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工商管理学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19 12:04:5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工商管理学

工商管理简介 工商管理经济学[1]、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生产管理。

工商管理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就业选择:

(一)一般传统管理类岗位

由于专业性不太强,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的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应聘一般传统管理类

岗位将收到有技术背景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有力冲击。课堂上讲授的理论一般比较抽

象,必须结合工作实际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

企业一般会安排管理专业的新员工下基层接受相应的锻炼,以积累进入管理层所需的经验。这是一

个过渡时期,相应的薪酬标准也很低,民营企业的新人月收入一般在1500元以下徘徊,外资企业开出的

薪酬标准也不会超过3000元。这样的现实可能与许多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值存在巨大的落差。不少毕业生

由于无法接受而选择离开。

管理是一门“人”学问,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准毕业生

们要做好转变角色定位的心理准备,切勿好高骛远而落的一事无成。利用课余时间去企业参加实习增加

工作经验是不错的职业铺垫,准毕业生们接触基层有助于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企业的组织架构、运营模

式。还能在日常工作中率先建立起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切,对于一个

年轻管理者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能越快融入社会适应工作的人就越有希望获得成功。

(二)市场营销类岗位

市场营销岗位市场需求量大,入行要求低,高端营销岗位收入丰厚使得无数求职者纷纷加入市场营

销岗位的角逐。现代商业社会经营与销售的好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兴衰。发展中的中国

更需要有专门商品知识的营销人员。

相对于其他专业的从业人员来说,独之秀职业顾问指出,工商管理的毕业生在与市场营销相关的市

场管理和项目策划领域更能有出色的表现。行业竞争加剧对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

高。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毕业生和准毕业生们不妨根据自身的职业定位和兴趣爱好,选择某一行业

的某家领军公司切入,深入研究该行业的销售模式、销售渠道以及经典的营销案例等,有目的地培养个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类岗位

目前,国内大学没有专门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工商管理的设置了一门专业课。但是,今年来

,国内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需求持续走高,他们在企业外部战略和内部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

用。一般大中型企业在企业内部都设立有人力资源部,主管企业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人事调度

等相关事宜。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薪酬相对较高,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规模较大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新员工一

般每月可以拿到3000以上,资深的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月收入则大致在1万至2万上浮动。人力资源管理岗

位的高级管理人员比一般管理人员更容易成长为职业经理人,步入高职高薪的金领行列。

当然,好的工作岗位竞争也非常激烈。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有志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准毕业

生们不妨善用学校的实习安排,尽量争取到一些大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见习,熟悉招聘、考核等日常工作

流程,以及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工作技巧。工作满一年的新人则可以考虑考取国家认可的“助理人力资源

管理师”资格证书,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添砖加瓦。

(四)物流管理类岗位

物流,继物资资源、人力资源之后,素有有“第三个利润源”之称。物流的职能是将产品由其生产

地转到消费地,从而创造地点效用。物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

。 企业对压缩物流成本的诉求已经转化成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物流管理人才被列为12类紧缺人才

之一,市场需求量超过600万。物流管理又分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管理两类。这

是个比较注重管理经验的岗位,一般新人的待遇根据所服务的行业的不同而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但是高

级的物流操作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一般的管理岗位,年薪可达到10到20万之间。

物流管理岗位的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物流、法律、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外语

的要求也比较高。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学有余力的准毕业还可以适当的参加一下全国报关员、跟单员资

格认证,有利于熟悉物流操作流程和提高物流规划意识

此外,主要从事企业、文化、体育交流活动的策划项目管理师,帮助企业和个人进行管理咨询、战

略规划管理咨询师等其他工作岗位也是工商管理毕业生不错的就业选择。

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工商管理毕业生中出国和考研的比例并不高。一方面,管理类专业在发达国

家也很热门,留给外国留学生的空位相对较少,因而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出国深造受阻。另一

方面,由于专业限制,一般学校的MBA要求申请人必须具备几年以上的管理经验才能报考,而一般院校

开设的MBA进修课程收费又比较高,这也是毕业选择先就业的主要原因。

推荐第2篇:工商管理学

工商管理学主要是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是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因此,工商管理是一门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的管理基础学科,个人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比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投资等来培养自己的专长。

如果你想以后自己开公司,工商管理学比金融学更为适合,因为工商管理学所学的虽然泛,但综合性强,以管理为学科中心,而金融学正如其名以金融理财方面知识为中心,你看其主要课程就知道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

至于企业管理,它是工商管理学的一个细分范畴,以后有需要再进行进修,如攻读MBA之类的,想一口吞了一头大象是不可取的,最好先泛再精。

推荐第3篇:工商管理学自我鉴定

工商管理学自我鉴定

经过二年半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学习工作管理能力,用业余时间学习紧张有序,边学习边工作,学好专业,扩大知识面,汲取知识,不断锻炼自己工作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要求,工商管理学自我鉴定。我系统地学习了工商管理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具有了较强的理论素养,并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了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我认真学习本专业开设课程,努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巧,力求理论知识的纵深化。通晓英语,已通过国家四级英语考试,曾参加过英语口语培训。在学校期间主要学习了,《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学》,《质量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谈判及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程。同时在老师的指点下,在知识的熏陶中,在实践的砥砺上,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本科大学生。

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 首先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知识面广,适应工作实践能力较强。二是实践能力,工作实践,企业管理,商务会计等。学习与社会实践联系有较强的协调、工作组织能力提高。三是专业训练及模拟,管理工作流程改造计划,现实工作问题处理,自我鉴定《工商管理学自我鉴定》。 二年半工商管理学习基础课,努力完成学业,取得好的成绩。通过学习在今后实际工作之中,遇到问题能急时针对性的处理,由此锻炼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未来的我将以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能力,考验自己的意志,接受一切新的挑战。

作为新世纪的年青人要不断努力学习进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当今社会改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一前提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不断完善自己,敢干创新,与时俱进。

时光匆匆,总是在不经意间滑过,三年的学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我即将离开,开始新的人生旅程。回望三年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里,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我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矗

学习上,我热爱自己的专业,还还利用课余时间专修计算机专业知识,使我能轻松操作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曾获过三等奖学金,在书法和体育运动都获得好成绩。英语、电脑、普通话等方面的等级考试已达标。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精益求精外,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网络编程、网络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等知识。并且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生活上,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时间观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在工作上,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同学团结一致,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网页设计和网站管理与维护方面。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社会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年暑假期间我均到市xx网吧等大型网吧里工作,管理经验与软硬件维护得到了极大的积累。

三年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

推荐第4篇:工商管理学自我鉴定

经过二年半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学习工作管理能力,用业余时间学习紧张有序,边学习边工作,学好专业,扩大知识面,汲取知识,不断锻炼自己工作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要求。我系统地学习了工商管理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具有了较强的理论素养,并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了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我认真学习本专业开设课程,努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巧,力求理论知识的纵深化。通晓英语,已通过国家四级英语考试,曾参加过英语口语培训。在学校期间主要学习了,《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学》,《质量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谈判及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程。同时在老师的指点下,在知识的熏陶中,在实践的砥砺上,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本科大学生。

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 首先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知识面广,适应工作实践能力较强。二是实践能力,工作实践,企业管理,商务会计等。学习与社会实践联系有较强的协调、工作组织能力提高。三是专业训练及模拟,管理工作流程改造计划,现实工作问题处理。二年半工商管理学习基础课,努力完成学业,取得好的成绩。通过学习在今后实际工作之中,遇到问题能急时针对性的处理,由此锻炼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未来的我将以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能力,考验自己的意志,接受一切新的挑战。

作为新世纪的年青人要不断努力学习进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当今社会改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一前提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不断完善自己,敢干创新,与时俱进。

时光匆匆,总是在不经意间滑过,三年的学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我即将离开,开始新的人生旅程。回望三年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里,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我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矗

学习上,我热爱自己的专业,还还利用课余时间专修计算机专业知识,使我能轻松操作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曾获过三等奖学金,在书法和体育运动都获得好成绩。英语、电脑、普通话等方面的等级考试已达标。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精益求精外,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网络编程、网络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等知识。并且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生活上,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时间观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在工作上,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同学团结一致,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网页设计和网站管理与维护方面。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社会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年暑假期间我均到市xx网吧等大型网吧里工作,管理经验与软硬件维护得到了极大的积累。

三年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

推荐第5篇:工商管理学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学毕业论文

一、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

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进行。企业能否在市场上赢得竞争,能否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关键在于管理。

在全球竞争激烈的大市场中,无论是流程式还是离散式的制造业,无论是单件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少品种重复生产还是标准产品大量生产的制造,制造业内部管理都可能遇到以下一些问题:如企业可能拥有卓越的销售人员推销产品,但是生产线上的工人却没有办法如期交货;车间管理人员则抱怨说采购部门没有及时供应他们所需要的原料,实际上,采购部门的效率过高,仓库里囤积的某些材料10年都用不完,仓库库位饱和,资金周转很慢;许多企业要用6~13个星期的时间,才能计算出所需要的物料量,所以订货周期只能为6~13个星期;订货单和采购单上的日期和缺料单上的日期都不相同,没有一个是肯定的;财务部门不信赖仓库部门的数据,不以它来计算制造成本„„

不能否认,以上这些情况正是我们大多数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管理问题,然而,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又能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来解决它呢?――事实是,在中国的企业界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国外的ERP/MRPII的软件厂商早已悄然地走进了中国市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ERP开始逐渐被中国的企业界、理论界所认识。

二、ERP系统是企业提升管理的必然选择

当前国内多数企业业务执行的范围弹性较大,而且现代化技术设施不是特别先进,面对时刻变化的市场相对较困难。中国企业在工厂管理上花了很大力气,如降耗、减员增效等,但都不系统,就事论事,是间断性的、表面的,没有总结内在的规律。

中国企业既要考虑自身体制的转换和管理的加强,又要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因此,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市场应变能力,是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这就需要一套全面的ERP系统来帮助企业进行管理。

ERP管理系统具有双重核心,即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ERP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将企业内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集成,使其协调运作,从而实现整个系统工作绩效最优。

信息流是企业的神经网络系统。管理信息在企业中的流动有三个方向:一是向上流动信息,从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这是信息的汇总过程;二是从上层向中层再向下层的向下流动信息,这是对战略、目标、方向的分解过程;三是水平流动信

息,这是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过程。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和及时,才能保证组织的效能,实施ERP可以带来高效率的信息传递,这主要表现在信息格式规范化、传递渠道固定化以及预警提醒功能,从而使信息的传递顺畅、不失真。

物流好比企业的消化系统。改善物流速度和质量的关键是BPR(BusineProce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的优化,运用信息化手段会对业务流程产生诸多影响,它可以自动去除某一环节的人工操作,改变流程顺序或实施平行化,严密监视过程的状态和目标,实现不同任务和过程间的集成,消除过程中的中介活动,越过空间来协调过程,改进对决策信息的分析,从而使得基础管理周全、规范,领导监控及时准确。

资金流宛如血液循环系统,也是企业运营质量的综合反映。借助工具可及时发现和控制原料过量与停工待料现象、产品积压现象及销售环节的呆帐现象,及时解决浪费问题,及时暴露管理瓶颈,解决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仅限于事后核算而无事前和过程控制的问题。

ERP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对信息的及时高效处理,减轻了加工负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挖掘,提炼了知识。综上所述,实施ERP确能有效解决企业的诸多困扰,提升综合管理。

三、实施ERP的难点

ERP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ERP在中国近十年的历程中,既有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功案例,也有不少失败的典型。如何在ERP实施这条布满沟沟坎坎的大道上一路走好,是众多企业越来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分析和解决ERP实施过程中的难点,能有效地推动ERP实施走向成功。

目前实施ERP的主要难点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目标不明确。多数企业错误的认为ERP实施是一项简单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目标设得过高或过低,就很容易模糊不清。目标一模糊,就很难落实到具体的实施工作中,不顾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导致投资过大、收效甚微、实施乏力的状况。明确的实施目标对实施ERP项目而言,就好像大海彼岸的港湾,如果没有具体、明确的航行目标和方向,轮船很容易受到各种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迷失方向。

第二,认识不明确。对ERP项目只视为计算机项目,对管理思想、管理软件、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概念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计算机系统不是管理目的,而是管理工具;ERP项目不是计算机项目,而是管理工程,是企业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是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实施周期长,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系统工程。

第三,企业基础管理薄弱。中国企业基础管理薄弱,普遍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企业缺乏战略观念、系统观念;他们对业务流程、财务核算等简单流程都不能理顺;客户数据在销售部和财务部都不能统一,更不要说销售和分销的

业务流程;这些先天不足因为对手的薄弱而被掩盖,但加入WTO后,随着拥有战略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的跨国公司的进入,这些薄弱环节已凸显出来。由于管理基础薄弱,企业根本不具备实施ERP的前提条件,甚至不存在业务流程再造的问题,而是业务流程新建的问题。长期缺乏先进理念始终如一的贯彻,势必无法实施与运用奠定在一定管理哲学指导下的ERP系统,即使是素质优良的企业也会因外部市场环境的不规范而难以规范运作。

第四,人才匮乏。企业自行开发软件费时、费钱,究其原因是人才匮乏;软件供应商各有长短,用户难以辨别优劣及适用性。新知识面广、量大,更新速度快,难以全面掌握;企业个性与行业个性差异大,企业管理基础与侧重点各有不同,导致难以开发出既先进又经济实用且能具有市场推广价值的软件。

第五,实施矛盾多。ERP的集成性与实施中部门间协调困难的矛盾,ERP的先进性与企业人员素质差的矛盾,应用范围广与数据准备工作量浩大的矛盾,计划的精确性与IT系统基础数据差的矛盾,较长的实施周期与IT技术快速更新的矛盾,企业需求与系统工作重心偏差的矛盾,高投入与慢收益的矛盾,较长的实施周期与企业“一把手”重视程度及心理承受力的矛盾等。

第六,不可控因素多。ERP涉及到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流程的新建、重组与再造及企业资源的整合,因此被称为“一把手”工程,但“一把手”工程本身就不可控;对基础数据的唯一性、完整性、准确性要求不可控;因实施人员的素质因素使得实施质量不可控;因不同层次需求不一致,使得需求与验收标准不可控;因各方存在职能与观念的错位,常导致实施主体缺位现象。这些因素最终导致实施周期、成本不可控。

以上诸多矛盾,如不加以妥善解决,就会加大实施ERP的投资风险。

四、实施ERP的若干对策

ERP实施成功的标志是系统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监控动态化、管理改善持续化。成功实施ERP会给企业带来看得见的效益,会使市场反应速度加快,产品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客户满意度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总成本降低,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总结我厂在实施ERP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与企业一把手达成共识ERP项目的开始。ERP不是终点,是一条起跑线。企业实施ERP是整个管理变革的开始。当企业需要重新组织和整合自己的资源时,就必将面临着变革,这些变革包括:业务流程、人员配置、产品配置的合理化。那么领导这场变革的只能是企业一把手,只有他与项目组达成共识,ERP项目才能开始。

第二,明确项目实施目标。实施ERP是一项深刻的管理革命,是一场耗资大、实施周期长、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进行战略规划,做好立项分析,包括

对经费预算、过程控制、人力配备、组织保障等问题进行系统设计,明确实施目标。明确的、切实可行的实施目标是ERP成功实施的保证,也是衡量一个ERP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准。ERP项目的实施目标是要基于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ERP项目实施组通过对企业的优势与不足、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与期望,制定项目的总目标、分目标与分阶段目标。

第三,全面考察,选准软件供应商。首先企业要明确自身的目的与需求,先作自我分析与诊断,然后要深入考察多家供应商及供应商服务的客户,必要时请管理咨询机构参与谋划和鉴别。企业要做好投入产出分析,注意成本的合理性,既不要片面追求功能全面的软件造成浪费,也不必为节约一时成本致使所选软件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兼顾实用与开放。软件应为管理服务,而非管理适应软件,不能本末倒置。软件要适合于企业的流程,吻合度要高,这样才能减少二次开发量,保障实施周期,顺利进行BPR。供应商最好有同行业客户的服务经验,要有成功实施ERP的案例,这样才会降低实施风险,并能在软件编码体系等基础数据准备中大大缩短实施周期。同时要考察软件供应商的综合实力、实施人员素质及其后续服务的能力。选软件供应商如同选择婚侣,不可不慎,选好合作伙伴就成功了一半。

建议在选择ERP软件产品的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软件公司的性质;

2、软件公司的开发能力;

3、软件公司的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

4、软件产品的易用性;

5、软件产品的扩展性;

6、软件产品的升级性;

7、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

8、软件产品的价格体系;

第四,金子塔式的实施团队。要想成功实施ERP,必须有一批精通ERP管理思想、掌握软件技术,同时又有中国环境下组织实施ERP项目经验的实施顾问队伍,实施ERP项目要依靠整个团队。成立由企业“一把手”挂帅的金字塔式的专题组来管理整个项目,选择并配备得力的受托人。在金字塔的底部是应用顾问包括业务实现和技术实现两大部分负责项目的实现,中间一层是管理顾问保证项目的成功度,控制项目的进度和方向,顶端是咨询顾问,主要负责整合业务,提升管理。应用顾问与企业的具体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紧密合作,管理顾问与企业中层领导配合,咨询顾问与企业的高层领导进行沟通。通过这种方式使整个项目内部能够承上启下相互协作,在每个环节都保证畅通。

第五,明确的需求分析,可行的实施方案。企业并不一定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了如指掌,需要咨询顾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咨询顾问需要对企业进行整体情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主流程进行详细的调研,帮助企业从诸多的问题中归结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此作为事件的驱动点,使实施目标更明确。应注意的是,用户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值,而是动态的。耐心听取基层操作人

员的疑惑、困难和要求,建立彼此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项目的实施才容易成功。

第六,重视培训,并贯穿始终。ERP是借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改造原企业旧的管理模式,是先进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基于管理思想、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成就,反映了企业的供应链。成功实施ERP,必须重视培训,而培训绝不仅仅是单纯系统操作的培训,从项目的实施开始到后期,相应的培训都是贯穿始终的,分阶段、分内容、分人员、分管里层次地分别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还必须要有完整的培训知识库,注重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借助培训手段统一员工的认识,提升管理理念和技术技能。否则软件用上了,但员工未必真正接受;观念上接受了,数据、制度未必能到位。ERP是整体管理解决方案,要防止将软件降格为对手工操作的电子化。

第七,切实做好BPR—业务流程重组。BPR曾被称作是“恢复美国竞争力的唯一途径”,BPR是成功实施ERP的基础。在进行BPR之前,必须对所有的流程从有无效率、是否合理的角度进行审视,然后从不合理且无效率的业务流程入手,逐一规范和调整。由于管理流程效率低下,导致产销周期长,决策过程迟缓,使得企业无法承接多批小量订单,无法承接短交期订单,无法及时推出适应市场变化的新品;更有甚者,出现流程出错偏失,导致管理决策错误、不当库存、不当采购、重制重修、不良品产生等。BPR须遵循以下原则:面向供应链设计流程,注重整体流程优化,组织依流程定,而不是流程依组织定,充分发挥每个人在整体流程中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协调分散与集中的矛盾,实现从职能管理到面向业务流程管理转变。

第八,企业规章制度的更新与落实。在实施ERP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对企业以往的制度做合理的调整和修改,使它能够对项目的实施起到推动作用。除了由计算机技术人员对硬件网络设施的维护外,各个部门操作人员的数据及时更新尤为重要。如我厂推行的《ERP企业资源管理有关规定》、《计算机管理办法》等惯标文件和下发的近百份《ERP通知》为西安铁路信号工厂ERP项目的顺利实施铺平了道路。

第九,决战—基础数据准备。在整个目标被确定以后,有一个环节非常重要,即基础数据的准备。前期的基础数据准备是保证系统正确运行的关键。很多企业实施其它的系统往往在这个环节停滞不前,最终导致失败。同样我们要把这个环节看得很重要,并称之为决战。

制造型企业的数据不仅复杂,而且在开始阶段会非常不规范。这些数据包括:客户数据、供应商数据、物料数据、产品结构、工序及工艺等静态数据,还包括库存、客户订单,发货,交货、发票,应收,应付等每时每刻会变化的动态数据。

第十,加强进度控制。ERP的实施大体上分三个阶段:前期主要是基础数据准备,进行标准化;中期进行交接面界定,业务流程重组;后期是实施适应期,实行手工与计算机并行作业,逐步解决原手工作业对计算机作业的不适应性。实施过程具体包括项目启动、组建队伍、设计、编码、测试、数据准备、软件安装、软件调试、项目试运行、二次开发、项目正式运行等众多环节。每一阶段都需要领导强有力推进和各方协调,否则会有中断、延时、超预算的风险。实施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问题有:忘记预期目标,在各种利益均衡和困难面前降低原有目标;项目可能暂时影响正常的业务,产生负效应;不可预见性因素影响项目进程,动摇领导的决心。针对以上种种情况,领导必须谋划得当,意志坚定,监督有力,实施项目管理,及时沟通,及时分析过程中偏失的原因,积极寻求对策。

第十一,选准突破口。企业管理变革绝非一蹴而就,选择突破口、入手点及目标很重要,企业应慎重论证,认清现状,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可把“效益驱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作为ERP项目实施的方针,从短期内易见效处入手,以便树立成功的信心。

以上若干点,是企业实施ERP过程中的一些主要对策,能否有机的在实施工作把它们落实,直接关乎ERP实施的成功与否。

五、结论

ERP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都掀起了一场关于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的革命。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在MPRII还没有被中国的企业界人士所完全认可之前,它却已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一跃发展成为现今的电子商务时代下的ERP。可见,这一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正在以一种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中国的企业中如火如荼地被应用和发展起来了,它无疑给我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奋力搏击的众多企业注入了新的血液。因此,为了我们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这一革命性的管理工具,很有必要对ERP实施中的难点及对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推荐第6篇:工商管理学专业

工商管理学专业 工商管理学主要有哪些课程?

西方经济学 经济数学等 组织行为学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从事实际的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产生与发展及其研究方法,有关人性的假设,人的行为分析,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知觉与行为,价值观、态度与行为,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激励概述,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激励理论的应用,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影响群体行为和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群体决策,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群体冲突,领导的概念与领导的作用,领导者素质理论,领导者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提高领导的有效性,信息沟通,组织的概念与组织理论,组织设计,工作设计,工作压力,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组织发展与变革的内容和过程,工作生活质量,组织文化。

宏微观经济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财经类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需求与供给曲线的决定,弹性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结构,资源投入的应用,资本市场,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互补,国民经济的流转与均衡,国民消费与投资,政府收支与国际收支,国民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财政、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其选择,社会福利的基本原理,商品的外部性。

管理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学会用人力资源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树立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观念。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职位分类与定员工作、人力资源组织、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流动、员工教育与人员流动、人力资源保护、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与评价。

管理学基础。中小企业管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中小企业及企业家的特征;如何寻找创业机会(包括创建或收购企业的机会、建立分支机构的机会、开办家庭企业的机会);新

企业计划(包括新企业计划的作用、创造竞争优势、分析市场形成市场营销计划、选择经营场所和设备、编制财务报表、确定资金需求、寻找资金来源)等内容。

管理学基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等。 成本管理

课程基本内容包括: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和体系、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计划、分析和审计等。

管理学基础。企业战略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战略管理概述;外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战略目标确定;企业战略方案的选择、制定与实施;战略控制等。

管理学基础、企业信息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流通概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商品流通的基本形态和物流的组织与管理基本方法。

商品流通概述、零售商业的管理、批发商业的管理、电子商务及物流管理、商品流通政策等。

管理学基础。企业信息管理

本课程是为使学生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及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与信息系统,企业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的技术手段,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的发展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学基础等。 国际企业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和从事跨国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

国际企业管理总论,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国际企业的经营环境,国际企业的全球发展战略,国际企业的投资方式和策略,国际企业的营销管理,国际企业的生产管理,国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国际企业的风险管理,国际企业文化管理,国际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国的外商

投资企业,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等。 资本经营

本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资本运作的一般知识和操作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资本经营战略,资本经营的中介,企业兼并,企业股份制改造,资产重组,品牌战略等。

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中小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推荐第7篇:管理学(会计工商)

前言:1,以下内容是工商班和会计班画的重点

因为会计班老师出题,所以以下内容可能会比较偏向会计班的

2.红色字为重要的(就是3个专业都画了的,或者会计专业确定的)蓝色字为他们画重点时附加的,或者和我们都画了的

第一篇 总论

1.管理的定义 是指组织为了达到 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名称解释)

2.职能——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工商会计都画了)

3.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具有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具有社会属性。

4.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知道有这些就行)

5.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知道有这些就行)

6.欧文是“人事管理之父”

7: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内容(简答):1.工作定额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

7.科学管理理论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管理学.(这个是他们老师画重点的时候附加上去的)

8.判断:非正式沟通是与等级链有关的

9.组织理论之父:韦伯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10.梅奥人际关系理论奠定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基础(工商老师附加的)

11.人际关系学说内容(工商和我们有画):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4.存在霍桑效应。

第二章 道德与社会责任

1.四种道德观:功利观、权利观、公平观、综合观

2.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就工商画了):(1)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 (2)以社会利益为重(3)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4).视人为目的(5).超越法律(6).自律(7).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3.道德发展阶段(会计说判断):判断哪个阶段

3.提高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工商和我们画了):

一、招聘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二、建立道德准则

三、设定工作目标

四、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五、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六、建立正式的保护机制

4.两种社会责任观(工商和我们画了):

1、古典观(纯经济观)社会经济观:

5.知道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阶段

1.国际化经营的竞争战略:跨国经营者需要在全球一体化压力和当地化反应间进行权衡,选择最佳的竞争战略。

2.全球战略的选择:国际模式多国模式全球模式跨国模式

第四章 信息与信息化管理

1.有用信息的特征:高质量、及时、完全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1.决策的定义: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2.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

3.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4.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A环境的稳定性B、市场结构C、买卖双方在市场的地位

二、组织自身的因素:A、组织文化B、组织的信息化程度C、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

三、决策问题的性质:A、问题的紧迫性B、问题的重要性

四、决策主体的因素:A、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B、个人能力C、个人价值观 D、决策群体的关系融 洽程度

5.决策方法:

一、定性决策方法:(1)集体决策方法(2)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会计说超级重要)

二、定量决策方法:(1)确定型决策方法(2)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1小中取大法 2.大中取大法3.最小最大后悔值法(10分计算题,提醒要自己画表) (3)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法(10分计算题,提醒记得选择分支后画斜杠去掉另一支)

三、计算机模拟决策方法

第六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2.计划的性质(要知道有哪些性质):(1)计划的目标性 (2)计划的先导性(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最主要的秩序表现为工作的纵向层次性和横向协作性)(4)计划的效益性

2.计划编制的过程(工商和我们画了):(1) 确定目标(2)认清现在(3)研究过去(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 (6)制定主要计划(7)确定派生计划 (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第七章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

1.战略性计划的任务不在于看清企业目前什么样子,而在于看清企业将来成为什么样子

2.P132 表:基本战略成长战略I 中的一体化战略

3计划的组织实施:

一、目标管理是组织内部各部门乃至每个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自上而下地制定各自的目标并自主确定行动方针、安排工作进度、有效地组织实现和对成果严格考核的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

实行奖惩(6) 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三如何利用目标管理组织计划的实施(工商和我们画了):(1)制定目标 (2) 明确组织的作用 (3) 执行目标 (4) 评价成果 (5)

第八章组织设计

1.组织设计的实质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劳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工(会计附加的)

2.组织设计的原则(怎样进行组织设计)(简答): 1专业化分工2统一指挥3控制幅度4权责对等5柔性经济

3.部门化:

基本原则:

1、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

2、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

3、精简高效的部门设计原则

4.(工商附加)部门划分:确定组织中各项任务的分配和责任的归属以求分工合理、职责分明,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5.管理幅度(名词解释):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6.组织层级(管理层级):从最高层的直接主管到最低的基层具体工作人员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的层次(工商画) 7.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会计说判断、选择)

8.判断:有助手会扩大管理幅度 (对的)

9.职权分为3种形式: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会计说要知道)

10.戴尔提出判断一个组织分权程度的四条标准(判断)P17

2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

1.员工招聘的来源(会计说要看):1 外部招聘 2内部提升 :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

2.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会计说选择):

一、工作轮换

二、设置助理职务

三、临时职务与彼得原理

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1.组织变革的类型(工商和我们画了):1.战略性变革 2.结构性变革 3.流程主导性变革 4.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2.组织变革的 过程(会计和我们画了):1.解冻阶段2.变革阶段 3.在冻结阶段

3.P204建设性冲突(会计我们都画了)

4.组织文化(名词解释):被组织成员广泛认同、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群体意识的总称

第十一章 领导概论

1.领导的含义(名词解释) :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是一项管理职能。

2.领导行为理论(会计说要看):(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关怀维度和定规维度 四种基本类型:高关怀—高定规(最好) 高关怀—低定规、低关怀—高定规、低关怀—低定规 (三)管理方格论.(9,9)型最好

3.领导权变理论:(1)菲德勒权变理论:1,在最有利和最不利两种情况下,采用以“任务为中心”的任务型领导方式效果较好 2在中间状态情况下,采用以“人为中心”的领导方式(会计附加的)

4.四种领导方式:指导型推销型参与型授权型(P235图上面部分)

第12章激励

1.激励的概念(名词解释):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那些有利实现组织目标的自觉行为的活动或过程。

2.激励的需要理论:根据对人性的理解,着重突出激励对象的未满足的需要类型。理论要点:①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社交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

3.双因素理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激励因素是指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会计画的)

4.保健因素:工资公司的监督制度公司的政策上下级关系工作的保障工作环境

5.激励因素:工作有无意义工作有无责任被承认有成就提升

6.成就需要论(工商和我们画了):(1)成就的需要(2)依附的需要(3)权力的需要

7.X理论(重中之重): a.员工天性好逸恶劳,只要可能,就会躲避工作:b.以自我为中心,漠

视组织要求;c.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d.不喜欢工作,

需要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方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

8.Y理论(重中之重): a.员工并非好逸恶劳,而是自觉勤奋,喜欢工作;b.员工有很强的自我控

制能力,在工作中执行完成任务的承诺;c.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还主

动寻求承担责任;d.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9.期望理论:M=V*E

第十三章 沟 通

1.沟通(名词解释):指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可来使个人或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

2.沟通的类型:A按照功能划分:工具式沟通和感情式沟通B按照行为主体划分:个体间沟通与群体间沟通C.按照所借助的中介或手段划分:口头、书面、非语言、体态、语调、电子媒介沟通 D、按照组织系统划分:正式和非公式沟通E.按照方向划分:上行、下行、平行、斜行沟通F、按照是否进行反馈:单向和双向沟通

3.会计补充判断题:非正式沟通形式:1,非正式组织中的沟通 2,正式组织中不按正式的组织程序而进行的沟通

第14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1.控制(名词解释): 是指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组织目标,运用一定的控制机制和控制手段,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过程。

2.控制的分类:(2)(会计画了)按时机、对象和目标: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

3.控制的过程:

一、确定控制标准;

二、衡量实际成效;

三、采取纠正措施。

4.有效控制的特征:

一、适时控制

二、适度控制:A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B 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C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三、客观控制:A客观的标准 B 准确的检测手段

四、弹性控制:要求企业制定弹性的计划和弹性的衡量标准

第15章 控制方法

1.标杆控制(会计和我们都画了):以在某一项指标或某一方面实践上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或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或组织内某部门作为基准,将本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措施或相关实践的实际状况与这些基准进行定量化的评价、比较,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改进的策略和方法,并持续不断反复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

推荐第8篇:工商管理学论文,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姓名:学号:

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摘要:大学生的目标管理、规划管理、效率管理是其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并践行自我的学习和奋斗目标是自我管理的核心,在规划管理上,合理并有效地使用时间显得尤为必要,而最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又是每个大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管理 目标管理 规划管理 效率管理

一、目标管理

拿破仑-希尔说过:所有成功的人,必须先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当对目标的追求变成一种执着时,你就会发现所有的行动都会带领你朝这个目标迈进”目标是通向成功彼岸的导航。大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目标管理的重要性,切实有效地利用目标促进个人到达胜利的彼岸。在目标管理方面,大学生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自我的学习和奋斗目标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在制定目标之前,要充分认识自我,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短处,给予自己准确的定位,客观地评估个人在各方面的潜能。大学生一定要深刻记住:切莫随波逐流。古罗马小塞涅卡说:“有些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它们在世间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们不是行走,而是随波逐流。”

随波逐流的人不能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及动因,他们只会随大流、绕圈子,空耗时间,终其一生,有些也曾上演了一幕幕“悲剧” 。大学生应该在准确定位自我的前提下,确定自我的学习和奋斗目标。大学生自我管理中的目标既不能太高,也不能过低,一定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内在的发展潜力,而且也要充分考虑到所处的环境,进而使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目标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在追求学习目标的同时,应该意识到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在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以此来进一步确定自我的学习和奋斗目标。另外,大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目标时,应该量化,制定出的目标不能含糊不清。目标越明确,对个人的引导作用越大。同时,制定目标要有次序性、时间性。重要的、紧急的目标应在优先考虑的范围内,而对于一些长远的目标,则应该制定长期的规划。除此之外,在目标的时间性方面,大学生还应该注意:把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体系,最终促进个人的进一步发展、飞跃。

2、找准你的目标;时间管理学者杰克·弗纳对时间管理的定义是:有效地应用时间这种资源,以便有效地达成个人的重要目标。目标对个人来说至关重要,目标能够激发个人的潜能。调查显示,大凡有一定成就的人,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毕业有三条路可选:考研、保研、工作。不同的目标在大学期间需要做不同的准备,如果选择考研就应该关注自己所要考的专业的信息并注重这方面的学习;保研从入学伊始就该关注自己的学习,如果可能,争取在大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选择工作就应该关注用人单位看重的素质,着重提高个人的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即使是工作,政府、国企、外企、民企等不同单位的看重点又不相同。大学生应该时刻询问自己需要什么?

到底要过怎样的生活?只有确定目标,才知晓努力的方向,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才会有重点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做出合理的时间安排。对于大学生而言,可能经历大一的迷茫,但是关键是在不断选择不断改变中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大学生作为一个社[1]

会的高素质高学历阶层,理论上应该知晓如何选择目标。就实际调查情况看,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有目标,但如果追问下去,就发现其目标并不明确,因而对其实际行动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规划管理

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只是第一步,做好规划是实现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时间规划是目标的细化,规划源于目标,又服务于目标,可谓目标付诸实践的桥梁。规划管理包括计划、执行、总结三个方面,但是最重要的是“执行”,人说:“行动是金,规划是银,总结是铜”,也是强调行动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那些认真规划时间并适时修改的人会反复斟酌自己的计划,他们经过不断地挑选,清除并不可取的目标,并开始形成一个比较集中的目标。在执行计划时,他们会对计划中的重要部分进行不断修改,最终使它们的内涵更加丰富。并且会按时检查自己的计划执行情况。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会主动找出其中的问题、错误的假设以及遇到的困难等,并随时在必要的地方进行修整,进而把规划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最终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实现既定目标。为每天的活动编制活动计划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每天的计划可能会花费你十五分钟。而这十五分钟的投入给你带来的回报是:让你获得一种控制感、方向感,同时感到自由自在,如果不这样做这些感觉是不可能得到的[2]。大学生的时间规划也是有技巧的,做时间规划一要注重事情的轻重缓急,二要注重适当的弹性。处理事情优先次序的判断依据是事情的“重要程度”,即根据对实现目标的贡献大小来决定事情的次序。然而,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囿于“紧急”的事情,而忽略了大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学习。在考虑行事的先后顺序时,应先考虑事情的“轻重”,再考虑事情的“缓急”。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里有大量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些时间可做有意义的事,也可任意浪费。因而不管哪种规划,关键要在规划前明确“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事”,甚至知晓“不该做的事”更重要,这样就会避免很多无用的时间消耗。身为大学生,制定规划并不难,许多同学会做计划,但是计划执行情况并不乐观,多数学生因为自制力或外界环境影响导致计划不能执行,行动流产。访谈发现,那些时间管理得好的学生往往有很强的自制力,一旦做出计划就会有效执行,不管外界有多少干扰多大诱惑,都不为所动,严格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执行任务。“执行”计划说来简单,但真正去做时很多人因为坚持不住而选择放弃计划。然而放弃规划就意味着放弃你的未来,因为规划是实现目标的必要通道。 “制定计划,马上去做”是成功人士的一个共性。明确了任务,“马上去做”就有效地避免了执行不力。执行计划的一个准则就是要“不拖不欠”,该完成的事情就一定要准时完成。

制订计划、付诸实践之后,还要及时总结。总结的目的是为了得出经验教训,做得好的地方继续发扬,做得不好的方面找出原因及时修正,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总结不用花费太多时间,但一定不能忽略,哪怕只是睡觉前在大脑中一个简单的总结也是必要的,目的就是防止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三、效率管理

高效行动,减少时间浪费从目标管理到规划管理再到效率管理就是时间管理从宏观到微观,从目的到手段的一个过程。现代社会的高节奏高竞争都要求高效率。时间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高效的行动实现个人的目标。因而效率管理就成为实现目标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拥有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加之目标不明确,在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浪费时间的现象非常普遍。这里所谓“时间的浪费”,是指对目标毫无贡献的时间消耗。大学生浪费时间主要表现为办事拖拉、打牌和打游戏、连续看小说、经常性喝酒聚餐、闲谈聊天、电话聊天、长时间QQ等等。鉴于更好地适应以后工作的压力和外部的竞争状况,在学校里学会有效地管理时间对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有效地时间管理首先是减少浪费的时间。世界给我们每一个人最公平的就是时间, 不管是聪明还是愚笨, 贫穷还是富有,都是一天24小时,但是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大学生活,不同的人的成就却不尽相同,有的人学业有成飞黄腾达,有的人却是一事无成碌碌无为。这就与大学期间时间的利用情况密切相关。尽管大学里有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但是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不虚度时间”,每分每秒的时间过得都有价值。休息并不为过,但必须明确“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切不可为了休息而休息。做好效率管理,减少时间浪费,你就会发现大学变得很充实,自己会很有收获。自然,身处大学宽松的环境可适当“放松”,但不可“放纵”自己,恣意浪费时间。效率管理还要注重高效行动。很多大学生在大学里懒散惯了,没有效率意识,以致迟迟不能适应工作单位的高负荷,不会有效的安排时间。2004年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在上海组织了一个模拟求职训练营,吸引了500多位复旦,交大、同济、上外、财大的应届毕业生,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前的各项能力进行测试的结果显示,九成大学生不会合理管理时间,只知熬夜。专家指出,这可能会导致毕业后工作效率低下。要想高效的利用时间,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最佳时间,将最重要的事情留在自己的“最佳状态”下进行。访谈中也发现,这些发展较好的人,并没有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却取得了相对同龄人骄人的成绩。原因就在于效率很高。他们也坦言,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既然去做,就会百分之百的投入,将全部的精力放在要做的事情上,以强大的自制力拒绝外界的干扰,在预想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时间管理的最终的目的是形成一种良好的时间习惯,包括:明确目标,适时计划认真执行认真总结,减少时间浪费,高效行动等。人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大学期间形成良好的时间习惯,不管是对将来的深造或求职,还是对未来一生的发展,其积极影响都是相当明显的。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杜拉克说过:“不能管理时间, 便什么也不能管理”。时间对每个人是公平的, 然而在相同的时间里, 不同的人做了不同的事情, 导致不同的结果产生。成功之人总是能够贴近自己的目标做到合理规划管理,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更积极更有价值的事情。大学生处在人生的关口,大学阶段作为个人走向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准备期,学会时间管理,养成良好的时间习惯,对其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大学生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我们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时间,成功从我们珍惜时间,学会时间管理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时间管理能力是提高个人竞争力的核心问题。有效的时间管理会增加给自己充电和放松的时间,从这个层面来说,它也延长了你的有限人生。

参考文献

[1]商谋子.说话办事百分百:金城出版社,[M].2000.186.

[2]约翰·阿代尔(John Adair),梅拉尼·艾伦(Melanie Allen).李盾(译).时间管理与个人发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杨玉红.新闻晚报,2004-10-16.[3]

推荐第9篇:工商管理学课设

2009级工商管理(统计学)专业 管理学课程期末考核试题--论文部分

论文题目:人力资源与无形资产的新界定暨人力资源管理发

展新趋势

专业:统计学

班级:091班

姓名:王峥

学号:090707017

时间:2009/2010(2)

[摘要] 人力资源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价值创造的惟一源泉。无形资产是人力资源智力劳动的成果,其本身在生产过程中不创造新价值,但作为无形资产的技术在价值创造中会起作用,但不是独立地起作用。本文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依据来分析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在劳动中的联系,以探索人力资源与无形资产的界定问题。并通过对我国21世纪经济环境变化的分析来阐述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新趋势,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重新定位。根据这些新的发展趋势来调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尽快与国际接轨,提高管理效率。

[关键词] 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技术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定位战略决策再造工程。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以人力资源为主要支柱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其重要标志就是突破了传统的现代技术和工业内容,转向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从而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的竞争转向对人力资源的竞争。在人力资本理论的指导下,与此相关的人力资源会计及无形资产会计的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并开始在实践中初步运用。而在对人力资源以及无形资产的界定方面,不少学者将其列为同类,有的直接将人力资源列作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笔者认为这种提法有待商榷,本文将以马克思价值理论为基础,围绕这一问题作提出不同观点。

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使国际人才争夺日趋激烈,国际竞争的深化必然推动企业生产要素在全球内流动并进行优化配置,当然更包括人力资源的全球配置。这就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不论从理论角度还是实践的角度都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需要企业及时更新观念,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来获得长足发展。人力资源与无形资产的新界定

一、人力资源与无形资产的内涵

1.人力资源的内涵

人力资源是指存在于人体内的,可以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或为社会提供劳务和服务的人的脑力和体力,是某一人口总体所拥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具有以下内涵:

(1)人力资源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

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性是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能、知识、技能等,体现在劳动人口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上,这是人力资源不同个体或总体之间的相互区别的关键。人力资源的量的规定性是指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或为社会提供劳务和服务的人力资源的数量。衡量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量,可以直接用其绝对数,也可以看其相对数——人力资源率,即劳动力人口总量与人口总量之比。人力资源率越高,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投入经济活动的人力资源越多,作为单纯消费者的人口越少。从人力资源内部的替代性来看,人力资源的质对量有较强的替代作用,而人力资源的量对质的替代作用较差,甚至不能替代。

(2)人力资源包括个体能力与群体能力

人力资源的能力不仅包括了人力资源的个体能力,而且还应包括人力资源的群体作用。往往个体能力不能做的事或不能达到的目标而群体作用却能做到或达到,特别是现代化的生产条件下,人力资源的群体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且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而群体作用并不是每个个体作用的简单相加,而是高素质、高智慧

的所有个体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譬如空间技术,就是一项动用几乎所有现代科学技术的“神经”组织起来的系统工程,我国载人航天飞船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就是人力资源群体作用的代表作。

(3)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从人力资源的素质提高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的进步,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的结果,是由劳动者通过其劳动来推动的。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初期,劳动以体力劳动为主,劳动本身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之间的区别还不大。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者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程度越来越高。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不能改变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地位——不能改变劳动创造价值这一基本点。

2.无形资产的内涵

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是指由一定主体拥有或控制的,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而对生产经营长期持续发挥作用并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无形资产的概念是指一定主体拥有和控制的,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可辨认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并能用货币进行计量的资产。两者的区别仅在于能否用货币进行计量和能否辨认。

无形资产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附着性。是指无形资产往往附着于人力资源和有形资产而发挥其功能。人力资源和有形资产往往成为无形资产的载体,从而无形资产具有伴随作为载体的人力资源和有形资产而发挥作用的因变性。无形资产物化于有形资产的广度从根本上决定着无形资产作用的范围;二是共享性。无形资产区别于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可以由不同的主体同时共享。一项先进技术可以使一系列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一项专利技术在一个企业使用,并不影响转让给其他企业使用。但是,由于市场的有限性和竞争性,当无形资产的使用者超出一定规模妨碍垄断利润时,这种技术或专利可能就会被更新更先进的技术代替;三是积累性。一项无形资产的作用往往建立在一系列其他成果的基础上;四是替代性。一种无形资产总会由新的无形资产所取代,这取决于该领域内技术进步的速度,无形资产创制的竞争,从而注定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二、人力资源与无形资产在生产中的联系

1.无形资产是企业人力资源的资源

无形资产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创造并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最活跃且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惟一具有主观能性和创造性的因素,只有经过劳动者的劳动,并由劳动者组织、控制、协调等,物质资源才能完成生产和再生产,才能增加社会财富,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拥有的劳动者的能力,是企业中体现在员工身上的才能。企业无形资产的开发、设计、创造等一系列活动,都是由人来运作的,人才素质决定着一个企业无形资产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和管理的优劣。在人类进入新世纪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今天,专有技术和专利等在生产活动中运用得越来越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这些要素无疑都是作为人力资源重要表现形式的脑力劳动的成果。这种成果一旦产生出来,就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对生产活动和整个的社会活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人力资源创造新价值

人力资源不同于一般商品,它的使用并不属于一般的消费,而属于生产和劳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使用同生产资料的作用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生产资料仅是生产的物质条件,前者却是财富和价值的创造者,它在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的同时,还往新产品中加进了新价值。这部分新价值,除了补偿劳动力本身的价值以外,还有一个剩余额即剩余价值。人力资源商品独特的使用价值就在这里。如果说,在简单商品与货币关系中,使用价值仅是作为生产的一个要素,作为表现价值的一种被动形式而起作用的话,那么,在资本生产场合,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则表现为创造价值的决定性要素了,即变成了一种规定经济形式的因素了。因此,即使是智能机器的产品,也仍然有活劳动的对象化和客体化,本质上仍然是活劳动的产物,仍然是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

3.无形资产参与使用价值的创造

无形资产作在生产过程中和人力资源紧密相联系,参与使用价值的创造。无形资产通过人力资源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如将专利等具体体现在其生产的产品之中,就会生产出技术和知识含量更高的产品,人们使用了这些新产品之后能够产生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在生产过程中人的劳动能力是主体生产力,而体现高新技术的机器和无形资产、原材料则是客体生产力,一旦人使用了高科技的生产工具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当这些原材料被活劳动之火点燃和发动,生产中的客体生产力就转化为主体生产力,高新技术就转化为被增强了人类的活劳动能力。而人类进行新技术革新机器设备,提高原材料的科技含量和品质的一切努力,都缘于增强人类劳动的物质装备,把更强大的客体生产力转化为人类劳动的生产力。由此可见,无形资产在企业的生活经营过程中能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说是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

三、结论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创造新价值的惟一源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不再单纯是体力劳动,而是要有知识、技术的高素质的脑力劳动力。而作为无形资产的技术、技能、专利等是脑力劳动的产物。新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必须通过劳动者的素质技能,转化成劳动者的劳动力,才能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当我们说劳动创造价值时,已经包括了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而这个脑力主要的就是技术。技术必须是劳动的组成部分,是劳动的要素,但它不是和劳动并列的一个要素,更不能说无形资产包括了人力资源。技术在价值创造中起作用,它不是独立起作用,而是在劳动中起作用,是劳动的内在因素。不能设想没有技术的劳动力,也没有不在劳动中发挥作用的技术。由此可见,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有明确界限又相互联系,那种把人力资源当作无形资产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新趋势

一、21世纪新经济环境特征

随着人类的发展,经济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已经表现出其与以前时代所不同的特征。21世纪是新经济的时代,与传统经济形态相比它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服务经济。首先,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并融合成统一整体,形成“全球统一市场”。所谓“经济全球化”指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活动和合理配置,逐渐以至最终完全消除国家间的各种壁垒,使其渗透、相互储存并不断加深,从而把世界变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其次,我们知道21世纪的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知识经济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正在产生重大的影响。另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者主权越来越明显。企业应时时领先消费者,培养消费者的偏好,占领市场份额。而不仅仅停留在售后服务环节,应转向吸取消费者意见并反映到产品上走到消费者前面,也就是21世纪的服务经济应围绕服务价值链开创新的服务模式。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趋势

1.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战略规划及战略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可以说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其不仅仅是人事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企业的战略性工作之一,是企业董事会和最高层管理者必须关心的事情。因而所有的企业在设计自己发展战略的时候,都将公司和部门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统一结合起来为企业战略决策服务,各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之间应达成有效的切合。

2.人力资源管理日益显出在企业价值链中的作用。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如何通过价值链的管理,来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增值,价值链本身就是对人才激励和创新的过程。围绕价值链拓展管理范围,人力资源管理日益突出在企业价值链的重要作用,在于可以为顾客提供附加值。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加强与企业各业务部门的密切联系,从权力中心走向服务中心。

3.人力资源管理边界呈日益模糊状态。一直以来,人力资源管理一直不被企业重视或仅仅是企业组织内部的一项管理活动,有其独立的工作范畴。近年来,随着业务外包、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各种形式的企业网络组织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使人力资源的管理边界日益模糊,其管理已经跨越组织的边界,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事务,而是面向于更为广阔的管理空间。

三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几点对策

1.改变观念,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角度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及其改革,使人力资源部门成为企业战略决策层的战略伙伴,参与企业战略决策过程。大家知道,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能否搞垄断性经营的关键条件。但是企业要具备竞争力和搞垄断性经营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只有拥有核心技术才能实现。而核心技术的创造只能由技术创新者来完成,所以技术创新者作为人力资本的首要要素而存在,而技术的市场化要求需要由职业经理人来完成。正因为人力资本非常重要,所以其作为资本形态已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决定企业体制的制度性要素。人力资源管理不应再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执行者,而应参与甚至主导企业战略的决策过程,应从传统的辅助性、事务性的战术层面,提升到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层面。所以,企业想提高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关键,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实践帮助

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更好地承担起战略经营伙伴的角色,与各部门一起共同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顺应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再造工程。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兴起了一次管理变革的浪潮,哈默等人提出的业务流程再造掀起了一场管理学革命,为企业的运作机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分析工具。流程改造起源于对传统分工条件下造成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流程片断化、追求局部效率优化而整个流程效率低下的再认识。我们知道,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传统的功能使组织已经逐渐失去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如果想打破过去传统的运作模式,建立一个快速反应的组织,就必须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再造工程。而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必然要求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来适应,才能保证再造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重新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其灵活性和适应性,培养一批具有综合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那么首先,要从思想上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及认识其战略价值;其次,要将人事部门从传统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原来以“管人”为核心的机制转化到竞争环境下以“开发和激励人”为核心的机制层面上来;另外,要对员工进行积极的培训,灌输新的思想观念及对新的管理模式的认识,提高员工的主动参与意识及创新能力,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3.注重能本管理,尽快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归根结底体现在企业的竞争力上,而企业竞争,人才为本,人才的竞争力才是核心竞争力。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已经逐步被企业所认识,其功能的显现和地位的提升也同时对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能本管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这就要求企业尽快培养一支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使他们必须能够同时胜任职能性角色和战略性角色,即能管理又能协调。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促进人才成长和吸纳人才的开放,系统来改善人才环境;通过加大员工资本投入,开展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员工教育培训来提升员工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及绩效改革的建立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周三多《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洪波 商业经济 Busine Economy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人力资源管理》杂志;

罗宾斯 管理学PDF版。

推荐第10篇:工商管理学课程说明

1、宏微观经济学 本课程5学分,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财经类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需求与供给曲线的决定,弹性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结构,资源投入的应用,资本市场,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互补,国民经济的流转与均衡,国民消费与投资,政府收支与国际收支,国民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财政、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其选择,社会福利的基本原理,商品的外部性。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 经济数学等

2.组织行为学 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从事实际的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产生与发展及其研究方法,有关人性的假设,人的行为分析,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知觉与行为,价值观、态度与行为,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激励概述,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激励理论的应用,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影响群体行为和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群体决策,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群体冲突,领导的概念与领导的作用,领导者素质理论,领导者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提高领导的有效性,信息沟通,组织的概念与组织理论,组织设计,工作设计,工作压力,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组织发展与变革的内容和过程,工作生活质量,组织文化。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

3.人力资源管理 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学会用人力资源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树立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观念。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职位分类与定员工作、人力资源组织、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流动、员工教育与人员流动、人力资源保护、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与评价。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

4.中小企业管理 本课程3 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中小企业及企业家的特征;如何寻找创业机会(包括创建或收购企业的机会、建立分支机构的机会、开办家庭企业的机会);新企业计划(包括新企业计划的作用、创造竞争优势、分析市场形成市场营销计划、选择经营场所和设备、编制财务报表、确定资金需求、寻找资金来源)等内容。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管理学基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等。

5.成本管理 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课程基本内容包括: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和体系、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计划、分析和审计等。

先修课程为会计学基础、管理学基础。

6.企业战略管理 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战略管理概述;外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战略目标确定;企业战略方案的选择、制定与实施;战略控制等。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企业信息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

7.流通概论 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商品流通的基本形态和物流的组织与管理基本方法。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商品流通概述、零售商业的管理、批发商业的管理、电子商务及物流管理、商品流通政策等。 先修课有:管理学基础。

8.企业信息管理 本课程3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为使学生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及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与信息系统,企业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的技术手段,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的发展等。

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学基础等。

9.国际企业管理 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和从事跨国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国际企业管理总论,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国际企业的经营环境,国际企业的全球发展战略,国际企业的投资方式和策略,国际企业的营销管理,国际企业的生产管理,国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国际企业的风险管理,国际企业文化管理,国际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等。

10.资本经营 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资本运作的一般知识和操作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资本经营战略,资本经营的中介,企业兼并,企业股份制改造,资产重组,品牌战略等。

先修课程有: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中小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第11篇:工商管理学专业自我鉴定

工商管理学专业自我鉴定(精选多篇)

经过二年半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学习工作管理能力,用业余时间学习紧张有序,边学习边工作,学好专业,扩大知识面,汲取知识,不断锻炼自己工作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要求。我系统地学习了工商管理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具有了较强的理论素养,并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了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我认真学习本专业开设课程,努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巧,力求理论知识的纵深化。通晓英语,已通过国家四级英语考试,曾参加过英语口语培训。在学校期间主要学习了,《财务管

理》,《组织行为学》,《管理学》,《质量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谈判及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程。同时在老师的指点下,在知识的熏陶中,在实践的砥砺上,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本科大学生。

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匆,总是在不经意间滑过,三年的学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我即将离开,开始新的人生旅程。回望三年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里,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我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矗

学习上,我热爱自己的专业,还还利用课余时间专修计算机专业知识,使我能轻松操作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曾获过三等奖学金,在书法和体育运动都获得好成绩。英语、电脑、普通话等方面的等级考试已达标。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精益求精外,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网络编程、网络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等知识。并且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

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生活上,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时间观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在工作上,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同学团结一致,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网页设计和网站管理与维护方面。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社会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年暑假期间我均到市xx网吧等大型网吧里工作,管理经验与软硬件维护得到了极大的积累。

三年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

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

工商管理学自我鉴定

经过二年半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学习工作管理能力,用业余时间学习紧张有序,边学习边工作,学好专业,扩大知识面,汲取知识,不断锻炼自己工作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要求,工商管理学自我鉴定。我系统地学习了工商管理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具有了较强的理论素养,并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了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我认真学习本专业开设课程,努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巧,力求理论知识的纵深化。通晓英语,已通过国家四级英语考试,曾参加过英语口语培训。在学校期间主要学习了,《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学》,《质量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谈判及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程。同时在老师的指点下,在知识的熏陶中,在实践的砥砺上,成为了

一名品学兼优的本科大学生。

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 首先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知识面广,适应工作实践能力较强。二是实践能力,工作实践,企业管理,商务会计等。学习与社会实践联系有较强的协调、工作组织能力提高。三是专业训练及模拟,管理工作流程改造计划,现实工作问题处理,自我鉴定《工商管理学自我鉴定》。 二年半工商管理学习基础课,努力完成学业,取得好的成绩。通过学习在今后实际工作之中,遇到问题能急时针对性的处理,由此锻炼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未来的我将以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能力,考验自己的意志,接受一切新的挑战。

作为新世纪的年青人要不断努力学习进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当今社会改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一前提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用发展的

眼光看问题。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不断完善自己,敢干创新,与时俱进。

时光匆匆,总是在不经意间滑过,三年的学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我即将离开,开始新的人生旅程。回望三年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里,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我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矗

学习上,我热爱自己的专业,还还利用课余时间专修计算机专业知识,使我能轻松操作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曾获过三等奖学金,在书法和体育运动都获得好成绩。英语、电脑、普通话等方面的等级考试已达标。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精益求精外,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网络编程、网络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等知识。并且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生活上,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时间观

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在工作上,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同学团结一致,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网页设计和网站管理与维护方面。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社会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年暑假期间我均到市xx网吧等大型网吧里工作,管理经验与软硬件维护得到了极大的积累。

三年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

回望三年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里,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我孜孜不

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上,我热爱自己的专业,还还利用课余时间专修计算机专业知识,使我能轻松操作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曾获过三等奖学金,在书法和体育运动都获得好成绩。英语、电脑、普通话等方面的等级考试已达标。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精益求精外,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网络编程、网络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等知识。并且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生活上,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时间观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在工作上,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同学团结一致,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网页

设计和网站管理与维护方面。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社会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年暑假期间我均到市xx网吧等大型网吧里工作,管理经验与软硬件维护得到了极大的积累。

三年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回望三年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里,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我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上,我热爱自己的专业,还还利用课余时间专修计算机专业知识,使我能轻松操作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曾获过三等奖学金,在书法和体育运动都获得好成绩。英语、电脑、普通话等方面的等级考试已达标。

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精益求精外,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网络编程、网络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等知识。并且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生活上,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时间观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

在工作上,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同学团结一致,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网页设计和网站管理与维护方面。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社会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

三年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

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时光匆匆,总是在不经意间滑过,三年的学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我即将离开,开始新的人生旅程。回望三年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里,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我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上,我热爱自己的专业,还还利用课余时间专修计算机专业知识,使我能轻松操作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曾获过三等奖学金,在书法和体育运动都获得好成绩。英语、电脑、普通话等方面的等级考试已达标。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精益求精外,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网络编程、网络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等知识。并且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生活上,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时间观

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在工作上,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同学团结一致,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网页设计和网站管理与维护方面。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社会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

三年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第12篇:管理学论文

人才观

汉语言101

罗文琪

摘要:

人才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问题;领导者的人才观对人才的成长与作用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此,现代领导者树立科学人才观是必要且重要的。

从古至今,杰出人才在历史进程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说人才是“开国之利剑,立国之瑰宝”。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这是不言而喻的历史规律。三国时候,曹操英明之处就在于他认识到人才才是最大的助力,他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唐太宗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说:“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雍正帝总结历代为政用人的得失,得出其精奥:“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事耳。”

翻开世界历史,也不难发现西方民族的兴盛发达,无不与人才兴旺密切相关。十五世纪意大利成为欧洲文化中心、文艺复兴的摇篮,离不开但丁、达芬奇、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等思想巨人和科学泰斗的卓越贡献;十七世纪大不列颠的远洋舰队开始驶向世界的海洋,就是因为当时英国的科学技术在全球首屈一指,而这一时期的科学巨匠牛顿、波义耳、洛克、托马斯、培根、弗兰西斯等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十八世纪法国开始成为世界舞台的中心,这与这时期法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孟德鸠斯、伏尔泰、卢梭、拿破仑、巴尔扎克等人所做的重大贡献分不开。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上台执政,这与他知人善任也分不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才史。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本身就是杰出人才,同时具有前无古人的揽才、用才之道。

如此更加印证人才是立国之本,管理更加不可随意。

现代管理应是随时代推陈出新,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关键字:管理 人才 领导者

一、观人才,人才观。

1.1政治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上来,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更加重视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急需大量人才的实际,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关键在人。”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加强对干部、人才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政治上、制度上、生活上关心各类人才的成长,逐步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了人才辈出的大好局面。

1.2经济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制度进行改革,以国有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制度共同发展。中国的大多数企业进行了所谓的改革,管理变得愈发重要,对一个企业来说,管理就是效益,管理就是生产力,良好的管理模式是企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一位院士曾撰文指出:“中国企业最缺的是——企业管理。那些身陷困境、风光不再的国内明星企业,危机多半来自经营管理不善,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管理水平的较量......”不难看出,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其说是资金、技术问题,毋宁说是一个管理问题,因为管理才是企业兴衰的关键。很多企

业一直沿用传统、陈旧的管理模式,而这些模式早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结果造成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低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严重的资源浪费。目前,在与全球经济市场接轨的形势下,中国企业改变陈旧的、制约发展的管理方式,已势在必行。一个多世纪以来,管理大师们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相当全面的管理方法,是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领域都可以找到可借鉴的管理模式:80|20法则、彼得法则、参与管理法、目标管理法、知识管理法、JIT管理法、虚拟组织管理法......

二、正确的识才观。

2.1知才方能善用,用才必须先识才,要知道知人难识才更难,那么在此之前要先认识自己。每个人的经历、见识、才德,都有一定的局限,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领导者应该清楚自己的才能领域,时刻保持对自己的清醒的认识,并能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善于发现和任用人才,以此弥补自己的不足。要科学观察人才,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分析,才能获得对一个人的整体、全面正确的认识。最忌讳的是以点代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顾一点,忘记其余。万万不可像盲人摸象一样,既要看到他的正面,又要看他的反面;既要了解他的德勤表现,又要了解他的能绩状况。只有在全面认识一个人的素质和表现的基础上,才能分清主次,把握本质,作出客观的评价。

2.2理性辨识人才,谨防以貌取人,通过相貌、表情、表象来了解人,是“识人”的一种辅助手段。但是,如果把他绝对化,把“识人”变成以貌取人,就会看错人才,乃至失去人才。也要谨防用人惟顺,有些领导人往往把那些唯唯诺诺、顺从自己的、非常听话的人视为良才,并予以重用,而对那些自主意识较强、不太听话的人则看不惯,也不愿意重用他们。当然,桀骜不驯、故弄玄虚的人则应拒之门外,如果是确有真才,应礼待有加,委以重任。更要谨防听风即雨,领导者在识才时易受各种舆论、流言、传闻的影响,从而使自己对人才本来正确的看法出现误差。

三、开放的选才观。

3.1要拓宽选人视野,要善于从各种类型的人群中发现人才、选拔人才,要善于发现人才的各个方面的优点。中国属于人情社会,所以容易任人唯亲,所以要“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3.2相信群众的眼光,由多数人选出的人才比较好。树立群众观念,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考察座谈等等更能充分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确实地把群众呼声作为选人用人的第一信号,不断拓宽群众参与的有效途径,切实尊重群众的意见,保证公平竞争。由人民选出的更能使人民信服。

3.3 用人用在恰当处,并且信任他,相信他的能力,既然能被推举出来,定有过人之处,只有待人诚心,才能使之为你工作,充分发挥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现代领导者的人才观》黄波\\编者

《管理书》[意]帕累托\\等著 陈书凯\\编译

第13篇:管理学论文

关于地勘行业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

效果的管理意见

摘要——地质行业由于其野外工作的特殊性,与一般室内工作的管理方法不同。当前,地勘行业中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工作“不务实”风气,出现了很多工作成果弄虚作假的现象,地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令人失望,地勘行业的前途令人担忧。本文在阐述当前地勘行业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基础上,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管理意见。 关键词:地勘行业,野外工作,管理意见

一、当前地勘行业的一些现象

近年来,地勘行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在走下坡路,追其原因,主要是地质行业野外工作的质量不过关,存在许多弄虚作假的现象,而这些已经严重影响了地勘单位的形象。 例如,全国1:5万地质图已经基本全部完成了绘制,然而在地勘行业中大多数人都不会去调用这些资料。因为这些图件中的很多东西都是错误的,承担图幅的地质队野外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行业标准去完成任务,在野外工作时混时间,在室内整理时想当然的去猜测地质现象,胡乱作图。部分图幅不正确,从而让整个行业对1:5万地质填图的结果失去了信心。 不仅是1:5万地质图件,现在所有由地质队承担的图幅,其结果和精度都受到地质行业的质疑。如,本人2012年随老师去安徽铜陵实习时,从安徽312地质大队拿到了工作区的最新地质图,结果发现,在一些稍微难以爬上的山上所见的地质现象如地质图上所描述的差别很大。这说明当时完成这些图幅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实地考察,只是凭空想象山上的地质情况来绘制图件。

也不只是地质队存在这种不务实的想象,几乎在整个地勘行业,涉及到野外工作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许多野外工作者对自我放松、对工作不负责,随意编造野外记录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了一些十分滑稽的现象。如,在一些矿山中,运用现代高科技所绘制的地质图件精度根本比不上20年前老一辈地质工作者“一步一个脚印”绘制的图件。 总之,由于野外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监督和管理,当前地勘单位工作成果出了很多问题,地勘工作的野外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都急需提高。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主要是由于野外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地勘单位管理意识淡薄,缺乏管理人才所致。

管理和监督机制没有因地制宜。地勘单位大部分工作成果来自于野外工作,只有野外工作做好了,才可能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然而,现有的地质管理和监督机制只适合于室内工作,不适合于野外作业。例如,由于野外奔波十分劳累,检查项目工作成果时,检查人仅仅是在室内检查地质图和野外记录是否相符、GPS导航信息等,并没有实地检查。而这些信息是十分容易造假的,事实上许多项目组也是这样做的。由于缺乏好的管理制度,野外工作者

产生了懒惰思想,在野外混时间,在室内编造野外记录,对工作极不负责。长此以往,地质行业形成了这种不务实的坏风气,使得即使即使专业素质良好的大学毕业生,在地质队几年后,也会形成了野外不记录现象、不仔细观察,室内编造野薄、编数据的坏毛病。

管理意识淡化,管理人才缺乏。由于一些改革措施还不完善、不配套,导致管理中出现“以包代管、以包拒管”的现象以及短期行为。同时受旧体制的影响,很长一个时期,地勘经济游离于商品经济之外。所以一些在企业单位已经普遍应用了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于部分地勘单位来说还很陌生。也正因为如此,地勘单位管理干部队伍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显得很缓慢,在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方面有待学习和积累,在管理水平方面也有待提高。目前地勘单位的管理素质相对不高,管理手段也是相对落后。

三、管理意见

目前地勘单位野外工作的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不重视管理和放松管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不能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效益和地勘单位发展的最突出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下定决心,花大力气,进行综合性的治理,方能见效。本人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①加强质量监管,严格检查工作成果。各项工作要“严”字当头,一丝不苟,不要走过场,搞形式。要自始至终地按照地质工作规律,以质量管理作为提高管理水平的突破口,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网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项目检查时,检查小组要身体力行,实地进行检查,将野外地质现象和项目报告、图幅等相结合,严格把好质量检查关,不能仅在室内看记录、看图件,不给造假的人可趁之机,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严格要求返工,并进行严厉处罚,以一儆百,遏制工程造假和编数据、编野外记录的坏风气。

②对项目负责人进行分权,设立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职位,随同全程监督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当前地质工作中,项目负责人在工作小组中具有绝对的权利地位,以至于一手遮天,有的甚至胡作非为。例如,许多项目负责人克扣工资,弄得项目组的人无心干活,怨声载道。在野外作业时,不好好干活,胡乱编写记录等。甚至有的地方,项目负责人指示地质工作人员造假,胡乱编写报告和图件。而项目负责人一个人既管项目工程,也管项目资金,也忙不过来。我建议派专业财务和质量管理人员随同项目组,随时随地检查工作质量。这样,项目负责人不管财务支出,只管工程质量和进度,有充足时间和精力去自己的专业领域发挥作用。同时,由于项目负责人不管财务,也不会同项目小组人员因财务等问题发生纠葛,大家一起同心协力,好好工作。财务管理人员管理项目日常开支,这样可以防止项目负责人借项目敛财。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工程质量监督,防止野外作业造假。目前在很多行业中,项目一般都有工程管理这一职务,而当前在地勘行业中还没有随同野外工程质量管理的人员安排,这是地勘行业工程质量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财务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最好懂一些地质工作,由他们组成野外工作随时检查小组,负责项目组每天的工作检查和日常资金支出,随时对项目进行监督,以保证项目质量。

③以组为单位把工作区域进行责任承包制,组内部定期检查,组间定期比较。野外工作时,由于区域大,经常需要进行分工合作。当前主要采用的是小组模式,2~3一组,每天为小组分配任务,这样显得很零散。建议将工作区域划分成2~4块,将项目组分为同等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工作区域小块,小组内部再分为2~3人的小小组,将具体责任分配到个人。小小组每天要写野外小结,每周写野外认识小结。小组定期(如每周)做工作进度和工作认识小结,小组间定期比较工作进度和工作成果,这样可以调动各个小组的积极性。例如,在找矿过程中,如果一个组找矿成绩优良,而另一个组找矿一无所获,该组人自然会加倍努力。

同时,如果某一个工作区域的质量不过关,责任明确到组,组内责任小小组中的某个人,这样每个人的职责很清楚,不会出现项目质量不过关时,找不到责任人的情况。同时,由于每个人责任明确,所有大家工作时都会安分守己,兢兢业业,不会出现懈怠工作的情形。比较成功和具有借鉴意义的是双王金矿实习两个找矿小组,分别负责矿区东西两块的勘探工作,在西边的探矿组找到矿后,东边探矿组十分着急,工作干劲十足。

④财务制度上进行改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改野外补助制度为奖金制度,二是公开工人工资收入和企业业绩。工作人员在野外“磨洋工”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野外补助制度,大家每天的野外补助都一样,做多做少,所得同等,所以没必要认真干活,于是出现了集体懒惰的思想和现象。我建议将野外补助进行削减一部分,将其中削减的那部分作为奖金,并依照工作业绩设立奖金等级:懒惰者只能得到基础补助,勤劳者可以得到高额奖金,实现按劳分配。如,以一天补助200元为例,可将补助改为每人每天100元补助,并设立30元、60元、100元、150元三个等级的差额奖金。努力工作者可以得到比原来200元补助还要高的250元的劳动所得,而懒惰混时间的人只会得到原来一半的100元收入,以此拉开收入距离,刺激员工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就是当前地勘单位很少“晒工资”的习惯,员工与员工之间都不知道自己的薪酬所得,这十分不好。建议企业公开工人收入,让员工明确知道身边每个工友的劳动收入,工资有差别,心里就有落差,工作就会有动力。假如一个人,因为自己在野外不好好工作,自己的收入仅仅是工友的一半,他肯定会该变他懈怠工作的毛病,努力工作的。同时,如果企业公开业绩,让基层工人明白单位近年的收入、绩效,将企业的命运同个人命运联系起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企业对员工透明,员工会明白企业的前途形势,他们也会更加努力的工作。

⑤增强管理意识,提高地勘单位管理水平,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野外工作的管理方法有别于室内工作管理,目前地勘单位中很多人已经发现了野外工作的问题,地勘单位已经渐渐有了对野外工作进行管理的意识,但是管理水平十分低下。各级领导和业务人员要进一步增强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到强化管理,开展地勘单位质量管理活动,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提高地勘单位管理水平也是迫在眉睫。由于地勘工作的特殊性,地勘单位需要复合型管理人才——既懂管理,又懂地质。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人员最好能懂地质,这样就能担负起在野外中监督、检查工作进度的作用了。同时,因为野外工作的辛苦,一般的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人才难以胜任地质管理的角色。这些复合型人才都需要地勘单位自己培养,从地质行业中挑选具有优秀管理潜能的人员进行培训,作为复合型管理人才来委以重任。

⑥提高地质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地勘行业的如今的浮躁风气,其实也是地勘人员素质不高的体现。虽然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下,对野外工作没有强有力的约束力,但是弄虚作假绝非行业操守所能容忍,部分地勘行业人员的素质低下,使地勘行业产生了弄虚造假的现象。而其他地质人员看到自己辛苦工作和那些随意工作的人所得相等,心里产生了不平衡,故而自己也去胡乱猜写地质现象,导致整个行业都处于这种不良风气之中,以至于那些素质高的地质人才也被这种风气所感染,职业操守不保。因此,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只是标,而本是在于提高地勘行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整个行业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住地勘行业野外工作不务实的这股恶劣风气。

总之,治理地勘行业的歪风邪气,需要从管理上下手。在质量检查、工程监督、责任明确、财务改革方面,改革管理制度,在培养管理人才、提高行业素质这些方面改革管理人才方案。多管齐下,一定能够提高地勘行业的工作效率、改善地勘行业的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韩晓文.对地勘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07:57+91.[2]韩继深,王云祥,韩爽.关于地质工作改革问题研究[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2011:10.

[3]侯新文,潘宝玉,王大学.以管理促发展──记前进中的山东省地质测绘院[J].中国测绘,1999,01:46-47.

[4]刘永安.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地勘单位经济效益的思考[J].西部探矿工程,2006,12:319+321.

[5]余敬,刁凤琴,孙理军.管理学[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10.

[6]王树滨.浅谈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地勘单位经济效益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1,15:63-64.

[7].中国地质工作发展规律第六章地质工作基本规律与地质工作管理[A]..中国地质工作发展规律研究[C].:,2010:14.

第14篇:管理学论文

学会沟通

杨灿0803010121机设一班

关于沟通,我首先要说一个事例,这是关于一个美国老板和希腊员工的对话:

“ 美国老板:完成这份报告要花费多少时间?

希腊员工:我不知道完成这份报告需要多少时间。 美国老板:你是最有资格提出时间期限的人。

希腊员工:十天吧。

美国老板:你同意在15天内完成这份报告吗?

希腊员工:没有做声。(认为是命令)

15天过后,

美国老板:你的报告呢?

希腊员工:明天完成。(实际上需要30天才能完成。) 美国老板:你可是同意今天完成报告的。

第二天,希腊员工递交了辞职书。”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典型的沟通不当而造成的坏局面。任何好的想法,有创见的建议、最优秀的计划,或者最有效的职务再设计方案,不经由沟通都无法得到实施。百度百科上定义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美国主管人员训练协会把沟人通解释为:们进行思想或情况的交流,以取得彼此的了解、信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说白了沟通就是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来达到某些方面一致的理解的目标。真

正的沟通应该包括沟通的内容,沟通的动作,沟通的方法。有人以影响力来划分这三个要素:沟通的内容占7%,影响最小;沟通的动作占55%,影响最大;沟通的方法占38%。居于两者之间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下美国老板与希腊员工的对话,看他们是否符合沟通的这些方面。

美国老板问报告完成要多少时间,希腊员工说不知道,我们可以认为他对自己的工作是不够认真的。美国老板又说员工是最有资格提出时间期限的人,员工说十天吧而美国老板又说了一句你同意在15天内完成这份报告吗,这里出现了他们最大的沟通障碍。美国老板听员工说10天而他给了15天,他是询问员工能否15天真的做好这份报告,员工却认为这是老板的命令,他选择了沉默来应答。二人之间有信息的传递却没有反馈,他们的意见达成了畸形的一致却没有准确理解信息的意义。

沟通不仅要达成一致更要相互之间实现互相理解。一个既有的信息要得到传递,至少要涉及信息的发送过程、传递过程和接受过程三个重要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者中断都将导致意义不能被传递。好的沟通应该是经过传递之后,接收者所认知的想法或思想恰好与发送者发出的信息完全一致。很明显美国老板没理希腊员工,希腊员工也没理解老板的意思而错把询问当成命令。最终员工辞职,老板要求的这份报告也无法按期得到,二者都有伤害。

我们再来看看沟通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一般包括7个步骤:1.形成信息2.编码3.传输4.接收5.解码6.理解7.反馈。我们分析一

下老板与员工的对话不难发现美国老板发出了指令,希腊员工也接收了这个任务,可是15天之间二者没有就这个问题进行再一步的沟通,没有实现反馈,没有准确的理解。员工最初不知道完成这份报告要多少时间,工作时也没有及时报告老板工作需要的时间远远不够,美国老板也不了解这个时间的问题,在这15天却并没有及时跟上了解这个任务的进度。他们之间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不准确的单向沟通,缺少真正意义上沟通的反馈过程,效果也不言自现了。 那么针对这个事例,我们应该怎样去沟通才是正确的呢?沟通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我们如何说,还取决于我们的话是否被人理解。也就是说首先要对沟通的内容要有清晰而有逻辑的思考以便进行清晰的表达最终获得被听者正确的理解和加工。沟通的时候要有自信的态度,有自信的人相当了解自己并且肯定自己,发出的信息才准确清晰。其次还要体谅他人的行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且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由于我们的了解与尊重,对方也相对体谅你的立场与好意,因而做出积极而合适的回应。最后要善用询问与倾听,你要学会去倾听再辅以询问才能准确理解别人的意思,好的沟通才能真正实现。

沟通是门学问,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去学习,用心去理解才能不断成长。

第15篇:管理学论文

1、什么是管理,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什么是管理?

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

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再次是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法去干”。在泰罗看来,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最好的办法去工作。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对管理的定义是: “管理就是制定决策”。“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组织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是一门科学,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同时管理也是一种文化。”

管理的意义? 德鲁克先生有一句名言:“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也就是说,成功的管理就必须用结果来说话,管理的全部意义也就在于此。所以,管理就必须用结果说话,管理者就必须对自己的结果负责。结果就是评判事情的唯一标准,没有结果等于工作没有完成,没有结果的管理也将没有任何意义。过程是结果的保证,过程与结果之间本身就是一堆矛盾统一体,过程与结果之间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很多管理者的失败并不是不重视结果,而恰恰过份关注结果、或者一味地只关注结果所致。结果导向的理论前提是“过程优先”,结果导向必须关注完成结果的过程,对结果负责就必须先对工作的程序负责,对工作程序负责的人才能真正对工作的结果负责,只有对结果负责的人才能对自己负责,这是一种管理智慧。管理者不能对结果负责,一切都将是空谈。管理,从理论开始,到结果结束,中间的过程就是管理的全部意义。

2、什么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用案例论述。

什么是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组织文化,也称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商业教育均将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包含在内。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组织文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一.组织文化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不管是什么企业都有它的责任和使命,企业使命感是全体员工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是企业不断发展或前进的动力之源。二.组织文化能凝聚员工的归属感。组织文化的作用就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提炼和传播,让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共同追求同一个梦想。三.组织文化能加强

员工的责任感。企业要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文件宣传员工责任感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要给全体员工灌输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团队意识,要让大家清楚地认识企业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企业。四.组织文化能赋予员工的荣誉感。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领域,多做贡献,多出成绩,多追求荣誉感。五.组织文化能实现员工的成就感。一个企业的繁荣昌盛关系到每一个公司员工的生存,企业繁荣了,员工们就会引以为豪,会更积极努力的进取,荣耀越高,成就感就越大,越明显。

以海底捞为例,海底捞的组织文化是:

1、用心创造差异化-优秀的服务给企业带来好的口碑,给员工责任感,并且加深使命感。

公司在张勇董事长确立的服务差异化 战略指导下,始终秉承“服务至上、顾客至上”的理念,以创新为核心,改变传统的标准化、单一化的服务,提倡个性化的特色服务,将用心服务做为基本经营理念,致力于为顾客提供“贴心、温心、舒心”的服务。客人的要求五花八门,标准化服务最多能让客人挑不出毛病,但不会超出顾客的期望,而海底捞却给人带来超值享受。凡来过海底捞的人,恐怕都很难不对细致入微的服务留下强烈的印象,顾客等餐时,服务员会送上免费饮料、水果、点心,顾客还可享受免费美甲、擦皮鞋、上网等服务。顾客入座后,立马会送上绑头发用的皮筋、围裙、手机套,就餐期间会有服务员不时递上热毛巾。更深的感触是服务员个个精神饱满,快乐感染了每位顾客。海底捞细致入微的服务让顾客感到新鲜及温馨,全方位提升了顾客满意度,培育了大批忠实客户,海底捞没在广告宣传上花费大笔金钱,却获得了巨大的广告投入也无法带来的收益。

2、把员工当家人-给员工归属感

餐饮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服务的竞争,而服务取决于员工,鉴于此,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先生提出“把员工当成家人”、“员工比顾客重要”的理念,在大多数餐饮业打工者居住在简陋的地下室时,海底捞为员工提供的公寓是正式住宅小区的两或三居室,距离店面走路不能超过20分钟。公寓内电话、电视和网络一应俱全,有专人打扫卫生,换洗床单。员工生病了会送上药品和病号饭,下夜班的员工还能享受到夜宵服务。如果是大堂经理和店经理以上的干部,其父母每个月都能领到几百块钱。此外海底捞还在一定地方建立了私立寄宿制学校,让员工的孩子在那里免费上学。

3、“员工比顾客重要”-让员工有归属感,从而更有使命感责任感。

张勇从不考察分店的营业额,他只关心员工的满意度。他把两眼只盯着利润的企业家称为糊涂,但他不重视利润并不代表不能获得。海底捞的利润有目共睹,相对于顾客付出的金钱与时间,海底捞不仅依靠优质服务为其营造轻松悠闲的就餐体验,更重要的是通过菜品创新为其提供味觉享受,这才是餐饮业为顾客提供的根本价值。而所有这些价值,取决于它们的直接传递者:员工。

4、优先培养人才-体现了员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

海底捞把培养合格员工的工作称为“造人”。张勇将造人视为海底捞发展战略的基石。海底捞对每个店长的考核只有两个指标:一是客人的满意度;二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要求每个店按照实际需要的110%配备员工,为扩张提供人员保障。在海底捞,任何新员工都有清晰的升迁路线,可以选择管理、技术和后勤三个方向,只要他们发挥自己的正直、诚实和勤劳,就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这种无视学历与工龄的选拔方式,既保证了员工升迁的公平与公正,又使服务员出身且经验丰富的管理层具备了对顾客满意度的直觉和判断能力。隐含在海底捞员工升迁制度中的还有一个独创的家访制度。每提升一个员工到重要岗位,张勇都会亲自访问他的老家。一是获取家里的鼓励和期望,这对大多数承担养家责任的海底捞员工是非常重要的。

而由此带来的益处:

1、提高了海底捞的知名度

2、海底捞年营业额超过亿元,纯利润超过千万。

3、公司发展至今,已成为海内外瞩目的品牌企业。

4、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

第16篇:管理学论文

管理学概论课程论文

浅议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摘要]资本结构是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认为,资本结构优化的目标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本文通过探讨资本结构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影响最佳资本结构的宏观和微观因素后认为,最优资本结构应该是使企业以最低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和最小的融资风险获得最大投资收益,从而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资本结构。结合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优化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 资本结构 投资收益

一、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资来源的构成和比率关系。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结构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资本结构理论,是研究在一定条件下负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和作用,以及什么样的资产负债比例能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资本结构理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阶段。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一般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支持,随着现代财务理论的发展而被淘汰,但起基本思路仍然是我们理解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主要有:净收益理论、营业收益理论、传统理论。早期资本结均理论虽然对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和资本成本的关系进行过一定的描述,但是这种关系没有抽象为简单的模型。

(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是以MM理论为标志的。1958年,美国莫迪格利安尼(Madigliani)和米勒(Miller)两位教授共同发表的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中,提出了资本结构无关论,构成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包括:无税收的MM理论、有税收的MM理论和权衡理论。

1.MM理论

(1)无税收的MM理论。无税收的MM理论又称为资本结构无关论。它认为增加公司债务并不能提高公司价值,因为负债带来的好处完全为其同时带来的风险所抵销。主要有两个结论:在没有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杠杆企业的价值与无杠杆企业的价值相等,即公司价值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杠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等于同一风险等级的无杠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加上风险溢价,风险溢价取决于负债比率的高低。

无税收的资本结构理论虽然只得出了盲目而简单的结论,但是它找到了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起点。

(2)有税收的MM理论。有税收的MM理论去掉了没有公司所得税的假设,它认为:在考虑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由于债务利息可以抵税,使得流人投资者手中的现金流量增加,因此公司价值会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而增加。企业可以无限制地增加负债,负债100%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主要有两个结论:

管理学概论课程论文

杠杆企业的价值大于无杠杆企业的价值;有税收时,杠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也等于同一风险等级的无杠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加上风险溢价,但风险溢价不仅取决于负债比率而且还取决于所得税率的高低。

2.权衡理论

权衡理论在MM理论基础上,通过放宽完全信息以外的的各种假定,考虑了债务利息抵税、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分别或共同存在的条件下,资本结构如何影响企业市场价值,进一步发展了资本结构理论。

权衡理论认为,企业存在一个最佳资本结构,但由于财务危机成本和代理成本很难进行准确估计,所以最佳资本结构并不能靠计算和纯理论分析的方法得到。理论上最佳的资本结构是使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实际上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还需要通过除了企业价值和资本成本以外的各种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来进行判断和选择。

二、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一)最佳资本结构的概念

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同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二)影响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宏观因素

1.经济周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国家的经济都既不会较长时间地增长,也不会较长时间地衰退,而是在波动中发展的,这种波动大体上呈现出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阶段性周期循环。一般而言,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由于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多数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财务状况常常陷入困境,甚至恶化。对此,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甚至采用“零负债”策略。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一般来说,由于经济走出低谷,市场供求趋旺,大部分企业销售顺畅,利润上升,企业应果断增加负债,迅速扩大规模,不能为了保持资本成本最小而放弃良好的发展机遇。

2.国家各项宏观经济政策

国家通过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以及影响企业发展环境的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也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本结构状况,宏观的货币政策通过传导机制使货币供应量及资金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利率的上下波动。这种利率波动就会影响企业的资金结构。如果一定时期内银行贷款利率较低,资金结构中负债资金的比重相对就会上升;反之,负债资金比重就会下降。税收政策决定了不同的行业施行不同的税率,某些所得税税率极低的行业,财务杠杆的作用不大,举债筹资带来的减税好处不多,因此负债资金比重小一些较好;反之,某些所得税税率较高的行业,财务杠杆的作用较大,举债筹资带来的减税好处就多,因此这类企业宜选择负债资金比重大的资本结构。

3.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

即使处于同一宏观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因各自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其负债水平也不应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如果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较弱或处于垄断地位,如通讯、电力、自来水、煤气等企业,

管理学概论课程论文

由于销售不会发生问题,生产经营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利润稳定增长,因此,可适当提高负债比率;相反,如果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程度较强,如家电、纺织、房地产等,由于其销售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价格易于波动,利润平均化趋势使利润处于被平均以致降低的态势,因此,不宜过多地采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

(三)影响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微观因素

1.企业的资产结构

企业的资产结构是构成企业全部资产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全部资产中的比例。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的资产结构,不同的资产结构会影响融资的渠道和方式,进而形成不同的资产结构。若企业中固定资产较多,则应考虑到固定资产具有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一般通过长期借款和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若拥有存货和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较多的企业,一般通过流动资金负债来筹集资金;高科技行业的公司负债较少,一般采用股权资本融资方式。

2.企业偿债能力

通过对企业原有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的分析,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偿债能力来决定其资本结构中的债务资本比例,如果企业的偿债能力相当强,则可在资本结构中适当加大负债的比率,合理确定债务结构,以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增加企业的盈利。

相反,各项指标若不符合规定的界限要求,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弱,就不应该过度负债,而应采取发行股票等权益性资本融资方式。

3.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与企业经营相关的风险,它是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原因而给企业息税前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的经营是粗放型的,则会导致企业盈利能力较低,很难通过留存收益或其他权益性资本来筹集资金,只好通过负债筹资,这样必然导致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加大,引发财务风险。当企业的资本全部为自有资本时,企业不存在筹资原因引起的财务风险,当企业有一部分借入资本时,在财务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就存在财务风险,而如果企业同时利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则同时存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三、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并非完全市场经济的产物,按照西方的资本结构理论,以加权平均成本最低和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为判断标准,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

在企业缺乏内源融资的情况下,只能依赖于外部资金供给,而长期以来单一的融资体制,又限制了企业从外部资本市场补充资金,因而企业融资长期依赖于银行贷款,形成了居高不下的负债率。而目前我国的企业流动负债过多、长期负债较少。流动负债具有期限短、风险大的特点,企业过多的流动负债直接导致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压力和很高的偿债风险。

(二)股权结构不合理

管理学概论课程论文

股权结构反映了企业多元化程度和集中程度,从而反映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目前,我国企业中主要存在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国家股票和法人占绝对控股地位,社会公众股比重偏小,缺少对国有产权的约束和监督机制,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三)企业资本结构缺乏弹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保持一定的资本结构弹性是灵活适应金融市场的必要条件。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筹资渠道狭窄,主要依赖于国家投资和银行信贷资金。而且, 长期的经营效益低下和相互拖欠款现象严重使得企业信用严重受损,使企业很难获得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等有价证券的资格。

四、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对策

1.提高资产赢利水平,强化企业自我积累能力

企业债务不断沉淀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资产盈利水平低下、缺乏效率,企业自我积累机制严重弱化。为此,要增强内部融资的能力,就必须努力提高企业资产盈利水平,增加企业的自我积累。

2.实现股权的多元化,完善财务风险管理

我国企业依靠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高负债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财务风险,潜在的融资成本必将提高,从而影响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要注重股权融资多元化,适当采取内部职工股、期权期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等多种直接融资手段,避免过高的负债率,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二是取得资金和偿还债务的时间安排。债权融资的多少及其期限结构,应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周期波动相匹配,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债权融资安排所引起的某一时点上的偿债高峰,某一时点上的资金闲置,充分利用现有的债权进行融资,搞好存量管理,避免企业因支付危机所造成的破产。

3.充分发挥债券市场的功能,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特征为股票市场发展迅速,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迟滞,这不利于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我国企业对股权融资呈现出强烈的偏好,这与MM理论的分析结论相背,原因是我国发行债券的资格审核认证比股票上市严格得多。显然,较高的债券发行门槛减弱了企业追求负债纳税节约的愿望。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在通过证券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同时,积极利用债权融资,特别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

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资本结构动态优化机制

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通过出资者的财务约束及资本市场、经理市场、银行机构等多种约束机制的共同作用, 实行两权分离条件下对公司经营者行为的控制, 保证出资者的根本利益。我国应针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扭曲, 建立资本结构的结构动态优化机制。企业资本结构应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协调,不断适应发展战略对资本结构的要求。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由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处于经常性的变化之中,资本的构成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资本结构总是呈现动态的状况。对于资本结构的管理, 应强化公司的财务预算约束, 强化出资者对公司的监督, 建立利润分享计划, 使公司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促使经营者敢于有意识地负债筹资。

管理学概论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1]资本结构理论史,沈亿峰.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2]胡援成.中国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研究,金融研究,2002,(3).[3]郭颖.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综述与评析.经济与管理,2004.[4]高佳卿,曲世友,李汉铃.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管理工程学报,2000,(3).

第17篇:管理学论文

管理学案例分析-蒙牛

一.遭受排挤,白手起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现在的蒙牛老总牛根生,在伊利做了16年,1998年上半年的时候他渐渐感觉自己开始受到老大哥郑俊怀的不信念。原因是他和郑俊怀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郑俊怀的战略思想是稳中求升,而牛根生的战略思想却是大胆挺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资源让伊利\"超常规成长\"。郑俊怀已经下决心让牛根生出局。当牛根生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已经很难在伊利施展他的抱负了。于是他决定离开伊利,他一共辞过三次职,最后一次是在一次董事会上。辞职后,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北京大学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无论是看问题的角度或者做事情的方法都比过去成熟了许多。利用这一段时间他重新审视了自己在伊利16年的各种经验和教训,让原本在企业中形成的应激反应模式转换成理性的思维模式。

之后,他试着进入其它的市场谋求发展,但最后都失败了,加上原来跟随他的一帮兄弟纷纷被伊利免职,他们一起找到牛根生,希望牛根生带领他们重新闯出一条新路。牛根生想了想自己的困境,然后对他们说:\"哀兵必胜!既然什么都不让我们干,我们就再打造一个伊利!大家起个新名字吧。\"结果,大家起了一个名字叫蒙牛。

二.先争市场,后建工厂------------企业战略定位决定企业高度

1999年1月,蒙牛正式注册成立刚过了8个月,1999年8月18日,\"蒙牛\"就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名字变为\"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猛增到1398万元,折股1398万股,发起人是10个自然人。按照出资额度排序,他们是:牛根生、邓九强、侯江斌、孙玉斌、邱连军、杨文俊、孙先红、卢俊、庞开泰、谢秋旭。其中,邓九强是呼和浩特市轻工机械有限公司的老板,给蒙牛提供冰淇淋、牛奶工业设备,后来投奔牛根生成了牛根生的副董事长。谢秋旭是广东潮州阳天印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以前跟\"伊利\"合作印牛奶、冰淇淋包装盒的时候,认识了牛根生,并且成为老牛的挚友,后来又和\"蒙牛\"合作,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内是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东。其他人大都是原\"伊利\"公司的管理与技术人才。

三.善于乘势,没势造势-------------极积打造企业品牌

1999年蒙牛诞生时,那时候的蒙牛可以说“衣衫褴褛”,但是蒙牛一开始就采取高举高打的发展策略,选择中央电视台这一受众面广、权威性强、收视率高的传播渠道,抓住了突发事件报道形式的收视高峰进行集中爆炸。2001年7月13日当中国人民欢呼着申奥成功的时刻,谁也不曾想到第一个站出来为北京奥运捐款的,是一个身处西部国家级贫困、年仅不到三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边陲企业——蒙牛 2001年7月13日,当北京被选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那一刻。蒙牛高层马上又宣布:蒙牛集团将2001年7月13日开始直到2008年奥运会结束,7年内向奥运组委会捐赠1000万元以上人民币。同时,蒙牛委托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向北京发出贺电,兑现蒙牛的助奥承诺。7月1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这一贺电,而蒙牛也成为此次申奥成功后最早进入社会视线的企业。

2003年,“非典”肆虐;全国人民笼罩在“非典”的阴霾下,很多企业纷纷停下广告,对他们来说,此时的一切投入都是徒劳;但此时的蒙牛集团不但没有撤下广告,反而加大投放量,增加了公益广告的力度,“非典”过后,效果立竿见影,蒙牛再次成为人们推崇的负责

任企业。2004年,又于湖南卫视和作主办了大众歌手选秀赛 “超级女声”,使其品牌达到了几乎国人人人都知晓的地步

四.小胜凭智,大胜靠德------------极积创造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

在蒙牛厂区周围到外可以看这样的字幅,“今天你以蒙牛为荣,他日蒙牛以你为荣”。 “以蒙牛事业为已任,不以蒙牛利益为已有”、“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认真做事,诚信做人”等,这样都是蒙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蒙牛管理的98%是法则:品牌的98%是文化,经营的 98%是人性,资源的98%是整合,矛盾的98%是误会。蒙牛集团依靠“三正氛围”塑造“三全员工”。蒙牛把人的工作状态可以划分为三种:卖嘴,卖力,卖命。一个人究竟采取这三种状态中的哪一种,关键的影响因素,除了个人素质,就是企业哲学。企业哲学的高尚程度决定着员工的高尚程度。只有伟大的事业,才能造就伟大的员工;只有高尚的人文,才能生成不竭的士气。蒙牛人始终营造一个追求正确、崇尚正义、充满正气的“三正氛围”。没有“上下同欲” 就不会有“三全员工”——全心、全力、全时。“全心”是忠诚,“全力”是干劲,“全时”是不间断。蒙牛人认为:“当你无数次地‘与自己较劲’后,回头再看,你通过改变自己而改变了世界!”在蒙牛,有句话几乎妇孺皆知:“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发射自己的光,但不要吹熄别人的灯。”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真切地感受蒙牛文化,我感受到:企业文化最终落脚点是提升企业品牌,人品等于产品,同样优质,同样一百分。

五,我个人的观点

蒙牛这么成功,除了得益于他在战略和策划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蒙牛的内部团队精神或者说是一种企业文化。在我们国家有一种现象就是“人治“问题非常严重,也就是说某一个组织,团体,团队的成败于否主要取决于某一个领导人,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当然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是乎蒙牛已经克服了这一点!他确实很成功,并且各种企业战略,策划都做得非常成功!值得我们好好鉴赏一番!!虽然管理是一门科学,但它只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管理科学并不能问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由于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解决的是组织和环境的适应问题。而不同人的心理特点和素质不同,组织就面临的环境又很复杂多变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审视度事,随机应变。管理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灵活地、巧妙地运用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虽然管理是一门科学,但它只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管理科学并不能问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由于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解决的是组织和环境的适应问题。而不同人的心理特点和素质不同,组织就面临的环境又很复杂多变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审视度事,随机应变。管理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灵活地、巧妙地运用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

第18篇:管理学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课程报告

姓名:李阳

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班级:勘查一班

学号:1400100102 指导教师:李检根

2011-5-21

勘查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及钻探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摘要:日益激烈市场竞争中,人才是关键。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源的积累是企事业单位做大做强的基本。地质勘探市场的日益发展,加大了找矿钻探的施工量,其施工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人才、人力资源、以人为本、规章制度

地质勘探工作是先进性、基础性工作。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资源需求持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增大。钻探施工带来的安全问题始终是人文关心的话题,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人员伤亡成为大家一致的追求。由此可见,地质行业的基础——勘查工作者的任务越来越重,对勘查人力资源和生产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其价值远甚于其他一切资源。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起着巨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国内国外对人力资源开发战略问题的研究和运用,获得了大量可资借鉴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我们实施地勘行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提供了坚实基础。

1、人事管理

我国地质勘查单位现有的人事管理,大多数还是延用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强调人事管理本身管理功能的发挥,着重规章管理,以解决企业当前的问题和执行交办事项。这种体系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基本无变化。改革开放以来虽进行过一系列的改革,但地质勘查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大多仍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职能多停留在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人员调配、晋升、培训等,没有把最终目标锁定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忽视开发战略规划的制订,还没有完全按照单位发展战略的需要将职工包括管理层作统一的规划,更未制定出符合国家地质勘查政策的选择、培养、任用、激励等规定,以达到尽可能的利用人的创造力,增强地勘单位生存和发展能力的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即将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将显得越来越重要。认真研究地质勘查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于优化我国地质勘查业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加快地质勘查业的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实

施地质勘查人力资源的开发,有计划、持续性的组织实施培训、教育和开发计划,注重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对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合理配置、科学使用, 激励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挑战性,满足其成就感,营造职工与企业共同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以改善职工和整个队伍的工作绩效,力求以尽可能合理的人力资源投入获得尽可能满意的期望效果,帮助企业成功地实现战略目标,为单位创造最大经济效益。

2、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激励及控制调整过程。进行人力资源的战略开发,需要对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真正的认识,并充分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性、全局性和长期性。通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充分有效地运用计划、规划、组织、指挥、监督、激励、控制等现代管理手段和科学方法,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调整,协调人与事的关系,处理人与人之间矛盾,研究人力资源潜力的开发、工作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相关理论、方法、工具和技术,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以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及奖惩措施

在具体操作上要努力做到:第一,规范劳动用工关系,加强人员管理,这是制定工资分配方案的一个基础性环节。改革的同时重新设定工作岗位,制定岗位职责和岗位条件,实行竞聘上岗。第二,封存过去执行的档案工资制度,把它作为事业单位正常晋升工资的依据继续执行,并作为职工退休时计算生活费的依据。而在实际工作中则执行新的岗位绩效工资制,按照岗位绩效发放工资。第三,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既给予二级生产经营单位充分的自主权,同时又加强宏观调控,严格工资审批制度,形成规范、透明的工资收入。第四,建立工资增长机制。工资分配受经济发展的制约,经济发展是工资分配的物质保证。因此,要大力发展地勘经济,使地勘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否则,工资增长便成为无米之炊。同时采取奖金激励福利计划职务晋升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管理模式,激励员工创造更大的产值。

人力资源储备是勘查单位的基础,而勘探钻掘时的施工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追求更大效率更低人员伤亡成为共识,这也是科技文化发展所要求的。大家都知道钻探施工属高危行业,风险大、影响安全生

产的因素多,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因此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确保钻探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显得尤为重要。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不断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且重点在制度的落实上下大力气、真抓实干,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勘查钻掘安全管理

1、以人为本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应该倍加珍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人是第一要素,影响安全的其它要素也大都与人息息相关。人除了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外,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去影响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环境,使之符合人们的主观愿望和工作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应当以人为本、更新观念、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努力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管理工作中,在对待职工的态度要从传统的“经济人”假设向“社会人”假设转变,因为人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获益者,更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推动者,职工既是企业生产的劳动者,也是家庭的中坚力量,他们大都扮演着家庭、企业和社会的多重角色;工作中,对职工的关心和爱护,就是对企业和社会负责任。

2、正确认识

具体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不断加大投人,加强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操作技术培训,通过思想教育,使职工逐步提高认识,转变自身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思想认识定位,由被动的接受管理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管理者,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因为广大职工的创造力是无穷的,职工的主动参与、群策群力,积极建言献策,密切配合,使我队的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一定成效。

3、遵守制度,责任到人

首先是健全规章制度,及时修订和完善。安全管理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实际工作中就有坚实的基础。深人生产一线搞好调查研究,认真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对安全管理制度及时进行修订。根据工作实际,详细制订钻探生产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每一道工序(尤其是影响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都加以

规定,使制订的岗位责任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其次是安全检查经常化、制度化。开展安全生产日常巡查、周检查、月查,按上级要求,认真开展安全月活动。安全检查重点在于查细节,安全检查中,除了要注意物(环境、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也要密切观察人的生产行为,查找不安全行为,以便根据职工的现实表现,查其思想和安全意识。对物(环境、设备等)的不安全状态,制订隐患整改措施,安排专人负责,限定整改时间,要求将整改结果及时反馈,领导安排专人再进行检查验收,直至将安全隐患彻底消除。最后是搞好机台、班组建设。班组是单位安全生产的细胞,因此加强班组建设要选择思想素质高、技术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班组长。班前班后会形成制度,职工间及时互通情况,记录员做好各项记录,尤其是设备检修情况、运转情况,孔内情况、孔内事故处理结果等一定要详细记录。班组与班组之间也要加强沟通,认真进行交接班,班组建设好了,机台建设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资料:

【1】 《地质勘查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战略研究》

来源:江西地勘局《国土资源》

【2】 《对我国基层地质勘测单位的人力资源供给的研究分析》

来源:《论文时代 》 管理论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3】 《搞好钻探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和体会》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0-10-26 09:13:00 ]作者:赵均文 王仲旭

【4】 《企业管理的法宝:以人为本》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0-10-12 10:06:00 ]作者:彭娇皎

【5】 《勘察设计企业人力资本探讨》

来源:论坛论文资源发表于 [2010-4-26 20:15]

第19篇:管理学论文

生活中的管理学

当大学生毕业走进社会以后,要么成为管理者,要么成为被管理者。作为管理者当然需要管理知识,而作为被管理者,一些必要管理学知识会让我们更好的揣摩管理者的心意,从而在职场上做的更好。但是作为还是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学习管理学只是为了应对考试吗?我相信管理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定也存在着应用。

以学生的身份来看,和我们关系最紧密的一个组织是班级,在班级里,最直接管理大家的是班长和其他班委们,他们之上是导员和各科老师,然后是校级领导。在管理的层级中,班委们属于是“基层管理者”,这些“基层管理者”是怎么管理整个班级的呢?拿我们的团日活动举例,整个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是团支书发信息通知班级的同学,由团支书做好策划书,确定团日活动的主题,接下来是分配任务,由班委带领着班级成员完成任务。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在整个团日活动中,虽然班委们没有想着下一步我该执行怎样的职能,只是按照做一个组织者的经验想着该怎样做,但是他们的确执行了管理者的职能。整个活动整体进行的还算顺利,但中间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因为经验并非完全靠的住的,即使只是一个很小的活动,中间也可能遇到很多问题。我觉得越是小的活动,越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我并只是说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管理活动,我想通过结合在这个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用我所了解的管理学知识来设

1

想是否有些问题是能够避免的或者可以解决的更加容易的。

首先,通过征求所有人的意见后,我们团日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关爱自闭症儿童”,形式为制作手工艺品来募捐,然后我们遇到了第一个问题:由于要制作的手工艺品数量很大,而并非所有的人都会制作。班长开始组织大家学习制作流程,每个人都分到二十份材料,要制作好这些手工艺品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工程,晚上我们做到十一二点,有的同学甚至在课上来完成这些东西。我不禁想,我们做的事或许很有意义,但是否太过浪费时间了呢?我注意到制作这个工艺品的前几道步骤比较容易,而后面两道步骤则难度很大,对于刚学会而熟练度很低的同学来说,制作一个完整的工艺品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而有熟练的同学可以把这个时间压缩一倍。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举了一个制针的一个例子,在劳动分工的情况下,十个人一天可以制作四万八千枚针,一个平均制作四千八百枚,但是一个人独自工作的情况下,一个工人一天甚至不能制作二十枚针。假如我们也进行劳动分工,熟练度较低的同学制作前几个步骤,熟练度高的同学完成较难的步骤,想必我们的速度会有很大的提升。(当时我的确有想到建立一个“流水线”来分工作业,而且发现有人和我想的一样,不过因为某些原因我们并没有提出来)学习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之后,我突然意识到其实管理学对我们早就已经有了很深的影响。

我们还遇到的一个问题发生在申请场地上,去申请场地的是

2

我们的团支书,她告诉我她去申请场地的时候和老师约好了时间,为此她还翘了一节课,但是当她准时到达办公室的时候却没能等来老师,打了很多电话,又等来大半小时才等来老师,浪费时间精力。越是大的组织越是容易发生机构臃肿,人浮干事,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但一个班集体也并非不会出现班干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而浪费人力的情况。我们团支书参加了很多社团组织,经常有活动要忙,所以在我们班的活动上所花费的时间不免就要打上一些折扣,那段时间,班长和团支书相互间有些埋怨,因为团日活动本来应由团委主持,其他班干配合去完成,但大部分事情都是班长去主持。班长指责团支书对团日活动不上心,团支书以自己事情太多开脱,而且尽了最大努力。我觉得他们把重心放在了由谁来完成任务上,而不是完成任务上,我不知道以一个被管理者的角度提出这样的看法是不是正确,但是我知道无论对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完成任务总之是没错的。不仅如此,我注意到,我们班委有人“闲着没事做”。在有活动的时候,有的班委会去问班长,我应该做什么,但是有的却是在等待班长去安排自己做什么。作为管理者,我觉得班长应该做好组织的工作,不能一个人去做所有事,回头说其他班委什么都不做,因为管理活动的定义就是通过他人来完成任务,所有的事都自己做还怎么称为管理者。精细的管理是把每一个班委应该做的事详细的做好安排,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任务,之后的活动才可以更好的进行,而不会出现有人做了很多,而有的人一直在闲着的情况。

3

在这次的活动中,或许还出现了其他管理上的问题我没有看出来,但是我觉得我们这次活动中出现的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在于沟通方面。班级还算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和社会上的公司不同,班集体并没有类似的明文规定,也不会有奖励和惩罚机制。在完成任务的时候,行为大多比较懒惰,没有积极性。我之所以认为这个问题是一个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问题而不是一个制度方面的问题,是因为在这样一个班级里建立一个奖罚机制会让大家产生逆反心理,效果适得其反。这时,既然不能用制度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沟通就成了一种必要的方式去激励大家。可事实上结果并不理想。

管理学未必只可以用在一个集体上,对于我们个人管理依旧很重要。下面我想谈一谈个人生活的管理。

如何成为一名伟大的企业家?或许会有人觉得一个大一的学生想这个问题还早,可是我认为,如果我们想要在毕业以后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早点准备是非常必要的。无论以后我们是想自己创业还是进入一个企业,瞄准更高的目标,都是一个很积极的心态。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成为一个企业家是特别令人激动和充满成就感的事情,但也是特别费心费力的事情,往往会导致长时间的工作和很大的压力。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是一个管理者必修的科目。

企业家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成为一名出色的时间管理者。初中的时候,我们班主任建议我们用一个巴掌大的便签本

4

写下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并分配好时间。这个想法或许有点不起眼,但是它真的在我的学习生活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每天早读过后,我会拿出十分钟的时间考虑一下今天的学习任务,一一记在便签本上,把每件完成的任务勾出来。每天晚上看到便签本上鲜红的勾号,不会有丝毫今天毫无收获的感觉。这个方法并非我们老师的独创,社会上很多的成功者都有类似的方法。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去过每天的生活。

只是写下自己的“日程安排”是不够的,俗语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计划好的事情极有可能被打乱,一旦自己的计划被打乱,就可能完不成这天的任务。我们没有办法预测和阻止变化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对其有所准备,这也是对生活的合理管理。为了应对变化的发生,我们应该把我们所列的事项划分出优先次序,把最重要的事情最先完成,不要认为这是浪费 时间,因为当我们做好计划 的时候已经无形提高了我们做事的效率。

案例:马林是某集团公司一名客户服务主管,为人勤奋,事事亲力亲为,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就是周末、周日及公众假期都成加班,从来没有怨言。在别人眼里,他是好同事,好上司。但马林心里明白,他是在自欺欺人,他忙啊忙,一天忙下来,总觉得一事无成。许多宏图大志、个人理想都不能付诸行动,心中经常感叹:“没有时间啊!”

一天,某副总,也就是他的上司跟他说:“马林,下周五有一个会议,因为我外出培训,你要代我出席,在会上请你报告一

5

下我们已经谈妥的来年公司工作计划,这是你的机会,好好表现吧。!”从副总办公室走出来,马林感到十分兴奋。他心想,终于 可以再一些关键人物面前表现一下,这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必须趁着一周的时间,好好准备一下。接下来的几天星期,马林虽然每天还忙着忙那,但心中总是急着这件事,他心想还有时间呢,况且这样重要的事,必须要 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下才能构思和准备,迟一些再说吧。好啦,所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知道有一天,马林才惊觉无法再拖了,明天就要 开会了。“好”,他说:“今天什么也不要处理,用一整天来准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晌午八点,正当他摩拳擦掌,准备好好干一番的时候,电话来了,原来有个朋友的叔叔家要装修,想托他帮忙网上查点信息,责无旁贷,反正大不了损失一个上午,下午还有几个小时呢!

吃过午饭,回到办公室,正要开始作报告,总经理办公室打电话过来说总经理有事召见。原来总经理收到一些投诉,与马林负责的工作有关,需要马林马上去调查,下班前给他报告结果。真要命!总经理的命令怎么可以不理!可是那份报告!没关系,下班后还有时间,而且到时候更清净,可以安心地做,大不了不回家吃饭好了。让被投诉的员工作检讨,见过总经理后,总算有惊无险。到晚上六点,可以开始今天要做的事了吧!马林坐下来,构想着怎样做个令领导们印象深刻的报告才好,开场白该怎么说呢?就在这时,电话响起来。又是一个无聊的电话!再重新投入工作时,想了许久,也想不到什么!唉!太疲倦了,还是先回家

6

吧,吃过饭或许会精神一些。

下班时间总是堵车,回到家已快七点。沐浴过后,吃完饭,正准备工作时,刚巧电视在转播甲A联赛,马林最喜欢足球了,岂可放过,虽有一点内疚,但还是坐下来安慰自己说:“看一会儿,松弛一下,做事会事半功倍!”足球看完,一看墙上,已是晚上十点多,马林可有点焦急了,但越急,越想不到东西,他狠狠掴了自己一巴掌,都是贪看电视之过。但现在什么灵感也没有,倒不如先睡觉,明早四点再起床做吧。

四点,闹钟准时响起。马林习惯赖床,在半梦半醒中挣扎了几下,终于在五点多起床了,洗漱过后,坐在书桌前,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才发觉有些文件没有带回来,后面的部分做不成了,那只好 先到办公室。

早上,又是一轮交通堵塞,来到办公室已经是八点多,还有两个钟头就要开会了。就在一个多小时匆匆忙忙之后,马林终于完成了报告。这份报告,花了马林前后三小时。一份本来他希望是“一鸣惊人”的报告,结果是仓促完工,结果怎样,可想而知。

是的,马林每天都很忙,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所以他认为自己没有时间,是理所当然的,但假如我们分析马林的工作方式,我们不难发现他不是没有时间的,而是在使用时间上出了问题。在完成副总交代的任务时,他认为时间有很多,而且需要一个号的环境去好好考虑,可是他根本没有安排一个具体的时间去做报告,而是一拖再拖,结果拖到了会议要开始的时候,

7

联系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老师布置下来作业以后,我们总觉得时间很充足,要 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去好好做作业,但事实上,我们只是不停地把作业往后拖,没有任何实质的行动。案例中提到,马林每天都很忙,周末也不休息,但是他每天都感觉一事无成,这是因为虽然他每天都在做事,可是他根本没想过自己做的事是否是有效率的。完成副总的任务,作报告很显然是一件对他很有利的事项,可是他却没有把这件事放在第一位,而是认为时间很多,结果错失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假如马林把这件事列为一件重要的事,选择一个时间来完成,或者分散几个时间去完成,就不会得到现在这样的结果。

我们很多人对时间管理有一种误解,认为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安排的有意义,即便是在周末也要过的积极主动才是把时间安排的很好。实际上,我们不是要把每一分钟都过的满满当当,而是把所有我们工作学习的时间用的更有效率。在马林作报告过程中,他有几次被打断,一次要帮朋友上网查资料,一次要处理下属的问题 ,一次因为自己思路枯竭,一次因为看球赛。我们可以看出,他作报告的时候并没有专注。这同样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平均每八分钟会受到一次打扰,每次打扰用时大约是五分钟,总共大约四小时。我们之所那么容易被打扰,是因为我们没有计划而且不够专注。

一个出色的管理者,要能够处理好和周围的人的人际关系。这个技能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实用的。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百分

8

之八十的人际关系加上百分之二十的努力。 一个好的人际关系,即使不能够使你的情况变得更好,但一定不会让你的处境变的更坏。在我们这个人情社会里,人际关系更加的重要。

以上就是我对管理学的一些简单的认识。

第20篇:_管理学论文

管理学原理论文

教师:学生:班级:学号:电话:

浅谈企业管理

摘要本文主要就企业如何发展以及解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论证和阐述,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决策的关键 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 资金 管理方法和风格 执行力 细节管理

一. 决策的关键,是要控制在你能承受的范围内

当你要做个决定时----譬如你决定要去创业、或者你的企业准备要扩张进入新的领域----这就是决策。回顾过去,当我们看到史玉拄们的惨败,当我们学习了管理知识后,我们懂得了一些基本的道理:譬如说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决策的过程是要科学化民主化的。。。当你真的“科学化”了去做决策时,你忽然发现,你依旧会做出错误的失败的决策来。这时,你会对管理知识产生怀疑。事实上,并非管理知识错了,而是你自己“形而上”了。决策的本质,就是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而这些,是无论你事前做了多么细致周到的准备,它都是依然存在的。决策的关键,不是决策的对与错,而是你所做的决策,要控制你能承担的起的范围内。譬如说在个晴朗的早晨,你未带伞出门,可到了中午却下雨了,此时你很难说你未带伞的决策是对是错,即使你懂得管理知识,你事先收集了当天的所有的天气情报,可依旧会“天有不测风云的”。此时,你未带伞的决策事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由于你未带伞而由此带来的全身尽湿,你的身体是否能承受雨淋才是关键的。当我们回头看那些失败的企业案例,我们就会发现其决策本身,大都是不在其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都是赌徒和投机似的决策。很难为“承受的范围内”划一个界线或找到个度的。也许,刘欢的一首“从头再来”,可以算是个界线吧?决策另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决策的执行问题。当你做个决策,在事实上失败后,你可能会认为决策错误,事实是决策未错,而是执行决策中出了错,譬入人才资金等等。此时你“怪罪”于决策的话,你依旧无法看清企业中人财物等因素的不足和缺陷,今后你仍会“决策失误”的。当你明白了这些后,你会发现真正的决策拍板时,不是那些科学化的东西在左右你,而是你的全面素质甚至于是直觉在起作用。你会对MBA拿来的激情四射的报告,平静的说:你先放这吧,我会看的。此时,你已经经历了从混沌(跟着感觉走)----学习(茅塞顿开尊重一般规律)----返朴归真(简单直觉判断)。最后,所有的决策在拍板的剎那,都会归结于你的胆魄与直觉!请相信你自己的胆魄和直觉,否则学过管理学的人都可以成为企业家了,连计算机都可以做决策了。这时候你知道了,所谓管理专家们说的史玉拄们的决策失败原因,其实是为理论而理论的胡说。表面上看,你是从胆魄直觉----胆魄直觉,实际上你是大彻大悟到返朴归真。当你懂得了决策和决策执行的一般方法后,请勿由此变得缩手缩脚甚至于丢掉了你胆识和魄力,否则,你就丢掉了你身上做宝贵的东西,你也不再是“你”了。

二.你的企业能活多久,取决于你的核心竞争力

你以前从未问过自己:我的企业能活多久?因为你不懂管理,你在跟着感觉走,自然不知道“企业战略”的概念。当你学习了这些知识后,你知道了企业该有战略,不能再跟着感觉走了。企业战略就象一个人对自己今后的发展设计一样,你知道了企业和产品都有着生命周期的,都会经历初创、发展、成熟到衰退的。当你懂得了这些后,你为自己以前的糊里糊涂和无知,而感到懊悔和羞愧。于是,你懂得了企业要有战略,也懂得了怎么制订战略和执行战略.于是,你也忙着制订战略,有了厚厚的一本企业战略。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却有些困惑了:战略计划显示的几年后该萎缩的行业,却依然健康的活着;一项落后的技术,换了个环境,是那样的生

机勃勃;你制订的宏伟目标,按计划分析样样条件具备,可就是无法达到,而你却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再于是,你感到了困惑:企业没有战略是可怕的,可有了战略后,也是“可怕”的。

你终于知道了:企业战略是在一个静止的点上,所作的分析与判断,它就想一个人发誓要做个企业家一样,而实际上却是根据自己的实践来调整(当你看到某个竞争激烈的行业,而你的朋友却活得很好时,你知道了:企业必须要有战略,但企业战略只是中小企业对自身的参照和提示判断,企业长久生存的办法,是来自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来自战略设计(战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其中一种表现方式)。何为核心竞争力?你看到的教科书上说,核心竞争力是具有独特性、不可模仿性等等,起初你以为核心竞争力只限于产品、技术等看得见的东西。慢慢的,当你看到微软的技术,其实并非是世界上最好的;当你看到联想的产品,其实不一定组装比小企业的更好;当你看到最先进的依星通讯,却以失败告终,你终于知道了:核心竞争力可能是先进的技术;也可能是你的市场理念或网络;甚至是你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接下来,你不再困惑了!你不再把企业理念文化当作可有可无了;你也不再教条的设计或设想企业战略了。你会非常务实的、同时又是高瞻远瞩的思考:我的优势究竟是什么?我究竟在凭什么和对手竞争?打败我的对手的优势,我能学得来吗?慢慢的,你就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也是别人学不来的。

三.企业文化是成本最低(也是最难的)管理手段

“企业文化”恐怕是见诸报端最多的一个词了,在中国点子公司、策划专家也是多如牛毛。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理念、风格和行为准则了(视觉标识等并不重要,而这恰是“策划专家”重视的)。在中国的企业里,企业文化也是最多争议和最五花八门的东西了。把企业看的很重,花大力气建设者有之;视企业文化为无用,可有可无的有之。企业文化能“建设”出来吗?我的观点是:不能!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主(家)慢慢自发形成的。一个善于创新的管理者,就会形成企业的创新文化;一个严谨的管理者,就会形成严谨的文化。如果你是八点准时上班,那员工就不敢懒洋洋的九点来;如果你中午会喊上员工打扑克牌,即使你不在,员工也会“自觉”的去打扑克的。企业主(家)的个人行为,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企业主们的个人行为,会成为员工的榜样的,一个惯于骗人的企业主,诚实的员工也会在其训导下,变得满口谎言的;一个有事业心的企业主,员工渐渐的也会崇高起来。企业里的后来者,几乎是无能力扭转局面的(假设那文化是不合适的),他们要么是逐渐的被同化,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么是不适应而退出你的管理团队。企业文化是企业里,管理成本最低、而又是最难让其发挥效益、甚至于让其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说白了,就是通过理念和精神,从而激发或约束员工的行为。企业文化是完全可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的。譬如对外:以“诚信为本、顾客至上”为理念的文化,就可能带来更多的客户;譬如对内:以“尊重个人价值”为理念的文化,就可能更多的激发出员工的创造力来。而这所“花费”的成本,只是企业主个人行为及其慢慢上升为理念的过程。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是从企业主(创业者)个人行为----企业行为风格----最终上升为“企业理念”的;当张瑞敏当年砸不合格的冰箱时,就已经奠定了其后来的“大脚印”的企业文化;联想的“赛马”的企业文化,也是来自于柳传志当年自己开会迟到自罚站三分钟的。企业文化是由企业主或创业者而来,但一旦上升为企业理念,就已不再是创业者本身的文化了,而是成了连创业者也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并最终通过企业行为系统(BI)、企业形象系统(CIS)表现出来。企业文化是最容不得欺骗的,否则你会遭到多倍的报复,也就是心理学上的逆反心理。当你也学着别人,从大街上抄来“顾客至上,实际上你却鼓劲员工能骗则骗,顾客也将由此加倍的报复你。很多的所谓的点子大王或策划专家,为企业所做的企业文化理念和CI设计,完全是流行什么就设计什么,而全然不顾企业主(家)们的个人行为,以及由此已形成的企业文化,也不考虑企业的行业特点,其结果是企业除了一本装饰漂亮的策划书和响亮的口号外,于企业无任何意义,最终,那本漂亮的策划书,也成了落满灰尘的废纸。

四.资金不是万能的,没有资金流是万万不能的

资金流对于企业,尤如血液于人体。这是一个很恰如其分的比喻。人可以残缺,可以贫血,甚至可以心脏骤停。。。,但是绝对不可以血液停止流动!注意:是“资金流”而非“资金”,资金也许很充分,但不流动的沉淀了的资金,企业照样要死的。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理解了,为什么企业明明是亏损,却还在生产和销售?因为只要资金还在运转流动中,企业就还有翻身的机会!我们也能理解了,为什么一个赢利的企业,却因为资金的沉淀,却反而倒闭了!因为资金的流动被困如三角债,企业因现金枯竭而死!我们也能理解了,负债率只有50%(负债警戒线内)而流动比率低的企业倒闭了,可负债率高达90%以上的企业而流动比率高的企业,却还在幸福的生活着的原因。我们仔细观察那些陷入困境甚至是倒闭了的企业,我们就会发现“资金流”的被困或者说是枯竭,即便不是主要原因,至少也是导火索!史玉拄巨人大厦的倒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资金流的断裂!我们做个假设,假设当初其或是采取有效的融资、或是更好的处理其保健品的资金回收运转,史玉拄和他的巨人大厦的历史怕是要改写了。我们也很难想象,大庄家吕良如果不是资金链的断裂,他以后会怎样的呼风唤雨?我们通常所说的“财务危机”,就是指的资金流的枯竭。企业的正常运转,是依赖于现金的流动和现金的支付能力,而收入和利润并不是现金。有利润而无现金流入的企业,照样会破产。

五.企业管理方法和风格,是无对错之分的

我们常说,企业管理即是门科学,又是门艺术。于是,就有人问:管理中哪些是科学?哪些是艺术?甚至于有人“算”出科学与艺术,在企业管理中所占的百分比。无疑的,这是笑谈了。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管理中本就是相辅相成、交融与共的。所谓的科学性,是指管理的一般科学规律;所谓的艺术性,是指在尊重一般规律的前提下,所做的灵活性与创造性的把握!据此,我们知道了:管理方法和风格,是在尊重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对现实情况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把握。这种把握,是无一个固定标准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企业的环境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等等,自然无一个统一的标准,即便以上都相同,也会因企业管理者的性格和秉性的不同,也显示出不同的方法和风格来。如果硬要加个标准的话,我想。一句大家都会的哲学名言,似乎可以算个标准了,即“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要担心其存在的是不合理的,企业和企业主们会在市场作用下,自动做出调节的。管理方法和风格,本身是无对错之分的,以实用为衡量的标准。如果你所用的管理方法出了管理问题,并不是管理方法出了问题,而是你把方法用错了地方;反过来说,如果一个被别人“证明”似乎是不正确的管理方法,于你却可能是正确的适用的。这样,就会引出两个问题来。一是员工方面,如果你对企业的管理方法和风格,非常的不习惯,进而批判企业的管理方法和风格,甚至于是碟碟不休的满腹牢骚,此时,并非企业管理方法和风格发生了错误,而是你自己的文化和价值取向,与企业发生了偏差,你能做的,要么是适应企业,要么是选择离开企业。二是企业管理者(企业主)方面,对于新的流行的管理方法,切勿轻易的模仿,甚至于一夜间取而代之。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企业家们,几乎每天都在“创造”出新的管理办法和模式来。新的名词也在不断的涌现出来。流行的未必就是好的,对别人取得巨大成功的方法或模式,于你却可能是灭顶之灾。把握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牢记管理方法和模式无对错之分、新旧之分,实用的就是好的!

六.“执行力”是管理中最重要的的事

什么是执行力?就是企业里为某项任务、某项指标,而要完成的力度。我们知道,所有的决策、制度、任务和指标,其最终目的都是要通过执行来完成的。然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大到国家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小到企业里的“制度挂墙、我行我素”,无不是执行力出了问题。把“执行力”看做管理中最重要的事,是会让我们看清很多问题的本质的。当一项决策的结果出了问题,我们多是怀疑决策本身;当管理制度无法执行下去,我们也是多怪制度本身;当一项销售指标未完成,我们也是怀疑指标本身的过高。事实上,以上这些问题,大多是出在“执行力”上,是执行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因人或事的因素所出的错误,而非决策或

制度本身错误。执行力是企业管理中一个“竖向”的概念,它是横切过如战略决策、企业管理、销售计划、企业文化等经营管理要素的。也就是说,它和每一个经营管理要素,都是相交的;每一个经营管理要素,都存在着执行力的问题。搞清了这个问题,我们就会看到“执行力”是多么的重要:所有的决策或任务的目的,都是要求出现与之相应的结果的,而这结果就是来自于执行力!

七.持续的、终生的细节管理

如果说,企业里要持续的、一直要给予高度关注的事,那只有一样,就是细节管理!我们对于企业的主要管理要素,可以这样看待:决策是关键;管理是基础;技术是工具;产品是载体;文化是灵魂。可见,管理是一切管理要素的基础。如同盖楼房,地基是楼房百年大计的保证;地基不牢,楼房未必会即刻坍塌,但却无法保证楼房的百年大计。中国并没有市场经济的历史,第一代的创业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我们看到的企业,多是“粗放型”的管理。从对于产品质量的粗放管理,到对于销售的粗放管理,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企业不规范的管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紧缺时代,企业的“厚利”,甚至于是“暴利”,掩盖了企业管理中因粗放所带来的问题。说细节管理是持续的、终生的事,而没有说是“最重要的”事,是因为如果要把企业的功能,按重要性排序,是先经营、后管理的。经营(尤其是经营决策)是企业关键所在。而管理是在经营顺利的前提下的完善。江浙一带的很多企业,都是经营非常出色,而管理相对滞后的。这样分析的目的,就是要真实的看待管理,即不要过高的、当做最重要的事来看待(现在有过高估价管理的倾向)。同时,又要认识到管理(尤其是细节管理)的基础性、持续性。如果说要给企业管理要素,划一个重视过程的曲线的话,其它如战略、市场、财务等等,都会是一条有起有落的抛物线曲线;唯细节管理,是一条在一定起点高度上的直线!细节管理,是企业的最基础的管理工作。企业发生的困境、危机、甚至倒闭,几乎都是管理细节不当,从而成了企业深层次问题暴发的“导火索”。细节本身并不是危机,但它却能引发危机。从产品质量的管理,到员工的跳槽,由于企业细节管理不当,从而引发企业危机的例子,比比皆是!企业的管理体系建设、文化的形成、不断的做大做强,也是在持续的细节管理中,慢慢形成壮大的。细节管理,说到底就是企业管理环节的细化,以及对细化环节科学规范的管理。在管理模式和创新上,最多的就是企业细节管理的方法。“堤坝毁于蚁穴”,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请不要忽冷忽热式的去细节管理,而是要持续的、终生的给予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管理的奥妙》————(1990) 赞勒尼克

《为未来而竞争》————(1994) 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

《孙子兵法》————(公元前500年) 孙子

《战略与风格》————(1987) 古尔德和坎布尔

工商管理学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学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