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英文人物采访稿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20 15:06:5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人物采访稿

人物采访稿

来源: 关天宇的日志

一、新闻采访提纲的格式其实是不受拘泥的,只要具备一下几点即可: 1.采访目的 2.采访方式 3.采访对象 4.提问提纲:(1)(2)...5.采访步骤6.可能碰到的问题 7.设想解决的方法 8.采访前要携

一。新闻采访提纲的格式其实是不受拘泥的,只要具备一下几点即可:

1.采访目的

2.采访方式

3.采访对象

4.提问提纲:(1)(2)...

5.采访步骤

6.可能碰到的问题

7.设想解决的方法

8.采访前要携带的器材备注。。。【各方面备注均可,重要是自己需要的~】

二。新闻采访提纲的要领

1、

写作 时应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使 文章 生动起来。

2、写作 应先起标题后写文,增强 文章 逻辑性。

3、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

4、消息类稿件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00字,两个句号,给读者阅读喘息的机会。

5、文章 应多用动宾词组,少用偏正词组。

6、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

7、消息以细节数量取胜,不追求细节的扩展,增强消息的信息量。

8、消息的结构是——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

9、消息应具有细节的动感,具有事实的简洁清晰,具有信息的全面。

10、信息的筛选对于消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筛选的关键是在 写作 之前;起好标题,标题是筛选信息的最好尺度。

11、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

水平的体现。记者应多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

12、标题是 文章 的广告,要使 文章 引起读者的阅读欲。

13、采访是全身心的采访,而不仅仅是用嘴,视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眼睛采访是 文章 生动的重要手段。

14、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

15、重要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

16、记者的基本功之一是“找人”,记者手里必须有一批人名单,要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

17、不要过分使用录音机,录音机应与笔记本一起使用,录音机记录关键的话语数据观点,笔记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和被访者的表情。分工协作才可能提高采访效率。

18、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 被采访者畅谈。

19、让 文章 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比如——”;“您能举个例子吗——”;“这是不是像——”;将 文章 的内容引向自己相对熟悉领域。

20、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待被访者会完整地理解你提出的问题。

21、学会滚动式采访,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将使你成为一个受到别人尊敬的采访者。

22、在专家面前不要装行家,虚心是赢得专家尊敬的唯一途径。

23、多做深度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步。

24、采访批评性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以示客观公正。

25、电话采访目前被大量运用,但是此种采访方式也有弊病,电话采访不能视觉参与,不能确定被访者的确切身份。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电话反打是确定被访者身份的方法; 通过电话让被访者描述现场细节是获得现场感的途径。作为记者,现场仍是追求的第一原则。

三。新闻采访提纲 范文

采访提纲范例《07年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采访提纲》

采访目的:

1、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

2、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作用

3、了解哪些人参加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为什么参加?

4、参加考试者复习的情况。

采访要求:

1、言简意赅。

2、用词适当。

采访步骤:

1、采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相关专业人士

2、采访参加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人员

采访方法:

1、专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相关专业人员

2、随机采访编辑记者、播...

推荐第2篇:人物采访稿

人物采访稿

欢迎来到聘才网,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人物采访稿范文

CE:在会员体系方面,原来大润发线下门店有一套自己的会员体系,现在做了飞牛网以后,线上线下这两个会员体系打通情况怎么样?

黄明端:我们谈到顾客,原来成立飞牛网的时候,我们一直希望飞牛网跟大润发是分开独立发展的,所以我们尽可能让飞牛网发展自身的顾客。但是现在我们肯定要做O2O,未来我们必然是要打通的,这是过去和现在的差异。

这一年来我们在跟时间竞赛,我们毕竟是一个后进的品牌,我们的顾客会抱怨你为什么没有这个也没有那个。开发一个产品都要花两三个月,现在外面很多产品,有很多生活服务平台,虽然这些我们都可以做,但是时间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可不可以支持你每一个都做?

CE:苏宁易购都开始跨界做生鲜,这是原来大卖场比较擅长的品类,你的优势会不会流失掉?

黄明端:我在想说奇怪,为什么苏宁易购突然做生鲜了?因为生鲜最重要的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需要累积专业的。我说我们实在蛮丢脸的,号称食品零售专业的零售商,竟然不跨入这个领域,所以去年我们进入生鲜品类。但是我想这个无可厚非,电商可爱的地方是什么?它没有面积的限制,也没有地域限制。正因此,所以很容易跨全品类。

CE:现在传统超市做线上的或者商城的不止大润发一家,像沃尔玛有速购,也有1号店,飞牛网跟它相比有什么特色?

黄明端:线下不销售商城的东西,这个要澄清一下,飞牛商城都是以几百万SKU为单位的。我们的厂商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享受线下门店的销售资源,除了互动品类,还有包括特卖会、发布会,我们所有的渠道它都可以享受,如特卖会是线上线下同步来做的。所以你进了飞牛商城就等于你进了大润发的门店,就是重叠的那一部分商品我们排除,其它的都是一样的。

CE:很多电商都在亏损,大润发飞牛网的盈利问题是怎么考虑的?

黄明端:为什么我们这次要推出飞牛商城?因为我研究一些国内国外电商,纯粹做自营要赚钱是很难的,就像你讲的赚取买卖差价,今天要不是靠大润发,飞牛网是很难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做飞牛商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丰富我们的品类,让顾客有更多的选择。

当然,自营加商城也不一定赚钱,所以大家就开始动脑筋了,比如说金融,消费金融也是可以赚钱的东西,我们在投资一个类金融的产品。现在大家强调大数据,要拥有足够大的数据才可以。

CE:618电商大战,你们的补贴有多大的力度?会像滴滴打车那样吗?

黄明端:我们的预算是常态的预算,但是如果碰到状况,我们该打就打,没有办法。今天你是参加市场竞赛,你不参加这个竞赛,不跟人家比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不可能说今天准备拿2亿亏、3亿亏,今天我挑战京东,我蛮希望京东亏的,这样受惠的不就是我们消费者吗?但我也不认为它会无止境烧下去,他们也会痛的。

推荐第3篇:人物采访稿

微笑“医”路

心灵羁绊

---09级临床医学李燕良访谈实录

活跃在临床医学,微笑着面对一切。她不仅在爱情上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也在学生会历练了不一样的成长,更是在学习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从不以名次为目的的她,成绩却保持年年专业最高的记录,在人才辈出的临床医学,她是如何做到如此,你,难道就不好奇么?

“情”伴一生——“生活的笑声来至于他们的鼓励和陪伴”

第一次见到李燕良的时候,就被她脸上那个灿烂的笑容所深深地感染了,临床专业的学习很累很辛苦,但是她却能笑着面对这一切的压力,这一切都被她归结于自己身边的“情”。当我们问道她在临床专业有没有感觉自己在哪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时候,李燕良很自然地脱口而出,“我有一个好男朋友啊!而且还有我那几个闺蜜呢!”她回忆起自己在刚刚转入这一临床专业的时候,心里对繁重的课业还是有一点抵触情绪的,再加上临床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李燕良也和班上的同学一样慢慢地在心底里感到很压抑,终于在一天,积压了许久的情绪爆发了。“那天晚上感觉整个人都快不行了,郁闷到快哭的感觉,然后就打了电话给导师。”果然,作为医学学者的过来人,老师很能理解这种感受,建议她休个假,出去放松一下。于是她就和男朋友出去玩了两天:喝喝早茶,放下风筝,到海岸城看下电影„„李燕良告诉我们:“休息了两天之后,感觉课业比别人落下一些,顿时有了学习的动力,郁闷的情绪也一扫而空。” 就这样,美好的爱情和亲密无间的友情,就像给她的生活打了一针兴奋剂似的,就算再迷茫也找得到出口,就算再累心里也能笑开了花。在场的我们,也都深深地被她这种积极的心态所感动

制胜的秘诀——“正确的方法与合理的时间安排”

感情的羁绊给了李燕良许多精神上的鼓励,让她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但是,成长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学业压力极大的临床医学专业,单有一个好的心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又向李燕良请教起她学习的秘诀。“做个计划和合理安排时间,这个是王道!”她这样说道,“当然,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从物理学院转过来的李燕良,非常擅长理解记忆,但临床专业却有大量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对此,她找到了自己应对的方法,“我会把他们编成顺口溜,方便自己记忆。”李燕良告诉我们,学习不应该以名次为目的,觉得自己努力了才是最好最开心的。她并没有因为学业的压力就把所有时间都拿来泡在图书馆,李燕良觉得忙与不忙,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安排。“比如我有一天的时间学习,我就可以稍微放松一点,不必追得太紧,如果我只有两个小时学习,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她这样举例到。而李燕良每学期都年级第一的成绩也证明了,这种想真正为自己而努力的心态,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与李燕良聊起这些的时候,她总是传递给我们这样一条信息:学习虽然没有捷径,但是如果找到正确的方法,并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志-大志”的目标——“被需要的感觉是我无悔的选择!”

在谈到为什么选择读医学的时候,李燕良很深情地和我们提起她自己的一段经历:一次在医院见习,看到病人生病的时候,那双忧郁的眼睛充满了对医生的信任,当时整个人都被震撼了。她说:“那是一种无条件的肯定,那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相信医生会为自己除去病痛,就是这种感觉坚定了我要成为一个医学者的信念和责任。”另外一次,在慰问器官捐

献者的家属的时候,她也深深地被家属那种无私回报社会的精神所打动,她激动地对我们说:“他们把自己挚爱的亲人献给了医学,希望的医学者能很好地回报社会,这是人间多么伟大的情意啊!”“除人类之病痛是万万个医学者的神圣的职责,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在谈论到她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李燕良笑着对我们说:“虽然学医很辛苦很累,慢慢医学路也很长恨长,但是我没有后悔过自己选择了读医学这条道路。”她表示自己本科结业后会选择继续读研,毕业以后打算先在医院里当几年的医生,如果无法继续从事医务工作还可能选择考公务员和当教师。一切会随着时间,情况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李燕良总是保持着面带微笑,其实看似传说般的李燕良也是很平凡的,也有过对前路的迷茫,但所不同的是,她教会了我们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都要微笑着面对生活,学会感恩身边的朋友,还有学会调节情绪。

生活的轨道源之于个人的选择与追求,我们没必要全程copy别人的意见和生活习惯,但我们应该学会了解别人并且学习其优点。给生活一点阳光,给自己一个微笑,或许下一秒你就是命运的宠儿!

推荐第4篇:人物采访稿

今生我无悔,此行我无怨

——对海宁中学化学老师周学工的专访

初次和周学工老师见面是在2012年10月18日我们班级开展的校外团日活动:“走进海宁中学——采访党员老师”。作为宣传委员的我代表班级来到周学工老师的办公室采访周老师。周老师很热情,一见面就请我入座,并且很客气地端来一杯茶给我喝。周老师面带微笑,非常亲切。他戴着一副典型的教师眼镜,衣着朴素简洁,给人一个忙碌、年轻有为,具有亲和力,富有责任感的教师形象。周老师的办公室很简单并且整齐,一张书桌,两把椅子,还有一个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化学教参资料以及关于时事政治的书籍和报刊。

周老师在大学时代,一直品学兼优,不仅仅是班级的团支书,也是系里的团干部,还是学生会主席。周老师说,为了起到一个带头表率作用,所以早早地加入了共产党,时刻做好敢为人先的带头作用,包括发生任何事情,作为党员的他要先站出来承担责任。从那次见面起,我就非常敬佩周学工老师。

不久,我又特地找机会和周老师交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周老师。周学工老师被评为“感动潮乡十佳老师”之一,其颁奖词是:舍小家更是为了大家,在妻子怀孕时,毅然赴西藏支教,选择了困难和挑战。雪域高原的磨练,提高了自己,也帮助了藏族学生和老师。你的爱心加勤奋,为西藏和江南架起一座爱的天桥。2006年6月,得知市里要选派一名化学老师参加浙江省第三批援藏教师队伍,前往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支教的消息后,周学工老师没多考虑,毅然报了名。周老师告诉我,支教只是他大学时的一个梦想,一开始有人对他说,用自己的身体去冒险是一件非常傻的事情。因为去西藏支教是非常艰苦的,最大的困难是身体适应不了高原气候。当时,周老师的妻子刘永梅一开始是不同意他去西藏支教的。一是自己怀孕了,需要照顾,不想和丈夫分开;二是担心西藏气候恶劣,他的身体会不适应。但刘永梅最终还是拗不过丈夫的援藏决心。

对于周老师来说,这短暂的一年支教路是一段宝贵的回忆,是这一生都无法磨灭的。后来,为了纪念这段美好的回忆,周老师和妻子把女儿取名为之熙,就是支援西藏的谐音。

艰苦的支教工作和恶劣的气候环境并没有吓倒他,他说:“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些可爱、淳朴的藏族学生,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我将永远记在心里。今生我不悔,此行我无怨。”

推荐第5篇:人物采访稿

人物采访稿范文

今天 50 岁的##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作为一个新闻人物,本人慕名采访了他。他说话和举止都透着温和绵软,轻言轻语却又思维敏捷、条理清晰,时不时地抛出连珠的妙语,让人感到异常随意和亲切。

1969 年3月, 17岁##参军入伍,只过了四年半的部队生活,就因表现出色被组织调到外交部,在外交部这个名气大而条件艰苦的部门默默奉献,曾驻过阿尔及利亚、尼泊尔、瑞典等许多国家,这一奉献就是 18 年,直到 1991 年 9 月调到祖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在新的岗位上,他从##区委一个平凡的办公室科员做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的位置上,从从容容一路走来,身后,成绩斐然,好评如潮。

所有这一切,他说,都是因为祖国和人民的需要!

决然从军,实现留在部队的梦想

1952 年 8 月,##出生在湖南省隆回县一个叫龙源塘的小山村,幼年时家境贫困,父母节衣缩

食供##读完了初中,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打破了他去大学深造的梦想, 16 岁的##回家当起了农民。

##本来以为自己以后唯一的出路就是走祖辈种田的老路了,没想到人生还是出现了转机。 1969 年 3 月,部队到##的家乡去招兵。当时村里人对子女当兵并不积极,一是村里原来当兵的当了几年兵又都回来种了地,没见有什么出息;二是当时中苏关系紧张,怕孩子当了兵就碰上打仗。部队招兵的首长和地方武装部的干部向适龄青年及其家长反复宣传。##当时的条件并不符合,个头小而且年龄也不够。但##有一个条件很优越,那就是他是村里适龄青年中唯一的一个初中生。##就自己跑到部队首长那儿,鼓起勇气说:“首长,我想当兵,年龄就差一点不够,你能不能让我去啊?”部队首长看##直接找自己,很是欣赏他的勇气,又看他聪明伶俐,也是这次招兵中文化最高的,就一口答应了他的请求。就这样, 17 岁的##在乡亲们敲锣打鼓的欢送下光荣地入伍,奔赴海南岛。

当时,##入伍后还说不上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抱负,只是觉得到部队又多了一条出路,既然到部队,就要抓住这个机会,做个最好的兵,争取以自己的成绩留在部队。

在新兵连,##的个头最小,穿连队最小的 4 号衣还嫌大。但##人小志不小,不管队列训练、技术训练,都是样样抢在前面,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麻烦,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他都揽过来自己干。新兵训练结束时,年龄小、个子小的##已经给领导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分配新兵下连队时,##被分到了最重要的特务连警卫排。听到这个消息,##激动了一夜,心想这下要到领导身边工作了,做梦都梦见自己腰里别个驳壳枪,雄赳赳气昂昂的,别提多神气了!

第二天兴奋地去报到,却让##大失所望,虽然是警务排,也有一个班确实是给首长做警卫员的,但##却被分到了一个很枯燥的活儿:到弹药仓库站岗放哨。弹药库的位置很偏僻,白天见不到人,晚上吓死人。 20 世界六七十年代的海南岛并不稳定,经常有特务活动,夜晚时不时就能看到特务发出的联络信号弹,而弹药库也正是特务们破坏的最重要的目标,部队领导很重视,其实##是被委以“重任”的,让他来守弹药库,领导可能就是看中了他吃苦耐劳而又机智灵活的性格。

但##毕竟才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正值贪睡的年龄,在那种黝黑寂静的夜晚,半夜三更被喊起来站岗,真是又困又怕,有时刚站一会儿就靠着墙睡着了。有一次班长把他的枪偷偷拿走了,才叫醒他。

“##!”

“到!” ##一下从梦中惊醒。

“你的枪呢?”

##急忙去找自己的枪,一看没有,吓得瞬间就出了一身冷汗,泪水顺着面颊就流下来:“班长,我……”

“我什么我?!让你站岗你枪都没了,你还站什么岗啊?!枪就是战士的生命,甚至比生命都重要!”班长严厉地训斥着,“这次看你是新兵初犯,就不处分你了,下不为例!”

##从班长手中接过枪,既难过又惭愧,他回去后把这件事记到日记本上,时时提醒自己,后来再也没犯过类似的错误。

当时的部队除了平时执行任务,还有到农村去宣传的任务。那时到农村做工作很苦,一是路不好,有时甚至根本就没路,要爬山过坡地步行到几十里外的山村,风雨无阻;最要命的还有##根本听不懂岛上居民的地方话,而居民又大多不会说普通话,甚至许多居民连普通话都听不懂,只好找当地的兵来翻译。##觉得这样既耽误工作,又不能和他们很好地交流,就自己开始学地方话,每天业余时间就去找本地的兵,向他们学习本地方言。

工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不但可以听懂他们的语言,而且还可以跟他们进行简单的对话,不用翻译就能很好地把宣传工作做下去了。本地的兵都说##有语言天赋,其实,他哪儿有什么语言天赋,只是自己用心学习,想把工作做得更好而已。

经过部队洗礼,##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哪怕细小的一件事,他都要精心做到万无一失。他的努力也得到了领导和战士们的赞扬,入伍半年入团,一年入党,而且在部队一周年的连队总结会上,##还被领导请上台介绍自己当兵一年文秘杂烩网的感想,让##很是自豪。在以后的两三年里,##被连续两次提升,对部队来讲,提升这么快的战士还真是很少见。当时和##一起当兵的老乡有 26 人,只有##一个人提干,消息传到家乡,一家人都为他感到光荣。

##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留在部队的愿望。

脱下戎装,听从祖国的召唤

正当##在部队前景看好时, 1973 年,领导突然要他转业到外交部。原来,在毛主席 1970 年发表“ 5 · 20 ”声明后,我国的外交形势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这就造成了外交部人员紧缺现象。当时也没什么大学生来担当此任,只能从部队和生产建设兵团中选拔人员。

组织上在选人时都是秘密和极其严格的,后来##才知道,他被选到外交部时,组织上连他老家的一个叔叔曾经贪污几斤粮票都查得清清楚楚。通过了严格的政审后,##于 1973 年 9 月被录取到外交部工作。

能到外交部去工作,这对##和战友们来说吸引力太大了,战友们对##既羡慕又佩服,毕竟他才入伍四年多,而且年龄刚刚 21 岁!大家纷纷来祝贺他。

但##对这个工作的艰巨和压力也有所耳闻,外交部在选他们之前也已经在其他部队抽选了一部分人,有几个从武汉部队抽选上的人在赴非洲国家大使馆上任时,忽然不肯上飞机,气得外交部的领导立即把他们退回原来的部队,让部队感到很尴尬,觉得他们玷污了军人的名节,随后将他们降职为普通兵开除军籍。这也说明了当时外交部工作环境的艰苦。

被外交部派到国外大使馆是很吃苦的事,一派就是几年不得回国。因此##认识到,到外交部工作不是去享受,而是去吃苦的,组织既然派他去,那就是组织对他的信任,祖国对他的召唤!自己是军人,在祖国召唤自己时,自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服从命令,随时作好奉献和牺牲的准备。

这次选拔,广东军区 10 个指标,海南军区只分两个,##就是其中之一。临行前,平时很难见到的军区司令亲自为他们饯行:“你们被外交部选去很光荣,我今天特意请你们,就是希望你们到外交部后,不要给部队丢脸,要为部队争光!你们是千挑万选啊,出去就是代表我们部队,要保持在部队时不怕苦、不怕累、踏实肯干的作风,拿出军人的本色来,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干得漂漂亮亮!”

##转业到外交部后,家里亲戚朋友甚至父母都以为##在部队犯了错误,因为当时根本就没有转业这一说,况且##已经提干,一般提干的人员都会在部队干上一段时间,而##刚提干不久就不在部队了,通信地址也改为北京某某信箱,单位是保密的,所以引起了家里人的误解。##回家探亲,父亲一直追问事实,##只是说换了工作,其他的什么也没和家里人解释,他走后,村里什么关于他的传说都有,##都一笑了之。

到了外交部后,##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外交部条件的艰苦还是超出他所料。在部队,##当时是机要参谋,每个人都有单独的房间,而外交部却是二十多个人住在一个小房间里,根本不能放床,就打一个大通铺。更让##不习惯的是,部队吃饭从来不限量,而外交部分给他们的口粮是每个月 30 斤,粗细粮搭配,一个月只有 6 斤米,粗粮占大半。几千人就一个食堂,吃饭排几十个队,有时排半个小时才能买到饭。这对##真是个考验,他是南方人,不喜欢吃面,现在不但要克服不吃面的习惯,还要克服吃不饱这个困难。

##没一声埋怨,吃不饱,他把细粮换粗粮,天天吃糙米、窝头。这还不是最困难的。由于他们是外交部招来应急的,需要尽快派往各国的大使馆工作,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白天,几百人挤一块上课,填鸭似的往脑子里塞东西,晚上加班做作业,熟悉相关的知识,几乎都没有休息时间。这些脑力劳动要比部队的体力劳动辛苦上好几倍!很多人撑不下去想打退堂鼓,但 21 岁的##都坦然接受了:“我是党员,是军人,常言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家用到我的时候我不能吃苦什么时间能吃苦?既然党把我派到这个岗位,那我就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战士,为祖国争光!”

三个月的强化训练结束,##以优异的成绩结业,到办公厅实习不到一个月,就被派往阿尔及利亚大使馆任机要组组长,这也是一个很考验人的新岗位。这次派往阿尔及利亚的机要人员一共两个人,另外一个比##的年龄大,资格也比他老。##首先尊重同事,并且以身作则,事事都走在前面。同时,两个人经常进行沟通,互相提醒细节事项。

常言说“外交无小事”,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可能就会酿成严重的后果。当时我国有个驻泰国的工作人员,看到泰国很开放,就在电梯里摸了一下泰国女人的屁股,被人家以耍流氓驱逐出境,就这“一把”把中国人的脸面丢尽。还有的人,说话不注意,随便发言,一句话就能使别人理解错我们的政策。这些事情时时提醒##,对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要慎之再慎。

在外交部工作,名气上不小,但工作却是需要人有奉献精神的。在国外,没有朋友,工作性质也要求你不能随便有朋友,出外必须两个人以上,就是华侨也不能随便交往。工作上没有休息日,两人轮班,时间差让他们经常夜间上班,因为随时就可能有电文传来翻译。工作时常常是一个人坐在机要室里,就这样枯燥地翻译、办手续、送文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无闻地辛苦地工作,一分钟都不能脱岗,因为如果脱岗,那可能就会造成严重后果。《人到中年》作者谌容曾到外交部访问,得知他们一出国就是多年,而且还不允许家属随从时,就发出了“不让家属随从是不人道的”的感言,外交部被访人员们激动地为她长久鼓掌,感谢她的理解。

可##一奉献就是 18 年,无怨无悔。提起外交部,##笑着说:“现在的外交部条件也不怎么样,我做办公厅三等秘书,办公室和我现在的办公室差远了。但军人就要像歌里唱的那样:„祖国需要我!\'只要祖国需要,那还有什么价钱可讲?!……”

从头再来,二次创业续辉煌

1979 年,深圳被划为特区,##作为一名多年的外交工作人员,已经养成了敏锐的嗅觉,他觉得深圳一定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就建议自己当兵的叔叔转业去深圳。当时叔叔很犹豫:“语言不懂,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再说将来深圳能发展成什么样子,我都不清楚。”“你不清楚我清楚,深圳将来一定会建设得很好,但现在正需要人手,现在去正是创业的好时候,去那儿可以大显身手。你听我的没错!”就这样,叔叔听了##的建议,在深圳建设初期就来到这儿,为深圳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87 年,##被派往瑞典时,##到深圳探望叔叔,就更加坚定了到深圳进行人生二次创业的思想, 1991 年圆满完成驻瑞大使馆工作后,就要求调往深圳工作。

##到了深圳,才发现自己什么优势都没有,年龄大、文凭低,只有大专文凭,给别人当

秘书别人都不要。最后,还是##区委看到他在外交部工作的经历,才安排他到组织部做了个小科员,但什么职务级别都不再有。

##的不平凡就是他把自己定位得极其普通。他知道,过去的辉煌只代表过去,现在跟不上深圳发展的速度,就要加大自己的步伐。他就是从一个科员做起,不计较个人得失和待遇。住房紧张,就和别人住一间,休息不好,又要写材料,但他却没叫过苦,一切都默默承受。“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相信,自己一定会在新的岗位做出成绩的。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又参加学习,用一年半的时间,以第一名的成绩拿下了省委党校从大专到本科的学历教育,随后还完成了《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浅议完善和推进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新时期优秀领导干部成长规律初探》等论文,并几次荣获论文大奖。

组织部的工作是一个复杂又重要的工作。干部的升迁、基层的投诉、人员的调动……可谓千头万绪,##却能做到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深入基层,抓到第一手材料,做到公平公正。

2002 年,深圳市抓教育的副市长武捷思同志转给##一大堆投诉材料,要他尽快调查清楚,如果情况属实,就要撤消某校的校长。##他们不但要查清楚现任校长的实际情况,还要调查预备校长的档案材料。

看到这么多投诉材料投诉一个人,##当天就赶到学校,他想先做一个民意测验。测试票收回后还没回到办公室,就接到了校长的电话,说是票不准确,有人在上面做了手脚,一个人领多张票。##马上感到了自己的失误,因为在发票时,学校的办公室一个负责人主动帮他们发票,##没想到会在他那里出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亲自重新制定票据,而且每一个票据都标上号码。这次测验结果是校长没什么问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预备校长的考察还没开始,##又接到了投诉预备校长的材料。这就让武副市长和##起了疑心,这里面肯定有人在造谣捣乱。##勤访暗查,终于发现,原来学校的正副校长关系不和,副校长就想取正校长而代之。情况调查清楚,##如实向武市长报告。武市长亲自到学校,安慰和鼓励校长,让他好好干,组织相信他。后来又将那位副校长调离了学校,感动得那位校长热泪盈眶,事后专门给##打来电话,感谢##认真、仔细、慎重的工作,不然,他自己真是百口难辩!

组织部的工作不但要仔细慎重,而且还要有耐心、爱心。 2003 年,##碰到一个女同志的干部遗留问题。 1993 年,这个女干部在单位的团组织工作,因和领导不和十多年不上班。当时她丈夫做生意,她就在家里帮丈夫打理,但几年前,生意破产,丈夫丢下她和女儿走了。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还带着自己六十多岁的母亲生活,非常艰难,她就来找##,要求恢复自己的工作和工龄。

但现在她所在的厂子已经倒闭,根本没有位置再给她,再说她脱岗十多年,按政策已经没有条例帮她恢复工作和工龄的可能。

女干部异常恼怒,带着母亲到##的办公室大吵大闹,尤其是老太太,胖得走路都困难,

一进##的办公室,就躺在沙发上,声言如果##不帮她女儿恢复工作,她就躺在##的办公室不走了。

这事##不管也是可以的,但##看这位女干部带着孩子和母亲,生活确实紧张,就着手找单位,看能不能妥善接收。##认为,组织部的宗旨也是为人民服务,她们有困难来找自己,一推了之不是共产党人的作风。

##为此跑了八个多月,终于把她安排在一个居委会里工作。但她在居委会又和同事合不来,每次吵架,居委会就要找##说事,好像是这女的是##的人一样,让##哭笑不得。但两年多来,##对此事从来没有不耐烦过,帮她做思想工作,让她理解组织照顾她为什么。

就在记者采访##时,##又接到这个女人喋喋不休的电话。##笑着给记者解释:“她又想要工资补偿了,我说她你十年没为单位工作从哪儿来的补偿?她的工作真是不好做呢!不好做也得做,因为这就是我的工作!”

天道酬勤,##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1996 年,他被组织部提为干部科科长, 1999 年,##被任命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2003 年 6 月,又当选为##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我不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一般我到一个新岗位都不是突出的,但我都会去努力做到最好,不为别的,只为我是一名军人、党员。只要组织需要我,祖国和人民需要我,就算是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辞!” 采访结束时,##如是说。

让我们祝愿他在以后的工作中创造出更多辉煌的业绩!

推荐第6篇:英文采访稿

Interviewer: We have already prepared the rose tea.Have a taste, please? We hope you will like it.Today we invite you here to ask you about your life and study i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ow let’s talk about your life first.Can you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except your clamates frequently in Chinese? Informant: I can use daily expreion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Interviewer: Really? How many years have you learned Chinese? Informant: About one year.Interviewer: Are you familiar with Huhot? Informant: Not too much.But I know some shopping malls, such like Hailiang Square and Wanda Plaza and some famous universities in Huhot.Interviewer: Which place do you like best to go shopping? Informant: Wanda Mall.Interviewer: Then 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cla in our school campus? Informant: I usually walking nearby or go to the library to learn.Interviewer: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your accommodation? Informant: I’m not satisfied with it very much.The room is little cold and it doesn’t supply the hot water all day.Interviewer: How many roommates do you have? Informant: There are two roommates.Interviewer: We heard that there has private washing room and kitchen in your room.Is that true? Informant: Each room has a private washing room.The whole dormitory building has two kitchens.Interviewer: Do you often cook by yourself?

Informant: Yes.We cook three meals every day by ourselves.Interviewer: Now you have been in China for many years.Haven’t you used to eat the canteen food? Informant: The canteen food usually doesn’t suit me.But some of us have been used to eat it.Interviewer: What do you like most in your country? Informant: Kinds of meat, milk tea, some fruits and vegetables.Interviewer: Will you stay slim by controlling diet?

Informant: I often do exercises to keep slim because I don’t need to control my diet.But some girls in my country often keep thin by eating le.Interviewer: Ok.Besides your life let’s talk about your study here.What’s your major? Informant: Master of Busine Administration.Interviewer: Who is your tutor? Informant: Mi Hao Xiaoyan.Interviewer: Which language do your teachers use in your cla? Informant: Teachers give us leons in Chinese.Interviewer: Can you get it? Informant: It’s a little difficult.But I try my best to adapt it.Interviewer: Which program did you learn during your college life? Informant: Busine Management.Interviewer: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chools in China and Mongolia? Informant: The education system has a little difference.We spend four years in primary school, five years in middle school, and two years in high school.Interviewer: How do you get the application to learn in China? Informant: First, we should submit an application to the Chinese Embay.Then, we should pa the eential exams.Finally, we must have a face-to-face talk.Interviewer: What’s your impreion about China? Informant: Pretty good.The Chinese are warm-heart and always kind to foreigners.I like make friends with you.Interviewer: Oh, we also like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 too.Thank you for your corporation.

推荐第7篇:英文采访稿

英文采访稿

An Interview with Donna

Q (Question) : How do you manage your time to prepare the three totally different subjects? I mean oral English, management English, and the optional course.

A (Answer):Take the management course for example, since I have taught management for many years, I have a lot of past experience.Although this year getting a different book to teach, I did much preparation, and I\'d like to see my students learn better.

Q: Why did you set up the course as extra work, without pay?

A: I have travele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for many years, so I knew how difficult it is for one to learn a second language.I want my students to smoothly pa the exams.If my students succeed, I feel succeful too.So I open extra courses to help them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e, and learn more knowledge. Q: Who are the main participants in your cla? How do they respond to your cla?

A: Students on the entire campus are welcomed to come to my extra claes, and almost all the management major students attend my extra course.Because they like, they all come here voluntarily.

Q: As we know, students\' English levels are quite different, how do you adjust your teaching methods to guarantee most of them to make progre?

A: I have to set my level at a middle role to teach students in my cla.Besides, I use PowerPoint and rephrase a word in different ways to make them fully understand.

Q: As you know our university gains a good reputation on implementing bilingual teaching and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What\'s your view about this? And what else do you think we can do to make a better development? A: Many teachers meet students outside claes to help them.Take me for example, I ask my students to speak English 5 minutes everyday, and then write down to me whoever they talk to.I hope this way could improve their English.It is a problem in English corner that there are more students with fewer teachers.So there are no enough chances for every student to talk…..

Q: Our school is going to receive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w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it; it\'s said to be a critical turning point for our university, and what\'s your attitude towards this?

A: We have received letters from the English Department.Most have been doing what have been told.Such as bringing the leon plans to the cla, working out outlines of the subjects and etc.Because our teachers are always responsible for their work and spare no efforts to help our students improve their English and study, so we are positive toward it.Personally, I\'m not so worried and anxious about that.

Q: As we know, English speech contest is approaching again, and it does facilitate our students to improve English quite a lot, could you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our contestants?

A:Yes, of course.First, they shouldn\'t memorize the paage.It is a performance, an active communication.You should add your feelings to it.Secondly, you should use eye contact, which acquires practice.So choose a subject earlier and make a full preparation.\"If my students succeed, I succeed.\" Donna has really done much to help her students learn English even better and build up their confidence, paions, courage and love for English learning.Besides, she positively encourages her students to make a good management or command of themselves so as to achieve a better succe in the future.

Here, we would like to extend our heartfelt thanks to our hard-working teachers on the campus,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nothing could be poible without their consistent contribution or devotion.

推荐第8篇:人物专访采访稿

人物专访采访稿

欢迎来到聘才网,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人物专访采访稿范文

先时间地

点人物。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给你一篇范文吧:

时间:1999年8月21 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推荐第9篇:成功人物采访稿

成功人物采访稿

欢迎来到聘才网,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成功人物采访稿范文

人物访谈 .物流092xxx 人物访谈

大学生正处于理想的形成期,也是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群体,但是大学生的就业却是一个严峻问题。为了解时下国内企业对大学生就业人员的要求,为了给在校大学生提供更有价值更宝贵的的经验,为了我们在校大学生更好的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经朋友介绍,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我对东莞市步步高视听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塑胶制品部技术总监赵波先生进行了采访。

1、采访时间:XX年4月23日

2、采访方式:网络视频

3、被采访者:赵xx(东莞市步步高视听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塑胶制品部技术总监)

4、采访者:xxx(商务管理系.物流092班)

5、采访过程:

xxx:您好赵先生,很高兴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据我所知,您毕业

于北京理工大学,但是您当时学的是哲学,现在怎么会到在这个行业发展了

呢?

赵先生:其实我毕业后在学校任教2年,后经朋友的引荐到了步步高视听电子有限公司。

xxx:听说您当年在学校的历史很传奇,能不能和我们说说您的大学生活?

赵先生:大学时代是我过的很充实的一段时光,我一直是学生会主席,经常组织一些活

动,一旦有了闲暇时间,我就去打工,其实大学生就该多去实践,锻炼自己实

践自己,百利而无一害。我也会抽出时间打打游戏,玩玩篮球,出去旅旅游,

那个时候真的很充实。

xxx:您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那您觉得这样的生活对您现在的工作有没有影响?

赵先生:有,很有关系的,在校做了四年的学生会主席,练就了较强的领导力,所以现

在的团队还算是比较有实力的,大学期间我参加过很多的比赛,从中锻炼了胆

识,也增长了见识,也结实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就是良师益友,在今

后的发展中给了我许多帮助。

xxx:赵先生您也是河北人,那您当初怎么会选择那么远的地方去工作?

赵先生:毕业之后,我是留校任家2年,后来很不甘心,曾经也矛盾过,后来家里面也

给我说,男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不要这么小家子气,要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

去争取,其实,我爸妈给我的影响挺深的,我受到他们的鼓励,下定决心去拼

搏一下,然后我就南下,先去了深圳,最好又落在了广东。

xxx:您针对现在企业的发展对我们未来就业的影响,给在校大学生提些建议么?

赵先生:我们生活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凡事都要先知先觉,从事专业

和非专业都已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实现自我价值,将自己的能量全部释放出

来。

推荐第10篇:企业人物采访稿

题目:中宠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合作共赢,专业创新

一度宠物: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品牌文化是什么?在经营方面您认为哪几方面比较重要?

孙总:我们进入宠物洗护行业这几年来,一直在不断发展,我们的经营理念一直围绕着“合作”二字,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宣传语——“建开放合作共赢平台 做专业宠物日化企业”。这并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我们真正把中宠定位于一个开放创新的平台,以开放平台的方式把企业的资源最大限度社会化。而所谓的开放,不仅是指业务、技术的开放,更是指商标、股权及文化等方面的开放。中宠依托集团的研发、生产、供应链、物流等为基础,根植开放的理念,同各企业及客户协力合作,努力做更加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的宠物日化产品公司。 我认为产品与服务在经营中尤为重要。产品是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拥有优秀的产品才能打开市场、拓宽渠道。而有了好产品更要有好服务,企业必须以诚信为本,,确保品牌对消费者一点一滴的爱护。

一度宠物:咱们是做宠物行业的,我们就想将品牌和宠物联系起来,做一个专题,如果让您将公司文化和一种宠物联系到一起,您会想到什么呢?

孙总:虽然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崇尚所谓的“狼性”,但我个人更为推崇“犬性”。要我将我们的品牌与宠物联系起来,我也一定会选择宠物犬,比如金毛,在表面上看起来温驯可人,本质上却能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所向披靡。 我们都知道犬类能够很好地与外部环境有效协同,长年以来,狗都能与人友好相处,一直被视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现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演变为整个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企业与外部的协同能力变得尤为重要。这时候,就需要犬性,通过与外部环境的良好协同,借助于外部资源,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如狗般温和的企业家们往往能立足久远。所以,我认为做为一个有前瞻性的企业家,从战略层面看,更要强调一种“犬性”行为处世方式,犬性管理,犬性文化。

一度宠物:关于企业2016年的宏观市场规划是什么?

孙总:2016年我们将通过外贸帮助我们积极开拓、抢滩国内市场,即“以外养内”;同时,依然以代工为主,并通过代工带来的业务,以及知名度与信誉度的提升,稳步培养中宠的自主品牌,逐步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即“以代养牌”。这两点会是中宠2016年的发展核心。

第11篇:人物采访稿——老师

人物采访稿——教师

提纲

1上面聊到语言了,就谈谈雷老学习汉语的契机、过程、心得感悟

2最大的感悟应该是语言与文化:语言促进文化交流;语言复杂时会阻碍;为消除阻碍而需要进行的简化汉字的改革;改革的作用;改革的推广会遇到的障碍;推广方法 3翻译:这个与上文衔接不上,可能会很突兀 4宗教:属于翻译工作的一部分

5教学:在教室搭建一座中西文化的桥 6编书:在书上搭建一座中西文化的桥

(我这思路没重点,没逻辑。师兄,你怎么看?嘻嘻)

详细

a语言

印欧语系:拉丁语(西方人都不怎么知道) 蒙古语系: 汉藏语系: b文字精神

“文字使人死,精神使人活。The liter kills,the spirit makes life” 我很喜欢文字,因为我靠他吃饭——肉体不死。(文字背后的精神是他心灵不死) 文字把人折磨死,要求外国人背背,恰当的用它的话文字很有魅力的

而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喜欢文字背后的文化、思想、精神,强调多元化 不止英语汉语 其他被忽略的东西也很值得研究。

1学习汉语

学汉语的契机:到台湾后,对中国话、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看中国古典原文。现在特别经典,看到东方经典是莫大的恩典。孔子也不是特别难。特别得意。希望带给中国学生同样的喜悦——西方经典。

学语言的过程:第一年辛苦,做卡片背汉字 成语等 语言的精华:中国是成语,西方是拉丁语成语。

2语言与文化

语言促进文化交流:

罗马帝国是双语的,研究双语文化。中国也是。中间就有文化交流。(91年来北京,王府井的中华书店,没有外文书。现在书中都有外文,现在王府井的商店名都是英文拉丁字母。老人不懂,年轻人懂。每天接触字母,但很少想到他背后的故事。)给中国人更大的平台,了解拉丁文,只好会产生尊敬,感情,知道越多越喜欢,就不会排斥憧憬。这样才不会盲目排斥。西方也不能排斥中国。只是命运。很遗憾,中国在文化上没有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因为不认外人所了解。

障碍文化交流的原因:

很大的原因是汉字。如音形复杂。要简化(姐姐不学汉语)。改革必要性:简化之后,仍可保留繁体字,保留在书法领域。好处在于可以区别同音字(汉语的问题)。理论是这样,有待推广(读音很难,字形难度更大)。编相关词典,但工作忙,6000个,工程量大。汉语的习得:会发短信不会说;或者可以交流但不会发短信;会看报纸不会说(每个星期4000个卡片)。人的脑的内存没那么多,学汉语要顾发音,又要顾字形。偏旁部首查字典很麻烦,外国人学起来很吃力(对不起,我不会),中国的孩子也很辛苦,小时候花了很多时间学国语(10年)。鲁迅也呼吁救救孩子吧。外国孩子就很幸福了。1940也倡导过拉丁字母(吴玉章)(无法解决同音字现象),但毛主席保留,于是就简化。老一辈的一点点的努力慢慢积累。21岁,条件好,有2年的时间学习,学了之后才开始对汉语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很多人是当成工具,带着目的性——经济。所以应该有两种体系:国内繁体,国外雷老看法。对外国人,汉语的门槛太高。把外国人带入门之后让他们读汉字版,而非英译版,才能了解中国文化。孔子学院

改革:

吴玉章:简化汉字,使用abc ,没成功,很同情。

“雷”创意:如现在有五种表示方法:拼音,台湾注音符号,拉丁文,简体字+自创的()。保留汉字部首,加上拼音发音。既保留了汉语的精华,又简化的读音。如江jiang,红hong,扛kang。根据偏旁,可以才这个字与水有关,与工作有关。查汉字很难。很多汉字失去了原来的部首,简体字本身也丢了很多传统的东西。所以简体字是一个进步。知道部首,有知道发音,就很容易查了。既能吸引外国人学习汉语,又能保留与传统的一点点联系。所以我还可以保留恢复繁体字的部首(体)。马上可以读,更容易促进交流。我已经发表在了2012的《世界汉学》,无太大的影响。“让世界走向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可以保留汉字,用于书法。我的方法的好处就是可以很好的区分汉语中的同音字。繁体+简化。编书三语教科书。

作用:

简化字形字音,明天就会有很多人开始学汉语。有保留与传统的联系。外国人,中国学者查字典非常麻烦。改进汉字,对语言传播,文化交流偶很大的作用。

推广障碍:

理性的选择“这个很好”。感性“绝对不行,要回到过去”。繁体字不糊丢的,都会有人学。所有人学习繁体字、汉字。

外国人,地位微妙,所以很多人反对,因为外国人破坏。国人自觉。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已经发表,但还是不了解,不赞成。谁会发上这么多时间(8 10)来学汉语,像我这样的是个例外。:德国朋友极力反对——破坏汉语,因为才学五年,改革的话,就等于白学了;没有破坏文字,我只是原来的偏旁收回来。有利有弊。中国朋友呢?看得人不多,也不主动宣传,因为知道他们会反对的。中国人已被西化,喝的是可乐,吃的是汉堡,穿的是牛仔裤,唯一保留的是汉字。汉字简化已被证实是一个进步,问题是如何走下一步。汉语推广:集中在语法上,考级。考级后,仅仅能使用,却不能应用。我不重语法,记词汇。 推广方法: 不开讲座,开的话就会被扔鸡蛋。因为自己是一个外国人。可以开讲座,但不会太积极主动。教希腊语就包括对西方文化的爱好。找外国人做实验,效果就会出来的。不要求所有人都学习同样的汉字

3翻译 翻译 汉译外:有些人名的翻译还可以让读者意识到其著作的关系,但有些翻译完全失去这种关系,根本无法找回原来的味道。任何人都无法在互联网或是任何一种外文百科全书里查出原名。如果拼音不对,最好的“宽带”也没有用。研究外国思想家必须知道他们的著作,必须有书名的原文。但很多时候,读者无法从汉语译名找回原来的书名,只能进行一些错误的“联想”“猜测”。这究竟实惠提高读者的理解,还是会系统地阻碍读者掌握真正的知识呢?学习外来知识的要是是“原文”,是abc,而放弃这个要是就等于不愿意面对真相。这样不仅降低了译文的学术价值,也阻碍了汉语学术界“更上一层楼”,“国际”二字无从谈起?”保留外国人名,否则是去了很多信息,比如看得出来是哪国人。缺少对字母的尊敬爱好,太热爱汉语了。人名的翻译一直也得不到统一,差三个字典,三个字点都不一样。没必要翻译成汉字。小孩子的英语比你还好。保持汉语的纯洁性。我的梦想就是中文书跟我变得书一样,保留字母。感谢这个出版社——世界图文出版社,允许我保留字母。其他说不行,放只能放在括号里。不谢荷马就不出版,保留了“荷马”,加上自己的翻译“霍梅鲁斯”。“由皮特”。可以用这种方法修改一些错误的翻译(翻译人名也很费时,不如直接保留。)您的观点弥补了国人汉语推广的误区。说不好看,老人看不懂。字母是通用,好用的,减少汉字对外国人最好。国内说这个问题就牵涉到政治问题。我的书,字母就压倒了汉字。翻译传统100多年前沿袭下来的习惯。翻译一直在变。 外译汉:《制造障碍的汉译——也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 优点是增加许多关于中国的内容,“中西合璧”的百科全书;缺点是大量的“减”“删”。许多释文被压缩到面目全非的程度,不能帮助国内读者全面理解西方传统。非常赞同北大一学者的观点“中国人知道不少西方的antithesis(‘反’的一面),但不了解西方传统thesis(‘正’的一面)”。

更可怕的是企图用中文完全代替原文,在所有词条的释文里都不是用abc,,虽然这些事问大多涉及到外来的人名、地名、书名和思想概念——对翻译有所了解的人想必都明白这一点:谈论世界历史、世界文学或世界思想史的时候不能完全抛弃abc,不能脱离原文,不能仅仅用汉字来代替原文,否则很多这样的只是就无法保存。原文之间的微妙关系在经过中文翻译的过滤自后都丧失殆尽。

异化归化:都有。问题是什么才是本土的?比如“母校”。不能做太大的变化,否则没人接受得来。(人来有惰性,懒于变化)所以我觉得在中国最需要一本语言学词源字典。我能编但只能写两三百字,但很必须,但又有必要。因为中国人需要反省。做这个工作,要懂一些古典语,要有一些鸦片战争之前的词典。中国很少。中国人也不愿做。学习语言就是一个反省自身语言的过程。

4宗教

对基督教 天主教感兴趣, 研究中国历史。宗教与拉丁语有关。字母,概念。通过宗教可以进行另一种沟通,而不是通过大炮。 我向你提供一个工具,用它你可以走向法学、哲学。。。

教学目标:

在中国建立西方古典学体系(尤其是古希腊语,拉丁语) 先让学生掌握语言 需要老师做榜样领进门 让他们有信心继续研究下去。如此之外没有别的目标。有外国学生想学。但问题是很少有高校专门聘请拉丁语老师开相关课程。也就是说学了找不到工作。希望高校建立希腊语语课程。词根、领域来希腊语。词根,记词,懂文化。(学习拉丁语的十个理由)语言学热门,希望古典也热起来。付出了很多,for what?Fornothing。何苦啊?这是我的奋斗。这是一场持久战。(最后还得看大众选择。)对!是一个教育问题,教育是漫长的,所以不会很快。

第12篇:人物采访稿优秀

人物采访稿优秀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物采访稿优秀范文,欢迎阅读。

人物采访稿优秀范文1 w记者:cs

采访对象:wny

时间:20xx年x月x日

地点:博识楼

初见魏老师,满脸的微笑,一种莫名的亲切,忙碌的身影,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有为,很具亲和力,很有职责心的美女团老总。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长大以后,为了理想而努力”——节选自《水手》。

采访伊始,魏老师就跟我们分享了一个感人而温馨的故事。

时间追溯到去年十月,已大四的人文学院学生杨文成,怀揣着为学院争荣誉的信念,特地从实习单位赶回来参加校运动会男子4*100米的田径项目。比赛如火如荼,异常激烈,但意外不幸发生,杨文成在与下一棒同学接力的时候,不留意滑落了接力棒,身体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在跑道上。在场所有的同学都不禁心悸,悲伤的氛围弥撒在大家的身边。学生会的同学匆忙赶上前帮他清理伤口。危难之际,“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长大以后,为了理想而努力”无需多言,魏老师带领啦啦队哼唱的一段《水手》足以把大家的心紧紧凝聚到一齐。

紧之后的另一个项目中,简单清理伤口的杨文成重整旗鼓率领人文学院的运动员们展现了人文学院的特色开场仪式,运动员们分两排排成“小飞机”队型飞奔入场。

“其实那一刻我们会发现,输赢真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大家那种危难之际的相互陪伴,和团结一心的精神。像家一样的温馨。”魏老师发自内心的宣言。

对于历届团学干部干事,魏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而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那种感谢的源泉正是来自这种家的温馨。“坚持你们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好好保护身体。”魏老师给出了最贴心的寄语。

以文学专业为主的人文学院把特色团学工作建设得有声有色。

特色一,人文学院一向坚持与社团合作。挂号人文学院的社团有枫华诗社,国学社。每年三月份人文学院会协同枫华诗社举行一个原创诗歌大赛,每年的五月份会携国学社组织一个国学论活动,今年可能还会与云南省博物馆合作。

特色二,从前年开始每年举办一个摄影大赛。前年是以运动会为主题,并且取得了圆满成功。今年人文学院把原创诗歌大赛与摄影大赛结合起来以“昆院春景”为主题,活动宗旨能够概

括为“逐美”,具体包含三方面“审美,读美,发现美”。在颁奖时,学院评委们还特地加上一个“创造美”。

特色三,每年的九月份人文学院会联合《尔言》举办一个征文大赛。这个活动的主题对象是每年入校的的新生。曾以“且听风吟,我的大学”为主题,同学们参与用心性很高,并且获奖作品的质量也很高。魏老师表示,她准备将这些高质量的获奖作品广泛投稿,比如投向《昆明学院·锐青年》。

特色四,举办一些有关民俗文化的活动。魏老师从事团学工作前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茶艺等民俗文化,所以人文学院还会透过举办一些特色的有关民俗文化之类的活动来让大学生更多的了解民俗文化。魏老师说,去年举办了一个云南非物质文化展览,学院的学生穿上民族服饰演绎了众多民族特色舞蹈,让大家对这种非物质文化有了更形象的了解。今年计划开展一个民间竞技的比赛,比如踢毽子,打陀螺之类的,就是期望大家透过这种边玩边学的方式学到更多有关民俗的知识。

特色五,“寻迹”活动。活动紧扣历史专业的特色,以丰富搞笑的方式,带动大家的学习用心性,更好地弘扬优秀历史文化。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能够言传也。——《庄子》

很难想象,魏老师在自己的大学生涯里没有参与过任何类似的团学工作,但却在如今的大学团学工作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能干的团学干部。魏老师平易近人,谦和可爱,她会经常与同学们进行沟通,分享她的经历,除了应对面的交流方式,还会用学生热衷的微博与大家进行互动。正如《庄子》所言,除了言传,魏老师更多的是身教,以身作则。魏老师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对学生尽心尽责的态度,着实感染了我们,也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团学干部。幸福何也?幸福百味也。

有人说“世界上最年青的职业就是老师,因为总是和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年在一齐,能让心灵永葆青春”。

我认为,老师是幸福的。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特意请魏老师定义了一下“幸福”,她道“幸福是百味,当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就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

毋庸置疑,魏老师是幸福的,她的团队是幸福的,让我们祝愿她在以后的工作中创造出更多辉煌的业绩!

人物采访稿优秀范文2 活跃在临床医学,微笑着应对一切。她不仅仅在感情上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也在学生会历练了不一样的成长,更是在学习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从不以名次为目的的她,成绩却持续年年专业最高的记录,在人才辈出的临床医学,她是如何做到如此,你,难道就不好奇么?

第一次见到李燕良的时候,就被她脸上那个灿烂的笑容所深深地感染了,临床专业的学习很累很辛苦,但是她却能笑着应对这一切的压力,这一切都被她归结于自己身边的“情”。当我们问道她在临床专业有没有感觉自己在哪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时候,李燕良很自然地脱口而出,“我有一个好男朋友啊!而且还有我那几个闺蜜呢!”她回忆起自己在刚刚转入这一临床专业的时候,心里对繁重的课业还是有一点抵触情绪的,再加上临床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李燕良也和班上的同学一样慢慢地在心底里感到很压抑,最后在一天,积压了许久的情绪爆发了。“那天晚上感觉整个人都快不行了,郁闷到快哭的感觉,然后就打了电话给导师。”果然,作为医学学者的过来人,老师很能理解这种感受,推荐她休个假,出去放松一下。于是她就和男朋友出去玩了两天:喝喝早茶,放下风筝,到海岸城看下电影李燕良告诉我们:“休息了两天之后,感觉课业比别人落下一些,顿时有了学习的动力,郁闷的情绪也一扫而空。”就这样,完美的感情和亲密无间的友情,就像给她的生活打了一针**似的,就算再迷茫也找得到出口,就算再累心里也能笑开了花。在场的我们,也都深深地被她这种用心的心态所感动

感情的羁绊给了李燕良许多精神上的鼓励,让她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应对生活。但是,成长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学业压力极大的临床医学专业,单有一个好的心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又向李燕良请教起她学习的秘诀。“做个计划和合理安排时间,这个是王道!”她这样说道,“当然,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从物理学院转过来的李燕良,十分擅长理解记忆,但临床专业却有超多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对此,她找到了自己应对的方法,“我会把他们编成顺口溜,方便自己记忆。”李燕良告诉我们,学习不就应以名次为目的,觉得自己努力了才是最好最开心的。她并没有因为学业的压力就把所有时间都拿来泡在图书馆,李燕良觉得忙与不忙,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安排。“比如我有一天的时间学习,我就能够稍微放松一点,不必追得太紧,如果我只有两个小时学习,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她这样举例到。而李燕良每学期都年级第一的成绩也证明了,这种想真正为自己而努力的心态,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与李燕良聊起这些的时候,她总是传递给我们这样一条信息:学习虽然没有捷径,但是如果找到正确的方法,并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谈到为什么选取读医学的时候,李燕良很深情地和我们提起她自己的一段经历:一次在医院见习,看到病人生病的时候,那双忧郁的眼睛充满了对医生的信任,当时整个人都被震撼了。她说:“那是一种无条件的肯定,那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相信医生会为自己除去病痛,就是这种感觉坚定了我要成为一个医学者的信念和职责。”另外一次,在慰问器官捐献者的家属的时候,她也深深地被家属那种无私回报社会的精神所打动,她激动地对我们说:“他们把自己挚爱的亲人献给了医学,期望的医学者能很好地回报社会,这是人间多么伟大的情意啊!”“除人类之病痛是万万个医学者的神圣的职责,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在谈论到她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李燕良笑着对我们说:“虽然学医很辛苦很累,慢慢医学路也很长恨长,但是我没有后悔过自己选取了读医学这条道路。”她表示自己本科结业后会选取继续读研,毕业以后打算先在医院里当几年的医生,如果无法继续从事医务工作还可能选取考公务员和当教师。一切会随着时间,状况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李燕良总是持续着面带微笑,其实看似传说般的李燕良也是很平凡的,也有过对前路的迷茫,但所不同的是,她教会了我们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状况都要微笑着应对生活,学会感恩身边的朋友,还有学会调节情绪。

生活的轨道源之于个人的选取与追求,我们没必要全程copy别人的意见和生活习惯,但我们就应学会了解别人并且学习其优点。给生活一点阳光,给自己一个微笑,或许下一秒你就是命运的宠儿!

第13篇:人物采访稿某

人物采访稿XX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人物采访稿范文XX

人是意识能动的主体,是实践的存在。人类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各种条件,从而实现自己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之一的媒体也应该体现人的真正存在,媒体自由作为一种理念,是指媒体的行为不受外在力量的强迫压制,出于本心而采取的行动。自由精神是媒体伦理精神的重要内容:“自由出版物的实质,是自由所具有的应用的、理性的、道德的本质。”梁启超也曾说:“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此三大自由者,实惟一切文明之母,而近世种种现象皆其子孙也。”

媒体自由理念的形成,是和人的本质相吻合的。媒体自由,体现了媒体工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内在于自由理念之中的价值合理性与伦理道德责任渐被人们忽视,取而代之的是工具价值渐备受推崇。在当今社会转型阶段,为经济利益所驱使的媒体,忘记甚至抛弃自身的伦理道德责任,背离了真实的媒体自由,由此新闻伦理道德的命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重申媒体自由的伦理意蕴,重构真正的媒体自由。

媒体自由,象征着媒体主体独立地位的获得。鉴于此,任一媒体都要“自由地、平等地、公开地和无所畏惧地服务于全体人民”,但是媒体组织及工作者,不能假借“自由”名义来侵犯被报道者的权益。时下,某些媒体组织及人士为经济利益所诱惑、征服、驱使,背弃自由的初衷,媒体自由已经不再坚持原真意义上的自由价值取向,已经出现失范现象。

在市场理念的指导下,媒体自由迅速扩张,其价值导向也出现背离现象。无所顾忌地追求“娱乐化”、“刺激性”,追求把新闻事件做得所谓“好玩”的倾向。有舆论导向功能的媒体应该引导人们关注并反思社会现实问题,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端正人生目的,积极探寻人生价值,这样媒体在价值导向上才避免走向媚俗与庸俗。媒体在自由理念的这一外衣下,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媒体,成了一个只能满足受众感官刺激的工具,缺乏思想内涵与审美品位,“真、善、美”从精神家园的高峰堕落为看得见的感官刺激享受。再有,刺激、好玩的信息也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珀杜大学研究生格伦·斯帕克斯也认为,电视暴力使社会失调,尤其是儿童中的失调成为可能。霍勒斯·格里利撰文批评传媒娱乐化的反面教化:“《便士报》热衷于蛰伏在社会内部恶魔般的欲望煽动点火,他们也许不会被指责犯有谋杀罪。但是,他们的的确确是犯了制造谋杀者这种更恶劣的罪行。”一些媒体逐渐失去了道义评判能力及社会责任感,因此饱受社会批评。有的媒体打着“受众有这个需求”的招牌,为所欲为,以此做文章来招徕受众,吸引眼球,提高关注度和收视率,很不道德。在这一过程中,媒体失去了同情心、责任心、道德心,让有良知、有道德责任感的民众很是反感。其实,“一个职业化组织,当然是以为公众服务为趋向。这种‘服务’,不能以专门组织自己利益为基础,但也不是自己的‘顾客’要什么就给什么,而是基于他们的需要。”伦理道德要求媒体对受众合情合理的需求要满足,不合情不合理的需求绝不能迎合,还要做好批评和引导的工作。所以,媒体应本着为民众负责的态度,绝不能忽视它对民众的教化功能和舆论导向功能。对于新闻机构和从业者,要记住的是,对媒体职业要有最诚挚的道德责任感和合乎伦理的媒体事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体事业。在商业气息浓厚的社会,媒体工作者既要有对职业的忠诚度,也要有提高的自身素养自觉强化新闻伦理道德的理念,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伦理选择对社会、对他人、对受众的重要意义所在。

自由的媒体是民意和官方的双向代言人,可以代表民意说话,也可以代表政府发言,媒体所具有的双重身份,使得媒体具有非常大的话语权,为此需要有效监督,否则可能变成一种腐败权力,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某些媒体机构及从业者把媒体当成他们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于是以公共话语权寻租的活动也出现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媒体被推向市场,于是许多媒体认为自己面临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的两难抉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媒体在运营方式方法上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商业化取向,这也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但是某些媒体的做法值得商榷,比如商业广告的盛行。商业广告是广告主支付给媒体一定数额的金钱,为达到招揽大众、吸引大众的目的,或提高自己品牌的知名度、或扩大自己品牌的影响力,借助依附媒体以吸引尽可能多地消费者来购买自己的产品。可以说商业广告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在电视剧中插播,在某一档节目中插播,尤其是收视率高的节目或作品之中广告更是泛滥成灾,在商业广告中,广告主对某些特定时段的节目编排有很强的影响力。“商业广告的大显身手表明,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找好了买主,顺利实现了收大于支的经济循环”。媒体为了巨额的广告费,受经济利益所驱使,甘愿去媚俗,甚至造假,比如前段时间某些卫视为某品牌瘦身机做宣传,瘦身机通过甩掉身上多余脂肪,从而达到瘦身效果,后经专家证实瘦身机瘦身不但不可能,而且还有可能会给消费者造成身体伤害。

伴随着媒体逐渐走向市场,有偿新闻、甚至虚假新闻也应运而生。目前有偿新闻的主要表现是电台、电视台将时段或报纸,杂志将版面按照行业标准核算成具体数额与个人或组织集团进行交易。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媒体工作者收受了他人钱财唱赞歌编写虚假报道的事情,或者以曝光对他人不利的真相要挟勒索钱财,得逞后便厚颜无耻地颠倒黑白。虚假新闻,表现形式为与事实严重不符,无中生有、随意捏造,其本质是一种肮脏的钱权交易,是媒体话语权与他人利益的一种交换。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新闻伦理道德的严重缺失,已不是他个人的问题,由于媒体的影响力之大,对社会、对他人、对受众会产生广泛的不良影响,鉴于此,媒体工作人员要把好传播新闻信息时的伦理道德“关”,由此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伦理道德”的养成教育问题也进入有识之士的视线,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媒体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滥用自由权利,为话语权力寻租,极大地损害了自己的形象,抛弃了自由理念所赋予的道德责任,无形中也侵害了广大受众的利益,这社会上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应当说这是媒体自由进步的副作用。殊不知,媒体的这种话语权来源于民众,这一桂冠是民众授予的,是民众把自己的知情权、说话权等集中起来,交付给媒体。鉴于此,媒体更应有以事实为根据来说话,遵守诚信原则,表达代言民意、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

新闻媒体在“人文关怀”正日渐向“受众本位”回归的这一过程中,滑向了媚俗的边缘。在媒体眼中,重要的不是人们的心理状况、行为处境及价值取向引起的社会反思,而是事件本身可能带来可以炒作的猛料,以提高点击率或收视率或关注度。炒作、恶搞、有的甚至超出了道德底线,触及了法律问题,这也增加了群众对媒体的不满意度。在过度的不着边际的炒作、恶搞中,相当一部分媒体失去了应有的社会良知及对人应有的尊重与关心。媒体声称张扬人文关怀,但又总在自觉不自觉中伤害了许多善良、无助和受害的人。媒体过于关注和满足大众需求,而对社会弱势、边缘人群缺乏关注,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边缘群体的边缘化与弱势化。所以,对于大众媒体而言,真正的人文关怀不仅是以受众为本位,而更应当以对受众,尤其是社会的困难群体、边缘群体的人生终极关怀为最终目的,这是真正的媒体自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的应然内涵。

实际上媒体自由是有伦理的限度的。但现实社会中的媒体自由已经背离它的最初价值意义,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鉴于此,需要重构媒体自由理念。

任何时候,客观是媒体机构及工作者坚持的首要伦理原则,也是媒体的生命所在。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客观,即是实事求是。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说:“西哲有言:‘报馆者现代之史记也。’故治此业者不可不有史家之精神。史家之精神何?鉴既往,示将来,导国民以进化之途径者也。故史家必有主管客观二界,作报者亦然。政府人民所演之近事,本国外国所发之现象,报之客观也;比近事、察现象而思所以抽绎之,发明之,以利国民,报之主观也„„主观之所怀抱,万有不齐,而要之以向导国民为目的者,则在史家谓之良史,在报界谓之良报。”当今社会,媒体故意歪曲事实甚至隐瞒事实的情况时有发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李大钊曾说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所以在新闻报道方面,严格说来媒体组织与媒体从业者都必须具有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近几年,每年都评出“十大假新闻”,可见“虚假”性的严重程度。“虚假新闻”的存在,不仅是新闻界之耻,更是整个社会之辱,损害了新闻的基本价值与信誉。著名人士克伊尔安说:“新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载体。假定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施加其基本的价值预判于其中,任何一个事件都将成为由各种不同的术语重新描述的作品。因此,为了压过其他媒体以确保独家报道而寻求某种对消息的‘合理的更正’是毫无意义的。”从媒体伦理的角度而言,它要求工作者必须学会发现真相、还原真相。可以看出,客观公正报道事实与有偿虚假报道,本质上是势不两立不相容的。但是这一原则的坚持,这关键取决于媒体机构及媒体工作者的道德抉择,因此,媒体机构及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愈发显得重要。

“正义”是一个复合词,是由“正直”与“义气”两词组合而成。“正义”是华夏文化流传千载不衰的正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传统认为正直是为人必备之本,义气是为人必守之节。正义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相对邪恶而言的,正义与否的客观标准主要在于其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利益。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能否秉持正义和公道,是媒体能否获得支持的关键所在,也是媒体的又一原则,。媒体应当充当代表最广大人民的社会舆论的工具。马克思说:“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揭发招摇撞骗的职责,在我看来是报刊的首要职责”。媒体要发挥自己的“手术刀”功能,勇敢地时时解剖社会疮痂,以捍卫社会正义,维护社会良好的秩序,为人类的和谐幸福追求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孔子首倡“仁者爱人”,孟子继承和发扬孔子的这一思想,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强调“不忍人”的恻隐之心是一个正常社会人所当具有的德性与品行,当然对于媒体机构及其从业者而言,这更是他们做人的道德准则。媒体追求自由,但是也有边界,所以任何媒体机构不能以“自由”的名义侵犯被报道者的权益,比如对于公众人物也要手下留情,给予他们一定的私人空间,要掌握适度原则,不要侵犯隐私。某明星夫妇之女先天性唇腭裂,部分不良媒体争相高价购买该女囡的照片,有些网站甚至用其他同病女婴的照片以假乱真,来提高自己的点击率,媒体的这种行为根本无恻隐可言,无仁爱可言,深深地刺痛了做父母的心。再如在报道一些社会弱势群体的时候,要保护他们的隐私,维护他们的尊严,不能以自由名义无视被报道者的自尊,侵犯被报道者的利益,也不能含沙射影。比如曾有过媒体记者对于一个举报者做采访报道,本来答应被采访者不会泄露其任何信息,谁知采访稿见诸报端之后,被采访者的姓名、住址一应俱全,结果被采访者为了逃避打击报复,只能背井离乡,一家人过着离散不能团圆的日子。媒体的初衷本是要揭露非法和黑暗、保护弱者的,结果适得其反,伤害了被报道者。所以要对某些媒体机构及从业人员进行道德教育,通过外在的教化和自身道德的自觉与修养等培育媒体的仁爱思想。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古人十分重视诚信问题,视诚信为自己的生命,认为诚信乃立身之本、立人之本、立国之本。* 的老师顾毓琇于96岁高龄时在美国华盛顿饭店赠言朱镕基:“智者不惑,勇者无惧,诚者有信,仁者无敌。”“诚者有信”之外三句分别参见《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顾老活学活用《论语》,添此一句,足见前贤于“诚信”寄望后生之重。诚信是伦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对于媒体,诚信乃媒体立身之本,没有诚信,也就无所谓媒体伦理。诚实守信既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自身健康发展的前提之一。时下,不少媒体有背离诚信原则的报导,或故意夸大或缩小或隐瞒事实或歪曲事实的新闻事件,或非故意导致报道与事实真相大相径庭的例子,甚至断章取义、胡拼乱凑的人物专访稿。诚信作为媒体工作者的道德操守和职业规范,有下列要求:第一,要以诚实的精神,向大众传播真实的新闻事实,以诚实态度面对所采访的人物、事件,有些采访对象出于对媒体的信任和敬仰,向媒体人士提供信息,但要求不要见诸报道,但是媒体人士不顾采访对象的感受,依然我行我素地进行报道,深深地刺伤了采访对象;第二,要以诚信的品质呈现给受众喜欢的高质量的情节内容和高尚的精神产品,从而获得受众认可以提升形象价值;第三,创造精神产品的媒体与作为消费者的受众,需要建立起一种诚信度较高的契约关系。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媒体在揭露事实真相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有些媒体工作者为了取得第一手的新闻资料,置自己的性命于不顾,如很多矿难的报道,也是通过媒体工作者的真实报道,让公众知晓的。这样的报道,既体现着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也是他们诚信原则的体现,有助于社会进步和政治文明建设。

总之,现实中不乏道德情操高尚的媒体工作者,但面对不断的经济诱惑,原来坚定的道德信念防线渐被冲垮。因此客观、正义、仁爱、诚信四原则,作为媒体从业者的个体自律有时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健全的行业制度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发挥强制约束功能。因此,在对待媒体自由变质的这一问题上,德性的力量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行业法规、法律法规才具有真正的规范作用。

健全的道德人格,高水平的道德修养是一个媒体从业者最起码的入门资格。1904年普利策在《北美评论》上撰文指出:报人应怀抱崇高的理想,并负有急公好义的使命,对本身所触及的问题具有准确的知识和最真挚的道德责任感,以造福大众为目的,不应屈从于商业利益或任何个人权力。汕头大学胡兴荣教授给予很高的评价:“本文的立论立足于报业的社会功能,强调了报人的社会责任,被誉为新闻伦理的奠基之作。”凸显了媒体自由伦理中的社会责任,强调了媒体对社会的道义责任。

媒体工作者要行使好党和人民给予的“传播权”,发挥好自己的放大作用,媒体工作者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精神情操和道德修养,这才是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根本所在,也是受众的最终认可。媒体自由是其正当的权利,但是媒体也要注意自由是否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这是媒体在追求所谓的自由时应当深思的一个问题。所以,媒体对自己应有一个正确的社会定位,即客观、正义、仁爱、诚信,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媒体自由,才是媒体所真正追求的自由。

第14篇:职业人物采访稿

人物职业生涯访谈

访谈时间: 2016-4-30 访谈地点: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 访谈对象: 段波、王伟

访谈形式:小组访谈 访谈方式: 聊天软件 讨论组或单独聊天 小组成员:周佳,樊静,赵熠丹,张娇娇

一、访谈背景:

当今大学生群体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毕业即失业”, 因为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生源扩招,大学生的门槛已不如当年那般遥不可及,而同时对于那些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们来说,头等大事无疑是走出校园面向社会之后的就业问题,这也是困扰当代大学生的一大难题,鉴于此,无数的在校生们纷纷早先做出了一定的规划或者行动,为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和稳固的人脉交际;今天我们就针对时下大学生就业这一比较热门的话题,来采访我们身边的一位优秀校友XXX同学,他将通过聊天软件,为我们讲述他这三年大学生涯以来从一个默默无名的普通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具有专业性极强,人际交流方面突出,而且在他自主就业经营的公司又有了一步又一步质的飞跃的就业历程。

二、访谈问题:(改动一下)

学长(学姐),你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能了解一下您的个人基本情况吗?(性别、年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工作年限、所在单位、部门、职务、大概薪酬水平。)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校就业,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为什么选择就业这条路吗? 那我们想问一下你是怎么开始就业工作的?

就以你现在的角度来看,就业需要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吗?你有没有自己未来的一个规划呢?

能跟我们谈一下你觉得在就业过程中最大的成就和收获是什么?

你觉得什么个性特征的人是比较适合就业的? 或者说什么样的个人品质或能力对就业的成功来讲是重要的?

对于大学生就业将来的趋势,你有怎样的看法? 你现在从事的这项工作需要怎样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你认为将来大学生就业这个领域潜在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最后,能不能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对大学生就业提出自己的建议?

三、对象介绍:

1、段波:

机械工程131班学生,南京工程学院ABC就业园会长,南京黑白黄就业团队负责人,目前团队成员13人,主要经营南京“微立拍”(微信打印照片、广告终端机)市场,现已初具规模,江宁地区已基本覆盖,将在9月份覆盖到整个南京。同时兼做一些短期盈利项目,保证团队稳定的收入来源。

2、王伟:

江苏宿迁人,南京工程学院建筑院土木工程,休学就业

南京壹零壹营销计划有限公司三位合伙人之一

四、访谈过程(回答)

1、段波

(1)接触就业以及就业原因

我是大一的时候接触就业的。高考过后,我和许多这个时期的同学一样,一直都是一些关于毕业或是考上大学的种种聚会,周而复始,一波又一波。这样的日子太过无聊,也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自己的大学应该努力,让自己对未来多一些新的期待,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活力,其间实现自己的价值。我的就业想法也正是这个时候出现的。大一开始部门招人的时候,源于这份兴趣,我加入了就业园。

(2)公司

我们的公司还很年轻,没有注册。可以说它还很稚嫩,未完全成熟,我和我的团队正在不断努力着。 (3收获

就业于我而言,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我不愿意平平淡淡、碌碌无为的过这四年。比起这样的日子,我更愿意像现在,和一群有激情、有理想的、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奋斗。 就业不仅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对个人能力、素质的要求也很高。最重要的两点当属激情和目标。做事要有激情和目标,才不会疲倦,才能有一直做下去的动力。 (4)那你将来还会工作么?还是以后就定好走就业这条路?

现在是做好我现在的团队,在大学期间摸索积累,毕业后自然是就业了。

我目前做的是广告传媒,面向粉丝经济市场。产品:云打印

微立拍

市场:粉丝+吸引的用户

(5)就业中的挫折

取决于你处理问题是能否坚持下去,还有就是你作为一个领导人你的能力能否解决问题,解决了,自然就一路走下去,解决不了,只能面对团队解散一系列问题了。 (6)对大学生就业的看法 用就业这一形式实现自我价值

情势所迫——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许多人选择就业谋生

碰壁时,重要的是对原因的思考反思,每一次 的挫折都是有价值的,它能让你更强大 (7)社团兼顾

社团有100多人,在我们组织的很多活动中,都能做到让大部分人参与,活动后让他们分析各方面的收获,再给社员做一些补充,社员之间也有很多交流,这样可以尽量的 让每个女都有收获。

2、王伟

(1)就业初衷:这完全是个人原因,之前看过一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很欣赏里面的主人公保尔,而我的性格也注定我不会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从初中到高中,我一直有在跟着学着做项目,在高中就决定了日后的就业之路。也正是因为这样,高中毕业的暑假就一直在为大学策划项目,实施的第一天就获利五百元,这也是我的第一桶金。

(2)历程:进大学前的那一阵子,房地产是很赚钱的行业,因而在众多专业中选了建筑业。公司选址也考虑好多方面。因为我还是在校大学生,公司不能离学校太远,不然有事回学校不方便,我的客户也是面向学生的。公司还比较弱小,因而在经济方面考虑,也就没有考虑大面积的写字楼。

(3)初期的一些问题:在学校,学生要申请就业,必须交付一份申请,知道的时候时间已经比较紧了,几个人加班加点,熬了一夜弄出来硬是赶在限期之前交了,才申请到了就业园的办公室。学校规定,学生就业的合伙人必须有至少来自四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当时只有三个人,还有一个人是其中一个合伙人拖进来硬凑上的。临时组起来的团队,我们三个就是很多观点都和后来的人不同,之后他也就离开了。记得有一次发传单是从8.30-10.30两个小时,发的很累,我们几个就坐在楼梯口休息,聊一些轻松的话题。那个离开的合伙人刚好有事下楼遇见我们,就一起聊了一会儿。当时他做的是兼职中介,其间接了个电话,吩咐其他兼职的人,就那一个电话就赚了1000块。当时我们都很惊讶,觉得1000块好多啊,而他这么轻轻松松的,我们三个确是要发传单,这么累,又这么晚,赚钱的契机还是遥遥无期,只见往外掏钱却没有进账。最大的压力就是这种最直白的对比和对未来的无望。也就是那时候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起码要比离开的那位合伙人强,让他看看我们也是能做出成绩的!接着就一路走到现在。途中遇到的困难也许很多,但都忘得差不多了,也就这个,至今记得很清楚。

(4)员工选取:我们现在只招取全职员工,很多都是一些熟人,或者是认识的朋友那里比较有能力的。等到有足够的资金积累后,在很多现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上,就可以找一些业内的专业人士了。

我们是一家营销就业公司,在我看来,最大的难点就在人员管理和选择上了。现在,我们的人员很少,大家都是朋友熟人,也不会计较那么多很多矛盾出去吃个饭唱个k就解决了。就是有一些摩擦也不存在什么勾心斗角的东西,有问题直接说,直接沟通。目前需要的人是可以给我们直接带来利润的,而不是还需要我们一步步带起来的生手。当然,就业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诱惑,很多人会想你提到很多看起来极具吸引力的单子,但可能会偏离我们现在的路,所以一路上我们秉承的就是一种缺什么补什么的心理,其他的再好也不是我们的。 (5)公司人数:三个合伙人

一个全职员工

一个帮忙的朋友

(6)就业感触;就业还是就业全看个人心态,这两个也不过是不同的工作形态罢了,都是把工作做好。但是就中国而言,我觉得就业发展空间不大,因为在中国企业里面想升职也是相当难的,上升渠道狭隘,这也是我当初选择就业的原因之一。

(7)公司业务: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金融方面,是金陵分期商城。做一些广告营销,担当的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也有很大一部分在互联网培训方面。而且公司对未来有明确定位。我的目标就是30岁之前让公司上市,公司是零成本就业,目前重要的是积累资本。

(8)就业前准备:就业前肯定要接受一些培训,政府的就业培训都是免费的,但这只是一些初级培训,还有一些培训要在社会锻炼中得到。我们有时候为了就接触一些就业平台的资源,也会去一些门槛很高的圈子、俱乐部什么的,进去就要交三四万的那种,但是还是必须要有这种付出的。

二、总结报告

就业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一个具有就业愿望的大学生能否最终走上成功就业之路,与他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在激烈的挑战和竞争中胜出有着直接的关系。

实践就业是大学生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组织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实践就业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客体是商业机会和各种为达到目的而需要和可以得到的资源。

同时,大学生实践就业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所以大学生是否自信、能否在挫折和失败中重新振作,对于就业能否成功至关重要。

在这两次就业者的采访中,我们收获良多。他们都对就业有相当深的经验和见解,让我们这些对就业几乎没有过接触的人能够了解到就业的动机,方法方式,能够对就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这次采访,让我们对就业也有了一些兴趣和更多的了解。

第15篇:人物访谈节目采访稿

“捕风者”陈显金

片头:

生命中总有这样一种追逐 饱含热情 永不倦怠 事业中总有这样一种向往 大气磅礴 改变未来 在所有的人生际遇中

善于“捕风”的人总能在起伏的情节中 捕获属于自己的隽秀与永恒

在脚踏实地的坚实步履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一个温商的闯荡故事 一段成长蜕变的难忘记忆 一路走来

他的脚下正是微风起舞 绿色遍地

本期《商悟人生》带您走进“捕风者”陈显金的世界 倾听他的声音

开场白:聆听成功之密,体味百态人生。欢迎走进《商悟人生》。今天做客演播室的嘉宾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出生在美丽的江南却热爱辽阔的草原;他曾经是政府公务员却毅然弃政从商,如今他用智慧与勤劳不断的捕捉着风的力量。在他身上有股闯劲儿,他就是本期嘉宾 内蒙古工大博远风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 陈显金先生。 陈总,您好!

1、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值得回味的,您出生在*初期,又成长在一个军人家庭,童年对您来说有着哪些不一样的味道? (贫苦的童年记忆,看见邻居孩子捡粽子皮吃,想摆脱贫苦)

2、您是浙江温州人,我听说很多温州人从十几岁的时候就会外出做生意,您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考上重点大学的四人之一,县里敲锣打鼓祝贺以及3000元高额奖励)

3、在这一段充满掌声和荣耀的升学经历背后,您有着怎样的辛苦付出?

(学习刻苦等艰辛努力)

4、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间,从大学教师到国家公务员,再到商人,经历这样的职场辗转之路,您的思路是什么?

解说一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国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为企业界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弃政从商的人生转轨,陈显金由此走上温州人大都精通的商人之路,也正式开启了走南闯北的寻梦之旅,这一次的选择被他赋予了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

5、投身商界的第一步为什么选择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报喜鸟集团呢? (应聘到正在体制改革、集团化发展的报喜鸟,看中了机遇而去)

6、后来报喜鸟集团的成功,也证明您的选择是对的,您在报喜鸟奋斗了十年,这也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十年,这段经历对你的事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非常厚重的人生积淀、积累)

7、离开报喜鸟选择自主创业,这是您在2005年的选择,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当时从收音机上听到,国家修改宪法,个人财产得到保护。看中这个机遇) 解说二

一掷十年的报喜鸟生涯,让在仕途中一心向往从商的陈显金,找到了大展拳脚的土壤,从功助名不见经传的服装作坊到掌控豪迈上市的知名企业,一个勇于驾驭机遇、载誉而归的温州商人,完成了一次铿锵有力的蜕变,事业出露峥嵘,这位颇有胆识的江南才俊又带着赤诚与高擎的理想旗帜,闯向广袤的北方大地。

8、2009年,是什么让您放弃在南方所有的积淀,只身来到内蒙古? (看中风电项目的朝阳发展,又一次看中机遇)

9、工大博远公司做的是风电产业的哪一方面?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

10、经过刚才的了解,我发现您是一个特别善于发现商机的人,也是驾驭机遇的实战家,我特别想知道,是什么让您拥有如此敏锐的商业嗅觉呢?

(坚持不懈的积淀、努力、吃苦耐劳)

11、您看您人生有过这么多成功的转型,这些转型离不开对每次机遇的精准把握,那其间有没有跌倒的经历? (投资动漫产业,300万资金颗粒无收)

主持人:所以说想法的实施,是建立在了解之上的,事业的成功离不开敏锐的商业嗅觉,更离不开把握机遇的能力,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您这些年总结的宝贵经验是什么,能跟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分享一下吗?

点灯环节:

点亮智慧生命,点亮希望的灯。探寻人生路上的点点滴滴,每一个故事,每一次抉择,都有着顿悟的大智慧,拈花的大感动。一盏灯火,一线航程,在我身边的这座灯塔上,排列着许多智慧的灯盏。下面有请陈总为我们点亮您心中那盏智慧之灯,同时也为我们怀揣创业梦想的朋友们点亮一份希望。

结束语:

陈总为我们点亮的是XX之灯。一个致力于绿色产业的人,从南方来到北方,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开垦自己的事业。陈总身上过人的勇气与闯劲儿令我们佩服,他善于把握机遇的远见值得我们学习。但是,百分之1的机遇离不开百分之99的汗水, 希望你把握住每一次机会,成功的道路就在脚下。本期精彩就到这里,下周同一时间《商悟人生》继续带您聆听成功之密。再见。

第16篇:人物采访稿采访大学教师

人物采访稿采访大学教师

欢迎来到聘才网,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人物采访稿范文采访大学教师

三尺讲台上的阳光八零后;记经济与贸易学院青年教师徐雷博士;他,以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他,以;徐雷1982年出生,分别于XX年和XX年;时间都去哪儿了;“科研重在创新,创新有别于创造,但也都需要一个综;“我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导师是川大的徐玖平教授;如何对待科研,怎样管理业余时间,徐雷有他自己的体;徐雷博士不断探索、追求学术的精神,也使他在三尺讲台上的阳光八零后

记经济与贸易学院青年教师徐雷博士

他,以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他,以自身充实的经历演绎了生活的色彩。他就是我校经济与贸易学院青年教师徐雷博士。

徐雷1982年出生,分别于XX年和XX年在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并于XX年获得四川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徐雷博士目前主要从事管理经济学、系统科学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研究。勤奋与好学使他在来校工作的两年时间内,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师生的各方面认可,成长为一名年轻的系主任。

时间都去哪儿了

“科研重在创新,创新有别于创造,但也都需要一个综合集成、持续循序探索的过程。”认真的眼神,诠释出徐雷对于科研工作的执着。

“我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导师是川大的徐玖平教授。徐教授身为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在学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教研室里还是长期留下他不倦的身影。”导师的言传身教,也使徐雷博士把自己的绝大部分课余时间交给了科研。“记得去年春节期间,在万家灯火的夜晚,徐教授仍坚守在教研室,与我们一同讨论学术问题。”回想当时的情形,徐雷至今印象深刻。

如何对待科研,怎样管理业余时间,徐雷有他自己的体会。“工作保持节奏,也需要感知生活的乐趣,不把科研当作一件枯燥的事务性工作来看待。钱学森曾说过,科学与艺术是共鸣的。在平日,我也喜欢画画素描,听听音乐,也坚持跑步健身。我真切体会到,身心的愉悦能使人心态平和、精力充沛,也是工作、生活、学习的有力保障。”

徐雷博士不断探索、追求学术的精神,也使他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他曾以主研身份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目前主持纵向科研课题四项,参与撰写学术专著两部,发表包括SCI检索论文在内学术论文十余篇。 微信红包引发的思考

初登讲台时的徐雷,与其他年轻老师一样,紧张过,懵懂过。善于学习、时常反思的他,很快也找到了教学的感觉。

“我发现,教学能力突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们讲课都生动有趣,注重案例互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高。”在向前辈请教、学习总结之后,徐雷对教学也有了自身的感悟。他重视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提出问题后并不简单地讲解答案,而是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

“电子商务专业尤其注重创新。很多同学都知道XX年新春的微信红包活动,但却少有主动分析其零成本获取海量支付用户的优秀营销创新。我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一个用户的角色转换到客观的专业视角,逐渐培养专业化的理性思维。”在这样的教学启迪下,学生更多地开始主动去发现和探析与专业相关的问题。

又如,阿里巴巴即将推出的新支付业务“空付”。“此项业务将使支付宝从网络成功延伸至实体买卖,其中的商业模式如何,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徐老师提出这些问题后,让学生们课余收集资料,思考后展开讨论,再作点评。“点评时,我会分析其中的优缺点,补充问题,解答疑问。在这个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思索有时迸发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火花,涌现出许多创新思考。”

逐渐地,学生们加深了专业兴趣,并积极参与多项比赛。XX年初的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

创新应用大赛中,徐雷老师指导的Stay Real学生团队,在与各高校团队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总决赛网络商务应用创新一等奖和邮储银行网银手拉手全国优秀团队称号。

在担任副系主任后,徐雷老师广泛征询意见,改革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大纲,根据专业面向的行业分工,从课程设计上划分专业方向。围绕必修的主干课程,设置不同方向的专业性辅助课程,并调配开课时间,引导学生选择方向。针对行业需求,适当增加了如营销学、商务统计分析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以优化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使课程建设更具针对性和方向感。 师生眼中的“励志哥”

“要注重专业知识和通识才能的平衡,客观剖析自己,反思和改正,适应环境,而不是等待环境来适应自己。”除专业授课外,徐雷老师每年都要为全系新生与毕业生开设“谈谈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专题讲座,增进学生专业认知,端正态度,激发自信。

他常与学生分享自身体会:学习是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和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要锻炼身体,学会控制情绪,保持阳光的心态。他鼓励同学们多阅读,深思考,逐步做到自信、自立、自知、自省、自强。

徐雷老师传递的正能量也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学院党委书记李雪玫说到:“徐雷老师阳光、积极,思想上进,给人一种正面的能量,这也对学生产生了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在工作上,他从不推脱,主动参加各项组织活动,集体荣誉感很强,事情交给他都很放心。” “我们第一次成立团队参加全国专业比赛,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徐老师非常细致地指导我们,尽心帮助我们,不断鼓励大家。”经济与贸易学院Stay Real团队获奖学生代表黄婧月言语中饱含对徐老师的感激之情。

“在学术的殿堂中,我只是刚入门,要坚持深入地做下去,争取取得更多的成果;在教学上,还要进一步站稳讲台,更好地融入学生??”憧憬未来,年轻的徐雷博士朴实而又充满激情。

第17篇:挑战杯获奖人物采访稿

“挑战杯”获奖人物访谈之——朱小青 路漫漫诚修远兮,她亦上下而求索

采访时间:2011年11月18日 上午9:00—11:00 采访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

采访人

:中南民族大学 陈甜 于晓彤 王晗 采访嘉宾:朱小青

简介

:朱小青,08级管院 曾担任挑战杯联盟协会前前任策划部部长。她的大挑课题为:《“撤点并校”背景下贫困山区寄宿制小学学生活补助政策的绩效分析与政策建议—基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调查》,并在2011年大挑中荣获国家二等奖 以下CCA表示中南民族大学挑战杯联盟协会 ◇

有关指导老师

CCA :课题和指导老师是挑战杯比赛的起步,你是怎么去找指导老师的呢?

朱小青:当时是李文华拿了课题来找我,我们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开始了我们的挑战杯。其实也可以自己找好课题,再去找指导老师给你意见 CCA :找指导老师有哪些技巧和注意点呢?

朱小青:首先了解哪些老师经验丰富,时间较充裕,特别负责,并且能在你们遇到问题时给你们实质性;然后再找。当然我们学校也有初次带队就拿奖的老师,找经验少的老师时就最好找和你关系特别好的,就可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 ◇

有关队员以及组队

CCA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组队,找队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朱小青:首先明确作品制作过程中需要的人,再根据需求找个专业的人。可以让身边的人帮你找,甚至可以让指导老师可你介绍有责任心、踏实肯干、易相处的队员 CCA :那么,队员之间出现矛盾时,作为队长,怎样处理呢?

朱小青:队友之间应尽量多沟通,尽少出现矛盾。一旦出现矛盾要抱着民主的态度和他们沟通并加以协调,不要强行要求,只能说是尽量说服 ◇

有关实地调研

CCA :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实地调研时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吗?

朱小青:当时最困难的事就是去跑教育局,别人担心我们是记者,而不愿意接待,更不愿意给我们数据。当时是去了很多遍才得到数据的。特别开心的事就是看见第一次见雪的孩子开心的模样,还有,那儿的山多,景美,环境好,有梯田、木寨吊脚楼等使得我们在调研的同时也放松了一番

CCA :关于去实地调研可以给些建议吗?

朱小青:第一,要找能反映课题问题的典型地方;第二,去实地调研之前让学校给开一个证明;第三,可以找你认识的当地同学做向导 ◇

有关大连的参赛

CCA :答辩时,老师问到作品的缺陷问题,怎样应对? 朱小青:可以轻描淡写地用几句话带过;也可以把话题往好的方向引;甚至还可以直面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老师探讨,诚恳的让老师给你提出建议。但一定不要没话说或是彻底否定自己的不足

CCA :在大连的日子,有哪些感悟呢?

朱 小青:首先有关展板的,按照组委会要求做的展板可以不花哨,但要有内容,能向别人展示你的作品,最好有些创新;其次是作品,理工科学生的科技发明:北京理 工大能跟人同时做相同动作的机器人、踢足球的机器人足球队、自动售面机、打莲心机、水果识别机等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打心眼里佩服他们能发明如此有趣 而深奥的作品,也让我感悟到不可以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应更加努力地去奋斗 ◇

有关他们的作品

CCA :你认为你们团队作品的亮点在哪?

朱 小青:第一就是课题选的好,很有研究价值;第二就是内容有质量,结构很严谨。我们研究的是现今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山区里,因为大家相隔较远,所以一个村里 的上学人数就很少,不足以去办一个学校,于是就集中起来在中心位置办一个共同的学校。可这样一来有些孩子的上学路就变得很远,为了节省时间就选择住读,还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太小不能照顾好自己就采取陪读。由此种种这些家庭的支出负担变大。我们就是提出方案来帮助他们的

有关朱小青

CCA :大学里有学习、社团、协会、学生工作等,在参加了挑战杯后,是怎样处理几者之间的关系的呢?

朱 小青:既然参加了挑战杯,就要用心去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尽责。其实因为我们队员有经院的、管院的、美院的,所以大家的时间很少能集中到一起。白天 主要专注于学习,但只要有会要开或是说要一起讨论我绝对不会缺席,也有过逃课、熬夜的经历,但因为队员都比较合作也比较给力,所以挺了过来,坚持到了最后 ◇

有关寄语大家

CCA :对要参加或者还没有参加挑战杯的同学有没有什么要说的呢?

朱 小青:参加挑战杯真的可以收获很多。首先从实地调研到院、校、省、国各阶段的比赛,自己不断地去修改、整理,无形中就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也增长了见识,认 识了更多的人,还有就是对于这种有国赛的比赛,如果获了奖,对你以后就业是绝对会有帮助的,它将会是你简历里的一个亮点

你是否还在犹豫着一些事?你是否还在苦恼你的大学生活?你是否还在思考挑战杯是什么?你是否还在思考要不要参加挑战杯?看完这篇采访稿你绝对会受益良多的。你会感慨朱小青的毅力,了解坚持就是胜利,明白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第18篇:英文采访稿(附中文翻译)

STUDENT NUMBER: A12120272 NAME: Shilei CLASS: English 1202

Inorder to find out what the life it was in the past in China, I intervewed a grangpa in our shool’s little park, who is at about his 60s.

Q(Question): Hello, 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 for accepting my interview.

A(Answer): Nice to meet you too.Q: Em, you look like about at 60s, right? Would you like to tell me when people mostly used bikes? A:Yeah, I was born in 1953 and I’m 61years old now.Actually, you know China was been named of “The Kingdom of Bicycle” in the past.I remember my grandpa told me that bicycle was introduced in China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Then in 1960s, 1970s, when I was a young man, bicycle along with sewing machine and watch became the neceary three-major-items of marriage.Bicycle became really popular in the 1980s, i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universal vehicle at that moment, the famous brands included “Yong jiu”, “Fenghuang”, “Feige”.The flow of thousands of bicycles during the rush hour was extremly awesome which made China became “The Kingdom of Bicycle”.You might cannot realize that kind of feeling, but you have to know who had a bicycle at that time woule be jealous by others, especially our young guys.Q: But a bicycle must be very expensive at that time, right? A: Certainly! One bicycle costed about 200 yuanat that time while people’s salary just a few dozen yuan.It’s very precious.Q: Em, what about bus? When buses appeared? And how the buses of today compare with the buses when you were young? A: Haerbin’s buses were developed in the 1950s.When I was young , buses in Haerbin were still not widespread, just several bus-lines were operated.What’s more, the buses’ environment and situation were not very well when compared with the buses of today.Q: Well, I got it.How life was in your 20s’, 30s’, and 40s’? And every day life how it changed when you grew older? A: In my 20s’ , what I remember most was that you had to take the tickets or certificates to buy all the things you wanted and needed , and the number of those stuff was fixed by government, so you couldn’t buy a lot even you had money.Like the liquor, you had to buy it in state-run stores with certificate.If you wanted more, you might suppose to borrow the certificate from other family which was begrudge to buy the liquor , for the numeber of liquor was limited.And later, the individual busine appeared and became more and more, so you could buy anything with money in stores.Since followed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our daily lives became more and more colorful.

Q: Do you rememberhow life changed when tall building were built? A:Em...In fact, the tall building didn’t bring much impact on our lives.At the beginning, we might feel shocked or wondering, but later we gradually accustomed to it.You can see, there are tall building everywhere nowadays.Q: What do you mi about the old days and what you do not mi? A: What I mi...May be the simplicity and kindne of those people, besides, at that time, they worked harder and braver.But I enjoy the high life quality of today, comprehensive health care system, varieties of entertainments, convenient public transit, etc.You know, the life in the old days is difficult.A: Yeah, sure it is.Alright then, thank to your narration, I know more details about the life in the old days, thank you! Q:It’s my pleasure! 为了了解过去中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在学校的小公园里采访了一位60多岁的老爷爷。

问:您好,很高兴见到您,谢谢您能够接受我的采访。

答:认识你也很高兴。

问:你看起来大概60岁左右对吗?您能不能跟我讲一下人们用自行车最多是在什么时候呢? 答:当然。我出生于1953年,今年都61岁了。事实上,中国在过去被称为“自行车王国”呢。我记得我的姥爷告诉我自行车是在19世纪后期引进中国的。在

六、七十年代,那时候我还年轻,自行车和缝纫机、手表是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自行车真正流行起来是在80年代,那个时候自行车是最重要、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出名的牌子有“永久”、“凤凰”、“飞鸽”。那个时候上下班高峰期自行车流非常壮观,中国也因此被称为“自行车王国”。你们现在可能体会不到那种感觉,但是在那个时候拥有一辆自行车是让人非常羡慕嫉妒的,特别是我们年轻人。

问:但是那个时候一辆自行车肯定很贵对吧?

答:那是肯定的!一辆自行车要200块钱左右,而那个时候人们的工资只有十几、几十块。所以自行车很珍贵。

问:嗯,那公交车呢,公交车什么时候出现?今天的公交车跟你们年轻时候的比起来又怎么样呢?

答:哈尔滨的公交应该是在50年代发展起来吧。我年轻的时候,公交还不是很普及,只有几条线路投入运行。而且,公交车的环境和状况跟如今的比起来都很差。

问:嗯,那您20岁、30岁、40岁的时候生活是怎样的呢?随着您的年长,日常生活有哪些变化呢?

答:我20岁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你买任何东西都需要票或者证。因为所有东西的数量是有国家按人口规定好的,所以即使你有钱你也买不了很多。像酒,你要拿着证去供销社买。如果你还想要的话,你就要借其他人的证去买。因为每家酒的数量是一定的,但是有的人家舍不得买。后来个体商户出现了而且越来越多,就可以拿钱买任何想要的东西。自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问:您能给我讲讲当高楼大厦建起来的时候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吗?

答:嗯....事实上,高楼大厦并没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刚开始,我们看到可能会感叹会迷惑,但是后来慢慢就习惯了。你看现在到处都是高楼林立。

问:那对于过去的日子有哪些是您非常怀念的,哪些是不怎么怀念的呢?

答:嗯....要说怀念的话,应该是怀念过去人们的淳朴善良吧,而且那时候人们也更加勤劳勇敢。但是我更享受现在的高品质生活,完善的医疗体系,多样的娱乐活动,便利的公共交通等等,这些都是过去不能比的。你要知道过去的生活很艰苦。

问:是的,肯定比现在要苦。好的,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采访,通过您的讲述我对以前的生活知道了更多细节,谢谢!

答:不用谢,很高兴能帮到你。

第19篇:新生入学英文采访稿

An Interview towards Freshmen

Journalist:Several weeks since the new Academic Year began,how does college new blood get through this irresistible period of new experience?So,here comes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

J(Journalist):Excuse me ,please! Freshman?Yeah? F(Freshman):Yeah,still fresh all around.J:My name’s____(Your name),could you please spare me a moment totalk something about your campus life?It won’t bother you too much time.F: uh, ok.J: Thank you!May I ask your name please?And what’s your major? F:___(Name), and I’m major in______.J: Oh, it’s fantastic! It’s been some time since your freshman claes started,how do you think of your major claes? F: Ah, at least I am interested in it,you know,it’s always been my dream to become an engineer in my 18 years of lifetime.I wish it could be realized with my fame all over the world! J: Time will bring a surprise, if you believe.But when it comes to getting up early,maybe there would be any littleproblems bothering you,isn’t it?Oh,it’ll be so tempting to sleep in.After all,you’re a college student! F:Well, you sure can if you want to scramble to make up for it later on.It is much easier to hold a GPA than to attempt to bring it up! J:What a sensible choice! I can’t wait to know your ideas about the atmosphere of our university!Is that the same as you pictured?

F: Definitely yes! I’ve been generally tolerated if not outright welcomed.I could learn a lot of life tips from both teachers and schoolmates.They are all eager to help me.I’m deeply touched by their smiles.J:Has theAccommodationsatisfied you? F:It can never be more wonderful! Four individuals share a dormitory equipped air conditioning and elevators.And the food in canteen is also very delicious, especially in the second canteen.And sometimes I could stroll the campus and look the herbal in the mountain nearby.J: wow, it sounds fabulous!However,Howcan you keep the balance between leaning and daily life? I believe that must be a huge matter.F: That’s up to your own determinations and capacity.Of course,time management skills are completely neceary to explore all that college life has to offer.It’s hard to say,but I stillhave some free time to dosome sports with my academic purpose approached.J:So where do you usually go outside the campus? F: I usually go to other universities to visit my friends, sometimes fly a kiteat the central parknearby, or take a ride around the university with the cycling team.J: With such plenty of spare time, do you take some part-time jobs? Many of us have some financial problems,don’t we? F: Ah, I do it occasionally and just do simple works.It’s much more important for me to get an excellent mark than to get a slender income.J: I gue your parents would be so proud of you!May I ask you a private question, do you have a girlfriend? F: uh, um, I do not have a girlfriend now.It depends on time.J: That’s true.I’d like to share some other ideas about Security iues.What’s you opinion about our security department?Have they complied with their duty?

F: ah, I think they have taken a well done.I won’t get anything worried as long as I am in the campus.J: But I’ve heard that some cases on security took place around the university town recently.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protect ourselves? F: ah, we have already heard it .Well, in my view, it’d be better for us to go out le at night, or get a companion with you.And then avoiding walking where is dark or no street lamps.Last but not least, pay attention to the surroundings.If there is something not right, shout for helpimmediately.J:I see.And that’s all I wanted to know.Thank you so much.It\'s such a pleasure to talk to you.F:Never mind.

第20篇:人物采访

如何做人物专访采访

——针对高中生校园报刊采访

一、准备环节

(一)明确采访目的

每一次采访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为什么要进行这次采访,这次采访的意义何在,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写出的报道是要给谁看的,估计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和反应等等。这样做可以减少采访的盲目性,确保采访的合理性。

举例:有同学想了解编辑这一职业,报道需具体介绍编辑的工作内容、职业素养、从业人员现状、从事这一行业的目的等

(二)人物选择

人物选择的好坏往往决定专访及其采写的成败,访问对象一般分两类:新闻人物和知情人士。新闻人物主要是先进人物、社会知名人物、于各个领域成就斐然的人士;知情人士则是对某些重要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知情的相关人士,他们可以提供一些第一手的内幕、情况背景,从而解释、澄清事件真相,侧面展示新闻人物形象。

举例:关于高考改革的采访首选教育部相关领导或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教育专家(具体选择还需要看报道的侧重方向)

(三)熟悉采访对象

在采访对象选定好并与之联系之后,为确保采访顺利展开,营造轻松自然的访问气氛,采访者应该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收集研究采访对象的有关情况,认真周密地拟定一个采访计划与谈话提纲

举例: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上个世纪采访张学良,为其撰写回忆录,洋洋洒洒的口述历史几十万字,在正式采访之前,唐先生查阅了所能找到的关于张学良自幼年以来的各类记载并做到了烂熟于心,甚至在张学良将军自己记忆有误之时唐先生都可以迅速纠正这些错误。

(四)充实新知识

正式的记者一般都具有广博的知识,由此才可以迅速使被采访者有一种亲切感,拉近双方距离,自然,个人的知识储备是有限的,在实际采访过程中难免会有能力所不及之处,因此,在采访之前必须为自己充实新知识,对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做一个了解

举例:在做高考制度改革的相关采访之前自身需要先对这一事件的始末有所认知

(五)精心设计问题

为避免在采访过程中出现漫无目的地聊天偏移话题的情况,应提前思考好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并设置问题,节约双方的时间。(附件一)

二、采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一)选择合适的访问地点

采访对象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心理状态时有很大的差别的,访问的场所往往直接影响被采访对象的情绪,选择采访对象熟悉的地点可以缓解对方的不自在或紧张心情,从而使得身心放松,更加健谈。因此访问要选择与访问对象密切相关的场所,著名记者纪希晨曾深有体会地说“在许多情况下,往往在办公室里、在家里谈不出来的情况、细节,一到了劳动场所,他就能触景生情、侃侃而谈了。”比如在运动场采访运动员,在竞选台前访问政治家,在后台访问演员等等。

(二)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 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被采访者的积极性,在一般性的采访中(例如,采访老师、图书管理员等校园职业),因为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并无利害冲突,因此采访者要保持一个随和自然的低姿态,而非咄咄逼人,从而使被采访者能够与其真诚合作,展现更丰富全面的自我,这一点其实就如同老师上课一般,教室的气氛轻松活泼积极主动,教师便更容易把思维延伸开来,更容易妙语连珠,滔滔不绝。

(三)巧妙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这个建立在对被采访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意大利著名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在采访中一向喜欢先发制人直奔主题,但在1980年8月21日采访邓小平时却没有如此,她的访问是从祝贺生日开始的

法拉奇:明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 邓小平:我的生日?明天是我的生日吗? 法拉奇:是的,邓先生,我看了你的传记。 邓小平: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也别祝贺我。我已经76岁了,到了衰退的年龄了 法拉奇:邓先生,我父亲也76岁了,如果我对我父亲说76岁是一个衰退的年龄的话,他会打我耳光的 邓小平:那他可做对了,你可不能对他那样说

作为外国记者,法拉奇与邓小平二人之间阅历、身份、文化背景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区别是巨大的,为了迅速和被采访对象熟悉起来,努力营造一个适合交谈的气氛,法拉奇以“祝贺生日”作为开场白,并把邓小平的年龄巧妙地与自己的父亲相比,使得双方关系迅速拉近,为接下来的提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让自己为邓小平留下一个不错的映像,两天后,她又一次得到了一个采访邓小平的机会,并由此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独家材料。

在拉近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的过程中可以多寻找一些双方的相似经历,知识背景等话题,方便采访的进行。

(四)要善于聆听,善于观察

仔细倾听采访对象的话,从中找出你所关心的内容,深入查证,在细节部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平凡处发现不平凡,此外,如果是在被采访对象的办公室、家里进行采访,可以适度打量一下办公桌上的书或家里明显的装饰以此了解对方的爱好,引入话题。 举例:汽车销售员的故事(关注说话对象的每一句话)

(五)提问要恰当合理,言语不冒昧

要学会尊重采访对象,所提的问题要合适,不会使对方感觉被冒犯,一些敏感性的话题要尽量委婉地问出。

举例一:赵忠祥一次去采访一位有精神疾病正在住院的女士,当时手下的一名新记者负责设计问题,原定的一个问题是“你什么时候得的精神病”,问题交到赵忠祥改为“你在医院住多久了,住院前觉得怎样不好”

举例二:2010年3月23日上午,贵州电视台第五频道《法治第一线》栏目记者在贵阳中华路上采访一位无牌照驾驶的女司机时遭到对方殴打,当时该女司机正在被交警拦下来执行处罚,被打女记者向这位司机提问道“现在‘三创一办’,你觉不觉得你给贵阳市丢脸了?”话音刚落,被罚司机立即情绪激愤,回头对着女记者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然后边打边说“这是回家,哪叫丢脸?”

三、最后成文

采访后获取的采访记录需要经过择取加工后才能成为一篇合格的文章,誊写过程中要注意组织语言,视采访目的编辑文字,侧重于突出人物观点,人物事迹抑或是人物的成功经历,主次分明,客套性质的话语不需要太多,另一方面,有鉴于当今时代对于快捷有效的追求,篇幅不宜过长过于拖沓,贵在于精炼达意。

附件一

1、被采访者周围有什么东西?借此可以打开话题

2、采访对象喜欢看什么书?书架上摆的是什么书?凭此可以了解对方的爱好和品味

3、他周围的人如何?这其中包括他的妻子、朋友等——从外围了解采访对象

4、从职业和自身来看,从长远和眼前来看,采访对象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标,他现在是如何努力的?其中遇到过什么障碍?

5、从职业和自身角度看,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他现在是如何克服的?

6、闲暇时间,他是如何打发的?常和谁去度假?

7、他典型的一天工作是什么样子?

8、依他之见,什么样的问题、观点、哲理对他很重要?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9、他幻想过什么?

10、他童年是什么样子?他童年的志向是什么?现在是实现了、超越了还是改变了?在童年和现在之间,他能勾勒出什么样的线条?

11、什么事令他最烦恼?什么事令他最开心?

12、人人都有弱点,他是如何看待的?如果他有的话,现在又做了些什么?

13、到目前为止,他一生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促成的?是如何取得的?回过头来,现在他又是如何看的

英文人物采访稿范文
《英文人物采访稿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