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龙虎山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18 12:00:5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龙虎山

试析龙虎山道教文化的旅游价值

[摘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面深刻地认识龙虎山道教文化底蕴,合理开发利用道教文化旅游资源,能够有力地推动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该文将龙虎山的道教文化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依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资料,在简要阐明天师道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广泛社会影响时,叙述了龙虎山天师道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并对龙虎山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作了深入发掘和全面梳理,并初步分析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该文认为神秘的道教文化应成为龙虎山景区的文化主题,底蕴深厚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也应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优势.然而,龙虎山在开发利用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景区从业人员自身道教文化修养不高,旅游资源开发者无力深入挖掘资源中蕴涵的文化精髓;导游员也不能了解道教文化旅游产品中的天师道文化内涵.出现龙虎山旅游区文化主题模糊,道教文化旅游氛围淡化的现象.据此,作者认为龙虚山旅游的发展应着重提高景区从业人员的道教文化修养、将景区文化主题心安理得位于天师道文化上,并全方位地把道教文化旅游作为景区支柱产业来建设,加速龙虎山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 龙虎山;道教文化;文化景观;文化产业;文化遗产保护。

一:龙虎山道教的历史沿革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它对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素有中国道教发祥地、正一道祖庭之称的江西龙虎山,以其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统领天下道教事”的宗教地位和“北孔南张”的天师世家声誉,吸引了各地方士及高道来此修炼。经过1800余年的道教文化传承,正一道在道教经书、符篆治病、斋醮仪式、道场艺术、修炼方法、人物活动、宫观建筑和神话故事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宗教典籍,形成了底蕴深厚的道教文化。

一、提高对保护道教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2001年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胡孚琛研究员提出“新道学”的概念,随后他又指出:“要进一步集古今中外文明精华,创立有时代精神的新的道学普世文明,作为人类在21世纪唯一可行的文化战略”。中外学者在道学理论上创新和发展,为新时期道教与时俱进,服务社会,促进人类进步指出了方向。龙虎山道教文化是中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要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田青先生说的,一个中断了历史记忆的民族是不会有辉煌未来的,我们现在很多人脑袋里只有“现代化”三个字,我们高呼着现代化的口号不顾一切地拼命往前跑,这样的话可能我们跑到终点,我们现代化了,但是我们是不是中国人都不清楚。生物有基因,生物基因决定一个生物的生命特点,文化也有基因,文化基因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至于一个地域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属性。龙虎山道教文化决定了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特质和属性,是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灵魂和“名片”。因此,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道教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必须有足够的重视。

二、加强道教自身建设,培养既具有坚定信仰、又掌握了专门技艺的道教领袖和专门人才

道教自身的建设,首先是道教人才的培养。龙虎山历代天师都十分注重自身道性的修炼,并且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道性高洁、道法精深的高道。龙虎山之所以能成为中国道教祖庭,统领道教数百年,正是有这样一批高道,以及在中国道教教育和文化中的杰出地位。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宗教也同一个团体一样,其繁荣与衰弱与领导者的水平密切相联系,因此道教人才,特别是领袖人物的培养至关重要。鹰潭市、龙虎山要十分重视道教人才培养,特别是道教领袖人物的培养。要创造条件,提供平台,有意识地推出道性高洁、道法精深的“天师”。“天师”要注重自身的修持和形象,穿道袍、说“道话”、树立权威。

二: 道教文化在旅游中的发展和影响

一、挖掘道教文化内涵,将道教文化展示与道教文化旅游开发结合起来

传统文化与精神文化是无形的,但仪式感很强,只有在展示中才能有所形化并有效保护。因此“展示”是保护和传承道教文化的重要措施,更是将其“形化”成文化产品的重要手段。

我们认为以下这些应是需要认真挖掘并予以展示的:道教哲学、道教的方法论、辩证法。道教宇宙学说对自然本原的认识,包括道教的自然观、人地观和人生观;道教建筑与园林;天师世袭文化。世袭63代的天师世家,已有1800多年,有“北孔南张”之说;道教养生文化(神仙养生文化);道教文学艺术,包括道教音乐、舞蹈、雕塑、绘画、文学、戏剧等;道教的神仙信仰和鬼神崇拜文化;道教斋醮法事文化;道教节庆礼仪文化;天师饮食文化;道教堪舆文化等。

文化展示实质就是无形的“文化”向有形的“文化产品”的转化过程。例如:道教文物、艺术品的展示(展览);道教音乐、戏剧表演;推出道教音像、图书、影视作品;道教的节庆活动和法事观礼;道教养生、健身和修炼;道教文化的研习,修学和培训;道教宫观府第参观探秘;道教旅游纪念品的生产;道教饮食所表现出来的选料(禁忌)、菜名、摆放、器皿、制作和餐饮环境等等。

道教文化的展示,同样存在创新的问题。龙虎山青萍剑已失传、武当已占据了武术的制高点,但我们可以将道教功法和道教法场舞结合起来,创造“道舞”。少林寺的《禅宗·音乐》大典,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龙虎山·道舞》的创作与演出,一定会产生同样的轰动效应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以养生为发展道教文化的突破口

道教非常重视养生,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重视自我修炼,祛病强身,因此养生健身是道教最接近大众,最具有实际意义,最具有生命力的部分,也是道教回归社会、服务社会,求得发展的突破口。

道教养生以道教内丹学为指导,包括养身和养心两个方面,谓之“性命双修”。“来龙虎山做神仙”的养

生保健游,融旅游和医疗保健为一体。坚持“养生必先养心”、“健身必先健心”,从心态平和入手,将修炼 养生功法和体育运动相结合,与健身和娱乐相结合,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

天师道一直把房中术作为养生修炼的重要方法,因此谈“养生”回避不了房中术。道教的房中术是指

古代与医学相结合的,通过对性生活的调节以养生保气、益寿延年之术,是围绕养生进行的“行道”之举。 因此必须为其正名,还房中术本来面目,给于科学的正确的评价和认识。

三、加强宫观建设和道教遗址保护,整治宫观周边环境

宫观建设的重点是上清宫二期工程应尽早上马。上清宫一期工程已给上清宫划出了大致的轮廓,但离 “天下第一宫”、“神仙所都”、“百神受职之所”甚远。

留候家庙又称祖天师庙,是天师道启源观堂之一,目前族人已自行修复,香火甚旺,但仍显得窘迫和 简陋,现庙周围已留有空地,应积极恢复原头门、二门及附属建筑。

上清镇保留了多处与天师后裔有关的“留候第”等古建筑,多已衰败,有些已近倒塌,应有计划地加以 保护和维修。

炼丹岩、水帘洞、濯鼎池、飞升台等道教遗址仍处于自然状态,应树立保护标志,划出保护范围。

宫观周边环境整治的重点是天师府和上清宫周边地区。整治要纳入上清镇总体保护规划中,以形成特有的道教氛围和环境。

四、建设良好的道教文化生态环境

1.龙虎山、泸溪河自然环境的保护。道教以修炼为最高境界,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正是道 教理想中的修炼之地和追求的理想世界。龙虎山崖壁上不时出露的悬棺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祖天师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才选定龙虎山作为道教的肇基之地。杨明德教授指出:丹霞景区的宗教文化、摩崖书画石刻文化、寺庙建筑文化、墓葬文化、以至附会文化,其产生、形成和发展总是与丹霞景观自然属性联系在一起,这些文化景观反过来又融合渗透到了丹霞地貌自然景观中,并赋予了景观特有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景观高度的“天人合一”的特色,因此保护龙虎山自然景观不仅仅是保护它的自然风光,更是保护它所承载(融入)的道教文化,这是龙虎山自然景观保护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2.上清古镇保护。上清镇是龙虎山道教宫观府第的主要所在地。保护上清镇不仅是保护宫观府第,更是保护道教依托的社区和人文环境。上清镇的保护,一是保护它具有特色的空间环境(结构);二是保护传统民居建筑特色;三是保护别具一格的古代水系;四是保护并弘扬古镇文化。保护坚持以“点”(宫观府第、历史文物)为基础,以“线”(水系、历史街道)为纽带,以“面”(历史街区)为突破口,以“镇”保护为终极目标,强调历史真实性、风格完整性、生活延续性和人文自然融合性相统一。

3.服务社区,服务民众,处理好百姓进香和宫观旅游之间的关系。社区和广大民众是道教文化得以延续和生存的社会基础。在民间,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对福、禄、寿、财等等利益的欲望与渴求,仍在通过烧香、许愿、布施等等途径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慰藉。而这一切正是道教应该做、可以做、必须做的事情。

为此必须改变观念,将服务大众百姓放在第一位,不要只看到游客口袋里的钱,而舍本求末,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国内外不少寺庙、道观,不但不收门票,还提供免费的导游和咨询服务,看似少收了门票,实际上吸引了游客、扩大了影响,收入反而大大增加。

4.扩大对外合作,提升景区开发与保护水平。龙虎山,顾名思义,就是藏龙卧虎之地。水浒开篇“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蔚误走妖魔”的镇妖井就在上清宫伏魔之殿中,吸引着游客都想看看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是怎样从井里冲将出来,变成梁山一百零八将搅得天下大乱的。依托名著效应,以水浒为纽带和“水泊梁山”的合作将是龙虎山旅游业可以做大做强的好题材。

“和平、发展、健康”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旋律,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这就为龙虎山养生保健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坚实的基础。依托龙虎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养生文化,联合打造独具中华特色的养生度假胜地大有作为。

“天下道教是一家”。以弘道扬法为纽带,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国内著名道教胜地、宫观的合作。境外合作主要是华人圈的合作。和香港、台湾道教界的合作应做为重点。宗教应在加强海峡两岸合作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5.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体系。

(1)政府主导。增强政府的责任感,将保护文化遗产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保护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2)制定龙虎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条例和保护规划。(3)建立文化遗产展示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4)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5)建立保护资金(经费)的筹措、管理和使用机制(制度)。(6)建立龙虎山文化生态保护区。2007年文化部开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的试点工作,龙虎山应积极争取申报。

(7)建立文化遗产分级保护制度,努力提高保护等级。目前龙虎山文化遗产保护级别偏低,没有一项列入国家和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为此应积极申报,提高保护级别。(8)开展文化遗产日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国内外活动。(9)建设好龙虎山道教网,利用网络现代化信息技术,扩展和保护道教文化网络空间。

(10)建立中国道教文化研究院和龙虎山道教文化博物馆。(11)建立文化遗产的媒体宣传、报导机制。(12)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培训机制。

三,龙虎山道教文化的旅游价值

近些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休闲旅游、追求精神享受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外开放的扩大,许多海外游人纷纷到中国旅游观光。他们除了欣赏享受自然风景的优美外,游览人文景观、感受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也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而道教名胜旅游便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道教是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的传统宗教,迄今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民族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北京白云观是道教全真龙门祖庭,誉为“天下第一丛林”,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至。那么道教这一人文景观有哪些旅游价值? 本文仅以北京白云观为例,试作探讨。

一、独特的宗教义理给人以智慧和启迪

道教以追求长生久视、重生恶死为核心信仰,以尊道贵德为根本义理,崇尚自然,教人无为不争,淡泊名利,主张清心寡欲,致中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社会人伦道德方面,奉行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苦己利人;在处世方面,和光同尘,事过境迁,心不着物,功成身退。这些独特的义理所包含的道教智慧,对于拯救现代社会之流弊,纠正现代文明之误区,大有裨益,对于生活在物质文明发达、充满激烈竞争时代的人们,无疑有很大的意义。

二、容人个性

一个人有个性,并不是坏事,比有任性好,容人个性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能够接纳各种不同性格的人。这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处世艺术。当今是科学进步,人才辈出的社会,大千世界人才多,个性鲜明,棱角分明,加之改革 开放思想多元化,民主、自由人人向往,直接影响庙中道众。在这种形势下,庙中应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如庙中的管理、道教文化研究、道教音乐、道教武术、道教经韵、医术与针灸、易经研究、绘画与书法等传授与研

究。在广招人才的同时,对道众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尽其能,共同团结在一个祥和的气氛之中,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奋进。

我们身处涂山禹王宫,虽说道众不多,真正团结一致,为庙中服务,是很不容易的。当然真心修道者也不乏其人。从长远来说,庙中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它能体现住持与道众双方的意愿。人际关系(师徒关系、道友关系) ,是一种互动关系,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对周围的人来讲,既是一种反映性结果,又是一种触发性刺激。住持和管委会一班人,应该虚怀若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让自身的良好的品德去影响和带动他们。对禹王宫来说,是聚集群体之处,由于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矛盾在某种情况下,处理不当,可能会被激化,表现为当面顶撞或背后辱骂。此时庙中领导班子应有宽容人的度量和平等待人的态度,待了解情况后,再与对方交换意见,帮助对方找出并认识自已的错误所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对方被你宽容豁达的品德所感动。如果对情况不明时就施压,不讲一点领导艺术和策略,势必会出现抵牛现象,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因此,要求庙中领导班子与道众均应珍惜相聚之缘分,努力学习,扩大知识面,加快个人修养,提高个人素质,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禹王宫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启迪:过分物质追求和享受会使人陷入精神失落,过分掠夺自然资源,会受到自然无情的惩罚。徜徉在白云观内,除了清静、庄重、肃穆的宗教气氛,还使人感到独特的道家文化气息。无论是仔细品味楹联“一枕黄粱点破千秋大梦,九转丹诀炼就万劫真仙”、“有德斯福招财纳珍自来驻,不义岂昌财官利市求也无”,还是虔诚拜读《道教格言》、《清静经》、《悟真篇》、《劝善书导读》、《太上感应篇》等道书,抑或是感叹石刻碑文上《道德经》寓意丰富精湛,都是一种异乎寻常的精神享受,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因为这些无一不反映了道教的义理,闪烁着东方文化智慧的光芒。

二、独特的道教文物,给人以丰富知识和美的享受。

游历白云观,你会叹服“天下第一丛林”名不虚传,惊诧道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和地位:众多的道教珍贵文物便是明证。照壁上“万古长春”四个绿色琉璃大字,系宋末元初大书法家赵孟之作,字体遒劲有力,令人赞叹;山门上悬挂的“敕建白云观”匾额,乃明朝英宗皇帝所赐;玉皇殿内的“百寿幡”传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所留;玉皇殿前的两座碑,其碑文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字迹遒劲流畅,刚中带柔;老律堂内正中悬挂的“琅简真庭”金匾乃清康熙帝的御笔,道出了康熙帝曾在白云观受方便戒的历史;邱祖殿内摆放的一古树根雕刻而成的“瘿钵”,为清雍正皇帝所赐,为观内道士到皇宫化缘的信物;殿内所挂的梅化篆字《道德经》碑帖,为元代大书法家高 手书,劲力苍古,风韵独特,“近看是字,远看是花”给人以朵朵梅花之感;四御殿前院中的鎏金铜鼎炉,为明嘉靖年间 铸造,造型浑厚,周身雕铸着精美的云龙,首尾相连,不失为工艺精品。原在陈列室中的汉白玉老子石刻像,造型独特,传为唐代作品,似乎是盛唐皇室崇信道教的佐证;观内保存的汉瓦,上书“长乐未央”、“长生无极”篆字,表达了道家追求自由快乐、生命永恒的意旨。而“元太祖成吉思汗皇帝召邱神仙手诏”,让人钦佩邱处机敬天爱民的“真功真行”。祠堂内墙壁赵孟书《道德经》、《阴符经》石刻,与老子石刻像、明《正统道藏》被誉为白云观的镇观三宝。这些弥足珍贵的文物,述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展现一幅又一幅历史的画卷,其中的书法、绘画、艺术精品,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领略到道教艺术的久远历史和辉煌成就。

三、独特的建筑风格,使人感受到自然之美。

走近白云观,仰望气势恢宏的照壁、牌楼,使人肃然起敬。进入观内,你会被层次严谨、结构精巧、自然流畅的建筑风格所吸引,顿觉如离世俗,已登仙界。观内殿堂青砖灰瓦,表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的主张,朴素无华使人感觉亲切舒畅。整个院落分四个部分:中路、东路、西路、后花园。每个部分皆为四合院格局,这对多住在高楼大厦的现代人来说,提供了一次感悟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亲近自然的机会。更为称道的是后花园的建筑布局:退居楼在观内最高,位居西北之位,可以起到防止风沙侵袭、藏风聚气的妙用,这显示了道教运用风水学原理注重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园内蜿蜒曲折的回廊,连接戒台,漫步其间,面对三座寓意为道教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的人造石山,使人遐想仙界的美妙逍遥;而凝望戒台上“致中和”三字,又仿佛看到了道教徒为求长生而勤修苦炼。

四、独特的道教礼仪,使人感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参观殿堂时,看到老道长身着道服、胡须飘逸,慈祥端坐;或在老律堂聆听悠扬脱俗的诵经声,会使人有一种走进世外桃源的感觉。的确,道教的礼仪来源于中国的传统古礼仪,堪称全面继承民族礼节的典范,如敬神祭祖的跪叩,见面抱拳作揖,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形式。今天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在春节时互致新春快乐,仍乃拱手抱拳礼,可

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在海外华人中的继承。从服饰看,道教徒满发大领衣、高筒白布袜,宛若古典剧装,其实这种装束是华夏民族固有装束,是从唐代一直流传下来。正式道装皆为青蓝色,是沿袭传统文化五行、五方、五色说和道教“贵生”思想演化形成的。东方属青色,为青阳之气,东方主生,在四季中主春,春天万物发生;东方也是道教信仰中的神仙居住之地,是道教向往的归宿之所。而道教徒蓄发留须,也表明了道教徒“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若有幸欣赏道教音乐,体会那气质悠静典雅的浓厚殿堂气息,使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

五、独特的传说典故和民俗,贴近生活,能够吸引游人,增加游趣。

北京白云观因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使得与民俗风情紧密相联。白云观庙会是京城历史上几大庙会之一。近十多年,为丰富人民的节日文化生活,每年春节观内都举办民俗文化庙会,那些贴近生活,能满足人的 精神需要的传说、民俗吸引着海内外八方来客。“铁打的白云观,三猴不见面”是最能引起游客兴趣的传说。所谓“铁打的白云观”,指山门上悬挂的“敕建白云观”匾额,是明英宗皇帝所赐,系生铁铸造,寓意白云观道场永存,香火永盛;“三猴不见面”,乃是明朝重修白云观时,在观内不同地方隐藏三个大小不同的石猴,游客信士诚心找到并抚摸,其便可“时来运转”,吉祥平安。因此,时至今日,每年春节白云观庙会期间,游客信士排队摸石猴,其场面颇为壮观。“窝风桥打金钱眼”,是白云观民俗活动的又一特色。窝风桥是山门后的旱桥,为纪念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祖师在甘河桥遇异人授以修炼真诀,进而得道成真而建。桥下两侧各悬挂一枚古代铜钱模型,上铸“钟响福兆”四字,钱孔内悬一小铜钟,人们向钱孔内投掷铜钱,击响铜钟,则为吉利福兆。如是,每年庙会,这里成为最热闹之处,钟声、笑声汇成欢乐的海洋。“燕九节”会神仙是老北京民间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九是邱祖圣诞,正月十八各路神仙皆下界为邱祖祝寿,仙真们或化为乞丐,或化为游人,香客游人有缘见到则获福无量,所以,老北京有每年正月十

八、十九来白云观会神仙之说,取“燕京”、“十九”合称“燕九节”。老北京每年正月初

七、初八到元辰殿礼祀本命元辰之神,祈求一年平安顺遂,称之为“拜顺星”,是白云观流传至今的又一游人参与众多的民俗活动。总之,道教重视生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主张,保留华夏民族文化的遗风,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的特色,众多的洞天福地、宫观胜景,成为人文景观旅游的重要资源,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价值,必将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发展 我国旅游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四,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发展的蓝图展望

推荐第2篇:龙虎山

龙虎山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全市总面积3554平方千米, 人口120万.,辖贵溪市、余江县、月湖区和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鹰潭是在1979年设市,1983年升为省辖市。鹰潭原属于贵溪下管辖的一个县,县内有个深潭,在深潭顶端常有老鹰盘旋而取名为鹰潭。市树为樟树,市花为月季花。鹰潭是江南重要的交通枢纽。浙赣、皖赣、鹰厦三条铁路干线在鹰潭纵横交汇,贯通大江南北;20

6、320国道和311高速公路(沪瑞高速)横贯全境,迎来送往四方宾朋。因此,鹰潭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说。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途中,经过鹰潭火车站时,下车与鹰潭市领导交谈,小平指出:“鹰潭是个好口子!”可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鹰潭是中国新兴的铜业,被誉为“中国铜都”,有亚洲最大的铜冶炼基地。同时,鹰潭的眼镜业也是很出名的。鹰潭是新兴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最有名的要数龙虎山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区南郊二十公里处,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10年7月,龙虎山和龟峰一起被成功地申请为世界自然遗产地,这样一来我们江西就有了两个世界自然遗产了。整个区面积200平方公里,素有“神仙所都”、“人间福地”之誉。它有三绝:道教文化,丹霞地貌,悬棺表演。中国古典名著《水浒》第一回就以生动的文字描写过这里的景色。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来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故改名为龙虎山。之后,张道陵精诚修道,创立了道教。道教天师在这里承袭了63代,历1900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道教,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张(张天师)之称。龙虎山景点主要有:仙水岩,上清宫,正一观,天师府等。

我们今天的游览行程是这样的,先乘坐小火车游览路途景观。在小火车上有景区讲解员为我们做专业介绍。我们中途不停,在终点站下。之后,乘四五十分钟的竹筏观看芦溪河两岸的美景。乘竹筏大家要小心别把鞋弄湿了,以防万一,如果有农夫卖鞋套的就可以买些。另外,坐竹筏时我们得把救生衣穿上。芦溪河发源于武夷山脉的原始森林,在鹰潭市余江县境内注入信江,再由信江注入鄱阳湖。总长286公里,流经景区43公里。在竹筏上可观看被当地人俗称为“十不得”景,如:“云锦披不得”、“蘑菇采不得”、“玉梳梳不得”、丹勺盛不得”、“仙女献花配不得”、“尼姑背和尚走不得”等。此外,我们还可看到龙虎山有名的无蚊村。并且,在崖壁上我们可以看到著名的悬棺。竹筏后,要走一小段的山路,我们先吃饭,再返回观看(10:00,14:00,16:00)的悬棺表演。然后再游览其他景点。在龙虎山,有三道名菜,分别是天师豆腐,板栗烧鸡,芦溪鱼。等会,我们可以尝尝。(叮嘱老板要有这三道菜)

五斗米道的发祥之地——正一观

鲁迅先生说的好:中国根底全在道教。而中国道教发祥地就在龙虎山麓的正一观原址。 第四代天师张盛回龙虎山,为祭祀祖天师而兴建起“祖天师庙”,“天师庙”也几经修葺,名称也多次更改,明嘉靖时改为“正一观”至今。现在的“正一观”,是在原址按宋代建筑风格重建,并吸收了明、清时的一些合理建制和艺术特点,整个建筑灰瓦白墙,古朴典雅,气势雄伟,仙骨傲然。

华夏唯一的仙家府地——天师府

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和祭神的地方,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建筑群,作为道教领袖的私第园林,在中国绝无仅有。

中国道教的神仙都会——上清宫

上清宫是历代天师阐教演法、授录传度和历代高道修身养性之所,素有“道教总会”、“神仙所都”、“百神受职之所”的美誉,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108将就诞生于此。现在的上清宫,巍峨壮观,庄严肃穆。

推荐第3篇:龙虎山导游词

龙虎山导游词

各位亲爱的团友: 欢迎你们来到国家风景名胜区——龙虎山游览。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是道教的发祥地,在1988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全景区面积有200多平方公里。它的原名为云锦山,后来因为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云锦山下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因此而改名为龙虎山。

人人都说我们龙虎山有三绝,一绝是:进道都仙府,溯道教之源。所谓道都仙府就是我们要去的上清天师府。天师府坐落在上清古镇的中部,在宋朝时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六年(1319年)迁至上清长庆里,就是现在的天师府了。是历代天师起居饮食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天师的家。天师府现以被例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开放的宫观之一。在我们龙虎山道教最顶盛的时期,在上清镇共建有十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其中有三座最为出名,第一个是上清宫,相信大家都知道水浒中的一百零八将就是出自上清宫的镇妖井中。上清宫位于上清古镇的东面距天师府约二华里,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宫殿,它不仅居江南道教宫观之冠,而且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是历代天师阐教演法、传道授箓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正一道高道修真养性的阆苑。也就是天师的办公室。在它规模最大时曾建有二宫、十二殿、二十四院。但最可惜的是这个宏伟建筑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因几个乞丐在长廓下烤火一不小心被一场大火给烧毁了。本来一些海内外的道徒都想集资重建上清宫,但我们的鹰夏铁路线又下好从中穿插而过,所以已经根本无法修复了,所以我们现在只能从天师府所保存着的上清宫沙盘图中一瞩上清宫的宏伟了。另一个建筑是正一观,正一观是历代天师收学徒的地方,说通俗些就是天师的学堂。

龙虎山的二绝是“丹山碧水”。 龙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体经过自然界长年的风化剥蚀及造山运动的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峰峦岩窟,奇山怪石;穿过景区的泸溪河又像一条玉带,把两岸99峰、24岩、108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10大美景串连在一起,山因水活,水因山媚,构成了一幅巨大的丹山依碧水的秀丽画卷,自然景色极为壮观。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就此曾留下千古名句:“一条漳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王安石在游览中,也曾即兴赋诗一首:“湾湾苔径引青松,苍石坛高进晚风;方响乱敲云影里,琵琶高映水声中”。从上清乘竹筏漂流而下,可欣赏两岸秀丽的山峰、郁郁葱葱的竹林,可看到祖天师张道陵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的龙虎山,更可观溪中引吭高歌的鸭群、溪岸挥着棒槌洗衣浣沙的村姑。一边看着两岸秀丽的风景,听着动人的传说,坐在小小的竹筏上,这种移步成画的感觉让您不得不惊叹:泸溪河不是漓江,但更胜漓江„„

景区内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战国崖墓群,是龙虎山的又一绝景。崖墓群镶嵌在陡峭的石壁上,犹如陈列在巨大的历史长廊中的文化珍品。岩洞棋布,高低错落,不可胜数,遥望淡黄色的棺木和垫底泥砖,历历在目。然而,墓中所葬何人,为何要葬在悬崖绝壁之上,硕大的棺木如何放置入内等一系列问题,至今无人完整准确解答,已成“千古之谜”,令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为它皓道穷经,求其真解。1989年上海同济大学陆敬严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在龙虎山仙水岩,采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的绞车、滑轮、绳索等,进行了崖棺吊装试验,一次成功,对于“如何安放”便有了一个说法。现在每天在龙虎山仙水岩都有这样的表演,

由当地以采药为生的同胞五兄弟向游人展示下索、起吊、入穴的全过程,令人惊叹不已。

观赏完我们龙虎山的各种精华景区,大家应该累了也饿了吧!让我们一起在这家依山伴水的小酒楼坐下,尝尝龙虎山当地有名三大名菜吧!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而清水中有鱼,这鱼一定是特别鲜嫩。泸溪河里的鱼就是如此。泸溪河发源于崇峻岭之中,一路穿山过峡,卵石河床,毫无污染,清澈见底,所以河中盛产的鯶鱼、鲑鱼、黄角鱼肉嫩味甘,没有泥腥味,特别好吃,故“泸溪活鱼”成为当地的名菜.大家尝尝看是不是味道特别?

龙虎山出产的天师板栗,个大香甜,淀粉丰富,是历代天师特别喜爱的果品和滋补品,素有“人间仙果”之称。而这钵天师板栗与当地农家喂养的土鸡相配,在文火中慢慢地烧出来的“天师板栗烧土鸡”,油光发亮,清香思溢,是这里很有名的美味佳肴.这道菜的形成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说是有一次天师在家宴请宾 客,家厨用一般的烹调方式制作,当厨师配好料,将鸡块装入砂钵放炉灶上烧制时, 天师的儿子乘厨师不注意,调皮地将正吃的去了壳的板栗放入砂钵内。烧熟后,整 钵端上了桌,拿掉钵盖后,一股清香扑鼻,只见鸡块色泽淡黄,栗香酥烂,客人一品 尝赞不绝口,天师也欣然得意。席后,命家厨进一步改进,使之成为安宴中必备的 菜。而且,这道菜可以滋阴补阳,健脾益肾,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上清豆腐是龙虎山另一道有名的菜,制作豆腐在上清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镇上仍是作坊林立。这里的豆腐因水质好,加上传统的手工工艺十分地道,过滤精细,含水适度,具有白、嫩、香、滑的特点,无论是煎、炸、煮、炖、焖、凉拦,都清香鲜美,柔滑润喉,说起上清豆腐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在上清镇建镇前的西晋永嘉年间,当地有一户农家,小两口勤俭持家且感情甚笃。丈夫早晨下地前,妻子常将黄豆腐磨成豆浆放些盐给丈夫充饥。有一次妻子要回娘家,就多磨了一些,将剩余的装入一个坛子里盖上以备丈夫第二天吃。可丈夫第二天下地时却忘了吃。妻子回家时,见坛了里的豆浆结成了块,硬要丈夫尝尝。丈夫为说:“你这不是在逗我吗?”没办法只好用勺子舀出一块尝尝,觉得味道很好,接着一口气吃完了,赞叹道:“太好吃了!”妻子打趣地说,“不是我逗你,你有这口福吗?”丈夫一高兴说:“那就管这结冻的‘豆浆’叫‘逗夫’吧!”后来夫妻俩便天天做起了“逗夫”当菜吃。妻子把“逗夫”的做法传授给邻里,经过不断改进,便有了今天的上清豆腐。

观赏完美景,品尝完美食,太阳也已快落山了,我们也应该踏上归途了。相信这里的景,这里的食和这里的风土人情都给大家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让我们留下更多的期待相约在下次的龙虎山之旅吧!

推荐第4篇:发言稿龙虎山景区

规划高位引领 保护开发并重 全力推进龙虎山景区旅游跨越发展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正确指导下,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在2013年取得了住建部执法检查优秀等级的好成绩。在鹰潭市委、市政的具体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旅游强省战略,围绕旅游产业总体布局,通过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实现开发与保护齐头并进,眼于科学发展、进位赶超、实现跨越,努力将景区打造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集丹霞山水观光、道教文化体验、康体养生度假、乡村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经典旅游景区和综合型旅游目的地。

一、深化制度建设,推进体制改革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鹰潭市西南郊,是国务院于1988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220平方公里,下辖两镇一场,人口约4万人。

自成立以来,我们通过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积极探索改革方式方法,几经曲折,终于在改革的过程中坚实的迈出了一大步。根据2013年景区“三定方案”,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党委、管委会通过合并部分党群部门和区直单位,将以前的32个职能局(部、室)精简到了现在的16个的,并依

法对财政、规划、建设、土地、农业、林业、民政、社会和文物等方面的工作,实施了统一管理的行政行为;同时为了有效管理景区旅游开发,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成立了市属国有独资的江西龙虎山旅游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对景区旅游进行“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目前已形成了“小政府、大集团”的旅游管理构架,进一步推进了政企分开。

二、加快规划编制,严格项目审批

2010年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以来,龙虎山景区的规划有了长足进展,根据要求修编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于2013年5月9日由国务院批准;《总规》中七大景区和两个接待中心的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也全面铺开,目前已由住建部批准三个,两个已通过部级联审,两个已完成规划成果编制,今年将开展剩余两个景区的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全面的详细规划编制,可以有效的控制景区的各类开发建设,以此达到先保护后开发的目的。

规划体系建设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打下良好基础,为龙虎山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我们始终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实施要求,严格落实各个项目的上报审批工作。在景区内所有实施的建设项目选址和设计方案经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审核后,再按要求上报江西省住建厅审批,根据省厅批准的结果,严格执行“一书两

证”管理制度,使得各项建设活动都能纳入有效的监管。2013年度开工建设的五个项目都严格按照审批程序上报了省住建厅,并严格按照住建厅的选址批复要求进行监督管理,做到项目选址全覆盖。

三、加强资源保护,构筑和谐景区 风景名胜资源是景区的命脉,景区管委会非常重视资源保护工作。通过全面落实景观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地质遗迹(景观)等方面的保护工作,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保护性措施。

(一)信息监管系统建设。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已完成了信息监管系统的建设,并一直安排专人进行维护和数据上报工作,同时对遥感监测中发现的异常变化斑点进行了认真核查,及时掌握违规建设行为信息。 (二)数控中心建设。在景区游客中心三楼设置了数控中心,主要负责对景区游览状况、水文大气环境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特别是在黄金周时段,数字化的调度中心可以有效缓解瞬时游览高峰对景区环境的破坏。

(三)监测站点建设。依据“申遗保护规划”要求,在各景区内建立了一系列管理监测站点,对景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野生动植物、水文大气环境以及游客容量实地进行监测管理。

四、创新管理手段,打造一流景区

2012年4月27日,龙虎山风景区被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这是龙虎山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后获得的又一殊荣。这些荣誉我们一直坚持“拿得下、守得住”的原则,通过各种手段加强自身内功修炼,积极创新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景区品质。

(一)详细划分环境卫生管理片区。对整个景区实行分区管理,落实责任相关单位,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环境维护。

(二)注重旅游安全隐患排查。景区通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旅游安全排查机制,近几年来没有发生一次重大旅游安全事故。

(三)建立应急预案制度,合理引导旅游。特别是在五

一、十一等黄金周期间,局部热门景点超出了规定的日环境容量数量,景区根据相关要求启动了应急预案,将部分游客引导至尚未达到环境容量的景区和景点,有效缓解了热门景区景点的环境压力,对过热景区景点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使整个景区游览活动井然有序。

五、突出形象宣传,提升景区知名度

(一)规范各类标示标牌。龙虎山景区制定了《标识、标牌管理制度规范》,根据《规范》在各种公开场合均使用规范化的标牌徽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

“国家地质公园”的名称和标牌都严格按照标准制作和宣传,为龙虎山的宣传制定了一套规范的名片。

(二)大力宣传景区品牌。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报道认真做好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形象宣传工作。一是通过央视、主流报纸、知名网络等媒体进行扩大知名度的宣传工作;二是通过在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设立营销经理的模式进行营销宣传工作;三是在全省范围高速及国道沿线设立广告宣传栏形式扩大龙虎山景区影响力;四是通过对景区居民和游客印发宣传单形式,对景区的保护与开发情况进行宣传。 通过各种宣传策略,将我们建设的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集丹霞山水观光、道教文化体验、康体养生度假、乡村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经典旅游景区和综合型旅游目的地这一“景区梦”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龙虎山、走进龙虎山。 谢谢大家!

二〇一四年元月十三日

推荐第5篇:作文 龙虎山一日游

[作文 龙虎山一日游] 今天是10月2日,虽说昨天一路颠簸之后有些疲劳,但经过昨晚的好好休整,我已精神抖擞,准备好进行今天的战斗游龙虎山,作文 龙虎山一日游。一大早,外婆、姑姑、妈妈、我和毛伯伯全家一行七人兴致勃勃地到达了龙虎山景区。导游向我们介绍说龙虎山是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分为仙岩和水岩两部分,今年8月已经成为中国第8个世界自然遗产景观。我们决定先游仙岩天师府和上清宫,再游水岩泸溪河。

走进天师府,我才知道,这里原来是道教鼻祖天师张道陵的住处,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最前面的大门旁有两根柱子,它们各写有一行字,为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再顺着长廊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七棵粗壮的大树。这些树都是樟树,它们像是胡乱种植的,又像是有人精心栽种的。后来,我知道了,它们是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的。被樟树包围着的,是一块石碑。这块石碑由龙的第九个儿子驮着,上面本来刻着一些字的,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它遭到了损坏,上面的字变得模糊不清了,碑身也裂成一块一块的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也是用铁片加固的。看到文物成了这个样子,我的心里不免添上了几分悲哀。

游完了天师府,我们来到了上清宫。大门正上方,大上清宫四个字显得特别显眼,小学五年级作文《作文 龙虎山一日游》。 ◆分享好文◆一进门,地上的一张太极图吸引了我。导游介绍说:这太极图被八卦图所包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就拿小朋友来说,考第一不能骄傲,一骄傲,就从象征着好的白色部分滑向象征着不好的黑色部分了;而在你临近绝望之时,不要灰心,因为黑色中也是有一点点白色的,只要有信心,肯定可以走向白色部分的。啊,没想到,一张太极图也蕴含着这么深的道理呀!

不知不觉已经是中午了,我们美美地享用了当地的特色饭菜,接着又来到了水岩景区游船看山。随着木船缓缓地行驶在泸溪河上,我们看到了两岸许多千姿百态的山峰,有的像人猿、有的像彩莲、有的像仙桃和仙女&&个个都形态各异、造型逼真。导游向我们介绍着每个奇峰隐含着的奇妙传说,听起来活灵活现、令人回味无穷。

进入到仙水岩风景区时,我们发现河两岸的崖壁有许多洞穴,形态各异,高低不一,里面堆放的古棺木清晰可见。这些崖墓让我们惊叹不已。听说三点半有一场升棺表演,据说是模仿古人怎样把棺木放进高高的、陡峭的山洞里面防止动物袭击,很值得一看。我们便充满好奇地等待表演开始。喔,表演开始了!原来把棺木拉上山顶是采用定滑轮的原理啊。可是,在物资和技术落后的古代,棺木是如何被安放进高高的崖壁洞穴中呢?据说一直没有找到合理的答案。古人的智慧真是令我们佩服。回来的路上,姑姑笑着说:七人看‘升棺’,回去都‘升官’!

这一次美妙又神奇的龙虎山之旅真是精彩啊,不知下一次要去的井冈山是否也这么有趣?

五年级:1003152730

推荐第6篇:江西龙虎山导游词

江西龙虎山导游词

(来源:同程网)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是道教的发祥地,在1988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全景区面积有200多平方公里。它的原名为云锦山后来因为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云锦山下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因此而改名为龙虎山。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等。在这些宗教当中只有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源远流长在五千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道家。最早轩辕黄帝曾在肃州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居崆峒山,授黄帝自然之经是为道家传道之始。到了东汉后期政治上逐渐形成了外威与宦官两大集团的争权夺利豪强兼并大量的土地、广大的农民喪失了土地后成为流民,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温疫的流行为了求得生存和解脱,唯有求助于鬼神。而统治者见自己的统治地信摇摇欲坠,也只有以迷信来麻弊,这样就为汉末道教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而张道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立了正一道,因为在当时凡是入道者都要交五斗米作为入道的费用所以又称为五斗米道。张陵是留侯张良九世玄孙,他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34年)浙江天目山,7岁时读《道德经》十多遍后就懂得其中的意义;对于天文、地理、河图、洛书、谶纬之书,都能领会它们的奥妙。在他26岁时,二次任江州(四川重庆)县令,后来辞官退隐北邙山(河南洛阳县境),修炼三年。【后来朝延征为博士,他称病不起。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和帝听说他是得道之人,以三品印绶,驷马车等征为太博。后封冀县候三诏不就”。】在他57岁时携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登乐平雩子峰,溯信江入贵溪云锦山炼“九天神丹”。丹成后又在西佩源壁鲁洞得神虎秘文。顺帝年间,张陵已高龄90余岁,闻四川巴蜀一代闹温役,于是就带着弟子入蜀。张陵入蜀后,居鹤鸣山(亦名鹄鸣山,在四川崇庆县境),继续收徒设教,建立道教基层组织等活动。

人人都说我们龙虎山有三绝,一绝是:进道都仙府,溯道教之源。所谓道都仙府就是我们要去的上清天师府。在我们龙虎山道教最顶盛的时期,在上清镇共建有十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其中有三座最为出名,第一个是上清宫,相信大家都知道水浒中的一百零八将就是出自上清宫的镇妖井中。上清宫位于上清古镇的东面距天师府约二华里,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宫殿,它不仅居江南道教宫观之冠,而且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是历代天师阐教演法、传道授箓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正一道高道修真养性的阆苑。也就是天师的办公室。在它规模最大时曾建有二宫、十二殿、二十四院。但最可惜的是这个宏伟建筑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因几个乞丐在长廓下烤火一不小心被一场大火给烧毁了。本来一些海内外的道徒都想集资重建上清宫,但我们的鹰夏铁路线又下好从中穿插而过,所以已经根本无法修复了,所以我们现在只能从天师府所保存着的上清宫沙盘图中一瞩上清宫的宏伟了。另一个建筑是正一观,正一观是历代天师收学徒的地方,说通俗些就是天师的学堂。天师府坐落在上清古镇的中部,在宋朝时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六年(1319年)迁至上清长庆里,就是现在的天师府了。是历代天师起居饮食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天师的家。

天师府现以被例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开放的宫观之一。

龙虎山的二绝是“丹山碧水”。丹山碧水中山指的是龙虎山的99山峰、24岩石。它们属于点形的丹霞地貌。大多不高约在50米——200米之间,最高的也只有800多米。这些山石形成大约在一亿二千万年前的晚白垩至八千万年前的第三纪。当时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红色砂砾石不断的下沉与海底的泥页岩、鹅卵石交结而成大小不一的赤石岩群。在赤石岩层形成后,发生了造山运动,即喜马拉雅山运动。使赤石岩群发生平缓皱和断裂,以后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使断块垂直升降。岩层断裂发育由于是不同岩层,抵抗风化的强度不同,长期受地表水侵蚀作用,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的强烈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今日的峡谷、峭壁。而丹山碧水中的水指的是素有“小漓江”之称的泸溪河。清辙秀丽、婀娜多姿的泸溪河,发源于福建的光泽县,经过龙虎山流入信江最后注入潘阳湖。全长286公里。它由南向北把整个龙虎山的景点串成一体,我们今天所乘的船筏联游大约十几里地是龙虎山的精华景点所在,很多游客都说不游芦溪河就不算到了龙虎山,其实这一点也不夸张,芦溪河不是漓江却胜似漓江,它以溪水清澈,风景秀丽而著称。一边看着两岸秀丽的风景,听着动人的传说,坐在小小的竹筏上,这种移步成画的感觉真的是非常的浪漫。

龙虎山的三绝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仿春秋古吊,探崖墓之奇”。在我国各地都分部着或多或少的崖墓,但据考古学家验证我们龙虎山的崖墓是最据考古价值、历史最悠久的。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当时的古越人非常信奉太阳神,所以他们认为,把祖先葬得越高,升天就越快,离太阳神也越近,对他们的祖先也就越尊敬。龙虎山的崖墓分为:单洞单葬、单洞双葬、单洞群葬。在我们的羞女岩景区内有一个“崖墓探奇亭”,站在这个亭子上可以看到龙虎山最大的崖墓群,它是古越人的家族葬,共有十三口棺木,其中最大的一口约有3.9米长,是家族中最年长的一位。

等会儿我们游览龙虎山的时候将会看到一场精彩的悬棺表演,这个演示方法是上海同济大学机械系的陆敬严教授经多年研究而发现的最有可能的悬吊办法。这场表演需要五个人来完成,是由当地的李氏五兄弟来表演的,先由一位提前半小时,从后山登入半山腰,然后利用定滑轮原理,将棺木吊入洞中。他们的表演加入很多杂技动作,下面的掌声越热烈,他们的表演就越精彩。

但在龙虎山的九十九座山峰中,有一座叫倒挂金钟的山峰是唯一 一座无法靠人力攀援的山峰,但在这座山峰的中央也有崖墓,至今仍未有人想出古人是怎样把棺木吊上去的,以至于我们鹰潭市旅游局悬赏三十万,鼓励有识之士来解开这一千古之迷。

推荐第7篇:龙虎山旅行社报价

龙虎山旅行社报价-推荐九江市海外旅行社

江西东邻浙江、福建,南嵌广东,西连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西省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地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应天山)一支脉西行所致。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

全国各地旅游防骗小贴士:

1.不要在郑州黄河游览区骑马。

2.不要到恒山算命。

3.不要随旅游团环游青海湖。

4.不要买神农架的土特产。

5.不要在敦煌的夜市吃地摊饭。

6.不要在花果山的海鲜一条街吃饭。

7.不要随导游逛清明上河园。

8.不要在南京做“免费美容”。(先做一半,另一半要钱)

9.不要在上海滩让人给你照数码像。

10.不要买“便宜票”看黄果树大瀑布。

九江海外国际旅行社地处魅力旅游城市九江,主要经营为各地来九江和江西地区旅游的游人提供食、住、行、游、购等一条龙旅游服务。旅行社运作了8年的地接,与当地景区、宾馆、客运等旅游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拥有自己的宾馆、酒店和高素质、敬业的导游队伍!九江海外国际旅行社是九江市十佳旅行社之一,是重合同、守信用的旅行社!

九江海外国际旅行社是经江西旅游局批准,当地工商局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交纳质量保证金和旅行社责任保险金的企业,成立于2005年,办公地点在九江市长虹大道七星大厦。拥有现代办公通讯设施,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和优秀导游队伍。企业法人代表王仲文总经理,本着“优质高效,开拓创新,信誉第一,顾客至上”的理念,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公司为广大客户承办商务、旅游、学习考察和旅途中转并热忱提供食、宿、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推荐第8篇:龙虎山导游词介绍

导游词其实就是导游对景色的解说词,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龙虎山导游词介绍,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龙虎山导游词介绍

各位朋友: 欢迎你们来到国家风景名胜区——龙虎山游览。

龙虎山坐落在贵溪县上清镇附近。龙虎山有六大景区,仙水岩景区是六大景区之一。仙水岩风景区主要特点是碧水丹山的山水文化、华夏一绝的崖墓群和永远纯朴的古越民族文化。 今天,大家是水上游览,将欣赏到碧绿的泸溪河,欣赏到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十不得”的十大美景,欣赏到春秋时的崖墓群及仿古“升棺”表演。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仙水岩景区大门。门楼是仿明清时代的牌坊建筑,用料是混凝土仿石结构。门楼高10.15米,宽20米,坐东朝西。

现在,请各位朋友上船,游览的第一项目就是泸溪泛舟。大家乘着古朴的木舟逆水而上,泸溪河水特别的清、美、奇。它发源于福建省光泽县的原始森林区,汇集36股山溪河水一路穿过峡,经云台山、象山、圣井山、上清镇、正一观、仙水岩、马祖岩入信江,进鄱阳湖最后汇入长江。泸溪河全长286公里,在景区流长43公里。 仙水岩美在十景,当地称十景为“十不得”。

“十不得”这个奇怪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据说与《水浒》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有关。传说是:当年洪太尉在上清宫误放的妖魔不止一百零八个,而是一百十八个,其中三十六个是天罡星,七十二个是地罡星,还有十个是人罡星。

天罡、地罡、人罡本都是上夫的星座,有天、地、人三才之称,这一百十八个魔星性情耿直,脾气倔强,经常讽刺嘲笑*香火聚材、赖供果吃喝的神仙,弄得那帮坐享其成的大小尊神很不痛快,纷纷到玉皇大帝前告御状,玉皇大帝也因于、地、人三才多次犯上而耿耿于怀,于是将一百十八魔星发配到龙虎山张天师处。 张天师素闻天、地、人三才法力高招,尤为人罡星,不仅道行高,而且手也巧,他们十人手中有种莲花仙桃的、有纺纱织布的,有巧制木梳和古鼓的,也有炼丹修道的。于是张天师叫天罡、地罡助他驱鬼擒妖,令人罡星依据各自的特长为他效劳。但这一百十八个魔星胆大包天,拒绝张天师命令,尤其是十个人罡星,公然对张天师宣布“十不得”。 玉皇大帝闻之气得暴跳如雷,遂命令各路神仙协助张天师将一百十八个魔星统统打入了镇妖井。被打入镇妖井的十个人罡星至死不屈,吐尽体内元气,自焚而化成了十座形态奇特的山岩——这就是大家将要游览的十大自然景观。

一景:男女相依的夫妻峰,又称“老婆背老公走不得”。《龙虎山志》载“雌雄石,在仙水岩下,两石如人,抵背而立,呼公母石”。(据传雌峰叫志贞,长得聪明貌美,当地一个大财主要娶她当“二房”,志贞不从,乃遭毁家伤夫之难。志贞背起丈夫急逃又被泸溪河所阻。为了救她夫妇出苦海,张天师祭起定身法,将他们化为石,立于河边,相依为命)。

二景:含风不动水中莲,又称“莲花戴不得”仙桃石帝,有一丛石头象莲花瓣绽开,含风不动,相传白莲仙女违犯天条法规与龙虎山农民柳青结婚,玉帝派天兵下凡捉拿。她宁为玉碎也不回天庭,结果附地自焚,落入泸溪河化成了含风不动的水中莲。

三景:形象逼真的仙桃石,又称“仙桃吃不得”。传说仙桃来自皇母娘娘的蟠桃会。当时孙悟空在天宫当一个管马的小官,因没有接到请柬而十分恼怒,大闹天宫,随后隽带酒席上的仙桃迳直朝花果山飞去,飞经龙虎山时,口干舌燥,抓耳挠腮,便从袋中取出一个仙桃咬了口,不料打下了个喷嚏,仙桃跌了下来,化成了仙桃石。

四景:天师炼丹的丹勺岩,又称“丹勺用不得”。

西汉末年,龙虎山有个冬不衣,夏不浴、浑身长绿毛的“绿毛仙”,隐居在碧鲁洞用这把勺子炼丹。东汉年间,玉帝为了支持张道陵到龙虎山炼丹传道,将“绿毛仙”召回天庭,丹勺就留下来给张道陵,这样张道陵的九龙神丹就更灵验了。

五景:红紫斑澜的云锦山,又称“云锦披不得”。《龙虎山志》载,“云锦石在一观下,仙岩上流,崭龙坑立数百余丈,红紫斑澜,照辉溪水,光彩如锦”。传说这是一块披肩布,为七仙女亲手织成,后玉帝急召七仙女回宫,便留下了这件珍贵的纪念品。游遍名山大川的张道陵从翻阳湖上溯至泸溪,见云锦山如此壮美,便住下来,在此结庐炼丹,丹成而龙虎现,云锦山才改为龙虎山。

六景:漩涡翻滚的道堂岩,又称“道堂坐不得”。道堂即道观,据传此石为一只三脚龟所变,张天师要在石顶上建玄武观,三脚龟不肯,将头一伸,道堂倒塌。天师大怒,拔出宝剑镇住**,不准缩回,就成了如今险恶幽深的崖洞。

七景:孤峰独秀的钟鼓石,又称“石鼓敲不得”。传说石鼓原是神鼓,它先投奔张天师,后到龙虎山下择居。

八景:天师试剑的试剑石,又称“剑石试不得”。据传张天师初到龙虎山炼丹,土地爷不肯:“这是我管辖的地方,岂容他人落脚?如何你真的道法通天,且用你的宝剑将此山劈开如何?”“如能劈开怎样?”“我就依了你,让你落户。”天师拔出宝剑念念有词,一剑下去,入石十分,《龙虎山志》载曰:“试剑石,在仙岩隔峰,祖天师试剑于此入石十分,截然两断”。

九景:横溪枕流的玉梳石,又称“玉梳梳不得”。传说它是昆仑山上生长了千年的黄杨木精变的御梳,为皇后娘娘所专用。黄杨木精想下凡,故在皇后梳头时变出一条大蛇,吓得皇后逃命,御梳跌了下来,化为玉梳。

十景:华厦唯一的仙女岩,又称“仙女配不得”。它已经与广东丹霞山阳元石结为秦晋之好,于1995年8月18日举行了“结亲庆典”,成了旷世奇缘,风流佳话。我国著名散文家石英曾作《仙女岩记》立于岩前,称此石为“华厦之唯一,域外更无多”。形容参观者之盛况为“寻根者日夜兼程,膜拜者水陆并进”故称为“天下第一绝景”。

请大家看右边群山——这就是华厦一绝的崖墓群。在这些高崖绝壁上的垒垒洞穴内,散布着数百座崖墓,岩洞大小不一,里面陈放棺木,形式各异,声单洞单葬,也有单洞群葬和联洞群葬。最大的洞内有十几具棺木,安放着一家族几代人,这些崖墓距离水面10至60米,基本朝东,棺木大小不一,大多用巨大的整段楠木制成,形态上有干栏式建筑造型的屋脊棺,圆筒独木的独舟棺,方形棺等。大多数岩洞还安装了封门板,其意不让人看见洞内情况和防止鸟兽进入洞内捣乱,让先人居住在一个安全、舒适的极乐世界。

那么,这些崖墓是如何形成的?硕大的棺木又是如何放进绝壁之中的呢?这是一个让世人难解的千古之迷。为了揭开这一谜底,1978年11月,江西考古工作者开始对仙水岩一带的的崖墓群进行了考古发发掘,共清理崖墓18座,发掘棺木37具,保存完好的人骨架16副,出土陶器、青瓷器、竹木器、纺织品、纺织工具、古乐器等共235件,其中,有由细如发丝的竹丝纺织而成的竹器制品,非常精致,陶器中多为印纹硬陶,也有磨光黑陶、夹砂红陶和原始青瓷,造型非常奇巧,尤其是十三弦和纺织工具物件的出土,为我国的音乐史和纺织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史料。

经文物部门鉴定,龙虎山崖墓是距今26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崖墓,其年代久远,数量之众多,位置之险要,堪称“华厦一绝”。 从考古发掘的陪葬物来看,这些棺木里的主人均为古越族人。“越有百族”,生活在龙虎山一带的,属于干越。他们居住干栏房屋,信奉蛇(龙)图腾,断发纹身,善于用船,鼓食水产一会儿大家可以看到崖墓仿古吊装表演,了解崖墓安放的秘密。

篇2:龙虎山导游词介绍

各位朋友们,欢迎诸位来江西龙虎山参观游览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是道教的发祥地,在1988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全景区面积有200多平方公里。它的原名为云锦山后来因为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云锦山下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因此而改名为龙虎山。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等。在这些宗教当中只有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源远流长在五千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道家。最早轩辕黄帝曾在肃州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居崆峒山,授黄帝自然之经是为道家传道之始。到了东汉后期政治上逐渐形成了外威与宦官两大集团的争权夺利豪强兼并大量的土地、广大的农民喪失了土地后成为流民,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温疫的流行为了求得生存和解脱,唯有求助于鬼神。而统治者见自己的统治地信摇摇欲坠,也只有以迷信来麻弊,这样就为汉末道教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而张道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立了正一道,因为在当时凡是入道者都要交五斗米作为入道的费用所以又称为五斗米道。张陵是留侯张良九世玄孙,他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34年)浙江天目山,7岁时读《道德经》十多遍后就懂得其中的意义;对于天文、地理、河图、洛书、谶纬之书,都能领会它们的奥妙。在他26岁时,二次任江州(四川重庆)县令,后来辞官退隐北邙山(河南洛阳县境),修炼三年。【后来朝延征为博士,他称病不起。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和帝听说他是得道之人,以三品印绶,驷马车等征为太博。后封冀县候三诏不就”。】在他57岁时携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登乐平雩子峰,溯信江入贵溪云锦山炼“九天神丹”。丹成后又在西佩源壁鲁洞得神虎秘文。顺帝年间,张陵已高龄90余岁,闻四川巴蜀一代闹温役,于是就带着弟子入蜀。张陵入蜀后,居鹤鸣山(亦名鹄鸣山,在四川崇庆县境),继续收徒设教,建立道教基层组织等活动。

大家都说大家龙虎山有三绝,一绝是:进道都仙府,溯道教之源。其实道都仙府就是大家要去的上清天师府。在大家龙虎山道教最顶盛的时期,在上清镇共建有十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其中有三座最为出名,第一个是上清宫,相信大家都知道水浒中的一百零八将就是出自上清宫的镇妖井中。上清宫位于上清古镇的东面距天师府约二华里,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宫殿,它不仅居江南道教宫观之冠,而且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是历代天师阐教演法、传道授箓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正一道高道修真养性的阆苑。也就是天师的办公室。在它规模最大时曾建有二宫、十二殿、二十四院。但最可惜的是这个宏伟建筑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因几个乞丐在长廓下烤火一不小心被一场大火给烧毁了。本来一些海内外的道徒都想集资重建上清宫,但大家的鹰夏铁路线又下好从中穿插而过,所以已经根本无法修复了,所以大家现在只能从天师府所保存着的上清宫沙盘图中一瞩上清宫的宏伟了。

另一个建筑是正一观,正一观是历代天师收学徒的地方,说通俗些就是天师的学堂。

天师府坐落在上清古镇的中部,在宋朝时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六年(1319年)迁至上清长庆里,就是现在的天师府了。是历代天师起居饮食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天师的家。天师府现以被例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开放的宫观之一。

龙虎山的二绝是“丹山碧水”。丹山碧水中山指的是龙虎山的99山峰、24岩石。它们属于点形的丹霞地貌。大多不高约在50米——200米之间,最高的也只有800多米。这些山石形成大约在一亿二千万年前的晚白垩至八千万年前的第三纪。当时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红色砂砾石不断的下沉与海底的泥页岩、鹅卵石交结而成大小不一的赤石岩群。在赤石岩层形成后,发生了造山运动,即喜马拉雅山运动。使赤石岩群发生平缓皱和断裂,以后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使断块垂直升降。岩层断裂发育由于是不同岩层,抵抗风化的强度不同,长期受地表水侵蚀作用,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的强烈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今日的峡谷、峭壁。而丹山碧水中的水指的是素有“小漓江”之称的泸溪河。清辙秀丽、婀娜多姿的泸溪河,发源于福建的光泽县,经过龙虎山流入信江最后注入潘阳湖。全长286公里。它由南向北把整个龙虎山的景色串成一体,大家今天所乘的船筏联游大约十几里地是龙虎山的精华景色所在,很多朋友都说不游芦溪河就不算到了龙虎山,其实这一点也不夸张,芦溪河不是漓江却胜似漓江,它以溪水清澈,风景秀丽而著称。一边看着两岸秀丽的风景,听着动人的传说,坐在小小的竹筏上,这种移步成画的感觉真的是非常的浪漫。

推荐第9篇:龙虎山景点导游词

简单的说,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朋友们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龙虎山景点导游词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龙虎山景点导游词范文

各位亲爱的朋友: 欢迎你们来到国家风景名胜区——龙虎山游览,今天带大家参观参观。

人人都说我们龙虎山有三绝,一绝是:进道都仙府,溯道教之源。所谓道都仙府就是我们要去的上清天师府。天师府坐落在上清古镇的中部,在宋朝时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六年(1319年)迁至上清长庆里,就是现在的天师府了。是历代天师起居饮食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天师的家。天师府现以被例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开放的宫观之一。在我们龙虎山道教最顶盛的时期,在上清镇共建有十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其中有三座最为出名,第一个是上清宫,相信大家都知道水浒中的一百零八将就是出自上清宫的镇妖井中。上清宫位于上清古镇的东面距天师府约二华里,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宫殿,它不仅居江南道教宫观之冠,而且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是历代天师阐教演法、传道授箓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正一道高道修真养性的阆苑。也就是天师的办公室。在它规模最大时曾建有二宫、十二殿、二十四院。但最可惜的是这个宏伟建筑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因几个乞丐在长廓下烤火一不小心被一场大火给烧毁了。本来一些海内外的道徒都想集资重建上清宫,但我们的鹰夏铁路线又下好从中穿插而过,所以已经根本无法修复了,所以我们现在只能从天师府所保存着的上清宫沙盘图中一瞩上清宫的宏伟了。另一个建筑是正一观,正一观是历代天师收学徒的地方,说通俗些就是天师的学堂。

龙虎山的二绝是“丹山碧水”。 龙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体经过自然界长年的风化剥蚀及造山运动的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峰峦岩窟,奇山怪石;穿过龙虎山的泸溪河又像一条玉带,把两岸99峰、24岩、108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10大美景串连在一起,山因水活,水因山媚,构成了一幅巨大的丹山依碧水的秀丽画卷,自然景色极为壮观。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就此曾留下千古名句:“一条漳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王安石在游览中,也曾即兴赋诗一首:“湾湾苔径引青松,苍石坛高进晚风;方响乱敲云影里,琵琶高映水声中”。从上清乘竹筏漂流而下,可欣赏两岸秀丽的山峰、郁郁葱葱的竹林,可看到祖天师张道陵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的龙虎山,更可观溪中引吭高歌的鸭群、溪岸挥着棒槌洗衣浣沙的村姑。一边看着两岸秀丽的风景,听着动人的传说,坐在小小的竹筏上,这种移步成画的感觉让您不得不惊叹:泸溪河不是漓江,但更胜漓江。。

龙虎山内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战国崖墓群,是龙虎山的又一绝景。崖墓群镶嵌在陡峭的石壁上,犹如陈列在巨大的历史长廊中的文化珍品。岩洞棋布,高低错落,不可胜数,遥望淡黄色的棺木和垫底泥砖,历历在目。然而,墓中所葬何人,为何要葬在悬崖绝壁之上,硕大的棺木如何放置入内等一系列问题,至今无人完整准确解答,已成“千古之谜”,令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为它皓道穷经,求其真解。1989年上海同济大学陆敬严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在龙虎山仙水岩,采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的绞车、滑轮、绳索等,进行了崖棺吊装试验,一次成功,对于“如何安放”便有了一个说法。现在每天在龙虎山仙水岩都有这样的表演,由当地以采药为生的同胞五兄弟向游人展示下索、起吊、入穴的全过程,令人惊叹不已。

观赏完我们龙虎山的各种精华龙虎山,大家应该累了也饿了吧!让我们一起在这家依山伴水的小酒楼坐下,尝尝龙虎山当地有名三大名菜吧!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而清水中有鱼,这鱼一定是特别鲜嫩。泸溪河里的鱼就是如此。泸溪河发源于崇峻岭之中,一路穿山过峡,卵石河床,毫无污染,清澈见底,所以河中盛产的鯶鱼、鲑鱼、黄角鱼肉嫩味甘,没有泥腥味,特别好吃,故“泸溪活鱼”成为当地的名菜.大家尝尝看是不是味道特别。

龙虎山出产的天师板栗,个大香甜,淀粉丰富,是历代天师特别喜爱的果品和滋补品,素有“人间仙果”之称。而这钵天师板栗与当地农家喂养的土鸡相配,在文火中慢慢地烧出来的“天师板栗烧土鸡”,油光发亮,清香思溢,是这里很有名的美味佳肴.这道菜的形成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说是有一次天师在家宴请宾 客,家厨用一般的烹调方式制作,当厨师配好料,将鸡块装入砂钵放炉灶上烧制时, 天师的儿子乘厨师不注意,调皮地将正吃的去了壳的板栗放入砂钵内。烧熟后,整 钵端上了桌,拿掉钵盖后,一股清香扑鼻,只见鸡块色泽淡黄,栗香酥烂,客人一品 尝赞不绝口,天师也欣然得意。席后,命家厨进一步改进,使之成为安宴中必备的 菜。而且,这道菜可以滋阴补阳,健脾益肾,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上清豆腐是龙虎山另一道有名的菜,制作豆腐在上清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镇上仍是作坊林立。这里的豆腐因水质好,加上传统的手工工艺十分地道,过滤精细,含水适度,具有白、嫩、香、滑的特点,无论是煎、炸、煮、炖、焖、凉拦,都清香鲜美,柔滑润喉,说起上清豆腐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在上清镇建镇前的西晋永嘉年间,当地有一户农家,小两口勤俭持家且感情甚笃。丈夫早晨下地前,妻子常将黄豆腐磨成豆浆放些盐给丈夫充饥。有一次妻子要回娘家,就多磨了一些,将剩余的装入一个坛子里盖上以备丈夫第二天吃。可丈夫第二天下地时却忘了吃。妻子回家时,见坛了里的豆浆结成了块,硬要丈夫尝尝。丈夫为说:“你这不是在逗我吗。”没办法只好用勺子舀出一块尝尝,觉得味道很好,接着一口气吃完了,赞叹道:“太好吃了!”妻子打趣地说,“不是我逗你,你有这口福吗。”丈夫一高兴说:“那就管这结冻的‘豆浆’叫‘逗夫’吧!”后来夫妻俩便天天做起了“逗夫”当菜吃。妻子把“逗夫”的做法传授给邻里,经过不断改进,便有了今天的上清豆腐。

观赏完美景,品尝完美食,太阳也已快落山了,我们也应该踏上归途了。相信这里的景,这里的食和这里的风土人情都给大家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让我们留下更多的期待相约在下次的龙虎山之旅吧!

篇2:龙虎山景点导游词范文

各位朋友: 欢迎你们来到国家风景名胜区——龙虎山游览,我是导游xxx,下面就带大家参观龙虎山。

龙虎山坐落在贵溪县上清镇附近。龙虎山有六大龙虎山,仙水岩龙虎山是六大龙虎山之一。仙水岩风龙虎山主要特点是碧水丹山的山水文化、华夏一绝的崖墓群和永远纯朴的古越民族文化。

今天,我们是水上游览,将欣赏到碧绿的泸溪河,欣赏到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十不得”的十大美景,欣赏到春秋时的崖墓群及仿古“升棺”表演。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仙水岩龙虎山大门。门楼是仿明清时代的牌坊建筑,用料是混凝土仿石结构。门楼高10.15米,宽20米,坐东朝西。

现在,请各位朋友上船,游览的第一项目就是泸溪泛舟。我们乘着古朴的木舟逆水而上,泸溪河水特别的清、美、奇。它发源于福建省光泽县的原始森林区,汇集36股山溪河水一路穿过峡,经云台山、象山、圣井山、上清镇、正一观、仙水岩、马祖岩入信江,进鄱阳湖最后汇入长江。泸溪河全长286公里,在龙虎山流长43公里。 仙水岩美在十景,当地称十景为“十不得”。

“十不得”这个奇怪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据说与《水浒》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有关。传说是:当年洪太尉在上清宫误放的妖魔不止一百零八个,而是一百十八个,其中三十六个是天罡星,七十二个是地罡星,还有十个是人罡星。

天罡、地罡、人罡本都是上夫的星座,有天、地、人三才之称,这一百十八个魔星性情耿直,脾气倔强,经常讽刺嘲笑*香火聚材、赖供果吃喝的神仙,弄得那帮坐享其成的大小尊神很不痛快,纷纷到玉皇大帝前告御状,玉皇大帝也因于、地、人三才多次犯上而耿耿于怀,于是将一百十八魔星发配到龙虎山张天师处。 张天师素闻天、地、人三才法力高招,尤为人罡星,不仅道行高,而且手也巧,他们十人手中有种莲花仙桃的、有纺纱织布的,有巧制木梳和古鼓的,也有炼丹修道的。于是张天师叫天罡、地罡助他驱鬼擒妖,令人罡星依据各自的特长为他效劳。但这一百十八个魔星胆大包天,拒绝张天师命令,尤其是十个人罡星,公然对张天师宣布“十不得”。 玉皇大帝闻之气得暴跳如雷,遂命令各路神仙协助张天师将一百十八个魔星统统打入了镇妖井。被打入镇妖井的十个人罡星至死不屈,吐尽体内元气,自焚而化成了十座形态奇特的山岩——这就是我们将要游览的十大自然景观。

一景:男女相依的夫妻峰,又称“老婆背老公走不得”。《龙虎山志》载“雌雄石,在仙水岩下,两石如人,抵背而立,呼公母石”。(据传雌峰叫志贞,长得聪明貌美,当地一个大财主要娶她当“二房”,志贞不从,乃遭毁家伤夫之难。志贞背起丈夫急逃又被泸溪河所阻。为了救她夫妇出苦海,张天师祭起定身法,将他们化为石,立于河边,相依为命)。

二景:含风不动水中莲,又称“莲花戴不得”仙桃石帝,有一丛石头象莲花瓣绽开,含风不动,相传白莲仙女违犯天条法规与龙虎山农民柳青结婚,玉帝派天兵下凡捉拿。她宁为玉碎也不回天庭,结果附地自焚,落入泸溪河化成了含风不动的水中莲。

三景:形象逼真的仙桃石,又称“仙桃吃不得”。传说仙桃来自皇母娘娘的蟠桃会。当时孙悟空在天宫当一个管马的小官,因没有接到请柬而十分恼怒,大闹天宫,随后隽带酒席上的仙桃迳直朝花果山飞去,飞经龙虎山时,口干舌燥,抓耳挠腮,便从袋中取出一个仙桃咬了口,不料打下了个喷嚏,仙桃跌了下来,化成了仙桃石。

四景:天师炼丹的丹勺岩,又称“丹勺用不得”。

西汉末年,龙虎山有个冬不衣,夏不浴、浑身长绿毛的“绿毛仙”,隐居在碧鲁洞用这把勺子炼丹。东汉年间,玉帝为了支持张道陵到龙虎山炼丹传道,将“绿毛仙”召回天庭,丹勺就留下来给张道陵,这样张道陵的九龙神丹就更灵验了。

五景:红紫斑澜的云锦山,又称“云锦披不得”。《龙虎山志》载,“云锦石在一观下,仙岩上流,崭龙坑立数百余丈,红紫斑澜,照辉溪水,光彩如锦”。传说这是一块披肩布,为七仙女亲手织成,后玉帝急召七仙女回宫,便留下了这件珍贵的纪念品。游遍名山大川的张道陵从翻阳湖上溯至泸溪,见云锦山如此壮美,便住下来,在此结庐炼丹,丹成而龙虎现,云锦山才改为龙虎山。

六景:漩涡翻滚的道堂岩,又称“道堂坐不得”。道堂即道观,据传此石为一只三脚龟所变,张天师要在石顶上建玄武观,三脚龟不肯,将头一伸,道堂倒塌。天师大怒,拔出宝剑镇住**,不准缩回,就成了如今险恶幽深的崖洞。

七景:孤峰独秀的钟鼓石,又称“石鼓敲不得”。传说石鼓原是神鼓,它先投奔张天师,后到龙虎山下择居。

八景:天师试剑的试剑石,又称“剑石试不得”。据传张天师初到龙虎山炼丹,土地爷不肯:“这是我管辖的地方,岂容他人落脚?如何你真的道法通天,且用你的宝剑将此山劈开如何?”“如能劈开怎样?”“我就依了你,让你落户。”天师拔出宝剑念念有词,一剑下去,入石十分,《龙虎山志》载曰:“试剑石,在仙岩隔峰,祖天师试剑于此入石十分,截然两断”。

九景:横溪枕流的玉梳石,又称“玉梳梳不得”。传说它是昆仑山上生长了千年的黄杨木精变的御梳,为皇后娘娘所专用。黄杨木精想下凡,故在皇后梳头时变出一条大蛇,吓得皇后逃命,御梳跌了下来,化为玉梳。

十景:华厦唯一的仙女岩,又称“仙女配不得”。它已经与广东丹霞山阳元石结为秦晋之好,于1995年8月18日举行了“结亲庆典”,成了旷世奇缘,风流佳话。我国著名散文家石英曾作《仙女岩记》立于岩前,称此石为“华厦之唯一,域外更无多”。形容参观者之盛况为“寻根者日夜兼程,膜拜者水陆并进”故称为“天下第一绝景”。

请大家看右边群山——这就是华厦一绝的崖墓群。在这些高崖绝壁上的垒垒洞穴内,散布着数百座崖墓,岩洞大小不一,里面陈放棺木,形式各异,声单洞单葬,也有单洞群葬和联洞群葬。最大的洞内有十几具棺木,安放着一家族几代人,这些崖墓距离水面10至60米,基本朝东,棺木大小不一,大多用巨大的整段楠木制成,形态上有干栏式建筑造型的屋脊棺,圆筒独木的独舟棺,方形棺等。大多数岩洞还安装了封门板,其意不让人看见洞内情况和防止鸟兽进入洞内捣乱,让先人居住在一个安全、舒适的极乐世界。

那么,这些崖墓是如何形成的?硕大的棺木又是如何放进绝壁之中的呢?这是一个让世人难解的千古之迷。为了揭开这一谜底,1978年11月,江西考古工作者开始对仙水岩一带的的崖墓群进行了考古发发掘,共清理崖墓18座,发掘棺木37具,保存完好的人骨架16副,出土陶器、青瓷器、竹木器、纺织品、纺织工具、古乐器等共235件,其中,有由细如发丝的竹丝纺织而成的竹器制品,非常精致,陶器中多为印纹硬陶,也有磨光黑陶、夹砂红陶和原始青瓷,造型非常奇巧,尤其是十三弦和纺织工具物件的出土,为我国的音乐史和纺织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史料。

经文物部门鉴定,龙虎山崖墓是距今26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崖墓,其年代久远,数量之众多,位置之险要,堪称“华厦一绝”。 从考古发掘的陪葬物来看,这些棺木里的主人均为古越族人。“越有百族”,生活在龙虎山一带的,属于干越。他们居住干栏房屋,信奉蛇(龙)图腾,断发纹身,善于用船,鼓食水产一会儿大家可以看到崖墓仿古吊装表演,了解崖墓安放的秘密。

推荐第10篇:游龙虎山作文

游龙虎山

炎炎夏日,我和爸爸妈妈以及好朋友来到了风景独特的江西龙虎山游玩。这里山清水秀,有“小桂林山水”之称。

我们一伙人先坐游览车观光路边美丽的风景。这里空气新鲜甜润,满山的大树就像勇敢的士兵,笔直地挺立。

导游带我们走进天师府,我才知道,这里原来是道教鼻祖天师张道陵的住处,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最前面的大门旁有两根柱子,它们各写有一行字,为“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再顺着长廊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七棵粗壮的大树。再往前走就看见一口古井,我用小竹筒钓了一筒水,哇,好清甜啊!

接着又来到了水岩景区——坐竹筏赏景。坐在摇摇晃晃的竹筏上,荡漾在清澈的溪水中,欣赏着两岸的风景,别提有多惬意!我们看到了两岸许多千姿百态的山峰,有的像“人猿”、有的像“彩莲”、有的像“仙桃”和“仙女”„„个个都形态各异、造型逼真。导游向我们介绍着每个奇峰隐含着的奇妙传说,听起来活灵活现、令人回味无穷。

悬棺表演是龙虎山景观中的一绝。这是一项模拟古人棺葬的仪式,两位身强力壮的叔叔从山顶上用绳子吊着和棺木同时下降到半山腰,再在空中荡至山腰中的山洞里。可惜我今天错过了这惊险的表演,真是一大遗憾!在古时人们是怎样把棺木运进悬崖峭壁的洞中,怎样来完成这高难度的工程的呢?妈妈说至今也没有人知道答案。我心里不禁感叹我们的祖先真是有智慧。

这一次美妙又神奇的龙虎山之旅真是精彩啊!夕阳西下,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真希望能长期住在这世外桃源似的地方。

第11篇:龙虎山风景区实习总结报告

龙虎山风景区实习总结报告

04级旅游管理一班庞章庆

龙虎山风景区距离广西南宁市78公里是中国的“四大猴山”之一,景区内拥有国内猴数量最多的猴群、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700多种珍惜植物,绿水江从景区半穿而过,江边林木苍翠,江中游鱼可数,是名副其实的“北回归线上的溶岩绿洲”。

龙虎山风景区有南宁至大新公路穿过其间,从首府南宁到大新只需一个小时,是自驾车游的好去处,近年龙虎山参加了德天五大景区旅游联盟更为龙虎山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然而,经过实地的考察发现龙虎山旅游的发展还是存在诸方面的困难的。旅游地形象及企业的体制将是龙虎山面临的重点。

第一,在旅游形象树立方面。龙虎山是典型的观光型旅游景点,要做到脱颖而出本来就很难,加上该景区受德天的旅游形象遮蔽,如不重新调整旅游形象龙虎山将成为旅游过境地地而被人遗忘。要调整旅游形象就要从旅游产品方面做起,归根到底还是要发掘自身旅游资源特性,从根本上调整自己的战略而形成与德天旅游景点的差异性形象定位。

第二,在企业的体制方面。龙虎山景区在九州德堡公司接手之前是国有企业,九州德堡公司的接手使龙虎山景区成了典型的权责分离的企业,虽说权责分离会带来高效益,但是企业转型的过度阶段需要各方面的规章与制度方面的完善,经过实习考证得知龙虎山的制度与管理制度方面都有待改善的地方,首先是在制度方面,该景区的制度细则方面尚不够。另外,制度在落实方面也做的欠缺,尤其是在普通员工身上的表现。在管理方面,分级管理不明确,导致权责归属不明确。龙虎山在着方面的出路在于明确权责制度,从树立详细规章制度方面着手建立企业的有序化的运作。

第三,景区产品策划及销售方面。目前,龙虎山在旅游商品方面基本上是没有树立起来,没有旅游商品的支撑就不能将旅游景区生动化、形象化的表现出来,就会缺少形象商品来为旅游景区做宣传。另外,没有成型的旅游商品也会直接导致旅游区收入的直接下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龙虎山的商品还是要围绕猴子为主题的,在这个大前提的条件下可以把龙虎山的板栗、及当地的民族风俗、节日有选择的移植进景区,经过富有文化特色的包装作为一个打包的商品销售出去。

第四,在德天五大旅游联盟方面。龙虎山既要借助这个平台作为一个自身发展的契机,又要突出自身独特性。这就要求必须规划好景区的同时做好市场营销工作。

第12篇:公司职工龙虎山游记

公司职工龙虎山游记

为了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市公司于今年5月组织部分职工前往江西龙虎山景区旅游。参加旅游的职工共51人,主要是2013年度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先进集体的代表。这次职工旅游活动由公司工会组织开展,工会主席亲自带队,为期两天。

龙虎山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地两项桂冠的获得者,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东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据道教典籍记载,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景区丹山碧水的自然美景、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崖墓悬棺的千古之迷,让游客心旷神怡。这次主要游览了上清古镇景区、龙虎山景区,参观了地质博物馆及道教博物馆,并观看了具有“千年之迷”的龙虎山悬棺吊棺表演。

5月19日清晨6时,大家乘坐公司旅游大巴出发。宽敞的车厢内,大家一路欢声笑语,很多女职工都带来了各种水果零食,相互邀请品尝,男职工们也大多来者不拒,乐得沾光。当接近皖赣交界,叠

翠的群山扑面而来,随着大巴车在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上急驰,窗外不时掠过错落有致的村庄、田野,还有雨后湍急的山溪。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这次行程的第一站――鹰潭市。然后就是吃午餐,菜很简单,口味与铜陵差不多,特别是有一道油炸小鱼,入口酥脆、味道鲜美,说是来自芦溪河。午餐后,即刻前往号称“九龙聚会之宝地”的上清古镇景区,游览明清建筑,这些古民居和古店铺街道虽然大部分是用现代钢筋水泥重建的,但却是古风依然,街道两旁的商铺摆满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一些性急的女士忍不住开始出手了。

穿过古街道,就来到天师府景区。不少人都知道湖北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圣地,但导游却告诉我们,江西龙虎山是中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天师府就是历代道教天师生活起居、祭祖之地,正门大殿古色古香、气势不凡,许多职工纷纷举起相机、手机拍照留影。

前往上清宫要走过一段弯弯曲曲的山路,一路上两边长满许多正处盛花期的板栗树,当地的板栗很有名气,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无缘品尝。进入福地门,游过下马亭、钟鼓楼、东隐院,就来到上清宫,这里有座伏魔殿非常出名,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水泊梁山后来的一百单八将,就是原先被洪太尉从伏魔殿里的镇妖井里放出来的妖魔。随着导游的讲解,大家不由得朝井里看,不知里面还有没有

妖魔?

游过上清宫,便乘车抵达鹰潭市月湖区,入住远达商务大酒店。客房均为标准间,卫生和设施条件不都不错。紧挨酒店的是鹰潭客运站,一些搞运务和站务的纷纷跑去参观,虽然停车场很大,但站房很小,线路、班次也不多,感觉不如我们的车站。晚餐是10人一桌八菜一汤,荤素搭配,也不知是累了饿了,还是饭菜可口,大家吃得还真香。晚餐后,大多数人都跑去逛街购物,因为他们要为同事、为家人带回礼物!

第二天一早,乘车约30分钟,前往这次旅游的主要目的地――龙虎山景区。一下车,顿觉太阳耀眼,晒在身上火辣辣的,女士们纷纷打出各色各样的阳伞,放眼望去不失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些男士也到路边的售货停去买遮阳帽,有买礼帽式的,有买牛仔式的。这次也兴致勃勃参加旅游的赵总却买了一顶旧式麦秸草帽戴在头上,说是要像个老农,但大家都说不像。

来到龙虎山景区大门,首先安排集体合影,然后坐船横渡过芦溪河,沿河步行游览区内景点。一路上大家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仙山的美景,一边仨俩结伴拍照聊天。刚走出几百米,忽听说少了一人!领队和几位公司领导立刻让大家停止前行,查明情况。原来先过河的一些人在河边摄影点拍了“立等可取”的照片,总站管理科的王桂文可能是等照片落了下来。正巧旁边有园区工作人员停放的摩托车,经协商借用一台摩托车由辛吴刚、余世竹骑车去接,当看着三人挤作一团骑在车上远远而来时,大家都笑了。

接着继续游览,这里的山景虽然也很美却并无特别之处,比如象鼻山,很难与桂林的相比,但这里的“无蚊村”却是远近闻名。无蚊村位于泸溪河东岸仙水岩景区的许家村,共有50来户人家200余人,历来靠打鱼、种田为生,该村依山傍水,峰峦秀丽,村内树木葱茏,特别是香樟树很多。这个村子有一奇特现象,就是没有蚊子,因此被称为“无蚊村”,是极为理想的避暑胜地。 该村为何没有蚊子?相传和这里流传的“张天师驱蚊孝母”有关。但究竟为何至今仍是个谜。

沿途路边随时可见村民卖小吃的,各种小吃中有一样我们大多没见过,叫做“炒鸡蛋”,这可不是我们做菜时常见的炒鸡蛋,而是将带壳的整鸡蛋放在食盐里加火干炒,大家都觉称其,不知有没有谁买来尝过。

虽然“爬”了近一个小时山路,但并不陡峭。有人听说是游龙虎山,以爬黄山、九华山的经验做好了心理准备,结果这次全程也基本就没爬山感觉,陈东带上的登山杖也一路背在包里没派上用场。

别说,这游览线路安排的还真人性化,刚刚大家感觉有点累的时候,就到了一个游览车站,大家纷纷登上小火车开始坐车观光。说是小火车,只是一辆外形象火车头的电瓶车,牵引着几辆敞蓬车斗而已,并且只是在公路上而不是在铁轨上跑。

小火车载着我们来到芦溪河竹筏漂流码头,由于每条竹筏只能上8个人,公司领导让大家分好组后,就纷纷登上竹筏,因为是顺流而下,每条竹筏上有两位船工主要是用长长的竹杆控制方向。由于前段时间连连下雨,河水上涨显得河面很宽。我们的竹筏刚驶入河面,远处数条小小的竹筏争先恐后地朝我们划了过来,只见窄窄的竹筏上,坐着一位女子,一边双手努力地划着,一边朝我们不停吆喝叫卖,到了跟前才看清,她们每人面前都放着一个小炉灶,灶上面的锅里是“炒鸡蛋”, 小竹筏上还摆放着其它的小吃,船工说,这是“水上超市”。河面上有十几条竹筏,再加上“水上超市”的小筏子,与山水交相辉映,真是十分壮观。

在我们答应每人交费10元后,船工开始为我们讲解沿岸的景点。放眼一望,这里还真有点象桂林的漓江山水,只是略逊一筹,另外不同的是,漓江山水是石灰岩地貌,而这里是丹霞地貌,大多山石都呈现红色,与漓相比别有景致。芦溪河略显浑浊,是近期连连降雨所致,

导游说大多时间芦溪河水清澈见底。两位船工,一位负责撑筏,一位滔滔不绝地为我们讲解,不时还唱几句当地山歌,很是卖力气,河面上船工们的山歌此起彼伏,大家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传来一阵阵掌声、笑声。

结束了漂流,我们期待的重头戏就要开场了,这就是仿古悬棺吊棺表演。我们从观景河岸向对面望去,只见对岸的仙水岩峭拔陡险,岩壁光滑平展,岩脚下便是泸溪河,临水悬崖绝壁上市满了各式各样的岩洞,隐约望见还有些岩洞口或钉木桩,或封木板,据说以前每个岩洞都放有棺木,这就是崖墓,或称为悬棺,距今已有2600多年,龙虎山的崖墓堪称中国一绝。这时,飞云阁里的配音解说响起,告诉我们:崖墓葬是古越、僚人特有的一种丧葬形式,也是我国多种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别的一种丧葬形式。古人经受了太多的战争和灾害之苦,梦寐以求的就是宁静和太平,先辈的遗愿选择了将祖先安葬于凌空绝壁之上的崖葬,让祖先在一个青山怀抱、碧水环绕、宁静幽美的环境中得到永远安息。当时的人坚信:“弥高者以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报”,他们就把祖先的棺椁抬上溪流边陡峭的绝壁,放置在几乎与水面垂直的天然岩洞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特的悬棺景观。

由于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地处绝壁,悬棺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千百年来的神话传说一直都是个谜,仿古悬棺吊棺虽然充满了惊险和艰辛,但也是后人想象出来的模拟表演。为了解开这个千古之谜,龙虎山管理局悬赏30万元,却至今没有得到一个入情合理的解释。

当飞云阁前的声声爆竹响起,唢呐奏出了道家乐章,表演者便自峰顶轻轻腾空跳起,沿着垂直悬挂到江面的绳子攀缘而下,灵活的身躯在空中表演出许多令人惊叹的高难度动作:一会儿似狼奔豹突,一个倒栽葱滑下

三、四米;一会儿如春燕展翅,矫健的身形横挂在绳索上;一会儿如猿猴攀缘,手展彩绸当空舞。当他们下滑到接近削壁中间的岩洞时,只见他们剧烈地摇晃绳索,借着惯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窜入洞中。然后是楠木悬棺从河面上的小船上缓缓升空,上升到接近洞口时,岩洞里的人用短索牵引,小船上的人则大幅度地摇晃绳

索,借着悬棺在半空中左右晃荡的惯性,找准时机,上下合力把悬棺送入洞中。这些精彩的表演对表演者来说可能是熟能生巧而驾轻就熟,但参观者却觉得惊心动魄,提心吊胆地为他们捏着一把汗。每当他们完成一个动作,全场都会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和赞叹声以表庆贺。据说三位表演者都是当地艺高胆大的药农,祖祖辈辈都以采药为生,在他们身上,或许能找到千古难谜的答案

在水仙岩看吊棺表演,当地人称为升棺-- “升官”之谐音也,而表演结束后,表演者要将棺木降下来,又被称为降棺-- “降官”,所以,当官的人只能看升棺,如果看了降棺是不吉利的。有趣的是,在我们等候表演开场时,有几位职工跑去打牌误了看升棺,赶来时正巧开始降棺,引起大家一阵轰笑。

看过仿古悬棺吊棺表演后,又前往龙虎山地质博物馆参观。博物馆收集了大量的标本及展品,通过图片、文字、三维图像,立体模型、实物标本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龙虎山丹霞地质地貌景观类型、地质成因及演化过程。 丹霞文化展示区又给我们增添了几分好奇与神

秘。导游告诉我们,龙虎山是中国悬棺葬最早的发源地,26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越人利用天然绝壁上的洞穴做墓室,棺木是整木刳成的。目前,发现保存有十多具古干尸。放置在大厅里的两具干尸,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都纷纷靠近躺在玻璃棺木中的干尸,想近距离目睹这“千年干尸”的庐山真面目。

至此,我们的游览基本结束了,吃过中餐后,我们就踏上了归途。

第13篇:龙虎山自驾游峰会策划

龙虎山自驾游峰会暨“千车挺进龙虎山”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宗旨:

提升龙虎山自驾游品牌的知名度;制定有市场竞争力的龙虎山自驾游产品方案和营销策略;巩固和建立龙虎山自驾游的渠道与合作伙伴;推广龙虎山夜游项目和露营基地等旅游产品。

二、活动目标:

1、邀请周边九省有影响力的自驾俱乐部、自驾游协会、4S店活动推广负责人参与峰会,为龙虎山自驾游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规模控制在80人左右。

2、邀请周边省市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汽车媒体记者20人参与峰会,对活动进行推广。

3、邀请本地有影响、有特色的酒店餐饮机构、汽车服务商共同与会,建立无障碍的龙虎山自驾游接待体系。

4、通过优惠政策和特色活动吸引自驾车500辆左右,自驾游客1500——2000

人参与活动。

三、活动时间:7月29日—31日(7月29日报到) 开幕式地点:游客中心(暂定)

四、活动流程:

1、7月29日全天接受报到,凭优惠票可进入景区旅游,晚上领队和媒体晚宴。晚上放汽车电影。

2、7月30日上午开幕式、汽车文化创意展(越野舞台、跑酷表演、摩托表演、特色汽车及车模演示、装置艺术—变形金刚、钢铁侠等、后备箱创意集市、汽车改装秀、张天师为汽车、挂件开光祈福等,以上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

开幕式及汽车文化展示后举行自驾游峰会。

下午游览景区,晚上龙虎山沙滩激情晚会、龙虎山夜游、夜游后提供免费帐篷露营(帐篷数量限前80名)。

3、7月31日上午龙虎山继续游览或回程。

五、活动亮点与特色:

1、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道教祖庭——龙虎山丹山碧水观光倾情优惠!

2、免费送龙虎山惊艳夜游首次呈现、中国内陆第一滩——龙虎山情人滩清凉泼水节、龙虎山露营基地帐篷免费入住。

3、免费欣赏“轰鸣之夜”激情晚会、汽车电影之夜。

4、汽车文化创意展(越野舞台、跑酷表演、摩托表演、特色汽车及车模演示、装置艺术—变形金刚、钢铁侠等、后备箱创意集市、汽车改装秀等)

5、中国道教祖庭高道为汽车挂件开光祈福,每车赠精美挂件一副。

6、龙虎山情人滩水上越野及泳装PARTY

7、龙虎山路书、摄影、征文大赛

8、隆重的洗尘仪式

六、参与办法与待遇:

1、俱乐部会员:可在所在城市俱乐部报名,统一提交活动组委会。可享受

龙虎山门票 5折优惠(150元/人)、免费参与汽车文化创意展、龙虎山夜游、龙

虎山清凉运动会、“轰鸣之夜”激情晚会、汽车电影之夜等各项活动,并可获赠

组委会特制的车旗、车贴及意外伤害保险一份(保险由各俱乐部代为购买)

2、特邀嘉宾——俱乐部领队:获邀嘉宾可免费获龙虎山全套门票一套、活

动期间食宿由组委会提供,并可获精美礼品一份。

3、散客自驾游:可在活动官方网站报名,可享受龙虎山门票5折优惠(150

元/人)、免费参与汽车文化创意展、龙虎山夜游、龙虎山清凉运动会、“轰鸣之

夜”激情晚会、汽车电影之夜等各项活动待遇。

七、具体执行工作方案

(一)、活动主办:

龙虎山景区管委会

(二)、活动承办:

龙虎山旅游集团公司

(三)、联合承办:

媒体方:待邀每地市邀请一家

俱乐部:待邀每地市邀请一家

4S店: 待邀视情况邀请

(四)、媒体推广:江西日报、江西卫视天涯社区中华户外资料网杭州十

九楼西祠胡同大江网以及各地市门户网站、各大自驾俱乐部网站及其他邀

请媒体

(五)、组委会机构设置:

成立活动组委会,由景区管委会倪爱华副主任任组长,集团公司余家毓总经

理任副组长。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场部,由景区旅游局局长姜和平

任任主任。办公室下设5个工作小组:

1、活动协调组:负责活动的总体协调、媒体与俱乐部的邀请、对接、峰会安排

等事宜;与景区其他单位的协调、活动热线的开通等。

组长:桂金辉 成员:各区域经理

2、活动执行组:活动的现场执行及前期准备、开幕式及汽车文化创意展、晚

会、沙滩清凉运动会等各项相关事宜。负责相关文案、网站专题、标识标牌、海

报招贴的设计与制作、官方网站专题的制作、网络媒体的联系与推广

成员:沈思、王坚、张治

3、后勤服务组:接听活动热线、协助俱乐部订房、订餐、接受投诉、求助等事

宜;礼品、纪念品的购买;其他的相关后勤事宜、峰会的后勤准备和嘉宾的接待。

成员:刘新生 营销部办公室人员

4、交通安全组:景区外围由管委会公安局、执法局负责,景区内部由陆上景点

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

(六)、活动整体预算(概算):14万元

1、媒体、俱乐部嘉宾的接待费:以100人计

住宿费70元/人.天* 2 + 餐饮50元/人.天*2 + 礼品60元= 300元一人共计

3万元

2、活动推广费用:

建议江西、浙江、江苏、福建、广东、上海、安徽、湖南、湖北每省5000元 共

计4.5万元

(不作硬广投放、用于媒体软文、记者劳务费、俱乐部领队劳务费、地方门户网

站推广等相关费用)

网络推广费用:同时在各大自驾俱乐部、户外网站进行推广。5000元

3、汽车文化创意展(越野舞台、跑酷表演、摩托表演、特色汽车及车模演示、

装置艺术—变形金刚、钢铁侠等、后备箱创意集市、汽车改装秀、根据实际情况

可能有所调整)2万元

4、沙滩激情晚会及清凉运动会

1万元

5、开幕式、自驾峰会氛围营造、标识标牌、海报招贴、车旗车贴的制作等费用

2万元

6、不可预见费用:1万元

以上总计:14万元

(七)活动预计收入

1、门票:1000人*150元/人15万元

2、招商:根据招商情况全额上缴。

第14篇:龙虎山天师府导游词[全文]

师府导游词

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到天师府参观!

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它是历代天师掌管天下道教事的总署及张天师生活起居的地方。

现在我们站在天师府的头门。先来看看天师府的地理环境。天师府门临泸溪河,面对琵琶峰,山水特别优美。

一、头门——仪门、甬道——钟亭

我们再回头看头门。天师府正门匾额“嗣汉天师府”,表明从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以来,历代天师的封号都是世袭的。

天师府最早建于北宋崇宁四年,即公元1105年,它是宋徽宗赐建给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的府第。原址在上清关门口,元代延祐年间(1314~1320)迁建至此。

元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加封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兼领三山符箓”,三山即龙虎山、茅山、閤皂山。当时江南的道教,统归张天师管辖。明朝,朱元璋命张天师“永掌天下道教事”,并赐十五镒白金在今址上兴建天师府地。因张天师号“大真人”,所以府名“大真人府”。

天师府头门坐北朝南,临江耸立,巍峨高大,气派非凡。头门宽18.9米,高10.35米,开东西中三扇门。

头门的抱柱联曰: 麒麟殿上神仙客, 龙虎山中宰相家。

这副对联为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于嘉靖年间所作。上联是指汉初开国军师张良的故事,张道陵是张良的第十世孙,麒麟阁是西汉未央宫中由皇帝刘邦召集朝廷重臣举行军事会议的地方,只有朝廷中最高层的政治、军事重臣才能进入。张良封留侯后即弃官隐居,跟随赤松子学道成仙去了。上联寓意麒麟殿上的重臣张良成了仙人。下联表示历代天师的显赫地位。这副联集中体现了道教深受儒家影响、融出世与入世为一体的特征。

“麒麟殿上神仙客”,表明他们虽是神仙客,却是以儒家入世思想为基础的,因为麒麟阁是汉高祖刘邦召开军事会议的地方,反映了儒家对道教的影响。所谓入世,就是积极参与社会事务。“龙虎山中宰相家”,表明他们是以道教的身份来参与社会事务的,因为龙虎山是道教之山,代表道教。总之,这副对联集中体现了龙虎山道教深受儒家影响、积极入世的特征。

道教不忘社会责任,一方面关心民生疾苦,替人治病、逐疫;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朝廷政事。其先祖张良为汉朝开国元勋,历代天师也多与朝廷关系密切。元武宗皇帝封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金紫光禄大夫,官至一品,相当于宰相一级,因此,天师相当于宰相,天师府也就是宰相的家了。

过去,人们称上清镇“隔河两宰相”,这两位宰相,一个是泸溪河南岸桂洲村的明朝首辅夏言,一个就是北岸天师府的张天师。这副对联形象地说明了历代天师既是“神仙”又是“宰相”的显赫地位。

天师不但地位显赫,而且相当富有。据说当时董其昌开始收了张天师5000两银子的润笔费,只书写了上联,迫使张天师再补送了5000两银子,才续写了下联。这就是“一副对联万两银”的传说,虽然未必真实,但从中可以看出天师府的富有!

仪门是明清两代官署大门之内的门,既取“有仪可象”之意,又表示“列仪迎送”。甬道指庭院中居中的通道,有“官道”的意思。古代文武官员至此都要下轿、下马,张天师则根据客人的身份在此迎送。

这口大钟是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由第四十代天师张嗣德在浙江省富阳县铸造的,重达9999斤。铭文称“凡用赤金九千斤”。钟身周围四行篆文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大道兴行,皇图巩固”。铭文为临川进士朱夏所撰,文字则由龙虎山道士、元代著名画家方从义书写。这口钟原在大上清宫。

民间传说此钟初一敲一下,可响到十五,而且,上清宫大钟一响,北京的金銮殿上都可以听到,真是神奇之至。

下面我讲一个民间故事:张天师的钟比皇帝的钟少1斤)

据说皇帝的钟重10000斤,而天师的钟只有9999斤。为什么呢?有一个民间故事是这样讲的:

某个朝代有个皇帝对天师的威名耿耿于怀。他想:我是人间帝王,百姓称我为“天子”;而张天师自号为“鬼王”,居然享有“天师”之威名!于是他心里愤愤不平。他把大臣们召集来开会,商议如何摆正这种天子与天师的位置。有位大臣启奏:陛下妻妾成群,子女众多,何不把一个女儿嫁给天师呢?这样您就可以岳父的身份位居天师之上了。皇帝听了很高兴,依计而行。张天师不知是计,成了皇帝的女婿,地位就比皇帝小了一辈了。所以,天师的钟要比皇帝的钟少1斤,天师府的高度也要比皇宫矮1尺。 在历史上,明朝的几个皇帝都做媒将大臣的女儿嫁给第四十至第五十代天师。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的妻子就是明万历皇帝的外孙女。这个故事可能与此有关。

二、玄坛殿——法箓局

这是天师府中三件绝世文物之一。玄坛殿的“坛”字,原意是土筑的台子,《说文解字》中说:“封土为坛”。

这里原先是天师筑土为坛、讲经说法、祭祀天地的地方。明初改建为殿堂,几经毁建,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仍然幸存。现在的玄坛殿是1999年修复的,正殿三间,奉祀三位财神爷,左右配殿各三间,分别为救苦殿、文昌殿。

正殿正中的财神名叫“赵公明”(亦名赵玄坛),他隐居终南山修道成仙,被封为财神,他被塑造为骑坐黑龙,一手执钢鞭,一手托元宝的形象,率领招财、进宝、利市、纳珍四位童子,世称“五路财神”。赵公明曾经为张道陵天师守护玄坛,所以又称“正一玄坛赵元帅”。

关羽乃蜀汉名将,集忠、孝、节、义于一身,历朝均列入祀典。宋徽宗时,关帝圣君协助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平州盐池水溢,宋徽宗以“崇宁钱”赏之,因世祀关羽为“崇宁真君”,关羽变成了“武财神”。

文财神名“陶朱公”,即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他辅佐越王句践(应读为“勾践”)灭吴称霸。越国灭吴国以后,范蠡功成身退,带着西施隐居陶地(今山东定陶一带),经商致富,常赈济灾民、乐善好施,后世奉他为文财神。

左配殿为救苦殿,供奉太乙救苦天尊、吕洞宾、黄大仙。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神仙六御之一,专司拯救堕入地狱的亡灵,在《封神演义》中,他是哪吒的师父。

吕洞宾是“八仙”的重要成员,道教尊为“北五祖”之一,在民间深受崇拜。黄大仙原名黄初平,晋代金华人。他能“叱石成羊”,扶厄济困、有求必应,深受民间的崇拜。

右配殿为文昌殿,奉祀的神仙有文昌帝许真君葛仙翁。文昌帝君又名梓潼帝君,为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的保护神。现在考博士、硕士,考大学者很多,都会来朝拜文昌帝君,有求必应,香火很旺。

许真君名许逊,是道教净明派的祖师,曾擒灭孽龙精,治南昌水患,后在新建县西山拔宅飞升。葛仙翁即道教灵宝派的祖师,名葛玄,三国时吴国丹阳人,在江西閤皂山修道成仙,人称葛天师。

法箓局。这里原来是明初兴建的两个机构:法箓局和提举署。法箓局,正一派的符箓在此制作、盖印,然后对外销售;提举署,历代天师“永掌天下道教事”,这里是办事机构,2000年修复,现在供奉的是道教中地位较高的九位女神。

正殿供斗姥元君,又称“斗姥中天梵气斗姥元君”。她是众星之母。龙汉年间(指天地未分前所经历的五大劫号之一,有“龙汉开劫”之说)为周御王爱妃,号“紫光夫人”,生了九个儿子,即天皇大帝、紫徽大帝和北斗七星。斗姥元君的法象全身,即《易经》中“太极分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之义。

西王母,为太阴之精,女仙之宗,与太阳之精东王公相对“共理二气,调成天地,主宰天界人间,三界十方”。西王母崇拜在民间十分兴盛。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娘娘,——道教“三清四御”中的“四御”之一。原为男性崇拜,后因土地属阴,宋时变为女神,是协助玉帝掌管阴阳、生育、万物生长的自然之神。

左配殿奉九天玄女娘娘、妈祖、魏夫人。九天玄女娘娘,是斗姥元君的弟子、黄帝之师,曾协助黄帝大破蚩尤。

妈祖原名林默娘,宋代福建湄州岛人。因苦心修道,又得“天书”,治病救人,显灵于海上,被尊奉为天妃娘娘、天上圣母。宋以后列为皇家祀典,在中国沿海有相当的威望,是海上救难的女神。

魏夫人是晋代女道士,曾为天师道祭酒,被尊为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宗师,世称“南岳夫人”。

右配殿:“慈航殿”供奉“慈航道人”、何仙姑及碧霞元君。慈航道人乃佛教观音菩萨的前身,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是佛、道两教均奉祀的一尊神,深受民间崇拜。

何仙姑是八仙之一,唐武则天时人,原名何秀姑,受吕洞宾度化成仙,在民间有很多传说,求拜颇为灵验。

碧霞元君又称为“泰山娘娘”,早在汉代,就有关于泰山女神的传说,因她能保佑妇女生子,保佑儿童及婚姻、农耕、经商等事,又被奉为“送子娘娘”。

三、天师府二门

二门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原为木质,1995年改为钢混仿木建筑。门上方高悬“敕灵旨”三字,意为天师敕命,告戒鬼魅之意。门前抱柱上的对联:

道高龙虎伏, 德重鬼神钦。

这是一幅古联,何人所撰已无从查考。这幅对联是当代道教大师、上海道协原会长陈莲笙书写的。六扇门上的门神分别为秦琼、尉迟恭、单雄信、程咬金、罗成、杨林,他们都是隋唐时的著名将领。门神的传说非常悠久,早在《山海经》就有门神“神荼、郁垒”的记载。二门这几尊门神,见于《西游记》故事。

这块碑叫“玄教大宗师碑”,是元代遗物,由大书法家赵孟頫所写,迄今已680余年,是天师府三绝文物之一。碑文记载了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的弟子、上卿玄教大宗师、官一品、饶国公张留孙的生平事迹。此碑对于研究元代宗教史及赵孟頫的书法极有帮助,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元代高道张留孙的事迹

张留孙是元代的高道,从小随上清宫住持张闻诗学道。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随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进入朝面圣。世祖皇帝对他非常欣赏,便将他留在朝廷辅佐朝政并主管“崇真万寿宫”。张留孙道法精深,曾为皇太子裕宗、皇后祈疾禳灾都很见效。至元十五年,元世祖忽必烈授他为“玄教宗师”称号。张留孙深谙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每当世祖问政,他问题陈述“虚心、正身、崇俭、爱民以保天下”的思想,希望皇上施政方略能清静简易,与民休息,从而使天下苍生远离战乱,恢复生机。皇上对他的意见甚为重视,多为采纳。后世皇帝对张留孙京是恩宠有加,视之为心腹近臣。成宗皇帝加封他为“玄教大宗师”,武宗皇帝又升其为大真人知集贤院,位列大学士。仁宗皇帝加其号为“辅成赞化保运元教大宗师”。英宗至治元年(公元132年)羽化,享年74岁。在朝历事元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五帝,长达46年之久。后来朝廷下诏,为之画像纪念,并命大学士赵孟頫收发室赞语。该碑现存天师府内。)

仁靖真人碑旁的两块碑记,一为44代天师张宇清墓志铭;一为清代嘉庆年间重修上清官碑记,均为真品。

这七棵樟树称“七星古樟”。院内的古樟均有700余年的历史,而这七樟树棵呈“北斗七星”状排列,是天师府镇府的宝树。

官保第、广缘斋:约建于明末清初,属古徽派建筑风格。“官保”二字乃“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的通称。明末,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第五十一代天师张显庸均加赠“太子少保”,故有“官保第”。旁边的广缘斋与官保第本为一体建筑,是历代天师及家人用膳之所,今已对外开放,荤素两全。

四、玉皇殿——私第门屋——天师殿

玉皇殿旧址,原为天师教练弟子的“演法大厅”,1993年改建成玉皇殿,占地600余平方米,正中玉帝神像高9.99米,金童、玉女侍立两侧,另有十二天将陪祀两边。殿门前的“灵泉井”相传是南宋高道、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大师与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共同开凿的。灵泉井又名“法水井”,为历代道众饮用及画符所用,有治病强身之功效。台阶上的“二龙戏珠”石雕,称为“丹陛石”,是天师府地位显赫的象征。

此处为天师府内

二、三进院落的分界,构成“前宫后府”式的建筑风格。私弟门原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白金(即银子)十五镒(约合360两)重建。明嘉靖五年(1526)又进行了大修葺。门额“相国仙府”四字,其中“国”字由“西、国、人”三字组成,是道教独创的一个字。“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是一副古对联,不知何人所撰,说的是南张(张天师)、北孔(孔夫子)两大世家的荣耀与显赫。

门内的古壁,称为“照壁”,又称“屏风石”。古代有“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的说法,屏有避风、辟邪的功效。正面的太极图案是道教的标志图案。它的原理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太”即大,大而又大;“极”即屋角,指宇宙的立体空间。背面石雕有鹤、鹿、蜂、猴,谐音即为“厚禄封侯”。用手抚摸此图案,可以带来好运。照壁西边的罗汉松,人称“有情树”。上世纪“*”期间,此树曾经枯萎,没有一点生气;改革开放后,此树奇迹般地复活,所以叫“有情树”。

天师殿原名“三省堂”,语出儒家经典《论语》“吾日三省吾身”。它表明历代天师在行为、修养方面深受儒家的影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此殿由第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于同治四年(1865)重建,是天师府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建筑。改革开放后进行了修葺,改为天师殿,供奉祖天师张道陵和他的两个弟子:王长、赵升两位真人。左边有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右边有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陪祀。他们都是历代天师中的佼佼者。殿堂上方悬挂着宋徽宗赐给三十代天师张粥先的匾额“道行高洁”、明太祖赐给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的匾额“永掌天下道教事”、清高宗乾隆赐给五十七代天师张存义的匾额“真灵福地”,这些都是天师道历朝兴旺的有力佐证。

殿中这一块直径三尺五寸的翠色盘石,名为迎送石,是张天师迎送贵客立足之地,有天然生成的太极图像,十分神奇。游人信士用手抚摸,可带来平安和好运。

五、万法宗坛

万法宗坛在元朝时就已建成,明嘉靖五年(1526)重修。因宋、元以来正一派符箓“三山合一”,明朝张天师“永掌天下道教事”,故将茅山上清法坛、閤皂山灵宝玄坛、龙虎山龙虎宗坛、西山净明法坛合并为“万法宗坛”,这里就是“万法宗坛”所在地,所以,这里便是道教祖庭的象征。正上方“万法宗坛”匾额,是已经羽化的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大师题写的。

正殿为三清殿,1985年进行了第一期修复,2006年又重修。正中供奉的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又指三清天、三清境,是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

四御:分别指昊天金阙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四御是仅次于三清的最高神祇。玉帝总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一切祸福;紫微大帝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勾陈大帝执掌南北二极、天、地、人三才及主人间兵革之事;皇地祇职掌阴阳造化,滋养万物。

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最早奉祀的神,源于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三官又称三元,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旧时在民间影响很大。

五方五老:五方乃东、南、西、北、中。五行乃五行之精(金、木、水、火、土)。东方甲乙木,司春;南方丙丁火,司夏;西方庚辛金,司秋;北方壬癸水,司冬;中央黄老君即黄帝,为戊己土,司长夏或四季。这是中国农耕文明演化而来的天地自然崇拜的重要内容。

左配殿:为真武殿,祀北极真武大帝,又称玄武大帝、荡魔天尊。玄武谓龟蛇、长寿,是古代崇拜的对象。真武大帝坐镇武当,有“非玄武不足以当之”的说法,故而在湖北武当山声望极高,享誉华夏。

右配殿:右配殿为雷祖殿。雷部正神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执掌五雷,扬善惩恶,浮游三界,九洲万圆,本元始天尊化生。

东西配殿:祀诸天将,共三十六位,称“元帅”或“天君”,又称“天罡”,各有姓字。他们都是道教中的护法神。

甲子殿:太岁崇拜由中国古代天干、地支演变而来,六十年一个循环,六十太岁各有姓字。人出生后,即有“本命神”,称“本命太岁”,随着年岁增长,又逢“流年”,称“流年太岁”。太岁神主管每个人的吉凶祸福,考稽善恶,以及建房造屋,婚嫁、迁徙、经商、仕途等等。俗话说“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就是说要顺应天时,择善而从。太岁崇拜自元朝以后就已列入国家祭典,诸位信士游客不妨去拜谒一下本命太岁和流年太岁,祈求平安吉祥。

土地庙:也称“土地公公”,由古代“社神”演化而来。“社”是古代的区域范围,即“封土为社”。土地公,土地母乃“福德正神”福佑一方百姓。无论走到哪里,都应尊崇当地社稷之神。

罗汉松:万法宗坛内的这两棵参天大树是罗汉松,树龄近千年,相传为南宋高宗和第三十二代天师张守真所植,一雄一雌。雌树会结果,可以泡水饮食,清神益智。

如何判断这两棵罗汉树哪棵是雄性,哪棵是雌性呢?按照坐南朝北的方位,男左女右,左边粗壮的为雄树,右边亭亭玉立的为雌树。雄树枝繁叶茂,但不会开花结果;雌树每年八月间开始结果,红头绿肚,形似罗汉。

相传,南宋皇帝赵构昏庸无道,当时第三十二代天师张守真为了使之清醒,使用“天心五雷法”来调理昏君,并让赵构来龙虎山天师府悟道。赵构来天师府后,决心改过自新,于是亲自种下左边的这棵雄性罗汉松,期望自己执政的统治能像罗汉松一样茂盛、长青。张天师就在右边种下一棵罗汉松。两棵雌雄罗汉松,历尽九百年风雨而不衰,为天师府五大奇树之一。

六、天师府中厅和后厅——灵芝园

中厅、后厅与天师殿(三省堂)本是连成一体的徽派建筑。中厅为历代天师的客厅,现改为殿堂,供奉“龙虎宗”创始人、第四代天师张盛。东汉末年(或西晋永嘉年间)张盛继承祖业,把早期的“五斗米道”从蜀迁移到龙虎山在此设坛传教。因此才有唐、宋、元、明、清天师道在江南的发展和鼎盛。

中厅前的天井,是江南徽派建筑,聚水之井,取“水之不外流”之义。紫气门暗含“东边”的意思,取“紫气东来”,金光门即西便门,西方庚辛金,构思巧妙。

天师殿的背面原为通道,现祀30代天师张继先神像。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说的就是这一代天师的故事。上方“碧城”匾额,是清康熙帝御赐第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的匾额。碧城二字,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后厅与中厅紧密相连,中有天井,是标准的江南四合院。东侧卧室原为历代在位天师所居,现已依原样恢复;西侧卧室乃退位或继位天师所住。此处清堂瓦舍,幽雅异常。后厅的几块匾额,“道契崆峒”是袁世凯赠给第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的。契乃“合”的意思,指黄帝到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的故事,意思是说道教历史悠久,来历正宗。“教演宗传”是乾隆皇帝御笔题赠给第五十六代天师张遇隆的匾额,此匾仍是原物,历经沧桑得以保存,为天师府三绝文物之一。“壶天春水”是民国八年江西督军赠给62代天师张元旭的。“壶天”二字,语带双关,既指壶山仙境,又指壶中岁月。另一块匾“纳甲周星”,纳甲乃古代预测方术,“周”是运转的意思,是说天师法力之灵验。

狐仙堂:中后厅之楼上,有狐山堂和小姐绣花楼。绣花楼是历代天师的女儿及宗族女娃绣花的地方。狐仙堂则有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大致说来,离此不远的云台山有黄白二狐仙,对天师道贡献良多,自明代以来便悬挂狐仙神像进行祀奉。狐仙传说,全国各地很多,此处即狐山的“总坛”。

这里是灵芝园,最早是张天师为人治病、种植神仙药的地方。园门上置双龙戏珠,内外书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两边楹联“八卦涵宇宙,双龙卫乾坤”乃著名书画家彭友善教授所撰。园中的两株桂花树,一株植于明嘉靖五年,有近500年的树龄,每月开花,色泽金黄,称为“月月桂”。另一株是后来移植的,原先不是月月开花的,移到这里以后,渐渐地变成月月开花,也称为“月月桂”,说明这里真是一块风水宝地。两边厢房原为杂役,仆人所居,现辟为书画展销室。

七、敕书阁——天师家庙——后花园、百花堂

敕书阁亦名藏经楼,是存放皇帝圣旨、书信、墨宝的地方。明嘉靖五年(1526),由第四十八代天师张彦羽建造,清康熙十三年和咸丰七年,两度毁于兵火。2002年在政府和各方善男信女的支持赞助下,按原址原貌重建。现在楼上仍作保藏历朝皇帝文献之用,楼下改为道教文物展览厅,内有历朝圣旨、天师蟒袍、玉印、法剑以及海外赠品等珍贵文物,游人可自由参观游览。

从敕书阁出东侧门,便来到原来的天师家庙。天师家庙原名静应观,最早建于宋代,明嘉靖五年与万法宗坛、灵芝园、敕书阁同时建成。清康熙甲寅年毁于兵火。

这里是天师府的后花园。乾隆时代,第五十七代天师曾在这里建绣像宝阁,供奉御赐宫绣太上老君像,咸丰七年烧毁。现在园中的古树,树龄都在六百年以上,有的超过千年。

百花塘原称“玄武池”,里面种荷花,天师们可以在荷叶上打坐练功。池边原有“纳凉居”和一间私塾,供张氏子孙读书。私塾有楹联一副: 泮芹蔓衍芹期采, 丹桂开花桂可攀。

泮芹指学宫前泮池的芹藻,芹藻比喻贡士或才学之士,丹桂比喻考试及第的人,科考及第为“折桂”。这副对联的意思就是说在这里读书的学子都可及第、登科,表明了张天师对子女教育的重视。 可惜纳凉居和私塾都不存在了。

好!今天我们游览、探索了“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的“相国仙府,做了一回天师府的神仙客,祝大家带着一身仙气,好运一生! 谢谢大家!

第15篇:龙虎山景区管委会办公室章流程图

龙虎山景区管委会办公室章流程图

1.公文用印:拟文单位拟稿→相关单位会签→党政办办秘书核稿→主管领导签发→党政办监印员核对后用印章。

2.报表用印:填写印章使用呈批件→本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名盖章→党政办审核签字→主管领导批准签字→党政办监印员核对后用印章。

3.各种证件用印:填写印章使用呈批件→本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名盖章→党政办签署意见→主管领导批准签字→党政办监印员核对后用印。

4.介绍信用印:填写印章使用呈批件→党政办签署意见→主管校领导批准签字→党政办监印员核对后用印。

5.合同、协议等用印:填写印章使用呈批件→本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名盖章→党政办签署意见→主管领导批准签字→党政办监印员核对后用印。

6.刊登广告、声明用印:填写印章使用呈批件→本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名盖章→党政办签署意见→主管领导批准签字→党政办监印员核对后用印。

7.法定代表人印章用印:填写印章使用呈批件→党政办签署意见→主管领导批准签字→党政办监印员核对后用印。

8.其他特殊事务用印:填写印章使用呈批件→本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名盖章→党政办签署意见→主管领导批准签字→党政办监印员核对后用印。

附件2

龙虎山景区管委会办公室印章使用呈批件

第16篇:五星龙虎山朋德酒店昨开工建设

和着金秋的旋律,满载丰收的喜悦。11月6日上午,五星级龙虎山朋德酒店奠基仪式隆重举行。鹰潭市委书记杨宪萍公布:五星级龙虎山朋德酒店正式开工建设。这一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龙虎山景区接待水平将翻开新的一页。在欢快的锣鼓声、喜庆的鞭炮声中,市领导杨宪萍、董仚生、李东堂、张鲁年、管华鞍、林军及朋德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家昌夫妇、香港影像公司董事长向华强夫妇、中国星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郭龙夫妇、苏丹丹女士共同为工程奠基。奠基仪式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晓军主持。市长董仚生在致辞中说,五星级龙虎山朋德酒店的开工建设,将对进步鹰潭龙虎山的接待档次和接待水平,进一步调剂优化景区的旅游产业结构,壮大我市旅游经济总量,发挥积极的龙头作用。他希看龙虎山各相干部分,全力做好亲商、安商的各项工作,一是要提供优良服务,对工程建设实行全进程跟踪服务;二是要落实好优惠政策,严格按合同办事,塑造景区良好形象;三是要积极营建良好环境,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确保客商在建设及经营管理进程中正当权益不受侵犯。朋德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家昌表示,将加快工程建设,把酒店建设好,力争2008年5月开业。据先容,龙虎山朋德酒店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今年以来,龙虎山朋德酒店有限公司经过深进的市场调查、实地考察,并与龙虎山景区管委会屡次洽商,公司股东及董事会远见卓识,决定在景区投资兴修龙虎山朋德酒店。该酒店依照五星级标准规划设计,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81.19亩,由主栋和多栋假日式酒店群及配套设施组成。工程奠基仪式举行前,市领导杨宪萍、董仚 生、吴晓军在华侨饭店亲切会面了刘家昌一行。市委书记杨宪萍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客人的到来表示热情的欢迎,并向客人先容了龙虎山的秀美风光。朋德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家昌激动地说:“我走遍了全球,来到龙虎山后,感到这里有天赐的美景,山净水秀,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谓是世界上最美的景点之一。”刘家昌还说,这里不但山好、水好,人更好,特别是鹰潭市的领导,领导有方,办事效力高,在短短的二三个月,就给我办好了土地证。我在其他地方也建设了大酒店,但各项证件都办了一二年。鹰潭市的领导这样浓的热忱、这样高的效力,让我非常的感动、敬佩。杨宪萍、董仚生端起茶杯以茶代酒,向刘家昌一行表示敬意,并祝龙虎山朋德酒店早日竣工。刘家昌、向华强、郭龙等也举起茶杯,对杨宪萍、董仚生的热忱表示感谢,并祝贺鹰潭发展得愈来愈好,鹰潭龙虎山的旅游业越做越大,名望愈来愈响。刘家昌一行还到上清嗣汉天师府、龙虎山仙水岩等地参观旅游。

第17篇:龙虎山:用好作风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龙虎山:用好作风打通服务群众“最后

一公里”

家住龙虎山景区龙虎山镇中心社区的王火根老人,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不知哪位不讲公德的司机,将一堆儿装修垃圾倒在路边。“突降”的不速之客,扰乱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灰粉随风扬起,不仅让周边居民家家紧闭门窗,也让想出来遛弯儿的居民少了兴致。看着这堆烦人的垃圾,临街居住的王火根老人想到了景区综合执法大队走访时留下的联系电话。虽是晚上,但让老王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人接听电话;更让老王没想到的是,没过一会儿,一辆垃圾清运车就开了过来。

不久老王家就响起一串悦耳的电话铃声。“您好,我是执法大队热线,您反映的路边堆放建筑垃圾的问题,已经安排专人解决了,您对清理的情况是否满意?”

“满意、满意!”看到自己反映的难题得到了快速解决,老王和老伴乐得合不拢嘴,心里亮堂堂的。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龙虎山景区重点解决“庸、懒、散、乱、软”,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突出问题,切实为民办实事,以干部作风转变换来了社会好风气和群众满意的笑脸。

带头做 强作风

作风建设是助推剂,作风硬才能有发展。

坐着说不如带着干。龙虎山景区领导以“六带头”切实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即带头深入群众、带头学习调研、带头听取意见、带头查摆剖析、带头整改落实、带头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景区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下基层调研,轻车简从,不作事先安排,不搞层层陪同,不安排专门汇报和新闻报道。截至目前,景区各级党员干部下基层走访群众4680余户,帮助基层兴办民生实事19件,帮扶资金36万元,真正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景区11名党委委员每人包一起难点信访案件,变群众上访为领导带案下访,处理一起销号一起,销号一起重包一起,景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月安排一天时间公开接访,并带案约访一次。直找问题症结,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解决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在景区领导的躬亲示范下,各级领导干

部亲力亲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建制度,树新风。抓作风不能抓一时,重在抓根本,抓长远。景区以铁的纪律抓作风、惩腐败,景区党委、管委会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多项规章制度,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出台了《关于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八项制度》,加强干部直联群众工作,让干部走出办公楼,进田间地头、社区街道,加大对损害发展环境行为的监督力度,狠刹不作为、乱作为歪风。一系列举措,强化了制度约束,严肃整饬了不良风气,硬化了干部队伍作风。

动真功 真整改

针对群众、企业反映强烈的部分部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龙虎山景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违规违纪行为坚持 “零容忍”。

加大检查力度。景区纪检委明察暗访,狠抓公车私用、公务接待、办公用房、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坚持抓到多少通报多少,不讲情面,不手软。2014年龙虎山景区共取消公务车8辆,处理违规公务用车5辆,清理吃空饷人员2名,清退超标办公用房952平方米,纠正违规执法行为3起,处理网络问政投诉举报9件,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件,初核3件,立案1件,给予党内警告处分1人,并处收缴违纪款18283.52元。

讲求公开透明。龙虎山景区在政府门户网站开办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专栏,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加强专项资金检查,2013年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饮水工程等12项重点工程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涉及资金437.01万元。强化源头防范,进一步推进专项资金监控平台、工程项目信息公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

重节俭 惠民生

为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更多财政资金惠及民生,龙虎山景区各部门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按照“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原则,精打细算,严审预算,发挥预算约束作用,严把支出“水龙头”,从源头控制“三公”经费支出。2014年1—5月,景区各级政府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8%,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同比减少32.12万元。

景区将更多的财力用于民生,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教育发展更均衡,投资600万元,实施“校安工程”,上清中学教学楼等4个工程竣工投用;新增农村养老幸福院1所;“平安景区”工程更加完善,百姓更有安全感……好政策变成了好现实,百姓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第18篇:建设部关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批复

【发布单位】建设部 【发布文号】建城字第558号 【发布日期】1995-10-04 【生效日期】1995-10-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建设部关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批复

(1995年10月4日建城字第558号文发布)

江西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要求审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请示》(赣府文〔1995〕9号)收悉。经国务院同意,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根据可能和必要逐步实施。

二、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以道教圣地、碧水丹山与古墓群为特色,是供游览观光和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三、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范围为:北至浙赣铁路,南至天台山,东至玉里峰,西至狮子岩,面积为200平方公里,请按此范围标界立碑,建立档案,加强管理。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面积为120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内要加强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落实保护措施。

四、要按照国务院《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严格保护好风景名胜区的古建筑、古崖墓、文物古迹、森林植被、地质地貌等风景浼胜资源。严格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内滥伐林木、污染水体、开山采石、毁坏文物古迹和乱建房屋等违法活动。要大力搞好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的绿化,提高森林覆盖度,改善景观面貌,维护生态环境。

五、要抓紧编制各景区和近期建设小区的详细规划,由你省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审批。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要按照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严格控制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规模,严禁一切违反规划、乱占乱建的活动。对景区内已建和拟建的建设项目,要进行认真清理,凡不符合规划要求的,要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搬迁或拆除。

六、风景名胜区旅游接待和后勤服务主要依托鹰潭市。要逐步完善风景名胜区内外道路交通设施,搞好景区游览接待点的供水、供电、通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风景名胜区内居民村点的建设管理和环境治理,改善景区环境质量。对规划中确定的对风景名胜区景观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和论证,搞好规划,严格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七、你省及鹰潭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工作的领导,建立有权威的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协调好风景名胜区内各部门、单位与风景名胜区的业务关系。风景名胜区内所有单位和个人都要遵守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服从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对风景名胜区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把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好,管理好。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19篇:中国道教文化发源地龙虎山将主推道教养生游

中国道教文化发源地龙虎山将主推道教养生游

在26日举行的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期间,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委书记李卫国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龙虎山将依托道教养生文化,推进中医养生产业的发展,在景区建设丹霞养生谷和健康养老区。

龙虎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作为中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龙虎山有着丰厚的道教文化底蕴和传承。2013年10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快龙虎山道教养生中医园基地建设。

围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龙虎山将道教养生产业放到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地位,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研究制定道教养生产业发展规划,提升道教养生产业的发展层次。

据介绍,当前龙虎山正在建设丹霞养生谷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五星级酒店、温泉调理中心、九曲天堂、SPA养生岛等,龙虎山将与投资方共同努力,建成具有国际视野又根植道教文化、策应龙虎山旅游和道教养生的高端旅游配套产品。

与此同时,龙虎山还将在景区中建设中医养生体验中心、中医名医馆、中医药博物馆和道膳养生体验馆;在龙虎山旅游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养老养生基地,引进龙头企业建设健康养老区和提供高端医疗服务的中医院。

目前,龙虎山正在利用自然生态和养生文化资源等优势,将道教养生产业列入招商重点,突出产业链式招商;引导健康产业相关企业延伸产业链,带动道教文化产业、健康休闲旅游业、健康娱乐业、饮食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20篇:鹰潭市旅游产业发展与龙虎山景区开发思路建议

鹰潭市旅游产业发展与龙虎山景区开发

思路建议

浙江长三角城市经济研究院

一、龙虎山旅游开发的优势评价

龙虎山旅游景区起步早、影响大,在全国已经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益于这样几条:

1.景区旅游资源品质较高。龙虎山属于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秀美多姿,山水并重。龙虎山又是中国道教发祥地,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文化厚重,特色明显。

2.景区旅游开发基础较好。经过上下努力,龙虎山景区旅游核心区开发已经比较成熟、完善,先后摘得了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国家5A旅游景区(待评)的金字招牌。

3.区位优势突出。鹰潭市域铁道纵横、公路畅达,交通十分便捷,成为联络闽、浙、皖、鄂、湘、赣诸省,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与西南地区连接的桥头堡。鹰潭市作为旅游城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以观光游为主的游客模式制约了景区提升。

龙虎山景区旅游产品,主要还是单纯的观光,有些其实还没有开发成产品,给游客展示的是原始资源,因此,还只是旅游线上的一个点,不是旅游目的地,游客逗留时间短,过夜游客少,回头客少,且淡旺季明显,旅游收入还主要靠门票。观光产品主要依赖游客数量的增长来实现旅游收入的增加,必然导致景区的超负荷接待,而负载过重的景区给旅游者提供的产品质量随之下降,从而进一步制约影响了景区的层次提升。

(二)人文资源开发尚没有破题。

龙虎山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道教文化遗产,作为中国道教史上显赫的祖庭地位所留下来的大量历史文物和遗址遗迹,如何变成具有吸引力的产品还是比较大的难题。因此对龙虎山遗留的物化(如文物遗址)和活的文化,即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复兴龙虎山的山水文明,传承和发扬以张道陵为代表的道教文化,是龙虎山旅游新项目开发中应该着重考虑的。

(三)城市作为旅游发展载体的核心作用不突出,不明显。

一个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不仅取决于景区本身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更取决于该旅游景区所依托的城市功能和服务,对于中远途游客来说更是如此。而龙虎山景区基础设施不完善,鹰潭周边地区旅游设施不配套,接待档次不高,城市格局及配套功能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三、这次规划必须解决的几个重点

(一) 重点做好三个转变。

即从旅游景区开发到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转变;从单一旅游观光到旅游观光与文化休闲并重的转变;从旅游事业繁荣到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变。在做好这次规划的基础上同时注重宣贯、实施,组织专家和专业人员讲座,召开旅游发展动员大会,把龙虎山二次创业落到实处。

(二)打造江西省旅游集散中心。

充分利用鹰潭市交通发达和东部沿海与西南地区相衔接“桥头堡”区位优势,着力打造赣东北旅游集散中心。整合周边三清山、仙女湖、庐山、景德镇、婺源等景区和城市。形成以“山”为主题和以鄱阳湖“水”为核心的江西两大旅游区。

(三)增强鹰潭市城市的旅游功能,完善旅游城镇体系构建。重点打造生态旅游小镇龙虎镇和文化休闲小镇上清镇,加大对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高档酒店和一系列旅游设施;着重进行旅游新型业态开发,以项目为抓手,树立鹰潭市和龙虎山景区旅游新形象。

(四)在坚持龙虎山景区核心旅游产品的前提下,做好“突出景区,突破景区”的文章。

龙虎山景区是旅游核心,要做好生态保护、道路升级、完善设施、林向改造等工作。规划建设泸溪河旅游度假区,先申请设立江西省级旅游度假区,最终目标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划地块发展置业房产,村落式、群居型布局,引入水和花卉概念,采取产权式酒店和分时度假等方式,营造亮丽风景线,把财富之人、外国人吸引到这来来居住和度假。

四、鹰潭市旅游发展和龙虎山景区开发转型的建议鹰潭市和龙虎山景区今后要从大思路、大格局、大项目入手,把概念做大、产品做精、服务做好。

(一)在旅游思路上进行大的调整

1.打造江西旅游增长极和国际旅游特区

龙虎山是江西旅游重要的增长极,同时世界遗产的品牌,使得龙虎山具备成为国际旅游特区的良好基础,这更需要我们升华思维、大胆创新,站在区域发展、社会发展角度,充分整合龙虎山旅游资源要素,围绕打造世界著名遗产文化和生态休闲旅游胜地进一步明晰战略方向。

2.重点建设旅游城市,整体联动开发

以门票经济为拉动的旅游城市发展症结在龙虎山同样存在,比如在很多地方建设景区,单纯以景区来吸引游客,让城市包容景区。事实证明,这种人为制造旅游景点的做法,已经不再能适应人们的需要。

今后城市竞争已经不再仅是规模大小的竞争,而是提升城市品位、城市生活品质的软实力竞争,将城市经营策略、城市品牌建设、城市旅游吸引力整合设计、城市文化符号加载设计、城市旅游门户区规划设计、城市地标空间提升设计、城市旅游光环效应区规划设计、城市旅游印象区规划设计等引入旅游发展建设中。

龙虎山以世界遗产为抓手打造休闲旅游胜地需要突破对城市旅游的追求,转而发展旅游城市,应把整个城市当成一个整体的大景区加以经营,在现有鹰潭城市格局中合理规划、功能细分、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促使鹰潭市、度假区和景区的三重融合。

3.与浙商合作开发模式

龙虎山景区与浙江长三角城市经济研究院在专家咨询、专业培训、文化营销

和招商引资进行全方位合作提升旅游品质。政府主要做好资源整合、环境整治、形象宣传、市民培训等。研究院帮助策划规划、人员培训、产品营销、引进品牌企业等。

政府与浙商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由双方组建一个规范的投资开发公司,最终把龙虎山旅游品牌包装上市。

政府负责基础性设施建设,如周围交通、旅游厕所、形象标志和游客服务中心等,营造旅游大环境,树立龙虎山旅游的总体形象。浙商负责对龙虎山旅游度假区的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营销、经营一条龙投资开发。

(二)在旅游发展上实行重点突破。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立体的交通网络,加强城市内公共交通系统和徒步交通道路的建设,强调城市建设的景观化,推进城市公共设施向旅游产品转化。

做好城市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细节中充分体现龙虎山作为国际化旅游目的地的人文关怀,应完善游客到访中心功能、构建旅游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完善城市的多语标志系统,提升城市的公共卫生设施和条件等。

2 .提高旅游设施档次。

针对目前龙虎山酒店档次竞争的现状,建议推进高星级饭店、主题酒店、汽车旅馆以及露营地等旅游产品建设和旅行社国际化步伐。鼓励和引导投资建设以养生文化、道教文化为代表的主题休闲度假酒店和经济型饭店,形成结构合理、种类丰富的星级饭店系统。

建议设立副厅级的龙虎山景区管委会,调整体制以提升龙虎山景区管理档次。

3.加大重点旅游项目投资建设。

加大对现有旅游项目的整合和改造力度,推进龙虎山丹霞养生谷项目、和圣井山漂流项目等的规划。积极引进大型旅游项目,推动旅游街区和生态养生园等规模较大的旅游项目建设。在市区和景区之间,规划建造旅游特色街,做好城市与旅游区的过渡衔接。重点打造生态旅游小镇龙虎镇和文化休闲小镇上清镇。近期重点建设中国道教文化养生园项目。

(三)在旅游市场重拳出击

1.旅游产品深度开发。

建设龙虎山应采取高位跃出的原则,高度关注旅游产品的转型与再开发,大力推进旅游产品结构调整,从原来较为单

一、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向高端、时尚和健康的多元化休闲为主的旅游产品组合转变,开发具有特色和蕴含文化品位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如自驾游、自助游、文化游等,重点打造自驾车旅游基地和高端国际会展会议中心。

2.旅游营销手段再创新。

传统营销观念的颠覆和国际化,要由项目营销、世界遗产形象营销转向以整个龙虎山作为“大景观”的国际展现,用生态的、健康的、文化的概念吸引游客,加大政府营销力度,建立龙虎山旅游营销体系。

营销手段创新再创新。建立以龙虎山为载体的专项信息发布渠道,融网络、电视、报纸、时尚杂志为一体的龙虎山生态、休闲、文化旅游专业媒体的打造。要提高外宣品的制作质量,聘请高水平的外籍人员成为龙虎山山水旅游宣传品的制作顾问,策划适合境外游客休闲阅读的系列旅游宣传品。

3.旅游服务水平再提高。

启动龙虎山旅游中心的论证和实施工作,建成向国内外游客提供真正一站式服务的平台,形成一个多功能、综合性、高品位、高效率,体现国际化、专业化本土化的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引进中外合资旅行社,鼓励有条件的国际社与港澳台以及境外旅游公司开展全方位合作,加入区域性联盟网络。加强对政府管理人员、旅游从业人员和市民的培训引导,增强旅游意识,树立主人翁姿态,使之成为“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个个都是旅游窗口”,上下齐心,左右合力,营造旅游大环境,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龙虎山范文
《龙虎山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文章
      编辑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