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论语交友观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05 12:06:5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从《论语》中感悟交友观

从《论语》中感悟孔子的交友观

摘要:朋友,指的就是那些怀有共同志趣且心意相通的人,是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群体。朋友间能够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是个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语》里对这些早已有了许多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论语 交友观

一、交友的作用

在论述交友之前,首先要明确“友”的基本概念。在现代汉语中,“朋”和“友”都是“朋友”的意思,所以现在人们说“交友”,也就是笼统地说“交朋友”。但是在《论语》中,“友”和“朋”虽属近义词,但是其涵义却有明显差异。《论语注疏》解释道:“郑玄注《大司徒》:‘同师曰朋,同志曰友’。然则同门者,同在师门以授学者也。同志谓同其心意所趣乡(向)也。朋疏而友亲,朋来既乐,友即可知也。”这里的表述可以看出来,“友”比“朋”的层次要高一点。“朋”仅为在同一个师门学习的人(即同师曰朋), “友”则是拥有共同志趣、心意相投的人(即同志曰友)。所以《论语注疏》中说:“朋疏而友亲,朋来既乐,友即可知也。”《论语》中孔子所论的交友,指的就是那些怀有共同志趣且心意相通的人,即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群体,朋友间能够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是个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语》里对这些早已有了明确的观点。

那么,为何要交友,其作用是什么,其重要性如何体现?

(一)培养气质,加强修养。儒家非常看重修身养性,提出了许多途径和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朋友之间的相互切磋。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意指“君子要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孔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也就是说,接受朋友正直、诚实、博学的影响,全面提升自己的品格修养,就会使自己变得正直诚实,宽厚仁慈,自己的思想境界就能得到升华。还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即通过“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来实现。

(二)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在儒家看来,交友不仅能促进修养的提高,还可以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孔子交友主张时要“友多闻”,就是针对通过交友扩大接触面而提出的。对于这一重要作用,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有着深刻阐述:“自古未见关门闭户,独自做成圣贤。自古圣贤,未有绝类离群,孤立无与的学问。”所谓“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门类丰富多彩,穷毕一生也不可能全都学尽。通过交友,就可以使人“之所不知”、“闻所未闻”,摆脱井底之蛙、独学寡闻的窘境。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孔子教育弟子们要通过交友的方式来“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他的一生,也是按照这个准则身体力行,积极交友并向他人学习。

(三)愉悦身心,快乐生活。孔子把交友当成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这一观点在《论语》开头就已经道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交友如同读书、下棋、听音乐等乐趣一样,是一件令人非常开心的事情,生活因此增加一种乐趣。同时,孔子还把“乐多贤友”列入“益者三乐”之中。《论语》、《左传》等史书中就记载了不少孔子与学生们以及友人们彼此享受快乐友谊的生活片断。

(四)化解为难,摆脱困境。朋友还有互相帮助,在危难之际伸手解困的社会功能。所谓“两肋插刀”,即指的朋友在困顿危难之际,相互关照支持的写照,这一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白虎通•三纲六纪》中就明确提出朋友要“共忧患而相救”。这一功能在论语中体现为“收尸葬友”和“托六尺之孤”。有一次,孔子的一个朋友去世了,但无人收葬,是孔子帮他料理了后事。(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他的这一行为为朋友保存了最后的尊严,体现了不为生死之故而易交的患难真情。曾子也指出真正的君子和朋友是可以“托六尺之孤”的。“赵氏孤儿”的典故更是体现了古人这一朴素的思想情怀。

当然,朋友还可以满足我们的现实需求。这并不等同于友谊的世俗化,也不意味着把朋友的交往和感情作为一种工具来庸俗化。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乡党)孔子的行动好象就是有子的话的注释。安葬无可归的朋友,看似普通却体现了孔子对朋友朴实深厚的感情。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关照,一点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贵。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子贡问何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这两段话是结交朋友现实目的和价值性目的交织并存的最好体现。朋友有时也是良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当我们要实现某种崇高的价值或理想时,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帮助更是不可缺少的,于是我们就要有意去结交。这种现实需求与当今社会的功利目的有着本质区别,其动机是朴素而高尚的。

二、择友的标准

孔子倡导的交友,并不是毫无标准的滥交。

(一)朋友的志向兴趣。首先,孔子特别强调这一点,并指出是怀有高尚志趣而且心意相通的朋友,只有这样的朋友才能相互得益、共同进步。反过来,就会“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了。因此,孔子在《论语•学而篇》提出了一个交友的总原则,“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这是孔子倡导的一个交友总原则。即指“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从字面上理解,容易把这句话误解为孔子的势利。但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晓,孔子所说的“无友不如己者”,是针对的“忠信”这一道德标准。《论语注疏》:“‘主忠信’者,主犹亲也。言凡所亲狎,皆须有忠信者也。‘无友不如己者’,言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因此,孔子提出的交友总原则的实际含义就是,要和讲忠信的人亲近,不能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

(二)择友的几大标准。在提出总原则之后,孔子进一步阐明了可交之友与不可交之友的几种情况。《论语•季氏篇》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论语注疏》的释义是这样的:“‘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者,“直”就是指正直,“谅”就是指诚信,“多闻”就是指博学。以这三种人为友,则有益于自身的成长进步。也就是说,孔子倡导与正直、诚信、博学的人交朋友,反对与谄媚奉承、虚情假意、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

(三)朋友的思想行为。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这就是说,孔子倡导朋友的思想和行为趋向于中庸,要尽可能地与言行合乎中庸的人相交。但是,这属于非常理想化的想法,在现实中我们的做法是,既要听取激进者的意见,也要善于结交狷介者,这样就可以做到优势互补,避免偏听与偏执。

(四)朋友的种类。《论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记载:司马牛忧

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这里的兄弟可以作为“朋友”层面来理解。这一段语录反映的是,友谊需要双方共同建立,不能只要求对方符合自己的要求,还要使自己修养、气质、行为为对方所接纳,符合对方的选择范围。做到这一点的基本条件就是恭敬有礼。另外,这段话扩大了朋友选择的范围,阐明了朋友交往应该具备的气度。当一个人能够独立生活,自立于天地之间,个人能力和自身修养已达到相当程度时,什么人都能成为他的朋友。只要不超越道德伦理底线,“四海之内皆兄弟”。

既然我们可以有这么多朋友,那么朋友有没有种类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以理解为开放与包容,“同”可以理解为封闭与单一。从人际交往来说,“和”指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与气息相投的人交朋友。在实际中,两者搀杂在一起,很难一刀切。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结交上述两种朋友。有些朋友不离不弃、相伴一生,有些朋友能解燃眉之急,有些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行一程,最终分开。最值得珍惜的朋友,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出现的,又不能一直走在一起的朋友。虽然没有刻意去保持联系,但彼此心意相通、情投意合。当然,交接朋友也不能完全因为情意相投、价值认同,这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机缘下才产生,执意地追求全面了解,可能会使朋友间的理解和包容烟消云散。正所谓“距离产生美”,回忆有时会更加美好。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进一步阐明,如果能欣赏他人异于己的地方,那和他们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难的事。这是指对朋友的包容,与认同感并不矛盾。理解、接受甚至欣赏异己,意味着认同了对方的“异”,从“异”中求得了“同”,达到交友中“和合”的最高境界,这也是当前外交战线上“求同存异”的处事准则,也得到了国际上大多数的一致认同和遵循,应该说,这一朴素的交友思想时至今日仍散发着光彩与活力。

三、与朋友交往时的准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与朋友交往也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对此有着比较深刻的论述:

(一)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孔子的两名弟子都不约而同地将“诚信”视为与朋友交往应持的重要原则,联系《论语》中孔子关于“诚信”的其他论述(如《论语•为政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孔子坚持的与朋友交往的首要原则,就是讲诚信。

(二)推己及人

《论语•颜渊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说“推己及人”的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在《论语•颜渊篇》中,孔子虽然没有专门针对交友提出这一思想,但是作为《论语》中论述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笔者认为应当把这一条列入交友所持的原则中。

(三)看重感情

《论语•乡党篇》: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论语注疏》曰:“此明孔子重朋友之恩也。言朋友若死,更无亲昵可归,孔子则曰:‘于我殡。’与之为丧主也。”虽然古人认为“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篇》),但究其涵义,是说君子相交,不应当被利欲和物质所累,而不是说朋友之间不重视感情。朋友死了,家里没人可以依靠,孔子就会挺身而出说:“丧事由我负责。”这不正体现了孔子对朋友之间情谊的重视吗?

(四)轻利重礼

《论语•乡党篇》: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论语注疏》曰:“此言孔子轻财重祭之礼也。朋友有通财之义,故其馈遗之物,虽是车马,非祭肉,不拜谢之。言其祭肉则拜之,尊神惠也。”孔子的朋友送给他非常贵重的车马,但只要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都不行拜礼。这充分说明了在孔子的心目中,朋友之间的利益往来其重要程度远远不能和礼制相比。孔子十分重视“礼”,甚至为了“礼”可以牺牲其他的利益。朋友间的情谊固然重要,但孔子清醒地认识到,绝对不可以让利益往来凌驾于礼制之上。

四、结语

每次读到《论语》,都可以找到《论语•子罕篇》中颜渊感叹的那种相似感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不仅是中国文学史的瑰宝,更是一部微缩版的哲学全书,本文选择“孔子论交友”这一主题来论述,仅仅是择取其中的一个小小方面,但也感到难以穷其妙处。

今后,还要不断学习,深入钻研,才能吸取其思想精华,真正走近和领悟孔子所提倡的“理想道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2]邢昺,何晏(疏).论语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3]孙希旦(辑).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推荐第2篇:论语交友心得

中关于交友的智慧

交友,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学生正处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朋友的影响更深刻。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也。故对于交友之道,中学生朋友不可不察。

我们常说,朋友不分你我。但先哲却告诉我们,还是应该知道你的朋友是属于哪一类的人。《论语》关于交友的言语很多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君子之交淡如水。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呼?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一)

3、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第五)

4、颜渊、季路待。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字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第五)

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子罕》第九)

6、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第十六)

在这里,孔子不仅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可交,什么样的人不可交,还使我们知道应做什么样的人,不能做什么样的人。

在《论语》中,还有一个关于交友的秘诀,你知道吗?这就是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该秘诀讲的是如何对待朋友的过错,这确是朋友之间难以处理的一个问题。孔子的办法是:对朋友的过错,不可视而不见,否则不够朋友。既是朋友,就要给他以诚心的劝导,但若他听不进去,就不必再多说了,否则,就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为听不听你的忠告,完全凭对方的判断力,你也应尊重朋友的自主性,不可一味劝说。同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应该如此。面对过错,可见文野之分窘迫之中,展示人格之高下。面对过与穷的智慧,过者,过失、过错也。人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中学生呢?但如何面对错误,却能看出一个人境界的高下。

《论语》中有一句话:小人之过也必文。这句话的含义是,小人一有过错,就找些毫无疑义的理由来掩饰。这种人,面对错误不是寻找原因、反省自己,进而改正错误,而是一味的掩饰、塞唐,所以不会进步,是为小人也。相反,《论语》中还告诉我们: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即真正的过错不在于过错的本身,而在于知错而不改。有鉴于此,对于过失,我们应该坚持两点:一是为了自己人格的完善,应尽可能的少犯错误;为此,孔子曾每日三省乎己。二是对一些难以避免的错误,必须知错、认错、改错。这样,过错和失败才能真正成为我们走向成熟和成功的阶梯。故孔子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孔子一生多困苦,仕途不得志。据说孔子晚年周游列国,有次他们一行人被敌国的士兵所包围,在荒野中进退不得。大家又饥又累,精神沮丧,孔子却毫不在意。这时子路问老师说:君子也会有这样穷困的时候吗?孔子告诉他:君子故穷,小人穷斯烂矣。即君子当然也会有窘迫的时候,但他却能临危不惧,泰然处之;小人则不同,一旦陷入困境就惊慌失措,甚至胡作非为。可见,这是两种多么不同的人生境界。

朋友,当你面临窘困和危机的时候,是象孔子一样沉着冷静,还是象小人一样胡作非为呢?诸如口吐脏话、聚众打架、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等等,这都是穷斯滥矣的典型表现,在你的周围、你的身上发生过吗?对于朋友你做到了论语中的准则吗?这值得我们去深思。

古往今来,统治者无不希望长治久安。其实《论语》中早已揭示了个中秘诀:一是对人民的态度如何,二是统治者的德性如何。正是在这两点上,集中体现出--为政者的大智慧政事,即治理国家、管理众人之事。这与中学生有关吗?有!从目前来看,我们每一个班都有一个管理者的群体,如班长、班委、组长、课代表等。从长远来看,你们中间的很多人都会走上领导岗位,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厂长经理。因为未来的一切都是属于你们的。故对于为政之道不可不察。

对此,《论语》揭示了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希望你现在就能理解和掌握:

1、利民、和惠民的思想,孔子把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作为教导弟子从政的一个主要原则,既要根据老百姓的要求,使他们得到能够得到的利益。这一点看似简单,但却包含着治国安邦的大秘诀,邓小平则一语道破:不能使老百姓富起来,什么主义都行不通。孔子还说惠则足以使人,即让百姓衣食富足之后,就容易对他们进行管理和教化了。朋友,从这一思想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了解了孔子利民惠民的思想,还有助于我们理解三个代表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主张以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古代先哲的思想啊,至今仍然是我党治国安邦的智慧之源。

2、德教为先和以身作则的思想,在治理国家中,儒家主张德主刑辅和德教为先。就是在法制和德治的关系中,更加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这在《论语 为政》篇有比较集中的论述。如: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就是说,只用政令和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可以免于犯罪却不知道犯罪是可耻的;若用道德感化和伦理规范来约束他们,老百姓不仅不犯罪,而且还知道犯罪是可耻

朋友,你看出二者在治人的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吗?那就是政令和刑法,只能管住人的行为,使人不敢作违法的事情;而道德规范则可以管住人的心灵,使人们不愿去做违法的事情;显然,德治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在此,我们可以看到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主张的历史源渊。但刑与法作为最后的防线又是不可缺少的。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先哲们德主刑辅和德教为先的思想包含着何等丰富的政治智慧。懂得了这一点,你就懂得了儒家即要德教

又要刑法的两手并用的思想,人们把它叫做宽猛相济。中学生朋友只要掌握了这两手,就足以成为治世的高手。现在就练练,如何?要对老百姓实行德教,为政者自己首先必须道德高尚,对此,儒家强调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在《论语》中,孔子讲过很多这样的话: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还特别指出为政者颁布的政令能否得到执行,与领导者自身的正与不正关系密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懂得了这些,聪明的中学生朋友也许立刻就明白了当前社会许多不正之风的源头。作为未来的领导者,你同时也懂得了为政者的立身之本是什么。

推荐第3篇:论语交友心得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

郭清云

学习了《于丹论语心得》之交友之道后,我有一点点收获与感悟。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你的整个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可以看到他内心的价值取向。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 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是好朋友;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是坏朋友。友直就是说要为人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朋友的人格可以映照、校验你的人格,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可以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大多数时候是一种美德,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和批评,都不如其实,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我们读论语,听于丹讲论语,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审视、明辨的能力,是宽容、不为己堪的态度。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样的朋友,自己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坐标上,只有明确了自己的修养,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诱导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

2014.5

推荐第4篇:论语交友之道读后感

论语交友之道读后感

论语交友之道读后感

古往“交友之道” 今来“绿色交往\'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打开《论语》,穿越几千年的时空隧道,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古人正向我们走来——孔子,一个春秋末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一个影响中国两千年教育文化、社会礼仪、文明道德的伟人,一个儒家思想的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尽管他的思想言论尚不全部与当今所处的时代完全吻合,但可成为一面镜子,供后人们照出自己的面貌。

《论语·交友之道》:“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在现代社会中,交往,特别是“绿色交往”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体现道德行为规范的新型人际交往关系。在美学意义上,绿色意味着蓬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与绵延的生命,意味着理解、宽容、善意、友爱、和平与美好。“绿色交往”就是摒弃了庸俗化、功利化的交往观,杜绝了铺张浪费、腐化堕落的利益关系,富有生机与活力、可持续的人际交往,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谐友爱、互相促进、整体动态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机关公务人员只有学会“绿色交往”,不断提高交往能力和交际质量,才能使自己的生活环境健康纯洁,使自己的工作氛围清正和谐。

一是择友有标准——多而不滥。社会越发展,交际越广泛。“多个朋友多条路”,越来越成为大众认同的交友观念。朋友越多越好吗?孔子的看法是肯定的。孔子讲过人生“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其中有益的一“乐”,就是“乐多贤友”。可见,孔子是提倡广交天下朋友的。朋友多了,学习、工作、生活等诸方面都可以得到有益的帮助,当然不失为人生一大乐趣。特别是公务人员,通过“绿色交往”,充分利用友情资源,加强横向联络和上下沟通,拓宽信息渠道,促进个人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益之处颇多。不过,孔子提倡的是多“贤”友,不是滥交友。“无友不如己者”,姑且不论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对不对,孔子的真实意思是强调择友的标准要高一点、严一点。对不如自己的人,可以“容”,但不一定“交”。“交”和“容”是两码事,并不矛盾。现在,社会上认为朋友越多路越宽的人不在少数,甚至出现了“职业交友者”,整日游走于官场商界,上下其手,左右逢源,遇事帮人穿针引线,铺路搭桥。当然,其中也不乏顺手牵羊、捞取好处者。一些公务人员因交友不慎,被所谓的朋友模糊了视线,热衷于和“老板”、“大腕”称兄道弟,成天与他们吃喝玩乐,堂而皇之地出入声色场所,毫无顾忌地享受奢侈“服务”,腐蚀了思想,甚至陷入圈套,可以说就是被“朋友圈”给“圈”进去了。因此,交友还是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坚持一定的标准,有所交,有所不交,最好是多而不滥,贤而有益。

二是交友有目的——偲而不侫。为了什么交朋友,交了朋友干什么?孔子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交朋友是为了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绿色交往”而结成良好的朋友和珍贵的友谊是事业发展的“助推剂”。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就是说,朋友在一起,应当有高尚的目标,做高雅的事情。如果“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聚在一起只是东拉西扯侃大山,张长李短嘀咕人,甚至晒人私密、传播小道消息,那就是庸俗的朋友关系。孔子慨叹这些人真是“难矣哉”。他还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特别是对于“侫”,孔子最讨厌,坚决反对“巧言令色”、“巧言乱德”,并且直说“焉用侫?御人以口给,屡僧于人”。现在,一些人对朋友净说好听的,甚至在领导面前逢迎献媚、奉承恭维、巧言令色。什么“头呀”、“老大呀”,领导者如果对朋友的好听话不加分析,全盘笑纳,就会被捧得飘飘然、晕乎乎,发现不了缺点,掌握不了实情,实际是收了“语言贿赂”,最终可能被花言巧语击倒。孔子把这些没有原则标准,只会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人称为“乡愿”,说他们是“德之贼也”。孟子称孔子“恶侫”、“恶利口”、“恶乡愿”。朋友有了缺点、失误乃至错误,到底应该怎么做?孔子也有明确的表述。他说:“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就是说,朋友之间要互相切磋琢磨、监督鼓励,兄弟之间要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朋友和兄弟相处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兄弟讲快乐和睦,朋友讲勉励监督。敢于批评、直言缺失,才是真正的良师益友。

三是亲近有原则——周而不比。朋友志同道合,互相之间亲近一些是很自然的事。但亲近到何种程度?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强调人要合群,但不能勾结,不能因为是朋友关系,就无原则地拉小团体,搞宗派主义。一些机关公务人员以老乡、同学乃至姓氏等为纽带,结成所谓的朋友关系,遇到诸如民主评议、干部选拔、绩效考核等问题,事先谋于密室,统一意见,干扰测评结果,谋取团伙私利,有时甚至依仗人多势众左右领导意志,影响领导决策,成为机关工作正常运转的“绊脚石”。对于公务人员来讲,要“绿色交往”,交朋友要心胸宽阔,待人要五湖四海而不拉帮结派,处事要出于公心而不囿于私利。孔子还有与“周而不比”意思十分相近的一句话,叫“群而不党”。做到“群而不党”,对公务人员来讲尤为重要,也更不容易把握。在思想见解、政治利益等方面,一部分公务人员容易结党而争。历史上诸如晚唐的朋党之争、北宋的新旧党争、明朝的东林党与阉党之争等,表面上看是为国为民、大义凛然,但实际上都把集团利益、个人恩怨、权力争斗掺杂其中,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大到国家、小到机关,领导者如果“党同”,群众就会“党附”,最终都会发展成为“党争”。所以,孔子提倡“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其借鉴意义至今仍然十分深刻。朋友之间的“周、群”与“比、党”问题,实际是个亲近的程度与团结的原则问题。究竟该如何正确把握?正如朱熹在诠释孔子这一思想时所说:“然究其所以分,则在公私之际,毫厘之差耳。”朋友是朋友,公私当分明。净化“交往圈”,管好“生活圈”,要始终把是否“绿色交往”、是否“出于公心、为了公事”作为团结与处事的原则,只为事业而合力,不因私利而结伙。

四是帮忙有分寸——诚而无过。朋友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孔子提倡“信于友”,处朋友要诚心诚意,帮朋友要尽心尽力,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光说好话、不使真劲儿。但同时他也强调帮朋友要适度,要恰到好处。《论语》中记载了关于孔子“帮忙”的两则故事。一是说孔子最心爱的学生颜回去世,颜回的父亲颜路想请孔子把车卖了给颜回买椁,孔子觉得颜路的要求有点过分,所以不答应。二是说孔子的弟子公西赤出使齐国,另一个弟子冉求为公西赤的母亲向孔子支借粮米,孔子认为公西赤出使齐国“乘肥马,衣轻裘”,家里并不穷,给得够用就行了,结果冉求擅自提高标准,由八斗八升涨到八百斗,超了近百倍,孔子便很不高兴。不答应帮颜路的忙,是因为孔子觉得他的要求有点“越规”,不合礼数;不赞同冉求的做法,是因为孔子认为他做得有点“过分”,帮忙失度。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帮助朋友要讲究尺度,把握分寸,尽力而不过头,合理而不违规。孔子说“君子周急而不继富”,实际上就是提倡为朋友雪中送炭的事一定要做,锦上添花的忙未必去帮。朋友有了困难,要真诚地伸出援助之手,尽力帮忙,但也要辩证、理性地看,不能过分强调“为朋友两肋插刀”而意气用事,不顾一切。对于公务人员来讲,特别要注意“绿色交往”,不能用手中的权力违法帮忙、帮违法的忙。孔子还强调要提升助人的境界。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显然,孔子认为,仅在物质利益上为朋友提供一些帮助是低层次的,要通过普施仁爱,创造老少皆安、老少皆怡的理想境界。由此看来,公务人员的助人之心要更加宽阔、更加厚重,注重“绿色交往”,跳出狭隘的“友情圈”,把眼光和精力更多地放在单位的进位与争先上、放在社会的进步与和谐上,尽力推动和实施人间大爱。

五是往来有疏密——淡而不数。朋友需要天天在一起吗?需要有事没事都凑到一块儿吗?孔子认为:“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看起来很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也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朋友处在一块儿,看起来亲密,但离疏远也就不远了。这就像老百姓平常所说的:“好得很,臭得准”、“有一好必有一恼”,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掌握好往来的次数,保持一定距离,不能天天泡在一起,吃喝玩乐不分家。要本着理性的态度,坚持“绿色交往”,彼此之间留一点空隙,留一点余地。保持一种纯美理智、恰到好处的距离感。正如禅宗所推崇的那种境界:“花未全开,月未全圆”。花全开了,面临的就是凋谢;月全圆了,迎来的将是缺损。有所缺憾,就会有新的期待,新的憧憬。上下级之道,朋友之道,亲人之道,无不如此。最知心的朋友,应该是内心亲近而往来适度的朋友。做到“三不”:一不矜持,登门拜望,交心谈心;二不弄虚,理解支持,排忧解难;三不自恃,未面虚襟,学而不厌。平时交往淡一些,关键时候能够想得到、用得着,有了心事,敞开心扉说一说,有了难事,真心实意地帮一帮,还是那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

推荐第5篇:《论语》交友四则教学反思

要上诗意盎然的国学课

——《论语》交友四则教学反思

安乐小学袁丹

2011年6月14,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紧张的日子,我要当着全区各街道的一两百名教师的面来上《论语》交友四则一课,虽然之前区教研员和街道教研员都前来指导过我这节课,但都是借别班学生上的。区教研员唐老师说不用试上,但是我还是心里没底。

直到走上讲台,听着我班学生整齐地唱着《论语》时,我的心才平静下来,慢慢地拉开了这节公开课的序幕。回首这节课,我自己认为亮点还是有的,当然也有着很多的漏洞。我将这节课的目标设为:结合已经学过的教材,学习四则《论语》,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并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背诵《论语》四则,落实“学《论语》用《论语》”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综合分析运用能力;让经典浸润学生的人生,让智慧启迪学生的心灵。

我自己认为,从课堂学生的表现来看,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了。特别是以下几方面,我认为做得较好:

一、“温故”与“知新”巧妙地结合

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学了六年,教材中几乎包罗了各样的文章,文字本身传达给学生的信息有很多,在学生心中留下的形象、情感也是那么丰富多彩。如何能让这些有形象有情感的东西和《论语》中的哲思话语联系在一起,在学生心中留下更为深刻的想象,甚至说将语言扎根在学生的心底里。

我长期从事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不熟悉低年级的教材。所以,在课前,我花了很多时间去读一至六年级的文本,费尽了很多的心思去将《论语》中交友的几则归类出来,然后又能结合到已经学过的古诗或者文章里边去,以此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中,当我点击课件出示《去年的数》和《我不能失信》的时候,我看到了学生那兴奋的表情,和跃跃欲试的样子,显然,这样的设计已经牵动了他们过去的学习经验,这也是符合学生的建构型学习特点的。

二、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诗意盎然

有人说语文课应该做到书声朗朗,但是,我觉得有书声还不够,还应该有学生写的文字,即使是粗糙的,也好过没有写。这堂课中的写,将课堂推向了一个高潮。当我点击课件,优美又略带忧伤的音乐响起了,和着音乐,我深情地说:“朋友,就快毕业了„„”我能感受到,学生的心一下子被拉到了我创设的情境中。接下来,随着我的提示,学生文思泉涌,笔下滔滔的文字是那样打动人心,让这节课一下子变得诗意盎然!看学生写的那些话,我着实感动。“朋友,就快要毕业了,我们将走向不同的中学,请记住我们一起学过的《论语》中的这一则‘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管我们到了哪里,最牵挂我们的永远是父母。因为我们是子女,我们要孝敬父母。”

课后,我几次地读到那些写得好的话语,我感动于学生们如此灵性的思维。

三、经典的《论语》,智慧的课堂结尾

如果有听课老师问我,“这节课,你觉得最有深度的地方在哪

里?”我会毫无保留地说“结课时”。“课堂上应该留有学生独立思考的空白。”这是多年前听一个小语专家讲的。是的,我深切地理解这句话。这节课我的这一问,“我们从一至六年级学了那么多经典的课文、古诗„„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学《论语》呢?”短暂的空白之后,却是精彩的回答:“它精辟。”“它是我们的文化。”“它博大精深„„”

我听出来了,虽然有些学生的语言比较含糊,没那么准确,但他们说了一个很关键的词,“文化”,一个国家有它自己的文化,我们应该传承自己的文化,并将它发扬光大。那时,我从心底,真的欣赏我这一班学生。

当然,之前我也说课是有很多漏洞和缺憾的,这几方面做得不好: 首先,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然而从选择教材到学习方式的选择方面,我作为一个引导者,将自己放在了主动的位置上,而导致了学生的被动性。

其次,课堂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温故而知新”,材料呈现给学生的方法也比较单一。

再次,课堂中,有多处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我却没有就势把学生的回答引导到一个高的层面上,也就是课堂引领还不够,在跟学生的对答中还没有深度,也就是课堂的理答做得不够。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还要多多地学习,多多地提升自己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育教学素养。

2011-7-3

推荐第6篇:于丹 论语 交友之道

于丹 论语 交友之道

三种好朋友

1宽容的朋友 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来的长久

2友多闻 广视听 以别人的博学作为

3友直

三种坏朋友

1性情暴躁的朋友 一个人可以点燃一群人的愤怒 技术不是根本保障 人规避风险的理智 2过分优柔寡断 过分制约的力量-你的朋友 机遇,他迎面走来的时候你总是心存疑虑 过了保质期 不要被朋友干扰了思维

3心怀鬼胎的朋友 心里一阴暗的人 不付出惨痛的代价是不会放过你的。

防微杜渐

仁 是孔子的核心 爱人 什么叫智慧 知人 了解他人就是智慧。有辨别他人的能力 有意愿有能力交到一个好朋友 就开创了一种好朋友

《燕子列传》车夫相貌堂堂 晏子在后坐着 不能用好人作为自己的坐标 反而提拔了车夫平和谦逊的朋友

其他的交友原则

1不主张结交富豪 陶渊明不解音律 为之动容 的朋友常想一二 林清玄 常想一二如意事去抑制心底的不快!

2 国王不快乐 怎么办呢?去找快乐的人的衬衫 那不回来 没有衬衫 真正的快乐来自心灵 有三个重要的原则

1过犹不及-交友之道 一定是有分寸的 话还没说就急着说 不要急躁 大家期待的时候再娓娓道来 总有人抢话。

2该说的时候不说 让大家心里存有隔阂。

3没眼色 瞎子 不要闭眼瞎说 说合适的话 对方了解 光荣与隐痛 不触及他的痛处 让他跟你一直沟通下去 对于对方毫无了解 更多一点给关爱呀 你忠实的劝导 不听就算了 不要自取其辱。

4不能强求 好好说出你的忠告 好朋友不鼓励做过分的事情

5不同的年龄阶段交到好朋友

6人一生有三个闿

少年之时 戒之在色 情感问题 血气未定 大事处理好

中年之时 稳定了 与人争斗谋求自己的空间 不要与人争 反之要求自己做好 等待的观念 跟自己的能力斗。让自己更好!平常心的朋友 淡如水 君子之交。

老年之时 戒之在得 人的一生都是加法在生活 最后累于得 抱怨

选择一个朋友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推荐第7篇:看《论语》悟交友心得

看《论语》悟交友心得

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这是论语。季氏篇》中的一段话。什么意思?就是说,有意的朋友有三种,要和正直诚信的人交朋友,要同有包容心得人交朋友,要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就非常友益了。

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和心底正直的人交朋友。试想,如果你身边的朋友上网玩游戏,一玩就是几个小时,每天和拟讨论的就是游戏话题,久而久之,你也跟他一样沉迷游戏。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是交到有包容心的朋友,这样做让人才会大气。试想,如果你亲近的朋友斤斤计较,爱生气,时间久了你就会和他一样小气。

生活中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交到有学问,见识广博的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更多的知识,用知识的力量指导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益友就像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让我们的生活像彩虹那样绚丽多彩。益友像一阵阵细雨,滋润着我们心田,让我们的人生一路欢歌笑语。益友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在你最最需要帮助是时候,带给你温暖,照亮我们人生的方向。。。。。。

让我们洒下友谊的种子,与友谊为友。

推荐第8篇:谈《论语》的交友之道,

谈《论语》的交友之道

谈《论语》的交友之道

《论语》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但是对一般人来说《论语》犹如高山上的一棵苍松,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也很难让人读懂。而于丹老师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她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领到大众眼前,与我们对话,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使《论语》真正走到了我们心里。读了这本书,使我觉得孔子在两千年前总结出来的道理,在当今社会里仍然那么实用,特别是经过于丹老师的经典诠释,把两千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

读完《于丹论语心得》后,对其中所讲的交友之道感悟最深。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的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

《论语》在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友直就是说要为人正直,要坦坦荡荡,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是一种美德,她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和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一个有宽容心的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宽容的好朋友,能让我们在失落时得到关怀,在黑暗中得到光明。友多闻,就是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朋友,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摇摆不定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我有不少年纪长我许多的忘年之交,当我失落、困惑之时,总能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得到感悟、勇气和力量。

知道了三种好朋友,同时,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这是三种什么人呢?论语告诉我们,第一种坏朋友,友偏辟,就是指专门喜欢“拍马屁”的朋友。无论你说的对还是错,他都会说“太精彩了”, 无论你做的对还是错,他都会说“太棒了”,总会顺着你的思路走,恐怕违背你的心意。他们的原则就是让你高兴,以便从中得利。当你好话听多了,自以为是了,就会盲目自大,忘乎所以,失去了自省能力,离祸害也就不远了。第二种叫做友善柔。就是那种虚假伪善的人,心理阴暗的人。他们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来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发现被他利用,而这时往往你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第三种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种言过其实、夸夸其谈之人,好象天下没有他不知道的事,不懂得的道理一样。“巧言令色,鲜矣仁”,这种人除了会“吹”,什么事都干不了。做人应该少说空话,多干实事,交上那种朋友,会让你的人生永无成功之日。

其实,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读了《于丹论语心得》,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审视、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宽容、不为己甚的态度。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要交什么样的朋友。有的人喜欢巴结权贵,有的人喜欢巴结有钱人,却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只有明确自己的品性,找好自己的定位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面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

推荐第9篇:从论语中学习交友

从论语中学习交友

李静 10080170157 如果伟大的人物总是孤独的,那么孔子一定是其中的一个。孔子自认为是自周公以来,礼乐崩坏之后,一切文化的传承人。“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篇)。从中可以看出孔子这样一位圣人的自信,和对于自我崇高使命感的认同。

孔子是否是伟大而孤独的探索者,也许不能草率的下结论。但是仅就《论语》中的记载来看,孔子好像缺少朋友,几乎没有记载。我只找到了两处,一处是“原壤夷矣。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不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扣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朋友死,无所归,曰:与我殡”。这两条是《论语》仅有的可能是孔子的朋友的人,但是后者,由于初次一句话之外,比我无其他记录,所以难以考证。前者,能和孔子走的这么近,既然不是弟子,可能就是朋友了。但是这位似乎和孔子追求“典章/礼仪”的思想不大相符。这可能就是夫子所言的“和而不同”的境界。

孔子有没有单纯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呢?从论语之中来看,似乎没有。

但是,这并不代表孔子不懂得交友之道,从论语中的一些言论来看,孔子的交友思想是非常丰富的。毕竟,对于人伦关系的探讨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朱熹《四书章句·中庸》的说法,孔子的人伦关系大致分为五方面:“君臣也,夫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由此可知,孔子对于朋友之道也是十分看重的。

中国的文化思想是以血缘为基础而建立的,孔子的儒家文化更是十分的看重血亲关系。五伦之中,只有“朋友之道”不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人伦关系。《论语》之中不仅强调了朋友关系的重要性。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还对交友提出了十分明确的标准,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者;友便辟,友柔善,友便佞,损矣,”(《季氏》)。

《论语》当中还有大量的言论都涉及到了交友这个问题,有些是孔子在讨论其他问题带出的观点,有些是回答学生问题是的直接表达,有些是对别人的时间的评价。孔子是不是伟大的孤独者,暂且不论。孔子对于交友之道可谓是充满了智慧和见解。孔子关于朋友的许多观点时至今日都是新鲜而充满活力的。

首先:朋友的意义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这也许是论语之中最广为人熟知的一句话,这样直白的表达,阙是最永恒的名言。它喊出了每个人的心声,也许谁也说不清理由。但谁都会无条件的接受这句话。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季氏)。孔子将结交到贤能的朋友,看作是“益者三乐”之一,可见孔子对于交友的看重。《论语》之中关于交友之乐,有着大量直白表述,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相想必孔子曾经结交过一些让他受益终生的朋友,给他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快乐记忆,要不然孔子怎么会这么多次忍不住的高呼“不亦乐乎”呢!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为政)。这句话很明了的解释了,朋友的意义。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必须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之中才能找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要想认识一个人,就先去了解他的朋友都是什么样的人。观察一个人的朋友圈子,就可以基本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大概。喷油反映着自己的内心。从个人的内心角度来理解就是:朋友之间没有亲人之间固有的血缘关系作为联系,维系友情的是共同的价值取向,与朋友交往可以产生共鸣,可以找到一种社会意义的自我归属感。所以说“朋友是镜子”。

其次:怎样交友 第一,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孔子认为,交友必须结交优秀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在孔子的交友思想里,朋友是个人学习的榜样,只有结交优秀的人才,才可以“见贤思齐”。当然,孔子这样讲是有一定的前提的,那就是每个人都要努力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孔子是十分看重个人的修身问题的。并且孔子认为,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德行,就会招来志同道合的人。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也许,有人会觉得孔子的观点有些瞧不起普通人和比自己弱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无友不如己者”讲的是德行问题,不是狭隘的知识/技能问题。更何况孔夫子不是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二,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我们要同正直的人、宽容的人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不同性情暴躁的人、优柔寡断的人和心怀鬼胎的人交朋友。具有正直特性的人可以焕发出我们的人格,可以在我们怯懦的时候给予力量。宽容作为一种深沉的美德,可以容纳海洋可以容纳天空,他比天空和海洋更宽广。见多识广也是孔子人为好朋友的一个标准,这同上一点所讲的是相通的。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读这句话的时候,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夫子在给学生们讲述,左丘明耻于同谄媚的人、背后毁谤的人和夸夸其谈的人结交,而不忘记在最后加上一句“我也是这样想的”。我在想,此时夫子的表情是怎样的呢?还是一样的面带微笑吗,或者是表现出了对谄媚的人、背后毁谤的人的痛恨呢!夫子一生可谓是颠沛流离,也受到过小人背后的诋毁和诽谤,他一定对这类人又不一般的感受。

第三,孔子的哲学理论就是”中庸”。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孔子的哲学理想几乎全部包含在其中,这也是孔子毕生的自我追求。所以孔子认为,我们要尽可能地与言行合乎中庸的人相交。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但是,中庸毕竟只是一种理想中的状态,孔子自己本人也承认这一点。这句话可贵之处,不是表明了孔子一贯的中庸追求,重要的是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不得中行而与之”无法与言行合一中庸之人相交往。就“必也狂狷乎”一定要交到“狂”和“狷”这两种人。

这也体现了孔子一贯的现实主义精神。 最后:交友的原则

第一,朋友之间最重要的相处原则是“诚信”,虽然在《论语》孔子没有直接说过交友与诚信的关系,没有【曾子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这样的表述,但是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有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但是我们知道曾子和子夏都是孔子的学生,深受其影响。

诚信不仅是朋友之间的第一原则,更是人际关系的基石,他是最低的要求但也是最高的境界。

第二,朋友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所谓“距离产生美”不是只有今人才知道的道理。孔子在几千年以前也注意到了,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这句话讲的是,与朋友交往要注意把握分寸,即使是对朋友的忠告,如果朋友不愿意听,就要立即打住。有时候“过犹不及”和啥都没做是一样的。形容朋友之间感情好会说“形影不离”,但是过分亲密就难免会发生摩擦。个人的私密空间有基本的保障,美好的友谊才会有生长的空间。

几千年前,社会没有今天这样复杂,少了现代社会的纷繁干扰,人际之间的感情也就更加的朴质一点。孔子对于友情的观点,也许还保留有人类最原始的一份真情。正是因为原始质朴,所以才会更加的贴近人性。

生活在当下,生活的步伐加快了,人们时刻处在一种追赶的状态之中,也许更本就没有时间停下来,安静的思考这些充满了血肉的古老的话题。

我们每天不断的在各地穿梭,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事,可是当自己回头看看自己走过人生轨迹,却发现昨天刚留下的脚印,今天就已经模糊不堪了。反而是那些曾经的单纯的友谊,历久弥新。

作者的角度非常新颖,以前还真是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呢:)对于《论语》中跟“交友”有关的资料进行了专题性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归纳还是比较到位的。孔子有多少朋友未见统计,但是如果看看《史记〃孔子世家》还是应该有一些线索。另外,孔子与他的学生,应该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看看曾点、子路等人在他面前的表现就能看出来了。你认为呢?

黄爱梅7-2

推荐第10篇:论语的交友思想探析

论语的交友思想探析

摘要: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那么怎样交朋友,要交怎样的朋友呢?孔子在《论语》中给我们做了一些分析,一起去了解《论语》中孔子的交友思想吧!

关键词:交友君子仁

结交朋友的标准

首先,孔子认为,必须和优秀的人,德才兼备的人交朋友。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只有这样才能见贤思齐,有道而正。这一点颇合上述交友的目的。要同正直的人、信实的人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不同谄媚的人、背后毁谤的人和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我将孔子这六类人的对举看作是对第一条标准的具体化,也是交朋友的道德底线。孔子一生努力实践“仁”德,在交友方面也渗入了他的这一标准。直、谅、多闻分别从立身、对人和学识三个方面对选择朋友提出了一个简明而又完备的要求。

择友范围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当一个人能够自立于天地之间,视野已达到一定境界时,什么人不能容我成为他的朋友?同样,当一个人能够自立于天地之间,视野已达到一定境界时,什么人不能成为我的朋友?只要不超越道德底线,“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张曰:“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张)

朋友的种类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视为开放与包容,“同”可视为封闭与单一。从人际交往来说,“和”指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与气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类型指得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对于一个人毫无感情可言,与他相交只剩利用价值了,我想我们即使称之为朋友,其内涵也变味儿了。而真正的朋友可能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但两个人的心还是相通的。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结交上述两种朋友。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一直陪伴在身边的老朋友,最难忘的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出现的贵人。情感的相投、价值的认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机缘下才产生。所谓距离产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种和谐,该散就散,回忆有时更加美好。所以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如果我们能欣赏他人异于己的地方,那和他们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难的事。这一点与认同感并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赏异己,便意味着从反面认同了对方的“异”,从“异”中求得了“同”,达到“和合”的境界。这或许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础。

与朋友交往时的准则

首先,朋友相交重在一个“信”字。曾子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我觉得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前提,没有“信”根本不能交往,何来朋友。不过有时

越是基本的道德规范越难以做到,越难以做到这要求就变得越高。当一个人真正做到最基本的要求时他所达到的价值层面是最高的。

其次要把握好与朋友的距离。真正的朋友之间用不了太多客套。但那并不是亲密无间。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里仁)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两个人是不同的个体,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从朋友间的交往来看,一定的距离给双方都留出了余地,保持一定的新鲜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我们自己去面对,每个人也属于不同的圈子,还可利用这种空间结交更多的各种类型的朋友。

师生情谊

最初学习论语时,非常喜欢孔子弟子各言其志的这一节。一开始就以诙谐的语气说道:“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而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前面几位那样宏伟的庙堂之志,孔子问到曾点,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他描绘了一幅清新美好的画面,这正是大同社会的场景,所以,孔子比较认同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很喜欢这种轻松的谈话,在老师近似玩笑的开导下,学生像朋友一样,在老师面前各言其志,而不是像我们在半强迫下在作文本上写下我的理想 ,我的愿望,我的梦想„„更可怕的是还有标准答案,难道有一些理想是对的,有一些理想是错的吗?

孔子与颜回之间的友谊更是感人至深。我想他们不仅仅是师生,更是近似父子的朋友。颜回与孔子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之死让孔子甚为心痛,其哀痛有些越礼之嫌,但孔子却说不为他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呢?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一书穿越千年,给我们留下那么多智慧,那么多启示,交友只是其中一个侧面,却那么深刻,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朋友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与精神层面与自己相近的人交朋友,与道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同时要去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成为更好的自己!

殷碧丽

1250940005

第11篇:论语之“交友有道”教学设计

《论语》之“交友之道”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由名言警句和交友故事导入

《狮子王》一直被是“动物界的《哈姆雷特》”,它除了复仇的主题外,也反映亲情、友情的主题。《西游记》其实是中国式的成功学,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場“西游记”,需要在向理想高峰攀登的过程中除了练就超人功夫,意志坚定,听从师长教诲,还要广泛交接朋友,否则寸步难行。

教学目标:

1、吟诵释义,感受思想大美(自主感悟)

2、学以致道,聆听交友智慧(合作交流)

3、切问近思,解决现实问题(推理思考)

4、明辨笃行,传承儒家精义(省思评价)

(二)吟咏选文,自主感悟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

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亲爱的同学,先请你通整解释选文,选择一两则最打动你心灵的句子,然后思考下列导读题目,结合自己的交友经验谈一谈给你的人生的启迪。

(三)释文辨义,自主学习问题导引:

(1)我们常说对待朋友要推心置腹,坦诚布公,可孔圣人为什么说”不可则止“,这是圆滑吗?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则材料所蕴含的待友之道。

(2)孔子把有益、有害的朋友概括为几种?同学们怎样鉴别,择善而交友。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则材料所蕴含的待友之道,也请分享你自己交友的经验和方式。

(3)读过这则材料,你会不会有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温暖与感动呢?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则材料所蕴含的待友之道。

(4)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文”是什么?为什么“以友”能够“辅仁”?

(四)分组讨论,互助学习分组形式: 先自主学习,然后分组讨论交流重点和难点问题,分组可以自由组合。

学习任务:

组内互帮互助学习,共同选择一两则选文每组推举代表进行成果汇报和经验交流!也可以把疑难问题提交全班探究。

(五)成果汇报,展示交流 参考答案:

推心置腹,坦诚布公,智慧相处,注意分寸。 慎重交友,多交益友,见贤思齐,有道而正。 恭敬有礼,友善真诚,情同手足,四海皆友。 以文会友,相互滋养,辅益人格,以友辅仁。 开放包容,异中求同,欣赏异己,和谐相处。

(六)拓展运用,明辨笃行。

请你围绕《西游记》《三国演义》,或其他中外名著中的一个片段,谈谈交友之道。

(提示:三国演义》不是历史小说,而是历史纪事,“是一部史诗而非传奇”。既是史诗,它所承载的文化重量,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就一定比一部小说要丰厚得多。其中关于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交友之道,多有描述。不妨以关羽为例,沐浴古风, 追念高谊)

(七)课下作业,延伸阅读

(1)有某些朋友,将会与自己见证共同经历的这个时代。时空变换之后,自己与朋友之间,共同的回忆是什么呢?上一代人的回忆,给了我们极珍贵的提醒。请阅读尉天骢着《回首我们的时代》

(2)每个人性情不同,结交朋友的方式也不一样。跟朋友相处,我们心中或许也会问:何谓友情、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朋友?请阅读余秋雨着《关于友情》(《霜冷长河》)。

第12篇:大学生交友观调查问卷

(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中抽出一分钟时间,配合关于“大学生交友观”的问卷调查)

Questionnaire about Friendship

⌒ . ⌒then,从现在开始,为了数据统计及调查咨

询,您得泄露一些私人隐私以及个人状况„„

一、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

C、大三D、大四

二、您的性别()

A、女B、男

1、上大学之前,你的至交有()个 A、0B、1~3C、≥4

2、上大学之后,你的至交有()个A、0B、1~3C、≥4

3、你现在择友的标准是()A、道德品质 B、性格相似C、共同追求 D、处事能力

4、您认为朋友之间的等量付出是维持友谊的关键吗?()A、是B、否C、不影响

5、你现在认为什么样的友谊最为深厚?()A、性格相符B、志同道合C、谈得来D、其它

6、您更愿意用心发展哪个时期的好朋友?()A、童年B、青少年C、成年D、老年

7、您觉得好朋友之间应该具备哪些品质()A、同甘共苦B、互相体谅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其他

8、你认为大学生活中相对来说()更重要,以后的人生中()更重要。A、友情B、爱情

9、您觉得你现在的人际关系如何()A、关系不错,很满意B、关系一般,没什么特别的感觉C、关系有些不好,处理起来有些困难

D、关系很不好,使我很困恼

第13篇:《论语》孝悌观综述

《论语》孝悌观综述

华夏民族的社会秩序的稳定向来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的,所以想成了重亲情、重伦理的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孝悌。孝,善事父母者。悌,善兄弟也。孝悌便是爱父母,爱兄弟的一种表现。但是这一种爱的表现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对于它的的定义也不断发生着改变,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孝悌有着不同的观念。其中“至圣先师”孔子对于孝悌也有着他的一番看法。孔子的孝悌观则反映在《论语》这本孔子弟子整理的语录集里,我们通过了解《论语》中的孝悌观,来了解孔子的孝悌观,了解先民们的孝悌观,或许对于我们能有一些启发。

《论语》中最主要的一个理念便是“仁,而孝悌为行仁开源。在《论语 • 学而第一》中,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记》中说“毋不敬”,但也有先后轻重区别。至亲者、位尊者、有德者,自然居先。父母亲而又尊,更要先之又先,必须孝敬。兄长同胞,又先我生,必尽悌道。此是天经地义丝毫不许懈怠。然后推及一切皆加礼敬。凡侵犯侮慢等事,概不能作。敬父母兄长名曰“孝悌“。礼敬一切名曰行「仁」。这是修身至平天下一贯的路线,从始至终,有先有后。人知礼敬,才行孝悌,人皆有父母,彼此一礼,自然礼敬一切,普遍行仁。既行孝悌,是知礼敬之理,那侵犯长上的事,是无礼不敬动作,孝悌的人,深以为耻,就少有这样事了。再凡不守家庭规矩,破坏社会秩序,违犯国家法律,都非礼敬行仁,是名作乱。因这些事都有级层主管,深耻侵犯长上的人,再去为非作乱,是不可能的,这是治安的根本办法。《论语》中为什么要将“孝悌”作为“仁”之本呢?这是基于孔子对“人性”,即人之所为人的认识,或者说“觉悟”的结果。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人类脱离了动物界而进入人类社会并经由愚昧的原始共产形态而进入野蛮的奴隶制统治形态之后向文明形态演进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百家争鸣”只所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因为以孔子为杰出代表的人类先期的思想家,站在朴素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关注了“人性”问题,对“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类社会的理想形态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这便是催生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思想根源——封建社会只所以文明于奴隶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人不在被当作“生产工具”(奴隶)对待,其人格得到了承认。在孔子看来,人类之所以会脱离动物的愚昧而走向文明,最关键的是人除了具有动物的血缘本能情感之外,还有理性的亲情伦理关系,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类的最重要的标志,而维护这种亲情伦理关系,进而演生成人类社会秩序的,就是“孝”及由“孝”而生的“悌”,所以说,“孝悌”观念是人类伦理道德诸因素中的最本源、最基本的因素,人类只有发扬光大这种善端才能维护住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社会秩序,由文明走向文明,最终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而且,在孔子看来,一个没有孝悌观念的人,其本质是不善良的、自私的,这样的人,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是极可能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恶欲而犯上作乱,破坏人伦和社会秩序的。这也是他将“孝悌”作为“仁”之本的又一个原因,而且对于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那么,人又如何去发扬光大这种人性中的“善”端而使人类建立更加合理的生存生活秩序而和谐相处呢?这便是孔子创立“仁学”,鼓吹“仁道”的目的和动机。

既然《论语》中认为“孝悌”为人之本,“孝悌”是一个人做人最基本的准则,那《论语》中是怎么样将“孝悌”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呢。在这里《论语》中便提到了很多种表现出“孝悌”的形式,如《学而第一》中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即要继承父亲的意志,推行父亲未竟的事业。这是“孝”的一部分。这样做,一是不违背父亲生前的意愿,体现出对于父亲的敬顺,二是不彰显父亲的过恶,体现出对父亲声望的维护,三是出于社会意义,稳定政治局面,使政策有一定连续性。在《为政第二》中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体现出《论语》的孝悌观是必须围绕礼制来实现的。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的规定来侍奉他们,父母死后,也要按照礼的规定安葬他们,按照礼的规定去祭祀他们。总之按照礼制的要求去对待父母这便是《论语》中对于孝悌一种要求,“孝悌”要符合礼制,反过来符合礼制的才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对待父母的方式不符合礼制,那边是不孝。在《里仁第四》中对于“孝悌”的要求有更多的体现。“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女侍奉父母,对于父母的过错要委婉地劝谏,父母不肯采纳也要恭敬地对待他们,但不放弃劝谏的初衷,心里为父母的行为担心,但不怨恨他们。所以“劝谏”是“孝”一种表现方式,父母有过,子女应当“劝谏”。父母有过而不劝谏,任其发展,便会发生大错,那边是不仁,不仁便是不孝。但是劝谏一定要讲究方法,委婉地想父母表达意图,在和睦的气氛下,纠正父母的错误。在这里,孔子并没有要求人无条件地按照父母的意志行事,甚至执行父母错误的主张,承袭错误的作法,而是强调了一种对父母的态度,那就是“无怨”,即不要因为父母的“不对”而心生怨恨,失去恭敬之心而冒犯。“劳”,说明了担忧,有担忧就要想办法纠正,这才符合逻辑。如果单单将此段话机械地理解成孔子要求人对父母的“不对”在劝止无效时仍要执行的话,是对孔子真实意思的歪曲,根本不符合孔子的“仁孝”精神。由此可见,孔子的“顺”是有前提条件的,“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游,即游学、游宦,指到外地去求学做官。儿子长大成人了,父母却老了,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来愈离不开儿子。作儿子的要知道和理解父母在生活和情感上对自己的需要和依赖,外出谋事,要记住家中父母,尽力不去较远的地方,而且要将具体地方告诉父母家人,让父母家人知道,一旦父母有事,能够“晓之即回、召之即回”,这在交通条件极不发达的春秋时期是极为重要的。正是由于作为儿子,要从心理和情感上孝敬父母,因此,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一方面为父母的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日渐衰老而担忧,使自己能够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尽其力为父母行孝。所以他说: “父母之事,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父母唯其疾之忧。” “唯”就是“唯一”的意思。此句话的意思是说,做儿子的在生活中要谨慎小心,要让父母除了为自己的身体疾病担忧外,不必为其它事情操心,要让父母放心。我们说,为人都有怜子惜子之情,特别是儿子长大成人之后,作为人之父母,既担心儿子的冷暖,又担心儿子的平安,无时无刻都在关心、惦记着儿子,这就是爱子之情。作为儿子,要孝敬父母,自然要理解父母的这份苦心,处事为人要妥贴,要让父母放心,不能让父母整天为自己担惊受怕。如果那样,父母的心情不能舒展,精神不能轻松愉悦,即使对父母生活照顾的再好,也算不得是“孝”。放在今天的这个社会,倘若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再好,但他在外却干着一些违法犯罪的勾当,父母整天为他担心吊胆,担惊受怕,难以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个人就难以称为“孝子”。因此,在这里,孔子已经将“孝”的内在要求更进了一步,与人的品格修养等联系在了一起,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仅要从生活上照顾、体贴父母,而且要“走端行政”,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

《论语》中的孝悌观是建立在当时礼制的基础上的,所谓的孝悌是符合礼制的孝悌。而孝悌更是“仁”的基础,是孔子推行的“仁”的一种形式,是用来维系当时社会关系的基础。而且《论语》的孝悌观,既注重“养”,更注重“情”,是要求人们通过道德的自律(即礼的规范要求)达到道德的自觉,以实现对父兄尊长的孝与悌。这种从物质到精神的孝悌观,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及民族道德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14篇:观论语心得有感

观《论语心得》有感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并且还在起着重大影响。

利用暑期,每天花一个小时,观看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让我领略到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论语》中告诉了我们很多处世之道,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是对我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

而自己的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而这条线就是你内心愿望。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能够做到最好。

观《论语》能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让人心平气和。聆听人与自然的剖析,享受心灵的滋养:让我换一种眼光看世界,换一种方式待人接物,换一种态度做学问。《论语》也好像是我们精神家园中的氧气,吸进去,让人心旷神怡,精神倍增,充满信心、充满活力!

2009.9

第15篇:于丹论语心得之交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交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交友之道 —— 朋友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你从朋友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于丹教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 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 友也有三种。这三种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 助?而那三种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 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 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 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 内心价值取向的。 那么论语中鼓励交什么样的朋友呢?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也就是:第一,这个朋友为人要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 之色,要有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这是一种好朋友。因为他的人格 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 候给你一种果决。 第二种是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 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 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的恒久。 于丹心得: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更恒久。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 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 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 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 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有一个宽容的好朋友,他是一种做人的情怀,他是一种悲 悯,他是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关怀中所折射出来的光芒,这是 第二种好朋友。 第三种,叫做友多闻,交个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那些间接经验,转化 成你自己的直接经验系统。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 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所以结交一个 多闻的朋友,就像翻开一本辞典一样。我们总能从他人的经验里面得到自己的一 个借鉴系统。论语中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宽容的朋友、广见博士的朋友。 损者三友,第

一种是:性情暴躁的朋友。一个人燃烧了一场愤怒,这对我们 来讲也只有坏处没有多少益处。盲目的激情,有可能出现永远无法追回的后果。 好朋友之间应该以理性为先,告诉他怎样去过上一种没有危险的生活。 第二种是优柔寡断的朋友,过分优柔寡断,其实他在浪费你的生命能源。韩 国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东西它很古怪它前脸长头发,但是后边是一个 秃脑勺。这个东西迎着你面走过来的时候,由于它满脸头发所以它面目不清,你 不知道它是什么,你琢磨琢磨等到它从身边走过去,你突然看清它了你伸手去一 抓,发现它后脑勺上没有头发,它已经彻底走过了。这个东西叫什么呢?它的名 字就是机遇,这个世界上机遇就是这么个怪物,你永远心存疑虑,但是等它要走 的时候你永远也抓它不着。优柔寡断的朋友往往耽误了你身边的机遇。我们发现 在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 不在于你做与不做,而在于你什么时间做是有用的。其 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有保质期的。我们这一生要做很多事情,不要被过分优柔 寡断的朋友干扰了你的思维,这种朋友太多也是一种危害。 第三种,心怀鬼胎有心计的朋友,也是最坏的一种朋友。这其实在考验我们 自己的眼光,和知人论事的能力。论语中损者三友就是:脾气暴躁的朋友,优柔 寡断的朋友,心怀鬼胎的朋友。这样的朋友我们千万不能交,否则我们将付出惨 重的代价。 但是好人坏人都不会写在脸上, 我们怎样才能交到好朋友, 而远离坏朋友呢? 孔子所有伦理的核心就是一个字是“仁” 。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他的学生曾经问 过老师,老师只回答了两个字叫“爱人” ,真正爱他人就是仁。他学生又问什么是 “智慧”呢?问“智”的时候老师又回答了两个字,叫做“知人” 。了解他人就是 智慧,所以其实我们怎么样能够交到好朋友,需要有仁有智。我们心中对他人要 有爱,你能去有交朋友的意愿,我们有辨别他人的能力,能够交到有品质好朋友, 这是一种交友的能力。所以真正交朋友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意愿,二是能力。意 愿就是我们有仁,那么能力就是我们有智。这是我们一种保障叫朋友质量的最好 的底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交到一个好朋友其实就开创了一份好生活。其 实朋友有的时候会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从他的生活里能看见自己的影子。但是 也有些人是无心之人,你老跟朋友在一起自己反而不自省,你不知道什么是好坏。 论语中提倡交那种平和的,谦虚的团结他人的朋友,这是一个原则。物以类 聚,人以群分朋友就像是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你自己是

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 会交到什么样的朋友。林清玄写过写过一副字“常想一二” ,这个世界上不如意事 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那么我们就算认可这个时间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吧,但 是起码还有一二如意事。我帮不了你太多但是我只可以告诉你就常想一二吧,想 一想那些快乐的事情,去放大快乐的光芒,去抑制心底的不快。这就是一个朋友 能够为你做的最好的事情。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享乐道的朋友。 生活中真正心里的快乐跟外在的物质生活不见得有紧密相关的联系。快乐来 自于一种心灵,来自于一种教养,来自于一种憧憬。我们每一个人都想交到快乐 的好朋友,但是于丹教授认为和朋友交往是要有三个心理原则的,如果你未被了 这些原则你就将会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在交友之中要注意尊敬和尺度。其实这世界上所有没有分寸,没有尺度的事 情都会做到过犹不及。所以真正的好朋友一定是应该有分寸的。 交友原则之一:不要毛毛躁躁,不要抢说话。 交友原则之二:不要有话不说。 交友原则之三:不要闭眼瞎说。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话还没说到那儿你就出来说话了,这叫毛毛躁躁,这 是反映一个人的急躁。大家有大家的公共话题,一定要听到众望所归,大家期待 一个话题的时候你徐徐道来,这个时候才是合适的。那么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内 心有些东西想要给整个世界看,要不然现在怎么会有博客呢,其实博客就是一种 个人愿望,急切地要展现给别人看。第二种情况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也就是说 话已经说到这了,你要自然而然的往下下说,反而你吞吞吐吐、遮遮掩掩、意犹 未尽不跟大家说心里话,这种朋友让大家心里也会有隔膜。第三种,不看别人的 脸色,上来就说话,这样的人叫瞎子。你看看别人希望说什么你能不能够说出来 最合适的话,你还需要自己有心理准备,你要对对方了解。其实朋友之间,永远 是有尊敬、有顾忌的,不只是朋友包括更亲的亲人。其实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 命中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是不断地放大他的光荣,而永远不去触及他的隐 痛,这就是需要你有眼色。你要知道他喜欢听什么,不喜欢什么,当然这跟投其 所好不同,这在于你是不是给朋友一个宽和友好的气场,让他跟你沟通下去。 其实我们都希望人生过得更有效率,我们希望跟朋友在一起会更好。那怎样 会更好呢?就是更多一点沉默的关爱去了解他人的心, 这就是孔子所谓的知人才谓 之智,你了解别人的内心,你才能够真正把好的东西,他最有效的东西发挥出来。 一个好朋友就是对你要说出来那些

个忠告。但是不可则止一定要知道说得不投机 就停下来,不要自取其辱,所以这就是朋友之间的分寸把握。朋友之间也不能说 你揪着对方,你必须要怎么怎么样,提出要求。朋友直接的这种尊敬,好好的说 出你的忠告尽你的一份责任,这就是好朋友了。所以好朋友从不做过分的事,不 要对朋友的态度过分,也永远不要鼓动朋友,去做过分的事。什么是好朋友?好 朋友是在我们的身边,永远让我们以清明理性远离危险的人,同时又是用一种快 乐之心鼓励我们坦荡而欢乐去面对生活的人。 人生有三大砍:少年之时戒之在色。人在少年的时候是让他血气未定之时, 一个人容易冲动什么样的想法都不成熟的时候,这个时候戒之在色。所以说血气 未定的时候,要做心里把情感问题作为大事处理好。 中年戒指在斗。与其与人争斗不如反观要求自己。印度的大诗人泰戈尔有一 句话说的很好,他说: “我不能选择最好的,我只能选择最好的来选择我” 。他选 择的是一种等待的态度。与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的能力斗。如果说你觉得一个 更好的薪水,更好的职位,更好的职位为什么你没有进去呢,那你想一想是不是 自己还不够好。如果通过你的修炼让自己更好一点。那个机遇也许会选择你。 那么老年就是戒之在得。 论语里面真正说到交友之道的言论并不多,但是它交给我们一种智慧。选择 一个朋友是选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选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样的 朋友。自己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坐标上,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自己有什么样 的风采,自己在朋友圈子里面,究竟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究竟自 己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所以一个好人他可以是一粒种子,他可以激化整个朋友 圈层,也就是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 开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具有光芒的一生。

第16篇:《论语》中的教学观

浅谈《论语》中教与学的观点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的大教育家,他打破了之前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枷锁,开办了私学,让平民百姓也能接受教育,他的很多理念至今还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他提出了很多教育观念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问”、“学以致用”、“终身学习”诸方面。这在当代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关键词:《论语》

孔子

教育观

学习观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论语》是儒家经典,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我们研究孔子教育观念的典籍,一下是我对《论语》中孔子教育观念的一些简陋的总结。

一、有教无类。孔子之前教育 “学在官府“教育的权利全被统治阶级所垄断,只有少数贵族子弟能接受教育,春秋战国后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已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孔子创办了私学,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局面把接受教育的权力带给了普通民众。孔子的学生中,有地位显赫的孟懿子,南宫适,有地位底下的子路,仲弓等。有“家富千金,结连驱马”的子贡,有一担食一壶浆而不改其乐的颜回。而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在《论语》中很少看见孔子哭泣,而颜回死的时候孔夫子痛哭流涕,组建孔子对颜回有多喜欢,当然这可能是颜回“不二过”能“以一知十的缘故。可以看出孔子收弟子不论贵贱、贫富、智愚、长幼、地域。《论语》中有言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用今天的话来说即:只要愿意亲自送来十条干肉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这正是老师有教无类思想的体现。

二、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名胜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的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因材施教最早的实践者是孔子。孔子的弟子中贫富不一智力不一,关于相同的问题孔子给的回答相去甚远。如同样是问孝孔子给的回答是这样的: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关于孝的问题孔子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是基于孔子对每位学生性格,生活背景不同的了解之上的回答。《论语》中像问孝这样的列子还很多。时至今日因材施教的理念还在指导这我们的教育事业,也是今人想要努力实现的教学理念,我们应当传承并发扬这一教学理念。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指导。

三、教学相长。《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在《论语》一书只记载了大量孔子师徒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教学相长的故事。有一次,子贡引用《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句,说明做事应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很高兴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晚期的学生子夏是孔门四科教学中的文学人才,有一次,子夏引用《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来请教孔子。孔子说,“绘事后素”。子夏由此引申到礼乐产生的仁义之后。孔子听后高兴的说,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和你进一步讨论《诗经》了。从《论语》里记载的这些故事可以看出,教学活动并不只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双方都能受益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发现不足,受到启迪,继而使自己的道德,学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生也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有所思,有所悟,真正建构自己的知识。

以上是我对《论语》中关于教学方法的总结,下面是关于学习的总结。

一、学思问相结合。《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讲究学、思、问并重,把学习、思考和问人请教这三者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孔子重学,曾说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仍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又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在这里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并不是排斥思考。《论语·季氏》中曾写道:“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在处理学与思的问题中孔子主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成为后世教育者一直尊奉的法则。孔子不仅善学、善思更加善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孔子教育子由的一番话,孔子提出“不耻下问”的思想,同时孔子自己也实践这一理念《论语》中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问是获取知识的又一重要途径。《论语》中有着大量的弟子向孔子问仁、问孝、问政、问礼的记载,孔子都一一作了回答。从《论语》中可以看出教学生途有三:曰学、曰思、曰问。

二、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益之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以为?”孔子治学的内容设于向往来世的宗教趋向,也不同于观察自然的科学之道,而是着眼于论理道德政治社会的实际,其治学就为“务实致用”。孔子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孔子五十一岁时,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相,掌握地方的行政事务,颇有改质。五十岁时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其执政时,将扰乱政事的少正卯杀掉,以严肃法纪,整顿社会秩序,使百姓各守礼法,路不招遗,四客都列照顾,仅三个月就把鲁国治理的有声有色。可见孔子是力行学以致用的。不仅这样,他门下的弟子在他的指引下,大多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学以致用的思想在当今仍然有主要的意义。

三、终身学习。孔子的一生是为实现仁义王道而苦苦奋斗的一生,也是学而不厌的一生。孔子自称“十五志于学”。离开鲁国创齐国时,与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并深入学习境入断列“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方。曾说过“加我对而学《篆》可无丈过关”。真正达到了“进闻道夕可死”的境界,这种境界可以根据为八个字即:学而不厌,终身学习。孔子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也影响了他的弟子。其子弟子夏曾经说过:“百居肆以成其事,匠要整天在作坊里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要终身学习以致期道”。《论语》里的这些记载告诉了每个治学者一个道理,求学要持之到恒,要终身学习。

《论语》是儒家经典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但先贤留下的生命智慧却仍旧灿烂生辉。孔子的教育理念至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推陈出新。我相信我们将站在巨人的肩上将他的理念继续发扬光大。

第17篇:论语中的教师观

浅谈孔子的教师观在《论语》中的体现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对教育进行了第一次大的改革。此后,漫长岁月里儒学垄断了教育,重学必崇儒,崇儒必尊孔,儒学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儒家的教育思想成为封建教育的指导思想。尤其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更是深刻阐述了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导的我国古代教育在师德、师道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论语》中的教师观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他的一生中,对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孔子在近三十岁时就开展教育活动,首先创设儒家“私学”,相传其弟子达三千余人,成名者有七十二人。虽然他在晚年还专注于整理国故,对《诗》、《书》、《礼》、《乐》、《春秋》进行了编纂和阐释,整理并发展了殷周以来的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但他始终忠心于教育事业,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是更多、更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令万世景仰的伟大教师人格。在《论语》这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中,主要记录了以下几方面关于孔子的教育观点。

1.关于教师的品质

孔子认为,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孔子一生当教师,但从未停止学习。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直到晚年,他仍在勤奋学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所以“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格,也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无论什么人只要向孔子请教,他都毫无保留地教诲,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教学。在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绝粮,“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史记·孔子世家》)。当学生把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称之为圣与仁的时候,他却自谦地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说:“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也就是说,正是这一点是弟子学不到的。子贡更进一步解释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已乎”(《孟子·公孙丑上》)。

2.关于师生关系

孔子教学,从不以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是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讨论, 例如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孔子答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进一步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高兴的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若诸往而知来者。”(《论语·述而》)

孔子对学生,从学习到生活,无不深切关怀,体贴备至,达到了爱如生子的地步,有时甚至超过对其儿子的关怀。“鲤趋而过庭“的故事,具体说明了他对儿子没有超过他对学生的教育。再如子路是孔子学生中年龄较大、与孔子接触较多、而且关系较为密切的一人,孔子对子路好勇、耿直和卤莽有着较深刻的了解,经常予以提醒和警戒。但在他对子路的批评中,包含着深切的关怀,而且对子路的品德和才能,他还是充分肯定的。如当孟武伯向他询问子路的才能时,他毫不迟疑地介绍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的才干。他对学生真正做到了“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诲乎”表现出深沉的和有原则的爱。正是出于对学生的热爱,激励孔子不知疲劳,全力教诲。将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真诚无私的对待学生。

3.关于教师的身教

孔子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做学生的表率。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予路》)这就是说,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更为有力。他对学生说:“予欲无言。”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显然,孔子在这里不是说教师不要言教,而是特别强调身教的重要性。他的意思是说,如果教师只重言教,即使讲的都是正确的,而不注意身教,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就会失去教育的作用,甚至会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讲的越多,效果越差,以致适得其反。

此外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些教学原则都从教学角度对教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例如孔子的“因材施教”就是建立在他对学生正确的认识基础 2

之上的。正由于他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所以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二、《论语》中教师观的特点

在《论语》中体现出儒家在对待教师问题上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认为教师具有很大的社会作用和很高的社会地位。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尊师的优良传统,给予了教师以很高的地位。这种“尊师”的思想不仅仅出自理论家们一厢情愿的理想描绘,而且已渗入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的观念意识中。对学生而言,尊师更是类似于事父,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不仅是一种社会观念,而且形成了相应的社会习俗。弟子(包括学习专门手艺的徒弟)一人师门,就要像侍俸父母一样侍俸老师和师娘。“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论语》)有时事师的要求比事君事亲还要高。师死,做弟子的要为其服丧。儒家礼制规定:“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眼勤至死,致丧三年。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

第二,对教师的从业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论语》中凡提及教师,都会对教师的标准做或详细或简单的说明。而无论这种标准的说明是繁还是简,其标准都是非常严格的。孔子指出,为人师者必须有一种好学、乐学、“学而不厌”的认真学习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孔子还指出“诲人不倦”是为人师者最基本的品质,只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以教为乐的人才会做到教人不知疲倦。教师要热爱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无隐无私。为人师者既要爱护、关心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把爱和严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在知识传授上,还要做到无隐无私,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第三,认为在学业上学生可以超越教师的成就,不必师云亦云。

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于罕》)孔子不仅肯定“后生可畏”,学生可以超过老师,而且还鼓励学生要有“当仁不让于师”的勇气。

三、《论语》中教师观的形成原因

《论语》中教师观的形成是和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况分不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度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新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形成,阶级关系和政治制度都发生了转变。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把教 3

师提到一个很高的地位,除了因为教师的确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发挥着别人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更是因为这符合君主专制的需要。事实上,统治者之所以尊师,是要求教师代表他们的意志去施教,培养他们需要的人才。而提出“师严道尊”的目的在于把教师当作整个封建思想体系的代表,企图通过尊师来尊重封建的“道”。

虽然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政治立场和目的服务的,企图通过教育手段来实现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各个问题的论述中还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论语》中提出的“尊师重道”、“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论断都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是我们应该批判继承的文化财富,我们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和探讨,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好的发挥儒家经典著作对于今天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18篇:观《于丹讲论语》有感

观《于丹讲论语》有感

机关服务中心 孙艳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百家讲坛,看于丹讲论语,一下子便被这个美女教授吸引住了,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了。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她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通过她的讲座,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她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她阐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七个方面内容,用很多生动的耐人寻味的例子来诠释了《论语》的真谛,那就是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生活!

人生在世,面对生活、工作的种种不公,除了检讨自己“三省吾身”之外,或许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包容,于丹在谈到孔子“仁者不惑”时讲到,“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小了”。面对那些“利”字当头的人,或许我们更应该坦荡处之、平淡视之、淡漠待之,正所谓有容乃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在现代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我们对圣贤与经典的概念也变的逐渐模糊,如何为人处世、以何种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似乎都已变的模棱两可。《论语》里面教给我们要有仁爱之心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观于丹讲论语,让人领略到的就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正确对待的认知。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理念,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常言道“知足者常乐”,知足的女人是最幸福的,那么为什么不让自己做个最幸福的女人呢?

第19篇:观于丹论《论语》有感

观于丹论《论语》人生之道心得

今天看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有感而发,故做此篇,聊以内心的告白。生命匆匆转瞬即逝,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从时光中借了一段给予自己,而我们要让自己的这段生命时光更加有意义而又不那么总是痛苦、彷徨、纠结、悲伤、难过、自责、怨天、尤人等等之生活。就必须要慢慢的理解古人或者他人有借鉴意义的生活方式。孔子曾说过,“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儿好学而已”。这句话也说明了孔子的学习态度,其并非生下来就知道一些事情,明白一些事理的,只是对研究古人留下的经验教训的东西非常感兴趣,而且能学以致用而已。当然话题有点远了,进入正题。

说起人生之道,有时候自己真的很是迷惑。尤其是遇到一些自己觉得很纠结、很困难的事情。心里便会一直念叨着,时时徘徊在自己的脑海中,而孔子教我们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如何让自己的心境会更加淡定从容一些。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老夫子对自己人生的概括,从中也可以看到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人生之道。结合自己的年龄,当然于丹说人又三个年龄,一是生理年龄,二是社会年龄,三十心理年龄。我指的是自己的生理年龄,二十有三,属于志于学阶段。马上要步入自己的三十而立之年龄,不过这个需要一个过程。针对于志于学阶段,于丹有这样的概括,做好眼前事,不该操心的不要操心,当然还有对学习的定义,是一个世界性的定义,那就是学习是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这个定义也许对很多人不太适用,因为当前社会的信息量很大,也有许多可以学的东西,但真正能对自己起作用,甚而至于导致行为改变的知识也许是少知又少。当然我对此是表示赞同的,我觉得学习一是要自己感兴趣,(当然如果所学知识是我们以后要用的即使没有兴趣,也要慢慢培养这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二是要出效率肯钻研。这样就可以把学习的东西用到自己的实际中去了,不仅自己受益,而且可以维持自己的各方面的生存。下面的就是三十而立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个什么样的阶段呢,立即为成家立业之立。但真的只有这些吗,于丹教授用黑格尔哲学很好的解释了这个立那就是和的意思,黑格尔的哲学说人生有三个概括性的词语,叫正反和。何谓正反和呢,所谓正就是在我们还是上小学的时候,或者小学以前,总是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天是蓝的,太阳是金灿灿的,月亮是弯的,白雪公主是一定要嫁给白马王子的。但当我们上了中学或者大学以后,会发现一切没有自己想像的那么美好,所以便出现了很多小愤青,他们对社会充满了仇视与愤怒。觉得社会是不公平的,是黑暗的,是邪恶的,是丑陋的,是自私的,是血腥的,是没有人情味的,是……这就是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即为反阶段。但是当我们在往后走会发现原来社会不会因为自己的仇视与愤怒而有丝毫改变。于是自己慢慢的会变的和起来。所谓和,即为中庸,对社会少了一分抱怨,而对自己多了一份自省。泰山上有个楹联写到“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一些哲理。海到远处看不到边的时候以为是天是他的边际,人等到山的顶峰发现自己就是顶峰。这里面暗含了而立之年的中庸思想,其就是自我的融合与提升。

三十而立,过后即到四十不惑之年龄。惑,顾名思义,取迷惑之意。但四十是怎样一种不惑呢?于丹说,如果我们三十之前的生活是加法的话,四十以后就是减法了。怎样讲呢,即是说,三十之前我们在争自己的名与利。而到了四十突然发现有了这些东西后,幸福感并未提升,所以出现了物质的东西越多,人越容易迷惑。所以这个时候需要一种舍弃的精神,才能不惑,这就是舍得的含义。当然就是舍得多些,这样自己才能不惑,才能自在。这个时候就到了五十知天命的阶段了,这个天命是不是那种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呢,显然不是,孔子一向不谈鬼力乱神。那这个天命是什么呢?这是一种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的境界,此为天命也。于丹说的好,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并且有种自信和坚定的东西在里面。孔子说,“不知命,不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才是合乎大道的。当自己到了君子的级别,也就到了

六十而耳顺的年龄了。耳顺,即对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不会那么的好奇了,而是觉得其有存在的道理(存在即合理)。而对任何一句话都能听的进去,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反感。这就是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且可以很自在的享受生活,而不是一味的为自己开脱。真正达到君子上达之境界。当然小人下达(即是说小人才会琢磨别人说的话或者做的事情是否不利或者有利于自己),达到一种不争的境界。到了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是孔子认为的人生之最高境界。这个境界又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四个字悲天悯人,通俗讲就是包容与理解。于丹说,就像两朵云彩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在合适的时间与条件下下雨,而七十不逾矩就是不管在什么高度均可以因材施教。

在于丹讲的人生之道中,举得两个例子很有感触,一个是这样说的,在一座寺庙中供养着一个用花岗岩雕刻的佛像,人们都争相去朝拜。而在他们朝拜人的脚下是跟这尊佛像采自同一山石的台阶。有一天这些台阶们终于不服气开始向佛像发难说,“咱们都是在一个山中出来的,为什么你就是被人膜拜的主,而我们就必须被人们踩在脚下呢?”佛像听了,微微一笑说了这样让人沉思的话“你们是经历了四刀就到了这个位置,而我是经过了千刀万剐才得到的”。这个寓言让我明白了,生活中应该少些抱怨的成分在里面,要做的事情是当自己失败了以后,应该努力去寻找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多一些努力,而少一分嫉妒。还有一个例子说的是在英国一实验基地,做了一个生命的实验,即是对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南瓜上面加砝码,并且要做到既不压死也不让其太过自由的重量。而不同的是,科学家们对一个南瓜做了特殊照顾,那就是在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不停的加适合它的砝码重量。而当所有的南瓜都成熟的适合,开始做的是,把这些南瓜都切开。当其他的南瓜都切开的时候,唯独这个加了很重的砝码切不动,用斧子也砍不动,最后是用电锯锯开的。这又说明了什么呢,我觉得这说明了生命应该让自己不停的面对各种砝码(即困难),当自己成熟的那一天,才会变的无比坚强与刚韧!

人生之道,路漫漫,而人怎样在年轻的时候就能做到人生最后的不逾矩呢?难道非得等到七十吗?于丹认为到了七十,恐怕时间太长了,生命却太过短暂。那就需要建立自己的内心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为生命的张力,使我们的生命在古人智慧的光芒下,可以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我个人觉得要想做到从心所欲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自己慢慢对自己失败的事情,成功的事情去慢慢总结。但无论失败与成功,我们可以在做这些事情时,有一个从容的心态,那就是要抱着中庸、不争、淡定、从容、坚持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也希望自己能够早日达到这种很自在境界,当然一切都得从当前做起,只是多了一个人生指导的“手册”,让自己的心理平和一些。加油!未来属于我们的!

第20篇:新观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观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论语》,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 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当听了于丹《论语心得》的后,我知道了过去自认为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天,仍然让我们现代人受益非浅.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从中悟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生活中得到了不少的启示和帮助.于丹说:\"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说的是当所有烦恼、迷惑和恐惧压在眼前的时候,让自己变得更加宽厚、仁达、变得更加聪颖,变得更加无惧,那么外在的一切烦恼也就不构成威胁了。有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的心遮住了阳光,我们太在乎得与失,而不在于老天对我们有多不公。我们要学会让自己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而不要借助外在物质的得与失,不要把希望托付给一份浅薄的骄傲。

工作,也应该是快乐的。可能大家总是会感觉有许多的压力与烦恼。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工作中寻找到快乐的支点呢?《论语心得》告诉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志向越高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事业,并不在于他给自己定了多高的目标,而在于他内心是否有一种能够淡定的理念,能否把握自己。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人在每天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一点一滴的尽自己所能,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可能他们所做的事并不轰轰烈烈,但大家却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生活的满足,实际上他们是最快乐

的。快乐工作并不难。有些人心随所愿,从事自己为之热爱的工作,有些人可能为了生计和生存,从事一些和自己所爱偏离的工作。无论所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它都是我们每一天应该去做的事情,有时我们无法选择工作,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对这项工作的态度。只要怀着一颗热情的心对待你的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你就会发现工作会带给你成就感以及这种感觉带给你的快乐。

人活一世,草活一秋,能够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过一生,这是每个人心中的梦。相信我只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工作、以诚相待地交友;学会放弃、学会舍得、学会宽容、学会立志,就会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完美、强大,就会享受到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论语交友观范文
《论语交友观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