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乡村二三事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31 06:00:2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二三事》读后感

也许我会记得

“良生,若是有可能,有些事情一定要用所能有的,竭尽全力的能力,来记得它。因很多事情我们慢慢地,慢慢地,就会变得不记得。相信我。”《二三事》是 一个关于遗忘或者记得的故事。书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做出选择,这些选择里没有对错,因为时间终究走向静默。

有时候我们将拥有当作一种习惯,却从未想过失去后的怅然。

她离开得很决绝,甚至受伤之后也是不跟他回去,直到在太平间看到他苍白而僵硬的面孔,指尖碰到他的骨灰,良生明白父亲去了。一个人的旅途中,无意间看到的一些场景总让良生想到曾经枕边的苹果,那些深深埋在记忆里的画面竟是如此清晰,淡漠的她却在车上掩面哭泣。让我想起奶奶去世时,我没有流泪,直到又一年习惯性地回到那个小院落,没有了那个慈祥的面孔,没有那只粗糙的手抚摸我的脸颊,没有那个柔和的声音喊我的名字,只看到渐渐坍塌的小屋,我才明白她真的去了,带走了很多我曾经不懂的东西。在恍惚和朦胧中,我知道那份亲切早就消散在我的怀念里,而我的眼泪只是留给自己。也许是从未想过失去,那份痛楚迟迟才从心底蔓延到心头。

曾经所坚持不放手的东西,最后还是离开了。

良生爱护莲安就像爱护自己,她们在旅途中第一次相遇时,灵魂便融在了一起。即使莲安不告而别,只要她需要良生,良生便会放下所有陪在她身边。她们不是朋友,却没有一丝疏离, 她们不是亲人,彼此却有超过亲人的信任。当良生抱起血泊中的莲安时,她的灵魂似是被抽掉一部分 ,而莲安彻底离开,这次她没有要带着良生走。很多个夜晚,良生仿佛能感觉到莲安在自己身边,虽然良生有时会点燃一支烟,但我想她应该是不愿让灰烬掉落的吧,也许她害怕那灰烬一不小心便会烫伤自己的灵魂。我记忆中的那个她有点像莲安,充满激情,有点桀骜,讨厌眼泪。我知道,她一直很有个性。我们要一直这样好不好,我这样问过她。她说好。那毕业以后我们还会在一起吧,我迷惑地问她。她说,只要愿意,我们就能做到,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和她们不一样,你要相信我。是的,我似乎找不出一个不相信她的理由,我相信那份不被人理解的友谊会持续很久,很久,只要愿意,我们都会在彼此身边,我曾这样认为,也许在某个学校认识的第一个人在自己的心里总有着特殊的分量吧。我终究不愿意回首那一日她的别离,坚强如你,却在那一刻泪如雨下。她说,如果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我亦相信,我曾那样坚持过,但依旧无法弥补那份时间留下的苍白。而许多事情了解过后才知道,不过如此而已。我终是明白,现实从来没有如果,所有的眼泪和脆弱在现实面前,永远都显得苍白无力。

有时候,我们无法原谅那些放弃和背离,却不知,很多事情都不是表面看起来那样。

多年后的某一天,良生在医院阴冷空旷的走廊椅子上,想起母亲的脸,并且终于原谅了她。有些时候,理由总是无法触及谅解的衣角,因为它们之间的距离太过遥远,直到你步入同样的轨道,它们才无声地融合。别无选择的选择,是一种无奈。

我曾这样对自己说,如果有一天只剩下你一个人,即使感到孤单也不要难过。有些人注定离去,但留在了心里,也许我会记得。

推荐第2篇:合唱团二三事

合唱团二三事

我是学校合唱团的团员,在那儿,充满着音乐,也充满着欢声笑语,那儿的表演也有许许多多,有那么一次的表演,令我记忆犹新。

记得那一次,俞老师接到一份通知,让我们合唱团参加区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俞老师给我们挑了一首外国的曲子,挑好了曲子,我们就开始排练了。

老师要求我们每天下午两节课后开始排练,排到放学,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歌词,每个词要读上上十遍,读到流利,正确为止。有些同学渴了,他们也在坚持,为了合唱能拿第一名,我们能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可以把歌词唱出来了,但是还是唱不好听,像冰山那样冷,没有一丝暖意,这首歌是一首快拍,有活力的曲子,没想到被我们唱得寒冷,僵硬,仿佛一个温暖的火炉一下子灭了,碳在里面冷却,变得冰冷。老师给我们引导了一番,一句话,一句话地教我们,我们也慢慢地接受了这些教导,很快,我们就可以像百灵鸟那样宛转歌唱了。

结束了歌唱,我们就要开始动作训练。老师教我们该如何做这些动作,可是我们就是做不好,于是,我们就一遍一遍地开始反复练习,同学们的个头上布满了大颗大颗似黄豆的汗珠,有些同学生病了,也来合唱团排练,有几次,有些同学生病了,也来合唱团排练,有几次,我经过合唱教师,还看见几个同学一组,在教室里放置伴奏,努力练习。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我们反复,坚持,努力的精神换来了领导的好评。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到了比赛那天,我们7点钟准时到校,化妆,再前往育才小学比赛的路上,我们互相加油,打气。

“请第10号,浙大附小上场。”主持人报道。我们踏着步,自信地上台,每个人的脸都绽放着自信的笑脸,“滴答,滴答”表演结束了,我们在观众的掌声下,又带着自信的笑脸下了台。

这件事让我现在也记忆犹新,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没事的时候,就拿来欣赏,尝尝我们的辛苦,欣赏我们的坚持不懈,体会我们的努力。

推荐第3篇:暑假二三事

暑假二三事

期末考那几天,能称为学习阶段与暑假的最佳过渡段。第一天的第一科是信心饱满整装待发强弓劲弩的样子冲进考场,然后被闷热的考场,烦躁的心情,善变的时间一点点摧残。可考试是狡猾的,在把你摧残到快要极度狂躁不耐烦得摔笔撕卷烧考场的时候,嘴角一挑,扣个响亮的振奋人心的响指。暑假到了。恰到好处地平复了考民们狂躁的心。

关于作业。

发暑假作业的时候,看到只是稀稀拉拉地发了那么几张红的白的纸,语文更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环保工作,只发了半张印了字的草稿纸。当时也没留意里面的内容,光看到包里这么一点东西,盼暑假的兴奋像坐电梯般地更上一层楼。至于后面了解到真实情况后的扭曲纠结的面目狰狞就可想而知了。对于作业,我百年绝招就是慢慢挤,总会有挤完的一天!

关于书。

在这个游荡在电视电脑作业出游发呆,被老妈无情地称呼为“无所事事”的暑假,自我感觉最有意义的事就是看了好几本书。首先《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在考试前就被我憧憬了好久,最后在神圣的期末考面前绞痛地下了考试好好复习,暑假才看的神圣决定。此书最吸引人的是真情实感加上贴近生活,本人特别看重的是作者介绍的学习方法,令人受益匪浅钦佩不已。其余的书说起来实应归功于半页纸的语文作业。《鲁迅小说文集》和《我与地坛》带给我的不仅是读书的新视野,更是对于文学更深层次的发掘和领悟。无论是鲁迅对于封建礼教的批判教化还是史铁生对于人生的剖析,都使我开始运用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来思考身边的事。

至于那本《汉书》,我认为是老师故意布置的一本找不到的书,目的是让你找!对于我来说,老师的目的达到了。我花尽九牛二虎之力上网、跑图书馆、逛遍书店,《汉书》的影子都没找着,倒给我抱回来四本书。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韩寒的《五年文集》上下、袁腾飞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在添置书库的同时还可以增加阅读的乐趣。

在“博览群书”后,我了解到安妮宝贝的文字带有忧伤,对于人生有独特的品味,对于爱情有高层次的思想觉悟。韩寒的文字冷酷而犀利,对于人生有很多偏激的想法,有种不同于鲁迅先生的批判。韩寒的批判太露骨直白,是绝望的。袁腾飞的文字是幽默的,对于历史有肯定的独特观点,有一种能让枯燥的历史活泼起来深入人心的能力。

关于出游。

假期最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回家乡。回家乡最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探望亲戚和陪爸妈探望他们的老同学。因此回家乡便理所当然地成为我的抵挡,理由是没人陪我玩!这几年我学聪明,总是带着几本书防身,再无聊的生活用书来消磨是最快好省的了。不过家乡的豆腐和清远鸡还是冥冥中吸引着我的胃,当然最开心的是每次吃完又拿的大包小包,即使是不喜欢吃的东西。开心是拿的!

两天的河源游,是自助游。其实河源的山水风光是很不错的,错就错在只能游山水,想必并不是谁都能忍受游了好几个小时眼前还是这派风景,再秀丽的风景也会有被审美疲劳的一天。其实我想也应该怪罪于我缺少诗人的情怀,不能对景当歌。曾两次去西湖游船,本该咏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浓抹总相宜。”的美句,却只是看着仙境深情地发出感叹,“啊”!!于是这次的出游给了我一个更深层次的思想觉悟,以后旅游决不去游山水,要游古城街,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各种很难买到的小玩意儿可以领回家,怎么想怎么划算!

计划了2年的香港游,在这个暑假终于付诸行动了。和同行的朋友,在海洋公园的游乐项目前叽叽喳喳地埋怨不给好脸色的天气,埋怨好半天才愿意迟疑地挪动一步的队伍,仰着头把脖子调到最长状态把方向感调到最精确状态来判断队伍的尽头。当我们觉得等到身体内的水分快被完全蒸发,希望的火星在胸腔内频临熄灭的时候,短暂到感觉是打了个喷嚏时间的游玩把我们的兴奋神经很巧妙地控制在最高点,于是我们忘却了曾经排长队的痛楚,继

续屁颠屁颠地往下一个游乐项目进发。印象中,我们的香港一日游就是在重复这样快乐并痛苦着的过程。

人们在暑假结束后会习惯考虑价值性问题。我想,一个暑假的价值会在不知觉中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不需要争辩。

这个暑假,我很愉快。

推荐第4篇:和田二三事

我想说的事情,是个有和田玉而出名的城市。

一-土和玉

这里的街道到处是细沙土,叶子上老是一层土,始终不干净,到处是小贩拿着石头,说是和田玉,不敢买,街铺里一看好贵都是上千和上万的。这里是沙漠中的城市,这里的沙尘暴,老百姓管它叫天上下土,据说这里的人的长寿和这里老吃土有关系,哈哈。这里的好玉石太贵了,小贩们大都是卖的玻璃和石头,别买。

二、小吃

这里的小吃就是烤肉,还有烤全羊(连骨头带肉是每公斤30元还可以)这里的羊肉公斤是17元,拉面大锅菜的是3元,单独炒的是5-6元,还有这里的人爱吃烤南瓜切的和西瓜一样的卖,这里的无花果一元两个,不能带到远处爱坏,吃的时候还要用手排这样甜味和水分就有了还可以,吃起来很甜。核桃没有晒的轧开要用手把里面的皮拨掉才好吃,就象花生里的红衣一样,这样吃不苦,到乡里去有肉囊,就是肉和面和在一起烤的热的时候很香,两元一个,田间小路到处是葡萄架子,葡萄就随手拿来就吃,看到放学的孩子每个人手里都是吃葡萄,嘴巴都是脏西西的,脚上大都是穿拖鞋,所以这里的人角都比较大。

三、小姐

这里的街上,和别的城市一样有红灯区,小姐有四川的,也有当地的维族,长的还很不错,也是忽闪的大眼睛来挑逗可能的顾客,不过我对这个有心无胆,具体就不知道行情了,不过也不贵,也是全国价格50元。

先写到这里。

推荐第5篇:校园生活二三事

校园生活二三事

我们不也正是一团星云吗?有光,有热,和火一般的热情„„

我们的校园生活,如万花筒,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题记

看!哨声响了,拔河比赛开始了。

我们女生拼命地为本班男生加油,可这些男生竟这样不争气,首战告败。女生都气坏了,喉咙都喊哑了可男生还是败下阵来,真没劲!再瞧那边,垂头丧气的男生竟又摆出一副高傲的样子:“第三名也不错嘛!你们瞧着不顺眼,明天不给你们喊加油,让人们静静地欣赏你们气急败坏的‘英姿’!”听听,用的是“气急败坏”,而且是“英姿”,多可恶!“哼!输了还有理!自欺欺人,亏你们说得出口!”好一阵唇枪舌剑!第二天,女生上阵了。出乎我们意料,所有男生——包括昨天“口舌大战”的主将,一齐放开了山风般奔放的嗓子:“加油!加油!”他们粗粗的噪音和我们几个未参战的女同胞尖尖的嗓音混在一起,此刻,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雄壮的音乐。它像面前的绳拧成了一股,成为一支催人奋进的歌。女生受到鼓舞,一鼓作气,打了个漂亮的“快速仗”,首战告捷!“噢,噢!我们赢了,我们胜利了!”昨天的懊丧、埋怨顷刻间无影无踪,代之而来的是欢呼、雀跃!我们毕竟同在一个集体,为集体争光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今天,我们又一次达到了这目标,怎能不高兴、不激动

瞧!我们班课堂的气氛怎么这样热烈?

原来是在上妙趣横生的数学课。提问的时间到了,同学们照例活跃地思索着:这一步证明似乎多此一举吧,噢,不,问题不会这样简单„„咦,这样证明太繁琐了,能否另辟捷径„„一双双手接二连三地举起来了,有平常大大乎乎的小伙,也有文文静静的姑娘,此时全都像换了一个人,胆大心细,提出一个个新颖而巧妙的问题。“铃„„”“唉,怎么下课了!时间过得真快!”当然,下课后,老师的身旁又少不了围上一群爱思考的学生„„“我特别愿意到六十班上课,因为同学们爱思考,肯动脑筋,敢于提出异议„„”听!这就是老师对我们的评价,我们引以自豪的评价!

听!“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是谁在这样充满激情地朗颂《青春万岁》? “也许你没留意,也许你不相信,有多少人羡慕你年轻„„”是谁这样深情地唱着《趁你还年轻》?是谁伴着《青春曲》的旋律迈开了轻盈的脚步?是我们,这是我们的周末晚会。请来吧,来到这里,紧张、疲劳便会云消雾散。您知道吗?我们既会学习,也会生活!

时间飞快地流逝,我们的校园生活也不断变换着色彩,欢乐、苦恼也随之而来。但,我们爱校园生活,因为它是火与诗一般的生活,这是真正的生活!噢,我们的校园生活,像月亮,有阴晴圆缺,有欢乐与苦恼;又如万花筒,展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推荐第6篇:爸爸二三事

爸爸二三事

我的爸爸是一位即聪明又幽默的好父亲。爸爸平时对我关怀备至,是一名优秀的劳动模范。

爸爸有着一双雪亮的眼睛,眼珠子不时的转转,有趣极了。爸爸还有一个能说会道的嘴巴,什么事情都说的头头是道,可能啦!

爸爸有个特长,“下棋”,爸爸什么棋都会下,比如跳棋、围棋、五子棋„„爸爸不光会下棋,棋技也是一流的,简直可以称的上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有一次,我和爸爸下跳棋,我一步一步的走着,眼看就要赢棋了,可另人出乎意料的是爸爸在我走最后几步时,爸爸眼睛一亮,搭了个便车,一步到位了,爸爸赢了。

我心里难免偶些不愉快,就要和爸爸再绝胜负了,爸爸不假思索地说:“那就比比看吧!”

第二场比赛正式开始,而这一次总觉得爸爸好像更轻松了,关染不出我所料,爸爸三下五出二到终点了,爸爸又一次胜出了,不管下什么棋,我都没有在爸爸手里胜过。

爸爸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好学,爸爸虽然是初中生,可是很爱学习,爸爸最擅长历史,他的历史学的非常好,问太一他能答出三来。

有一次,我想爸爸问起来,“爸爸,马拉松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

爸爸告诉我说:“公元前492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出兵进攻希腊,历史上著名的希波战争爆发了。公元前490年,大流士发动第二次远征。波斯军队横渡爱琴海,在雅典郊外的马拉松平原登陆。雅典想斯巴达求助,遭到拒绝。雅典军队以巧妙的战术,打败了侵略者。战斗结束时,雅典将领急于把胜利的消息告诉正在焦急等待的雅典人民,于是派一名叫斐里屁得斯的长跑能手传递消息。这位长跑能手在战斗已经受过伤,为了让大家知道消息,他一口气从马拉松跑到了雅典城的中央广场,他激动的喊出“我们胜利了!”之后倒地而死。为了纪念这战斗中的英雄斐里屁得斯,1896年,在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规定了一个新的竞赛项目------马拉松赛跑。”

我听得入神,爸爸讲完我还在听,太吸引人了。

爸爸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深深的谢谢您,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我爱您!

推荐第7篇:影评二三事

影评二三事

最近看了一些电影,从我的感觉就是很好。往往我在 看完电影的时候就想写些什么,哪怕是几句话也好,可是我却发现真当我提起笔的时候就一句话都写不出来,只能和朋友交换几个眼神,意思差不多就是好的很,不 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可这让我觉得奇怪,因为中文是伟大的,你看最近有些专家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就拿出来44个字说是要改,我不知道这些字是不是犯了谁的名 讳,不然好好为什么要改,或者是大限来了,那些成天吃喝的专家不得不拿出来点成果来。当然这都是我的猜测,不过在中国有时候猜测比专家说出来的话更权威。 君不见,加碘盐吃出来甲亢,喝水喝出铅中毒,这时专家出来了说没事。可是我却说有事,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是站在人的角度去说的,而那些专家他们不食人 间烟火,俨然是个神仙,神仙的话我们要听,可不能多听,因为我们不是神仙。神仙们又说改字计划有60%的同意率,60%相当高了,我推荐他们选举中国国家 主席,试想一想愚民们连改字都同意了,还会有什么不同意。当然那些专家是不会这么干的,神仙么,又不是人。

总之在中文里就不存在什么东西不能用言语来表达,所以这只 说是我无能的借口。可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记得上小学时,学校组织看话剧,看完了每个人要写1000字的观后感,我那时小,不知道怎么去凑那1000 字,但老师逼的紧,最后还是写出来了。有记得上初中时,不听话,被老师罚写10000字的检讨,我依旧不知该怎么凑出那10000个字,但老师逼的紧,最 后好事写出来了,还记得在高中时写作文,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随便一个题目,几千字一节课搞定,连个顿都没有,之所以写的这么快是因为作文就是那么 写的,什么猪头,蛇身,狗尾巴,相比于八股文有过之而无不及,再说老师就给那么多时间,写不完就把你pa掉,敢不写完么。可是现在没人在逼我写了,所 以我也就再也憋不出什么东西。

中国的学生几乎都有压迫症,非让人逼着才肯干一件事。这不会是学生们的问题,因为国外的学生不这样,于是出问题的就只能是中国的教育本身。这种压迫症的后果很严重,中国的学生们往往在离开了压迫环境后就不知道该 干些什么,到最后一事无成。这个问题我以后还会说,我们还是回到影评上,昨天我看了《城市之光》,看完之后感动的想哭,所以我要求自己必须要写点东西。最后写出来了,就在下面。这个影评我想了好久,也看了一些相关的影评,确定了我没有写影评的才华,不过相比以前还是有些进步。 好,真是太好了;呜呼,我说不出话来。

【一稿】

推荐第8篇:少年二三事

少年二三事

六(3)班

少年,像一杯浓茶,需要你慢慢品味;少年,像一滴滴汗水,让你得到了成功的不易;少年,像一片落叶,叶子上的纹理是经历过的点点滴滴。

少年蠢事——吃芥末

从小好奇心极强的我就喜欢干许多蠢事,一天中午,我过生日,我们全家在家里围在一起吃火锅,爸爸挤了一点芥末在小碟子里,用来吃虾,爸爸叫我不准吃芥末,如果吃了的话会有不好的事发生,我不信。他们午睡时,我吃了一点,当场辣哭了,喝了几瓶矿泉水,下午才好的。

少年苦事——自己当家

妈妈说小孩子要自立,要让我当一星期的家,给了我六百元。我就开始煮饭,炒菜,洗碗,洗衣服,照顾妹妹。我炒菜放多了盐,洗衣服没有洗干净,奶粉放的太多。说真的,那个星期我可真累,我也意识到,原来我有这么多事不会做,可真要学着做了。

少年甜事——出去旅游

妈妈说我最近表现得很好,会煮饭、洗衣服、照顾妹妹了。十一要带我去玩,还要给我一个礼物。我们去到了江西井冈山,毛主席去过的地方,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郁郁葱葱的大树,爱国的诗歌和毛主席的画像,妈妈还给我买了一本毛主席的诗歌总集和一套新衣服,我更是去看了毛主席住过的房间!这个十一,真快乐!

少年的事情,如同大树的年轮一样数都数不清楚,同样,这些事情 也会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永恒的记忆!

推荐第9篇:叶圣陶二三事

阅读课文

(1)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承上启下。

(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写话”。一旦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

(3)叶圣陶先生对文风不简洁的现象为什么这么感慨呢? 因为有些人写文章出现一些废字,但又不肯删去,叶圣陶先生很重视文风的简洁,当然感慨了。

(4)叶圣陶先生在“总的用语方面”是怎样律己严的? 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语文,努力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这是常人难以达到的。

(5)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6)课文1自然段“双层悲哀”的含义。

作者得知叶圣陶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倒传来不幸的消息。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故说是“双层的悲哀”。 (7)概括选文中体现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事件。 1.叶圣陶先生认真描写吕叔湘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2.叶圣陶先生请我帮他修润文稿,谦虚而恳切的与我商量。3.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有客来访告别的时候,他总是打拱致谢,出门远送。

4.我抽空看叶老却扑空,我留条给他,他真诚回信。

(8)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语言描写

写出了叶圣陶先生让我帮他修改文稿时的真诚与谦虚,表现了他待人宽厚的品格。

(9)叶圣陶先生为什么“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因为文章是要发表的,需要用严谨准确的普通话,才能更易被大众所接受。体现了叶圣陶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10)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虽然不能说错,也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这方面指代什么?

叶先生注重品德的修养,无论思想上还是行动上。 (11)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这样”指代什么?

我直接修改叶先生的文章,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 (12)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

指的是“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这个建议。

推荐第10篇:叶圣陶二三事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过程方法

领会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文中所表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结构图解

课文注解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段落 第1段 第2段 第3-5段 第6-8段 第9段

中心思想

写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内心感到悲哀。

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件,表明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高尚品质。

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写作者对学习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

1.如何理解“双层的悲哀”? 在旧历年的除夕,在这样一个阖家团聚的日子,叶圣陶先生却远离人世而去。在喧闹的环境的衬托下,这样的消息无疑会使人的哀愁倍增。

2.第2段是如何表现叶圣陶先生的品德之高的? 先写自己对叶圣陶先生的印象:品德高;再将叶圣陶先生与“我”熟悉的一些前辈作比,说明叶圣陶先生的品德确实高,“总当排在最前列”;然后引用论语上的两处名言,证明叶圣陶先生的思想和行为都达到了连孔老夫子都不能企及的高度,进一步表明叶圣陶先生的品德高尚,令人敬仰。

3.第3段是如何表现叶老待人厚的品德的? 这段话是通过他人的讲述,作者自已的亲身经历,对叶老语言、行为的描写,来表现叶老待人厚的品德的。文段先借吕叔湘先生之口,写叶老描他文章的标点的事,然后又通过作者同叶老一起修润文字的事,具体表现了叶老待人宽厚、谦虚的品德。

4.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厚”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单概括。

(1)描文幸的标点;(2)修润课本的文字;(3)坚持亲自送客;(4)给作者回佑,关心作者,为作者的处境而恋伤。

点拔:结合第3-5段的内容概括作答。

5.第6段第

一、二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一句承接上文,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下句开启下文,写叶圣陶先生对己严的一面。

6.叶圣陶先生提到的写文章的风格是什么?该怎样理解? 叶圣陶先生提到的写文章的风格,用两个宇概括就是“写话”,即嘴里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在写作时,要尽量用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话,所写的文章要平易自然,鲜明简洁,念着要顺口,听着要悦耳。

7.为什么叶圣陶先生,“写话”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从现实看,当时的文坛上,脱离口语甚至有愈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叶圣陶先生“写话”的主张是切中时症的。

8.叶圣陶先生的律己严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1)写文章要明白如话;(2)行文要求简洁;(3)认真对待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

写作技巧

1.感情表达平淡却不失真挚。

在感情表达方面,本文作者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本文是追忆故人的文章,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与其感情深厚的作者的内心自然有深重的悲哀。但在写作时,他是把这感情过滤了,或者可以说是把感情潜藏在文章深处了。因此文章的感情虽然显得平淡,但透过这平实的文笔,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

敬仰、赞誉和深切的怀念之情。

2.以小见大。

在人物刻画方面,本文运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文章所选的都是叶圣陶先生写作、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但正是这些琐事表现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作文、做人方面的过人之处,事件虽小,意义却大。 3.文风朴实。

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主张的一个范例。其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但因作者并非空泛地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读后感悟

叶圣陶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伟大不仅表现在给我们留下了一部部感人至深的作品,在文学创作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表现在他身上所展现的伟大的人格的力量。他宽厚地对待他人,严格地要求自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也要向他一样,在学习和生活中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使自己的人格变得高尚。

读写方法

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的含义,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依据文章中心、段落中心来解释重要句子,即“句不离段”。

2.根据句式结构特点来解释句子。比如,单句中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常是语意重点之所在;复句中强调的重点往往落在其中的一个分句上。

3.根据句子位置来分析句子的含义。如首括句常常概括段意或总起全文,尾括句往往作总结,过渡句往往总结上段,概括揭示下段内容。懂得这些,就容易解释句子的作用和意义了。

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技巧

第11篇:校园生活二三事

校园生活二三事

(一)

我们的英语老师Because,简直是个“话罐子”,不管是人说的,还是动植物说的,她都说得出口,不过近几日她的话变少了,因为她在与她丈夫打架的时候,把右手给打骨折了,为了让手恢复得快一些,就只好把到口的话咽回口中去。好可怜!

待到手恢复得差不多的时候,她又在大谈她的“cause理论”:“前段时间,我的手骨折了,那时我才知道手的重要性了!„„”说得唾沫横飞,说得一本书从头湿到尾;同学们都昏昏欲睡„„

话说这人不能同情别人,一同情他人,自己就遭殃了,这不,陈宁宏因为同情Because,把自己的脚给扭坏了,可怜!(我不能同情她,否则我就要遭殃了)

(二)

贾继松是我班的焦点,据了解,我的同学大部分都认为他长得好看,所以他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的同学们的偶像,大家都喊他“车人表―车老师”。上个星期四下午学校举行篮球赛,贾老师也参加,所以在别班的同学吃饭的时候,我班的学生还在操场上观看篮球赛,皇天不负有心人,车老师那一队赢了!好高兴!

(三)

凉爽的秋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当全国人民沉浸在快乐中的时候,我们还在教室中孜孜不倦地学习,听着老师们唱的“国歌”,把精华的知识硬塞进快要撑破的肚子中,好难过!

第12篇:何其芳二三事

何其芳二三事——写于何其芳

诞辰100周年

吕绍宗

受批判的俞平伯 被评为一级研究员

何其芳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和学者。1953年,文学研究所成立,何其芳担任作为党内专家任副所长和领导小组(相当于党组)组长,郑振铎任所长。1958年郑振铎因飞机失事蒙难,何其芳接任所长,直到1977年逝世。

1956年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75年中国社科院成立后归社科院)评研究职称。评的过程中,党外专家、学术委员曾提评何其芳一级研究员,俞平伯二级;何其芳却提自己评二级,俞平伯评一级,说:“俞平伯先生是有真才实学的专家,而且在社会上是有影响的,应该评为一级研究员。他是我的老师,老师定为二级,而学生却一级,这是不行的。我们不能因为他受到批判,而影响晋级职称。”当时全国批判俞平伯的硝烟尚未散尽,毛泽东对俞平伯的批评仍在耳际,何其芳却舍己而力荐俞平伯,不避风险。最终,文学所还是评何其芳一级研究员,不过俞平伯也同时被评为一级。

“不能因为他受到批判,而影响晋级职称。”那是一场什么样的“批判”?1954,先是《文艺报》第18期转载《文史哲》的《关于〈红楼梦研究〉及其它》,随后是《光明日报》“文学遗产”刊载《评〈红楼梦研究〉》,再后,11月5日,《人民日报》登出《肃清胡适的反动哲学遗毒——兼评俞平伯研究〈红楼梦〉错误观点和方法》。“声讨”所谓俞平伯代表的胡适唯心论遗毒的“檄文”接二连三,全国“大”批判的乌云压城。应该指出,9月下旬江青到《人民日报》,说毛主席要《人民日报》转载《文史哲》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文章时,何其芳也被请到了现场,正是中宣部副部长周扬、文艺处处长林默涵与何其芳三人,以《文史哲》“小人物”的“粗糙”之作党报《人民日报》不宜刊登为由冷落了江青。周扬后来对毛主席解释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当时分不清江青说的到底是毛主席的意思,还是江青自己的意思。也许真是那样。不过随后,10月16日,毛泽东发出《关于〈红楼梦〉研究的信》,分发传阅的28人名单中,除中央领导外,几位文界名流中,何其芳的名字也赫然在列。毛泽东在信中批评了“小人物”的“粗糙”之作党报不宜刊登的态度,批评了“容忍俞平伯唯心论和阻拦„小人物‟的很有生气的批判文章的奇怪事情”,旗帜鲜明地支持这场“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把这看成是“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多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毛泽东的批评如此严厉,拿当时《人民日报》奉命写声讨文章的记者事后的话说,简直“使人有点不寒而栗”。但来自最高层的批评言犹在耳,1956年评职称时何其芳就又称“俞平伯先生是有真才实学的专家”,要将其评为一级研究员,并仍请俞先生以他的“真才实学”校勘《红楼梦》。何其芳觉得,毛主席信中毕竟也说了,“俞平伯这一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然是应当对他们采取团结态度的”。所以当时他也组织全所科研人员认真学习毛主席的信,并多次(6次)就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及有关著作召开会议。不过文学所召开的这些会都不是“开火”,不是“声讨”。据王平凡口述《文学所早期大事记》记载:这些“会上何其芳同志坚持发扬学术民主,要求大家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及有关著作进行全面分析,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方法展开讨论。在会上也一再请俞平伯先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很显然,文学所开的是大家都畅所欲言的学术研讨会。

李白是何种

“社会形态上层建筑萌芽”?

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不仅外交上向苏联“一边倒”,苏联文艺界头面人物的话也往往被奉为经典而争相引用,苏共领导人有关文艺的话更视如马列主义备受重视。何其芳做研究,却有一种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斯大林去世后,苏共领导马林科夫在苏共19大的讲话、20大苏共批马林科夫讲话,何其芳都明言不以为然。曹道衡《回忆何其芳先生》一文说,1954年,年轻的他 “出于对(苏联)老大哥的盲目信从”,接受了《学习译丛》翻译发表的苏联文艺理论家的说法,即 “进步的文学作品是未来的社会形态上层建筑萌芽”,何其芳反问他:“照这种说法,那么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是资本主义社会上层建筑萌芽,还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上层建筑的萌芽?”年轻的曹道衡顿感哑口无言,“从此后我写文章再不敢不加思考地随便接受别人的看法”。何先生对苏联“老大哥”如此不敬,曹先生说:“这在那时是需要非凡胆识的。”曹先生这句话现在的人们也许未必能读懂,人们可能淡忘了,当时划右派六条标准中就有一条:凡“污蔑社会主义阵营,煽动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之间分裂”的,“应划为右派分子”。如果回到当时,当知何其芳“胆识”之“非凡”。

“整个文学所都没有右派”

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后,著名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家杨思仲(陈涌)受到批判,“揭发”、批判他“右派”言行的材料寄到了文学所,文艺界的头面人物还亲自去文学所谈杨思仲的“右派问题”。何其芳先是给中宣部副部长周扬写信,后又在中宣部讨论文艺界“反右”问题的座谈会上,从杨思仲在延安鲁艺的表现,在马列学院的表现,讲到他在文学所的表现,据此指出:杨思仲不是右派。他认为整个文学所都没有右派,运动中只需学习反右精神就行了。但当时《文艺报》的负责人说:“杨思仲不定右派《文艺报》就没有一个右派了!”面对大的形势,何其芳难挽狂澜,杨思仲最终被错划为右派,文学所多位学者被错划为右派,何其芳被批判为“右倾”。这与其说是一位学界领袖求真求实的失败,不如说是一幕时代的悲剧。

郑振铎是我国声誉很高的文化名人和社会活动家。由于他在文化界享有的威望,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出任人民政协文教组长,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1953年创立文学研究所时,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由他出任所长;中国科学院成立考古研究所时,院长郭沫若又请他出任考古所所长。1954年他又被任命为文化部副部长。不料1958年学术界开展所谓“树红旗”、“拔白旗”运动时,9月14日《文学遗产》却发表万言长文,批判郑振铎的著作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文学研究与批判专刊》和《中国文学简史》也点名批判郑振铎,说他的著作“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文化服务”,要“拔掉(这面)白旗”。何其芳感到震惊和错愕:郑振铎怎么变成“白旗”了?他觉得文章说得没有道理。当时所内大字报中钱钟书、孙楷第、杨绛、李健吾也都被点了名。何其芳无力阻挡社会潮流,但他可以自己的权力,限制批判时间(一周之内),限制批判范围(小组范围)。10月17日,郑振铎率中国文化代表团顺利出国访问。

选编《不怕鬼的故事》

1959年毛泽东想出版一本与鬼斗争、战胜魔鬼的书——《不怕鬼的故事》。这大概是最能彰显毛泽东“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精神的一本书。毛泽东又想起在延安时他就熟悉的这位诗人,于是把这个光荣任务交给了文学所。出书前毛泽东给何其芳写的序中加了些文字,其中有:“难道我们越怕鬼,鬼就越喜欢我们,发出慈悲心,不害我们而我们的事业就会忽然变得顺利起来,一切光昌流丽,春暖花开了吗?”何其芳誊写时觉得“光昌流丽”虽然精彩,但从未见人说过,心生怀疑,便去请教俞平伯,俞平伯予以肯定后,他才誊写上去。如此“不相信伟大领袖”,而相信“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行为,这在当年该当何罪!

何其芳从1938年作为诗人投奔延安,到1953年奉周总理指示创建文学研究所,1959年奉毛主席指示选编《不怕鬼的故事》,直到1977年逝世,他的一生是热爱党的,对毛主席是满怀崇敬之情的。但也正因为这样,他对党、对毛主席交付的工作,包括创建研究所和领导研究所的学术研究,包括选编《不怕鬼的故事》,才那么尽心尽意,一丝不苟。这恰恰凸显了他的学术品格,以至整个人品。1961年1月4日毛主席接见何其芳时说:“你比在延安时候的书生气好像少了一些。”“虽然有些同志批评你,我还是对你有好感。”也许毛主席说的“书生气”与“好感”是统一的,也许恰是何其芳身上那种仿佛“一根筋”似的书生气,让人觉得一种童心般的纯真无邪,冰清玉洁,因而更能博得人们的好感? 往事悠悠,在那非常的年代里,何其芳无私无畏、求真求实品格散发出阵阵幽香,至今依然沁人肺腑。

原载: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3月07日 07 版)

第13篇:校园生活二三事

校园生活二三事

转眼间我的小学生活就结束了,我由一个懵懂幼童成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回味六年来的经历,可谓酸、甜、苦、辣味味俱全,其间有许多许多最值得我珍惜和回味。

记得我刚入学时大多数同学都不认识,起初连名字都记混了。在这陌生的环境里,我还闹出过不少笑话。记得有一次上学眼看就要迟到了,急急忙忙往教学楼里跑,也没顾得看清门上的牌子推门就往里闯。等进了教室门一看可就傻眼了,老师,同学都是些陌生的面孔,无数的异样目光看着我。糟,我走错教室啦!我狼狈地拉开门往外逃……那尴尬就别提了。

我曾经在语文的天地里聆听关老师那诗情画意的讲解,感悟文学所特有的优美意境;我也曾在数学课上迷上了谢老师循序渐进的思辩,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种讲道解惑的学习生活。在不断的背、写、算中我们经受了多次的测试与训练,终于迎来了最后学年的期终考试。面对这次统考我一点也不紧张,相反却有一种兴奋的感觉,因为我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当我拿到试卷时,心理很踏实,一串串数字,一行行文字,不断从我的笔下流淌到试卷上。我也真正体会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深刻的含义。

有学也有乐,在宽敞的操场上我们跑步、做操、尽情地挥洒着我们的童真。而记忆最深刻的是一次拔河比赛,最后一场决赛,我们一班和二班成为最终的竞争对手。长长的绳子中间栓着鲜红的绸带,两道白线两边的小选手们个个神采奕奕,憋足了劲。有

幸的是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只听“嘟”的一声,比赛开始了,我双手紧紧拽住绳子和伙伴们喊着号使出吃奶的劲往自己这边拉,旁边的啦啦队更是热闹,摇着手几乎喊破了嗓子。经过紧张争夺,红绸带终于移到了我们这边,我们激动地跳着喊着:“我们赢啦!我们赢啦……”

不知不觉中我的小学生活就在愉快的节奏中结束了。我告别了朝夕相处的老师和熟悉的校园,去开始另一种新的学习生活了,心里有说不出的依恋与不舍。无论走到哪里,五彩缤纷的小学生活都永远是我心底最美好的记忆。我爱你,我的母校!我的小学生活!

第14篇:校园生活二三事

校园生活二三事

当我踏进校门的第一步,就意味我着要接受风雨的洗礼,在经历风雨的过程中,也一步一步地成长„„

9月1日 星期二 阴

今天,我终于迈进了中学的校门,妈妈把我送到校门就离开了。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走进学校,我知道,进入初中就意味要脱离对父母的依靠,什么事都要自己解决。在课堂上,我总是心不在焉的,盼望着快点放学,因为眼前的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我只想快点回到妈妈的怀抱中去。

10月18日 星期四 雨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生活,我也慢慢地习惯了这一切,校园也让我觉得不那么陌生了。但是,事情总有不如意的时候„„

同学借给我一支笔,我一不小心把笔弄快了,我向同学道歉,但他硬说我是故意的,我感到很冤枉,流下了委屈的泪水。我无奈之下,冲出班门,独自一人在操场上漫无目的地走着,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刚才发生的画面,眼泪再一次留下了。老师肯定在教室上等着我回去解释了。我擦干泪水,重新回到教室。我明白,不管发生什么事,我总得面对。

刹那间,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再是一个无知的小女孩了„„

12月22日 星期五 晴

一个学期下来,我的收获很大,我已经可以脱离父母的襁褓了,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散学典礼上,老师郑重地把“三好学生”的奖状递给我,看着老师和同学们满意的笑容,我心里暖暖的,我会心地笑了。

后记:在我的校园生活中,虽然有很多曲折的路程,也留下过很多的泪水,但我并没有放弃追求。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我会继续追求我心目中的完美,给我的初中生活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在我的人生纸张上潇洒地画上一条美丽的弧线。

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二中学初三:萧晓妍

第15篇:校园生活二三事

校园生活二三事

一听!哨声响了,拔河比赛开始了。我们女生拼命地为本班男生加油,可这些男生竟这样不争气,首战告败。女生都气坏了,喉咙都喊哑了可男生还是败下阵来,真没劲!再瞧那边,垂头丧气的男生竟又摆出一副高傲的样子:“第三名也不错嘛!你们瞧着不顺眼,明天不给你们喊加油,让人们静静地欣赏你们气急败坏的‘英姿’!”听听,用的是“气急败坏”,而且是“英姿”,多可恶!“哼!输了还有理!自欺欺人,亏你们说得出口!”好一阵唇枪舌剑!第二天,女生上阵了。出乎我们意料,所有男生——包括昨天“口舌大战”的主将,一齐放开了山风般奔放的嗓子:“加油!加油!”他们粗粗的噪音和我们几个未参战的女同胞尖尖的嗓音混在一起,此刻,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雄壮的音乐。它像面前的绳拧成了一股,成为一支催人奋进的歌。女生受到鼓舞,一鼓作气,打了个漂亮的“快速仗”,首战告捷!“噢,噢!我们赢了,我们胜利了!”昨天的懊丧、埋怨顷刻间无影无踪,代之而来的是欢呼、雀跃!我们毕竟同在一个集体,为集体争光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今天,我们又一次达到了这目标,怎能不高兴、不激动呢?

二瞧!我们班课堂的气氛怎么这样热烈?原来是在上妙趣横生的数学课。提问的时间到了,同学们照例活跃地思索着:这一步证明似乎多此一举吧,噢,不,问题不会这样简单„„咦,这样证明太繁琐了,能否另辟捷径„„一双双手接二连三地举起来了,有平常大大乎乎的小伙,也有文文静静的姑娘,此时全都像换了一个人,胆大心细,提出一个个新颖而巧妙的问题。“铃„„”“唉,怎么下课了!时间过得真快!”当然,下课后,老师的身旁又少不了围上一群爱思考的学生„„“我特别愿意到六十班上课,因为同学们爱思考,肯动脑筋,敢于提出异议„„”听!这就是老师对我们的评价,我们引以自豪的评价!

三“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是谁在这样充满激情地朗颂《青春万岁》?“也许你没留意,也许你不相信,有多少人羡慕你年轻„„”是谁这样深情地唱着《趁你还年轻》?是谁伴着《青春曲》的旋律迈开了轻盈的脚步?是我们,这是我们的周末晚会。请来吧,来到这里,紧张、疲劳便会云消雾散。您知道吗?我们既会学习,也会生活!

时间飞快地流逝,我们的校园生活也不断变换着色彩,欢乐、苦恼也随之而来。但,我们爱校园生活,因为它是火与诗一般的生活,这是真正的生活!噢,我们的校园生活,像月亮,有阴晴圆缺,有欢乐与苦恼;又如万花筒,展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第16篇:校园生活二三事

校园生活二三事

(二)班 沈宏屹

校园的生活丰富多彩,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全都具有,虽然我们即将毕业,即将离开母校,但我还是忍不住回忆起那次——

辩论会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五,我班隆重地召开了一次辩论会,这次辩论会的主题是《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弊大,而对方则认为科学发展利大。一开始,双方先陈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开始辩论。突然我方辩手向对方提出一个问题,对方立方卡壳了,正在这紧张僵持中,王老师率先打破了平静:“我也认为科学发展利大……”听了王老师的回答,我方人的心都是一沉,我们心想:王老师这不明摆着是帮助正方的吗?终于,黄翼飞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列举了几件事例,并说明了道理,驳倒了王老师的观点。一直在旁静静倾听的王楠不乐意别人抢了自己的风头了,先是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大声地说了一句:“你们这只是片面的理解!”她不说还好,一说就被我方的金启政同学揪出了话语中的破绽:“好啊!那请你给我们来个全面的?”王楠顿时无语……辩论会圆满结束了,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王楠再次辩论时“知错不改”,又习惯性地说了句:“你们这只是片面的理解!”被金启政同学再次吐槽,王楠再次无语。这次辩论会依然是以平局结束,我们非常期待下一次的辩论会。辩论会虽令我怀念,但令我记忆深刻的还是那次——

运动会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依然是一个星期五,那里是秋季运动会的时候,我正好跑了两个接在一起的项目——800米和400米。跑800米最为艰难,这是体力与毅力的双重考验:随着一声枪响,我们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奔跑出去,第一圈时我们格外轻松,我也一直处于领先状态;第二圈时觉得有些累,但还可以坚持;第三圈才叫难熬,所有参赛运动员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哭爹喊娘的,完全没有了开始的平静、镇定,只有现在的紧张和喘气;到了第四圈,有的人已经没有了跑下去的力气与信念,即使有那么一点信念也力不从心,而第四圈对于我来说则是冲刺的一圈。我离终点只有一米啦!什么?被人超了!哦!No!唉,第二便第二吧,我也挺满意的。

校园生活令我难以忘怀,我喜欢校园生活!

第17篇:我家二三事

我家二三事

我家虽不如人家富裕,但在这里我每天都收获着温馨和快乐,不信请你来看看我家的二三事。

游戏老爸

什么,找我爸?他在抗日呢,你待会再打来吧。每晚准七点,你要是打电话找我爸总会听到这让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答复。不知是否是网络游戏太火,连我爸这种千年老古董也开始奋勇杀敌了。他一下不落地钻研,经常一会儿忙着消灭日寇,一会儿忙着打倒美帝,一会儿命令飞机上天,一会儿指挥炮舰潜低。。。。。。看他踌躇满志的样子,这是现代版的“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苏轼。老爸对这项正义无比的事业更有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般的境界。你瞧!老爸又在打美军呢。他躬着背眼睛直直地盯着屏幕,两只手也是一刻不闲飞快灵活地在键盘上敲打着。只见美军向我方冲来,我军躲在沙堆后无力还击,老爸伸长了脖子,恨不得钻进去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这时,老爸急中生智,立刻向美军投了一颗手榴弹,顿时,沙尘四起,美军倒下一片,老爸这下乐了,禁不住喊了声:“中国人民是打不倒的!”老爸这生活有滋有味,乐在其中,你瞧,这就是我的游戏老爸。

勤奋老妈

自从世博会召开后,老妈再也按奈不住想学英语的冲动。捧起自学英语的书,一刻不停的学着发音,虽然听起来古怪,但老妈一点儿也不羞愧,仍就不停地复读查词毫不怠慢。让我很是感动。每天,老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不忘勤奋苦读呢!你瞧,这就是我的勤奋老妈。

臭美姨夫

在我家的洗手间里摆着许多发胶洗面奶水等保养品。客人来了都说我妈妈有这么多的保养品,其实他们不知道那些都是姨夫的。一向走起路来如风大步流星的姨夫,在打扮方面一直是慢功出细活。每天都要花上十多分钟帖面膜,他十分严肃的强调,这是一种素质,对别人的礼貌。每当他走过我身边,人影呼地一下闪过,可浓浓的香气像驻足了似的定格在我的鼻子前挥之不去。你瞧,这就是我的臭美姨夫。

我家即使没有别人家富裕,但我在这里,每天都很快乐,很充实,很幸福,很温馨。你可别忘了,这些可都是金钱也换不来的宝物啊!

第18篇:校园生活二三事

校园生活二三事

小学生活像一个五味瓶,装满了各种味道 ——酸、甜、苦、辣,细细品味,其实每种味道里都有淡淡的甜。

考试——酸中有甜

“叮铃铃„„”上课了,沸腾的教室瞬间安静起来,老师神清

气爽地走进了教室,抛下一枚重磅炸弹:“周五期中考,都回去好好

复习。”之后的每天我们都在努力着„„几天过去了,期中考如期而

至,当我交上考卷时,顿时松了一口气。期中考像一个柠檬,第一口

满是酸涩,但一细细品味,其实酸中带甜。

友谊——苦中生甜

我还记得在四年级时的运动会,我报了四百米长跑。当时,我

心里没什么底,但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我信心倍增。在发令枪一

声枪响后,激烈的“战斗”开始了,我一直处于第二位。于是,我开

始拼命向前冲,岂图超到第一,可前面的人,我加速,他也不甘落后,同样加速,让我无法超过,时间一秒一秒过去了,我整个人都已经软

弱无力了,真想放弃,但想到老师和同学对我的期望,我咬咬牙,凭

着信念跑着。半圈、一圈、一圈半,我反超了她。之后,我冲到了终

点,没给她一丝一毫反超的机会„„我得了第一名!!!随后,我被同

学的掺扶住了,我的内心深受感动。跑前,同学给我鼓励;跑时,同

学为我加油;跑后,同学扶我休息„„我的眼眶有点湿润了。

跑步——辣中带甜

“下节课上体育,太棒了,快点下去吧。”在欢快的叫喊声中,

我们跑向操场集合。没曾想老师要测二百米跑,于是我迈着无奈的步

子走向起跑线,只听一声令下,我们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出去。顶着

火辣辣的太阳,跑在无尽头的跑道上。呼,终于到终点了,我大口大

口地喘着粗气,喉咙火辣辣地烧着,满头大汗地坐在草坪上。跑步就

像一个辣椒,咬上一口,就会被辣的麻木,细细回味,其实在辣中一

直有着甜。

幸福——甜中更甜

来到学校,教室里早已沸腾起来。原来,何老师决定给每个同

学一个特别的礼物—一1本有全班签名的书。于是,我们满怀期待地

等着老师的礼物。不久后,我收到了书,并小心地保存着。哪一刻,

我感觉高兴极了,原来师生之间也可以那么亲密!开心事生活最好的

“佐料”,让我们甜中更甜。

小学生活五味俱全,但那难不倒我们,因为我们一直很乐观,

一直很坚强地走下去„„

第19篇:对联趣味二三事

对联趣味二三事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年关将至,大家都开始置办年货,买对联了吧。今天特来给大家讲几个关于对联的故事。

天下第一长对联

大观楼位于昆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6千米。始建于康熙年间,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入园后可游览涌月亭,凝碧堂,揽胜阁,观稼堂 等楼台亭榭。园中最县观赏价值的大观楼临水而建,楼高三层,其中题匾楹联佳作颇多。由清乾隆年间,布衣寒士孙髯(1701-1775)字髯翁,号颐庵,所作180字的长联,垂挂于大观楼临水一面的门柱两侧, 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毛泽东给予了“从古未有,别创一格” 的高度评价。大观楼也因这一绝世长联而跻身中国名楼 。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 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译文

上联: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开冠戴,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如白鹤翱翔。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绿树垂柳象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曳;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的翠绿的小鸟和几抹灿烂的红霞。尽情观赏吧!切莫辜负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下联: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感叹,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而今还有谁在呢?试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版图,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云一样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连那纪功的残碑断碣,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霭之中。到头来,只留下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我国第一幅春联

据历史记载,在公元964年春节的前夕,后蜀的国君孟昶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当大臣们把自己写的对句给孟昶看时,孟昶都不满意,。于是,他亲笔在桃符上写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就成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幅春联。从此,人们每到春节就把联语题写在桃木板上,用来代替降鬼大神的名字。

赏析:对联分上联、下联两个部分,有些还有横批。上下联一般要求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对、平仄结合。孟昶写的这副对联,上联下联都是五个字,其中“新年”对“嘉节”,“余庆”对“长春”,十分工整。“纳”是“享受”的意思,“余庆”指“先代的遗泽”,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

链接对联常识

一、什么是对联

1、什么叫对联

对联俗成对子。它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文化和书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艺术;长期流传下来,已经成为各阶层文化生活的共同习俗。

对联可歌颂,可讽喻,长短灵活,雅俗共赏,有较广泛的群众性。在名园古迹,游览胜地,好的对联配上一手好字,可以为环境增色。

它还可以贻赠亲朋,表达真挚情谊;或供自赏,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情怀;或用于红白喜事,寄寓悲欢哀乐: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兼而有之。尤其是过春节张贴的对联,可以表现新年的新气象,歌颂新生活,用得最普遍,连山乡僻壤,农家小户,都很重视。

对联由上下联组成,它来源于律诗的对偶句。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把这两联诗抽出来,可以说就是两副对联。

二、撰写对联的要求

1、内容、词义相对

要求上下联意义相关,就是上下联在意义上要有一定联系。无论是正对、反对,还是流水对,都要防止出现“对开”的毛病。所谓“对开”,就是上下联脱节,各唱各的调,彼此风马牛不相及。一定要围绕一个意思,在意境上互相联系,分别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个共同的问题。如正对: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

正对要避免“合掌”。合掌就是上下联意思机械重复,说的完全是一回事。这就既浪费笔墨,又索然无味了。

下面是乾隆给一位老人送的一副贺寿的对联,请问这位老人高寿?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141岁)

这是一副内含数字运算的对联,上下联不仅词句对仗,而且运算的方式相同,结果相等。上联中“花甲”,指六十岁;重开者,乘二,则是一百二十岁;外加三七二十一,合起来,岂不正是一百四十一岁。下联中“古稀”,指七十岁;双庆者,两倍,内多一个春秋,则加上一岁,也正好是一百四十一岁。

同义相对,又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合掌。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一些含义相近的语句相对,也未尝不可。在唐代,律诗允许“合掌”,唐以后,人们就认为“合掌”不好。

反对,是相反的事物互相映衬。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有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流水对,是上下联意思连贯一气,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而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流水对不常见,也较难作。

2、词性、结构相同

要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还有分得更细的,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颜色对颜色等。如:文章千古事;风雨十年人。从词性看,“文章”、“风雨”都是名词(这里“风雨”是一个词,指政治风雨)。“千”、“十”都是数词,“古”、“年”都是名词,“事”、“人”都是名词。“千古”、“十年”都是偏正,“千古事”、“十年人”都是偏正。而且,上下联都是主谓句。

3、平仄相对

汉字读音有四声,古代叫“平、上、去、入”,现在叫“阴、阳、上、去”。实际上现在已经把古代的“入”声分到“阴、阳、上”三声中去了,又从“阴”中分出“阴平、阳平”。古代“上、去、入”是仄声;现在“上、去”是仄声,阴平、阳平是平声。平仄交替使用,读起来,铿锵有致。星垂平野阔;(平平平仄仄)月涌大江流。(仄仄仄平平)这是标准的句式,也有放宽要求的,叫做“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所谓“不论”,就是可以马虎一点,所谓“分明”,就是严格执行。而上联落脚仄声,下联落脚平声,那是不能更改的。

总之,好的对联,内容上,要求思想境界高远,有真情实感;形式上,能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文字精切,对仗工稳,平仄妥帖。

三、对联的类型

1、按内容分: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

2、按所用场合分,可分为:春联、楹联、婚联、挽联。

3、按修辞手法或特点分可分为:①双关联:就是使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对联的字面意思和实际意思不同, 其真正的意思是隐含的。

才子徐文长年少时恃才放旷,经常出私塾先生的洋相。一次,先生指着他的鼻子说:“眼珠子,鼻孔子,珠(诸)子在前孔子在后”,他灵机一动,指着先生的胡子对出了下联:“胡后生,眉先生,后生却长先生却短。”先生怒不可遏,吼道:“二猿伐木楚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徐文长毫不示弱,随口吟道:“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牲怎能出蹄(题)。”先生气得脸色发青, 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同学们,你知道“总裁为您服务, 领袖由我安排”这副对联贴在什么店面最合适吗?

②拆字联:就是如字谜一样,把一个汉字拆成几个部分,组成对联 。 一个官家小姐立志嫁一个有才学的人。她出的上联是:“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一二句分别拆“寺”、“诗”,且末句古诗的最后一字与首句末字同。几年之后,广东才子林大钦赴京赶考,读到《孟子》中的“斧斤以时入山林”,忽然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二人终成连理。

再如下面的新婚联:“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子居左,女居右, 人间配定好人。”

棗棘为薪,截断劈开成四束

阊门起屋,移多补少作双间

③ 数字联:就是将数词巧妙的嵌入其间,读来妙趣横生。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据诸葛亮生平史实和传说撰写的对联, 上联嵌入一至十十个数字,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收二川,排八卦,六击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类似的如:“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

④ 回文联:就是对联顺念和反念,读音都一样。

一日,才子李调元来到川东一古刹,长老和尚请他为自己师傅画的“出水荷花”上唐伯虎题的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补写下联。李调元略一思索,挥毫在上联旁写出了下联:“书临汉字翰林书”。

再如:乾隆与纪晓岚回文对 清代北京有个叫“天然居”的酒楼。一次乾隆路过这家酒楼,称赞楼名的高雅,遂以楼名为题作对联,上联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但下联却苦索不得。因为下联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后五字是前五字的颠倒,既要语意完整,又要平仄协调,还要意境美好,的确困难,他便指令群臣属对。正当大家大伤脑筋之时,纪晓岚已经对出下联: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此联对丈工整,意境完美,博得随得群臣的称赞。

据说后人对此也有一副对联是: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⑤ 缺字联:就是上下联各缺一字,对联的真正含义就隐含其间。

春节前夕,郑板桥和苏州知府一同外出巡游, 见南门街一户人家贴了一幅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郑板桥眉头紧锁,赶紧买了衣服、肉、粮食前去扣门,见这家一贫如洗。主人收了礼物后,千恩万谢。在回来的途中,知府忙问他怎么知道这户人家的根底。郑板桥笑道:“人家大门上不是明写着吗?你看,十个数字,就是缺一(衣)少十(食)嘛!”

同学们,你能说出“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这幅讽联的真正含义吗?

⑥ 连字联:就是利用多音字现象,用同一汉字的不同音义组成对联 。

宋代山海关附近的孟姜女庙的石碑上有一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上联加点的字通“潮”;下联加点的字通“涨”。

再如:“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⑦ 叠字联:就是单字的重叠,但这种对联不易把握。

如:“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四、对联举例

饥鸡盗稻童筒打;暑鼠凉梁客咳惊。

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标点不同,意思不同,想想怎么标。) 欧阳修妙对出关

宋代的欧阳修家贫如洗,为觅生计和求学,四处奔波。十二岁那年,他身背书囊,匆匆行至襄阳城下,见城门已关,抬头望见城头有一个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放学生进城好吗?”老兵本不敢违例开城门,但听出是个很懂礼貌很有点口才的小学生,顿起爱怜之心,说道:“既是书生,我出一联,对得出,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晨再进。”老兵念出上联: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欧阳修略加思索,说:“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啊,请先生先对吧。”老兵大声道:“我是要你对的!”欧阳修笑道:“学生已经对过了。”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下城楼开了城门。原来下联是: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鼓励学习的对联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若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清•蒲松龄)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有关人名的对联 孙行者;祖冲之。

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阁(葛)亮; 塘中栽藕,节节太白里(李)青莲。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我亦无忌。 童芷苓,童小苓,母女同唱一流京剧; 莫非仙,莫少仙,父子合演四面魔术。 马骉(biāo)马识途,艺苑文坛双骏马; 牛犇( bēn )牛得草,银幕舞台二劲牛。 贾岛一醉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 有关地名的对联

九寨沟九华山九江集美;三门峡三叠石三水临清。 山海关上观山海,九州山海今朝秀; 日月潭中谈日月,两岸日月何时圆。

有关片名的对联

英雄儿女,战斗里成长;钢铁战士,烈火中永生。 山道弯弯路漫漫车轮滚滚;花儿朵朵月溶溶杜鹃声声。 芙蓉花仙相会芙蓉镇;少林小子归宿少林寺。 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对联

大老爷做生,金也要,银也要,红黑一把抓,不分南北; 小弟子该死,谷不熟,麦不熟,青黄两不接,哪有东西。 上级吃下级,一连吃到农褐皮; 下级骗上级,径直骗到江主席。 欣赏下面趣联:

小学,中学,大学,学无止境;

希望,失望,绝望,望眼欲穿 横批:学而无望 男生,女生,穷书生,生生不息;

初恋,热恋,婚外恋,恋恋不舍。横批:生无可恋 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

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横批:愿读服输 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

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楼楼可跳。横批:空前绝后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郭沫若) 山羊过山,山撞山羊角,咩咩咩; 水牛吃水,水触水牛鼻,呼呼呼。

双木成林,三木成森。森林木茂,木茂林化森; 下钩为考,上钩为老,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 ;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二两酒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间皮厚腹中空。 戴冬帽,背秋时,哪知春夏;走南路,说北话,不是东西。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解缙在皇帝身边作侍读,想回乡探亲又不敢说,皇帝看出来,要解缙对出他的联就放他假: 十口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解缙悠悠对来: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小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旧草捆新秧,父缠子;老篮提嫩笋,母兜儿 。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宜未雨绸缪;毋临渴掘井。

五、对联考题

1、下列哪一联用来对上联最好(

) 借新债,还旧债,借债还债债还债; A、拆东墙,补西墙,拆墙补墙墙补墙 。 B、挣大钱,花小钱,挣钱花钱钱生钱 。

根据对联特点,下联应内容、词性、词义、结构、平仄与上联相对,A、B两联都符合。再看联中有关的字的位置,上联中“还”出现了三次,A联相应位置的“补”也出现了三次,而B 联中“花”仅出现两次,第三次的位置上是“生”。故选A 。

2、体会上联特点,找出规律,在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组成下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兰花、桂花、茶花、梅花、牡丹花、玫瑰花;春香、夏香、秋香、冬香。)(上联

1、3字“蒲、桃”与

5、6字“葡萄”同音,下联

1、3字也应与

5、6字同音。)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明朝对联大师解缙,一生不知作过多少妙联,令人赞叹不已。其中有这样一副用药用植物作的对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此副对联,初看极平常,并无别致惊人之语,但细一琢磨品析,方知“柳暗花明”之妙,实属一副奇联巧对。奇在何处?奇在上联的蒲、桃两种药用植物名,恰好与第三种药用植物名“葡萄”同音,而蒲属草本植物,桃和葡萄属木本植物,故“草本”在前,“木本”在后,以相呼应。巧在何处?巧在对下联中,梅和桂也是两种植物药名,恰好与第三种“玫瑰”药用植物也是同音。梅花于冬末春初开放,桂花和玫瑰花于夏秋时节开放,故照应上句“春香秋香”。真可谓对得奇巧奥妙,名不虚传。

3、体会上联特点,找出规律,在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组成下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A.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B.乡情国情世界情情情挂念。

(班事、校事、家事、乡情、县情、国事、省情、国情、天下事、天下情、世界事、世界情、关心、放心、挂念)(“情”与“声”平仄不相对。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念”与“耳”平仄不相对。)

4.上联是“梨花院落溶溶月”,下面哪句可以做下联?

①柳絮池塘淡淡风

②榆英临窗片片雪

③带水芙蓉点点雨

④丁香初绽悠悠云

“梨花” 是偏正式名词,“带水”不是名词,排除③;“丁香”不是偏正式名词,排除④;“院落”是名词,“临窗”是动宾短语,排除②;“池塘” 是名词,后边也相对,故选① 。

答题方法总结:首先看上下联各句相同位置的各个词词性是否相同,甚至是否是同一小类;其次看上下联短语结构是否相同;再次看上联有无其他修辞手法,下联是否也有;还要看平仄是否相对;最后看还含有什么特点(如“蒲、桃”与“葡萄”同音等)。依据以上五条逐一排除。

5、从下列每副教师婚联中可看出是教什么学科的老师结婚?

爱情如几何曲线 ;幸福似小数循环。(数学) 恋爱自由无三角;人生幸福有几何。(数学) 1 2 3 4 5 6 7;ABCDEFG。(音乐、英语) 大圆小圆同心圆心心相印;

阴电阳电异性电性性吸引。(数学、物理)

常慕连理花并蒂;今效鸳鸯蝶双飞。(植物、动物)

6、下面是郭沫若为四位文化名人:写的对联,请指出是为谁写的。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写人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 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哉,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大名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李清照)

7、运用学过的知识,猜猜下面这些对联是悼念谁的?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屈原 贾谊)

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屈原)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原)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bèi)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苏武)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找尘寰。(司马迁)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诸葛亮)

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名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

鼎足七出,威德咸孚足千秋。(诸葛亮)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诸葛亮)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诸葛亮) 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诸葛亮) 一对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诸葛亮) 三分天下四川地; 六出祁山五丈原。(诸葛亮) 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

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诸葛亮)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诸葛亮)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 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陶渊明)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云扶桑。(李白)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间,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唯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白居易) 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

酒狂称草圣,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张旭)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道心头。(范仲淹)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三苏) 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岳飞)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 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

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辛弃疾)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录何瓦琴句赠瞿秋白)

8、读对联,完成下列问题: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完成

1、六出、七擒( ) 2东和( ) 3收二川( )4北拒( ) 5排八阵( )

答案:收二川:收荆益二川 (

收汉蜀二川)六出:六出祁山

七擒:七擒孟获 东和:东和孙吴 北拒:北拒曹操排八阵:排设八阵(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图

9、下面的对联能不能改,能改又怎么改?不能改的理由是什么?

东临碣石涛声旧;西近阳关柳色新。 改为:东临碣石涛声古;西近阳关柳色新。

蒋介石千古;中华民族万年。(不能改,这副挽联的用意是说“蒋介石对不起中华民族”。)

10、(2006年温州市)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2分)[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 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

临危不惧武松猛打虎

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11、(2006年温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3分)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

12、品读对联,联系选文回答问题。(5分) 武侯祠: 一千七百年的沉思,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①上联中的“酬”字体现了诸葛亮_________的人格魅力,下联中的“_____”两字突出了诸葛亮作为“一个历史伟人”的巨大影响。

②请你思考一下,作为“一个人”,有哪些东西可以穿越“一千七百年”的时空而“得到永恒”?

答案:①知恩必报(或“士为知己者用”等) 千秋。②能从个人品格、聪明才智、民族气节、历史成就等方面。(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3分)

13、(2006年江苏省常州市)如果用“为免赋税甘愿冒死捕毒蛇”来概括《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那么,对上文(苛政猛于虎)的内容应怎样概括?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答案: 求避苛政宁肯进山葬虎口)

14、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2分)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的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答案: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六、对联的难与易

最容易的是对联,这在旧中国是文人思维的基本功。它也最容易分析人手。例如,最熟知的有: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这最简单,只是字与宇对。复杂一点如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对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毛泽东)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周恩来)这就不只是字与字对,而且有巧妙的涵义。更难一点如清代名儒纪晓岚被一江船上武夫难倒的故事。这武夫乘的船有帆,纪晓岚的船无帆用橹。武夫出联为: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这里利用“橹速”与“鲁肃”谐音,“帆快”与“樊哙”谐音,说文不如武。纪晓岚一时无对,被困数日,闷闷不乐。直到数日后抵福州主持院试大典,听到乐声才顿悟到,下联应是:八音齐奏,笛清怎比萧和。这里“笛清”与“狄青”谐音,“萧和”与“萧何”谐音,说武不如文。这对联就不止于形式,字与字对,而且通过谐音运用典故,达到对称。

七、十分有趣的对联

①苏轼和佛印的谑联--苏轼见一只狗在河边啃骨,遂出: 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从容把写有苏轼诗句的扇往河上一扔,对曰:水流东坡诗(尸) 。

②解缙小时家贫,家对地主的一片竹林,于是作了副对联; 门对千杆竹;家藏万卷书 。地主不爽,把竹子砍短,解缙改成:门对千杆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地主更不爽,把竹子全砍了,解缙又改:门对千杆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③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亦颇有才,一日佛印去看苏轼,不巧撞到苏小妹在床帐中偷懒未起,遂取笑:烟笼芍药。苏小妹想起那天看见他在河边洗头的样子,笑对:水漂葫芦。

④秀才进京赶考,盘缠用尽,店老板要他对出联就可以免费,见秀才吃的是米粉,出:八刀分米粉。秀才对:千里重(中)金锺。(“中金锺”是上榜之意哦.锺是钟的古体)这是一副拆字联。

⑤王羲之的字太好,除夕门外要贴对联,写了N副对联都被人偷走.于是写了一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这么不吉利,当然没人敢偷了。岂料快到子时时他叫儿子献之在后面各添了三个字,遂成妙联一副: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

⑥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60岁时被流放到广东海南,路过湘南时遇到一姓柳的郎中,交谈中得知郎中学识渊博,精通医药。郎中见东坡才华横溢,气度非凡,因此出一药联,请东坡对出下联。东坡哈哈一笑,欣然应允。郎中出联:仙鹤弹琵琶(枇杷)高奏神曲;东坡略作思索,对曰:雷公敲木瓜休惊云母 。郎中又出一联:红孩儿戴红花吃红豆;东坡不假思索对曰:白头翁摘白梅尝白果。郎中再出一联:何首乌身披穿山甲,骑地龙,挥大戟,与木贼战百合;东坡即对曰:吴茱萸头戴金银花,坐河车,握仙茅,比草寇(蔻)胜五倍。郎中听后连声称道:“奇才,奇才!”

⑦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势教鞭责问晓岚。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⑧相传,纪晓岚一次南行来到杭州,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照例少不了连句答对。纪晓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联,友人心悦诚服,夸他为北国孤才。晓岚则不以为然,说道:“北方才子,遍及长城内外;老兄之言从何谈起?”友人道:“先时我曾北游,出了一联,人人摇手不对。”晓岚半信半疑,问道:“老兄的出句竟如此之难?”友人道:“一般。”接着,念了上联: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纪晓岚听罢哈哈大笑,说:“这样简单的出句,他们不屑回答,即以摇手示对!”友人不解地问:“那,他们的下联是什么呢?”晓岚道: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友人听后,恍然大悟。

⑨祝枝山对斗三个秀才

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祝枝山,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因此远近闻名。有一次,他来杭州游玩,人们慕名相邀,求联索书者络绎不绝,把个祝才子忙得不亦乐乎。不料好事多磨,无意中得罪了杭州城里的显宦徐某,说祝枝山卖弄学间,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一天,徐某邀集城中三个最富才学、自命不凡者,要与祝枝山斗对。三个秀才洋洋自得,有备而来。甲秀才欲夺先手,有心刁难,出一上联曰:屋北鹿独宿;五个字全用的是同韵字,难度不小。祝枝山成竹在胸,随口对曰:溪西鸡齐啼。用的也都是同韵字。

乙秀才见末难倒祝枝山,摇头晃脑地走上前来,吟一联曰:童子打桐子,桐子不落,童子不乐;用的是谐音。祝枝山略加思索,也以谐音相对:莫姑吃蘑菇,蘑菇真鲜,莫姑真仙。

丙秀才看看还没有难倒祝枝山,他挖空心思出了一联:大丈夫半截人体;指的是前三字的下半截,构思巧妙,并含鄙视之意。祝枝山笑问丙贵姓,丙秀才说姓“朱”。祝枝山即对曰:朱先生三个牛头。指的是前三字的上半截,不仅精妙巧合,工稳贴切,而且反唇相讥,嘲讽辛辣。三个秀才一听,面面相觑,张口结舌,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第20篇:班主任工作二三事

班主任工作二三事

我是一名平凡而又普通的小学教师,转眼间就已经是整整31个春秋了,回首这些年的从教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作为。但让我最值得回忆的是我的班主任经历,那些日子我能和我的孩子们朝夕相处,总有说不尽的快乐。在这里我想谈点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个人感悟。

一、研究童心以心换心

近几年我认真推行并实施了《留下我的足迹》的成长记录,对学生的德、能、勤、绩进行书面记录,对孩子的表现进行不定期的分析研究。并把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挂在墙上让其成为一面会说话的文化墙,对学生追求进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从生理上都处于非常幼稚而又脆弱的时期,有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或心理伤害。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多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

记得有一次,班里有个叫小渝(化名)的同学,偷偷的把同桌书包里的零花钱拿了,同学问他却“死口”不承认。当时的我怒气就像潜伏多年的火山一样马上就要爆发,但仔细一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点什么小错误也是正常的,回想起自己常常也会犯一些小小的错误,那时是多么希望老师原谅自己!就这样转念一想,我就下定决心,给他改正的机会。通过了解得知:小渝是个单亲家庭,爸爸常年在外务工,长期和年迈多病的爷爷住在一起,不但没有共同语言而且还把一些怨气洒在小渝的身上。就在此事的头一天晚上爷爷打骂了他一顿,小渝一气之下跑到了街上的一幢未装修的楼房内冷冻了一个晚上,第二天饿着肚子来到学校,当他发现同桌书包里有钱的时候…… 通过耐心说教。小渝伤心地哭着说:“我错了,我保证今后再也不偷别人的东西了。”就在这个时候我知道不需要再说什么了,于是就拍拍他的肩膀真诚地说:“老师原谅你了,因为老师还想相信你,你还想让老师相信你吗?”小渝点了点头。从那以后,小渝再也没有去拿别人的东西了,在校园里或路上遇到我也总喜欢喊一声:“老师您好!” 然后露出一脸天真灿烂的笑,这时我也欣慰的笑了!

二、送去真爱发酵情商

首先,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关心学生,才能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点子上去。其次,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才会向教师倾吐心声,教师才会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再次,只有热爱学生,使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与信赖,才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和学习氛围。班主任如果学会了这一点,及时发现那些需要关爱的同学,及时献上一片真诚的爱,那将是对学生的最好奖励。

2016年秋期我又接到了一个新班级(三年级一班),班上有个叫林佳(化名)的同学,是班上比较典型的问题学生。一是内向孤僻不爱回答问题,怕和老师见面;二是上课打瞌睡,有几回考试,考卷没做完就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了;三是不爱完成作。也许因为这些造成他成绩一直不好的原因吧!在开学的前几次的考试中发现,最差时考31分,最高考53。通过家访得知他对数学特别感兴趣。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帮他改改这些毛病。和他来了个小小的约定,只要他上课回答对了三个问题老师就励你一颗小星星,考试上了80分我就给你戴个小红花。他默默地点了点头。第二天我发现他把手举起来然后又放下去。整节课下来他只回答对了两个问题,快下课了他用希望的目光看着我,我从他的眼神中发现:“我还能再回答一个问题吗?”就在这时候我当着全班的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并奖励给他一颗星星,他当时很开心。下课后我跟他说:“虽然今天你没能回答三个问题,但老师看到了你的努力”他点了点头。在一次考试前,我又跟他说:“这一段时间,你表现得很棒,明天就要考试了,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考得好的!”这次考试他居然考了75分。在他的身上产生了“罗森塔尔效应”让我无比欣慰,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家访,进一步制定帮扶计划,这样一来他和我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在今年全区统考中数学考了94分,获得了班上的“最佳进步奖”。

三、培养潜力,当好参谋

学生的自我管理,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潜力,在班级的管理中让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只要把握好了自我参与的度,既不放任自流,也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充当“司令员”的角色,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时,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使学生主动、独立地发展,要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舞台,逐步提高自我的创造潜力,就会给班主任减轻许多工作压力。我之前也总是死盯死靠,不断地下命令:桌子该怎么排,凳子该怎样放,卫生要怎么打扫……本来这些都是常规事情,但学生在班主任的指挥下忙得团团转,以至于产生了疲劳感大。作为班主任没有必要事事亲躬,应懂得授权。只是在一旁做好“参谋”就行了。只有这样才能凝聚起比自己更强的力量。当然,对学生尤其是对班干部的授权要适当,不能过轻或过重。过轻达不到充分激发其积极性的目的,不利于其尽职尽责;过重则会权力滥用,班干部权利过大,超出合理范围,各项规章制度就不能顺利贯彻执行,会出现班主任难以收拾的局面。再有,班主任也不能超负荷授权,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智力、体力、心力、能力等承受度授权,没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学生在工作中就会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

总之,作为班主任,要作好自己的工作,就必须善于研究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善于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和帮助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其次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从我做起。因此,作为班主任,更应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和道德修养,去感染和教育每一位孩子。

乡村二三事范文
《乡村二三事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