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唐山大地震影评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12 09:02:4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唐山大地震影评

23秒的选择,32年的煎熬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高一(11)周骁

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心灵的废墟上,建起了一座叫做希望的城;尽管曾经的创伤无法让生命变得完整,却依然怀揣着梦想努力前行……

——题记

《唐山大地震》冯小刚导演的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诗。影片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讲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影片的开始是成片的蜻蜓,异常炎热的天气,鱼缸里的鱼不安的跳动,这些无疑不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事。

地震的那场画面让人如此揪心,那一声声的哭喊敲击在心上,紧绷的神经在听到“救弟弟”的那一刻轰然倒塌,那根弦似是承受不住拉力一下就断了,泪水就像关不上的闸门,泊眶而出。23秒的选择,留给母亲的是32年的煎熬,手心手背都是肉,选谁都是痛,而母亲在无奈之下选择了救弟弟,而女儿面对这种偏爱只有无限的怨恨。

大雨中,女儿终于醒来,望着父亲的尸体和母亲的放弃,女儿心中被无限的悲伤充斥着,她萧瑟的背影是如此孤单,导演在此刻将天空渲染成血红,周围一片废墟,整个世界似乎只剩下她一个人,震撼心灵,使观众深受感染,此刻的我更是忍不住,眼泪止不住的流着,内心似乎有什么在呐喊着,呼之欲出。

影片中多处轻音乐更是与故事配合的巧妙,除了开篇的和平音乐,之后伤感的弦乐无一不催人泪下,渲染出悲伤的气氛。片中的女儿长大了,怀了孕,但是由于地震时被母亲抛弃留给她深深的烙印,她宁愿辍学也不愿打掉孩子,她曾哭泣的说道不是忘记了,而是根本忘不了,那不可磨灭的伤痕在她心里留下一道深深的疤。是啊!任谁也忘不掉吧!被自己最爱的人放亲,那种情感又岂是一个“悲伤”能形容的了得。导演在这方面的刻画无疑是成功的,他是我们站在片中人物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使人潸然泪下。

从一开始就知道这部影片很感人,也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是总会有那么一刻,心弦被拨动了。我们不是经历者,只是见证者,也许是感同深受,心灵受到震撼,为生命、为坚持、为了爱。

汶川地震时,受到心灵的呼喊,女儿毅然决定去做志愿者帮助受难的人们。而在地震中,一位母亲不得不选在给自己的女儿截肢。历史是惊人的相似,但却不会重复。“我不能因为我女儿的命就让别人去牺牲,这让他们的母亲怎么受得了。”“恨吧,要恨就恨我吧!”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敲击在方登的心里,那种牺牲的痛苦我们都感受的到。

方登在汶川地震中遇见了自己的弟弟,听到母亲为自己坚持了32年都不曾离开唐山,她再也忍不住,回去找母亲……

真正让我感到震撼的就是方登踏进家门,看见桌上摆着的西红柿。32年前,一个母亲对自己女儿许下的承诺,终于兑现,也许,这位母亲每天都会把西红柿洗干净,摆在盆里,总是幻想着,两个孩子一前一后跑过,一人拿着一个西红柿,开心的啃着吧……

母亲惊天的一跪,让方登原谅了母亲,知道了母亲愧疚了32年。一直以来的怨恨也烟消云散了,亲人永远是亲人。

在墓地,当方登看到母亲为他每年买的书本时,她才真正了解母亲,知道了是自己的不懂事的怨恨折磨着母亲,是自己对不起母亲。选择注定如此艰难,而作为被牺牲的那一个,背负的其实并没有做出选择的人的痛苦深重。

结尾是熟悉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泪雨纷飞,母女抱头痛哭 ,内疚与痛苦,委屈与仇恨的泪水交织在一起,却不在苦涩,而是变化出一种全新的味道,它的名字叫——爱。

人类如此脆弱。 人类如此坚强。

——后记

推荐第2篇:唐山大地震 影评

23秒的灾难,32年的精神

---影评·唐山大地震

不得不说于2010年上映的影片《唐山大地震》无论从视听效果还是票房口碑上都获得了业内人士及观众的良好反馈。在逐渐繁荣的华语电影市场之下,《唐山大地震》融合了好莱坞灾难片式的震撼特效及主旋律影片感人至深的人文情怀,同时也是对类型电影展开了一种中国式的新尝试。值得注意的是:本片在灾难背景之下以人性光辉照及民族精神,从深层次挖掘中国人独特的情感表现和强大的内心力量,并以此来弘扬坚韧勇敢的民族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情感价值。优秀的电影就是一股最真挚的力量,而《唐山大地震》更是透过大片式的视听冲击让我们体味到了一种被升华了的情感支持:灾难的飓风过后,永远不会被摧毁的是人性的伟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和繁荣。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围绕一个家庭在经历灾难之后的聚散别离,时间和地点的跨度沿着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轨迹延伸开来,堪称一部中国人的心灵史诗。剧情开始于唐山大地震灾难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着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两端分别压着一对龙凤胎姐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引发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死别离。对于母亲及姐弟二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面对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在32年中一直沉浸于自责和负罪的情感中难以自拔,女儿在追求幸福人生的过程中也难以摆脱心灵曾受到的创伤。正如影片中借方达的口描述元妮的心理状态:“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盖起来,这三十二年就守着废墟过日子”,以及方登对父亲诉说心底的阴霾:“就这三个字——救弟弟,爸,我不是不记得以前,是实在忘不掉。” 如此至情至深的语言让我们不禁要问: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悄无声息的隐痛? 1

当然我们在直面人性的拷问时,探索答案的过程比得到答案的结果更具意义。我想这也许就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的真正目的和成功之处。而人们在影院中所留下的泪水,却也不仅是为了被灾难伤害了的生命和情感,更是为了悲痛之中人性迸发出的坚忍和不屈。即使是灾难也无法磨灭人类追求幸福和美好的权利,即使它的过程同样也昭示着痛苦。电影多处渲染了这种情感的力量,元妮用尽全力含辛茹苦地独自抚养方达长大,方登在其父母的帮助下考上大学并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她对生命意义的解读,残缺了一只手臂的方达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创业成功成为了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人。影片表现出的人性的倔强与顽强是千万中国人的写照,深刻的情绪就这样随着镜头地流淌自然而然的与观众产生共鸣,融入内心,撼动灵魂。当然本片表现出的无论是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人性的一次重新认识:生命和心灵的残缺可能不能代表完整,但谁说美好的事物就一定是完整的呢,残缺和痛苦都是生命必经的体验,人生的美好在于追求。

电影着重对人物命运及性格的刻画,但放眼全片,以细微处见深刻:个人命运的荣辱无不支撑着一个民族的脊梁。《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李元妮一家32年来的生命轨迹和精神历程正象征了整个中华民族在灾难过后所表现的不屈和坚忍。回首过往,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中国人民也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和无奈。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公共记忆。如果在每一次灾难和痛苦过去后,那些记忆被我们遮蔽的脑海之外,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那么人性将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正所谓:一味地选择忘却其实是愚蠢的表现。这种关于痛苦和灾难的记忆,对一个民族来说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于苦难记忆的同时也昭示了冲破苦难的勇气和

警示人们堤防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人们没有抹去唐山大地震的苦痛记忆,因此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国家和人民第一时间选择了坚强,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温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恰到好处地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影片结束于元妮和方登情感通达后的谅解,23秒的误解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化解,如果说整个过程是时间过程不如说是情感历程或精神历程。32年心灵的伤痛也终因不断的努力和弥补最终回归到和谐的状态。虽然我们也许没有能力忘记曾经经历的伤痛,但正是这一份记忆也同时昭示了我们不断追求不断超越的过程,就像影片结尾的镜头,大地震纪念墙上镌刻着24万死难同胞的名字,而纪念墙的背后是浴后凤凰城----唐山的崭新发展。

推荐第3篇: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评 在1976年间,*刚刚结束,全国还被笼罩在十年浩劫的阴影中,各族人民饱受痛苦。人们正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使大家盼望已久的美好生活再次破灭!

公元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一道闪掣云霄的蓝光刺亮了河北唐山的天空,紧接着大地开始疯狂的抖动起来„„

现今,唐山大地震已经被拍成了电影,我去看了首映。它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便来的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岂能一个痛字了得,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这样更能让观众体会到其中的滋味。一个看似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丈夫在危急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以及女儿对母亲的不理解与怨恨,还有解放军的博爱无私,这种种惟妙惟肖的动人心弦的描述,给现在疲于生活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个休憩的港口。

影片中,最精彩和最催人泪下的场景,无非是故事主人公在面临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生死抉择。这时,我的心也似乎跟着碎了,一个母亲怎能丢下自己的亲骨肉哇!

当心灵开始刺痛的时候才明白,原来整天围着我们身边的已经平淡无奇的感情是那么弥足珍贵!正如那句台词所说:“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句让主人公愧疚了一辈子的话,似乎在告诉我们他真正的含义。

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可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珍惜现在,恐怕这也是此影片真实意义所在。人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选择有信心战胜困难,只有自己有了信心,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不要放弃任何一丝希望,世界才会更美好!

其实,《唐山大地震》影片那么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拍摄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人群混乱,采用了电脑特技。与演员动作相结合,看起来惟妙惟肖。这可与大型科幻电影《2012》的制作效果相同。在其中,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更深一层体会了大自然

无穷的力量和生命的珍贵。可看出,这部影片的主创工作人员一定花费了不少心血,我十分欣赏这部大片!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影片,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正如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产生的巨变,却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理的创伤!

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李元妮说;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我总是自以为在我生活过的短短二十余年的光阴中,我可以说是毫无阅历,至少,我总是不懂得珍惜的含义,而这部电影却第一次让我懂得,珍惜拥有小盆里的蔬菜,鱼缸里的热带鱼,恩爱的夫妻,和睦而快乐的家庭,一切美好的事都可以随着大地小小的抖动一次身体而成为过眼云烟,在这一切都成为过去后,我们可以指责老天的不公,痛惜失去的一切,可是在这一切牢牢握在我们手中时,我们可曾如此地珍视他们?李元妮在片头给过女儿一个承诺,“明天,妈再给你买西红柿。”明天,一个多么平凡的字眼,我们的口中不也是有很多明天吗?——“今

天太忙了,明天再回家看父母。” “今天累了,明天再做这些题。” “孩子,明天我再陪你玩。”,有时,我们确实是因为太累了,太忙了,把事情暂搁到了明天,可有时,我们是否是在“明天”真正解决了这些事,我们也许在明天来临时,以另一个理由将事情推到了更遥远的明天,然而我们可曾想过,我们其实就像是那只“明天再垒窝”的小猴子,今日复明日,直到有一天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浇个猝不及防。而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恰恰便是这个道理。人生就像一棵秋天的大树,看似枝繁叶茂,充实繁密,然而秋风一打,树上的叶子便随风飘零了,往往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看一看,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我们往往太过熟悉,熟悉到我们总是天真的以为,他们永远都会陪在我们身边,不会消失,然而在灾难面前,人类永远是卑微而猝不及防的,自然界一点小小的变动,上帝一个小小的玩笑,都会让我们失去很多,往往这时,我们才知道失去事物的珍贵,因为没了,我们才知道什么叫没了。很多人总是恐惧着世界末日的到来,然而恐惧又有何益,我们既然无力对抗自然,还不如好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多学一些知识,多陪陪父母孩子。我们不是圣人神仙,不可能解决人生中每一个未了心愿,但我们至少可以,多珍惜一下身边的一切,不要等到一切都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推荐第4篇:《唐山大地震》影评

一周影评

亲爱的同学们中午好:

留影岁月,让我们一起发掘精彩与经典。和我一起走进这一期的影评视窗。今天我们走进他的电影世界,他被称为“民众的导演”他就是冯小刚。关于冯小刚有一个普遍的认识,那他是最懂得中国观众的本土导演。十年来他在中国观众心中所积累的口碑和号召力让他的电影即使不借助明星和规模效应也能成为票房的重磅。今天我们走进他的最新电影《唐山大地震》,一起点评这部巨制的23秒32年。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围绕一个家庭在经历灾难之后的聚散别离,时间和地点的跨度沿着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轨迹延伸开来,堪称一部中国人的心灵史诗,如同冯小刚导演在接受采访时多次强调说:“《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内容大于形式的电影。往往拍灾难片会拍成形式大于内容,但是我们这部电影,我希望它是内容大于形式。当然我们也会给观众看到那些非常有冲击力的画面,包括在视听上的冲击力,这些手段我们都会有。但是我们更希望把观众带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我觉得这部电影,它真正震的不是这些房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成功了。”

凭借特殊的情感力量和主创们的创作诚意,部分媒体主编在看过电影之后,特地联袂送上深情寄语,诚恳又情真意切,再次证明中国人对于“亲情”这个永恒主题的不断思考和坚持。

《唐山大地震》的电影讲述了:

唐山,1976年。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方大强经常出门在外,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姐弟俩都特别高兴。7月的一个傍晚,方大强回到自己的家,小区外的马路上,方大强和元妮躲在卡车上亲热,突然—地震了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母亲作出的抉择。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围绕着这个主旨,故事就这样展开了。凡观看过《唐山大地震.》的观众都饱含热泪看完的,冯导用最真实的手法描绘了至人至亲的世间真情。影片尽管只关注一个普通家庭横跨32年的悲欢离合,可在构造一种举国同悲的氛围上下的功夫毫不马虎,可立于“亲情”命题上,煽情方式随剧情推进却越发公式化,比如不同程度上反复表现的生离死

别;从剧本的角度分析称:“这个电影不是个类型片,更多是采用散点叙事,编剧按照时间编织故事,必然也要编制泪点,从而让观众忽视整体结构。对绝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结构是无所谓的,有哭到就能收货了。”不过,《唐山大地震》还有探讨中国人信仰这个隐藏命题。它用大手笔的手法,1976年受灾后紧接着的9月份毛主席病逝,即那一辈人信仰崩溃的标志。信仰解体后,饱受创伤的地震幸存者们用什么来填补心底的黑洞呢?冯小刚给出的答案是亲情。这基本上是最且唯一具有可操作性的解释。徐帆这条线完美的演绎了亲情是怎样重新掌握未来的被“抛弃”张静初那条线。然而支撑幸存者挣扎图存的生命就是自己的自身。这样就非常好理解了童年的张静初在石板下, 听见母亲那次的选择。此时冯导又若隐若现地给出了第二条解释。听到母亲的抉择后哀莫大于心死,之后所激起的叛逆与报复心,让她获得了空前强大的求生欲望与生命力,因而幸存下来与后面坚决要保护自己的骨肉也形成了照应。正因为生命自身是信仰解体后重新来填补内心空洞的支柱,因此她一定要活下去。此时,渴望生命力的母性”与徐帆当年那种“人性的母性”有了共鸣,使得最终两人的和解合理且煽情动人。正是这样的结局,也深深的告诉观众。性情中的人类在面临大自然摧残的时候,亲情让他们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与动力。《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让观众们有了新的人生感悟,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要团结一致志,众志成城。5.12汶川大地震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在《唐山大地震》里当地震来临时候,母亲被父亲推开,父亲毅然冲向倒塌的房屋,这是怎样一种亲情,爱情!母亲在废墟中刨着自己的亲人,这是怎样一种悲情!

一个母亲无奈的选择,一个女儿叛离的30年。在一个永远都只有错误的选择面前,母亲做出了她认为正确的选择。内疚,悔恨同样在她选择的那一霎注定会困扰着她一辈子!在生命与生命的面前,永远都只有一个错误的选择。当女儿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时候,感叹!生命是如此的顽强,又是如此的渺小。在无情的大自然面前,我们永不低头,勇敢的于向无情的大自然做着各种各样的斗争。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

《唐山大地震》它就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它来的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岂能一个痛字了得。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这样更能让关观众体会到个中滋味。一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丈夫在危机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和忠贞,女儿对母亲的不理解和怨恨,解放军人的博爱无私这种种微妙微翘的动人心弦的描述,给现在疲于生活奔波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个休憩的港口。

在这个情感逐渐缺失的时代——爱情就像快速消费品,亲情犹如写了据条的支票,友情也变成了向上攀登中的一块垫脚石——突入其来的真情的呼唤,犹如沉睡已久的心灵忽然间业已发生了八级地震。

当心灵开始酸痛的时候才明白,原来整天围着我们身边的已经平淡的不能在平淡的感情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很欣赏影片中的那句台词:“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让女主人翁愧疚一生的话,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她真正的含义。是啊,没有人想自己去亲自实践这话的真正含义。因为当你真正体会到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她,而只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过去里。好好的珍惜现在才是珍贵的。

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的珍惜现在。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看过后只是流几行泪水,摸一把鼻涕,然后,哀叹一生:悲矣!将恐怕是对这部影片的糟蹋。

节目的最后我希望同学们能看看这部电影,23秒32分。在醒着的时间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生命短暂而又脆弱,我们又岂忍心虚度年华啊。在这里,请不要忘记,回到家给妻子一个温馨的吻,给孩子一个亲切的拥抱,给父母一句温暖的问候,给朋友一个真诚的祝福!让每一天都绽放光彩!好了你,本期一周影评就到这了,下期不见不散。。。

编辑:李宇昂

推荐第5篇: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评

学号 0943909姓名李娜 摘要本文介绍了影片的故事情节,说的是一个经历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家庭在母亲做出艰难选择造成家人的分离,32年后分离的家人重聚的感人故事,以唐山大地震时期为时代背景,勾起人对灾难时期的回忆。电影的描述主线清晰,情感真切,做了多次对比来烘托气氛。演员的生动的表演也将任务角色形象塑造的非常立体。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 人物塑造细节与悬念画面声音与语言叙事结构正文:

一、电影介绍

电影《唐山大地震》是根据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属于灾难情感片。由冯小刚导演,徐帆、张静初、李晨、陈道明等主演,在2010年7月12日上映。故事描述1976年发生在中国河北省唐山市的7.8级大地震中,以为母亲只能选择就姐弟二人之一,母亲最终选择了救弟弟,姐姐确奇迹般生还,后被解放军领养,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最终母亲用自己的真情换回了女儿的原谅。

二、电影评价

1、时代背景

1976年7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里氏7.8级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唐山,造成242769人死亡,击碎了每个唐山家庭。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在顷刻内化为乌有。影片上映时三十四年过去了,其他人也许对那场地震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但是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尤其是那些倍受创伤的孩子们来说,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余震远没有停止。

2、人物塑造

《唐山大地震》的演员中,徐帆的表演最为称道,她在影片中扮演母亲的跨度长达32年,对演技要求很高,有追求幸福的机会确坚定的拒绝,32年中一直未再嫁,一直惦记丈夫和女儿,将丧夫以及丧女的悲痛表现的淋漓尽致。张静初扮演的女儿方登,虽然也有亮点之处,但与原著中方登的形象还是有些差距。李晨饰演的儿子方达演绎得就相对较好了,他从一个懵懂少年到经过自己奋斗成为了公司老板,演绎得很到位。陈道明扮演的养父是一名军人,参加了唐山大地震的救援,认领了起死回生的方登作为养女,演绎了一个慈祥的形象,将养父和养女间从互相不接受的尴尬道和乐融融的过程演绎得很好。

3、细节与悬念 电影中还多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而这些大多是对姐姐与弟弟生活的对比。如地震刚过后,弟弟依旧由母亲扶养,而姐姐则由抗震英雄一家抚养。这便造成了姐姐弟弟生活条件的不同以及生活态度的不同。另一处比较明显的对比在于在弟弟已经当上老板时又发生的一次地震,弟弟由于地震的阴影并不大,而面对他时显得非常淡定,而姐姐在面对多年后的汶川地震确是失声崩溃,说明地震对姐姐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除了对比还有前后呼应,前文最开始时出现的仅剩一个的番茄,母亲给了弟弟吃,这已经有些显现出母亲重男轻女的思想,而最后地震中母亲最终决定救弟弟则是印证了前面的想法。结尾再次出现了番茄,寄托了母亲的思念即愧疚之情,算本片的亮点之一。

4、画面声音及语言

《唐山大地震》的特效制作以及场景搭建还是值得称道的。为本片负责特效的是韩国的特效团队,而唐山市的建筑模型则由著名的新西兰威塔公司负责制作,可以说是品质有保证。

本片的地震的特效场面我认为还是比较真实可信的,比如地裂、房屋的摇晃及倒塌等,但相比外国大片来说,场面有些小家子气,不够壮观。在渲染地震来临前的气氛时,也不够紧张,地震来的有些太快,地震预兆仅仅只有数万只蜻蜓飞过和从鱼缸里跳出的金鱼,和天边的一道红云,显得不够大气。

本片还有一处很用心的地方在于电影的背景音乐,在地震结束时,只有背景音乐而没有任何其他声音,是因为在生命的消逝前,一切哭喊都是无意义的,这样反而更能烘托悲伤地气氛。另外影片背景音乐的变化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最后是本片的主题曲《23秒,32年》,直观的数字让人感受到地震的余波。

本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几句台词有:“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哪个男的能用命对我好啊”。很巧的是这两句都是徐帆扮演的母亲说得话,显示出了她对孩子的愧疚和想念,以及对丈夫的忠贞,让母亲这个人物塑造的更加立体,也是本片的亮点之一。

5、叙事结构

本片分为三部分,震前、震中和震后。在地震来临前,一切都很平静、安详,人们幸福的生活,可视为在为地震的来临作铺垫。等到了地震来临时,整个唐山市变成了一片废墟,安静祥和的景象不复存在,而等到地震过后,重建成为主题,又再一次恢复了平静,但此时的祥和却与开篇的祥和不同,因为此时人们心里都是带着地震带来的伤痛的。

本片同时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事的。影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故事,由1976年至2008年,这种方式很容易让观众理解剧情,但是影片的时间分布并不均衡。影片的大场面只有五分钟,而这五分钟出现在了影片刚刚开始之时,这不免使本片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原著小说《余震》以姐姐的故事为主线,完成了一个跨度三十年的故事;而电影《唐山大地震》则将故事主线分散为三条,分别是母亲、姐姐和弟弟,而且母亲的故事线索明显是支撑起整个电影故事的主线。

6、与原著比较

原著小说《余震》作者张翎表示,与小说相比,改编后的电影基调更温暖。电影对小说的改动比较大,她的小说更着力表现那场灾难在经历者内心深处造成的强烈余震,强调的是“疼”,但在电影里,疼痛感被温暖所取代。她说:“《余震》写于2006年,那时灾后儿童心理干预还是相对陌生的话题。我想通过对疼痛的描述,引起人们对灾后心理创伤的关注。小说结尾,接受专业心理辅导后,小灯有了„推开心灵之窗‟的可能性。电影把这个可能性拓展成了现实,把小说的留白补实了。”(1)

这是京华日报对原著作者的一篇采访。除了影片与小说叙事结构的不同,以下场景也有很大差别,如:

1、方大强的死,原著中他是在跑车的途中死的,而电影中是为了救自己的妻儿而被压死,这么做事为了赞美他并未后面元妮的忠贞做铺垫。

2、养父养母,原著中养父母也是灾民,并且方登的父亲强奸过小登,小登在国外赚钱后寄了一笔钱给养父从此一笔勾销。而电影中养父是军人,养母是军医,与小登后来的关系很是融洽。这样一改,顿时将亲情的感觉最大化,同时赞美了中国军人的美好形象。

4、方登在怀孕后的胜过,小说中方登与师兄并不是一开始就分手的,而是共同去国外打拼后,最终师兄无法忍受小登的心理疾病而选择与生意伙伴结婚,以小登在加拿大的心理治疗为背景,穿插了许多痛苦的回忆,比较合理。而电影中剧情有些是在为了电影而改编,小登在受到如此大伤害时还能如此平静的生活有些不合理。并且在看到汶川地震发生时,她应当是避之不及的,即使决定去参加抗震救灾也应当是经过了一番复杂的心理斗争的,而不是那么果断。因为这会让她看到更多的人情冷暖,有可能再次让她经历有人被抛弃的事情,从而引起自己的痛苦回忆。

5、最后结局的不同,小说中方达的两个孩子分别叫纪登和念登,对姐姐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方登在看

到这对龙凤胎及母亲是,眼泪刷的流了下来。而电影中母亲向小登下跪祈求原谅显得更加真实也更加人性化,触动观众的心理。

三、观后感

这部电影光看名字会以为是一部灾难片,但其实着重讲得是地震之后的事情,两个多小时里,从地震发生到灾民的营救过程,只有短短十几分钟,大部分时间都在叙述者幸存下来的一家人如何生活,而且时间跨度长达32年之久,仅仅以一个家庭来影射整个唐山地震中发生的悲剧,所以说这是一部家庭伦理剧也不为过。地震的背景并不是很必要,因为即使换上另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背景,这个故事也同样行得通。

总体来看,本片叫《唐山大地震》不如其英文名《余震》更加贴合,一语双关,一个是真正的余震,另一个则是地震给人们心里带来的余震。而若为了配合《唐山大地震》的片名,完全可以把表现的重点放在地震和解救灾民的场景上,这样会显得更加震撼心灵,更加感人,灾后重建也同样可以塑造大团圆的结局,反而在前面长久的地震场面的铺垫下会显得更加温馨感人。

观看本片,最大的感觉就是地震带给我们的,是令我们感受到在危急关头生命的渺小和在大爱之中的人情的伟大,地震中涌现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1)选摘自《京华时报》2010年7月21日 第037版

(2)选摘自电影发狂网

(3)参考书《余震》 张翎(2)

推荐第6篇:《唐山大地震》影评

23秒的地震灾难,32年的忏悔等待

——《唐山大地震》影评

重庆的夏天天气很热,2010年的夏天气温更高了,因为冯小刚导演执导了一场地震风。记得当时电影的宣传海报上写着“23秒,32年”,起初我还在想是什么意思呢,观影之后才明白,1976年唐山遭遇大地震,仅仅23秒就几乎摧毁了整个城市,而这23秒的灾难带来了除了死亡与哭泣,还给一位母亲带来了32年的忏悔和32年的苦苦等待。

《唐山大地震》,我起初以为只是一部灾难片,看过之后才发现片名只是一头噱头,影片一共两个多小时,地震部分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余下的时间都在讲述主人公元妮一家人的生活。所以,比起中文的片名,我更喜欢影片的英文名《After shock》,本片的重点就是在讲述震后唐山的其中一家人的生活,他们是如何重新把破碎的家庭支撑、组合起来,那位母亲是如何在儿子女儿中只能救一个的难题中做出抉择,女儿是如何走出地震时母亲说救弟弟的阴影,以及震后的唐山人民如何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说到地震,片中有几分钟地震时的特技,据说也是导演耗资巨大做出来的。但是像这种特技我们在好莱坞的大片中已经看过很多了,所以在此我也不想做过多的评价,总之我觉得这一段特技还是成为了本片的一个卖点吧。

前半小时也就是讲述地震的经过这一段,我觉得导演运用了很多镜头语言。在此我也想重点分析一下。影片的开头是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着,天空中有无数的蜻蜓在乱飞乱闯,街上的行人都感到很诧异,也许是当时人们常识的欠缺,我们观众大都看明白了这一定是灾难前的预兆。接着片名《唐山大地震》出来了。然后电影开场,首先就是一段非常温情的背景音乐,这也就奠定了本片是走温情路线的。在这段音乐中,几个镜头交代了主人公一家的生活环境,平静而幸福。爸爸是开货车的,妈妈骑着自行车回家,姐姐方登带着弟弟方达拿着爸爸刚买的风扇回家。到了家里,两个孩子争着要吹风扇,他们跟着风扇转动着。一切是那么的美好,背景音乐仍然是那段温情的调子。晚上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这也是妈妈元妮32年的痛苦等待的见证。因为只有一个西红柿了,妈妈让方登让给弟弟,说明天给她买。元妮没有骗女儿,她一直记得这件事,所以32年后当女儿回来时,桌上放着红红的西红柿,这也是解开母女俩心结的一个重要物体。地震前,一切都是那么平静。镜头依次给了道路、楼房、房间里熟睡的方登方达、桌上的风扇也安静地在那儿。这时有一个鱼缸的特写,我们清楚地看到缸里的鱼游得很乱,显得很仓促,这也是灾难前的预兆。突然,镜头一转,天空突然变紫了,就在一瞬间。紧接着轰隆隆的声音响起,电闪,楼房开始抖动,电线冒起了火花„„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地震了!房子倒了,压死了很多人。方登方达被吵醒了,他们哭着喊着爸爸妈妈救命,此时整个唐山都慌乱了。元妮和丈夫也极力地想要救孩子,但是他们都无能为力。此时的背景音乐是一种悲壮的曲调。在悲壮的音乐中,方登目睹的房子倒塌,压死了人。23秒很快就过去了。震后的唐山一片狼藉。幸存的人们哭泣着,大喊着在废墟里找失踪的亲人。灾难过后都会下雨,似乎老天也在哭泣。余震又来了,元妮失去了丈夫,她大喊着“老天,你个王八蛋”,因为这意味整个家庭的破碎,这场地震毁了一个个的家庭。这时,元妮又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巨大打击。儿子女儿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这对于一个母亲该是何等的难题,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这时的镜头语言也用得十

分丰富。方登已经喊不出声了,只能用敲石头回应。方达虽还能说话,但也是奄奄一息了。两个孩子的镜头之后,又给了一个废墟的大全景,似乎暗示着救援工作的艰难。众人营救方登方达,“一二三”地吆喝着,此时的镜头依次是方登敲石头,奄奄一息的方达,周围的死人。这也有一种暗示。难题来了,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元妮哭着喊“求求你们都救了”,这时的镜头只有方登在无助地敲着石头,其实我们观众已经知道的答案。最后元妮无奈的一句“救弟弟”,方登留下了眼泪。这也成了母女32年的心结所在。大家方登误以为死了,把她放在了死人堆里。她醒来后见到的也是这个死人堆的场景,给她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悲壮的音乐声中,几乎全是震后的难民,并且不断地有人倒下死去。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讲述了方登被一对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收养,元妮独自带着方达生活。影片采取了两条线叙事的方法。

都说徐帆是这部电影的魂,确实如此,徐帆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她在遭遇了丈夫的死亡之后,又必须面对儿子女儿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然后在丈夫女儿离去的悲痛之下,还要独自带着一个儿子艰难的继续生活。32年,是什么支撑着她,对丈夫对家庭的坚守,对女儿的歉意与悔恨。这是一位执着而坚强的母亲。她的那句“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让我们听着心疼。32年的坚守,终于换来了女儿的回归,对于元妮来说是值得的。尽管最后女儿方登满怀歉意地说女人的一生有多少个30年。

说到母亲,我想我们不能忘记还有一个母亲。那就是方登的养母,她是从心底里喜欢方登,从一开始她就怕女儿得而复失,到死的时候都担心着女儿会离开。当然陈道明扮演的养父也是不可不提的。让我最感动的是那场戏,方登因为怀孕离家出走几年后才带着女儿回家,她让养父试衣服,饰演者陈道明一直很平静,问她这几年去哪儿,为什不回家,为什么甚至才一封信一个电话也没有。他的语气很平静,神情也很平静,但当方登说到她不想让他担心,陈道明的一句“我天天在担心”,情绪一下子达到最高点,这个镜头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但这足以让我们观众感受到一位父亲对女儿的关心和爱,这值得我们去慢慢品味。陈道明也不愧是一位实力派演员。说实话,不知道是我已经麻木了还是怎么的,第一次观影时,我是到这一段才留下眼泪的,之前的地震的惨状之类的都没能感动我到哭,因为我明白一个父亲的眼泪是非常珍贵的。当然在最后母女冰释前嫌时,我也和走出电影院的人一样,哭得稀里哗啦的。

本片非常取巧的是不仅是为了纪念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还把08年的“5.12”地震联系到了一起,也正是因为汶川大地震,使这个家聚到了一起,方登方达都去灾区救险,因而在32年后重逢了。最后,得知方登要回家了,元妮的心情不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我们只是看到一向勤劳贤惠的她连饺子也不会包了。方登进到屋里,看着桌上除了爸爸的遗照,还有一盆红红的西红柿,元妮说“西红柿给你洗干净了,妈没骗你”,母女相拥而泣。

23秒,32年。23秒的地震灾难,32年的忏悔等待。

2010级戏文 刘传丽

推荐第7篇: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

——————悲而不哀的震撼Xingming :cdd

1996年唐山地震,给人们留下的是永久的回忆。冯小刚导演斥巨资为广大的观众打造了一部灾难大戏。这部戏深深打动了亿万观众,尤其是对于亲身经历了地震的幸存者来说更是意义深刻。我也不例外,这部片子也深深打动了我。我看这部片子看了好几遍,每次看都会潸然泪下…….

整个故事描述的不仅仅是地震和震后,还有着一个家庭三十多年来的故事和变化。他要记录的不仅仅是一场灾难,他还在片中讲述了这场灾难是如何改变一个家庭里每个成员的人生轨迹。短暂的23秒地震造成了原本幸福的一家32年无法愈合的伤痛。徐帆扮演的元妮,在地震里失去了丈夫,双胞胎子女被压在屋下,情况危殆,只能选择救一个。而元妮在悲痛中,选择了救儿子。她抱着儿子赶往机场救护,而女儿却意外的醒来,被救灾的军人收养。故事,从这里徐徐展开,电影,从1976年,讲至2008年。故事原本是非常悲伤的,可是我却丝毫感觉不出一点点哀伤,有的只是对逝者的敬仰,幸存者的敬佩…..

本片虽算不上什么世纪大片,也并非人人喜爱,可的确有不少出彩的地方。

首先是,导演的功力高深,对整个故事的发展有一个十分整体的把握。

电影的开头,就用多个短镜头,描述了震前唐山安逸,平静的生活,简直就是人间堂。简单明了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将故事逐步的拉开帷幕,故事主人公也十分自然的出现。本片多次用了伏笔,这使电影的情节发展十分自然流畅,然人觉得没有突兀的感觉。例如,开始的时候,妈妈将最后一个西红柿给了方达,让登觉得妈妈偏爱弟弟达。由此一件小事可见,在方登幼小的心里,妈妈爱方达胜过爱自己。再加上更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面临同胞姐弟俩只能救一个的时刻,妈妈最后选择了就弟弟。这一切就为后面的情节埋下伏笔,做了铺垫。比如方登震后被救没有向解放军说明自己的情况,不愿回忆以前的事,不愿意和养父养母提及以前的事,更不愿意去寻找自己的亲人,甚至对母亲怀有一丝恨意等一系列的情节,原本是让人觉得突兀的,可是由于前面已有所交待,让人觉的也在情理之中,自然接受。还有,原本方登对母亲的行为十分不解,觉得母亲是不重视自己,才决定救弟弟的。知道汶川地震时,亲眼目睹了,一个母亲为了不牺牲更多人的生命,竟然选择舍弃自己女儿的一条腿。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方登,似乎他对母亲的态度由此转变,也让母女以后相认有了可能性,然人觉得真的很自然很真实。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情节都是让人觉得那么的意料之中。也有的让观众觉得有点遗憾了,并不是情节不好,自己是因为超出了自己的预料。比如,方登的养父去看方登的时候,竟离奇的和方达相遇,关照可能会觉得这可能会是亲人相认的一个契机,可

是导演视线一转,直接切入另一镜头。他们并没有此次会面意识到彼此间的那层关系。原本观众认为也许会发生点什么的,缺什么也没有,这超出了观众的思维,不免让观众觉得这个导演太调皮,竟然吊起了胃口。总之,导演对于故事的整体把握的很到位,故事内容也很感人,吸引人眼球。

其次就是电影的深刻的主题了。

本片将唐山和汶川的两次地震融入一部影片,尤其是开头几十秒的地震场面,十分震撼,让人切实感受到了灾难的毁灭性和生命的脆弱。但是,面对灾难,中国人民并没有倒下,而是互相扶持,重建家园。汶川地震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唐山人,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投入到就在当中,让人感受到了唐山人热忱的感恩之心。本片用极其普通的手法,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大灾面前有大爱,血浓于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团结的,有凝聚力民族,任何灾难都不会将我们打垮,向世人宣告我们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

当然除了这个最最深刻的东西外,还有一些东西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富有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演员的表演也很出彩。徐帆饰演妈妈元妮,因丈夫为了救自己而失去了生命而决心不嫁,因为他要永远只做她丈夫的女人,一个愿意用生命去挽救自己的男人的女人。在面对自己两个孩子被困只能救一个的情况下,他不得不艰难的做出选择,选了弟弟,为此她愧疚了32年,32年来他都背负着对女儿慎重的愧

疚之感,他用自己的方式惩罚自己,折磨自己,想以此换回天堂亲人对自己的谅解,尤其是自己的女儿。。徐帆,将这角色演活了,有血有肉。他感动了我,除了母爱亲情,还有他的爱情。在这个物质肆意横流的社会,还有几个人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电影通过,妈妈爸爸的爱情,告诉我们,爱情不是每天的甜言蜜语,更不是名车豪宅,而是一个人愿意拿命对你好。妈妈说,没了,才知道啥叫没了。这句哈也深深地触动了我,只有真正失去过的人,才明白失去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珍惜,要珍重,要感恩的活好每一天

由李晨饰演的方达,地震改变了他的一生,在震中妈妈选了先救他,才有幸捡回了有一条命。有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确如此。在地震中,他失去了一只手臂,但也让他变得更加强大。知道自己考不上大学的他,选择了独自外出闯荡。经历过生死的他,变得异常强啊,最后终于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这其中的苦也许只有他自己明白。在另一次地震时,他说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小震不用跑,大震你也跑不了。真的,真正经历过生死得人,真的会变得很与众不同,不会在那么让人觉得不经世事。李晨虽是一个新演员,但是演技很不错,首次出演残疾人的他,把那种自强不息的感觉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由出演的方登,虽说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妈妈虽然没能救他,却被解放军救了,还被疼爱自己的养父母收养。他的一生极富传奇,是一个极其勇敢的人。在与男友恋爱后,不小心怀

孕了。可能是还不想担有什么责任吧,男友以种种理由,劝她堕胎。可是他却坚决不同意,甚至选择了离开男友,离开自己喜欢的大学,去挽留这么一个生命。用他的话说,他是从尸体堆里爬出来的,他知道什么是生命。她与男友的对生命的不同态度,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好不客气的说,这无疑是对那些无视生命的人的一个巨大的讽刺。也许只有经历了生死的人,才真正懂得生命的含义,真正懂得生命可贵。他的演出也很出色。将登的痛苦,无奈,以及种种复杂的内心世界很好的展现出来,也让我们很好的了解了这个人物形象。

当然不可缺少的还有音乐。影片主题曲的演唱者尚雯婕演唱了该片的宣传曲《23秒32年》,它准确的表达出了影片的核心:“亲人永远是亲人,《唐山大地震》真正震撼的不是房屋,而是我们的内心。”

凭借特殊的情感力量和主创们的创作诚意,部分媒体主编在看过电影之后,特地联袂送上深情寄语,诚恳又情真意切,再次证明中国人对于“亲情”这个永恒主题的不断思考和坚持

媒体说,《唐山大地震》带领我们回到了电影的原点,它让人痛快地哭,之后让人破涕成笑,它让我们知道,电影还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有生命力,能感动人,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反复回想的电影

这部电影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好电影,虽然是一个悲伤地故事,可是每个角色都是那么宁,那么坚强出色,没有一点哀伤的

感觉。它真的教育了我很多,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每次看都有新的震撼。

推荐第8篇:《唐山大地震 》影评

余震的心跳

“23秒,32年”,黑白海报上赫然印着的两个数字,成为影片最刺痛人心的地方。这部改编自张翎小说《余震》的电影,在国内一线导演冯小刚的演绎下,用最具情感人性的表达完美诠释了原著的深厚底蕴,成就了一部民族不朽的心灵史诗。

一、深厚的文学底蕴

这部电影刚一上映,就迅速席卷6.6亿票房,成为最卖座的国产电影。导演冯小刚曾说过,灾难题材的电影不好拍,很容易拍成纪录片。影片在汲取原著小说营养的基础上,讲述了一个地震灾难中关于灾难、亲情和忏悔的故事。原著深沉哀痛的情绪基调,经由电影视听艺术手法的传达,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作为又一部成功改编自文学文本的影片,电影的文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普遍认为,电影文学性是电影生命力旺盛的重要表征。我国著名电影艺术理论家张骏祥曾这样解释电影的文学性:影片的文学内容包括影片的思想内容、典型形象的塑造和文学的表现手段。在《唐山大地震》中,恰到好处的细节俯拾皆是: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元妮对弟弟的偏爱,地震中元妮的情绪变化,方登被抛弃时的绝望……这些极富真实感的细节表现为情节的再续发展制造了故事悬念,渲染了地震及余震后惊心动魄的环境氛围,从而塑造了可触可感的人物性格,将人性的抒发上升到国家民族创伤与救赎的高度。电影与文学水乳交融,挖掘了故事深度,升华了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

二、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

这是一个听起来似乎略显俗套的故事,短暂的23秒地震造成了原本幸福一家32年无法治愈的伤痛。然而或许正是这种最贴近生活的平淡无奇,才赚尽了无数观众的热泪。与其他炫技电影不同,冯小刚追求的是一种内容大于形式,建立在电影技术基础上的情感高度契合。影片恰大好处地选取了亲情这一契合点,亲情成为贯穿全片的线索。在在灾难面前,亲情挽救了弟弟,也如同一把锐利无比的匕首扼杀了姐姐求生的欲望。无疑,面对生死抉择,元妮的痛苦的。但也就是这种灾难中无奈的遗弃,改变了方登的人生轨迹,也让元妮背负了32年的疼痛。导演准确地把握了中国老百姓的观影心理。他抓住了亲情,抓住了人性,把故事用最简单朴素的笔触不加渲染地勾勒出来,情节细腻真实,演员表演到位,催人泪下。

三、特定时代背景下题材的选择 随着各种题材电影的日臻常熟,任何一种电影的题材形式都不再像其诞生之初,带给人们无尽的新奇感。作为主流电影的一种,灾难片的历史由来已久,20世纪70年代摄制尤多。一些经典的灾难片如《哥拉斯》、《后天》、《海云台》、《2012》等,都以其超前的特技手法和电影表现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映像。既然如此,导演为何还要选取这样一个题材呢?1976年的那场举世震惊的地震似乎离我们稍显久远,之所以选取这样的题材,首先是对那场灾难的悼念和纪念,其次就是从2008年开始,汶川地震、台湾水灾、舟曲泥石流……一系列自然灾害的陆续发生,让人们对灾难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尽管灾难渐远,余震留下的心理创伤依然存在,并可能从本质上微妙地改变某些东西。影片选材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从这一层面上看,影片便被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感,有了特殊的意义,很容易引起有相同民族情结的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

四、跨越时空的情节建构

影片在时空安排上选取了一个32年的时间跨度。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两次空前的地震灾害很自然地被联系到了一起,丝毫不影响影片风格的极致简约。在方登自愿去汶川救灾的时候,出现了几乎是戏剧性的一幕,32年前母亲艰难抉择的一幕再次重演,这种首尾相连、相互呼应的环形结构模式,是回忆也是升华。一场灾难,四口人的分分合合,不仅仅是个体家庭的磨难,也是整个国家民族32年在灾难中挣扎成长历史的缩影。元妮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对女儿的忏悔之中,从失去到重逢,跨时空情节的建构将人性情感的变迁,清晰地 展现在观众面前,完全抛弃了电影惯用的陌生化效果,给人以细腻贴切的生活气息、发自肺腑的疼痛之感。在32年时间跨度中,影片在事件选取上并不随意,所选用的都是最能表现这段特殊时期历史特征的情节,最典型的是毛主席的逝世,两种痛苦纠结交织在一起延伸悲剧的深度。从这些人们熟悉的事件入手,有利于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唐山地震后的历史变迁,加深对余震后痛的理解。

五、出色的电影配乐

电影音乐作为影片综合艺术的有机组合部分,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地震刚过,曾经的家园化为一片废墟,哀婉凄凉的音乐首次响起,哀鸿遍野的灾难场景触目惊心;当被抛弃的方登从尸体堆中站起来的时候,如泣如诉的音乐传达出女孩深深的绝望。这时,音乐已脱离了其本身的形式,而是化为一种绝望的情绪弥漫到电影的故事情节中。导演借助音乐表达了怀念哀悼的情绪、对人物命运的同情,更渲染了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出影片的艺术构思,在影片结尾处,汶川地震时的音乐则明显多了希望的元素,表现了在灾难面前永不言败、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传达出笃定的人生信念,让沉浸在悲痛中的人们获得新生。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是影片主人公元妮面对这场灾难意味深长的慨叹。看过《唐山》,悲伤中带着欣慰,在哀悼过去的同时,它教会我们生活依然在继续……

推荐第9篇:《唐山大地震》影评

作为一部“中国特色”的大片,《唐山大地震》其实并不是一部很多人想象中的“灾难类型片”。虽然在影片开场借助外国特效团队再现的唐山大地震场景。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特效水平到目前为止的最高体现,但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价值仍然不在于对灾难场面的展示和个人英雄主义的颂扬。如同《唐山大地震》的英文片名《余震》一样,这部电影其实讲述的是那些幸存下来的普通人,如何在地震之后的漫长时光里,重新找回丢失的家庭亲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唐山大地震》如果一定要按照类型片分类的话,它更应该算做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

但无论《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灾难片还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它都不是一部适合全家观影的影片。由于影片故事所涉及到的极端环境下的惨烈人性选择,以及微妙复杂的两性情感关系,加上影片开头和结尾的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场景再现,我个人建议未成年观众不要观看本片。

但对于大多数成年观众来说,《唐山大地震》则可能是一部能够打开他们情感闸口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保持了冯小刚导演一贯的叙事风格和水准,对于那些期待看到一部艺术精品的观众来说,他们很有可能会失望。整部电影除了开场大量借助外国特效团队才得以实现的地震灾难场面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唐山大地震》的电影技巧都没有超过《手机》和《集结号》这两部电影。

作为一部从小说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虽然具有一个气势很大的片名,但它的故事却仍然没有完成类型化叙事的突破。原著小说《余震》以姐姐的故事为主线,完成了一个跨度三十年的故事;而电影《唐山大地震》则将故事主线分散为三条,分别是母亲、姐姐和弟弟,而且母亲的故事线索明显是支撑起整个电影故事的主线。这个电影故事的切入点和改编思路,很技巧地回避了这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的激荡变革,而是将故事的重点放在一个普通家庭的情感变迁上。

作为一部有唐山市政府参与投资的大制作影片,这种改编思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自然是一种最为安全的叙事策略。整个故事的重心从姐姐转到母亲,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这部电影的市场切入点的改变。如果《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仍然以原著中姐姐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的曲折人生经历为主线,整部电影的故事格局就会落入到相对私人化的个人情感体验范畴,势必无法容纳各个投资方在叙事和资金方面的要求,无法成为一部“中国式大片”。而现在电影将故事重心放在母亲身上后,整个故事就从相对私人化的情感表述,转变为更加通俗的家庭伦理故事。从当下中国观众对于这种故事的接受度来说,虽然整个故事仍然停留在电视情感剧的层面,但无疑增加了观众对这个故事的认可程度,扩大了观影人群的基数。

作为一部目的明确的商业影片,《唐山大地震》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唐山大地震事件本身,或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普通中国人心灵史的层面,而是运用了大量通俗剧手法,渲染和强化了一个唐山大地震背景下的奇情故事。整个电影故事的三条人物主线按照时间顺序平行铺开(但同时又非常技巧地错开了所有过去三十年中的重要标志性年份),三个主要人物几乎毫无变化地跳跃完成了三十年人生历程,浓缩了几乎所有人生苦情场面。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在观看《唐山大地震》的过程中,只要观众愿意在影院的黑暗中开闸泄洪,那么流泪这种生理反应几乎是不被个人主观意愿所控制的。换句话说,只要观众还是一个具有正常情感模式的人,只要观众不去故意违抗自然的生理反应,那么在看到《唐山大地震》中的诸多悲情段落时,流泪几乎是一种必然的观影反应。

这种配合商业策略的电影手法就其本身而言并无对错之分,现在的观众需要一部能够让自己释放各种压抑情绪的催泪电影,市场就自然会提供。但是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的快速消费品,《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又要面对另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这部电影所讲述的巨大灾难和无法痊愈的心灵伤痛,都曾经真实地发生过,而且现在还在诸多普通人的心中悄然延续着。

《唐山大地震》等于是被迫遭遇了这样一个几乎是永恒的电影话题:如何完美地平衡一部电影的商业和艺术元素。从《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来看,它明显是无法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使命的。这部电影中出现的元妮一家人,固然悲惨的身世令观众不得不哭,但如果我们将视野上升到民族集体回忆或者普通中国人心灵史的层面来看这部电影的话,我们就会疑惑地发现,这部电影中元妮一家人几乎完全是和真实社会隔绝开的,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中甚至连元妮家的邻居都没有出现过。

虽然从叙事策略来看,这种几乎是架空的故事手法无论从审查角度还是从市场角度都相对安全,但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点就成为这部名叫《唐山大地震》的电影的巨大缺憾了。片中和真实历史有密切相关的事件寥寥无几,除了直接构成叙事基础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外,就只剩下1976年毛主席逝世这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了。但是在《唐山大地震》中,这个意味深长的历史事件变成了一个和影片故事以及人物命运毫无关联的一个奇观性的视觉展示,从电影角度来说几乎是令人费解的:如此巨大的社会变革,却没有和电影中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产生任何联系,那么在电影中对此事件的展示,其目的又是为何呢?

如果我们放弃对《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在艺术层面上的要求,仅从文化消费产品的角度来看《唐山大地震》,我们就能很明确地看出,它所有的叙事技巧都服务于一个明确目的: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情感消费诉求,通俗点说就是要满足观众进电影院看到一场真实灾难的再现并为之洒下同情泪水的欲望。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影片,特别是它的故事基础是一场发生在34年前的真实事件,如何处理大多数观众在进行文化消费的同时必然产生的内疚或愤慨心理,则是《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在营销过程中所需要进行的微妙平衡。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作为一个民族的集体伤痛回忆,用何种历史观和态度来看待这场至今仍在悄然延续的集体伤痛,则会是观众能否和这部电影取得相互谅解的关键。而能够营造出一个适合全民参与的情感宣泄氛围,或许会是这部电影完成市场使命的关键所在。

推荐第10篇: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评,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在暑期头号巨制、甚至是年度头号巨制的宣传攻势下,《唐山大地震》早已把人们的胃口吊得高高的,冯小刚提前一年就放出的5亿豪言,更是显示了出品方对影片质量的超强自信。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当《唐山大地震》真正在大银幕上接受观众检验的时候,笔者却发现影片远未达到宣传给人的预期值,即便笔者对《大地震》的预期并不高,影片也依然跌破了笔者期待值的底线,更惊觉本片居然是一部挂羊头卖狗肉、扯虎皮拉大旗的欺世盗名之作,如果你在脑海中剔除巨大的宣传攻势以及冯小刚大导演名号对你先入为主的影响的话,你会发现《大地震》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伪大片”!

作为一部灾难片,开头不足5分钟的地震特效一晃而过,技术水准粗糙,丝毫无法与好莱坞灾难大片相比,即便与日韩的灾难片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作为一部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的亲情片,影片的故事性极差,将冯小刚不善于讲故事的缺陷暴露无遗,亲情戏也经常停留在喊口号式的表达,要么就是电视剧套路的声嘶力竭赚人眼泪,情感主线在整部影片中显得很弱,缺乏鲜活生动细腻的情感表达,甚至让人感觉,剧情东拉西扯半天,似乎就是为了结尾徐帆张静初母女相认那场戏拖时间,但其实并未起到让观众情感不断酝酿发酵烘托至高潮的作用,母女相认戏尽管容易催泪,但高潮效果并不强。此外,几十年的时代变迁、社会转型也并未在影片中很好展现,使得影片的视野极为狭小,反映时代的道具服装漏洞百出,让影片打出的“史诗片”旗号也彻底失败。可悲的是,《唐山大地震》在镜头语言和蒙太奇组接上毫无艺术感和个性可言,故事讲述和段落衔接方式简直就是电视剧水准,也就是说,《唐山大地震》打着大片的旗号,实际上贩卖的是电视剧的货色,居然还厚颜无耻地按照大片标准提高电影票价,冯小刚以及华谊公司发“国难财”的心态可见一斑!如果你还对《大地震》抱有希望的话,笔者可以送你一句广告语“推广”一下本片——花电影的钱看电视剧,《大地震》是你的好选择!

《唐山大地震》极力把自己包装成一部特效灾难大片,在上映前观众所能看到的有关《大地震》的视频中,无不是突出唐山大地震的场景,给人影片以地震场面为主打的错觉,实际上片中1976年的唐山戏也就是15分钟时间,大地震的特效场面更是不足5分钟,除此之外的影片大部分段落,讲的都是徐帆一家人震后几十年的生活、情感故事,从整体风格上说本片根本不是什么灾难大片,而是更倾向于上世纪80年代内地的故事片的概念。而且,单把这5分钟的地震特效大场面拿出来审视,问题依然多多。首先,从影片结构上讲,故事没开始多久,就迅速进入地震场面中,无论是对徐帆一家人的熟悉和认识,以及对地震来临前气氛的烘托,观众都缺乏情感的酝酿时间,因而当灾难到来时,观众也就很难对徐帆一家人提心吊胆、牵肠挂肚。而且灾难场面开始得快结束得也快,观众还没看过瘾就完了,就好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口吞下肚根本没没咂摸出滋味。可见导演对灾难片的想法和设计都相当业余,想想好莱坞灾难片在灾难前的种种铺垫和烘托,就能轻而易举地看出《大地震》的差距。就拿去年内地大卖的《2012》

来说,即便影片有如此多、如此震撼的灾难场面,导演在开头也并不马上抛出,而是花了不少笔墨来做铺垫,用开裂的地表、蒸发的湖泊来营造灾难迫近的感觉,同时突出了主人公同子女的情感碰撞,此后,当灾难来临时,观众早已酝酿发酵的情绪就能马上被灾难场景吸引,主人公一家的安危也时刻牵动人心。《大地震》根本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仅仅玩了个“车震”之后是“地震”,因而就没法达到好莱坞灾难片同类的吸引观众的效果。而且,整体地震场面以及震后场面仅仅对准徐帆一家人的经历,缺乏对唐山大地震的整体展现,从这一点来说,片名《唐山大地震》就是名不副实的。

5 分钟地震特效场面在细节上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特效的细腻感和逼真感远远不够,鱼儿从鱼缸中跳出,墙壁被震开的裂缝、从楼上跳下然后被乱石砸倒的人,电脑特效都能明显让人感觉到粗糙和假。还有一个bug明显的镜头,就是大地震刚开始时,一个远景镜头展现出天现异象,强震突袭,此时仔细看这个镜头中的广场上,有一人还在闲庭信步,可见拍这个镜头时,并未设计这是大地震的开始,因而也并未要求广场上的那个人做出惊慌和躲避的动作。如此特效水准,冯小刚还敢到处夸耀“特效比《2012》还贵”,这样说要么是胡乱吹牛,要么是被人家当了冤大头了。其实,中国大片的特效水准究竟几何观众心理都有数,鲜有舍得花大钱玩特效的,而特效大片或者灾难大片就是个烧钱机器,花得钱越多出的效果越好,还别说《大地震》,把日韩灾难片算在一起说,亚洲电影这种想用“打折价”拍灾难片的思路,只能是越发显出自身与好莱坞的差距。

只要揭开《唐山大地震》灾难片的假象,当地震灾难场景结束,进入徐帆一家人的震后几十年生活,你就会发现本片故事片的真实属性,而且就算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地故事片的繁盛时期相比,《大地震》讲故事、塑造角色的水准也是格外差劲的,也就是跟当下电视里播出的煽情家庭剧、亲情剧的一般水准持平。故事基本被分割成了互不相连的两段——张静初饰演的女儿方登的生活情感经历,徐帆饰演的母亲以及李晨饰演的儿子方达的生活情感经历,这两段故事彼此并无甚紧密联系,只是在结尾母女相认时才产生交集,导致影片的亲情主线并不鲜明。最要命的是,分别审视两段故事,都无甚精彩感可言,也没什么生动精致的细节,沦为平淡无味的生活流水账,特别是张静初这条线,无论是跟养父母的亲情对手戏,还是跟陆毅的爱情对手戏都毫无亮点和火花。角色的故事也并无完整流畅的展现,跳跃感过强,让人搞不明白张静初怎么一会儿给人当家教,一会儿又嫁给老外去加拿大了;李晨一会儿是个登三轮的,一会儿又开轿车当老板了。有的人开玩笑说,《唐山大地震》是华谊公司准备投拍的同名电视剧的超长宣传片,就是对影片糟糕故事的绝佳调侃。这实际上暴露了冯小刚擅长插科打诨的喜剧,不擅长讲故事的正剧的导演缺陷,他最知名的喜剧《甲方乙方》和《不见不散》其实都是分段式影片,由几个彼此联系并不十分紧密的段落组成整部影片,而并不是一个完整流畅、衔接紧密的故事。《集结号》也有战争场面精彩,但一到战后需要讲故事的情节,影片水准就迅速下降的毛病。《非诚勿扰》算是冯小刚首次把一个故事讲得流畅舒服的特例,结果《唐山大地震》迅速将冯导打回了原形。

其实,《唐山大地震》的预告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冯小刚对影片整体故事水准的不自信。目前大家在各种视频载体上看到的《大地震》终极版预告片,就是那个用时光倒流的方式展现地震场面的预告片,用好莱坞的标准看只能算是个前导预告片,一般在影片上映前半年或者三个月的时间内推出,用吸引眼球的镜头向观众揭示影片的冰山一角,充分调动观众对影片的好奇心,终极版预告片则是对影片大概剧情和风格的一个完整呈现。而《大地震》的这个终极版预告片仅仅展现的占影片极少部分的唐山大地震的内容,占影片绝大部分剧情的震后故事则一个镜头没有。这充分说明,导演及出品方只想利用唐山大地震情结以及渲染特效来忽悠观众,不愿让观众看到支离破碎、无聊乏味的震后故事。笔者忍不住会想,真要把震后故事为主剪一版终极预告片,《大地震》将会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呢?那种观众在电视剧中习以为常的亲情冲突、情感纠葛,就完全会让《大地震》的真面目露馅了!

《唐山大地震》最像电视剧的一点,就是毫无电影感的摄影和蒙太奇。如果我们简单把电影的类型分为商业片和艺术片,或者商业片和故事片的话,那么缺乏商业元素的《大地震》绝对不属于前者,应归为后者的范畴。既然是艺术片和故事片,那么通过镜头展现艺术个性和气质,则是展现影片价值和导演水准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作为一部万众瞩目的年度热片,如果在这方面表现差劲,对影片还是导演的名气无疑都是致命的,而《大地震》恰恰交出了一份最为糟糕的答卷。在许多年前冯小刚还未成为今日“大导演”的时候,他的影片就被评论界诟病为“挂在银幕上的电视剧”、“只会使用升降镜头”,《大地震》又把这些特点鲜明地展现了出来,整部影片的摄影都平平无奇,毫无镜头美感可言,看不出导演在摄影上的创见和想法,艺术气质更是谈不上,基本就是电视剧的摄影水准,即便在风景如画的杭州和震后重建的新唐山取景,也并未将这些外景地的美感在镜头中表现出来。此外,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蒙太奇组接,以及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镜头转换,看不出导演有任何精心设计的成分存在。本来剧情在张静初、徐帆、李晨的故事上来回跳跃就够破碎够无味的了,导演完全可以在段落转换中巧妙地用镜头表达他们之间的亲情联系,来弥补影片在整体性和流畅性上的不足,但是冯小刚却没有在这方卖弄下一丝一毫的功夫,让影片直接沦为电视剧的近亲水准。

镜头和蒙太奇毫无精彩感和亮点可言,那么影片极力鼓动观众去看IMAX则成为一种纯粹敛钱的行为。IMAX并没有立体效果,只是让银幕更大、影片画质更清晰、场面更震撼,观看特效大片、动作大片以及画面优美的影片效果最好,而对于一般故事片来说则效果平平。既然《大地震》镜头美感无从谈起,那么IMAX的这些技术优势全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优势根本无从发挥。恐怕只有那不足5分钟的地震特效能在IMAX银幕上出彩,但观众花大钱看IMAX仅仅是为了那5分钟的享受,这不纯粹是有钱烧的乐意当冤大头吗?此外,据笔者的现场观感来说,《大地震》的胶片洗印也十分粗糙,画面清晰度和色彩感都严重不足,

甚至有多个模糊镜头出现,很难相信一部年度大片会有这样的问题,某院线知情人士向笔者揭示了真相——出于急功近利的敛钱目的,影片还未完全制作好就开始洗印胶片,结果导致上述种种问题出现,即便是本应由更好画质表现的IMAX胶片中,上述问题依然存在!对此不信的观众可以在观影时特别留意下影片的画质,看笔者说的是否属实,如果真是如此的话,你觉得还有看IMAX 的必要吗?

《唐山大地震》在剧情上也未体现出一部大片应有的成熟之处,漏洞百出的剧情和与时代不符的道具也显得很“电视剧”,影片中不少无用的“废桥段”更是这一缺点的集中体现。毛主席逝世这场戏除了唤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人的记忆,延续唐山大地震的悲情情绪之外,在剧情上毫无作用可言,似乎只为煽情的目的存在,而且笔者对能否达到这个目的也有质疑,对于80后、90后的观众主体来说,毛主席逝世能产生影片想达到的情感作用吗?李晨蹬三轮在杭州碰上陈道明更是典型的电视剧式的巧遇,无论前后都没有能跟这场戏呼应的情节,使得这场戏显得格外无用,而且李晨逢人便说母亲舍女保子的灾难经历,也显得过于“祥林嫂”,观众都知道的事有必要强调那么多遍吗?后面的剧情中还有个张静初带着女儿当家教,女儿被诬陷打碎主人家花瓶的情节,似乎也只是为了突出张静初带着女儿生活的不易,对于整体剧情来说也属可有可无。最后结尾处出现一个真实的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更是显得十分突兀,作用仅仅是通过他的目光展现一下大地震纪念碑,这个情节为什么不能由片中角色来完成?是不是非得拍大地震纪念碑不可?此处恐怕是照顾唐山市政府需要的考虑多些吧!

最后再对华谊公司对《大地震》无良的涨价行为表达一下不满,最近媒体纷纷公布《大地震》的提价举措,在首轮映期内,各类城市最低票价分别为:A类城市35元、B类城市30元、C类城市25 元,这组数字要比通常的最低票价上涨5至10元。据悉最高票价很可能会达到90到100元,而IMAX版的票价肯定要100元以上。这种涨价行为不仅是华语片中前所未有,就是好莱坞大片也从未有如此高的“最低票价”。让人不仅要问一句“凭什么”?你要是一有着顶级明星阵容、特效场面动作场面丰富的商业大片倒也罢了,至少下了血本有个涨价的理由,但《大地震》这种电视剧水准的故事片,一无顶级巨星、大场面也欠奉,涨价的理由何在?即便《大地震》像宣传的那样投资高达两亿,但冯小刚说了,一半的钱是唐山市政府出的,所以这片得叫“唐山大地震”,那么片方的实际投资只有一亿,而且其中植入广告甚多,相当于又分担了一部分投资,这样看来《大地震》的投资并不惊人,绝不需要高票价来回本,那么这种涨价行为只能理解为借机大发“国难财”。《大地震》在造势时又是唐山万人首映,又是剧组人员在遇难者纪念碑前默哀,处处强调平民属性和亲情属性,但在票房上却如此不“平民”,让观众去影院体验质朴亲情要付出如此高昂的金钱代价,这无疑揭示出影片假亲民、真敛财的嘴脸,利用中国老百姓的地震情结行敛财之实,《大地震》你还能更无耻些吗???!!!

第11篇: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影评

———废墟中用亲情点亮希望

我是伴随着泪水和感动看完这场电影的,突如其来的灾难,骨肉分离的苦楚 ,电影《唐山大地震》记录的是唐山的故事和唐山记忆。然而对于这部灾难片的处理,冯小刚导演却另辟蹊径。影片回避了固有的传统灾难片的题材模式,选择了个体心灵的“余震”和特殊亲情的重建,在世俗生活的灾难承受中渗透出多层面的人文价值。 影片让许多观众都眼含热泪,但又使他们的心中无比坚定。因为这种展现人性大爱,直指人心的主旋律让人们看到了温暖和希望。这部电影不仅是一段记录,一次震撼,更是一种感悟,一味良药,成为一部面对灾难的启示录。

影片将人们带回了1976年,人们将永远铭记历史的时刻:公元一千九百七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北京时间凌晨三时四十二分五十三点八秒。唐山市地下的岩石突然崩溃了、断裂了,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荡,大地上狂风呼啸,在强烈的摇撼中,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顷刻间夷为平地。灾难的飓风扫过,摧毁了无数个温馨幸福的家,23秒地震,建筑坍塌,人奔逃,遭重压。在断壁残垣下,无数双大手,小手扑满灰尘,绝望紧握。亲人寻找亲人,父母寻找孩子,生命寻找奇迹。地震使卡车司机方大强与纺织女工妻子李元妮从此天各一方,他们的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在“只能保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失魂落魄的母亲,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救弟弟”。生与死的距

离到底有多远?23秒,活生生的两个孩子,母亲抱出来的只有弟弟,亲手葬送了姐姐。当被压在水泥盘下生命垂危却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的抉择后,绝望的眼泪夺眶而出,从死人堆站起来的地,在母亲吐出“救弟弟”的梦魇里,活了32年,那恨也纠缠了32年。

电影中,无论是母亲还是女儿,都经历了比外部灾难更加深重的情感困境,一个背负肉疚,心碎如渣的母亲,她甚至不愿意让自己过得好一点,这种心如刀绞的伤害不仅是地震发生的瞬间,也不仅是失去亲人,失去家人的那一刻,更深的伤害是伴随着活下来的地日后每一天的生活。被地震摧毁的房子可以重建,废墟也可以清理得了无痕迹,但内心世界的崩溃是无法重建的。用影片中方达的话说就是“这些年,我妈一直守着废墟过日子”。母亲元妮在废墟中艰难撑起苦难的家,却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改变生活的机会,她拒绝爱情,选择为丈夫坚守,拒绝安逸,选择清贫,是为痛失女儿救赎心灵的坚守,这哪里是坚守分时是牵挂,是爱,更是人间亲情的彰显。

其实,母亲在选择救弟弟的同时,内心深处一定无比苦楚,这意味着将要放弃自己女儿的生命,如同冰冷的刀子剜在母亲的胸口,母亲的心在滴血,这把无形的刀子留下的伤痕,经过岁月磨砺,非但不能模糊,而且日渐深刻,正是这个选择改变了方登一生的轨迹;对于这个选择,方登32年来一直无法释怀,哪怕在她做了母亲之后,也依然无法释怀。就像她说的:“不是不记得,而是忘不掉”。

直至32年后,在汶川地震的救援现场,方登目暏了一位母亲的艰难选择:是眼睁睁看着救灾战士们为了拯救女儿而遭遇危险,还是

截掉女儿的双腿尽快完成无法救援。母亲最终忍痛选择了割掉女儿的双腿。面对这个选择,而对这个选择,面对疯狂的喊着要回女儿的腿,似乎崩溃的母亲,方登的内心已经明白了许多:其实,在很多选择面前,被放弃的那个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是不重要的,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做出选择的人是残忍和无情的,因为,做出选择所要经历的绝望和痛苦,并不比被放弃的绝望和痛苦更轻浅。或许,最适合用来描述选择者的,应该是无奈。假如真的可以选择,李元妮宁愿楼板下被压的是自己,假如生命可以交换,她会第一个冲上去代替女儿的宿命。所以,我相信,当方登从背后死死抱住那位被援助的近乎疯逛的母亲时,她的脑海里,一定浮现着自己母亲那绝望的脸庞和撕心裂肺的呼唤。明白了这些以后,再加上与弟弟的偶然相遇,方登终于向着宽恕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当然,32年的愤恨和怨怼不可能一步踏过。即使在母女相见,母亲下跪,母女交谈等步骤过后,方登也没有彻底宽恕母亲,直到墓园里,方登目睹了那些书:“每年开学,妈妈都会买课本,你一本,我一本”。解释说,原来,这都是妈妈为女儿准备的。“对不起,对不起„„”!妈妈抱着女儿哭了。与母女相见的催泪点不同,这一次是温暖的流泪。冯小刚将结局做得恰到好处,他让受过的伤在新的地震,对别人的救援中得到了清洗,受伤的人也选择了彼此原谅。母女俩抱头痛哭的一刹那,不仅释放了她们心头多年来各自背负的情感枷索,也让观众随之释然。

危难见真情,一切感情的积累都不是没有缘由。从爱到恨,从恨到爱。“毕竟还是亲人”一句话道尽人间冷暖。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伴随着每一个人,尤其是经历了苦难的人们。这种重体现在方没有办法放弃怀孕的孩子,因为他是唐山人,而且是从死人堆里爬出的唐山人,因为她被放弃过„„体现在元妮用32年的等待去完成对这个家的爱,元妮说:“我要是过得花红枊绿的就更觉着对不起你了”,重在儿子总是想着如何弥补母亲的付出,方达对妻说:“我妈生了我三次,出生一次,重病一次,地震一次”三次正„„是这些重,让最后的大悲变大喜的时候,还是不断地释放着这32年的悲。人类面对痛苦,最常选择的方式,就是逃避,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但是,不管你面对与否,心中的那道疤痕,它始终横在那里,就像片中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没了,就是没了,心中的伤疤,有了,永远都有”。

76年的唐山大地震离我们有些遥远,而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则刺伤了所有中国人的心。新闻媒体的离速发达,让我们每一个人犹如置身灾区。痛着一样的痛。或许,你至今还记得某一个悲惨的画面,每次想起,都像是乌云遮住了心脏留下一大片阴影。

《唐山大地震》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用一个母亲的坚强,给了所有人力量,她没有逃避,而是选择面对,顽强地面对地震给她的人生带来的毁来性打击。这个母亲的形象,实际上源自生活中千千万万个经历过那场大地震的人。当多年后再次说起自己经历的那次大地震之时,他们可能会用很平淡的语气讲述当时经历的一切和在灾难中逝去的亲人。而平淡的语气背后,却是永远都无法磨灭的伤痛。生活本就是平淡的,对于经历了那样不平淡的灾难之后的唐山人来说,能够克

服灾难过后的心理创伤,重新过上平淡的生活也是一项艰巨的伤务,漫漫人生,他们要带着无法泯来的伤痕继续生活下去,光荣是因为平淡,艰巨是源自漫长。既然,心中的疤痕已经在那儿了,逃不过就面对,开始新的生活。

电影的结尾,在那些记刻着名字的碑上,银幕扫过那些死难的同胞们的名字。传来《般若心经》的唱词。让我想起汶川地震后,温总理写在学校黑板上的四个字“多难兴邦”带来的鼓舞。耳畔空灵的歌声渐行渐远,可以理解成是冯导用电影语言的方式对那些32年前魂灵的再次祭奠,再用祭奠这种方式,献给地震灾难中的感受者、亲历者、受害者、拯救者。观影中,我们一直被感动着,灾难来临我们曾被感动过。我们希望感动不是一件奢侈品,它是能够与我们相伴的生活常态,唤醒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神经,能感动中国的人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就在我们自己面对灾难,中国人特有的“民族精神”——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和众志成城的团结。正因为人生无常“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我们才应该倍加珍惜每一天的生命好好活着,为亲人,为自己好好活着,放下生命中沉重的包袱,努力活出有限生命中的无限精彩。

第12篇: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敬畏自然、珍惜亲情、感恩社会

唐山大地震那年,我六岁,正是与片中两个小主人公相仿的年龄。影片一开始,陈旧的老唐山的街景,喧闹而质朴,那车、那人、那孩子清脆的乡音,一下子把我带回童年,唤起内心许多温暖而发黄的记忆……想起彼时安在而今阴阳两隔的亲人,禁不住泪如泉涌。

大自然的力量是朴素而真实的,让人敬畏,让人无奈。1976年7月28日晚,所有唐山人都如往常一样在这座古老的城市按自己的轨迹生息着,怀揣着梦想、计较着琐事、计划着明天,抱怨着闷热……有的在值守,有的在纳凉、有的已酣然入睡,甚至影片中的父亲、母亲还在享受着爱情的欢愉。蓝光闪过之后,大地开始咆哮和震动,仅仅30多秒钟,唐山在大地的震怒中夷为一片废墟,唐山人的命运全都被历史改写。废墟里的人在呼救、在挣扎、在流血,废墟外的人在呼唤、在哭泣、在救援,仅仅是一瞬之间,多少鲜活的生命离开这个世界!强震平息之后,幸存的人们忘记了恩怨情仇,忽略了性别界限,手足相助、邻里相扶,积极开展了自救。舍小家顾大家、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亲人和他人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比比皆是;党中央派部队来了,更大规模的艰苦营救持续了几周。解放军为唐山人送来了水和食物,送来了医疗物资和强大的救援队伍。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从倒

塌房屋里扒出来的尸体成排放着,淋着淅淅沥沥的苦雨;记得余震来临时抱着大树惊恐的颤栗;记得坐在窝棚里吃空投的压缩饼干咸咸甜甜的滋味;也清晰的记得奶奶因为痛失两个女儿捶胸顿足的嚎啕。灾难是无情的,自然的力量不可违背。

灾难带来毁灭,灾难让人坚强。大灾大难面前唐山人选择了坚强面对,掩埋了亲人的遗体,擦干身上血和泪,大家在窝棚和简易房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影片中的母亲带着独臂的儿子艰难度日,活得坚强而有尊严;岁月流逝,她拒绝婚姻,拒绝搬家,只为坚守心中的爱和承诺,怕亡者找不到回家的路,大情大义令人动容。唐山人是勤劳的,唐山人是勇敢的。改革开放助推了唐山人重建家园的步伐,唤起了唐山人追求新生活的热情。一座世人眼里会在中国版图上消失的城市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里拔地而起,如凤凰涅磐般得以重生。震后三十几年唐山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这成就凝聚了多少决策者的智慧和群众的力量,凝聚了多少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和关爱啊。

唐山人是感恩的,唐山人是博爱的。从灾难阴影中走出的唐山人更懂得珍惜亲情、珍惜生命,更懂得知足和感恩。听到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影片中远在国外的女儿和已经事业有成的儿子都积极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去,救灾现场姐弟意外的重逢,给影片带来了圆满的结局。灾难给女儿造成的心理阴影和隔膜,母亲三十二年误以为阴阳两隔的伤痛和内疚,在母女相见时母亲撕心裂肺的哭诉中彻底溶解。血肉亲情是时空割不断的绳索,密密匝

匝的爱永远联系着亲情!大地震三十周年纪念之际,媒体集中报道了唐山震后重建的历程,多少遭难的家庭得以重建温馨,多少转往外地救治的伤者千里寻找当年的救命恩人,多少少劫后余生的人更懂得爱和回馈,把爱心播撒社会。全国无论是哪里遭灾,哪里遇难,唐山人都感同身受,及时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水灾的救援现场都有唐山人的身影,捐款捐物的队伍里都有心急似焚的感恩人。

唐山大地震,造就唐山人的坚强,历练了唐山人的智慧,重铸了唐山新的辉煌,我们要把感恩博爱的唐山情怀发扬下去,把开放超越的唐山精神永久传承,让痛的记忆和爱的召唤成为我们生活前进的持久动力和强大支撑。

第13篇: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如果要问中国众多导演中哪个最会煽情,我想非冯小刚莫属。他是个聪明的导演,善于寻找最能引起共鸣的素材,并且总能触动人的内心深处那根敏感的神经。

《唐山大地震》无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原因之一:这个素材是大家非常非常熟悉的特别是唐山人和四川人,这个悲痛的过去是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对于熟悉的素材观众反而会更期待,好奇导演会从哪个角度去诠释。

原因之二:这部电影他不是单纯地走记录片的足迹,这样的片段在网上随便一搜都能搜到大把。所以冯导只是在影片开头的一瞬间重现了地震时的震撼场面,让人感觉很强的特技效果。地震之后那种惨壮的场面又让我们的心重新被揪了起来。而从这一刻起就奠定了这个影片的色调——纠结、悲情。当元妮被逼问救姐姐还是弟弟的时候,相信即使没有经历过这些自然灾害的观众也能感同身受,作为一个母亲这个选择真的没有办法。但是她最后还是说出了:“救弟弟”三个字。而这三个字一直萦绕在方登的耳边32年,“不是我记不起,而是我忘不掉。”这一选择让元妮的心彻底地碎了,并且注定了她将守着自己心灵这片废墟过完余生。

原因之三:这部电影很巧妙地表现出了军人的亲情面,特别是陈道明的出色表演。陈道明出演的角色大多给我们不苟言笑的感觉,但

是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他作为一个父亲的出色演绎。他对养女的那份宽容与温柔,让我们为之动容,同样也让人羡慕。当方登带着女儿回到老父亲身边的时候,他那一句;“我天天在为你担心!”那是父亲怎样的一种爱!爱得深沉,爱得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都觉得对不住自己的老父亲。

第14篇: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灾难和亲情的交响曲

冯小刚的电影以“贺岁片”而闻名于世,无论是《手机》、《非诚勿扰》,以及到现在的《唐山大地震》,他的电影多能准确地捕捉到时代脉络的信息。

没有什么比面对死亡更加让人震撼的东西,我们身处太平世界,无法去体会灾难带给我们的震撼,只能从电影中去学会感动,去挖掘人类内心世界柔弱的地方。

很多人在看完《唐山大地震》后都流下了眼泪,那我们感动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呢?我想,除了灾难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外,更多的是体现了灾难面前的亲情演绎。也许只有在灾难面前,让我们更加直面了生与死的抉择,去思考生命的意义。这部影片所表现的亲情,是通过一种矛盾的选择题来完成的。

当地震来临的时候,母亲李元妮不顾一切地冲进去救自己的孩子,被丈夫拉了一把才活了下来,但是丈夫冲进去就没了。

第一个选择题,如果选择孩子和自己的生命,母亲自然会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但是艰难的选择是两个孩子被压在一块空心板下,刚好压着两头,问题是只能救一个,撬了这头压着那头。

影片开头也用了一个铺垫的细节,就是方登和方达被大孩子欺负抱着电风扇跑回家,然后方达顺手抓了一个西红柿吃。到了晚上分西红柿的时候只剩下一个,方登一定要吃,但是妈妈还是留给弟弟了,只好哄她说明天去买,女儿说“骗人”,妈则说“妈没骗你”。

女儿回家了,李元妮让人意外的冷静,直到看到了孩子拿着西红柿,她先是对孩子说“西红柿都给你洗干净了,妈没骗你”,然后慢慢弯腰跪下去了,“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这么些年你怎么不给我个信呢,我还以为你跟你爸在一块呢。我成天的惦着你们俩呀,我惦了你们32年。你们怎么不理我呢?你到底是上哪里去了?你怎么才回来呢?登呀。”

这段沉默了32年的话语终于有了告白的机会,可谓是声泪俱下。

母亲有错吗?这种复杂的亲情纠结也把影片推向了高潮,但是最后得到了释放,方登最终原谅了母亲。

影片里也出现了类似一个艰难的选择题,在汶川大震里一个孩子被压着腿,要么一边继续撬楼房,结果楼房随时有倒塌的可能还会累及救助的人,要么锯掉孩子的腿赢得时间,母亲(刘莉莉饰演)做出了锯腿的决定,但是当她看到失去腿的孩子,她撕心裂肺地哭了。

影片里另外一段亲情则是方登养父母对她的爱,养父(陈道明饰演)养母(陈瑾)用一种带有矛盾色彩的爱陪伴她的成长。养父对她的关爱是那种极为开明和亲和的方式,养母则带着总是

担心不是亲生的孩子会跑掉的复杂的心情,并且养父和养女有一种异性般的暧昧让养母时常吃醋。

就是在这种军人家庭里,她顺利的成长了自己的人生,最后养母身患绝症离开她,但是养母拿出了给她准备好的银行存折和手表,并让她回唐山找自己的亲人。

凡是60年代出生的人或许对唐山大地震具有深刻的记忆,唐山的地震为何会成为一代人的情结?他带给我们的有太多标志性的时代记忆,1976年7月28日,发生于中国唐山的里氏7.8级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

而刚在这之前,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与世长辞,这些情节都在电影里得到了体现。唐山大地震几乎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他带给我们更多的沉重的历史回忆,这种情结也始终萦绕在那个年代人们的心里挥之不去。

由徐帆饰演的女主角李元妮的一生当中,她怀揣着对当初为了救儿子方达而无法救女儿的愧疚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废墟,怀揣着丈夫为了救自己而失去生命的感恩默默地安度余生。她甚至始终相信,自己的亲人会回来的。许多年后,元妮一直不愿搬家,每次烧纸时她都念叨着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单的灵魂不认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爱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

这部让人流泪的电影离不开演员的动情演绎,尤其是扮演李元妮的徐帆,很准确地捕捉到了人物的心理,把一个母亲在灾难面前对孩子的不顾一切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准确地刻画了一个70年代的母亲形象,那带有韵味十足的拉长音,表现了一个母亲的勇敢、坚强、善良和矛盾。

尤其是在废墟里寻找丈夫尸体那个场景,随着房屋不断倒塌,她一边使劲地挖,一片哭喊着“大强,坚持,坚持„„”那种撕心裂肺的呼喊震撼着所有观众的心灵。

接下来是方登被压在石板下,欲喊无声,不断地用小石头敲打着地面,希望能引起人的注意。方达则是大声呼叫妈妈和姐姐。结果一块水泥板压着姐弟俩。李元妮面临着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呼喊“两个都得救,两个都得救,我求求你们,都救,都救„„”。

最后,眼看救助的人就要离开,她只好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救助的人:“大哥,救弟弟,救弟弟”。

方登听到后无力地留下两行泪,微弱地喊了一声“妈妈”,这个场景估计没有一个观众不会揪心地流泪。

徐帆在母女相认的时候跪下去的那一刻,传神的眼神和凄惨的语调把人物的情绪一下子就推到了高潮,也许一个成熟的演员就是能准确的拿捏人物的情感,而且能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人物的情感里面去。

这一点在陈道明饰演的养父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主要通过三个细节表现出来。

第一个细节,就是在妻子的病房外,妻子和养女诀别的一刹那,养父听到妻子说“以后再也没有人跟他吵架了,他该多闷”,镜头转向陈道明,他默默地转过身,闭上眼睛无声的哭泣。眼泪流下的一刹,把一个军人的对妻子的爱和悲伤表现得毫无瑕疵。

第二个细节,养女失踪使得他去寻找养女的男朋友,结果发现他还在打篮球,他质问研究生杨志,结果杨志告诉他你女儿怀孕了,陈道明一脸的凝重,然后慢慢把衣服脱下来放在自行车上,领带歪在一边,突然搧了一个杨志耳光“我不找,你也不找”,把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和对不负责任的研究生的这种愤怒表现得十分到位。

第三个细节,就是养女失踪很多年后带着女儿来看他的场景,刚好他在练习大合唱《春天的故事》,从起身的惊喜到接到战友电话的得意,把一个养父对养女的深情不言于表的刻画出来。

回到家后陈道明从惊喜转为愠怒,责怪女儿“为什么不回家?”“我没脸回来。”“来封信,打个电话总可以吧?”“我天天担心,你上哪儿了?”(开始流泪,痛苦地闭上眼睛,背着双手去看孙女),没有太多的话和夸张的变现却把一个单身养父这么多年对养女的思念和爱精准的刻画了出来。也许对他来说养女也是他最后的牵挂了。

老实说陈道明虽然也有55岁了,但是看上去还是很年轻,但是他的演技的确已经炉火纯青了,能挖掘出人内心不为察觉的细微之处。

相比之下张静初的表现显得有点中规中矩,她所演绎的侥幸活下的女孩,似乎少了一些沧桑和无奈,但是也能把她内心的委屈的情感准确地传递出来。其他的演员表现也不在这里一一细表。

唐山大地震似乎在努力唤醒起人们内心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对生命意义,对历史的思考,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

灾难只是一个背景,在这个背景下交织着唐山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场景再现,交织着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残酷。但是冯小刚的电影一般多是大团圆的结局,影片也努力地用亲情去消解着灾难带给人们的心灵上的创伤。

所以,电影中也表现了很多巧合的地方,比如说方登没有被压死,而是顺利地活下来了,于是有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李元妮坚决地留在了唐山,也让这个故事有了发展的可能。婆婆硬要把孩子带走,中途车停下来,孩子顺利地留了下来,这些都是编剧刻意去安排的,也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最后想说的是,影片中的那句“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我现在还没能够很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但是依然觉得这句话很揪心,这里面蕴含的是怎样的含义。是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即使是那些不如意的东西,还有什么能够比生命更加重要呢?

第15篇: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

电影是根据小说改变的,重在震后的情节发展,讲的是一家人因为这次地震命运改变的故事。丈夫为了救元妮(徐帆饰)牺牲了自己,元妮发现震后她的一对龙凤胎被压在石板下,撬弟弟这头会压着姐姐,撬姐姐那头又压着弟弟,两个只能救一个。元妮先是哭喊两个都要救,但是迟了怕两个都没了,就说救弟弟。最后这三个字让姐姐受到巨大打击。她最后从死人堆里面死里逃生,被一对军人夫妇收养,但是她绝口不提自己的亲人,假装忘了,因为还恨母亲当初选的是弟弟。就这样过了32年,姐弟两个人经历了很多,都有了事业和家庭。2008年5.12汶川地震以后,俩人从不同的地方赶赴灾区支援,在汶川相认。母亲见到女儿当然是悲喜交加,为女儿方登准备着新鲜的西红柿,一直遵守着震前的诺言,给女儿下跪道歉,又怪女儿不回家。女儿当然也悔恨当初自己记仇,当他们来到墓地时,方登才发现,原来自己错怪了妈妈。打开她的墓,里面装着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本,还有那个地震前爸爸妈妈给他们买的小书包。这时,她才知道,原来妈妈很爱她。她流出了泪水。三十二年的怨恨与哀愁一扫而光,她说,他是我弟弟,他能活着,多好啊!两个人哭着抱作一团。

相比大地震、大灾难,我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困难都显得很渺小,活着真好,活着就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感谢父母恩情,要做一个敢于担当、心中充满爱的人,特别是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创先争优活动的带头人,以更加积极地心态协助社区做好为民服务工作,为社区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激励广大党员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让党员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一段悲痛而感人的历史,从而促进提升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灾难面前,除了颂扬带给大家心灵震撼的伟大亲情与人性,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默默无闻,带着满身淤泥不知白天黑夜奋战的解放军与党员同志。他们永远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哪里工作最艰苦,哪里灾情最严重,哪里群众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他们始终以群众的安危为己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鼓舞和支援灾区,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

一位老人在转移危险,获得生命安全之后,面对记者的话筒,只是重复地一句话:“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那些解放军战士”。如此简单朴实的话语在那一刻显得那么地真切与感人。

看到这些,作为预备党员的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因为这个称号是那么光荣。作为一名大学生,现在做的事情不可能对社会有多大的奉献与帮助,但为人民服务的心是一样的,勿以善小而不为,一步步来,相信多少年以后,我会有更高的服务本领,为大家送去温暖。为有那一天,努力!

上海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终于在5月1日开幕了!从2010年的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国又一次成功的向全世界展现,无不给人难于忘怀,、无不给予人们感叹。看完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心情非常激动。大体经过大家也许都清楚,但是我觉得细节做得很好,尤其是有关人员的特殊表现:比如世博委员会长,一个外国人,用中国话开口发表讲话。虽然吐音不是很清楚,但是这充分表明了对中国人的尊重与认可,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回首中国近代史,世博会如同奥运会一样,一直是我们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从前的中国积贫积弱,别说是举办世博会了,就是国民的温饱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旧中国。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展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1日,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伟大的、很棒的、壮观的意思,借此博览会英国在当时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到如今世博会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中国实力快速增长,并于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永远告别了东亚病夫的称号。终于,终于有了今天的世博坐落上海浦东,这颗东方璀璨的明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 Better Life)

那么,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和实践让城市更美好?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

城市,其实就是我们,就是一个个不同的人。“我们”不只是一个个填在统计表里的数字,也不只是一群群被政策规划的对象,而是鲜活的生命。“我们”每个人应是衡量社会的尺度。无论是人口膨胀、交通拥挤,还是环境污染、资源紧缺,抑或是城市贫困、文化冲突,一切问题可以名之曰“全球性问题”,但归根结底都是由千千万万的个人去遭遇。20世纪后半期以来,世博会更多地重视和探讨了人的权利、生存环境的改善以及人类共同体的平等与和平。这是“以人为本”的潮流所向,也是问题解决的终极所在。

中国再一次向世界送上一场视觉盛宴和科技盛宴。从新中国的成立到现在,我们党的领导人逐渐意识到了科技的伟大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新时代的强国方针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的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当前,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给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带来质的变化。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

所以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我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任何一次社会的变革无不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现在还很年轻和我们的目标还很远。我们要戒骄戒躁,在新的起点谱写新的篇章。牢牢紧跟新一次的科技前沿。我们曾经浪费了太多的宝贵时间,我们现在浪费不起了。故人云:知耻而后勇,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体会这句话。

两会思想报告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个有志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当代青年,必须增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加强个人修养。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党的英明领导和决策的结果,也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领导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2011年,“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注定将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告别严寒,万物复苏,春光明媚的三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二者将分别于2011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认真收听、收看“两会”相关报道,借此机会谈谈对“两会”的感想。

总的来说,我认为今年之两会,最大、也是最使人鼓午的变化是,说牛话,说私心话,说伤民话的代表少了,说真话,说心理话,为民说话的代表多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出伤民雷言最多的政协代表中,今年只有极少商人还有牛劲,还在放牛话,还在做伤害民心和要挟政府之事,所以民众称之为奸商;从政策走向看,这些奸商之所以背道而驰,也可算作是一种最后挣扎吧。

今年两会,还有一个没有变化的地方是:那就是对外政策方面,仍然没有代表提及,好象国家的外交方针与国民利益无关一样,又好象中国的国民,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毫无兴趣一样;其实不然,中国民众和华人华侨,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其实是很关心的,不信者可到网上看一看;因为外交政策的好坏,不但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还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尊严和自身的得失。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结合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11年的工作,并提出了2011年的主要任务,提到的问题都是事关改革和发展大局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的应对措施可操作性很强,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发展需求,说出了老百姓爱听爱看的大实话,求真务实,催人奋进。对于我们大学生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 我相信每一个过来人也都经历过就业的困惑,有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上我们自身、用人单位观念的转变,每一个年轻的朋友都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心仪的职业。我坚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

最后,我深深的感到,作为新时期的先进青年,先进大学生,我们应该在生活里克勤克俭,严格要求;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勤勤恳恳;在学习上,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的精神,不断增加新的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我政治理论修养,努力争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建功立业。这不仅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是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最高理想。我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心,只要通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在党支部关怀和培养下,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杨善洲

最近看了电影《杨善洲》,我次被这杨善洲、郑垧靖等人的先进事迹所感动,我的心灵也再一次受到“爱岗敬业、执政为民”的洗礼,也让我再一次明白,“平凡”的工作岗位”同样也可以做出“不平凡”先进事迹。

杨善洲同志出身贫寒、经历坎坷,做过石匠,饱尝了作为一个农民的所有辛酸苦辣。凭着一腔热诚、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一步成长为领导干部后,60年如一日两袖清风,始终保持恪守信念,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忘我工作,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为了履行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事实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他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详晚年的机会,义务反顾的扎进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献给国家。

从方方面面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

一是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二是学习他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三是学习他无私奉献、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他“为官”多年没有为家人安置工作和捞上一册“农转非”本本,连组织上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也被他婉言拒绝了。他也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时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却把个人大量的积蓄投入到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上,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人民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捐献给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试想,如今这样的干部、这样的领导还有吗?这正是杨善洲老书记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杨善洲同志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崇高品质。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16篇:唐山大地震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恩爱的夫妻,漂亮机灵的孩子,姐姐护着弟弟,丈夫养活着妻儿,平淡但幸福的日子,都在7月28日这天,被一场地震毁灭了。

一群蜻蜓飞过,蓝光压城,23秒地震,建筑物坍塌,人奔逃、遭重压。在墙倒屋塌的呼号声中,人真的如草芥般无奈,像被猎杀的兽,一个个倒下。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浮现屏幕,震撼我心。

一阵天摇地动后,只听见那位母亲的嘶喊,一面呼喊为保护她他死去的丈夫,一面在废墟中抠着瓦砾,寻找着孩子。终于在大家帮助下,在一块水泥板下找到了姐弟两个,但水泥板只能撬一头,只能救一个,“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儿子,你救哪个?”“哪个都得救啊!”“不行,再不决定就都没了!”这位母亲,失去了丈夫已让她的心上裂开了口子,但是这个世界残酷的根本不给这个母亲接受和选择的时间,“救弟弟„„”,母亲无力的说道,在她那整张布满黑灰的脸上滚落下悲伤的泪,那一刻,我看到的是在废墟下的小女孩心里的痛,恨、委屈、绝望„„

上天戏人,那位姐姐,废墟下的小女孩竟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并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灾后的母亲坚强的活在唐山,不愿随儿子的奶奶到山东去,因为她要维持这个家,那个最初一家四口的家,带着缺了胳膊的儿子,为她死去的丈夫和愧疚一生的女儿而活着。

十年、十五年、二十年,时光飞逝。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了,姐弟俩一同参与救援时候竟然重逢,姐姐原以为自己割舍了32年的亲情已经不复存在,会随着她有意的掩藏与随着她远嫁它乡而如车站的月台消失在身后,可是血浓于水,分离32年的亲人只一眼相见亲情就如烈火般在心里燃烧起来,燃烧到她自责自己32年的行为,亲人毕竟是亲人。母亲跪下来泪眼悉索对女儿说:“对不起,对不起。”女儿32年幽幽怨怨的情感就都融入到了泪水中。

坟墓里的书包,课本,母亲的不愿搬家,一切的一切的深深的触动了女儿,她自责的蹲在自己的坟头哭着,那一幕意义深刻,女儿不愿这墓被拆。房子可以塌,家却不会破,人会离去,情感却不会灭……

这个故事很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震撼着我。究竟是什么让我的心头颤动?是地震的可怕吗?是30年的变化吗?不,不是,是那地震震不垮的感天动地的亲情!

这是怎样一位母亲啊!被上天逼着做出割舍骨肉的抉择,灾后看着满目苍夷的家,她一个人舔舐着自己受伤的心灵和一个在危急时刻母亲的抉择碎了的心。默默地承受着失去丈夫的痛苦,放弃女儿的内疚,当听到她说“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看到在她爬满皱纹的脸上低垂的双眼,我感到那是对生命的感叹与珍惜。那颗通红通红母亲的心,跃动着母爱的力量。 这是怎样一位女儿啊!我多理解当年她的无助与痛苦,如毒蛇死死缠绕着她。她的倔强使她迟迟不去寻母。但她有怎样一颗宽容的心,怎样一颗懂事的心,听到她一声声向母亲说着对不起时,看到她和母亲头靠头分享这些年来的故事,无不感叹母女两共同缔造的伟大。

这是怎样的解放军夫妇,我看到了中国军人的大爱,他们那么无私不求回报,看到他们深夜起来为领养的女儿倒水,看到解放军妈妈仔细的为女儿拨着小辫,点点细节,丝丝心动。

这无数的伟大的人那,这无限的多重的爱那,串连在一起,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还可怕吗?倒是它们见证了人间弥足珍贵的美好。

灾难无情人有情,不怕,有情为我们撑住蓝天!

第17篇:余震的心跳声 唐山大地震影评

余震的心跳声

——评影片《唐山大地震》

“23秒,32年”,黑白海报上赫然印着的两个数字,成为影片最刺痛人心的地方。这部改编自张翎小说《余震》的电影,在国内一线导演冯小刚的演绎下,用最具情感人性的表达完美诠释了原著的深厚底蕴,成就了一部民族不朽的心灵史诗。

一、深厚的文学底蕴

这部影片刚一上映,就迅速席卷6.6亿票房,成为最卖座的国产影片。导演冯小刚曾说过,灾难题材的影片拍不好,很容易拍成纪录片。影片在汲取原著小说营养的基础上,讲述了一个地震灾难中关于灾难、亲情和忏悔的故事。原著深沉哀痛的情绪基调,经由电影视听艺术手段的传达,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作为又一部成功改编自文学文本的影片,电影的文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普遍认为,电影文学性是电影生命力旺盛的重要表征。我国著名电影艺术理论家张骏祥曾这样解释电影的文学性:影片的文学内容包括影片的思想内容、典型形象的塑造和文学的表现手段。在《唐山大地震》中,恰到好处的细节俯拾皆是: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元妮对弟弟的偏爱,地震中元妮的情绪变化,方登被抛弃时的绝望……这些极富真实感的细节表现为情节的再续发展制造了故事悬念,渲染了地震及余震后惊心动魄的环境氛围,从而塑造了可触可感的人物性格,将人性的抒发上升到国家民族创伤与救赎的高度。电影与文学水乳交融,挖掘了故事深度,升华了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

二、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

这是一个听起来似乎略显俗套的故事,短暂的23秒地震造成了原本幸福的一家32年无法愈合的伤痛。然而或许正是这种最贴近生活的平淡无奇,才赚尽了无数观众的热泪。与其他炫技电影不同,冯小刚追求的是一种内容大于形式,建立在电影技术基础之上的情感高度契合。影片恰到好处地选取了亲情这一契合点,亲情成为贯穿全片的线索。在灾难面前,亲情挽救了弟弟,也如同一把锐利无比的匕首扼杀了姐姐求生的欲望。无疑,面对生死抉择,元妮是痛苦的。但也就是这种灾难中无奈的遗弃,改变了方登的人生轨迹,也让元妮背负了32年的疼痛。导演准确地把握了中国老百姓的观影心理。他抓住了亲情,抓住了人性,把故事用最简单朴素的笔触不加渲染地勾勒出来,情节细腻真实,演员表演到位,催人泪下。

三、特定时代背景下题材的选择

随着各种题材电影的日臻成熟,任何一种电影的题材形式都不再像其诞生之初,带给人们无尽的新奇感。作为主流电影的一种,灾难片的历史由来已久,20世纪70年代摄制尤多。一些经典的灾难片如《哥斯拉》、《后天》、《海云台》、《2012》等,都以其超前的特技手法和电影表现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然如此,导演为何还要选取这样一个题材呢?1976年的那场举世震惊的地震似乎离我们稍显久远,之所以选取这样的题材,首先是对那场灾难的哀悼和纪念,其次就是从2008年开始,汶川地震、台湾水灾、舟曲泥石流……一系列自然灾害的陆续发生,让人们对灾难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尽管灾难渐远,余震留下的心理创伤依然存在,并可能从本质上微妙地改变某些东西。影片选材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从这一层面上看,影片便被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感,有了特殊的意义,很容易引起有相同民族情结的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

四、跨越时空的情节建构

影片在时空安排上选取了一个32年的时间跨度。从1976年的唐山地震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两次空前的地震灾害很自然地被联系到了一起,丝毫不影响影片风格的极致简约。在方登自愿去汶川救灾的时候,出现了几乎是戏剧性的一幕,32年前母亲艰难抉择的一幕再次重演,这种首尾相连、相互呼应的环形结构模式,是回忆也是升华。一场灾难,四口人的分分合合,不仅仅是个体家庭的磨难,也是整个国家民族32年在灾难中挣扎成长历史的缩影。元妮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对女儿的忏悔之中,从失去到重逢,跨时空情节的建构将人性情感的变迁,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完全抛弃了电影惯用的陌生化效果,给人以细腻贴切的生活气息、发自肺腑的疼痛之感。在32年的时间跨度中,影片在事件选取上并不随意,所选用的都是最能表现这段特殊时期历史特征的情节,最典型的是毛主席的逝世,两种痛苦纠结交织在一起延伸悲剧的深度。从这些人们熟悉的事件人手,有利于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唐山地震后的历史变迁,加深对余震后痛的理解。

五、出色的电影配乐

电影音乐作为影片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地震刚过,曾经的家园化为一片废墟,哀婉凄凉的音乐首次响起,哀鸿遍野的灾难场景触目惊心;当被抛弃的方登从尸体堆中站起来的时候,如泣如诉的音乐传达出女孩深深的绝望。这时,音乐已脱离了其本身的形式,而是化为一种绝望的情绪弥漫到电影的故事情节中。导演借助音乐表达了怀念哀悼的情绪、对人物命运的同情,更浸染了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出影片的艺术构思。在影片结尾处,汶川地震时的音乐则明显多了希望的元素,表现了在灾难面前永不言败、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传达出笃定的人生信念,让沉浸在悲痛中的人们获得新生。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是影片主人公元妮面对这场灾难意味深长的慨叹。看过《唐山》大地震,悲伤中带着欣慰,在哀悼过去的同时,它教会我们生活依然在继续……(2050字)

第18篇:《唐山大地震》影评——灾难与心理创伤

《唐山大地震与心理创伤》

锁朋

昨天看了《唐山大地震》,是在5.12汶川地震的重灾区绵竹看的,昔日的重灾区,早已不是大家记忆中的断壁残垣,坐在装修一新、豪华的绵竹电影院大厅里,怀着一种期待又庄重的心情观看这部被称为“中国人的心灵史诗”的电影作品。

周围坐满了绵竹的观众,影片一开始,观众似乎就开始进入一种紧张而痛苦的回忆中。这个在512地震中遇难一万多人的小城,有多少家庭都有丧失亲人的经历,并且那惊天动地、惨不忍睹的地震场面如梦中惊魂一般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就如同回到两年前那场深重灾难的现场。

在这里工作也有两年多了,地震将我们这样的心理学工作者也震到了灾难的最前沿,我们与绵竹人一起走过了艰辛又充实的日日夜夜。所以看地震题材的电影,对我们来说,不仅是观看和欣赏,更多的是体验和回味,一路走过来的日子,就像河底的砂石,电影就像一阵风浪,砂石掀起来,又沉下去……每一颗,都像落入眼里一般尖利粗暴,泪水不自觉地落下来。

从开始的地震画面,电影院里就传出抽泣的声音,我知道对于同样经历地震的心,是经不起这样激惹的。单单那些血迹和呼喊声,就可以让很多绵竹人如鲠在喉。我倒还好,自认为毕竟没有直接经历血雨腥风的黑色夜晚,没有经历绝望的地震之夜,所以虽然一直心情凝重,倒也还能自持。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几个主人公的人生路渐渐展开,心情开始有了波动。

最触动我的是母亲元妮。

她在生死关头被丈夫用生命救下来,接着就面临着放弃女儿救出儿子的痛苦抉择,那一刻,抱着女儿小小的身子,她的痛已经无法用“心碎”来形容了。从此,她的哀伤被“内疚”紧紧攫住,“内疚”是经历“丧失”后常见的心理。元妮“碎成渣渣”的心,被这个魔鬼般的“内疚”挟持着,为了保护自己那颗已经无处存放的心,元妮的情感也跟着大地震的23秒,永远定格在了那个风雨交加,还留着大强热烈爱抚的夜里。面对儿子关切的劝告,希望她再找个老伴儿,她掷地有声地说:“我就为你爸守着,有哪个男人会像你爸那样能用命来对我!”近乎偏执地、甚至像一句宣言,将儿子的话全堵回去了,那初次上门拜望婆婆的娇弱女孩,简直被吓得几乎打颤。

元妮过着自虐一般的清苦生活,我们可以用专业眼光看她,典型的病理性哀伤,也可以说她不断给遇难的丈夫和女儿烧纸,念叨回家的地址是病态,给女儿买书也是病理性哀伤,都是“否认”,停留在了早期哀伤的过程中,无法理性接受丧失。那因“内疚”而变得自虐的生活,是为了

缓解内心的痛苦,就像她最后说对女儿说的:“我真的过得很好,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那就更对不住你了。”

这时候,几乎动摇了我作为一个心理医生的立场。元妮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女人、一个失去妻子的丈夫,一个经历“心碎成渣渣”的柔弱女子,我们甚至可以说她是病态的。可是难道不正是她这样的执拗坚守,我们才看到了一个女人沉默了三十二年之久的爱吗?不仅仅是对丈夫、对孩子,也是对生命的挚爱和深刻体验,让我们看到她在女儿问:“你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一个女人有几个三十年啊!”元妮蹲下来,温柔地抚摸着女儿的头,满足地说:“我真的过得挺好的”。

那一刻,元妮作为一个女人的心,是如此温柔和宽广,是多么柔韧和坚定啊!难道我们能说这是病态吗?倘若她经历了心理辅导,能够对过去说再见,并且经过一段时间,顺利地开始自己的另一段婚姻,再生育一个女儿……她的人生一定是比现在这样好吗?她那纯粹的生命能在碎成渣渣的心灵废墟上开出这样美的鲜花吗?我想大概不会了。

这就是中国女人,据说原著小说里元妮震后是非常风骚的女人,也许因为伤痕,也许因为寂寞,她到处招蜂引蝶,真正过得“花红柳绿”,那样她的“内疚”会少一些吗?估计是麻木了吧,那么地震不仅摧毁了家园,还凋零了生命。比起那样的元妮,我还是更欣赏也更尊重影片里苦苦守候的元妮。她像现代人诠释了人类在忍耐痛苦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坚韧与执着。而现代社会,能忍耐痛苦的人越来越少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能体味真爱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圣经上不是说“爱是恒久忍耐”吗?

在这个享乐主义肆虐的时代,元妮的这种“病态”,这种作为女人的沉默的美,是越来越鲜见了。32年,她用最深沉的痛苦,浇灌了最纯粹、最温柔的心灵之花,我们该说她是心理需要创伤后抚慰,将痛苦连根拔除,还是先静静观赏一下这株耐人寻味的花,像泛黄的老照片里一个娴静忍耐的女人。

再说她的女儿方登。作为孩子,她幼小的心听到妈妈放弃了她、抛弃了她、遗弃了她,这在孩子的心里,就等于灭顶之灾。我看到很多影评都说方登是个自私、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从这些言论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批判。这对方登是不公平的。对于孩子,她哪有那么多道德和价值的判断,更加不可能强求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能在那样求生的场景中理解妈妈艰难的决择,并且为自己能舍身将生存的机会让给弟弟而感到幸福,并且在舍生取义的愉悦中安静地死去吧。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不是太苛刻了一点?

灾难中,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关注孩子,就是因为孩子很容易受伤,他们不能理解动荡不安的环境,不能接受突如其来的可怕的灾难,这个时候,大人是他们唯一可以依赖的,唯一可以让他们感觉到安全的。方登在水泥板下听到了妈妈“救弟弟”的决定,那一刻她幼小的心已经被无情地抛进了绝望的深渊。这种被抛弃的感觉,这种绝望伴随着她的成长。表现为对母亲无法认同,甚至仇恨,她也将这种情绪投射给了继母,由于和母亲亲密关系的破裂,她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得退缩、回避、破坏、没有信心。就像她说男友:“人家都不要我了,还找他做什么呀?”

“被抛弃感”也影响了她的自我认同,表现为她不爱惜自己,随便和男生有了肌肤相亲,伤害自己。在有了身孕之后,她坚决留下孩子,一方面是对母亲这个角色认同的反向形成,对当年母亲抛弃自己的报复。即“我如果是母亲,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不管放弃多么重要的事情,哪怕是退学,放弃前程,我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

可以说独自顽强地养育女儿,辛苦地做单身妈妈的过程中,她作为女人的母性渐渐唤醒,选择比自己大16岁的丈夫,远嫁国外,她希望就此可以找到生命的依靠,可以远离伤心之地,但是创伤带来的痛苦依然像梦魇一样抓住她不放,折磨着她。比如头痛、梦里惊叫等,闪回和易唤醒等表现得很明显。她作为母亲的痛苦肯定让自己的女儿也深受影响,所以片子中提到了她女儿上大学学的是心理学。

我们可以看到巨大灾难对孩子的心理创伤是远远大于成年人的。除了灾难本身的惊吓外,还有关系丧失、环境变化等,都严重地影响了孩子塑造健康的人格。成年人给予保护、安慰、解释和细心的照顾,能帮助孩子摆脱心理恐惧,重建稳定的内心世界。关系丧失对孩子伤害特别大,给孩子精神、情感上的呵护比物质的满足更重要。

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地震孤儿,物质上几乎都不愁,但是家庭中如果和养父母关系建立不好的,常常出现行为问题。追根溯源,是孩子们心理失去了亲密关系,失去了情感深处的连接,心灵上成了“孤儿”,是真正的孤儿。

社会关系重建,就是让每一个从灾难中走出来的人,能够在心理上重新建立起支持系统,社会的关爱、心理辅导员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就是搭建人际支持的桥梁,使受创伤者获得重新建立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的能力。

影片从众多灾难可以关心的主题中选择了家庭和亲情的恢复,讴歌感恩、谅解、忍耐等精神,本身就是比较利于心理创伤修复的。

当然,面对丧失,强大的精神力量(比如信仰),是更加有力量的精神支柱,这方面,影片在渲染伟人毛主席逝世的场景,暗喻精神信仰倒塌,并在片尾用大段的《心经》来配乐,是比较大胆的设计。

第19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也许若干年以后再来看一下自己写的日志,心中还会漾起那份感动!记下这三次泪奔的瞬间:母亲抱着女儿撕心裂肺的痛哭;儿子失而复得的那声肺腑的呐喊;女儿回家时准备好的西红柿和母亲那赎罪的一跪。什么是人性?它是灾难来临时的忘我牺牲。什么是感动?它是受伤后的重生。其实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第20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23秒32年

记不清地什么时候观看的《唐山大地震》,只清晰地记得影片播放结束后,我早已泣不成声。影片长达139分钟,但正真描写唐山大地震的情节却不足半个钟,冯小刚意在描写在灾后如何挽救被撕破的亲情。很显然,在亲情的诠释方面,影片做得相当很成功。

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一场地震撼动了唐山这座静谧的小城,二十三秒的地震,每一秒都在凌迟这脆弱的小城,让人无近距离地接近死神······影片中的两个孩子双双被压在水泥板下,当被告知只能救一个孩子时,母亲李元妮心里十分挣扎,是的,就如那句话:手心手背都是肉,于是她绝望地喊着:两个都救。直到救援的人快离去时,才万般痛苦地选择了救弟弟。然而造物弄人,女孩顽强地活了下来,但当初母亲的那句:“救弟弟”的话,却也如噩梦般纠缠着她,在她的心里留下了阴影。其实母亲并非不爱女儿,在每年烧纸时都絮絮叨叨地说了家里的路要怎么走,就是担心女儿和丈夫认不得回家的路,只是基于当时重男轻女的思想,母亲选择了救弟弟。但为了忏悔,为了赎罪,她坚决不再搬家,孤家寡人过了这些年,直到女儿认回她的那一刻,她才得到心灵的救赎。 影片一直静静地进行着,十年,十三年,三十二年······时间在指尖流逝,但却无时无刻不向我们传递着那如酒般甘醇的亲情,让我们沉浸在感动中,久久不愿醒来。直到看到后来的汶川大地震,我才明白,原来冯小刚有意安排两场大地震交织在一起,升华电影的主题。汶川大地震,延续了七六年唐山大地震的恐怖。好在,天灾无情人有情,影片中许多人都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庞大的救援力量,驱散了笼罩在汶川上方的恐惧与绝望。命运安排了两姐弟在这场大地震中不期而遇,让漂泊在外的心终于找到的归宿。

让我印象最深刻得便是那时隔三十二年的认亲。那天母亲呈上早已洗净的西红柿,她不曾忘却地震前承诺给女儿买的西红柿,然而这一刻,她期盼了很久很久,终于在多少年后重逢的今天兑现。在母亲给女儿下跪道歉时,女儿泪水也夺眶而出,冲着苍老的母亲,喊出了那句久违的:“妈!”此刻,女儿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不恨活着的母亲和弟弟,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却她花了三十二年的时间去领悟。

试问人生有多少个三十二年?有多少个三十二年可以重来?我不断地反问这主角,也不断地反问自己。如果能早些释怀,那么遗憾是否会少一些?这时候,我们应该做得擦亮自己心,用心看看这世界,用心去聆听周遭。少点抱怨,多点感恩。时常问自己,你拥亲情吗?你珍惜亲情吗?若有,请给身边的亲人一个结实的拥抱,并告诉他们:我会好好珍惜。因为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活着的人,总是幸福的,感恩吧!

唐山大地震影评范文
《唐山大地震影评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