡规划条例》中落实了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用地许可证等一书三证应提交的材料,这对于地方性法规建设也有重要意义,更便于申请部门了解申请步骤和所需材料,也便于管理部门核实发放证书。在《城乡规划法》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中提到的内容,在地方性城乡规划法规中可以细细落实。 3.4地方特色依法规划

在《苏州市城乡规划条例》中第四章单独设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苏州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着重设立该章节可以看出是为了突出地方特色规划,重视城市特色,使发展城市特色有法可依,依据每个城市的不同特色,在地方性城乡规划条例中建设符合该城市特色的专项条例,这也是建设城乡规划地方性法规的重大意义所在。

4.结语

作为一名在校城市规划学生,羞于一直未好好研读《城乡规划法》,在苏州的第六个年头竟也未曾想过关注《苏州市城乡规划条例》。《城乡规划法》为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建设地方性城乡规划法规即是针对主干法的细化和补充,也为公共参与政策更好的落实提供了平台,更加是保护建设地方城市特色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苏州市城乡规划条例》

[2]吴高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释义 中国法制出版社

[3]孙施文

城市规划法规读本[H]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4] 汤黎明,庞晓媚

地方城市规划法规的两种模式[J] 规划师 2005 [5] 汤黎明,庞晓媚

关于地方市乡规划法规的思考[J] [6] 彦法,日晶

既要统一立法也要地方立法[J].中国法誊1994 [7] Amlk.Ali著,王洪辉译.分散化是如何进行的——论城市规划的地方决策权[J].国外城市规划,2003

第17篇:上半年安徽省土地估价师《管理法规》:城乡规划法总则模拟试题

2017年上半年安徽省土地估价师《管理法规》:城乡规划法

总则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国家在__情况下可以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

A.土地低效利用

B.未交纳土地使用税

C.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D.划拨土地用于出租、抵押

2、建设单位未依法取得,则不能开工建设.【2002年考试真题】

A:《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B:《规划设计方案批准书》

C:《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E:土地

3、在进入以后,以阿兰索、密而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边际分析方法应用于传统的地租理论中,导致了地租研究的深入,从而孕育出新古典主义城市地租理论。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末

E:时间因素

4、在下列因素中,是决定同一均质地域内地块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成同一均质地域内地价差异的重要原因。【2007年考试真题】

A:一般因素

B:区域因素

C:个别因素

D:其他因素

E:时间因素

5、应用剩余法评估宗地价格,首先需要调查确认的是。

A:该宗土地规划许可的用途

B:该宗土地规划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C:该宗土地开发周期

D:该宗土地开发完成后房地产可能的售价

E:时间因素

6、《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规定,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按有关规定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从__中解决。

A.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B.上级专项资金

C.本级专项资金

D.本级财政

7、”三通一平”属于房地产开发的。

A:决策立项阶段

B:前期阶段

C:建设阶段

D:营销阶段

E:土地

8、在估价中要特别注意估价目的、估价时点、估价对象状况和__四者的内在联系。

A.估价原则

B.估价方法

C.不动产自身状况

D.不动产市场状况

9、从统计的认识对象来看,其主要特点有__。

A.总体性

B.分散性

C.数量性

D.具体性

E.变异性

10、已知年利率是6%,存款额是3000元,存款期限是一年.如果每半年计息一次,则实际利率是。

A:6%

B:3%

C:6.09%

D:8%

E:时间因素

11、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应收票据按计价入账。

A:到期值

B:票面价值

C:贴现净值

D:未来现金流入额

E:土地

12、当拟建设工程的初步设计还没有形成初步方案,而急于上报设计概算申请投资时,应采用编制工程概算.【2006年考试真题】

A:概算定额法

B:概算指标法

C:施工定额法

D:类似工程预决算法

E:土地

13、我国现行的普通财产保险费率采用的是分类级别差费率制,具体包括__费率。

A.商业险

B.物主险 C.工业险

D.仓储险

E.普通险

14、在层数一定的条件下,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成关系。

A:反比

B:正比

C:互补

D:不相关

E:时间因素

15、商业服务设施的集聚程度,可以用来表示。

A:人口密度

B:交通状况

C:繁华程度

D:通达程度

E:时间因素

16、为制定城镇基准地价而组织的城镇各类用房买卖及租赁收益调查属于.【2002年考试真题】

A:动态调查

B:静态调查

C:统计报表

D:专门调查

E:土地

17、在成本逼近法中,征地费用是__。

A.土地使用权的收购价格

B.非市场购买价格

C.正常的买卖价格

D.按新用途收益来确定的

18、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和控制范围,是的主要内容之一。

A:城市总体规划

B:城市分区规划

C: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D: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

E:土地

19、营业税属于以下税种中的.【2009年考试真题】

A:流转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行为税

E:土地

20、决定土地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是的存在。

A:经济地租

B:绝对地租

C:级差地租 D:垄断地租

E:合法性

21、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对于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采用。

A:成本法

B:市价法

C:市价与成本孰低法

D:净价法

E:土地

22、采用剩余法估价时,调查待估土地区位条件和利用状况的主要目的是。【2008年考试真题】

A:计算建筑密度

B:估算土地开发费用

C:估算建筑成本

D:确定土地最佳利用方式

E:时间因素

23、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欧元的利率为6%,美元的利率为3%,则6个月远期美元将。

A:升水3%

B:贴水3%

C:升水1.5%

D:贴水1.5%

E:土地

24、根据开发单位或有关机构的用地申请和建设项目的实际用地需要,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形成的,以确定用地位置、面积和界限为主要内容的规范性文件是.【2004年考试真题】

A:项目选址意见书

B: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C: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E:土地

25、利用外资的形式很多,一般将其分为__。

A.订立进出口贸易合同

B.直接从国外介入资金

C.吸引外国资本在国内进行直接投资

D.接受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的援助性贷款

E.利用外资进行国外贸易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在城市规划的()阶段要进行竖向规划设计,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A.总体规划

B.分区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

2、下列产品中,属于“杜能圈”中草田轮作区。

A:谷物

B:粮食

C:畜产品

D:黑麦

E:枫木

3、按照规定,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

A:工业用地

B:商业用地

C:商品住宅用地

D:外资企业用地

E:同一宗土地上有两个以上使用要求的

4、违反《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破坏或者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的,由或者责令恢复原状,可以处1000元以下罚款。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E: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行政主管部门

5、我国的三大诉讼是。

A:司法诉讼

B:行政诉讼

C:刑事诉讼

D:民事诉讼

E:有条件诉讼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的在于。

A:加强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

B: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C: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D: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并为土地利用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E: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土地产出率

7、估价资料的收集要求。

A:合法

B:详细

C:准确

D:及时

E:完整

8、某评估公司接受委托评估一幢8层商住楼的底层商铺土地价格,该商住楼建于1999年6月,使用良好。公司派出估价人员收集附近类似商铺买卖价格后决定采用剩余法评估,则估价人员应做的工作包括__。

A.确定土地最佳利用方式

B.估算评估对象房地产总价

C.计算建筑费、专业费、利息、利润及相关税费

D.计算(剥离)土地价格

9、计算房地出租的总费用应包括__。

A.管理费

B.维修费

C.房屋折旧费

D.空房损失费

E.保险费

10、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公司法定公积金转增为注册资本的,验资证明应当载明留存的该项公积盒不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__。

A.15% B.25% C.35% D.55%

11、收益还原法适用于评估__用地的地价。

A.学校

B.宾馆

C.公园

D.游乐场

E.政府机关

12、关于各种估价方法的适用范围,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A:路线价法是仅适用于特大城市的估价方法

B:成本逼近法适用于工业用地估价,对商业及住宅用地则多不适用

C:市场比较法除了可以用于土地价格评估外,还可以用于不动产租金评估

D:收益法只适用于有收益或有潜在收益的不动产

E: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适用范围与市场发育程度无关

13、在城市规划的__阶段要进行竖向规划设计,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A.总体规划

B.分区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

14、会计记录运用的会计方法有。

A:填制审核凭证

B:设置账户

C:复式记账

D:数据处理

E:登记账簿

15、西部地区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__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社会发展

B.国民生活水平提高

C.经济发展

D.与世界接轨

16、按照我国现行规定,贷款人应开展工作的内容包括。

A:公布贷款的种类、期限、利率等信息并提供咨询

B:公开贷款要审查的资信内容和贷款发放条件 C:在收到借款人符合申请贷款要求的资料后,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答复

D:按季度定期公布借款人的债务、财务、生产经营情况

E:除依法查询外,在规定范围内保守借款人债务、财务、生产经营情况等秘密

17、土地管理的原则包括等。

A:依法管理原则

B:统一管理原则

C: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

D: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原则

E:我国台湾实行私有土地面积最高额的限制

18、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A:城市建设用地

B:城市规划区范围

C: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

D: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E: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地段的建筑控制指标和规定

19、不动产或动产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共有可分为。

A:按份共有

B:企业共有

C:个人共有

D:单位和个人共有

E:共同共有

20、以下属于农用地的是__。

A.特殊用地

B.耕地

C.林地

D.牧草地

E.农村宅基地

21、西方经济学一般将地租分为地租。【2002年考试真题】

A:实物

B:货币

C:契约

D:经济

E:托仑斯登记制

22、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把握__原则。

A.公开性

B.实用性

C.稳定性

D.标准化

E.可持续发展

23、在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房产现状变更测量的是__。

A.房屋的新建与改建

B.房屋的损坏与灭失

C.地名、门牌号的更改 D.房屋的买卖与交换

24、路线价估价法特别适用于__的估价。

A.建筑物

B.土地课税

C.土地重划

D.拆地征迁

E.公用土地

25、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__规定了会计工作活动的空间范围。

A.会计主体

B.会计分期

C.持续经营

D.货币计量

第18篇:上半年安徽省土地估价师《管理法规》:城乡规划的实施考试试题

2015年上半年安徽省土地估价师《管理法规》:城乡规划的

实施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中,__是影响建筑物价格的最基本因素。A.建筑式样 B.建筑朝向 C.建筑结构 D.建筑用途

2、是影响土地区位的最重要因素。A:社会经济因素 B:自然因素 C:行政因素 D:繁华程度 E:时间因素

3、《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协议出让土地除必须严格执行规定程序外,出让价格__。A.可以低于最低价标准 B.不得低于最低价标准 C.可以低于最高价标准 D.不得低于最高价标准

4、关于成本逼近法中求取有限年期土地使用权价格时,下列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2008年考试真题】

A:当土地增值收益是以有限年期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确定时,要进行年期修正

B:当土地增值收益是以无限年期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确定时,需对土地增值收益进行年期修正

C:当土地增值收益是以无限年期的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确定时,需对成本价格进行年期修正

D:当待估宗地为出让土地时,应进行剩余使用权年期修正 E:时间因素

5、城市中制可以减少外部效应.【2006年考试真题】 A:公害分区 B:财政分区 C:设计分区 D:功能分区 E:土地

6、下列关于农用地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__。

A.农用地既是劳动对象,又是劳动手段,是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

B.我国农用地资源丰富,且可以自行恢复和再生,所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农用地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显著

D.农用地资源,只要利用得当,不仅有自行恢复和再生的能力,而且可以永续利用

7、市级商服中心__。

A.只具有市级商服中心的功能 B.具有各级商服中心的商服功能 C.只经营高档商品

D.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

8、在中心地理论中,所谓“中心地”指的是()。A.区域的几何中心  B.泛指的城镇或居民点  C.区域内向周围地域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城市或居民点  D.具备一定规模商业、服务业、制造业等职能的中心城市

9、当给城市划定一条增长边界之后.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居住用地的竞标租金曲线会发生.【2006年考试真题】 A:平行下移 B:平行上移 C:向左旋转 D:向右旋转 E:土地

10、在剩余法的基本公式“地价=不动产售价—开发成本—利润—利息—税金”中,利息是指__。A.开发费的利息

B.各项预付资本的利息 C.贷款资金的利息

D.场地取得费及开发费用的利息

11、某宗土地用假设开发法评估其价格,在商业用途下的评估结果为900万元,在居住用途下的评估结果为1100万元.城市规划规定该宗土地既可作商业用途,也可作居住用途,则该宗土地的评估价格应为万元。【2004年考试真题】 A:900 B:1000 C:1100 D:2000 E:时间因素

12、行政诉讼程序中,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做出之日起超过__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做出之日起超过__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A.20,5 B.25,10 C.30,10 D.30,15

13、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居住区的合理用地规模应在__公顷左右。A.10-50 B.50-100 C.100-150 D.150-200

14、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基本公式为,其中,对的含义表述最准确的是。A:区域因素修正系数 B:个别因素修正系数 C:宗地地价修正系数 D:估价期日修正系数 E:时间因素

15、《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规定,下列__案件不作为争议案件受理。A.土地侵权案件

B.行政区域边界争议案件 C.土地违法案件

D.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案件 E.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归属争议

16、某工业用地无限年期价格为1020元/平方米,土地还原率为5%,则该地的年租金为元/平方米。A:51.00 B:55.87 C:59.44 D:98.27 E:合法性

17、限地性原料的失重程序愈大,原料指数__。A.愈大 B.愈小 C.不变

D.基本不变

18、有一比较案例2004年5月20日的土地价格为300元/平方米,该市该类地价指数以2004年1月20日为基数,以后每月平均上涨1个百分点,则该比较案例于2004年10月20日的土地价格为元/平方米(保留到小数点一位)。【2004年考试真题】 A:314.3 B:314.4 C:315.0 D:315.3 E:时间因素

19、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都属于。A:政策保险 B:商业保险 C:社会保险 D:信用保险 E:土地

20、目前我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项目用地的获取方式以为主.【2007年考试真题】

A:行政划拨 B:招标出让 C:拍卖出让 D:挂牌出让 E:土地

2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盈余公积金应依一定比例从中提取.【2004年考试真题】

A:税前利润 B:税后利润 C:营业利润 D:利润总额 E:土地

22、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区周边的耕地应当__。A.不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B.有选择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C.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 D.全部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23、有人说,对土地的投资是风险最小的投资。这表明了土地的经济特性。 A: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 B: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C: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 D:土地增值性 E:35%~50%

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交易案例与待估宗地的相关性和替代性的描述是。A:用途应相同 B:同一供需圈内

C:两年内的交易案例 D:交易案例的真实性 E:时间因素

25、某城市2000年至2005年期间,地价逐年上涨,涨幅依次为2%、4%、3%、4%、5%、5%,与2002年相比,该市2005年的地价上涨了%.【2006年考试真题】 A:10.3 B:14.0 C:14.7 D:17.0 E:土地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根据《土地登记办法》,土地他项权利登记包括。A: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 B:地役权登记 C:变更登记 D:土地总登记 E:初始登记

2、在我国,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主要是根据等资料,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编制的。

A:投资估算指标 B:概算指标 C:预算指标

D:类似工程预算 E:取得开工许可证

3、土地、房屋权属以方式转移的,视同土地使用权转让、房屋买卖或者房屋赠与征收契税。

A:获奖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B:土地、房屋权属作价入股 C:土地、房屋权属抵债

D:预购方式或者预付集资建房款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E:土地、房屋权属作价投资

4、下列人员情形,不能报名参加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的有__。A.被取消土地估价师资格已3年 B.被取消考试资格已3年

C.在评估业务中受到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至报名之日止已3年

D.因故意犯罪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报名之日止已8年

5、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包括。A:协议出让 B:拍卖出让 C:招标出让 D:挂牌出让 E:划拨出让

6、全部不动产对__必须具有效用。A.承租人

B.承租型所有人 C.所有权人

D.投资型所有人 E.自用型所有人

7、按照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__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A.10 B.15 C.30 D.60

8、关于重置价格与重建价格的区别,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有。A:估价时点不同 B:建筑工艺不同

C:选用的建筑材料不同 D:建筑构配件不同 E:采用的人工单价不同

9、关于地租与地价的关系,表述是正确的。A:类似利息和资本的关系 B:70年的地租相当于地价

C:地租的高低取决于地价的高低 D:地价是地租的资本化

E:地价与地租的变动呈正相关

10、《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置审批意见(试行)和土地估价报告备案办法》(试行)(国土资厅发[2001]42号)规定,企业改制涉及的土地估价报告备案条件包括。

A:受托评估机构具有国土资源部和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土地评估机构资质证书》

B:从业范围符合资质证书的规定

C:根据与委托方签订的合同约定条件出具了土地估价报告 D:根据与委托方签订的合同约定条件未出具土地估价报告

E:受托评估机构具有省、市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土地评估机构资质证书》

11、根据我国城镇基准地价的性质及其表现形式,级别基准地价属于.【2002年考试真题】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平均指标 D:总量指标 E:加权平均数

12、按照索赔的目的,可以将工程索赔分为。A:工期索赔 B:费用索赔

C:合同中明示的索赔 D:合同中默示的索赔 E:工程变更索赔

13、进行样点地价修正时,其主要内容包括.(2002年真题) A:出让年期修正 B:区域修正

C:交易时间修正 D:容积率修正

E:建立城市地价分析体系

14、下列关于兴办乡镇企业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正确的是。

A:乡镇办企业使用属于本乡(镇)集体所有的土地,村办企业使用本村集体所有的土地

B:允许乡镇办企业使用村或村民组所有的土地

C:村办企业也不能使用村民组或其他村集体所有的土地

D:集体经济组织可用本集体所有土地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

E:不允许乡镇办企业使用村或村民组所有的土地

15、省级人民政府在耕地占补偿制度中的职责是。A:制定开垦耕地计划

B:对建设单位开垦耕地进行监督 C:组织开垦耕地 D:组织土地整理

E:对县、市人民政府开垦耕地进行监督

16、根据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规定,下列用地属于其他林地的是。(2009年试题) A:未成林地 B:迹地 C:灌木林地 D:有林地 E:苗圃

17、影响地价的社会因素有。A:政治安定状况 B:社会治安状况 C:房地产投机 D:城市化进程

E:财政收支与金融状况

18、在城镇土地定级中,对于住宅用地,公交便捷度作为分衰减属于__形式。A.线状因素线性衰减 B.线状因素非线性衰减 C.非线状因素线性衰减 D.非线状因素非线性衰减

19、当拟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内容和层数等已基本明确,但初步设计还在方案阶段,设计文件不够齐全,不能计算具体工作量时,采用__编制工程概算是较准确可行的方法。A.概算定额法 B.概算指标法 C.施工定额法

D.类似工程预决算法

20、土地市场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2009年考试真题】 A:交易实体的非移动性 B:土地市场的区域性 C:土地市场的垄断性 D:流通方式的单一性 E:土地价格不断上涨

21、下列不属于土地自然要素调查的是__。A.植被调查 B.土壤调查 C.水文调查

D.交通状况及区位调查

22、()是指同类现象指标值按时间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A.时间序列 B.发展速度 C.发展水平D.序时平均数

23、根据我国现行的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__m2。A.50~100 B.60~120 C.70~140 D.80~160

24、人工幅度差系数一般为__。A.10%~15% B.11%~15% C.12%~15% D.13%~15%

25、中国现行土地制度包括__等制度。A.国家实行土地登记制度 B.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C.国家实行有偿无限期使用制度 D.国家实行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 E.国家实行保护耕地制度

第19篇:大学生村官制度的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大学生村官制度的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学 校:合肥电大 姓 名:张明

学 号:20081340010109 班 级: 08春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吴老师

1

目 录

内容摘要 目录

一、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需求

1 (一) 大学生村官岗位的事业平台 .............................................2 (二) 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交易的报酬机制 .....................................2 (三) 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2 (四) 大学生村官有效需求的长效对策设计 .....................................3 (五) 岗位设置法定化 .......................................................3 (六) 报酬待遇常态化 .......................................................3 (七) 组织管理和生活保障双重化 .............................................3 (八) 职业生涯通道法制化、正常化 ...........................................3

二、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制度 ...............................3

(一) 大学生村官岗位的知识、技能 ...........................................3 (二) 大学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或专门培训机构的设置 .............................4 (三)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4 (四) 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与课程设计 ...........................................4 (五) 实践性教学环节 .......................................................4 (六) 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品格的教育培养 .......................................4

三、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与考核 .............................4

(一) 大学生村官的选拔 .....................................................4 (二) 大学生村官选拔过程的政府主导 .........................................4 (三) 大学生村官岗位需求的地方特色 .........................................5 (四) 大学生村官选拔过程中的村民参与 .......................................5 (五)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和业绩管理与考核 .....................................5 (六) 制定明确的大学生村官业绩评价体系 .....................................5 (七) 业绩考核与培养提高相结合 .............................................5 (八) 大学生村官考评过程中的村民意见表达 ...................................

5参考文献

2 大学生村官制度的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内容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像大学生这样的有生力量来支持,通过肥西县一些农村基层大学生村官,了解到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生活状态,通过对一些村民和村干部的相关采访,了解到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工作情况。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必将有更宽广的施展舞台。

关 键 词:大学生村官 有效需求 可持续发展

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同时大学生到村任职,营造了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环境,形成了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大学生村官就是通过政府选拔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的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早在1999年,海南省就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从2008年起,我省各市县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自从2008年来,肥西县开始正式启动和实施了大学生“村官”工程,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解决就业难题。截至2009年9月现已有18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这其中包括08年10名,09年8名;男生9名,女生9名;党员12名,预备党员3名,团员3名;均为28周岁以下,平均年龄23.2岁;获得学士学位10名,大学学历8名;全部为近两年应届毕业生;其中08年10年大学生村官现已全部担任所在村团支部书记;共分布在我县上派、小庙、严店、三河等10个乡镇。在注入这些大学生村官的新鲜血液的两年后,2009年初步预测,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7%;财政收入14亿元,增长1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增长4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亿元,增长21.1%;农民人均纯收入6132元,增长1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市控指标。

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同时大学生到村任职,营造了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环境,形成了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四川省近年来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率高达70%以上,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渐趋停滞。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大学生村官这种制度安排是不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需求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合法性,《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因此,大

1 多数地方政府的“空降村官”,多以村支书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形式出现。虽然这些职务的安排有打擦边球的嫌疑,但只要能够得到村民的认可和接受,权且不去纠缠合法性的问题。我们仅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交易的方面分析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需求。

(一) 大学生村官岗位的事业平台

在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因素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首要因素是事业平台。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农村,乃至三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农村,尤其是西部或欠发展的农村地区,并不具备吸纳大学生这一人才群体的环境和条件。然而,在以行政主导为特色的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模式中,农村的领导班子和管理队伍的水平和素质,对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以政府需求的方式,搭建一个村官的事业平台,首先在农村村级领导层中引进具有高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大学生人才,作为农村吸纳人才的突破口,无论从成本与效用的比较,还是从可行性考虑都不失为一种立足现实的择优设计。

目前大学生村官就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优势,协助并村委班子,引导农民认识农村发展的模式与大趋势,传播农业科技,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走规模化、集中化和合作化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着力发展农村的社会和文化事业,推进国家的农村社会事业政策的落实等方面施展才干;大力促进农村的民主政治进程,法治进程,促进农村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二) 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交易的报酬机制

作为一种人力资源交易的大学生就岗村官,公平、合理的报酬待遇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情况来看,由大学生村官的使用村来承担其薪酬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是一般的村集体收入缺乏,根本无力支付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即使是现任职的村干部的津贴,往往也是由上级财政拨付的。因此,现在的大学生村官的报酬都是由省级政府拨款的。我省每年每一大学生村官2.1万元的津贴。除了现金报酬以外,政府对大学生村官还附加有若干非经济报酬的条件,诸如考研加分、考公务员优先等,重庆市规定到农村岗位工作满两年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直接转正为公务员。

纵观这些对于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和待遇附加,不难看出具有很强的暂时性和应急性的特征。在安徽,每年2.1万元,对于目前就业状况不佳的大学生来说,考虑先解决目前短期的就业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这种一刀切政策,能否长期执行以吸引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和奉献才能,都是存在疑问的;对于大学生村官所附加的考研、考公务加分或优先的条件,更是与设计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意义相去甚远。因为如果大学生村官立志于考研、考公务员,他(她)们根本就不会去就应招村官,因为农村根本就不具备考试的学习或复读环境,加那么一点点分数,根本抵不了留在城市或学校复读取得的进步的幅度。再说,到农村去,每天都复习考试课程了,那还有时间和精力承担村官的工作;对于工作几年后能够直接转正为公务员,这倒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果这种政策能够长期实施,无疑,大学生村官队伍肯定会壮大和发展。

因此,大学生村官的报酬机制必须要有一种长效机制,否则,现行大学生村安排,也就是毫无意义地解决了一些大学生的临时就业,与真正意义上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去甚远。

(三) 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除事业和待遇外,吸引和留用人才的重要因素是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其考虑的主要内容有事业发展前景、职位提升的阶梯、收入增加的预期,以及家庭、婚姻和生活环境。对于受市场经济

2 环境熏陶,越来越讲求现实的大学生来说,这些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必然在其抉择村官的考虑之中。然而,在事业、职位和收入的未来预期不明,个人生活环境明显差于城市的条件下,就职村官只可能是一种短期的或者是权宜的选择。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从长远考虑,必需为他们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前景设计出适合其预期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四) 大学生村官有效需求的长效对策设计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制度安排,不应该是一项临时的、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权宜之举,而是借此机遇,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农村,乃至于“三农”发展趋势和变迁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农村基层管理水平提升的一项长远的工程和长效的制度设计。

(五) 岗位设置法定化

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岗位只限于村支书和村主任助理,且没有明确、统一的国家或地方法律确认,这些大学生村官,很容易就被只作为临时性的跑腿打杂工来使用。国家或地方可以通过立法或行政法规将大学生村官的岗位,以及岗位职责进行规范,这些岗位不仅仅限于助理,也可以在大学生不是当地村民的情况下,以村官的身份经由村民选举和认可成为合法的村主任或村支书。

(六) 报酬待遇常态化

借鉴于行政岗位的报酬待遇,对于大学生村官可以按助理、副职、正职等相应地与科员、副主任科员、副科长等级别予以对应。使得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待遇常态化。其它有关大学生村官的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等附加措施完全可以不要。

(七) 组织管理和生活保障双重化

在组织管理上,大学生村官的组织关系保留在县级机关,他们以县派干部的身份,在县城和所工作的乡村拥有和安排生活保障条件。

(八) 职业生涯通道法制化、正常化

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县乡公务员管理渠道,规定在村官岗位上工作满两年以上的可以经考核和选拔,成为公务员。同时可以将已经被村民选举为村副职以上的正式村官,按相应级别的公务员对待。

二、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制度

农村所需要的是大学生村官,而不仅仅是大学生。而目前的情况是只要是大学生,就可以就岗大学生村官,而不论其所学专业与技能。由此而导致的情况是,一些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专业的大学生村官,由于自身缺乏适应于农村的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出现了无法适应农村环境,专业知识技能无处发挥,只能做一些打杂跑腿的零活。因此,作为农村基层管理岗位的村官,并非是只要是大学生都能适应,同样需要与岗位职责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养。

(一) 大学生村官岗位的知识、技能

(1)具有一定的农村发展变迁与农业经济的知识和信息; (2)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的技能;

(3)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

3 (4)具有农村行政管理,以及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5)掌握党和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和“三农”政策和法规;

(6)具备基本的现代信息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能力和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能力。

(二) 大学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或专门培训机构的设置

我国现行的大学专业设置并没有专门针对村官的管理专业。从能够真正的培养适合农村工作需要,又能够留在农村工作的现实考虑,让重点大学或外地大学培养当地所需要的村官人才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在高职学院,地方性的二本院校,或农业院校设置农村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有针对性地为农村村级行政管理培养村官人才。

现在大学并没有针对性村官专业,或不设置村官专业的情况下,对于已经选拔确定的大学生村官,必须指定相关的大学再进行一定时间的专门培训。培训内容是大学生村官的岗位知识、技能要求的内容。并且在培训过程中,适当地安排一些实践性的考察和训练的科目和内容。

(三)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适应农村基层行政管理需要的管理人才。

(四) 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与课程设计

专业的知识技能模块和课程设计不要求统一,而是根据地方的实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村级行政管理的需要,以及当地农村的特色与优势进行具有特色的课程设计。具体实施时可以在保证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设置具有侧重经济管理、社会事业管理、农村文化的组织管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管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与管理等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

(五) 实践性教学环节

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应该加大对学生实践性环节的训练力度。采取建立实践基地、校村结合的方式,从入学开始,在各个学期都应设置和安排认识实践、调研实践、问题分析实践和具体的专项管理实践等实践性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农村现实的管理能力。

(六) 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品格的教育培养

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是为农村村级组织培养管理人才的,因此,必须教育学生具有热爱农村、服务农村和奉献农村的思想和品格。加强学生对农村,以及农村发展的新认识,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与考核

大学生村官作制度安排,只有将其纳入公务员管理范畴,才可能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在这种长效安排中,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考核必须体现为建设和发展新农村事业,以及为了加快我国农村的转型与变迁选拔农村行政管理人才的初衷。

(一) 大学生村官的选拔

在选拔大学生的过程中,首先明确其目的是为农村村级管理选拔行政干部,必须使应聘的大学生清楚,村官岗位设置不是政府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应急举措,同时就岗村官不应成为择业的过度跳板和再选择的镀金过程,它是奉献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职业选择。其次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必须体现出不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村级行政管理的人才需求特点。

(二) 大学生村官选拔过程的政府主导

4 虽然大学生村官是村级需求,但是就现行的农村,特别是西部或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并不具备对外来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还必须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计划安排。政府承担大学生村官岗位的全部成本。

(三) 大学生村官岗位需求的地方特色

由于我国农村发展的极不平衡,以及不同的农村具有不同的地域特点,因此在选拔大学生村官时,不能够进行一刀切式的计划安排。对于不同地区大学生村官的知识、技能要求进行深入的调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村官岗位的职责说明。这样就能够保证选拔到适合于当地村级管理需要的不同专业、不同技能的村级管理人才,也能够确保大学生村官就岗后具有其发挥优势的有效的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与前景。同时,也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四) 大学生村官选拔过程中的村民参与

大学生村官最终是与村民打交道,对农村的了解、与村民的融合是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基本前提。为了预防所选拔的大学生出现不适应农村、村民不接受情况、难以同村民融为一体的尴尬境地,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过程中,安排由村民参与的大学生村官面试环节,以使村民了解当代的大学生知识、技能和信仰品格,大学生了解农村和农民生活状况,双方进行深入、有效的勾通,确保在随后村官工作中的融合基础。

(五)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和业绩管理与考核

大学生村官,是具有我国特色的村级行政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尝试,大学生村官工作具有很强的探索性、适应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是一个不断地干中学的过程。因此,对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评价应形成融管理、培育与考核为一体的评价体系。

(六) 制定明确的大学生村官业绩评价体系

大学生业绩评价体系应包括目标责任、岗位要求、发展通道,评价方式,以及奖励措施等完整的激励内容。使大学生村官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职业发展前景。同时,业绩评价体系要既能够保证大学生村官的个人发展和个人权益的保护,也要能够确保村官的工作促进农村的发展与建设,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转型与进步。

(七) 业绩考核与培养提高相结合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评价过程,不应仅仅进行与升迁、奖励等激励相挂钩的单向结果考核过程。由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探索性,各级政府组织应从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干部知识技能化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他们更多的进行帮助,培养和促进其农村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业绩评价方式是一个目标沟通、形成共识、支持帮助、结果反馈、不断提高的循环进步过程。

(八) 大学生村官考评过程中的村民意见表达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考评,必须更多地考虑村民的意见表达。大学生村官的去留、升迁、奖励等,都应以村民的意见作为主要依据。这样,既能够对大学生村官的业绩和作为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又能够促使大学生真正努力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新农村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总之,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不应是一种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临时举措。只有从新农村建设对知识型、技能型村级行政管理人才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村级行政管理人才的有效需求和充分供给为基础,开展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使用和考核评价工作,才能使大学生村官的安排形成一种

5 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⑴ 2010年1月12日在肥东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工作报告. ⑵ 张清国,《大学生村官选拔与培养途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期(中).⑶ 赵锦山,《论大学生村官权威的合法性》[J],天府新论,2008年第5期.

⑷ 李法霞,《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0期(中). ⑸ 李包庚等,《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J],青年探索,2007年第6期.

6

第20篇:城乡规划协会总结

闽江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地理系分会

城 乡 规 划 协 会 总 结

2011年12月

前言

校园中五彩缤纷的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与发挥创造力的舞台。不但能开阔眼界,增加人生阅历,还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们城乡规划协会的宗旨是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普及规划设计知识,传播科学理念,探索规划的奥秘;团结广大的规划设计爱好者,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地开展规划的学习与交流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全校规划设计学者和爱好者提供交流的平台。因此,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活动,不少相关专业的同学都参与其中,同时也是想在这个环境中发挥个人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锻炼个人的能力。

一、纳新

今年纳新统一了四个协会一起组织纳新活动,协会各显神通,吸引新会员的加入。我们为这次纳新活动宣传准备了以往学生的规划作品展板为同学们做展示,并为同学们解答一些疑问。同时,将协会的会旗挂在显眼的位置,吸引过往同学的注意力。

这次纳新吸引了很多相关专业的学生报名参加,同学们的积极性和热情度都很高。

二、闽江学院第三届城乡规划文化节

为了促进我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加强城乡规划及其相关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将规划知识技能与社会经济、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的意识及综合运用能力,我们举办了闽江学院第三届城乡规划文化节。

10月20日上午,闽江学院第三届城乡规划文化节开幕式暨闽江学院规划设计与不动产研究所挂牌仪式在广成楼一楼大厅隆重举行。出席仪式的有福建省规划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主任林从华教授,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陈亮注册规划师,《海峡都市报》房产周刊主编林银来,在榕高校相关院系及相关单位领导,我校科研处副处长张庆守教授及地理科学系党政领导和相关专业师生。本次活动由地理科学系党总支书记许厚云主持。

(一)、学生作品展示

城乡规划协会在广成楼一楼大厅举办了第三届城乡规划文化节,共展出了20余幅建筑设计作品和建筑模型作品。开幕式结束后,出席仪式的领导和嘉宾们在我系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这些作品,并饶有兴趣地讨论和评价起同学们的作品,在此过程中不时露出赞许的目光和欣慰的微笑,夸奖同学们的设计概念和动手能力。

随后,我们组织了09级和10级相关专业的师生有秩序地参观了展出的模型和设计作品,并让大家在分发的选票中评选出心中的“最佳视觉奖、最佳效果奖、最佳工艺奖”。 我们借本次城乡规划文化节的作品投票,将评出一等奖一名,奖金100元;二等奖三名,奖金70元;三等奖5名,奖金50元;优秀奖若干名,奖金30元。本次投票的结果为:有效票197票,无效票15票。此外,我们还根据城乡规划协会指导老师的专业评审意见,对每个作品给出了客观公正的分数来得

在参观的过程中,大家仔细地看着,揣摩着,有疑问的时候就像作品旁的作者提出自己的困惑,作者们也热心积极地回答了大家的问题,在这个交流过程中,不管是参观者还是作者,都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吸取了优点也认识到了不足之处,这正是此次规划文化节希望在学生中起到的作用所在。

(二)、学术报告

10月20日下午2:30,我们邀请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陈亮注册规划师在闽江学院学术报告厅A-205作《低碳城市与转型发展》学术报告。参加的学生有:2008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3)班、2009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1)(2)(3)班、2011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3)班。 本次学术报告的内容与世界城市规划的趋势和目标联系紧密,陈亮注册规划师结合当前全球的环境问题和城市规划发展给我做了详细的介绍,学生们都受益匪浅,了解了许多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动态和最新知识。

二、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大赛(进行中) CAD、手绘、模型制作是土木建筑、装饰装潢、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电子电路、机械设计等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为检验大学生是否具备综合运用专业技能和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CAD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为其今后在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总结提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构思设计方案、表达构思理念,闽江学院规划协会将举办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大赛。

本次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大赛具体内容为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群)。该工程拟建于闽江学院校园内,建筑红线内用地面积4340㎡。拟建地段用地规整但有高差,环境优美。南面东面毗临学生宿舍区和第三食堂,东面为一片未名湖,西面为融侨文体中心,基地南北边为绿地与校园主干道相连。用地边沿行道树,结合设计可适当减少。

本次比赛以团队形式参加,每队2~4人。各队成员分工合作,将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成一个建筑群的形式,功能明确,满足大学生的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的需要。比赛成果形式可分别为:计算机图形文件、手绘图纸、模型等。

比赛前,参赛者到实地进行参观,结合实际构思自己心目中的方案,须考虑到:建筑群中各建筑之间的关系、植物配景、道路等方面,比赛成果(成果必须附上设计理念);

各组的成果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后,由指导老师评定最终获奖名单,并举办展览,向全校师生展示比赛成果。

本次比赛设: 一等奖一名:奖金300元、颁发获奖证书;二等奖两名:奖金200元、颁发获奖证书;三等奖三名:奖金100元、颁发获奖证书。

设计进度:

第13周:讲课,考察基地,分析环境,收集资料,构思设想(图示+文字)。

第14周:第一轮草图,多向发散构思,2个以上构思方案。 第15周:第二轮草图,平面流线、空间组织、建筑形象,突出方案个性。

第16周:深入设计

(一),整体环境、平、立、剖面图(尺规表现)。

第17周:深入设计

(二),结构技术与建筑空间整合。第18周:深入设计

(三),细部推敲,造型语汇提炼。第19周:定稿图,平、立、剖面图,设计说明,透视小稿及分析图。

第20周:设计周,完成正图、透视图的绘制,交图。 我们计划本学期末完成最后的成果,寒假进行评定最终获奖名单,下学期初将在文化墙进行成果展示。

三、会刊编辑

协会成立之后,着力开始定期出版规划协会的专门刊物(会刊继承原来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刊物《房产•视野》,并对其进行扩展延伸),会刊定名为《城乡规划·视野》,从开学初,我们就成立了会刊编委组, 并和指导老师开会共同探讨本期会刊的主题和栏目,确定之后便拟定了会刊征稿通知,下达至各年级各班级,目前会刊收稿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已进入编排阶段,估计下学期初便会进行印制。 总结

本协会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都是为了在课余时间提高同学们的专业技能,丰富实践经验,激发大学生追求进步、不断开拓创新,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开展社团活动也使得我们自己从一个单纯的社团活动的参与者逐步走向一个社团活动的举办者,我也才真正体会到了举办社团活动的真正意义。虽然在筹备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困难,但是当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一一把困难解决了,再次回首的时候,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心中的那一份单纯的喜悦,更多的是满足感与成就感。

闽江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地理系分会

城乡规划协会

2011年12月

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
《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