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冠心病文献研究的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29 15:04:2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冠心病

冠心病,吃銀杏。 吃鮮橙,防卒中。吃西柚,防血稠。 吃洋蔥,腦路通。

吃大蒜,降血脂。 蘑菇餐,防血栓。

吃鮮姜,血脂康。 木耳菜,降脂快。

菊花茶,降血壓。 吃辣椒,消脂肪。

烏龍茶,減肥佳。 身材秀,吃土豆。

氣血虛,吃荔枝。 要健腦,吃核桃。

要安神,吃棗仁。 葡萄甜,補血源。

要潤膚,櫻桃補。 常吃棗,不顯老。

燕麥湯,皮膚光。 食蜂蜜,皮膚細。

蘿蔔湯,治胃脹。 紅薯蒸,大便通。

洋蔥好,防流腦。 枇杷果,治咳嗽。

銀耳燴,能清肺。 椰子果,清肝火。

吃苦瓜,胃火下。 柿子霜,治舌瘡。

吃芝麻,養頭髮。 吃芒果,嘔吐止。

吃胡椒,祛風濕。 吃山藥,益補脾。

吃百合,益補肺。 吃蘋果,益補腎。

吃葡萄,補肝腎。 吃鮮桃,益五臟。

清晨起,莫慌忙,伸伸懶腰再起床。床邊坐,別著急,半分鐘後再站

起。

溫開水,喝半杯,血脈通暢最寶貴。大小便,要排空,清腸排毒垃圾清。吃早餐,很重要,宜早更要營養好。日出後,晨練宜,空氣新鮮利身體。指梳頭,乾洗臉,頭腦清醒駐容顏。洗洗鼻,揉揉眼,遠離感冒和花眼。齒常叩,舌常轉,生津開胃齒固堅。保健穴,常按摩,健身祛病好處多。大步走,小步跑,一天萬步比較好。循漸進,持之恆,常年堅持必然靈。戒吸煙,限喝酒,心胸開闊不發愁。午飯後,睡一覺,自我調節減疲勞。晚餐少,宜清淡,有利健康和睡眠。

晚飯後,散散步,身心放鬆舒睡眠。睡覺前,泡泡腳,按摩湧泉勝吃藥。重健康,在心理,心理健康數第一。有愛心,要牢記,淡泊人生有意義。

推荐第2篇:冠心病PBL

第1幕(1.5学时)

于洪,男性,48岁,公务员。以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症状来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室就诊。主诉阵发性胸骨后疼痛,晕厥,阵发性胸骨后疼痛2年,加重20天伴晕厥1次。

患者2年前于快速步行时出现胸骨后疼痛,呈憋闷样疼痛,位于胸骨中段,休息后约3~5分钟左右疼痛逐渐缓解。此后每于快速步行、工作劳累或者情绪激动时均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或者自服速效救心丸症状能缓解。10天前患者于上班途中突发意识不清,跌倒,小便失禁,具体持续时间不详,当时无恶心呕吐及抽搐,无肢体活动功能障碍。醒后自觉胸骨后持续性闷痛伴大汗,就诊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缓解不明显,为求进一步诊治转诊我院。病程中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无夜间憋醒,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心、呕吐,饮食、睡眠良好,二便如常。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最高达145/110mmHg,曾规律服用珍菊降压片1片/次,每日3次,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近1年停用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30/80mmHg左右。“腔隙性脑梗塞”病史8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史8个月(具体治疗不详)。否认肝炎、结核、肾病病史,有吸烟史。 【学习目标】 I.基础医学部分

1、冠状动脉解剖,左右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及供血范围;

形状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如将其视为头部,则位于头顶部、几乎环绕心脏一周的冠状动脉恰似一顶王冠,这就是其名称由来。左右冠状动脉是升主动脉的第一对分支。左冠状动脉为一短干,发自左主动脉窦,经肺动脉起始部和左心耳之间,沿冠状沟向左前方行3~5mm后,立即分为前室间支和旋支。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行,绕过心尖切迹至心的膈面与右冠状动脉的后室间支相吻合

左冠状动脉沿途发出:

(1) 动脉圆锥支,分布至动脉圆锥;

(2) 外侧支,分布于左室前壁大部及前室间沟附近的右室前壁;

(3) 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2/3。旋支沿冠状沟左行,绕过心钝缘时发出粗大的左缘支分布于左室外侧缘;至心后面时发出较小的分支分布至左房与左室。右冠状动脉起自右主动脉窦,经肺动脉根部及右心耳之间,沿右冠状沟行走,绕过心右缘,继续在膈面的冠状沟内行走,在房室交点附近发出后降支,即后室间支。

右冠状动脉沿途发出:

(1) 动脉圆锥支,分布于动脉圆锥,与左冠状动脉的同名支吻合。

(2) 右缘支,此支较粗大,沿心下缘左行趋向心尖;

(3) 窦房结支,在起点附近由主干分出(占60.9%,其余39.1%起自左冠状动脉);

(4) 房室结支,起自右冠状动脉,行向深面至房室结。

(5) 后室间支,为右冠状动脉的终支,与左冠状动脉的前室间支相吻合,沿途分支至左、右心室后壁、及分室间隔支至室间隔后1/3。 供血:

1、右房、右室:由右冠状动脉供血。

2、左室:其血液供应50%来自于左前降支,主要供应左室前壁和室间隔,30%来自回旋支,主要供应左室侧壁和后壁,20%来自右冠状动脉(右优势型),供应范围包括左室下壁(膈面)、后壁和室间隔。但左优势型时这些部位由左旋支供血,均衡型时左右冠脉同时供血。

3、室间隔:前上2/3由前降支供血,后下1/3?由后降支供血

4、传导系统:窦房结的血液60%由右冠状动脉供给,40%由左旋支供给;房室结的血液90%由右冠状动脉供给,10%由左旋支供给;右束支及左前分支由前降支供血,左后分支由左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双重供血,所以,临床上左后分支发生传导阻滞较少见。左束支主干由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多源供血

2、心的神经支配,牵涉痛原理;

牵涉痛是疼痛的一种类型,表现为病人感到身体体表某处有明显痛感,而该处并无实际损伤。这是由于有病变的内脏的神经纤维与体表某处的神经纤维会合于同一脊髓段,来自内脏的传入神经纤维除经脊髓上达大脑皮质,反应内脏疼痛外,还会影响同一脊髓段的体表神经纤维,传导和扩散到相应的体表部位,而引起疼痛。

4、动脉解剖结构、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复杂,有多种学说。损伤反应学说综合各家学说的内容.并结合其危险因素,较详细地说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损伤反应学说认为各种因素对动脉内皮的损伤,导致动脉壁的慢性炎症反应,逐渐形成粥样斑块。此学说的主要观点是:①动脉内皮的慢性损伤,常常是细微的,但它导致内皮通透性增加和内皮细胞功能异常;②进入动脉壁的脂蛋白主要是富含胆固醇的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其修饰型,以及VLDL(极地密度脂蛋白);③内皮损伤部位的细胞相互作用,这些细胞包括内皮细胞、单核一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④平滑肌细胞在内膜大量增生并产生细胞外基质。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分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分型包括: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猝死型。

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亦称隐匿型冠心病,患者无症状,但心电图负荷或动态检查有ST段压低,T波减低、变平或倒置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病理学检查心肌可无明显组织形态改变。

2、心绞痛型:为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病理学检查心肌无明显组织形态改变或有纤维化改变。

3、心肌梗死型:症状严重,由冠状动脉闭塞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所致。

4、缺血性心肌病型: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引起。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

5、猝死型:因原发性心脏骤停而猝然死亡,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II.临床医学部分

1、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概念及基本病因;

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病因: 产生疼痛的直接因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植物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经1~5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产生疼痛感觉,这种痛觉反映在与植物神经进入水平相同脊髓段的脊神经所分布的皮肤区域,即胸骨后及两臂的前两侧与小指,尤其是在左侧,而多不在心脏解剖位置处,有人认为,在缺血区内富有神经供应的冠状血管的异常牵拉或收缩,可以直接产生疼痛冲动。

对心脏予以机械性刺激并不引起疼痛,但心肌缺血与缺氧则引起疼痛,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的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时,即产生心绞痛。

心肌氧耗的多少由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心率所决定,故常用“心率×收缩压”(即二重乘积)作为估计心肌氧耗的指标,心肌能量的产生要求大量的氧供,心肌细胞摄取血液氧含量的65%~75%,而身体其他组织则仅摄取10%~25%,因此心肌平时对血液中氧的吸收已接近于最大量,氧供再需增加时已难从血液中更多地摄取氧,只能依靠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来提供,在正常情况下,冠状循环有很大的储备力量,其血流量可随身体的生理情况而有显著的变化;在剧烈体力活动时,冠状动脉适当地扩张,血流量可增加到休息时的6~7倍,缺氧时,冠状动脉也扩张,也使血流量增加4~5倍,动脉粥样硬化而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其扩张性减弱,血流量减少,且对心肌的供血量相对地比较固定,心肌的血液供给如减低到尚能应付心脏平时的需要,则休息时可无症状,一旦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如劳累,激动,左心衰竭等,使心肌张力增加(心腔容积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心肌收缩力增加(收缩压增高,心室压力曲线最大压力随时间变化率增加)和心率增快等而致心肌氧耗量增加时,心肌对血液的需求增加;或当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如吸烟过度或神经体液调节障碍)时,冠状动脉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或在突然发生循环血流量减少的情况下(如休克,极度心动过速等);心肌血液供求之间的矛盾加深,心肌血液供给不足,遂引起心绞痛,严重贫血的病人,在心肌供血量虽未减少的情况下,可由于红细胞减少血液携氧量不足而引起心绞痛。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粥样斑块破裂,出血,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动脉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性痉挛,使管腔迅速发生持久而完全的闭塞时,如该动脉与其它冠状动脉间侧支循环原先未充分建立,即可导致该动脉所供应的心肌严重持久缺血,1小时以上即致心肌坏死,在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发生心排血量骤降(出血,休克或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左心室负荷剧增(重度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剧升或用力大便)时,也可使心肌严重持久缺血,引起心肌坏死,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时)后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引起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而致血栓形成;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冠状动脉痉挛,都可加重心肌缺血而致坏死,心肌梗塞既可发生于频发心绞痛的病人,也可发生在原来并无症状者中。

主要出现左心室受累的血流动力改变,心脏收缩力减弱,顺应性降低,心搏量和心排血量立即下降(常降至原来的60%~80%,有休克者可降至30%~50%);动脉血压迅速降低,数小时后才逐渐回升;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左心室喷血分数减低,舒张末期压增高,舒张期和收缩期容量增高,喷血高峰和平均喷血率降低,其压力曲线最大压力随时间变化率(dp/dt)减低;周围动脉阻力开始时无改变,以后数小时由于小动脉收缩而增加,然后又恢复或减低;静脉血氧含量明显降低,动,静脉血氧差增大;心脏收缩出现动作失调,可为局部无动作(部分心肌不参与收缩),动作减弱(部分心肌虽然参与收缩但无力),矛盾动作(收缩期部分心肌向外膨出)和不同步(收缩程序失调)。

心脏在损失了大块有收缩力的心肌并发生收缩动作失调之后,较为正常的其他心肌必需代偿地增加收缩强度以维持循环,心脏进行重构(remodeling),但当时发生的心肌严重缺血使心室作功减低;低血压又使冠脉灌流减少,酸中毒,全身缺氧和心律失常又进一步影响心室功能;以致心肌不能代偿,心脏扩大,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先发生左心衰竭然后右心衰竭,但右心室心肌梗塞时,可首先出现右心衰竭,左心室代偿性扩张或二尖瓣乳头肌梗塞可致乳头肌功能失调,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后者又可加重心力衰竭。

发生于急性心肌梗塞的心力衰竭称为泵衰竭,根据Killip的分组,第Ⅰ级泵衰竭是左心衰竭代偿阶段,第Ⅱ级为左心衰竭,第Ⅲ级为肺水肿,第Ⅳ级为心原性休克;肺水肿和心原性休克可以同时出现,是泵衰竭的最严重阶段。

2、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粥样斑块破裂,出血,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动脉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性痉挛,使管腔迅速发生持久而完全的闭塞时,如该动脉与其它冠状动脉间侧支循环原先未充分建立,即可导致该动脉所供应的心肌严重持久缺血,1小时以上即致心肌坏死,在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发生心排血量骤降(出血,休克或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左心室负荷剧增(重度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剧升或用力大便)时,也可使心肌严重持久缺血,引起心肌坏死,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时)后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引起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而致血栓形成;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冠状动脉痉挛,都可加重心肌缺血而致坏死,心肌梗塞既可发生于频发心绞痛的病人,也可发生在原来并无症状者中。

主要出现左心室受累的血流动力改变,心脏收缩力减弱,顺应性降低,心搏量和心排血量立即下降(常降至原来的60%~80%,有休克者可降至30%~50%);动脉血压迅速降低,数小时后才逐渐回升;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左心室喷血分数减低,舒张末期压增高,舒张期和收缩期容量增高,喷血高峰和平均喷血率降低,其压力曲线最大压力随时间变化率(dp/dt)减低;周围动脉阻力开始时无改变,以后数小时由于小动脉收缩而增加,然后又恢复或减低;静脉血氧含量明显降低,动,静脉血氧差增大;心脏收缩出现动作失调,可为局部无动作(部分心肌不参与收缩),动作减弱(部分心肌虽然参与收缩但无力),矛盾动作(收缩期部分心肌向外膨出)和不同步(收缩程序失调)。

心脏在损失了大块有收缩力的心肌并发生收缩动作失调之后,较为正常的其他心肌必需代偿地增加收缩强度以维持循环,心脏进行重构(remodeling),但当时发生的心肌严重缺血使心室作功减低;低血压又使冠脉灌流减少,酸中毒,全身缺氧和心律失常又进一步影响心室功能;以致心肌不能代偿,心脏扩大,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先发生左心衰竭然后右心衰竭,但右心室心肌梗塞时,可首先出现右心衰竭,左心室代偿性扩张或二尖瓣乳头肌梗塞可致乳头肌功能失调,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后者又可加重心力衰竭。

发生于急性心肌梗塞的心力衰竭称为泵衰竭,根据Killip的分组,第Ⅰ级泵衰竭是左心衰竭代偿阶段,第Ⅱ级为左心衰竭,第Ⅲ级为肺水肿,第Ⅳ级为心原性休克;肺水肿和心原性休克可以同时出现,是泵衰竭的最严重阶段。

3、心肌心绞痛的典型临床表现:(1)症状;(2)体征

心绞痛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

体征:典型心绞痛发作是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窄息性疼痛,亦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偶可伴有濒死的恐惧感觉,往往迫使病人立即停止活动,重者还出汗,疼痛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有硝酸甘油片,在1~2分钟内(很少超过5分钟)消失,常在体力劳累,情绪激动(发怒,焦急,过度兴奋),受寒,饱食,吸烟时发生贫血,心动过速或休克亦可诱发,不典型的心绞痛,疼痛可位于胸骨下段,左心前区或上腹部,放射至颈,下颌,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可很快或仅有左前胸不适发闷感。 【讨论问题提示】

中年,胸骨后痛几分钟缓解,心绞痛,伴高血压 [请列出讨论问题]:

参考资料:系统解剖学(心)、组织学(动脉组织结构)、病理学(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学(心电图)、内科学(心血管疾病)、药理学)(扩血管药物)等,有关专业论文(生物医学全文数字库)。

第2幕(1.5学时)

正在体检中,患者又突发剧烈胸痛并晕厥,血压下降(60/30mmH)。接诊医生当即给患者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并送重症监护室(ICU)进行抢救。抢救并进行心电监护及血液化验。结果是:心电图可见V1~V4导联呈QS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约0.1~0.2mv,T波倒置。WBC12.5X109,中性细胞80%,Hb12g/dl,BPC15X109,入院后5小时心肌酶谱CK-MB349u/L,肌钙蛋白T(TNT-T)1.24ng/mL。

患者在ICU抢救3天,血压恢复正常,胸痛缓解,转入内科病房继续诊治。医生建议患者进行彻底检查,并做冠状动脉支架手术。

【学习目标】 I.基础医学部分

1、正常心电图各波及时段代表的意义;

(1)P波:是由心房激动所产生,代表左右心房除极时的电位变化。

(2)P-R间期:为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反映电活动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时间。

(3)QRS波群:是由心室激动所产生,代表全部心室肌除极时的电位变化和时间。 (4)S-T段:为心室除极刚结束到复极前的一段无明显电位变化的短暂时间。

(5)T波:代表心室复极时的电位变化和时间。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6)Q-T间期:为心室从激动开始到复极结束的整个心电活动时间。代表心室除极、复极的总时间。

II.临床医学部分

1、相关的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心电图、心肌酶等;

2、心绞痛的现场急救。

1.立即就地卧位休息,停止活动。心绞痛发作时不宜平躺,平躺时下肢血流回心血量增多,心脏负担加重,而使心绞痛加剧。患者宜半卧位休息。 2.很快吸氧气,剧痛者可用杜冷丁50~100毫克肌肉注射。

3.将硝酸甘油1—2片(0.3—0.6毫克)放舌下含化,2~3分钟见效,能维持30分钟左右。或含服消心痛(硝酸异山梨醇酯)1~2片(5一10毫克)2~3分钟见效,维持3—4小时。或将亚硝酸异戊酯(0.2毫升)裹在手巾内挤碎,立即捂鼻部让病人吸入挥发的气体,约10~15秒见效。

4.含服速效救心丸lO一15粒,很快见效。在临床中医生发现,不少患者在发作心绞痛之初往往没有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有的只是服用了速效救心丸而没有及时服用硝酸甘油,导致心肌梗塞的发生。对于冠心病患者,一旦发生心慌、胸闷等症状,除拨打120急救电话外,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有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的功效。从缓解疼痛的角度来看,速效救心丸作为应急使用,在胸痛时偶尔吃一下,可以缓解疼痛。但对冠心病患者来说,硝酸甘油是目前治疗心绞痛发作的首选药物,心绞痛发作时立即舌下含药,可最大限度地消除心肌梗塞的危险。冠心病患者应把药物放在随手可以取到的地方,药瓶的瓶盖要易于拧开。因硝酸甘油片容易变质失效,故应存放于金属小盒子内,定期检查,已过半年保质期则不宜使用。服药时最好取坐位或卧位,不要直立,防止发生低血

3、心肌缺血、缺氧时的代谢与生化改变。

(1)心肌的缺血、缺氧代谢使心肌无法进行正常的有氧代谢,使心肌细胞由高能磷酸键减少,导致依赖能源活动的心肌收缩的膜内外离子平衡发生障碍;使细胞内、外乳酸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增加,导致细胞酸中毒;使细胞内ATP的产生明显减少。从而降低心肌收缩力。

(2)心肌细胞离子运转的改变使心肌收缩功能发生障碍;并导致电生理活动的异常,,使心室壁变得比较僵硬,诚低了左室顺应性,增加充盈时的阻力。 (3)电生理的改变使细胞在静止期处于低极化(或部分除极化)状态,在激动时又不能完全除极,产生损伤电流,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sT段的偏移。严重心肌缺血损伤,心肌丧失除极及复极能力,成为“电静止”区域,出现暂时性Q波伴缺血性ST段与T段改变。 Ⅲ.医学人文部分

1、冠心病目前在我国人口中的发病率,降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公民教育问题。

1.高血压;2.吸烟;3.血脂代谢异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4.糖尿病;5.年龄,本病多见于老年人;6.本病男性多见,女性在绝经期后患病明显增多

2、对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病人,与家属沟通的策略。

3、血管支架手术的医疗费用问题 单是介入的话一般3甲医院是6000~8000不等。扩张+放支架的话就要看用的什么支架了,进口的还是国产的。进口的贵,一般至少是

2、3万,国产的便宜些,也要1万多。【讨论问题提示】

硝酸甘油片、血压下降、QS波及ST段弓背向上、酶学检查、血管支架 请列出讨论问题:

参考资料:影像诊断学(冠状血管影像学检查及介入治疗)、营养卫生、社会医学等。有关专业论文(生物医学全文数字库)

推荐第3篇: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

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

教育文献是进行教育研究的基础,它贯穿于教育研究的全过程。

1.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究人员选定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是跟踪和利用国内外研究学术思想和最新成就,了解科研前沿动态并获得新情报信息的有效途径。我们进行教育研究,必须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手段和研究方法。为更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更有说服力的、更丰富的事实和数据资料,使研究结论建立在更可靠的材料基础之上。

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各种教育文献资料作为对人类教育活动的客观记录,记载有大量对教育科研活动有价值的信息。研究者如果能根据相关课题的需要搜集并阅读有关的资料,能有助于选择课题研究的重点,提高研究工作的创造性水平,扩大研究工作对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吸取他人在研究过程中的教训,并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自身研究可能产生的问题或错误,为研究者提高研究的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荐第4篇:合同诈骗罪研究文献综述

合同诈骗罪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包括:

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这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同时,文献综述还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推荐第5篇:企业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陈清辉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营造以人为本、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为战略管理提供最有力的、最长效的平台。因此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力、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个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进行理论铺垫。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绩效;人力资源管理

对于企业文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当然也有的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的总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不断发展和革新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在不断的发挥它那独特的影响力。同时随着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企业文化理论也呈出不穷的涌现出来。作为企业文化的精华集成,企业文化理论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管理丛林理论等的不足,强调了“软”、“硬”结合的最佳管理方式,把管理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近年来,学者们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成果显著。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Gary 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中提出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相互交融的最新成果,学者们在这方面做的研究不少。

在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方面,汪凤桂(2009)[1]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表明,企业文化通过内部化为员工的行为理念,进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行为能力,进而对竞争力的形成产生作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同时也指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都是企业差异化战略实施的结果,其目的都在于提升企业的个性化特征,但这二者的作用重点并不完全相同。前者重点是培养良好的员工行为习惯,降低员工之间交往成本;后者的作用则是使其顾客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识别本企业,进而获取更多市场竞争优势。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王德胜、辛杰(2009)[2]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内在关联性,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契合度。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文化水平的提高将会带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增加。陈光(2010)陈光.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的实证研究证明我们企业的平均寿命是八年,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是3.5年,造成我们企业寿命如此之短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原因主要有研发能力底下,管理能力不高,产品质量问题多,战略定位不明确等。要想培育和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应该提高管理者的战略意识,完成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组建优秀的职工团队和合理的管理结构,集中资源专注一个领域的生产经营,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等。

二、企业文化对绩效的影响研究

学者们对企业文化与绩效研究多是实证研究,内容包括了企业(组织)绩效、创新绩效等几个个方面。

朱瑜等人(2007)[22]以198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文化、智力资本及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官僚型文化对结构资本具有显著正面影响,创新型文化和支持型文化对人力资本具有正面影响,而关系资本仅受到支持型文化影响;人力资本能够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及成功新产品/服务绩效,结构资本有助于市场绩效提高,关系资本对市场绩效、人力资源效能及成功新产品/服务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企业文化、智力资本和组织绩效的关系链中,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

Niki Hynes(2009)[3]用新的复杂关系建模方法研究企业文化、战略定位与企业绩效,这种复杂的生化模型作为管理结构建模的替代方法,可将其纳入到组织内部结构改变中,回顾两个完善的管理概念(战略定位和企业文化),并讨论两者在结构上的异同点,发现企业文化对战略方向/经营绩效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组织企业文化在市场导向/企业绩效间关系的中介变量,然后对传统简单模型的代表性和他们对处理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变化的限制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个基于酵素作用机理更复杂的模型。刘志雄、张其仔(2009)[11]从公司层面、员工层面、社会层面界定文化强度,采用财务指标企业总资产盈利率来衡量企业绩效,并加入企业规模、企业成长年限、企业资产负债率和成长性等控制变量,收集了321家上市公司的相关资料,对企业文化对公司绩效影响进行分析、检验和解释,发现企业文化对

公司盈利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影响,即与文化弱势企业相比,文化强势企业通常拥有较高资产回报率;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与成长性指标与公司盈利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朱兵等人(2010)[5]选择江苏、安徽、浙江三省182家高新科技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企业文化、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官僚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显著影响,也不通过利用式学习间接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支持型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而且还通过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分别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同时还通过探索式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间接影响;组织学习包含的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均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直接影响。

三、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在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研究上,梅强,孙旭雅(2010)

[7]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前人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影响的理论研究指导下,从三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企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路径,提出了凭借企业文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相应对策,即:(1)从观念上提高员工企业文化意识,树立正确人才观;(2)从制度上完善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3)从实践中培养中小企业特色文化。

闫庆收,孙福田(2010)[8]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引导和企业安全生产运营的作用、对员工日常行为的约束和引导及对职工凝聚激励的作用,以及企业文化在企业人员招聘、人才培养与开发、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留人方面的作用,强调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靠企业文化来指导,而人力资源管理反过来又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四、未来研究展望

(一)加强对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目前对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促进作用,以及它们之间机理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在这方面的定量和实证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未来要加强对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二)对发展性企业文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深入研究

相关文献就发展性文化和人力资源系统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讨论较多,而发展性文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应该远比前人所研究的

复杂。目前研究中还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第一,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一致性的概念没有充分地阐述,对其内涵存在不同的理解;第二,当前的研究在理论模型分析和方法的应用上没有统一;第三,发展性文化可能与人力资源的其他实务存在交互作用进而产生不同的组织绩效。对以上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发展性文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三)加强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本土化

目前关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定量的、实证的研究主要是以国外企业为样本,以国外环境为背景环境的研究,以我国企业为样本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非常少见。因此,发展在中国环境下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是未来研究的一大方向。

(四)关于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研究方向

1、开展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的动态研究

以往研究基本把企业文化看成一个稳定因素,很少注意企业文化的变化过程。从发展的角度看,可将企业文化看作动态的因素,研究变化过程中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影响。

2、研究中国环境下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国外在企业文化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比国内研究成熟,但由于文化的特殊性,其成果难以移植,适用于中国环境的研究还很缺乏。未来的研究要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应以中国环境为背景,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

当今世界,开放与竞争,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说,前20年企业间更多的是某种单一的、表层的优势之间的对比与打拼,那么,今天,是否能够通过对企业各种资源的整合,从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企业的灵魂,是区别于竞争对手最根本的标志。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保证企业绩效的提高,而且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企业绩效从表象讲来源于卓越的管理,而从根本上说则来源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越好,管理的成本就会越低,管理的效率就会越高,企业绩效也会因此而增长。

企业文化是亚社会文化。企业的员工走进企业时,他不是一个抽象的自然人,而是一个社会人,是有一定意褒、信仰、价值观念的人,这正是人力资源区别于物力、财力及自然资源的显著特征。 也就说,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是社会化了的人。

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把企业文化的这两个方面,双向生成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好的企业文化,从而有利于人力资源有效管理。

结束语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分析时代需要,考虑文化背景,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扩展研究视角,有利于推进对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从而积极推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革新企业观念,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汪凤桂.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0):157-159.

[2] 王德胜,辛杰.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126-128.

[3] Niki Hynes.Corporate culture,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busine performance: New approaches to modeling complex relationships [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9,(76):644-651.

[4] 彭红霞,达庆利.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系统、企业文化与创新绩

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292(4):100-105.

[5] 朱兵,王文平,王为东,张廷龙.企业文化、组织学习对创新绩

效的影响[J].软科学,2010,24(1):65-69.

[6] 田建文,田永新.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协同研究[J].商场

现代化,2007,(10):260-261.

[7] 梅强,孙旭雅.企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路径

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5):125-128.

[8] 闫庆收,孙福田.浅谈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5):130-131.

[9] E W MacIntosh, Alison Dohtyer.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n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 to

leave [J].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0,(13):106-117.

[10]胡玉成.培育文化软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胡玉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60

[11] 刘志雄,张其仔.企业文化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09,(2):108-112.

[12] 孙剑,薛惠锋,寇晓东.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10):182-183.

[13] 陈明,周健明.企业文化、知识整合机制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4):580-587

[14] Sjoerd Beugelsdijk,Carla Koen,Niels Noorderhaven.A dyadic approach to the impact of differences i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n relationship performance [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9,(38):312-323.

[15] E W MacIntosh, Alison Dohtyer.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n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 to leave [J].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0,(13):106-117.

[16] 田建文,田永新.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协同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0):260-261.

[17] 彭红霞,达庆利.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系统、企业文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292(4):100-105.

[18] 徐向农.企业文化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7):118-120.

[19]张旭.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再造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4):77

[20]周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科技资讯,2010,

(1):156

[21]李桃,王志刚.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9]

[22]朱瑜,王雁飞,蓝海林.企业文化、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5):952-958.

导刊,2009,(11):32-33

推荐第6篇:冠心病与焦虑症

冠心病与焦虑症

张丽波

1 胡勇

2 丰庆春1 1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长沙:410007)

2湖南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长沙:410007)

摘要 冠心病与焦虑症有着密切的关系,冠心病患者中焦虑症的发病率较高,焦虑症是冠心病发展与预后的危险因素,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但有研究表明对冠心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症状进行干预治疗有积极意义。中医学对冠心病伴焦虑症的病因病机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中医治疗此类患者存在副作用少的优势,小样本临床观察证实对改善焦虑症状及冠心病预后有效,其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实验研究证实。

关键词

冠心病;焦虑症;病因病机;治疗;综述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焦虑症是一组以焦虑症状包括情绪症状(紧张不安、恐惧、害怕)和躯体症状(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为主要临床相的情绪障碍,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焦虑症越来越广泛深刻地被人们所认识,心身医学的观点表明:一定的心理、情绪活动与一定的躯体生理活动过程密切相关,强烈持久的不良情绪可导致躯体疾病的产生,从而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在人体疾病发生中的作用[1]。冠心病是目前较公认的心身疾病之一,其与焦虑症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现就冠心病伴发焦虑现状、临床表现、西医发病机制与中医病因病机及中西治疗进展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单位: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410007) 通讯作者:张丽波E-mail:zhanglb_727@Yeah.net 作者简介:张丽波,主任医师,教授,双学士,硕士生导师。擅长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长期从事心血管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特别是心血管疾病伴心理障碍的研究。

1.冠心病伴发焦虑症现状

1.1 流行病学情况

国内尚无大样本冠心病并焦虑症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赵波等[2]的一项关于126例冠心病患者调查显示,焦虑障碍发病率为51.6%,刘正跃等[3]对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57例,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其中180例患者SAS得分>50分,占冠心病患者总数的70%,提示冠心病中合并焦虑障碍的高发病率。国外有研究表明,在一般人群中,焦虑症的发病率为4.1%—6.6%,而冠心病人群中,焦虑症的发病率约为40-70%[4],由此可见,冠心病与焦虑症之间有密切关系。Kawachi等[5]对42~77岁的33 999名美国健康职业人群进行随访观察(基线调查时无心血管病),采用Crown-Crisp指数测定焦虑程度,随访时间2年,结果显示,焦虑指数最高组和最低组相比,前者的致死性冠心病死亡率以及猝死发生率均高于后者。陈彦霞[6]调查的64例冠心病患者中抑郁及焦虑的患病率分别为62.5% 和37.5%,均高于普通人群,说明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情绪。

1.2 临床表现

新近研究表明,心理障碍疾病(包括焦虑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大致上可分为三种情况[7]:(1)心脏病患者继发心理障碍 ;(2)心理障碍在心血管病之前存在,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3)患者陈述和体验心脏病的常见症状,但反复检查没有发现心血管病变的证据,却符合某些精神医学诊断标准,这是心理障碍“躯体化”的表现。上述两者的关系的阐述,一方面为冠心病和焦虑症的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改变;另一方面,对于心血管病专科医生,认识并了解焦虑症“躯体化”表现,可以减少冠心病的误诊及冠心病伴发焦虑症的漏诊。焦虑症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植物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感,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心慌、气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症状,焦虑症患者常常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冠心病患者伴随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又加强了冠心病伴焦虑症患者焦虑的感觉,表现为冷汗、恶心、头晕、气短、失眠、胸部紧缩感等。

2.冠心病与焦虑症西医相互影响机制

冠心病与焦虑症相互影响的具体机制尚不明了,可能机制如下:冯学泉等[8]认为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和apoE基因多态性相关,apoE等位基因可能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Bankier等[9]发现合并焦虑症的冠心病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未患心理障碍疾病的冠心病患者,而C反应蛋白作为急性炎症反应物,与冠脉损伤和冠脉狭窄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0],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1]。由此推断,焦虑症可能通过升高C反应蛋白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焦虑情绪可激活与焦虑相关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活性,引起体内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会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如儿茶酚胺过量分泌,脂类代谢紊乱,促凝物质和血管紧张素II的释放,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从而加速冠心病的发生发展[12-13];李庆民等[14]通过对71例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的观察,发现冠心病合并焦虑障碍患者血浆神经肽Y,NE,DA,5-HT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提示上述物质可能参与了冠心病并焦虑障碍患者病理生理过程;戚厚兴等[15]研究表明,冠心病伴焦虑情绪患者的焦虑程度与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正相关,而单核细胞在活化的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增加并迁入内膜下成为巨噬细胞,通过吞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而转变为泡沫细胞,形成最早的粥样硬化病变脂质条纹,后者逐渐演化为纤维斑块而加重冠心病发展;Geiser等[16]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症,可激活凝血系统及纤溶酶抑制剂使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有研究显示[17],患者的焦虑程度越高,血小板活性越强,因此认为焦虑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学者强调杏仁核和下丘脑等“情绪中枢”和焦虑症的联系,根据边缘系统和新皮质中苯二氮卓受体的发现,提出焦虑症的“中枢说”[18],亦有研究认为中枢神经系统通过DA、NE、5-HT等神经递质来调节心率变异性(HRV),HRV降低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使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不良预后的可能性明显增加[19];Sirois等[20]根据ß肾上腺素能阻断剂能有效改善焦虑患者的躯体症状、缓解焦虑而支持焦虑症的“周围说”;心理分析学派认为焦虑是由于过度的内心冲突对自我威胁的结果[21];基于“学习理论”的学者认为焦虑是一种习惯性行为,由于致焦虑刺激和中性刺激间的条件性联系使条件刺激泛化,从而形成广泛焦虑[22]。目前冠心病与焦虑症互相影响机制方面虽无统一认识,但可能通过上述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3.冠心病伴发焦虑症中医病因病机特点

冠心病与中医学中“胸痹”、“心痛”相类似,心痛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曰:“心病先心痛”,《灵枢·五邪》篇有“邪在心,则病先痛。” 《素问·脏气法时论》描述详细描述其临床表现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之名,立专篇《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进行了论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关于“心痛”、“胸痹”的病因、病机,古人也早有描述,《素问·调经论》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素问·脉要精微论》亦云:“涩则心痛”。均指出阴寒内盛,胸阳闭阻,阴占阳位,则心脉凝泣不通,是造成心痛的主要病机。此外,年老体衰,先天不足,房劳过度,久而及肾,肾气渐衰,而肾为先天之本,肾阳对人体五脏六腑有温煦生化作用,肾阴有滋润柔养作用。肾阳虚,脾阳、心阳随之虚,肾阴亏虚,则肝阴、心阴随之虚,心脉失去濡养,则气血运行不畅。病程进一步发展,在本虚的基础上形成标实,导致痰阻、血瘀、气滞、寒凝,使胸阳痹阻,气机不畅,心脉挛急或闭塞而发为心痛。《病因脉治·胸痛论》曰:“内伤胸痛之因,七情六欲,动其心火;或怫郁气逆„,则痰凝气结;或过饮辛热,伤其上焦,则血积于内,而闷闷胸痛矣。”提出痰凝、气滞、血瘀都可致心痛。吴荣等[23]总结前人对冠心病中医病机特点,概括为寒邪论、火热论、正气不足论、气滞论、痰浊论、血瘀论、络病论、脏腑论。总之,心痛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病性为本虚标实, 以阳气虚弱为本,气滞、寒凝、痰浊、瘀血阻络为标。

中医学中无“焦虑症”病名,从临床表现上看,与中医学中“郁病”、“心悸”、“不寐”、“脏躁”相类似,属情志病范畴。《内经》中提出“思则气结”,“惊则气乱”,说明气机失调在本病中的重要地位。如郁病初起病变以气滞为主,气郁日久,则可引起血瘀、化火、痰结、食滞、湿停等实证,日久由实转虚,出现脏腑亏虚的不同病变[24]。可见两者有共同的发病机制:气滞、血瘀、痰凝。且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气为血之帅,气滞必致血瘀;血为气之母,血瘀亦可致气滞;气能生津、行津,气滞可致津停痰生;津能生气亦能载气,故痰凝必致气滞。

郁病作为情志病,与脏腑关系亦密切,如《素问·宝明五气篇》:“心藏神,肺藏 4

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举痛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一方面,七情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复杂心理反应,以内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因此,七情过激致病,说明五脏精气阴阳功能失常。反过来,七情分属五脏,七情反应太过与不及则可损伤相应之脏。然七情过激伤人,首先作用于心神,故《类经·疾病类·情志九气》曰:“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久病忧思不解,累及脾胃,脾失健运;而情志病初起以气机郁滞为主,气机郁滞,首责于肝。由于心肝脾三脏在人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情志内伤,最易伤及心肝脾三脏。另一方面,情志为病,先伤神,后伤脏,先伤气,后伤形。脏腑之气的运动变化,在情志活动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情志病首伤心神,随之影响脏腑气机,如《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出现相应症状。因此焦虑症与冠心病的关系在中医学上概括为:情志的异常变化会引发五脏病变,若五脏病变,根据其所主情志,也会引起情志上的疾病[25]。

4.冠心病伴焦虑症西医治疗进展

目前有研究表明对冠心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症状进行干预治疗有积极意义,主要集中在心理治疗,运动疗法及药物治疗。有研究表明[26],对患有焦虑症的冠心病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听音乐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27],听音乐可以明显改善焦虑伴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和降低病死率。有氧运动和心脏康复治疗可以减轻焦虑症状并改善心血管症状,虽然焦虑可能导致该疗法的依从性降低,但医生和家属可以帮助患者客服障碍,提高依从性,具体方案应根据患者心脏功能及对运动的耐受能力而定。对冠心病伴发焦虑症的患者在进行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疾病的预后。目前抗焦虑治疗的药物有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氮杂螺环癸烷酮抗焦虑药丁螺环酮,氮哌酮衍生物类坦度螺酮,中枢神经递质抑制药罗拉西泮、赛乐特,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氯米帕明及四环类药物马普替林,SSRIs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以及非SSRIs类文法拉辛。但在治疗冠心病伴发焦虑症患者时,应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抗焦虑药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如三环类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因存在心脏毒性,不主张用于此类患者。一些SSRIs类药物(氟西汀)对细

胞色素P450同工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中ß2受体阻滞剂、Ca拮抗剂需要P450同工酶降解才能发挥药效,因此,使用此类药物须谨慎。

5.冠心病伴焦虑症中医药治疗进展

《医方论》:“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疏通,郁于何有?”理气开郁,怡情易性是治疗郁病的基本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标本虚实辩证用药,实证予理气解郁,并根据是否有血瘀、痰凝、化火、食积、湿滞而分别采取化瘀、祛痰、降火、消食等法。虚证则根据辩证情况而补之,或补益心脾、或养心安神、或滋补肝肾,虚实夹杂者则补虚泻实,兼而治之。崔瑛等[28]在统计焦虑症中医用药及组方后得出,宁心安神、疏肝理气、祛湿化痰是治疗焦虑的重要方剂。除中药方剂治疗外,中医心理治疗也是不可缺少的治法,包括情志相胜法,移精变气法,导引吐纳法[25]。此外,马铁明等[29]通过对针刺治疗焦虑症疗效Meta分析,认为针刺因素对焦虑症的疗效与药物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无明显不良反应,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说明针刺因素对焦虑症治疗有应用价值。肖艳等[30]证实施氏砭术疗法治疗冠心病伴焦虑或抑郁患者有效并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药复合制剂对冠心病及焦虑症患者的治疗也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罗芝宽等通过118例心绞痛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31],心可舒片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明显优于单纯心内科药物治疗,同时能明显缓解焦虑症状。

6.小结

焦虑症作为影响冠心病发展和预后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同时冠心病继发的焦虑状态,又增加了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目前认为许多机制参与了焦虑症对冠心病不良预后的过程,但无直接的偱证医学证据。中医学认为,冠心病与焦虑症分属五脏病及情志病范畴,两者有着共同的病机特点。对冠心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症状进行干预治疗有积极意义,但应注意抗焦虑药物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及与某些心内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医药治疗此类患者存在副作用少的优势,小样本临床观察证实对改善冠心病及焦虑症状有效,有待更加严谨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盲法、随机对照平行临床试验对其疗效进行论证。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中医药治疗将成为降低冠心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改善焦虑症患者焦虑状态有效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胡大一,刘春萍.焦虑抑郁障碍与心血管疾病[J].中国医刊,2006,41(3):53-54 [2]赵波,赵云峰,刘琨等.冠心病合并焦虑障碍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研究[J].医学综述,2011,17(24):3814-3815.[3]刘正跃,赵云霞.冠心病患者焦虑症状的心理护理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243-243.[4]Doerffer LA,Paraskos JA,Anxiety,posttaumatic stre disorder,and depre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a practical review for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rofeionals[J].J Cardiopulm Rehabil,2004, 24(6):414-421 [5]Kawachi I,Calditz Ga,Ascherio A,et al.Prospective study of phobic anxiety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men,Circulation,1994,89(5): 1992-1997 [6]陈彦霞.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9):25-26 [7]陈灏珠.实用心脏病学(第四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33 [8]冯学良,戚厚兴,张作记等.冠心病患者状态-特质焦虑与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12):1085-1088.[9]Bankier B,Barajas J,Martinez-Rumayor A,et al.Aociation between anxiety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stable corn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J].Psychosomatics,2009,50(4):347-353.[10]Biasuci LM,Liuzzo G,Grillo RL,et al.Elevated levels of C-reactive protein at discharge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recurrent

instability[J].Circulation,1999,99(7):855-860.[11]Campbell B,Badrick T,Flatman R,et al.Limited clinical utility of high-sensitivity plasma C-reactive protein aays[J].Ann Clin Biochem,2002,39(Pt2):85-88.[12]陈银娣,周天骍,施慎逊,等.老年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0,12(1):17-19.[13]Csaba BM,Anxiety as an idependent cardiovascular risk[J].Neuropsycho -pharmacol Hung,2006,8(1):5-11.[14]李庆民,刘兴德.冠心病合并焦虑障碍患者NPY,NE,DA,5-HT的变化及意义[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33(6):671-673.[15]戚厚兴,张作记,冯血泉,等.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与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4):313-315.[16]Geiser F,Meier C,Wegener I,et al.Aociation between anxiety and factors of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Psychother Paychosom,2008,77(6):377-383.[17]Vural M,Basar E,Anxiety disorder as a potential for sudden death[J].Anadolu kardiyol Derg,2007,7(2):179-183.[18]Krantz DS,McCeney MK.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 on organic disease: a critical aement of research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nn Rev Psychol, 2002(53):341-369.[19]曹晶,夏大胜.抑郁症与冠心病[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4,9(2):153-156 [20]Sirois BC,Burg MM.Negative emotion and heart disease:a review[J].Anadolu Kardiyol Derg.2007,7(2):179-183.[21]Januzzi JL,Stern TA,Pasternak RC,et al.The influ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ion on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rcb Intern Med,2000,160(13):1913-1921.[22]Jovanovic D,Jakovljevic B,Paunovic K,et al,Importance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Vojno Sanit Pregl.2006,63(2):153-158.[23]吴荣 聂晓燕.冠心病中医病机总述[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1,24(10):6-8.[24]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0 [25]张晓华.冠心病焦虑抑郁的中医药治疗[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 5(4):345-346.[26] 洪蝶玟,罗燕华,黄月英,等.心理干预对患有焦虑症的绝经后冠心病患者心肌耗氧量影响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4):1-3.[27]Bradt J,Dileo C.Music for stre and anxiety reduct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9(2):CD 006577.[28]崔瑛,冯静,王世宏.焦虑症的中医用药及组方规律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630 [29]马铁明,白增华,任路,等.针刺治疗焦虑症疗效Meta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2):101-103.[30]肖艳,周袁申,张敏州.砭术疗法对冠心病伴忧郁和/或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7):1716-1717.[31]罗芝宽,张寰,邢晓春.心可舒片对心绞痛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5):538-538.

推荐第7篇:冠心病日常记录

2013-01-26,8:00王宝礼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王宝礼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心慌胸闷明显,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冠心病诊断成立,治疗应该以活血化瘀,扩张冠状动脉为主,并且患者必须休息,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李冠涛 2013-1-29,8:00唐保还不主治医师医师查房记录

唐保厚主治医师医师查房:患者心慌胸闷明显减轻,无心慌及胸闷,体温不高饮食睡眠好,二便正常。查体心音低钝,继续活血化瘀,扩张冠状动脉治疗,患者必须休息,以利于康复。

李冠涛 2013-2-1,8:00 患者今无心慌及胸闷,体温不高饮食睡眠好,二便正常。查体心音有力,无杂音,通知明天出院。

李冠涛

推荐第8篇:教案举例冠心病

南昌大学医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护理心理学

院部系

护理系

教研室

教师姓名

**

职称

大学生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27日星期三

南昌大学医学院教务处 说明

一、教案基本内容

1、首页:包括课程名称、授课题目、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教学主要内容、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媒体与教具。

2、续页:包括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时间安排,即教学详细内容、讲述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图表、媒体和教具的运用、主要专业外语词汇、各讲述部分的具体时间安排等。

3、尾页:包括课堂设问、教学小结、复习思考题与作业题、教研室(科室)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

二、教案书写要求

1、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

2、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

3、突出重点,明确难点。

4、图表规范、简洁。

5、书写工整,层次清楚,项目齐全,详略得当。南昌大学医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护理心理学

授课题目

冠心病的心理护理

教师姓名

** 职称

学生

所属 院部系

护理系

教研室

护理学教研室

教学层次

本科生

学时

3

授课对象

涉外护理的学生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27日星期三

主要内容: 1冠心病的概念 2冠心病的症状

3冠心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与要求:

1、了解冠心病的定义

2、掌握冠心病的人格特点、心理特点

3、掌握冠心病的心理护理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冠心病人的人格特点、心理特点 难点:对冠心病人的心理护理

媒体与教具: PPT、电脑

第1 页总 4 页(首页) 冠心病的心理护理 【教学目的】

1、了解冠心病的定义

2、掌握冠心病的人格特点、心理特点

3、掌握冠心病的心理护理 【教学内容】

1、冠心病的概念

冠心病的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

2、冠心病的症状 原发性心脏骤停 心肌绞痛 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3、冠心病的特点(心理特点、人格特点) 人格特点:(1)冠心病人多好胜、竞争心强、不怕困难、勇于进取。

(2)性格外向、锋芒毕露、说话急速有力、易急躁易怒、不能容忍自己看不惯的事情。 不知道休息和照料自己,不会享受生活的乐趣,整天处于“紧张状态”。

5分钟 5分钟 100分钟

(3)不知道休息和照料自己,不会享受生活的乐趣,整天处于“紧张状态” 心理特点:恐惧、焦虑、抑郁、依赖药物

4、冠心病的心理护理 纠正不合理认识

具体方法: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 帮助病人了解用药知识; 帮助病人克服依赖心理。 实施行为矫正

评估病人是否属于A型行为

与病人一起制定训练计划,明确训练目标 制定具体的矫正目标 设置评价标准 具体矫正措施 稳定情绪

评估病人的情绪状态 指导病人合理自我暗示 指导病人处理各种关系 指导病人消除负性情绪 正确的健康指导

指导病人合理的起居饮食,劳逸结合 矫正嗜烟或酒、过食等不良行为 忌看易致激动的电影、书籍等

10分钟

第3 页总 4 页(续页) 南昌大学医学院教案 课堂设问: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的特点

冠心病心理护理的方法

课堂教学小结:

通过本次课使学生增加对冠心病的认识,掌握对冠心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并努力结合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

一、冠心病的特点

二、冠心病的心理护理

教材及参考书:南昌大学医学院:《护理心理学》

教研室(科室)主任 意见

教研室(科室)主任签章:年月日

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此项内容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推荐第9篇:冠心病护理查房

冠心病护理查房

护士长:大家好,今天我们进行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病人的护理查房,讨论一下冠心病的有关知识及护理,下面请责任护士简单汇报下病史。

责任护士:大家好,今天我们查房的对象是2-28床,患者黄国英,男,73岁,以“反复胸闷、气促15年,再发1个月”为主诉入院。缘于15余年前出现胸闷,气促,当时走2-3层楼梯就感气促,且症状渐加重,间断出现双下肢浮肿,“受凉”后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就诊省级医院诊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房颤动”。6年前外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具体不详),2年前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具体不详)。术后胸闷减轻。近2年来走平路50m即感气促不适,休息后好转。长期我院门诊随访,诊断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房纤颤”,间断口服“贝那普利、硝苯地平”等药物治疗,症状仍时有反复。2个月前自行停用所有药物。1个月前因“受凉”后气促症状加剧,性质同前,轻微活动后即感气促,夜间不能平卧,双下肢浮肿,伴少许咳嗽,咳痰,痰少白粘,今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拟“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心房纤颤”收入住院。既往:诊断“2型糖尿病”10年“ 糖尿病肾病4期”2年,平素不规则口服“瑞格列耐“治疗,血糖未监测。患“前列腺增生症伴结石、多发性脑梗塞、慢性胆囊炎、脂肪肝、左肾结石、右肾囊肿、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多年,未治疗。查体:T36.6℃,P 90次/分,R 22次/分,BP 180/110mmHg,神志清楚,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怒张,肝颈回流征阳性,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双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5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平软,无压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轻度浮肿,神经系统无明显定位体征。辅助检查:心脏彩超(2013-8)左心增大,室间隔增厚,左室壁运动普遍性减弱,整体LVEF值轻度减低;右房增大,右心内见起搏器回声;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轻度反流;三尖瓣中度反流,提示轻度肺动脉高压。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心功能III级、心房颤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2.肺部感染3.高血压病3级 高血压性心脏病.4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4期5.多发性脑梗塞6.慢性胆囊炎7.脂代谢异常8.左肾结石、右肾囊肿9.前列腺增生伴结石。诊断依据:1.患者老年男性,73岁,反复胸闷、气促15年,再发1个月。2.入院时查体:血压高、双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界扩大、心率快、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双下肢浮肿。3.结合既往诊断冠心病、高血压病,及心脏起搏器及冠脉支架植入术史,心脏彩超。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 肺部感染诊断明确。鉴别诊断:1.肺心病:有慢性胸肺疾病史,查体有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肥厚扩大或右心衰体征,结合心电图及胸片可进一部确诊。2.支气管哮喘,青壮年起病,过敏史,症状呈发作性气喘,可伴有咳嗽、咯痰,发作时查体双肺部散在哮鸣音,过敏源检查可有阳性发现。治疗计划:1.予一级护理,低盐低脂半流质饮食,心电监护、吸氧等处理2.完善各项入院检查,如NTBNP、心电图等检查3.给予改善心肌重构、利尿、扩血管、营养心肌、改善循环等治疗。

护士长:通过责任护士汇报病人的病史及实验室,体格检查让我们了解了患者的情况,接下来我们详细学习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相关知识。先请何护士给我们介绍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定义及分类。

何护师:定义 冠心病是指工作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官腔狭窄、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 心功能不全又称为“心衰”,是心脏泵血功能不全的综合征。指在静脉回流适当的情况下,心脏不能排出足量的血液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人体在早期可动员代偿机制以维持全身循环的稳定,如使心肌增生,提高前负荷,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甚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精氨酸加压素系统,此时的心功能处于完全代偿阶段。但随病情发展,交感神经张力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过高,使体内水、钠潴留,心脏前、后负荷过重,而进一步损害心脏舒缩功能,人体血流状态陷入恶性循环,心脏泵血功能失代偿,心脏输出量更趋减少,静脉血液明显淤滞而进入充血性心力衰竭,即慢性心功不全。 心力衰竭的临床类型按其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居多;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按有无临床症状又可分为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和充血性心功能不全。

护士长:下面讲讲该病人的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 责任护士:

2015.10.8 P1.头晕——与高血压脑血管痉挛有关。

I1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生命征,注意血压、心率变化。

2.安排安静的环境,减少可能影响病人情绪激动的因素 3.解释要做的诊断检查及治疗措施,减轻病人的焦虑,不安

4.协助病人合理安排生活,保持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2015.10.10 :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2015.10.8 P2活动无耐力

I2护理措施:

1.嘱病人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2.协助病人日常基本生活。

3.与病人一起制订活动计划,逐渐提高活动耐力。

2015.10.11 O2 病人能够遵循休息和活动计划,活动耐力增加

2015.10.8 P3 焦虑:与担心预后和经济负担有关

I3 护理措施:

1.加强沟通,鼓励病人诉说自身感受和内心忧虑,与病人一起讨论可能面对的问题,在精神上给予真诚的安慰和支持。

2.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和护理方案。

3.指导家属在情感上关心和支持病人,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4.对表现出严重焦虑和抑郁的病人,应加强巡视并及时进行干预,以免发生意外。

2015.10.9 O3 患者焦虑减轻。

2015.10.8 P4.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和视力模糊有关。

I4护理措施:

1.嘱家属陪护,床边加护栏,防跌倒、防坠床。

2.避免洗热水澡,剧烈运动后立即停止引起的血管扩张引起的体位性血压下降

3.变换姿势应缓慢,使循环系统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姿势的改变

4.避免站立太久,因为站立时使腿部血管扩张,血压淤积在下肢,脑部或其它重要器官的血量减少,易导致晕倒

5.下床活动时应穿上弹性袜,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腿部的血液淤积

2015.10.14 04:病人住院期间未受伤。

2015.10.8 P5.执行治疗方案无效——与缺乏相应知识和治疗的复杂性、长期性有关。 I5护理措施:

1.遵医嘱服药,只服药医嘱规定的药物,不可根据自身感觉血压低或高来增减药物

2.必须准时服药,绝不能忘记吃药或下次吃药时补吃漏服的剂量

3.避免突然停药,否则可能导致血压突然升高

4.观察药物副作用,服药后如有副作用出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015.10.11 O5:病人能说出非药物疗法对高血压控制的作用,能坚持遵医嘱合理用药。

2015.10.9 P6 .睡眠型态紊乱血压不稳定引起身体不适

I6护理措施:

1.能消除或减轻情绪紧张的促进因素,鼓励病人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2.告诉病人睡眠与血压的关系.

3.晚餐后控制水分摄入,减少夜尿次数。

4.科学地安排治疗检查时间,避免干扰睡眠。

5.遵医嘱给予安眠药。

6.指导病人促进睡眠的方法,如热水泡脚,睡前喝热饮料等。

2015.10.10 06:病人睡眠改善

2015.10.8 P7.潜在并发症:高血压危象 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

I7护理措施:

1.避免危险因素,教导病人理解保持良好心态和遵医嘱服药对于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重要意义

2.规律测量血压、心率,选择适当饮食,保证每日充足睡眠,避免情绪紧张

3.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发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大汗,视物模糊,面色、神志改变、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

4.遵医嘱予降压药物治疗,测量用药后的血压以观察疗效,并观察药物副作用,如应用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的副作用有头痛面红,下肢浮肿,心动过速,应用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可有头晕、乏力,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5.注意观察头痛性质,精神状态及语言能力,及早发现有无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6.指导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给患者以情感支持,使患者保持稳定积极的情绪状态。

2015.10.24 0:病人无并发症发生

护士长:通过学习,我们要先让病人了解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除治疗外应保持乐观情绪,坚持低钠饮食,不随意增减药物,坚持长期治疗,加强健康教育,使其能明白高血压及其并发症。

推荐第10篇:冠心病的防治

冠心病的防治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等因素影响,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多见于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李师傅今年40岁,平时靠种庄稼为生,身体状况良好,有时伴有高血压,最近半年来发现血糖偏高。9月12日晚,李师傅突然感觉心前区疼痛,伴左肩背部放射痛,出现胸闷、憋气等症状。在家人的陪护下,他吃了几粒速效救心丸,休息一会儿后,也未见症状缓解。来到医院就诊时,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及高血压病等。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李师傅胸痛的症状消失了。

李师傅的情况就属于平时对自己的健康不关注,未能发现自身的健康隐患,险些危及生命。所以,为了自身的健康,及早发现冠心病及存在的隐患,四十岁以上的人应定期到医院做身体检查。在日常生活中,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自我保健,达到防治冠心病的目的:

一、合理搭配膳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

二、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保持充足的睡眠,培养健康情趣,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三、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同时也有助于保持心理上的健康、乐观。

四、不吸烟、不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五、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第11篇:冠心病教案 2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心肌梗塞

一、概述

概念: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而导致心肌坏死。

临床特征: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心肌酶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甚至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及心力衰竭等。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发病原因:急性心梗为冠心病严重类型。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这些情况是:

1、管腔内血栓形成,粥样斑块破溃,粥样斑块内或其下发生出血或血管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2、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降低,冠状动脉灌流量锐减。

3、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用力

排便或血压剧升,致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需氧需血量猛增,冠状动脉供血明显不足。

4、心肌梗死往往在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后,晨6时至12时或用力大便时发生。这与餐后血脂增高,血粘度增高,易于发生血栓,上午冠状动脉张力高,易使冠状动脉痉挛,用力大便时心脏负荷增加等有关。心梗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衰,进一步使心肌坏死范围扩大。

二、护理评估 (一) 健康史

1、危险因素:询问病人有无冠心病危险因素。

2、既往史: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及严重心律失常和心绞痛发作史等。

3、诱因:有无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血压突然升高、饱餐及用力排便等。(二) 身心状况 先兆:

1、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以新发心绞痛和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突出;

2、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持续时间长,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

症状

1、疼痛:为最早最突出的症状,多发生与清晨。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日,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

2、全身症状:发病1~2天后可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及血沉增快等,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1周左右。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浊音界增大。心率增快或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部分病人出现心包摩擦音。血压下降。出现心律失常、休克及心力衰竭时有相应的体征。

并发症

①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②心脏破裂;③栓塞;④心室壁瘤;⑤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三)心理-社会状况

恐惧或濒死感。焦虑和悲观情绪。

家属、亲友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及对病人的态度,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和预后。

(四)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 有定性和定位诊断价值。特征性改变为:

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出现深而宽的Q波(病理性Q波);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出现ST断抬高呈弓背向上型;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出现T波倒置。心电图演变过程呈动态改变

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

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24h内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前主要的死因。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

5、休克:见于20%病人,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表现为收缩压低于80mmHg,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神志迟钝甚至昏厥。

6、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日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及烦躁等,重者出现肺水肿。

体征

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起病24~48h后,白细胞可增至(10~20)×109/L,血沉增快,均可持续1~3周。起病数小时至2日内血中游离脂肪酸增高。

(2)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

肌钙蛋白(cTn)I或T的出现和增高

血清心肌酶含量增高:肌酸激酶CK 在起病6h内增高,24h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在起病6h~12h内增高,1~2日达高峰

3~6日恢复正常。 乳酸脱氢酶LDH在起病8h~10h内增高,2~3日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其中CK的同工酶CK-MB及LDH的同工酶LDH1。

血肌红蛋白增高:出现早、恢复快、特异性差

(3)其他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超声心动图有助于定位诊断 (4)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特异性最高。

(五)治疗要点: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治疗原则是尽早使心肌血液再灌注以挽救濒死的心肌。

1、解除疼痛

①哌替啶(杜冷丁)肌内注射或吗啡皮下注射。 ②疼痛较轻者可用可待因、罂粟碱。 ③或再试用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等。

2、再灌注心肌

①溶栓疗法:起病3~6h最多在12h内冠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实现心肌再灌注

②紧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3、对症治疗 消除心律失常,控制休克,治疗心力衰竭。

4、其他治疗 如抗凝疗法,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极化液疗法等。

三、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急性疼痛

胸痛

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3.恐惧

与剧烈胸痛伴濒死感有关。

4.有便秘的危险

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5.潜在并发症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四、护理目标

病人胸痛减轻或消失 活动耐力逐渐提高

恐惧感减轻或消失,情绪平稳

病人能描述预防便秘的措施,排便通畅,无便秘发生

五、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12h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无并发症24h床上行肢体活动,无低血压第3天病房内走动,梗死后4—5天直至每天3次步行100~150m

2、饮食护理

在最初2~3日应以流质为主,以后随着症状的减轻而逐渐过渡到低钠、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提倡少量多餐。

3、吸氧

鼻导管吸氧流量为2~5L/min,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

4、保持大便通畅

了解病人日常的排便习惯、排便次数及形态,指导病人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多食蔬菜和水果等粗纤维食物,无糖尿病者可服用蜂蜜水;每日行腹部环形按摩以促进肠蠕动;遵医嘱给予缓泻剂,必要时给予甘油灌肠;嘱病人便时避免用力,以防诱发心力衰竭、肺梗死甚至心脏骤停。

(二)病情观察

安置病人于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意识、皮肤黏膜色泽、心率、心律及尿量等。对严重心衰者还需监测肺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 备好除颤器和各种急救药品。若发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休克等早期征象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抢救。

(三)治疗配合

1、用药护理

吗啡或哌替啶:注意有无呼吸抑制、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硝酸酯类药物:随时监测血压变化,严格控制静脉输液量和滴速。

溶栓药物:询问病人有无活动性出血、脑血管病等溶栓禁忌证,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和血型;溶栓过程中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寒战、发热、皮疹,低血 压和出血等,严重时应立即终止治疗;用药后监测心电图、心肌酶及出凝血时间。

注意溶栓治疗成功的间接指标是: ①胸痛2h内基本消失。

②心电图ST段于2h内回降大于50%。 ③2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④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h内)。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护理(见第十一节)

(四)心理护理

专人守护病人,给予心理支持。

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抢救操作时应沉着、冷静、正确和熟练,给病人以安全感。 协助病人和家属提高应对疾病的能力。

(五)健康指导

1、生活指导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戒烟,适当有规律的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2、心理护理:指导病人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正确对待病情。

3、用药指导 嘱病人随身携带“保健盒”。定期复查。有危急征兆时立即就诊。

六、护理评价

病人胸痛是否减轻或消失; 活动耐力是否增强;

病人情绪是否稳定大便是否通畅。

第12篇:4冠心病工作总结

蓝田县泄湖中心卫生院

冠心病工作计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速,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呈井喷之势,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慢性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则在社区,慢性病的社区预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创造支持性的环境,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全年来我们的慢病管理工作如下:

一、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网络,形成以卫生院为核心各个村卫生室为基准,逐层深入的慢病防治网络体系,使慢病工作长久、持续、顺利地开展。

二、我院每季度召开慢病防治工作例会,传达有关会议精神,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布臵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完成每年一次的社区诊断,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资料;影响本辖区居民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并进行各种危险因素 的统计分析;对辖区居民主要,慢病患病情况,就诊情况,死因顺位,死因构成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各类居民健康需求制定防治策略及措施。

三、慢病干预: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慢病相关知识讲座,每季度至少一次,促进居民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并结合全年1各种慢病宣传日,如冠心病、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等开展宣传活动,使慢病防治知识广泛普及。强化健康信息传播,提高慢病知识知晓率。

四、冠心病人群的健康指导和干预:冠心病人群健康指导和干预对该人群采取群体和个体健康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对冠心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与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心电图。以上是我院慢病全年来工作的具体情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据上级领导和辖区内居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一定会克服困难,更加努力搞好慢病管理工作, 使辖区内慢病的发病率控制在有 效范围内,更好地为辖区居民的健康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洩湖中心卫生院

第13篇:合作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合作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 ,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专家学者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大量而广泛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与研究,本文试就这合作学习研究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概念 理论基础 现状与问题分析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于8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合作学习,在80年代被介绍到了我国,90年代在一些学校中开始采用,但真正在我国引起重视还是在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中也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这次改革促使国内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关注合作学习, 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几乎都能对合作学习有比较准确的认识, 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师生从合作学习中受益。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以“合作学习”为关键词搜索到2001 年至今的论文2110余篇, 可见其影响的广泛。

一、关于合作学习的概念

关于合作学习的定义有很多,以下是国内外若干代表性的合作学习定义: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斯莱文认为 ,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根据他们整个小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著名学者,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美国肯塔基大学嘎斯基教授认为 ,合作学习是为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 ,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与互助的学习活动。英国著名学者赖特认为 ,合作学习是学生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沙伦博士认为 ,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并以自主与合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总称。[1]我国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坦在《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中提出的定义较为权威以及达成了共识“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2]

从目前国内外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文献来看,合作学习是一个复合性、多层面的概念。我国近些年来,也开展了不少以“合作”冠首的学习和教学改革。从这一角度看,合作学习可以说是对这些合作性教学改革实践的总称。另一方面,这些合作性教学改革实践,虽然大都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但在活动取向上却不尽相同。具体来说,可以归结为四类: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以生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以师师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以及全员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

本文所指的合作学习是以生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合作学习。虽然各个研究群体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和表述有所差别,但在合作学习内涵和活动取向上,具有共同的认识。即认为:合作学习是“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针对传统教学忽视同伴相互作用的弊端,着眼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普遍性,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了课堂教学之中,构建了以生生互动为基本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群性的协同发展”。[2]基于这一共同性认识,结合美国约翰逊兄弟以及我国主体合作学习研究者对“合作学习”的理解,本文将合作学习界定为“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3]

二、关于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理论和策略,有着深厚而宽广的理论基础。众多关于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由于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其理论基础的侧重点也不一致,但每一种理论都从不同角度给合作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丰富了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关于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罗伯特·E·斯莱文[美]在《合作学习与学生成绩》一文中介绍了六种理论。我国陈云英博士认为合作学习理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认知理论、自控理论、集体动力理论和课堂教学理论。

吴向丽在《新课程倡导的十种教学策略丛书:合作学习》一书中认为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群体动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和、社会互赖理论。[4]

“根据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对现代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加以探索。” [5]

王坦在《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中认为“合作学习主要奠基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等学科之上,其理论基础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互赖理论,选择理论,教学工学理论,动机理论,凝聚力理论,发展理论,认知精制理论,接触理论。[6]

上述所列,都是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总的来说,合作学习理论基础来自于社会学、心理学及建构主义,其中社会学部分以社会互赖论

(The social interdependence perspective)为主;心理学部分则包括认知发展论(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及行为学习论

(The 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 perspective)。

三、国内外合作学习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美国是合作学习的发源地。无论在合作学习的理论成果还是实践经验方面,美国都为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验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在对美国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主要对美国成熟理论及实验成果进行了介绍和评价。例如,杭州大学的盛群力教授发表于1992 年2 月和3月《外国教育资料》的《小组互助合作学习革新评述》,较早对国外合作学习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其后的此类研究还包括:《西方合作学习研究述评》(刘振中.上海教育科研,1997.4)、《合作学习的新进展——FCL 教学方案述评》(姚国.山东教育科研,1998.6)、《美国一项合作学习实验研究评介》(高向斌.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1)、《STAD 型合作学习简介:目标、模式、实施及评价》(何李来.外国教育研究,2005.1)等。

另外,我们还应当看到,国外丰富的研究成果中也存在某些不足,其中较为突出的有:①合作学习的适用条件没有清晰的界定。②缺乏对合作学习系统化的评价体系。

(2)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开始探讨合作学习。从浙江杭州大学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到90年代中期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及近年来主体性教育实验对小组合作的探讨,这一系列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推动了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发展。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代表性的有:《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王坦.学苑出版社,2001)、《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之二》(裴娣娜.学科教学,2000,2)、《主体合作学习:教学影响方式的结构性改变》(周林.四川省主体教育文集,2005.9)、《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曾琦.学科教育,2000.6),分别从合作学习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目标意义、基本要素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或系统的研究,旨在探讨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问题。这些研究成果,为合作学习建构起完整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些研究,合作学习的价值逐渐被教育系统内部成员所认可,不少学生从中受益,教师们在实践中也开发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与此同时,一些突出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缺乏合作教学的能力与技巧。

2、研究者与教师缺乏密切合作。

3、忽视教师与家长的合作。[7]

四、合作学习的目的与意义

主持我国“主体教育”课题的裴娣娜教授认为,“合作学习的目标是:通过实践活动基础上的主体合作与交往,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和学生社会化进程”。[8]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合作学习的两个重要目标: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王坦在《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中认为合作学习的目的与意义有如下五个方面的新开拓:

1、合作学习开拓了我国现代教学的新领域。2、合作学习丰富了我国教育生态理论和教学互动理论。3、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的情意功能。4、合作学习探索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5、合作学习建立了师生角色的科学定位。[2]

五、结语

从国内合作学习的发展历程来看 ,经历了从不成熟到成熟 ,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近几年 ,国内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都趋于成熟 ,合作学习的研究者们在发展其理论以及实践策略的同时 ,还注重与其他相关教学理论进行交流和融合 ,使合作学习拥有了越来越广泛的理论基础 ,也使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 ,合作学习理论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理论的丰富内涵、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 ,对于提高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以及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都具有深刻的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 ,教学理论将得到不断的完善 ,合作学习理论作为其中之一也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合作学习理论的未来前景也将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 王 坦.合作学习的理念和实践 [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

[2] 王 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 [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5

[3] 裴娣娜.发展性教学 [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

[4] 吴向丽.新课程倡导的十种教学策略丛书:合作学习[M] .青岛出版社,2006.8

[5] 沈 权.现代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探索 [J] .中国教育学刊 ,2003.7

[6] 王 坦.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 [J].课程· 教材 ·教法 2005.

1[7] 曾 琦 .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J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 (3)

[8] 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之二 [J] .学科教育,2000.2

[9] 史铭之.中美合作学习的对比研究 [M] 四川:四川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 黄政杰 .合作学习[M]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2004.

[11] [美]R.E.斯莱文.王坦译.合作学习的研究:国际展望 [J].山东教育科研,1994,(1)

[12] 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13] 丁桂凤.合作学习研究的基本走势 [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

[14] 李家黎、谢芳.合作学习:历史发展、现状及展望 [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11) 分享到新浪微博

第14篇:美术语言研究文献综述

美术语言研究文献综述

对于美术语言的探讨和研究,一直以来就是美术界的热点,是理论家和艺术家们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所以历来的文献著作中,专门论述语言和在论述绘画思想和画评中论及语言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在这些文章中,从不同的侧重点谈到语言,有代表性的论述方式和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从材料的角度论及语言

陈璐的《材料·观念·艺术语言》专门论及了材料与语言的关系。其主要观点是材料的变革演绎着观念的更新,而观念的置换则决定着材料在艺术中的语言价值和意义,材料和观念的变革是艺术演进和发展的主体,是它们的变革带来了艺术语言的演变和发展,从而带来了艺术视觉形象的演变和发展。具体说来就是人类艺术从观念到形式的演进,都与艺术材料的变革紧密相连。艺术视觉形象的演变,恰是在观念的变革下,艺术材料变革所带来的艺术语言从形到质的演变结果。并得出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关于材料——艺术的材料——变革和发展的历史,一部人类关于材料的观念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一部艺术的语言方式演变的历史。

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是观念变革下材料对艺术语言的开掘从外部向内部的延伸。材料使艺术得以存在和彰显,还使艺术得以物质呈现。纵观人类利用材料来创造艺术的历史,可以看到,每一种新的艺术材料被发现发明和应用,都意味着一种新的艺术语言的被创造和应用。对材料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外部形体到内部蕴含的发现延伸过程。早期对材料的认识局限在材料的外部形态上,即对材料的形状、颜色、硬度、质地等感性和直觉上的认识。使材料在艺术里具有了一种单纯的规定性,及材料仅作为艺术的语言——一种交流符号的物质载体,一种艺术的媒介形态而存在。随着对材料认识的深化,人们发现,在形状、颜色、硬度、质地等因素的包裹下,材料还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性。艺术家们对材料观念性的认识从材料外部形态向材料内部蕴含转化,使材料本身的言说力被发现、挖掘、张扬和意志化。而艺术语言,就在材料自身的自然力和创造力的释放和表现中得到新生。 第二是观念变革下艺术语言在材料中由代语向自语的转变。即从材料代语(艺术家用材料说话)到材料自语(艺术家让材料说话)的过程。当材料在艺术之外时,它们自身并无艺术语言可言。但当某种材料被艺术家选中,放进了某种由它们自己或与别的材料共同组成的艺术环境、艺术语境中时,它们就成了一种语言。在人们对材料的观念性认识还处于对材料外部形态的认识层面时,材料的言说力并没有自主性。尽管其某种语言因素可以对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发生决定性作用,但它在实际上却实质性地被动受制于艺术家,成了艺术家思想和意志的代言者。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中的材料仅作为艺术语言的物质载体而存在就成了不可辩驳的事实,而“艺术家的创作是艺术家在用材料说话”就成了一种当然。20世纪下半叶,“让材料自己说话”的观念在艺术中几乎成了一种艺术家的创作自觉。那些极具前卫意识的艺术,用现成的生产生活用品在艺术与生活之间建起了一座通道。材料自身语言内蕴的呈现和张扬,使人们的理性思维直接通向的不是对“艺术是什么”,而是“生活是什么”的深刻思考。由此,艺术材料由代语走向自语,艺术力量的显现由艺术技巧转向材料自身言说力的显现。

第三是观念变革下艺术语言体系的解构在材料上的呈现。纵观人类艺术史,我们可以看到,因各历史时期不同观念的影响,人类艺术语言还经历了一个由社会性语言向个体性言语、由语言的有意结构到有意解构(即有意拆除结构)的转变和发展。自古希腊以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哲学观念都约定俗成地继承着一种话语的“中心主义”的原则。一定艺术历史中艺术材料的语言,总是囿于一个体系(古典的体系),遵守一种规范,自觉体现着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和观念。正是这种艺术“中心话语”统治艺术语言观念的反映。随着对材料在观念认识上逐步深入,强调个体性言语“多话语并存”的艺术思维方式使艺术家开始反抗“中心话语”观的束缚和局限。艺术“材料”的概念被重塑——除了传统概念里的那些艺术材料外,所有被艺术家发现了并欲彰显其言说力的元素,均进入了艺术领域而成为艺术的材料。其结果是艺术语言的发展由单纯走向了丰富,“艺术”的概念被重组。现代主义以及继之而起的后现代主义各流派纷呈,是新的观念变革下,艺术语言体系的解构在材料上呈现的最好证明。

刘平的《油画语言的物质媒介化倾向》一文,也认识到在西方油画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就是越来越重视材料本身。在现代油画中,形式和内容的位置彻底颠倒过来了,内容变得好不重要,形式才是最关键的,艺术的自律迫使绘画向内部挖掘自身的特性。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担忧,即现代绘画越来越固守在对材料的玩弄里。

刘刚在《以语言保持对现实的差异性——我的艺术观》中,也说既然艺术家只能以语言的方式来保持和现实关系的差异性策略,从而实现有价值的文化批判,那么作为一个艺术家,就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语言的实验性。并在其创作中,试图从两个方面来探讨材料的表现力:一是对材料人文含义表达的探索,再就是对材料制作的技术含义的研究。刘刚认为,材料的本性在根本上就是它的物质性所引发的人文主题,在别人看来那是些废弃的材料,一旦被我运用于绘画语言,让其进入一定的文化语境,它的表达性也就由此而生。

二、从绘画语言的心理角度进行解读

代表性的有黄超成的《艺术与视知觉——绘画语言解读系列》,把绘画的视觉艺术语言,通过视觉心理的角度进行解读。

黄超成借用阿恩海姆等心理学家的理论,说明图像具有情感,艺术家利用这种特性把图形传达情感的作用用于艺术表达,构成了绘画语言的重要部分。并对绘画语言做了定义:绘画语言是指画家用一定的手段和工具材料,使艺术作品获得的视觉感受形式。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运用、色彩原理运用和笔触、明暗运用等绘画技法。绘画语言是作品的最后实现阶段,它决定着作品的外在视觉效果。

对绘画语言的理解,归结为传达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说话或书写的方式来表达意思和感情,而在绘画中,艺术家则以颜料、色彩、形状、线条等方式来传达思想和感情。比如抽象画用点线面色彩等绘画元素,表达一种纯粹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构成是作者对自然或内心你感受的对比,它就是绘画本身,它通过的图形和色彩的不同建构,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反映了艺术家内心的情感。

同时认为绘画语言本身也具有情感的暗示功能。比如线条是绘画里最基本的表达手段,作为一种图画的媒介,其功能不仅可以客观地描绘对象,并可以从主观上来暗示感情,而且其本身也具有情感的暗示。色彩在绘画中可以用来创造气氛,象征思想和表现个人情感,即使不用色彩来再现具体的内容对象,色彩本身的构成秩序也同样能保险情绪和情感。 他认识到绘画语言的重要性,说一幅画可以有内容,也可以没有内容而只有形式,可以既有内容又有形式,但不能只有内容而没有形式具体的倾向。但把绘画语言的功能还是倾向于表现情感。如艺术家画的是没有任何内容的抽象画,那他必须要运用极有个性特征的色彩、线条、图形、笔触、构图来表达出某种非常个人化的情感或情绪;如果艺术家既要表现内容,又要表现形式,那他就必须运用最适合于表现其内容的艺术语言形式来表达主题。

文章最后强调绘画是一种语言。说一些绘画作品技巧很高,在构图、用色和细节的表现上都非常完美,但却成为不了伟大的作品。那是因为它们缺乏独特的个人绘画语言和画中物象以外的意义,它们只是完美的复制了自然而已。并对绘画语言的发展做了一个概况:绘画在过去几千年基本上都承担着为社会、宗教、为政治、为道德教化等方面服务的任务,此外还有着记录图像的功能。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开始自由地探讨艺术自身的性质。这时候的艺术家更多的思考绘画形式、语言自身的存在价值,而不是依附于某一个主题而存在。现代艺术最突出的特征是它对抽象的偏爱和画面的平面化处理,这都是为了使形式脱离自然的约束,从而达到更自由的表达个性、情感和风格的目的。

还有韩国榛的《技与艺——视觉语言与艺术行为心理漫谈系列》,重在阐述视觉语言中,行为心理对技能表现即语言表现的作用。即任何一种语言形式,既有它的独立性又有它的局限性。同一种语言形式,由于使用功能的区别,也不可能相互取代。人类在创造和使用语言时,形成语言文字和视觉语言两种。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思想情感和传播文明经验的媒介工具,视觉语言是人类最原始的语言,这两种语言都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他认为在视觉语言的传达中,掌握了绘画的技能,不一定就会获得绘画的艺术能力。举例包豪斯的约翰·依顿教授援引的老子“三十辐共一毂”说明有和无相依存,但无起到本质作用,说明艺术能力是看不见的内在心灵活动。和庄子的列御寇射箭的故事,批评为了炫耀技能而掌握技能,阐明心理定向产生的心理结构对人的行为所起的作用是本质的。

三、对艺术语言的解读 对于绘画语言和自然语言的关系上,杨晨光在《自然语言的解读》中认为,绘画借鉴自然语言,自然语言启发绘画,一幅绘画作品,越是符合自然的语言就越自然、生动。

王光新的《艺术·语言·情感》则从情感因素解读艺术语言。他认为绘画语言是由多种形式因素相融而建立的,不同元素整合成不同的结果,其结果又是由画家情感所决定的,所以绘画语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情感因素。绘画中的色彩语言、材质语言、造型语言是按照特定的艺术方式构成特定的形式,表达了事物的本质,同时传达了与形式相融的情感体验,即形成了艺术语言的精神品质。

对艺术语言和艺术家的关系,杜俊萍在《艺术语言与艺术家身份之关系——以西方写实艺术为例》一文中谈到,艺术家们认为只有对艺术形式本身进行探索,而不必关注艺术与社会和世界的关系,才是符合艺术之为艺术的本体的;并且认为只有对艺术形式和本体的关注才是精英艺术家。从理论上讲,艺术语言与艺术家身份的这种内在关联,与艺术语言本身就承载着当时的社会观念和价值标准相关联。最后作者得出结论,艺术语言并不只有描绘、表现作品所涉及的内容、思想和情感的功能,而且它也在言说的过程中,具有显现、确证使用它的主体,即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价值的作用。

四、从具体绘画门类分析语言

如徐鸿延的《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韵》,重在探讨笔墨情趣,认为笔墨写景状物,所表达的是自然界的神韵,也是人的精神状态的外化。它表现丘壑山川外在形象的同时,还展示艺术家的人品和修养,它在描绘物像内在结构和神韵的同时,还展示着艺术家多方面的理性思考和审美追求。对情感的传达是其最为本质、恒定的特征。同时把笔墨与老子的实源于虚、有源于无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说笔墨不仅仅是对自然形色之美的再现与描摹,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对自然万物体悟之后的一种艺术升华,其中蕴含着深奥的哲理,这种观念必然影响着山水画的笔情墨趣。类似的还有卢培钊的《中国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蕴》,从民族审美和传统哲学的背景中,分析线、墨和意。

在吕品田主持的《当下艺术语境中的油画语言—与中央美院部分中青年教师座谈》中,其主题就是靠绘画本身来说话;进人你自己的状态,坚持一种东西;纯化艺术语言的实质和关键;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都是在谈油画的语言问题,例如孙为民特别语言的纯正、特有的美感和表现力,画最重要的是要追求味道或表达一种情趣。马路说他画画时就想跟着画面走,追求天成,不想太多的东西,画面可以通神。刘晓东也说从艺术语言方面怎样判断艺术品的好坏是个关键的问题。朝戈认为语言不是一个可以先天规范的东西。张晓凌更是认为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对精神和语言的双重失语感到忧虑。

柏柯村的《个性化语言在油画中的表现透析》,认为油画语言同其他任何门类语言一样,在作品中都可反映出作者对艺术、对人生的探索和理解,以及他所追求的信念。画家在创作前根据题材、自身内在情感的需要会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即构成了油画的个性化语言。作为直观的外在表现,在创作中实现对油画语言个性化表达的方式和程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内涵和深度。油画语言的表达,需要线、面、形、色等多种视觉形式要素。这些要素的运用产生了画面上的组织效果和艺术家独特的绘画风格,也就形成了个性化的绘画语言。然后从造型、色彩、笔触等方面阐述个性化的审美特性。

五、传统语言在现代题材中的转向

在传统中国画领域,如何使传统笔墨语言面对现代题材,就涉及到传统语言的转向问题。代表性的有吴宪生的《中国人物画艺术语言转化的问题》,认为艺术语言是艺术家表达思想的载体,当原有的语言已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时,艺术家就会去寻找创造新的载体,即新的艺术语言。在新的语言转化的同时不否认传统艺术语言,是以原有的为基础,是对传统的发展。认为没有艺术院的创造实质上不是创造,对照搬他人或古人的艺术语言来从事的创作实际是一种模仿。所以面对现代人物,应当创造新的艺术表现语言。另外在孟繁玮整理主持的《中国画的现代题材及其与国画语言的关系》中,陈洪绶也谈到现代题材进入中国后,必然要求相应的绘画语言加以表现,但这种语言必须是中国画的而且是现代的,更多的考虑应该是中国画自身笔墨形态的发展。

传统语言在现代的转向,不仅仅是在中国画领域,在油画等领域也同样存在着这一问题。比如张剑的《在具象油画的抽象性语言中寻找空间》一文,就认识到具象油画在影像广泛充斥生活的现代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从具象的形象中借用传统和现代的艺术形式,以独特的抽象性语言,来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在莫也的《油画写实语言的对话语境与独语行为》中,也对当今油画写实语言拘囿于自然物象描绘的对话语境提出担忧,认为其必须具有主观精神的客观显现,不然将在艺术竞争中失去自我。

六、对当代绘画语言的思考

对当代语言的思考中,特别是对于当代艺术的失语焦虑的困惑,蒋永青的《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困惑》一文做了详尽的分析。 在“形式精神”及其表现说局限中,从吴冠中提出形式美开始,到戴士和的《画布上的创造》,针对性的提出把艺术语言的“形式精神”归结为艺术家个人的“内心生活”,是否会导向语言弱化?在“现实精神”的艺术困惑中,提到了另一种倾向,即艺术语言的要义并不在于形式自身的内容,而在于其中的社会文化针对性。最终总结出“表达”与“构成”主客二分对峙的深层原因。

在语言手法枯竭的批判这种观点中,比较有代表性是段炼的《后现代语言的枯竭》。他认为今天在西方,后现代经过三十年左右的发展演变而渐渐淡出了艺术、文化和思想圈,作为后现代遗产之一的艺术语言,如“挪用”、“戏仿”之类,也相应渐趋枯竭。今天在中国,挪用、戏仿等西方后现代绘画语言,仍然是架上绘画的主要语言,例如眼下正疯狂流行的恶搞、大脸之类。但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家所面对的问题,与上个世纪90年代所面对的问题,也大不相同。于是后现代或伪后现代的艺术语言,如“恶搞”之类,已经成为弱智的表现。如果这类语言不具备当代意义,没有当代理论的支撑,便只会沦为弱智的跟风,沦为艺术市场的奴隶,沦为一种流氓策略。这种流氓策略,与艺术语言的贫乏和枯竭直接相关。而这种语言上的弱智,与今日艺术的商业化和流氓化倾向相伴随,正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如实写照。

刘刚在《以语言保持对现实的差异性——我的艺术观》一文中,以一位艺术家的身份,也对中国当代语言提出了批评,他说艺术家和日常经验保持差异性的唯一方式是建立个性化的语言体系。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一位艺术大师都是语言大师。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始终没有一种整体的文化批判力量,其原因就在于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没有构造出属于中国人的的话语体系,每次所谓的艺术革命、视觉革命实际上不过是社会政治变革的一个注脚,而不是一场语言、话语的革命。没有一条具有自身发展逻辑的语言链带,首先表现在中国人当代精神状态的话语体系无法建立,艺术也因此无法渗透进生活经验的层面,无法真正介入社会变革的大格局,形成不了一种真正的批判性力量。因此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只能以语言的方式来保持对现实的差异性,艺术家的文化批判本质就是语言的批判。

资料文献:

1、《材料·观念·艺术语言》,陈璐,装饰,2005年第8期

2、《油画语言的物质媒介化倾向》,刘平,美术家,2002年4月

3、《以语言保持对现实的差异性——我的艺术观》,刘刚,美术研究,1996年第4期

4、《艺术与视知觉——绘画语言解读系列》,黄超成,艺术探索,2004年第4期——2005年第3期

5、《技与艺——视觉语言与艺术行为心理漫谈系列》,韩国榛,美术向导,1996年第2期——1999年第1期

6、《自然语言的解读》,杨晨光,美术观察,2007年第6期

7、《艺术·语言·情感》,王光新,美术观察,2007年第2期

8、《艺术语言与艺术家身份之关系——以西方写实艺术为例》,杜俊萍,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9、《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韵》,徐鸿延,文艺研究,2007年第10期

10、《中国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蕴》,卢培钊,民族艺术,2007年第1期

11、《当下艺术语境中的油画语

第15篇:文献研究法的特点

文献研究法同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同抽样调查、观察法、访谈法以及实验法的直接面对研究对象相比,文献研究不’j研究对 象直接接触,它通过非直接的途径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研究具有间接性特 征。这是文献研究同其他研究方法最大的区别。

文献研究法的优点和缺点都源于文献自身的特点。其优点主要有:

i.可研究无法接触的对象。文献研究法的基本优点是,可以超越时空 的限制,使研究者对不能亲自接近、从而不能以其他方法进行研究的对象做 研究。比如.要了解早就不在人世的人群的一些悄况.通过除文献研究法之 外的任何其他一种研究方法都是无法实现的。例如,在.%g年,关国社会 学家兰兹等人打算研究工业革命前美国的娇姻和家庭。可是,生活在那个时 期(1700年前后)的人们没有一个是活着的,他们无法采用调在或访问的 方法去收集资料.于是他们采用了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美国独立前的[K.州

当时的杂志进行了分析。尽管他们所用的资料存在某些问题,但这却是要达 到其研究日的的惟一可行的途径。

2.无反应性。在直接接触性的研究方法中,因为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

接触以及调查情境的不同,研究对象的反应常常是这些因隶交互作用的结果.从而使收集到的资料不够客观。文献研究法由于不直接接触研究对象.

它接触的仅仅是有关研究对象的文献,因此不会产生研究的这种.于扰效 应”.即在研究过程中不会使研究对象有意识或无愈识地改变原有的状态、导致收集到的资料失真的悄况的出现。当然,这种方法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 有可能受到研究者主观偏见的彭响,但收集资料的方法本身却不会使正在收 T的资料性质发生变化。

3.研究费用低。文献研究所需要的费用因研究文献的类熨、文献分散 的程度以及获得文献距离的远近而有很大不同.但是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如进行一项大规模调

六、一项严格的实脸或一项深人的实地研究.所需要的 费用要少得多。文献往往集中在图书馆或报社资料室等中心地点.而且资料 档案馆也越来越多,其中不少是可以极易获得的计算机化的信息,只要得到 相关负责人的允许,一般只要支付车费和资料使用费就可以了。因此这种方 法可能是最经济的研究方法。

4.保险系数相对较大。假如研究者进行一项调查.或进行一项实验时.由于设计不周密或准备不充分.导致结果不理想。那么.如果他重做一遏.则要花双倍的时间和经费。而如果一项实地研究没成功.要重做一泊也许根 本就不可能,因为你所研究的事件和环境己经改变或不存在了。但在文献研 究中,弥补过失就相对容易一些.你只需要对你所用的资料电新进行编码或 统汁处理,而不用一切从头开始。

文献研究法不可避免地也具有一些缺点,主要表现为:

I.倾向性。许多文献.其撰写的目的同研究人员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因此从某种怠义上讲,研究人员利用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是一种二次研 究活动,他们是报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再次分析,得出自

己的结论。但是最初撰写文献者的兴趣、立场、目的和意图会使文献带有各 种各样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常常会使文献部分偏离其描述和反映的事实, 从而严重形响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考察。

选择性。从前面所讲的文献的分类中,可以知道文献的保存需要一 定的条件、方法和技术.因此井不是所有的文献都能保存下来。通常来讲, 只有那些有关爪要人物和事件的文献能够得以很好地保存.而普通人所写的 文献通常不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被祝坏.就是已经不知放在何处.难以找到。 这种文献保存的有选择性常常使得研究对象的范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3.信息的有限性。这是指由于研究者缺乏相关体验、知识.使得许多 文献反映出来的信息对研究者来讲是有限的和不充分的。比如私人文献—

日记和信件就是如此。日记常常是个人心灵和生活历程的自我担露.其读者就是写日记的人白己,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对他是充分的,但对研究者而言, 如果对写日记的人的情况不能了如指掌(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的),那么 日记所包含的信息就很有限了。信件相对来说反映的信息要多一些,但由于 通信双方的信件内容通常以大量的共识为革础,因此其反映的信息也是不完 整的。如:

你还记得我们.上次去游玩的那个地方么?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于这样的一句话,通信双方都知道其要表达的意思,但对于研究者来 讲,其传达的信息却是非常有限的。对于现在广泛使用的沟通媒介—网络 来说也是如此。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网络沟通特有的语 言,比如86或者88代表再见,如果对这些语言的含义不T解.那么就根 本无法利用这些网络信息进行研究。

4.有些资料难以获得。由于许多文献不是公开的或不可以随意取得, 因此对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研究来说.往往很难得到足够的文献资料。比如 说,个人的日记、私人的信件往往属于个人的隐秘.一般不会公布于众。此 外,某些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内部的保密性文件、决议、记录、统计数字等 文献资料,研究人员通常也很难得到。在中国目前的现实生活中,许多社会 科学研究者和社会调查机构产生的大量原始调查数据被长期闲置,不仅其他 研究者得不到.就连初始研究者自己也很少再去理会它们,造成极大的资源 浪费。

研究方式是与一定的资料搜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相联系的,但由于不同的 资料搜集方法和分析方法互有利弊,因此一项研究中常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 式和方法。同样,文献研究法同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也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 是相互割裂、互相排斥的。社会现象非常复杂,而且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 单一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无法对其做出准确的描述、解释和预侧的。虽然文献 研究法可以单独使用,但是在一项研究中,文献研究法常常和其他方法结合 在一起使用.通过研究方式的整合达到更好地进行研究的目的。

四、文献研究的适用范围

文献研究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它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 方法来使用,同时也是任何社会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或必要阶段, 尽管它这时可能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的研究方法来使用。它主要适用于以下几 个方面的研究:

I.纵贯分析。这是指作为一种完全独立的、完整的、非辅助性的研究

方法。文献研究可以应用在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研究中。其他调查方法.如调查、实验、观察等方法所研究的都是现时的悄况,因而往往难于用

来进行纵贯分析或趋势研究。文献研究法尤其适于做长时段的研究,研究的 对象往往是一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流逝,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和社 会生活.或多或少总会以各种不同的文献形式记录和描述下来。因此,如果 我们要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比如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人婚姻观 念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这50年来的各种有关婚姻观念 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常用于理论研究和社会变迁研 究。

2.探索性研究。我们知道,在正式对调查对象进行研究之前,一般都 要进行探索性调查研究。在进行这种研究的过程中,除了到现场去观察、访 问,走访专家之外,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可以 有效地帮助了解有关问题和研究对象的历史和现状.形成有关问题和研究对 象的某种一般的整体印象;帮助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假设,避免重复性 的无效劳动;帮助了解研究对象的来龙去脉,获得现实研究的比较资料。在 这种研究中.文献研究是保证研究具有创新性的有效方法。

出自 禁止转载

第16篇:幼小衔接研究文献综述

幼小衔接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是教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师生关系、行为规范及社会期望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幼儿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幼小衔接问题成为近几年来学前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同时也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高度关注,更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幼小衔接的问题及对策,他们认为幼小衔接这一主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如果在幼儿阶段开始关注幼小衔接问题,就会使得更多的幼儿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受到更小的影响,以保证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早在1979年,布鲁芬布伦纳指出:“当个体在生态环境的位置改变时,他会经历生态学上的过渡。”布鲁芬布伦纳纳的生态学理论为有效衔接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基础,使得幼小衔接有据可依。从出现至今,幼小衔接问题始终受到广泛的关注,从最初的只关注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到现在的小学、幼儿园、家长三方互相协作,使得幼小衔接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进步,更为现实情况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古语说得好“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因此教育要关注幼儿,为幼儿提供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支持,是的幼儿教育进行得更加顺利,更有利于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小衔接这一重要的研究课题,进过大量的资料查阅,拟从幼小环境差异、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合作协调、幼儿园与小学的管理工作、幼儿社会适应等方面做具体的梳理综述,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国外研究

布鲁芬布伦纳早在1979年就提出生态学的概念,他指出:“当个体在生态环境的的位置改变时,他会经历生态学生上的过渡①。”布鲁芬布伦纳的系统理论能帮助我们理解如何通过加强微观系统的联系来实现最优的发展。登洛浦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芬布伦纳在1979年提出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来研究幼小衔接问题,他认为幼儿所处的生态系统包括四个系统:第一层是微观系统,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第二层是中观系统,中观系统中的个体通过与微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成为其中一部分;课堂中的人际关系、所学课程以及教学活动都受到这些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环境。第三层是外观系统,包括主动权和事件。尽管当地的教育政策、方案、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住房条件以及这些方面的重整,幼儿可能不直接经理,但都有可能对保育中心里的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第四层是宏观系统,之广泛的影响,包括政府部门的政策、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更广泛的文化等,这些方面会对幼儿产生间接地影响②。

(一)国外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看法

家长对于幼小衔接过程的关注和担忧是国外研究内容的一个重点。麦金泰尔等人的研究发现,家长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儿童的安全(独自乘坐校车)和学业方面(知识!学习兴趣); ①②李敏谊.刘颖.崔淑婧.国外近10年幼小衔接理论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0,(5) 杨晓萍.伍叶琴.教育的主张:基于幼小课程衔接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7,(07-08) 同时也比较担心儿童的社会化,特别是儿童的友谊!与他人相处以及专注于学习任务的能力。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结果有所不同,该研究显示家长更关注的是儿童在学校的情绪适应问题。另外,澳大利亚的家长还关注到儿童的如厕、饮食、喝水、卫生等与生活相关的具体问

①题以及安全、儿童入学年龄等问题。

(二)国外教师对幼小衔接的看法

在入学准备期望方面,早期国外研究表明教师认为儿童学业技能的重要性次于社会性技能。在韦斯特的研究中,教师列出了入学准备中儿童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身体健康;能够用言语表达他们的需要;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表现出好奇和热情\"新近研究表明,教师认为社交技能!对于他人的感情敏感并且能够分享的品质都很重要。另外有研究发现托幼机构和学校教师对于入学准备的观点有所不同。学前机构教育者比小学教师更强调学业技能对于入学准备的重要;小学教师则更强调儿童对于学校的情感态度和儿童对小学生活制度的适应学前机构教育者和小学教师都认为儿童入学的年龄是影响幼小衔接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国外研究中儿童对幼小衔接的看法

国外研究越来越关注到儿童对幼小衔接的看法,认为儿童能够在幼小衔接中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儿童的话语权得到尊重,这越来越被视为儿童人权的一部分。国外研究者调查了儿童自身关于入小学时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的看法,结果显示儿童认为自己应该了解有关交往和互动!学校规则!做事的方法和程序!班级和教师等方面的知识,在情绪情感和学习能力方面做好准备等。其中,同伴关系、学习能力、学校规则与做事的方法程序是提名最高的几方面。与此类似,道科特对澳大利亚儿童的调查也发现,儿童认为规则和情感态度是影响幼小衔接的最重要因素。同样,德国、冰岛和意大利的有关研究也显示儿童都认识到了幼小衔接中个体认识规则的重要性。

二、国内研究

(一)幼小衔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对幼小衔接的认识

对于幼小衔接的概念界定,宏观上就是指幼儿园与小学的连接状态;微观上则包括各方面的因素: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观念等诸多因素。幼小衔接的问题作为重要问题,国内的很多学者都对其有颇深的研究,各自对幼小衔接也有不同的认识。赖瑛学者认为幼小衔接要依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协助儿童顺利地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⑥。这一观点与国内许多学者的观点相一致,有些学者只关 ①②

③④

⑤ Dockett,S.Perry,B.Transition to school.UNSW pre,2007: West, I, Germin-Hausken,E&Collins, M.Readine for kindergarten: Parent and teacher belifs.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NCES93一257,Washington, DC,1993.In Dockett,S.Perry,B.Transitions to school.UNSW pre, 2007 ③ Lin, H一L, Lawrence, FR & Gorrell, J.Kindergarten teachers’views of children’s readine for school.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003,18(2): 225一37.In Dockett,S.Perry,B.Transitions to school.UNSW pre, 2007 ④ Margetts, Kay.Transition to school.What children think about how it works and how it is going to bedifferent thins? Summary of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8th EECERA Conference,2008 ⑤Dockett,S&Perry,B.Starting school: What do the children say?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Care, 1999,159:107一19 ⑥赖瑛.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2008,(08) 注到宏观层面上的幼小衔接,而赖瑛学者则提出了幼儿身心发展这一理论,使得幼小衔接更加贴合实际生活,为幼儿成为幼小衔接的主体奠定了基础。关于幼小衔接的内涵界定,安红学者也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他强调二者衔接的一个平衡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她对幼小衔接的期望①。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同属于不同阶段的教育,其本身处于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之中,因此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幼小过渡中的问题,使得幼儿能够更快的接受小学生活状态。

2.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环境差异对幼儿进入小学后会产生很大的身心影响,有些幼儿接受不了新的环境,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王星学者从幼儿的视角全面的阐述了幼儿园与小学环境的差异对幼儿身心的影响,其中包括幼儿园小学化使得儿童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以及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要求不一致,对儿童的学习习惯产生负面的影响。幼儿园与小学的作息制度以及生活管理不同是栾萍萍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到的观点:幼儿园的生活节奏是宽松自由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时间较多,中午有午休时间,生活管理比较宽松;而小学教学时间较长,生活节奏相对简单,作息制度十分严格②。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有些幼儿适应不了改变了的生活习惯,因此在学习上也会出现问题。

3.师资力量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影响

幼小衔接过程中师资力量薄弱成为不可避免的弊端,有很多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都有重视这项因素,并针对其因素提出自己的见解,但究其情况太过于现实,解决起来难度较大,所以直到今天还没有得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张红学者对幼小衔接过程中薄弱的师资力量有这样的看法,幼儿园教师不了解小学教学规律,小学教师不了解幼儿园教学特点,两者始终没有办法相结合,原因都在于幼小衔接过程中师资力量匮乏,使得幼小衔接出现很大的漏洞③。关注到幼小衔接过程中师资力量匮乏的学者还有陈景凡,他从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大纲、幼儿心理特点等方面说明缺乏既了解幼儿特点又明白小学教学活动的师资力量④。他的论述更加全面具体,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幼小衔接过程中师资力量匮乏的深刻影响。

4.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与协作

幼小衔接若想平稳过渡,离不开幼儿园与小学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国内很多学者在研究中也关注到这一点,并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研究。郭小红从两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一是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使得二者互相不够了解,无形之中加大了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差异,为幼儿平稳过渡带来了负担;二是幼儿园与小学同时缺乏协调工作,没有主动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没有适时地进行调整,使得幼儿对新的环境产生很多的不适,学习和生活上面临困难⑤。不同的问题每个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针对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缺乏沟通,王雅明 ①②安红.再谈幼小衔接问题[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栾萍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学实践研究 ③张宏.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④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⑤郭小红.关注幼小衔接[J].学前教育研究,2009,(10) 学者是这样认识的,他认为幼小衔接过程中的主体是幼儿园,幼儿园做了更多的努力来适应小学的发展需要,而在这个过程中,小学并没有进行适当的调整,整个过程中都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缺少与幼儿园的互动,造成幼小衔接教育的单一性①。与郭小红学者不同的是,王雅明明确地将幼儿园视为幼小衔接的主体,充分论述了幼小分离、教育单一性的现状。

(二)幼小衔接对策研究分析 1.幼儿园、小学、家长三向联系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与小衔接过程中,重视与家长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国内研究学者有少一部分意识到了家庭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针对其认识,有不少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著名学者李玉杰这样认为:幼小衔接要加强幼儿园与小学以及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沟通,幼儿园通过多种实践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并熟悉小学的环境与学习情况,增强适应性。另外幼儿园也要多和家长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让家长意识到幼儿的入学准备不足的地方,通过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实现幼儿的平稳过渡奠定基础②。以上研究确实涉及到三向合作的方面,可是可行性有些欠缺,在可行性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方面要数王慧学者了,他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为三向合作的实行提供了现实的依据。他这样论述自己的观点:建立良好的家园互联网,做好家长工作,可以针对本班的工作与实际,召开家长会;班级开设家长专栏;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知道家长做好幼儿入学前的各方面的准备;积极参加幼儿毕业典礼的组织和开展工作,这些具体的作法可以为更多的幼儿园所采用,具有高度的采用价值。另外针对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有以下具体措施:幼儿园组织参观小学校园、观摩小学上课等活动。增强幼儿对小学的直观感知;通过图片等方式帮助育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生活,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③。

2.重视儿童教育

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对小学的适应能力较弱,多小学环境、生活、学习等因素适应慢,使得身心受到影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可避免的心理压力。因此,很多学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策主要是从加强幼儿入学前的培养以及增强幼儿自身能力两方面做具体的论述。学者黄丽清针对幼儿社会适应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提高幼儿社会适应性应从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与任务完成的能力、独立性与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论述中关注了幼小衔接儿童适应弱的最关键点,提出了加强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举措,为有效衔接平稳过渡提拱了保障④。幼儿进入小学学习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知识储备、能力储备、心理素质以及本身的兴趣,这些因素影响了幼儿进入小学之后的学习与生活,因此要重视幼儿进入小学的准备工作,通过对幼儿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帮助幼儿更快的适应小学教育。学者陈娟和 ①②王雅明.浅谈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3,(06) 李玉杰.赵春颖.李桂云.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2012,(12) ③王慧.浅谈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J].幼教天地 ④ 黄丽清.解决幼儿入学社会适应问题浅谈[J].学前教育研究,2007,(14) 王丹杰早在1995年就发现并关注这一重要因素,同时也提出了行对可行的具体措施,具体如下:首先,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构建别具特色的幼儿观察室,让幼儿在特色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有关知识;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丰富课外知识,做好进入小学的知识储备工作。其次,重视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做好幼儿入学的能力储备工作;最后,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向幼儿提供小学生必备的生活常识,组织好幼儿离园前的教育活动,实现进一步与小学靠拢①。作为为幼小衔接的主体,对幼儿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要增强幼儿入学的社会适应性,幼儿更好过渡提供保障。

3.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在内容目标以及教学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为了实现幼小衔接的平稳过渡,幼儿园与小学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上有所改变,另外在教学管理上也需要协调。研究学者赵幼敏和刘磊在幼小管理的角度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在教育目标上:要坚持终身教育理念,明确幼小衔接的教育目标,幼小衔接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进行适应儿童发展的衔接教育,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内容上,要围绕学习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做好全面衔接教育,以降低由于衔接不力带来的学习和社会适应不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的过渡②。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不同成为幼小衔接的阻碍因素,因此必须的采取措施对此进行解决。

幼小衔接作为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是当今社会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更好的解决,将会长期存在于社会中。通过对已有教育研究文献的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幼儿教育角度来看,要重视幼儿教育社会性适应的培养,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与责任意识,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增加幼儿进入小学的自信心,做好各方面的储备工作;从教师的角度,幼儿教师要与小学教师建立深厚的联系,要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不断更新陈旧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给幼儿培养最新的观念;从教育机构的角度,要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合作,幼儿园要深入了解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小学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要适时进行调整,做好小学与幼儿工作的协调与运作,使得幼小衔接平稳过渡;从政府工作部门的角度,政府部门要对幼小衔接采取高度关注的态度,制定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有效衔接顺利进行,对于衔接过程中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政府要进行监管,争取尽早的遏制这一情况对幼儿的影响。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衔接问题,研究问题一定要深入到本质层面,切勿根据表面现象作出没有切实意义的研究。现存的研究确实指出了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问题,但是问题太过于表面化,提出的意见也不够符合现实情况,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因此,幼小衔接的问题需要教育人士的广泛关注,在关注过程中深入研究,剃出家决问题的对策,帮助幼儿向小学的过渡顺利并且平稳。

①② 陈娟.王丹杰.搞好幼小衔接,提高有效教育整体改革效应[J].学前教育研究,1995,(05) 赵幼敏,刘磊.幼小衔接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行业经济

参考文献:

[1]李敏谊,刘颖,崔淑婧.国外近10年幼小衔接理论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0,(5) [2]杨晓萍,伍叶琴.教育的主张:基于幼小课程衔接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7,(07-08) [3]王雅明.浅谈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

[4]李玉杰,赵春颖,李桂云.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2012,(12) [5]陈娟,王丹杰.搞好幼小衔接,提高有效教育整体改革效应[J].学前教育研究.1995,(05) [6]赖瑛.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2008,(08) [7]安红.再谈幼小衔接问题[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8]崔淑婧,刘颖,李敏谊.国内外幼小衔接研究趋势的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1,(04) [9]赵艳杰,吕晓.幼小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08,(02) [10]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11]吴亚英.帮助孩子从容入学的家园合作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06) [12]李召存.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2,(11) [13]杨文.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3,(08) [14]尹芳.从教师专业化看幼教与小教教师教育衔接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8,(10)

第17篇:法律信仰研究文献综述

法律信仰研究文献综述(简洁版)

关于法律信仰的问题,在西方更多的体现为是一种自然、必然的内在意识。众所周知,在西方法治思想健全的现代社会里,法律信仰的转型是伴随着人的主体性的凸显而发生的。本文旨趣不在于考察西方法治社会法律信仰的现状,而着眼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语境下我国学界对法律信仰问题的研究。总体来说,我国学界对法律信仰问题的态度大致有三种:其一,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信仰是极其重要的思想建构和必然要求,是支持法律信仰的提法的;其二,认为法律信仰的提法本身是不科学的,而且不符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其三,文章的研究避开法律信仰的提法是否科学,直接去论述法律信仰的实质以及如何建构社会主义法律信仰,或者只是指出我国法律信仰问题的内在困境,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和第一类看法是内在的一致的。本文将对此做综合的评述,并认为法律信仰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法律信仰构建的一些思考。 1 问题的引入

根据笔者在中国知网的检索,自1995年至今,以法律信仰作为文章标题为检索条件,大概有500余篇公开发表论述有关法律信仰问题的文章。其中不乏法学界以及哲学界的一些著名的学者的精彩论述,还有一些青年学者的研究,另外还有近十余本国内知名高校的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的专著。除此之外,关于法律信仰的专著也颇多。

但是,围绕着法律信仰问题的研究,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在这个大背景下,讨论社会主义法律信仰的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它不仅包含有人的理性和意志,而且还包含了他的情感,他的直觉和献身,以及他的信仰。”[1]。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完整的法律体系,然而,如果法律信仰问题不能得到相应的解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建仍将任重道远,甚至是空有法律,但是不能深入人心,将导致阳奉阴违,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造成更大的伤害。

因此,围绕着法律信仰的研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一直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文章第二部分将对此做一个综述。

2 法律信仰研究综述

1.1 支持法律信仰论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法学界出现了一批论述法律信仰的文章,众所周知,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在1999年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有关法律信仰的文章,都把法律信仰作为法律能否顺利实施基础。其中谢晖的文章《法律信仰与法律怀疑精神》对法律信仰与法律怀疑精神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公民是否具有完整的法律信仰是法律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心理基础。[2]在此后他的文章《法律信仰:历史、对象及主观条件》中,考察了人类史上的法律信仰,在该文中,作者分析了作为信仰的法律所必须的品质,另外从主观条件上,认为只有主体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运用权利、遵守义务,才能把内在的法律信念与外在的法律行为完善地结合起来,形成法律信仰。[3]我们从这类文章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当时的学者,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期待以及对法律信仰问题的重视。另外,有的学者,根据对当时我国现状的分析,认为“一个业已临近的将严重影响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危机—公众对于法律信仰的失落,却已显见。”[4]主要的观点认为,一个社会若失去了民众对法律的信仰与尊重,即便制定出千百部再好的法律,也难以内化为一种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从而难以完成建立法治社会的历史使命。在该文中,作者从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传统的政治文化以及法律仪式的过程透明化等方面认真分析了在我国法律不被信仰的

内在原因。在笔者看来总体上来说是切中要害的,但是在原因分析中,对于法律仪式的论述,笔者认为不能作为根本原因的,因为司法过程中的公开化是进行法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1999年前的文献中,还有几篇重要的文献,从理解法治的精神意蕴层面来论述法律信仰的,认为“法治社会的有效建立, 最为基础、也最为关键的,乃是作为其基础以支撑整个法治大厦的精神层面的意识与观念的确立,是作为其内在灵魂的“软件”系统的开发。”,进而认为法治的精神意蕴在于信仰,一种宗教般虔诚而真挚的对法的信仰。[5]这个观点和美国法学家伯尔曼的思想是契合的,伯尔曼认为:人们的法律情感赖此得以培养和外化。否则,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同样,任何一种宗教内部也都具有法律的要素,没有这些,它就会退化成为私人的狂信。[6]对于法律,公民心中如同宗教般的认可和尊重,才能在社会中得到真正的贯彻和实施。学者陈金钊在同年(1997年)发表的《论法律信仰—法治社会的精神要素》,也持这种观点,其他的文献在此不再赘述[7]。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写进宪法,有关法律信仰的文章、专著越来越多,相关的讨论也更加的细致。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和观点,有相当的一些学者,开始质疑法律信仰的提法以及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的困境。但是还是有很多学者坚持法律信仰的科学性以及重要性,并有相互的争论。笔者认为,学术的争论对学术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从事法学研究以及致力于法学事业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来说,更显得尤为重要。

支持法律信仰论者,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更多的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法律信仰上,出现了大批的学术论文和专著。认为:立法方面的制度设计、执法方面的严格、司法方面的公正以及法制教育是构建法律信仰的四个重要途径[8];有的学者对法律信仰做了更为深入的界定,认为法律信仰乃是一种法律的文化认同,或者说,是文化认同的法律表现,从而,它是一种文化自觉,或者说,必将连带推导至文化自觉。认为正是法律爱国主义将是整个民族国家得以凝聚的共同基础[9];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客观评价了法律信仰培育过程的漫长性,认为需要主客体共同努力[10];还有的学者认为,民众(民众、法律职业者与法学家)对法的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产生了双重认同,尤其是对于在文本与现实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法律人有了内心的信任,守法才可能真正内化为主体心中稳定的精神内蕴,才是法律信仰形成的合理路径[11];还有学者把权利作为法律到信仰的路径选择,认为权利是法律的精神与灵魂,法律舍此将不可能被信仰[12]。

我们从上述文献的综述中,不难看出,法律信仰支持论者对法律信仰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此后还有许多学者,指出了主张在法律之上虚构一个具有更高效力的法律,则有利于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并主张揭示法律的理想形态与现实形态,有必要把法律作事实分析和价值分析;持此种相似观点的文章也颇多,有的直接指出法律能被信仰的法律是自然法,借住西方自然法学派的自然法理念,来作为法律信仰的对象[14]。

从整体上来看,根据笔者在上面综述中指出的一样,法律信仰论者对法律信仰的研究是从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意蕴和要求这样的价值判断上开始,即是从法律信仰应当是怎样层面上展开研究和论述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法治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有较多的学者开始从法律如何才能被信仰,即从路径上展开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成果。当然,因为学者进入此领域研究的视角不同,对法律信仰论的研究并未都呈现出这种演进的特征。但是总体上,笔者认为从价值判断进入到事实确实是怎样,以及如何构建的发展的大趋势的。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导言部分第12页,说明该书的旨趣的时候指出:本书所能传授的,不可能把国家从其应该怎样的角度来教,而是在于说明对国家这一伦理世界应该怎样来认识。并指出哲学的任务在于理解存在的东西,因为存在的东西就是合理的。就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因此,对法律信仰的研究,有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方法和哲

学基础,提出了区别于或者不同于法律信仰论者的看法,在他们看来,法律信仰在中国,是不能的或者是不符合有着丰富传统文化国情的。

1.2法律信仰质疑论

根据上述整理和分析指出,有相当的一些学者,对法律信仰论的提法是持怀疑态度甚至是反对态度的。在该节,笔者将对此做一个综合评述。

此类观点的出现,根据笔者的整理,是对产生于西方法治理念背景下法律信仰是否就能一定适用于有中国特色国情的法治建设语境的怀疑开始的,认为:法律信仰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蕴。我国学术界在提出这一概念时并未注意到法律信仰的语境差异,因而存在概念定义和使用上的诸多问题。构建法律信仰概念不仅要考虑中国的法律语境,而且还要切合中国人的信仰生活,遵循概念定义和逻辑规则[15]。这种观点,在笔者看来是必要的。从我国传统来看,我国是有着近两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的国家,法律在我国有着和西方法治国家有着不同含义,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形象的指出中国在礼治之下的法律和西方宗教之下的法律的不同,甚至说: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16]。

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法治秩序的生成和法律信仰的确立是一个多元互动的过程。认为不能简单地奢望法律信仰的单独确立。其主要的观点就是法律信仰的问题不是单独的信仰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整个法律秩序的问题[17]。他提出了五组法律信仰的内在悖论,指出了法律信仰问题的复杂性和内在矛盾运动;此外,还有学者质疑法律信仰的提法,认为法律信仰的提法是有违法理的:信仰属于自为的领域,不能被要求和强制。除非我们仅将法律局限地理解为超验的自然法,否则,实在法由于其无法祛除的工具性、无法克服的缺憾性不可能成为被信仰的对象;同时,若要求人们信仰它,事实上就否定了人们对国家法律持有怀疑主义和批判精神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使国家法律丧失不断改革、完善和进步的可能与动力,最终导致危害法治的后果[18]。

笔者认为,这种对法律信仰的客体,即法律提出了质疑,众所周知,法律在我国法理学教科书中定义为,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根据作者的论述,信仰规范是不科学的,该学者似乎认为以社会信任的法律重构作为更合适的表达[19]。

此外还出现了一些论文,其中有对法律信仰直接展开批判,文章主要认为,中国法学界的“法律信仰”命题,是对美国学者伯尔曼有关法与信仰(宗教)之关系论述的误解,导致了法律界的一系列错误观念。因此,作者主张从理论上对这一命题进一步进行反思和批判。在文章中,作者认为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表明,法律不能被信仰;我国建立法治的途径不能依赖法律信仰,而应是加强法与社会的沟通,增加法的现实性、可行性、合理性与正当性。[20] 在该论文之后,引发了法律信仰论者以及法律信仰怀疑论乃至批判论者之间的讨论。有的学者支持了上述论文关于法律信仰的批判,也认为法律信仰这一命题是国内学者对伯尔曼本义的误解,认为我国建立法治的途径不能依赖法律信仰,中国法制化建设的关键是树立法律信念、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律权威和法律至上的观念。[21]

也有的学者直接指出如果接受来自西方所谓法律信仰的命题,而不顾我国国情,将会导致权力崇拜、专制主义的兴起等严重危害后果。[22]

笔者分析认为,法律信仰论批判者的论述都聚焦在法律信仰这个命题的科学性上。认为法律信仰的命题,自然被信仰的是法律,但是据他们的研究论证,法律是不具备被信仰的品质的。诚然,根据上述有关学者的论述,信仰作为规范的法律是不符合法理的。然而,法律在法治的背景下,从来都不能被认为单纯的是一种规范体系,也不能单纯的被认为是一种统治工具。如果法治社会的建设就仅仅意味着法律体系的完备,那我们是否就可以说,我们现在已经建设成为一个完备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了?但是我们又不能不考虑到在我国传统社会

中,法律的本质,就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工具,我国的法律从未上升到治国的理念,更谈不上和宗教结合在一起,成为国民内心的信念乃至信仰了。

针对法律信仰怀疑批判论者的论述,有学者也针锋相对的提出了反批判,认为,法律信仰是信仰者结合超验体验和理性确信、穿越精神虚拟和物质现实,强化主体意识和工具价值的一种超现实的精神活动。并提出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语境下的法律信仰途径,即建构实在法、伦理法和自然法三位一体的法律信仰的理想图景,来弥合法律文化的断裂和混乱,进而发挥法律信仰的精神激励、文化整合、凝聚和约束功能。文章以辛辣的口吻宣示:至此从根本上验证了为现实功利所累,站在此岸看彼岸的法律信仰不可能论者的不堪一击。[23] 3 总结

本文梳理和评论了学界对法律信仰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囿于文章篇幅不能展开详细的论述。众所周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治国方略,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法治建设上的体现。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法治就是民主与法制的统一,有了完备的、符合实际的法律体系,又能得到普遍的实施,在整个社会中,包括所有法律从业者,乃至政府机构及其公务人员在内所有公民在内心深处对法律信任、信赖最后能化为内心的准则并信仰的时候,法治才能说真正的建立、完备起来。

不论是正面论述构建法律信仰的内在、外在(主观、客观)条件,还是从立法、执法、司法过程中的民主、严格和公正,亦或是从基本的公民法律教育做起,对法律信仰的构建都是有建设性意义的路径;不论是批评法律信仰不可能者还是担忧法律如果被信仰将会导致专制主义危险的看法,都没有否认作为必须拥有精神家园的人应该具有信仰的事实。在社会中,不单是个人,乃至整个社会有了信仰,可以促进社会共同体增强凝聚力,减缓社会冲突,并为社会成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更好地发挥社会共同信仰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那么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语境下,如果不是去信仰法律,那么我们还能去信仰什么?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概念总是从抽象延伸到具体,然后再上升到抽象,最后成为自己的概念。还说哲学形成为一个圆圈:它有一个最初的、直接的东西,因为它总得有一个开端,即一个未得到证明的东西,而且也不是什么成果。黑格尔所赞赏的天真的意识,在笔者看来就是我们去理解和认识世界乃至法治现象的开始。我们应该去接受法治的理念,去接受公平正义,去接受人人平等,去接受权利的意识等等。把这些理念作为我们的天真的意识,然后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使其现实化,形成一个圆圈,成为自己的理念。诚然,现在我们国家处在一个转型的阶段,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封建人治传统。扪心自问,我们的天真意识里,隐藏着多少是对权力的追求和金钱的迷恋,而又有多少是对权利和公平正义的希冀和信仰?

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一书中,反复的强调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笔者认为虽然从语境上来说,我们国家和西方法治国家确实有着巨大的差别和不同,但是在走向法治的道路上,我们依然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那就是法律必须深入民心,否则,法律只会被当做一种统治工具,而不是保护自己权利的根本保证。那么,在当下,如何才能让法律得到普遍的信任乃至信仰?笔者囿于篇幅,不在此详细讨论。

[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1.28谢晖.法律信仰与法律怀疑精神[J].法律科学,1995年第6期

谢晖.法律信仰:历史、对象及主观条件[J].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2期范进学.论法律信仰危机与中国法治化[J].法商研究,1997年第2期姚建宗.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2期[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1.65舒扬.法律与信仰机制—西方法文化的一种考察[J].法律科学,1997年第5期以及定庆云.法律信仰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作用及培育[J].中共中央党校(1997级)硕士学位论文等等李冠新.法治的信仰与法律教育[J].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4月*.法律信仰与民族国家[J].读书,2003.01李延 罗海峰.论法律信仰的培育[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10,第5期王荔.法律信仰的精神内蕴及法律人的使命[J].河南社会科学,2007.3,第15卷第2期范进学.权利: 从法律到信仰的路径选择[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吴传毅.法律理论虚构:法律信仰的先决条件[J].法学杂志,2008年第2期马晓敏.法律信仰对象:自然法[J].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3月曹世华.法律信仰的语境与定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第19卷第2期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34.叶传星.法律信仰的内在悖论[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6,第12卷第3期刘焯.\"信仰法律\" 的提法有违法理[J].法学,2006年第6期刘焯.社会信任的法律重构[J].法学,2005年第7期范愉.法律信仰批判[J].现代法学,2008.1.第30卷 第1期张俊国.对法律信仰的批判[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范振远.对中国“法律信仰”命题的批判[J].法制与经济.2009.1许娟.法律何以能被信仰?—兼与法律信仰不可能论者商榷[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古声然.社会信仰论[J].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5

第18篇:养老保险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养老保障制度则是老年社 会保障制度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养老问题研究出现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文献 中,自西方现代福利国家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并经历了数年的快速发展以来,关于养老 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效率研究则更加盛行,出现了大量关于养老保险理论的经 典性文献。

1.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研究

虽然许多国家没有专门针对农民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普遍认为农民应该同 城市职工享有同样的福利待遇。实际上,也是把农民直接纳入全民基本保障制度之中 ①,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期达到福利公平。所以,对养老保险制 度的基础理论研究是涵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理论是综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历史等多学科的研究领域,西方国家有两个主要流派对养老保险理论进行研 究:政治经济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学派。前者以经验描述的方法重点研究社会养老保险 制度的变迁过程,指出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政治因素在变迁过程中的作用,后者运用新 古典主义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不同养老金制度对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和各种养老金制 度安排产生的经济绩效。在遭遇改革和实践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中,两派理论出现汲取 对方精华,相互融合、互相补充之趋势。目前,西方国家关于养老保险的基础理论研 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和市场职能问题、养老保险效应研究、关于政府的行政效率和财政支持等。

关于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和市场职能问题,政治经济学派以政治因素在养老保险 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为出发点,注重研究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中政治因素赋予公民养老的 社会权利,提出工业制度论、社会民主论、国家中心论等。工业制度论认为,经济发 展促使社会对服务以及提供这些服务的劳动需求增加导致公共支出包括养老金支出 增加,而这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社会民主论认为,政府的养老金计划和其他社会 福利计划是阶级斗争的结果,社会养老金政策反映了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组织与政 党之间斗争的结果。国家中心论认为,民主水平对社会保障支出有积极影响。新古典 经济学派以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以人在生命周期内效用最大化为出发 点,注重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角度研究养老保险制度及政府介入的起源,提出市场失 灵论、个人短视与父爱主义论、再分配论等。市场失灵论认为,逆向选择引起市场失

第19篇:文献研究法的概念

文献研究法的概念

基本概念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研究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对现状的研究,不可能全部通过观察与调查,它还需要对与现状有关的种种文献做出分析。

文献研究法属于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

没有继承和借鉴,科学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决定了人们在研究先前的历史事实时需要借助于文献的记载,在发展科学领域时需要继承文献中的优秀成果。现代科学研究不仅需要以人之间协作为条件,同样需要以利用前人的研究劳动成果为条件。利用科学文献是实现利用“前人劳动成果”的重要措施和方法,也是促进和实现“今人的协作”的条件和基础。一般来说,科学研究需要充分地占有资料,进行文献调研,以便掌握有关的科研动态、前沿进展,了解前人已取得的成果、研究的现状等。这是科学、有效、少走弯路地进行任何科学工作的必经阶段。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来看,文献研究法在科学研究的准备阶段和进行过程中,经常要被使用。没有一项科学研究是不需要查阅文献的。

第20篇:小学音乐课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音乐课研究文献综述

哈尔滨师范大学 秦洪正

小学生就像一张干净的白纸,可塑性强,培养范围广,小学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随着课改的传达应用,德育教育贯穿小学教学始终,渗透于教学各个方面,小学音乐作为培养审美与情操的学科,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有美的旋律、感染心灵的词句、丰富的内涵,更有利于教师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品质道德的力量。小学生的年龄在7 ~ 12 岁之间, 正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从生理素质看, 7 ~ 12 岁的儿童, 正是大脑机能发育的最佳阶段, 良好的刺激有利于脑的全面发展。这一时期, 也是儿童的骨骼和大小肌肉群迅速发育时期。骨骼的弹性较成人大, 大肌肉群的发育先于小肌肉群, 儿童手部的腕骨和小肌肉发展较迟缓。这些特点决定了儿童动作的精确性和坚持性较差, 进行纯知识技巧训练, 容易疲劳。从心理上讲, 7 ~ 12 岁期间, 是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 也是儿童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发展、提高的时期, 他们活泼好动, 对外界事物敏感,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们记忆力好, 正是学习知识和各科技能, 开发潜能的黄金年龄。将“乐” 字引进音乐课的教学中, 在减轻学生负担和调动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日本小学的音乐教育

首先,日本的小学音乐教育重视儿童的参与 和兴趣的调动,通过多种手段加深儿童对音乐和相关事物的理解,并使其主动参与到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同时充分利用舞蹈、游戏、模仿、想象、描述、绘画、竞赛等多种手段,提高儿童的综合音乐素质和整体素质。这样,既可刺激儿童的好奇心,增加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也有助于儿童综合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巧妙地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和技巧,循序渐进地培养儿童的音乐理解、音乐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以使儿童对节奏和音高的认识形成一个符合儿童认识规律的由感性到理性的科学的音乐教学体系。第三,强调儿童个性的培养,启发和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例如,在发声和歌唱学习方面,强调的不是科学的发声,更不是灌输给儿童某种理想的标准,所强调的是每一个儿童的独有的声音特征,无论他的声音多么嘶哑或暗淡,都会得到老师的鼓励,这里所强调的是人世间没有两个绝对相同的人声,这样可使学生为自己的独特的声音感到骄傲和自豪。在儿童的自信心充分建立 起来的基础上,再以科学的方法逐渐引导儿童的 发声。而对于音乐的理解,绝对不追求同一化和凝固化,充分尊重儿童对音乐的独特解读和创造。 德国中学音乐课教学目的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 使学生对创造性地从事音乐活动和对音乐欣赏活动产生兴趣。学生能即兴写出一些小曲, 也可以演唱、演奏, 培养他们探索音乐奥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宽容精神和开朗性格。

二 学生通过音乐活动, 可以学会怎样与周围人相处, 如在合唱团和乐队中需要与别人配合, 共同创造出美好的音乐。宽容精神还指对其他人其他文化价值体系应具有宽容和善于吸收的精神。

三 引导学生对音乐的一切表现形式和它们所起的作用采取一种坦诚的、自觉的以及有独立判断的态度。

对音乐的联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要在大脑中储备大量的信息,这样才能在接触音乐时,及时准确地提取相应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听了蜀僧睿公弹琴后,写下了“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诗句。这与他在森林中曾有过听松涛声的生活体验是分不开的。其实,生活中许多关于事物的想像与创新都离不开生活体验。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吏部尚书张英一日微服私访,走到田间见一农夫正在收秧,张英便和农夫闲聊了起来。农夫随口说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稻草捆秧父抱子”,让张英对下联,张英想了好久也没对出下联。回到家里,张英把这副对联说给夫人听,被侍女听到了,侍女说:“那有什么难的,下联是‘竹蓝装笋母怀儿’吗!”论学问侍女远不如张英,可张英对不出的对联却被侍女对出来了。张英从小生活在官宦世家,没有接触过农村生活,可侍女却不同了,竹蓝装笋就是她的生活经历,对出这样的对联也就顺理成章了。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还刚刚开始,这就需要他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去认识社会;通过日常接触到的具体、鲜明、生动的客观事物,对自己构成情感体验通过各种学习增加知识积累。平时注意聆听各种自然界的声音,注意观察景物的形状和动态,观赏影视节目,阅读文艺作品等,都有助于扩大和深化学生的认识领域,促使音乐想像力与创造力的发展。比如,下雨了,引导学生观察雨的声音、速度以及自然界的情景,启发他们想像创造节奏,许多学生都拍着小手说出了许多漂亮的句子。 参考文献

韩燕玲.谈音乐小学视唱练耳教学.[EB/OL].(2010-03-23)[2014-10-28].http://www.daodoc.comki.net/.万展.浅谈小学音乐课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EB/OL].(2010-07-28) [2014-10-28].http://www.daodoc.comki.net/.罗晓慧.民国音乐教育价值观在及小学音乐教科书中的体现(2012-11-08) [2014-10-28].http://www.daodoc.comki.net/.张巍.转制中的元培学校:转型中的音乐教育体制与课程观念(2013-08-13) [2014-10-28].http://www.daodoc.comki.net/.陈桄,胡清芬.音乐辅助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2008-11-23) [2014-10-28].http://www.daodoc.comki.net/.赵一玲.小学音乐课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探究(2010-06-17) [2014-10-28].http://www.daodoc.comki.net/.李燕茂.小学音乐教学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2012-10-01) [2014-10-28].http://www.cnki.net/.

冠心病文献研究的范文
《冠心病文献研究的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