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文献读书笔记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02 21:08:1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微生物学文献读书笔记

微生物学文献读后感

一、文章题目

A novel approach for aeing the susceptibility of Escherichia coli to antibiotics (评估大肠杆菌对抗生素易感性的一种新方法)

二、文章概要

Escherichia coli CVCC249 在不同抗生素浓度下的动态增长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不能获得理想的最终结果的原因是用AST法不能完全确定药物浓度和细菌数量之比以及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综合效应。基于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庆大霉素处理一定时间细菌的增长过程的分析,以及根据向前差分法,一种AST新方法被提了出来。

三、研究背景

1、AST(药敏试验)是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它通常定性在MIC(最低抑制浓度)和MBC(最低杀菌浓度),这是由不同的杀菌方法和纸片扩散确定的。从AST获得的参数通常用来表明抗性反应或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利用这些结果提供合理用药指导。

2、然而,由于AST的结果容易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耐药性和敏感性之间的断点变得相当难以区分。许多临床研究组织为AST的标准化方法作了巨大的努力。美国临床试验标准研究所1971年提出了CLSI的标准化方法,还有后来英国抗菌化疗协会提出BSAC法,欧洲药敏测试委员会提出EUCAST法等。尽管标准在逐渐完善和提高,但前面的路还着实很远。

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实验室设计了许多实验,改善AST方法。根据Fibonacci 序列分析,他们用细菌浊度的RC作为目标函数,提出了AST新方法。这个方法有望发展成为药效学的一种常用方法。

四、研究材料

1、从鸡中分离出来的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 CVCC249

2、标准质量控制菌株 E.coli 25922

五、研究方法

1、用增长序列浊度的RC值描述抗生素的抑制率

细菌细胞分裂的发生是一个随机过程,在任何时候细胞分裂都会有一定的比例。一定程度上符合Fibonacci 序列。但是,浊度仅仅反映细胞的总数,不能区分分裂和休眠细胞,而一般把细胞分裂用于目标函数。一般情况下,休眠细胞可以通过浊度的净增加值予以消除。RC的“无药”起点和“有药”终点可用来确定药物的抑制率。

2、用CFU和浊度的方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情况

5L接种菌株E.coli CVCC249,于10L发酵罐,37°C条件下培养,采样时间间隔为1h。

3、用等高线图显示随着增长率的增加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效果

等高线图是非线性回归基础上的非建模分析方法,可用来进行两个变量间的复杂分析。半乳糖苷酶可用来反映浓度和作用时间对酶催化的综合效应。

4、用AUC描述“用药”和“不用药”条件下细菌的增殖

一个单点的吸收光谱曲线可以反映一个系统所有因素的影响,然而波长间隔可以在很大

程度上影响实验误差,而波长间隔越大,误差越小。因此,若用AUC法对最初和最终的波长下的吸光度进行积分,则得到的结果误差会较小。相比经典的吸光度方法,AUC法更准确,可用它来减少只选择单一波长为目标函数所造成的误差。

5、用Savitzky-Golay样条估计平滑观察值

RC对误差非常敏感,在某些情况下递归曲线反映会类似于瞬时生长速率的现象,干扰统计分析。为了消除干扰,应该把数据平滑一下。

六、研究结果

1、限制性培养条件下的细菌种群的RC分析

(1)相同的增长过程中,CFU方法获得的生长曲线显示出高斯分布,而浊度的生长曲线显示潜伏期时间不少于20小时的波兹曼分布。

(2)浊度和CFU方法得到的结果非常接近,RC振荡在0.95和1.2之间。可以预见,抗生素抑制下细菌的RC值将小于1.0。

(3)在浊度中RC净增加值可用于消除休眠细胞的影响,其结果CFU方法相当,但不受接种和不同生长时期影响。

2、净RC值估计庆大霉素对Escherichia coli CVCC249的抑制率 (1)即使接种量不同,RC值的动态变化仍然相似。

(2)当浊度的AUC用来进行定量表征,抑制动态过程与细胞的抑制常数1×107和3.5×105 CFU接种量有显著不同。但当RC曲线的AUC用于定量表征时,它们将彼此相同。这表明净RC是用来描述药物的效果,休眠细胞和接种量的影响相抵消。

(3)单因素分析得到的结果:药物的影响被局限在某一时刻单一的浓度的影响,不能显示浓度和时间的综合效应。

3、抗生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对Escherichia coli CVCC249抑制率的综合效应

(1)当庆大霉素的浓度低于2.0μg/ mL 时,超过10小时没有抑制效果。然而,当浓度大于2.0μg/ mL时,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若要获得60%的抑制率,需要超过4.0μg/ mL的浓度和超过20小时的作用时间。

(2)当接种量为3.5×105CFU时,庆大霉素浓度和作用时间对抑制率的影响是相同的。 (3)一种药物对一种确定菌株的效果依靠作用时间或浓度,取决于这两个变量的综合影响。 (4)高浓度庆大霉素抑制率的等高线图表示,为了获得100%的抑制效果,需要15μg/ mL庆大霉素处理10小时。

(5)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到同一抑制率,而这不能由CLSI方法得到。 小结:浊度的净增值用于消除休眠细胞的影响,然后用细菌浊度的净RC值变化表示抗生素对细菌的分裂的影响。最后,用等高线图显示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综合效应。

七、心得体会

1、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有对前人假说的否定,也有对前人学说的验证,还有对已有技术的革新。这要求研究者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敢于发现,敢于质疑,敢于探索,敢于将成果公诸于众。

2、我们做科研时要注意选题的重要性。重点选择人类目前急需解决的生产生活面临的难题。 如这篇文章讲的是临床微生物学的一项研究,目的在于更好地提供抗生素的合理用药指南。而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就是摆在当今人类面前的一大问题。

3、学科之间的交叉性。本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运用于细菌实验,将微生物学和数学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因此,学会根据不同学科的内容和特点,选取研究方向,对研究大有裨益。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培养的专业素质和能力。(By:南京农业大学 生科102班 郑焕明)

推荐第2篇:会计经验文献读书笔记

读《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评价》一文的启示

2012级会计专业8121202011330 郭玥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是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当时一批年青学者将弗里德曼所创实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引入到会计理论研究领域,从而促使了实证会计研究的兴起与实证会计理论的形成。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会计学者开始运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从事会计理论研究,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而言还存在很大差距。

这篇文献是有关实证研究方法中的经典之作,他首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会计收益数据的信息含量进行了检验,开创了会计研究领域的新方向,提供了研究会计问题的新方法。通过读这篇文章,让我了解了早期西方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线索和发展思路,从而让我对怎样研究我国会计理论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那么,我将通过这篇文章记录下文献的基本内容,结构,然后写上自己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思考和我能加以利用的方面,以便对以后的阅读提供便利的途径。

一.文章的基本结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包括引言、经验检验、数据、研究结果和结论五个部分。他逻辑结构是很有层次的,很值得我们进行学习。论文的引言部分主要描述当时对会计收益数据有用性的争论,作者认为争论的原因在于没有经验数据的支撑,并提出可以从会计收益数据发布前后的股价走势来判断会计收益数据的有用性,从而确立了整篇文章的主旨。论文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可以分为一个大段,主要包括如何对所使用的理论依据、变量、样本,数据的标准进行选择,以及指导我们了解了如何对数据来源和变量的结果进行统计。论文的第四部分“研究结果”包括假设、对假设的检验结果,然后通过对检验结果的分析指出检验结果的显著性同研究设计本身的局限性。论文的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认为会计收益数据是有用的信息,但是由于有其他竞争性的信息来源,让会计收益数据的信息含量受到了影响。最后作者还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的思路。总体来讲,该文献的基本结构兼有科学性、明晰性和实用性于一身。这种运用经验研究方法被研究会计问题的会计研究者广为采用,成为经验研究论文结构的主要范式。

本文正文部分的内容是本文的精华之处,本文具有选题的热点性,变量设计的巧妙性,方法的创新性,样本的可比性和数据的可靠性,最后顺其自然的引出了本文作者的观点,让读者引起共鸣,引发思考。

二.文章的可读处

(一)作者通过变量的设计的确定了研究的主题。

文章首先引入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的定义是:在资本市场上总会有一些投资者愿意付出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来收集和分析有关信息,从而做出更优的投资决策,这些投资者比其他投资者更有信息优势,这些资本市场上的操作会让收集的信息迅速反映在资本资产的价格中。当有大量的这种投资者时,资本市场会非常迅速地调整资本资产的价格,使这些投资者不能获取更多的非正常报酬。

根据上述理论,作者提出可观测的股票价格波动与信息发布之间存在联系的观点,指出联系可以证明会计收益所反映信息是有用的,从而将会计收益同股票价格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作者通过构建市场预期收益的两个选择模型来考察市场对会计收益数据是如何反应的。从而对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区分对于特定公司证券价格有影响的特定信息和对所有公司证券价格有影响的系统信息。

(二)方法运用的独特性

在文章中,鲍尔和布朗把影响公司盈余的因素分离为系统因素和特定因素。系统因素影响所有的公司,这样某公司上一年的盈余和其他公司上一年的盈余,可以通过这种特定方式进行联系。如果这种联系是稳定的,可以将这种稳定的联系用固定的函数形式表现出来,此时可以根据其他公司的收益得到某一公司当年收益的条件期望。这样,未预期盈余变动可以通过计算实际收益的变动与条件期望变动的差异得到估计,并把这个差值定义为当前收益所传递的信息含量。同时作者假定:由企业财务及其他政策改变所导致的盈余变化,在第一次估计前已经被收益的平均变化所反应,即宏观经济和政策改变同时影响企业收益,可以将其进行联合估计。

对未预期盈余的估计,作者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每个样本公司每年的盈余变化和市场盈余变化的线型回归系数和截距项。再将市场盈余平均变化作为自变量代入上述过程得到的回归模型,计算出盈余变化的预期值。最后未预期盈余变化值(预测残差)即为盈余变化的实际值减去盈余变化的预期值。从未预期盈余变化的估计中可以发现作者是剔除了市场效应的,即不考虑系统因素仅考虑特定因素。这种公式的运用对我以后进行实证论文的撰写提供了方法性的指引,本文作者的这种方法在当时很是新颖,对于初读研究生的我非常有启示。

(三)提出研究方向的不足

虽然该文献的研究方法具有相当严密的逻辑性以及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在文献的最后作者还是非常大胆的指出了研究中的一些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如没有考虑月末发生交易时股票价格同时变化、数据中存在误差、股价的离散性、“预计误差”模型的无效性、收益预期误差的系统偏差等。除了作者指出的局限性外,还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市场如何预测净收益的变化、中报或股利宣告的作用、中报与年报的成本以及未预期收益变化程度和相关股票价格调整程度的定量关系等。

三、《评价》对我的启示

运用实证方法解决当前热点问题是值得我学习的。该文献运用的事项法以及相关的财务和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和应用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容易的工作。在中国,只要以中国的特色为经,以国际文献的热点课题为纬,去回答国际文献无法回答的问题,就可以了。还应该学习的是文献研究方法的创新性,鲍尔和布朗因为运用别人没有应用的研究方法去研究一个广为争论但一直悬而未决的热点问题而一举奠定了该文献的地位,与他们处于同一时代且同样接受过系统的财务和经济学训练的学者不在少数,但鲍尔和布朗为什么却成为第一个运用那些系统知识来分析会计问题的学者。所以在以后论文的撰写时候要发散思维,争取诠释一些前人没有的名词,运用新的思考方式来为会计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推荐第3篇:近代史读书笔记阅读文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阅读文献(打*为本学期必读)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1857年3月) *2.列宁:《对华战争》(1900年9-10月)

3.毛泽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一)(1963年9月) 4.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节选)(1894年11月24日)

*5.《辛丑条约》(1901年9月)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6月) *2.《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3.洪仁玕:《资政新篇》(1859年)

4.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895年5月)

*5.梁启超:《变法通议》(节选)(1896年)

6.严复:《原强》(1895年3月)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1912年7月) 2.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11月12日)

*3.孙中山:《发刊词》(1905年10月20日) 4.《与辩驳之纲领》 《民报》1906年4月28日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 *6.孙中山:《建国大纲》(1924年4月)

7.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1月12日)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12月)

*2.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1919年9月)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下半年)

4.《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922年7月) 5.《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5日)

2.毛泽东:《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

*3.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4.《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节选)(1936年12月) 5.毛泽东:《论新阶段》 (节选)(1938年12月)

6.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节选)(1939年12月)

*7.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20日)

8.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0月22日)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毛泽东:《论持久战》(节选)(1938年5月)

2.《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937年8月25日)

*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4.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节选)(1945年4月24日)

5.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5年9月3日)

《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导读

原文内容

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马克思

几年以前,当在印度施行的可怕的刑罚制度在议会中被揭露的时候,极可尊敬的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之一詹姆斯·霍格爵士曾厚颜无耻地硬说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可是后来的调查证明,这种说法有事实作根据,而且这些事实对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来说应当是十分清楚的。因此,詹姆斯爵士对于东印度公司被指控的那些可怕的事情,只有或者承认是“有意不闻”,或者承认是“明知故纵”。看来,英国现任首相帕麦斯顿勋爵和外交大臣克拉伦登伯爵现在也处于同样的窘境。首相在市长不久前举行的宴会上的演说中,企图为施于中国人的残暴行为进行辩护,他说:

“如果政府在这件事情上赞同采取无理的行动,毫无疑问,它走的就是一条应受议会和全国谴责的道路。但是相反地,我们深信这些行动是必需的和至关重要的。我们认为,我国受到了严重的欺凌。我们认为,我国同胞在地球的遥远地方遭到了种种侮辱、迫害和暴虐,对此我们不能默不作声。(喝采声)我们认为,我国根据条约应享有的权利已遭到破坏,而在当地负责保护我国在世界那个地区利益的人员,不仅有理由而且有义务尽量利用他们所能采取的手段来表示对这些暴行的义愤。我们认为,如果我们不赞同采取那些在我们看来是正确的、而且我们设身处地也会认为自己有责任采取的行动,那我们就是辜负了我国同胞对我们所寄予的信任。(喝采声)”

但是,无论英国人民和全世界怎样为这些讲得头头是道的解释所欺骗,勋爵大人自己肯定不会相信这些解释的真实性,要是他认为这些都是真的,那就暴露出他是有意不去了解真实情况,同“明知故纵”几乎同样是不可原谅的。自从英国人在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的第一个消息传来以后,英国政府报纸和一部分美国报刊就连篇累牍地对中国人进行了大量的斥责,它们大肆攻击中国人违背条约的义务、侮辱英国的国旗、羞辱旅居中国的外国人,如此等等。可是,除了亚罗号划艇事件以外,它们举不出一个明确的罪名,举不出一件事实来证实这些指责。而且就连这个事件的实情也被议会中的花言巧语歪曲得面目全非,以致使那些真正想弄清这个问题真相的人深受其误。

亚罗号划艇是一只中国小船,船员都是中国人,但是为几个英国人所雇用。这只船曾经取得暂时悬挂英国国旗航行的执照,可是在所谓的“侮辱事件”发生以前,这张执照就已经满期了。据说,这只船曾被用来偷运私盐,船上有几名歹徒——中国的海盗和走私贩子,当局早就因为他们是惯犯而在设法缉捕。当这只船不挂任何旗帜下帆停泊在广州城外时,缉私水师得知这些罪犯就在船上,便逮捕了他们。要是我们的港口警察知道附近某一只本国船或外国船上隐匿水贼和走私贩子,也一定会这样做的。可是因为这次逮捕妨碍了货主的商务,船长就向英国领

事控告。这位领事是个就职不久的年轻人,据我们了解是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亲自跑到船上,同只是履行自己职责的缉私水师大吵大闹,结果一无所得。随后他急忙返回领事馆,用命令式的口吻向两广总督提出书面要求:放回被捕者并道歉,同时致书香港的约翰·包令爵士和海军将军西马糜各厘,说什么他和英国国旗遭到了不可容忍的侮辱,并且相当明显地暗示说,期待已久的向广州来一次示威的良机到来了。

叶总督有礼貌地、心平气和地答复了激动的年轻英国领事的蛮横要求。他说明捕人的理由,并对因此而引起的误会表示遗憾。同时他断然否认有丝毫侮辱英国国旗的意图,而且送回了水手,因为尽管这些人是依法逮捕的,但他不愿为拘留他们而招致这样严重的误会。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使巴夏礼领事先生感到满意,他坚持要求正式道歉和以隆重礼节送回被捕者,否则叶总督必须承担一切后果。接着西马糜各厘将军率领英国舰队抵达,旋即开始了另一轮公函往来:海军将军态度蛮横,大肆恫吓,中国总督则心平气和、冷静沉着、彬彬有礼。西马糜各厘将军要求在广州城内当面会商。叶总督说,这违反先例,而且乔治·文翰爵士曾答应不提这种要求。如果有必要,他愿意按照常例在城外会晤,或者采取其他不违反中国习惯与相沿已久的礼节的方式来满足海军将军的愿望。但是这一切都未能使这位英国强权在东方的好战的代表称心如意。

这场极端不义的战争就是根据上面简单叙述的理由而进行的——现在向英国人民提出的官方报告完全证实了这种叙述。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英国政府和英国人民——至少那些愿意弄清这个问题的人们——都知道这些非难是多么虚伪和空洞。有人企图转移对主要问题的追究,给公众造成一个印象:似乎在亚罗号划艇事件以前就有大量的伤害行为足以构成宣战的理由。可是这些不分青红皂白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

英国报纸对于旅居中国的外国人在英国庇护下每天所干的破坏条约的可恶行为真是讳莫如深!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的事情,我们一点也听不到。外国人经常贿赂下级官吏而使中国政府失去在商品进出口方面的合法收入的事情,我们一点也听不到。对那些被卖到秘鲁沿岸去当不如牛马的奴隶、被卖到古巴去当契约奴隶的受骗契约华工横施暴行“以至杀害”的情形,我们一点也听不到。外国人常常欺凌性情柔弱的中国人的情形以及这些外国人带到各通商口岸去的伤风败俗的弊病,我们一点也听不到。我们所以听不到这一切以及更多得多的情况,首先是因为在中国以外的大多数人很少关心这个国家的社会和道德状况;其次是因为按照精明和谨慎的原则不宜讨论那些不能带来钱财的问题。因此,坐在家里而眼光不超出自己买茶叶的杂货店的英国人,完全可以把政府和报纸塞给公众的一切胡说吞咽下去。

与此同时在中国,压抑着的、鸦片战争时燃起的仇英火种,爆发成了任何和平和友好的表示都未必能扑灭的愤怒烈火。

写于1857年3月22日前后

作为社论载于1857年4月10日《纽约每日论坛报》第4984号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175—178页

一,

原著写作背景

1856年英国为了扩大自己在华特权,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政府和英国媒体竭力掩盖事实真相,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编织合法的理由。马克思通过收集大量资料,弄清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真实背景。他撰写这篇评论文章,揭露英国政府淘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真相,批判了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和英国媒体的虚伪。

二,

原著的主要思想

原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

一、二自然段。在这里,马克思直接引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勋爵的演说,说明英国政府正在重施东印度公司的伎俩,用谎言掩盖应该军队对中国人的残暴行为。

第二部分是第

三、

四、五自然段。在这里,马克思叙述了所谓“亚罗号”事件的经过,揭示“亚罗号”事件实际是英方蓄意挑起的事件,其目的在于寻找向中国发动战争的合法借口。正是在这个借口下,英国军队杀害了无辜的中国人民,犯下了侵犯人权、破坏中国人民财产的暴行。

第三部分是第六七自然段。马克思揭露了英国媒体的虚伪,指出英国媒体对于外国人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只字不提,而用错误的报道误导英国民众。马克思认为,英国人在中国的暴行必然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

三、拓展阅读

1、参阅《鸦片贸易史》的导读部分。

2、夏笠:《第二次鸦片战争史》,上海书店 2007年8月第1版

对华战争(1900 年 9—10 月)

俄国正在结束对华战争。动员了许多军区,耗费了亿万卢布,派遣了数 以万计的士兵到中国去,打了许多仗,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不过,这 些胜利与其说是战胜了敌人的正规军,不如说是战胜了中国的起义者,更不 如说是战胜了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水淹和枪杀他们,不惜残杀妇孺,更不用 说抢劫皇宫、住宅和商店了。而俄国政府以及奉承它的报纸,却庆祝胜利, 欢呼英勇的军队的新战功,欢呼欧洲的文化击败了中国的野蛮,欢呼俄罗斯 “文明使者”在远东的新成就。在这一片欢呼声中,只是听不到千百万劳动 人民的先进代表——觉悟工人的声音。但是,这次新的胜利征战的重负,都 落在劳动人民的肩上,从他们中间抽人到遥远的地方去,为了弥补庞大的开 支,向他们征收了重税。那么,社会党人对于这次战争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这次战争对谁有利呢?俄国政府的政策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我们现在试 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我国政府首先想使人相信,它并不是在同中国打仗,它只是在平定暴

乱,制服叛乱者,帮助合法的中国政府恢复正常的秩序。虽然没有宣战,但 是问题的本质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改变,因为战争毕竟是在进行。试问,中 国人对欧洲人的袭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 等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主战派说,这是由“黄种人 敌视白种人”,“中国人仇视欧洲的文化和文明”引起的。是的,中国人的 确憎恶欧洲人,然而他们憎恶的是哪一种欧洲人呢?为什么要憎恶呢?中国 人憎恶的不是欧洲人民,因为他们之间并无冲突,他们憎恶的是欧洲资本家 和唯资本家之命是从的欧洲各国政府。那些到中国来只是为了大发横财的 人,那些利用自己吹捧的文明来进行欺骗、掠夺和镇压的人,那些为了取得 贩卖毒害人民的鸦片的权利而同中国作战(1856 年英法对华的战争)的人, 那些利用传教伪善地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欧洲 各国资产阶级政府早就对中国实行这种掠夺政策了,现在俄国专制政府也参 加了进去。这种掠夺政策通常叫作殖民政策。凡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很快的 国家,都要急于找寻殖民地,也就是找寻一些工业不发达、还多少保留着宗 法式生活特点的国家,它们可以向那里销售工业品,牟取重利。为了让一小 撮资本家大发横财,各国资产阶级政府进行了连年不断的战争,把士兵整团 整团地开到有损健康的热带国家去送命,耗费了从人民身上搜刮来的大量钱 财,迫使当地居民奋起反抗,或者使他们濒于饿死的境地。我们不妨回忆一 下印度土著的抗英起义[131]和印度的饥荒,以及现在英国人对布尔人的战 争[132]。

欧洲资本家贪婪的魔掌现在伸向中国了。俄国政府恐怕是最先伸出魔掌 的,但是它现在却扬言自己“毫无私心”。它“毫无私心地”占领了中国旅顺口,并且在俄国军队保护下开始在满洲修筑铁路。欧洲各国政府一个接一

个拼命掠夺(所谓“租借”)中国领土,无怪乎出现了瓜分中国的议论。如 果按照真实情况,就应当说:欧洲各国政府(最先恐怕是俄国政府)已经开 始瓜分中国了。不过它们在开始时不是公开瓜分,而是像贼那样偷偷摸摸进 行的。它们盗窃中国,就像盗窃死人的财物一样,一旦这个假死人试图反抗, 它们就像野兽一样猛扑到他身上。它们把一座座村庄烧光,把老百姓赶进黑 龙江中活

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这些基督 教徒建立功勋的时候,却大叫大嚷反对野蛮的中国人,说他们竟胆敢触犯文 明的欧洲人。俄国专制政府在 1900 年 8 月 12 日致各国的照会中宣称:俄国 军队占领牛庄并且开入满洲境内,是临时性措施;采取这些措施,“完全是 由于必须击退中国叛民的侵略行动”;“绝对不能说明帝国政府有任何背离 自己政策的自私计划”。

帝国政府多么可怜啊!它简直像基督教徒那样毫无私心,人们竟冤枉了 它,简直太不公平了!几年以前,它毫无私心地侵占了旅顺口,现在又毫无 私心地侵占满洲,毫无私心地把大批承包人、工程师和军官派到与俄国接壤 的中国地区,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引起了以温顺出名的中国人的愤怒。修筑中 东铁路,每天只付给中国工人 10 戈比的生活费,难道这就是俄国毫无私心 的表现吗? 但是,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对中国实行这种疯狂的政策呢?这种政策对谁

有利呢?它对一小撮同中国做生意的资本家大亨有利,对一小撮为亚洲市场 生产商品的厂主有利,对一小撮现在靠紧急军事订货大发横财的承包人有利 (有些生产武器、军需品等等的工厂正在拼命地干,并且增雇成百上千的日 工)。这种政策对一小撮身居军政要职的贵族有利。他们所以需要冒险政策, 是因为借此可以飞黄腾达,建立“战功”而扬名于世。我国政府为了这一小 撮资本家和狡猾的官吏的利益,竟然毫不犹豫地牺牲全国人民的利益。沙皇 专制政府这一次也和往常一样,表明自己是甘愿对资本家大亨和贵族卑躬屈 膝的昏官政府。

侵略中国对俄国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有什么好处呢?成千上万个

家庭因劳动力被拉去打仗而破产,国债和国家开支激增,捐税加重,剥削工 人的资本家的权力扩大,工人的生活状况恶化,农民的死亡有增无减,西伯 利亚大闹饥荒,——这就是对华战争能够带来而且已经带来的好处。俄国的 一切出版物、一切报刊,都处于奴隶的地位,不得到政府官员的许可,它们 就不敢登载任何东西,因此,在对华战争中人民付出了多少代价,我们没有 确切的材料,但是,这次战争的费用高达几亿卢布,这是没有疑问的。有消 息说,政府按照一项没有公布的指令,一次就拨出军费 15000 万卢布,而目 前的战费开支每三四天就要耗掉 100 万卢布。政府肆意挥霍钱财,但是给饥 饿农民的救济金却一扣再扣,斤斤计较每一个戈比,不愿意把钱用在国民教 育上,它和一切富农一样,从官办工厂的工人和邮政机关小职员等等的身上榨取血汗!

财政大臣维特曾宣称,1900 年 1 月 1 日以前,国库尚存闲置现款 25000 万卢布,但是现在这笔钱已经没有了,都投入了战争,政府正在发行公债, 增加捐税,因财政拮据而缩减必要的开支,停止修筑铁路。沙皇政府面临破 产的危险,但它仍然拼命实行侵略政策,这不但需要大量资金,而且有卷入 更可怕的战争的危险。进攻中国的欧洲列强,已经在分赃问题上争吵起来 了,谁也不能断定这次争吵会怎样收场。

沙皇政府对中国实行的政策不仅侵犯人民的利益,而且还竭力毒害人民 群众的政治意识。凡是只靠刺刀才能维持的政府,凡是不得不经常压制或遏 止人民愤怒的政府,都早就懂得一个真理:人民的不满是无法消除的,必须 设法把这种对政府的不满转移到别人身上去。例如煽起对犹太人的仇恨,卑 鄙的报纸中伤犹太人,说犹太工人似乎不像俄国工人那样受资本和警察政府 的压迫。目前报刊上又大肆攻击中国人,叫嚣黄种人野蛮,仇视文明,俄国 负有开导的使命,说什么俄国士兵去打仗是如何兴高采烈,如此等等。向政 府和大财主摇尾

乞怜的记者们,拼命在人民中间煽风点火,挑起对中国的仇 恨。但是中国人民从来也没有压迫过俄国人民,因为中国人民也同样遭到俄 国人民所遭到的苦难,他们遭受到向饥饿农民横征暴敛和用武力压制一切自 由愿望的亚洲式政府的压迫,遭受到侵入中华帝国的资本的压迫。

俄国工人阶级已经开始从人民群众所处的那种政治上的愚昧无知中挣

脱出来。因此,一切觉悟的工人就有责任全力起来反对那些煽起民族仇恨和 使劳动人民的注意力离开其真正敌人的人。沙皇政府在中国的政策是一种犯 罪的政策,它使人民更加贫困,使人民受到更深的毒害和更大的压迫。沙皇 政府不仅把我国人民变成奴隶,而且还派他们去镇压那些不愿做奴隶的别国 人民(如 1849 年,俄国军队曾镇压匈牙利革命)。它不仅帮助俄国资本家 剥削本国工人,把工人的双手捆起来,使他们不能团结自卫,而且还为了一 小撮富人和显贵的利益出兵掠夺别国人民。要想打碎战争强加在劳动人民身 上的新的枷锁,唯一的办法就是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以结束政府的专制统 治,迫使政府不要光照顾宫廷奸党的利益。

载于 1900 年 12 月《火星报》创刊号

选自《列宁全集》第 2 版 第 4 卷第 319—323 页

毛泽东《论持久战》(节选)

(1938年5月) 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争。

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呢?根据在什么地方呢? 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分别地说来,战争的双方有如下互相反对的许多特点。

日本方面:第一,它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这是日本侵略战争的基本条件,战争的不可避免和中国的不能速胜,就建立在这个日本国家的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强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上面。然而第二,由于日本社会经济的帝国主义性,就产生了日本战争的帝国主义性,它的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日本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还不止此,第三……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虽强,但这些力量之量的方面不足。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最后,第四,日本虽能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但同时,却又不能不遇到一个超过其国际援助力量的国际反对力量。……这是失道寡助的规律,是从日本战争的本性产生出来的。……

中国方面:第一,我们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我们依然是一个弱国,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战争之不可避免和中国之不能速胜,又在这个方面有其基础。然而第二……今日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虽不如日本之强,但在中国自己比较起来,却有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为进步的因素。……中国今天

的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种进步的基础上得到了持久战和最后胜利的可能性。……中国的战争是进步的,从这种进步性,就产生了中国战争的正义性。……第三,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这同日本又是一个相反的对比。最后,第四,由于中国战争的进步性、正义性而产生出来的国际广大援助,同日本的失道寡助又恰恰相反。……

这样看来,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比较地弱的,然而正处于进步的时代,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又有大国这个条件足以支持持久战,世界的多数国家是会要援助中国的。——这些……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中日战争既然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那末,就可以合理地设想,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怎样具体地进行持久战呢?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我们的答复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即敌之进攻和保守阶段中,应该是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在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一句话说完,就是:“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

抗日战争的作战形式中,主要的是运动战,其次就要算游击战了。我们说,整个战争中,运动战是主要的,游击战是辅助的……但这不是说: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不重要。……游击战的战略作用就有两方面:一是辅助正规战,一是把自己也变为正规战。

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一切工作中,应该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因为只有这种方针才能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才能争取最后胜利。

——选自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442~450、46

2、484—48

6、498—49

9、511—513页。

注:《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全面抗战开始十个月之后,针对当时党内外存在的亡国论和速胜论而写的。在批驳亡国论和速胜论的基础上,毛泽东根据中日两国在战争中的特点和抗日战争的性质,认为抗日战争应是持久战,并据此正确判断和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发展阶段,以及取得抗战胜利的战略战术和力量源泉。

《风声》结尾周迅饰演的顾晓梦的独白的台词

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希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将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推荐第4篇:怎样做外文文献读书笔记

怎样做外文文献读书笔记

做好读书笔记是获取知识的一种基本工具, 一篇好的读书笔记要让自己几乎不用阅读原文就可以掌握大致内容。所以读书笔记的结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提供一个直观的理解。以本人阅读经济管理类外文的经验,做这类读书笔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者简介

要简要说明作者的学术和工作背景,主要成就、主要书籍、论文和研究方向。

二、当前学习的动机(motivation)

读书笔记开头就应该明确地交代本文的写作背景或者写作目的,即本文是为了解决什么理论问题或解释现实问题的。通常的做法,就是简要交代一下文章所追叙的理论线索。这部分的内容单单依靠原文的综述怕是不够,需要作者自己整理。

三、主要观点(main arguments)

最好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一下原文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一般体现为核心命题,通常在introduction或concluding remark中就有。

四、主要模型或分析框架(framework)

可以包括两部分:对模型基本假设的介绍,以及基本模型以及相应命题。因为每一个观点的得出,都离不开具体的环境,所以需要了解最重要的几个假设。为了加深理解,了解模型的基本框架也是很重要的。

五、评论(argument)

从学术理论的发展和管理实践应用两个方面对论文的价值进行评价,也可以指出论文的应用之处。

六、思考或扩展或者表达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地方(further research) 这是读书笔记的实质性部分,可以总结一下原文可能的扩展方向,或者展望一下未来可能的研究课题。如果对文章理解较深刻,最好自己能对文章提出一些批评,或者指出其瑕疵。实际上,这才是写读书笔记最重要的目的或收获。

七、参考文献

可以列出与主题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以便今后查询,也方便别人“按图索骥”。

推荐第5篇:怎样做外文文献读书笔记

怎样做外文文献读书笔记

做好读书笔记是获取知识的一种基本工具, 一篇好的读书笔记要让自己几乎不用阅读原文就可以掌握大致内容。所以读书笔记的结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提供一个直观的理解。以本人阅读经济管理类外文的经验,做这类读书笔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者简介

要简要说明作者的学术和工作背景,主要成就、主要书籍、论文和研究方向。

二、当前学习的动机(motivation)

书读笔记开头就应该明确地交代本文的写作背景或者写作目的,即本文是为了解决什么理论问题或解释现实问题的。通常的做法,就是简要交代一下文章所追叙的理论线索。这部分的内容单单依靠原文的综述怕是不够,需要作者自己整理。

三、主要观点(main arguments)

最好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一下原文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一般体现为核心命题,通常在introduction或concluding remark中就有。

四、主要模型或分析框架(framework)

可以包括两部分:对模型基本假设的介绍,以及基本模型以及相应命题。因为每一个观点的得出,都离不开具体的环境,所以需要了解最重要的几个假设。为了加深理解,了解模型的基本框架也是很重要的。

五、评论(argument)

从学术理论的发展和管理实践应用两个方面对论文的价值进行评价,也可以指出论文的应用之处。 这是读书笔记的实质性部分,可以总结一下原文可能的扩展方向,或者展望一下未来可能的研究课题。如果对文章理解较深刻,最好自己能对文章提出一些批评,或者指出其瑕疵。实际上,这才是写读书笔记最重要的目的或收获。

七、参考文献

可以列出与主题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以便今后查询,也方便别人“按图索骥”。

推荐第6篇: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读书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对交易、交易组织和制度的研究综述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交易中有关经济权利和义务的界定,以及基于交易成本分析的交易组织的规模变动和边界确定,交易制度和结构的最优选择等(Coase,1937, 1969williamson,1975;North,1990)。从而围绕其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构建起整个理论体系。对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交易、交易组织和制度的研究综述主要是在这三个方面展开。

对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科斯看来,“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他强调经济学研究必须指向现实世界。诺思将新制度经济学界定为“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诺思认为需要在制度变迁中对现实世界进行理解和研究。柯武刚和史漫飞则具体指出,新制度经济学“关心的是分析各种具有协调功能的规则和规则集,以及这些规则和规则集的实施对经济后果的影响。制度经济学还与制度如何在经济环境的变迁中演化有关。简而言之,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生活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这些论述都是强调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应该包括个体的经济活动和制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科斯所说,与新古典经济学脱离现实世界的、高度抽象的理论研究不同,新制度经济学的鲜明特征应该体现在,它研究来自于现实世界的问题。新制度经济学强调运用主流经济学方法去分析制度的产生和变动,从而揭示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对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分析,科斯(Coas。,1960)在《社会成本问题》中阐述了对财产权利进行界定的经济意义,从而说明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德姆塞茨、斯蒂格勒和波斯纳等人(nemsetz,1965;stigler,1965;Posner,一972)对自然垄断问题进行了产权分析,认为进行竞争性投标,可以将对市场提供服务的权利赋予最高出价者,疏解自然垄断带来社会福利损失的问题。格罗斯曼、哈特和莫尔

(GromanandHart,

1986;HartandMoore,1990;Hart,1995)在对不完全契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的产权理论GHM分析方法。他们在对所有权和控制权关系的研究中,分析了控制权的不同配置对信息分布和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进而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他们的不完全契约理论说明了即使在完全理性的情况下,只要交易契约中的某些内容不能被第三方所验证,那么契约仍然是不完全的。在GHM模型中,契约的第三方不可验证性、交易成本以及事前权利配置之间的关系是核心问题。而 LaPorte,Lopez一de一Silanes,Shleifer和vishny(1997;1998;2000)的一系列关于法律、产权界定、投资者保护、公司治理和金融发展关系的国别研究是产权理论的重要经验研究应用。

wilhalnson(1975)将有限理性和不确定性引入了科斯的企业理论中,从而围绕交易成本和规制结构 (governanceStructure,或称为治理结构)逐步构建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中,威廉姆森强调了有限理性、交易成本与事后规制结构之间的关系。交易成本的分析早期集中于企业和生产组织‘。新古典经济学将纵向一体化的原因归结为技术不可分。而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纵向一体化是因为用契约形式规制持续关系比较困难。其分析的重点是制度在结构化复杂的、长期的关系中作用,而williamson(1979,p234)认为交易成本方法分析的是“备择制度形态在组织交易过程中经济节约的性质”。交易成本理论的早期发展强调以单一交易作为分析单位,忽视不同的规制方式可以结合。隐含了企业的治理决策是在三种相互独立的规制形式中作选择:市场、等级制或混合模式,只能选择单一治理形式。

BradaehandEcel。s(1989)也认为企业可以同时采取不同的规制形式。在多元的治理模式下企业可以获得不同类型规制方式的综合效率。Williamson(1996)也认为在市场、等级制或混合模式的情况下,他们三者的组合也是可以想象的。企业可以通过混合治理模式来避免对专用性资产的机会主义侵害,这些混合模式可以分为单边和双边混合治理:单边混合治理是通过加强与交易对象的事前契约来避免机会主义行为;双边混合治理是通过共同利益进而发展与交易对象的紧密关系来避免机会主义行为。 RindfleischandHeide(1997)认为过去的交易过程

将会影响如何组织一个新的交易,过去与某一个交易对象的良好经验可能会降低在未来的交易中采取其他治理结构的可能;除了过去关系的影响,对未来交易的预期也可能影响如何组织当前的交易,因此,考虑交易之间的关系要比对单一交易作分析,更有助于理解对治理结构的不同选择。

ehilesandMeamaekin(1996)的研究则是在交易成本分析中引入信任,他们认为可以从社会规范、社会关系以及经济作用的角度解释信任的产生。信任可以从“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这两个交易成本理论的核心逻辑起点的角度影响经济后果,一方面,它可以限制和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从而节约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如果契约关系中存在信任,那么,有限理性的理性程度会有提高,因为,信任使交易当事人获得信息更为准确;对不确定性影响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减少寻求对交易对方进行限制和控制的行动从而减少了行为的复杂性。

wi11iamson(2000)在比较了交易成本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异同后,认为两者对于契约不完全问题的分析都是建立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的假设之上。但是,GHM分析在模型化过程中,通过信息对称和无成本的重新磋商将事后不适应

(expostmaladaption)所导致的无效率给消除了。因而,只剩下了事前专用性资产投资不足这一原因。这反映了威廉姆森理论和GHM理论的主要差别即一个强调事后不适应造成的无效率,所以,事后的交易规制方式是重要的,一个是强调事前专用性投资不足造成的无效率,所以事前的所有权、控制权配置是重要的。

作为交易成本理论在家庭和政府层面的拓展应用,Pollak(1985)提出了制度选择—或者是以市场为媒介的经济行为,或者是在家庭、企业、政府或非盈利组织进行的具体行为—的一个基本问题需要将交易费用的分析由企业拓展到了更广泛的交易组织分析中去。

BajariandTadelis(2001)将交易成本理论用于对政府采购问题的经验研究。

对于交易成本理论在制度变迁问题研究中的运用,诺思(North,1981)的早期的研究集中于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工具—交易成本理论去解释制度创新和变迁问题,也就是将新古典主义的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用于制度的效率比较。诺思等人

(DenzauandNorth,1994;North,2005)后来将制度视为心智现象,并且重视个体对制度的内心感受和信念,认为这是理解经济变迁基本原因的关键,在制度变迁的理论引入了“共享心智模型”(Shared MentalModels),力图克服制度变迁中集体行动的困境。在诺思看来,心智模型体现了个体的行为机制,随着社会交往的深度和广度的增加,个体之间的心智模式逐步趋同,这就能降低交易成本。

关于“组织”和“制度”概念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在制度经济学当中是存在着不同看法的,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组织本身就是制度,而有的则认为不是,组织运行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则才是制度。

康芒斯认为,“这种组织,从家庭、公司、工会、同业公会、直到国家本身,我们称为制度。”5舒尔茨1968年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中曾经对制度做出了如下分类:“(1)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如货币、期货市场);(2)用于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如合约,分成制,合作社,公司,保险,公共社会安全计划);(3)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的联系的制度(如财产,包括转移法,资历和劳动者和其他权利);(4)用于确定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框架的制度(如高速公路,飞机场,学校和农业试验站)。”明显地,舒尔茨在对制度进行分类时把合作社、公司、飞机场、学校和农业试验站等组织机构也列为制度,拉坦则明确地指出:“制度概念包括组织的含义。”’他们认为,不仅组织内部所遵循的各种规则是制度,组织本身也是制度。比较制度分析学派的青木昌彦所认为的三种制度观中就把博弈参与者视为制度,在他的看法中组织理所当然是制度。

诺思认为应该将“组织”和“制度”界区开来。首先,他定义“组织”为在基础规则及制度约束下,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创立的个人团体。其次,他认为组织和制度有着相互关系:

制度是“基本规则”,组织的存在和演进受制于既定制度,又体现既定制度,反过来,它们也影响制度。再次,组织因其活动和作用而成为制度变迁的代理实体。同时也是推动制度变迁的动力,组织的存在和演进受到制度的根本性影响。柯武刚和史漫飞也认为组织不是制度,他们指出“普通英语的习惯用法经常将这里所定义的制度与‘组织’混为一谈。组织是对资源的系统安排,其目的在于实现一个共同目标或目标集。因此,公司、银行、政府机构是有目的的组织,而基督教的‘十戒’和交通规则确是制度。”

在这里,如黄少安(2004)所述,诺思将“组织”与“组织制度”或“组织结构”混同了,“组织制度”是“组织”的构造形式或结构。正是由于组织制度的不同才使不同的组织界区开来。“政治组织与经济组织具有不同的构造方式。同样都是经济组织,由于组织制度不同,又不同的性质,有些事盈利性的企业组织,有些是非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换而言之,交易组织的区别集中体现于也只能体现于内在交易组织制度的不同。交易“组织”是为了交易的需要,在一定的框架内建立起来的、具有特定目的的行为主体,它们有其构造形式或结构,而交易的“组织制度”则是约束和规制这些交易组织内交换关系,以及这些交易组织之间交换关系的规则。当然,如果将交易组织的“主体性”给抽象掉,那么,交易的组织制度最终地揭示了交易组织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内在属性。

诺思在其《庄园制的兴衰:一个理论模型》中讲经济制度分为两个层次—“基础性制度安排”和“第二级制度安排”。这实际上就是从制度的根本和非根本的意义上所作的层次性划分。他在与戴维斯合著的《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增长》第二章中将制度区分为“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前者实际上是指更基本的制度,后者是较具体的制度。结合黄少安(2004)对经济制度三个不同层次的划分—第一层次是生产资料或生产要素所有制;第二层次是产权制度;第三层次是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三个层次依次基本上从抽象到具体,从根本到非根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经济制度中的最高、最抽象、最根本的层次,是区分不同社会经济制度根本性质的标志。产权制度是所有制与资源配置调节机制的中间层次,是处理生产要素的权、责、利关系的规则。资源配置的调节方式即是最具体的、直接与经济运行、信息提供、决策机制等相关的规则。

读书笔记

《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论文作者:程梅青 杨冬梅 李春成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 科技服务机构 服务体系 发展对策

文章主要对天津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状况做分析,总结了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和经验,对诸多科技服务业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文章框架结构如下:

一、关于科技服务业

1、科技服务业的内涵

2、科技服务机构的分类

3、科技服务业的构成

4、科技服务业的基本特征

二、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现状

三、天津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和经验

四、天津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天津市科技服务业面临的形势

六、加快天津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科技服务机构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深入分析天津市科技服务业总体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和经验,对天津市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形势进行了判断,并在政府宏观指导与财政扶持、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人才培养和对外开放等诸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推荐第7篇:读书笔记周记本文献翻译要求

读书笔记周记本文献翻译要求

读书笔记要求(2万字):

学生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应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应记载资料的来源和引用的内容和观点,外文参考文献不能少于70%,必须手写;允许30%的中文或(30%)复印(打印)资料。

周记本要求:

在撰写论文的同时,每周还必须与指导教师联系和见面,并把填写好的“毕业论文周记本”给指导教师审核签名。 周记的主要内容就是记录本周工作、安排下周的工作。每篇周记的字数约为300。

文献翻译要求:

学生还必须提供与毕业论文课题内容相关的译文一篇,译文英文不少于5000个词,必须是英文专著(书),不可以是任何形式的论文,英文原文复印件必须含有书本封面、版权页、目录和封底。译文的标题用四号宋体字、黑体,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文献英文原文请尽量用复印,如是打印稿,标题用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粗体,内容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字,行距为

1.5。

推荐第8篇:某篇高分子英文文献读书笔记(推荐)

《用PVC对天然橡胶的改性》读后认识 研究背景:热塑性弹性体如PVC / ELNR-30交融具有广泛的兴趣在材料研究与发展。这类聚合物描述了多种多样的材料,于常温下的弹性性能,消除了硫化一步需要依靠橡胶弹性体的典型。热塑性弹性体开始取代专业胶鞋在各种各样的使用如于粘合剂、电线电缆的绝缘材料。 聚乙烯基氯化物,PVC,作为一个质子聚合物与油和碳氢化合物相互作用生成橡胶树脂。以环氧液体天然橡胶(ELNR),可以制备天然橡胶(NR),在其乳胶形式,由氧化降解的天然橡胶NR液体(LNR)使用苯肼 /氧气系统和随后的烯烃环氧化反应生成与过甲酸配位合成甲酸和过氧化氢。天然橡胶是一种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在液体天然橡胶分子量通常小于Mv 100000。

共混是一个较常用的技术来使聚合物改性。已经有科学证据表明,一个特定的聚合物混合物能够变得更易混合,必须降低分子量的一个或两个成分。这个理论是基于Flory-Huggins理论。根据这一理论获得了聚合物混合焓数与平均分子量呈负相关关系。大多数溶混聚合物共混物,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的阶段通常是显而易见的。溶解、合并或吸收现象确实发生在任何混合系统。应该指出的是,该阶段间分子间的粘着力尤为重要,因为它融合的过程中影响力学性能的交融。它的主要部分形成基体或连续相而次要部件形成分散相。混合的PVC和ELNR已经引起研究人员的浓厚兴趣的。

现在的工作所涉及的制备及表征PVC和ELNR-30的混合。有一个潜在的问题是氯乙烯的聚合物增塑剂的选择。一个解决方案是在2-丁酮中使PVC混合ELNR-30。PVC构成连续相而ELNR-30为分散相。

内容与结论:本文主要研究PVC对天然橡胶的改性。聚氯乙烯(增值系数粘度值 65,密度1.37)是由中国乐金大沽化学有限公司提供。ELNR是通过LNR即液体乳胶,通过其后与98%的甲酸混合。反应混合搅拌15分钟后缓慢滴入30% 双氧水。等到环氧化反应持续3小时后得到ELNR-30。将pvc溶液按照不同的混合成分加入到ELNR-30中。用转速为1500rmp的机械搅拌器在50℃搅拌5小时使其混合均匀然后放在玻璃器皿中。去除溶剂中的残留把样品放在70℃真空下2天。被指定的混合如下:PVC / ELNR-30(90/10):90份的pvc和百分之三十环氧化的液体橡胶10份混合.PVC / ELNR-30(80/20):80份的pvc和百分之三十环氧化的液体橡胶20份共混。

浇铸混合的聚氯乙烯(PVC)和天然的30%环氧化橡胶(ELNR-30)的力学和热性能使用Zwick材料试验机、空气循环加热烤箱(200°C)分别在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实验检测。ELNR的制备通过ELNR酰胺的氧化降解所得的天然乳胶,使用苯肼 /氧气系统和随后的烯烃环氧化反应与盐酸和30%过氧化氢。

实验数据显示,PVC / ELNR-30(80/20)比起PVC /ELNR-30(90/10)有更好的均一性。PVC/ELNR-30(80/20)比未混合 PVC和PVC / ELNR-30(90/10)伸长率大。随着 PVC、PVC /ELNR-30(90/10)、PVC / ELNR-30(80/20)中ELNR含量变大,热稳定性也降低。

研究表明,在ELNR-30与PVC共混的比例为20 pphr聚合物共混物塑化(PVC / ELNR-30(80/20)]所得到的开环体的热稳定性较未混合的聚氯乙烯差。进一步研究共混后的性质还在进行。

推荐第9篇:文献

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活

动设计研究

姓名 学号

文献综述

1.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

(1)建构主义内涵的研究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 J.Piaget),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中提出人类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他从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出发提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皮亚杰关于认识的建构思想对建构主义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建构主义是一种思潮,是众多理论观点的统称。斯拉文提出在教育心理学中正发生着一场革命,人们对它的叫法不一,但更多的把它称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3]格拉塞斯菲尔德认为建构主义是当代心理学、认识论和教育中的一个广泛而庞杂的领域,哲学家、课程设计者、心理学家、教育家等整广泛使用这一概念,他们大多数人强调“学习者通过个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意义和学习所做的贡献”。[4] 建构主义是关于学习的理论。张建伟,陈琦认为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5]在皮亚杰和布鲁纳早期教育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但相对而言,他们的认知学习观主要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内化为认知结构。7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将维果斯基的理论介绍到美国,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6]何克抗认为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7]建构主义的内容是丰富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8]刘儒德总结了建构主义主要特征,提出建构主义的最基本的理念就是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起来的,知识的建构就是人在一定的情境下面临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时会根据情境中的线索调动头脑中事先准备好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先前经验,来解释这些新信息、解答这些新问题,赋予它们意义。[9] (2)建构主义历史发展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Philips认为建构主义学家可以归为两大阵营,一是心理学上的建构主义者。二是社会学上的建构主义者。在心理学上的建构主义中,Philips

[10]又区分了个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分别是个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是基于他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和发生认识论。皮亚杰关于人的认识的成为建构主义理论的萌芽,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中指出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即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11]在阐释认知发展的过程时,皮亚杰提出了若干相关的概念,包括图式、适应、组织、同化和顺应。

维果斯基是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维果斯基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同一时期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受到皮亚杰的影响也认为儿童发展是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但是他不同意皮亚杰将儿童的发展阶段按单纯的年龄划分。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是以发现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1991年在美国乔治亚大学教育学院组织了“教育中的新认识论”系列研讨会,邀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领域的著名学者参加,包括格拉赛斯费而德和斯戴福等人,经过激烈的讨论出现了6种不同倾向的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心加工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及控制论系统。[12] (3)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研究

尽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派的理论观点存在在很多的差异,但是它们还是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Anita Woolfolk认为建构主义者观点的共同的要素是强调: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社会协商和分担责任是学习的一部分;内容的多元表征;理解知识是被建构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13]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理论发展至今,它主要包含三大理念: 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人类的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 它不是最终的答案, 更不是终极真理, 而是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被新知识和新理论所超越、所取代。激进建构主义一派对知识的观点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走得更远,,他们认为课本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较为可靠的假设,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的过程。刘儒德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概括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而是人在实践中面临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新问题所作出的暂定性的假设和解释而已。[14]李琦、陈广宇、李政等提出从不同方面理解建构主义知识观,他们认为从主体方面理解,知识是客观的;从本质方面理解,知识是社会的;从获取方面理解,知识要情境化;从表达方面理解,知识有默会性;从学习方面理解,知识是复杂的。[15]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它具有多向社会性和他人交互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多元化的,学生对对象意义的建构也是多维度的。[16]高文根据相关的研究概括了建构主义学习的6条核心特征:积极的学习、建构性的学习、累积性的学习,目标指引的学习、诊断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17]张旭,赵静波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有以下特征:学习不是由教师简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学习意义的活动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的;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科学学习既是个体建构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的过程。[18] 在建构主义课堂中,重点从教师转到了学生。课堂不再是教师向被动的学生灌输知识的地方, 学生不再是空的容器等着被注满。师生角色被重新认识,师生关系也随之改变。潘玉进指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应该体现在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要进行师生角色的调整,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经验的差异进而搭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19]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自己的学习过程之中。教师的作用更多是促进者,他们指导、调停、鼓动和帮助学生发展与评估自己的理解和学习,教师最大的任务就是提好问题。[20]在教学活动中要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21]

(4)建构主义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建构主义比较关注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何克抗指出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包

[22]括四大要素:情境、协商、会话与意义建构。袁维新等认为教师在发展课程时,应给与学生对环境资料进行同化的机会,并借由发展概念以解释或组织资料而进行顺应, 甚至运用新概念以解释不同的现象, 最后将新概念与旧知识组织起来, 以达到平衡的历程。[23]杨开城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七条原则:提供知识的多外部表征原则;提供丰富认知工具的原则;情境的真实性原则;学习者控制与教师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个别化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扶助差生的原则;知识获取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24]高伟认为建构主义批判传统教育去情境化的做法,强调情境教学,首先将学习放置于复杂真实的情境中,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其次将学习置于知识产生的真实情境中,能够使学生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25]

有学者提出,建构主义使得教学设计有了很大的转变,李艺总结了以下几点变化:从微观的教学设计转向学习环境的设计;教学设计的内涵由教学活动设计的理念转向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设计理论把研究重点由注重将知识分学科教授,把知识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单元,变为注重学科整合的整体性知识的获得,重视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和综合性;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重视主动参与式的学习;教师或教学系统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强调“学习伙伴” 的重要性,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尊重学习者在学习成果上的个别差异,由学习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学习过程导向的教学目标;注重高层次的学习结果的培养。[26]谭敬德提出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既表现在为“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提供理论支持,又表现在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各环节的影响,即有助于教学活动设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注重学习主体个性特征,分析差异;加强学习情境设计,重视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设计;为评价方式多样化提供理论支持。[27]于晓波总结了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包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利用各种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28]

基于建构主义的早期教育实践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基于建构主义的早期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可以看出建构主义对早期教育的影响。

当代建构主义受影响比较大的早期教育方案或课程包括:幼儿认知导向课程(High/Scope课程或高瞻课程)、凯米和德弗里斯早期教育方案、福门的建构游戏课程、全美幼教协会的发展适应性教育实践及瑞吉欧早期教育实践。

目前幼儿园的生成课程和以儿童为中心的项目活动课程都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程设计,这些课程体现了尊重儿童,提倡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创造性,

[29]对解决幼儿园的课程问题有了很好的借鉴。建构主义也对学前教育评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使得学前教育评价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目标和内容的多维性;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方法要以质性为主,定量和[30]定性相结合。建构主义使得学前教育评价从关注与教学本身转移到关注关注儿童的发展。建构主义的儿童学习观点对于我国学前课堂教学的现代认知、变革和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引领.[31]

综合以上关于建构主义的研究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是深而广的,看出建构主义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们研究的的内容的丰富性及建构主义对人的学习影响的深刻性。建构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关于知识与学习的观点有了深刻的转变。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影响是改变了传统的以行为主义为指导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课堂逐渐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学前教育有着特殊的价值,这也是已有研究中涉及的比较少的地方。所以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开展幼儿园教育的研究仍然有很大的价值。

2.关于数学教育的研究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学的产生源于人们解决问题的需要,早在人类早期的生活实践,伴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逐渐形成了对数学最初的认识,由人类早期的“结绳记事”,“刻痕记事”可以看出数学在最原始的应用。数学教育产生是由来已久的,我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及西方的“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集合、天文、音乐)都包含了一些数学内容。

(1)数学的特点及价值研究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的特点。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变化规律进行抽象, 通过概念和符号进行逻辑推理的科学,它反映的是客观世界中数、量、形及它们之间关系。[32]数学是人们于现实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产生于具体的事物,同时随着不断的发展又逐渐脱离具体的事物,成为一种符号,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区别于具体事物的、抽象的。数学的抽象是对物体现象生活的一个方面的抽象化,即只保留量的关系而舍弃一切质的特点,只保留一定的形式、结构而舍弃内容,得到的是纯粹状态下的以抽象的形式出现的量与量的关系,它是一种思想材料的符号化、形式化的抽象。[33]数学有着严密的逻辑性,数学的定义、公理的推断都离不开严谨的逻辑分析和演绎归纳。在数学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需要思考、猜测、验证、推理、证明。每一个数学公式的形成都离不开人们的思维的参与,离不开严密的推理。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的,尤其是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数学的应用的扩大化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学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数学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产生了互联网,让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在科学研究的应用也是广泛的,一切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数学方法和思想的运用。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对于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数学对产生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中,能够帮助人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同时数学对人的发展及成长发挥着教育作用,对于人类的认知和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每个人虽然天资不同,但是人类的后天发展的能量是不容忽视的,通过教育能够使得一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数学的抽象性与逻辑性,使得它与人的思维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所以通过数学的学习,能够锻炼人的思维。[34]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由此可见数学与人类思维的发展史密不可分的。同时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人的好奇心、探究精神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2)现代数学教育理念

数学的学习不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和解决所认知问题的方法,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任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主要思想,1980年4月,在全美数学教师联合大会上发表的一个指导性文件中指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中学数学的核心”。1988年国家数学教育大会将“问题解决、模型化和应用”作为大会研究课题之一。

数学应该成为公民具备的文化素养,学校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学习数学的机会。1991年初,美国总统签署了一份称为《美国2000年教育规划》的报告,提出让所有人都能学习有效的数学。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体现了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数学促进人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提出要试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通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三个方面的内容来开展对儿童数学素养的培养,并把情感和态度的培养放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数学学习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精选数学学习的内容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学习需要的数学。

从目前关于数学教育教学的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数学有自己的学科特点,数学教育有对我们人类有着特殊的价值,并且数学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强调问题解决、大众化、服务性、应用性更加关注数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人们对于数学价值的认识,使得数学教育也尽力朝着实用性、普遍性、服务性发展。 (3)有关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研究

关于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价值研究。幼儿园数学教育对于幼儿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数学教育活动不仅提高幼儿的能力,发展儿童数学思维,对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林嘉绥从数学教育对幼儿认识世界的价值以及对为以后的学业准备两个方面谈到他对早期数学教育价值的理解,他认为向学前儿童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是幼儿生活和正确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同时她也提出这也

[35]能为儿童日后小学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胡勇军提出早期数学教育对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重要性,他认为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有其特殊的价值,可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增强幼儿对数[36]学的兴趣。黄谨认为数学启蒙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感知和认识世界的需要,我们要充分重视数学启蒙对幼儿的作用。[37]思维品质是个体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王小辉从早期数学教育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的角度研究了其价值及意义,数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思维品质。[38]幼儿处于逻辑思维萌发及其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数学概念初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不能完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但是并不是说幼儿不能学习数学。数学教育对幼儿的意义在于能使幼儿学会“数学地思维”,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教育能训练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幼儿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同时对于幼儿来说早期的数学学习能够给他们一些早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训练,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39]Greg J.Duncan,Chantelle J.Dowsett等人做的一项研究发现,学前儿童数学能力的发展与表现很有利地预测儿童今后学业能够达到的成就。[40] 关于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的特征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其具有操作性、探究性及生活性。吴慧鸣提出在数学活动中,孩子亲身操作,亲身体验对发展孩子数学概念,空间思维等的意义,操作材料对是幼儿自身学习的重要方法, 是幼儿主动获取物体间数量关系、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发展感知与思维的重要方式。[41]操作材料是幼儿进行操作性学习的物质基础,是帮助幼儿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儿童的数学操作活动包含了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成分,操作活动对数学活动还具备探究性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学及诱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工具,是幼儿实施操作动作,使外部动作内化的媒介。[42]幼儿认知发展的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43]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张宪冰认为探究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的方式,儿童对身边的事情天生就有种广泛的好奇和兴趣,儿童的好奇心促

[44]使他们在对周围的探索中乐此不疲。让儿童在探究性的获得中学习数学对于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维是非常有帮助的。黄胜梅也提出类似的观点,探究学习方式从儿童的天性出发,能够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幼儿数学兴趣的培养和探究精神以及数学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多的价值。[45]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生活性是指在生活中对幼儿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数学教育,周粮平认为数学教育如果脱离幼儿的现实生活,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使幼儿感到数学是强加给他们的概念,是记忆不完的知识,这样会导致幼儿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他从幼儿数学教育目标、途径及内容三个方面来论述了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观点。[46]仇美霞认为现实生活是数学概念的源泉,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一定的数量和数量关系,并以一定的形体存在于空间,强调将幼儿的数学教育纳入到生活之中,让幼儿在生活情境中愉快学习,才能让幼儿产生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中密切关联,并能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47]的问题。韦永慧探讨运用生活化情境开展数学活动刺激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的作用,她认为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幼儿学习数学的情绪是积极的、主动的,能促进他们形成自我的知识结构。

[48]

关于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实施的研究。学者们比较关注具体的数学活动实施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引用到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张勇强等提出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数学教育有机地结合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CAI),用游戏课件开展数学教育活动。[49]周欣提出开展个性化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数学教育开展个性化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提高,教师需要有正确的评价理念,在教育活动设计的时候能够针对不同的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活动内容和材料方面给儿童提供选择;根据儿童学习风格提供相应的活动方式。[50]王小辉提出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开展探究性教学的有效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探究新知的兴趣;搭建探究平台,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总结,交流帮助幼儿归纳合理结论;将新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促进知识迁移。[51]孙锦瑞从数学文化的角度提出幼儿园数学教育应该以数学文化为理念在文化情境中强调数学对幼儿的启蒙。[52]Carolyn Tucker等人提出运用儿童文学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概念的学习,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53]

通过以上关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研究的文献整理与分析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对针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研究倾向于理论层面的内容比较多,对于指导教育教学一线的具体的建议比较缺乏。本研究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幼儿园数学活动有效的策略的提出,以使得研究结果能够对改进他们的工作有启发和借鉴。

3.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研究

(1)有关教育活动设计内涵的研究

荷兰知名的教学设计专家迪克斯特拉教授认为:“教学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而学习是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当一个人想接受教学活动当组织描述和认可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学时,就必须对教学进行设计”。[54]史密斯,雷根提出教学设计是指把学习和教学原理转化成对于教育材料的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规划这一系统的、反思性的过程。[55]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1988)书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育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56]我国学者乌美娜在《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57] 通过对先前学者关于教学设计的定义,可以推出教育活动设计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在相关学习理论、幼儿发展理论及教学理论指导下,对教育活动的各项要素进行合理化地安排的过程。它是教师将抽象的教育理念具体化的过程,是对学习者如何开展有效教育影响的系统化设计过程。

黄瑾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幼儿园所提供的环境和材料,通过教师和儿童双向的交流和作用以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它也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组织传递一定的教育内容,落实幼儿园教育任务的手段。[58]庄虹,陈瑶认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实施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的时空内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59]方案。也有学者提出教育活动设计是学前专业核心的课程之一,融合了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注重实际训练的应用型课程。[60] (2)有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研究

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从查阅到的文献查阅中可以看出学者们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在如何进行教育活动设计方面一些学者提出了应该遵循的活动设计的原则。朱家雄教授提出在进行幼儿园活动设计时需要遵循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开放性原则。[61]郭宗莉,钟小锋认为教育活动设计应该以满足儿童需要为基本前提,最终实现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统一,他们提出要保持教育活动设计的整体有效性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活动设计过程的开放性;活动设计与获得实施的交融性;活动设计过程的师生呼应性。[62]但菲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包括目标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和整[63]体性原则。赵焕明提出综合性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应该包括教育活动应与儿童的个体差异相适合、教育活动应与群体儿童相适合、教学活动应与文化差异相适合、教学活动应将学习和发展连结一体。[64]姚伟教授认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

【65】原则包括发展性原则、整合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和因材施教性原则。周云指出早期的科学经验对儿童发展有重要的价值,正确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应该体现目标性、方法的灵活性、活动性、教师的指导性。[66]秦红指出在进行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时,需要坚持回归生活原则;关注发展原则;实践创新原则。[67]于冬青指出关键经验是儿童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在进行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时,要重视儿童获得必须的关键经验,并且以关键经验作为制定活动方案的标准及活动评价依据。[68] (3)有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及基础。朱家雄教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一书中,从活动目标的确定、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69]活动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了详细地阐述。黄瑾从教育活动设计中的目标和内容、教育活动设计中的环境与资源、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育活动评价几个角度进一步阐述各个内容领域应该注意的问题及有效策略。[70] 关于教育活动目标方面,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已经明确的指示,教育活动的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中要求的每个具体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有学者指出活动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该随着儿童的经验和兴趣随时生成新的活动目标,能够让儿童主动地探索,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要关注活动目标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统一。[71] 宋济明指出在选择合适的具体活动目标之前需要了解每个教学领域的总目标,然后了解每个单元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最后根据具体目标所包括的内容选择适当的目标。[72] 有关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面,《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袁爱玲,何秀英提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有导入的一般策略、掀起高潮的一般策略、结束的一般策略、把握活动节奏的一般策略几方面。教育活动的方法策略有依据活动目标和内容的性质、特征选用方法;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差异选用方法;选用的方法

[73]应体现先进性;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和创造更新。在具体设计教育活动步骤时,应该考虑到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并且要考虑到活动的新颖性。王瑞玲指出在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中有几点问题需要注意,第一是既要有活动的目标达成,同时也要关注活动的过程;第二既要关注物质环境,也要关注心理环境;第三既要关注教师的预设,更要关注儿童的自发生成;既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也要关注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74] 作为幼儿园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活动评价具有重要的价值,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还能够通过对教育互动的不断反思与重建,促进幼儿、教师及所有课程参与者的成长。虞永平等指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若干评价原则,首先是教育活动要以幼儿为中心,其次教育活动要体现交互主体性,第三是教学计划实施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第四是资源和环境的有效利用。[75]王秀莲提出,幼儿教育活动评价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界定,首先的目标设计的科学性,其次是需要研究教育行为的规律性,再次是教育形式的合理性,最后是教育效果的适宜性。[76]李艳指出教育活动评价要遵循发展的、适宜的及分类的原则,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即活动目标的综合性、层次性和差异性;活动的内容要生活化、趣味性和实效性;活动方式要多样化,有层次和连贯性;要关注活动过程中师幼之间的互动;活动的效果要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全面的发展。[77]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数学教育、教育活动设计等相关文献收集与整理分析,可以看出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探讨有其独特性与优势。随着人们对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视,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们需要提升开展高效的数学活动的能力。本研究以教育活动设计为出发点,以建构主义理论观点为指导,在教育实践层面对幼儿园数学活动进行改进,使幼儿园数学教育能够做到以幼儿为中心,注重儿童经验的获得及认知的建构,培养儿童数学兴趣及积极的情感态度。

参考文献:

[1]孔凡哲,曾峥.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2]刘迎杰.主题课程的建构——后现代主义与建构主义对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启示[J].淄博师专学报,2007(1):32-36.[3]Anita woolfolk著.陈红兵等译.教育心理学[M].徐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81.[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5.[5][6]张建伟,陈琦.从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5-82.[7][8]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4):25-27.[9]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17):9.[10]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4.[11]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6-21.[12]桑新民.建构主义的历史、哲学、文化与教育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5(4):51-55.[13]Anita woolfolk著.陈红兵等译.教育心理学[M].徐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81.[14]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17),10.[15]李琦,陈广宇,李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知识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9):13-15.[16]孔凡哲,曾峥.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7.[17]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1):35-39.

[18]张旭,赵静波.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当前教学的启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47-148.[19]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科学版),2000(4):9-93.[20]张奠宙.期盼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大国”风范[J].教育科学研究,2005(2):16-18.[21]赵延清,贾云宏.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3-65.[2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4):25-27.[23]袁维新,吴庆麟.关于学习环模式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7,30(3):632-635.[24]杨开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J].中国电化教育2000(4):14-18.[25]高伟.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课堂教学[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8-80.[26]李艺.建构主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建构主义知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02(6).10-15.[27]谭敬德.格拉赛斯菲尔德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认识论特征及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影响[J].现代教育技术,2011(7):25-28.[28]于晓波.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环境的开发[D]:[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2000.

[29]杨晓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幼儿园课程设计[J].山东教育科研,2002(2):25-27.[30]李贵希,刘花雨.建构主义知识观对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57-59.[31]马云.建构主义与我国学前教育课堂教学的现代革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2):49-51.[32]史宁中.关于数学的反思[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31-39.[33]周春荔.数学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2.[34][37][60]黄瑾.幼儿园数学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13,35-37,61.[35]林嘉绥,李丹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10.

推荐第10篇:《怎样写好文献综述——案例及评述》读书笔记

论文结构

一 文章题目 摘要 关键词

题目 精确反映内容 ,不要泛化;

摘要 200~300字,要能精炼的表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关键字 适用于检索

二 引言

提出研究的问题,论证研究必要性和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介绍相关理论

2、对实证研究进行回顾

3、提出研究问题或者研究假设

四 研究方法(设计文献综述)

样本的选择 问卷设计及主要内容 测量变量

五 数据分析和结果

因子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模型,适合的方式

六 结果讨论

对数据结果做一个总结,强调主要发现

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对结果和发现进行讨论。

(有什么重要发现,与以前的不同点,“深层次”讨论“跳出来”高层次)

七 文章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结合文献进行论述

八 文章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定义

九 参考文献

十 附录

不适合在正文中出现的细节性描述改在附录

如调查问卷,一些细节性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图表等

文献

初步文献:教科书、已有的文献综述

其次:泛读学术论文

最后:实用期刊

不引用,但参考观点

对所阅读的文献做笔记 电子版

1、结论和启示

2、批判和建设性评价

写文献(纯文献综述、理论和实证性文章)

纯综述类文章

1、不能以作者为线索进行简单罗列认识问题、展开观点

2.、对已有的文献要进行加工总结,提炼有利于自己的观点“不照搬”

3、网页中的文字不能作为文献

4、柱状图与饼图不用于学术 ,用于商业,学术用表格

5、讨论的主要概念在一开始就该给出定义

6、综述要为了研究目的而综述,服务于文章,即要围绕主题

7、每一个观点在一个完整论述后应该有一个引用文献

8、不用文学性词汇再学术论文中

9、避免“断环”

10、国内外没必要分开,以问题为线索,再对国内外比较

11.、选题别宽泛,钻研要专而深

实证研究类文章

1、用资料佐证,且明确时间地点

2、现象描述,引言的必要性

3、两词交互使用不好 “特性”与“特质”

4、字典也算是文献 做“定义”时要注意

5、少说废话故事,紧扣主题,字字珠玑

6、需要支持,每个论点都要有文献支持

7、可以自己提出的:空白、关注因素、矛盾、未来方向

8、对采用文献或不采用文献的观点给出理由

9、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10、对于不相关的,即便很牛的文献也不要涉及

11、对提出的假设,给出理由,进行讨论

12、常用模型

第11篇:文献综述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 廊坊市瑞友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专 业: 财务管理 姓 名: 杜海元

指导教师: 翟会颖

2014年5月14日

1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 言

本人毕业设计的课题为《廊坊市瑞友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由于目前国内外学者并没有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进行过规划分析,并且汽车行业在我国一直属于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因此本文的叙述对汽车行业的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盈利能力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用盈利能力理论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给出对策。这些文献给予本文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查阅近几年有关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论文和期刊。

2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各国企业都将面临全球的竞争挑战,而且汽车行业更新换代快,面临的竞争与日剧增。目前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内企业所遇到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并且获取利润是企业的最终目的,获利能力的大小显示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成败和企业未来前景的好坏。企业必须能够获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建立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增加盈利是最具综合性能力的目标,它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无论是企业的经理人员、债权人,还是股东(投资人)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近几年国内外学者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分析涵义综述

黄明、郭大伟在《浅谈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说,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大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利润相对于一定的资源投入、一定的收入而言。利润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利润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差,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最终可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反映。无论是企业的经理人员、债权人、还是股东(投资人)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并重视对利润率及其变动趋势的分析与预测。

钱爱民(2011)在《公司财务状况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中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中指出,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指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

朱德龙(2010)《财务报表分析》中提出,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从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四个方面进行。

崔也光(2005)《财务报表分析》中对盈利能力分析的内涵阐述,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利现金能力、降低本钱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个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体现,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

赵改云(2010)《企业现行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之我见》中提出长期盈利能力是着眼于企业长期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实现利润和占用投入资金比率的分析,评价企业投资的增值能力。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资金进入企业后,最终形成了各种形态的资产。企业在一段时期内资产一定的情况下,获得的利润越多,

3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表明资产的获利能力就越强。因此,可以进行资产盈利能力分析,衡量资产的运用效益,反映投资效果。

屠芳(2012)认为,盈利能力与盈利质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二者各有侧重。盈利能力主要强调的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它主要是以应计制为基础,其表现为税后净收益的大小以及相关比值的大小;而盈利质量则主要反映盈利的确定是否同时有相应的现金流入,即以应计制为基础的盈利是否与现金的流入相伴随。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这样的盈利水平才具有较高的质量,具体表现为以应计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盈利指标数值与以现金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盈利指标数值的差异程度,一般而言,这一指标越小,盈利质量越高。

田俊敏(2009)《改进盈利能力指标评价体系》中提出企业常用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和每股收益等。这些指标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企业的风险特征、理财行为特征及投资价值,为相关利益人提供多种多样的盈利能力信息,从而有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投资和信贷的决策,也为评价企业绩效提供有效基础。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根据“资本保全”原则设计的指标,更加谨慎、稳健地反映了企业资本保全和增值状况,它体现了对所有者权益的保护,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侵蚀所有者权益的现象,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

童翔飞(2004)《企业集团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财务控制与改进——相关财务指标分析》一文中,讲述了获取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这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也关系到债权人以及企业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共同关心的重要指标。

提高盈利能力综述

刘祥坠(2008)《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中明确指出一个公司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其为获得该收益所投入的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公司的股东带来价值。因此,经济增加值率越高,公司的价值越高,股东的回报也就越高;股东回报越高,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也就越好,即公司的市场价值越高。在市场经济中,资本是讲求效益的,公司资本运作的效益越高,就越能吸引资本的投入。在传统的利润标准体系下,没有一个恰当衡量资本运作效率的指标,而在经济增加值率标准下,这个问题将一目了然,经济增加值率高即意味着该公司单位资本创造的价值最大。

倪燕(2009)《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中指出企业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她指出企业

4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盈利能力高低的判断,取决于企业提供的利润信息,企业利润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在资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利润越多,企业盈利能力相应越好,反之,企业利润越少,企业盈利能力越差。因此,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非常重视利润数量的多少。然而,企业的利润额由于受会计政策的主观选择、资产的质量、利润的确认与计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质量风险问题。只看重利润的多少,不关心利润的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利润信息及盈利能力的真实性,从而有可能导致财务分析主体的决策缺乏准确性。

陈荣奎(2006)认为,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通过研究利润表有关数据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利润表中有关项目和资产负责表中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来评价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和预期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其中最根本的有两个角度,即从利润形成结构来分析获利能力和从投资报酬率的角度来分析获利能力。利润形成结构分析主要是通过利润表有关项目之间的对比关系来分析公司的获利能力,这是传统的获利能力分析的基本方法。这方面的指标主要有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率等。

王芳(2009)《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探索》中指出由于上市公司自身特点所决定,其盈利能力除了可通过一般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分析外,还应进行一些特殊指标的分析,特别是一些与企业股票价格市场价值相关的指标分析。如每股收益、普通股权益报酬率、股息发放率、价格与收益比率等指标。由于会计分期假设和权责发生制的使用,决定了某一期间的利润并不一定具有可持续性,利润带来的资源并不一定具有确定的可支配性,从而使以上所述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不能反映企业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存在着只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数”量,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到影响企业盈利能力质量的因素。决定盈利能力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现金净流量及利润的构成情况等。

程培先(2008)在《企业获利能力分析指标探索》相关理论中提出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中出现的几个问题,仅从销售情况看企业盈利能力,有时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忽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忽视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企业只注重对企业借入资本或只对企业的自有资本进行独立分析,而没有综合考虑二者之间结构是否合理,因而不能正确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忽视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忽视了从提高企业资产管理

5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效率角度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性。这将不利于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进而推动盈利能力。

谢宏(2006)《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投资者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的分析,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报酬是从中支付的。对于债权人来讲,利润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政府有关部门关心的则是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税费上交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来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经济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体现。对员工来讲,则是丰厚报酬和资金的来源,并可保证工作的稳定,同时它也是集体福利,不断完善的重要措施。

盈利能力分析方法综述

张宝清(2010)《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探讨》中应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既容易理解,又有很强的操作性。

侯晓红,李琦,罗炜(2011)《大股东占宽裕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关系研究》中利用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系列指标的结果进行处理评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

刘捷,王世宏(2011)《资本规模对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中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客观赋权的多指标分析方法有利于避免指标排序以及其权重选择的主观性。

孔宁宁,张新民,吕娟(2012)《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中构建了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企业盈利能力测评模型,并通过具体实例研究证明该模型的仿真结果比较可靠,而且测评准确度高,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穆林娟(2009)《财务报表分析》中提出: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两个或几个有关的经济指标的对比,找出差异,研究和评价公司经营状况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方法是以同一期重要财务报表上的若干项目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求出比率,用以分析和评价公司的目前相关情况以及公司目前和历史状况的一种方法。趋势分析法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开始于90年代初,早期研究主要是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企业财务业绩评价,后期发展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多角度综合评价。

6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企业的盈利能力研究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以往的研究理论,为我们对现代企业盈利能力体系的研究和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础。

Czyzewski and Hicks (2009) 《 Analysi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一文中对资产机构和现金持有量如何影响资产收益率(ROA)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成功的企业具有相对高的现金资产集中充足度,其对现金实际上会产生较高的资产收益率。

McKinsey Quarterly (2010)《A marketer’s guide to behavioral economics》,NedWelch 在 Maeketers have been applying behavioral economics-often unknowingly for years。A more systematic approach can unlock significant value.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2010)《 Balanced score card 》中提出平衡计分卡理论,它的基本思路是将影响企业运营的包括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表面现象和深层实质、短期成果和长远发展的各种因素划分为几个主要的方面,并针对各个方面的业绩目标,设计出相应以便系统、全面、迅速地反映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为企业的平衡管理和战略实现服务。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组织战略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定义组织绩效目标,每个角度包括战略目标、绩效指标、测量指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需的行动方案,从而大大改进了以往绩效管理中由于仅关注财务指标造成的局限性,并在世界很多国家大型企业得到推广。

7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结 论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发现: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行业已经有五十年的发展历史,这五十年对中国的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很长的发展时期,中国的汽车行业到了崛起的时候了。而且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地转换,现在的80和90后又是一个比较讲究享受的群体,他们的购车欲远远大于他们的实力,成为汽车领域新的一部分,这大大加快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近几年学驾驶证的人越来越多,这也是中国汽车行业即将步入高速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因此,汽车行业的盈利能力不容忽视,它关系到企业管理者、股东、债权人和职工的经济利益。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发现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需要从企业的指标分析方面、特殊指标如每股收益方面、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对比方面、资本结构方面、商品结构方面等研究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则其给予股东的回报率越大,企业的价值越大,同时盈利能力越强,带给企业的现金量越大,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因此赚取的利润也越多,保障了投资人、债权人和员工的经济利益。本文以廊坊市瑞友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为例,利用盈利能力的相关指标分析和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这也是企业的重点。

第12篇:文献综述

浙江林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关于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利弊分析的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中,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经历了一个从数量小、范围窄、限制多的试点阶段逐渐发展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的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 以来出现的改革步伐的加大,中华民族企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将进一步增大,外资对中华民族经济的影响也将进一步深入。

关键字: FDI 民族企业 利弊分析

1.前言

2007 年“两会”期间,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人大代表宗庆后上交了一份提案, 名为《关于立法限制外资通过并购垄断我国各个行业维护经济安全的提案》。这个提案来源于达能欲强行以40 亿元人民币的低价, 并购娃哈哈总资产达56 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事件。这使得娃哈哈集团在引进法国达能集团直接投资后的恩怨浮出水面。

作为80后的一代,我们见证了娃哈哈的成长,也是娃哈哈产品的最大消费群体。因此,笔者运用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对“达.哈”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在肯定FDI对我国民族企业的积极影响的基础上,侧重于分析关于FDI的消极影响。

1.1 主题思想

外商直接投资(FDI) 是我国引进外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关于引进FDI 对我国民族企业的效应问题,许多国内外文献已经作了相当充分的探讨,如Pearson (1991),研究的主流侧重于FDI 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相当多的文献认为,FDI 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出口贸易和劳动就业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笔者不赞成一些对FDI 持完全否定态度的经济学家如阿瑟·刘易斯(Lewis) 和佩必斯(Prebisch) 的观点,但是, 胡宏兵(2004)认为由于国际资本的逐利动机和外国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与中国利用外资的目标之间的不一致性, FDI对我国民族企业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消极影响。而对这些利弊的研究正是本论文写作的主题思想[8]。

1.2 相关概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把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定义为:“在投资人以外的国家(经济区域)所经营的企业中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有效的发言权。”而发布年度投资报告的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则在此基础上,定义外商直接投资为:反映一经济体的居民(直接对外投资者或母公司)在其他经济体的企业居民中的持续利益和控制力的一种包含长期关系的投资。其中暗指投资者对其他经济体企业的经营有很大影响力。由此,沈伯明(2004)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其核心是对本经济体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一定的控制力。

[5]

1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利弊分析——以娃哈哈为例

1.3 综述范围

在论文的设计的过程中,笔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如:《中国的外资经济》、《中国利用外资规模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外资进入行为研究》、《“入世”与中国国际直接投资战略》、《利用外资与金融风险防范》、《当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特点与我国的对策》、《中国引进FDI 所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关于我国引进外资的利弊分析》、《“娃哈哈”纷争迷局》、《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治理问题与发展方向探析——“娃哈哈·达能之争”的案例研究》、《反思达能强行并购娃哈哈案例》、《“达娃之争”给拥有民族品牌的本土企业的启示》等。

本文针对笔者对这些文献资料的前期阅读和思考,结合论文的主题思想,以及“达.哈”事件这一经典案例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提出我国民族企业在引进FDI时的新对策。

1.4 争论焦点

有关于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利弊的争论,国内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争论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加强的趋势,江小涓(2002)认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垄断市场。 ⑵ 导致失业。 ⑶ 外部冲击。 ⑷ 技术依赖性。 ⑸ 利益外流。 ⑹ 影响政府控制力。 ⑺ 国家安全。 ⑻ 必要性减弱

。 [1]2. 达能V娃哈哈之恩怨

2.1 纠纷缘起

1996年,娃哈哈与达能公司、香港百富勤公司共同出资建立5家公司,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包括纯净水、八宝粥等在内的产品,其中娃哈哈持股49%。

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百富勤将股权卖给达能,达能跃升到51% 的控股地位。

傅钢(2007)认为当时,达能提出将“娃哈哈”商标权转让给其合资公司未果后,双方改签一份商标使用合同。正是这一条款,引发了强行收购**

[17]

2007 年4 月3 日,达能欲以40亿元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

浙江林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2.2 案例分析

⑴ “达.哈”事件是一场股权争夺战。 ⑵ “达.哈”事件是一场商标使用权的争夺战。 ⑶ “达.哈”事件是一场合同风险的典型事例。 ⑷ 达能在我国实施的并购类似恶意并购。

此外, 余四林(2007)此事件从另一方面折射出我国在经济安全立法上的巨大空白。如果我们仅止于从“自由主义”式的交易司法角度进行审视, 恐怕会忽略其中更该令人警醒的典型意义, 因为它暴露出的是我国在经济安全立法上的巨大空白

[19]

2.3 启示

这场相互揭短的“达.哈”事件会给达能与娃哈哈双方都带来不利影响。从纷争骤起到现在,达能的股市价值大跌,这表示欧洲投资者已经开始对达能投反对票了。而长此以往,娃哈哈在消费者心目中几百亿的品牌价值也难免会“身价大跌”。不论这场纷争最后的结果如何,达能与娃哈哈都不是赢家。

那么,我国民族企业在与外资合作时,应该从这次事件中得出一些启示,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争取中外合作愉快的双赢结果。蓝晓芳(2007)认为,

(1) 我国民族企业与外资的合作应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优势互补为原则。 (2) 签订合同前应三思而为,一旦双方订立合同就应遵守游戏规则,秉持“合约精神” (3) 对并购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 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机制。

(5) 民族品牌的保护不应过于依靠本土企业的呐喊或政府的行政干预,而应仰仗法律的立法完善与有力执行[20]。

3.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概况

3.1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之历程

张建刚(2007)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中,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⑴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起步阶段 (1979-1986) ⑵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持续发展阶段 (1987-1991) ⑶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2-1996) ⑷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结构调整阶段 (1997- 2 0 0 0) ⑸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质量升级阶段 (2 0 0 1 - 今 )

[6]

3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利弊分析——以娃哈哈为例

3.2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之利弊

我国实行开放政策, 利用外资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引进国外资金来弥补国内资金缺口, 促进技术、管理等方面进步, 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拓展国际市场, 发展我国民族经济。从我国近20 年来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实践来看,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陈业宏(2004)认为主要表现在:

(1) 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带来了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2)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民族经济的增长。

(3)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市场化进程。 (4) 促进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国际化进程。

(5) 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带来了部分先进企业文化,培养了现代企业管理人才。 (6) 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法制的不断建设和完善

[14]

但高新雅(2007)认为,任何经济活动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发达国家在向我国民族企业输出资本的同时,从来都没有忘记和放弃对我国民族企业实施“西化”的政治战略。它们以其雄厚的资本挤压、削弱我国民族经济,特别是金融、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他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13]。具体说来, 秦伟(2000)认为外商投资对我国民族企业造成了如下负面影响:

(1)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2)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

(3)有些外商投资对中国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4)某些外商采取不公平竞争行为。 (5)中方一些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6)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侵害劳动者的权益。 (7)外商投资对国内企业民牌的侵蚀。 (8)外商对国内企业市场的挤占

[15]

3.3 我国民族企业受FDI冲击之原因

由于我国民族企业自身的一些原因以及政府对外资管理上的一些局限,在相当程度上强化了外资对民族企业的冲击。杜惟毅(2001)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民族企业在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上与外资存在差距。 (2)民族企业技术研究开发投入比例偏低。

(3)民族企业缺乏规模效应。

(4)民族企业和外资竞争环境不平等。

(5)对引进利用外资的规划和管理不完善。

(6)有关吸收利用外资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10]

浙江林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3.4 我国民族企业与跨国公司之不对称竞争

我国民族企业在本土面临着与世界级企业的竞争,我国民族企业也采取种种措施提升竞争能力,求得生存与发展,展开与外商的竞争。这一过程自然离不开中国这一大的背景,民族企业在与跨国公司进行竞争时所面对的内外部条件是不一致的,也就引出了不对称竞争的概念。孟宪伟(2006)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生产成本的不对称。 (2) 技术水平的不对称。 (3) 市场结构的不对称。 (4) 品牌优势的不对称。 (5) 地缘优势的不对称。 (6) 政府作用的不对称

[16]

3.5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之趋势

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意味着开放的中国将加速纳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面对更加开放的中国市场,外商对华投资战略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多方面变化,这些变化与外商全球战略调整是同步的。邹昭晞(2006)把该趋势归纳为:

(1)从“浅层一体化分工”转向“深层一体化分工”。 (2)制造业公司服务化。

(3)独资经营取代合资经营或在合资企业中力争控股权。 (4)本土化。 [2]3.6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之对策

不可否认, 从国家宏观经济角度考虑, 利用外资对于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外资企业对我国民族企业发展的消极影响, 我们应该敢于正视并积极寻求消除不利影响的方法和对策。影响一国经济的不是直接投资本身, 也不是直接投资引进程度的高低, 而是东道国利用直接投资为本国经济发展道路服务的能力和东道国吸收、利用直接投资提供资源的能力。为了实现在利用外资的同时发展我国的民族企业,林竹(1999)建议如下: (1)调整我国利用外资的模式。

(2)防范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的垄断, 引进多家跨国公司的投资。 (3)掌握合资企业的控制权。

(4)加强对我国民族企业的保护与扶持。

(5)聚集和增强企业实力, 培养有效竞争主体[12]。

5 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利弊分析——以娃哈哈为例

4. 总结

本文参考了大量关于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文献资料,并引用外商直接在华投资的经典案例——“达.哈”事件作为例证,在体现FDI对我国民族企业发展的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揭露了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的风险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不健全。而我国近30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只有在开放的大环境中,我国的民族经济才能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展望外商直接投资的前景,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国际经济趋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民族企业引进FDI是加快民族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不仅不能限制外资进入,相反要积极引进外资。只要我国在引进FDI的过程中寻找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放大利益,避免弊端,从而确保我国民族企业的安全,促进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浙江林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1)[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4 [2] 邹昭晞.中国利用外资规模研究(1) [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61-272 [3] 陈继勇.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1)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 唐宜红.外资进入行为研究(1)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93-228

[5] 沈伯明,何元贵,聂聆,郜晓惠.“入世”与中国国际直接投资战略(1) [M].广州:中山大

学出版社,2004 [6] 张建刚.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1) [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11-15 [7] 张建勤.当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特点与我国的对策 [J].湖北大学学报,1999,26(2): 33-35 [8] 胡宏兵.中国引进FDI 所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J].东岳论丛,2004,25(6): 47-51 [9] 刘新萍.利用外资与发展民族经济 [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0,13(2): 1-4 [10] 杜惟毅.利用外资与民族产业的发展 [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2): 75-83 [11] 郭永芳.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J].商业研究,2002,(220): 48-50 [12] 林竹.转型时期利用外资与民族企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J].天津社会科学,1999,(2): 36-40 [13] 高新雅.浅析外资引进与民族经济的发展 [J].集团经济研究,2007,9 月上旬刊(241): 93-94 [14] 陈业宏.外商投资与民族经济发展问题 [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4,(1): 74-78 [15] 秦伟.关于我国引进外资的利弊分析 [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4(4): 101-103 [16] 孟宪伟.民族企业与跨国公司不对称竞争状况的分析 [J].现代管理科学,2006,(2):31-32 [17] 傅钢.“娃哈哈”纷争迷局 [J].中华商标,2007,7: 26-30 [18] 梁昊.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治理问题与发展方向探析——“娃哈哈·达能之争”的案例研究 [J].理论界,2007,12: 86-89 [19] 余四林.反思达能强行并购娃哈哈案例 [J].财会月刊(综合),2007,11: 83-84 [20] 蓝晓芳,孟庆君.“达娃之争”给拥有民族品牌的本土企业的启示 [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7): 61-62 [21] 乔新生.娃哈哈事件凸显中国的后发劣势 [J].西部论丛,2007,6: 42-43

[22]Stephane Dee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Determinants and Effects [J].Economics of Planning, 1998, 31: 175–194

[23] Pierre-Xavier Meschi, Jerome Hubler.Franco-Chinese Joint-Venture Formation and Shareholder Wealth [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3, 20: 91–111 [24] Georgios Fotopoulos, Helen Louri.Firm Growth and FDI: Are Multinationals Stimulating Lo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Trade 2004:163-189 [25] Tony W.Tong.•Jing Li.Real Options and MNE Strategies in Asia Pacific [J].Asia Pacific J Manage, 2008, 25: 153–169

7

第13篇:文献综述

[1] 梁林梅,唐卉,洪岩.论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2,12(22),5-11

[2] 段洪涛,于朝阳.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辩证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3,3

[3]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远程教育杂志,2013,4

[4] 张治勇,李国庆.对建设网络公开课优质资源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3,01(7)91-96.

[5] 潘凌,王国锋.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对中国公开课建设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2,08:123-126.

[6] 宫天然.美国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启示与借鉴[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142-144.

[7] 吴浩.逃课·淘课·蹭课——网络公开课风靡现象的反思与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1,09,85-88.

[8] 冯瑞.世界名校开放课热潮对中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2,02,17-21.

[9] 曾华.美国名校开放课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2,07:93-96.

[10] 熊才平.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2,09,9-13.

[11] 刘永贵.基于信息视角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1,04,26-29.

[12] 刘永贵,郑旭东.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进展与趋势——EDUCASUE年度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战略议题解读[J].开放教育研究,2008,06,122-126.

[13] 伏秋平.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2007,07,23-25.

[14] 刘涤非,赵励宁.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J].现代情报,2008,09,39-41.

[15] 帕特丽夏·加姆波特,马克·查,张建新.技术与高等教育——新时代的契机与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4,32-46.

[16] 周太军.高等教育管理权限划分对高等教育规模的影响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6,58-64.

[17] 陈迥.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7,164-166.

[18] 宫天然.美国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启示与借鉴[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142-144.

[19] 王小丹,胡凡刚.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调研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2,58-60.

[20] 潘凌,王国锋.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对中国公开课建设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2,08,123-126.

[21] 王宇航.论高校“微网络公开课”的建设[J].教育评论,2013,01,108-110.

第14篇:文献综述

PBL理论及在幼儿园应用的研究综述

PBL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广泛受到批评的背景下提出的,是一种通过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获取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学习模式。由于强调学习者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PBL模式被认为是最能实现当代教育目标、符合时代需要的一种教学模式。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介绍国外对该领域的研究,并逐步探索如何将PBL引入我国教学实践之中。目前,PBL模式已经在包括医学、工程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在内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中小学也有一些探索性实践。近几年PBL教学也逐渐影响到幼儿园教学,但其深度和广度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一、概念界定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首创人Barrows 和他的同事 Kelson 博士(1993)给PBL 做了这样的定义: PBL 既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课程‘基于问题的学习’始于精心选择、精心设计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关键知识、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策略和团队合作技能;要求执教者深刻了解教学内容、精心地选题,构思出具有代表性和包容多种背景知识的课题;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基于问题的学习’使学习者能够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能动地获取相关的知识,了解背景资料,提高解决相同或相似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应对生活和未来工作中的挑战的素养。

Colleen Brown 认为:‘基于问题的学习’是通过引入“真实生活”情境或案例学习,使学生参与学习课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真实情境或案例学习要求学生运用手头的主题内容和方法来探究问题的解决答案。

Duch(1995)认为,PBL 是一种对于学生学会学习以及分组合作寻求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提出挑战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运用这些问题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

Donald和Woods认为,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任何以问题驱动学习的学习环境。即,在学生学习知识这前,先给他们一个问题,提出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发现在解决某个问题之前必需学习一些新知识。

我国学者汤丰林、申继亮等人指出:问题式学习是将学习“抛锚”于具体问题情景之中的一种情景化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PBL 的各种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它是一种教学方式;从学生的角度看,则是一种学习方式。在《基于问题解决的幼儿园户外科学活动中》,我们将PBL界定为:以幼儿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起点,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一种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围绕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旨在使幼儿掌握关键的科学经验、发展科学的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合作及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方式。

二、PBL的产生和发展

PBL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国外的医学教育。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医学教育改革先驱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随后延伸到美国和澳大利亚一些大学医学课程中。

20世纪70年代以后,PBL获得了很快的发展,目前BPL已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医学教育组织的认可,广泛应用于包括大众医学、护理学、药学、兽医学等在内的医学教育领域,成为美、英、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中东和亚洲国家医学教育领域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据WHO 报告,全球目前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采用PBL模式,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不仅如此,PBL还拓展到法律、工程学、教育、社会研究等其他专业的教育领域中。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它被移植到美国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各个年级,并取得了成功。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从1995年到1997年经过三年时间的充分准备,香港大学医学院于入学的新生中正式开始实行此全新的教学方法。我国引进PBL 教学较欧美及日本晚。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率先引入PBL教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引进PBL的院校逐渐增多,如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等分别在基础课、临床课和实验课中部分试行了PBL,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全国各省市医学院纷纷开展了PBL的教学实践。

近些年来,PBL的应用和研究已经在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广泛开展,近几年,PBL教学也逐渐影响到幼儿园教学,华南师范大学杨宁教授是较早进行PBL的研究者,他主持的“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幼儿园教学”课题研究,为幼儿园教师开展PBL教学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

三、理论基础

PBL理论理论不是空想、臆造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它的理论基础是多元的,多元的理论基础为它提供了丰饶的沃土,使其获得蓬勃的生命力。

(一)经验主义——为什么要解决问题

经验主义认为,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而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造或改组经验的过程,知识是主体主动参与、实施活动之后获得的内部主观体会,而不是通过他人传授或死记硬背获得的,强调学习内容与儿童生活经验的直接相关,依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即“教育为实现其目的,必须从经验,即个人的实际的生活经验出发”,以消除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相脱离的隔离状态。核心思想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发展思考能力,途径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程的真正中心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因而提出儿童应从“做中学”,从自身的活动中去学;理想的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非背诵课本和记忆知识。

PBL强调问题的真实性,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能够与学生的经验产生共鸣;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达到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的目的,这和“教育即生活”、“做中学”的实质是一致的。

(二)建构主义——解决什么问题

建构主义的基本假设是:知识是人们主动建构的,不是被动接受的结果;儿童是一个积极的、有潜力的个体,教育应该是从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日常理解和建构开始。认知建构主义强调,学生通过主动搜寻信息、犯错、寻找解决方法,获得直接的学习体验。代表人物皮亚杰强调让学生进行“自治式”的学习,即把思考和学习的权限都交给学生,围绕问题、主题、疑问以及相互关系中进行认知的重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的、合作的活动,学校学习应发生在有意义的、真实的情境中,校外的生活体验应与校内学习体验联系在一起。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社会性、情境性和复杂性,强调用真实、复杂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情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真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

PBL 借鉴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PBL的问题以学习者的已有知识为基础,处于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能够激发学习者的探究欲望和探究行为,促使他们自愿地通过认知和行动进行知识建构。

(三)“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布鲁纳认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绝不是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学应该给学生一个探索情境,而不是现成知识;强调学习过程,而不是最后结果;强调内部动机,从探索活动本身得到快乐和满足;强调信息的组织与提取,而不是储存;学习、了解一般的原理固然重要,形成发现的态度和方法也同样重要。

施瓦布(1973)以科学课程为例,提出“探究学习”的程序:①在情境中感受问题:提供学生研究的范围,学生确认研究的困难,形成研究问题;②形成解决问题的假设:学生思考问题,提出可能的问题解决方案;③收集证据和信息验证假设;④实施根据假设拟定的计划来解决问题;⑤得出结论。

PBL吸取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理论的精华,把学生看作能动的、具有个性和创造力的学习主体,以问题为研究的起点和动力,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研究思维和技能。可以说,“发现学习”奠定了PBL的教学方式,“探究学习”则奠定了PBL的教学程序。

四、理论模型

(一)经典实施模型

在了解PBL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中,我们非常清楚的看到,PBL最早是在医学领域使用。McMaster大学医学院的PBL课程以病例形式呈现问题;学生的学习不是以学科知识为核心, 而是围绕问题展开;学生以导师辅导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和研究, 合作确定自主学习内容;在下次小组讨论之前,学生必须完成分工的自主学习任务,小组进一步整合自主学习所获的新信息; 最终, 学生合作地确定病例的解释、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据此, Schmidt把PBL课程实施归纳成为七步跨越

经典的PBL实施模型就是以流程图表达“七步跨越模式”,如图所示:

(注:经典PBL实施模型)

该模型受Bloom 的学校学习模型中输入变量、介入过程变量、输出变量的启发, 但Schmidt和Gijbels将输入变量命名为学生的已有知识的数量、问题的质量和导师的表现;介入过程变量即PBL的学习过程变量、导师辅导小组成效;输出变量包括认知结果和情感结果, 即由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决定的生学习成就和对学科内容的兴趣其中学习时间由介入过程变量变成输出变量。

(二)改进的PBL实施模型

针对经典模型实施中出现的小组参与、导师指导以及线性程序问题, 学者和研究者分别提出了三种改进的PBL实施模型。

1.关注小组参与因素的实施模型。为了回答关于学生参与意愿和行为的问题, Berkel 和Schmidt在经典的PBL实施模型中引入了一个介入过程变量“小组参与” ( Group Attendance) 。“小组参与”指学生进行PBL研究的意愿和努力程度, 是一种学习动机因素。他们的研究揭示了 小组参与 的影响因素以及小组参与 在PBL实施模型中的作用。

(注:关注“小组参与”因素的PBL实施模型及其要素的多向相关性)

2.关注导师有效指导的实施模型。为了回答导师有效指导的问题, Moust从导师辅导过程中的典型行为:使用学科知识、使用权威、以学业成就为导向、以合作为导向、角色和谐( role congruence) 以及认知和谐 ( cognitive congruence ) 的视角, 分析了导师辅导小组的成效的影响因素, 提出了关注导师有效指导的PBL实施模型。

(注:关注“导师辅导”的PBL实施模型及其要素的多向相关性)

3.关注学习过程生成性的实施模型。为了回答学习过程的问题, 学者和研究者改变了PBL线性实施程序, 改变了将问题视为静态和固定的观念, 转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生成性。正是看到了PBL问题和学习过程的生成性, Schmidt和Moust将经典实施模型的线性程序框架改进成为循环型发展过程。

(注:关注“学习过程生成性”的PBL实施模型)

此外,米罗一席尔瓦(Hmelo一Silver,2004)提出了应用PBL模式的五阶段模型:探索情境,表征问题;形成关于问题解决的各种假设;找出缺失的信息,明确学习主题;整合新旧知识解决问题,检验之前的假设;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这一五阶段模型包含两条线索,一条是显性的旨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认知线索,另一条是隐性的以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为主线的社会认知线索。

五、特点与目标

(一)PBL教学模式的特点

PBL教学模式自开创以来,研究领域从医学到法律、工程学、教育、社会研究等,使用层次逐渐从高等教育到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之所以能在短短40内迅速发展起来,是因为其独特特点符合当今社会教育教学规律。

PBL的首创者Barrows提出了PBL的六个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教师是小组学习的指导者,为其提供支持;问题是真实的、开放的;问题是获得知识和问题解决技能的工具;新知识是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后来,Gijbels 和他的同事(2005)又增加了一个:评价重视知识基础的组织和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我国研究者从内容、过程及组织形式三个方面概括PBL的核心特征。首先,内容方面强调问题及问题情景的重要性。PBL是一种问题导向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为了培养灵活的思维,问题应该是灵活的、劣构的和开放的;为了支持内在动机,问题必须是真实的、和学生的经验相联系的。问题和问题情景的创设是PBL的起点,也是PBL 教学和学习成功的关键。其次,过程方面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从明确已知信息、未知信息到查找信息,对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分析,以及制定和执行学习计划,将新学习的知识应于问题解决,到最后得出结论,评价是否实现了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目标,学习者都要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运用自主学习能力做出判断,得出结论。最后,强调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合作的问题解决小组是PBL的重要特征。基于问题学习中,问题往往比较复杂,单个学生无法完成所有学习任务,必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分工协作。合作学习主要包括:利用头脑风暴法产生有效的想法;提取与问题解决有关的信息;确定学习专题并分派学习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时间进度;确定要查找或咨询的信息;整合搜集来的信息;共同提出解决办法等等。研究表明PBL中的小组讨论能够提高解决问题和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促进共享知识的建构。

(二)PBL的教学和学习目标

Barrows和Kelson(1995)指出PBL有许多重要的目标,它可以帮助学生:(1)建构广泛、灵活的知识基础。PBL小组中对问题的讨论,可以激活相关的原有知识,促进对新信息的加工,更好的建构新知识。(2)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能力。(3)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4)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即知道如何成为小组的一员,包括小组的成立、行动协商并达成一致。(5)激发学习动机。PBL 的问题源自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且难度适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学习结果是他们可以控制的,学生的内在动机就会被激发。

另外,Hmelo等指出PBL的学习目标主要在于: 帮助学生发展高层次的思维技能和建立灵活的知识基础,最终将学生发展成一个主动的学习者;Duch 等则认为PBL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的能力,发现、评价和运用学习资源的能力,在小组和团队中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多种方式有效交流的能力.Savery 等(1993)认为,PBL 的学习目标是:自主学习(即识别出学习议题、查找并评价相关资源);问题解决(即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以及评价结果);内容知识(即与问题相关的领域知识)。

六、组织与实施

研究发现,几乎所有PBL研究者都指出了一些PBL的共同要素:学习都围绕问题而组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贯穿整个学习过程,通过作品或展示进行评估。一般来说,PBL 首先从问题出发,问题本身代表一个问题情景,教师营造出问题型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对问题情景进行分析,明确学习问题,搜集信息与资料,开展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持续地尝试解决问题。具体流程为: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界定,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总结与评价。

1.问题情景创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问题,创设真实的、与学习者经验相关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引进隐含问题的情境,使学习者与问题联系起来。因为问题情景是学习者所熟悉的,有一定知识基础或类似的经验,很快就引起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

2.分析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界定,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分析讨论,让学生弄清楚,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已经知道些什么,还需要去了解什么以及他们对该问题的看法,即明确已知信息、未知信息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3.自主学习,搜集信息。对问题进行界定,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学生分头去寻找资源,搜集信息。

4.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这一阶段是PBL 的主体,学生大部分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甚至思维方式、合作能力的培养,都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学生利用自己找到的资源来获得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之后,小组成员分享各自获得的知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处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继续解决问题的活动。

5.成果汇报与总结。成果汇报可以增强学生对完成某一任务所需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可以被教师用来评价学生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其的形式是多样,可以是研究报告、周记、师生留言板、集体邮箱等。

6.评价。作为问题的解决者、自主学习者和小组成员,需要进行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不仅有对结果的评价,同时也要求对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评价主要包括:能力提高、知识获取、合作情况、学习态度、最终作品五大方面。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和加强个人和小组的学习。最后,学习小组按照反馈和评价,对问题进行再思考、再检验,修正问题解决方法,形成正确、科学、有创新的结论。

七、对PBL 的评价

研究表明,BPL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保持,促进学生对新问题的概念迁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研究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然而,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模式都不可能达成十全十美的效果,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某种弊端,PBL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对师资的要求高,成本高、见效慢。

Albanese等人认为,PBL使用真实问题作为学生的学习起点,使学生通过处理复杂的实际问题,建构更灵活的求知方法和更富于成果的思维方法,理解何时以及如何应用知识,从而获得基本的概念,建立灵活的知识基础,学习高层次思维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技能等),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Cindy则指出,PBL的学生更有可能在问题解决中激活原有知识,将高层次思维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PBL的学生可能是很好的问题解决者和自主学习者、具有较高的动机、能够更好的学习和回忆信息、把基本知识整合到问题解决中。Norman 和Schmidt(1992)等人通过对已有研究整理,发现:PBL可能会促进知识的保持,可以促使原有概念迁移到当前问题中,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国内学者刘儒德认为,PBL的突出之处在于,学习者作为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在应用知识的情境中,主动参与真实性的活动和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并在与小组其他成员的协商过程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元认知水平上监视自己对知识的建构。梁燕等人(2009)从学生角度考查PBL教学实践的效果,发现学生对PBL教育环境认知处于较高水平,对PBL教学的各个环节总体比较满意,对教师在PBL中的学习效果持肯定态度

有关研究显示,PBL确实能够成功地实现它所预期的某些目标,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PBL 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传统教学相比,PBL中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讨论的时间相对较长,相同的内容耗时更多,对师资的要求更高,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可用资源,存在成本高、见效慢的问题。当然,这只是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如果我们的教学是为了教给学生知识结果,其效率确实不高,如果我们的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则实施PBL所花的时间就是有价值的、有效率的。

八、PBL在幼儿园领域中的应用

40年来,PBL从临床医学拓展到了药物学、护理学、心理学、地理学、建筑学、法学、管理学、数学、工程学、教育学等多学科领域, 从研究生课程发展到本科教学、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中小学教育等多个教育层次,然而PBL在幼儿园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才刚刚起步。 1.PBL在幼儿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杨宁、池莉萍针对4-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对适用于成人和高年级学生的PBL模式进行修正,在幼儿园进行应用研究,重点考察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应用PBL模式的效果。研究发现,接受PBL模式教学的实验组幼儿在知识获得能力、主动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方面的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幼儿,表明在幼儿园应用PBL模式是可行的,也是有效果的。

撒婷婷、杨宁等人的研究还发现接受PBL模式教学的实验组幼儿在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幼儿。而在元认知知识的三个维度中,除个体元认知知识外,任务元认知知识和策略元认知知识都存在显著差异,元认知体验中知和情的体验都存在显著差异。说明PBL教学效果是显著的,有利于儿童发展的。

同时,池莉萍还将PBL教学理念与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行比较分析,她认为PBL的教育目标与《纲要》提出的“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的宗旨是一致的。PBL的学习内容来源于真实的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主动地学习;能使幼儿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意义;能够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及合作意识的形成。

2.PBL在幼儿园应用的模型研究

杨宁等人在对米罗一席尔瓦五阶段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学前儿童虽然能主动探究问题情境并零散地学习一些知识,但难以有计划地确定学习主题,也很少会有意识地与同伴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因此,PBL教学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为此,他们对适用于成人的PBL模式进行修正,使其适用于幼儿园。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一模式同样有两条线索,但两条线索不是同时进行的,而是先遵循个体认知线索,以幼儿个体的问题解决为主,后遵循社会认知线索,在幼儿具备解决问题的经验后,要求幼儿小组合作,解决类似问题。

幼儿探索的问题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问题,也可以是游戏情境中虚构的问题,但解决问题的活动必须具有现实意义,对幼儿的现实发展有利。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是可视的,要具有可操作性,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解决涉及多领域知识。幼儿只有主动获取新信息,才能解决问题。每个问题解决后,幼儿都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教师要引导幼儿从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三方面综合评价。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既是支持者,也是组织者、合作者和信息提供者。 3.PBL在幼儿园应用的思路和方法研究

蒋盈、吴荔红总结了PBL模式的五大特点: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强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PBL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思路,即选择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以真实有趣的情境呈现问题——以自主探究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以多元表征方式展示成果——以客观的态度进行评价。崔丽娟则提出,要将PBL融入现有的幼儿园课程之中,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把握三个关键问题:问题的选择与设计;以小组合作为组织形式;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结束语

当今世界,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主阵地。科技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纯考察幼儿记忆了哪些科学事实和愿望,而是致力于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能力。

然而,当前幼儿园的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是以室内活动为主,户外科学活动的探究还处于起步、尝试阶段,在各类科学类书籍中,户外科学活动只是作为其它各类科学探究活动的副产品,凤毛麟角、不成体系。

近年来,我园教师开始尝试独立的、自称体系的户外科学活动探究,我们发现,与室内活动相比,户外科学探究活动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第

一、探究对象、材料更开放、更真实探究对象和材料是自然的物质或现象,其状态更自然,层次更丰富,也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利于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第

二、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幼儿的探索空间充足,过程轻松、自由,与同伴互动的频率也明显增强,有益于幼儿获得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和多样化的科学方法。

三、户外科学活动探究的对象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着的,这就使得探究的过程也不断延续、变化,在这样的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更利于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以上发现大大鼓舞了我们的研究兴趣和激情,但是,户外科学活动探究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散见于幼儿园的种植、饲养或者观察活动中,不成体系;因为缺乏研究和理论支持,教师在指导这方面的活动时也显得力不从心,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出现目标定位不准确、内容单

一、指导水平低下等等问题。

纵然如此,我们的探究还是在总结和进步:在一年左右尝试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户外科学活动的探究源于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教师精心准备、设计的(如在引导小班幼儿观察鱼尾葵的过程中,想幼儿提出“这棵树的叶子长什么样?像什么?”),有的是源于儿童兴趣和偶然的发现(如户外体育活动的时候,幼儿发现屋顶上长草,可以引导大班幼儿分析植物生长的条件,也可以让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收集种子传播的途径),在自主探究或是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掌握了生活中的关键经验以及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了问题解决能力。与此同时,幼儿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同伴交往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地发展。我们惊奇的发现这种思路与PBL理论不谋而合,为此,我们提出系统的基于问题解决的幼儿园户外科学活动研究。

相比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更加淡化知识的传授,重视能力的培养,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PBL模式与中国古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异曲同工。如若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到恰当的实施,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能启发幼儿的思维,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使他们“乐学”、“会学”,真正促进其发展。因此,PBL模式应该能够成为学前教育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探讨PBL模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对广大幼儿教师进行教育实践,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 BARROWS H SJAMBLYNRM.Problem一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M].Derk ,Haank :Springer publishing, 1980.[2]SAVERJR,DUFFYTM.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J].Education Technology, 1995, (35):32一35.[3]PRINCE M J, FELDERRM.instru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Definitions, comparisons, and research bases[J].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06, 95(2):123一138.[4]HMELO SILVER C E.problem一based learning.What and how do students learn [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004, 16(3):235一261.[5]Barrows, H.S.Kelson, A.Problem-based learning: A Total Approach to Education.Illinois University Pre,1993.[6]Suzy Edwards ,Marie Hammer .Laura’s story: Using 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early childhood and primary teacher education[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6.[7]Dochy, Segers, M, Van den Boche, P., Gijbels, D.Effe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Meta-analysis.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003(13) :553-568.[8]Cindy E, Hmelo-silver.Problem-Based Learning: What and How Do Students Learn?[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 2004:235-266.[9]Duch, B.J.et al.The power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 Practical“How to”for Teaching Undergraduate Courses in Any Discipline.[10]Albanese ,M .A .& Mitchell ,S.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ues .Academic Medicine.1993.[11]Norman G.R.& Schmidt H.G.The psychological basi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Academic Medicine,1992.[12] V an Berkel H.J.M.& Schmidt, H.G..Motivation to commit oneself as a determinant of achievement in problem – based learning [ J] .Higher Education, 2000, ( 40) : 231– 242.[13] Schmidt, H.G., & Moust, J.H.C..Proce that shape small group tutorial learning: A review of research [ Z ].San Diego, CA: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ociation, 1998.[14]Problem-based learning.hppt://www.daodoc.com.sa/PDFFiles/Apr01/Problem-20000475.pdf [18]辛继湘.实用主义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63-93.[19]周采,杨汉麟.外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78-282.[20]Nodding著,许立新译.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2-37.[21]陈琦,刘儒德,张建伟.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2 [22] 丁晓蔚.国外“基于问题的学习”的研究及其对“研究性学习”的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23]刘晓艳.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24]撒婷婷.基于问题的学习对大班幼儿元认知影响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5]罗英豪.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综述[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5).[26]陈爱萍,黄甫全.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内涵、特征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8(1).[27]刘儒德.问题学习一条集中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改革思路[J].教育理论与践,2001(5).[28]梁燕,汪青,钱睿哲,鲁映青.从学生的视角看PBL 教学实践的效果和努力方向[J].复旦教育论坛,2009(4).[29]汤丰林,申继亮.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我国的教育现实[J].比较教育研究,2005(1).[30]池丽萍,杨宁.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在幼儿园的应用研究[J].幼儿教育,2011年第

7、8期(总第

519、520期).[31] 撒婷婷,杨宁.基于问题的学习对大班幼儿元认知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J].教育导刊,2012年4月下半月.[32]池莉萍.基于问题的学习:一条实现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J].学前课程,2009,2.[33]蒋盈,吴荔红.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第23卷第6期,2009年6月.

[34]崔丽娟.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幼儿园课程的原则与关键[J].学前课程,2009,

7、8.

第15篇:—文献总结

文献总结

一、前言部分

温湿度是生活生产中的重要的参数,用新型的智能温湿度传感器DHT11主要实现对温度、湿度的检测,将温度湿度信号通过传感器进行信号的采集并转换成数字信号,再运用单片机STC89C52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为显示和报警电路提供信号,实现对温湿度的控制报警。报警系统根据设定报警的上下限值实现报警功能,显示部分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所测温湿度值。

二、主题部分

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它应用专用的数字模块采集技术和温湿度传感技术,确保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与卓越的长期稳定性。传感器包括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和一个NTC测温元件,并与一个高性能8位单片机相连接。因此该产品具有品质卓越、超快响应、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极高等优点。每个DHT11传感器都在极为精确的湿度校验室中进行校准。校准系数以程序的形式储存在OTP内存中,传感器内部在检测信号的处理过程中要调用这些校准系数。单线制串行接口,使系统集成变得简易快捷。超小的体积、极低的功耗,信号传输距离可达20米以上,使其成为各类应用甚至最为苛刻的应用场合的最佳选则。连接方便,特殊封装形式可根据用户需求而提供。产品为 4 针单排引脚封装。DATA 用于微处理器与DHT11之间的通讯和同步,采用单总线数据格式,一次通讯时间4ms左右,用户MCU发送一次开始信号后,DHT11从低功耗模式转换到高速模式,等待主机开始信号结束后,DHT11发送响应信号,送出40bit的数据,并触发一次信号采集,用户可选择读取部分数据.从模式下,DHT11接收到开始信号触发一次温湿度采集,如果没有接收到主机发送开始信号,DHT11不会主动进行温湿度采集.采集数据后转换到低速模式。

三、总结部分

对于国内外对温湿度检测的研究,从复杂模拟量检测到现在的数字智能化检测越发的成熟,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的对于温湿度研究,检测系统向着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的方向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发展为体积小、操作简单、量程宽、性能稳定、测量精度高,等诸多优点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文献

《新概念C51单片机》郭天祥著2006电子工业出版社 DHT11中文说明书

DHT11温湿度传感器51单片机在LCD1602显示程序

BH1750光强传感器

第16篇:文献综述

关于《南梁红色旅游业的开发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的红色旅游,它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环境下产生的,是集参观、体验、学习和教育为一体的专项旅游活动。近几年,由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积极倡导,全国各地区的红色旅游得到了较快发展,一方面加大了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对红色客源市场的开发也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同时,关于红色旅游的理论研究也日渐增多,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来探讨红色旅游的内涵和开发策略以及影响。南梁在中共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原因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唯一没有丢失过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它的存在为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红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此外,2009年6月7日至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甘肃实地考察,并专程前往革命老区南梁参观考察,并对其提出发展希望。习近平指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铸就的革命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庆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把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办好,大力传承南梁精神,使其发扬光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想通过介绍自己的家乡—红色南梁,来提出南梁红色旅游业的开发研究,研究南梁红色旅游的开发策略,不仅能把南梁的红色历史向外传播,而且通过宣传,促进南梁红色旅游的发展,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红色旅游的概念界定

关于“红色旅游”一词可以追溯到2000 年,江西最早把“红色”与“旅游”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并推出南昌至井冈山、瑞金等地三条“红色之旅”和省内 旅游专线。2002 年,李宗尧提出红色旅游是以游览革命老区、革命遗迹为主,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旅游方式;从而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同年,高舜礼认为红色旅游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各个历史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吸引物,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和接待旅游者进行学习缅怀或参观游览,从而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一种旅游活动。2004 年11 月,李长春在河北考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对“红色旅游”内涵做出科学界定,而在同年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04 年—2010 年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中正式将红色旅游的概念定义为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可以发现《纲要》扩大了红色旅游的外延和内涵,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所感受的革命精神不仅是历史的,更是现实和未来的。如新中国成立后所展现的铁人精神、抗洪精神以及抗震精神都属于红色精神文化。尽管此后也有部分学者对红色旅游的概念进行了不同界定,如姚素英(2005)、雷召海(2005)、刘海洋(2009) 等,但大部分学者都比较认可《纲要》的官方定义。

三、红色旅游的特点

第一,红色旅游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教育性,其活动主要受政府引导; 第二,红色旅游活动具有特定的载体,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所形成的纪念地和标志物;

第三,旅游载体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包括革命事迹、革命历史和 革命精神;

第四,旅游带动了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发展;

第五,红色旅游属于文化旅游,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可以体验特殊的红色文化; 第六,旅游活动发展具有明显的节庆性,如“八一”、“七一”、“十一”以及“五四”等;

第七,红色旅游是一种可待续性的旅游活动。

四、红色旅游的产生

建国以后党中央为了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以及积极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经济、民主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深化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并鼓励人们去革命遗址、纪念地学习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和传奇历史,感受和体验我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领导人民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和艰苦奋斗的卓越精神,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产生了红色旅游。所以说,红色旅游形成和发展与我国爱国主义、思想政治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密不可分。

五、红色旅游的发展历程

(一)初步萌芽阶段(20 世纪50 年代初~20 世纪70 年代末)

建国后,大部分革命圣地、纪念地和革命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被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得到了有计划的开发与建设。 1951年文化部和内务部联合要求修建革命事迹纪念馆和保护革命文物。1960 年3 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有33 处革命纪念地和遗址,标志着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进入正式发展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十年“*”时期,尽管全国各行各业都受到严重冲击,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但革命纪念地由于受到特殊历史环境的影响而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大量的红卫兵带着“崇拜”心理,以“革命者”和“朝圣”的目的涌入到革命遗址和伟人故居。所以说,这一阶段红色旅游发展的整体特征是:旅游活动以政治接待为主;旅 游组织形式大部分是公费旅行;计划经济环境下,在革命纪念地进行的瞻仰、参观和学习等一系列活动是不计投入和产出的政治接待任务;缺少现代旅游活动的主要元素。

(二) 逐步探索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初~20 世纪90 年代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给国内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随后,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更名为中国国家旅游局,并在各省、市和自治区设立相应的旅游管理部门,同时设立了八个驻外旅游办事机构,象征着中国旅游业开始向市场化运作转变,1983年,中国加入世界旅游组织,并逐步加入到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中;1986年,国务院将旅游业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从而确立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同时,国家决定在计划安排的旅游基本建设中划出部分资金用于促进延安、韶山、井冈山等一些革命纪念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997年6月,中央宣传部公布了第一批110 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表明革命老区的旅游发展逐渐从事业接待、政治接待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红色旅游在新形势、新环境下开始正常发展,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政府加大对革命遗址、纪念地等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红色旅游经营和管理开始从计划管理体制向市场化经济管理体制转变;旅游形式多样化,各种纪念活动的开展提升了红色旅游的影响,如建国50 周年、抗战胜利50 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60 周年;红色旅游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日益关注;参观革命纪念地的国外游客越来越多,红色旅游开始迈向国际化;红色旅游目的地实现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综合效益。

(三) 全面市场化阶段(21 世纪初至今) 新世纪开始,红色旅游成为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巩固执政地位,加强国民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方式。2001年,国内部分革命纪念地成立了区域性红色协作组织;2002 年,嘉兴召开了红色旅游产品推介会、红色旅游论坛,从而把红色旅游纳入到旅游发展的范畴;2004 年2月李长春重点提出“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同时,郑州召开了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由红色旅游资源大省江西领头,北京、河北、广东、陕西、上海、福建六省市参与共同签署了《郑州宣言》旨在通过区域协作推动红色旅游整体发展;同年11 月,李长春在河北考察第一次对红色旅游的意义做出全面、深刻和权威的阐述,并提出了红色旅游的“三大工程”,即“政治工程”、“经济工程”和“文化工程”; 同年12 月, 根据《纲要》精神, 决定在2010 之前打造12个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5 年,国家旅游局确定该年为“红色旅游年”,各地纷纷推出不同红色主题旅游产品,如湖南韶山的“中国红色之旅,百万共产党韶山行” 和四川广安的“小平故里行”,标志着红色旅游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红色旅游的主要特点:红色旅游发展进入全面市场化阶段;人们对红色旅游的认识日益加深,并把红色旅游作为深化自身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红色旅游的市场范围越来越广,国外客源迅速增加;红色旅游景区管理实行产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并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增强,从简单的单体景区合作发展到规模庞大的跨区域联省合作;在开发红色旅游时注重把红色文化与当地特色文化有机结合;红色旅游产品类型多样化,开始整合其它类型的旅游产品;红色旅游已发展成为可持续性旅游方式。

六、南梁红色旅游的发展历程介绍

由于南梁革命根据地历史地位显赫,境内革命遗存丰富,2004年被国家列为重点培养的红色旅游景区,同时纳入“全国首批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从此,在革命老区甘肃庆阳全市乃至甘肃全省,“红色旅游”成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也使南梁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据此,华池县委、县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并达成共识―擦亮老区红色文化品牌,转变南梁红色政治资本为经济发展优势资源。一个围绕“打造红色旅游大县”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商业之路呼之欲出,南梁红色旅游开发开始走上文化资源向产业优势的蜕变之路。

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开工实施红色旅游建设,南梁一批红色旅游项目于当年全面拉开建设序幕。开发建设期间,南梁一边加快红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一边探索完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思路,真正让红色旅游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将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以旅游这一时尚方式传输给大众。基于此,为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南梁按照“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的整体发展思路,整合各类旅游资源,“链接”各类旅游景区,延长红色旅游链。在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的同时,强势推进双塔森林公园二期工程建设,范公祠景区建设、垂钓中心改造、乡镇美化工程、红色旅游道路绿化等工程顺势推进。

为了进一步做大南梁红色旅游产业,2010年,华池县委托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华池县红色景区修建性纤细规划》。该规划将华池境内现有的红色景点全部纳入“大南梁革命景区”进行规划,总面积140公顷,规划项目27个,投资概算4.99亿元。依据景区内不同的革命遗存历史背景,规划对其进行重新定位,未来的规划区内将形成以南梁革命纪念馆为主体,红色抗大文化景区和军民大生产目前,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投资2.137亿元,建成以南梁革命纪念馆、大凤川军民大生产基地旧址、寨子湾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和军民大生产基地四处展馆为主要框架的红色旅游景区,景区内一个个呈链式展开的红色旅游工程,多角度地、全方位地展示革命老区华池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魅力。

未来的南梁将被打造成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纪念核心、延安红色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甘肃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国家重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著名红色旅游示范乡镇。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海内外游客。”

七、本次研究的特色

由于南梁发展红色旅游相对于国内其他省份比较滞后,再加上地处西北地区,交通的不便利,信息的不畅通,致使南梁发展红色旅游的思路和方法呈现单一化,固定化的发展模式。但是关于研究南梁红色旅游的文章几乎没有,而对于南梁红色旅游发展策略更是无人问津;因此,为了使南梁更好地发展红色旅游,笔者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后,结合南梁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宜南梁发展红色旅游的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地策略。这就是本次研究的亮点。此外,本次研究的重点是通过实地走访南梁旅游部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了解南梁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另外,进行考察和了解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和民间艺术。除了了解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之外,笔者还需要考察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状态,以及近几年红色旅游的发展给当地带来的变化。只有认真考察实地情况,仔细分析材料,做好研究过程的每一步,最后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发展策略。

第17篇:文献综述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院(系):现代科技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陈龙

学号:2006614070216

完成日期:2009年05月30日

文献综述

“十五”期间,保定市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重点完成了易县、涞源、唐县、阜平四个电气化县建设项目,新建水电站20座,新增装机容量2.9万千瓦,年增发电量1.47亿千瓦时,工程总投资2.19亿元。其中,易县建设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5530千瓦;涞源县建设电站4座,总装机容量7500千瓦;唐县建设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6950千瓦;阜平县建设电站10座,总装机容量9045千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十一五”期间,该市还要继续对易县、涞源、唐县、阜平四县实施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规划建设水电站12座,新增装机1.3万千瓦,总投资1.08亿元。其中,涞源县龙门项目区为国家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建设之一。

保定市水电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38.9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8.9万千瓦,到“十五”末电气化县达标验收后,全市已开发7.786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34%。该市水电开发仍有巨大潜力,发展前景广阔。

水电替代薪柴,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降低,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电替代薪柴,把农村劳力从上山砍柴的劳务中解放出来,去搞其他生产,增加了农民创收的能力;水电替代薪柴,使农户改变了烟熏火燎的燃柴取火状态,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这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条创新的路子。

一、开展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以来的主要成就

1、水电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建设推动了当地经济建设

易县是全国第二批200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之一,已于1995年达标验收。初级电气化县的建成和近五年来的继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县的供电紧张状况,保障了农业灌溉基本生产条件,加速了乡镇企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步伐。自电气化县建设以来,累计完成发电量4亿多千瓦时,创产值8300多万元,实现利税2000多万元,成为该县第二个利税大户。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由电气化县建设初期1991年的3.4亿元提高到电气化县建成1995年的10.97亿元、1998年的19.2亿元。1997年易县摘掉了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帽子,小水电产业对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一是促进了县办工业的发展。随着水电电气化县的建设,该县先后建成了日处理矿石50吨的栾木厂金矿、京易联营水泥厂新增10万吨高标号水泥生产线、人造板厂扩建3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以及一大批小型企业投产和兴建。二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供电保证程度的提高,带动了农业排灌发展,粮食产量翻番,很快解决温饱问题。三是促进了乡镇企业的超速发展。10年间总产值由2.78亿元增加到16.9亿元。四是优化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对外开放。本县电力供应可靠,扩大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目前建成“三资”企业30家,利用外资2427万美元,发展国内联合企业197家,引进资金4.67亿元,五是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县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医疗保健、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六是促进了生态植被保护。全县0.3%的农户使用了电鼓风助燃,16.7%的农户在丰水期使用电炊,以电代柴、靠电省柴,大幅度减少了林草砍伐,保护了林木柴草资源。被列为全国第三批电气化县建设的张家口市赵家蓬区,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区。通过电气化建设,全区通电户率、户均生活用电量、人均用电量、均已超过电气化县标准;水电供电量占全区总供电量的

60.8%;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由8992万元提高到16961万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2584元提高到4817元,农村人均纯收入由294元提高到1050元,社会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2、水电农村电气化县的成就带动了全省水电整体发展

易县、赵家蓬区电气化县建设工作的开展,对加速全省水电发展起到了积极的辐射、影响和带动作用。我省通过机构保障、政策推动、资金支持、会议发动、互访参观、协调联动、报刊宣传、学会交流等多种措施、多种方法,提高了发展小水电的认识,增强相关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严格审批制度保障基建程序,增强了发展小水电的社会信誉。小水电新增投产装机容量年平均递增速度由原来的5000千瓦上升到了8000千瓦以上,2000年投产容量达到2万千瓦,单机容量达到10000千瓦,单站容量达到20000千瓦,总装机容量超过20万千瓦,总发电量超过4万千瓦时。全省有42个县建设了小水电,其中16个为革命老区县,22个为国家和省重点扶持的贫困县,4个少数民族县均建有小水电,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3、小水电的发展促进了山区生态植被保护

按照国务院批复水电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建设文件要求和水利部水电工作的安排,以及我省的具体情况,我们在做好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建设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了推行以电代柴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工作,出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如在革命老区涞源县西二道河村,1983年兴建了一座150千瓦的小水电站,始终以低价(生活用电价0.25元/度,生产用电0.4元/度)供本村用电。剩余电量按省定上网电价销售大电网。由于用电炊的成本低于燃煤、燃柴,而且洁净方便,很快形成家家有电器,户户用电炊,是远近闻名的无烟村。该村以电代柴后,村民不上山砍柴割草,山坡地自然退耕还林还草。林草面积增加到2000亩,覆盖率达到80%。承德县柳河电站和平山县十里坪水电站将转岗的富裕人员集中开发了几千亩荒山,种植了果树,绿化了山场,既安置了富裕人员,又增加了电站收益,实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承德市老陡山电站、保定市紫荆关梯级电站、邯郸市西达等电站也都发展了经济沟,形成了周边绿化带,初步实现了一座电站就是一个小流域综合治理区的发电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的好典型。回顾我省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有四个方面值得我们总结,并需要在“十五”期间继续坚持和发挥。一是,依靠各级政府,部门协调联动,做好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是基本的组织保障和政策依托。“九五”期间,在省政府的支持下,水利厅协调省直有关部门,保持了小水电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每年到位;三次调整小水电上网电价,增加电站收益;先后出台了国有资产管理、股份合作制、建设项目资本金制度等政策政策性文件,引导小水电向市场经济转轨。二是,针对河北电力整体缺电有所缓解但调峰矛盾仍很突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水电从径流发电、基荷运行为主导向以调峰运行为主体转变,保障了河北有多少水发多少电的高效运行方式。三是,按照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的原则,合理调配发电用水,做到小水大用,一水多用,近3年水能利用率提高6%以上;在科学调水的同时狠抓安全运行,全省小水电行业已连续九年实现无重大设备和人身伤亡事故,厅水电处已连续3年获厅安委会先进单位,2000年获省安委会先进单位。全省设备年利用小时数由1500多小时提高到了2000多小时,部分电站提高到了4500多小时。四是,重视科研和新产品引进,逐年提高水电建设的新技术含量。先后完成了“软基硬壳溢流坝研究”、“中小型水电站选型微机辅助设计软件开发与应用”等多项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多数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或省科研成果奖。1998年针对减员增效的要求,在响水铺、圣佛堂电气化县建设中成功地引用了加拿大“无人值班”全自动微机控制设备。新设备新成果的应用,挖掘了设备潜力,减少了事故隐患,降低了工程造价,稳定了收益,保障了投资者利益,促进了多方投资的积极性。

河北水电在水利部及各级政府的指导、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历了社会认识、确定地位、调整转轨、强化科技、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截止2000年,全省小水电总装机容

量超过2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4亿千瓦时,比“八五”以前装机容量翻了三番,发电量翻了五番。小水电周边绿化已成规模,以电代柴户逐年增加,出现了无烟村和半无烟村的好典型。水电的发展产生了三个明显的社会效应:一是补充大电网末端的供电不足,促进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的扶贫效应;二是以电代柴、以水代煤的河流植被保护生态效应;三是壮大基层水利机构自我发展的水利产业效应。但是,与兄第省相比我省水电发展的差距还很大,一是发展速度仍然较慢,全省可开发利用容量156万千瓦,开发率不足15%,京津主要水源地的承德市可开发容量56万千瓦,目前开发率仅3%;二是已建电站的体制改革不到位,人员多,负担重,自我积累少,滚动发展的能力较差;三是以电代柴的可能性和重要性还未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认识,促进以电代柴工程发展的政策还不到位,技术措施还不规范,管理措施还不明确,影响了小水电以电代柴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锦才;小水电设备新技术与发展方向,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信息网,2003 2-3

2.黄真理;国内外大型水电工程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33-36

3.赵建达;小水电开发与环境整合[A];水电2006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10 4.赵建达;程夏蕾;朱效章;;小水电开发中的环保和生态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年02期 6-16

5.陈喜阳;水电机组状态检修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9

6.季士军;我国水能资产流失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6-40

7.Maurice L.Albertson;黎山;水力发电对社会的影响[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83年01期 45-50

8.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Forum on Welding Technology in Energy

Engineering[C];2005年 60-66

第18篇:文献综述

关于《越策越开心的“策”字的语用分析》的文献综述

前言

《越策越开心》是湖南电视台一档方言娱乐脱口秀节目,它的节目定位、主持风格、话题表述、语言运用在全国的方言电视节目中具有开创性和领军性。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策”字的语言环境,语用原则,言语行为,话语分析等进行研究,力求发掘此档节目取得成功的语言方面的原因;此外,详细描述在节目中出现的特色词句,着力表现节目在创造性地运用长沙方言方面所呈现的特色,力求通过此研究为这类电视节目提供借鉴意义,同时了解社会语言的使用状况和流行趋。由于从语用学角度对方言类娱乐节目的研究尚属首次,因此综述部分只能概括前辈语言学者对相关方面如方言类谈话节目、方言新闻播报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表明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交代本文的语料来源。

主体

《越策越开心》中的“策”字本来的意思是骗人的意思,有时候可以指开玩笑,瞎聊瞎扯的意思。例如 “你莫策我”——你不要骗我,此字可褒义可贬义。而越策越开心这个节目的含义就是,越瞎聊越来越起劲,越聊越开心。由于从语用学角度对方言类娱乐节目的研究尚属首次,因此综述部分只能概括前辈语言学者对相关方面如方言类谈话节目、方言新闻播报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表明本文的文献综述。

一、语用分类“策”的幽默

[1]徐宜良.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4).言语幽默是语言文字表现的幽默。根据其语用范围、语用效果的不同,我们将言语幽默粗略地划分为三类:

(一)交际幽默

交际幽默是为交际的目的而创制的,有助于推销人才和产品、减少摩擦、解决纠纷、和谐关系、交流思想、广交朋友、摆脱窘境„„凡人类日常生活领域,交际幽默均可派上用场。

(二)讽刺幽默

讽刺幽默是为讽刺人、教育人而创制的,目的是揭发丑陋,暴露乖讹,促人警醒,发人深思;可存在于日常交际中,但以书面形式为多见。

在《越策越开心》中,汪涵说; 让我来用长沙话来给大家策(瞎聊瞎扯)个故事啊!有一个 新闻单位招聘,面试题目为假设你是秦朝记者,请报道焚书坑儒事件。甲:暴政当道,人类历史最黑暗一天,考官骂其不懂政治,弃之。乙:今日休刊,考官念其智慧不够,弃之。丙:篝火晚会发生意外,三百儒生遇难,大量古籍被毁,秦皇亲赴救灾,考官鼓掌高呼,真人才啊!

(三)纯幽默

纯幽默即玩笑幽默,是纯粹用作调节精神,活跃气氛,娱悦性情的幽默;可以是口头言谈,也可以是书面形式,多用于关系较密切的人之间和非正式非严肃的场合。有两个白吃专家巧妙地钻了语言的空子,开了个玩笑居然骗到了一席盛筵:

在《越策越开心》中,马可;让我也来用长沙话来给大家策(瞎聊瞎扯)个故事

啊!有一个十分喜欢安静的人,他左右两边住着钢匠和铁匠,噪音从早到晚,很吵闹,他经常说:“假如有一天钢匠和铁匠搬家的话,本人会请他门两家吃饭。”有一天,钢匠和铁匠一同对他说“本人门准备搬家,你曾说过要宴请本人们,所以本人们便来赴宴。”他十分快乐,于是盛情招待,吃饭时问他们:“你门两家搬到哪里?”他们答复:“他搬本人家,本人搬他家。

在本文献中就应用了大量的案例来诠释“策”字来分析案例,因为“策”的含义就是以幽默的方式调侃说话,来达到引发听者发笑。

二、语用分析“策“的幽默

[2]谭达人.幽默与言语幽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王勤玲.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2005.[4] 蔡蕊伊,探究电视节目《越策越开心》[J]:西安,西安工业大学[5]胡范铸.从“修辞技巧”到“言语行为”[J]:修辞学习,2003,(1).[6]刘森林,语用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7]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9]索振宇,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10]汪景寿;试论相声的语言[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1年06期,[11]刘乃实;试析幽默的语用合作原则[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S1期[12]李珂,彭泽润;湖南时尚方言词语及其文化心理透视[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人们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交谈双方都共同遵守一个原则,即合作原则这条原则具体体现为四项准则:(1)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2)质的准则:努力说真话,不要说自知虚假或证据不足的话;(3)关系准则:所说的话要有关联即要切题;(4)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和歧义,要简明扼要、井井有条。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往往不愿像合作原则所要求的那样,恰如其分地、实事求是地、直截了当地、简明扼要地表达思想,而宁愿含蓄间接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幽默就时常在这时产生。在本文献中就应用了大量的案例来诠释“策”字来分析案例,因为“策”的含义就是以幽默的方式调侃说话,来达到引发听者发笑。“越策越开心”节目主要的语言幽默并非这类用语言记录的幽默,而是用语言创造幽默,然而来体现数“策”的中心点,即违背合作原则,制造出许多滑稽的言语。典型的用语言来创造幽默,就是通过“破坏”原有的语言结构,故意利用语言的设置误区,设置一定的情景“误导”观众的思维。这就是“策”运用的妙处,继而出其不意的表达真实的交际意图。在“越策越开心”节目里,大量的语言幽默都是通过“策”字来表达这种语言的创造幽默。

“越策越开心”节目中的语言幽默侧重于娱乐。由于“越策越开心”节目定位越“娱乐脱口秀”,因此用一种轻松,娱乐的方式让观众发笑是节目的最高追求,我们认为“越策越开心”节目的语言幽默是有别于小品喜剧,相声的语言幽默,相对于喜剧小品和相声的语言幽默是富有内涵的理性因素作为底蕴,注重语言所承载的思想内涵,“越策越开心”侧重一个“策”字,其节目的语言幽默则主要是为了娱乐。把一些轻松,搞笑的小段子用观众熟悉的语言,熟悉的方式表达出来,不强调现实主题,即使是节目的语言幽默反映了现实问题,也用一种娱乐的方式来化解,只是为了一笑而过,带着一种浓烈的世俗娱乐的气息。

“越策越开心”节目设计的大量跟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幽默小段子。相对于

作为单个作品的喜剧小品和相声的强主题性,“越策越开心”更多的是逗乐小段子的一种拼凑,在每一个小段子中都充分的利用了“策”字来表达出娱乐的需要。 尽管喜剧小品和相声的内容也是喜剧性极强,但是都是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每一句台词都是围绕主题,揭露,讽刺社会现实,而且矛盾冲突也远比“越策越开心”幽默小段子激烈,我们能从喜剧小品和相声中感受到辣辣的讽刺味道。

结论

总之,越策越开心的着重点就是在于“策”字,通过“策”字 不断的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引发一个一个的笑点。通过“策”把观众策的笑的同时。自己也同样的开心。然而就形成笑的多米若骨牌效应(这就是越策越开心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徐宜良.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4).[2]谭达人.幽默与言语幽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王勤玲.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2005.[4] 蔡蕊伊,探究电视节目《越策越开心》[J]:西安,西安工业大学 [5]胡范铸.从“修辞技巧”到“言语行为”[J]:修辞学习,2003,(1).[6]刘森林,语用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 [7]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9]索振宇,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 [10]汪景寿;试论相声的语言[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1年06期 [11]刘乃实;试析幽默的语用合作原则[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S1期 [12]李珂,彭泽润;湖南时尚方言词语及其文化心理透视[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第19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一、文献综述的形式与结构要求:

文献综述的形式与结构与一般研究性论文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历史、派别、观点、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各自的长处与短处,对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等)。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观点派别、代表人物、发展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等,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放在文末,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二、文献综述撰写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应大量搜集和阅读原始文献,经分析对比、归纳综合来完成有关主题的文献评述。必须是有论点、有见地,不能是简单的文献堆砌。如何从众多的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是提高撰写内容质量的根本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

三、文献综述撰写的步骤

第 1 页( 共 9 页) 文献综述撰写的一般步骤包括选择题目、阅读文献、搜集资料、分析对比、草拟提纲和撰写等。

1、选择题目:题目要根据需要而定,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如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技术、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和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等。但必须结合所学专业就某一主题(自定主题或由教师指定主题)进行综合论述。

2、搜集资料和阅读文献:根据选定的主题,利用各种检索工具,采用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在阅读文献时要注意做好记录(卡片、笔记等)。

3、分析归纳和草拟提纲:对于查找和搜集到的大量文献资料要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取舍,然后草拟提纲,对文献综述的全文进行整体构思和结构设计。

4、撰写: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主题进行综合论述,并撰写。

四、文献综述的格式及字数要求

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应参照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格式,一般应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等部分。

每篇文献综述要求3500字以上,参考文献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1篇。

五、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附件:文献综述范例

第 2 页( 共 9 页) 文 献 综 述

题目:毕业论文《中外财务分析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院(系) 会计学院 专业年级 2004级会计7班 学生姓名 田茂娟 学号 2004051701 指导教师 李传彪 职称 讲师 日 期 2008年4月10日

第 3 页( 共 9 页) 毕业论文《中外财务分析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重庆工商大学 会计学 2004级会计7班 田茂娟

指导教师 李传彪

摘要:现代财务分析通过一系列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分析信息,满足了利益相关者评估企业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是评价企业的重要依据。随着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决策者对财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刚从计划经济体制转轨到市场经济体制中来,尽管我国的财务分析理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我国现有的财务分析理论与西方财务分析理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对中外财务分析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不同国家财务分析的差异,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财务分析;概念 ;目标;方法

Abstract:Through a series of the enterprise\'s financial situation, operating results and cash flow analysis , the modern financial analysis meet the Benefit counterparts to ae current and future busine development needs of enterprises,it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evaluation.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world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tensifies, The decision-makers set a higher request to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while China had just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transforma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system, despite the financial analysis of China has made some progr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gaps between China\'s existing financial theory and analysis and Western financial analysis compared Theory.Therefore, in this situation,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financial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iues, financial analysi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on the differences is great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improve our financial reporting system.Key Words:Financial analysis; concept; Aim; Method

财务分析作为一项运筹和谋划全面效益的管理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分析也将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和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中外财务分析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我国实现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而要对中外财务分析进行比较研究,先得研究什么是财务分析,只有准确把握住财务分析的概念、目标和方法等基础理论问

第 4 页( 共 9 页) 题,才能更好的对中外财务分析进行比较研究。本文研究的问题主要有:财务分析概念、财务分析目标、财务分析方法及财务分析的信息基础。

一、财务分析的概念

这里探讨的财务分析概念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外国学者有关财务分析的概念和我国学者有关财务分析的概念。

1、国外财务分析的概念

财务分析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始于19世纪的美国。

综观外国学者对财务分析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Water B.Neigs认为,财务分析的本质是搜集与决策有关的各种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与解释的一种技术。财务分析是选择财务信息,分析与解释各项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并评价其结果的过程;(2)美国纽约市立大学Leopold A.Bernstein认为,财务分析是一种判断的过程,旨在评估企业现在或过去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企业未来的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最佳预测;(3)前苏联谢·巴·巴林格列茨教授在其编著的《企业和联合公司经济活动分析》一书中认为“经济活动分析是对企业的工作进行全面研究,以便客观地评价已经达到的成果和进一步提高经济工作的效率。经济活动分析是对企业和联合公司进行计划领导和管理的工具”;

笔者认为:美国财务分析实际上是财务报表分析;而前苏联财务分析囿于经济活动分析之中,财务分析体现一个“围绕”,即围绕计划责任。

2、我国财务分析的概念

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了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分析在我国正在向制度化、系统化、电算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经济分析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综观我国学者对财务分析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高俊伟、王国平等认为,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告及其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与发展趋势,从而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2)樊行健认为,财务经济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财务分析方法和技术,以财务资金分析和财务能力分析为重点,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不同决策者,预测未来,提供更有效决策依据的管理活动。(3)安军认为,财务分析是指财务分析者以企业有关会计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

第 5 页( 共 9 页) 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项管理活动或行为。(4)王志安认为,财务分析是各财务信息使用者以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为主要依据,结合相关的环境信息,对企业既定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确认和判断,并在分析企业内在财务能力和潜力、预测未来财务趋势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评估企业的预期收益和风险,据此为特定决策提供理性的财务信息支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

二、财务分析目标

1、国外财务分析的目标

樊行健认为,国外财务分析的目标依赖于报表重要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和分析目的。这些使用者包括:债权人、权益投资者、公司管理当局、审计师、董事、兼并与收购分析师和监管结构等。

彭珏认为,国外财务分析的目标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

2、我国财务分析的目标

安军认为,我国财务分析目标从总体上来说,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评估企业过去的经营绩效;第二,衡量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第三,预测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

王志安认为,财务分析的目标是指人们从事财务分析工作时所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不同的分析主体,其分析目标将有所不同。

笔者认为,财务分析的目标受到其使用者的影响,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从根本上来说,财务分析目标就是充分利用财务报表及其分析所揭示的信息,使之成为企业及相关使用者决策的依据。

三、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及因素分析法等。

1、国外财务分析的方法

蔡其志认为,国际上通常使用的分析方法有财务分析指标法、杜邦分析法、雷达图分析方法、沃尔比重评分方法。

第 6 页( 共 9 页) 樊行健认为,国外财务分析方法以美国为例主要有比较分析法、结构百分比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

2、我国财务分析的方法

蔡其志认为,我国通常使用的分析方法有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方法。

张文玲认为,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两类。

樊行健认为,我国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法、图形分析法和量本利分析法。

施毅认为,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

笔者认为,财务分析方法是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所必不可少的工具,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财务分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及因素分析法等。

四、财务分析的信息基础

财务分析信息基础即为财务报告。

1、国外的财务报告

钟安石、王琳认为,英国的财务报告强调财务报告的“真实与公允”,

以保护公司债券持有人,股东债权人的利益为主要目标。英国的财务报表公开化程度高,能充分为股东投资者,债权人提供财务信息,并受审计目标要求的制约。英国财务报告的内容,资料提示程度,会计信息的质量属性,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报表的种类与格式要求均在公司法中有严格规定,充分体现了财务报表的透明性、真实性。

邹虎认为,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一定要符合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才能被证券委员会所接受并允许公开公布;才能得到公司的股东、股东代表大会和董事会的认可。美国的财务报告要求遵守“公认会计原则”,以保护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要求会计为投资者提供用于决策的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

Charles H.Gibson认为,美国资本市场体系是一个发展成熟和有效的市场,因为使用者相信他们所获得的财务信息是可靠的。用于编制财务报告的通用会计准则增强了报告的可信性。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是一个独立于其他所有商业和职业团体的机构,它的使命是建立和完善美国的财务会计和报告准则。投资者、债权人、监管者和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都是以财务报表信息为基础制定商业和经济决策。无论使用者是一个准备进行

第 7 页( 共 9 页) 股票投资的人、一家制定贷款决策的银行还是一个评价偿还能力的监管机构,可信性对于他们都是非常重要的。使用者需要依靠的是公正的、中立的和无偏差的财务报告。

2、我国的财务报告

张素贞认为,我国的财务报告在1992 年会计改革前受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模式影响很大,财务报表以服务于政府为目的,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为加强计划管理而提供必要的信息。因此在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使得当时的财务报告难以适应使用者的需求。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已不是财务信息唯一的需求者,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有了这种需求。1992年的会计改革顺应了这种需求。改革后的会计制度受美国的影响较大。必须指出的是,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远没有美国发达,因而,中国的财务报表附注批露的程度也远不及美国。但必须看到,中国改革后的会计确实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

钟安石、王琳认为,我国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呈报一直是在财政部1993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务院2000年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指导下实施的。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成功经验,企《业会计准则》经过2006年的修订,已经包含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充分实现了与IFRS的协调。

笔者认为,继1992 年的会计改革后,中国会计规范体系达成了与国际惯例的一致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中国会计也将因此而更具国际性特征,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跨越了一大步。不过我国刚从计划经济体制转轨到市场经济体制中来,虽然我国的财务分析理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国现有的财务分析理论与西方财务分析理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国应该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前提下,借鉴西方国家的财务分析理论,加强对我国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研究,从而实现与国际惯例的趋同。

参考文献

[1]夏雪花.论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和应用.商业会计,2008,(4):32-33 [2]高俊伟,王国平.企业财务分析方法的探讨.商业经济(哈尔滨),2007,(8):45-47 [3]张文玲.企业财务分析的发展方向.经济论坛,2007,(15):96-97 [4]蔡其志.财务分析方法的发展和改进.金融经济,2007,(6):140-141 [5]唐晓梅.新会计准则对财务分析的影响.财经界,2007,(1):37 [6]钟安石,王琳.中英财务报告体系比较.山东经济,2007,(3):124-127 [7]彭钰.论中国财务报告基础概念的国际趋同.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58-61

第 8 页( 共 9 页) [8]吕玉芹.中西方政府财务报告的比较与启示.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5):41-45 [9]王晓礼.中美财务报表要素比较初探.科学与管理,2007,(4):15-16 [10]杨晶.对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冶金财会,2007,(8):26-27 [11]李青.财务指标在国际并购中的作用分析.北方经济,2006,(10):68-69 [12]徐岩,何丽梅,中国会计标准国际趋同中存在的差异分析.会计之友,2006,(8):35-36 [13]王远湘.中西方财务与会计关系差异分析.财会月刊,2006,(5):50-51 [14]樊行健.现代经济分析国际比较研究.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5]王志安.现代财务分析.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6]施毅.财务分析的方法.时代经贸,2006,(48):67-68 [17]安军.试论财务分析的主体和目标.理论界,2005,(9):231-232 [18]邹虎.我国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差异分析.会计之友,2005,(5):93-94 [19]高新阳.浅析中国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美中经济评论,2004,(5):29-32 [20]姚正海.英美法日财务报告的比较研究.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3):18-20 [21]Charles H.Gibson.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nalysis.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2005

(文献综述为本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关于本文内容你参考的文献的各种观点、看法及其评述。特别注意,你所说文献中的每个观点、看法,必须引经据典。文献综述(20篇以上)后附的参考文献应与论文参考文献一致,且至少有一篇外文参考文献。)

第 9 页( 共 9 页)

第20篇:文献综述

高 考 英 语 改 革 之 我 见

文 献

小组成员:

马晓辉 124916001 李浩浩 124916002 席璐璐 124916026

时洁洁 124916036

一.背景

英语是我国全民教育事业中分量最重和社会认知度最高的外语种类,因此,回顾英语考试的历史对于反思我国外语教育发展和语言政策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刘决生把我国的高考英语测试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自1952年我国实施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考到1965年“*”前夕,这一阶段的题型中主观题比例很大,英语测试尚不科学规范。第二阶段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至1987年,这一阶段的英语高考逐渐规范化,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高考英语标准化的研究。第三阶段自1988年至2001年,全国各地均实现了高考英语标准化考试(MatriculationEnglishTest)。2001年,全国卷和上海卷都包括了听力理解,总分也由100分变为150分。第四阶段自2002年至今,诸多省市开始进行高考英语自主命题,高考题型进一步丰富,成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英语标准化测试”。由上可以看出,我国英语高考的标准化进程开始于第二阶段,此阶段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外开放的命题驱使我国外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语言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深入进行,我国经济水平突飞猛进、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和细化,于是我国的英语标准化测试也紧紧跟随社会潮流,各省市进行英语自主命题的局面逐渐形成,体现了我国各区域外语教学服务于自身社会发展需求的特征。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从2011年的9.3%下降到2012年的7.7%,201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初步核算为7.7%,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进入了“换挡期”,经济增速呈现放缓态势。面对经济增长要素和约束条件的变化,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我国教育事业新的着眼点和发力点。而2013年正是英语高考制度改革酝酿完成的一年。这是我国国民教育行业面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所必然做出的战略性调整之一。英语为何成为高考改革的切入口,这与国民切身利益和国家长期发展规划紧密相关。(http://myeducs.cn/)

英语退出统一高考,其目的当然是减轻学生负担,从而倒逼英语教学改革,这显然不是靠英语退出统一高考就能够达到的。应该说,英语进行社会化考试是走对了路子,但英语考试最为关键的一点则是降低难度,如果大部分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多能够达到最好的等级,换言之,多能够过关,那他们不必在英语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难度不降,学生经过多次考试也太容易拿到最高等级,如此,即便是不再统一高考,负担仍然很重,毕竟英语成绩仍然作为大学录取的重要条

网http://opinion.china.com.cn/) 六.共同关注

关注一:能否转变“中式哑巴英语”现状,增强口语交流能力

席莹滢老师表示:“英语考试社会化,不是以后英语就不学了,而是学的方式会有所改变,学生不单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更多的是参与到社会机构的实践中。”她预计,今后外语学习会更注重口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毕竟学习外语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关注二:是否会削弱雅思托福英语的地位

不论高考英语如何改革,英语始终还是英语,是流行于世界、代表着先进科技文化和潮流、易用性更强的语言。就是把英语在高考中的分数缩减到50分,将来要出国、要留学的人还是会拼了命地去学习。雅思和托福考试不会因为中国高考政策的调整而变化,反而会更加重视,因为这些考试成绩是作为留学生是否拥有出国留学与世界接轨能力的一个分水岭和硬性指标。

关注三:能否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资源合理分配

这次英语高考改革具有破冰意义。此举推广后,能提供多渠道成才途径,推进教育公平。对于有出国意向的学生和家长能够提早寻找社会机构来强化雅思托福学习;而愿意报考国内大学的同学更能集中精力和享受学校更多的教学资源,做到因人施教。

关注四:外语培训热是否会降温 有家长认为,英语在高考中权重降低,会使一部分家长降低孩子英语学习的要求,从而导致培训机构遇冷。但席莹滢老师认为,在新的英语考试模式下,曾经一次性的英语应试培训需求,会在整个高中阶段放大,使得对出国前端的雅思托福英语培训机构获得更多的培训量。而高考英语改革,可能会使主打应试英语培训的需求降低,但反而会刺激以实用英语为主的教育培训。(腾讯网http://cq.qq.com/a/20140523/022264.htm)

文献读书笔记范文
《文献读书笔记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