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毛中特实践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21 15:00:1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毛中特实践报告

一、文体是调查报告

二、调查报告包括标题,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结果,调查分析,合理化建议

三、思路清晰,观点正确,言之有物

四、引用参考文献,按顺序加以注明(序号「」作者姓名,文章名称,期刊名称,年月,期,页码) 3000字以上

选择题目:

一、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用人标准的现状调查;

二、医学生基层就业状况调查;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调查;

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状况调查;

五、和谐校园,节俭型校园建设情况调查;

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

七、我国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效果调查;

八、现阶段劳资矛盾状况调查;

九、网络意识对网民行为的影响调查;

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效果调查。

推荐第2篇:毛中特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一)我国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深刻背景

1、国内背景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

政治上——混乱状态

经济上——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2、国际背景

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我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明显加大。

举例:1949年,我国与美国人均GDP之比为1:19,到了1978年扩大为1:43

我们党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曲折中深刻认识到,要拜托我们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要加快改变中国的面貌和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必须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必须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通过开放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上勇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二)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什么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实质和性质 (1)改革开放的实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①改革开放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②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2)改革开放的性质

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什么是革命呢?一般意义上讲的革命是指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指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空前尖锐的程度时,代表生产力发展的先进阶级,运用暴力手段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从而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的阶段。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第二、是政策的重新选择和体制的重新构建,是对旧体制全面的深刻变革

三、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推荐第3篇:毛中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题目

1、改革开放给城乡带来的变化(从经济、文化等某具体方面)——以家乡为例

2、新农合实施情况的社会调查——以家乡为例

3、合肥学院近两年毕业生跟踪调查

4、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以家乡为例

5、目前农民收入或消费状况调查——以家乡为例

6、安徽某地农村基层党建情况调查——以家乡为例

7、××地区农村养老模式调查研究

8、合肥某国企经营发展状况的调查

9、安徽某地农村乡镇企业状况调查

10、合肥某高新企业情况调查

11、安徽某地旅游业(或红色旅游、特色旅游等)发展情况调查

12、安徽某地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使用状况调查

13、安徽某市农民工子弟上学情况调查

14、安徽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是中国农村包产到户改革发源地调查

15、农村食品卫生安全情况调研分析——××村食品卫生调研

16、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

17、合肥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调查

18、网络文化对合肥学院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调查研究

19、××村(乡、镇)农民外出打工决策分析 20、××地区文化名人与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21、合肥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调查——以某企业为例

2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23、合肥学院对外合作办学状况的调查

24、××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调查研究

25、大学生微博问政的关注焦点与话语体征调查研究

26、文化强国离我们有多远?——大学校园文化形态及文化生产研究

27、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分析社会实践地区的区情

28、社会实践地区公有制实现形式与股份制调查研究

29、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调查 30、农业产业化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影响的调查研究

31、××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前景调查研究

32、××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调查研究

33、农村适龄青年就业状况调查分析——以××地区为例

34、关于“大学生眼中的两会”的调查与分析

35、××地区农民工闲暇时间支配状况调查

36、××地区市民(村民、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思考

37、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与思考

38、××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调研

39、加强和健全我省的政务公开制度的调查研究 40、(农村/城市)子女教育支出与学校收费问题调查

二〇一五年四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推荐第4篇:毛中特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3、邓小平理论的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为我国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提供了良好机遇。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失误产生的原因,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和巨大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4、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实力。”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因此,城市小资产阶级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6、中国无产阶级的基本有点和自身特点:

7、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依据①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②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地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③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④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又包含4小点)a近代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间隙b农村革命根据地有较好的群众基础c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使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d相当力量红军的存在和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9、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度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10、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阶级政策);贫农和下中农一起,约占农村人口的60%到70%,都是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从而解决了农村依靠农民大多数和建立无产阶级优势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下中农(包括原来是贫农而在土地改革后变成的下中农以及老中农的下中农),巩固地团结其他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11、(为什么?)发展才是硬道理:①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②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③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性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12、(为什么?)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①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因为不论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都要靠发展。③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无论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的思想,我们党就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前进。

13、(每一点后要结合实际解释说明)(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①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领域,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②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推动力量。科学技术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生产要素,使生产力的各个要素的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③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使社会生产力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4、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南方谈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①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②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16、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排除了个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无偿地占有他人劳动成果。每一个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劳动,社会根据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收入分配。

17、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18、为什么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①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度增加,推动着消费结构升级,形成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必要的市场供求格局和重要的体制性基础,使我国有条件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理念②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由于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再加上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③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由于我国基本国情没变,社会矛盾没变。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要解决好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问题,我们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19、如何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①提高自主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④统筹区域发展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①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②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到2020年进人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21、三个转变(多选):①促进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③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2、资源节约型社会: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

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②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③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④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23、基本民主自治体系: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24、依法治国的意义:①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③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④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5、中特文化地位和作用: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要内容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主题,树立共同理想;精髓,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基础,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8、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③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9、如何发展文化产业?①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建设,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②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改革中贯彻“创新为主、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调动社会力量,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3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依据:①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②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③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31、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3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3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略)

34、加快改善民生建设的原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社会和谐社会。

35、优先发展教育,建立资源强国: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②优化教育结构③推进教育改革创新④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36、为什么要发展就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就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是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①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积极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以发展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②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③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要统筹城市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37、深化收入体制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②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推荐第5篇:毛中特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参考选题

1、自制问卷调查表以班级同学为对象,进行社会调查,对照各自家庭近五年来,家庭年收入、家庭的恩格尔指数、家庭用于教育的费用、家电的数量等,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2、利用网络,调查一个企业近十年在所有制情况、企业的生产情况、企业产品的市场销路、职工的收入等情况,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3、利用网络,解有关家乡近十年来,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就某专题:比如教育、工农业产值变化或交通状况谈谈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巨变,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观看小沈阳相关作品视频,谈谈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

5、中国优良传统道德在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现实价值调查研究。

6、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7、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8、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9、农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农民利益保障情况调查与分析

10、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的调查与分析

11、某地城镇居民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

1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13、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14、假日经济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

15、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6、和谐校园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17、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

18、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的调查与分析。

19、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20、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21、私营企业主入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

22、关于XXX市(县、乡)农民医疗保障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3、关于XXX市(县、乡)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4、关于XXX市(县、乡)农民工问题调查与分析

25、关于XXX市(县、乡)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调查与分析

26、ⅩⅩⅩ市(地区、县)农村火葬普及情况调查报告

27、ⅩⅩⅩ市(地区、县)农村消费结构调查报告

28、ⅩⅩⅩ市(地区、县)农村文化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29、城乡居民防火意识调查与思考

30、关于农村家庭暴力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31、大学生消费状况与农村家庭承受力调查与分析

32、XXX大学生校外租房问题的调查

33、XXX 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与分析

34、关于XXX高校贫困生现状与需求调查

35、关于大学生创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36、XXX高校学生社团(学生团体)状况调查与分析

37、XXX大学生勤工助学调查与分析

38、关于家长和学生对教育高消费看法的调查与分析

39、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40、大学生理财能力调查与分析

41、大学生入党动机与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42、大学生宿舍文化(或流行文化)现象调查与分析

43、调查你所在的村或社区年纪在60岁以上的老人的晚年生活,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注:可根据专业、兴趣、支持条件等实际,缩小范围,确定相应实践主题。以小见大。

法政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

推荐第6篇:毛中特实践教学辅助材料

团体作业一:制作PPT

1、近代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可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等方面着手)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成果表现

3、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可从生态发展现状入手,作为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4、台湾的过去与现在,预测两岸关系的未来。(以时间为线索分阶段,抓重点)

团体作业二:社会活动

5、做公益:走进敬老院或服务社区或幼儿园(课堂展示、交流)

6、参观黄岛民俗馆或青岛民俗馆(课堂展示、交流)

团体作业三:策划

7、做一款环保策划方案,以滨海大学生为环保主体,青岛开发区为服务对象

团体作业四:辩论赛(班级间)

1、大学生可不可以拥有奢侈品

2、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3、人类的和平共处能否真正实现

观后感参考视频资料

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32集)、

《长征》(8集)

网络课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流变》

中国人民大学 电影:《走近毛泽东》 电影:《我的1919》 电影:《走近毛泽东》 电影:《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电影:《湘江北去》 电影:《百年小平》 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

电影:《我的1919》 纪录片:《复兴之路》之《峥嵘岁月》 电影:《建党伟业》 电影:《建国大业》 电视剧:《井冈山的斗争》

电视剧:《金色摇篮》 电视剧:《寻路》 电影:《圆明园》

电影:《南京!南京!》 电影:《南京大屠杀》 电影:《一九四二》 电影:《火烧圆明园》纪录片《圆明园》 电影:《金陵十三钗》 电影:《钱学森》 文献纪录片:《复兴之路》之《中国新生》 电影:《开国大典》 文献纪录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纪实》 采访:《荣毅仁与荣氏家族百年传奇》 电影:《活着》

《蓝风筝》、

《中国命运大决战》 《决战之后》 《再生之地》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电影:《中国合伙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失孤》、《亲爱的》

读后感参考书目

1、《共产党宣言》通俗读本

2、张维为:中国三部曲《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

3、关于毛泽东的书:人大出版社 对毛泽东的研究丛书共八本 《毛泽东传》、《毛泽东的思想》、《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毛泽东的政治理论》、《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

4、《毛泽东传》美 罗斯.特里尔

5、《独领风骚.毛泽东的心路历程》

6、《平凡的世界》

7、《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

8、《世界社会主义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9、《中国经济未来新走向》

10、《社会热点面对面》

11、《时事报告 大学生版》

12、内蒙轩主编《马克思靠谱》,人民东方出版社

推荐第7篇:毛中特调研报告

贵州师范大学xx学院xx级xx班xx2011年9月

“毛中特”社会实践课调研报告

第 1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推荐第8篇:毛中特社会实践报告

潍坊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所在院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姓名:张其凤

学号:11051140334

任课教师:赵纪梅

时间: 2013年5 月

大学生网络社交

目的和意义: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圈,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流工具,尤其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互联网技术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一种新的交际方式。网络交际由于其快速、便捷、廉价等优点,迅速成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社交网络作为大学生网络活动的新兴载体必然存在一定的利弊,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总结其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都产生着影响,让大学生看到网络给他们的交际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指导他们合理利用网络进行社交。

一、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根据在潍坊学院一二年级的调查报告显示可知:只有百分之十的大学生较好的利用了网络,他们觉得利用网络可以更方便的获取信息和资源,开阔了视野并且获得了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在课下利用网络做蓝鸽英语作业,也可以听我们的网络选修课,还可以学习其他我们感兴趣的知识领域,例如photoshop、会声会影等。百分之三十五的学生只使用网络来享受例如聊天、看电影、看电视剧等。而其余的学生表示步入大学后没有了方向感,失去了动力和目标,遇到问题后情绪也易低落,不能进行有效自我调整,会因为感到无聊上网,在网上交友,在这其中大部分男生都沉迷于游戏,有时还通宵玩游戏,不但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反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考试挂科、预警、降级试读,甚至自动退学,这种现象几乎存在于每个专业、每个班。

大学生网络交际从总体上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大学生无数便利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有的大学生因为迷恋网络甚至患上了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因此必须对此引起注意和重视。

一、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利于弊

(一) 利:

1、如今网络上资源共享越来越多,信息的传播,文化的交流只在瞬息之间。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大学生的潜力。方便大学生查阅资料,解决学习上的难题。

2、网上交友前所未有的跳出了世俗的交友观的束缚。网络实实在在的开辟出了一个崭新的交际渠道;拓宽了我们的交际范围。

3、网上朋友相隔远,不会有什么利益冲突,更不必担心袒露心灵会带来不良的后果,所以才乐意地把自己的事情讲给未曾谋面的网友听。通过倾诉使心理得到自我调节,还有在网络上能够结交到各样的人物,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可以在网上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你烦心时,可以向他倾诉。

4、网络促进大学生的友情互动,共同提高 。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它的交互性,它既是信息的载体,又是媒体中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迅捷通道。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封闭的,对自己的行为举止总多多少少有些顾忌。而网络正好提供了花样繁多的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情感驿站等虚拟空间使广大学子网民可以直抒胸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充分表达和表现自我,结交各种朋友,相互介绍经验,共同进步

(二)弊:

1、网络可能使大学生思维狭隘化、被动化。大学生对这社会的认识,往往是仅仅在接收他人给出的信息和观点,而并没有充分地消化和体会,也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缺乏用理性的视觉来审视问题和现象的锻炼,这必将导致大学生个体思维的片面化和被动化。

2、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一些大学生平时下午和晚上经常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真正在网上学习的寥寥无几。网络以其高度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在带来知识和便捷的同时,也充斥了不少思想颓废甚至反动的内容和论调,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重要转折阶段,对事物的辩别力和判断力往往不足,且大学生对新新事物都会有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自身意识形态受网络异样不健康信息的侵蚀,进而无法把持自己,造成恶性循环

3、大学生对于网络虚拟社会的沟通方式的迷恋,使得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别人交往的机会,减弱了与他人交往的愿望。人际交往的减少很容易加剧自我封闭心理,造成人际关系淡化,导致大学生只满足精神需求而脱离现实的现象出现。网络使得大学生的情感得到认同与满足,使得大学生对网络有了强烈归属感和依赖感.对现实产生了厌倦与冷漠,在这种消极的不为世情所动的抵触心理下,一些学生在真实的交往中感到紧张,不适应,产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逃避和恐惧,造成人际关系障碍。

4、网络是虚幻的,没有人也没有办法对网上的“个人资料”进行审核网络因不受现实的制约,在网络中的随意性很强,各种可能都有发生。网络使沟通变得自由与便捷,也使行骗更难让人识别。别有用心者打着交友的旗号图谋不轨,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如何利用网络进行交往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

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在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人际交往、满足大学生多种心理需求的同时,也由于网络的隐匿性、虚拟性、监督机制匮乏等因素以及部分大学生对网络交往认识的不足,致使网络交往也对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我们要学会客观的选择,去粗取精、去委存真,而理性思考的前提是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涉猎更加广泛的知识。虽然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倾诉与发泄的场所,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我们要在情绪宣泄之后寻找到现实的解决办法,而不能将网络视为逃避现实、自我膨胀的庇护者。只有树立其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道德判断力和是非、善恶判别能力,才能更好的利用网络。

2、控制好上网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作为大学生我们的空余时间很多,但是要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上网时间,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不受影响。如果时间和其他条件都许可,上网聊天可以交友,可以作为一种别致的休闲活动。网络聊天具有快捷、及时、平等、自由的特点,大学生通过网络聊天可以和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助。另外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通过确立新的目标而努力实践,是我们在大学四年中最根本的问题,而与周围同学的交流沟通则会使集体荣誉感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又一动力。现实中成就感的获得始终是高于网络的,这样的话我们就能不会沉迷于网络了。

3、提高学习主动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从大一到大二,学生在利用网络做作业这一方面,逞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随着专业学业的深入,网络学习也越来越频繁。作为学生,应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端正对待大学生活的态度,努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面对网络的各种诱惑,不应把适度的放松当作无节制的沉迷,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来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挑战。网络资源的获取是较难的一个环节,致使耗费的时间也最多。因此,提高网络资源的管理能力,是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 网络资源的数量和资源种类丰富,例如聊天室。有的聊天室有专门的学习房间,比如聊天室,专业知识聊天室,有的BBS有对专门的技术问题的讨论和留言,大学生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学习到很多东西,既使有的实在不懂,还可以向有关专家学者发邮件咨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有些网络BBS上,就某个热点问题的讨论可以让同学们辨明是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加强自己的参与意识。

小结:网络之所以能风靡全球说明它的优点很大,但不可否认互联网的存在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利用好了获益匪浅,一旦利用不好就有可能走上歧途,所以从一开始接触互联网开始就应该有合理的引导,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心理挑战,克服不良诱惑,合理利用资源打开视野、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时间安排:

2013,05-30上午设计调查问卷,下午对大一大二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2013-05-31至2013-06-02整理、总结并撰写报告。 文献参考:

1、论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

2、网络时代青年社会化范式的转型

3、网络人际互动对大学生心理的冲击和挑战

4、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心理解析

大学生网络社交调查报告

1、请问你的性别为? A.男 B.女

2、你认为自己平时的课余时间多吗? A多 B一般 C较少

3你平时通常在什么时间上网?大约一次多长时间?—— A随时 B没课的时候 C周末

4、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与网友聊天时是否填写真实个人资料? A是 B否

6、是否会与网友见面? A是 B否

7、有道困难时是否会与网友求助? A是 B一般不会 C从不

8、你在社交网络上交的好友大约占你自己所有好友的* A.80%及以上 B.50-80% C.20-50% D.很少

9、你上网的主要途径是?

A.个人电脑 B.书馆 C.网吧各院系对外开放的机房 D.手机

10、你会选择在网络上寻找另一半吗 A.不会 B.可以考虑

11、.你认为自己的网络形象与现实中的自己比较起来?

推荐第9篇:毛中特调研报告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调研论文

论文名称: 关于大学生使用电脑利与弊的调研报告 年级专业:

电信1203

姓名学号:晁永阳(201216020308) 王锦涛(201216020309)

张洪亮(201216020310) 吴志功(201116910312) 韩志刚(201216020315) 刘海峰(201216020307)

评阅教师:

张晓锋老师 提交时间: 2014—2015—1

一.前言

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发展也日趋成熟,个人电脑数量以井喷式形势增长,诚然,以上种种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便捷,然则,网络是把双刃剑,错综复杂令人目眩的网络信息有时也不免令人头痛。近年来,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已深入到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也不免存在诸多利与弊的争议,为了了解大学生在使用电脑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为此进行了本次调研。

二.方案

调查成员:晁永阳、王锦涛、张红亮、吴志功、韩志刚、刘海峰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为主,座谈调查为辅

调查时间:2014年12月12日----2014年.12月.14日 调查地点:河南工业大学校园自习室、图书馆、学生宿舍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内容

1.购买电脑的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购买电脑的时间分布如下:

2.使用电脑上网的地点

从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结果来看,大部分大学生是在宿舍使用电脑,部分人也在图书馆、自习室和学校机房使用电脑,小部分人在校园内外网吧包夜上网。

3.使用电脑的主要用途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电脑在大学生生活中的作用有很多,具体有:玩游戏、浏览新闻资讯、QQ聊天、看电视电影、订餐网购、学习查阅资料等等。男生主要是玩游戏和看电影;女生则以QQ聊天、看电视、网购为主,两者都用电脑学习查阅资料。总的来说使用电脑还是以打发时间为主,以学习为辅。

4.花费在电脑上的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每天上网所花费时间段主要有:1个小时以下、1到2个小时、3到5个小时、五个小时以上,长时间上网以男生居多,也不乏有少部分女生。

5.依赖程度分析

从调查结果分析,大学生对电脑的依赖性还是很高的!

大学四年是人生中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还处于真正成为成年人的一个过渡时期,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不管什么事都依赖电脑,包括老师布置的作业等,长此以往大学生就对电脑产生了依赖,同时网络将会使大学生思维狭隘化,被动化,现实世界是包罗万象的,这是它明显不同于虚拟网络的一面。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局限性便在于太过感情化、肤浅化和片面化。人本是离不开社会,一旦离开了无法生存,所以应该多和其他人交流,关于责任、义务和生计等现实理性思维的话题往往涉及太少。但是,大学生对大千世界的认识,除却感性思维,更重要的是用理性的视觉来审视,而网络忽视了这方面的锻炼,导致大学生个体思维空间发展片面化,尤其缺乏逻辑概括能力和探求事物抽象本质的精神,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四.调查分析

1.大学生使用电脑有利的一面 千载而下学者如过江之鲭,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并且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今天,如果不主动利用电脑网络,必将被时代信息知识的大潮所吞没,然而网络却是最好的传播媒体,对于大学生来说,许多大型的考试报名和分数查询,都可以在网上进行,而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打永远繁忙而且昂贵的声讯电话去查询。同时网络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拉近,许多朋友之间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没有办法常常在现实联系,QQ就为处于这些情况的朋友提供了良好的联络途径,在QQ中,不但可以和老朋友联络,还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在短短的聊天和沟通中,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拉近,在其他不同的网络游戏中,人们也可以通过游戏中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识相知,成为肝胆相照的好朋友,人们也可以通过E-mail在网上进行书信来往,相互告知安好!更重要的是:在崭新的教育环境下,不同学校和地区的学生均可以享受到高质的教育,弥补了受教育的不平等差异,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这对素质教育中的知识性内容普及和提高是有作用的。学生可以在全国范围乃至全世界范围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这将大大增强他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出有高度创造性的、能适应21世纪激烈竞争的全新人才。能够拓宽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信息网络技术是以网络的形式构筑和处理信息.是一种跳跃式、立体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的线性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广泛性思维、交又性思维和变换性思维,拓宽创新思路,不断发挥创新潜能大学的知识得到不断更新与扩充。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最新知识、科技动态、全面的信息资料,这为大学生全面加深对专业课的学习,快速获取大学图书资料提供了可能。通过Internet,学生可以在广阔的网络世界寻找资料,通过数据处理功能和多媒体功能来进行英语、计算机等科目的学习,提高了课堂和学习的效率,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学习的提高等

2.大学生使用电脑不利的一面

A.大学生过分沉迷于网络的交往,往往会忽视了身边的真实的人际交流,当他们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快乐比现实世界多时就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网络交往中,传统的具有可视性、亲和性的人际交往将大为减少,以情感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被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所取代。

B.网络信息的快捷和大容量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大学生们过多地消费现成的网络快餐式文化,会形成他们思维的被动和僵化,许多时候,大学生们对网络信息仅仅在接收,而并没有消化和回旋的余地,便没有了自己的见地。因为网络世界里有好的也有不好,他们盲目的接受,而没有慎重的选择和吸收。西方国家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极力推进“西化”和“分化”,把网络称之为“没有硝烟的战场”,企图把网络视为“中国和平演变的源泉”,传播他们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价值观等。这将会对我国的政治制度、主旋律文化,特别是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有些大学生希望以网络交流来完全取代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直接的情感交流与感染,沉迷于个人小天地,变得“闭关自守”

C.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不法商人带来了可钻的空子。不少的色情、暴力、赌博等不良网站应运而生。这些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不顾网站的信息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健康有多大的危害性,不断在网站上传播色情暴利信息,网络上还有许多介绍工作、征友、征婚的中介网站,但是其中也不乏骗人钱财、没有履行义务的网站,大学生如果一不小心,就会踩进这些精心布置的陷阱里。

D.网络带来的不仅是思想上无形的伤害,对于许多大学生的健康也造成不可忽视的伤害,在电视上我们就曾经多次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大学生由于上网玩游戏时间过长,造成下肢忽然瘫痪、不能动弹,严重的还有休克昏迷的例子。由于电脑对于人体的辐射,如果人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不活动,就极容易造成种种难以预期的身体上的伤害,最显著的就是对于视力的损害,经数据统计大学生总体视力水平在逐年下降,速度惊人

五.总结建议及应对措施

(一)自我节制,网络时代更需要具有理性自律和人文关怀双重人格魅力的人。大学生只有充分认识了这点,才能在潇洒地展示自身网络本领的同时,充分考虑人与社会和良性互动,科学利用互联网,收拢个人放纵的意志欲求,以理性取代任性,以道德化的网络正常运作取代肆意践踏网络资源的行为,这些都需要大学生们至善的自我约束和控制意志。

(二)摆正心态,心态是人们生活的关键,倘若大学生们能够在遇到现实生活障碍和困难的时候,将其视为考验自我、战胜自我的一个机会,认真剖析原因,把网上的真诚释放的心态延续到活生生的现实中,剔除虚伪和扭曲的心性,相信解决的方案总会有的,就不致陷人无端郁闷和窘迫之中。从容和真诚的心态是大学生们缓解紧张情绪,积极融人现实生活,并受到他们尊重的法宝。网络中道德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呈失范状态。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网络教育,引导上网者对信息持“扬弃”的态度,增强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抗诱能力,在五光十色的网络文化面前坚定信心,把握方向,拒绝堕落,自觉构建网络道德长城,积极倡导“绿色网络”。同时要规范网络行为,如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文明上网、不发送垃圾信息、不浏览黄色网站等等,使学生自觉地把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全面、有效的新的法律体系来规范信息网络环境。

(三)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精神。信息化社会,信息大量存在,真实信息与劣质信息同时并存。因此,就迫切需要大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够分辫信息的真伪,理解劣质信息可能带来的后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网络文化的渗透,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更强的文化意识,特别是网络文化意识,善于对网络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引导。不仅要善于做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准确地把握时代精神的精华,把它们科学地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中去。

(四)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后,更要把学生的心理教育提到日程上来,因为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部分最近几年全国许多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站或心里诊所,辅导员以及作学生工作的教师也都补上了这一课从而可时学生进行更有力的心理教育。大学生在校期间J冷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毕业以后才能把自己的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以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

推荐第10篇:毛中特实践报告 大学校园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大学校园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一、调查主题: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现状和建议

二、前言:

1、工作任务:了解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现状

2、调查人员:

3、主要成果:在西安外事学院校园内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

问卷200份,收回190份,收回率95%。

三、概要

1、调查目的:为了全面了解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情况

2、调查对象:当天在校园活动的校友

3、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随机问卷调查

4、时间:2012年06月09日

5、调查地点:西安外事学院南北校区校园内

四、正文:

1、校园文化简介: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融合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校园文化活动是自发的,也是自觉的,是受社会生活影响也受自我心灵主宰的,是无处不在的,是充满现代意识的,也是反映大学生复杂心态的;是心灵的自然流露,也是充满创造力的;是受着时代文化潮流影响的,也是苦乐兼备的。人生与社会、理想与追求、情与爱,都会在校园文化中表现出来。扰人心怀,催人思索,引人前行或诱人堕落。

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的,是能够激发青年学生激情,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2、调查结果统计:

(1)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性别

男生占总人数的32%,女生占总人数的63%(由于调查仅限于西安外事学院校园内); (2)调查对象所就读的年级

本科一年级(约占21%)、二年级(约占25%)、三年级(约占10%)专科一年级(约占%19)、二年级(约占15%)、其他(约占5%)(现在在校的学生大多为本科

一、

二、三年级和专科

一、二年级,其他年级的学生已经离校实习);(3)调查对象每月的生活费

400—600元(约占15%)、600—800元(约占22%)、800—1200元(约占33%)、1200—1400元(约占14%)、1400元以上(约占11%);

(4)调查对象每月的主要消费

一日三餐(约占20%)、零食、饮料(约占32%)、学习(约占13%)、服装首饰(约占44%)、

交友(约占32%)、上网(约占27%)、其他(约占28%) (5)调查对象对大学学习的感觉

非常轻松(约占18%)、轻松(约占16%)、一般(约占22%)、辛苦(约占28%)、非常辛苦(约占11%) (6)调查对象在空闲时间的休闲活动

看书(约占8%)、社团活动(约占13%)、玩网络游戏(约占24%)、做兼职(约占19%)、外出游玩(约占23%)、其他(约占8%)、

(7)调查对象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

报刊杂志(约占17%)、广播(约占38%)、电视(约占3%)、手机(约占89%)、网络(约占73%)、与朋友聊天(约占31%)、其他(约占19%)、

(8)调查对象在各项活动中的优先选择

自己宿舍(约占16%)、所在班级(约占21%)、党团组织(约占33%)、社会团体(约占29%)、朋友自发(约占74%)、学生社团(约占26%) (9)调查对象心目中社团的作用

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约占51%)、宣传教育(约占29%)、培养学生的能力(约占36%)、增进不同院系同学之间的交流(约占72%)、

(10)调查对象最喜欢的社团类型

理论实践类(约占7%)、学术钻研类(约占13%)、体育类(约占19%)、文艺类(约占23%)、志愿者类(约占29%)、其他(约占14%)

(11)调查对象寝室内谈论最多的话题

学习(约占18%)、购物(约占43%)、网络游戏(约占37%)、异性朋友(约占62%)、明星(约占29%)、就业(约占52%)、体育活动(约占12%)、人际交往(约占62%) (12)调查对象认为学校举办的最能影响自己的活动

竞技性活动(约占26%)、参与性活动(约占17%)、公益性活动(约占34%)、学术创新性活动(约占67%)、自主性活动(约占29%)、职业招聘性活动(约占73%)

五、结论

1、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现状

校园文化依托并通过学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它的职能就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气氛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但是,在操作校园文化建设时,人们又往往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总是从实用的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使校

园文化偏离其价值意义。目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过分注重功利主义的目的,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多数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题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两难全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但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背离了这一宗旨,有的学校甚至把校园文化建设和意义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对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津津乐道。离开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具体地说,各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离现代教育对学校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教育的功利色彩较浓,无视学生主体发展的应试教育仍很有市场,初中变相分快慢班的做法屡禁不绝,艺术教育、劳技教育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显得相当薄弱,这些无不昭示着观念文化的滞后。

(2)、思维狭窄 缺乏现代教育意识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遗产,理当发扬光大。但也无需讳言,传统文化中的与现代教育思想相抵触的有碍于现代意识确立的那部分内容也往往被我们所继承,而成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如古人对教师地位作用的界定,常被学校用来开展尊师教育,“天地君亲师”的至高地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拥有先天的权威,不利于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韩愈关于教师作用的界定,突出了教师在知识传承方面的作用,而无助于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传统的学习观强调勤与苦,那种悬梁刺股式的刻苦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诚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少学校把勤奋刻苦作为校训,告诫学生:勤奋再勤奋,刻苦再刻苦,掠夺式的智力开发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历史文化背景下得以持续并使之具备了合理性。

教育要面向未来,首先要具有现代意识,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就要着力体现时代精神,扬弃那些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传统文化,吸纳补充先进文化的营养,构建校园新文化体系,用全新的文化培育一代新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3)、过于封闭 社会衔接性不强

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总是按照传统的思维,尽最大可能构筑起封闭的校园文化体系,以抵御社会文化中的消极的有害的东西渗入,使青少年能在一个相对洁静的安全的学校环境中茁壮成长。校园文化的这种自我封闭状态,显然不符合开放性的现代教育要求,长久的封闭只能培养出社会适应不良的温室花朵,封闭的校园文化与博大丰富多元多彩的社会文化相比尽管具有相对的高雅性,但其单薄刻板的一面也不容忽视,师生接触的文化越是单

一、刻板、枯燥就越缺乏抵御诱惑的能力,学校只有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环境,构建起开放性的校园文化体系,通过校内外的互动,使学生经受各种锻炼,增强

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鉴别、选择、批判、抵制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才有可能使学生免受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蚀和毒害,在复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2、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建议

现在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以网络游戏为主,我建议学校应当开展多的激发学生兴趣的业余活动。学生会应由学生自己主导,自己行使权利,不依附于校团委,能独立的完成校园活动。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实施: (1) 深入开展校风建设

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

(2) 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要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学科构成合理的专家学者队伍,逐步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3) 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4) 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形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

(5) 重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制, 加强高等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及时处理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要在各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在各地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下,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文化、工商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生活秩序。

旅游管理xx班调查小组

2012年06月09日

附件1

大学校园文化生活调查问卷

(1) 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性别 A、男 B、女

(2)调查对象所就读的年级

A、本科一年级 B、本科二年级 C、本科三年级 D、专科一年级 E、专科二年级 F、其他 (3)调查对象每月的生活费

A、400—600元 B、600—800元 C、800—1200元 D、1200—1400元、E、1400元以上

(4)调查对象每月生活费的主要消费(可多选)

A、一日三餐 B、零食、饮料 C、学习D、服装首饰 E、交友 F、上网 G、其他 (5)调查对象对大学学习的感觉

A、非常轻松 B、轻松 C、一般 D、辛苦 E、非常辛苦 (6)调查对象在空闲时间的休闲活动

A、看书 B、社团活动 C、玩网络游戏 D、做兼职 E、外出游玩 F、其他

(7)调查对象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可多选)

A、报刊杂志 B、广播 C、电视 D、手机 E、网络 F、与朋友聊天 G、其他

(8)调查对象在各项活动中的优先选择

A、自己宿舍 B、所在班级 C、党团组织 D、社会团体 E、朋友自发 F、学生社团

(9)调查对象心目中社团的作用(可多选)

A、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B、宣传教育 C、培养学生的能力 D、增进不同院系同学之间的交流 (10)调查对象最喜欢的社团类型

A、理论实践类 B、学术钻研类 C、体育类 D、文艺类 E、志愿者类 G、其他

(11)调查对象寝室内谈论最多的话题(可多选)

A、学习B、购物 C、网络游戏 D、异性朋友 E、明星 F、就业 G、体育活动 I、人际交往

(12)调查对象认为学校举办的最能影响自己的活动(可多选) A、竞技性活动 B、参与性活动 C、公益性活动 D、学术创新性活动 E、自主性活动 F、职业招聘性活动

第11篇:春毛特实践

2013年春《毛概》社会实践作业

要求:

题目自拟。不少于2000字,要求用电子文档。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

格式:标题

姓名

班别

学号

正文

1、请通过三件具体事例写出你是如何去实践解放思想与与时俱进的。

2、写出用本课程相关理论解决与自己有关的三件具体事情。

3.采访先进典型:(本系或本院区级三好或优干或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 流程:

1)搜集要采访的先进典型的有关资料; 2)根据资料,拟定采访提纲,归纳出主要问题;

3)电话约见被采访人,确定采访时间; 4)正式采访,记录、照片、DV等; 5)心得体会

4、调查和访谈本班或本系3—5位勤工俭学同学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生活情况,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5、“哈韩”现象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试述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流程: 1)搜集几部你喜欢的韩国影视作品和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电视作品,思考这些作品中哪些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去推崇? 2)面对韩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应如何应对?

6、感动你我——劳模事迹心得体会谈(2012感动中国人物) 流程

1)搜集你心目中崇拜的或你了解的劳模(2013年)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及相关的精彩影视资料后,观看; 2)思考:

A、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哪些可贵品质? B、为什么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C、你认为以后在工作中需要养成哪些良好习惯?

3)观后感,2000字以上,电子文档。

7、走进敬老院

去当地敬老院为老人义务服务一天。记录为老人做了哪些事,拍照、合影;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及他们的需求,观察敬老院的配套设施情况,对需要改进的设施提一些建设性意见,并形成一篇2000字以上报告,电子文档。

8、视频《复兴之路》(1——6集)观后感。——重点是第

5、6集,民生、创新、党建

9、视频《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观后感。——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和行动

10、视频《大国崛起》观后感。——重点是德国和日本崛起对我国的启示

第12篇:毛中特实践教学作业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作业

模块(一:爱国影片观后感)

论文题目:姓名:

系别专业: 学号:

联系方式:

具体要求:(分值20分)

1 封面统一A4纸打印,写清楚题目(自拟)、姓名、系别专业、学号、联系方式(邮箱或手机)

2 用16开信纸稿纸手写 3 不少于3000字

4 要求书写工整、页面整洁,上方用两个书钉固定 5 不能互相抄袭,不得网络抄袭(可参考)违规者判为零分

6 要求班长在期末之前收齐,并按学号排好,交至任课老师

靖边名人——殷玉珍:血汗沃大漠 绿染万丘沙

来源: 2007-12-12 15:58 【打印本页】

【字体:小 中 大】

面对毛乌素大漠中这片无边无际的绿洲,怎么也让人难以相信,这竟是一位瘦弱妇女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她叫殷玉珍,身着已经褪色的花格布上衣,挽着裤管,担着水桶浇灌着刚刚栽下的树苗,汗水顺着她黝黑的脸上砸到了脚下的黄沙中。

就是这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和她的丈夫白万祥一道,在阒无人迹的沙海中起早摸黑,没有靠任何单位和个人投入一分钱,花费15年的光阴,让3万多亩毫无生机和活力的大漠披上了象征生命的绿色盛装。

宁愿累死不让黄沙埋人

沙窝子里生活的人们,祖祖辈辈做着同样的梦:凶蛮荒凉的大漠上,出现了碧波荡漾的湖泊、郁郁葱葱的丛林、绿油油的麦田„„

自幼生长在毛乌素大漠南缘陕西省靖边县的殷玉珍,也做过同样的梦。然而,等她长大了,美丽的憧憬却停留在梦乡和自家的炕围画里,风沙和贫穷依然羁绊着家乡人的身心。

盼着能在山青水秀的地方找个婆家,偏偏命运捉弄人。1985年,殷玉珍嫁到离娘家10多公里的内蒙古乌审旗尔林川村的“紧背沙”。这里的景象比娘家那边更可怕:“紧背沙”瑟缩在毛乌素大漠腹部,方圆十几里只有一户人家和一棵树──她丈夫白万祥及其父亲种下的一棵树。新婚之夜,殷玉珍和白万祥是在一个半截子埋在沙里、不足4平方米的“地窨子”中度过的。一夜风沙几乎把“地窨子”吞噬;清晨,小两口赶紧上房把沙子铲开。

春天的风沙把人的脸打得生疼,一场风沙过后,屋前屋后、屋里屋外到处是厚厚的沙土,门前的水井几乎全埋到了沙里。到了夏天,沙窝子里热得出奇,实在闷得难受,殷玉珍想回娘家散散心,等回到娘家,灼热的沙子烫得她两脚都起了泡„。

这今后的日子怎么过?从娘家返回的路上,殷玉珍看到低洼的沙地里沙蒿、沙米泛出丛丛簇簇的绿色,起了种树的念头。回到家和丈夫商量,白万祥说:“去哪儿打闹树苗?咋往回拉?种上叫风沙埋了咋办?”殷玉珍倔强地说:“宁肯种树治沙累死,也不能叫风沙欺负死!”

秋天,殷玉珍用自家仅有的一只羊换回了600多棵树苗,种在小房子周围,用桶担水细心地浇。来年开春,竟然长出了嫩嫩的绿芽。

成功的喜悦坚定了殷玉珍夫妇治沙的信心。可当他俩鼓足干劲准备大干时,手中却没有树苗。为了筹备树苗,丈夫白万祥出去给人打工,不要钱、不要粮,只要挣些树苗背回来。有一次,干一整天重活的丈夫在背着树苗回家的时候吐了血,到医院一检查,肺部和胃部都发现了疾病„„

殷玉珍稚嫩的肩膀担起了绿化荒沙的使命和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她在沙梁上搭起一间茅棚,白天,她背着树苗到沙窝子里种树,中午就吃在工地;晚上,回到家中照顾好年迈的公婆后,再收拾家务、做针线。为不让患病的丈夫再出外打工,殷玉珍含辛茹苦养鸡、养猪、养羊,用来换树苗。

一次,殷玉珍用喂养的猪换好5万株树苗后,凌晨3点就赶着三头牛到10公里外去驮。往回走全是沙窝窝,走一步退半步,每爬一座沙梁,牛的四条腿就深深地陷进沙窝里,殷玉珍只好把苗条从牛背上卸下,自己扛上沙梁,然后再把牛扶出沙窝,拉上沙梁。如此折腾过无数次,回到家里后,殷玉珍累得一下倒在了院子里。

刚栽活的小树苗被风沙打死了,再栽;再打死,再栽„„殷玉珍夫妻俩与风沙展开了殊死的较量!

一次,夫妻俩正在植树,突然刮起大风暴,黄沙漫卷,辨不清东南西北。丈夫拄着铁锹在前走,殷玉珍紧紧跟在后面。两人在沙海里摸爬了大半天才循着狗叫声回到了家。

这场大风暴把新栽的5000多亩树苗吹得东倒西歪,殷玉珍心如刀绞,她一咬牙:“补栽!”于是,她把家交给年仅七岁的女儿,自己和丈夫把铺盖卷搬到林地里临时搭起的茅屋中,没日没夜地在沙窝子里跋涉。30多个日夜之后,8万株杨树和沙柳又重新在那片荒沙滩上挺直了腰杆。

沙漠中迎送着日出日落,膝盖磨破了,手指裂开了,脚掌起泡了,鲜血、汗水、泪水融汇在了一起,滋润出的绿色不断向沙海深处舒展着腰身。15年来,殷玉珍和他丈夫每天只睡4个小时的觉,脸上和胳膊上每年都要被风沙吹打、蒸烤掉一层皮,每年要穿破10多双鞋,种树用的铁锹、镐头、树剪如今已换了四五茬。

1987年,第一个孩子已怀孕8个月了,殷玉珍还坚持背着树苗上沙梁栽树,结果吃了20多天保胎药孩子还是早产了。第二个孩子怀孕9个月时,她依然坚持种树、背树苗。一天,风特别大,她背着两捆树苗向沙梁上走,一不留神被风吹倒,翻下了沙梁。她爬起来又背着树苗向梁上走,刚走几步,便觉得阵阵腹痛。但她还是坚持把树苗背上了沙梁。最后,在丈夫的劝说下才回家休息。当晚,殷玉珍流产了。

春天种杨树,夏季上障被,秋日栽沙柳,冬来设沙障。每年只能在正月初三才能抽空回一趟娘家,当天又返回家里忙着筹划种树的事,年迈的母亲既心疼又埋怨这个女儿。2000年,殷玉珍参加全国劳模表彰大会返回后,托人把买回的食品捎给老母亲,自己又一头钻进了茫茫的沙海中。

心真正埋在荒沙里,绿色才能在沙海深处生根。

植树种草,离不了水。苍黄的毛乌素沙地有着十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为了让造林的速度更快,成活率更高,殷玉珍带着帮工们又打井,又挖渠,第一口井打成了。清粼粼的地下水流向林地,新栽的小树一点点变绿、长高,绿色向着毛乌素大漠深处渐渐延伸。

往沙漠里大量运苗条,离不开路。为此,2001年冬天,殷玉珍带领帮工用两个月的时间修了一条8公里长的“穿沙路”。——这是一条用柴草和沙柳枝垫出的路。

殷玉珍把每年养猪养鸡的几千元收入全部用来购买树苗、雇帮工。她种的荞麦、油葵等农作物每年也能收入三四千元。为了能有更多的收入用于种树,殷玉珍试验种植了甘草、柴胡等中药材和苹果、葡萄、油松,筹办了柳编厂和木材加工厂,把剩下的两万多亩荒沙都变成绿荫。

茫茫的毛乌素大漠中,殷玉珍的林地犹如沧海一粟。但就是这片林海,使祖祖辈辈被荒沙撵着跑的人们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人们纷纷行动起来播绿,每种下一棵树,就为寸草不生的黄沙绣上了一道绿色的丝条。毛乌素大漠的绿洲,就是这样靠艰苦卓绝的劳动编织出来的。

平日里,她在沙梁上栽树,风暴把她单薄的身子一次次吹倒,风沙煎熬,烈日蒸烤,她从来没有流过泪。但面对这充满了生机的绿色,殷玉珍禁不住哭出了声,泪水顺着脸颊滴落到地上,融进沙里。因为殷玉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个美丽的梦正在变成现实。

说话间,殷玉珍又向沙海的腹地深处走去。几年之后,毛乌素大沙漠里又将出现她亲手植出的一片绿荫„„

惊天地,泣鬼神,功昭日月,这个题目似乎过大,有华众取宠之嫌,但这是我看了中央4台,流行无限殷玉珍,让

沙莫变绿洲的真实感受。

殷玉珍,平淡无奇,厚重少文,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微小而高尚,一个年仅20岁的弱女子敢向浩瀚的大沙漠宣战,百折不挠,万难不屈,“偏向悬崖攀绝峰”,绝对堪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真是巾帼不让须

眉,谁说女子不如男。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靠口头呐喊而能实现的,而是靠殷玉珍这样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踏实苦干辛勤耕耘去实现,她的事业,平凡枯燥朴实无华,但她却以惊人的毅力,一往无前百折不挠、万难不屈的精神,谱写了“人进沙退”“让沙漠变绿洲”的伟大壮举,在人类望沙兴叹“沙进人退”沙漠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噬国土的残酷现实中,殷玉珍是以一个女人的纤弱之躯,顶住了漫漫黄沙,以着二十几年如一日的耐力、辛勤毅力,用汗水、泪水、心血浇灌茫茫大漠,让沙漠瓜果飘香、五谷丰登、风景如画,这种事迹让每个国人赞叹不已,这种精神难道不是惊天地泣鬼神、功昭日月吗?如果中国有一千个、一万个、一万万个殷玉珍,这样踏实苦干、平凡而伟大的小人物,中国还会缺地,还会缺粮吗?如果全国人民都有殷玉珍这种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会遥遥无期吗? 当今社会有些人心灵沙化悲观萎靡,而殷玉珍让“沙漠“变”绿洲“的事迹,教人向上、催人自新,能使人们心灵的“沙漠”化作无垠的“绿洲”。

殷玉珍,治沙女王,毛乌素沙漠的精灵,其人渺小而高尚,其事迹平凡而伟大,可与焦裕禄郭明义等先进人物同日而语,值得全国人民乃至全人类学习,位卑未敢立忧国,诚恳的建议贵报将殷玉珍的事迹作为时代先锋、民族精英,向全区乃至全国宣传推广,让她的精神在全国人民心中发扬,我想如果人都像殷玉珍那样踏实苦干、勇往直前、无私奉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指日可待。

治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治沙精神万古长青,永载史册。

殷玉珍——治沙女王毛乌素沙漠的精灵“平凡”而伟大

的“小人物”万岁!

第13篇:第一学期毛中特实践教学计划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二、基本思路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成就、经验和问题;

 学习教材、查阅文献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形成创新性的成果。  个人思考与群体智慧相结合。

三、组织形式

以自由组合为原则,各班同学按7—8人组成一个实践小组(每组至少有一名男生),选出小组长负责本组的实践活动。

四、实践内容与课时

1、内容:比较分析中国与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在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体制和机制上异同。

要求:(1)主要国家:美国、欧盟国家、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朝鲜等,由各小组自由选择其中之一。

(2)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选择其中一或二个方面。

(3)要求按规范的论文格式提交报告,有题目、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项。

(4)观点鲜明,逻辑结构清晰,行文流畅。 (5)字数在5000——20000字。

(6)本门课考前一周,以班级为单位提交;提交地点:学研大厦C12走廊信箱。

2、课时:

28学时,不限定具体时间和地点。

五、成绩考核 实践小组提交的实践报告成绩(70%)+个人成绩(30%)。报告装订成一册,报告各部分注明完成人,作为个人成绩的评分依据。

第14篇:毛中特第二次实践作业——读后感

《毛中特》第二次实践作业—

读《围城》有感

学 生 姓 名: 徐 凯

学 号: 2010104322

学 院 专 业: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测绘工程

读《围城》有感

闭门读经典。发觉,经典就是经典。

全文贯穿“围城”这个关键词,叙述长篇,主人公穿梭于一个个围城中,爱情的围城,事业的围城,最后到婚姻的围城,可以说他从来没有逃出来过,亦或者他的懦弱的个性决定了他一直游走于围城中而看不到围墙外的色彩。

方鸿渐是本小说的主人公。他是在1937年这个战事混乱的年代里过着较为平静生活的中上层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似乎代表着先进代表着新兴的力量,却又做着妥协,迂腐,忍耐的种种事情。

他的出场是以这样一种姿态,在孙太太的口中,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喜欢招惹美女,爱赌钱。而接下来的描述里,我们却是发现方鸿渐是一个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与探险精神的人,这里的新鲜事物当然包括“赤裸裸的真理”抑或“局部真理”。他追求新鲜却又不敢明目张胆地追求,他既满足于鲍小姐的大方主动带来的刺激与快感,却又在心里暗暗地恐惧这样的行为太过分。13页,方鸿渐听鲍小姐说他像她的未婚夫,又得意又害羞,但是其实在他的心里,真正的爱情是高尚的,是尊贵的,所以他一直不敢把爱字说出口,或者他心里并不觉得鲍小姐配得上他的爱情,他只是要他,这其实也反映了大多数男人的一种心理,很多情况下,他们会疯狂的追求一个女人,但是他们的心里很清楚,这个女人在心里是怎样的位置,比如在夜店,对于一面之交的女人,也许他们会爱上,爱的一塌糊涂,但是大多数男人还是会在早晨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买好早餐给自己正在熟睡的妻儿。后来与鲍小姐的未婚夫碰面,说明两点,第一,他并不是真心喜欢鲍小姐或者说爱并没有那么深,第二,他并不是个霸气的男人,他自知理亏,不敢与李先生直视。他有一点阿Q精。神,安慰自己反正自己没吃亏,也许还占了便宜,没得什么可怨

方鸿渐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唐晓芙,这是他最真心爱的一个女人,却还是惨淡收场,唐晓芙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他都小心在意着,决定着他的悲喜,我想这是好几座围城,是爱情的围城,方鸿渐逃不开苏文纨追求的围城,却又进不去唐晓芙的围城。最后因为苏文纨恼羞成怒,揭穿了他和鲍小姐的过去,导致失去了唐晓芙,其实关键还是在于他的懦弱,如若他肯好好地不放弃的去向唐晓芙解释,事情也不至于那么糟糕,但是他太认命了,觉得他们无缘。这是他懦弱的表现,也是使得他这一生唯一真正的爱情错过了。也算是为他与鲍小姐的胡来 买单了吧。只是这份代价过于沉重。

再说后来方鸿渐进入婚姻的围城,其实我觉得孙柔佳是导致他婚姻悲剧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所以就连拍《围城》的电视剧的导演在选角的时候都下手极狠,让20岁的时候就像40岁的吕丽萍来演孙小姐,我想对于婚姻中的方鸿渐来说,其实他做的已经够了,他的妥协,他的隐忍,但是事实上也许他的内心对于孙小姐并非那种发自内心的爱情,所以在面对婚姻中的种种鸡毛蒜皮的小事的时候,就少了很多爱的前提。他的温顺还体现在他对于长辈,对于封建家庭的礼数,规矩等等的遵守,他的心里也许在咒骂,在痛恨,但是依然像《家》中的觉新一样,努力地维持着,保护着封建的面子。

苏文纨这个女性,其实我比较欣赏,她很自信,很有才华,很坚定,但是奈何缘浅,没有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她其实也很自作聪明,比如他借用赵新楣对自己的爱和仰慕故意让方鸿渐吃醋,奈何对于男人来说,对自己不喜欢的女人怎么能吃起醋来呢,反而作践自己像个小丑一样,自导自演一幕一幕剧,所以她有她的可悲之处。在开篇,她既羡慕鲍小姐能敢于秀出自己的魅力,得到方鸿渐的垂怜,可是又对鲍小姐充满了鄙视,不堪与她争夺。

她是个极其有才华的女人,围城的名言就是从她的口中引出来的,89页,慎明在Bertie的事情后,苏文纨说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硕士被围困的城堡fortree a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句话,也是整个小说的精髓,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进入自己心中的围城,却也孜孜不倦地逃离着自己所困的围城。

鲍小姐是当时社会上轻贱女子的典型代表,她已有未婚夫,却与其他男人暧昧不清,对方鸿渐说他像极了自己的未婚夫,但是她又不敢承担自己的爱,在快要到港见到未婚夫的时候又疏远了方鸿渐。她使用浑身解数来勾引方鸿渐上钩,15页她对他假装不经意的说,咱们俩今天都是一个人睡。这也导致了方鸿渐不可自拔得陷入到这个女人的世界里。有人说鲍小姐人如其名,鲍鱼之肆,充满了肉体的甜腻,仿佛生来就没什么大脑,只爱情情色色的东西。

但是女人又仿佛是天生的感情的敏感者,她知道苏文纨是在吃自己的醋,反而越发兴奋起来骄傲起来,对方鸿渐说我知道她为什么生气,但是鲍小姐却不愿意告诉他,怕长了他的娇气。这里不得不说她还是有些聪明的。

唐晓芙作为方鸿渐唯一的爱情使者,我想作者对她也颇为留情,尽是写了她的好,她很单纯,又很执拗,她讨厌表姐一直盯着她,66页她表示她不会爱上方鸿渐,但是因为表姐的干预,所以她又偏偏要让他亲近。她像个孩子一般,静静地耍着性子,满以为自己能够自如地穿梭于自己的围城中,但是我觉得她后来是爱上方鸿渐的,从他们俩吵架后她嘴硬不理会他,心里却等着他来解释,他来求她就可以看出,她其实也是爱上了他。这就说明,围城这个东西,不要自作聪明以为自己是个意外,谁都不清楚感情这个东西什么时候降临,什么时候飞走。

此外还有个算是主要任务的赵新楣,可以说他和方鸿渐是不打不相识,他们因为一个女人相识,彼此存在过误会,后来和好竟然成了人生中难得的知己。至于孙小姐,实在不忍评述,攻于心计,获得婚姻,谁想进入了围城,给自己带来了厄运。

此外,这部小说很出彩的一点就是语言,非常幽默,富有哲理,清新自然,有一句印象颇深的话在45页,花气薰人欲破禅。觉得和尚们问道窗外这种花香,确已犯戒,与吃荤想去无几,这样的写法来写花香,实在精彩。另外第三章的开始的描写也非常动人,这春气鼓动的人心像婴孩出齿时的牙龈肉,收受到一种生机透芽的痛痒。上海是个爆发都市,没有山水花柳作为春的安顿处。公园和住宅花园里的草木,好比动物园里铁笼子关住的野兽,拘束,孤独,不够春光尽情的发泄。确实是一部经典之作。

第15篇:毛中特实践教学作业要求

实践教学作业

模块(一:爱国影片观后感)

论文题目:姓名:

系别专业: 学号:

联系方式:

具体要求:(分值20分)

1 封面统一A4纸打印,写清楚题目(自拟)、姓名、系别专业、学号、联系方式(邮箱或手机)

2 用16开信纸稿纸手写 3 不少于2000字

4 要求书写工整、页面整洁,上方用两个书钉固定 5 不能互相抄袭,不得网络抄袭(可参考)违规者判为零分

6 要求班长在期末之前收齐,并按学号排好,交至任课老师

第16篇:毛中特重点

(页码标注为《核心考点》页码)这是他们去上了暑假班的人那里问来的重点,主要是那些不要看的就不要去看了,这边有列出来的就肯定是要重点看的。这份很重要,一定要把它们一个个地在你书上标出来。 第一章:

1节:马义的中国化历程

必考1道选择题

中特的旗帜,理论体系不要P57(5和7)

2、3节:看大标题,“几大”会议P59,看一下

4节:“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P59,历史地位P60,指导意义P60, 科学发展观措施P60,指导意义P61

第二章:最多一道选择

实事求是的指导意义P62

第三章:very important 至少2道选择,1分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P69,纲领(特别是经济纲领)P66,总路线(要细看)P64,革命统一战线P68(important)

第四章:

1节:一道选择

社义制度确立的意义P73

第五章:最多1道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P73,毛泽东提出、、、道路P73,党的“八大”, 3节:发展才是硬道理P75,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P76, 4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76

第六章:最多1道选择

社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P77,基本纲领P78,基本路线P78, “三步走”战略P79,发展战略特点P79 小康社会不要P77(2)

第七章: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P80,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P81

第八章:the most important 至少2道选择,1分析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不要P84(3)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85(very important)(可能出分析题)

第九章:1道选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P91,意义P91, 依法治国含义P94,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P95 第十章:最多1道选择,甚至可能是分析

建设社义核心价值体系,措施P98

第十一章:和谐社会的含义P101,几方面理解P101,基本原则P101-102

第十二章:台湾问题实质P104,“一国两制”是谁提出的P104,最早运用在、、、P104 第十三章:和平发展道路原因P106,独立自主原则P106 第十四章: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原则及关系P108, 3节不要P109(

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十五章:1道选择

党的性质P109,两先锋队关系P109,改善党的领导该怎么做,中共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P110,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P111,党先进性建设的原因P111,加强党的先进性该如何做P11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该如何做P111。

第17篇:毛中特要点

2011—2012第二学期专科《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原因及重要意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5、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6、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7、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及联系。

8、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有哪些?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10.以毛泽东、邓小平分别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及重要意义。

12.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是新式的农民战争?

13.如何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15.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的内容。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

17.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18.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20.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23.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

24.结合本学期所学内容,比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革之间的异同。

25.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内容。

第18篇:毛中特心得体会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37个年头,历史的脚步和时代的洪流在中国的这37年来流转得惊人的迅速,改革开放给我们全中国的经济、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质的飞跃。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藉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亲历改革发展”实践活动,我们小组决定开展一次围绕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怎样变化的民间走访调查,通过从别人口中了解到的感受结合自己的体会更深刻的感受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

为了能够得到有效的答案,我们小组决定探寻主城区内的老街以及至今居住其中的老人,一方面他们的年岁较高,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前后几十年的不同的生活,可以说他们就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见证人,所以对于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中带来哪些变化,他们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人,另一方面,具有历史沉淀的老街在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变化也是非常直观明了的。综上所述,我们选择了对老街居民的采访。

我们走访调查的路线是:黄桷古道—磁器口—十八梯。沿途将乘坐轻轨,索道,汽车等交通工具,穿越繁华的渝中半岛,在路上,我们也将一路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

队伍集合完毕后就出发,第一站便是位于学校不远处的黄桷垭街道,此地是黄桷古道的终点,黄桷古道乃是当年进入重庆主城、前往贵州的必经之地,由于交通的不断发展、发达,这一条路也逐渐的落寞下去,变为了人们周末休闲健身、锻炼身体的一处步道,从上新街一路沿古道拾级而上,穿过茂密的树林,便是到了黄桷垭街道。我们从公路一旁的斜坡向上而行,一排排的年代略显久远的老房子豁然出现在了眼前,房前的门旁上钉着“黄桷垭街道XX号”。

我们将走访对象选择为那些正在闲聊或者稍作休息的老婆婆老爷爷。我们走访的第一位是一位老婆婆,看到我们的突然出现,一开始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在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后,也还是不知道回答我们什么,我们试着用浅显的语言问了几个问题,希望能把对方带入进来,老人家这才渐渐地打开了话匣子,当我们问到改革开放给她带来什么变化的时候,她很肯定的告诉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起居还是饮食方面,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吃饭要粮票,买肉要靠肉票,生活质量明显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但同时她也指出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些不足之处,虽然经济飞速的发展了,人们的腰包也渐渐的鼓起来了,可以经常出境旅游,可以吃大餐,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却在一点一点的变淡,她举出了现在很多人在街上遇到小偷不会选择见义勇去制止偷窃行为,而是看热闹一样的围观。的确如此,正如唯物辩证所支持的那样---凡事都有两面性,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们的经济虽然是大步稳健的上升了,物质生活水平也极大地提高了,但人们的道德素养的进步却在这飞速的发展中被忽视了,或者说被耽搁了;我们还采访了一位年事很高的老奶奶,也许是早已看遍人生,老人家一见到我们就是笑盈盈的,十分大开爽朗的接受我们的采访,她表示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让她们这些老人家生活得到了很大的补助,虽然早已退休,但老人的社保福利还是能够让她们不用愁吃穿,这些让她感到很满足。

中途我们乘坐索道从南岸区跨越长江到达渝中半岛,又立即换乘轻轨前往磁器口,一气呵成。若是在改革开放前,甚至是十年前,这样一趟路程得花上多久的时间,翻山越岭、跨江钻洞。而如今,只需在网上事先查询好路线,了解起点和终点站即可,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的改变,不就是体现在这些上面么。

来到了古镇磁器口,如今已是重庆的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每天慕名前来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此处旅游业的发展也拖动了当地人们的经济收入,我们采访了都是当地居民的一位环卫工人大妈和一位摆售小商品的大叔,大妈表示对于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自己没有一技之长,政府提供了这份工作,让自己能养活自己,并且社区也非常关心她们;大叔也有相同的回答,当问到对于经济的发展需要他们搬迁和对从小生活的故居的留恋的矛盾冲突时,大叔沉思了一下,还是希望能够一直住在老家。我想这便是国人的故乡情结吧,正如俗话说的那样“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面对经济的发展,不同的人又会是怎么不同的看法呢。

最后我们前往了十八梯,这个老重庆的下半城,现在已经被打满了“拆”的痕迹,许多稍有内涵的外地游客亦或是重庆本地人会来到这儿,看一看曾经的老重庆的风光。我们采访了一位号称有百年历史的老茶馆的老板,大约60多岁,有着作为茶馆老板所特有的豪爽性格与见多识广,他较为全面的总结了改革开放,肯定了带来的巨大飞跃,同时也透露出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很大程度上隔绝了人们之间的情谊,人与人之间变得陌生起来,同样我们问了他关于老街拆迁与故居情结的矛盾,他则表示理解与支持旧房拆迁,认为这是历史发展所必须经历的。

三条老街的访谈调查给我的印象颇深,每位无论是依然悠闲如初的黄桷垭街道,还是处于经济开发与老街留守博弈的磁器口,亦或是已经在拆迁衰落的十八梯,老人家对于改革开放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或者有针对自己生活所提出的不足之处,就像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一般,但总的来说,他们都肯定了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改变与进步。而我们采访途中的一路所见也亲历着改革开放给我们的巨大变化。通过这次为其一整天的走访调查,使我们小组更加深刻的体会与拥护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和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主义道路的决心。

第19篇:毛中特总结

中国十九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为贯彻十八大精神,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更加广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

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状况和风气明显好转。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巡视利剑作用彰显,实现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同志们!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十八大以来,新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

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

(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以上十四条,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同志们!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四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

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二)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三)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四)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五)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

(六)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五)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七)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九、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一)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

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

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十一、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革命理想高于天。

(三)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

(五)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纪律处分权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六)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

(七)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统计体制。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八)全面增强执政本领。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

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

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和改善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

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1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

依法治国的(老)十六字方针,内容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党的十八大提出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的内容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新征程】

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1978-1984年主要是普及联产承包责任制。(二)1985-1990年主要是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农村非农产业体制。(三)1991-1995年农村改革基本停滞,乡镇企业处于治理整顿状态。(四)1996-2003年我国开展了农村税费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再掀新高潮。(五)2003年至今主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国企改革的阶段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0)以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为突破口,主要内容是扩权、减税、让利,给企业一定的自主财产和经营权利。第二阶段(1981—1982)的主要内容是试运行经济责任制。1980年开始在部分地区企业试行多种形式的盈亏包干责任制和记分计工资、计件工资、浮动工资等办法,把生产责任制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并逐渐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第三阶段(1983—1986)的主要内容是利改税。1983年6月在各地试点基础上实行税利并存的第一步利改税。1984年9月,税利并存过渡到完全的税代利,从而促进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第四阶段(1987—1991)的主要内容是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实行以“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补”为主要内容的承包制,从而打破了大锅饭,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第五阶段(1992年后)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建立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向,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论理论和政策上采取了何种“说法”,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从开始实际上就是“市场导向”的。

6习总系列讲话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我们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奋进力量的迫切需要,是把握发展大势、明确前进方向的迫切需要,是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员干部素养、增强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迫切需要,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习好贯彻好讲话精神,才能进一步坚定主心骨,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才能进一步增强战略思维和战略定力,更好地观大势、谋大事,排除各种干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才能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把握发展规律、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更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切实承担起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7我国政治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答案要点】(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包括:1人民民主专政;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

国有机统一起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司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制化;体制改革工作要循序渐进地进行。1 党的领导下进行 2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3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法治原则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4 政治体制改革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不能一蹴而就

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司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制化;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

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地位和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3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4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及其优势,说明应当怎样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 (2)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人会制度是符合中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这告诉我们,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

(3)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3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4是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民主人士的共同选择。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1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协商渠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3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

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完善人大工作机制,通过座谈、听证、评估、公布法律草案等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意义?(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内涵和要求?【答案要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1文化是建设是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3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4文化为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2)主要内容和意义:1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是这个体系的精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3)基本内涵和要求:1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

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9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要求和重点是什么?(2)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答案要点】

(1)基本要求和重点:1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2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放在首位的是群众利益。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就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2)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就要: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责权、依法自治、发挥作用。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

毛中特每章重要知识点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所回答的基本问题? 【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党 科:为什么要科学发展、怎么实现科学发展

、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毛:【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邓:【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三:【时代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邓:【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他同样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三:【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代笔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5.邓小平是如何重新确立和发展实事求是发展路线的?

实事求是发展路线的【偏离】:1957年下半年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的偏离

【开始恢复】1976年10月份粉碎“四人帮”之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造成的严重局势

【提倡】 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倡导实事求是

【强调】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重新确立】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发展】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生机的法宝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如何理解】(1)实事求是是内在的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2)实事求是也内在的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7、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8、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

9.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相互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0.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

【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1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

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内容及科学含义:

【内容】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科学内涵】(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2)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13、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科学决断?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科学内涵】(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基本特征】

十三大:(1)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

(2)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

(3)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 (4)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

(5)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十五大:(1)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15、党的十七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性特征的新概括:)

十七大:(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1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基本纲领】(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由和谐相处的局面。

17、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十三大的“老三步:】

1.从1981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2.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3.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五大的“新三步”】

(1)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在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3)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18、总体小康的特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总体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的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主义公平正义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19、结合初级阶段基本特征分析初级阶段的艰巨性、长期性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1.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2.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无法逾越的 3.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不是短时期能够解决的 4.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 5.6.当今世界生产力迅猛发展,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肩负着更为艰巨、复杂的任务

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必须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进入生产力比较发达、社会主义制度比较成熟的阶段

六.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20、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的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的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含义:

【科学含义】(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经济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背景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基本特征:

【基本框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基本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再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3、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阶段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1)以劳动作为主要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差距原因】(1)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解决办法】(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A.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B.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4、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的构建?)

【国民经济】(1)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

(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3)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创新国家】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1)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2)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发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是什么?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

【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1.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2.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4.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5.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意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从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情况出发,既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又体现时代特点的工业化道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已不可能关起门来先搞工业化,在搞信息化,而是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6、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中央明确规定的“三农”工作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

【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与很大的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2.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27、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重要意义】(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8、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性质,是指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掌握,

我国的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即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指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体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9、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互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0、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2.

3.

3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2、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33、“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基本内容】(1)一个中国 (2)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重要意义】第

一、“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二、“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三、“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即坚持祖国统

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造成的不良后果 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第

四、“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五、“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20篇:毛中特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接触了《毛中特》这门课程后发现,这门课程与其他理论型课程的明显特点一样,也啊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枯燥性。虽然老师在授课 的过程中,能将其中的知识点和相关的事迹有机结合来进行讲解。但是,仍旧没有达到良好的习得效果。自我反思,大致上原因有二:一方面,在中学阶段已经对其中大部分的知识点进行了较为简略地学习,大学的深入学习,便面临着没有新鲜感,而失去兴趣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课程本身的枯燥性与目前较为散漫的大学生活难以适应。也和社会中不断凸显的现实问题常常脱节,导致对此类政治理论的合宜产生一定的迷茫心理。这也是我在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反省。

在课堂活动方面,我想,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课堂讨论和小组报告等环节。适当地课堂讨论发言,可以更好地将学习知识进行一个现实条件的交流。有利于较好的发展知识思维。巩固所学知识。而课堂的小组报告,可以更好地增加同学之间的知识交流的同时,培养同学们对理论研究的能力,锻炼知识交流能力。

我认为这门课是在为我们以后进入社会提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对我们思维方式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这门课程里不仅学习到了知识性的习得,还学到许多人生问题。人的一生从点滴的积淀自我到重大的人生抉择,是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实现自我的价值.

毛中特实践报告范文
《毛中特实践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