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小学语文赛课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15 06:03:1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联盟小学语文赛课心得

语文赛课心得

联盟小学语文组组织举行了第一轮赛课比赛。本次赛课主要是由听课、评课两部分组成,课型主要是“同构同课”,以第一课时为主要内容。我们低年级组一共五个语文教师参加。这次比赛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不少知识。

1、从郭小鸣和李正娟老师的第一课时授课当中,我认识到自己教学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让识字教学的课堂效率更高。在赛课中,我更注重学生“会认字”音节,“会写字”的组词,以及结合词语加深学习的记忆,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掌握好应该掌握的知识。

2、这次赛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正娟老师,她的语言每一句都组织得很严谨、很到位,表扬恰到好处;她的语言不仅组织的严谨而且表情丰富,好像真的走进了课文,与学生融合到了一起,创设一个轻松的情境带领学生一起品味课文;她的课堂板书每一笔都是那么认真,字体也很规范,我平时的书写不是那么规范,肯定也给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真是需要改正。

3、每位参赛教师的角色定位准确,整堂课教师始终以合作者、组织者、朋友的身份引领学生进行学习,面带微笑, 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每位教师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都强,能够灵活应变,左右逢源。

4、在评课中,通过各位老师的交流,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应该向优秀教师学习好的教学技能,真正明白了“三人行必有我师” 的道理。

这次赛课,我真的学到了不少,更多的还是许多看不见的没有注意到的内在提升,能让学生很容易轻松达到识字教学,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手段,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能高效。

推荐第2篇:语文赛课总结

三年级语文赛课总结

2017-2018年第二学期我校组织了语文教师全员赛课活动。所有参讲的教师课前都能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备课,准备课件。课堂上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表现了良好的教学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总体教学效果良好。下面我把本学期三年级赛课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优点:

1.侧重读的指导

讲课教师都认识到了在语文教学中读书的重要性在我所听的几节语文课中,授课教师都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读书。这一点是应该充分肯定的。面对文本,只有让学生充分的读,充分的感悟课文,才能达到理解、运用的目的。 2.板书巧妙

在语文教学中,板书的作用尤为重要。好的教师板书就是学生学习的模版,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做出的最好师范。教师都做到了利用简单明了的板书来反映所教课文的大致脉络。尤其是王允老师的板书设计新颖,既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每次交流中,我们的教师都能够耐心的等待每一个可能发生的奇迹。即使这个学生是一个学困生,我们的老师也能够积极的启发他,让他获得应有的尊重。这一点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4.精心设计问题

依靠精心设计的问题来贯穿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本次活动中,每位语文教师都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来贯穿自己的教育教学。有大的、有小的。这些问题对于学生理解课文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5.精心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环节

语文教学是非常容易让我们的学生感到累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利用各种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兴趣的学,那样的话学生就不会感到疲劳。 不足:

1.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大家虽然都重视读书,明白语文教学中读书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有的教师课堂上给学生安排的读书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的读,缺读书的的层次性、目的性。有的教师初次学习课文就给学生提出了熟读课文的高要求,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在我看来,初读课文应该是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准确,不丢字,不错字,把文章读通就可以了,至于读熟那应是第二课时的要求。另外读书要尽量减少齐读,多一些个别读书的机会。

2.提出问题给予学生的考虑时间太少,连珠炮似的向学生抛售自己的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就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在拿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也常常是决定不了如何处理,更何况是我们的学生呢?很多教师在自己的问题提出后,就马上期待自己理想的答案,这是不可取的。即使有的少数几个学生已经有了答案,但是我们的课堂不应该是少数尖子生的讲堂,要尽量照顾大多数的学生。即使他们得不出正确的理想的答案,我想也让他们思考思考,以期待有朝一日我们的学困生,或者说我们的大多数学生能够养成动脑的好习惯。

3.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读读、写写、讲讲、议议、练练。大家可以对照一下我们自己的课堂最多的是什么?最少的是什么?最多的是讲,最少的是练练、议议、写写。我们的课堂上教师主导地位实在是过于强大,强大的到我们的孩子再过多少年也无法撼动的地步。大家要尽量的把课上的时间匀给我们的学生一些,让他们也多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总之,不论什么样的课,都始终把学生成长放在第一位置上;不论什么样课堂,每时每刻不忘为师者的责任,这是我们共同追寻目标。前路漫漫,我们当持之以恒,不断反思总结,不断进步。

推荐第3篇:全国小学语文赛体育馆评课

2014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倪文锦教授评课

本次活动与以往相比,内涵有很大发展,由单一的阅读发展到阅读与表达(习作和口语交际)这是语文教学实践的全面展示,其本身也是一种创新。从两者的关系而言,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理解是吸收,运用是表达。没有吸收,何来表达?反之,表达对吸收能起促进作用,两者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动摇语文课程的根本宗旨,影响语文课程功能的发挥。

本次活动是基于课标。强调语用是2011版课标的亮点。本次活动又是基于教材、基于文本的。本次活动也是基于学生的。语文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因此,语文课程设计与教学,不能为课程而课程,而应是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和发展学生。毫无疑问,它必须围绕学生进行,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下称“生本”)

语文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离开了这个宗旨,语文课程的任何功能都不能得到实质性的发挥。在本次观摩活动中,重人文轻语文的现象不复存在,大家都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这是因为大家明白了语文课程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固然需要具有文质兼美的教学内容,但如果学生缺乏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能力,不能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无法驾驭语言工具,那么无论言语作品具有多么伟大的人文精神,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都是不起作用的,因为它们都外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 本次活动有许多亮点,目标聚焦较准,教学设计:一是整体感强(如:人物描写一组)二是层次性丰富(我)三是有创意(画家与牧童、卖火柴的小女孩、丰富的影响世界)四是教学中注重语文因素,(寓言两则,第一次抱母亲)五是文言文教学也有新的尝试(活见鬼和伯牙绝弦)再如,有的表达设计将交际语境功能性写作等新理论应用到具体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比较得体,没有喧宾夺主的感觉。

一、有专家指出,当前我们的教师教育需要实现三种转型,其一从“定型化教学”转向“情境化教学”,其二从“技术性实践”转向“反思性实践”,其三从“理论的实践化”转向“实践的理论化”。这当然是理想的状态,但从实践方面看,要求多数语文教师在短时期内实现这种全面的转型恐怕还为时过早。换句话讲,多数语文教师既需要学习“情境化教学”但仍会不可避免的保留一些“定型化教学”。他们既需要技术性实践,也需要学习乃至学会“反思性实践”;他们不仅需要“理论的实践化”也需要走向“实践的理论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在我国专业化仍是语文教师的短板,在经历语文新课改后,当前语文教师的角色更多的被聚焦在实际教学中的功能性定位,即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定位相当于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传递知识的权威而言,他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这一定位同时也表明我们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尚未在社会上获得普遍的专业认可。本次活动中同样存在“定型化教学”、“技术性实践”和“理论的实践化”种种痕迹,而“情境化教学”,“反思性实践”和“实践的理论化”不足的表现。 从教学目标看,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在目标制定中常常会犯两种错误,其一是“多而杂”碎片化。其二是“大而空”。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教学目标,这本身并没有错,但它并不要求生搬硬套,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很多是隐性目标,语文教学讲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从教学实施看,初读——再读——细读——最后……这类定型化模式化教学痕迹从方法角度看,习惯于围绕知识点展开的所谓方法传授,如:写人的外貌、动作、语言、心里、细节……进行的“技术性”实践缺少反思量。“理论的实践化”只强调某种理论的运用,如对话的问答仪式是典型的表现,而不善于总结实践,从实践上升为理论。但阅读教学我要强调的是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一些老师的课总体上上得不错,但仔细推敲还有漏洞。如:画家和牧童中商人的称赞,教书先生的赞扬和牧童的话,为什么不对照着强化一下?抓了“呆”字,为什么不抓“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活见鬼中背景:夜、大雨、饮酒(易生幻觉),心疑生鬼,于是恐鬼,告知遇鬼,实则无鬼,这是连贯的,而不是简单的由疑到恐。联想到怎么抓关键词句,文章思路。坐井观天:井底,天上,守株待兔:不知怎么的,见兔——捡兔——想兔——等兔——无兔,咕咚中动物的话(小兔、小猴,众动物)

我们的写作教学一方面缺乏固定的必学的知识内容,没有人人必须达到的、统一的写作技能指标。而另一方面又要学生写作“个性化”的有“创意”的散文,乃至进入各种创作,这就使得作文课堂难以操作,原本自然天成的“真情实感”的抒发与刻意追求“个性、创意”的“训练”之间便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学生为了“个性创意”不得不去制造“真情实感”。构建有效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内容至少符合三个条件,第一在向度上教学内容必须符合目标的指向与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第二在质量上,教学内容要有课程必须的内在知识含量和价值,第三在数量上,教学内容能对达成目标提供足够的支撑。我们平日说的话,写的文章,包括话语形式(怎么说)和话语内容(说什么)两个方面,所以语言与思想的关系就是话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一定的话语内容生成于一定的话语形式,一定的话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话语内容,因此“说什么”生成于“怎么说”之中,因此,写作教学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切实加强对学生怎么写的指导上。当学生不能用话语形式恰当地表达他的话语内容时,这话语内容一定是外在于他的心灵的,以往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时叙述要清楚,描写要形象,语言要生动等,强调的事实上都是“正确的废话”,谁不想生动、形象、清楚?但怎么写才能做到叙述清楚,描写形象,语言生动?我们却缺乏具体指导,这是需要矫正的。课改强调“生本”是对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需要“以学定教”,但“重学”是否意味着一定要“轻教”?语文教学需要不需要、能不能“以教促学”?所谓“生本教学”不是让学生脱离教师的“教”去自学而是教学要更好地为促进学生的学服务。表达要抓怎么说,怎么写的指导,而不是随便说,随便写。如:导游词写作,明确任务,导游向游客介绍风景,角色扮演,对白训练相互交流,完整介绍。讲特点,山是什么特点,水,建筑等。可以先学后教,针对说中的错误做正确地引导。

特级教师王雷英校长评课 思想者的课堂

本届大赛和以往所有的大赛很不一样,堪称颠覆,我想这就是因为创新,因为开启了阅读系列课、表达系列课,我们感觉这大赛一下子活跃了,或者说跳跃了,没有内容雷同的课也没有老气横秋的课,大赛的课耳目一新了,它所呈现出来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思辨意义让人迷醉。虽然我们说有些教育的旧疾就如同北方的雾霾一样,挥之不去,但是我们看到了全国上下总有一批先行者,从未放弃过思考,我想每一次课堂的展示都是一次思想的风暴,每一次课堂的展示都使我们离教育的理想国更进一步,我觉得这就是他的积极意义所在。我们非常庆幸,两年一届的大赛总能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去追问教育之道,我们是不是要问孩子在哪里?老师要做些什么?课堂要做些什么?只有这样的追问才能够让我们不断地清醒,不断地领悟,毫无疑问,这变化带动了价值追求的质变。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全国各个省市的思想者团队的带领下,大赛的课堂非常得丰富可以说异彩纷呈。首先我们看到了课堂空间非常广阔,这是我们第一次全国的公开课第向小学语文的所有领域开放,课型多样,流派纷呈,可能有纯粹的精读课,略读课,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也有混合型的读写结合课,以写促读课,口语交际课和作文一体化的课,课的内容的开放引发了课的形式的多样性,也有情感性,悬念性有的课到结束才揭题,也有任务型,我们常看到一是什么任务二是什么任务,还有自主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任务型实践型的课,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课堂上呈现了我们各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当中各地较为特色的成果,就拿今天上午来讲我们欣喜地看到爱派进驻课堂,长三角地区的未来教育、智慧教育等很多方面的元素,江西的课让我们耳目一新,还有我们也看到了北京的课肯定是当地小学教研机构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非常感谢我们十六位上课选手为我们今天到场的同行呈现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其二我们看到大赛课所有教学设计更关注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更趋向于儿童化,生活化,体现趣味性、语用性。我们发现课堂上还是非常扎实的重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注重在语境中开展语文学习,脱离语境是万万不行的,我们关注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重视教学环节开发,而且学生的参与度比较广,其三,教师的素养非常全面,板书漂亮,普通话流利,语感真好,老师个人教学风格已经在课堂上彰显出来,有渲染情景型的,有循循善诱型的,有扎实训练型的,更有理性思考型的老师,这让我们感到欣喜,大赛的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教师。其四,教学方法因课而异,我们看到课堂上有一些学习方式的变革的影子,比如课内学习单的使用,富有创意的情境创设,四人小组,像今天的六人小组学习,学生参与讨论、参与板书,参与评价等,我想教学方法是每一课都有每一课的特色。昨天看到微信有文章说,未经凝视的世界上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再来回头看每堂课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也都有值得回味的亮点。

1、《古诗两首》叙事类故事,用化诗为文的方法,三年级的孩子熟读成诵,很扎实。

2、《情景体验作文》太有震慑感,老师们也和我一样,担心鸟飞出来还是不出来,老师做了两种预设,而且非常尊重真实和现场感的,孩子们非常兴趣,他的课有弹性。

3、《跟我走吧》这堂课把握学情,方法多样,而且手段运用比较恰当。

4、《第一次抱母亲》从课前谈话十分钟起就精心做预设,欣赏课前谈话,以言语交流形式为主与课文内容有一定巧妙的联系,课前设计讲究策略。而且整堂课的课风和文风比较一致,尤其是扣词揉读,比如“没想到”“瘦”。

5、《丰富的音响世界》板块清晰,精心准备口语交际元素,创设情境。

6、《学写读后感》有阅读活动参与的阅读体验作文,老师的方法指导强。

7、《人物描写一组》,单元组块方式大胆,阅读思维跳跃。

8、《伯牙绝弦》知音文化,古文拓展和大量信息阅读,上得盖了。

9、《画家和牧童》遵循低年级的读词读句读段的学习特点,老师的评价语太好了,关注到了低年级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10、《小足球赛》 教师基本素养好,作文指导意识强,注重倾听和会话。

11、《活见鬼》学法指导清晰,这是文言文,对文言文教学的把握很有自己的想法,学法迁移比较到位。

12、《卖火柴的小女孩》非常新颖,读写结合本来难上,老师注重指导,小组互评点赞

13、《我》 目标集中,明确一贯,本课目标清晰,环环紧扣,始终对话,对话有比较稳定的框架,围绕环节递进,教学效果非常好。

14、《寓言两则》环节有创新,关注到语言现象,印象深刻后半段,抓住两个独特的语言现象,把寓言推向深处, 老师的教学语言非常贴近儿童。

15、《有趣的动植物》

现代教育手段在这堂课的运用,交际情境有趣,注重交际礼仪,注重表达,小组合作学习有体现。

16、《保护有益动物》朴实、贴近低年级孩子眼里的特点

这些天听课下来一定对理想课堂和创新课堂有自己的思考,斗胆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思考。

首先,立化教材,取舍有道。

如今进入大数据时代,对传统的教科书提出挑战,而且对老师选用教材也提出挑战,我们要敬畏教材,虽然教材有不完美之处,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但是他凝聚了一大批思想者的智慧,关键看我们如何用教材教。我想,要立体看教材,可否把教材当成是一个可以开发的资源包,我们可以删减,可以增,可以整合,可以重组,可以去挖掘教材中的全息元素。建议,从语文素养,语言学习和能力发展角度去仔细梳理训练系列,读写之道,让教材立体又系统,这是我们自己要干的活。取舍要有道,取舍要有法。我想什么是重要的,什么该舍,什么该得?好朋友推荐哈佛大学的书中两句话:智慧往往是安静的,细微的,需要潜心理解的东西。减法比加法更能使灵魂成长。教材在用时先进行研究,然后找到最有价值的教学目标,最适合我的孩子的教学目标,最有发展性的教学目标,目标意识非常重要,你想要什么就在课堂上种什么,一定有所收获,目标意识非常关键。

然后基于教科书、基于儿童、基于文体特点。关注文体,不能所有的文体都用一种方法去教,童话有童话的味道,寓言有寓言的味道,诗歌有诗歌的味道,散文有散文的味道,所以遵从文体特点还有课型特征,表达课不是整堂课没有阅读,只是侧重于表达,阅读系列也是不是没有表达,而是侧重于阅读,所以我想我们要让课程站起来,课程是跑道,要让学生立体地思辨,让孩子在跑道上跑得开心,可以设置不同课程,不同跑道。如当前的单元整组、海量阅读、诗词吟诵等,这样的课以后的比赛还会出现。特别注意,目标确定要实施,实施要有一贯性。回顾16节课,是不是每一节课每个环节都贴近设置的目标,有没有偏移?有没有偷换概念?因生而定。上课的老师们思考如何让学生接近达成目标,而不是偏离?立化教材,取舍有道就是想清楚怎么去研究,怎么去锤炼取舍的眼光。 思考二:遵循规律,落实语用。

语用就是言语实践,语用要与内容理解、情感熏陶和学法指导相融合的。课堂要呈现丰富性,有意义的语言训练,抓文本中典型的语言现象,让学生走个来回。课堂要呈现多义性要语用前提下的体验式学习,比如(个人想法,不一定成熟)结合孩子生活经历,唤起阅读多元理解,关注语言表达交互,让生充分展示,分享啊。语用就是两句:听说读写,反复结合,知能情意,始终贯穿,也就是说语用落实时要学习言与意的转换,转换是艺术。各省市的课,怎么思考,怎么研究的,团队是怎么探索的,但是到了现场往往课山下来还有朗读、讨论、咀嚼、评价、练笔、整合不足等,这是转换艺术中的问题。也可能是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动态生成的缺失,与课背后的思想无关,因为大赛课借班,压力非常大,备受煎熬,上完课才略轻松,如果自己感觉不好,还继续煎熬。把大赛课当成思想者的课,这一切都可以抛开。遵循规律,我尝试的分析,可能不成熟,遵循小语教学的规律。小:儿童元素,身体,年段生理特征成长规律,语:语言本身规律,元素。构词,构句、构段,成篇的方法特色等,教学的教更侧重教师的策略元素,从整体到部分到整体,先说后写,大胆试先仿写后评价,大赛是思想者的课,可以调整,学更多的是学习元素,学生的学习,认知有规律,读写结合、迁移创造都有规律,不知是否科学,但老师明白我的意思。遵循这样的规律基于课程规范和标准,基于课堂规范,只有遵循规律,才可以把语用落到实处。

三、我的思考:关注素养,提升学力

素养,对语文的听说读写烂熟于心。看看课堂,我们发现不仅是这些还有讨论素养,讨论争起来?争论该如何引领?交际素养?今天上午的口语交际,很欣喜,起来表示礼貌。倾听素养,对话素养,有想法先听别人,再说个人建议,评价素养,先说好的,再说不足,别人说过的不重复等,这也许是通常所说的涵养,语文要关注立意更要关注立言。情景作文课中,学生的表达:留下是你的自由,我的心咯噔一下,老师反映快,正能量引导不够,怪现场老师,给予成人思考,有功利因素,给现场孩子掌声,后面的学生就从自由发展角度谈,正能量重要,个性允许保留,师可以尊重孩子,现场课对教师现场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要求很高。学力的提升更关注学生从进课堂到出课堂的语文学力的提升。桂林的孩子很好。处理课堂上的操练和提升的关系,如何控制课堂节奏的缓急,练习的多少,深度的沉与浮,方式的同与异,均值得思考。

三个和大家一起思考的课题,可能研究的时间会很久:

1、遵守常规和追求创新的关系。每个学段都有常用的常规训练和常规教学,是看家法宝,不要轻易丢弃,在传承基础上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有意义,理念先行,方法先行,简明高效。

2、是否尊重教材与适度拓展的关系。有的课对教学内容有拓展,对教科书的目标进行调整,要寻找最佳,最适合最有发展性的目标,但是有的调整不那么恰当,假如我们自己还不太具备创新能力,不如先用好教材,先用好教材中的课标,更符合语文学习的基础。

3、教师指导与以生为本的关系。总觉得老师问得多,指导细,说得话长,学生自主质疑,练习时间、交流时间不够,多数的大赛课,表达系列的课学生动笔的时机太迟,动笔的时间太少,尤其点评就是评讲缺失。我们看到桂林孩子生机勃勃,其实我们的孩子也一样,但是孩子间有差异,家庭背景,教学元素不同,这样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学生觉得好玩的容易摘到桃子的学习才是有趣的,入心的,大赛课有小组合作学习,但还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把,我们要对话的形式,交互的角度让孩子充分自主参与,这样才可以满足现在孩子信息量越来越大,让他们感受课堂的活力,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我坚信两年一度的大赛一定会让我们看到老师们在这方面有更细更广地探索。只有课堂有灵魂了,我们才会有有灵魂的教育,学生在哪里我们始终要记得。感谢小语鼓励全领域的课堂教学展示,这是一种创新,虽然对很多问题我们依然迷惑,但是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开启了思想风暴,我们会走出破霾之路,独立创新研究孩子研究语文。

推荐第4篇:小学语文组赛课活动总结

光山县紫水学校2014年秋季小学语文赛课总结

陈晓丽

10月28—11月18,为期四周的赛课活动已经结束了,留给大家的除了紧张,更多的是回味。我从这些集备组长的总结中,感受到我们33位语文教师的课各有千秋,各有亮点。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此次赛课。

1、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最可喜的是,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比较新颖、有创意。如:雷玲老师在教学《为了五美元的礼物》时,大胆地创新让我们感受到了新的教育思想。她先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自己提出问题,再进行归纳总结出重点问题,进行剖析。一节课下来既做到重难点突出,又锻炼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宋 正梅老师在教学中很朴实,却抓住了一个文本中体现的重要问题——小鲁本对母亲的爱,而我们都宽泛地提到母爱的伟大。在期中考试中就考到了这个知识点。扶红丽老师是一个乐于学习的老师,文本的拓展”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对六(8)班同学影响至深,至今难忘。黄洋老师的进步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记得上学期我和赵娟、王主任初次听黄洋的《范仲淹的故事》的时候,走出教室我们都互相看了看,说了句还需要很大的努力啊!,但是11月4号我们从《一句话》中感受到这一年来他的收获颇大。作为一名教师,提升了业务水平不就是最大的硕果吗?赵娟老师上课的那种范儿,黄洋曾描述两个他也比不上赵姐,她的教学设计较为严谨,教学过程一气呵成,让学生读懂了难懂的课文,明白了不易理解的道理。张艳老师独特的课堂导入,让我印象深刻;对课文朗读的指导,让我记忆犹新;对文本自然地、精彩的过度,让我感受到了张老师的文化底蕴。王主任对教材的把握,对知识点的解析以及教学生如何做标注,真的让我敬佩极了,顿时让我感到他不仅是一个知识丰富的老师,而且是一个乐于教学生方法的老师。张巧凤老师的课堂,不是一般的课堂,语言简练,重难点把握准确是她的风格,教学方法新颖、独特是他课堂的魅力。还有一群这学期刚刚加入我们这个团队的新老师们,我以李艳老师为代表。知识不是智慧,提出问题才是智慧,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就是创造。李老师以课题质疑的方法导入,让学生的思维从问题开始,这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对于重难点的把握也非常准确,重点突出,难点有效突破,一节课,做到了这几点,还怕这节课是没有生成的课吗?至于我,我很惭愧,作为教研组长,我没有给大家上好一节示范课,尽管大家都给我戴上了“首当其冲”的光环,但我知道我不足的地方,请大家相信我,我一定会很快取得进步的。还有很多老师的课,我很遗憾没有去感受,没有去学习,但是我一定会认真的看各位的赛课总结,我想从中我一定会有收获。

2、课堂导入合理恰当。这是本次赛课的一大亮点。如何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情境,各位老师都在自己执教的课中,下了工夫,动了脑筋,出了效果。如:赵娟老师播放音乐导入,自然流畅。张艳老师看课文插图导入。王蕊老师欣赏视频导入,扶小孟老师分享故事导入,蔡敏老师用黄帝与皇帝的对比导入。王进老师用请张老师唱歌的方式导入。这些导入的方式都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能渗透创新教学的理念。雷玲、扶波、赵娟等老师都能引导学生质疑,注重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还借用刚才的一句话,知识不是智慧,提出问题才是智慧,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就是创造。我希望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是创造型老师。

4、重视课文插图的运用。这个问题往往是被很多老师忽视的问题,张艳老师、李艳老师等都能让学生结合文中插图来认识文中的重要人物,这对于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孩子们来说,是非常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都应该充分地利用好文中的插图。

5、教学过程能较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如:王主任的字,我并不是在标榜王主任,而是作为一名老师,粉笔字也是我们的第二张脸呀,我们的老师们都是美女,人美、字美、岂不更美?练好粉笔字希望成为我们接下来的目标之一。

作为我们本校的比赛,成绩如何不重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在小结成绩的同时,我有几点看法:

1、对课标了解要到位。低级段一定要重视字词教学,大多数教师对字词的教学只是检查一遍,没做重点指导,试想一下,如果这是之前没有老师上过的课文,学生能认识这些生字词吗?字都不认识,能读通课文吗?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同样重要。

低段、高段阅读教学究竟有何区别? 低段重点是字词教学

对于课文内容:了解————理解————揣摩 (低) (中) (高)

高段:阅读不但要理解,还要体会作者怎样表达,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让学生经历一个感知——感悟——感受——揣摩的过程,很多老师只重视理解,忽略对表达方法的学习。

2、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有些老师对课文的重难点在备课时说的很好,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没把握准确。

3、品读重点词句浅尝辄止,学生没有把文字背后藏着的东西读懂。

4、教师在教学中放手还是不够,牵制得过多,没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够给学生真正自读自悟、思考交流的充足时间,许多合作、自学环节都是蜻蜓点水,走了过场。素质教育提了这么多年,老师们这一点一定要引起重视。

4、教师在课堂中不能够灵活、很难看到精彩的课堂随机生成,对学生的指导、点拨、引领、提升等作用发挥不太理想,多数教师面对课堂生成还是很被动、很无奈。比如:很多老师课堂的过渡语言生硬.

5、朗读指导没有实效。好像只是为了朗读而朗读,没有达到朗读的目的。

6、赛课的课前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我们所赛课的班级都是陌生的班级,为什么不课前交流从而拉近师生距离为课堂作铺垫呢?

赛课是一次大练兵,比赛的结果是次要的,扬长避短,提高水平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各位教师都能够把本次的比赛结果当作今后奋斗的一个新起点。一次赛课就是一次成长,衷心地愿我们语文组的各位老师都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我也坚信我们语文组的工作会越做越好。

推荐第5篇:小学赛课简报

拜半︽扳车︽稻爸︽罢爸邦︽拜坝半︽地︽捶敌︽尝︽罢稗邦︽蝶

搬︽陡

康 定 县 贡 嘎 山 乡 中 心 校

搬城邦︽的﹀

第 19 期

贡嘎山乡中心校编印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一日

康定县贡嘎山中心校参加沙德片区藏文赛课简报

2012年5月19日至20日,艳阳高照,天气晴朗,康定县沙德片区小

学藏文赛课活动在生古小学紧张有序地进行,来自宋玉中心小学、宜代中心小学、贡嘎山中心小学、生古中心小学的七位藏语老师参加了本次角逐,她们以精湛的教艺,良好的综合素质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是来自塔公小学的贡嘎和泽仁多吉两位资深藏文老师、甲根坝小学的土登绒布老师、藏文中学的扎西多吉和扎西泽仁

两位资深的藏文教师以及甘孜报社的记者扎西。经过评委们慎重而公正的评选,我校的阿初姆老师、白玛翁姆老师荣获

一、二等奖。

在为期一天半的比赛里,各参赛教师尽显风彩,使人大开眼界;评委的经典评论使人获益匪浅。本次赛课不仅是一次“群英会”,展示了康定县沙德片区小学藏文老师的良好风姿,而且给每位参赛选手和听课老师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参与锻炼、学习提高的机会,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我校特别重

视此次比赛,由校长和教导主任亲自带队前去听课,返校后立即组织教研活动,学习参赛教师的优点。

为了此次比赛学校和参赛教师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在没有教学经验丰富教师指导的前提下,我校参赛教师能获得

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实属不易。这充分说明了我校虽然地处偏远条件艰苦,但是老师们干劲十足、

—2—

团结拼搏、尽职尽责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以至于才能为自己获得荣誉,为学校争光。我们坚信在这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上有一群这样优秀的教师队伍,那么贡嘎山小学一定会“风景这边独好”。

报:教体局 1份 贡嘎山乡政府 1份 沙德片区财务室 1份 存:1份

( 共印4份)

—3—

推荐第6篇:语文赛课活动总结

新教师亮相课总结

为期一周的“新教师亮相课赛课活动”已尘埃落定。在此次大赛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参赛教师无论是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学科专业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加快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特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本次赛课的优点

1.教师的教学语言比较清楚流畅,对所教学科知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方,有些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创造性。

2.一部分老师在课堂中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过手,准备了适当的习题和丰富的课堂活动对学习情况进行了及时的检测、总结,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推动作用。

3.本次赛课的老师都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能熟练地使用一体机,很好地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本次赛讲课存在的问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课更无完课。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也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开展好师徒结对工作和教研组研课工作。本次赛课活动,我们看到了一部分新教师的成长,便还远远不够,要想让新教师迅速地成长起来,还需要师徒、教研组的团结协作。

2.部分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和把握不到位,教学的重点、难点定位不够准确,没有在充分尊重教材这个资源的基础上适当的进行拓展延伸。

2、部分教师课堂的过渡语言生硬,语调没有抑扬顿挫,缺乏情感的投入,不能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整个课堂气氛显得比较沉闷。个别班级须加强朗读指导,语速拖拉。

3、有些课堂留给学生思考、探究、活动的时间较少,教师在教学中放手还是不够,牵制得过多,没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够给学生真正自读自悟、思考交流的充足时间,许多合作、自学环节都是蜻蜓点水,走了过场。

4、语文阅读教学中品读重点词句浅尝辄止,学生没有把文字背后藏着的东西读懂。朗读指导没有实效。好像只是为了朗读而朗读,没有达到朗读的目的。

三、对今后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1、切实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法,走进学生,了解学情,制定科学合理的“三维”目标,重视教学设计,处理好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效果之间的关系。既重视“双基”的落实,学法的指导,又重视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把教学目标与教学质量都落实在课堂中。

2、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思想方法的提炼、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教学要有目的性,将教学目标贯穿到教学活动过程的始终,科学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实现知识的迁移。

3、语文教学中,要长期树立“以读为本”的教育理念。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有人说,读既是实践,又是训练,既是感悟,又是熏陶,既有理解,又有体验,既有语感培养,又有情感的陶冶,既是规范的书面语言的内化过程,又是学生的心灵净化,习性养成的过程,这种复杂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和情感充分显现的过程,这就充分说明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实践操作中,探索积累,把握读的要领,具体的指导或范读给学生,才能引导学生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才会收到字字有声,声声有情的效果。

4、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将目标问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总之,这次赛课活动对我们重视课堂、研究课堂,加速教师培养步伐,提高学校整体课堂教学水平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赛课”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课堂教学没有停止。让我们的教学反思、教学研究长期坚持下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更加完美。

推荐第7篇:语文组赛课总结

语文组赛课活动总结

我校语文组第一轮赛课活动与十月二十四日结束,参加这次赛课的老师一共11人。整体上看,参赛者准备扎实,素质较高。课堂教学目标明确,环节科学简单,教态自然大方,语言准确流畅,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经过认真公正的评选,产生了一批教学能手。

一、抓住关键,注意细节,保证活动的公正公平。

1、评委选聘坚持高标准原则。三名成员分别由学校领导、语文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语文教学骨干组成。

2、评分时增加了特别关注点,更加凸显我校惜时增效特色。我们要求评委老师在坚持课堂评价标准的同时,注意三方面的表现,一是对教材和学段特点的准确把握,二是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如果学生个体活动人数少于30%,不能评为A级能手,任何一个评委都要做到给高分有依据,给低分有道理。

二、亮点不断,惊喜连连

1、老中青齐上场,这11节课具有经验丰富的元老级摆老师,有级别学识和最高的马艳花老师,有多年毕业班教学经验的优秀老师唐杰、还有具有创新意识、功底扎实的教学新秀马英、海婷老师。不论从年龄、性别、学识等方面来看都是一次比较令人回味的展示课活动。

2、实中有新,高效课堂精彩纷呈,本色课堂,能接受,学得来。

以往的课堂教学竞赛,与其说是一个人讲课,不如说是团队攻关、个人表演,尽管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模式,但借鉴性并不强。但这次就是选手个人智慧的比拼。一切准备均自己准备。

3、抓好初读有了新突破。

初读很重要,这是广大教师的共识,识字抓不实,读书就不会顺利,理解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抓初读时,上课选手下功夫去研究,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进行语言实践。在这方面有、陈晓丽、马宁老师表现尤为突出。上课选手都非常重视单元的整体教学,从主题入手,到浏览本单元所有内容以及知识树的出示,使学生对单元的主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围绕这个单元将要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有了概要的了解,然后走进具体的课文。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文本资源要用好,创设的资源要独到,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运用资源的过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学生的鉴别力和实践能力,是这次赛课的一个亮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合作学习时的同桌资源,相互检测、相互展示、相互商量,其乐融融,普遍受益。二是已有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资源,渗透了“学语文,用语文”的课程理念。三是适当补充学习资料。马宁老师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时就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习的容量,拓展了理解空间。

三、问题不少,遗憾仍存,我们今后的教学研究面临许多新的课题。

1、对学段特点把握不好,对新课标的理解还加强,这一次赛课的选手都是作低中高年级的课,但从上课时透露出的信息,对于本学段该达到什么要求还不是很清晰。

2、老师代替学生做了不少不该做的事情。

课标明确指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语文实践,但我们的个别老师仍在做着于此不相符的工作,剥夺了学生自己去玩味语言的机会。

3、要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师的眼中,不能有死角。我在坐在靠后的位置上,比较多的看到了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被冷落后的表现。这些学生在教学初始,和其他人一样的兴致勃勃,也许是担心老师看不见,举手时还特意站了起来,有时还向老师发出了请求的声音,但在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只叫靠前面的学生发言时,他们就渐渐的不举手,继而伏在桌子上,甚至相互交谈别的事情,在那时,我才深深的觉得自己过去的如此做法对学生有多大的伤害,我要呼吁我的同行们,教学中要特别关注边、远、差的学生,给他们表现和进步的机会。

4、参与观课的老师部分不够认真,没有做好相关记录,站在后面当看课,没有真正的带有学习或反思的心态来参与。甚至有个别老师没有请假也无故不参加的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对那些经常不参加学校教研的老师,下学期专门组织全校老师去向他们学习取经。

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各教师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在教中学,在学中反思和整改。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怎样有效地搞好第一课时的教学、怎样落实整体推进的思想以及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怎样渗透“学语文、用语文”这个理念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2016-10-25

推荐第8篇:语文赛课总结 2

交流发展 总结提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选拔赛暨美文诵读活动小结

XX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选拔赛暨美文诵读活动于2012年3月7日—3月9日在XXXX举行,本活动在领导的关怀与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已圆满结束。这次活动,给了我们年轻教师一个展示自我教学风格的平台,对于各校之间教学经验的交流,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也更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选拔赛(2012年3月7日—3月9日上午)]

一、课堂上更注重并且努力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离开语言,就内容分析内容或就人文内涵进行开掘的课明显减少。大多数课做到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有些还注重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抓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读出了美的画面、美的情境,必然体会到景的美、人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体味到语言的美。《桥》一课,抓“揪”一词联系语境品读,这样,语言、情境、人文内涵全都有了。无需贴标签,道德的力量积蓄在学生心中,语言的魅力萦绕在学生脑际。

更可喜的是,语文学科的迷失与错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教学开始显露语文学科的本色。字词教学得到加强,一些课做到根据课文本身的情况,正音(多音字、儿化音——《生命生命》归在一起练读)、析形(《七颗钻石》《可贵的沉默》根据形声字多的特点,归类识记带“罐”“忍”“顾”)并解义。教学中老师们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如,老师让学生在课上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既正确理解词语,又渗透了解词的方法。关键句、段的理解受到重视,不仅重视理解意思,而且重视体会情感,领悟表达的特点或作用(如《麦哨》《我最好的老师》《牧场之国》等课都渗透了拟人、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的品析,结构上写法的教学„„)。

说写训练得到重视。随文练笔已逐渐成为共识,且有的用得恰当而有新意。如,《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深化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再见了,亲人》通过练习“为了志愿军,大娘;为了志愿军,大嫂;为了志愿军,小金花”。以此提炼课文的内容。又如,《桥》,最后请学生对老汉写颁奖辞,既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又是与读文自然联系的习作训练。

二、课堂目标更简明、内容更简约

以往,有的课目标不明,特别是语言文字训练目标不明,以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文本教学要么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加上补充大量资料,显得过度臃肿,喧宾夺主,老师也难以完成;要么容量太小,一节课只抓一两段,密度小,效率低。此次不少的课,既注意整体把握,又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取舍适度。

三、更多的课教学结构、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等注重了创新

以往的教学设计,有的环节繁复,设问多多,搞得教师自己都迷失了,学生则被老师牵着在迷宫里转来转去。此次不少的课,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将教学设计成几大板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体现出教与学的层次性。如:诗教学四大步:读正确,明诗意,悟诗情,得学法。含义深刻的课文:初读,读通顺,再读,读出境(读文章想画面),三读,读出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谈感受。第12号选手《桥》设计为两大板块,整合推进:第一板块,感悟洪水的可怕——朗读,想象内化;第二板块,感悟老汉的可敬——朗读,对比升华。同一内容,第3号选手的板书更直观形象、富于创意。《妈妈的账单》一课抓住小彼得和妈妈的账单作对比,抓人物的心理品味,使学生入耳、入目、入心,读出情。第17号选手的《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先摘取每一节的前两行让学生朗读品悟春天的美好、我们生活的幸福,在此基础上添上原文的后三行,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反复诵读,悟情、悟法,教学设计有层次性也很创意。

四、充分利用教学设备,使得教学手段多样化

多媒体的应用,在这一次课堂评比活动中显示了它的重要地位。课件使得原本抽象、难以理解的事物变得直观、简单了,使课堂充满现代化教学的气息。比如,《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课,展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与伤害的图片,为学生理解内容提供了背景资料;《丑小鸭》将图片与文字结合呈现,体现了低年级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相结合的特点。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有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阅读课的第一课时如何上

本次赛课要求选手上第一课时,有的老师没把握好,课堂设计成了第二课时,有的也很含糊。第一课时我们如何定目标?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参考或是以老师的计划目标为主?

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亟需提高

本次选拔赛17节课,总体上来说,课的设计是比较合理、有新意的,但实际的课堂效果并不能真正地让课堂出现我们预设的精彩,原因有几点:

1.教师语言不具启发性,评价语言单一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导火索”。可遗憾的是“对不对”“是

不是”“是吗”这样的语言出现的频率还是很高。另外,纵观十七节课,老师们对学生的评价大多还只流于表面的、形式的。“你真棒”“你真能干”“很好”等等这样的评价充斥着整个课堂。不善于从学生的感悟中发现更深一层的东西。

2.课堂没有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

这方面我们尽管在改,但是做得还很不够。学生到学校是来学习的。教师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有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要多一些学生之间的互动,要在生生互动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增长智慧。只要教师放手、给机会、给时间,学生一定会让老师一次次惊喜。尽量把“彩”出在学生身上,这极其需要教师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

三、课上看到比较多的是理解层面的阅读,缺少批判性的阅读、有创意的阅读 要真正重视发表个人见解。在不误读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多元解读,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四、还没有摒弃单一模式的教学,提倡多元教学模式

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软肋。讲了多年,有改变,但从总体上说,改变不大。

对今后阅读教学的建议

一、教师要切实提高教学基本功(对教材研读的深度与广度、自身的文化修养、读写的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等。

二、阅读教学要构建因文而异、因需而异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如,针对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可以采用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的教学模式。

对于童话、寓言,可以采用“初读,知顺序——熟读,记语言——再读,演一演”的教学模式。

对于有值得探究的问题的课文,可以用少量整合的问题为导向,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对于写法有特点,且学生学得来、用得上的课文(如,简单的说明文),可以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适合习得某些学法的课文,可以采用“方法渗透,方法领悟,方法小结,方法运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可以采用“一读读通课文,二读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感受”的教学模式。

„„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让我们在本次阅读教学活动取得进步的基础

上,进一步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把我县的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美文诵读活动(2012年3月9日下午)]

[优点]

1.本次诵读的内容都是本学期小学语文课文。参赛的老师基本上能较好地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2.参赛的老师大多能根据文章的体裁、内容选择音乐、画面背景,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诵读的感染力。

[不足]

1.部分老师的朗读技巧比较欠缺。

2.部分老师的台风不够大气。

[建议]

1.多举办这样的活动,给予老师更多锻炼的机会、平台。

2.教师自身要有意识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的综合素质。

2012年3月10日

推荐第9篇:第二届语文赛课评语

第二届“桃李杯”语文赛课个人评课

1、授课教师:郭雪宁 授课课题:《鱼游到纸上》

评 语:教师基本功扎实,是一节一很有特色的语文课,语文味很浓,语言饱满富有特色。注重培养学生在读文中悟情,学法渗透自然,评价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具有引领性,教师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角色意识定位准确,尽管学生表现不尽人意,相信在教师的努力下,会渐入佳境。

2、授课教师:马玫 授课课题:《识字4》

评 语: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朴实具有亲和力,很受孩子喜欢,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且方法巧妙,比如在教师范读课文后请学生对教师读文进行评价,实际是对学生读文提出要求及训练,使学生自然接受,乐于接受。比较注重激发低段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检测生字时运用多种方法。但本节课对教材解读不深,重难点的预设和处理均不到位。

3、授课教师:刘霞 授课课题:《夏夜多美》

评 语:教师板书规范,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欠合理,教学设计过于呆板,未梳理出本课的主线,应在“夏夜多美”的“美”字上下足功夫, “什么美,怎样美,为什么美?”教师的表现也过于拘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时间安排上不合理,造成未完成教学内容。

4、授课教师:刘娟 授课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评 语:教师板书有进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及归纳的能力,对于这样一篇内容简单,易于被学生理解的文章,应重在通过品词悟情的过程中引发学生深度的思考。但在执教过程中,教师无激情,面面俱到但无起伏,教学设计陈旧,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多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虽然将重点句子词语都理了出来,但都是教师的作品,朗读指导不到位,有赶课的感觉,无联系生活实际的课外拓展。

5、授课教师:王冰涵 授课课题:《上下结构》 评 语: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写字课型的基本教法,在执教过程中能够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比如课前热身、唱写字歌、欣赏作品,摆一摆等,教学,以观察—归纳书写要领—练写—评价—再练写为主要方法进行教学,训练扎实但方法单一,未能够梳理出上下结构的不同字型的写法特点。作为写字课,教师的板书示范性不强,大小不一,摆一摆字体未及时纠正,课堂评价略显单薄且专业性不强。

6、授课教师:田金梅 授课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1 评 语:教师能够重视学生品词品句能力培养,但学生读的太少,老师引导过多,学生自主体悟机会太少,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过于肤浅,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处理教材,教法陈旧。

7、授课教师:罗海燕 授课课题:童年趣事

评 语:本节课能够紧紧抓住题眼“趣”字展开,教学重难点突出,教与学活动安排合理,写作训练有层次,教师指导有针对性,能够扎实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比如片断训练、提炼内容、关于立题。但对于这样一个师生都很熟悉的话题,教师的语言、体态及与学生的交流还不够,更应具有“趣”感,教师在进行详略方法指导时,所凭借的教学内容与训练没有相关关联,有些牵强。

8、授课教师:张翠萍

授课课题:《刷子李》

评 语:教师语言精炼,情绪饱满,能够吸引学生,师生之间交流自然和谐,具有小学高段课堂交流氛围,板书美观。但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把握略读课文的教法,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但不扎实,低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9、授课教师:赵宁 授课课题:《我想对***说》

评 语:对于中段年级的习作指导,教师对教材及学段要求定位不准,导致预设不够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习作指导的具体方法,过于浅表,对学生的要求与训练目的不明确。比如教师所出示的习作要求与后面的指导不衔接,无片断训练、语言训练、关于内容提炼等,关键一处下水文的切入是否恰当值得商榷,本课下水文引导学生思维单一,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局限于教师既定的框架中,不够多元。

10、授课教师:姚雪英 授课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评 语:对于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预设合理,能够依据本班学生情况做到以读悟情,学生表现极佳,平时扎实的学生能力培养和语文知识的积累可见一斑。但在执教过程中,教师状态不佳,课前准备不足,对教材内容不熟,“背”教案,与学生交流不真诚,缺失课堂中最应具有的本真。

11、授课教师:刘爱华

授课课题:《扁鹊治病》

评 语:教师有激情,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交流自然,尽管教师的表达不够规范,但能够得到学生的基本认可,达到了有效沟通的目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比较恰当,教学设计合理。建议今后教师要加强基本功,力求做到语言规范,解读教材到位,在怎样“促教、促学、促思”上下功夫。

12、授课教师:许凤霞 授课课题:四个太阳

评 语:教学设计新颖,教师语言富有童趣,与学生交流融洽,在教学过程中

2 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合理想象能力,整节课设计巧妙,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充满童趣的语言与真情交流无不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

13、授课教师:金晓燕 授课课题:《桥》

评 语:教师对文本解读到位,能根据文本恰当处理教材,教学环节设计自然流畅,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师语言极富感染力,学生充满激情的语言情境中入文品读,本节课充分体现以读悟情、以情感人。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未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学生关注不够,比如重点词句的梳理上,没有给学生充分感悟、发现的机会,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14、授课教师:郭宇昕 授课课题:《乡下人家》 评 语: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的培养及习作方法的指导,但对于中高年级教法过于肤浅,泛泛而过,教师激情不够,评价平淡不饱满。

15、授课教师:杨霞 授课课题:《渔歌子》

评 语:教学设计层次清晰,,教师教态自然,范读到位,语调适中。但对于诗词这样体裁的教学,在品悟诗词意境上、如何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上还需进一步研究。

16、授课教师:高俊英

授课课题:《她是我的朋友》

评 语:教师对教材研读到位,教师能够依据文本进行写作方法的有机渗透,对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度把握较准,学法指导自然渗透学生能力培养。比如在体悟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文本的重点词句的理解,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的文字表现力,尤其是练写的设计较为精彩,师注重朗读指导,教师情感饱满,过渡自然,但学生的状态不佳,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17、授课教师:董晶 授课课题:《和田的维吾尔族》

评 语:教学设计层次清晰,教师能够把握略读课文的基本教法,重难点把握较准,课件制作较为贴切实用,学生学习状态好,思维活跃,学习达成率高。但教师对教案不熟,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不自然,教师的语言表达功底较弱,不够准确,精炼,与学生形成对比,未有表达方法的指导,未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品悟文本。

18、授课教师:朱爱华 授课课题:《绝招》 评 语:教师语言规范简炼,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语调适中,能够与学生有效沟通,但预设与生成处理不当,在教案的预设上,教师有抓住文本的三个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在教学过程中师对略读课文的教法把握不准。

3

19、授课教师:马晓乐

授课课题:《22*牧场之国》

评 语:教师本人的基本素质较好,教态自然亲切。但对教材的挖掘不深,把握不准。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结构上很有特点,全文是总到分,每一个段落又是分到总,是一篇很好的习作指导范文,在课堂上没有这方面的学法指导。阅读教学的第一要素是读,通过指导小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积累性阅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有兴趣地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老师在教学中读的引导浅、读的方式少,引导时没有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建议阅读课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读懂课文。今后要多研读教材,多向同组教师请教,根据年级学情找准处理教材。 20、授课教师:崔敏

授课课题:《23三个儿子》

评 语:教师教态有亲和力,粉笔字有进步,本课上的比较扎实,对词语的解读形式多样:换词法、演示法、举例法,使学生乐于学习,记忆深刻。但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有些太满,使得每个环节都不够深入。过渡语、评价语也比较生硬、匮乏。今后要注意丰厚自己的积累,是语文课堂美丽生动。

21、授课教师:李玲 授课课题:《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评 语:教师教态亲切,范读有进步。但心理素质较弱,一紧张就忘记了教案流程。对教材的处理有些呆板,基本上在串讲课文,其实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抓住主要词句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课文既可,朗读感悟指导的也有些欠缺。今后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与训练,多培养学生的语感。

22、授课教师:刘娇娇 授课课题:《8*各具特色的民居》

评 语:此节课已经有了阅读教学的模式,导课采用课件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各种特色民居,使学生一目了然且紧扣文章主题,教学环节也缓缓相扣,把学习、质疑、解疑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该班的合作学习进行有序。但教学时间的安排前进后松,预设内容没有进行完,还应该结合当地民情拓展思维,进行写作训练。今后加强课堂收放的能力,教学情绪随问而变的能力。

23、授课教师:刘娇娇

授课课题:《8*各具特色的民居》 评 语:此节课已经有了阅读教学的模式,导课采用课件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各种特色民居,使学生一目了然且紧扣文章主题,教学环节也缓缓相扣,把学习、质疑、解疑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该班的合作学习进行有序。但教学时间的安排前进后松,预设内容没有进行完,还应该结合当地民情拓展思维,进行写作训练。今后加强课堂收放的能力,教学情绪随问而变的能力。

24、授课教师:彭诗雪 授课课题:《词语大检阅》

4 评 语:教师教学语言精炼,教态充满阳光,教学过程能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学生参与热情高,主动探究欲望强。只是形式还缺少些新意,课时重点不很突出,同时对四年级一句话的口语练习要求太低,听与复述的训练应该加强。

25、授课教师:高敏 授课课题:《28小伙伴》

评 语:教师很有精神,板书书写有一定的进步。但心理素质教弱,上场为忘教案。教学过程没有关注学生的学情,没有考虑到单元训练重点:强化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完全可以围绕“小伙伴”来引导学生谈、读、演、议,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把道理内化为孩子的感情需要。对一年级孩子来说读懂一篇课文,老师还缺乏方法的指导、朗读的引导。

26、授课教师:丁文静: 授课课题:《春天的脚步》

语:教学目标的确定具体体现在三维方面模糊,阶段性目标指向不明确;教学环节中显然教师的评价语过于单一,且没有针对性、导向性与激励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因为目标指向不明确,因此不清“怎么教”,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显得沉闷,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建议认真研读阶段性目标,理清“教什么”及“为什么教”;教学设计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深入浅出的梯度教学。再者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并力图使评价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此外,发展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科学地组织教学,着力于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以规范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引领一个准确、健康、积极的课堂。

27、授课教师:何翠林 授课课题:《9和田的维吾尔》

语:教师语言简练明了,教学环节清晰。学生学习得充分,读得充分。利用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略读教学的尺度把握不准确,教师“牵”着走的现象多,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体现不够;教学中教师对于课件的创作不够严谨,在多媒体的选择上欠妥;课堂上,读得不充分,没有给学生足够自学的空间与时间,以至于积淀太多,生成太少,学生理解显然浮于表面,表达得也零乱,缺乏条理。应紧紧把握略读教学的尺度,立足于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此外课件作为学生直观感知具有重要作用,应精心设计,严谨制作;“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多给学生读的机会,

28、授课教师:曹静 授课课题:《画家和牧童》

语:教学中在理解词意上通过直观的展示,使学生更易于掌握,板书设计能把握住文章中心。但在后鼻音的指导上方法不够准确,教学形式较为刻板,多为问答式,学生朗读的语调也不够准确。因此今后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处理教材。把新课改理念渗透到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5

推荐第10篇:语文组赛课总结

语文组第二轮赛课总结

本学期伊始,我校举行了教学公开课比赛。下面语文教研组就授课情况做一个小结:

参加比赛的每位老师教学态度端正,课前能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备课,准备课件,教具,课堂教学中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表现出了良好的教学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良好。在比赛中出现了很多闪光点,值得推广:

1、注重了文本细读。所有授课教师都能通过文本的详细阅读,逐字逐句地对关键词、中心句、各种表现手法等,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彻的解读。比如李卫真老师抓住了文眼“一厘米”,引出了全文的中心。又运用一首歌来加深同学们对主旨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学法指导。尤其是李瑞红老师在小说教学中,用第一人称解读人物的内心,授课时又穿插了写作方面的指导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3、注重讲练结合。这点崔慧敏老师做得特别好,她巧妙地利用了课文的精彩句段,要求学生仿写“爱是什么”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体会用给出的句式进行仿写:“爱是 ————————,它能——————————。

4、教学形式多样。比如李耀杰老师设计的测一测、议一议、品一品、谈一谈等环节,寓教于乐,非常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真正愿学乐学。

5、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比如武群峰老师的课件图片丰富、资料齐全。为学生理解文本起到了关键作用。

说到听课后的感悟,还是想强调两句老话:

第一句是请脱下公开课繁华的外衣,还语文本色自然。不少老师把公开课的教学目标定得过高过全,想通过一堂公开课多展示一些自己的教学理念,想多教一点文学常识、想多几个拓展练习、想多教学生几种学法,这种积极态度是值得肯定的,这种探索的精神是也值得鼓励的,但一堂课中承载了太多的内容却很可能让老师和学生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很可能导致两种后果的产生:一是因为内容太多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太多的内容挤掉了对语文教学之根本——文本的理解感悟时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主次不分明,中心不突出。因此,我们期待“删繁就简教语文”,提倡“简约、务实、自然、真诚”的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自然、简朴实在,即“可留可不留的坚决不留,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可做可不做的尽量不做”——凭借简单的教学目标、简单的教学环节、简单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

第二句老话:阅读教学,“读”占鳌头。朗读的重要性自不需多说。朗读看起来是最简单的一种教学方法,可要想指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感悟却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我想指导朗读可以从“二有”入手。 一是读有层次。

有些老师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这是不切实际的。读出感情应建立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应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朗读的三个层次,一定得循序渐进。

二是读有指导,这个指导不应着眼于指导学生如何读好停顿、重音,而是要引导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在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悟。

第11篇:观语文赛课有感

浅议语文课的回归 ————观语文赛课有感

前段时间,我有幸观摩了XX市小语城区能手赛,

怀着学习的态度,我认真地听了前三堂语文课,三位教师分别执教《触摸春天》《丑小鸭》《画家与牧童》,三堂课呈现出的精彩片段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回想课改初,公开课上出现精彩纷呈的现象,大量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决不旁逸斜出的课堂,热热闹闹的课堂,学生的回答总是那样准确到位,听者总是看得眼花瞭乱……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大家都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正本清源,需要返璞归真,需要简单地教语文。

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呢?笔者认为,首先,语文课上要教语文。 语文课上,要学“语”习“文”,在课堂上,教师借课文作为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写话,这样语文课才会有十足的语文味,才守住了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纵看我观摩的三堂语文课,都应该是较为真实、朴实、扎实的语文课,三堂课都有“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都有“圈点执笔”的写味,也有“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触摸春天》一文,马玲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流畅”一词,不仅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创设多种情境,想象安静怎样流畅于花园之中,想必这样通过“流畅”一词的体会,孩子们轻松体会到安静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再比如说为了突破本堂课的难点,引导学生对重点句子的体会,教者通过句子的训练、化难为易,整堂课不露痕迹的语言文字训练,不仅全面落实了学生听、说、读、练,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语感,还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领悟了读法、写法,轻松渗透了本文的情感熏陶。《丑小鸭》一文,教者同样扎实地落实文字训练,对“咬”“啄”的调换顺序的练习,孩子们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钻”“躲”的品读,让孩子走进丑小鸭的痛苦,伤心的内心世界,同样这也是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画家与牧童》一文,教者通过两句话的对比阅读,通过对“一……就……”的说话训练,对二年级的孩子,体会了训练的阶段性、层次性。三堂课,不仅学习了“写什么”,而且引导孩子体会到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这三堂语文课均是充满了“语文味”的语文课,我想这就是她们能获得一等奖的真正原因吧!

其次,语文课上要唤醒学生。 一堂好的语文课一定要有情趣。枯燥乏味、机械刻板的语文课注定不受学生的欢迎。《触摸春天》一课,教者清新自然的风格,标准、动听的话语,自信、端庄的教态,如沐春风,深深地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安静身上的坚强、乐观,对梦想的执著,润物细无声地流淌进孩子们的心田,使课堂上的情感熏陶价值引导轻松地解决了。加上教者精当的语言,恰到好处的点评,积极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唤醒了孩子内心深处的活力,课堂上呈现出灵气勃发,灵光闪现,高潮迭起的动人时刻。《丑小鸭》一课,开课时精心制作的课件呈现,给孩子们展示了一道丰盛的童话盛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孩子们在开课初便产生迫不及待走进文本的欲望。《画家与牧童》一课,以人为本,充满了人文关怀,教者对一生抽读课文遇到困难时,给予的是热情的鼓励,耐心地等待,细心地指导,在公开课上对学生的尊重,不仅给这个孩子树立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必将激励其潜质,教者满怀信心的眼神把孩子的生命火把点燃了,真正体现了一种智慧点燃另一种智慧。

诚然,三堂课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丑小鸭》一课对文本的解读颇受质疑,《画家与牧童》一课的价值引领争议较大。

但是我认为三堂课各具特色,教风是那样朴实,教学目标训练是那样的扎实。 教者在课堂上展现了自己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或优雅,或诗意,或温婉,或活泼,这就是语文课的回归,它那么真实,语文课我们要一起欢笑,一起感动,一起伤心,一起震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而求索。”

相信各位同任将一道朝着那个目标不懈努力。

第12篇:语文组赛课总结

语文教研组赛课总结

我组按照学校的安排,经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从第四——第八周进行了全校的赛课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根据各位老师的认真评分,评出一等奖韩文波,二等奖秦军芳、范淑萍,三等奖蒋晓兵、文亚玲、赵亚兵。现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如下:

一、突出的优点

(一)组织有力,参与度高。教导主任蒋晓兵亲自包组,从宣传组织,评分培训到参加听课,再到评课,除特殊事情请假的之外,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评分。

(二)评课扎实,重在提高。每周安排赛课节,统一在星期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集中评课。在评课中,一贯发扬语文组评课认真扎实、实事求是、开诚布公的优良传统,本着注重实效、重在提高的目的,认真评好每一节课,不走形式,不落俗套。

(三)人人争先,高潮迭起。第四周,先是蒋主任的一节多媒体课件教学《虞美人》使听者眼前耳目一新,提起了兴趣,带动了情绪;第五周中,秦老师用全新的教法演绎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古诗经典《关雎》,再次燃起了师生的激情;最后一周里,韩文波老师用高亢而充满激情的音调高歌一曲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把这次赛课活动推向了高潮,并保持到活动的结束。

(四)亮点多多,收益颇丰。在这次活动中,每位赛课者都亮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象王早江老师在给学生范读课文时,直接把一首《木兰诗》就给背诵了下来,给学生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韩老师饱满的激情、善于启发调动学生情绪的方法,在这里真正验证了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王毅老师教法的不拘一格,作业布置上注重课堂内容的联系与学生实践能力的课外延续性;文亚玲老师用一口纯正清晰的普通话朗诵了一首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读的声情并茂,顿时感染了师生,调动了情绪;张凯老师扎实的教功,赵亚兵老师精彩有趣的导入,范淑萍老师条条有理的归纳总结,王早江老师详细的讲解,冉高平老师沉着驾驭课堂的能力,赵越老师对学生独具一格的启发引

导„„这些成了下课后师生共同讨论赞赏的焦点,也是老师们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一个平台,真正掀起了校园内大探讨、大提高的赛课热潮。

二、需改进的地方

(一)时间安排过于集中。从组织安排到赛课结束总共用了4周的时间,每周至少须安排3人,有时一天得听两节课,还有其他组也在同时听课,倒课就很困难,再加上评课,有时真是让人吃不消,这样难免会影响赛课的质量。

(二)个别教师准备不是很充分。由于时间的关系,由于个体的差异,有的教师备课备学生不是很充分,在课堂上表现很拘谨,讲课内容单一,课堂气氛有些沉闷,落于形式化。

(三)教师自制的教具太少,教法单一。新课改要求教师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赛课更应该如此。大多数教师是准备了一些教具,但不全面,多媒体教具的运用就更少,而且教法固定单一,影响课堂效率的提高。

(四)没有体现新课改的以学生为主题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上仍是趋于保守,还不是放的很开,没有贯彻精讲多练的方法,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学生动手不够,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影响了课堂的有效性。

总的说来,像这样大规模的全校性的赛课还是第一次,总体上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对新课改理念真正的深入课堂,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史无前例地推动作用。对其中暴露出的一些不足,也是为以后再次举行这样的活动而做出的有益地探索和尝试,也指出了我们今后所要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语文教研组

2011年4月26日

第13篇:一年级语文赛课总结

小学语文一年级赛课总结

2013年11月—12月,胡桥一中组织了辖区六所小学的第二轮赛课比赛。本次赛课主要是由听课、评课两部分组成,内容主要是同构同课,主题阅读之以文代文课型。我们一年级组一共八个语文教师参加。这次比赛让参赛的每一位老师受益匪浅,学到了不少知识。老师们都深深地体会到这次课内大比武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次智慧与能力的比拼。活动中,执教的每位教师都展现出自己的风采。他们有的立意创新,有的大胆尝试,彰显出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现将本次活动的突出特点总结如下:

一、聚焦课堂比教学

1、参与面广 效果良好

本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一年级语文教师都积极参与。教师们不但对听课的积极性高,而且在活动后进行评议时教师们积极参与、都给授课教师提出宝贵的课堂教学建议。

2、认真钻研 大胆实践

教育思想、理念不仅是教育的决策者才应思考的,它也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听的这八节课中,令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在教师身上所展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如刘帅军老师大胆实践,尝试感情朗读。课堂上,他面向全体学生,指导阅读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大胆发言,积极展示。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成为知识传播,应用的基地,更成了培养创新教育和创造能力的摇篮。郭宁老师的简笔画—书,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课文。在指导学生背诵时,郭老师创造性的让学生加上手势,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效果极佳。

李慧芬老师在讲《绿色的金鱼》一课,导入时,没有繁杂的语言,一首孩子们喜欢唱的小金鱼,一下子将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读”中尽显语文魅力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朱作仁教授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发出的一种直觉。而“读”就是培养语感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朱向恒老师执教的《看书》一课,就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带着情感,带着体验,带着表情去读,边读边悟。从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中去感悟课文,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懂得关心家人。 “读”中尽显语文课堂魅力。

4、主题阅读课型之以文带文在低年级得以实施。

经学校课改领导决定,在一年级尝试课文学完后可以找一些主题一样的儿歌进行学习,目的为增加孩子的识字量,为以后走上阅读之路做好铺垫。本次赛课中,每位教师做得极为到位,所选儿歌跟课文主题一致,儿歌押韵,十分容易背诵。

二、同课异构得发展

此次“比教学”活动的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同年级老师同上一节课。老师们通过同课异构进行了深入地比较与反思,发现了同组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教学设计,精彩的教学语言,智慧的点拨。更重要是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大家在同课中显风采,在异构中得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一定要扎扎实实打好语文的基础。本次课堂教学,老师们扎扎实实的进行语文基础训练。例如,卢海燕老师在一年级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的好习惯,李玉琴老师在识字教学采用做游戏等多种方法识字,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孙小翔老师端庄娟秀的粉笔字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书写示范作用。孙老师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马丽珂老师的教学设计充满了童真童趣。可以说各有所长,课后,八位老师也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如何让低年级的课堂在充满趣味的同时又进行扎实地,高效的识字写字训练,这是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积极探索的问题。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有的老师的课还体现得不够充分,还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有的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不能以学生的状况进行灵活地制定和调整,还有的老师面对课堂中生成性的问题没有进行适时、适当的点拨,错失良机,成为课堂的遗憾。所以在语文教学教研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已要深入细读文本,提高自己处理把握教材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不论什么样的课,都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的位置上,不论什么样的课堂,每时每刻都不忘为师者的责任。这是我们共同追寻的目标。总而言之,前路漫漫,我们当持之以恒,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求索进取!

第14篇:语文赛课总结(推荐)

徐家湾乡中心小学语文教师赛课总结

在各位老师和教研力量的辛苦付出和共同努力下,2016年10月,我校全体语文教师教学评比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本次比赛共有8节课,节节有亮点,课课有收获,低中高学段皆有涉及,很有研讨性。细细想来,8位教师的身上都有可圈可点,值得称赞的特色。

1、从个人素质上看,都有成为优秀教师的潜质

我们欣喜地看到参赛的8位教师基本功扎实,个人素质高,驾驭课堂能力非常强。能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学生,随时调控学情,已经能够比较娴熟的调动、激励、推促学生的学习活动,俨然是“久经沙场”的老教师了。

2、从教学目标上看,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次展示的课堂教学中,学段目标层次强,落脚点指向“语文味”,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的课堂灵韵。教学目标的制定能选择非本体性内容作为教学点,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老师们能够从学段目标出发,了解已有学情,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引导学生有效的读书、积累、说话和训练,实现了“真语文”的教学。

3、从教学落实看,突出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

强化语言实践,是《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一个观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扎扎实实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重视语言实践,可以说是我们这次赛教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这次的8节课,大多数都是把读、说和写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无不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用”价值。

4、从教学方式上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次赛教活动展示的课堂教学,教师所起的主要是组织、引导的作用。生动感人的画面,优美动听的导语,激励学生的语言等等,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次赛课,我们看到老师们都能走到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的给予评价。并能够采用语言激励、小组评价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运用丰富的评价语言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与探索,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赛课中,老师们倾心付出,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磨砺,他们的成长有目共睹。在以后漫长的语文教学之路上,我们还要不断进步。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教学目标的拟定要简明和准确

青年教师还要增强对教材的解读能力。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紧扣课标和学段目标,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拟定时要简明和准确,不易多和繁,看看制定的目标有没有“语用”意识,学生能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升。教师要提高自身语文素养,解读文本是很好的利用机会。每次解读,你都会发现有其新意。内容主旨,情感趣味,语言表达等。如果带探究眼光去看,可能就会发现新意。

2、教学过程要完全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的所有流程和策略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在实施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目标,在指导、训练中有序落实,达成本课的目标。而没有落实的,则表明没能够实现预定目标,则是需要进行调整的。

3、语文的训练要在语境中进行

语文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课程,语文能力的培养实在语文实践中获得的。因此,所有的训练都不能脱离了语言的环境。无论是词语的识记、书写、理解、运用,还是句式的品悟、运用,或者是理清篇章的结构脉络,无不是从语境中品读、琢磨、思辨中来的。

所有的教师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磨砺中成长、茁壮。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团队一起,正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成长,成长,向上,向上。 徐家湾中心小学 语文教研组 2016.10

第15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赛课教案1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赛课教案1--《走进三国》

走进三国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

高淳县实验小学柏春化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看了碟子,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多媒体出字幕:走进三国)

3、先来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

4、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二、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

(以下环节随机,由学生所说情节教师相机引出主要人物)

关羽:

(1)生说:刮骨疗毒

(2)提到关羽,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师相机点评)

(温酒斩华雄:出示原文,齐读)

(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

(3)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被困麦城,这位凛然的汉子面对说客,说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辞令:(出示)

“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

(指名读、齐读)

(4)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

诸葛亮:

(1)生说:草船借箭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就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有好几个,你知道吗?

(3)老师还收集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你猜猜会是哪些?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分组合作读歇后语)

(4)一条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简洁,又最生动的语言说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吗?(男女生比赛、生评价)

(5)刚刚我们只说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其实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数不胜数,你还知道哪些?

(6)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杜甫的《蜀相》。

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曹操:

(1)生说:败走华容道

(2)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我认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3)对于曹操,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

(4)出示《观沧海》

刘备:

(1)生说:三顾茅庐

(2)\"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也使刘备爱惜人才的美名远播,你认为他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敬佩呢?

他既没有曹操那般的家族势力,也没有孙权父兄遗留的基业,但他却凭着自己的宽厚和耐性,白手起家,争得三分天下,在江山姓氏的帛卷上写下他刘备二字,成就了一段永恒的历史。

如果把他麾下所有的人才都比做千里马,那他无疑就是相马的伯乐。桃园结义,同甘苦共富贵的承诺,让他为后世做了一个大哥的典范;长坂坡为惜赵子龙摔亲子,成为千古帝王第一人;

有很多人看不贯他的哭相,认为他的天下是用眼泪换得的。其实我们仔细想一下,也就会明白了。一个王者如果对臣子流下仁爱的眼泪,他们也会用死不足惜的热情去报效这种知遇。

“君之才十倍于曹丕,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嗣子不可,君可自立。” 千古留传的那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历来被人称颂,在世袭制的时代,一个君王敢把江山交托于外姓之人,恐怕历史上也只有他了。

(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

三、总结

在同学们侃侃而谈间,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你们可真不愧是小小三国迷!最后让我们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优美旋律中再来回顾一些精彩画面。(看画面说情节)

第16篇:小学语文教师赛课的几点思考

同课异构,构出精彩

--观南京市秦淮区小学语文教师赛课的几点思考

4月9日-4月10日,巧逢南京市秦淮区小学语文教师赛课活动 。我和同事有幸亲临现场,共聆听了14节30分钟的小课。

此次比赛是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14位参赛教师或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或四人一组,共执教了苏教版二---五年级的5篇课文:《“黑板”跑了》《晚上的“太阳”》《剪枝的学问》《我和祖父的园子》《灰椋鸟》。

这么多年以来,南京市在课堂教学中一直致力于同课异构的研究,我想他们的坚持有他们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众所周知,“同课异构”就是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的课堂。

两天的观课也证明了:对教材不同的建构和处理,所蕴含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同,最终衍生出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的设计。而合理优化的教学设计必然是对教材的精准把握、对教学学法的巧妙选择、对学情熟知了解等一系列蕴含着教学理念的综合产物及智慧结晶。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这种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那么异构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那就是有效课堂。两天的听课,使我对有效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如果说“做人之美,在于简约。”我想“课堂之美,在于简约”也同样有道理。

一、清溪流过碧山头--去粗取精,勾勒简单明朗的教学主线

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结构,其运行的轨迹应是-始于目标而又归于目标,综合推进,整体滚动,将学科素养培育串联融合成整体,这个整体滚动的轨迹就是教学主线。课堂主线是课的灵魂,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抓手。教学主线它忠实地指向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纲”,统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一条鲜明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堂没有主线的课势必散乱零碎,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也飘忽不定。在一堂课中,教学主线确定后,其他的教学环节:如三维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时间的把握都围绕主线来进行。

在《黑板“跑了”》一课的教学中,执教者紧紧围绕“安培是一个( )的人。”这一主线展开教学,继而让学生自主感悟安培的专心体现在哪儿?抓住关键词句,品词析句,朗读体悟,感受主人公的品质,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在《灰椋鸟》一课的教学中,四位执教者都紧紧抓住“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这一主线问题展开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师1:自读课文,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

师2: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默读课文做批注,用着重号标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师3: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情景?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学生板书:壮观、密密麻麻、浩浩荡荡、成群结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描写鸟的句子,边读边思,你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是什么?

师4:默读课文第

四、五自然段,思考:灰椋鸟归林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用“-”画出。(选择印象深的语句做批注)

可见,四位执教者都以同一条主线统领教学,并以主线辐射整课教学内容,达到了“提纲而顿,百毛皆顺”的良好效果。可以说一条鲜明的教学主线不仅使课堂形散而神不散,而且使课堂去除了繁枝乱叶,显得简洁明快。

二、冗繁删尽留清瘦--裁剪取舍,生成简明扼要的教学内容

奥苏泊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对于三十分钟的小课,亦或是四十分钟的课,我们语文要训练的东西很多,听、说、读、写。我们往往想面面俱到。这样做的结果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甚其累不说,反而最终面面不到。既然有限的时间我们做不到很多,那么我想能做到一课一得也很了不起。

且看一位教师对预习环节的检测,就很讲究策略。(《晚上的“太阳”》教学片段)

师:课文回家读了几遍?一遍的请举手?两遍?三遍?……六遍?(生举手)

师:老师发现第二自然段是最长、最难读的?你们有信心读好吗?(指名学生读,师评价)

师:(出示两组一字变调的词语)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你有没有什么发现?(生答)

谁来当小老师领读?

很明显,这个教学片段不论是对课文朗读的检测还是难读准字音的检测,都摈弃了一把抓的通病,体现了很强的针对性。这个环节的设计也不正是体现了课堂的有效性、高效性的典范吗?

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取舍重构教材,突出主干知识,做到“三不讲”: 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三、淡妆浓抹总相宜---合理运用,达成简捷和谐的教学方法

说起教学方法,我们如数家珍:小组活动、情境对话、角色扮演、课堂访谈等等。但如果我们一味追求方法的多样性,而忽略了实效性和合理性,就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作秀感,使语文课堂表面热闹非凡,而实际游离于语文本身的内涵之外。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习方法不在于多,而在于用得恰到好处。

请看一位教师执教《晚上的“太阳”》一课中的一个片段:

在理解了第一自然段: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不能送医院,需要马上做手术后,进入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1、默读第2自然段,标出一共有几句话。

2、妈妈不能做手术,你是从第几句话发现的?指名读。

3、全家人心情很焦急,师板书“焦急”,“焦”为什么是四点底?

4、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表现大家心里焦急的句子,小组讨论交流。

5、师出示第2自然段,并用红色标出动词,问:“发现了什么?”

6、师出示句子: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

指名读句子;你现在是爸爸,你搓着手想什么?(理解“无可奈何”);指名读(边搓手边朗读,师评价)

7、师出示句子:爱迪生焦急地看着妈妈。

指名读句子;那你看着妈妈的时候在想什么?齐读。

8、师出示句子:爱迪生的手心攥出了汗水。

生做攥紧手的动作;师采访:你为什么攥得这么紧?指名读。

9、师:出示三个有关动作描写的句子,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10、动作表达了人物的什么心情?

11、师小结:只要我们关注动作,就能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变化。

12、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达你的内心?做游戏,师做动作学生说。(挠头、转圈等)

13、同桌合作:一人做动作,一人用准确的语言把它说出来。

14、指名读、齐读第2自然段,读出感情。

在这个案例中,执教者紧扣动作描写,结合想象、做动作、朗读、做游戏等多种方式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良好的情境创设、巧妙地扣住动作,使这一个自然段的教学扎实有效。

因此,在教学中面对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学会取舍,该着墨时须泼墨挥毫,该简洁处须惜墨如金,淡妆浓抹总相宜。

俄罗斯大文豪高尔基指出“任何一朵花都不会因为多了一瓣显得更美丽。”简洁之美的穿透力同样表现于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精心安排、调控每一个课堂环节,做到轻车简从,简便易行。使课堂从稠密走向疏朗,从繁琐走向凝练,从浮华走向恬淡,从臃肿走向简约。学生因简约而获得了回味、想象、思考的广阔空间,课堂因此而富有张力,从实质上走向实效。

师:(出示句子)这个句子啊六个生字都在它里面呢,谁能把它读准?(指名生读,齐读)

第17篇:小学语文组课赛总结 刘炜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平凉市2015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讲赛活动总结

灵台县百里中心小学 刘 炜

“平凉市2015年中小学课堂教学讲赛”小学语文组比赛活动已然拉下了帷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各位参赛选手、评委对市局领导、承办单位表示衷心地感谢!同时也向二十五位参赛老师表示热烈地祝贺!

本次活动从11月2日开始到11月6日结束,历时5天,来自全市六县一区的二十五位优秀教师进行了激烈的角逐,这是我市小学语文学科课改成果的又一次集中检阅,也是各县教学能手之间的一次教学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加之领导小组的督查指导,随堂听课教师的热情参与,使这项被赋予新意的传统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作为小学语文课堂讲赛,我觉着用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句话来诠释本次活动最为合适——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信赖”在组织

市局领导高度重视、用心良苦,大胆起用新人组建评委组,信任之余饱含更多的是栽培和历练;承办单位顶力支持,无微不至,使得这次活动得以有序有效开展。

“信赖”在课堂

风采各异的参赛教师为我们呈现的精彩纷呈的课堂,为课改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指明了新的方向。课堂中,丝毫觉察不到师生初次相见的生疏与拘谨,反而是他们心有灵犀、一见如故的默契让每一位听众深深感染而意犹未尽。教师细心呵护学生的每一根神经,激发师生与文本、课堂与生活的碰撞和交融,使人时而惦念慈祥的父母,时而惆怅友人的惜别,时而穿越昔日的硝烟战火,时而踏足纯情的乡间小河,时而领略伟人的英雄气节„„

一、整合课改理念,精雕教学过程 从参赛教师到参与评委,都能从新课改理念出发,结合平凉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上好每一堂课,评好每一堂课,听好每一堂课。不论是上课还是说课,参赛教师都能较好地展示语文教师的大语文、大视野和大手笔,突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展现语文学科课改理念:根据学段目标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从教材解读、目标预定、学情分析、方法选择及环节安排上设计课时;教案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简洁,表达顺畅;教学呈现方式注重文段选点铺设,朗读理解感悟,听说读写训练;教学方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潜移默化,水到渠成,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理念,在点与面上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地统一起来。如王海蓉老师在《少年闰土》中抓住“闰土的话”这个突破点让学生明白其中包含的四件事,体会人物特点,以点带面、统领全文;杨文涛老师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能围绕课题中的“送”和“之”,让学生思考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很快把全诗的脉络和感情挖掘了出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靳引弟老师采用“镜头式”分步分析鲁迅先生的外貌,让学生深刻理解了鲁迅先生“怎一个‘瘦’字了得” 的形象特征;杜海珍老师把古诗教学归结到“入诗境、解诗题、读诗文、知诗意、悟诗情、拓诗蕴”这十八字的结构中去,层层深入、条理清晰;章晓娟老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课件中展示的课题艺术地以“火焰”作背景,从一开始就让这把“火”烧了起来。

二、角色定位准确,课堂生成有效 课堂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扮演了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1 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变成了“学堂”,学生自由奔放、思维活跃,敢于说真话,乐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画面;教师没有高高在上,学生不再只坐在下面静听,师生关系的融洽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意想不到的随机生成“一石激起千层浪”,让课堂高潮不断、笑声不断、精彩不断;师生的交流也不再躲躲闪闪、不再直来直去,而是寄托于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次握手、一声问好„„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苏海娟老师的《学会看病》这节课中,当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不是本课切入点的时候,老师这样说:“哪位同学愿意猜猜老师最喜欢的句子是什么?”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后,老师告诉他猜错了,其实自己喜欢的是这些内容,随后用课件出示,又问学生“谁愿意帮老师读读这段话呢?”学生跃跃欲试,气氛热烈。教学中遇到困惑时教师没有着急地直接提出,而是聪明、从容地选择了含蓄的方式跟学生互动,既达到了目的,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展现了教者的教学艺术和智慧。马永军老师让学生当小老师找词语,自己和学生坐在一起听写比赛,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老师真正走进学生。闫淑娟老师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先带领学生学习第一部分,总结得出“抓事件、品细节”的学习方法,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此方法自学后面的内容,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和大脑,也解放了教师自己。王海蓉老师预设的学习目标用“我能做到”、“我爱读课文”等做提示,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口吻展现给学生,学生更容易领会。

三、教者扎实灵活,教学技术精湛

1.教师专业底蕴深厚,基本功扎实。多数老师专业知识丰富,课堂目标把握准确,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双基训练与文本感悟结合到位,以学定教,教学方法独特新颖,既调动了学生的认知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不难想象一位能说会道、擅写会画、博古通今、时尚幽默的老师,会怎样被学生追崇。如张胜荣老师文学功底深厚,在教学《有的人》时,把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仰写成一首规整的格律诗跟学生分享。杜海珍老师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在黑板上用了简单的几笔线条就勾勒出了“柳色新”,随后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酒杯,里面包含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祝福、离别、友谊,再结合“更进一杯”的一唱三叹,道出了伤感别离、难舍难分的送别情怀。

2.灵活处理文本,大胆尝试创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作为其中一个“哈姆雷特”,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文本进行二次加工处理,除了示范带动之外,产生的效果也让学生赏心悦目。如吴青华老师在《搭石》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人情美、风景美,将课文片段加工创造成现代诗的格式,再巧妙地配上音乐,一下子把人带到大自然的怀抱去沐浴淳朴的乡情,给平白无华的文字赋予音乐美和韵律美,令人回味无穷。任玲玲老师在《慈母情深》一课中,形象地将课文中的文字归属为“慢镜头”和“快镜头”,让文中的画面跃然纸上,给学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高亮辉老师能将音乐中的渐强记号“搬家”用于课文朗读语调的提示,恰到好处。

3.巧用课堂生成,滴水不漏。教师能随机应变,轻松化解课堂中出现的意外,填写教学空白。如杨文涛老师在教学时,多媒体播放出现了问题,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老师,老师却轻松诙谐地说:“哟,同学们的热情打动到它了”,一语道出,学生不再感到这是场意外,反而更加期待处理结果会怎样。当工作人员排除了问题之后,他伸着大拇指对工作人员说“太棒了!你太牛了!”鼓励学生给工作人员掌声,无形中又给学生上了一堂知恩图报

2 的“礼仪课”。

4.教学语言丰富,感染力强。教学中,文字和说话并非师生交流的唯一语言,还掺杂了神态语言、动作语言、肢体语言等,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例如刘军华老师在执教《有的人》一课时,教者利用自身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丰富全面的文学积累、耳熟能详的历史背景、自然流畅的课前导入、一气呵成的教学组织为我们展现了一堂精彩高效的课堂。不难发现,教学语言在刘老师身上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教师的浑身上下、几乎每个毛孔都会说话,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姿势都会在教者的掌控中不经意地向学生发出“信号”,引领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例如当学生没有读出文本的情感时,刘老师马上会皱起眉头,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学生,待到学生有了进步之后,她立刻会睁大眼睛,带着满脸的赞赏走向学生。

四、方法策略得当,教学成效显著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这二十五节优质课中,很少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教者能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将创设情境法、分层递进法、设置矛盾法、客串演讲法、制造悬念法、角色体验法、启发引导法、尝试探究法、游戏竞争法、个别辅导法、拓展延伸、抓关键词等方法贯穿其中,灵活运用。如吴永娟老师课前设计了有效的智力游戏,既活跃了气氛,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张胜荣老师在《有的人》的教学中设计了闯关的形式,教学过程层层推进,难度逐渐增大,学生兴趣浓厚,效果突出。史巧珍老师带领学生抓住“孤帆”这个关键词,牵一发而动全身,通透地领悟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

2.朗读贯穿始末,沿坡讨源。朗读犹如学生领会课文主旨的指挥棒,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桥的一头是课文,另一头是学生。教师能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读喜欢的部分,读着读着,沿坡讨源,据文入情,神游其中。教学中利用初读,理清文章脉络;运用细读,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采用精读,品味意境,品味思想,品味手法;启用熟读,把文章中的画面和文字融为一体,积淀语感。如张胜荣老师在教学《有的人》一课时,通过学生自读、用喜欢的方式读、读印象深刻的句子、比赛朗读、同桌互读、边读边写、感情诵读,最后读懂了诗的意思,读准了诗的内涵,读出了诗的情感,读得有话想对鲁迅先生说„„

3.分层设计课堂检测。胡艳丽、张璐等老师在课堂中遵循学生年龄特点不同层次地设计了课堂作业或达标检测,有基础知识也有发散训练,难易相间,趣味性与挑战性相结合,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展示和提高。

4.教学资源应用巧妙。文本、课件、卡片、简笔画、游戏、视频、导学案、练习卡等及生活中的一切教学资源的大量使用,辅助了教学,增色了课堂,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司海燕老师在教学《学会看病》时巧妙地运用自己在儿子身上的“母爱”这个亲身经历,来诠释课本中的母爱,找到了母爱的共性,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段丽娜、王爱珍老师自如娴熟地运用电子白板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解决字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张悦、徐春娴老师能借助适当的文学资料、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积极而适宜的学习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作者、编者、教者、学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5.德育渗透无处不在。教者在课堂中能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课堂随机生成和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育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感恩。如吴青华老师在《搭石》一课中设计了这样的拓展:“在过搭石的时候,假如你遇到盲人,你会怎么做?假如遇到胆小的小学生你又会怎么做?”,把学生刚从课本中学到的老幼相敬、舍己为人的品质,趁热打铁渗透到生活当中,学以致用达到育人的

3 目的。章晓娟老师在打断学生的回答之前,先赔礼道歉,既有礼貌,又让学生懂得打断人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史小华老师在课堂中用“珍惜时间,从我做起”提示学生抓紧时间,使得教育无处不在。

五、教学评价多样,重视学生发展

1.评价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多样,评价手段得当。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或用激励的语言,或用赞许的目光,或用轻柔的抚摸,或用微微的点头,或用友好的握手,或用深情的拥抱,或依托于学生自己的小伙伴„„杨小莉老师自然亲切地对学生说“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老师喜欢洪亮的声音”,“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真了不起”等话语,犹如给学生注入了兴奋剂,学生越发充满活力;马永军老师和蔼地鼓励学生:“宝贝,你说”,跟表现好的学生友好握手、拥抱;苏海娟老师对学生说“第二组同学的思维太敏捷了”“你长大了可以当演员”等等,同时又像《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一样轻轻地摸了摸学生的头,这一举动显然已不是单纯的文本演示,而是“给力”的课堂激励。

2.注重情感体验,张扬学生个性。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能够在自学、感悟、诵读、讨论交流中体验情感,展现个性。马永军老师用自己的热情与活力感染带动着学生,加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营造了民主、平和的课堂氛围,创设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语出惊人,激起了不少浪花。齐晓玲老师带领学生模仿老人喂海鸥时的“啧啧”声,闫淑娟老师鼓励学生带着动作体验《最后一头战象》嘎羧悲壮的“欧,欧”声,学生通过反复模仿揣摩,自然领悟到了老人对海鸥的爱及最后一头战象终结生命前的悲情和留恋。

3.不留教学死角,人人有所提高。胡海娟、张璐、胡艳丽、刘军华等老师对教学中随机生成的问题或学生学习方法、书写中的错误都能抓住不放,作为教育资源适时开展教学。比如刘军华老师对学生照着教辅读物回答的问题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告诉他:“你说得不够简洁明了,没用自己的语言”,而另一名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了之后,老师大加赞赏并奖励,这样以来我估计前一位学生再也不会照搬教辅读物上的答案了。

“信赖”在反思

记得在一次闲谈中,当大家谈及参加此类课赛活动选手有多煎熬,评委有多辛苦的时候,市教科所朱所长说了一句:“„„可谁又曾想过这样的经历促使了自己多少成长呢?”确乎如此,课堂教学讲赛的初衷和结果本来就是成长与收获,审视和分析才是进步的重要途径。尽管这次活动中“出彩”的地方很多,师生的收获也多,但多多少少也暴露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虽小,可是足以引发我们共同的思考。

一、重教学过程,轻教案质量

1.教案、课件粗糙。在如此高级别的赛事中,却出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怪现象:有的教案或课件中多处标点符号错误;有的“的”“地”不分;有的句子中多出了不必要的空格;有的课题序号标错;有的几种字体出现在一句话中;有的出现错别字;有的句子不通顺;有的通篇顶格书写;有的教学环节中只安排了“1”,再无下文;有的长句中间没有标点;有的字里行间距离不统一„„完全没有错误的教案寥寥无几。

2.教案内容过于简单。教学本身是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而教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浓缩,可以反映出教者的设计理念、教学思路和课堂结构,展示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设计艺术。然而多数教案只有简单的条框式的教学环节,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具体内容,也没有重要的知识点;甚至

4 有的教案连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都省去了,直接从“教学过程”开始设计;其中一份教案中的“教学过程”环节只有四十个字,没有学习任务的安排,也没有任何学习过程的预判;更有甚者把课题都简化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直接被改成了《送孟浩然之广陵》,让人匪夷所思。如此简单低劣的教案,已失去了它应用的意义。从抽签到备课、上课的时间顾然紧张,但对每个选手来说都是相对公平的,不该成为我们推诿的理由。

3.时间预设欠合理,教学节奏不稳定。有的教师一味地求“全”,生怕知识点有遗漏,个人优势不能很好发挥,课堂高潮得不到充分展示,导致教学过程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有的课堂中教师担心时间不够用,各个教学环节“赶集式地聚拢来”,结果后面不知道该干什么,提前五分钟下了课;有的课堂前部分教学详细宽松,时间不够时又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其中一节课“导入新课、检查预习”环节用去了二十六分钟,留给重难点的突破时间少得可怜。

二、偏重课堂呈现,忽视个人素养

1.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研读不深入。表现一:对学段目标掌握不清。中高年级语文的课时界限应该很清楚,但很多老师却不能准确把握,一味地追求课堂呈现。有的初读课文之后就讲故事、举例子进行拓展延伸,或者越过了字词教学直奔文本品读,或粗略读读课文就开始课堂练笔。表现二:对文本蕴意理解片面。有的老师认为自己理解的内涵和情感就是唯一的答案,无论费多少周折都要把学生引到这个点上,忽略了事物和情感的两面性。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中学生回答说课题表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爱已然正确,教者非要纠正为“应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慈母情深》中教者一味地强调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忽视了儿子对母亲的感恩。表现三: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不够。有的老师一节课下来,紧紧攥着课本或教案,不敢脱离书本;也有老师边看资料边讲,很不自信。其实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成的过程,在放手学生的同时也应放手教者自身,让自己也有发挥的空间,这样学生听到的或看到的尽管不流畅但会很真实。

2.教师“三字一话”需要提高。我们发现,有些老师方言较重,示范朗读中错误发音较多,甚至还不如学生发音标准;有的老师自己的朗读质量不高就给学生草率示范;有的板书不整齐,字体不规范,个别字笔顺错误等等,这些都给学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三、教学模式创新少,目标落实欠到位 1.课堂教学模式欠新颖。个别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力度不大,缺乏代表性和示范性,教师“指哪到哪”,千篇一律:先解决字词,初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随后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指名回答,教师相机点拨;之后老师再提新的问题,学生再读课文再回答,一直到结束。这样毫无变化和层次的设计学生早就见多不怪,兴趣不浓。

2.教学预设和生成关系处理不当。有的教师片面以为“三维目标”就是“三个目标”,教学目标的预设没有可操作性。有些课设定的目标过大,过全,导致课堂容量太多,难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些课目标设定过于偏向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没有将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四、合作学习实效不强,细节处理不恰当

1.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不强,读议话题质量不高。有的为了展示 “合作探究”的环节和讨论的高效,“自学指导”、“学习指南”中设计的问题没有深度和难度,学生聚在一起半分钟不到就高高举手,这样的讨论没有实际意义;有些问题过于琐碎,学生随口就能答出,教者却要反复指名回答,增加课堂提问量,扩大提问

5 面;有时教师没有提出明细的要求,就让学生讨论交流,学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有的课堂虽然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学习内容全是个体行为,如“自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等等,这些没有一项是可以共同完成的。

2.忽略了教学细节。(1)板书字数太少。有的教师忽视了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过多依赖媒体,该板书的不板书,该示范的不示范;有的甚至脱离课本全用课件代劳;有的只在黑板上写了课题,再无笔墨。(2)课前活动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课前放松心情,调动学生的兴趣,安排了一些类似幼儿园或低年级的师生活动或游戏,内容、形式简单幼稚,没有挑战性,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3)教师语言不严谨。有时为了引领时尚、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用世俗文化和语言去调动学生,可能当时很凑效,但却让学生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如有学生问老师:“您多大啦?”、“您属相是什么?”,老师却拒绝回答:“女孩子的年龄是秘密,不能说的。”学生带着真诚想走近老师,了解老师,不会有什么值得我们迟疑的想法或企图,老师这样做无形中告诉了女同学可以撒谎可以虚荣;还有老师说学生可以做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女孩子天生就爱美”等等,这些细节都会影响学生的心态和价值取向。(4)轻视了个人行为的影响。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看来就是标尺,就是榜样。而有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细致入微,自己则有点我行我素。如学生好心提醒老师黑板上的“评价贴”掉地上了,老师却说“没关系”,继续进行教学。贴上去的“评价贴”是学生通过积极踊跃的表现“挣”来的学习成果,理应得到尊重,对这位学生的细心和热心,老师即便不表扬也该把它捡起来。(5)配乐时机不当,效果不佳。很多课堂都选择了播放音乐,但用得恰到好处的屈指可数。要么配乐声音太大,冲淡了主题;要么音乐风格、节奏与文本中的情感基调不符;要么没在最佳时机播放,没有把配乐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推波助澜之功发挥出来,反而有喧宾夺主之嫌。(6)教学随意性大。有的老师不按教案设计上课,想到哪上到哪,没有布置学习任务就开始检查学习效果;也有老师三十五分钟就草草结束课堂;有的老师布置了学习任务之后,又不停打断学生进行补充;或者在学生认认真真听范读和读课文的时候打断学生去点拨等等。真想知道,让学生安安静静读会儿书有那么难吗?(7)“感情”泛滥。教师拿到一段文字,不管内容怎样都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如“雪地捕鸟”片段就只能读出趣味,读不出感情。(8)偏移了语文教学的落脚点。教者不管学生方法是否学会,体会是否到位就频频安排课堂练笔,忽视了口语表达这个基本能力的铺垫。(9)选点之后的分析过多,强化阅读感受的时间安排太少,部分教师时不时包办本该属于学生的归纳总结。(10)对学情掌握不透。教师不敢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对学生总有牵制,致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更好发展,心灵得不到放飞。(11)有时候教师忘记了学生与自己知识层次、理解能力的差异,只顾“自我陶醉”,忽视了学生文本感悟时的感受,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足。(12)教师过分强调答案的“唯一”,对相近的正确答案不予采纳,对不恰当的回答置之不理。

五、激励机制欠成熟,评价语言不中肯

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费尽心思用物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奖励,奖品有图书、卡片、评价贴等等,这样的评价并非不可取,但也应该理性反思如果这种奖励形式长期大量使用,对学生有没有负面影响;有的老师奖励过于频繁,学生一回答就奖励,结果让白花花的时间从发奖品中溜走,导致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有的老师评价学生只会说“非常好”、“你太棒了”、“你写的字真好”等等笼统的

6 语言,没有给学生指明哪一方面很棒,也不明确学生的书写是字体美观还是结构规整,给不了学生成就感;有的教师甚至滥用激励语,学生随便读个课题就表扬说太棒了,对学生的成长没有好处;有的老师评价语言过于夸张,如“你简直就是天才”、“你比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读得都好”,这样不切实际的评价反而让学生觉得老师在哄自己开心。

“信赖”在期待

做一名“懒”而有道,敢于放手的老师

懒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勤快的学生。袁甲民教授将教学划分为四个层次,即“教学生、教学生学、教学生学会、教学生学会学”,其中“教学生学会学”是最高层次。这正是要求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的意思,要由“教”最终归属到“不教”,放手学生的同时,教师自己也能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

做一名业务精良,技术精湛的老师

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精湛的业务水平是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关键。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树立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不仅要精通教育理论,具备稳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一口普通话、一笔好书法、一手好文章、一套好方法,一个好习惯),还不能满足于已掌握的知识和取得的学历,应主动进行更新和“充电”,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做一名且行且思,善与人交的老师

有一位特级教师把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学科教学之中埋头苦干,另一种是教学实践有理论依据,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前者落实了教学的点滴,但多少有些盲目;而后者显然省事省心又方向明确。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的人生将有两种思想。”教育教学不会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肯定会碰到许多疑难困惑需要教师与同仁、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敢于争辩,敢于碰撞,这样才会冒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做一名享受生活,知足常乐的老师 “清华大学百合公益基金会”农村教师培训发起初衷的背后是一个凄凉的故事:谢建华、徐丽萍夫妇在一所特别偏远的山村小学考察时,一位久居深山的老师带着飞机模型给学生上课,学生问老师人是怎么坐飞机的,老师从来没坐过飞机,凭想象指着飞机模型的机翼告诉学生:“人是坐在飞机翅膀上的。”这位老师用毕生的信念坚守在最边远的学校,没有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缺乏见识,虽然给学生的解释是错误的,但愈发令人尊敬。不知是否可以认为没有生活就没有教育,但没有生活教不好学生是必然的。尽管我们不会告诉学生飞机是用“翅膀”载人的,也不可能完全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如果语文老师没有对美好生活和事物的敏感,就不可能带着孩子走向语文的美好。教师在生活中要珍爱自己,忙里偷闲去旅游,听音乐,参加体育和社团活动,广交朋友,不跟生活较劲,不和自己较真。把语文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学生看到了语文老师生活的丰盈和诗意,心中不仅会升腾起对老师的敬爱,更会升腾起对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向往。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就会用自己美好、坦然的心态去征服学生。

教师这个职业在社会发展的激流中逐渐发生着变化,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对教育的期待值越来越高。做一名具有时代感的老师,不要一直沉浸在少数

7 极端的阴影中,要合理调整心态,让心灵充满阳光,降低自己的标准和追求,让自己很容易满足:随时从学生的喜欢中享受幸福,从工作成绩中享受幸福,从社会的尊重中享受幸福,从同事的交流中享受幸福,从家长的认可中享受幸福„„

(责任编辑:安转琴)

8

第18篇:小学赛课活动方案

一、赛课活动的目标:

以学校的十一五课题《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个案研究》下的英语组的子课题《优化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案例研究》为中心,探讨研究如何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不同板块中优化课堂活动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大程度地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赛课的内容:

牛津小学英语3a4a5a的parta&partbcd

三、赛课的对象:

陈倩倩王健施婷玉乔治平

四、赛课的时间:

11月份

五、具体安排

参赛人员 时间 地点 内容 陈倩倩 11月4日 上午第2节 三(1)班教室 3a unit8 let’s go to the park(a)王健 11月4日 上午第1节 四(4)班教室 4a unit6 whose gloves?(b&c)施婷玉 11月6日 上午第1节 五(2)班教室 5a unit6 doing housework(c&d)乔治平11月6日 上午第2节 五(4)班教室 5a unit6 doing housework(b&c)

六、竞赛形式:

由教研组长事先安排好赛课的时间、课题和课型,提前一周通知给每位参赛教师,参赛教师自己准备,赛课前提供给评委一份教案和一份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赛课后英语组的所有教师一起研讨心得体会、成功与不足之处,如何更好地优化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

七、评委组成:

为体现比赛的公平、公正性,我们邀请学校校长室的蒋校长、王校长、张校长和不参加比赛的六年级的英语老师张玲、张慧超老师做评委。

第19篇:小学赛课总结[优秀]

徐王赵小学赛课活动总结

一、活动概况

我校通过精心筹备组织,成功举行了全体教师2014年春季赛课活动。各参赛教师经过精心准备,紧张角逐,通过前后两周的时间13位选手献出了6堂语文课、6堂数学课、一节英语课。经过全体教师按评分细则公正评判、客观量分,最终XXX、XXX老师分别获得语文、数学组的第一名。我校经过认真分析和整理,写出了这次赛课活动的书面总结。

二、收获与启迪

本次赛课活动既是对我校全体教师实施“目标教学法”课堂教学技艺的一次大比武,又是培养青年教师实现学科教学专业引领的一个大舞台。全体教师一致认为无论是听课教师,还是参赛教师,都收获颇丰、启迪不小。归纳起来,本次赛课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准备充分”:在本次参赛选手, 在课前的准备都是相当充分的,绝大部分教师不仅编写了教学设计,还编写了说课设计,在对课标、教材的理解方面也吃得相当透彻。在自制教具、准备课件方面也做得较好。

二是“先学有方”。学生自学时,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保证了学生的自学,使学生紧张高效的看书、思考、操作、讨论、交流。教师采用提问、板书、书面练习的形式,及时有效地检测了学生的自学效果,了解了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

三是“做得扎实”。训练扎实,教风朴实。老师们大多能紧扣教

材,把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落实在字、词、句、概念、计算上,不架空、不拔高。理解→掌握→运用,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一步一脚印,一步一台阶。其教学方法、教具使用、教学语言、衣着仪表,朴归真、朴实无华、真实自然、没有花架子。

总之,老师们的课堂,基本上能体现是学生的天地,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一、问题与建议

本次赛课,虽然成效显著、优点较多,但不得不说,某些课堂和老师,对角色的定位、对教材的把握、对教法的选择、对内容的取舍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归纳起来,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是学习目标不明。一堂课要达到怎样的高度,这应是我们上课首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目标已定,就应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一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使其达到既定要求。活动中,我们发现个别老师的授课与教学设计是大相径庭,完全背离了课前设计,课前预设的学习目标不能达到。

2、二是小组合作讨论流于形式。老师只安排了学生讨论交流,但对讨论的效果未检查,也未给学生表达、汇报的机会整个讨论探究只是过了个形式。

3、三是对学生的训练不够。这一点特别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就只注重了文中的情节,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读书的训练。殊不知,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读书的感悟来

理解课文。

总之,本次赛课活动,收获是主要的。不管是我们参赛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通过极低的成本获得了一次较好的培训。希望老师们凭借此次赛课活动这股强劲东风,怀着对提高我校教育质量的执着、对事业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敬业爱岗、刻苦钻研,为加快自己的专业化成长步伐而奋发进取。

XX小学教导处

2014年3月

第20篇:四川省语文赛课承办工作方案

四川省2015年高中语文

散文阅读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暨高中语文教研员工作会议

承办工作方案

四川省2015年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暨高中语文教研员工作会议将在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校举行,为确保活动及会议顺利举行,展示出卓同教育人的风采和我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特制定本会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领导小组

顾问:段增勇 组长:许安富

副组长:聂彩喜 陈胜

成员:向云华 何德军 邱华全 龙勇 何志琼 肖春玉 蒋勇吴小平

二、执行小组 组长:龙勇

副组长:邱华全 何志琼 肖春玉

成员:李兴友 刘强 蒋生智 曹连军 唐冲 蔡全德 王磊 黄开富 黄波 袁钊蓉 谢茂芳 黎奇 李祖伦 杨晏辉 吴春容 谭小英 伍建强 曾兆容

三、会务秘书组

组长:邱华全

副组长:刘强 李兴友 唐冲

1 主办方大会主持:段增勇 承办方大会主持:邱华全

成员:袁钊蓉 方建兵 教务处、教研处人员 工作事项:

1、与省教科所段增勇老师及时联系,传达组委会意见。

2、衔接教研处,完善赛课日程表,协助召集联席会议。

3、检查落实各组准备及工作运行情况,及时向组委会通报。

4、准备好大赛所用的评分量化和记录等各类用表。

5、记录收集整理好各种资料,并按要求及时发布。

6、准备学校领导讲话稿,代表承办方主赛前致辞并协助主持大赛部分节目。

7.班级安排、学生调度

遴选班级听课高中班级,根据要求,遴选高一或高二学生: (1)每班36人, 24个班。

(2)于12月12日确定参加听课的预备班级和人员;赛课当天抽签确定具体班级,班主任做好小组建设准备。

(3)制定遴选班级参与方案,联系年级部,做好组织协调,保证每堂课能够无缝衔接。

(4)数据统计(负责人:李兴友)

A.制定数据统计细则和表格,保证数据统计无误 B.合理分工,及时对参赛选手的数据进行统计。 C.及时将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上报。

四、接待组 组 长:龙勇

副组长:蔡全德 吴春容

成 员: 黄开富 袁华平田强 曾兆容 杨涛 尹小春 叶

李昌建 吴其春 刘雪苗 周艳 戴维

(一)工作事项:

1.协助组委会预订好在国贸酒店和月亮湾酒店的就餐、住宿、会议用房事宜并根据组委会要求做好初步安排。(段增勇 龙勇 蔡全德)

2.准备好报到登记用表格,负责与宣传组一道发放宣传材料。(吴春容)

3.接待安排专家领导参会、就餐、住宿,联系重要事项,沟通协调相关工作。(龙勇 蔡全德 吴春容)

4.佩绶带负责指引参赛教师到指定地点进行报到登记,安排到两个酒店住宿。协助解决临时出现的住宿方面的问题。解答参赛和听课老师的咨询和疑难。(曾兆容)

5.负责与后勤组一道安排必要的交通车辆。(龙勇 黄开富) 6.参与接待人员均需着正装,佩戴工作人员标志,热情、大方。

(二)接待事项

1.报到接待时间:2015年12月12日(星期五)08:00—20:00 2.接待地点:遂宁市安居区国贸大酒店 一楼大厅 3.12月12日接待人员分工: (1)迎宾指引:

3 责任人:曾兆容

上午:08:00——14:00 叶芳 尹小春 下午:14:00——20:00 李昌建 戴维 (2)登记资料发放援助: 责任人:吴春容

上午:08:00——14:00 袁华平田强 刘雪苗 ...下午:14:00——20:00 杨涛 吴其春 周艳 ..(3)宣传联络:蔡全德 黄开富

负责联络组委会及各组,制LED欢迎语,指示标牌,准备资料及宣传袋。

3.大赛及会议期间服务:分组工作,保持畅通,及时解决。 12日20:00——22:00,龙勇 袁华平杨涛 .. 13日全天:蔡全德 吴其春 曾兆容 ... 14日全天:吴春容 尹小春 刘雪苗 ... 15日上午:龙勇 李昌建 周艳 ..

(三)放置两种指引标牌,两种指引标牌的内容分别为: 责任人:蔡全德 黄开富

1.“四川省高中语文学科散文阅读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会场由此去”(两块,立于安居育才学术厅楼下和安居职中会场外)

2.“四川省高中语文学科散文阅读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报到处”(一块 立于国贸酒店门口)

(四)报到登记表、笔(责任人:吴春容)

4 分为教研员和参赛代表和听课教师三类。事先设计并打印。

五、宣传组 组长:蒋勇

副组长:黎奇 陈有一 组员:罗静 戴维 1.学术厅标语制作

标语内容:四川省高中语文学科散文阅读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暨高中语文教研员工作会议

2.两个场地及校门口LED字幕内容:

热烈欢迎省市领导、专家、参赛教师莅临我校参加四川省高中语文学科散文阅读课堂教学展评活动

3.联系记者媒体(市、区电视台)。

4.校内摄影摄像安排准备,两校多功能厅在会议期间全程录像。5.准备好学校宣传材料袋,与会务组一道备好会议议程材料。 5.负责及时报道大赛情况,在电子显示屏向参会老师展示我校办学成果。

6.制作标示牌

(1)“四川省高中语文学科散文阅读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会场由此去”(两块,立于安居育才学术厅楼下和安居职中会场外)

(2)“四川省高中语文学科散文阅读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报到处”(一块 立于国贸酒店门口)

六、会务组

5 组长:何志琼

副组长:曹连军 邓稳 谢茂芳

成员: 陈敏 伍建强 谭小英 何莉君 刘宇声 李金花 方建兵 胡大勇 孔建明

1.负责联系好安居育才中学学术厅和安居职中会议室(邓稳),负责安排好全省教研员会议地点和组委会议事地点,负责落实好选手抽签、准备、休息师生候课地点。

2.负责协调组委会制定好赛课及会议议程。并与宣传组一道装好袋,以备发放。

3.协调组委会为赛课分组、抽签准备好场地及物品。并及时向参赛教师传达有关要求。

4.布置好两个会场的台上及台下座位,分好区,做好标志。(1)第一排,领导、专家席准备好座牌、饮用水、袋装会议议程表、宣传材料,提供材料纸和中性笔。

(2)其他座位,本校和外校听课教师分区就座。把听课教师座位安排表张贴在学术厅四个门入口侧边,在多媒体上打出各地区座位分布图。

5.赛课场地器材及服务( 两个场地同时准备 )

(1)桌椅:在主席台上,按六人一组,整齐摆放36套课桌椅。 (2)移动黑板、白板摆放在主席台靠墙壁一侧,黑板檫两个,粉笔两盒。

(3)移动媒体(电子屏),摆放在主席台靠近墙壁一侧,面朝学

6 生。

(4)手提电脑,音频线,视频线,大幕投影,7只话筒。 (5)安排技术人员负责现场媒体的调试与技术故障的处理工作。 (6)协助参赛教师调试课件。

(7)负责投影、电脑、音响、话筒的调试。 6.安排专人与控制时间及上下场老师学生的转换

7.联系后勤组,提供摆放矿泉水、开水、纸杯、茶叶若干。8.选拔培训礼仪人员,站立门口迎宾,会场服务。

七、后勤组 组长:向云华

副组长:刘明 陈春强

组员:邹勇(65436,场内保障,育才点)

田时勇(62173场内保障,职中点) 吴成冯(62192,微机技术,育才点) 邓阳(65691,微机技术,职中点) 罗爱民(62678,中巴车司机,全程服务)

1.提供矿泉水、开水、茶叶,提供必备的纸笔。为参赛人员就餐提供必要的协助。

2.供电准备。提前准备好发电机,若遇停电,可及时发电并供电,保证学术厅正常用电。

3.提供必要的运输服务,一辆中巴车,1位师傅。4.安排两位场内多媒体技术人员。

7 5.为突发事件提供必要的人力或物资帮助。

6.负责提供全省教研员会议地点和组委会议事地点,负责提供好选手抽签、准备、休息师生候课地点。

八、校内听课教师召集组 组长:刘强

副组长:蒋生智 唐冲 谢茂芳 杨晏辉 组员:吕佑龙 罗维维 曾世蓉 冯登寨

各学部责任人:高中部:蒋生智(育才) 唐冲(卓同) 初中部:谢茂芳 (育才) 杨晏辉 (卓同) 1.教育集团初高中全体语文老师全程参与整个展示和讲座活动。 2.各学部负责人负责通知本学部语文教师准时参会,做好笔记,注意会风。

3.各学部负责人负责安排相应考勤人员严格考勤,设计考勤表,做好登记。

4.各校区各学部将各部听课教师名单发给高中部吕佑龙处,统一安排座位。并将座次表于12日晚张贴在多功能厅外。

七、工作推进(段增勇 邱华全)(待完善)

八、赛课日程(段增勇 李兴友)(待完善)

小学语文赛课范文
《小学语文赛课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