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课例研究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06 09:05:5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

一、问题情境

画家会画画,很伟大,很出名,受人仰慕、推崇。牧童年龄小,会放牧,地位低下。两者相差悬殊,可是著名的画家和小小的牧童之间却发生了故事,后来,大画家甚至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预设性教案

课题: 21.画家和牧童

教学内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家和牧童的品质。 2.感悟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比较发现,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21.画家和牧童,小朋友们仔细看老师写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将“画家”两个字写得大,“牧童”两个字写得小。)

师:你们发现老师今天写的课题有什么特点吗? (生自由发表观点。)

师:画家会画画,本领大;牧童只会放牛,很不起眼。可是唐朝著名的大画家戴嵩却对一个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问:哪些词句说明戴嵩是一位著名的大画家?(指名说) 2.谁能用“一 ……

就 ……

”来说话。(课件出示)

师: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请他画画,他沉思片刻,就画了一幅《斗牛图》。他是怎么画《斗牛图》的?

三、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

问:他是怎么画《斗牛图》的?(指名说) 1.(课件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听录音、齐读)

师:结合这句话我们想象一下戴嵩当时画画的样子是怎样的?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 吧。

(生自由说)

2.你们能用“一会儿 ……

一会儿 ……

”来说句话吗?(课件出示)

四、朗读感悟,体验情感

(一) 师:戴嵩的画画得这么好,难怪围观的人看了会纷纷夸赞。都有哪些人来夸赞啦?

(商人、教书先生)他们是怎么夸赞的?分小组来读读他们的话。

1、分小组读、学生评价。

2、(课件出示课文

三、四自然段)找找其中的近义词。

称赞、赞扬、夸赞

作者写得真好,表达同样的意思能用上不同的词语,你们在写话中也学学他哦。

3、师:围观的人这么多,肯定还有很多人在夸赞他,你们想象着还有什么人会怎样夸赞戴嵩呢?(自由说)可是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什么事?

(二)学习

五、六自然段

1、默读。

2、发生了什么事情?炸雷一样的声音该怎么读呢?(指名读、小组读)

师: 听了牧童的话,围观的人这时的表情怎样?(呆住了)(课件出示图片)为什么呆住了?他们会想些什么呢?(同桌互说、自由说说)

戴嵩的态度怎样?他怎么说的?(和蔼)谁来当小牧童?告诉大画家画错的原因吧。(指名读牧童的话)

3、男女生分角色读戴嵩和牧童的话。

4.听了他们的对话,你们想对戴嵩和牧童说什么呢?(学生自由说话)

三、延伸拓展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是不是也遇到过小牧童这样的事情呢?你们是不是也敢于说真话呢?

学生自由讨论,指名说说。

四、总结

今天,咱们又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他们一位著名、和蔼又虚心,一位勇敢、善于观察又实事求是。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可要向他们学习哦。

三、课后反思

本堂课导入以与平时不一样的课题写法来质疑,学生因此产生许多疑问,并对课文内容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注重了抓重点词句理解人物情感、精神;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人物感情;设置了学生能展开丰富想象的环节,拓宽了他们思维的空间。学生们能积极、有效地在组内进行合作学习、研究,并纷纷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想法。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能较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家和牧童的精神。不足之处在于课堂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结合上做得不够,课堂要更富于开放性。

桂花坪小学:范舟

2005年7月

推荐第2篇:课例研究

应该了解的定义

1、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在今年的研修当中也有特定的含义。它首先是要求我们锁定在教学实践当中的真实问 题。然后我们开展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课例研究。三次备课是第一次备课我们在确定了研究问题之后选择一节课,然后呢是老师基于已有经验进行备课,不要寻求帮助。在备课以后,研修组老师进行备课研讨。在研讨的基础上,授课的老师开展基于同伴互助的备课。第二次备课之后要进行观课准备,上课。观课和上课同时进 行。在上课结束以后,根据观课的情况,研修组进行评课议课。然后在评课议课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再进行第三次备课。那么整个的过程就称作“课例研究”.(就是下面的磨课计划。

研究小组确定研究问题和方向-做磨课计划表-按磨课计划表的计划就行磨课-进行讨论研究问题)红色字体是自己总结

2、什么是混合式课例研究?

混合式课例研究是项目整合下行的载体。混合式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协同研究,是基于教师现实起点,解决自身教学问题的自主研究,是借助课例研究e流程跟进教学过程的混合式研究。

推荐第3篇:课例研究

篇1:怎样进行课例研究 怎样进行课例研究

一、课例研究的含义

“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才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课堂探究活动如何组织才有效?各种类型的课如何上效果最佳?不同类型特征的教学班课堂教学如何组织???。

课例研究起源于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最早产生于医学领域,后来哈佛商学院将案例研究引入教学领域来培养和教育学生,每年每位哈佛商学院的学生都要研究300多个案例,因此而获得巨大成功,并为其它领域所借鉴。中小学教育教学借鉴案例的模式而形成今天的“课例研究”。

二、课例研究的操作模式

1、基本操作模式: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

问题。课例研究的问题产生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指导与点评等等产生的困惑与疑问。问题通常就是进行课例研究的主题。

a设计。简单而言就是备课、写教案,即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学习掌握的新教学理念,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出具体详细的上课教学方案。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首先由一位教师进行设计,然后在小组会上介绍教学设想与意图,大家讨论研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教学设计;二是先进行小组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确定教学方案的框架结构和具体的教学处理细节,然后由上课教师写出教学实施方案。

b实践。上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其它教师听课、观察、记录。

c反思。召开反馈会议,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设计方案与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距,提出修改的方案和细节,形成第二次上课的教案。对一个问题的研究、解决通常需要多次“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

d总结。对研究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并撰写出课例研究报告。课例研究不仅着眼于简单的改进某一节课的活动,而且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循环,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

2、常用操作模式 上述是课例研究的基本程序,实际操作中的活动形式通常有以下四种: (1)一位教师围绕主题,就同一教学课题连续上多次研究课。适宜学科有:中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小学英语、社会、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

(2)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同一教学课题先后顺次上多次研究课。适宜学科有: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

(3)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不同教学课题先后顺次上多轮研究课。主要适宜于同年级教学班少的学科或者进行专题式研究,如:小学教学点,辅助线作法、古诗文教学、阅读课教学、片段写作、试卷讲评方法、基本概念的复习教学等等。(4)一个教师围绕主题,就不同教学课题连续上多次研究课。课例研究就是教师在同事或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后讨论、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过程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的活动。

3、研究与通常教学研究活动(公开课)的区别 课例研究 教学研究(公开课)

有研究的主题 主题不明确;或泛化 严格意义上的选课 选课随意,或从评课出发选课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写教案 着眼于研究的探讨 着眼于评课的讨论

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反思 缺少显性化的实践反思 强调行为跟进 往往是低水平重复

课例研究的优势在于:①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以主题为中心,围绕课题进行研讨。②课例研究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教师共同探讨,交流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教师积极参与的一种互助互学过程。

语文课例研究及其样式

教育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学科教育研究、学科课程和课程论研究;而学科教育研究、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最终会集中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上,具体化为诸如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课堂教学研究。可以这么说,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无视和无能,很大程度上将使教育研究、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归于虚浮和无效。

上述立场已经渐渐取得了大家的共识。近年来,语文教育研究的杂志充分认识到了课例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语文学习》“案例?语文课程建设”专栏、《中学语文教学》“知行合一”与“课例研讨”专栏、《语文建设》“新课程新课堂?案例”板块,《中学语文参考》“教学创意”专栏等,以及《人民教育》《教育科学论坛》等杂志都发表了大量的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设计及其评议。

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些课例似乎只是为了发表而发表,在课例的叙写上有较为明显的造假痕迹;有些课例的作者明显有标榜意图,课例所陈述的内容没有做到客观、真实;有些课例的执教者教学思想含混、教学内容处置不当,在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水准低下的情况下,造成了良莠不齐乃至以次充好的情况。而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相比较,语文课例研究则明显滞后,无论在研究的方式上还是研究的内容上,都有很大的改善的必要,其学术含量和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改善的功效,需要有较大的提升和更进一步彰显。

一、语文课例研究与“评课”不同

语文课例研究是学术化的观课评教。它不同于人们所熟见的“评课”。语文教学界目前所通行的“评课”,包括现场评课及写成文字的“点评”“简评”等,现在看来,有很多不足之处,其最大的不足,是缺乏学术含量。在过去,几乎没有语文教育研究者把观课评教当成学术工作来做,也几乎没有人把课例评议当成学问来研究。在各种场合做“点评”的专家,讲的多数是流行的话、应景的话,是“我以为”的话,甚至是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的话。在“点评”“简评”中,人们很少讨论对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有重大价值的题目,很少能从学理上切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内部,做与专业职称相匹配的分析、阐释和研究。 通行的“评课”,其实是站在评课者的个人立场对课例加以“评判”。“点评”或“简评”一般都讲三点,即“优点”“缺点”和“亮点”。对这三点,又往往单看教师的“教”而不顾学生的“学”,又往往只看其教学方法而很少将之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有时虽将其上升为教学理念,却又往往归结到教师的教学技能或个人化的教学艺术上。比如对支玉恒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位教研员“简评”的要点如下:

1.指出整个教学设计的突出优点——三大步骤的粗放设计:(1)在多读的基础上请学生自由发表个人读书后的内心感受;(2)给课文的五项内容各写一个抒情的句子,并经板书整理后,形成一篇小的散文;(3)举办了一个针对“保护地球环境”,联系课内外知识的“实话实说”节目。并从“理念”的高度加以表彰:“如此粗线条的教学设计,为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探究、讨论、发表见解等等,开辟了巨大的空间”,“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可以自由地、自主地驰骋想象,尽情地表现自我,展示个性”,“这样的教学,实现了真正的‘以学定教’,彻底扭转了过去‘学生配合教师’的不合理现象,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2.谈“应该给予我们”的启发:(1)多读;(2)进行情感教育;(3)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 3.从四个方面表彰“实话实说”仿拟节目:(1)是一次非常切实的口语交际训练;(2)非常自然、有效地联结了课内外知识;(3)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生动有趣、涉及广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忱。

4.赞扬支老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多种心理品质的引导。并赞叹“支老师的课程设计线条虽粗大,而他的心思却缜密如发,课堂反应之快,“令人难以企及”。 这样的“评课”,更像是对优秀成果的鉴定和表彰。我们认为,如果“评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某教师的教学“好”和“妙”,或者“欠好”“欠妙”,那么意义就非常有限,也很难将之与“学术”挂起钩来。

语文课堂教学似乎人人能听、人人能评,这显示了语文教学受社会更大关注的优越地位,但也给语文教学研究的专业化造成了特殊的困难。观课评教本来就是语文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语文教师也乐于参加各种公开课、研讨课、展示课、观摩课、比赛课,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然而,观摩课、比赛课似乎早已变了味道,研讨课、展示课现在似乎也偏离了航道。我国自1978年以来的语文教学改革,其重心放在教学方法上,而教学方法又被理解为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技巧,进而演化成教学艺术,乃至在大场面上调动学生、驾驭课堂的才能。在语文课里被看好的,是能煽情、有演技的课;在语文教师中被传诵的“优秀”教学设计,多数是些精巧的小玩意,其根本的出发点是讲课的教师表演给观课的教师看。语文的公开课,多数是在礼堂的舞台上进行的;语文教师的观课,大致相当于看一出精心编导的“教学剧”。观课的教师置身于观众的位置,感受着、欣赏着、评论着舞台上讲课教师的表现,他们所关注的是讲课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并试图使自己的教学也呈现同样的精彩。也有一些老师具有批判精神,但所谓的“批判”,实际上就像艺术体操比赛场上的裁判,给表演者打一个较低的分数而已。语文教师观课只看热闹,而不会从专业的角度反思,不能从学生的学习收获来理解和评价,其根由在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落后。而落后的标志,是我们一直满足于随感式的“点评”“简评”,而缺乏语文课例研究的研究,缺乏足以支撑课例研究的成熟样式。

语文课例研究,面对的是语文课堂教学实录,是对教学实录的分析、阐释、评析和研讨。我国的语文教学研究水准较低,对语文课堂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教师做了些什么、学生经历了些什么,我们所知不多,甚至两眼一抹黑,包括任课教师本人。因为我们没有合适的研究途径和方法。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以往的办法是观察、听课、调查、访谈,这些方法不能说不重要,但现在看来成效有限。准确的观察,需要观察者接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有效的听课,需要听课者掌握观课评教的门道;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所显现的教学内容知识、教学方法知识,以及学生所留驻的经验,大部分是隐性的缄默知识,靠社会学方法的调查、访谈较难探测出来。我们需要专业的训练,我们需要听课的门道,我们需要发明探测教师、学生知识和经验的办法。那么,由什么构成专业?从何处开辟门道?凭借什么去发明办法?我们以为,研究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可能是个较有效的选择。

二、语文课例研究的五种样式

在语文课例研究中,我们逐渐开发出了“名课研习”“课例研讨”“课例评议”“课例兼评”“课例综述”这五种样式。下面结合我们的语文课例研究实践,稍作展示——所展示的“样例片段”及推荐的参考资料,有不少是中学的,但对小学语文教师了解和学习语文课例研究的这些样式,可能同样有效。 1. 名课研习

细致解析优秀语文教师的名课,供语文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和语文教师研习。样例片段:(王荣生《案例研究——郑桂华老师研习》) 前面谈到,流程的走向是“预设”的,但又为教学内容的“生成”留下广阔的空间。从上面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发现之所以如此的一些诀窍。 比如“流向”,依据学生的学情和达成教学结果的需要,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分成几个阶段,一个阶段就是一个环节,从上一个环节流向下一个环节,最终抵达课堂教学的终点。根据对优秀课例的分析,我们初步认定,阶段以2~3个为宜;语文教师的备课工夫,要花在起点的辨认、终点的确定和2~3个环节的把握上;在时间分配上,大致是喇叭型的,流程越往下走,越要留有充裕的时间,终点处更要充分展开。 说到展开,就可以讨论流程的疏导处了。郑桂华老师的课有这样一个特点,比如《安塞腰鼓》这节课,不同的学生,甚至不同的年级,她都可以上。我以为诀窍在课堂教学流程的疏导处,比如“圈出传递这种感觉更强烈一些的句子”这一处和“发现词语和句式的特征”以体会“感情与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这一处。感觉强烈的句子,可能有的班级圈得多一些,有的少一些;词语和句式的特征,有的学生发现得少一些、浅一些,有的多一些、深一些,这里有很大的调节余地。换句话说,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都按流程的方向在学习,都经历了学习的过程,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果,但他们所获得的,是他们能获得的,而不是老师硬塞给他们的。再换句话说,教学的具体内容是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调节和生成的,比如《安塞腰鼓》的句式,可以是排比、反复这样的程度,也可以是句式视觉美感这样的程度;在某班的一堂课,教学内容具体落在哪个点,要看情况,看学生能不能发现,看老师的引导能不能起效,看学生相互之间能不能触发,看学生与课文、与教师的对话中能不能生成。我以为,郑桂华老师的课抓住了对话教学的实质。对话教学的实质,是教学内容的生成;而教学内容的生成,是在教学流程调控下的生成,是朝着流程终点的有方向的生成。 关于“名课研习”的具体样式,可参考以下材料:

王荣生《案例研究——郑桂华老师研习》,《全球教育展 望》近期发表。 王荣生《“美”“巧”“活”“实”——欧阳代娜老师研习》,《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4期。

王荣生《追求语文教学的效率——魏书生老师研习》,见郑桂华、王荣生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中学教学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 2. 课例研讨

由一堂课延伸而来,研讨执教者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某种主张,讨论其在课程论或教学论上的意义。样例片段:(王荣生《引子、主题及文章体式——窦桂梅老师研讨》) 那么怎样进行“主题教学”呢?窦桂梅老师归纳了两条原则并用她的一系列课作例证:(1)对于有点缺陷的课文,用补充或修改等手段“美化”教材。例如:《一夜的工作》《邓稼先》《詹天佑》等。(2)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则“细细揣摩文字的魅力”。《秋天的怀念》中的“好好儿活”,《晏子使楚》中的“不得不”“看了看”“笑了笑”等等,都称得上是“主题教学”中“细细揣摩文字的魅力”的范本。

但是,原则的指导和课例的示范,似乎都不足以解决“怎样进行主题教学”的问题,如果有普通老师想从事“主题教学”的话。因为上述课例是由“高明的教师”执教的,因为“主题”需要“灵活地规划、实施教学”,因为“主题教学”的课堂“以一种开放的形式展现流动的美”。 真实的逻辑可能是这样的:当一个教师能够开掘“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而又“指向切身理解”的“主题”的时候。他便会创造出“怎样进行主题教学”的种种方法。也就是说,如果仅仅赞赏窦老师《晏子使楚》教学“流动的美”,而不能去自觉地体认类似于“好好儿活”“不得不”“看了看”等处那“文字后面的东西”;如果教师不能把备课的心思聚焦在“师生生命意义增值的所在”;如果教师不能把课堂教学落脚于“真正感人的力量和对学生美的熏陶”;那么,即使跟着窦老师多少种“方法”恐怕也不会抵用。 关于“课例研讨”的具体样式,可参考以下材料:

王荣生《探求课例的课程论意义——郭初阳老师研讨》,见王荣生著《语文课课程论基础(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王荣生《对“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郑逸农老师研讨》,《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4期。

王荣生《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黄昌龙老师研讨》,《语文学习)2006年第l0期。 3. 课例评析

评议比较典型的课例,从学理上分析语文课堂教学中值得提倡的做法或普遍存在的问题。 样例片段:(王荣生《两个课例的评议》) 同样,对《金黄的大斗笠》课例,我们的着眼点也放在教学内容上。这堂课,篇2:课例研究报告范本

课例研究报告撰写的一般框架内容

一、阐述研究的主题与内容

1、确定研究主题

说明课例研究小组期望解决的教学课题(主题)是什么,研究这一主题的意义与价值。

2、选定研究课例

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选择哪节课作为课例,阐述这节课的教学主题与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明确通过对这节课的研究希望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哪些。

二、呈现课例研究过程

这部分主要概述课例研究实践的展开过程。课例研究是个系统的教学改进过程,需要有多轮的研究课,因此报告中这部分的写作就要反映每轮教学实践的情况。呈现每节课围绕课例研究主题的设计侧重点,问题解决的情况以及出现的新问题。

1、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的深入

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是教学设计的基础,课例研究过程也是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不断深化的过程。课例研究报告中要具体呈现每轮教学设计过程中课例研究团队在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方面的主要变化。学情分析突出对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学习状态的把握不断具体、准确;教材解读着重展示几轮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学内容选定方面的变化,并给出具体的说明。

2、教学设计的变化(备课的变化) 这部分要避免照搬教案,而是重在阐明每轮的研究课的具体教学流程设计上的明显变化(可通过案例对比并简单解析),具体描述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关注点的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3、概要呈现课堂教学过程的变化(课堂教学实际过程的变化)

这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课例研究报告的重点,撰写的过程是研究团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再分析、寻找问题解决策略的心路历程。报告中这部分的写作要围绕课例研究的主题,针对各轮研究课的具体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来展开,而不是再现课堂教学实录,呈现针对每节课出现的问题研究改进的过程。比如在该轮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需要对教学设计做出哪些修改等,可以以主要环节或教学片断的形式呈现,有前后对比、改进并分析。在写作中要注意加入适当的课堂教学案例,将遇到的问题与反映课堂教学的真实案例材料相互印证。

4、课堂观察的重点与工具 概要介绍课例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在课堂观察方面的总体思路。包括课堂观察指导与要求,研究成员分工,课堂观察展开的维度、具体的观察重点以及采用的观察工具(量表)等。

三、课例研究的成效与反思

1、课堂教学的成效

课例研究最终指向教学的改进,因此在报告中要通过对教学效果总结来反映教学改进的情况。这部分可以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而去考察。

(1)从学生的角度看,一方面可以考察他们的课堂表现,根据观察记录说明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具体表现(参与状态、思维发展、学习体验等方面),尤其要突出的是不同轮次的教学中学生表现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也叫以对学生实施教学后测,根据学生教学后测中的表现以及与前测情况的比较,来推断课堂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内容。

(2)从教师的角度看,检讨教学成效主要以呈现教师从教学中所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为主,这些经验和教训是课例研究小组集体研讨与执教教师自我反思的结果。课例研究小组应该有意识地总结教学的核心经验,以便指导教师感知其他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能力。

2、课例研究的主要成果与结论

根据课例研究的主题,阐述对这一问题的新的理解和认识,列举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和具体方法,明确后续研究跟进措施与要求。可以从老师、学生等角度进行策略和方法的总结。

3、课例研究反思

(1)对课例研究设计、组织、实施过程的反思及建议,比如在研究程序设计和具体操作方法方面有哪些得失,可以如何改进等。

(2)教师参与课例研究过程的经验、收获与反思篇3:课例和课例研究的区别

课例和课例研究的区别: 课例,也就是课堂教学实录,或课堂教学纪实,即它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即课例。课例是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最佳载体之一。 课例研究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人员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

课例侧重于个人研究,而课题研究可以是个人的研究,也可以是团队的研究。即可以采用的研究形式比较丰富,如多人同课,一课多轮,同课异构等等。

课例,它是围绕包含教学问题的典型事件,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展示了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主要目的是组织案例教学,或为案例分析教研活动提供基础材料。课例研究,它首先是围绕一节课展开,主要研究“如何上好一节课”,重点解决上这一课中存在的某些教学问题,聚焦于促进学生的真实发展,把研究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全过程。其次,课例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就是“教学课例”,也包括教学设计方案(教案)、说课文稿、教学叙事研究报告、教学实录与反思,教学研究论文,以及对课例的分析报告等不同的形式。第

三、从实质上讲,课例研究也不是完全着眼于改进这一节课,仍然是一种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发展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指向的教学循环研究。主题和问题的区别:

问题,即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问题式课例研究:通过定性或定量观察,以归纳的方式发现和整理而直接获得,然后从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能够链接新课程理念的典型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行动。而主题式课例研究:预先由学校或教研组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发现和梳理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课例主题,然后,组织教师联系主题进行观课,重点揭示教师教学行为中与主题相关联的问题。

推荐第4篇: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一、课例研究——唤醒教师的主题意识

在雅典德尔斐神庙的门楣上刻着这么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英国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最重要的是:成为本真的你”。任何一个教师,那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课例研究中执教教师通过虚心的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

二、课例研究——分享教育智慧

就执教教师而言,课例首先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在这面镜子里,呈现了一个真实的自己的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 ,而 这一面“镜子” 让每位教师都来“照”,都用这面“ 镜子”照到了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必须要学会在了解自己中畅所欲言,提出教学中的疑惑不解,每一位教师则通过细致的诊断,结合自身的经验,给出认为合理的建议。教师又会对其所给建议生成新的问题,如此问题套问题,最终提炼精华,集体的智慧得以分享。

三、课例研究——真正让教师主动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在课例打磨过程中,参与的每一位教师,对组中每个成员的问题都经过了思量,揣摩,有的会在瞬间,有的则会在教学之余反思自己的教学,可以说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 在课例研究中,我体会到,只要给教师一个平台,便能使其尽显其才华; 给教师一个台阶,就能使其登高望远。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何其漫长,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不懈努力,收获会更多。

也谈课例研究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课例研究关注教师的亲身体验,更注重问题解决活动的价值。更多的是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使学生学习一些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某些策略。除此之外,通过问题解决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广泛的实用性和价值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我认为小学阶段解决问题的策略还可以有:

1、转化

六年级下册转化策略的教学

师:回顾一下,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生1: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生2: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生3:推导圆面积公式时,把圆转化成长方形。

生4:推导圆柱体积公式时,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

师:那在数的计算方面有没有运用转化策略的例子啊?

生1: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

生2:计算分数除法时,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 生3: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电脑演示。

师:从同学们所举的这些例子看来,转化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生:转化能帮助我们把新问题都转化成熟悉的或者已经解决过的旧问题,更方便我们解决问题。

在学习过程用“转化”这样一条主线将图形与数的运算串起来,使学生感受了数学学习的脉络,体会到转化策略的实际价值。这样,当学生遇到新的数学问题时,就会自觉运用转化的思想,在头脑中检索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将新的问题变成学过的问题。

2、比较

例如,四年级(下册)“画图”策略的第二课时是运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行程问题。教学中,学生同时运用了画图与列表的策略,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解决行程问题应用哪种策略比较好”,让学生在不同策略的比较中明确优化的策略。

3、替换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已知a=b+1,则a与b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是---,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数替换a,b的值,使学生明白a,b的关系找到问题答案。

以上是我的几点粗浅认识,希望得到更多的见解,从而使教学因策略而精彩深刻,学生因策略而睿智聪颖。 最近来访

推荐第5篇:课例研究小结

第十小学语文课例研究小结

单 位:郑州航空港区第十小学时 间:2012年10月

第十小学语文课例研究小结

本学期10月份,我们语文组按照学期教研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以课题研究为基础,用课题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扎扎实实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这个月有李晴老师、王焕娜老师、孙小凡老师三位老师进行了公开课,现将课题研究工作做如下总结:

三位老师的教课水平较去年都有较大的提高,不管是在教学技能、语言素养、还是在与学生的互动,进步都非常的大。我们在每节课结束时,都会全体语文老师对本课教学及时记录,认真总结、反思。本学期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结合本月举行的写字比赛、作文比赛等活动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课内的书写指导,狠抓写字教学,强调书写教学规范。

改进建议:

低年级在教学生发音的时候,要让学生注意自己口型的变化,并要注意时间的把握,读和写要适量,对加练习。鼓励学生,表扬学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教师应范写,学会读、写、练相结合。丰富课堂语言。让孩子发挥想象力和创新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课题研究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好。

语文教研组2012年10月30日

附活动照片:

2012.10.31

推荐第6篇:课例研究学习体会

课例研究学习体会

课例研究学习体会

课例研修的过程为教师提供了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反馈教学,共同改进教学的平台。当老师们以“课例”为载体,表达课程实施中困惑与成功,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等时,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的实践智慧,那是一个多美妙的过程啊。我想这也是课例研究所真正所要追求的境界。

课例研修是以教育理论作用于真实的教学实践,它发挥教师集体研究的优势,借助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解决课堂教学的真实问题,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从而提高研修技能和实践智慧。

课例研修是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制订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提问、怎样制作教具、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课例研修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具体任务是备课说课。第二阶段具体任务是上课观课。第三阶段具体任务是说课议课。教师参与课例研修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能不断提高教师的问题设计能力; 二是能不断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三是能不断改变教师的教学观。

做好课例研究,首先需要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因为,个人的智慧远远比不上集体的智慧。特别是对一个课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其次,需要执教者自己反复地琢磨,大家的建议最终还是需要执教者自己去综合,最终形成与自己的风格相似的课例,这样才能让学生、让自己受益。

课例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重点,可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教师面临着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困惑。进行课例研究,为教师们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条件。

课例研究注重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可以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开展课例研究,有助于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课例研修就是教师通往专业的必经之路,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大部分的时间也在课堂度过,只有深入的研究课堂教学,才不会虚度自己的光阴。

在课例研究中我认为一定要改进教师“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在重点、难点、疑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交流,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得意、得言、得法,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不做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老师要有创新,让自己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让学生真的在读,真的会说,真的会写,真有感悟,真去体验,从“学会”,“会学”到“乐学”.通过对课例研修的学习,我的教学水平>运动会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也会有较大的进步。

第十九期顶岗实习支教正藁晋分队 正定四中 历史学 刘彦东

拓展阅读: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旨在课堂改进的课例研究

——学习王洁博士《课例研究》课件有感

假期,学校给我们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就是观看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洁博士的课例,然后撰写学习体会。我先是上网查找了有关王洁博士的一些资料,然后又走进了她的论坛,最后找到了她的这个名为: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旨在课堂改进的课例研究。对于这个课件,我反反复复认真研读了几遍,其目的就在于要领会王洁博士这个课例研究的精粹所在。

可以说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成就来说,教师质量这个变量远比其他变量重要得多。因此,一开始,王博士就抛出了三个共同思考的问题:

1.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和常规教研活动的区别?

2.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中,做课例研究的目的?

3.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该如何作为?

王博士认为,我们要倡导的课例研究,那究竟什么是课例研究?她从我们最熟悉的一堂数学课“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课例出发,生动的为我们解读了什么是课例研究,让我们知道了所谓课例,就是一个变成研究的对象,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是教师学习和反思的载体,课例研究是来自于教学一线的课堂,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学生的反应,及时记录,及时反思的过程。它告诉我们必须“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养成对家常课质量检测的习惯,不断积累有效的实作性的经验。

那么究竟该怎么研究呢?她在这个《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课例研究》基础之上,深层次地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做了剖析。她认为,“交流”不意味着让学生重复别人的正确算法,更应该尊重学生计算过程中的多种方法并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出来。有些课堂上,看似非常热闹,但事实上,只是教师理解了各个学生的发言,学生之间是否相互也都听懂了?要不要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额话,板书中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整理的暗示,总结中没有意识到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优化的判断,那么,这恐怕就是造成课堂交流低效的主要原因。因为交流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讲出不同的算法给他人听,更要在理解他人算法中作出比较和判断。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究竟是什么?

反思一:

交流就是让学生充分“说话”,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交流还是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算法,并相互启发;交流更要让学生之间沟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并通过比较分析寻找相对合理的和最有的算法。

反思二:

课堂教学中的的有效交流不仅仅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数学实质的一种对话——这才是触及学科实质的有效交流。

那么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得知以下几点:

研究的目的:改进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在研究自己

研究的方法:行动中研究 行动中学习一边工作 一边研究

研究的形式:以课为载体 正式与非正式研究的结合

研究的过程:强化合作交流 开发差异资源

研究的关键:有主题,有基点,有方法,有改进

研究的成果:个人化情境化的知识 不断的行为改进

研究的条件: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专业引领 需要支持性环境

我们倡导的课例研究是将教师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活动。其实质是教师在职学习的一种方式。

我们倡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不仅关注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

我们倡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研究,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要让教师成为课程教学的真正主人。

接下来又向我们展示了课例研究的基本途径,一般流程,接下来又解决了,我们该如何做的问题

总之从王博士的课例中,我读懂了教师进行课例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要研究自己。作为一线忙碌的教师,不可能像专家一样,只能一边工作,一边研究,在行动中学理论,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在行动中学经验,少走弯路。

医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教师的真功夫在课堂上。教师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解决的是自己的实际问题,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在做中求进步,以做为中心,教学做融为一体。养成对家常课质量经常检视的习惯,不断积累有效的实作性经验。关注学科内容及其实质,关注小组学习,关注主体悟性,把学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

推荐第7篇:课例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运用教育理论及各种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注重各种技术与学生整合,提升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研究;坚持以问题为切入点,以科研为手段,以课例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手段,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研究目标

(一)、学生方面:

1、通过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教学,使学生的书本知识学习同丰富的现实生活关联起来,使学生运用不同生活中的社会阅历、情感体验去感悟书本,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去不断建构新知识体系。

2、通过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教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获得快乐、成功的体验。

3、通过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让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个性、人格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学生适应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方面:

1、通过课例研究,引领教师重视平时教育教学技能的实践研究,完善技能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2、通过比较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技能与学科整合时间的有效方法。

3、建立完善的教师的学习机制,开成具有科研实力的教师队伍。

4、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科内容教学生活化模式。

(三)、资料方面:

通过本课例的研究,初步开发具有特色的生活化教学课程,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

三、研究内容

1、在新的学期,一如既往地进行课例研究。结合本组实际及现有成果,开展课例研究。

2、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说课、听课、议课等形式,集思广益,同伴互助,在共同研究中互相启发、促进思考、分享经验。

3、切实从教研入手,不断深入研究课程改革的实际问题,激励教师把教研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与教研的统一整合。

4、把课例研究与校本培训、公开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课堂教学案例来及时发现总结实验中涌现出来的创新点和好经验。

5、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材料收集。

四、实施措施

1、广泛收集、查阅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在此基础上,活动过程中做好活动记录,阶段性总结。

2、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听课、案例分析等形式,集思广益,同伴互助,在共同研究中互相启发、促进思考、分享经验。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制定的工作计划,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工作中开展行动研究,并边实践边研究,不断总结调整。从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

总之,语文教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就应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特别是对学生的新发现,新创造,给予充分肯定,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推荐第8篇:课例研究总结

课例研究总结

一、本次典型课例的基本情况

这次共收到数与代数部分的典型案例8篇,分别是:刘大安老师的《发新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靳春花老师的《生活中的大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廖雪莲老师的《小小图书馆·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李会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李云惠老师的《精打细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钱燕飞老师的《认识方程·字母表示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何春梅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薛长城老师的《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这些典型案例是一至六年级双册教材中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这半年来我们课题组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数学代数部分)”方面的研究。

二、数与代数部分课堂教学基本机构

从8篇典型案例可以看出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渗透了课题研究的思想,将信息技术与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进行了有机的融合,想方设法地有效地结合课题研究切实提高的教学效率。

同时,综合8篇各年级段的典型课例,我们可以初步整理出我校数学教师在数与代数教学这一块的基本结构为:复习旧知、迁移铺垫→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导探索、自主学习→总结归纳、理解新知→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回顾梳理,课堂总结。

老师们都根据数与代数教学的基本特点,先对相关旧知进行复习,从而达到或引出新知,或做好铺垫的作用。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出丰富、有趣的情境,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联络师生感情,又能提供大量的数学信息供学生提炼、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都能再次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归纳总结等活动逐步深入地学习并理解新知。最后在练习巩固的过程中,都能选择信息技术手段来展示练习题和学生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推荐第9篇: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一、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

1、课例研究是对教学经验的一种重新审视与重新构建的过程。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可能备完一次课就不会再进行修改,其实我们在每次上同一节课时,应该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是否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这些是我在平时教学中不会重新审视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关注学生的学。

2、课例研究注重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可以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课例研究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或细节的细致观察和深入反思,探讨问题产生的背后原因及影响,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并且克服了常规教学研究的盲目性。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开展课例研究,有助于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

3、课例研究培养我的问题意识,提高我的科研能力。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有时有新的问题和困惑产生。进行课例研究,为老师们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条件。在研究课例的过程中,我将自己日常教学实践接触的大量感性材料、感性认识,经过理性的探索、认识和加工,并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教育、教学理论,这种理论不仅具有创造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而且对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4、通过课例研究,能不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意识地去尝试着改变教学方法,在反思中尝试,在尝试中理解,在理解中深化,最终提高自己。

三、您对课例研究有哪些理解和思考?试举例说明。

对课例研究,原来我不知道研究什么,通过这几年的网络研修,我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课例研究是对教学经验的一种重新审视与重新构建的过程。在原来的课例研究中,我们只会精心的去设计教学环节,而很少精心的去考虑我为什么这样去设计,而课例研究的学习让我知道了要研究什么,课例研究就是要研究校本,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学生怎样学,研究老师怎样以学定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增强自己的研究意识,多问几个为什么。

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课例研究把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与教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让教师一边实践一边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课例研究就是总结在课堂教学中成功之处,找出失败点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再从宏观上审视,看看这堂课哪些地方还需要突破,通过反复的研究修改,总结出精华。

通过课例研究,能不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意识地去尝试着改变教学方法,在反思中尝试,在尝试中理解,在理解中深化,最终提高自己。

推荐第10篇: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认为:课例研究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个体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它依据教师个人已有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行为,寻找自身的差异不断改进已有的教学方式方法。

课例研究通常采用做中学的方式帮助教师学会怎样去做,达到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目的,引导更多教师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改进常态教学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课例研究就成为了教师学习的认知支架,是教师们直面教学共同分享的平台,课例研究起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作用,它能够增长我们的实践智慧,使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成为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

我也深深感受到,课例研修与我们的平常的教研活动是有区别的,平常我们往往只关心课怎么上,板书怎么设计?提哪些问题等技术问题,缺乏从理论层面上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风格加以分析与思考,因而就不能高屋建瓴地从整体把握教学设计。进行课例研修可以让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理论,丰富自己的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例研修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课例研修关注的不是教育学或各学科所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校长和教师经常遇到或亟待解决的实际教育教学问题。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课例研修”的阶段:“策划与准备”阶段、“实施与反思”阶段、“梳理与提升”阶段。

“策划与准备”阶段具体任务有组建课例研修小组并分工、定主题和课例、定关键词、查找文献资料、制定课堂观察表。

“实施与反思”阶段具体任务是确定课例研修形式、开展“三课两反思”、做前测和后测。

“梳理与提升”阶段具体任务有找出课例研修报告的基本要素、撰写时选择“关键事件”、撰写时有效地使用文献资料、写好报告的“结论”部分、明确报告的字数。

课例研修这种培训的活动形式是以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问题的解决为指向,以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目的,既可以迅速提高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又可以使培训的效果及时体现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上,因而受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训练的方式。

感动.收获.提高————名师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我校教研组举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课例研究活动。本次活动以“品名师课例,促专业成长”为研究主题,通过看名师们的各科课例,进行了扎实有效的课例研究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使我更加走近了“课例研究”。作为参与活动的一员,我深有感触,以下浅谈几点我的个人体会:

1、感动。在本次活动中,有三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感动。 其一: 老师们的积极参与。活动前成立了研究小组。多位教师和领导虽然在一线的工作都很繁忙,但仍然抽出空来,先后两次在朱老师的精心安排下,设计出了一套行之有效、主题鲜明的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献计献策,毫无保留。这样的同心协力,我们的活动怎能不取得成功呢?

其二:研究教师的虚心努力。本次参加活动的教师发言及有理论高度,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高度、有深度、更有广度。如果不是付出了超常的努力,我们的教研活动又哪能如此精彩呢?

其三:领导的关注。本次活动自始至终,学校领导都安排有序,全程追踪。在活动过程中,领导身体力行,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教研组教师研讨交流,俯下身来和教研组成员评课议课。除此之外,本次活动中,校长也亲临现场,并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肯定。领导这样无微不至地关怀咱们的工作,咱们怎能不感动不努力呢?

2、收获。自学校教研室成立教研组后,几年以来我在参加教研活动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朋友和知识。记得初次活动时相聚的时候,大家彼此都还很拘谨,讨论问题、评课议课时,都还带着些许腼腆。而今,这个集体是团结的、温暖的、欣欣向荣的。彼此友好、互相关心、畅所欲言、共同进步取代了昔日的一切陌生。在这里,我们不仅拥有了朋友,更收获了无尽的知识源泉。教研活动就如同一个精彩的大舞台,我们在一线工作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这个舞台上被演绎的淋漓尽致。每参加一次活动,我都觉得自己好像禾苗又汲取了一次甘露,又多了一些工作的动力、信心、干劲儿……

3、提高。初识“名师课例研究”,不知其究竟为何?通过参加此次活动,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使我明白了其真正内涵:即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这样的概念易于理解,其操作模式也易于把握: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搞清了这些,不禁使人心中豁然开朗,这就是“课例研究”。回想我们以往的教研课,与之相比,课例研究不仅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更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教师们共同探讨,交流分享,获取大量的信息,共同解除困惑,感受成功。其互助互学的教研过程,更使大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由以上这些联想到课例研究的起源,哈佛商学院每年每位学生都要研究300多个案例,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今,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下去,成功也将属于我们!

“让我们在教研中,获得智慧、方法、启示,然后生根发芽,在自己的沃土上开花、结果吧!”

第11篇:《电子邮件》课例研究

《电子邮件》课例研究

导言:工作十多年,虽听过、上过不少公开课,但主要是针对评委的比赛课或针对听课教师的表演课。值此学校展开课例研究之时,我们教研组三位老师,决定以《电子邮件》一课开展课例研究。

问题: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强调动手实践的课程,实施教学最理想的场所无疑是机房,但由于种种原因,就是操作性极强的各类软件模块的教学,也不能保证每节课都在机房进行。多媒体教室成了机房之外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场所。其他学科的教师使用了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课上的轻轻松松,有声有色,而我们上起来,学生的反馈却是欠佳!问题出在哪里?除了学科本身特点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如何紧紧“抓住”学生,不让他的思维开小差,而是紧跟老师的教学环节一步步深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快乐是我们这次活动想要研究的问题。 研究过程:

一、集体备课

《电子邮件》一节是省编新教材第三章第三节内容,课时安排为2课时。其中认识和申请免费电子邮箱1课时,发送、接收邮件、以附件方式发送磁盘中的文件1课时。本节内容实用性很强,既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使用信息技术的伦理道德。

本节的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他们中间有很多同学使用过电子邮件,但是没有深入学习和研究过,也有部分同学潜心于中考科目的学习,家里没有上网环境,只听说过电子邮件而没有动手操作过。但他们对电子邮件是有兴趣进行探究的。

根据学生、教材及教学环境的实际,经过我们集体备课,决定教学将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对教材进行重组,由于多媒体教室学生没有动手实践的条件,原来的课时安排就显得有些不切实际。所以将原来2课时讲解、引导内容合并为1 课时,动手操作环节放在后续的第2课时在机房进行;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某些过程或知识点放手让学生操作、演示、讲解,并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悉电子邮件的格式,理解电子邮件收发过程

2、学会使用电子邮件来交流信息。

3、了解电子邮件交流信息的优势所在。

4、了解不良邮件和自我预防措施。过程与方法:本节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经历申请邮箱、收发邮件等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会自主或协同探索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虚拟世界,灵活运用提示信息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虚拟社会公德,养成健康、安全的自我防范意识,形成主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习惯。

二、第一次教学:

(一)、了解电子邮件

同学们, 你们中有没有使用过电子邮箱的,介绍一下你们的体会。(学生介绍) 电子邮件相对传统邮寄具有以下特点:(学生回答、教师适当总结,板书)

[意图]由学生自己介绍使用电子邮件的体会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以生活的经验体会使用电子邮件的优势。

地址格式:用户名@域名

电子邮箱的地址都有固定的格式,它由两部分组成,中间用“@”隔开,如xiaoming@sohu.com。其中“@”读作“at”,表示“在”的意思,“@”前面的“xiaoming”表示用户名或者称作邮箱名,用来作为标识符号,而“sohu.com”是域名,也就是存放电子邮件的服务器的名字。邮件服务器就是为你提供电子邮箱、同时提供接收和发送邮件服务的计算机。

[意图]邮件地址格式是本节课的知识难点,此部分由教师讲解,力求尽快突破并简化知识点,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并且很快能记住

(二)、申请免费电子邮箱

实践

一、申请一个属于自己的邮箱。

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电子邮箱,肯定有同学想申请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子邮箱。下面我们就动手来申请电子邮箱。

现在提供邮件服务的网站比较多,有收费的也有免费的。具体有哪些网站提供免费服务,我们可以在百度网站中搜索一下即可。不过我们最好使用正规的大型网站。今天我们试着在网易申请一个免费邮箱。(板书:申请邮箱)

请一位同学演示并讲解,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意图]抓住初中学生好表现的特点,鼓励优生当好老师的“小助教”,以教帮教,体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意事项:用户名规则、密码选取规则。用户名和密码最好选取自己最容易记住的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加以适当的补充说明,给予表扬和鼓励。并反复强调注意用户名规则、密码选取规则。

[意图]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表扬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电子邮箱的使用

发送电子邮件

实践二:进入刚申请的邮箱,给老师发一封信,并附一张你们的照片。(老师邮箱地址:bianxiujin@sina.com)

我们还是请一位同学来完成。

[意图]紧扣前面教学环节,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

接收、回复电子邮件

实践三:进入老师邮箱,接收并回复邮件。

(比较新浪邮箱和网易邮箱的异同)

[意图]

1、体会电子邮件的方便快捷。

2、体会从网站首页进入邮箱的过程。

3、体会不同网站中邮箱操作的相似性。

提出问题:刚才同学们给老师发了邮件,如果老师今天恰好有别的事情,没有上网,那我的邮件会不会丢呢?为什么呢?

[意图]自然引申到下一环节

四、原理及过程

电子邮件是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为用户传递电子邮件的。向用户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的计算机充当“邮局”的角色。当你希望通过Internet给某人发送邮件时,首先要同为自己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的计算机联机,然后把要发送的邮件与收信人的E-mail地址输入自己的电子邮箱。电子邮件系统会自动将用户的邮件通过网络一站一站地送到目的地。当邮件送到目的地计算机后,该计算机的电子邮件系统就将它存放在收信人的电子邮箱中等候用户自行收取。用户随时可以上网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查阅自己的电子邮件。

五、关于不良邮件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领略了电子邮件的方便、快捷、高效,但是不是使用电子邮件就一点烦恼都没有呢?现在请同学们看下面两段资料:(课件演示,学生阅读)

虽然电子邮件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可是随着电子邮件的普及,也给了一些人以可趁之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上网用户每周人均收到9.3封不良邮件。不良邮件主要有两类:病毒邮件和垃圾邮件。对于这些来历不明的邮件,我们该如何防范呢?

现在的免费邮箱一般都为用户提供了病毒检测和邮件过滤功能,对于来历不明的邮件附件,打开前要先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查;对于垃圾邮件,可以通过邮件过滤的形式进行拦截。

这一部分内容,由于学生刚刚申请了免费邮箱,可能了解的不多,随着大家使用电子邮箱的深入,对这些知识会有更深的认识。

[意图]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安全的自我防范意识,形成主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习惯。

课后作业:

给老师发送一份个人简介。

[意图]使学生带着任务离开课堂,为下一节课的机房实践做准备。

三、课后研究记录:

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与机房上课相比,由于他们手头没有可动的东西,学生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解、引导,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1、上课开始,有不少学生还在做其它事情。由于学生不是所有的课都是在多媒体教室上的,所以容易做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比如擦桌椅、环顾教室等,不能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上来。

2、学生演示部分,虽然体现了关注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但在教学中出现了操作演示的同学操作速度快,讲解语速快、声音低,其它同学看不清、听不清的情况,于是有同学开始走神,开始小声说话或看一些其他的书。

3、资料展示环节,课件中给出了资料的全部内容,占满整个屏幕,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不愿意读下去,所以并没有让学生了解到不良邮件的相关信息,教学目标的达成打了折扣。看来,解决上述环节中学生注意力的问题是 “抓住”学生,让他们紧跟老师的教学环节深入的关键所在。经过研究,我们将课做了如下调整:

1、导入部分增加动画内容,以便尽快吸引学生,同时体会电子邮件和传统邮件的区别。2、学生操作演示环节由一人改为两人,一个同学操作,另外一位同学讲解,要互相配合,完成任务。

3、资料演示环节,课件中只给出提纲,具体内容指派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观看、倾听。

四、第二次教学

(一)、了解电子邮件

同学们,你们写过信、寄过信吗?唐僧在去往西天取经前曾经寄过一封这样的信,我们先看看动画。

课件演示动画,从唐二藏的疑问中引出邮局、邮箱、电子邮件概念。(板书:电子邮件,课件演示)

[意图]以生动有趣的动画自然引入本课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电子邮件的优点和电子邮箱格式的讲解做铺垫。

比较传统书信与电子邮件寄信过程: 同学们中有没有使用过电子邮件的,介绍一下你们的体会。

电子邮件相对传统邮寄具有以下特点:(学生回答、教师适当总结,板书)

[意图]在刚才动画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由学生介绍使用电子邮件的体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更进一步体会使用电子邮件的优势。

地址格式: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了解并比较传统寄信和电子邮件的邮寄过程。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比较一下三藏和二藏寄信时信封的区别(板书:电子邮件格式,投影展示)

同学们,通过比较你知道正确的邮箱格式了吗?

„„„„

[意图]以比较入手,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在不经意间渗透新知识点,在一问一答中突破知识点,并简化知识点,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并且很快能记住 想一想:世界有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邮箱名?

[意图]通过思考、讨论更进一步体会电子邮箱的唯一性和安全性。

(二)、申请免费电子邮箱

实践

一、申请一个属于自己的邮箱。

„„„„

请一位同学演示,另一位同学来解说。告诉这两位同学他们的职责:1、申请一个邮箱。2、要让全体同学明白他们申请的过程。

[意图]抓住初中学生好表现的特点,让他们有责任的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注重个别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虽然只是知识点的学习,但是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其他能力的提高,体现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全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借助学生资源,不但教师可以省去许多精力,学生在课堂中属于主体地位,鼓励优生当好老师的“小助教”,以教帮教,以教促教,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

(三)、电子邮箱的使用

发送电子邮件

实践二:进入刚申请的邮箱,给老师发一封信,并附一张你们的照片。(老师邮箱地址:bianxiujin@sina.com) 我们还是请两位同学来合作完成。

„„„„

(五)、关于不良邮件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领略了电子邮件的方便、快捷、高效,但是不是使用电子邮件就一点烦恼都没有呢?现在请同学们看下面两段资料:(课件演示提纲,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 同学注意听) „„

五、第二次研究记录:

本次教学效果较第一次有了很大改观,动画很快吸引住了学生,并延伸到了后面电子邮件特点、地址格式的学习。操作演示环节的改进,使得操作的同学的了责任感,其他同学也体验到了申请、使用邮箱的全过程,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课件展示资料的提纲,使学生一目了然,加上同学的朗读,比较好的使同学了解了不良邮件。但是教学中仍然存在可改进的地方:

1、电子邮件特点部分,前两次课都是由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把现成的结论给了学生,没有充分体现获得结论的过程。

2、操作演示主动权集中在教师、上台的同学手里,其他同学主要是以被动地听、看为主,参与度不够。这样有部分同学还是容易开小差。 经过讨论,我们准备进行如下改进:

1、动画引入课题后,由学生根据动画内容及使用电子邮件的经验说出电子邮件特点,能说多少算多少,教师不做总结,继续进行下面环节的教学,最后,根据本节课的实践,再一次由学生总结电子邮件的特点。

2、操作演示部分:请学生操作,教师引导全体学生观察每一步出现的操作界面,下一步的操作等,再由一名学生做总结性的陈述。另外,上讲台操作演示不是操作水平好的同学的专利,当学生成功申请并登陆电子邮箱之后,发送、接收和回复邮件已经不再是困难的事情,因此完全可以尝试让操作水平不太好的学生来完成,使他们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3、课后作业,可以体现任务的分层,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六、第三次教学

(一)、了解电子邮件

同学们,你们写过信、寄过信吗?唐僧在去往西天取经前曾经寄过一封这样的信,我们先看看动画。

课件演示动画,从唐二藏的疑问中引出邮局、邮箱、电子邮件概念。(板书:电子邮件,课件演示)

比较传统书信与电子邮件寄信过程: 同学中一定有很多人使用过电子邮件的,结合刚才的动画以及同学们的使用经验,请同学们说一说电子邮件都有哪些特点。

(学生总结、板书)

同学们总结出了很多特点,当然也有同学不是经常使用电子邮件或者就没有使用过电子邮件,那么,让我们这节课共同来感受一下电子邮件,看看同学们总结得是不是完善。 „„„„

二、申请免费电子邮箱

实践

一、申请一个属于自己的邮箱。

„„„„

请一位同学演示,要求每一步操作之后,要暂停下来,让同学们看清楚出现的操作界面,下面的同学要仔细观察每一个界面,并试着说出下一步的操作。请另一位同学来根据演示和同学们的讨论,总结出申请邮箱的步骤。

(三)、电子邮箱的使用

发送电子邮件

实践二:进入刚申请的邮箱,给老师发一封信,并附一张你们的照片。(老师邮箱地址:bianxiujin@sina.com)

我们还是请两位同学来合作完成。(要求同上一环节相同,请平时操作水平不太好的同学来完成)

[意图]体现新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理念,使他们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教师适时给出评价和鼓励,告诉学生在学习中不要畏惧困难,只要认真细心,多加思考,并借助适当的外部援助(教师引导和同学互助),一定能解决各种问题。

„„

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体验了电子邮件的申请、使用,对它的特点我们又有了新的认识,那么下面同学们根据这节课的体验,再来总结一下电子邮件的特点。 学生总结、发言,教师补充板书。

课后作业

给老师发送一份个人简介,有能力的同学给老师发一张电子贺卡。

[意图]在学习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最容易让学生自主发现新知识,使学生产生悬念进行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能力,任务的分层,能够适合各层学生的需求,让各层学生都能够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符合全体发展的教学原则;

今后在生活、学习上遇到了问题也可以老师发邮件,老师会给你们及时回复,并尽量解决。

[意图]进一步体会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联系,拉近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距离。培养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七、第三次研究总结:

大家一致认为,这一次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紧紧地跟着教师的引导,主动地观看、总结、参与,较成功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本课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如电子邮件特点、邮箱申请与使用步骤等)都是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感悟来构建的。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提升。 反思总结:

这次活动我们围绕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如何 “抓住”学生,让他们紧跟老师的引导深入教学环节进行了研究,经过全组同事的努力,我们有如下的一些体会:。

1、合理处理教材。现行教材以“任务驱动”来组织教学,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在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建构知识、技能与方法。这样的体系非常适合在机房组织教学,当教学环境发生改变(多媒体教室)之后,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组和处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教学方法等等。

2、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永远是学习的最好动力。教学中应使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这节课的动画导入、引导学生提炼、总结生活经验、任务的分层设置等。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虽然没有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环境,但在教学中应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通过体验同学自己总结知识点、合作操作、演示、讲解,其他同学观察、参与也可发表不同见解等等。

4、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是有差异的,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时考虑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如本次课例中请操作水平差的同学演示邮件的发送和接收,课后作业的分层设置等。 总之,通过本次课例研究活动,我们更加认识到了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也更意识到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性。今后,我们将加大教研力度,使之纵深发展,真正成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课题,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12篇:《葡萄沟》课例研究

以生为本 共品葡萄

——二下《葡萄沟》课例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葡萄沟》一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三个内容:

一、葡萄沟盛产水果。那里不仅有人们最喜爱的葡萄,还有杏子、香梨、蜜桃、沙果等(第一自然段);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第三自然段)。

二、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夏季,种在梯田里的葡萄长出了茂密的枝叶,山坡上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秋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绿叶底下,十分美丽(第二自然段)。

三、葡萄沟不仅物产丰富、景色美丽,而且那里的人也特别好。淳朴的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当葡萄成熟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拿出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让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对那里产生喜爱之情。

新疆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既遥远又陌生,同时又充满着好奇和向往。孩子渴望了解那里,对教材中的许多地方充满了好奇,他们想知道:“葡萄沟在哪里?”;“梯田是什么样的?”;“荫房是什么样子的?”;“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诸多问题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解说就能解决的,即使是,那也必将是枯燥和无趣的。

那么,针对我班学生实际,我是如何在这方面引导他们的呢?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设计。

二、教改行动

根据教学阶段目标要求,依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仍然是教学之首,然而与前不同的是,在识字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在不断巩固学生掌握生字音与形的独立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意思。

培养学生边读边思,大胆质疑的阅读习惯,应该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教学阶段,但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思考能力的不同,教师应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质疑的能力有所了解,并作出相应的帮助和引导。

(一)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教材分析和班级学生的学情进行对本班学生学习本课作出目标设定: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11个生字,会写3个字。

识字教学中,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放手,让识字能力强的学生领读、示范,教师适时点拨,结合课文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在告诉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懂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继续培养良好的读书、学习的习惯,更是至关重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朗读,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

抓住关键语句,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在情境中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这就是在本课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通过朗读,感受葡萄沟的美丽与可爱。 教学难点: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体会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图片、小黑板

(四)教学片段 1.初读课文,体验水果之乡。

师:朋友听了我的话,二话不说就向我介绍起葡萄沟来。

师:葡萄沟在哪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地图。教学“疆”、“鲁”、“番”。 师:(课件出示第一段)谁能像我的朋友一样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读第一段)。其他小朋友找一找,葡萄沟有哪些水果?这些水果分别是什么月份出产的?

你们说,她介绍的好不好?学“蜜”。

师:谁来说一说,葡萄沟都有哪些水果出产?(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葡萄出示水果图片)

师:它们分别是什么月份出产的?生答。(反复朗读体验葡萄沟是一个水果之乡) 师:葡萄沟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是不是一个好地方?生答。 师:既然葡萄沟出产那么多的水果,它为什么不叫水果沟,杏子沟、香梨沟或者蜜桃沟、沙果沟呢?(引出“人们最喜爱的是葡萄”)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到葡萄架下看一看吧!

2.深入体会,品尝葡萄

师:葡萄沟的葡萄长在哪?(山坡的梯田上)你们知道梯田长什么样子吗?(课件出示图片)介绍梯田。

师:让我们近距离地来看看这些葡萄。(课件出示葡萄图及本段第二句话) 师:枝叶长什么样子?(“茂密”)什么叫“茂密”?(很多很茂盛)

师:葡萄叶长得那么多,像什么?(凉棚)要是在九十月份,你钻到这样的葡萄架下,什么感觉?(凉快)那你能不能把这股清凉带给大家呢?谁来读一读?你们感受到那一份清凉了吗?

师:这样的凉棚就只有一个吗?你从哪儿看出来不止一个?(“一个个”)这说明什么?(葡萄沟种了许许多多的葡萄)

师:透过茂密的枝叶,看到了什么?(请生个别读,找一找有哪些颜色的葡萄,划一划) 师:看,这就是葡萄沟的葡萄。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这些葡萄的颜色?(五光十色 板书)是呀,颜色那么多,可真好看。什么叫“五光十色”?(强调颜色多之外还有光泽度)这样的葡萄你们喜欢吗?美美的读一读。

师:陈老师看了这样的葡萄后,也忍不住想要尝一尝了,你们想尝么?(再读体会) 师:葡萄沟的葡萄五光十色,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吗?

师:葡萄沟的葡萄除了颜色多之外,还有什么特点?生:很多。师: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生:“一大串一大串”。师:谁能带大家体会一下“一大串一大串”很多的感觉。

3.深入了解,认识老乡

师:看,维吾尔族人民带着客人来到葡萄架下,端出来各种水果招待客人。你感觉维吾尔族老乡怎样?生:热情好客。师:从哪看出来的?生:“准会”“最甜”“吃个够”。

师:那你能来当一当维尔族老乡,招待一下这些客人吗?(读一读)。

三、教后反思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程导引的新课堂,其本质特征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审美主体。一句话,他们应当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而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离开了自主的、具体的、感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无法获得主体地位,也不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自主选择作业方式,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第2段时,有两个季节,我做了隐性设计,学生喜欢夏季则先学第二句,若学生喜欢先学秋季的,则先学第三四句,以此作为课堂调节手段去调适和引导学生的主体行为。

(二)创设情境,角色表演

一般的表演活动是排演成熟后的成果展示,而课堂表演不一样,表演的过程也就是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并如何“形诸于外”的排演过程。正是课堂表演的这种动态生成,才使得它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即表演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一种深读课文,感受语言含义,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情操的手段。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是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而且有角色效应的作用。当了角色,孩子就由“本角色”我——一个小学生为“他角色”——维吾尔族老乡,那种新异、好奇心,使孩子激动不已。在本节课中,学生扮演老乡来招待游客,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

(三)理念为统帅,读悟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努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不让学生一开始就听范读,然后有声有色地模仿,而让他们自读自悟,并大力赞赏提出疑问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关注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关注了他们的独特感受。我特别注重读的重要性,以读代讲,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激发情感,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四)巧用多媒体,营造意境,突破教学重点。

这节课我巧用多媒体先演示歌曲《新疆好》和吐鲁番简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多媒体展现了吐鲁番鲜美的瓜果,葡萄丰收时的喜悦场面和阴房中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带孩子们走进远在新疆的葡萄沟,把静态图文变为动态画面,学生较快突破了重点,理解了难点,最后播放配有动态画面和音乐的课文朗读,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拨动了学生的情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所以,巧用多媒体定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深入探究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五)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在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和方法的相互交错、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在课前请学生搜集有关于葡萄沟的资料,课内请学生提取教师提供的关于梯田、荫房的信息,课后请学生给维吾尔族老乡写写信„„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务。

第13篇:课例研究方

课例研究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县域性教师行动研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主题,以课例为载体,以县域教研和学科教研为依托开展教师行动研修,推进研训合一,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努力提升教师实践智慧,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二、活动目的

(一)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研究、探讨和解决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和难点。

(三)学习与交流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展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

(四)努力打造各学科精品课例。

三、活动原则

(一)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的问题引导式原则。

(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研培一体原则。

(三)“三课两反思”的行动原则。

(四)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团队共研原则。

四、活动步骤

(一)研究步骤

(1)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组织领导、实施步骤、评价办法、保障措施等。

(2)学科实验小组制定实施阶段性实验计划,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时间安排、实验教师、具体措施、预期成果等。

(3)采用“三轮研究”模式推进课例研究。

第一轮研究:原行为阶段。大体分为“教学设计一课堂观察一反馈会议”三个步骤,即实验教师自己独立进行设计,上研讨课,课题组全体成员听课、观察,全程录音、录像,然后召开反馈会议,对这位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轮研究:新设计阶段。仍分为“教学设计一课堂观察一反馈会议”三个基本步骤,所不同的是,先由实验教师围绕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设计思路,然后是课题组教师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上第二次研讨课,课题组全体成员听课、观察。全程录音、录像,然后召开反馈会议,对教师第二次公开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第三轮研究:新行为阶段。参照第二轮的步骤,上第三次研究课,进一步调整教学行为。

(4)撰写课例。由实验教师执笔。教研组其他教师一起参与,认真撰写课例。

(5)课例研究总结。首先课题实施小组进行小结,然后进行课题组总结,对课例研究的全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总结经验,激励先进,反思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再提出下一轮开展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进行下一轮研究。

(二)阶段性安排

2012年4月至2012年7月:制定实验阶段性计划,开始第一阶段研究,进行第一阶段总结(初步建成课例研究的模式)。

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制订第二阶段计划,进行第二阶段研究,总结(建立课例研究模式,在评价体系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制订第三阶段计划,进行第三阶段研究,总结(进行推广)。

五、组织机构

组长:赵正辉

副组长:冯广庆魏志强赵晓鹏

成员:刘淑英裴永文岳元戈李艳波韩继昌荆红秦秀英王冬玲张金慧 办公室主任:张金慧

办公室副主任:杜柏军佟磊赵海儒温亚梅许德河石荣芳李宏伟

工作人员:各科教研员各校教研处主任教导处主任

第14篇:混合式课例研究

1、什么是混合式课例研究?

混合式课例研究。是教师对课例的协同研究,是教师自主的问题研究,是借助技术流程跟进教学过程的混合式研究。混合式课例研究,研究什么?“课“的研究。谁研究?教师群体自己的研究。怎么研究?借助课例研究e流程的混合式研究。

2、课例研究e流程设计

课例研究e流程(俗称为磨课流程),是课例研究过程的优化设计和技术再造。通过技术流程把老师研究课例的规范过程在网上呈现和操作,该流程设计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与问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吻合,使之具备问题解决的过程条件。如图所示。上面是由六个基本环节组成的问题解决流程,下面是与之吻合的磨课基本流程的环节。这两个流程是完全吻合的。

第二,跟进教学、支持校本协作研究。磨课流程内含三个基本的设计,一是包含教师日常研究教学的基本方式(集体备课和听评课);二是贯穿教学的基本过程。三 是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使磨课流程易为老师掌握、能够跟进教学、方便学校组织,支持校本教研组协作研究。

为适应教师课例研究多样化、个性化需要,课例研究e流程采取“积木化”设计。从课例研究过程,抽出功能模块的“共性实体”和“构成要件”,供终端用户自组 合、个性化灵活配置各自需要的功能模板。为简化磨课流程配置的操作,新平台提供了多种模式的磨课模板。混合式课例研究在国培项目中首次使用,磨课流程个性 化自组合功能暂不开放,而统一用“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磨课基本式。基本式掌握好了,其它变式容易掌握。

图1 一个基本式磨课过程(见图1),是从研修组讨论制订磨课计划开始,计划制订后,上课老师要经历基于个人经验的初始备课、同伴互助的协同备课、课后的实践反 思性备课等三次备课,群组老师围绕三次备课和上课,跟进开展计划研讨、备课研讨、分工观课、课后评议等研讨活动。通过围绕这节课的一系列研讨活动,每个人 都获得同伴互助和实践反思后的两次认识提升。整个过程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方式完成。线下主要有计划研讨、备课研讨、观课研讨和听课评课等协同活动。磨 课过程的发表、浏览、修改、点评、讨论、问答等研修行为则在线分散进行。有了课例研究e流程的连接,将平素教研组分散的教研活动,组合成主题任务、研究问 题指向明确的课例研究活动系列。一次全周期的课例研究,四周左右的教学之余时间就能完成。

3、混合式课例研究特点

课例研究e流程支持下的混合式课例研究,有以下特点:

特点一,真实教学场景的研究。混 合式课例研究,强调研究的真实。是常态课研究。即重常态、重研究。常态,即日常状态。课例研究是老师在日常教学、在现实不完美条件下研究教学,是老师基于 现实起点、现有水平的教学研究,是老师做能够做的研究。重研究。重视老师自己研究和研究自己。常态强调研究的现实起点,研究强调老师现实需求的自主研究。 基于老师教学的现实起点、解决自身教学问题的现实需求,这就是混合式课例研究要做的真实教学场景研究。

特点二,教师自主的教学问题研究。

研究是由问题引发的。课例研究的主旨是让老师在亲历问题研究的实践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是研究教学问题的载体。只要能承载好问题研究,能一以贯之 研究问题,那怕这个课例在研究问题之外的其它方面并不完美,也是好的课例研究。相反,问题研究没有开展起来,这节课再好,也不是好的课例研究。教学是遗憾 的艺术。一节课因问题而真实,因问题而使其具有研究价值。如同身体有毛病要照X光、要拍CD片检查一样。混合式课例研究,就是为老师教学照X光、拍CT。 已然存在的教学问题,通过课例研究暴露出来、多种角色现场和远程会诊,帮助解决。混合式课例研究,不回避问题,而且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暴露问题, 一以贯之地追踪研究问题。

“我们所讲的磨课,其目的,绝不是让每个研修组去打造一节优质课,而是要发现从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而用研修组的团队力量,用远程研 修的协同智慧、专家智慧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这里,基于教师自身经验的问题才是真问题,寻找解决问题之道的研修才是真研修,在寻找问题解决之道中获得的体 验和认知才是真收获,也才是真进步。”(山东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 )

特点三,协同规范的过程研究。

课例研究重视过程研究,是因为存在于过程中的问题,只有在过程研究中暴露和解决。解决教学问题和提高教学效果都存在无法避开和省略的研究过程,而且过程研 究不是雨打地皮湿的走过场研究,而是协同规范的持续研究。对于混合式课例研究来说,比一节课更重要的是,这节课是怎么磨出来的。

混合式课例研究,是运用技术的连接,跟进教学过程、做连续规范的协同研究,从而引导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养成教师研究状态下工作的好习惯,促进老师持续发 展。因此,让研修不止步于课堂教学的观摩,而要贯穿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全过程;让学员不局限于荻悉教学之术,而要究教学之理,悟教学之道,学 会用研究者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这是混合式课例研究本质的价值追求。

4、混合式课例研究校本应用分析

混合式课例研究是如何用于校本研修。促进和支持教师在工作中学习,需要分析教师日常工作后面的学习行为。见图2。

图2

备课、上课是教师每天做的事。学会预设生成和学会实现生成,则是教师每天备课、上课后面的学习。不能生成学生学习的教学是无效的。教师备课要学会预设生 成,上课要学会实现生成。再次备课是生成预设的再学习,再次上课是实现生成的再学习。这个学习过程始终伴随老师的工作,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学习的有效,来自教师在教学过程,分别对三个问题的追问和回答:“教学预设能生成学生什么样的学习?”,这是备课时要想的问题。“预设的学习生成了吗?” “教师和学生哪些未预设到的生成要转化成新的预设?”则是上课后要反思要回答的。教师备课,是教师对“教学预设能引发学生什么学习生成”的经验回答。个人 备课是个体经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集体备课是群体经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上课则是对预设生成实现与否的实践回答。课后反思、修改教案是对未能预设到的生成 转化成新预设的实践反思后的回答。未预设到的生成既有学生方面超出教学预设的学习生成,也包括老师依据教学不确定性对教学随机有效的临堂发挥。老师就是在 对这三个问题的认真思考和连续追问中学会教学的。

老师备课是基于已有经验,回答第一个问题是凭原有经验。然而经验靠不住。即便优秀老师,面对变化着的生命群体,也不能总凭已有经验教学。老师备课是否符合学生实际,老师备课所做的预设是否正确,要经过上课实践的检验。

老师上课的自我感受和课后的同伴分析,老师对先前的教学预设,会有新的发现,从而需要对教学设计做出调整,将未预设到的学生学习生成转化成新的教学预设, 老师对教学设计的这种调整,会对今后的教学行为有所改变,让教学行为更趋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1931)。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惟 一能影响行为的学习是自我发现和自我调整的学习。”(1969)。教师教学在反复的预设/生成、生成/预设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调整,不断地丰 富自己的教学知识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最好、也最需要重视的学习。

教师经历用预设引发生成和将新的生成变成新的预设的过程,既是教师不断在行动研究中改进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走向成熟和提高的过程。这个始终指向学生学习的教学研究过程,会促进教师重视研究学生,有利于教师PCK的形成和丰富,加快教师从“教学关注阶段”走向“关注学生阶段”的进程(傅乐/1969)。老 师在磨课流程各环节具体的学习研究行为(图示):左列是教师磨课环节,右边是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行为。

首先,教师设计教学要基于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包括对学生学习的状态期望、行为期望、方法期望和结果期望。教师课堂教学每一教学步骤和行为的设计,最好有学 生学习期望行为的对应描述,把预设“写出来”。为什么要写下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外化。语言表达让思维清晰、留存和传播。因为要写,促使老师关注学生、反思经验。写下来了,课后才能进行预设与生成的比较。

第2,上课是学生学习生成的实现要“做出来”。

第3,分工观课,是对学生学习生成的检视。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生成的预估是否准确,要通过课堂观察进行检视、做出分析。检视结果无非有几种情况,预设的生 成发生了、没发生、没完全发生和出现未能预设到的生成等。预设生成的各种情况,都具有改进教学和积累经验的价值。因此都要“记下来”。有的学校提倡老师写 教学后记就是做这件事。

第4,教学评价。课后群组议课,对实际生成与预设做对比分析,认同或不认同,都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不认同还要有改进建议。群组议课时,人人都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说出来”,上课老师更要认真倾听、思考,参与对话交流。

第5,再次备课。群组评课后,老师要趁热打铁做好总结反思,从学生各种学习生成状况中长善救失,找出更贴近、更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和表征方式,调整和修改教案。把教学设计“改出来”。

循着磨课流程,老师在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全过程,经过思考,把预设生成写出来、做出来、记下来、说出来和改出来的过程,就是教师为更好地生成学生的学习,对教学不断预设、实现、检验、反思、调整的学习和研究过程,这就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研究之路。这个过程可以利用磨课流程一直做下去。教师在日常 教学工作中能坚持这样做,就会养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好习惯。

5、混合式课例研究的操作混 合式课例研究要始于磨课计划的研制,通过课例研究的活动设计,配置磨课流程、生成磨课任务。然后开始周期性的备课研讨、上课观课、课后评议、调整备课等各 环节的研讨和对话。这个过程跟进老师教学可以由老师不间断地做下去。作为协同研究活动,是嵌入老师课例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周期或若干周期,可以用以各个教学 环节、教学片断的周期性研究,。对老师个体的教学研究,发挥同伴互助、专业支持的作用。校本的课例协同研究周期,可依据老师对教学问题的研究需要进行设 计。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研究周期,开始于某个教学环节,经由寓于教学后续环节的检验分析后,回归到这个环节的调整结束。不同教学环节、教学片断混合式课 例研究的周期概括如图所3。比如,备课(A1)——备课调整(A2),中间要经过备课研讨、上课观观、课后评议的检验分析(

);上课(B1)——上课调整(B2),中间要经由观课准备、分工观课、课后评议等环节的检验分析(

);作业(C1)——作业调整(C2),中间要经由

);考试——作业的研究、对学生完成作业的结果反馈等检验分析(考试调整、教学引入——教学引入等其它教学环节,乃至课堂教学的某一措施、某一方法、某一情景都可以这样设计混合式课例研究周期开展跟进研究。下面以课例研究基本式为例,混合式课例研究各环节操作要点。

图3

(1)研制计划,即 磨课活动的设计。磨课计划要经全组讨论确定。再填报平台提供的磨课计划表。计划表填写提交后,即生成课例研究任务,才能开始磨课。计划讨论内容包括:研究 目标任务和研究问题、能承载这研究内容的教学课例、确定上课老师、磨课各环节活动设置和时间安排,落实全组成员的分工。磨课活动时间安排,留足研究课例上 课前的备课研讨和观课研究所需要的时间。

计划制订常见问题:一是虚,研究任务窆乏、不具体不明确。二是混。研究目标任务、研究问题和说明事项的内容混淆、分不清。目标任务是本课例研究要达到的预 期结果,要达到的目的;研究问题是研究要达到预期结果会遇到的困难、困惑和障碍;说明事项:打算如何通过研修组的磨课认识和排除所遇到的困难、困惑和障 碍。解决问题的措施和磨课各环节的要求等。另外,还存在磨课目标与教学目标混淆,这是两个分别指向老师和学生的不同目标任务。不能将课例研究的预期结果和 学生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达到的学习预期结果混淆。

(2)第一次备课,上传教案。上课老师提交的教学设计,是备课对话的载体。备课要求是独立备课和做好两个预设,一是对教学问题解决措施有预设;二是对教学能引发的学生学习有预设。这些预设是全组老师对话研讨的内容。

(3)备课研讨和修改教案。本组老师围绕两个预设,通过网上直接修改教案,在教案后做点评和开备课研讨组会进行备课研讨(会议记录要整理上传)。还要在课例研究的“问题研讨区”的“备课:问题研讨”对问题解决的教学措施进行专门研讨和交流。

(3)观课研究。观 课是教师研究教学的协同活动。观课前要召开观课准备会,做好分工观课各项准备:第一,要选择好观课维度。观课维度的选择,要对应本课例的研究任务和研究问 题;第二,做好观课分工。将本组老师分别组成各维度的观课小组。第三,观课小组要设置好观察点。观察点设置要符合观课维度需要,且具有可观可记可解释性; 第四,将观察点组合成方便记录和整理的观课量表。第五,观课小组要对小组成员观察点分工、观察方法、观课记录整理、观课报告撰写等任务进行研究确定。做好 上述准备后,才能进入上课听课环节。

(4)上课听课。这是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围绕一节课的对话。对话要求:上课要上新授课、常态课。上课要录像或录音,并及时上传。以便课后能够复现,听课者要认真倾听,按预定分工做好记录,以便课后对观课记录做整理分析。

(5)课后评议。是围绕这节课效果得失的对话。评课前,观课老师要整理分析观课记录,形成观课报告,上课评议要重视将备课的两个预设在上课中的生成,进行比较分析。会后,各观课小组的观课报告、课后评议会记录均应上传到平台。

(6)总结评价。在课后评议的基础上,总结本次课例研究,形成课例研究总结和个人的总结反思文章。上课老师要上传实践反思后的备课教案。研修组要在磨课平台的总结页面完成磨课自评和互评。

此外,混合式课例研究要用好“问题研讨区”,将问题研究贯穿在磨课的各个环节。“问题研讨区”是课例研究问题追踪研究的专门区间。平台设置这个区间,旨在凸显问题研究过程,方便问题研究的协同参与,有利于问题研究信息的聚合,形成教学问题研究资源。 “问题研讨区”对磨课主要环节的问题讨论要求是:

“计划:问题研讨”,能看到确定问题、归因问题的讨论;

“备课:问题研讨”,能看到问题解决措施的讨论;

“观课:问题研讨”,能看到观察问题解决的讨论,

“课后:问题研讨”,能看到问题解决效果得失的讨论。 从“问题研讨区”磨课关键环节的问题研讨,能看到课例研究一条清晰的问题线,也展示出研修组一以贯之研究问题的过程和研究亮点。

第15篇:鸡兔同笼课例研究

《鸡兔同笼》教学案例研究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12—115页内容。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主要是借助“鸡兔同笼”这个题材,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分别安排在五年级或六年级,在初中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也专门安排了此项内容进一步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多种手段认识“鸡兔同笼”问题,探究并掌握用一种或多种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尝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引入课题

(一)学习准备.生活常识

1只鸡有( )个头,( )条腿。 1只兔有( )个头,( )条腿。

2只鸡2只兔共有( )个头,( )条腿。 7只鸡3只兔共有( )个头,( )条腿。

(二)引入课题

数学在中国历史久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数学的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先辈写了很多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比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这些著作对全世界数学的发展都有非常大的贡献。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中都记载了这样一道数学趣题。【设计意图】从生活常识入手,让学生感知鸡兔同笼问题的隐藏条件,一只鸡一个头两条腿,一只兔子一个头四条腿,资料的介绍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有几何?

(一)探索方法

1.学生小组交流,尝试解决问题。2.具体要求

(1)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2)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3)你最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

(二)反馈交流,阐述方法

选择学生的一些典型解法,全班交流。

(三)分析比较,灵活选择

比较一下这些不同的解法,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设计意图】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让学生通过同伴的讲解、阐述,学习掌握各种不同的方法。引导他们发现先自己方法的优劣,逐步掌握根据实际问题的不同,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把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策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建构模型

1、初步提炼:从“鸡兔同笼”到日本人说的“龟鹤问题”,再到“人和狗”的民谣,逐步提炼出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特征。

这些“龟鹤问题”、“人狗问题”虽然外表不是“鸡兔同笼的问题”,但是他具备了“鸡兔同笼的问题”的基本原理。

2、生活中有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吗?

以前我们就接触过鸡兔同笼问题,今天又进一步研究了这类问题,可生活中谁会将鸡和兔放在一个笼子里?即使放在一个笼子里又有谁会去数他们的脚呢?直接数头不就行了?生活中有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吗?

3、游戏建模:利用一元、五元的纸币,数形结合拓展鸡兔同笼问题的内涵,从四只脚的兔子到“五只脚的兔子”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进一步逼近问题本质。

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1元、5元纸币共15张,一共27元钱,1元、5元的纸币个多少张?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拓展鸡兔同笼问题的内涵,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进一步逼近问题本质。解决一个问题的价值不在于这个问题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数学思想方法。

四、拓展应用

1、12张乒乓球台上同时有34人正进行乒乓球比赛,正在进行单打和双打比赛的球台各有几张?

2、师生共64人去划船,共租了20条船,恰好坐满,每条大船坐5人,每条小船坐3人,问大船和小船各租了几条?

【设计意图】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广泛的迁移,内化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五、反思小结

1、生活中有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吗?

2、数学学习就应该是这样的——在不断的思考中逐渐深入„„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和一个数学的头脑,就会在生活中找到书上知识的生活原型。

第二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12—11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和解题方法的巧妙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能解决与之有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对“假设法”的理解和应用,用合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数蛤蟆》的童谣吗?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好吗?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关于小动物的童谣。其实,生活中不但有关于小动物的童谣、故事,还有许多关于小动物的数学趣题呢,大家请看大屏幕,瞧,它们是谁?鸡和兔都被关在同一个笼子,我们把它叫做鸡兔同笼,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教师点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学会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究灵活运用。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大家请看,这是我国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的一道很有名的鸡兔同笼的应用题,大家还记得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吗?引导学生回忆(读→找→ 列→ 算 →答)

(1)请大家齐读一遍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请大家默读一遍题目,找出隐藏的已知条件。 (3)请大家自由读题,探求解题方法。

(4)请大家独立思考尝试解答,相信你,一定行!开始吧!

2.合作探究,一题多解:接下来请把你想到的解题方法在学习小组内说一说。比一比,哪组的解法多。没有想好的同学也不用着急,听听你的伙伴是怎样解答的。学生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巡视倾听,捕捉收集不同解法,对有困难的小组加以指导。

3、汇报交流,异中求佳,优化解题方法。

(接下来,让我们把个小组的合作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不好?注意认真地倾听,积极地思考,主动地交流,你一定收获不少。)

各小组展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解题方法出示相应的课件,鼓励其他学生大胆质疑,让小老师讲解,不够完整的地方老师做相应的补充说明。学生解题可能会出现猜测、假设、列方程、列表格等方法,其重难点是假设法的理解,还有列方程中设小数为x是会出现不够减的情况,老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尽量设大数为未知数,降低解方程的难度。让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

A:课件出示表格

兔的只数 8 7 6 ? ? 鸡的只数 0 1 2 ? ? 脚的只数 32 30 28 ? ? 依次填写找出符合题意的的答案。这种方法可以叫做列表法。

B:猜想法 我们先猜鸡和兔各一半,都是4只,应有24只脚,少了两只脚,马上把一只鸡换成一只兔子,就是26只脚。

C: 假设法:

假设全是鸡 假设全是兔 8×2=16(只) 8×4=32(只) 26–16=10(只) 32–26=6(只) 4 –2 = 2(只) 4 –2 = 2(只) 兔:10÷2=5(只) 鸡: 6÷2=3(只) 鸡:8– 5= 3(只) 兔:8 – 3= 5(只) D:列方程: 解 : 设兔有x只,鸡有( 8- x)只。 4 x +2 ( 8- x) =26 4 x +16-2 x =26 16+2 x =26 2 x =26-16 x =5 鸡 :8-5=3( 只 )

解 : 设鸡有x只,兔有( 8- x)只。 2x+4 ( 8-x ) =26 2 x +32-4x=26 2x+32 -2 x -2 x =26 2 x =32-26 x =3 兔 : 8-3=5( 只 ) 4.比较交流,融会贯通 从会做,到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做,我们会的水平又提高了,但是,学数学讲究的是研究深入。

现在我们比较这几种不同的方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让学生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

5、教师补充,同学们,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解答鸡兔同笼的问题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114页的补充资料,理解算法,有疑问就大胆的提出来。教师加以讲解古人的抬腿平分法: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抬腿平分法(鸡兔抬一只腿 兔抬两只腿) 26÷2=13(只)13-8=5(只)„兔 8-5=3 (只) „鸡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两次抬腿法(鸡兔先抬一只腿 再抬一只腿) 兔:(26 -8-8)÷2=5(只) 鸡:8 -5=3 (只)

答:鸡有3只,兔有5只

老师加以引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点和局限性,我们要学会灵活运用。

三、深化练习,触类旁通,解决日本的龟鹤问题

同学们,鸡兔同笼问题漂洋过海,传到日本等国,就成了龟鹤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115页做一做第1题)日本的龟鹤问题与我们中国的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快速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再用数码展台展示,集体订正。

四、游戏拓展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研究了鸡兔同笼问题,大家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用不同方法解答了同一个问题,表现得非常出色。为了表示奖励,接下来我们先来玩一个猜币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信封,装着2元和5元的纸币,一共10张。请大家猜一猜,钱的总数可能是几元钱的总数最多是几元?钱的总数最少是几元?如果设钱数为x,你认为x可能是多少,并说明理由。(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小于等于x大于等于20)有没有不同看法?为什么呢?(既然你说装的是2元和5元的纸币,就至少要有一个2元的纸币,一个5元的纸币,应该大于20元,小于50元)。板书:23大于等于 x小于等于48)让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

告诉大家,信封里共用38元纸币,请大家PK一下,2元的和五元的个几张?学生做题比赛,教师再拆开信封,看谁的答案正确。指名学生说说你的方法。 让学生再次感受解题的多样性。

五、总结赠言

同学们,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鸡兔同笼的问题有许多变式,如植树问题、划船问题、投篮得分问题、做题得分的问题等等,我们重在掌握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让我们在不变的追问和反思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新的智慧。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原先是小学奥数学习的内容之一。现作为数学教材数学广角的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有比较大的难度。

一、充分调动孩子已有认知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课始,我用带有拟人化的故事情境引入,既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了学生参与思考,参与研究的热情,又为假设法的研究做了深入细致的铺垫。看似讲故事,实则为新授课作了伏笔。既提升了古代趣题的趣味性.又分散了教学的难点。这样一开始孩子们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他们必须去搜索知识库中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所有认知,为学习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能让他们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充分促使孩子主动学习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用数学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课初的随意猜想到表格中的有序猜想,从一般验证到表格中数据变化规律的发现,从列表法很快自然联想到假设法、代数法,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特殊到一般、从借鉴到创新、从肤浅到深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有选择地让学生交流几种典型的解法,是对独立尝试解题过程的适度敛收,是对教学进程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的甄别与有效利用。学生在自主探索后进行交流汇报,一方面拓宽了思路,加深了理解,另一方面也促使个性化的解题策略得到完善与修正。通过对几种典型解法的梳理、分析、比较,使学生在掌握不同解法的同时,能懂得这些解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逐步在方法多元的基础上找到自我优化的生发点。《孙子算经》中给出的独特解法以及波利亚对这一解法“奇思妙想”的解释,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又让学生浸染在中外数学文化交融的氛围里,使数学课堂也沐浴着人文的气息,数学思维不仅有理性的深邃,也有感性的快乐。

三、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

通过“鸡兔”、“龟鹤”、等不同变式的呈现,使学生初步感知鸡兔同笼问题只是一个 “模型”,虽然问题的情境在变化,但问题的本质----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不变的。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形式”及其解题策略体系,开始初步建构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龟鹤问题的介绍文化气息更浓,课堂又增添了几分鲜活。“猜纸币”的游戏以及课件中“怪兔”夸张变形的演示,用“数形结合”的策略把鸡兔同笼问题作进一步的概括、抽象。将学生在前一个教学环节中初步建构起的数学模型作进一步的提炼。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由“鸡兔”到“龟鹤”再到“人狗”,这一演变的过程只是换了个“包装”,是对问题原型表象的概括;由“四脚兔”变为“五脚兔”,则是对问题本质的类推与抽象。引导学生进行联系、对比、分析,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内省、自悟中得到提升,自主建构鸡兔同笼问题的模型也便水到渠成了。

但本节课还存在较多不足。首先是教学时间调控欠合理。由于教学内容的限制,课堂上让学生经历“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的过程,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最后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一节课的时间就显得不够用了,导致最后没有时间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就只好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课后延伸,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类似“鸡兔同笼”问题,待到下一节课再研究。

第16篇:课例研究feng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初中新教材为化学课堂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是与原有的旧教材在编写意图和内容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别,现行高中教材与之有些不配套;初、高中化学教材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难免存在脱节的现象,现在的初高中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初高中的教学的分离日益突出,很多高中教师根本就没有看到初中的教材,没有去了解学生究竟在初中学习了哪些知识,初中教师也对高中教学缺乏了解,加上初高中教师平时又没有有效的沟通,就更加剧了这种脱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使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初高中化学的教学当务之急是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包括教材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学生学习方法上的衔接、初高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衔接等,鉴于各种因素,我们选取了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衔接作为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本课题的提出,主要依据教育、教学的改革,依据化学课课程标准,依据学校的发展,也是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2.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教师寻求实施新课程的最佳结合点,帮助我们在教学中更好地捕捉教育时机,同时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真正落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3.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高中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作为教学情景,设计题目,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4.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能注意把握好教学难度,注意学生与初中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衔接,使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机整合、协同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研究初高中学生在知识体系的上现状及困惑; 2.研究初高中化学学科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教育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全体新课程教师参与到对学生的研究中去,通过研究初高中的知识衔接问题,真正了解我们的施教对象,从而寻求实施新课程的最佳结合点,在教学中更好地捕捉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适时教育。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教师能更好地把握教学难度,在情景设计以及典型事例列举时,确保学生的可接受性。

四、所做的研究工作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2013年8月——2013年

(一)确立课题组成员,做好课题申报等相关工作。

(二)召开《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衔接的研究》课题开题会会议内容主要有:1.通报课题的论证等申报工作情况。2.明确分工。将来自四所学校的八位教师分成两个研究小组,每组4人,即由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各两名教师组成,便于进行听课研讨等交流活动。县中和城关中学小组:

曾思平(高中)

周招群 (高中) 康彩华(初中)

彭家英(初中)县二中和文山学校小组: 欧阳群昌(高中)

曾德智 (高中)

罗春水(初中)

何余德(初中)3.确立近期工作目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做好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情况。这个阶段几位课题组成员对高一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为《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衔接的研究》课题提供可行性实验依据和实施方法。从调查结果看,不少学生感到学有所困,根据这些情况,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适当的调整。

(二)研读新课程标准、初高化学教材,分析研究衔接内容,探究衔接方法。1.几位初中教师配备了高中一年级化学教材和教参,并通读了高一教材,将我县现用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与高一教材认真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归纳,提出对如下内容进行衔接研究,在九年级学有余力的同学中进行延伸、拓展试验。(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内容的衔接初中阶段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是将氧化反应、氧化性与还原反应、还原性分开进行教学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没有列出,将这些概念割裂开来,显得很零散,教材仅从得失氧的角度来判断、分析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因而试验中在讲还原反应时与氧化反应联系起来讲,通过碳还原氧化铜这个氧化——还原反应实例的分析,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2)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内容的衔接初中阶段只介绍了部分物质的性质、用途,如碳只介绍了金刚石、石墨、C60,未对上述物质的结构进行剖析,而高中阶段更强调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联系,对各主族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作较系统的介绍,我们为了能与高中化学教学更好地接轨,通过对碳单质的结构、性质、用途进行分析,初步进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教学,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学习。(3)化学计算教学内容的衔接初中化学计算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都是关于质量的计算,而高中的化学计算通常以物质的量(摩尔)进行计算,从而架起宏观与微观之间相联的桥梁。为了引导学生形成量的意识,在介绍气体的收集方法时需了解各种气体的密度,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例分析,例如: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密度是1.429,若用32除以1.429得22.4;又如:H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密度是0.089,若用2除以0.089也等于22.4。通过常数22.4建立了气体密度与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联系,比较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就可以比较出不同气体的密度。这样既减轻学生对气体密度大小的记忆负担,又形成了部分有关物质的量的概念。(4)复分解反应与离子反应的衔接初中化学介绍复分解反应时,简要地介绍了一些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要求产物中须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而高中化学则要求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实质的书写方法,我们在初中辅导学生时作些复分解反应书写的延伸,让学生了解在溶液里所起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2.高中教师收集了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了解和掌握了初中化学教材的特点,并与高中教材作了分析、对比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1)初高中教材有脱节之处。如:①初中化学新教材删去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等概念和理论,也没有以选学内容的形式出现,但这些内容属于初高中相互衔接的知识,甚至在高中课程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②关于溶液的计算,在初中有关溶解度的计算不作要求,而在高中物质的量浓度的习题中常常接触到。(2)高中化学教材编排与课时不配套。初中化学教育是启蒙阶段,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而高中除了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如高一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既抽象,理论性又较强;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五章物质结构,抽象概念一个接一个,学生一时不适应,这是学生进入高中所面临的挑战,给教与学带来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初中进度相对高中较慢,知识要领、定律等学习巩固时间较长,在往后的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而过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进度加快,化学方程式增多,多数反应不符合初中掌握的反应规律,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如果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如物质的量使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渗透在高中教材的各个章节,对整个中学化学计算起着奠基的作用。然而,有的学生升入高中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知识基础不适应,教学方法不适应,思维方式不适应,学习习惯不适应,学习起来困难很大。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找出初高中内容衔接点,合理设计教法,想方设法架起初高中学习的桥梁,使学困生走出困境。3.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写好探究实验课例,实验后不断补充修改,并写好阶段性总结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7年9月—10月)

(一)整理相关材料,总结课题,形成课题结题报告。

(二)总结研究成果,整理课题相关教学案例和论文。根据一年来的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衔接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得失,为下阶段的推广提供素材和可靠依据。

五、取得的成果

(一)各成员通过两个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城关中学康彩华老师所教的实验班2006年、2007平均分比平行班普遍高出十多分。罗春水老师任教的三个班的化学成绩各项考核指标在其所在学校14个班中一直包揽了前3名,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高,后劲很足(具体情况参见附表)。其他几个实验班的成绩也在年级名列前茅。

(二)实验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更浓,思维更活跃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在实验班的化学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状态良好,充满探究的欲望,感情丰富,情绪高涨,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养成了爱质疑、好探究的科学素养,学生通过动脑、动嘴、动手,相互交流,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实施课题《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的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不仅得到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也争取到了一个重新学习的机会,使各自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荣誉。1.2007年9月,欧阳群昌老师被国家教育部等部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康彩华老师参与了2007年《中考化学新评价》的编写工作。多篇论文获县、市级奖。2007年被评为县科研标兵。3.罗春水老师2006年11月参加全县中青年教师“百课竞赛”活动,荣获初中组化学学科壹等奖;2006年12月被初评为吉安县首批初中化学学科带头人,2007年2月,在2006年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中荣获“园丁奖”,4.本人被评为吉安市2006年度优秀教研员;撰写的论文有一篇论文获省一等奖,一篇刊于《吉安教育》2007年第4期。

六、问题与思考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搞课题研究也有许多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初中化学教师大多数都还兼教别的学科,在时间和精力上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2.新教材的教学课时少、内容多、信息量大、教学难度不易把握,且关联的知识又多,对每个知识点都去拓展,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如何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作适当而有效的营养补给,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3.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滞后,都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不利。 社会、家庭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仍然存在偏差,教学质量的好坏只看中考、高考升学率,这样就束缚了教师课改的手脚,仍然要花很大的精力去应付考试。尽管教改的路上有诸多困难,但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将不畏艰辛,一如既往,努力探索教改的成功经验,继续为新课程改革做出新的贡献。

第17篇:课例研究《亡羊补牢》

语文课例研究改进课评课

5月份,我们参与了课例研究活动,一起备课、听课,根据五个维度评课。近期我们根据前一个阶段的收获及不足,我们组语文老师上了改进课。

其中我组的杨媛媛老师上了一节《亡羊补牢》。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分析了教材、研究了教法,更加重视了研究学生。这节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一、“以学定教”

“谈话激趣揭示课题”这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以学定教”这一目标。在课前对所教内容进行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都记得读过的寓言,甚至读过这个寓言故事,在复习中导入,也直接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之中引入本课寓言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理解题意” 的设计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目标。学生对这个寓言的字面理解可能会有出入,比如会将“亡”理解为死亡,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字的意思,让学生通过同桌合作自己动手查字典来发现一字多义的现象,两人交流后,在联系课文内容准确理解,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也理解了“亡羊补牢”的意思,一举两得。

二、“乐学体验”

“初读课文”环节设计中,杨老师设计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此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乐学体验”的目标。在初学中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乐学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在识字教学中,杨老师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学生在同桌的评价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在分析“第二次丢羊又是因为什么?”这个问题时,在学生的积极动脑思考中,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语言来与人沟通,在老师的评价中,体验到被认可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生发展”

教学中,教师引导孩子: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应该怎样来学习寓言?此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学生发展”的目标。让学生掌握了学习寓言的方法并以此来指导以后的寓言的学习,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联系生活”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呢?”一句轻松的话语,将孩子引入生活情境。语文的最终教学目的随之体现,通过寓言的学习,让孩子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走向广阔的生活世界。在联系生活谈体会中,关注每个孩子。

五、“小组合作”

在联系生活环节,为了给孩子提供思维的碰撞、充足的思考时间,杨老师设计了环节:“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提出具体的要求,作好记录”,活动中,关注每个孩子,让孩子在小组合作中有序、友好的进行,增强团队意识,加强沟通,使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本次活动,我与很多收获: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应该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在以后的教学、学习,交流中,将会把这次课例研究活动的收获应用到实践中去。

第18篇:课例研究(铁丝)

实验教学过程中注意问题的有效切入点应放在何处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课例研究

问题: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的切入点应放在哪里?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观点 我们教研组决定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研究,王晶老师的一堂公开课成为我们研究的开始。王老师课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一起观摩了王老师的课。 第一次课

“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师:铁丝能燃烧吗?

(教师演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实验)

师: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铁丝在氧气中能否燃烧呢? 生:学生猜想做出假设

师:如何验证你的猜想呢?引出实验探究 生:设计并完成实验

师: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总结实验现象

师:同学们通过你对实验前中后的观察,你认为在该实验操作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次议课

全体教研组教师课后进行讨论。

王老师对自己的课感到不满意并有困惑:这堂课实验注意事项的切入点把握的有问题。实验前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提出有效的问题,而是实验结束后由老师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在记忆中搜索来解决问题,没有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老师们普遍认为:实验的注意事项以这种方式提出,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也不利于学生实验的顺利完成。学生在不明确注意事项之前来完成本实验,实验过程中会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实验失败。例如:夹持火柴去点燃铁丝,完成实验的集气瓶底部没有预留少量水。

我们在集体反思和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共同认识:实验注意事项的切入点应放在实验前,教师在实验前应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提出有效问题,为实验顺利完成做好充分的准备,达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次课

仔细观察它与这根铁丝对比有何不同?”

师:铁丝能燃烧吗?

(教师演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实验)

师: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铁丝在氧气中能否燃烧呢? 生:学生猜想做出假设

师:如何验证你的猜想呢?引出实验探究

师:同学们找到桌面上的铁丝仔细观察它与这根铁丝对比有何不同?(展示一根直的铁丝) 生:铁丝绕成螺旋状、铁丝前系一根火柴

师:观察贴有“铁”集气瓶与之前用过的集气瓶有何不同?(生回答:有水) 师:下面请同学将铁丝点燃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完成实验。 生:进行实验

师:同学们思考在实验进行中铁丝为什么绕成螺旋状?铁丝下端为什么系一根火柴?集气瓶为什么要预留少量的水? 生:讨论交流、总结

第二次议课

教研组所有老师观课后再次坐下来。

对于这堂课,我们有了新的看法。王老师在这堂课通过实验前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同时我们也认为本节课仍然有困惑和疑问的地方,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没有及时得到解决,而是带着疑惑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错误的操作,导致实验失败。例如:仍然夹持火柴点铁丝,点燃火柴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导致实验失败等。课后我们对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提出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课堂情绪是不高涨的,心情是郁闷的。带着疑惑来完成实验,实验的成功率是很低的。

通过交流和讨论,全组老师达成共识:在实验操作前学生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应及时解决,该实验的注意事项要在学生实验前一定要解决透彻、明了,学生的实验过程才能顺利完成。

第三次课

“谁能来解决这些疑惑?”

师:同学们找到桌面上的铁丝仔细观察它与这根铁丝对比有何不同?(展示一根直的铁丝) 生:铁丝绕成螺旋状、铁丝前系一根火柴

师:观察贴有“铁”集气瓶与之前用过的集气瓶有何不同?(生回答:有水)

师:铁丝为什么绕成螺旋状?铁丝下端为什么系一根火柴?集气瓶为什么要预留少量的水?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处理?谁能解决这些疑惑? 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解决了疑惑,明确实验操作,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踏上了探究之路。

反思:实验注意事项问题的切入点应放置何处?

在研究主题是“实验教学过程中注意问题的有效切入点应放在何处”,在不同阶段老师对此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行为:

1、实验完毕后通过回顾实验过程,提出和解决问题

2、实验前提出问题但不解决,带着疑惑惊醒实验,实验后再解决问题

3、实验前主动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完成实验。

实践证明前两种教学行为在教学中会导致学生实验出现错误操作,而最后一种行为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再反思:在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注意事项的有效切入点有多种形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实验中在学生发现问题后,让学生进行正确和错误操作的对比实验,也就是进行破坏性实验,这样就会形成思维冲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但无论哪种方式作为切入点,在疑难问题论而不决的情况下应及时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索;讨论之后,教师要配合必要的板书及时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不能出现学生“热热闹闹的讨论,糊糊涂涂的收场”的没有收获的现象。

第19篇:课例研究体会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认为:课例研究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个体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它依据教师个人已有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行为,寻找自身的差异不断改进已有的教学方式方法。

课例研究通常采用做中学的方式帮助教师学会怎样去做,达到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目的,引导更多教师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改进常态教学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课例研究就成为了教师学习的认知支架,是教师们直面教学共同分享的平台,课例研究起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作用,它能够增长我们的实践智慧,使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成为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

我也深深感受到,课例研修与我们的平常的教研活动是有区别的,平常我们往往只关心课怎么上,板书怎么设计?提哪些问题等技术问题,缺乏从理论层面上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风格加以分析与思考,因而就不能高屋建瓴地从整体把握教学设计。进行课例研修可以让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理论,丰富自己的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例研修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课例研修关注的不是教育学或各学科所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校长和教师经常遇到或亟待解决的实际教育教学问题。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课例研修”的阶段:“策划与准备”阶段、“实施与反思”阶段、“梳理与提升”阶段。“策划与准备”阶段具体任务有组建课例研修小组并分工、定主题和课例、定关键词、查找文献资料、制定课堂观察表。

“实施与反思”阶段具体任务是确定课例研修形式、开展“三课两反思”、做前测和后测。“梳理与提升”阶段具体任务有找出课例研修报告的基本要素、撰写时选择“关键事件”、撰写时有效地使用文献资料、写好报告的“结论”部分、明确报告的字数。 课例研修这种培训的活动形式是以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问题的解决为指向,以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目的,既可以迅速提高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又可以使培训的效果及时体现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上,因而受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训练的方式。

感动.收获.提高——名师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我校教研组举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课例研究活动。本次活动以“品名师课例,促专业成长”为研究主题,通过看名师们的各科课例,进行了扎实有效的课例研究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使我更加走近了“课例研究”。作为参与活动的一员,我深有感触,以下浅谈几点我的个人体会:

1、感动。在本次活动中,有三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感动。

其一:老师们的积极参与。活动前成立了研究小组。多位教师和领导虽然在一线的工作都很繁忙,但仍然抽出空来,先后两次在朱老师的精心安排下,设计出了一套行之有效、主题鲜明的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献计献策,毫无保留。这样的同心协力,我们的活动怎能不取得成功呢?

其三:领导的关注。本次活动自始至终,学校领导都安排有序,全程追踪。在活动过程中,领导身体力行,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教研组教师研讨交流,俯下身来和教研组成员评课议课。除此之外,本次活动中,校长也亲临现场,并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肯定。领导这样无微不至地关怀咱们的工作,咱们怎能不感动不努力呢?

2、收获。记得初次活动时相聚的时候,大家彼此都还很拘谨,讨论问题、评课议课时,都还带着些许腼腆。而今,这个集体是团结的、温暖的、欣欣向荣的。彼此友好、互相关心、畅所欲言、共同进步取代了昔日的一切陌生。在这里,我们不仅拥有了朋友,更收获了无尽的知识源泉。教研活动就如同一个精彩的大舞台,我们在一线工作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这个舞台上被演绎的淋漓尽致。每参加一次活动,我都觉得自己好像禾苗又汲取了一次甘露,又多了一些工作的动力、信心、干劲儿……

3、提高。通过参加此次活动,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使我明白了其真正内涵:即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这样的概念易于理解,其操作模式也易于把握: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搞清了这些,不禁使人心中豁然开朗,这就是“课例研究”。回想我们以往的教研课,与之相比,课例研究不仅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更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教师们共同探讨,交流分享,获取大量的信息,共同解除困惑,感受成功。其互助互学的教研过程,更使大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由以上这些联想到课例研究的起源,哈佛商学院每年每位学生都要研究300多个案例,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今,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下去,成功也将属于我们!

让我们在教研中,获得智慧、方法、启示,然后生根发芽,在自己的沃土上开花、结果吧!

篇2: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例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赤岩镇中心学校郭伦安

12月1日参加了旬阳县小学数学课例研修学习,在培训中我聆听了3节数学课及数学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独特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不但加强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说此次培训收益颇丰、获取匪浅。 提高教育思想,开阔改革视野。为期一天的培训学习,让我把埋着苦干的头抬了起来,发现教育是需要远见卓识的。在本次培训中,专家老师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阐述了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小学数学教育方法的探讨,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理念,让我犹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

通过学习理论,不断应用实践。作为一名教师,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数学教学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把自身对数学课程标准理解与组内的老师交流,并在课例跟进后,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从有力,变得更加有心。 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专业型教师。培训既紧张而忙碌,因为在培训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氛围。这种严谨实效的氛围,让每听一课我都认真准备,精心揣摩,通过网络便捷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便也敢于创新。可以说,是培训激励了我的意志,启发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执着地扑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上。有句话说的好:“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水。”所以我们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做一潭死水,而是要做那源源不断的源头水,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职业成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成熟过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研究及课例研究,能有效缩短教师成长周期。此次培训我觉得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课例研究活动。

在历时两个多月的国培过程中,我的心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把课例研修看成一种负担,变成今天的感激和期盼。培训过程中,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付出的艰辛的努力,我们都有极大的收获。一次次的课后交流,我们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凝结成智慧的结晶。在执着的研修过程中,我们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收获颇丰。我们坚信,课例研究过程中的这种不服输、不言败,孜孜以求的精神将使我们终生受益。 此次教师的培训,要感谢教育局、教研室、学校给我们教师提供的一个肩膀,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教育这条路上,奋斗的目标还在远方,我还将以此次培训的收获作为一种鼓励,鼓励着我继续前行!只要我们不断地思索——寻找问题,再想策略——解决问题,并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来关注课堂教学,我们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篇3: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一、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

1、课例研究是对教学经验的一种重新审视与重新构建的过程。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可能备完一次课就不会再进行修改,其实我们在每次上同一节课时,应该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是否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这些是我在平时教学中不会重新审视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关注学生的学。

2、课例研究注重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可以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课例研究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或细节的细致观察和深入反思,探讨问题产生的背后原因及影响,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并且克服了常规教学研究的盲目性。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开展课例研究,有助于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

3、课例研究培养我的问题意识,提高我的科研能力。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有时有新的问题和困惑产生。进行课例研究,为老师们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条件。在研究课例的过程中,我将自己日常教学实践接触的大量感性材料、感性认识,经过理性的探索、认识和加工,并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教育、教学理论,这种理论不仅具有创造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而且对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4、通过课例研究,能不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意识地去尝试着改变教学方法,在反思中尝试,在尝试中理解,在理解中深化,最终提高自己。

三、您对课例研究有哪些理解和思考?试举例说明。

对课例研究,原来我不知道研究什么,通过这几年的网络研修,我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课例研究是对教学经验的一种重新审视与重新构建的过程。在原来的课例研究中,我们只会精心的去设计教学环节,而很少精心的去考虑我为什么这样去设计,而课例研究的学习让我知道了要研究什么,课例研究就是要研究校本,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学生怎样学,研究老师怎样以学定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增强自己的研究意识,多问几个为什么。

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课例研究把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与教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让教师一边实践一边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课例研究就是总结在课堂教学中成功之处,找出失败点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再从宏观上审视,看看这堂课哪些地方还需要突破,通过反复的研究修改,总结出精华。

通过课例研究,能不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意识地去尝试着改变教学方法,在反思中尝试,在尝试中理解,在理解中深化,最终提高自己。

篇4: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观察或其中出现的教学事件进行描述,使其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学是一门艺术。成功的教师应该善于观察课堂教学并对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复杂行为做出迅速的恰当的回应。学会一种观察、描述、思考和解释课堂现象的方法,以便能对课堂教学做出持续的改进。课例研究是引导教师一步一步地走进新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轻负担、高质量、重实效的有力抓手。它是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桥梁,具有操作性的理论。可以帮助教师积累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

篇5: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通过老师之前的讲解和对有关资料的查询和了解,使我明白课例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师团队围绕一个主题,围绕课堂教学,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持续学习与持续实践的研修过程。

“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课例研究的精髓之处就是“磨课”,把一节课的内容经过三四节课的讲解之后不断地发现不足之处并改进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教师们以“课例”为载体,发现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集体的实践智慧。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者,以促进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实践。

课例研修的一般流程是“三课两反思”模式,即学习/设计/教学/反思——再学习/再设计/再教学/再反思——继续学习/继续设计/继续教学/继续反思,并在学习中总结、提炼、升华。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具体任务是备课说课;第二阶段具体任务是上课观课;第三阶段具体任务是说课议课;课例研修不同于常规教研活动的听课评课活动,而是有比较系统的研修活动过程。

课例研究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重点,让教师通过“磨课”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教师面临着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困惑。进行课例研究,为教师们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条件。开展课例研修,可以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也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颇多。

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做好课例研究。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课例研修呢?首先,要有一个团结的教研组,只有教研组的教师一起提出意见,思考解决方法,集思广益那样才能使这个课例研究发挥作用。其次,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去寻找不足,研究问题,反复思考,不断修改才能让课例研修发挥最大的作用。 综述以上认识,我认为只要任课教师积极思考,不怕麻烦,反复研究,不断改进就一定能很好的完成课例研究,教师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她寄托着家长和孩子对我们的期望和信任,所以我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我也希望我们每位同学在下学期的顶岗中将理论变为实际,更好地完成课例研修,完成我们伟大的使命。

第20篇:课例研究作业

课题:9加几

研究主题:培养学生的正确运算能力

学校:仓山一附小姓名:林玲学科:数学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例

1、例2。

2.《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一部分内容,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有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学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

3.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算式。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为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幼儿园已经初步的认识了凑十法为我们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2.学生认知障碍点:凑十法的算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板书设计

9加几

1010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表

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观课、议课

该师上课热情高,课件制作优美,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不足之处:

1、课堂评价语言不够多。

2、最后开火车题目如果放在找规律之后,或许更能体现规律的优越性。

3、问题问的不明确。

教学再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我心里非常高兴。你们高兴吗?高兴!那我们一起做一个对口令的游戏。

1、对口令:10以内的数可以分成1和几。

2、口算:10加几的口算练习。

3、出示学校开运动会情境图。

师:你们算的可真准确下面比一比谁观察的最仔细。请你们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谁还有新的发现?

生;我发现了个小朋友围着一箱饮料。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饮料着幅图,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盒子里有9盒饮料,外面有4盒饮料。

师:你怎么知道的?(我数出来的)我们一起数一数。

二、探究体验

1、探究9+4的多种计算方法。

师:根据刚才观察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师: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9+4=13。

(2)组织学生独立试算在组内交流算法。

师:这位同学不仅列出了算式而且计算出了结果。都谁也算出了结果。那9+4是不是真正等于13呢?请你们在认真的算一算,想好之后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师巡视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一名学生到投影前演示) 生2:我是接着数的。(一名学生到投影前演示) 生3:我是用小棒摆出来的。(三名学生到投影前演示)

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4盒饮料,从4根里面拿出一根与9合在一起就是10根。10加剩下的3根就是13根,所以9+4=13。你也就是把算式中的4分成了几和几?

师:都谁也是用这种方法算的?那你能不能看着算式说一说你的算法。 生:我是这样算的。4分成1和39+1=1010+3=13 师:你说的这种方法就是“凑十法”。 (4)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方法。

师:刚才无论是摆小棒还是看算式计算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都是把4拿出1个和9和在一起凑成10,再加上3就等于13。大家真聪明,想出怎么多好办法,你喜欢哪一种呢?

生:我喜欢“凑十法”。 师:为什么喜欢这一种? 生:计算的很快

师:依次数是很麻烦。如果把它凑成10再算就比较容易了 2 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1)根据画面提数学问题并相机解答。 (2)揭示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真棒,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这些算式前面都是9 。生2:都是9加几 。生3:都得十几。

师:都是9加几的算式(板书) (3)学生自由出题巩固算法。

你们知道了怎样计算9加几的算式。谁能当小老师出几道像这样的题呢?(板书)

三游戏实践,提高学生积极性

刚才几位小老师和同学们表现的很出色,下面比一比谁做题最细心。

1、完成例题的书空填写。

2、完成“做一做”。

3、游戏。

四、汇报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例研究范文
《课例研究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