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国际储备风险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24 21:01:3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国际储备数据

一、国际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它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中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对一个国家来说,国际储备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维持国家的对外支付能力;二是用来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三是用来作国家信用保证。

国际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它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中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对一个国家来说,国际储备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维持国家的对外支付能力;二是用来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三是用来作国家信用保证。

二、

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399亿美元,较2017年初上升1294亿美元,升幅为4.3%。

数据显示,12月末,外汇储备规模较11月末上升207亿美元,升幅为0.66%,连续第十一个月出现回升。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17年12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境内外主体交易行为进一步趋于稳定和平衡。国际金融市场总体小幅波动,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上涨和资产价格上升,推动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上升。

我国拥有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存量规模,在没有其他减项的情况下,每个月超过百亿美元的投资收益是正常的。2017年,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外汇市场的自主性不断增强,个人和企业对外汇认识更加理性,央行得以减少对外汇市场干预。因此,比较此前两年而言,外储得以持续平稳增长。在全球经济持续回暖带来外需增长、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场预期不断改善的背景下,未来我国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规模将保持平衡稳定。

“2018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会加大,汇率价格更多地体现了市场自身的供需情况,但市场主体不会因此产生恐慌,这样会减少央行动用外储对市场进行干预,因此,2018年我国外汇储备有望延续目前的平稳小幅增长的态势。

四、据世界黄金协会(WGC)周四(12月7日)更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共计33604.1公吨,11月为33499.6公吨。

其中,欧元区(包括欧洲央行)共计10782.0公吨,占总国际储备比重的56.0%,11月为10781.9公吨;央行售金协议(CBGA)签约国共计11947.8公吨,占总国际储备比重的29.9%,11月为11947.6公吨。

推荐第2篇:国际储备资产管理

分析中国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

国际储备亦称官方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护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以及各种紧急支付,并为国际间普遍所接受的资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表述,一国的国际储备由黄金储备,外汇储备,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以及特别提款4部分组成。其中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中最主要,最活跃,占比重最大的储备资产。

黄金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作为储备资产的货币黄金,并不是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全部黄金都可以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因为有些国家往往规定以黄金作为国内货币发行的准备,因此,充当国际储备资产的黄金储备只是货币当局持有的全部黄金储备中扣除充当货币发行准备后的剩余部分。

时至今日,黄金以不完全符合人们对国际储备资产的需要,特意不能直接用于对外支付,也不能直接用来支撑汇率。此外,黄金储备不能升息,且徒增保管费用。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纷纷抛售黄金,少数国家甚至提出不再将黄金作为本国的储备资源,加之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迅速增加,黄金储备占总储备的比重不断下降。尽管如此,由于黄金是具有价值的实体,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黄金仍然是各国国际储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兑换货币和用他们表示的支付手段。我国正处在金融改革的关键时期,商业银行改革,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等重要的改革进程需要稳定的宏观环境和金融环境,关键的前提条件是要保证当前人民币汇率在合理的幅度内波动。由于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不是完全的市场化机制,宏观经济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在体制的原因,表现到宏观经济上就是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性,很容易成为国际游资和投机资本的攻击对象,因此保持相当规模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央行有更大的空间在国际市场上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现阶段,中国的外汇储备比较充裕,应适当将一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石油储备。将外汇储备转化为石油等战略物资储备,不仅能够增加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行使国际定价权的回旋余地,而且还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在战略物资的选择上,我们可以不仅仅局限于石油,可以向更广的方向考虑,比如铁矿石、铜等大宗商品。具体的方案可以考虑增量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这是比较谨慎安全的办法。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寸头是指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可以自由提取使用的储备当头寸和债权头寸。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可无条件的提取其储备头寸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基金组织对某一成员国的贷款是通过向其提供另一个成员国的货币来实现的,这样做的结果是:获得贷款国形成了对货币基金组织的债务,而货币提供国则形成对货币基金组织的债权,贷款货币的使用额就构成货币供应国的债权头寸。可见,债权头寸的发生是以货币基金组织使用该国缴纳的本币份额为前提的。

特别提款权是具有国际货币组织分配给成员国的一种特别使用的资金的权利。它是货币基金组织为解决国际储备资产不足的困难,于1969年创设的新的国际储备资产,按成员国份额的一定比例分配,作为成员国在原有的一般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用于成员国之间,成员国与货币基金组织之间的支付,因而也是国际储备的一种形式。特别提款权是一种账面资产,可用于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但不能兑换黄金和用于国际间的一般支付,又被称为“纸黄金”。

国际储备的合理管理有利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调节临时性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稳定本国的货币汇率,维护和增强国际上对本国货币的信心,是一国向外举债和偿债能力的保证。一般来讲,确定最适度的国际储备量应考虑这些因素:1.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2.经济开放和国民经济对外的依赖程度 3.国际手指的调节机制和调节政策的效率 4.融资能力 5.汇率制度 6.外汇管制 7.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 8.政府协调 9.货币地位 10.货币能否实现自由兑换

我国目前执行的是较为严格的结汇、售汇制,这使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有一定特殊性。按现行的外汇管理规定,我国绝大部分的贸易、非贸易外汇收支必须直接通过国家办理。在这种结汇制度下,我国外汇储备中的国家外汇库存部分实际上是我国国际收支的结余,它的变化包含了国家主动的对外汇储备的调节以及收汇用汇部门被动的经常性外汇收支变化两个方面的因素,即我国经常性外汇收支的变化,直接表现在外汇储备数量的增减上。受经常性外汇收支变化因素的直接作用,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幅度一直较大,国家主动调节的余地则较小。

我国国际储备结构管理中也存在的一些问题: (1)进行管理决策时,全面性、系统性欠缺。

我国货币当局对国际储备、国际收支、对外贸易和对外举债之间的关系尚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认识,在进行国际储备管理决策时,往往只抓住某一点,而忽视其余的方面。具体地说,决策部门往往只重视对外贸易而忽略了其他三个部分。同时,在管理中过分强调行政手段。

(2)币种结构管理相对单一。

在确定外汇储备时,虽然采取的是一篮子货币法,但在具体操作中,由于受“购买力平价论”的影响,在选择货币的币种结构时,往往忽视诸如出口收汇及非贸易外汇收入的主要货币的比重、进口用汇及偿还外债的支付货币比重等因素的作用。这种单从购买力决定汇率的角度出发所选择的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往往脱离我国国际收支的实际状况,造成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即美元所占比重太大,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美元波动的风险较大。

(3)多元化的管理机构影响了效率。

我国的特别提款权和储备头寸一直由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处管理,黄金管理由人民银行黄金管理司负责。而外汇管理局则代管国际外汇储备和外汇移存事宜。于是出现了如下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储备处掌握着国家每年出售黄金所得款项和各专业银行移存过来的外汇额,而中国银行仍掌握国家外汇储备的主要部分,二者共同管理国家的外汇储备。因此,中国目前还不存在统一的储备管理机构,使各类的管理缺乏协调性。

(4)风险防范技术落后。

如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际市场汇率波动较大,中国的保值与风险防范技术又不完善,曾蒙受不小的损失。以1985年9月为例,西方五国在纽约集会,决定联合干预市场,迫使美元汇价下跌,但由于中国出口收汇结存大部分为美元,而进口付汇的相当一部分使用日元强币,致使中国蒙受巨额损失。

此外,我国在外汇储备管理上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问题,如缺乏完善的外汇储备调整机制,缺少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必要的管理手段,缺乏专门的国际储备经营管理人才等。

针对于以上的问题,我国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改革措施如下: (1)强化中央银行对国际储备的管理职能。

经过几年的改革,我国外贸体制和金融体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储备多头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一,我国已取消了外汇留成制度,实行结汇、售汇制度;其二,随着专业银行的商业化和专业银行业务交叉的发展,各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办理外汇业务,致使我国的外汇资产、外汇业务不断分散化,中国银行已无法管理国家外汇经营业务。

现阶段,可以考虑由人民银行成立“国际储备处”或类似机构,将一切储备资产均纳入同一机构,集中管理,以便强化中央银行对国际储备的管理职能,加强对国际储备的总量控制和宏观调控,更好地实现国际储备职能。

(2)具体划分国家外汇结存中实际外汇储备和经常性外汇收支之间的界限。

通过建立外汇储备账户和经常性收支账户,将目前外汇结存中用于经常性外汇收支的部分列入经常收支账户,经常性的外汇收支均通过该账户进行,而将外汇结存中比较稳定的部分列入外汇储备账户,只有在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或进行市场干预时所运用的外汇,才通过该账户进行。

(3)以国家的外汇库存为核心,逐步建立国家外汇储备基金。

建立外汇储备基金的目标额根据每年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规划进行预测,保持相对稳定。如果当年末实际储备额(储备基金加新增移外汇减执行职能的储备支出再加储备基金收益)超过下一年度预计的储备基金目标额,则超出部分由人民银行纳入下一年度的外汇信贷计划;如果储备不足,则需采取措施给予补足。

(4)逐步制定颁布国家国际储备管理的有关法规、法令,使国际储备管理走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健全轨道。扩大各种经济杠杆的范围和程度,加强法律手段的运用,减少行政手段的使用。同时,注重进行各种人员培养、培训、轮训,努力提高国际储备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国际储备经营管理水平。延误时机。

今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国际储备管理会进一步改善,提高经济发展。

推荐第3篇:选调生: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国际储备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选调生:2014年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国际储备

北京人事考试网:

选调生:选调生公共基础知识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科目,说它简单是因为考试的题型都是客观题,只要你对这个知识点有印象,就能选出来;说它复杂是因为考察的界限是非常宽泛的,要求考生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量,所以说考生要在平时注意积累,今天中公选调生考试网针对国际储备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希望可以帮助考生做好备考工作。

一、国际储备的概念

国际储备也称“官方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其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国际储备是战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的能力,而且会影响世界物价水平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国际储备的特点

官方持有性

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是中央货币当局直接掌握并予以使用的,这种直接“掌握”与“使用”可以看成是一国中央货币当局的一种“特权”。非官方金融机构、企业和私人持有的黄金、外汇等资产,不能算作国际储备。该特点使国际储备被称为官方储备,也使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区分开来。

自由兑换性

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可以自由地与其他金融资产相交换,充分体现储备资产的国际性。缺乏自由兑换性,储备资产的价值就无法实现,这种储备资产在国际间就不能被普遍接受,也就无法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及发挥其他作用。

充分流动性

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是随时都能够动用的资产,如存放在银行里的活期外汇存款、有价证券等。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或汇率波动过大时,就可以动用这些资产来平衡国际收支或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普遍接受性

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能够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与接受、使用。如果一种金融资产仅在小范围或区域内被接受、使用,尽管它也具备可兑换性和充分流动性,仍不能称为国际储备资产。

北京人事考试网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三、国际储备资产

国际储备资产一国官方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流动性资产。其数量多少体现了一国国际清偿能力的强弱。

目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一国的国际储备资产包括四个方面。

1、政府持有的黄金储备

这种黄金储备,是指成员国货币当局持有的货币黄金。黄金是世界货币,黄金储备“天然”地具备国际储备的主要特点,因而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实际储备资产。尤其在金本位制时代,黄金是最理想的国际流通手段和国际储备资产。二次大战后,随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建立,美元、英镑和西方其他自由兑换货币相继成为各国储备的主要对象,从而导致黄金在各国储备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70年代后随着美元与黄金脱钩及黄金非货币化程度的加大,黄金的地位进一步被削弱。1997年东南亚货币危机后,国际社会还出现了抛售黄金储备的浪潮,黄金市场价格逐渐走低。尽管黄金作为货币的职能已大大降低了,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黄金仍是一国最后的支付手段,以黄金作为储备资产仍具有它的优越性,因此黄金在各国国际储备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

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是指成员国货币当局持有的流动性较高的自由外汇资产,而不是政府持有的一切外币资产。能够成为外汇储备的货币称为储备货币。在历史上被最广泛地用作储备货币的是英镑和美元,70年代后,储备货币走向多样化。按IMF公布的标准,在1994年以前,多样化的储备货币主要包括7种货币,即美元、德国马克、日元、英镑、法国法郎、瑞士法郎和荷兰盾等。从1994年起,IMF已将“欧洲货币单位”(ECU,1999年以来称欧元)列为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货币,因此,目前世界上外汇储备货币种类增至8种。

外汇储备现已成为国际储备的最重要组成部分。70年代以来,无论从其增长额来看,还是从其占国际储备总额的比例来看(见下表),外汇储备在国际储备中均居主导地位。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国际储备日趋“外汇储备化”。

3、普通提款权

普通提款权又叫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成立时各成员国缴纳的会费,并由其管理,是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储备头寸(reserve position)是指一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部分提款权余额,再加上向基金组织提供的可兑换货币贷款余额。储备头寸是一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自动提款权,其数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该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缴的份额,会员国可使用的最高限额为份额的 125% ,最低为0。

普通提款权(General Drawing Right缩写为GDR )与特别提款权SDR相似,普通提款权也是分配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员国的。但与特别提款权不同的是,普通提款权是信贷,而特别提款权可以作为成员国现有的黄金和美元储备以外的外币储备。

北京人事考试网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普通提款权是为了解决会员国经常项目逆差而发放的,期限一般为3至5年,最大限额为其份额的125%。

4、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成员国的一种用来补充现有储备资产的手段,是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账面资产。因为它是普通提款权即储备头寸以外的一种特别使用资金的权利,故称特别提款权,另名纸黄金(papergold)。它也是一国国际储备的重要构成部分。 当某一成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动用特别提款权,把它转让给另一成员国,换取可兑换货币,弥补逆差,并且可直接用特别提款权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 特别提款权同上述三种储备资产相比,有三个特点:

(1)它是一种没有任何物质基础的记账单位,虽创设时也规定含金量,但实际上不像黄金具有内在价值,同时也不像美元等储备货币有一国的政治和经济实力为后盾。

(2)成员国可无条件享有它的分配额,无须偿还。它与成员国原先享有的提款权不同,后者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偿还给基金组织,而特别提款权则70%无须偿还,可以继续使用下去,但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

(3)它主要用于弥补成员国国际收支逆差或者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任何私人和企业均不得持有和使用,也不能用于贸易或非贸易支付,更不能用它兑换黄金。

(4)它不受任何一国政策的影响而贬值,因此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储备资产。

更多北京选调生考试信息欢迎访问北京人事考试网

【考生互动平台】

2014年北京选调生网络辅导课程

2014北京选调生交流群: 290064789

相关推荐:

【咨询】专业公考互动交流平台|北京选调生考试交流群:290064789

【辅导】北京选调生考试网络课程|一对一课程|选调生考试用书|YY公开课

【信息】国家公务员考试 | 北京公务员考试 | 事业单位考试 |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北京人事考试网

推荐第4篇: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廉政风险点

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按照局廉政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我中心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与土地收储工作紧密结合,认真梳理风险点,为土地收储工作构筑一道廉政“防火墙”。针对土地收储资金额度大、土地出让风险等级高的特点,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梳理土地“入库”及“出库”的各个环节,查找出5个风险点。 风险点

1、违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未按规定使用土地收储资金

措施:严把资金关,在资金拨付过程中采取多部门监督审核,防范土地储备资金的风险,做到收储资金不挪用,不混用,专款专用,各项支出按预算执行。

风险点

2、违反招标拍卖挂牌规定出让、转让土地等问题,特别是规避“招拍挂”方式

措施:加强政治、业务理论学习,利用每周四下午开展全中心的学习活动,及时掌握政策,领会精神实质,用于指导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规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出让必须招拍挂;

风险点3:违规设定底价和泄密等问题;滥设前置条件出让土地使用权,暗箱操作,以权谋私等问题;在土地使用出让、转让评估中与中介机构、委托方互相串通,弄虚作假 措施:完善“土地出让三大机制”,即土地出让评估业务竞争机制、出让底价会审机制、出让事项集体决策机制,杜绝估价失准、底价泄密、随意决策。

风险点4:对竞买人资格审核不严,使不具备资格的竞买人参与竞买

措施:对竞买人资格进行严格审核,采取初审复核的方法。对不具备竞买资格的、未按规定缴纳保证金及申请文件不全者,均视为无效申请,不得参与竞买活动。

风险点5:违反出让金上缴规定,未及时上缴土地出让金 措施:加强与财审局的沟通,按时上缴土地出让金。 基本形成了一套“以制度规范流程、以流程规范行为、以规范优化管理、以管理完善制度”的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动态化风险防范运行机制。

长白山土地收购储备中心 二〇一三年三月十二日

推荐第5篇:浅谈土地收购储备风险与对策

浅谈土地收购储备风险与对策

来源:中国地产投资网

目前,“经营城市”的理念已成为各级政府领导的共识。“经营城市”主要靠合理的规划和城市土地资产的经营来实现。土地收购储备作为政府经营土地资产较理想的工具应时而生。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土地收购储备对调控土地价格,加强土地合理利用,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为国有企业的改制、保障人员分流提供资金支持,维护社会稳定;以及通过储备土地的出让、转让所获得的巨额收益,增加城市建设资金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此土地储备管理正在各地蓬勃展开和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深化土地储备工作,规范其运作和管理,使其健康快速发展,加强对土地储备管理运作规律的研究,特别是对土地收购储备中隐存风险的研究,很有必要。

一、土地收购储备风险的成因分析

大多数的土地储备运作过程是以政府制定的统一补偿价格从原土地使用者手中进行收购,土地储备机构通过融资(主要是银行抵押贷款)获得资金,支付土地回收补偿费,收购储备地块;再经过房屋拆迁、土地整理、储备土地的管理等环节,向政府申请出让或转让地块;土地出让后,土地储备机构收回成本同时获得少量的土地基金,巨额的级差收益上交财政。从上述的运作过程以及土地收购储备的实践,可以看出土地储备有以下特点:①“垄”而不“断”性。所谓“垄”是指一个地区只有一家土地储备机构,没有其他机构或单位来竞争其土地储备职责和任务,因而它具有获取超额利润的基础。不“断”是指土地储备机构在回收地块的选择、收购价格的确定、土地出让的时间等方面都没有完全掌握主动权,属一种在被动状态下进行的收购储备。不“断”性的另一方面表现为:政府为了照顾各个方面的利益,往往在土地方面“开口子”,该进入土地储备的不进入,以其他形式变相土地储备。如以项目开发换取土地。从目前看,土地储备要获得垄断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②具有“超市场”性。土地储备的行为既不属于一级市场,也不属于

二、三级市场,它可以收购行政划拔土地,可以收购已出让的土地,它是行政划拔土地、出让土地的终结者,同时经过储备,又是新一轮

一、二级市场的基础。③经营性。土地储备机构是单独核算的独立法人,不但要进行土地收购成本的核算,还要进行融资成本、拆迁成本、土地整理、储备管理成本以及储备土地的再利用的核算。经营得好,储备土地收益就高,经营得不好储备土地的收益就低。因此经营土地是土地储备机构的主要内容。④微利性。储备土地出让后,储备机构除收回成本或收取少量土地基金外,没有其他利润产生,在政策定位上性的。⑤平等性。它主要体现在被回收主体与土地储备平等的,在自愿或主动要求回收的基础上签订回收协议,而制回收。从目前看土地储备机构没有在一定条件下强制征职责。

不论从土地储备的实践中,还是从以上分析的几个土地储备可以看到,土地储备的运作过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或矛盾,这所产生的后果就是土地收购储备的风险。

(一)土地储备的“垄“而不”断“性与土地储备机构作为一个独立的财务核算单位所具有的经营自主权相冲突。

土地储备机构其实质是一个经营土地并使土地保值增值的单位。它应该具有一个经营单位所具有的权力,而不应该作为一个纯行政单位来对待。在目前情况下往往会引起以下风险或问题:①土地储备机构没有选择收购地块权,往往引起质差土地不断地进入土地储备库,长此以往,成本费用就越大,土地储备的整体收益受到影响。②土地储备机构不能择机出让(或转让),从而引起储备土地的“肠梗阻”,储备的土地越来越多,而银行贷款越来越大,导致资金周转不灵,一旦遇上社会经济发展不景气、银根紧缩、贷款利率提高等情况,则土地储备风险就会很快显现。③经营单位自主权不能得到体现,就会压抑土地收购储备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只会被动应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土地储备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土地储备的“垄”而不“断”性与土地储备的规模效应相违背。

土地储备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起到调控一级土地市场的作用。土地储备规模越大,调控土地供给的能力就越强,土地市场越容易得到控制;储备的土地越少,相应的调控能力就越弱。目前由于存在其他部门变相储备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储备机构的规模效应,削弱了土地储备机构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同时也对土地储备的收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土地储备的“微利性”与市场经济所遵循的“高风险、高收益”规律相违背。土地储备如果从投资角度讲目前土地储备是高风险的投资,原因有:①负债率极高(很多储备机构在95%上);②巨大的短期银行融资(一般为半年以内);③不能随时变现;④流动资金极少;⑤存在变相的储备土地。因此储备土地出让后的巨额收益中,除一部分是土地所有权收益外,还应该承认有较大一部分是风险收益。风险收益应归土地储备机构所持有,而不仅仅是收购土地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储备土地的本来面目,以加快储备机构资金的自我积累,减少负债,减少风险。

(四)负债率太高,融资风险渐露。

目前土地储备机构自有资金往往很少,并且融资渠道单一(往往是银行贷款),在经过一定数量的土地储备后,负债率已很高。金融机构融资到一定额度,从安全或收益角度考虑,不会再新增贷款给土地储备机构,土地储备融资达到动态饱和。此时若要再收购储备土地,需大笔资金,再融资就显得困难。若此时遇上金融动荡,不但融不到资,金融机构还要提高利息率,压缩贷款规模,那么就会产生如下情形:一方面土地储备机构为了还贷,必需出让土地,获得所需资金;另一方面开发商要获得土地,要融资(往往也是贷款),然而此时融资就相当困难。可能会出现出让(转让)失败,还贷受阻。同时在金融动荡期,首先受影响的是地价,地价会显著下降,土地储备的资产值也会下降,出让收益必然明显减少。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的土地储备存在着风险。事实上任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业务经营,都存在着风险。由于土地储备风险与其他行业的风险有所区别,故在此对土地储备风险进行初步分类。

1.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融资风险和负债风险。目前融资风险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的单

一、短期和高成本。一旦银行贷款受阻,土地储备工作马上受到影响。负债风险主要表现在目前土地储备经营负债率过高,并且按现行的政策,这种高负债很难降下来,在金融上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高负债率的风险就会出现。

2.经营风险。主要包括收益风险、变现风险。收益风险主要是指土地收购后,经过储备经营,地块的资产值反而减少了。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在地块储备周期内由于规划变动:经营成本提高(如贷款利率提高)或原收购的地块本身是劣质土地,无法提高其使用价值。变现风险:①由于土地资产的变现,需要各方面条件和要求,变现能力较弱,有可能出现需要资金时,而储备土地无法变现的情况;②如果收购的是劣质地块,地块的转让或出让都比较困难,有可能长期无法变现。

3.政策风险。主要包括金融政策、房地产政策或其他相关政策所引起的风险。由于储备土地所需的资金星巨大,任何金融政策的变动,都应该引起重视。

4.经济风险。经济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土地的需求和地价变化,因而必然影响储备土地的收益和资产值,这类风险主要包括全国经济形势和当地的经济形势对储备土地收益的影响。

5.额外风险。主要是土地储备机构作为政府经营土地的单位,往往受指令为其他公益项目作经济担保而引起的风险。

二、控制和避免土地储备风险的对策

土地储备作为一项新兴的土地资产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既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客观地隐存着风险。如何避免风险的产生或尽量减少风险的损失,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政府应加大对土地储备制度的支持力度。政府对土地储备制度的支持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①加强土地储备机构的职责、杜绝变相土地储备。由于土地储备具有“超市场”性,因此土地储备的职责应包括城市存量土地供给计划;制定土地收购计划;进入一级市场的土地必须首先进人土地储备库;②扩大土地储备机构经营主动权,提高土地储备机构的经营能力和经营积极性;③改变目前土地储备机构的经营“微利性”局面,建立土地储备风险基金。

(二)拓宽融资渠道,减少贷款风险。目前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期短,融资成本较高。是否可以争取金融部门出台适当的优惠政策,争取长期的低息贷款,或引入外资,或组建股份公司上市融资。

(三)加强内部经营核算,提高经营水平。主要是:①对每一收购储备的地块,做到回收前做回收方案,回收后做好收益方案的预测,减少盲目性,增强预测能力;②定期对所有储备地块进行总体资产测评,对储备资产做到心中有数;③加强储备土地的利用力度,增加储备土地的经营收入。

(四)加强国民经济形势(包括当地经济形势)对土地需求情况的研究,以及金融政策变化对土地储备的影响程度研究。掌握其变化规律,有助于我们提高避免土地储备风险的能力。 (五)加快土地储备人才的培养。控制或避免风险的发生,防范于未然,是每个经营者在市场经济中的求胜之道。

推荐第6篇:国际工程的风险分析

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王守清

在国际工程项目中,风险管理的重点是成本、进度、质量、健康/安全/环境(HSE)和资源供应等风险。本文重点介绍成本超支和工期延误风险的管理,并结合案例进行简单分析。

成本超支和工期延误风险

对施工项目,承包商绝对不能低估所需

完成的工程量和所需投入的资源(人工、机械设备、材料等)数量,如果低估了工程量和资源数量,以及通货膨胀或变更(不管是否有业主或工程师的变更通知)的影响,成本超支就可能发生。管理成本超支风险主要存在于以下几方面:

人工、机械设备、材料的成本以及日常费用(包括维护与更换成本);相关法规规定的费用;贷款的利息支付;应上缴的地方和国家税收;变更及索赔;通货膨胀、工资上涨以及重要进口物资的汇率波动;处理建筑垃圾和受污染土地的费用;现金流(资金的减少、如周转不灵,就会影响分包商和供应商的工作状况);不必要的或过高的施工保函或担保;雇佣了不得力的分包商;不充分的现场调查等。

项目没有在合同规定的竣工日期前完成(考虑经协商同意或通知的工期延长)就是工期延误,该风险与施工合同条款密切相关,如果是由于承包商的失误造成工期延误,承包商就需要支付违约赔偿金或罚金。施工阶段特别是施工前期导致工期延误的主要原因有:

合同不公平,合同管理不规范、设计或图纸的错误、变更过多或图纸供应延误、施工现场用地获取延误、施工错误(特别是设计复杂的情况下)、分包商或供应商的过失、恶劣的天气、未预计到的现场地质情况或设施供应情况、施工方法或设备选择错误、争端、材料短缺、人员、机械设备或事故、规划许可或审批延误。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公司实施伊朗大坝项目的成功案例

我国某公司在承包伊朗某大坝项目时,风险管理比较到位,成功地完成了项目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下面对该项目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合同管理:该公司深知合同的签订、管理的重要性,专门成立了合同管理部,负责合同的签订和管理。在合同签订前,该公司认真研究并吃透了合同,针对原合同中的不合理条款据理力争,获得了有利的修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则坚决按照合同办事,因此,项目进行得非常顺利,这也为后来的成功索赔提供了条件。 融资方案:为了避免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该公司委托国内的专业银行做保值处理,避免由于利率波动带来风险。因为是出口信贷工程承包项目,该公司要求业主出资部分和还款均以美元支付,这既为我国创造了外汇收入,又有效地避免了汇率风险。

工程保险: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一些不可预见的风险,该公司通过在保险公司投保工程一切险,有效避免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可预见风险,并且在投标报价中考虑了合同额的6%作为不可预见费。进度管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是人、财、物三方面因素。对于物的管理,首先是选择最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设备的效率;其次是对设备采用强制性的保养、维修,从而使得整个项目的设备完好率超过了90%,保证了工程进度。由于项目承包单位是成建制的单位,不存在内耗,因此对于人的管理难度相对小;同时项目部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员工特别是当地员工都进行了严格的培训,这也大大保证了工程的进度。

设备投入:项目部为了保证项目的进度,向项目投入了近两亿元人民币的各类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其中包括挖掘机14台、推土机12台、45t自卸汽车35台、25t自卸汽车10台、装卸机7台、钻机5台和振动碾6台等。现场进驻各类技术干部、工长和熟练工人约200人,雇佣伊朗当地劳务550人。

成本管理:对于成本管理,项目部也是牢牢抓住人、财、物这三个方面。在人的管理方面,中方牢牢控制施工主线和关键项目,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施工力量,尽量减少中国人员。通过与当地分包商合作,减少中方投入约1200万—1500万美元。在资金管理方面,项目部每天清算一次收入支出,以便对成本以

及现金流进行有效掌控。在物的管理方面,如前所述,选择最合理的设备配置,加强有效保养、维修和培训,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了设备成本。项目部还特别重视物流工作,并聘用专门的物流人员,做到设备材料一到港就可以得到清关,并能很快应用在工程中,从而降低了设备材料仓储费用。

质量管理:该项目合同采用FIDIC的EPC范本合同,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主要依照该合同,并严格按照合同框架下的施工程序操作和施工。项目部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制,将施工质量与效益直接挂钩,奖罚分明,有效地保证了施工质量。

HSE管理:安全和文明施工代表着中国公司的形象,因此该项目部格外重视,并自始至终加强安全教育,定期清理施工现场。同时为了保证中方人员的安全,项目部还为中方人员购买了人身保险。 沟通管理:为了加强对项目的统一领导和监管,协调好合作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该公司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由总公司、海外部、分包商和设计单位的领导组成,这也大大增强了该公司内部的沟通与交流。而对于当地雇员,则是先对其进行培训,使其能很快融入到项目中,同时也尊重对方,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以促进中伊双方人员之间的和谐。

人员管理:项目上中方人员主要为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各作业队主要工长和特殊技工。项目经理部实行聘任制,按项目的施工需要随进随出,实行动态管理。进入项目的国内人员必须经项目主要领导签字认可,实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潜力,实行低基本工资加效益工资的分配制度。项目上,机械设备操作手、电工、焊工、修理工、杂工等普通工种则在当地聘用,由当地代理成批提供劳务,或项目部直接聘用管理。项目经理部对旗下的四个生产单位即施工队实行目标考核、独立核算,各队分配和各队产值、安全、质量、进度和效益挂钩,奖勤罚懒,拉开差距,鼓励职工多劳多得,总部及后勤人员的效益工资和工作目标及各队的完成情况挂钩。

分包商管理:该项目由该公司下属全资公司某工程局为主进行施工,该工程局从投标阶段开始,即随同并配合总公司的编标,考察现场,参与同业主的合同谈判和施工控制网布置,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等工作,对于项目了解比较深入。该工程局从事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技术和管理实力比较雄厚,完全有能力并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受委托的主体工程施工任务。同时该公司还从系统内抽调土石坝施工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现场督导,并从总部派出从事海外工程多年的人员负责项目的商务工作。其合作设计院是国家甲级勘测设计研究单位,具有很强的设计技术能力和丰富的设计经验。分包商也是通过该项目领导小组进行协调管理。

案例二:某联合体承建非洲公路项目的失败案例

我国某工程联合体(某央企十某省公司)在承建非洲某公路项目时,由于风险管理不当,造成工程严重拖期,亏损严重,同时也影响了中国承包商的声誉。该项目业主是该非洲国政府工程和能源部,出资方为非洲开发银行和该国政府,项目监理是英国监理公司。

在项目实施的四年多时间里,中方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合同于2005年7月到期后,实物工程量只完成了35%。2005年8月,顷目业主和监理工程师不顾中方的反对,单方面启动了延期罚款,金额每天高达5000美元。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进一步流失,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中方承包商在我国驻该国大使馆和经商处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2006年2月,业主致函我方承包商同意延长3年工期,不再进行工期罚款,条件是中方必须出具由当地银行开具的约1145万美元的无条件履约保函。由于保函金额过大,又无任何合同依据,且业主未对涉及工程实施的重大问题做出回复,为了保证公司资金安全,维护我方利益,中方不同意出具该保函,而用中国银行出具的400万美元的保函来代替。但是,由于政府对该项目的干预往往得不到项目业主的认可,2006年3月,业主在监理工程师和律师的怂恿下,不顾政府高层的调解,无视中方对继续实施本合同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以中方不能提供所要求的1145万美元履约保函的名义,致函终止了与中方公司的合同。针对这种情况,中方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并委托律师,争取安全、妥善、有秩序地处理好善后事宜,力争把损失降至最低,但最终结果目前尚难预料。

该项目的风险主要有:

外部风险:项目所在地土地全部为私有,土地征用程序及纠纷问题极其复杂,地主阻工的事件经常发

生,当地工会组织活动活跃;当地天气条件恶劣,可施工日很少,一年只有三分之一的可施工日;该国政府对环保有特殊规定,任何取土采沙场和采石场的使用都必须事先进行相关环保评估并最终获得批准方可使用,而政府机构办事效率极低,这些都给项目的实施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承包商自身风险:在陌生的环境特别是当地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中方的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等不能适应于该项目的实施。

在项目实施之前,尽管中方公司从投标到中标的过程还算顺利,但是其间蕴藏了很大的风险。业主委托一家对当地情况十分熟悉的英国监理公司起草该合同。该监理公司根据非常熟悉当地情况,将合同中几乎所有可能存在的对业主的风险全部转嫁给了承包商,包括雨季计算公式、料场情况、征地情况。中方公司在招投标前期做的工作不够充分,对招标文件的熟悉和研究不够深入,现场考察也未能做好,对项目风险的认识不足,低估了项目的难度和复杂性,对可能造成工期严重延误的风险并未做出有效的预测和预防,造成了投标失误,给项目的最终失败埋下了隐患。

随着项目的实施,该承包商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项目的进展,但由于前期的风险识别和分析不足以及一些客观原因,这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由于合同条款先天就对中方承包商极其不利,造成了中方索赔工作成效甚微。

另外,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中方内部管理不善,野蛮使用设备,没有建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现场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项目的需要,现场的组织管理沿用国内模式,不适合该国的实际情况,对项目质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切都造成项目进度仍然严重滞后,成本大大超支,工程质量也不如意。

该项目由某央企工程公司和省工程公司双方五五出资参与合作,项目组主要由该省公司人员组成。项目初期,设备、人员配置不到位,部分设备选型错误,中方人员低估了项目的复杂性和难度,当项目出现问题时又过于强调客观理由。现场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项目的需要,现场的组织管理沿用国内模式。在一个以道路施工为主的工程项目中,道路工程师却严重不足甚至缺位,所造成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在项目实施的四年间,中方竟三次调换办事处总经理和现场项目经理。在项目的后期,由于项目举步维艰,加上业主启动了惩罚程序,这对原本亏损巨大的该项目雪上加霜,项目组织也未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军心。由于看不到希望,现场中外职工情绪不稳,人心涣散,许多职工纷纷要求回国,当地劳工纷纷辞职,这对项目也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由上可见,尽管该项目有许多不利的客观因素,但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承包商的失误,而这些失误主要还是源于前期工作不够充分,特别是风险识别、分析管理过程不够科学。尽管在国际工程承包中价格因素极为重要而且由市场决定,但可以说,承包商风险管理(及随之的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亏。

推荐第7篇: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风险防范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风险防范研究

经过几年来不断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国内商业银行传统的运营模式暴露出诸多弊端,既不利于央行实施监管也不利于银行内部的自我防范,在银行活动中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国际业务风险。为此,想要分析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具体防范措施,必须从分析银行国际业务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风险入手,这样才能够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保证国际业务的安全发展。

一、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风险概述

所谓国际业务是指,国际间进行贸易和非贸易往来而发生的债权债务,在使用货币收付时,在一定的形式和条件下结清就产生了国际结算业务。当商业银行承担这部分业务时,就会面临国际间货币的多种风险,由此形成国际业务风险。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风险客观存在于银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当中。在应对不同风险时,银行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风险可预见,就应当尽量回避风险;如若风险后果可承担,则在积极应对后努力承担风险;在同一个风险组合计划中选取不同方向操作的方法来降低风险;运用金融衍生品来执行对冲操作等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风险分析

(一)国际业务发展现状

加入WTO之前,国际业务在我国的四大行中发展较为平均,呈缓步上升态势,部分中小银行并未涉足国际业务;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结构的不断深化,我国贸易总额不断创出新高,国际结算业务也成为了各家商业银行争相发展的热门业务。实力雄厚的四大国有银行占有了全国商业银行结算总量的大部分。

就目前而言,国有的四大银行的结算产品主要集中于诸如信用证、汇付、托收等常规领域中,很少有银行涉足新型结算方式。即使在实力雄厚的四大国有银行内部,国际业务的发展也并不平衡,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国际业务方面由于发展较为成熟,产品种类丰富客户有多种产品可选择;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则由于发展国际业务的时间较晚,业务发展不成熟,结算产品尚未脱离传统的经营框架,国际业务发展较慢。

在总量上,2009年到2011年间中国银行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四大国有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则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

(二)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根据巴塞尔的《核心原则》,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共分为八类,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等。在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国际业务风险主要集中于价格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等三个方面。

价格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使得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可能面临的损失,在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领域中,集中出现在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两个方面。证券市场价格会随市场发生波动,银行持有证券的综合市值就会发生相应变化;当外汇市场的汇率产生变动,商业银行就会以现汇或远期形式持有某种外汇敞口,由于波动带有不确定性,就会产生收益或者损失,这种由于外汇市场变动而引起的风险是国际业务特有的。为此,银行想要防范价格风险,必须要对各币种的敞口头寸进行准确的统计与识别,还要进行相关预测,以便能够及时在外汇变动时进行抛补平盘。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内部缺乏相关的操作细则,人为的操作失误、系统故障或者外部事件影响等原因直接或间接造成的银行损失,流程管理不规范、业务操作违规等行为都有可能导致操作风险的发生。例如,银行内部在进行岗位制定时,需要将交易前台和清算后台隔离开,如果交易员的工作能够触及交易和清算两个方面,就会极大的增加隐瞒损失和违规交易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时,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总会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些诸如对方违约或者不按照合同履行义务的情况,在面对这些不诚信问题时就可能面对相应损失。例如,交易对方逾期清算款项、交易对方银行违约、清算系统故障等原因都有可能带来信用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防范价格风险

银行为了应对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变动可能带来的价格损失,需要根据自身银行的情况,制定涉及外汇产品的相应核算操作流程,以标准化的计算对敞口寸头进行详细的计量、识别。

例如,建设银行就在其建立的操作流程中明确规定:“如经办行实际募集金额多于或者少于计划的金额,对差额部分分行国际部及时填制表外科目收入或者付出凭证,登记相应的表外科目明细账。”“对于违约的情况,支行将违约情况上报分行个人银行部,由个人银行部及时向分行国际部出具调整明细,分行国际部则根据书面的调整明细记账,同时向总行反向平盘。”

除此之外,银行应当在制度上狠下功夫,通过规范的制度来降低不可预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建立完善的上下级机构间以及各统计机构之间相关部门的按期对账制度等。有了完善的制度,还需要有强大的制度执行力作支撑,因此需要一系列的会计处理系统限制和培训加强等措施。例如,银行可以建立一种集中处理数据的会计处理系统,将银行每日的结汇、售汇业务平盘都放在这个系统内完成,从而避免一些人工统计上报数据错误而导致的资金敞口现象;对于一些个人的外汇交易形式,系统每24个小时对其进行一次平盘,降低由于资金敞口存在而导致的价格风险。

(二)建立规范操作流程,防范业务操作风险

由于国际贸易量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总量也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面对如此大量的国际业务操作,规范化的管理对于防范业务操作风险显得尤其必要。 为了尽快完善银行内部的国际业务操作,银行可以根据自身开展的不同业务种类制定出程序化、细则化操作流程,经过不断的磨合与运行,逐渐在银行内部形成一种标准化、无差错的运作制度,这有利于改善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业务方面普遍存在的业务处理程序欠缺。

谈到具体操作流程的构建,作为银行的管理层,应当有意识的主动构建或者完善一个能够涵盖外币储蓄系统、外汇会计系统、外汇清算系统和对公外汇买卖系统以及个人外汇买卖系统等多种业务操作在内的综合网络平台,打造总行与分行、各个分行之间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互通。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不同种类的国际业务间操作有序、流畅,更可以达到银行内各个相关部门互相制约和监管的目的,防范风险的发生。

(三)适当建立限额管理机制

风险限额管理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在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营中并未普及,是下一阶段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风险控制工作的重点。根据国外限额管理的发展经验,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全面实施限额管理还要经历启动——构建——实践三个阶段。

启动阶段先要完成对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思想转变工作,让银行内部从上到下的明白一个道理:风险限额管理虽然短时间内对银行的业务发展会有所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利于银行的健康发展。领导层应当对风险限额管理体系的发展做出相关规划,集中银行内的优势资源,积极推进体系建设。

在构建阶段,重点是要完成对业务的测试,只有业务能够接受系统计算所给出的验核结果,才能将其转变为实际的管理效能。

在完成对风险限额管理体系的构建之后,应当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加大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力度,使其能够尽快掌握操作方法和技术。只有将风险限额管理制度化,才能真正使风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更加规范,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

(四)提高从业人员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

国际业务是一项对于知识面、技术性和经验要求都很高并且操作复杂的业务,因此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发展国际业务的过程中,银行应当重点选拔和培养熟悉国际惯例、懂得操作技术并且精通信贷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首先,要加强对现有从事国际业务人员的系统培训,聘请资深教师进行授课,也可选送一些业务骨干到先进银行实地学习;二是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招聘,努力吸纳合格人才;三是建立稳定的人事管理制度,控制内部人才流失。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发展国际业务是商业银行扩大自身影响力,获得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实现银行业务的平稳、快速发展,银行管理者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实施有效的规避,这对银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国际结算是经由两国银行来办理的对因为国际贸易或者非贸易而引起的各种债权债务的清偿工作,国际结算的基本前提是国际贸易,国际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各种业务中一种较为基础的具有中间性质的业务活动。国际结算因为国际环境及各种因素影响所以会存在多重风险,但是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风险不一定就等于损失,如果能够很好的进行风险防控,就能够及时有效的转化风险,提升商业银行的业务能力及水平。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结算业务也得到进一步扩展,这对于银行来说既能够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多需要加强重视的国际结算业务风险。所以必须认真分析国际结算业务中所可能存在的风险类型以及寻找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控制,降低因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与社会信誉损失。

1 国际结算及风险简述

国际结算业务,顾名思义会涉及到诸多来自国际上的因素影响,因此国际结算本身具有国际性、融资性、科学性、知识性以及国际惯例复杂多样、业务发展迅猛快速等诸多方面的特点。正因为有着这些特点,所以与国际结算业务的不断发展相伴产生的国际结算风险也就具有一些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特点,如风险范围涉及面非常广且具有国际性,结算方式和结算工具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与各种国际融资活动的发展具有相伴性、风险形成的原因具有多样性、风险的具体表现手段具有隐蔽性和非主观性、风险的防控过程具有复杂性等等。总而言之,所谓国际结算业务风险,也就是在国际间的货币收支调节过程中,因为一些技术上的、经营活动上的、管理控制上的一系列问题而产生的风险。

2 国际结算业务中的主要风险类型分析

在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当中,存在着各种各方的风险类型,风险危害程度有大有小,根据国际结算风险类型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对于国际结算业务危害最大的风险主要有票据结算业务方面的风险、托收结算业务方面的风险以及信用证结算业务方面的风险,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三种典型风险进行详细分析。

2.1 票据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票据是一种在国际结算业务中非常重要的支付凭证,票据的种类可分为汇票、本票以及支票这三种,其中汇票是这三种票据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汇票是目前许多国际结算方式产生发展的基础。对票据的结算工作主要是通过银行转让票据,从而实现国际贸易双方在债权债务关系上的清偿。所以票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相当于真正的金钱。正是因为票据在国际结算活动中具有的这一引人注目的特点,所以不少不法分子也就将违法操作的重点放在了票据这一篇文章上面,利于伪造票据和银行有关的支付凭证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非法诈骗。具体诈骗形式有以下几种:

(1)伪造汇票进行诈骗。

伪造汇票进行诈骗主要是进行大额汇票的伪造。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银行都有专属自己的汇票及各种票据,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票据在性质与种类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别,加之银行数量众多,国内居民由于接触不多,往往无法进行正确辨认。因此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就利用这一盲点进行票据伪造诈骗活动。例如曾经发生的一个案例,某台湾商人交来一张价值七百万的银行远期汇票,客户的要求是进行贴现汇兑,并要求在两周内完成,工作人员在验票过程中提取到的信息有:汇票开出方是国外某财务中心,汇票收益人是国内某公司,付款期限为2年,并指定了法国一家银行进行付款。但是工作人员在验票过程中除了上述信息之外并没发现有银行汇票字样且未发现有银行承兑字样,于是便与被指定付款的法国银行在国内代表处取得联系进行进一步确认,经确认该法国银行并未进行过该张汇票的签发与承兑,最终判定该张汇票属于伪造证明。

(2)利用时间差注销票据进行诈骗。

利用时间差来注销票据进行诈骗主要存在于国外不法商人以及支票票据方面。主要程序是国外不法商人先开具有效支票,然后交由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验票,随后取得供货商货物,此后利用货物交付之间的几天时间差将账户中的存款全部转走再将先前经我国银行检验过的票据注销,让该张支票变成空头支票。

2.2 托收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托收结算业务是银行根据银行所在地出口商所开出的汇票并接受出口商的委托通过银行在进口所在地的其他分支银行或者代理银行进行货款收取的一种结算业务。托收结算业务考验的是商业信用,所以如果信用度较差则会对进出口商尤其是对出口商造成经济损失。但是由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逐步呈现出一种买方市场状态,许多进口商因为不愿意进行信用证开立等繁琐工作,所以许多出口商只能接受托收结算。一旦出现托收结算风险或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银行就会遭受严重影响。

2.3 信用证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所谓信用证,是商业银行根据进口商的要求,对出口商开出的成若其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付款的信用文书。信用证是银行作出的付款承诺,是银行需要承担付款责任的文书,银行开出信用证明就承担了付款义务成为第一债务人。银行在进行信用证结算业务的时候不能直接接触到货物,对外付款的条件仅仅是客户交来符合信用条款的单据即可。正因为信用证结算方式具有上述特点,我国的国际结算业务中以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最为广泛,数量增多的同时存在的风险也就增多。

第一,信用证伪造诈骗风险,这一类信用证诈骗手段比较低劣,主要是进行直接的信用证伪造,达到骗取我方货物的目的,伪造出来的信用证主要存在电开信用证缺少密押,其他类型信用证主要条款不明或者重要条款存在自相矛盾或者假借国际知名银行的名义进行伪造等。

第二,涂改信用证进行诈骗。此种诈骗方式主要存在于出口商当中,在未发货情况下伪造涂改信用证向银行协议付款,骗取货款逃之夭夭。

第三,利用软条款进行诈骗。某些信用证条款中存在着部分软条款,比如开证银行能够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单方面解除责任或者让出口商无法正常履行约定,让钱货两空。例如条款中有说明“该信用证暂不生效或是待签发某一类凭证(如进口许可证)后才生效”等字样。那么相当于信用证是否生效都取决于进口商的一句话。再如某些条款中著名某种货物必须由进口商派专人进行验收检查,或必须与鉴样相符信用证方可生效,这都增加了我国出口商在履约方面的风险几率。

3 国际结算风险防控措施研究

针对上述三种典型的国际结算风险,我们要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措施研究,全力降低结算业务中的风险发生几率,降低银行损失及提升银行的社会形象与服务质量。

3.1 对票据结算业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客户所交票据的真伪进行仔细审查,尤其是对于那些过去曾有过不良记录或者在其他银行有过不良行为的客户更要仔细检查,要认真核查票据的来源及用途,不能存留丝毫疑问,对于大宗票据更好将与票据承兑签发银行的确认工作列为业务惯例进行认真执行。为了更好的做好这一工作,国内商业银行之间也要加强信息沟通共享,共同防范票据诈骗。

其次要认真核查票据表面信息,加强对签字是否合法、印章是否规范、金额与日期以及收款人是否进行过涂改或者其他可疑表现,还要严格审查票据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出现过挂失、注销及其他对正常流通有限制的问题。

再次,国内企业在收到国外票据的时候要及时交付银行进行审验或者交由银行进行委托票款收取。

3.2 对托收结算业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银行首先要加强对进出口商尤其是对进口商方面的资信调查工作力度,要严格根据客户的资信能力来进行授信额度及托收方式的有效确定,此外对于中型或大型托收结算业务要逐步推行投保制度,努力降低自身所可能遭受的经济风险。

其次是要加强对托收委托书的规范化管理,如必须在托收委托书上明确注明进口商的全称、公司详细地址、严格交单条件,明确说明如果拒付的处理方式以及拒付之后如何进行货物有效处理,并要求出口商指明代理人或代理机构,最大限度保证遭遇风险时的货、款安全。

再次要特别注意尽量选择即期付款的方式,对于某些国家存在的将付款交单转为承兑处理的“当地习惯”,要在托收委托书中明确注明进口商应该在第一次提示时就进行即行付款,如果对方代收银行要将付款交单进行承兑交单处理由进口商承兑汇票的,必须要求代收银行出面担保,否则不予放单。

3.3 对信用证结算业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首先要严格审核国外银行信用证开出银行的信用资质,由于是对于那些政局不稳、经济混乱、外汇管理非常严格的国家的所属银行尤其要提高警惕,谨慎行事。对于那些明显存在较大风险的银行所开具的信用证,一定要最大限度拒绝打包放款或者押汇融资等业务操作,如果出口商坚持进行融资,则要求必须有世界知名银行的担保汇兑方可允许其融资。

其次是要加强对国外银行所开具的信用证的审核工作力度,严格审核是否具有完整印鉴及密押,该信用证是否属于可撤销或是否拥有担保汇兑。要严格执行不接受可撤销信用证的规定,对于担保汇兑信用证也要严格审查担保汇兑银行的资格信用问题。要严格检查信用证是否已经生效,是否在有效期上存在过短问题,信用证上的有效地址是否属于我国国内,在地址方面应该优先选择有效地址在国内的信用证,从而降低结算风险。要严格审查信用证各条款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以及信用证条款是否能够与合同条款相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且不一致内容对我方企业不利的,应及时要求修正。严格审查信用证条款中是否存在限制、刁难我方企业正常履约的条款,如果存在则要求对方及时修改,否则将危机我方企业及银行的切身利益。最后要严格审查信用证当中是否存在软性条款,如果存在也必须要求修改,从而避免我方出口企业遭受钱货两空。

推荐第8篇:储备干部

德克士(四川)储备干部岗位说明书

岗位识别:企业管理阶层的储备人才

(直接上级:餐厅部门经理

所属部门:人力资源部)

岗位编号:SRV538647

工作概要:1.协助公司指派的部门经理完成日常相关工作。

2.负责德克士餐厅的日常营运。

3.处理工作团队日常内务,从事团队内的人事管理工作,负责人员的安排、工作的分配、上级领导指示的宣导,基础数据的收集。通过团队的努力,竭诚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4.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任务。

岗位职责:

1、协助部门经理完成日常相关工作;负责人员的安排,工作的分配;保存员工的人事档案,做好各类状况的统计、分析、预测、调整和查询等工作。

2、协助完成上级领导指示的宣导;协助公司办理招聘、劳动合同签订或续签,以及职务任免、调配等报批手续。

3、协助部门经理处理团队内的人事管理工作;落实劳动安全保护法,参与公司劳动安全、工伤事故的调查、善后处理和补偿。

4、完成餐厅部门经理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岗位权力:在餐厅部门经理指导下安排人员、分配日常工作。在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前提下对餐厅运营有一定自主权。有机会接受公司提供的全面系统的培训。有机会晋升至餐厅部门经理、经理或更高职位。

工作关系:内部联系:本岗位在人力资源部的领导下,工作直接受餐厅部门经理的指导,部门成员之间有业务上的协调和配合关系;与餐厅其他成员有互助和监督关系。

外部联系:本岗位员工与公司各部门之间有合作互助关系。所受监督:本岗位受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的监督与指导。

所施监督:本岗位员工与同级员工之间为相互监督与帮助关系,同时对公司的财务问题有履行监督的权力与义务。

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本岗位属于偏脑力工作,室内室外工作相结合。工作环境较稳定,安全系数较高。实行每周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正常工作时间外的加班薪酬按日平均工作的两倍计算。

任职资格:

1、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2、专业不限;

3、态度积极,进取心强;

4、对美食有浓厚兴趣;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6、不怕辛苦,愿从基层学习;

7、喜欢在快节奏和充满热情的环境中工作;

8、能适应倒班(含周末、节假日和晚上上班)。

推荐第9篇:储备资料

2010年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新增贷款1202亿元

时间:2011年03月23日 11:36:54 中财

昨日(3月22日),央行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2614家。贷款余额1975亿元,当年新增贷款1202亿元。

近年来,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迅速。\"我们在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都设立了分公司,以便立足市场。不过,到处开分公司,也让人比较累。\"一位总部在重庆的小额贷款公司相关负责人曾告诉记者,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比较好,也比较迅速,同时竞争也比较激烈。

机构数量、贷款成倍增长

根据200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共同发布的《关于小额信贷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称,小额贷款公司在坚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下自主选择贷款对象。同时,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该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并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面向农户和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在上述《意见》的推动下,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与发展呈现出了蓬勃的趋势。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08年还不到500家的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到2009年底,已经达到了1334家,并且各项贷款余额仅仅766.41亿元,占整个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的比重也只有0.19%。从2010年的数据来看,从2008年开始,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逐年成倍增长。贷款余额去年与2009年相比出现了成倍增长。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年来小额贷款公司数量的快速增长源于市场对信贷的旺盛需求,过去小额贷款需求在正规金融渠道无法得到满足,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贷紧张的局面。

尽管小额贷款公司在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上述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表示,小额贷款公司也面临很多问题,首先就是资金来源仍然有压力。如果到银行拿资金,其信贷业务的杠杆率就会降低。但是其他的资金来源,也受到市场的争夺。内蒙古小贷公司数量全国居首

根据央行的数据统计表,截至2010年末,在全国各地区中,总共有4个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超100亿元。其中,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为374.12亿元,浙江省为337.23亿元,内蒙古为212.89亿元,位列前三。

该统计表也显示,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居全国之首的是内蒙古,共有286家,其从业人员也位居全国第一,有2808位从业人员。而辽宁省与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分别为204家和194家。

刘煜辉向记者分析,像内蒙古等以资源性行业(比如钢铁、化工)为主、产业链比较长的地区,围绕产业链的上下两端中小企业比较多,信贷需求比较旺盛,在通胀的大背景下,资源、原料行业的效益比较好,现金流、还款能力强,很多小额贷款公司愿意对之进行放贷。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在江苏、浙江等地区,由于民间借贷较为活跃,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场环境。2010年可谓是小额贷款公司跨越发展的一年,新增信贷突破1202亿。面对今年的资金紧张局面,预计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业务会较去年有所增加。今年以来,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趋紧,市场上不断有民间借贷利率跳涨的消息。\"我们现在贷款利率一般是(基准利率的)2~3倍,到4倍的话就是高利贷了。主要还是一些微型企业,包括一些个体商户,他们的需求比较大,也有一些中小企业。\"上述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表示。

从县城到地级市市区,再到直辖市主城区,村镇银行正在无限挺近繁华的城镇,挺进东部。截至2010年末,在全国组建的509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部分为村镇银行)中,东部有204家,而中、西部分别有153和152家。同时,简单统计村镇银行的分布地图会发现,村镇银行几乎都设立在各省比较发达的县城。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村镇银行这一“农村包围城市”策略主要有两个方式体现,一是村镇银行极力谋求网点设立在经济发达的城镇地区,其次是在业务上,部分村镇银行希望与其他银行竞争,争取平台公司贷款和城市业务。

而在2007年银监会印发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开设村镇银行的农村地区是指中西部、东北和海南省县(市)及县(市)以下地区,以及其他省(区、市)的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及县以下地区。

村镇银行进城,显然偏离最初的设计航向。

本土化挣扎

初春3月,在广东一家开业不及一年的村镇银行,偌大的行长办公室显得有些冷清,作为主发起行马鞍山农商行从支行行长中挑选出的干将,黄行长此时却在踌躇:如何在千里之外的南方农村打开银行经营局面!

目前各地村镇银行负责人不乏母行的业务骨干、支行行长出身,习惯于在城区冲杀拼抢业务,但来到陌生的外乡,本土化可能是这些管理者所面对的最大挑战。

本报记者从侧面了解到,此家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的新华村镇银行,注册资本2.56亿,自去年6月成立至今,发放各类贷款已经超过1.5亿元。

对当地来说,村镇银行是全新的银行,开业半年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镇上有这样一家银行,更令村镇银行行长们倍感压力的是当地农信社等地方金融机构的竞争态势。

就在数月前,番禺新华村镇银行隔壁突然出现当地农商行的新网点,这对品牌尚未打响的村镇银行而言并非好事。为了寻求出路,村镇银行最后往往走向扩张。在银监会规定一年期限届满之后,番禺新华村镇银行将选择临近稍发达的石基镇或在区政府所在地开设分支网点。在他们看来,此举一来方便拓展存贷款市场,二来增加服务网点。

黄行长曾表示,从外面来大岗镇,至少要过两个收费站,根本不可能指望镇外客户来办业务。

尽管获得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然而,正如该村镇银行某人士所言,存款不足可能很快会制约放贷款的总量,而贷款不足又影响银行的盈利。

该人士实际道出了目前最基层村镇银行普遍遭遇的先天困境:作为欠发达的县域,当地政府和当地经济组织本身就是急需金融支持的对象,何来大量存款资源?

如此矛盾的因素叠加最终导致村镇银行扭曲的存贷比。以中部某大省数据为例,至2010年底,当地开业的12家村镇银行中,有7家银行存贷比超标,超过100%的银行有5家,其中最高的一家甚至高达232%,而符合标准的5家银行的存贷比多数也在70%以上。一方面村镇银行在异乡摸索求存,但作为发起行和股东,自然希望从村镇银行管理者身上找到投资价值或发展预期。

此前,河南信阳市某村镇银行负责人曾对记者坦言,总行派骨干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区域开设分行,一两年就可以实现盈利。而派去搞村镇银行,虽然放宽要求三年内盈利,但是农村地区客观环境差,经营很难短时间出现突破,可能导致升迁、返城无望,因此不少人甚至选择辞职。

对此,某股份行战略发展部负责人士表示,目前村镇银行的发展模式多数还是以商业银行的模式为主,以存贷差为主,甚至直接复制母行的经营思路。实际上,村镇银行所处的地位更多还是类似于微小金融和半政策性金融,应该有一套新的模式来经营。

不过,作为番禺新华村镇银行主要股东之一,广州某担保公司负责人李宜勇表示,村镇银行起步需要政府支持,但是从日后完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等来说,还是希望银行多依靠市场求发展。

另一个城商行?

显然,坚持三农无法短期获利,而城市业务诱惑又在眼前,村镇银行挺进都市似乎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目前它们实现的路径有两种,一是直接将村镇银行设立在市区。

第二个方式则是在地市设立总分行制的村镇银行,这也是监管部门调整村镇银行运作模式的结果。

2010年4月22日,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允许西部地区除省会城市以外的地区以地市为单位设立总分行制的村镇银行,并在全国中西部地区首批10个地市进行10家地市级总分行制村镇银行试点。

这个制度设计本意将城市的存款吸收,然后投向农村,解决村镇银行吸收存款不足的问题。然而部分村镇银行的经营中则并未遵循这个游戏规则。

在自贡农商村镇银行的成立仪式上,大安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韩明祝与自贡农商村镇银行行长袁锦年签订了银政合作协议,将资金投向当地需要的龙头企业——华夏阀门有限公司。华夏阀门有限公司是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下属的阀门分厂和锻造分厂经机制转换、资产重组而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阀门制造企业。而自贡农商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金只不过1.2亿元,如何合作值得关注。

对于市区总分行式的村镇银行,前述某股份行战略发展部人士直言,如果按照目前村镇银行的发展情况,实现市级总分行必须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银政结合才能获得市域内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在某种程度类似于城商行的早期发展模式。

记者的调查中发现,村镇银行进城对监管部门和村镇银行本身而言,似乎都有其无奈和现实的一面,进城是对还是错,目前难下定论。

众多村镇银行或许隐含三农贷款的难处。比如,重庆巴南浦发村镇银行的高管在一次监管会议上就表示,在银行监管部门的数据统计上,对不同地区涉农贷款的统计口径也有偏差,对县级村镇银行所发放的全部贷款不论是否涉农,均按涉农贷款统计;而对县级区的村镇银

行发放的贷款,只能按实际发放的涉农贷款统计,这样就给县级区的村镇银行享受国家政策在数据上就不公平。

也就是说,他们希望能获得与真正深入到县一级的村镇银行一样的待遇。不同的是,一个无限靠近农村,一个无限靠近都市。

这位高管甚至希望跳出目前对三农贷款的支持限制。

在支持“三农”的贷款上,针对农业贷款的特殊性和“三农”贷款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低的特点,建议把农业贷款的重点放在支持城乡统筹和农业产业化上,变分散农业为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新型农业。监管部门放宽对城乡统筹和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单笔贷款额度,按新农村项目来确定单笔贷款的额度。

除贷款支持政策外,对大部分村镇银行而言,还需尽快完善作为银行的硬件基础。前述某担保公司负责人李宜勇表示,目前村镇银行尚未纳入央行大、小额支付系统,而且在发行银行卡方面难度较大,柜台服务以外的金融服务工具不足,也影响了村镇银行的辐射能力。

--股市360财经频道讯

根据银监会2010年年报信息显示,2010年银监会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加快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召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发展座谈会,研究分析新型机构培育发展和业务经营方面的困难。积极与人民银行、中国银联等部门和企业沟通,推动解决村镇银行支付结算、银行卡发行等问题。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395家,其中村镇银行349家,贷款公司9家,农村资金互助社37家。

推荐第10篇:人才储备

人才储备

企业人才储备不足,轻则会减慢企业发展速度,重则可能被企业自己的快速成长拖死。战略性人才储备就是根据企业战略发展规划来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即通过有计划性的定向培养和内部人才加工,使得人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能都够满足组织扩张的需求。

无论在大型人才市场还是日益火暴的招聘类网站上,企业招不到所需员工,而求职者也找不到合适岗位的情况屡见不鲜。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反映了社会的岗位需求与专业结构相脱节的矛盾。人力资源供求的不匹配,使有限的就业机会得不到充分实现。随着时代的到来,这种矛盾将日趋突出。为此,改变人力资源供求矛盾状况显得尤为紧迫;架起一座连接企业、学校、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实施为企业“量体裁衣”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成为必然。这就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订单”为依据,按照企业要求“量身定做”完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企业从自身文化特征和岗位要求出发,介入教育过程。从参与招生、培养目标的设定、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环节的衔接、毕业指导,甚至参与教学活动,承担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实现产学的深度合作

一是定向培养。实施定位招生、定向培养、定岗就业,把职业教育搬进课堂,在入学时就帮助学生根据个人条件和企业的“订单”标准,设定专业方向,实施培养计划,定准未来的发展目标。

二是课程设计。课程设置决定着学生的能力结构。深入到“订单”企业对其整体和具体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查分析,把握其培养意向和目标后,共同确定课程方案,依据其职业岗位标准制定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并且根据企业需要,采用“1+2”、“2+1”、“1+1+1”的教学模式,动态开放课程。

三是互动教学。安排学校教师轮流到“订单”企业实习或挂职锻炼,优化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安排“订单”企业的岗位能手和技术专家到校讲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技能指导。

四是特长训练。树立“人人有才,才有各异”的思想,使学生在加强能力横向拓展的同时,注重针对“订单”企业的岗位特点进行技能特长的强化训练,把学生打造成拥有一技之长、企业抢手的优秀人才、特色人才和品牌人才。

人才战略模式

定向培养(校企合作共建专业)

人才加工(以就业为目的的岗前培训)

第11篇:人才储备

三种方案:

1、直接从企业外部招聘人才。这种方式成本较高,适合已比较有实力的企业。

2、企业自行培训人才。可以招聘一些有较潜力的本科毕业生、或从企业内部选拔一些员工(因为这些人力资源的成本较低),企业为其制定培训计划或职业生涯计划,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管理水平,(把非人才培养成人才)将其纳入企业的人才储备。培训最好分为短、中、长期,以适应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避免出现人才断层。

3、人才储备外包。(不知道这样叫是否合适)就是把培养企业人才的任务交给其单位,通常是学校。比如企业经过筛选,与某些在校学生签订协议:企业负责学生深造的全部费用,该学生深造结束后要为公司工作若干年作为回报(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就有很多企业对我们大陆学生实行这样的政策)。又如,企业送内部员工继续深造,该员工要继续为企业工作若干年。企业还可以在大学设立奖学金,要求拿到该奖学金的学生毕业后要进入本企业。即使没有附加条件,也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树立形象。微软公司(好像是吧)就在新东方电脑学校设立了奖学金。这样投入不多,还可以省去企业内部自行培训的人力成本。

第12篇:储备干部

储备干部 【百科名片】 百科名片】 储备干部就是企业管理阶层的储备人才,通过系列的培训和锻炼,最终成为中层甚至高层管理人员。企业为了在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必须有中坚管理阶层和优秀的人才,除了外聘,企业越来越重视培养自己的管理人 才,打造能够带领企业乘风破浪的尖兵。为此,企业一般会经过严格审慎的招聘程序,甄选出最具潜力的人才, 并加以严格培训,充实储备干部成为专业经理人所需要的一切能力和技能。 【目 录】

一、认识误区..........................1 1.心态不佳、随大流 .................

二、企业培养储备干部的动机..........................1 2.好高骛远 ................... 1.为拓展版图布局.........................1 3.好逸恶劳 ................... 2.引进多元活力.............................1

五、对于应聘储备干部的一些心得: .......... 3.学校无相关课程.........................2 1.待遇: ................... 2.公司的规模: .....................

三、储备干部面临的挑战...........................2 3.公司的发展前景: ....................1.外界高标准要求.........................2

四、储备干部需克服不良心态..........................2 【展 开】

一、认识误区 在现实的社会中很多人认为,一般储备干部都要从基层做起,现在社会上有个说法,储备干部就是业务员、打杂的。另外,有人认为企业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管理岗位,很多储备干部储备了几年还是在原来的岗位,干原 来的活,他们认为企业是把他们当作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来使用。有些企业确实别有用心,

但也有不少企业是真正 想培养人才,将来可以让其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企业获取更大的效益。 如果企业降低要求招收储备干部无疑是增加培训成本,长期来看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实际上,储备干部们 并非都能成为干部,只能说比其他人更有成为管理者的可能。就拿保险业来说,因为保险业特殊的行业属性,在 管理层岗位的设置上,不像其他行业“一个萝卜一个坑” ,而是有能力、有业绩达到晋升的标准才能够成为团队 的管理者。有些人误认为保险公司招收“储备干部”其实就是招一般保险业务员,所以来者不拒。其实不然,如 保险公司招收“储备干部”的条件并不宽松,除了必须大专以上学历,除了要有同业工作经验外,还必须有至少 两至三年以上的部门管理经验, 前一年年收入至少 4 至 5 万元以上……保险公司绝对不会招收应届毕业生为储备 干部。入职后,储备干部所提供的培训时间是一般业务员的 3 到 5 倍,甚至更长时间,当然福利待遇也会有所 不同。如果业绩不达标,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晋升为主任,也会被降为一般业务员。

二、企业培养储备干部的动机 1.为拓展版图布局 为拓展版图布局 既然名为储备干部,企业必定有拓展计划,就拿汇丰银行(HSBC)来说,便是着眼于未来 5 年主管空缺而规 划。汇丰银行训练暨员工发展部副总裁朱敏杰说,生意大了、人多了,汇丰对主管的需求量也在增加,等到那时 再对外招聘就太迟了,汇丰强调“一脉相传”的企业文化,会希望有一群“喝 HSBC 奶水长大的人”引领公司发 展。 2.引进多元活力 引进多元活力 4.所属行业: ..................2.放下面子从头学起............................2 除了替未来做准备, 引进有其他工作经验的储备干部, 也能为企业带进新活力。 屈臣氏人力资源部总监认为, 零售是一个很有弹性的行业,消费者的喜好、消费方式一直在变,假如店长都是从内部员工升任,其过去的成功 经验反而可能局限了发展。指出,拥有不同行业经验的储备干部,往往能提出超脱旧有做法的新观点,当公司推 行新的想法时,他们接受度也比较高,无形中影响其他老员工。 3.学校无相关课程 学校无相关课程 有些行业持续招募储备干部,与专业难以养成有关,例如量贩卖场、便利商店等流通业,寻遍国内各系所也 找不到相关训练课程,业者唯有自行培养人才。企业对储备干部的条件限制各有不同,虽然部分公司会对应徵者 的学历设限,但多数欢迎新人

尝试。企业招聘储备干部的政策也不尽相同,有些人一出手便是几百人,有些采取 精兵主义,每年的储备干部名额限制在 15 位以下,像 IKEA、汇丰银行、都只招募 10-12 位,原因是投注的训练 资源庞大,担心储备干部人数太多会照顾不来。

三、储备干部面临的挑战 1.外界高标准要求 外界高标准要求 虽然储备干部能得到较多学习资源与升迁机会,但并非如外界想像的,是“搭着直升机上升” ,储备干部等 于是将原本需要花好几年才能学会的东西,压缩到训练期间完成,他们面对的压力与挑战比一般职员高。例如这 种说法是经常见的 “有很多挑战, 是你平平顺顺走不需要遇到的。 同事会觉得你做好是应该, 做不好要吊起来打。 ” 2.放下面子从头学起 放下面子从头学起 多数的储备干部训练,都有基层实习的部分,让储备干部熟悉公司的实际运作,但有些工作琐碎、低阶,往 往让原本设定自己要坐办公桌的储备干部难以调适。 别人的诧异眼光与自我对工作落差的认知, 就成了储备干部 必须要有的心理调适。IKEA 创办人英格瓦 坎普拉在《四海一家 IKEA》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让我们继续当一 群乐观的疯子,一群顽固、坚持、拒绝接受“不可能”为答案的。 ”选择储备干部的人当然不是疯子,事实上他 们需要更多的毅力,一种追求卓越的偏执,和接受挑战的勇气,最后才能度过重重关卡领取桂冠,开展另一段精 采旅途。

四、储备干部需克服不良心态 1.心态不佳、随大流 心态不佳、心态不佳 储备干部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是对自己的一种强化训练, 很多公司会采取让员工轮岗的做法, 他们面对的 挑战以及心理落差都要比其他员工高,由此很多员工在经历了

1、2 个月之后就会主动离去另寻他路,这种情况 也很容易影响其他人的心态,如果你是个盲从或者易受外界影响的人,那么这条路似乎并不太适合你。 2.好高骛远 好高骛远 有部分人,应聘时尚不清楚何谓储备干部,不过基于社会观念,好歹将来也会成为“干部” ,故而从一开始 就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干部” ,不屑于从事任何基层相关的事物,认为自己从事任何“杂事”都是大材小用,一 心要干些“看的成效”的事情,像这种好高骛远,企图一步登天的人,企业是绝对不欢迎的。 3.好逸恶劳 好逸恶劳 低层、琐碎的工作往往让原本设定自己要坐办公桌的储备干部难以调适。有些行业的岗位必须深入一线,与 消费者打交道,更有可能要外出进行实地考察、市场调研等。所以如果以为储备干部仅是身处办公室指挥别的人 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通俗形象的一个说法 什么叫“

第13篇:专项储备

“专项储备”属于企业会计准则报表(即2013一般企业财务报表)的选择项,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通知》(财会„2009‟8号)规定,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4301 专项储备”科目。“专项储备”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减:库存股”和“盈余公积”之间增设“专项储备”项目反映。由于财政部颁布的通用格式的财务会计报表未单独设置“专项储备”科目,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填入所有者权益项下。

第14篇:我国国际储备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我国国际储备的现状及成因分析(赵雪)

一、我国国际储备现状

(一) 我国国际储备概述

(二) 我国国际储备现状及分析

二、我国国际储备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国际储备的当前问题

(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国际储备存在的不足

三、我国国际储备的成因

(一) 我国国际储备成因

(二) 我国国际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分析

四、我国国际储备的管理改进措施

(一) 我国国际储备发展战略

(二) 现阶段我国国际储备管理可采取的对策

第15篇:湖北省省级储备粮油轮换风险准备金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省级储备粮油轮换风险准备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防范省级储备粮油经营风险,规范省级储备粮油轮换风险准备金(以下简称轮换风险金)管理,根据《湖北省地方储备粮油管理暂行办法》(鄂粮食文[2010]166号)、《湖北省省级储备粮油财务管理办法》(鄂粮食文[2010]167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轮换风险金包括省级储备粮油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建立的轮换风险金和省级储备粮油承储企业(以下简称承储企业)建立的轮换风险金。

第三条 主管部门和承储企业要按有关规定建立轮换风险金,实行专户储存,专帐管理,并按本办法规定用途使用。

第二章 资金来源

第四条 主管部门要将下列资金用于建立和充实轮换风险金:

(一)按有关规定清算结余的省级储备粮油利息费用补贴;

(二)省级储备粮油补贴专户资金的存款利息;

(三)与省级储备粮油有关的其他收入。

第五条 承储企业要将下列资金用于建立和充实轮换风险金:

(一)新增省级储备粮油入库采购成本(实际入库采购价格加上合理费用)低于省核定成本的差额;

(二)省级储备粮油轮换计划内正常轮空期间利息费用补贴;

(三)省级储备粮油轮换净收益;

(四)省级储备粮油成本调整增加的银行贷款;

(五)与省级储备粮油有关的其他收入。

第六条 承储企业轮换风险金余额达到省核定的粮食入库成本总额的10%和油脂入库成本的15%以后,可以不再提取。省级储备粮油成本调整增加的银行贷款,按文件规定充实轮换风险金,不受上述比例限制。

第三章 使用范围

第七条 主管部门轮换风险金的使用范围

(一)省级储备粮油不可预见的、突发性的灾害损失和经核定的政策性亏损;

(二)省级储备粮油年终审计或专项审计费用支出;

(三)省对承储企业的考核奖励支出;

(四)与省级储备粮油管理有关的其他支出。

第八条 承储企业轮换风险金的使用范围:

(一)用于弥补轮换计划内的经核定的省级储备粮油轮换亏损;

(二)用于归还省级储备粮油成本调整而减少的银行贷款;

(三)粮油收购季节因临时性资金周转而动用;

(四)与省级储备粮油管理有关的其他支出。

第四章 使用管理

第九条 省级储备粮油发生不可预见的、突发性的灾害损失和政策性亏损,由承储企业向省粮食局报告,经省粮食局、省财政厅、省农发行核实后从主管部门轮换风险金中给予补贴。

第十条 省级储备粮油年终审计或专项审计费用、考核奖励支出,由省粮食局、省财政厅根据审计及考核结果拨款。

第十一条 与省级储备粮油管理有关的其他支出,由省粮食局、省财政厅共同研究确定后拨付。

第十二条 承储企业在轮换过程中发生的价差亏损和轮换费用,先用省粮食局、省财政厅下拨的轮换费用补贴弥补,弥补后不足部分用企业轮换风险金弥补。

第十三条 承储企业必须在已有的轮换风险金规模内安排使用,不得突破。当年节余部分,全额结转下年,在规定范围内滚动使用。

第十四条 承储企业需要使用轮换风险金时,由承储企业按照规定提出使用的理由、金额等意见,填写《湖北省省级储备粮油轮换风险金使用审批表》,经当地粮食局、财政局、农发行审核盖章,并报省粮食局、省财政厅、省农发行有关处室复核批准后,按规定用途使用。

第十五条 在粮油收购季节,为缓解收购资金困难,按隶属关系报经所在地粮食局、农发行批准后,承储企业可以临时性动用轮换风险金用于粮油收购,但不得用于建库、修仓、购置资产、开支费用等非粮油收购方面的支出。

第十六条 承储企业所在地粮食局、农发行对动用轮换风险金购入的粮油要加强监管,督促承储企业在六个月内销售出库,回笼资金要及时足额归还轮换风险金专户。

第十七条 年度终了,承储企业要将轮换风险金的计提、使用及节余情况上报省粮食局、省财政厅、省农发行备案。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承担市、县级储备粮油任务的承储企业可参照本暂行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 本暂行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省粮食局、省财政厅、省农发行负责解释。

第16篇:EPC 国际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管理

EPC国际工程项目合同培训总结

随着国际工程形势的发展以及我国工程承包企业迈入国际工程市场实施工程,熟悉市场、了解惯例、总结经验教训的需要,培养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已是当今中国工程承包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内容及意义

国际工程市场是一个广阔的市场,与国内工程市场相比,国际工程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别,这主要反映在工程计价方法不同、工程合同主体具有多国性、工程实施影响因素多风险大、技术规范标准庞杂、采用严格的签约合同条件和国际惯例(国际公认的做法)管理等。进入国际工程市场,仅仅按照国内建设工程经验是不够的,必须熟悉国际工程市场惯例,探索与总结与国内工程市场不同情况下实施工程获取经营效益的做法。

二、要点

(一) EPC合同管理主要方面

1.项目设计管理

(1) 国际上通常将设计划分三个阶段: 概念设计 CONCEPTUAL DESIGN;基本设计 ENGINEERING DESIGN;详细设计 DETAIL DESIGN。

(2) 设计成果文件是采购、施工、试运的主要依据。

(3) EPC设计管理的关键点是:工程设计标准问题;设计各阶段接口责任;对承包商的设计审查。

(4) 完善的业主设计控制程序如下,最好将下述规定纳入合同及设计管理协调文件的规定中:

 将承包商整个设计阶段的文件归类;

 规定哪些文件只是提交,供业主知情的;

 哪些文件需要业主审议,审议期限是什么;

 哪些文件需要业主批准,批准期限多久;

 设计文件审议与批复的最终循环次数要确定。

2.物资采购管理

管理的关键点:可靠货源控制;制造过程监控;采购速度控制;用第三方检测。 采在合同应特别注意对物资采购工作进行约定:采购的总体责任;供货商名单确定;采购程序的确定;甲供材料的规定。

3.项目施工管理

在EPC合同中,“施工”的含义包括土建和机电安装工作。有的EPC合同若包括的安装工作比例很大,则有时被称为“EPCI”,字母“I”为英文的“INSTALLATION”(安装)的缩写。关于“施工”的规定,一般是分散在合同条件、业主的要求、技术规程等合同文件中。

承包商的施工总体责任包括:

 应按合同规定对工程进行正确放线(Setting Out);

 承包商应提供足够的管理人员;

 承包商提供的施工人员必须具有适当的技能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 承包商的所有施工设备,一旦运到现场即被认为是项目施工的与用设备。  承包商应以一种职业化的方式文明施工。

(二)合同法律风险管理

1.合同文件组成及优先顺序

A 合同协议书;B 合同与用条件;C 合同通用条件;D 双方签订的备忘录及会议纪要、澄清函等;E 业主招标文件和承包商投标文件、图纸、规范、工程量清单、业主要求、附件及附录;F 其他构成合同组成部分的文件。

合同适用法律

2.合同适用法律和主导语言

FIDIC条款:1.4法律和语言:合同应使用条件中所述国家(及其他司法管辖区)的法律管辖。当合同任何部分的文本采用一种以上语言编写时,应以与用条件中指定的主导语言文本为准。通讯交流应使用条件中指定的语言,如未指定,应使用合同(及其大部分)编写用的语言。

3.合同期间法律调整

FIDIC 条款 13.7因法律改变的调整,当基准日期后,工程所在国的法律有改变(包括使用新的法律,废除及修改现有法律),及对此类法律的司法及政府解释有改变,对承包商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产生影响时,合同价格应考虑由上述改变造成的任何费用增减,进行调整。

3.仲裁适用法律

 国际工程合同适用国际仲裁作为最终争议解决方式;

 工程所在地、仲裁地、其他可供执行财产所在地加入了《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

 在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适用的国际仲裁规则;

 在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仲裁地。仲裁地宜选择业主及承包商所在国以外的国家及地区,但承包商应注意工程所在国适用法律是否具有限制当事人选择仲裁地的强制性规定;

 在合同中应当约定仲裁语言与合同主导语言一致;

4.保函适用法律

既然保函作为合同文件的一种延伸,那么除非合同双方另有约定,保函的适用法律和司法管辖权应①与合同文件保持一致。如果合同中明确规定及开具保函的银行在保函中宣称该保函适用国际商会的②“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统一规则”),那么保函的索赔程序则应受上述规则的约束。

5.代理和联合体适用法律

对于规模庞大、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可由几家工程公司联合起来投标,这样可以发挥各公司的特长和优势、增大融资能力、分担风险(联带责任),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避免相互间过度竞争。工程所在国承包商参加JV,有利于竞标;也是 冲破地区、行业、国界封锁,拓展市场的有效手段。

联营体的缺点:内部职责、工作范围划分不清时,易产生矛盾;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投标价格可能偏高;管理层次多,决策慢。

(三)争端解决与索赔

 不怕争议,不怕仲裁,随时做好准备应对争议:

 回顾合同起草和项目历史背景,把握项目目的解决分歧

 从技术局面升至战略局面,友好协商

 非仲裁委员会的第三方协商

 提交DAB / 仲裁前友好解决

 仲裁

(四)合同和商务管理人员具备的条件:

 全面的法律知识(含属地化)

 全面的合同构架、合同关系能力

 较好的外语表达和书写能力

 基本的技术了解(半个专家)

 较好的商务沟通和协调、发通、纠纷解 决技巧

第17篇:国际工程风险管理学习总结

国际工程风险管理学习总结

一.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特点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第一是内容广泛,从投标开始到合同签订并最终完成,不但包括技术、经贸、金融、税收、保险等细节,还包括政治、法规、自然等大环境。第二是风险因素多。由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涉及面广且实施时间长,其涉及的风险因素非常多,比如:政治经济环境,宗教文化信仰、自然环境制约、社会状况,劳动力素质等等因素。同时,各风险之间关系复杂,甚至可能相互影响引发更多的风险。第三是具有国际性,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是一种国际间的合作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项目的各方不但体现自身的工作水平,还需要协调好各方完成国际间合作,因此对项目的管理执行水平要求很高。基于以上国际工程承包中的各种特点,在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中,必须认真应对各种风险,妥善协调好各种关系,才能成功地完成项目,实现既定目标。

二.与工程有关的风险因素 1.政治方面

政治风险将对一个国家的所有的经营活动带来影响,主要有:

(1)政局不稳。一个国家的政治局势的不稳是主要来自执政党的更换、政权的更迭,政变或兵变、罢工、*及发生内战等,它将威胁生产经营活动。 (2)国际关系紧张。一个国家的国际关系尤其是与邻国的关系,是影响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工程所在国的国际关系紧张可能招致封锁、禁运和经济制裁;如果与邻国关系恶化,可能发生边境冲突,甚至发生大规模战争。这些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实施和人员的安全,使工程被迫中断,而蒙受损失。 (3)与我国的关系。工程所在国若与我国关系友好,则在工程实施中将会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反之,在一些不友好的国家就会碰到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例如在投标竞争过程中甚至会遇到政治性的干预;工程实施过程中也可能在人员出入境、货物运输、工程款支付以及合同争端的处理方面遇到难题,使我国公司的权益受到损害。 (4)政策的开放程度。若工程所在国实行开放的经济政策,则对在当地注册的外国公司给予平等待遇。若实行锁国政策,则将排斥外国公司进入,对外国公司和本国公司采用不平等竞争的保护性法规,对外国公司采取歧视性措施。主要表现在:

1)规定合资公司中外资股份的限制,以保证大部分利益归本国公司。 2)对本国公司和外国公司招标条件不一视同仁。有些国家规定外国公司投标价格必须比当地公司投标价低若干个百分点才能被授标,或者必须与当地公司联合才能参加投标。对外国公司的劳务、材料、设备的进入也附加种种限制。

3)有些国家对本国公司和外国公司实行差别税收,以保护本国利益。对承包商来讲,经常面对的是工程所在国对外国承包商所实行的种种歧视政策。常常被索要税法规定以外的费用或种种摊派,或者受到该国公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排外情绪的影响,构成承包商潜在的风险因素。

4)对外国公司强制保险。

(5)权力机构腐败。如果工程所在国的权力机构存在腐败现象,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营私舞弊,必将导致企业间公平竞争的原则被破坏,造成国家经济秩序混乱,投资环境和经营条件恶化。这样就必然会使国际工程公司的正常工作受到干扰和破坏,并往往因此而蒙受损失。

2.经济方面

(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通货膨胀可能使工程所在国工资和物价大幅度上涨,幅度往往超过承包商预见。如果合同中没有调价条款或调价条款写得太笼统,必然给承包商带来风险,如果承包商最初签订了“固定总价合同”,则损失更大。

(2)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涉及面很大,工程承包中常遇到的外汇问题有:工程所在国外汇管制严格,限制承包商汇出外币,有时汇出外币用以购买材料、设备也受限制;外汇浮动,当地币贬值,从而使承包商赚取的当地币,由于在签订合同时没有规定固定的汇率蒙受很大损失;有的业主对外币延期付款,而利率很低,但承包商向银行贷款利率较高,因而倒贴利率差;有时合同中外汇比例太低,不够使用;或是订合同时选定的外汇贬值等。通常,业主希望支付承包商工程所在国的货币作为工程款,承包商希望得到保值的硬通货,最后双方都做出让步。业主通常在招标文件中对硬通货的比例作出规定。

(3)物价上涨与价格调整风险。物价上涨是最常遇到的风险。在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时,虽然投标或签订合同时考虑了物价上涨因素,但有可能估计不足;有时合同中没有价格调整公式,或者虽然有调价公式,但包含的因素不全或不能反映物价上涨的实际情况等。

(4)业主支付能力差。业主资金不足,支付能力差,以各种形式拖欠支付,如拖延每月支付而合同中未有拖延支付如何处理的规定;或虽然有业主拖延支付时应支付利息的规定,但利率很低;或业主找借口拖延签发变更命令而使新增项目得不到支付;或业主在工程末期拖延支付最终结算工程款与发还保留金等。 (5)工程师的拖延和减扣。由于工程师工作效率低,拖延签署支付;或是工程师过于苛刻,有意拖延支付,或找借口减扣应支付的工程款;特别是对“包干”项目,在项目未完成前拒绝支付或支付的比例很少等。工程师的拖延签署或减扣必然导致业主对承包商支付的拖延和减少。

(6)分包风险。分包风险应从两方面分析:即作为承包商选择分包商可能出现的风险与作为分包商被总承包商雇佣时可能出现的风险。

承包商作为总包商选择分包商时,可能会遇到分包商违约,不能按时完成分包工程而使整个工程进度受到影响的风险,或者对分包商协调、组织工作做得不好而影响全局。特别是当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的合同协议职责不明确、风险责任不清时,容易相互推诿。若分包商较多,而工序搭接和配合不合理,或个别分包商违约或破产,则将影响整个工程。反之,若分包商遇到总包商盲目压价、转嫁合同风险或提出不合理的苛刻条件要求分包商接受,也将使分包商处于被动的地位。

(7)带资承包风险。在有些合同中,业主明确要求承包商带资承包,再支付工程款的情况,而业主无力支付,使承包商不能及时回收资金。

(8)其他经济风险。例如,在国际承包工程中,当事一方为避免因对方违约而遭受损失,通常要求对方提供可靠的担保,这是国际上公认的正常保障措施。由于承包商业务不熟或不慎就可能承担违约风险,有些是业主的无理索款,甚至是欺诈行为造成的。有些合同中,业主提出以实物代替现金支付承包商工程款,此时承包商就要承担实物销售换取现汇抵偿工程成本的风险等。 3.工程方面

(1)地质条件。对于大型工程和地下工程,地质地基条件十分重要,但由于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和不负责任的解释,给承包商带来风险。

(2)水文气候条件。由于对自然气候条件估计不足或工程所在地出现异常气候,使承包商财产受到损失。

(3)材料供应。由于材料质量不合格或没有质量检验证明,工程师不验收,引起返工或更换材料;由于材料供应不及时,引起停工、窝工等情况。 (4)设备供应。由于质量不合格和供应不及时或不配套导致工程延误。 (5)技术规范。技术规范要求不合理,工程量表中项目技术说明不明确而投标时没发现。

(6)设计图纸提供不及时。由于工程师的原因,不能及时提供图纸,使施工工期延误、窝工、停工,而合同条件中又无相应的补偿规定。

(7)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变更和工程量变更。由于变更使承包商原有的施工计划和安排被打乱,在执行变更命令时,承包商可向业主要求索赔。

4.公共关系方面

(1)与业主的关系。如业主以种种理由为借口,或因工作效率低下,延误办理承包商的各种材料、设备手续,延误支付、拖延各种证书的签发等。 (2)与监理工程师的关系。如已完工程得不到及时的确认或验收,或不及时确认进场材料等。

(3)联营体内部各方的关系。和联营体内人员之间的矛盾、各公司之间配合不协调,影响工程。

5.管理方面

(1)工程管理。对于大型复杂的工程,由于参与实施的分包商太多,各工序间错综复杂,加之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的意外变化,使总承包商在工程管理中面临着诸多风险。

(2)合同管理。合同管理主要是利用合同条款保护自己,扩大收益,要求承包商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技巧,善于开展索赔,精通纳税技巧,擅长运用价格调值。不懂得索赔,只能自己承担损失;不掌握纳税技巧,又想逃税,结果只会弄巧成拙;不善于运用价格调值办法,就无法挽回因通货膨胀所造成的损失,投标报价时也会因担心将来的通货膨胀而报高价,从而失去得标机会,所有这一切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经济损失。

(3)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承包工程获得理想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财务工作贯穿工程项目的始终,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和差错都可能导致重大风险。就一个具体项目而言,最初的财务工作是筹资,工程筹资的渠道很多,不管采取什么筹资手段都需要周密计划部署,比较不同方案的利弊得失,倘若筹划不当,就会造成损失。财务管理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收款与,支付时机的选择。通常是收款越早越好,而支出应尽量推迟。如果财务管理人员在这方面缺乏清醒意识,则也会不知不觉之中造成损失。

三.风险对策

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中的风险对策也成为风险防范手段或风险管理技术,是确定国际工程风险事件最佳对策组合的过程,国际工程承包中常用的风险对策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就是以一定的方式中断风险源,使其不发生或不再发展,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比如某国渠道项目,由于该项目为当地政府资金,又是当地币支付,当地币连年贬值,施工技术方面又有一定难度,故投标策略是在已算出的成本价上,加足够的风险费,明知加价后得标无望,但行之,就是采取风险回避的方式。

一般来说,采用风险回避需要作出一些牺牲,但较之承担风险,这些牺牲比风险真正发生时可能造成的损失要小的多。例如某承包商参与某国城市供水系统改造项目,开标后发现自己的报价远远低于其他承包商的报价,经仔细分析发现自己的报价存在严重的误算和漏算,因而拒绝与业主签订施工合同,采用使馆参与多方协调使自己不中标,让与第二标。虽然这样做将冒着被没收投标保函的风险,但即使被没收投标保函也比执行后严重亏损的损失小得多。

国际工程中应注意一下问题:

(1)回避一种风险可能产生另一种心得风险。在工程实施中,绝对没有风险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就技术风险而言,即使相当成熟的技术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即风险。

(2)回避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从风险中获益的可能性。例如,在涉外工程中,由于缺乏有关外汇市场的知识和信息,为避免由此产生的经济风险,决策者决定选择本国的货币作为决算货币,从而也就失去了从汇率变化中获益的可能。

(3)回避风险可能不实际或不可能。从国际承包商的角度,投标总是由风险的,但绝不会为了回避风险而不参加任何国际工程的投标。我们不得不承认,风险回避是一种必要的,有时是最佳的对策,但也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应对策略。

2.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是降低或消除发生的概率,降低损失严重性或遏制损失的进一步发展,使损失最小化。它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风险对策。损失控制必须以一定量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清单为依据,才能确保损失控制措施具有针对性,损失控制措施的选择也应该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并应该形成一个周密,完整的计划系统,就国际工程的施工而言,该系统由预防计划,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组成。

(1)预防计划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具体措施最多,包括: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合同措施,技术措施。例如:明确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分工,设立警卫人员,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工作制度和会议制度。采用风险分隔措施和风险分散措施。如在现场将易发生火灾的木工加工场尽可能远离现场办公用房位置。在治安不良的国家,承包商营房应有隔离区,有彻夜照明灯。在涉外工程结算中采用多种货币组合的方式付款。分散汇率风险,注意尽量让分包商开具履约保函,付款不能太快。技术措施如地基加固,周围建筑防护等。

(2)灾难计划是一组事先编制好,目的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具体措施,为现场人员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使其在各种严重的恶性的紧急事件发生后,不至于惊慌失措,也不需要临时讨论研究应对措施,可以做到从容不迫,及时妥善的处理,从而减少人员伤亡以及财产和经济损失。

具体包括:

1)工程所在国发生战争、*、承包商人员配合使馆人员安全撤离现场; 2)救援及处理工程现场的伤亡人员; 3)控制资产及环境损害的进一步发展,如海洋漏油,煤气管道泄漏等; (3)应急计划是在风险损失基本确定后的处理计划,其主要工作是在严重风险事件发生后,使工程尽快全面恢复,并减少进一步的损失,使其影响程度减至最少。国际工程中应急计划包括:调整整个国际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调整材料、设备的采购计划,并及时与材料设备供应商联系,必要时,可能要签补充协议;准备保险索赔依据,确定保险索赔的额度,起草保险索赔报告;全面审查可使用资金情况,调整筹资计划;等等。

3.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就是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是企业内部财务的角度应对策略。它与其他对策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不改变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的客观性质,既不改变风险发生的概率,也不改变工程风险潜在损失的严重性。

风险自留大体上分为计划性风险自留和非计划性风险自留。

(1)非计划性风险自留一般是由于风险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建设工程某些风险的存在,或不曾有意识采取措施,以致风险发生后只能自己承担,它是被动的,非计划性的。例如:损失控制的技术措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在此之前发生的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又如保险合同的谈判也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些风险对策实施尚未完成之前发生了相应的风险,成为事实的自留风险。该种风险对此不可能不用,但应尽可能的使其不用。

(2)计划性风险自留是主动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选择,是风险管理人员在经过正确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后做出的风险对策决策,是整个国际工程风险对策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般应选择风险量小或较小,充其量一般的风险事件作为风险自留的对象。计划性风险自留还应从费用、期望损失、机会成本、服务质量和税收等方面与工程保险比较后才能得出结论。风险自留的使用条件是别无选择,期望损失不严重,损失可准确预测,企业有短期内承受最大潜在损失的能力,投机机会很好,内部服务优良。

损失支付的方式为: 1)从现金净收入中支出; 2)建立非基金储备 3)自我保险 4)母公司保险

4.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分为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风险分担的原则是:任何一种风险都应由最适宜承担该风险或最有能力进行风险损失控制的一方承担。风险转移就是基于如此一个原理进行的。

(1)非保险转移,又称合同转移,是通过合同的方式将工程风险转移给非保人的对方当事人。国际工程最常见的有如下3种情况:

1)业主将合同责任和风险转移给对方当事人。如在总承包/交钥匙工程中,业主对场地条件,工程量变化不承担任何责任。总价合同中,业主把汇率,涨价风险也转移给了承包商。

2)承包商进行合同转让或工程分包。承包商中标承接某工程后,可能由于资源安排出现困难而将合同转让给其他承包商,以避免拖期罚款或亏损,或者将专业技术要求很强而自己缺乏相应技术且成本比分包商高的工作内容分包给当地专业分包商,从而有效地保证质量和进度。

3)采用第三方担保方式。合同当事人的一方就合同责任要求另一方为其履约行为提供第三方担保。在国际承包商市场,第三方担保主要表现在业主要求承包商提供履约保证和预付款保证。 非保险转移的优点有:

1)可以转移某些不可保的潜在损失,如物价上涨、法规变化、设计变更等引起的成本增加;

2)被转移者往往都能最适宜于进行损失控制,能提高风险能力

非保险转移的媒介是合同,那么就可能因被转移者无力承担实际发生的重大损失而亏损破产,最终仍然由转移者来承担。此外双方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发生分歧而导致转移很难落实。总之,非保险转移一般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时候转移代价可能会超出实际发生的损失,在固定总价合同中,如果实际涨价所造成的损失小于承包商报价中的涨价风险费,这两者的差额就成为承包商的额外利润,业主则因此遭受损失。

(2)保险转移

对于国际工程来说,则为工程保险,通过承包商或业主购买保险来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工程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使自己免受损失。对投保人来说,某些风险的不确定性很大,一旦发生,将造成很大的损失,而对保险人来说,它为多家业主承担工程险,收取保险费,其中各家投保人发生的概率就会降低,产生的风险分散了,故而风险降低了。

保险转移的优点是,国际工程在发生重大损失后可以从保险公司及时获赔,使工程实施部中断的进行,通过保险还可以使决策者和风险管理人员对工程风险的担忧减少,保险公司可向业主和承包商提供较为全面的风险管理服务,从而提高整个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的水平。

保险转移对策的缺陷是 1)机会成本增加;

2)工程保险合同的内容较为复杂,保险费没有统一的固定费率,保险谈判常常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3)投保后,投保人可能会产生心理麻痹而疏于损失控制计划;

工程保险并不能转移国际工程的所有风险,一方面因为存在不可保风险,另一方面有些风险不宜保险。故而上述四种风险对策应结合起来运用,共同提高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风险管理水平。

四.总结

在国际工程承包中,风险和不确定性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可能给建设活动带来在时间、资源、和金钱方面的潜在损失。承包商在投标前作计划时应识别和度量风险,忽视这一项就等于漏掉了合同中的某些项目。因此,在投标前应做计划分析和预测项目风险,采取措施防范和转移风险。

同任何商业活动一样,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项目风险和项目利润总是潜在并存的,他们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在一项工程中,既没有完全脱离风险的纯利润,也没有毫无利润的纯风险。应当指出,风险的影响程度是可以转化的,疏忽大意,一般影响可能转化为严重影响。承包商的正确态度应当是细致调查存在各类风险的主客观条件,认真分析评价项目风险影响的严重过程度,事先编制项目风险应对计划,采取某些防范和转移风险的措施,促使项目风险转化为项目利润。

第18篇:国际金融市场将有新风险新趋势

专业 专注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竞聘演讲稿尽在金融人网站

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将有新风险新趋势

[摘要]根据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态势,预计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将充满风险与压力,甚至有出现新金融危机的可能。只是新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与冲击力度将与上次有所不同,但不能掉以轻心。当前国内外金融市场对风险问题的关注出现了偏差。对风险的防范流于形式,对风险的识别失去了应有的识别力和判断力。从根本上看,对风险的认识应以实际考察和真实论据为基础,而非跟着舆论走。

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有出现新危机的可能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缓解并不意味全球已经渡过危机,恰恰是因为真正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发生,未来将有可能出现新的金融危机,其爆发点将发生在欧洲,而不是现在的美国。理由有三点。

其一:市场已积聚了发生危机的可能。一方面是市场价格因素,另一方面是货币制度因素。

价格因素在于美元贬值带来其他货币,尤其是欧元货币升值明显,欧元实际价值超标已十分严重。而市场能够看到的事实是欧元区经济在走下坡路,但欧元价格却在走上行路,进而由于价格泡沫因素必然会导致价格破裂的危机,或货币失信的危机。

制度因素在于欧元合作至今一直没有形成财政政策的合力,经济制度和政治专业 专注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竞聘演讲稿尽在金融人网站

制度更没有模式,缺少对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合理处置。而欧元问题集中在制度上更多,欧元缺少有效的执行力,主要原因就是欧元区没有有效的制度约束和制度保障。尤其是欧债危机的处置停留在数字和资金层面,并没有制度和结构的修补或改进。

其二:社会舆论已经出现分离的预期。目前欧元区国家的向心力明显不足,尤其是主要成员国的民众60%以上的不愿意持有欧元态度,这将使欧元面临崩溃的风险。

一方面是德国作用突出。德国经济已经明显率先优于欧元区经济复苏,尤其是德国出口增长局面,这与年内的日元升值具有关联,是美元一箭双雕的后果。而国际市场只是停留在日元层面思考问题,尤其缺少综合和全球考虑角度的分析。实际上日元升值是在帮德国摆脱经济僵局,增加德国出口竞争力,从而推进德国出口大国地位恢复。

而此时国际舆论对于人民币升值预期日趋高涨,这些表面现象和因素的组合,表明美元战略和美国战略已经十分清楚,即美日货币合谋帮助德国,扰乱中国,最终目标是推进全球化和打击区域化。美元和美国舆论合力打击人民币及中国的出口竞争力,破坏亚洲金融货币合作,扶持德国恢复出口大国地位,既可以提携德国摆脱欧元区,又可以制衡中国。可以说美国是一箭双雕和一箭三雕的多元化战略组合。

当前欧元区的合作态势十分严重,三年多来的金融危机使得英国彻底不想加入欧元区,而德国一些人也出现了退出欧元区的意识,以及更多欧元区国家意见专业 专注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竞聘演讲稿尽在金融人网站

对立和矛盾分歧扩大。去年至今的冰岛、希腊以及爱尔兰问题接二连三,并非是简单的欧洲和欧元区独特问题所在,而是一种规划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市场进程,目标则是挤垮欧元。

其三:时间已经临近危机的边缘。一个时间点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将出现转折点。虽然至今美联储一直在量化宽松舆论中调整,但是美元利率的快速反转,甚至快速上升将难以抵挡,甚至将会快速呈现和超出预期,高利率时代的快速来临必将导致金融市场措手不及的危机风险,欧元更加难以驾驭,失控风险将导致欧元金融危机爆发。

另一个时间点在欧洲自身。欧元区面对问题的政策协调将由僵局变为僵持,最终可能适得其反,所有国家将不得已开动各自印钞机发行原来的货币,进而导致欧元的消失和崩溃时间的临近,双币并行的欧元区将必然导致欧元瓦解。

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将出现六大新趋势

未来金融市场,也就是2011-2013年的焦点在欧洲,而非北美。但美元依然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风向标。所有市场价格指标的参数将取决于美元汇率的走向。综合分析预期,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将呈现六个新趋势。

趋势一:外汇市场美元贬值继续扩大。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继续以美元主线调整为风向标,美元整体政策将会继续以贬值来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美元贬值将会是全球汇率基点和价格基础调整的关键指标。外汇市场美元指数将会出现90点高位和70点低位的巨大反差走势,美元将会分阶段有周期性的升值或贬值,快速和灵活是美元走向的特点,美元贬值周期和速度将长而快,美元升值阶专业 专注段将杂短期或暂时性与灵活性之间调节。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竞聘演讲稿尽在金融人网站

预计美元兑欧元汇率区间将在1.15-1.50美元之间,甚至有1.60美元的可能,这种价格并非是欧元有投资魅力,相反未来市场将积淀和累积欧元崩溃的速度与程度。预计美元兑日元汇率区间在80-95日元之间,同时也存在100日元之上和突破80日元水平的可能。

预计美元兑英镑汇率区间在1.45-1.90美元之间,英镑上涨至2.0美元有难度,下跌也有抑制性,相反欧元风险将会是英镑的投资机会。预计美元兑瑞朗汇率区间将在0.90-1.15瑞郎之间,预计美元兑澳元汇率区间在0.90-1.10美元之间,预计美元兑新西兰元汇率区间在0.69-0.80美元之间。

我国人民币将面临两难趋势,人民币贬值可能将明显,价格水平的双向走势和弹性将扩大,汇率区间在6.5-7.2元之间。

趋势二:股票市场普遍高涨速度持续加快。2011年全球股票市场将从高涨、盘整到再高涨,股票下跌态势将舒缓,高涨态势将明显。其中美国股市的道指将会向12000点迈进,是否会突破2007年高点14000点有待观望,机会空间有较大可能,下跌幅度在9000点左右。标准普尔指标将会达到1400点,甚至1500点,纳斯达克指标将会达到3200点,两者下跌幅度跟随道指。

欧洲股市将会跟随高涨,但涨幅有限,欧元问题将会约束欧洲股票上涨态势,拖累股价涨幅,价格指标小幅度上涨。日本股市将会保持10000点的相对稳定,高涨水平为10800点,低点将会跌回8000余点上下。亚洲股市将会高涨面多,下跌也将相当激烈,东亚国家和地区高涨将会较为明显,市场差异将会扩大。 专业 专注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竞聘演讲稿尽在金融人网站

拉美和非洲股市涨跌各异,差异性明显。东欧股市将会受制于西欧股市的影响,涨幅有限,下跌明显。由于全球景气循环的大宗商品生产类股出现利好趋势,大型资本类股可能表现颇佳。而金砖四国的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指数大部分由这些股票所构成,2011年这些市场有可能呈现20%的增长水平。

趋势三:黄金市场需求高涨强化。2011年的国际黄金市场将继续前两年的高涨趋势,黄金价格上涨幅度依然有可能达到20%以上的水平,价格指标将会从2010年高位的1400美元上涨到2011年1700美元左右。黄金价格上涨的动力在于市场流动性的基础,货币政策转变的心理追逐,尤其是全球高通胀预警和政策效应紧缩等带来的紧张和恐慌性,这都将给黄金价格上涨带来推动作用。

预计全年黄金价格回落调整也将存在较大空间,尤其是2010年的黄金价格回调不足,价格技术性修正紧迫,进而将直接导致2011年黄金价格的下跌性趋势空间扩大,预计国际黄金价格指标下跌到1100美元左右,跌破1000美元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但幅度和时间有限,短暂修复突出。

趋势四:石油市场需求高涨有限。2011年国际石油市场将会呈现高涨态势,但价格水平是否能恢复至2008年高峰将难以确定,预计100美元和120美元的国际石油价格将可以期待。同时国际石油价格也存在下跌的可能,石油价格低点将会跌至60-70美元水平,价格起伏震荡区间将加大。加之2011年可能出现的突发因素以及气候因素,国际石油价格趋势性判断随机性突出,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将使得国际石油价格扑朔迷离。

趋势五:利率市场急速反转差别扩大。2011年国际金融的焦点和关键点集专业 专注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竞聘演讲稿尽在金融人网站

中在利率政策的突破和转变与否,其中美联储将是关注的焦点。预计美联储将会在2011年第二季度或之后发生方向性的转变,美元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快速转向,转为紧缩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如果美国经济增长顺畅,美联储将加快利率调整步伐和节奏。

国际投资权威罗杰斯判断,美国利率将飙升至非常高的水平,他警告美国政府的通货膨胀数据是幌子,正导致美联储大幅低估经济体内的物价上涨压力,美国利率将会飙升至非常、非常高的水平。罗杰斯还指出,美联储使用的通货膨胀数据,过度根据房价数据,这失去了美国数据的真实性。此外,他也抨击美联储的6000亿美元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

罗杰斯表示,依然看好大宗商品的前景,其理由是,如果全球经济好转,大宗商品将因供应短缺而价格上涨,而如果全球经济没有好转,世界各国央行势必继续大印钞票,这种情况下实实在在的资产才能起到保值作用,因此依然值得持有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价格指标是货币政策反转的标志性数据,全球因美元贬值和大宗商品高涨带来的结果就是货币政策的反转,这一数据的不确定性是货币政策的关键。其他货币调整将会十分艰难,欧洲和日本将会相对稳定,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经济体将会有所加息,政策调节性平缓。

趋势六:银行市场规范协调难度增加。2011年全球银行业发展将面临更为错综复杂的局面,经济和政策风险积聚。新的巴塞尔协议执行将会是银行业发展的新参数和新平台,但也相对会制约银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专业 专注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竞聘演讲稿尽在金融人网站

场国家将面临国际和国内的不均衡和不适宜。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7个成员经济体共同达成的新协议,到2015年1月全球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而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则提高得更为明显,预计将达到7%。新协议还对银行资本的定义和风险评估作出了更加严格的界定。

新协议将对目前处于所谓金融危机边缘的欧美银行业有重大影响,部分银行或面临资本短缺。虽然新巴塞尔协议经过大多数国家与地区的认可,代表着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方向和趋势,但全球面临的分歧和压力以及差异必将对全球金融市场具有影响和冲击。

纵观国际金融市场未来前景,谨慎观望、合理对应、科学决策、提高效率以及对风险的前瞻性防范将是关键。

第19篇:如何降低国际快递拒付风险

如何降低国际快递拒付风险? 在论坛里,有个帖子说到很多次遭遇客户拒付快递费头痛的事,甚至有的提供的帐号,也会有帐号失效不能兑付快递费,或者填写快递单不符合客户当地优惠条款,结算费奇高,而导致客户拒付的事情。

其实快递是供货商,快递公司与客户三方合作的关系,必须将三方协调好,才能保证客户利益,降低拒付风险。

一般我们是这样处理的:

对快递公司:每一票都跟快递公司通气,特别是快件抵达目的地,送达客人手中前,如果客人那边有任何问题,快递公司都有责任及时跟你们联系。 我们曾经碰到一土耳其客人拒付,本地快递得到土耳其快递信息,然后及时传达给我们。因为当地的收费,是我们原来告诉客人的金额的三倍,所以客人拒付。得知这个情况后,我们跟客人协商,我们这边按原来说好的金额付给本地快递,土耳其那边只管投递。后来客人再把快递费打给了我们。

所以负责的快递公司,是应该及时通报相关投递情况,否则是快递公司的失职。 对客户:

分两个方面:先征求客户意见,是否有客户指定的快递公司,如果有,供应商所在地也能按指定的快递公司送货,OK,搞定。

另一方面,如果客人指定的快递公司,但供应商无法按此选择,(比如FEDEX必须双方都帐号,才接受快件。),那得跟客人建议本地能配合的快递公司,并预告其具体费用,客人能接受,开始操作。

快递公司确认后,后面的细节很重要:将整个快递单填写好,包括联系方式,付款方式,费用,快递公司当地查询电话,大致抵达时间,物件,数量,对方提供的帐号(哪怕客人答应了,也必须再次确认。)等等等,扫描发邮件给客人确认。客人对各个细节一目了然,确认后,再寄快件,这样可以将投递意外的情况降到最低。

第20篇:国际工程承包主要风险浅析

国际工程总承包主要风险浅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日益加深和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承担起各种不同类型的海外工程。国有大型中资企业集团结构比较典型,总部主要为管理机构,下属的诸多独立法人企业,负责项目实施,经济上独立核算。不论是集团公司,还是下属各企业,绝大部分业务都在国内,从整体上看,缺乏国际工程经验和国际工程人才。

某集团公司通过了一个海外公路项目的资格预审。该集团公司将这个项目的投标工作交给了下属的一家企业,递交了标书,内容是约60 公里的公路升级改造,工期为3 年。开标结果为第一标,标价约为2.76 亿元人民币,比当地公司的标价低大约28%。业主认为该标价过低,业主风险较大,要求这家公司将履约保函的比例从合同额的10%提高到20%。集团公司与业主签订了施工合同,同时按业主要求开出了20%的履约保函,合同生效。由集团下属的一家企业开始执行,经过转包这个环节以后,下属企业准备采用将项目分包给当地公司的做法完成合同,负责实施的下属企业派出了13 人的施工队到现场,主要工作是租赁和建设施工营地,寻找当地分包商和对工程造价进行重新测算。施工队没有在当地找到分包商,对工程测算的结果是亏损5000 万到1 亿元人民币。这家下属企业向总公司提出了撤出此项目的要求。收到下属企业的报告后,集团公司研究项目遇到的困难,决定由一名副总经理全权负责这个项目的工作,又让另一家下属企业实施本工程,集团公司收取2%的管理费,新的下属公司全权负责本项目实施。下属公司将所收工程预付款、工程贷款和工程款,约相当于合同总额的21%,全部用完后只完成工程量的5.32%,工程陷于停顿状态。撤换了项目经理后任命了新的项目经理,工程进展仍然不顺利。集团公司调查结果是由于执行不力导致业主要求终止合同,将亏损1.7 亿元人民币,还发现大量的项目管理问题:如浪费严重,技术人员素质低下,采购混乱(初期就购进所有的沥青),项目经理不懂英文,更无管理经验,文件和财务档案管理混乱等。就此案例体会有以下风险:

1.管理高层概念技能不足的风险

管理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三大方面,概念技能是指把握方向、综观全局、制定大政方针和战略决策的能力。管理高层尤其需要具备较高的概念技能。

管理高层对国际承包工程重视程度不够,轻视国际承包工程的难度和对企业总体发展的影响,导致了整体的战略决策失误。

集团公司没有风险管理制度或者风险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一个海外工程,从决定投标到项目终止前有很多环节,从制度上看好像许多人管,因为业务熟悉程度、专业不同、岗位调动等各种因素,实质只是一两个人对项目把控。如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工作,管理高层对每一个环节的风险管控有足够的认识,项目的风险才能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2.项目经营方式风险

项目的经营方式主要有自营、转包、分包三种。投标和签合同以集团公司的名义进行,项目的实施由下属企业负责。这种方式最大的风险在于项目实施单位不具备相应能力,以及集团公司对项目的实施失去控制。本案例属于转包方式,大部分集团公司承揽海外项目均采用此模式。

3.国家风险

国家风险包含政治、社会、经济、金融等诸多方面的风险因素,如由于政局变化、政权更迭、战争、罢工等引起社会动荡而产生的风险;法律体系的相异性,价格和市场体系的复杂性,甚至国民的特性和国民心理等,与国内情况差异很大。

承包商新到一个地方承接工程前必须了解当地政策法令法规的文件,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海关税率税则、外汇管制制度、劳工制度、当地税收政策等。

4.投标风险

大部分国际招标的工程工程量大、工期长、设计文件不详细、市场价格波动大、做标期短、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几个重大风险因素集中都一起。投标失误最终不仅打倒承包商,而且也伤害了业主的利益,影响了工程整体效益。

由于勘探设计工作深度不够,招标文件所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够详实,致使投标过程中,有些问题考虑深度不够,而且目前普遍模式是投标时主要由经营人员组成一个团队投标,为了中标编写标书时所有的都向好的方面写,较少的考虑施工人机料及设备合理搭配组合。投标完成后,由另一个团队实施,时常会出现一定的缺项、漏项,设备不匹配,施工时会陷入严重的困境,面临工期拖延和成本超支的局面。

本案例出现的问题是由于中标价格较低,无法找到分包商,1000 多公里的公路同时开工,对当地各种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分包价格上涨。投标时没有准确判断当地分包市场行情和规律的风险。

投标前,特别在国际工程中,必须详细地进行环境调查,工区外部条件调查,主要包括施工所在区域及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水电供应、道路桥梁状况、原料来源地等要素进行招标文件的分析。

5.项目实施风险

由于总承包工程项目在合同签约阶段还没有一个完整和详细的设计方案,因此合同工作范围的规定通常较笼统,容易产生歧义和漏洞。当项目执行中遇到这样的歧义和漏洞时,业主总是希望运用总承包合同对承包商义务的概括性描述迫使总承包商免费补漏。在执行国际承包工程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大到国际形势的变化、小到工程所在国家或地区以及施工区域甚或工程项目本身的设计不足乃至缺陷等不同因素的变化,给工程项目带来变异,从而导致承包商费用的加大、设备数量增加、材料消耗加重、工期延长等不利于承包商的结果。由于这些因素都是外部环境造成的,与承包商的主观意志相违背,且不是承包商的故意责任所致,所以承包商可以据理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这是国际承包工程运作中常常遇到的而又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实际问题。

工程变更是项目施工中最常见的情况之一,主要包括工程量、工程线路、图纸设计、材料材质、工程工期、税收政策、外汇管制、付款期限以及合同中特别提到的其他条件。凡是遇到超出合同约定的“额外工程”的状况时,承包商应及时地要求咨询工程师以书面形式发出工程变更令,使之成为双方认可的事实,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业主或监理的口头同意、许可、允许、命令等虽然也是一种证据,但其效力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证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或不承认,所以通常不以其为主要凭据。由于当时施工的紧迫性和突然性导致在现场不得不以口头的形式发出施工令,但事后应当立即督促其以文字的形式予以确认。而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承包商或对此重视不够,或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或对此程序不甚了了,在发生与合同条款不相符的工程内容变动时,未与业主和监理协商沟通,达成一致,而到工程款结算时又拿不出双方认可的证明文件来,只能眼睁睁地吃哑巴亏。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与业主在标书和合同中提供的条件不相符的情况而又对承包商的施工造成不便使得工期由此而受到不利影响时(如通行便利、地质条件、重大自然灾害等),承包商有权提出索赔。当然对于这些不利的自然条件和障碍或不同的现场条件的评判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题目。有时对同一种情况,可能处于不同的地位和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承包商应提出充分的佐证资料、已造成的损失、与正常条件下的差异等,结合本工程合同的具体要求和条件,据理提出正当的合理索赔申请。

6.项目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由于项目组织管理不科学、关系不协调或个人的过失、疏忽、恶意等造成的风险,项目管理风险很多都来自企业自身,如国际化经营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不足,国际化人才短缺,企业经营层对国外法律环境、经营环境不熟悉等。其中国际化经营人才短缺是一个关键因素。中国企业海外的市场主要在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欠发达,社会环境也不够稳定,许多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不愿意出国承担项目,特别是有一定海外工作经验的工程人员,完成1~2个项目后都会想办法留在国内,海外项目部组成人员良莠不齐。本案例项目管理风险主要在于项目经理和项目经理部组成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项目部管理混乱,项目部制度缺失,是不可能管理好一个项目的,集团公司没有进行适当的监控,在项目问题彻底暴露出来后再采取措施,为时已晚。

工程实施中承包商与业主代表的关系也是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之一。能够获得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的支持对于工程实施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工程索赔 在国际工程中时常发生,索赔时讲究有理有据,在索赔初期,采取按月申报索赔的方式,进行单项索赔,逐月要求付款,如果采用了高额索赔策略,“算总帐”的“总成本法”进行索赔款计价,期望在业主“狠砍一刀”的情况下,仍能得到足够的经济补偿。结果不仅使索赔款累积成堆,款额巨大。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索赔报告的篇幅和款额都大得惊人,这种索赔计价方法很容易遭到咨询工程师的拒绝,索赔文件被咨询工程师长期压置,不予理睬。

为同业主保持较融洽的合作关系,承包商一般不会同业主对簿公堂,除非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而影响到承包商的信誉和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时。所以,当发现业主有违约的苗头时,应主动以信函的形式,提醒其注意,防患于未然。

以上是我对案例中涉及的风险一些看法,当然工程实施中可能还有其它诸多风险:如语言歧义、合同陷阱、法律风险、政治环境、汇率风险等等。

国际储备风险范文
《国际储备风险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