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差错事故登记本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04 09:05:5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一、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病人要有高度责任心,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

苟。

二、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做好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中、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物、剂量、用法、时间、浓度。

三、严格交接班制度,坚持床头交班,做到交的准,接的明。各班医嘱应及时核对,并签

名。每周大对医嘱一次。

四、抢救车内的药品及抢救器械应定点、定量放置,并保证性能完好。在抢救病人时,护

士长应合理安排工作,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性,做到忙而不乱。

五、护士长要善于观察护理人员各种不稳定情绪,并做好其思想工作,勿使情绪波动带到

工作中去,影响工作。

六、对新调入的同志、实习学生、进修人员,要热情对待,专人带领、使其尽快熟悉工作。

七、对危重昏迷及学龄前儿童病人应加强安全措施,及时加床挡以防坠床。对不治之症及

精神病患者,加强心理治疗,去除一切不安全因素,以免发生意外。对长期卧床病人,应按时翻身,以免发生褥疮。

八、使用氧气时注意三防,应放火、防油、防震。

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一、各科室应严格登记差错事故。责任者要及时登记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并写

出书面检查。护士长定期组织分析讨论会,提高认识,吸取教训,以利改进工作。

二、发生差错事故时,责任者要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4小时内口头或电话报护理

部,重大差错事故要立即报告护理部和科主任,其责任者应在三天内提交书面检查材料。

三、发生差错事故时,要积极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和消除由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四、发生差错事故的有关记录、化验及药品、器械等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并保留病人标本,以备鉴定研究之用。

五、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发现后视情节轻重从严处

理。

六、为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听取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吸收本人参加,允许本人参加意

见。决定处分时,领导应做好思想工作,以达帮助教育之目的。

七、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讨论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预防褥疮措施

一、减少局部受压:,经常改变体位,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受压皮肤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压红不消退者,应该缩短翻身时间。

二、每次翻身要记录时间、皮肤受压情况等,受压部位可垫气圈、棉圈、棉垫、海绵垫等。躁动有导致局部皮肤受伤的危险者,可用透明贴、膜予以局部保护。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三、避免局部刺激,床铺应保持平整无皱褶,清洁干燥无渣屑,对于大小便失禁者,肛周涂保护膜,防止大便刺激。出汗、伤口分泌多的病人,尤应注意皮肤的清洁干燥。

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危重、体弱、及长期卧床的病人可以使用充气气垫床,骨突处皮肤使用透明贴或者减压贴保护。

五、加强营养,根据患者情况,摄取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矿物质饮食,必要时,少食多餐。不能经口摄取者,应用胃肠道内或静脉内高营养疗法,以满足营养需要,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推荐第2篇: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1、病房应设有差错事故登记本,差错事故发生后,由本人或发现差错者负责登记,并由护士长签字。

2、登记时应将日期、时间、病人姓名、床号、诊断及差错经过、性质、责任者填写清楚。

3、护士长每日检查差错事故登记本,如为一般差错,由护士长在交班会上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教育。

4、严重差错事故发生后,本人应立即口头向护士长报告,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救,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及时上报上级领导,重大医疗事故立即报告院长。

5、发生严重差错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均应保留,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必要时保留病人的标本以备鉴定。

6、差错事故发生后,按情节及性质组织科室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原因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的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7、发生差错事故的个人,如不按规定上报,有意隐瞒,时候经领导或其他人发现,应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8、差错事故于每月初填写报告表交护理部。

1

护理差错事故定性标准

事故定义: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具体参照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一)差错事故定性标准 Ⅰ类差错(严重差错)

定义:在护理工作中,由于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等原因造成的错误,给病人造成痛苦,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经济负担,但未造成死亡、残废和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为Ⅰ类差错。 举例:

1.对危重病人观察不仔细,发现问题不及时通知医师,贻误治疗。2.应用特殊药物,如洋地黄、麻醉药、胰岛素、氯化钾等,因注射方法或剂量不正确而发生反应者。

3.查对不严,以致输入有霉菌(肉眼所见)的液体、异型血或错注青霉素或未做皮试注射青霉素,发生不同程度反应者。

4.昏迷、危重病人、小儿坠床,造成头部血肿、骨折、颅脑损伤等。5.热疗或保暖造成的灼伤,灼伤面积占体表面积>0.25%,深度或浅Ⅱ类以上。

6.使用未消毒的器械或消毒过期的器械实施手术,产生一定后果者。7.各种穿刺、活检、特殊化验标本取错、损坏或遗失。

2

8.出院时抱错婴儿、出医院门后纠正。9.发生BBA有后果者。 10.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形者。 Ⅱ类差错

定义: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错误,造成病人一般性痛苦或错误性质随严重,但未造成病人任何不良反应者。 举例:

1.错服、漏服重要药品。

2.漏做药物过敏试验,用药后不良反应者。

3.因护理不当,发生占体表面积

5.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尚不至于影响治疗的,术前准备不当而延误手术者。

6.使用消毒过期手术包实施手术,未发生不良后果者。7.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形者。 Ⅲ类差错

定义: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一般性错误,不直接影响治疗也未造成病人任何痛苦。 举例:

1.遗漏一般性的治疗及发错一般性药物。2.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况者。

(二)护理差错管理

3

1.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如做到“三查七对”,“三查一对”等。2.建立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对发生的差错有定期讨论分析制度并做好记录。

3.发生Ⅰ类差错后,责任者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夜班时向值班医师报告,护士长24小时内向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汇报,严重事件及时报告院部。

4.Ⅰ类差错每百张床

(三)有关“四不准”的几项规定 1.不准打错青霉素、胰岛素、输入霉菌。 2.不准输错血、血制品。 3.不准抱错婴儿,重病人坠床。 4.不准开错手术部位。

4

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一、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标准,严格认真执行交接班检查制度,要求做到“四看五查一巡视”。

“四看”:1.看医嘱2.看病志报告3.看体温本4.看护理记录是否完整,出入量记录是否准确。 “五查”:

1.查性如愿患者的初步处理是否完善,病情变化是否已处理。2.查手术患者术前准备是否完善,各种携带去手术室的用物是否备齐。

3.查危重、瘫痪患者是否按时翻身、床铺是否平整,有无褥疮。4.查大小便失禁者处理是否完善,皮肤衣被是否清洁干燥。 5.查手术后患者窗口有无渗血,敷料是否完整,是否排气排便,引流管是否通畅。

“一巡视”:对危重、手术后病情有特殊变化的患者,交接班人员应共同巡视,进行床旁交班。

二、执行医嘱应准确无误:

1、医嘱书写要做到五必须: (1)字迹必须清楚。 (2)床号和姓名必须相符。

(3)药品名称,剂量、浓度必须正确。 (4)给药时间及用法必须明白。 (5)医生盖章。

5

2、护士转抄医嘱后,必须有两人核对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

3、一般情况下不可执行口头医嘱,必须执行时应做到听、问、看、补,即听清医嘱,听后再问一遍,看清药品即时补写并转抄医嘱。

4、各班医嘱应做到勤查,接班后查上一班医嘱是否处理完善,值班时间随时查看医嘱本有无新开医嘱,交班前应查本班有无漏医嘱。

三、给药:注射及各种治疗处臵要严格查对。

1、执行医嘱要做到三查七对

“三查”:服药、注射处臵前、中、后查

“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摆药应由一人负责,摆药后应复核一遍,并注意。(1)不用无标签或标签不清楚的药物。 (2)不用变色、混浊、有沉淀的药物。 (3)不用可疑药物。

3、医护人员对本科常用药物要做到“五了解”: (1)了解药物性质 (2)了解主要作用 (3)了解常用剂量

(4)了解不良反应及中毒症状 (5)了解中毒的解救方法

4、静脉输液应注意:

(1)输液瓶、输液管是否清洁、无菌、无异物

6

(2)核对液体名称及有效期 (3)输液有无变色、混浊、沉淀 (4)注意输液反应及防止液体外漏 (5)严格掌握配伍禁忌

四、有引流管患者应做到以下四点:

1、固定妥善,保持通畅

2、连接准确,不得接错

3、严格无菌,不得倒流

4、密切观察,准确记录

推荐第3篇: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一、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医疗卫生行政法规、医院、科室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岗位职责、工作程序。

二、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制度、规范、法律法规。

三、共享医院的护理不良事件,防患于未然。

四、科内的不良事件认真总结,及时登记科内讨论。

五、每周对科内工作进行检查,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管理。

六、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增强护患沟通,达到护患关系和谐。

七、做好科内抢救工作的培训,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推荐第4篇:医疗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

为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规范医疗行为,预防医疗缺陷、差错和事故发生,及时有效处理医疗纠纷,杜绝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特制订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委员会。由院领导、院办、医务部、护理部、计划财务处和安全保卫处组成,委员会下设监控办公室,挂靠医务部。负责组织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监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规章制度等实行情况。

2、成立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由业务院长、医务部、护理部及各科室专家和外院专家组成,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会议,负责对医疗缺陷、差错和事故进行分析、论证和定性工作,提出整改意见,修订和完善有关医疗安全各项制度。

3、成立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由专职人员组成,挂靠医务部,受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委员会直接领导,及时受理并处理各种投诉及医疗争议。

二、医疗事故防范

1、强化安全医疗教育。每年定期组织全院职工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培训,不定期地进行医疗安全、质量意识教育,及时传达上级卫生部门的有关医疗安全方面文件和各项规定。

2、建立和健全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制度是保证医疗质量有章可循的关健,尤其是首诊负责制、急诊抢救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死亡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等。重视病历书写质量,病历保管规定,规范填写病人知情同意书。要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植入物准入的管理。

3、落实各科室医疗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科室成立医疗安全小组,制订相应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经常开展以科室为单位安全质量活动,规定每月底向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办公室报告一次医疗缺陷、差错、事故或存在不安全因素,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三、医疗事故处理

1、当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争议时,当事者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在24小时之内向医疗服务监控办公室或总值班汇报,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向监控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汇报,发生医疗事故的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

2、已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的,当事人在按规定程序上报同时,由科室或院部组织最强技术力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3、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反应,有关人员应及时报告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并组织有关人员会同患方对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需检验的,由双方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

4、对发生患者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告知患方在规定时间(患者死亡后48小时,如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延缓7日)内提出尸检申请,拒绝尸检的,应让患者家属签字;如拒绝签的,院方应当如实记载,并记录在场的其他证人。

5、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当事人必须将事情详细经过以书面形式陈述,经科室讨论,分析原因,写出定性结论,并以书面形式在2天内交医务部,并提交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予以责任认定和提出整改措施。

6、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疗事故处理办公室人员要及时到位,一方面接待患者或家属,了解情况,告之处理程序。另一方面向责任人了解情况,当事人和所在科室负责人务必积极配合。在处理期间,当事人和科室负责人不准请假外出,并有责任在鉴定会和法院审理时出庭,必要时当事人暂停执业行为。

7、发生较大医疗纠纷时,为维护医院正常秩序,确保医护人员人身和公共财产安全,安全保卫处有关人员要迅速到达现场,如遇矛盾激化或事态扩大,立即报警,同时向合肥市医政处报告。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1、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接待投诉者,将投诉的情况填写《登记表》并告知答复时间(一般一周内),而后向科室责任人了解情况,由责任人写出详细书面说明书(一般2日内),反馈科室经讨论后由科主任写出书面说明并予以定性,上交安全医疗管理委员会讨论定性后,由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告知投诉者。

2、解决双方医疗纠纷争议途径:告诉患者或家属可以通过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医学会鉴定后解决;第三条途径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投诉处理管理制度

1、医院设立专门管理部门负责患者的投诉接待工作,有工作规范与记录文件,对投诉的问题应及时与相关科室部门通报,对重大事件投诉的信息迅速报告院领导。

2、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建立适宜的投诉处理流程。

3、通常一般问题应在一周内予以答复,若因问题复杂须增加时间进一步调查时,应事先向投诉者告知.。

4、对投诉问题的处理及整改意见,及时向科室反馈与落实情况。

5、医院应对投诉事件进行定期分析,要从医院管理的机制、制度、程序上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时件重复发生。

6、建立完善医患沟通体制,增强医患交流,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形式,交流用语通俗易懂,增强沟通效果。

医疗投诉登记处理程序

1、医疗投诉由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负责接待工作。

2、接待者将患者或家属投诉的事由、意见、建议记录在登记表上,并告知答复时间。

3、将登记表交给当事人写出书面陈述后,交科室讨论,并由科主任写出定性结果于2日内交回交医务部。

4、医院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院领导或院安全医疗管理委员会讨论,提出定性结论和整改意见。

5、由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在一周内将处理意见告诉患者或其家属,如有不同意见,同时告知其它解决途径。

6、将整改和处理结果反馈科室和当事人。

为落实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保障我院医疗、护理安全,保护医务人员及病人合法权利,结合我院具体工作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医疗事故防范措施

(一)必须严格遵守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建立学习制度,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1—2次法律、法规培训,对新录用的医务人员进行岗前法律法规学习。

(二)严格执行卫生行政部门关于病历书写及管理要求,保证病历资料客观、真实、完整性。

(三)在医疗活动中完善告知义务,病人享有知情权。知情范围: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预计费用。在病人或家属充分知情的条件下自愿做出同意选择,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如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实验性临床医疗、新技术等应由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由其法定代表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由其近亲属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无法签字的情况下,可有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被授权人签字。在病人就医过程中病人或家属选择拒绝治疗、拒绝检查、自动出院,医务人员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其后果的严重性,并履行知情签字手续。

(四)医院成立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接待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有关政策法规,社会知识和医学心理知识,能恰如其分的实施相应对策,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使纠纷得到合理解决。

(五)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发现医疗纠纷或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在8小时内向医务科及主管院长汇报,医务科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院长汇报。

(六)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务人员应采取积极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病人的损害。

(七)医疗事故、纠纷发生后,应在医务科长主持下对病历及有关输液、输血、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实物进行封存、保管、送检。

(八)对死亡原因有异议的,应建议在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体解剖,以明确死亡原因。

二、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处罚规定

(一)科内自行协商解决是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之一,也是首选方法。

1、发生一般医疗纠纷,科室及当事人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积极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主动和患者进行协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谅解,化解矛盾。

2、科内解决问题,涉及到有关财力、物力,由科室及当事人承担。

3、科室发生医疗纠纷后应及时报告主管院长及医务科,并将处理结果以文字形式连同协议书共同上报医务科备案。

4、凡科室自行解决的医疗纠纷,医院不再给予科室及当事人任何处罚,但科室及当事人应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意见,上报医务科备案,科室应给当事人适当的处罚。

(二)院级解决医疗纠纷程序及处罚意见

1、医疗纠纷发生后,科室协商解决未果或重大医疗事故应及时上报主管院长及医务科进行院级解决,院级解决纠纷途径有院内协商解决;盟市、自治区级医疗鉴定、各级法院诉讼三种渠道。

2、院级协商解决:在主管副院长的指导下,医务科、护理部在科主任、护士长的积极配合下,深入科室了解情况,必要时可召开院技术委员会进行医疗护理技术分析及鉴定,并根据调查结果及技术分析鉴定结论,实事求是向患者进行耐心解释,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在公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下,与患者达成协议,如需对患者进行适度的经济补偿时,应与患者签署协议书,并对当事人及科主任、护士长、科室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3、凡医院协商不妥或较为严重的医疗纠纷应上报盟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在主管院长的指导下医务科组织相关科室主任级当事人积极进行有关材料及应诉准备,参加各级医疗事故鉴定会。经鉴定不属医疗事故的,当事人、科主任(护士长)、科室不受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如鉴定为医疗事故,医院应根据事故等级及责任程度给予患者相应的经济补偿,同时对当事人、科主任(护士长)、科室相应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4、凡患者诉讼到法律部门的医疗纠纷,应积极配合法律机关调查、取证、应诉,判决结果医院不负有责任时,当事人、科主任(护士长)、科室不受任何处罚,如确负有责任的,当事人、科主任(护士长)、科室应受相应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加强超声医疗服务规范和安全防范刻不容缓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关医师的各种法律已经开始实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

35、336条、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尤其是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规定”,明确规定了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适用“举证倒置”原则,即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已于9月1日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取消了技术事故和责任事故的区别。一时间各种媒体对医疗纠纷的报道剧增,拟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的医疗纠纷数量迅速增加。在这样的大气候下,超声专业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是近年来超声专业飞速发展,新技术日新月异,诊断、治疗全面开展,为掌握这些新技术,大家正在不断努力学习和探索;二是超声开展项目越来越广,涉及全身各部位、各脏器,已成为临床首选诊治手段之一,尤其是外、妇科术前必查;三是超声检查病人多,时间紧,要求在半小时内报告,而且大多数是单兵操作,几乎没有放射科的集体读片报告制度。然而超声报告却是医疗事故鉴定中的重要证据之一。因此,超声工作者普遍感到超声这一新兴专业变成了一项高风险职业。对新的形势,如何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超声医疗服务规范和安全防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分析涉及超声的常见医疗纠纷类型,主要表现为:

(1)误诊、漏诊:例如将肝右叶直径1cm的稍增强团块诊断为“肝血管瘤”,并告诉患者不需要进行治疗。3个月后,肿块明显增大并确诊为肝癌。患者投诉:因超声误诊延误了诊断与治疗,要求赔偿。又如一例产前超声检查3次,均诊断为“胎儿未见明显异常”,出生后发现婴儿缺少一侧上肢。患者的律师认为:超声医生能发现脐带绕颈,却发现不了整个上肢的畸形,存在明显过失,已侵犯了孕妇作为一个消费者的知情同意权和终止妊娠的选择权,医院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涉及费用问题的医疗纠纷:例如停经35天超声检查,子宫内发现小无回声区,两侧附件区未发现异常,结合尿妊娠试验阳性,超声提示早孕可能,建议半月后复查。半月未到,已发生宫外孕破裂出血。患者以超声误诊为由,要求赔偿。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药流的广泛应用,患者和临床要求超声确定早期妊娠的时间有了明显提前,患者发现经期稍有延期,即来就诊。此时,诊断早期妊娠的超声征象尚未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超声诊断早期妊娠,尤其与异位妊娠的鉴别诊断难度很高。

(3)因为超声报告表述和书写上的不规范导致的医疗纠纷:有些超声报告表述过于简单,有提示无描述或提示和描述不符;有些报告直接下病理诊断;有些超声用语,如“„„未见明显异常”使用已成常规,但是仅根据几个断面和测量数据,就下此诊断,值得商榷。

4)将一次性处理的针具和导管多次重复使用,由此引发医疗纠纷。 如何面对这一现实问题,是超声医生应当考虑的问题。必须强化依法行医的意识,全面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在为患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

(1)严格执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医疗规范[1,2],包括医疗操作规程、医疗服务规范和医疗行为规范。追究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民事责任的前提是医疗过错的存在,只有严格执行了医疗规范,才能尽量避免医疗过错。

(2)改“无限责任报告”为“有限责任报告”。还举前面那个案例,在常规灰阶超声时,仅根据胎位、胎盘、羊水、双顶径、股骨长度、胎心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即提示“胎儿未见明显异常”。出生后却发现先天性心脏病等畸形。患者常责问这些算不算“异常”,据此认为侵犯了患者知情同意权和终止妊娠的选择权。这就引起了我们的反思,这句术语有两个问题:①明显和不明显如何界定;②胎儿也有全身各部位各脏器,仅查了常规几个指标,显示正常,难道就能断定未查的部位不会存在“明显异常”?因此,这样的报告等于承担了无限责任。这种表述上的缺陷,极易导致医疗纠纷。我们建议只对规范上指定的检测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承担责任,必要时还可提供所采用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而对未检测的部分是否正常,不能承担责任,换句话说就是只承担有限责任。

(3)使用计算机图文工作站,规范超声报告。

(4)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于9月1日执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在超声引导介入诊断治疗时十分重要。在超声医生如实告知的情况下,患者或家属具有相对的选择权,即同意或拒绝治疗。如同意治疗,应签署手术同意书和一次性针具确认书。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应对和防范,提出我们的看法,与各位同道商榷。

医疗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一、各科室均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或他人及时登记所发生的差错事故(登记项目:记录日期、病人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诊断、发生经过、发生时间、发现人姓名、发现时间、科室讨论及定性意见、讨论定性日期、登记人姓名、科室负责人签名)。科室负责人应经常检查差错事故的记录。

二、发生差错事故后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旌,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三、各科室每月向医务科或护理部报告一次医疗安全基本情况。发生严重差错、事故或医疗纠纷,责任者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由科主任或护士长上报医务科、护理部和院领导,重大医疗事件医院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四、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有关记录、检查报告,不得涂改,要认真保管不得丢失,以备封存。造成事故的药品、血液、器械、病员的标本等均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销毁,以各鉴定。

五、各科室应在一周内对所有的医疗差错或事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找出原因,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作出初步的定性和处理意见,科室定性困难时可请医务科或护理部成员参加。严重差错或事故必须以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定性意见为准。医疗纠纷必须作出原因定性(包括差错、事故定性原因)。严差、事故的定性和医疗纠纷的原因定性原则上不超过2个月,特殊情况需说明原因,不超过半年。

六、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做到定性准确无误,在讨论时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前本人到场说明事件发生的经过,并允许个人发表意见。决定处理时,领导应做好思想工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七、医疗事故的处理参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

八、一般差错,每月组织一次讨论,并上报医务科或护理部。

九、医务科或护理部每季度汇总全部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并向院长作出分析报告,向全院通报发生情况。着重于缺陷、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管理缺陷等的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医院应每半年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安全基本情况。

附:医疗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l、医务人员应加强医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对工作极端负责。

2、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技术要精益求精。

3、充分发挥二级质量控制网络的作用,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把好质量关。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5、加强后勤保障工作。

6、各科室每月必须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分析讨论本月的医疗安全情况。找出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做

功能科B超室院产科超声医疗风险防范策略

徐佰成

随着超声技术在基层医院妇产科的广泛应用,超声诊断在产科临床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首选影像诊断手段。由于人们对胎儿畸形产前超声检查寄予极大期望,也随着人们法制观念、自我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医患纠纷亦呈上升趋势[1],而产科的医疗纠纷在国内外总医疗纠纷中所占比例均较大[2],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或间接与超声检查有关。因此,基层医院产科超声医疗风险日趋突显,预防和控制医疗缺陷、防范医疗风险已成超声科医务人员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基层医院产科超声医疗风险防范策略探讨如下。

一、产科超声医疗风险的医源性因素

1.法律意识不强,医疗告知不当:部分超声医师法律意识不强,对从事超声诊断所需掌握的法律法规知识浅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或没有根据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对目前所处的法律环境认识不清,也就不能很好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如对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时,往往只重视胎儿有无畸形,而常忽视孕妇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所赋予她的知情权、选择权、隐私权等;少数医疗机构因历史原因、客观条件,仍然存在超范围执业情况,未能严格按《执业医师法》所规定的执业范围持证上岗、依法行医;我国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对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行为作出了统一的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医院未对孕妇明确告知产前超声检查畸形儿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风险性,未让孕妇阅读、签署产前胎儿超声检查知情同意书等。法律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超声医师任何不当言行均有可能成为医患纠纷的导火索。 2.落实医疗制度不到位,医患沟通不和谐:医疗制度是保证正常医疗工作秩序、提高医疗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保障。有的医疗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或管理基础薄弱、管理环节存在漏洞,致使科室管理制度“仅上墙、不落地”。极少数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粗疏,在位不尽心,在岗不尽职,有章不循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急诊、会诊不及时,不履行首诊负责制,病史查对不认真,检查时与旁观者闲聊、长时间接听电话,甚至脱岗;服务态度粗暴、语言生硬;不注意保护孕产妇隐私;很多医院现行的“快餐”式或“流水作业”式超声检查,与孕产妇的必要交流十分缺乏,该问的不问或说话不严谨、随意轻率解释。

3.操作技术不规范,质控建设滞后:由于基层医院大多装备中、低档超声诊断仪,其分辨力较差,不能清晰显示胎儿某些结构;也由于超声检查工作的特殊性,在检查过程中单独作业;而从业队伍专业执业医师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其原因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3]。一些医院对低年资医生指导不力、把关不严,过于放手、疏于管理。少数从业人员既缺乏正规培训,又忽视业务学习,操作技术不规范、技术水平有限。目前我国尚无具法律效力、可操作性强的全国性产前超声检查原则与指南;大多数基层医院尚未开展超声诊断质控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科超声医疗风险的防范。 4.与临床医师沟通少,检查时间不恰当:超声检查与临床密切相关,惟有结合病史及临床资料对声像图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才能作出正确诊断。由于与临床医师沟通少,部分临床医师对超声检查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早孕期不能经阴道超声检查,否则会引起流产;孕周越大,胎儿显像越清晰;三维超声比二维超声诊断率要高得多,等等。这就致使不少高危妊娠(如高龄、双胎)孕妇错失早孕期经阴道超声检查时机,待中晚孕期再作超声检查时就无法获知胎儿颈项透明层、胎盘绒毛膜性等原始资料,给诊断及鉴别诊断造成困难。孕妇到中晚孕期才来首次超声检查,往往受胎位固定及羊水量、胎儿骨骼声影等影响,可能漏诊胎儿肢体畸形等;临床医师对三维超声的宣传不恰当,则会引起孕妇的误解。临床医师对超声诊断报告的解读水平和态度,也会影响孕妇的情绪。

5.日常工作量过大,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一些医院超声科人力不足,人均工作量大,医生过度劳累。在时间紧、任务重时尤为突出,往往形成争完成、重速度,无足够时间对每个胎儿的重要器官和结构(包括手足)进行逐一细致的检查,从而匆匆检查、草率“拍脑袋”式报告,以致出现错认、漏观、漏诊、误诊等现象。而超声检查胎儿畸形如发生判断失误,一方面可能漏诊严重的胎儿畸形;另一方面,又可能因误诊而将一个健康的胎儿置于死地! 这些可能出现的风险几乎使从事这项检查工作的每位超声医生如履薄冰,心理压力过大,易发生职业倦怠。而一旦出现职业倦怠,医务人员就会丧失工作热情,效率低下,对患者态度冷漠,甚至诱发医疗差错和事故[4]。

6.就诊流程不便捷,人文关怀未体现:超声科日常就诊量大,诊室有限;医院未能为孕妇提供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和方便快捷的服务流程,缺乏人文关怀。导致候诊区拥挤、秩序混乱,环境卫生差、空气质量不佳,候诊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孕妇烦躁,平添怨气,往往由此引发医患矛盾。

二、产科超声医疗风险的防范策略

1.全面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切实规范执业行为: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事业的方针之一,也是医院防范医疗纠纷的一条重要措施。因此,认真学习落实法律法规,切实执行各项操作规范,是避免医疗纠纷及事故发生的根本保障[5]。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强化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技术准入、技术标准管理,严格禁止基层医院作胎儿性别鉴定。要求医务人员在工作的任何情况下都要严格遵守医疗诊疗规范和常规,依法行医的服务观念需时刻牢记。

2.强化业务学习及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整体业务素质:医疗质量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基础。也只有患者满意,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高,服务态度好,诊疗质量就高,医疗纠纷也就少。因此加强超声科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力度,强化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防范产科超声医疗纠纷的一条重要经验和措施[5]。如对新员工岗前培训、基本操作培训、考核;全科人员进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超声诊疗规范和常规、超声专业知识及技术新进展等理论培训;科室要统一按照《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产前超声检查规范》、《妇科和产科超声检查指南和报告书写示范》的技术要求开展日常工作。产前超声检查应向孕妇明确告知如下三项内容:①产前超声检查前告知孕妇及家属超声检查的局限性、时限性和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可预测性,使孕妇及家属对超声检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②检查胎儿畸形的最佳时期是在孕18~24周,每次胎儿检查的重点内容和间隔应当告知。③超声诊断报告中,阳性结果要有图像和文字记录。因胎儿、孕妇等因素导致对胎儿解剖评价受限制的情况,要记录在报告上,必要时应口头报告并于报告单上写明需进行随访检查。报告书写要规范,强调实事求是,能看什么,看到什么,未看到什么,均应详细记录,并清楚地告诉孕妇。例如:这次检查未能显示胎儿唇部,报告中就应如实注明胎儿唇部因什么原因(如胎位)显示不清。最好能对全部畸形儿及疑难病例进行产后、术后随访并定期讨论分析,及时总结提高。同时要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把握好各次胎儿产前超声检查的时间安排。

3.建立基层医院与上级产前诊断中心的经常联系制度:基层医院虽然不具备产前诊断资质,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医院又要完成极大多数孕妇的胎儿超声检查工作。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基层单位如仅满足开展卫生部规定的6种胎儿畸形常规产科超声诊断,显然已不能满足临床及广大孕产妇要求,更不会减少产科超声医疗纠纷。如胎儿手、足畸形对基层医院虽然未作产前必须诊断的要求,但一旦漏诊则极易导致医疗纠纷。因此,我们应本着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每一例胎儿超声检查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胎儿严重畸形的漏、误诊。只要我们掌握好正常胎儿解剖学、胎儿发育异常发生发展规律、扫查显示正确切面、在合适孕周按规范仔细扫查观察,能对引起胎儿解剖结构形态较明显改变的大部分畸形作出初步诊断,至少可建议进一步检查,为降低缺陷儿出生把好基层关,也可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

为了基层医院更好地开展胎儿超声检查工作,建议建立基层医院超声科与上级产前诊断中心的经常联系制度。基层医院超声科将产前超声筛查发现的可疑异常胎儿者及时建议转上级产前诊断中心会诊,上级产前诊断中心则定期将确诊意见予以反馈,以促进基层医院超声筛查技术的提高。 4.增强医患沟通,体现人文关怀:随着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生命伦理学的兴起,要求医务人员在为孕产妇检查过程中,既要考虑生物学因素,又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6]。沟通是心灵的桥梁,工作中,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每一个细微表情、动作,对患者都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应在检查过程中边询问孕妇本次妊娠情况、有无异常妊娠史,边介绍这次超声检查胎儿显示情况,并作必要的解答。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充分体现对孕产妇的人文关怀,才能取得孕产妇和家属的理解与支持。若将人文精神与医疗行为融为一体,可从客观上有效地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5.改善就诊环境,优化服务流程:医院要对超声科合理布局,设置导医分诊台、电子叫号系统,为孕产妇提供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和方便快捷的服务流程,尽量缩短候诊时间;对于急诊病例,及时启用绿色通道;有条件者可在候诊区为孕产妇播放背景轻音乐、胎儿生长发育、胎儿超声检查及其局限性的科普宣教录像或展板,提供免费书报等。同时,医院也要为超声科医务人员提供一个便捷、高效、安全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工作条件,以构建和谐、文明的医疗保健服务环境,更好地为广大孕产妇服务。

推荐第5篇:医疗差错事故制度

一、各科室均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或他人及时登记所发生的差错事故(登记项目:记录日期、病人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诊断、发生经过、发生时间、发现人姓名、发现时间、科室讨论及定性意见、讨论定性日期、登记人姓名、科室负责人签名)。科室负责人应经常检查差错事故的记录。

二、发生差错事故后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旌,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三、各科室每月向医务科或护理部报告一次医疗安全基本情况。发生严重差错、事故或医疗纠纷,责任者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由科主任或护士长上报医务科、护理部和院领导,重大医疗事件医院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四、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有关记录、检查报告,不得涂改,要认真保管不得丢失,以备封存。造成事故的药品、血液、器械、病员的标本等均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销毁,以各鉴定。

五、各科室应在一周内对所有的医疗差错或事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找出原因,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作出初步的定性和处理意见,科室定性困难时可请医务科或护理部成员参加。严重差错或事故必须以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定性意见为准。医疗纠纷必须作出原因定性(包括差错、事故定性原因)。严差、事故的定性和医疗纠纷的原因定性原则上不超过2个月,特殊情况需说明原因,不超过半年。

六、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做到定性准确无误,在讨论时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前本人到场说明事件发生的经过,并允许个人发表意见。决定处理时,领导应做好思想工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七、医疗事故的处理参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

八、一般差错,每月组织一次讨论,并上报医务科或护理部。

九、医务科或护理部每季度汇总全部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并向院长作出分析报告,向全院通报发生情况。着重于缺陷、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管理缺陷等的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医院应每半年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安全基本情况。

附:医疗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l、医务人员应加强医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对工作极端负责。

2、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技术要精益求精。

3、充分发挥二级质量控制网络的作用,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把好质量关。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5、加强后勤保障工作。

6、各科室每月必须召开一次安全生会,分析讨论本月的医疗安全情况。找出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做好记录。

龙湾区人民医院医疗差错事故制度

一、各科室均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或他人及时登记所发生的差错事故(登记项目:记录日期、病人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诊断、发生经过、发生时间、发现人姓名、发现时间、科室讨论及定性意见、讨论定性日期、登记人姓名、科室负责人签名)。科室负责人应经常检查差错事故的记录。

二、发生差错事故后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旌,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三、各科室每月向医务科或护理部报告一次医疗安全基本情况。发生严重差错、事故或医疗纠纷,责任者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由科主任或护士长上报医务科、护理部和院领导,重大医疗事件医院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四、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有关记录、检查报告,不得涂改,要认真保管不得丢失,以备封存。造成事故的药品、血液、器械、病员的标本等均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销毁,以各鉴定。

五、各科室应在一周内对所有的医疗差错或事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找出原因,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作出初步的定性和处理意见,科室定性困难时可请医务科或护理部成员参加。严重差错或事故必须以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定性意见为准。医疗纠纷必须作出原因定性(包括差错、事故定性原因)。严差、事故的定性和医疗纠纷的原因定性原则上不超过2个月,特殊情况需说明原因,不超过半年。

六、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做到定性准确无误,在讨论时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前本人到场说明事件发生的经过,并允许个人发表意见。决定处理时,领导应做好思想工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七、医疗事故的处理参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

八、一般差错,每月组织一次讨论,并上报医务科或护理部。

九、医务科或护理部每季度汇总全部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并向院长作出分析报告,向全院通报发生情况。着重于缺陷、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管理缺陷等的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医院应每半年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安全基本情况。

附:医疗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l、医务人员应加强医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对工作极端负责。

2、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技术要精益求精。

3、充分发挥二级质量控制网络的作用,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把好质量关。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5、加强后勤保障工作。

6、各科室每月必须召开一次安全生会,分析讨论本月的医疗安全情况。找出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做好记录。

龙湾区人民医院

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1、医务科、护理部及医疗、医技科室都应建立医疗差错、事故登记、讨论报告制度。各科室应指派专人登记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及后果,务必做到及时、准确并及时组织讨论总结。

2、凡发生医疗差错、事故或可能是医疗差错、事故的事件,当事人应立即向本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时向医务科或护理部报告。发生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应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医务科、院领导。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当事人及所在科室主动填写差错登记表或医疗事故登记表。

3、差错、事故发生后,如不及时(当即)汇报,或有意隐瞒,事后发现,要根据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4、差错、事故发生后,医务科护理部及其它有关部门,要认真调查事发的详细经过,并必须于当班或当时完成调查经过(含讨论),尽快做出准确的科学结论。由医院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上报院领导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医务科、护理部在组织调查处理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过程中,应有专人保管有关病案、资料和空药瓶、血袋,任何人不得涂改、伪造、隐藏、销毁、丢弃,违者按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6、为查明事故和医疗纠纷原因,必要时由医务科、护理部向死者家属及时提出尸检要求,要有书面要求及家属的书面答复意见。如拒绝和拖延尸检而影响对死因的判断,由拒绝和托延一方负责。为确保尸检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应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具有冰冻条件的,可延长至7日。

7、情况调查清楚后,由院、科向家属、单位做详细说明。任何人不得随意向其家属及单位解释。必须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措施。

8、各科室要严格执行各项部门规章及医疗制度,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地防止和避免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

推荐第6篇: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1、各护理单元(病房、门、急诊、手术室、供应室)均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对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当事人及整改措施做详细记录。

2、一般差错发生后,由护士长填写“差错报告表”,每月上报护理部,严重差错在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并于当月29日前将处理意见及差错报告表上交护理部,不得隐匿后不按时上报。如有隐匿,一经查实除追究护士长及当事人责任外、加倍扣科室质量分。

3、对已发生的差错、事故,当事人认真分析原因,必要时写出事情的经过,接受教训,科内应于1周内组织科室人员对发生的差错的原因及性质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制定防范、改进措施。

4、对发生的严重差错、事故,应立即采用补救措施,尽量减轻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5、对性质未定的差错事故,由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讨论,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分管院长裁定。

6、进修人员发生重大差错事故后,由医院提交处理意见,转原单位执行。

7、护理部每月对全院护理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定期在护士长例会上讲评。科室出现差错、事故后,应及时发现、及时上报,正确对待,有效防范,对重视此项工作,杜绝类似差错、事故再次发生的科室提出表扬,对不能及时发现或隐瞒不报的科室,一经发现进行通报批评。

附:

医疗差错:凡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因自身原因或技术原因发生的但未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未构成医疗事故的错误;或有不良错误;或影响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但未构成医疗事故者。

医疗事故:凡在护理工作中,由于不负责任,不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作风粗暴或业务不熟悉而给病人带来严重痛苦,造成残废或死亡等不良后果。

事故等级分类:根据给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毒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常见护理差错内容:

(1) 错抄、漏抄医嘱,而影响病人治疗者或未造成不良后

果者。

(2) 错服、多服、漏服药(包括未服药到口),按给药时间拖

后或提前超过2小时者。

(3) 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

又重做者。错做或漏做滴眼药、滴鼻药,冷、热敷等临床处置者。

(4) 因操作、护理不当,造成病人发生Ⅱ度褥疮、Ⅱ度烫

伤,经短期治疗痊愈,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5) 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者;手术

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 ,以致拖延手术时间者。

(6) 因查对不严,以致注射、输入过期、变质药物或液体,

或输错血,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应,但未造成不良后果。

(7) 因护理不当发生重要引流管脱落,影响病人治疗,增加

病人痛苦,但未造成严重后果。

(8) 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划多处,而影响

手术及检查者。

(9) 使用未消毒灭菌或消毒过期的敷料。器械施行手术,未

产生严重后果者。

(10)延误治疗,医嘱拖延4小时才执行,抢救病人时执行医

嘱不及时,以致影响治疗而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11)损坏血液、脑脊液、胸水、腹水等重要标本或未按要求

留取、及时送验,以致影响检查结果者。

(12)由于手术器械、敷料等准备不全,以致延误手术时间,

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手术标本丢失或未及时送验,增加病人痛苦,影响诊断者。

(13)供应室发错器械包或包内遗漏主要器械,影响检查、治

疗者;发放灭菌已过期的器械或器械清洗、灭菌不彻底,培养有细菌生长,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14)因为工作不细心造成病人的检查标本丢失、送检错误或

延误送检查时间,而增加病人负担影响诊断者。

(15)做皮试未看结果而致重复皮试;违反查对制度,抽错血,

错留标本,造成重复抽血。

(16)操作不当体温计折断在口腔或肛门内,造成粘膜轻度损

伤。

(17)按错手术病人,病人推进手术室才发现。

(18)抱错婴儿在院内得到及时纠正等。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护理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着装整齐,洗手,戴帽子、口罩,必要时戴手套、眼罩,穿防渗透的隔离衣。护理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厕所等公共场所。

2、使用的无菌器械、敷料罐,用后应及时盖严,定期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日期及时间。

3、在治疗室操作时,门、窗应保持关闭状态。每天清扫4次,每周大扫除一次,治疗室使用的擦布专用、拖把专用并有绿色标识。

4、灭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灭菌包日期超过1周,需重新灭菌。灭菌贮槽(棉球、纱布)一经打开,使用不能超过24小时。消毒瓶(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

5、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热、耐湿物品、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各种内窥使用后必须认真清洗干净,消毒灭菌;乙肝、HIV感染者应固定内窥镜,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后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所有的医疗器材在检修前应先经彻底或灭菌处理。

6、采集血标本,静脉注射、输液、输血时,实行“一人、一

针、一带”,使用的棉签回收后集中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7、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导必须每日消

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

8、蒸馏水、换药室、注射室、手术室、产房、供应室无菌物

品存放间,每天用1:100“84”消毒稀释液擦拭一次。晨间护理实行“一床一套”湿扫工具扫床,小毛巾和床刷用后消毒、清洗晾干备用。

9、病房每天清扫2~4次,保持24小时整洁。每日定时通风

换气。保证每间病室每月能用三氧消毒机消毒1次,每次1小时,并记录。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必须进行彻底终末消毒。

10、各室有专用的清洁工具和标识,治疗室、手术室、换

药室为绿色;办公室为红色;病房为本色;厕所为黄色。所以清洁工具使用后须清洗干净,分类悬挂。

11、病人被服每周至少更换一次,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换下的脏被服清点后放入污物车内。感染的被服用专用黄色塑料袋单独回收,标识清楚,交洗衣房按特殊被服程序处理。特殊感染敷料放入黄色防渗透的塑料袋密闭,请示院感科后,送指定位置焚烧。

12、传染病人应收拾于传染病房(或隔离病室),一般每一

病室只能收治同一种病种的传染病患者。根据不同病种实行相应的隔离措施。病人的用具、排泄物、敷料等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消毒灭菌或焚烧。特殊伤口如气性坏~~炭~~、破伤风、绿脓杆菌感染等伤口应进行就地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13、传染病患者一般不能随意离开病房,须经医生许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传染病患者一般不能探视,探视情况需陪伴或探视这,护士应对家属或探视这进行有关的隔离知识宣教。

护理文件书写制度

1、护理文件严格按照规章省卫生厅黔卫发(2003)286号《贵州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试行)的要求书写。

2、记录内容应当、准确、客观、真实、完整;字迹工整、清楚,表述正确,简单扼要。重点突出,语速通畅,标点正确。

3、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本人应用同色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贴、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4、实习护士、未注册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件,应经注册护士审阅、并用红墨水笔修改并签名,注明修改日期,进修护士由接收进修的医院对其胜任笨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认定后方可书写护理文件。

5、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各项护理文件的责任。修改时,应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用红墨水笔。

6、按规定分别用红、蓝钢笔书写护理文件,执行者签全名,以明确责任。

7、护理部或护士长组织相关质控人员,定期对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进行质控。

推荐第7篇:神经外科差错事故总结

2011年神经外科差错事故年终总结

我科全年发生的护理差错2例:液体输错1例、抽错血一例。不良事件三例:烫伤一例。摔伤一例。坠床一例 .病案分析如下:

案例1:患者行伽吗刀后返回病房,责任护士给患者输液体时,把所有液体挂在输液架上,其中把另外一床的0.9%氯化钠250ml家神经节苷脂40mg也一起挂上了,患者第一步液体输完后病人家属自己更换的液体也未看床号姓名(更换的液体为.另外一床的)中班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液体输错(当时已输了一半)立即更换患者自己的液体,并立即向患者赔礼道歉,并向患者解释此药物的作用不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患者接受道歉。

案例2:原29床孙广礼出院病人未走,新入院病人29床戴金武当时在走廊等床,医嘱给新病人下的急查血,当时护士也未核对床号姓名把新病人的血抽成了出院病人的,抽完后家属问早晨已经抽过血为什么还要抽,后来才发现抽错血,家属很不满意,意见很大,后来经过主任和护士长的赔礼道歉病人家属才勉强接受道歉。

不良事件1.患者神志清楚,胡言乱语,烦躁不安,定向力差,患者家属在床头柜上放一杯热水,准备给病人冲牛奶,患者突然将其打翻,使热水洒在胸部及右肩部,(患者家属自行解开约束带)造成胸部及右肩部浅Ⅱ°烫伤及时给予冷水冲洗后用美宝湿润烫伤膏涂抹室内严格消毒,保持床单元清洁,防止感染加强警示及防范,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烫伤处痊愈。

不良事件2患者神志清楚,右侧肢体偏瘫,患者家属扶病人入卫生间方便时不慎从座便器上摔下,造成右颧部软组织略肿胀,立即给予毛巾包裹冰块冷敷,并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和家属的紧张情绪。第二天右颧部软组织肿胀消退。

不良事件3:患者神志清楚,言语欠清,右侧肢体偏瘫。患者夜间趁家人熟睡时自行翻身,发生坠床,立即查看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无外伤。

一、发生护理差错原因分析:

(1)简单重复劳动造成惯性思维,凭印象感觉和常规去操作。

(2)工作不严谨,缺乏法律责任意识和保护意识,

(3)年轻护士多,护理人员少,工作繁忙,不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粗心大意,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5)设施不到位,病床无床栏。

(6) 健康宣教力度不够.未做好预警工作

(7)患方因素(疾病本身因素,不遵医嘱行为).

二、护理差错发生的时间

(1)工作繁忙时;

(2)交接班时

(3)夜班

三、差错事故造成的影响

因为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解释,及时沟通,及时赔礼道歉,未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四、防范措施

(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用药、护理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

(2)每周护士会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查找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消除差错事故隐患,认真落实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发挥科内质控小组作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各项护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力争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零 。

(3).发生差错时,不准瘾瞒,要及时上报科主任和护士长

(4)严格查对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对每日工作进行排序,减少疏漏,可将每日工作以口诀执行,如搬床时要执行“七单,三个一,两个牌”,七单是指长期、临时各两联单,注射单,小治疗单,护理记录单;三个一是指一是搬病历,二是搬电脑上的床位,三是搬黑板提示;两个牌是指诊断牌、床头牌。工作中应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工作,减少护理差错。

(5)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进彼此沟通确保措施及时,经常征求患者意见,及时为患者诊治,提升护理品质,优化护患关系。

(6)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技术考核,工龄在5年内的护士实行规范化培训,同时要求一年内的护士跟高年资护士进行每一项操作,减少失误,定期进行法律知识学习,明白自己和患者的责权利。

(7)实施弹性排班,确保护理到位,护士长排班做到新老搭配,根据患者病情、工作量等安排每日不同的上班时间护士人数。

(8)严格落实制度坚持三交、三接、三清,即书面、口头、床旁交接班,病情交接,治疗护理交接,抢救器械使用交接,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旁看清,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减少和杜绝差错发生

(9).加强设备的管理,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做到设备常备不懈.对于不能改变的设备现状,及时告之,及时巡视。

推荐第8篇: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制定护理差错防范措施:

1、加大考核力度。

护士长根据科内及护理部工作安排,做到年有计划,月有重点,周有安排。每天早晨提前上岗检查前一天医嘱执行情况、危重患者好转恢复情况、病房管理有无问题等等,根据情况提出措施,每月随机抽查护理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列入考核。

2、组织业务学习:每月组织一次护理业务,内容新颖实用。

3、每月一次护理安全分析讨论:全科护士参加,并踊跃发言,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对已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到实处。

4、严格执行交接班:

(1)认真执行交接班,危重病人床旁交班:病情、睡眠、饮食、治疗、活动、皮肤受压情况、翻身情况等。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每天医嘱、治疗单、执行单唱对。查对护士及护士长签名。

5、护理管理:

(1)合理排班,弹性排班

(2)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新老搭配,达到互补的目的。

推荐第9篇: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得随意脱岗。

2、进行各项护理操作需履行告之程序。

3、按护理级别巡视,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规范书写护理文件。

4、严格执行护理常规和各项操作规程,必须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意外发生。

5、病房药品放置有序,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6、对停药、改药、出院、转出患者及时办理停药、改药、退药等手续。

7、出现护理差错或投诉,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护理部。

8、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悉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

9、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手术、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重点交接班。

10、严格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使用和处理,防止再次污染及交叉感染。

11、专科做好相关人员培训并登记记录制定护理常规,报护理部审批、备案后遵照执行。

推荐第10篇: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处理程序

一、措施

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得随意脱岗。

2、进行各项护理操作需履行告之程序。

3、按护理级别巡视,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规范书写护理文件。

4、严格执行护理常规和各项操作规程,必须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意外发生。

5、病房药品放置有序,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6、对停药、改药、出院、转出患者及时办理停药、改药、退药等手续。

7、出现护理差错或投诉,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护理部。

8、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悉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

9、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手术、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重点交接班。

10、严格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使用和处理,防止再次污染及交叉感染。

11、对专科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应做好相关人员培训并登记记录制定护理常规,报护理部审批、备案后遵照执行。

二、处理程序

1、保护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立即通知医师,及时纠正错误,尽可能将对患者的危害降到最小。

2、逐级上报:一般差错三天内报护理部。事故及严重差错立即报护理部、医务科。

3、封存有关物品:输液器、注射器、残存药液、血液、药物等容器及时送检。

4、填写《护理差错登记表》

5、科室在一周内组织护理人员分析讨论差错产生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6、处理:根据差错的严重程度,分别给予批评教育、书面检讨、经济处理、待岗等处理。

7、护理部每季进行差错分析,制定防范措施。

第11篇:人为差错事故分析研究

人为差错事故分析研究

前言:

墨菲定理:凡是有可能出错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人出错,而且是以最坏的方式,发生在最不利时机。研究人为因素,是为了制定或采取一系列正确有交往的措施和手段,防止人的行为错误,进而达到防止人为差错发生。

人为差错可以分为显性差错和隐性差错二类: 显性差错,是指从其结果立刻就可得出发生了差错的结论。第一线操作人员的差错属于这一类。所谓隐性差错,是指因其结果不会立刻显示出不良影响,因而不知道已出现了差错的情况。与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工作有关的差错就属于这一类。设计者和组织管理者的判断错误,很少能马上在当场显现出来,它在包括组织在内的整个系统中作为潜在差错存在着。某一时刻,当其突然与其它因素相结合,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引起重大事故。这种情况是常有的。换言之,所谓隐性差错就是组织和管理的差错,只要是人在进行管理,这种差错就难以避免。

隐性差错和显性差错的关系中可引伸出防止差错的方法论,即绘出了差错4个反馈环节。第一个环节过去一直在使用的发生了重大事故和事故征候时,采取防止再发生对策的环节。不仅能够防止已发生的大事故再次发生,而且能够在大事故发生之前制定防患于未然的办法。例如,可以从连事故征候都算不上的不安全行为中思考防止的办法,还可以从不安全行为的征兆和中间管理不恰当中探讨防止发生事故的办法,而且也还可以通过审议标准方针的决定等(例如有关安全的方针和组织方式),做到防患于未然。

人因事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大规模﹑现代化的人—机系统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是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虽然这样的系统满足人的舒适性需求,但

是这样的系统一旦发生事故,则是可能导致社会的巨大灾难,如三哩岛核电站事故,印度博帕尔化工厂毒气泄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等。这样的系统安全不仅取决于它自身的技术水平,还极大地取决于它与人和环境的协调程度。尽管这样的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人来控制操作。因而,人在系统中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更加重要和突出了。已有研究表明,人为差错率大约为1/100~1/1000,若保障设备操作失误的可能性为1/500,若保障人员相互检查提醒,同类的错误将降到1/250000。

据E.Hollnagel 1998年统计显示,从20世纪60到90年代,在所有工业事故中包含人因失误的事故从20%扩大到80%以上,。特别是许多重大事故的原因几乎均源于人的因素。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生存环境的巨大灾难,而且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事故原因分析:

随着技术进步,系统整体安全程度不断得到提高,虽然系统的事故率也呈下降趋势,但是系统事故中,人因差错事故所占的比例反而呈上升趋势。技术的进步并没有使人因差错事故的相对数量得到减少。

1993年2月在洛杉矶机场发生的撞机事故中,管制员忘记了在跑道上待命的西方航空公司的飞机,而给予了合众国航空公司(US航空)的飞机在该跑道上着陆的许可,以致造成了两机相撞的事故,出现了重大伤亡。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在这起事故的调查报告中作出了下述结论:“事故的可能原因是洛杉矶机场管制当局的管理工作没有采用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相同的信息处理办法;FAA中央管制当局没有对机场管理当局的管理工作进行适当的监督指导。”由于这些原因,洛杉矶机场管制塔台2号航站区域的管制,未能实施对交通情况的正确保障,终于发出了不适当的出港许可,形成了合众国航空公司的飞机相撞的外部环境。经常说,航空事故中70%是人为因素引起的,详细研究一下以往的资料

就会明白70%这一数字是和飞行员的错误相联系的。再看看剩下的30%,有设备故障,设计错误、制造错误、管制错误等等,这些都和人为因素息息相关,追究下去的话,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事故100%与人为因素有关。”

目前虽已经有很多“自动化系统”甚至“智能系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各类人因差错事故还是频繁发生。综合上述事件,纵观我国近年来的各类事故,究其原因: 1.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知识

事故责任者对所操作的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产生误操作,忽视安全和警告;私自拆除安全装置,使用不安全设备;由于经验不足,在紧急情况下缺乏应急能力;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完全无知等等。例如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清理旋转中的部件,在吊物下行走、停留等。

对此我们要加强安全基础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知识水平, 加强对事故的预见、防范和应急能力。未经培训者不准上岗,特种作业操作手必须持证上岗。非本机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严禁乱动机械。 2.侥幸心理或冒险心理

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统计资料表明,越是危险性大的场合越不容易出事故,而事故发生可能性小的场合反而容易出事故。这是因为危险性大人们思想高度重视。如酒后作业,违章操作,带电作业,不停机维护,不带防护用品等,并不一定每次都发生事故,使人的警惕性放松。相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遵守劳动纪律,不但人的行为受到约束, 还增加了一些麻烦,于是经常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违章作业,一次得逞,胆子越来越大,终至酿成机械安全事故。

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督力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遵守劳动纪律,经常进行安全培训,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

3.人们主观预见能力的局限性

人们对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采取了种种预防措施,一般常规的机械设备及作业项目都有详尽的操作规程,这对防止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事实表明,人们如何周密地事先预测筹划,人们的主观预见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常常等到某一机械安全事故发生后才会发现原来恰恰在没有预想到的地方发生了事故,有的事故甚至在事故发生以后都一时找不出原因来。

我们要通过学习增加知识,多进行案例分析,及时总结经验,逐步修订、补充、完善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类似的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 4.人的精神状况可能出现的疏漏

从生理上讲,即使在安全正常的情况下,人的神经机能也不可能持久地保持高度的集中,很可能在某个时刻出现某些疏漏。再加上有时的困倦、疲劳,健康状况不良,情绪低落、思想不集中、麻痹等原因,使人出现疏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高度快速节奏的现代工程机械作业中,这样的疏漏是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

对此我们要经常了解职工身体及精神状况,及时调整,让职工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另外增加安全设施,即使产生误操作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发生。例如电器互锁和急停按钮的使用等。 5.其他人为原因

造成机械安全事故的其他主观原因还有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劳动纪律松弛,对安全管理工作漠不关心,思想上不重视,责任心不强,设备检查不细致,相互之间配合不协调等。

人为差错事故的预防:

在各类生活生产活动中,安全极为重要,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因此必须贯彻“安全第一,以 人为本”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据日本劳动科学研究所的调查,由于操作者本人不注意而造成的机械安全事故要占 事故总数的88%,客观原因而造成的事故只占9%,

其余2%为不 可抗拒的原因,事故原因不明者只占1%。由此可见,工程机械安 全事故中的97%是可以采取预防措施的。

重视操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培训,强化人员培训,提高章法意识,提高操作技能,提高预测风险的能力,是防止人为差错的有效措施。培训的重点是上岗资格(取得各种上岗证和执照)和“应知、应会”。笔者认为应围绕安全秤和经营活动而获取“上岗证书”和“实实在在的应知、应会”。 管理者要充分应用典型安全分析、典型安全教学,开展抗击人为差错风险的能力。

工作者是人而不是神,人就有犯错误的可能,但不能使错误发展成为灾难性错误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充分利用工作程序和检查工作等控制手段,防止人为差错的发生,并在实践中狠抓落实,使每一个员工有所遵循,在一个规范有序的安全环境下工作。管理者要充分应用典型安全分析、典型安全教学,开展抗击人为差错风险的能力。 在规章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防差错措施。 对任何人为差错都应重视。依据“海恩法则”事件 差错事故征候事故,按宝塔形分布,事故往往是由许多差错累积形成。千万不要忽略小的差错。这会对以后的工作留下无穷的隐患 发生了差错但未酿成后果或后果小而不以为然。热衷于“摆平”、“搞定”。而不认真吸取教训,这是十分有害的两种倾向。当发生了重大事故再来重视,为时已晚,且其代价也实在太昂贵了。

“不能要求人为差错为零,只能通过防止差错和制定容错措施来控制差错。”

结语:

我们从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人为差错,近年来发生众多起事故不是他们不会干造成的,主要是他们操纵失误或决策错误,缺乏位置意识和高度意识,疏忽或判断失误,违章违规,各种紧急情况处置不当造成的。即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保证各类安全的关键就在于“人”。每个成员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

以,我们要充分认识人为因素在各类安全中的决定作用,进一步学习了解与自己构成界面的其它因素的局限,不断完善提高自身在本职专业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素质,做到合理的应用各种硬件和软件,处置好与环境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努力避免人为差错和及时纠正错误,不断提高各类的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保障各类安全的目的。

第12篇: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一、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考核标准,差错事故定性标准及管理办法。

二、科室应组织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医疗规章制度,每半年一次,人人有笔记。

三、定期培训诊疗护理常规,操作技术规范,“三基”训练常抓不懈,以科室组织学习为主,护理部每季度讲大课一次。

四、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常规、规范、恪守职业道德。

五、按照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科室每月组织质量检查一次;护理部每季度组织质控检查一次,,每季度召开一次质量评价会议,每半年组织一次质量研讨会,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防范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六、护士长每天进行质控检查(护士长“五查”),每周全面检查一次,每月召开护理人员会议,总结该月工作,找出存在不足,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七、严格环节管理,合理调配人力、物力、积极组织抢救、确保工作正常运行。

1、防止“三危”时刻出差错:

a、危险时刻:人员少工作忙,节假日、周末、交接班;

b、危险人员:新上岗护士、生活中干扰因素大的护士;

c、危险治疗:注射青霉素、输血、应用氯化钾、安茶碱等。

2、严格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三交”(书面交班、口头交班、床头交班);“三接”(治疗交接、病情交接、药械交接);“三清”(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头看清)。

3、护理操作做到:“五不可“:

a、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

b、不可忽视每一查每一对;

c、不可凭主观经验估计行事;

d、不可忽视操作中的病情变化;

e、不可放手对新上岗无监督的独自操作。

八、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告知内容书面写清,有病人或家属亲自签字或按手印为证,对拒绝签字者应注明,并有医生、护士双方签名。

九、护理文书内容严禁涂改、伪造、销毁、隐匿,对抢救记录不及时的应在6小时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十、护理人员发现或发生差错时,处理应冷静,根据事态严重程度逐级上报。以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轻或消除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

十一、各科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包括发生的经过、当事人、处理结果、分析原因,改进措施),并按时上报:一般差错一周内上报,一月讨论,严重差错及时上报,24小时内讨论,并提出处理办法及改进措施,对隐瞒不报者,一经查实,除追究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外,扣科室质量分5分,对因此造成的事故或纠纷,另行处理。

十二、护理部每月对全院护理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反馈,提出改进措施。

第13篇: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1.各科设有“差错、事故记录单”(一下简称“记录单”)

2.凡发生差错、事故,本着病人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

取补救措施,使之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

3.当事人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不在时,向科内负责

人汇报)并按“记录单”规定的内容书写清楚,护士长逐级上报

4.发生重大差错或纠纷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

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修改、销毁,以备鉴定

5.差错事故发生后病房护士长要组织人员讨论,分析发生

原因,吸取教训,改进措施,一句情节对患者的影响或后果,确定其差错的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6.上报时间要求:重大差错、事故立即上报护理部24—48

小时内要有文字报告交护理部;一般护理失误,无不良后果或纠纷的,一周内文字报科护士长----护理部

7.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或个人隐瞒,不按规定报告,事

后按其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8.凡是出现护理差错,事故视其性质,情节轻重和本人一

是按院发(2005)67“关于下发(大连医科附属一院记分制绩效工资分配考核标准及扣发规定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工资,扣发相应的效应工资。

第14篇:药剂科差错事故分析

药剂科差错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2012年全年药剂科共发生调剂差错事件5件,发生率小于万分之一。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为:将相似药品混淆,错发。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瑞舒伐他汀、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发错厂家等。

为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保障药品发放质量,杜绝药房差错的发生,特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1、加强对药品品种、包装、货位等易混淆药品的管理

药房要理性地控制药品的品种数量,科学地设置货位,将药品归类并按剂型上架摆放,且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摆放,将包装、规格、剂型、厂家易混淆的药品分开摆放,并有明显的区分标识予以提示

2、完善的流程

当工作环境改变时,流程也应相应调整。加强药师与医生、护士的沟通与交流。对于药房的差错,应建立日常差错登记制度,使全体药师共同参与,定期及时地总结经验,要查找账目差错原因,细化分析,查找漏洞,以完善流程,防范类似差错事故再次发生。

3、人员管理方面

加强药师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服务技能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用药日趋复杂,药师需要掌握更多的药学专业知识,如药物的配伍禁忌、药物的联合应用、婴儿用药、妊娠期用药等,才能充分发挥药学学科优势,使之与临床医学服务、护理服务形成互补,从而树立起药师的职业自豪感,还应充分调动药师工作的积极性 主动性,使其能通过各种方式对医生、护士、患者进行安全用药宣传,增强安全用药意识。

药房差错的管理中对责任人的惩罚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查找原因,发现工作漏洞,予以补救,防止差错的再次发生 药房差错的本质是药房在某一方面的管理疏漏,只有对药房进行科学细致的管理,才是减少药房差错的关键。

药剂科 2013-01-02

第15篇:医疗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医疗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一、目

l.为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特制定《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二、防范措施

l.科室必须围绕“患者第

一、医疗质量第

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种抢救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人使用。

3.从维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严禁在患者面前诽谤他人和他科,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4.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立参加各种会诊。

5.加强对下列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 (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4)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者; (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6)对交代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者; (7)有发生征兆或己发生院内感染者; (8)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 (9)住院预交金不足者; (10)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1)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2)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3)患者选医诗诊疗者; (14)特殊身份的患者。

6.对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下一步诊治措施。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7.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其结果要认真分析,妥善保管。

8.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应,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安全,禁止将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于18岁以下人群。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严禁滥用抗生素,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一般不得预防性使用。

9.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院、科感染监控人员的作用,对于己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登记报告,不得隐瞒,服从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l0.输血时必须进行HIV,HCV,HBsAg及梅毒血清抗体等检查。输血后的血袋交由输血科统一保管,7d后方可销毁。

11.病历书写。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要求进行书写,严禁涂改、粘贴、刮擦、伪造、隐匿和销毁病历。 住院病历: (1)首页的填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进行填写。科主任必须及时检查进修医师、住院医师病历质量。

(2)科主任对病历终末书写质量负责,上级医师对运行各环节病历书写和管理质量负责。 (3)科室必须认真对待质控科签发的不合格病历通知书,3d内对病历进行完善,填写整改意见答复表,以书面形式上交质控科。 (4)住院病历必须在24h之内完成。

(5)主治医师必须在24h内对新入院患者进行查房,并在病历中体现查房意见。

(6) 患者入院72小时之内必须有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查房,并在病历中体现。 (7)住院病历的其它内容参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执行。

(8)主治医师对于终末病历的签字必须在患者出院的同时实现。 (9)科主任的终末病历签字必须在患者出院5天之内完成。 (10)死亡病历讨论必须在1周之内实现。

(11)手术记录必须在手术后24h之内完成,第一术者必须亲自书写或审阅手术记录并签字。 (12)抢救记录如未能及时书写完善,须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3)各种检验报告、影像、病理报告及各种签字单等资料必须妥善保存,不得遗失。借阅时必须登记备案,及时返还。

(14)杜绝患者及亲属末经许可,随意接触病历现象。 (15)禁止病房医师私自借出和复印病历。

(16)保管好住院病历,防止丢失。 门诊病历: (1)必须包含主诉、病史、体检、诊断、处理等内容。 (2)处方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3)门诊病历交由患者保管。 (4)门诊医护人员不得私自扣留患者病历,以防丢失。 13.收治病人

(1)收治患者落实急诊优先、专病专治的原则。

(2)对于慢性病和危重患者,各科必须以病情和患者利益为出发点,不得以种种借口拒收患者。

(3)我科具备空床的专业或病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受他科借床患者。

(4)患者在办理住院手续时,签署《住院知情同意书》和委托书,负责代理患者履行在院期间的知情权及选择权。 14.三级查房及会诊

(1)三级查房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医疗风险的重要措施,各级医师必须严格执行。 (2)对于普通患者,住院医师每日查房2次,主治医师每日查房1次,主任(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2次。

(3)对于重点(危重)患者,必须及时查房和巡视。

(4)对于危重患者和病情复杂的病例,以及具有潜在医疗纠纷的患者,必须及时报告医务科,组织院内会诊,必要时请院外专家会诊。 (5)收治14岁以下患者术前必须请儿科会诊。

(6)急会诊必须在lOmin内到位。 15.患者的知情同意内容如下: (1)疾病的诊断,拟实施的检查、治疗措施、预后,难以避免的治疗矛盾,门诊治疗中药物的毒副作用;住院患者的主管医师、主治医师及相应的科主任(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 (2)检查、治疗措施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以及为矫正不良后果可能采取的进一步措施,住院治疗中必用药物的毒副作用。 (3)手术中需留置体内材料。 (4)医疗费用中自付费用情况。

(5)手术、麻醉及其它侵袭性操作的实施情况。 (6)手术过程中发现与术前诊断不一致病灶。

(7)术中需切除术前未曾向患者交代的器官组织时。 (8)危重患者因特殊检查需进行搬动有可能造成危险时。 (9)输血、造影、介入、射频、气管切开、化疗等。 (10)其它需要患者或家属了解的内容。

第16篇: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一) 护理差错事故定性标准

事故定义: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具体参照“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Ⅰ类差错(严重差错) 定义:

在护理工作中,由于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等原因所造成的错误,给病人造成痛苦,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经济负担,但未造成死亡、残废和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为Ⅰ类差错。 举例:

1.对危重病人观察不仔细,发现问题不及时通知医师,贻误治疗。2.应用特殊药物,如洋地黄、麻醉药、胰岛素、氯化钾等,因注射方法或剂量不正确而发生反应者。

3.查对不严,以致输入有霉菌(肉眼所见)的液体、异型血或错注青霉素或未做皮试注射青霉素,发生不同程度反应者。

4.昏迷、重危病人、小儿坠床,造成头部血肿、骨折、颅脑损伤等。5.热疗或保暖造成的灼伤,灼伤占体表面积>0.25%,深度或浅Ⅱ类以上。 6.使用未消毒的器械或消毒过期的器械施行手术,产生一定后果者。 7.各种穿刺、活检、特殊化验标本取错、损坏或遗失。 8.出院时抱错婴儿,出医院门后纠正的。 9.发生BBA有后果者。 10.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形者。 Ⅱ类差错 定义:

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错误,造成病人一般性痛苦或错误性质虽严重,但未造成病人任何不良反应者。 举例:

1.错服、漏服重要药物。

2.漏做药物过敏试验,用药后无不良反应者。

3.因护理不当,发生占体表面积

5.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尚不至于影响治疗的,术前准备不当而延误手术者。

6.使用消毒过期手术包施行手术,未发生不良后果者。7.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形者。 Ⅲ类差错 定义:

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一般性错误,不直接影响治疗也未造成病人任何痛苦的。 举例:

1.遗漏一般性的治疗及发错一般性药物。2.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况者。 (二) 护理差错管理

1.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如做到“三查七对”,“三查十对”等。2.建立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对发生的差错有定期讨论分析制度并作好记录。

3.发生Ⅰ类差错后,责任者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中夜班时向值班医师报告,护士长24小时内汇报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严重事件及时报告院部。

4.Ⅰ类差错每百张床

1.不准打错青霉素、胰岛素、输入霉菌。2.不准输错血、血制品。

3.不准抱错婴儿,车错尸体,重病人坠床。

4.不准开错手术部位。1.青霉素使用

(1)医师开出青霉素族类药物医嘱及青霉素皮试后,护士必须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如无过敏史者方可做皮试,皮试阴性者要在当天临时医嘱单上写明青霉素皮试阴性,在“青”针药治疗卡上划

(一)符号,并在其药名下划红线。如怀疑过去“假阳性”病例,必须有医嘱写明,并有医师在场备好急救药品严密观察下重做皮试。对停用青霉素3天以上的应做皮试。凡是医生开了免试单或免试医嘱,护士还必须问清病人本人,最后一次青霉素使用日期。 (2)询问青霉素过敏史或做皮试后,如青霉素阳性需做到 a.立即通知医师,停用青霉素医嘱,撤去青霉素针药卡。 b.病历前面夹放青霉素阳性标记的大红纸。 c.在当天体温单上40~42℃之间盖“青”阳性章。 d.当天临时医嘱上写明青霉素皮试(+)。

e.护理记录首页药物过敏栏注明青霉素皮试(+)及日期或注明青霉素(+)病史。

f.在病人一览表诊断小牌左上角注明青(+)。

g.告诉病人本人或病人家属(昏迷意识不清)青霉素阳性。 h.床尾挂“青”(+)标记。

i.交班本班班交班三天(至少七班)。

(3) 使用“青”时首先应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及皮试标记核对制,每次注射前均要进行核对,询问病人姓名,是否可注射青霉素,并告诉病人为其注射青霉素。静脉滴注应用“红网套”套好,补液标签青霉素药名下划红线,补液者签名。推注青霉素者应在治疗本上签名。 (4) 护士不能执行青霉素口头医嘱。 2.输血

(1) 执行配血医嘱前,应由医师填写配血单,已知血型者要写明“血型”,二名护士到床边进行核对,要做到“化验单”、“试管”、“病员”三者无异后方可抽血,并在化验单反面二人签名,二个病人以上同时需配血时,要做到“一单”,“一管”,一次只能为一个病人配血。

(2) 收到血型报告后,由床位护士或当班护士告诉病人其血型。中晚班护士在术前准备中要检查核对血型单。手术室护士除常规核对外,术前还必须与清醒病人核对血型。

(3) 执行输血医嘱时,首先由二名护士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同时要拿病历牌、配血单、血到床边与清醒病人本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然后在输血单及反面二人签名。二病人以上同时需要,输血时作到一人一盘到床前经核对后输血。

(4) 除混合血浆外,其他血制品,如:全血、血浆、血球、血小板均要核对血型,执行三查十对。 3.防止霉菌输入体内 (1)大输液瓶把三关:

第一关:送到病房的药物,药房应保证质量。 第二关:病区拆箱,放入橱内时应进行检查。 第三关:从橱内取出备用,套网袋前进行检查。 (2)使用前三次摇匀察看检查:

第一次:开瓶盖前先将液体瓶震摇后检查。(瓶应倒置摇) 第二次:冲药后(不加药的消毒瓶盖后)再摇匀检查。 第三次:挂上盐水架,插针头前再检查一次。

(3)各班巡回病房时,应加强对输液瓶内溶液色、质、量的观察。 4.防止手术部位搞错:

(1)执行备皮医嘱时,要认真核对部位,清醒病人可与本人核对,中夜班均要做好术前准备及手术部位核对工作。

(2)手术室公务员凭条来车病人时,病区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应主动陪公务员到病人床边核对无误后方可车病人。

(3)手术室护士在准备卧位、手术部位时,要认真核对病历、备皮部位等。冰冻切片报告切勿要搞错。 5.防止抱错婴儿措施: (1)儿科预防抱错婴儿措施:

a.进婴儿室患儿(早产儿、新生儿、婴儿)左手系标志(床号、姓名)无婴儿室的病房小于2月患儿左手系手标带,每天晨间护理时检查核对,发现标志遗失,及时系上,字迹不清及时更换。

b.暖箱早产儿除左腕系标带外,在暖箱内挂一住院小卡以便核对,要蓝光照射治疗患儿,检查核对手标带,并将床头卡挂在蓝光箱上。 c.每天晨间护理抱婴儿洗澡时,在抱起、洗后、放下时,均要核对手标带与床头卡是否符合。拍片、静脉注射等,凡是离开床位重新放回时均要仔细核对,以免床位移动后放错患儿,转进转出抢救室患儿要核对手标带与住院卡、病历卡是否相符。

d.患儿出院办手续时,要做好核对制度,出院证、住院卡、手标带是否符合。

e.护士长每周抽查1~2次。 (2)预防抱错婴儿措施:

a.新生儿出生后,先告诉产妇,婴儿的性别,并让产妇看清其婴儿的生殖器。

b.在新生儿左手腕上系手标带,婴儿包被外别好小吊牌,(写明产妇的床号、产妇之子或之女、体重及姓名),填写好出生证,盖好脚印等,在做好一系列常规工作后送婴儿室,并与婴儿室护士当面交清。 c.二台以上产妇同时生产时,将先出生的新生儿按上述处理,送婴儿室或交产妇身旁核对后,再处理第二个新生儿。 d.每天沐浴前后均要检查并核对手标带。

e.婴儿出院时,应先问清家属婴儿的性别、产妇的姓名,然后与家属一起核对婴儿手标带、小吊牌、出生证等,直至完全无误后方可给婴儿换衣、离院。 6.防止车错尸体:

由医师填写三张死亡卡及死亡诊断书(死亡卡也可由护士填写),当班护士必须仔细核对三卡中的姓名、床号、住院号(门诊号)、死亡时间后,在死亡卡签上护士的名字,死亡卡缚在右手腕及胸前时再次与家属核对。

第17篇:差错事故处理预案

检验科医疗差错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

二、编制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检验科所有组室。

四、组织机构

(一)人员构成:

组长:田永丽

副组长:李阳,段弘 张建强 凌海峰

成员:何斌

兰宁

王元霞

李建雄

邓小英

董敖渤

贾姝洁

段立志

刘晶

(二)工作职责 1协调和处理工作,

2组织科室人员加强学习,增强预防意识。

五、应急处置程序

(一)原则

各组室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二)预防措施

1、各种检验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入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检验设备共享的原则,医教科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2、从维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

3、严禁在患者面前诽谤他人和他科,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4、加强对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等。

5、对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下一步检查。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6、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其结果要认真分析,妥善保管。

7、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院、科感染监控人员的作用,对于己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登记报告,不得隐瞒,服从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8、输血时必须进行HIV,HCV,HBsAg及梅毒血清抗体等检查。输血后的血袋交由输血科统一保管,7d后方可销毁。

9、在接到急诊检查申请后必须尽快安排。本科室急诊化验必须在接到标本后1小时内内出具结果(个别检查项目除外)。

(三)差错、事故认定原则

1.事故: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操作规程,造成检验失误,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并经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认定的事件。科内如此类事件发生、按国家和医院内相关规定处理。

2.差错:由于责任心不强,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技术因素而造成需重新采集标本或因检验结果准确性降低,影响临床及时治疗的检验错误,但对患者未造成人身损害的事件。差错按程度不同分为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两类。 一般差错:

A不遵守操作规程而造成血液标本管在离心时破损或工作中,损坏标本,影 响检验者。

B漏做、错做一般标本的检验项目,错编试管号码、写错姓名、采错标本、写错检验结果并已发到病房或患者手中者。(未发生,如在科室内自己发现不在其内,但如其他人发现 ,则给予发现者表扬。)

C由于计算错误,报告已发出而无法挽回者。

D工作前不检查试剂,因试剂过期、失效、变质造成结果不准确者。 E其他不属于严重差错和事故的差错者。 严重差错:

A因责任心不强,丢失或损坏重要标本。如脑脊液、心包积液、骨髓等标本以致造成不能检查者。

B重要标本漏查或错查项目,标本已处理,造成重新采集标本者。

C血型定错或交叉配血错误,已发出报告,或发错血而为造成严重后果者。 D重危、抢救病员的检验标本,因无权拖迟结果报告时间而影响抢救治疗者。 E仪器保管不当,遭受损坏而影响检验工作正常进行者。

F采集标本和处理标本时因未严格消毒,造成病员感染或污染环境者。

(四)处置流程

1.一旦发生医疗差错事故,需立即通知科室主任,同时报告院医政管理人员,白天为院医务科,夜间为院总值班人员,不得隐瞒。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保存好患者的标本。

2.由医务科组织科室负责人查找原因。

3.科室主任与医务科共同决定接待病人家属的人员,指定专人进行病情解释。4.确定科室负责人为差错、事故或纠纷第一责任人,其它任何医务人员不得擅自参与处理。

5.医务科结合情况,是否封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所规定的内容。6.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引起的不良后果,在职能部门人员、患者或家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立即对实物进行封存,实物由医院保管。 7.如患者死亡,应动员家属进行尸解,并在病历中记录。 8.如患者需转科治疗,各科室必须竭力协作。

9.当事科室须在24h内就事实经过写出书面报告,同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上报医务科。

10.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私自减免患者住院费用。

六、应急预案落实措施

发生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后,科室马上启动此应急预案,员按预案相关措施

进行处理,并对资料进行了保存,进行追踪监测。

第18篇:医疗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医疗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一、各科室均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或他人及时登记所发生的差错事故(登记项目:记录日期、病人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诊断、发生经过、发生时间、发现人姓名、发现时间、科室讨论及定性意见、讨论定性日期、登记人姓名、科室负责人签名)。科室负责人应经常检查差错事故的记录。

二、发生差错事故后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旌,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三、各科室每月向医务科或护理部报告一次医疗安全基本情况。发生严重差错、事故或医疗纠纷,责任者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由科主任或护士长上报医务科、护理部和院领导,重大医疗事件医院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四、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有关记录、检查报告,不得涂改,要认真保管不得丢失,以备封存。造成事故的药品、血液、器械、病员的标本等均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销毁,以各鉴定。

五、各科室应在一周内对所有的医疗差错或事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找出原因,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作出初步的定性和处理意见,科室定性困难时可请医务科或护理部成员参加。严重差错或事故必须以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定性意见为准。医疗纠纷必须作出原因定性(包括差错、事故定性原因)。严差、事故的定性和医疗纠纷的原因定性原则上不超过2个月,特殊情况需说明原因,不超过半年。

六、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做到定性准确无误,在讨论时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前本人到场说明事件发生的经过,并允许个人发表意见。决定处理时,领导应做好思想工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七、医疗事故的处理参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

八、一般差错,每月组织一次讨论,并上报医务科或护理部。

九、医务科或护理部每季度汇总全部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并向院长作出分析报告,向全院通报发生情况。着重于缺陷、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管理缺陷等的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医院应每半年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安全基本情况。

附:医疗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l、医务人员应加强医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对工作极端负责。

2、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技术要精益求精。

3、充分发挥二级质量控制网络的作用,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把好质量关。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5、加强后勤保障工作。

6、各科室每月必须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分析讨论本月的医疗安全情况。找出隐患,提出改进措施。

第19篇:医疗差错与事故

医疗差错与事故

医疗差错与事故的区别在于所造成的后果严重性不同。医疗事故必须是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发生具有违法性和危害性的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废及严重的功能障碍。但是,下列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一是虽有医疗过失,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和功能障碍;二是由于病人病情或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三是由于病人和家属不配合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医疗事故是特定的职业事故。断定医疗事故,必须具备下列五个基本条件:

1、医疗事故的责任者必须是经过卫生机关考核、批准和承认的,有相应原资格、职称和职务。

2、医疗事故的责任者,必须犯有医疗过失。

3、医疗事故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服务活动和管理工作中。

4、给病人造成的不良后果,必须符合国务院1987年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方法》第二条规定的范围。

5、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发生医疗事故是非常严重的事,但医疗事故与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并发症和后遗症极易混淆,应当掌握有关知识加以区别。

⑴医疗差错 是发生诊疗护理过失,给病人造成一定的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或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但后果较事故轻。按不良后果的程度,又分为严重差错和一般差错。

⑵医疗意外 指由于无法抗拒的原因,使病人出现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不属于医务人员的过失。

⑶并发症 指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引起的另一种疾病和症状,如剖腹手术后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就是并发症。这类后果不属于医疗事故。

⑷后遗症 疾病好转或治愈后遗留下来的组织、器官缺损或功能障碍。如小儿麻痹后的下肢瘫痪,不属于医疗事故。

国家对医疗事故首先注意定性,并区分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责任事故是玩忽职守,违反规章制度造成的;技术事故是技术水平低造成的。根据危害程度,又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事故造成病人死亡;二级事故造成病人严重残废和严重功能障碍;三级事故造成病人残废或功能障碍。

二、三级医疗事故又分为二等。医疗事故的确定非常慎重,政策性、技术性很强,必须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并非随意可分。

第20篇:护理差错事故检讨书

在不小心犯错后,为了避免再犯,要求以书面的形式,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检讨,在写检讨书的时候,我们的用语要非常注意。那么对应的检讨书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护理差错事故检讨书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护理差错事故检讨书范文1

尊敬的领导:

很抱歉,由于我个人的私事,给您添麻烦了。最近几天家里有点事,然后我就没去上班,给科里和护理部造成了不必要的影响。再此很诚恳的向您道歉。

那天我有事,就急急忙忙的给我带教老师打了个电话,是我太大意了,忘了我请假的时间过长了,带教老师没权利批准。是我做事太过草率了,没向护理部报告请假,我知道错了,请您原谅我这次犯的错误。以后我记住了,没什么大事不再请假,如果非请不可,会立即给科里和护士部申请、给予批准。待科里和护理部准假后,再休假。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都是我缺乏制度管理知识。才会给护理部造成这些琐碎的麻烦。我知道这次祸闯大了、也真的意识到这件事对我实习的影响很大。经过这次护理部给的教育和教训,我深有启发。以后我会很注意的。不会再这么不遵守规章制度了。

最后再次向您道歉,望您包涵!也感谢您,给我改正的机会。

护理差错事故检讨书范文2

尊敬的领导:

我怀着愧疚写下这份检讨书,以表示深刻认识改正思想工作责任心欠缺的决心。

十月十六日因为我的一时疏忽大意,草率行为,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没有认真做好三查七对,结果犯下了重大的错误,差点造成一场悲剧。我深知一切责任归概于我的责任心欠妥。从事医务工作是和生命打交道,是神圣而又容不得半点差错,可是却在最基本应该做的也疏忽了,真后悔怎么会发生这样低级的错误。如果真的发生悲剧了,痛苦的延伸是无限大的。想到这里不禁一身冷汗,心有余悸。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是出不得一起差错的。我非常懊恼自己的麻痹心理。如果能多问一句,多说一句,多想一下就可以避免这样的.差错。这次教训是严厉的,沉重的,深刻的,它将伴随我的一生,让我在将来的工作中时刻警示自己,不敢半点懈怠。

写这份检讨的同时我深刻认识到自己责任心欠缺,我心理感到非常的愧疚。护士面对的是人,是些需要帮助的病人,稍有不慎,在我们弹指一挥间,就可能给病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是一条生命的代价,面对生命,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啊!

发生这件事情后,我知道无论怎样都不足以弥补自己的过错,因此,我不请求领导对我宽恕,无论领导怎样从严从重处分我,我都不会有任何意见,同时,我请求领导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以爱心,细心,耐心,用心,关心,责任心,六心为起点,来对待所服务的对象,随时随刻要有风险意识,不敢有丝毫的松懈,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每个细节都仔细检查,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并加强自身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一丝不苟的积极做好医院的一切工作。

护理差错事故检讨书范文3

尊敬的领导:

我怀着愧疚给您写下这份检讨书,以向您表示深刻认识改正思想工作责任心欠缺的决心!我不对,我有错,我辜负了父母的期望,领导的教诲,人民的信任,院系的培养!

xx日因为(某种原因)导致工作失误,未能及时给病人换尿袋,虽然因为(某种原因)导致此类事情发生,但在写这份检讨的同时我深刻认识到自己责任心欠缺,平时我对自己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我非常气愤我这次的疏忽大意!违反了医院规定。我深明领导是多么关心医院的形象和纪律,可是我却连最基本的应该做的也疏忽了!由此我深知一切责任归慨于我的责任心欠妥。平时对这类事情认识不深。导致这类事情发生,在写这份检讨书的同时,我真正觉悟到自己的错误。再次,我这种行为还在医院同事之间造成了极其坏的影响,破坏了医院的形象。

同事之间本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而我这种表现,给同事们带了一个坏头,不利于院系的院风建设。我常感谢领导这次能叫我写检讨,使我明白了事情和我自己思想上不谨慎的错误。与此同时我从今往后一定更努力要求自己,积极做好医院一切工作,理解体会领导的安排!这次发生的事使我不仅感到是自己的耻辱,更为重要的是我感到对不起领导对我的信任!通过这件事情我深刻的感受到领导对我这种败坏院风的行为心情,使我心理感到非常的愧疚,我太感谢上级对我这次深刻的教育!

在此我感谢领导的提醒和教诲,思想上我将更进一步的反省,深入总结,同时希望领导继续监督,争取更大进步。谢谢关心教导我的领导!

差错事故登记本范文
《差错事故登记本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