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情感教育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2 18:08:2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 经典名著

《情感教育》是法国作家福楼拜的第二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重要小说,小说的副标题是“一个青年的故事”,作于1865—1869年。 主人公莫罗是外省中产阶级家庭子弟,他在巴黎求学期间,爱上了一个画商的妻子,但未能得到夫人的爱情。后来他又与一位交际花媾合,有了一女。同时与各种有政治倾向的人物交往。后得到叔父遗产,重返巴黎。为挤进上流社会,追求一位大银行家的妻子,失败而返回家乡。小说在他回忆无聊的一生中结束。 作者风采

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生于法国北部卢昂的一个世族之家。曾在巴黎攻读过法学,后因病辍学,从事写作,以朴实、严谨、用词精当成名,被誉为“文学”,是法国名扬后世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包法利夫人》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二部为《萨朗波》,描述公元前迦太基发生的雇佣兵和民众的起义。第三部《情感教育》是一部政治性很强的小说,是革命的1814年的形象编年史。此外,他还发表了以宗教传说为题材的《圣安东的诱惑》、《三个故事》和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布•华尔和贝居舍》(未完)。 银屏再现

影片《情感教育》根据19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同名小说改编。

影片描写了1840—1867年间的法国现实生活,着力刻画了主人公莫罗从青年到中年的个人机遇。他出身于外省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学毕业后去了巴黎一所大学学习法律。在船上邂逅画商阿尔努夫妇,对阿尔努太太一见钟情,到巴黎后想方设法与她交往,随后又认识了妓女罗莎妮,从此陷入了双重爱情中不能自拔,致使学业荒废。虽然他有得天独厚的资历和种种美好憧憬,但经历一番风雨后,爱情、事业的美梦都如泡沫般破碎了,终至孑然一身。

影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错综复杂,跌荡起伏,瑰丽宏伟的社会画面。

推荐第2篇:大学生情感教育

育除了要重视人的情感发展以外,还要善于利用人的情绪情感的特殊机制来改善和提高其道德教育的影响力和有效性。

(二)大学生情感教育的作用1.情感教育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理 念。[1]所以大学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它们的情感教育,让他们对道 德规范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2.情感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在于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而所谓健全的人格,是指人格的各构成要素如情感、意志、性格等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其 中,情感居于健全人格的基础地位。[2]而当前的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忽略情感教育 所产生的问题,会滞缓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则不仅通过培养、发展人的情感直接推动健全人格的达成,亦能通过对其它要素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健全人格的教育理想逐步成为教育现实。3.情感教育提高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朱小蔓教授提到:“情感作为非认知因素,它以兴趣、愿望、热情等形式构 成学习的动机,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驱动、诱导、调节的作用。”[3]积极的情感可 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发展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消极的情感则使思维阻塞,降低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因此,通过情感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产生积极地情感体验,促使大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

二、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发展现状1.情感教育环境的缺失教育者自身的情感素养水平决定了情感教育的实际效果,而部分教育者缺乏对情感的理解、沟通、感知、体悟和表达能力等,更直接的影响到情感教育的开 展。[4]而通常只有具备高水准情感—人际关系技能的教育者更能有效地为学生讲 授大量的认知技能,阿斯巴和罗巴克总结为:“教师的人际关系水平与学生的成

绩、出勤率、自我认识、对学校的态度和在校行为有直接的关系。”③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情感素养,形成积极的个体道德的情感体验,才能为受教育者创设出良好的教育环境。2.情感教育的内容不规范从我国现有的教育方式来看,本应该在中小学阶段就进行的基础性教育,如文明规范、公德教育、感恩亲情等,直到大学阶段才补上,而对于爱情、友情、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处理、心灵成长等重要情感问题更是被忽略。[5]但往往在实 际的情感教育过程和内容中,很多教育者把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混为一谈,教育者则更重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却无法满足现代的需求。3.情感教育的方法不科学情感教育本为心灵的教育,但现实情感教育却往往脱离人心,外在化、形式化替代了真实的感觉感受和细致的情感体验。而教育者往往在教育过程中的很多时候只是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却做着应试教育的事,未能真正把情感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情感发展规律、情感教育目标、情感教育方法。

(二)大学生出现情感问题的原因分析1.恋爱现象中的情感问题随着时尚经济的影响,大学生恋爱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而恋爱也已是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虽然现在大学生恋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很多人对于自身今后的婚姻和家庭还是缺乏足够的了解,而盲目的初恋和失败,又让许多同 学陷入爱情的泥潭不知所措。[6]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对爱情应持慎重态度, 因为它不仅需要大学生会自知、自控,还需要学会与人相处,所以大学生应尽量避免在恋爱中把握和处理失当。2.家庭环境下的独身情感从上世纪70年代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现在独生子女的人数总量约有一亿四千万左右,而其中的“80后90后”正是当代的大学生,也正是因为他们出生特殊的背景环境,造就了他们独特个性的形成。由于长期在家庭环境下娇生惯养,使得当代大学生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凡事只重自我而忽视他人感受,其情感普遍表现为爱激动、好发脾气、任性、自私、不知感恩等特征。3.社会环境下的就业压力笔者发现,由于近几年的大学扩招现象的普遍存在,现在的许多毕业生面临

的巨大的就业压力,但是很多大学生却不能正确的面对困难。当代的大学生由于生长的特殊背景,很多人表示吃不了苦,造成了在择业过程中“眼高手低”的现象,因此,要使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就业竞争是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学会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以增强他们的危机感与挑战意识。

三、大学生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指由胜任能力的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的态度。”④而对大学生责任教育则应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而进行的以“负责任”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其目的是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觉履行责任 的重要意义。[7]可见,要通过责任教育,培养起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 们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学校、对国家、对社会乃至对全人类负责的精神,同时,这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二) 重视生命教育,建构人生意义生命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强化生命意识、珍视生命价值和发展生命潜能的教育,它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通过进行生命教育,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怀,对生命情调的追求,使人能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的形成,在激扬生命的同时 焕发生命之美。”⑤我们要把生命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对受 教育者进行生命的关怀,但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典型的案例告诉我们,如果教育缺失了这样的关怀,教育就是残缺的,是不负责任的。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是渗透情感的教育,要结合大学生们对自我生命活动的真切体验,关注他们对自我生命成长的感悟,只有让他们对生命拥有了这样的感觉,对他们进行的教育才会有实效。

(三) 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感感恩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知恩图报的观念跨越了贫富,超越了地域和阶级的局限,成为人们公认的一种美德。当代的大学生们,由于优越的成长环境而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总认为父母的养育之恩是理所当然的,对

父母养育之恩缺少起码的感恩,所以,针对现在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在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要从多种实践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四、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 注重情境陶冶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最具情境性的心理活动,情境的进入可以激发情绪,让人产生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具体的、特定的情境,是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所以教育对象的情感是随着周遭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和情感气氛,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对其感情加工系统进行开发,使学生在情感力量的推动下潜移默化的走向自我完善。

(二) 注重社会实践人是认识的感情化、情绪化的高级动物,情感的慰籍、交流与沟通是人类的普遍需要,而这种主体情感通常产生于实际生活当中,并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和深 化。[8] 可见,参与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最终目标选择,因此,要大 力倡导和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可以通过开展军事训练、勤工助学、团日党日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使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学习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使他们在参与过程中产生在书本上体验不到的心理感受和道德体验。

(三) 注重“情感”培养情感教育是一种精神成人教育,也是一种行为养成教育,它既要从人类的禀性出发,也要从教育的宗旨出发,以情优教,用积极、高尚的情感去开发受教育者的心智世界。当代的大学生由于应试教育经历、就业压力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道德情感方面有明显的缺陷,导致道德行为的弱化、褪化,所以,情感教育的目标即是要从唤醒学生最简单、最纯朴、最可贵的情感入手,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的情感修养。结 论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已经有20余年的时间了,但就我国目前学校的发展状况而言,所谓的素质教育似乎只是停留在理论文化知识的

层面,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方面的教育,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教育活动只是一味

地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忽视人的情感需求和精神成长,就必然会异化。所以,情感教育应该是一种唤醒教育,其教育过程就是生命的唤醒过程,而正是因为这一过程,可以强化个体的生命意识,挖掘个体的生命潜能,彰显个体的生命价值,更好地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无论从教育的本原和旨归来看,还是从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和过程来看,教育都与情感的因素密切相关,所以,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必要在提升情感质量上接受“继续教育”。

注释:①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7-8页.②刘晓伟.情感教育—塑造更完整的人生[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版,第6页.③邓金.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M].学苑出版社,1989年版,第77页.④王丹玲,孙丽丽.道德情感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⑤汪基德.新课程对生命价值的关照[J].课程.教材.教法,2004(5).参考文献:[1]曹军芬,吴国玺.加强情感教育,有效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1).[2]彭朝霞.浅谈情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必要性

[J].经营管理者,2010(20).[3]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45页.[4]颜中玉.论大学生的情感教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6):13.[5]高玉萍.道德情感形成的制约要素[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2):58.[6]董素芳.高校情感教育的缺失与加强[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9(4).[7]蔡建英,唐雪雷,刘丽君.围绕人才培养,构建大学生责任教育体系[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32.2).[8]袁红林,李霞.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9).

©2013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用手机扫此二维码:쎗

以下结果由提供:쎗

百度翻译

百科词条:쎗

百度百科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复制 | 搜索 | 翻译 | 百科 | 分享 | 二维码

文字已复制

分享至:×

10 财富值限时!免财富值下载到手机

/6

育除了要重视人的情感发展以外,还要善于利用人的情绪情感的特殊机制来改善和提高其道德教育的影响力和有效性。

(二)大学生情感教育的作用

1.情感教育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的

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理

念。[1]所以大学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它们的情感教育,让他们对道

德规范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2.情感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在于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而所谓健全的人格,是指人格的各构成要素如情感、意志、性格等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其

中,情感居于健全人格的基础地位。[2]而当前的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忽略情感教育

所产生的问题,会滞缓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则不仅通过培养、发展人的情感直接推动健全人格的达成,亦能通过对其它要素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健全人格的教育理想逐步成为教育现实。

3.情感教育提高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朱小蔓教授提到:“情感作为非认知因素,它以兴趣、愿望、热情等形式构

成学习的动机,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驱动、诱导、调节的作用。”[3]积极的情感可

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发展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消极的情感则使思维阻塞,降低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因此,通过情感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产生积极地情感体验,促使大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

二、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发展现状

1.情感教育环境的缺失

教育者自身的情感素养水平决定了情感教育的实际效果,而部分教育者缺乏对情感的理解、沟通、感知、体悟和表达能力等,更直接的影响到情感教育的开

展。[4]而通常只有具备高水准情感—人际关系技能的教育者更能有效地为学生讲

授大量的认知技能,阿斯巴和罗巴克总结为:“教师的人际关系水平与学生的成绩、出勤率、自我认识、对学校的态度和在校行为有直接的关系。”③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情感素养,形成积极的个体道德的情感体验,才能为受教育者创设出良好的教育环境。

2.情感教育的内容不规范

从我国现有的教育方式来看,本应该在中小学阶段就进行的基础性教育,如文明规范、公德教育、感恩亲情等,直到大学阶段才补上,而对于爱情、友情、

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处理、心灵成长等重要情感问题更是被忽略。[5]但往往在实

际的情感教育过程和内容中,很多教育者把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混为一谈,教育者则更重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却无法满足现代的需求。

3.情感教育的方法不科学

情感教育本为心灵的教育,但现实情感教育却往往脱离人心,外在化、形式化替代了真实的感觉感受和细致的情感体验。而教育者往往在教育过程中的很多时候只是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却做着应试教育的事,未能真正把情感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情感发展规律、情感教育目标、情感教育方法。

(二)大学生出现情感问题的原因分析

1.恋爱现象中的情感问题

随着时尚经济的影响,大学生恋爱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而恋爱也已是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虽然现在大学生恋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很多人对于自身今后的婚姻和家庭还是缺乏足够的了解,而盲目的初恋和失败,又让许多同

学陷入爱情的泥潭不知所措。[6]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对爱情应持慎重态度,

因为它不仅需要大学生会自知、自控,还需要学会与人相处,所以大学生应尽量避免在恋爱中把握和处理失当。

2.家庭环境下的独身情感

从上世纪70年代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现在独生子女的人数总量约有一亿四千万左右,而其中的“80后90后”正是当代的大学生,也正是因为他们出生特殊的背景环境,造就了他们独特个性的形成。由于长期在家庭环境下娇生惯养,使得当代大学生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凡事只重自我而忽视他人感受,其情感普遍表现为爱激动、好发脾气、任性、自私、不知感恩等特征。

3.社会环境下的就业压力

笔者发现,由于近几年的大学扩招现象的普遍存在,现在的许多毕业生面临

的巨大的就业压力,但是很多大学生却不能正确的面对困难。当代的大学生由于生长的特殊背景,很多人表示吃不了苦,造成了在择业过程中“眼高手低”的现象,因此,要使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就业竞争是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学会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以增强他们的危机感与挑战意识。

三、大学生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指由胜任能力的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的态度。”④而对大学生责任教育则应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而进行的以“负责任”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其目的是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觉履行责任

的重要意义。[7]可见,要通过责任教育,培养起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

们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学校、对国家、对社会乃至对全人类负责的精神,同时,这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二) 重视生命教育,建构人生意义

生命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强化生命意识、珍视生命价值和发展生命潜能的教育,它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通过进行生命教育,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怀,对生命情调的追求,使人能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的形成,在激扬生命的同时

焕发生命之美。”⑤我们要把生命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对受

教育者进行生命的关怀,但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典型的案例告诉我们,如果教育缺失了这样的关怀,教育就是残缺的,是不负责任的。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是渗透情感的教育,要结合大学生们对自我生命活动的真切体验,关注他们对自我生命成长的感悟,只有让他们对生命拥有了这样的感觉,对他们进行的教育才会有实效。

(三) 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感

感恩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知恩图报的观念跨越了贫富,超越了地域和阶级的局限,成为人们公认的一种美德。当代的大学生们,由于优越的成长环境而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总认为父母的养育之恩是理所当然的,对

父母养育之恩缺少起码的感恩,所以,针对现在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在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要从多种实践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四、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 注重情境陶冶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最具情境性的心理活动,情境的进入可以激发情绪,让人产生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具体的、特定的情境,是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所以教育对象的情感是随着周遭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和情感气氛,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对其感情加工系统进行开发,使学生在情感力量的推动下潜移默化的走向自我完善。

(二) 注重社会实践

人是认识的感情化、情绪化的高级动物,情感的慰籍、交流与沟通是人类的普遍需要,而这种主体情感通常产生于实际生活当中,并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和深

化。[8]

可见,参与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最终目标选择,因此,要大

力倡导和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可以通过开展军事训练、勤工助学、团日党日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使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学习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使他们在参与过程中产生在书本上体验不到的心理感受和道德体验。

(三) 注重“情感”培养

情感教育是一种精神成人教育,也是一种行为养成教育,它既要从人类的禀性出发,也要从教育的宗旨出发,以情优教,用积极、高尚的情感去开发受教育者的心智世界。当代的大学生由于应试教育经历、就业压力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道德情感方面有明显的缺陷,导致道德行为的弱化、褪化,所以,情感教育的目标即是要从唤醒学生最简单、最纯朴、最可贵的情感入手,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的情感修养。结 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已经有20余年的时间了,但就我国目前学校的发展状况而言,所谓的素质教育似乎只是停留在理论文化知识的

层面,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方面的教育,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教育活动只是一味地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忽视人的情感需求和精神成长,就必然会异化。所以,情感教育应该是一种唤醒教育,其教育过程就是生命的唤醒过程,而正是因为这一过程,可以强化个体的生命意识,挖掘个体的生命潜能,彰显个体的生命价值,更好地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无论从教育的本原和旨归来看,还是从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和过程来看,教育都与情感的因素密切相关,所以,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必要在提升情感质量上接受“继续

推荐第3篇:幼儿园情感教育

幼儿园情感教育

一、引言:情感教育的含义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儿童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情感不仅仅是成人的专利,幼儿也不例外,我们应该让幼儿懂得人与人、与环境、与动植物和大地间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情感。

关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道德,是我们要着力培养的一种良好品德。教育、引导幼儿学会关爱,是当今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指南》对培养幼儿“关爱”品德做出了具体的描述,幼儿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思维具体形象,情感的感染作用大,可塑性较强。如果我们能利用幼儿的这些特点,不失时机地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就会使幼儿形成比较稳定的良好的情感品质。在二期课改的背景下,孩子的学习内容以主题的形式呈现。老师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应该充分挖掘主题中的隐性教育内容,培养幼儿关爱的情感。

二、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

幼儿的情感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我不是将他们割裂开来,而是有机的将其整合,将情感教育融入到主题活动之中。本学期我班就以“爱,从这里开始”,为主线,对孩子们进行爱的情感教育。这条主线将不同的主题活动中的情感教育都串联起来,并还在继续延续,通过为幼儿创设视觉环境、心理环境,打造爱的环境氛围,为幼儿搭建平台,丰富他们爱的情感。让幼儿在欢快的节日中,学会感恩——感激他人、关心他人、热爱生命,让爱的情感在幼儿心中升华。

(一) 爱同伴、爱幼儿园、关心周围的变化

今年暑期我园大修,幼儿园的面貌焕然一新,开学的第一天,家长、孩子都对新校舍赞叹不已,我们抓住契机,生成了二级主题“幼儿园的新变化”,老师引导并带领孩子们一起寻找观察幼儿园里的细小变化,并结合我园的教育早期阅读特色,鼓励幼儿把自己看到的幼儿园新变化用绘画及图夹文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布置教育环境。让孩子们从细微之处感受“我爱幼儿园”的情感。

作为大班的哥哥姐姐,开学的第一天,园级主题“关爱他人,成长快乐”活动也拉开了序幕。由大班哥哥姐姐戴上红帽子组成的“红帽子礼仪队”开始行动了。从礼仪接待到大班哥哥姐姐带小班弟弟妹妹,“红帽子”随时出现在孩子们周围,帮助有需要的孩子。通过担当“小向导”、“小主人”的角色,体验自我意识;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爱的情感,增进幼儿与同伴的交往。

(二) 爱家人、爱老师,关爱弱势群体

爱是幼儿精神需要中最珍贵的部分,爱是教育的基础,而老师的爱是培养滋润幼儿美好心灵和高尚品德的重要源泉,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阳光。教师节不光是属于老师的节日,同时也是一个对幼儿进行“爱”的情感教育的好机会。为了使幼儿感受到老师的爱,组织幼儿讨论思考: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从而使幼儿萌发出对老师的爱的情感。我们还组织幼儿仔细观察思考:周围的人为小朋友做了哪些事情?启发幼儿以实际行动向关心自己的人表示谢意,激发孩子爱他人的情感。

教师节这天我园邀请了所有的退休老教师来园参加“我爱老师”的活动,新老教师共庆属于自己的节日。活动中,老教师们对后生晚辈和孩子们语重心长、互相共勉的寄语,表达了她们的殷殷期望。孩子们则用诗朗诵、歌表演等形式向这些“奶奶级”的老师们献上了深情的祝福。当全场响起歌曲《我爱米兰》的乐曲,孩子们向全体老师们献上鲜花和贺卡时,老师们都被深深感动,孩子们在被爱的过程中学会了爱,孩子们也能从中体会到爱老师的情感。

“九九重阳节”到了,我们对孩子们进行了热爱长辈的主题教育,以实际行动来关爱老人。我们把爷爷、奶奶请进幼儿园,孩子们为爷爷、奶奶表演了精彩的节目,给老人们敲敲腿、捶捶背,并亲手制作了小旗子插在重洋糕上送给爷爷奶奶,祝福爷爷奶奶幸福、安康、长寿。一位婆婆激动地说“这个节过得真开心,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们仿佛又年轻了几十岁。

作为2007年世界特殊奥运会的一个热身赛,2006年上海世界特殊奥运会国际邀请赛即将在上海举行,在漕河泾社区迎接“俄罗斯”代表团的欢迎仪式上,大班的小朋友们来到漕河泾社区热情参与了欢迎特殊奥运会国际邀请赛俄罗斯代表团运动员入住漕河泾社区的欢迎仪式并进行了文艺演出。借此契机,我班开展了“关爱自己、关心特奥”主题活动,并收集了特奥会的各种小资料布置环境,在园内形成环境导向。

通过教育活动,孩子们对特奥会的活动特别都愿意关怀弱势群体,与他们进行交流,用自己的真诚和耐心帮助智障人士融入社会,体验到生命的精彩,同时更感到了心灵的净化。

(三) 爱家乡、爱祖国、衍生真实情感

适逢上海旅游节开幕,大二班的孩子们带来的花车照片让人目不暇接,孩子们纷纷赞叹美丽的花车及灿烂的夜景。上海旅游节期间,大二班还特意组织孩子们浦江夜游,在游览途中孩子们纷纷赞叹上海夜景的流光溢彩,也加深了对上海的热爱之情。于是,在家长们的配合下,上海旅游节的建构游戏很快就搭建起来了。你瞧,有龙华宝塔、花车巡游、社区街道等等一一呈现在眼前。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通过游戏加深了对主题的认识。

利用“国庆节”这个节日,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向他们深入浅出地介绍我们伟大的祖国: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她的名字叫中国。在这个龙的国度里有辽阔的疆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资源、灿烂的文化、勤劳智慧的人民,使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祖国:中国文化是悠久而深厚的,既有像四大发明这样的文化遗产,也有像中国武术这样的精神遗产。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幼儿的心灵萌发爱国情感。

我们从情感教育入手,选择与幼儿直接经验相联系的内容,用歌、舞、游戏的形式给幼儿带来欢乐和满足,对幼儿进行爱国情感教育。把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孩子们在自己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欢快活动中,了解我国初浅的国情,潜移默化地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倾向。

节日期间,利用多媒体向幼儿介绍天安们、万里长城与名胜古迹、名山大川,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幼儿了解到家乡的美和祖国的伟大,从而感到生长在这样的国家的自豪,萌发了热爱祖国的初步情感。由于许多节日孩子大都在家度过,因此,我们应该和每位家长联系,互相沟通,共同架起一座节日教育的桥梁,家园一致,使节日的情感教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应。国庆节到了,在国庆长假期间许多家长带孩子外出旅游。节后,孩子们纷纷带来了各地明信片和照片。于是一张中国地图就成为了这些照片最好的背景,让孩子们可以在中国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去过的地方,引导孩子们共享的过程中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激发他们对祖国这一抽象概念的真实情感。

(四) 爱生命、爱成长、体验合作快乐

在“寒冷的冬天”主题中,我们以 “动物过冬”、“冬天的树和花”、“冬娃娃”、等线索开展主题探索活动并展开讨论: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活动“冬眠的动物”,让孩子们用纸盒、棉花、稻草等为小熊、松鼠、青蛙等冬眠的动物建造各种各样的“温暖的家”,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活动“给大树穿冬衣”,让幼儿用稻草为小树穿上冬衣,抵御严寒,培养幼儿关爱植物生命的情感。从情感方面入手,以拟人的方法,让孩子认识动植物,了解冬季动植物过冬方式,积累相关经验,深切感知到动植物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活动“新年的礼物”,让幼儿利用各种材料给父母、老师、长辈、好朋友做新年礼物,制作新年愿望树,在相互的祝福中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在实际的行动中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爱情感……和孩子一起制作新年的礼物来打扮新年树;一起制作贺卡,送给自己的长辈、老师和好朋友,一起剪贴窗花,孩子们在节日环境布置中体验着节日的快乐,感受着彼此祝福的幸福,同时也体验到与同伴相互合作、交往的重要和快乐。

我们“爱”的情感教育主题活动还在延续,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即将到来……,其中都蕴含了我国人民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爱国爱民等优良品德。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遵循和提倡始终坚持“儿童参与”的原则,幼儿在感知事物与富有动态环境的互动中,提升审美经验,体验审美情趣,享受成功的快乐。我们通过主题活动,节日环境熏陶,节日亲子活动等途径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孩子们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尊老爱幼,逐渐形成了关爱他人的健康情感与品德。我们希望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延伸至尽情、尽性、尽意、尽心地去爱,包括爱自己及爱所爱的人、爱家乡、爱祖国。使幼儿都能成为一个富有爱心,至情至性的孩子。

推荐第4篇:情感教育故事

情感教育故事

------丢掉的不只是饭钵

锅圈岩乡马摆小学 杨群芳

一天早晨,天下着蒙蒙细雨,地面上湿湿的,偶尔还有一些小水坑。一路上同学们都在急急忙忙地往学校赶。因为有早自习,我也像他们一样,生怕自己在路上成为形只影单的赶路者,所以也加入了匆忙的行色之中。

突然“哐铛” 一声,我身后的一位同学摔倒了。

因为没有用书包,书和文具都散落一地,饭钵也滚在一边,看着他尴尬的样子,我便赶紧安慰他,和他一起拾起沾满泥巴的书本后又腾出一个袋子给装上,可令我没想到的是,正当我在感到有点小小的”成就感”时,这位同学却把”尴尬”扔给了我。

他提起袋子便跑。我赶紧喊道:“哎,同学,还有饭钵呢!” “不要了。”他小跑着向学校方向奔去。

多么干脆的回答!可我却久久立在风中,不知何去何从。看着还在地上躺着的饭钵,心中有种莫名的心痛。是啊,我们的学生,究竟缺少了些什么呢?

我确定捡起饭钵并带到教室,我要给班上的孩子们讲《一个饭钵的故事》。

当我把手里的饭钵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时,他们都很惊讶。接下来,我带着激动和痛惜的心情把整个事情完完整整地讲给他们听了。故事讲完,教室里鸦雀无声。片刻后,我问同学们:“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说,这位同学丢掉的仅仅是饭钵吗?”“不是”,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还有什么呢?” “还有······” “还有······”

看着同学们欲言又止的情形,我急忙帮着梳理语言:“是的,他丢掉的不只是饭钵,还有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包括了感恩、包括了勤俭、包括了道德·········,一个小小的饭钵,它代表了学校对我们的关心,代表了祖国对我们的希望,代表了伟大祖国对我们贫困山区的一份关怀,它装的远远不止是一顿营养午餐啊!“

当我讲完这番话时,教室里沉默了,似乎同学们都意识到了“营养午餐“不仅是填饱肚子的意义。

直到今天,每当我看见许多孩子手里抬着剩菜剩饭朝着那个地方走去而我们班没有一个孩子倒饭时,我总是感到很欣慰。回想那天,感谢上帝让我撞见了那一幕,它让我找到那么好的素材,使我的孩子们心灵得到一次洗礼。

(后记:其实,我们教师就应该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一些影子,看似一些小小的问题,却能作为教育学生的好素材,它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推荐第5篇:小学生情感教育

小学生情感教育

今天我为大家讲的是小学生情感教育。良好的情感有助于身心的健康,有助于人格的完善。情感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为大家讲一讲:一.情感教育的含义 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三.情感教育的内容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

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从小学生的角度讲)

1.情感教育能促进品德的发展:小学多年来设有思想品德课,从教学大纲,统编教材直到层层考试,很受重视,但它注重概念的灌输和牢记,致使学生答题时头头是道,稳拿高分,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连做人的基本道理都不懂。如果说道德是大树,那么情感就是树根,没有情感,道德教育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说教,就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2.情感教育能促进认知的发展: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已被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所证实,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愉快的情绪下学习,就会为学所乐,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在不愉快的情绪下学习,就会为学习所苦,越学越不想学,不能学,不会学,进而使学习效率降低。 3.情感教育能促进身体健康成长:焦虑,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常伴随相应的植物性神经功能的改变,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使相应的内脏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良好地情绪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康复能力。小学生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情感教育对他们来说很有必要。

三.情感教育的内容

培养积极的情感

1.情绪控制,即使学生学会控制激情方向、创造良好心境和锻炼应激能力。(自由发挥)

2.情感引导 ,即将学生的热情和迷恋引导到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方向上。(自由发挥) 3.情操养成

① 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大到爱国主义情感,名族自豪感小到集体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友谊感等

② 培养学生的理智感:对真理和科学的热爱,以及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勇于怀疑大胆探索

③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告诉他们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告诉他们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感悟对自然的美,社会的美,艺术的美,科学的美等等

调控消极情感

从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焦虑、紧张、急躁、孤独、自卑、嫉妒、忧愁、愤怒、烦躁、悔恨、厌恶等不良情绪,这对其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都有不良影响。所以,帮助学生掌握调控这些不良情绪的知识,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怎样调控学生的消极情绪(结合漫画分析) 1.找出学生的优点加以肯定和表扬;

2.指出“消极”是个缺点,说说“消极”的不利后果;3.帮助学生改正“消极”这个缺点,鼓励他要极积乐观。

案例分析

小芳是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中等智商,性格内向,不拘言笑,从不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总是坐在座位上发呆,不和同学玩,和父母的交流也很少。

小芳同学的情况在小学生中并不少见,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解决方案(结合情感教育内容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2.调节情绪,促进发展。 3.重视家庭,提高能力。

教师平时多鼓励,表扬,可以有意无意找她聊天,了解情况。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对小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跟家长交流,详细地分析小芳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

我的理解

教育应从点滴小事做起,小学时期是情感因素养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情感丰富、脆弱且波动性大的时期。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小学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青少年才能在情感人格和人性等各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自然地体验到做人的尊严,理解人生的真谛。

推荐第6篇:社会情感教育小结

社会情感教育小结

一(1)班

方丽

一、教育回顾

语文知识教育在强调知识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情感教育也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所谓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对自己与周围世界所结成的关系的反映和评价。一年级属于低年级,他们对很多事情有强烈的敏感度,在进行教育教学,要学会进行情感教育的培养。

二、教学成绩

1、从教学内容作情感处理,充分展示情感因素。

2、激发学生内在情感使其产生共鸣,领悟作者的心理体验。3、整体理解,领会课文内在思想,把握其寓含的深意。 4、利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自己。

5、理性总结,引导学生情感反馈,形成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不足

1、对情感教育力度不够。

2、由于学生年龄太少,很多道理他们不是懂,要慢慢来。3、由于平时教育教学工作很多,情感教育的时间不够

4、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不同,学生的性格也不同,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相对比较多,老师的工作比较多,关心学生的时间与力度不够。

四、教学改进措施

1、善于对教学内容作情感处理,充分展示情感因素。

2、激发学生内在感情,使其产生共鸣,平时利用休息时间好好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

3、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去了解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加强与夸张联系的力度,家长与教师积极配合工作,共同搞好学生的情感教育工作。总之,情感性道德教育思路和模式相信,情绪、情感不断的感悟、体验、积累,可以逐渐变成人的性格的一部分。杜威认为,学校教育要培养人的性格,性格包括品格,包括影响行为的动机系统,它们对行为有活力和动力作用,使人的行为变得更开明、更连贯、更富有生气。泰勒在她关于价值观教育的文章中指出,价值观教育就是通过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美德成为人的性格的一部分。成为性格的这部分就是品格。只有成为性格的才叫品格,不成为性格的就不叫品格。美国学者也指出,品格教育的内涵是要把社会需要的那些美德变为人的性格的一部分,变成人的比较稳定的习惯、态度。我认为性格是可以不受制于什么东西而自由投射出来的。如果我们重视人的情绪、情感系统的发育,重视与道德相关的情感的发育、培植、强化与提升,那么人就一定会朝着美德的方向积累、体验、感悟,最后变得人格化、性格化,就可以自然的投射、自由的表达。我们在实验基地做实验,旨在发现用什么方式可以引发上述这些心理活动,通过引发这些心理活动不断地改变人。我有一个教育预设:一旦引发了一些情感,或者说关爱、维护、扶持、引化了某些或某一类情感,就会慢慢改变这个人的品性、品质。相反,如果我们不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负性的、破坏性情绪,比如说过度的焦虑、过度的自卑、过度的自恋、过分的自我中心、过分的犯罪感、压抑感等,这些负性的情绪会对道德成长起破坏作用。我认为不要把道德教育弄得过于狭窄,其实,心理健康教育中有道德教育,课堂教学中也有很多思想道德的教育。我们保护和强化那些有助于道德的情感,调整或防范那些负性情感本身就导向了道德的目标,也就使我们学校的教育走向了道德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在健康的情感快乐成长,快乐学生,找到他们人生舞台,找到课堂当中自信的足迹,加油,我亲爱的学生,让我们一起努力!

推荐第7篇: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

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

孩子们的心是一片海,宽广而深邃。一石投下,可能悄无声息,也有可能溅起一片涟漪。老师的引导就是这块石,等待着去发现这片海洋的宝藏。语文教学是一个形象感知、情意感悟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我们说,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被感情所融化。文本不是无情物,学生不是没有感情的生命。

语文课堂本就是个充满感情,注重情感教育的地方。当我们总是感叹于现在的孩子少了爱心,太过自我时,就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其实,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同样有着丰富的情感,需要表达,需要倾诉。五年级语文《口语交际四》的主题是“感动”。电视中曾经播放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他的妈妈洗脚。还有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讲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患病的父亲去上学。像这样深深触动心灵的事我们身边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能把你认为最感动的事说给大家听听。

起初,大家都在说电视,网络上的所见所闻,的确使人动容.中间,有个叫张世旋小男生说:“老师,你知道吗?有一次我看到妈妈的肚子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妈妈说那是生我的时候留下的。我觉得好疼啊,平时我的手上划了道小口子我都会流眼泪。妈妈的伤疤那么长,那么深。一定痛死了,妈妈为了我,付出了那么多,而我还惹她生气,甚至不知道妈妈喜欢吃的菜是什么?我觉得我不是个好孩子,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说着说着,他早已泣不成声,晶莹的泪水已滚落下来。这时,教室鸦雀无声,我们都被感动了。他对妈妈的真情流露,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同龄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这本身就是一种感动!还有一位天天挂着笑容的叫王利娟的小女孩,我们都以为她的生活充满阳光,没有烦恼,但是她的故事却改变了我们的想法。她说,小时候,有一次妈妈生病了。那时候家里很穷,有一次只剩下一包方便面了,她和妈妈都很饿,但是妈妈却微笑着看着她吃完了。后来,妈妈生病严重而离开了世界。现在她时常想起那包方便面,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让给妈妈,现在再想要买给她,都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说到这里,小姑娘不能自已,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掉了下来。我们都为之感动,真想对她的妈妈说:“您的女儿长大了,她真是一个好孩子。”

语文课需要泪光闪烁、需要感动、需要震撼、需要心灵独白。正像干涸的荒野需要甘霖、冰冻的雪原需要暖流、寂寞的空山需要鸟鸣、平静的大海需要浪花。这种感动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是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灵碰撞,是作者之情、文本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汇流而成的生命润泽。语文课堂教育的最大魅力在于:体现出“人文关怀”,“放射出人性光芒”,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之中,这才是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

推荐第8篇:班主任工作情感教育

古语有云“,诱之以利,绳之以法”,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道德教育的两大准则,情与理的结合使道德教育深入人心,在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中,情感教育是基础,在班级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深厚的师生感情会使班级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促进学生精力饱满、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提高,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教育实践证明: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所以,班主任要注重激发学生情感教育,要让自己的每一份浓浓的爱意,化作缕缕的情,蕴于心,溢于表。

一、能增强角色魅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者的个人威信与教育效果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因此,班主任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是搞好班级工作和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保证。班主任的情感表现对学生的情感有着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情操是进行情感教育的载体,它更能“感染”学生,正所谓的身教胜于言教。

班主任要具备应有的师德,要有博爱之心和丰富的情感世界。要赢得学生的尊重,班主任必须自觉提高道德修养,必须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和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从一言一行对学生施以正面影响。

二、让学生“亲师”方法

1.和学生打成一片

班主任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时时处处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困难,使学生真正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和可信。关怀、理解与尊重是一个优秀老师的必备素质,将学生看待为一个正在不断成长的个体,以对学生的成长负责的态度去与学生谈话,教育学生,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建立民主和谐的民主型师生关系。

由于师生关系是教育系统关系链条上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情感教育恰能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其在实践中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3.把微笑和赞许撒向所有的学生。

作为班主任不能只是“锦上添花”,更该注重“雪中送炭”,以诚待人,把微笑和赞许撒向所有的学生。这样的情感教育会使所有的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被信任感,思想上的责任感,学习上的紧迫感,激发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去投入自身的发展,从而搞好整个班集体。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们用它去寻找光明,期盼:新一代的班主任在强化专业和职业素养,在完美实现为教育创造价值的同时,灵魂和人格能彰显更多的光亮!

是夜,教育与我们一路共享,灵魂与您共振!

推荐第9篇:第一章 情感教育概述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调动

叶 晖

(江西省德兴市花桥小学,江西省德兴市花桥镇)

第一章 情感教育概述

第一节 情感教育的概念和现状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它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它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调节和支配作用。一个人对事业充满着热情、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他就会发挥创造性,就能做出业绩来。

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那么什么是情感教育呢?所谓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与认识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重视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心理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以及与其它的心理机制一道协调地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功能状态。

二、情感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教育,从整体上看,大多是在科学主义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它对于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是有益的,但由于偏重认知,忽视情感,相应地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育目标上看:当代教育,把培养高技术、高智能的人才作为最终的教育目标,于是教学所重视的是怎样传授知识,以提高人的智商,而轻视学生情感经验的积累。

2.从教育内容上看:由于科学所关注的核心是事实,于是把明晰化、逻辑化和系统化的科学知识、理论、学说以及职业方面的专门知识、技能作为主要内容,而人的价值观、理想、情趣等都成了附属的东西。

3.从教学方法上看:由于过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漠视,造成教学方法简单为单纯知识教学的方法,甚至灌输的方法。教学方法单调,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完全成为一个知识的“填充器”。

4.从教学组织形式上看:由于科学的主要任务是发现规律,掌握一般,认为一般即事物的本质,而把具体特殊看作是非本质的、偶然的、可有可无的,于是课堂教学这种重集体的形式成为最基本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甚至被看成是唯一的形式。

5.从教学评价上看:由于科学注重标准,衡量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于是标准化的测验方式是最主要的评价方式,甚至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好坏也用分数来衡量。

1 这种程式化、单一化的模式,强调唯理智教育,将认知从情与意中剥离出来,将真从善与美中抽取出来,撇开情意与意志讲认知的发展,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与理性能力的开发,忽视情感经验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学生只学到了一大堆知识,而缺乏美德、责任感、情感等,而这正是与人文精神所倡导的高尚情操、理想人格、尊重人的情感背道而驰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积极发掘情感因素,实施情感教育。

我国的情感教育在国际大环境与国内教育改革背景下,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探索,以有十多年的历程,其表现形式最突出的有“愉快教育”、“情境教学”等。

1.情境教学理论

南通师范附小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根据他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运用情景进行语言训练阶段、提供情景进行观察作文阶段、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学会审美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每一过程都不是孤立、单独进行的,都包含着语文的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以及情感意志的陶冶等诸多因素。就阅读教学而言,根据教材创设情景,在课堂上,把学生带入教材描写的情景,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语文教材,理解词句,并把语言训练贯穿其中。即把语文教学中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都统一在情境中。同时凭借学生进入情境的内心感受,接受道德品质、审美情感陶冶。情景教学具有形象真切、情感真挚、意境广远、理寓其中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使它为学生学习语文,并通过语文促进诸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一 条有效的途径。

情境教学讲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把学生经常带到大自然中去,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逐步去认识世界,为学好语文,发展智力打下基础。并在创设情境的美感中,使学生从小受到美的熏陶,以“美”去激发“爱”,将教育性渗透其中。简单的说,情感教学以促进学生整体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儿童身心愉快,美感丰富,有效地发展了儿童的认识能力,语言基本功扎实,没有过重的学习负担,在国家规定的课时内,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效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情境教学已日益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

2.愉快教育理论

我国“愉快教育”理论实践的兴起之初并不是“自上而下”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而是一些学校在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自下”而进行的,这即是说“愉快教育”实践的起因来自第一线教学,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愉快教育基本思想、改革主题和整体思路,逐渐明确起来,并日趋成熟。愉快教育有以下一些特征:

(1)强调具体目标的个性化与总体目标的一致性。 (2)注重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

(3)强调多样化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激励性评价。

随着“愉快教育”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有的直接深入到改革一线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有的从理论上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学术探讨,有的则进行积极宣传和介绍。目前人们对于愉快教育中减轻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的,苦学与乐学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素质教育与愉快教育的关系,愉快教育的实质,愉快教育的人才观,学生观,教师观等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透彻,并趋于一致。

2 第二节 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映,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反复性,决定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后进生,他们因为基础薄弱或努力不够及家庭条件等因素影响,心理比较脆弱,更在乎教师对其的评价和态度。教师如引导得法,教育得当,就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身心愉快地完成学业。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所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的情感教育呢?

所谓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以情感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当代学生的情感心理发展特征,着意突出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综合融汇教学流程各个构成要素的情感功能,从而达到使学生情知共进、形成健康个性、全面发展的目的。愉快教学、成功教学、语文情境教学等都属于语文情感教学的范畴。

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教育本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情感和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方法、策略等,都是构成语文教学系统必不可少的要素。其存在的依据有二:一是依据语文的性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和大多数语文教育专家都认为,语文的性质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应“工具性”,有了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教学;对应“人文性”,则有了语文情感教学。二是依据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语文教学目标通常由认知领域、技能行动领域、情感领域三个方面确定,它蕴含着语文教学传授知识,培养发展能力、陶冶情操的任务,体现了学习、理解、运用语言的一致性,贯穿着语文教学中的智育、德育和美育的统一。对应着三方面的语文教学目标,则分别有了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教学和语文情感教学。

第二章 语文课程中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为什么注重情感教育

近年来,随着认识主体热的兴起,哲学界已开始注重情感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的统一,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1.加强情感教育是教育目标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的智商成为首要问题,但却忽视了具有动力作用的情绪,及“富有预感”的感觉或直觉,而缺乏后者,在事业上是绝对不可能取得成功的。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复杂和高度变化,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其非智力因素,而情感教育就涉及到一个人心理存在的 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

3 各个方面,包括感觉、知觉以及人与人的感情,他的态度、情绪、意志、道德观等。通过情感教育,能调节和协调人的情绪,达到塑造理想人格、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目的。

2.加强情感教育是新时期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需要

现在的学生,虽然知识量非常丰富,但感情淡漠,缺乏感动之心,体谅之心,包容之心。在家里,常表现为任性,爱发脾气,不能体谅父母的苦心;在学校,同学之间感情淡漠,不愿帮助人,关心人,自私自利,这一状况,随着独生子女的普遍化而成上升趋势,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状况并没有改变。由此说明,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并不是同步发展的。由于忽视了人的情感,不仅使人际关系产生大量失和的现象,而且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所以,人在情感方面的发展需要给予特别的专门的关注,重视情感世界的构建,而首先就要建立起情感教育的意识。

3.加强情感教育是完善学生品德的重要条件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在品德行为中既包含认识和解释道德情景的认知技能和进行具体行为的操作技能,也包含属于情感领域中的动机和情感因素,而这种情感性因素在形成一种行为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实现品德行为的迁移必须同时完成行为者认知、操作及情感三方面的迁移,其中情感及其体验又起着核心的作用,它既是品德认识的催化剂,又是品德行为的捍卫者。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发展为道德信念。所以,只有融认知、情感、操作三位于一体,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风尚。

(二)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语文教学中的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的色彩,就要引起学生的感受。如果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虽然也能使他们学到知识和技巧,但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也就不可能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2.教学的积极情感背景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激情,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积极情感背景原则,有助于克服教学中忽视情感教育的因素,促使学生勤奋学习的内在动机活跃起来。

3.教学过程中情感交流能创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交流如何,取决于学生参加学习活动时的环境气氛。积极的情感是由积极的探索活动产生的。所以,要努力将学生吸引到积极的探索中来,并使其从中体会到独立发现和探索的愉悦。

4.情感教育能陶冶情操,语文教材中的美的语言、美的思想、美的形象、美的人生,都可以对学生产生感染力量,使学生的灵魂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这也就是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作用之所在。

第三章 语文课程中情感教育的目标和过程

第一节 语文课程中情感教育的目标

语文情感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包含着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因而与之相 4 应的教育目标也就不可能是单一的、零碎的。它由总目标、阶段性目标、层次性目标有机构成。

一、总目标

语文情感教育的总目标与语文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语文教学达到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对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感情操,最终形成健全人格。这一总目标在最新使用的语文试验修订本的指导思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阶段性目标 有学者预测:“未来语文学科的分支学科,在学段区分上必须与汉语文学科价值、质量、效率、整体联系起来,与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联系起来,构成学前汉语言语学科、小学汉语文字学科、中学汉语文章学科、大学汉语文学学科、大学后(含研究院)汉语文化学科等时域性的分支学科。”据此,可以确定从低到高每一阶段的语文情感教育目标。

1.学前阶段的言语情感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自我满足、好奇心、疑惑、愤恨等,情感由外露、冲动,开始转化为内隐、沉稳,逐渐有了高级的社会情感体验。儿童的言语学习是语言学习的起点,因而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的重点是汉语言语教育,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母语,培养言语能力。学前儿童言语的习得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对事物的辨认上,可以把口语形式的语句、语段教育分别与诗词格言、童话神话的教育联系起来、使儿童受到初步的文学熏染和浅显的人生哲理的教育。归纳起来,学前阶段的言语教育目标就是结合儿童普通汉语言语的学习,把握情感分化的契机,引导儿童情感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2.小学阶段的文字情感教育目标

儿童进入小学后,情感伴随学习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而受到激活与开发。他们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中丰富了情感内容,兴趣爱好在扩大,责任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滋生,美感也有所发展。小学阶段,语文教学集中在汉语文字的学习,要求学生逐步掌握汉语的语句、语段、汉字识记和书写。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我国的汉语言文字是审美型文字,不仅“形美以感目”,而且“意美以感心”,那“东方式的线条是精神的轨迹、生命的经纬、情感的缆索,在创作过程中又是主体力量盈缩收纵的网络。”它凝结着华夏民族的审美情趣,蕴含着炎黄子孙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不仅如此,而且汉字具有音调美、节奏美、语气美。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运用各种直观的手段,如挂图等展示汉字的意义和情感内蕴,通过口头造句、作文和练习等形式体现汉字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小学阶段的文字情感教育应重在识字教育中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独特的音、形、意,受到情感和美的熏陶。

3.中学阶段的文章情感教育目标

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情感更深刻更稳定,情感范围打破原来狭小的圈子延伸到更为广阔的世界,由关注自我、周围人到关注国家、社会和人生。他们富于友谊感,也萌生了对异性的好感。自控能力提高,但情感的两极性很明显,抗挫折能力不强。在中学阶段,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小学汉语文字的基础上进入汉语文章的学习, 程达:《汉语学科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218页 余秋雨:《文明的碎片》,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12页



5 对学生的感情教育主要在文章教学中进行,中学汉语文章教学,包括初中语篇教学和高中语册教学。叶圣陶先生曾经明确指出,在初中学过单篇文章后,高中生要读成本的书。中学阶段的文章情感教育目标指语文教师在语篇语册教学时要打破传统重理性分析的教法,启发学生充分感知文章情和作者意;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帮助学生确立爱憎分明的是非观和正确的友谊观,从而加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教育;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4.大学阶段的文学情感教育目标

青年大学生的情感比较强烈,且日趋稳定和丰富,接近于社会化水平。他们即将面临复杂的社会现实,主观理想与客观际遇之间往往会互相矛盾,导致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繁复多变。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论是中文专业还是非中文专业,都应在前期言语、文字、文章的教育的基础上以文学教育为重点。文学是人学,而人学即情学。在文学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就在于使学生去发现作品中的情感闪光点,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从而正确认识自我,获得一种精神的充实和心灵的愉悦。当代作家陈建功说:“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若大学生同样能产生这种“卑琐、势利、狭窄”的自责心理,则表明他们真正懂得了屈原的高尚、陶渊明的淡泊和李白的豁达,自身情感就在内省中得到了升华。大学阶段的文学情感教育目标指教师除了传授基本的文学知识和技巧外,更要把文学与现实生活、学生情感联系起来,防止他们消极情绪的蔓延;从根本上引导大学生发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健康的爱情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激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有效地调整自己的理想。

5.学后的文化情感教育目标

学后阶段相对于学校生活以后的时期。离开学校后,人步入比学校复杂得多的广阔社会。情感成熟了,变的更现实和更严肃;一种超越自我中心的情感范围日益扩大;在经历爱情、家庭、事业等一系列激动人心的情感生活中,抗挫能力和情感调控力增强。而一个人在学前和学校的教育中已全面学习了言语、文字、文章、文学等语文形态,大学毕业后的工作、学习、生活都需要把汉语文化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汉语文化广博精深,既包括汉语言语、文字、文章、文学的文化特质,又包括一切汉语现象中所体现出的汉民族、民俗、民生的文化等。人们在开放的大语文环境中学习和研究汉语文化,不可能纯客观地吸收,而必然会融入思想情感、性格意志和生活态度,使情感和人格在文化的长期浸染中上升到更高层次和境界。

综合五个阶段的语文情感教育目标,值得提出的是,在每个阶段各有重点进行情感教育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相应一级的语义基本能力训练和智力开发。“汉语文学科和人的发展,始终处在终身发展的相互联结的关系长链中。”语文情感教育的五个阶段前后紧密衔接,互相渗透,不可截然分开、]完全独立;但一般来说每一阶段的目标又各不相同,不能逾越,无法超前。只有遵循语文学科分支个人的情感发展的阶段性规律,逐步达到每一阶段的语文情感教育目标,才能保证总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层次性目标

学生情感的发展和培养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语文情感教育的目标既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学生的情感活动又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内化过程,所以,它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布鲁姆从心理学角度,根据情感目标的“内化程度”,把它排成一个由低到高递进的有序连续体,即“接受→反应→ 转引自权曙明:《阅读本质论》,《语文学习》1999年第11期,第6页

程达:〈〈语文学科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5页。

6 价值评价→组织→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五个层级,在国内,朱小蔓教授则提出了“情动、感受——体验、理解——价值体系|、人格化”三个相互关联且相互过渡的情感教育过程的假设。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概括出“关注——激起——移入——加深——弥散及其融入个性”的情绪发展过程。以上三种提法既体现了共同之处,又各有特色。综合这三种提法,联系语文教学实际,本人认为语文情感教育可分为五个层级目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分别是:感趣——感应——感染——感悟——感化。

感趣是情感活动的起始层次。语文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对课文形象的关注和兴趣,即“触景生情”。精心设计的情境向学生展示的是熟悉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优美的音乐、角色的扮演等,这些具体的形象为学生理解课文做了准备。总之,课前阅读和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都有无意识进行的暗示作用。感趣已形成了情感的驱动功能,为情感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感应是情感的进一步激活与体验过程的开始。在学生进入情境初步感知语文形象的基础上,教师要继续诱导学生,刺激学生对感知形象作出某些反映,或产生有关的外部行为,如表情、动作等。这种感应是充满了生机和情趣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设身处地地积极感受文中的人、事、景、物,应和课文情感所产生的情感化的体验。

感染是指情感随情境而产生充满生命节律的起伏、跃动等感动性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移情性体验。感染作为情感体验,比感应、感受更专注于内在心理的交流与沟通,以期产生“共鸣”性情感效应。对这种感染,学生会有自己的体验,并试着去模仿文中优秀人物的言谈举止及思想行为。

感悟是在感应、感染的基础上的理性思考。它不是一般的领悟,而是一种价值性的领悟,是情感伴随理性驱动下唤醒和实现的智慧启迪,它超越了对课文内容的简单理解而进入了一种情感自由,获得了自己心灵的体验。这种智慧可以通过小组辩论或讨论证明是否合情合理,它较之前面的,描述更进了一层。

感化是情感活动的最高层次。它是学生从艺术角度对以往情感素材积淀的一种审美判断。感化实际上就是情感的性格化或人格化。通过情感的弥散或辐射作用,沟通学生人格的各个领域,促使学生人格的全面形成。

由上所述,从感趣开始到感化结束的五个层次,其实就是从感性知觉的加强到审美能力的提升,最终到人格力量的增强。因此,这五个层次依次分别与形象感知、情感体验、理性思考和审美判断一一对应。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育本身和时代的发展都渴望着语文情感教育的雨露来滋润学生的心田,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教育将会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第二节 语文课程中情感教育的过程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里产生,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必须创设良好的情感 【美】布鲁姆等:〈〈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册〉〉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年,第97页

转引自李庆明:〈〈“情境教育”的一个基本思想:以情感为纽带〉〉,〈〈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9期,第15页

李吉林:〈〈为全面提高儿童素质教育探索—条有效途径〉〉,〈〈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第55页。

7 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或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也可以从自身的形象或富有情感的语言感染学生,将对学生的爱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安全感与依赖感,从而“亲其师”且“信其道”;在师生互动交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真诚地关心学生,既做经师又当人师,架起师生心灵彼此沟通的桥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情绪饱满,振奋学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情商。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教师必须要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热情。其次,要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语文课,用丰富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始,采用情境导入,悬念激活,朗读激情,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扣住学生心弦,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想知”、“乐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使学生忘身于课文展示的境界。

第四章 语文课程中情感教育原则

要充分开发上述几个构成要素之中所蕴藏的情感潜能,并在语文情感教育流程中充分发挥各要素的整体审美情感教育功能,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必须遵循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原则。

第一节 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语文教材凝结了前人的智慧和心血,然而一部好的教材,不仅向学生提供知识信息,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本占相当比例,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高尚的人格。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把握文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要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休戚与共了,乃至到达忘我的境界。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情感”上,课前广采博览,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深刻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

第二节 教学过程中要寓情于理

8 所谓寓情于理,就是要用作品蕴涵的哲理启发学生,感染学生。文学作品主要是抒情言志而不注重说理。以理取胜就违背了形象思维的规律。“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即事以寓情。”(刘大槐〈〈论文偶记〉〉)作品中的“理”,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凝集于画意、诗情之中的。以小见大,言近旨远,通过活生生的画面,具体的事物,阐明深刻的道理,重大的主题。

举例来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阐述的哲理,是题旨所在,但它是通过写景抒情表达出来的。作者变替“楼”作“记”为由“楼”发“论”,把画意、诗情凝集于哲理之中,以小见大,以洞庭一湖扩展到国家、天下,从狭隘的个人感情到“国与民的忧乐观”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在作者的说理中,有真诚的劝慰,有亲切的召唤,还有热情的期待,处处拨人心弦,引人深思,耐人寻味,作者放怀“天下”的胸襟,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把学生带到作品特定的背景中,认识到“情寓于理”,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像喜亦喜,像忧亦忧”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使学生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从而摒弃消极、颓废的情感,吸取健康积极的情感,进而获得哲理美的享受。

第三节 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潜能

学生的情感状态不容忽视,这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息息相关。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吉林说:“没有情感,儿童就不可能获得充分、全面的发展。”如果他们自己没有学习发展的动机、兴趣和热情,那是谁也代替不了他们的。因此,面对因处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环境、有着不同生理特征而有着各自独特情感世界的学生,准确、深入地把握他们情感发展的规律,充分挖掘他们的情感潜能进行语文情感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李吉林说:“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他们敏感、单纯、爱幻想、易激动,正处在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情感具有情境性,很容易被激起,可塑性很强。“创设情境,担任角色”常常是挖掘他们情感潜能的有效方法。对于中学生,他们的感情正处在发展期,情感丰富而多变,激情四射,富有时代气息,对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多疑而又对未来充满幻想,渴望独立,常有逆反心理,情感有着很大的可塑性。可以说,谁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情感资源,谁的语文情感教育就最成功。

第四节 要充分利用教学环境激发情感

环境育人。教学场所中各种因素对身处其中的教师和学生的情绪所起的潜在影响也不容忽视。校园物质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等。例如,学生置身于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中,就能获得一种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能从审美情趣的熏陶之中产生一种聚合动力,激发集体荣誉感、爱国主义情感、团队合作意识等积极情感。同样的,学生置身于整洁大方、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课堂环境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47页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

9

 之中,就能激发他们热爱劳动、勤奋学习、乐观开朗的健康情感。总之,学校物质环境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积极健康情感的培养,是显性课程所不可代替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学环境并积极挖掘教学环境资源,使情感教育落到实处,拓展情感教学的新思路。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原则必须通过一堂堂语文课来体现、落实、综合。灵活地运用上述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教育原则,能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开放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气氛,以激起活跃的思维,而碰撞出创造的火花,让有限的课堂生活带来无限快乐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顺黄初:《语文教育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12 2.吴也显:《教学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3.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4.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6.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7.黄济:《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8.孟昭兰:《人类情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0.张天宝:《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曹明海、潘庆玉:〈〈语文教育思想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生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赵厚玉:〈〈语文教育学的现代阐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14.路海东:〈〈教育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致谢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非常感谢中文系各位老师的帮助,在论文思路和写作过程中,提出了诸多的宝贵修改意见。

推荐第10篇:情感教育 物理教学

一、情感教育的教育价值

情感教育重视教育中情感的作用和学生的情感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情绪控制、调节能力,是一种以培养学生高级社会性情感为主要目的、以培养高情感水平的人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活动。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对于学生的认知、个性发展、高级社会性情感的培养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受情感的功能和自身特点的影响,情感影响着教育的很多因素。情感教育充分考虑、发挥情感的积极功能,能有效的调动影响认知的积极因素,促进认知水平的提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情感教育可以发挥情感积极的疏导和迁移功能,这一点好比是汽车的前轮,控制方向,优中学物理生的认知心理状态。提高学生对教师言行的接受程度,也有利于认知内化。一个对授课教师比较反感的学生极少可能积极接受教师的授课知识;反之,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课程才会格外的乐学,也就是说学生很容易把对学科教师的态度迁移到学科学习上。情感教育就是要让师生的关系和谐,疏导少数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情绪”,在认知上实现情感的迁移功能。

2、情感教育能积极发挥情感积极的信号功能和感染功能,充分利用“表情的超言语作用”,从而增进认知传递、深化。情感教育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一切的着眼点是如何能让学生有好的情感体验。一位优秀的情感教育实施者总是饱含感情的教学,总是可以“制造”强烈的知识的感染力感染学生,总是可以一次次的制造知识与学生思想的碰撞。丰富的积极的教学表情、有激情的情感体验碰撞对学生认知的积极效果绝对比“麻木的认知”表演效果好。

第11篇:被忽视的教育,被忽视的情感

文章标题:被忽视的教育,被忽视的情感-感恩之情

被忽视的情感——感恩之情

被忽视的教育——感恩教育

新疆喀什伽师总场中学陈永松

在物欲横流,充满诱惑,充满竞争与压力的现时代,世人都为自己的工作、职位、权利、金钱而奔走劳累。难免少了几分淳朴与善良,多了几分浮躁与功利……各种不良的思潮纷至而来,已侵蚀了青

少年朴直而又纯洁的心灵,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整体下滑的趋势,国人已公认不讳,现实严峻,令人堪忧,发人深省。是什么使现在的许多青少年变得有些冷漠无情、丧失诚信与正义、追求享乐与索取,不愿劳动与奉献……这样逐渐就变得道德失范呢?

仔细回味,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我们都没有离开“考试评价”这根指挥棒。所以我们为了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很多时候只注重了学生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成绩的优与劣,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人性的教育引导与熏陶。感恩,即感谢恩情、恩德之意,它是世间一中淳朴真挚、最能唤起人性的一种情感,所以“羔羊跪乳、乌鸦返哺”的感恩之举,让世代的人们感动。可我们的学生却是:“优秀”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是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智慧换来的,老师好像没有什么功劳,学习不理想的学生,认为是老师没有尽责。所以他们与老师见面如同陌路,他们很少去找自己的原因!可叹啊!很多学生认为父母养儿育女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可他们却很少想到父母的期盼与心愿,所以每当父母苦口婆心、语重心长、甚至是乞求流泪,希望他们努力上进,学习尽力而为……可结果怎么样呢?他们选择的是充耳不闻、逃避、麻木……可怜天下父母心哪!现在的孩子缺吃、缺穿的少,可缺道义、责任、良心、孝心、正义、上进心的孩子在增多了。

人性的回归,得从从学会感恩开始。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对学生人性的一种熏陶和培养与升华。是一种人性唤回人性的情感教育。它是教育学生人性的一种自然回归。让他们懂得人要有情有义才能立于天地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育教导之恩;朋友的扶助鼓励之恩;感恩自己生活啊美好的时代;感恩中国共产党;感恩祖国,甚至与对瞧不起、冒犯过自己的人也要感恩之情(此时是一种宽容,他毕竟又使你学到一些东西)。

感恩不以金钱计,最好的报答是把心怀的感恩之情外化,表现在自己努力上进,战胜困难敢于挑战,尽心做事,认真做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最后上升为国家民族责任之大义的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

我们在教育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和资源,拓宽渠道、形式多样的抓紧、抓实“感恩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宽阔的胸怀,使他们真正做一个有责任心、有良心、爱心、孝心、上进心的有情有义之人。

《被忽视的教育,被忽视的情感-感恩之情》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被忽视的教育,被忽视的情感-感恩之情。

第12篇: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古诗文的诵读中,能起到春雨润物般的审美作用。那些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文质兼美,且具有音乐美,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学生便可以领略到这些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加强写景类诗文的学习和体会,修身养性,深刻把握文章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和情感美

黑格尔在认为“美是理念”的同时,也确认“理念的最浅近的客观存在就是自然。自然的形象显现就是自然美。”丰富多彩的自然形态,反映到作品中必然经过作家的加工,并寄托了一定情感。朱自清的《春》是传统名篇,作者用极其自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跃然纸上。学习此类文章,不仅能领略到千姿百态的自然形态美,还能感受到作家震撼人心的情感美,使学生能从中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趣。

“人,是依着美的原则生活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语),语文教学能建立起合理的美感教育,真正为学生的人格发展服务,是我们共同期待和努力着的。

感受课本人物身上体现的丰富的社会美和健全的人格美

当然,人的感情有社会性,也有个性。在感情教育中需要注意人的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世界,其中有些与时代、社会有密切的联系,有些则与人的心理、境遇、性格、爱好等方面有关联,不能一概而论。人的感情世界并不是神秘世界,是能够理解和加以引导的,因此在学习书本上的经典范文时,就应多角度、多方面的在情感教育中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美感,领会积极向上的感情,而克制自己的不健康情感。需知,“君子制情”,“小人纵情”,一个高尚的人,不应也不会放纵自己的感情而忘乎所以,流于庸俗。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美,主要通过社会性的人表现出来,课本人物形象包括两个方面:作品人物形象和作者形象。前者有深明大义的花木兰、嫉恶如仇的鲁智深、爱国情深的韩麦尔……这些形象所散发的人格魅力,必将影响学生的审美观乃至世界观、人生观。更具影响的还有众多有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这是语文课本中的作者形象,孔子的育人、李白贩才气、杜甫的忧国忧民、范仲淹的胸怀天下、毛泽东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甚至旷达的苏东坡、遁入桃源的五柳先生等,这些作者形象从不同侧面昭示的人生理想、人性的光辉,必将在学生的审美情感中起到撼人身心的精神作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建立审美框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符合新课标及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

第13篇: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不可或缺(推荐)

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不可或缺

摘 要:好的语文课堂应当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和技巧,也应该是情感的滋润、心灵的纯化和品性的锻造;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既充溢着“语文味”,也流淌着“情感味”。语文教师应当在一些有价值的“生成点”和“延伸点”上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真正的“情郁于中,发乎于外”,比如渗透感恩心、爱心、宽与恕、责任与利他意识,强调尊严、道德、信念、情感等精神层面的滋养,让语文课堂的每一个细微处都充盈着情感的“山山水水”和生命的激情澎湃。

关键词:情感;滋养;熏陶

好的语文课堂应当既充溢着“语文味”,也流淌着“情感味”。语文教师应当在一些有价值的“生成点”和“延伸点”上渗透情感教育,比如渗透感恩心、爱心、宽与恕、责任与利他意识,强调尊严、道德、信念、情感等精神层面的滋养。情感味和语文味应当水乳交融,让孩子们在习得技能的同时,收获沉甸甸的情感滋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正是渗透情感教育的典型文本。一教师在新课引入时不是“开门见山”,而是“迂回盘旋”,暂时欣赏“别处的风景”,通过阅读《儿子眼中的父亲》引入新课,可谓匠心独运。

师:有一篇文章,很有意思,名字叫《儿子眼中的父亲》,我们来看看不同年龄段的儿子对父亲的看法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7岁:“爸,你怎么什么都懂呀?”

14岁:“有些观点是不对的……”

20岁:“爸爸的观点太陈旧了,已经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

25岁:“爸爸真的老了,有些迂腐,有些迟钝。”

35岁:“爸爸如果三十几岁的时候和我一样办事沉稳,或许早就成功了。”

45岁:“不得不说,老头子的经验还是能派上用场的,或许,我该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55岁:“太遗憾,爸爸已经离开人世了,他活着的时候所说的都是至理名言呀。”

60岁:“爸爸,你生前的看法真的是太了不起了,不愧是?o数人生经验浓缩后的精华呀!”

……

师:“同学们,父子之间应该彼此了解,但,不同的年龄段,居然对爸爸的看法竟然如此不一样。可见,要想全面了解一个人,不能仅仅拘囿于某一时、某一地,从不同侧面、不同时间段,才能看得更全面,懂得更深刻。就像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中,作者也不是一下子就理解了父亲,而是在点点滴滴的回忆中,父亲的形象才渐渐丰满起来的,今天,我们就走近朱自清,走进《背影》。”

这篇《儿子眼中的父亲》与《背影》在语言和思想感情的更深处“藕断丝连”,遥相呼应。的确,不同年龄段的子女对父母亲的印象和感觉是不一样的。初中阶段的孩子们正是上文中“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的“十四五岁”。以这样的一个年龄段来谈亲情,谈对父母亲的感受,更能触发孩子们的“感同身受”:是呀,“我们”曾经崇拜,但也曾经嘲笑父辈,但父辈对我们的爱永远不变。这和《背影》中20岁的朱自清当然是不一样的,更与45岁、55岁、60岁的感觉不一样。然而,恰恰是这种“不一样”,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恰恰是这种“巨大的落差”,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思考:为什么不同年龄段,对亲人的印象和感觉不一样呢?朱自清对父亲的思念、感觉和印象与我们一样吗?“背影”蕴含着怎样的立意和象征意味呢……诸如此类的追问和思考,引领孩子们向课文的更深处挺进,发现更美的风景。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挺进中,情感的“山山水水”在孩子们的心中流淌、蔓延,一颗感恩父母亲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假以时日,这颗种子或能开花结果,成为喂养孩子们的“精神钙质”。

实践证明,像上例这样从情感的角度引入新课,情感认知像“盐”一样融进课堂的“汤”中[1],在不知不觉和自然而然中,让学生的心有所触动,情有所打动,意有所感悟,如此,学生必将步入情感课堂、人文课堂和拓展课堂的理想境界。

同样的,在结尾可以设计以下拓展环节:

1.父母对儿女的爱都是无私的,但爱的形式千千万万,表达方式各不一样。或许有的能大声说出来,但有的只是默默的、具体的、无声无息的行动,请谈谈你的父母对你的爱是如何表现的。

2.同学们,父母亲对你的爱无怨无悔,那么,你是如何回报他们的?今天回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你的爱,比如剥个苹果,倒杯热茶、按摩按摩……好吗?

3.给你印象深刻的也许是父母亲的背影,也许是脸上的皱纹,也许是粗糙的手掌,也许是憔悴的驼背……请你拿出笔说真话,诉真情,写真文,记录下那些令我们怦然心动的细节。

曾有专家指出:“教育教学活动若忽视生命学问,就会造成生命领域的荒凉与暗淡。”[2]上述案例中,实际上就是扎扎实实地重视“生命学问”:由畅谈父母之爱到用实际行动表达爱意,再到写出父母之爱,这不仅仅是为语言和写作“筑基”,也是为孩子们的精神生命和情感世界“除壅”;不仅仅是实践语文的美,也在拓展情感的美;不仅仅浸泡在语言的森林根系中,同时也行走在“情感生态”原野中,以期唤醒孩子们咔嚓作响的生命拔节。但愿新世纪的中学语文课堂,能够重新活出诸如“感恩、义务、责任、孝敬、爱心”等精神因子。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共鸣者和熏陶者。

参考文献:

[1]程晓云.清华附小的“活德育”[J].教师月刊,2013(2):12.

[2]林高明.核心素养:关注个体生命成长历程[J].教师博览(原创版),2017(2):47.

注:本文为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7]GHB3041)《情感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作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系列论文之一。

编辑 赵飞飞

第14篇:英语中的情感教育

英语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体验。通过\"国培\"课程学习,我开始多方面采用情感教育,让学生探索发现的方式来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条建议》中指出:“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不是 什么与人截然公开的东西,它是同人的情感世界溶合在一起的。”“教师的话语中不仅包含了学科的意义与内容,而且包含了思想的情感色彩。”“教学不仅仅是教 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感情与思维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

英语教学是一门带有浓厚情感的学科,学生的情感因素是英语教学成功的内驱力,只有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用自身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利用鼓励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求,并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 定的学习动机,使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精神生活更积极,更充实,更持久。这样做到知情同步,不仅能使师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始终在好奇、愉快中学习,既学会和巩固了所教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 为了调动学生这些积极的心理因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以激发情感为突破口,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积极情感的土壤。

1、真情投入, 激起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教师的教育激情可以感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勇于和善于运用自己的激情去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望, 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

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尽量向学生,尤其要向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传递情感信息、爱的语言,如鼓励的眼神、欣赏的语气、热烈的掌声„这一切都 在向学生表达一种信息,那就是“你能,你行,你最棒”。在教学中,我要求自己以热烈的情绪,真挚的情感,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真诚的微笑,给学生上 课,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时时处处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从而进一步上升为爱和信赖。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说悄悄话、做小动作了,而会 尊重教师,专心听讲,热情地投入课堂活动。使学生在鼓励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在和谐的情感交流中,激发起求知欲和乐趣。

2、真挚师爱, 快乐感染

推进教学活动健康进行的基调不但要通过教师组织管理步奏,还要通过教师崇高的师爱和暗含的期待来感召和推动。这种爱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 不加管束, 而

是一种严要求与精施教的结合,着重用教师自己美好的人格形象去感化学生。受中学生欢迎的教师态度和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不喜怒无偿喜怒无偿的教师令学生无所适从,这种教学氛围中的学生也缺乏安全感。教师应当就如何对待学生、课堂纪律,以及如何处理课堂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持基本态度,并使其发挥着有利于促进课堂学习的积极功能。

⑵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态度。教师还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和优点,并加以积极评价,使教育富于个性化。

⑶兴趣与投入学生从心底热爱对工作热情负责并乐于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的教师。如果教师热爱工作,学识丰富,教学艺术精湛,他就一定能博得学生的赞赏和爱戴,并成为学生努力模仿的对象。

⑷乐于倾听耐心倾听学生的话,就是给予学生最好的赞美。

⑸耐心教师只有耐心才不会使自己产生抱怨、责备乃至嫌弃的消极情绪,才能够静下心来,分析状况,运用合理的方法去改进教学。

⑹行为与情感一致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态时,她的表情、语调、体态都应当与他所持有的情感一致。否则会搅乱学生的判断,削弱教师的教育效果。 ⑺幽默感教学幽默是教师的一种智慧表现,也是一种健康能力和品性。

⑻保持年轻的心态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在自己为之奋斗的这一教育事业中有必要确立起奋斗目标,在取舍中把握自己,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让生命永远年轻。

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是积极情感的源泉。

1、巧设情境,主动参与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中学生的不同特点,正确、恰当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学习。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舞台和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让他们 在这个舞台中尽情的地展示自己, 从而激起其热烈的情绪,引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从而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学习意识。教师可充分利用音乐、投影、实物、等教学载体,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和推动中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的优化。如教学牛津中学 英语6B《Unit3 Asking the way》时,可将教室布置成地方,并设有路牌,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问路和引路。再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B《Unit4 Goodbye》时,可利用多媒体设置场景:夏夜,皓月当空,时钟指着9:00, 虫子在鸣叫。形象的画面,为学生创设了夜晚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晚上。然后与学生进行对话:A: Go to bed, now。 B: OK, Mum。 Good nigh。这样就把抽象的东西放到了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生不仅学得有趣,而且对词语的意思理解也更深刻。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激发了情感,产生了相应行为, 顺利达成教学中的情感目标。

2、展现艺术,激发热情

英语教学的艺术性,主要是指将教学内容中的艺术因素,通过恰当的艺术形式在教学中显示出来,并以其独特的清晰和真挚对儿童产生着强烈的感染力。以此 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使他们开展积极的心理活动,实现对语言的教学材料的感知、理解、储存、识记和运用,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3.通过故事学英语

对故事的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一种情绪体验,它在儿童的语言学习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促使儿童积极地寻求所要认识的对象,满足认识的需要,如 〝Snow White〝(白雪公主)〝Cinderella〝(灰姑娘)〞The Little Red Riding Hood〞(小红帽)〞The Tiger And The Monkey〞(老虎和猴子)。

4.通过游戏学英语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成长发展的需要,是儿童认识理解和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将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通 过玩〝车站接人〞的游戏可以巩固课文中所学习的有关描写人体部位和外型特征的词汇,强化具有〝辨别任务〞的语言功能的句型,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三、日积月累的成功体验, 是积极情感的催化剂。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体验成功愉悦的同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倾向,从而对学习产生新的热情,强化兴趣, 成功的体验会为学生增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增加自信心。英语学习也是如此,因此,要将成功教育付诸实践,教师应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注意设置 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1活用方法, 增强情感

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将学生引导到新的、需要认识和掌握的领域上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只要在向学 生提供恰当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予适度帮助和学习的机会, 那么90℅的学生都可以达到既定目标。例如, 在学习人称代词时, 可以把它们所要取代的名词为学习的切入点, 从中实现学习代词的目标。教师利用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作为帮助他们回忆与开展想象的学习材料, 带着学生步入有趣的教学情境之中。 教师向学生出示组句, 要求学生观察、朗读、比较与判断。

Snow White was in her house。

She was in her house。

Dowlves went to work。

They went to work。

A poison apple was eaten by her。

It was eaten by her。

An old dowlf helped her。

He helped her。

Our cla read the book about Snow White。

We read the book about Snow White。

教师提问: 每一组的第二个句子中, 哪个词取代了第一个句子中的主语?什么词在句中代替了Snow White?哪些词取代了dowlves, apple, a dowlf, cla?这种由浅入深, 有已知未知的教学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成就感。

2、完善激励,深化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无错原则,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我都不吝啬自己的赞扬, 经常用“Good, Very good, Wonderful, Great, Well done, You’re clever。”等褒奖性言语表扬、鼓励他们。对基础稍差,一时答不上来的学生,经常使用“Be carefully, you’ll do better。”或“Never mind 。I’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等他答上来时,我用手势“V”表示对他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祝贺;对学习优秀,回答有创意的学生,我总是先伸出大拇指表示对他创意表现的高度赞 赏。这些活泼多样、层次分明的表扬形式和奖励机制,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更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点滴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 乐。

这样一来,学生因成功引起满足和愉悦,便能激起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成功,也就是说一次成功将促起第二次成功,甚至多次成功,多次成功能使学生喜欢英 语,认为英语是他能学好的课程,从而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第15篇: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贺艳 菊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项城市正泰博文学校九年级 贺艳菊

一、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亲其师,信其道.‟ 情感教育的目的就是拉近教师与学生心灵的距离,让学生亲近老师,进而热爱学习.

(1)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谈教育要从人开始。人是一个整体: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是互相影响,互相生成的。这四个方面中“情”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情因素。这就是说,恰当地使用情感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而在当今我国的教育现状中“情感教育”显得尤为缺憾。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更重要的一点是:“情感教育”势在必行。

(2)在人类的心理结构中,包括两种因素,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人对主客体关系的主观体验,它是心理活动的色彩和背景。人的生存和延续种族的过程中,有许多适应生存的方式和手段,而其中情感是最重要的。人的情感是行为的动力,积极情感,如:轻松,愉快等,是正动力;消极情感,如:沉闷厌烦等,则是负动力。

青少年时期往往是情绪和情感波动起伏比较大的时期,心理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暴风雨时期”,意思是说情绪、情感来得快也去得快,但强度很大,弄不好就会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饮恨终身。因此,情感教育在这一特殊的时期更显示出其重要性。情感教育应该与教育改革同行。

二、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1)自从英语走进我国的教学课堂以来,作为一个新鲜事物,人们在接受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并且有一定难度,因为它和汉语的区别很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的使用频率更高。人们能够认清他的重要性,因此人们把它比作是二十一世纪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可见人们把英语提到了相当高的地位,如此重要的地位,摆在教师面前的是如何用最科学的方法教好它,如何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如,学以致用。

在教学中遇到的情况,当前部分学生了解英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区别与汉语,理解起来也有些难度,尤其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时,薄弱的基础更加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习的欲望愈加低落,然后渐渐地放弃英语的学习。还有部分学生把学习英语当成是一件头痛的事情,不能很好的掌握学习语言的技巧,学起来很吃力,并且收效不大,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说明这些学生学习英语中在情感方面有一定的障碍,教师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实行情感教育,来矫正学生情感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英语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方法途径

(1)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具有治疗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相处要像朋友相处一样,教师要承认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感情,倾听他们的意见,欣赏他们的能力,以诚相待,经常交流思想。譬如,上课前的问候语往往学生起立说:“Good morning, teacher.” 教师回答:“Good morning, sit down, please!”不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象是在完成一项任务,效果可想而知。现在我们不妨改变这种问候方式——进入班级见到学生象见到老朋友一样面带微笑:“Hello,everyone.”或者“Hi, 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学生会非常热情的回应教师,这样轻松自在的进入主题。学生们的精神状态饱满,学习的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位好老师”,兴趣对于英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很多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一直对外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新颖活泼的形式、有趣而且有意义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机。电视、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例如:讲解语法虚拟语气举例说明时,事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揣摩学生的心理。这样比较难理解,难讲授的语法专项就可以在笑声中被接受。

另外,还可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表演等活动都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运用各种讨论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3)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应利用青少年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征。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不断进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踊跃表现自我,发挥特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Warming Up 和Speaking这两个部分,鼓励学生练习,不论表现好与坏都应该给予表扬,用活跃的课堂气氛感染学生。

此外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如英语习作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表演英语对话、由课文改编的英语短剧、及英语演讲比赛等等。此类活动的开展,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们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广泛提高了学生应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4)以鼓励、表扬为主但不失因材施教

教师应观察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因材施教。表扬不仅对受表扬的学生有鼓励作用,还会给其它学生树立榜样,为学生指出努力方向。如:有的学生不重视语音语调,课堂上不愿开口,笔者就表扬语音语调好、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并安排一些情景在课堂上和同学对话。有的学生不重视书写,笔者就表扬书写好的学生,把他们的作业拿给同学们看。这对表扬者无疑是一种高度的赞扬,也为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激励。表扬学生的进步,鼓励他们的成功,会使他们更加愉快积极地学习。再如:学生回答问题有紧张、压抑、恐慌的感觉时,教师可以采用鼓励的方式:“Please don‟t be shy! ”回答正确时对他说 :“ Well done ! ”。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用夸奖、高亢的语调加以肯定,对于回答不上来的学生也不要批评而应说:“I‟m sorry .But 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等,同时也可用一些身体语言,如:微笑,点头等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5) 事实求是处理问题

(6) 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三.英语教学中应正确理解,进行情感教育

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成绩似乎已成为衡量一名学生的唯一标准。师生之间的情感中,教师的爱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主导作用。教师似乎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就更谈不上情感交融了。何况英语在学习,掌握和运用方面都存在一定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掉队”。因此教师要改变思想,重视情感教育,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情感教育中应注意一些不恰当的行为表现:

(1)很少与学生交流

一个教师若采用死守住三尺讲台,一手捧书,一手捏粉笔的呆板式教学方法,那学生连与你交流的机会都没有。而以婉转的声调感动学生,以优美的语言启迪学生,以高昂的情绪鼓舞学生,这样使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以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讽刺,挖苦

所谓的“差生”进行挖苦,甚至侮辱其人格。教育学生应该要多鼓励,少挖苦,这样学生才愿接近你,才会愿意听你教育,才能成为鞭策差生的动力。

(3)对学生不闻不问

尤其对差生采取不闻不问,自生自灭的态度,差生往往遭到冷遇和白眼。这种教育方式给学生心灵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这时,他们便通过与别人打架、顶撞老师,来满足自己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因此教师应善于摸清差生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热情耐心地帮助差生树立信心,做差生的良师益友。

(4)无视学生的进步

无论学生取得怎样的进步都应该给予表扬,尤其是学习差的学生更应即使鼓励。不应该认为不真实,这种行为极大地挫伤了差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使他们心灰意懒,导致学习意志消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随时寻找、捕捉他们身上那些闪光的东西,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寻找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一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就要及时表扬,以此使它成为后进生向好的方面转化的转折点。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注重情感教学,“以情辅教”,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



第16篇:幼儿园教师的情感教育

幼儿园教师的情感教育

何丽艳

一、分析背景:

我们都在谈素质教育,在谈精英教育,在让我们的孩子学各种兴趣班,总怕我们的孩子落在起跑线上,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先成人还是先成才。只有做好了人才可以做好才吧。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来,无论是学生的厌学、教学中一味地追求高智商,亦或是德育工作的不灵验都表露出眼下的教育正走上了一条“唯理性主义教育”的歧路。而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的信息化都向我们显示了教育的世界趋势:情感教育。 因此我们呼吁我们的教育首先要关注我们的孩子在人格、心理上的健康,快乐。作为基础教育的启蒙之一,我们幼儿园教师更应该明确这一点,关注这一点,因此我们要说的是幼儿园教师中对孩子的情感教育问题。

二、关键词:情感、共情、真心、关爱。

何谓情感教育呢?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

情感教育的相对概念是“唯理智教育”,也就是“唯理智教育倾向”。这种教育倾向的具体表现就是: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知识获得或智力训练的目标占据教育目标系列的中心位置;在教育过程中漠视、扭曲和阻碍学生的情感发展,师生之间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为了达到纯粹的理智训练的目的,或者为了维护教育者本人的权威,随意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根本不把学生当成是一个有感情的人;缺乏评价学生情感发展的一整套措施或标准。

我认为所谓的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任何的活动中都有以孩子的情感需要为出发点,时刻要考虑到教学活动对孩子心灵情感的冲击,努力使我们的教育做到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健康快乐的教育,使我们的教育让孩子的情感不受伤害。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情感发展与认知发展是互相参与并伴随发生的。幼儿期的情感教育对形成儿童最初个体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情感教育的关键。实施幼儿情感教育主要靠幼儿日常生活中周围所有成人的正确引导,其中主要是父母和幼儿教师的引导教育

本文就是本着想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态度,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想法,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开出更多五彩缤纷的花朵来。

三:正文

1、母爱教育,铸师之魂。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我们很多教师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对自己的孩子总有那么几个自己比较喜欢的,而这么几个孩子往往是班上表现较好的学生,聪明、活泼、可爱。可是,我们的教师也知道其实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父母的眼里都是最好的。因此,我们教师要一视同仁,对每一个孩子就象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只有真正的喜欢孩子才能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心灵,懂得孩子的情感世界。

2、共同快乐、共同难过。

我们是孩子的教师同时也是孩子的妈妈,因此我们与孩子的情感是息息相关的,孩子高兴我们就高兴,孩子难过了,我们也同样难过。我们主张教师与学生是共情的。孩子做得好了,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孩子犯错了我们要耐心教导,帮助孩子认识错误,纠正其错误行为。让教师用爱去溶解学生的过失,用爱去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良知。而不要放弃对学生的教育。作为教师,就应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向孩子的心灵播洒阳光,让每个孩子得到心灵的呵护,让爱洒满阳光!

3、真心对话——点燃学生的生命,情感得以激发,生命得到点燃

幼儿园师生之间的对话,不止是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幼儿一日的生活中。我们对孩子的情感对话可以灵活机动的抓住任何一个契机。与幼儿多多交流多多谈心,你就会发现我们孩子的心灵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4、让我们的关爱从小事做起

当然 ,我们幼儿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幼儿的情感发展也有自身的特点。幼儿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还没有完全的形成,所以我们幼儿园的情感教育也要根据幼儿的特点来进行。

那具体到我们幼儿园中的情感教育如何开展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结合节日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幼儿的年龄还小需要我们教师的精心呵护,对幼儿的情感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活动来进行,将情感融入到简单快乐的游戏中去。避免对幼儿的情感教育成人化、说教式。如我们在过三八妇女节时,就可以通过开展爱妈妈的游戏来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首先我们讲一些关于妈妈与孩子的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体会与妈妈之间的感情。接着我们可以生成:喂娃娃、妈妈的一天、给妈妈的礼物。等等活动,让幼儿体会妈妈的艰辛,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国庆节、清明节、重阳节、、、、这些节日只要我们教师利用好了都是很好的情感教育题材。

( 二)利用主题活动进行情感教育。

我们平时开展的主题活动同样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好素材。对各种音乐作品的赏析,美术绘画活动,舞蹈表演等等都是可以为我们的情感教育作服务的。如我们在学唱歌曲《小树叶和妈妈》时,也可以对幼儿进行勇敢、坚强等品质教育。

(三)利用身边发生的事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雪灾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抗击地震。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国家大小事就是我们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好例子。从范逃跑事件到新的老师法颁布这些也在告诉我们,爱可以让我们更自觉做好老师的职责也让我们想做好更多的事.

(四)、家园结合,共同丰富幼儿的情感。

研究表明:幼儿的教育受家庭影响较大,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是漫长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所以我们的情感教育要注意家园结合,利用好家长资源。做到强强联手,共同为了孩子的发展。

(五)、及时检查教育中出现的不足与误区。

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时还要注意及时检查我们教育时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不足,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保护幼儿的身心。以防教育出现的反面效应。

四、认识与思考

1、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的情感教育重视不够,各地区间的差异较大。

2、教育情感缺乏科学性的指导,容易陷入种种误区。

3、情感教育的创造性运用不够。

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幼儿的情感教育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元化的。只要我们做有心人,用爱作为纽带连接教师和幼儿的关系,努力创设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和谐环境气氛,使幼儿的情感得到和谐的健康发展。我们的情感教育一定会得到根本性的发展与提高。

第17篇:情感教育与主题教学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情感教育与主题教学

情感教育与主题教学 --读《情感道德论纲》 窦桂梅

\"对教育要作完整的理解,不能回避、抽离情感层面。离开情感层面,教育就不可能铸造个人的精神、个人的经验世界,不能发挥大脑的完整功能,不能保持道德的追求,也不能反映人类的人文文化世界。只有情感才能充当人的内在尺度,才是教育走向创造、实现价值理性的根据。\"

这是朱小蔓老师在《情感道德论纲》专著中的基本思想。简单的几句话,却豁然开朗。

一、我理解的情感

虽然序言中提到,人的情绪情感问题当今被许多学科的研究所重视,但总体理论研究这方面较为薄弱,特别是当今浮躁,情感泛滥的时代,当\"理性\"赋予了力量,许多学说开始褒扬理性而贬抑情感,认为理性如日光,情感如浮云。但是,人的教育不可能排除情感的参与,不可能摆脱情感的支撑,而更为重要的是,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难以替代。

情感是内在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不好衡量,难以界定,在教育中常常被忽视。正如朱老师所说,回避了抽离了情感层面,教育就苍白了,失去了本源性东西的支撑,就不可能涵养出人内在的精神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品格。教育就成了残缺的,短视的,急功近利的,就必然会在长远的终身教育的长跑中,逐渐虚脱落后,以致猝然跌倒。

人发展的一个根本事实就是,人的情感,是在充满着有活力的、有目的的追求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影响,然后不断地发展、完善。优越的图景,一定会有美丽的图案。

抛开环境对人的影响,就个体的人来说,\"向善\"也是人的本能,老祖宗强调\"人之初,性本善\"。这种追求,最后具体的个体走向,却还是受情感的影响。有些教育学从这种人性观出发,把追求完美的理想人格作为教育的目的,即所谓\"止于至善\"。

那么,个体为什么要追求优越感呢?其中的动力又是什么呢?在心理学家阿德勒看来,我们之所以追求优越感,追求完美,就是因为我们本身不优越,不完美,因而需要奋然追求优越感。但这种\"止于至善\"的优越感追求,不仅不能脱离社会,而且还是以社会为取向,为标准,符合社会的道德诉求,符合社会情感,否则就是病态,就是人格适应障碍。从这个层面来看,情感对和谐人格的发展,作用至关重要。

既然如此,我想到了情绪。虽然书中谈到了\"情欲\"、\"情致\"、\"情愫\"的层次和境界区分,但我觉得重要的是区分情绪和情感的层次,也许是基点。

情绪和情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说情绪对和谐人格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情感的定义,我在阅读中,好像明白了情感和情绪的区别。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正如朱老师在十年前的国际会议上谈到的,情绪如何成为良好的情感机制,美国的,日本的,和朱老师一样,异曲同工地认定并强调,情感发展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情绪是低级的表现,情感相对就是高级的表现。情感经常被用来描述具有稳定而深刻社会含义的高级感情。它所代表的感情内容,诸如对祖国的尊严感,对事业的酷爱,对美的欣赏时,所指的感情内容不是指其语义内涵,而是指对这些事物的社会意义在感情上的体验。

可见,当朱老师把\"情感\"作为教育课题来研究来思考的时候,这便有了更高层次的境界。情感这个词还包含一个\"感\"字,是有感觉、感受之意;还包括一个\"情\"字,是有感触、情意等多种含义。

正如书中表明的,一个人,\"从潜能到现实的智能,必须有情感的参与和支持。\"情感处在人、社会中,甚至好比地球的球心位置。从教育角度来讲,她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但却可以支架性地统摄全部素质。\"人的情感与欲望是人最初所具有的,但这不属于人的道德生活境界,而是人的精神中一种不合理的状态,因而,只有排除个人自我满足和情感欲望,才能达到精神的\'圆满\'和心灵上的\'和谐\',也才能有所为道德性可言。\"比如,教学中我们常常提到的\"情智\"发展,这两个的并置,本身就说明了这两者密不可分,而且它们还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从进化学来说,有些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比如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有些情感,必须是后天培养并发展的,比如师生情、战友情,手足情,爱国情等。这就需要后天的培养。朱老师在\"情感教育形态的历史考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察\"一栏中,讲了中西方宗教情感作为人对世界的自身状况的一种态度,其重要的\"情感状态\"是\"心境\"和\"激情\"。如果情感靠宗教,那也是教育在其中。

由于是教育者,这就不同于自然人,不同于社会人的某些角色,真正的职责必须在前面加上\"教育\"两个字,这样,才能培养,并带动人向高级发展。比如从我从事的学科来说,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这就好比前面提到的\"师生情\"等,在语文课上,通过语言文字的咀嚼,通过语文实践的体验,来获得这些情感。

也就是说,尽管情绪发展是个体成熟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表征,但人的情感绝对不是自然而然成熟的,它是在教育促进下发展成熟的。

这,就引出了\"情感教育\"。

二、情感教育的意义

目前的中国教育,受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忽视情感的熏陶。教育是立人的,首先就是要奠基情感。否则出息越大,可能危害也越大。正如金马在《情感智慧论》里说:\"一流的情感、一流的智慧,一旦合流,常可导致光辉的人生;而一流的智慧、二流的情感,一旦合流,常可导致三流的道德,四流的奉献,末流的人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回想起我和朱老师去年到乌克兰,参加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9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的所见所感--尽管乌克兰整体风貌显得贫穷落后,像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那里食物匮乏,没有像样的高速公路,甚至首都机场都那么破旧,但那些人的情感是饱满的,走到任何学校,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都能感受到那里的学生能歌善舞,热情开朗,阳光向上,那里的中小学老师、教授们也一样\"热情\"写在脸上。

说真的,在那里,我们有一种膜拜的心理,感觉到一种心灵的重负,觉得我们才是真正的贫穷者,尽管我们手里拿着那么先进的照相机,改革开放让我们物质富有,经济开始发达,但情感呢?是否麻木了?与世俗一道推演这个世界的浮躁变化,推其波助其澜--有一种惭愧在心头。

也许你会说,这个民族的基因导致他们的情感细胞发达。我说,不是的。从总统在贺词中的话可见一斑。他说的大意是,因为乌克兰有苏霍姆林斯基,我们相聚在乌克兰,认识乌克兰,了解乌克兰。因为有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一批批教育家,人民教师造就培养了那么多科学家、工程师,建设着乌克兰。这个民族以这个伟大的教育家为荣,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情感,也融入了民族的文化和血液,美好的情感熏陶了民族,滋养了民族的心灵,从而改造了很多人的人格。

在读冯玉祥的书中,我读到了他讲过的,自己生活中的亲眼所见:那是几十年前,坐在火车上,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的旅客不是吃就是睡。可外国人呢,男人看报,女人给孩子讲故事、读书,或织毛衣。他对此很有感慨。

我们的民族为什么会挨打?教育的落后,首先表现在对读书,对知识的不渴望,对生活乏味的愚昧低俗。一个民族没有统一的,高尚的情感价值,终究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必须通过教育让民族自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那么,采取教育的最佳策略在哪?在情感的驱动。

人类情感伦理、精神道德大厦的基石是什么?是情感品质与情感性教育。正如书中强调的,情感教育属于教育哲学范畴,它从真、善、美相统一的高度来研究教育思想,以及教育存在的关系。

这就涉及到了情感教育的意义。情感与人生存发展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当把人的活动作为教育理论和逻辑起点的时候,情感教育显然成了一个教育过程。这种意义就是书中阐明的--\"就是要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

就上面的案例来说,当国民有了教育的觉醒,便有了反省的情感体验,这种\"自我觉识\"一旦萌发,被教育撞击,就有了情感品质,就会觉得\"醉生梦死\"或者\"得过且过\"的罪恶的,有了反思忏悔,国人才能对读书有感情,对人生的意义有上位的高贵思考,会走进自己的心,与自己的灵魂对话,甚至会上升到自我、国家命运的情感中。

那么这种反省情感,从哪里来?通过教育。一个民族的情感发育史,就是一个民族的教育史。

回到学校中来谈。这里,首先要明确的,学校情感教育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并走向发展与成熟,基于哪里来完成?学校生活中。什么是学校生活?对\"学校生活\"又是一种怎样的理解?

学校是儿童生活的一段旅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旅程。情感就是师生对生活环境与意义的感受与体验。就笔者个人感悟,学校的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活环境与意义,是教师的情感安顿之所。教师的情感这棵大树深深扎进学校生活的环境。而生活意义就是,靠对教育的热爱,赖以滋养情感教育。可以说,情感教育又何尝不是自我教育,何尝不是学校生命的支柱?丧失了学校生活的情感教育,也就等于丧失了生命\"活\"下去的理由。所以情感教育一定是指向学校生活环境与意义。

于是,学校生活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所,是对学校环境的感受与体验,我们的情感教育只能把情感安顿在学校生活意义上,所以,只有指向学校生活意义,才能真正揭示出情感和情感教育的本质。

课堂是儿童生活的舞台,我们必须基于这种对\"课堂即生活\"的理解与超越,对当下的个体进行情感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懂得他们的情感依附在具体的课堂载体里。

我们学生,百分之九十的时间生活在学校的课堂,就是说,要关注儿童的情感层面,如何在学科教学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关注作为儿童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因此,我们的情感教育要在学校生活中体验、感受、提升。

这就涉及了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目前儿童的情感缺陷表现在感受能力、兴趣、社会责任感下降。\"多媒体\"影响下的儿童,大多缺乏真正的感动之心--\"温柔\"、\"爱护\"、\"体谅\"。书中还说,有许多学生感觉不到他人的痛苦,人长大后而心理状态仍然停留在幼儿时期。不良情绪是负性影响的,负性影响的结果是认知,认知影响过程是个性。离开情感层面,不能铸造精神世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因此,教师要做一个积极培养学生情感的人。教师必须要结合自己的现有能力,通过对课堂生活的观察与梳理,在学科教学中,实现这一教育目标。

书中谈了\"幼儿\"、\"少年\"、\"青年\"阶段的不同做法和建议。少年时期的情感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第一,寻找一切可能表现少年的聪明才智的领域,调整人群关系的结构,力求使外部与少年自我评价相一致,用顺遂的情感体验来克服挫折的情感体验;第二,用以外促内的方式,重视少年集体建设和舆论风气的形成,帮助少年择友,为少年提供更多的榜样。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活泼的集体活动,通过共同的活动使少年从他人身上找到自己情感发展目标。第四,在认知教育中,借助语言文字和概念思维的发展,同时,仍需要依靠实物、表现等形象化手段,建立起情感的概念认识,从而使情感分化水平迅速提高。

上述方式并不是拿来机械地使用,苏联教育家阿扎罗夫认为\"情感世界里,任何东西也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因为这与学习与其他工作一样,复杂和费力的心、脑、精神工作。人的情感绝对不是自然成熟的,它是在教育的促进下发展并成熟的。\"情感基于生活的教育,那么情感教育并非一个活动或一次说教,或把上面的几个步骤来完成那么简单。

我们不能把教育看得过于简单,而导致把情感教育看得过于简单。我们必须基于不同的儿童,进行复杂的\"心、脑、精神\"的工作。以上的四个方面,仅仅是借鉴或参考而已,应该努力思考,如何在所学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科中,更好地培植那些积极的、高贵的情感。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要结合教育环境,自己的独特理念,更好地借助学科这个载体体现情感教育。个人认为,情感教育主要依托在课堂,依托于学科教学,比如我的语文教学,通过情感驱动,完成儿童学科学习的需要,进而实现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

课堂,我的生活世界。这便引出了我的主题教学。

三、情感教育与主题教学

书中最后一章介绍了国内情感教育的主要模式。如\"情知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认知切入模式\"等。国外的,有美国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苏联的和谐教育模式、英国的体谅模式。书中还介绍了与情感教育模式相关的补充,如\"生命叙事模式\"、\"生态体验教育模式\"、\"抗挫教育模式\"、\"关怀教育模式\"等。

我认为,读书的意义在于从书中联系自己的生活,找到与自己专业与思考对接的\"焊接口\"。于是,构成我生活世界的主题教学模式,就成了与情感教育的链接--

书中引用了卡西尔说的观点--\"语言常常被看成是等同于理性的,甚或就等同于理性的源泉。但很容易看出,这个定义并没有包括全部领域。它仍是以偏概全,是以一个部分代替了全体,因为与概念语言并列的同时还有情感语言,与逻辑的或科学的语言并列的还有诗意想象的语言......\"

那么,我的主题教学又有怎样的理念与思考呢?

\"心生而言立、立言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刘勰《文心雕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人是万物之灵,天地的核心,人出现了才有了语言,才有了文章,这是自然之道。因此,语言作为来自心灵的声音,作为源自生命的表达,其学习与教育首先应基于生命与生命的内涵,基于心灵与心灵的吁求。

主题教学研究的意义,从儿童的生命发展来说,其生命发展历程,由一个一个的生命主题合构而成。甚至生命本身就是其中的一项主题。事实上,生命与生活的过程原本由支离的生活碎片填充,而填充的图形一定要靠情感来编织。

人不同于万物的灵异之处,就在于人类生命的存在,和延续必须有意义的支撑和价值的衡量,那些在根基处,给生命以支撑的价值观念,构成人的核心价值观,它们给出生命存在和延续的理由和动力。

正是这些源自生命与生活,又灌注于生命与生活之中的核心价值观,赋予\"支离的碎片化生活\"以凝聚的主题,由此使得生命的情感有了主次,有了深浅,有了起伏,有了悲喜--生命在赋值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主题。因此,生命的主题就是于生命过程之中的情感淬炼而成的价值主题。诚实、亲情、友爱,家国情,尊严,正直,坚强,崇高,自由......等等,这些都是儿童生命发展历程中,所不能缺席的生命主题与情感主题。生命缺失了这些必要的主题主题或者遭遇了错误情感的袭击,都将是生命的缺憾与伤害。主题教学必须建立在,这些支撑和拓展儿童生命成长的生命主题与情感主题之上。

从语言的自身特点来说,语文也是由一个个主题构成。这些浓缩的主题,绝大多数都是精神的升华和创造。语文来源于生命与生活的体验和需求。语文就是个体生命情感与人类道德发展的一个个的\"主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题\"的\"忠实记录者\"。那些迷人的童话、敬畏的神话、有趣的儿歌、深思的寓言,那些劳动的号子、幽怨的恋歌,那些战争的硝烟,历史的启迪......既是生命与生活主题的文字记载,同时也构成了语文教育和学习中的重要主题。

基于这样的主题背景,语文学习和教育,应当从每一堂课、每一篇文章的具体教学中读出\"友爱\"、\"给予\",\"真诚\"、\"慈悲\"等等情感。正是这个\"读出主题\"的过程在帮助儿童建构起辉煌人生的情感大厦。

而以上的论述,又在该书中第二部分\"情感价值凸现与教育理念的沉思\"一章的第一部分\"情感与智能\"章节中找到依据。通过阅读,我个人认为,原来情感是知识的一部分。也正是基于这种理解,我认为,语文的一个个\"主题\",不仅是一种情感态度的描述,其实也是构成儿童知识的一部分。

书中进一步阐述到,\"学生的有效学习只能是意义的发现。客观知识只是学习的开端,直到它的个人意义被挖掘出来,变为个人信念体系的一部分,它才开始影响行动。\"看来,主题教学与儿童生命情感发展的主题相遇并吻合,并在未来生活中淬炼而生成人生价值取向。有对生动的世界的感受,为自己题材而激动,而兴奋,甚至产生某种\"爱\"的情感。

由上可见,体现生命价值取向的这些语词--\"主题\",富有生命的活力和精神内涵,它既是语言本身,又蘸染哲学、思想与文化意味;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立人\"的载体,是体现人性、回归人性的情感。这些散落在文本中的情感价值主题,通过主题教学中师生有效的、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物无声地言语涵咏,一课一得、一课多得-- \"高贵\"、\"理解\"、\"幸福\"......这些情感好比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撒播在学生的心田,编织成一张夏洛的网。有一天,这些情感生根、发芽,长成参天的大树,最终内化为学生生命的价值取向,支撑起亲情、友爱、自尊、民族等生命的春天,这不正构成了儿童最壮丽的人生主题吗?

书中谈到了情感教育外部特征以及缺憾--\"用精湛的教育艺术,用语言、表情、手势、体态、目光、合理的距离等情感教学技巧表现出来,收到很好的效果。可惜目前我们对这类体现在教学、教育中的独特情感能力还没有科学的实证性概括,更没有教师普遍要求并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关于这一点,我们倡导的主题教学,已经较好地体现了情感教育的外部特征,及阐述了课堂教育的实施策略。如果该书再版,相信会补上这一缺憾。

不仅是在外部特征上探索,在内在思想与研究中,我们也在努力体现实践反思,或者说行动与反思--这是主题教学的应有之义。

主题教学就是情感教育前进的道路之一,它把我们带到我们想要去的地方。

甚至可以这样说,主题教学的本质,在于对语文教学结构的唤醒与建构,为当前语文教育的实践带来全新的理念,使语文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乃至方式方法都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引导我进一步探索,在小学阶段,要为生命奠基,有哪些情感主题是儿童生命发展历程中所不能缺席的?这样的情感如何更好地与儿童当下的生活经验对接?从而对儿童的人生观、价值取向构成了重要的启蒙与内化?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这样的旨归,也朝着书中谈到的走向,\"情感体验活动的结果总是以一种内部的主观的东西--精神平衡、悟性、心平气和、新的宝贵意识等。\"

感谢朱老师,感谢《情感道德论纲》,让我对主题教学的理论的根基有了更充足的信心和认识。《情感道德论纲》一定会掀开德育教育新的一页。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18篇:物理教学需要情感教育

物理教学需要情感教育

物理是学生认为最难学习的课程之一。学生之所以怕学物理,除智力因素外,缺乏对科学的积极的情感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可以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积极良好的情感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无论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实验技能,还是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都离不开情感的培养。所以在中学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是很必要的。

一、科学中蕴含着人类优秀的情感品质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冲动,是科学探究的开端,正是好奇心引导着人类打开了科学的大门,而每一个学生天生具有这种情感。研究过程中的喜悦与快乐是建立在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辛勤劳动的基础上的。这种情感体验也是研究、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情感之一。在科学活动中还可以造就人的客观、公正、无私的情感。因为科学研究和学习都要求人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

由此可见,学习科学的过程蕴含各种积极的情感,这个过程也正是培养高尚的情感的过程。

二、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物理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积累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而是让学生长期处在一种胆怯、恐惧和过度焦虑之中,无疑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我们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而是希望利用物理学科的这些特点,以高中物理课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成为有用之才。

1、物理学科在高中阶段可以培养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道德感包括的内容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对公共事业的责任感、义务感、人道主义,等等。物理课程中包含有这些内容。例如,《墨经》中对力的定义,对小孔成像的解释;沈括的《梦溪笔谈》等。通过介绍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和思维形式,这就是爱国主义的一种具体体现。科学是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以毁灭世界,通过对核能的讲解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也就是使学生具有对社会的责任感。理智感主要表现在兴趣、爱好和体验学习的愉悦等方面。物理课中本身就充满了奥秘和探索。而学习中出现的快乐体验则是学生要通过亲身经历和艰苦努力才能得到的。通过培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并从中体会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

学生欣赏科学美需要教师的引导。物理中充满了美,科学与艺术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在中学物理课中应充分体现这一点,如简洁、对称、对立统一等等。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也能产生审美的愉悦。当然,这不是简单的为了提高成绩,而是借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改变学生认识事物的角度,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言传身教,培养情感。

情感教育是渗透在整个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的。首先,教师要寓教于乐,给学生鼓励,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再有,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完善自己人格,用自己的高尚的情操逐步影响学生。还要和学生沟通感情,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使学生学好物理的需要,也是全面育人的需要。总之,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需要教师把握好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时机。

第19篇:中班情感教育活动教案

中班情感教育活动教案

导语:对于孩子,适当的情感教育能够塑造正确的三观,并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下面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中班情感教育活动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1、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围绕情节,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讨论,感受努力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懂得坚持的重要。

2、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以境激情,引发幼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1、课前使幼儿了解蜗牛,知道蜗牛的一些基本特征;

2、课件:《小蜗牛》

一、点击课件,出现小蜗牛,谈话引出主题

师:你们瞧,这是谁啊?它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它为什么不开心呢?

那到底是为什么?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观看课件,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讲述

1、第一次观看前半段,“从蜗牛艰难地攀爬到被螳螂从树上打落”

引发情感体验:小朋友,你看懂了吗?看了这个片子,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噢!你们看了以后都觉得很难过!是什么事让你们觉得很难过呢?

那还有些什么事让我们觉得难过呢?让我们再来看一次!

2、第二次观看前半段,

自主讨论:蜗牛想做一件什么事?它为什么想要爬上大树?

一路上发生了什么事?遇到了哪些困难?

根据幼儿回答逐一打出相关图片,并提问讲述。

◆小动物超过它

小蜗牛是怎么爬的,我们来学一学吧!它的速度这么慢,想要爬上那么高的一棵大树,容易吗?

那它有没有停下来呢?

◆喝露珠小蜗牛连一点吃的东西都没有,多可怜呀!

◆写信

◆用树叶当被子

◆被螳螂打落

点击课件,同时出现五幅图片,引发幼儿情感体验:

师:小蜗牛想为梦想努力,可是却碰到了这么多的困难,最后还被螳螂一掌打了下来,这时候,它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激发讨论: 那它会继续下去吗?这样吧,我们和旁边小朋友互相讨论讨论!

师:讨论得怎么样了?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你认为蜗牛会不会继续努力?为什么?

3、在幼儿充分辩论的基础上,观看后半段录像

师:我们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小蜗牛到底继续下去还是放弃了呢?让我们接着看下去;

提问:

◆小蜗牛被谁救上来了?小蜘蛛会对它说些什么?

请个别幼儿上来学小蜘蛛,对小蜗牛说一说鼓励的话,

◆小蜗牛听了小蜘蛛的话,是怎么做的?

◆原来小蜗牛选择了继续努力,最后怎么样了?

三、经验迁移,懂得坚持的重要,培养抗挫心理

师:你们看,小蜗牛遇到了这么多困难,都能坚持下去,那你们以后碰到困难,会怎么做呢?

师小结:对,做什么事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能象小蜗牛一样,获得成功!

四、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小蜗牛的成功祝贺

点击课件,出现小蜗牛的笑脸

师:你们瞧,小蜗牛现在的心情变得怎么样了?

你们的心情呢?那就让我们带着好心情去给小蜗牛祝贺吧!

第20篇:初中生情感教育调研报告

多样的初中生情感

——初中生情感调研报告

摘要

现今社会,随着多元文化的介入,以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初中生的情感是处于半成熟却不稳定的矛盾时期。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有着鲜明的独立的想法,虽然这种想法不尽完善,却也是对社会的一大冲击。另外,经济时代、媒体时代使得初中生与他们沟通甚少,长此以往,将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即便如此,初中生却也开始在同龄人的相互影响下产生相同的兴趣,会有共同的话题与理想,甚至同辈之间的压力促使他们在各方面完善自己,以求在同辈之间获得尊重。对于诸如此类的初中生情感发展特点给我们教育者提供了相当大的信息,给我们对如何进行初中生情感教育许多启示。

关键词

社会责任感,沟通,理解,同辈效应,情感教育

现今社会,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因而他们的情感也和以前的学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对即将踏上德育岗位、从事教育事业的我们新一代老师来说,如何对初中生进行情感教育将成为尤为重要的任务。通过本次调查,我发现现在的初中生的

情感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电子时代的来临,电视、电话已不再新鲜,网络的普及不仅局限于计算机,手机网络因其方便、快捷而成为初中生上网的新宠。正因为初中生接收社会信息渠道很多,也使他们对社会热点、国家大事有一定的思考。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初中生对小区的环境、设施、安全状况以及居民素质都有过了解,甚至还表示满意;同时也有78%的初中生与邻居相处愉悦。多数学生会维护国家的尊严,对有损国家尊严的事件感到愤慨,尤其是对上海开世博会内心感到由衷的自豪,他们也想成为世博会志愿者的一员,为上海这个城市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65.9%的初中生希望自己的学校发展得好,42.9%的初中生认为他们会尽力保护学校财产,47.4%的初中生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己任。在最讨厌的社会现象中,“见死不救”、“坑蒙拐骗”、“贪污腐败”、“吸毒贩毒”是初中生最厌恶的。可以想见,现在的初中生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是有思考的,而我相信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惊喜。

(二)与别人缺乏实质性的沟通与理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是双职工家庭,这也造成许多孩子与父母缺乏沟通,不能相互理解。调查显示,72.4%和74.1%的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与身体,却很少关心他们的心理与人际交往。61.1%的孩子非常关心父母的身体状况,却对父母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心理、需要所知甚少。这组数据充分表明父母与子女间关于心理、人际交往方面沟通太少,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学生抱怨父母不理解他们,总是逼他们读书,而不在乎他们到底想要什么,许多父母感叹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不懂自己的一片苦心。双方的相互不理解给我们教育者敲响了警钟,该如何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另外,数据表明,许多初中生感到孤独时,宁愿选择睡觉或上网聊天,甚至闷在心里也不会与父母家长诉说自己的想法,甚至跟朋友或同学诉说的比例也不是很高。这些都是今后教育者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应该系统化、多样化,我们应该对症下药,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缓解初中生与别人沟通的矛盾。

(三)同辈效应较明显

现在的初中生与过去相比,跟父母的沟通少了,自然就会与同辈的交流增多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会受同辈的影响去做一些事。76%的初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他们当中许多喜欢“飞轮海”组合,这就是同辈之间相互影响的一个典型。初中生觉得对他影响最大的人除了生他养他的父母外,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同学和朋友,占到20.9%的比例。当初中生碰到烦恼事的时候,他们第一感觉就是找朋友和同学的几率是相当高的,占到35.7%。有时候,初中生接受同辈的建议甚至超过父母,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叛逆,总希望父母能看到自己独立的一面。

综合以上几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突然觉得这些特点对初中生情感发展起着起着双刃剑的作用。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初中生的情感,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三观,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情感教育。

首先,针对初中生对社会充满期待、却又不能很好地理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访问社会名家、参与到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中,或者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大讨论来亲身感受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参与到社会事务中,从而避免学生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误导而使学生对社会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后果。

其次,对于初中生与他们交流甚少这方面来看,如何让他们走出自己的世界同样是德育教育者当前所要解决的大问题之一。初中生与父母交流甚少,一般源于父母工作繁忙,对孩子的关心也就局限在学习与身体健康,很少有家长关心他们的兴趣真正的理想,这导致孩子反感父母的话,想要脱离父母做自己喜欢的事。另外,现在媒体、网络的盛行使得初中生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天下事,有了网络,学生可以对不认识的人倾诉现实生活的不满,可以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快感。近几年,上海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感恩教育,算是对初中生与父母间沟通问题而采取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也可以让学生跟父母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最后,我想说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初中生的同辈效应,在不影响学生的友情关系的前提下,让学生间在学习、实践等方面形成“你追我赶、共同

进步”的局面。在学习上,初中生要多和同学探讨,有新的方法了,大家可以一起交流;在活动上,大家一起想主意,“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大家都知道,而且学生自主想出的活动方案或许比老师直接下达的活动方案要好很多。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初中生情感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也会尝试着去深入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把握学生的情感教育,把青少年培养成为自立、自强且有健全人格的新一代青年!

情感教育范文
《情感教育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