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规则与人情 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02 18:08:5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人情与面子

浅谈人情和面子

人情指的是感情关系来往,比如说今天你帮了我很大的忙,我欠你一个人情。面子指的是体面,一个人的尊严或名声,比如说今天我被老板当着同事的面训斥了,我会感觉没面子。

世界上的人类交往中没有不要面子的交际。而中国人重人情、重面子,人情高于一切,面子高于一切。而受文化制约而成的这种社会机制,中国人可以对家庭以外的其他人炫耀自己的权利,可以操弄自己在别人心目的形象,可以改变别人的态度和动机或者行为,使其顺从自己的意志,还可以闪避掉别人权利的影响。①因此,我们可以将这套由文化制约而成的社会机制视为一种“权利游戏”来了解中国人的社会行为。

中国社会素有看重“人情面子”的传统,林语堂曾经说“面子、命运和人情是统治中国的三女神”。 为此,人情面子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逾越的媒介。

人们在与熟人的正常交往时彼此送点小礼物给对方,这本是人之常情,于是,人情就可以用指称“人们在正常交往时送给对方、用以表达彼此情意的馈赠品”。可见,用以指称“以物相馈赠或馈赠品”的人情,通常是在一个人与他人的正常交往中所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即附加于馈赠品之上的一种情感性义务。收礼方一旦接受了某人的馈赠品,也就同时欠下了对方一份人情。

尽管人们在与熟人的正常交往时彼此送点小礼物给对方本是人之常情,但不能将“人情”与“送礼”等同起来,在合乎人情的人际互动中,“送礼”并不是必要的,而是要根据 “人之常情”来决定:若是合乎人之常情的礼,就可以送给对方;如果是违背人之常情的礼,就不可以送给对方。在与熟人互动过程中,若礼物送得不当,如送得太重,或送得太频,不但会给对方造成莫大的人情压力,还容易让人产生你必有求于他或是在“贿赂”他的错觉。礼物过重以及其他东西事物造成的人情,不管是故意还是无心,这些都会造成接受者的负担,“知恩图报”“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等心理会处使收受者给予给予者某些便利,也就是“后门 ”。

因此,“人情”本只是用来表示人的自然情感的一个术语,可是,由于种种机缘,人情随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人情成为用来调节中国人际关系的准则,由是,人情便有了伦理化、人际关系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人情也成为衡量一个中国人会不会做人的重要标尺,由是,人情又具有了社会文化规范的约束机能。所以,是否懂得人情,我们熟称为是否懂得社会中的“人情世故”。在中国,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人犹如大海中的孤舟,是难以航的多远的,长久的历史文化制约,造成这种生活处处都有人情,不还不行。有句话说“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人情不容易还,人请不要轻易欠下。

在人情横飞的世界里,面子现象也是影响中国人交往行为的常见心理现象,对其概念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但是面子定义,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定义侧重面子的心理学意义,从而将其看作是个人心理内部的一种自我意象;另一类定义侧重面子的社会学价值,将其看作是一种尊严或地位的象征。但是二者都有所缺陷,任何单独的一种定义都无法全面的解释面子。

人们在日常互动中,总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自己以便给人留下印象,譬如中国人在客厅里悬挂名人字画,身上佩戴名人要客赠送的装饰品等,都是所谓的“面子工夫”,即为了让别人对自己产生某些特定印象而故意做给别人看的行为。

在印象整饰过程中,脸面既可以起到人际互动的符号象征作用(代表一定的家世、财富、身份、地位、角色、权利、声望、荣耀和社会关系),也能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满足。通过一个人在社会上具有的“脸面”,可以系统地看出他在社会中占据的位置及其在社会网络中的关系情况。②因此,中国人好讲排场,不仅能够向他人显示或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且也能因这种显示或炫耀带来心理上的愉悦。可见,面子代表了个人在社会中拥有的财富、权力以及关系网络。“面子”的大小与有无是个体社会地位与名望高低的象征。“面子”的符号象征功能造成了个人印象整饰的“面子工夫”,个体通过符合社会地位与名望要求的“面子”行为,来参加社会活动,并归属于一定的社会阶层。

此外,还有让别人看在你的脸面等等怎样即找别人索要“面子”,其实这也是一种具有身份、地位的体现。“总是要给点面子的嘛”这是揭开中国人权利游戏的密码。③面子、人情、关系是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在一些日常安全工作中, 经常见到这样一些因为“人情面子”而给安全生产埋下的“事故祸根”: 一些人在检修设备时碍于“人情面子”,不办工作 票 或 办 简化票、有头无尾 票;发现违章碍于“人情面子”说下不为例;碍于“人情面子”帮别人干了一些份外的违章的工作;碍于“人情面子”安全技术问答记录简化再简化,直至闭门造车,瞎编造假。④

综合上述讨论,我认为中国人的这种讲“人情”、爱“面子”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有利于人际互动的和谐进行,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这种心理也影响着中国人际关系的理性发展。在步入职业生涯之后,我们要考虑如何处理好人情和面子这俩个能够影响到公私这个微妙问题,善于利用,对事业很有帮助,要是未能处理好,会弄得步步艰难。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人情”“面子”问题在中国社会的普遍性,理解其中的一些基本的理念,这样也有助于我们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 http://wenku.baidu.com/?re=view下载日期2014-12-1

② http://wenku.baidu.com/下载日期2014-12-1 ③ 《人情与面子》黄光国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11-1下载日期2014-12-1

④ http://wenku.baidu.com/下载日期2014-12-1

推荐第2篇:法治与人情

为什么要改变现在那种事事讲人情,处处找关系的思想观念,提倡法治核心价值

中国的法治道路一直不容易走,原因有很多,有思想层面的,有制度层面的。制度上的不足在往后的发展中会不断进步。我认为要实现法治就不能有人情,要实现法治社会的艰巨目标,执法者必须要铁面无私,无视任何求情,应当追求公正。

中国一直以来人情关系思想占据社会的主导,现今社会中,人情关系思想也甚严重。人们习惯性的将自己放在很浓厚的关系背景之中,如家庭出身,家族地位等等观念更是残留在许多人的头脑中,尤其是在有权势的人之中,这种观念更加普遍。一直以来,人们把这种关系的不当理解作为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标准和筹码,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它的消极影响。

如亲属间的利用职权走后门等等,都与社会法治精神背道而驰,这种行为势必对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的破坏,而且在社会上并不鲜见。中国人喜欢讲人情,人情是什么?依我的初浅的理解,人情不外乎两种,一种就是刚才所讲的人情关系,一种则是建立在金钱利益关系上的人际关系。当一种利益直接支配着他们,或者一些世俗的观念支配着他们的时候,往往会让这两种支配超乎法律的界线,对社会的法治道路设下了难以跨越的障碍。

因而,一旦法律参入了人情关系的成分,法治就会受到破坏,人们的法治观念便会淡泊,渐渐减小对法律的畏惧,甚至不尊重法律,视法如无,法治就会失去它的威严与效力。就比如甲与乙的违章行为完全一致,而甲因为有权势通过人情关系受到了轻罚,乙因为找不到人情关系受到了重罚,这是完完全全的人治,是一种倒退。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谈及法治,法律成了执法者手中的橡皮泥,而执法者背后就是违法者的猖狂,他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这时法治相对人的行为则处于一种不定状态:轻罚或重罚,取决定因素的是违法者的人情关系的大小,这就可能迫使相关人去跑关系,而最后是否轻罚,就决定于谁的关系好、谁的送礼重,在此没有法律一点事,法律成了一个稻草人,成了一个摆设!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与特定身份、地位的人建立人情关系网络,从而使人情与经济、政治、权力等交织在一起而更加复杂化。在诉讼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因为权力关系或人情关系而影响法官公正裁决的“人情案”、“关系案”这严重挑战了法律的权威。所以,要想尽快实现中国的法治建设,人们思想上的转变势在必行的,只有人们能做到都能以法律为权力和义务的准绳,那法治社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然法律观念的加强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工作,尤其是法律观念和知识的普及工作。现在很多公民对法律一无所知,认为法律离自己很远。所以对人们的法律思想工作一定要加大力度。同时,执法人员务必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一起努力把中国法治道路上的障碍清除,建设一个真正依法治国的国度。

推荐第3篇:人情与规则

人情与规则

当今,人情消费大行其道,诸如天价月饼等也都是它的帮凶。人情本没有错,而利用人情超越规则是危险的。正因为有如此不受拘束的人情效用,再贵的礼物都有人买。

人情是水,规则是岸。人情柔和,超出了规则之岸却会引发水灾;规则明确,缺乏了人情活水却会死气沉沉。所以,人情当是规则下的人情,规则应是人情的规则。

人情必须接受规则的约束。人情是感性的,规则是理性的。正因如此,人情容易让人在一时冲动下作出不当行为,而规则的理性能将人情阻挡在滥情的边缘。文强等腐败官员,受贿无数,却说是人情不好拒绝。不能不说,他们既不想也不会用规则保护自己。就算贿赂是一种人情,那也夹杂太多的杂质。而规则,恰恰是剔除人情中杂质的保障。规则的约束也恰恰为了人情的纯净,保护人情不受物质的腐蚀。所以,从另一个方面说,规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情。

规则是人情的凝练与升华。人情是规则的基础,而规则是从人情的合理部分中提炼出的理性的认识。没有人情做“地基”,再高的规则便也是空中楼阁,苍白而无生命力。联想、苹果、微软三家公司,都在IT产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为何?工作氛围十分良好。他们的最大共同点是拥有极富人情味的规则,考虑到每个员工的细微要求,不时表决形成或废除规则。如此,规则中的人情味使每个员工兴致被完全调动,发挥出最大的能量。规则起于人而用于人,若无人情做“血液”,何以充满生命力;人情,是使规则发挥出最大效益的前提与保障。

所以,我们不能有为所欲为的人情,也不能囿于规则,铁板一块。我们应该为翻涌的人情套上规则的框架,为僵死的规则注入人情的柔和与温暖。谢少龙因为足球俱乐部老板的旧交,卖了“人情”,指使球队踢假球。这种无度的人情,不仅破坏了规则,影响消极,还真正损害了球迷的人情!某地一孕妇只因付不起手术费,竟被搁置至死,不知这是对规则的愚忠,还是对生命的淡漠,人情的冷漠?他们都将人情与规则割裂,于是让守规则的人不齿,为有人情的人所厌恶。

没有了规则,人情会泛滥成灾;没有人情,规则只是无源之水。

人情是规则下的人情,规则是有人情的规则。人生的海上,唯有将规则作船骨,人情为风帆,才能驶向更好的明天。

推荐第4篇:人情与法制演讲稿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宗族思想占据社会的主导。

封建社会的亲尊自不必说,现今社会中,宗族家庭的思想也甚严重。人们习惯性的将自己放在很浓厚的宗族背景之中,如家庭出身,家族地位等等观念更是残留在许多人的头脑中,尤其是在农村中,这种观念更加普遍。

中国传统法律以伦理法著称,中国古代在宗法家族内部贯彻“亲亲尊尊”的伦理原则,形成了尊卑、长幼、男女等不平等的亲情伦理关系,这样的亲情伦理关系与以国家统治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容易产生矛盾。中国古代的统治者特别重视这一问题。“情法并立,互为轻重,既不以法伤情,又不以情淹法;并重情法,共同为治”即中国文明所确立的二者关系原则。在此问题上法律对亲情作出了让步,通过情法相互退让,相互回避,在冲突中实现统一。

法治在中国实施之难度,实不亚于施之印度、海地、索马里等国。

原因有种种,专挑中国社会人情问题来说。“只有一颗不近人情的心,铁面无私的性格,始能撇开私人的感情作用而维持严格之纪律,而这种铁面在中国殊不受大众欢迎。”一百年前的中国社会已是如此。往前推两千三百年,商鞅重典治国最后只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与国人不喜受制于法不无关系

中国的社会就是这样,一个事件一旦出现了农民工、保姆、卖菜大爷、大学生,他们所作所为肯定是对的,或者是迫不得已的,至少也还是可怜的;而不管其对立面是什么人,警察、城管、学校、政府,一概会被广大的民众贬至最低,他们一定是错的,一定是不道德的,因为他们是一定会与弱势群体作对的强势群体。如果不幸所谓的强势一方在事实面前是正确的,那广大老百姓也不太愿意承认,往往会说,谁知道他们还干过些什么事。

法律当然要考虑人情世故、社会良俗,然而一旦法与情面临冲突,首先应该尊重法律,用法律的规则与标准衡量与评判冲突的是非曲直。从理论上来说,法律从制定到执行的全过程都应该已经考虑了全社会所有公民的利益,它应该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最坚固也是最可靠的防波堤。

因此,我们应该在法律制定之初,争论、推动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让即将制定的法律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个人的利益,为此我们可以强烈要求并适当妥协。一旦法律获得通过,就应该坚决执行并要求所有其他人切实遵守。如果有人在此时依然借着人情的理由与法律争执时,如果有人在执行中以人情为借口人为出现偏差甚至不彻底执行,实际上挑战的就是你我等所有公民的利益。

在法与情的冲突中,出发点是人情,核心却是对自己和他人公共利益的践踏。

如果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不尽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不要求执法必严,在人情凌驾于法律之上时我们选择了沉默,那么一旦有一天你的利益被侵犯,你就会发现法律已经成为一纸空文!

推荐第5篇:竞争与人情:作文选

将真情融入竞争 高三(4)班

王旭

现实生活中,竞争不可避免,也不可缺少。失去天敌,动物的生存能力会减弱。失去竞争,世界也会失去生机。现在社会上的竞争过于激烈,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化。但人情是温暖人生的必需品。为了名利而抛弃人情,实在是愚蠢的选择。名利是想要到达的峰顶,人情则是除却欲望外的那份纯真动力。不管竞争多么激烈,都应该保有一份人情。

美国电影《教父》中,科利昂说:“永远不要憎恨你的敌人,因为那会使你丧失理智。” 可见人情在竞争中的重要性。如果说摩擦是竞争的必然产物,那么人情就是润滑剂,使竞争变得有意义。

十九世纪上半叶,巴黎的音乐界是属于李斯特的。巴黎人民深深迷恋他的琴技。一次,李斯特举办音乐会。大厅里毫无意外坐满了慕名而来的听众。演出开始,音乐厅灯火渐灭。琴声响起,扣人心弦。然而,“钢琴诗人”似乎变了风格。当人们正为此诧异时,灯火重明。人们惊讶的发现,站在琴边致谢的,竟是一个陌生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肖邦,那个之后将音乐推向另一个巅峰的钢琴大师。然而,此时的他,初到巴黎,心怀成为钢琴家的梦想,却苦于无路实现。是李斯特用特殊的方式,将他介绍给了自己的听众。很快,肖邦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并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大放异彩。身为钢琴大师,没人比李斯特更清楚肖邦的实力,也没人比李斯特更明白这样做的后果:今后的演绎道路上,他将会多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但即使这样,也不能影响他对后辈的扶持。李斯特,用一颗真诚的心,让肖邦成为巴黎音乐界的宠儿。面对竞争,他没有抛弃人情。

爱因斯坦和玻尔,同为举世瞩目的物理学家,在学术上互不服输,竞争激烈。每当一方提出观点,对方总要同时提出反对意见与之抗衡。在学术的战场,他们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但一但他们走下战场,便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谈天说地,意气相投。竞争并没有使他们失去彼此的友谊。反而,这种真诚使他们在竞争中不断交流,不断提高自己。有人情做指引,竞争成为鞭策自我的力量。他们不仅在科学史上树立起两座丰碑,更加在人类的心灵史上谱写出一段佳话。这才是他们名垂青史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始终保有一份人情,他们竞争并快乐着。 提到日益激烈的竞争,浮现在脑海的,更多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样的词汇。人们在明争暗斗之中,似乎忘记了竞争的真正含义。竞争,是能力的一种碰撞。然而它的主体,是有情感的人。正因为如此,竞争可以因人情变得美丽。一时的对手,不会是永远的敌人。如果人们在竞争中能像李斯特一样,允许对手出现;像乔丹一样,为拥有强大对手而感动落泪;像林肯一样,在对手演讲时,为对方喝彩。那么还能有什么样的竞争,阻隔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呢?

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的岁月虽已远去,但激烈的竞争仍会给人身心带来伤害。将真情融入竞争吧,社会的冷漠只有真情才能打动。

耐住寂寞 铸就辉煌 高三9班

贾雯莉

钱钟书先生是一个集寂寞与辉煌于一身的人,他因一部《围城》而饮誉海内外,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但当钱先生闻名世界时,他拒绝接受任何采访。钱先生就是在无数个寂寞的日子里,读了几千种书,成为了中国的“文化长城”,而又是在最辉煌的时候,钱先生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寂寞的小角落,继续钻研学问。我想:一个可以耐受住寂寞的人,才可以铸就辉煌。

如果说世上真有什么“点石成金术”的话,那就是忍受寂寞。一颗再平凡不过的沙粒,在见不到阳光雨露、明月清风的蚌壳里,寂寞的等待着,几年过后,这颗沙粒已经成长为一颗晶莹剔透、价值连城的珍珠了。“忍受寂寞”是人生的至宝,当你忍耐着、坚持着,走过黑暗与苦难的长长隧道后,你或许会惊奇的发现,平凡如沙粒的你,不知不觉中,已成长为一刻闪亮的珍珠。人生就是这样奇怪,寂寞似乎无处不在,但寂寞并不可怕,它可以变为一种走向辉煌的道路。

卢梭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哲学家之一,他在自己最辉煌的时候,离开了喧嚣,回归到了寂寞与宁静。寂寞提供了他晚年创作的唯一灵感,因为只有在那时“心底无拘无束,思潮可以尽情涌动”。于是这黄昏中的生命又一次光芒四射了。卢梭说过:“我喜欢寂寞,寂寞让我活得更恬静。”

王安石的《伤仲永》中,仲永因“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而闻名整个县城,但仲永不懂得回归寂寞,他在“环谒于邑人”中消磨了自己的天分,仅几年的时间,就由一个天才变成了凡人。仲永本可以铸就更大的辉煌,如果他可以静下心来读书做学问,他也许可以用他的天资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忍受寂寞可以铸就辉煌,然而迷恋喧嚣可以摧毁辉煌。

从某种意义上说,忍受寂寞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它是一种远离繁华尘嚣、功名利禄、灯红酒绿而洁身自好、潜心专注的心境。诗人们忍受寂寞,所以才有了玄妙的灵感、内心的吟唱;哲人忍受寂寞,所以才有了超凡绝俗的大智慧;朝圣者忍受寂寞,所以才有了坚定的信念。而我们,唯有忍受住寂寞的煎熬,在寂寞中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在寂寞中积累、沉淀,才可以铸就属于我们的辉煌。

推荐第6篇:农村人情与送礼

农村人情现象分析

——以陕西省旬阳县茨坪村为个案

作者:秦巴蝈蝈

摘要: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仪崇尚往来,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 在农村,农民历来对人情礼俗看得很重,注重婚丧大事以及其他礼俗上的你来我往,这种纯朴的礼尚往来曾经一直为社会所提倡,然而,现在的农村,人们在人情礼俗上的往来,由过去的讲感情型向讲排场型快速演变。应该看到,目前节日送礼、随份子已逐渐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交流亲情的目的,其背后蕴涵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增添了更多互相攀比和日益浓厚的功利色彩。尽管中国农民收入连续多年稳步提高,但“人情往来”过程当中愈演愈烈的“人情消费”却让农民大感吃不消。甚至成为农村人经济、家庭、心理甚至是生存上的沉重负担。提倡和引导农村人们树立正确的“人情消费”观念,从经济理性的角度出发合理对待“人情”,是当下急剧升温的与农村普遍生活实际不相符合的高昂“人情消费”的农村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人情 现状 维系 原因

正文:在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时时处处充满着人情与人情往来,尤其在农村。适度的人情往来能满足人们情感需要、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农村人情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情已不仅仅是作为维系情感的纽带这么简单,人情扮演着越来越多的角色,人情消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甚至成为农民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农村的人情往来状况怎么样?农民的态度如何?农民是否会从经济理性的角度出发放弃金钱维系下的人情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什么是人情,翟学伟认为,人情是一种由“亲情”延伸出来的世情,体现了一种交换关系,是中国人际关系基本模式(人缘、人情和人伦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核心[1]。李伟民认为,“‘人情’包含的意义可分为三种:人之情感,所谓喜、怒、哀、乐之类;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互动和交往时与对方进行交换的资源(可以是物化、有形的,也可以是非物化、无形的);人与人交往相处所应遵守的规范准则,即人与人相处之道。”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社会中的‘人情’既是一种社会情感,也是一种可以用于人际交换的资源,是中国人人际互动的纽带和准则。文中所使用的“人情往来”就是在‘人情’定义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具体是指为了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情感物质的交换。由于人情与礼物交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情往来往往伴随着礼物的赠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情往来就是通过礼物的交换来实现。

一、关于礼物的研究 马林诺夫斯基开创了研究礼物之流。他从经济交易的角度出发,认为礼物交换是一种互惠性关系。列维-斯特劳特以及萨林斯延续了这一传统,并提出了互惠的三种类型,即一般互惠、均衡互惠和否定性互惠,并且强化了互惠原则的可计算性。 关于中国礼物交换的研究,大都是和人际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尤其关于礼物在维持、再造和改变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如“关系”、“人情”、“面子”、“权力”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杨美惠对中国城市的礼物交换和人际关系做了系统性的研究。

关于礼物交换的动机,我想有很多社会学精英都做过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时过境迁,人情往来也会出现一些新变化。我现在试图通过对陕西省旬阳县红军乡的一个村庄——茨坪村的“人情往来”的具体分析,并初步分析人情在农村生活中的影响及后果,并对“农民能否逃避人情往来”作出进一步分析和思考,期望在此基础上对“人情”理论有一个更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茨坪村位于陕西省旬阳县红军乡,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村庄四周是农田和群山环绕,毗邻的村子都不超过2公里远,现有住户200来户,以传统自给自足耕作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村民收入主要依赖家庭劳力外出打工获得,户均年收入不足两万元。村中青年人几乎都在外务工,基本上处于“空壳”状态,是一个典型的西部农村小村庄。

二、农村人情往来的现状 (一)人情往来的基本特点

人情长期以来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社会,对我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产生过特殊作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至高的地位,注重情感是人情的文化生命基因。尽管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为基石的人情节节败退。但在农村,尤其市场经济还不很发达的农村,农民的人情却是以坚如磐石之韧劲死守“农村根据地”,农村人情在市场经济的浸袭下,仍然保有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的人情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动态过程

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生于此,长于此,死于此”的社会,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有着亲密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的血缘关系,共同生活中各人互相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的和长期的,因此在人情往来之间无法一笔一笔地清算。首先,生命仪式等时间的差距决定了人情往来的长期性:这次A家生日,B送礼了,而A家不能马上还礼,必须要等到B家办事的时候,才能还礼;其次,人情的偿还也很忌讳 “即时”,那样会显得很“见外”,交换性质过于直露。所以人情的来与往总是有一个时间差,成为一种“延期交换”,总有一方处于“欠情”状态,并且还债的过程中,礼物的价值总要高于当初收礼时的价值,这种有来有往节节高攀的人情往来就会一直延续下去,使人情成为一个长期的连续过程。在茨坪村,只要某家“办酒席”,大家就会相互告知,以免错过人情,村民中甚至还有村民的“生日薄”,特别是在村民“

36、

49、60、以及70往上”的生日的时候,总会有人凑份子,于是这些就理所当然成为人情消费的时空载体。有些村民不在老家,还叮嘱邻里,有“喝酒”(即送礼——在本村多半指儿女结婚出嫁时的“喜酒”。但更多的还包括丧失、盖新房、移居新居、生小孩等等等等„„),的机会一定要记得告知,并想方设法请人代送礼,甚至有的时候一天要赶好几场酒席,生怕错过未来得及还的“人情债”。如此年复一年,通过这种“办酒”和“喝酒”维系着村民间的联系。该村一位村民的话就能很好地对此作出诠释:

‚你生活在这里,就必须得随大流。在农村,谁家没有个事得求人的啊,要是平时不与人联系,求人的时候,谁都不会理你。谁叫你临时抱佛脚啊?!那屋里的(此处是指村里的一家,家里老人多,缺乏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收入,承担不起高昂的‚人情消费‛,没有再参与送礼)现在不送礼,到时候死了都没人抬。在某种意义上,大家也是靠着这种‘办酒’的机会联络情感。平时不‘走动’,一旦有事,你怎么求人,别人都不会理你。‛

2.回礼只增不减

村民也是“经济理性人”,在“办酒”和“喝酒”的时候,也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人们会在适当的时机“办酒”来收回曾经送出去的人情。而且,人情一旦送出去之后,总希望有点“回报”,这个“回报”就体现在每次送礼的数目上,每次送礼时都会在他人送礼的基础上,稍微加一点。

‚要是别人送了你100元,下回人家有好事,你回100元,一是自己不好意思,二是人家会不高兴,感觉吃了亏,觉得你这个人小气,下次,人家就不来了。所以必须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加20到一百元才算‘还礼’。‛

在茨坪,村民们一致认为,一个懂人情世故的人应避免将人情往来视为还债。最通常的解决方式就是略增回礼的价值。如茨坪村张某在头一年12月女儿出嫁时,她姐姐送了1000块钱的礼金,第二年4月份她姐姐的儿子娶媳妇儿结婚时,张某送了1500块钱。张某认为,要是只送1000,还不如不去呢。因为这两次往来时间相隔很近,如果处理不好,便让人感觉你在还债。笔者曾经问自己因为“还礼”而为难的父亲,为什么不定个大致的标准?没有标准怎么知道回多少礼啊?父亲的回答是:

‚各家之间的人情厚薄不一样,怎么定统一的标准啊?要说完全没标准也不是。其实还是有潜规则的:看人家怎么送给你,反正比他来的稍微多一点就是了。少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了,谁愿意做亏本的生意啊,何况吃亏也是一回,下回人家不和你来往了。你下回出去见着人家你回无地自容的。

3.人情圈较为固定

所谓人情圈是指与某一农民家庭有人情往来的家庭的总称。之所以称之为“圈”,一是因为它有相对固定的边界,哪几种关系可以被纳入人情圈,是有讲究的,一般是以一个家庭为中心,按照血缘关系由近及远向外推。就如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即以“已”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2]26。很明显,差序格局在中国农村的人情圈中依然灵验,中国农村的人情圈是一个“熟人”社会,较为固定,一般都是包括姻亲、血亲,父方亲戚、母方亲戚。当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交通通迅事业的进步,现在部分年青人已越出亲属关系建立了新的私人网络。对他们而言,除了既有的亲属关系外,朋友、同学、同事也随其交际的拓展而纳入人情圈,趋向扩大之势。

‚我总不能不和老丈人、小舅子、小姨子他们来往吧?他们生日什么的,他们的子女结婚、生子之类的,我要是不送礼能行吗?下次怎么见面啊?再说,我老婆还不跟我闹翻天去!送少了还不行呐!我父母、兄弟姐妹能不送礼吗?父母都还活着,老舅舅、舅妈要是过生日,我敢不去呀?我父母还不把我骂死去!这些都是至亲啊,不和他们来往还和谁来往,别人背地里还会说你这个人出卖了老祖宗,六亲不认了!有时候要托人办个事什么的,得靠朋友,朋友怎么来呀?不靠平时联络,临时抱佛脚,谁理你?事办完了,就不来往了,人家会说你这个人瞎眼,不值得帮。还有,现在经常去外地打工,交往的人也多了,一起打工的朋友,在外面玩得好的,大家都玩熟了,有什么好事,邀请你,你能不去吗?‛

4.人情往来的互惠性与不均衡性

“互惠原则”仍然作为一个抽象原则存在于中国农村人情往来中。在茨坪村,每一家族中都会有一本“人情簿”,记载家里每次办酒席时,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所送的礼钱数目,诸如“XXX壹佰元整”、“XXX伍拾元整”等,“还有XXX被套一床、茶几一个这和人民币三百元整”。当某家办酒席时,便拿“人情簿”看看是否与此人有人情来往,如有则按原有金额并根据当前送礼钱的上涨情况,送礼钱到对方家。“人情簿”还要传递——当老人去世后,“人情簿”就交给下一代,让下一代继续未完的人情往来。由此可见,人情往来的双方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在进行人情交换,即互惠原则——村民们本着“有来有去”亦即“礼尚往来”的朴素观念,通过送人情传递感情,维系并巩固着既有的亲属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但这种互惠性并不是绝对的,由于权力和权威的渗入,许多人情往来已不再是均衡的,即“否定性互惠”——一方收到人情却不履行回偿的义务,而是在合适的时候利用职权为送礼者的工作或升迁等提供机会,也就是单向送礼。单向送礼在严塘村主要有三种形式:村民向干部送礼;低层干部送给上级;村民送给城里的亲戚。这种非对称性人情往来增加人情的功利性,工具理性越来越明显。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陕西农村人情往来的新变化

虽然农村人情依然保持着其基本的特点,但市场经济的风吹雨打还是使农村人情发生了某些变化。在茨坪村,现在人情状况与以前相比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情单次消费金额不断上升,送礼名目不断增多

以农村婚宴礼金为例,20世纪80年代2~20元,90年代上涨到50~100元,而今,200元不算多,关系亲密的亲戚朋友所送礼金高达1000~5000元。压岁钱也从过去的5元上升到现在的100~500元不等。家庭富裕的甚至达上千块之高。不仅礼金大幅度上涨,送礼名目也逐年增多:20世纪90年代,只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才会送礼,现在,除了这些基本的场合外,参军升学、生日满月、工作调动、职务升迁、甚至连购买车辆、家用电器都要有所表示。特别是春节期间,压岁钱、红包、拜年用的烟酒糖等等五花八门的人情消费让农民苦不堪言。人情单次消费金额的上升,送礼名目的增多,使农民人情消费总额迅速猛长,农民明显感觉到人情负担的加重。很多村民认为,人情消费已成为他们的经济负担。

2.人情消费的数量越来越多,占居民总支出比例上升

在茨坪村,近些年来,人情消费占总支出的比例是越来越大了。对村民们来说,“办酒”也是一种仪式,是一种显示财富、势力、地位的形式。所以一旦有机会,一定要办得够面子。为了办得体面,有面子,农村办红白喜事的规模越来越大,过去,只是请亲朋好友聚一聚,而现在为了显示热闹,能请的人都请,全村的人都可参加。同时,宴席场面也越来越大,由过去的两三桌扩大到现在几十桌,在比较富裕的家庭四五十桌也不足为怪。酒席的菜单也越来越奢侈,一桌酒席价格从几百到几千都有,很多高档酒也出现在农村的酒桌上。一次酒席下来,要好几千,甚至上万。严塘村村民说,过去一次丧事只需两三千,现在已近两万,越阔绰,似乎就越能显示孝顺,在村里就越有面子,铺张浪费很严重。酒席办得越贵,村民们送的礼也就不能太寒碜,用村民的话说是“总不能让人家亏本”。而且现在,请客送礼名目也多,总的支出也就多了。茨坪村属于一个中下等发展水平的村子,但许多人仍为人情所攀比:一年中人情支出最少的一千元,多的竟达万元,甚至有些经济困难的家庭因人情而大借外债。此种状况,由茨坪村村民A从2002年到2009年间人情支出的情况(表1)可见一斑。

表一 村民A经济往来记录 2002——20009年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3.人情往来的功利性明显增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渗入与发展,“情感”型人情逐渐退居次席,“工具目的”型比例不断上升。日常生活中的人情,最初是建立在血缘、亲缘基础上的,这种情感也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人们之间相互走动就是为了联络彼此感情,增进了解,表达自己对他人的良好祝福。而处于转型期的乡村社会,农民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往方式多元化,人们的交往变面广,对象相对拓宽,但交往的深度却持续弱化,感情也随之转淡,甚至人与人之间呈现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景象。交往双方的真情实意更多地被表面的虚伪与客套所代替,乃至把感情商品化。有人以“人情交往”为藉口,把“礼”与钱财划等号,把钱财置于感情、友情之上。甚至还有人把这种“初级化”关系往来的方式推广到“次级”社会组织交往中去。同乡之间、村干部与群众之间、村与村之间都要以“礼”往来,否则就会被误解为不通“人情”,就会逐渐被人淡漠。“在农村,不请客不送礼很难办成事”,这是走访中不少村民的感叹。人情往来成为一些人借以办事敛财的工具,农民在感受到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又感到生活质量的下降及社会风气的日益污浊。

三、人情维系的原因

人情往来只是一种形式,人们追求的是人情往来所凝聚的感情及其所创造的关系与关系网络的培养。既然人情负担已不堪忍受,农民为什么还要无休无止地赶人情?

(一)人情往来是农民获取社会资本的最便利方式

农村人情往来是构建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社会资本的一种方式。人情关系的中止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人际关系的中止。农民文化水平低,获取资源的途径也很少,农民个体的生产、生活等保障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其家庭和人情交往的“圈子”。所以,农民就会千方百计寻找

日常消年收入

费品 7050 8700 9200 14000 14500 19500 21000 25000

1400 1500 1700 1850 1600 2050 2800 3300

农业 生产 1200 1300 1100 800 0 0 0 0

教育 支出 1500 1500 1800 2000 12000 12000 11000 15000

人情消费

人情

占收入比

花销

800 11.35% 1100 12.64% 1250 13.59% 2050 14.64% 2180 15.03% 2950 15.13% 3250 15.48% 3960 15.84% 机会建立和维持更广阔的人际圈,扩大交际范围,结交更多的“关系”。而建立这种“关系”的方式就是“人情往来”。建立在人情往来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在为人们转移经济危机、政治与社会风险提供了支持,为人们能顺利适应社会提供了方便。譬如提供工作职位、交换信息等。如在农村尤为常见的是农民间的日常互助。

农村对其关系网络的严重依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在农忙时节,劳动强度高,季节性强,这时相互帮助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这些人人皆需的常规性互助场合,如果农民要做生意或从事种小麦、玉米、水稻等劳动密集型、规模较大的作物生产时,则要请更多帮手,这时候的互助尤显重要。盖房子也需要帮工。那些没有众多人情关系的农民,有时候会遇到巨大的困难。近年来,虽然把建房承包给专业建筑队已成为解决盖房子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但这只适用于房子的主架,仍有许多其他工作要靠帮工完成。

“如果你不顾面子,硬是不送礼,你就会断了很多人情,会少很多朋友,像建房子、农忙时得请人,你在村里的名声不好,是很难请到帮手的,到那时真的是寸步难行。所以,就算你再困难,经济再拮据,轮到赶人情时,借钱都得把人情送上。人情是不等人的。像一些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尤其需要亲朋好友及邻居的帮忙,人情往来就更不能随随便便了。”

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相互借贷资金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时候,拥有关系好而又比较富有的亲友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村民们很少向银行贷款,他们认为银行的利息太高,而且不容易贷到手。特别是在只是暂时性资金缺乏时或所需资金不多时,亲戚朋友之间在资金上的互助,就显得格外重要。可见,人情往来在农民生活中承担了无可代替的作用,农民需要它,纵使已负荷重重,亦无法从无休无止的人情往来中抽离出来。

总之,在一个关系紧密的乡村社会,私人网络在许多情况下比物质或金钱更珍贵;互助的需要强化了人情往来的习俗和人际关系的培养。

(二)道德约束的影响

农村的人情往来是一种典型的农村传统文化,村民受文化惯性的影响,潜意识里会自觉地遵守它,缺乏巨大的变革动力,尽管它已变质。农民受道德义务的约束,不会轻易终止人情关系的往来。在农民们看来,赶人情是义务而非权利,无钱履行这一义务会觉得很羞愧。如果没有理由地中止这种人情关系,便会受到诸如“不懂人情世故”等言论的非议和村民们的蔑视,就会受到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的指指点点,在自己本来的交际圈里失去地位而导致孤立无援。“生在农村,这是没办法的事,亲戚办酒席时你就得送,不送的话,你在人前就再会没面子了,况且,你请酒席时人家送过了,人家办酒席时,你却不送,这怎么好意思啊,别人会说你这个人小气,不通人情,不懂道理,不会做人。” 一方在某次人情场合如果没有表达应有的人情,而事后又没有做出补偿,就会导致双方人情往来的中断。而这个后果还很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农村邻里信息传播很快,该家庭的逃礼行为很快会被更多的人知道,与该户有往来关系的其他农户一般也会调低对该户还礼的预期,从而导致该户的“人情口碑”迅速下降,成为“不重视情礼的人”,久而久之,该户人情圈将大大缩小,社会融入度、认可度大为降低。因此,农民惟有尽量避免逃礼,甚至尽可能避免减少出礼的金额。另外,面子在人情往来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摆酒请的人多意味着认识的人多,越多越有面子,摆酒也就成了相互攀比、满足虚荣心的途径。于是请来请去,接踵而至的请柬弄得人们疲于应付,勒紧裤带过日子。当某家操办丧事时,有些人参加葬礼只是为了在朋友中维护自己的形象,让朋友不至责备他,轻视他,只是为了履行道德义务,维护自己的面子,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表示哀悼。道德义务的参与更使农民陷入其中而无法摆脱人情交换。

四、引导农村文明人情往来的对策

人情礼往之初,是为帮助单个家庭应对娶妻生子、安葬亲人等大事,各家捐献出物资、人力的一种互助互济行为。但是,人情礼往逐渐由自愿的支出行为变成一种负担和无奈,催生出若干人情往来的误区进一步加重人情负担,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精神生活上,都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亟待矫正,需要通过各方面努力,还原农村人情的本来面目。

1.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农民之所以陷入这种无止境的人情往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农民需要人情往来带来的人际关系网络帮助自己脱离生活、生产困境,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对农村公共设施应进行改革,建立与完善农村服务体系,改进农村公共管理,为农民创造不过分依赖私人关系的客观条件。如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完善农村医疗制度、奖励制度、就业政策以及优惠政策等;拓宽农民集资渠道,充分发挥好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加快农村信用社的建设与完善,简化农村借贷款手续,并提供多种优惠政策,丰富可供农民选择的集资类型,改变农民一有问题只能求助于私人人情关系的现状。

2.加强农村的廉政建设

村干部及党员是改革的带头人,首先要严于律已,发挥好表率作用。应制定政府干部廉政政策,严令禁止干部摆酒宴收一些“关系”人情。在农村,与农民生活最密切的村干部往往是“人情风”的来源。村干部大摆人情宴,相互赠送大笔礼金,农民在无形之中就会被这种不正之风感染,以村干部作参考对象,用超出自己负荷的资金去大摆酒席。农民尽管不情愿,又都在无奈中趋之若鹜,谁也不愿意从自己做起改变这种风气。所以,村干部应首先从自己做起,不收礼、不请客,走在农村改革的前沿,还原农村人情的纯朴之风。

3.改革农村的人情风俗习惯,树立正确的人情消费观

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简化风俗仪式、缩小规模,宣传大办人情的危害,逐步改变大操大办的人情风俗。如民间组织的介入可能比政府更适合这项工作。政府应提供相应的资金、人员、社会资源等帮助。民间组织则开展广泛的调查访问,详细了解农民的现状和需求,询问他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人情消费的标准——随礼的规模和收送的范围等,借助媒体和基层政权的帮助广泛宣传,可以选择婚丧嫁娶的主办者为突破口。另外,简化风俗仪式也很重要,人情债不只体现在金钱的繁重负担上,还要浪费大量时间——在茨坪村,结婚所费时间一般要三天,丧事少则三五天,多则六七天,而其中一些仪式封建成分居多。因此,化解人情债,也应重视将不合时宜的风俗仪式进行简化、取消,从风俗仪式、送礼金额等方面树立合理的人情风俗习惯。

参考文献:

[1]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P80-86; [2]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3]黄玉琴.礼物、生命仪礼和人情圈——以徐家村为例,社会学研究,2002年 P88-101; [4]朱晓莹.“人情”的泛化及其负功能——对苏北一农户人情消费的个案分析。2003年,P28-30;

[5]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社会学研究,2004年。P48-57.

推荐第7篇:人性化管理与人情化管理

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化与人情化

09120968潘晓玉婷

关键字: 高效管理 人性管理 和谐

我曾经设想过,如果将来我有一所企业,我将如何管理它,让员工们以愉快的心情和自我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工作去成长,而不是在严格的监督体制中完成每一项工作,在工作之余才能享受生活,工作时间将会占据人生的很大一部分,我们应该在工作中也得到很大快乐,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在过去的实习中,借鉴了一些经验。在一家小型的私人企业,老板与员工和谐相处,虽然有错误的地方会严厉指责,但是平时老板的态度很温和让人感觉亲切,我们有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和她一起完成她的梦想,而不是仅仅完成自己的工作,目的是拿到工资的实习,因此我会把这所企业当做自己的事业,不断思索,不断努力直到离开的最后一刻,老板也是像老师一样一起畅谈了日后的人生规划,并且提出了很多建议。这样的工作关系,大家都很积极,并且遇到问题的时候,广泛听取意见,发挥了每一个人的专长,但是在另外一家五星级酒店实习时,整个压抑的管理,让人精神紧张,上下等级分明,上司会严厉的为下属布置任务,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午休吃饭的制度也是给一个人1小时,单独去外面吃饭,之后换班,没有任何交流,由于工作精神紧张,所以经常也会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工作效率很低,并且这样工作的环境下,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大,优秀的员工有机会就会马上跳槽。可见压抑,紧张,没有人情的工作环境,影响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人员稳定性,容易流失人才。

中国的传统的管理思想中也提到过这一点,先秦儒家提倡“行仁德之政”,“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修文德以来之”这些思想历代都有。我国向来注重人才,但人才何来,要得人才,先得民心,众心所归,方能群才荟萃。

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是与各个民族的文明史和各个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倡导以和为贵,运用到管理当中当取“人和”,用和来调节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管子说:“上下不和,虽安必危。”和,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但是管理中的人和,和现代人性化管理,还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着重突出了为个人发展考虑着想,互相尊重,注重开发个人潜能,实现自我,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而人性不同于人情,人性化管理到头来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为企业利益考虑,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机遇和人才,而“情”字,则意味着抛开利益,是一种积极为员工考虑问题的态度,是公司中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使公司不像是一个下级为上级行事任务,每天完成使命的机械工作,而是更让员工感受到,他所在的地方,更像是一个与朋友一起努力的地方,一个和谐的家庭,遇到困难可以互相帮助,公司也会相应的提供资源与办法。所有员工努力的方向,是使家庭更和谐,每一份努力,都会让周围的人过更好的生活,员工与公司,与朋友与家庭,共同努力与进步。

那么管理中的人性与人情该如何做到呢,求和的关键在于当权者,只有当权者严与律己,严谨宗派,不任私人,公正无私,才能团结大多数。古代唐太宗广泛团结人才,形成一个效能很高的人才群体结构,贞观之治才有了组织上的保证,近代企业家荣德生以《大学》之“明德”,《中庸》之“明诚”,对待属下,管人不严,以德服人,“使其对工作不心存意外”,“自治有效”,对人应诚心诚意,作

为管理者对待员工如家人,设身处地的为员工着想,以员工的工作幸福指数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的企业规章,或可以这么说,企业无硬性规章,只有相对的群体习惯,群体文化。管理者以自己的做人态度,做人准则影响他人,所以作为管理者应具备相应较高的素质,为员工做好价值观的规范。

人情化和人性化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创造好人情化的公司气氛,员工关系,才能为人情化管理做好背景,使人性化管理做到真正意义上为员工着想。做到这两者,使员工们在和谐的气氛中工作,才能减轻工作中基本任务带来的压力,端正工作态度,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大家庭的一份子,所有的工作和努力既是为自己努力,更是想为这个群体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与梦想。

管理中有情,管理中也必然有厉,情厉结合才能算是上完善的管理,那么在人情化人性化管理的同时,如何做到厉而不伤情呢? 试猜想,为了完善公司里的监督奖罚措施,将监督职能单独成立部门,实施监督管理,这样减少了上司与下属之间的隔阂,如由上司直接惩罚的话,时间一长又无法消除上下级的差别,不如“让坏事由其他人来干”。使管理机制得到完善。

另这一人性制度,还应表现在细节上,例如午饭制度,员工们在同一时间休息,一起共享午餐,一起聊天,促进员工们之间的感情,也使工作情绪发泄不至于压抑,并且管理者应积极听取员工们的广泛意见,设置意见邮箱,所有人遇到问题都可以直接讲给管理者,及时解决问题。完善娱乐休闲生活,定期组织员工活动,科学表明,运动休闲可以释放人的情绪,使疲惫的精神再次达到兴奋点,有利于促进工作效率。

管理是为人服务的,和谐的工作环境带给大家更高的工作效率,发挥了个人的作用,在让员工享受到工作带来的乐趣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人

性管理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体现了当今和谐社会的主题,也将成为现代管理的趋势,文章中还有稍不完善的理论想法,待在今后的学习中完善,改正。 参考文献: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第三章 人本原理

人性化管理百度文库

推荐第8篇:人情亲情与感情散文

人情是指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往来,事物往来,还有情感的交往,事业的帮助,生活的关心关注等等,常言说人情往来,也就是说礼尚往来。人与人之间相处要拿出真心,以诚相待,有来有往,来而不往非礼也就是这个道理。

亲情是带着血缘关系的产物,父母,姐妹兄弟,以及与之相分支的旁系亲属都带着浓浓的亲情。既然有着同源的血缘关系,相互之间更应该体贴关怀,无微不至,亲人的幸福快乐就是自己的幸福快乐,亲人的痛苦磨难就是自己的痛苦磨难,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是任何东西不可代替的。子女必须关心孝敬老人,无论老人多病,困苦,甚至卧床,子女都要无微不至的关系照顾,要像父母照顾你的婴幼时代一样,有一句话是老小孩小小孩,父母老了就像一个孩子一样,他们的心理往往有着孩子般的天真童趣,有时候他们的小脑萎缩,影响他们的记忆力或者智力。而我们一定要正确开导他们,尽量满足他们一些合理的要求,不要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给老人思想造成压力。这时候我们要多想想我们小时候,父母是怎样对待我们的,他们像心尖子一样,捧在手里怕吓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没日没夜苦熬苦守,照顾我们吃喝拉撒睡,哺育我们逐步成长。不是有乌鸦反哺的故事么,还有羊羔跪母,他们是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才这样做的,何况我们人类?

当然,在我们泱泱的中华文明大国,一直以来都把孝道放在第一位,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大多数子女都能把孝敬父母放在第一位。可是也有个别人,把眼睛盯在父母那点遗产上,那里管父母死活。一双父母能养活九个儿女,九个儿女谁来抚养老人?大儿子远在他乡,娶妻生子。二儿子五六个孩子自身难保,三儿子好吃懒做,家境贫寒。死儿子远在南方苦巴苦业,倒也有些积蓄。五儿子最算孝敬,家里大事小情一应事务都要操心费力,可是,家住斗室,没有多余地方。只好给老人租个房子单独生活,大事小情跑跑达达照顾而已。六儿子支个大果子摊,家境难以维持,贫贱夫妻万事哀,两个人打打闹闹,最后离婚,扔下一个儿子,再娶媳妇又带来一个儿子,一家四口又增加几分艰难。大女儿早就离婚到南方打工。二女儿离婚再嫁,两个人恩恩爱爱,经营连锁批发生意,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正在生意兴隆,日子日益红火之际祸从天降,丈夫突然发生车祸,好端端的在送货的时候车撞在树上,车里三个人都毛发无损,唯独他一个人从车里射了出去,当场毙命。扔下孤儿寡母维持生计。三女年幼,刚刚嫁人,过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父母老了,母亲突然撒手人寰,扔下孤独的老父亲一个人生活,经过大家研究,一致同意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养老,每个儿子一年拿几千元钱。女儿不用摊钱,多跑跑腿照顾下老人。

前几年大儿子上班,儿媳也忙于事业,一天风风火火没有精力照顾老人,加上自己的老父亲在世,需要照顾。前几年老父亲去世了,自己也卸甲归田,觉得有些时间了,就和丈夫商量说,把咱父亲接咱家来吧,我也有时间了,可以照顾老人,这半辈子了,我们虽然没有少给钱,可是,我们没有在身边尽过孝道,让女儿放寒假时直接在哈尔滨去佳木斯,等你放假了我们一起回去过年,然后把父亲接来吧,老人一辈子没享过福,我们好好侍候时候他老人家,让他也过几年舒心日子,就当我们行个好了。

丈夫说,我和女儿去就行了,你去干啥,天寒地冻的,你在家等着吧,我和女儿把咱父亲接来就是了。

女儿一看爸爸自己去了,把妈妈一个人留在家里过年,急忙跑了回来陪妈妈过年。

正月初二丈夫也会来了,妻子问,咱父亲怎么没来?

来什么呀,你想一出是一出,早不接来,现在走路都费劲,弟弟妹妹们都不同意咱父亲来,说怕把老人折腾死了。再说这么老远,儿女们都在佳木斯,想看看都不容易。

妻子无言。说什么呢?父亲是大家的,大家不同意父亲走这么远,强接来,万一折腾出点什么事,吃不了兜着走,把个儿女齐声声讨,谁之过错?那还了得,算了吧。可是,总觉得欠了一桩什么良心债。

前几天儿媳还和女儿说,过了年,我们一起去看你爷爷,我们就在她的敬老院租个房间,在哪里侍候你爷爷,我们陪陪他,尽点孝心吧。

丈夫突然闹心,说做梦唱戏掉牙。儿媳心中一惊,你唱的什么戏?不是你爹要死了吧?

胡说!你爹才要死呢!你个乌鸦嘴。

儿媳没有吭声,心里也不舒服。晚上家里来电话说父亲过世。

老父亲一个人死在敬老院,身边没有一个子女。看情形人还好好的,好像吃东西噎死的,嘴里有饭,子女们接电话赶到时,还满身大汗淋漓,衣服都湿透了,可能是服务员喂饭喂得太急了……

儿媳听后无言,暗自沉吟,唉……一生九子,怎么就没有你安身立足之处?几多愧疚,几多折磨,人啊,有时候也是无奈。唉……老猫房上睡一辈留一辈,怕是她爷爷的前车之鉴就是你我的后车之辙……

至于感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无论是亲情还是同事之情,朋友之情都是宝贵的,都应该心照不宣,一视同仁,不应该妄自菲薄,亲疏远近,看人下菜碟。

军的侄儿,一家姐弟七八个,一根独苗,大家当做眼珠子一样看待。父亲对女儿说,我就一个孙子,你买卖做好了给我孙子一栋楼好娶媳妇。女儿笑了,说什么呢?好吧。

过几天又说,不行,我孙子没工作,你让他干啥去呀?你给我孙子买一个门市房吧,好做买卖。

女儿又笑了,我的老爹呀,你女儿挣多少钱呀?你又给你孙子要楼房,又要门市房的。等等看吧,好了什么都可以,要是我的买卖不好,也就为难了。

老父亲不吭声,面有怒意。

侄儿也以为姑姑给侄儿买楼天经地义,一旦计划没有全部实现他心里不是滋味,尽管平时没少得到。

姑姑叔叔们条件不如姨姨舅舅好,他们或多或少给与一些小恩小惠,加之母亲的作用,侄儿说,我这些姑姑叔叔,一个比一个差劲,你看看我舅舅我姨对我就是好。所以亲疏有别,姑姑叔叔们逐步冷了下来。姨姨舅舅占了上风。

这些都无所谓,我要说的是做人要有良心,不要昧了良心,只看眼前的一点点蝇头小利。你姨姨舅舅好,在你最困难时他们都干什么去了?包括你的妈妈。你爸爸出事一走就是六年,你妈妈把三岁的你扔给你爷爷和你叔叔,可谈他们一家四口两对跑腿。你奶奶早就没了,你小叔还在上学,你二叔一个人挣钱养活你们一家,六年呀,四千个日日夜夜呀,可怜的老人带着你们怎么生活了?那时候谁看到你的姨姨舅舅了?你的妈妈干什么去了?你二叔把你当自己的儿子,心尖子。可是,千不该万不该,你不该为了老房子动迁和你二叔大打出手,破口大骂,他是谁呀?你叔叔,拿你当儿子的叔叔。可是你把它当什么了?

反过来说,那房子是谁的呀?是你姑姑的,是你姑姑一手盖的房子,那里等一草一木都是你姑姑的,盖房子时你爸爸在部队当兵,你叔叔们都小,你爷爷手里只有二百元钱,一切都是你姑姑的,她高风亮节,无私奉献,她把自己的青春都给了这个家,他还会和你们去争这个房子么?所以,你们谁也不该这样分毫不让。

唉……做事先做人,要有一颗平常心对待人和事,常怀善念和感恩之心,不要觉得谁也对不起你,首先要看看你对得起谁?不要钻到钱眼里去,不要把眼睛只看在那些物质、钱财上。做人才最要紧,亲情最要紧,感情最要紧,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凡事都有个来来往往。

推荐第9篇:高考作文预测:规则与人情

2014年高考作文预测:规则与人情

2014-06-05

【作文题目】

某地发生的一件事引发了一场关于规则与人情的争议。一名参加高考的学生,因为自行车坏了,结果迟到了2分钟。考场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拒绝考生进入考场。考生的妈妈先求情,后下跪,工作人员仍不允许考生进场。这名考生因为心急,想要翻墙入场,后被工作人员制止,最终未能参加考试。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规则”,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人情”,人的感情;人之常情(通常的心情或情理)。材料是一个新闻事件,先点出事件引发了一场争论,然后简单叙述事件。写作要求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字样,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即可从工作人员、妈妈、考生中任选一人,也可以综合其中一个、两个或三个人的看法和做法;对人物观点和做法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但在立意判断时应该研究本则材料的特殊性,本则材料由概括句和事例组成,而且关系紧密。概括句暗示了(其实也指明了)出题人的意图,本次作文的基本立意范围——规则与人情,事例中也隐含了一个重要信息“考生违规,考场工作人员坚守规则,不为人情所动”。

切题:(依据是既符合范围,又切合材料)

1、规则至上,人情不能动摇规则

2、人情可以完善或改变不合理的规则

3、规则中应该蕴含人情味

4、不违规则,不失人情

5、严守规则,彰显公平是最大的人情

合题:(依据是切合材料内涵即可,可以脱离概括句的范围)

1、为人处事应未雨绸缪或早作准备(考生因自行车坏了只迟到两分钟)

2、遭遇意外应理性处理(考生想翻墙进入考场)

3、做人不能没有自尊(妈妈下跪)

4、母爱是伟大的(妈妈为孩子进考场求情下跪)

5、忠于职守,认真尽责(考场工作人员不准迟到考生进场)

6、固守规则,不知变通(考场工作人员不准迟到考生进场,导致该考生缺考)

【范文】

无规矩不成方圆

上海一高考考生因自行车坏了导致迟到,而被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拒之门外。这个事件告诉我们: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对生活的安定、社会的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规则与人情发生冲突时,应以规则作为第一标准。三国时诸葛亮为了防止被魏军截断后路而急需大将守住街亭以堵住魏军的袭击路线。马谡请缨前往。由于轻敌,街亭失守,马谡也狼狈逃回了汉营。尽管不舍得,诸葛亮还是含泪斩了马谡。如若诸葛亮不斩马谡, 即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原来军令状也是可以开玩笑的,又因为诸葛亮比较喜欢马谡,大将们会进一步认识到:其实人情是大于军法的。由此以后,大将们想必会纷纷通过违反军纪来获得利益,后汉也离灭亡不远了。所以,诸葛亮在规则与人情中,只能选择尊重规则、稳定军心,即使“挥泪”也要狠下心肠斩下去。

这亦使我联想起了戚继光的“戚家军”。“戚家军”多由同一个村的父老兄弟组成。但戚继光治军却是以“法”为主,规定如若有逃跑,瞒报军功的,其他人必须予以揭发。戚继光的治军方式把“法”凌驾于“情”之上。正是如此,“戚家军”才会成长为一支纪律严明,令倭寇闻风丧胆的百战百胜之师。

如若让人情凌驾于规则之上,则会对社会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原足协主席谢亚龙,因为人情的关系,多次收受贿赂,对一些球队作出不公正的判决,打压年轻球员,指使裁判员着重打压某一队。据谢的好友透露,谢原本是一个比较正派的人,但很多事情他是抹不开面子才去做的,当时中国足坛的乌烟瘴气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各种“假球”“黑裁判”使中国足球的水平严重下滑。人情凌驾于规则之上,后果严重。

除此之外,“房叔”“房媳”“房爷”等组成的“房家族”,各种因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而落马的官员,因贪污而被捕的中石化副总,哪一个不是把人情驾在规则上的?又有哪一个是为社会和谐作出了贡献的?

“无规则不成方圆”只有尊重规则,让规则大于人情,才能构成良好的“方圆”,建设美好的社会。

推荐第10篇:规则与人情作文教案

“规则与人情”主题作文教案

(四)

一、作文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1864年的一天,哈佛大学图书馆突发火灾,数百本哈佛牧师捐赠的重要图书被焚毁一空,只有一本书幸免于难——前一天晚上,它被一位学生违章(哈佛大学校规规定图书馆的珍贵图书只能留在图书馆阅览)带回了宿舍。次日,这名学生把书交还给学校,这本书也成了哈佛牧师捐赠图书的孤本。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哈佛大学召开校会,校长对该学生提出了表彰,对他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开除这名学生。

在中国一所中学,课间,两名学生打闹,不慎将走廊的橱窗玻璃打碎。当时周围虽然没有其他人,但是两名学生还是主动地到校长室去说明情况,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打闹了。校长表扬了两名学生,并认为他们认错态度极好,便不要求他们赔偿学校玻璃被打碎的损失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二、命题意图

1、近来,中央一再强调要“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实际是政府向百姓表态,承诺会注重制度的建设,注重制度的完善。而通过作文命题的形式,宣传、贯彻这方面的精神,无疑是最佳的机会。并且,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制度建设层面的问题,可实际这又是一个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的问题,值得学生理性的去思考、探讨。

2、纵观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强调学生要具有思辨能力。本次命题的两则材料反映的是“规则与人情”,审题、立意、构思、行文都要求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

3、本次作文重点训练学生的语段论述能力。

三、审题立意

材料一:假如是一名学生违规将书带出图书馆,因此受到校规的惩处,那么这件事就很简单明确,而这个材料的复杂之处就在于:当晚发生火灾,此书成为哈佛图书珍藏馆唯一存世珍品。书可私藏,无人知晓,私自带书之事即可瞒天过海,但如果隐瞒,虽个人利益不受损,但内心必不安,会受道德谴责;如果学生交出图书,那么个人利益必受损,会受校规惩处被开除,但内心会获得安宁,实现自我救赎。学生交还了图书,校长感谢他,是因为他的诚实,肯定他的人品,所以可以从“诚实是为人之本”、“承担责任”、“道德感化”的角度立意(建议忽略此立意);校长开除他,是因为校规不可违反,所以可以立意“规则至上”、“敬畏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良好风气最有力的看守者”、“用规则看守一切”。

材料二:两名学生打闹,不慎将走廊的橱窗玻璃打碎。当时周围没有其他人,如果不承认,没有人知道,但如果隐瞒,虽个人利益不受损,但内心必不安,会受道德谴责;如果主动承认,要赔偿玻璃,会受校规惩处。但他

1 们还是主动到校长室去说明情况,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打闹了。校长表扬他们,是因为他们的诚实,肯定他们的人品,所以也可以从“诚实是为人之本”、“承担责任”、“道德感化”的角度立意(建议忽略此立意);校长不要求他们赔偿学校玻璃被打碎的损失,是主观判定,损失却由学校(纳税人)来承担,所以可以立意“人情岂可凌驾于规则之上”。

二则材料放在一起,如果只抓住它们的共同点,可以立意为“诚实是为人之本”“承担责任”,但这种立意只是符合题意,但流于俗套,不容易出类拔萃。因此思考相同点中的不同的处理结果,最好的切题立意应该是探讨“规则”与“人情”、“规则”与“道德”的关系,可以立意为:①规则高于道德,②法理大于人情,③人情岂可凌驾于规则之上,④从学生事件处理结果看中西方文化(看待“法”与“情”)异同。

四、素材积累

1、让校规看守哈佛

当年,哈佛牧师立遗嘱时,把自己的一块地皮和20本古书赠给当地的一所学院。哈佛大学一直把牧师的这批书籍珍藏在哈佛楼里的一个图书馆内,并规定学生只能在馆内阅读,不能带出馆外。18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之一炬。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作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大火发生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定,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了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灾难过后,这本书成了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情况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谢,并对他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对此,很多人表示用规则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让校规看守哈佛”的理念,也许是哈佛作为一所私立大学却创造无限辉煌而享誉全球的原因之一。规则是对所有人的,规则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即使校长不想开除这个学生都不可能。因为校规有规定,所以这位校长没有网开一面,没有下不为例。这是对规则的敬畏,也是对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最好诠释。

2、规则,让人别无选择

在一次世乒赛上,瑞典选手瓦尔德内尔与我国选手正进行一场精彩比赛,那是一场极重要的赛事,关系着两位运动员能否顺利闯入决赛,所以双方打得特别卖力。选手的连贯对接、锐利扣杀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却是那位瑞典选手,渴望登上世界乒坛宝座的一个职业国家队员,在关键时刻绽放出了人性的光辉,使我看到任何比赛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

在比赛的收尾阶段,双方依然打得难解难分,比分各不相让,对方每一记失误都会给自己带来一分胜算,自己的每一次成功扣杀都会给胜利加上砝码。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我国选手在一次回防中,将球匆忙打向对面,如电光火石般落在桌沿外,因为动作太急骤了,在经历了短暂的寂静之后,赛场

2 上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位瑞典选手因我国选手的失误而赢得了比赛。然而,在喧闹沸腾的赛场上,大家看到了一个孤零零但执著的手势高举着,原来是瑞典选手在向裁判和观众示意:我国选手打的是擦边球,后者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大家在明了事情的真相后,既对这位瑞典选手没有赢得比赛而感到惋惜,更以热烈的掌声回报他的坦荡和率真的人性。

赛后,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举起那个手势的时候,他说:“规则,让我别无选择!”

这是一种怎样的人格?它能让晦暗变得明亮,让卑劣变得崇高,让狭隘变得宽广,让一切精神作弊者和名利欺骗家在它面前显得渺小猥琐、黯然无光!这是一种坚守公平的人格,一种恪守规则的力量。

3、遵循法律规则的律师

张思之,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中国最有威望的法律人,一个按法律规则做事的人。他是盾,矗立在道德的前沿,寸步不让;他是剑,扬眉出鞘,直指邪恶,绝不姑息。烈火锻造铁血律师,两袖清风忠诚卫士。

他一生做一个“驯服者”,但从未屈服,从未向所谓的真理低头。在那个已经不把高尚当做墓志铭的时代,他选择为良知而辩论,他铿锵有力的辩词如烈火一般烧透黎明前的黑夜,那是荆棘丛里一行漫长的跋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震撼心灵的辩词,这一切,只是按法律的规则行事。

张思之,他用自己的热血,在中国的大地上犁出前进的血脉和希望,滋润了我们日渐枯萎的良心。他的存在和执著,承载着一个现代国家的法制梦想。

五、例文展示

秩序与人情

同样是犯错,处在不同国家的两方人却是不同的结果:一方得到校长的褒奖,并免除了他们该承担的责任;另一方同样得到校长的褒奖,却被开除了学籍。后者这种在中国人眼中不无荒谬的事情却被哈佛中大部分的学生所接受,甚至那位被开除的学生也承认他早已预料到这样的结局。而在这样强烈的反差背后,却是中西迥异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意识:一边注重秩序,一边注重人情。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在政治上大部分属“人治”,在思想上则充斥着“与人为善”、“多个朋友多条路”等等类似的思想。于是便演化成了一个源于人脉的官本位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一位高官父辈自己就衣食无忧甚至平步青云。但是这样造成了寒门子弟步入更高等级层次的机会十分渺茫。虽后来的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垄断高层社会的局面,但贵族仍把持着令寒门战栗的资源。一个个贵族互相维护互相支持层层掩饰,构成的网将渴望权利的外人挡住,把反对他们的人困杀。人脉的力量渗入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责任(刑罚)”在人们眼中的地位十分尴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3 在中国的那位校长心中,“将玻璃打碎”当承担的责任因“认错态度诚恳”被掩盖了。于是校长决定用学校的钱赔偿。却没有意识到,认错是本应做到的义务,即使再诚恳,责任却是始终存在的。将赔偿的责任和认错的义务混为一谈,中国仍受到古代人治思想的影响。

而在西方,人们却将秩序看得很重。那位学生“偷书”要承担责任,“还书”是义务,虽然书有着孤本的光环加在其上,责任仍然存在。那么被依照校规开除也是情理之中。如同一位罪犯,将一个人绑架后帮他调理身体又送了回来,也依然要判刑一样。西方人能将责任和义务区分得十分清楚,与他们数百年的民主进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民主最重要的,便是法律至上,以秩序规范生活。

人情与秩序,在同种事情上截然不同的态度反应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人情的社会中,若有新星木秀于林,必有旧有势力以风摧之,关系总比成绩好用,人脉总比能力更受重视,使上层社会成为一潭死水,社会流动性极差,寒门也难出贵子。而在秩序的社会中,法律至上,人们的生活由秩序规范,无能者无人可护,而以能力决定的地位才是发展的最终形态。但是,中国显然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人情到秩序,如同封建到民主。中国不缺人才,只是缺舞台。当有朝一日过渡完成,中国梦也就不是水中月,镜中花了。

无规则欲念与有规则道德

“当一切的规范和禁忌都不存在的时候,你离邪恶有多远?”这是恐怖片《隐身人》海报上的一句话。一个透明的人面对那不透明的世界时,潜伏在其心底沉睡的欲望开始苏醒,于是,就有了那个邪恶的隐身人以及这部惊悚的影片。

真正的不安并不来自于片中的可怕情节,而是来自于我对自我的拷问,“当没有任何规则制约时,你会做坏事吗?”我的答案竟是:我会!这是源自人性之下的潜伏的欲念,也许每个人心底都静伏着邪恶,而禁锢邪恶的束缚一旦开启,那么就有了人类历史上诸多暴行。

我认为,人类文明的根本象征在于控制欲望,这也是人类摆脱野蛮的标志。起先对于欲念的压制来源于道德,这是一种来自人类长久社会活动中积累的理念,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是我国古代儒学的中心之道,但古人云:无德必亡,唯德必危。这就是说,没有强制的道德是苍白无力的。从这一点上说,法家倡导的“以法治国”才是治理社会的方法,儒家所谓“以德治国”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我们无法抑制欲念的衍生和流动,却可以约束由欲念产生的行为,这就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规则。我们的邪念可能将某种道德颠覆了千次万次,但带有惩罚性的规则使得邪念无从迸发,并扶正着道德之树,从而形成了法制社会。可谓“人性本恶,而人行总善”。

4 道德是规则的基础构建,但违背道德却未必违背规则,纳撒尼尔·霍桑笔下的威克菲尔德就是这样的人物,也许是出自对流浪的热望,他在某一天离家出走,却只到离家仅有一个街道之隔的旅店住下,并且一住便是二十年。这个离家出走的流浪者更引人注目,读者不禁会由此丈量他距社会伦理道德间的距离,他违背了道德,脱离了本位,但我们不能说他有任何越轨行径,而老练的霍桑为我们解答了难题,他在最后写道:“在看似伤乱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被规范地放在某一个位置,一旦脱离了这个位置,我们将被这个世界永远地遗弃。”这个威克菲尔德也的确为这个世界所遗弃。在这里,威克菲尔德违背的是另一种规则,一种社会法则。

正如《麦田守望者》中斯宾塞先生对霍尔顿所说:“人生就是一场球赛,我们却要遵守每一项这样或那样的规则。”是的,我们生存在这个社会,参加这样的“球赛”,就只有遵守所谓“规则”。

当人情遇上制度

读罢两则材料不禁使我感慨万分。哈佛大学的作法无疑是符合规定的,学生违反相关制度遭开除本无可厚非,但转念一想总觉得缺了人情的味道,失了宽容的风范。而中国校长的作法却令人觉得合情合理,充满了人情味儿。当人情遇上制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而在我看来,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制度应适当地为人情让步。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况,可我想说既然制度是人定的又为何不能适度改变呢?为何一味死守规矩而损了人情呢?当制度适时为人情让步时,你也许会发现不同的风景。

据《三国志》载:曹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曰:“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况众人乎?”说的便是曹操击败袁绍时发现内部有奸细的故事。按照规定,曹操本可以将那些暗中勾结敌军的人一并处决,本可以将那些不支持自己的异党一并扼杀,可他没有那么做,而是一把火将通敌的书信烧了个精光。此举在众人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愿为其肝脑涂地的种子。当曹操面对人情与制度时他选择了人情,稳住了众心,成就了霸业。若不如此,哪来的魏一统天下?哪来的千秋霸业?哪来的一世枭雄?

无独有偶,战国时秦穆公丢失了一匹宝马良驹,百般察探才得知被岐山下三百士兵给吃掉了。官员准备依法处置,将之问罪。谁知秦穆公却说道:“我听说吃了马肉不喝点酒是会伤身体的,快去送点酒给他们吧!”三百壮士听后,无不大受感动。而当秦国被晋国围困后,这三百将士无一不为之拼尽全力,奋勇杀敌。试问,当人情遇上制度,如果秦穆公选择按照制度将之处决不讲一点人情,不留一丝余地,不给他们一丝改过的机会,何来的举国同心协力变法图强?何来的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所以,纵观历史的长河我们可以看到,制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当制度适度地为人情作出让步,你将收获不同的风景,成就非凡的业绩。相反,如

5 果一味遵循既定的规章制度而不讲求一丝的人情,那么城管打人便合情合理,赶走睡在天桥下的流浪者便有理有据。若真如此,你我怎会不汗颜,不羞愧,不痛心?

当人情遇上制度,我真心地希望制度能适当地为人情作出让步,当制度充满人情,你会发现天正蓝,水正清,阳光正好。

面对规则,莫轻言原谅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试想,如果河水不沿河道奔流,万物不按照生物节律生长,星辰不随时间呈周期性的变化,将会是什么样子?大自然的规律如此,人类世界也不例外。正是为了使这一切有序,面对规则,我们不应轻言原谅。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何身份,有何地位。庄贾自恃自己是监军,又带领自己的军队,因陪人喝酒而迟到,后向皇帝求助不成,被司马穰苴斩杀。如果一切有身份地位的人都像庄贾这样目无组织纪律却不受惩罚,只会助长他们嚣张的气焰。弱化、淡化规则的行为,往往会让违反规则的人更加理直气壮。而挣脱规则束缚做不好的事情的人,也终将为此付出代价,不管你地位多高。古时有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印证了这一点。

才华固然重要,但牢守规则更加重要。乐工罗程善弹琵琶,天下少有人能及。他恃宠杀人后,其他乐工向皇上求情,而皇上更看重祖宗的律法,最终打死罗程。有才华之人违背规则而受罚固然令人惋惜,但有才之人层出不穷,而规则一旦被破坏,开了先例,往后便无法再被稳固地建立了。诸葛亮杀马谡也是一样。面对一个自己器重的人,为了示三军,避免失去人心,也只能按军法处置马谡,不能姑息、原谅他失街亭的过错。为了让规则的束缚保持效力,不能因惜才就轻言原谅,否则,可能会出现恃才放旷的行为。

功劳和贡献不能成为逃避你触犯规则的后果的理由。中国古话说:功过相抵。有些时候这能让犯错的人改过自新,走出阴影,也有可能让犯错的人心存侥幸,产生“违反规则的错误总可以弥补”的错误想法。事实上,功与过往往并不是十分契合,能刚好弥补的。如果一个作出了不少贡献的人知法犯法,能因为他的贡献而逃脱法律的制裁吗?要是在古代,一位屡立战功的将军,恃功横行不法,他立的功劳要怎样弥补他所犯的罪行呢?就像奖罚要分明一样,违反规则就要接受处罚,无论你曾有多大的功劳。

面对规则,莫轻言原谅,无论身份地位,无论是否有才华、有功劳,都要时刻牢记规则的份量,小到家庭、学校,大到国家乃至全世界,它都是约束我们的准绳,我们不该破坏它的威严。

点评:立意切题且深刻,结构严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华和功劳贡献在结果上似有雷同,如果其中一个分论点改为“人情关系”也不能凌驾规则,则文章会更好),语段清晰明确,论证充分,具有思辨性,语言流利。

6

规则岂可无人情

哈佛大学的一位学生违章把图书带出了图书馆,次日,这名学生把书交还给学校,这本书也成了火灾后哈佛牧师捐赠图书的孤本。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哈佛大学召开校会,校长对该学生提出了表彰,对他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开除这名学生。当我看到这个处理结果,我有一言不得不发:

规则岂可无人情!

的确,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人情泛滥、裙带横行,是极端的混乱和腐败。但是,这并不能作为矫枉过正的辩解,因为极端的规则是另一种噩梦,因为规则只是中性的形式,因为规则自身没有善恶可言,因为规则需要人情充实的内涵,而非仅作为敌人,哈佛学生已经认错,主动交出了图书,又何必无情地开除他!

没有人情的规则,只是压迫的工具。陈胜、吴广因暴雨而耽误了赴役的期限,就会遭受不由分说的一律处死,这样的规则就是杀人如麻的侩子手;日本四十七浪人在等级制度下,卖妻杀子成全主公的威名,这样的规则就是扭曲人性的恶魔;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四大种姓,剥夺民众的自由与尊严,这样的规则就是践踏真理的暴徒。上述例子或许古老而偏颇,且看如今!酷法何必秦律,君不见拆迁平坟毁古迹,刑讯逼供误判刑,条条在案;牺牲何必浪人,驻京办拦截上访,维稳保安殴打群众,桩桩有理;歧视何必种姓,排挤打压农民工,地域贫富有界限,“上海资源不给外人”,历历在目。法律法规,政策条例,若无人情,就都是杀人的刀,害人的毒。

所幸规则与人情并非壁垒森然。中国两名学生犯了错误,主动认错,获得谅解;各地城管工作方式大整顿,温情执法几乎让人转怒为笑,惹人嗔怪;河南平坟事件中,不乏将伦理道德引入政策制定者。法学家的努力终于以“拆迁”改“搬迁”、“直系亲属可不作证”得到了回报。

然而不能忘记,有多少规则缺少人情,从救助站中走出的流浪者,身上还有绳索留下的淤青;不能忘记,数以千计的上访者,在进京的最后一站再也无法前进;不能忘记,牢狱中还有多少无辜者,在诱骗下葬送一生,求诉无门;不能忘记,还有多少缺少人情的规则,在为丑恶与不公大开绿灯!

我们应该时刻质问:规则岂可无人情!

点评:①对材料概括精简,角度清晰,立意准确,内容充实,语言表述清晰,抒情意味很浓。②采用正反思路结构全篇,眉目清晰。③拟题运用了反问修辞,首尾呼应巧妙。事例典型,举例古今结合。

7

第11篇:人性化与人情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与人情管理的区别

人情化管理常导致:

1、领导对下级猜忌,想全面掌控下级而常搜集下级的隐私。

2、管理者帮助了很多老板发家致富,个体老板不会真正的心存感激。刚开始因管理者因为权力并控制资源,老板们不得不奉承巴结以求合作,业务过程中因利益关系而不得不屈从管理者。这使得他们从内心感觉缺失尊严,最终在业务结束后对管理者心存芥蒂而毫不讲情面甚至在钱挣少了的情况下与管理者发生法律纠纷。一切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这种关系最终演化成随着个体老板实力的增强反过来对管理者在业务上形成某种制约与控制,此时管理者反过来依赖上了个体老板。

3、管理者心理上不平衡,他自己认为他很有人情味也帮组了个体老板致富。而个体老板觉得自己没有被尊重甚至有被利用的感觉,大家只是利益关系。后面根本不再与管理者讲人情。

一味依赖人情管理,企业最终将失去自我改变的能力,走入一个越来越保守的死结。

人情管理的基础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信赖,为了让被管理者“信”自己,管理者就不得不迁就和迎合被管理者,企业就不能“变”。“变”与“信”是相互矛盾的,“-变”带来焦虑,“变”成了一种破坏。“不变”带来安定,“不变”强化“信赖”,最终中小私企的管理文化成为了一种只能“守”、不能“变”的文化,中小私企失去了“变”的机制和能力,只能在封闭和保守中走向死亡。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从管理的涵义看,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即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从字面上看,“管”者,制约也,是指对严格执行制度、丝毫不许偏差的监督、检查,其表现状态则呈刚性:“理”者,梳理也,是按照人的情感、思路及价值取向等对人和事进行号脉治理,其表现状态呈柔性。“管”和“理”的结合,就是刚柔相济的结合,我们现在之所以强调人性化管理,是因为过去相当长时间我们管得多、理得少,没有达到“管

理”的真正境界。但也不能矫枉过正,人性化管理并非不要制度,也不是不执行制度,而是在制度执行中注入更多合理、人性的因素。

目前不少企业都在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有些人对人性化管理陷入了认识上的误区。企业加强制度管理,严格考核,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就有人认为太死板,不近人情,违背了人性化管理。事实上,人性化管理是指在管理中更多地注入人性的东西,体现柔性的一面,但绝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对管理的严格要求,绝不意味着可以对管理考核制度的软化和任意打折扣。强化刚性管理,才是对以人为本的最好诠释,才是对员工的最大关爱。

制度与人情似乎是一对永远的矛盾,非此即彼,无法融合。然而对企业管理者来讲,以规章制度约束人,以人情人性感化人,才可以达到“刚性制度,柔性管理”的境界。企业倡导人性化管理,绝不能自由化、软性化,更不能任性化。如果片面强调人性化,而放松了对员工的制约,就会使人性化管理变为任性化管理,就会使企业成为一盘散沙。

在企业班组管理中,要使人性化管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而不导致任性化。

首先,要正确理解人性化管理的本质。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是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将“人性”融入管理,使每一名员工能够在富有“人情味”的管理下,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使得每一项管理目标能够顺利落到实处,从而提高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

其次,要正确掌握人性化管理的方法。人性化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一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尊重人的本性,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塑造员工良好的习惯,营造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利用文化规范行为。此外,在日常管理中,一句勉励的话语、一个友情的提醒、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都是人性化管理方法的体现。

第三,引导员工科学的理解以人为本和人性化管理。俗话说,领导提倡什么,员工就

重视什么。如果对违章现象不加制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只善意提醒一下就完事,认为这样员工就会对企业感恩,这恰恰背离了人性化管理的本意,使得人性化管理变成了自由化、软性化、甚至变成了任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以严格的公司制度作为管理依据,是科学而具有原则性的;人情管理则没有制度作为管理依据,单凭管理者个人好恶,没有科学依据,非常主观。作为管理的对象———员工,是有惰性的,而人类最大的弱点是喜欢或容易纵容自己。所以如果没有一个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企业的管理就会成一盘散沙、人心涣散。因此,必须有相应约束及压力才能让员工产生动力,所以用制度还是用主观意志来管理,最终产生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企业制度的缺失会滋生员工的惰性,导致企业对员工的管理行为失控,造成企业的管理混乱,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一个企业要想规范化就必须走制度化、模式化管理的道路,而企业的成长也要求他的行为必须要制度化、模式化,既不是家长制也不是所谓的抛弃了制度化的“人性化”模式,说到底抛弃了制度化的人性化管理事实上是企业的一种人治行为(即人情化管理),并不是人们常说的人性化管理,他的一切行为措施没有相关的标准控制,没有相关的法规监控,一切以人的主观意识为准则。

放眼世界,纵观全球每个知名企业,没有哪个不是在严格的企业法规管控下才使企业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无论是IBM、可口可乐、诺基亚还是国内的海尔,他们的制度不但科学而且还相当严谨,一旦他们的员工触犯了某一条令,就会受到相应的严厉惩处。在海尔员工有了问题,相关的主管领导也会受到牵连,甚至是更为严厉的处罚。另外,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之所以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无一不是体现了海尔制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海尔管理的严谨性还体现在,海尔独有的市场链管理,在海尔的市场链管理体系中,如果因上一道工序而影响到下一道工序的工作,下一道工序有权向上一道工序进行索赔。如果企业的管理没有一个标准、没有严格而科学的制度来保证,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市场链管理”能做到吗?相信做不到!人都有惰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监管体系,自觉性在好的员工也会滋生惰性。然而,这些企业并没有因为有了严厉的管理制度而缺少人性化的管理行为,如海尔让员工和顾客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来,为员工提高福利待遇,请员工的家属来海尔参观等等这些,难道不是体现了海尔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战略吗?

人性化的管理是什么?人性化管理就是要重视企业内外最重要的“资源”——人,以人为本位的企业管理。企业的人性化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在日常的管理中关注、关怀我们的员工,让其体会家的温馨和关怀,培养员工主人翁责任感,并让这种热情转化到工作中去。如:为公司每月过生日的员工派送生日礼物、开PARTY、为员工做职业规划、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帮助员工提高

工作技能、尊重员工等等。所谓的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企业制度允许的情况下,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关心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包括:关心员工的生活、事业等等),而不是放弃企业的管理制度听之任之。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的日常管理行为中一定要分清楚人性化管理并不等于人情化管理,否则就会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机。

企业能否有效实施人性化管理,关建在于企业能否建立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而这一切最终决定于企业的治理结构。

第12篇:“人情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

企业要发展,必须依靠管理致胜。而谈到管理马上就让人想到“人情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人情化管理是以“个人情感”、“关系”为主的一种管理模式,其特点是以“情面”为主线,而制度化管理讲究的是各部门法制健全,在管理中事事处处都有规章制度约束。那么,餐饮企业到底是“人情化管理”好,还是“制度化管理好”呢?

为了比较两种管理的不同之处,我们选择了案例一和案例二两个PK方案。两个案例各有其果,两种管理各有所长,为此我们归纳出了如下四个观点。

观点一:“餐饮企业,管理方法无对错,适合即是最好”。

两个案例运用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都取得了成功。这也告诉了我们每一家企业它的规模、发展阶段、老板的理念、领导团队的性格、员工的状态不一样,管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我们认为,餐饮企业在选择自己的管理方式时,切忌照本宣科或盲目模仿,而应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

观点二:小型餐饮企业,“人情化管理”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人情化管理”是以“个人情感”、“彼此关系”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以“情”为主。在管理中领导大多运用个人的亲和力、感染力、义气、情面、亲缘来凝聚团队,同时运用礼物馈赠、用餐娱乐联谊等方式进行关系的培育与巩固。在这种模式下员工在以老板为主力的领导的人情攻势下,快速的提高对企业的认同感,建立归宿感,对企业产生浓厚的感情,形成一个稳定并具有战斗力的团队。员工中出现“士为知已者死”的强烈情怀,在这种情谊的促使下,团队将形成以及迸发出一种极强的生命力。基本上9 5%以上的餐饮企业在创业期间都是采取“人情化”的管理模式。

如案例中贵阳中餐厅的李总,通过对团队的了解,运用各种方式与团队建立感情,在以“情”为核心的攻势下,建立了自己的团队,巩固了企业的管理。所以,此方式对于李总的企业来讲是适合的。

我们认为,“人情化管理”非常适合餐饮企业的创业期,企业规模不大,开店数量在一两家、经营者白手起家,凭借着有限的启动资金开始经营时。这—时期,经营者没有过多的资金来聘请职业经理人,无法用丰厚的薪酬福利留住员工,企业生存问题处于待定状态,更无从谈起用后期发展来吸引员工,此时,“人情化管理”是再好不过的模式。这时的管理不需要过多的制度、太多的规范,身为老板,需要的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建立—个以“情”为核心的团队,带领团队—起去拼、去搏、去乐,并相互关心和扶持,去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如果您有足够的资金,您完全可以从头开始规范,建立—套规范的管理体系。观点三:中型企业,从“人治”到“法治”,应采用渐进式蜕变法。

企业发展至3家,凭老板一人已无法实现有效的管理,于是,“人治”则要向“法治”逐步蜕变。但前期切忌急躁,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在转型初期应以人情化管理为主,制度化管理为辅,后期逐渐用制度化代替人情化。同时在“人治”到“法治”的转型过程中应采用渐进式蜕变法。

说到企业管理转型中“度”的掌握,是让很多老板极为头疼的事。那么如何顺利转型呢?怎样才能从“人治”到“法治”呢?我们认为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企业老板必须充分意识到“法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高度重视。

二、清楚何为“法治”,并知道如何建立企业的规章制度、流程、规范(这些可以通过朋友的支持、专业的公司或专项的学习中获得),在“规范”的建立中应严格按照“环环相扣、相互监督”的原则执行,保障企业管理零缺陷。

三、做好“个别人群”的安排(指与老板有特定关系、对企业有特殊贡献但能力又无法满足工作需求的人),与他们形成共识、做出适当安排,力求能够让他们成为转型中的助力器。

四、调整企业薪酬、工资结构及激励、考核制度,建立企业各部门管理规范,让员工

知道标准,并通过激励机制,促进员工积极地执行规范。

五、从上到下,严格执行制度。

六、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不断优化制度。这点对于“人治”向“法治”转型的企业来讲极为重要。因为,所有的规范只有不断地实践与完美才能达到最佳。

观点四: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应采用“制度化管理”模式。

很多管理能力非常强的餐饮老板,在企业快速发展时,感受到的不是喜悦,而是更加的焦虑,普遍表现出精力不支。他们每天工作16个小时,苦于分身无术,感到各餐厅每个环节的管理都有问题,不在自己的掌控之间,心中没着没落。事实上,以上信号已经向管理者发出警示:企业管理模式滞后,跟不上企业发展,必须快速转型。对于所有的餐饮企业来讲,如企业发展至

4、5家,甚至更多,若还在用“人情化”、以人治企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话是根本行不通的,因为“情、人都有不到之处”,它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

而“制度化管理”恰恰弥补了这—缺陷。我们知道,制度化是在企业管理中强调依法治企,各部门规章制度健全,在管理中事事、处处都有规章制度约束,各项事务都有制度与规范约束,各部门、各环节讲究的环环相扣、丝丝相连、相互监控。这种管理模式依靠的是把企业各有机组成部分(如组织系统、指挥系统、检查系统、信息系统、激励系统、决策系统等)规范化、制度化,使企业像人的各生理系统一样,有机地融为一体。企业就像一台有生命的机器一样在运转,它的运转靠的是精心设计的机制、流程、程序、制度,不会因个人好恶而轻易偏移方向,也不会因某个人的离职而停止运转。每个人、各部门照章行事、按流程与标准工作。所以,“制度化管理”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有量化的标准、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复制到不同地区、不同店,而这正适合了快速发展中的企业。它解决了让企业老板头疼的管理统一标准的问题。

同时,企业在全面导入“制度化管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企业要有足够的财力聘请职业经理人。

二、企业的薪酬、福利等综合待遇标准,要领先于同行。

三、关注员工的成长,在制度高要求、高标准的同时,企业更要致力于建设一个与员工共同发展与成长的平台。

四、要凝聚一群志同道合、理念相同的伙伴,在规范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淘汰与吸纳,逐步建立自己的核心团队。

需要提示的是,餐饮业无论做得多大,到哪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人情管理。作为企业老总、店总、管理层,制度再完善也要靠人来完成,而领导最重要的就是把人带好,做好人的工作。综上所述,对于餐饮企业来讲,不同发展状态下的企业有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希望所有的餐饮经营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案例一

贵州某中餐厅,2009年开业,经营地道贵州地方菜。餐厅面积500平方米。开业近两年来,餐厅坚持以味道为先,凭借出众的菜品质量,得到了客户的认可,生意火爆。

企业老板李总原为厨师,对厨房出品及菜品创新非常有经验,但对餐厅管理不在行。为规范企业管理,李总也多次外出学习,寻求企业管理的最佳方式。在学习中他发现,某餐饮同行运用制度化管理将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于是他回到企业后,出台了各类管理制度并加以实施。但问题来了,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四处的查找与参考借鉴,大部分的制度是有了,但却执行不下去,原本工作积极的朋友、亲戚及部分领导感到信任危机,团队战斗力急速下降,且出现凡事看制度,如没制度就互相推诿的现象。

这种状态出现后,李总陷入了矛盾中,到底是运用制度化管理还是人情化的管理?哪种方式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几经思考,李总决定采用人情化的管理方式。主要原因如下:

一、店内各核心岗位的人都是自己比较放心的。

二、自己当前也没有精力完善一套适合自己的制度。

于是,李总调整了管理方式,除企业必需的员工考勤、卫生制度及员工的服务标准外,管理上采用如下人情化的管理方式:

一、经常与各部门的领导、员工谈心,定期举行总经理接待日,了解领导与员工的想法,并给子及时的激励与处理问题。

二、不定期地带领各部门领导、骨干员工外出考察、用餐、娱乐等,在轻松的氛围中建立与员工之间的情感。

三、送各部门领导及骨干员工生日礼物、以及用心编写的问候短信。

四、亲自给生病的员工制做病号餐,并为生活困难的员工送生活用品。

五、与团队—起吃饭、一起下班,生意好啦,大家就加个菜、喝些啤酒、发些奖金等。于是,团队活起来了,认为老板人真好,跟着这样好的老板干舒心。

而最让李老板高兴的是,在当前餐饮企业招人难的情况下, 自己所在店的员工流失率很低,甚至还有员工介绍朋友来工作。

用李总的话来讲:“做企业还是人情化管理好,因为这是在中国,中国人就吃这一套。”案例二

2005年,深圳某豆捞火锅店开业。店面面积1200平米,创始人王董对市场洞察力敏锐,并拥有自己—支技术团队。王董凭借准确的市场定位,领先的产品技术,5年内开了6家店,生意不错。

当店开到3家时,王董已感到巨大的管理压力,店内领导配置不齐,员工领导工作没有标准,某领导一离职,一个部门的工作都脱节。每家店、每个领导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法,总部也根本无法实施有效的检查。企业虽陆续从猎头公司高薪招聘了一些职业经理人,但耗费巨资招聘的职业经理人,有的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但却无力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的推广,相反,却一味照搬原企业的管理模式,硬行实施,导致水土不服而夭折……摆在王董面前的问题是,外聘职业经理人行不通,内部领导能力跟不上,各店管理脱不了手,各环节管理失控,而凭个人能力,管理完全无法顾及。于是,几经周折后,王董咨询了相关咨询公司,采用了制度化的管理。

一、重新梳理了总部及分店的组织结构。

二、实施单店店总负责制,给予各领导相应的权责,清晰地划分各自负责的事务、职责、流程等。

三、建立了包括员工福利、出勤、考核、卫生、采供、验收、出品、收银等管理制度,让各部门管理有据可依。

四、建立单店标准化管理模式,规范领导每日流程、事务处理标准和关键环节的管理,同时,运用表单量化管理的方式,规范了各店领导的管理。

五、建立于企业培训体系,规范了新员工人职接待,在职和新员工培训标准及手册、企业领导骨干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等,逐步建立企业人才梯队培养机制。

六、建立了总部对分店营运的检查、督导流程与标准。

七、以成本核算为核心,规范了企业与成本相关的各环节,如采购、库房,储存、加工、出品、下单、领用、盘存、报损、菜品标准成本卡及售价管理、成本异动处理方案等。通过系统规范的导入,历时一年的努力,各店管理得到了规范并拥有明确的标准,外聘领导加入只需按照管理规范执行即可,领导培训、各店的管理也统一了,真正实现了连锁化管理。而这些都是制度化管理为企业带来的变化。

第13篇:体会人情

体会人情

连麦中学 占惠英

上周六,端午的第一天假期,学生叫我去她家玩,一路过去,经过了许多学生的家,也就顺便家访啦,发现这里的人们很热情,虽然我们彼此语言不太通,却也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吃饭就是浓浓人情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事情,不吃饭那就是不给面子,吃吃饭,聊聊彼此的生活,跟从前的聊天有太多的不一样,角色变换了,我是他们孩子的老师,除了聊聊孩子们的事情,其实很多都没有变,就是在互相交谈中彼此熟络,增进感情。慢慢地,我发现我自己爱上了与人相处的那种感觉,生命因此多了许多乐趣,因为人情!

上周日,终于再有机会去到第二镇上,前一天接到电话,离开学校后不再有联系的朋友们,在回来怀集时,想起我了,找我去玩,我内心百感交集吧,说不去的心情。第二天还是高高兴兴的去了梁村师妹家,一起围在楼梯一脚处包端午粽,一起聊聊天,中午和他们家人一起吃饭,感受的是满满的热情和开心,与人相处尽在当刻,开心尽兴就好!

这周六,中洲、闸岗的同学们来我们学校玩,虽然没有我认识的同学,可是还是很开心,和他们围在一桌聊天,谈谈教学、谈谈生活、谈谈趣事,似乎来顶岗,我们都很开心,埋怨甚少,每每提起几乎是那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有趣,亦或是感动之事。时间不长,却让我感动,我们在青春追梦路上,有人一直陪伴我们一同走过,那就够了。

人在,情在,或许是我学习到最重要的一点!

第14篇:人情社会

一、和谐社会

所谓“和谐”,是各种矛盾和关系配合协调,而使之相生相长。当事物的矛盾和关系配合得适当、匀称即协调时,就会达到共同发展的美好境界,或发生质变生出新的更高级的事物。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后,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是我们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考的新突破。毫无疑问,和谐社会一定是法治社会。它要求整个国家以及社会生活均依法而治,而不是靠任何人格权威,更不是靠权力者的威严甚至特权。它要求把法律至上作为其基本原则,要求法律是规制和裁决人的行为的最高标准和终极力量,要求法律是公民行为和政府活动的最终导向。不可否认,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它有利于形成稳定、有序的秩序。但是和谐社会的要求并不仅仅是社会秩序化,而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在社会秩序化的环境中进一步正当化与合理化。稳定的社会秩序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外在性价值目标之一,却不完全等于和谐的社会秩序,因为法治的外在性强制力量并不一定带来

人们心理上的认同,而只有得到人们普遍心理认同的社会秩序才能称之为和谐的社会秩序,要想达到普遍心理认同状态,就要充分重视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人情观念,这样才能构建起实质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二、关于人情与人情社会的解释

“人情”是指人们在处理包括与亲属、亲戚、朋友及其他熟人之间关系时所持的情感倾向以及为这种情感倾向所支配的行为方式。人情本是一个中性词,并无善恶,与公正没有天然冲突,它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周公旦“以人情视天命”、“天惟德是选”到儒家“以德治国”的政治理想,传统儒家文化之下的“人情”因素在政治活动中影响甚是普遍。时至今日,这种“人情”依然“生机勃勃”,它已经被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存在于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形成了中国人固有的民族特质。重人情、重人际、轻理性的处事原则和人际交往方式已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并渐渐形成中国社会中固有的政治文化因素。

在人情社会中,人情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载体。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因亲缘、地缘、业缘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结成了各种关系网,人情就是借着一张张关系网将其能量传递,因而“关系”一词在中国有特殊的地位,就像梁漱溟先生评价的:“中国社会既非个人本位,亦非社会本位,而是关系本位”。当然,人情的能量只能在网内传递,这就有了“圈内人”与“圈外人”之分。“圈内”是由熟人构成的利益共同体,这里道德和法律没有容身之地,有的只是圈内人自己的潜规则,也没有明显的公私界限,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的现象随处可见,人们想尽办法攀拉关系,事事都求“走后门”,只为谋取个人私利大开方便之门。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谁拥有了人情就占尽了先机,可以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所以,世人不惜成本为之争先恐后、无所不用其极。谁拥有的人情越多,谁就越能藐视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这就在无形中树立了人情的权威,使人们自觉将之视为行为的准则。

三、人情现象

例如,孩子求职,把人情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大学毕业之前,许多家长第一件事儿就是列一张所有社会关系的清单,按关系远近、单位优劣排序,再按这个清单逐一活动。“有好学识不如有个好爸爸”,当贫寒出身的毕业生还在求职路上艰难奔波时,出身权势之家的孩子早就凭父母关系轻松捧上了金饭碗。

人情腐蚀之下,最该公平的交通执法也并非铁板一块。不少人违反交通法规后,第一个念头就是四处找人,谓之“铲事儿”。如果你有个在交管局管点事儿的亲戚,腰杆都会比其他有车族硬得多。

各类同学会越来越红火,就出于人们对关系网的需要。同学会的酒杯之间,总会有人拍着胸脯说:买公园年票找我!买卧铺找我!看病找我!买东西找我!孩子的工作找我„„于是同学之间便会展开一场朴实的关系交换。“关系就是财富”,许多孩子都被家长这么教育。

倒腾关系,已然成为人们的一大爱好。

四、人情社会的形成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人情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商品经济极不发达,人们的生活对自然的依赖性还比较强、人口流动较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熟悉和稳定。中国传统的市民社会是封闭的,他们强烈地受到土地的束缚,过着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生活。由于对土地的强烈依赖性,中国传统的市民社会是一个社会变革很少而且社会变迁速度缓慢的社会,在这里人们接受的更多的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人与人交往的规则和办事的方法,并且把这些规则感性地应运到社会生活中去。在一个稳定的不流动的社会中,从一个人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被深深地烙上了印记,就像谁是他的父母一样简单,他的很多社会内容已经由不得他选择。

封建的专治统治是人情社会形成的直接原因。 皇权专制制度是指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无所不包的权力的垄断制度,没有任何权力可与皇权相抗衡,皇权通过各种方式垄断并掌控着社会上的一切资源,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权力的最高主宰者,皇权高于一切权力,皇帝的意图就是法律。中国古代社会是典型的宗法家族和君主专制社会,因此需要一个贵贱有等,尊卑有位,长幼有序,伦理等级与政治等级相通,宗法名份与政治名份相通,且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因此需要一个驾驭国民,使其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工具,这就是“礼”。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也促成了人情社会的形成。儒家认为,整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应维持一种家庭关系。儒家的理想社会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种伦理井然有序的社会。这充分表明儒家文化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视,处处讲情,事事都离不开个“情”字。 这样在传统中国社会充满人情味,中国人际关系较为稳固、持久,凡一切在“情”之中,就会迎刃而解,而法作为社会规范,往往会处于令人忽视的地位。正因为浓厚的人情,而法被认为“冷酷”,因此,法的制约作用极其微弱,可见,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情的重要作用。人情交往反映关系取向, 在特定的“差序格局”中关系有远近, 人情自有薄厚。这样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就为出现错综复杂的人情网络提供了客观基础。

五、人情社会与公平

人情容易导致社会不公平。人情大于王法的思想普遍存在,这种非逻辑性的思维左右着国人的思维,还有很多人们认为人情是置于法律之上的,人情关系在办事情、打官司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甚至于有些法官还在办人情案,法官作为一个职业的法律者对于职业逻辑思维的缺乏不可不说是一个社会的危机。人情观念破坏了公民逻辑性思维的培养,破坏法治社会的建设,妨碍了司法公平正义。

现如今人情已沦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关键得看背景多大。大学生找工作,倘若有人有关系,就能在资源紧张的竞争中赢得先机,因为雇主也想借毕业生的背景扩大公司关系网以发展更多业务,而那些没背景的毕业生只能被排挤。一方面,对背景的迷恋使很多人心生妒嫉,抨击其贪赃枉法,包庇徇私,而自己有朝一日平步青云时,却干着相同的勾当。另一方面,那些平时对所谓背景户无情诋毁的人一旦遇上困难,同样找人托关系,对于被求助者的公正不阿反而嗤之以鼻,这就是当前人们对人情的变态审美。公正一直是社会追求的目标,它要求每一个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然而关系网的圈定使得公民由于资源的差异而产生了的不平等,最终引起公众不满造成社会混乱。 在人情社会里,大家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的无讼状态和大同世界。这是因为法律一直以来充当的是一种工具性的角色,中国人往往是谈法色变,法律似乎意味着冰冷的法条和苛刻的严刑峻法。而这种和谐无讼的社会秩序却直接导致了中国人民对法律、对规范的无视,一旦脱离了社会规范的约束,各种层出不穷的不公平的现象便一涌而出,强者通过人情关系网变得更强,弱者被强者排挤在人情关系网之外而毫无出路。倘若人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占据着社会关系的主导地位,谁又能保证不和谐的声音、不和谐的*不发生呢?

五、措施

深化法律体制改革,促进法治与人情和谐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对策。 为了促进法治和人情的协调,我们应该注意在司法和执法方面的体制改革。

首先,从司法方面来说,第一,要充分重视司法自身制度的建设,坚持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指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在当代,之所以人情规则泛滥,人们对法律持一种漠然的态度,最直接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司法不公正的现象的存在,正如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可见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损害法的权威,破坏法治社会的建立,是社会里的不和谐因素,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司法制度,增强自身的抗腐蚀性。第二,要致力于提高法官素质,使其在司法审判活动中能综合分析案件,在法律给与的自由裁量权范围内,对案件给与综合考虑,结合了解当地人情,这样也可以有效地缓解人情和法治的压力。比如有些地区法院开展了“法官后语”这样一种改革措施,就是一个很好地方法。“法官后语”就是很多法官自己在依法判案之后,他也感觉到人情和法似乎在某种地方上冲突得很激烈,于是他为了弥补这样的一种缺憾,他们就创造了一种方式,即在判决书的最后,以法官后语的形式写上几句自己的感想,包括一些道德评价对当事人的规劝,或者对人情的一些说服。这种“法官后语”的方式在当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在法律的框架内,审判也要讲世故人情,叙事无偏漏,分析入情,法言要中听、裁决要中意。一个人情和法理相互交融的判决,才能真正打动人,达到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和谐的最大化。

其次,从执法层面来说,我们知道执法活动是公民法律生活中最经常见到,最常接触的一种权力。我们很多的法律认知都是直接地来自于实际执法者的具体行为及其实际后果。所以执法活动也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人情和法治的协调:第一,加强执法机关内部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执法责任制,不断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从内部扼制腐败,真正做到执法依法,执法严格。只有执法权力的合法使用,法律才能在民众的思想意识形态中占据积极的地位。第二,也要注意执法的人性化,使之更加符合我们固有的良好的人情观念。我国政府提倡以人为本,提倡提高执政能力,都要以情为基础,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前提是情系于人,也可以说首先要以情为本;如果待人无情,就谈不上以人为本,还怎么能使法律真正内化到我们的内心,使其自愿地使用法律,遵守法律呢?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其他非诉调节机制的繁荣。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冲突加剧、民间纠纷增多,也是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必然趋势,而且民间纠纷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化解,又往往是导致暴力、恶性等事件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寻求民间纠纷的及时和有效的解决。但是在熟人社会里,“依照法律而得到的解决,由于其只问权利的有无,往往排除了本来应该从纠纷的背景、当事者间的关系等纠纷整体上的性质出发寻找与具体情况相符合的恰当解决这一可能性。而且,由于强调权利排他的绝对归属,所谓的依法解决常常导致当事人者之间发生不必要的感情对立,不仅不能助长合理解决问题的态度,还会引起当事者之间的长期不和。”

另外加之司法资源缺乏、纠纷解决成本过高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应积极倡导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如协商、调解(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以及各种行业性或纯民间性的调解)、仲裁等社会机制的发展。这些人情化的解决纠纷方式更灵活,更注重双方的沟通而不是对抗,所以更能够深化到人的内心,唤起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情感, 这就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有时还能促进彼此间的和睦相处,达到一石二鸟的功效。更进一步说,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15篇:人情风

“人情往来”真愁人心得体会

-根据市委、市卫计局党委关于在全市开展“人情风”“庸懒症”“圈子文化”专项整治活动的文件要求,通过关看视频“人情往来”真愁人进行了深刻反思: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中国其实是礼仪之邦,也是人情社会,礼尚往来,早已成为一种社会习俗。平心而论,居家过日子,正常的礼尚往来,必要的迎来送往,本在情理之中。但问题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子过寿、升学乔迁等人情消费名目繁多,消费数额水涨船高,成为一些人借机敛财的手段,甚至形成以金钱多少称量人情轻重,以礼品贵贱衡量关系亲疏的庸俗人情观念更值得注意的是,人情风还蔓延到行政及事业单位领域,异化为国家工作人员公然持公权讨面子、徇私情,作交易、搞寻租。譬如:上级领导、熟人朋友办事时,笑脸相迎、速办速结,甚至作小动作、打擦边球;而普通群众、陌生人办事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甚至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诸此种种,不仅不利于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更不利于推进当前廉洁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领导干部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之风虽有所收敛,但是通过电视新闻还是知道莫些地方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如云南省昭通市一贫困县干部葬父、收到礼金数十万元,湖南某干部为儿子办婚宴、“20辆警车助阵,百万礼金入囊” 纵观当前庸俗人情风泛滥成灾乱象,我认为原因有四:一是面子观念驱使。中国人好面子,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越是经济相对有差距、地位相对有悬殊的人,越怕被人瞧不起,所以就处处到,场场到,不差事,不差钱。大凡收到请柬或邀请者,虽心中不悦甚至是反感,但都碍于情面,脸面上还要装成高高兴兴的样子去随份子或者还人情。

二是攀比心理作怪。攀比心理是国人的劣根性之一。为了证明自己更出色、更优越,个体之间往往在学习优劣、政绩大小、排名先后、钱多钱少、富裕程度上比,甚至比一切可比或不可比的东西。在人情交往上,体现在琢磨各种由头请了送、送了请,轮流坐庄,没完没了;在人情债偿还上,体现在你对我投之以桃、我对你报之以李,层层加码,乐此不彼。

三是借机敛财蔓延。遇上婚丧嫁娶事宜,邀请一些亲戚朋友聚在一起把事情办好,本无可厚非。然而,领导干部借子女升学、乔迁新居、老人生日等乱发请柬、大摆宴席、借机敛财,甚至在广大农村地区上行下效,掀起一波又一波大摆宴席的歪风,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助长了这些庸俗人情风的滋生和蔓延,损害了党风政风和廉政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

四是腐败推波助澜。人情债恶性循环,很多干部跟着庸俗走,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庸俗人情风的推手。绝对的权力,容易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同岗位的领导,都或多或少地握有一定的权力,极容易在庸俗人情风中进行权力寻租,尤其是那些权微言轻的干部,在面对着手握自己升降荣辱命脉的领导干部呼唤时,如果别人去了而自己不去,日后难免被穿小鞋、被找麻烦,最后只能选择随波逐流。而一些行贿者更打着人情消费的旗号,打着朋友来往、交流感情的幌子,大行行贿之风,甚至做到怀揣公款送人情的地步。

总觉得参加宴请、搞个聚餐,无伤大雅,在劝阻一般的亲戚朋友宴请上态度不坚决。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部署要求,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现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一、查摆问题情况

(1)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不彻底,对科学发展观和深化改革认识不到位。与实际工作结合欠缺,。在制定工作计划目标上,没有从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面去考虑。

(2)工作中不能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委会议时发言不主动,对院里工作不能积极建言献策,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自我批评不深刻,批评别人时不疼不痒,达不到批评的目的和效果。

(3)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紧,缺乏对党风廉政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深刻认识,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政策落实不到位。

(4)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等中央精神不深刻、不透彻,认识上有待提高,行动上差距还较大,是非观念、党性观念不够坚定。(问题复杂的村去,主要靠听取部门和村里的汇报,亲自去了解和掌握的少,影响了自己对一些工作的正确判断和决策。 。

(5)抓落实不够。安排工作时,习惯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有时存在照转照抄、生搬硬套的现象。 (6)对总体工作重视不够,为了迎接检查搞了一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对日常业务工作不够重视,对大项目好项目工作态度积极,对一些小项目深入调研不够。

因为国人讲究人情往来,一些人便充分利用这一“文化传统”做足文章,以人情往来作为掩护,把请客送礼,包括贿送钱物,作为“投资”——既是不折不扣的“物质投资”,又隐藏着“感情投资”。从近年来中纪委查处的案件来看,人情往来中的腐败行为中的行贿者,有的利用节日的人情往来淡化“办事”目的,有的以节日“小意思”而图日后“钓大鱼”,有的还走“迂回”路线,在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身上“下功夫”„„于是,人情往来变质成了腐败。

有人情,就有关系;有关系,就有商量;有商量,就有变通;有变通,政策、制度乃至法律就会“打折”。所以,这种人情往来,实质就是利益交换、权钱交易。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就是要制止这种现象。当然,除了出台规定、颁布禁令,从长远来看,还需着力于制度建设,构建长效监督机制。最关键的还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推进决策的民主、完善党纪法规,加大对行贿者、受贿者的惩处力度;自觉接受公众舆论的监督。只有通过这样的体制机制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挤压”权力的可操作空间,杜绝“人情往来”与“权钱交易”之间的灰色地带,有效遏制并努力消除人情往来中的腐败。

2017年8月31

第16篇:世俗人情

世俗人情

我们这小院,一到夜间,那狭窄的楼道就漆黑一团。倪大爷有一次摔了个大筋斗,佟伢子有一次撞在玲姐的自行车上,头上磕了个青疙瘩。为此,大家怨声怨气,摇头叹息。

可是今天走廊上却奇迹般出现了一盏明亮的灯,它在黑暗中烁烁地闪着,为加班晚归的王伯伯引道儿,为起早打扫楼道的佟伢子照亮儿。往日,一到夜间,那羊肠般的楼道,显得格外幽深、黑暗,人走上去,发出“仄仄”的声响,让人担惊受怕。今天却显得分外光亮,使人觉得漫漫长夜变得豁然明朗了。这是谁做的?大家都在互相猜测着。

今天是星期日,也是收电费的日子。这时,从王奶奶家传出收费员的声音:“王奶奶,你一个人怎么用了这么多电啊?”这一声惊动了在院里洗衣晒被、打扫卫生的人们,他们都在侧耳细听。“哎,伢子,你莫嚷,我们这楼,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的。这些老邻居,平日都挺照顾我,看着他们走路摔跟头碰脑袋的,我过意不去。所以我才从自个家里牵出一盏灯来。”庭院里忙碌的人们互相对视着,谁也没有说话,大家不约而同地拥进王奶奶家。“这是电费,一分不少。”王奶奶正要交钱,几双大手同时挡住了王奶奶伸向收费员的手。“收我们的吧,这钱应该我们交。”洪哥、玲姐、倪大爷他们将钱都塞到收费员手里。“不,这是我家的灯,应该让我交电费。”收费员被眼前的情景感动了,连声说:“分摊,分摊!”

夜静了,隐隐约约听见了湘江水拍打着堤岸,皓月当空,她那银色的光辉拥抱着深深的庭院。楼道上灯光与月亮交相辉映,多么明亮而又温暖的小院。

“十五的月儿十六圆„„”小院里传出优美的乐曲,大家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中秋之夜,月似银盘。倪大爷正对酒吟诗,洪哥家在举行家庭舞会。好热闹的节日之夜!“佟伢,快吃月饼,还是‘蛋黄’的,可好吃哩!”妈妈招呼说。“嗯。”佟伢心不在焉地接过月饼,却紧紧凝视着窗外王奶奶家的窗子。妈妈见了,奇怪地问:“快吃呀,你不是挺喜欢吃月饼么?”佟伢指指王奶奶家说:“您看,王奶奶一个人孤伶伶的真寂寞。”王奶奶的老伴早年去世,她含辛茹苦,带大了她的宝贝儿子。然而她的儿子为了保卫祖国长眠在南疆的土地上。中秋之夜,本是万家团圆的时刻,然而却是王奶奶最孤独最伤心的时候。 “我把这个月饼送给王奶奶,好吗?”佟伢问。妈妈捧着儿子的脸,亲切地说:“好啊,佟伢关心奶奶,真乖!”佟伢捧着月饼蹦跳着向王奶奶家奔去。推开虚掩的门,昏黄的灯光映着王奶奶那憔悴的身影。佟伢探进头说:“王奶奶,我可以进来吗?”窗前的王奶奶猛然从回忆中惊醒,“佟伢吧,进来!”佟伢跑到王奶奶跟前,“奶奶,吃月饼!”他将那圆圆的月饼递到王奶奶跟前。“不!”王奶奶轻轻地笑笑:“奶奶有!”“奶奶要吃,奶奶最喜欢佟伢。佟伢的月饼,香喷喷的,奶奶喜欢吃!”王奶奶望着佟伢那红扑扑的脸,仿佛看到十几年前的儿子正像他这样淳朴可爱。她再也忍不住了,紧紧地搂着佟伢,颤抖着说:“好,奶奶吃,奶奶吃!”“哦,奶奶吃喽!”佟伢蹦跳起来,拍着手说:“我为奶奶唱支歌!‘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虽然奶声奶气,却显得格外动听。

月亮升起来了。中秋的月光啊,没有忘记这孤单的老奶奶,没有忘记将一份温情笑语送入老人的心里„„

今天是洪哥和玲姐大喜的日子。从早上起,“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就没停过。洪哥穿着笔挺的西装,满面红光;玲姐穿着洁白的婚纱,亭亭玉立。嘿,她还特地到对面的发廊化了个新娘妆哩,真漂亮。客人们早早地到来了,婚礼在正午举行。

“叮铃„„”随着一阵急促的铃声,洪哥单位的一个同事三步并作两步跨进来,走到正忙碌着的洪哥身边,在洪哥耳边焦急地说了几句话。洪哥顿时面带歉意地对大家说:“我不能参加婚礼了,矿里的几个同事因瓦斯爆炸受伤了,我得开车送他们上医院。”说完,一个箭步跨出了门。玲姐毅然地说:“我也去,等等我!”她毫不犹豫地追上了上去。身后撇下了一群来参加婚礼的客人„„

婚礼举行的时间早过了。客人们站在门口,翘首等待着新郎新娘的归来。 “瞧,他们回来啦!”话音未落,洪哥、玲姐已一步跨进门槛。“哦,对不起大家。”这时,客人们开怀大笑起来。看洪哥,头发被汗浸得一簇一簇的,领带也歪到一边去了。玲姐那别致的发夹早已跑丢了,粉红的脸上也出现了一道道黑。他们并肩站在一起,互相对视了一会儿,都忍不住笑了。“唉,这俩孩子,老想着别人,弄得婚都结不好!”倪大爷嗔怪地说。“哎,这就错了,别人生命得救了,我们的婚也结成了,这样的婚礼多有意思呀!”玲姐一边擦着脸上的黑道道,一边快乐地说。“现在,婚礼开始吧。”“啪啪„„”一阵掌声响起。他们的婚礼,在掌声、笑声中开始了。

瞧,我们这小小庭院!这是多么美丽的庭院呀!听了这几个小故事,你一定会被佟伢的天真,王奶奶的慈祥,洪哥、玲姐的纯洁所感动吧?我们有幸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是多么的幸福!

第17篇:人情消费的异化与新形式

摘 要:从国内和国外对于人情以及礼物交换的研究出发,探讨礼物或者人情对于社会的意义。在农村的人情消费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中国几十年来人情消费从情感性到工具性的转化,以及人情消费对于人的异化作用和对家庭、社会的影响。最后尝试提出人情消费“新形式”,反思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关键词:人情;礼物;异化

一、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视野中的“人情”

在中国,人情有着丰富的内涵,人情既可以说是名词,譬如随礼人情、做人情,也可能表达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联系,比如“人情债”,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物质馈赠所产生的联系。在我们的观念中,关系、面子、人情往往联系在一起,同时,人情与传统社会中的“礼仪”也有深刻的关联,儒家经典《礼记》有道“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影视作品中经常也会出现“来而不往非礼也”。而在笔者初步的访谈中,受访者都会用“礼尚往来”来描述人情。

社会学学者主要研究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呢?莫斯和涂尔干认为社会通过某种道德组织起来,而布迪厄认为,社会是通过“象征符号”组织起来。中国学者梁漱溟(2005)认为中国是通过伦理组织起社会来的,他认为中国是“以道德代宗教”,表现为家庭辈分的伦理规训起来,设为礼乐揖让以涵养理性。这在传统节日的礼物馈赠中体现出来,在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时,人们会按照传统伦理规则来进行亲戚走访送礼物,虽然在当今被很多人认为这很“麻烦”并不像朋友间的走访,但人们还是不敢违背这样的伦理。

费孝通(1998)在《乡土中国》中认为“差序格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状态。他打了譬喻,认为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捆在一起的木柴,而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一个石头丢在水里产生的波纹,波纹是由强到弱逐渐推出去,每个人就是波纹的中心,离中心越近关系越强。而这种关系主要由“礼治秩序”来维持,对于人的教化通过礼而来。

黄光国(1988)试图把“面子”“人情”整合在一起,他认为这是理解中国人行为的关键。他将关系按亲疏远近分为混合性、情感性和工具性关系。通过“搞关系”“做人情送礼”等,混合性关系容易由工具性关系发展而来。他尤其关注个体用以影响他人的策略,并发现“面子功夫”和寻求私人网络是中国社会中最为基本的权力游戏。对于工具性的请求,资源支配者通常会按照理性的规则来处理,成本利益的计算以及价高者得;但对于情感性请求,资源支配者往往努力依据他的能力来解决;至于混合性关系,首先要看与其本人关系程度,再计算成本收益,最后再决定是否满足需求,但通常不能完全按照理性来处理,而是要估计到对方的关系背景以免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需要强调的是,黄光国认为中国人观念里公与私通常分不清楚,所以常常私用公共资源,并且把公共资源拿来送礼或者做人情。但是黄光国的结论拓展得很大,说得比较模糊,而且更注重于职业生活。

金耀基(1993)认为,人情与社会结构有着紧密的关联。他认为人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情已经被嵌入在伦理传统中,它成为了一种潜意识中被规训的行为方式。从交换的视角来看,他认为,社会性交换尤其是物质(礼物交换)要靠人情来维持,人情是媒介。从大量的人类学研究来讲,互惠性是社会交换的主要原则,所以人情讲求互惠性,“人情债”就是追求互惠性的表现方式。金耀基认为个人在处理社会关系时,并不像由社会文化、社会习俗或规则规约得循规蹈矩一样,而是有某种程度的自主性改变关系,进而改变习俗。例如广东顺德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开始从收随礼到不收随礼红包的现象,起源于当地一位个体户在请帖上写着勿带随礼,后来人们纷纷效仿。

阎云翔的《礼物的流动》(2000)是描写东北农村礼物交换的的民族志,是迄今为止写得最全面的中国关于礼物馈赠、人情这方面的研究。他在作品中发现了与西方人类学研究有区别的现象,例如,他区分了仪式性庆典和非仪式性场合的礼物馈赠,也遵循萨林斯等人的理论,按照当地的情况区分了礼物的表达性馈赠和工具性馈赠,最后用以上的两维框架论述了下岬村的经验现象:仪式性表达性、仪式性工具性、非仪式表达性、非仪式工具性。在上世纪60到80年代下岬村礼物减缓的观察中阎云翔发现,收礼突出了当时农村社会等级中的个人的权力声望,而不是传统人类学意义上认为的送礼。送礼并不期望会有回礼,因为在当时的农村有一套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他还试图遵循黄光国、金耀基的研究,把对于礼物的分析同中国社会中的关系、人情、面子结合起来。最后他认为礼物的情感是被送礼者赋予上去,区别于“礼物之灵”的超验主义,是往往被人类学研究忽略的。

阎云翔的下岬村的民族志对应于西方人类学对礼物交换的研究,为中国的礼物交换研究做出巨大贡献。潘泽泉(2005)认为阎云翔的研究是“实践中流动的关系”,这种研究是渗透和嵌入在平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认为阎云翔的创新之处是把礼物馈赠、人情、关系放在农村的日常生活中来描写,并进一步总结出关系如何变化与再生产。杨涛和吴国清(2008)在阎云翔的著作中把礼物的作用比作“物的社会生命”,但是这跟莫斯的“礼物之灵”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认为礼物被人为地赋予某种感情,被社会群众赋予了一种象征符号代表关系远近、地位等,而且它又处于不断地流动中,所以他们认为这是物的社会生命。

二、人情随礼的发展与异化

在最近20年来,中国的礼物交换中出现了比较特殊的现象,笔者在这里称作“异化”。人情随礼是中国仪式性场合礼物馈赠的特殊现象,但是近年来由最初的手工礼物馈赠到商品馈赠,发展到现在的红包(现金)馈赠。礼物馈赠由原来意义上的的表达感情、报答、关心和关怀变成流于形式的红包交换并造成的关系冷淡和经济压力,这里叫做异化。

尚会鹏(1996)在豫东西村研究了婚礼中的“随礼”现象。他通过分析四份礼单发现,村落社会的随礼网络有两类,一类是亲属朋友关系近的内部的,另一类是非亲属或关系远的朋友的随礼网。尚会鹏认为随礼的习俗表明村民之间的关系还处于不断交往的表达性功能,但另一方面使村民背负起严重的经济负担。并且,当地的农村社会随礼已经频率越来越高,而且形式越来越以金钱为主而不是手工礼物。 黄玉琴(2002)研究湖北徐家村的农民的“生命仪礼”,即在重大事情上例如结婚等庆典仪式。黄总结了生命仪礼的异化现象:更少的封建迷信因素,流程更加简单。最重要的是,当地的生命仪式被当做是农民在短期内缓解经济困难或危机的一种手段。在阎云翔的《礼物》中,他惊讶于一个村民由于一头牛生了牛犊而举办庆典。为了解释为什么人情被异化,黄玉琴认为现代商品社会的发展趋势与村民们生活的方式与共同体相冲突。具体点从功能主义上说就是现在村民们生产工具发展了,不需要像以前那样的人力来生产,所以不需要这么庞大的社会网络,但是这样的交换习俗流传下来一时难以改变,导致这种习俗失去了其原来的意义。

贺雪峰(2000)认为,现在社会的人情异化现象从表面上看是繁荣的,频率升高,礼金增多。但是他认为这是“空心化”的,这跟社会的城市化有关,城市的生活方式区别于农村的生活方式,农村家庭结构改变,农村的熟人社会进而改变。如果人情异化导致交换互惠规则中止的话可能会破坏农村原本温情脉脉的社区。

根据前文的总结与笔者的观察,认为在农村仪式庆典的理由越来越多,导致频率不断升高的现状下,礼物馈赠的支出越来越庞大,甚至可能超出了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支出,在阎云翔的《礼物的流动》中,随礼的支出占家庭收入被他认为不能理解。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心理上,农村当今过度的人情消费带来了相当大的负担。由于农村的生产方式,使农村的家庭收入具有不确定性和人情的回礼具有延时性,这都增加了人们家庭的经济负担,过度的礼物馈赠实际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其流于形式反过来削弱了真正的社会网络。

三、人情消费“新”形式

敬尉(2012)的研究中发现在湘西一农村,除了丧葬等帮助性的人情来往外,其他的人情来往都形成“送礼――授礼――随礼”的过程。 最重要的是,授礼分为两个方面,指在饭宴上授予饭菜外,还有授予红包,举办仪式的主人不能接受来访客人的随礼红包,而且要在客人的红包中多塞10元钱回赠给客人。实际上这加重了仪式举办者的“办酒”的经济压力,主人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才能承受得起,而且还要取决于对于金钱的使用观念和对于仪式重要性的看法。村民们也愿意去吃“喜酒”,物质上不用付出,也可以跟亲戚朋友一起相聚欢乐。

上述的人情消费现象跟笔者的家乡广东顺德的情况很相似,这种“新”形式能将异化程度降低,更能发挥社会网络的“人情味”,因为作为主人办酒席是他自己的自由――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其经济能力――而客人送礼并不造成经济负担,因为主人是不接受礼金的。相比于其他地区,这种形式能从功利性的人情往来中摆脱出来。

笔者的幻想是希望把这种形式推广开去,但是可悲的是改变一个地区的传统是几乎难以做到的。

四、总结

人情消费的动机不断趋于工具性,形式名目更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有一个很重要的潜功能就是社会网络更充分地扩展。最重要的是,人情消费对人、社会造成的异化值得我们深思。

人情最早的含义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农村人情消费行为的目的是维持和加深情感联系,现在强调人情交换的形式,人情馈赠中“礼”的金钱价值越来越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人情消费行为的形式越来越看重金钱,更不用说人类学研究中商品取代了手工礼物了。人们之间原本真诚的情感交往关系被工具性的和流于形式的人情消费行为异化了,并逐渐变成一种控制和困扰人们生活的规则。也正如吉登斯(1998)所说:“我们在一个受制约的世界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

第18篇:规则与人情材料作文附

材料作文“规则与人情”立意参考及标杆例文范文

2012年6月9日上海发生的一件事引发了一场关于规则与人情的争议。一名参加高考的学生,因为自行车坏了,结果迟到了2分钟。考场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拒绝考生进入考场。考生的妈妈先求情,后下跪,工作人员仍不允许考生进场。这名考生因为心急,想要翻墙入场,后被工作人员制止,最终未能参加考试。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解】

材料是一个新闻事件,先点出事件引发了一场争论,然后简单叙述事件。写作要求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字样,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即可从工作人员、妈妈、考生中任选一人,也可以综合其中一个、两个或三个人的看法和做法;对人物观点和做法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但在立意判断时应该研究本则材料的特殊性,本则材料由概括句和事例组成,而且关系紧密。概括句暗示了(其实也指明了)出题人的意图,本次作文的基本立意范围——规则与人情,事例中也隐含了一个重要信息“考生违规,考场工作人员坚守规则,不为人情所动”。

【附】“规则”,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人情”,人的感情;人之常情(通常的心情或情理)。 【立意方向参考】

切题:(依据是既符合范围,又切合材料) 1.规则至上,人情不能动摇规则 2.人情可以完善或改变不合理的规则 3.规则中应该蕴含人情味 4.不违规则,不失人情

5.严守规则,彰显公平是最大的人情

合题:(依据是切合材料内涵即可,可以脱离概括句的范围) 1.为人处事应未雨绸缪或早作准备(考生因自行车坏了只迟到两分钟) 2.遭遇意外应理性处理(考生想翻墙进入考场) 3.做人不能没有自尊(妈妈下跪)

4.母爱是伟大的(妈妈为孩子进考场求情下跪)

5.忠于职守,认真尽责(考场工作人员不准迟到考生进场)

6.固守规则,不知变通(考场工作人员不准迟到考生进场,导致该考生缺考) 建议:根据试评情况,建议平均分42分左右。

标杆文示例

【1号文】

无规矩不成方圆

上海一高考考生因自行车坏了导致迟到,而被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拒之门外。这个事件告诉我们: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对生活的安定、社会的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规则与人情发生冲突时,应以规则作为第一标准。三国时诸葛亮为了防止被魏军截断后路而急需大将守住街亭以堵住魏军的袭击路线。马谡请缨前往。由于轻敌,街亭失守,马谡也狼狈逃回了汉营。尽管不舍得,诸葛亮还是含泪斩了马谡。如若诸葛亮不斩马谡,即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原来军令状也是可以开玩笑的,又因为诸葛亮比较喜欢马谡,大将们会进一步认识到:其实人情是大于军法的。由此以后,大将们想必会纷纷通过违反军纪来获得利益,后汉也离灭亡不远了。所以,诸葛亮在规则与人情中,只能选择尊重规则、稳定军心,即使“挥泪”也要狠下心肠斩下去。

这亦使我联想起了戚继光的“戚家军”。“戚家军”多由同一条村的父老兄弟组成。但戚继光治军却是以“法”为主,规定如若有逃跑,瞒报军功的,其他人必须予以揭发。戚继光的治军方式把“法”凌驾于“情”之上。正是如此,“戚家军”才会成长为一支纪律严明,令倭寇闻风丧胆的百战之师。

如若让人情凌驾于规则之上,则会对社会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原足协主席谢亚龙,因为人情的关系,多次收受贿赂,对一些球队作出不公正的判决,打压年轻球员,指使裁判员着重打压某一队。据谢的好友透露,谢原本是一个比较正派的人,但很多事情他是抹不开面子才去做的,当时中国足坛的乌烟瘴气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各种“假球”“黑裁判”使中国足球的水平严重下滑。人情凌驾于规则之上,后果严重。

除此之外,“房叔”“房媳”“房爷”等组成的“房家族”,各种因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而落马的官员,因贪污而被捕的中石化副总,哪一个不是把人情驾在规则上的?又有哪一个是为社会和谐作出了贡献的?

“无规则不成方圆”只有尊重规则,让规则大于人情,才能构成良好的“方圆”,建设美好的社会。 【点评】24+23+8=55分。

优点:①立意准确,内容充实,语言表述流畅简洁,采用正反思路结构全篇,眉目清晰。②名句拟题,首尾呼应。③事例典型,举例古今对照并能点面结合。 不足处:书写欠工整,语言欠文采,反面事例分析不够精辟。 【2号文】

规则岂可无人情?

2012年6月9日,上海,某高考考场外。一辆坏了的自行车,一个迟到2分钟的考生,一扇紧闭的大门,一位跪下的母亲。

还有铁石般的规则,和寒透了的人心。这场规则与人情的短兵相接,以人情的惨败告终,然而规则的胜利并不让人欢呼雀跃。我有一言不得不发:

规则岂可无人情!

的确,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人情泛滥、裙带横行,是极端的混乱和腐败。但是,这并不能作为矫枉过正的辩解,因为极端的规则是另一种噩梦,因为规则只是中性的形式,因为规则自身没有善恶可言,因为规则需要人情充实的内涵,而非仅作为敌人。

没有人情的规则,只是压迫的工具。陈胜、吴广因暴雨而耽误了赴役的期限,就会遭受不由分说的一律处死,这样的规则就是杀人如麻的侩子手。日本四十七浪人在等级制度下,卖妻杀子成全主公的威名,这样的规则就是扭曲人性的恶魔。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四大种姓,剥夺民众的自由与尊严,这样的规则就是践踏真理的暴徒。上述例子或许古老而偏颇,且看如今!酷法何必秦律,君不见拆迁平坟毁古迹,刑讯逼供误判刑,条条在案;牺牲何必浪人,驻京办拦截上访,维稳保安殴打群众,桩桩有理;歧视何必种姓,排挤打压农民工,地域贫富有界限,“上海资源不给外人”,历历在目。法律法规,政策条列,若无人情,就都是杀人的刀,害人的毒。 所幸规则与人情并非壁垒森然。各地城管工作方式大整顿,温情执法几乎让人转怒为笑,惹人嗔怪。河南平坟事件中,不乏将伦理道德引入政策制定者。法学家的努力终于以“拆迁”改“搬迁”、“直系亲属可不作证”得到了回报。

然而不能忘记,从救助站中走出的流浪者,身上还有绳索留下的淤青。不能忘记,数以千计的上访者,在进京的最后一站再也无法前进。不能忘记,牢狱中还有多少无辜者,在诱骗下葬送一生,求诉无门。不能忘记,还有多少缺少人情的规则,在为丑恶与不公大开绿灯。

我们应该时刻质问:规则岂可无人情! 【点评】22+22+8=52分。

优点:①对材料概括精简,角度清晰,立意准确,内容充实,语言表述清晰,抒情意味很浓采用正反思路结构全篇,眉目清晰。②拟题运用了反问修辞,首尾呼应巧妙。③事例典型,举例古今结合。

不足处:书写欠工整,倒数第二段未紧扣观点去叙议,导致事例归属不清,既可理解成“有人情味的规则被粗暴执行”,也可理解成“规则中无人情”。 【3号文】

规则应是有人情的芦苇

上海高考考生因自行车坏了而迟到2分钟,其母下跪求情,仍被拒考场之外。诚然,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但在这种由非主观因素造成的情况下,难道就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规则之外留有人情吗?

规则是有人情的芦苇。在非主观因素造成规则被破坏的情况下,宽以人情,能使社会更和谐。正如上海“最有人情味”交警李自成。在一次执勤期间,他拦住了一辆违法右转的摩托车,并准备开单罚款。这时,摩托车司机却气愤地质问道,指示牌上明明写着六点后不许右转,而现在还没到六点,怎算违规?而当该司机看到自己的手表时,才发现手表没电停摆,而实际上已超过六点。无奈的司机只能低头认错,并懊恼地对后座的妻子说:“以后你治疗买药的钱又少了。”听到这番话,交警李自成感到十分为难,但最后还是开出了罚单,里面夹着一张100元人民币。而这位交警的行为被媒体曝光后,也受到市民的称赞,上海的社会氛围更加和谐。法制之外,应有人情。摩托车司机并非恶意违法,而是因为手表停摆这种非主观因素而造成违法。诚然,法律是铁面无私的,但若每个人都只是会刚性遵守法律,而不会柔性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恐怕这个社会的矛盾会越来越严重。可见,让社会更和谐有序,我们需要有人情的规则。

然而,生活中我们却常常见到只会死板遵循规则,在非主观因素造成的情况下不会变通的例子。正如在福州一条高速公路上,收费站工作人员拦住了一台急救车。急救车上躺着一名孕妇,但全车人都没有带现金。为了区区几十元路费,收费站人员把急救车拦在出口处近一个小时,使得孕妇只能在车上生产,而这件事被媒体曝光后,收费站工作人员的饿行为受到了人们的斥责,如此“遵守”规则,只会引起更糟糕的结果。规则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的权益,然而,当盲目遵循规则而致人的权益受到损害时,难道不应该在规则之外留有人情吗?

规则应是有人情的芦苇。尊重规则,遵守规则,这是每个公民的道德素质。在非主观因素造成的情况下,我们更应把规则理解为对人的尊重,对人权的尊重,如此,我们的社会才会发展得更健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将更和谐,更有人情味。

规则与人情,同行更美。 【点评】20+20+5=45分。

优点:立意符合题意,正反思路清晰,事例时代感强。

不足处:标题表意不清,比喻不当;选例类同,欠区分度;全文叙述太多,分析欠缺。 【4号文】

无规则不成方圆 上海高考考生迟到考场,其母求情又下跪,最终仍未能参加考试。网上对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大多数人抨击高考规则的无情和工作人员的冷漠,捍卫“人情”之益。而私以为,规则的重要性远大于人情,所谓无规则不成方圆。

追溯到夏商周时代,规则意识已经普遍。上有内外服,分封宗法制,下有礼乐制约束人们行为。说这些规矩封建落后也可,但就是因为规矩的存在,夏商周才繁荣稳定了几百年,社会才和平安定,若是失去规则,便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春秋战国之混乱便是很好得例证。何为规矩?规矩便是一系列约束引导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规范。规矩在最初诞生之时就已成为了超越人力和思维可以操纵的最高准则,规矩的制定往往由多数人讨论协商而来,并且代表最广大的利益。一个国家的成熟与否总是要先看其法治建设和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否,因为只有至高无上的规则并且公民都拥护爱戴它,国家才能兴旺发达,永葆繁荣。

若失去了规矩,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个世界将会一片混乱。*时期的慌乱已经让我们吸取了足够多的教训,只因为法律被完全的践踏,人权被完全地藐视,原本力量就已微弱的中国在这场荒诞的浩劫中倒退了几十年,损失了几千亿的经济收入,更制造了一堆冤假错案,导致众多文盲,其严重后果至今仍影响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我们还可以把目光放到国外,哪一个没有完整法律体系且法治建设浅薄的国家可以保持长久的稳定和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规矩的重要性。

再来说高考的规则。高考规则的制定之初衷,就是为了维护考场秩序稳定,以来保障考生更好地发挥水平以完成考卷。若是“人情”大于“规则”,每个迟到作弊的考生都被宽容被理解了,那公正之意何在,考试之意义何在?我认为,迟到的考生不能进行考试,只能自责其未防患于未然,未摆正心态来对待这次如此重要的考试,实在不能怪罪于规矩的存在。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有了规矩的存在,这个世界才能以一种和谐且持续的方式发展,人类才能获得长久的进步。而建设规则社会,遵守规矩,人人有责。愿我们尊重并遵守规矩,共创美好未来。 【点评】20+18+5=43分。

优点:立意准确,结构完整,语句通顺。

不足处:论据欠典型,以“春秋、我国*、高考”作事例展开说理,但分析的焦点不能紧扣“规则”,游离于“法制、约定、规则”三者之间,说服力不强。 【5号文】

规则第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现代法治社会中,规则与人情常相冲突。但社会走向法制化、制度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规则面前无人情,我们必须遵守规则。有了规则,社会才会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上海一名高考学生因迟到而与高考擦肩而过,母亲下跪求情却也无补于事。对此,我们只能感到惋惜与同情。高考面向全中国这么多的学生,必须有高考的规则来保证其公平。在规则面前,人情是不足为道的。

古往今来,成功的领导者都遵守规则,制定一系列规则管理好自己的国家,组织好自己的队伍。韩信睡着后,一个管理衣服的手下怕他着凉生病,便为他披上袍子。韩信醒后找来此人责问,并将他杀掉。在人情方面看来,我们认为这完全是不可取的做法。但韩信认为,此人没有遵守自己的职业规则,做了不该做的事,因此必须受到处罚。、

在规则面前,人情是冷的,但也因为遵守了规则,国家再规则的指导下才越来越繁荣。

在西方国家,布雷是一名非常著名的肿瘤治疗专家。然而因为一次错误的判断,他把一个小生命错认为是肿瘤。他承担了责任,认识到错误,把婴儿留了下来,准备接受法规的审判。在法庭上,他没了一大半财产,甚至没有再做医生的资格。他的良心让他接受法规的审判,但他没有后悔。也许,他敢于承担责任可以让他的审判轻一点,我们会如此想到。但如果因此而忽视法规,将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也许,有的人会心怀不轨,利用规则的漏洞作恶多端,利用人情来骗取不合法利益。所以,规则面前,只能遵守,只能惋惜,但却不能因为人情而不去严格执法。

在中国的现代社会中,民主法制越来越完善,颁布了许多法律法规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对于一个建设法制社会的国家来说是必须要做的。只有建立规则,完善规则,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在规则与人情相冲突,我们或许要舍弃人情,做到大公无私,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完善好规则,减少两者的冲突。

让我们在规则的引导下走得更远更好吧! 【点评】18+18+4=40分。

优点:立意符合题意,观点表述清晰,正反思路清晰,选例能中外结合。卷面整洁。 不足处:分析事例未紧扣观点,如布雷的承担责任。文章后四段泛泛叙议,无典型事例。 【6号文】

有规则,才有人情

2012年高考考场外一位母亲的下跪令人动容,亦有网民因此指责规则不合理,工作人员人情淡薄等。但是我想说:别为人情违背了规则。有规则才有人情。

说到规则的诞生,不得不说起罗马法。在古罗马的第一部法律《十二铜表法》诞生之前,维护整个罗马社会秩序的是多年来形成的习惯。习惯虽是人们经验智慧的结晶,却并不具有规则的效用,贵族阶层随意解释习惯,随意判决,平民生活长期受到严重压迫。直到规则正式诞生,平民才可以说是获得了第一次胜利。如果没有规则,或者规则因为个人而随意更改,而违背大多数人的利益,敢问人情何在?

规则的发展亦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可喜变化。美国的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也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地位,这部被称为“近代世界第一部的人权宣言”的法律,并不是完全“死”的,而是灵活的,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一开始它并未解决妇女与黑人的人权问题,但因为人人都遵守规则,尊重规则,这规则才得以日臻完善,越来越能反映人民的呼声,越来越有人情味,同时也保证了美国社会长治久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则与人情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但是这种冲突夸大规则的弊端,造成人们对法制的不信任。规则已定,但人是活的,与其抱怨规则太死,不肯给你多两分钟时间,或是指责工作人员没有人情味儿,为什么不反思自己够不够严谨细致、有没有足够重视呢?高考既然重要到让一位母亲下跪,为什么没有让你提早出门?如果规则因你一人而变,对其他那些早早到场等候的考生岂不是不公平?

陈独秀说,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谈道德谈人情,那么这个社会最终会变得没有秩序、虚情假意;相反,如果人人都遵守规则,社会秩序安定,人们的道德素养自然会提高。以此可见,有规则才有人情。我们国家的英勇解放军,因为遵守军规、军纪,才有了为顾全大局而牺牲自我的勇气。他们是恪守规则的铁骨铮铮的汉字,也是有人情味儿的最可爱的人。

有规则,才有人情。我们需要的是遵守规则的秩序与完善规则的决心,这样,人情自然显现。 【点评】18+15+5=38分。

优点:立意符合题意,思路清晰,卷面整洁。

不足处:①文中涉及的概念太多,如“习惯”“人权”“道德”,导致在叙议时偏离观点;②全文欠典型事例。

第19篇:形势政策 人情关系与腐败

简论人情关系与腐败

诸多腐败官员犯案之后都悔说其腐败堕落源于“礼尚往来”的人之常情,甚至是满腹委屈地说那是万不得已、不得不收,意思是说,如果不收则“情何以堪”。人情与腐败之间到底有没有一个法律所界分的明确界限?这个问题不弄清楚还会有“前腐后继”的官员们栽倒在所谓的“礼尚往来”定时炸弹下。

今天我们就从各个方面分析一下“人情关系”与腐败。

一.学理方面的分析:

讲究礼尚往来是我国的民间习俗和传统美德,正常适度的礼尚往来非但无可非议,而且是亲朋好友融洽关系、交流感情、和睦共处的有效渠道。而对于手中握有国家权力和公共资源的国家工作人员来说,他们所谓的“礼尚往来”就可能逾越本意而出现偏差,而差之毫厘就可能谬以千里。

尽管官员与百姓所收之礼在形式上没有区别,都是一定的以礼物形态表现的有价物,但两者“往来”的情形和性质可能大相径庭。对于官员们礼物上的交往来说,其行为走向有两种可能,即可能“来”的是他人的私人利益“往”的是自己的私人利益,也可能“来”的是他人的私人利益而“往”的却是国家的公共利益。前者确属一般的“礼尚往来”,后者则早已偏离“礼尚往来”的应有涵义而属于一种带有腐败性质的往来,笔者称之为“腐败往来”,因为其行为符合腐败的实质要件。对于官员礼物交往的行为应该引入一个更为准确的中性词即“礼尚往来”进行表述,就是指官员通过礼物或礼品为媒介的交往或往来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官员们礼品往来行为的走向和性质进行甄别与界分,官员“礼尚往来”的性质有可能是“礼尚往来”,也有可能是“腐败往来”。

我国诸多腐败案中的落网贪官总喜欢拿礼尚往来说事,以企混淆视听并博取人们同情。我们既不能把官员“礼尚往来”统统看成是“礼尚往来”或“腐败往来”,更不能如现在诸多人所说的对官员“礼尚往来”一概进行法律规制,因为既然是“礼尚往来”就无需予以限制,因为中国文化中的“礼尚往来”是约定俗成了的褒义内涵,无端限制有违人情和常理,故而只能是对其“礼尚往来”中构成“腐败往来”的行为进行规制或制裁。

因此,必须首先从概念与内涵上予以澄清,才能正本清源而厘清正常的“礼尚往来”还是“腐败往来”,最终不为那些声称“礼尚往来”而大搞腐败的官员留下任何可乘借口。而官员“礼尚往来”是否导致腐败要看其行为走向性质,为此必须对官员礼尚往来的行为进行法律界分,对于正常的“礼尚往来”法律当然应于保护,对于“腐败往来”法律应于惩治。

二.理清观念上的偏差

人情,即人与人之间的共鸣性感情。它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组织和协调社会统一体、促进人际关系、保持社会稳定和谐有着重要影响。当这种感情交织,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后,便会形成人情关系。我国现实生活中官员收受礼品的行为十分严重,由于人们对于官员“礼尚往来”的行为性质在理解上存在较大偏颇,加之相关法律的缺漏,导致对其是否可能形成腐败的认知存在很大偏差。主要有以下三种认识:将“礼尚往来”等同于“礼尚往来”并认为均构成腐败,将官员们正常民间礼品交流中的人情往来行为也纳入腐败之列,显然过于严格和不近人情;认为一般的“礼尚往来”并不构成腐败,或者一般礼物并不纳入认定腐败的数额,只要不是现金或有价证券等,什么烟酒茶之类的礼品统统排除在受贿之外,在执法纪检部门中似乎成为了共识且付诸实施中。这种观点显然失之过宽,也为那些借口“礼尚往来”而大搞腐败之人埋下口舌;认为这是一种区别于一般腐败的“亚腐败”行为,如官员们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借机敛财之举一直为人们所广为诟病。相对于人们所熟知的腐败行为,这种现象往往被官员们冠以“礼尚往来”的头衔,使其更加具有隐蔽性,因此有学者称之为“亚腐败”。这种观点较为客观而且形象,确实可能形成一种有别于一般腐败的“亚腐败”现象,但明显带有折中色彩。

但总体而言,实践中人们经常把包含非即时性权钱交易的官员因私收礼与真正亲友间礼尚往来的收礼行为混为一谈,从而助长了复杂多样、形形色色的礼品贿赂,似乎送礼者与收礼者都出于朋友间交往的人情“善意”,这种行为是否腐败在我国一直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境地。

因此,要正确理解和看待官员们“礼尚往来”的行为,对收受超过一定数量的礼品的行为决不能再用“礼尚往来”的说法予以看待和对待,并在此基础上要能够严格区分“礼尚往来”与“腐败往来”的字面含义与实质内涵,不能因为对于表面上的“礼尚往来”的误读误解而为实质上的“腐败往来”留下借口。 就如在美国人看来,官员收送礼品的行为绝非私事,即使是收礼者没有给送礼者谋取非法利益,其收礼行为也是关乎或玷污了廉洁从政形象和政府威信的大事,必须予以认真对待和仔细规范,这种在观念上的理性认知和重视程度值得我国学习借鉴,为此转变观念势在必行。

下面,有请大家看下我们小组为大家准备的视频,纽约大学教授熊玠(jie)教授谈中国人情社会与腐败的关系。

看完了视频相信大家对腐败以及上文中所提到的现状以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那么紧接着就由我再为大家讲解一下我们小组对其如何解决所提出的些许拙见。

三.让法律来“说话”

制度的缺漏是致使一些官员最终走向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首先要完善立法。

我国虽有诸多相关党纪国法对官员收受礼品的行为进行规制,甚至每到节假日就三令五申,但是效果实在是不理想。重要原因是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不够具体细化而显得泛泛而谈,从而给腐败分子留下模糊的认识和狡辩的空间。

美国对官员的礼尚往来进行了极为详细而周全地规定,在对可能形成利益冲突而产生腐败的礼品送收行为具体列入禁止情形的同时,也对属于“礼尚往来”的情形进行了例外排除规定,这样使得在收送礼品问题上如何处理一目了然,法律界碑明显,不会产生什么歧义和偏差,当事人完全能够对照法律条款来掂量预测自己的行为性质,从而真正做到了在礼品收送问题上的有法可依。如规定的在某一场合收到并非索取的市场价值总计不超出20美元的礼物,在一年内从某一个人那里收取的累积市场价值在50美元以下的礼物,但不得因执行公务时改变行为而收取作为报答的礼物,而且不能是现金、礼券等,这就使得像我国一些官员所借口的诸多收受礼品的行为只是出于“礼尚往来”的说辞无立锥之地。在我国现实条件下下属不可能只送给上司们低于几美元的礼品,上级官员们更不会看上这点区区小礼,那些借婚丧嫁娶、过年过节、生日升迁而大操大办敛财的就更不用说了。

再如,美国政府道德法将各种利益冲突行为详细列举并予以规制,禁止什么、如何处罚、怎样遵守清清楚楚,如此具体规定就使得文强等人行为的腐败性质无可辩驳,就不会纠缠于主观意图如何评价,只要其从事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礼尚往来行为就构成违法,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预防和惩治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和蔓延。因此,尽快制定详细的政府或从政道德法,应是我国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同时要强化执法。要减少官员不正当收送礼品现象发生和蔓延,就必须加大执法的力度,严格依法办事,正确区分“礼尚往来”还是“腐败往来”。

在我国诸多腐败案中,许多落网贪官总喜欢拿人情关系中的“礼尚往来”说事。由于缺乏对“礼尚往来”概念的正确认知,加之我国法律方面的宽泛,使得这样的说辞比比皆是,人们的看法甚至在司法实践中也是似是而非、莫衷一是,执法标准模糊混乱,惩罚力度失之过宽。

其实,不管这些人的说法是否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也不管这些人当初收受这些所谓礼物时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官员们即使真的有往有来,那也是人家“来”的多,自家“往”的少或“往”的公家之礼,绝不会出现“逆流”现象,更绝非是基于平视态度并付出对价礼物的“礼尚往来”。而由于这种“礼尚往来”的行为比比皆是,近乎到了“法不责众”状态,纪检、执法和司法部门在很多情况下对官员所收礼品也并不纳入案值之中处理。

我们可以研究和借鉴美国的利益冲突理论来指导司法实践,就是将官员收送礼品的行为推定为可能形成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利益冲突,只要是客观上收送了一定数额的礼物的行为,构成违法就无须以给送礼者谋取非法利益为认定前提,除非符合法律上例外的规定,不管其主观上出于什么目的,都可以认定为违法行为而加以惩治,这样就避免了法律实践中的模糊认识与做法,从而使那些高喊“礼尚往来”的腐败分子失去掩人耳目的借口。而且要有一个强有力且直接隶属于高层的执法机构予以实施,美国对于政府道德法及其礼品规制的实施有一套严密的执法机构予以操作,即各类道德委员会或道德办公室进行专门执法,负责对政府道德法进行宣传教育、调查取证,甚至把该法律的要求张贴在每个办公室的墙上,以时刻提醒每个官员注意自己的言行。我国法律规定的一定级别官员礼品申报、财产申报等制度,由于执法不严而处于形式主义的状态,所以强化执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是预防和惩治官员从“礼尚往来”走向“腐败往来”的关键所在。

以上就是我们小组对人情关系与礼尚往来的简单分析,谢谢。

工商管理1101班

2014.3.28

第20篇:“规则与人情”作文讲评解析

“规则与人情”作文讲评

一、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1864年的一天,哈佛大学图书馆突发火灾,数百本哈佛牧师捐赠的重要图书被焚毁一空,只有一本书幸免于难——前一天晚上,它被一位学生违章(哈佛大学校规规定图书馆的珍贵图书只能留在图书馆阅览)带回了宿舍。次日,这名学生把书交还给学校,这本书也成了哈佛牧师捐赠图书的孤本。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哈佛大学召开校会,校长对该学生提出了表彰,对他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开除这名学生。

在中国一所中学,课间,两名学生打闹,不慎将走廊的橱窗玻璃打碎。当时周围虽然没有其他人,但是两名学生还是主动的到校长室去说明情况,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打闹了。校长表扬了两名学生,并认为他们认错态度极好,便不要求他们赔偿学校玻璃被打碎的损失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二、命题意图

1、近来,中央一再强调要“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实际是政府向百姓表态,承诺会注重制度的建设,注重制

1 度的完善。而通过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宣传、贯彻这方面的精神,无疑是最佳的机会。并且,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制度建设层面的问题,可实际这又是一个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的问题,值得学生理性的去思考、探讨。

2、纵观高考命题,越来越强调学生要具有思辨能力。本次命题的两则材料反映的是“规则与人情”,审题、立意、构思、行文都要求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

3、本次作文重点训练学生的语段论述能力。

三、审题立意

材料一:假如是一名学生违规将书带出图书馆,因此受到校规的惩处,那么这件事就很简单明确,而这个材料的复杂之处就在于:当晚发生火灾,此书成为哈佛图书珍藏馆唯一存世珍品。书可私藏,无人知晓,私自带书之事即可瞒天过海,但如果隐瞒,虽个人利益不受损,但内心必不安,会受道德谴责;如果学生交出图书,那么个人利益必受损,会受校规惩处被开除,但内心会获得安宁,实现自我救赎。学生交还了图书,校长感谢他,是因为他的诚实,肯定他的人品,所以可以从“诚实是为人之本”“承担责任”“道德感化”的角度立意;校长开除他,是因为校规不可违反,所以可以立意“规则至上”“敬畏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良好风气最有力的看守者”“用规则看守一

2 切”。

材料二:两名学生打闹,不慎将走廊的橱窗玻璃打碎。当时周围没有其他人,如果不承认,没有人知道,但如果隐瞒,虽个人利益不受损,但内心必不安,会受道德谴责;如果主动承认,要赔偿玻璃,会受校规惩处。但他们还是主动到校长室去说明情况,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打闹了。校长表扬他们,是因为他们的诚实,肯定他们的人品,所以也可以从“诚实是为人之本”“承担责任” “道德感化”的角度立意;校长不要求他们赔偿学校玻璃被打碎的损失,是主观判定,损失却由学校(纳税人)来承担,所以可以立意“人情岂可凌驾于规则之上”。

二则材料放在一起,如果只抓住它们的共同点,可以立意为“诚实是为人之本”“承担责任”,但这种立意只是符合题意,但流于俗套,不容易出类拔萃。因此思考相同点中的不同的处理结果,最好的切题立意应该是探讨“规则”与“人情”、“规则”与“道德”的关系,可以立意为:①规则高于道德,②法理大于人情,③人情岂可凌驾于规则之上,④从学生事件处理结果看中西方文化(看待“法”与“情”)异同……

四、写作素材(选自“每周万字阅读静待”)

1、经济困难男子超载被罚 民警开罚单内夹百元。(高一

3 下第一周)

2、该不该“特赦”贪官。(高一下第一周)

3、我们为什么爱闯红灯。(高一下第九周)

4、底线失守,无人可以置身事外。(高一下第十一周)

5、底线失守,谁都难逃“互害”厄运。(高一下第十三周)

6、《“规矩草”》。(高一下第十四周)

7、从交警离岗救人被记过看规则意识。(高二上第十九周)

五、例文

1、面对规则,莫轻言原谅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引用)。”试想,如果河水不沿河道奔流,万物不按照生物节律生长,星辰不随时间呈周期性的变化,将会是什么样子?大自然的规律如此,人类世界也不例外。正是为了使这一切有序,面对规则,我们不应轻言原谅(中心论点)。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何身份,有何地位(分论点句)。庄贾自恃自己是监军,又带领自己的军队,因陪人喝酒而迟到,后向皇帝求助不成,被司马穰苴斩杀(例子句)。如果一切有身份地位的人都像庄贾这样目无组织纪律却不受惩罚,只会助长他们嚣张的气焰。弱化、淡化规则的行为,

4 往往会让违反规则的人更加理直气壮。而挣脱规则束缚做不好的事情的人,也终将为此付出代价,不管你地位多高(分析句)。古时有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印证了这一点(引用小结句)。

才华固然重要,但牢守规则更加重要(分论点句)。乐工罗程善弹琵琶,天下少有人能及。他侍宠杀人后,其他乐工向皇上求情,而皇上更看重祖宗的律法,最终打死罗程(例子句)。有才华之人违背规则而受罚固然令人惋惜,但有才之人层出不穷,但规则一旦被破坏,开了先例,往后便无法再被稳固地建立了(分析句)。诸葛亮杀马谡也是一样(例子句)。面对一个自己器重的人,为了示三军,避免失去人心,也只能按军法处置马谡,不能姑息、原谅他失街亭的过错(分析句)。为了让规则的束缚保持效力,不能因惜才就轻言原谅,否则,可能会出现恃才放旷的行为(小结句)。

功劳和贡献不能成为逃避你触犯规则的后果的理由(分论点句)。中国古话说:功过相抵(反面例子句)。有些时候这能让犯错的人改过自新,走出阴影,也有可能让犯错的人心存侥幸,产生‘违反规则的错误总可以弥补’的错误想法。事实上,功与过往往并不是十分契合,能刚好弥补的。如果一个作出了不少贡献的人知法犯法,能因为他的贡献而逃脱法律的制裁吗?要是在古代,一位屡立战功的将军,恃功横行不法,他立的功劳要怎样弥补他所犯的罪行呢(分析句)?

5 就像奖罚要分明一样,违反规则就要接受处罚,无论你曾有多大的功劳(小结句)。

面对规则,莫轻言原谅,无论身份地位,无论是否有才华、有功劳,都要时刻牢记规则的份量,小到家庭、学校,大到国家乃至全世界,它都是约束我们的准绳,我们不该破坏它的威严。

点评:立意切题且深刻,结构严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华和功劳贡献在结果上似有雷同,如果其中一个分论点改为“人情关系”也不能凌驾规则,则文章会更好),语段清晰明确,论证充分,具有思辨性,语言流利.

2、无规矩不成方圆

哈佛大学的一位学生违章把图书带出了图书馆后被学校开除。这个事件告诉我们: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对生活的安定、社会的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心论点句)。

当规则与人情发生冲突时,应以规则作为第一标准(分论点句)。三国时诸葛亮为了防止被魏军截断后路而急需大将守住街亭以堵住魏军的袭击路线。马谡请缨前往。由于轻敌,街亭失守,马谡也狼狈逃回了汉营。尽管不舍得,诸葛亮还是含泪斩了马谡(例子句)。如若诸葛亮不斩马谡,即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原来军令状也是可以开玩笑的,又因为诸葛亮比较喜欢马谡,大将们会进一步认识到:其实人

6 情是大于军法的。由此以后,大将们想必会纷纷通过违反军纪来获得利益,后汉也离灭亡不远了(分析句)。所以,诸葛亮在规则与人情中,只能选择尊重规则、稳定军心,即使“挥泪”也要狠下心肠斩下去(小结句)。

这亦使我联想起了戚继光的“戚家军”。“戚家军”多由同一条村的父老兄弟组成(例子句)。但戚继光治军却是以“法”为主,规定如若有逃跑,瞒报军功的,其他人必须予以揭发。戚继光的治军方式把“法”凌驾于“情”之上(分析句)。正是如此,“戚家军”才会成长为一支纪律严明,令倭寇闻风丧胆的百战之师(小结句)。

如若让人情凌驾于规则之上,则会对社会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分论点句)。原足协主席谢亚龙,因为人情的关系,多次收受贿赂,对一些球队作出不公正的判决,打压年轻球员,指使裁判员着重打压某一队(例子句)。据谢的好友透露,谢原本是一个比较正派的人,但很多事情他是抹不开面子才去做的,当时中国足坛的乌烟瘴气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各种“假球”“黑裁判”使中国足球的水平严重下滑(分析句)。人情凌驾于规则之上,后果严重(小结句)。

除此之外,“房叔”“房媳”“房爷”等组成的“房家族”,各种因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而落马的官员,因贪污而被捕的中石化副总(例子句),哪一个不是把人情驾在规则上的?又有哪一个是为社会和谐作出了贡献的(分析句)?

7 “无规则不成方圆”只有尊重规则,让规则大于人情,才能构成良好的“方圆”,建设美好的社会。(结论)

点评:①立意准确,内容充实,语言表述流畅简洁,采用正反思路结构全篇,眉目清晰。②名句拟题,首尾呼应。③事例典型,举例古今对照并能点面结合。

3、规则岂可无人情?

哈佛大学的一位学生违章把图书带出了图书馆,次日,这名学生把书交还给学校,这本书也成了火灾后哈佛牧师捐赠图书的孤本。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哈佛大学召开校会,校长对该学生提出了表彰,对他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开除这名学生。当我看到这个处理结果,我有一言不得不发:

规则岂可无人情!(中心论点句)

的确,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人情泛滥、裙带横行,是极端的混乱和腐败。但是,这并不能作为矫枉过正的辩解,因为极端的规则是另一种噩梦,因为规则只是中性的形式,因为规则自身没有善恶可言,因为规则需要人情充实的内涵,而非仅作为敌人,哈佛学生已经认错,主动交出了图书,又何必无情地开除他!(分析句)

没有人情的规则,只是压迫的工具(分论点句)。陈胜、吴广因暴雨而耽误了赴役的期限,就会遭受不由分说的一律

8 处死,这样的规则就是杀人如麻的侩子手。日本四十七浪人在等级制度下,卖妻杀子成全主公的威名,这样的规则就是扭曲人性的恶魔。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四大种姓,剥夺民众的自由与尊严,这样的规则就是践踏真理的暴徒(举例分析结合)。上述例子或许古老而偏颇,且看如今(过渡句)!酷法何必秦律,君不见拆迁平坟毁古迹,刑讯逼供误判刑,条条在案;牺牲何必浪人,驻京办拦截上访,维稳保安殴打群众,桩桩有理;歧视何必种姓,排挤打压农民工,地域贫富有界限,“上海资源不给外人”,历历在目。法律法规,政策条列,若无人情,就都是杀人的刀,害人的毒(举例分析结合)。

所幸规则与人情并非壁垒森然(分论点句)。中国两名学生犯了错误,主动认错,获得谅解;各地城管工作方式大整顿,温情执法几乎让人转怒为笑,惹人嗔怪。河南平坟事件中,不乏将伦理道德引入政策制定者。法学家的努力终于以“拆迁”改“搬迁”、“直系亲属可不作证”得到了回报(举例分析结合)。

然而不能忘记,有多少规则缺少人情,从救助站中走出的流浪者,身上还有绳索留下的淤青。不能忘记,数以千计的上访者,在进京的最后一站再也无法前进。不能忘记,牢狱中还有多少无辜者,在诱骗下葬送一生,求诉无门。不能忘记,还有多少缺少人情的规则,在为丑恶与不公大开绿灯

9 (举例分析结合)。

我们应该时刻质问:规则岂可无人情!

点评:①对材料概括精简,角度清晰,立意准确,内容充实,语言表述清晰,抒情意味很浓采用正反思路结构全篇,眉目清晰。②拟题运用了反问修辞,首尾呼应巧妙。③事例典型,举例古今结合。

4、秩序与人情(思维深刻而独到)

同样是犯错,处在不同国家的两方人却是不同的结果:一方得到校长的褒奖,并免除了他们的责任;另一方同样得到的褒奖,却被开除了学籍。后者这种在中国人眼中无不荒谬的事情却被哈佛中大部分的学生所接受,甚至那位被开除的学生也承认他早已预料到这样的结局。而在这样强烈的反差背后,却是中西迥异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意识:一边注重秩序,一边注重人情。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在政治上大部分属“人治”,在思想上则充斥着“与人为善”、“多个朋友多条路”等等类似的思想。于是便演化成了一个源于人脉的官本位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一位高管父辈自己就衣食无忧甚至平步青云。但是这样造成了寒门子弟步入更高等级层次的机会十分渺茫。虽后来的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垄断高层社会的局面被打破,但贵族仍把持着令寒门战栗的资源。一个个贵族互相维护互相支持层层掩饰,构成的网将渴望权利的外人挡住,把反对他们的人困杀。人脉的力量渗透入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责任(刑罚)”在人们眼中的地位十分尴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在中国的那位校长心中,“将玻璃打碎”的责任因“认错态度诚恳”被掩盖了。于是校长决定用学校的钱赔偿。却没有意识到,认错是本应做到的义务,即使再诚恳,责任却是始终存在的。将赔偿的责任和认错的义务混为一谈,中国仍受到古代人治思想的影响。

而在西方,人们却将秩序看的很重。那位学生“偷书”是责任,“还书”是义务,虽然书有着孤本的光环加在其上,责任仍然存在。那么被依照校规开除也是情理之中。如同一位罪犯,将一个人绑架后帮他调理身体又送了回来,也依然要判刑一样。西方人能将责任和义务区分的十分清楚,与他们数百年的民主进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民主最重要的,便是法律至上,以秩序规范生活。

人情与秩序,在同种事情上截然不同的态度反应了不同的意识社会形态,在人情的社会中,若有新星木秀于林,必有旧有势力以风摧之,关系总比成绩好用,人脉总比能力更受重视,使上层社会成为一潭死水,社会流动性极差,寒门也难出贵子。而在秩序的社会中,法律至上,人们的生活由秩序规范,无能者无人可护,而以能力决定的地位才是发展的最终形态。但是,中国显然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人情到秩序,如同封建到民主。中国不缺人才,只是缺舞台。当有朝一日过渡完成,中国梦也不是水中月,镜中花了。

5、规则与道德

10 什么是规则?是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还是七大章八大节的校规?应该不是这些。当一个孩子在你身边摔倒时,没有哪条规则要求你必须把他扶起来,但你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你心是有这样一个规则:要帮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这种规则多了,道德也就随之形成了。

规则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道德,规则是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规则是人定的,如何严密也不能够到“天衣无缝”。若没有道德的支撑,规则是很容易被人钻空子的。你说不许“随地”吐痰,那我就吐到公园的长椅上好了;你说不许“乱涂乱画”,那我就“认认真真”地给你画上一排青面獠牙的小鬼,如何?事情若真到了那一步,恐怕就不是一口痰,一幅画那么简单了。律师们大可钻法律的空子,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事情弄得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只怕年年都要“六月飞雪”了。

没有规则的社会更是要方寸大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促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不拾遗”或许还有可能,而“夜不掩户”却怎么听怎么像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当道德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时,规则将会适时地补上这个漏洞。“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听上去是道德的沦落,但美国却制定法律,要求你先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了再说,至少不能让路人被你家的积雪滑倒。这就是道德的底线——规则划出来的。

理想的社会应是规则与道德并存的。规则约束着人们,使其不至滑出道德的底线;同时,道德也填补了规则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一个人被外在的规则和内在的道德约束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社会的规则与道德相辅相成,这个社会才能充满希望。道德是通向美好未来的路,而规则就是路旁的灯,照亮我们纯洁的灵魂,也照亮那条充满理想的大道。我们将道德埋在心底,将规则挽在手上,勇敢地面对未来。

6、无规则欲念与有规则道德

“当一切的规范和禁忌都不存在的时候,你离邪恶有多远?”这是恐怖片《隐身人》海报上的一句话。一个透明的人面对那不透明的世界时,潜伏在其心底沉睡的欲望开始苏醒,于是,就有了那个邪恶的隐身人以及这部惊悚的影片。

真正的不安并不来自于片中的可怕情节,而是来自于我对自我的拷问,“当没有任何规则制约时,你会做坏事吗?”我的答案竟是:我会!这是源自人性之下的潜伏的欲念,也许外面每个人心底都静臵着邪恶,而禁锢邪恶的束缚一旦开启,那么就有了人类历史上诸多暴行。

我认为,人类文明的根本象征在于控制欲望,这也是人类摆脱野蛮的标志。起先对于欲念的压制来源于道德,这是一种来自人类长久社会活动中积累的理念,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是我国古代儒学的中心之道,但古人云:无德必之,唯德必危。这就是说,没有强制的道德是苍白无力的。从这一点上说,法家倡导的“以法治国”才是治理社会的方法,儒家所谓“以德治国”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我们无法抑制欲念的衍生和流动,却可以约束由欲念产生的行为,这就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规则。我们的邪念可能将某种道德颠覆了千次万次,但带有惩罚性的规则使得邪念无从迸发,并扶正着道德之树,从而形成了法制社会。可谓“人性本恶,而人行总善。”

道德是规则的基础构建,但违背道德却未违背规则,纳撒尼尔〃霍桑笔下的威克菲尔德就是这样的人物,也许是出自对流浪的热望,他在某一天离家出走,却只到离家仅有一个街道之隔的旅店住下,并且一住便是二十年。这个离家出走的流浪者更引人注目,读者不禁会由此丈量他距社会伦理道德间的距离,他违背了道德,脱离了本位,但我们不能说他有任何越轨行径,而老练的霍桑为我们解答了难题,他在最后写道:“在看似伤乱的世界中,我们 11 每个人被规范地放在某一个位臵,一旦脱离了这个位臵,我们将被这个世界永远地地遗弃。”这个威克菲尔德将被事实上也的确为这个世界所遗弃。在这里,威克菲尔德违背的是另一种规则,一种社会法则。

正如《麦田守望者》中斯宾塞先生对霍尔顿所说:“人生就是一场球赛,我们却要遵守每一项这样或那样的规则。”是的,我们生存在这个社会,参加这样的“球赛”,就只有遵守所谓“规则”。

六、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

——北岛

读了上面两句诗,你有何感想或思考呢?请联系自身体验或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要求:强化开头、结构、语段论述。

规则与人情 范文
《规则与人情 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