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记转体通史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11 09:01:4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什么叫转体

王崇升:原中国国家体操队队员。广东选手。出生于海南省琼山市府城镇。9岁进入海南体校练体操。

王崇升转体

1977年进入广东省体工队。1980年进入国家体操队。1990年从国家队回省养伤。1991年伤愈复出。1993年正式退役。1995年担任海南省体育彩票管理办公室营业部经理。

1984年获美国“太平洋杯”体操赛鞍马冠军。1985年获美国“美洲杯”国际比赛吊环、双杠、自由体操三项冠军。1986年参加第十届汉城亚运会,与队友合作获体操男子团体冠军,并获男子跳马第3名。1987年10月,参加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第二十四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与队友合作,以583.35分的成绩获男子团体第2名。

1987年参加第六届全运会体操比赛,获鞍马第3名。1988年,参加在汉城举行的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体操比赛,与队友合作获男子团体第3名。1989年10月,参加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与队友合作,以579.3分的成绩获男子团体第3名。1991年,参加在英国举行的第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操比赛,获男子个人全能冠军。1991年9月,参加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举行的第二十六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与队友合作,以577.05分的成绩获男子团体第2名,1993年获第7届全运会男子跳马冠军。其鞍马动作“托马斯起倒立转体180度再接托马斯起倒立,下接正交叉”被国际体联命名为“王崇升鞍马”。

建省前,海南选手在体操、排球、田径、射箭和举重方面颇有建树,多次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大赛甚至是奥运会。来自乐东的十项全能选手吉泽标和来自琼山的射箭选手吴亚南,代表国家参加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这是海南体育人首次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

由于初次参加奥运会,大赛经验严重不足,吉泽标和吴亚南都没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吉泽标名落孙山,吴亚南获得个人赛的第8名。不过,奥运会后,常年在欧洲训练比赛的吉泽标,成绩突飞猛进。在1985年的亚洲田径锦标赛上,他获得了撑杆跳高的冠军,改写了日本人多年在亚洲垄断这个项目的历史。在1986年的汉城亚运会上,吉泽标再次站在冠军领奖台上。那几年,他是亚洲撑高跳高界无可争议的“老大”。 琼山人王崇升和万宁人卢裕富则在国际体操赛上,为海南人扬眉吐气。在体操的比赛中,以我国运动员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有30多个,其中就包括了在鞍马项目中的“王崇升转体”。王崇升1980年进入国家体操队,他的强项是鞍马。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多次获得洲际冠军。1991年,他获得了在英国举行的第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操比赛的男子个人全能冠军。 今年31岁的卢裕富曾是中国体操几十位世界冠军中,职业生涯最长的一位,他连续拿过两届世锦赛男团冠军,也是为数不多的连续在3届全运会上夺冠的选手。可惜的是,在悉尼奥运会体操赛开赛前一天,正值运动巅峰的他却因为一次意外受伤,错过了为国争金夺银的机会。 排球是海南的传统强项,排球人才也出得最多。在上世纪70年代,广东队的一半选手都来自海南。其中来自海口的吴坤兴表现最为出色。 1972年,27岁的吴坤兴入选了国家队,和他同期在国家队的有袁伟民和邓若增等人。在国家队,吴坤兴牢牢占据主力主攻手的位置。当年,国家男排和日本队的比赛后,吴坤兴和他的队友们还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

推荐第2篇:《转体施工法》

《转体施工法2010年9月30日》《转体施工法》简介:

第五节 转体施工法桥梁转体施工是本世缆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架桥工艺。它是在河流的两岸或适当的位置.利用地形成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

《转体施工法》正文开始>>第五节 转体施工法

桥梁转体施工是本世缆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架桥工艺。它是在河流的两岸或适当的位置.利用地形成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完成,之后以桥梁结构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一些机具设备,分别将两个半桥转体到桥位轴线位置合拢成桥。转体施工一般适用于单孔或三孔的桥梁。

转体的方法可以采用平面转体、竖向转体或平竖结合转体.目前已应用在拱桥、梁桥、斜拉桥、斜腿刚架桥等不同桥型上部结构的施工中。用转体施工法建造大跨径桥,可不搭设费用昂贵的支架,减少安装架设工序,把复杂的、技术性强的高空作业和水上作业变为岸边的陆上作业,不但施工安全、质量可取,而且在通航河道或车辆频繁的跨线立交桥的施工中可不干扰交通、不间断通航、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减少施工费用和机具设备,是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我国研究转体施工始于1975年。1977年四川省公路部门首创拱桥使用四氟板平面转体施工,建成了净跨70m的箱形肋拱桥,转体重力12000kN。1979年四川阿坝地区第一次用砼球面铰和钢滚轮的转体装置建成了曾达独塔斜拉桥。1985年在山东和江西用转体法建造了立交桥和跨越铁路的立交桥,拓宽了转体施工的使用范围。1989年四川省建成跨度达200m的钢筋砼箱形拱桥,采用天平衡重水平转体,并采用双箱对称同步转体施工,给转体施工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近年由于钢管砼拱桥在国内快速发展,为钢管砼拱桥转体法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1994年建成的浙江省新安江大桥,采用竖向转体施工。1996年建成的三座对外公路上三座钢管砼拱桥,莲花大桥采用竖向转体施工,黄柏河大桥和下牢溪大桥均采用水平转体施工。1997年建成的江西省索都大桥,采用竖向转体施工。广东省南海市的雅瑶立交桥和谢叠大桥均为了T型刚构,采用水平转体施工。在表10—1中列出我国部分转体施工的桥梁。

平面转体可分为有平衡重转体和无平衡重转体。有平衡重转体一般以桥台背墙作为平衡重,并作为桥体上部结构转体用拉杆的锚碇反力墙,用以稳定转动体系和调整重心位置。为此,平衡重部分不仅在桥体转动时作为平衡重量,而且也要承受桥梁转体重量的锚固力。无平衡重转体不需要有一个作为平衡重的结构、而是以两岸山体岩土锚洞作为锚碇来锚固半跨桥梁悬臂状态时产生的拉力,并在立柱上端做转轴,下端设转盘,通过转动体系进行平面转体。

二、拱桥竖向转体施工

当桥位处无水或水很少时,可以将拱肋在桥位进行拼装成半跨,然后用扒杆起吊安装。当桥位处水较深时,可以在桥位附近进行拼装成半跨,浮运至桥轴线位置,再用扒杆起吊安装。三峡莲沱大桥属基本无水安装,浙江新安江大桥和江西索都大桥均采用船舷浮运至拱轴线位置起吊安装。以下介绍莲花大桥竖向转体的施工方法。

莲花大桥全长341.9m,桥面宽18.5m,主桥跨径为48.3m+114m+48.3m的三跨钢管砼系杆拱桥。中跨为中承式无铰拱,两边跨为上承式一端固定另一端铰支拱。拱肋断面为哑铃形,由直径为1—2m的上、下钢管和腹板构成,拱肋高为3m。两拱肋之间设有钢管砼横斜撑联系。半跨拱肋的拼装就在桥轴线位置立架安装。

(一)钢管拱肋竖转扒杆吊装的计算

钢管拱肋竖转扒杆吊装的工作内容为,将中拱分成两个半拱在地面胎架上焊接完成,经过对焊接质量、几何尺寸、拱轴线形等验收合格后,由竖在两个主墩顶部的两副扒杆分别将其拉起,在空中对接合拢,如图10—41所示。

推荐第3篇: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感想

刚开始阅读《全球通史》有点难以消化,因为它与我之前所接触到的任何史诗类的书籍都不同。它对于历史事件的描述并不多,而是从全球视角以联系的眼光去审视从人类史前史、五千年文明以及现代文明间的联系。从横向看,世界是从彼此隔离走向相互交流合作的历史,从纵向看,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的发展史。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阅读后的感想。

如果将人类社会看成一个整体,那么氏族、部落和国家便是个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的状态各不相同,国家强大的因素各不相同。

1、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古代文明时期,人类生活在彼此孤立隔绝的生活中,在食物采集阶段,人类活动范围仅限于自己的狩猎区域,但是当人类掌握了农业、冶金术之后,活动范围空前扩大。古典时代,铁的发明与使用,人类农业发展速度加快,甚至产生了商业经济。在中世纪文明时期,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造船业和航海业,为欧亚大陆形成统一体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是人类从彼此隔绝走向密切交流联系的客观条件。近代三次工业革命让人类社会有了新的发展状态和方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空前发展,科技成为国家竞争的主要因素。哪个国家掌握了核心技术,便拥有了绝对的影响力。

2、政治制度的更替也是社会不断向前的因素。政治性因素在欧亚大陆形成统一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首次出现了帝国,强大的帝国疆域得以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的重要原因是确立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治制度——奴隶制。古代中国在全球范围长时间处于领先地位的一个首要原因也是确立了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17世纪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此后欧洲许多国家纷纷效仿,新政治制度的确立保证了国家的经济复兴与繁荣发展。到了现代,社会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二是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各有利弊,但没有对错之分,因为二者都适应社会发展潮流。

3、文化让社会发展更加繁荣多样。各民族经济往来的同时,也是文化相顾交融的过程。宗教是古代文明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提到文化,不得不说战争对文化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战争伴随着人类产生。古代文明时期以前,氏族部落之间相互斗争是战争的最初形式;欧亚大陆古典文明时期的战争规模空前扩大,古典文明时期欧亚大陆战争频发,例如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国近代屈辱史也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性。近现代的两次世界大战,使社会经济倒退好几年。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较量也是对全球的威胁。战争不仅使人类遭遇灾难,而且破坏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格局。但是,战争唯一的积极性可能就是在其过程中,促进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流。

4、和平与合作是时代的主题,当今社会面临着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暖、恐怖势力、跨国犯罪和疾病。这些问题并不是某个或某些国家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各国密切合作,共同应对。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人类只要意识到需要全人类共同合作才能应对这些问题或挑战时,有可能产生共同合作的共识、并进一步建立合作共赢的社会。

5、纵观全历史,科技与经济的作用贯穿始终,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推荐第4篇: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新世界需要新史学

自从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首次把世界换做“地球村”起,一些富有文化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西方史学家就感到了一种必要,那就是从文明比较的角度重写世界史,以便提供某种参照,对地球村中某种健康的共同文明的培育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斯塔夫理阿诺斯就是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

作为《全球通史》的作者,这位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倾尽心血著成《全球通史》作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10本书之一,作为史学中经典的经典,这本书没有理由不受到追捧。

现在来谈谈在本书,简约的封面设计给人一种神秘感,而翻开这本书,如同打开了一副画有世界历史的精美卷轴,一幕幕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毋庸讳言,阅读历史,特别是通史类的教科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这本书却可以让读者轻松的读下来。因为不同于那种把自己的观点和观念强加给读者的历史作品,这本书平心静气,娓娓道来,没有教育的口吻,却把读者引入到一种求索的境界,让人爱不释手。一本好的史书,不但是一本历史教科书,更应该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当这本书将你的思绪拉回那个遥远的过去,却可以把历史的重大意义与当代紧密相联,从而使读者的思想跨越时空的限制,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和创作的冲动。而这样一来,读史就产生了一种乐趣,而在这种乐趣中,使自己的精神层面获得提升。《全球通史》更不会在阅读中引领读者的思维。因为这种束缚会让读者的思维窒息。它只会在一段段精美的文字中,用自己的阐释手法让读者得以“思载千年,视通万里”。而这个特点正是所谓的新史学所具备的。例如在第一章:人类—食物采集者中,作者提到“文化进化通过引入新工具、新思想或新制度能够(并且已经)在几乎一夜之间就改变了整个社会。”又从中剖析出关键问题:“在技术变革和使之成为必需的社会变革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而造成这个时间差的原因就在于:技术变革能提升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所以很受欢迎,且很快便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到受威逼的不舒服,因而也就易遭到抵制。”

而当理解这两句话后,再结合当今社会的现状,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悖论:虽然人类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变得越来越能依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自己所处的环境变得更适合于居住。也就不难理解爱因斯坦对人类的警告:“人类现在面临的要么是新的‘思维方式’。要么是‘空前的灾难’。”

类似与这种文字,本书中数不胜数。如果能从史书中领悟人生的道理,社会的价值,就远远地超过了获取知识的最原始的目的。古人曰,读史可以明智,的确如此。

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样也是一个问题时代。因此我们现在既不能做自我欺骗式的乌托邦的幻想,也不能做杞人忧天是的悲欢预言。我们应该保留那些行之有效的,抛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斯老正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才有了《全球通史》的最新一版,从而实现培根所提倡的“改变生活”,抛弃他所反对的“卑微目的”。

推荐第5篇: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读后感:

时间紧迫,我只能从中截取部分感兴趣的内容走马观花,虽然仓促,却也学到些许东西。下面就谈一下我的读史感受。

在《中文版序言》一节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劈头就上来一句“不过我也感到有点不安,因为我担心中国学生在阅读时将不会给予足够的批评。”这倒奇了,人家不批评他倒感觉忐忑不安?作者紧跟着说道:“人们阅读任何东西都应提出批评,这是因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东西能作为真理或完整的模式而被人接受的时代。”

妙哉!此言正对我的胃口。无论对待什么事物,我总会很尽量去发掘它的缺陷,要知道,在这个社会,“危机即商机”,任何缺陷只要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加以改造,便可以不断获取成功,反之则步步被动。

正是持着这种批判的态度,作者看到“在富有魅力的美国,我们发现太阳并不明亮,人民也并非幸福。相反,今日的美国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许多严重的问题日益加深。”“如今,再也不存在什么世界性的社会模式了,因为所有社会都处在深深的危机中……就总的社会模式而论,却没有一个可鉴用。”作者还不无幽默地告诫我们“或许,我们应该记住毛主席的劝告:我们能从反面的经验中学到某些东西。”

作为一位西方学者,作者能够勇敢地批判其所属的的社会,而不会像我们诸多的历史粉饰家那样遮遮掩掩,粉饰太平,大叫“光明是事物的主要方面”、“应该多看光明面”!这一点对于研究历史是具有

第 1 页

相当重要的意义的。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为打破史学界多年的积习——“西欧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全书应用了崭新的“全球史观”,亦正如作者所说“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

长期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深受“西欧中心论”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动辄用十分机械的“阶级分析法”来切割历史。而今,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的逐步推进,我们应当以更加科学和全面的眼观,来看待我们的历史,我们现在周边发生的事件,以及我们的未来。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全球通史》的意义所在。

西方人著史,习惯于摆出史实,罗列例证,再在最后做一个概括性的总结。而非像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一样,喜欢给出现成的结论,让你去背诵。实际上,真正的历史学也正应如此,摆出史实,是非由你读者自己去作独立判断。不应该为了强求个人思想与主流意识形态“高度统一”而把作者的意志强加在读者头上。实话说,对以前历史教科书上的诸多说法,我是不能苟同的,有时为了应付考卷上的试题,不得不照搬书里面的结论,总令我感到阵阵的恶心和不服。

本书的作者又言:人类历史中的许多灾难都源于这样的一个事实,即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人们十分自然地欢迎和采纳那些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术;但是,人们却拒绝接受新技术所必需的社会变化,因为采纳新思

第 2 页

想、新制度和新做法总是令人不快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的孩子还是幸福得多了,现在的历史教材都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发展一步步进行着改革。自然,书中还有不少的“西欧中心论”和所谓意识形态的束缚,但毕竟已经比我们读中小学那个时代好得多了。

在书中,作者主要提出了如下这些内容,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是关于学习。作者认为,人类进步关键在于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和互相影响。只有那些最接近、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民族,才最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处于领先地位。他们是被迫这样做的,因为这样做既选择了机会同时也选择了压力。如果没有抓住机会,他们就会不断被同化或消灭。这样的理论颇可以引用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我们的社会充满竞争,只有不断向周围的人学习,我们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环境,避免被淘汰的命运。一味地闭关自守骄傲自大,最终则是自取灭亡。

第二是关于合作双赢。作者认为,以往人类生活在短缺的世界中,可资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一方得益必然引起另一方的受损。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个人之间和国家之间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的损人利己的战争。而在当代,人类进入一个物质财富能满足所有人类需求的时代。目前我们人类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不再是经济效率,而是能否建立一种合作双赢的社会关系,使充足的物质财富得以公平合理地分配和利用,从而使人类回归到自由和睦的状态之中。

这些便是我泛读《全球通史》,纵览世界后的些许体会。

第 3 页

第 4 页

推荐第6篇:消防通史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发展

摘要: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是保护消防人员安全及免受伤亡的工具,同时也是提高消防灭火抢险能力的工具。由于个人防护装备的严重滞后,导致消防官兵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国家对消防事业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先进的消防装备也将应运而生,消防员的个人装备也有了新的发展。

关键字: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 消防员 配备原则 发展 分析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是保护消防人员安全及免受伤亡的工具,同时也是提高消防灭火抢险能力的工具。什么是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作业或训练中用于保护自身安全的基本防护装备和特种防护装备。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投人使用数量与备用数量之比,称为备份比。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有规定的配备原则:

①优先配置原则。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应优先于其他类别装备的配备。

②安全可靠原则。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应保护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作业或训练时有效地抵御有害物质和外力对人体的伤害,性能应安全可靠。

③系统配套原则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应功能多样,应保证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系统配套,应有利于消防装备功能的充分发挥,应有利于战斗展开和灭火技术、战术的实施。

④实用有效原则。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应从实战需要出发,并能有效保护消防员在实战中的人身安全。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不仅有规定的配备原则,而且也有规定的配备要求,具体要求参照《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

消防员是这个世界上与我们关系最为紧密的危险职业之一,他们与死神的周旋也最容易让我们感动。他们面对危险奋不顾身的精神支撑,源自于对生命的尊重。消防员装备:服装防护器具主要指避免消防队员受到高温、毒品及其他有害环境伤害的服装、头盔、靴帽、眼镜等。主要有消防战斗服、隔热服、避火服、抢险救灾服等。

消防员穿的平时和战斗时(消防战斗服)是不一样的。灭火战斗时他们穿的是消防员战斗服,包括头盔、腰带、一套隔热性能较好的衣服,还有消防胶靴,耐刺穿的。同时还会有各种配件,比如消防腰斧、空气呼吸器、耐火绳等。是有一套消防员装备的。消防官兵常年在灭火救援一线,出生入死,个人防护装备就是官兵安全的“生命线”。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是保护消防人员安全及免受伤亡的工具,同时也是提高消防灭火抢险能力的工具。由于个人防护装备的严重滞后,导致消防官兵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

伴随国家改革开放力度的逐步加大,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各种灾害事故将呈现上升趋势,国家对消防事业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先进的消防装备也将应运而生,消防员的个人装备也有了新的发展。

首先,国家对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重视,这对消防员个人装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004年,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国家标准委和公安部消防局、科技局的领导下,以推进消防管理的标准化、加速消防人员个人防护装备标准的制修订和加强国际消防标准化合作为工作重点,紧密围绕消防监督管理、灭火救援、部队管理和消防产品质量监督等开展标准化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展望未来,消防标准化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做好新时期消防标准化工作,提高消防标准化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重点部署一批消防工作中急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一是配合消防部队个人防护装备的更新换代和适应防火监督管理的需要,集中力量完成了《消防头盔》、《消防手套》、《消防员灭火防护靴》、《消防用防坠落装备》、《消防监督技术装备配备》和《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的制修订,目前这些标准均已颁布实施;二是为强化消防监督管理方式的创新,重点组织编制《火灾调查指南》、《消防检查员专业资质》、《消防产品质量现场检查判定规则》和《消防职业安全与健康》等标准;三是积极推进消防安全基础标准的制订,《公共场所阻燃制品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城市隧道与地铁消防安全管理》以及《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配备规范》等标准的编制工作已进入送审稿阶段。

各地方对消防个人装备的发展也是大力支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消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加强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建设。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强消防员个人基本防护和特种防护装备建设,2006年年底前,各地消防员个人基本防护装备配备率要达到100%,特种防护装备配备率要达到85%以上;2007年年底前,消防员特种防护装备配备率要达到90%以上;2008年年底前,消防员特种防护装备配备率要达到95%以上;2009年以后,要根据灭火和抢险救援实际需要更新换代装备,实现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建设跨越式发展。 贵州省配备空气呼吸器5066具,灭火防护服5732套,消防员呼救器5206个,防化服528套,隔热服423套,使上述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数量分别由1978年的815(具、个、套)增加到2008年11月19257(具、个、套)。

1 北京引进世界级消防车 镀金头盔防辐射 ,福州决定增加消防个人防护装备经费,无锡1120万加强消防车辆和个人防护装备,山东加大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资金投入,宿迁市长批示 加强消防员防护装备建设,青岛消防从法国进口两种多功能消防头盔 ,自贡高薪区9.6万元购置消防员防护装备。

其次,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市场分析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是消防员实施灭火过程中所佩戴和使用的防护设备或专用工具,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消防员战斗力和保护自身的安全。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消防员呼吸保护器具、消防员防护服装、其他防护装备等类别。

(1)从技术方面进行分析

从技术方面看,个人防护装备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用于一体,生产出安全、高效、轻质的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以救生软梯为例,原来延用的软梯都是普通绳子加玻璃钢管或木头横担组成的,这类软梯本身存在缺陷而不实用,普通绳梯遇火时容易烧断,遇水时吸水力强造成重量增加,最致命的是普通绳梯稳定性不好。普通绳梯延伸度太强,使用后长度将大大增加,消防员在攀爬时由于普通绳索无稳定支脚会左右摇晃,从而增加攀爬难度及体力耗损,因而无法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于是各个消防装备厂家借鉴国外先进科研方法,结合我国国情,采用了把原材料由绳索改为钢丝、铝合金等等新技术新工艺,在不增加重量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缺陷有了很好的改善,并具有更好的性能。

消防员的安全时时刻刻都牵动着国家领导的心,相信我们的消防企业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会不断开发出先进的个人防护用品以备消防部队的需求!

(2)从市场应用方面进行分析

从市场应用方面看,首先从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情况看,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是保护消防人员安全及免受伤亡的工具,同时也是提高消防灭火抢险能力的工具。由于我国解放初期不注重消防员安全工作,个人防护装备严重滞后,导致消防官兵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根据 2006 年 8 月 1 号实施的《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 GA621-2006 规定,每个消防员应配的基本防护装备共 11 项,但现在部分偏远地级消防部队连最基本的防护装备还都无法保证,有些地区每个消防员的防护装备只有 3 项。我国这种个人防护装备严重缺失的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消防员是保卫祖国安全的坚强后盾,只有消防员的安全得到了最基本的保障,才能提高火灾抢险救援能力。消防员的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是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消防个人防护装备市场将隐藏着巨大的商机,这对我国的消防装备企业来说应该是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虽然现阶段市场上个人防护装备的产品质量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目前国内个人防护装备市场还处于比较混乱的阶段,重质量、重品牌的企业还不多。目前国产逃生面具不达标的情况时有发生,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质量差的逃生

面具在进行火灾救援过程中经常会引起消防员无法阻挡高温辐射等不良反应。国产的很多呼吸器产品也出现严重问题,很多产品在高温条件下就会产生细小的药剂粉末,如果把这种粉末吸进身体,会引起消防员咳嗽,不光对身体有害,还会让消防员无法继续佩戴呼吸器,如果消防员在救援过程中脱下呼吸器及有可能造成消防员的伤亡。为此国内很多知名的个人防护装备企业纷纷想出各种办法来应对这一系列的缺点,比如浙江省江山市宇安消防救生器材厂生产的呼吸器把原材料改用采用铝箔的头罩,可以很好的防止热辐射,对消防员的身体是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 对上述的缺点都进行了很好的改善。

针对市场上个人防护装备如此现状, 我们始终认为产品质量是企业长期发展的硬道理,弄虚造假始终是短暂的也是短浅的,消防产品的质量缺陷不仅会延误灭火救援地进行,而且会造成消防指战人员的伤亡,终究有一天要暴露在人们的指责当中。因此在面对巨大商机的同时 , 国内消防装备企业更应该把好产品质量关、发展品牌,只有自己的产品品牌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 消防装备企业的前途才能更加光明!

综上述,回顾历史,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铸就了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辉煌;展望未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依然是推动全国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今天,消防工作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公安消防部队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消防工作及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取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创造新辉煌!

参考文献:

《最新消防装备选用技术手册》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

《新编消防安全法律法规与安全防火强制性标准文件汇编》 《中国消防 1978-2008》《消防装备产业技术及其市场发展趋势》 《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4年工作总结及2005年工作要点》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消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推荐第7篇:通史读书笔记

通史读书笔记·秦的兴衰高二五班张笑

从秦孝公时商鞅变法,之后的七世励精图治,再到嬴政一统天下,最后二世而亡,秦的“一生”留给我们太多启迪。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国家,由秦开始的社会制度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发展。

秦人崛起于甘肃礼县,在陕西凤翔的雍城一带休养生息250年,霸周原、都咸阳、灭六国,终成统一中国大业。其间,历经34代帝王(从秦庄公算起),历时600多年。秦是在西周东迁时才被周平王封为诸侯,且地处西陲,常年与羌戎部落为伴,因此无论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均比较落后。在经过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一跃成为七国之首;至秦王嬴政时,采用韩非思想终于完成统一大业,成为千古一帝;短短十四载后,秦王朝因专任法家思想治国导致二世而亡。可以说秦王朝的整个兴衰历史均与法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家思想是影响秦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

法家即“以法名家”,它是我国先秦诸子百家中一个以“重法”而闻名的学术流派,主张“任法而治”。其思想的核心在于倡导“法治”、重视耕战、强化君主专制与独裁统治。法家思想的渊源最早可以上溯至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邓析等人的思想之中,但直至战国初期,法家学派才真正形成,其主要标志是《法经》的编撰成功。法家一派有众多极具影响力的人物,除了萌芽时期的管仲、子产、邓析外,还有战国初期的李悝、吴起,中期的商鞅、慎到、审不害以及末期的韩非、李斯,其中对秦有重要影响的法家代表人物主要有商鞅、韩非、李斯。

一、商鞅变法促使秦的兴起

(一)商鞅变法

战国初期的秦国,经济、政治和军事都比较落后,贵族们垄断政权,国君权力很小,国力很弱,国土常常受到别国的侵占。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后,决心改变秦国这一落后面貌。商鞅到秦国后,以其“富国图霸”之术,深得秦孝公的赏识与信任,在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下,主持变法。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在秦国先后主持进行了两次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有:(1)以《法经》为蓝本,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加以修订、补充增加“连坐法”,作为《秦律》颁行全国,厉行“法治”。(2)奖励军功,取消世卿世禄制和贵族一切特权。(3)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凡是劳动积极,生产粮食和织布多的免除徭役和赋税,对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人连同其家属罚作奴婢。

(4)废除奴隶制井田制度,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5)加强中央集权,普遍推行郡县制。全国设31个县,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6)实行户口编制,按户口征收军赋,以利于开垦荒地和增加赋税收入。

(二)商鞅变法对秦的影响

商鞅在秦长达二十几年,在他的主持下,所实施的两次变法,给秦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这影响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因为它有力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为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六国大业进而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如果从法律思想的角度来看,这影响就应该具有双面性。

首先是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为:(1)从法制改革上看,商鞅变法以《法经》为蓝本制定的《秦律》对于秦法制的统一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实行“法治”从法律上做出了有力保障。(2)从政治改革上看,商鞅变法一方面削弱打击了旧贵族的政治势力,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另一方面,初步确立了中央集权制,为后来的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封建政权制度奠定了基础。(3)从经济改革上看,一方面废除了奴隶制时的井田制度,允许新兴地主阶级可以私有土地和进行土地买卖;另一方面积极鼓励耕织,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些措施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4)从军事改革上看,废除世卿世禄,取消宗室特权,建立军功制。下级士兵只要在战争中作战勇敢,就可以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官爵,相反如临阵脱逃和投降敌人的就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并且禁止私斗,这大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作战能力,也为后来秦国横扫六国提供了有力的军事保障。

其次是消极的一面。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在耕战问题上,商鞅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用行赏施罚的手段驱使百姓为耕战而拼命,只有那些有功于耕战和告奸的人才会受到奖赏,相反那些若做出有悖于耕战事情的人便会受到处罚,这样的做法对于在开拓疆土的战争时代是卓有成效的,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却不是兴邦定国的长久之计。不幸的是,这样的具有军国主义性质的耕战传统直到秦王嬴政吞并六国后依然存在。(2)在文化问题上,商鞅主张将教育内容统一规划,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取缔并打击不利于耕战和违背法令的思想言论。不准人们议论刑罚,不准人们创立私家学说,这样的主张实际上就是要求用法家的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言论,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致力耕战富国强兵上来。燔《诗》《书》而明法令”,对儒家经典采取过激的行为,这样的做法为后来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搞文化专制开了先河。(3)在刑罚问题上,商鞅基于“人性本恶”,提出了“重刑”的主张。严刑峻法的野蛮统治,一直是秦统治者的传统政策,也是导致秦二世而亡的直接原因。

从商鞅变法的效果而言,他的变法是秦国兴起的开始,秦自商鞅变法后,迅速改变了落后的局面,特别是商鞅所提倡的重视耕战思想,不仅使秦国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且也使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秦国也因此而成为诸侯畏惧的强国。但另一方面,其变法具有的消极一面,亦为秦国统一六国后很快灭亡埋下了隐患。

二、嬴政采用韩非思想完成统一大业

(一) 韩非法律思想

在战国七雄中,韩非所处的韩国是实力最弱的一个,国土经常受到其他国家的侵占,韩非曾力谏韩王变法革新,以图富强,但没有被采纳,于是便发愤著书立说,韩非的法律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出了比前期法家更为系统的法治理论。表明了法是治国的惟一方略,同时也体现了法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作相应改变的重要性。2.提出了“以法为本,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的实行“法治”的方法。推行“法治”是建立君主专制政权的最佳方法,也是其作为先秦法家思想集大成者的标志。3.提出了“轻刑害民,重刑爱民”的“重刑”理论

韩非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法治”思想为当时打击旧贵族割据势力和加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建立统一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直至今日,其精神闪光之处仍值得我们借鉴。当然韩非的法律思想中也有很多过于极端的东西,主要有:完全否定除法家之外的任何学说流派及其思想,主张用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为始皇在后来的“法治”实践中将“法治”推向极致打下了理论基础。

(二)韩非思想对嬴政的影响

秦自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其后共出五世君主,这五位君主均能秉承商君之法,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国力也一步步走向强盛,法家思想已经成为秦国的治国传统思想。赢政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自然对法家情有独钟。嬴政即位后,关东六国均已成江河日下之势,无力再与秦对抗,一统六国只是时间的问题,嬴政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读到韩非的著作,韩非著作里先进的“法治”理论,“法术势”相结合的推行“法治”的方法,以及对君权的无限推崇深深吸引了嬴政。尽管韩非因难忘故国,在秦国未被重用,且因李斯、姚贾陷害,被迫自杀,但他的思想却深深影响了秦王嬴政以及李斯。在全盘接受韩非思想的情况下,将韩非的思想用于实践,对内注重加强中央集权建设,维护专制统治,坚决贯彻实行法家所一贯主张的“法治”政策,对外连年征战,对山东六国采取“远交近攻”政策,分而击之,历时十余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至此秦国也因利用法家思想而达到了这个王朝最为兴盛的顶点。

三、专任法家思想治理统一后的秦国导致秦二世而亡

(一)李斯与秦

李斯生于战国末年,又在统一后的秦王朝生活了13年,他既属先秦法家,又是先秦法家理论在秦朝的实践者,终其一生,他的思想主张和政治活动均与秦王朝的兴亡紧密相联。在秦统一六国之前,作为始皇的客卿,

他劝始皇应“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并主张对山东六国采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等策略,对内任人唯贤,广罗人才,以坚决贯彻法家富国强兵与集权中央的方针。在李斯的协助下,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制国家。在始皇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后,李斯坚决主张应继续采用法家思想来治理国家。在政治上,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君主应“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在文化上,主张取缔思想言论的自由,实行思想文化上的统一。在刑罚的问题上,作为商鞅思想的继承者与实践者,相比较商鞅的“重刑轻罪”的重刑主义,李斯有过之而无不及,提出了“深督轻罪”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将这一理论发挥到极致的地步,这也是导致秦短促而亡的不可忽视因素。

始皇在执政期间,颁布了许多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诏令,使得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皆有法式,由于过多过细,不仅使秦法显得纷繁复杂,缺乏系统,而且也使得人民的所有生活皆处在法律的控制之下,造成人人自危的局面。其次为了保证法律的严格实施,秦律中规定了很多督促官员依法办事和惩治不依法办事官员的条文,人们的所作所为皆要安于法式,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因此秦始皇不仅制定了苛刻的法律,还规定了严酷的刑罚,将法家严刑峻法的思想发挥到了极端的地步,滥施淫威,暴虐无道,至始皇末年时,这个新建的王朝已经危机四伏,摇摇欲坠了。

(二)二世继续推行法家思想导致政息人亡

公元前210年七月的一天,始皇于沙丘平台病故,二世即位。即位后的二世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残杀手足和朝臣。相比其父,二世在玩弄权术以及驾驭群臣方面远远不及,但是却继承了始皇严刑峻法的统治策略,以苛法酷罚来管理臣民,且肆意加重徭役与赋税,民众苦不堪言,终导致阶级矛盾激化。陈胜与吴广所率领的起义军在大泽乡起义虽然归于失败,但却动摇了秦国立国的根本,号召和鼓舞了各地各阶层民众的反秦斗争,当刘邦的军队攻入咸阳城时,也就预示着这个曾显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将会以一个王朝的背影永远留在浩瀚的史册里。

天下可逆取,但必须顺守。即可用暴力夺取天下但必须用仁道维系政权。战国争雄的时代,法家所主张的以法律来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规范人们的行为,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致力耕战,富国强兵上来,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战国乱世图存兼并的需要,因此秦国采用法家思想是明智的,这也正是秦国之所以能迅速强大并夺得天下的主要原因。但当天下一统后,一味采用法家思想却是不符合时宜的,因为刚刚经过战争创伤的人民,最需要的是修养生息,安居乐业,但始皇以及二世却依然采用法家思想来治理国家,大肆采用严刑峻法,实行极端的专制统治,结果导致民不聊生,将泱泱大秦帝国变成一个人间炼狱,其覆亡亦属在所难免。正是有法家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存在,加上始皇以及二世对其的过分依赖,并在实践中将其发挥到极致,才导致了秦的速亡。实际上,无论哪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都是不可想象的,虽说自秦以后,在封建王朝的思想领域占统治地位的一直是儒家,但在实际行动上,有哪一代王朝统治者真正离开过法家思想的,只是他们从秦的速亡中得到了经验和教训,不再单纯依靠法家思想治国。而是一手抓法家思想,一手抓儒家思想,在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与交融中,从而形成了中华法系极具特色的法律儒家化。其实这样的启示在我们现代社会也有所体现。

推荐第8篇: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读后感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唐太宗的这一番话,告诉了我们,历史,对于一个政权的重要性。

今天,西方世界走在世界的最前端。在历史上,他曾多次受到打击,主要来自穆斯林世界。欧洲妥协过,几乎接近毁灭,确实是一个病怏怏的政权,他们完全落后于侵略者。他们在战火中突破技术,永远没有停下脚步。不久,他们就反超伊斯兰教,踩在了他们头上。而几个世纪后的政体变化,更是让西方颠覆了整个世界。

在西方进行突破时,穆斯林还在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原地踏步,止步不前。显然,时间告诉我们,这是在作死。

再看看当时的中国,闭关锁国,军备废弛。这一切,全都是由于中国处于一个极为平和的环境中,不思进取,使得中国从涛涛大海变为死水微澜。我从中得出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户枢不蠹,流水不朽

推荐第9篇: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

一.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虽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誉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称道。其实他的作品还远不止这一部,他的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可惜的是,这位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于 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拉荷尼亚去世,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第七版《全球通史》也成了最后的版本。

二.内容概要

《全球通史》分为上下两册,上册讲述1500年前的历史,下册是1500年以后的历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是相对孤立、分散的状态,作者从文明之前的原始人讲到欧亚大陆的古文明,再到欧亚大陆中世纪文明和1500年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这漫长的几千年,历史车轮的滚动给人感觉是缓缓的,各地区的文明各自像流水般缓缓流淌,无论是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还是中国文明,都是较独立、稳定地发展的,尽管各帝国间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比如技术交流,商业联结,文化联结等,但是各帝国仍不能建立直接正式的联系。而1500年后的世界给人的感觉是翻天覆地,变化迅速,像欧洲的科学革命、工业革命,西方资产阶级改革,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全球化等,就那么短短几百年间,世界格局不断变迁,世界逐步走向一个整体。

第一编主要讲述史前人类,从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食物的采集再到种族的出现以及农业的出现都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向读者大致勾画了史前人类的生活面貌,指出了当今种族分布的根源。作者尤其高度评价了农业出现对人类的影响:从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的转变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1](P23)由于史前离当今时间相去甚远,众多问题皆无定论,作者对众多问题并未妄下结论,而是尽量顾及多种观点,让读者自己裁决。

随着农业的产生,文明也随之而生。在第二编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这大概是受到前人(指汤因比)以文明为单位研究世界历史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首先对欧亚大陆作了总述。接着分别对各个文明(包括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中国文明)进行说明,作者对希腊-罗马文明论述得相对详细,而对印度、中国文明的很多问题则未作说明。例如,作者对希腊-罗马文明的形成作了清晰地说明,分期也相对明确,而对印度和中国文明的形成几未提及,分期也甚为模糊。这大概与作者的知识构成有关吧。令笔者困惑的是,作者对两河流域的美索布达米亚文明仅是简要带过,而不曾给予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初文明足够重视,这一困惑时至今日仍不得其解。

在接着的第三编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中世纪欧亚大陆的文明作了阐述。包括伊斯兰教的兴起,突厥和蒙古人的征服,传统的拜占廷文明以及儒家文明。作者认为,在这个时期“只有西方完成了向近代思潮的重大转变。”[1]P236而其他文明要么被征服,要么因为封闭而趋于停滞。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入侵具有深远的意义——欧亚大陆联系的紧密以及中国技术发明的大批西传,促进了欧洲新文明的形成。在谈及儒家文明时,作者认为中国在6世纪到16世纪的这1000年中,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空前稳定,正是由于稳定而使中国趋于保守,最后被西方势不可挡的扩张主义弄得四分五裂。[1]P253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同样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此外,作者还分析了在19世纪面对西方的入侵时,日本之所以能够做出比中国积极、有创造性地反应,是因为日本没有形成像中国那样强大的帝国结构。不过这只是原因之一,作者没有就此问题进行个更深入地分析。

在以往的世界史著作中,对地理大发现以前的美洲和澳洲以及非洲都鲜有描述。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则在本书第四编中专门给读者展示了地理大发现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的历史。斯氏认为一部世界通史应该包括全人类的历史,美洲、非洲以及澳洲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不能被忽略。不仅如此,作者还高度评价了非洲人所创造的灿烂文明和美洲人为全人类培养的大量农作物。

第五编中作者试图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为什么研究世界史应从公元1500年开始?为什么偏是西方人在16世纪的巨大发现和惊人探索中起了主要作用?[1]P344第一个问题斯氏并没有给出正面的回答,甚至在读完他的书后仍然不知道答案所在,作者称在第18章已做出回答,但笔者实不知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与上述问题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第二个问题倒是回答得简单明了:中东和中国的高度发达和富足使得他们自鸣得意、自我满足,以至没有适应变化的世界;而与此同时西欧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与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现代文明,从而开始了所谓现代化的进程,并决定了当代世界的发展。这一编是本书的过渡环节,现代文明的出现,预示着西方崛起时代的到来。 西方的崛起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势必伴随扩张而来。在第六编中,作者论述了西方崛起时的扩张,分为伊比利亚阶段,荷、法、英阶段以及俄国在亚洲的扩张。斯氏认为伊比利亚扩张主义的根源是传播宗教,而后,控制香料路线就成了扩张的首要目的,而其衰落的根本原因则是他们在经济上对西北欧的长期依赖。这也就导致了荷兰、法国、英国后来居上,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与此同时,俄罗斯人则在大陆上进行横贯亚欧大陆扩张,并最终造就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这些扩张,使全球统一性开始了。

第七编作者论述是西方具优势地位时的世界(公元1763-1914)。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欧洲的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以及政治革命,不但论述了各革命的原因、历程,而且对其意义和影响作了详细地分析。以工业革命为例,作者不仅考虑到工业革命对欧洲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财富的增长,新的消费观念和妇女社会角色的变化等),也认识到对欧洲世界的深远影响,促进了美洲、澳洲的欧化。作者的视角并没有仅仅局限于西方,斯氏对这一时期的非西方社会(包括俄国、中东、印度、中国和日本、非洲等)也给予了足够关注。本编最后,作者通过对比,令人信服的接受了这一时期欧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方面的优势。随着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张、渗透和传播,全球统一性进一步得到巩固。

在最后一编中,作者讨论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来龙去脉、西方诸帝国的终结以及冷战及其后果。斯氏在写这本书时力图跳出“西方中心论”的束缚,然而他在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仅对欧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作了描述,而对有重大意义的中国战场只字不提,只在谈论二战的影响时轻描一句:中国伤亡1500万人。这恐怕使中国读者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也与他试图跳出“西方中心论”这一框架相矛盾。不过作者认为在冷战问题上美国应负主要责任,杜鲁门是冷战的始作俑者。另外一点让笔者感到新鲜的是,作者将二战后的科技革命视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与我们将这一革命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传统看法不同,不知作者是出于何种考虑。在笔者看来,以电力广泛的应用为标志的科技革命的影响大大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当时人们生活的影响也不亚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于今日人们。最后,作者既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对人类的未来表现出担忧。

三.读后感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传世著作《全球通史》,自从出版近半个世纪以来给全球史学界带来巨大的震撼,它从系统的全球史观出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纵览今日之世界,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全球村”逐渐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联系在一起了。在西方从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希罗多德起,编纂世界史的努力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从历史学家的这一世代赓继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可以获知,世界史是在不断消除各民族闭关自守状态中迈步的,不管在他的最初间段步履是何等蹒跚,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脚步不断的加快,全球史应运而生。这一学术文化过程生动地证明了,人类向着更广阔.更灿烂的一统世界前进的步伐是永远也不会停息的。

从我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具有世界眼光,技术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正如史学家狄奥尼修斯所说:“希罗多德把历史提高到更高和更值得尊重的阶段,他决定写关于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民族的事情,但是他在自己的叙述中把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故事,欧罗巴和亚细亚的多结合到一起。”这种目光远大.胸襟开阔.通贯古今等特点,对西方以后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动之中,人们从罗马征服世界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类历史的统一性,反映这种人类历史统一性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波里比阿的《通史》传播了“世界主义”的思想。中世纪西方的史学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中,神学思想的笼罩,中世纪基督教史家的理论,打破了以前以世界作为背景的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为中心的世界史的格局,开始构筑贯彻人类始终的世界史,构筑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包罗在上帝目的的规划之中的世界通史。

但丁(1265—1321年)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架设了一座通往近代人的世界文化的桥梁。在但丁眼中,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它由各个国家和民族所组成;世界历史是人类智力潜力不断开掘发展和人类文化不断提高的过程;世界历史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文化繁荣昌盛和人们过着自由的幸福生活的永久和平的社会。“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批人文主义史家,重新提出古希腊时期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口号,致力于记载和探索人类本身的活动,从而揭开了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发展的序幕。鲍杜安的《世界史的结构》,让.波丹的《易于理解历史的方法》,凯勒尔的《古代.中世纪和新时期世界通史》,福雷斯蒂的《世界编年史》„„这些著作都表现了文艺复新时期西方史学逐步摆脱上帝神学思想的干扰,而以哲学的烛光来直视人类本身,即从人类社会本身的发展情况来说明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

“启蒙时期”蓬勃展开的理性主义史学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确立。伏尔泰(1694—1778年)在批判博绪埃的《世界通史》的过程中,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等世界史的理论,亲自编撰深入具体的世界史著作,对同时代和以后世界史理论研究和编撰产生深远影响。学术界一致认为伏尔泰的《论世界各国的风俗和精神》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真正的世界史著作。该书抛弃了在《圣经》基础上构建的.以基督教文明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史体系,建立起以人类文明为中心的新的世界史体系;开创性的运用比较方法,从全球的宏观角度来纵横考察人类文明史;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综合研究作为整体的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伏尔泰的影响是深远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代国际史学界提出的研究“总体史”或“全球史”的口号,实际上是启蒙时代编史传统的复兴。近代年鉴学派大师布罗代尔的《地中海于腓力浦二世时期的地中海世界》.《十五至十八世纪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以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在国际史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新的世界史体系著作都是对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世界史模式的一种回响。

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欧的急速进步冲昏了西方人的头脑,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大肆宣扬西欧诸民族地域人种的优越,把西欧一隅的进步视为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种典型的西欧中心论。在当代,运用全球观点来撰写世界史已成为当代西方多数历史学家的一项重要课题。自1945年以来,世界已经进入全球一体化的阶段,英国当代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最先提出运用全球观点来研究和撰写世界通史。他撰写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合乎生活的全球历史观!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正是从严峻的社会现实和虚假的社会现象之间的深刻矛盾及其所造成的灾难中。开始从历史中寻求原因,由此树立其思考和改变现实的历史研究信念:研究不是为了把历史当作一种文化装饰品,而是把它用作了解和改变社会的一种工具。从他的《全球通史》中可以看到当前的全球社会充满着无数矛盾,各种问题严重困扰着全球所有的社会,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世界史研究愈显重要了。当代社会这种变革的根源是历史上长久存在的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所产生的时间滞差,它造成了几千年以来世界历史上众多的苦难和暴行以及当前人类的困境;在世界历史上任何地方所取得的任何创造性成就都是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而互相了解这些财富有助于推动各个社会的进步;人类因面临共同的问题和前景而需要开展有效的全球合作。要认识社会变革的根源,取得各社会互相了解,开展全球合作,必须建立一种全球历史观!

自1945年以来,第三世界作为内部存在很大差别的国家类型在国际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斯塔夫里阿诺斯把第三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把它作为全球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加以考察,以求更全面的认识第三世界整体史和全球史。当前我们所关注的应该是怎么样的世界史正如殖民地革命.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冷战”引起的世界变化一样,当今世界的诸如生态失横.资源枯竭.全球的核毁灭威胁,使更进一步思考整个人类命运的全球史成为必需。这种全球史的探讨是对人类进化越来越由自己决定的今天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与前景的思考和分析。

《全球通史》展现了世界史的新视野。它改变了世界史研究和撰写的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取向,确立了运用全球观念.包含全球内容的世界史新取向;确立了把世界史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或全球性研究方法。它改变了历史研究泥古不化的状况,体现了世界史的当代性和全球性。当代社会之中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引起全球各个领域.各个社会的深刻变革,所以要求历史学家在世界史中研究这种变革,因为至今世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连续不断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历史,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方面变革的历史。《全球通史》以今察古,以古鉴今,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时间滞差及其将要造的灾难,从而为实现人类美好的前景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通史》是一部“醒世箴言”是一部当今世界的“资治通鉴”。

《全球通史》揭示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世界史丰富而重要的认识价值;提出了许多对当代人有启示的.须作思考的问题,并通过历史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赋予历史以新意,富于智慧,体现了思想的力量。贯穿于书中作者对历史富于见解的思考: 1:人类社会群体可接近性和相互影响的作用。综观人类历史,人类文化的进步取决于社会群体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的其他的社会群体的经验。只有那些最易接近.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民族,才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全球史时代的到来,结果将是全球范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融,并产生如生物学领域中杂交优势法则的那种发展。

2:人类历史遗产的继承。对历史的考察,揭示作为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人类创造活动的灵活性和潜能,尽量客观地评价人类历史的遗产,使人们更加了解今天的人类社会,更有助于把握未来。诸如古希腊时期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构成了希腊流给人类的光辉遗产。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每个历史阶段中最有影响的社会都是力图缩小上下层之间鸿沟的社会——都是倡导提高群众参与水平的社会。这种参与人数总量上的猛增构成了开拓性社会的现代性,这在性质上赋予这些社会以优越的社会内聚力和推动力,使得这些社会胜过同时期的其他社会,在它们的时代打上这些社会的印记。

3: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取得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付出高昂的代价,其原因在于人类运用技术的方式。目前,人类对技术的滥用,已造成了广岛.博帕尔.切尔诺贝利等灾难,而更急迫.更潜在的灾难则是毁灭性核战争所造成的人类灭绝。当前我们的任务应当是促成技术的使用,给大多数人都带来好处,从而增加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生活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如何充分运用技术来控制大自然的种种灾害,如何发展技术来滋养我们生存的地球。

《全球通史》的编写和内容有几处颇得我心,首先对历史的架构非常清晰,分时间轴和区域轴,每章每小节的题目都明了地概括了历史进程的主要内容,读完之后在脑海里很自然会有对世界史基本框架。比如介绍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作者从文明的起源,类型,结束三个角度展开介绍,清晰明了。其次对不同文明的细节阐述又详实广泛,像介绍希腊文明,作者对希腊的地理位置、希腊人的祖先、民主制发展希波战争等等都有详细的介绍,而且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有强烈的现实感,无不让人对作者渊博的学识感到敬佩。尤其是科技方面作者特别关注,总要花些笔墨介绍各地区科技方面的差异,发展等。另外,每章前都有一段话,或是概括主要内容,或是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如下册开篇就提出了“为什么研究世界史应从1500年开始?为什么是西方人在15世纪后期和十六世纪初叶做出的巨大发现和惊人探险?”既激发阅读兴趣,又引发思考,而每编后都有一篇探究文“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引导我们不要将历史束之高阁,避而远之,而是从历史中找寻对当下问题的启示,打通历史与当下情境之间的血脉。最后,书中的图片恰到好处,既缓解阅读疲劳,又生动地展现了历史事件或考古发现等,让人更好理解。

这本书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打开了我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中国和其他几个国家,而是看几千年来整个世界史的进程和世界格局的变迁。几大文明古国打开世界历史文明进程的开端,从最初的文明进入到古典文明时代(即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在古典文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欧亚大陆趋于整体化,早期的帝国几乎完全被限制在各自所在的大河流域内,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各文明间有侵略也有交流,不过整个古典时代里欧亚大陆的整体化仍处于初始阶段。古典时期之后,欧亚大陆进入中世纪文明(公元500年~公元1500年),中世纪是以各种侵略拉开序幕的,伊斯兰教和蒙古帝国相继出现促进亚欧各地区的交流,中世纪文明是亚欧大陆实现整体化。中世纪后期,欧亚世界有了一个不寻常的发展,一方面伊斯兰教帝国和中国闭关自守,愈来愈僵化,另一方面,西欧正经历一场空前的彻底的变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公元1500年-1763年,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开始不断对外扩张,英国人获得他们在印度的他们在印度的第一个殖民地, 荷兰人将葡萄牙人感触东印度群岛,西北欧个强国在非洲海岸设立贸易站,英国人和法国人成为格兰德河上游北美洲的主人,全球统一性开始。1763年-1914年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在世界上占据优势地位。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欧洲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率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很快走上对外殖民侵略的道路,欧洲开始成为世界的主角;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欧洲树立了自己世界经济政治中心的地位,日不落帝国标志着大英帝国全世界霸主的身份。1914年以后西方衰落,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的经济政治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削弱,英国的经济政治中心地位开始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饱受战火摧残,经济中心从英国伦敦转向美国纽约,世界开始演变为美苏争霸的格局。到这,《全球通史》也差不多读完了,然后这本书所带来的价值并没有完结。

《全球通史》以今察古,以古鉴今,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时间滞差及其将要造成的灾难,从而为实现人类美好的前景服务。《全球通史》揭示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世界史丰富而重要的认识价值;提出了许多对当代人有启示的.须作思考的问题,并通过历史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赋予历史以新意,富于智慧,体现了思想的力量。在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得的深入发展,各国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地球村”的愿景指日可待,不过,各国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明显,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严峻的挑战。《全球通史》所揭示的历史问题对当下世界发展有很大的关联,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关于“地球村”建设发展的思考和启示。

当今社会,全球史教育,尤其是其中所表现的人类发展的整体观念和全球方略,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作为地球村一员的当代人的前沿意识和全球眼光是相当重要的!当代大学生值得花功夫学习并且必须掌握的不只是外语.电脑.金融和外贸等课目而已,加强全球史观的教育在当今时代尤显重要了,《全球通史》作为一部“精品教材”,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把握未来!

推荐第10篇: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读后感

胡之阳

《全球通史》是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代表作。它的涉及范围很广,除了政治,经济外,它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社会等各个方面,有强烈的现实感。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唐太宗说的好,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中华民族为落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好不容易才走上了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轨。我国若想要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就要以史为镜,面向未来,从历史中获得经验与教训并将它们用在未来的发展中,这就相当于获得了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

读完这本《全球通史》后,我对西方的兴衰,我们中国的发展有所感悟。 西方国家的兴盛可以说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产物。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成就,而宗教改革则使权力从教会转移给了政府,早期资本主义也在欧洲出现。早期资本主义的出现使西方国家迫切地需要市场和贸易——资本主义的发展依靠市场经济——。于是哥伦布,迪亚士,达迦马,麦哲伦等人便应命去海外寻找市场。在西、葡、荷、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之间的霸权争夺时经济成了决定胜负的因素。上述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强烈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所以两次工业革命归根到底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互相竞争市场的产物。两次工业革最终使一些国家崛起,美国和德国便是其中的代表。。德国的实力很强,但是殖民地面积却很小,这让德国统治者很不甘心,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并给欧洲国家带来很大的损失。后来因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严重影响了德国日本等国家,它们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欧洲乃至世界都造成了空前的损失。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欧洲人自己害了自己。可以说,欧洲的霸权主义是他们衰落的根源。如今,全球公认的超级大国美国搅乱我国东海、南海的局势来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其飞机,军舰甚至对我领海进行抵近侦察,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无疑会将他们自己推向无底的深渊。资本主义霸权违背了当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潮流,终将为他们的做法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当今的世界潮流是合作共赢,所以进步无疑会选中以共同富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绝大多数属于欠发达国家。故这些国家大都希望和平发展经济。苏维埃联盟不尊重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要做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内忧外患,从而解体的下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共同富裕,如若不能使人民共同富裕,也就不能使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苏联身为社会主义国家却把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和平搞乱,不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发展,共同富裕,是解体的根本原因。不管是对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对资本主义国家,我们都要尊重他们,保持和平稳定,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美国、英国三个国家精诚团结,通力合作,才有了诺曼底登陆的伟大局面,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意识形态不同,但是也可以通力合作,取得很好的合作效果。今天,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因为二战中实力被大大削弱,霸权思想逐渐淡化,社会质疑国家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的分歧也越来越少,它们共同打开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读完整本《全球通史》我所感悟到的ianshi以上这些。总的来说,当下的社会应当是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当下的世界潮流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曾经说过:”历史的潮流是只能去迎,而不可抗拒的。”我们想要强大,就必须要顺应这样的潮流和其他国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同时,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还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沿着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计划而奋斗!

第11篇:桥梁转体施工(定稿)

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根据桥梁结构的转动方向,它可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水平转体施工法(简称竖转法和平转法)以及平转与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转法应用最多。本文论述了桥梁施工工艺的特点、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认为此工艺为东北地区填补了桥梁转体施工的空白。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桥梁无支架施工不断出现新工艺,转体施工就是其中的一种。桥梁转体施工适用跨越深谷急流、难以吊装的特殊河道,具有节省吊装费用,安全、可靠、整体性好等特点。

1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工作原理

所谓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工作原理,就像挖掘机铲臂随意旋转一样,在桥台(单孔桥)或桥墩(多孔桥)上分别预制一个转动轴心,以转动轴心为界把桥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整体旋转,下部为固定墩台、基础,这样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上部构造可在路堤上或河岸上预制,旋转角度也可根据地形随意旋转。

2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特点

2.1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适用于跨径较大的单孔或多孔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尤其适用于跨越深谷、水深流急和公铁立交、风景胜地、自然保护区等施工受限制的现场。

2.2 由于桥梁转体施工是靠结构自身旋转就位,不用吊装设备 ,并可节省大量支架木材或钢材。

2.3 采用混凝土轴心转体施工,转体工艺简便易行,转体重量全部由桥墩(或桥台)球面混凝土轴心承受,承载力大,转动安全、平衡、可靠。

2.4 可将半孔上部结构整体预制,结构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更能体现结构的力学性能的合理性。

2.5 施工工艺和所用施工机械简单,转体时仅需两盘绞磨、几组滑轮即可使上部结构在短时间内转体就位,简便易行,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3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

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问题是转动设备与转动能力,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和强度保证,结构的合拢与体系的转换。

3.1 竖转法 竖转法主要用于肋拱桥,拱肋通常在低位浇筑或拼装,然后向上拉升达到设计位置,再合拢。

竖转体系一般由牵引系统、索塔、拉索组成。竖转的拉索索力在脱架时最大,因为此时拉索的水平角最小,产生的竖向分力也最小,而且拱肋要实现从多跨支承到铰支承和扣点处索支承的过渡,脱架时要完成结构自身的变形与受力的转化。为使竖转脱架顺利,有时需在提升索点安置助升千斤顶。

竖转施工方案设计时,要合理安排竖转体系。索塔高、支架高(拼装位置高),则水平交角也大,脱架提升力也相对小,但索塔、拼装支架受力(特别是受压稳定问题)也大,材料用量也多;反之亦然。在竖转过程中,主要要考虑索塔的受力和拱肋的受力,尤其是风力的作用。

在施工工艺上,竖转铰的构造与安装精度,索鞍与牵转动力装置,索塔和锚固系统是保证竖转质量、转动顺利和安全的关键所在。国内的拱桥基本上为无铰拱,竖转铰是施工临时构造,所以,竖转铰的结构与精度应综合考虑满足施工要求和降低造价。跨径较小时,可采用插销式,跨径较大时可采用滚轴。拉索的牵引系统当跨径较小时,可采用卷扬机牵引;跨径较大,要求牵引力较大,牵引索也较多时,则应采用千斤顶液压同步系统。

3.2 平转法平转法的转动体系主要有转动支承系统、转动牵引系统和平衡系统。

转动支承系统是平转法施工的关键设备,由上转盘和下转盘构成。上转盘支承转动结构,下转盘与基础相联。通过上转盘相对于下转盘转动,达到转体目的。转动支承系统必须兼顾转体、承重及平衡等多种功能。按转动支承时的平衡条件,转动支承可分为磨心支承、撑脚支承和磨心与撑脚共同支承三种类型。

磨心支承由中心撑压面承受全部转动重量,通常在磨心插有定位转轴。为了保证安全,通常在支承转盘周围设有支重轮或支撑脚正常转动时,支重轮或承重脚不与滑道面接触,一旦有倾覆倾向则起支承作用。在已转体施工的桥梁中,一般要求此间隙从2~20mm,间隙越小对滑道面的高差要求越高。磨心支承有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上下转盘弧形接触面的混凝土均应打磨光滑,再涂以二硫化铜或黄油四氟粉等润滑剂,以减小摩擦系数(一般在0.03~0.06之间)。

撑脚支撑形式下转盘为一环道,上转盘的撑脚有4个或4个以上,以保持平转时的稳定。转动过程支撑范围大,抗倾稳定性能好,但阻力力矩也随之增大,而且环道与撑脚的施工精度要求较高,撑脚形式有采用滚轮,也有采用柱脚的。滚轮平转时为滚动摩擦,摩阻力小,但加工困难,而且常因加工精度不够或变形使滚轮不滚。采用柱脚平转时为滑动摩擦,通常用不锈钢板加四氟板再涂黄油等润滑剂,其加工精度比滚轮容易保证,通过精心施工,已有较多成功的例子。

第三类支承为磨心与撑脚共同支承。大里营立交桥采用一个撑脚与磨心共同作用的转动体系,在撑脚与磨心连线的垂直方向设有保护撑脚。如果撑脚多于一个,则支承点多于2个,上转盘类似于超静定结构,在施工工艺上保证各支撑点受力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比较困难。

水平转体施工中,能否转动是一个很关键的技术问题。一般情况下可把启动摩擦系数设在0.06~0.08之问,有时为保证有足够的启动力,按0.1配置启动力。因此减小摩阻力,提高转动力矩是保证平转顺利实施的两个关键。转动力通常安排在上转盘的外侧,以获得较大的力臂。转动力可以是推力,也可以是拉力。推力由千斤顶施加,但千斤顶行程短,转动过程中千斤顶安装的工作量又很大,为保证平转过程的连续性,所以单独采用千斤顶顶推平转的较少。转动力通常为拉力,转动重量小时,采用卷扬机,转体重量大时采用牵引千斤顶,有时还辅以助推千斤顶,用于克服启动时静摩阻力与动摩阻力之间的增量。

平转过程中的平衡问题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对于斜拉桥、T构桥以及带悬臂的中承式拱桥等上部恒载在墩轴线方向基本对称的结构,一般以桥墩轴心为转动中心,为使重心降低,通常将转盘设于墩底。对于单跨拱桥、斜腿刚构等,平转施工分为有平衡重与无平衡重转体两种。有平衡重时,上部结构与桥台一起作为转体结构,上部结构悬臂长,重量轻,桥台则相反,在设置转轴中心时,尽可能远离上部结构方向,以求得平衡,如果还不平衡,则需在台后加平衡重;无平衡重转体,只转动上部结构部分,利用背索平衡,使结构转体过程中被转体部分始终为索和转铰处两点支承的简支结构。

3.3 转体施工受力 转体施工的受力分析目的是保证结构的平衡,以防倾覆;保证受力在容许值内,以防结构破坏;保证锚固体系的可靠性。转体过程历时较短,少则几十分钟,最多不超过一天,所以主要考虑施工荷载。在大风地区按常见的风力考虑,通常不考虑地震荷载和台风影响,这主要从工期选择来保证。此外,转体结构的变形控制、合拢构造与体系转换也是转体施工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桥梁转体施工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工艺,最适宜在跨越深谷、急流及公铁立交情况下采用,通过有平衡重和无平衡重两桥试验结果分析。桥梁转体施工工艺,无论从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和经济的,特殊桥位处采用此工艺最好。

第12篇:《全球通史》读后感

《全球通史》读后感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传世著作《全球通史》,自从出版近半个世纪以来给全球史学界带来巨大的震撼,它从系统的全球史观出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纵览今日之世界,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全球村”逐渐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联系在一起了。在西方从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希罗多德起,编纂世界史的努力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从历史学家的这一世代赓继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可以获知,世界史是在不断消除各民族闭关自守状态中迈步的,不管在他的最初间段步履是何等蹒跚,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脚步不断的加快,全球史应运而生。这一学术文化过程生动地证明了,人类向着更广阔.更灿烂的一统世界前进的步伐是永远也不会停息的。

从我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具有世界眼光,技术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正如史学家狄奥尼修斯所说:“希罗多德把历史提高到更高和更值得尊重的阶段,他决定写关于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民族的事情,但是他在自己的叙述中把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故事,欧罗巴和亚细亚的多结合到一起。”这种目光远大.胸襟开阔.通贯古今等特点,对西方以后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动之中,人们从罗马征服世界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类历史的统一性,反映这种人类历史统一性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波里比阿的《通史》传播了“世界主义”的思想。中世纪西方的史学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中,神学思想的笼罩,中世纪基督教史家的理论,打破了以前以世界作为背景的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为中心的世界史的格局,开始构筑贯彻人类始终的世界史,构筑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包罗在上帝目的的规划之中的世界通史。

但丁(1265—1321年)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架设了一座通往近代人的世界文化的桥梁。在但丁眼中,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它由各个国家和民族所组成;世界历史是人类智力潜力不断开掘发展和人类文化不断提高的过程;世界历史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文化繁荣昌盛和人们过着自由的幸福生活的永久和平的社会。“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批人文主义史家,重新提出古希腊时期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口号,致力于记载和探索人类本身的活动,从而揭开了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发展的序幕。鲍杜安的《世界史的结构》,让.波丹的《易于理解历史的方法》,凯勒尔的《古代.中世纪和新时期世界通史》,福雷斯蒂的《世界编年史》……这些著作都表现了文艺复新时期西方史学逐步摆脱上帝神学思想的干扰,而以哲学的烛光来直视人类本身,即从人类社会本身的发展情况来说明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

“启蒙时期”蓬勃展开的理性主义史学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确立。伏尔泰(1694—1778年)在批判博绪埃的《世界通史》的过程中,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等世界史的理论,亲自编撰深入具体的世界史著作,对同时代和以后世界史理论研究和编撰产生深远影响。学术界一致认为伏尔泰的《论世界各国的风俗和精神》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真正的世界史著作。该书抛弃了在《圣经》基础上构建的.以基督教文明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史体系,建立起以人类文明为中心的新的世界史体系;开创性的运用比较方法,从全球的宏观角度来纵横考察人类文明史;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综合研究作为整体的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伏尔泰的影响是深远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代国际史学界提出的研究“总体史”或“全球史”的口号,实际上是启蒙时代编史传统的复兴。近代年鉴学派大师布罗代尔的《地中海于腓力浦二世时期的地中海世界》.《十五至十八世纪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以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在国际史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新的世界史体系著作都是对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世界史模式的一种回响。

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欧的急速进步冲昏了西方人的头脑,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大肆宣扬西欧诸民族地域人种的优越,把西欧一隅的进步视为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种典型的西欧中心论。在当代,运用全球观点来撰写世界史已成为当代西方多数历史学家的一项重要课题。自1945年以来,世界已经进入全球一体化的阶段,英国当代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最先提出运用全球观点来研究和撰写世界通史。他撰写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合乎生活的全球历史观!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正是从严峻的社会现实和虚假的社会现象之间的深刻矛盾及其所造成的灾难中。开始从历史中寻求原因,由此树立其思考和改变现实的历史研究信念:研究不是为了把历史当作一种文化装饰品,而是把它用作了解和改变社会的一种工具。从他的《全球通史》中可以看到当前的全球社会充满着无数矛盾,各种问题严重困扰着全球所有的社会,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世界史研究愈显重要了。当代社会这种变革的根源是历史上长久存在的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所产生的时间滞差,它造成了几千年以来世界历史上众多的苦难和暴行以及当前人类的困境;在世界历史上任何地方所取得的任何创造性成就都是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而互相了解这些财富有助于推动各个社会的进步;人类因面临共同的问题和前景而需要开展有效的全球合作。要认识社会变革的根源,取得各社会互相了解,开展全球合作,必须建立一种全球历史观!

自1945年以来,第三世界作为内部存在很大差别的国家类型在国际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斯塔夫里阿诺斯把第三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把它作为全球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加以考察,以求更全面的认识第三世界整体史和全球史。当前我们所关注的应该是怎么样的世界史正如殖民地革命.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冷战”引起的世界变化一样,当今世界的诸如生态失横.资源枯竭.全球的核毁灭威胁,使更进一步思考整个人类命运的全球史成为必需。这种全球史的探讨是对人类进化越来越由自己决定的今天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与前景的思考和分析。

《全球通史》展现了世界史的新视野。它改变了世界史研究和撰写的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取向,确立了运用全球观念.包含全球内容的世界史新取向;确立了把世界史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或全球性研究方法。它改变了历史研究泥古不化的状况,体现了世界史的当代性和全球性。当代社会之中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引起全球各个领域.各个社会的深刻变革,所以要求历史学家在世界史中研究这种变革,因为至今世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连续不断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历史,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方面变革的历史。《全球通史》以今察古,以古鉴今,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时间滞差及其将要造的灾难,从而为实现人类美好的前景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通史》是一部“醒世箴言”是一部当今世界的“资治通鉴”。

《全球通史》揭示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世界史丰富而重要的认识价值;提出了许多对当代人有启示的.须作思考的问题,并通过历史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赋予历史以新意,富于智慧,体现了思想的力量。贯穿于书中作者对历史富于见解的思考:

1:人类社会群体可接近性和相互影响的作用。综观人类历史,人类文化的进步取决于社会群体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的其他的社会群体的经验。只有那些最易接近.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民族,才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全球史时代的到来,结果将是全球范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融,并产生如生物学领域中杂交优势法则的那种发展。

2:人类历史遗产的继承。对历史的考察,揭示作为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人类创造活动的灵活性和潜能,尽量客观地评价人类历史的遗产,使人们更加了解今天的人类社会,更有助于把握未来。诸如古希腊时期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构成了希腊流给人类的光辉遗产。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每个历史阶段中最有影响的社会都是力图缩小上下层之间鸿沟的社会——都是倡导提高群众参与水平的社会。这种参与人数总量上的猛增构成了开拓性社会的现代性,这在性质上赋予这些社会以优越的社会内聚力和推动力,使得这些社会胜过同时期的其他社会,在它们的时代打上这些社会的印记。

3: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取得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付出高昂的代价,其原因在于人类运用技术的方式。目前,人类对技术的滥用,已造成了广岛.博帕尔.切尔诺贝利等灾难,而更急迫.更潜在的灾难则是毁灭性核战争所造成的人类灭绝。当前我们的任务应当是促成技术的使用,给大多数人都带来好处,从而增加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生活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如何充分运用技术来控制大自然的种种灾害,如何发展技术来滋养我们生存的地球。

当今社会,全球史教育,尤其是其中所表现的人类发展的整体观念和全球方略,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作为地球村一员的当代人的前沿意识和全球眼光是相当重要的!当代大学生值得花功夫学习并且必须掌握的不只是外语.电脑.金融和外贸等课目而已,加强全球史观的教育在当今时代尤显重要了,《全球通史》作为一部“精品教材”,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把握未来!

第13篇:《全球通史》读后感

《全球通史》读后感

本书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虽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誉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称道。他的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而且讲述的井井有条,中间都有很好的衔接,不会读的思维混乱。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讲的东西,除了了解了许多以前从未阅读过的古国盛衰史,同时还了解到了这些国家的军事力量,行政效率以及经济发展,穆斯林的帝国的崛起,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等。

在本书中,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

纵览今日之世界,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全球村”逐渐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联系在一起了。在西方从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希罗多德起,编纂世界史的努力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从历史学家的这一世代更继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可以获知,世界史是在不断消除各民族闭关自守状态中迈步的,不管在他的最初间段步履是何等蹒跚,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脚步不断的加快,全球史应运而生。这一学术文化过程生动地证明了,人类向着更广阔、更灿烂的一统世界前进的步伐是永远也不会停息的。

《全球通史》之所以展现了世界史的新视野,这是因为:

1 其一,它改变了世界史研究和撰写的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取向,确立了运用全球观点、包含全球内容的世界史新取向。作者继承了启蒙时代世界主义者的世界史观念,打破了以兰克和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欧中心论的传统世界史体系,不是从欧洲一隅而是从全球的整体视野来展开世界史。在他看来,以兰克为代表的那种世界史体系关注的是欧洲,因此在此体系上扩大的世界史显然已不适合当今时代的需要了。而当今时代的世界格局要求历史学家打破西方中心论的世界体系,用新的眼光来重新考察世界史,于是便产生了以《全球通史》为代表的新的全球史。

其二,它改变了世界史撰写的国别史、地区史拼凑组合的方法,确立了把世界史作为个有机体的整体性或全球性研究方法。作者指出,就西方文明史而言,它并不等同于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历史的组合,正确的方法是研究影响全欧洲的历史运动。研究世界史同样如此,不过其舞台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地区,因此其研究重点是影响整个世界的历史力量和历史运动。不从全球性的历史力量和历史运动出发考察世界史,就不足以称为世界史,1500年以前世界史是如此,1500年以后的世界史更是如此。

其三,它改变了历史研究泥古不化的状况,体现了世界史的当代性和全球性。世界史之所以称为世界史,是因为它充分体现了当代性和全球性。当代性决定了全球性,因为当代世界已进入全球一体化的新阶段,而全球性不但体现了当代性,而且是世界史了灵魂。历史学家之所以必须根据当代人的要求而重新考察和撰写世界史,这不是因为过去的历史著作不够真实,而是因为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中产生了新的问题,需要新的答案。

其四,揭示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世界史丰富而重要的认识价值。倘若对世界史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解释,我们就能根据各种历史模式来洞察未来的一般趋势。从理论上来说,世界史作为一门科学,其功用不是预言,而是提供一种考察和认识过去与现在的体系。这种体系不能预言未来的特定事物,但却能揭示作为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人类创造活动的灵活性和可能性。

其五,它提出了许多对当代人有启示的、须作思考的问题,并通过历史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赋予历史予新意,赋予智慧,体现了思想的力量。

作者贯穿在其书中对对历史富于见解一些思考:

一、人类社会群体可接近性和相互影响的作用。纵观历史,人类文化的进步取决于社会群体是否有机会汲取邻近的其他的社会群体的经验。如果其他地理因素相同,那么,人类取得进步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和相互影响。只有那些最易接近、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民族,才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处于领先地位。它们是被迫这样做的,因为这样做同时选择了机会和压力。如果没有抓住机会,这种接近则包含着不断被同化或被消灭的威胁。相反,那些与世隔绝或奉行闭关守国政策的民族,其文化和社会发展则多半停滞不前。随着人类历史的全球史时代的到来,结果将是全球范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融,并产生如生物学领域中杂交优势法则的那种发展。

二、遏止领先法则。它表明,在历史变革时期,处于最适应和成功的社会要想改变和保持其领先地位是最困难时期的。相反,落后和较不成功的社会可能更适应变革并在变革中逐渐取得领先地位。作者指出,中国在西方入侵前具有高度发展的文化,但这种发达成了抑制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这是因为,中国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与之能相竞争的国家和文明那里没有所需的和值得学习的东西,在一个发生在全球规模的革命性变化的时代里,中国人却安逸自在、心满意足、自高自大,最终因没有适应这种巨大变革的时代而落伍了。相反,恰恰因为中世纪西欧人比较落后,所以他们准备渴望学习和适应。最终的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成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该转变的先锋和受益人。我们目前正处于又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不断加速变化的年代里,适应能力或如何把握这种变革对个人和民族的成功或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三、人类历史遗产的继承。作者对历史的考察,目的是要揭示作为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人类创造活动的灵活性潜能,认为尽量客观地评价人类历史的遗产,不仅可以了解今天的人类社会,而且有助于把握未来。如,即使是原始社会,它留给我们的遗产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所揭示的人类是一种合作的动物、人类最初的互相合作的社会关系在人类早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指导。又如自由探究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多种形式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所有这些构成了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作者认为,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每个历史阶段中最有影响的社会都是力图缩小上层与下层之间鸿沟的社会——都是倡导提高群众参与水平的社会。这种参与人数总量上的猛增构成了开拓性社会的现代性,这在性质上赋予了这些社会以优越的社会内聚力和推动力,使得这些社会胜过同 3 时期的其他社会,在它们的时代打上这些社会的印记。而“希腊奇迹”背后的根本要素恰恰是五世纪希腊城邦中人们实现的现代性飞跃。

四、人类技术的魔影。作者指出,人类在取得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原因在于人类运用技术的方式。技术惊人的发展往往用来使少数人获益而使多数人遭殃,从而呈现了这种状况:技术被运用多少就被滥用多少。技术的高速度发展要求进行相应的社会变革,但这种社会变革总是遭到人们的拼命抵制。这两者之间所产生的时间滞差,造成了几千年来世界历史上众多的苦难和暴行。目前,人类对技术的滥用,已造成了广岛、博帕尔、切尔诺贝利等灾难,而更进紧迫、更潜在的灾难则是毁灭性核战争所造成的人类灭绝。技术的魔影促使人们同作者一起思考:为什么人类取得空前的优势和成就的现时代也是物种灭绝的可能性首次成为非想象的可能性的时代?尽管技术是人类的独特创造,但人类目前正面临着驯服技术这一极为艰难的任务。作者指出,我们的任务是推进社会形式,使之能促成技术的使用,给大多数人都带来好处,从而增加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生活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在这种社会形式中,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充分运用技术来控制大自然的种种灾害,如何发展技术来滋养我们生存的地球而不是摧毁它。

《全球通史》以今察古,以古鉴今,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时间滞差及其将要造的灾难,从而为实现人类美好的前景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通史》是一部“醒世箴言”是一部当今世界的“资治通鉴”。

参考文献: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第14篇: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10历史一班王珮1012200025

利用这个暑假时间我读完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一书,感触颇深。在此写下我的一些感受并整理成读书笔记,由于此书章节甚多,因此选取部分章节进行整理。

第一编史前人类·第一章:人类-食物采集者

地球形成于50亿年前,在40亿年前由无机物自然进化出有机的单细胞生物(争议很大,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根源,很多人说是不可能的,只能理解为上帝创造或外星球带来,有关无机物进化有机物实验室应该也一直在模拟环境中进行着实验,但还没有成功),然后继续进化从微生物-原始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3亿年前适应陆地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最后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在生物界统治地位已经达到6000万年。在经历了几次恶劣气候-冰河时代的循环之后,在400万年前产生了相对聪明直立行走的原人,又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在大约40000年前(或许更早)在非洲出现了有语言、会使用火和工具的真正意思上的人类。虽说也有一些个别证据试图证明人类是在各个大陆单独起源,但现在主流的观点还是整个人类都起源于非洲。我们以前学习历史时说中国在几十万前年的北京人和元谋人什么的,根据DNA和Y染色体分析,跟我们现代的中国人毫无关系,可以理解为自然进化的原人又自然灭绝了。

从最宏观的角度来看,地球的发展有几大转折点。第一大转折点是生命从非生命物质中进化出来,第一大转折点之后所有生物都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方式来适应生存环境,这也就是后来达尔文所提出的进化论(可惜当时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给利用了,孪生出了社会达尔文)。第二大转折就是人类的出现,人类不再改变自身去适应环境(当然也会有一定改变,也就是下面我说的人种的起源,不过改变很小,远达不到物种的改变),而是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的基因。现在随着人类的科技不断发展和基因工程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第三大转折的到来,到时候人类不但可以改变环境,同时也能改变自己的基因。

只有人类能改造环境,这一人为化的环境被称为“文化”(这么难定义的词这么简单就说明白了)。人类的文化包括工具、衣服、装饰品、制度、语言、艺术形式、宗教信仰和习俗。

已知的旧石器时代成就有:制作丰富的劳动工具和武器;制作利用毒药;对食物的防腐、利用灶和石板加工;利用夹板处理断肢、止血带、绷带、放血疗法、灌肠疗法;分辨星座;航海技术。

与我想象中的艰苦生存在世上的旧石器时代人类不同,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原始人生活得也相当快乐,以沙漠中的布希曼人为例,成年人平均每周只花15个小时去狩猎和采集食物,其它时间都是幸福的光阴。再看我们现在的生存压力,看看蜗居,看荥阳几千块一平方的房价,看我们高昂的教育医疗成本……

话说回来,之所以说原始人的快乐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确压力很小,他们不考虑过去,不考虑将来,因循守旧,偶尔有不遵守部落传统的人也会被杀掉,除此之外还是很残酷的,由于这种狩猎和采集效率非常低,所以单位面积能养活的人口就很有限,这样多胞胎一般只留一个,前一个小孩断奶前出生的婴儿也会被杀掉,食物短缺时老人、儿童、身体虚弱的都会被杀掉,加上缺医少药,只有约为10%的人能活过60岁。

由于女人采集的植物并不比男人狩猎得来的食物少,所以女人的地位也并不比男

人的地位低,两者是平等的,但是否存在母系氏族社会即女人支配男人我在这本书里还没有发现。

种族的出现:尽管部落一直在限制人口的发展,但到旧石器末期为止人口还是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就出现了人口的迁徙,在向各地迁徙的过程中,开始有了种族的差别,这是各个地区的人类为了适应当地自然气候进化并相互隔绝造成的,但这种人种上的分化发生的很晚,是在完全意义上的人类形成之后才开始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各个地区各个种族可以通婚,还有现存的种族在智力方面没有很大差别。在10000年前最后一个冰河期的末期,地球出现了六大种族,各种族大致分布如下:高加索人分布在欧洲、北非、中东,并正在深入到印度和中亚;黑种人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和沙漠以南;俾格米在今天的喀麦隆、加蓬、刚果一带;布希曼布满了非洲的其它地方;澳大利亚种人分布在印度中南、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蒙古人种分布在东亚、南北美洲。

第一编史前人类·第二章:人类-食物生产者

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划分的标志除了工具的升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转变成了食物的生产者。

在旧石器时代,由于采集的效率较低,在物产富饶的地区

2、3平方公里也仅仅只能养活

1、2个人,在贫瘠地区可能要50平方公里才会养活1个人,这样的话单位面积养活的人口就很有限。尽管原始人已经努力不让人口增长超出食物来源,但在长年累月的积累中,人口还是逐渐提高,人口的增加造成了人类的迁徙,经过了上万年的增加-迁徙,终于让全球除了南极洲之外的各大洲都住满了人(当然,密度很低)。

人类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一部分人早就发现和懂得如何种养植物,但却缺乏改变的动力,因为轻轻松松的采集就够吃了,何必费事。但是当地球再无空地可迁,人口继续增长造成人口压力越来越大时,原始人不得不自己种植物补充采集的不足,就单位养活的人口而言,农业远远超过了采集。农业首先在那些少数拥有可驯化的动植物的地区成为主业,在驯化、改良的过程中,野生动植物能提供越来越多的食物,这样本来是半捕猎采集半圈养耕种的原始人就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去做食物生产者,直到变成了居住在村庄中的农民。这一转变的过程是渐进的,各地区时间不同大都需要2000年左右。

小麦大麦猪牛羊都起源于中东,玉米蚕豆南瓜番茄花生土豆起源于美洲,中国也是非常重要的农业发源地,主要有水稻、小米、高梁、大豆、茶叶、桑树、漆树。早期的原始农业非常落后,耕种的土地失去肥力之后就要休耕8或10年(刀耕火种),这样造成休耕的土地与正在种植的土地比例总处在5:1或是10:1,加上人口的持续增加,耕种者需要不断推进,农业就是这样从发源地传播向四面八方。人口的增长导致了农业革命,农业革命又导致了更大规模的人口增长,从新石器时代初期到新石器时代末期,人类总人口从500多万增加到了13000多万。

第二编,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第3章: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

先说一下历史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前文说的“人为化的环境”,这是广义的文化,这样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可称作文化,历史学上为区别后来更先进的文化,把文化限定在石器时代时期,城市、文字、青铜器兴起

之后的时期称为文明。文化到文明的改变就如同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变一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说某个文明在公元前XX年产生也只是为了便于理解大概推测的年代,不可能太精确。

西方又把文明划分为古代(古典)文明、中世纪文明、近代文明,这本书虽然标榜打破的西方三分法,其实基本上还是这么分的,对我们中国是很不公平的,不过无奈的是,一是中国的整个文化、文明概念,历史、考古学体系都是源自西方,二是三分法在欧亚大陆文明史上来讲最具有代表性,中国文明虽然成就很大,但在整个欧亚大陆文明史上影响很有限。还是接着说几个概念。古代文明是指最初的自然形成的几个大河文明大概在“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000年”,古典文明是指前两次蛮族入侵后的文明大概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然后是中世纪文明,从500年到1500年,以前被称为黑暗时代,后来婉转一点称为中世纪,意为古典与近代中间的文明,最后就是近代文明,从1500年之后都是。值得骄傲的是中国起码在古典和中世纪时期的文明成就是站在这世界的顶端的(之一)。

刚说了文明和文化和区别,现在说下文明的特征。文明相对于部落文化而言有如下特征:城市成为社会的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政治权力,纳贡或交税,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

已知的地球第一个文明是公元前35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文明,昨天在网上查了很久也没查是苏美尔人是什么语系、人种,有人说苏美尔不属于任何语族它是独特的,还有小部分人根据苏美尔自称“黑头的人”猜测是黄种人还与华夏文明有某种联系可信度不高。苏美尔人最伟大的成就是发明了楔形文字,这种不好保存的烂泥板现在竟然有大量出土,真是没天理。之后经常内斗的苏美尔人在公元前23世纪被闪族阿卡德人征服,建立起了美索不达米亚第一个帝国,再之后的又一个帝国就更有名了,就是在公元前17世纪创立的巴比伦,以前学历史提到两河流域的第一个文明就是它,把两河流域的文明少说了近2000年。 再一个伟大的文明是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这个我们了解多些,金字塔、木乃伊、狮身人面像,至今还有人不相信在5000年前的埃及人会有那么大成就,还以为金字塔是外星人造的,由此可见埃及有多么伟大。值得一提的是埃及的草纸,一部分人说5000年前的埃及才是纸的发明者,在我看来他们只是草纸的使用者,跟我们以前在竹简上刻字是一个道理,不能算是通用意义上纸的发明者,不过在

4、5000年前埃及已经在草纸上记录数学、医学文献了,这种文明程度真是不能比啊。

再往后是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文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包括印度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这段历史,以为自己的文明是从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开始的,直到20世纪几百处遗址被发现。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高度的模块化,城市都经常统一规划采用火烧砖建造,砖的尺寸只有两个标准,从文明诞生到被雅利安人摧毁都没有变化,甚至有些城市遭到洪水破坏后在原址上新建的城市也造得跟原城一模一样。与后来没有留下有形的遗物但留有大量文字资料的雅利安人不同,古代印度文明留下了大量城市遗址却没有可读文字资料。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跟古代印度一样,别说米诺斯了,包括后来的迈锡尼文明在被发掘前也一直被当做神话传说看待。米诺斯是个独特的文明,除了米诺斯的其它文明都是在大河流域上自然发展出的农业文明,只有米诺斯是商业文明。由于商业活动女人的作用并不低于男人,所以米诺斯和其它

文明另个不同是这里男女更为平等,不象大河文明下妇女已经沦为附庸。

中东地区第一次蛮族入侵在公元前1500年平息,形成小亚细亚地区的赫梯、两河流域的亚述(一部分闪族阿卡德人与当地印欧胡里安人结合)、还有埃及(下埃及被闪族联盟喜克索人征服,以色列人正是在这个时期随喜克索人离开了巴勒斯坦去埃及享福了,结果100多年后埃及人翻了身,以色列人都沦为奴隶,忍无可忍之下了有了著名的“出埃及记”,但再回到巴勒斯坦时这里已经有了新的民族居住,现在巴以的矛盾根源就在此处)。公元前1100年第二亚述帝国凭借强大的军事技术开始扩张,在公元前700年最终征服了整个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埃及。盛极而衰,在公元前612年被统治地区组织的联盟终结。之后波斯人用亚述的军事技术征服了从尼罗河到印度河的整个中东地区。

第二编,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第4章:古典文明开启欧亚大陆一致性这章大概讲了些几大古典文明因为技术上的进步相对孤立的古代文明而言有了更多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其中最重要的技术进步就是铁器的应用。铁矿相对铜矿分布更广,但因为熔点太高,只能得到多孔的生铁块,需要烧红反复锤打才能成为熟铁,这相对于只需要溶化浇铸的铜器工艺极为复杂,一直到赫梯帝国在公元前1200年灭亡时,赫梯的铁器铸造技术才流传到世界各地。尽管铁器并没有青铜好用,但大量的铁矿分布使得铁器成本低廉,才使得金属工具第一次普及到农业上,更使得文明的区域大大拓展。军事上铁器的应用也打破了过去“贵族式”的军队,使得游牧民族全民皆兵得到可能,改变了旧的军事平衡,上一章说的第二次蛮族入侵浪潮就与铁器的普及有关。

各帝国疆域大大开拓之后是广泛的商业和文化上的联系,商业上欧亚大陆联系更为紧密。文化方面,这是一个伟大的激动人心的空前绝后的时代,中国有先秦的百家争鸣;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理性主义哲学;罗马基督教;阿拉伯伊斯兰教;印度佛教;波斯琐罗亚斯德等等都出自这个时代,特别是三大宗教对世界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第15篇:全球通史读后感

全球通史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这本书问世30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不断再版。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1

以前一直喜欢读有故事的史书,像《明朝那些事儿》、《大秦帝国》、《血腥的盛唐》等,前段时间第一次读西方人眼中的历史———《全球通史》,它不像故事史书一样小说化,也不像教科书教条化(一般都是时间、地点、任务、事件)。反而我认为它是一部必读的经典,我总结其3个特点。

1、《全球通史》的作者编写这部史书的目的是为了给解决当前时代所遇到的问题,是给现代人以启示。正如作者开头所说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

2、这本书描述事实较客观,平心静气,娓娓道来,让读者通过了解事实,自己去求索,去思考,去求索当代我们遇到的问题。它不同于目前市面的一些书籍,例如,《互联网之独孤九剑》,这类书籍一看就是先整个哗众取宠的书名,然后以教育人为口吻,将自己观点强加给读者的书籍;再挑选几个的示例证明,缺乏多次推敲和给人思考的空间。

3、对于国内的读者,这本书叙述角度、方式很新颖。它叙史的角度不是以一个国家、地区为核心,而是以全世界的角度来观察人类历史。

它叙史的方式不是断片式的,而是以一个整体的、动态的、连续的角度叙说,前一个历史时代是后一个时代原因,后一个时代是前一个的发展。例如书中西欧3个不同历史阶段章节关系如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济增长、国家建设、海外扩张。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2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要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更应该了解世界的历史,特别是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不从世界历史中继承和发扬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将无以迎接全球激烈的竞争,无法承担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世界通史》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世界历史的新型图书。它在吸收国内外世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地介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全书用丰富翔实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古代卷从古代世界的开端,按纵的历史发展进程依次对各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分章编写;对公元前4世纪后的诸国按横的历史联系分章编写。中世纪卷按地区和典型专题相结合的系统叙述。近代卷主要叙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法国里昂和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和第二国际、巴黎公社、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晚期的亚非拉国家等内容。现代卷主要阐述人类世界进入20世纪后所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等内容。当代卷以对战后世界各种基本矛盾运动的分析为依据,反映战后世界这个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统一整体的发展过程与特点,反映各类型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人民运动和对外关系的状况与发展趋势。

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一个人如果能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学习世界历史,不仅可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增长知识,还可以提升深远的战略思维,培养开阔的世界眼光,从而能认清复杂现状,抓住要遇,应对挑战。

世界历史是人类作为一个现实整体的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世界历史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了解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和风貌,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的重大变迁,并从中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才能在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中,认清复杂现状,融入时代的潮流。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3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我花了两个星期读完了,不过读的有点囫囵吞枣。因为看的入迷,以至于我迫不及待想翻开下一页历史,到翻完最后一页我还想再看下一页。这本《全球通史》被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选为教材。也是自90年代起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教学的首要教材之一。

以前我读《史记》《资治通鉴》没觉得写得好的。虽然历史上对这两部书,评价是很高的:《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过我觉得《史记》、《资治通鉴》就是一本帝王书,都是阴谋、权术、人治、治人那一套。利用权术驾驭群臣、奴役人民、愚昧人民、控制人民的思想。这样的书不看也罢,也只有在现在的中国和一些落后地区还有市场。

而《全球通史》描绘的是人类历史从诞生到现代一系列几次大的飞跃。随着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史前社会到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水准大幅提高的现代社会。水渠种田、驯养动物、利用牲畜耕田、铁的发明、火药的发明、蒸汽机、铁路。每一次大的技术变革都对社会才生了深远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总是不遗余力的带我们去通过远古的历史、来如何看待我们今天社会快速发展所面临的新的问题。而他对这些新的问题也总是不下定论,让我们自己去思考。世界未来是会变得更好,还是毁灭呢?环境问题、人口急剧增加和资源匮乏、核扩散危机、基因工程、社会不公平和贫富悬殊、青年的反叛,异化、犯罪和吸毒、恐怖主义、地缘政治和宗教争端、贸易保护主义、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到底是变得更好还是变得更坏呢?历史也正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创造、探索,我们现在的每一个人都将见证这段历史,也都要参与到这段历史当中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21世纪不仅面临着巨大危险,而且还拥有巨大潜力。虽然历史学家们没有魔法师的水晶球,不能确定无疑地预知未来,但是,他们能比较确定地预测到,21世纪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地狱,而是一个拥有各种可能性的世纪。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4

浏览了《全球通史》,对里面关于冷战的部分比较感兴趣,也有很多收获,明白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不平凡的道路,也明白了当今国际关系的许多道理,下面是我的一些读书感想。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我深表遗憾,社会主义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共产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倒退了。这个阶段最大的变化就是由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逐渐转化为多极化格局,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力量结构。“一超”指的是美国,“多强”是不确定的,大概有俄罗斯、西欧、中国、日本等。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发展起来,如印度、巴西等,加入“多强”系列。我认为多极化有利也有弊,但总的来看,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多极化是一种发展趋势,谁也阻止不了,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强大起来,然后在国际上发挥重大作用。

冷战结束后,世界逐步走向稳定,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然而这个世界还不是天下太平。冷战后,一系列的问题出来了,如民族矛盾、领土纠纷、宗教矛盾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以及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严重地威胁世界和平,局部的战争和纠纷不断。如海湾战争、印巴冲突、波黑战争、911事件、巴以冲突、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美国想建立一个单极世界,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对手,实现其霸权主义。所以说,实现全世界和平的道路还长远。我们只能是好好珍惜现在的相对和平,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怎样才实现全世界和平呢?除非是各国的利益都得到满足,和平的力量远远大于战争的力量。我相信会有全世界和平的一天,那就是共产主义了,因为共产主义实行按需分配,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得到满足,战争也就不存在了。当今的国际秩序还是不平等的,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之间的不平等。联合国应该起带头作用,改革联合国的机构和机制,改造国际秩序,使世界朝着和平的方向发展。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少了中国,世界冲突将会加剧,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历来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许多国家,特别是印度经常造谣“中国威胁论”。中国强大会不会真的会威胁其他国家呢,我相信中国会和平崛起,不会增加战争的因素,因为中国人历来是爱好和平的。

中国强大,只能增强世界的和平力量。在社会主义受到严重挫折的当今世界,中国应该首先要壮大自己,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适度发展军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确,中国在逐渐强大起来,但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和人口大国,中国应该努力发挥在国际上的作用,参与国际政治,调节国际关系。

我觉得作为21世纪的新人类,应该多关心一些时事,了解世界形势,关注国际关系,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一点贡献,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5

最近在读《全球通史》,还没读完,因为这本书很厚,十六开的纸有上千页吧,我只读到中世纪。不过也从中发现了点道理,跟各位分享一下。

首先,我想讲一下我对进化论的观点。很多质疑进化论的人提出的疑问是为什么现在的猴子没有进化成人。我的观点是,其实进化一直都没有停歇过,史前是这样,古代是这样,现代也是这样。我们人类在变化着,从身体素质、智力等方面都在变化着。与此同时,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也在变化着,有的物种要灭绝,有的物种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之所以用变化这个词,是因为现在很难说这种变化是好还是坏,最终会是发展还是堕落。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达尔文对物种进化的看法。人类的发展也适用于这种变化。史前人类其实是有四种人:印欧人、蒙古种人、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当时他们还都是原始人,过着采集食物的生活,被称为食物采集者。但是,他们采集食物的效率是不一样的,印欧人和蒙古种人的效率更高,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因此也就有能力向外拓展。而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效率低。这种差别的结果就是现在世界上存在极少数的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绝大部分人为印欧人和蒙古种人。我们中国人就是蒙古种人的分支。

生产效率导致人类进化这种观点在我国历史教育中很少被提到,在封建社会朝代更迭中更是鲜见。绝多部分史书说一个朝代的灭亡是君主失德,失去了上天的庇护。这种论调,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回避了发展经济这个主题。朝代更迭的真实原因是经济,而不是道德。每个朝代建立后经过一定时间的稳定,官员数量会大幅增加,这意味着国家开支会大幅增加,而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民,这时农民作为主要生产者需要缴纳的赋税也会提高。

这种情况下,农民的通常做法是把地卖给有钱人,自己只负责耕种,缴纳租子。而这种方法也只是暂时缓解了农民的压力,随着国家需要的收入增加,封建社会生产效率并没有发生过突增,因此最终转化到农民身上的压力并没有实质减少。于是,我国历史上反复上演的农民起义就如海浪般一浪高过一浪。

读《全球通史》的另一感受是,西方人并不是天生的慈善家。我们现在经常会看到欧美的富豪捐出自己的家产成立基金会或者捐给其他基金会,他们关注贫困人口、关注艾滋病以及环境问题。这种现象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公益的发展,使很多因历史原因致富的企业家关注社会公益。

但是我想说的是,西方人并不是天生的慈善家,争强好胜是他们的本性,这一点比我们东方人要强烈很多。欧洲并不是物产富饶的地方,而且欧洲大陆上的民族并不少。因此,中世纪的时候,我们看到欧洲是一片混乱的景象。突厥人、日耳曼人、维京人、高卢人等等为了争夺土地混战不休,这种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欧洲人怎么可能是乐善好施、一副菩萨心肠。

所以“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才会从他们嘴中说出来,所以在本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他们会偷偷修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欧洲人并不值得信赖,当然还有美国人。所以,我说这些的目的,是希望很多人不要一谈到西方人就讲他们有多好,充满了尊敬。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6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虽是长篇巨制,然主旨只有一个,便是介绍人类各阶段文明的兴衰之史。但我感到,在外敌入侵时,除了军队力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自身的骨气。

正如福熙元帅在“一战”结束后说的:“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一战”结束后,参战的各国不得不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内心,暂作休整。虽然未再发生大型战争,但日本侵占了满洲,德国吞并了奥地利。这等于把它们置于“二战”最有利的位置。这是为什么?就是那些“元首”们胆小怕事,便将一种自相矛盾的政策展现给外人!

“二战”揭开大幕,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希特勒便做出了他那“海狮计划”,魔爪伸向了英伦三岛。日复一日的狂轰滥炸,虽然一开始德军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是所有英国居民,并未有一丝一毫的动摇,也不见有人心惶惶的时候。反而,这段轰炸时期坚定了所有人的信念,人们为皇家空军的胜利欢呼,士兵们则更勇敢地投入新的战斗。终于,希特勒第一次没有达到他的目的。看,这就是骨气的力量!

回过头来看我们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自1937年起,至1943年开始反攻,总是不断地有人投向日本。我们的民族难道真是如此窝囊吗?不!抗日名将英雄辈出。那么,为什么有叛徒?一言以蔽之,怕死!保命要紧。因而,这些人为后人所不齿。

战争,如此残酷。正是因为这残酷,它培育、磨砺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在这试金石上,人性如此全面的展现出来。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7

一直都知道读史可修身知史可养德。由《全球通史》想到的史家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尽管《史记》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但是它也只记载了一国之史。

纵观我国的史学著作超出一国范围,面向世界的无不受西方思维的影响,这不但体现在思想上而且体现在著作的布局上。在我国史学界急功近利者居大半正如钱茂伟所批评的‘在《传统史学史研究的若干反思》一文中我对以前人结论代替自己研究的恶劣学风,进行了批评明确指出“前人所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是特定时代、阶级、学识的产物。

在引用前人结论时一定要先作具体分析,切忌断章取义地搬用前人现成的结论来代替自己的具体研究”。’他们丢弃了史家珍贵的灵魂这灵魂是史家之所以成为史家最重要的东西丢失了它也就丢失了成为史家的理由。一位史家所写的并不只是一本介绍过去的书而是一个高尚的灵魂。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

二十世纪是一个发展的世纪人们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的发展超过了以前的总和。但这也是一个让人类悲痛的世纪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人类在发展中也被一些问题所困扰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水资源短缺资源枯竭恐怖主义宗教矛盾……

这些让在发展中的人类陷入了迷茫正如在一战结束后为指引人们走出迷茫韦尔斯写成《世界史纲》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为在迷茫中的人们写成了《全球通史》。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在《致读者》中写道“这种多样性显示出21世纪在拥有巨大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虽然历史学家没有魔法师的水晶球不能够准确的预知,将来但是他们能够基本确定地预测到21世纪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地狱而是一个拥有各种可能性的世纪。

至于这些可能性中的那些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这本书的读者,你们在未来几十年中的所作所为将是有决定意义的。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现在既不能做自我欺骗式的乌托邦幻想,也不能做杞人忧天式的悲观预言,现在到了对现存的实践和机制做一个冷静的再评价的时候了我们应当保留那些性质有效的抛弃那些不合适宜的——这正是当前全世界正在努力做的。

也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本书才有了这个新版本希望它能有助于这一在评价的过程从而实现培根所提倡的“改善生活”抛弃他所反对的“卑微目的”。

记得马克思主义说,事物总是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的,那么人类呢?我们在不断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自己的坟墓吗?我们会最终殊途同归地走向末日吗?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远远比结果来得重要,所以即使我们走向毁灭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惊恐。我们对于历史的研究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清现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来,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

第16篇:《全球通史》读后感

《全球通史》读后感

在《全球通史》中条理清楚地介绍了各个国家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但无论是哪一个朝代,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大洲,都无法抵挡得住这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它们或被这潮流湮灭,或以强大的力量来引导这股潮流。它们都留下了自己存在过的痕迹,留给后人们讨论﹑争议﹑学习﹑借鉴。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得到一些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如3000年前秘鲁山区的农民发明的培高田地农业技术,虽然只将土地的一半种植植物,将另一半放上水养鱼,但是这种田地粮食平均产量大大超过普通田地粮食的平均产量,这就使这些人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改革和适应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必要条件。作者提到:“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历史的发展速度与中世纪相比已大大加快,在这样一个不断加速变革的时期,适应能力对个人和民族的成功来说——或许应该说,对个人和民族的生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就拿清朝政府来说,不适应历史潮流而实行闭关锁国,结果只是灭亡。

保守狭义必定会导致文明衰落。在16世纪辉煌至极的穆斯林帝国却在17世纪渐渐走向了衰落。原因就是穆斯林妄自以为自己是不可战胜的,所以不屑于与外国交流。

治理国家要有方法。在西周时期,就提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使社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总而言之,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谋得福利,才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反之则会被历史所遗弃。

第17篇:全球通史读后感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当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便有了一下几点读后感。

一、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动物一样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人类在名为“国际交流”的幌子下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这在当前的世界任然在延续。当眼望去,世界历史越来越是“实用主义”哲学或是“唯物论”的天下了。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战争,一战二战,在炮火的轰鸣下人类在一次次地进行着力量的转换。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综合国力大的竞争”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过度,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国际竞争的号角吹响到各个地区,我们看到现在的中国,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GDP指标压倒一切,经济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这种“竞争”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看到这种场景。我们对比1500年以后的历史不难发现:创造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的住历史考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我们对这一理念的理解是否有点夸大了呢?

二、《全球通史》对中国的介绍始于商朝,把商朝当做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朝来展开中国历史,这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不一样的。目前史学界尤其是外国历史学家对我们所称的“五千年文明”还有很多持怀疑态度,以至于我们国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出现。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在外国人的压力下我们屈从地去挖掘我们祖先的坟墓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年代久远,难道“历史悠久”便能加足我们以后在国际交往中的底气?难道美国会因为一个国家的历史长短来作为它外交政策的依据?我们对本身历史的研究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要求下,每一个名族都有值得自己自豪的历史。时间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过去。名族、国家乃至我们个人的发展,力量的高下,都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美国只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但还不是生机勃勃,照样过生活的很好?斯塔夫里阿诺斯意味深长地引用了伏尔泰的话作为题记开始讲述1500年以后的中国:“我们不必被中国人的成就迷住心窍,以至于承认其帝国的体制真乃世界有史以来是最好的。”我们承认,我们不是最好的,但又有谁能证明自己的名族自己的国家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是最好的呢?

三、《全球通史》在最后说“人类还从未看到在他们面前如此绚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也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的蘑菇云。”斯塔夫里阿诺斯以及现在众多的历史学家都认识到了科技在人类历史上重要性。希望中孕育着危险,美好中承载着毁灭,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人类会发展到穷凶极恶的最高境界,将那些所谓智慧的结晶大的恐怖武器搬出来施加在对方身上,或者说某些国家、某些名族试图创造出更具有科学含量的威慑力量。在试验或者检验、尝试的过程中,科学突然和人类开了一个玩笑,发挥了它的威力,在人类看到的结果的过程中也结果了自己。这一天会不会遥远呢?马克思主义说,事物总是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的,那么人类呢?我们会最终殊途同归地走向末日吗?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远远比结果来得重要,所以即使我们走向毁灭的必由之路也不用着惊恐。我们对于历史的研究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更好的帮助我们认清现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来,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

第18篇:《世界通史》读后感

《世界通史》读后感

看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轨迹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该书从人类的初步阶段--食物的采集者--开始一直论述到二战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相比,人类的历史显得如此短暂,但有显得如此丰富,从公元前一万年左右人类步入新石器时代至今的一万两千年中,人类以其特有的“智慧”成为了地球的主宰;在新石器时代以前的几百万年里,我们的祖先--原始的人类--为了生存与恶劣的大自然进行斗争,那时的人类只有原始的欲望,而自从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以后,人类为生存的斗争转为人类内部之间,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导者的历史遂而拉开了序幕。

人类历史是一部战争史,至今我们无法否认这一点;人类都有和平和幸福的欲望,不幸的是历史向我们展示的是另一幅画境--战争和痛苦,这或许是人类自身的宿命,一方面满怀希望、一方面希望又不断破灭继而陷入痛苦;然而,就是这种希望和痛苦的交织铸造了灿烂的的人类文明和不朽的思想光辉,事实就是如此,我们为之骄傲的人类文明是从痛苦和不幸中压榨出来的。

历史是强者的舞台,从统一两河流域的萨尔贡、希腊化时代的亚历山大、罗马时代的凯撒、中世纪横扫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近代的拿破仑以及现代的战争狂人--希特勒,这些名字连同相应的帝国永远占据着历史的篇章;从地区或国家来看,世界历史也是一部强者占主导的历史,弱者只能处于历史的边缘甚或被历史忘记,人是一种具有无限欲望和带有侵略性的动物,争斗和战争不可避免,要想在世界上占有一隅,就必须成为“强者”,这绝对是一条定理。

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一个人如果能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学习世界历史,不仅可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增长知识,还可以提升深远的战略思维,培养开阔的世界眼光,从而能认清复杂现状,抓住要遇,应对挑战。

世界历史是人类作为一个现实整体的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世界历史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了解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和风貌,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的重大变迁,并从中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才能在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中,认清复杂现状,融入时代的潮流。

第19篇:全球通史 读书笔记

《全球通史》带来的几点思考

文秋莲新闻1111109010128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观点给我上了一堂有趣的历史课,由此引发了我许多不一样的思考。

一、中国为什么存在城管这种独特的生物?

正如美国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述,中国历史更替几千年,基本更替的原因从来没有过变化。

一开始,新王朝的口号永远都是均田地,共财富,也确实这么做的。土地被均分给农民,财富重新洗牌,朝廷统一征土地税人头税以充财政开支;之后,某些人利用自己的聪明勤奋,或者依仗朝廷里有人,兼并了其他人的人土地,若干时间过后,依仗土地带来的财富,继续兼并土地,买通政治,获得其他产出财富的资源。

这个过程经历几十几百年之后,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但这本身并不成为问题,问题在于朝廷的征税却因为兼并税收减少,富者可以通过政治或其他原因避税,原来的100个有产者成为了1个有产者加99个无产者,那剩下的有产者无论如何不会交之前同样的税收,而国家官僚体系在没有约束下,总是以膨胀的姿态发展,帝国财政入不敷出。

最后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国家对无产者加重税负,而无产者的财富正在减少。当临界点到达,农民起义就来了,之后又是这个国家末代王朝老套的情节,一年之内上百次的农民起义,均田地共财富的口号,诸侯镇压,游牧民族入侵,2000年的历史重写了无数遍的情节。

所以,中心就只有一个——税收。

世界历史从农业时代开始,无论哪个年代,中心都是财富,也就是剩余价值。这也是每一次战争和社会变革的中心。中国社会也如此。

所以,中国城管的存在,不是维护市容,而是维护税收。

这个国家当今的几乎全部税收是间接税收,也就是向企业征税,回到消费者头上。如果允许街头小贩的无限增长,就会严重打击店铺的经济,而国家问店铺收取的大量地税营业税等无处收取,这个结果会导致跳过之前的所有过程,直接到末代王朝模式。

这个道理非常浅显,可是国外是如何解决的。

首先,如果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街头小贩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就像现在大城市街头盒饭越来越少,并不是因为城管打击,而是因为大家觉得不卫生,有条件去稍贵点的饭馆,而不会去街头吃便宜不卫生的盒饭。而原来卖街头盒饭的商贩也可能因为有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而停止贩卖。

另外,这个也取决于税收的组成,间接税、直接税的比例,这个过于专业,不敢妄言。唯一知道的是,我们国家大多数是间接税,这缓和了大家的情绪,觉得自己并没有缴税。但影响也是显然的,所有税负几乎都加在了商家头上,尤其是小型和微型的商铺上,你不打击摊贩,店铺就要倒闭,国家就收不到税了。因此城管必存,城管取消,这个国家的结果可想而知。

二、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里为何没有一本世界性的通史?

显然,通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始渴望了解过去的产物。在近代以前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编写了蔚为大观的史书,但是不可能有对全球历史进行叙述的史书。实际上,连研究欧亚大陆甚至于东亚圈的通史都不可能产生。唐代是中国古代一个空前绝后繁荣的时代,疆界远至近日的中亚,但是仍然不会产生哪怕范围稍微扩大的史书,最多只有一些游记而已。从现代的角度理解,编写通史远不止是简单的技术问题,根本的,它涉及到对于人类自身的反思和再理解。这样看来,在人类发展历史的纵轴上,在某个时间点之前,通史的产生是不具备条件的。它不像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导致工具和技术的进步那样自然。或者作作的说,影响通史产生的变量更为多样、复杂。

如此,通史观点或者通史性的历史著作在西方产生也是必然的。个中的原因现在人所共知:正如书中提到的那样,从

15、16世纪开始西方文明首先开始全球扩张并领先于其他的地域文明,且时至今日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

再来谈谈中国的史书。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到清代,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史书,包括史书性质的游记、笔记等。试想这些史书除了对考古、某些学术研究有参考价值外,还有什么作用呢?这些史书几乎成了皇帝和臣民的“默认契约书”,无论是官修还是民编。皇帝从这些史书中试图寻找让臣属“文死谏,武死战”的依据,而臣属试图通过史书来提示或者暗示皇帝应如何才算是“圣明”,双方以史书为媒介进行着沟通,各取所需,达到各自都能接受的默契程度。从这

一点来说,中国的史书对于维护传统社会的形态和稳定真的是深藏不露啊。

欧亚大陆另一端的欧洲所编写的史书似乎远较同时代的中国为少。但是,这对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在他们看来,只要有一部《圣经》足矣。在某种程度上,《圣经》的出现、传播是西方文明发展过程中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混乱的欧洲有了共同的准则(即使后来发生了教派分裂),一般平民也有机会借此学习文字,德意志的文字得到了较好的统一,民族和国家意识也因圣经刊印所用的文字而得以萌芽。后来教皇和教会的权力过大导致的灾难当然也是它的不幸。虽如此,仍不能掩盖《圣经》对西方文明直至今日的伟大历史功绩。缺少了系统性史书的欧洲,因“祸”得福,少了成文规则、繁文缛节的羁绊,有的只是内心驱动下对社会、自然的改造。

比较而言,中国的史书虽然也可以看成是行事准则,但是并不具有如圣经那样的普世意义,它的约束力较弱,人们畏惧的还是皇帝的金口玉言,任何人都不得触逆龙鳞。《圣经》则得到了包括上至教皇、皇帝,中至领主、骑士,下至农夫、佃户的一致支持,虽然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目的和利益。

《全球通史》 是一部值得让人回味无穷的史书,可以引发许多思考。“我思故我在”,多读史,多看报,多思考,乃新闻工作者必须干之。

第20篇:《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一直都知道读史可修身知史可养德 。由《全球通史》想到的史家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尽管《史记》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但是它也只记载了一国之史。纵观我国的史学著作超出一国范围面向世界的无不受西方思维的影响这不但体现在思想上而且体现在著作的布局上。在我国史学界急功近利者居大半正如钱茂伟所批评的 ‘在《传统史学史研究的若干反思》一文中我对以前人结论代替自己研究的恶劣学风进行了批评明确指出“前人所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是特定时代、阶级、学识的产物。在引用前人结论时一定要先作具体分析切忌断章取义地搬用前人现成的结论来代替自己的具体研究”。’他们丢弃了史家珍贵的灵魂这灵魂是史家之所以成为史家最重要的东西丢失了它也就丢失了成为史家的理由。一位史家所写的并不只是一本介绍过去的书而是一个高尚的灵魂。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

二十世纪是一个发展的世纪人们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的发展超过了以前的总和。但这也是一个让人类悲痛的世纪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人类在发展中也被一些问题所困扰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水资源短缺资源枯竭恐怖主义宗教矛盾……这些让在发展中的人类陷入了迷茫正如在一战结束后为指引人们走出迷茫韦尔斯写成《世界史纲》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为在迷茫中的人们写成了《全球通史》。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在《致读者》中写道“这种多样性显示出21世纪在拥有巨大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虽然历史学家没有魔法师的水晶球不能够准确的预知将来但是他们能够基本确定地预测到21世纪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地狱而是一个拥有各种可能性的世纪。至于这些可能性中的那些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这本书的读者你们在未来几十年中的所作所为将是有决定意义的。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现在既不能做自我欺骗式的乌托邦幻想也不能做杞人忧天式的悲观预言现在到了对现存的实践和机制做一个冷静的再评价的时候了我们应当保留那些性质有效的抛弃那些不合适宜的——这正是当前全世界正在努力做的。也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本书才有了这个新版本希望它能有助于这一在评价的过程从而实现培根所提倡的“改善生活”抛弃他所反对的“卑微目的”。

记得马克思主义说,事物总是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的,那么人类呢?我们在不断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自己的坟墓吗?我们会最终殊途同归地走向末日吗?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远远比结果来得重要,所以即使我们走向毁灭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惊恐。我们对于历史的研究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清现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来,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

记转体通史范文
《记转体通史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