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新闻评论写作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02 06:00:1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新闻评论写作

新闻评论写作

一、新闻评论

概念: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议论说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政论性的新闻体裁,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中的地位: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两种基本手段。新闻报道是主体、基础,新闻评论是旗帜、灵魂。新闻报道主要传播信息、提供事实,而新闻评论通过说理的方式,对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相互配合,可以鲜明地强调报道的主题思想,所以和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更全面。

特点:

①、新闻性(包括现实的针对性,立论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以及强烈的时效性,对现实作出及时的反应)

②、政治性(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③、群众性(面向广大受众,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并参与评论工作)

功能:新闻评论是社会舆论的集中反映,又反过来有力地引导社会舆论。

作用:

①、引导的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②、监督的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对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地监督)

③、表态的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的态度,对国内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

④、深化的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

二、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理论

选题和立论的重要性:对新闻评论来说,选题就是确定论题,主要是指它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首先,选题和立论是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也是关键性程序,直接关系到评论的成败。其次,一篇新闻评论优劣的最重要标准就是选题立论是否有针对性和迫切性。就写作思维而言,论题选择得好,立论又有独到之处,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立论的基本要求:

①、针对性(针对不良风气和矛盾)

②、新颖性(论题的新颖,见解的独到,新的由头或论据,新的理论角度) ③、准确性(论点、论据、引语准确,力戒浮夸和武断)

④、前瞻性(及时洞察矛盾和预测将要出现的矛盾)

选题和立论的前提:调查研究(掌握政策和法律,了解实际情况,形成正确的认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了解群众的思想),要坚持实事求是,收集材料和分析研究

三、新闻评论的标题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标题的区别:

①、制作目的不同(报道标题以提示主要的新闻事实和相关的重要信息为主,评论的标题以提示论题或坐着的见解为目的)

②、表现手法不同(报道标题多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评论标题往往直接表达作者立

场)

③、结构方式不同(报道标题常为复合型结构,评论标题多为单一型结构)

④、写作要求不同(报道标题重在对新闻事实的恰当概括,评论标题较为抽象) 评论标题的主要功能:

①、概括论题范围②、昭示主要论点③、表明作者态度④、吸引受众注意

评论标题的要求:

①、题文一致

②、意象鲜明(应有较为鲜明的是非判断或价值判断)

③、言简意赅(句式简洁,文字精炼,题义深刻耐读)

④、生动引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是标题生动形象)

四、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

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

①、论据和论点的结合②、虚和实的结合③、破和立的结合④、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说理论述的操作方法:

①、据事议理(依托式配合法、输入式融合法、夹叙夹议式糅合法)

②、比较分析(纵横比较法、对比法、类比法)

③、论辩交锋(思想交锋、辩证的方法、批驳的方法)

④、算账说理(统计算账、推演算账、折合算账)

五、新闻评论的结构

评论的结构原则: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受众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坐着特点出发

评论的结构要求:

①、布局合理②、层次清晰③、逻辑顺畅

结构方式:

①、归纳式结构(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总论的结构方式)

②、演绎式结构(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式)

③、并列式结构(将总论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证的结构方式) ④、递进式结构(对论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的结构方式)

评论的开头:要求开门见山、引人入胜,摆出结论、提出问题、亮出靶子、交代意图、借事入题的形式

评论的结尾:要求简短有力、不落俗套,呼应开头、作出结论、提出呼吁、引发思考、举一反三的形式

六、新闻评论的文采

①、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要对所评论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有充分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了解群众的特点和要求,掌握群众的认知规律和理解能力;运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语言表现实际生活,通俗而生动,反对艰深晦涩,故作斯文,避免空话)

②、形象说理(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论据和由头的形象性;形象化的语言,深入观察生活,选取恰当的形象;巧用诗文典故)

③、以情动人(有感而发;寓感情于形象;修辞手段的活用)

④、要言不烦(道理实在,言之有物;论题集中,篇幅适度;字斟句酌,语言规范)

七、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

①、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②、提高理论政策水平(掌握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政策观念,加强法律观念和纪律观念)

③、打好知识和业务根底(重视知识积累;提高业务水平)

④、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深入调查研究;作风艰苦朴素)

八、社论、评论员文章

社论的重要地位:社论是表明新闻媒体政治面目的旗帜,党报社论具有权威性,源于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

社论、评论员文章的类型:

①、阐述型

②、启迪型(形式有以虚为主和以实为主,虚实结合是写作启迪型社论的原则和要求) ③、评介型

④、论辩型

⑤、礼仪、纪念型

社论、评论员文章写作的基本要求:

①、精心写作、精心修改②、面向广大的读者对象③、文字表达庄重、通俗、平易

九、短评

特点:

①、短小精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结构简单,文字精炼)

②、新鲜独到(选题新鲜,见解独到,角度多样,讲求时效)

③、生动灵活(说理生动,文字活泼,形式多样,运用便捷)

④、重在分析(就实务虚,缘事议理,依托个别,指导一般)

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①、论题具体,一事一议(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分析精当) ②、长话短说,议在实处(精心开头,简化结构,紧扣报道,理从事出)

③、源于报道,高于报道(由点及面,提炼升华,补充深化,借题发挥)

十、编者按语

按语的性质:

①、说明性按语②、政论性按语③、注释性按语

按语的功能:

①、提示说明②、评价表态③、提醒建议④、补充强调

编者按语的形式及特点:

①、文前按语(提纲挚领;片言居要;直接表态;不必署名与拟制标题)

②、文中按语(与新闻报道既配合又融合;随时评点,易读易懂;主要在报纸上使用) ③、编后(注重分析、引申与生发;形式自由,手法灵活;可以加标题,也可以署名) 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①、立足依托,有所超脱

②、配合及时,运用灵活

③、文字精粹,点到即止

④、态度鲜明,讲求分寸

十一、专栏评论

特点:

①、稳定性(栏目固定,体式相近;版面位置、篇幅大小大体稳定)

②、时代感(密切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弘扬时代的主旋律)

③、小型化(篇幅短小;选材侧重于即小见大的事例;立论角度精巧、新颖)

类型:

按规格和内容来分:

①、专栏小言论(特性:群言型、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小言论的选材立论要求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小言论选材立论的视野要宽些,深些,新些,主流之中见支流,洞察矛盾的苗头,多从侧面探求)

②、论坛评论(特点介乎评论员文章与专栏小言论之间的一种文体。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法,便于输入新闻性事实材料作为由头和论据,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便于就不同的见解展开探讨和商榷)

③、经济漫谈(贴近经济生活,有一点前瞻性见解,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按作者组成分:

①、群言型专栏评论

②、集体式专栏评论

③、个人专栏评论

专栏评论的表述方式及其写作:

①、赞誉式专栏评论的写作

②、针砭式专栏评论的写作

③、论辩式专栏评论的写作

④、随感式专栏评论的写作

十二、述评

特点:

①、评述结合,以评为本②、述中有评,评中有述③、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类型:

①、工作述评②、形势述评③、事件述评 ④、思想述评

写作基本要求:

①、论题新颖,选材精当②、即事明理,注重分析③、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十三、杂文(杂感、随笔)

特点:

①、文艺性的政论(杂文兼有政论和文艺的因素,专栏评论的一种类型)

②、强烈的战斗性(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有感而发,对现实生活作出敏锐的反应;爱憎分明的态度,旗帜鲜明地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立场坚定,立足于正确的舆论导向)

③、生动泼辣(逻辑性和形象性的统一,针对社会生活中典型的事件和问题进行形象说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④、简洁精辟(言之有物,画龙点睛;简短而有骨力)

写作基本要求:

①、选材广泛,思想深刻(在广阔的领域严格选材,深刻挖掘主题,思想深刻;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着眼于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倾向)

②、形象说理,巧喻善比(借助形象说理,选择典型、鲜明的形象;由实见虚,由此及彼) ③、突出重点,全面分析(着眼重点,想到全局,既不面面俱到,又避免片面性;实事求是,辩证分析,切中时弊,讲究分寸)

④、主题严肃,笔法灵活(严肃深刻的主题,灵活幽默的论述;杂文的形象性、知识性、趣味性)

十四、广播评论

广播评论个性发展的制约因素:

①、广播的传播方式

②、听众的基本状况

③、新闻评论政论性特点的两重性

④、广播评论个性的发展方向

特点:

①、短小精悍②、浅显明快 ③、平易近人④、上口动听

独特形式:

①、广播谈话②、口头评论③、录音评论

十五、电视评论

电视评论与电视传播方式:

①、双符号②、双通道③、线性传播

特点:

①、声画兼备②、视听结合③、双线互补

常用形式:

①、口播评论 ②、录像评论③、电视述评

推荐第2篇:新闻评论写作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2分)

1.近代著名的政治家(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舆论与舆论之仆》,很好地说明了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a.梁启超 b.王韬 c.于佑任 d.张季鸾

2.( )是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它首创社论。

a.上海新报 b.申报 c.新闻报 d.字林沪报

3.《新青年》与( )报把我国报刊评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当时负有盛名的革命民主主义阵地和论坛。

a.治言 b.晨报 c.时事新报 d.每周评论

4.被誉为“报界宗师”的政论家( )的社评《蒋介石之人生观》(1927年12月2日)曾经是当时脍灸人口的佳作。

a.张季鸾 b.范长江 c.王芸生 d.邹韬奋

5.新闻评论的群众性,首先要求的是它的( )上的群众性。

a.内容 b.读者面 c.写作形式 d.评论作者的广泛性

6.我们平常所说的有的放矢,指的是新闻评论的( )问题。

a.理论性 b.针对性 c.新鲜性 d.准确性

7.( )是新闻评论立论的一个较高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论作品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a.有的放矢 b.寓有新意 c.准确无误 d.高瞻远瞩

8.孔子曾经批评他的学生子路、冉有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凹 .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这里孔子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 儿

a.类比 b.喻证 c.反证 d.例证

9.在新闻评论的结构中,结论的作用在于( )。

a.提出问题 b.分析问题 c.解决问题 d.深化主题

10.“辞达而已”指的是行文( )。

a.浅显易懂 b.生动引人 c.深入浅出 d.深刻准确

11.朴素精炼是新闻评论行文的要求之一,它是指( )。

a.行文简洁 b.文章短小

c.文字朴实 d.以尽量短小的篇幅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

12.当今报纸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是( )。

a.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增多

b.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增多

c.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减少

d.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减少

13.a.章

14.

a.

15.是在20世纪( )

我国报刊独创了下列的哪一种文体形式( )。 社论 b.评论员文章 c.观察家评论 d.编辑部文最能体现新闻评论群众性的评论体裁是( )。 社论 b.评论员文章 c.专栏评论 d.余论 在我国,广播评论成为新闻广播的有机部分,成为其基本体裁之一,年代末的事情。

a.20 b.30 c.40 d.70

16.恽逸群同志认为广播评论的风格特点是“短、浅、软”,其中“软”是从( )方面来说的。

a.内容 b.思想 c.长短 d.表现形式

17.《新青年》“随感录”,《向导》的“寸铁”都是( )专栏。

a.副刊 b.通讯 c.新闻 d.杂文

18.杂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是在( )之后伴随着民主革命的需要而成长发展起来的。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d.抗日战争

19.幽默、讽刺等等表现手法常常为( )所用。

a.杂文 b.社论 c.短评 d.余论

20.新闻评论文章( )是第一位的。

a.笔法 b.说理 c.见解 d.修辞

21.新闻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是( )。

a.具体、鲜明、精当、引人 b.具体、鲜明、短小、生动

c.深入、鲜明、精炼、引人 d.深入、鲜明、短小、生动

22.新闻评论要讲究结构安排,即( )。

a.言之有物 b.言之有理 c.言之有序 d.言之有文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23.新闻评论对社会舆论的作用表现在( )三个方面。

a.反映 b.维护 c.监督 d.制造

24.新闻评论的特点主要是( )。

a.新闻性 b.政治性 c.群众性 d.文艺性

25.a.

c.

26.

a.

27.合的具体方法有

( )

a.

新闻评论的作用是( )。 解释新闻 b.揭示新闻本质 对新闻事实作出判断 d.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 新闻评论立论的要求有( )。 有的放矢 b.寓有新意 c.准确无误 d.高瞻远瞩在新闻评论中,虚与实是矛盾的统一,从论述的角度看,两者相结。 就实务虚 b.以虚带实 c.寓虚于实 d.借题发挥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28.选题

29.论证

30.具体分析

31.社论

32.编者按语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33.简述新闻评论的作用。

34.新闻评论选题的根据是什么?

35.新闻评论写作如何使论点论据统一?

36.新闻评论写作应怎样进行批驳?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a 2.b 3.d 4.a 5.a

6.b 7.d 8.b 9.c 10.c

11.d 12.b 13.d 14.c 15.d

16.d 17.d 18.a 19.a 20.c

21.a 22.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3.abc 24.abc 25.abcd 26.abcd 27.ab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28.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论的事物和论述的问题,也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论述的对象和范围。

29.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方式。它与论据和论点一起共同构成评论性文章的三大要素。

30.具体分析的方法也就是辩证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在评论写作中的具体运用,包括一分为二法、阶级分析法和事实对比法等。具体分析指的是在说理论述时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以揭示事物的本质。

31.社论:是报刊编辑部最重要的指导性言论。它集中反映政党、政府、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影响并引导社会舆论的有力的评论形式。

32.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朴的新闻评论。是一种最简朴、最轻便的评论形式,通常只有

二、三百字,甚至只有一句话。它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编者对新闻稿件或一般文章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

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3.作为新闻舆论工具的直接发言的重要形式,新闻评论的作用主要是:①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指出下一步骤会怎样,预示将来种种趋向和结果。②解释新闻事实的因果和意义等,说明某事何以发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生活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③对新闻事实作出政治判断,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发表作者的观点意见,表明作者的态度。④深化报道的主题。

34.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价的事物和论述的问题,也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论述的对象和范围。选好题,新闻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选题是立论的前提。

选题的依据,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①来自上头的精神;②来自下头的情况;③来自新闻报道;④来自客观形式的要求;⑤依据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

35.①新闻评论写作要求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这就要求对论据的要求以及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评论文章的观点是起统帅作用的,由论点统帅论据,而论据材料又是立论的依据的基础,是支撑论点的,论点靠有说服力的论据才能得以成立。②要使论据和论点达到和谐统一,论据必须做到:

第一,真实

第二,准确

第三,充分

第四,典型

36.①批驳,是新闻评论中的论战的一个方面,新闻评论中的论战,是时代的需要,是实际 生活的需要,是在政治、思想、理论和学术上驳斥谬误,澄清是非,扶正祛邪,是在人民群众面前“辨是非,定从违”的重要方法。

②论战之艺术包括两个方面,批驳乃二者之一。

③批驳,归结起来,有三种方法

第一,直接驳对方论点

第二,驳对方论据

第三,驳对方论证的方法不合逻辑。

五、文章评析(共16分)

37.针对当时群众,特别是农民集体上访事件较多,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的现实问题,就如何理解疏导干群关系,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群众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38.针对当时干群关系紧张的热点问题,摆事实,讲道理,阐述了领导干部要“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深入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从而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正确引导群众的道理。(仅为参考)

39.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体现一定的文章感即可。抓其一点,如①小题大做,运斤成风,②情真意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与说服力,③敢抓热点,正面主论引导,等等。

六、作文题(共30分)

请分为4档评分,最后一档为不及格。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新闻评论的首要特性,在于它的________。

2.新闻评论在我国报纸上地位的确定,应当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的事,尤其是1872年4

月上海《________》创刊并首创社论以后。

3.梁启超在《时务报》和以后的《新民丛报》上发表的大量政论文章,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

被称为________。

4.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并创办了自己的言论总机关《________》。

5.从1926年10月起担任《生活周刊》主编并开设“小言论”和《________》栏目,影响深

远的是杰出的新闻出版家、报刊评论家________。

6.1942年4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________》以后,标志着该报朝“真正战斗

的党的机关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7.党报新闻评论的真正成熟,是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其中以延安《________》

和重庆《________》为其代表。

8.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

内。每小题1.5分,共15分)

1.新闻评论既是新闻文体,又属于( )范畴。

a.记叙文 b.说明文 c.议论文 d.抒情文

2.我国近代政论家王韬在香港主持笔政达十年之久的是( )

a.《中外日报》 b.《循环日报》 c.《昭文新报》 d.《述报》

3.李大钊创办作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机关报的是( )

a.《每周评论》 b.《大众生活》 c.《向导》 d.《新青年》

4.提出评论是报纸“旗帜”观点的是原《人民日报》总编辑( )

a.胡乔木 b.陆定一 c.邓拓 d.范长江

5.1982年10月发表重要社论《回答一个问题——翻两番为什么能够实现的》一文的是( )

a.新华社 b.人民日报 c.光明日报 d.解放日报

6.先假定对方的错误观点是正确的,然后以其作为前提,推导出一个荒谬可笑的结论,从而

对方的错误观点不攻自破。这种论证的方法就是( )

a.反证法 b.引证法 c.喻证法 d.归谬法

7.文章的规格和权威性介乎社论与短评之间的评论体裁是( )

a.评论员文章 b.观察家评论 c.编辑部文章 d.编者按语

8.广播电视节目系统中居首要位置的是( )

a.新闻性节目 b.社教类节目

c.娱乐性节目 d.广播剧、电视剧

9.1933年曾编选出版《鲁迅杂感选集》的是( )

a.范长江 b.斯诺 c.邓拓 d.瞿秋白

10.1905年9月曾给报纸编辑部写的一封信的标题《决不要撒谎!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其

作者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

1.作为舆论之仆,指的新闻评论对于社会舆论的作用,限于三个方面,它们是( )

a.反映 b.维护 c.监督

d.传播 e.制造

2.引发《苏报案》是因当时在该报宣传革命小册子《革命军》的文章有关。写文章的人包括

( )

a.邹容 b.于右任 c.章士钊

d.章太炎 e.梁启超

3.评论文章的论证过程,说到底是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

a.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 b.运用什么论据

c.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如何配合 d.检验自己的选题是否正确 e.如何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4.a.来的作风

b.

c.

d.

e.

5.

a.

文风作为文章的作风,不仅是语言文字技巧问题,它是( ) 指的是从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表现方式等要素中实际体现出是作者的立场观点、写作态度和思想作风体现出来的作风 是作者思路逻辑性体现出来的作风 是作者文化水准、写作能力体现出来的作风 是作者的专业修养、政治道德观念体现出来的作风 虚实结合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 就实务虚 b.以虚带实 c.寓虚于实

d.借题发挥 e.虚实相当

6.社论写作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有( )

a.不宜以自己主观的情感来选题立论

b.不宜在社论中搞辩论、打笔墨官司

c.不宜讨论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

d.不宜在社论中讨论纯学术问题

e.不宜评论法律禁止公开评论的事项

7.第二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节目)评选出12个名专栏(节目)。其中哪些属于评论类专

栏(节目)( )

a.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b.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c.光明日报《每月聚焦》

d.工人日报《职工明星谱》 e.法制日报《法制论坛》

8.下列诸项中之两项,对表述电视评论传播的个性特点不确切,它们是( )

a.视听结合,论述手段丰富多样 b.无疆无域、覆盖面广

c.声画并茂,形象逼真 d.为听而写,类交流方式 e.渗透力大,感染力强,受众面广

9.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称赞“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的“晚唐小

品”,主要是( )

a.韩愈《杂说》 b.柳宗元《三戒》 c.罗隐《谗书》

d.皮日休《皮子文薮》 e.陆龟蒙《笠泽丛书》

10.新闻评论作者要具备作家的写作才能,这主要指( )

a.要说真话 b.要说清楚和说得妙 c.要善于用比喻

d.要善于用典 e.要写得快,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新闻评论

2.“竖三民”报

3.新闻评论的由头

4.类比法

5.“类交流”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社论的地位和作用。

2.简述评论结构要做到“完整、严谨、匀称”的含义。

3.如何理解广播新闻评论要做到“短、浅、软”的要求?

4.谈谈专栏评论写作“选题要小、立论要深”的重要性。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新闻评论既是新闻文体,又属于____________范畴。

2.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说:“报纸者,报告新闻,____________,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

3.王韬发表的政论文结集《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新闻评论作品集。

4.1941年度曾被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评选为最佳外国报纸的是我国的《__________》。

5.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个机关报是《____________》周刊。

6.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是1931年创立于中央苏区瑞金的《____________》。

7.文章不仅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也要求做到“____________”。

8.报刊评论不仅要以理服人,也要求以情动人,梁启超就说过,他写文章“__________”。

9.瞿秋白分析杂文的文体特点后把这种文体称之为____________。

10.广播评论是新闻评论与____________结合的产物,它是新闻评论这个体裁家族中的年轻成员,也是广播新闻体裁中的后起之秀。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15分)

1.王韬于1874年在香港主编并主持笔政十年的是( )。

a.《耳召文新报》 b.《述报》

c.2.

a.

c.

3.

a.

4.

a.d.《新民报》

《中外日报》 d.《循环日报》 《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的作者是( )。 梁启超 b.孙中山 于右任 d.章太炎 辛亥革命前夕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的是( )康有为 b.邹容 c.秋瑾 d.邹韬奋1926年10月起接办担任主编的是( )《大公报》 b.《生活周刊》 c.。 詹大悲 。 《生活日报》

5.评论在报纸上的地位,按邓拓同志的意见,认为评论是报纸的( )。

a.声音 b.灵魂

c.旗帜 d.眉毛

6.《光明日报》在1978年5月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用的形式是( )。

a.社论 b.短评

c.本报评论员 d.本报特约评论员

7.中央电视台从1994年4月1日起开设的电视评论类栏目是( )。

a.《东方时空》 b.《焦点访谈》

c.《实话实说》 d.《新闻调查》

8.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杂文这种战斗的文体,在报刊上运用得更加普遍。例如《新青年》杂志的( )。

a.《随感录》 b.《放言》

c.《反攻》 d.《寸铁》

9.新闻评论文章,观点新颖、见解深刻、即使文字略嫌粗糙,那是可以修改的。因此,第一位的应是( )。

a.见解 b.结构

c.修辞 d.文采

10.社论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快、稳、深、重。其中“快”是( )的体现。

a.新闻性 b.指导性 c.准确性 d.形象性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

1.下列关于评论选题与立论的相互关系的表述,哪几项是正确的( )。

a.选题是立论的前提和基础

b.立论是在选题基础上确立文章的主要论点和表明的态度。

c.立论和选题应同时进行,它们是并行不悖的

d.立论是确定主题,是前题,然后才选择论题

e.选题与立论是二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2.新闻评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下列诸项中,有两项不能体现广泛的群众性,它们是( )。

a.评论内容的广泛性 b.面向受众的广泛性

c.评论结构的多样性 d.评论作者的广泛性

e.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3.新闻评论写作要有的放矢包含着三层意思是( )。

a.立论要针对人们的主要疑虑给予正确的回答和指引

b.立论要针砭时弊

c.说理论述

d.e.

4.( )。

a.

c.

e.

5.些是不正确的(

立论要针对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矛盾或实际的人们思想认识问题进行立论要针对历史上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立论要针对文学艺术中的一些理论问题 评论写作中要使论据和论点达到和谐的统一,论据必须做到新鲜 b.真实 准确 d.充分 典型 论证方法的例证法就是举例论证。举例论证的具体作法的表述,哪

a.通常是举出几个(一般是二至三个)个别的典型事例,综合它们的共同特点来阐明

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论点

b.

c.和论述抽象道

d.

e.

6.

a.

c.

e.也可以是举出三个以上甚至是七八个典型事例,证明一个重要论点 还可以用一个典型的具体事例作论据来说明论点,将叙述具体事情理有机结合起来 必须要有二个论据才能证明论点 必须要有三个论据才能证明论点 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是( )。 具体 b.鲜明 精当 d.引人 实在

7.根据文章表达方式、作者身份和发表郑重程度的不同,一般把新闻评论体裁分为(

a.社论 b.评论员文章

c.编者按语 d.短评

e.专栏评论

8.就性质和内容来说,编者按语大致有( )

a.编者按 b.编后

c.文中按语 d.说明性按语

e.政论性按语

9.广播评论的个性特征主要有( )。

a.短小精悍 b.浅显通俗

。 c.亲切风趣 d.形式活泼

e.结构严谨

10.杂文的特点之一是要有幽默讽刺,而幽默主要是指( )。

)

a.c.

e.理

1. 。)。 说一些尖酸刻薄的俏皮话 b.要插科打诨 要说一个有趣的故事 d.要写得亦庄亦谐,引人深思 文笔活泼、趣味深长、常常引人发笑,使人们在笑声中悟出一点道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社会舆论

2.演绎论证法

3.就实务虚

4.评论价值

5.短评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何正确理解“报纸的评论特别是社论决定着报纸的政治面貌”?

2.简述新闻媒体中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异同?

3.试比较说明论证方法中反证法与归谬法的运用?

4.谈谈你对新闻评论写作表达要深入浅出的看法?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是______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新闻评论,如果不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和问题来选题立论,就没有了______。

3.近代舆论概念,17世纪出现于英国,开始称“公众意见”,法国大革命时代,发展成为“______”。

4.如果追根溯源,我国新闻评论的最早源头,存在于古代的______之中。

5.“九·一八”事变以后,史量才改革《申报》,积极支持抗日救亡运动,创办《______》,开辟文艺副刊《______》。

6.1903年,清廷与上海租界当局勾结,查封《苏报》馆,逮捕______和邹容等五人,引起了舆论界的震动,这在新闻史被称为有名的______。

7.辛亥革命前夕,发表黄侃写的短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一文的是湖北文学社机关报《______》。

8.鲁迅曾经说过: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______”的。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共15分)

1.《苏报》发表章士钊写的《读“革命军”》一文时,署名“爱读革命军者”,是以何种形式

代社论的?( )

a.短评 b.论说

c.时评 d.来论

2.梁启超创办、实际上成为维新派重要言论机关的是( )。

a.《时务报》 b.《新民丛报》

c.《中国日报》 d.《时报》

3.曾被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评选为1941年度最佳外国报纸的是( )。

a.《民立报》 b.《大公报》

c.《文汇报》 d.《新华日报》

4.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4月1日改版时发表的改版社论是( )。

a.《致读者》

b.《改版宣言》

c.《质问国民党》

d.《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5.新闻评论的新闻性,除了必须针对当前现实生活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公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发言外,还要求它也像新闻报道那样,注意( )。

a.时效性 b.指导性

c.娱乐性 d.形象性

6.引证法运用的逻辑方法是( )。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具体分析

7.1978年5月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是( )。

a.人民日报 b.新华社

c.解放日报 d.光明日报

8.1992年春天,首先刊发邓小平南巡纪实性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接着连续发表8篇系列评论文章的是( )。

a.文汇报 b.光明日报

c.深圳特区报 d.广州日报

9.《人民日报》1986年发表署名评论《新闻这碗饭》,这是( )。

a.社论 b.短评

c.评论员文章 d.专栏评论

10.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属于( )。

a.广播谈话 b.口播评论

c.电视谈话 d.电视述评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

1.新闻评论本身的特点主要是( )。

a.强烈的新闻性 b.鲜明的政治性

c.广泛的群众性 d.现实的指导性

e.准确的理论性

2.a.

c.

e.

3.

a.

b.能相同的一种论证方

新闻评论立论的基本要求是( )。 有的放矢 b.寓有新意 准确无误 d.浅显通俗 高瞻远瞩 下列关于类比法的表述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 类比法是运用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来论证 是根据两类(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推导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法 c.类比论证的具体作法很多,可以是纵比、横比,也可以是正比、反比等

d.但不能简单的类比,因为简单的类比,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e.4.就是( )。

a.

c.

e.

5.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在新闻评论写作中,虚与实是矛盾的统一。从本质上说,虚实结合材料和观点的结合 b.现象和本质的结合 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d.政治和业务的结合 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 评论文章的横式结构,也称并列式结构。它是( )。

a.层层深入、一层深一层的关系

b.各层次之间没有主次轻重的关系

c.d.

e.

6.( )。

a.

b.

c.

d.

各层次之间呈现并列平行的关系 它围绕着中心论点,分别从几个侧面、几个角度去分析论证 各层次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主次、轻重的区别 新闻评论写作,要把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通俗,这就要求做到深入浅出 以辞达意、就是孔夫子说的“辞达而已矣” 把抽象的道理讲得生动具体 语言清新自然 e.行文朴素

7.与社论的规格和郑重程度相接近的评论形式还包括( )。

a.代论 b.来论

c.e.

8.

a.

c.

e.

9.( )。

a.

专论 d.编辑部文章 短评 广播评论的特殊形式主要有( )。 广播谈话 b.口播评论 广播对话 d.新闻调查 带音响的评论 署名吴南星的《三家村札记》是由三位杂文作家合写的,他们是邓拓 b.吴晗

c.马铁丁 d.廖沫沙

e.唐弢

10.鲁迅在“五四”时期写的杂感和评论,大都发表在《新青年》上,后来收入两本杂文集里,

它们是( )。

a.《且介亭杂文》 b.《南腔北调集》

c.《热风》 d.《坟》

e.《伪自由书》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循环日报》

2.于右任

3.评论价值

4.“类交流”

5.杂文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

2.从评论和新闻报道的关系来说,评论又是新闻报道的概括和提高。为什么?

3.广播评论的个性特征中,实际上“浅”与“短”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为什么?

4.谈谈你对评论工作者要有思想政治上的敏感性这个问题的看法。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6分)

1.新闻评论是一种( )的新闻体裁。

a.政治性 b.政论性

c.时政性 d.时效性

2.对新闻评论的标题拟制以下( )要求是不恰当的,请指出。 ...

a.题文一致

c.务实具体 b.意向鲜明 d.言简意赅

3.在评论写作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事实以此为由头引发议论,进而引申和证明论点,这是属于( )的一种。

a.算账说理

c.4.而言的。

a.

c.

5.开思路,称为( )

a.

c.

论辩交锋 b.比较分析 d.据事议理 新闻评论写作讲求结构布局上的“纲举目张”,这主要是针对( )段落划分得当 b.层次关系清晰 主次搭配有理 d.开头结尾照应 评论写作对论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层分析,展。 总分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 者( )的要求。 a.提炼主题思想的要求 b.安排层次结构

c.精选论述材料 d.树立良好文风

7.新闻评论的语言平易通俗,这首先要求写作者( )。

a.运用群众语言

c.书面规范语言 b.运用口头语言 d.善于运用比喻 b.归纳式结构 d.演绎式结构 6.成功的评论写作应该要求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表述方法结合起来,这是对写作

8.毛泽东许多新闻评论的文风都具备( )的鲜明特点。

a.语言规范、逻辑严密 b.巧用诗文典故形象说理

c.选材精当、主题深刻 d.高屋建瓴、态度坚定

9.“社论是表明报纸的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一语是

( )里明确指出的。

a.邓拓在《关于报纸的社论》 b.周恩来在《关于报纸的社论》

c.邓拓在《新闻学原理》 d.毛泽东在《新闻工作文选》

10.作为依托报道而发的短评,不仅要“短”更要“深”,这要求写作( )。

a.生动灵活

c.论题具体 b.重在分析 d.高于报道

11.在新闻和文稿中对某些资料或词语所加的解释性文字以及介绍这些新闻文稿所提到的资

料的情况,一般称为( )。

a.编后语

c.背景资料

a.述评

b.注释性按语 d.新闻辞典 b.杂感 d.综述 12.“夹叙夹议、事理交融”、“注重分析、即事明理”是( )写作的基本要求。 c.编者按

13.1998年10月,朱镕基总理给予( )的高度评价“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

改革尖兵”,这也是对我国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恳切期望。

a.央视《东方时空》 b.央视《焦点访谈》

c.央视《实话实说》 d.央视《新闻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4分)

14.新闻评论的文体特性首先体现为( )。

a.鲜明的政治性 b.强烈的新闻性 c.传播的时效性

d.广泛的群众性 e.深刻的思辨性

15.评论的论据即是用来阐明观点的材料,它包括( )。

a.

d.

16.

a.法

d.

17.

a.

d.

事实性材料 b.信息性材料 c.理论性材料 e.逻辑性材料 评论说理比较分析的具体方法是( )系统比较法 b.横式比较法事与理的比较法 e.纵向比较法新闻评论的开头方式有多种,常用的有( )摆出结论 b.交待背景 c.交待意图 e.解释问题 语言符号材料 。 对比和类比。 摆出靶子 c.

推荐第3篇:新闻评论写作

1.什么是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的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2.新闻评论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表现在哪里?

新闻评论是社会舆论的集中反映,又反过来有力的引导社会舆论。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作用表现为:①引导的作用 ②监督的作用 ③表态的作用 ④深化的作用

3.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中的地位与区别?

(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2)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直抒已见。

(3)新闻报道是有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无形的意见。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它们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更好的发挥作用。

4.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比较,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新闻性

(1)现实的针对性(作为政论性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是它的新闻性。这是由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

(2)强烈的时效性

二、政治性

(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2)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

三、群众性

(1)面向广大受众

(2)吸引群众参与群众工作

5.什么是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新闻评论来说,就是选择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就是确定论题,主要是指它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立论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6.新闻评论论题从哪里来?

(1)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2)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新闻性和时代感。

7.立论基本要求?怎样才能体现立论的针对性?

立论理应具备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的要求。

立论的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致错误的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体现为:①针砭时弊,对症下药 ②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的实际矛盾 ③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8.新闻评论的标题和新闻报道标题区别何在?

(1)制作目的不同

新闻标题以提示主要的新闻事实和相关的重要信息为目的,评论标题以提示论题或作者的见解、意向为目的。

(2)表现手法不同

新闻标题多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作者的态度和倾向蕴含于事实的概括与表述之中,即使做出评价,也较为含蓄;

评论标题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倾向,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3)结构方式不同

新闻标题常为复杂型结构,主题与辅题的组合方式较为灵活多样。评论标题多为单一型结构,只有一行主题。

(4)写作要求不同

新闻标题简练的同时较为具体,评论标题较为抽象。

9.评论标题的主要功能?

评论标题的功能有四个方面:

①概括论题范围 ②昭示中心论点 ③表明作者态度 ④吸引受众注意

10.怎样使标题生动引人?

(1)转换句式、语气

如把陈述句改换为假设句、疑问句或感叹句。

(2)活用成语、俗语

把成语、俗语、谚语、直接引入或加以改造后用作评论的标题或采用易字、变结构、谐音的方法。

(3)巧用修辞手法

11.为什么写评论采用事例来证明论点是一种有效的论证方法?

因为一种观点、一个结论,往往是通过许多事实得来的,所以发现并抓住事实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揭示出事实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从而证明论点,自然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12.为什么说破立结合在说理论说中具有重要意义?

(1)破与立是辩证统一的。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

(2)从说理角度看,写评论总得破除一种观点,树立一种观点,而为了树立正确的观点,在其分析论证的过程中,就得澄清与之有关的模糊观点,纠正错误;反之,为了批驳错误观点,也需要阐明正确的主张。

(3)深化说理需要破和立的结合。文章有对立面自然就要思想交锋,这样论述才能从事物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

13.严肃与生动结合的途径和要求?

(1)由事入理,事理相融

(2)平易近人,理情并茂

(3)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渗透,使思想的缜密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

14.评论结构原则是什么?

(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2)从受从的实际需要出发

(3)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15.评论结构的基本要求?

(1)布局合理

(2)层次清晰

(3)逻辑顺畅

16.新闻评论怎样才能深入浅出?

深入浅出就是要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就是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受众。

(1)深入是浅出的前提

(2)了解受从的特点和要求

(3)运用群众的语言

17.评论工作者应具血哪些基本修养?

(1)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①提高政治觉悟 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2)提高理论政策水平①掌握基本理论 ②加强政策观念

(3)打好知识和业务根底 ①重视知识积累 ②提高业务水平

(4)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 ①深入调查研究 ②作风艰苦朴素

18.评论工作为什么重视知识积累?

新闻评论的写作,也是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新闻评论的对象很广泛,涉及许多不同的领域,这就要求评论工作者具有广泛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

19.党报社论何以具有权威性?

(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

(2)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

(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

(4)在传播渠道的方面的独特优势

20.社论评论员文章有哪些类型?

(1)本报评论员文章

(2)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3)观察家评论

21.如何增强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可读性?

(1)精心写作,导向正确

(2)面向广大的读者对象

(3)文字表达庄重、通俗、平易

22.什么是短评?短信的特点是什么?

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

一、分析扼要、运用便捷的评论体裁,在报纸、广播、电视中都可以使用其中,在报纸上最为常见。在发表时有署名与不署名两种。

(1)短小精悍 表现为: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结构简单,文字精练。

(2)新鲜独到 表现为:选题新鲜,见解独到,角度多样,讲求时效。

(3)生动灵活 表现为:说理生动,文字活泼,形式多样,运用便捷。

(4)重在分析 表现为:就实务虚,缘事议理;依托个别,指导一般。

23.短评写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

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分析精当。

(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

精心开头,简化结构,紧扣报道,理从事出。

(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

由点及面,提炼升华,补充深化,借题发挥。

24.什么是编者按语、编者按语功能?

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迅社、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是新闻媒介的编者专用及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编者按语的功能表现为:①提示说明 ②评论表态 ③提醒建议 ④补充强调

25.编者按语的形式及特点?

(1)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通常居于文前或栏前,片言居要,严肃庄重。

特点:提纲挈领;片言居要;直接表态;不必署名与拟制标题。

(2)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

特点:与新闻报道既配合又融合;随时评点,易读易懂;主要在报纸上使用。

(3)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

特点:注重分析、引申与生发;形式自由,手法灵活;可以加标题,也可以署名。

26.什么是专栏评论?专栏评论的特点、类型?

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也包括当今电台、电视台专门栏目中的评论。)

特点:①具有群言性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③富有鲜明的时代感

类型:按形式品种可分为专栏小言论、论坛评论、经济漫谈、思想杂感。

按作者组成可分为群言专栏、集体专栏和个人专栏。

27.什么是论坛评论?它的优势是什么?

论坛评论是一种群言型的和风细雨式的为读者易于接受的针对性、思想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署名评论。

优势: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法;便于输入新闻性事实材料作为由头和论据;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便于就不同的见解展见探讨和商榷。

28.专栏小言论的特性?

群言性、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

29.杂文有哪些特点?

(1)文艺性的政论

杂文兼有政论和文艺的因素。专栏评论的一种类型。思想领域中匕首、投枪式的轻武器。

(2)强烈的战斗性

①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

有感而发,对现实生活作出敏锐的反应。战斗性极强的文体,舆论监督的轻武器。

②爱憎分明的态度

旗帜鲜明地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立足于正确的舆论导向。

(3)生动泼辣

①逻辑性和形象性的统一

针对社会生活中典型的事件和问题进行形象说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和结合。

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尖锐泼辣,内容充实。幽默讽刺,妙趣横生。注重争论,讽刺而不谩骂。

(4)简洁精辟

①言之有物,画龙点晴

笔法如行云流水,巧妙地点破主题。画龙点晴,直指问题的实质。

②简短而有骨力

思想精辟,文字简洁,两者相得益彰。精雕细刻,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30.为什么说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

杂文既包含政论的因素,又包含文艺的因素。它既要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要有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在表现方法上,又要善于运用艺术的形式和方法,把逻辑的说明力和形象的感染力结合起来。也可以说,杂文、杂感、杂谈、随笔等,者是新闻评论领域中的一种类型。由于这类文章一般论题集中,篇幅简短,多具有由小见大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思想政治领域中的一种轻武器,无论表彰先进,或是纠正时弊,都可以轻便灵活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31.述评与新闻综述有什么区别?

新闻述评与新闻综述虽然在形式上较为接近,但二者的实质是不同的。

首先,从体裁上说,新闻述评发球新闻评论的范畴;新闻综述履于新闻报道的一种。

其次,从传播目的上看,新闻述评既要报道新闻事实,又要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但述的目的是为了评,为评服务。也就是说,新闻述评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事实,表明立场、主张;而新闻综述则是以向受众告知新闻事实为主要目的。

最后,从文体特征上看,新闻述评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分析和评价事实,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新闻综述的主要特点是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的叙述。

32.述评的基本特点?

(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33.试述广播评论的特点?

(1)短小精悍 (2)浅显明快 (3)平易近人 (4)上口动听

34.什么是电视评论?电视评论的表现特点?

电视评论是电视台制作播发的、以画面和声音表达内容、面向观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看法和见解的新闻评论。

特点: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

35.简述电视评论的符号系统及各自的表现功能?

电视评论和符号系统,包括视觉符号——画面、屏幕文字;听觉符号——同期声和解说词。

(1)画面。画面在电视评论中可以起各种作用,但主要是提供富于实证力的论据。

(2)同期声。电视评论中的同期有两种:一种是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一是访谈的同期声。

(3)屏幕文字。屏幕文字除了用作标题外,还具有提示、强调、补充、说明等多种功能。

(4)解说词。录像评论中的解说词,是与同期声相对应的声音符号形态。

推荐第4篇:新闻评论写作

上篇

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三、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其具体内容 (重点)

一、新闻性

1、现实的针对性:它的内容是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包括人民群众中的某些热点、难点问题发表意见。

2、强烈的时效性: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形势,及时提出问题,不失时机地对某些重要事件和问题作出反应或表明态度。

二、政治性

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2、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

三、群众性

1、面向广大受众

新闻评论的内容,应当是广大群众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它提出的问题应当是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又是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的。即使是专业性的新闻媒介,在宣传上也要尽可能面向更大的范围的受众,以求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2、吸引群众参与评论工作

要求新闻媒介尽量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包括参加评论的写作。(这样可以使新闻评论拥有更广泛的作者,使评论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经常地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也更能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

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重点)

一、引导的作用

作为新闻媒介的重要宣传手段,新闻评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作出分析,可以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帮助群众明辨是非,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可以就群众中某些疑惑不解、莫衷一是的问题,为他们释疑解惑;还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为他们指明方向。

二、监督的作用

我们的新闻宣传要以下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正面宣传也应该包括舆论监督的内容,这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取得积极的社会效果。鞭挞假恶丑正是为了弘扬真善美。因此,新闻评论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这些不良现象和风气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这也正是为了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三、表态的作用

作为一种直截了当的发言方式,新闻评论可以代表新闻媒介对当前的重要事件和问题表明态度。这是符合广大受众的需要的。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面临某些重大事件的时候,人们总是希望知道新闻媒体的看法,听到它们的声音,了解事件的真相,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问题的实质,从而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评论的作用尤为重要。对于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有时还可以通过发表评论的方式,表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

四、深化的作用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决定了它要尽可能从思想、政策、理论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应局限于就事论事。我们说新闻评论要善于务虚,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摆事实和讲道理结合起来,说明事物的实质和意义。

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三、立论的基本要求 (考核重点) (1)立论的正对性

①针砭时弊,对症下药。②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③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2)立论的新颖性

①论题的新颖 ②见解的独到 ③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④选择新的立论角度 ⑤交锋中闪现亮点 (3)立论的准确性 (4)立论的前瞻性

①重提示②洞察力③预见性

四、选题和立论的前提——调查研究 重点 ★ 调查研究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1、博闻善学,注重知识、材料、情况的积累。

2、博采众议,多谋善断。经常到实际生活中去了解情况,向干部和群众请教,同他们一起讨论研究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解决的办法,以便集思广益、多谋善断,才有可能写出好评论来。

3、注意阅读记者、通讯员和读者的来稿来信,从中获取各种信息,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以及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经常钻研党和政府的政策、决定和有关文件。这样做有助于了解形势,掌握政策,明确指导思想,有助于立论的准确和新颖,克服主观和片面性。

5、专题调查研究。大凡出色的评论和有出息的评论家,都重视结合自己的评论任务和研究专题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包括研究有关的资料和深入实际直接调查,从而充分的掌握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使立论建立在事实求是的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标题

第一,评论标题功能的具体表现 重点

1、概括论题范围。在评论标题中概括论题范围和评析对象,让受众通过标题清晰地了解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议论的问题。

2、昭示中心论点。直接表明其中心论点和主要见解,使其最有价值的内容—思想、观点和看法凸现出来。

3、表明作者态度。对于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限不够明了的事物或问题,在评论标题中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意向,并以此体现评论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

4、吸引受众注意

借住对评论中所涉及的事实的提炼、语言的锤炼以及表述角度与方式的变换等。 第

二、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标题的区别 考核重点

1、制作目的不同:新闻标题以提示主要的新闻事实和相关的重要信息为目的,以此吸引受众的兴趣;评论标题以提示论题或作者的见解、意向为目的,以此引起受众的关注或思考。

2、表现手法不同:新闻标题多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往往蕴含于事实的概括与表述之中,即使做出评论,一般也较为含蓄;评论标题往往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倾向,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3、结构方式不同:新闻(特别是消息)标题的结构较为复杂,常为复合型结构,主题与辅题(包括引题和副题)的组织方式较为灵活多样;评论标题的结构较为简单,多为单一型结构,只有一行主题,个别情况下有辅题,大都以副题的情况下出现。

4、写作要求不同:新闻标题在简练的同时一般较为具体,重在对新闻事实的恰当概括,实题较多,句式较为完整;评论标题相对较为抽象,重在对论题、论点的准确提炼,虚题较多,句式上较为灵活,在“炼字炼意”上要求更为严格。 第

四、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基本形式

1、单一式标题,又称单一型标题,是指只有主题、没有辅题的结构形式。(小型评论多用单一型结构如;小言论、编后和短评)

2、复合式标题,复合型标题,是指既有主题,又有辅题的标题结构形式,其中辅题又包括引题和副题两种。(引题出现的较少,副题较多,其主要任务是补充主题的内容或说明主题的观点,使题意更为全面和完整。连续式或系列式评论常用复合型标题) 第

五、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主要区别 考核重点

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

一、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重点 (1)论据和论点的结合

①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②正确处理好论据和论点的辩证关系

③掌握论证的具体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 (2)虚和实的结合

① 务虚性言论的虚实结合 ② 务实性言论的虚实结合 (3)破合立的结合 (4)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二、说理论述的操作方法 重点且细看

(1)据事议理的方法(依托式配合法、输入式融合法、夹叙夹议式糅合法)、(2)比较分析的方法(纵横比较法、对比法、类比法) (3)论辩交锋的方法(思想交锋、辩证的方法、批驳的方法) (4)算账说理的方法 (统计算账、推演算账、折合算账)

第五章 新闻评论的结构

二、评论的结构原则与评论的结构要求 重点

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2、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3、从不同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结构要求(布局合理;

2、层次清晰;

3、逻辑顺畅)

评论的结构方式 (1)归纳式结构

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结论的结构方式。 (2)演绎式结构

是一种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法。

(3)并列式结构

是一种将总论点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证的结构方式。

(4)递进式结构

是一种对论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的结构方式。

第六章 新闻评论的文采

新闻评论文采的含义 理解

主要指文风问题。文风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技巧问题,同作者的写作态度和思想作风也就密切的关系,也是作者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反映。

第七章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

第一、评论工作者修养的几个方面 重点

一、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1、提高政治觉悟(评论工作者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提高理论政策水平

1、掌握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2、加强政策观念(新闻评论工作的政策性。加强政策观念,提高政策水平,严格按党和政府的政策办事。加强法律观念和纪律观念。)

三、打好知识和业务根底

1、重视知识积累(①既懂政治,又学识渊博。②广泛的兴趣、丰富的知识。③目光四射,广为涉猎,勤于积累。)

2、提高业务水平(①掌握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②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和文字修养。)

四、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

1、深入调查研究(①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了解群众的呼声和要求。②带着问题进行调查。③调查研究和群众观点。)

2、作风艰苦朴素(①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作用。②不怕困难的刻苦精神。③严谨细致,力戒猎奇、追风倾向。)

第二、新闻评论工作者修养的重要性 重点

新闻评论工作能不能做得好,新闻评论的质量如何,能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评论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手段,评论工作者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他们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准确的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因此,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

1、提高政治觉悟(评论工作者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下篇

第八章 社论、评论员文章

第一、社论的含义与社论的重要地位

重点领会

社论(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

社论的地位: 同其他评论文体比较,社论的论题是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表态的。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是其他评论文体所不能替代的。 第

三、评论员文章的规格

重点

(1)它跟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

(2)就论题的重要性而言,一般说来,社论常常针对重大典型、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言,显得特别庄重。而评论员文章则偏重于论述局部性重要事件或问题,它的选题范围比社论要广泛而又具体些。

(3)社论通常是独立发表的,对于新闻报道的依附性不很明显,评论员文章除了少数发表外,则常常是配合或结合新闻事实或材料而发,依附性较为明显,也正因此,它格外要求配合及时,不失新闻性和时效性。

(4)评论员文章篇幅比社论要短些,介乎社论与短评之间,一般在千字以内。第

四、评论员文章的形式

重点识记

1、本报评论员文章

2、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3、观察家评论

第六、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写作要求

重点

一、精心写作,导向正确

二、面向广大的读者对象

三、文字表达庄重、通俗、平易

第九章 短评

第一、短评的含义

短评是一种简短而灵便的评论形式,在发表时有署名与不署名两种。(署名短评以个人身份发言,形式自由,手法多样。不署名短评代表媒介编辑部发言,是编辑部评论中比较短小、灵便的一种体裁。短评在运用时有两种形式:一为针对某一事物或问题发表的独立成篇的简短评论;一为配合新闻报道就实务虚、就事论理的短小评论。其中,配发式短评的运用更为经常和普遍。

二、短评各主要特点及其内涵

(1)短小精悍

短评应该短小精悍,这首先体现在篇幅的短小上,一般来说,短评的字数多在500字左右。短评的短小精悍还体现在评析内容的具体、立论角度的集中、结构的简约和文字的精练上。

(2)新鲜独特

短评的“新”,首先表现在选题更新鲜、及时,抓住最具时效性的新闻报道或新鲜事实做出分析和评价;其次表现在立论角度的新颖和观点的独到上,能够从新的视角观察事物,做出与众不同的分析并得出具有个性的见解和结论;此外还表现在引入新的论据,采用新的表述方式,使评论给人以新的信息和新的启迪等等。

(3)生动灵活

首先,短评的分析说理应该生动引人,议论风生,运用多种议论手法使文章富有生气;其次,短评的结构方式应灵活多样,依据不同的评析对象变换文章开头、结尾与谋篇布局;再有,短评的语言文字也应生动活泼,使文章在言之有物的同时短而有趣。

第三、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 (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 (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

第十章 编者按语

一、编者按语的功能

①提示说明;②评价表态;③提醒建议;④补充强调。 第

二、编者按语的性质和内容 (1)说明性按语的含义 考核点

说明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说明或提示性文字,用以介绍作者身份,交待事件背景,说明有关情况,表明刊载的目的等等。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兴趣,帮助人们了解及理解新闻或文稿。

(2)政论性按语的含义 考核点

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价或议论性文字,用以提纲挈领地点明报道的中心思想,传达最新的指示精神,划清是非界限和政策界限,或运用褒贬评议、引申生发等方式,通过个别启示一般。 (3)注释性按语

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中某些词语或资料所加的解释性文字,用以解释某些难懂的名词或术语,介绍文中所提到的某些资料的情况,帮助读者领会文意。 第

二、编者按语的形式及特点

(1)文前按语的基本特点 重点

①行文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报道或文稿的内容,只需直接提出编者的看法和观点。

②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不署名,也不拟制标题。

(2)文中按语的基本特点 重点

①与所依附的报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融合,编者可以直接评价、分析文中的内容和提法,议论的针对性很强。

②是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随时评点,使用方便,运用灵活,有助避免传播中的副作用。

③是文字简练、鲜明泼辣,与上下文衔接自然,便于阅读,易于理解,适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接受与理解。

(3)编后

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它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一种抒表情、联想与议论性文字。

第三、按语写作要求 考核重点 (1)立足依托,有所超脱 (2)配合及时,运用灵活 (3)文学精粹,点到即止 (4)态度鲜明,讲求分寸

第十一章 专栏评论

第一、专栏评论的特点

重点 (1)专栏评论具有群言型的特点 (2)专栏评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专栏评论富有鲜明的时代感 第

二、专栏评论的类型

(1)按形式品种划分:①专栏小言论②论坛评论③经济漫谈④思想杂感 (2)按作者组成来分:①群言专栏②集体专栏③个人专栏 第

三、专栏小言论的特性

重点 ①群言性②微型化③新闻性④形象感 第

四、论坛评论的优势和写作要求

重点

(1)在人称上,跟评论员文章通常采用第三人称的称谓方式不同,论坛文章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式。

(2)便于输入作者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新闻信息和事实材料作为理论的由头和论据,以增强言论的新闻性和吸引力。 (3)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

(4)便于就不同的或偏颇的见解展开讨论和商榷 第

五、经济漫谈专栏评论的写作要求

考核重点

(1)贴近经济生活

(2)有一点前瞻性见解

(3)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第六、赞誉式专栏评论的任务和要求

考核点

任务:通过对正面典型的赞誉评价,扶持正气,鼓舞干劲,表彰先进,倡导新风,肯定新鲜经验,唱响主旋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要求: 明确赞誉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对赞誉的对象理应怀有真挚的感情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③ 多侧面的选择赞誉对象。

第十二章 述评

一、述评的含义与述评的基本特点 考核点

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新闻述评。它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的边缘体裁

特点:①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②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③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二、述评的类型

考核重点

(1)工作述评

顾名思义是针对实际工作中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进行评述的。

(2)形势述评

是对国内外形势,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以及其他领域的形势的述评。

(3)事件述评

对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或某些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进行评述。(被评述的事件有时是关系全局,有时是某个地区或某一方面工作中发生的影响较大的问题。)

(4)思想述评

是评述当前思想领域中的事件和问题的,侧重于对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状况的分析。

三、述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重点 (1)论题新颖,选材精当; (2)即事明理,注重分析; (3)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第十三章 杂文(杂感、随笔)

第一、杂文的主要特点 考核重点 (1)文艺性的政论

(2)强烈的战斗性(①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②爱憎分明的态度) (3)生动泼辣(①逻辑性和形象性的统一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4)简洁精辟(①言之有物,画龙点睛②简短而有骨力) 第

二、杂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重点 (1)题材广泛,思想深刻;

①在广阔的领域严格选材。深刻挖掘主题,思想要深刻

②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着眼于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倾向 (2)形象说理,巧喻善比

①借助形象说理。选择典型、鲜明的形象

②巧喻善比。由实见虚,由此及彼 (3)突出重点,全面分析

①着眼重点,想到全局。既不能面面俱到,又要避免片面性

②实事求是,辩证分析。既切中时弊,又讲究分寸 (4)主题严肃,笔法灵活

①严肃而深刻的主题,灵活而幽默的论述

②杂文的形象性、知识性、趣味性

第十四章 广播评论

二、广播评论个性发展的制约因素 考核点 (1)广播的传播特点 (2)听众的状态 (3)政论性的两重性

(4)广播评论个性的发展方向 表现为:从广播的传播特点和听众状况出发,丰富和完美广播评论个性特点,使它能够在广播的传播条件下,尤其是在稍纵即逝、不易保存、不能微观选择的不利条件下,让平均接受能力较低的听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如果背离这个方向,那么广播评论在个性发展方面的任何努力,不仅都可能落空,甚至还可能陷于南其辕而北其辙的境地。

第三、广播评论的主要特点

①短小精悍;②浅显明快;③平易近人;④上口动听。 第

四、广播评论的独特形式 重点

第十五章 电视评论

第二、电视评论常用的形式 重点考核

(一)口播评论 指由播报者出图像、主要以口语表达的评论,是同录像评论相对应的一类电视评论的总称。 口播评论的种类

配合重要新闻播出的口播评论 以常设栏目播出的口播评论 兼具串联功能的口播评论

(二)录像评论 指同时运用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表现内容的电视评论,又称“图像评论”。 录像评论的表现优势: 画面的传真功能

多种符号的相互配合,融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于一体 录像评论的体裁选择

(三)电视新闻述评 新闻述评的特点

①缘事立论、因事说理 ②即述又评、述评结合 电视述评中夹叙夹议的三种方式: 解说词中的夹叙夹议

同期声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 画面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

推荐第5篇:新闻评论写作1

www.daodoc.com)——700门自考课程 永久免费、完整 在线学习快快加

入我们吧!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评论的内容应当( ) A.最能体现作者个人观点 C.是广大群众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 2.新闻评论选题和立论的关系是( ) A.两者相互独立,可以截然分开 B.一般情况下,先立论,后选题

C.选题为立论提供基础,立论赋予选题鲜明的思想观点 D.实践中,选题相同时,立论也相同

3.衡量新闻评论作品能否产生社会效应,能否促使事物发展的一项首要标准是立论是否具有( ) A.针对性 C.准确性

4.下列评论体裁中必须有标题的是( ) A.文前按语 C.电视述评

B.文中按语 D.主持人评论 B.新颖性 D.前瞻性 B.最具有时效性 D.最富有理论色彩

5.《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政府》、《早稻种了不收引出的思考》这两个评论标题主要体现了标题功能中的( ) A.昭示中心论点 C.表明作者态度

B.吸引受众注意 D.概括论题范围

6.与其他媒体评论标题相比,广播评论标题的特点是( ) A.结构、句式和语言运用上更为灵活多样 B.更简洁、平易、生动 C.更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 D.往往在正文播出后播放

7.新闻评论说理论述中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

第 1 页 www.daodoc.com)——改写昨日遗憾 创造美好明天!用科学方法牢记知识点顺利通过考试!

第 6 页

推荐第6篇:新闻评论写作笔记

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一、什么是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二、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关系(区别)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新闻报道主要是传播信息,提供事实,作者的倾向、情感、意见是包含在事实的叙述之中。它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新闻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它的特点是议论说理,直抒己见。

2、新闻宣传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要发表意见。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它们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相比,有哪些特点

新闻评论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从而团结人民、引导舆论,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1、新闻性

① 现实的针对性。立论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

② 强烈的时效性。对现实作出及时的反应。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

③ 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

④ 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

① 面向广大受众。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

② 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四、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1、引导的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的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的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

4、深化的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五、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关系

1、新闻宣传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正面宣传也应该包括舆论监督的内容,这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取得积极的社会效果,鞭挞假恶丑正是为了弘扬真善美。因此,新闻评论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和不正之风,对这些不良现象和风气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这也正是为了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2、我们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法律为准绳,以政策为原则,以事实为依据,着眼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强团结,维护稳定。既要对丑恶现象和腐败行为嫉恶如仇,又要掌握政策,以理服人;既要指出我们前进中的问题,又要分析问题的实质和产生的原因;既要反映人民群众的疾苦,又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鼓舞,看到希望。

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重点章)

一、什么是选题

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新闻评论来说,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

二、什么是立论

新闻评论的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诊断或结论。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三、论题从哪里来

新闻评论选题要求在于,它所评论的对象和范围应当是选择当前具有迫切意义的、有着普遍引导作用、又能配合整体的新闻宣传部署问题。为此,在选题时务必首先明确选题的根据,拓宽论题的来源。

其一,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这些不仅是选题的重要来源,而且有助于选题和立论体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赢得人们的重视。

其二,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三,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新闻性和时代感。

四、立论的基本要求

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作品,立论应具备这样的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

1、立论的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的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体现和增强立论的针对性:①针砭时弊,对症下药;②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③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2、立论的新颖性。①论题的新颖;②见解的独到;③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④选取新的立论角度;⑤交锋中闪现亮点。

3、立论的准确性。立论的新颖就以准确为前提,立论违背了准确性,就失去使人信赖的基础,甚至产生错误的导向,引起人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混乱。立论准确,舆论导向方能正确,方能为党和人民造福;否则,就会给党和人民带来祸害。准确性的具体要求表现在:①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论断、提法和分寸把握的准确;②论据和引语的准确;③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④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

4、立论的前瞻性。前瞻性指的是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去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立论的前瞻性表现在:重提示、洞察力和预见性。

这些要求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优秀的评论作品,总是将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

五、选题和立论的前提——调查研究(为何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选题和立论的前提在于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搞好调查研究。这是因为:

1、选题和立论都需要掌握政策和法律,了解实际情况,充分占有材料,而这些都离不开调查研究

2、正确的结论只能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唯有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避免和克服片面性,产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论断。

3、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去做,才能预防和医治主观和武断,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

4、写评论总是要了解读者对象,了解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有些什么思想疙瘩。而要掌握这一切,事先不作一番周密有效的调查研究,显然是不行的。

总之,调查研究是选题和立论的前提,也是选题和立论的途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标题

一、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标题的区别

以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的新闻报道与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的新闻评论,由于自身特点和体裁样式的差异,二者的标题在内容、形式、结构及制作要求上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为:

1、制作的目的不同。新闻标题以提示主要的新闻事实和相关的重要信息为目的,以此吸引受众的兴趣;评论标题以提示论题或作者的见解、意向为目的,以此引起受众的关注或思考。

2、表现手法不同。新闻标题多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作者的态度和倾向性往往蕴含于事实的概括与表述之中,即使做出评价,一般也较为含蓄;评论标题往往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倾向,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3、结构方式不同。新闻标题的结构较为复杂,常为复合型结构,主题与辅题的组合方式较为灵活多样;评论标题的结构较为简单,多为单一型结构,只有一行主题,个别情况下有辅题,大都以副题形式出现。

4、写作要求不同。新闻标题在简练的同时一般较为具体,重在对新闻事实的恰当概括,实题较多,句式较为完整;评论标题相对较为抽象,重在对论题、论点的准确提炼,虚题较多,句式上较为灵活,在“炼字炼意”上要求更为严格。

二、评论标题的主要(重要)功能

评论标题的功能有四个方面:

1、概括论题范围。在评论标题中概括论题范围和评析对象,让受众通过标题清晰地了解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议论的问题,是评论标题的一个重要功能。

2、昭示中心论点。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新闻评论,用标题的形式直接表明其中心论点和主要见解,使其最有价值的内容——思想、观点和看法凸现出来,是评论标题的第二个重要功能。

3、表明作者的态度。对于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限不够明了的事物或问题,在评论标题中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意向,并以此体现评论的是非判断的价值判断,是评论标题的第三个重要功能。

4、吸引受众注意。评论标题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受众的注意,调动他们阅读(或收听、收看)评论正文的兴趣,这也是评论标题的第四种功能。

三、评论标题的要求(评析)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闻评论标题的各种功能,在制作过程中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题文一致。评论标题所概括的论题、所提炼的观点、所涉及的事实等应与评论的内容相一致。

2、意向鲜明。对评论所分析的事物或议论的问题,标题中应有较为鲜明的是非判断或价值判断。

3、言简意赅。评论标题的句式要简洁,文字要精炼,题义要深刻耐读。

4、生动引人。运用多种拟题手法和修辞手段,使评论标题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生动引人的方法:

⑴ 转换句式、语气,改陈述句为假设、疑问、感叹;

⑵ 活用成语、俗语,包括直接引用和变化引用(易字法和谐音法);

⑶ 巧用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双关、对照、回环。

四、运用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分析修改一两篇评论标题

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重点章)

一、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

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是:

1、论据和论点的结合。这是新闻评论说理论述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实践表明,新闻评论的说理和论述唯有体现论据和论点的统一,才具有说服人的力量。

2、虚和实的结合。在评论写作中,虚和实是矛盾的统一。虚是指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实是指事实、实践、业务、材料。人们常说的新闻评论要善于务虚,指的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事实和矛盾进行分析和说理。

3、破和立的结合。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破与立是辩证的统一。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破立统一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正面立论的评论,需立中寓破;二是以批驳错误观点为主的评论,则需破中有立。

4、严肃和生动的结合。严肃和生动结合是一条不容忽视的说理论述的原则和要求。作为严肃的文体,文字很容易导致枯燥乏味,让读者提不起兴趣。所以在论述时特别要讲究生动形象,务求体现严肃的论题与生动风趣的表述的结合,体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体现抽象的论述与具体形象的文字表现的结合。

二、论点和论据

1、所谓论点,就是指作者对所论述的论题的见解、主张和所持的立场和态度。

2、在评论写作中,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材料,就是说明论点的证据,就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

3、评论的论据主要包括两大类:

① 事实性论据,包括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论点的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事,以及历史资料、统计数字等。

② 理论性论据,包括经典作家所揭示的业经实践证实为人们所公认的有关结论、论断、理论、原理;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现行的法令、条例;科学的定理和法则;公认的道德规范;古今中外带有哲理性的格言、谚语等。

③ 除此之外,还有以故事、典故为论据的。

4、在运用论据时,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论据务必正确、真实、恰当,具有典型性和科学性;二是选择论据要考虑写作的背景和读者的特点。

三、论据和论点是怎样统一的

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就是全面掌握材料,“求是”就是从占有的大量材料中研究事物的内部联系,掌握其规律。坚持了这条原则才能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也才能使论据和论点的统一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其次,正确处理好论和论点的辩证关系。在评论写作的构思阶段,对待材料和论点的正确态度是材料在先,论点在后,从充分的材料中引申出论点。由构思进入表述阶段后,论点处在统率地位,论点要统率论据,论据要为论点服务。因此,论据不在多而贵在精。力求置论据于论点的统率之下,寓论点于论据的分析之中,使论据和论点恰当地融合起来。

再次,掌握论证的具体方法,有助于论据和论点的统一,增强说服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和反证法。

四、为什么写评论采用事例来证明论点(例证法)是一种有效的论述方法

一种观点、一个结论,往往是通过许多事实得来的,所以发现并抓住事实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提示出事实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从而证明论点,自然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事例要真实、典型、有代表性,引用古代事例尤需切合现实情况;二是要注意提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辅以切实的分析和说理,防止观点加例子的简单化和表面化倾向。

五、为什么说虚实结合是评论写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方法

新闻评论从宏观上看,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务虚的,另一类是务实的。但是,实际上虚和实是对立的统一,两类评论尽管侧重点不同,却都需要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现象和本质的结合,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政治和业务的结合。也就是说,说理论述应当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论述具体的工作问题和业务问题时,不能就事论事,而要透过具体的业务问题,从党的方针政策和思想方法、工作作风的高度做出分析。在论述理论政策性的问题时,不能空泛议论,而要联系当前的工作实际和读者的思想实际,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说明。

只有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才能有助于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

六、严肃与生动结合的途径和要求(分析一篇言论,指出严肃生动结合得怎样)

1、由事入理,事理相融

2、平易近人,理情并茂

3、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渗透,使思维的缜密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

七、说理论述的操作方法(评析)

1、据事议理的方法。(运用依托配合法或输入式融合法写一篇短评或小言论)道理、结论总是从客观事实当中,从实践经验当中引申和概括出来的。因此,要把道理说明白,容易让人接受,就得依靠具体的事实材料。

据事议理操作方法:①依托式配合法:配合新闻报道依托新闻事实;②输入式融合法:直输作者见闻为由头和论据;③夹叙夹议式糅合法:多层次地即在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体现出事理融合的要求。

2、比较分析的方法。(用比较分析法从身边感人事例分析改革必要性)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的比较和具体分析来论证或说明论点。

比较分析的具体化方法:①纵横比较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历史地全面地认识现实,发现事物内部联系的科学的分析方法;②对比法:将相反、相对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论述,以形成是非得失的对照和高低优劣的反衬,进而在相互联系和比较中展开由表及里、有破有立的分析说理;③类比法:将有相似特点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将它们的共同实质形象而又机智地显示出来。

3、论辩交锋的方法。(分析一篇言论在论辩交锋时采用什么方法)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论辩交锋的具体方法:①思想交锋;②辨正的方法;③批驳的方法。

4、算账说理的方法。(用推演算账法论证节约时间的重要性或浪费时间的危害性)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物作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提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的方法。

算账说理的功能:一是帮助提出问题;二是有助于说明和论证论点;三是增强言论的文化内涵;四是使抽象道理生动形象。

算账说理的操作方法:①统计算账;②推演算账;③折合算账。

八、为什么要论辩交锋

1、论辩交锋就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2、写批驳性的评论文章,自然要展开论辩交锋,即使写正面立论性的评论也往往离不开论辩交锋。不经过论辩交锋,不把有关的模糊观点、片面认识和错误观点加以澄清和匡正,正确的观点是立不起来的,更难以深入人心。

3、就评论写作本身规律来看,也需要论辩交锋,敢于并善于思想交锋,正是评论能否达到透彻说理的一条有效途径和技巧。文章触及的对立面,自然就要思想交锋,就要面对面地展开论辩和商榷,就要从正面提出充分的理由和论据,论述也就能够从事物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有起有伏,善破善立,从而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

九、论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二是严格区分矛盾的性质,实事求是地区别对待。

三是划清政策界限,防止“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

四是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十、为何说破和立的结合在说理论述中有重要意义

1、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破与立是辩证的统一。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

2、评论要说理,就得破除一种观点,树立一种观点。为了树立正确的观点,就得澄清模糊的观点,纠正片面的认识,反对错误观点和倾向;为了批驳错误观点,也需要阐明正确的主张。

3、就评论写作本身的规律来看,为了深化说理,也需要破和立的结合。文章有了对立面,论述就能从事物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从而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

第五章 新闻评论的结构(重点章)

一、评论的结构原则

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评论的结构布局应考虑文章的具体内容,根据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的实际情况、内在逻辑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围绕论题和中心论点组织安排材料及观点的前后顺序。

2、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评论的结构布局要考虑受众的实际状况和需要,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认识规律和心理需要来安排评论的逻辑思路和篇章结构。

3、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评论的结构布局要适合体裁的特点,也要体现作者的特色和风格。在遵循评论的基本原则和写作规律的前提下,在开头、结尾和谋篇布局上显示作者的个性特征。

二、评论的结构要求(评析)

事实证明,好的新闻评论作品,其结构应符合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1、布局合理。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详说什么略说什么,选择哪些材料和观点,它们之间如何配合、衔接与过渡等等,以使文章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总体布局恰当合理。

2、层次清晰。合理安排评论各部分、各段落间的层次关系,可以使评论的结构“纲举目张”,层次分明。

3、逻辑顺畅。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新闻评论,应讲求其结构布局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既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

三、评论的结构方式(分析一篇评论的结构方式)

1、归纳式结构。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总论。

2、演绎式结构。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

3、并列式结构。将总论点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分别进行论证。

4、递进式结构。对论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

四、评论的开头的要求与形式(评析)

1、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也应该在文章或节目的开始部分就抓住受众,吸引他们的注意,引发他们的兴趣。因此评论的开头要求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开头的形式:①摆出结论;②提出问题;③亮出靶子;④交待意图;⑤由事入题。

五、评论的结尾的要求与形式

1、评论的结尾的基本要求是简短有力,不落俗套,即不要拖泥带水,避免空话、套话。

2、结尾的形式:①呼应开头;②作出结论;③提出呼吁;④引发思考;⑤举一反三。

六、运用评论开头、结尾的基本写作要求写作一篇评论

第六章 新闻评论的文采

一、新闻评论如何写得有文采(评析)

为了把评论写得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又在说理论述上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根据新闻评论的特点,在语言和文风上需要首先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学习和实践。

1、深入浅出

①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明白晓畅的论述相结合;要对所评论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有充分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

②了解群众的特点和要求。掌握群众的认识规律和理解能力;联系群众的切身经验讲道理。

③运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语言表现实际生活,通俗而生动;反对艰深晦涩,故作斯文;避免空话、套话和各种八股腔。

2、形象说理

①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论据和由头的形象性;由近及远、由实及虚、由具体到抽象的说理方法。

②形象化的语言。深入观察生活,选取恰当的形象;用形象化的笔法和语言描绘客观事物,突出其特点。

③巧用诗文典故。运用成语典故和古代诗文中富有哲理的形象;弄清原意,运用恰当。

3、以情动人

①有感而发。有所为而作和有所感而发;或爱或憎的态度,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由深切感受而流露的真情实感。

②寓感情于形象。形象的感情色彩;通过形象表达作者的感情;用具有感情色彩的形象打动观众。

③修辞手段的活用。修辞手段的运用和评论的感情色彩;语气的变换,句式的活用,含蓄、幽默的笔法。

4、要言不烦

①道理实在,言之有物。说真话,讲真理,实实在在地讲道理;摒弃空话、套话;反对虚张声势、哗众取宠。

②论题集中,篇幅适度。思想明确,论题集中,行文语气集中;简洁精粹,长短适度。

③字斟句酌,语言规范。炼意,炼句,炼字;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二、分析一篇新闻评论的语言文风特色

第七章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

一、新闻评论工作者具备哪些修养(素质或要求)

1、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①提高政治觉悟。评论工作者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提高理论政策水平

①掌握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加强政策观念。新闻评论工作的政策性;加强政策观念,提高政策水平,严格按党和政府的政策办事;加强法律观念和纪律观念。

3、打好知识和业务根底

①重视知识积累。既懂政治,又学识渊博;广泛的兴趣、丰富的知识;目光四射,广为涉猎,勤于积累。

②提高业务水平。掌握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和文字修养。

4、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

①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了解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带着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研究和群众观点。

②作风艰苦朴素。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作风;不怕困难的刻苦精神;严谨细致,力戒猎奇、追风倾向

二、评论工作为什么要重视知识积累

1、新闻评论的写作,也是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新闻评论的对象很广泛,涉及许多不同领域,这就要求评论工作者具有广泛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

2、现代科学的发展十分迅速,出现了不少新的学科,新的知识也不断增加,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涉猎的范围。对新鲜知识的掌握和吸收,可以帮助我们突破某些旧的思想方法的束缚,发挥创造性。

第八章 社论、评论员文章

一、什么是社论

社论(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

社论的论题是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表态的。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是其他评论文体所不能替代的。

二、党报社论何以具有权威性

党报社论的权威性源于:

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

2、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

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

4、在传播渠道方面的独特优势。

三、社论、评论员文章的类型

按论述方式和方法分类,社论、评论员文章大体可分为五种类型:阐述型、启迪型、评介型、论辩型、礼仪和纪念型。

四、为何精心写作是一项重要任务

1、社论,尤其是党报社论,是党的喉舌,具有权威性。

2、只有精心写作才能发挥社论重要的和正确的导向功能。

3、集体研究。

4、从草稿到定稿,执笔者要精心构思、认真写作和修改。

5、党委书记要参与或主持整个写作工程,直到最后审阅定稿。

6、实践表明,若干写得较为成功具有一定权威性或文献价值的重要社论,正是通过这样的严格途径而面世的。

五、如何增强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可读性

1、正确地运用人民群众的活生生的语言来写作。

2、适当地引用富有哲理的谚语、格言、成语等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言语、词汇。

3、适当地穿插运用散文的笔法,力求把抽象的道理或事物矛盾讲述得浅显明了、文情并茂、事理融合、平易近人。

六、分析《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的写作特点

第九章 短评(要求会写作短评,依托新闻报道配写)

一、什么是短评

1、短评是一种简短而灵便的评论形式,在发表时有署名与不署名两种。

2、署名短评以个人身份发言,形式自由,手法多样,随着专栏评论的发展,近年来逐渐纳入各种评论专栏之中,单独发表的已不常见。

3、不署名短评代表媒介编辑部发言,它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就现实生活或实际工作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发表议论和看法。

二、短评的特点

短评的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短小精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结构简单,文字精炼。

2、新鲜独到。选题新鲜,见解独到,角度多样,讲求时效。

3、生动灵活。说理生动,文字活泼,形式多样,运用便捷。

4、重在分析。就实务虚,缘事议理;依托个别,指导一般。

三、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好的短评,应力求做到“言近而旨远,词约而意深”,这就要求短评在写作时注意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分析精当。

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精心开头,简化结构,紧扣报道,理从事出。

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由点及面,提炼升华,补充深化,借题发挥。

第十章 编者按语(运用写作要求,为新闻报道配写编后,文前按语;说明性、政论性按写)

一、什么是编者按语

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是新闻媒介的编者专用及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二、按语的功能

编者按语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提示说明

2、评介表态

3、提醒建议

4、补充强调

三、编者按语的形式及特点

如果以编者按语在编排过程中与新闻报道或文稿所处的位置为分类标准的话,编者按语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即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和编后。由于编排的位置不同,使这三种按语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特点:

①行文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报道或文稿内容,只需直接提出编者的看法和观点;

②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不署名,也不拟制标题。

2、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特点:

①与所依附的报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融合,编者可以直接评价、分析文中的内容和提法,议论的针对性很强;

②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随时评点,使用方便,运用灵活,有助于避免传播中的副作用;

③文字简练、鲜明泼辣,与上下文衔接自然,便于阅读,易于理解,适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接受心理。

3、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与前两种按语有着不同的特点:

①发表形式上不同,位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结构更为完整,可以有标题,也可以署名;

②写作要求上不同,写法上更接近随感或短评,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也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③功能上侧重点不同,文前多起强调、提示作用;文中多起注释、点拨作用;编后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发的作用。

④运用上灵活多样,不仅可以配合新闻报道或文稿,图片、图表、漫画等也可以配写编后。

四、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按语是新闻评论各类体裁中篇幅最短、依附性最强的一种,其写作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立足依托,有所超脱。以新闻报道为主要依据,有所提炼、评介、补充或升华。

2、配合及时,运用灵活。迅速对报道或文稿做出评价与分析;注意不同按语形式的灵活运用与配合使用。

3、文字精粹,点到为止。按语的文字简洁明了,词约意深;议论焦点集中,点到即止。

4、态度鲜明,讲求分寸。鲜明地表达编者对新闻或文稿的态度和倾向;褒贬适度,分寸得当。

第十一章

专栏评论(要求会写作专栏小言论)

一、什么是专栏评论

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也包括当今电台、电视台专门栏目中的评论)。

二、专栏评论的特点

专栏评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群言性。以个人身份发表见解,自由活泼,畅所欲言;语气上平易近人,亲切感人。

2、稳定性。栏目相对固定,体式相近,版面位置、篇幅大小趋于稳定。

3、时代感。一是重视对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思想问题发表意见;二是善于敏锐发现并抓住富有时代特点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变化、新矛盾、新精神及时发表评论。

三、专栏评论的类型

1、按形式品种来分,可分为专栏小言论、论坛评论、经济漫谈、思想杂感。

2、就作者组成来分,可分为群言专栏、集体专栏和个人专栏。

四、小言论的特性

群言性、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新闻性是本质的基本的特性。

五、论坛评论的优势和写作要求

论坛评论以个人名义自由撰稿,发表己见,在写作上形成了它的若干优势和要求。

1、在人称上,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式。有助于克服或避免自上而下指令式的生硬语气,有利于促进作者与读者间的平等交谈和亲近感。

2、便于输入作者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新闻信息和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由头和论据,以增强议论的新闻性和吸引力。

3、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作为思想性导向性较强的论坛评论,贵在理论上启迪人们的心扉,升华人们的认识。

4、便于就不同的或偏颇的见解异型探讨和商榷。有助于深化认识,启迪思路,发挥论坛的民主气氛。

六、什么是经济漫谈

经济漫谈作为专栏评论中的重要品种,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新闻性与政论性相结合的短小精悍的署名经济评论。

七、经济漫谈专栏言论的写作要求

1、贴近经济生活

2、有一点前瞻性见解

3、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八、今日谈式的小言论;论坛评论(千字);简析《人民日报。今日谈》赞誉式小言论。

第十二章

述评

一、什么是述评

述评又称记者术语或新闻术语。它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二、述评与新闻综述的区别

新闻综述虽然在形式上接近于述评,但它是以向受众告知新闻事实为目的,主要特点是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它客观地报道事实,一般不进行评论。有时通过提供信息的方式,转述有关人士的见解和看法,也是以客观报道的形式出现。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有时有一些说明或议论的文字,也是为综合性的叙述服务的。

述评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它主要是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分析和评价事实,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三、述评的优势

1、述评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职能于一身,既及时报道新闻事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又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和意义,指明事物的发展方向。

2、述评叙事和说理兼而有之,使读者既可以得到必要的信息,又可以了解作者对这些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的分析和探讨。

3、评述结合,更符合人们阅读和视听的需要。

四、述评的基本特点

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五、述评的类型

从述评的内容来看,分为工作述评、形势述评、事件述评、思想述评。

六、述评写作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分析述评写作特点)

1、论题新颖,选材精当

2、即事明理,注重分析

3、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第十三章

杂文

一、鲁迅与杂文

1、鲁迅是杂文写作的大师。

2、鲁迅的杂文是我国现代杂文的典范。

3、鲁迅的杂文论战性的比较多,对敌斗争的比较多,这是由当时的形势所决定的。

4、鲁迅杂文的特点主要在于从实际出发,根据形势和斗争的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灵活的笔法,坚定地进行斗争。

二、杂文的主要特点(分析一篇杂文的写作特点)

1、文艺性的政论

杂文兼有政论和文艺的因素。专栏评论的一种类型,思想领域中匕首、投枪式的轻武器。

2、强烈的战斗性

①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有感而发,对现实生活作出敏锐的反应;战斗性极强的文体,舆论监督的轻武器。

②爱憎分明的态度。旗帜鲜明地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立足于正确的舆论导向。

3、生动泼辣

①逻辑性和形象性的统一。针对社会生活中典型的事件和问题进行形象说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

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尖锐泼辣,内容充实;幽默讽刺,妙趣横生;注重争论,讽刺而不谩骂。

4、简洁精辟

①言之有物,画龙点睛。笔法如行云流水,巧妙地点破主题;画龙点睛,直指问题的实质。

②简短而有骨力。思想精辟,文字简洁,两者相得益彰;精雕细刻,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三、为何说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

杂文既包含政论的因素,又包含文艺的因素。它既要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要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在表现方法上,又要善于运用艺术的形式和方法,把逻辑的说服力和形象的感染力结合起来。

杂文一般论题集中,篇幅简短,多具有由小见大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思想政治领域中的一种轻武器,无论表彰先进,或是匡正时弊,都可以轻便灵活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四、主题严肃,笔法灵活

1、严肃而深刻的主题,灵活而幽默的论述

杂文要革故鼎新、激浊扬清,主题要严肃而有深刻隽永的意味。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和论述方法却是灵活多样的,笔法不拘一格。

2、杂文的形象性、知识性、趣味性

杂文的形象性、知识性、趣味性应当是结合在一起的。

杂文中的形象,不仅使文章生动而有风趣,有时还能给人以知识;杂文的知识性,对读者起了“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的作用,它的内容同样可以正面阐述某种道理,针砭时弊,激浊扬清。

杂文应当写得有风趣,幽默是作者的智慧和乐观主义战斗精神的表现,所以,杂文的战斗性和趣味性是统一的。

第十四章

广播评论

一、广播传播的特点(优势和劣势)

1、优势:①更为方便、快捷;②几乎不受接受者的文化程度的限制;③声音的直接表现力是文字望尘莫及。

2、弱点或劣势:①稍纵即逝,过耳不留,只能即时听知;②不易保存,多次转述容易“走样”,甚至截然相反;③听的人不拥有选择权,不易把握重点,因而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二、广播评论的特点(分析一篇广播评论)

广播评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项:

1、短小精悍。为了适应听众专注收听的耐久力,不仅要求短而有物,而且要求短而易知,力求省意,不能一味省文。

2、浅显明快。照顾多数听众的接受能力,除了语言通俗、口语化,还要:

①运用听众熟悉的事实和其他材料证明和说明论点;

②调动各种表现手法为简单明白说理服务;

③表达简洁明了,包括叙事有条不紊,说理脉络清晰,诊断超载了当。

3、平易近人。要求:以平等的态度说理;从听众最关心的角度说理;带着感情说理。

4、上口动听。这是由声音传播决定的特点。需要提高语言素养、语言技巧,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端正评论的文风,其中包括:

①坚持语言规范化、通俗化、口语化的原则。规范化是根本;

②力求语言的内在美、声音美、韵律美。内在美是基础,指文明用语;

③坚持语、文一致的表达原则。

三、录音评论

1、录音评论是以音响为表现内容的必要材料或手段的广播评论形式。

2、运用音响是录音评论同其他广播评论形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

3、录音评论的音响取向。录音评论中的音响材料是作为论据的一部分存在的,主要起支持和说明论点的作用;而录音报道中的音响,则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它同叙述语言融为一体,共同表现或再现新闻事实的全貌。

4、制作录音评论的关键环节。采制录音评论,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①根据证明和说明论点的需要,精心选择、剪裁音响,使之成为整个论述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②严格划清论点与论据的界限,防止把采访对象表达自己看法的录音讲话,与表达评论主体对于事物看法的论点混同起来;

③恰当处理音响与论述语言的关系,既保持论据的完整性,又使它与论点榫卯相应。

四、广播评论的论述语言

1、广播评论的论述语言指的是广播评论中的同音响相对应的语言,是评论主体用来表达内容的所有话语。

2、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在广播评论中,论述语言有五种表现功能:①表达论点;②叙述论据;③表现论述的逻辑关系;④解释和说明;⑤补充、完善音响材料。

五、音响的基本类型

音响有多种分类标准。在广播评论中常用的音响,大致可以按两个标准来划分:

1、按音响的来源,可分为伴随事物发生和因采访发生的两种。

2、按音响在评论中的作用,可分为:①直接表现或说明事物的主体音响;②表现事物存在条件的环境音响;③表现事物过去情况的背景音响。

六、音响的表现优势和局限

1、音响在广播评论中的表现优势主要在于:

①增强论述的客观性,赋予它以事实胜于雄辩的表现效果;

②增强论述的可信性和权威性,赋予它无可怀疑的说服力;

③增强论述的现场感和交流感,赋予它比语言叙述更强的感染力。

2、音响也有它的局限:

①伴随事物发生的现场音响不以主观意愿为转移,倾向性不鲜明,有的甚至以噪音形态出现;

②因采访发生的音响依赖受访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时还受方言限制;

③某些暴露性的音响,可能影响收听效果,甚至产生副作用;

④相当一部分音响本身不能独立表情达意,需要论述语言补充和完善;

⑤有些现场音响和隐蔽性的音响,还需要克服采录方面的困难。

所以,音响固然可以为广播评论增色,但并非任何音响都可以运用于广播评论,更非有“响”就好。如果忽视它的局限,任意运用,那就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

七、恰当处理论述语言和音响的关系

1、坚持两个原则:音响少而精的原则;论述语言以说理为主的原则。

2、协调论述语言和音响的关系,取决于是否善于利用论述语言,能动地驾驭音响。

3、做好论述语言的声音转化工作,务必紧紧围绕增强声音表达效果这一目标。

①文字表达坚持“我手写我口”。

②口头表达力求准确表情达意。

第十五章

电视评论

一、电视评论的概念

作为一个专业术语,电视评论是电视台制作播发的、以画面和声音表达内容、面向观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看法和见解的新闻评论。

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

2、电视评论是面向广大观众的新闻评论。

3、电视评论是电视媒介的新闻评论。

4、电视评论涵盖多种多样的评论形式。

二、电视评论的特点

电视评论的本质属性,是电视传播方式和新闻评论体裁特征的紧密结合。从这一本质属性出发,电视评论的基本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项: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

三、电视述评及其特点

电视述评是新闻述评在电视中的具体运用,是以声画结合的方式体现缘事立论、因事说理和既述又评、述评结合基本特点的录像评论形式。

四、电视述评的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是新闻述评的基本表现方法。电视述评中的夹叙夹议大致有三种方式:

1、解说词中的夹叙夹议;

2、同期声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

3、画面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

五、电视评论的符号系统

电视评论的符号系统,包括视觉符号——画面、屏幕文字;听觉符号——同期声和解说词。它对于符号有特殊要求和处理方式。

1、画面的类型和表现功能。电视评论中的画面,按表现功能分为三类:

①口播评论的画面:表现功能同播送人对于评论内容的理解和调动非语言的能力成正比。

②再现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画面:增强论述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吸引视听的强有力的表现功能。

③再现访谈过程的画面:画面与声音相互配合,强化了语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同期声的种类和表现功能。

①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不以采录者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具有强烈的客观性。

②访谈的同期声:以受访人的同期声作论据,可以增强论据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3、屏幕文字。属于视觉符号,除了用作标题外,还具有提示、强调、补充、说明等多种表现功能。

4、解说词。按解说场合分为现场解说和非现场解说;按同观众见面的方式分为出镜解说和画外音。解说词与同期声的区别:

①解说是评论主体的声音;

②解说主要功能是随着话题的展开适时评点、提示事物实质,阐述评论主体对于事物的看法,以及说明、解释画面和同期声。

六、录像评论发挥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

发挥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需要着重注意三个问题:

1、突出论述语言的揭示功能。

2、确切理解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

3、正确理解论述语言的完整性。

*评论写作要点

一、短评:短小精悍、新鲜独特、生动灵活、重在分析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

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 ①开头开门见山、不落俗套 ②开头紧扣报道、传递感情 ③行文长话短说

④句式简洁、文字精炼

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报道的引申、补充)

二、小言论:群言性、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

1、善于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2、视角要宽些、深些、新些

主流中见支流,洞察矛盾苗头,多从侧面探求。 *写评析文章从何下手 从六方面评论

一、评论选题

1、时机性(快、新),时宜性

2、是否抓住社会焦点或冰点(关注度)

3、时效性(现实、普遍意义)

4、是否是宣传的需要(代表性、典型性)

5、与百姓是否贴近,所关心的

6、选题能否小中见大

二、评论立论

1、是否抓住问题的实质

2、是否新颖(新视角、独辟蹊境、思考独到)

3、是否抓住最新动态(社会动态、宣传动态)

4、判断是否准确,具有说服力

5、是否抓住规律和趋势

6、能否比较容易让读者把握规律 7立论与使用材料相符合

三、评论标题

1、标题是否与文意(正文)相结合

2、标题的是否明确,会不会被误解

3、能否吸引阅读和思考

4、在修辞上有什么特色

5、是否有新意

四、评论说理论述

1、运用什么样的论述方式

2、论证方式是否和材料有机结合

3、采用这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样优点与其它论证方法有什么样的优点

4、说理是否透彻,是否符合说理逻辑和常识

5、有新意、深意

6、说理方法能否被受众所了解、接受

7、说理做到有理、有利、有节(节制、不走极端),说理判断是否明确

五、评论文采、语言

1、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2、是否深入浅出,寓情于理

3、文字是否具有准确性和生动性

六、评论结构

1、运用什么样的说理方式,体现什么特点 如:

归纳式:材料充实,说理,把握观点 递进式:层层深入,说理,把握观点 并列式:思路开阔,考虑周到

2、布局合理,轻重详略得当

3、是否做到层次清晰,思路明确

4、是否做到逻辑顺畅

5、结构是否紧凑、完整

6、开头:是否开门见山或引而不发„„

7、结尾:是否有深意,观点,首尾响应

1.什么是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的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2.新闻评论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表现在哪里?

新闻评论是社会舆论的集中反映,又反过来有力的引导社会舆论。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作用表现为:①引导的作用 ②监督的作用 ③表态的作用 ④深化的作用

3.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中的地位与区别?

(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2)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直抒已见。

(3)新闻报道是有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无形的意见。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它们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更好的发挥作用。

4.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比较,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新闻性

(1)现实的针对性(作为政论性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是它的新闻性。这是由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

(2)强烈的时效性

二、政治性

(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2)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

三、群众性

(1)面向广大受众

(2)吸引群众参与群众工作

5.什么是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新闻评论来说,就是选择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就是确定论题,主要是指它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立论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6.新闻评论论题从哪里来?

(1)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2)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新闻性和时代感。

7.立论基本要求?怎样才能体现立论的针对性?

立论理应具备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的要求。

立论的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致错误的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体现为:①针砭时弊,对症下药 ②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的实际矛盾 ③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8.新闻评论的标题和新闻报道标题区别何在?

(1)制作目的不同

新闻标题以提示主要的新闻事实和相关的重要信息为目的,评论标题以提示论题或作者的见解、意向为目的。

(2)表现手法不同

新闻标题多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作者的态度和倾向蕴含于事实的概括与表述之中,即使做出评价,也较为含蓄;

评论标题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倾向,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3)结构方式不同

新闻标题常为复杂型结构,主题与辅题的组合方式较为灵活多样。评论标题多为单一型结构,只有一行主题。

(4)写作要求不同

新闻标题简练的同时较为具体,评论标题较为抽象。

9.评论标题的主要功能?

评论标题的功能有四个方面:

①概括论题范围 ②昭示中心论点 ③表明作者态度 ④吸引受众注意

10.怎样使标题生动引人?

(1)转换句式、语气

如把陈述句改换为假设句、疑问句或感叹句。

(2)活用成语、俗语

把成语、俗语、谚语、直接引入或加以改造后用作评论的标题或采用易字、变结构、谐音的方法。

(3)巧用修辞手法

11.为什么写评论采用事例来证明论点是一种有效的论证方法?

因为一种观点、一个结论,往往是通过许多事实得来的,所以发现并抓住事实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揭示出事实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从而证明论点,自然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12.为什么说破立结合在说理论说中具有重要意义?

(1)破与立是辩证统一的。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

(2)从说理角度看,写评论总得破除一种观点,树立一种观点,而为了树立正确的观点,在其分析论证的过程中,就得澄清与之有关的模糊观点,纠正错误;反之,为了批驳错误观点,也需要阐明正确的主张。

(3)深化说理需要破和立的结合。文章有对立面自然就要思想交锋,这样论述才能从事物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

13.严肃与生动结合的途径和要求?

(1)由事入理,事理相融

(2)平易近人,理情并茂

(3)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渗透,使思想的缜密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

14.评论结构原则是什么?

(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2)从受从的实际需要出发

(3)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15.评论结构的基本要求?

(1)布局合理

(2)层次清晰

(3)逻辑顺畅

16.新闻评论怎样才能深入浅出?

深入浅出就是要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就是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受众。

(1)深入是浅出的前提

(2)了解受从的特点和要求

(3)运用群众的语言

17.评论工作者应具血哪些基本修养?

(1)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①提高政治觉悟 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2)提高理论政策水平①掌握基本理论 ②加强政策观念

(3)打好知识和业务根底 ①重视知识积累 ②提高业务水平

(4)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 ①深入调查研究 ②作风艰苦朴素

18.评论工作为什么重视知识积累?

新闻评论的写作,也是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新闻评论的对象很广泛,涉及许多不同的领域,这就要求评论工作者具有广泛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

19.党报社论何以具有权威性?

(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

(2)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

(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

(4)在传播渠道的方面的独特优势

20.社论评论员文章有哪些类型?

(1)本报评论员文章

(2)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3)观察家评论

21.如何增强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可读性?

(1)精心写作,导向正确

(2)面向广大的读者对象

(3)文字表达庄重、通俗、平易

22.什么是短评?短信的特点是什么?

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

一、分析扼要、运用便捷的评论体裁,在报纸、广播、电视中都可以使用其中,在报纸上最为常见。在发表时有署名与不署名两种。

(1)短小精悍

表现为: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结构简单,文字精练。

(2)新鲜独到

表现为:选题新鲜,见解独到,角度多样,讲求时效。

(3)生动灵活

表现为:说理生动,文字活泼,形式多样,运用便捷。

(4)重在分析

表现为:就实务虚,缘事议理;依托个别,指导一般。

23.短评写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

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分析精当。

(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

精心开头,简化结构,紧扣报道,理从事出。

(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

由点及面,提炼升华,补充深化,借题发挥。

24.什么是编者按语、编者按语功能?

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迅社、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是新闻媒介的编者专用及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编者按语的功能表现为:①提示说明 ②评论表态 ③提醒建议 ④补充强调

25.编者按语的形式及特点?

(1)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通常居于文前或栏前,片言居要,严肃庄重。

特点:提纲挈领;片言居要;直接表态;不必署名与拟制标题。

(2)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

特点:与新闻报道既配合又融合;随时评点,易读易懂;主要在报纸上使用。

(3)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

特点:注重分析、引申与生发;形式自由,手法灵活;可以加标题,也可以署名。

26.什么是专栏评论?专栏评论的特点、类型?

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也包括当今电台、电视台专门栏目中的评论。)

特点:①具有群言性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③富有鲜明的时代感

类型:按形式品种可分为专栏小言论、论坛评论、经济漫谈、思想杂感。

按作者组成可分为群言专栏、集体专栏和个人专栏。

27.什么是论坛评论?它的优势是什么?

论坛评论是一种群言型的和风细雨式的为读者易于接受的针对性、思想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署名评论。

优势: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法;便于输入新闻性事实材料作为由头和论据;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便于就不同的见解展见探讨和商榷。

28.专栏小言论的特性?

群言性、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

29.杂文有哪些特点?

(1)文艺性的政论

杂文兼有政论和文艺的因素。专栏评论的一种类型。思想领域中匕首、投枪式的轻武器。

(2)强烈的战斗性

①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

有感而发,对现实生活作出敏锐的反应。战斗性极强的文体,舆论监督的轻武器。

②爱憎分明的态度

旗帜鲜明地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立足于正确的舆论导向。

(3)生动泼辣

①逻辑性和形象性的统一

针对社会生活中典型的事件和问题进行形象说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和结合。

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尖锐泼辣,内容充实。幽默讽刺,妙趣横生。注重争论,讽刺而不谩骂。

(4)简洁精辟

①言之有物,画龙点晴

笔法如行云流水,巧妙地点破主题。画龙点晴,直指问题的实质。

②简短而有骨力

思想精辟,文字简洁,两者相得益彰。精雕细刻,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30.为什么说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

杂文既包含政论的因素,又包含文艺的因素。它既要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要有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在表现方法上,又要善于运用艺术的形式和方法,把逻辑的说明力和形象的感染力结合起来。也可以说,杂文、杂感、杂谈、随笔等,者是新闻评论领域中的一种类型。由于这类文章一般论题集中,篇幅简短,多具有由小见大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思想政治领域中的一种轻武器,无论表彰先进,或是纠正时弊,都可以轻便灵活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31.述评与新闻综述有什么区别?

新闻述评与新闻综述虽然在形式上较为接近,但二者的实质是不同的。

首先,从体裁上说,新闻述评发球新闻评论的范畴;新闻综述履于新闻报道的一种。

其次,从传播目的上看,新闻述评既要报道新闻事实,又要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但述的目的是为了评,为评服务。也就是说,新闻述评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事实,表明立场、主张;而新闻综述则是以向受众告知新闻事实为主要目的。

最后,从文体特征上看,新闻述评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分析和评价事实,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新闻综述的主要特点是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的叙述。

32.述评的基本特点?

(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33.试述广播评论的特点?

(1)短小精悍 (2)浅显明快 (3)平易近人 (4)上口动听

34.什么是电视评论?电视评论的表现特点?

电视评论是电视台制作播发的、以画面和声音表达内容、面向观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看法和见解的新闻评论。

特点: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

35.简述电视评论的符号系统及各自的表现功能?

电视评论和符号系统,包括视觉符号——画面、屏幕文字;听觉符号——同期声和解说词。

(1)画面。画面在电视评论中可以起各种作用,但主要是提供富于实证力的论据。

(2)同期声。电视评论中的同期有两种:一种是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一是访谈的同期声。

(3)屏幕文字。屏幕文字除了用作标题外,还具有提示、强调、补充、说明等多种功能。

(4)解说词。录像评论中的解说词,是与同期声相对应的声音符号形态。

推荐第7篇:新闻评论写作简答题

1.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关系?

答: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的区别是什么?(可为论述题)

答:①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 ②新闻报道主要是传播信息,提供事实,作者的倾向、情感、意见是包含在事实的叙述之中。所以,作为新闻宣传的一种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而新闻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它的主要特点是议论说理,直抒己见。

③新闻评论通过说理的方式,对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就实务虚,讲清道理,可以帮助人们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和意义,理解新闻报道的主题。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相互配合,可以鲜明地强调报道的主题思想,还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指出新闻事实的思想政治意义,进而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新闻报道比较,新闻评论的宣传应该更全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因而对评论作乾的要求也应当更高。

3.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1)新闻性。①现实的针对性:它的内容是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包括人民群众中的某些热点、难点问题发表意见。②强烈的时效性: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形势,及时提出问题,不失时机地对某些重要事件和问题作出反应或表明态度。

(2)政治性。①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主要表现在它针对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流。②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如果是涉及到思想、政治或政策方面的问题,那就应当从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评价或者表明态度,探索其普遍的政治意义,而不能就事论事。。

(3)群众性。①面向广大受众:新闻评论的内容,应当是广大群众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它提出的问题应当是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又是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的。②吸引群众参与评论工作:要求新闻媒介尽量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包括参加评论的写作。

4.新闻评论的作用是什么?(也可作为论述题)

答:①引导的作用:作为新闻媒介的重要宣传手段,新闻评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作出分析,可以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帮助群众明辨事非,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可以就群众中某些疑惑不解、莫衷一是的问题,为他们释疑解惑;还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为他们指明方向。 ②监督的作用:新闻评论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挟击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这些不良现象和风气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这也正是为了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③表态的作用:作为一种直戴了当的发言方式,新闻评论可以代表新闻媒介对当前的重要事件和问题表明态度。这是符合广大受众的需要的。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面临某些重大事件的时候,人们总是希望知道新闻媒体的看法,听到它们的声音,了解事件的真相,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问题的实质,从而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评的作用尤其为重要。对于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有时还可以通过发表评论的方式,表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

④深化的作用:新闻评论的政治性决定了它要尽可能从思想、政策、理论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应局限于就事论事。我们说新闻评论要善于务虚,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摆事实和讲道理结合起来,说明事物的实质和意义。

5.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的关系?

答:①两者是相互渗透的,不能截然分开。选题与立论关系十分密切,选题为立论提供基础,立论又赋予选题鲜明的思想观点。②选题和立论也存在不一致的时候,在实践中,甚至常常出现选题相同,而立论各异的实际情况。所谓立论各异即论述同一论题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读者对象和不同性质的报刊,其中思想和侧重点并不都是一致的,也不可能和不应该强求一致。如果选篇立论不切实际,论述和说理再好也是徒劳无益的。

6.明确了选题和立论的关系有哪些意义?

答:首先,就评论写作的过程而言,一般包括两个骤:一是构思阶段的选题和立论;二是提笔阶段的论述和说理。这就是说选题和立论是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也是关键性程序,直接关系到评论的成败。

其次,就衡量评论作品的标准而言,选择和评价一篇新闻评论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选

题立论是否有针对性和迫切性。

再次,就写作思维而言,论题选择得好,立论又有独到之处,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7.违背立论准确性要求的表现有哪几方面?

首先,表现为论点不准确,包括论断、概念、提法和分寸的不准确。其次,表现为论据和引语不准确。还有一种情况是,新闻报道本身是真实的,而配写的评论在引述新闻事实中却因粗心而致失实,这也会导致错断。再次,政策方针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最后,立论的不准确还现在持论的浮夸和武断。

8.新闻评论的论题从哪里来?

答:在选题时务必首先明确选题和根据,拓宽论题的来源。

其一,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这些不仅是选题的重要来源,而且有助于选题和立论体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赢得人们的重视。

其二,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三,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新闻性和时代感。

9.立论针对性的意义?

答:立论有没有针对性,能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是衡量新闻评论作品能否产生社会效应,能否促使事物发展的一项首要标准。立论具有针对性,能够命中鹄的、言当其时,方能引起读者的反响、共鸣和关注,进而发挥引导舆论的功能;反之,无的放矢,就事论事,隔靴搔痒,乃至无病呻吟,这样的文字毋宁说是做文字游戏,只会浪费读者时间甚至引发读者反感,自然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10.立论的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的含义要求及他们的内容表现?

(1)立论的针对性:

含义:立论的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辨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内容表现:①针砭时弊,对症下药;②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善于针对人们的迫切要求和疑虑落笔,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解决,才会产生积极的引导效果。③善于触及社

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这不仅要求体现在着重批评不良倾向和风气的评论方面,也还常常体现在正面引导乃至颂扬正面人物的评论之中。

(2)立论的新颖性

含义:就读者的认识规律和阅读心理而言,总是喜阅生动活泼、新鲜有力,且富有新意的文章;反之,也总是腻味那种满篇人云亦云,空话套话,夸夸其谈,言之无物的文章。究意怎样才能使立论具有新颖性。

内容表现:①论题的新颖:论题是否新颖,直接关系到立论的新颖性,关系到新闻评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②见解的独到:要由表及里的深入开掘,从中引出精辟独到之见。③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④选取新的立论角度:一是注意揭示矛盾的本质和关键。二是注重被掩盖着的矛盾侧面。三是注重追溯矛盾缘由。⑤交锋中闪现亮点。

(3)立论的准确性

含义:立论的新颖理应以准确为前提。这是立论的又一基本要求。立论违背了准确性,就失去使人信赖的基础,甚至产生错误的导向,引起人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混乱。

内容表现:立论准确性的具体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论断、提法和分寸把握的准确;二是论据和引语的准确;三是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四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

(4)立论的前瞻性

含义:指的是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去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

内容表现:①重提示:也就是注重提示式舆论引导。②洞察力:指的是能在政治与经济的结合上有着锐利地洞察社会矛盾及其趋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水平。③预见性:这表现在对复杂莫测的矛盾的未来结局通过缜密分析论证进而作出具有科学预见的论断。

11.为什么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和广播电视的主持人评论不存在新闻评论标题? 答:(1)因为文前按语的位置居于报道或文稿的文前题下,本身无需标题。

(2)文中按语直接插入文间的字里行间,自然不必做题。

(3)主持人评论多见于杂志型节目或现场直接节目中,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和与受众面对面交流的形式也使标题显得多余。

12.新闻报道的标题与新闻评论的标题有区别是什么?

答:(1)制作目的不同:新闻标题以提示主要的新闻事实和相关的重要信息为目的,以

此吸引受众的兴趣;评论标题以提示论题或作者的见解、意向为目的,以此引起受众的关注或思考。

(2)表现手法不同:新闻标题多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作者的态度和倾向往往蕴含于事实的概括与表述之中,即使做出评价,一般也较为含蓄;评论标题往往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倾向,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3)结构方式的不同:新闻(特别是消息)标题的结构较为复杂,常为复合型结构,主题与辅题(包括引题和副题)的组合方式较为灵活多样;评论标题的结构较为简单,多为单一型结构,只有一行主题,个别情况下有辅题,大都以副题的形式出现。

(4)写作要求不同:新闻标题在简练的同时一般较为具体,重在对新闻事实的恰当概括,实题较多,句式较为完整;评论标题相对较为抽象,重在对论题、论点的准确提炼,虚题较多,句式上较为灵活,在炼字炼意上要求更为严格。

13.评论标题的“导”的作用是什么?

答:一是“指导”,即通过提示文意帮助人们迅速了解文章(或节目)的主要内容;二是“诱导”,即通过新鲜引人的语言或手法诱发人们阅读正文(或收听、收看节目)的兴趣;三是“引导”,即通过直接或委婉的方式作出是非判断、价值判断,以引导思路或引发思考。

14.评论标题的功能及其具体体现?

答:

1、概括论题范围:在评论标题中概括论题范围和评析对象,让受众通过标题清晰地了解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议论的问题。

2、昭示中心论点:直接表明其中心论点和主要见解,使其最有价值的内容—思想、观点和看法凸现出来。

3、表明作者态度:对于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限不够明了的事物或问题,在评论标题中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意向,并以此体现评论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

4、吸引受众注意:借助对评论中所涉及的事实的提炼、语言的锤炼以及表述角度与方式的变换等。

15.舆论导向正确与否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立论的新颖理应以准确为前提。这是立论的又一基本要求。立论违背了准确性,就失去使人信赖的基础,甚至产生错误的导向,引起人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混乱。新闻评论作为传媒引导舆论的重要新闻手段,其导向是否正确直接取决于立论是否准确无误。立论准确,

舆论导向方能正确,方能为党和人民造福;否则就会给党和人民带来祸害。

16.评论标题基本要求的含义?

答:

1、题文一致:首先要求标题中所概括的事实与评论所提供的事实相一致;其次还要求题义确切明了,与文意相符,不应产生歧义或误解。最后还要求准确的把握论题或论点,避免题文游离,让人费解。

2、意向鲜明:标题不能含混、俗套或费解。

3、言简意赅:句式简洁、文字简练、题义精粹耐读。

4、生动引人:一是转换句式、语气;二是活用成语、俗语;三是巧用修辞手法。

1.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论据和论点的结合;(2)虚和实的结合;(3)破和立的结合;(4)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2.论据、论点、论证的关系?

答:(1)在一篇评论中,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据是材料,是基础。论点支配论据又依赖于论据;而论据则从属于论点又支撑着论点。

(2)论证或表述则是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使论点得以确立并得到阐明的过程和方法。如果缺少了论点和论据这两个基本要素,或者缺少两者之一,论证或者表述也就失掉了依托和意义,也就不成其为评论了。(3)一篇成功的评论,首先要做到论点准确、新颖、鲜明,论据真实、新鲜、典型;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恰当的论证和表述,使论据和论点统一起来。

3.简述论点从何处来?

答:(1)评论的论点决不是什么个人的灵机一动凭空得来的。相反,准确、鲜明的论点,总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是作者围绕某一个论题,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经过反复的分析、综合、推理这样一个思维过程抽象和引申出来的。(3)只有这样产生的论点,才无可辩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4.简述论点、论据、论证含义?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论题的见解、主张和所持的立场和态度。

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材料,就是说明论点的证据,就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它的作用在于形成论点、引发议论和证实论点。作为新闻评论,其思想、观点、论断的提出,唯有当它被有力而充分的论据证明了的时候,才能使人信服。)

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旨在将论据和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论证的过程,实质上正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也即积极思维的过程,调查研究的过程。论证包括证实和证伪两个方面。证实,即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自己的论点;证伪则之相反,是用论据反驳并否定对立面的谬误论点。两个方面常常交叉运用共存于同一的论述过程之中。

5.论据的种类与运用?

种类: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

事实性论据,包括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论点的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事,以及历史资料、统计数字等。统计数字不是具体而是概括的事实,也不是单个的事例而是事实的总和。恰当的运用数据进行论证,有助于增强评论的说服力。

理论性论据,包括(1)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已经实践证实为人们所公认的有关结论、论断、理论、原理;(2)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现行的法令、条例;(3)科学的定理和法则;(4)公认的道德规范;(5)古今中外带有哲理性的格言、谚语等。(6)此外,还有以故事、典故为论据的。

6.运用论据时应注意什么?

答:一是论据务必正确、真实、恰当,具有典型性和科学性。无论是事实论据、数字论据、理论论据,都要求真实无误。

二是选择论据要考虑写作的背景和读者的特点。要挑选最有说服力的论据,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7.论证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1)例证法:以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阐发道理。这是最常用的论证和说明的方法。

(2)引证法:在说理论述中运用已被实践证明的理论、原理、原则、道理,来证明某个具体论点的正确。(3)反证法:从反面间接地论证论题,即通过对反面论点的否定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

8.引证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应注意三点:一是引证要准确,切忌断章取义、牵强附会;二是引证要恰当,不宜过多,不要以别人的观点代替自己的论述;三是引用的材料要力求深刻,新鲜,引人思考,并且用在最必需的时候和地方。

9.虚和实的内涵是什么?

答:虚是指理论、观点、政策、思想;

实是指事实、实践、业务、材料。

新闻评论要善于务虚,指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事实和矛盾进行分析和说理。

10.虚和实结合的实质(为什么说虚实结合是评论写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方法呢?) 答:新闻评论宏观上可分为务虚和务实两类,但实际上虚和实是对立的统一,两类评论尽管侧重点不同却都需要虚实结合。从本质上看,虚实结合就是现象和本质的结合,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政治和业务的结合。也就是说,说理论述应当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论述具体的工作问题和业务问题时,不能就事论事,而要透过具体的业务问题,从党的方针政策和思想方法、工作作风的高度作出分析。在论述理论政策性的问题时,不能空泛议论,而要联系当前的工作实际和读者的思想实际,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

11.虚实结合的重要性?

答:写评论既要反映事物具体的方面,更要揭示抽象的本质的方面。离开了抽象的方面,光讲具体的方面,容易陷于就事论事的事务主义的泥坑;同时,离开了具体的方面,光讲抽象的方面,也会让人感到腾云驾雾,大而无当。只有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才能有助于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

12.破立的含义?

答: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

13.破立结合在说理论述中的重要意义?

答:写评论既要说理,总得破除一种观点,树立一种观点,而为树立正确的观点,在其分析论证的过程中,就得澄清与之有关的模糊观点,纠正与之有关的片面认识,反对与之相对立的错误观点或倾向;反之,为了批驳错误观点,也需要阐明正确的主张。再说,就评论写作本身的规律来看,为了深化说理,也需要破和立的结合。文章有了对立面,自然就要思想交锋,就要面对面的展开论辩和商榷,就要从正面提出充分的理由和论据,论述也能从事实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从而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

14.破立结合的论述方式?

答:一是从正面立论的评论,则需立中寓破,即在阐述正面观点的同时指明与之对立的观点是什么,它错在哪里。

二是批驳错误观点为主的评论,则需破中有立,也就是在对不正确的言行进行批评、揭露或论辩的同时,还需指明正确的应当是什么,应当提倡什么,应当怎样去做。唯有掌握破立统一的原则和方法,善于进行论辩,对于增强新闻评论的说服力,是十分重要的。

15.运用论辩的方法进行说明,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答:首先,要注意弄清矛盾的性持,区别对待。矛盾的性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敌我矛盾,二是人民内部矛盾。前者矛盾基于敌对阶级之间的利害冲突。后者鉴于大多属于认识

问题,思想问题、思想方法问题,以及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

其次,划清是非界限,包括敌我界限、政治和学术的界限、现行政策和长远目标的界限。 再次,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16.严肃和生动结合对改进评论文风的重要性?

新闻评论属于相对严肃的报章文体。作为严肃的文字很容易导致枯燥乏味,让读者提不起兴趣。因此它在论述时就特别讲究生动形象,务求体现严肃的论题与生动风趣的表述的结合,体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体现抽象的论述与具体形象的文字表现的结合。

17.严肃和生动结合的途径和要求?

1、由事入理,事理相融。(依托评论价值较高的新鲜事实、典型论据或偏颇的观点,并以此作为立论的由头、论据、铺垫或对比物,并在提示事物的矛盾中提出和分析问题,这种表述方式符合读者的认识和思维规律,有助于引人入胜。)

2、平易近人,理情并茂。

3、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渗透,使思维的缜密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

18.据事议理的事实材料包含哪些内容?

包括综合新闻性事实、具体新闻性的典型事例、史实性材料以及知识性材料等。

19.选用事实材料的要求和用途?

它们的共同要求,一是应当是客观存在的人和事,且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二是具有准确性和典型性;三是能够启发人们思考或引发人们兴趣。

实践表明,事实和道理的有机结合,正是使评论具有说服力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大凡两者结合得好,就有说服力;反之,两都结合的不好甚至割裂开来,那就势必削弱以至丧失说服力。

20.据事议理的具体功能?

理从事出,虚实结合,使评论文章增添理论色彩,避免空泛议论或就事论事。

21.学习据事议理操作方法的宗旨是什么?

为了让事实与道理、新闻和议论相互结合起来,增强说理的新闻性和说服力。

22.据事议理的有效操作方法是什么?

1、依托式配合法:指配合新闻报道依托新闻事实进行说理论述,这是新闻评论常用的方法。

2、输入式融合法:直接输入作者本人所见所闻的新闻性事实材料于新闻评论之中,并以此为由头和论据,从中引发议论,进而印证和说明论点。

3、夹叙夹议式糅合法:夹叙夹议是一种事理糅合的说理艺术。它不止在文章中完成一

次性的融合使命就达到事理结合的目标,而是多层次地即在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体现出事理融合的要求,从而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充分揭示和论证中心论点。

23.纵横比较的必要性?

这是用纵横联系和比较的分析方法,也就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历史地全面地认识客观现实,发现事物的内部联系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具体地说,纵向比较,即是从事物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联系和比较,以揭示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横向比较,则是指从不同空间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比较来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引出使人可信的结论。在具体实践中,纵向比较常常同横向比较相辅进行,相得益彰。

24.对比法的具体方法?

可将相反、相对的两种事物、两种人物、两种见解、两种做法或同一客观事物的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论述,以形成是非得失的对照和高低优劣的反衬,进而在相互联系和比较中展开由表及里、有破有立的分析说理。它的优势和效能突出表现在显示赞誉价值,强化针砭效应,明辨是非利弊,增强说理论述的鲜明效应。

25.对比法与类比法的区别?

类比法:就是将有相似特点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将它们的共同的实质形象而又机智地显示出来。

如果说对比旨在将性质各异的客体放在一起对照,以形成是非得失的鲜明反差,侧重于求异;那么,类比则是重在对形式各异、性质类似的事物间的有机联系和分析比较,以显示其相似之处,以引发人们的联想,侧重于求同。在求同之中显示事物的实质和趋向,明示解决矛盾的途径和出路,增说理论述的启迪性和吸引力,以有效地强化舆论的引导效应。

26.论辩交锋在言论说理中的必要性?

写批驳性的评论文章,自然要展开论辩交锋,即使写正面立论性的评论也往往离不开论辩交锋。俗话说,不破不立。不经过论辩交锋,不把有关的模糊观点、片面认识和错误观点加以澄清和匡正,正确的观点是立不起来的,更难以深入人心。

再说,就评论写作本身的规律来看,也需要论辩交锋,敢于并善于思想交锋,正是评论能否达到透彻说理的一条有效途径和技巧。文章触及了对立面,自然就要思想交锋,就要面对面的展开论辩和商榷,就要从正面提出充分的理由和论据,论述也就能够从事物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有起有伏,善破善立,从而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

27.论辩交锋具体的操作方法及其运用?

1、思想交锋:是一种针对偏颇之见,有理有据地展开交锋说理,以澄清是非,引出正确观点,给予人们以新的思想启迪的有效方法。

思想交锋有两种方式。

一是通篇围绕一个思想靶子进行全面的说理交锋,以纠正偏颇之见,较为透彻地阐发正确的观点和思想。

二是为了强求或深化某一论点,有意识地用泛指和设问的方式亮出具体的靶子,由正面论述转入直接的思想交锋,通过说理交锋在破与立的结合上澄清糊涂的观念,端正片面的认识,解除疑惑的思想,从而使所有论证的观点得以充分的展开,以增强评论的说服力。

2、辩证的方法:就是对片面或错误的观点进行质疑、商榷,并提出不同的观点与之交锋,旨在明辨是非,纠正错误思想。

3、批驳的方法:就是用典型论据批驳错误观点,揭穿对方论据的虚假,澄清概念,明辨是非,或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等方法

28.论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2、严格区分矛盾的性质,实事求是的区别对待。

3、划清政策界限,防止“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

4、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29.算账说理的功能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帮助提出问题;二是有助于说明和论证论点;三是增强言论的文化内涵;四是使抽象道理生动形象。

30.算账说理具体怎样操作?

1、统计算账;

2、推演算账;

3、折合算账。

31.算账说理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是数据务必真实可信,算账要实事求是;

二是算账说理时唯有从实际出发,本着虚化实、平化奇、繁化简的原则方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是心中装着读者,具体操作时尽量与人们的爱好、兴趣、求知欲、切身利益结合起来。

32.新闻评论的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答:(1)包括谋篇布局,即怎样开头,怎样转接,怎样过渡,怎样结尾以及如何安排评论各个部分的先后顺序。(2)它还包括逻辑结构,即如何运用材料,如何安排观点,如何摆出结论,如何排列材料与观点的逻辑顺序,以及如何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和逻辑证明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评论具有一定的逻辑力量。(3)新闻评论结构的特殊之处在于,其谋篇布局为体现其逻辑结构服务,为从道理上说服受众服务。

33.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有哪些?

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2、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3、从不同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34.新闻评论的结构要求是什么?

1、布局合理;

2、层次清晰;

3、逻辑顺畅。

35.新闻评论结构的方式包括哪几种?

归纳式结构: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结论的结构方式。

演绎式结构:是一种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法。

并列式结构:是一种将总论点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证的结构方式。 递进式结构:是一种对论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的结构方式。

1.评论开头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评论的开头要求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开门见山”不能简单理解为在文章第一句或第一段就论题或论点直来直去和盘托出,而应采用一些办法,变换一些方式,使开头部分在直接挑开话题或点明主旨时,讲求一些艺术和技巧。

2.评论开头的形式有几种?

(1)摆出结论: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直接提出作者对事物或问题的基本判断或主要结论,以此引起受众的注意和重视。

(2)提出问题:在文章的开头直接对某一事物或现象提出问题,以引发受众的兴趣,然后在评论的本论部分具体进行分析、议论,并作出较为明确的回答。

(3)亮出靶子:在文章的开头树起“靶子”,把评论所要针砭的事物或所要批驳的观点告诉读者,以突出评论的针对性或针砭性。

(4)交待意图:在文章的开头表明写作的动机或目的,帮助读者把握评论的意图,增强对全文的理解。

(5)由事入题:在文章的开头注入事实性信息,以事实的新闻性或新鲜感吸引受众并引发议论,可以使评论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这些事实可以是具体的事例,也可以是概括的现象。

3.评论结尾基本要求和基本形式是什么?

基本要求:是简短有力,不落俗套,即不要拖泥带水,避免空话、套话。

基本形式:

(1)呼应开头:文章结尾处运用不同的语言或选取不同的角度重复、关照、强化开头

部分的内容或观点,形成首尾呼应。

(2)作出结论:在文章结尾部分归纳论题,提炼观点,总结全文,集中作者的思想精华,以简练的文字为全篇“点晴”。

(3)提出呼吁:文章结尾部分可以适当地发出号召、提出呼吁、表达希望,在说理议论之余,对受众的工作、思想、生活诸方面提倡一定的引导。

(4)引发思考:就是对评论中心论点所做的“理论性引申”或“思想性引申”,以使评论发人深思或深醒。

(5)举一反三:通过联想与生发,开扩读者的思路和视野。

4.文采对新闻评论写作的重要意义?

我们在谈到文风问题的时候,总是把它同党风、学风问题联系在一起。当然,文风最终要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任何文章都是如此。

新闻评论也可说是说理的艺术。除了思想内容要正确,论述要深刻,在说理方式和语言的运用上还要讲究辞章,写得有文采,生动引人。语言的运用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条件,每个人都离不了它。对于新闻宣传,特别是新闻评论尤其如此。原因就在于,首先,写评论不象写通讯,容易端架子,不大注意文章的生动性;其次,评论的语言影响社会上语言诉运用,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有些干部讲的成套的大话、空话,往往是从报纸上尤其是那些大而空的评论中学来的。

5.深入浅出的含义是什么?

深入浅出就是要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

新闻评论主要是讲道理的,道理要讲得正确而深刻,使人们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同时又要把道理讲的浅近易懂,明白晓畅,使人们容易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作者对所评论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问题有充分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

6.如何才能做到深入浅出?

(1)了解深入是浅出的前提。如果作者对自己所评论的事物不甚了解,对所阐述的问题也缺乏研究,没有明确的见解,那是很难让受众理解评论的内容,也做不到深入浅出的。深入浅出还有一种重要的前提,就是要以平等的态度的对待受众。如果把自己看作高高在上的教育者,作者在文章中就容易发号施令,动辄训人;如果把自己和受众的关系看作是平等的,就能用讨论的方式,心平气和地讲道理。

(2)了解群众的特点和要求

了解受众的特点和需要,说理才能有针对性。论述方式和语言的运用,也要考虑受众的认识规律和接受能力。这样的评论才容易被受众所理解,从而对他们有所启迪。

(3)运用群众的语言

平易通俗的语言,是把评论写得深入浅出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把评论的内容很好地传达给受众,增强评论的效果。新闻评论的语言,首先要通俗易懂,反对艰深晦涩、矫揉造作;其次要生动活泼,接近群众,反对空话、套话和各种令人厌恶的八股腔。

7.新闻评论如何做到形象说理?

(1)善于运用比喻

运用比喻是形象说理常用的方法。通过形象的比喻,可以使人们由近及远,由实见虚,由感性到理性,通过鲜明而熟悉的事物理解评论的思想内容。这种说理的方法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深刻的思想讲的通俗易懂,增强评论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2)语言文字的形象性

为了使说理形象生动,还可以运用“画像”的方法,直接描绘客观事物的形象。这种形象化的笔法的运用,要求作者深入观察生活,发现客观事物的特点,从而选择适当的形象,同时在描述过程中,就自然包括了作者或褒或贬的态度。在这个基础上,道理就可讲的生动而贴切。

(3)诗文曲故形象的借用

巧妙而恰当的运用成语典故、寓言故事以及古代诗文,也是形象说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评论可以从一个故事引发议论,可以依托一个人物形象以古喻今,也可以借用一句诗文或成语作为标题或用于文中说明自己的观点,等等。这既有助于说理,也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8.新闻评论如何做到以情动人?

(1)有感而发

新闻评论既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它不仅要在道理上说服受众,还要在感情上打动他们。评论作者的情感,他对所评论事物的或褒或贬、或爱或憎的态度,是自然的流露,而不是外加上去的。

新闻评论要有所为而作,还要有所感而发。评论作者对所评论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角和感受,才能既有真知灼见,又有真情实感,并自然地流露在评论的论述中,而不会空喊口号或用自己的偏见、成见去误导受众。

(2)寓感情于形象

形象是比较容易表现感情的。形象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在新闻评论说理论述中,可以通过形象说明一定的道理,也可以借用形象或通过对客观事物形象化的描绘,表达作者的感情,从而增强评论的感染力,引起受众的共鸣。

(3)活用修辞手段

新闻评论的感染力如何,首先要看它的内容。如果从评论的内容出发,恰当而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段,也可以使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恰当而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段,也可以使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增强评论的感情色彩。修辞的手段和方式很多,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运用得恰到好处,增强评论的效果。如果不顾内容而片面地在修辞上下功夫,效果就可能适得其反。

9.新闻评论如何做到要言不烦?

(1)道理实在,言之有物

道理要讲得实在,就是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说真话,讲真理,要尊重事实,既不夸大,也不缩小。真理是朴素的,只有朴素自然的论述,才能把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感情准确地表态出来。当然,朴素并不等于内容空洞,语言粗糙;更不能故作斯文,哗众取宠。评论要有感而发,但不能以感情代替政策。即使是批评性的言论,也要尊重事实,不能感情用事,而要考虑社会效果。

(2)论题集中,篇幅适度

新闻评论平易朴实的内容,一般都会用简练的篇幅和语言来表述。所以朴实的文风和简洁的语言是相辅相成的。评论的内容要正确,语言又要很简洁,不说空话,不舞文弄墨,哗众取宠。当然,简练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短,更不能认为评论写得越短越好,而要同它的内容结合起来考虑。评论的内容要根据内容量体裁衣,该长则长,能短则短。在一般情况下,还是要尽量用短小篇幅表达丰富的内容,把评论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

(3)字斟句酌,语言规范

新闻评论要写得简洁精粹,首先要在内容上下功夫,就是古人说的,要“炼意”。其次还是“炼句”、“炼字”,就是要锤炼语言,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如果一篇评论中出现许多“浮词”、“累句”,不仅会使受众感到别扭,而且还会影响评论说理的逻辑力量。

10.新闻评论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的重要性是什么?

新闻评论工作能不能做得好,新闻评论的质量如何,能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评论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手段,评论工作者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他们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准确的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因此,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

11.《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对全国所有新闻工作者的全面要求是什么? 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3)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4)维护新闻的真实性;(5)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12.江泽民同志关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方面所强调的内容是什么?

江泽民同志强调,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因此,评论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13.举例重视社论的典型报刊和政论家?

在国外就无产阶级报刊来说,马克思在德国科伦创办并担任主编的《新莱茵报》,它是作为国际生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马克思主义日报,就十分重视撰写社论。大部分社论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执笔。

再就国外资产阶级报刊而言,仅以美国为例。美国报纸具有重视社论的传统。以当今《纽约时报》为例。美国资深的新闻学者约斯特在他的早期著作《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曾经这样指出,新闻是报纸的身躯,它表示出报纸的形状和形式,而社论版则是报纸的灵魂,要是没有了灵魂,身躯就等于一具失去活力的躯壳了。

在我国,社论作为政论体裁最早发端于清朝末年我国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循环日报》。该报主编王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

梁启超等创办并主编《时务报》。

辛亥革命前后出版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民报》以及之后的《申报》、《新闻报》、《大公报》、《文汇报》等率先运用社论这一战斗的政论文体。

全国解放前,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直接创办的报纸,如延安《解放日报》、《新华日报》都设有社论委员会。

14.社论的重要性是什么?

同其他评论文体比较,社论的论题是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表态的。对于党的机关报来说,社会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是其他评论文体所不能替代的。

15.评论员文章和社论的区别?

首先,它跟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就规格而言,评论员文章仅低于社论,不如社论的权威性强。它的作者作为编辑部的一名评论员,自然要体现编辑部集体的观点和倾向,但又不必像社论那样代表整个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发言并经党委审阅,一般由编辑部自行定稿。 其次,就论题的重要性而言,一般说来,社论常常针对重大典型、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言,显得特别庄重。而评论员文章则偏重于论述局部性重要事件或问题,选题范围比社论要广泛而又具体。

再次,社论通常是独立发表的,对于新闻报道的依附性不很明显,评论员文章除了少数独立发表外,则常常是配合或结合新闻事实或材料而发,依附性较为明显,也正因此,它格外要求配合及时,不失新闻性和时效性。

第四,评论员文章篇幅比社论要短些,介乎社论与短评之间,一般在千字以内。

16.评论员文章的形式?

本报评论员文章:由本报评论员撰写或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它作为结合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配写的重头评论,旨在体现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为评论员文章的一种特殊形式,“特约”即用以加重评论作者的身份,标明系社外人士所写。

它的任务是就当前重大理论问题、思想问题、社会问题、政策问题和重大改革举措发表独到见解。规格比本报评论员文章要高一些,主要约请有关党政领导机关或理论学术机构的负责干部、专家,以及学有专长的有关人士撰写。一般不署名,必要时也署名。由于它来头大,块头也大,人称之为“超重型评论员文章”。

观察家评论:为评论员文章的另一种形式。通常用于重要的时事评论。以观察家的身份出现,使得评论显得客观和具有权威性。

在写法上,观察家评论着重于评析和论辩,高屋建瓴,寓评论于“观察”之中。观察形势,分析形势,预测未来,引导舆论。

17.按论述方式和方法分类,社论、评论员文章大体可分哪几种类型?

(1)阐述型:阐述型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下同)是政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很强的评论文章。

它的任务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党的纲领、路线、任务、奋斗目标,阐述党委和政府新近制定的重要决策、决定、政策、方针和政令的实质、依据和意义,以帮助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正确领会其政治意义和精神实质,进而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

(2)启迪型:属较为常见的评论文章。

它的任务着重于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或者现实生活中开始出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作风、领导方针方面的问题发言,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帮助读者从思想、理论和政策上提高认识,增强党的基本路线觉悟,促进全社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启迪型社论的论述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人们精神世界的普遍性矛盾进行思想疏导,侧重于务虚;二是实行对具体工作和生产实践的具体指导,侧重于务实。然而,不管哪

一方面,其实质和目的均体现在虚与实相互结合上进行思想引导和启迪。

(3)评介型:评介型社论的任务在于着重对有典型意义或重要意义的新闻性人物和事件进行旗帜鲜明的褒贬、评介,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进行论述和概括,以深刻揭示本质,总结经验或教训,从而发挥其启迪思想、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

(4)论辩型:是以揭露和批驳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敌对言行、反动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一种战斗性较强规格较高的重要言论。

(5)礼仪、纪念型社论:礼仪、纪念型社论是指有关评述重要节日、纪念日、活动日、国耻日以及外交建交、签约、各国领导人来访和我国领导人出访等送往迎来外交礼节性活动的社论。

18.阐述型社论的写作要求?

一、要善于交待国情和时代特征,说明和交代制定方针政策和有关决策的政治背景和客观形势的内在联系,以充分揭示制订并执行方针政策的现实意义及其精神实质。

二、论述要突出重点顾及全面,力求重点与全面的统一,使论述既有针对性又不致陷入片面性。

三、实事求是地分清政策上、政治上的是非界限和不同历史阶段的界限。

四、是顾及政策的连续性及其关联性。

五、善于依托典型来阐述政策,揭示政策制订的客观依据,从而使人们加深对政策的理解,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

六、切忌板着面孔说教,力求说理论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耳入脑。

19.启迪型社论的写作要求?

首先,要正确理解指导。正确的指导理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事物的本质,阐明党的具体政策和方针,并且通过舆论唤起千百万群众的自觉行动。

其次,要虚实结合,不要就事论事。要注重就事论理,力求通俗易懂,讲究知识性和形象性。在说理论述时,面向广大读者,着眼于人民生活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富有感情色彩;同时,又善于抓思想矛盾,有针对性地务点虚,讲点道理,帮助人们打开心灵深处的窗户。

20.怎样发挥评介型社论的评价效应(写作要求)?

一、立论要旗帜鲜明,富有远见卓识。这就要求作者具有胸怀坦荡、爱憎分明的革命情怀。

二、要善于对评介的对象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概括和开掘,以增强论述的深度,切忌就事论事,隔靴搔痒,作表面文章。

三、正确掌握褒贬即赞誉与针砭的指导思想及其辩证关系。

21.写作论辩型社论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严格区分矛盾的性质,针对不同对象,实事求是,区别对待,既敢于论辩,又善于论辩。

2、摆事实,讲道理,就本质进行论战,坚持以理服人,破中有立,反对简单粗暴,强词夺理,或在非原则问题上纠缠不休。

3、原则上的坚定性和战术上的灵活性有机结合,善于划清是非界限,既要防止温情麻木的右倾情绪,也要切忌扣帽子、打棍子或辱骂恐吓等极左倾向。

22.写作礼仪、纪念型社论的要求?

1、要高瞻远瞩,善于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揭示纪念活动或政治活动的现实意义,陈述面临的光荣任务和时代使命,并积极地展望前景。

2、要善于联系当前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重大典型,或针对现实的社会弊端和思想矛盾来写,以强化舆论引导的功能。

3、要恰当地通过交代有关事件和活动的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或总结有关事件的正反两面的历史经验,以烘托其政治价值,强化其现实意义。

4、要持论精当,分寸得体、逻辑严谨,文字清新畅达,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23.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写作要求?

(1)精心写作,导向正确。

1、集体研究。书记、宣传部长、秘书长、总编辑要共同研究、集思广益,拟定论题,形成论点,准备资料,草拟提纲,然后指定专人执笔。

2、从草稿到定稿,执笔者要精心构思、认真写作和修改。

3、党委书记要参与或主持整个写作工程,直到最后审阅定稿。

(2)面各广大的读者对象。

作为社论、评论员文章,它总是面向社会各方面读者发言的。因此,在写作时应当尽可能以广大的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为对象,而不宜局限于很小的一部分党政干部和有关专业人员所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事实上,只有面向广大的读者对象,将专门业务问题从它们同广大群众的密切关系上加以阐明,才能引起广泛的兴趣和关注,使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发挥更为广泛的作用。

(3)文字表达庄重、通俗、平易。

要重视正确地运用人民群众的活生生的语言来写作,适当地引用富有哲理的谚语、格言、成语等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言语、词汇到社论中来,适当地穿插运用散文的笔法,力求把

抽象的道理或事物矛盾讲述得浅显明了,文情并茂,事理融合,平易近人,以争取更多的读者,充分地发挥思想启迪和舆论引导的社会功能。

推荐第8篇:新闻评论的写作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第二,论点要新鲜。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第四,说理要有深度。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

推荐第9篇:新闻评论的写作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新闻评论的写作。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范文《新闻评论的写作》。是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

推荐第10篇:新闻评论写作论述题

1.为什么说调查研究是选题和立论的前提?

答:(1)选题和立论都需要掌握政策和法律,了解实际情况,充分占有材料,而这些都离不开调查研究。

(2)正确的结论只能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唯有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避免和克服片面性,产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论断。

(3)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去做,才能预防和医治主观和武断,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

(4)写评论总是要了解读者对象,了解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有些什么思想疙瘩。而要掌握这一切,事先不作一番周密有效的调查研究,显然是不行的。

(5)总之,调查研究是选题和立论的前提,也是选题和立论的途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2.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答: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要求。

2、要敢于正视矛盾,虚心听取不同意见

3、收集材料与分析研究相结合

3.评论工作究调查研究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答:(1)博闻善学,注重知识、材料、情况的积累。将广泛和积累同根据自己工作范围、明确主攻方向的重点积累起来。

(2)博采众议,多谋善断。评论工作涉及的问题是社会性的,可以包罗万象;然而,评论作者的知识才能总是有限的,因而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认识总是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而事实上一些真知灼见又往往存在于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实际知识的群众之中。因此,经常到实际生活中去了解情况,以便集思广益,多谋善断,才有可能写出好评论来。

(3)注意阅读记者、通讯员和读者的来稿来信,从中获取各种信息,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经常钻研党和政府的政策、决定和有关文件。

(5)专题调查研究。专题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有全面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信件调查等。

4.体现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方法?

答:革命前辈陈云生概括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不唯书,也不是说文件、书不要读。只唯实,就是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这是最靠得住的。交换,就是互相交换意见。比较就是上下左右进行比较。反复就是决定问题不要太匆忙,要留一个反复考虑的时间,听一听不同的意见,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前9字是唯物论,后6个字是辩证法,合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

5.如何使评论标题生动引人?

①转换句式、语气:

变陈述句为假设句,可以借助于新的思维角度或表述方式拓宽受众的思路,激发他们的联想。

变陈述句为疑问句,可以突出标题内容的新鲜性和思辨性,引发受众的阅读兴趣。变陈述句为感叹句,可以增强标题的感情色彩,使作者的意向更为鲜明。

②活用成语、俗语:

直接引用,是运用成语、俗语做题的第一种方式,它借助于词语特有的涵义表达作者的见解,让人一目了然。

变化引用,是运用成语、俗语做题的第二种方式,它采用易字法或谐音法,变换原有词语中的个别字或将字的位置进行调整,赋予词语以新的内容或涵义。

③巧用修辞手法:经常采用的有比喻、比拟、借代、双关、对照、连珠等等。

1.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区别?

答:

1、所用符号不同

大众传播媒介按传播介质可分两大类:一是纸质的印刷媒介,包括报纸与杂志;二是电子媒介,包括广播与电视。

报纸评论的标题由单一的文字符号构成,报纸具有可以反复阅读和长久留存的特点,以及文字符号涵义丰富,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的优势,使报纸评论的标题在结构、句式和语言运用上更为灵活多样。

广播评论的标题由单一的声音符号构成,有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和易受性强的特点,使其能很快吸引受众的注意,唤起他们思想上和感情上的共鸣;但有稍纵即逝、不易留存的弱点,又使行广播评论的标题更需简洁、平易和生动。

电视评论的标题有多种传播符号构成,包括报纸评论所具有的文字符号,广播评论所具有的声音符号和电视评论所独有的图像符号。其中文字符号是电视评论标题的主体;标题符

号的可重复性、传播符号的多样性和手法的立体化,使电视评论的标题更具形象性和感染力。

2、所起作用不同

报纸评论的标题一般置于正文之前,显要的位置与精粹的文字可以起到包括提示、评价、吸引、感染在内的丰富的导读作用。

广播评论的标题往往在正文前播放,一为满足受众需要或增强传播效果,经常在评论播出之后,重播评论的标题,因此其标题既起到导听的作用,又起到强调的作用。

电视评论的标题不一定出现在节目的开头,制作成字幕或片头的标题往往在评论播出过程中多次出现,除与上次评论标题发挥类似的导视作用外,还可以起到划分节目层次、调整评论节奏、强调议论重点、烘托节目气氛等作用。以文字符号为主,以音响及画面为辅的电视评论的片头,成为电视评论体现其整体包装和节目主旨的有机组成部分;标题字幕的字体、字号、颜色、出屏时机及方式等都可以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3、制作要求不同

报纸评论的标题以文字的形式刊出,可以反复阅读与仔细回味,因此其标题的要求在简洁的基础上深刻、耐读,讲究一定的寓意和文采,带有某种思辨性和哲理性。

广播评论的标题只诉诸人们的听觉器官,广泛的受众、较低的平均文化程度和稍纵即逝的传播弱点,要求其标题在简洁的基础上浅显、平易,语义明确,形象生动。

电视评论标题的表现手法最为立体多样,应恰当处理以文字符号为主和以声音、图像符号为辅的关系,处理好转瞬即逝的传播弱势与适当重复播出标题以弥补这一弱势的关系,使其在简洁的同时清晰、明了,既有一定的形象,又有一定的韵味和深度。

2.论据和论点怎样统一?

首先要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实事”就是全面掌握材料。“求是”就是从占有的大量的材料中研究事物的内部联系,掌握其规律。

其次正确处理好论据和论点的辩证关系。在构思阶段是材料在先,论点在后,从充分的材料中引申出论点。因此材料越充分越全面,所形成的论点才能更加准确、鲜明。表述阶段论点要统率论据,论据要为论点服务。因此论据不在多而贵在精。力求置论据于论点的统率之下,寓论点于论据的分析之中,使论据和论点恰当地融合起来。

再次,掌握论证的具体方法,有助于论据和论点的统一,增强说服力。

3.怎样使新闻评论做到虚实结合?

答:应从务虚性言论的虚实结合和务实性言论的虚实结合两方面进行探讨说明。

1、务虚性言论的虚实结合:务虚性言论,指的是有关理论、政策、思想方法、工作作风乃至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务虚式思想型评论。写作这一类型的评论容易出现一般化、概念化的通病。在操作时运用以虚带实和寓虚于实的方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

以虚带实,是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能够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原理的指导下,联系实际问题或思想矛盾讲清道理,以推动实际矛盾的解决;也指善用事实材料印证和发挥理论观点。

寓虚于实,不是通常所采用的直截了当地讲道理,而是一种寓理于事,寓思想、见解、道理于客观事实或典型论据的叙述之中的论述方法。多用于一些杂文和小言论的写作。

2、务实性言论的虚实结合:务实性言论,指的是写作有关工作、业务问题的评论。这类言论容易出现就事论事,缺乏思想性和引导力的通病。为此,在写作时同样需要自觉遵循虚实结合这一基本要求。操作时理应力求做到就实务虚,虚实并举。

就实务虚,虚实并举,也就是据事论理,即结合具体的工作和业务问题针对思想矛盾进行分析议论,通过谈理论、谈政策、谈思想,讲清道理,从而由个别到一般,得出有普遍意义的见解和结论,以启发读者,指导实践。

4.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有哪些?

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评论的结构布局应考虑文章的具体内容,根据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的实际情况、内在逻辑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围绕论题和中心论点组织安排材料及观点的前后顺序。

2、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评论的结构布局要考虑受众的实际状况和需要,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认识规律和心理需要来安排评论的逻辑思路和篇章结构。不同媒介的评论均应根据自己受众的特点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

3、从不同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不同体裁的评论有不同的结构方式,同类体裁不同内容的评论也有不同的结构手法。评论的结构布局要适合体裁的特点,也要体现作者的特色和风格。在遵循评论的基本原则和写作规律的前提下,在开头、结尾和谋篇布局上显示作者的个性特征。

1.新闻评论怎样才能具有文采?

一、深入浅出:(1)了解深入是浅出的前提;(2)了解群众的特点和要求;(3)运用群众的语言。

二、形象说理:(1)善于运用比喻;(2)语言文字的形象性;(3)诗文曲故形象的借用。

三、以情动人:(1)有感而发;(2)寓感情于形象;(3)活用修辞手段。

四、要言不烦:(1)道理实在,言之有物;(2)论题集中,篇幅适度;(3)字斟句酌,

语言规范。

2.提高政治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的意义?

一、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国家的繁荣富强,对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团结,都有重要的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强调的,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这祸。因此评论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有了这样的觉悟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和时代一起进步,和亿万人民群众一起拼搏和创造;才能在政治上坚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在此前提下,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胜任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我们的新闻队伍是一支有较高政治业务素质的队伍。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大多数新闻工作者经的住考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是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新闻界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以稿件或版面谋私,以新闻代广告,或以拉赞助为名,实为收取所谓宣传费等。花样繁多的有偿新闻屡禁不止。个别新闻单位和少数新闻工作者这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损害了新闻事业的声誉,也影响了新闻宣传的效果。因此,在新时期加强新闻队伍的道德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3.评论工作者修养的包括哪些方面?

一、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1、提高政治觉悟(评论工作者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提高理论政策水平

1、掌握基本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观点)

2、加强政策观念(加强政策观念,提高政策水平,严格按党和政府的政策办事。加强法律观念和纪律观念。)

三、打好知识和业务根底

1、重视知识积累(既懂政治,又学识渊博。要有广泛的兴趣、丰富的知识。目光四射,广为涉猎,勤于积累。)

2、提高业务水平(掌握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和文字修养。)

四、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

1、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了解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带着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研究和群众观点。)

2、作风艰苦朴素(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作用。不怕困难的刻苦精神。严谨细致,力戒猎奇、追风倾向。)

4.党报社论何以具有权威性?

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集中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直接表达党的观点和意图,传达党委和政府的声音。

2、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社论的内容多半是针对当前的重大事件、重大典型、重大问题或重大节日和纪念活动,表明报刊编辑部的立场、态度和意见,必要时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措施,指明任务和方向,因而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高度的指导性。有的重要社论实际上成了党的重要文献。

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党中央领导同志的积极参与社论写作实践,这就形成了党报重视社论的优良传统,由此而大大增强了我国党的报刊社论的威望和权威性。

4、在传播渠道方面的独特优势。重要社论还有着社会主义制度所体现的独特的优势,更表现在各级报纸或各种新闻媒介对社论的转载或统一联播。这仅表现在各报对社论所作的编排上的强势处理,如变换字体字号、排列在最显要位置等等。

第11篇:新闻评论写作例子

公交票价制定能否更“公开”些

伍心

据报载,两个多月来,我省取消了169个二级公路收费站,长途客车成本减少,我市部分长途线车票价下调,降幅在0.5元到3.5元之间。另外,市区内公共汽车9月起实行刷卡(IC卡)制,对某些路线缩减分区点,降低市民出行费用。

两则消息,应该是好消息。就拿票价下调来说,虽然降幅不大,但毕竟对省里取消部分公路收费站有了“反应”。而实行刷卡(IC卡)制,则公开了降低市民出行费用还有余地的情况。

但笔者认为,好消息“好”得并不彻底。笔者注意到,媒体报道中有关公交票价的上涨和下调,更多地考虑了市场因素,并根据省市物价部门和交通部门的决定最终实施。

现在的问题是,公共汽车单位及省市物价部门、交通部门决定票价的过程并没有公开,乘客又如何知道票价的涨落一定是合理的呢?

以市区内公共汽车票价为例。上次公共汽车票价上涨,许多市民反映上涨幅度过大,但公共汽车单位我行我素,以居民住宅区有矿区分布特点、企业运营成本高等理由坚持上涨票价。在公共汽车线路设置上,部分公共汽车还明显有绕弯现象,且分区点故意设在商业繁华点之前或之后,如此嫌钱之道让乘客猜疑,公共汽车单位并没有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的诚意。现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规定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运营成本必须向社会公开。在此即将实行刷卡(IC卡)制之际,市区内公共汽车单位能否向社会公开有说服力的企业运营成本情况呢?实行刷卡(IC卡)制,完全可以把成本账算得更细些,如把全程3元的票价改为2.2元。北京市公共汽车刷卡(IC卡)付费乘客就享有优惠政策,大庆市公共汽车实行刷卡(IC卡)制,没有理由不像北京市一样。公交是带有垄断特征的服务行业,公共汽车单位有考虑乘客利益的义务,也应该相信广大乘客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敢于向社会公开企业运营成本情况,愿意听从广大乘客意见,笔者想,公共汽车单位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第12篇: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2分) 1.近代著名的政治家(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舆论与舆论之仆》,很好地说明了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A.梁启超

B.王韬

C.于佑任

D.张季鸾 2.(

)是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它首创社论。

A.上海新报

B.申报

C.新闻报

D.字林沪报

3.《新青年》与(

)报把我国报刊评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当时负有盛名的革命民主主义阵地和论坛。

A.治言

B.晨报

C.时事新报

D.每周评论

4.被誉为“报界宗师”的政论家(

)的社评《蒋介石之人生观》(1927年12月2日)曾经是当时脍灸人口的佳作。

A.张季鸾

B.范长江

C.王芸生

D.邹韬奋 5.新闻评论的群众性,首先要求的是它的(

)上的群众性。

A.内容

B.读者面

C.写作形式

D.评论作者的广泛性 6.我们平常所说的有的放矢,指的是新闻评论的(

)问题。

A.理论性

B.针对性

C.新鲜性

D.准确性

7.(

)是新闻评论立论的一个较高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论作品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A.有的放矢

B.寓有新意

C.准确无误

D.高瞻远瞩 8.孔子曾经批评他的学生子路、冉有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凹 .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这里孔子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 儿

A.类比

B.喻证

C.反证

D.例证 9.在新闻评论的结构中,结论的作用在于(

)。

A.提出问题

B.分析问题

C.解决问题

D.深化主题 10.“辞达而已”指的是行文(

)。

A.浅显易懂

B.生动引人

C.深入浅出

D.深刻准确 11.朴素精炼是新闻评论行文的要求之一,它是指(

)。

A.行文简洁

B.文章短小

C.文字朴实

D.以尽量短小的篇幅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 12.当今报纸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是(

)。

A.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增多

B.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增多

C.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减少

D.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减少

13.我国报刊独创了下列的哪一种文体形式(

)。

A.社论

B.评论员文章

C.观察家评论

D.编辑部文章 14.最能体现新闻评论群众性的评论体裁是(

)。

A.社论

B.评论员文章

C.专栏评论

D.余论

15.在我国,广播评论成为新闻广播的有机部分,成为其基本体裁之一,是在20世纪(

)年代末的事情。

A.20

B.30

C.40

D.70 16.恽逸群同志认为广播评论的风格特点是“短、浅、软”,其中“软”是从(

)方面来说的。

A.内容

B.思想

C.长短

D.表现形式 17.《新青年》“随感录”,《向导》的“寸铁”都是(

)专栏。

A.副刊

B.通讯

C.新闻

D.杂文

18.杂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是在(

)之后伴随着民主革命的需要而成长发展起来的。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D.抗日战争

19.幽默、讽刺等等表现手法常常为(

)所用。

A.杂文

B.社论

C.短评

D.余论 20.新闻评论文章(

)是第一位的。

A.笔法

B.说理

C.见解

D.修辞 21.新闻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是(

)。

A.具体、鲜明、精当、引人

B.具体、鲜明、短小、生动

C.深入、鲜明、精炼、引人

D.深入、鲜明、短小、生动 22.新闻评论要讲究结构安排,即(

)。

A.言之有物

B.言之有理

C.言之有序

D.言之有文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23.新闻评论对社会舆论的作用表现在(

)三个方面。

A.反映

B.维护

C.监督

D.制造 24.新闻评论的特点主要是(

)。

A.新闻性

B.政治性

C.群众性

D.文艺性 25.新闻评论的作用是(

)。

A.解释新闻

B.揭示新闻本质

C.对新闻事实作出判断

D.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 26.新闻评论立论的要求有(

)。

A.有的放矢

B.寓有新意

C.准确无误

D.高瞻远瞩

27.在新闻评论中,虚与实是矛盾的统一,从论述的角度看,两者相结合的具体方法有(

)。

A.就实务虚

B.以虚带实

C.寓虚于实

D.借题发挥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28.选题

29.论证

30.具体分析

31.社论

32.编者按语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33.简述新闻评论的作用。

34.新闻评论选题的根据是什么?

35.新闻评论写作如何使论点论据统一?

36.新闻评论写作应怎样进行批驳?

五、文章评析(仔细阅读下文,依照文后要求,对该文进行评析,第

37、第38小题各5分,第39小题6分,共16分)

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

郝斌生

“彭市长,你别往正门走,有一群上访的人正堵在那里。”“那我从哪儿走?”“后门。”“后门要是也堵了呢?”工作人员被武安市市长彭学增问得哑口无言。他来到上访群众中,提高嗓门喊道:“我是彭学增,大家要反映什么问题,请说吧!如果时间短,我就地答复;如果时间长,请大家先回去,留下几个代表到我办公室来。”上访群众听了市长这番话语,憋在心里的气消了一半,围得水泄不通的大门顷刻畅通无阻,尔后大家心平气和地酝酿代表人选。

“刘县长,你们快改道吧,有几个村民要截车。”易县县长刘建军从呼机上读完这条“十万火急”的信息后,命令司机加速,把车开到村民要设卡的凌云册乡路口等候群众。过了一会,远远地走来一个村民,问清刘县长是在等他们之后,急忙招呼后面的人,“呼啦”一下,涌来一大帮。大家听说刘县长已在此等候他们多时,深受感动,一再催促县长快赶路程,他们的事回乡里找乡长说去。

这是我省农村工作中的两组“特写镜头”,情节不复杂,但发人深思。

为什么看似马上会激化的干群矛盾会瞬间平息?道理并不深奥,领导干部只要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矛盾就能降温,对立就会变为对话,即使尖锐化了的矛盾也是可以妥善解决的。人民公仆不能怕群众、躲群众,不能“支应”群众。为什么有些地方原本不大的矛盾竟闹得不可收拾?恐怕与那里的领导者不懂得“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有很大关系。看来,处理干群矛盾的方法,已不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关乎大局、关乎党的原则的大问题。群众直接找领导者反映问题,这是很正常的,是群众相信我们、依靠我们的表现;如果有了问题却不找我们,那才是不正常的、危险的。所以,群众来了并不可怕,哪怕是“民告官”,也不可怕。这往往正是给领导者提供了调查研究的好机会,提供了开展群众工作的好机会。工作做好了,干群关系中的摩擦、冲撞,还能成为建立干群鱼水关系的契机。所以,哪里有老百姓我们就到哪里去,哪里老百姓问题多、意见大、困难重,我们尤其要注意到哪里去。现在,有些干部把躲避老百姓视为一种“聪明”或“领导艺术”。群众要求直接见张书记,张书记却把李书记推到前沿;群众要求李县长来答复,李县长却让秘书去和群众捉迷藏。如此拉锯、推诿、踢皮球,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加剧矛盾冲突。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人民公仆,每一个党的干部,都应该以深厚的感情来对待群众反映的各种实际问题,并努力帮助解决,为之排忧解难,切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不在焉,敷衍塞责,漠然处之。更不能居高临下,动辄训人,把反映问题的群众视为“刁民”。对待群众的态度,应当成为新时期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一块试金石。

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决不是说可以不讲原则,决不是提倡违法上访、集体上访。相反,我们干部以积极的姿态到群众中去,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群众摆正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从而使我们成为群众利益的真正代表。近闻涉县县委在旧城改造中,面对群众上访事件,县委书记杨志科没有回避矛盾,而是主动来到告状者中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组织告状群众代表到外地参观。告状的群众大都是一辈子没有出过太行山的人,他们到市里、省会和京城走了一遭后,观点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他们说,我们涉县这儿哪像个县城,不动大手术,连马车都过不去,怎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在这里变成了一堂最切实、最生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课。

河北日报(“燕赵论坛”专栏1998.11) 37.分析本文所针对的社会现实。 38.概述本文的立论思想。 39.从写作的角度,指出本文的一个亮点,并加以评析。

六、作文题(为下面一则消息配写一篇短评,字数在600~1000间。30分)

“突然袭击”查“水分”

本报记者

李杰

2001年12月20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县委书记范涛向市委书记秦玉海汇报了该县的养牛工作,并呈上一张当月16日制作的全县养牛存栏数统计表。范涛走后,秦玉海看着报表上武陟县现有的23430头牛的存栏总数思忖:这个数字由各村上报到各乡镇,再由各乡镇上报到县里,又由县里汇总上报到市里,这一级一级累计完成的数字究竟是一种数字游戏,还是不搀水分的真实材料?

想到这里,秦玉海又想到了上年焦作市建设3万亩三毛杨基地的事。武陟县的任务是1万亩,年底上报完成1万亩。那次他组织市林业局和其他干部48人,到武陟县检查了7天,逐棵落实,实际上只种了3600亩。林业局和该县的领导因此受了处分。2001年,全市都在贯彻落实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秦玉海想知道这个数字实不实?作风转变了没有?于是,他在报表上批示:请市农业局牵头,由市委组织部,市纪委配合,对武陟县养牛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务求一天之内全面完成核查任务。

市委书记的“突然袭击”,不仅是对武陟县各级干部作风的检验,同时也是对市直机关干部作风整顿效果的一次检验。

第二天清晨7时20分,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和市农业局机关105名核查人员已在市委大院集合,分成35个小组,当即开赴武陟县。核查人员出发前强调,一定要求真务实,逐村逐户逐牛核查,确保不漏村、不漏户、不瞒报、不虚报。为了确保不出现虚假数字,要求不管多晚也要当日完成核查任务。

上午8时30分左右,35个核查组已在武陟全县境内展开拉网式检查。嘉应观、詹店等乡镇的很多养牛户扎营在黄河滩区,核查工作非常艰苦。分在嘉应观乡的核查三组人员仝太旭、许全军、张鲁洲3位同志一天时间查了193个养牛户,直到晚上9时多才完成核查任务。阳城乡核查一组的李玉琦、杨天军、宋胜利查到晚上6时多,还剩最后一个村。乡里干部说,那个村只有一个养牛户,家里也只养着一头牛,不用去查了。但核查组的3位同志说,我们要眼见为实。他们跑了20多分钟赶到那个村一打听,仅有的一头牛当天刚卖掉。但核查组的人说,这是个真实情况,我们的心里踏实了。

书记较真,干部较劲。这一天,核查组遍查武陟县的300多个村,走访了几千个养牛户。经查,武陟县现有存栏23113头牛,是16日该县报表23430头的98.65%。核查人员经客观分析认为,从16日到21日的5天时间,考虑到个别养牛户的买进与卖出因素,武陟县的报表应该是真实的。

浙江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A

2.B

3.D

4.A

5.A

6.B

7.D

8.B

9.C

10.C

11.D

12.B

13.D

14.C

15.D

16.D

17.D

18.A

19.A

20.C

21.A

22.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3.ABC

24.ABC

25.ABCD

26.ABCD

27.AB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28.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论的事物和论述的问题,也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论述的对象和范围。

29.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方式。它与论据和论点一起共同构成评论性文章的三大要素。 30.具体分析的方法也就是辩证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在评论写作中的具体运用,包括一分为二法、阶级分析法和事实对比法等。具体分析指的是在说理论述时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以揭示事物的本质。

31.社论:是报刊编辑部最重要的指导性言论。它集中反映政党、政府、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影响并引导社会舆论的有力的评论形式。

32.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朴的新闻评论。是一种最简朴、最轻便的评论形式,通常只有

二、三百字,甚至只有一句话。它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编者对新闻稿件或一般文章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

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3.作为新闻舆论工具的直接发言的重要形式,新闻评论的作用主要是:①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指出下一步骤会怎样,预示将来种种趋向和结果。②解释新闻事实的因果和意义等,说明某事何以发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生活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③对新闻事实作出政治判断,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发表作者的观点意见,表明作者的态度。④深化报道的主题。

34.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价的事物和论述的问题,也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论述的对象和范围。选好题,新闻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选题是立论的前提。 选题的依据,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①来自上头的精神;②来自下头的情况;③来自新闻报道;④来自客观形式的要求;⑤依据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 35.①新闻评论写作要求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这就要求对论据的要求以及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评论文章的观点是起统帅作用的,由论点统帅论据,而论据材料又是立论的依据的基础,是支撑论点的,论点靠有说服力的论据才能得以成立。 ②要使论据和论点达到和谐统一,论据必须做到:

第一,真实

第二,准确

第三,充分

第四,典型

36.①批驳,是新闻评论中的论战的一个方面,新闻评论中的论战,是时代的需要,是实际 生活的需要,是在政治、思想、理论和学术上驳斥谬误,澄清是非,扶正祛邪,是在人民群众面前“辨是非,定从违”的重要方法。

②论战之艺术包括两个方面,批驳乃二者之一。 ③批驳,归结起来,有三种方法

第一,直接驳对方论点

第二,驳对方论据

第三,驳对方论证的方法不合逻辑。

五、文章评析(共16分) 37.针对当时群众,特别是农民集体上访事件较多,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的现实问题,就如何理解疏导干群关系,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群众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38.针对当时干群关系紧张的热点问题,摆事实,讲道理,阐述了领导干部要“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深入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从而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正确引导群众的道理。(仅为参考) 39.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体现一定的文章感即可。抓其一点,如①小题大做,运斤成风,②情真意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与说服力,③敢抓热点,正面主论引导,等等。

六、作文题(共30分) 请分为4档评分,最后一档为不及格。

第13篇:新闻评论写作简答题

新闻评论写作-简答题

【题型:简答】

[1] 选题和立论在评论写作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 (1)首先,就评论写作的过程而言,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构思阶段的选题和立论;二是提笔阶段的论述和说理。这就是说选题和立论是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也是关键性程序,直接关系到评论的成败。

(2)其次,就衡量评论作品的标准而言,选择和评价一篇新闻评论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选题立论是否有针对性和迫切性。如果选篇立论不切实际,论述和说理再好也是徒劳无益的。

(3)再次,就写作思维而言,论题选择得好,立论又有独到之处,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如古人刘勰所说:“经正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有助于提高写作质量。

[2] 党报社论为什么具有权威性? 答:(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 (2)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

(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 (4)在传播渠道方面的独特优势。 【题型:论述】

[1] 简要论述评论选题重点的表现方面。

答: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最新讲话精神,亟待进行舆论引导。

2、现实生活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新人新事新风尚,亟待进行宣传倡导。

3、当前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或薄弱环节,亟待进行正面疏导。

4、人们共同关注而又疑惑不解莫衷一是的问题,亟待进行澄清。

5、社会生活中一些违反科学又习以为常的种种言行,亟待进行唯物论教育。【题型:论述】

[2] 什么是新闻评论写作中的“破”与“立”?破立统一的具体论述方式有哪些?

答:

1、破与立是辩证的统一,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

2、一是以正面立论的评论,则需立中寓破,即在阐述正面观点的同时指明与之对立的观点是什么,它错在哪里。二是以批驳错误观点为主的评论,则需破中有立,也就是在对不正确的言行进行批评、揭露或辩论的同时,还需指明正确的应当是什么,应当提倡什么,应当怎样去做。

【题型:论述】

[3] 简述阐述型社论(或评论员文章)的任务和写作的要求。

答: 一是善于交代国情和时代特征。二是论述要突出重点顾及全面。三是实事求是地分清政策上、政治上的是非界限和不同历史阶段的界线。四是顾及政策的连续性及其关联性。五是善于依托典型来阐述政策。六是切忌板着面孔说教,力求说理论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而入脑。

【题型:论述】

[5] 简述评论的选题与立论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答:(1)首先,就评论写作的过程而言,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构思阶段的选题和立论;二是提笔阶段的论述和说理。这就是说选题和立论是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也是关键性程序,直接关系到评论的成败。

(2)其次,就衡量评论作品的标准而言,选择和评价一篇新闻评论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选题立论是否有针对性和迫切性。如果选篇立论不切实际,论述和说理再好也是徒劳无益的。 (3)再次,就写作思维而言,论题选择得好,立论又有独到之处,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如古人刘勰所说:“经正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有助于提高写作质量。

第14篇:《新闻评论写作》大纲

00658 新闻评论写作

苏州大学编 高纲0923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新闻评论写作》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本科段必修课。

新闻评论在新闻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媒体的灵魂。设置本课程具体的目的要求是:使自学应考者对新闻评论的有关现象及其规律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并转化为在具体实践中应用和写作的能力。

第二部分: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 本体界定

第一节 学科框架

一、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评论学的定义

(二)新闻评论学的对象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评论学的定义 1. 识记:新闻评论学概念

2. 领会:新闻评论学与新闻评论写作学的关系

(二)新闻评论学的对象

1. 识记:新闻评论学研究对象的几大部分 2. 领会:新闻评论学研究的系统性

第二节 新闻评论本体

一、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评论的定义

(二)新闻评论的特点

(三)新闻评论的地位与功能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评论的定义 1.识记:

(1)新闻评论的定义(2)新闻事实的定义 (3)新闻评论与评论者之间的关系 2.领会:

(1)新闻评论与新闻事实的报道二者的关系。(2)新闻事实和重大问题的关系。(3)新闻报道的倾向性。(4)为什么不宜提“指导性”和“引导性”?(5)对广播电视节目中几人谈形式是否新闻评论的认定。

讨论:新闻评论的几种定义。

(二)新闻评论的特点: 1.识记:新闻评论的五大特点 2.领会:

(1)政论与新闻评论的关系。(2)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与新闻性的不同。(3)思想性与政治性的不同。(4)为什么不能把“科学性”作为新闻评论的一大特点?(5)大众性的几层意思。(6)大众性与专业性的矛盾。(7)新闻评论中不一定要出现新闻事实。(8)有没有评论者的观点在,是区分消息和新闻评论的关键。(9)仅仅确立了观点,只能算“评”,只有讲了道理,才能叫“论”。(10)新闻评论的论理性与学术论文的区别。

应用:分析一篇新闻评论,说明新闻评论的特点。

(三)新闻评论的地位与功能:

1.识记:(1)新闻评论的地位。(2)消息性新闻报道中的竞争策略。

2.领会:(1)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在竞争中致胜的两大法宝之一。(2)新闻评论是大众传播媒体的旗帜、灵魂和眼睛。新闻评论对公众的影响。(3)新闻报道影响着人们想什么,新闻评论则影响着人们怎么想。(4)新闻评论的舆论导向作用与民众参政议政之间的关系。

(四)新闻评论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实现方式。

第二章 新闻评论史

第一节 产生的前提

一、考核知识点

新闻评论产生的前提

二、考核要求

识记:新闻评论产生的三个前提。

第二节 中国新闻评论史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评论史前期

(二) 政论时期

(三) 向新闻评论演进期

(四) 成熟与完备期

(五) 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评论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评论史前期

识记:

(1)邸报的产生。(2)以汉字刊行的最早的报刊。(3)首倡社论的报纸。

(二)政论时期

识记:

(1)我国最早的一批现代化报纸及办报目的。(2)王韬及其新闻评论。(3)我国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

(三)向新闻评论演进期

识记:(1)梁启超和《时务报》、“时务文体”。(2)新闻评论演进为独立新闻体裁的重要标志。(3)“三民报”。(4)报纸的四大部件。

(四)成熟与完备期

识记:

(1) 无产阶级新闻评论开始在中国出现的标志。(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张中共中央机关报。(3)我国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有风格。(4)李大钊的评论。(5)邹韬奋的评论。(6)张季鸾的评论。

(五)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评论 1.识记:

(1)社会主义时期新闻评论的分期。(2)*评论的特点。(3)“两报一刊社论”。 2.领会:

(1)社会主义时期新闻评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2)新时期新闻评论向社会本位的回归。(3)新时期新闻评论在形式、风格上的新探索。

第三节 外国新闻评论简史

一、考核知识点

(一) 外国新闻评论的史前期

(二) 政论时期

(三) 新闻评论的现代化时期

(四) 无产阶级新闻评论史

二、考核要求

(一)外国新闻评论的史前期

识记:

(1)现在认为最早的“类报纸”。(2)手抄报纸和书简报纸的出现。(3)传单、鸭鸣报的出现。

(二)政论时期

领会:

(1)近代报纸是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2)当时报纸的主要职能是从事政治性评论,获取商业利润是次要的问题。(3)美国报刊在政论时期的发展。

(三)新闻评论的现代化时期

识记:

西方报纸的新闻评论类型。

领会:

(1)新闻与言论的纠缠。(2)没有了自由竞争的媒体,也就没有了意见的自由市场。(3)社会责任论不是对新闻自由的反动,而是强调媒体应承担维护公众获知新闻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权这一责任。(4)当代欧美广播电视评论在收视率的巨大压力之下出现的娱乐化和煽情化趋势。

(四)无产阶级新闻评论史

识记:

(1)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开端。(2)无产阶级第一个公开发表新闻评论的阵地。(3)俄国第一份公开出版的布尔什维克报。(4)俄布中央机关报。(5)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机关报。(6)前苏联大众新闻传播体系的显著特点。

第三章 创作主体论

第一节 创作主体分类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评论创作主体的特点

(二) 人格主体与代言人个人之间的关系

(三) 创作主体分类及与评论文体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评论创作主体的特点: 1.识记:人格主体

2.领会:新闻评论的创作主体可分为人格主体和个人主体。

(二)人格主体与代言人个人之间的关系

领会:

(1)没有代言人主体的介入,所代的人格主体的意志就无法现实地被表达出来,而代言人主体的介入,又使人格主体打上了代言人主体的烙印,成为代言人所理解的人格主体精神,即成为双重主体的有机叠合。(2)代言者个人的能动主体性不是表现为对对象的主观改造和随意阐发,不是“六经注我”,而是借助这种能动性去深入对象,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是“我注六经”。(3)“我注六经”与个人风格化的关系。(4)群体精神意志的人格化要求。

(三)创作主体分类: 1.识记:

(1)体制内的三类创作主体。(2)国际评论。(3)党派主体评论的特点。(4)中国共产党党报新闻评论的鲜明特点。(5)我党新闻评论的重大使命。(6)团体新闻评论的特点。(7)体制外新闻评论创作主体的特点。(8)体制外新闻评论作者的类别。 2.领会:以国家为主体的新闻评论对主体的特殊要求。 3.应用:分析一篇新闻评论的口吻。

第二节 评论者的修养

一、考核知识点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

二、考核要求

1. 识记:(1)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几大修养。(2)在法律问题上,新闻评论存在的两个问题。 2. 领会:(1)社会的良心(2)为什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3)为什么要打好理论基础?(4)树立政策、法律、纪律观念的重要性。(5)为什么要打好知识根底?(6)深入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第四章 创作论(上)

第一节 新闻评论选题

一、考核知识点

(一)“选题”辨析

(一) 选题的标准

(二) 选题的来源

二、考核要求:

(一)“选题”辨析 1.识记:

(1)选题(2)命题(3)立论 2.领会:

(1)选题与对象的关系。(2)选题的相互联系的两种含义。(3)传媒的选题计划与评论员的选题方向间的关系。(4)选题与命题的关系。(5)选题和立论的关系。

(二)选题的标准: 1.识记:

(1)我党新闻评论的选题标准(2)选题的具体要求。 2.领会:选题的重大与否与新闻事件的重大与否之间的关系。

(三)选题的来源: 1.识记:选题的几大来源。 2.领会:

(1)“上面的精神”(2)“下面的呼声”。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立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 立论的要求

(二) 立论的过程

二、考核要求:

(一)立论的要求 1. 识记:立论的具体要求 2. 领会:

(1)立论的多种角度、选题的多个侧面,可以使论点不断翻新。(2)立论求新与求实的关系。

(二)立论的过程 1.识记:

立论过程的两个环节。 2.领会:

(1)一篇评论的论点是评论者主体思维穿透力量拂过评论材料,对材料的内在逻辑加以寻绎的结果。(2)占有材料不仅仅是占有某则新闻事件,而是要广泛研究社会。(3)社会是处在不停的运行过程中的,事件也只有在社会运行的过程中才具体地标示出其价值意义,其意义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增值或增墒,没有恒定的意义存在。(4)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发掘取决于评论者对事件所构成的与社会生活的诸种关联的发现。 3.应用:

找几篇选题一致,立论不同的评论。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标题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标题的作用

(二) 标题的要求

(三) 新闻评论标题的特点

(四) 几种常见的标题类型

二、考核要求

(一)标题的作用

1、识记:新闻评论标题的作用

2、领会:标题的重要性

(二)新闻评论标题的特点

识记:新闻评论标题和新闻标题的异同。

(三)标题的要求 1.识记:

(1)标题的两个根本性要求。 2.领会:

(1)新闻评论的标题和新闻的标题要求不同。(2)新闻评论的标题不能要求做到准确、鲜明、生动。(3)不同的内容和风格要求不同的标题。(4)标题和文章内容、风格不一致,将造成一种讽刺、调侃和滑稽效果。(5)要求标题与文章内容和风格一致和要求标题具有吸引力是不矛盾的。

(三)常见的标题类型 1. 识记:三种标题类型 2. 领会:所列各种标题的特点 3. 应用;收集一些好标题

第五章 创作论(中)

一、考核知识点:

(一)“论证”辨析

(二)论证的要求

(三) 相关的逻辑知识

(四) 常用的论证方式

二、考核要求:

(一)“论证”辨析 1.识记:

(1)论点。(2)论据。(3)论证。(4)几类论据。 2.领会:对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的要求

(二)相关的逻辑知识

识记:

(1)概念。(2)判断。(3)推理。(4)直言推理。

(三)常用的论证方式 1.识记:

(1)归纳论证。(2)演绎论证。(3)类比论证。(4)对比论证。(5)比喻论证。(6)反证。(7)归谬法。 2.领会:

(1)各种论证方式的运演规则。(2)各种论证方式的真理性和局限。 3.应用:用所列某一种论证方式创作一篇评论。

第二节 新闻评论驳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驳论”辨析

(二)如何进行反驳

二、考核要求:

(一)“驳论”辨析

识记:(1)驳论的概念。(2)驳论文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二)如何进行反驳

领会:反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即: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的逻辑过程。

第六章 创作论(下)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结构

一、考核知识点:

(一) 对新闻评论结构的基本要求

(二) 结构安排原则

(三) 新闻评论常用的三种主要结构形式

(四) 新闻评论的开头和结尾

二、考核要求:

(一)对新闻评论结构的基本要求 1. 识记:结构的概念

2. 领会:结构安排要言之有序,做到纲举目张,以帅统兵。

(二)结构安排原则 1.识记:

(1)结构安排的两个原则。(2)评论三部曲。(3)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

2.领会:认识的过程就是事物自身结构逻辑的发现过程,认识的完成就是事物自身结构逻辑的显现。

(三)新闻评论常用的结构形式 1.识记:

(1)纵向结构。(2)横向结构。(3)评点式结构。 2.领会:

(1)纵向结构显示了事理和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引导人们根据问题的前因后果的内在联系去认识事物。它逻辑严密,论证性强,用得好,能够深刻地启发受众对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思考,获得智力上的满足。(2)横向结构能够使围绕论点的各个方面都展现出来,让人从较宽广的领域内获得一个全貌性认识。(3)各种结构形式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4)评点式结构以蕴含着内在逻辑性的圆融的事例本身去阐发道理,而不是把其中的逻辑筋脉单独抽取出来。它生动活泼,短小精悍,一针见血,不拘一格。

(四)开头和结尾 1.识记:

(1)“凤头猪肚豹尾”的意思。(2)开头的重要性。(3)“开门见山”在新闻评论中的两种含义。(4)几种常见的开头方式。(5)几种常见的结尾方式。 2.领会:

(1)新闻评论的开头既要努力吸引人们去阅读正文,同时也是议论文共有的提出问题阶段或者叫引论阶段。不仅如此,它还决定着整篇文章的风格基调和展开方式。(2)新闻评论的开头(结尾)与新闻作品的开头(结尾)的不同。

3.应用:收集一些好的开头和结尾。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语言

一、考核知识点:

(一) 与新闻语言相比的论理性、分析性。

(二) 与一般议论文语言相比的通俗性。

(三) 新闻评论语言的文采。

二、考核要求:

(一)与新闻语言相比的论理性、分析性 1.识记:分析性叙述 2.领会:

(1)新闻评论的语言是论理性语言,而不是叙事性语言。(2)正确看待述评中叙事因素的大量介入。(3)就像数学运算中的具体数字运算和使用代数运算一样,新闻作品中是具体的物体件数的展示,新闻述评是具体的数字运算,而一般的新闻评论则是由数字运算推导出代数运算程式。相对于数字所代表的具体事物来说,数字已经抽象化了。(4)新闻评论的语言采取消极修辞方式,首先追求准确、鲜明。

(二)与一般议论文相比的通俗性

领会:弄懂以下几种关系:

(1)通俗化与专业术语的使用。(2)通俗化与表达的准确性。(3)通俗与形象化。(4)通俗与思想的精深。(5)通俗与庸俗。(6)通俗与语言规范化。(7)通俗的度与对受众的尊重。

(三)新闻评论语言的文采

1.识记:(1)语言的形式美感 (2)字句炼到什么样子和是最美的。 2.领会:

(1)如何增强语言的文采。(2)知识运用不当的表现。(3)文采对新闻评论的重要性。

第七章 报纸新闻评论

第一节 报纸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报纸的传播特点

(二) 报纸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其要求

二、考核要求

(一)报纸的传播特点 1.识记:报纸传播的优缺点

2.领会:(1)报纸反映面的广阔性和丰富性。(2)报纸表达思想、展开论证的深刻性。(3)报纸的可保存性和选择性。(4)报纸传播公众解码的专注性。(5)报纸传播的弱点。

(二)报纸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1. 识记:报纸新闻评论的几个特点及要求。 2. 领会:

(1)报纸新闻评论表达思想的深刻性。(2)报纸新闻评论“快”与“准”、“准”与“活”的矛盾。(3)论述的深刻本身就是“活”。

第二节 报纸文体分类方法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评论文体分类原则思考

(二) 几种有代表性的分类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评论文体分类原则思考

领会:每一种分类方法都是对特定时空的新闻评论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从某个特定角度对新闻评论进行分析把握的结果。

(二)几种有代表性的分类

领会:各种分类方法的特点。

第三节 代表编辑部的评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 社论

(二) 评论员文章

(三) 短评

(四) 编者按

(五) 述评

二、考核要求

(一)社论

识记:

(1)社论的定义。(2)社论的特点。(3)社论的几种变体。(4)社论写作的注意事项。

(二)评论员文章

识记:

(1)评论员文章的特点。(2)评论员文章的分类。

(三)短评

识记:(1)短评定义。(2)短评的特点。

(四)编者按语

识记:(1)编者按语定义。(2)编者按语分类。(3)编者按语的特点。

(五)述评

识记:(1)述评释义。(2)述评的特点。

第四节

不代表编辑部的评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时评

(二) 杂文

二、考核要求

(一)时评

识记:(1)时评释义。(2)时评的特点。

(二)杂文

识记:(1)杂文的定义。(2)杂文的特点。

第八章 广播新闻评论 第一节 广播的传播特点

一、考核知识点

(一) 广播传播的优点

(二) 广播传播的弱点

二、考核要求

(一)广播的传播优点。

(二)广播传播的弱点 1.识记:

(1)广播的语言特点、传播方式。(2)广播传播的优缺点。 2.领会:

(1)广播对主持人的要求。(2)广播的群众性。(3)广播的“一次过”性质所带来的问题。(4)广播的私人性质。(5)广播的心灵性。

第二节 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一、考核知识点:

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和要求。(2)瞬时记忆。 2.领会:

(1)对广播新闻评论提出的要求的道理。(2)广播口语并非生活口语,而是艺术化了的口语。(3)报纸评论可能更深地影响人,但广播评论却能更强烈地打动人。

第三节 广播评论的特殊评论形式

一、考核知识点:

(一)播稿式评论

(二)说稿式评论

(三) 脱口式评论

二、考核要求: 1. 识记:

(1)广播评论的三类评论形式。(2)说稿式评论的三种形式。(3)对话式广播谈话要注意的问题。(4)录音述评包括哪些元素?(5)戏剧式广播谈话的概念。(6)座谈式广播评论要注意的方面。(7)口头评论的特点。(8)口头评论的局限。 2. 领会:

(1)漫谈式广播谈话是一种拟态交流方式。(2)音响应是说理“锦上的花”、“琴上的弦”。

第九章 电视新闻评论

第一节 电视的特点及其对新闻评论的影响

一、考核知识点

(一) 电视的优点

(二) 电视的弱点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电视的传播特点。(2)电视的特殊收看效果。(3)电视传播的弱点。 2.领会:

(1)声与画之间的关系。(2)声画文三者的整合所产生的新的系统质。(3)电视是一种传播最直接、现场感最强的媒介。(4)客厅文化。(5)电视信息在时间之维上流动给电视表现带来的问题。

第二节 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一、考核知识点

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二、考核要求:

1.识记:电视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2.领会:

(1)电视新闻评论选题忌空、忌大、忌泛,要进行“大众话题评说”。(2)电视新闻评论是众声喧哗中突出主持人的声音。(3)电视新闻评论长于对论据的形象展示,给人以证据确凿的感受。(4)电视评论中有声语言的主要作用。(5)电视新闻评论的主持人一方可以有哪些角色。群众一方又包括哪些角色。

第三节 电视新闻评论的几种模式

一、考核知识点:

电视新闻评论的几种模式

二、考核要求:

识记:电视新闻评论的四种典型模式及其特点。

第十章 网络及其它媒体新闻评论

第一节 网络传播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

网络传播的特点

考核要求:

1.识记:(1)网络传播的七大特点。(2)“第四媒体”称谓的来源。 2.领会:

(1)多媒体化可从哪几方面来理解。(2)第四媒体与虚拟空间。(3)互联网把人们带入了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4)为什么说网络传播不受时空的限制?(5)超文本链接使每一个文本间只具有相关性,没有了结构的严密性。(6)在网络的多元化传播主体中,大众传播仍然占据着权威的位置。(7)为什么说网络传播中,反馈变成了互动?(8)网络传播对传者与受者概念的解构。(9)匿名化与网名化的矛盾。

第二节 网络新闻评论

一、考核知识点

(1)网络新闻评论功能不同的三大块。(2)网络原创性评论的特点。(3)商业网站新闻评论的核心竞争力。(4)商业网站新闻评论的特点。(5)对跟帖评论的认识。(6)各种评论的互补。

1.识记:(1)网络原创性新闻评论的几大特点。(2)商业网站新闻评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3)印刷媒体内容的网上存储有哪两类?

2.领会:(1)为什么说广播电视媒体信息的网上存储改变了其原有的“一次过”性质?(2)如何认识跟帖评论?(3)如何认识“板砖”与“灌水”? (4)我国的网络实名制是什么意思?

第三节 其他传媒评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书籍新闻评论

(二)杂志新闻评论

二、考核要求

1. 识记:书籍杂志新闻评论的特点 2. 领会:

(1)书籍是适合详细而深入地阐述某个主题的唯一的传播形式。(2)杂志介乎书籍和报纸之间,既有一定的时效性,又能将评论适当引向深入,版面大小正好适合于阅读,具有“相当深厚”的解释功能。

第十一章 接受及策划论

第一节 接受主体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接受主体的大众性

(二) 大众的主体性

二、考核要求

(一)接受主体的大众性

1、识记:

(1)“大众”的涵义。(2)大众的从众性。(3)“皮下注射论”。

2、领会:

(1)大众传播的接受主体与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的不同。(2)现代意义上的大众是如何产生的。(3)从变化快的世界中寻找不变的东西,寻找其背后相对恒定的意义,成为大众重获安全感的必然追求。(4)时尚和恐慌。

(二)大众的主体性

领会:(1)大众的主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接受”与“主体”的矛盾统一。

第二节 传播环境

一、考核知识点

(一) 传播环境与传播

(二) 新闻评论对舆论环境的适应

(三) 新闻评论对舆论环境的影响

二、考核要求

(一)传播环境与传播

领会:

(1)传播环境对传播的影响。(2)传播对传播环境的重构作用。(3)信息Ⅱ≠信息Ⅰ

(二)新闻评论对舆论环境的适应

1、识记:

(1)新闻评论如何适应舆论环境。(2)面对不同的接受群落,新闻评论可选择的办法。

2、领会:

(1)抓住了社会舆论的兴奋点,信息就可能保真并在信道中被强化。(2)为何要适时推出评论。

(三) 新闻评论对舆论环境的影响

领会:

(1)评论不仅要做到择时而发,而且要做到有评择发。(2)评论者的社会责任感。(3)新闻评论不能跟着舆论走。(4)有评择发不是要对世界造成歪曲,而是要努力挖掘出生活的本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评价新闻事件。

第三节 新闻评论策划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评论策划的重要性

(二) 新闻评论的媒体策划

(三) 新闻评论的稿件配置

二、考核要求:

(一) 新闻评论策划的重要性 1. 识记:新闻评论策划的重要性。

2. 领会:(1)新闻评论策划是媒体竞争的需要。(2)新闻评论策划是凸显媒体灵魂的需要。(3)

新闻评论策划是有效影响舆论的需要。(4)新闻评论策划是媒体版面语言与评论直接发言有效结合的需要。

(二) 新闻评论的媒体策划: 1. 识记:媒体策划的几种定位。 2. 领会:每种定位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三) 新闻评论的稿件配置:

1.识记:(1)稿件配置的意义。(2)稿件配置的几种基本手段。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并进而提出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本大纲对各章节的主要内容作了扼要说明,并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核要求标准化。这样做的目的是:(1)使自考应考者能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2)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3)使考试命题者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涵义是:

1.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知和表述。

2.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范、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规范、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并内化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3.应用:在识记和领会的基础上,能对问题进行正确的阐述和分析,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关于自学教材

《新闻评论学》,杨新敏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本门学科内容包括了有关新闻评论的各个环节:本体论、创作主体论、对象论、创作论、文体论、媒体论、接受主体论、新闻评论史,读者不难看出,这些环节合起来构成了一个系统。首先谈的是新闻评论是什么,然后是新闻评论的作者,作者所面对的对象,作者占有对象后的创作过程,创作所使用的文章体式,作品完成后的传播渠道,接受作品的人,最后是新闻评论的发展历史。在课本中,考虑到没有专门的新闻评论写作学,而写作又是广大自考者在知识运用上的难点,所以,用了三章的篇幅。当今媒体对新闻评论的制约也越来越被人们注意到,不熟悉媒体特点,很难写出适合传播的评论,所以,媒体也分为两章加以阐述。本课本对接受的专章论述篇幅较少,是因为在各章中都始终把接受放在了首位,并不是因为接受不重要,恰恰是接受太重要了。全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应考者首先要系统学习各章,在对整个学科系统的完整把握的基础上再抓重点、难点。切忌孤立地看待每个问题。

2.把学习理论和应用方法结合起来。本课程的内容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自学应考者应当在学习有关理论观点的同时,多进行一些新闻评论的创作实践,这样,就会对理论有更切身的理解,真正使理论的指导作用得到发挥。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它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要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的发生,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方向。

2.要正确处理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领会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

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素质和思想水平。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的道路上。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核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和缩小考试范围,提高和降低考核要求。考核命题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2.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3.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作文题。

第15篇:《新闻评论写作》大纲

00658《新闻评论写作》大纲

1.1 学科框架

一、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评论学的定义

(二)新闻评论学的对象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评论学的定义

1. 识记:新闻评论学概念

2. 领会:新闻评论学与新闻评论写作学的关系

(二)新闻评论学的对象

1. 识记:新闻评论学研究对象的几大部分

2. 领会:新闻评论学研究的系统性

1.2 新闻评论本体

一、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评论的定义

(二)新闻评论的特点

(三)新闻评论的地位与功能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评论的定义

1.识记:

(1)新闻评论的定义(2)新闻事实的定义 (3)新闻评论与评论者之间的关系

2.领会:

(1)新闻评论与新闻事实的报道二者的关系。(2)新闻事实和重大问题的关系。(3)新闻报道的倾向性。(4)为什么不宜提“指导性”和“引导性”?(5)对广播电视节目中几人谈形式是否新闻评论的认定。

讨论:新闻评论的几种定义。

(二)新闻评论的特点:

1.识记:新闻评论的五大特点

2.领会:

(1)政论与新闻评论的关系。(2)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与新闻性的不同。

1

(3)思想性与政治性的不同。(4)为什么不能把“科学性”作为新闻评论的一大特点?(5)大众性的几层意思。(6)大众性与专业性的矛盾。(7)新闻评论中不一定要出现新闻事实。(8)有没有评论者的观点在,是区分消息和新闻评论的关键。(9)仅仅确立了观点,只能算“评”,只有讲了道理,才能叫“论”。(10)新闻评论的论理性与学术论文的区别。

应用:分析一篇新闻评论,说明新闻评论的特点。

(三)新闻评论的地位与功能:

1.识记:(1)新闻评论的地位。(2)消息性新闻报道中的竞争策略。

2.领会:(1)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在竞争中致胜的两大法宝之一。(2)新闻评论是大众传播媒体的旗帜、灵魂和眼睛。新闻评论对公众的影响。(3)新闻报道影响着人们想什么,新闻评论则影响着人们怎么想。(4)新闻评论的舆论导向作用与民众参政议政之间的关系。

(四)新闻评论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实现方式。

2.1产生的前提

一、考核知识点

新闻评论产生的前提

二、考核要求

识记:新闻评论产生的三个前提。

2.2 中国新闻评论史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评论史前期

(二) 政论时期

(三) 向新闻评论演进期

(四) 成熟与完备期

(五) 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评论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评论史前期

识记:

(1)邸报的产生。(2)以汉字刊行的最早的报刊。(3)首倡社论的报纸。

2

(二)政论时期

识记:

(1)我国最早的一批现代化报纸及办报目的。(2)王韬及其新闻评论。(3)我国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

(三)向新闻评论演进期

识记:(1)梁启超和《时务报》、“时务文体”。(2)新闻评论演进为独立新闻体裁的重要标志。(3)“三民报”。(4)报纸的四大部件。

(四)成熟与完备期

识记:

(1)无产阶级新闻评论开始在中国出现的标志。(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张中共中央机关报。(3)我国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有风格。(4)李大钊的评论。(5)邹韬奋的评论。(6)张季鸾的评论。

(五)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评论 1.识记:

(1)社会主义时期新闻评论的分期。(2)*评论的特点。(3)“两报一刊社论”。

2.领会:

(1)社会主义时期新闻评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2)新时期新闻评论向社会本位的回归。(3)新时期新闻评论在形式、风格上的新探索。

2.3 外国新闻评论简史

一、考核知识点

(一) 外国新闻评论的史前期

(二) 政论时期

(三) 新闻评论的现代化时期

(四) 无产阶级新闻评论史

二、考核要求

(一)外国新闻评论的史前期

识记:

(1)现在认为最早的“类报纸”。(2)手抄报纸和书简报纸的出现。(3)传单、鸭鸣报的出现。

(二)政论时期

3

领会:

(1)近代报纸是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2)当时报纸的主要职能是从事政治性评论,获取商业利润是次要的问题。(3)美国报刊在政论时期的发展。

(三)新闻评论的现代化时期

识记:

西方报纸的新闻评论类型。

领会:

(1)新闻与言论的纠缠。(2)没有了自由竞争的媒体,也就没有了意见的自由市场。(3)社会责任论不是对新闻自由的反动,而是强调媒体应承担维护公众获知新闻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权这一责任。(4)当代欧美广播电视评论在收视率的巨大压力之下出现的娱乐化和煽情化趋势。

(四)无产阶级新闻评论史

识记:

(1)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开端。(2)无产阶级第一个公开发表新闻评论的阵地。(3)俄国第一份公开出版的布尔什维克报。(4)俄布中央机关报。(5)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机关报。(6)前苏联大众新闻传播体系的显著特点。

3.1 创作主体分类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评论创作主体的特点

(二) 人格主体与代言人个人之间的关系

(三) 创作主体分类及与评论文体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评论创作主体的特点:

1.识记:人格主体

2.领会:新闻评论的创作主体可分为人格主体和个人主体。

(二)人格主体与代言人个人之间的关系

领会:

(1)没有代言人主体的介入,所代的人格主体的意志就无法现实地被表达出来,而代言人主体的介入,又使人格主体打上了代言人主体的烙印,成为代言人所理解的人格主体精神,即成为双重主体的有机叠合。(2)代言者个人的能动主体性不是表现为对对象的主观改造和随意阐发,不是“六经注

4

我”,而是借助这种能动性去深入对象,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是“我注六经”。(3)“我注六经”与个人风格化的关系。(4)群体精神意志的人格化要求。

(三)创作主体分类:

1.识记:

(1)体制内的三类创作主体。(2)国际评论。(3)党派主体评论的特点。(4)中国共产党党报新闻评论的鲜明特点。(5)我党新闻评论的重大使命。(6)团体新闻评论的特点。(7)体制外新闻评论创作主体的特点。(8)体制外新闻评论作者的类别。

2.领会:以国家为主体的新闻评论对主体的特殊要求。

3.应用:分析一篇新闻评论的口吻。

3.2 评论者的修养

一、考核知识点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

二、考核要求

1. 识记:(1)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几大修养。(2)在法律问题上,新闻评论存在的两个问题。

2. 领会:(1)社会的良心(2)为什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3)为什么要打好理论基础?(4)树立政策、法律、纪律观念的重要性。(5)为什么要打好知识根底?(6)深入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4.1新闻评论选题

一、考核知识点

(一)“选题”辨析

(一) 选题的标准

(二) 选题的来源

二、考核要求:

(一)“选题”辨析

1.识记:

(1)选题(2)命题(3)立论

2.领会:

5

(1)选题与对象的关系。(2)选题的相互联系的两种含义。(3)传媒的选题计划与评论员的选题方向间的关系。(4)选题与命题的关系。(5)选题和立论的关系。

(二)选题的标准:

1.识记:

(1)我党新闻评论的选题标准(2)选题的具体要求。

2.领会:选题的重大与否与新闻事件的重大与否之间的关系。

(三)选题的来源:

1.识记:选题的几大来源。

2.领会:

(1)“上面的精神”(2)“下面的呼声”。

4.2 新闻评论的立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 立论的要求

(二) 立论的过程

二、考核要求:

(一)立论的要求

1. 识记:立论的具体要求

2. 领会:

(1)立论的多种角度、选题的多个侧面,可以使论点不断翻新。(2)立论求新与求实的关系。

(二)立论的过程

1.识记:

立论过程的两个环节。

2.领会:

(1)一篇评论的论点是评论者主体思维穿透力量拂过评论材料,对材料的内在逻辑加以寻绎的结果。(2)占有材料不仅仅是占有某则新闻事件,而是要广泛研究社会。(3)社会是处在不停的运行过程中的,事件也只有在社会运行的过程中才具体地标示出其价值意义,其意义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增值或增墒,没有恒定的意义存在。(4)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发掘取决于评论者对事件所构成的与社会生活的诸种关联的发现。

3.应用:

6

找几篇选题一致,立论不同的评论。

4.3 新闻评论的标题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标题的作用

(二) 标题的要求

(三) 新闻评论标题的特点

(四) 几种常见的标题类型

二、考核要求

(一)标题的作用

1、识记:新闻评论标题的作用

2、领会:标题的重要性

(二)新闻评论标题的特点

识记:新闻评论标题和新闻标题的异同。

(三)标题的要求

1.识记:

(1)标题的两个根本性要求。

2.领会:

(1)新闻评论的标题和新闻的标题要求不同。(2)新闻评论的标题不能要求做到准确、鲜明、生动。(3)不同的内容和风格要求不同的标题。(4)标题和文章内容、风格不一致,将造成一种讽刺、调侃和滑稽效果。(5)要求标题与文章内容和风格一致和要求标题具有吸引力是不矛盾的。

(三)常见的标题类型

1. 识记:三种标题类型

2. 领会:所列各种标题的特点

3. 应用;收集一些好标题

5.1 新闻评论的论证

一、考核知识点:

(一)“论证”辨析

(二)论证的要求

7

(三) 相关的逻辑知识

(四) 常用的论证方式

二、考核要求:

(一)“论证”辨析

1.识记:

(1)论点。(2)论据。(3)论证。(4)几类论据。

2.领会:对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的要求

(二)相关的逻辑知识

识记:

(1)概念。(2)判断。(3)推理。(4)直言推理。

(三)常用的论证方式

1.识记:

(1)归纳论证。(2)演绎论证。(3)类比论证。(4)对比论证。(5)比喻论证。(6)反证。(7)归谬法。

2.领会:

(1)各种论证方式的运演规则。(2)各种论证方式的真理性和局限。

3.应用:用所列某一种论证方式创作一篇评论。

5.2 新闻评论驳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驳论”辨析

(二)如何进行反驳

二、考核要求:

(一)“驳论”辨析

识记:(1)驳论的概念。(2)驳论文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二)如何进行反驳

领会:反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即: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的逻辑过程。

6.1 新闻评论的结构

8

一、考核知识点:

(一) 对新闻评论结构的基本要求

(二) 结构安排原则

(三) 新闻评论常用的三种主要结构形式

(四) 新闻评论的开头和结尾

二、考核要求:

(一)对新闻评论结构的基本要求

1. 识记:结构的概念

2. 领会:结构安排要言之有序,做到纲举目张,以帅统兵。

(二)结构安排原则

1.识记:

(1)结构安排的两个原则。(2)评论三部曲。(3)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

2.领会:认识的过程就是事物自身结构逻辑的发现过程,认识的完成就是事物自身结构逻辑的显现。

(三)新闻评论常用的结构形式

1.识记:

(1)纵向结构。(2)横向结构。(3)评点式结构。

2.领会:

(1)纵向结构显示了事理和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引导人们根据问题的前因后果的内在联系去认识事物。它逻辑严密,论证性强,用得好,能够深刻地启发受众对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思考,获得智力上的满足。(2)横向结构能够使围绕论点的各个方面都展现出来,让人从较宽广的领域内获得一个全貌性认识。(3)各种结构形式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4)评点式结构以蕴含着内在逻辑性的圆融的事例本身去阐发道理,而不是把其中的逻辑筋脉单独抽取出来。它生动活泼,短小精悍,一针见血,不拘一格。

(四)开头和结尾

1.识记:

(1)“凤头猪肚豹尾”的意思。(2)开头的重要性。(3)“开门见山”在新闻评论中的两种含义。(4)几种常见的开头方式。(5)几种常见的结尾方式。

2.领会:

(1)新闻评论的开头既要努力吸引人们去阅读正文,同时也是议论文共有的提出问题阶段或者叫引论阶段。不仅如此,它还决定着整篇文章的风格

9

基调和展开方式。(2)新闻评论的开头(结尾)与新闻作品的开头(结尾)的不同。

3.应用:收集一些好的开头和结尾。

6.2 新闻评论的语言

一、考核知识点:

(一) 与新闻语言相比的论理性、分析性。

(二) 与一般议论文语言相比的通俗性。

(三) 新闻评论语言的文采。

二、考核要求:

(一)与新闻语言相比的论理性、分析性

1.识记:分析性叙述

2.领会:

(1)新闻评论的语言是论理性语言,而不是叙事性语言。(2)正确看待述评中叙事因素的大量介入。(3)就像数学运算中的具体数字运算和使用代数运算一样,新闻作品中是具体的物体件数的展示,新闻述评是具体的数字运算,而一般的新闻评论则是由数字运算推导出代数运算程式。相对于数字所代表的具体事物来说,数字已经抽象化了。(4)新闻评论的语言采取消极修辞方式,首先追求准确、鲜明。

(二)与一般议论文相比的通俗性

领会:弄懂以下几种关系:

(1)通俗化与专业术语的使用。(2)通俗化与表达的准确性。(3)通俗与形象化。(4)通俗与思想的精深。(5)通俗与庸俗。(6)通俗与语言规范化。(7)通俗的度与对受众的尊重。

(三)新闻评论语言的文采

1.识记:(1)语言的形式美感 (2)字句炼到什么样子和是最美的。

2.领会:

(1)如何增强语言的文采。(2)知识运用不当的表现。(3)文采对新闻评论的重要性。

7.1 报纸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一、考核知识点

10

(一) 报纸的传播特点

(二) 报纸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其要求

二、考核要求

(一)报纸的传播特点

1.识记:报纸传播的优缺点

2.领会:(1)报纸反映面的广阔性和丰富性。(2)报纸表达思想、展开论证的深刻性。(3)报纸的可保存性和选择性。(4)报纸传播公众解码的专注性。(5)报纸传播的弱点。

(二)报纸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1. 识记:报纸新闻评论的几个特点及要求。

2. 领会:

(1)报纸新闻评论表达思想的深刻性。(2)报纸新闻评论“快”与“准”、“准”与“活”的矛盾。(3)论述的深刻本身就是“活”。

7.2 报纸文体分类方法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评论文体分类原则思考

(二) 几种有代表性的分类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评论文体分类原则思考

领会:每一种分类方法都是对特定时空的新闻评论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从某个特定角度对新闻评论进行分析把握的结果。

(二)几种有代表性的分类

领会:各种分类方法的特点。

7.3 代表编辑部的评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 社论

(二) 评论员文章

(三) 短评

(四) 编者按

(五) 述评

11

二、考核要求

(一)社论

识记:

(1)社论的定义。(2)社论的特点。(3)社论的几种变体。(4)社论写作的注意事项。

(二)评论员文章

识记:

(1)评论员文章的特点。(2)评论员文章的分类。

(三)短评

识记:(1)短评定义。(2)短评的特点。

(四)编者按语

识记:(1)编者按语定义。(2)编者按语分类。(3)编者按语的特点。

(五)述评

识记:(1)述评释义。(2)述评的特点。

7.4 不代表编辑部的评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时评

(二) 杂文

二、考核要求

(一)时评

识记:(1)时评释义。(2)时评的特点。

(二)杂文

识记:(1)杂文的定义。(2)杂文的特点。

8.1 广播的传播特点

一、考核知识点

(一) 广播传播的优点

(二) 广播传播的弱点

二、考核要求

(一)广播的传播优点。

(二)广播传播的弱点

12

1.识记:

(1)广播的语言特点、传播方式。(2)广播传播的优缺点。

2.领会:

(1)广播对主持人的要求。(2)广播的群众性。(3)广播的“一次过”性质所带来的问题。(4)广播的私人性质。(5)广播的心灵性。

8.2 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一、考核知识点:

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和要求。(2)瞬时记忆。

2.领会:

(1)对广播新闻评论提出的要求的道理。(2)广播口语并非生活口语,而是艺术化了的口语。(3)报纸评论可能更深地影响人,但广播评论却能更强烈地打动人。

8.3 广播评论的特殊评论形式

一、考核知识点:

(一)播稿式评论

(二)说稿式评论

(三) 脱口式评论

二、考核要求:

1. 识记:

(1)广播评论的三类评论形式。(2)说稿式评论的三种形式。(3)对话式广播谈话要注意的问题。(4)录音述评包括哪些元素?(5)戏剧式广播谈话的概念。(6)座谈式广播评论要注意的方面。(7)口头评论的特点。(8)口头评论的局限。

2. 领会:

(1)漫谈式广播谈话是一种拟态交流方式。(2)音响应是说理“锦上的花”、“琴上的弦”。

13

9.1 电视的特点及其对新闻评论的影响

一、考核知识点

(一) 电视的优点

(二) 电视的弱点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电视的传播特点。(2)电视的特殊收看效果。(3)电视传播的弱点。

2.领会:

(1)声与画之间的关系。(2)声画文三者的整合所产生的新的系统质。(3)电视是一种传播最直接、现场感最强的媒介。(4)客厅文化。(5)电视信息在时间之维上流动给电视表现带来的问题。

9.2 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一、考核知识点

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二、考核要求:

1.识记:电视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2.领会:

(1)电视新闻评论选题忌空、忌大、忌泛,要进行“大众话题评说”。(2)电视新闻评论是众声喧哗中突出主持人的声音。(3)电视新闻评论长于对论据的形象展示,给人以证据确凿的感受。(4)电视评论中有声语言的主要作用。(5)电视新闻评论的主持人一方可以有哪些角色。群众一方又包括哪些角色。

9.3 电视新闻评论的几种模式

一、考核知识点:

电视新闻评论的几种模式

二、考核要求:

14

识记:电视新闻评论的四种典型模式及其特点。

10.1 网络传播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

网络传播的特点

考核要求:

1.识记:(1)网络传播的七大特点。(2)“第四媒体”称谓的来源。

2.领会:

(1)多媒体化可从哪几方面来理解。(2)第四媒体与虚拟空间。(3)互联网把人们带入了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4)为什么说网络传播不受时空的限制?(5)超文本链接使每一个文本间只具有相关性,没有了结构的严密性。(6)在网络的多元化传播主体中,大众传播仍然占据着权威的位置。(7)为什么说网络传播中,反馈变成了互动?(8)网络传播对传者与受者概念的解构。(9)匿名化与网名化的矛盾。

10.2 网络新闻评论

一、考核知识点

(1)网络新闻评论功能不同的三大块。(2)网络原创性评论的特点。(3)商业网站新闻评论的核心竞争力。(4)商业网站新闻评论的特点。(5)对跟帖评论的认识。(6)各种评论的互补。

1.识记:(1)网络原创性新闻评论的几大特点。(2)商业网站新闻评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3)印刷媒体内容的网上存储有哪两类? 2.领会:(1)为什么说广播电视媒体信息的网上存储改变了其原有的“一次过”性质?(2)如何认识跟帖评论?(3)如何认识“板砖”与“灌水”? (4)我国的网络实名制是什么意思?

10.3 其他传媒评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书籍新闻评论

(二)杂志新闻评论

二、考核要求

1. 识记:书籍杂志新闻评论的特点

15

2. 领会:

(1)书籍是适合详细而深入地阐述某个主题的唯一的传播形式。(2)杂志介乎书籍和报纸之间,既有一定的时效性,又能将评论适当引向深入,版面大小正好适合于阅读,具有“相当深厚”的解释功能。

11.

1接受主体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接受主体的大众性

(二) 大众的主体性

二、考核要求

(一)接受主体的大众性

1、识记:

(1)“大众”的涵义。(2)大众的从众性。(3)“皮下注射论”。

2、领会:

(1)大众传播的接受主体与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的不同。(2)现代意义上的大众是如何产生的。(3)从变化快的世界中寻找不变的东西,寻找其背后相对恒定的意义,成为大众重获安全感的必然追求。(4)时尚和恐慌。

(二)大众的主体性

领会:(1)大众的主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接受”与“主体”的矛盾统一。

11.2 传播环境

一、考核知识点

(一) 传播环境与传播

(二) 新闻评论对舆论环境的适应

(三) 新闻评论对舆论环境的影响

二、考核要求

(一)传播环境与传播

领会:

(1)传播环境对传播的影响。(2)传播对传播环境的重构作用。(3)信息Ⅱ≠信息Ⅰ

(二)新闻评论对舆论环境的适应

16

1、识记:

(1)新闻评论如何适应舆论环境。(2)面对不同的接受群落,新闻评论可选择的办法。

2、领会:

(1)抓住了社会舆论的兴奋点,信息就可能保真并在信道中被强化。(2)为何要适时推出评论。

(三) 新闻评论对舆论环境的影响

领会:

(1)评论不仅要做到择时而发,而且要做到有评择发。(2)评论者的社会责任感。(3)新闻评论不能跟着舆论走。(4)有评择发不是要对世界造成歪曲,而是要努力挖掘出生活的本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评价新闻事件。

11.3 新闻评论策划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评论策划的重要性

(二) 新闻评论的媒体策划

(三) 新闻评论的稿件配置

二、考核要求:

(一) 新闻评论策划的重要性

1. 识记:新闻评论策划的重要性。

2. 领会:(1)新闻评论策划是媒体竞争的需要。(2)新闻评论策划是凸显媒体灵魂的需要。(3)新闻评论策划是有效影响舆论的需要。(4)新闻评论策划是媒体版面语言与评论直接发言有效结合的需要。

(二) 新闻评论的媒体策划:

1. 识记:媒体策划的几种定位。

2. 领会:每种定位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三) 新闻评论的稿件配置:

1.识记:(1)稿件配置的意义。(2)稿件配置的几种基本手段。

第16篇:新闻评论写作笔记

“新闻评论写作”

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一、什么是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二、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关系(区别)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新闻报道主要是传播信息,提供事实,作者的倾向、情感、意见是包含在事实的叙述之中。它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新闻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它的特点是议论说理,直抒己见。

2、新闻宣传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要发表意见。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它们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相比,有哪些特点

新闻评论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从而团结人民、引导舆论,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1、新闻性

① 现实的针对性。立论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

② 强烈的时效性。对现实作出及时的反应。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

③ 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

④ 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

① 面向广大受众。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

② 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四、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1、引导的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的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的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

4、深化的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五、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关系

1、新闻宣传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正面宣传也应该包括舆论监督的内容,这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取得积极的社会效果,鞭挞假恶丑正是为了弘扬真善美。因此,新闻评论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和不正之风,对这些不良现象和风气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这也正是为了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2、我们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法律为准绳,以政策为原则,以事实为依据,着眼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强团结,维护稳定。既要对丑恶现象和腐败行为嫉恶如仇,又要掌握政策,以理服人;既要指出我们前进中的问题,又要分析问题的实质和产生的原因;既要反映人民群众的疾苦,又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鼓舞,看到希望。

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重点章)

一、什么是选题

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新闻评论来说,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

二、什么是立论

新闻评论的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诊断或结论。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三、论题从哪里来

新闻评论选题要求在于,它所评论的对象和范围应当是选择当前具有迫切意义的、有着普遍引导作用、又能配合整体的新闻宣传部署问题。为此,在选题时务必首先明确选题的根据,拓宽论题的来源。

其一,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这些不仅是选题的重要来源,而且有助于选题和立论体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赢得人们的重视。

其二,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三,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新闻性和时代感。

四、立论的基本要求

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作品,立论应具备这样的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

1、立论的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的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体现和增强立论的针对性:①针砭时弊,对症下药;②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③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2、立论的新颖性。①论题的新颖;②见解的独到;③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④选取新的立论角度;⑤交锋中闪现亮点。

3、立论的准确性。立论的新颖就以准确为前提,立论违背了准确性,就失去使人信赖的基础,甚至产生错误的导向,引起人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混乱。立论准确,舆论导向方能正确,方能为党和人民造福;否则,就会给党和人民带来祸害。准确性的具体要求表现在:①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论断、提法和分寸把握的准确;②论据和引语的准确;③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④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

4、立论的前瞻性。前瞻性指的是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去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立论的前瞻性表现在:重提示、洞察力和预见性。

这些要求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优秀的评论作品,总是将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

五、选题和立论的前提——调查研究(为何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选题和立论的前提在于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搞好调查研究。这是因为:

1、选题和立论都需要掌握政策和法律,了解实际情况,充分占有材料,而这些都离不开调查研究。

2、正确的结论只能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唯有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避免和克服片面性,产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论断。

3、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去做,才能预防和医治主观和武断,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

4、写评论总是要了解读者对象,了解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有些什么思想疙瘩。而要掌握这一切,事先不作一番周密有效的调查研究,显然是不行的。

总之,调查研究是选题和立论的前提,也是选题和立论的途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标题

一、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标题的区别

以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的新闻报道与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的新闻评论,由于自身特点和体裁样式的差异,二者的标题在内容、形式、结构及制作要求上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为:

1、制作的目的不同。新闻标题以提示主要的新闻事实和相关的重要信息为目的,以此吸引受众的兴趣;评论标题以提示论题或作者的见解、意向为目的,以此引起受众的关注或思考。

2、表现手法不同。新闻标题多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作者的态度和倾向性往往蕴含于事实的概括与表述之中,即使做出评价,一般也较为含蓄;评论标题往往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倾向,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3、结构方式不同。新闻标题的结构较为复杂,常为复合型结构,主题与辅题的组合方式较为灵活多样;评论标题的结构较为简单,多为单一型结构,只有一行主题,个别情况下有辅题,大都以副题形式出现。

4、写作要求不同。新闻标题在简练的同时一般较为具体,重在对新闻事实的恰当概括,实题较多,句式较为完整;评论标题相对较为抽象,重在对论题、论点的准确提炼,虚题较多,句式上较为灵活,在“炼字炼意”上要求更为严格。

二、评论标题的主要(重要)功能

评论标题的功能有四个方面:

1、概括论题范围。在评论标题中概括论题范围和评析对象,让受众通过标题清晰地了解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议论的问题,是评论标题的一个重要功能。

2、昭示中心论点。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新闻评论,用标题的形式直接表明其中心论点和主要见解,使其最有价值的内容——思想、观点和看法凸现出来,是评论标题的第二个重要功能。

3、表明作者的态度。对于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限不够明了的事物或问题,在评论标题中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意向,并以此体现评论的是非判断的价值判断,是评论标题的第三个重要功能。

4、吸引受众注意。评论标题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受众的注意,调动他们阅读(或收听、收看)评论正文的兴趣,这也是评论标题的第四种功能。

三、评论标题的要求(评析)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闻评论标题的各种功能,在制作过程中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题文一致。评论标题所概括的论题、所提炼的观点、所涉及的事实等应与评论的内容相一致。

2、意向鲜明。对评论所分析的事物或议论的问题,标题中应有较为鲜明的是非判断或价值判断。

3、言简意赅。评论标题的句式要简洁,文字要精炼,题义要深刻耐读。

4、生动引人。运用多种拟题手法和修辞手段,使评论标题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生动引人的方法:

⑴ 转换句式、语气,改陈述句为假设、疑问、感叹;

⑵ 活用成语、俗语,包括直接引用和变化引用(易字法和谐音法);

⑶ 巧用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双关、对照、回环。

四、运用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分析修改一两篇评论标题 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重点章)

一、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

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是:

1、论据和论点的结合。这是新闻评论说理论述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实践表明,新闻评论的说理和论述唯有体现论据和论点的统一,才具有说服人的力量。

2、虚和实的结合。在评论写作中,虚和实是矛盾的统一。虚是指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实是指事实、实践、业务、材料。人们常说的新闻评论要善于务虚,指的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事实和矛盾进行分析和说理。

3、破和立的结合。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破与立是辩证的统一。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破立统一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正面立论的评论,需立中寓破;二是以批驳错误观点为主的评论,则需破中有立。

4、严肃和生动的结合。严肃和生动结合是一条不容忽视的说理论述的原则和要求。作为严肃的文体,文字很容易导致枯燥乏味,让读者提不起兴趣。所以在论述时特别要讲究生动形象,务求体现严肃的论题与生动风趣的表述的结合,体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体现抽象的论述与具体形象的文字表现的结合。

二、论点和论据

1、所谓论点,就是指作者对所论述的论题的见解、主张和所持的立场和态度。

2、在评论写作中,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材料,就是说明论点的证据,就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

3、评论的论据主要包括两大类:

① 事实性论据,包括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论点的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事,以及历史资料、统计数字等。

② 理论性论据,包括经典作家所揭示的业经实践证实为人们所公认的有关结论、论断、理论、原理;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现行的法令、条例;科学的定理和法则;公认的道德规范;古今中外带有哲理性的格言、谚语等。

③ 除此之外,还有以故事、典故为论据的。

4、在运用论据时,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论据务必正确、真实、恰当,具有典型性和科学性;二是选择论据要考虑写作的背景和读者的特点。

三、论据和论点是怎样统一的

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就是全面掌握材料,“求是”就是从占有的大量材料中研究事物的内部联系,掌握其规律。坚持了这条原则才能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也才能使论据和论点的统一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其次,正确处理好论和论点的辩证关系。在评论写作的构思阶段,对待材料和论点的正确态度是材料在先,论点在后,从充分的材料中引申出论点。由构思进入表述阶段后,论点处在统率地位,论点要统率论据,论据要为论点服务。因此,论据不在多而贵在精。力求置论据于论点的统率之下,寓论点于论据的分析之中,使论据和论点恰当地融合起来。

再次,掌握论证的具体方法,有助于论据和论点的统一,增强说服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和反证法。

四、为什么写评论采用事例来证明论点(例证法)是一种有效的论述方法

一种观点、一个结论,往往是通过许多事实得来的,所以发现并抓住事实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提示出事实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从而证明论点,自然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事例要真实、典型、有代表性,引用古代事例尤需切合现实情况;二是要注意提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辅以切实的分析和说理,防止观点加例子的简单化和表面化倾向。

五、为什么说虚实结合是评论写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方法

新闻评论从宏观上看,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务虚的,另一类是务实的。但是,实际上虚和实是对立的统一,两类评论尽管侧重点不同,却都需要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现象和本质的结合,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政治和业务的结合。也就是说,说理论述应当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论述具体的工作问题和业务问题时,不能就事论事,而要透过具体的业务问题,从党的方针政策和思想方法、工作作风的高度做出分析。在论述理论政策性的问题时,不能空泛议论,而要联系当前的工作实际和读者的思想实际,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说明。

只有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才能有助于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

六、严肃与生动结合的途径和要求(分析一篇言论,指出严肃生动结合得怎样)

1、由事入理,事理相融

2、平易近人,理情并茂

3、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渗透,使思维的缜密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

七、说理论述的操作方法(评析)

1、据事议理的方法。(运用依托配合法或输入式融合法写一篇短评或小言论)道理、结论总是从客观事实当中,从实践经验当中引申和概括出来的。因此,要把道理说明白,容易让人接受,就得依靠具体的事实材料。

据事议理操作方法:①依托式配合法:配合新闻报道依托新闻事实;②输入式融合法:直输作者见闻为由头和论据;③夹叙夹议式糅合法:多层次地即在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体现出事理融合的要求。

2、比较分析的方法。(用比较分析法从身边感人事例分析改革必要性)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的比较和具体分析来论证或说明论点。

比较分析的具体化方法:①纵横比较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历史地全面地认识现实,发现事物内部联系的科学的分析方法;②对比法:将相反、相对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论述,以形成是非得失的对照和高低优劣的反衬,进而在相互联系和比较中展开由表及里、有破有立的分析说理;③类比法:将有相似特点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将它们的共同实质形象而又机智地显示出来。

3、论辩交锋的方法。(分析一篇言论在论辩交锋时采用什么方法)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论辩交锋的具体方法:①思想交锋;②辨正的方法;③批驳的方法。

4、算账说理的方法。(用推演算账法论证节约时间的重要性或浪费时间的危害性)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物作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提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的方法。

算账说理的功能:一是帮助提出问题;二是有助于说明和论证论点;三是增强言论的文化内涵;四是使抽象道理生动形象。

算账说理的操作方法:①统计算账;②推演算账;③折合算账。

八、为什么要论辩交锋

1、论辩交锋就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2、写批驳性的评论文章,自然要展开论辩交锋,即使写正面立论性的评论也往往离不开论辩交锋。不经过论辩交锋,不把有关的模糊观点、片面认识和错误观点加以澄清和匡正,正确的观点是立不起来的,更难以深入人心。

3、就评论写作本身规律来看,也需要论辩交锋,敢于并善于思想交锋,正是评论能否达到透彻说理的一条有效途径和技巧。文章触及的对立面,自然就要思想交锋,就要面对面地展开论辩和商榷,就要从正面提出充分的理由和论据,论述也就能够从事物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有起有伏,善破善立,从而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

九、论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二是严格区分矛盾的性质,实事求是地区别对待。

三是划清政策界限,防止“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

四是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十、为何说破和立的结合在说理论述中有重要意义

1、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破与立是辩证的统一。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

2、评论要说理,就得破除一种观点,树立一种观点。为了树立正确的观点,就得澄清模糊的观点,纠正片面的认识,反对错误观点和倾向;为了批驳错误观点,也需要阐明正确的主张。

3、就评论写作本身的规律来看,为了深化说理,也需要破和立的结合。文章有了对立面,论述就能从事物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从而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

第五章 新闻评论的结构(重点章)

一、评论的结构原则

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评论的结构布局应考虑文章的具体内容,根据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的实际情况、内在逻辑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围绕论题和中心论点组织安排材料及观点的前后顺序。

2、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评论的结构布局要考虑受众的实际状况和需要,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认识规律和心理需要来安排评论的逻辑思路和篇章结构。

3、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评论的结构布局要适合体裁的特点,也要体现作者的特色和风格。在遵循评论的基本原则和写作规律的前提下,在开头、结尾和谋篇布局上显示作者的个性特征。

二、评论的结构要求(评析)

事实证明,好的新闻评论作品,其结构应符合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1、布局合理。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详说什么略说什么,选择哪些材料和观点,它们之间如何配合、衔接与过渡等等,以使文章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总体布局恰当合理。

2、层次清晰。合理安排评论各部分、各段落间的层次关系,可以使评论的结构“纲举目张”,层次分明。

3、逻辑顺畅。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新闻评论,应讲求其结构布局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既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

三、评论的结构方式(分析一篇评论的结构方式)

1、归纳式结构。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总论。

2、演绎式结构。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

3、并列式结构。将总论点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分别进行论证。

4、递进式结构。对论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

四、评论的开头的要求与形式(评析)

1、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也应该在文章或节目的开始部分就抓住受众,吸引他们的注意,引发他们的兴趣。因此评论的开头要求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开头的形式:①摆出结论;②提出问题;③亮出靶子;④交待意图;⑤由事入题。

五、评论的结尾的要求与形式

1、评论的结尾的基本要求是简短有力,不落俗套,即不要拖泥带水,避免空话、套话。

2、结尾的形式:①呼应开头;②作出结论;③提出呼吁;④引发思考;⑤举一反三。

六、运用评论开头、结尾的基本写作要求写作一篇评论

第六章 新闻评论的文采

一、新闻评论如何写得有文采(评析)

为了把评论写得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又在说理论述上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根据新闻评论的特点,在语言和文风上需要首先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学习和实践。

1、深入浅出

①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明白晓畅的论述相结合;要对所评论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有充分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

②了解群众的特点和要求。掌握群众的认识规律和理解能力;联系群众的切身经验讲道理。

③运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语言表现实际生活,通俗而生动;反对艰深晦涩,故作斯文;避免空话、套话和各种八股腔。

2、形象说理

①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论据和由头的形象性;由近及远、由实及虚、由具体到抽象的说理方法。

②形象化的语言。深入观察生活,选取恰当的形象;用形象化的笔法和语言描绘客观事物,突出其特点。

③巧用诗文典故。运用成语典故和古代诗文中富有哲理的形象;弄清原意,运用恰当。

3、以情动人

①有感而发。有所为而作和有所感而发;或爱或憎的态度,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由深切感受而流露的真情实感。

②寓感情于形象。形象的感情色彩;通过形象表达作者的感情;用具有感情色彩的形象打动观众。

③修辞手段的活用。修辞手段的运用和评论的感情色彩;语气的变换,句式的活用,含蓄、幽默的笔法。

4、要言不烦

①道理实在,言之有物。说真话,讲真理,实实在在地讲道理;摒弃空话、套话;反对虚张声势、哗众取宠。

②论题集中,篇幅适度。思想明确,论题集中,行文语气集中;简洁精粹,长短适度。

③字斟句酌,语言规范。炼意,炼句,炼字;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二、分析一篇新闻评论的语言文风特色 第七章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

一、新闻评论工作者具备哪些修养(素质或要求)

1、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①提高政治觉悟。评论工作者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提高理论政策水平

①掌握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加强政策观念。新闻评论工作的政策性;加强政策观念,提高政策水平,严格按党和政府的政策办事;加强法律观念和纪律观念。

3、打好知识和业务根底

①重视知识积累。既懂政治,又学识渊博;广泛的兴趣、丰富的知识;目光四射,广为涉猎,勤于积累。

②提高业务水平。掌握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和文字修养。

4、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

①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了解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带着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研究和群众观点。

②作风艰苦朴素。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作风;不怕困难的刻苦精神;严谨细致,力戒猎奇、追风倾向。

二、评论工作为什么要重视知识积累

1、新闻评论的写作,也是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新闻评论的对象很广泛,涉及许多不同领域,这就要求评论工作者具有广泛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

2、现代科学的发展十分迅速,出现了不少新的学科,新的知识也不断增加,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涉猎的范围。对新鲜知识的掌握和吸收,可以帮助我们突破某些旧的思想方法的束缚,发挥创造性。

第八章 社论、评论员文章

一、什么是社论

社论(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

社论的论题是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表态的。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是其他评论文体所不能替代的。

二、党报社论何以具有权威性

党报社论的权威性源于:

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

2、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

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

4、在传播渠道方面的独特优势。

三、社论、评论员文章的类型

按论述方式和方法分类,社论、评论员文章大体可分为五种类型:阐述型、启迪型、评介型、论辩型、礼仪和纪念型。

四、为何精心写作是一项重要任务

1、社论,尤其是党报社论,是党的喉舌,具有权威性。

2、只有精心写作才能发挥社论重要的和正确的导向功能。

3、集体研究。

4、从草稿到定稿,执笔者要精心构思、认真写作和修改。

5、党委书记要参与或主持整个写作工程,直到最后审阅定稿。

6、实践表明,若干写得较为成功具有一定权威性或文献价值的重要社论,正是通过这样的严格途径而面世的。

五、如何增强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可读性

1、正确地运用人民群众的活生生的语言来写作。

2、适当地引用富有哲理的谚语、格言、成语等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言语、词汇。

3、适当地穿插运用散文的笔法,力求把抽象的道理或事物矛盾讲述得浅显明了、文情并茂、事理融合、平易近人。

六、分析《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的写作特点

第九章 短评(要求会写作短评,依托新闻报道配写)

一、什么是短评

1、短评是一种简短而灵便的评论形式,在发表时有署名与不署名两种。

2、署名短评以个人身份发言,形式自由,手法多样,随着专栏评论的发展,近年来逐渐纳入各种评论专栏之中,单独发表的已不常见。

3、不署名短评代表媒介编辑部发言,它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就现实生活或实际工作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发表议论和看法。

二、短评的特点

短评的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短小精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结构简单,文字精炼。

2、新鲜独到。选题新鲜,见解独到,角度多样,讲求时效。

3、生动灵活。说理生动,文字活泼,形式多样,运用便捷。

4、重在分析。就实务虚,缘事议理;依托个别,指导一般。

三、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好的短评,应力求做到“言近而旨远,词约而意深”,这就要求短评在写作时注意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分析精当。

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精心开头,简化结构,紧扣报道,理从事出。

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由点及面,提炼升华,补充深化,借题发挥。

第十章 编者按语(运用写作要求,为新闻报道配写编后,文前按语;说明性、政论性按写)

一、什么是编者按语

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是新闻媒介的编者专用及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二、按语的功能

编者按语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提示说明

2、评介表态

3、提醒建议

4、补充强调

三、编者按语的形式及特点

如果以编者按语在编排过程中与新闻报道或文稿所处的位置为分类标准的话,编者按语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即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和编后。由于编排的位置不同,使这三种按语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特点:

①行文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报道或文稿内容,只需直接提出编者的看法和观点;

②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不署名,也不拟制标题。

2、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特点:

①与所依附的报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融合,编者可以直接评价、分析文中的内容和提法,议论的针对性很强;

②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随时评点,使用方便,运用灵活,有助于避免传播中的副作用;

③文字简练、鲜明泼辣,与上下文衔接自然,便于阅读,易于理解,适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接受心理。

3、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与前两种按语有着不同的特点:

①发表形式上不同,位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结构更为完整,可以有标题,也可以署名;

②写作要求上不同,写法上更接近随感或短评,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也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③功能上侧重点不同,文前多起强调、提示作用;文中多起注释、点拨作用;编后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发的作用。

④运用上灵活多样,不仅可以配合新闻报道或文稿,图片、图表、漫画等也可以配写编后。

四、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按语是新闻评论各类体裁中篇幅最短、依附性最强的一种,其写作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立足依托,有所超脱。以新闻报道为主要依据,有所提炼、评介、补充或升华。

2、配合及时,运用灵活。迅速对报道或文稿做出评价与分析;注意不同按语形式的灵活运用与配合使用。

3、文字精粹,点到为止。按语的文字简洁明了,词约意深;议论焦点集中,点到即止。

4、态度鲜明,讲求分寸。鲜明地表达编者对新闻或文稿的态度和倾向;褒贬适度,分寸得当。

第十一章

专栏评论(要求会写作专栏小言论)

一、什么是专栏评论

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也包括当今电台、电视台专门栏目中的评论)。

二、专栏评论的特点

专栏评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群言性。以个人身份发表见解,自由活泼,畅所欲言;语气上平易近人,亲切感人。

2、稳定性。栏目相对固定,体式相近,版面位置、篇幅大小趋于稳定。

3、时代感。一是重视对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思想问题发表意见;二是善于敏锐发现并抓住富有时代特点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变化、新矛盾、新精神及时发表评论。

三、专栏评论的类型

1、按形式品种来分,可分为专栏小言论、论坛评论、经济漫谈、思想杂感。

2、就作者组成来分,可分为群言专栏、集体专栏和个人专栏。

四、小言论的特性

群言性、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新闻性是本质的基本的特性。

五、论坛评论的优势和写作要求

论坛评论以个人名义自由撰稿,发表己见,在写作上形成了它的若干优势和要求。

1、在人称上,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式。有助于克服或避免自上而下指令式的生硬语气,有利于促进作者与读者间的平等交谈和亲近感。

2、便于输入作者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新闻信息和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由头和论据,以增强议论的新闻性和吸引力。

3、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作为思想性导向性较强的论坛评论,贵在理论上启迪人们的心扉,升华人们的认识。

4、便于就不同的或偏颇的见解异型探讨和商榷。有助于深化认识,启迪思路,发挥论坛的民主气氛。

六、什么是经济漫谈

经济漫谈作为专栏评论中的重要品种,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新闻性与政论性相结合的短小精悍的署名经济评论。

七、经济漫谈专栏言论的写作要求

1、贴近经济生活

2、有一点前瞻性见解

3、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八、今日谈式的小言论;论坛评论(千字);简析《人民日报。今日谈》赞誉式小言论。

第十二章

述评

一、什么是述评

述评又称记者术语或新闻术语。它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二、述评与新闻综述的区别

新闻综述虽然在形式上接近于述评,但它是以向受众告知新闻事实为目的,主要特点是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它客观地报道事实,一般不进行评论。有时通过提供信息的方式,转述有关人士的见解和看法,也是以客观报道的形式出现。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有时有一些说明或议论的文字,也是为综合性的叙述服务的。

述评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它主要是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分析和评价事实,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三、述评的优势

1、述评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职能于一身,既及时报道新闻事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又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和意义,指明事物的发展方向。

2、述评叙事和说理兼而有之,使读者既可以得到必要的信息,又可以了解作者对这些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的分析和探讨。

3、评述结合,更符合人们阅读和视听的需要。

四、述评的基本特点

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五、述评的类型

从述评的内容来看,分为工作述评、形势述评、事件述评、思想述评。

六、述评写作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分析述评写作特点)

1、论题新颖,选材精当

2、即事明理,注重分析

3、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第十三章

杂文

一、鲁迅与杂文

1、鲁迅是杂文写作的大师。

2、鲁迅的杂文是我国现代杂文的典范。

3、鲁迅的杂文论战性的比较多,对敌斗争的比较多,这是由当时的形势所决定的。

4、鲁迅杂文的特点主要在于从实际出发,根据形势和斗争的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灵活的笔法,坚定地进行斗争。

二、杂文的主要特点(分析一篇杂文的写作特点)

1、文艺性的政论

杂文兼有政论和文艺的因素。专栏评论的一种类型,思想领域中匕首、投枪式的轻武器。

2、强烈的战斗性

①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有感而发,对现实生活作出敏锐的反应;战斗性极强的文体,舆论监督的轻武器。

②爱憎分明的态度。旗帜鲜明地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立足于正确的舆论导向。

3、生动泼辣

①逻辑性和形象性的统一。针对社会生活中典型的事件和问题进行形象说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

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尖锐泼辣,内容充实;幽默讽刺,妙趣横生;注重争论,讽刺而不谩骂。

4、简洁精辟

①言之有物,画龙点睛。笔法如行云流水,巧妙地点破主题;画龙点睛,直指问题的实质。

②简短而有骨力。思想精辟,文字简洁,两者相得益彰;精雕细刻,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三、为何说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

杂文既包含政论的因素,又包含文艺的因素。它既要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要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在表现方法上,又要善于运用艺术的形式和方法,把逻辑的说服力和形象的感染力结合起来。

杂文一般论题集中,篇幅简短,多具有由小见大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思想政治领域中的一种轻武器,无论表彰先进,或是匡正时弊,都可以轻便灵活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四、主题严肃,笔法灵活

1、严肃而深刻的主题,灵活而幽默的论述

杂文要革故鼎新、激浊扬清,主题要严肃而有深刻隽永的意味。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和论述方法却是灵活多样的,笔法不拘一格。

2、杂文的形象性、知识性、趣味性

杂文的形象性、知识性、趣味性应当是结合在一起的。

杂文中的形象,不仅使文章生动而有风趣,有时还能给人以知识;杂文的知识性,对读者起了“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的作用,它的内容同样可以正面阐述某种道理,针砭时弊,激浊扬清。

杂文应当写得有风趣,幽默是作者的智慧和乐观主义战斗精神的表现,所以,杂文的战斗性和趣味性是统一的。

第十四章

广播评论

一、广播传播的特点(优势和劣势)

1、优势:①更为方便、快捷;②几乎不受接受者的文化程度的限制;③声音的直接表现力是文字望尘莫及。

2、弱点或劣势:①稍纵即逝,过耳不留,只能即时听知;②不易保存,多次转述容易“走样”,甚至截然相反;③听的人不拥有选择权,不易把握重点,因而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二、广播评论的特点(分析一篇广播评论)

广播评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项:

1、短小精悍。为了适应听众专注收听的耐久力,不仅要求短而有物,而且要求短而易知,力求省意,不能一味省文。

2、浅显明快。照顾多数听众的接受能力,除了语言通俗、口语化,还要:

①运用听众熟悉的事实和其他材料证明和说明论点;

②调动各种表现手法为简单明白说理服务;

③表达简洁明了,包括叙事有条不紊,说理脉络清晰,诊断超载了当。

3、平易近人。要求:以平等的态度说理;从听众最关心的角度说理;带着感情说理。

4、上口动听。这是由声音传播决定的特点。需要提高语言素养、语言技巧,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端正评论的文风,其中包括:

①坚持语言规范化、通俗化、口语化的原则。规范化是根本;

②力求语言的内在美、声音美、韵律美。内在美是基础,指文明用语;

③坚持语、文一致的表达原则。

三、录音评论

1、录音评论是以音响为表现内容的必要材料或手段的广播评论形式。

2、运用音响是录音评论同其他广播评论形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

3、录音评论的音响取向。录音评论中的音响材料是作为论据的一部分存在的,主要起支持和说明论点的作用;而录音报道中的音响,则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它同叙述语言融为一体,共同表现或再现新闻事实的全貌。

4、制作录音评论的关键环节。采制录音评论,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①根据证明和说明论点的需要,精心选择、剪裁音响,使之成为整个论述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②严格划清论点与论据的界限,防止把采访对象表达自己看法的录音讲话,与表达评论主体对于事物看法的论点混同起来;③恰当处理音响与论述语言的关系,既保持论据的完整性,又使它与论点榫卯相应。

四、广播评论的论述语言

1、广播评论的论述语言指的是广播评论中的同音响相对应的语言,是评论主体用来表达内容的所有话语。

2、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在广播评论中,论述语言有五种表现功能:①表达论点;②叙述论据;③表现论述的逻辑关系;④解释和说明;⑤补充、完善音响材料。

五、音响的基本类型

音响有多种分类标准。在广播评论中常用的音响,大致可以按两个标准来划分:

1、按音响的来源,可分为伴随事物发生和因采访发生的两种。

2、按音响在评论中的作用,可分为:①直接表现或说明事物的主体音响;②表现事物存在条件的环境音响;③表现事物过去情况的背景音响。

六、音响的表现优势和局限

1、音响在广播评论中的表现优势主要在于:①增强论述的客观性,赋予它以事实胜于雄辩的表现效果;②增强论述的可信性和权威性,赋予它无可怀疑的说服力;③增强论述的现场感和交流感,赋予它比语言叙述更强的感染力。

2、音响也有它的局限:①伴随事物发生的现场音响不以主观意愿为转移,倾向性不鲜明,有的甚至以噪音形态出现;

②因采访发生的音响依赖受访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时还受方言限制;

③某些暴露性的音响,可能影响收听效果,甚至产生副作用;

④相当一部分音响本身不能独立表情达意,需要论述语言补充和完善;

⑤有些现场音响和隐蔽性的音响,还需要克服采录方面的困难。

所以,音响固然可以为广播评论增色,但并非任何音响都可以运用于广播评论,更非有“响”就好。如果忽视它的局限,任意运用,那就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

七、恰当处理论述语言和音响的关系

1、坚持两个原则:音响少而精的原则;论述语言以说理为主的原则。

2、协调论述语言和音响的关系,取决于是否善于利用论述语言,能动地驾驭音响。

3、做好论述语言的声音转化工作,务必紧紧围绕增强声音表达效果这一目标。

①文字表达坚持“我手写我口”。

②口头表达力求准确表情达意。

第十五章

电视评论

一、电视评论的概念

作为一个专业术语,电视评论是电视台制作播发的、以画面和声音表达内容、面向观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看法和见解的新闻评论。

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

2、电视评论是面向广大观众的新闻评论。

3、电视评论是电视媒介的新闻评论。

4、电视评论涵盖多种多样的评论形式。

二、电视评论的特点

电视评论的本质属性,是电视传播方式和新闻评论体裁特征的紧密结合。从这一本质属性出发,电视评论的基本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项: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

三、电视述评及其特点

电视述评是新闻述评在电视中的具体运用,是以声画结合的方式体现缘事立论、因事说理和既述又评、述评结合基本特点的录像评论形式。

四、电视述评的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是新闻述评的基本表现方法。电视述评中的夹叙夹议大致有三种方式:

1、解说词中的夹叙夹议;

2、同期声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

3、画面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

五、电视评论的符号系统

电视评论的符号系统,包括视觉符号——画面、屏幕文字;听觉符号——同期声和解说词。它对于符号有特殊要求和处理方式。

1、画面的类型和表现功能。电视评论中的画面,按表现功能分为三类:

①口播评论的画面:表现功能同播送人对于评论内容的理解和调动非语言的能力成正比。

②再现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画面:增强论述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吸引视听的强有力的表现功能。

③再现访谈过程的画面:画面与声音相互配合,强化了语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同期声的种类和表现功能。

①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不以采录者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具有强烈的客观性。

②访谈的同期声:以受访人的同期声作论据,可以增强论据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3、屏幕文字。属于视觉符号,除了用作标题外,还具有提示、强调、补充、说明等多种表现功能。

4、解说词。按解说场合分为现场解说和非现场解说;按同观众见面的方式分为出镜解说和画外音。解说词与同期声的区别:

①解说是评论主体的声音;

②解说主要功能是随着话题的展开适时评点、提示事物实质,阐述评论主体对于事物的看法,以及说明、解释画面和同期声。

六、录像评论发挥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

发挥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需要着重注意三个问题:

1、突出论述语言的揭示功能。

2、确切理解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

3、正确理解论述语言的完整性。

*评论写作要点

一、短评:短小精悍、新鲜独特、生动灵活、重在分析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

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

①开头开门见山、不落俗套

②开头紧扣报道、传递感情

③行文长话短说

④句式简洁、文字精炼

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报道的引申、补充)

二、小言论:群言性、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

1、善于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2、视角要宽些、深些、新些

主流中见支流,洞察矛盾苗头,多从侧面探求。

*写评析文章从何下手

从六方面评论

一、评论选题

1、时机性(快、新),时宜性

2、是否抓住社会焦点或冰点(关注度)

3、时效性(现实、普遍意义)

4、是否是宣传的需要(代表性、典型性)

5、与百姓是否贴近,所关心的

6、选题能否小中见大

二、评论立论

1、是否抓住问题的实质

2、是否新颖(新视角、独辟蹊境、思考独到)

3、是否抓住最新动态(社会动态、宣传动态)

4、判断是否准确,具有说服力

5、是否抓住规律和趋势

6、能否比较容易让读者把握规律

7立论与使用材料相符合

三、评论标题

1、标题是否与文意(正文)相结合

2、标题的是否明确,会不会被误解

3、能否吸引阅读和思考

4、在修辞上有什么特色

5、是否有新意

四、评论说理论述

1、运用什么样的论述方式

2、论证方式是否和材料有机结合

3、采用这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样优点与其它论证方法有什么样的优点

4、说理是否透彻,是否符合说理逻辑和常识

5、有新意、深意

6、说理方法能否被受众所了解、接受

7、说理做到有理、有利、有节(节制、不走极端),说理判断是否明确

五、评论文采、语言

1、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2、是否深入浅出,寓情于理

3、文字是否具有准确性和生动性

六、评论结构

1、运用什么样的说理方式,体现什么特点

如:

归纳式:材料充实,说理,把握观点

递进式:层层深入,说理,把握观点

并列式:思路开阔,考虑周到

2、布局合理,轻重详略得当

3、是否做到层次清晰,思路明确 辑顺畅

5、结构是否紧凑、完整

6、开头:是否开门见山或引而不发„„

7、结尾:是否有深意,观点,首尾响

4、是否做到逻

第17篇:新闻评论写作四要诀

新闻评论写作四要诀

评论是新闻家族中重要一员,是新闻十八般武器中常用的一种。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不仅应该学会写新闻,也应学会写评论。不会写评论或者写不好评论,就不能算是一名称职的记者。

新闻评论与新闻消息相比,后者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则重于叙事;而前者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阐明道理,分辨是非,则重于说理。评论能直接阐明观点,表达态度,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因此,它是新闻媒体的旗帜,是媒体喉舌功能的集中体现。那么,作为记者或者通讯员在写作评论时应注意些什么,或者说,写作新闻评论有那些要求呢?下面结合自已的工作实践,根据自己的学习理解,谈些体会。

一、观点要新。

新闻评论,顾名思义,是对新闻事件、新闻现象、新闻背景的评述。通过评论,发表自已正确的立场观点,给人以启示和引导。任何评论都具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其中首要的是选题,也就是论点。论点是评论的灵魂,不仅要正确,而且还要新颖。这就要求评论的选题一定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所阐发的观点一定要新。

首先,要有新的见解,新的思路。要善于发他人未发之声,说他人未明之理。选择这样的论题,就会使人耳目一新,对社会也起到教益和指导作用。1992年下半年,批租土地建开发区形成全国的热潮,而人民日报“今日谈”栏目发表了《热中要清醒》的评论,指出那些前来批租土地的人并非都是热心的投资者,其中一些人享受到优惠价格以后再转手,从中谋取暴利。这篇评论透过当时征地热的背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征地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惕。事实也证明,人民日报的评论发表后,引起不少地方的反思,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防止了那些不良现象的发生。这篇评论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是因为作者敏锐地发现了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苗头性的问题,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提出自已的正确见解和观点。新的论题、新的观点哪里来?靠的是记者善于观察和思考,靠的是新闻的敏锐性和思辩性。

其次,要有新的材料,新的角度。写作新闻评论,每篇都要有新见解、新思路是很难做到的。但努力运用新的材料,寻找新的角度,同样可以起到出新的效果。比如获得全国优秀广播评论作品二等奖的《当不上驸马不能不娶妻》,作品针对乡镇企业横向联系中出现的联上不联下,联大不联小的倾向,及时提醒企业要正确对待联合问题,“当不上驸马不能不娶妻”。再如,1988年的获奖评论《莫把“令箭”当“鸡毛”》,就采取逆向思维的方法,寻找出新的评论角度。一般情况,人们习惯用的是“拿鸡毛当令箭”,意思是形容某些人借助领导的权威,把一些小事扩大化了。而这篇评论却反其道而用之,尖锐地批评了那些从地方保护主义利益出发,有令不行的倾向,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二、论据要实。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实不实,典型不典型,直接关系到整篇评论的基础牢不牢,说服力强不强。因此,对论据的要求要典型、充分、有力,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作为基层的记者和通讯员,应从哪里选择论据呢?

1、身边事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典型的人和事,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最具有说服力。比如,获奖评论《“指挥失灵”与“一呼百应”》,就选取发生在农村中的事例作为论据。生产队长从大队开会回来,挨家挨户动员大家施棉花花铃肥,可没有一户行动,生产队长指挥失灵了。公社党委书记得知这个情况后,把

社员带到田头,讲解起施肥的科学道理。听了书记的讲解,社员们个个着急起来,争先恐后,忙着下地施肥去了。通过前后事实一对比,告诉农村基层干部这样一个道理: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工作要做到“一呼百应”,就应掌握好“科技钥匙”。

2、时事新闻。新闻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也可用作论据。比如,《法制日报》曾刊登这样一篇报道,深圳市某工艺玩具厂发生了一场火灾,前来办厂的外商不是妥善做好职工的安置工作,而是一逃了之。根据这一事件,有人就写了这样一篇评论:《对外商要讲两句话》。指出当前有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对外商过分百依百顺,而缺乏加强教育和管理,致使一些外商违法经营,引发出一些社会矛盾。依据这一新闻事实,作者提出了对外商要讲两句话的新观点。一方面对外商前来投资热烈欢迎,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应加强法制教育,要求外商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经营。

3、社情民意。九十年代初,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社会上出现比阔斗富的现象,人们的精神开始滑坡。据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在全国人大、政协两会采访中,搜集了各地比阔斗富的典型事例,及时采写了《拜金主义要不得》的评论,评论的开头连用六个事例,指出社会上挥金如土、比阔斗富的情况,以及这种现象对人们思想的腐蚀性,号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1993年4月8日早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震憾。再如,山西台的获奖评论《农民要减轻自身负担》,也是根据农村中人情风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抬头,农民因此不堪重负的情况,经过分析思考写出来的。

典型而有力的论据不仅为论点的确立奠定了事实基础,同时也为论证提供有力武器,起到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三、说理要透。

写评论的目的是要讲清道理,明辨是非。我们所运用的论据都是为说理服务的,不同的论据在评论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或劝勉、或解惑、或释疑、或棒喝。事实证明,一篇评论是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固然取决于论点是否正确、鲜明,论据是否充分、可靠,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围绕论点,恰当地安排论据,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即严密的论证。在整篇评论中,论证就好象纽带,把需要的论据围绕论点贯穿起来,组织起来,使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力量。例如,评论《拜金主义要不得》,在例举各种比阔斗富现象后,随即指出,“这种现象已经不仅仅是个怎么花钱的问题,它鲜明地反映出一些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接着指出:“艰苦奋斗、克勤克俭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值得骄傲的美德。”“如今发展市场经济,我们依然必须清醒,人际关系决不只是金钱交换,”“物质和精神,永远是人类文明进步这架天平的两端,失去哪一端,社会都会出现倾斜。”“„大款‟、„大亨‟、„大腕‟们如果能从酒店歌厅转过身来,看看失学孩子求助的目光,看看农民们的满面尘土,把财富的支配与为国分忧为民造成福联系起来,向他们伸出手去,这才叫真正的潇洒和幸福。”这些富有逻辑性的语言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是多么有感染力和震憾力。这就是论证的力量。

论证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三种。一种叫例证法。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或历史上的经验来论证。例证法是最常用的论证方法,比如以上讲到的《“指挥失灵”与“一呼百应”》,就是列举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通过生产队长的“指挥失灵”和党委书记的“一呼百应”的对比,充分论证了掌握“科技钥匙”的重要性。例证法要求所列举的列子要少而精,所举的例子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第二种是引证法。引用领袖人物、权威人士和党和国家文件中的话来论证。尤其是是录音评论中对专家教授以及有关权威人士的访谈,访谈录音也属于引证。引证方法引用得当,可以增强评论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例如,沈阳台曾有一篇获奖评论,题

目是《承诺重在践诺》。评论是针对一些服务部门重承诺而轻践诺的现象而写的。评论就是运用一位妇女要求修房的投诉电话,以及记者的层层采访而互相推诿得不到落实的采访录音。一方面是如何提高服务质量的承诺,另一方面是群众的投诉得不到落实,前后几段录音一对照,就产生了强有力的说服力。因为录音真实可信,起到无可辩驳的作用。第三种方法是喻证法。用比喻来论证。这种方法的好处可以使评论增强生动性和形象性。比如,毛泽东在他著名的《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的文章里,把帝国主义比喻纸老虎,形象而深刻地戳穿了帝国主义外强中干的本质。再如,九十年代末,国家实行治理整顿,碰到了乡镇工业企业谁上谁下的问题。如皋有位作者据此写了一篇《渡船超载哪个下》,形象地把乡镇企业治理整顿比喻为“摆渡”,如果相互各不相让,渡船就会搁浅,结果谁也走不了。如此巧妙的比喻,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

这三种是常用的方法,而贯穿这些方法中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概念判断要准确,逻辑推理要严密。如果连话都说不通,理说不明白,那么,再好的论点、论据也是枉然。

四、标题要“神”。

评论的标题很重要。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标题就等于文章的一半。这里所说的“神”,有几层意思:一是要求标题能最好地归纳评论的精神,使人一看就明白评论的主题是什么样;二是要求标题形象生动,具有吸引力,能够抓住人的眼睛。因此,制作出一个好的标题是评论作者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别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认为,评论标题至少要具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鲜明。评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在标题上旗帜鲜明地亮出来。比如,《拜金主义要不得》一眼就看出评论的立场观点,反对拜金主义,提倡艰苦奋斗。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农民要减轻自身负担》、《千万不可忽视农业》等等。

二是要形象。形象的标题往往一下能抓住读者的心。因此,一些作者善于运用俗语作标题,有效地增强了标题的生动性。比如,以上讲的《当不上驸马不能不娶妻》,还有如《鞋子合脚跑得快》、《莫把„衙门‟抬下乡》等,这些标题诙谐风趣,形象生动,很富有感染力。我在写作实践中,也尝到了运用俗语取标题的甜头。比如,我曾写过《不牵心肺怎知疼》、《岂能听到哭声就喂奶》、《张开五指不如捏紧拳头》等评论,成功之处很大一部分在标题。

三是要生动。评论标题切忌平淡无味,要有召唤力。比如,《变„口号农业‟为„实力农业‟》,《莫把„令箭‟当„鸡毛‟》,既简洁明快,又很形象生动。这样的标题就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最后,再简要讲讲对评论作者的要求。

第一,要有较强的思想理论水平。作为一名评论作者,应随时关注国际国内的大事,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这样,你看问题的起点高,分析问题更透彻,也才能及时而准确地抓住一些新论点。

第二,要有较强的分析思考能力。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新事物、新情况不断涌现,情况又错综复杂,这就需要作者冷静思考和分析,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寻找事物的本质。这样,写出的评论就有思想理论的深度,常发他人未发之声。

第三、要掌握评论写作的技巧。评论写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因此,多写多练才是提高评论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第18篇:新闻评论写作复习重点

上 编

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选择】

1、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报刊。

2、和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可以说是有形的意见。

3、新闻评论作为政论性的载体,其首要的特征是新闻性。

4、新闻评论学除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之外,还具有政治性。

5、新闻评论说理分析的切入点主要有理论捆、政治、政策、思想。

[简答]

1、新闻评论主要有那些体裁?

新闻评论的体裁主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

2、新闻评论的特点有那些?

新闻评论的特点主要有:

(1) 新闻性

它有表现为:现实的针对性,即在选题和立论上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

发表意见;较强的时效性,即对现实做出及时的反映。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 政治性

具体表现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

析和论述问题。

(3) 群众性

面向广大群众,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3、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

(1) 引导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

舆论引导。

(2) 监督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

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 表态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

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却中的态度。

(4) 深化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从

思想、政治高度说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选择]

1、新闻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是选题和立论。“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对评论写作而言,讲的就

是选题和立论的重要意义。

2、新闻评论的选题是指选择和确定论题。

3、立论要做到新颖的前提是准确。

4、新闻评论若能及时地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其立论就有前瞻性。

5、引语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作用主要是充当论据。

6、立论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

7、立论的前瞻性具体表现在重提示、洞察力、预见性。

[简答]

1、立论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立论有没有针对性,能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是衡量新闻评论作品能否产生社会效应,能否促使事物发展的一项首要标准。立论具有针对性,能够合中鹄的、言当其时,方能引起读者的反响、共鸣和关注进而发挥舆论引导的功能;反之,只会浪费读者的时间甚至引起读者的反感,自然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立论具有新颖性符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阅读心理,如果立论没有新颖性,评论就没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立论的准确性是立论新颖的前提。违背了准确性,就失去了读者信赖的基础,甚至产生错误的导向,引起人们思想和行动上的混乱。

2、立论针对性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立论的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其要求表现为:(1)针砭时弊,对症下药。(2)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3)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3、怎样体现立论的新颖性?

(1) 论题的新颖。评论只要抓住新矛盾、新事物、新论题做文章,并从中引发出人尚未言的见地和主

张,自然也就有了新意,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2) 见解的独到。即表现为是否有一点新鲜的论点,是否言人之所未言,是否能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上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开掘,从中引出精辟独到之见。

(3) 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

(4) 选取新的立论角度。

(5) 交锋中闪现亮点。

4、立论准确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立论准确性的具体要求理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论点、提法和分寸把握的准确。

(2) 论据和引语的准确。

(3) 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法政策和法规。

(4)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夸浮和武断。

5、调查研究对选题和立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 选题和立论都需要掌握政策和法律,了解实际情况,充分占有材料,而这些都离不开调查研究。

(2) 正确的结论只能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唯有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避免和

克服片面性,产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论断。

(3) 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做,才能预防和一直主观和

武断,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

(4) 写评论总是有了解读者对象,了解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有些什么思想疙瘩,而这些只有靠调查研

究来实现。

总之,调查研究是选题和立论的前提也是选题和立论的途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6、搞评论工作如何进行调查研究?

(1) 博闻善学,注重知识、材料、情况的积累。

(2) 博采众议,多谋善断。

(3) 注意阅读记者、通讯员和读者的来稿来信,从中获取各种信息,了解各方面情况以及实际生活中迫

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经常钻研党和政府的政策、决定和有关文件。

(5) 做专题研究调查,其方法主要有全面调查、典型抽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信件调查等。

第三章:新闻评论的标题

[选择]

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二者在标题上的相同功能在于导读。

2、在结构方式上,新闻评论的标题大多是一行题。

3、评论标题的最终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

4、在以线性方式传播的广播、电视台,可以起到导听或导视的作用的是标题。

5、好的评论标题不仅可以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也可以传递作者的某种态度和情感。

6、评论标题的要求主要有题文一致、意见鲜明、言简意赅、生动引人。

7、与“鲜明”相悖的新闻评论标题通常表现为含混、俗套、费解。

8、广播的传播特点要求其评论标题简洁、生动、浅显、平易、明确。

[简答]

1、评论标题的功能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评论标题的功能有四个方面:

(1) 概括论题范围:在评论标题中概括论题范围和抨击对象,让受众通过标题清晰地了解评论所要分析

的事物或要议论的问题。

(2) 昭示中心论点:用标题的形式直接表明其中心论点和主要见解使其最有价值的内容——思想、观点

和看法凸显出来。

(3) 表明作者态度:对于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不够明了的事物或问题,在评论标题中直接表明作者立

场、态度和意向,并以此体现评论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

(4) 吸引群众注意:评论标题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受众的注意,调动他们阅读(或收听、收看)评论正文

的兴趣。

2、制作评论标题有哪些要求?

(1) 题文一致,即要求评论的标题应与内容相吻合,包括评论标题所概括的论题、所提炼的观点、所涉

见血。

发人深思。

3 及的事实都应与评论的内容一致。 (2) 意见鲜明,评论标题应有立场、观点、态度,旗帜鲜明,一针(3) 言简意赅,做到句式简洁、文字简练,题义精粹耐读 (4) 生动引人,即通过转换句式、语气等多种手段,做到引人阅读,、如何使评论标题生动引人? 使标题生动引人的方法有多种,具体包括: (1) 转化句式、语气。 (2) 活用成语、俗语。

(3) 巧用修辞手法。

【论述】

1、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标题的区别是什么?

新闻报道的标题与新闻评论的标题二者的不同,具体表现为:

(1) 制作目的不同:新闻以提示主要的新闻事实和相关的重要信息为目的,以此吸引受众的兴趣;评论

标题以提示论题和作者的见解、意向为目的,以此引起受众的关注和思考。

(2) 表现手法不同:新闻标题多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作者的态度和倾向往往蕴含于事实的概括

与表述之中,即使做出评价,一般也较为含蓄;评论标题往往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

和倾向,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3) 结构方式不同:新闻(特别是消息)标题的结构较为复杂,常为复合型结构,主体与辅题得组合方

式较为灵活多样;评论标题的结构 较为复杂,多为单一型结构,只有一行主题,个别情况下,有

辅题得大都有一副题形式出现。

(4) 写作要求不同:新闻标题在简练的同时一般较为具体,重在对新闻事实的恰当概括,实题较多,句

式较为完整;评论标题相对较为抽象,重在对论题、论点的准确提炼,虚题较多,句式上较为灵

活,在“炼字炼意”上要求更为严格。

2、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1) 所用符号不同:报纸评论的标题由单一的文字符号构成,报纸具有可以反复阅读和长久留存的特点,

以及文字符号含义丰富,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的优势,使报纸评论的标题在结构、句式和语

言运用上更为灵活多样;广播评论的标题由单一的声音符号构成,有声有语言的感染力和易受性强

的特点,使其能够很快的吸引受众的注意,唤起他们的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但也有稍纵即逝、

不易存留的弱点,又使得广播评论的标题更需要简洁、平易生动;电视评论的标题由多种传播符号

构成,包括文字的、声音的、图像的。其中文字符号是电视评论标题的主体。标题的可重复性、传

播符号的多样性和手法的立体化,使电视评论的标题更有形象感染力。

(2) 所起作用不同:报纸评论的标题一般至于正文之前,显要的位置与精粹的文字可以起到包括提示、

评价、吸引、感染在内党的丰富的导读作用;广播评论的标题往往在正文前播放,为满足受众需要

或增强传播效果,经常在评论播出之后重播评论的标题,因此,其标题既起到导听作用,又起到强

盗的作用;电视评论的标题不一定出现在节目开头,制作成字幕或片头的标题往往在评论播出过程

中多次出现,除与上述评论标题发挥类似的导视作用外,还可以起到划分层次、调整评论节奏、强

调议论重点、烘托节目气氛等作用。

(3) 制作要求不同:报纸评论的标题要求在简洁的基础上深刻、耐读,讲究一定的寓意和文采,带有某

种思辨性和哲理性;广播评论标题只诉诸人们的听觉器官,因而要求其标题在简洁的基础上浅显、

平易,语意明确,形象生动;电视评论标题的表现手法最为立体多样,应恰当处理以文字为主和声

音、图像符号为辅的关系,处理好转瞬即逝的传播弱势与适当重复播出标题以弥补这一弱势的关系,

使其在简洁的同时清洗、明了,既有一定的形象感,又有一定的韵味和深度。

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

【选择】

1、从事物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联系和比较,以揭示其实质和发展趋势,这种说理论述方法叫总想法。“以子之

矛,攻子之盾”是说理论述中的批驳的方法。

2、在一篇评论中,堪称文章灵魂的是论点。

3、在新闻评论中的说理论述中,其中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论据和论点结合。在新闻评论中,

作者对所论述的论题的见解、主张和所持的立场和态度称为文章的论点。在新闻评论中,能够引起到形成论点、引发议论和证实论点之作用的是证据。

4、评论的论据包括两大类,及事实论据和理论性论据。

5、论证包括证实和证伪。

6、论据在说理论述中的作用有形成论点、引发议论、证实论点。

7、说理论述的操作方法主要有据事议理、比较分析、论辩交锋、算账说理。

【简答】

1、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是:论据和论点的结合、虚和实的结合、破和立的结合、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2、论据和论点怎样统一?

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其次,要正确处理好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再次,掌握论证的具体方法。

3、运用例证法要注意什么?

一是事例要真实、典型、有代表性,引用古代事例尤需要切合现实情况;二是要注意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辅以切实的分析和说理,防止观点加例子的简单化和表面化倾向。

4、何谓引证法?运用这一方法因注意什么?

在说理论述中运用已被实践证明的理论、原理、原则、道理来证明某个具体论点的正确,这就是引证法。

引证时注意三点:一是引证要准确,切忌断章取义、牵强附会;二是引证要恰当,不宜过多,不要以别人的观点代替自己的论述;三是引用的材料要力求深刻、新鲜、引人思考,并且在最重要的时候和地方。

5、为什么说虚实结合是评论写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方法?

这是因为写评论既要反映事物具体的方面,更要揭示抽象的本质的方面。离开了抽象的方法,光讲具体的方面。容易陷入就事论事的事务主义的泥坑;同时,离开了具体的方面,光讲抽象的方面,也会让人感到腾云驾雾,大而无当。只有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才能有助于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

15、什么叫算账说理法?它有什么功能?有几种具体操作方法?

算账说理就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物做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的方法。

其功能有四:一是帮助提出问题;二是有助于说明和论证论点;三是增强言论的文化内涵;四是使抽象道理生动形象。

其有三种操作方法:(1)统计算账。(2)推演算账。(3)折合算账。

【综合应用】分析下面这篇评论在说理论述上的特点。

第五章 新闻评论的结构

【选择】

1、古人写文章要求“言之有序”,是指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2、一种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结论的结构方式称为归纳式结构。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新闻评论结

构方式称为演绎式结构。

3、古人所说的写文章要“画龙点睛”,在评论中,“点睛之笔”往往放在结尾部分。

4、报刊评论作为文章的一类特殊的形式,它既要有文采,也要有章法。

5、新闻评论的谋篇布局服务于其逻辑推理。

6、新闻评论的逻辑性既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

7、新闻评论结构的基本要求有布局合理、层次清晰、逻辑顺畅。

8、新闻评论结构方式主要有归纳式、演绎式、并列式、递进式。

9、评论开头的形式主要有摆出结论、提出问题、亮出靶子、交代意图、由事入题。评论的结尾方式常用的有呼

应开头、做出结论、提出呼吁、引发思考、举一反三。

【简答】

1、新闻评论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它包括谋篇布局,即怎样开头,怎样转接,怎样过渡,怎样结尾,以及如何安排评论各部分的先后顺序;它还包括逻辑结构,即如何运用材料,如何安排观点,如何摆出结论,如何排列材料与观点的逻辑顺序,以及如何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评论具有一定的逻辑力量。

2、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是什么?

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

(1) 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2) 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3) 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3、如何理解“开门见山”?

不能把“开门见山”简单理解成在文章第一句或第一段就把论题或论点直来直去和盘托出,而应采用一些办法,变换一些方式,使开头部分在直接挑开话题或点明主旨时,讲求一些艺术和技巧。

4、何谓“摆出结论”式开头?

摆出结论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直接提出作者对事物或问题的基本判断或主要结论,以此引起受众的注意和重视。

5、何谓“提出问题”式开头?

提出问题的开头方式就是在开头直接对某一事物或现象提出问题,以引发受众的兴趣,然后再评论的本论部分具体进行分析、议论,并做出较为明确的回答。

6、何谓“亮出靶子”式开头?

亮出靶子的开头方式是在文章饿开头树起“靶子”,把评论所要针砭的事物或所要批驳的观点告诉读者,以突出评论的针对性或针砭性。

7、何谓“交代意图”式开头?

交代意图式的开头就是在文章的开头表明写作的动机或目的,帮助读者把握评论的意图,增强对全文的理解。

8、何谓“由事入题”式开头?

由事入题式的开头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注入事实性信息,以事实的新闻性或新鲜感吸引受众并引发议论,可以使评论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这些事实可以使具体的事例,也可以使概括的现象。

9、如何理解评论的结尾,其基本要求如何?

评论的结尾同样是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所说的写文章要“画龙点睛”,在评论中,“点睛之笔”往往放在结尾部分。

评论结尾的基本要求是简短有力,不落俗套,即不要拖泥带水,避免空话、套话。

10、何谓“呼应开头”式结尾?

“呼应开头”式结尾就是运用不同的语言或选择不同的角度,重复、关照、强化开头部分的内容或观点,形成首尾呼应。

11、何谓“做出结论”式结尾?

“做出结论”式结尾就是在文章结尾部分归纳论题,提炼观点,总结全文,集中作者的思想精华,以简练的文字为全篇“点睛”。

12、何谓“提出呼吁”式结尾?

“引发思考”式结尾就是一种对评论中心论点所做的“理论性引申”或“思想性引申”,以使评论的发人思考或深省。

13、何谓“举一反三”式结尾?

“举一反三”式结尾就是不仅也要就是论理,而且可以举一反三,通过联想与生发,开阔读者的思路和视野。

【综合应用】分析下面这篇评论的结构并指出其特点。

第六章 新闻评论的文采

【选择】

1、写评论要了解受众的特点和需求,主要是为了解决说理的针对性。

2、评论的语言首先要先做到通俗易懂。

3、形象化说理可以增强评论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4、新闻评论的感染力如何,首先要看它的思想内容。

5、新闻评论的文采主要是指文风问题。文风最终要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

6、新闻评论既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7、新闻评论的语言和文风基本要求是深入浅出、形象说理、以情动人、要言不烦。

8、形象说理的方法主要有善于运用比喻、形象化得语言、巧用诗文典故。

【简答】

1、新闻评论为什么需要写得有文采?

首先,写评论不像写通讯,容易端架子,不大注意文章的生动性;其次,评论的语言影响社会上语言的运用。

2、何谓深入浅出,如何才能做出深入浅出?

深入浅出就是要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新闻评论要写得深入浅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入是浅出的前提。

(2) 了解受众的特点和要求。

(3) 运用群众的语言。

3、新闻评论怎样才能做到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

如果在评论的论述中适当穿插一些具体的形象,或者使用一些形象化得笔法和语言,就可以把评论说理的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具体说来,要做到:

(1) 善于运用比喻。

(2) 使用形象化得语言。

(3) 巧用诗文典故。

4、比喻的说理方法有什么好处?

通过形象的比喻,可以使人们由近及远,由实见虚,由感性到理性,通过鲜明而熟悉的事物理解评论的思想内容。这种说理的方法使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增强评论的生动和说服力。

5、如何巧用诗文典故?

评论写作当中要巧用诗文典故,可以从一个故事引发议论,可以依托一个人物形象以古喻今,也不可以借用一句诗文或成语作为标题或用于文中说明自己的观点。总的原则是要用得恰当,特别是要弄清原意,不能随意改动或滥用。

6、如何理解新闻评论中的“零度风格”理论?

所谓“零度风格”的理论,意思是说理的文章不应当带有感情色彩,应当是纯客观的,不动声色、不带感情的。其实这是一种歪曲,起码是误解,而在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在实际生活中,理和情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新闻评论中的理和情应当是一种水入交融的关系,情为理服务,理借情动人。所谓“零度风格”是不存在的。

7、新闻评论如何能做到要言不烦?

(1) 道理实在,言之有物。

(2) 论题集中,篇幅适度。

(3) 字斟句酌,语言规范。

8、新闻评论如何做到简洁精粹?

首先要在内容上下功夫,就是古人说的“炼意”。其次还要“炼句”、“炼字”,就是要锤炼语言,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第七章 新闻评论工作者得休养

【选择】

1、新闻评论工作能不能做得好,质量如何,能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评论工作者得素

质和休养。

2、评论工作者的道德修养,是其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内容。

3、《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一次通过的时间是1991年。

4、江泽民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依次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狂。

【简答】

1、思想政治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提高政治觉悟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两方面。具体说来,就是新闻工作者必须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中心,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同时还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发挥团结协作精神。

2、知识业务修养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知识业务修养的具体内容是指:一是重视知识积累。新闻评论的写作,也是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新闻评论的写作,也是各方面知识的综合利用。新闻评论的对象很广泛,涉及许多不同的领域,这就要求评论工作者具有广泛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二是提高业务水平。打好新闻评论业务根底,首先就要掌握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包括较高的文字修养。

3、重视知识积累,提高业务水平的意义是什么?

(1) 评论工作者拥有丰富的知识,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写出满足能多领域读者要求的评论;还可以帮

助某些旧的思想方法的束缚,发挥创造性。

(2) 打好业务根底,评论作者具备了调研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后,才能做到多谋善断,才能做到掌握政策,

情况,占有材料,才能确定正确的选题和论断,也才能避免主观主义,避免武断和错断;较高的文字修养,可以将深刻的思想内容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又扩大宣传效果。

下 编

第八章:社论、评论员文章

【单选】

1、代表新闻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是社论。它称作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

2、国际公运史上第一张马克思主义日报是《新莱茵报》。

3、称“社论是报纸的灵魂”的美国人是约斯特。

4、社论作为政论体裁最早发明于清朝末年我国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循环日报》。

5、我国报刊史上第一位政论家是王韬。

6、20世纪初,社论写水平据当时报界之首的报纸是《民立报》。

7、重要性仅次于社论的文体是评论员文章。

8、战斗性较强的规格较高的重要言论属于辩论型。

9、由于逢年遇事都要写,因此特别需要写出新意有力度的社论属于礼仪、纪念型。

【简答】

1、社论的地位如何?

社论之于媒体,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貌的旗帜。同其他的评论文体比较,社论的论题是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表态的。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是其他评论文体不能代替的。

2、社论具有权威性的根据是什么?

(1) 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

(2) 社论内容有特殊的重要性。

(3) 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

(4) 在传播渠道方面有独特优势。

3、和社论比较,评论员文章有什么特点?

首先,它跟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旧规格而言,评论员文章仅次于社论的权威性强。

其次,就论题的重要性而言,一般来说,社论常常针对重大典型、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言,显得特别庄重。而评论员文章则偏重于论述局部重要性时间或问题。它的选题范围比社论要广泛而有具体些。

再次,社会通常是独立发表的,对新闻报道的依附性不很明显。评论员文章除了少数独立发表的外,则常常是配合或结合新闻事实或材料而发,依附性较为明显,也因此,他要格外要求配合及时,不失新闻性和时效性。 最后,评论员文章篇幅比社论要短些,介乎社论和短评之间,一般在千字以内。

4、评论员文章的形式主要有: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

5、社论、评论员文章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 静心写作,导向正确。

(2) 面向广大的读者对象。

(3) 文字表达庄重、通俗、平易。

【论述】

1、阐述型社论(或评论员文章)的任务和写作要求是什么?

阐述型社论的任务是: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党的纲领、路线、任务、奋斗目标,阐述党委和政府新近制定的重要决策、决定、政策、方针和政令的实质、依据和意义,以帮助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正确领会其政治意义和精神实质,进而提高执行的自觉性,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

其写作要求是:

一是善于交代国情和时代特征,说明和交代制定方针政策和有关决策的政治背景和客观形势的内在联系,以充分揭示制定并执行方针的现实意义及其精神实质。

二是论述要突出重点,顾及全面,力求重点与全面的统一,使论述既有针对性又不致陷入片面性。

三是实事求是的分清政策上,政治上的是非界限和不同历史阶段的界限。

四是顾及政策的连续性及其相关性。

五是善于依托典型来阐述政策,揭示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从而使人们加深对政策的理解你,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

六是切忌板着面孔说教,力求说理论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耳入洞。

2、启迪型社论(评论员文章)的任务和写作要求是什么?

启迪型社论(或评论员文章)的任务着重于针对实际工作中的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或者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作风、领导方针方面问题的发言,从理论用于实践的结合上帮助读者从思想、理论和政策上提高认识,增进党的基本路线觉悟,促进全社会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的建设。

其写作要求是:

首先,要正确理解指导,其次要虚实结合,不要就事论事。另外,为了增强思想引导的实际效果,还要讲究引导的艺术。

3、评介型社论(或评论员文章)的任务和写作要求是什么?

评介型社论的任务是着重对有典型意义或重要意义的新闻性人物和事件进行旗帜鲜明的褒贬、评介,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进行论述和概括,以深刻揭示本质,总结经验或教训,从而发挥其启迪思想、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

其习作要求是:首先,理论要旗帜鲜明,富有远见卓识。其次,写作评介型社论,还要善于对评介的对象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概括和开掘,以增强论述的深度,切忌就事论事,隔靴搔痒,作表面文章。 再次,正确掌握褒与贬的指导思想及其辩证关系。

4、论辩型社论(或评论员文章)的任务和写作要求是什么?

论辩型社论的任务是:对外,揭露、批驳霸权主义的冷战思维和行径,及其推行的强权政治,尤其是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我国或别国内政,以破坏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图谋和谬说;对内,则是对重大违法乱纪和腐败行为进行揭露和批判,对极左思潮进行批驳,对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动思潮进行揭露和批驳,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进行揭批或辩正,旨在扶正祛邪,明辨是非,伸张正义,引导舆论。

其写作要求是:

(1) 严格区分矛盾的性质,针对不同对象,实事求是,区分对待,既敢于论辩,又善于论辩。

(2) 摆事实,讲道理,就本质进行论战,坚持以理服人,破中有立,反对简单粗暴,强词夺理,或在非原则

问题上纠缠不休。

(3) 原则上的坚定性和战术上的灵活性有机结合,善于划清是非界限,既要防止温情麻木的右倾情绪,也要

切忌扣帽子、打棍子或辱骂恐吓等极“左”倾向。

5、礼仪、纪念型社论{或评论员文章}的任务饿写作要求是什么?

礼仪、纪念型社论主要是评述重要节日、纪念日、活动日、国耻日以及外交建交、签约、各国领导人来访和我国领导人出访等送往迎来外交节性活动。具有阐述形势、明确任务,表明态度、揭示意义,联系实际、引导舆论的重要功能。

其写作要求是:

(1) 立论要高瞻远瞩,善于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揭示纪念活动或政治活动的现实意义陈述面临的光荣任

务和时代使命,并积极的展望发展前景。

(2) 善于联系当前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重大典型或针对现实的社会弊端和思想矛盾来写,以强化舆论引导

的功能。

(3) 恰当的通过交代有关事件和活动的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或总结有关事件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以

风和中国气派。

1 2 烘托其政治价值,强化其现实意义。 (4) 持论精当,分寸得体,逻辑严谨,文字清新畅达,具有中国作第九章 短评 【选择】、最为常用的短评形式是配发式。、短评应该短小精悍,这首先体现在篇幅的短小。

3、一般来说,短评的字数多在500字左右、

4、短评的“新”首先体现在选题新鲜、及时。

5、短评的“活”首先体现为分析说理生动引人。

6、紧扣新闻报道进行议论是短评短小精悍的第一步。

7、对短评的全文长短优劣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和标示作用的部分开头。

8、短评写作的最重要原则是论题具体,一事一议。

【简答】

1、短评有哪些种类和形式?特点?

短评的特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短小精悍、新鲜独特、生动灵活、重在分析。种类有:发表时有有署名与不署名。在运用时有:一,为针对事物或问题发表的独立成篇的简短评论,二为配合新闻报道就实务虚、就事论理的短小评论。其中,配发式短评的运用更为经常和普遍。

第19篇:新闻评论

关于大学生网购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现代,大学生足不出户便可在网上将各个方面的信息一览无余。正是应了古语:运筹帷幄。生活方面,大学生可以在网上买到生活中所有的必需品,包括衣服、裤子、鞋子等等。现在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当代的时尚消费,大学生更是作为其中的主力军。大多数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的理由是节省时间、节省费用价格便宜、商品新颖更新快、付款方便、送货上门。网上的衣着更新速度比实体店快。可以货比三家,不会受到营业员的推销所影响而导致滥购。

但是网上的商品种类和网站数目过多,虚假信息泛滥,如果没有足够的经验,很容易上当受骗。所以大学生在网购时一定要谨慎。但是在网络购物中遇到购买的物品有质量问题或者和网上的图片有偏差,很多人会不了了之。这种侵犯了自身利益的事情无论如何也是不可以容忍的。所以如果还是不留神被骗,可以选择向销售网点提出投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有权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更不能让这种侵权的行为发生。

南宁某学院小谭,在58同城网上看到一款单反相机,机身加一个长焦镜头才需要6500元,很便宜。从预付款到余款,小谭一步步妥协,按照对方的要求支付了6500元。一个多星期后,当小谭发现对方把自己的QQ删掉了,才意识到上当。连这种事情都可以发生在一位在校的大学生身上,真是无奈。所以网购有风险,付款要谨慎。其实没当看到这样的信息,我一直想不通一个问题:真的是骗子太英明了?这也是大学生网购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大学生在网购时应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不要太过轻信其它一些外界因素,以免被骗了自己还是觉着糊里糊涂。

网上购物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存在许多虚假宣传和欺诈情况,对消费者的保护不够,对中间环节的管理还有待加强。

成都某高校女生花170元网购了8件衣物,给了6条“差评”,近一个月之内天天接到谩骂短信、电话,要求她修改或删除差评,威胁将给女生父母寄寿衣、炸弹,并打电话到学校诽谤该女生生活作风有问题。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网购的风险,也反应出了网购中存在的严重的商业道德问题。顾客对商品失去了客观真实的评价,而迫于商家的压力对购买的商品做虚假的评价,这种做法是商家变相的欺骗了消费者。最后胜利的还是高校女生,淘宝网对该店铺做了为期两年的禁止销售。

有这么一群人,专门在网购平台淘宝网抓骗子。他们是杭州一群大学生志愿者,抓骗子效率超高。最近有一位杭州师范大学女生,在3天内,从淘宝揪出了200个骗子。她火眼金睛,眼疾手快。有同学形容她:鼠标就是“配枪”,键盘就是“警车”。 当然有反面角色,必定会有一个正面角色出来与之“决斗”,这种正面角色正是当代大学生中应该发扬的,大学生应该是作为一种遏制“黑势力”的“正能量”出现在网购这一大潮中。

大学生收入来源多为父母给的生活费,理性支配,理性购物,才能更好的度过大学生活。 网购事小,但是网购的过程中反应出了许多问题,喜欢网购的大学生,你在网络购物中充当的是何种角色?

第20篇:新闻评论

一、简答题2×10

二、论述题1×20

三、立论题1×15

四、分析题1×15

五、短评写作1×30(注意要写标题)

一、新闻评论的定义

新闻媒体或作者个人就新近发生的事件、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或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等阐述自己观点、立场的新闻文体。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

二、新闻评论的特点

1、论题的新闻性

建立在适应现实需要的议论、品评上,它关心现实直接为现实服务; 常以新闻事件为由头,以事实和道理为依托展开思想; 表现在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 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2、论理的思想性

3、论说的公众性

新闻评论是借助了大众传媒进行的; 是对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加以评论;

新闻评论的目的是影响和引导社会大众全体的看法,作用于舆论; 群众对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

4、政治性

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三、邹韬奋

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记者、报刊编辑、出版家、评论家。 言论特色:

1、依托由头,相关民生

2、短小精悍,深入浅出

3、口语化、大众化的话语

4、标题新颖,吸引力强

四、张季鸾

政论家,《大公报》主编。 政论特色:

1、提出“四不”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2、增强时效性,追求新闻价值基础上的评论价值

3、讲求预见性,洞悉时局与事态的本质及趋势

4、注重逻辑性

5、走向通俗性,用平实畅达的语言叙事说理

6、标榜公正性,在“客观”与“敢言”间寻求平衡

五、新闻评论者的素养

1、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持正义立场,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

2、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有理性的分析能力;

3、要打好理论基础;

4、要树立政策、法律、纪律观念;

5、打好知识根底;

6、要深入社会,善于调查研究;

7、精通新闻评论业务;

8、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六、新闻评论选题标准

1、扣准时代脉搏

2、选择富有新意的论题

3、评论的选题要有针对性

4、要有争议性

七、新闻评论三要素

(一)论点的要求

争议性;明确性;平衡性;挑战性。

(二)论据的要求

事实与论题相关;事实必须是真实可靠的;论据要新鲜;论据要接近;论据要具体不要抽象。

(三)论证的谬误

前提不真;自相矛盾;不相干谬误;复杂问题谬误;虚假原因谬误;转移论题谬误。

(四)涉及事实的常见错误

1、把自己的推测或误解当作评论的事实性前提;

2、判断的适用标准错误。

八、几种常见的论证方式

1、归纳论证。

归纳论证是以归纳推理作为论证方法的论证。它是将一件件具体的、个别的事例归纳在一起,找寻其共同规律,由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普遍,从而得出结论的论证方法。归纳论证又可以分为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两种。 例如:直径2米,全长30米,粗4厘米的蚊香; 长38米,宽20米的报纸;

2、演绎论证

梁启超曾这样讲解演绎逻辑方法:

演绎法者,据总以推分;如云:凡绕日者,皆行星也。地球绕日者也。故地球行星也。此演绎法也。

例如:物质是可分的, (大前提;已知判断) 基本粒子是物质, (小前提;已知判断) 所以,基本粒子是可分的。 (结论;新判断)

3、类比论证 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一些相同的属性,从而推断它们的其他属性也都相同的一种论证方式。

辨识类比论证的着眼点:在进行类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具有一些相同的属性,而结论中是否对其中一个事物的属性(不包含在上述相同属性之中)进行判断。

类比论证的可靠性,还在于进行类比的两个事物是否性质上相同或相近。

4、归谬论证

即先假定对方的观点是对的,然后将对方的观点进行合理引申,推导出明显的错误,由此证明对方观点的荒谬性,从而确立自己的正确观点。

九、论证几种常见思维方法

1、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

2、纵深思维

其核心是不满足事物表象,深层挖掘更有价值的内容和思想,其最突出的特征是真知灼见,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3、逆向思维

指思维的主体逆事物和人们思维发展的一般方向而动的思维。这种思维能够从相反的方向发现新的问题。

4、超前思维

指人们从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事物出发、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该事物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趋势作预见性判断。

5、批判思维

是对现存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包括对错误的、丑恶的、虚假的事物或现象的揭露和否定,也包括对正在实施的或被公众认为是正确的美好的真实的事物或现象的重新审视和反思。

十、表达效率的几个具体要求

1、引述新闻时要尽可能简洁;

2、铺垫部分尽可能短,快节奏地进入主题;

3、开始就要向读者言简意赅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4、论述中引述别人观点和新闻事实时,要尽可能地简略,否则给人拖沓之感,影响评论的节奏;

5、论点间应该有层次感,或并列,或递进,不要在一个论点上进行重复论证;

6、最好在结尾处以引人注目而又不让人有重复之感的方式重申你的核心观点,前后呼应的“首尾效应”有利于加深读者对观点的印象。

十一、新闻评论标题的要求

1、具有吸引力;

2、题文一致;

3、意向鲜明;

4、言简意赅。

二、新闻评论的三种常用结构

1、纵向结构

按照事物的本质联系安排层次,各层次之间形成纵的不断递进的关系。 纵向结构显示了事理逻辑和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引导人们根据问题的前因后果的内在联系去认识事物。

2、横向结构

指各部分之间为并列关系的结构方式,文章的整体结构是围绕中心论点多侧面展开的辐射型结构。

这种结构能使围绕论点的各个方面都展现出来,让人在较宽的领域内对文中论点有一个全貌性认识。

3、点评式结构

始终不脱离具体对象本身,在对象的精妙之处做点评,不多加阐发。 在短小、活泼的杂文式评论中常见。

十三、社论的制度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宏观上说社论不是一种特定的文体,而是一种写作制度。

社论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政党、社会政治集团或社会群众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是影响并引导社会舆论的有力的评论形式。政党机关报的社论一般代表同级党组织的意见。 从宏观上看,我国报业体制决定了社论的特殊地位;

从微观上看,社论与同其他评论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职业化操作的评论,它所对应的是一套职业化操作的制度。 职业化操作制度主要表现在规格的掌握上、报纸版面的处理上 。 社论在制度上代表媒体。

集体讨论是社论写作的基本制度。

社论的制度性还表现在,社论是一种评论里最高的等级、规格。

党报社论具有“政论本位”色彩,市场化报纸社论具有“新闻本位”色彩。

十四、社论演化的趋势

社论文体演化的源流:社论时评化

社论发展变化的趋势:在内容上表现为在世界范围内由“政论本位”到“新闻本位”的变化。

十五、“社论时评化”的意义

它使社论的题材更为丰富,更有新闻性;

它使社论的刊发频率更高,真正实现每天发表社论这样一个世界报纸的普遍规范;

它使长期以来社论在党报体制之内的崇高地位有所下降 ;

它使得社论有可能脱离抽象层面的政论,而更多地触及地方的社会生活。

十六、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短小精悍

1、尽量以报道为依托

2、论题具体些,角度小一些(论题具体,一事一议)

3、开门见山,力戒空话、套话(长话短说,议在实处)

(二)新鲜独到

(三)生动活泼

(四)重在分析(源于报道,高于报道)

十七、编者按

1、编者按的分类 (1)政论性按语

简明扼要地点明报道或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事物的意义,或依附报道及时传送党、政府有关的指示精神。 (2)说明性按语

补充说明情况,如交代背景、作者身份、刊登目的等。

2、按语的形式 (1)文前按语

特点:言简意赅,无需组织论证,直截了当地提出论点。一般不用标题,不署名。 (2)文中按语 (3)编后

3、按语写作的特点和要求 (1)必要性;

(2)依附性,即信息的补充性; (3)文字精粹,点到为止; (4)态度鲜明,讲求分寸。

十八、专栏评论的特点

1、取材广泛

2、具有个性魅力

3、短而精

4、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5、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例如:《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

1、话题选择

选题广泛不琐碎,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多涉及社会热点问题。

2、写作手法

a、文章短小精悍,逻辑严;b、多列举事实,引用数字,客观真实;c、口语化词语较多,缩小与读者的距离感。

3、标题:标题即核心论点。

4、语言

a、犀利,不留情面;b、干练,利落。

4、抓住现象深入追问

5、坚持理性分析

6、多反问式结尾 《南方都市报》评论版

1、文字:批判性,平民化,多元化

2、凸显监督功能

3、新闻的时效性强

4、建设性批评

5、平民化趋势,贴近民生

6、评论范围广泛 《新京报》评论版

1、量大

2、法治和人文理念

3、理性和建设性

4、秉承严肃新闻理念,精做“社论”

5、贯彻新闻“专业”主义,细化栏目

6、搭建“开放”意见平台,贴近读者

7、开辟专家学者“专栏”,提倡思想

8、注重多种意见表达,鼓励“争鸣” 《晶报》评论版

1、评论的范围越来越广,内容具有多样性;

2、重视和强调本土新闻,评论积极介入本地突发公共事件;

3、重大题材以整合性的专题做深、做透、做细、做活;

4、语言犀利、个性化语言的运用;

5、时效性、针对性、政策性强,重视改革和创新的力量;

6、评论的形式多样, 社论版加入漫画。 红辣椒评论

1、充分发挥读者的主观的能动性、鼓励其进行思维碰撞;

2、注重地方新闻评论(湖南),地方特色明显;

3、内容上,敢于直面社会矛盾,敢于抨击丑恶现象;

4、语言上,犀利辛辣,痛快淋漓;

5、态度上,旗帜鲜明,立场明确,一针见血。

十九、网络评论的特点

1、传播特点 传播渠道的开放性 传播主体的多元趋向 传播方式的即时性、互动性

2、表现特点 题材广泛 行文不拘一格 超文本写作 观点多元趋向

十、网络评论出现的问题

1、重视不足,复制较多

2、网络评论版权混乱,侵权现象严重

3、论坛上重复言论较多,缺乏主导性

4、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二十

一、互文性在当代评论中的运用

任何篇章,都是通过引文的镶嵌来创造的。任何篇章都是其他篇章的转换和同化的结果。这就是文本之间的普遍关系:互文性。

“互文性”--接入另外文本的语言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标题的表意空间。 具有互文性修辞的标题,对于读者来说,一般具有两个意义空间:一是文字本身体现出的意义,二是其所“接通”的另一个文本的意义空间。

例如:《论邓贵大的死掉》

《论雷峰塔的倒掉》

《论“天上人间”的倒掉》

《掌掴小沈阳?这个真没有》

《病人成了唐僧肉》

二十二、广播评论的特点

1、短:通过省文和省义来求短。

2、浅:第一,适当控制表达的抽象程度;第二,为听众理解抽象内容创造必要条件。

3、软

二十三、电视评论的特点

1、声画兼备

2、直观性强,受众面广

3、亲近性带来更强的说服力

二十四、广播评论的常用形式

(一)广播谈话评论 是一种模拟日常谈话的评论形式。

注意:坚持面向听话人;用商量的态度、口吻说理;讲究铺垫、过度,采用一些字、词、句;创造和谐的谈话气氛。

(二)口头评论

特点:讲究话题具体、单纯、说理浅显、平易,语言表述符合听知规律,比较接近日常口语,很多口头评论较多以述评的面目出现。

(三)音响评论

也称为录音评论,是一种以音响符号为表现内容的广播评论形式。运用音响是音响评论同其他广播评论形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

二十五、电视评论的常用形式

(一)口播评论

专指由播报者出图象、主要以口语表达内容的评论,是同图象评论相对应的一类电视评论总称。

(二)图象评论

指同时运用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表现内容的电视评论,它以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区别于口播评论,以新闻述评和访谈占主导地位。

(三)电视述评

电视述评是新闻述评在电视中的具体运用。新闻述评中的重要特点是述、评结合,在电视述评中也是一样,以画面、同期声为主要叙事手段,解说词具有说明、解释、论述的功能。 二十

六、如何做到广播电视评论口语化写作 广播电视评论口语化的注意事项: (1)照说话的惯例用字造句。 (2)能浅近处,力求浅近。

(3)决不能为省力少写一个必需的字。 (4)少用易于引起误解的文字或成语。 (5)多用声音响亮的字。 (6)避免用同音字。

(7)避免使用古怪生涩的字句。

新华社语言广播部 “关于口语化”,提到以下五点: ①尽量用单句。

②用容易听懂而且念出来响亮的词。 ③简语只能适当地用。 ④避免用单字作词。

⑤一般听众易懂的成语口语可以用。

分析题:

1、论据和论点的结合。

2、虚和实的结合。虚是指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实是指事实、实践、业务、材料。

3、破和立的结合。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

4、严肃和生动的结合。严肃的论题与生动风趣的表述的结合,体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体现抽象的论述与具体形象的文字表现的结合。

5、由事入理,事理相融。

6、夹叙夹议式糅合法:多层次地即在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体现出事理融合的要求。

7、评论的结构要求

A、布局合理;B、层次清晰;C、逻辑顺畅。

8、深入浅出

9、形象说理

①善于运用比喻。 ②形象化的语言。③巧用诗文典故。

10、以情动人

①有感而发。 ②寓感情于形象。 ③修辞手段的活用。

11、要言不烦

①道理实在,言之有物。 ②论题集中,篇幅适度。③字斟句酌,语言规范。 例:别让美德惯坏了那些不知感恩的人

该评论在观点上论述到位,论点明确清晰,论据比较充分,从各种新闻事件到文艺作品再到法律法规,都能比较有力的论证自己的观点,论证没有明显的逻辑错误。不足之处是写作角度不够新颖,如果能从“不能以暴力或不合理的手段来对付不合理”的角度来写会更具有说服力,一味的强调年轻人不让座不违反法律这点容易惹人反感,此外,对重新设置公交硬件的建议不够有可行性,会削弱文章的论证。

新闻评论写作范文
《新闻评论写作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