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创新社区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6 15:05:4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城市社区创新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内容和特点

城市社区管理必须从结构上对管理体制进行调整,遵循“社会化、协调性、专业化、法制化”的原则,从两个层面上着手构建全新的“小政府,大社会”的多元、互动的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系:一是从社区组织结构着眼,根据社区内部各要素的有机联系,重构合理的社区体系;二是根据社区发展的需求,重建新型

的社区组织,并赋予其独立法人地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内容有:

1、政府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在社区管理过程中,社区是由社区居民“自治”的区域社会,代表全体社区居民利益的自治组织,不再是政府的下属机构,不受政府的领导。因此,政府和社区自治组织都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政府对社区的发展建设有指导、支持的责任,引导社区沿着国家的发展方向进

行自我发展建设。

2、法规建设。法规建设是实施社会化社区管理的前提,为适应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必须制定和完善有关社区管理的法规,以法律形式确定各社区组织的职能关系,使社区管理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3、制定科学的社区发展规划。按照“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其内容制定社区发展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规划的制定应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并且体现满足大多数居民的利益。

4、增强居民参与意识。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促使居民积极参与本社区的公共事务,提倡社区成员

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民主程度。

5、社区整合。建立良好的社区内部关系,充分动用各种社区资源和社区管理手段,协调各组织间相

互关系,使其相互促进,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

城市社区建设的特点

1、市场经济发展。在区街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区街商业、个体商业、饮食服务业等领域异彩纷呈。由街道、社区和个体劳动者办的各种经济实体为国家提供了税源,方便了居民生活,而且增强了城市

社区的集体经济实力,为兴办各项公益事业提供了物质条件。

2、沟通联络扩大。社区内外经济联系的不断扩大,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正日益深入地影

响着社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与内在素质的提高。

3、民主意识增强。城市居民投身市场经济的大潮,正在形成新的思维模式,在服从社会主义法制

约束的同时,对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更强烈的需要。

4、社区差异明显。由于基础不同,居民素质不同,各种客观条件不一样等原因,社区之间,在发

展速度,获取效益等诸多方面,出现了愈来愈明显的差异。

推荐第2篇:社区矫正创新

旗司法局高度重视,加大教育和监管改造力度,强化矫正措施,促进60周年国庆期间社会稳定。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监管网络。召开全旗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及时部署、周密安排,形成分管领导亲自抓、司法所长具体抓、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实际抓的决策部署,完善工作制度、明确人员职责、落实活动措施,进一步健全了旗、镇、村三级监管网络。

2、定期排查分析,落实管控措施。定期对矫正对象的家庭、工作单位、所在村村委等进行走访,及时掌握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定期对矫正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排查分析,对排查分析出的重点对象及时落实管控措施。

3、开展风险评估,实施分类管理。对矫正对象进行风险测评工作,对矫正对象实行分类管理制度。通过风险测评和分类管理,使社区矫正工作更具规范性和科学性。

4、严格准假手续,定时定位监管。进一步严格矫正对象的外出请销假制度,做到请假事由真实、请假手续齐全、审批手续完备、回来销假及时。一旦发现矫正对象无故出界、关机停机、及时查实、处置并汇报。

5、探索矫正方法,提高矫治质量。探索和完善个案矫正、分类矫正、公益劳动、心理矫治等方法与措施,严把教育关,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学习,重点从思想上促使矫正对象转变。对不服从或抗拒监管、矫正的,要进行批评教育,仍不改正或情节严重的,及时向公安机关提出给予处罚或提请收监执行的建议,防止引发不良后果。

6、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全面了解每一名矫正对象的工作生活情况,对其工作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梳理分类,集中解决。自己能帮助解决的马上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及时与民政、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沟通,协助其落实低保、救助及就业等社会福利政策,确保矫正对象的基本生活有保障。

7、完善预警机制,提高处置能力。成立社区矫正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小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和社区矫正帮教志愿者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1、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社区矫正是严肃的刑事执法行为,社区矫正工作已被区委、区政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为了确保这项工作,按周进行点名,按月当面听取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汇报,走访社区矫正人员家庭及工作单位,健全方正物业教育劳动基地,安排矫正对象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用区别与监禁刑罚的较为人性化的工作方法,矫正失足人员。

2、建设社区矫正的规范化。我们重点体现于档案管理上,从原始判决到“入矫”直至“解矫”的整个过程的监督、管理、教育等各方面情况均记录在案,尤其突出了每位矫正对象的思想、生活、工作表现,据此,每月、季度予以考核、考察,年终再做出全面、客观综合考核。目前,我所管理的矫正对象,其个人资料均已全面、详实的予以归档。

3、切实提高社区矫正的实际效果。我们也尽可能地对矫正对象给与生活、工作上的帮扶,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的困难,对那些有一技之长,可自主创业的矫正对象,一方面加以鼓励和帮助,另一方面则督促他们遵守相关的管理规定。但对极个别经济条件差却又不思进取的,我们则予以严肃批评教育,告知放弃等、靠、要的思想,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公民。根据矫正对象犯罪性质和现实状况的不同,我们个别制定了不同的矫正方案,落实不同的矫正措施。针对交通肇事罪的矫正对象,由于这类人属过失犯罪,主观恶意小,一般情况下重新犯罪可能性不大,主要是告诫他们绝不可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同时,加强交通安全法规的教育。对盗窃、抢劫等侵财类经济犯罪,由于这类矫正对象较易“重操旧业”,对其则要重点监管,重点教育他们走自食其力之路。

为了切实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探索矫正工作新思路,社区工作站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每月定期召开矫正工作分析会,对矫正对象的思想、学习、劳动等逐项进行考核,适时修订矫正措施;定期进行家庭走访,于监护人沟通思想,随时掌握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做到早预知、早预防。为了能更好地体现人性化管理,工作站对家庭困难的进行救助;设法帮助就业困难的找工作;充分发挥社区老党员作用,把老党员组成一支志愿者队伍,共同对矫正对象实施帮教。志愿者和矫正对象同学习、共劳动、促膝谈心,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增强改过自新的信

心。

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增添新举措,使社区矫工作不断创新: 一:档案管理有创新

详细采集了矫正对象的社会、家庭信息,制成了一份全面的《社区矫正对象基本信息表》,并附上矫正对象的照片,使整个档案一目了然。

二:矫正管理有创新

广泛动员社区志愿者、社区管理人员、社区群众、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片警等各界力量共同帮助,共同关心矫正对象,将矫正对象真正纳入社区监管之中. 三:工作衔接有创新

建立了与公安、法院、看守所等单位的联系、联动机制,使矫正对象在各个环节的交接上都做到及时和不脱管、不漏管;

四:对象接收有创新 为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探索和推动刑法制度的改革,大足县不但将辖区内的所有符合条件的五类人纳入社区矫正,还将所有监外服刑人员都纳入矫正的管理范围。

八化矫正法”, 即 : 队伍建设多元化、\" 衔接 \"\" 解矫 \" 程序化、思想教 育经常化、日常管理制度化、公益劳动多样化、帮困解难人性 化、考核奖惩积分化、一人一档规范化 ( 一 ) 定期会诊 , 完善个案 , 增强矫正方案的科学性 .一是定 期召开矫正工作情况分析会。研究解决矫正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 调整修改矫正个案 , 明确下一步矫正工作的重点和方法。二是听取矫正对象的心声 , 征求矫正对象对矫正工作的意见。矫正工作的可行性强不强 , 矫正对象对矫正个案是否认可非常关键。 各街道司法所多次组织矫正对象召开 \" 畅思想、提建议座谈会尽可能地征求矫正对象对矫正个案的意见 \' 使他们认可矫正个案, 心悦诚服地执行。矫正对象陈某建议:\" 我做承包车的售票工作, 每个白天都很忙 , 我的思想汇报能否改在晚上。\" 司法所采 纳了陈某的建议 , 陈表示 :“你们连休息时间都牺牲了 , 我没话好 说 , 一定好好接受矫正。” ( 二 ) 突出个体 , 因人施教 ,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我们将矫正 对象按犯罪情节和现实思想进行分类 , 因人而异地开展教育矫正工作。一是聘请有关专家 , 开设心理门诊 , 做好有心理障碍的矫 正对象的心理疏导工作。矫正对象田某 , 原是一名处级干部 , 犯受贿罪被判刑后 , 整天生活在悔恨之中 , 思想包袱沉重。经过一 段时间的说服教育和心理矫正 , 田某逐步放下了思想包袱, 走出了犯罪的阴影。二是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根据矫正对象的犯罪性质 , 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教育。矫正对象茅某某由于交通肇事 , 被单位除名 , 并承担大额赔偿。他认为自己不是故意犯罪 , 太冤了 , 对矫正工作的抵触情绪较大。矫正工作者根据茅某的现实思想 , 对其开展了有关交通肇事罪的针对性教育, 使其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和应负的法律责任。三是针对不同矫正对象的特点 ,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矫正对象李某的监护 人说 :\" 我儿子到监狱参观后 , 触动很大 , 现在听话多了。 \" ( 三 ) 注重实效 , 多法并举 , 增强公益劳动的可行性 .矫正对 象在社区服刑 , 大多数都有工作 , 每次参加公益劳动都要请假 ,扣钱不说 , 弄不好还要被老板炒就鱼 , 确有不便。在听取矫正对 象意见建议的基础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 , 逐步形成了“一主三辅”的公益劳动模式 , 即以集中式为主 , 自助式、包干式、特长式为辅。集中式就是由街道或社区集中组织矫正对象到公益劳 动基地劳动 , 通常以社区利用业余时间组织的小集中为主, 街道组织的大集中每月不超过一次 ; 自助式就是矫正对象自己到劳动 基地完成基地负责人布置的劳动任务 ; 特长式就是根据矫正对象 的一技之长 , 安排特定的劳动任务和时间 ; 包干式就是立足矫正 对象的工作岗位或便于矫正对象劳动的场所, 规定劳动的质量标准 , 矫正对象利用休息时间完成公益劳动任务。实行公益劳动的多样化 , 矫正对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辅助公益劳动样式 , 较好地解决了矫正对象工作、学习与参加公益劳动时间上的矛盾 , 矫正对象更易接受, 公益劳动的参加率明显提高。

( 四 ) 分类管理 , 严格考评 , 增强奖惩工作的激励性 .一是分 类管理 .在省警官学院的帮助下 , 建立人生危害性评估控制体 系 , 根据矫正对象不同的思想、工作、生活、家庭等情况 , 将矫 正对象评估为稳定、一般、重点关注、高危需特别关注四个等 级 , 按等级进行分类管理。二是按级管理 .根据《浙江省社区矫正 对象奖惩考核暂行办法》 , 制定操作细则 , 每月依据矫正对象的现 实表现 , 对矫正对象进行打分。按照月考核积分情况 , 将矫正对 象评定为差、一般、良好和优秀四个等级 , 分别给予严管、普管、二级宽管和一级宽管的处遇。去年底 , 我区一名缓刑矫正对 象被依法减刑和缩短缓刑考验期 , 实现了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减 刑 \" 零 \" 的突破 , 有效地调动了矫正对象接受社区矫正的积极性。

( 五 ) 排忧解难 , 感人暖心 , 增强矫正工作的人性化 .矫正对象一般都存在就业困难 , 有的还受到亲人的责怪 , 甚至社会的歧 视。这些问题处理不好 , 矫正对象极易再次走上违法犯罪的道 路。我们一手抓矫正环境 , 主动上门做好矫正对象亲属和周围群众的工作, 引导矫正对象亲属和周围群众接纳矫正对象, 帮助矫正对象 , 减轻矫正对象的思想压力 , 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 ,接受矫正 ; 另一手抓矫正对象的 \" 立足 \" 问题 , 帮助指导他们就 业 , 给符合条件的办理低保 , 对生活困难的在春风行动中给予经 济救助等

进一步理清思路 , 扎实工作 , 积极稳妥地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 为维护社会稳定和 \" 法治浙江 \" 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推荐第3篇:社区创新文章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推进社区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开展,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景舒苑二居委以服务居民为出发点,坚持弘扬志愿精神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相统一,坚持党员干部志愿者与辖区居民志愿者相配合,充分发挥社区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结合社区实际,利用“红色家园”志愿者自身优势,为辖区居民提供红色服务。在宣传、为老服务、环保、治安等方面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办实事好事,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一、“红色先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有16名党员志愿者组成,不论刮风下雨每逢星期六上午,党员志愿者们轮流在居委办公室接待居民的来访。自成立以来历经六个年头零报酬服务于广大居民,解决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矛盾和纠纷,深受居民的欢迎和信赖,对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维护了整个辖区的稳定。

二、“红袖章”治安志愿者服务队。以现有“红袖章”治安志愿者队为依托,以“创平安社区”活动为载体。按照义务巡逻队现在的工作方式,组织志愿者积极参加维护小区、楼栋安全的义务巡逻,促进社区的平安和谐。

三、“红领巾”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利用共建团校资源优势,利用寒暑假期间,开展公益性的活动。如发放建设和谐社区的宣传资料、参与美化社区志愿活动等。

四、“望江红”文艺志愿者服务队。自2006年起,前后成立了舞蹈队、拳操队、沪剧队、健步球队、手杖操队等,一支支自发组成的文

艺特色团队,将他们紧密团结在一起,既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业余生活,使她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也打造了一套自成特色的表演形式,为本社区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红花绿叶”垃圾分类环保志愿者服务队。为开展“弘扬志愿精神,争做环境卫士”活动,每天早晚都会有穿戴着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衣服的志愿者站在小区每个垃圾桶旁,现场监督和指导居民将垃圾分类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并不厌其烦地跟每个经过的居民宣传着生活垃圾干湿分离的相关知识。

六、“红色关爱”为老服务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红色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定期到家庭困难、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孤寡老人上门慰问、打扫卫生、料理家务等以体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使社区空巢、独居、高龄、残疾等弱势老人群体逐渐摆脱了寂寞和疏离,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无微不至的社会关怀。

作为一名居委干部,在学习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将改革创新精神付诸于社区实践中,2014年将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组织覆盖,构建志愿者资源网络化。要从健全组织、整合资源着手,努力把各类志愿者队伍有效组织起来,形成覆盖街道各个社区的完善的志愿者服务网络。一要强化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有效性。二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小组管理,实现志愿行动科学化。要真正提高志愿者队伍的服务水平,就应该将志愿者工作采用小组管理的方法来开展,增强志愿活动的持久性和生命力。一是小组分类。根据志愿服务内容,用小组的形式区分志愿者队伍,使每一位志愿者找到发挥特长的载体。二是小组赋权。每个小组设立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协调等,并及时将小组运作情况适时向居委报告。三是小组跟踪。开展同类小组的服务竞赛,适时对志愿者队伍进行考核。

3.创新形式,促进志愿服务经常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区志愿服务对象已从以困难群体为主向全体社区居民转变;服务内容从以物质帮扶为主向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并重转变。为适应“两个转变”的需要,我们就必须不断创新志愿服务的形式,在继续实施结对帮扶制、设点服务等基础上,实行双向互动服务、集中服务等服务方式,这些服务相互补充,彼此衔接,从而实现志愿者服务活动经常化。

4.机制保障,促进志愿工作规范化。一是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自愿制度、定期招募制度等。二是评估反馈机制。三是典型激励机制。如广泛利用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者团队的先进事迹,积极在社区宣传和培育志愿者精神,在社区营造出志愿者光荣的良好氛围。四是培训服务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交流学”等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技能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志愿者服务社会的技能和本领。

5.实践成长,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坚持鼓励参与和发挥特长相结合的原则,使志愿者在奉献社区中能运用专长,提升人生价值。一

要重视专长,集约服务。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在新招募志愿者的同时,就把志愿者的爱好、特长登记在册,在设立项目的时候将有相同特长和能力的志愿者安排在同一项目中,打造服务强队。二是提供平台,展示风采。按照量体裁衣原则,尽可能为志愿者提供有利于最大限度施展才华的个性平台。

打造社区志愿者团队,要以社区居民“自己参与,展示自我,参与创作,自我娱乐”的形式进行。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让社区居民加入到志愿团队中,加强团队的实力,扩大团队的力量,丰富团队的类别,让居民享受参与志愿服务所带来的快乐。

推荐第4篇:社区营销如何创新

社区营销如何创新

中得学习资料

社区营销如何创新

社区营销从初级阶段发展至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阶段市场的发展,许多产品的导入期运用它普遍宣传迅速启动了市场,扩大了试用人群,有效刺激了销售,树立了企业形象,建立了产品的品牌意识,打击了竞争对手……但营销环境在发生巨变,在常规社区营销不灵与艰难的今天,社区营销需要创新!

1、观念创新:常规社区营销经历了两个阶段发展。第一阶段也是初级阶段:为了销售而宣传。它是在常规营销基础上创新了宣传的地点与内容。编写的产品知识通俗易懂,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在各种社区、广场及终端普投或一对一宣传,在社区公共栏张贴宣传海报,在社区及周围大面积做墙体广告等等,集中时间在终端销售,然后再进行第二轮宣传,片面追求单场销售量。第二个阶段是中级阶段:为了销售而服务。它是在初级阶段基础上重视了服务,但整个观念是以市场销售为导向,社区营销活动是围绕市场销售来做的,虽然也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但服务本质是为了不使消费者流失,是为了销售更多的产品,售后服务部门是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许多制定的服务条款并不能真正执行到位。社区营销要获得更大发展,必须先进行观念创新,树立“服务带动销售”的观念,以服务为导向,社区营销是服务,企业关心的不仅是产品能否成功售出,更注重的是用户在享受企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产品所提供的服务的全过程感受,消费者因为你的服务购买了你的产品,社区营销的工作仅仅才开始,对消费者而言,产品的价值体现在服务期内能否切实满足用户的要求,而不是在口头或纸上强调服务。

2、方法创新:一些产品广泛流行的社区营销概念正将许多企业引入岐途,一些旧的社区营销方法正在浪费着众多企业的金钱,一些惨败的残酷现实正在教育着许多企业家和营销人士!其实,社区营销方法随着观念与时代的变更也必须不断的变化:一开始,城市社区与乡镇管理较松,因此社区活动广泛流行,包含“社区免费义诊”“社区免费仪器检测”,“社区免费派送”;随着各社区管理变严,消费者免疫力增高,会议营销逐步取代社区活动,包含“健康知识讲座”,“康复明星报告会”,“患者联谊会”,“消费者旅游营销”;近几年,社区专卖店形式与医院专科形式也在社区广泛流行。

面对越来越挑剔的消费人群,我认为现在社区营销的方法创新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式创新。对医药保健品来讲,各地建立健康服务中心,采用数据库服务营销,消费者在服务中心既可以听健康讲座,看健康资料,请大夫检查,免费健身活动。一对一服务性质逐渐变成消费者日常生活与健康顾问、家庭医生的角色,甚至一些企业还可以建立流动药店,一辆货柜车内有几百上千种社区人群常用或专用医药保健品,负责一个区域市场流动服务。健康服务中心的数据库服务营销要求各环节配合,团队协作,实践中主要关健有三部分:A、消费者数据库的收集、建立、更新;B、消费者数据库的应用;C、消费者的全程服务(售前、售中、售后)。

第二,细节创新。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将来的社区营销必须要各环节都要创新,环节的创新就是细节的深入与执行到位;首先社区营销必须有目标消费者参与,因此企业的由头要消费者认同,收集名单的方式要让消费者容易接受,服务的内容是消费者既关心又感兴趣的,服务的每一个过程要严格执行。比如名单的收集,除了常规的普遍宣传外,更要对消费者一对一沟通,上门详细解说与服务;比如服务的内容针对中老年人可以提供家政服务,可以免费上老年大学,可以在联办专科进行免费血脂、血流变、心电图检查,可以免费旅游;针对女性可以提供美容服务,形象气质培训;针对员工的素质要进行坐、卧、立、行、言的礼仪培训到位。

3、管理创新:社区营销常常依靠的是典型的人海战术,管理至关重要,人的因素是主导市场的第一要素,随着新形式下的社区营销发展,管理必须创新。我认为在常规管理基础上首先要建设好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和企业的力量,也是所有员工的信仰与追求的目标,好的企业文化能凝聚员工的心, 91 社区营销如何创新

中得学习资料 让员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追求,让大家觉得在企业温暖大家庭里使自己知识系统化,自己在营销证途上不断加油,通过在企业的奋斗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一般可以编发《市场快讯》,讲述公司理论、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员工合理建议、工作心得等成为企业文化的播种机、加油站、企业与员工沟通的桥梁、思想的纽带;同时各地市场强化墙壁文化建设;建立学习型与创新型的组织,这样下的员工才会“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具备“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

其次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制度必须贴近市场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管理者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员工,以教练的心态去帮助每一位员工。销售制度有利于市场一线,轻工资、重提成,一线人员自己给自己当老板,这样才能使企业与员工双赢,这样的社区营销才能长期发展壮大

社区促销活动如何操作

其实纵观现在的社区促销活动,可以说是景象颇为惨淡。许多医药保健品企业感到困惑,摆脱不了传统的做法。在社区摆几张桌子咨询,派派宣传单,免费量量血压的社区促销活动,已成为厂商司空见惯的日常行为、习惯动作,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日趋式微。促销方式的千人一面,也使消费者失去了关注的热心。针对这种情况,厂商在做社区促销活动前,应思考如何结合每个社区的特点使促销效果最大化,销售量最大化与宣传目的的最优化。结合几年来对广州的社区操作经验,我们采取社区做宣传,终端出销量的方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效果,如何让社区里的目标消费者按照我们活动步骤走下去,最终都吸引到终端,到了这个环节销售才有可能得到突破。在制定一个详细的活动方案时,一般包括: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和形式(如赠送赠品来吸引目标消费者等),活动时间,活动周期,活动地点,活动参与人,活动负责人,活动步骤,活动经费,活动物料等,这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做到有据可依。接下来我们就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选择社区:根据产品的自身特点而选择社区,就是说在选择社区时一定是围绕目标消费者而进行。

2、社区调查:对社区的总体情况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如住宅楼数量,社区地理位置,社区的目标消费者有多少,社区药店里的竞品销售如何等等。总之,凡是与消费者购买行动及社区有关的信息都应包括在调查的范围内。

3、选择终端:一般社区都有好几个药店,选择一家能够相互合作的药店也非常重要。药店在社区的信誉较好,竞品买得较好,另外就要留意药店门口是否开阔,好不好摆放促销道具和进行一些现场活动,药店促销那天不要出现竞争对手的促销活动。

4、社区谈判:了解社区相关部门的规则,需不需要办理相关手续。有的社区管理很严,不让搞社区推广活动,这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必须先把相关手续办好,甚至要适当地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开展社区推广活动,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社区预热:可以在社区张贴海报,悬挂条幅,发放通知单,在通知但上最好能盖上居委会或物业管理处的公章,增加居民的可信度。张贴海报时2-3张贴一排,要有足够的视觉冲击力,派单员每派一张单要简明扼要地说明这次活动的目的几内容,千方百计地告知更多消费者活动的信息,为活动造足气势,做好充分准备。

6、细节控制: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千万不要迁就消费者,有很多消费者会发牢骚,也不要得罪消费者,他们都在一个小区居住,如说出对我们不利的话,就会影响到其他消费者,工作人员一定要耐心、细心地解释,防止不愉快的事发生。

92 社区营销如何创新

中得学习资料

7、深度教育:教育其实就是一个沟通的过程,教育人员语言要规范要善于判断消费者的心态,跟消费者沟通要有主次,目标消费者要重点的教育,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技巧打动消费者。一场促销活动要有多次跟消费者沟通的机会,某保健品的一场社区促销活动中就有七次教育的机会,我想只要是目标消费者再顽固也会心动。

8、营造气氛:活动现场的布置,层次要分明,X展架、海报、横幅等宣传品要一目了然,工作人员身着统一的企业服装,佩带活动胸卡,烘托出现场热烈的气氛,要善于抓好每一个细节,如有消费者购买了产品,应尽量把他留在活动现场多聊一会儿,声音大一些,要让其它消费者能看到听到,大家都是一个社区的住户,这样可能会带动其他的人购买。要抓住消费者喜欢“热闹”的心理,往往围观的消费者的购买率极高。某保健品公司总结时发现,参与活动的消费者的购买率只有40%,随机购买的却达到60%。活动人员还可以用一些适当的语言来刺激消费者,比如说,活动还有最后一小时就结束了等话。从而创造产品热销的场面。

9、总结评估:召开总结会议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如活动过程中的亮点、缺点、成功之处、不足之处、缺点如何改进,活动总费用,活动前后的销量,同期销量增长比,对活动中突出人员进行奖励等。撰写活动总结报告,整理客户档案,以便下次活动的开展等。

社区促销活动要想获得更大的突破,必须不断的创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销售的奇迹。

93

推荐第5篇: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汇报

区以“三个推行”创新社区党建

×××区深化“三个纳入”,突出抓好社区党员的教育和引导,创新社区党建,探索社区党建新型机制,在工作中做到“三个推行”,促进社区建设文明和谐发展。

1.推行“双向机制”,关注群众民生。一是建立“双向机制”网络。如×××社区建立在职党员管理站,对在职党员实行“双向管理”,要求在职党

员与非党居民、困难群众、贫困党员构建“双向服务”网络,并通过宣传栏、政务公开等定期公布在职党员与群众“结对子”和“结亲子”的情况,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建立在职党员网络档案,互通帮扶信息,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二是开展多种形式帮扶活动。以“结对子”、“结亲子”和“一帮多”、“多帮一”为形式,开展各项活动。如市×××部门在职党员×××同志通过“一帮多”结对帮扶独×××社区残疾人×××母女俩,长期支持解决生计问题,帮助办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街道工委×××名在职党员成立“帮扶组”,通过“多帮一”对辖区内的一户特殊困难户进行长期帮扶,使一家五口解决了工作和上学问题。全区共有×××多名党员与社区×××多户居民建立新型的“双向双帮”关系,切实解决了社区贫困居民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2.推行访询机制,解决新难问题。社区党员主动接待群众来访和到基层走访,自觉接受群众的质询和询问。一是建立接待日和走访日制度。如×××社区专门设置社区党员接待岗和走访岗,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社区治安问题,在社区居住的×××多名在职党员以身作则,主动接待和走访群众,听取意见后集思广益,发动居民建立了“十户联保、百户联防”社区治安网络,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推行询问和质询机制。居民对社区不满意的事情以及一时不能落实解决的问题,可以面对社区党员提出询问和质询。如×××社区针对居民提出的×××多米小街小巷长期得不到修建的问题,严格执行质询负责制,主动向上反映,争取上级支持投入资金×××多万元,解决了拖欠×××年之久的群众行路难问题。三是公开党建信息资源。针对群众对党建工作不了解的问题,我区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各级基层党组织分别建设了党务公开专栏,建立了党务公开资料信息库,完善了党务公开内容项目等×××多项制度,群众了解公开的内容共×××多项,党组织与党员、党组织与群众建起了一架“连心桥”。

3.推行实践机制,建立“设岗定责”。社区党员要立足于社区开展实践活动,既做好本职工作,又在社区认领岗位,积极为社区建设献策出力。一是建立“设岗定责”制度。如×××社区建立离退休职工党员管理站,实施社区党员 “设岗定责”制度,根据党员个人的特长,设置了法律、文艺、卫生、培训、治安等多种志愿服务岗位。社区党员志愿认领了服务岗位,积极开展 “党员示范岗”、“假日党建”等活动,发挥了先锋示范作用。二是开展岗位志愿服务。社区党员特别是在职党员认领服务岗位后,尽快适应社区建设的需要。如×××社区×××等×××名社区党员,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利用节假日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举办法律知识培训×××期,协助有关部门解决了×××宗司法纠纷案件。全区近×××多名在职党员自愿认领×××多个社区服务岗位。三是健全社区“非公”党组织。我区做到“四个摸清”(即摸清党员人数、摸清管理现状、摸清建设状况、摸清党员思想),加强“非公”单位建立党组织的指导力度,建立指导和联络制度,在非公经济领域和“两新”组织中组建及整顿了×××个基层党组织。

推荐第6篇:如何创新社区文化建设

如 何 创 新 社 区 文 化 建 设

社区的涵义

社区是国家与社会的接口。社区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城市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不是政府,也不是政府的派出机关,但它与政府的关系是血肉相连、鱼水不可分的。从1954年12月26日在毛泽东主席主持下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组织条例》起,政府就是通过居民委员会这个管道把国家的公权力传达给居民群众的,政府支持和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保障居民委员会依法实行自治,而居民委员会则协助政府把国家的政策法规落实到群众中,双方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尽管我们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国家还是把居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社会管理的主渠道,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石,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直坚持把居民委员会放在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第五节。现在,基层的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越来越多,这是社会有活力的表现。但是,居民委员会的地位和作用是任何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都取代不了的,国家离不开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离不开国家。

社区已形成城市基层的社会共同体。在计划体制下的居民委员会,没有什么活力和凝聚力。工作对象除了居住在社区的老年人外,就是没有单位的居民,功能非常单薄。而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后的现代社区则不同了,除了原有的工作对象外,单位人逐渐演变成了社会人、社区人,流动人口已开始进入社区,总量大大增加。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再加上大量的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的功能从政府和单位中不断剥离出来,让社区来承接,这就有力地提升了社区的功能,丰富了它的内容,拓宽了它的工作面,使它从微观的层面担当起了造就大社会的重任,成了能协调和凝聚方方面面的中心,成了功能比较齐全的“小社会”。

文化与社区的关系

文化与社区不能割裂。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向度上生成的,社区是文化的土壤,社区结构的形成端赖于文化的制约,文化的孕育和传承又存在于社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工作之中。社区文化的定义因文化外延的不同也有很多说法。吴文藻先生认为:“文化的简单的定义,可以说是某个社区内的居住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应付环境——

1物质的、象征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环境——的总成绩。”

社区文化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条件下社区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及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社区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公众制度、文化环境等等,其中,价值观是社区文化的核心。社区文化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形态而存在,这种形态既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具体来说,社区文化可以包括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

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社区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宏观上,主要表现在:

1.社区建设氛围不浓,群众参与共建意识不强。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刚刚起步的新事物,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范畴及为什么要搞社区文化建设等问题还不为广大群众所了解熟悉,社区志愿者队伍和中介组织的发展不够理想,还没能形成全社会都来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氛围和环境,影响了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普及深入。

2.社区组织的职能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发挥。目前,社区组织体系框架总体上是科学规范的,但是社区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职能并没有全部得到实现,社区自治的真正实现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政府部门还权、放权不彻底、不到位,社区应具备的各项权力包括自治权、协管权和监督权并没有落到实处。二是还没有形成完善科学的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各个社区组织的工作制度、自治章程等还没有建立健全起来。社区建设需要更加完善、细化的法规体系和法制环境。三是部分社区工作者受传统的工作方式影响,头脑里还存在依赖街道和政府部门的思想,对社区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和实现社区自治的性质缺乏必要的认识。加之部分街居干部年龄老化,专业、文化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不高问题突出,还缺少年富力强、文化层次高、懂得现代社区管理的人才,成为制约社区服务社区管理效果的关键。

3.一些地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仍呈滞后状态。一些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面积小,而且地点分散、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难以满足居民群众、尤其是离退休职工回归社区后的服务需求。究其原因,一是政府财政方面有困难,并缺乏健全的多元性投资机制;二是在思想观念上,一些行政部门

在社区建设上舍不得投入,同时也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在资金投入上缺乏利益驱动。在社区发展资金上,我们必须坚持政府投入与社会筹集相结合,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创新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见

社区文化建设是最基层、最前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群众文化是面向社区群众的文化,是社区群众广泛参与实践的文化,因此,社区群众文化的建设内容应围绕基层文化的“四基建设”要求展开,需要完备设施、健全队伍,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以人为本、广泛参与,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新理念。同时,在当前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上,应抓好软件建设,在活动内容和运营管理上积极探索多元化与社会化的运作机制。

软件建设:突破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

随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国家有关政策的陆续出台,社区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基本得到保证,但软件欠缺日益凸显。社区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群众文化活动,目前社区文化公益性活动内容单一,各种形式的经营性活动比例过大,居民的参与率和设施的利用率低,这些成为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

深入这一现象背后,我们发现,一方面是因为社区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欠缺,积极性主动性不够,责任心和创新意识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职能部门和单位对社区文化的监督管理与业务指导不足。各级政府文化部门以及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部门应共同对社区文化建设负有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定位,统一规划和协调。相关经费应予保障,使职能部门履行好社区文体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监管,指导推动社区文化工作开展。同时,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及人民团体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职责和分工,各方负起相应职责,共同完成好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

同时,与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相比,相应的制度、标准、规范滞后,致使社区文化建设没有形成硬性任务,缺少规划,缺少指导,缺少指标。其根源在于职能部门缺少法律赋予的职权和科学的依据,监督管理政策不健全。一是在社区文化工作上,虽然各地对社区文化工作和设施基本上有建设和达标的要求,但对社区文化工作的具体工作方针、设施功能设置及指标要求、基本队伍和经费保障,目前还缺少政策、法规和法制意义上的标准和规范,使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的依据。社区文化工作者不做深入

的调查研究,不了解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活动没有针对性和新意。或把社区文化建设简单化、单一化、形式化,没有从本质上把握社区文化的发展规律。二是在鼓励社会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上,缺乏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难以形成社会资源共享、多方积极投入的社区文化共建局面。

公共文化意识淡薄导致共驻共建意识薄弱。相关部门对社区文化各自为政,各抓一块,重复建设,建立在资源整合与共建基础上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和建立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上的文化设施高效的运营模式尚待确立。社区文化建设中人力资源整合利用不够,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在开放时间和管理手段上过于僵硬,导致文化场所设施利用率低。社区各种人力资源尤其是文化艺术人才资源缺乏有效组织和有效利用。对此,政府应指导社区建立由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以及街道文化部门和单位、驻社区单位、专业人员、文化志愿者等组成的社区文化工作委员会或管理、协调性组织,以利于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多元化:实现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创新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公共文化建设的加强,多元化与社会化的运作机制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新理念。

多元化主要体现在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上。以先进文化为主导,丰富文化活动内容,促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已成为迫切需要。多民族构成和当今时代的多元文化,促成了社区文化的多姿多彩和在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中社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在举办社区文化活动时,应兼顾艺术文化、民俗文化、收藏文化、体育文化等。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服务。

提升品位,探索形式新颖的活动方式。社区文化活动涉及多种文化艺术门类,可以探索文化艺术讲座、培训、展览、比赛、游艺、健身,以及读书会、茶话会、联欢会、消夏纳凉文艺晚会、社区文化艺术节等多种方式。天津市家庭文化艺术节,北京市“社区文化群英会”系列活动以及北京市西城区“百场文化艺术活动进社区”、朝阳区“社区一家亲”等,都是对社区文化活动方式的有益探索,并已逐渐走向品牌化。

挖掘社区特色,注重个性化。根据区域特色,挖掘和培育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实现个性化发展。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本土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会形成新型社区文化特色,而人们文化需求的不断更新,也使社区中不断涌现出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组织。北京市东城区开展的特色社区文化细胞工程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被推广到重庆市渝中区。

社会化:实现社区文化参与机制的创新。

发挥政府和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构建职责明确、合作共赢的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社区文化组织机构,形成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组织得力、多方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规章制度、评估标准和奖励办法。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深入宣传,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包括文化艺术团队组织和文化志愿者队伍。

建立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社会参与机制。社会化运作是在社区自身文化设施和人员高效利用的前提下,广泛发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人、财、物三种资源。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应在三个层次上挖掘人力资源:专家和专业人员、文艺骨干、文化志愿者。财力上,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根据统筹规划给予必要的支持,建立社区文化建设发展基金,通过有水平的文化活动申请社区专项补助资金,鼓励社会赞助,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物力上,居民所属单位和物业管理部门是社区文化建设中需要协调的重要单位。充分利用社区内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家庭的文化资源,补充政府投入的不足,避免重复建设及资源浪费。有条件的还可尝试“跨社区”的社区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开拓社区文化活动的社会化。政府文化部门和单位主要采取“走下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走下去”是指文化工作者进社区进行工作指导、文艺辅导、演出等,“请进来”是以面向社区开展各种艺术门类的文艺赛事、文艺培训为主要手段。此外,社区居委会、居民所属单位、驻社区单位、家庭以及各类新闻媒体都可以成为举办活动的主体。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的一个社区群众文化娱乐中心利用城市公园举办“文化大舞台”,以茶座的形式每天在露天举办歌曲演唱比赛。河南省邓州市独具特色的文化茶馆以家庭为依托,以喝茶听曲、娱乐休闲为主要形式,政府支持,群众积极参与。这些都可以说是社区文化活动社会化的成功尝试。

推荐第7篇: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情况汇报

关于我区社区管理模式创新调研情况汇报

为探索更为有效合理的社区管理模式,使我区的社区管理模式既适合国家大环境又能与地方背景高度协调,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近段以来,我们通过各种媒介详细了解了外地在社会管理方面一些好的做法,同时结合我区实际,认真开展了调查和了解。现将我区社区管理模式创新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社区管理现状及分析

(一)我区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共有城市社区45个,居民89933户,262103人,目前社区有社区工作者274名,各类协管员189名(其中劳动保障协管员144名,流动人口协管员45名)。

(二)“四级网络”管理模式

2008年以来,我们在北大办事处西湖社区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区逐步推行了“四级网络”的管理模式。即根据每个社区的管辖范围,原则上将300-500户、1500人划分为一个小区,80-100户为一个楼院,20-40户为一个楼栋,选出热心社区工作的居民担任负责人,建立起了社区、小区、楼院和楼栋四级工作网络。2009年,“四级网络”管理模式在全区城市社区全面铺开,依托“四级网络”,实现了全区社区、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信访稳定、城市创建等30余项工作在社区的全覆盖,提升了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2010年以来,社区党建工作在运用“四级网络”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提升,由区委组织部在社区统一制作了“社区党建四级网络”版面,运用社区“四级网络”管理模式,提高了对辖区党员的管理力度,并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但也存在明显不足,主要有以下五点:

1、管理不够精细

在“四级网络”中,社区、小区两级负责人实际是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他们既要负责社区办事大厅窗口服务工作,又要负责分包小区工作,平时还要应对各类检查考核和评比,到小区具体走访时间有限,对分包小区不易做到精细化管理。

2、网络负责人管理难

尽管小区内有楼院长、楼栋长、居民代表等热心参与社区工作的人员,但由于楼院、楼栋负责人没有任何报酬,都是凭觉悟、凭热情开展工作,因而出现了人员变动频繁、召集难、管理难等问题。

3、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有限

由于楼院长、楼栋长与社区是松散型关系,所以社区很难对他们定责任、定任务,工作大多靠他们的自觉主动,同时,他们缺乏对突发事件发生的预见性、敏感性,结果是社区、办事处由于信息不够及时、畅通,容易错过处臵突发事件的黄金时间。

4、社区工作力量相对不足

据不完全统计,社区目前承担大致有全区各部门的120余项工作,而每个社区平均只有6个工作人员,除劳动保障、公安等部门配备有专职协管员外,计生、民政、消防、安全、城市创建等占社区工作量较大的部门,都纷纷要求在社区配备专职协管员。目前我区城市社区虽然有劳动保障和公安部门配

- 2际工作中的信息不畅通和滞后、各部门在处理问题时推诿扯皮等情况,大大降低了办公效率。

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构思与设想

为探索更为有效合理的社区管理模式,使原有松散型社区管理模式向紧密型社区管理模式转变,强化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功能,近一个月以来,我们对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焦作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郑州市金水区经八路街道办事处网格化管理模式等外地经验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又在东大街道办事处的4个城市社区进行了调查摸底,结合我区社区“四级网络”管理的实际,特“网络化”社区管理模式。

(一)试点调查情况

东大街道办事处地处老城区东部,位于文峰路以东,建设路以北,南大街以东,健康路以南,总面积1.7平方公里。全辖区共有居民5829户,16817人,下辖春秋、平安、兴隆、文惠4个社区全部为城市社区。

自今年5月中旬起,东大办事处组织机关全体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80余人,用一个多月时间,把辖区内4个社区划分为16个工作网格,对每个网格内的基本情况开展了一次全面的排查摸底,对每个网格的管辖面积、小区楼院(自管小区、物管小区、单位小区、庭院)、居住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计生对象、下岗职工、贫困家庭、残障人数)、驻区单位、共用设施(广场、绿化带、公厕、公共停车场等)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摸底,建立了网格基础资源信息库,为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提供重要详实的基础依据。

- 4成各部门工作合力,主要突出以下六项功能:

一是信息联通功能:准确、快速地获取和反馈网格内各类信息。二是处臵快速功能:对网格内事件的快速调解、执法和处臵。三是资源配臵功能:用活资源,对党的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四大资源进行调控。四是社会保障功能:为社区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救助,创造就业机会;五是便民服务功能:社区居民能够就近、及时、便捷地获得多样化、高质量的服务。六是民主自治功能:通过制度的形式,稳定有序地完善社区自治组织及其运作机制。

(三)配备网格人员

整合街道和有关部门工作力量,统一在每个网格配备网格责任人(党支部书记)、网格管理员、网格警员,同时整合网格内院长、楼栋长、居民代表等共同参与网格管理,形成街道办事处、社区、网格管理员以及网格内各种社会力量相互联系、良性互动的局面,从而提升社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社会综合管理与执法的能力。

1、设网格责任人1名,兼任网格党支部书记,由街道办事处机关干部担任,全权负责社区网格党建、网格内各项工作问题的巡查发现和处理、上报工作;

2、设网格管理员1名,按一岗多责的要求,网格管理员不分专业、不分条口,承担网格中所有信息采集、日常事务、便民服务和简易问题的处理。这样既解决了各个部门要求在社区分口、多头设臵协管员的难题、又有效的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网格管理员可参照社区委员待遇标准执行。

3、设网格警员1名,由各派出所干警组成,主要负责网

- 6

4、规范工作流程。各街道办事处、社区结合自身实际,以基础台账、民情日志等形式,建立有人巡查、有人报告、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有人督查的“五有”工作机制,实现事在网中办。对一般性工作:网格管理员现场处理,登记备案;协调性工作:网格管理员现场受理,带回社区商处,处理结果报街道相关科室,反馈服务管理对象;突发性工作:网格管理员立即上报,区街相关部门紧急处理,网格管理员现场跟踪,迅速处理突发事件,形成快速反应机制;审批性工作:网格管理员掌握信息,社区受理界定,街道审核,区相关部门审批,同时实行区、街、居三级公示。

5、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一是综合考评排名制度。制定考核办法及评分标准,对网格管理员是否准确掌握并及时上报网格内各种信访、治安、维稳动态,信息更新是否及时、准确、真实,协调网格内各类事件是否积极主动等情况进行量化打分;网格责任人和网格警员在责任网格内事务的举报投诉量、事件处臵回复率、当事人满意率等情况量化打分,进行综合考核排名。二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内容,使考核与应用科学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块”与“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意见及建议

1、认真开展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建议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点面结合、循序渐进、逐步延伸的基本原则,利用一年时间,做好东大街道办事处的试点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下一步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全区全面铺开打下坚实基础。

- 8

推荐第8篇:社会管理创新社区

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所在。多年的社区管理工作使我对社区社会管理创新有了一定的,特别是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以后,我在重点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以加强社区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一个是如何以社区建设能力提高促进社会建设能力提高。这两个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贯彻落实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新要求,紧紧联系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和社区发展的实际,重点解决能力不足的风险,不断提高加强社区管理的本领,努力把社区建设得更加和谐幸福,让党放心,让居民更加满意。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原有的以“单位制”为基础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体、特殊群体汇聚到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淀到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集中到社区,社区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而原有的管理体制机制以及方式严重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改革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模式和方式,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太原市社区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基础性和自

治性,在化解社会矛盾、加强邻里和睦、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推进民主进程、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强化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社区居委会行政化问题严重。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居民的自治组织,并不是一级行政组织。实际上社区居委会的直接管理者是街道,管理模式基本沿用机关自上而下的行政方式。社区的人财物支配权在街道,使社区工作自主性受到限制。

在资金管理方面,大部分街道并未落实“居财街管、管用分开”的管理制度,社区居委会花多少钱、花什么钱基本由街道决定,社区经费普遍存在和街道经费捆绑使用的情况,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改变用途和挪用现象。

在人员管理方面,社区工作者的使用、去留全部由街道负责,导致社区工作者眼睛只盯着上面,在与居民的联系、沟通、服务方面下的功夫不够。由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趋势日益严重,社区居委会工作内容严重“膨胀”,负担不断加重。社区组织的自治功能弱化,特别是为居民服务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是管理部门职能交叉。城市基层管理主要体现为社区的管理服务,这无疑也成为街道的主要职责,但是基层民政部门又是指导和管理社区建设的政府职能部门,社区工作服务站的建立,将原来街道承担的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划拨出

去,这种矛盾更加突出。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在社会管理领域职能、功能雷同,机构重叠,街道办事处成为了“二传手”,这样不仅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降低了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也造成了社区居委会行政化严重的问题。

三是资源难以整合。各级民政部门按照职能在社区建设工作中承担着组织、协调、统筹的作用,但实际上民政部门在社区建设的管理和服务中没有相应的财权和人权,因而缺乏有效的协调、管理和组织手段,难以参与到社区的管理中发挥对社区发展的总体统筹和协调作用。各部门在工作重点下沉社区的过程中,都从自身工作的角度出发,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形成统一的合力,难以实现资源共享,不利于社区的规范化建设。如社区居民基本信息库建设,公安、计生等部门使用的是不同软件,社区居委会为此做了许多重复性的工作,造成很大的浪费,也加大了基层的负担。

四是社区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经费保障是社区居委会正常运转的基础。近几年来,各级财政对社区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仍滞后于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社区居委会基础设施和办公经费以及人员待遇上。有的甚至连取暖费、水电费都无力支付,特别是随着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面积的不断增加,各项开支的加大,社区维护运转经费将更加困难。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普遍偏低,有的甚至低于当地最低 3

工资水平。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工作的开展和社区工作队伍的稳定性。

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心在基层,社会稳定的根基也在基层。加快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

建议:一要撤销城区辖区的街道办事处,减少行政层级。应从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的角度出发,社区管理局作为政府管理社区的职能部门,统筹、协调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加强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指导,逐步取消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工作站要作为社区居委会的办事机构,协助政府承担起政府给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让居民办事更加便利、快捷。同时社区居委会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社区居民通过民主协商来合作处理属于自治范围内的社区公共事务。但其他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办理的,不得硬性摊派和转嫁给社区居委会,不得以行政命令直接向社区居委会分派任务和下达指标;凡依法应由社区居委会协助的事项,必须为社区居委会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凡需委托给社区居委会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凡属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未经基层社区管理部门审核批准进入社区的服务事项,社区居委会一律不予承担。任何单位和部门未经审核 4

批准,不得在社区设机构、挂牌子、搞评比,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理顺社区工作关系。

二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社区民间组织在扩大社区基层民主,扩展社区自我服务,活跃社区文化,丰富居民业余生活,提高居民参与水平,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从事各种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如社区服务组织、老年大学、志愿者队伍、舞蹈模特、书法诗画、健身等都非常活跃,对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些组织的日常管理还不规范,大部分没有登记,我们开始实行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同时给予在社会上具有示范作用的社区社会组织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土壤。这就需要从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做起,营造发展的环境,加大培育的力度。这样就能够解决政府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问题,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把政府的很多公共服务工作交给民间组织办理,明确转移职能的范围、事项,为民间组织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要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增强社区居委会的服务功能。各级政府要将社区居委会办公、运转经费和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地方政府要担负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职责,将社区居委会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

划和社区发展相关专项规划,并与社区卫生、警务、文化、体育、养老等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和建设。社区居委会的基础设施的产权应属于国有,并积极为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鼓励社区居委会在法律范围内,根据所辖居民的需求开展各项工作,为广大居民提供最便捷、最优质的服务。

社区管理和服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只有不断强化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才能使城乡基层保持和谐稳定,进而为整个社会安定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打牢基础。

推荐第9篇:明珠社区创新材料

明珠社区创新工作材料

2011年,明珠社区在市委组织部和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以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为抓手,推行民情流水线工程、五百服务等,在维护稳定和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维护稳定、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打造民生建设年,创新开展工作,具体如下:

一、推进社区党组织网格化建设。明珠社区自成立党总支以来,形成了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网络,实现了社区党组织的全覆盖,2011年,社区党组织由巷道、楼栋继续向党员中心户延伸,根据社区党员的分布情况,合理的调整、设置党小组的分布,以党员中心户为主对定期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党支部将会议开到党员家中,就近解决参会难的问题,此外,加强对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的管理、教育、培训工作,定期召开党小组长和党员中心户工作例会,开展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二、丰富党员教育管理内容。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一是对老弱病残不能正常参加组织活动的,采取送学送教送会议精神等方式,进行关爱管理。二是对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实行党员目标责任管理,采取定岗定责、定承诺、定考核。三是对流动党员,空挂党员实行动态跟踪管理,采取及时登记去向,及时联系沟通,并积极引导他们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通过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对在职党员实行“双

1 重”管理,组织开展党员奉献日,认岗领责,形成在职党员“八小时内有单位管,八小时之外有社区管”的格局。此外,还探索实行星级党员评定机制。一是结合社区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科学设置星级评定内容,按照社区稳定、社区管理、社区文化、思想、社区服务五大类,设置爱国之星、守法之星、创业之星、服务之星、文明之星、慈善之星、文艺之星、团结之星、宣传之星、护绿之星。二是完善设岗定责工作机制,按星级评定内容设立岗位,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由党员认领、申请岗位。三是定期考核。采取党员自评、互评、群众参评、党组织审定的方式对党员综合评定,并将考核结果面向党员群众进行公示。四对在星级评定中考核优秀的党员,给予表彰奖励。

三、加强社区宗教管理。在推进社区稳定工作中,本着“清、设、进、帮、创”的五字工作法,全面促进宗教场所的管理工作,并取得了成效。“清”。结合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对所辖社区信教群众、宗教人士进行摸底,通过调查摸底,社区做到了“三清”即:信教群众分布清、寺管会成员状况清、民族宗教基本情况清。“设”设置了社区党组织成员进宗教场所工作机制,确定了联络员,在重大节日和“主麻日”及时了解宗教场所活动和宗教人员情况,将信息反馈到社区。“进”定期召开联系会。向寺管会成员宣传宗教政策,通报社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情况,并征求他们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社区管理的

2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定期走访寺管会成员,为他们排忧解难,为生活困难的寺管会成员申请低保,为家庭成员解决低保就业等问题。“创”派专人指导平安宗教场所创建工作,落实责任,为其建立档案,做好信教群众的法制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顺利通过“平安宗教场所”验收。

四、全力打造社区庭院文化活动品牌。明珠社区将广场文化与庭院文化有机结合,以文聚人凝聚民心, 一是走进家门,开展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深入开展以道德、文化、科学、体育、法律为主要内容的“五进家庭”活动,号召居民以自家为基地,自己动手,展示各自风采。在居民中逐渐形成了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二是打开家门,开展健康有益的庭院文化。社区党总支根据居民多方位的需求,以庭院为单位,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向他们传授自我保健、自娱自乐、琴棋书画等方面的知识,多方面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并通过庭院先后开展了知识讲座、技能培训、趣味运动会、红歌赛等活动既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又把他们的思想和精力引导到了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中。三是迈出家门,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社区组建了老年合唱队、舞蹈队、太极拳(剑)等五支文艺队伍,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使居民远离不健康的文化活动。

五、推行“民情流水线”和“五百服务”。一是悬挂“民

3 情信箱”在楼群院落比较显眼的位置挂起“民情信箱”,及时了解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及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都可以通过“民情信箱”反映。每天上午由专人开启信箱。二是开通民情热线。社区专门开通一部民情服务热线电话,并通过不同形式把热线电话公开,群众通过热线反映诉求。三是记好民情日记,社区全体工作人员都要认真记好民情日记,及时记录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社情民意按时反馈上报。四是设立民情信息员。积极组织辖区的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复转军人党员、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和低保户,组建民情信息员队伍,负责排查反映民情,宣传党的政策。五是发放民情连心卡。向居民发放民情连心卡,爱心超市为居民提供低价、平价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为辖区无业居民提供就业信息。六是根据“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开展要求,建立包巷包户制度,层层签定责任书,落实工作,明确责任。每周一定为工作例会,在安排本周工作的同时,连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一起安排,在安排的各项工作中,社区干部按照“四知四清四掌握”包片、包户签定责任书的情况,抓好包片、包户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求每周五所有的社区干部逐一汇报本周“四知四清四掌握”开展落实情况。抽查和分析本社区干部一周工作情况,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七是推行“365”日和 “5+2”工作日。即按照“全天候、无假日”的服务要求,实行了“错时工作制”。

六、强抓社区居民就业服务。一是为辖区内200余名下

4 岗职工建立了生活档案,结合辖区下岗职工的技能和要求,与社保局联合举办了技能培训班,进行了抓饭、包子等技能培训,为他们的择业和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开展到社区找岗位活动,通过劳动保障站,为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及“4050”人员等求职者提供各类就业岗位。截止目前,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人,“4050”人员再就业12人,帮助15名自谋职业。为102名“五七”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审批手续。

七、提高社区便民服务能力。为了面向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贫困户、低保户等提供优质的帮扶服务,我们对社区干部,实行划片包干,每人承包一片,社区12名党员和干部与12户困难户结成帮扶对象,并签订“一帮一”协议书,为困难户送食物,送衣物,献爱心,送温暖。通过日常走访共走访慰问贫困居民共慰问35户,折合人民币近2000余元。截至目前,“爱心超市”就接收捐赠物品、面粉、大米、清油等总价值1万余元。困难居民无偿领取衣物、生活用品129件,领取面粉25袋、大米23袋。

明珠社区党总支 二0一一年六月十八日

推荐第10篇:社区社会管理创新

“五大”转变做强管理基石

http://( 2011-08-05 17:36:35 )来源:四川日报第06版

□黄进(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

相关新闻背景:绵阳涪城区成功做好社会管理的“五零工作法”

与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相比较,绵州社区的 “五零工作法”实现了这样“五大”转变:一是在重视程度上,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视,把社会管理工作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视社区的社会管理;二是在管理主体上,改变了单一的行政管理,既强调上下齐抓共管,更强调横向整合联动,大力整合辖区资源,完善共驻共建机制,取得了让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形成“1+1>2”的合力效益,实现了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协同化;

三是在管理方式上,通过畅通民意、连接民心等方式,从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向重视协商协调转变,使管理柔性化、人性化;四是在管理内容上,将社区服务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全面、快捷、有效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社区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五是在管理环节上,以加强和谐社区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突破口,从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以熄火化怨、贴心服务、关爱帮扶等工作方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矛盾源头。

从全省范围来看,绵州社区的创新实践活动是在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下涌现出来的典范,是我省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杰出代表。

目前,我省共有城乡社区9079个,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城镇及其附近郊区。社区与行政村相比,经济较发达、社会发育程度高、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性高、社区成员的异质性强、生活方式多样、社会治安更加复杂。有事无人管、有事无力管、有事难以管、有事管不好等情况在一些社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管理的创新动力不足、创新力度不够、创新办法不多、创新效果不佳等情况在一些社区也还存在。加强和创新我省社区的社会管理工作十分必要和紧迫,目前,我省社区的社会管理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

一要高度重视社区的社会管理,积极探索总结经验。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石,是社会管理最主要的微观载体。我省社区组织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和实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要高度重视和积极总结社区经验,既为整个社会管理的制度设计提供新鲜素材,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推广使用。

二要努力创新社区管理的组织体制,建立社区治理新模式。创新社区社会管理体制的目标是:建立一种政府与社会双向进入、良性互动的社区公民治理新模式,整合资源,促进参与,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这一创新涉及区(县)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居委会和居民院落组织体系的重新建构和职能定位。目前,社区管理体制中的核心问题,在于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工作重心下移。

三要努力创新社区管理的制度体系,消解矛盾,增强活力。加强源头治理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好民生、民主、民心问题,尽可能防止、减少、弱化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的产生。加强社区民约、公民道德等行为规范体系,通过自律、互律、他律,形成既要维护社区公共权益、又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

的社区环境。完善社区民主决策机制,增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民主管理,杜绝“代民做主”。强化社区的动态协调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和预警机制、矛盾调解机制以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使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得到及时化解和积极转化。要推进社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加强全民风险防范和社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总之,在社会管理格局中,社区应当成为党委领导的坚强基石,政府负责的重要依托,社会协同的有力载体,公众参与的有效平台。我们期待着通过各级政府和组织的努力,社区能够尽快实现在社会管理中的科学定位、角色发挥和职能优化。

第11篇:创新社区管理经验交流

创新管理新模式,服务居民零距离

为进一步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盘活社区资源,强化社区服务功能,×××街道创新社会管理,以×社区为试行点,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服务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网格区域,实现了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的新局面。

一、“五步走”,构建科学管理新

体系。

第一步,划格。按照“合理布局、尊重历史、着眼发展、界定清晰、方便管理,便于服务”的原则,充分考虑居民的认同度、社区工作人员状况等因素,根据自管小区、物管小区、单位小区等分类,依据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将社区划分为×个网格。每个网格内居民约×户左右,人口约×人,网格内的单位、楼群纳入网格管理之中。

第二步,定人。社区根据各网格管理服务工作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一名网格长,网格长原则上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整合吸纳流动人口协管员、居民小组长、楼长、无职党员、物管公司人员、中心户长等组成网格队伍。网格管理内容,包括环境卫生,民政、计生、就业、社保、城建、综治、党建、党廉、文化、民生工程、违建巡查等内容。在管理上,邻近的两个网格长,设置AB岗,入户访问时两人一道进行,如果一人请假,另一人可代为管理和服务。

第三步,定责。网格长实行一岗多责,不仅要承担在社区分管的业务工作,同时要坚持每天巡查所负责的网格,实现人到格中去,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促和谐。网格服务队在工作中要成为“五大员”(即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维护稳定安全员、邻里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监督员);网格服务队成员工作中要做到:一是责任意识强,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嘴勤、笔勤,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二是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处置问题,及时报告问题;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增进感情,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三是提倡“错时工作制”,坚持到网格巡查。四是认真填写网格长工作日志,做到工作日清周结、动态信息及时采集。需要向其他条线交接的事项,及时填写“工作单”,办好交接手续。五是引导和吸纳物业管理机构、居民代表、退休党员、居民组长、巾帼志愿者队伍、热心社区工作同志以及社区志愿者等作为义务信息员、监督员,协助做好网格的管理工作。

第四步,定制。社区和网格结合自身实际,以网格信息库、基础台账、网情日志等形式,建立有人巡查、有人报告、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有人督查的“五有”工作机制,实现事在网中办。建立上门服务制,对网格中的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行上门服务,办理社区事务。建立信访调解负责制,负责组织党员、居民骨干对网格中发生的民间纠纷实行有效调解。建立网情反馈制,网格长要每天下到网中民间,了解社情民意,简易问题现场处理,处理不了的做好记录,回来分类汇报。建立每天一研判制,每天收集回来的信息于当天下午分类,由社区综合服务站站长主持会议研判,分类处理。建立卫生督查制,网格长也是卫生巡逻员,将网中卫生状况及时汇报,组织整治,保证社区卫生状况良好。同时,网格长按照“首问责任受理、内部协调解决”和“前台受理,分部门办理”的原则对居民办理事项实行一条线服务。对于一般性工作,网格长现场处理,登记备案;需要协调处理的工作:网格长现场受理,带回社区综合服务工作站由站长牵头处理;如果属于街道和职能部门的则上报到街道或职能部门办理,或由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牵头邀请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处理结果反馈服务对象;对于突发性工作,网格长立即上报,街道、社区相关部门紧急处理,网格长现场跟踪;需要审批的工作:网格长掌握信息,社区综合服务站受理界定,街道(相关办所)审核,报区相关部门审批,同时实行街道、社区公示。通过网格单元、社区服务站、街道共同为居民提供“线”上的服务。

第五步,考核。建立各项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形成一种工作机制。同时积极推行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首问责任、快速处置等工作方法,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正常和有效运行。建立群众评议奖惩制,加强对各站的工作日常考评,组织群众定期评议,结合社区干部绩效考评,对成效好,管理成绩突出的实行奖励。对各网格信息员根据工作情况给予一定报酬。

二、“网格化”,开创社区管理新局面

采取网格化的管理方式之后,网格长、网格员带领网格内的物业管理员、楼栋长、居民小组长、院落小组长、信息员、协管员等每天深入包片居民,收集民情、调处矛盾纠纷、提供服务、组织居民开展学习、互助、自治活动等,对本网格内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及时进行处理,不能马上解决的带回社区分类处理,社区不能处理的及时上报街道或有关部门协调处理。为了使广大居民群众真正了解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意义,以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网格长们深入辖区居民楼院,通过亮证工作、发放联系卡等形式,对网格化管理工作作进一步的宣传发动。同时,通过工作人员主动与居民交谈,倾听群众意见建议,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网格化管理中来。

通过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了服务前移,使社区管理和服务全覆盖,更好地发挥社区在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实现民情联系无遗漏、社区管理无盲点、社区服务无缝隙。

第12篇:社区党建创新工作汇报

关于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宝星里社区党工委书记 李玉柏

(2011年11月4日)

社区党的建设是社区工作的基础和核心。近年来,宝星里社区主动适应城市工作的新变化,把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作为巩固党在城市执政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增强凝聚力为目标,大胆创新工作机制,丰富党建活动载体,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的社区党建路子,使社区党建工作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初步形成了有事找社区,找到社区能解决的格局。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基层基础工作出现了新的情况,一些问题逐步显现,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区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发展党员困难较大。社区党员队伍趋向老化,多数社区党员为企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纯居民党员少。社区服务管理的人员多为无业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参差不齐,入党积极性不高,真正能让社区党支部发展的党员后备人选较少,党员发展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二是社区直接管理的党员少。社区党员组成较为复杂,主要有四类:

—1—

一类是外来务工经商的党员,这部分党员往往不能及时转移党组织关系,有的即使领取了流动党员活动证,也不与社区党组织取得联系;一类是迁居党员,这部分党员迁移到新居后,不愿转移组织关系,或者把组织关系放在口袋里,成为“口袋党员”;一类是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中的党员,这部分党员组织关系仍然留在原企业党组织;还有一类是毕业后、就业前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和退伍军人党员,这部分党员中有的待分配时间长达一年,在“找工作”期间,多数不能及时递转组织关系,即使转移了组织关系,参加组织生活也比较困难,基本处于“无组织”状态。三是社区党建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吸引力和号召力。目前,社区组织的活动多为节日期间的走访慰问活动,形式单一,层次较低,缺乏吸引力和号召力。

社区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社区党建凝聚与覆盖双重目标的提升,必须积极探索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内容、形势、方法,着力解决社区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社区党建工作不断上新台阶。

一要创新社区治理理念,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机制。坚持把创新社区治理体制作为强化社会管理和实现“公共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有效途径,以理顺政府与社区关系为突破口,坚持党政指导与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政府引导与社会主导相结合,动员各方力量支持社区建设,培育公民精神,构建政府、社会组织、公民共同治理的模式,努力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

—2—

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出台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申请由政府参与,以购买服务性项目的方式,设立社区服务专项资金。为居民提供品种多样的福利和服务。 二要构建社区联建体系,进一步增强社区共建合力。建立和健全社区横向管理体制,加强社区与社区、社区与在驻单位党组织的联系沟通,形成社区区域联建,建立合作共治的新型关系。一是鼓励社区在驻单位的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设施对居民的开放率,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形成社区和在驻单位资源共享、事务共办、文明共建的良性互动机制。建议有号召力的在驻大单位领导兼任社区党工委的副书记(或党工委委员),并由在驻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将“联建”实施情况纳入年底考核,督促各在驻单位配合落实。二是由市、区两级政府自上而下成立相应的党建工作协调机构,划拨活动经费,确保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由党工委牵头,以党小组为单位轮流组织开展党建知识竞赛、健身舞蹈、歌咏、羽毛球比赛等社区活动,每季度至少一次,选派优秀党小组同其他社区共同举办大型文体活动,不断积累社会资本,努力提高居民对公共活动的参与率。

三要推行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社区组团式服务水平。建立起“责任到人、包干到组、覆盖到户、巡查到点、管理到边、奖惩到位”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以“全面覆盖,界线明确,不留空白”的原则,以人口为基数、按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社区内每3-4栋楼设立一个居民党小组,党

—3—

小组长给予一定的补助,在社区党工委和居民党支部指导下开展工作。根据网格划分,按照对等方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组织服务团队,带领志愿者队伍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将工作重心下移,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下社区服务”,变“处理线条单一问题”为“解决群众各种难题”。网格服务团队成员一年至少开展4次以上集中性走访,与群众“面对面”、“点对点”的交流沟通,重点围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解决群众就业、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开展主题化、全天候服务,使一大批群众反映的问题在最快时间内得到解决,从而使党与群众的感情进一步加深,通过网格化定位,划定每一个网格服务团队的责任区,明确其“包管理、包服务、包教育、包提高”的群众工作职责,并要求切实履行“包干”职责,做好责任区内的群众工作,使联系包干责任制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从而把群众工作覆盖到全社会,真正把群众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总之,社区党建要牢牢抓住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突破现有体制束缚进行制度创新,搭建崭新的运作平台,确保党建体制变迁的有效性;要通过广泛动员来保证社区建设中人力、物力投入的高效率,体现较高的技术效率和政治能力;以解决民众需求和社区管理中的问题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服务,实现高度的制度配置效率。

—4—

第13篇:如何创新社区管理

如何创新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已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和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日趋凸显。运用科学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深入思考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一、积极推进构建和谐社区的新实践

以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为目标,突出“以人为本、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服务居民”的原则,以科学发展理念打破社区管理的旧观念、旧模式,不断探索旧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取得了创建和谐社区的显著成效。

(一)发展社区经济,实现富民强街工程新突破。积极抓住全区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寻找发展突破口,积极接受辐射,盘活现有资产,大力发展社区经济。

(二)优化社区环境,营造环境和谐的新气象。组建社区保洁队伍,结合“环境整治年”,大力开展“社区是我家,环境美好靠大家”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进行环境大清整,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和谐氛围。建立健全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环卫管理,落实责任,定期巡查,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彻底改变社区环境卫生面貌。

(三)扩展社区服务,搭建人际和谐的新平台。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和分类救助为基础,以专项救助相配套,以临时救济为补充,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对困难家庭的救助率达到100%。进一步健全劳动保障就业机制,落实就业服务政策,拓宽就业渠道,通过提供就业咨询、再就业培训、就业岗位信息服务等措施,使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得到充分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建立政府资助为主,社会广泛参与为辅的帮扶机制,积极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确保残疾人在教育、医疗、康复、就业及社会参与方面与健康人享有同等的权利,使残疾人受益率达到100%。完善居务公开、社区民主评议制度,充分发扬民主,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

(四)强化社区平安稳定,打造秩序和谐新面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深化防控体系建设,细化巡控力量布局,预防和减少案件发生;社区增配辅警,完善装备,强化管理;安装电子眼和防盗门,有效预防和减少盗窃案件的发生。健全和完善社区志愿者—治安组长—居委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坚持每月两次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把各类矛盾解决在社区,化解在萌芽。建立社区信访联络员制度,引导群众理性反映合理诉求,及时有效地化解不稳定因素,社区居民治安满意度和安全感满意度达到100%。

(五)丰富社区文体活动,营造文化和谐新局面。健全完善社区文体队伍和文体设施,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文化信息服务站点设置率100%,为满足社区居民的网络需要,提供健康的电子信息网络服务。开展红歌大家唱,军民联欢会,社区居民艺术节和居民运动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六)加强社区党建,构建党群和谐的新格局。坚持以服务为导向,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通过开展组织生活进家庭等活动,做到政治上从严要求,生活上关心照顾。了解下岗、失业党员的生活情况、再就业意向,组织开展“送知识、送培训、送岗位”的活动,管活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册、联系单,对流出党员实行 “契约管理”。开展“党员责任区”、“建和谐社区、展党员风采”,“亮党员身份,树党员形象”等主题实践活动。发挥党员在倡导文明新风中的带头作用,引领群众倡导科学精神,反对封建愚昧,倡导文明新风。以“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为主题,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入户随访”活动。变上访为下访,变管理为服务,发挥党员纽带的作用,进一步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实现人际和谐。

二、打造高水平的和谐社区

实现社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区是一项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区必须要坚持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创建平安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满足社区需求为目的,把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按照市、区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到2011年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依法治街全面推进,居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社会就业和再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低保人口应保尽保,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社区文化品位明显提高,道德风尚更加良好,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社区建设走在全区前列;社区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安秩序得到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社区市容环境明显改善,管理体系日臻完善;进一步形成居民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一)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机关选派能力强、素质高的年轻干部到社区居委会兼职,与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发挥各自特长,开创社区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加强居住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确保和谐社区建设顺利进行。

(二)以平安创建为基础,倡导良好的社区精神。一要提高居民素质。以改善人际关系、增进邻里团结、崇尚文明新风为目的,积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科普教育,不断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二要深入挖掘社区的特色,把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等因素融为一体,拓展社区文化的内涵,举办形式多样、富有特色、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要整治社区环境。从解决社区脏、乱、差问题入手,加大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搞好社区的绿化和美化,加强社区日常保洁管理,提升社区环境优美工程,并以点带面,用两年的时间,逐步实现社区环境“绿、亮、净、美、优”的目标。四要深化社区创建。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区治安管理,积极构筑以社区民警为主体、治安委员会为依托、治安队为骨干,志愿者义务巡逻队为补充的群防群治网络,重点抓好出租房管理和流动人口管理,积极争创“平安社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反对封建迷信,抵制歪理邪说。要努力及时化解各种邻里纠纷矛盾。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合理解决利益诉求,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一是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兴办各类服务行业。大力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点。为居民提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健、计划生育、老幼托管、扶残助残、娱乐健身以及政策、法律、科技等多方面的服务。二是优化社区服务结构,健全服务功能。适应居民的不同需求,设立多层面的服务内容。三是充分发挥社区在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的作用,积极开发居民生活服务、社区保安保洁等社区就业岗位,千方百计解决下岗职工就业困难。强化技能培训,搞好就业服务,努力为社区居民再就业提供方便。

(四)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一是要理顺政府部门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多指导、多协调、多服务,要按照“权随事转、人随事转、费随事转”的要求,保证社区有人力、财力完成各项协办事宜,切实减轻社区负担。社区居委会要积极探索集中精力做好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新路子。二是要培育社区自治意识,增强社区自治功能。实行居民事务公开,进一步落实社区的自治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和监督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三是提高社区干部素质和能力水平。社区干部要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积极探索社区自治工作的新机制、新办法。

(五)以满足社区需求为目的,加快社区资源共享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驻共建、促进发展”原则,强化社区单位和居民的共建共享意识,以共同目标和共同需求为纽带,充分挖掘、整合、开发、利用、激活社区的各类资源,实现服务资源共享、服务设施同建、服务项目联办、服务活动合搞,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资源的共享程度。

张兵 2011年10月28日

第14篇:艺术社区创新工作汇报

2011年艺术社区党建创新工作汇报

2011年,艺术社区党委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在做好做细做实党务工作的同时,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开展“党员先锋工程”,强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服务渠道多元化。各党支部先后都成立了服务中心、帮贫扶困居民,开展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服务内容网络化。在社区内开展“四点”建设,设立医疗保健点、家政服务点、家电维修点、文体活动点,用星罗棋布的服务网点方便群众。服务重点倾斜化。组织广大社区党员重点服务社区建设、服务群众需求、服务弱势群体。服务形式规范化。在各党小组统一设立了党员环境保洁岗、维护社会治安岗、文化体育服务岗、弱势群体帮扶岗等6个服务岗,要求每名党员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专长从中选择1-2个岗位,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艺术街党支部还实行了党员示范岗活动,每个楼还设立了党员公示牌,公示该党小组长的照片、姓名、住址、服务项目,一目了然,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社区的在职党员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办了义务诊室还为社区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开设热线服务电话。艺术社区地处商业繁华地区,地形复杂,人流量大,原来治安状况差,小偷小盗

不断。在退休老党员周凤岐的带领下,有6名离退休老党员自发组建了治安巡逻队,昼夜分组巡逻,维护了社区治安, 被群众誉为“社居民的保护神”。

三.艺术社区把党建工作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效衔接起来,着力推进社区党建网络的“四个延伸”,即党的基层组织网络向非公有制企业延伸,向中介服务组织延伸,向个体业户和工商户延伸,向流动人口和楼栋延伸,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做到哪里有人群就把发展党员的工作做到哪里,哪里有党员就把党的基层组织延伸到哪里,确保党的工作及时有效地覆盖到社区每个角落。

四.社区还对企业分流的党员和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党员实行“对接管理”及时把他们编进党支部,党小组里。关心他们的生活,进行职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寻找就业岗位,为他们实现再就业提供服务

艺术社区从实际出发,调动广大党员和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使社区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文明的阵地,营造一个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党建氛围。

第15篇:务实创新 打造社区特色

务实创新 打造社区特色

----县领导来我街道调研社区建设情况近日,县民政局领导谭书记一行来我街道调研社区建设情况,这是我街道新设社区运行后,主管局对社区建设情况的一次全面验收和工作指导。新成立的7个社区书记、主任汇报了当前社区的基本情况、工作目标、工作特色以及工作创新之处。每到一个社区,谭书记都仔细查看社区办公场所建设情况,社区功能布置情况,社区工作开展情况。她充分肯定了我街道在社区建设方面做出的成绩,称赞社区干部队伍选拔好,社区场所建设优,配套设施配置齐,认为社区建设各有特色,你追我赶建设好社区,努力创先进、争优秀的氛围十分浓厚。她指出我街道新成立各社区工作步入正轨后,应着重抓常规工作,创特色工作,突亮点工作,务实创新,打造社区工作特色,促社区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谭书记还到某某社区指导创省文明社区工作,到松雅社区察看新办公楼建设情况,给予了社区创建极大的鼓舞。

第16篇:社区党建创新经验材料

推进“四心工程”,开展“四项行动”

不断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社区位于**区汉口路中断,辖区面积24万平方米,由**集团、钢窗厂、电焊条厂家属院及三英花园等12个自然院组成,共有楼栋108栋、5932户、15969人,自管党员227人。

2011年9月,***社区党委按照区委“四位一体、两级网格”的社区体制创新要求,立足辖区实际,主动适应社区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加强了社区党委“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功能,努力打造平安和谐、群众满意社区。

一、严格落实区委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设臵。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将***社区党总支升格为社区党委,由办事处选派一名副主任担任社区党委书记,设副书记2人、委员4人,增强了社区党委的领导力量,提升了决策能力和水平。同时,为便于开展工作,社区党委以楼院、片区为单位成立了7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进一步建立完善了两级网格管理的社区党组织网络。二是全面运行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党建工作制度,统筹协调站、居、办之间的关系和各项工作。每周定期召开社区工作联席会,共同研究和落实阶段性工作;每月召开社区党委会,及时收集、协调、处理群众反映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每季度召开社区居民群众代表会,广泛听取社区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深入推进社区民主建设;每季召开“大社区党委”会议,协调开展公益共建活动。同时建立“四报告一评议制度”和“党员活动日”制度,进一步统一社区工作者的思想认知,强化服务宗旨和意识,社区工作者的精神面貌和服务态度有了明显提高。

二、推进“四心工程”,开展“四项行动”,以品牌示范和典型带动推动社区工作全面发展。

1、“暖心”工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暖人心

社区党员**是全国知名的“爱国拥军模范”、“十大杰出母亲”,她情系军营、爱兵拥军的事迹早已是家喻户晓。2003**退休回到社区,在社区党组织的支持下带动社区党员成立了拥军服务队。多年来,她们扶助社区军烈属解决生活困难、为复转军人提供就业信息、为有需要的战士及军属做心理疏导,为辖区征兵工作做各项宣传,并逐步将服务内容扩大到优属优抚、扶贫济困、敬老助残、助学、义诊、帮助就业和家电维修、管道疏通、理发修鞋等多项便民服务项目,党员、群众志愿者增加至300余人。为更好地服务居民,吸纳更多的志愿者,社区将“拥军服务队”更名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日常服务的基础上,每月固定活动日,组织开展集中服务、义务奉献活动。迄今先后组织活动116次,帮助孤老病残群众326人,到辖区益康养老院看望老人,与他们谈心,理发、体检40余人次。他们的无私善举深深温暖着每一位居民的心,党员志愿者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

2、“聚心”工程——党员两级网格作用聚人心

为了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在群众中的先进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便于党组织开展工作、组织活动、服务居民,社区党委提出“支部建在片区、党小组设在楼院”的理念,按照党员分布情况,在全辖区建立了7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并由居民片区长、楼栋长中的党员任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形成了党委领导下各支部、党小组分片管理的网格化管理网络。为发挥各级党员在网格中的作用,党委提出“十五字”工作标准,要求党员在楼栋工作中“亮形象、明职责、学理论、献爱心、展风采”,党小组长担当网格第一责任人,格内党员积极协调处理网格内的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治安隐患排查、服务居民、组织文化生活等工作,使社区党员在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发挥作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祥和院的老党员李枫多方联络、积极协调、牵头成立业主委员会,为本院居民解决暖气安装问题。成立“社区秋实合唱团”,组织退休老同志唱红歌,丰富小区文化生活,并多次参加市、区演出,取得优异成绩。辖区党员吴秀梅,组织居民开展“十点拍手操”活动等等,辖区党员马丹荷组织成立“手工编织小组”、尚秀英组织了“老年舞蹈队”、李素芹、李新民担任居民调解员有效调处邻里纠纷、李振华担任网吧监督员关爱儿童远离网吧健康成长。

3、“赢心”工程——“大党委”会商共建赢人心 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辖区资源共建共享,热点难点问题共商共办,共同推进社区建设,服务辖区党员群众。特别是将辖区**集团宏瑞物业公司党委书记王建洲纳入大党委成员,副总经理及物业站站长为兼职委员,建立起“党员教育联抓、思想工作联做、公益事业联办、社区治安联防、贫困对象联帮、文明社区联建”的“六联”党建工作机制,发挥了良好作用,收到了实际效果。特别是在今年的楼院整治工作中,积极发辉“大党委”作用,办事处、社区与**物业公司共商共办,对辖区01街坊、18号街坊、吉祥院、祥和院等院落进行综合整治,硬化路面6283平方米,绿化2459平方米、粉刷墙体4600平方米、种植牡丹600颗,新配备健身器材6件,制作文化板面20余块,使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居民群众交口称赞。日常工作中,社区与物业公司相互配合,及时有效为居民解决各类问题,使社区环境卫生、安全保卫、基础设施维修等工作井然有序,深深赢得了居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4、“得心”工程——“三人行调委会”主动服务得民心

为做好民调工作,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社区创新工作思路,制定了“三人行”调解机制,成立了由居委会成员、楼栋党员、社区老法官(老民警、老律师)组成的“三人行调委会”,使调解工作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做到有理有据、公平公正。同时,要求调委会变过去的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每天保证两个小时在院内巡视走访,对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做到提前了解、及时介入、有效处理、妥善解决。居委会主任朱莉莉、社区退休党员李素琴、李新民等经常与居民沟通谈心,对各种矛盾纠纷总是发现及时、处理得当,今年以来为居民调解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物业纠纷等事件,为和谐小区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在他们的协助配合下,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深得民心。

5、在推进“四心工程”的同时,社区党委以优化管理、提升服务做为社区改革创新工作建设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开展了便民利民“四项行动”:一是开展以健康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绿色行动”。举办“社区健康知识讲座”、“社区卫生服务站义诊”、为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卡”,小区宣传栏开设“健康生活小贴示”、“冬季采暖温馨电话提示”等活动,为辖区居民健康生活提供各项帮助。二是开展共建平安家园的“蓝盾行动”。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提高居民治安防范意识,社区综治办加大平安建设宣传力度,同时加强治安巡防工作,针对居民前期反映的治安、物业等问题,社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加强门卫、安装技防、增加治安巡查密度,抽派精干巡防人员加强夜间巡逻,巡防时间延长至凌晨5点,有效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安全感,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大力开展敬老爱老,帮老助老的“霞光行动”。为帮助辖区孤残老人,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社区大力开展了敬老爱老,帮老助老的“霞光行动”。社区人员入户了解辖区困难老人的基本情况,对困难老人不但在生活上加以帮助和关心,还在心理上给予关怀和疏导,陪伴老人谈心,对辖区90岁以上老人和孤寡老人开展每周一次电话问候,每月一次上门看望、每季一次健康检查,每年过好一个生日等“四个一”服务,社区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党的基层执政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四是继续开展关爱儿童的“春雨行动”。在社区“四点半学校”的基础上,开办“红领巾故事会”、“儿童才艺PK赛”、“亲子运动会”、“环保我先行DIY作品展”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进一步利用社区大课堂,举办“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另外,将“春雨行动”和“霞光行动”相结合,使孩子们主动上门为辖区老人服务,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不仅使孩子们增长了知识,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好评,深受辖区居民的好评。

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创新以来,***社区各项工作得到全面推进,工作效能明显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社区与群众关系更加密切,初步实现了“管理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区更和谐”,今后工作将继续扎实工作,提升服务,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发有为的工作姿态,全力打造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宜居社区,以实际行动向区委、区政府和辖区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2年3月16日

第17篇:长兴社区民政工作创新点

长兴社区民政工作创新点

创新点一:

为“夹心层”争取救助

城区目前低保标准为245元/人/月,低保对象可享受医疗、教育、住房金、水、电、暖、煤气费优惠等救助,除日常享受低保救助金以外,逢年过节还可享受到市区各有关部门、街道、社区的慰问金(物品)和福利。而家庭收入略高于低保标准的“夹心层”群众则无法享受上述优惠政策,导致生活更为困难。为此,建议上级民政部门将城区低保标准适当提高,进一步调研和修改低收入居民救助政策,将我更多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 创新点二:

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贴心服务

今年的两会上,有一项议案提出将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将关爱老人切实落到实处。在工作中,城区会在每年的九九重阳节为70岁以上我固定收入的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但对于“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老人和低保且独居的老人来说,无疑此举也只是杯水车薪。街道、社区可通过市场化、社会化、职业化运作方式,充分整合养老服务机构、专业餐饮服务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爱心居民等服务资源,为“三无”老人和低保且独居老人提供免费或优惠送餐服务、

日常起居照顾服务、家庭清洁服务,设立公益性老年人紧急呼叫服务中心,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紧急呼援服务等。

长兴社区张艳艳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八日

第18篇:创新社区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

创新社区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

社区是整个社会的窗口和缩影,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抓手。社区管理模式,一般是指社区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突出特点和经验。加强社区管理创新,形成富有特点的社区管理模式,对于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要,壮大基层力量,夯实基层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积极推进社区内部组织结构创新。当前,影响和制约社区管理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是社区居委会与街道职责不明,政社不分,导致在行政事务上错位,自治功能上的缺位。为破解这些难题,北京市在社区原有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增设服务站,专事居委会在组织群众自治过程中剥离出来的行政事务,成为政府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依托和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场所。同时,居委会复原自治职能,发挥了解居民需求、提供便民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协助社区服务站提供社区公共服务,这样就形成了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和以居委会为自治服务体系、以服务站为公共服务体系的“三驾马车”式的新型社区治理结构,三者互相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推进基层社区协调运转。

围绕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积极推进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完善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的不职业,职业的不专业,难以承担复杂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应加快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的录用、考评、培训和使用等各项制度,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围绕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资金经费保障机制创新。将社区服务配套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对符合固定资产投资支持范围的项目,应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吸引社会力量兴办社区基础设施,在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围绕培育壮大社区参与主体,积极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社区社会组织如老年人协会、志愿者协会、舞蹈协会等这些非政府和非营利性组织,在丰富社区生活、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由于管理不善,地位不合法,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应借鉴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经验,将性质相同、业务相近的社会组织联合起来,改革设立审批程序,实行“一站式”审批,引导鼓励其健康发展。围绕社区管理健康运行,积极理顺居委会与各参与主体的关系。推行社区服务站与居委会分设,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服务半径,推行一个服务站对应多个居委会,开办“一门式”服务窗口,方便服务居民。推进居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对应,在设立居委会时,不必拘泥于小区户数的多少,尽量单独设立居委会。推进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的整合,在“居站分设”情况下,二者范围重合起来,将会实现两种居民自治力量的联合,成为基层民主新的增长点。

关于社区管理创新的调研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探索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优化社区环境,整治社区治安,推动基层党的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平安建设以及社会管理的全面发展,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街道1个、示范社区1个,自治区和谐社区4个、自治区级文明示范社区6个、自治区级“绿色环保社区”2个、市级“绿色环保社区”6个、市、区级文明社区28个,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社区管理现状及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健全机制。社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参与、支持。市委、市政府将社区建设工作列入每年的年度考核目标和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并与各区、各部门签订责任状,充分调动全市上下建设社区的积极性。健全了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社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配备了编制。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将社区建设与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和我市每年举办一届的文明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结合起来,以会促建设,以会促发展,以会促管理,通过有效的载体来推动全市社区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进一步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拓视野。先后出台了《乌海市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等规范性文件,目前正在草拟贯彻落实《内蒙古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内党办发[2011]7号)的具体意见,将明确建立社区工作准入机制、社区项目管理等社区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二)整合资源,完善功能,构建“大社区”格局。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整合资源、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科学规划社区布局,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将292个社区(村)调整为86个,使社区功能更加集中和突出,资源配置较为优化合理,管理职责较为明确。将社区规模扩大到3000户左右,有效整合各部门在社区的机构、人力、财产,实行资源共享,构建社区“十分钟服务圈”,设立社区文化站、卫生计生服务站、综治工作站、老年人谈心室、老年人日间照护室、老年学校等服务功能。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立民政救助等七个社区服务窗口,基本满足了居民劳动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服务需求,居民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到各类基本服务。

(三)建立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之间的新型关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探索由街道管理体制向社区管理体制转变,统一规划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承接街道办事处和各相关部门服务功能延伸到社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与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从行政事业单位选

派年轻优秀党员到社区任党组织书记,兼任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主任,并通过民主选举兼任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管理引入社团与社会组织管理,社区文体、曲艺等各个协会、社团负责管理部分社区事务。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家政服务、便民超市等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由市场运作。

(四)丰富社区活动,创新和谐社区建设的载体。丰富社区文体活动。按照“一居一特”的要求,社区成立了秧歌队、武术队、健身队、夕阳红合唱队、门球队、曲艺队等社区文艺团体,举办社区邻里节、社区文艺汇演、社区运动会等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增进社区居民间的关系,增强社区凝聚力,打造各具独特的社区文化景观。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结对开展“平安创建”、“帮联共建”,驻社区单位与社区开展共驻共建,使和谐社区建设活动更加丰富。各个社区根据各自特色,勇于探索,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如:海勃湾区墨香梨园社区发展社区各色文化协会组织,由社区文化协会自己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乌达区爱民佳苑社区“1+3”服务模式,让困难群体,只需进入社区一道门,由社区工作人员为其代办应由社区、街道、区三级办理的各类服务事项;海南区拉僧仲街道新桥社区实现网格化管理,组建社区、片区、楼院、栋、单元网格信息员体系,及时掌握社区内各种信息,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户的全覆盖无缝式的管理。

二、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区管理行政化严重的趋势并未缓解。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居民的自治组织,在开展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同时,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在承接着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劳动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行政管理工作。这就造成社区管理行政化趋势日益严重,社区工作内容日趋增加;社区组织的自治功能弱化,特别是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

二是管理体制不顺。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需要从体制和机制理顺,从现实来看,要加强社区建设规划、机构、目标任务,特别是统筹、协调、配合的作用。街道办事处的政府公共服务部分职能随着社区工作服务中心(站)的建立,被划拨到社区,街道办事处成为了“传话筒”,降低了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

三是加强各部门配合协调,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各部门在将服务工作延伸进社区的过程中,都从自身工作的角度出发,没有实现资源的共享,不利于社区的规范化建设。如社区居民基本信息库建设,公安、计生、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各自开发、使用不同软件,社区居委会为此做了许多重复性的工作,加大了社区的工作负担。

四是社区建设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乌海市委、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乌党发[2009 ]11号)规定“社区组织工作经费按l000户以下的每年l万元以上,1000一2000户的每年3万元以上,2000户以上的每年4万元以上,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社区干部的生活补贴不低于我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并为其缴纳养老、医疗、失业保险,

以上所需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特别是随着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面积的不断增大,各项开支的增多,社区经费更加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工作的开展。

三、创新社区管理的建议

(一)社区行政管理职能与社区居民自治分设、分治。明确社区服务中心(站)的行政职能,是在社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承担城市基层公共行政事务管理和服务,完成好社区工作准入目录的工作任务。凡依法应由社区协助的事项,必须为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委托给社区办理,应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可以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实现政府“购买服务”,即:政府出钱,社会中介组织或政府机构监督评估、社会专业组织或个人实施的运行模式。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社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面向社区居民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自治活动,丰富社区文体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二)优化管理层级,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借鉴外地社区管理先进理念,开展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管理体制和民主自治机制,如外地的撤销街道办事处的试点,区直接管理社区,区政府(或区委组织部)下设社区办承担统筹、协调、指导社区建设工作。

(三)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服务组织体系。一是配套服务组织,在社区建立统领社区各项工作的社区党组织、承接社会公共管理服务职能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开展居民自治活动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树立“大社区”理念,社区办领导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开展公共管理服务,指导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居民自治。三是改变政府投入方式,变政府向街道办事处下拨资金为政府购买服务,使出资主体、服务主体和评价评估主体分离,受益人参与评价过程。四是加快发展对专业社工购买服务、民办社工机构和社区协会组织登记管理,促进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岗位配置,发挥其自助助人的作用。五是建立健全社区党员或党员代表议事制度、居民会议制度、居民议事协商制度、民主听证、社情民意商办制度,实现居务公开、民主评议。

第19篇:浅谈创新社区党组织建设

xiexiebang.comhttp://www.daodoc.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社区党组织的建设,是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创新,对于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满足社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密切

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新形势下社区广大党建工作者值得探索的新课题。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增强创新观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创新,是我们党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的关键因素。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创新社区党组织的建设的前提。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对党的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用新思路来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来解决新问题,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创新工作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社区体制的不断更新,这种“纵向不能到底、横向不能到边”的管理弊端日益呈现。这就要求社区党建的领导方式要由纵向的行政管理模式,向协调、指导、服务的横向模式转变;活动方式由过去的以条为主、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网络化转变,通过转变工作方式,拓展工作领域,创造性地发展党务工作。

1、将原有的纵向工作体系向居民区、居民党员延伸。结合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情况,原有的纵向社区党建工作体系不仅要巩固,更要有所发展。一方面,社区党总支要加强自身建设,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奉献精神、廉洁自律等方面提高要求,强化党总支在社区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决策上的把关作用、组织上的保证作用,增强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在“一居一支部(总支)”的工作格局上,将党支部、党小组设立到居民区、将社区党建工作延伸到社区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党员、下岗党员、流动党员中去,将原有的纵向工作体系,一直延伸到居民区,延伸到社区居民党员。

2、拓展横向工作联系。通过社区党建各级组织协调机构,加强与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联系,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开展社区共驻共建。要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辖区内各单位、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与社区内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党员、下岗党员、流动党员的横向联系,扩大社区党建工作范围。

三、创新教育管理

党员的教育管理是社区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变化,社区党组织从实际出发根据社区内党员不同年龄、文化结构、职业特点和分布情况,创新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模式,采取有效的分类管理模式,使社区的每一个党员都纳入社区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之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使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1、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离退休党员,组织他们过好党的组织生活。针对离退休党员的特点,坚持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定其理想信念,激发他们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并积极创造条件,多形式、多渠道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使他们力所能及地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力所能及地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积极发挥他们的余热,使老党员做到“离岗不褪色”。

2、从关心生活,促进就业入手,加强下岗职工党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始终保持对这部分党员教育管理的连续性,使之学习不断档、思想不掉队、组织不断线,并且积极创造条件,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特别是为这些党员解决就业和创业咨询指导等实际问题,为流动党员提供组织关系转接、党费收缴等服务,支持和鼓励下岗失业党员自立自强,为社会作贡献,使他们的能力和作用有用武之地。

四、创新活动载体

创新活动载体就是说,开展社区党建活动,不能脱离社区建设简单地就党建抓党建,而应着眼于在社区建设中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把党的建设工作融合、渗透到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中去,融合、渗透到化解社会各类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去,融合、渗透到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去。

1、建立社区党员服务站,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根据社区居民和家庭的实际需要,为居民开辟医疗保健、信息中介、婚姻介绍、健康娱乐、法律咨询、家政服务等项目的服务,使居民能享受到各种优质快捷的服务。

2、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真心实意为下岗职工党员提供再就业服务。要发动各有关部门向社区党组织提供就业

第20篇:创新迎来社区党建新格局

创新迎来社区党建新格局

http://  2008-11-18 发布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重构街道社区领导体制,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形式,打造社区服务特色品牌……去年以来,我市在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上的一项项创新之举,不仅构建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也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新发展。街巷深处,高高飘扬的党旗愈加鲜红。

优化组织设置,提升承载力

【点击】上个星期,靖城街道虹兴社区党委下设的社区支部、工业经济支部、老党员支部、工搪企业支部,分别就加快城中村改造、发展社区三产、丰富老年人生活、工搪厂应对宏观经济调整等议题召开支部会议。社区党员感觉到,现在的共同语言比过去多了,话题更集中、讨论的气氛更浓烈了。虹兴社区党委副书记盛金松深有感触地说,按照党员从业领域和个性特征重新调整党支部设置后,各支部都能根据自身功能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了,对党员的管理也更加细化了。

【透视】去年以来,我市从改革社区领导体制、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入手,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社区党建工作体系。撤销了靖城镇建制,设立靖城街道,同步设置街道党工委,推动城市管理体制转型和党委政府角色转换。今年,我市又将24个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社区党组织升格为党总支部,在虹兴社区建立全市第一个社区党委,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承载能力。将32个规模较小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纳入社区管理,增强社区党组织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同时,创新社区分支部设置形式,在具备条件的居民小区、楼幢院落设置了19个党支部和28个党小组,在专业市场建立5个党支部,在党员义工服务队、各类民间组织中建立10多个功能型党支部,对4个城郊接合部的行政村“撤村建居”,同步设置社区党组织,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建设的各个领域。

发挥核心作用,增强战斗力

【点击】这几天,城中村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每天早晨7点多,东兴街113弄一条臭水沟前,都会出现江华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剑萍等社区干部的身影,他们带头清理杂物、动员拆除违章建筑、督查工程进度,经常工作到深夜。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臭了十几年的污水河整治迅速,河水将在11月底变得清澈起来。附近居民刘兴成说,这群社区干部真是我们

的好当家人。

【透视】社区党建要抓好,选好书记是关键。在今年9月的社区党组织换届中,靖城街道党工委在24个社区中,积极试行“公推直选”,把一批德才兼备、工作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且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优秀党员选拔进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这次换届,共调整社区党组织书记4名,设立专职副书记10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文化的18人,占75%;110名社区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的55人,平均年龄40.8岁。通过调优配强,社区干部的知识层次进一步提高,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干事创业的劲头明显增强。今年10月,我市又组织换届后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集中培训,并赴苏州先进社区参观学习,帮助他们确立现代城市管理理念,提高综合素质。我市还进一步健全社区干部报酬保险制度,将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办理养老保险,解决他们后顾之忧。

提高幸福指数,彰显凝聚力

【点击】靖城街道布市里社区怡馨苑一位居民患糖尿病导致眼睛失明,购物、买药曾经是一大障碍,如今,只要在自家的窗口系一根红飘带,楼道里的党员义工就会及时发现,并帮他完成自己无法做的事。经常帮人购物、买药的党员义工袁秀英已经56岁,她还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聊天室的负责人。服务站每天为社区空巢老人提供餐饮、娱乐、聊天等各种服务。像袁秀英这样情系红飘带的党员义工,在布市里社区有120多名。

【透视】今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在社区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以“创设服务体系、创新服务领域、创优服务方式,建设群众满意社区”为主要内容的“三创一建”活动,引导社区党组织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取向。目前,靖江每个社区都建有一支党员义工队伍,总人数超过1000人,他们深入居民家中开展医疗咨询、家电维修等服务,为困难户、孤寡老人提供帮助。各社区党组织还自主培植出一批像“红飘带”这样的特色项目和服务品牌,有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心连心”职业介绍所和“就业援助行动”,面向低保户等困难群众的“爱心超市”和“一助一”活动,面向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面向留守儿童的“小餐桌”,面向拆迁安置居民的“民生驿站”等等。点点滴滴汇集成亲民、爱民、为民的大合奏,凝聚成和谐社区建设的大合力,推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来源:靖江日报 作者:沈永江 周 俊 编辑:朱澄

创新社区范文
《创新社区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