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苏格拉底大树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22 15:09:2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知识既道德产婆术为启发式教育奠定基础

柏拉图:《理想国》 政治和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教育遵循自然 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昆体良:西方第一个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英国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了出来

教育学首次作为一门的学科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教育的自然性\"泛智教育\" 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理

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一般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传统教育学的代表。第一个提出了要使教育成为科学,必须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以教师为中心。

卢梭《爱弥儿》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

瑞士 裴斯泰洛奇 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教育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性特征的人。

英国哲学较洛克:白板说绅士教育《教育漫话》

杜威《民主主义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人。以儿童为中心

1939年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出版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把教育育分成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四个部分,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推荐第2篇:苏格拉底名言

苏格拉底名言

1、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

2、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3、在多人之前,吾舌尤健。

4、纵使富有的人以其财富自傲,但在他还不知道如何使用他的财富以前,别去夸赞他。

5、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6、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7、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8、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

9、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10、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11、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

12、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或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13、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14、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15、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16、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成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会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17、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18、美是难的。

19、坏人活着是为了吃与喝,而好人却是为了活着才吃与喝。

20、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21、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22、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23、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24、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

25、我比别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

26、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27、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28、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29、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

30、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31、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32、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33、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34、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35、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36、只期盼少许,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

37、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38、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39、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40、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41、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真理而奋斗。

42、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

43、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44、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45、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46、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47、不懂得工作真义的人,视工作为苦役。

48、无知即罪恶。

49、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50、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51、自愿的人在忍受苦楚的时候,受到美好希望的鼓舞,就如打猎的人能欢欣愉快地忍受劳累,因为他有猎获野兽的希望。

52、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53、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54、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路“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

55、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56、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57、男人活着全靠建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58、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59、假使把所有的人的灾难都堆积到一起,然后重新分配,那么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一定都会很满意地取走他自己原有的一份。

60、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61、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62、命运是机会的影子。

63、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从这同一以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吗?

64、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65、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66、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我知我无知。

67、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跑“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

68、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69、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70、自愿的人在忍受苦楚的时候,受到美好希望的鼓舞,就如打猎的人能欢欣愉快地忍受劳累,因为他有猎获野兽的希望。

71、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72、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推荐第3篇:苏格拉底经典语录

苏格拉底经典语录

1、时间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是活在这个世上好还是死了好,只有神知道答案。

2、最热烈的爱情会有最冷漠的结局。

3、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4、认识你自己。

5、我们的需要越是少,我们越近似神。

6、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7、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8、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9、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高学府,难题是人们取得智慧之门。

10、德行就是知识或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11、无知即罪恶。

12、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13、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14、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15、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16、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17、男人活着全靠健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18、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19、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20、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21、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22、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23、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24、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25、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26、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27、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28、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29、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30、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我知我无知。

31、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或: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32、在多人之前,吾舌尤健。

33、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34、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

35、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36、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37、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

38、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39、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

40、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41、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42、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

43、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44、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45、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46、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47、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48、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

49、我不只是雅典的公民,我也是世界的公民。

50、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推荐第4篇:苏格拉底 论文

苏格拉底 论文

最伟大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

既然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史都是在给柏拉图做注脚,那么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地位 也就不言而喻了。带着这样“朴素”的想法,我对苏格拉底产生了兴趣。

对苏格拉底的一点了解,除了课上张老师所讲的有关内容,也就是吴飞老师译的《苏 格拉底的申辩》。惭愧 的很,这本书至今没有读完。不过确实很吸引 人,不仅仅是它的哲学思想的交锋,还有渗透其中的形而上的思辨性。

《苏格拉底的申辩》中的第一部分记录了申辩的由来经过,不同版本的差异,以及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诠释。给人一种庞杂而有些混乱的感觉——一方面说他 是“引进外邦的神”而获罪,又说其实真相是他的怀疑精神动摇了民主的基石。当然后者更合理,只是这推理论证的过程让人有些困惑。

最精彩的还是申辩的正文。遗憾现在刚看了个开头,同时真的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 感觉,听他——其实是柏拉图借他的口——对希腊进行美 德教育。我不怀疑《申辩》其实是柏拉图主观构思加上他对于民主制的控诉再加上苏格拉底确实的思想脉络,但是在读他与莫勒图斯辩 论的那一段,总感觉有点怪。他首先要申辩的是“败坏青年”的罪行。苏格拉底 给莫勒图斯下了个套,他 先问“是否很多人可以带好青年”,把莫勒图斯带进去,继而类比说马,难道很多好人可以带好一只马 ,而一个坏人尽可以让整个马群失去前进的方向吗?再回到人本身,难道可能一个人把青年带坏,而其他所有好人都无法挽回吗?既然 这样的逻辑不能成立,哪么只有一种可能,即莫勒图斯自己在诋毁苏格拉底。

这样的逻辑真的很霸道 。且不说马和人的比喻是否相类,一个人对于整体的祸害是否真的如苏格拉底所言是不太可能的也值得思考。我们知道 ,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无知的,而 他的有知体现在他知道自己无知。所以 无论是在街头与人争论还是法庭上的 申辩,他都是在“启发”对方,但其实对方的本意并没有真正表 出来,而是顺着苏格拉底的思路简单的选择 “一条路”。我想,这恐怕也是很多人看不惯他的原因之一。

他的哲学思想是讲究“德性即知识”,但是他对于理想生活的理性思考,以及外延的形式上的申辩,与城邦本身的现实生活存在着最根本的矛盾——精英治国还是民主政治?于是,就引出了您上课时提出的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我觉得苏格 拉底的悲剧与俄狄浦斯王的悲剧还有不同,俄狄浦斯王的例子具有伦理血源性,本身就是很偶然的,而苏格拉底悲剧在于思想,具有更 大的普世意义,也更增添了他的悲剧性——没有人应因思考和言语而获罪。当今民主制下的基本法则却无法照耀在雅典的上空。

所以,我们为他的死而悲哀,也许还是要着眼于两者的悲剧性上。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也许想用死给大家上一课——你们迟早会后悔的,到时,我在法庭上的申辩将成 为大家追述我思想的一部分。不论柏拉图有多少异于老师的论断,至少,主题思想没变。《申辩》仍然是苏格拉底一脉相承的思想路径。这就够了。

我相信苏格拉底是一个对自己的信仰坚持到底的人,也很难想象他的助产术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学识而非帮助他人获得“美德”,他的理想至少有一部分是希望希腊人能通过他的努力过上更加理性,从而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当然,有人认为他是过于特立独行,与智者没什么两样——从申辩来看,这似乎也是隐藏的一条人们憎恶他的原因。但很显然,智者强调论证过程要如何如何有逻辑,把对方摁倒;苏格拉底则追求跟我论辩你,是你,要最终有所收获。说到底,他追求的认识自己,其实和人的本性有点相违。神愿意认识自己的无知么?人恐怕就更不愿意了。死,是必然的。

最 后,请允许我引用申辩中最后的一句话:“是该走的时候了,我去死,你们去生。我们去 做的哪个事更好,谁也不知道,除非是神。”死而得道,生而不知其所,生与死的判断,还 真的不好说了。

2013.05.01

推荐第5篇:苏格拉底经典语录

苏格拉底经典语录

1、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

2、认识你自己。

3、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4、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5、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6、幸运是机会的影子。

7、如果一个男人娶了个贤妻,他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如果取了个悍妇,他会成为哲学家。

8、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9、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10、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11、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

12、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13、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14、我比别人知道的多,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

15、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16、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17、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18、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19、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

20、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21、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22、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23、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24、未经思索的生活是不值的过的。

25、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或: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26、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27、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是在做两件事情。一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本质、规律;二是尽力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所以,哲学家们终其一生在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带着我们保护灵魂,追求更加完满的自我。

28、坏人活着是为了吃与喝,而好人却是为了活着才吃与喝。

29、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30、最热烈的爱情会有最冷漠的结局。

31、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32、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33、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34、在多人之前,吾舌尤健。

35、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36、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

37、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38、美色不常驻。

39、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40、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高学府,难题是人们取得智慧之门。

41、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42、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43、知道的越多,才知道知道的越少。

44、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45、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或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46、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47、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我知我无知。

48、德行就是知识或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49、男人活着全靠健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50、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51、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52、假如你问我该不该结婚,我会回答你:无论如何,你都会后悔的。

53、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54、清闲是一切财富中最难得的。

55、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56、我不只是雅典的公民,我也是世界的公民。

57、时间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是活在这个世上好还是死了好,只有神知道答案。

58、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

59、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60、我所有的智慧就在于我知道我没有智慧。

61、深入你的内心,(WWW.FWSIR.COM)认识你自己!

62、许多赛跑的人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

63、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64、所谓的哲学,就是引领和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的工具。

65、女人的纯正饰物是美德,不是服装。

66、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67、无知即罪恶。

68、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69、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70、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71、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72、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73、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74、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75、我们的需要越是少,我们越近似神。

76、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

77、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推荐第6篇:浅谈《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一部涉及生物发展的科学幻想小说。文中的苏格拉底是一只经变异而懂人类语言的狗

小说对“苏格拉底”的描写似乎有些夸大其辞,但如果我们仔细品读,则不难发现作者在夸张狗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些狗的本色、特征,这样一来,作品便又合情合理了。

文章中,作者无不痛心地写到那些无知、贪婪的人们对科学的探索与发展的阻碍和扼杀。文中的看狗人詹宁斯便是如此。在他的眼里,这条会讲人话、听人话的狗成了一棵摇钱树,他根本不知道苏格拉底的真正价值之所在。正因为他的无知,葬送了一个会对人类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天才,使人们失去了一次进行科学探索的机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科学家们的努力以失败告终,无论他们再怎么努力,再怎么用心研究,面对那些不懂科学的人来说,根本毫无用处。无知无识的人们对于科学研究的破坏性是毁灭性的。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一个大哲学家,大思想家,他的智慧和思想在全世界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但苏格拉底本人却被当时的当政者惨害了,他死之后,人们才发现了他存在的意义。

但真理永与我们同行!

推荐第7篇:苏格拉底法评述

“苏格拉底法”评述

摘要:苏格拉底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学方法,在现在的中国人仍具有教育意义,对话教学能在学生中开启一朵朵思维之花,值得我们所有的教育者的深思。当然,这种方法不是用于任何学生,要因材施教。在现代如此沉重的教育下,我们一定要好好研究“对话”教育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减负,让他们的思想变得更加开放。

关键词:苏格拉底法、教育、苏格拉底、对话、问答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与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是一位个性鲜明、褒贬不一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出生于雅典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一个雕刻匠,母亲是一个接生婆。他的出生和成长是在雅典的鼎盛时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苏格拉底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青年时期的苏格拉底与当时雅典的学者名流已有较多交往,在交往中,他显露了自己的才智,声誉渐起。

作为一名大二的师范生,我所关注的不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而是他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将它称为“产婆术”。

苏格拉底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所谓“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所谓“归纳”,是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从而得出事物的“定义”。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

总而言之,苏格拉底法就是学生和老师的对话过程,也称问答法。雅斯贝尔斯说,对话是苏格拉底生活中的基本事实:“他经常和手工艺匠、政治家、艺术家、智者与艺妓讨论,他像许多雅典人一样,将生命消磨在街头、集市、运动健身房和餐宴上,这是一种与每个人对话的生活,但这种对话对雅典人来说是极其新鲜而不寻常的:一种在灵魂深处激动、不安和压抑的对话。”而苏格拉底的对话,不是要使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双方在对话中共同寻求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这也就是说,对话双方不存在教育和被教育、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他们之间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所以在对话过程中双方必须要坦诚相待,给于彼此十分的信赖。

苏格拉底受当时接生婆母亲的影响和启发,认为教师仅仅是知识的助产士而已。首先,他的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时他们能独立的思考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使学生自觉地从多方面的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原则,从而辩证地、笼统地对某个问题下结论。这对现在我国的教育现状还是有现实意义。现在我国的课堂还是一老师的讲授为主,对于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虽然有意在培养,但是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每当我在托管所看着那一个个小学生沉重的连我都拿不了的书包,心情就会变得很沉重,减负、培养自主创新不是很早就在说了么,为什么学生的一些现象还是没有改善,反而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其次,我认为苏格拉底法的精髓其实是在“讥讽”,学生和老师(这里应该不能说老师与学生,说人与人或者朋友与朋友会更恰当)的思想火花碰撞的重要时刻就在而这一阶段,解除双方对某个问题的疑问和争辩,讨论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但是,问答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罗素指出:“只要所争论的是逻辑的事情而不是事实的事情,那么讨论就是发现真理的一种好方法。…….但是当其目的是要发现新事实的时候,这种方法变完全行不通了。”而且苏格拉底法的教育对象要是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应用于幼年儿童。

所以我们一定要合理运用苏格拉底法使之成为生师的良药,使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加高效、使生师关系变得更加的和谐。

推荐第8篇:苏格拉底爱情名言

苏格拉底爱情名言

1、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

2、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3、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4、男人活着全靠健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5、最热烈的会有最冷漠的结局。

推荐第9篇:苏格拉底的名言

苏格拉底的名言

1、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2、有理智的教育和培养能带来益处,而失去理智将带来危害。

3、清闲是一切财富中最难得的。

4、深入你的内心,认识你自己!

5、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6、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7、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8、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9、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10、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11、坏人活着是为了吃与喝,而好人却是为了活着才吃与喝。

12、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13、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14、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15、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16、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17、所以,哲学家们终其一生在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带着我们保护灵魂,追求更加完满的自我。

18、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19、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20、假如你问我该不该结婚,我会回答你:无论如何,你都会后悔的。

21、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22、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23、命运是机会的影子。

24、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25、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26、女人的纯正饰物是美德,不是服装。

27、我不只是雅典的公民,我也是世界的公民。

28、许多赛跑的人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

29、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30、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

31、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32、我比别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

33、如果一个男人娶了个贤妻,他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如果取了个悍妇,他会成为哲学家。

34、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35、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36、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37、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38、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

39、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40、美是难的

41、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或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42、未经思索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43、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44、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45、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46、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47、我所有的智慧就在于我知道我没有智慧。

48、幸运是机会的影子。

推荐第10篇:《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

《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70岁的那个年头,被人控告不敬神灵和蛊惑青年。面对这种莫须有的指控,苏格拉底并没有逃走,还是接受了。在辩护中,苏格拉底大义凛然,刚毅不屈,驳斥了对他的指控,因而激怒法官,最后被投票判处死刑。

后人想不通:在这么一个自由的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当时的社会,难道没有对人才、对知识的尊重吗?以投票的形式定罪公平吗?

现代人关于那现代的民主来衡量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因此,苏格拉底之死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是对个人自由与权力的践踏。

其实,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同现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民主政治并不同。在现代的民主政治中,个体一面属于群体,一面却享有作为个体的独立性,享有自由。但在古希腊,个体完全属于群体,他没有脱离群体之外的自由。当时在雅典是不存在个人权威的,既没有知识的权威,也没有道德的权威,一切都得服从人民群体。

雅典社会是一个民主社会,但不是一个法治社会。苏格拉底之死正是有民主而无法治造成的悲剧。

为了减少类似多数人犯错误的可能,为了避免民主社会堕落为暴民社会的危险,现代社会都在践行着制度化的民主―法治。后世的思想家和实践家都认为只有法制才能制止多数人对正义的威胁,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以这个为奋斗目标的。

对雅典民主的发展史,对法国大革命,对我国“文化大革命”等进行反思后,我们并不能充分否定哪种性质的理论学说,但可以提出新的主张以供发展的实践去证实或证伪。法治的民主观就是反思后的结论之一。

制定法律,建立市场经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多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逐渐地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度。

只有安定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只有法治的民主才具有权威,具有生命力。苏格拉底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我们不能仅仅成为雅典悲剧的看客。

第11篇:苏格拉底申辩读后感

苏格拉底申辩读后感

无论是在哲学史上还是在政治史上,苏格拉底的审判都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对于审判中苏格拉底申辩的记录,有柏拉图和色诺芬两个主要版本。由于该事件的重大意义,申辩词是有着细读价值的。

柏拉图《申辩篇》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申辩,并不以寻求获得陪审团支持,达到无罪开释为目标,而更像是苏格拉底日常对话的延续,其中充满了马虻式的批评。

苏格拉底的第一个批评针对的是雄辩家,认为他们娓娓动听的演说都是虚伪的。《泰阿泰德篇》中,苏格拉地区分了雄辩家和哲学家。双方都以自己的生活为善,对方的生活为恶。前者拥有演讲和使人愉悦的技巧,但心灵是不完善的;后者以向上探求为善,却不注意世间事物,通常是糟糕的演讲者。苏格拉底。并不是无视俗世的,但从认同上说,显然倾向于哲学家这一极端,而哲学家常具有的糟糕的演讲能力,似乎也在苏格拉底申辩的失败中得到了证明。但从苏格拉底的批评上看,他并不以没有获得无罪开释为失败,相反,他认为,重要的是真实和正义,而不是雄辩的技巧,这两者甚至是不相容的。

针对苏格拉底的第一个攻击是:“苏格拉底经常为恶,好奇地探究天上地下的事,把坏的说成好的,还把这些传授给他人。”苏格拉底对此加以否认之后,便开始讲述德尔斐神庙神谕的事,并得出结论说,自己如果真如神谕所说,是最有智慧者,这种智慧也只是知晓自己无知的智慧,是人的智慧,而真正的智慧,只有神拥有。这既是对苏格拉底凭智慧教唆他人指责的反驳,也以声称只有神有智慧的方式表示了虔敬的态度。

另一批原告给苏格拉底的罪名是:苏格拉底为恶,腐蚀青年,不信城邦的神,另立新神。苏格拉底以迈雷托士的话自相矛盾作为反驳。他提醒迈雷托士,所谓不信神的控告只对阿那克萨哥拉适用,而且说一个相信有鬼神踪迹的人不信神,是荒谬的。

结束有针对性的反驳之后,苏格拉底就开始了回顾生平的宣讲。这部分包含了对死亡和虔敬的看法。在他看来,死亡胜于屈辱的偷生,且死后世界未必就不如现世,甚至还要更好。这样的观点在《斐多篇》中有更详尽的阐述。《斐多篇》里的苏格拉底,提出死亡可以使哲学家的灵魂摆脱肉体的纠缠,独自思考,而进入纯洁、永恒、不朽、不变的境界,达到智慧的状态。[1]另外,哲学家的自我约束和勇敢,并不是为了世俗的缘故。因为哲学家的灵魂和别人的不同,它靠哲学解放了自己,获得了自由,就不肯让自己承受欢乐和痛苦的束缚。

[2]这有助于解释苏格拉底面对死亡的平静态度。

《游叙弗伦篇》的内容是“论虔敬”,该篇并没有给出虔敬的最终定义,但提出了虔敬与神意,虔敬与正义的问题。在对虔敬与德性关系的解读上,Calef认为,虔敬全部地、而非部分地构成了德性。虔敬并不在功能或本性上对神有所助益,但是虔敬的行为依据神意在其他方面有所促进。神的意愿在于维护家庭和国家事务的和谐,苏格拉底将自己描述为神的仆人,用哲学探讨促使公民关注美德与真理,这正是实践虔敬的行为。[3]因而,对神的虔敬同对人的正义是同一的。雅典人投票之前,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提醒,自己信神的程度远非控告者所能及。如果采用Calef的理解,那么苏格拉底控告者的不虔敬,主要是因为他们关注财富胜于德性,有碍于家庭与城邦的存续,不正义与不虔敬是并存的。反过来说,义务和虔敬是共生的。[4]

《克里同篇》对义务伦理进行了探讨。“法律”或“约定”这样的字眼在篇中频频出现。列奥•斯特劳斯对此的解释是,柏拉图认为,雅典城邦和民主制同理想国相比,是低劣的,“只有对于较低劣的共同体的忠诚才能来自于契约,因为一个诚实的人对于任何人都会守信,而不管他对之作出承诺的人是否值得如此。”[5]篇末苏格拉底说,他的死是因为人的不正义,而不是法律的不正义。如果他逃走,以不正义回应不正义,就是在伤害自己、朋友、国家和

法律,这些都是最不应该伤害的。本篇的最后一句“神是我们的指引”,也能够反映,苏格拉底心目中的法律,并不是人定法,而具有更多自然法的色彩。也就是说,苏格拉底虽然对城邦采用的制度有种种批评,但并不是不虔敬的。

色诺芬《苏格拉底在法官前的申辩》

列奥•斯特劳斯提出,“苏格拉底在法官前的申辩”这一标题,暗含着苏格拉底还有其他的申辩,也就是文中苏格拉底对海尔莫盖尼斯说的:“我一生一世没有做过不义的事,我以为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申辩了。”[6]

《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具有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申辩词中漂亮的遣词造句,也令申辩词有着相当的力量,而不像是所谓哲学家糟糕的演说。但是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则要自傲和不客气得多。“说大话”(megalegoria)的部分得到了更多的强调,甚至也不排除夸张。

色诺芬的版本同柏拉图的显著不同之一,是强调了苏格拉底认为,死比生更加可取。苏格拉底在有罪判决之前就已经决心要死,因为继续活下去,就不免老态龙钟,如果在审判后死去,便可以获得在最恰当年龄的最容易的死法。而且,乞求苟且偷生是比死还要坏的结果。《斐多篇》中,苏格拉底曾说,人不当自杀[7],这样看来,借死刑获得哲学家一直向往的死亡,似乎确实是最容易的死法。在色诺芬笔下,苏格拉底对于死刑判决有着这样的看法:“如果当百般福气正在倾注在我身上的时候而我突然死去,很显然这对于我自己和那些祝愿我幸福的人都是必然会带来痛苦的,但如果当难以忍受的祸患快要来到时而能了此一生,我以为这对于我既然是一件好事,你们大家也就应该高兴才是。”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便也能提供申辩词中自夸成分目的的解释:激怒陪审团,以促使成员投票作出有罪宣判。

Waerdt认为,两个苏格拉底态度的不同,是由于柏拉图和色诺芬对于苏格拉底伦理思想的不同解读所致。Waerdt的看法是,色诺芬的申辩词在柏拉图的基础上做出了改编,目的在于表示,苏格拉底在审判过程中致力于维护虔敬和正义的名誉。[8]另外,色诺芬和柏拉图在对德尔斐神谕的叙述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在获得神谕之后,四处寻找比自己更有智慧之人,这从某种程度上看,其实是一种对神谕的怀疑。而色诺芬版本的苏格拉底把神谕作为证明自己的例子,并在之后称自己是最为自由的人,很少怀疑地接受了神谕。

值得注意的事,在柏拉图的版本里,神谕的故事是作为反驳“智者苏格拉底为恶”的引证出现的。而在色诺芬的版本里,神谕的故事则是对“不敬神”指控进行反驳的一部分。这也能够解释两者的区别。前者的直接目的是推翻“苏格拉底以智慧作恶”,如果苏格拉底并没有真正的智慧,也就不能借此作恶。后者的目标是要证明苏格拉底获得神的认可,而且是虔敬高尚的。

审判背后的政治

从申辩上看,苏格拉底被控的罪名有两个:不敬神和腐蚀青年。不少学者认为,这并不是苏格拉底被处以死刑的真正原因。有观点认为,苏格拉底对民主制的批评,以及学生成为三十僭主中的残暴者,都是他真正的罪名。Green将苏格拉底的审判与伯罗奔尼撒战争相联系,认为苏格拉底受到判决,主要原因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及实践与逐渐帝国化的雅典意识相冲突。[8]尽管在申辩词中,苏格拉底说,对于为正义的人,保全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参与公众事务。但是,苏格拉底生平的活动,表现出的正是对公众事务和政治的关心和探求。苏格拉底的虔敬、智慧、德性,无一不同政治紧密相连。而苏格拉底之死,也是雅典民主制的一个跨时代污点。

第12篇:苏格拉底的故事

苏格拉底的故事

苏格拉底的朋友克瑞多到监狱去试图说服他逃狱时,苏格拉底却和他进行了一场道德辩论: 苏:……是否应坚信,不管多数人怎么想,不管后果如何,不正义就是不正义? 克:是。

苏:所以我们不能做不义之事?

克:不能。

苏:也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以暴治暴?

克:不能。

苏:……也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伤害了我们,我们都不能报复,从而去伤害别人。但是克瑞多,你要仔细想想,因为这种想法从来就不是多数人的想法。信不信服这种想法的人分歧严重,彼此完全无法沟通。

自己和“多数人”格格不入时,是坚持还是妥协?个人被权力打击时,是反抗还是接受?为何接受又为何反抗?如何接受又如何反抗?苏格拉底依靠的,是一个理性的逻辑。

有一个年青人,去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演讲术。他为了表示自己有好口才,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话。

末了苏格拉底要他缴纳双倍的学费。

那年轻人惊诧地问道:“为什么要我加倍呢?”

苏格拉底说:“因为我得教你两样功课,一是怎样闭嘴,另外才是怎样演讲。”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问老师,为什么每天都感到忧愁和烦闷,苏格拉底在纸上画了两个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套在一起,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的知识就好比中间的小圆,而我的就像是外面的大圆,我与外界未知的知识接触的更为宽广,这更令我感到惶恐不安啊。

一群学生在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这群学生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

苏格拉底继续说:“当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时,至少应该用三个筛子过滤一遍!

第一个筛子叫做真实,你要告诉我的事是真实的吗?”“我是从街上听来的,大家都这么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就应该用你的第二个筛子去检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 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不,正好相反。”他的学生羞愧地低下头来。

苏格拉底不厌烦地继续说:“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检查看看, 你这么急着要告诉我的事,是重要的吗?”“并不是很重要……”

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话:“既然这个消息并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说呢?说了也只会造成我们两个人的困扰罢了。”

苏格拉底曾说:“不要听信搬弄是非的人或诽谤者的话。因为他不会是出自善意告诉你的,他既会揭发别人的隐私,当然会同样地对待你。”

有人问哲学家苏格拉底:“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苏格拉底答道:“三尺!”“胡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那人还不把天给戳出许多窟窿。”苏格拉底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能够长久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

苏格拉底的弟子很想学到老师的真本事,苏格拉底便把他的弟子带到河边,领着他走下河水,然后将他的头按入水中。弟子不知道老师要干什么,没有反抗。过了一会儿,弟子见老师还不放手,便用力挣扎。可是他越用力,老师用的劲也越大。最后弟子使出全身的力气用力挣开,出水后很生气的责问老师为什么要害他。苏格拉底说:“如果你求学的欲望有象现在求生的欲望这么强烈就好了。”说完,老师起身走了。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你帮我寻找一位好吗?”

“我一定竭尽全力。”

苏格拉底笑了笑。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都不如„„”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一代哲人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辙,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牢记先哲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他同别人谈话、讨论问 题时,往往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

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 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 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 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 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 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 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 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

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 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支最好最大的麦穗。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但他继续前进时,发现 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支大,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 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 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 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

一天, 蘇格拉底和弟子們聚在一起聊天,一位其父相當富有的學生,趾高氣揚地面向所有的同學炫燿:他家在雅典附近有一望無際的肥沃土地。當他口若懸河大肆吹噓的時候,一直在其身旁不動聲色的蘇格拉底拿出了一張世界地圖,然後說:「麻煩你指路給我看看,亞細亞在哪裏?」這個學生指着地圖洋洋得意地回答:「這大大片全是。」蘇格拉底又問:「很好!那麼希臘在哪裏?」這學生好不容易在地圖上將希臘找出來,但和亞細亞相比,的確是太小了。蘇格拉底又問「雅典在哪兒?」學生指着地圖上的一個小點說:「雅典,這更小了,好像是這兒。」然後,蘇格拉底看着他說:「現在,請你再指路給我看看,你家那块一望無際的

肥沃土地在哪裏?」學生急得滿頭大汗 ,當然找不到。他家那块一望無際的肥沃土地在地圖上連個影子也沒有。他很尷尬又很覺悟地回答:「對不起,我找不到。」

幽默是一种有价值的思维品质,它表现为机智地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幽默来源于对世间事物的洞察,含笑去面对人生中的矛盾或冲突,它常是人们处于困境时实现自我解脱的一种方法。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人们的思想变化有着透彻的洞察和了解,他是古今中外能使别人心服口服的第一个人。苏格拉底对别人的错误从不采取指责的态度,而是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即幽默感。

据记载,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一位性情非常急躁的人,往往当众给这位著名的哲学家以难堪。有一次,苏格拉底在同几位学生讨论某个学术问题时,他的妻子不知何故,忽然叫骂起来,震撼了整个课堂。续而,他的妻子又提起一桶凉水冲着苏格拉底泼了出去,致使苏格拉底全身湿透。当学生们感到十分尴尬而又不知所措的时候,只见苏格拉底诙谐地笑了起来,并且幽默地说:“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要跟着下雨的”。这一忍让的幽默虽话语不多,仅仅是一句话而已,却使妻子的怒气出现了“阴转多云”到“多云转晴”的良性变化。大家听了都欣然大笑起来,更敬佩这位智者明哲的高招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和坦荡胸怀。

从苏格拉底这一幽默的言语中,不难看出智才明哲的高超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幽默是智慧的闪光,幽默不是庸俗的、轻浮的笑语,或是油嘴滑舌的表现,而是洞察世界,入木三分,又言简意赅,含蓄诙谐,寓意微妙深邃,给人以启迪和韵味。

从苏格拉底这一幽默的言语中,给人以最强烈的印象是他的乐观自信,它可以使人遇难而乐观进取。这种人不论是与人交往,还是沙龙聚会,总是不紧不忙地侃侃而谈,而且逻辑缜密,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内心感情,轻松自如地表现出这种内心情感。这种乐观自信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来自扎实的文化素养和完美的内心世界。

从苏格拉底这一幽默的言语中,可以观察到他那机敏的应变能力。机敏是一种优秀的素质,他能使人反应灵敏,巧解人意,并能以惊人的自制能力防止在对方刺激下诱发出不良情绪,使双方的对抗情绪得以缓解,消除困境。机敏的人是最容易受到众人好评的。

从苏格拉底这一幽默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那心胸开阔、襟怀坦荡的性格。能成大气候的人,不会为那些鸡毛蒜皮的细微小事而斤斤计较,大动肝火,凡事都抱达观随和的态度,做到谈笑自若。

有一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苏格拉底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教室里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举起了手。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哪几位同学坚持做到了今天?”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

前面是一块金黄的麦地,饱满的麦穗在风中摇弋。

苏格拉底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走进这块麦地,谁能够把里面最大的一株麦子给我摘来,他就可以出师了。

弟子们纷纷跑进麦地。那是一块多么诱人的麦地啊,每一穗沉甸甸的麦子似乎都在向他们招手。他们抓住一株,以为是最大的,就紧紧地攥在手里;可是看看前面,似乎还有更大的,他们就扔掉手里的麦穗,去抓另一株;抓住一看,觉得又不是最大的,只好再扔掉,再找。

正当他们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突然听到苏格拉底那威严的声音:

停下吧,你们已经到头了!

他们抬起头,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麦地的边缘;而手中,却空空如已。

弟子们都很沮丧。

苏格拉底说:你们为什么都两手空空呢?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株麦穗是最大的,可是,它在哪里呢?所有的麦穗都差不多大,我们不容易分辨出来,也就不容易找到。因此,只有抓住手里的那一株,它就是最大的,否则,你会一无所有。

弟子们恍然间顿悟。

贪欲,要命的贪欲。而这恰是现代人十足的心理表征:无论是事业,金钱,甚至爱情。知足常乐,其实更多的是种心态,面对追求时不致于坠入魔道的心态。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株,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衫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觉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苏格拉底:孩子,你为什么悲伤?

失恋者:我失恋了。

苏格拉底:哦,这很正常。如果,失恋了没有悲伤,恋爱大概也就没有什么味道。可是,年轻人,我怎么发现你对失恋的投入比对恋爱的投入还要倾心呢?

失恋者:到手的葡萄给丢了,这份遗憾,这份失落,您非个中人,怎知其中的酸楚啊。 苏格拉底:丢了就是丢了,何不继续向前走鲜美的葡萄还有很多。

失恋者:等待,等到海枯石烂,直到她回心转意向我走来。

苏格拉底:这一天也许永远不会到来。你最后会眼睁睁地看着她向另一个人走去。 失恋者:那我就用自杀来表示我的诚心。

苏格拉底:如果这样,你不但失去了你的恋人,同时还失去了你自己,你会蒙受双倍的损失。 失恋者:踩上她一脚如何?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

苏格拉底:可这只能使你离她更远,而你本来是想与她更接近的。

失恋者:那我该怎么办2?我真的很爱她。

苏格拉底:真的很爱?

失恋者:是的。

苏格拉底:那你希望你所爱的人幸福吗?

失恋者:是的

苏格拉底:如果她认为离开你是幸福的呢?

失恋者:不会的!她曾经跟我说,只有跟我在一起的时候她才感到幸福!

苏格拉底:那是曾经,是过去,她现在并不这么认为。

失恋者:这就是 说,她一直在骗我?

苏格拉底:不,她一直 对你很忠诚,当她爱你的时候,她和你在一起。现在她不爱你,她就离去了,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忠诚,如果她不再爱你,却还装得对你很有情谊,甚至跟你结婚,生子,那才是真正的欺骗。

失恋者:那我为她所投入的感情不是白白浪费了吗?谁来补偿我?

苏格拉底;不,你的感情从来没有浪费,跟本不存在补偿的问题。因为在你付出感情了同时,她也对你付出了感情,在你给她快乐的时候,她也给了你快乐。

失恋者:可是,她现在不爱我了,我却还苦苦地爱着她,这多不公平啊!

苏格拉底:的确不公平,我是说你对所爱的那个人不公平。本来,爱她是你的权利,但爱不爱你是她 的权利,而你却想自己行使权利的剥夺了别人行使权利的自由。这是何等的不公平啊!

失恋者:可是,现在痛苦的是我,而不是她,是我在为她痛苦。

苏格拉底:为她而痛苦?她的日子可能过的很好,不如说是你为自己而痛苦吧。明明是为自己,却还打着别人的旗号。年轻人,德行可不能丢。

失恋者:这么说,这一切倒成了我的错?

苏格拉底:是的 ,从一开始你就错了。如果你能给她带来幸福,她是不会从你的生活中离开的,要知道,没有人会逃避幸福。

失恋者: 可她连机会都不给我,你说可恶不可恶?苏格拉底:当然可恶。好在你现在已经摆脱了这个可恶的人,你应该感到高兴,孩子。

第13篇:读苏格拉底有感

读《苏格拉底》有感

学号;021212309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被称为是西方的“孔子”,虽然他一生没有留下任何实体学说和著作,但他的哲学思想却影响了西方以及世界。

我看的是张正德翻译的《苏格拉底》,这本书主要讲诉了苏格拉底一生的事迹以及他的哲学思想和评价。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 苏格拉底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年轻的苏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戈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的问题。又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终身信奉。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当然,他的第子也是很了不起的,比如,柏拉图和搞商学的色诺芬都是非常出名的,而后世将苏格拉底,柏拉图,色诺芬称为“古希腊三贤”。

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我很喜欢他的“能者治国”的思想,因为我也赞成一个人他有什么优势就应该干什么。当然,他说有神,有还是不能迷信的!在苏格拉底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祖国的目的。

苏格拉底曾经也参加过几次战争,而且苏格拉底在战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刚毅与勇猛,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其城邦,即雅典的效忠与维护。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爱国精神,不仅如此,苏格拉底在战争中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刚毅与对战友的友谊。他平时很少穿鞋,甚至在雪地的战场上也光着双脚,可以看到他的坚强的毅力和重友情的优良品德。我看了这部书之后,明白了许多的道理,死又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我认为苏格拉底的死也是重于泰山的!在公元399年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在年逾70之时被雅典城邦判处苏格拉底在年逾70之时被雅典城邦判处饮鸩之刑,,所谓的饮鸩之刑,就是和毒酒而死。在哪时苏格拉底被指控了三项重罪即不尊重雅典神,另立新神,腐蚀青年。对于不尊敬雅典神,主要是因为他对于教首的近似胡搅蛮缠的辩论。因为他采用其管用的“苏格拉底式”,也就是“诘问法”,与欧绪弗洛讨论“神 姓名:杨登发

圣”的问题。最后他推翻了作为雅典大祭司的欧绪弗洛在后者所认为的作为祭祀理所当然应当精通的“神圣”观点,得出了新的“神圣”“不是由诸神定义、但诸神也对其认可”的观点。这是他受到指控的一个原因,再者,是引入新神。这一“新神”实际上也可以被写为“心神”。苏格拉底声称,他受到“神圣指引”的引导。这一声称,给了指控者以口实。这也算是一种新奇的宗教思想。因为他声称神圣指引在心中告诉他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然而如实地说,引入“神圣指引”,这可以算是苏格拉底对于提高自身言行合理性的“死无对证”,毫无疑问受到指控者的“引入新神”的指控。第三,腐蚀青年。苏格拉底的诘问法是“白手起家”的,因为它旨在诘问对方的定义、找出对方对话中的逻辑不一致。指控者认为,这一“恶习”被雅典青年学会之后,会诘问他们的长辈和权威。

苏格拉底对死亡没有逃避,其实,他原本可听克里同德话逃走,但他没有。因为他知道如果他逃走了,就会破坏神圣的法律,这将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他只有死,而他知道他的死是有价值的。他的死会让雅典民众知道那种极端的民主只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只有死才能让民众绝醒,所以他毅然选择了死!真是壮举啊!

第14篇:《苏格拉底的审判》读书笔记

《苏格拉底的审判》读书笔记

对于苏格拉底,我们并不陌生,就跟我们承受中国的传统道德一样,从小耳儒目染,但却也只是停留在大体印象中。这本书则为我们解释了苏格拉底,能让人认识他,了解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让人明白了他为什么会被审判,又为什么最终接受了死„„

雅典民主传统是西方文明的骄傲,然而它也不是永远宽容的。苏格拉底的杀身成仁使得他扮演了西方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第一个殉道者,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罪行的哲学家起诉、判罪、处死,这给雅典的民主烙上了永远洗不清的污点。他出生在古希腊战争的混乱时期,道德价值低落,因此苏格拉底认为,若要支持当时生活中的伦理局面,人人就必须认识自己,这也是他哲学的出发点。因为苏格拉底一生没有任何著作,所以今天我们了解他的生平、思想,主要见于色诺芬尼的《回忆录》和柏拉图的《对话录》。斯东晚年所著《苏格拉底的审判》一书对尘封已久的历史进行了重现和创新的解释。

一场两千多年前的审判,为何就能引起这么广泛的关注?两千多年后,历史学家对于这场审判所做的评价是:在西方文明史上,除了对耶稣的审判和处死之外,再也没有任何的审判和处死,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了。

纵观当年的历史,这的确是一个不寻常的审判。第

一、审判发生在以自由民主文明闻名的希腊雅典城邦;第

二、被审判的人是名噪一时的大哲学家;第

三、被审判的原因恰恰是基于他在言论自由基础上发表的反民主的言论;第

四、这场审判结果成为了“民主”制度下最大的冤假错案。

苏格拉底的审判狠狠地扇了民主一个耳光。以上种种背景综合起来,形成了人们千年以来的疑惑:民主的审判如何酿成大错呢?

苏格拉底是基于两个理由被处死刑的,一个是他不信仰城邦的神,只信仰自己的神,另一个是他腐蚀或者败坏青年。起诉他的人是三个希腊城邦的公民。

很多人反观这段历史的时候,一般会集中于对苏格拉底的惋叹和赞颂,苏格拉底以卫道士和殉道者的身份站立在历史之中,而作出决定的陪审法院则被质疑成愚民行为。然而,穷究当时的历史,到底这样的审判结果的作出有没有制度上和思想上的根源呢? 苏格拉底和雅典民主政体发生矛盾的起因是他在哲学上的三个基本问题,一是人类社会群体的性质,二是什么是美德和知识,三是个人和政治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的“智者统治、别人服从”等极端蔑视民主和自治的学说,与雅典的权利相违背爱,使雅典民主政体受到威胁,因此三个公民对他提出控告。他们认为苏格拉底是个做坏事的人,他腐蚀青年,不相信国家所信奉的神袛,而相信其他新的精神存在。并且在两次独裁专政期间,没有随民主派外出流亡,也没有出力协助恢复民主政体。

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分歧是,关于人类社会群体的性质。在雅典人看来,他们的城邦是一种自由公民的联合,公民自己治理自己,轮流进行统治和被统治。它的本质前提是公民的平等,不论公民身份限于少数或者多数。而苏格拉底及其弟子们则否认人类群体可以是权利平等的公民自治体,而是一个需要牧人的国王的一伙人群。国家应该由那个“知道的人”统治,发命令是统治者的事,服从命令是被统治者的事。它的前提是一种根本的不平等,没有人是公民,大家都是臣民。

有学者提出苏格拉底的意见反映了当时政治要求专业化的倾向,即治理城邦需要专才而不能把权利分散在没有政治知识的普通公民手中。但即使如此,苏格拉底在两个关键问题上也没有提出有效办法,第

一、如何找到这样一位“知道的人”。

二、当这个“知道的人”判断有误或滥用权利时,人民怎么去制止他、更换他。其实这也是人们虽明知民主制存在不足,最终仍选择它的理由。苏格拉底既不能也无心解决这两个问题,他的“新政”极可能转化为最老式的王政和暴政,甚至进而成为最彻底的极权。

苏格拉底劝诫他的同胞们要有美德,而在关于什么是美德的问题上,又构成了他们之间的第二个分歧。雅典人认为,公民作为“政治的动物”,他需要具有过群体生活必需的美德,即正义感、羞耻心和对他人权利的足够考虑,以使文明的群体社会得以维持生存。

在苏格拉底的定义里,美德等同于知识,并且是不可教的知识,可教的知识只是技能,是皮相的知识,真正的知识只有通过绝对定义才能得到。由于人们难以对某一事物下绝对定义,所以,真正的知识是得不到的,连他自己也得不到。只有那个“知道的人”可以拥有知识和美德,普通人不但不拥有,而且永远不可能拥有,也可以说是不配拥有。这种观点依然指向他的基本信念:人群是一群需要放牧的羊群。

更激怒众人的是,苏格拉底认为普通人是不可能拥有真正知识的,纭纭众生并不知道这令人想起柏拉图的“洞穴比喻”,知道的只有少数的几个“通天”的人,他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并不认为苏格拉底最终被交付审判是因为他嘲弄了雅典人,因为在雅典嘲弄并不是罪行,包括嘲弄当世最伟大的政治家。更本质的问题是,苏格拉底关于知识和美德的定义打击了雅典民主的基础本身,这个基础是在此两个世纪以前伟大的立法者和社会改革家梭伦创始的,他给予所有的男性公民,包括最穷的公民,在议会的陪审团法庭上投票的权利。希腊人的观点给予了普通人以尊严,而苏格拉底的观点则贬损了它,这是一种不可调和的分歧。

阿波罗神说苏格拉底是世界上最贤明的人,而苏格拉底自称自己一无所知。为了完成神的使命,他四处去诘问那些自以为知之甚多的人,他使用所向披靡的“苏格拉底论辩术”,使全雅典的头面人物都显得像无知的傻瓜。斯东认为苏格拉底的矫情在于,他让他的同胞们通过形而上学的考试,回答连康德都不能完满回答的问题,以此来嘲笑他们的无知。他的无知是装出来的,为了引诱他人暴露出真实的无知。在自认“一无所知”的极度谦虚背后,隐藏的是“远胜于其余人类”的极度自大。

罗素曾说苏格拉底的论证是不诚恳的:“在他暗地的思想里,他是在运用理智来证明他所喜欢的那些结论,而不是把理智运用于对知识的无私追求。”不少人认为,苏格拉底死于令人讨厌的诡辩术。自认被柏拉图的某些著作引向基督教的圣奥古斯丁说,苏格拉底的习惯做法是,“或承认自己无知,或掩盖自己的知识。”结果是使他的听众感到失望,有时甚至使他们生气。他说:“事实上,他就是这样引起人家敌意的,后来被一项莫须有的罪名定了罪,招致了死刑的判决。”

第三个分歧在于对“幸福生活”,即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的理解。雅典人认为,个人只有在社会群体中同别人发生关系时才能找到幸福的生活,参与“政治”──即管理城市,是一种权利、一种责任、一种教育。梭伦曾说,一个人不应该对公共利益不闻不问,只顾安排自己的事,以不参加国家的*和危难为荣。 而苏格拉底的言传身教则是退出城市政治生活,他为此辩解的理由是,内心的声音警告他不要参与政治:“你们认为,如果我参与公共生活,做一个好人应做的事,向公正的事情尽我的能力,并且把这认为是最有重要意义的事,我能活到这么高龄吗?”并且,他认为,不参与政治是为了使灵魂不蒙上污点。

不论在柏拉图笔下还是在色诺芬笔下,苏格拉底都没有提到过穷人,穷人似乎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视野。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是他对妻儿的态度,在最后的时刻,当他的妻子怀抱婴儿顿足捶胸地表达诀别之痛时,苏格拉底表现出的则是不近人情的冷淡麻木。斯东说:“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身上缺少点什么。”在柏拉图所有的对话录中,没有发现他们对普通人有什么感情,老师和弟子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但这感情只留给他们自己。

苏格拉底本可轻易争得无罪释放,但他却故意树敌于陪审团。他先是继续挑衅地称自己是世界上最贤明的人,在第一轮判决被判有罪后,又开玩笑式地建议对他的处罚是宣布他是公民英雄,致使陪审团别无选择地判其死刑。并且由于再三被激怒,投票判其死刑的人比投票判其有罪的人多得多。而在第一轮判决中,双方票数十分接近,这一点意味深长,尽管不少人对苏格拉底抱有怨恨和恐惧,但陪审团是不大愿意给他定罪的,因为这件起诉案违反雅典的法律和传统精神,这也说明这不是暴民瞎起哄的投票结果,这原是这场审判留在雅典和民主身上的最深重的污点。

作者对苏格拉底的置身政治之外持强烈的批评态度,他称苏格拉底不是一个好公民,如果梭伦关于发生内部*时禁止公民不参与公共事物的法律那时仍然有效的话,苏格拉底很可能被剥夺公民权。不过,无论出于安全和志趣的考虑,任何社会都应该允许有人独善其身,即使在“人是政治的动物的雅典”,何况苏格拉底的哲学本身就有出世的倾向。在这点上斯东似乎对苏格拉底不够理解宽容,这或许与他积极入世的性格有关,或许是由于他太爱雅典。他说如果说有一个城市值得它的公民全身心地贡献力量和忠诚的话,那个城市就是雅典。

斯东说,苏格拉底的不参与是异乎寻常的。好象凡是在城市最危难的时刻他都不在那里。这个以“牛虻”自诩、全雅典最喜欢说话的人,总是在最需要说话的时候保持沉默,而且柏拉图也在他的书中保持沉默。斯东对此的分析是:“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简单地说,他不够关心。他似乎完全缺乏激情。”阿里斯托芬曾写过一出喜剧《云》讽刺苏格拉底式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确乎像生活在云中,他让每一个人关注自己的灵魂,却对他们的切肤之痛、生死祸福无动于衷。 苏格拉底之死一向与耶稣之死并称,其实也是有多么本质的不同,一个具有鲜血的热度,一个只有毒酒的冰凉。

斯东还特别注意到,不论在柏拉图笔下还是在色诺芬笔下,苏格拉底都没有提到过穷人,穷人似乎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视野。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是他对妻儿的态度,在最后的时刻,当他的妻子怀抱婴儿顿足捶胸地表达诀别之痛时,苏格拉底表现出的则是不近人情的冷淡麻木。斯东说:“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身上缺少点什么。”在柏拉图所有的对话录中,没有发现他们对普通人有什么感情,老师和弟子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但这感情只留给他们自己。

苏格拉底之死的悲剧意义本在于,以民主著称的雅典,以自由投票的方式,处死了他们之中最杰出的智者,一个以毕生精力促使雅典向上的牛虻。而事实如真如斯东所论证分析的这般,苏格拉底死于他一向侮辱蔑视的民主整体、视若草芥的普通民众,虽不算“罪有应得”,但至少已减轻了悲剧的意义。

第15篇: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论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

摘要: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所提出的“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命题, 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在哲学和伦理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这一命题作出概括和理论分析。

关键词:美德;知识;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苏格拉底的贡献主要是使哲学从自然向人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哲学不再仅仅关注自然的本原问题,而更多地关注人类社会伦理的问题。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要求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灵魂。他认为“不经受这种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他一生都在考察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美德,并在进行道德实践。特别是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他把道德和思维、意识紧密联系起来,认为引导人之德性的就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有理性知识的人必定会是道德的。把道德行为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和道德统一起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今德育教育中如何看待“美德即知识”,如何理解知识和道德的关系,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值得我们深思。

一、“美德即知识”的背景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399年),苏格拉底的一生经历了雅典全盛和开始衰落的时期,体验了雅典的繁荣和不幸。因此他的伦理思想反映着希腊道德思考和伦理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开创了希腊伦理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当时长达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全希腊的政治、社会秩序陷入了极度混乱,弱肉强食就是“正义”和“公道”。 当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时就产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立,个人与城邦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对社会秩序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而这种政治*又给希腊人精神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和危机,使得人性普遍堕落,传统道德处于崩溃堕落的边缘。苏格拉底认为,整个危机是由道德和人性堕落、社会政治秩序混乱造成的。因此,拯救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灵魂和人的本性,引导人们追求和认识道德的善,从而达到重振道德、改善政治以复兴雅典乃至全希腊的宏图。同时,苏格拉底认为,快乐不应是人追求的目的,善才是一切行为的目的。快乐是受感情左右的,善才是理性的、经过反思的,能给人带来幸福的东西。他主张建立一种在追求至善的基础上,普遍有效的伦理规范,让人们过一种有序的生活,让城邦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中。所以,他要求全体公民进行道德生活的改造,呼吁雅典同胞进行自我反省,寻求一种真正有价值的生活。在苏格拉底看来,以往智者的相对主义感觉论只能助长个人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造成雅典危机的思想根源。因而他强调普遍的知识与价值,贬低感觉,要求以理性去探讨伦理观念和道德价值,确定普遍的绝对的善。因此,苏格拉底明确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反对智者建立在情感上的智者的相对主义道德体系。这是古代希腊首次建立的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

二、“美德即知识”的理解

1、对“美德”的理解

一般人们所认为的美德一词,含义广泛,不仅指人的优秀品质,也是各种事物的优点和好的本性。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中的美德主要是指人的灵魂的品质,和理性相关,他将人表现出来的优秀善良的品质,如正义、自制、智慧、勇敢、友爱、虔敬等称为人的德性,并认为众德性的共通本性是“知识能力”“、理性”或“智慧”,因为人的灵魂的本性是理性。

苏格拉底从“美德即知识”出发,提出美德是统一的,反对智者把人的美德相分离的观点。智者认为对立的美德可以共存于一体,善是相对的,既可对人有益,也可对人有害。道德也是相对的,没有普遍绝对的标准。因此,不能构成确定完整的道德人格而苏格拉底针锋相对地提出确定美德的有机整体性和道德价值的普遍确定性。他并不否认多种行为美德之间的差异,但更强调它们的有机联系即它们有同一性,那就是它们的理智本性。苏格拉底对古希腊的几种主要美德——正义、自制、勇敢等加以分析,认为它们有共同性,都和知识相联系,都受智慧的支配。这种本质上的同一性使各种美德内在联结,不能孤立存在,构成美德的整体性。美德的全体先于部分,也优于部分,人的美德不可能被分割成各个部分,人的道德人格必定是完整的。这样既表明美德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又从正面阐述了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道德哲学。这种理性主义道德哲学强调知识和理性的作用,认为道德的善恶应由知识判断,对后来西方道德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2、对“知识”的理解

苏格拉底在反对智者学派的感觉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新的知识概念。他认为感觉只能是流动变化的认识,不能得到确定的知识,只有常驻的绝对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而且只有通过理性才能得到。这一概念有两个要点:首先,它不同于以往的自然哲学家所讲的知识。那些知识是从对自然现象的直观中得来,总是与运动变化有关。而苏格拉底指的主要是关于人自身的知识,是要从人的心灵中出发把定世界的根基。第二,它不同于智者学派的知识概念。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是真的,而感觉是千变万化的,所以真理只是相对的。苏格拉底强烈反对智者学派的看法,认为只有通过人的理性所把握的对于人的本性的认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在这里,知识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是灵魂的内在觉悟状态。苏格拉底主张知识是靠理性获得的真理,能使人辨别正确和错误,有客观的标准,能引导从善,合乎正义。

3、“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作为苏格拉底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一种关心人的灵魂的普遍的道德真理。这一命题跟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和“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分不开的。“认识你自己”就是关心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追求关于美德的知识;追求善,把“善”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这才是高尚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而且他认为人都是向善的,不可能自愿从恶,把这归于人的本性。有些人之所以作恶,就是没有关于美德的正确的知识。只要人的理智追求知识,就不会犯错。在对智者的诘难中,苏格拉底都是从这一个基本点出发来驳倒他们的。智者的理论都是相对主义,没有普遍性,没有人格同一性。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在柏拉图那里指的是辩证法,也就是达到至善的手段。在早期的柏拉图的著作中,也就是我们可以归之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著作中,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统一的,诸美德如正义,勇敢等是统一于总的美德概念中的,一个美德不可能独立于另一个美德,因为它们都是善的,所以也就得不出美德的具体定义。但还是认为只有智慧,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可不可教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关系到如何实践美德,在《普罗泰戈拉篇》中, 苏格拉底得出的结论是认为美德是知识,但是不可教,普罗泰戈拉认为美德可教,但是认为美德不是知识。在《斐多篇》和《美诺篇》中,确认为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 。这样“美德即知识”这一理论基本得到完善。

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问题。在苏格拉底那里,所谓道德应是“包括一切的普遍的道德”。他说:“对于美德也是一样,不论美德有多少种,而且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这种共同的本性,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道德。苏格拉底认为,辨别善、恶的标准应是理性,他说:“一切别的事物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们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然则智慧即知识。又说:“金子和银子都不能使人较好些,而有智慧的人的思想都能使人富有美德。”所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道德的标准,不是金子,也不是银子和其它,而只能是智慧,即知识。伦理和道德不仅涉及思想知识,而且主要的是涉及行为,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是一种‘知行合一’即强调人们在道德上必须言行一致。应当把道德行为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特别是要把知识和美德,知识和德行统一起来。“知行合一”是苏格拉底思想的中心,所以他强调对知识的追求。他认为人知道的越多、越正确,也就越能付诸行为。同时人的行为也就愈能符合其思想和知识。因此“知即是德”自然就变成他的口号,他的中心思想。

“美德即知识”的认识虽十分深刻,但又具有片面性。知善与行善不能等同,明知故犯的人是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利用智慧多行不义的人古今都有。德育实践告诉我们,人类的知识与道德的发展远不是同步的,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即所谓:知行脱节,言行不一。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我们不但要向受教育者传输道德知识,而且要注重激发其道德需要,培养其道德情感和信念,更为重要的是让道德教育回到生活实践中去。在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的同时,增加道德实践的机会,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实践中通过切身体会去领悟所学到的道德知识,然后再运用所掌握的道德知识自觉地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做到知行合

一、言行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应持有批判的态度。

三、“美德即知识”的价值

苏格拉底的伦理学是建立在知识论基础上的,他认为德性就等于知识,而恶便是无知。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永恒、普遍、绝对不变的概念的认识。把德性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奠基于知识,产生于知识,这是苏格拉底伦理学说的根本特点。对知识的认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道德水准的高低,社会状态的失序必然与人们的整体的道德感知水平的降低有着内在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即知识”的论点对当今德育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道德教育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授,认识是行动的先导,知识是德性的基本条件,蔡元培说:“苟无知识以辨善恶,则何以知恶之不当为,而善之当行乎?”知善才能行善,知恶才能避恶,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判断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一个道德上的无知者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首要步骤是进行道德认知,获取道德知识,即古人所说的“致知”。特别是当前我国国民素质总体较低,要提高国民道德修养,尤其更应注重提高国民的知识素养。

另外,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论点中还包含着道德主体的自悟性,既追求和践行道德的智慧。在道德教化中他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悟性,他会通过不断的追问,迫使受教育者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依靠自己的心灵实现对道德的理性把握。这种寻求和训练道德的智慧的观点对我国现在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当今社会是一个德行逐渐堕落的社会,各种不道德现象随处可见。认真研究苏格拉底的伦理学,我们不仅可以就伦理学的源头有一个了解,有利于进一步学好伦理学。

参考文献:

[1]柏拉图 柏拉图全集 第一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 希腊哲学史 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苗力田 亚里士多德选集 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原着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第16篇:苏格拉底的语录50句

导语:苏格拉底这个名字我们应该都知道,他说过许许多多的话,都非常地深刻,非常有道理。那你都听过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苏格拉底的语录50句,希望对你有帮助!

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2、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或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3、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4、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跑“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

5、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是在做两件事情。一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本质、规律;二是尽力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所以,哲学家们终其一生在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带着我们保护灵魂,追求更加完满的自我。

6、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身。

7、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8、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

9、神灵为自身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10、认识你自身。

11、清闲是一切财富中最难得的。

12、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13、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挚情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14、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身。

15、幸运是机会的影子。

16、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17、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18、未经思索的生活是不值的过的。

19、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

20、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21、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22、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23、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24、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25、最热烈的爱情会有最冷漠的结局。

26、假如你问我该不该结婚,我会回答你:无论如何,你都会后悔的。

27、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28、深入你的内心,认识你自身!

29、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30、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成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会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31、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32、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33、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34、我不只是雅典的公民,我也是世界的公民。

35、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36、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37、女人的纯正饰物是美德,不是服装。

38、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身原来的那一份。

39、一个人是否会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40、无知的人是没有罪的。

41、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42、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43、美色不常驻。

44、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重别人的智慧,来使自身不受蒙蔽的人。

45、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46、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47、认识自身,方能认识人生。

48、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49、知道的越多,才知道知道的越少。

50、真理有三部分:考查,即求取它;认识,即它已存在;信心,即运用它。

结语:看完了以上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苏格拉底的语录,你是不是也深有感触呢?苏格拉底一生中有非常大的成就,被很多人崇拜。他说过的很多话,虽然简短,但是非常有道理。以上小编为你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17篇: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哲学三贤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之间是师承关系。 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有点象,喜欢教导年青人,但并无著述流传,我们今天都是通过他们学生的记述来了解他们的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心”是至高无上的,只有“心”能把握真正的形式和理想化。而感官对象只是有接近这种形式的倾向。 比如我们可以考虑真实的三角形和抽象的三角形,真实的三角形指我们在经验中接近于抽象的三角形的那些具体个体。抽象三角形是理想化的对象,是“心”思考的对象。 苏格拉底是所谓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当他被雅典权贵陷害入狱前曾得到消息并有机会逃亡,但他并未选择逃亡,而自愿留下受审。在狱中,苏格拉底曾以此为例驳斥了当时的机械唯物论: 由于雅典人觉得给我定罪比较好,所以我也觉得坐在这里比较好,留下来接受他们所定的惩罚比较好,因为我可以发誓,要是当初我不认为接受这个城市给我的任何判决比起溜之大吉来是一个更正当、更体面的办法的话,我的筋骨早就按照有人所说的最上策办法,到了米加腊(Megara)或波奥提亚(Boeotia)了。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都是神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能与目的。提出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是服从神。后来的基督教护教者常以苏格拉底为例来说明希腊哲学是基督教神学的盟友。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柏拉图对于自然的看法是从人类需要和意向中先验地推导出来的,比如:神是好的,球是最完美的形式,因此,宇宙必然是球体的。 所谓先验即经验之前,指无需经验即可得出的知识,如:神是好的,人性本质上是善的等。 柏拉图轻视实验和技术,但重视数学这样的演绎科学,并在他的学园(Academy)中开设大量数学课程。 柏拉图认为感官对象处在不断变化中,只有心的对象“类”(共相)是不变的。因此理念是唯一的实在,个体是影子。“心”在发现“类”以前,它们是没有实在的。柏拉图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唯实论。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世界知识的综合者,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贡献。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在哲学上,他提出了所谓唯名论,即:承认感官对象的实在性,也同时承认“心灵”对象的实在性。但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体是唯一的实在,而“类”是名称或心理概念。 亚里士多德重视对个体的研究和实验,而他的老师柏拉图则重视对抽象的理念的研究,从这个角度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更有利于产生近代实验科学。 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个话最初可能是不太了解孔子的西方人讲的,但能说明这两位先贤具有可比性,例如: ??

一、苏格拉底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先承认自己一无所知,通过不断提问的方法,来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抛弃成见,重新展开思考。??孔子也讲:“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当年讲的话,现在都有很多种理解,但有一个意思是肯定的,就是孔子认为自己一无所知,遇到求问,只是叩其两端,以揭开本来就有的答案。 ??

二、孔子重视正名,是第一个提出“正名”的思想家。以往哲学史都过于重视正名的政治意义,忽略其逻辑意义。正名应是确定名词概念的涵义,分别不同的名词的不同的涵义。同时,孔子也是第一个发明类比方法的人,像“举一反三”、“一以贯之”、“触类而长之”、“闻一知十”等等,后来墨子提出“大取”、“小取”,荀子提出“推类度类”,都是与孔子的发明分不开的。 ??苏格拉底在这方面的成绩更是突出,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有两个贡献应归功于苏格拉底,即定义和归纳法。看柏拉图的对话,苏格拉底与他人辩论之前,总是首先挖掘概念的含义和本质,让人们从认识事物的具体层面上升到一般层面。 ??

三、孔子相信有人格意志的天,而且相信自己承受天命而有一种使命感。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没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末畏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当孔子在匡地被囚时,不知将来遭遇如何。但是他说周文王死后,一切周朝的文化不是由我来继承和发扬吗?如果天意要毁掉这个文化,我这个后死的人就不会和这个文化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天意不是要毁掉这个文化,匡地的人能把我怎样呢?他的使命感极具魅力,无论是曾子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还是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与孔子的影响密切相关。 ??苏格拉底也同样有强烈的使命感,把自己比喻成“牛虻”,说:“神专门将我分派到雅典,这个城邦类似于一匹高大的良种马,由于身躯过于肥硕,日趋懒惰,所以需要牛虻的刺激。神将我分派到雅典,就是让我来履行牛虻的职责。”他把自己和政府作对,看成是舍我其谁的责任,当法庭要求他放弃自己的工作,他宁死不屈:“不管你们是不是释放我,我都决不会改变我的行径,虽万死而犹不改!” ??两者的相似点肯定还有,像他们都是诲人不倦、述而不作,但主要的应该就这些了。下面说说不同之处吧,因为无论在人生方面,还是思想方面,与相同点相比,不同点更多。兹拈数例: ??

一、孔子首先没有苏格拉底那样幸运,虽然号称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但所有弟子加起来也没有一个像柏拉图那样牛鼻的,他最喜爱的颜回又营养不良,死得比他还早,最后就只有薄薄一本《论语》来记录他的少量言行,而且还不全是他一个人的。??反观苏格拉底,他留下来的人生形象和思想内容就丰富多了,后人有目共睹:苏格拉底能够流芳百世,跟柏拉图是分不开的,甚至是关键因素。如果没有柏拉图记录的苏格拉底,我们对他就不会有任何兴趣,苏格拉底之死也就成了抽象的符号,只有了解他的言行,才知道其伟大之处。如孟子所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万章》下)他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他的死。但了解他为什么而死,才真正了解他的哲学。(可以参考《后人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误解》) ??

二、孔子非常渴望从政,并且做过鲁国中都宰,后来又东游列国,最后仕途无望才退而编书教学。??苏格拉底截然相反,在《申辩篇》中能看到,苏格拉底说他自幼就能听到一种召唤(call),它只会阻止苏格拉底去做某一件事,而不命令他去做什么。它曾阻止苏格拉底从政。苏格拉底反思说:“我想这是很对的,因为我可以断定:如果我从政的话,那我早就没命了,不会为你们或我自己做出什么好事了。(他的学生柏拉图却一生都在寻求从政的机会,曾经三下西西里岛,企望在叙拉古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

三、孔子在公元前517年离开鲁国,投奔齐国去发展,“仕”齐国3年后,当得知齐国大夫晏婴等人要治自己罪时,他迅速逃跑回了鲁国。(其实孔子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看到有人根据苏格拉底来裁割孔子,认为孔子藐视法律,殊不知当时根本没有所谓的法律,又何来藐视?这种完全忽视两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而单纯的个人PK,是很可笑的。) ??在《克里托篇》中,能看到苏格拉底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拒绝越狱逃跑。后人对此极为称颂,所谓求大义舍小节等等。虽然我就此写了《苏格拉底的性格缺陷》,但并不是说他这样做就是错误的。只是说,他在一些方面也有薄弱的之处,这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 ??

四、虽然两者的教学方式有点相似,但内容却截然不同。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教人,以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为教材,以礼乐文明的继承者自居;其礼乐文明的核心是仁与恕。 ??苏格拉底通过诘难、辩驳,其目的是让人认识自己的无知,其辩证法指向人的灵魂如何臻于至善。也就是说,灵魂臻于至善是苏格拉底辩证法的最高目标。 ??除此之外,还有邓晓芒教授指出:苏格拉底的对话把言说标准确立于言说本身,具有向对话双方自由开放的性质,孔子则把言说标准放在言说之外的个人情感体验之中,是一种任意独断的权力话语,由此而形成了中西两千多年传统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的根本区别。 ??我认为这夸大了个人的作用,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才是真正决定后人看重什么样的哲学家。中国古代也有注视语言的哲学家,如惠施、公孙龙,但这种哲学最终还是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不符。而孔子、庄子这样的哲学家能引起广泛的共鸣。

从柏拉图与孟子思想的异同中浅析中西文化的异同

——我读《理想国》之孔见

国学实验班:沈相辉

冯友兰先生曾在其大作《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将孔子说成是中国的苏格拉底,孟子则是中国的柏拉图,荀子则为亚里士多德。历来有人批评说冯先生不应该说孔孟荀是中国之苏柏亚,而应说苏柏亚为西方之孔孟荀。此一问题乃是一种民族情结之表现,在此不多评价。但先生将孟子与柏拉图并论,确实有其理论依据的。孟子在中国之地位,与柏拉图在西方之地位,可以说是一样的。我们分别看代表两人思想的著作《孟子》和《理想国》,就可发现二人在自己所处之年代与所处之文化区域所提出之思想理念所产生之影响是如此之相同,在许多方面,两位贤人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但同时也由于二人所处之地理区域的自然和文化思想等差异,又导致二人在面对有些问题是,又会出现一些截然相反的观点。中国儒家历来有“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想辅相承”之观念,在对待孟子与柏拉图的思想时,我想也可作如是观。在中国,孔孟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足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而苏柏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二人思想的相同之处,其实也是反映出中西文化的相同之处,其不同之处,其实也就是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本文试图从《孟子》与《理想国》中所反映出的孟子大同思想和柏拉图理想国思想作一浅陋的比较,企图从此窥见中西文文化异同之一斑,但由于才学有限,所看之书,尚只是二人之冰上一角,何况于圣人之意更不足以道。是以之作抛砖引玉之资,然耶否耶,以待大方之家。

孟子所主张建设的国家,是儒家历来主张建设的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孟子》一书中也有具体的描述:“不违农时,穀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穀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当然,对于孟子心中的那个大同社会,他还进行过很多具体的描述,在此不多赘述,因为我们仅从上面两段材料中就可以看出孟子的大同社会的一些特点:一是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二是选贤与能的管理体制;三是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四是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制度;五是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体系;六是各尽其力的劳动分工制度。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柏拉图的国家,作为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观念,“理想国”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最高境界。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柏拉图《理想国》或者柏拉图其他的著作中,其“国家”的意义,在很多时候,实际上指的只是古希腊的“城邦”。所以,在柏拉图这里的“国”,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国”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最显著的便是这个“国”的地理范围,柏拉图之“国”的概念,显然要小于我们今日所说的“国”的概念。所以,柏拉图关于国家的构建方面的思想,更确切来说是关于理想城邦的构建。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对“理想国”的描述较为分散,他分别从教育,政治,军事等关于国家的各个方面进行论述理想国家的具体情况,由于其描述方式是通过“苏格拉底式对话”来进行的,所以我们很难单单从某段或者某篇文章就能把他的理想国家总结出来,但通观全书,我们能够发现,其理想的国家,其实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那么,到这里,问题又来了:怎么样的国家才是正义的个国家呢?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在他看来,这三个阶层各尽其职,达到和谐便是正义的国家。在《理想国》第四卷中,柏拉图说:“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

我们比较一下《孟子》和《理想国》,可以发现一些异同。在叙述方式上,二者都是通过对话而引出各自对于国家建设的观点。《孟子》的叙事方式是典型的中国请教式对话,如统治者问孟子治国之术,或者是学生问孟子安邦之策。《理想国》是古希腊最流行的“苏格拉底式”对话。但二者虽然都是典型的对话时叙述方式,但孟子的思想较为集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只要从书中的一些重要段落中就能大体上把握其主要的观点。而柏拉图的却较为分散,我们难以快速把握其主要的中心思想。究其原因,乃是由于中西方在思维上的异同所造成的。在中国人看来,我这个观点本来就是如此,所以我直接把握的观点讲出来;而在西方人看来,我虽然有这个观点,握还得进行充分的论证才行。所以,中国的哲学藏于简短的名言之中,《论语》《孟子》是也;而西方的哲学却藏于繁琐的论证过程之中,《理想国》是也。那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是中国人在智商上不如西方,其实不然。我个人觉得,之所以中国之哲学少了西方繁琐之论证,其主要原因非但不是中国人不如西方人擅长与思维,反倒是因为中国人太过于聪明而不屑于在做无谓的论证。如果说论证,《孟子》里面也有,但正如孟子所说,是在“予不得已矣’的情况下才进行的。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如此之不屑于论证呢?其主要原因乃是在于中国人对于一个哲学问题,一眼便能看出其本质所在,认为事情本来就是这样,又何必再没事找事的进行所谓的论证呢?就好像天本来就在你头顶上,你又何必再去证明一下呢?中国人对于这类问题看的极破,所以对此也就极少去论证,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所以中国古代哲学只在先秦时期出现过极短时间的萌芽,如《老子》等蕴含哲学思想的典籍的出现,至于其他的中国古代典籍,虽然也含有哲学的思想,但却极少有自成一系统的哲学,所以西方人常常说中国没有哲学。殊不知,中国人的最高哲学,是不为哲学而哲学,而是为生活而哲学。中国人太聪明,所以对于哲学,他们在先秦的时候只稍微思考了一下,就发现路子不对,因为你作为个体的人,不好好的立足于你自己的脚下,却老是往天上去看,实在是没有意义的,况且这是极容易“摔跤”的。而恰恰相反的是,西方人却是连为什么天空在头顶这样的问题也要追问而以至于论证的,就好像吃了个鸡蛋,他还得知道下蛋的鸡是那只。西方人对于任何一个问题,都表现出极大的好奇与热情,并不断的用自己的思维去论证,必要打破沙锅问到底。这种钻研的功夫,一方面实在是难能可贵,可另一方面,却也未必就显的高明,就好像西方哲学里所谓的纯粹理性批判,试想一下,以理性来批判理性,岂不是一个人即时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吗?但这个问题在此我们不做深一步的讨论。言归正传,我们从柏拉图《理想国》的叙述方式中显而易见的知道,西方人的谈话之所以繁琐,是深受其内心对于理性的强烈渴望而形成的,在他们看来,一个没有经过理性论证的结论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也就没有任何的说服力;而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里,这个问题是这样就是这样,理所当然的,不需要再作任何的论证。所以,梁寿铭先生说:“西方的文明成就于科学之上;而东方则为艺术式的成就也”(见梁寿铭先生之《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再次,我们再来看孟子与柏拉图对于统治者和人民之间关系的一些观点。孟子将一个国家里的人分成统治者和人民两个部分,而柏拉图将国内的人分成三个阶层:统治者,护卫者,人民。这实质上反映出中西方思维中的一个重要区别:中国人喜欢用二分法,而西方人喜欢用多分法。究其原因,乃是由于中国人有崇尚简单的传统,在中国人看来,大道至简;而西方人却最怕疏漏,所以他们必要将一东西作一解构而分析之。所以,中国人最怕麻烦,西方人则最不怕麻烦。同时,在对待男女关系上,孟子是认为男女不平等的,虽然在《孟子》一书中他没有明显的说明,但儒家的伦理观念里面“男尊女卑”是历来都有的,因而,孟子作为“亚圣”,其实是认为男女不平等的。而在柏拉图这里,男女是平等的,在《理想国》的第五卷中,他公开的提出男女平等,并且说女子也可以充当“哲学王”来像男子一样统治城邦。在《理想国》全书中,关于女子的篇幅很多,其中还有像第五卷一样的特别讨论女子的,这种情况在《孟子》或是儒家的其他书籍中是不多见的。这也反映出中西方在男女平等方面是极其不同的。我们再看国家中的权利分布,在孟子这里,他主张“民贵君轻”,提出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上天,也就是“君权神授”,虽然他也看到人民的力量,要求统治者实施“仁政”来笼络民心,但却没有提出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概念。而在柏拉图《理想国》中,却系统的提出选举的概念,并指出统治者只是为城邦服务而进行统治的,也就是统治者的权力是来于人民的。因此,在孟子这里,统治者的权力极大,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统治者实际是迫不得已才出任的。因此,中国的专制政治及其发达,而民主不足;西方的民主政治及其发达,而权谋不足。孟子之理想统治者是“仁者”,柏拉图的理想统治者是“哲学王”,二者对于统治者个人的要求都极高,因而在中西方的政治哲学里,都要求统治者对于自身素质尽善尽美。不同的是,在孟子看来“仁者”“兼济天下”是“天降大任”,所以应当当仁不让;而在柏拉图的“哲学王”这里,“哲学王”其实是在城邦人民的推举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二者一为主动,一为被动,实则反映出中西方民众的不同态度。

总的来说,虽然两种理想各有差异,但没有谁优谁劣的区别,二者各有千秋。孟子之大同社会,柏拉图之理想国,其实都共同反映出东西方民众的一个共同的愿望:和谐。虽然在现在他们的理想仍旧显得那么的不现实,但谁又能斩钉截铁的说在将来也不可能呢?在思维中存在的东西是不是在现实中也存在呢?这是一个问题。

第18篇:西方哲学论文之苏格拉底

浅谈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其哲学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西方古典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因为他的出现,哲学变得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 一.生平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并进人五百人会议。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然而,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 二.主要的哲学思想

1.知识论

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通过彼此谈话洁难,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寻求真理的方法。基本内容分为三步。(1)出发点是“自知其无知”,事先不提出任何独断的原则。驳斥自然哲学家就重要间题提出的论证是彼此分歧的,其思辨超出人类知识的限度,批评智者派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放弃求知的原则。(2)手段是通过对知识的爱(爱洛斯)和彼此的谈话、诘难以寻求真知识,同时也推进了问答者彼此的友谊。(3)目的是形成概念,求得真知识。集中种种对立的例证,通过归纳的方法,从个别具体的事例,寻求一般概念或永恒本质。一方而起到积极作用,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强调“自知其无知”和“认识你自己”,从自我意识中去寻求真理。 苏格拉底的知识论把知识建立在理性基础上,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经由概念的。概念是撇开具体事物的特殊属性而形成的,是普遍的、不变的。所以知识也是普遍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他“自知自己无知”,认为人们一般所谓的知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它们都是变化的、没有永恒价值的;但他们还自以为有知识。而苏格拉底认为自己还没有达到那种绝对的、永恒的、真正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认为自己是无知的。苏格拉底提出的这一命题包含有价值的思想,那就是不应该停留于个别、具体,而应提高到一般。这种看法是人类认识史上的进步。苏格拉底认为,人们不能认识外部世界,也不应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他认为自然界是神创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的,人的理性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只有放弃的自然的认识,承认自己是无知的人,才是聪明人。可见,苏格拉底的“自知自己无知”又是反对人们从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出发去获得知识。 2.目的论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研究自然本身转到注重研究社会伦理和人。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在反对自然哲学中提出了自己关于原因的主张,即目的论。在苏格拉底看来,世界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是其中有一种支配力量,它使万物成为如此的样子,并且是最好的,这个支配力量就是“好”(“善”)。善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一个基本概念,是说明事物“为什么”的原因。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中,善或目的具有相同的意思。他认为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追求一种完满性原则,整个世界的万物都具有这样的目的性。这样,苏格拉底就把目的论当成了他的世界观。 用目的论来说明世界,这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古希腊哲学正是从苏格拉底开始,自然哲学中决定论的宇宙观为目的论的宇宙观所代替。目的论的提出,在于对世界的统一性,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及自然中谐调的现象等作出哲学上的解释。这种解释力图克服自然哲学中的机械决定论,宇宙运动的循环论,和把精神、意识现象统统归结为物质的组成方式不同的片面性观点,同时也力图克服智者们不重视研究原因,把一切都看成相对的、主观的、可怀疑的错误观点,这在认识史上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3.美德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他的“美德即知识”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关于理性的人的品质的论述,也是关于道德伦理的论述。美德即知识”作为苏格拉底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一种关心人的灵魂的普遍的道德真理。这一命题跟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和“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分不开的。“认识你自己”就是关心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追求关于美德的知识;追求善,把“善”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这才是高尚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而且他认为人都是向善的,不可能自愿从恶,把这归于人的本性。有些人之所以作恶,就是没有关于美德的正确的知识。只要人的理智追求知识,就不会犯错。

4.方法论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

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 三.意义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在他之前,古代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对于人生并不多加注意。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他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喻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关怀而追求德行。可以说,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领域扩展了,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和宗教、乃至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为基督教的欧洲化奠定了人文基础。几百年后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第19篇:西方哲学论文《论苏格拉底》

论苏格拉底

【摘要】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苏格拉底 哲学 心灵的转向 灵魂不灭说 教育思想

1 一,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二,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1、心灵的转向。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 2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2、灵魂不灭说。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3、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 3 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4、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 4 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

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 5 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三,苏格拉底的伦理学说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 ,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 。柏拉图全面 6 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 四,社会对于苏格拉底的评价

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雅典城并没有因为处死苏格拉底而重焕辉煌,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那些法官们在审判后的心路历程。我想,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没办法面对和说服自己的良知了,他们的灵魂,将笼罩在那位老人孤独而顽强的身影下。苏格拉底去了,到他的神那里去了。“哪一条路更好,惟有神知道”。千年的步行者们越走越远,但是谁都无法从他们心中抹去这个虽然虚幻的名字――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圣徒和殉道者,至今,没有哪位哲学家像他那样痴迷于过一种正义的生活。他把一个人的 7 生命充分活了出来,从他一生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启发,体认人生总是会面临各种遭遇,会有得意失意,即使面对不义时,都要坦然接受。更重要的是,人活在世界上,要把关注的重点由外在转向内在。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 五,学习西方哲学的收获

我在大一时就从学长们那里了解到有一门西方哲学的选修课,老师讲课很有吸引力,所以在大二下学期慕名而来,果然不同反响,感觉学完西方哲学,收获很大。

上学期我就跟着房老师选修了硬笔书法,一直觉得房老师身上有一种特别吸引人的气质,很有修养,这学期选西方哲学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学习了西方哲学,对以后的为人处世有很大的帮助,运用西方哲学的思想与人交流,肯定是另一个境界。以后应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书,多补充一些关于西方哲学的知识,肯定会更有收获的。

8

第20篇:苏格拉底的小故事

1、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你帮我寻找一位好吗?”

“我一定竭尽全力。”

苏格拉底笑了笑。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都不如……”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一代哲人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辙,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牢记先哲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

2、怎样才能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

有一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苏格拉底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

教室里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举起了手。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哪几位同学坚持做到了今天?”

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

3、快乐到底在哪里?

一群学生在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群学生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

4、如何才能坚持真理?

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如何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他拿著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有哪位同学闻到苹果的味了吗?有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

苏格拉底又问“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学生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苏格拉底再次举著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回到讲台上后,他又问:“大家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这次,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回到讲台后,他再次提问:“同学们,大家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他的话音刚落,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全部举起了手。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也慌忙地举起了手。他的神态,引起了一阵笑声。苏格拉底也笑了:“大家闻到了什么味儿?”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儿!”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个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5、先想后做

一个黄昏,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领着他的三个弟子来到一片麦田前。

“现在,你们到麦田里去摘取一颗自己认为最饱满的麦穗。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采摘了就不能再换。”

三个弟子欣然前行。

第一个弟子没走多远,就看到一颗大麦穗,如获至宝地摘下。可是,越往前走,他越发现前面的麦穗远比手中的饱满。他懊恼而归。

第二个弟子吸取前者的教训,每看到一个大麦穗时,他总是收回了自己伸出去的手:更大的麦穗一定在前头。麦田快走完时,两手空空的弟子情知不妙,想采一颗,却又觉得最饱满的已经错过。他失望而归。

第三个弟子很聪明。他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去识别怎样的麦穗才是饱满的麦穗,第二个三分之一的路程去比较判断,在最后的三分之一的路程里他采摘了一颗最饱满的麦穗。他自然满意而归。

如果把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归类,那么显然第一个是属于“先做了再说”之列。“先做了再说”,省略了思考过程,必然会导致行为的盲目性与无序性,其结果当然“懊恼而归”。第二个当属于“等等再说”之列。“等等再说”,总是在思索、观望这个台阶上停滞不前,“只想未做”必定两手空空,“失望而归”。第三个弟子则是“先想后做”。对事物有了充分的认识以及足够的判断之后,才不慌不忙地出手,他当然能够“满意而归”。

6、心态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原来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间里,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 过了一段日子,朋友们一个个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我有很么多书哇,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是最差的,不安静,不安全,也不卫生,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乱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苏格拉底说,\"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呵!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扣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一丛花,种一畦一畦菜,这些乐趣呀,没法儿说!\"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每天,他仍是快快活活。 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也有许多好处吧!\" 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多着哩!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他问:\"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7、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

“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堂堂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

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 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 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8、求知

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 “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

9、消费

一天,一位熟知苏格拉底生活节俭的人突然在集市上发现他全神贯注打量几件俗气的陶器,颇觉惊讶,便上前问道:“苏格拉底先生,您今儿哪来的雅兴?”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向来有兴趣的是,看看市场上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

不要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而要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即使只花一分钱,也是昂贵的。

10、道德

有一回,苏格拉底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11、心底无私天地宽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漫步,一边走,一边聊天。忽然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冲了出来,对苏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逃去了。他的朋友立刻回头要去找那个家伙算账。

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报复。朋友说:“你怕那个人吗?”“不,我绝不是怕他。”“人家打了你,你都不还手吗?”苏格拉底笑笑说:“老朋友,你别生气。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还它一脚吗?”

心底无私天地宽,有博大的胸怀,方能吞吐日月,收放自如!太计较得失、荣辱,人生之路也便越走越窄了!

12、苏格拉底寓言故事里的年轻人

远古时候,曾经有过一个部落,世代生活在暗不见光的地下世界,每个人生下来,就被迫戴上手铐、脚镣,一个个被禁锢在地下,世世代代在黑暗中生老病死。后来,有位部落年轻人,挣脱了桎梏,逃到地上,见着了阳光,尝到了雨露,他兴奋的回到地底世界,惊喜的诉说着阳光的亮丽和雨露的甜美,并游说族人去到地面上去,可他却被族人以异端背叛的罪名逮捕,重新被套上桎梏,最后沦为精神病患,在地下世界郁郁终其一生。

且不说那些部落族人的愚昧与无知,我这里,只说说那位年轻人,他的人生有四次选择幸福的机会,而他最终却选择了痛苦,只因他是一个为了理想而活着的人。

(1)如果他能像其他人一样逆来顺受,安心做地底下部落的奴隶,那么他将永生看不到阳光,但他至少可以宁静而满足地过他幸福的一生;可是,他选择了逃离,只因为他有一颗跳动的心,有一颗向往阳光,向往光明的心;

(2)如果当他看到了阳光,就别再回地底下去了,那么他将终生享受阳光的温暖,也可以幸福而满足地过他的一生;但那位年轻人不是一个自私的人,光自己享乐,他并不会感到快乐,他要全族人都能享受阳光的温暖,所以,他选择了回去游说,选择了自己的理想,同时也选择痛苦的开始;

(3)如果他回到地底后,说服了他的族人;那么他的所有族人全部就会搬到阳光下生活,而他将得到最大的幸福,实现了理想;可是,那些愚昧无知的族人,怎么能相信他的话呢?这时,如果他选择了再次逃走(他也有机会和能力),他应该心底无憾地在阳光下幸福地生活,但他却没有,他选择了继续游说;

(4)当他又被套上桎梏后,如果他能彻底接受现实,忘了过去曾经见过的阳光,那么他也能像其他族人一样快乐地接受着禁锢,直至生老病死,过着平静而满足的,自己以之为幸福的生活;

但他,终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从一开始的逃离桎梏,就决定了他的与众不同,就决定了他的命运的多炙。他为自己的思想而活着,为自己的理想而煎熬着;

人,失去了理想,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

一个拥有理想的人,当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就会痛苦;

可是,多少人,仍要痛苦地理想着;

因为,理想就是我们的灵魂,没有了理想,我们就没有了灵魂,也就变成了跟别人没有区别的载体了。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

而他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寓言故事中的年轻人,就是他自己的写照;他的一生,完完全全地活在自己的理想之中,为此,他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苏格拉底大树范文
《苏格拉底大树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