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战略定位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3 12:03:5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VIVI品牌定位战略

VIVI“V”系列品牌定位战略

一、市场营销调查

(一)受众需求:价格低,配置高,外形美观,系统操作流畅。

(二)同类型产品特点

魅族手机在配置高的情况下价格要比VIVO手机更低,而OPPO手机则主打拍照功能优于VIVO,小米则定位中低端市场营销手段比较强势,华为定位高端市场和商务型消费人群。

(三)竞争对手分析:不仅有国产手机占据中低端市场,还有苹果、三星、索尼等国外手机占据高端市场。

二、SWOT分析

(一)优势

1.产品外观精美 2.价格定位较低

3.强大的音乐服务(HiFi) 4.手机外壳质量好

5.功能稳定

(二)劣势

1.产品系统软件方面不够完善 2.发展较晚,不够成熟

(三)机会

1.全球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

2.国内法律对手机市场的逐步完善

3.信号网速的显著提升

(四)威胁

1.全球手机品牌之间竞争激烈

2.核心技术掌握不够

三、产品的细分市场

(一)市场细分

需选择差异性的消费群体,为进行有效的市场竞争,能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利用。VIVO专为年轻、时尚的城市主流年轻群体,打造拥有卓越外观、专业级音质享受、极致影像的智能产品,并将敢于追求 极致创造惊喜作为VIVO的持续追求。

VIVO手机从定价方面来看:在智能手机同质化的背景下,VIVO以精品化、差异化异军突起,以音乐细分市场撬动了全局。更为难得的是,VIVO主打中高端机型,突破了国产手机天花板3000元大关,在3000+市场销量可观,既“脱身”于国产手机的价格战,避免了恶性循环,又保持了一定的品牌溢价空间。在2000+的终端市场也相当有竞争力。

(二)目标市场

首先应该评价目标市场的,最后对目标市场进行确定。VIVO手机对各代人的消费进行了广泛的分析。70后及其以上:生活压力大,生活节俭,更愿意消费实用的产品;80后:生活压力相对较小,乐于享受,追求时尚;90后:求学阶段,不具备购买力 从而对我国手机消费市场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确定将其产品目标市场定位于后80后和90后,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

(三)产品地位

“V系列”是专为年轻群体而生的新产品系列,希望结合目标人群的喜好或行为习惯,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和内容,将“V系列”介绍给学生族群,增加新系列的知名度和好感度,从而带来销量上的提升。

(四)产品策略

VIVO智能手机利用步步高本身做mp

3、mp4的优势打造最动听的音乐手机。采用BBE音质还原技术,有效解决了高频相位延时问题,听感更加的真实,完美还原现场感。这项技术可以对音乐手机文件的高低频进行补偿,让低音更饱满,高音更通透。同时还加入了SRS吟唱还原技术。这个鲜明的品牌个性让VIVO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实现了产品差异化。

四、品牌的品类归属

品类:数码产品,手机

五、品牌的共同联想及差异化联想

(一)共同联想:打造自身品牌的特点,传播品牌的文化。

(二)差异性联想:营销方式的差异,受众人群的差异。

六、产品的项目策划

(一)产品

为满足全球时尚活力的年轻群体对更高效、更流畅、更时尚、更精致、更好的影音娱乐体验,更高品质智能手机产品的需求,vivo 推出了新的产品线 —— “V系列”。

V3&V3Max在外观方面采用一体化金属机身,搭载3G运行内存,操作流畅体验愉悦,彻底告别不畅快的使用体验;背面加入指纹识别模块,支持指纹解锁,指纹支付功能,急速瞬间解锁;V3Max采用VIVO定制的高密度闪充电池,带来两倍于普通手机的充电速度,更快更稳定。九重充电防护系统,带来安心、安全的闪充体验。

(二)定价

凭借中端手机价格(1000-2500)打开年轻消费者的市场。这个价格区间一方面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水平,另一方面又能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不同功能的需求。受众主要是大学生。他们的经济水平总体而言一般,但是都喜欢追求潮流的高新科技的体验,所以这样的定价非常符合他们。

(三)分销

1、分销渠道宽度策略

VIVO采用的分销渠道有全国总代理和各省级代理,有自己的专卖店。在各级中间商,代理商的数量方面增加了很多,而且还增加了各种代销模式。同时VIVO智能手机的销售渠道也扩展到线上,即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在网站上推出VIVO的产品,进行网络销售。

2、分销渠道长度策略

对渠道进行了大幅度改革,既保留全国总代理,也采用省级代理制,同时强化了对零售终端的管理。步步高继续依靠一级代理商进行各地区分销市场组织,并改善与关键分销商的关系,做到重点突出,各司其职。同时在公司内部成立分销战略小组,直接督导、管理有关产品的分销活动计划,配合产品及其宣传,推动每个零售店的销售。

(四)促销

1、人员推销

加强VIVO手机销售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保证每一个销售员对VIVO每一个产品的熟练使用以及产品知识的讲解,让他们在手机体验店或者是商城的专卖店向消费者进行手机推销,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营业推广

步步高手机在电视节目现场促销,通过促销人员的演示,和对步步高手机的各个功能的解说,来向消费者介绍产品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来进行产品推广。

3、广告策略

(1)步步高手机与著名电视节目合作,如江苏卫视和湖南卫视等收视率高的电视台,赞助其有影响力的活动和节目。

(2)聘请形象气质较佳的明星给VIVO智能手机代言,且拍摄有故事有情调的广告。 (3)通过POP广告、灯箱广告以及与中国三大运营商的合作等方式进行宣传。

4、公关宣传

为了配合“V”手机产品特点,VIVO同步推出了《寻找快朋友》的社交网络营销活动,寻找身边“快”的朋友,吃饭快、跑得快、睡觉快„激发大学生寻找朋友与周围人群参与活动的欲望,并借势引导成为VIVO手机的粉丝群体和忠实用户,对于VIVO本身的品牌文化传播和用户忠诚度提高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推荐第2篇:东方航空公司战略定位

东方航空公司战略定位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市场化的深入,重组后的东方航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制定一个明确的战略定位意义重大。

本文通过运用战略管理的部分方法,从详细分析东方航空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入手,总结出东方航空公司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然后运用SWOT分析对东方航空公司的战略选择进行匹配,最后给出东航的总体战略定位,并对达到战略目标,实现战略定位的实施手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文章前半部分主要是对东方航空公司的外部环境因素:经济、政治、自然、社会、文化、技术、竞争因素的分析。在竞争因素分析中采用的是麦克尔·波特的竞争结构分析法。由于竞争因素的分析格外重要,所以与其他因素分开来放在第

三、四章讨论。而五种竞争力中的行业内竞争状况分析,由于既描述了东航的机会与威胁,又包含了内部能力的分析,给出了东航的优势与劣势,同时还确认了东航的主要竞争对手,内容与其他四种竞争力不同,也更加的重要,所以单独在第四章中讨论。销售渠道由于具有购买者的特征,故纳入五种竞争力中买方一节的分析范围。

文中的第五章把前面对各种因素的充分描述与分析进行了一个总结归纳,提炼出东航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优势和劣势,为东航的战略定位做好准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六章利用第五章归纳的资料,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对东航的战略进行选择匹配,然后全面

总结东航的各种战略选择,给出东航的总体战略定位——“以东西向为主,立足国内,连接海外;构建以干线支线相互连接的中枢辐射航线为主,城市对航线为辅的航线网络;以多层次的,优质的服务,向广大旅客提供最有价值的航空旅行选择。”为了支撑东航的战略定位,本文接着对东航战略的实施手段进行了初探,给出了实现战略目标九条途径。

我相信通过正确的战略定位和有效的战略实施,东方航空公司必然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争取全面的主动。

关键字:东方航空公司,战略定位,外部环境因素分析,行业竞争结构分析,SWOT分析,中枢辐射航线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CHINA EASTERN

AIRLINE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ics and the penetration of

domestic market, China Eastern Airline after restructure is facing fierce competition.It is crucial to establish a clear strategic positioning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By using the methodology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 thesis analysized both inner and outer environment of China Eastern Airline, and

summarized the opportunities, threats, strengths and weaknees of the

company.After that, the thesis also give a SWOT analysis to different strategy choices and finally came out the basic strategic positioning.Furthermore, the thesis conducted a elementary discuion on how to achieve the target and implement the strategy.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hesis, the out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analysised including economics, politics, natural resources, cultures,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During the analysis of competitive factor, Michael Porter’s Competitive Structure Method are elaborated separately in Chapter 3&4 due to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Within the five competitive factors, the competition in aviation industry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others therefore are discued in Chapter 4 including SWOT analysis, infrastructure capability analysis and key competition analysis of China Eastern Airline.

The sales channel is brought into the buyer factor section because it has the character of buyer.

In Charpter 5, the thesis summarized all the SWOT that China Eastern Airline are facing, and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rategic positioning.Different strategic choices are discued in Chapter 6 and finally came out the basic strategic positioning : Establish hub-spoke web with point to point airlines as supplement and base upon domestic market to develop oversea transportation service finally mainly shape east-west direction skyway; Provide excellent and the most valuable services to

satisfy vast various paenger’s demand, and built a predominant image of the company.In order to support this positioning, the thesis also further discued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provided 9 poible ways to achieve the target.

The thesis reckon that China Eastern Airline will strive for the predominating position in the future competition through the right strategic positioning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KEY WORDS: China Eastern Airline, strategic positioning, outer environmental factor analysis, industry competitive structure analysis, SWOT analysis, hub-spoke web.

前言

二十多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建设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置身于其中的中国航空公司也经历着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历程。在此间,中国的民航企业由政府的各民航局改制形成,从小飞机、小机队开始作起,经历90 年代初的飞速发展,也经历了90 年代末全面衰,落1998 年全行业亏损24.4 亿元。为了迎接入世后,国外航空公司的竞争,也为了改变中国民航业混乱的竞争状况,2002 年中国民航总局对民航业进行了大的改组,将民航局与企业彻底分离开将原来总局直属的九家航空公司合并为三大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研究了中国民航业的资料后可以发现民航业全面效益滑坡的根本原因在于航空公司的战略定位不清大量规模较小的公司拥挤在有限的客流丰富的航线上经营而中国广阔的航空市场并没有得到挖掘航空业存在着结构性的重叠问题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来自中国逐步向市场转型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但随着这些深层问题的解决中国的航空公司将进入真正的市场化竞争同时随着世贸组织的加入中国的航空公司也面临着全球化的巨大压力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首先各航空公司应该认真分析自身的情况然后根据自身的内外部情况制定自己的战略定位最后通过有效的手段达到各自的目标形成多样性的竞争者这样就可以形成有序的航空市场竞争东方航空公司作为中国三大骨干航空公司之一肩负着振兴中国民航的重任而东航自身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同行业别的公司比有很多不足因此一个通过认真分析自身内外部环境而得出的清晰的战略定

位对东航来说格外重要只有通过正确的定位和有效的战略实施东航才能在下一轮竞争到来之前超越对手获取未来竞争的主动

推荐第3篇:定位在先,战略在后

定位在先,战略在后

定位是在消费者的头脑里定位,是由外而内,关注的是消费者、消费者的心智、消费者的需求。战略一般是竞争性战略,关注的是竞争对手,通过资源配置达到企业的目标。如果没有正确的定位,战略目标往往沦为一种臆想。

定位概念

1969年,艾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美国《广告时代》和《工业营销》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首次提出“定位”概念。他们认为,面对一个传播过度和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时代,要赢得消费者,企业有必要让自己的产品独树一帜,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独特的地位。“定位就是如何在预期顾客的头脑里独树一帜。”“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那产品可能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但是,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所以说,把这个概念称作‘产品定位’是不正确的,好像你在对产品本身做些什么似的。”

可以这样理解,定位是让消费者的头脑(或者叫做心智)里有你的企业(产品、品牌、服务)的位置,不过,这个位置不是你插入消费者头脑里的,而是通过把你的企业(产品、品牌、服务)能够给消费者提供的价值与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潜在需求)紧密联系起来而得到的。更准确地说,定位是消费者的选择,企业所做的是要去挖掘消费者脑子里的相差定位,然后去契合相关的定位。

神奇的数字7 乔治·米勒(George Armitage Miller),美国心理学家,是以信息处理为基础的认知心理学先驱。1956年,乔治·米勒发表研究报告《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他在对消费者心智做了大量实验研究后,发现了著名的“7法则”—人的心智极其有限,只能记忆有限的信息,人们通常把信息进行分类存储,每个类别通常不能记忆7个以上的信息。

通过进一步研究,米勒发现,人们在认知信息的过程中最简单的编码方式是将输入的信息归类,然后加以命名,最后储存的是这个命名而非输入信息本身。

米勒的研究揭示了消费者选择商品的秘密。人们在购买商品时,首先选择的是类别,比如我要买酱油、买洗发水、买汽车等,然而,在我选择商品时,我只会确定每一类中的代表性产品或品牌,比如买酱油,我可能会选择海天或是淘大,买洗发水时,去屑可能会买海飞丝,滋养可能会买潘婷,防脱发可能会买霸王,一般每一类不会超过7个(7+/-2),这种类别,给它起一个名字就是“品类”。这就像用电脑时,我们会建立一个个文件夹,给文件夹起名字,然后,我们会将所有的文件分类,把同类的文件放到同一个文件夹中。在我们的头脑中,大脑也会建立文件夹,把各种信息分门别类放进不同的文件夹中。不过人的脑袋不像电脑,只要硬盘足够大,想放多少就放多少,大脑不能想放多少就放多少,如果信息太多就会让人发疯。所以大脑会自动做一件事情—删除不必要的信息,把它们放到回收站里。在大脑的每个文件夹里只留下7个空格,每个空格只能放1个信息,这7个空格按重要性被从上到下排列。如果不幸,你的产品信息没有被放到这7个小格子里,成为其中之一,那你就惨了。

消费者如何划分品类

人类头脑里的品类和企业对产品的分类有何不同?有时候二者是一致的,例如,企业会把感冒药分成抗菌药、抗病毒药和退热药,在消费者的头脑里也是一样,抗菌药、抗病毒药和退热药属于不同的品类。但很多时候,二者并不一样,例如,在汽车企业里并不存在一个叫做安全轿车的类别,但是,在人们的头脑里,安全轿车的类别十分清晰。

那么,怎样才知道消费者是如何在头脑里划分品类的?

需求,更准确地说是“潜在需求”决定了品类的划分。

车祸往往会使人致残,甚至致死,因而消费者对汽车的安全有着强烈的需求,安全轿车的品类就很明显。

需求说清楚点儿就是人类无尽的欲望,如果你的产品能够切中人们欲望中没有被满足的部分,你就会脱颖而出,成为市场上的佼佼者。

在奇瑞QQ畅销之前,市场上就有小型家用轿车,例如奥拓,那时市场上提供的小型家用轿车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却小而丑,而且,大家也都接受这个事实,好像这么便宜的小型家用轿车就应该是小而丑。

然而,消费者心中仍然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拥有好而美的小型家用轿车,尽管只是个潜意识。

奇瑞QQ的出现正好契合了消费者的这个潜在心理需求。

圆润的卡通造型,大大的车灯像两只会说话的眼睛,前栅像乐哈哈的大嘴,奇瑞QQ可爱的造型吸引了众多时尚、年轻的工薪一族,特别是年轻的女性消费者。她们虽然钱少,但是却强烈渴望拥有自己的小车,因而,奇瑞QQ成为这些消费者选择“第一辆车”时的首选。

错误的“定位”认知

“定位”一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企业“重视”,甚至“重视”到泛滥的程度。举凡企业的行为大多被冠以“定位”,像企业定位、品牌定位、战略定位、产品定位、人力资源定位、产品研发定位等,不一而足。

“定位”一词被如此滥用,说明定位确实有神奇的效果,也能够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同时也说明许多人根本不理解“定位”的真实含义。

普遍的认知是望文生义—“定位”就是确定位置。

“定位”是“确定位置”,这没有错,但是,关键的问题是在哪里确定位置。

企业向来是习惯于从自己出发确定位置,这样的定位是由内而外的,所以,你会常常听到一些企业声称自己要“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然而,这与“定位”的本意大相径庭。真正的“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在客户的头脑里定位,更准确地说,定位是消费者的选择,企业所做的是要去契合这个定位。

成功定位的案例

人有生老病死,有病就要看病,就要用药,药品的需求,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可以叫做“刚性需求”。所以,即便是金融危机,中国医药行业仍然保持了每年19%的增长率。

药品虽然是“刚性需求”,但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了地域差别和城乡差别。如果把中国的消费者结构看成金字塔,那么三线以下的市场,包括县级市、县、乡和农村就在金字塔的底部,构成了金字塔的塔基。虽然塔基的单位产出小,但是,塔基的数量巨大,因此,三线以下的市场容量巨大。

作为消费者,关于药品,他们关注什么?

对于特殊商品的药品,消费者关注三点:疗效、安全性和价格。消费者对于疗效和安全性无法考察,只有将品牌作为判断的依据。

对于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群,对价格和品牌的排列顺序不同。

经济条件好的人,更关心疗效和安全性,因而顺序是品牌→价格。而经济条件差的人,则是价格→品牌。

显然,作为塔基的消费者,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最先考虑的是价格,有时即便是名牌产品,如果价格上难以接受,消费者也会选择非品牌产品。

四川蜀中制药正是洞悉了消费者的这个需求—需要廉价、安全而且有效的药品,提出“做精品平价普药”的定位,契合了消费者的需求。

在这个定位的指导下,四川蜀中制药连续9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30%,2004年《福布斯》中文版首次对中国中小企业进行“选秀”,蜀中制药攀上“中国潜力100榜”,居于第16位。蜀中制药2006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2007年为10亿元,2008年为12亿元,2009年为18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普药企业。

暗合定位的成功案例

在中国北方,有一家知名的制药企业——三精制药。这家企业以其奇迹般的崛起闻名于中国医药行业。

1998年9月,三精制药在央视投放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广告,1999年仅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的销售额就高达13亿元。要知道,1997年三精制药全年的营业额仅为7000多万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迹?

是广告的作用吗?

广告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如果完全把三精制药的崛起归功于广告,企业经营就简单了,只要打广告就好了。

事情当然不是这么简单。

广告未必次次好使,三精制药随后大手笔投入的几个产品都折戟沉沙就是一个明证。

为什么有时广告好用,有时广告却不好用?

关键是做广告之前要有正确的定位。一旦有了正确的定位,广告就会发挥巨大的功效,如果没有正确的定位,广告就会无效。

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的成功是定位的成功,尽管三精制药没有做过什么定位。因为,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的推出暗合了定位——令父母放心的专业儿童补钙剂。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许多专家和学者就开始在媒体上对人体补钙进行探讨。一些专家指出国人缺钙严重,急需补钙,每日通过膳食至少补充500mg钙。他们同时指出服用钙片方法上的问题,补钙应以补充钙元素的量为准,钙片的重量不是钙元素的实际含量,按原先的方法服用钙片,根本达不到补钙的目的。到了90年代,在专家、学者对钙和补钙知识的广泛宣传之下,补钙概念深入人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给孩子补钙成为众多家长的共识,在市场上对儿童补钙剂有着巨大需求。

当时,市场上没有厂家宣称自己是专业的儿童补钙剂制造者,包括三精制药,但是,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无论从剂型和口感上都适合儿童服用,而其广告表现也是针对儿童补钙人群。

三精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的推出,暗合了“令父母放心的专业儿童补钙剂”的定位。正是有了正确的定位、正确的广告表现和强有力的广告投入才引爆了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的巨量增长。

定位与战略的区别

定位与战略有着本质的区别。

正是由于众多企业把战略当作方向,而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定位、什么是战略,不清楚“定位在先、战略在后”的道理,从而导致战略无效战略雷同等战略失误。

那么,定位和战略的区别是什么呢?

定位是在消费者的头脑里定位,是由外而内,定位关注的是消费者、消费者的心智、消费者的需求;而战略一般是竞争性战略,关注的是竞争对手。战略在定位之后,战略一般确定的是3-5年的事情,战略是用行动阶段性地实现定位。

定位用一句话可以说明白,如果用一句话不能够说明白,一定不是正确的定位。万科创始人王石在接受上海卫视《财富》访谈时说:能够用2秒钟说明白的企业是世界一流企业,说明白万科需要6秒钟,万科还不是世界一流企业。

一句话,6秒钟,这是对定位的最好写照。你能够用一句话描述你的企业是什么吗?

战略是规划,是行动计划,战略不能够用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说明白,战略对于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怎样是干得好、谁来干、干多长时间、投入产出是多少等问题都必须弄得明明白白。

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也就是没有正确的定位,战略目标往往会沦为一种臆想, 缺少定位的战略往往会因为失去方向而无法判断对与错,使得战略执行不坚定,导致企业走向危机。

战略雷同

如果有机会比较中国企业的战略规划案,你会有一个惊奇的发现,那就是许多企业的战略竟然是相似的,这就是战略雷同。

为什么众多企业会战略雷同?

中国改革开放仅30年,企业的发展背景相似,发展路径相似,老板的思路相似,因此导致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似。

战略雷同的结果就是大打价格战,企业微利甚至亏损,中国家电行业尤为突出,因而“价格战”几乎成为家电业的代名词。

当然,对家电业价格战的原因,许多人归之为技术,认为缺乏核心技术是中国家电业产品同质化的罪魁祸首。

我不认同这样的观点。

核心技术当然重要。但是,技术的重要性,首先在于解决消费者的问题,而不是技术有多么先进。就像苹果公司推出震撼人心的iPod,从技术层面上说只不过是MP3+硬盘,并没有万众瞩目的新的核心技术,但是,它通过创新设计和营销抓住了消费者的心,赢得了市场。

所以,重要的是改变思路,重要的是贴近消费者,了解消费者,研究消费者,研究消费者的心智,研究消费者的头脑,研究在消费者的头脑里还有哪些潜在的欲望没有被满足,也就是要在消费者的头脑里进行定位。

不是核心技术决定了市场,而是能够解决消费者实际问题,或者是能够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用苹果公司的话说就是能“让消费者尖叫的产品”)决定了市场。

出现战略雷同,究其深层次原因,是企业对战略的误解,不是不知道怎么做战略规划,而是不知道“定位在先,战略在后”。

定位在先,战略在后

为什么说是定位在先、战略在后呢?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的目的只有一种适当的定义:创造顾客。”

一语中的!

没有顾客,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无人消费,企业也就无法获得利润,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就只是产生成本。所以,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谁是你的顾客”,然后,通过一系列活动创造顾客。

创造顾客,就要了解顾客,然后才知道如何创造顾客。了解你的顾客,在顾客的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正是定位所要做的。

在预期顾客的头脑里进行定位,然后通过一系列行动去达到占据顾客心智的目的,而这一系列行动就是战略规划的目的和过程。

因此,定位在先,战略在后。

战略是通过对资源的配置来达到企业的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也就是没有正确的定位,战略目标往往会沦为一种臆想,在外部环境稳定时,尚看不出来任何问题,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大的变化,缺少定位的战略往往会因为失去方向而无法判断对与错,使得战略执行不坚定,导致企业走向危机。

“定位在先、战略在后”,可以让企业可以时时检点自己:我的战略是否与定位保持一致?

如果企业战略偏离了定位,就要纠正,让它保持正确的方向。

定位意味着你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懂得取舍。为了维护你的定位,你要放弃一些眼前利益。

不要被眼前短期的利益所诱惑,贪大求全意味着对企业资源的分散和浪费。而要抗拒眼前利益的诱惑,你必须有明确的定位,只有方向明确你才会做出正确的决策。

推荐第4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战略定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战略定位

《中国金融》2008年第19期

2007年成立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努力利用优势,克服劣势,提供独具特色的金融服务项目和服务领域。

因此,有必要了解邮政储蓄银行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白外部金融服务市场的竞争环境,根据一定的原则来确定邮政储蓄银行的战略定位。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历史

新中国的邮政金融业务在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之前经历了代办储蓄业务、自办储蓄业务和新增资金自主运用三个发展阶段。1986年,面对通货膨胀高达两位数的经济形势,为充分利用邮政网络回笼资金,缓解通货膨胀压力,邮政部门恢复了代办储蓄业务。1990年,邮政储蓄存款全额转存人民银行,成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资金来源。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经济周期由通货膨胀变为通货紧缩,只存不贷的邮储业务加剧了银根的紧缩程度,1997年人民银行首次提出组建邮政储蓄银行,以改变邮储只存不贷的局面。2003年8月1日,邮政储蓄存款新老划段,新增的储蓄存款资金由国家邮政局自主运用,原有的存款继续转存人民银行。2006年6月邮政储蓄银行正式筹建,并在一些地区试办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

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优势

特有的网点网络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在网点数量上超过大多数商业银行,建成了城乡网点最多、网络覆盖面最广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时,拥有储蓄营业网点3.6万个、汇兑营业网点4.5万个、国际汇款营业网点2万个。其中有近60%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成为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要渠道之一。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地区,邮政储蓄是当地居民惟一可获得的金融服务。

资金成本低廉的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遍布全国城乡的网点,便利了业务宣传,降低了资金成本。另外,它的汇兑信息资源也是其他存款性金融机构所不能相比的。尤其在中西部地区,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给邮政部门带来了巨额的汇兑资金。

良好的品牌及信誉的优势

依托邮政的国家信誉,受益于邮政业务的普遍性、广泛性和公益性的良好社会形象,再加上成立之前只存不贷、存款无风险的特点,邮政储蓄银行形成了社会知名、百姓信赖的业务品牌。

负债规模大、客户群多的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08年4月末,存款余额为l8650亿元,规模仅次于4家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第五位的存款机构;邮政绿卡发卡量达2亿张,为中国第三大发卡银行。

邮政储蓄银行的不足之处

股权结构单一,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邮政储蓄银行注册资本200亿元,由各地邮政局共同出资缴纳。其股东中国邮政集团带有公共服务性质,提供准公共产品。股权结构单一,如果不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难以形成高效运转的公司治理机制;另一方面,邮政储蓄银行内控制度不完善,对于注重盈利性的投资者的吸引力是不够的。

从业人员金融专业知识和经验偏少,不利于拓展传统的信贷业务

由于二十年来邮政储蓄银行“只存不贷”,其从业人员的金融从业经验和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基层很多员工是邮政出身,对信贷业务不熟悉,不具备贷款风险的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人员素质难以适应银行业务大规模发展需要。资产运用过于集中,凸现财务风险

2006年邮政储蓄自主运用资金的总规模约为4400亿元,首次出现储邮政储蓄银行资金自主运用的规模大于“老存款”余额的局面,此后,这种形势日益加剧,带来了资产运用过于集中的风险。如果资产运用不当,不能增加收入,在负债的硬约束下,就会造成收入与支出不匹配的财务风险。同时,资产运用的安全性和效益性问题也愈加突出。

邮政与银行混业,隐藏风险苗头

邮政储蓄银行是由邮政企业出资开办的,二者同属于中国邮政集团,其经营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邮政部门的影响。尤其是在基层,邮政储蓄银行从业人员与邮政混岗作业、岗位更换频繁,隐藏着操作风险和内控风险。这对邮政集团尤其是邮政储蓄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考验。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

城市地区金融竞争激烈,而农村地区和部分社区金融服务不足

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他一些全国性和地方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一些竞争力较强的外资银行都具有长期的银行业务经验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受到效益性的制约,它们偏重于城市的业务经营,而在农村地区的业务活动较少,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出现了少数金融机构垄断的局面以及金融服务严重不足的情况。

流动性过剩增加了资金运用难度

流动性过剩不仅导致信贷和投资扩张,也促使资产价格上涨。为此,人民银行出台了紧缩银根措施,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各商业银行也加大了风险控制力度,审慎贷款,这同样也加大了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运用难度,给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运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运用利害参半

国内的直接融资逐步得到发展,金融市场的功能日益完善。企业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市场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中长期资金来源的拓宽对邮政储蓄资金的需求形成较大的替代。这一方面减少了在信贷方面对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需求,对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运用形成了制约,但是另一方面,邮政储蓄银行可以通过金融市场进行投资,调整资产组合,降低风险,增加收益。邮政储蓄银行的战略定位及措施建议

根据邮政储蓄银行自身的特点和外部竞争环境的状况,按照严控风险、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和政策倾斜等原则,笔者对邮政储蓄银行作如下定位:近期应该是全国性的专业银行,从事专门经营并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而不是通常意义的商业银行。应依托网点多的核心优势,避开信贷经验和内控能力较差的弱势,向竞争较弱的领域拓展业务。

具体到业务方面,首先要以个人金融服务为主,办理风险较小的零售业务和无风险的中间业务。广泛开展个人金融业务能够有效地分散风险,并把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个人客户为中心设计业务,以零售业务为主,这也是国际上大多数邮政储蓄银行的共同做法。而中间业务在不引起邮政储蓄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变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银行的设施和资源,增加了银行的收益,也应该成

为发展的重点之一。

其次,避开竞争较强的领域和地域,侧重于“三农”和城市社区的金融服务,弥补金融服务体系的不足。侧重于“三农”和城市社区服务的金融服务,可以有效地弥补我国金融组织中农村基层和社区金融服务的不足,缓解农民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也可避免在竞争激烈的地区,与具有金融服务优势和先进管理能力的国有大银行和外资银行作“以己之短搏人之长”的比拼。

第三,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资,调整资产结构,提高收益水平。金融市场的发展,降低了间接融资和银行系统的风险,为企业和居民等经济主体提供了更多的投融资渠道。邮政储蓄银行对金融市场的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鉴于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对证券业务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不足,可以通过开展“银证合作”的方式进行,实现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既利用了金融市场,又可以控制风险。

第四,借助于其他银行先进的信贷管理能力,开展银团贷款业务。银团贷款为大型的投资项目提供了商业融资的空间,它由一家主办银行牵头组织,相关银行共同参与贷款供给的融资行为,由牵头银行负责贷款调查的前期工作,提交报告并负责利息的收纳和在相关银行之间的分配活动。邮政储蓄银行可以与有优秀贷款管理能力的银行合作,开展银团贷款业务。这样既可以为多余的资金找到相对安全的运用渠道,又可以学习银行信贷的管理经验,提高信贷管理水平。第五,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侧重政策性业务,把资金更多地投放于基础性和公共性的社会支出项目,或者成为政策性金融业务的资金供给主体。由于邮政储蓄银行惟一股东的公益性,在资金运用上,应侧重于业务的政策性。在这一方面,有着近似文化背景的日本邮政储蓄银行的做法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日本邮政储蓄规模名列世界首位,并被誉为日本第二财政预算,储蓄资金转存大藏省的信贷局,作为财政投资及贷款的重要资金来源,用于对文教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投资和贷款。我国可以把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集中用于基础设施、中西部开发等项目。也可以采用对邮政储蓄银行定向发行专项建设债券的形式来完成资金的集中和使用。

此外,还应建立相关的制度,为实现邮政储蓄银行的战略定位提供保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项制度:在控股公司的框架下,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控制金融风险;修订《邮政法》,确立邮政储蓄银行的法律地位,保证邮政储蓄银行依法开展业务。

李高建

推荐第5篇:“能做不能说”的战略定位

“能做不能说”的战略定位

——“孔庆东骂狗事件”证明了什么(之四)

黎阳 2012.2.6.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骂汉奸走狗不是新闻,骂不得汉奸走狗才是新闻。骂汉奸走狗引出一窝疯狗满大街撒野、看见内地中国人就扑就咬就狂嗥“蝗虫歌”更是大新闻。

孔庆东骂“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香港人是狗”引起如此轩然大波这一现象背后很不简单。孔庆东骂汉奸、骂走狗多了去了,并非今日始。从来也没见谁能轰轰烈烈地宣扬他骂“有些北京人是狗”就是骂“北京人是狗”、骂“有些上海人是狗”就是骂“上海人是狗”、骂“有些广东人是狗”就是骂“广东人是狗”——恨得咬牙切齿的汉奸走狗何尝不想这样歪曲?但他们在中国内地一直没能闹成气候。唯独这次香港的汉奸走狗身手不凡,一下子就闹了个黑云压城城欲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把内地中国人一概骂为“蝗虫”在孔庆东骂“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香港人是狗”之前就已经发生,而且流传甚广。对此香港媒体从不义愤填膺,反而大肆宣扬。可见挑拨离间香港与内地人民关系的罪魁祸首不是孔庆东,而是香港媒体。

今天香港社会人口90%以上的祖先是移民或难民。那些大骂“蝗虫”的人其实自己的屁股眼也不干净,也是当年的“蝗虫”下的种。但当年的移民难民到香港时被称为“蝗虫”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当时的港英当局需要他们带来的资金、技术和劳力。洋大人不发话,哪个媒体敢放屁?

尽管当年移民和难民涌入香港的规模大得多,对物价、房价、社会秩序等的影响比今天内地来中国人大得多,也没见当时香港媒体敢说半个不字。由此可见如今香港媒体大肆宣扬的内地中国人如何炒高了房价物价影响香港人的生存等等纯粹是找借口——港英统治时你们怎么不敢狂炒这种话题?说白了一句话:欺软怕硬。贱。

只见香港政客拿歪曲过的“狗论”大做文章,不见他们对“蝗虫论”有任何谴责。可见对他们来说骂中国人是蝗虫可以,骂汉奸是狗不行。

“对骂中国人是蝗虫不闻不问故意放纵”和“对骂汉奸是狗大肆歪曲大做文章”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目标只有一个:在香港和内地中国人之间煽风点火,挑拨离间,惟恐天下不乱。

但问题还有另一面。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不是许多香港人已经对内地中国人有了某种成见,光凭媒体和政客的搬嘴弄舌掀不起大浪,更不会如此轻而易举一点就炸。

“蝗虫歌”之类煽风点火能在香港如此公然招摇过市而没受到强烈谴责制止说明这种论调有一定市场,尤其在一些年青人中间。

这反映了什么?不满情绪。对什么不满?对现状不满。怎么造成的?有些属于破落户对暴发户的无名火——既自傲,又自卑;不服气,还无可奈何。有些则是危机感,对前途感到迷茫、无助。不论是哪种情况,十之八九源于一个事实:香港经济多年基本原地踏步,而别人却步步紧逼咄咄逼人,香港的国际竞争优势已大不如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在于香港当权“精英”对香港的战略定位有鬼——香港回归后在这个地球上靠什么吃饭?最根本最要害的卖点是什么?过去的“亚洲四小龙”,三家都一直有明确的卖点:新加坡有新加坡的卖点,台湾有台湾的卖点,南朝鲜有南朝鲜的卖点——不是金融、服务、贸易、旅游,就是电子、轻工、机械制造。

唯独香港看不出有什么独具特色的明确卖点:金融香港?贸易香港?航运香港?服务香港?工业香港?似乎样样都沾边,但实际样样都不靠谱。把香港发展成这中心、那中心的口号一个又一个,计划一筐又一筐,到头来全不了了之,没一个落实的。从国际经济竞争的角度看,现在还真看不出香港有多少独占优势的东西。别人都发展出了自己经济上的特色优势,香港却没有。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比别人更大有什么可奇怪的?

总结回顾香港当权“精英”在香港回归15年来大张旗鼓抓的大事,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他们给香港的战略地位是“政治香港”——把“法治”、“人权”、“民主”、“自由”、“多党制”等“普世价值”当成了香港的“卖点”,不管什么都往这上头扯,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明知对香港经济、香港居民的利益有害无益也照干不误——当然,必须“能做不能说”。

比如,“蝗虫歌”大肆攻击的内地孕妇到香港分娩(“双非儿童”)问题完全是香港“法律精英”一手炮制的。1999年香港借口“尊重人权”,坚持在港出生婴儿为香港永久居民。人大常委会同年作出《基本法》解释:在出生时父或母都未成为香港居民的人士没有居港权。香港特区终审法院2001年7月20日推翻人大常委会于1999年作出的解释,判决内地孕妇在香港生的孩子拥有居港权。从此制造出“双非儿童”问题。当时大肆欢呼这是“维护人权”、“维护香港司法独立”的香港媒体如今只字不提这个事实,而是异口同声大做文章,硬把“双非孕妇”问题的一切责任全赖到内地中国人头上——最近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搞了个“北大教授孔庆东是否超越言论自由”,香港学者陶杰又拿“双非儿童”大做文章。郭松民当场说出事实,指出这完全是香港“法律精英”一手策划的阴谋。陶杰却立刻把话题岔开,完全回避问题的责任。这说明香港的“法律精英”、香港媒体、香港政客们根本不是不清楚这一问题的真相、来龙去脉和责任所在。明明知道还要大做文章、把一切归咎于内地中国孕妇,显然是存心利用这件事煽风点火挑拨离间香港和内地中国人的关系。

又比如中央政府为促进香港经济搞了个“港珠澳大桥”工程,本来设计是双Y结构,即一头开叉链接澳门珠海,一头开叉连接香港深圳,但为了照顾香港,中央砍掉了深圳的那个叉,把原来沟通广东东西部的重要桥梁,只变成向香港的利益输送。而香港“法律精英”却故意捣乱,唆使、援助一个老太太控告港府该大桥的环境评估有问题,导致工程至少延后好几个月,浪费65个亿。(“滥用司法程序浪费65亿公帑”(星岛日报2011年 9月 28日 星期三)http://cn.reuters.com/)

2.如何使中国被国际封锁?

煽动香港独立,迫使内地干涉,西方国家便可以以中国公然破坏“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为借口对中国实行制裁和封锁。

把所有这些放到一起,香港当权“精英”的一切所做所为的真正目的立刻一目了然:他们为什么把香港战略定位为“政治香港”?为什么对香港的经济发展战略毫无兴趣毫无作为?为什么整天大闹“普世价值”捣乱经济发展?为什么当初用“人权”制造“双非儿童”问题如今又把一切赖到内地中国孕妇头上、拼命挑拨香港居民与内地中国人的关系?为什么对孔庆东骂汉奸是狗大肆歪曲、对骂内地中国人是“蝗虫”拼命包庇纵容?为什么放着送上门的转口生意不做、硬把奶粉商机变成挑拨离间的危机?

„„只有一个解释:用“政治香港”搞垮中国,搞垮香港,引起中国内战,引起香港大乱。只要中国内战、香港大乱,就能恢复港英统治时代的“香港繁华”——港英统治时代“香港繁华”的诀窍是发中国的国难财。

如今香港当权“精英”的全部真正追求就是重新靠发中国的国难财过日子——中国有国难,发中国的国难财;中国没国难,给中国制造出的国难来发中国的国难财:“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比花气力、费功夫、凭真本事在这个世界上竞争生存省事多了,有利可图多了:只要你中国内地发生战乱,我香港就能凭殖民地的特殊地位坐着稳收票子;只要你中国被西方国家封锁制裁,我香港就能稳靠转口贸易发大财,还有什么比这更轻松愉快的?

孔庆东骂狗**引出了“蝗虫歌”,“蝗虫歌”的歌词暴露了香港当权“精英”的真正追求是恢复港英统治时代的“香港繁华”。这个真正追求证明了香港当权“精英”“能做不能说”的战略定位是“政治香港”。

这个“能做不能说”的战略定位暴露了香港当权“精英”用“普世价值”分裂中国、制造内战、搞垮香港以使中国重新处于内战和被国际封锁状态、以便香港当权“精英”能象港英时代一样,重新靠发中国的国难财过日子。

——谁才真正要坑香港人民的利益?谁才是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的真正敌人?至此一目了然。没这场**我决不会看到这么多、想到这么多。孔和尚这次的火力侦察功莫大焉。

=======================================

黎阳声明:本人放弃对此文的版权。只要不违背本文主旨,任何人均可转贴,可散发,可抄袭,可复制,可被冒名顶替,可被任何媒体拿去用,可被任何人引用到任何文章中且不写出引文出处,本人分文不取。

推荐第6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

展工省长在本届人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福建应当“努力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这是福建区域定位的现实选择。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特定的区位条件决定了福建既是中国面向世界的省份,又是推进两岸统一大业的战略基地。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地缘、亲缘、血缘要求福建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也决定了要在海峡西岸构筑一个能够在促进两岸经济和文化融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载体和平台作用的功能性区域。

福建经济与台湾经济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海峡两岸经济水平有所差异。台湾资金雄厚,科技产业基础好,营销及管理经验丰富,但市场狭小、资源有限、劳动力成本高;福建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但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相对缺乏。台湾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因而,迫切需要将一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而福建正具备接纳台湾产业的条件。与此同时,福建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在台湾也很有市场。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的台湾海峡西部的海域与陆地。提“海峡西岸”,是因为还有“海峡东岸”,即台湾。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旨在要为将来与海峡东岸共同构建“环海峡经济区”创造条件。从全国区域生产力布局看,打好“台湾牌”是福建潜在的战略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闽台经贸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福建是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

一。福建设立了一批台商投资区、农业投资开发区和两岸定点直航的口岸。金门与厦门、马尾与马祖的往来日益频繁。尽管闽台经济合作由于政治原因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尽管台湾当局今天还在做疯狂的“台独”叫嚣,但祖国统一终究要实现,不论是尽最大努力去完成的和平统一,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武力解决,祖国统一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福建与台湾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共同构建环海峡经济区也是必然的趋势。因此,福建必须把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起来,为环海峡经济区奠定基础。

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布局中,环海峡经济区将是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一样重要的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增长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要将福建经济发展与促进祖国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福建建设成为中国区域规划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融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两大三角洲对福建经济既有辐射作用,也有“虹吸”作用,福建夹在两大三角洲之间,既能互利互补,更有竞争压力,既是机遇,更有挑战。福建必须进一步密切与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技术合作,主动加入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分工协作,承接两大三角洲的辐射。福建应当在分工协作、互利互补中奋发自强,成为镶嵌在两大三角洲中的一个独具活力的全面繁荣的经济区。福建经济总量与长三角、珠三角无法相比,但福建也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福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海岸线长、深水港湾多,有建设大型深水港和大型临港工业的条件,有发展大进大出重化工业的条件。福建经济总量居全国第11位,人均居全国第7位,也是个经济较发达的沿海省份,应当把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自己的区域定位。

推荐第7篇:战略和定位的思考

战略和定位的思考

@郎咸平

国务院马凯称支持光伏草案已经完成。他强调银行对光伏骨干企业必须支持。2010年国务院以大跃进方式推动光伏,该产业曾是18省和100个市的一把手工程。结果却是该行业几乎全线崩溃,95%产能过剩,全行业巨额亏损。目前全世界光伏发电量只等于两个上海,几乎没有市场需求情况下,国务院能够挽救大跃进烂摊子吗(215)| 转发(3266) | 评论(1456) 12月15日17:32

定位,不仅是企业生存与否,战略成败的关键,也是国家品牌,国家经济战略的关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缺乏对市场的需求分析,“人定胜天”“敢叫日月换新颜”的思维模式不丢弃,我们就不能融合于自然,把握发展趋势,掌握自身的发展命脉。

国内由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传播途径和理念的局限性,致使现今的企业主们还处于欧洲工厂时代的落后观念之中。缺乏对市场的敬畏和尊重,最终使自己陷入危局。国人动辄以谋略论成败,藐视人类社会的情感要素,不过是在滥觞智慧。

不能运用定位,理顺和摆正自己在行业或市场中的位置,不能清晰地了解市场态势关注把握,如何能顺应市场,并抢先预测和占领市场呢?按照中国古典理论而言,得道是一瞬间的事,并非是物理时间的先来后到能左右的。关键在于企业人能否止骄躁,而静观内外,知内外。我们连什么是品牌?什么是管理?什么可以称为资产?什么叫做营销?等基本商业概念都没有弄清楚,如何驰骋于商战的战场?

推荐第8篇:陵县远期五大战略定位

陵县远期五大战略定位

一是北方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京沪高铁、青太高铁、德龙烟铁路三大国字号铁路干线在陵县交汇,德滨高速穿境而过,陵县将成为全国客货铁路运输的“双十字”交叉枢纽,将更直接、更深层次地对接京津济、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将更紧密、更频繁地联系“长三角”;二是国家级重要商品粮基地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以谷神集团为依托,把现代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物流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培育新的大型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三是京津冀鲁地区重要物流中心。积极建设和引进国内外物流企业,依托德龙烟铁路,规划建设以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铁路散货物流中心和大宗物资中转中心为主的物流园区,把陵县建设成为承东启西、通南达北、集疏运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中心;四是鲁西北地区现代制造业基地。依托富路车业、普利森等龙头,继续引进国内外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投资兴业,建设鲁西北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依托宏祥集团、东方土工材料,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国内领军的土工合成材料生产和贸易基地;五是富有汉唐风韵的生态宜居新城。高点规划高铁新城,建设具有多样化高端基础设施、良好人居环境、富有汉唐古韵的宜居绿城,形成融合高端商贸服务区、大型商业住宅区、休闲生态旅游区等众多功能为一体的德州市城市副中心。力争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德州市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

推荐第9篇:个人战略定位与规划

个人战略定位与规划

如今大三二学期快结束了,马上步入大四,就快面临着实习,毕业找工作了。在这个职位饱和、职位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竞争激烈、就业人口不断攀升、人才又极度短缺造成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社会里,生存下来似乎不再那么容易了,这是一个警钟,是时候让我们反思一下了,给自己定位规划一下。优胜劣汰是这个游戏永远不变的规则。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有远大的、长远的目标的人才能看得更远。只有认清自己优势和劣势,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规划,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一、自我分析

我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对于大学的生活和学习都十分了解了。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都会认真考虑,看是否自己做的到不,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会结合自己的情况和实际,想想自己能力的大小,往往会把自己能力低估一些,排除一些意外,那样做起来更加有把握。总之要考虑周全才会下手。我不会被任何事情影响到自己的计划,学习上很认真。我还是个很有恒心的人,只要是我决定要做的事,我就一定要做到,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但是我的交际圈子很小,基本上就是班上的同学,我平时不怎么爱交往,不善于和不熟悉的交谈,胆子小,自信心不够,平时参加的实践活动也很少。

二、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系统内外部条件,进而确定系统发展战略的分析方法。SWOT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简称。其中优势和劣势主要用来分析系统自身内部环境,而机会和威胁则主要用来分析系统外部环境。利用该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方面以及对自己不利的、需要避开或改善的方面,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未来发展的战略,从而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利用机会、化解威胁。

(一)优势(S)

1 刻苦勤奋,有上进心。

2做事情有恒心,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3对人友善,积极参加娱乐活动。

4做事有自己的原则,强烈要求自己,让自我更完善。

5爱好广泛,能够不断学习,跟上时代。

6对新事物的求知欲望大,能不断的改变自己。

(二)劣势(W)

1缺乏自信心,胆子比较小,对没有把握的事情感到紧张。

2表达能力不够,不善于与人交谈。

3面对困难不够积极乐观。

4 兴趣广泛,但没有特专长的一面。

5英语水平比较差。

(三)机遇(O)

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势头,加入WTO后,会有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也将走出国门。 这时许多企业也需要一些有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必定也会在我们当今的大学生当中产生,所以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机遇。我不仅可以在国内发展,也可以走出国门。

(四)威胁(T)

由于当今社会人才辈出,就业人数也急剧上升。导致了就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于我一个本科生来说,学历上不如一些研究生,博士。能力来说可能不如一些有着超高能力的人才。社会的就业竞争,体现了优胜劣汰的原则,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这不仅是一个机遇,还是一个挑战,当今的形式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威胁。

三、自我规划

如今我已经在自己的努力下考取了四级证,证券证,会计证。但是这还不够,由于英语对以后的发展十分重要,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英语,目前要拿到六级证。还要锻炼自己的胆子和口语,有时间多试着和外国人交流,提高自己英语与人交流的水平。

大四马上就要实习了,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多了解社会,多参加社会的活动,为以后自己找工作,走向社会打下很好的基础。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条件扩大社交圈、重视同学交际圈、重视和每个人的交往,不论身份贵贱和亲疏程度。

在保持自己优势的前提下,要努力改善自己劣势,提高自己的能力,如多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对于外部环境因素方面而言,我要时刻关注着,以便于调整自己的计划,改善自己的现状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去。只要将自己武装得最好,那么就不必害怕外部环境的劣势,因为人才是无论何种境遇都被需要的。使自己出类拔萃,鹤立鸡群就不必担心会被淘汰了。

推荐第10篇:战略定位关系企业赢利水平

战略定位关系企业赢利水平

中国企业向来是什么赚钱就上马什么,从不具有全局观和战略意识。而且总是尽可能的扩大企业产品的涉及品类,以期带来更多的利润,但事实往往相反。30年的改革开放有多少国内的名牌,如今只能存在我们的回忆里。

以营销和战略的角度来看,日本企业主流经营哲学被称为J(日本)模式,其特点就是宽泛和浅显;而以美国企业为主经营哲学被称为A(美国)模式,其特点就是聚焦,狭窄而深入。经营模式的讨论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比较两种模式典型企业的长期赢利能力,就高下立见了。

先来看看过去10年间日本六大电子企业的营业数据:

日立销售收入7186亿美元,亏损17亿美元;

松下销售收入6647亿美元,税后净利润7亿美元,销售净利润率0.1%;索尼销售收入5561亿美元,税后净利润48亿美元,销售净利润率0.9%;东芝销售收入4770亿美元,税后净利润8亿美元,销售净利润率0.2%;富士通销售收入4052亿美元,亏损16亿美元;

三洋销售收入1636亿美元,税后净利润2亿美元,销售净利润率0.13%;与之相对应的美国500强企业平均利润率则为5.4%。

我国一直在学习日企的理念,多数企业都是采用产品延伸,品牌延伸的策略。比如海尔,以冰箱起家,在“满足顾客需求”理念的引导下,逐步进入黑电,IT,移动通信,家装等数十个领域。但根据其公布的营业数据估算,海尔的利润率基本在1%左右。张瑞敏感叹“海尔的利润像刀片一样薄”。

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格力,通过聚焦,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由一家小企业发展成中国最大的空调企业,并实现了5%~6%的利润率,与全球A模式企业的平均水平一致,称为中国家电企业中最赚钱的企业。

企业的战略定位对于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此外,长城汽车企业,鲁花花生油等也都是赢利能力稳定,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和品牌。他们无不是A模式的受益者。

我国的廉价制造和产品贸易的经营模式要实现品牌经营模式的转变,或许还需要企业人在思想观念的根本上加以重视。把眼光放长远,扩大自身的胸襟,摒弃短谋而用长略,熟练运用定位理论工具帮助自己把企业打造成百年基业,或许还要走上很多艰难的路。 学习,是因为对市场有了敬畏之心,才能够真正沉静下来获取真知。

注:一切因有感而发,只愿能助力艰难跋涉的中小企业人,在发展的道路上能够少些障碍,取得突破。愿意探讨者可以通过QQ:138691009 沟通联系。非常希望和各界精英共同学习提高。

第11篇:台江县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

台江县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

一、战略定位

——着力建设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林产资源深加工基地,蓝莓、茶叶、魔芋、水盐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银饰为主的旅游商品基地,输港澳鲜活农产品出口基地和贵州东南部重要陆路交通枢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

——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世界“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国际旅游目的地首选地之一。

——全国开展自治州辖区行政体制改革先行示范县之一。

——以建设承接产业转移、旅游休闲度假、民族文化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县。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进东西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特色型休闲文化旅游度假,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先行先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和机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具有引领和指导意义的典型示范县,打造长江、珠江上游台江境内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二、空间布局

加快融入凯里经济圈步伐。着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度假区,推进联合共建产业园区,通过产业转移,加快建设革一工业园区,强化生态主体功能县建设。——建设以“革

一、台盘”为核心,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新材料、建材、民族医药、能源、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县。

——生态农副产品发展区(台拱、排羊、方召)。重点发展农林产品加工、黑毛猪、魔芋、稻田养鱼等生态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及深加工,建设面向港澳供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

——生态功能区(施洞、老屯、南宫)。重点发展苗乡文化旅游,环雷公山户外旅游,以台江为节点,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和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第12篇:生态型休闲农庄战略定位(优秀)

远景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

生态型休闲农庄战略定位——理清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问题

随着休闲度假市场的逐渐升温,单凭几片果园、几块菜地、几个鱼塘、几道农家菜便能吸引大量游人的“农家乐”模式已日落西山。这种模式之所以不再流行,并非游客厌倦了自然的乡村风情,而是因为“农家乐”缺失了现代人所向往自然简单之余的品质生活。

生态休闲农庄正好是休闲经济、体验经济、低碳经济创意经济、的发展趋势,将原本带有“土”味的农庄,加入了时尚元素和流行概念,提升为休闲型、地产型、文化型的附加增值产品,设计规划出一个符合市场需求的品质农庄。

作为生态型休闲农庄,农业仍是核心,因此农业应当继续作为园区的主导产业,而农业休闲旅游,乃至旅游地产项目,均是由农业这一基础产业衍生而来的,不应当“反客为主”。

对房地产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引入,应以“农业为基础,旅游创品牌,地产求收益”为原则,分期投资,逐步发展。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休闲旅游的开发,打造精致时尚的农业品牌,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旅游业则以园内的特色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不搞重复建设;建立专业团队管理旅游工作,形成自己的农庄休闲旅游客户社群,打造旅游品牌。由于房地产的投入大,因此应放到后期发展,通过争取扩大建设用地面积和旅游拉动土地价值两大手段,撬动房地产业开发。

远景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

第13篇:红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战略

现 代 企

姓名:李雪锋

学号:541301030119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信13-01班

业 管 理

红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战略

内容摘要: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关键词:

预防上火,凉茶,怕上火喝王老吉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政治原因,王老吉凉茶铺分成两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王老吉凉茶颗粒(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品牌为王氏后人所注册。加多宝是位于东莞的一家港资公司,经王老吉药业特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食字号)。 背景 :

2002年以前,从表面看,红色罐装王老吉(以下简称“红罐王老吉”)是一个活得很不错的品牌,在广东、浙南地区销量稳定,盈利状况良好,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红罐王老吉饮料的销售业绩连续几年维持在1亿多元。发展到这个规模后,加多宝的管理层发现,要把企业做大,要走向全国,就必须克服一连串的问题,甚至原本的一些优势也成为困扰企业继续成长的障碍。

而所有困扰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企业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难题——红罐王老吉当“凉茶”卖,还是当“饮料”卖?

现实难题表现一:广东、浙南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认知混乱。

在广东,传统凉茶(如颗粒冲剂、自家煲制、凉茶铺煲制等)因下火功效显著,消费者普遍当成“药”服用,无需也不能经常饮用。而“王老吉”这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品牌就是凉茶的代称,说起凉茶就能想到王老吉,说起王老吉就想到凉茶。因此,红罐王老吉受品牌名所累,很难顺利地让广东人接受它作为一种可以经常饮用的饮料,因此销量大大受限。

另一个方面,加多宝生产的红罐王老吉配方源自香港王氏后人,是经国家审核批准的食字号产品,其气味、颜色、包装都与广东消费者观念中的传统凉茶有很大区别,而且口感偏甜,按中国“良药苦口”的传统观念,消费者自然感觉其“降火”药力不足,当产生“下火”需求时,不如到凉茶铺购买,或自家煎煮。所以对消费者来说,在最讲究“功效”的凉茶中,它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广东区域,红罐王老吉拥有凉茶始祖王老吉的品牌,却长着一副饮料的面孔,让消费者觉得“它既像是凉茶,又像饮料”,认知陷入混乱。

而在加多宝的另一个主要销售区域浙南(主要是温州、台州、丽水三地),消费者将“红罐王老吉”与康师傅茶、旺仔牛奶等饮料相提并论,没有不适合长期饮用的禁忌。加之当地华侨众多,经他们的引导带动,红罐王老吉很快成为当地最畅销的产品。企业担心,红罐王老吉可能会成为来去匆匆的时尚,如同当年在浙南红极一时的椰树椰汁,很快又被新的时髦产品替代,一夜之间在大街小巷消失的干干净净。

面对消费者这些混乱的认知,企业亟需通过广告提供一个强势的引导,明确红罐王老吉的核心价值,并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现实难题表现二:红罐王老吉无法走出广东、浙南。

在两广以外,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甚至在调查中频频出现“凉茶就是凉白开”、“我们不喝凉的茶水,我们经常泡热茶”这些看法。对“凉茶概念”进行教育显然费用惊人。而且,内地消费者“降火”的需求已经被填补,他们大多是通过服用牛黄解毒片之类的药物来解决。

做凉茶困难重重,做饮料同样危机四伏。如果放眼整个饮料行业,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更是处在难以撼动的市场领先地位。

而且,红罐王老吉以“金银花、甘草、菊花等”草本植物熬制,有淡淡的中药味,对口味至上的饮料而言,王老吉这种口味的确存在不小的障碍,加之红罐王老吉3.5元的零售价,如果加多宝不能使红罐王老吉和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它就永远走不出饮料行业“列强”的阴影。这导致红罐王老吉面临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既不能固守两地,也无法在全国范围推广。 现实难题表现三:推广概念模糊。

如果用“凉茶”概念来推广,加多宝公司担心其销量将受到限制,但作为“饮料”推广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区隔,因此,在广告宣传上不得不模棱两可。很多人都见过这样一条广告: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为了打开冰箱拿一罐王老吉,用屁股不断蹭冰箱门。广告语是“健康家庭,永远相伴”。显然这个广告并不能体现红罐王老吉的独特价值。

红罐王老吉早期的推广中,消费者不知道为什么要买它,企业也不知道怎么去卖它。在这样的状态下红罐王老吉居然还平平安安地度过了好几年。出现这种现象,外在的原因是中国市场还不成熟,存在着许多市场空白;内在的原因是这个产品本身具有一种不可替代性,刚好能够填补这个位置。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往往容许这样一批中小企业糊里糊涂地赚得盆满钵满。但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企业要想做大,就必须搞清楚一个问题:消费者为什么买我的产品? 重新定位

2002年年底,加多宝找到成美营销顾问公司(以下简称“成美”),初衷是想采用比稿方式为红罐王老吉拍一条以赞助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主题的广告片,要以“体育、健康”的口号来进行宣传,以期推动销售。

成美经初步研究后发现,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问题不是通过简单的拍广告可以解决的——这种问题在中国企业中特别典型:一遇到销量受阻,最常采取的措施就是对广告片动手术,要么改得面目全非,要么赶快搞出一条“大创意”的新广告——红罐王老吉销售问题首要解决的是品牌定位。

红罐王老吉虽然销售了7年,但品牌却从未经过系统、严谨的定位,企业都无法回答红罐王老吉究竟是什么,消费者就更不用说了,完全不清楚为什么要买它——这是红罐王老吉缺乏品牌定位所致。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拍什么样“有创意”的广告片都无济于事。正如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所说:一个广告运动的效果更多的是取决于你产品的定位,而不是你怎样写广告(创意)。经一轮深入沟通后,加多宝公司最后接受了建议,决定暂停拍广告片,先进行品牌定位。

2002年12月,加多宝公司向成美等公司再度发出了比稿邀请,标书原文如下:

此次招标的内容主要是解决红罐王老吉的定位问题和年度推广全面代理,包含广告片、平面广告以及媒介、竞争品牌监控等全面代理业务。比稿方式是根据标书内容,各应标公司赴加多宝公司现场陈述。

接到招标书后成美的研究总监张婷、客户经理王丹前往东莞与时任加多宝公司市场部负责人的阳爱星、品牌经理王月贵等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加多宝代表将企业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广东市场,与竞争对手24味凉茶、羊城药业王老吉、黄振龙凉茶铺相比,王老吉是领导品牌,广东市场的普通凉茶暂时对王老吉不能构成威胁;在浙南市场,加多宝认为主要竞争对手则是旺仔牛奶、椰树、汇源果汁,尤其是旺仔牛奶对王老吉威胁最大。

出于对成美制定定位的方法和具体流程的认同,加多宝公司最终将红罐王老吉定位的制定,以及2003年年度广告推广代理的全部业务交由成美完成。

红罐王老吉能取得巨大成功,总结起来,以下几个方面是加多宝公司成功的关键所在:

  为红罐王老吉品牌准确定位;

广告对品牌定位传播到位,主要包括两点: 广告表达准确;

投放量足够,确保品牌定位进入消费者心智。

   企业决策人准确的判断力和果敢的决策力; 优秀的执行力,较强的渠道控制力;

量力而行,滚动发展,在区域内确保市场推广力度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   参考文献: [1]成美案例

[2]王老吉从1亿到200亿

第14篇: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定位

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定位

1.农村信用社竞争力的劣势与潜在的竞争压力分析 ( 1)网络科技劣势

农村信用社电子化网络建设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相比存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已形成了全国网络的综合业务系统,为客户提供方便、高效、快捷的电子化金融服务,以其网络优势与信用社争夺优质客户。近几年,农村信用社电子化网络建设加快,但只覆盖到全省,仅与个别省市农村信用社合作,实现跨省通存通兑,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仅靠遍布城乡的机构及其人员无法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快速、便捷的基本要求,客户分流严重。

( 2)业务缺乏创新、产品单一缺少互补,服务效率不高

一方面,信用社主要经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收入来源靠贷款利息收入。思想观念落后,对存贷款等客上门思想严重,对边缘信贷市场开发不力,住房贷款、教育贷款、汽车消费贷款没有真正形成品牌优势开办起来。另一方面,业务创新不够,服务功能不全,不能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依靠金融服务吸引的服务性存款缺乏。没有完全为优质客户提供存贷款、结算、理财等一条龙的配套服务。

(3)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决策缺乏有效监督

有些地方还没形成县市的一级法人结构 ,一盘散沙。按照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规定,信用社应设股东代表大会、监事会、理事会,并按照各自分工独立行使职权。但实际上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监督和参与作用;监事会、理事会与信用社经营负责人职位互设,职责不清,无法有效考核经营者的实际经营水平和业绩,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 4)品牌劣势

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不明确,缺乏长期发展目标,依靠品牌信誉吸引的自然性存款少。农村信用社发展五十多年,仅有少部分符合条件的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虽然近几年农村信用社在国有商业银行撤出农村市场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取得了业务快速发展,效益提高的良好业绩,这是农村信用社垄断农村贷款市场的情况下获得,一旦竞争局面形成,农村信用社的品牌劣势即将显现。 ( 5)人员数量较多,整体素质不高

信用社员工队伍整体学历层次偏低,年龄偏大,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系统培训,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金融业发展的需要。

( 6)经营成本高

因农村信用社成立时间较长,由于过去行政干预,企业不规范、改制破产等原因,形成了大量不良资产。虽然员工拥有丰富经验,但是随之带来的是人力成本的提高,与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相比,大量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内部退养人员的退养金、“三险一金”等无形中增加了经营成本。

( 7)农村信用社潜在的竞争压力

新农村政策将使农村更加开放和富有吸引力。随着减免农业税、发放粮食补贴、取消农村中小学学杂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逐步富裕起来,对金融服务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金融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形成了利润增长点,对金融机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势必会形成极具眼光的金融机构到农村抢摊设点的局面,如: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转轨经营,争夺农村金融市场;邮政储蓄银行及村镇银行的设立也争夺农村信用社的 “蛋糕 ”。

2.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遍布城乡的营业网点

农村信用社相对于其他银行而言有诸多不足,但遍布城乡的 28万个营业网点正是农村信用社相对其他银行占有的绝对优势,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点可确定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为农村信用社网点。构建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从打造农村信用社网点的核心竞争力开始。把遍布城乡的营业网点确定为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以下原因:

( 1)金融是一种信用经济。 全国 80%左右的人口在农村和小城镇,这部分人对农村信用社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农村信用社成立五十多年来,立足并扎根农村,服务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与农民群众建立了密切的信贷联系和深厚的友谊,与农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与农村经济共同成长壮大。金融是一种体验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人们更相信他一直所接触的比较了解的金融机构,不管在家乡还是他乡,农信社都是最信赖的“亲人”。全国范围内所建立起来的信用和品牌忠诚度就是农村信用社最大的无形资产。 ( 2)综合实力较强。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农村信用社已成为网点遍布乡村、覆盖城市,员工队伍庞大,资金实力较强,经营效益转好的金融机构。

( 3)农村信用社网点的自身特征。 农村信用社网点集合了农村信用社的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是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农村信用社网点是农村信用社品牌形象的树立地;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场所;是核心客户资源开发和维持的前沿阵地。农村信用社网点对于整个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点经营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整个农村信用社的业绩。因此,要构建农村信用社网点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得农村信用社的后发优势。

( 4)农村网点的进入壁垒和较大的风险性。 在网点方面,外资银行、国内其他银行还不对农村信用社有太大的威胁,他们的角逐地为大中城市,他们的人力、物力也不可能短期内在农村大规模建设网点,他们把握“ 80%的利润来自 20%优质客户”的原则,不会太在意中小客户群体。为解决网点不足的问题,他们会发展虚拟银行。

农村信用社网点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基础,大、中城市网点在经营中发挥着先锋作用;县、市城市网点在经营中发挥着利润开拓的作用;乡镇网点在经营中发挥着支撑的作用。农村信用社网点的核心竞争力既有其作为银行营销渠道的共性,又有其因地域、经济、政策、人文环境等不同因素而导致的特性,在挖掘共性的同时,更突出特性,切实打造农村信用社网点的核心竞争力。

3.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内在结构

无论生物组织还是社会组织,只要它存在持续旺盛的生命力,就必有其内在的有机结构。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应是有着自身独特层次结构的有机综合体。按其地位与作用不同,可分为核心层、亚核心层和表核心层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可由若干因素组成。如下图:

核心层是农信社相对其它银行具有优势的农村信用社网点,亚核心层是由战略决策、制度体系和关键资源能力组成;表核心层是由组织结构、产权关系、企业文化、金融技术、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等所组成。同一层面的各因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从层次结构的相互关系看,核心层处于核心竞争力体系的中心地位,其它各层服务于他;亚核心诸因素处于核心竞争力体系的中间层面,对表核心层诸能力的形成与发挥起着决定作用。战略决策是指挥棒,制度体系是保障,资源能力是关键;外核心层诸因素的竞争力则是核心层、亚核心层诸能力在市场竞争中的具体表现,并对核心层、亚核心层能力的积累与升华起着制约的作用。由此形成一个层次结构有序,地位作用有别,既相对独立、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以梅森·贝恩为代表的“结构——行为——绩效”的理论和波特以这一理论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在于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结构。影响金融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并非来自外部的市场力量,而是来自企业自身的内在因素 [2],所以农村信用社应当加速其内部诸因素的培育,促进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并设法长期保持和强化这种核心能力,以应对全球化的金融竞争。

三、培育和提升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我国农村信用社现在只是初步完成了组织架构上的整合,没有利用现代网络系统形成全国农村信用社网点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如何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呢 ? 培育和提升农村信用社网点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主要途径包括内部的创新和外部的战略联盟。内部创新是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包括了战略决策、制度体系和关键资源能力所组成三位一体的网点竞争体,只有这种靠内部创新和积累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才是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的。从内部创新培育和提升农村信用社网点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亚核心层和表核心层的培育。战略联盟则是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合作,加强组织学习,迅速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外部途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采用。

(一)从亚核心层培育和提升农村信用社网点的核心竞争力 1.制定能够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制定能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是农村信用社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这依赖于高层的战略决策能力,该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三大基石之一。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迅速而富于开拓性的战略决策是核心能力竞争的基础。高层决策者必须对自身特点以及国内外本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做出及时清醒的判断,找出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机会与条件,制定金融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确定发展目标、发展方向、业务和利润的增长模式,培育自身的独特优势。

2.设计能够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制度体系

制度对宏观经济绩效的决定作用已为诺思所论证,其基本原理对于微观经济也同样适用 [3]。一个没有优势制度的企业不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而优势制度的建构依赖于企业的制度演化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源于自身的演化积累,另一方面取决于企业制度制定者能否根据原有制度演化的路径、发展目标、内外环境和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需要,对制度进行优化设计。农村信用社的制度设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正式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产权制度、法人治理制度、风险防范制度和各种管理制度;另一类是非正式制度安排,主要指金融企业文化环境的营造,包括经营理念、服务意识和价值观等。这两类制度的相互补充,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农信社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培育起着持续的决定作用。

3.积累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源

没有独特的资源,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就成为“无源之水”。根椐资源学派的观点,通过积累和运用可控的独特资源,是组织获得差异性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对于金融企业来说,金融品牌、服务信誉、金融网络技术和高水平的金融人才是其关键资源之所在。因此,按照战略发展目标,不断开发、积累、整合、利用相互关联的关键资源,并通过相关制度安排充分激发其潜力,这是农村信用社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从表核心层培育和提升农村信用社网点的核心竞争力 1.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关系

产权制度的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如果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不明晰,就不可能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也不可能取得实质性成效,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农村信用社无论采取合作制、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关键都是要通过明晰产权,解决“谁投资、谁管理、出了风险谁承担责任”的问题,从而形成“资金自筹、经营自主、盈亏自负、风险自担”的经营机制。明晰农村信用社产权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 1)明确合作金融组织的产权特点

农村信用社产权构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入股社员的股金;另一部分是公共积累,主要是农村信用社税后按比例提取的公积金转化的资本金,属社员共有产权,为了增强信用社后续发展能力,资本金在社员股金分红后,继续作为社员共有部分存在,属于集体所有,用于弥补亏损和业务拓展 [4]。

( 2)提高信用社增资扩股能力

设立资格股和投资股两种股份来迅速扩充信用社资本金。资格股由社区内农户、信用社职工、产权明晰的企业等自愿入股,入股金额起点根据各地收入状况确定,股份可以按规定条件转让或退股;投资股由个人或企业自愿入股,资格股和投资股都有权参与信用社管理与分红。

2.建立健全高效的内部管理与组织结构 (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提高法人治理能力,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与经营管理层的法人治理机制,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社员代表大会和监事会制度,降低经营决策风险。

( 2)创建能够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金融管理模式

创建高效稳健的管理模式是农村信用社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该模式的设计应以客户为中心,实行客户经理制。实行业务管理、风险管理、审计监督分离,风险防范控制垂直化,逐步加强公司、同业、零售等业务线的垂直化运作,以便建立一整套明确完整的传导、执行、监控机制及灵敏的市场反应机制。经营管理规范化,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规范也是竞争力,我们要规范管理劳动用工;规范管理信贷资金;规范管理财务收支;规范管理印章凭证和现金、中间业务。建立风险甄别系统用于分析风险来源及成因,区分风险类别及危害性程度;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来传递风险信息并建立风险资料库;建立风险规避系统来具体实施风险规避行为,对风险进行分散或转移;还可建立全程监控系统,对风险管理进行全面监测和控制,力求从贷款的整个流程上对风险实施控制。

( 3)构建能够获取核心竞争力的资源整合机制

虽然任何单一的资源不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但是,一个有效的整合机制却可以将相互关联资源转化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金融产品或服务。资源整合机制的构建不仅依赖于相关制度的设计,而且依赖于金融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 4)优化配置营业网点,提高服务效率

近几年国家控股银行业务重点由乡村向城市、由小城市向大中城市的战略转移及各地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为信用社重新定位发展区域、开辟发展空间带来了难得机遇和契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份额,壮大实力。首先,根据区域经营环境、金融资源及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合理确定辖区内营业网点的最佳数量,优化区域布局。其次,确定不同网点的目标客户群、业务种类和网点类型,打造精品网点和名牌网点。再次,从网点选址到营业面积、内部装修和配套设施制定统一的标准,在功能定位、人员配备和操作流程方面推行标准化、规范化,提升网点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

3.创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金融信息化技术平台

金融服务业的竞争,不仅是资金实力和信誉形象的竞争,而且是科技实力和网上能力的竞争。加快信息化技术平台建设是服务手段创新的基础,是形成和提升农村信用社网点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增进技术与业务的相互融合,形成农村信用社网点技术优势的保障。为此,一是要加快电子网络建设。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化,部分省联社已进行了小型机网络建设。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客户的需要,特别是和国家控股银行以及邮政储蓄的全国大联网相比,农村信用社没有任何网络的优势可言,因此,尽快实施网络提升战略,在以全省农信社联网通存通兑的基础上,加强全国农信银业务系统建设,实现全国通存通兑。二是畅通结算渠道。结算渠道不畅一直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瓶颈”。当前,农村信用社要加大“易宝”业务的宣传与实施,借助于商业银行的电子汇路扩大农村信用社网点的汇票业务。三是创新结算工具。随着各种金融结算工具的开发,银行卡早已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 ,但农村信用社很多地方没有自己的银行卡,我们要加大自身的投资 ,发行银联卡,设立自动取款机,开通网上银行。

4.开发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源

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联度最高的,是与企业人才战略相联系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以股份制形式建立的区域性金融机构较之国有银行显得更富活力,其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有比国有银行更为灵活有效的用人制度,在用人制度上建立了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中心的人员规划、职业设计、绩效评价、开发培训、分配激励、提拔晋升等一整套管理制度。所以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以经营机制中的选择机制 (选人、用人 )和动力机制 (激励和利益分配 )作为切入点,释放并激发信用社的发展活力。加大培训力度,尽快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全面实施竞聘上岗制,建立留住人才的用人机制;通过公开招聘从大专院校补充所需人员,为实施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 ,大量增加正式员工的成本太高,我们可在农信社难以辐射到的偏远乡村建立兼职协助员制度,协助员没有存贷款的权利,让其作宣传员,让其帮助联络存款、考察贷款、协助收回贷款,每年按一定业绩支付其劳动报酬,稳定协助员队伍,守住农村金融阵地,提升网点竞争力。

5.打造先进的农村信用社文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通过企业文化力作用下产生的学习力和创新力的有机结合表现出来的、分布于企业组织中的、持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技术可以学,制度可以制定,但企业全员内在追求的一种企业文化、企业伦理层面上的东西却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认识到企业发展的动力、凝聚力都来自企业的文化,同样的服务模式常会因不同的企业文化而具有不同的特征,并给予顾客不同的感受。经济管理学界认为: 21世纪的经济赛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文化力”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于经济和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农村信用社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个体与团队的整合效应,以礼待客;要以“团队、敬业、创新、奉献”精神为核心,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创造农村信用社优良的经营环境。

6.形成能够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创新体系

创新是金融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创新活动的效率依赖于创新动力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银行业开始迈入品牌竞争时代,品牌是顾客导向、产品创新的载体,是一个金融企业的科技水平、产品特色、服务信誉、管理能力、营销艺术、文化底蕴和社会形象的浓缩与结晶,也是一个金融企业综合实力的证明,它决定着金融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弱。农村信用社应根据自己的经营战略和营销方针,准确把握市场定位,形成自己的品牌。一是要巩固法人品牌。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充分发挥农信社是新时期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使城乡居民、地方党政和执法监督部门了解、信任、支持信用社。二是推出产品品牌。这可从以下方面推广:

( 1)创新信贷产品

目前农信社独特的信贷品牌唯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在目前农村金融服务缺乏的情况下,要加快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步伐。要研发中小企业授信管理、商户联保、民企联保贷款和仓单、铺面、收费权抵押贷款及助学、住房按揭、汽车消费等信贷品种,拓宽服务领域,全方位满足社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创新农户信用评价等级制度,培养优质客户和“黄金 ”客户;创新贷款管理理念,加大对小额贷款管理的技术含量。

( 2)加速开发中间业务产品

改变目前单纯依赖贷款为主的被动局面,要组建管理机构,负责中间业务的规划、管理,建立考核体系,开拓业务空间。根据经济发展和客户需求,加速电子化建设步伐,积极开办代发工资、代收业务、租赁业务、咨询业务、信用卡业务,广泛开展与银行、证券、保险、教育、通讯、电力等部门的合作,扩大业务范围,可开办银行卡、外汇、承兑汇票等业务。办理融资券业务,这不仅可巩固客户,而且可以有效实现业务结构的转变,并以此为基点,扩展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业务。加大非资产性的融资量,增强资金增值率,改善收入结构,通过中间业务促进表内业务的扩张,并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

( 3)研发客户品牌

根据自身实力,在品牌竞争策略上应采取 “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的策略,避开国有商业银行锋芒,充分利用网点优势,发挥新、活、快、灵、便等特点,细分市场,实行客户经理制,稳定低端客户、扩大中端客户、开拓高端客户。对小额农贷品牌要延长其价值链,开发成集存款、授信、贷款、结算等于一身多功能卡,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从外部的战略联盟培育农村信用社网点的核心竞争力

依靠内部创新和外部的战略联盟是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农村信用社可以通过与国内银行、外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签署全面或某一项业务合作协议、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进行战略联盟。引进的战略投资者要符合投资所占股份比例不低于 5%、股权持有期在三年以上、派驻董事、提供技术和网络支持等标准。学习工行、建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的经营理念,可利用机构网点优势开展代理销售证券、股票、基金和保险产品与服务,改变农村信用社的弱势局面,这是迅速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外部捷径。

总之,我们要把农村信用社建设成为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网络系统先进,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现代金融企业。以农村信用社网点的比较优势,确定农村信用社网点作为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确定打通全国农村信用社网点间的任督二脉是国家对农村金融改革扶持的第一要务。栽得梧桐树方引得凤凰来,为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和效益的提高,必须加大自身的战略投资,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农村信用社网络综合业务系统,加快安装 ATM自动取款机,实行跨越式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中间业务的收入,真正实现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让农村信用社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三农”政策。

第15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战略定位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了解个人价值的三个层次;

● 掌握使价值最大化的方法;

● 意识到因势利导的重要性;

● 学会区分内外职业生涯。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战略定位

一、如何对个人职业规划进行战略定位

1.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来源于每个人的选择,职业规划则是个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和定位。 每家企业都有自身的战略和定位,一般而言,企业发展都会经历粗放期、生意期、做企业期和做事业期四个阶段,因此,企业在不同阶段的战略和定位也就不尽相同。

对个人来讲,人相当于自己的独资企业,等同于自己的无限责任公司,而个人本身就是这家公司的唯一产品。因此,个人要通过自身认同的价值,达到“价值最大化”。这如同企业要达到目标,需要通过SWOT分析,对自身做出清晰分析,定出从事的工作,发现属于自己的“蓝海”。

正像商家通过包装月饼来吸引顾客一样,人们会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取得学历为自身包装,提升个人价值。所以,职业规划背后的本质是对个人这种“特殊产品”做有效“包装”,给自身价值增加新的附加值。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个人这个“特殊产品”的价值最大化,并带给个人最多的幸福感。

2.价值的三个层次

功能价值

功能价值又叫做使用价值,太过注重功能价值就往往表现为价格低,即性价比高。例如,有些人每天很早就起床工作,看起来很努力,但是得到的回报却非常少,原因就是他们工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功能价值上。放大到整个中国可以看出,中国没有世界级的品牌,原因在于中国产品过分重视功能方面的价值,缺乏产品的附加值,导致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体验价值

体验价值是居中的价值,指顾客从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体味到的源于内心感受的价

值。体验价值是功能价值的升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满足,会形成深刻记忆或产生美好回味。

心理价值

心理价值是最高的价值,是把梦想销售出去的价值。

【案例】

LV手包的成功

在市场上花费100多元甚至更少的价格,就可以买到一个普通的手包;如果在

100元基础上多付出几十元,还可以买到一个新款的手包;如果是LV品牌的限量手包,就需要花费1.5到2万元。但是尽管价格昂贵,仍然有很多女性对LV手包趋之若鹜。

LV的成功取决于其与众不同的营销手段。首先,在全世界最豪华的地段,包

括写字楼和巨大的橱窗上投放广告;其次,它雇佣了当今最热的、价码最高的模特进行宣传;最后,LV带给消费者一种自信的生活态度,使LV手包的自身价值超越了普通手包。因此,当全世界最有消费力的人群经过它的广告之时,就会自然地产生购买欲望,甚至会使普通白领省吃俭用,仅仅是为了购买这种奢侈品。

由案例可以看出,LV的成功在于产品价值远远超过了功能价值,达到了心理价值的高度。对于一个人来说,不能仅靠外在包装衬托自身,最重要的是面对外界环境时表现出来的自信,即提高心理价值。

3.价值最大化

同一件商品,不同的环境下会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对于人来说,职业生涯定位的战略就是价值最大化,方法就是让别人对自己产生认同感。其中包括影响力、产生光环和发生关系三个因素。

影响力

个人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在别人心中的利用价值,能够被别人利用是一种荣幸。在职场中,招聘就是一种价值交换,个人价值的大小意味着招聘方愿意用多少来交换。想要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就要让自己的价值被别人认同。

产生光环

产生光环,有助于提升在他人心目中的心理价值,产生品牌效应。因此,如果自身没有光环,就向有光环的人身边靠近;如果自身有光环,就向没有光环的地方前进。

发生关系

古语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个人的位置取决于周围人的位置,只有与自身想要的结果发生关系,才可能走向成功。因此,我们要多靠近身边积极向上的人,远离身边负面信

息太多的人。

【案例】

小沈阳的成功

小沈阳在出名前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演员,通过参加二人转大赛获得了金奖。

赵本山是名人,具有一定的名人资源,他把获得二人转大赛金奖的小沈阳和另外一名选手叫到身边,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成为自己的弟子。征得同意后,小沈阳加入了赵家班,签约不久后一夜成名。

小沈阳和赵本山本来是没有关系的两个人,小沈阳有能力,赵本山有资源,二者通过二人转大赛的载体发生关系,形成了共存共荣的关系。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每个人都有可能达到自身的终点,区别在于时间的长短,如何选择合适的载体,更快、更顺、更欢乐地到达终点,这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

1.战略的定义

战略是在特定环境下,为实现一定的长期目标而对资源和能力实施有效的配置和组合的规划。由此定义可见,战略有三个关键要素:环境、目标和资源能力。如图1所示:

图1战略定义示意图

个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要对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做有效配置和组合,实现价值最大化,这个战略制定的过程与公司产品制定战略的过程是一致的。

要点提示

战略的关键要素:

① 目标;

② 环境;

③ 资源能力。

2.战略的核心

战略的核心在于与众不同。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东西,而不要复制别人的东西,否则只能沦为二流选手。

以Google公司的股票为例,其每股价格为500多美元,市盈率达到1000多倍,意味着1000年以后才能收回投资。从使用价格来说,这支股票在清盘时会赔钱。但股民依旧前去购买,原因就在于心里预期。别人对自己的预期在当下成交,个人的价值就得到了成功的预期。

职场中也是如此,跳槽时其他公司的高薪说明对个人的心理预期很高,将来薪酬很可能会下降,所以我们要明白自己现在的价值跟别人的心理预期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案例】

麦肯锡兵败实达

实达是中国一个很不错的IT企业,他们希望超越联想,想有更好的发展,成

为中国的巨头,因此花巨资聘请世界最著名的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来为其进行公关活动,但是没想到麦肯锡公司做完战略咨询后,实达反而垮掉了。

原来,实达聘请的职业规划老师只是按照教科书上的东西,遵循标杆效应,利

用IT企业中的巨头,如IBM、HP、Dell和Intel为标杆,用外企的方法为实达做咨询。但是他忽视了一件事情,即中国的“地域文化”现象:在福州工作的人群与美国为IBM工作的人群很不一样,他们的价值观、性格、取向、态度都有自己的特点,工作环境的不同成为了麦肯锡兵败实达的因素之一。

如案例所示,学习国外的东西固然可以,但是要吸收其中有营养的东西,构造出可利用的价值,这就是与众不同。

3.战略的关键步骤

战略的关键步骤是找到定位,如图2所示:

图2战略定位图

想做

首先要确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的人,这里包括使命、愿景、目标等。

可做

第二步看有没有资格,即环境和机会是否合适,此项工作是否可做等。

能做

第三点看环境是否允许自己这样做。

该做

如果环境允许,这时就找到了一个交集,即最该做的战略。

以上班开车为例,如果只有一条路,就只能接受堵车的现实,消耗很多有限时间;如果知道两条路,在有选择的同时也会纠结于到底要走哪条路,担心选择错误而难以回头;如果有三条路可以选择,就可以从容许多。

4.需要思考的三个问题

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需要思考三个问题——BE、HAVE、DO,即想拥有什么、现在拥有什么、应该怎样做。

BE

即个人想拥有什么,表现为梦想和目标。

Have

即个人现在拥有的东西,比如环境和资质。

DO

即个人要做的事情,以策略、方法、执行为主,也就是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媒介和载体。

5.因人而异和因势利导

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意为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即实现个性化的人生追求,个性化即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既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是因人而异的。

因势利导

因势利导意为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方向加以引导。

个人的资源可以统称为一种能量,即势能。势能越大,冲击的力度越强。个人的势能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中,即合适的时间、空间和角度,才能进行价值最大化显现,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三个关键点。

三、外职业生涯与内职业生涯的区别

1.个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目的。个人职业规划聚焦于个人感受,是以个人需要为中心的,追求的是人生的幸福感和舒适感,致力于发现自我;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着眼点是企业的需要,希望员工创造高绩效与价值最大化,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

联系

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方法。无论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还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都要与天赋能力、性格特质、价值取向相匹配,否则只会意味着痛苦。

此外,二者有一个终极目标,即希望人在岗位上乐在工作,在工作中找到三个感觉,分别是成长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2.职业生涯内外有别

“外”是指外在的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内”是指具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能力、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内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外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内职业生涯的发展会带动外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内外兼顾,内带动外,只有内外相匹配,才能够乐在工作。

第16篇:五粮液黄金酒品牌定位战略

五粮液黄金酒品牌定位战略

——本案例受邀《哈佛商业评论》整理,

刊于其中文版2011年4月号

作为一个刚刚推出的新品牌,黄金酒从一面世就获得了业内和媒体的超高关注度,这不仅因为2008年底各大电视媒体铺天盖地的“送长辈,黄金酒”的广告,还源于五粮液集团和史玉柱巨人投资的双重背书。而这种超高关注更是在史玉柱宣称黄金酒将在3个月内为其赚到10亿元后掀起最高潮。

黄金酒释义

黄金酒全名黄金牌万圣酒,为保健食字号产品。该酒由五粮液集团和上海巨人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根据双方签署的一份长达30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五粮液集团负责黄金酒产品研发和生产,销售策略和团队执行则由位于上海的巨人投资来完成,巨人投资作为大股东,占收益分配的大头。应该说黄金酒很好的集合了五粮液集团和巨人投资在品牌、技术、资金和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

从产品层面看,黄金酒的酿造者是掌握五粮液绝密配方的中国酿酒大师陈林。黄金酒以五粮液公司生产的浓香型白酒为酒基,这是对传统保健酒采用清香型白酒做酒基的一个改革,从而确保了黄金酒在酒的色香味上更适合大多数消费者对酒的偏好。同时精选老龟甲、天山鹿

茸、美国西洋参、宁夏枸杞子、汉中杜仲、关中蜂蜜六味传统药材,来确保具有滋补保健功能。

一波三折的合作

成美营销顾问公司(以下简称“成美”)第一次接触黄金酒项目是在2007年7月,当时巨人投资副总裁程晨了解到成美为王老吉凉茶制定品牌定位的情况后,带领黄金搭档公司市场部到广州与成美进行了初次接触。

当时巨人投资希望通过比稿竞标的方式确定合作伙伴,而成美制定品牌定位需要40多天的系统研究才能确立,即在完成研究前无法提供任何品牌定位方向,因此成美仅提供了针对黄金酒如何展开定位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与模型。

同时,巨人投资希望合作伙伴是一家能完成品牌定位制定、广告传播和促销活动策划的全案执行公司,而成美多年来只专注于品牌定位的研究,因此当时双方并没有确立合作关系。

在初次沟通中,成美和大多数人一样产生了一个疑问,作为保健品行业龙头的巨人投资为什么会突然进军酒业?经过此次沟通,成美对巨人投资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巨人投资一直将自己定位为礼品公司而非保健品公司,在五花八门的礼品中他们目前只选择可食用的礼品,由于多年运作脑白金、黄金搭档,在保健品行业积累了不少经验,因此他们会更优先选择可以食用的有保健功能的礼品。

众所周知,巨人投资一旦看准一个目标市场后,会狂风暴雨般重兵投入以达成目标,但鲜为人知的是该公司还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在旗下品牌形成稳健的销量和领先的市场地位后,才会考虑进入下一个新目标市场,而选择进入哪个新市场往往会进行长达数年非常细致的研究和评估,正可谓审时度势,谋定后动。

从沟通中成美了解到,黄金搭档目前已经步入正常的运转轨道,巨人投资数年前已经在积极寻找下一个新市场,而礼品酒市场成为他们的新目标。在与成美初步接触之前,巨人投资计划在2007年底上市以争夺2008年春节礼品酒市场。

选择进军酒业,则是源于他们对礼品市场进行多年研究——中国消费者在礼品选择上主要是烟、酒和保健品。

其中香烟虽然选择的比率很高,但属于国家垄断行业,巨人投资无法介入。

保健食品作为新兴的礼品选择,巨人投资已经拥有两个重磅炸弹:脑白金和黄金搭档,但由于保健食品行业过去无序经营造成行业信任度较低,同时,国家针对保健食品的政策不断出台,使得保健食品的大环境非常不稳定,这些均不利于保健食品新品牌的塑造。

而酒作为中国人送礼的传统选择,其礼品市场规模远比保健食品大得多,哪怕在其中细分一小块也是非常可观的。正是出于这个考虑,巨人投资将礼品酒市场作为未来进入的领域。

巨人投资在保健食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操作经验,在如何与其他礼品酒形成差异的考虑上,他们选择了添加保健功能。

为此,巨人投资还重点研究分析了当年以“送给父亲的爱”诉求赢得市场的椰岛鹿龟酒。虽然目前椰岛鹿龟酒的销售从高峰的6亿下滑至4亿,且市场从全国范围收缩到目前的华东局部,但他们认为主要原因是椰岛鹿龟酒获得市场认可后并没有很好地坚持,而且海南椰岛的企业实力有限,同时多元化经营使其在进行战略追击上存在现实问题。尽管如此,但椰岛鹿龟酒当年的市场反应和目前仍然保留数亿销售额足以说明,用保健酒细分礼品酒市场的方向是可行的。

巨人投资在礼品和保健食品市场上拥有多年的成功经验积累和一支8千人的队伍,并为推广新品准备了5亿元的项目资金,再加上椰岛鹿龟酒的前车之鉴,按常理巨人投资应该可以下定决心大干一番了。然而此时史玉柱却将全部精力转移到了网络游戏业务上(黄金酒业务他只作为大股东而不会参与管理和运营),巨人投资第一次面临着没有史玉柱亲自指导下去开拓全新市场的状况,经研究后他们认为,应该再上一道保险——请一个外脑公司对黄金酒进行品牌定位研究,用“保健”细分礼品酒市场的方向是否可行,其市场规模是否足够大。

2007年的10月,令成美倍感意外的是,巨人投资再次来到成美。在寻找合作伙伴一轮未果后,巨人投资决定将原计划的寻找一家公司进行全案合作改成寻找数家专业公司,分别展开品牌定位制定、广告代理等合作。并且在品牌定位制定方面,巨人投资也不再进行比稿竞标,直接选择成美进行品牌定位战略研究制定。

此时黄金酒已无法实现2007年底上市的原定计划,原因在于成

美最快也需要40天来完成黄金酒定位研究,然后再根据品牌定位对产品、价格、推广、渠道等提供整合规划建议,最后由专业广告公司进行广告创意拍摄、铺货等等,时间压力过大。

成美接触过不少企业往往会根据上市时间计划来调整上市前期准备工作,而巨人投资则选择为更好进行上市准备工作而推迟黄金酒的上市时间。

巨人投资习惯用看似疯狂的投入开拓市场,这造就了史玉柱“史大胆”的绰号,但通过更近距离的接触,才能真切的看到这个人和这个公司身上在战略决策上的异常谨慎,也许正是因为比别人在制定战略时更胆小,所以在战略执行时他们可以更大胆。

作为礼品酒,黄金酒送给谁?

首先,黄金酒已经明确是在礼品酒市场进行竞争。

从消费者行为学角度来看,消费者赠送礼物,他们赠送的不仅仅是产品实体,而且还包含重要的象征信息,他们要确保通过礼物的种类、价格和品牌这些形式,向接受礼物的对象发送正确的信息。由于赠送礼物的这种特性,不同受礼对象会导致消费者选择不同的礼品预算,并影响礼物品种、品牌的选择。因此成美首先需要确定黄金酒可能会被送给谁,并以此界定黄金酒需要研究的目标礼品市场范围。

在礼品市场中,送领导、求人办事等功利型送礼市场较为特殊,此类礼品的一般高价值,注重品牌,品牌能保证礼品的高价格广为人

知,而新品牌难以短期内企及。因此黄金酒作为新品牌主攻亲朋好友间送礼市场。

消费者在选择礼品时首先会有一个整体的礼品预算,而决定亲朋好友间送礼预算的关键因素是:受礼者与送礼者关系的亲疏。我们从巨人投资了解到黄金酒由于用五粮液集团的优质白酒为基酒,又加入了老龟甲、天山鹿茸、美国西洋参、宁夏枸杞子、汉中杜仲、关中蜂蜜六味传统药材,产品成本已经较高,而中国人送酒的习惯是要送两瓶酒,然后还会搭配一些其他礼品,这意味着送礼的预算相对较高。消费者调查显示,如亲朋好友间礼品预算超过200元,主要是送给和自己关系亲近的长辈,包含夫妻双方的父母、叔伯等等。因此黄金酒更多会送给和消费者关系亲近的长辈。而作为送礼人一般都是已经有工作的成年人,其长辈的年龄相对处在老年阶段。

同时,黄金酒加入6味中药材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根据消费者观念这种加入中药材的酒更适合送给老年人,如送青年人存在忌讳,等于暗示对方身体不好。因此黄金酒的产品与送给作为老年人的长辈是匹配的。

作为礼品酒,黄金酒进入哪个市场?

项目组研究发现,保健酒存在官方和民间两种不同的定义。

目前国家标准中并没有保健酒这个产品类别,保健酒具有露酒和保健(功能)食品双重身份,其中露酒属于饮料酒的范畴,官方定义

是以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混合或再加工制成的、已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饮料酒。保健(功能)食品的官方定义: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无论从保健食品还是从露酒的定义看,保健酒都首先是食品,应该具有酒的一般共性,能调节人体机能或具有营养补益的功能,而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而在民间消费者将保健酒基本等同于药酒,这是因为过去数千年中,二者统称为“药酒”,前者为“治疗型药酒”,后者为“滋补型药酒”。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药酒属于药品范畴,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这两种不同的定义,其实蕴含了作为礼品酒,黄金酒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推广方向可供选择。

一种是将黄金酒定义为是饮料酒,黄金酒应该具备酒的一般共性,消费者选择这种产品是基于酒的基本属性“好喝”,是种享受,而保健功能是增加的一个新利益。这就对黄金酒的色香味要求更高,而对其功能的期望相对较低。

就像王老吉首先是饮料,具有饮料的基本属性如好喝,解渴等,然后才是“防上火”的功能,消费者只会在想喝饮料时选择王老吉,味道不错还可以防上火,而不会在已经上火后,期望通过喝一瓶王老吉解决上火的症状。

另一种是将黄金酒定义为民间理解的保健酒(药酒)。由于传统药酒在消费者头脑中的认知主要是针对疾病的,加之过去不少保健酒宣传过度夸大疗效,将保健酒包装成壮阳补肾、祛风湿甚至包治百病的神药,导致中国消费者将保健酒和药酒混为一谈,消费选择保健酒主要是基于药品的基本属性:药效,而酒只是产品的一个剂型。这就对黄金酒的配方及所含药材要求更高,而对其是否好喝的期望相对较低,甚至在“良药苦口”的传统观念下,其药味应该更浓。

就像广东另外一个凉茶品牌黄振龙的癍痧凉茶,其颜色、口感、销售渠道和包装形式、推广内容都更贴近传统中药茶,消费者只会在解决上火等症状时选择黄振龙斑砂凉茶,而不会在想喝饮料时选择苦口的黄振龙。

这两种不同的方向选择其实是进入不同的目标市场,它不仅影响黄金酒的产品、包装、推广、价格,更是影响黄金酒的市场规模。因此成美分别对礼品白酒和礼品保健食品进行研究。

黄金酒进入传统保健酒(药酒)市场去细分?

从医学角度而言,酒可以把药材中脂溶性、水溶性的有效成分溶出,且药可借酒的通行经络之势,从而提高药效,即药酒有单独酒或药所不具有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医药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用酒浸泡中药材仍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保健酒是近年来的新名词,调查显示,消费者望文生义上对药酒、

保健酒能说出一个是治疗,一个是保健,如深入了解就会发现他们观念中两者选用的药材、饮用情况、制作情况以及成品的功效等方面均一致,而且在消费者的日常言辞中保健酒和药酒可以换用。这意味着消费者观念中保健酒和药酒是混为一谈的,认为都是用酒去浸泡中药材。

消费者对于保健酒的观念基本等同于传统药酒。传统药酒在商代就已出现,甲骨文中有“鬯其酒”的记载,这种传统药酒应用延绵数千年至今,很多中国人家中至今都习惯用中药材如枸杞、鹿茸、人参、蛇、海马、杜仲等泡药酒。中国人通过泡药酒、饮药酒,形成了对传统药酒的固有观念并影响了对保健酒的观念,主要包含几个方面:

保健酒更多被消费者看成是药,而非酒。消费者最看重的是药效,他们心目中好的保健酒(药酒)应该是传统中药企业如同仁堂生产的,用的是道地药材,对泡药材的酒则只关注酒精度是否够高(他们认为只有高酒精度的酒才能将药材中有效成分泡出来),闻着要有明显的药味,颜色应该是红色、茶色或金黄色,口感有一点点甜。由于将保健酒看成是药,因此不适宜拿来招待客人和在饭店等公开场合饮用,更多是在家自酌自饮。

保健酒(药酒)的功效主要有治疗风湿、肾虚、怕冷、易疲劳、睡眠障碍,由于这些问题主要出现在老年人身上,因此保健酒更多被认为只适合老年人喝,送礼也只适合送给老年人。

保健酒(药酒)不能多喝,每次1两左右,但可以天天喝,讲究药效细水长流;由于中国人传统的秋冬进补习惯,自家浸泡药酒的酒

精度高又有令身体发热的中药材,因此往往在冬季饮用为多,夏季少人饮用保健酒。

消费者对保健酒的既有观念,对于研究定位非常关键,因为根据心理学中“选择性记忆”的原则——如果推广内容出现与消费者既有观念冲突就会导致信息被大脑排斥,这也是定位理论强调消费者观念难以改变的基石。而通过对消费者观念的研究,成美认为如果将黄金酒定位在保健食品市场中,面临下面几个问题:

首先强调药效的保健酒更类似于药品,其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这一方面是因为对于药品消费者需求为负面需求,存在忌讳能不买就不买,如消费者调查中部分消费者就认为自己长辈身体比较健康或者自己长辈的年纪50、60岁认为还不够年长而不选择送保健酒。

同时,根据传统观念良药苦口,要强调药效好在突出药味时就难免牺牲酒的口感。消费者送酒无论是送保健酒还是白酒都是送给平时饮酒的人,而且送了保健酒一般就不再送白酒。这对于喜欢饮酒的长辈来说就很矛盾,如果强调药效必然导致口感较差,缺失饮酒的快感,此时,长辈难免会生出抵触心理。从消费者调查情况看,相当部分的消费者不选择保健酒送长辈就是因为担心长辈不喜欢其口味,或曾经送过但被长辈明确告知不希望再送保健酒。

消费者在选择礼品送给父母等长辈时,主要根据的其生活需要和喜好去选择礼品,送礼主要是图的父母长辈高兴,如果送保健酒无法实现这个目的,这种送礼行为也是难以持续的。

再者,作为保健食字号产品的黄金酒如果强调药效按照传统保健

酒营销思路操作,还面临一个保健品行业信任度缺失的现实障碍。尤其是国家目前尚未出台“保健酒”的明确标准,保健酒具有露酒(属于饮料酒范畴)、保健食品双重身份,但露酒行业标准对保健酒来说并不适用(保健酒的原辅料比露酒多出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保健食品的行业标准对保健酒也不完全适用(保健食品的标准缺乏酒的相关规范),这致使保健酒处于无标准的空白局面。由于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保健酒行业监管呈现出真空状态,正是这种局面造成过去众多保健酒厂商纷纷夸大产品的功效,将保健酒混淆成能够医治百病的药酒,从而影响了其健康发展。

整体而言,将黄金酒定位在传统保健酒(药酒),并按照保健品的方式去运作,从椰岛鹿龟酒的营销过程看,其市场规模是可观的。但成美认为这与巨人投资选择进入礼品酒市场的初衷一定程度上相违背——礼品酒市场绝大部分是白酒,其次是红酒,而保健酒在其中所占比例很小(数据支持)。所谓礼品市场中酒排名第二,准确说应该是白酒排名第二,只有细分礼品白酒市场才是其初衷。因此,成美的项目组决定继续对白酒礼品市场进行研究。

黄金酒进入饮料酒(白酒)市场去细分?

巨人投资的初衷是希望细分礼品酒市场,其实是指细分礼品白酒市场。

白酒是中国独有的传统酒,属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在中国将白

酒作为礼品已成为一种习俗,在逢年过节时送白酒是最安全的礼品,收礼者不仅可以自己饮用,还可以招待客人或者转送他人。

要细分礼品白酒市场,首先黄金酒首先应该具备白酒的一般共性,即应该满足消费者对白酒基本需求,好喝。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保健的新利益从而实现差异化。若黄金酒仅仅强调保健功能,而忽视酒的色香味,是永远无法细分白酒市场的,因为保健和好喝是两种不同的基本需求。

幸运的是系出名门的黄金酒在“酒”方面的产品力表现非常好,国家品酒大师沈怡方品尝“黄金酒”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入口柔和,饮后口留余香,将保健酒以清香型白酒为酒基的传统改变为以五粮液特有的浓香型白酒为酒基,很大程度上适应了消费者的口感度。消费者调查结果也显示消费者对“黄金酒看上去呈浅浅的琥珀色,清澈透明无明显混浊,闻上去是典型的浓香型白酒中夹着淡淡的西洋参味,喝着酒香浓郁及其接近于浓香型白酒”都表示高度认同。

同时项目组的研究发现,消费者观念中白酒分高度酒和低度酒,其中超过38度的白酒称为高度酒,其中真正喝酒的人都是喝高度酒,并认为好酒都是高度酒,高度酒更上档次。

高度白酒虽然好喝但消费者普遍认为白酒伤身,对肝肾等不利,尤其是高度白酒对身体伤害更大,高度酒并不适合老年人饮用。成美前期判断,在选择礼品白酒时消费者可能会在保证一定口感的前提下,更倾向于选择一些酒精度低一点的白酒送长辈。但调查显示,实际上更多消费者会根据老人平时的饮酒喜好(包含香型和酒精度)来

选择白酒,因此送长辈高度的白酒更为普遍。

黄金酒的酒精度为35度,然而因为药材的缘故,消费者的口味测试时均认为酒精度在42度左右,这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消费者对于酒口味偏好和健康冲突的问题,也满足了消费者送长辈时希望既健康又好喝的心愿(2010年秋季糖酒会上,黄金酒为迎合市场需求,推出45度和52度两款新品)。同时五粮液集团作为白酒行业的老大,其品牌和研发能力可以给到黄金酒最大的信心保证。

经过上述研究,成美认为黄金酒凭借良好的色香味表现,完全可以进入到礼品白酒市场进行细分。

对于保健功能的诉求,项目组认为首先必须明确保健功能的信息不能脱离“白酒”好喝的属性,这就像功能饮料王老吉在整体上都体现了饮料的属性,好喝、清凉、解渴、时尚、年轻等,再去突出其“预防上火”功能的差异。

其次,明确诉求保健功能的目的是要区隔普通白酒。因此在整体上体现白酒的享受下,黄金酒应该利用消费者观念中滋补酒适应人群广的认知,现阶段诉求具有适应人群最广的笼统的滋补功能即可,而无需强调有何具体保健功能。这一方面可避免进一步将市场局限在某一个具体保健功能市场上,另一方面还可以弱化消费者对保健酒固有的认知“药酒”,尽量避免治疗药酒针对疾病的联想,从而弱化消费者对黄金酒口感和每次饮用量的担心,并符合消费者对于功能期望相对较弱的现实。

如何令消费者接受到黄金酒具有保健功能,显然只需要宣传推广

酒中含有对滋补药材的信息,就能令消费者感知到保健功能,从而实现与普通白酒的区隔(巨人投资在后来的新闻发布会上直接提出功能白酒的概念)。

至此,成美对于黄金酒的定位研究有了更清晰的结论:在礼品市场,送给长辈保健的白酒。这包含三个层面意思,首先目标是细分白酒市场,其次黄金酒就与其他白酒的差异在于具有保健功能,最后这是在礼品市场专门送给长辈的酒。

竞争对手是否占据了该定位?

在礼品市场,送给长辈保健的酒。这个定位机会可行与否?必须验证其是否已经被竞争对手占据,因为定位具有唯一性,必须是竞争对手没有占据该定位,即消费者的心智资源未被竞品占据时,该定位才能成立。

目前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保健酒主要是劲酒和椰岛鹿龟酒,项目组研究这两个主要竞争对手后认为“送给长辈保健的白酒”的定位并没有被占据。

劲酒是目前公认的保健酒领头羊,2007年销售达到17亿元,其现阶段的营销更多是体现了细分餐饮渠道白酒的战略,不仅较少强调药效或保健功能,而且产品的药味较弱,酒色为淡淡的琥珀色,主渠道在餐饮。劲酒正是通过保健这个差异成功抢夺了部分餐饮渠道中低档白酒的市场,可以说劲酒同样是在细分白酒市场。

调查显示劲酒主流消费者并非传统保健酒的目标人群老年人,而是30多岁的青年男性,其饮用场合也并非保健酒传统的家中自饮而是餐饮渠道朋友聚会为主。虽然劲酒后来推出了礼品装,但劲酒70%的销售源自125ml的中国劲酒小方瓶装,即其市场并非在礼品市场,因此与黄金酒并非构成直接竞争,也未占据到“送给长辈保健的白酒”。

椰岛鹿龟酒将目标市场精准的定义在礼品市场,而且同样是“送长辈”,在高峰期达到6亿销售额。但是椰岛鹿龟酒更多是强调“保健功效”,广告中诉求内容主要是“腿脚利索多了,晚上不起夜,冬天不怕冷,就是不感冒,睡觉睡得香,气色有多好”,而且大量采用报纸软文宣传功效和产品配方龟鹿二仙膏,和真鹿茸、真龟板的中药材信息。而产品更是体现了“药酒”特色,酒色偏酱色,药味浓郁,完全忽视了产品中酒的属性。

更为可惜的是,椰岛鹿龟酒的推广并没有进行很好的追击,海南椰岛集团就匆匆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至今椰岛鹿龟酒成为一个区域性品牌。显然,购买椰岛鹿龟酒的消费者是当成“药酒”,送椰岛鹿龟酒更多是在送健康,椰岛鹿龟酒同样未与黄金酒构成直接竞争,也未占据到“送给长辈保健的白酒”。

竞争对手并未占据“送给长辈保健的白酒”定位,而黄金酒集合了五粮液集团和巨人投资两大行业巨头的优势,产品力很好平衡了酒的享受和滋补保健功能,因此,成美形成研究结论:黄金酒的品牌定位是“礼品市场,送给长辈保健的白酒”。

定位下的营销整合

黄金酒的定位“在礼品市场,送给长辈保健的白酒”,这要求黄金酒将普通礼品白酒作为直接竞争对手,因此黄金酒必须在除了保健功能这个独特价值外,尽量贴近礼品白酒,包含产品、价格、渠道和推广各个营销方面。

在产品方面,成美建议黄金酒的包装应该以白酒包装为参考,并体现高档礼品的属性,通过在包装背面体现中药材和突出五粮液集团保健酒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名来体现滋补功能。

在价格方面,同样参考送亲近长辈白酒的主流价格,由于是五粮液集团出品并添加了道地中药材,成美建议黄金酒价格应该覆盖尽可能大的市场,应此建议黄金酒的零售价可以略高于送长辈的白酒主流价,而不应高得太多形成明显的价格障碍。

在渠道方面,由于黄金酒细分的是礼品白酒市场,自然铺货应该主要在白酒货架上。

在推广方面,黄金酒需要突出是一个送长辈的礼品酒,同时体现出酒的享受,还要能清晰让消费者理解这是一个不同于普通白酒的保健酒,其保健体现在具有滋补作用。显然在一条广告片中要诉求的信息相对较多,因此巨人投资根据其经验决定拍摄两条广告片,一条告知定位为主,一条强调送礼。

在定位传达广告片中,对保健功能的诉求特别需要把握尺度,如

前所述,黄金酒需要区隔的是普通白酒,而且国家对于保健食品的广告推广有明确的规范,因此只要告知消费者黄金酒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更健康即可。成美建议黄金酒通过所含6味中药材来体现其具备滋补功能。

同时,五粮液集团的强大品牌力能够给到黄金酒事半功倍的帮助,自然在宣传上应该体现这一事实,从而给消费者信心。

后记

为了试探市场的反应,黄金酒精心挑选了两个区域进行试销。

2008年4月,黄金酒开始在山东青岛、河南新乡进行试销。青岛4月25日开始投放广告,至10月中旬累计投入广告费人民币300多万,回款1600万;新乡5月铺货,5个多月中投入广告46万,回款近350万。在这两个市场中,青岛的主要出货终端是大卖场,而新乡则由烟酒店控制着市场,两者都属于国内典型的白酒市场。

试销成功后,巨人投资决定从2008年11月开始,启动全国市场。

2009年,巨人投资在央视广告招标中投入1.2亿用于黄金酒的广告投放。该年,黄金酒完成销售额10亿元。

2010年,巨人投资在央视广告招标中投入2亿元,其中1亿用于黄金酒的广告投放。该年,黄金酒完成销售额13亿元。

第17篇:五粮液黄金酒品牌定位战略

五粮液黄金酒品牌定位

姓名:

楠 学号:0894045215 专业:市场营销 院系:商学院 任课教师:赵洁

2011年6月12日

品牌定位是品牌经营的首要任务,是品牌建设的基础,是品牌经营成功的前提。品牌定位在品牌经营和市场营销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品牌定位是品牌与这一品牌所对应的目标消费者群建立了一种内在的联系。 品牌定位是市场定位的核心和集中表现。企业一旦选定了目标市场,就要设计并塑造自己相应的产品,品牌及企业形象,以争取目标消费者的认同。由于市场定位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产品销售,而品牌是企业传播产品相关信息的基础,品牌还是消费者选购产品的主要依据,因而品牌成为产品与消费者连接的桥梁,品牌定位也就成为市场定位的核心和集中表现。作为一个刚刚推出的新品牌,黄金酒从一面世就获得了业内和媒体的超高关注度,这不仅因为2008年底各大电视媒体铺天盖地的“送长辈,黄金酒”的广告,还源于五粮液集团和史玉柱巨人投资的双重背书。而这种超高关注更是在史玉柱宣称黄金酒将在3个月内为其赚到10亿元后掀起最高潮。

一、黄金酒概况

黄金酒全名黄金牌万圣酒,为保健食字号产品。该酒由五粮液集团和上海巨人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根据双方签署的一份长达30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五粮液集团负责黄金酒产品研发和生产,销售策略和团队执行则由位于上海的巨人投资来完成,巨人投资作为大股东,占收益分配的大头。应该说黄金酒很好的集合了五粮液集团和巨人投资在品牌、技术、资金和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

从产品层面看,黄金酒的酿造者是掌握五粮液绝密配方的中国酿酒大师陈林。黄金酒以五粮液公司生产的浓香型白酒为酒基,这是对传统保健酒采用清香型白酒做酒基的一个改革,从而确保了黄金酒在酒的色香味上更适合大多数消费者对酒的偏好。同时精选老龟甲、天山鹿茸、美国西洋参、宁夏枸杞子、汉中杜仲、关中蜂蜜六味传统药材,来确保具有滋补保健功能。

二、目标受众和消费者细分

首先,黄金酒已经明确是在礼品酒市场进行竞争。

消费者在选择礼品时首先会有一个整体的礼品预算,而决定亲朋好友间送礼预算的关键因素是:受礼者与送礼者关系的亲疏。消费者调查显示,如亲朋好友间礼品预算超过200元,主要是送给和自己关系亲近的长辈,包含夫妻双方的父母、叔伯等等。因此黄金酒更多会送给和消费者关系亲近的长辈。而作为送礼人一般都是已经有工作的成年人,其长辈的年龄相对处在老年阶段。

同时,黄金酒加入6味中药材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根据消费者观念这种加入中药材的酒更适合送给老年人,如送青年人存在忌讳,等于暗示对方身体不好。因此黄金酒的产品与送给作为老年人的长辈是匹配的。

三、市场细分

项目组研究发现,保健酒存在官方和民间两种不同的定义。 一种是将黄金酒定义为是饮料酒。

另一种是将黄金酒定义为民间理解的保健酒(药酒)。

这两种不同的方向选择其实是进入不同的目标市场,它不仅影响黄金酒的产品、包装、推广、价格,更是影响黄金酒的市场规模。因此成美分别对礼品白酒和礼品保健食品进行研究。

(一)、黄金酒进入传统保健酒(药酒)市场去细分?

首先强调药效的保健酒更类似于药品,其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这一方面是因为对于药品消费者需求为负面需求,存在忌讳能不买就不买,如消费者调查中部分消费者就认为自己长辈身体比较健康或者自己长辈的年纪50、60岁认为还不够年长而不选择送保健酒。

再者,作为保健食字号产品的黄金酒如果强调药效按照传统保健酒营销思路操作,还面临一个保健品行业信任度缺失的现实障碍。由于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保健酒行业监管呈现出真空状态,正是这种局面造成过去众多保健酒厂商纷纷夸大产品的功效,将保健酒混淆成能够医治百病的药酒,从而影响了其健康发展。

整体而言,将黄金酒定位在传统保健酒(药酒),并按照保健品的方式去运作,从椰岛鹿龟酒的营销过程看,其市场规模是可观的。但成美认为这与巨人投资选择进入礼品酒市场的初衷一定程度上相违背——礼品酒市场绝大部分是白酒,其次是红酒,而保健酒在其中所占比例很小(数据支持)。所谓礼品市场中酒排名第二,准确说应该是白酒排名第二,只有细分礼品白酒市场才是其初衷。因此,成美的项目组决定继续对白酒礼品市场进行研究。

(二)、黄金酒进入饮料酒(白酒)市场去细分? 成美认为黄金酒凭借良好的色香味表现,完全可以进入到礼品白酒市场进行细分。

对于保健功能的诉求,项目组认为首先必须明确保健功能的信息不能脱离“白酒”好喝的属性,这就像功能饮料王老吉在整体上都体现了饮料的属性,好喝、清凉、解渴、时尚、年轻等,再去突出其“预防上火”功能的差异。

其次,明确诉求保健功能的目的是要区隔普通白酒。因此在整体上体现白酒的享受下,黄金酒应该利用消费者观念中滋补酒适应人群广的认知,现阶段诉求具有适应人群最广的笼统的滋补功能即可,而无需强调有何具体保健功能。

如何令消费者接受到黄金酒具有保健功能,显然只需要宣传推广酒中含有对滋补药材的信息,就能令消费者感知到保健功能,从而实现与普通白酒的区隔(巨人投资在后来的新闻发布会上直接提出功能白酒的概念)。

至此,成美对于黄金酒的定位研究有了更清晰的结论:在礼品市场,送给长辈保健的白酒。这包含三个层面意思,首先目标是细分白酒市场,其次黄金酒就与其他白酒的差异在于具有保健功能,最后这是在礼品市场专门送给长辈的酒。

四、竞争对手分析

在礼品市场,送给长辈保健的酒。这个定位机会可行与否?必须验证其是否已经被竞争对手占据,因为定位具有唯一性,必须是竞争对手没有占据该定位,即消费者的心智资源未被竞品占据时,该定位才能成立。

目前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保健酒主要是劲酒和椰岛鹿龟酒,项目组研究这两个主要竞争对手后认为“送给长辈保健的白酒”的定位并没有被占据。

五、定位下的营销整合

黄金酒的定位“在礼品市场,送给长辈保健的白酒”,这要求黄金酒将普通礼品白酒作为直接竞争对手,因此黄金酒必须在除了保健功能这个独特价值外,尽量贴近礼品白酒,包含产品、价格、渠道和推广各个营销方面。

在产品方面,成美建议黄金酒的包装应该以白酒包装为参考,并体现高档礼品的属性,通过在包装背面体现中药材和突出五粮液集团保健酒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名来体现滋补功能。

在价格方面,同样参考送亲近长辈白酒的主流价格,由于是五粮液集团出品并添加了道地中药材,成美建议黄金酒价格应该覆盖尽可能大的市场,应此建议黄金酒的零售价可以略高于送长辈的白酒主流价,而不应高得太多形成明显的价格障碍。

在渠道方面,由于黄金酒细分的是礼品白酒市场,自然铺货应该主要在白酒货架上。

在推广方面,黄金酒需要突出是一个送长辈的礼品酒,同时体现出酒的享受,还要能清晰让消费者理解这是一个不同于普通白酒的保健酒,其保健体现在具有滋补作用。显然在一条广告片中要诉求的信息相对较多,因此巨人投资根据其经验决定拍摄两条广告片,一条告知定位为主,一条强调送礼。

在定位传达广告片中,对保健功能的诉求特别需要把握尺度,如前所述,黄金酒需要区隔的是普通白酒,而且国家对于保健食品的广告推广有明确的规范,因此只要告知消费者黄金酒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更健康即可。成美建议黄金酒通过所含6味中药材来体现其具备滋补功能。

同时,五粮液集团的强大品牌力能够给到黄金酒事半功倍的帮助,自然在宣传上应该体现这一事实,从而给消费者信心。

六、黄金酒品牌定位的作用

1、品牌定位有利于树立品牌的形象

品牌定位是针对目标市场及目标消费者确定和建立起来的独特的品牌形象的结果。它是人们在看到、听到某一品牌后所产生的印象,是消费者通过对品牌感觉、认知和理解,在脑海中储存的品牌的信息。而品牌定位是对企业的品牌形象进行整体设计,从而在目标消费者的心中占据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地位。五粮液集团经营的这么多年来,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是很不错的,所以在它推出黄金酒后,消费者会自动把新产品放到口感好,功能好,品质好的位置,而且黄金酒的品牌定位就是送给长辈的,消费者也会把产品放在温馨、贴心、孝顺用的位置,黄金酒的品牌形象就此树立起来。

2、品牌定位有利于塑造品牌的个性

品牌定位不但有利于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需求,而且也有利于塑造品牌的个性。品牌和人一样都是有个性,品牌个性的形成与其的定位是息息相关的,也可以说品牌定位是品牌个性的前提和条件。黄金酒的定位就是送长辈的保健酒,在我国保健酒市场中,没有产品的定位是送长辈的保健酒,所以黄金酒把自己的个性展现出来,标新立异,不与众人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品牌定位有利于品牌的整合传播

企业不仅要进行品牌定位,还必须进行有效地传播。所谓品牌传播就是通过广告、公关等手段将企业设计的品牌形象传递给消费者,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和认知,并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一个企业刻意营造的形象的过程。品牌的定位与品牌传播在时间上存在先后的问题,正是这种先后秩序决定了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品牌定位必须通过品牌的传播才能实现定位的目的,即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将企业设计的品牌形象传递给消费者并求得认同的话,那么该定位就是无效的。从黄金酒的销售业绩看,不得不说黄金酒很成功,而且是整体的成功,巨人公司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运用恰当,品牌定位合理,造就了黄金酒的成功。

第18篇:打造品牌学校的战略定位

打造品牌学校的战略定位——我校打造品牌学校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启东中学校长王生演讲稿

长期以来,江苏省启东中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创建高品位、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名校,致力于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教育质量持续高位走强,高考成绩连续十多年列江苏前茅,1995年至今获国际数理化奥赛13金2银。在体育、文艺、科技等方面也培养了不少特长学生。学校被誉为“英才培养的沃土,奥赛金牌的摇篮”,获得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成为南通乃至江苏教育的优质品牌。

我们认为,创品牌学校就是创特色学校,创名校。打造品牌学校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教学质量,鲜明的办学特色,更应有一批品牌教师。

一、教育理念是打造品牌学校的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多年的学校管理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教育理念是学校管理的灵魂,也是打造品牌学校的灵魂。 一所学校,从普通学校走向品牌学校,是一个艰辛的创业过程,同时也是形成教育理念和实现教育理念的过程。应该说,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是而且应该是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发展。校长没有教育理念,不能持之以恒地为教育理念奋斗,就不可能有学校的持续发展,更不可能有品牌学校的形成。

我校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实现也有一个艰难的过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我们都以学生考试成绩特别是高考成绩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只要学生高考成绩好,只要班级高考平均分高,我们就满足,就自豪。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我们从大量成功和失误的实例中醒悟,我们应该有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要从应试教育中跳出来,向素质教育迈进。

近年来,我校的管理工作围绕着“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进行,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我们认为教育质量必须体现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不应该只是部分学生身上,特别是少数优等生身上。如果不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没有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那么,这样的教育就不是最优的教育,一流的教育,这样的学校也就不是最优的学校,一流的学校。

在启东,我们学校的生源是最优秀的,但是,在每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差异也是明显存在的,何况学生还有智力差异和性格差异。面对每一个有个性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思想非常明确,就是让他们都得到发展,我们的教育措施也很明确,就是因材施教,也就是目前有教育研究者提出的个案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我们的学校管理才有切合实际的有效办法。

二、教学质量是打造品牌学校的基础

我们认为,教学质量是打造品牌学校的基础,也就是说,一所学校,首先应该有较高的教学质量,然后才有可能创品牌、创特色。我校确立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强教学改革,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改革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在教学方法上,要通过启发、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自主实践,自主总结。在课堂管理上,充满民主气氛,只有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才能激活。在课堂评价上,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唯一评判者,要鼓励学生自主评价和学生互相评价,学生无论正确或错误,教师均要鼓励。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创造意识,鼓励学生的创造行为。因材施教,分层发展。在教学内容、作业量、作业内容上因人而异,分层要求。与此同时,通过举办高低不同层次的辅导班、兴趣小组,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指派科任老师在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对某些在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依据发展潜力和发展需求,实行导师制,选派教师加以指导。 二是强化活动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取向的课程体系,为此我们将改革课程结构作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突破口,按照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进行较完整的能力训练、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发展的原则,建立了必修与选修、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优化整合的课程体系。在强化活动课程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将活动课程纳入学校的教育计划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加以实施,建立和完善了活动课程的“六定”制度: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指导教师、定期展览成果,使活动课程不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实处。2.内容多样化、系列化。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内容上的延伸,形式上的互补。近年来,我们整合学校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种资源,组建了高中实验班和体育特长班。与此同时,在全校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在活动中,注重突出科技教育,突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突出强身健体,突出人格健全,突出个性发展,使学生在其它课程中难以显露的某些天赋、爱好、特长和才能有了发展的空间。

三是注重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必须提高教学效益,必须注重有效教学。我们致力于全程的有效质量管理。有效管理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字:“精、细、严、实、恒”。“精”就是做到精致、精明和精悍。“细”就是对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做到细密、细致、细心。 “严”就是要做到严格、严谨和严明。“实”就是讲究实在、实际和实效,做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真抓实干。“恒”就是质量管理的毅力要求,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有效教学必须更好地落实 “四精四必”要求,坚持有发必批,有批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和精讲、精练、精批、精改的优良传统,全面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富有成效的,我校连续十多年高考成绩列江苏前茅,升学率达100%,本科上线率达98%,重点上线率超过90%,每年有15-20人考上清华北大,约占清华北大在江苏招生数的十分之一。

三、办学特色是打造品牌学校的关键

学校有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就有了办学的个性,有了办学的特长。近年来,我们都在思考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希望自己的学校形成某个方面的优势,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所学校形成什么特色,往往不是校长想当然的,而是由主客观因素决定,并且是长期奋斗摸索的结果,因而不同的学校应有不同的特色。

我们启东中学的办学特色正如江苏省委副书记任彦申为我们总结的,“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携优秀,在合格的基础上鼓励拔尖。”多年来,我校加强了培养拔尖人才的教学实践,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更大的成绩,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我们在做好拔尖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1、选准苗子,做好整体安排。我校每年将中考成绩优秀,初中竞赛成绩较好,学习有潜力的学生,组成实验班。选择教学业务功底厚实、事业心强的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实验班的任课教师,组成最佳的师徒搭配。实验班组建好之后,校长室责令教务部门协同班级任课教师共同研究,制订出一整套周密的教学计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对特长生实施超常教育。

2、着眼能力,加强培训指导。我们认为,竞赛尖子生辅导不等同于超前灌输知识和题海战术,应把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而对农村学生来说,最需要培养的就是自学能力和实验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三步走,即由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再到超前自学。实验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杨振宁博士说过:培养实验能力要从使用螺丝刀开始。其次,要全面培养学生实验的各种能力,我们的实验班不使用现成的《实验册》,而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自己设计能达到这一实验目的的实验方法。

3、营造氛围,培养个性品质。一是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特长生的成才离不开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我们每年都挑选有魄力、有活力的青年教师担任实验班班主任,来加强实验班建设。创办至今,我们的历届实验班都班风正、学风浓,纪律严明,考风过硬,历届实验班均被评为“省优秀班集体”。二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主要是为学生制订适当的奋斗目标,并不断地鼓励、督促,促使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对学生总先用在南通市获奖这个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近期目标去引导他们,而后再提出在江苏、在全国获奖,直至摘取奥赛金牌。三是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教会学生在挫折和失败时要学会自我调节,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保持成功的信心。

四、师资队伍是打造品牌学校的保证

创立一所品牌学校,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目前,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队伍已在我校形成,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1、加强师德建设。我校通过理论学习、专题讲座、撰写学习体会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忠诚教育事业、遵守职业道德方面的材料。校长室编写了《启东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读本》和《启东中学教职工岗位职责》;颁布了《关于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规定》、《关于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关于开展“树师表形象,创最佳业绩”活动的意见》等文件,帮助教师明确在现代化建设中人民教师肩负的历史责任以及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操守。

发挥榜样的表率作用。领导要以自己的学识、品格、素养等人格魅力的非职务因素,影响和带动全体教师,从而使整个学校形成敬业精业、争创佳绩的良好氛围。学校还通过召开优秀教师演讲会、新时期教师形象设计等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我校师德标兵和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用他们勤奋敬业、挚爱教育、爱生如子的高尚品德,教育影响全体教师,将师德规范内化为每个教师的个体素质。

2、开展研修活动。学校开设了普通话、外语、微机、电化教育培训班,提高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还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青蓝工程”,选聘政治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导师,通过传、帮、带,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选派30多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近50位教师参加境外培训,为优秀教师承担科研课题、参加学术交流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学校还不定期地邀请大学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以此开阔教师视野。

学校重视教育科研在师资建设中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口号。省“十五”立项课题《中学特色学校建设的实验与研究》,《社会转型时期中学班主任工作研究》圆满结题。十一五期间,学校又申报了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课题2个,南通市级课题2个,启东市级课题10个,其中《示范性高中的示范作用研究》,被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中教创新教育研究会列为重点课题。

我校还坚持以特长生教育为突破口,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当“领头雁”。学校确立了以高中三个实验班为教改实验基地,选派优秀的青年教师担任实验班的教学、教改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随着实验班教学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批在省内外有高知名度的青年名教师脱颖而出。

3、提升学历素养。近年来,学校还通过学历进修、引进高学历人才等方式来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逐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我们制订了在职进修提升学历的奖励制度,获得硕士学位的奖励1.5万元,获得博士学位的奖励3万元。从前年开始,我们又逐年扩大研究生招聘数量,前年5人,去年13人,今年19人,全校现有博士1人,硕士41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教师中特级教师4人,中学高级教师13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2名,省劳动模范1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南通市劳动模范1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国际奥赛金牌教练4人,还有南通市名教师、南通市十杰青年、十佳园丁以及一大批南通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正是有了这批境界高远、师德高尚、能力高强、学识高深、言行高雅的“五高型”优秀教师队伍,才保证了启东中学高考连续十多年名列江苏前茅,在国际中学生学科竞赛中不断摘金夺银,启东中学特色教育之歌才得以持续奏响。

(作者简介:王生,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启东中学校长、党委书记,教育学博士,江苏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第19篇:把脉区域白酒营销战略定位

把脉区域白酒营销战略定位

为什么许多区域白酒为什么总是那么容易受伤,为什么总是那么容易被强者击败?而又许多企业却能够从你死我活,白酒营销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业界耀眼的黑马呢?

道理很简单,对于白酒营销来说,营销战术已经是高度同质化,营销战略的定位已经成为区域型白酒竞争根本性出路。而许多区域型白酒,企业的战略恰恰成了阻碍他们发展致命性硬伤。

一、营销战略,决定企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服务太多的中小型白酒企业,发觉一个很显著的现象,许多中小型企业日子之所有过的捉襟见肘,发展的如此吃力与缓慢,其主要症结恰恰是出在战略定位层面上。

这些企业并非没有战略,而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要么战略思想偏离企业现状,要么战略思想好高骛远,要么战略思想投机严重,要么战略思想与企业行为严重脱节,要么就是战略短视,要么就是战略模糊不清等等,才造成企业发展的举步维艰或者难以突破发展瓶颈。

为什么他们的战略会出现如此种种问题呢?

许多中小型企业老板,在定战略时一般会抱着两种心态,一种是如何快速赚钱,另一种是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做成一个事业。

我们不能说他们这两种心态,有什么不妥,任何人做企业都是为了赚钱,或者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当他们看准了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些产品的发展前景,就认为这是挣钱的好机会,或者这是发展企业的好机会,但是却忽略了企业自身实力,市场竞争环境,市场实际需求这三方面的问题。

可以说,他们的战略定位多是从单点考虑或单点出发,造成了战略多是空而大,或者不具可实践性,或者短视性严重等。

成功的企业,多依靠战略制胜的,因为他们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阶段,甚至发展节点上的表现有章有法,甚至造成我们无法定位他们是在战略定位的成功,还是战术运用的成功。

不成功的企业,稍加分析就不难识别而且非常容易找到战略错误的种子或基因,因为战略定位出入性,造成企业发展艰难性和战术运用的无效性。

中国工农红军在五次反围剿中,为什么在毛泽东领导下,就能取得显著的胜利,而在高级咨询顾问李德的指导下,让中国工农红军损兵折将,陷入被动。

战略错误,营销战术在执行过程中很难与企业现状、市场竞争环境相匹配,造成战术执行的举步维艰。可爱的白酒企业家与营销掌舵人,想一想,由于战略偏颇,造成营销案例是不是数见不鲜啊。

只要营销战略没有错误,结合营销战术灵活性,因时因地因竞争情景,适时调整打击对手的办法,定能在营销战争中取得不菲的成就。

二、营销战略定位,绝对不能脱离企业自身现状的配称性

商业史学家小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一书中,对战略是这样定义的,“战略可以定义为确立企业的发展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采取必需的行动序列和资源配置”。主要表达思想精髓是主要列为三点:发展目标、行动策略、资源配称。

一个企业一定要有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相配称的行动策略与资源配置,才能确保企业有目标、有章法、有节奏等去发展、去突破,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一个企业战略能否合理定位,关键在于企业的现实资源配置是否合理。资源配称不同,决定你的战略目标和行为方式在各阶段也是不同的。

空洞不符合企业现状的营销战略,只会让企业多走弯路,或者加速企业陷入被动局面。 案例:没有把握住企业的现状,我被深深撞了一下腰

我们在为一家县级酒厂做咨询服务时,这是一家私营企业老板,收购了当地倒闭了10多年一个老酒厂。

做酒人都知道做中高端白酒利润大,但却不知道一个中高端酒的新品牌若没有政府支持,若没有前置性资源投入教育市场、教育消费者,在众多名优酒盘踞的市场,想杀开一条血路,是相当难的。

这家老板,只看到做中高端酒能够带来的利润,却没有考虑到企业现状与自身优劣势,以及市场上中高端竞争的恶劣程度,依然要开发中高端产品,甚至撒谎告诉我们,政府对这个酒厂支持是非常大,我有的是钱进行前置性资源投入和市场教育。

在当时,我们也轻信了这家老板的话。在产品开发,重心偏移到中高端产品上面。 结果产品出来,需要召开新品上市发布会,结果呢?并没有邀请政府的什么重要人物的支持!新品上市发布会,无形之中就夭折了。

为什么总是提到政府支持呢?

因为中高端白酒操作,有一个规律,就是核心意见消费领袖都喝这个酒,才能带动大众消费群体开始喝这个酒。

其中,意见消费领袖,就是政商务人士,政务主导商务,商务带动大众。 得不到政府支持,说明当官人士,在短时间内不会喝这个品牌酒水。

没有政府带头喝这个品牌,这面临着要从酒店终端、烟酒店终端、品鉴会等方面进行拦截和公关教育消费者,这需要很大前置性资源的投入和不间断推广活动,才会让品牌杀出一条血路。

可就在这时,才从老板口中得知,他其实并没多少钱用来这些做酒店和核心消费者公关活动,更无法打造相配称组织结构,也是就是说没有多少钱去招聘大量业务人员与促销人员。

甚至面临着,产品出来必须快速卖出去,才能为员工发起工资。 问题大了,这显然由于企业资源的不配称,造成战略方向定位的错误。 我们必须及时开始调整战略方向,让企业先活着,这才是最重要的。

现有中高端产品,招聘大量兼职团购人员,让他们借助自己人脉资源,才高额提成,把产品销售出去,为企业快速回笼资金。

同时,对中低端产品,采取大区域分散模式,加快招商速度,外围市场机会性招商汇量增长,为企业造血;本地市场小区域集中操作,采取乡镇市场分销商精耕细作,依靠经销商渠道网络,运作市场,企业派出协销人员进行指导协助销售。

因为对于中低端产品来说,是打通渠道之门的钥匙,而且相对比较容易打造品牌,典型渠道型产品,只要客户利润相对高于竞品,消费者促销活动多点,就很容易让消费者接受,渠道主推积极性就会很快高起来,短时间内就能打造出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于淡出市场多年老酒厂来说,初始阶段打造中低端产品,快速激活渠道,以规模养活企业,以销量打造品牌,打造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这是一个非常可操作性营销战略。

显然,对于小企业来说,最重要战略,就是如何凭借企业现有资源,现有优势,找到自己能够快速发展的路径,这才是根本。

三、营销战略定位,更不能脱离市场竞争环境

任何一个营销战略必须服务于市场,必须从结合市场竞争的环境,找到适合企业快速发展的机会点。

否则,你的战略只是用来高谈而非具备可操作性的营销战略。因为,不结合市场竞争营销战略,不能发觉市场机会点营销战略,一旦导入市场,必定要夭折或者很难执行。

案例:金裕皖酒成功,离不开竞争战略定位准确

众所周知,徽酒品牌众多,竞争激烈,战术雷同,盘中盘模式最早应用者。在这样一个竞争如此惨烈的徽酒阵营中,一个毫无历史,毫无品牌基因的新生品牌,金裕皖酒依靠什么而脱颖而出的呢?

作为一家新企业,一个新品牌,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避开强势品牌的打压,而又能被消费者快速的认可的市场机会点,这才是发展的战略型举措。 金裕皖酒掌舵人段兆法先生带领其团队,精细化研究市场,给自己一个适合现状的竞争战略定位,做大企业不愿意做,小企业做不了的中低端产品10-30元这个价格带。因为在这个价格带,徽酒品牌并无强势品牌,外来品牌在那时还没有深入安徽市场,这个一个很好的价格空档与市场机会点。

战略一旦定位准确,再结合灵活创新的营销战术,如独特的包装设计,花样繁多的促销方式,一地一策、一店一策的营销打法,让金裕皖酒很快成为徽酒中一个耀眼的明珠。

众所周知,徽酒的主流消费价格带依然集中在60-120这个价格空间,在这个价格带上,古井、口子、迎驾、高炉、皖酒相互厮杀,终端盘中盘,消费者盘中盘不计成本的投入,一个新企业、一个新品牌,谁进入这个价格带中,无疑于虎口夺食。

但是,随着原材料上涨,消费水平的提升,强势品牌的多产品挤压,外来品牌的大举进军安徽市场,金裕皖酒也面临着发展战略调整的困惑,品牌升级,产品升级,市场扩张,消费者定位升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调整好这些营销战略问题,已经成为金裕皖酒迫在眉睫的大问题,否则企业很快就会陷入另一个发展的尴尬局面中。

案例:价格战略成就了洋河的高速发展

大家知道,随着盘中盘模式营销成本的增加以及一线名酒价格势能的释放,消费水平的整体上移,200多元开始成为新的价格势能区间。

洋河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战略先机,在2003年,洋河在价格上抛离徽酒已经占位的88—108元主流价位,推出终端价格168—228元的海之蓝为代表的洋河蓝色经典系列产品实施占位。2006年,洋河蓝色经典开始成功占位。蓝色经典抢占的价格段有效规避了渠道消耗,满足并带动了其他产品的成长。到了2007年,洋河蓝色经典抢占的价格开始释放其巨大张力,实现了营销额度的大突破,达到23个亿,到了2010年,达到75个亿。洋河蓝色经典成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抓住了徽酒后的价格战略定位,以海之蓝的价格区间满足拉升后的消费需求,并持续将这部分消费需求培养并扩大,成为当地的主流消费标签,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带动了天之蓝、梦之蓝的消费。可以预计,蓝色经典成功的战略占位将带动洋河未来的高速发展。

四、营销战略定位是随着企业发展与市场变化,是必须要进行阶段性调整的

任何一个企业营销战略,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它必须跟随企业的发展,市场的环境,消费者的需求,而进行阶段性进行调整的。

任何一个企业的营销战略若不能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或者市场竞争环境的需要或者消费趋势的需要,进行革命性的调整,都很有可能让企业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甚至这种固步自封能够让企业陷入面临灭亡的困局中。

案例:宣酒的成功,多源于阶段性战略定位的成功

宣酒并不是徽酒中做得最出众的,但一定是最出彩的;不是徽酒中最大的企业,但却是最有个性的;不是探索酒文化最早的企业,却将酒文化和企业文化交汇融合到了极致„„

2010年,宣酒在行业内的排名从1000名以外冲刺到了前50强,这一年,宣酒集团实现利税突破8000万元,较“十五”末增长80倍;成品酒产量达1.8万千升,增长30倍;员工1058人,增长10倍。一路“疯跑”的宣酒,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了徽酒阵营中一匹名符其实的“黑马”。

第一阶段:立足大本营,主抓中低端,采用深度分销模式,快速激活渠道与消费势能 作为宣酒大本营的宣城,处于皖南山区,县域众多,整体白酒容量相对较大;而且外地品牌渠道结构相对较长,基本依靠总经销批发制,渠道未实现扁平化;低档酒竞争不激烈,消费者对品牌的依赖性不强,更看重的是价位。

宣酒借鉴宗庆后的“非常可乐”模式,深入广大县级、乡镇市场,通过人海战术,在县级市场成立办事处,主攻中低价位,让宣酒在当地家喻户晓;借力宣城“文房四宝之乡”的历史,中高端定位“宣城特产”;资助乡镇小学和慈善事业、初步建立企业公信力,并赢得当地政府、消费者的关注与支持。

立足宣城的这场战役,对宣酒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它成功归结于宣酒人强大的执行力,宣酒人称“铁军建设”:

宣酒集团在商贸运营阶段,拥有一批能战斗的业务精英,但这些精英远远不能满足市场深度分销的需要,后来,通过合理且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吸引本地优秀人才加盟,同时招聘一批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充实市场销售一线;

实行师傅带徒弟制,言传身教,让新人快速融入企业文化,并逐渐淘汰不合格者; 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产品铺市陈列、销量、盒盖兑奖、挂灯笼、贴POP、挂条幅等都严格纳入绩效考核。

第二阶段:战略定位江南美酒,主力构建江南板块市场

此后的宣酒可谓是一战成名,并迅速成为“宣城特产”,自然也就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崇。2008年前后,以李健为首的宣酒领导者们开始了新的探索和思考,宣酒新的战略雏形开始慢慢形成,而这决定了生存期之后的宣酒将如何走得更远。

此时,摆在宣酒面前的是两个命题:在本土市场继续深耕,实现中、高、低档多价位覆盖,并实施走高拉低策略;构建江南板块,建立“1+4”(宣城+芜湖、黄山、常州、湖州)战略市场。可以说,这一时期宣酒的品牌知名度仅限于宣城地区,对于外围市场的布局和操作可谓是“空中楼阁”。

在品牌定位上,“宣城特产”的品牌核心价值定位已经不能适应宣酒品牌发展和区域布局的需要,宣酒重新升格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为“江南美酒”的定位,符合江南区域特有的文化属性。恰在此时,一部风靡大江南北的电视剧《亮剑》颇受关注,于是,宣酒集团花重金聘请《亮剑》的男主角李幼斌担任宣酒形象代言人,极大提升了宣酒品牌和企业的知名度,同时,行业内经销商也看到了宣酒敢于“亮剑”的精神,为宣酒的顺利招商进行了铺垫。 在市场拓展上,宣酒在常州、湖州、芜湖市场通过市场预算制组建类“分公司”的办事处实行市场前置性投入,并在周边市场通过细分价位实现增长。

但“宣城特产”和“江南美酒”的区位定位及核心价值缺失,无法快速驱动宣酒产品结构的升级、品牌的提升、区域的进一步拓展。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多变的经济环境考验着每一个企业,这时,李健提出了著名的“弯道”理论——“弯道处”往往是各种经济要素重新组合、产业重新布局的时期,是国家间、地区间既有发展格局的变化调整期,企业原有的一些发展规划可能无法“直行”,这就需要企业具备“弯道超速”的技巧和实力。“弯道处”的宣酒在技术上主打小窖工艺,确定主导产品系列化,聚焦年份酒产品、聚焦核心终端和核心消费者。

第三阶段:亮剑省城合肥,开始过江北伐

2009年底,宣酒系列产品赫然出现在合肥市场上。与此同时,宣酒的广告在省级新闻媒体及合肥市区的户外媒体上高调亮相。曾经有很多白酒产品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宣酒能否在这新开一片天地?毕竟,合肥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方,光凭勇气显然远远不够。不过,宣酒人为了这一天,已经准备了五年。

宣酒集团作出这样的战略决策,自有一番道理。改制之初,宣酒的生产规模较小,宣酒不求规模做多大,只求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在市场战略上,先打牢根据地市场基础,然后向江南区域市场拓展。鉴于传统徽酒在全国地位强势,集团高层明确提出了“三年不过长江”策略。2010年,宣酒在合肥的销售业绩已排到了第四的位置,成为该年度成长最快的白酒品牌。宣酒以一己之力撼动了合肥市场;“宣酒特贡”也以“小窖绵柔”的独特品质,俘获了皖北广大消费者的心。

这一次,宣酒“打下”的是合肥,“放眼”的是皖北。仅用半年时间,宣酒快速建立了以合肥营销中心为龙头的江北市场板块,在巢湖、蚌埠、淮南、滁州等地均设立了营销机构。打开市场速度之快、市场反响之好,使得宣酒远远超出了预期的目标。 拿下合肥市场,对宣酒的意义在于,其从地方性品牌升级为安徽区域性白酒品牌,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促进了团购资源的开发,同时,建立以合肥为中心的省级根据地市场,推进了宣酒北上的步伐。

朱志明:智卓营销咨询总经理,专注中国区域白酒企业的快速成长、持续增长,数十家白酒企业贴身服务经验,数百家白酒企业的潜心研究。欢迎沟通。电话:13966699404;QQ:250047902;邮箱:zhuzhiming0557@sina.com

第20篇: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战略定位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战略定位(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2014年06月09日 17:30

来源:人民日报

0人参与 0评论

高培勇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09日 07 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新的理念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了系统部署。这些部署对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既是继承,也是发展。鉴于改革的思路已经有所调整,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放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在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中加以定位,全面评估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意义,非常重要。

财政与财税体制:在国家治理层面寻求定位

对于财政和财税体制,以往无论学术界的研究语言,还是实践层的工作用语,基本上是将其作为经济范畴来运用,在经济生活领域内寻求定位。比如,在说到财政的时候,我们通常将其界定为政府的收支或政府的收支活动。再如,当说到财税体制功能及其作用的时候,我们通常将其概括为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稳定。《决定》则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对财政、财税体制作了全新的解释。

对于财政,《决定》作出的界定是:“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基础”和“重要支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政府的收支或政府的收支活动”到“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在充分认识财政功能及其作用的基础上,从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对财政功能及其作用的全新定位。从国家治理的总体角度定位财政,至少说明财政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而是一个事关国家治理和整个经济社会事务,牵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基本要素。随着与国家治理相对接并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为定位,财政被赋予了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履行职能以至发挥支撑作用的重大使命。

财政功能与作用的全新定位如此,财税体制自然也要与国家治理体系相对接,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寻求定位。《决定》指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

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由“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稳定”到“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

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绝非仅仅是功能和作用概括上的数量添加,而是从国家治理体系的角度对财税体制功能与作用的提升和拓展,说明财税体制实质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上述定位已经跃出经济生活领域,而延伸至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内的所有领域,而且财税体制所具有的功能和所发挥的作用是支撑性的,作为一个必然结果,财税体制就具有了更大的作用潜力和更广的作为空间。

财税体制改革:对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对于财税体制改革,以往我们多是将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相对接的。以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为例,《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将分税制改革的意义归结为“分税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国务院批转国家税务总局工商税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将工商税制改革的目的归结为“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税制体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组建在各地的直属税务机构和地方税务局实施意见的通知》将两套税务机构分设的意义归结为“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等。正因为如此,对于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我们的表述一直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税体制基本框架。今天,随着财政与财税体制定位的变化,对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决定》给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解释。

与以往的历次重大改革部署有所不同,《决定》所部署的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的改革,而是全面的改革、涉及所有领域的改革。习近平同志指出,“这项工程极为宏大,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于是,从总体角度布局改革、提出一个统领所有领域改革的总目标,便成为必然之举。

《决定》作出的概括是令人振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定位于统领所有领域的改革总目标,能否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便成为关系这场全面深化改革战役胜负的关键。

因此,不仅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获得了全新的定位,而且财税体制的功能和作用在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之后也将获得极大的提升和拓展。这些都是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而做的准备。这意味着,与以往主要聚焦于经济体制改革而定位财税体制改革的思维有所不同,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对接与匹配的。

进一步看,能够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财政和财税体制,也应当是基于全新的理念和思维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从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出发,从财税体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发挥更大作用出发,构建顺应历史规律、切合时代潮流、代表发展方向的现代财政制度,应当也必须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立足点。因此,《决定》在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目标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相对接的同时,第一次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标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

用心体会现代财政制度中“现代”二字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并注意到现代财政制度与现代国家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难理出如下逻辑线索: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坚实而强大的国家财政,构筑坚实而强大的财政基础和财政支柱要依托于科学的财税体制,科学的财税体制又要建立在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上。于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科学的财税体制” →“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便成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十分明确而清晰的“路线图”。

说到这里,可以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作如下表述: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

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将这样一幅“路线图”置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以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并非始于今日,而是始自改革之初。追溯一下我国的改革历程可以发现,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30多年的改革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放权让利。大致覆盖从1978年至1993年的15年时间。所谓“放权”,是指政府放权。在当时,政府能够且真正放出的“权”,主要是财税上的管理权。所谓“让利”,也是指政府让利。在当时,政府能够且真正让出的“利”,主要是税收和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也就是减少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占的份额。正是通过财税上的“放权让利”并以此铺路搭桥,我们才能从分配领域入手,实现各项改革举措的顺利出台和整体改革的平稳推进。

第二阶段,制度创新。大致可以覆盖从1994年至2013年的20年时间。从放权让利迈上制度创新轨道的转折点是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其基本着眼点就在于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税体制为突破口和主线索,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支撑。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由于打下了1994年财税改革的制度创新基础,才有了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持续20年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第三阶段,全面深化。就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为契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开的以全面深化为基本特点的新一轮改革。这一轮改革全面覆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党的建设制度等所有领域。于是,在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定位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背景下,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财政自然要继续充当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匹配国家治理体系,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税体制基本框架到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战略实现了重大转型。把改革蓝图一一落到实处,我国财税体制建设就会迈上一个新的更高平台,更好地对全面深化改革发挥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

战略定位范文
《战略定位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