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西哲史课苏格拉底讲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23:30: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西哲史课苏格拉底讲稿

公元前399年的一天,一位古稀老人喝下毒酒后安然去世。 后世给予了这位老人极高的评价:“用生命捍卫了人类思想的尊严。” 这位老人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公认的西方哲学奠基人之一。他是雅典城邦的公民,前399年,被雅典法庭以腐蚀青年思想污辱雅典神的罪名判处死刑。最后在监狱中,在众位弟子的陪伴下,喝下了毒酒,从容赴死。在此之前,其实他面前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承认雅典法庭给他定的罪名,或者叛逃出雅典,这样做他就可以免于死亡,可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不愿意否定自己的观点,也不愿意否定雅典的民主制度和法律,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从容赴死。

受刑的那一天,苏格拉底在接过毒酒之后对陪伴在身边的弟子们说了这样一句话:“再见了,我走向死,大家走向生,但究竟谁更好,只有上天知晓。”这句话说的很坦然,他想要表达什么呢?我的死是我自己做出的选择,我不愿意推翻自己的观点来否定自己的价值,也不愿意出逃否定法律和制度的权威,所以我选择了死,我认为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说完他就喝下了毒酒,然后就在房间里踱过来踱过去,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思考。踱了一会儿,毒发了,他觉得四肢开始发麻,就躺了下来,这个时候身体已经开始发凉了。他的最后遗言是对他的学生克利托说的,说:“我还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帮我还上。”说完就与世长辞了。他的临终遗言很平淡,我还欠别人一只鸡,你们活着的要帮我还给别人,其实这恰恰反映了他此时的心境,我已然决意赴死,问心无愧,但我不能允许我在这个世界上留下遗憾,我要完整的彰显我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价值,所以就算是只欠了别人一只鸡这样的小事情我都要让别人帮我完成,不然我死都不安心。

我想透过苏格拉底的死来看他的生死观,来走近他,讨论他对生死的一些看法。苏格拉底对生有什么看法呢?他说要“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价值。他说“美德即智慧,美德即知识”,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智慧,追求美好的善德。当然还有自由,自由是哲学家思考的基础,被禁锢的灵魂永远不会得到升华。那么在他面对死亡的时候呢?他明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可他还是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信仰,毅然选择了为自己的信仰殉葬,坚定不移。同时他死的很坦然,我是在做我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我没有什么好羞愧的,我可以很从容的去死。

我们说苏格拉底是西方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被人们称作“西方的孔子”,他的思想影响很久远,他的死也广为后世的西方哲人传颂,同时他的这种生死观也得到了西方的哲学家们的传承。

16世纪,意大利有位哲学家叫布鲁诺,同时他也是一位自然学家,他坚持认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对的,勇敢的向天主教会的权威发出了挑战。中世纪的欧洲是政教合一的体制,教会的权威不容置疑,所以教会的这些人就想法设法把布鲁诺给抓了起来,对他进行审讯和折磨,可是即使精神上肉体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布鲁诺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坚决不低头。最后天主教会就决定把他处死,处死的方式很残忍,要把他活活烧死。公元1600年的一天,布鲁诺受刑,走向了熊熊烈火,以死来捍卫自己的观点。在燃烧的火焰中,他说了这样一句话:“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知道我的价值。”我认为这就是对苏格拉底的生死观的传承。

后来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至死不会认同你的观点,但我愿意用生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其实这句话不是伏尔泰本人所说,而是后世的一个剧本中的台词)能够集中表现西方人对苏格拉底的这种生死观的传承发展,就是我绝不会否定自己的价值,即使是面对死亡的威胁,但如果为了捍卫这个社会赖以发展的法律或者制度,我也会毅然选择死亡。

那么在古老的东方,我们中国主流思想中的生死观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儒家思想始终占据中国文化的主流,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的生死观是什么样子的呢?生命固然重要,但为了保全道义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中国古代文人对儒家这种生死观的传承又如何呢?下面我想给大家看个视频。(视频)

视频中所讲的这个蒋欣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代表,可以说他传承了儒家的这种生死观,在这里我们所说的道义就包括了忠孝节义这些内容。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清朝的林则徐,他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那么我们中国古代文人对儒家的这种传统生死观的传承发展是什么样的呢?我认为,对于生,中国文人们认为自己生来就具有伟大的历史使命,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还要维护这个世界上的道理,所谓忠孝节义,要忠于君王孝顺父母等等。那么对于死呢?如果是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或者说维护这世上的道义,中国的文人们也会已然付出生命,他们也会死的很坦然,因为他们也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西方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这种生死观和我们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生死观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他们都愿意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物付出生命,而且都很坦然。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西方哲人更强调自身的价值,而中国文人则是强调这种社会的使命。

那么活在当下的我们对于生死又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态度呢?我认为,对于生死,我们要坦然以对,明确生和死的价值,“向死而生”,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坦然面对自己的人生,即使明天就会面临死亡,今天我们依然要活得精彩,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这就是我要讲的内容,谢谢大家!

西哲史打印

西哲史重要概念

北大西哲

西哲大纲

《西哲》知识点

《西哲》知识点

苏格拉底

新疆三史讲稿

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史讲稿

中国共青团史讲稿

西哲史课苏格拉底讲稿
《西哲史课苏格拉底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