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美术评课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07 18:06:1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小学美术观评课报告

小学美术观评课报告

经过这段时间的听课活动,我真的收获很多。四位风格不同的美术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也给我今后的美术教学指明了方向。现将我的听评课学习和感受总结如下。

一、观课总结

在学生学习方面,四位美术教师的课都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体现,也是美术教学的必要。如付老师在《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一课中,先是出示了几个象形文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谈了对象形文字的感受以及如何猜出它们的,这就是在引导孩子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这一引导,使学生从感受中领悟,在领悟中学习,有学有得,学生爱学乐学,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学习。四位老师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如王老师《对称的美》一课中注重了与数学学科的融合;孟老师《走进春天》把音乐引进了课堂,活跃了美术课的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关键,这里涉及两个问题:第一,目标是否科学合理。第二,教学过程和内容是否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四位老师的教学中目标与内容高度一致,而且目标达成度很高,这两者其实是具有因果关系的,目标与内容高度的一致,因此,学生的目标达成度就很高。在创作环节,学生的优秀表现足以证明这一点。

以上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丰富自己的教学活动。

二、观察结果分析

四位老师的备课都很充分,以导入为例,作为一个老师大概要怎样去备课,怎样去吸引学生,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觉得美术课有趣,就会带给学生一种身心的愉快,比较喜欢盼望上这个课程,也可以减轻同学们在其他课程的压力。如孟老师的《走进春天》中,将孩子们熟悉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引入课堂,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热情,而且课堂气氛非常强烈,互动效果也好,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设计很适合这个阶段的学生。

三、观课收获

听了四位老师的课,我收获了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探究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和观察习惯。《对称的美》一课中,王老师结合课文让孩子们用铅笔随心所欲地画各种对称图形,让学生自由的发挥,不刻意的去强调画面的内容的优劣,评价以肯定为主。 2.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像力。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都是大同小异。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如我听《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一课,付老师让大家尽量敞开心扉,大胆想象,大胆着笔,画出自己最想画的、最喜欢画的一切。这里的大胆想象最为重要,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儿童心目中的太阳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内容丰富。

3.注重调动学生综合学习的积极性。素质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把音乐带进美术课堂。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美术课中相应地引用音乐教育,将更好地辅助教学。如在欣赏课中,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古典名画,如痴如醉的乐曲无形牵引我们的思想进入画境,感染画中的精神,画中的韵律,更强烈地激发感情,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真的是用心、用脑的大胆实践过程。怎样将学到的体会感受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我将会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使得美术教学更加生动,更具感染力。

推荐第2篇:美术评课稿

《元宵节里挂花灯》评课稿

邢老师执教的《元宵节里挂花灯》一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邢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层层诱导深入,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实物给与学生视觉上的,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再次,向老师指导学生在进行创作时,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邢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元宵节里挂花灯》的同时,我也有以下思考:

1、学生自由想象时间是否可以再增加?

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元宵节里挂花灯》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

推荐第3篇:美术评课稿

美术《喜怒哀乐》评课稿

这堂由蔡老师执教的《喜怒哀乐》一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美术新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课堂上学生学得既带劲富有趣味性又收获多多,不失为一堂好课。

蔡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1)创设情境,看一看:让学生观看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感受大头儿子的喜怒哀乐,让学生能在很愉悦,饶有兴趣的氛围中,去感受、去体验各种心情和随之产生各种表情——“小镜子”这个工具起到关键作用,学生通过它,观察到自己各种表情的变化特点喜怒哀乐,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2)观看图片,赏一赏: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画家的作品,讨论这些表情通过什么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五官的重要性

(3)欣赏范例,学一学:通过对同龄朋友的作品欣赏,和教师的亲自示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的心情连着表情,表情体现了人的心情。

(4)探究方法,试一试:提出要求,对着镜子给自己画一个表情,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5)展示欣赏,评一评:展示欣赏最后的作品,评一评作品的优缺点,并拓展课堂内容。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蔡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推荐第4篇:美术评课稿

红庙中心学校黄生平执教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第11课《吉祥物的设计》课堂实录评课稿

黄老师执教的《吉祥物的设计》是一节“设计与应用”的美术课,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等,课堂开放,富有活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组织形式上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本节课的优秀之处表现在以下几点之中:

一、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美术课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如黄老师根据教学需要,展示了很多的优秀吉祥物设计图片供学生欣赏和借鉴,从而提高视觉感觉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通过图文相结合的多媒体呈现一个吉祥物的设计过程和需考虑的因素,并清晰的板书出主要内容,学生一目了然也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课堂的实践部分采用的是 “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合作设计一个吉祥物并进行简单的介绍。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教师利用相机拍下学生的作品,利用多媒体及时展示,并结合评价。评价时,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大大提高学生敏锐的审美鉴赏能力。而肯定的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素质良好,语言表达清晰,操作示范熟练,基本功扎实,学生积极参与,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在这样轻松,和谐,开放的学习活动中,乐于尝试,学习到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推荐第5篇:评课报告

小学体育课评课分析报告

观摩了阜阳市晨梦中学三年级的体育课,很有收获。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如何上好小学生的体育课呢?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发挥小学生喜欢玩的特点,通过游戏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下面就对刘老师的这节三年级体育课做一点评观摩了三年级刘老师的体育课,很有收获。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如何上好小学生的体育课呢?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发挥小学生喜欢玩的特点,通过游戏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下面就对刘老师的这节三年级体育课做一点评:

第一:我们从教案的设计和内容上看,可以知道刘老师是费了一番功夫的,教案的流程清晰明了。内容丰富详实。

第二:教师在课堂上教态和蔼可亲,师生交流恰到好处。在一节课中老师始终面带微笑,使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里掌握了运动技能,体会了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三:学生队伍调动与上课纪律较好。而且刘老师特别关注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安全,例如在接力跑开始之前,刘老师让学生先认真的检查了一下自己的鞋带,一面跑动的时候被绊倒,足以体现出老师在平时上课的规范性与较为扎实在基本技能的训练。

一节课总有不足存在是正常的。但我们要总结好,反思好尽量让同样的错误不要出现。下面我把我认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各位老师探讨一下。

第一: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主体性不够突出,时间分配还要重新划分下,把主教材的地位提高,同时内容搭配欠考虑,放松部分的内容是否合适还有待探讨。

第二:在课活动密度和活动强度上还需加强。对于一节跑步类的课时内容好象底了点。这可能与场地、器材等有关,但不管怎样,说明老师在课时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安排上有些问题,还需要再反思下。

第三。示范时间的把握刘老师做的比较晚一直到10几分钟了才做示范,而且延续的时间过长。老师应该要把自己的强项早点亮出来,这样就可以早点把学生积极性提高起来。

推荐第6篇:美术评课稿(版)

《风来了》评课稿

老师执教的《风来了》一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邢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层层诱导深入,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实物给与学生视觉上的,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再次,向老师指导学生在进行创作时,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邢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风来了》的同时,我也有以下思考:

1、学生自由想象时间是否可以再增加?

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风来了》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

推荐第7篇:美术评课稿想

教学反思——4月份

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在教学中学生并不一味按老师要求的画,画面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这时我总要夸奖学生有创意。虽然技法不一定熟练,但贵在想象力正如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学生作业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 发现学生闪光点 。 课程标准是新的,学生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认为:在评价作业时,可以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我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在优秀作业上写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绘画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推荐第8篇:小班美术,评课稿

篇1:幼儿小班美术说课稿:小巧手

小班美术活动——小巧手

【活动目标】

1、观察自己的小手,体验游戏的快乐。

2、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用小手大胆表演,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创造性地印画出各种手形画,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音乐、颜料、彩笔、画纸、彩纸、皱纹纸、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表演激趣,导入活动。组织孩子听《小手拍拍》的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观察讲述,认识小手。孩子们,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做动作进来的?(小手)你们可真聪明,我们是用小手做的动作,现在都举起你们的小手来给老师看一下,你的小手真干净,你的小手真白、真漂亮,和老师来拍拍手吧!(逐一和幼儿击掌)咱们来看看我们的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可以和你身边的小伙伴比一比,我们的手大小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两只手还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教师小结:咱们的手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我们都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左手有五个手指头,右手有五个手指头。手指上有手指甲,还有手心和手背。

2、表演动作,了解小手。

小手有这么多一样的地方,我把它编成了儿歌,你们想听吗?孩子们赶快坐好,听我说儿歌吧!示范: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孩子们,咱们一起来表演,好吗? 孩子们表演得真好,想一想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让幼儿自由表现)我们的小手可真能干,能做这么多事情,小手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看看这是什么?出示手影。我们的小手还能做手影游戏,咱们一起来试试吧!

3、分组操作,展示小手。孩子们,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材料,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小手最灵巧。出示操作材料,向幼儿介绍操作方法(手形印画、手形添画、印画小手),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活动。 分组讲评幼儿活动情况。

4、拓展经验,保护小手。孩子们,你们的小手可真灵巧,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我们的小手这么重要,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小手呢?启发幼儿说出保护小手的方法。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带孩子到户外洗手,让孩子保护好小手。

篇2:幼儿小班美术说课稿:欢乐的曲线

小班美术教案《欢乐的曲线》

目的:

1.结合游戏引导幼儿学画不同方向的曲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互相合作的能力。

准备:

绉纸彩带,彩色笔,事先贴有小鱼的大画纸,录有快慢两段音乐的磁带,教具鱼一条。

过程:

一、让彩带跳舞。 1.与幼儿一起手持彩带,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动,在游戏中感受曲线。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边舞动彩带,边观察曲线。

3.引导幼儿自由舞动彩带,从不同方向感受不同形态的曲线。

二、观察曲线的画法。

1.请个别幼儿说说彩带是如何“跳舞”的。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就请大家舞动彩带模仿。

2.教师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用彩带舞出不同方向的、不同形态的曲线,并将其“记录”在黑板上。

三、在游戏情境中作画。

1.出示活动教具,以小鱼的口吻引出游戏情景:请你们帮助我在池塘里画上清清的河水,长长的水草,还有我爱吃的小虫子,好吗?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听着音乐共同表现自己体验到的各种曲线。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画的曲线,说说它们分别像什么。

4.让幼儿把彩带塞在裤腰扮作小鱼,游到每个“池塘”去看一看,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家”。

评析

在设计美术活动时,教师除了要重视孩子的生活经验,还必须重视孩子的年龄特点。小班美术活动《欢乐的曲线》中,教师根据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创造了相对自由、轻松的活动情境。活动中,教师首先根据节奏变化示范了各种方向的曲线,并赋予一定的意义(如水草、波浪),然后引导孩子把自己体会到的各种类型的曲线以组画的形式表现在画纸上,让孩子在动中体验,在玩中发展,充分体现了小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特点。

篇3:小班幼儿美术评课稿

幼儿园评课稿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在11月28—30日为期三天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的听课评课活动,我听了由谭老师和林老师上的美术领域《彩色的雨滴》、陈老师和岑老师上的情景数学《空间位置对应》以及陈老师和莫老师上的音乐领域《下雨歌》,我从听课中学到很多经验,从评课中收获很多。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彩色的雨滴》这两节课里,教学内容都符合小班年龄的特点,而且幼儿对美术技巧的认识和学习都是与生活经验密不可分。谭老师和林老师在教具的准备,环节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设计,各有各的特色。

我觉得谭老师这节课的亮点有:1.通过雨宝宝变魔术的环节,从而激发起幼儿浓厚的兴趣;2.带幼儿逛花园,请幼儿手画小雨滴给小花解渴,把花拟人化,富有童趣,尤其当我看到整个花园背景给人感觉很漂亮。而且谭老师的教态自然,教学思路清晰,幼儿学习氛围都比较积极活跃,同时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幼儿在画上点画,整体都很流畅、舒服。

但我有一点建议:1.就是在变魔术的环节结束后,可以盖上盖子,轻轻把它们摆放“花园”的一侧,以防幼儿不慎踢翻;2.在教师示范环节可以稍微长一点,教师必须让全体幼儿都能看到示范,这样或许更好一些。

而林老师这节课的亮点有:1.在活动开始结束都以音乐律动游戏进、退场,带动幼儿活跃、兴奋的情绪。2.在活动结束时,把全体

幼儿的作品挂起来,让幼儿能互相分享完成作品的喜悦。林老师的语速比较好,不缓不急,特别是教师示范环节中,她特别多次强调是“用右手,第二只手指,先点后提,点成竖线”,多次请幼儿空指练习,而且个人、小组以及全体活动都分配到,特别给予幼儿鼓励表扬,可以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整一节课的环节都围绕“手点画”这一主题,环节与环节间紧凑,幼儿学习气氛活跃,同时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幼儿在画上点画给人感觉比较完整,舒服。

但我有一点建议:1.就是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点画,其实由于

讲解和操作是前后分开的,可以事先把画纸翻过来,面向听课的老师,让我们更直观看到幼儿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效果。2.幼儿在操作环节里给人感觉有点儿挤,有些幼儿只能侧身点画,或许能够再设置多2到3张桌子,可以给人感觉宽松,舒服。

由于本人平时对幼儿美术认识不够,以上这些就是我个人对《彩

色的雨滴》一课的肤浅看法,再赞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小小二 篇4:幼儿小班美术说课稿:小巧手

小班美术活动——小巧手

【活动目标】

1、观察自己的小手,体验游戏的快乐。

2、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用小手大胆表演,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创造性地印画出各种手形画,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音乐、颜料、彩笔、画纸、彩纸、皱纹纸、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表演激趣,导入活动。组织孩子听《小手拍拍》的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观察讲述,认识小手。孩子们,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做动作进来的?(小手)你们可真聪明,我们是用小手做的动作,现在都举起你们的小手来给老师看一下,你的小手真干净,你的小手真白、真漂亮,和老师来拍拍手吧!(逐一和幼儿击掌)咱们来看看我们的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可以和你身边的小伙伴比一比,我们的手大小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两只手还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教师小结:咱们的手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我们都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左手有五个手指头,右手有五个手指头。手指上有手指甲,还有手心和手背。

2、表演动作,了解小手。

小手有这么多一样的地方,我把它编成了儿歌,你们想听吗?孩子们赶快坐好,听我说儿歌吧!示范: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孩子们,咱们一起来表演,好吗? 孩子们表演得真好,想一想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让幼儿自由表现)我们的小手可真能干,能做这么多事情,小手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看看这是什么?出示手影。我们的小手还能做手影游戏,咱们一起来试试吧!

3、分组操作,展示小手。孩子们,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材料,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小手最灵巧。出示操作材料,向幼儿介绍操作方法(手形印画、手形添画、印画小手),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活动。 分组讲评幼儿活动情况。

4、拓展经验,保护小手。孩子们,你们的小手可真灵巧,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我们的小手这么重要,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小手呢?启发幼儿说出保护小手的方法。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带孩子到户外洗手,让孩子保护好小手。 篇5:幼儿园评课稿

美术课《欢欢喜喜过大年》评课稿

王老师执教的《欢欢喜喜过大年》是一节形式多样的美术课,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开放,富有活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组织形式上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堂让学生感兴趣,综合性很强的一堂课。

一、选材与时令紧密结合

眼下正值年关,选择《欢欢喜喜过大年》这一题材符合实际需求,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对幼儿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非常有意义。在音乐的选择上,紧扣主题,感觉恰到好处。

二、教学态度严谨,课前准备充分

王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术语专业,没有教学遗漏现象;另外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说明王老师在课前认真透彻地研究教材,提前反复研究哪些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下足了功夫。

三、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美术课过去过于注重技法传授的倾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新颖实用

王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的美术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是对平时美术教研和课堂教学的检验。让幼儿的美术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幼儿创作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给予了幼儿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五、学习方式与区域教学有机结合,使幼儿学习具有自主性

1、本次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幼儿自主选择创作形式。学习中注意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强幼儿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

2、让学习具有挑战性,最后的环节让幼儿在玩开枪的游戏中体验“油彩分离”这一技法的神奇,再次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使幼儿学习后能获得满足感;扩大了学习的自主性,使幼儿能独立自主地参与活动,增强了幼儿的自尊满足。

3、及时展示已经完成的幼儿作品,促进学生积极完成的兴趣。教师肯定的评价,使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达到幼儿心理满足。

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素质良好,语言表达清晰,操作示范熟练,基本功扎实,学生积极参与,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而幼儿在这样轻松,和谐,开放的学习活动中,乐于尝试,学习到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在赏评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个思考:

1、本节活动幼儿积极性很高,由于年龄小,幼儿爱动、好奇,课堂容易乱,在教学中你是怎样组织孩子呢?

2、本节是一节以展示为主的美术形式综合课,在课堂中是否可以再加入其他形式呢?

以上这些是我对《欢欢喜喜过大年》一课的不成熟看法,也许有些肤浅,也许有不当和错误的地方,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推荐第9篇:二年级美术评课稿

二年级美术《小扇子》评课稿

钢城小学 白楠楠 11月25日,迟老师上了一堂二年级的美术课《小扇子》。听了迟老师的课后,我感受颇深。迟老师执教的《小扇子》一课是一节以绘画、剪贴为主的综合制作课,这节课的活动内容是美术造型活动特有的方法和手段。

本课首先通过用小学生们喜欢的形式——谜语进行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紧接着介绍扇子的来源和历史,然后通过观察了解到扇子的种类以及制作材料,介绍扇子的组成和作用,最后让同学们动手制作一把小扇。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课堂教学结构明朗,通过先欣赏后制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整个教学和多数学生制作出精美别致的小扇这点来看,“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以及设计制作”这个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也非常突出,迟老师很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在赏评这堂课时,有以下看法:

教师在课上没有进行安全教育,应要求学生安全使用剪刀并注意桌面物品的摆放应干净并留出操作的空间。

还应结合教材

首先,布置学生制作小扇前,应作些明确具体的指导。扇子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可提醒学生扇面宜画作什么形状宜用什么材料,扇面和扇把怎样粘连更牢固等。从实用性角度讲,哪些材料可以做扇面哪些不可以做;从观赏性的角度,我们要设计成怎样的造型、用什么色彩,给学生讲清楚,以进一步突出教学重难点。

这节课的重头戏在学生做扇子,但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并不容易。从构思题材,到画好、到剪好,再到粘好扇把制成一把小扇,应该有些难度,也占用较长的课堂教学时间。在实际教学中就要考虑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里有限的时间,来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多注意运用美术方面的专业性的语言,提问时可从色彩、造型的角度来讲;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叫观看的同学将小红花贴在你喜欢的小扇上。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教师始终以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个体差异要随时关注。

教师要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作业设计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设计制作小扇子。如能力强一点的可以自己创造设计;中等的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再进行变化设计;差一点的可以用几何形来制作。通过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会做一把扇子,得到成功。

3、语言艺术要不断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大量的信息传递和交流都是语言来实现的。如果一堂美术课,教师只是滔滔不绝地把绘画知识倒给学生,或者简简单单地告诉学生要画些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己画,这是绝对不行的。所以,需要我们教师“用艺术的语言来阐述艺术”,来激发学生兴趣,来启发学生思维,来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篇2:二年级美术《变了样》评课稿

二年级美术《变了样》评课稿

二年级美术《变了样》评课稿

听了谢老师《变了样》这一课,从整体上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组织形式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开放富有活力。

1、从学生收集图片、课件制作可以看出课前准备充分。

2、精心设计层层诱导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通过昔日新旧图片的对比,家具变美、房子变美、城西校园变美、兰溪变美、交通变发达、西门兜变了样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家乡变化。揭示了课题《变了样》。激发了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体现教学来源生活的教学理念。

4、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时,每个学生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表现出来。学生的个性得到体现和展示。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手把手教,做到点面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创作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的建议应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篇3:美术评课稿两篇 评 课 稿

课题:《留住秋天》 主讲:井华 课型:新知探究

本课一节造型表现课,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动手绘画,大胆用色,表现一个美丽秋天的风景。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认识颜色的叠加效果。

教师通过课件中秋天图片的导入,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秋天的美丽,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入本课的教学。师生之间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初步在脑海中建立对秋天景色的印象,教师引导的很到位,学生的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接着老师利用一副画好的风景画以及没有涂色的一棵树,让小组之间进行商榷交流,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初步绘画的机会,同时也点出了本课的难点部分。通过不同颜色的树,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不同颜色给我们的不同感受,同时引出颜色叠加这个知识点,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基本上完成了难点的知识目标,学生课堂气氛活跃高效。 群学部分,我观察到学生用色大胆,绘画有顺序,但是似乎缺少了一点思考的部分。因为教师是让学生用油画棒直接绘画的,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先在脑中思考要画什么,再用油画棒轻轻的在纸上画出轮廓,然后再大面积涂色,这样会更好。

评价部分学生展示的语言还是很不错的,说明学生对于本课的目标已经掌握了。 总体来说这节课上的还是很不错的,值得我学习。

课题:《纸魔方》 主讲:段玉恒 课型:新知探究

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课,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折、剪、拼,完成一个多变的立体纸工。教学难点是剪切卷接等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现代设计意识和严格、精巧的手工制作能力。

段老师给学生们带来了以及做好的立体纸工,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但是那么复杂的图形,学生们一眼看过去肯定觉得很难操作,于是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长形纸条,先让他们独立思考,要怎样做才能拼成一个封闭的图形,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就发现各种不同的方法,增加了学习的信心。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看书,找方法,并在ppt上出示了一张纸条的剪法,提醒了学生裁剪时的注意问题,因此学生很快掌握了折、剪、切、卷的方法,产生了成就感,这为后面制作更复杂的图形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学生之间也有了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接着在拼接环节,教师没有让学生直接粘贴,而是很巧妙的运用了曲别针这一教具,那么学生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可以多次拼接,多次尝试,最终发现不同的拼接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学生们的成果完成的都很好。

整堂课看似平淡,但是学生们的学习热度、课堂温度都是很热情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学会了动手操作的方法,段老师很完美的完成了学习目标。非常值得我学习。篇4:美术评课稿 美术评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老师执教的《漂亮的花边》一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梅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 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梅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其二,独特新颖的舞台主持加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许多恐龙玩具是学生自带的、大量恐龙图片和恐龙资料则来自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其四,学生进行创作《漂亮的花边》时,有的拿画笔画,有的用彩纸旧挂历纸去剪贴,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具有开放性。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 “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梅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互助互动”主要表现在:第一将全体学生分成四个团队即机灵小队、佳绩小队、拼搏小队和高峰小队,通过设计小组问答竞赛、画恐龙竞赛等环节四个小队之间互相竞争,组队内学生间互助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第

二、抓住重难点,展开 “互助互动”。教师出示写实恐龙图片,请学生欣赏,教师引导思考:恐龙的身体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我该如何去表现它呢?学生经过认真地思考商讨后认为:用基本形去概括比较好。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进行画法指导(示范),巧妙解决了重难点。从表面看是学生帮老师解决了难题,实质是学生自己帮助了自己。第

三、结合作业,“互助互动”,美术作业

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同一事物的表现也各不同,作业的设计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漂亮的花边》,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了作业的质量。第

四、结合评价,“互助互动”,评价时,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三、教学态度严谨认真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另外,据我所知为了上好这一课她还对四年级学生对恐龙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学生是否喜欢用竞赛的形式上美术课进行过详细的调查;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先个体后合作,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并进行过多次试教的锤炼,在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四、教师素质良好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漂亮的花边》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

1、组织小组活动时,小组人数太多,很容易乱,如果是平时上课,纪律能否控制?

2、好动、好问、好说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利用这份天性,为学生创设条件。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要把展示自我的机会完全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堂中如何把学习的自主权更完全地还给了学生,教学生学会学习,努力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3、教育要以人为本,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都有所发展。本课中的小主持人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机灵劲儿和非凡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令人啧啧称赞,有没有更好的方案让他既做我们的主持人又不失去自己宝贵的美术课学习锻炼机会?

总之,老师执教的《漂亮的花边》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脱出来,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中,学生的心情一直处于快乐和兴奋的愉悦状态,是一堂新课程标准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

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漂亮的花边》 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篇5:二年级美术《小鸟的家》评课稿

二年级美术《小鸟的家》评课稿

二年级美术《小鸟的家》评课稿

周老师今天上的是浙教版第15课《小鸟的家》,周老师作为一位新教师,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堂精彩的美术课,实在难得。下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感受:

一、课前准备充分 教具精致漂亮

周老师不管是自己的示范画,还有板书,还有最后呈现的大森林,都制作的非常漂亮精致,看的出周老师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课前准备。

二、循循善诱学生 启发想象能力

周老师能在关键时刻启发引导学生去想象,创造属于自己的小鸟的窝。学生都说圆形的入口时,周老师会提醒可以改成爱心型的或是星星形。

三、基本功扎实 教态自然亲切

当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小鸟种类时,周老师能马上再黑板上简笔画画出来,这是让学生惊奇的,也透露出周老师的基本功十分扎实,课堂上,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给人一种亲切感,让学生能学的轻松自在。

最后提些建议:教师请各小组将自己的作品,安放在大树上合适的位置,然后请学生以模仿小鸟的样子飞到老师准备的大树跟前,找出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的反思与评价过程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有趣味性。最后部分,建议教师提醒学生,不光让我们知道要爱护小鸟和我们的共有家园,我们还要做一个标志,写一句话,时时提醒那些不爱护鸟类和树木的朋友,让他们也要爱护小鸟和我们的共有家园。这样的设想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可以检验本节课的人文目标是否达到。

总之,新的艺术教材教案的编写是灵活多样的,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突出学生的活动设计,在每一个环节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化被动为主动,真正感受艺术课程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推荐第10篇:优秀美术评课稿

优秀美术评课稿《画情绪》评课稿

阅读提示:优秀美术评课稿《画情绪》评课稿,这堂由余老师执教的《画情绪》一课属于绘画bull;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首先,余老师从备课,教学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优秀美术

这堂由余老师执教的《画情绪》一课属于绘画•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

首先,余老师从备课,教学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风趣幽默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以培养表现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余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看一看:人们不同的表情。猜一猜他们不同的情绪。(并给每个表情配上合适的声音,来加深情绪感受)

二、游戏表演,以“我”为主题表现出一种情绪,用语言、动作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三、名画欣赏,蒙克《呐喊》,先从局部色彩和用笔分析、感受画面所表现的情绪。再从整体画面感受。

四、教师示范:当场画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所要表现的不同情绪。

五、范画欣赏:展示一组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说一说你觉得它分别表现的是哪种情绪。并总结规律。

六、名画欣赏:康定斯基、米罗的作品

七、画展作品:教师本人去参观画展与作品的合影,拉进艺术品与学生的距离感。

八、学生作业:试用不同色彩、线条表现现在的情绪,并为作品取个题目,写上简单文字说明。

九、展示作品:让学生带上自己的作品,来给大家说一说自己表现的了什么样的情绪。

在课堂上,余老师以他特有的幽默自然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

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过程、重生活、重创新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让人感受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陆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导入部分就运用一组同学们都熟悉的人物表情图片,让学生猜猜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并给人物的表情配上合适的声音,加深对情绪的理解。(如奥运冠军刘翔的照片,刘翔学生都认识也是学生心中的偶像,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

二、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的学习,是一种学生通过游戏、欣赏等方式来自主探索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陆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实施了这一方式。第

一、游戏。以“我”为主题表现出一种情绪。创设情景:如果你被老师指定代表班级参加开学仪式。如果你被绑架了。根据情景请学生用语言和动作表演你当时会是什么样的情绪。小学生的表演欲望比较强,这样的情景表演,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能使学生更好的体会情绪表现。第

二、根据重难点,“自主探究”。首先,通过欣赏蒙克的作品《呐喊》(局部),从色彩、线条来感受画面表现的情感。其次,教师当堂示范,用浅绿、桔红画出柔和的线条。再用深蓝、深红重重的画出杂乱的线条。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老师在画两组线条时的不同情绪。接着,马上欣赏两组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体会表现的不同的情绪,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规律。(愉快的情绪:色彩明亮、对比柔和、点线圆润、曲线较多;不愉快的情绪:色彩灰暗、对比强烈、点线错乱、折线较多。)

三、树立学生主体理念,坚持“授之以渔”

课改中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丁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方法时采用让学生欣赏范图,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总结规律,学会绘画表现的方法。陆老师已经改变了原有灌输现成知识的教学方法,他让学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找到适合他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这是一堂完整、充实而精彩的美术课,给我留下很深的影像,值得我慢慢推敲和学习

第11篇:小班美术《棒棒糖》评课

小班美术《棒棒糖》评课

小班美术《棒棒糖》评课

看似简单的美术课里往往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怎样上好一堂富有吸引力的美术课,那就需要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结合。我们的新教师小徐积极主动的参加本园教研活动行为跟进式教学,为了上好课她专研教材寻找资料设计好教案,做好一切准备认真的对小班美术活动《棒棒糖》进行了尝试性的教学,从她课堂上认真的表现是值得我们一起学习的。下面是我对这堂课的评析:

从选材来讲,棒棒糖在孩子们的心中即好吃又好玩,常见种类又多,颜色又丰富,形体又不一,来源于生活的经验幼儿更能接受并理解,教师能运用这一点很好。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以四个环节组成,在开头的导入部分教师以直接的出示棒棒糖过于简单了,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讲设计一个富有童趣的导入能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为是新教师的原故,所以缺少对幼儿年龄特点的经验。在第二环节中教师以拍照的示范引领比较的到位,在示范的语言上能运用童趣的小火车开的形式吸引了幼儿们学习的注意力,把画封闭圆的目标达到了。同时教师能把画的大的棒棒糖和小的棒棒糖比作棒棒糖一家的引导不错,这样能调动幼儿联想起更多的家庭成员,从而能结合这一点进行创作。在示范第二个圆时如让全体幼儿以手指跟描的形式让幼儿来感知封闭圆,少又快、准的示范,我认为这样可以节省一点时间给幼儿动手操作会更好。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引导幼儿用多种色彩涂色,让幼儿通过丰富的色彩感受棒棒糖的甜美口味激发了幼儿想象的空间。在第三评价环节中,教师能够抓住幼儿的亮点来鼓励幼儿做的不错,如有幼儿能画封闭圆了,有幼儿用色丰富,都能及时的肯定,给了幼儿成功的喜悦。第四环节的延伸,给了幼儿经验的提升。

总之,在整堂课中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做的比较的到位,在课堂语言的提炼上需要不断的学习,积累经验。

第12篇:幼儿园美术评课稿

篇1:幼儿园评课稿

美术课《欢欢喜喜过大年》评课稿

一、选材与时令紧密结合

眼下正值年关,选择《欢欢喜喜过大年》这一题材符合实际需求,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对幼儿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非常有意义。

二、教学态度严谨,课前准备充分

三、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四、教学内容新颖实用

王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的美术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是对平时美术教研和课堂教学的检验。让幼儿的美术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幼儿创作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五、学习方式与区域教学有机结合,使幼儿学习具有自主性

1、本次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幼儿自主选择创作形式。

2、让学习具有挑战性,最后的环节让幼儿在玩开枪的游戏中体验“油彩分离”这一技法的神奇,再次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3、及时展示已经完成的幼儿作品,促进学生积极完成的兴趣。

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素质良好,语言表达清晰,操作示范熟练,基本功扎实,学生积极参与,体现面向全体学生。

在赏评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个思考:

1、本节活动幼儿积极性很高,由于年龄小,幼儿爱动、好奇,课堂容易乱,在教学中你是怎样组织孩子呢?

2、本节是一节以展示为主的美术形式综合课,在课堂中是否可以再加入其他形式呢?

篇2:幼儿园中班美术说课稿:各种各样的鱼

幼儿园中班美术说课稿:各种各样的鱼

一、说教材: 线描画:线描画是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绘画方式,也是我国传统绘画的方式之一。

我班幼儿在通过简笔画的训练基础上,再进行线描画的练习,会使其绘画的精细方面和手眼协调方面,有很大发展。不仅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同时能提高幼儿专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在欣赏、发现、感受线条美的同时,大胆进行创作,不仅能将幼儿零碎的经验加以提炼,而且与《纲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时在大班开展线描画,能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造”系列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个性的发展。所以,我把线描画作为这学期我班美术特长训练的主要内容。

二、说目标

三、说活动准备:

2、画好的线描画作品、其他小朋友画的线描画鱼

3、欣赏老师的作品

4、白纸,铅笔

四、说教学方法: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纲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多媒体教学法。

2、观察比较法。观察法即运用观察进行教学的方法。通过观察,幼儿既形成了准确的形体印象,又把握了局部的细节特点。而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则能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的创作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

3、欣赏评价法。

问题

2、“你是用怎样的线条和图案来装饰鱼宝宝的?”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装饰意图表达出来,达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

五、说活动程序:

共有5个环节:

再欣赏老师的作品,让幼儿学习装饰鱼宝宝的基本方法。

示范讲解几种鱼的画法:(欣赏老师的作品)

(4)引导幼儿讨论,你准备画一条什么样的鱼?

3、通过比较,了解点、线、面的疏密变化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为了帮助幼儿理解线描画抽象的形式美的构成规律。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要点:

5、观赏评析作品 (1)请幼儿自由互相讲述自己所画的鱼

篇3:中班美术浪花一朵朵评课稿

探索中收获 收获中提升

——《浪花一朵朵》评课稿

评课手:石 洁

美术活动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顺利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借助美术这一载体大胆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加深幼儿的审美感受。

一、从教学目标方面来看:

2、所选内容以及整个设计过程,符合新《纲要》精神: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而且活动过程紧紧围绕着目标,环环

二、从教学策略方面来看:

l、教材《浪花一朵朵》来源于生活,关注到孩子

最佳兴趣点;同时又求新变异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

三、从学习活动方面来看:

2、学习活动中注意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强幼儿学习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

3、让活动具有挑战性,让孩子自己上来画一画看到的浪花是怎样的,你可以用什么线条来描画。

4、、学习活动尽量照顾了幼儿的兴趣,使他们能

子们来拿着魔法刷来画一画,使他们的自主表现欲望

5、及时展示已经完成的幼儿作品,促进幼儿积

儿敏锐的审美鉴赏能力。这样,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四、从教学效果方面来看:

五、从教学特色方面来看:

1、营造开放自由的活动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 随着新纲要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金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孩子大胆参与演示,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在这样一个轻松的情境中,孩子乐于尝试,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艺术大师作品的独有魅力,身心得到舒展。

2、树立幼儿主体的理念,坚持"授之以渔"

新纲要非常强调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提倡将幼儿看作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参与者、合作

教师给予幼儿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

不同形态的浪花,激发了孩子探索发现的欲望,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在孩子的演示过程中,及时给予鼓励。

六、建议

第一,教师要抓住幼儿的闪光点。

第二,活动中教师的回应。

最后,我想用这样一段话做为对这次磨课过程的进行总结:

“我们只有不断从活动中吸取经验,总结经

验,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上一层;让我们在与孩

子的亲密碰撞、与同事愉快合作中茁壮成长!” 篇4:小班幼儿美术评课稿

幼儿园评课稿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彩色的雨滴》这两节课里,教学内容都符合小班年龄的特点,而且幼儿对美术技巧的认识和学习都是与生活经验密不可分。

我觉得谭老师这节课的亮点有:1.通过雨宝宝变魔术的环节,从而激发起幼儿浓厚的兴趣;2.带幼儿逛花园,请幼儿手画小雨滴给小花解渴,把花拟人化,富有童趣,尤其当我看到整个花园背景给人感觉很漂亮。

幼儿的作品挂起来,让幼儿能互相分享完成作品的喜悦。

但我有一点建议:1.就是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点画,其实由于

讲解和操作是前后分开的,可以事先把画纸翻过来,面向听课的老师,让我们更直观看到幼儿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效果。

由于本人平时对幼儿美术认识不够,以上这些就是我个人对《彩

色的雨滴》一课的肤浅看法,再赞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小小二

篇5:幼儿园美术说课稿

大班美术绘画活动《美丽的烟花》的活动设计

学前111 1106022008 沈银花

一.设计意图:

《美丽的烟花》是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我们都知道烟花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她的美丽在于瞬间的开放以及各式各样的形状,如果抓住这瞬间的美丽,让幼儿进行表现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因为烟花绽放时火光条纹是四处散开的。

二.活动目标:

这是一条情感目标是根据纲要艺术领域内容中要求“和幼儿一起发现没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他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所设计的。

这是一条技能目标,在幼儿接触过毛线拖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再次运用的这一绘画方法表现烟花的特征,从而毛线拖画技能得以提升和充分运用。

三.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都是幼儿对画面的安排。

四.活动准备:

五.教学法设计:

基于幼儿的情况,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音乐匹配法:选择适宜的音乐能帮助幼儿打开心灵的窗户走近作品,他是有效提高幼儿艺术欣赏水平的通道。在活动过程的第一部分,我用《新年喜洋洋》这首歌,导入新年放烟花。 对话法:是教师,幼儿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启发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相互关系。

联想法:就是引导幼儿积极大胆地对作品进行想象,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

情境法:教师根据美术活动的需要为幼儿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使之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幼儿学习的方法。活动开头的歌曲为幼儿创设一种过年的热闹气氛,视频中五彩的烟花创设夜晚的烟花美景。

六.活动过程:

一.听《新年喜洋洋》歌,导入新年放烟花

老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小耳朵仔细听,一会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听了这段音乐后有什么感受,想去干什么?

老师:小朋友们,音乐好听吗?你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老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过年了,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说:拜年,穿新衣服,晚上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放烟花,看烟花。

二.观看烟花课件,感受烟花的多姿多彩

老师:谁来告诉我们大家,你喜欢那一张图片,它像什么样子?有些什么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老师:除了上面这些烟花,你们还看到过什么样的烟花呢?在什么时候看到的呢?

老师总结:(我们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会放烟花,烟花只有在晚上的时候放才好看,有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五光十色;烟花有的像绒球形、扇子形、蝴蝶形、数字形,它们的造型各不相同,七彩的颜色在夜空中显得很漂亮!)

老师:烟花好看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烟花呀?

老师:小朋友的眼睛都很亮,这么多漂亮的烟花,你们想不想把它画下来,放在我们的教室里呀?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挂在教室四周,供幼儿欣赏,并请幼儿一起说说颜色有哪几种?线条是什么样子的?拖画的“烟花”像什么?想象力丰富等方面进行自我、相互讲评。

七.活动延伸:

八.活动反思:

过节时,最热闹的要数夜晚的烟花了,烟花总是随着一丝丝线、一点点光爆发出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烟花不仅颜色变多了,形状也变得各式各样,给节日增添了许多光彩。孩子们对烟花并不陌生,他们经常在晚上,电视上、过年时看到缤纷的烟花。因此,本次的绘画活动我以具有过年气息的歌曲《新年喜洋洋》导入,引出多姿多彩的烟花。也特意选用了一些形状,颜色都奇特的烟花来给孩子们欣赏,引导幼儿发现每张图片上的烟花的形状及颜色特点,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绘画之前我出示图片,视频及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来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绘画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是想象的过程。

整个活动还比较顺,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我发现我的导入部分过长且不是很直接。应该听完音乐后利用音乐带来的气氛直接引出过年会放烟花的主题。整个活动的目标应该重点放在观察烟花形状特点上,激发幼儿对烟花形状的创造。由于教师素养不高,活动过程比较紧张,有些表述部分不够简明透彻,教师语言不够精确。

第13篇:生命生命评课报告

《生命生命》观课报告

《生命生命》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含义非常深刻, 短小精悍,从飞蛾求生、瓜苗破土、静听心跳三件小事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在这次远程研修活动中,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这一视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的这节课重点突出,方法得当,学生学习的效果较好,精彩。在上课过程中,老师紧紧抓住了“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何让学生对生命有自主地、个性的感悟”这几个学习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揣摩作者寓意。从这节课中我学到了不少教学经验,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新课开始,学习第一个事例时,教师让学生找出令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进行批注,学习这种阅读方法,再通过找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挣扎、极力、鼓动、跃动” 等词语和三个“!”,一遍遍转换角色的朗读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入情入境,直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体会飞蛾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第二个事例,让学生运用学习第一个事例的阅读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再在班级里交流,抓住“冲破、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等词语,体会瓜苗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又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升华朗读课题中,切身体会到“生命”这一沉重话题的意义。

其次,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同时,用心品读重点句段,借助重点词句讲述文章主要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比如,老师抛出“飞蛾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香瓜子又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从对杏林子的介绍中让学生体会到杏林子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这个问题入手,让孩子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目的明确,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最后,老师让学生写出想对作者说的话,学在思考后,阐释了颇有见解的生命乐章。学生既受到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教育,也到了认识生命、歌颂生命的知识和方法,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很好的渗透了习作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明确了写作文要做到:用词准确、语句规范、内容具体感人。课堂真正实现了带着孩子在课文中从容的穿梭。

课堂上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肯定,会很好地调控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建议老师课堂上的评价形式再丰富些。

这节课,无论是老师的语言,还是她的教学方法都令人佩服,让我受益匪浅。

第14篇:《祝福》评课报告

《祝福》评课报告

黄豪宇

我昨天观看了苏十中袁佳、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龙敏两位老师关《祝福》的教学录像。《祝福》是鲁迅先生的的一篇经典小说,其内涵非常丰富,值得品味鉴赏的方面很多,作为教学素材,值得探讨学习的点也很多。篇幅长是这篇课文的一个很大的难度,像这样的文章,要长文短教。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让学生充分预习,袁佳老师给学生发了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上课时能马上进入状态,节省了时间,这点值得借鉴。两位老师的专业素质都不错,对小说都很熟悉。在抓住教学的切入点方面,两位教师都做得很好。两位教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解读,龙敏老师采用的是祥林嫂前后的对比,袁佳老师是抓住两个问题:一是祥林嫂的眼睛,二是祥林嫂的必死。抓住人物特写,是二人的共同点,不同的是角度不同。但都是站在祥林嫂的角度,并且都是在遵循祥林嫂必死的前提下展开的。下面我就他们对教材的把握、整个教学过程和改进方案探讨这三个方面,粗浅的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教材把握充分:

在本堂课中,龙敏老师以祥林嫂的肖像为主线,按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展示有关祥林嫂的四次肖像描写,变换角度引领学生回顾课文情节,充分认识人物所遭受的巨大精神创伤,加深对人物命运变化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请学生从课文中选择出相关段炼略,教师也事前制作电子板书展示;师生分角色朗读祥林嫂与柳妈的对话,力图走进文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鲁迅先生“画眼睛”的艺术手法如火纯青,袁佳老师则是抓住这一点,通过课文中八处眼睛描写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知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考察生活环境有没有祥林嫂生存下去的条件,从而进行祥林嫂死因的分析,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都失去的情况下祥林嫂只能是必死的结局。

二、教学过程的评价: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过去的“填鸭式”,“问答式”,“满堂灌”,学生就像容器,教师就不停的在课堂上往里灌输思想和内容。不管他们记住与否。而如今,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已开始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这两位女老师的教学模式达到灵活新颖,值得肯定。充分地证明了在新课标之下,我们当代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上能真正开放思想,懂得大胆突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了,做到了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我想这样的课堂必然会受学生欢迎的。新课程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渐渐走向问题导学的模式,而问题导学的核心就是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问题的设计考验着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影响着学生的求知欲和认知水平,所以,如何科学有效地设计问题是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我看视频中的两位老师这方面情况做得不错,如龙敏老师设计的问题如“请按时间顺序找出祥林嫂的半生经历”、“找一找祥林嫂的影像剪影”等,再如袁佳老师的“祥林嫂所处的社会环境如何?”“她周围的人又是如何看待她的呢”等,这两位老师都恰到好处地设计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思维,同时也很好地落实了他们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

三、不足之处分析和改进方案探讨

龙敏老师抓住肖像,理清情节略显仓促,祥林嫂步步坠入死亡的命运发展还需得以强化。鲁迅先生“画眼睛”的艺术手法如火纯青如果稍稍抓住人物的“眼睛”描写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知人物形象就不需要自己过多地讲解了。

袁佳老师把自己的观点论述像文章一样展示给学生看不是很恰当。

我觉得今天来学习《祝福》,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学生自己去审视,去解读,我们教师可以在旁边真正做好服务引导,而不是过多的干预,做一些越俎代庖的事情。对一部文学作品的主题的理解,是与对作品的主要人物的理解联系的。《祝福》的主要人物与事件,就是祥林嫂和她的命运。所以对它的主题, 自然只能通过对祥林嫂及其悲剧人生的认真分析,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最后,我觉得两位老师的教学各有长处,体现了“同课异构”注重教师个人文化价值与课程文本理解的多元化,在教材把握和教学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促进了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

第15篇:观评课报告

关于文言文教学的一些看法

在本次研修听评课中,我所观评的六节课中有四节课是学习的文言文一节学习的诗歌。因此,想在这里谈一下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一些看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对文言文的讲授,往往就是“满堂灌”。长期以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每一篇文言文都要逐字逐句的串讲,力求详尽透彻,生怕学生不能理解,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将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其结果就是学生课上听得懂,课后忘得精光。学生的文言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探寻一些更为行之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模式,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文言文中去,读懂古文,爱上古文。在观课之后要教好文言文,我认为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认真去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且乐此不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教法的灵活多变上下功夫。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就告诉我们要想吸引学生,必须有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语的设计多种多样,可以是故事式,也可以是悬念式,还可以是背景式、诗歌式等。导语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文言文这种相对枯燥的文章教学,更要重视导语的设计。赵老师在讲解《鸿门宴》时运用讲历史故事的方式,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刘老师在《井陉之战》上课开始部分则运用卡通形象图片作为链接图案,让学生进行选择回答问题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很好的例子。这些都是比较成功的教学方法。

二、多媒体的运用。现代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成了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直观、多样而形象的展示方式,高效便捷的使用方法,无疑给课堂注入了新的力量。设计一份好的课件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原因之一。我所观评四节文言文教学课在课件部分都是下了功夫,无论是从导入,还是文言文知识的讲解,还是写作手法、人物形象的分析上,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因课施教,因材施教。所谓因课施教,就是不同课文运用不同讲解方式,我所观评的四课恰巧都是以人物形象为主的文章,各位老师根据文章特点的不同,从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面对人物的形象进行了分析。也有一些文言文是以叙事写景抒情为主,例如《滕王阁序》,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就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美景,体会作者情感。因课施教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一篇课文不同部分采用不同方法,还是以《滕王阁序》为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主要要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景。而“四美具,二难并”一句则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材施教大家都很熟悉,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学,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问题设置上要有梯度。《井陉之战》在复习问题的设置上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四、注重阅读、朗读。要想熟悉文章内容,必须先读懂文章,所以说阅读十分重要。只有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阅读之后还要朗读,朗读是我国的语文传统教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重视朗读,指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加深对句意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情操,同时也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我所观评的课文均采用了这种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获得了良好效果。

以上便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在新学期,我能够找到好的方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

第16篇:自我评课报告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我评课报告

这一次汇报课我讲的是必修一第三单元的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自我评价如下:

首先,这节课的亮点有两点:

一是通过不同的自然地理景观图片,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性,所以这节课我紧紧地抓住了这一点,通过驴友的旅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旅行活动,让学生通过旅行活动来体验自然环境的差异性。通过学生的互相讨论,将景观与地理位置进行对应。不同的学生来体会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就这样,一次两次,直到第三位同学,我觉得基本上把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布规律推理出来了。地理景观图和卫星影像图的空间定位对于准确理解地理规律是很有帮助的,所以以后我是会把这个优良习惯继续贯彻下去。

二是与学生的互动。这节课,我能够很好地以地理实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达到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使他们主动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跟我平时的授课习惯是分不开的,平时上课,我就很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不仅有思想上的交流更有情感上的交流。

其次,我觉得这节课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这是一首豪放派的代表作,所以,体会豪放词的特点是一个重点。上课时,我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到了豪放词高亢激昂的情感基调;又通过意象的分析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明白了这首词意境开阔雄浑,情感豪迈,绝对是豪放派的一首代表作。另外,从题材上看,这首词属于怀古诗,因此,

学习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写作特点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学习这首词我从分析题目入手,引出怀古诗,紧接着复习上学期学过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后归纳出怀古诗的一般写作特点,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那就是写景——写壮阔之景;怀古——怀英豪之人;抒情——抒豪迈之情。

再次,这节课还有几个遗憾和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

(1)由于时间的原因,这节课中对纬度分异规律中“自然带随纬线延伸,纬度更替”内容的理解把握,没有很好地落实,只在结尾处草草地收场,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强。

(2)就是在互动这一块,由于某种原因,在课堂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在以后教学中一定要注意。

(3)在理想大陆内容的理解把握这一块,还不是很到位,有些很深层次的东西没有挖掘出来,所以还是要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17篇:小班幼儿美术评课稿

幼儿园评课稿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在11月28—30日为期三天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的听课评课活动,我听了由谭老师和林老师上的美术领域《彩色的雨滴》、陈老师和岑老师上的情景数学《空间位置对应》以及陈老师和莫老师上的音乐领域《下雨歌》,我从听课中学到很多经验,从评课中收获很多。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彩色的雨滴》这两节课里,教学内容都符合小班年龄的特点,而且幼儿对美术技巧的认识和学习都是与生活经验密不可分。谭老师和林老师在教具的准备,环节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设计,各有各的特色。

我觉得谭老师这节课的亮点有:1.通过雨宝宝变魔术的环节,从而激发起幼儿浓厚的兴趣;2.带幼儿逛花园,请幼儿手画小雨滴给小花解渴,把花拟人化,富有童趣,尤其当我看到整个花园背景给人感觉很漂亮。而且谭老师的教态自然,教学思路清晰,幼儿学习氛围都比较积极活跃,同时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幼儿在画上点画,整体都很流畅、舒服。

但我有一点建议:1.就是在变魔术的环节结束后,可以盖上盖子,轻轻把它们摆放“花园”的一侧,以防幼儿不慎踢翻;2.在教师示范环节可以稍微长一点,教师必须让全体幼儿都能看到示范,这样或许更好一些。

而林老师这节课的亮点有:1.在活动开始结束都以音乐律动游戏进、退场,带动幼儿活跃、兴奋的情绪。2.在活动结束时,把全体幼儿的作品挂起来,让幼儿能互相分享完成作品的喜悦。林老师的语速比较好,不缓不急,特别是教师示范环节中,她特别多次强调是“用右手,第二只手指,先点后提,点成竖线”,多次请幼儿空指练习,而且个人、小组以及全体活动都分配到,特别给予幼儿鼓励表扬,可以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整一节课的环节都围绕“手点画”这一主题,环节与环节间紧凑,幼儿学习气氛活跃,同时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幼儿在画上点画给人感觉比较完整,舒服。

但我有一点建议:1.就是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点画,其实由于讲解和操作是前后分开的,可以事先把画纸翻过来,面向听课的老师,让我们更直观看到幼儿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效果。2.幼儿在操作环节里给人感觉有点儿挤,有些幼儿只能侧身点画,或许能够再设置多2到3张桌子,可以给人感觉宽松,舒服。

由于本人平时对幼儿美术认识不够,以上这些就是我个人对《彩色的雨滴》一课的肤浅看法,再赞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小小二

第18篇:小班美术《吹泡泡》评课反思

小班美术《吹泡泡》评课反思

小班美术《吹泡泡》评课反思

孩子天生爱尝试、爱体验,对许多事物充满着兴趣。而小班幼儿喜欢吹泡泡,个别小朋友会把买来的泡泡水带到幼儿园,玩得不亦乐乎,追着阳光下的彩色泡泡跑来跑去也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本次作为美术组成员聆听了李惠老师指教的小班美术活动《吹泡泡》。李老师抓住了幼儿喜欢吹泡泡的这个兴趣点,开展了一堂印画泡泡的活动。于是,让幼儿在吹吹、玩玩、画画中体验美术活动的无穷乐趣,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

在绘画活动导入部分李老师以兔姐姐的身份激发幼儿的兴趣,创设一个充满童趣的情景通过“吹泡泡”游戏活动让在幼儿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感知泡泡圆形的特征,从而由感知到熟悉再到记忆从而再现,一定程度上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幼儿在活动中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整个过程充满轻松、愉悦的气氛。

活动中孩子边游戏边学本领,注意力比较专注和投入,特别是当李老师通过儿歌形式示范变出泡泡的时候,孩子们都开心地拍起小手,很是钦佩。在幼儿自主操作活动中个别孩子的作品也具有其独具的魅力,譬如:泡泡的重叠和大泡泡包住小泡泡以及不同颜色泡泡的交替,可以看出幼儿在印画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较熟练的操作,足以体现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的语言、情感、美感等经验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

陈鹤琴先生说过:“我们主张幼儿园应当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去引导儿童。”他主张幼儿在玩中学,因为玩是孩子学习的第一需要。而美术活动以鲜明的形象性为特征,需要通过动手动脑来得以实现。美来自客观事物,美感是主体对客观刺激的反映。有了美感,才能有美的表现。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李老师很好的采用了“看看、想想、画画、玩玩”的方法,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想象空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活动结束时,教师先采用幼儿互评,教师参与性评价,达到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效果。同时也体现以幼儿为活动的主体,让幼儿自主评价,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

当然,有优点自然也会有不足之处,整个活动设计过于紧凑,环节过度太快,教师讲解说明不太明确,个别孩子在操作中只会用同样大小的瓶盖作画,使画面缺乏生动性和创造力。

在评价方面可以尝试多角度欣赏,发现每个孩子作品的闪光点,用情景贯彻于活动始终让活动更具有生动性。

通过本次学习,我看到了美术教学活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他们喜欢动手充满想象,需要我们老师给予恰当有效的引导,帮助他们成长,让我们在一次次尝试中获得提升。

第19篇:美术《荷花池,荷花开》评课

听朱老师的课,总是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次她执教《荷花池、荷花开》亦是如此。这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有“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朱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她的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我们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朱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

二、教学态度严谨认真

如果说教学态度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老师们都感受到了朱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的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朱老师的这堂课用了很多实物教具,美丽的荷花、荷花叶、莲蓬,就连荷花池也搬到了课堂中来。虽然这些花是假花,荷花池也是大水盆做成的,不是真实的,但是也非常的漂亮,逼真。弱智学生由于对于自然事物和现象往往一知半解,对颇为复杂的一些常识单纯讲解,学生不一定很够掌握,如果运用多媒体、投影、挂图等替代物进行辅助教学又不够灵活,缺乏真实感。而朱老师根据教材内容,采用实物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些生动的教具,无一不牢牢的吸引住了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在不断的思维活动中,逐步认识实事物的本质,掌握科学的方法。

为了配合教学,朱老师还穿了一件和这堂课相配的。有荷花池和荷花的衣服。情景相容,仿佛把学生真的带到了,那美丽的荷花池边上。

三、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分层教学。

根据我们学生的特点,朱老师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这节课,学生们不但学会了画荷花,还学会了制作荷花,这节课既是一节美术课,也是一堂手工课。由于启智学生的个别差异大,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因材施教才是特教课堂的最终目标,朱老师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A组学生会画荷花叶,B组学生会剪教师画好的荷叶,C组学生老师将画好的荷叶用刀片划出虚线,他们能用手撕下来就可。这样做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事做,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当然在赏评《荷花池,荷花开》的同时,我也有以下思考:

一、这是一个老问题了,朱老师还是一贯的说话方式,不急不慢的,少了点激情,对于这些低年级学生,希望朱老师能学着试试,说话在童趣一点,就更好了。

二、在开始的导入部分,感觉还略显粗超,建议这部分,朱老师可以利用一下多媒体,给学生欣赏一些荷花开放,荷花池的动态景色视频,这样,学生对于这堂课将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三、在教学生做荷花,画荷花等,这些的具体步骤,感觉说的不够清晰,特别是给荷花上色部分,学生都不知道应该给荷花上什么颜色,都涂得五颜六色,乱七八糟的。

四、同学们在剪完荷花以后,那些废纸屑,都是乱扔的,这时也可以适当的展开一些德育教学,让学生把纸屑收好,或是下课后扔到垃圾桶内。

四、有一个很好的教具,朱老师没有好好的利用,就是朱老师为了配合这节课,穿得荷花池图的衣服,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入意境。

五,最后动作做荷花部分,觉得设计的有点难了,他们很多手协调能力很少,有些,手还不是很方便。朱老师可以直接让他们做出荷花状就可以了。

以上为我的一些个人见解,不足之处,请谅解!

第20篇:美术青花瓷评课稿(版)

红庙中心学校黄生平执教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第11课《吉祥物的设计》课堂实录评课稿

黄老师执教的《吉祥物的设计》是一节“设计与应用”的美术课,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等,课堂开放,富有活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组织形式上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本节课的优秀之处表现在以下几点之中:

一、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美术课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如黄老师根据教学需要,展示了很多的优秀吉祥物设计图片供学生欣赏和借鉴,从而提高视觉感觉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通过图文相结合的多媒体呈现一个吉祥物的设计过程和需考虑的因素,并清晰的板书出主要内容,学生一目了然也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课堂的实践部分采用的是 “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合作设计一个吉祥物并进行简单的介绍。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教师利用相机拍下学生的作品,利用多媒体及时展示,并结合评价。评价时,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大大提高学生敏锐的审美鉴赏能力。而肯定的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素质良好,语言表达清晰,操作示范熟练,基本功扎实,学生积极参与,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在这样轻松,和谐,开放的学习活动中,乐于尝试,学习到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篇2:美术评课稿

美术评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老师执教的《漂亮的花边》一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梅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 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梅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其二,独特新颖的舞台主持加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许多恐龙玩具是学生自带的、大量恐龙图片和恐龙资料则来自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其四,学生进行创作《漂亮的花边》时,有的拿画笔画,有的用彩纸旧挂历纸去剪贴,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具有开放性。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 “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梅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互助互动”主要表现在:第一将全体学生分成四个团队即机灵小队、佳绩小队、拼搏小队和高峰小队,通过设计小组问答竞赛、画恐龙竞赛等环节四个小队之间互相竞争,组队内学生间互助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第

二、抓住重难点,展开 “互助互动”。教师出示写实恐龙图片,请学生欣赏,教师引导思考:恐龙的身体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我该如何去表现它呢?学生经过认真地思考商讨后认为:用基本形去概括比较好。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进行画法指导(示范),巧妙解决了重难点。从表面看是学生帮老师解决了难题,实质是学生自己帮助了自己。第

三、结合作业,“互助互动”,美术作业

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同一事物的表现也各不同,作业的设计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漂亮的花边》,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了作业的质量。第

四、结合评价,“互助互动”,评价时,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三、教学态度严谨认真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另外,据我所知为了上好这一课她还对四年级学生对恐龙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学生是否喜欢用竞赛的形式上美术课进行过详细的调查;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先个体后合作,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并进行过多次试教的锤炼,在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四、教师素质良好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漂亮的花边》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

1、组织小组活动时,小组人数太多,很容易乱,如果是平时上课,纪律能否控制?

2、好动、好问、好说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利用这份天性,为学生创设条件。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要把展示自我的机会完全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堂中如何把学习的自主权更完全地还给了学生,教学生学会学习,努力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3、教育要以人为本,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都有所发展。本课中的小主持人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机灵劲儿和非凡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令人啧啧称赞,有没有更好的方案让他既做我们的主持人又不失去自己宝贵的美术课学习锻炼机会?

总之,老师执教的《漂亮的花边》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脱出来,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中,学生的心情一直处于快乐和兴奋的愉悦状态,是一堂新课程标准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

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漂亮的花边》

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篇3:第十六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说课稿

第十六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6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定的阶段目标,确定《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是一节欣赏课。通过欣赏课件,图片,让学生认识到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思想目标:

通过欣赏,评述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艺术,陶冶艺术情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教学难点:

主要是有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简单介绍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一) 引导阶段

1、什么是陶器?

什么是彩陶?

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图片资料,学生欣赏、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根据学生的讨论,我给与总结:陶瓷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二) 发展阶段:

1、通过展示图片我给学生讲解瓷器和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三项区别: a: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b:烧制的温度不同。

c: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的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

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的制瓷业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我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作品和图片,根据陶瓷艺术的欣赏方法,从器皿的外形上、纹饰上、釉色上、来进行讲解。

从东汉到南北朝,是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样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的秀气。 (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有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釉也比较丰富。

本课我重点介绍的《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罐》是元代瓷器,1964年5月出土与河北保定。青花和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两种不同颜色的高温釉下彩瓷。元代匠师们巧妙的把钴蓝料和铜红料应用在同一件器物上,形成红、蓝两色争艳的艺术效果,故称青花釉里红,又称“青花夹紫”。这件元代盖罐,形体丰满,腹部突出,部分作四个菱形开光,以凸串珠纹作开光轮廓线,内镂雕洞石和四季花卉。红色的花朵,蓝色的枝叶。呈色鲜艳与罐体白地纹饰交相辉映,颇有四季花色满园之感。肩部绘四组灵芝,垂云图案开光,内蓝地白莲,淡雅宜人。罐盖贴塑坐狮状兽纽。它的造型古朴雄伟,制作精良,装饰丰满,层次分明,融合了镂空,雕塑、堆贴、釉下彩绘为一体,达到主辅分明,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增强了立体感,构图饱满,疏密有致,堪称元代瓷器中的精品。

唐代,瓷器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

四、课后拓展:

让学生用彩泥塑造一个器皿,使学生加深对陶瓷工艺的了解,增强学生对陶瓷艺术美的认识!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青花瓷)艺术》说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说课的课题是——《古代的陶瓷艺术(青花瓷)》。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这三个部分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教学构思,倘有谬误之处请多加指正。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分析,该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第九册第16课,是一节以古代陶瓷为主题的美术欣赏课,纵观现状, 由于欣赏课包含的人文信息比较多,把握不好,很容易使学生成了一个被动的听众,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如何才能使美术知识打破时空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思考的重点。

从教材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原教材设计中涉及的陶瓷种类和知识点非常的多, 短短40分

钟的课堂,如果只是泛泛而谈,必然难以满足5年级学生的好奇心与思考层次。因此我借鉴“抛锚式教学法”,选取了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而学生又相对熟悉的青花瓷器作为本课的授课重点和主线。

目的是要让学生以青花为切入口,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掌握从瓷器的釉色、纹饰和器形等方面去观赏陶瓷艺术的方法,从而提高对瓷器的欣赏能力,起到一个以点带面的作用。

有了对课型的定位和思考,接下来就该围绕目标出招了,下面请您跟我一起走进我的课堂设计中。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在这节课上,我以情景教学法,以瓷器拍卖活动贯穿首尾,设计了“情景激趣导入”、“走近青花”、“探究青花”、“体验青花”、“评价拓展”(感知—鉴赏—体验)等5个环节, 抓住“青花”这一落脚点,巧设活动,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其中。 首先是第一环节:情景激趣导入。

为了在一开课就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我巧妙地利用情景、激趣导入, 出示一个在拍卖中创造了瓷中神话,被奉为“瓷中霸主”的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让小组模拟拍卖,讨论出价。并通过央视的鉴赏节目视频揭价,一件瓷器竞拍出如此天价,青花瓷器为何有如此的魅力,让世人如此为她着迷呢?巨大的价格反差激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达到了“课未始,兴已浓”的效果,此时,我便把握住学生萌发的积极情绪,顺水推舟地点出本课学习的重点。面对一件瓷器,我们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欣赏它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欣赏和品味青花瓷独特的美。

紧接着是第二环节:走近青花。

学生将在一段激扬的配乐中欣赏精美绝伦的古代青花瓷图片,进一步走近青花,青花美吗?美!美在哪里呢?在音乐的渲染和老师的引导下,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模糊地归纳出青花主要美在器形、釉色和纹饰上,这也是瓷器欣赏三个主要切入口。当然,仅仅停留在这个感性的认识上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对青花进一步聚焦。 下面是第三环节:探究青花

这个环节是围绕着教学重点和难点而进行的。为了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增强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瓷器欣赏的方法,理解青花独特的魅力,我运用了任务驱动法设计了一个小组自学与探究互动的环节,针对五年级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与归纳能力的特点,教师在课前先给学生准备好有针对性的小组自学探究资料,把本节课需要展握的有关青花的人文知识,化整为零,让各个小组根据小组学习汇报单的要求从不同的层面展开探究,如第一组探究青花瓷的年代;第二组探究青花瓷的釉色特点及美感;第三组探究青花瓷的器型美;第四组:探究青花瓷的纹饰的寓意美;第五组:探究青花瓷装饰工艺的书画美。最后再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汇报整合,老师在其中扮演的是一个“穿针引线”、“归纳整合”的引导者,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与满足,享受学习的快乐,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第四环节:体验青花

新课标中提到“在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地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孔子也有云:欲先动其心,必先动其情。因此,在本课中,我还尝试运用创作体验的方法,巧妙地让学生借助白色素胚瓷碟和蓝色颜料体验青花蓝白相映的魅力。从而增加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加强审美情感体验、为学生的视觉欣赏和理性思维提供更丰富的支持。 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便是“评价与拓展”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各小组将学以致用,运用学到的知识推荐出小组优秀作品参与班级作品拍卖会,最后教师总结,回应板书,再次点题。 不仅是青花瓷,面对其他种类的瓷器,我们也可以从它的年代、釉色、器型、纹饰及其工艺等5个方面去欣赏它。作为拓展,我还将介绍青花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之美。激励学生传承发扬传统优秀文化艺术。 并给学生推荐介绍中国陶瓷艺术网,鼓励学生对其他陶瓷种类进行课外拓展学习。

以下便是我的板书设计和课堂剪影。请多多指导。 第十六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教学难点:

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常规)

二.导入:

提问:

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灯(贯耳瓶)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三.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

(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

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 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 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

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 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

“钧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

四.放映录象

五.本课小结。

第十六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教案二

过程设计

一、师生谈话,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考考你们英语。篇4:美术评课稿(范文) 《风来了》评课稿

老师执教的《风来了》一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邢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层层诱导深入,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实物给与学生视觉上的,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再次,向老师指导学生在进行创作时,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邢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风来了》的同时,我也有以下思考:

1、学生自由想象时间是否可以再增加?

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风来了》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篇5:美术评课稿两篇

评 课 稿 课题:《留住秋天》 主讲:井华 课型:新知探究

本课一节造型表现课,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动手绘画,大胆用色,表现一个美丽秋天的风景。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认识颜色的叠加效果。

教师通过课件中秋天图片的导入,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秋天的美丽,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入本课的教学。师生之间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初步在脑海中建立对秋天景色的印象,教师引导的很到位,学生的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接着老师利用一副画好的风景画以及没有涂色的一棵树,让小组之间进行商榷交流,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初步绘画的机会,同时也点出了本课的难点部分。通过不同颜色的树,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不同颜色给我们的不同感受,同时引出颜色叠加这个知识点,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基本上完成了难点的知识目标,学生课堂气氛活跃高效。

群学部分,我观察到学生用色大胆,绘画有顺序,但是似乎缺少了一点思考的部分。因为教师是让学生用油画棒直接绘画的,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先在脑中思考要画什么,再用油画棒轻轻的在纸上画出轮廓,然后再大面积涂色,这样会更好。

评价部分学生展示的语言还是很不错的,说明学生对于本课的目标已经掌握了。 总体来说这节课上的还是很不错的,值得我学习。

课题:《纸魔方》 主讲:段玉恒 课型:新知探究

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课,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折、剪、拼,完成一个多变的立体纸工。教学难点是剪切卷接等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现代设计意识和严格、精巧的手工制作能力。

段老师给学生们带来了以及做好的立体纸工,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但是那么复杂的图形,学生们一眼看过去肯定觉得很难操作,于是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长形纸条,先让他们独立思考,要怎样做才能拼成一个封闭的图形,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就发现各种不同的方法,增加了学习的信心。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看书,找方法,并在ppt上出示了一张纸条的剪法,提醒了学生裁剪时的注意问题,因此学生很快掌握了折、剪、切、卷的方法,产生了成就感,这为后面制作更复杂的图形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学生之间也有了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接着在拼接环节,教师没有让学生直接粘贴,而是很巧妙的运用了曲别针这一教具,那么学生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可以多次拼接,多次尝试,最终发现不同的拼接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学生们的成果完成的都很好。

整堂课看似平淡,但是学生们的学习热度、课堂温度都是很热情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学会了动手操作的方法,段老师很完美的完成了学习目标。非常值得我学习。

美术评课报告范文
《美术评课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