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质量标准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4 15:09:0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

Word文档发布时间:2011-05-01 Word文档分类: 材料物理与化学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Word文档《《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前1500字摘要】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序号参数类别参数单位标准值1物理性温度℃

(夏)22~28(冬)16~242相对温度%(夏)40~80(冬)30~603空气流速m/s(夏)0.3(冬)0.24新风量m3/h人30的a次幂5化学性二氧化硫SO2mg/m30.506二氧化氮

NO2mg/m30.247一氧化碳COmg/m3108二氧化碳CO2%0.109氨NH3mg/m30.2010臭氧O3mg/m30.1611甲醛HCHOmg/m30.1012苯C6H6mg/m30.1113甲苯

C7H8mg/m30.2014二甲苯C8H10mg/m30.2015苯并[a]芘B(a)Pmg/m31.016可吸入颗粒PM10mg/m30.1517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mg/m30.6018生物性细菌总数cfu/m3250019放射性氡222RnBqm340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序号参数单位限量值I 类II类1甲醛HCHOmg/m3≤0.08≤0.122氨NH3mg/m3≤0.2≤0.53苯C6H6mg/m3≤0.09≤0.094氡222RnBqm3≤200≤4005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mg/m3≤0.5≤0.6注:普通消费者家庭装修后的室内污染检测执行此规范Ⅰ类:住宅、宿舍、医院病房、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场所;II类:旅店、办公楼、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商场(店),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室、医院候诊室、饭馆、理发店等场所.环境电磁辐射1全部参数GB8702-88GB 9175-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2工频电场GB/T 12720-91HJ/T 24-1998工频电场测量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3工频磁场感应强度环境噪声

1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检测序号材料标准检测项目和方法1人造板材GB18580-2001穿孔萃取法干燥箱法2木家具

GB18584-2001甲醛穿孔萃取法干燥箱法气候箱法重金属3木器漆GB18581-2001清漆硝基漆、醇酸漆聚氨酯漆类色漆硝基漆、醇酸漆聚氨酯漆类4胶粘剂GB18583-2001溶剂型橡胶类聚氨酯类其他水基型聚氨酯类缩甲醛类、聚乙酸乙烯酯类、...余下略,更多内容请下载word文档查看。

【word文档《《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DOC格式下载地址】

点此下载:word文档《《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doc

【注】 如本word文档无法正常下载,请检查浏览器弹出窗口设置;或鼠标右键菜单选择“另存为”。后缀为doc格式的word文档可用word9

7、word200

3、word200

7、word20

10、wps等浏览;后缀为docx、pptx、xlsx等格式的office文档可用word2007以上版本浏览,word2003及以下版本需安装Microsoft Office Word、Excel 和 PowerPoint文件格式兼容包FileFormatConverters.exe。

推荐第2篇: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标准

1、基础护理

2、一级护理

3、重危护理

4、护理安全

5、消毒隔离

6、护理管理

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1.分级护理与医嘱、病情、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相符

2.床单位管理,病人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无异味,无污迹;床头柜清洁,物品摆放整齐;床下无杂物;便器、脸盆、鞋子等物品规范放置。

3.晨间湿巾扫床,落实为病人洗脸、洗手梳头等护理,保持“三短九洁”,需要时做好指/趾甲护理

4.晨、晚间皮肤护理,落实温水擦洗,保持口腔、皮肤、会阴、肛门清洁 5.长期卧床病人,根据病情2天1次床上温水擦浴,每周1次头发护理 6.饮食护理,指导病人订餐,切实落实治疗饮食保持进餐环境

7.根据医嘱给口服药,送药到手,指导服药,看服到口中,特殊情况做好交接班 8.住院病人穿患服,患服清洁,护士协助病人更衣时注意保暖 9.定时巡视病人,主动观察病人的病情,更换液体,拔针及时

10.根据病情做好健康教育,如药物、饮食、特检、术前准备要求、健康行为训练及心理护理等

11.护士实行责任包干制,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整体性、连续性、全程的护理服务。每位责任护士包干病人数≤8人

12.责任护士做到十知道(床号、姓名、年龄、病情、治疗、护理、饮食、心理、家庭、经济状况)

13.协助病人翻身、床上移动及有效咳嗽,保护伤口,取舒适体位,保持肢体的功能位,有预防垂足的措施。各种管道妥善固定,标识清晰、床脚刹车固定

14.协助卧床病人床上使用便器,有失禁的病人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如留置尿管或男病人采用尿套。会阴部皮肤清洁;尿管及尿袋妥善固定,定期更换,及时观察及排放尿液 15.对病人有安全知识指导,提供安全的环境,有预防跌倒、坠床、烫伤的警示标识。地面无障碍物、热水瓶、床摇柄归位放置。协助行动不便病人下床、入厕、活动等

一级护理质量标准

1.卧位舒适、安全(必要时使用护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有预防垂足措施 2.保持持续吸氧通畅、有效、输氧卡记录完整、规范导管、湿化水、湿化瓶定期更换 3.保持各种引流管位置正确的、妥善固定、通畅,定期更换;按时记录出入水量

4.膀胱冲洗、肠内营养、腹腔及盆腔冲洗等操作规范,特殊治疗卡书写规范,挂有醒目的标识

5.鼻饲、吸痰、胃肠减压病人床位按要求务治疗盘,操作规范

6.使用压疮评估表对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落实好压疮预防措施,带入、难免、院内发生压疮及时上报护理部

7.输液卡签字规范、输液滴数与实际相符;输液瓶上的标签规范;PICC、留置针敷贴上签名及穿刺日期记录规范;无输液外渗、输液管中无气泡

8.病人T≥37.5℃每日测量体温四次;T≥39℃每日测量体温六次,并有复测标记,落实降温处理措施

9.根据病情需要认真观察、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

重危护理质量标准

1.告病重、病危或特护病人24小时内制订护理计划;要求护理谎话完整、准确;护理计划按医嘱及病情变化及时修改;护理记录规范

2.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杂物;床头柜清洁、整齐,床下无杂物;物品规范放置 3.卧位舒适,有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压疮风险及跟踪评估,并做好上报工作;落实好压疮防治措施;预防垂足发生

4.落实病人三短九洁,做好口腔、尿道口等护理

5.鼻饲、吸痰、胃肠减压病人床位按要求务治疗盘,每日更换;操作规范

6.各种引流管、导管保持通畅,妥善固定,定时更换;按时记录出入水量准确、及时 7.膀胱冲洗、肠内营养、腹腔及盆腔冲洗等操作规范,专科治疗卡书写规范,挂有醒目的标识

8.输液卡、输液瓶上签字规范、输液滴数与实际相符;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针及时维护、记录规范;无输液外渗、输液管中无气泡

9.保持监护、吸引、吸氧、呼吸机等抢救仪器使用的有效性;按要求落实消毒及灭菌工作 10. 经管护士掌握病情、饮食、心理、诊断、治疗及特殊检查结果和阳性体征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标准

1.抢救车用物齐全、性能良好;抢救车内用物消毒时间不超过一周;急救药品无破损、浑浊、变质、过期专人管理,每周清点并记录;用后及时补充;封条规范

2.常备注射药品定点存放,标签醒目;药品不得混放;有效期管理,每月清理并有记录;口服药物原始包装保存;无“三无”药品;冰箱内无过期药品、物品

3.外用药、内用药、消毒剂分类、定点存放,不得混放;标签醒目;无过期、变质现象;原装容器储存,容器一次性使用

4.麻醉、剧毒药品定量存放;专人负责,专柜专锁;用后及时记录并补充;每班清点记录 5.氧气、吸引器、呼吸囊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6.药物过敏试验应带急救盘,并向病人宣教注意事项 7.学生操作有老师指导

8.治疗、护理中认真落实三查七对制度

9.对特殊病人,有预防病人走失、坠床、跌倒、烫伤等措施

消毒隔离质量标准

1. 病床用一次性扫床巾扫床;床头柜一柜一巾(每天擦试一次),用后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清洗→拧干备用

2. 终末处理及时:出院、转科病人病床单元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试;死亡及传染病病人病床单元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试 3. 治疗室、换药室、检查室 (1) (2) (3) (4) (5) 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

每日用消毒液擦试治疗台、拖地2次,并有专用抹布,拖把有标识 每天用紫外线照射2小时,并按要求登记,紫外线灯管定期用酒精棉球擦拭 启封瓶有日期、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4小时 无菌钳、镊应定期消毒,浸泡液面达镊(钳)1/2-2/3,每周更换2次;干燥保存有效期4-8小时 (6) 物品摆放规范

4. 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消毒;每操作一人后应用快速消毒剂消毒手,手消毒剂开启后应标明日期、责任人

5. 无菌包应小于30cm×30cm×50cm;内放化学消毒指示卡,外贴3M胶带,标明消毒日期、责任者、物品名称;按有效期顺序专柜保存;物品符合消毒、灭菌要求

6. 凡病人用过的湿化瓶浸泡入500mg/L含氯消毒液30分钟,清水冲净后凉干,备用于清洁盘中

7. 电动吸引器使用后储液瓶初步清洁,集中消毒灭菌处理;备用情况下每周消毒一次,储液瓶装入200ml消毒液,瓶外标明消毒日期及责任者

8. 体温表用后及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每天更换消毒液一次;每周大消毒一次

9. 血压表袖带、氧气枕、平车、轮椅无污迹,各类监护仪器、病历夹定期擦试 10.生活垃圾与感染垃圾分别存放及处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交接制度,认真填写交接本。 11.病房内换下的被服必须丢入污衣袋内,不在病区、走廊清点

12.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后的一次性利器放入利器盒,放至3/4时更换,利器盒外记录使用科室及日期。

13.一次性物品计划领取、数量清楚、登记齐全,每月结余不超过领用数的10%。 14.每月有微生物感染监测,记录齐全,结果符合要求。

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1.各项护理标识齐全、醒目{床头卡、一览牌(危、重标识)、经管护士包干门栏标识、禁食、记录出入水量、隔离、药物过敏}

2.每日打印服药单、治疗单、注射单、饮食单等,有查对者及执行者签名,并按日期顺序保存

3.有陪伴管理措施;专人管理工休会工作;经常征求病人及陪伴意见,有记录和反馈;陪伴不得睡病床

4.卫生宣传栏结合季节与专科特点,每月上旬更换一期,并有记录

5.病房财产每半年清点一次,被服每季清点一次,日常使用财产每班清点均有记录 6.办公室内用具定点放置,无非办公用品;冰箱定期清理,无私人物品

7.配餐间清洁、整齐、安全、无私人物品;休息室整洁、舒适;库房整洁、安全

8.微波炉定位放置,有安全使用说明及专人管理;病区内禁止吸烟,禁止使用电热杯、电炉、电饭煲等

9.保持病区安静、整洁;窗帘整齐、无积尘、无蜘蛛网、无痰迹、无臭味,摇床柄放置规范 10.护理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每月1次,交替进行,并有记录 11.护士交接班记录重点突出,记录完整、签名清楚

12.按规定每天查对医嘱、治疗、给药执行情况,及时记录及签名

13.有护理缺陷、事故登记本;发生缺陷及时记录,每周有一次讨论、分析、每月有总结 14.保持安全消防通道通畅,通道、管道井、配电房内无杂物堆放;应急箱处于备用状态 15.病区备用灭火器人人会用,每班清点,有记录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

达标率:

基础护理合格率≥95% 一级护理合格率≥95% 重危护理合格率≥95% 病房管理合格率≥95% 护理安全合格率≥95% 消毒隔离合格率≥95% 健康教育知晓率≥95% 健康教育覆盖率≥95% 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

推荐第3篇:原辅料质量标准

原辅料质量标准

SAC7.4-01-2008

1.目的:为了对进厂的原辅料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不合格原辅料进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所进原辅材料的控制。

3.原辅材料的分类

3.1.A类物资: 生产所需的主要原辅材料,对产品的质量有直接的较明显的影响的产品,本厂的A类物资主要包括皮革、毛皮、布料、等。

3.2.B类物资:一般物资(处A类物资以外的物资)

3.3.A类物资要加强控制,对A类物资的供方要进行调查评定,对A类物资进厂要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B类物资进厂有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在入库单上签字,作为检验证据。

4.皮革:革身柔软、丰满、有弹性。全张皮薄厚基本均匀,无油腻感,无异味。皮革切口余个面颜色基本一致,染色均匀,颜色浆面粘着牢固。皮面伤残轻,无划伤,孔洞少,整张革皮利用率大于80℅。

5.毛皮:皮板厚薄基本均匀,无严重刀伤,无破洞。允许内刀伤深度不超过厚度的二分之一,但必须胶补。皮板手感柔软、丰满,延伸性好。无僵板、酥板,无异味。皮里洁净,无肉渣,无油腻感。

毛被平顺,灵活松散。毛被长短、粗细一致,无明显掉毛、落绒(掉绒毛)、油毛、锈毛、结毛、浮毛,无影响毛被的光板。

染色牢固,无明显浮色。色泽适宜,无明显色花、色差。

6.布料:性能与毛皮原料相适应,收缩率应与毛皮原料相适应,无明显跳丝,无较明显的色差、色花等缺陷,跳丝不得走过2处,每处长度不大于5mm。明显部位无影响美观的疵点存在

7.其它:

7.1.拉链:拉合滑顺,无错位、掉牙,缝合平直,边距一致。

7.2.钮扣:光滑、耐用,无锈蚀,无毛刺。

7.3.缝线:性能与面料、里料相适应

7.4.商标:位置端正、牢固,正确、清晰

7.5.其它原辅材料可凭经验检验并在入库单上签字。

编制/日期:

/日期:批准/日期:审核

推荐第4篇:钢结构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

4.1一般规定

4.1.1本章适用于钢结构制作和安装中的钢构件焊接和焊钉焊接的工程质量验收。

4.1.2钢结构焊接工程可按相应的钢结构制作或安装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

4.1.3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24h以后,进行焊缝探伤检验。

4.1.4焊缝施焊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及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4.2钢构件焊接工程 I主控项目

4.2.1焊条、焊丝、焊剂、电渣焊熔嘴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焊条、焊剂、药芯焊丝、熔嘴等在使用前,应按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书和烘焙记录。

4.2.2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焊工合格证及其认可范围、有效期。

4.2.3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4.2.4设计要求全焊透的

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规定。

焊接球节点网架焊缝、螺栓球节点网架焊缝及圆管T、K、Y形节点相关线焊缝,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BJ/T3034.1、《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BJ/T3034.

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

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表4.2.4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超声波或射线探伤记录。 表4.2.4

一、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焊缝质量等级 一级 二级

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 评定等级 Ⅱ Ⅲ

检验等级 B级 B级 探伤比例 100% 20%

内部缺陷射线探伤 评定等级 Ⅱ Ⅲ 检验等级 AB级 AB级 探伤比例 100% 20%

注: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1)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2)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并应不少于1条焊缝。

4.2.5T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应小于t/4(图4.2.5a、b、c);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吊车梁或类似构件的腹板与上翼缘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为t/2(图4.2.5d),且不应大于10mm。焊脚尺寸的允许偏差为0~4mm。

检查数量:资料全数检查;同类焊缝抽查10%,且不应少于3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焊缝量规抽查测量。

图4.2.5焊脚尺寸

4.2.6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 Ⅱ一般项目

4.2.7对于需要进行焊前预热或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其预热温度或后热温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或通过工艺试验确定。预热区在焊道两侧,每侧宽度均应大于焊件厚度的1.5倍以上,且不应小于100mm;后热处理应在焊后立即进行,保温时间应根据板厚按每25mm板厚1h确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预、后热施工记录和工艺试验报告。

4.2.8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中表A.0.1的规定。三级对接焊缝应按二级焊缝标准进行外观质量检验。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

4.2.9焊缝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中表A.0.2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条数各抽查5%,但不应少于1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处。 检验方法:用焊缝量规检查。

4.2.10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11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数量各抽查5%,总抽查处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钢结构制作(安装)焊接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项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 验 方 法

主控项目 1 焊接材料品种、规格

第4.3.1条 检查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全数检查)

2 焊接材料复验

第4.3.2条 检查复试报告(全数检查)

3 材料匹配 第5.2.1条 检查质量证明书和烘焙记录(全数检查)

4 焊工证书 第5.2.2条 检查焊工合格证及其认可范围、有效期(所有焊工) 5 焊接工艺评定 第5.2.3条 检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全数检查) 6 内部缺陷 第5.2.4条 检查焊缝探伤纪录(全数检查)

7 组合焊缝尺寸 第5.2.5条 观察检查、焊缝量规抽查测量(资料全数检查,同类焊缝抽查10%,且≥3处)

8 焊缝表面缺陷 第5.2.6条 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必要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

—般项目 1 焊接材料外观质量 第4.3.4条 观察检查(按量抽查1%,且≥10包) 2 预热和后热处理 第5.2.7条 检查试验报告(全数检查)

3 焊缝外观质量 第5.2.8条 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第5.2.8条)

4 焊缝尺寸偏差 第5.2.9条 观察检查第(5.2.9条)

5 凹形角焊缝 第5.2.10条 观察检查(同类构件抽查10%,且≥3件) 6 焊缝感观 第5.2.11条 观察检查(第5.2.11条)

5、成品保护

5.1焊后不准撞砸接头,不准往刚焊完的钢材上浇水。低温下应采取缓冷措施。 5.2不准随意在焊缝外母材上引弧。

5.3各种构件校正好之后方可施焊,并不得随意移动垫铁和卡具,以防造成构件尺寸偏差。隐蔽部位的焊缝必须办理完隐蔽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隐蔽工序。 5.4低温焊接不准立即清渣,应等焊缝降温后进行。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尺寸超出允许偏差:对焊缝长度、宽度、厚度不足,中心线偏移,弯折等偏差,应严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对位置尺寸,合格后方准焊接,焊接时精心操作。6.2焊缝裂纹:为防止裂纹产生,应选择适合的焊接工艺参数和施焊程序,避免用大电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缝接头应搭接10~15mm,焊接中不允许搬动、敲击焊件。

推荐第5篇:教学质量标准

一、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指标 质量标准

教学态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和手段

教学能力

教学效果 备课充分,教案规范,资料齐全 仪表、举止端庄,精神饱满;授课认真,内容熟练 按时上下课;不随意调、停课或请人代课;课上不开手机;无教学事故和其它违反教学规定的行为 教书育人,关心学生成长;严格课堂管理,认真填写教学日志 辅导答颖耐心、细致、热情;作业批改认真、及时;平时成绩记录完备 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丰富,深度、广度适宜 观点正确,概念准确,知识系统,逻辑结构严谨 信息量适度;注重吸收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循序渐进,重点突出,难点分散;作业、练习份量及难易适度 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 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合理使用教具,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普通话教学;语言准确、精炼、生动,感染力强 教态自然、大方,肢体语言运用恰当 板书、板画规范,设计合理(针对不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直观、形象,信息适量,交互性好(针对使用多媒体教学) 授课思路清晰,讲授生动,分析透彻,表述准确 现代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合理、有效,操作使用熟练 学生到课率高,听课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互动良好 学生能较好理解并掌握课程教学内容,反映良好

学生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推荐第6篇:食盐质量标准

食盐质量标准

1.目的

制定食盐的质量标准,确保其各检测项符合质量要求,为食盐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盐的购进检验。 3.内容 4.1名称:食盐 4.2代码:

4.3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721-1996 4.4供应商: 4.5取样方法: 4.6检验方法: 4.7企业内控标准:

辅料来源:本品为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等的盐水经煎或晒而成的结晶。主要成为氯化钠Sodium Chloride。

[性状] 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无可见的外来杂物,无杂涩味,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

[类别] 中药饮片炮制用辅料。

[贮藏] 应存放于干燥防潮处,以防潮解,开封后应将口封严。 4.8贮藏期限:厂家有效期。 4.9复验期:

推荐第7篇:厨房原材料质量标准

采购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对采购产品进行控制,以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并满足菜品加工和餐饮服务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酒店所有采购产品。

3、职责

3.1驻店总经理对本制度的执行负领导责任。3.2采购部经理负责联系货源及整个酒店用品的采购。 3.3采购员工负责酒店用品的采购。

3.4采购部会同相关部门对采购产品进行检验。

4、工作程序 4.1采购产品分类

A:厨房部原材料 B:调料和米面 C:烟、酒、茶、饮料

D:杂品(A、B、C类以外的产品) 4.2产品申购

4.2.1厨房部申购日常所需原材料、调料、米面时,填写《厨房原料需货表》,经厨师长审批后,于当晚20:00前交采购部。

4.2.2杂品仓库供应不足的物资历,由各部门负责人填写一式三联的《申购单》,采购总额1000元以下,由部门经理签字确认,总额1000元以上由总经理签字确认,经仓库保管员、采购员签字认同后,第一联交采购部,第二联由申购部门存根,第三联交仓库。 4.3采购过程

4.3.1厨房部原料、调料、米面的采购

(a) 根据厨房部头一天提供的《厨房原料需货表》,由采购员去市场采购,并如实填写一式两份的《采购单》。

(b) 异地采购的原材料,如价格、质量、数量有变动,需在发货前通知申购部门,经申购部门审核后方可发货。采购经理负责联系。

(c) 采购员需按采购单进行发货,如原材料不以满足需求量,需按申购比例分配原材料。

(d) 厨房部每星期到市场核查原材料价格,同质原材料当日采购价不得上浮3%,如超出由责任人负责。

(e) 厨房部指定人员每周一次到市场考察,发现有开发价值的新品种原材料,交付采购部,保证厨房产开发新菜品的需求。 4.3.2烟、酒、茶、饮料的采购

根据与供方签订的采购合同,由供方采购送货上门。 4.3.3杂品的采购

(a) 采购员依据申购单进行采购,申购物资于3日内采购入库,加急申购单当日采购入库。

(b) 采购单价在2000元以上,由不同地区进行比较采购,采购单价在2000元以下,由本地区两个以上供应商比较进行采购,做到物美价廉。

(c) 如特殊情况,未按规定时间采购回物资,须在三日内填写《采购回执书》注明原因,反馈申购部门,厨房原材料需次日9:00前通知厨房。 4.4采购产品的验证 4.4.1厨房部原材料的验证

由厨房部、采购部、质检部依据《厨房部原材料验收标准》联合验证,在《采购单》上三方签字确认,部分原材料需在当餐开餐前进行验证。 4.4.2调料和米面的验证

由厨房部专职验收人员对数量、种类、保质期进行验证。 4.4.3烟、酒、茶、饮料的验证

由采购部和酒水仓库保管员对采购产品的数量、种类、保质期、品牌进行验证。 4.4.4杂品的验证

由杂品仓库保管员对采购产品的数量、种类和质量进行验证。

4.4.5不合格品由责任方负责退货。退货、短货须在次日8:30前补回。如不能退货,可降级使用,其差价由责任人赔偿。济南对文登退货须在接到货物验收后3日内退回。

4.5采购产品的入库

4.5.1采购的厨房当日所需的原材料经三方验证合格后,由厨房部人员填写《收货单》。

(a) 验证合格后的活海鲜由海鲜养殖员领回,放入调节好的活养缸内,分类进行暂养。

(b) 对冰鲜的鱼类、肉类等,直接入冷藏库进行暂时保存。 (c) 验收合格的蔬菜、瓜果由各需料部门领回单独存放。

4.5.2对验证合格的调料和米面,分别由调料仓库保管员填写一式三联的《收货单》办理入库。

4.5.3对烟、酒、茶、饮料和杂品,分别由专职仓库保管员填写一式三联的《入库单》办理入库。

推荐第8篇:乡镇公厕质量标准

XX镇公厕质量标准

(一)公厕内地面应保持整洁,蹲位、座便、挂便器、等及管道应无破损,内外墙应无剥落。

(二)公厕内采光、照明和通风应良好,无明显臭味。

(三)公厕内墙面、天花板、门窗和隔离板应无积灰、污迹、蛛网,无乱涂乱画,墙面应光洁;公厕外墙面应整洁。

(四)公厕内地面应光洁,无积水。

(五)蹲位应整洁,大小便器两侧应无粪便污物,沟糟内无积粪,洁净见底。

(六)大小便器应无水锈、尿垢、垃圾,基本无臭;沟眼、管道保持畅通。

(七)公厕内照明灯具、洗手器具、镜子、挂衣钩、烘手器、冲水设备等应完好,无积灰、污物。

(八)公厕外环境应整洁,无乱堆杂物,保洁工具应放置整齐。公厕3—5米范围内,应无垃圾、粪便、污水等污物。

(九)应定期喷洒灭蚊蝇药物,有效控制蝇蛆孳生。

(十)应定期清除公厕贮(化)粪池内的粪便或粪渣,粪水不溢。

(十一)收集和运输容器应密闭性好,无滴漏。

(十二)应保持作业场地清洁卫生,无遗撒粪便。清掏作业结束后,应盖严粪口,并及时清理场地和清掏工具。

(十三)化粪池采用三级化粪池处理粪污水,处理后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化粪池每季或半年定期清掏一次。

(十四)厕内地面、墙壁、门窗、厕位门、隔板、自动冲水器、洗手盆、水龙头等厕内设施设备保持完好。厕所管理间不能改变功能,挪作他用。

XX镇城建办

推荐第9篇:统一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统一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据2月10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小组讨论会上,江苏省人大代表、常州市中医院院长张琪的“加快推进中药饮片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建议”议案,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议案中提及,在国家标准中明确炮制标准的药材仅占全部药材的2.7%,同时由于多级标准同时存在,中药饮片质量令人堪忧。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其相对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相对较低的价格,受到了众多民众的青睐。按理说,中药炮制标准应该是惟一的,从而保证中药炮制成饮片规范有序。可是长期以来,我国中药饮片执行的《中国药典》、《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各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三级标准并不完全统一,缺乏约束力和权威性。相同药材有多种炮制方法,在生产、经营、使用、检验上没有明确规定,操作性不强。如槐花炭的炮制工艺对火候便有不同的规定:北京、江西等地规定为武火炒至焦褐色,存性;而湖南、湖北等地则对火候无规定;安徽则规定为中火。这显然给标准的执行带来一定的困难。在药品监管抽样检查时,执法人员如果对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企业引用的标准心中没数,就很容易将他省的中药饮片判定为劣药,让生产企业大受冤枉;而这样各自为政的炮制标准,也让临床医生用药时有所顾虑,如果不是医生想要的炮制中药,那么临床疗效就会大打折扣,也会影响患者用药和及时康复。

炮制标准的药材仅占全部药材的2.7%、炮制标准不统一,容易导致中药饮片质量不合格。有资料显示,在药品稽查查出的案件中,48%涉及中药饮片。国内有专家曾做过分析,与产地因素有关的中药饮片不合格所占比例达31.57%,采收季节占19.74%,掺杂做假占26.33%,炮制原因占13.15%,储存养护占9.21%。所以说,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在全国范围内规范统一刻不容缓。

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对目前一些中药材能够炮制成饮片的,加紧收集完善入编;同时对于三级炮制标准,理当合而为一,成为全国范围内规范统一的质量标准,使得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等能够按规范统一的标准实施,从而确保中药材饮片质量合格有效,发挥出中药材应有的治疗效果。

推荐第10篇: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标准

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标准

一、专科物品配备

1、氧源配备:每病床配备一套中心供氧装置,病区备氧气袋4个

2、负压吸引系统配备:备有功能完好的可移动负压吸引器2台,每床配备一套中心吸引装置。

3、监护配备:备有功能完好的心电监护仪8台

4、精细控速配备:备有功能完好的微量泵1台

5、辅助呼吸配备:呼吸机1台。

6、运输工具配备:平车1辆

7、预防压疮设备:气垫床9个。

8、降温配备:冰毯、冰帽1台。

二、入院护理标准

1、根据入院患者信息备好床单位,对急危重症病人做好接诊(入住监护室)、器材、药品、物品等抢救准备工作,并与护送者做好交接班,立即监测T、P、R、BP,观察意识瞳孔,给予吸氧,建立静脉液路,15分钟内完成急诊病人安置。并查看病人治疗、基础护理、各种管道及皮肤情况,必要时给予压疮评估。

2、责任护士应热情接待病人,主动测量生命体征。对病人进行介绍自己、护士长、主任、主管医生及护士;讲解入院须知及安全教育,介绍病房环境、制度、设施使用、并通知医生到床头。

3、患者个人卫生处置及时(三短六洁)

4、关注患者潜在的危险因素

5、责任护士评估病人后应做好护理记录,对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做出护理诊断,并按照诊断制定计划、实施,对于患者所提出的要求和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并作出答复

二、患者住院护理标准

1、责任护士是向病人介绍自己,通过沟通使患者熟识并认可,迅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病人卧位舒适,符合病情需要,指导肢体摆放正确,并有安全措施。

3、病情观察:护士熟悉分级护理制度,严格按照分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人,及时填写巡视本,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配合处理、及时准确记录。护理记录符合要求、内容详实,体现病情、治疗及护理的动态变化。遵医嘱完成生命体征和意识瞳孔的观察监测并做好记录。

4、责任护士掌握一级护理患者“十知道”。对病人的呼叫到达时间少于1分钟。每周至少进行健康宣教一次,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5、各种治疗及时准确,交接班准确。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动态完成护理记录。

6、早、晚执行床头交接班,交班内容完整,向患者作自我介绍。重点病人做到交接治疗、用药、病情、皮肤、液体、各种管道等。

7、基础护理

(1)住院患者每周更换床单、被服一次,床单位如有尿、便、血迹等污染及时更换。

(2)病区病房床头桌及病床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每日1次,重症病房每日

2 消毒2次。

(3)终末处理:床头桌及病床用含氯消毒液擦拭(500毫克的含氯消毒片溶于1升水内),床单位、被服更换后送洗涤中心消毒处理,死亡病人紫外线消毒0.5小时并做好登记。

(4)氧气吸入患者给予每日更换氧气湿化瓶液,吸氧管每周更换2次。 (5)认真落实晨晚间护理,整理病床单位,根据病情需要实施口腔护理、协助病人洗漱、协助卧床病人翻身、床上擦浴等。

(6)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准确、上报及时,宣教到位,护理措施得当。 (7)中心静脉导管、浅静脉置管者按规范护理

(8)鼻饲管、保留尿管等固定良好、清洁通畅、标识清晰,固定所需绷带有污染要及时更换,每日更换引流袋一次,及时清理、倾倒引流液,做好记录。

(9)严格无菌操作,控制院内交叉感染。

8、检查项目:相关检查护士要做到:(1)掌握检查目的(2)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相关配合知识(3)自己要详细准确掌握注意事项,做好提前向患者告知工作(4)严格交接班,告知夜班护士注意再次提醒患者做好准备,以免延误诊断(5)护理记录及时、客观,体现观察和告知要点。

9、特殊诊疗操作:(1)腹腔穿刺术(2)腰椎穿刺术等,护士要做到:①熟知操作所需的物品②及时备齐操作所需物品③必要时协助医生完成操作④护理记录及时、客观,表述准确,体现观察要点⑤操6标本送检及时。作完毕用物按要求归类处置○

10、各种标本的采集:①护士熟知检验标本留取要求及注意事项②检

3 验单信息认真核对,粘贴符合标本要求③告知患者或家属配合要点④严格交接班,告知夜班护士注意再次提醒患者做好准备,以免延误诊断⑤标本送检及时

11、责护要了解患者的费用,及时告知并协助医生催费。

四、出院标准

1、责任护士及时给予出院指导,指导符合疾病特点。

2、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完整。

3、出院病人完成出院病历的整理。

4、给患者发放出院通知。

5、病人了解出院流程,办理出院手续,提醒带全物品。

6、护送病人至电梯口。

2012年2月

第11篇:财务处工作岗位质量标准

财务处工作岗位质量标准

为进一步提高全体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树立优质文明服务的良好形象,根据学校有关精神,特制定本工作质量标准,请全体职工认真遵守.

一,工作行为规范标准

(一)用语礼貌,态度热情

1,接打电话时,语调要亲切,温和.

2,接待来访时,要主动起身打招呼.

3,职责范围内能办的事情要马上办理,不得推诿,拖延.

4,职责范围内一时办不了的事或按政策规定不能办的事,要耐心进行解释说明.

5,职责范围以外的事,要主动与其他同志联系,及时处理.

(二)举止端庄,环境整洁

1,衣着整洁,举止端庄,文明大方.

2,办公室内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三)严守纪律,认真工作

1,按时上下班,有事(病)必须请假,不得迟到早退.

2,工作时间不得串岗,不得闲聊.

3,工作时间不得上网玩游戏,看影碟,看股票等.

4,工作时间接打私人电话一般不得超过3分钟,接打因公电话要尽量长话短说.

5,因事离开工作岗位时要向周围同事告知去向,且速去速回.

6,不得带领与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办公场地.

二,业务工作质量标准

(一)财务处长岗位质量标准

1,很好地宣传和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

2,不断完善学校各项财务制度,执行严格;

3,内部管理制度完整,管理规范;

4,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效果明显;

5,财务分析准确及时,能做好学校领导决策的参谋;

6,审批手续严格,把好资金出口关;

7,审核手续严格,把好会计资料的出口关;

8,与教育,财政,物价,税务,审计等部门联系密切,为学校的发展争政策,争经费效果明显; 9,及时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职工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10,及时抓好本部门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协调各岗位的工作,关心职工.

(二)财务副处长岗位质量标准

1,很好地宣传和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

2,定期研究,布置,检查,督促,总结各项财务收费工作,不断提高收费工作质量;

3,定期与会计主管和收费主管协调,确保各项收入准确,及时入帐,各项会计核算准确,及时; 4,抓好内部各项财务制度建设,业务工作流程规范,效果明显;

5,审批手续严格,把好部门包干经费资金出口关;

6,审核手续严格,把好对外报送会计数据出口关;

7,为年度预算编制科学合理提供好的建议;

8,协助处长做好与教育,财政,物价,税务,审计等部门的联系,工作积极主动,效果明显.

(三)会计主管岗位质量标准

1,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税收,财经法规及结算制度等;

2,处理好各项会计业务工作;

3,工作态度热情,认真负责,不出差错;

4,对外报送数据及时,提供数据真实准确;

5,严格控制学校预算,不能出现超预算开支的情况;

6,及时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指标数申请拨回;

7,并及时申请非税收入的拨回,确保非税收入能及时足额拨回学校帐户,并及时处理财务帐与非税对账单的差额.

(四)收费主管岗位质量标准

1,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税收,财经法规及结算制度等.

2,认真抓好各项财务收费工作,确保各种收入款项足额上缴,及时入帐.

3,及时准确提供收入相关数据.

4,及时与财政核对非税收入帐务.

5,对新增收费项目进行准确成本测算,并作好上证工作.

6,及时清理分校,教学点汇入款项的清理并确保及时入帐.

7,及时催缴分校和校本部学生欠费.

(五)资产核算岗位质量标准

1,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税收,财经法规及结算制度等.

2,定期对学校的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和不定期的抽查,确保账账相符.3,及时发现和处理财产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4,及时完成各项固定资产资产入账工作.

5,认真核对基建付款合同,确保付出金额准确无误.

6,认真做好制单和复核工作,确保会计科目,支出项目和部门准确无误.

7,认真做好基建会计工作,及时准确编制基建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

(六)稽核岗位质量标准

1,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税收,财经法规及结算制度等.

2,坚持原则,工作细致.

3,稽核原始凭证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手续是否完备,数字是否正确,支出项目与经济事项是否一致,对不合规,不合法的凭证不预签字,对手续不完备的必须补齐手续才能办理.4,认真核对奖助学金的发放金额,确保发放金额无误.

5,认真管好银行印鉴,付款盖印鉴时应认真核对,确保金额无误.

6,认真登记银行回单,对丢失的回单及时通知银行补回.

7,月末认真与银行核对银行存款,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七)会计制单岗位质量标准>1,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税收,财经法规及结算制度等.2,会计凭证要及时编制,要求会计科目,收入项目,支出项目和部门准确无误,帐证相符.3,协助会计主管及时清理好往来帐,对长期挂账项目提出合理化建议.

4,认真细致做好工会会计工作,及时编制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

(八)报帐出纳岗位质量标准

1,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税收,财经法规及结算制度等.

2,坚持原则,严守财经纪律,忠于职守,团结协作.

3,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和支票使用规定,库存现金按规定限额执行,不得挪用库存现金,不得以白单抵库.现金要做到日清月结.

4,付款时,认真复查会计凭证及付款单,如手续不全或有错误现象,及时退回会计改正,确保付款金额准确无误.

5,付出款项时,要提醒收款人当面点清.

6,定期与银行对账,并协助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九)系统管理员岗位质量标准

1,保障财务处所有电脑设备正常运行,及时组织排除各种设备运行中出现的故障.

2,及时做好数据备份,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完整.

3,认真做好工资的发放工作,确保发放给教职工的工资及时准确无误.

4,及时更新财务处网页.

5,新生录取时建好好新生的台帐,并及时对高职学生进行银行批扣.

6,认真作好校本部学生的欠费清理工作,并协助收费主管催缴欠款.

(十)会计档案管理员岗位质量标准

1,及时对会计凭证进行装订,保管和归档.

2,及时购买,票据核销票据核销时应认真核对,确保收入完整入账.

3,认真管理好本部门的资产,人员变动时应及时做好资产的交接和变动登记,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4,认真做好车公里票的发放和回收工作.

5,及时收发文件交处长阅处,并定期整理归档.

6,认真做好本部门的考勤和报帐工作.

(十一)收入出纳岗位质量标准

1,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税收,财经法规及结算制度等.

2,严格按照学校报批的收费项目及标准,根据不同的缴款方式和业务部门开具的收费通知单收取各项费用,并开具相应的正规收据,发票..

3,负责现金收入管理,检查和清点每日各收款项目交来的现金,认真清点核对并及时存入银行.4,负责每日收入款项的汇总,并及时向收费主管汇报.

5,做到当天收入当天缴库入帐,并及时将整理好的收入单据交票据管理员核销票据,交会计制单,确保各项收入及时完整入账.

6,负责保管好财务专用章,确保其安全,并在正确使用范围内使用.

第12篇: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

血透室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

1、护理管理制度健全,管理目标明确,做到年有计划,季有重点,月有安排,年终有总结,目标管理选标。

2、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办法》,有措施、检查和记录。

2、无非注册护士独立从事护理工作和书写护理记录。护理人力资源的配备管理达到标准要求。

3、根据病人的数量、所需要护理工作量及护士能力等情况合理排班。

4、急救器材齐备完好率100%;贵重及精密仪器无损坏和丢失;做好血透室设备维护与管理。

5、护理质量管理组织质量标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和质量可追溯机制,有全年检查、信息反馈、整改措施的记录,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达标。

6、有病房安全管理效果和缺陷管理的分析资料,无护理重大差错事故发生。

7、有病房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有输血反应、输液反应,用药错误、药物不良反应的登记资料。

8、做好血透室感染控制工作、消毒隔离措施到位.各项监测指标达标,并有记录。

9、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业务学习及护士长查房有记录。

10、有会议制度,召开专题会议及工休座谈会,并有记录。

11、有各级护理人员的培养计划,定期考试、考核,成绩记入技术档案,作为护理人员晋职晋升奖惩的依据。

12、护士长坚持每周五次巡视病房.发现护理疑难问题,并有解决方法的记录,促进持续质量改进。

12、有健全的登记报表制度、及时掌握本病室护理信息,做好信息管理。

13、总结本血透室护理经验,开展护理科研,并撰写论文.每年有护理论文发表或在学术会上交流。

15、进修实习教学目标达标。

第13篇:急诊科医疗质量标准

急诊科医疗质量标准

一、医疗质量:

1、明确各级医师职责。

2、科室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科主任担任质控小组组长,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每月进行1次质量自查,并结合智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落实整改。

3、①住院患者均有适宜的诊疗计划;

②持续提高诊断、诊疗质量,包括:诊断准确,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③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重点检查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相关的内容。

4、医务人员熟悉并严格遵守首诊负责制,不能发生推诿、拒绝患者现象。

5、院内普通会诊≤48小时,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6、每月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三基”水平考试,保证全员达标。

7、院内感染发生率、漏报率及标本送检率达标,病房医疗废物分类正确,无混放现象,无院内感染事故发生。

二、统计指标:

1、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15天;

2、病床使用率≥90%;(床位数为编制床位数)

3、病人满意度≥90%

4、年出院患者中外阜(医院所在地以外)患者比例≥30%;

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6、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

7、医院感染漏报率≤10%

8、普通门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

9、病床周转次数≥19次/年;

10、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45%;

11、医院感染率≤10%;

12、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率100%;

13、住院病历合格率≥90%;

14、处方合格率≥95%;

15、完成医院指令性任务100%。

三、医疗安全:

1、开展医疗服务安全教育活动,各类人员掌握医疗安全服务制度。

2、不发生因管理原因直接造成重大事件(发生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重伤,或1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

3、一年内无定性为安全或主要责任的

一、二级医疗事故;

4、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安全分析,努力减少治疗安全隐患;

5、有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和措施;

6、医务人员能掌握对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职业安全知识及处理程序;

7、抓好科室消防安全,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责任书,科室有火灾应急预案,消防通道保持通畅,科室职工知晓消防知识、灭火器使用和疏散路线。

8、临床手术、麻醉、输血以及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

9、病人满意度达90%以上;无收受红包、回扣和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情况发生;

10、环境、设施清洁、舒适、温馨,地面无痰迹、无污物,座椅干净;服务标识规范、清楚、醒目、协调;各项服务流程合理、便携,环节之间无缝连接。

医疗质量标准可分医疗技术标准、医疗管理标准、医疗服务标准三类。

1、医疗技术标准

医疗技术标准是医疗质量标准的主体。可分为医疗技术方法标准和医疗技术操作标准两类: (1)医疗技术方法标准:

医疗技术方法标准主要包括医疗技术活动中的一些原则性规定,包括疾病的诊断标准、治疗标准、治愈或转归判定标准、医疗事故判定标准、病历书书写规范等。 (2)医疗技术操作标准:

医疗技术操作标准是医院技术活动的准则。包括临床、医技、护理、药剂等技术性操作要求和程序,即各种技术操作常规。

2、医疗管理标准

医疗管理标准可分为医疗工作规则和医院管理标准。

(1)医疗工作规则:包括各级医务人员职责、医疗工作制度和奖惩制度3方面。

(2)医院管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9项内容: 【1】全面质量管理; 【2】质量控制标准; 【3】目标管理标准; 【4】统计指标; 【5】考核标准; 【6】医疗收费标准; 【7】设备管理标准; 【8】院务保障标准; 【9】医德医风建设标准。

3、医疗服务标准

医疗服务标准是指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技能和服务及时性等体现服务效果的质量标准。医疗服务标准可分为外在性和内涵性服务标准两类。

(1)外在性服务标准

外在性服务标准主要包括4方面: 【1】服务态度 【2】着装仪表 【3】语言艺术

【4】服务行为的主动性 (2)内涵性服务标准

内涵性服务标准主要包括5方面: 【1】医生首诊负责制:

【2】选用对病人最有利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是衡量医生业务能力和医德医风的重要标准。

【3】病人进行最佳护理:是医生、护士的职责标准。

【4】预期的最佳医疗护理效果:是医疗服务效果的最终衡量标准。 【5】病人满意度: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最高标准

第14篇:防静电工作服质量标准

防静电工作服质量标准

Anti-static overalls quality standards 标签:工作服 工作服定制

让工作服穿的更靓的搭配的方法

第15篇:法兰的质量标准

法兰的质量标准

1 材料的检验

1.1用于制造法兰的材料必须要有质量证明书。

1.2锻件材料应符合JB4726-28-2000要求。

1.3锻造成型后的法兰材料应响应进行的热处理,表面应光滑,不得有锻造伤痕、裂纹的缺陷。

2 下料的检验

2.1检查工艺卡上的材料编号是否与实际相符。

2.2用板尺检查法兰内外径的毛坯尺寸。

2.3检查下料后,法兰的标记移植是否完成。

2.4拼接法兰的检验

2.4.1用目测检查拼接焊缝坡口处的外观质量,用焊缝角度尺检查焊接坡口的几何尺寸。用目测检查焊缝外观质量。

2.4.2用超声波检查焊缝内在质量,不得有夹渣、裂纹等缺陷,并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2.4.3对法兰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检查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及冷却方式。

3尺寸检验

3.1检验用量具 卡尺、直板尺、深度卡尺、卷尺。

3.2用卡尺、直板尺或卷尺测量下列尺寸:

内径、外径、厚度、密封面外径、法兰颈部、颈端部外径、螺栓孔中心 圆直径,螺栓孔间距、螺栓孔直径。

3.3将法兰放在平台上,用深度卡尺测量法兰的高度。

3.4法兰内径对螺栓孔中心点及密封面中心之偏心的检验。

a.将法兰放在平台上,用卡尺分别测量对应螺栓孔与法兰内壁的距离,其对应差值中的最大值即为偏心量。

b.将法兰放在平台上,用卡尺分别测量密封面的对应宽度,其对应差值中的最大值即为偏心量。

4外观质量的检验

4.1机加工表面不得有毛刺,有害的划痕和其它降低法兰强度和连接可靠性的缺陷。

4.2环槽密封面的二个侧面不得有机械加工引起的裂纹、划痕和撞伤等表面缺陷。

4.3法兰表面粗糙度采用同材质的标准样块进行比较。

弯头质量标准

弯头现在国际通用的标准是美国的国家标准ANSIB16.9和16.28。

该标准的外径尺寸范围是1/2〃~ 80〃,一般24〃以内的都是用无缝钢管为原材料,26〃到80〃的都是用钢板冲压以后再焊接。壁厚最大可达60mm,最小到1.24mm。

钢种用的最多的是碳素钢(20#)、合金钢和不锈钢,共24个钢种。锅炉上用的CrMo钢像15Cr,用量比较大。三通,外径范围在2.5〃-60〃,从26〃-60〃为焊接三通。壁厚28-60mm。大小头规格范围,常规上先说大头规格,再说小头规格,大头最小0.75〃,小头最小0.5〃,大头最大60〃,小头最大48〃,20-60〃为焊接的,壁厚2.8-45mm。弯头的中国国标: GB/T12459-2005 GB/T13401-2005 GB/T10752-1995

第16篇:汽车维修服务质量标准

拉萨公交集团汽车维修公司服务质量标准

(讨论稿)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维修公司业务接待、车辆维修、价格结算、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汽车维修公司的维修服务质量管理活动,能用于汽车维修公司和行业管理部门评定汽车维修公司满足客户、法律法规和公司自身要求的能力。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第406号)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2005年交通部7号令)

GB/T 5624《汽车维修术语》

三、术语和定义

GB/T 5624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汽车维修服务

汽车维修公司向客户提供车辆维护和修理及相关活动的总称。

- 12认、记录,并交客户签字。

(四)合同签订

1、公司应根据检测诊断结果所确定的维修项目,与客户签订维修合同(或协议)。维修合同(或协议)的各项要件应填写完整。

2、维修过程中有超出合同范围的,应充分与客户沟通,签订补充合同(或协议)。

五、车辆维修

(一)维修派工

1、公司应根据检测诊断结果确定的维修项目填写维修单,做好车辆交接工作。

2、维修单应详细注明维修项目、作业部位、完成时间和注意事项。

3、维修过程中发现需要追加的项目,公司应与客户沟通,得到客户确认,并在维修单补项方可进行维修作业。

(二)维修作业及过程检验

1、待修车辆视情况清洁冲洗,放置座椅套、方向盘套、脚垫后进入维修区。

2、车辆维修各过程的状态应标识清楚,维修单随工序流转。

3、业务接待员应及时跟踪车辆维修情况,向客户反馈维修进度,如果工期延长,应向客户作好解释和说明。

4、公司应制定或收集车辆维修的规范和标准,严格按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实施车辆维修和过程检验,按规定填写并保持检验记录。

(三)竣工检验

1、公司应制定或收集车辆竣工检验的规范和标准,严格按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实施竣工检验。

2、专职质量(总)检验员对承修车辆进行竣工检验,填写竣工检验记录,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未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的车辆,不得交付使用。

3、无资质实施竣工检验的公司应委托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机构进行竣工检验,签订委托检验合同。

(四)修复交车

1、公司应指定专人按照规范和规定线路试车,并做好记录。

2、公司应做好交车准备(包括清理车辆内部,查看外观,清点随车物品),价格结算员汇总全部单据。

3、通知客户验收接车,验收前公司应做好车辆清洁。

4、公司应配合客户对修竣车辆验收,填写汽车修竣出厂验交表,客户签字确认。

5、公司应告知车辆故障原因、今后行车注意事项和质量保证期的相关内容。质量保证期承诺不得低于国家规定。

(五)车辆返修

- 56(1)公司应针对维修服务活动、岗位需求和人员能力,制定年度和长期的培训计划(包括上岗培训、技术培训、学历教育),并保持培训记录。

(2)公司应对培训效果实施考核评估,以确定培训的有效性。

(3)对业务接待、检验、维修人员和特殊工种进行重点培训,组织资格考核,并定期验证资格的有效性。

3、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1)公司应制定绩效考核办法,绩效考核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不限于):

1) 个人素质(包括仪容仪表、品德修养、个人态度等); 2) 工作态度(包括热情度、信用度、责任感、纪律性、合作精神等);

3) 专业知识(包括专业业务知识、相关专业知识、获取新知识等);

4) 工作能力(包括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指导辅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等);

5) 工作成果(包括工作目标的达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创新效能等)。

(2)通过绩效考核测评员工的工作和成绩,衡量其行为是否符合规定,达到公司发展的要求。

(3)公司应建立激励员工实现质量目标并持续改进的机制,包括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认可、表彰或惩罚、晋升机会等。可行时,使员工的贡献与其获得的权益相对应。

(三)设施管理

1、公司的设施条件(接待室、停车场、生产厂房)应符合《浙江省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的规定,且维护完好。

2、厂区环境保持清洁,裸露地面有绿化,各类指示标志和划线清楚,重要区域和特殊设备有警示标志。符合安全、消防和环境保护要求。

3、业务接待室的要求参见本标准4.2.4和4.2.5。

4、卫生间应整洁明亮,配备洗手、干手设施、洗涤剂,有专人负责清洁打扫。

5、停车场地面平整,停车标识和地面划线清楚。

6、生产车间应按功能设置独立的作业区域,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满足生产的要求。

(四)设备管理

1、设备、工装规格和数量应与维修车型、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相适应;设备条件按《浙江省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执行,且维护完好。

2、设备标识清楚,技术性能满足生产要求,布局合理。

3、公司应建立设备的购置、验收、操作、维修保养、报废处理管理制度,建立设备档案,保持设备购置、验收、操作、维修保养、报废处理的记录。

- 910对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使用、保管和作废作出规定。

3、公司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客户信息、维修档案、配件等实行电子化管理。应对信息资料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和保存期限作出规定。

4、公司应建立车辆维修档案。车辆维修档案应包括维修合同,进厂检验记录、过程检验记录、竣工检验记录、出厂合格证副页、结算凭证和工时、材料清单等。

5、公司应识别和收集与维修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要求。应定期评审法律法规的有效性,法律法规变更时应及时收集最新版本。

(八)客户服务

1、公司应实行承诺服务,公示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制定服务规范,确保服务承诺的有效实施。

2、公司应提供车辆维修救援服务、预约服务及提醒服务,公示24小时服务电话,保持服务记录。

3、公司应明示客户投诉处理流程,公示投诉电话,及时处理客户投诉,保持相关记录。

4、公司应定期对客户进行回访,征求客户意见,积极创新服务项目,改进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八、安全生产

1、公司应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职责。

2、公司应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3、生产设施、设备的危险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操作人员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公司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4、公司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安全通道,定期检查、维护,保持消防设施完好。

5、公司应设置危险化学品仓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和防护措施。

6、公司应制定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的应急预案,并确保各级人员熟悉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公司应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习。

九、环境保护

1、公司应识别车辆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实行分类收集处理。

2、废弃物贮存场所和容器应能防止二次污染,必要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危险废弃物应委托专业回收部门定期回收。

3、应保持废弃物处置、收集的记录。

4、环保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并维护良好。

十、其它要求

1、公司应遵守国家、行业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合法

- 1314 -

第17篇:包装纸箱质量标准

包装纸箱质量标准

1、双瓦楞(5层)每层每平方克重及纸质要求: 第1层(面纸)175G/㎡ 国产牛皮纸A级 第3层(中间夹层) 150G/㎡

国产牛皮纸A级 第5层(里纸)150G/㎡ 国产牛皮纸A级 第2/4层(瓦楞层) 100G/㎡

高瓦楞

2、摔箱测试外箱是否异常(纸箱是否破损或者变形,产品是否破损或变形);视检外箱垂直四条棱边(或面)是否弯曲。

3、堆箱测试采用附件的方法,视检底层外箱是否异常(变形,开裂, 产品顶破纸箱,封箱带崩开,产品受损)。

4、打开箱盖翻转270度,往复3次,视检折面开裂小于5CM为合格。

5、瓦愣纸箱含水率12%±4(手感是否潮湿)。

6、唛头文字及图案清晰正确,深浅一致,位置正确。

7、彩盒依据尺寸大小面张每平米克重:60CM见方以下300G;60CM见方以上350G。彩盒印刷应清晰鲜亮,图案与产品一致。

8、所用胶水为淀粉粘合剂。

9、纸箱不能打钉。

10、纸箱不允许使用打包带。

11、封箱带宽度一般不小于6CM。

12、必要时外箱内应加填充物(隔挡、衬垫、底座等)使产品在外箱各方向受力情况下在箱内处于稳定状态。

13、纸箱在运输、贮存应避免受到雨淋、爆晒、受潮和污染。附件:纸箱耐压强度

纸箱要求有一定的耐压强度,是因为包装商品后在贮运过程中堆码在最低层的纸箱受到上部纸箱的压力,为了不至于压塌,必须具有合适的抗压强度,纸箱的耐压强度用下列公式计算:

P=KW(n-1)

式中P----纸箱耐压强度

W----纸箱装货后重量 n----堆码层数

K----堆码安全系数

堆码层数n根据堆码高度H与单个纸箱高度h求出,n=H/h 堆码安全系数根据货物堆码的层数来确定,国标规定: 贮存期小于30天取K=1.6 贮存期30-100天取K=1.65 贮存期大于100天取K=2.0 具体操作时在纸箱上面盖一木板,然后在木板上堆放等量的重物。

参考资料:GB 5034-85 《出口产品包装用瓦楞纸板》

第18篇:急诊科护理质量标准

急诊科护理质量标准

项 目 质 量 标 准 评估方法

一、制度与护理常规

1、急诊科工作制度

2、抢救室工作制度

3、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4、急诊科消毒隔离制度

5、查对制度

6、值班交接班制度

7、安全管理制度

8、急诊科护理常规

二、专科护理质量

1、药品、物品管理

1、抢救室的用物定点、定位、放置合理、方便取用,专人管理,班班 交接记录

2、人人熟悉抢救用物放置地点及使用

3、物品、药品柜摆放整齐,标签醒目,分类清清楚,柜内清洁

4、冰箱内有备用冰块或冰水

5、物品、药品、消毒液无混放,无过期,药品应存放于药品盒内,盒 内外药品名称相符,有说明书

1、抢救仪器定点、定位,每周检查,终末消毒,及时维修,并有记录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消毒方法正确,使用后有记录

3、人人掌握仪器的检查方法、充电方法故障或断电时的应急处理

4、仪器的各种连接线用后及时擦拭,分类缠绕放置,以方便急用,抢 救仪器清洁无尘,并加罩

1、接诊及时,急症分诊准确,能鉴别哮喘、水肿、呕血、急腹症、昏 迷等

2、急诊抢救按程序(即判断生命体征—应急抢救—及时报告—及时记 录)进行

3、外伤处理按程序(安置病人—通知医生—判断伤情—应急处理—清 创缝合—术前准备或者通知手术室—用物处理—及时记录进行

1、急救车(箱)药品做到“五定” ,无混放,无过期,有说明书

2、急救车(箱)物品准备齐全,符合要求,定期消毒,无过期物品, 消毒液呈备用状态

3、急救车(箱)药品、物品用后扩时补充,班班交接记录,每周总查 记并记录

4、开口器、吸痰包、心内穿刺针备用两套,对换消毒,呈应急状态

1、开放气道及时、方法正确

2、呼吸机模式的选择及各种参数的设定正确

3、心电监护及电除颤时电极板的位置安放正确,电除颤模式及电流量 选择正确

4、洗胃时插管 1 次成功,动作轻柔,确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正确,洗 胃液的选择正确,洗胃效果达到无色、无味、清洁彻底

5、三腔二囊管操作前检查气囊并做标记,插管方法正确,动作轻柔, 熟悉胃气囊及食管气囊充气量,压迫及放气时间,观察止血效果及估 计出血量

1、

2、

3、

4、掌握传染病防治知识扩传报 传染病人的处置:隔离检查、治疗和护理 掌握传染病有效的消毒、隔离方法 掌握自我防护措施,密切接触者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交院感科, 垃圾处理符合要求 现场提问 考核相关知 识 操作规程符 合要求 各种记录完 善 现场检查 抽查考核 检查记录

1、资料齐全

2、定期组织学习、考核并有记录

3、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并记录 抽查资料 现场考核

2、仪器的管理

3、应急能力

4、急救车(箱)管理

5、急救技术

三、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急诊传染病人的管理

第19篇:通信设备质量标准

文章标题:通信设备质量标准

通信设备质量标准

一、话音电路

1、定期使用仪器仪表对电路进行定量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有关管理规程的要求。

2、日常维护中可采用听音检查的办法对话音电路的质量进行评定。

3、听音检查评价结果分三类:[本文出自xiexiebang.com-http://www.daodoc.com/]一

类:音质清晰,音量正常,通话感觉良好,为合格电路。二类:音质一般,销有串音或杂音,但不影响正常通话,为基本合格电路。三类:音质不良,音量较小,通话不畅,为不合格电路。

二、数据电路

1、误码率:信噪比17时误码率码率BER<1×10E—5。

2、收发电平:分别为—40~0dB和—20~0dB。

三、光纤通信质量指标

1、光器件偏流应符合设备出厂测试要求。

2、光发送机的平均发送光功率应符合光纤传输系统设计值。

四、交换网质量指标:

1、传输损耗:网络中两个用户之间的舆损耗≤21dB。

2、拨号前时延:用户摘机后至听到拨号音瞬间的时间间隔,平均值≤0.8秒,量大值≤1秒。

3、拨号后时延:用户拨号终了至网络送出回铃音或忙音之间的时间间隔,长途呼湄的拨号后时延平均值≤6秒,量大值≤10秒;有卫星电路接入时放宽到20秒;本地呼叫的拨号后时延平均值≤2.2秒,量大值≤6秒。

4、发话人回声:概率<1。

5、音向传输时间:一般情况下单向传输时间<150ms,对于有卫星电路的连接其单向传输时间<400ms。特殊业务根据双方协议确定。

6、网络的通话中断率:<2×10E-4(暂定)。

7、计费差错率:出现计费差错的概率≤10E-5(暂定)。

五、电路运行率指标:电路运行率应达到电力调度国家级企业等级标准的要求。电路运行率的统计公式按照电力行业标准中的各种规程进行统计。

2、微波电路运行率指标为99.8。

2、载波电路运行率指标为99.00。

3、交换电路运行率指标为99.90。

4、光纤电路运行率指标为99.95。

5、卫星电路运行率指标为99.80。

六、考核内容:

1、对重要业务,是否有安全措施和备用手段。

2、是否具有详细的运行资料和各类规章制度。

3、记录和汇报制度是否健全,每天是否定时向上级通信机构汇报电路运行情况。

4、在进行可能影响正常通信的维护工作前,是否经有关主管机构批准后方才实施。

5、通信运行人员是否做到:熟悉规程,钻研业务,坚守岗位,踏实工作,积极主动,密切配合,认真负责,礼貌待人。

《通信设备质量标准》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通信设备质量标准。

第20篇:陕西省产科质量标准

附件1

陕西省三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基本标准(2013版)

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依法取得执业资质的三级医疗保健机构设置的产科适用本标准。

一、功能任务

1、依法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

2、依法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3、严禁未取得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资质非法开展产科业务。

4、开设普通产科、高危产科。开展2个以上产科亚专科业务。

5、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围产保健技术指导、高危孕产妇诊治、监护及住院分娩。

6、开展爱婴活动,实行母乳喂养。为孕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医学指导与咨询。

7、承担高危孕产妇抢救工作,接收下级医疗保健机构高危孕产妇转诊。被确定为区域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的必须建立产科急救绿色通道以接收其他医疗保健机构高危孕产妇的转诊。

8、参与做好本区域孕产期保健服务资料的收集、登记、统计分析和报告工作。

9、开展围生期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承担基层产科人员的实习进修及培训。

10、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指令性工作。

二、科室设置

三级医疗保健机构设置产科时应设有与产科规模相适应的新生儿科。有条件的应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一)产科

1、门诊:普通妊娠门诊、高危妊娠门诊、优生遗传门诊、产褥期保健门诊、营养心理咨询门诊、母乳喂养咨询室、胎儿监护室、宣教室。应开设两个以上的亚专科。有条件的可设胎儿医学、母体医学等专科门诊。

2、病房:母婴同室病房、高危病房、隔离病房,产科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沐浴室、处置室、治疗室、换药室、预防接种室。

3、产房: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分娩室、隔离分娩室、备用手术间。有条件的可设产后观察室。

4、住院手术室:符合手术室标准,备有产科抢救和新生儿复苏设备、药物。

(二)新生儿科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应独立设置新生儿科。有条件的综合医院以及儿童医院、妇产医院应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开设新生儿门诊。

(三)其他科室

1、辅助科室:医学影像科、心电图室、检验科、病理科、输血科,产前诊断实验室。有条件的可设遗传实验室。

2、其它相关设置参照同级综合医院等级标准。

三、床位及人员

(一)床位:

1、产科床:>30张;

2、分娩床:产科床位与分娩床之比为15-20:1(不包括隔离分娩床);

2、待产床:分娩床与待产床之比为1:2-3。

(二)人员:

严禁聘用未取得相应资质人员非法从事产科诊疗服务。

1、医师应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助产、护理人员应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所有人员按照执业资格范围执业。助产工作应由医师或助产专业人员承担。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2、各类人员配置数量应与所开展的服务项目、服务工作量及床位数相适应。

卫技人员:床位≥1.5:1;母婴同室床:护士≥1:0.6;分娩床:助产士≥1:3;待产床:助产士≥1:0.5。

新生儿科医师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3:1,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

3、产科至少有一名主任医师,高危门诊至少有一名副主任医师。

4、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师、护士应经过专科培训。

5、新生儿科负责人应由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护理组负责人应由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任职资格,且有2年以上新生儿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

四、房屋及设备

(一)产科门诊

1、房屋

普通妊娠门诊、高危妊娠门诊、产褥期保健门诊:面积≥15㎡,内设检查间,有符合控感要求的洗手设施。一人一室。 门诊宣教室:面积≥20㎡。

2、设备

产科检查床、妇科检查床、骨盆测量器、皮尺、超声多普勒、胎心监护仪、血压计、体重计、体温计、听诊器、冷光灯、产科急救药品器械(见附表2:急救药品器械配备标准)、氧气装置、脐血流监测仪。 宣教室应有影像设备、模具、孕产期及生殖保健宣教资料。

(二)产房

1、房屋

产房内部设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各区之间有实际屏障,标识明显。各区应有上下水设备(限制区的上下水应设在刷手间,不可设在分娩室或手术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湿度50%-60%为宜。 年分娩量大于500人的应专设隔离待产室、隔离分娩室。 (1)限制区内设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备用手术间、刷手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分娩室或手术间室内墙面、地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和消毒。不设地漏。

分娩室总面积≥80㎡。环境清洁、安静、无污染源,与待产室相连,形成相对独立区域。应多通道,洁污分开。若分娩室为单人单间,每间使用面积≥25㎡,若设置为多张产床的分娩室,每张产床使用面积≥20㎡。

隔离分娩室应有缓冲区,内有洗手设施。隔离分娩室应有专用污物通道。

备用手术间应有开展产科急诊手术的基本设施、设备、器械。 (2)半限制区内设普通待产室、隔离待产室、治疗室、器械室、办公室。待产室相对独立,与分娩室连接。待产室、隔离待产室面积要满足待产需要。

(3)非限制区内设产妇接待区、换鞋处、更衣室、值班室、污洗间、医废暂存间、卫生间、库房等。

2、设备

产房基本设备:多功能产床、B超仪、胎心监护仪、心电监护仪、血气分析仪、镇痛分娩设备、供氧设施、空气净化消毒设备、负压吸引装置、超声多普勒、骨盆测量器、输液泵、穿颅器、手术照明灯、无菌器械敷料柜、抢救药品柜、冰箱、保暖降温装置、产钳、胎头吸引器、头皮钳、宫颈检查包、消毒产包、清宫包、宫腔填塞包、阴道拉钩、侧切缝合器械、开口器、舌垫、舌钳、导尿管、新生儿秤、挂钟、湿度表、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担架车、新生儿转运车等。 新生儿复苏抢救设备:新生儿复苏台、吸痰器、气管插管、复苏气囊、给氧面罩、新生儿喉镜、脐静脉插管包。

备用手术间设备:应有麻醉机、产科手术及新生儿复苏的基本设施和设备。

(三)母婴同室病区

应设普通病房、隔离病房、产科重症监护室、换药室、处置室、新生

儿沐浴室、预防接种室。

1、房屋

普通病房、隔离病房:每组母婴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7㎡。房间采光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有室温控制设施。有独立的新生儿床。每床单元应有供氧、吸引、照明、呼叫设施。

产科重症监护室:单床使用面积≥25㎡,设在护士站附近,门窗严密,光线充足,有室温控制设施。配备有监护、急救设备,符合卫生部有关标准。

换药室、处置室:面积≥15㎡,设在病区内,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

新生儿沐浴室:面积≥15㎡,设在病区内,门窗严密,光线充足,有流动水洗浴设施和室温控制设施。

预防接种室:面积≥10㎡,设在病区内,门窗严密,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2、设备:产科检查床、妇科检查床、氧源吸氧装置、调温设施、空气净化消毒设备、担架车、轮椅、心电监护仪、胎心监护仪、超声多普勒、电动吸痰器、抢救车、皮尺、骨盆测量仪、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手电筒、按压板、开口器、舌垫(压舌板)、眼罩、沙袋、体重秤、导尿包、静脉切开包、计时钟等。

有条件的可配备常规抢救盘(输氧用盘、输液用盘、采血用盘)、特殊抢救盘(产后出血抢救盘、子痫抢救盘、心衰抢救盘)。

(四)新生儿科

1、房屋:床位设置按照与产科床位的比例1:5设置,每床净使用面积≥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每床净使用面积≥6㎡,恢复室每床净使用面积≥3㎡。

新生儿科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内部设置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123号)、《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23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2、设备:开放式抢救辐射台、低压吸引器、吸引管、复苏气囊、给氧面罩、新生儿喉镜、各种型号气管导管、专用氧源、空氧混合装置、新生儿复苏专用药品柜(0.9%氯化钠注射液、肾上腺素、纳洛酮等)、脐静脉插管设备、早产儿复苏(监护仪、塑料膜)、转运暖箱及转运配套设施、经皮氧饱和度监测仪、经皮测胆仪。

(五)遗传实验室:按照卫生部有关遗传实验室建设标准执行。

(六)手术室、麻醉科:按照卫生部有关手术室、麻醉科的建设标准执行。

五、药品配备

1、产科基本抢救药品

宫缩剂: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卡前列甲酯栓或米索前列醇 心血管系统药物:去乙酰毛花苷、罂粟碱、肾上腺素、阿托品、山莨菪碱

解痉降压药:硫酸镁、拉贝洛尔、硝苯地平、酚妥拉明、硝普钠 升压药:重酒石酸间羟胺、多巴胺

利尿剂:呋塞米

镇静药:地西泮、哌替啶、氯丙嗪、异丙嗪、吗啡

止血剂:酚磺乙胺、血凝酶、氨甲苯酸、维生素k

1、6-氨基己酸、凝血酶原复合物

扩容剂: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醋酸钠注射液、5%、10%葡萄糖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羟乙基淀粉 纠酸药:碳酸氢钠

麻醉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丁卡因等

其它:氨茶碱、纳洛酮、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甘露醇、肝素、10%葡萄糖酸钙。

2、新生儿科基本抢救药品 呼吸药:氨茶碱、纳洛酮

循环药: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洋地黄类 纠酸药:碳酸氢钠

止血剂:维生素K

1、血凝酶 镇静剂:苯巴比妥钠、地西

六、辅助检查

具备三级医疗保健机构所需的检验、影像、功能检查、病理诊断能力。

七、技术水平

(一)产科危重病人的监护、处理技术

1、心、脑、肺复苏;

2、心力衰竭的抢救;

3、急性心律失常的抢救;

4、各种休克的抢救;

5、呼吸衰竭的抢救;

6、羊水栓塞的抢救;

7、产科出血的抢救;

8、子痫的抢救;

9、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早期诊治;

10、DIC的诊断及处理。

(二)胎儿疾病诊断及监护技术

1、胎儿疾病产前诊断;

2、先天缺陷的产前诊断;

3、宫内缺氧的监测;

4、胎儿生长发育监测;

5、胎儿成熟度监测;

6、宫内感染的产前诊断。

(三)产程监护、处理技术

1、产程监护技术;

2、各种难产诊治技术;⑴头位难产识别与处理; ⑵臀位难产识别与处理; ⑶其他难产的识别与处理。

3、产科出血防治技术;

4、毁胎术;

5、软产道损伤的处理技术。

(四)孕产期保健技术

1、孕产期保健及产后康复技术;

2、孕产妇营养咨询及指导技术;

3、高危妊娠监测及处理技术;

4、早产的预测及处理技术。

(五)终止妊娠技术

(六)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

(七)新生儿复苏及合并症的抢救技术

(八)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

(九)胎儿监护技术

(十)脐血流监测技术

(十一)镇痛分娩技术

八、制度职责

(一)医疗核心制度

1、首诊医师负责制;

2、三级查房制度;

3、值班、交接班制度;

4、分级护理制度;

5、病历书写及病历管理制度;

6、查对制度;

7、会诊制度;

8、疑难危重病案讨论制度;

9、危重症抢救制度;

10、手术分级管理与审批制度;

11、术前讨论制度;

12、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3、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14、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15、死亡讨论制度;

16、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17、医患沟通制度。

(二)产科专科制度及人员职责

1、制度

(1)爱婴医院工作制度; (2)产科工作制度; (3)产科业务培训制度; (4)宣教室工作制度; (5)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6)高危妊娠门诊管理制度; (7)产房工作制度; (8)待产室工作制度;

(9)隔离待产室工作制度; (10)分娩室工作制度; (11)隔离分娩室工作制度; (12)产科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 (13)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14)新生儿沐浴室工作制度; (15)产儿科医师双查房制度; (16)新生儿交接制度;

(17)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报告制度; (18)高危孕产妇新生儿(儿)科医师会诊制度; (19)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20)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21)新生儿疾病筛查制度;

(22)出生缺陷诊断管理制度;

(23)死婴、死胎管理制度;

(24)胎盘处置管理制度;

(25)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

2、职责 (1)产科主任职责:

(2)产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职责; (3)产科主治医师职责; (4)产科住院总医师职责;

(5)产科住院医师职责; (6)助产人员职责; (7)母婴同室儿科医师职责; (8)母婴同室责任制护士职责;

(三)新生儿科(病室)专科制度及人员职责

1、儿科医生进产房、手术室制度;

2、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生职责;

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职责。

(四)产科、新生儿科基本登记

1、普通产科门诊登记;

2、高危妊娠门诊登记;

3、产科出、入院登记;

4、分娩登记(阴道分娩、剖宫产分娩);

5、出生缺陷登记;

6、疑难危重病案讨论登记;

7、重危病人抢救登记;

8、孕产妇死亡登记;

9、围产儿死亡登记;

10、差错事故登记;

11、新生儿交接登记;

12、死婴、死胎、胎盘处置登记。

(五)产科基本抢救程序

1、产科失血性休克抢救程序;

2、羊水栓塞抢救程序;

3、DIC抢救程序;

4、子痫抢救程序;

5、心衰抢救程序;

6、心、肺、脑复苏程序;

7、新生儿复苏程序。

(六)产科、新生儿科基本诊疗护理常规 有规范的诊疗护理常规,及时修订,认真执行。

九、产科管理

产科应有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对产科质量全程监控,定期评价、持续改进。

(一)门诊管理

1、医务人员应遵守医德规范、仪表端庄、衣帽整齐、坚守岗位、佩戴胸卡。

2、接诊室内清洁卫生,设备仪器摆放整齐完好备用,不得存放无关物品。

3、实行首诊负责制。门诊医师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4、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法》早孕建卡(或产科门诊病历),规范填写保健卡、门诊日志。

5、进行高危妊娠筛查与管理,按妊娠期进行高危评分。高危孕妇实行专册登记并在保健卡(病历)上作高危妊娠标记。筛查出的高危妊

娠孕妇应转入“高危妊娠门诊”诊治。

6、做好孕期保健及孕期营养与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工作。

7、做好母乳喂养宣教及产后42天复查工作。

8、凡属妊娠禁忌症者,应尽早动员终止妊娠。

9、严禁对胎儿进行非医学原因的性别鉴定和非医学原因的大月份引产。

10、做好孕期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

(二)产房管理

1、产房实行助产士24小时值班制,严格执行床前交接班制度。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应更换产房专用的衣、帽、口罩、鞋。检查产妇前后应洗手。

2、医师或助产士应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3、实行抢救危重患儿新生儿(儿)科医师进产房、手术室制度。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分娩前应通知新生儿科医生。

4、实行高危产妇床旁监护。

5、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对传染疾病、疑似传染病孕妇在产程处理中增加额外预防措施,如: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产后对房间按照消毒规范进行终末消毒。

6、产房用过的巾单和污物应经由污染路线,或装袋封口运出。

7、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传染病或者疑似传染病产妇的胎盘按照病理性废物处理。

8、胎儿娩出后应由助产医师(士)清洁呼吸道、断脐、处理脐带、

擦干、Apger评分、交母亲看过新生儿、油浴(早产儿不做)、称体重、测量身长、打新生儿双足印和母亲大拇指印于新生儿记录上,在新生儿手腕系标明新生儿性别、体重、出生时间、母亲姓名及床号的手腕带,并用标明同样内容的包被包裹。

胎儿娩出后30分钟内,助产人员应帮助产妇和婴儿进行皮肤接触和早吸吮。非高危因素胎儿娩出后出现异常情况时,由助产人员及时抢救,并通知新生儿科医生到场抢救。

9、产妇分娩后产房留置观察两小时,观察情况记入分娩记录。如无异常,送回母婴同室病房,助产士与病房护士及家属进行床头交接,三方签字后并将交接记录单存入病历。

10、助产人员应认真、及时作好产程、分娩记录(手术分娩由手术医师记录)、出生缺陷儿、死胎、死产等各种登记。遇有抢救情况必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1、保持产房整洁,空气消毒净化装置每日消毒一次;每周对室内全部物品、家具彻底消毒一次;每月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培养一次,菌落总数合格,做好记录。

12、设备和药品专人保管、定期检查维护、及时补充和更换。

(三)母婴同室管理

1、母婴同室产妇、新生儿床应配备足够的保暖被褥。房间采光充足,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2、母婴同室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制度。病理新生儿收住新生儿科病房,产妇可在新生儿科哺乳间按需哺乳。

3、母婴同室实行产科、新生儿科医生双查房制度。(1)产科医生负责产妇。每日检查,书写病历记录。

(2)新生儿科医生负责新生儿。新生儿进入母婴同室后,新生儿科医生应该完成新生儿记录单。无特殊情况新生儿查房记录每日记录一次,特殊情况随时记录。新生儿病历由新生儿科医生负责管理,出院时归入产妇病历。

4、母婴同室实行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对孕产妇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护理服务体现对产妇生理和心理及社会等全面护理。

5、有产科危急重症抢救流程并定期演练,有相关记录。

6、建立新生儿与母亲分离交接手续。因医护工作需要母婴暂时分离时,应有双方签字的凭证供产妇执存。

7、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母乳喂养的有关规定和《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

8、母婴同室限制探视。探视者洗手后方可接触新生儿。

9、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人员,应暂停接触新生儿。

(四)病历管理

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病历符合基本要求。出生婴儿均应在出生后建立母婴同室新生儿记录,由儿科医生书写。病理婴儿应收入新生儿科,建立完整新生儿病历。

1、产科病历:体温单、长期医嘱、临时医嘱、规范化产科住院病历(病理产应书写住院病历)、病程记录、产程图、产程记录、分娩记

录、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报告单、病案首页、出院记录、疑难危重症讨论记录,各种告知书及知情同意书,新生儿交接记录单。 手术病人应有:危重病人术前讨论记录单、术前谈话记录单、术前小结、麻醉谈话记录单、麻醉记录单、手术记录单、手术风险评估表、术前核查及手术器具清查单,输血患者应有输血签约单及有关血液资料标志。

产科重症疾病标准(见附件1-3:产科重症疾病标准)

2、母婴同室新生儿记录:体温单、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新生儿出生记录单、查房记录、检验报告单。

3、新生儿病历:病理新生儿应及时收住新生儿科,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建立病历。

十、新生儿管理

(一) 新生儿复苏

1、人员要求: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医生、助产士均应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实行岗前培训,每年定期复训。

2、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分娩时产科医生应提前通知新生儿科医生(必要时提前请新生儿科医生会诊),新生儿科医生应提前到场,负责组织抢救,产科、新生儿科医生及助产士共同实施抢救。

3、操作要求:按规范的复苏流程图操作(第七版)。

(二) 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

1、人员要求:产科母婴同室病区应有新生儿科医生管理新生儿;

2、技术要求:有独立的母婴同室新生儿记录,由新生儿科医生记录。

病区能完成预防接种、新生儿疾病筛查。负责宣传母乳喂养。

(三) 新生儿科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管理

1、人员要求:医护比、床护比符合国家建设要求;

2、技术要求:医生熟练掌握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护技术、新生儿复苏后的监护及合并症的处理、掌握早产儿监护及合并症的治疗、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新生儿感染的治疗。

3、有区域转运或应急会诊的绿色通道、标识醒目;

4、有发生紧急情况、暴发感染的应急预案;

5、有可行的应急会诊及报告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

(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1、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产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3、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4、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5、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6、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制度。

(二)具体要求

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并自觉遵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上岗人员应先培训后上岗。

1、产房:

(1)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应更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遵守洁污不

交的原则。

(2)使用过的巾单和污物应经由污染路线,或装袋封口运出。 (3)分娩室和待产室每日湿式清洁,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待产室应当保持空气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 (4)分娩室和备用手术间应安装适宜的、卫生许可批件等证件齐全的空气消毒净化装置。环境卫生学应达到二类环境的要求。

2、母婴同室:

(1)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造成医院感染爆发。

(2)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孕产妇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3)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孕产妇,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

(4)应配备适宜、卫生许可批件等证件齐全的空气消毒净化装置,每日湿式清洁。环境卫生学应达到三类环境的要求。

3、新生儿科感染管理按照国家《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执行。

4、感染管理要求

(1)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2)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从洁到污的原则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

并洗手。

(3)所有重复使用的需要灭菌的医疗器具必须送中心消毒供应室(CSSD),集中清洗、灭菌,不得自行清洗。

(4)、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标志清楚, 统一处理,登记项目齐全。输血完毕后,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冷藏保存一天。

(5)、胎盘的处理要符合《卫生部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卫政法发[2005]123号)的要求。

(6)、医疗保健机构必须将胎儿遗体、婴儿遗体纳入遗体管理流程,依照《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妥善处置。严禁将胎儿遗体、婴儿遗体按医疗废物实施处置。建立健全太平间工作制度,完善遗体的登记、交接、转运、存放、处理等各环节的工作规则,确保遗体规范管理。

(7)、每季度对产房、新生儿科的重点区域和部位进行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的监测,结果合格。细菌菌落总数分别为:空气≤4cfu/(15min•直径9cm平皿);物体表面≤5cfu/cm2; 卫生手消毒≤10cfu/ cm2;外科手消毒≤5cfu/cm2;使用中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并记录。

每季度对母婴同室进行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的监测,结果合格。细菌菌落总数分别为:空气≤4cfu/(5min•直径9cm平皿);物体表面≤10cfu/cm2; 卫生手消毒≤10cfu/ cm2;使用中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并记录。

十二、服务质量标准

1、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95%;

2、院内子痫发生率<0.1%;

3、滞产发生率为零;

4、产后出血发生率<2%;

5、子宫破裂发生率为零;

6、会阴侧切率<30%;

7、Ⅲ度会阴撕裂发生率为零;

8、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2%;

9、院内纯母乳喂养率>80%;

10、剖宫产率<20%;

11、无指征剖宫产率为零;

12、住院产妇死亡率<0.02%;

13、住院孕产妇可避免死亡率为零;

14、新生儿死亡率<0.5%;

15、围产儿死亡率<1%;

16、围产儿死亡报告率、出生缺陷报告率100%;

17、高危孕妇健康状况跟踪率100%;

18、院内感染率<10%;

19、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20、医疗事故发生率为零。

十三、附件

附件1-1:急救药品柜器械配备标准 第一层:

(1)急救药品 见产科基本抢救药品

(2)一次性无菌物品:一次性输液器5付、输血器2付 一次性注射器:2ml、5ml、10ml、20ml、50ml各5付

留置针18#、20#各3枚,透明敷贴3个,肝素帽3个,标本采集试管

吸痰管2根、吸氧管2根、无菌手套2付、备皮刀1个 导尿包1个、气管导管2.5#、3.0#、6.0#、6.5#、7.0#各1根 牙垫2个、口咽通气管2个 (3)抢救用盘:

开口器包1个(开口器、舌钳、压舌板各1个),心内针、绷带、纱布包各1 ,气管切开包1个、静脉切开包1个。 第二层:

左屉:基础治疗用盘(弯盘、酒精、碘伏、砂轮、止血带、胶布、止血钳、启瓶器、剪刀、输液贴、棉签各1 )。

右屉: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叩诊锤各1个 电池1号、2号各2个。 下层:

(1)左侧:常备液体各1瓶、吊篮。

(2)右侧:小儿、成人简易呼吸器、小儿、成人咽喉镜各1套、电插板1个心外按压板。

附件1-2:产科门诊急救药品器械表:

(1)治疗盘内盛:消毒液、棉签、输液贴、针管(1-30ml)、输液器、留置针、砂轮、止血带、各式试管、弯盘。

(2)急救包(开口器、压舌板、舌钳、牙垫)吸氧管、吸痰管、手电筒、扳手等。

(3)急救药品:5%葡萄糖注射液500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复方醋酸钠注射液500ml、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ml、50%葡萄糖注射液4支、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支、硫酸镁注射液4支、地西泮注射液2支、呋塞米注射液2支、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2支、缩宫素注射液4支。

(4)口服药品:硝苯地平片、盐酸利托君片等。 附件1-3:产科重症疾病标准

1、严重产科并发症与合并症:

重度子痫前期、早发型子痫前期、子痫、HELLP综合征、重度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早产(≤32周)、前置胎盘、前置胎盘大出血、凶险性前置胎盘、近足月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复杂类型双胎(双胎输血综合征、双胎一死一活、双胎发育不均衡、双胎之一合并畸形)、三胎及以上多胎。

妊娠合并巨大子宫肌瘤、妊娠合并严重子宫畸形。

产后出血≥1000ml、严重软产道裂伤、先兆子宫破裂及子宫破裂、忽略性横位、脐带脱垂、肩难产、羊水栓塞、严重感染、晚期产后出血、疤痕子宫放弃胎儿引产。

2、严重内、外科合并症:

(1)妊娠合并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血友病、白血病、再障、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严重贫血等)。

(2)妊娠合并心脏病(风心、先心、冠心、心脏病换瓣后长期抗凝者、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 (3)妊娠合并糖尿病(有并发症者)。 (4)妊娠合并甲亢危象。

(5)妊娠期急腹症(指卵巢囊肿蒂扭转、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胆囊炎、胃穿孔、腹膜炎、肾结石、胰腺炎等)。 (6)妊娠合并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干燥综合征等合并器官损害)。

(7)妊娠合并急慢性肾功能不全。

(8)妊娠严重肝病(合并肝硬化、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重症肝炎)。 (9)妊娠合并呼吸系统疾病(重症肺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哮喘持续状态等)。

(10)妊娠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多发性硬化、格林巴综合征、脑炎、各种原因引起的颅高压等)。

(11)产科各种部位栓塞。

附件1-4:母婴同室危急重症抢救盒

1、子痫急救盒备用药品: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3支

酚妥拉明注射液 2支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 1支

呋塞米注射液

1支 盐酸氯丙嗪注射液 1支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1支 地西泮注射液 3支

东莨菪碱注射液 2支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1支

2、心衰急救盒备用药品:

50%葡萄糖注射液 5支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2支 碳酸氢钠注射液

10支

呋塞米注射液

2支 地塞米松注射液

6支

注射用三磷酸腺苷辅酶胰岛素 2支

3、失血性休克急救盒备用药品

缩宫素注射液

10支

氨甲苯酸注射液 6支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1支

地塞米松注射液 3支 50%葡萄糖注射液 5支

盐酸洛贝林注射液 1支 呋塞米注射液

2支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 1支

盐酸多巴胺注射 3支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2支

附件2 陕西省二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基本建设标准(2013版)

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依法取得执业资质的二级医疗保健机构设置的产科适用本标准。

一、功能任务

1、依法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

2、依法开展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3、严禁未取得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非法开展产科业务

4、开设普通产科、高危产科。

5、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开展围产保健技术指导,开展高危孕产妇诊治、监护及住院分娩。

6、开展爱婴活动,实施母乳喂养。为孕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医学指导与咨询。

7、承担高危孕产妇抢救工作,及时识别及转诊超出本医疗保健机构处理能力的危重孕产妇。确定为区域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的必须建立产科急救绿色通道,以接收下级医疗保健机构高危孕产妇的转诊,

8、负责或参与本区域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的资料收集、死亡讨论、调查评审。做好孕产期服务资料的收集、登记、统计分析和报告工作。

9、开展孕产期应用性研究和学术交流,承担基层产科人员的实习进

修及培训任务。

10、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指令性任务。

二、科室设置

二级医疗保健机构设置产科时应设有新生儿病室(或新生儿科)。严禁医疗保健机构对内外承包、出租产科、新生儿科。

(一)产科

1、门诊:普通妊娠门诊、高危妊娠门诊、产褥期保健门诊、母乳喂养咨询室、胎儿监护室、宣教室。

2、病房:母婴同室病房、高危病房、隔离病房、抢救室,新生儿沐浴室、处置室、治疗室、换药室、预防接种室。

3、产房: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床)、分娩室、隔离分娩室(床)、备用手术间,有条件的可设产后观察室。

4、住院手术室:符合手术室标准,备有产科抢救和新生儿复苏设备、药物。

(二)新生儿病室:独立设置新生儿病室。有条件的可以设置新生儿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区域新生儿抢救中心应设新生儿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三)其他科室

1、辅助科室:B超室、心电图室、检验科、放射科。

2、其它相关设置参照同级综合医院等级标准。

三、床位及人员

(一)床位: 产科床:≥20张

分娩床:产科床位与分娩床之比为15-20∶1(不包括隔离分娩床) 待产床:分娩床与待产床之比为1:2-3

(二)人员:

严禁聘用未取得相应资质人员非法从事产科诊疗服务。

1、医师应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助产、护理人员应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所有人员按照执业资格范围执业。助产工作应由医师或助产专业人员承担。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2、各类人员配置数量应与所开展的服务项目、服务工作量及床位数相适应。

卫技人员:床位≥1.5:1;母婴同室床:护士≥1:0.6;分娩床:助产士≥1:3;待产床:助产士≥1:0.5。

新生儿科医师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3:1,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

3、产科至少有一名副主任医师,高危门诊至少有一名主治医师。

4、新生儿病室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师、护士应经过专科培训。

5、新生儿病室负责人应由具备儿科高年资主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护理组负责人应由具备护师以上任职资格,且有1年以上新生儿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

四、房屋及设备

(一)产科门诊

1、房屋

普通妊娠门诊、高危妊娠门诊、产褥期保健门诊:面积≥15㎡,内设检查间,有符合控感要求的洗手设施。一人一室。 门诊宣教室:面积≥15㎡。

2、设备

产科检查床、妇科检查床、骨盆测量器、皮尺、超声多普勒、胎心监护仪、血压计、体重计、体温计、听诊器、冷光灯、产科急救药品器械(见附表2:急救药品器械配备标准)、氧气装置、脐血流监测仪。 宣教室应有影像设备、模具,孕产期及生殖保健宣教资料。 (二) 产房

1、房屋

产房内部设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各区之间设置隔段,标识明显。各区段应有上下水设备(限制区的上下水应设在刷手间,不可设在分娩室或手术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湿度50%-60%为宜。有隔离产房的参考产房建设标准。

(1)限制区内设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床)、刷手间、无菌物品存放间(柜)。分娩室或手术间室内墙面、地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和消毒。不设地漏。

分娩室总面积≥60㎡。环境清洁、安静、无污染源,与待产室相连,形成相对独立区域。应多通道,洁污分开。隔离分娩室与污物有专用

通道。若分娩室为单人单间,每间使用面积≥25㎡;若设置为多张产床的分娩室,每张产床使用面积≥20㎡。

隔离分娩室(床)应有缓冲区,内有洗手设施。污物处理符合规定。 备用手术间应有开展产科急诊手术的基本设施、设备、器械。 (2)半限制区内设普通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床)、治疗室、器械室(柜)、办公室。待产室相对独立区域,与分娩室连接。 (3)非限制区内设换鞋处、更衣室、值班室、污洗间、医废暂存间(柜)、卫生间、库房等。

2、设备

产科基本设备:产床、B超仪、胎心监护仪、心电监护仪、镇痛分娩设备、供氧设施、空气净化消毒设备、负压吸引装置、超声多普勒、骨盆测量器、输液泵、穿颅器、手术照明灯、无菌器械敷料柜、抢救药品柜、冰箱、保暖降温装置、产钳、胎头吸引器、头皮钳、宫颈检查包、消毒产包、清宫包、宫腔填塞包、阴道拉钩、侧切缝合器械、开口器、舌垫、舌钳、导尿管、新生儿秤、挂钟、温湿度表、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担架车等。

新生儿复苏抢救设备:新生儿复苏台、吸痰器、气管插管、复苏气囊、给氧面罩、新生儿喉镜。

备用手术间设备:应有麻醉机、产科手术及新生儿复苏的基本设施和设备。

(三)母婴同室病区

应设普通病房、隔离病房、危重症抢救室或产科重症监护室、换药室、

处置室、新生儿沐浴室、预防接种室。

1、房屋

普通病房、高危病房、隔离病房:每组母婴同室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房间采光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有室温控制设施。有独立的新生儿床。每床单元应有供氧、吸引、照明、呼叫设施。 危重症抢救室:单床使用面积≥15㎡,设在护士站附近,门窗严密,光线充足,有室温控制设施。配备有监护、急救设备,符合卫生部有关标准。分娩量大、有条件的可设产科重症监护室(按照三级产科建设基本标准设置)

换药室、处置室:面积≥15㎡,设在病区内,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

新生儿沐浴室:面积≥15㎡,设在病区内,门窗严密,光线充足,有流动水洗浴设施和室温控制设施。

预防接种室:面积≥10㎡,设在病区内,门窗严密、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2、设备:产科检查床、妇科检查床、氧源吸氧装置、调温设施、空气净化消毒设备、担架车、轮椅、心电监护仪、胎心监护仪、超声多普勒、电动吸痰器、抢救车、皮尺、骨盆测量仪、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手电筒、按压板、开口器、舌垫(压舌板)、眼罩、沙袋、体重秤、导尿包、静脉切开包、计时钟。

有条件可配备常规抢救盘(输氧用盘、输液用盘、采血用盘),特殊抢救盘(产后出血抢救盘、子痫抢救盘、心衰抢救盘)。

(四)新生儿病室(科)

1、房屋:床位设置按照与产科床位的比例1:5设置,每床净使用面积≥3㎡。监护室每床净面积≥6㎡,恢复室每床净面积≥3㎡。 设新生儿科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内部设置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123号)、《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23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2、设备:新生儿暖箱、开放式抢救台、新生儿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微量注射泵、蓝光治疗仪、血糖监测仪、经皮测胆仪、供氧设施、复苏设备氧源吸氧设施、转运暖箱及转运配套设施。

(五)手术室、麻醉科:按照卫生部有关手术室、麻醉科的建设标准执行。

五、药品配备

1、产科基本抢救药品

宫缩剂: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卡前列甲酯栓或米索前列醇 心血管系统药物:去乙酰毛花苷、罂粟碱、肾上腺素、阿托品、山莨菪碱

解痉降压药:硫酸镁、拉贝洛尔、硝苯地平、酚妥拉明、硝普钠 升压药:重酒石酸间羟胺、多巴胺 利尿剂:呋塞米

镇静药:地西泮、哌替啶、氯丙嗪、异丙嗪、吗啡

止血剂:酚磺乙胺、血凝酶、氨甲苯酸、维生素k

1、6-氨基己酸、

凝血酶原复合物

扩容剂: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醋酸钠注射液、5%、10%葡萄糖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羟乙基淀粉 纠酸药:碳酸氢钠

麻醉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丁卡因等

其它:氨茶碱、纳洛酮、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甘露醇、肝素、10%葡萄糖酸钙。

2、新生儿基本抢救药品 呼吸药:氨茶碱、纳洛酮

循环药: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洋地黄类 纠酸药:碳酸氢钠

止血剂:维生素K

1、血凝酶 镇静剂:苯巴比妥钠、地西泮

六、辅助检查

具备二级医疗保健机构所需的检验、影像、功能检查等诊断能力。

七、技术水平

(一)产科危重病人的监护、处理技术

1、心、脑、肺复苏;

2、心力衰竭的抢救;

3、急性心律失常的抢救;

4、各种休克的抢救;

5、呼吸衰竭的抢救;

6、羊水栓塞的抢救;

7、产科出血的抢救;

8、子痫的抢救;

9、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早期诊治;

10、DIC的诊断及处理。

(二)胎儿疾病诊断及监护技术

1、胎儿疾病产前诊断;

2、先天缺陷的产前诊断;

3、宫内缺氧的监测;

4、胎儿生长发育监测;

5、胎儿成熟度监测;

6、宫内感染的产前诊断。

(三)产程监护、处理技术

1、产程监护技术;

2、各种难产诊治技术;⑴头位难产识别与处理; ⑵臀位难产识别与处理; ⑶其他难产的识别与处理。

3、产科出血防治技术;

4、毁胎术;

5、软产道损伤的处理技术。

(四)孕产期保健技术

1、孕产期保健及产后康复技术;

2、孕产妇营养咨询及指导技术;

3、高危妊娠监测及处理技术;

4、早产的预测及处理技术。

(五)终止妊娠技术

(六)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

(七)新生儿复苏及合并症的抢救技术

(八)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NICU)

(九)胎儿监护技术

(十)脐血流监测技术

(十一)镇痛分娩技术

八、制度职责

(一)医疗核心制度

1、首诊医师负责制;

2、三级查房制度;

3、值班、交接班制度;

4、分级护理制度;

5、病历书写及病历管理制度;

6、查对制度;

7、会诊制度;

8、疑难危重病案讨论制度;

9、危重症抢救制度;

10、手术分级管理与审批制度;

11、术前讨论制度;

12、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3、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14、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15、死亡讨论制度;

16、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17、医患沟通制度。

(二)产科专科制度及人员职责

1、制度

(1)爱婴医院工作制度; (2)产科工作制度; (3)产科业务培训制度; (4)宣教室工作制度; (5)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6)高危妊娠门诊管理制度; (7)产房工作制度; (8)待产室工作制度; (9)隔离待产室工作制度; (10)分娩室工作制度; (11)隔离分娩室工作制度;

(12)产科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 (13)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14)新生儿沐浴室工作制度; (15)产儿科医师双查房制度; (16)新生儿交接制度;

(17)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报告制度; (18)高危孕产妇新生儿(儿)科医师会诊制度; (19)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20)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21)新生儿疾病筛查制度;

(22)出生缺陷诊断管理制度;

(23)死婴、死胎管理制度;

(24)胎盘处置管理制度;

(25)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

2、职责

(1)产科主任职责:

(2)产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职责; (3)产科主治医师职责; (4)产科住院总医师职责; (5)产科住院医师职责; (6)助产人员职责; (7)母婴同室儿科医生职责;

(8)母婴同室责任制护士职责。

(三)新生儿科(病室)专科制度及人员职责

1、儿科医生进产房、手术室制度;

2、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生职责;

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职责。

(四)产科、新生儿科基本登记

1、普通产科门诊登记;

2、高危妊娠门诊登记;

3、产科出、入院登记;

4、分娩登记(阴道分娩、剖宫产分娩);

5、出生缺陷登记;

6、疑难危重病案讨论登记;

7、重危病人抢救登记;

8、孕产妇死亡登记;

9、围产儿死亡登记;

10、差错事故登记;

11、新生儿交接登记;

12、死婴、死胎、胎盘处置登记.

(五)产科基本抢救程序

1、产科失血性休克抢救程序;

2、水栓塞抢救程序;

3、DIC抢救程序;

4、子痫抢救程序;

5、心衰抢救程序;

6、心、肺、脑复苏程序;

7、新生儿复苏程序。

(六)产科、新生儿病室基本诊疗护理常规 有规范的诊疗护理常规,及时修订,认真执行。

九、产科管理

产科应有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对产科质量全程监控管理,定期评价质量,促进持续改进。

(一)门诊管理

1、医务人员遵守医德规范、仪表端庄、衣帽整齐、坚守岗位、佩戴胸卡。

2、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法》早孕建卡(或产科门诊病历),规范填写保健卡、门诊日志。

3、实行首诊负责制。门诊医师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4、接诊室内清洁卫生,设备仪器摆放整齐完好备用,不得存放无关物品。

5、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与管理,按期进行高危评分,对高危孕妇实行专册登记并在保健卡(病历)上作高危妊娠标记。筛查出的高危妊娠孕妇应转入“高危妊娠门诊”诊治。

6、凡属妊娠禁忌症者,应尽早动员终止妊娠。

7、严禁对胎儿进行非医学原因的性别鉴定和非医学原因的大月份引

产。

8、做好孕期保健指导与咨询工作。

9、做好母乳喂养宣教及产后42天复查工作。

10、做好孕期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

(二)产房管理

1、产房实行助产士24小时值班制,严格执行床前交接班制度。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应更换产房专用的衣、帽、口罩、鞋。检查产妇前后应洗手。

2、医师或助产士应取得《母婴保健技术合格证书》。

3、实行抢救危重患儿儿科医师进产房、手术室制度。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分娩前应通知新生儿科医生。

4、实行高危产妇床旁监护。

5、应当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对传染疾病、疑似传染病孕妇在产程处理中增加额外预防措施,如: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产后对房间按照消毒规范进行终末消毒。

6、产房用过的巾单和污物应经由污染路线或装袋封口运出。

7、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传染病或者疑似传染病产妇的胎盘按照病理性废物处理。

8、胎儿娩出后应由助产医师(士)清洁呼吸道、断脐、处理脐带、擦干、Apger评分、交母亲看过新生儿、油浴(早产儿不做)、称体重、量身长、打新生儿双足印和母亲大拇指印于新生儿病历上,在新生儿手腕系标明新生儿性别、体重、出生时间、母亲姓名及床号的手

腕带,并用标明同样内容的包被包裹。胎儿娩出后30分钟内,接产人员应帮助产妇和婴儿进行皮肤接触和早吸吮。非高危因素胎儿娩出后出现异常情况时,由接产人员及时抢救,并通知新生儿科医生到场抢救。

9、产妇分娩后产房留置观察两小时,观察情况记入分娩记录。如无异常送回母婴病房,助产士与病房护士及家属进行床头交接,三方签字后的交接记录单存入病历。

10、助产人员应认真、即时作好产程、分娩记录(手术分娩由手术医师记录),出生缺陷儿、死胎、死产等各种登记。遇有抢救情况必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1、保持产房整洁,空气消毒净化装置每日消毒一次;每周对室内全部物品、家俱彻底消毒一次;每月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培养一次,菌落总数合格,做好记录。

12、设备和药品专人保管、定期检查维护、及时补充和更换。

(三)母婴同室管理

1、母婴同室产妇、新生儿床应配备足够的保暖被褥。房间采光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2、母婴同室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制度。病理新生儿收住新生儿科病房,产妇可在新生儿科哺乳间按需哺乳。

3、母婴同室实行产科、新生儿(儿)科医生双查房制度。⑴产科医生负责产妇,每日检查,书写病历记录。

⑵新生儿(儿)科医生负责新生儿。新生儿进入母婴同室后,新生儿

(儿)科医生应该完成新生儿记录单。无特殊情况新生儿查房记录每日记录一次,特殊情况随时记录。新生儿病历由新生儿(儿) 科医生负责管理,出院时归入产妇病历。

4、母婴同室实行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对孕产妇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护理服务应体现对产妇生理和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全面护理,

5、有产科危急重症抢救流程并定期演练,有相关记录。

6、建立新生儿与母亲分离交接手续。因医护工作需要母婴暂时分离时,应有双方签字的凭证供产妇执存。

7、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母乳喂养的有关规定和《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

8、母婴同室限制探视。探视者洗手后方可接触新生儿。

9、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人员,应暂停接触新生儿。

(四)病历管理

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符合病历管理的基本要求。出生婴儿均应在出生后建立母婴同室新生儿记录,由儿科医生书写。病理婴儿应收入新生儿科(病室),建立完整新生儿病历。

1、产科病历:体温单、长期医嘱、临时医嘱、规范化产科住院病历(病理产应书写住院病历)、病程记录、产程图、产程记录、分娩记录、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报告单、病案首页、出院记录、疑难危重症讨论记录,各种告知书及知情同意书,新生儿交接记录单。手术病人应有:危重病人术前讨论记录单、术前谈话记录单、术前小

结、麻醉谈话记录单、麻醉记录单、手术记录单、手术风险评估表、术前核查及手术器具清查单,输血患者应有输血签约单及有关血液资料标志。

疑难危重急症标准(见三级标准附表1-3:产科重症疾病标准)

2、新生儿病历:体温单、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新生儿出生记录单、查房记录、各种检验报告单。

十、新生儿管理

(一)新生儿复苏

1、人员要求:产科、儿(新生儿)科、麻醉科医生、助产士均应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实行岗前培训,每年定期复训。

2、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分娩时产科医生应提前通知新生儿(儿)科医生(必要时提前请新生儿科医生会诊),新生儿(儿)科医生应提前到场,负责组织抢救,产、儿科医生及助产士共同实施抢救。

3、操作要求:按规范的复苏流程图操作(第七版)。

(二)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

1、人员要求:应有新生儿(儿)科医生管理新生儿。

3、技术要求:有独立的新生儿住院记录,由新生儿(儿)科医生管理;病区能完成预防接种、新生儿疾病筛查;负责宣传母乳喂养。

(三)新生儿病室管理

1、人员要求:应有专职新生儿医生。

2、技术要求:医生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后的监护及合并症的处理、掌握早产儿监护及合并症的治疗、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新生儿感染的

治疗。

3、有区域转运的绿色通道,标识醒目。

4、有发生紧急情况、暴发感染的应急预案;

5、有可行的应急会诊及报告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

(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相关制度:

1、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危重症抢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3、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4、新生儿科(病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5、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制度。

(二)具体要求

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并自觉遵守卫生规范、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等。所有新进人员需经培训后上岗。

1、产房:

(1)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遵守洁污不交的原则。

(2)使用过的巾单和污物应经由污染路线或装袋封口运出。 (3)分娩室和待产室每日湿式清洁,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待产室应当保持空气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 (4)分娩室和备用手术间应安装适宜的、卫生许可批件等证件齐全

的空气消毒净化装置。环境卫生学应达到二类环境的要求。

2、母婴同室:

(1)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产妇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造成医院感染爆发。

(2)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产妇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3)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孕妇,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4)应配备适宜、卫生许可批件等证件齐全、可在有人活动情况下使用的空气消毒净化装置。每日湿式清洁。环境卫生学应达到三类环境的要求。

3、新生儿病室(科)管理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执行。

4、感染管理要求:

(1)、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2)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从洁到污的原则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3)、所有重复使用的需要灭菌的医疗器具应集中清洗、灭菌,不得自行清洗。

(4)、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标志清楚, 统一处理,登记项目齐全。输血完毕后,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冷藏保存一天。

(5)、胎盘的处理要符合《卫生部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卫政法发[2005]123号)的要求。

(6)、医疗保健机构必须将胎儿遗体、婴儿遗体纳入遗体管理流程,依照《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妥善处置。严禁将胎儿遗体、婴儿遗体按医疗废物实施处置。建立健全太平间工作制度,完善遗体的登记、交接、转运、存放、处理等各环节的工作规则,确保遗体规范管理。

(7)、每季度对产房、新生儿科的重点区域和部位进行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的监测,结果合格。细菌菌落总数分别为:空气≤4cfu/(15min•直径9cm平皿);物体表面≤5cfu/cm2; 卫生手消毒≤10cfu/ cm2;外科手消毒≤5cfu/cm2;使用中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并记录。

每季度对母婴同室进行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的监测,结果合格。细菌菌落总数分别为:空气≤4cfu/(5min•直径9cm平皿);物体表面≤10cfu/cm2; 卫生手消毒≤10cfu/ cm2;使用中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并记录。 十

二、服务质量标准

1、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85%;

2、院内子痫发生率<0.2%;

3、滞产发生率<0.5%;

4、产后出血发生率<2%;

5、子宫破裂发生率为零;

6、会阴侧切率<20%;

7、Ⅲ度会阴撕裂发生率为零;

8、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3%;

9、院内母乳喂养率≥85%;

10、剖宫产率<15%;

11、无指征剖宫产率为零;

12、住院产妇死亡率<0.02%;

13、住院孕产妇可避免死亡率为零;

14、新生儿死亡率<0.5%;

15、围产儿死亡率<1.5%;

15、

16、围产儿死亡报告率、出生缺陷报告率100%;

17、高危孕妇健康状况跟踪率100%;

18、院内感染率<10%;

19、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20、医疗事故发生率为零。 附件3 陕西省一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基本标准(2013版)

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依法取得执业执业资格的一级医疗保健机构的产科适用本标准。

一、功能任务

1、开设普通产科。接收正常孕妇住院分娩,依法开展助产技术服务。

2、严禁未取得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非法开展产科业务,

3、承担孕产妇系统管理,建立孕妇保健手册,开展围产保健技术服务,识别高危孕产妇,并负责高危孕产妇转诊。

4、开展爱婴活动,实行母乳喂养。为孕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医学指导与咨询。

5、负责本机构或本区域孕产妇保健资料的收集、统计和上报工作。

6、承担本机构或本区域村级(街道)孕产妇保健指导及技术人员培训、监督管理;

7、开展孕产期保健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8、承担上级下达的指令性工作,按时参加上级工作例会。

二、人员标准

严禁聘用未取得相应资质人员非法从事产科诊疗服务。

1、至少应有一名产科医师和一名助产士(师)。同时应有一名经过培训的内儿科医师或全科医师。

2、医师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助产士(师)应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所有人员按照执业资格范围执业。助产工作应由医师或助产专业人员承担。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三、房屋标准

1、门诊设诊室一间,面积不少于15㎡,诊断、检查分开,内有流水洗手设施。候诊室可利用走廊空间。

2、母婴同室,一组母婴床的面积不少于6㎡,新生儿床独立设置。

3、分娩区域相对独立,设有待产室与分娩室各一间,区划合理。⑴分娩室面积一般不少于15㎡,墙面应用可擦洗消毒的材料,门窗严密,光线充足,有保暖设施,室内不设地漏。

⑵待产室(可与分娩室的缓冲间合用)设待产床1-2张,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内设更衣、换鞋区。室内有流水洗手设施。

四、设备标准

产科检查床、妇科检查床、产床、多普勒胎心听诊器、骨盆测量器、器械台、器械敷料柜、急救柜(箱)、母婴同室按每单元床配备必需物品、消毒产包、输液包、氧气瓶(袋)、负压吸引器、开口器、舌垫、导尿管、新生儿秤、挂钟、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听筒、卷皮尺、污物桶、冰箱、照明灯、会阴切开缝合器械、高压灭菌设备、紫外线灯、宣教资料和设备、急诊转运设备。

新生儿抢救设备:新生儿复苏台、新生儿保温箱、氧气面罩、复苏气囊、新生儿喉镜及气管插管、吸痰管、低压负压吸引器。

五、辅助检查

有尿分析仪、血球计数仪、显微镜、心电图、X光机、超声检查设备。具备一级医疗保健机构所需要的检验、影像、功能检查等诊断能力。

质量标准范文
《质量标准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