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论语君子的小作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08 21:07:4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论语》中的君子

《论语》中对君子的论述摘录: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3)“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5)“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评析:

孔子《论语》中的君子是有鲜明界定的,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兼具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的人中楷模。孔子学说中的理想人格是“君子”,与“君子”相对立的是“小人”。 在《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经常作为对比而出现。

1、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2、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小人则记惦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3、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小人则刚好相反,他是“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孔子理想人格中体现出君子高尚的追求,这种追求往往与小人的价值观相对比而存在。

生活中经常会看见这样的场面:大家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领导的话还没说完,马上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对对对,领导说得真好,什么高屋建瓴、深谋远虑之类的溢美之词说了一大箩筐;可是到会后他转脸就会对别人说,哎,这个领导说的都是什么啊?我一点都不同意他的观点!

4、小人之所以喜欢互相勾结,是因为他的心里有鬼,想通过这种勾结谋取私利和维护既得利益。所谓“结党营私”,正是这个意思。而君子则胸怀坦荡,因为他坦然无私,所以能够平和,能够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5、一个君子你很容易与他相处,但是你又难以取悦他。假如你想以不正当的手段取悦他,他反而会不高兴。决不会说你给他一个小恩小惠,他就给你大开绿灯、大开后门。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时候,他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位子。

小人的特点是你很容易取悦他,但是你很难与他相处。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你给他施一点小恩小惠,帮他一个小忙,甚至你请他喝一顿酒,这个人就会很高兴了。即便你取悦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义的,是不正当的,他也还是会很高兴。但这样的人又是很不容易共事的。你千万不要以为取得了他一时的欢心,他以后就会非常忠诚地一路给你开绿灯,虽然你费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钱财,打通了关节,但等到他真要用人的时候,他不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工作。而是求全责备,觉得你这儿也不够格,那儿也不达标,你以前所做的一切都算白费。他会想法刁难你,让你觉得很尴尬。所以这样的人你很难与他相处。

推荐第2篇: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儒家文化是具有鲜明的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论语》把人分为圣人、贤人、惠人、善人、君子、士人、众人、野人、小人等,但实际上又可大致可分为圣人、君子、众人、小人四类。

如何做一个君子,能够称为君子的标准又是什么。

“君子”是孔夫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使许多人正在努力的方向与动力。提到“君子”一般都会与男子相联系,谁说女子中就不能有“君子”。“君子”并不是男子的惯用名词,所谓“君子”就是在星光大道上夺放异彩的人物,并不是从外表能看出来的,而是内心散发的一种无可彼及的光辉。

称之为“君子”的标准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所谓善良是攻于身,行于义。真正善良之人是渺小的,是默默无闻的,待人处世皆以善为本。所谓:“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说一善话,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善良之人是不求回报的,这种善是发于内心的。如果你挖掘它将不断涌出来。善良的心灵是园,善良的思想是根,善良的语言是茎,善良的行为是果,善良之人会使灵魂变得高尚,会对生活充满勇气,会对未来充满自信。

君子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人,君子的美德之一就是要宽容。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坦”即平;“荡荡”即宽广的样子;“长”指常;“戚戚”是忧愁、悲伤的样子。意思是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常是忧愁悲伤。”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能得到百姓拥护,有亲和力的条件。孔子说“宽则得众”(当权者宽容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所以,商汤说:“如果我本人有罪请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如果天下万方有罪,那罪就由我一人承担。

君子的美德之二就是要谦让,孔子认为君子有四种道德品行。其中之一就是谦逊。君子的美德之三就是讲仁义。君子明白的是大义,小人懂得的是私利。正因为如此,君子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在下位而诽谤地位在他以上的人,厌恶勇敢却不懂得礼节的人,厌恶固执任性顽固不化的人。

“矜而不争”就是要庄重自守。君子庄重自守,与人无所争;能够合群相处,但不与人相互勾结。

“躬行君子”就是指在身体力行方面做君子。君子凭文章来交朋友,靠朋友的交往来培养仁德。在言行方面,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方面的政事)。正因为君子能对自己严格要求,所以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环境,都能泰然处之,把事情做好。

君子是那种追求大的信念,而不计较小的信誉的人。

因此,君子很注重名声。君子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君子处世待人方面有三个问题应该重视:常注意自己的容貌真诚谦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慢待;常注意脸色庄重严肃,就可以使自己日益接近诚信;常注意说话的言辞和语气,就可以避免鄙陋粗野的错误。

推荐第3篇:论语中的君子

论语中的君子

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理想人格,君子观是中国儒家传统的理想人格模式,也是整个传统中国伦理思想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早期儒家作品《论语》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君子观思想。本文试图对君子观思想作初步解读, 关键词:君子 ;小人; 仁; 信

一、君子必须有仁爱之心,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孔子认为君子必须具仁德,有仁爱之心。《论语·里仁》曾载孔子之言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作为一名君子连吃顿饭的时间也不能离开仁德,即使是仓促匆忙和颠沛流离的时候也要与仁德同在。由此可见,仁德对于一名君子是多么的重要。关于“仁”的含义,孔子从不同的角度作过多种阐释,但通而观之,“仁”的最主要含义是“爱人”(《论语·颜渊》。下引《论语》,只注篇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对人要有友爱之心。而友爱之心的表现就是能够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对此孔子多有议论,他说君子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即君子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严格反省,对他人则要宽厚忍让。他还拿“君子”与“小人”作对照:“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即君子是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是严格要求别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即君子希望别人成就好事,而小人则是希望别人倒霉晦气。总之,君子是对人宽厚,对己严格,而小人则是对己宽厚,对人苛刻,二者形成鲜明对照。这方面的论述,孔子还有一些,比如“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人不知,而不慢”(《学而》),君子不能以怨报怨,而应“以直报怨”(《宪问》),这些都从不同侧面说明君子应具有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胸襟。

二、君子思想境界要高,视野要宽,处事应从大处着眼

君子既然是人之楷模,其思想境界、眼光视野、处事角度,自不能与一般人相混同。孔子在这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君子作了定位。他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君子可以“食不求饱,居不求安”(《学而》)。为了求道,君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述而》);为了求道,君子甘愿“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孔子还说:“君子贞而不谅”(《卫灵公》),即君子讲大信不讲小信;说“君子务本”(《学而》)。孔子还拿“君子”与“小人”作对照,他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卫灵公》)。总之,君子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境界高,视野宽,识大体,办大事,而小人则目光短浅,为小恩小惠、蝇头小利所役。上述对君子的要求,是孔子从君子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高度而提出的。

三、君子应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是孔子对君子的人格要求。对此孔子多有论议。他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不忧不惧”(《颜渊》)。为什么君子“坦荡荡”、“不忧不惧”呢?原因是君子心地无私天地宽。心地无私,不做愧心事,故能不忧不惧。君子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表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就是“群而不党”《卫灵公》(),即不搞帮派体系,不搞小团伙,不搞山头主义,对此,孔子也拿“君子”与“小人”作对照,他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意为君子处理人际关系讲团结,而小人则是讲勾结。一字之异即将君子与小人判然分开。君子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还表现在君子的讲原则和坚持真理上,对此孔子亦拿“君子”与“小人”作对照,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意为君子坚持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却不肯盲目附和,而小人则是一味附和,却不肯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和而不同”体现出君子的坦荡和磊落,而“同而不和”则反映出小人的奸刁与世故。君子的坦荡和磊落还表现在对待所犯错误的态度上。孔子曾云:“过,则勿惮改”(《学而》),君子恰有“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的胸襟和气度,而小人则是“过也必文”(《子张》),即对所犯错误讳莫如深,遮遮掩掩。“君子”、“小人”在对所犯错误态度上截然相反。总之,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是君子应具有的人格风范。

四、君子应讲信守诺,讷言敏行

“信”在孔子的道德学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为政》)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讲信用,就根本不能与之言事,“信”好比车上的“倪”和“杌”,如果缺少了这些关键部件,那么车子如何能够行走呢?由此可见“信”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可以说“信”是立身之本,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正因为“信”如此重要,所以孔子将其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之一。那么“信”的含义是什么呢?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说话要算数,最简捷的概括就是要言行一致。“信”的含义决定了一个守信的君子必须一方面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语,即要“慎言”,另一方面又要脚踏实地地去实践、去工作。对此孔子论述颇多。比如子贡曾问孔子怎样才算得上是一个君子,孔子回答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意思是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又比如孔子还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要“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这两句都是说君子言语要谨慎,工作要勤敏,要脚踏实地。总之,在孔子看来,君子要做到守信,途径只有一个,就是慎言敏事、讷言敏行,即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君子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很多,信在其中占着尤为突出的地位。一提到“君子”二字,守信是不可缺少的,俗话说的“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就反映出人们异常看重君子守信这一特点。君子的人格光辉在守信重诺这一点上尤为光彩夺目。

五、君子应见利思义,取之有道

对于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孔子并不全盘否定,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里仁》),但同时他又说:“放于利而行,多怨”(《里仁》)。这说明孔子在承认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的同时,也看到了如果不对取利的方式加以限制就会出现副面作用的事实。基于这样的认识,孔子对君子求利的方式作了限定,这就是对“富与贵”要“以其道得之”(《里仁》),要做到“见利思义”(《宪问》)、“见得思义”(《季氏》)、“义然后取”(《宪问》),而对“不义而富且贵”,“视之如浮云”(《述而》)。孔子还认为“君子”与“小人”在对待个人物质利益上的区别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意思是君子在义利关系上重义轻利,而小人则是不择手段,一味逐利。与义利问题相关,孔子还提出了“谋道”与“谋食”、“忧道”与“忧贫”的问题,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总之,见利思义、见得思义,重义轻利、重道轻食是君子应遵循的规范。

六、君子临事不墨守成规,要讲变通,富于灵活性

君子如何处理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具体问题?孔子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处理问题不要墨守成规,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由此可见,讲变通、富灵活性、实事求是,是孔子处理问题的原则。孔子在处理问题上就很讲变通,很富灵活性。比如在事父母上,他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又比如在待朋友上,孔子曾向其弟子传授方法,他说:“(对待朋友)要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此外在求仕、事君等方面孔子的讲变通、重灵活也很明显。孔子的弟子子夏曾说过“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子张》)的话,这或可视为孔子变通性、灵活性主张的注脚。

七、君子应博学多能

孔子曾言“君子不器”(《为政》),意为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反过来讲,就是要求君子必须博学多能。这是孔子对君子在文化修养和工作技能方面的要求。考《论语》等书可知,孔子本人就是一个博学多能的人,在当时就有“博学”之誉。比如他对治国之道深有研究,对古代礼乐制度了如指掌,正因如此,他在鲁国处于“备顾问”的地位。《论语》中有不少关于显贵人物向他“问礼”、“问政”的记载,甚至连孔子很不喜欢的季氏也经常到他那里去讨教。孔子还非常“博物”,有些为一般人不能识解的事物,孔子都能娓娓道来。孔子的具体技能也很全面,他干会计能把账目算得一清二楚,他管畜牧则牛羊茁壮成长。孔子对具体的礼仪也了如指掌,并能亲自演习,为此他常“摄相事”。孔子对古代文献也非常熟悉,按现在的话说是一个古籍文献学家。在孔子看来,博学多能是君子得以成就事业的基础,如果没有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即使德行再好也将一事无成。要博学多能就必须刻苦学习,所以孔子对君子的学习十分重视。他要求“君子博学于文”(《雍也》),即要从古代文献那里汲取营养。他还要求君子从实践中学习,为此他很重视实践活动。总之博学多能作为一名君子是不可或缺的。

结语:

孔子的君子论对君子应具备的各方面的素养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从对孔子君子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几乎是一个“完人”、“成人”的形象,集所有世间美好的东西于一身,是做人的楷模和典范。孔子君子论中那些具有永恒性质的美好品质,如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舍生取义、不比不党,讲节操、重名节等等,不知影响了多少华夏儿女。孔子的君子论不仅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就是在今天看来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内容也还焕发着无穷的生命活力。它对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都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正南.“君子”考源〔J〕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8,(5):29—33.〔2〕池水涌,赵宗来.孔子之前的“君子”内涵〔J〕 .延边大学学报,1999,(1):125—129.〔3〕项菊.《论语》中的“君子” 〔J〕 .探索与争鸣,2003,(6):98.〔4〕林贵长.孔子与“君子”观念的转变〔J〕 .天府新论,2008,(2):35—39.〔5〕 〔向熹.诗经词典〔Z〕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241,241.〔6〕杨伯峻.论语译注〔M〕 .中华书局,2000.241.〔7〕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三卷)〔Z〕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245.〔8〕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 .中华书局,1980.206,13,667.〔9〕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上)〔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6.〔10〕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

推荐第4篇: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论语》学习心得——君子之道

孔子是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仁”与“礼”的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大。《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言语记录编纂而成,在这部蕴含着人生智慧的典籍中,我感悟最深的,便是君子之道。

君子,是《论语》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那么到底什么是君子呢?

其实,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的人格标准。将孔子对君子的言语总结一下,就会发现学习君子有几个标准。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他曾经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算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君子不忧不惧。”他又追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了吗?”孔子说:“自我反省,无所愧疚,你又有什么可忧惧的呢?”君子的这一要求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做到。在当下,人们活得常常偏离本心,这样看来,要使自己所做的的每一件事都经得起推敲琢磨,着实不易。

孔子还曾说过一句话:“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何谓不忧?一个人心怀仁义,活得仁厚,宽和,看淡种种得失,这样才是“不忧”。

何谓不惑?在我看来,这句话在现在极难做到。现在是一个繁荣的社会,正是一个繁荣的社会,才会有那么多的诱惑在左右着你。如何选择?如何取舍?我想只有明白自己真正要追求的,增强内心的选择能力,才能做到“不惑”。

何谓不惧?这是要求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勇往直前,不怕挑战。当你怀有这种力量的时候,你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个人只有做到仁、智、勇,才能减少忧、惑、惧,也只有做到了这些,他才是一个真君子。

当然,要做成君子还远远不止内省不疚与不忧,不惧,不惑,这只是几个方面。任重而道远,愿我能向此看齐。

于丹老师说得好;“道不远人,《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愿我们都能沐浴在圣人的光辉之下,活得更加幸福。

推荐第5篇:论语读后感——贫富论君子

贫富论君子

贫穷与富贵是千百年来儒家必争之话题,而这话题的开山鼻祖,正是被儒家奉为经典的《论语》一书。

贫与富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又复杂,自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三要则”以来,贫贱似乎成了君子的必修课。然而不然,追本溯源,孔子对于君子与贫富的关系似乎更为宽容。

因此我认为,贫与富都是君子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善用贫富,时时都可以为君子。 孔子曾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1在孔子看来,前者虽然值得赞赏,但是仅仅局限在善人的阶段;而后者则不同,已经可称之为君子。穷不食嗟来之食,富则广散良财,接济穷人常人皆可做到。但是若能在贫困时以此为快乐,真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在富贵时依然不忘记恪守自己应有的礼节和法度,则只有君子可以为之了。

庄周草席茅舍一生,依附于天地间的自然万物而生存,却丝毫不减对生活的热爱之心,从未以清贫为苦,反而自得其乐。试问若庄周日日因生活贫困而心中愁苦,夜不能寐,其又怎能超脱出同庄周梦蝶一般的境界,最终悟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哲学大成呢?

陶潜归隐南山,于黄花中清贫渡过一生。倘若其常为五斗米而折腰,为清贫而苦恼,又怎么会抛弃在世俗中温饱无忧的生活,依然把自己的梦想根植于田园的土地上,过着晨兴理荒岁,带月荷锄归的生活,成为一代山水田园的启蒙大师呢?

所谓安贫乐道,正是君子之说。正因贫穷而快乐,纵使一生已过身形于广夏之间了然无痕,如君子一般的气息却弥漫在历史的记忆里,经久不散。

第欧根尼指责亚历山大大帝挡住了自己的阳光,后者竟然叹息着让开了自己身后的太阳。身为王者,礼法本可以不束缚着他的一举一动。仅仅一根手指,就能将第欧根尼的生命如草芥一般折断。但他依旧以礼相待,带着他的千军万马离开。

所谓王者之风,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用金戈铁马征服了脚下的土地,更重要的是,在长久的统治中,他们遵循礼法,不因自己手中散不尽的财富而漠视应有的礼节,也不因自己权杖上令人胆寒的权利而草菅人命。当亚历山大叹息着离去的时候,历史就已经承认,他是王者,更是君子。

所谓君子,必先修身,而后齐家治国方能平天下。而对于贫富的理解,则正是君子之所以能称之为君子的第一步。忆往昔,范仲淹曾对天下许下无关贫富与地位先其之忧而忧,后其之乐而乐的夙愿;看今朝,温总理曾仰望星空许下对万民负责的承诺。古往今来,不论身处贫富贵贱,只要贫可自得其乐,富不忘天下苍生,均可称之为君子。

孔子之道,亦为君子之道。君子之道,亦为贫富之道。古人曾以青梅煮酒论英雄,正因为英雄不可因成败而论。今朝以贫富之道论君子,亦正因君子不可以单贫富而论。只要世人识得贫富之道,君子之风自可徜徉于天地间,长存沧海桑田。 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之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推荐第6篇:论语读后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读《论语》有感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

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是却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吧“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对于政治来讲,要想成功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很正确的。

子曰:“君子不器”。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人并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机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才能使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孔子自己后来也实践了这一点,他后来收门徒三千,有教无类,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今天这个浮躁而喧嚣,熙熙攘攘皆为利的社会里,这种精神又是多么的难得!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正如《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推荐第7篇: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

孔子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论语中君子有以下几种含义:

一、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 具体出处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中大部分“君子”指的都是道德高尚的人。

二、指的是有地位而且道德高尚的人。 具体出处:

1、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三、指的仅仅是有地位的人。 具体出处:

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2、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3、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

4、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中少部分“君子”指的仅仅是有地位的人。

四、当动词用,指的是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而努力的行动。 具体出处: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小人24次。君子小人皆有二义,其一以有无道德区分,其二则分指贵族和平民 1,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意思是君子讲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讲团结。 2,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意思是君子念念不忘道德,小人念念不忘乡土;君子关心法制,小人心系恩惠。 3,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意思是君子懂得正义,小人只讲究私利。 4,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你一定要做个有道德的儒者,千万不要做个没有道德的儒者。 5,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意思是君子事事处处时时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常常局促不安而忧愁。 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颜渊》)意思是君子会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会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正好相反。 7,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意思是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小人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在草上刮过,草必定向一边倒去。 8,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意思是君子讲究互相协调,而不会盲目随从;小人盲目随从,而不会讲究协调。 9,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意思事说在君子手下做事工作很容易,要讨他的喜欢却很难。不用正当的手段去讨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等到他任用人的时候,一定会按照各人的德才,使用的。在小人的手下做事和工作那就很难,要想他的喜欢倒特别容易。即使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讨他喜欢,他也会很喜欢的。等到他使唤人的时候,便会百般挑剔,求全责备。 10,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意思是君子安详舒展,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不安详舒展。 11,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意思是君子当中会有不仁德的人啊,而小人当中却不会有仁德的人的。 12,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意思是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3,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意思是君子定要求自己,小人只要求别人。 1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卫灵公》)意思是君子不可以用小事去考验他,却可以承当重大任务;小人你可以承当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去考验他。 15,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意思是君子惧怕三件事:惧怕天命,惧怕权贵人物,惧怕圣人的言论。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没有惧怕,亵渎权贵人物,侮慢圣人的言论。 16,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意思是君子学习了道理便有仁爱之心,小人学习了道理便容易听使唤。 17,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意思是君子之讲勇敢而不讲正义就会造反作乱,小人只讲勇敢而不讲正义就会做盗贼。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义”就是“宜”,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就是说,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 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小人则记惦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3)“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小人则刚好相反,他是“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生活中经常会看见这样的场面:大家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领导的话还没说完,马上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对对对,领导说得真好,什么高屋建瓴、深谋远虑之类的溢美之词说了一大箩筐;可是到会后他转脸就会对别人说,哎,这个领导说的都是什么啊?我一点都不同意他的观点!

关于君子和小人行事的不同,孔子还有一个表述,叫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周”就是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他以道义为准则与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真君子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像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到很欢欣,感到受到照应。“比”这个字形,象两个人紧挨着站在一起,意思是说,小人喜欢结成小圈子,他不会融入大集体。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小人之所以喜欢互相勾结,是因为他的心里有鬼,想通过这种勾结谋取私利和维护既得利益。所谓“结党营私”,正是这个意思。而君子则胸怀坦荡,因为他坦然无私,所以能够平和,能够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5)“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说,同“悦”,高兴。一个君子你很容易与他相处,但是你又难以取悦他。假如你想以不正当的手段取悦他,他反而会不高兴。决不会说你给他一个小恩小惠,他就给你大开绿灯、大开后门。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时候,他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位子。这就叫“器之”。

小人的特点是你很容易取悦他,但是你很难与他相处。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你给他施一点小恩小惠,帮他一个小忙,甚至你请他喝一顿酒,这个人就会很高兴了。即便你取悦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义的,是不正当的,他也还是会很高兴。但这样的人又是很不容易共事的。你千万不要以为取得了他一时的欢心,他以后就会非常忠诚地一路给你开绿灯,虽然你费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钱财,打通了关节,但等到他真要用人的时候,他不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工作。而是求全责备,觉得你这儿也不够格,那儿也不达标,你以前所做的一切都算白费。他会想法刁难你,让你觉得很尴尬。所以这样的人你很难与他相处。

原文: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译文:

大体说来,君子与君子,是以理想目标相同结成朋党;小人与小人,以暂时利益一致结成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呵。 然而臣又认为小人没有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小人所喜的是利禄,所贪的是货财。当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暂时互相勾结而为朋党,这种朋党是虚伪的。等到他们见利而各自争先,或者到了无利可图而交情日益疏远的时候,却反而互相残害,即使对其兄弟亲戚也顾不得。所以臣认为小人无朋党,他们暂时为朋党,是虚伪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所依据的是道义,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誉和节操。用它们来修养品德,则彼此目标相同又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用它们来效力国家,则能够和衷共济,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

推荐第8篇:《演说论语》观后感做人要做君子

《演说论语》观后感--做人要做君子

《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的代表作,由孔子的弟子们编着,记载了孔子的一言一行。现在回味孔子的人生,我只能感叹道:“君子!君子!”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是考虑大家而不是在危机关头只考虑自己的私人恩怨,小人则反。我想,能在危机关头而临危不乱,那还确实是君子,是英雄呢!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时刻想着众人的安危,有情义,有良心;小人则只顾事情的利益,却不去想事情的是非对错,一味地想得到好处。如今的社会正是缺少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可君子还分两种,一种真君子,一种伪君子,人们赞扬笃实诚信的人,而行动比言论更重要。只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而不能与行动符合,读再多的书也是茫然。真君子是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

但真君子要做到何种境界呢?有三条原则: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多次夸师傅孔子为君子,孔子总说不是,自己还差得远。不过只是谦逊之词罢了。这孔子倒还是真君子啊!

推荐第9篇:论语中的君子形象浅谈

论语中的君子形象浅谈

摘 要:《论语》中反复出现的“君子”,可说是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一种典范。《论语》中 孔子对“君子”的界定,以比较具体的道德规范充实了“君子”的内涵,形成一个完整的“君子”理论体系,即:“君子”的修进之道、“君子”的特质,从而反映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君子”观。 关键词:孔子;论语;君子观

《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这部儒家的经典以对话的方式,展现了孔门师徒对于社会各个现象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构成了统领中国两千多年的道德行为规范,也成为中国文人世世代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动纲领。在《论语》中多次论及了“君子”,并从各个角度加以阐明,大到安邦治国,小到修身养性,可以说对“君子”这个概念做到了全方位的诠释。然而君子一词发展到今天仅仅保留了它最初含义的一部分。下面就以《论语》文本为中心,以“君子”一词为切入点, 君子”的修进之道、“君子”的特质、孔子对“君子”的界定等方面来探析孔子思想体系中至为重要的“君子”观的来阐述孔子的“君子”观。

在《论语》20 篇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 次,从开篇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到末篇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 ,可谓是首尾呼应,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不断深化的君子修养体系。“君子”一词虽非孔子首创,但《论语》中的“君子”是孔子对周代贵族所崇尚的君子人格的重新阐释和再次规定,以比较具体的道德品质充实了“君子”的内涵,形成一个完整的“君子”理论体系。

一、“君子”的修进之道

在《论语·先进》篇,子曰:“德行:颜渊,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被后世誉为孔氏四门,孔子认为君子应尽可能地修身砺己,在这四科中求得精进。

二、“君子”的特质

对于君子之道,孔子在《论语》中屡有提及。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这是对君子人格系统多方面、多层次的界定。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 孔子在评论子产时说他有四种德行:“行为态度谦逊、庄重;侍奉君长严肃、尊敬;抚养百姓有恩惠;役使百姓合理而适当。”曾子言曰:“君子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进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君子注重容貌,端正态度,注意谈吐。(《泰伯》)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 智、仁、勇是所谓“三达德”,既是道德,又是传统的文化积淀。

与孔子的一贯主张相同,为君子之道,依然注重自身的内在条件。在孔子看来,君子应是仁、智、勇的统一体。“三戒”、“三畏”、“九思”、“三变”,君子时刻在自警;不忧、不惑、不惧,态度恭敬,对君主尊敬、对人民恩惠。这些对君子道德修养的“定量”规定,反映了孔子对君子之德的严格要求和多方赞美。 为明确君子的特质,《论语》中一度将君子与小人并提。孔子认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关键是道德。君子道德品质高尚,小人道德品质低劣。君子以义为先,见义忘利;小人以利为本,见利忘义。君子为人处世以仁为本,依礼而动;小人为人处世弃仁忘义,违礼而行。君子追求真理,寻求善道;小人追求享受,寻求私利。君子崇尚道德,为政以德;小人推崇武力,为政以刑。君子和小人在性格、好恶、器量、作风、思想、行为等方面都是相背的,在道德修养上彼此对立不同。然而,正是在这种比对中,二者的形象更加鲜明,也使得孔子界定的“君子”更加丰满。

三、孔子对“君子”的界定

据现有文献所记载“,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虽然沿用至今,但其涵义却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子”在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君子”的本义源于“君”字。许慎《说文解字》注:“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上面表示手执笔,即“尹”字,与“父”近形,有“父辈掌权”的意思,表示治理事务,是对做官者的通用称呼;下面的“口”字表示发布命令。“君”主要是对社会地位高的贵族的称号,有时也指国家元首。“君子”合称,多是对贵族的专有称号。而《论语》中的“君子”一词已经突破身份、地位的高贵而增加了道德品质的内涵,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前代以来“君子”与道德品行有关联这一点,第一次从大到安邦治国,小到修身养性,全面具体地阐释了“君子”的内涵。《论语》通俗而多方面地阐释了“君子”的为人处世之道及其道德评判标准,多视角、多层次地探讨了“君子”应具有的内在人格和外在表现。

孔子从内、外两方面对君子作了界定,对内,即自身修养;对外,即立身行事。自身修养方面“,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指人的内在品格“, 文”指人的外在仪表。在立身行事方面,孔子认为君子应“以合宜为原则,以礼节实行它,用谦逊的言语说出它,用诚实的态度完成它”。

四、《论语》中的君子之行

(一)君子在家如何侍奉父母和对待兄弟。孔子认为要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愿,就必须从治家开始,治家如治国,治国如治家,治国治家一体。孔子认为对待父母要孝,不违背父母意愿,“父母在不远行“。对兄弟要悌,对兄要听其言,要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待兄长;对弟要怜爱和关心,帮助其健康成长,要和兄弟和睦相处。

(二)君子为政。孔子认为君子应以德教化百姓,为政以德。统治者应该明白治国之道是非常重要的,不能随心所欲,不要乱开战事和滥用民力,要爱护老百姓,提倡节俭,减轻赋税和徭役,使老百姓能休养生息。.治理老百姓不能只用政治和刑法,用道德加礼法才是治国的根本之道。

(三)君子在外如何交友

1.孔子认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认为做人应该做到“温、良、恭、俭、让”。3.君子之交,重的是义气和情谊,有高尚德行和节操的人,才能赞扬人和批评人,他们知道什么才是值得追求的什么不是我们该拥有的。另外,孔子认为君子应“敏于行,讷于言”。

五、“君子”的现实意义。

从孔子给的君子本体论出发,扩展到君子对父母兄弟、对为政之道和如何交朋友,我们发现,孔子树立君子的模范形象和神圣使命,一是为君子树立崇高的地位,把它放在遥不可及的彼岸,使它成为知识分子永恒追求的价值观,使他们以国家栋梁和万世师自居, 为他们实现他们自己的理想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使君子成为君主治理国家的重要辅助力量, 给君子自己提出了一些从政必备的素质和技能。知识分子是先知先觉,有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和抱负, 孔子提出的针对知识分子自己的道德规范和人格提升的方案自然能被统治者采纳。再从个人的精神修养和道德品格的塑造来说,孔子从自己的学习总结说:十五岁开始学习,三十岁有自己的坚固的立场,四十岁能明辨是非, 五十岁知道天命的强大不能违背, 六十岁是非荣辱不惊,七十岁才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而那时候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都比较底下,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很少,要想能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注定孔子所说的精神修养, 是不会为那些追求急功近利和立竿见影的实际效果的人所赞同的。但孔子是个苦行僧式的求道者,他不会“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他会坚守下去,虽然悲壮却不悲观,而且还乐观积极向上。孔子在他的当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经过后世的改造和加工,孔子的学说还是得到了发扬光大,而且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统治思想,成为士大夫们追求伟大理想和崇高道德的精神导师,这些无论如何是不能抹杀的,是值得称赞和重视的。我们不应一味的去批判和解构孔子,因为积极建构是无论如何都要远远大于任何消极解构的。孔子树立的君子自我的高度的精神修养和道德情操, 以及坚忍不拔的迎难而上的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积极精神, 还有面对人生的顺境和逆境的乐观的和豁达的态度, 我认为是值得当下的我们深思和借鉴的。

浅析孔子仁与礼思想及关系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他的“仁”、“礼”思想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各个领域,甚至影响到现代社会。那么,他的“仁”与“礼”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本文仅就 这一关系作如下论述。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所以,对孔子来说,礼是古已有之的。而仁,虽然是“古已有之”,但作为一种系统的道德思想体系,却是孔子首先提出的。孔子是崇尚周礼的。他处在“ 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对“天下无道”的局面痛心疾首,一生都在为恢复礼的权威而努力。正是为了这个目的,他提出了仁的道德思想体系。那么,孔子怎样看仁与礼的关系呢。

“仁是儒学中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字, 它在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含义。” 在《论语》中, 它多以问答的形式出现, 孔子回答其弟子的提问中, 我们会见到孔子对仁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阐发。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 其言也訒。”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子贡问仁,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 孔子对于仁的解释是极其广泛的, 在对弟子的要求上也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而提出不同的要求。从一个简单的含义上来说, 仁最通常的理解是通过对道德准则的学习及遵从, 达到一个“修身”“ 爱人”的目的, 将仁作为是一种实现爱人、立人、达人的必然途径。但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论述, 其中的深刻含义自然不是一句两句话所可以说清的。

“礼”。对于礼, 在我们现在这个日益现代化并处处要求讲求礼仪的社会里, 人们应该不会陌生。但是我想对我们这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最主要的礼仪倡导者——孔子的礼学思想, 我们就不见得了解的那么多了。虽然礼仪本身是历史传统的产物, 但礼敬意旨和礼敬心态的强调则是礼学的创造性的发挥。对与礼的思想实质, 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这句话中得知一二: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 钟鼓云乎哉! 在这句话中孔子的意思是说, 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 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虽然孔子在这句话中没有明确点明礼的定义, 但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一个相对明确的解释, 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就是要约束自己, 也可以广泛地理解为自我的净化与修养; “复礼”通常情况下认为是恢复周朝的礼。在实现途径上,约束、培养、调整自我以使言行符合礼, 就是”克己复礼”。同时,在具体方法上,“克己复礼追求的是“人欲”与“天理“、人与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平衡协调与和谐统一。0 但是,礼作为一种很高的德行,孔子的礼也决不仅限于典章、制度、仪节、习俗,而是从人出发, 在对当时社会文化、政治、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的历史研究和实践观察中, 运用简单的唯物辩证思想所得出的一些朴素的哲学规律及其基本的运用。孔子的礼,从小的方面来看, 可以认为是个人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集合; 从大的方面来看,礼就是哲学基本规律,就是通过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实现从必然向自由的飞跃,最终实现“天人合”的理想境界,也就是孔子所展望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在对孔子的仁与礼的关系上,从仁的方面来说,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 仁以礼为准则, 礼以仁为根据, 两者互相规定,互相补充。但这并不是说两者的地位就是完全平等的, 孔子有些时候会更重视对于仁的培植,以不断给礼注入一种内在的新精神、新生命。他曾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说人要是不讲求仁了,那还要礼干什么呢!在“修身”那一节里,“中庸”作为仁的一种修养方法,讲究“不偏不倚““适量守度“,其基本精神是通过折中调和的手段,达到消融矛盾避免、冲击、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仁通过调整人们的精神状态在维持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为礼所不能及的重要作用。所以孔子虽然以周礼为本,但因为孔子”仁学的本质不是针对社会秩序维持本身的, 而是针对人类精神状态的。” 因此仁仍代表着一种核心地位,礼须以仁为本,礼是实现仁的途径。但这么说, 并不是表明孔子不重视礼, 相反, 孔子对礼的重视程度之高甚至是可以超过人们想象的, 为了维护礼, 孔子敢于不畏强权,对于违反礼的行为直言自己的愤慨:”-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干三家之堂?” 。孔子为何会为了礼而不怕触怒权贵呢, 原因就在与: 孔子虽然提升了仁的思想, 但它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仁依然要受到礼的制约, 与礼处在一种相维相异、相辅相成的关系之中。仁虽然超越礼而对礼的生成和践履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 但它并未取代礼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相反, 当孔子把礼深深地植根于仁的基础上之后, 礼作为人类生活和行为的道德规 范, 其合理性、权威性、重要性, 都被更加有力地确认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属于心性范畴的仁还为礼的永恒性奠定了基础。所以, 很多人认为孔子重仁轻礼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简单的说, 在仁与礼的关系上, 仁为礼之体、礼为仁之用, 二者紧密结合, 不可分割。在孔子的学说里, 仁与礼的关系概括而言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礼是一种伦理规范和制度,而仁则是一种伦理观念和品德。仁是内在的品质,礼是外在的规范,仁为里,礼为表,二者互为因果,缺一 不可。

孔子虽早已离我们而去, 但他一生中所创立的伟大儒学思想却有幸流传到了现在, 孔子的”仁”与”礼”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学习它,不仅在于了解我们古代的优秀文化,关键是在于要认清其所能起到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从我们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习,建立和谐社会,发展自己。

推荐第10篇:读书笔记之《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读书笔记之《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其实在抛开诸如升学需求或者专业需要之类的功利心去看《论语》的过程中,我倒是得到了很多身心上的愉悦。此前认为《论语》太蠢,基本上都是教条,没逻辑没理论,一点都不高深。但说实在的,所谓的高深又是什么,对你活着这件事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于我而言,《论语》中承载的精神,最令人佩服的就是他可以避而不谈很多像“天地”“宇宙”“超我”之类玄而又玄的东西,而回归社会行为生活本身,这对于俗世生活中的每个人而言都是相当实用的。而所谓关于君子的诸多“教条”,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其实广大人民群众,基于庄子的观点,我认为他们是愚蠢的。他们不喜欢高深,不喜欢你跟他们说理论,他们可以很轻易地解构辩证法和认识论,把尼采当蠢货,把马克思当共产主义的神棍。这时候教条就显得尤为重要。知“其然”便可,“所以然”这个层面的东西交由受教育者自己思索,自己大脑想出来的东西自己当然也比较信服,于是教化的逻辑似乎有所颠倒,但效果仍是客观的。至少从小读君子之道的会活得比较地道些。

回到《论语》文本本身。全篇出现“君子”这个词107次,若是加上“士”、“贤者”、“仁者”之类的更宽泛的概念,那整本书基本上都是在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君子”了。首先谈谈“君子”一词本身。君子初始指的是“大人”,既贵族统治者,如《诗经·魏风·伐檀》中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的君子,与其相对的便是“小人”;而后在孔子的论说中,君子身上被尤其突出的便是其道德层面与知识修养的东西,君子在这时变成了社会文化精英。后一种君子身份在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中被不断强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文化浸淫下的我们。

孔子看来,理想的君子应是上述两种身份的结合,贵种好好学习成为祖国栋梁,然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孔子心中君子身份的完美典范就是周公。这个结论是从厦门大学的姚金伟老师的论文中拿来的,虽然自己在看《论语》的时候就分明感觉到孔子对周公深深的爱,但有专业人士的结论傍身还是比较踏实些。首先周公是贵族,有了血统上的先天优势;其次周礼是他定的。这可太重要,因为我们老说孔子把周的礼制提升到“道”的高度,其实从源头上来看,他之所以那么推崇周礼,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对周公深沉的爱。《论语·宪问》中关于君子的三道如下:“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周公以仁心辅政爱民是为大仁,吐哺之态收天下士人之心是为大智,以武功平“三叔”之乱、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为大勇。周公是稀有的,当时贵族普遍的样子大约就是季氏那样“八佾舞于庭”,变着法子骄奢淫逸,血统观念在他心中份量逐渐减轻,社会文化道德精英,也就是“士”,成了孔子“君子观”中的重点。

于是我们退而求其次地来谈一谈《论语》中孔夫子给我们这些天生的“小人”铺就的“君子之道”。所以何为“君子”?受限于语录体这种很不方便索引的文体,孔子的学生也没有规规矩矩地把大纲列好,说“那句话和那段话是讲那个的所以要摆一起”,所以作为一个识过字的粗读过《论语》的人,我也只能依据自己的感觉经验很粗略地把君子之道分为四块。所谓的划分依据也并不严谨,既然要论内在的道德修养,这四块必然是免不了要提到的:性情、品德、胸怀、理想抱负。

《论语·雍也》有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首先从内在修养而言,一个君子,首要是稳重敦厚,如同山一般坚韧稳固。其实孔子很强调处变不惊这回事,无论遇上什么情况,第一条就是不能失态,缩小到日常生活中就是“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论语·尧曰》),衣冠端正,不斜眼看人,外表端正和性情统一。同时话也不能乱讲,“敏于事而慎于言”,多做少说。《论语·述而》有云:“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性情温厚但自带些许严厉,威仪不显凶猛,庄严且安详。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君子的性情修养的第二大点,将孔子学生对他的这些评价稍作概括,我觉得就是所谓的中庸吧。照这样看来,我觉得孔子也并非单纯到只有“温、良、恭、俭、让”这一面,他所提倡的,或者说是他学生们印象中的老师并非是一个好好先生,也绝非是一个严肃刻板的人。他正处于中间,君子就应该像块玉石,温润待人,却永远保持自己的坚硬。既然提到温润,更进一步的讲,那就是乐天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胸襟开阔,乐观明达,志向远大,才是君子的气度、怀抱,蝇营狗苟,不是君子的作为。“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一个一生都在碰壁的达官贵人眼中的失败者,却为着自己的奋斗,不为成功,仅仅是为奋斗而感到愉悦,这是令我十分振奋的。所以我觉得孔子的乐天豁达还是有别于常人的,他是真的在享受生命的过程。

论及品德,其实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取向问题。取向问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如何对待利义取舍,孔子就会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以利”(《论语·里仁》)君子之义超越了个人的私利,能够利他人、利社会,进而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比如如何对待贫富,孔子就会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处富去贫都要依据道义,贫富其实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有没有因为其破坏底线。这里要说的是孔子的“义为上”原则,君子的基本品德操行。又比如何以报德、何以报怨,孔子讲的清清楚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不偏不倚,高风亮节。在待人接物上,《论语》也对君子做了要求。孔子不提倡与人相争,《论语·八佾》中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必有所争时也要保持翩翩风度,一派谦和。这是第二条,谦逊。“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言行一致,信守诺言,追求人格的完整,守信是君子必要的德行。《论语·为政》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棿,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无信之小人在社会上无法立足,因为,“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可能以上列举的不是很齐全,因为要论如何成为一个君子,在道德上可做要求的太多了,而我列举的“义以为先“、谦逊,守信在我看来是品德的基础,先把根扎实了,再谈其他的。

君子之义是大义,儒生自古以来都想着匡扶社稷,当国之栋梁。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读书是为了兼济天下,这是儒家思想这门典型的入世哲学所提倡的,胸怀中始终要放着苍生,不单为学习而学习。把对象缩小来看,缩小到个人的学问钻研上,照样是要胸怀开阔。《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中我们能读到的不应局限于谦虚上,因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基础是承认别人比自己强,却又不以自己的不足为耻,心中有他人,也有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开阔。开阔是一面,坚定又是君子胸怀的另一面。“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句讲的是信念的坚定,更进一层,又有“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中所展现的对人生起落的宠辱不惊,泰然处之的淡定。所以君子在某一程度上是乐天的苦行僧,这是我所做的或许不准确的注脚。

至于理想抱负上的内容,作为学过马哲的现代化青年,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我看到是想骂人的,因为在我看来等级制度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认为划分制度的标准是可以不变的,这是很愚蠢的想法。但是转念一想,其实为百姓安居乐业也没什么错,只不过他一直想得不是太通,这就是为什么说反对盲目崇拜了,周公再厉害周礼也不可能是永远的真理。所以尝试着理解他吧,理解这个在某些方面略显固执的老人,他有着朴素的远大的志向,他给他心中的君子立下了同样朴素而远大的志向,“天下归仁”总归是没错的。

关于《论语》中的君子之道,他谈的肯定不止这么点,我读到的也不止这么点,然而能够系统地阐述的大概就这么多了。其实读《论语》的初衷只是想真正了解身为马列主义信仰者的父亲一直批判的“孔老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读完之后,深感此人远比我想得有趣且智慧。说到底我也只是个小人,生活中许多层面在外人看来不是很地道,读了《论语》我也不一定觉得它对,觉得它对我也不会改,因为我想做的不是俗世里的君子,而是洪荒中的圣人,因此道德体系里多的是“老庄”,现在受儒家教育有点过晚了。痴话说到这里,打住。

第11篇:论语作文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并且不断的这样坚持下去,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对于学过的旧知识,只要你要常去温习它,你就将会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你收获的就会更多,你比别人懂得的就会更多,你学的也比人更多,这样在某方面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生活中,每一件事,每一句话都有它的多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也许你一时只能理解其中的一点,当但你经历多了,见识丰富了,你再去看时,也许你才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生活就是这样多方面性的,当你对一句话不理解时,你是选择遗弃它,还是深入的去思考?当你多次的去深究它的时候,你将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当我们忙完了一个阶段的事情后,利用暂时的忙里偷闲,回顾曾经的点点滴滴时,才发现我们不能变成工作的奴隶,我们要学会思考和总结,要让我们的工作充满坚持和成长才行。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韩愈在《师说》中,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陋习:“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惑而不从师,其结果要么迷惑无知,要么就是不懂装懂。

我由此联想到孔子曾说过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认为,学习是老老实实的事,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认识上的一种进步。然而,在我们身边,不懂装懂,自以为是,因羞于脸面而不敢去问的人却不在少数,而这种心理和思想就大大抑制了我们的发展,抵消了同学们的才能和努力,使同学们的骄傲自满心理潜滋暗长,因而就没有了“无知感”、“求知欲”,“不知”便以为“知”,这才是最可怕的无知。

然而,那些真正的学问家,因为懂得学无止境,所以总能看到自己无知的一面。孔子曾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并不否认“生而知之”,但他认为自己不是这样的人。他多次谈到,他的成绩得益于虚心好学。正因为如此,孔子对于不懂装懂、夸夸其谈的行为是深恶痛绝的。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青年对誉满全球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称自己“无知”感到大惑不解。于是他向爱因斯坦问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笑着随手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然后指着大圆圈说,我的知识圈比你大,当然未知领域的接触面也比你大。

可见,知识越是增加,“无知感”越是强烈,这就是有成就的伟人、学者们的普遍体会。法国数学家笛卡尔说过: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由此可知,如今的我们,就更应懂得学问的道理,难道我们还有理由“惑而不从师”吗?

掀开人类的行进史,从远古到现在,再到将来,都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由“不知\"到“知”的逐步完善的认识过程,过去如此,将来也是如此,所以人类的发展,既要靠有知来发现,更需要有着“无知感\"的有志者去开拓。 所以,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就更应该总结前人的教训,要有疑就问,有意识去问,有胆量去问。泰戈尔为自以为是的人画了这样一幅像:“青烟对天空夸口,灰烬对大地夸口,都以为它们是火的兄弟。\"蒙田则把真正有学问的人比喻成麦穗:“当它们还是空的,它们就茁壮挺立,昂首藐视;但当它到臻于成熟,饱含鼓胀的麦粒时,便开始低垂下采,不露锋芒。”

因此,只有我们有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意识,才能“从而师之”,才会有所发展。

学好语文,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了。我给你几条方法吧:1。课上,认真领会老师的意思,跟着老师的思路,试着自己去想问题的答案,当你的答案与老师的对上了,你就会收获自信和思考问题的技巧。2.课后,把老师要求背的,美文和精美的段落或者是文言文,仔细复习一遍,然后熟读,自己尝试着释意,理解去背。3.课外,积极积累精美的段落和多读些优秀的文章,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有助于写作文!4.最重要的一点,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听讲。“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嘛。 嗯,我能告诉你的就这么多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怎样学好语文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

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其次,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

而且,阅读量大,知识就会十分丰富,一个人的素质也会提高,眼界就会更广,况且,写作也需要素材,只有多看书,多留心身边的事,将书中所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起来,写作时才会思如泉涌,写出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出好文章。大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做到前一句的人却不多,真正喜爱阅读的并能从中得到知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能写出好作文的人也不多。但我们要做这样的人,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阅读,要喜欢去阅读,当我们看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时候,要去思考它的内涵,去思考它的写作方法,去思考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还有,要好问,要记住不懂就要问,特别是读课外的古文言文,古诗、词时,其中有些字、词、句我们不能完全理解的,这就需要去查工具书,如果工具书中查不到,或者查了之后仍然不太明白,就要及时去问老师,及时地弄明白,这样才能学好古诗文,切记千万不能不懂装懂,使自己的心中留下疑惑,因为日月积累,会使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大。

语文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从读、说、写三方面去学习,去品味,去发扬,读就是要去获取知识,去欣赏。语文这门艺术,而说与写则是我们对语文的体现,是我们学习语文真正的目的。既然就样,我校就更应该利用空闲的时间去练习写作,多写才能提高,才能真正把文章写好,在与别人的交谈中,学会运用自己从阅读中获取的知识,这样,我们就能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

懂得了这些,再来学习语文时,便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反而会觉得是一种享受,当我们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享受时,不学好也难了!

第12篇:作文: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命题作文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君子”与“小人”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思想家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许多非常深刻的见解,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等。这些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塑造,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请以“君子与小人”为题目,写一篇命题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题意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题目”的命题作文。前面的材料一般起提示思路的作用,而并非限制作文审题立意的条件。

从材料看,核心内容是“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思想家”对“君子与小人”这种文化现象的“深刻见解”,一共有三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语出《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这句话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因为它明确地提出了义和利的区分标准。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社会秩序的道德,若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和短期利益,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破坏社会秩序。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语出《论语·为政》。周:合群。比,勾结。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意思是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孔子这里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

上述三个句子,言简意赅,分别从胸襟、行为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对“君子“和”“小人”的特征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可以作为我们为人处事的警示牌和辨别“君子”与“小人”的试金石。材料通过古人的论述将“君子”、“小人”的概念明确化,有助于帮助我们准确立意构思。

其实,我们常用的关于君子小人的俗语也很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强调的是恪守诺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强调的是纯洁淡雅的交友方式;“君子动口不动手”,倡导的是文明的行为方式;“君子固穷”,说的是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了解和掌握这些熟语,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野,丰富文章的内容。 从题目来看,“君子与小人”形式上是一个并列短语,内容上构成对比关系。 【思路点拨】

可以写成记叙文。如果记一件事,里面需要有“君子”和“小人”两种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同一件事情中各自表演,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行为,不同的心理,使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君子的高尚和小人的卑劣;如果记叙几个片断,应该既有君子的,也有小人的。无论写一件事情还是写几个片断,都要力求再现逼真的现场情景,写出生动形象的细节,刻画鲜明生动的形象,表达强烈真挚的情感,表现积极向上的主题。

可以写成散文,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灵活选择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方式,围绕主题行文。写散文要注意安排好结构,让考官在快速阅读过程中能迅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思路。

可以写成议论文,须先确立一个论点,或阐述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或赞颂君子高尚的品德和言行,抨击小人卑劣无耻的行径,或倡导人们做君子不做小人等等。注意不要面面俱到,应该集中一点谈深刻,说透彻。例如为什么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怎样才能做君子不做小人?

1 无论写成什么文体,都一定要将君子和小人对比着写,任意遗漏其中一个,都会造成偏题,评分的时候内容项只能算作“基本符合题意”。

可以写历史人物。例如岳飞和秦桧,和坤和纪晓岚,李白和高力士,谭嗣同和袁世凯等等,“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虽然君子常常为小人所害,但君子总是流芳千古,小人总是遗臭万年。

可以写现实生活。生活中,有一些人看似君子,实乃是小人;有些人看似粗俗,实际上是正人君子。朋友中的君子,他不但能和你同甘共苦,荣辱与共,还会雪中送炭;朋友中的小人,他善于吹捧逢迎,见风使舵,当你有了苦难的时候,却对你落井下石。更可恶的是“伪君子”,他们更具有欺骗性,最能迷惑人,最易使人上当受骗。如果说真小人是明枪,那伪君子就是暗箭。“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考场佳作1】

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同样是人,只因为做人的标准不同,他们的人格才有了高低贵贱之分。

拥有一副“铁齿铜牙”的纪晓岚和肥头大耳的和珅,前者往往被视为君子的典范,而后者成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贪佞小人。二者同朝为臣,志趣却大不相同,纪晓岚喜爱结交贤臣雅士,疾恶如仇,不贪图钱财,闲暇之时便将自已的经历写在《阅微草堂笔记》中,酷爱吟诗作对,关于此类逸闻趣事民间多有流传;而和珅却工于权术,结党营私,媚上欺下,两面三刀,在皇帝面前装出一副忠实奴才相,对待下属却作威作福,每到一地便搜刮民脂民膏,致使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便富可敌国。终究恶有恶报,嘉庆皇帝一即位,便将他革职抄家。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志趣和修养不同,进而导致思想行为迥异。

历史上有两位常被人提及的君王——齐威王和周厉王。齐威王善于听取臣子的意见,广开言路,并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终使“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而周厉王极力打压对其政令有异议的人,使国人行于路皆不敢言,最终“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被国人赶下了台。

齐威王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被当作虚怀若谷、勇于纳谏的君子,终成“治国、平天下”的大业;而周厉王不善于纳谏,被看成一个小肚鸡肠、一意孤行的小人,最终只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胸襟不同,进而导致对待批评的态度迥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以振兴楚王室、振兴楚国为己任,“忽奔走以先后”,时常哀叹“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但以子兰、郑袖为首的拉帮结派的小人只顾贪图享乐,处处谋取私利,正直的屈原无法容忍这种危害国家的小人行径,屡次上书规劝昏庸的楚王不要亲近奸佞小人。正人君子的行为为小人所不容,他受到小人诋毁,遭到楚王的猜忌和疏远,无奈的他“指九天以为正”,但偌大的楚国朝堂还是容不下他,他只好带着自己的一片忠心和君子的风范自沉汩罗„„楚人怀念他,历史记住了他,而一时得志的小人终尝亡国之苦果,落得千古骂名。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对待国家的责任感不同,进而导致利国害国的不同结果。 人们都希望亲君子,远小人,但如何识别君子与小人?综上所述,君子与小人,他们的志趣和修养不同,对待批评的胸襟不同,对待国家的责任感不同,需要我们擦亮眼睛。 【批阅意见】

选取历史长河中纪晓岚和和珅、齐威王和周厉王、屈原和子兰、郑袖等三组人物,叙述他们的事迹,热情讴歌了志趣高雅胸襟宽广忠贞爱国的君子,有力鞭笞了唯利是图小肚鸡肠祸国殃民的小人,切合题意,内容丰富。采用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对比鲜明,层次清楚。

第13篇:论语小故事

孔子的小孩为什么取名为鲤?

刘桂光

(论语)季氏十六第十三章中记载着陈亢问于伯鱼的事,陈亢或许是想了解孔子平常的教学,是否与他在家里教自己的小孩时相同吧!陈亢小于孔子四十岁,是孔子晚年的学生,可能对于老师的风格尚未了解,因此想借着探问伯鱼,看能不能有一些内幕消息吧!陈亢的探问自然是落空的,因为孔子并没有私心啊!我们知道伯鱼是孔子的儿子,至于为什么叫伯鱼?

根据(孔子家语)的记载:孔子十九岁时,娶了宋国的官丌氏(丌音ㄐㄧ,同「基」字),过了一年后生下一个男孩,这时鲁昭公送了一条鲤鱼来恭喜他,孔子对于鲁国国君的赏赐感到十分荣幸,因此将儿子命名为鲤。同时由于是第一个儿子,所以字伯鱼。(伯是老大的意思。)孔子应是十分重视子嗣的吧?因为他的父亲便是在过了六十四岁以后,才又再娶了颜氏的三女征在而生下他。(孔子字仲尼,他有一个哥哥字伯尼,但因为脚 不便于行,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便想再有一个健康的儿子,故而再娶。)很可惜的是,孔子虽将第一个儿子唤做伯鱼,但终其一生却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并且先于孔子而死,年五十岁。

从孔子对儿子的命名,其实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的平易近人,他或许早已设想了许多深具意义的名字,但儿子出生时郄意外的得到了国君的赏赐,这是相当大的荣耀,所以孔子便以此来命名,以纪念鲁昭公送鲤鱼的这件事。这样的反应,与平常人是没什么不同的。因此对于孔子,我们实在没有必要附会太多的神话传说,因为孔子的伟大并不在于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反而是因为他的平凡朴实、待人亲切、生活认真,使人感到由衷的敬佩。(待续)

【摘自《读经通讯》第七期】

「论语小典」其二--孔子的相貌

刘桂光

根据(孔子家语)的记载:孔子到郑国时,与弟子们失散而独自站立在东边的城门外。这时弟子们急忙地要寻找老师,附近的人们瞧见这些年轻人似乎正在找人,便上前对其中的子贡说:「我刚才在东门外看见一个人,身高大约是九尺六寸(这是古代计算身高的单位)。浓眉大眼,额头宽宽大大的。他的头看起来有点像 尧,脖子像皋繇,肩膀倒有点像子产,可是腰部以下郄像大禹,只是似乎比较矮了一点。他的样子看起来似乎很狼狈,像条丧家之狗呢!」于是,子贡便带领着其它的弟子,在东门外找到了孔子。并把郑国人对他的描述告诉孔子,孔子笑着说:「一个人的长相如何?那是不十分重要的。但说我像条失去主人家的狗,倒是蛮贴切 的啊!」

孔子周游列国想要施展抱负的过程并不顺利,此时匆忙的行程中又与弟子们失散,所以神情看起来十分失意。这里说孔子像丧家之狗,孔子非但不生气,反倒欣然接受,可见孔子的幽默。而从郑国人对孔子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孔子的相貌确实不凡,因为尧、禹和皋繇是古代 的圣王、贤臣,而子产更是郑国了不起的政治家,(《论语》中便有对子产的称赞之语)说孔子长得像他们,可见孔子应该是很有圣人气象的。但是孔子却不十分重视一个人的外表长相,从《论语》来看,孔子比较重视的,应该是一个人内在的品德修养吧!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啊!

「论语小典」其三-「孔里」是什么?

刘桂光

《论语》中,有「宰我问三年之丧」的记载。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对一个君子而言,似乎是太久了。他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阳货第十七))所以守丧一年就足够了!孔子反对这种说法,并指责宰我不仁。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事实上就孔子甚至是一般人而论,为父母守丧三年亦是不足够。但是这多少能表达一些子女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这并不是宰我纯粹从功利或效用的观点所能说 明。所以孔子的看法是:我们应反省在良知面对自己及他人时,是否都能有适当的安顿。这才是守丧的意义,而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这种教育的意涵。具体地表现在孔子过世之后。

在孔子去世时,子贡为孔门的大弟子,其它弟子们于是听从子贡的意见——「昔者夫子之丧颜渊,若丧子而无服丧,子路亦然,请丧夫子,若丧父面无服。」 (《礼记》(檀公上))——而共服心丧三年,据《史记》及《孔子家语》记载:弟子们服完三年心丧后,有的留在鲁国,有的则回到自己的国家,而子贡即在老师 的坟墓旁盖了一间草屋,又守了三年,不仅如此,其后孔子的弟子及鲁国人民,为了怀念孔子而将住家迁居于孔子墓园四周的,有百余户之多。人们因此将之命名为「孔里」。这是在孔子过世之后,人们因孔子个人的影响,而自动形成的一个村落,这是多么令人鹜讶的事啊!可是不仅是孔子的学生,连一般人都受到孔子人格的 感召,并且化为具体的行动。若不是真有令人感动的地方,何以会有如此的情况出现呢!

【摘自《读经通讯》第九期】

「论语小典」其四-子贡守丧

刘桂光

《孟子》 (滕文公上)记载:「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

每次读到或想到这一段内容,便感动不已。老师、学生之间,竟是如此的恩重情深。固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是能以父丧为老师守上三年,已是难能可贵。子贡显然是于三年期满之时,思及昔日师生相处的种种情景,想起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忆及老师的恩情……。三年之期,仍未能抚平丧师之恸、仍未能安慰怀师之情,所以告别同学之后,返回老师的坟墓之旁,竟又守了三年,总共六年的时间。

子贡的守丧岁月之中,没有锦衣玉食,甚至必须是粗茶淡饭、短褐布衣;没有交际应酬,生活几近苦修、隐居;没有太多的欢乐笑话,只有无尽的思念。试想:若不是有极大的恩情、极深的影响,何至于使一个学生愿意如此做?师生只是后天形成的一种关系,并不像父子、兄 弟,有着先天上的血缘关系。然而,子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却远超过一般有着先天血缘关系的人的表现,怎么不令人感动呢?

从子贡与孔子之间的情感表现,让人想到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如果老师对学生没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同样的,这中间如果学生不相信老师,则「因材施教」亦无法落实!而「有教无类」对一个老师而言,更是极大、极为困难的挑战。这其中呈现出一个老师必须具备极大的爱心与耐心,做到不保留、不偏私、不倦怠。从学生们对孔子的尊敬,显然孔子做到了。而子贡对老师守丧六年,更足以证明 孔子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教育家。

「论语小典」其五-孔子与曾子论孝

刘桂光

曾子少孔子四十六岁,史传对他的孝行有许多的记载。《孟子》(离娄上)、(尽心下)的记载,应是我们比较容易知悉的。《孔子家语》亦说「曾参志存孝道」,可见曾子的孝行。不过,曾子的孝似乎也不是一开始便做得很好的。我们可以从《家语》上的一段记载了解,曾子与孔子这一对为师生对孝顺的不同层次的理解。

《家语》记载:「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

从这一段的记载,我们应可以体会曾子的孝心确实非常人所及。不小心犯了错便甘愿受罚,这是一般人容易做到的。但是被父亲重罚昏倒而不省人事良久,醒来之后立即向父道歉,并且在退下之后以轻松愉悦的行为表示自己的无恙,以除去父亲心中的担忧。这便蓍实不容易做到了。「曾子的孝名传天下,果然不虚。」我读到 这一段记载时,便作如是想。可是……

《家语》继续说:「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者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 父,委身以待暴怒,殪(死)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原来孔子对孝的要求,更高于曾子一等。以舜为例,说 明真正的孝顺是要以尊亲的角度来省思自己的行为。人在生气、盛怒之下,难免会有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出现,这时做为子女的便不可以不替父母着想。如果只是轻微的处罚,当然要诚心的接受。但若是足以造成严重的伤害,而陷父母亲于不义,那就应有不同的做法了。试想:若曾子当时被父亲打死,那么曾子原本是想:自己做错事,当该受罚。却造成世人认为:曾皙打死自己的儿子。这既不是曾子的本意,更不是曾皙想要的处罚结果啊!

由这一段记载我们当可明白孔子之所以为圣人,而曾子之所以为至孝的君子,其生活的深刻用心,正是我们要体会学习的地力。

【摘自《读经通讯》第十一期】

「论语小典」其六-子路

刘桂光

子路小孔子十岁,是孔子最早的学生。同时期的同学还有曾点、颜路、伯牛……等。一般人对子路的印象多半是:武勇。《史记》上记载:「子路性鄙,好勇 力,性伉直。」可以使我们约略地了解,他是一个质朴刚猛的人。有一回他主动的问孔子说:如果老师要率领三军,那要找谁同行呢?(<述而>)子路或许认为在军事上的表现,自已应是诸多学生中的佼佼者才是,所以有这样的提问,期待老师的肯定。可见他对自己的武勇也充满了信心。

事实上,孔子也对他的果敢有所肯定,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雍也>)其实子路的勇敢并不只是在政治、军事方面,《论语》上说:「子路知道了该做、值得做的事,往还没有做到之时,只怕又知道新的事。」(<公冶长>)可见子路勇于改过行善的表现。因 此,在德行的表现上虽不及颜渊的「不迁怒、不贰过」,但亦算是一个有为有守的君子了。

不过,子路除了果敢之外,也是一个极为孝顺与讲求信用的人。孔子曾经说:「他事奉尊亲极为孝顺父母,生时尽心于孝道,父母过世了仍十分真切的思念双亲。」(「《家语》卷二中,有关于子路孝顺的记载。)其次,他的讲信用也让孔子对他有所肯定,孔子说:「根据片 面的言辞就能够判决案件」又说:「子路说出的话一定立刻去实行,绝不拖延到第二天。」(<颜渊>)前一段应是肯定子路的诚实讲信,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欺骗他;后一段便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子路的守信了。

子路早于孔子半年过世,(根据《左传》及《礼记》的记载,子路死于政敌之手,且被剁成肉酱。)对孔子而言,这是继颜渊死后,另一个人生重大的打击。如果说颜渊是孔子最钟爱的学生,那么子路应是孔子最亲近的学生了吧!他曾经告诫过子路:「临事而惧,好谋而 成。」(面临事情时要谨慎小心,细心规划才能成功。)但最后子路仍无法了解老师的话,这或许是孔子最感悲痛的原因吧!

《论语》〈先进十一〉记载:「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子。」这一段记载的大意是:南容经常诵读〈白圭〉这首诗来策励自己,这样的人是极为难得的君子,因此孔子以其兄长的女儿(侄女)嫁给他。

或许有人认为孔子未免过于轻率,只因一个人诵读一首诗,便将侄女嫁给他。其实不然,首 先我们要知道〈白圭〉这首诗是《诗经》〈大雅〉中的一首,其内容是:「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这大意是告诉我们:言行是很重要的,行为不可随便,说话尤其必须慎重。这就好比一块有瑕疵的白玉,我们还可以磨去斑点,重新拥 有白玉;说出的话一旦有错,便难以收拾了。《论语》中有许多的篇章,都在告诉我们言行的重要性。像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也。」(〈里仁〉君子在言语方面要谨慎迟钝,在行为处事上则要勤奋努力。)、「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把要说的话先加以实行之后,再把它说出来。)、「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宪问〉假若一个人只是会说大话,那么要他来实践也会是很困难的。)、「君子耻其言过其行也。」(〈宪问〉君子对于多说少做这样的行为,是感到羞耻的。)……等,都强调「言行相顾」,甚至「先行后言」的行为准则,可见孔子特别重视实践,而不轻易说话。换言之,一个谦谦君子应首重道德的实践,重视言行的合一,并且至少要做到寡言。

南容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可见他是一个注重修养品德的人。而在〈公冶长第五〉中记载: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可知南容确实能实践谨言慎行的君子德行。由是我们可以说:孔子在〈宪问十四〉中所论的:「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逊)」南容应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之一了。由此观之,孔子以侄女嫁给南容,应是为自己的侄女找到可以倚靠终身的伴侣了。

【摘自《读经通讯》第十三期】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刘桂光

《论语》〈里仁第四〉中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由于仁德的人他公正无私,对人的看法不搀杂私人的好恶、成见,而能以一个客观的标准看待人,所以孔子说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有真正好恶。一般人的好恶多半是混杂着个人的私心,而无法如实客观地呈现显公道。而这搀杂私心的好恶,也就是我们生活中许多纷争 之所出现的原因吧!

但是在现实上如何去做到呢?是否有确实的例证,足以说明这仁者的好恶是如何的一种情况呢?许多的道理,其困难度并不在理解,而在于实践啊!在这里我们从《论语》中选出两个例子,说明圣人是如何做到「好人、恶人」的?

在 〈宪问十四〉第十三章,子路问成人时,孔子回答说:「若臧武仲之智、孟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子路问「成人」是请教老师如何使自己成一为 一个道德智识皆健全的人?孔子试举当时的一些贤士,将他们的德行综合勾勒出一个典型给子路参考,这些人自然是一时之选。其中的智识即以臧武仲为代表,这是对他在齐国能预见徫献公之必能复国,及预知齐侯将败而不受其封邑的表现而有的肯定。从孔子不轻易肯定某人的原则来看,可见臧武仲确是一个有智识的人了。

然 而,在第十五章孔子却说:「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臧武仲好用其智,导致当时的鲁国执政大臣季孙对他不满,于是他出奔于邾。一般人认为他是受害者而寄予同情,可是孔子却认为封邑与否是国君的权力,臣子怎可要挟国君呢?所以孔子一方面肯定他的智慧,却也对他依恃聪明、不知谦卑的行为 予以指正,这就是所谓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管仲。孔子对他能「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而保住华夏文化不受夷狄侵扰的贡献给予肯定,赞赏他仁德的表现。而不像子路或子贡,认为他协助公子纠争取王位失败,应当自杀。〈宪问第十四〉但是孔子亦不是就此全盘肯定管仲,孔子所赞许的是 他「尊王攘夷」的这件事,却对他的为人表示了一赞同的意见。孔子说:「管仲之器小哉!」、「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又说:「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玷,管氏亦有反玷。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第三〉这三段文字说明管仲是一个小器、不知礼、不懂得节俭的人,若只从这 些言论来判断,孔子应是十分否定管仲这个人了。可是孔子却是就事论事、就人论人,圣人的公正客观便是如此。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如果你喜欢这个人,那么当他随地乱丢垃圾,你大不了是叫他捡起来,说他几句。但是,如果此人是你平常就相当厌恶的人,那么相同的行为你可能说他没有教养,没有文化,说他不卫生,简直糟糕 透了。同样的情况,不同的反应,问题恐怕是出于我们的私心吧!所以多学习圣人的「寡欲」(不断地去除个人的私欲),多反省自己的过失,学习用更宽广的心看待别人,这个社会才有机会更好起来。

颜渊的丧礼

刘桂光

【论语】〔先进十一〕(11.11):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颜渊是孔子心爱的学生,他的过世对孔子而言,确实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当颜渊过世,同学想要为他举行一个隆重而盛大的丧礼时,孔子却持反对意见。后来同学还是「厚葬」颜渊,孔子的说法应是对这些学生的责备罢!

孔子为什么反对厚葬颜渊呢?从同学的角度来看,颜渊做人诚恳,德性,修养好,学问也高。不论品德、学养都是同学学习的典范,并且家中贫穷,恐怕连个象样的丧礼也没有,如今他「不幸短命死矣!」同学想要给他一个丰厚的丧礼,似乎也是人之常情,并非不可。那么孔子为什么要反对呢?其实按当时 的礼仪,「称家之有无,有,毋过礼。苟无矣,敛手足形,还葬,悬棺而封。」(礼记)、(檀弓)颜渊家贫,自然不宜厚葬,孔子的反对自是合于礼的要求。或许有人会问:孔子难道不懂得变通吗?其实孔子与颜渊情同父子,在私人的感情上孔子当然也愿意,但是当伯鱼死时亦只是有棺而无廓,所以颜渊自然亦不必有。如果 孔子同意厚葬颜渊,岂不是厚颜渊而薄其伯鱼了吗?更重要的是,孔子深爱颜渊的,所以即便是他已过逝,孔子亦不希望因为同学将他厚葬而陷他于不义。因此反对厚葬颜渊。然而同学们却坚持要做,实在也是情感之自然流露,这是孔子所不能制止的。是以蔡仁厚先生说的好:「门人之必欲厚葬,是不容己之情;孔子之不允,则是不可逾越之义。情意俱尽,各当其可。」(《恐门弟子志行考述》页17)

最后要说明的是:孔子对礼其实是相当懂得权变的,只是变要有变的原则,如果用《论语》的说法,这个原则便是有子说的:『礼之用,和为贵。』(《学 而第一》1.12)在《礼记》(檀弓)中记载幼童汪碕执干戈以为社稷的事,按当时的礼,未成年而死则用「殇」。当时鲁国人想用成人之丧礼来葬汪碕而问孔子,孔子便说:「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孔子重视的是礼的本质而不是外在的仪式,对汪碕的死亦是如此。毕 竟,即使在丰厚的葬礼,恐怕也不足以表达对颜渊之死的悲恸吧!

【摘自《读经通讯》第十六期】

孔子懂礼吗?

刘桂光

《论语》〈八佾第三〉(3.15)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此时的孔子虽 然年轻,但是声名却早已远播,尤其是对礼的了解,应算是当时的权威了。太庙的祭典是当时鲁国最重要的活动,孔子既然精通礼,自然就成为祭典中重要的负责人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孔子在祭典中每一件事都要发问,众人都被孔 子的表现给吓了一跳。孔子既是以知礼闻名于世,怎么到了太庙却又每件事都问呢?这样的一种与听闻完全不同的表现,自然引起大家的疑惑而生出轻蔑的看法:「谁说叔梁纥的儿子懂礼呢?(我看他什么都不懂。)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还要向人家来请教。」可是孔子听到了却说:「这才是礼的表现啊!」这究竟是怎么回 事呢?孔子究竟懂不懂礼呢?

从孔子一生的言行来看,他是讨厌一个人名实不符的,他并不喜欢做一个言过其行的人,所以孔子说:「是礼也。」应当是有其根据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孔子在太庙的行为表现呢?我们从儒家对礼的要求,以及许多学者对这一章的诠释,整理出一些说法提供大家参考。

首先,有不懂的地方就要请教别人,这种行为本身便是符合礼的表现。人非生而皆知,总有不懂的地方,不懂便问就是礼。

其次,孔子当时年纪尚轻,虽以知礼闻名,但人们未必就完全信服他。因此在众多长辈之前,孔子多向他们请教,一方面表现对长辈的敬意;一方面也以谨慎的态度表示对礼的虔敬。这也是表现礼的适当方式之一。

再其次,当时的人们对礼的表现多所僭越,从诸侯、贵族到士大夫阶层,几乎都踰越本分,使礼法遭到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份际泯灭无存。(孔子并非保守或食古不化之人,只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自我节制却不能没有,否则就像当今的社会,个人权力无限扩张的结果,人的基本尊严必然受到斲丧。)所以藉由「每事问」, 等于提醒众人:何种礼当该如何进行!透过公开的讨论与说明,人们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礼的本质,而不只是重视外在的仪式。

最后,就孔子这一次的表现,我们发现孔子确实是以身作则的表现对礼的敬慎。透过「每事问」,我们看到孔子对礼的重视,即便他已是大家公认的知礼之人,却仍是如此用心谨慎。那么我们确实该更用心来面对我们生活中种种不合于礼的言行了。

孔子的喜怒哀乐

刘桂光

人们都认为孔子是圣,两千多年来孔子几乎被大家给神格化了。似乎忘了孔子也是个人,也是个有喜怒乐的人。其实在《论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本来就是个普通人,〈季氏第十六〉记载孔子在家中管教伯鱼的过程(16.13),那叮咛、唠叼的样子与一般的父母有何不同呢!至于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呢?我想只是因为他面对生活的态度极为用心吧!现在我们就从《论语》中的一些篇章来看看孔子的喜怒哀乐吧!

在〈阳货第十七〉中记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17.4)孔子见到学生(子游)能行礼乐教化于政事之中,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脸上的笑容应是十分灿烂的吧!而平日生活现场的孔子则是和善亲切的,〈述而第七〉说:「子之燕居,申申如也, 夭夭如也。」(7.4)〈乡党第十〉则记载:」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10.1),这些都说明孔子平日的生活是充满喜悦平和的。

《论语》中直接描述孔子生气的章句几乎没有,不过我们却可以从某些对话中去揣想一下。〈颜渊第十二〉中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在这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想见孔子是有些生气的,执政者不能自我反省施政是否得宜?却只想到运用严 刑峻法,岂不是把人民当一般的畜牲来对待了吗?〈阳货第十七〉记载了宰我问三年之丧的事(17.21),孔子对于宰我的说法也相当地生气。子女对父母的感 恩与回报竟不从仁心出发,却以外在的事物来评断,这样的本末倒置当然是令人生气的。

而令人感到悲伤的事,在孔子而言多半是与人事、学生有关。〈雍也第六〉记录了孔子去探视病危的伯牛,孔子有些感伤的说:「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当然更令孔子感到悲伤的是颜渊的去世了,〈先进第十一〉记着:「颜渊死,子哭之恸。」(11.10)而 伯鱼的去世,子路被杀,这些都让孔子哀恸不已。

生活中,孔子对于许多美好的事物都感到高兴,尤其是自身及学生们的学习修养。〈先进第十一〉说:「闵子侍侧,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页,侃侃如也。子乐,」(11.13)孔子的乐应该是因为这些学生伯都各有其优秀的表现与修为而乐吧!在〈学而第一〉孔子亦说:「学而时习之,不易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1)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孔子的乐趣是经常可见的。

【摘自《读经通讯》第十七期】

孔子把人分为哪三种? 刘桂光

大学推荐甄选考试的国文科试题有一年出了一题:「孔子把人分为哪三种?」做为高中的国文老师,我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来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勉强要找一个解 答,那么在〈阳货第十七〉的第三章,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或许算是一种分别吧!有一种人是「上智」,有一种是「下愚」,在两者之间的应该就是第三种了。不知道这样的答案是否可以通过「大考中心」命题教授的检验?或者,在〈季氏第十六〉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 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16.9)可是,如此一来孔子就把人分为四种了。或者,命题教授的看法是;孔子只是简单的把人分为君子、普通人与小人呢?

问题是:孔子如果真有意图要人分别为三种,那么孔子的用意何在呢?就以上智与下愚的分别来说吧!孔子曾经说过;「有教无类」这样的话,因此以我们所了解的孔子,他应该不会放弃任何人吧!所以说「不移」不是说他们极度聪明或愚笨故无法改变他们,应是针对他们的 自我学习的程度而言吧。

上智之人有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所以可以不断的自我学习,不需要外人去改变他。(其实这种人几乎是没有的,孔子自己就说;「我非生而知之者。」)下愚的人则因为他放弃了自我学习的主动精神,不愿意去学习,所以他与众人便渐行渐远了。这是他自己不愿意改变自 己,外人即使想帮忙也无从着手。

其实在儒家的教学理论中,首先强调的便是自学。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可见的老师的功用在于提点、引导,重要的仍在于同学们主动的自我学习。孟子亦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 矣。」(告子下.16)其中的用意即是希望学者能自我警省,努力奋发。又说:「君子深造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14)一个学习者若经由老师的引导,仍不愿意自我学习,那么老师实在也无能为力。俗话也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己。」所以就人都具有学习的能力而言,人是无分别的。人之所以有差别,原因就是在于个人主动的学习精神。不仅如此,儒家更强调我们不但要自我不断的学习,更要帮助别人去学习,否则贤与不肖就相差无几了。孔子即说过:「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这便是强调相互帮助学习的重要性。其中的基本信念则是:主动自觉的学习精神。

有钱就足够了吗?

刘桂光

《子路第十三》记载:孔子到卫国去,由冉有为老师驾车。到了卫国,孔子见到卫国百姓众多便十分的赞叹!冉有便问老师:人口多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孔子说:让人民富裕起来。冉有又接着问说:有钱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呢?孔子说:教化百姓啊!

儒家重视道德教化,可是孔子更明白的是,人民没有吃饱饭哪有可能谈仁义道德呢?更不用说实际去做了。所以,首先要做的便是使百姓富有起来。(说苑)的《政理》中亦记载: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有使民富且寿。」可见执政当局不仅要让百姓富有,更要使百姓生活在安乐之中,如此也才能做到使民长寿啊!而在《建本》中记录子贡问政, 孔子回答说:「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可见孔子认为治国首先注重的便是经济,使百姓富足才有谈礼乐教化的可能。

然而,有钱就足够了吗?

当然不是,因为孔子接着说的是:「教之。」.当人们有了 钱却没有教化,那就与动物有了食物,可以吃饱饭却整日无事一样,那么人与动物又有何差别呢!所以在《颜渊第十二》中,子贡问政,孔子的回答是:「足食,足 兵,民信之矣。」若是不得已要去除什么呢?孔子说:兵、食可去,但是「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是以,巩固生活的更根本基础仍在于人之所以为人而不同于禽兽的道德教化,而人若是只以夺取利益为唯一个取舍标准,那么人的世界与其它动物实在没有什么不同了。在

从孔子的说法来看现在的台湾社会,我们有钱了。但是却到处出现各种怪异的犯罪行为。有儿女杀掉父母亲的,有父母杀死儿女的,有人轻易的就自杀,有人去掳走、绑架别人的小孩,有人在路上看不顺眼便杀来杀去,一般的偷窃、抢劫更是层出不穷。政治人物不断地说谎,不断的上演权 谋。小孩有样学样的说谎,,逃避压力。所以有人说:「我们不仅生病,。而且病的很重。

是的,我们很有钱,可是我们缺乏道德礼乐的教化。所以,有钱就足够了吗?

【摘自《读经通讯》第二十期】

生命的节制原则

刘桂光

现代人的生活中常常听到的是:「唉!真是累啊!」、「压力太大了。」、「生活实在太不正常了!」现代的生活也产生许多文明病,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因为我们 过度的使用生命,不懂得节制与生生不息的道理。而我们生活的地球,各项资源也在大量的消耗之中,二十世纪兴起的环境保护,也就是因为我们在面对自然资源时,完全不懂得节制,导致过度的耗损。

其实在《论语》中,孔子早就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注意到 「节制原则」。〈述而第七〉说:「奢则不孙(逊),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7.36)过份的奢侈与节俭都不好,都可能产生问题、招来非议,可是与 其浪费,孔子宁愿选择俭省。这与〈里仁第四〉「以约失之者鲜矣。」(4.23)的原则是一样的。这「约」便是一种「节制原则」,而具体的内容便是「礼」。

孔子强调的是一种自我的「节制原则」这种原则不论在各方面都适用。例如:颜渊问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不论视听言动,都要依礼而行。(12.1)这「礼」便是「节制原则」的内容,透过不断的「克 己」工夫(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约」),呈现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而在〈雍也第六〉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叛)矣夫!」 (6.27)这也是强调「节制原则」,光是读书,学习知识是不够的,更要有「约礼」的道德修为,如此才能善用知识,发挥贡献。

在言语上,孔子也强调「节制原则」。例如:「其言之不怍, 则为之也难。」(14.2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14.27)说话要节制、不要说大话却什么也做不到。行为上呢!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 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5.18)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这些都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自我「节制」,懂 得节制则我们的生活可以充实而悠闲,与人相处可以和平喜乐,对环境则多一分的珍惜,对各种事情多一分用心与谦让,这样的生活不是充满柔软与温馨吗!

资源有限,欲望无穷。不论是面对自我的命,或是我们生存的大自然,如果我们不懂得节制,那么只会加速走向灭亡,如果我们承认生命的特质在于生生不息,那么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型态,不论是对人、事、物都应该要做到「节制原则」,如此才能创造更多的继起生命,展现生命生生不息的特质。

论语小典其十四

贤贤易色 刘桂光

推广读经的经验中,在大人这一方面最常遇到的问题是:「经书都看不懂怎么办?」我们的回答通常是:「不懂有什么关系,人生不懂的事太多了,只要多用心,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强调重在记忆背诵,孩子其实并不重现理解的问题。」可是大人总是不放心,因此我便劝家长们一起来读经。但是问题仍然存在, 「不懂怎么办?」我想若说要完全掌握孔子的本意恐怕是不可能的事,可是如果我们多用心去体会研习,或许要理解经典并不一定是难事。以下便是一个例子。

【学而第一篇】的第七章记载: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7)在理解上,比较有因难的是第一句「贤贤易色」,自古以来便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一)何晏、朱子的看法:「以敬重贤人 的心,替代爱好美色的心。」(二)皇侃的《论语集解义疏》则另有一种说法是:「如果有人能改变其好色的心来尊敬贤人,那么这个人便比贤人还要贤能。」 (三)其次他又提出一个说法:「想要尊敬这个贤人,那么就应当改变平常的脸色,以一种庄敬的容貌面对之。」近人南怀瑾先生的看法与此相类,但较为精确而简 要(见《论语别裁》。(四)刘宝楠引用《汉书》颜师古注的看法则是认为,此段文字的下面谈到事父母、事君、交朋友,因此这一句应该也是指人伦的关系,以他 的意见,这句话应是指夫妻之间,所以将之译为:「对待妻子,重视品德,不重容貌。」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就采用这一种说法。另外还有(五)清代的王念 孙《广雅疏证》认为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尊敬贤能的人,如同爱好美色一般。」以上我们提出了五种不同的解释,究竟那一种才对呢?

从整章的文意来看,这五种说法似乎都有其道理,皆可通解本章之文义。其实,我们读经典只要理解的意思不会 造成经典本身的矛盾,我想都是可以的吧!只是我们可以再想一想,假设孔子听到子夏说的这一段话,那么孔子会采用哪一种见解呢?在《论语》的子罕及卫灵公两 篇中,孔子分别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夏的说法或许是有感于此吧!从孔子的慨叹,我们可以有以下的几种 推测: (1)在孔子当时,人们对美色的喜好显然多于对德行修养的喜好,但孔子并不一定就反对「好色」,毕竟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孔子认为「好德」较为重要。 (2)可是世风日下,孔子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人们的好德之心至少要等同于好色之心吧!(3)因此,若是问孔子哪一种说法比较好?孔子的选择应是第五种王念孙的看法吧!

至于我的说法对不对?你也可以加入讨论啊!这便是读经的乐趣了。

第14篇:论语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第二个故事:颜回输冠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 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 「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 「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 「三八就是二十三哪! 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 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 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

第三个故事: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子贡坐车在各国之间旅游,来到一个深谷,深谷里有条清澈的小河,小河旁有个佩戴着玉佩的美丽女孩正在河边浣洗,孔子和子贡停了下来。 孔子给子贡一个杯子,说:“你去问一问那美丽的姑娘,要注意礼貌,看看这姑娘懂不懂礼?顺便弄点水来喝。” 子贡老老实实的拿起杯子,跑到姑娘身边,傻傻地说:“这河水真清啊!我可以舀点水喝吗?” 女孩撇了他一眼,说:“这河水是很清,这河是很弯,但这河水又不是我家的,你要喝,自己去舀就是,问我干什么?”子贡无趣的端水走了。 孔子喝了水,听完子贡的汇报,正经的点点头,说:“恩,不错,知道了,这次你再拿把琴去,再问一问,一定要注意礼貌。”说完就把琴上的一个旋钮给取了下来。 子贡拿着一把没有琴钮的琴,傻傻的跑到女孩子身边,害怕的说:“姑娘,你好,我这琴坏了,你可以帮忙调下琴吗?” 女孩子翘了下眉毛,有点生气的样子,回答道:“我只是一个村妇,一个没受过教育的姑娘,我怎么会调琴?你没事找事跑来做什么啊?找茬啊!?” 子贡赶紧回身走了,把刚才姑娘说的汇报给孔子。孔子很高兴,说:“真是一个懂礼的好姑娘啊!”说着从车上取出几匹漂亮的绸缎,说:“把这个给姑娘送去。” 子贡很高兴,以为这下姑娘不会在给他白眼了,又傻呼呼的跑到河边。把绸缎递了上去。子贡没想到,这下可把那女孩子惹火了。 女孩子生气的说:“你怎么又跑来了,这么无聊啊?跑来跑去你不累啊?你那这些绸缎来干什么?我又不是你什么人?你还不快滚,我男朋友就在这旁边,小心你的脑袋!”

第15篇:苏轼的君子小人论

苏轼的论说文里,几乎每篇都有“君子”字眼,一篇简短的论文中,甚至有多个“君子”词汇出现。例如,他的《学士院试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总字数为846字,“君子”出现4次;《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仅仅697字,就出现“君子”一词7次;《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981字,“君子”一词出现了8次;《大臣论》有1442个字,出现“君子”的地方有13处。学术界对苏轼的文学思想研究比较多,但是对其作品中的君子思想,进行文学、伦理、哲学和政治的关联综合研究,值得进一步加以挖掘和扩展。

“君子”一词的用法

苏轼眼中的“君子”,继承儒家的传统见解,基本上是道德高尚的含义。君子的称呼,是对道德高尚的赞誉。例如,他的《顺济王庙新获石记》指出:“轼不敢私有,而留之庙中,与好古博雅君子共之,以昭示王之神圣英烈不可不敬者如此。”

但是,实际的运用也有多种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君”是对人的尊称。苏轼的《墨君堂记》里指出称呼中“公、君、尔、汝”,都有分别: “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

“先君子”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苏轼的《灵壁张氏园亭记》说:“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后有君子” 是对未来贤达的称呼。苏轼的《陈公弼传》:“轼平生不为行状墓碑,而独为此文,后有君子得以考览焉。”

“隐君子”的说法,苏轼特指那些隐居的贤良之士,他们离群索居,行踪不定,是值得寻觅的资源。他在《超然台记》指出:“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苏轼在《盖公堂记》里说:“胶西东并海,南放于九仙,北属之牢山,其中多隐君子,可闻而不可见,可见而不可致。”

“古之君子”“后之君子”和“后世君子”,苏轼指出“古之君子”是恪守儒家伦理的典范,“后之君子”“后世君子”则偏离了儒家正统的君子之道,实质上是小人、伪君子。苏轼的《伊尹论》指出:“古之君子,必有高世之行„„后之君子,盖亦尝有其志矣,得失乱其中,„„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

君子的涵养和风范

君子追求仁义,仁义为君子之本。苏轼认为君子之善在于仁义,不能见利忘义,应该立场坚定,不能动摇。他在《思堂记》指出:“君子之于善也„„临义而思利。”仁义的主张,在于坚持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苏轼的《刘恺丁鸿孰贤论》强调:“君子之为善,非特以适己自便而已,其取于人也,必度其人之可以与我也。”

仁义道德应该落实到君子行为和性格之中。苏轼的《屈到嗜芰论》认为君子之本在于仁义:“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训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 无论一个人是否能够做官,心存仁义是不能缺少的。苏轼在《灵壁张氏园亭记》里指出:“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个人的性格,可以看出仁义的遵守情况。苏轼充分发挥了孔子“刚毅木讷,近仁”之说,特作《刚说》提到:“所好夫刚者,非好其刚也,好其仁也。„„吾是以知刚者之必仁,佞者之必不仁也。”

君子严守礼仪。君子的修养在于他们能够认真执行儒家的礼仪规范,表现得文质彬彬,行为得体。苏轼在《礼义信足以成德论》指出:“君子以礼治天下之分„„君子以义处天下之宜„„君子以信天下之惑„„此三者足以成德矣。”

君子之所以能够外表衣冠楚楚,彬彬有礼,就在于内心有道德责任感、使命感、羞耻感。苏轼《礼义信足以成德论》强调:“不耕而食,不蚕而衣,君子不以为愧者,所职大也。自尧舜以来,未之有改。”苏轼在《李氏山房藏书记》对当时不读圣贤书籍十分惋惜,强调君子知书达礼,“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苏轼对君子有很高的期望,他在《学士院试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指出:“故孔子自少至老,未尝一日不学礼而不治其他。以之出入周旋,乱臣强君莫能加焉。知天下莫之能用也,退而治其纪纲条目,以遗后世之君子。”

苏轼追寻君子足迹,效法君子行为。苏轼在《南行前集叙》里描述了他对古代君子的怀念和崇敬:“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苏轼在《范文正公文集叙》里发思古之幽情,表达对古代君子的敬仰,“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同时,对范仲淹的君子行为进行了高度赞扬,认为范仲淹是当时人们应该学习的楷模:“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君子效忠国家。苏轼以一个宋代官员的身份,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了君子兼臣子应该忠诚服务国家的理念。作为社会成员,君子应该奉献于社稷,以实现为国家利益的远大抱负,个人的升迁、境遇,都不应该加以过多思虑。虽然君主不一定能够采纳进谏,但是忠臣为了国家的安危,仍应当直率建议,表达赤胆忠心。君子应该为国家建功立业,造福民众。作为社会管理阶层的士大夫,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为官一地,造福一方。苏轼的《既醉备五福论》指出:“君子之所以大过人者,非以其智能知之,强能行之也。以其功兴而民劳,与之同劳,功成而民乐,与之同乐,如是而已矣。富贵安逸者,天下之所同好也,然而君子独享焉,享之而安。”

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上,应该首先考虑国家利益。苏轼的《滕县公堂记》开宗明义地指出,君子为官应该实践儒家的君子之道,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舍弃个人贪图享乐的私欲:“君子之仕也,以其才易天下之养也。才有大小,故养有厚薄。苟有益于人,虽厉民以自养不为泰。是故饮食必丰,车服必安,宫室必壮,使令之人必给,则人轻去其家而重去其国。”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开始就以天下为己任,雄心勃勃,兢兢业业,坚定个人的正确选择。苏轼的《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认为:“君子之欲有为于天下,莫重乎其始进也。始进以正,犹且以不正继之,况以不正进者乎!” 君子敢于直言不讳。在奸臣当道的情况下,一个君子官员心地坦荡,忠于国家,主动上谏,不顾个人利害甚至身家性命。苏轼在《明君可与为忠言赋》中就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君子道大而不回,言出而为则。事父能孝,故可以事君;谋身必忠,而况于谋国。然而言之虽易,听之实难,论者虽切,闻者多惑。”苏轼的文章,多次谈到一个君子、士大夫、读书人,应该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下不忘为国忧虑的情怀,主张君子是志士仁人,应该至死不渝地为社稷贡献,他的《田表圣奏议叙》里就充满这样的见解:“古之君子,必忧治世而危明主。明主有绝人之资,而治世无可畏之防。夫有绝人之资,必轻其臣。无可畏之防,必易其民。此君子之所甚惧也„„君子之遇,治世而事明主,法当如是也。”

君子逆境坚定。君子往往身处逆境,仍然洁身自爱,受到小人排斥,仍然坚定信念。苏轼寻访了屈原庙,触景生情,万分感慨,对君子的遭遇进行了深入思索。苏轼在《屈原庙赋》中指出:“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

历史上往往出现小人得势的局面,让君子备受排挤,十分尴尬、难受。苏轼仔细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故凡天下之患,起于小人,而成于君子之速之也。小人在内,君子在外。君子为客,小人为主。主未发而客先焉,则小人之词直,而君子之势近于不顺。直则可以欺众,而不顺则难以令其下。故昔之举事者,常以中道而众散,以至于败,则其理岂不甚明哉? ”(苏轼《大臣论》)小人结党营私,唯利是图,形成了顽固势力,往往在朝政上占据上风,以致小人屡屡受宠:“有党则必争,争则小人者必胜,而权之所归也,君子安得不危哉!何以言之?君子以道事君,人主必敬之而疏。小人唯予言而莫予违,人主必狎之而亲。疏者易间,而亲者难睽也。而君子者,不得志则奉身而退,乐道不仕。小人者,不得志则侥幸复用,唯怨之报。此其所以必胜也。”( 苏轼《续欧阳子朋党论》)

尽管君子备受排挤,经受磨难,但是出于道义和责任,君子坚定信心,一定能够战胜小人。苏轼认为:“今夫小人急之则合,宽之则散,是从古以然也。见利不能不争,见患不能不避,无信不能不相诈,无礼不能不相渎,是故其交易间,其党易破也。而君子不务宽之以待其变,而急之以合其交,亦已过矣。君子小人,杂居而未决,为君子之计者,莫若深交而无为。”(苏轼《大臣论》)

君子知足常乐,超然世外。生活之中处处可以发现快乐,超然于物外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苏轼的《超然台记》主张:“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心境愉悦,不依赖外物琐事,才能真正开心,例如宴饮中有忘乎所以的快乐,就有道家老庄的情怀,苏轼《醉白堂记》:“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

自然美景欣赏有乐。苏轼的《放鹤亭记》记载了自然山水、四季更替的快乐美景:“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在大自然的怀抱下,饮酒作乐,自我陶醉,岂不快哉?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揖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苏轼《放鹤亭记》)

社会生活中开心常乐。人生的理想与现实往往并不一致,主观愿望常常因为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得到满足,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条件和规律。因此应该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苏轼《超然台记》)作为官员士大夫的君子,应该先苦后乐,与民同乐。苏轼在《凤鸣驿记》里指出:“古之君子不择居而安,安则乐,乐则喜从事,使人而皆喜从事,则天下何足治欤。”

乐在超脱。如果个人不依赖财富、名利、外物,快乐就到来了。苏轼在《宝绘堂记》指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佛教能够解脱烦恼,苏轼《黄州安国寺记》指出:“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私窃乐之。”

君子小人之别

自古至今君子和小人有根本差别。即使有君子的称号,也是形形色色,有的是真正的君子,有的是假冒的君子、虚伪的君子,对此需要仔细辨别。君子与小人泾渭分明,不能混淆。苏轼紧密联系实际,花费了大量笔墨,对当时朝政里出现的乱臣贼子十分痛恶,揭露了他们假冒君子的小人行径,认为小人当道是国家的灾难,规劝皇帝能够加以辨别。

对孔子的继承。苏轼作为儒家文人,钟情于孔子的君子之道,基本思想如出一辙。其中包括:一是仁人之道。君子与小人的最大差别在于君子实行仁道。苏轼的《论会于澶渊宋灾故》:“见邻国之灾,匍匐而救之者,仁人君子之心也。既言而忘之,既约而背之,委巷小人之事也。故书其始之为君子仁人之心,而后可以见后之为委巷小人之事。”二是中庸之道。苏轼的《中庸论》强调中庸之道,为君子所应该遵守:“君子之所以为时中,而小人之所以为无忌惮。”三是美德之道。君子是各种各样丰富美德的化身和综合。苏轼的《论好德锡之福》:“夫君子小人,不可以一道待也。故皇极之中,有待小人之道,不协于极,而犹受之。至于待君子之道,何其责之深也。”四是典型人物。历史上典型的君子如颜渊、小人如桀跖。苏轼的《学士院试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指出:“夫邪正之不同也,不啻若黑白。使天下凡为君子者皆如颜渊,凡为小人者皆如桀跖,虽微《春秋》,天下其孰疑之?”

苏轼对君子小人问题的认识,有自我的体悟,不乏个人独到的新看法。他把道德善恶具体化、政治化、形象化,以此区分君子和小人,使此问题更好理解和识别。其中,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君子如嘉禾也,小人如恶草。苏轼的《续欧阳子朋党论》里强调:“君子如嘉禾也,封殖之甚难,而去之甚易。小人如恶草也,不种而生,去之复蕃。”二是廉贞为君子,贪狠为小人。苏轼的《续养生论》指出:“廉贞故为君子,贪狠故为小人。” 苏轼在《醉白堂记》中同样强调:“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侈心焉。”三是今昔对比,联系实际。苏轼赞扬古代的君子恪守仁义道德,为国无私奉献,是真正的志士仁人。而后来的君子产生了严重的异化,背离了儒家之道,自私自利,贪图享乐,已经成为小人、伪君子了。苏轼面对当时境遇,发思古之幽情,大力讴歌古代真正的圣贤君子,严厉痛斥当时小人当道,祸国殃民,不注重修身,而在乎个人仕途,一旦未能如愿,就怨天尤人,诽谤国君,这样的所谓君子是万万要不得的。苏轼的《大臣论》指出:“世之君子,将有志于天下,欲扶其衰而救其危者,必先计其后而为可居之功,其济不济则命也,是故功成而天下安之。今夫小人,君不诛而吾诛之,则是侵君之权,而不可居之功也。”

小结

苏轼是典型的文人,其君子思想属于儒家主流观念。他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历史上地位显赫,千古流芳。他所谈论的君子人格,长期地、深刻地影响了祖国千年文人和文脉。由于苏轼在文学上的高超造诣,广大读书人潜移默化深受其君子之风熏陶,在老百姓身上发挥的人文教化普及和流传作用,远远超过了一些思想家、哲学家。柳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里,明确将苏轼列举为追随欧阳修的宋儒学派。苏轼的文学作品,超越了个人情感的缠绵,注重政治、社会和人生的思索,具有博大的胸怀、历史的厚重,对君子小人问题的探讨,就是突出的一个方面。苏轼的文学,“在内容与题材上进一步扩大了词的创作视野,使词从花前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苏轼作为传统儒家的信奉者和传承人,毕竟是文学家、政治家,而不是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君子论述,联系实际,运用广泛,更多地侧重经世致用,解决时政弊端,警示小人的危险,告诫人们应该有君子的理想、情操、气节等,但是未免星星点点,浅尝辄止。这是研究苏轼君子思想时,不能回避的。正因为如此,著名的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里,无苏轼的踪影;一般通行的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对苏轼也往往是一笔带过。

总之,苏轼从“君子之本”“君子之德”“君子之忠”“君子之乐”等方面,分别对君子品性进行了具体说明和实际运用,试图在当时发扬光大仁人志士的君子之道。他根据宋代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注释了君子的丰富内涵,具有君子思想鲜明的时代性、文化性、独到性、体验性,为儒家君子学说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第16篇:君子

君子

人皆因生而有眼、有耳、有口,故可善看、善听、善言。君子性非异也,善假借于此三物矣。

观近望远,听贤避奸,直言慎言。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雨果启人以善于观察,而事实上我们纷繁复杂的世界美丑共生,一双慧眼,既要能看见生活的花季,又要洞察良莠之别,更要“吾日三省吾身”近窥自我。近观是了解生活之微,那远望便是察前路之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春秋孔子远望“大同社会”,教化天下。陈涉自比鸿鹄,居高鸟瞰。李大钊遥见红色社会大旗,一呼而应千万中华儿女。于当代,变的是技术,是环境,人类瞳仁一丝没变,我们如何能修得一双慧眼,看天下细与宏,远与近?唯有如古君子一般,既察身边微妙,又登高而望,目极千里。

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乐曲寻知音之事千古传颂,知音难得,可人耳仅用于听知己知琴音吗?并非如此,君子既要能听“善我”,又要海纳“非我”之句,只要是正确的话语,都应不避亲疏,从谏如流。秦王一合天下,权归一体,却心胸狭隘,把贤人善语拒之千里而取奸人祸言,其结果天下皆晓:楚人一炬,一片焦土。与此相比,唐太宗同是“权倾天下”,但善听贤臣,广纳雅言,魏臣直言,太宗善听,才成就盛世王朝。此中真言,千古皆如是。新时代信息化技术化延伸了我们的耳朵,接受的信息与过去当然不可等量而语,因为耳听八面,辩证取舍,便成了当代用耳之道。

孔子曰:“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其道可正焉。”说话,是人类主体对客观世界发出的信息行为,区别于目与耳接受信息。话语既然是从内而外的行为,其必体现一个人的思想与气质,所以应慎言。韩愈、陶潜、卢梭、康德等皆是慎言之士,以老子的话而言便是“道可道,非常道。”众人皆言的道理便不再是真道,君子不随众而语,特立独行,一字千金。沉默虽是金,但面对重大事件君子还是要脱口而出。司马迁为李陵求情;李誓批判颓丧古俗,手书无愧,无惧人间是非;鲁迅的一针见血„„观望现代,可见三鹿奶粉事件、金融危机的内部缺陷、山西行政问责风暴,皆是由君子之口牵出。确实,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就是君子慎言,小人多言,君子直言,小人为己而言的区别所在。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口言之而成语,古今君子皆如此,看听说皆要有道。

第17篇:_论语_中君子人格对现代教育的启迪

_论语_中君子人格对现代教育的启迪.txt让人想念而死,是谋杀的至高境界,就连法医也鉴定不出死因。。。。。。分类号 LTDC 编号

单恻筑人塔 硕士学位论文 学位申请人姓名 申请专业学位类别 户、

:二教.育硕舌 申请学位专业方向 指导一教一师姓名: 刘兴林 别教授 卜、卜之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TheAnaleetsofConufcius”gentlemanly PersonalityinsPirationofrmoderneducation AThei Submitetdni尸artialofhteRequiermenst 凡rthe万.EDeg孑℃einC,llineesTeaching By LiBumin PostgraduateProgram CollegeofLiterature 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yt SuPervisor:LiuXinglin AcademieTitle:AociateProefor5ignature APProved Novembe几2006纂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

作者签名:书胜日期:知醉、月多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作者签、: 淋红日期:耐年溯龟日导师签名日期:决夕降汝白刀又共万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ACL工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 规定享受相关权令,尸郭文提交后滞后:作者签名:理歼岁厚术、口半年;口一年;口二年发布。导师签名:夕》

日期:洲件);月兮日日期:乡。吓年/碑月抢 今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5THESIS唾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论语》中孔子关于“君子人格”的阐述,并结合我国当前教育 现状特别是道德教育缺失的现象,以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作为孔子思想和儒家学 说的经典—《论语》,记录了孔子对儒家“君子人格”的诸多论述。“君子人格”这一道德内涵的界定,对我们当前教育特别是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有着重大的启迪

作用。通过分析当今青少年在道德知、情、义三方面的缺憾,在西方大众文化中接 受的不良影响以及在网络中受到的不良影响,总结出:当代青少年的人格不够健全。 从而寻找孔子的君子人格与当今青少年道德问题的切合之处。同时在新世纪教育改 革的大背景下,研究孔子思想也可以给我们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论语孔子君子人格现代教育启迪@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Abstract ThisPPaeranalyzeshte”Anaieets”ofConufeiusonthe”gentlemna,5Personaliyt,, exPositionChina,5currentstatusnadsPeeialedueation15hteedueationdeficit,inorderto getsomeinsPiration.AsthedoetrineofConufeiusnadConufcinaclaics一Analeetsof Conufcius”,thereeordofConufeiusConufeinaism,,gentlemen,sPersonaliyt,”themany exPositions.”Gentlemen,5Personaliyt,”htemoraleonnotationsofthedefinition,Our sPecialedueationstudentstoasoundmoraledueation15amajorinsPiration.Inthe eontextofedueationalreofmrintheneweentuyr,thestudyofConufeiusthoughteould ProvideimPortantleonsandinsPiration.Keywords:AnalectsConufcius modemeducational GentlemenPersonaliyt enlightemnent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目录

内容摘要,·、,·,,、·。、····,、,···,·-,·····,··‘·,,····,-···,,,···-,,·····-,···‘·、-·······-·····,,,···,······一I Abstract···--·······,·」‘···········!··,·,···‘················,···,·····,·‘4····,··········4····,···················一n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缺失,·,·····,,,·····,、······,,······················,···4···、·········„„,„、.„,.„„1

一、道德中知、情、意的缺憾·····,,,······,,····,,·····,,·····················,···‘··,,··········一1

二、西方大众文化中的不良影响················,······························:···············,·····一4

三、网络中的不良影响·····、·······、·,·············】···············、················,······、,····.··.....„„4 第二章《论语》中君子人格的分析‘······-·、·····‘·····1‘······················。·······、···“„„6

一、君子的界定‘·····‘······,······、,1···,,······················,···1····,·二·4··,·········、·····,··············„„6

二、君子人格的界定··········,·。···、·····,··‘·,,······,,··‘··,,·······,·,·,·········..··一,,..„7 1 .内在思想的界定··,··、····1·····1·····--···,·······‘······-···,··-·,··,·....·.-..„‘..„7 .2君子理想人格的规范,···4····,··············,,·····················,······,···········4··.„„、„8

三、如何塑造君子人格·1··‘、,,······,,·····、,,·····、,······、,·······,·····、,······、·······、······,·····,,,,··„9 1.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4··········································】·„„9 2 .言行一致的诚信品德················,······、···················,,·············,·········,·.一n 3 .文质统一的谦逊风度·····,···········‘1··········,·········‘··········....„„,.‘.,„n 4.要有高度的家庭和国家责任感····,·」············、····,··、······4···········,··‘······„„12 5 .主体修养 ·,······,,,····、,,····,,···-,-,····,、·4···,、·····,,······-、······,,·········,、·· 一14 第三章君子人格对现代教育的启迪 ···········,············,,·········,··········,·,···,·,··· 一17

一、对教师而言,要树立崇高形象·························、·,·····,·······、,·····、·,······,·······,··„17 1 .正修齐治平的崇高使命感····,、······,·。··、·,·····,,····,,····、,,····、-,···一····一17 2 .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师德·····、······,、························4····,··············„„18 3 .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硬技能····、,······、···············、········、······················、······„„20

二、对学生而言,要塑造健全人格·,‘···,··········‘·····,。······,、·····1······“·······4·,·„22 .1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4·二·4···,·········,....„„,„22 2 .探索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方法和途径,······‘··、·‘·····,·····、,,·····,······,,·····一22 3 .树立学生本位的观念···········一·······,····、····‘·····,,····,1·,···。······-····,„„24 4.营造“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4····,,,······,·······,················,·····~····一25 参考文献。····,、····、,,···,·,···········,,·····、········,·······4···、,,·····、·····,·,·····、··,···········,·,···4·,,·„27篡硕士学崔论文MASTER,5THESIS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缺失

孔子思想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虽然说不同时期的儒学者对孔子的思想有 不同的阐释。但孔子努力使自己成为“行”者、“忠”者、“信”者的成人思想可以 作为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之人格目标的一种解释。孔子修己安人的主张是中国 人修身养性,立足社会的基本模式。但是21世纪的青少年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的社会大环境中,青少年的思想领域、思维模式发生了根 本性的变化。

一、道德中知、情、意的缺憾

以孔子的成人思想来观照现代青少年的道德状况,用现代心理学的人格层次理 论来解释,21世纪的青少年道德存在以下几种缺憾: 首先是知的缺憾,即人生观的偏差,人生信念的脆弱。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 念是人对于生活上所遵循的原则和理想深刻而有根据的信仰”,①具有坚定的积极向 上信念的人,是力求达到目的、坚定热爱生活的人,这种人有能力坚持自己的观点 和自己的事业,为了完成应尽的义务不惜牺牲一切。

现代主义的弊端之一正是表现在其对人类追求物欲满足不加以节制,而一味地 撩拨和刺激这一点上,这种弊端在当前转型与过渡时期的社会中尤为突出。传统价 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仍然在继续。这种冲突以及现代主义的诸多弊端首先是对 成年人的影响,给现代社会的人们带来日愈加剧的心理危机和精神焦虑。由于“现 代主义建立在工具理性文化之上是根源于工具理性主义及其价值体系之中的,实用 的功利和效益是其最根本的原则,现实的兑现与实证也是其根本的追求,正是这样, 导致了人类的精神领域中清感因素被大大排斥、压抑和弱化了。”②而这些非理性的 因素,对人类来一说是更为重要的和根本的。以往在传统社会中人类那种注重情感交 流、心灵沟通,注重和睦融洽、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氛围,在当今社会正在逐渐被 实用性的、工具效用性的、彼此算计利害得失的人际交往氛围所取代。当今人们的 交往已逐渐转化为互利互惠、有无功效有无实惠的原则来进行,维系人与人之间的 大多是一种利益、效用和利害因素,人们之间的感情日趋淡薄。成年人的精神状态 ,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通过社会、文化、家庭等途径影响青少年。青少年的人生观并没定型,成年人的精 神失落,空虚不安,甚至消极厌世投射到青少年的心灵就软化了他们对社会的认同 感,模糊了对未来前景的信心,冲击他们积极乐观、和谐充实的心态,取而代之的 是急功近利以及个人中心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现世精神的扩张必然导致人 生信念的失落。在青少年学生中,大多没有信念或者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信念,即使 认为自己有信念者也很难说清自己的信念和自己的行为有什么关系。可见,青少年 学生对信念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对信念的巨大作用是没有体会的。 其次是道德情感的淡漠,即道德责任心与道德使命感的缺乏。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言

论、行为、承诺等,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由于特定的社 会环境和教育体制,养成了青少年从小到大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至于考上大学以 后干什 一

么,往往只有一些美好和模糊的憧憬而己,他们很难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将

来,审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再加上独生子女比例之大和“四二一”式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溺爱,我们的青少年都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长大,久而久之就淡化了 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取而代之的是自我意识的膨胀。具体体现在以 下几点: 个人理想强而社会理想弱青少年大都憧憬自己成年后功成名就、出人头地。

关注自身的发展和现时的利益,渴望通过个人的努力去创造物质条件优越、社会地 位显赫的生活。他们认为社会理想既大且空,甚至模糊不清。他们关注社会也只是 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并不考虑国家的前途和发展。他们习惯从自我的独立个 体出发进行比较和判断。他们习惯在事实面前接受真理,在事实面前看待问题,习惯接受经过了自己亲身体验的认知过程,善于横向比较不善于纵向比较,善于微观 比较不善于宏观比较,所以很难形成社会整体责任感。

重现实轻理想市场经济所遵循的是价值规律,逐利是根本原则。市场经济的

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青少年的物质竞争意识很强,一心一意要发奋进 取,谋取最大的物质利益。这种以物质利益为重的价值取向引导着青少年从注重知 识的价值到更多的注重金钱的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的杠杆作用日益增 大,个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也逐渐增强。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逐渐学会从经济 利益出发来选择自己的行为,设计自我发展的道路,经济利益突显出来,理想弱化。 在孜孜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越来越强烈地感到社会理想、社会责任感只 是与自己相距遥远的外在的东西。

社会对青少年的期待实质上是对人才的期望对祖国未来的期望,所以说青少年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肩上担负着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神圣使命。但是当今青少年的使命感可能衰落 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人从羞于言钱、视金钱如粪土到市场经济的追名逐利,人 们传统的价值观经历了一次彻底的颠覆,这种社会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社 会定位。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育理论中,“以天下为已任”一直是道德修养的核 心,这实质上是一份个体对“天下”的使命感。但是,在新的环境中也是感同身受 的,他们似乎是被迫地失去了远大理想和使命感,一切以实用为原则。在学习过程 中,对实际效用的追求压倒了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对人生和社会的关怀。学习是 为了就业,就业是为了经济地位,对身外的人和物持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政治热 情低,社会参与意识不强,缺乏正义感和同清心,虽然愤世嫉俗,但是知行背离, 道德虚无感代替了社会责任感,无法如前辈人那样站在历史的高度培养自己不受经 济利益束缚的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批判的精神,缺失了对国家、社会和人类 的关怀,几乎消失了对社会终极目标的使命感。

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异化。人生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德的

根本看法和态度,从根本上决定着个体的道德品质及其一生的发展方向。21世纪是 一个生命意识、生存意识凸显的时代,关注人类生活,关注人的生命,已成为人们 探索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体现。21世纪的青少年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较 为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 命意义的困惑及学习工作的压力,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难以适应。他们价值观的 异化体现在: 行为与认识的脱节他们是一个身心尚未成熟的正在成长中的群体,他们想摆

脱依赖,放弃权威,追求独立人格,但缺乏辨证思维能力和实际的独立能力,在理 论与现实的冲突中,他们的思想活跃但混乱,既有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又显 得理想模糊。一方面对“对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等高尚的人生观比较淡漠,认为 是脱离现实的“假大空”,另一方面又对崇尚自我完全抛弃社会国家利益的私利主 义嗤之以鼻。但在现实的践行中,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不知不觉地顺应并且认同 了较低的社会道德行为模式。以致当今的青少年对于人生价值问题,在认识与实践、观念与行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折衷主义人生价值体系。 人生理想失去平衡市场经济给青少年的人生观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资本

主宰一切,金钱高于一切的观念渗透到社会和精神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人生价值观 向金钱和个人倾斜,金钱同人的地位等同起来。这些都使他们本来已不明朗的人生 理想在意识领域变得更渺小。相当多的青少年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取决于个人的

学识、才能、机遇甚至是人际关系,而与个人的道德品质没有直接关系。他们宁愿⑥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把人生的祛码都置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养上,而不情愿在高尚的人生理想上增加 重量,或者说他们的人生理想的天平被物质利益的重量压垮了。

二、西方大众文化中的不良影响 来自西方大众文化的影响对青少年也是一种冲击。西方大众文化也可以说是一 种快餐文化。以好莱坞、麦当劳、可口可乐、流行音乐、流行舞蹈为特征的西方大 众文化对思想正在走向成熟的青少年的影响是翻天覆地的。这种西方文化的渗透是 整个西方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的渗透,它潜移默化的改变着青少年。同时,青少年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弱。西方的工具理性取代了中国传统的道德精神教义。 文明的发展冲破了禁欲主义的藩篱,却走向了另一端的放纵,严肃和理性受到了巨 大的冲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沉浸在感官文化之中,大量的非主流文化充斥在社会 的角落,本能欲望的泛化导致当代人性走向缺失和虚无。人们的道德意志在一定程 度上被摧毁,实用成为第一原则,精神的力量被削弱,人们的精神状态中,精神领.域的活动不是从信仰出发,而是从达到目的的途径出发。“上帝死了”,“无家可归 了”。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锋派”作家就展示过这样一批充满了困惑感、无聊感、厌倦感的“现代青年”,他们误认为维护个人尊严的唯一途径就是获取财 富,以便使自己的欲望得到充分的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东西方的进一步融合, 西风东渐,西方人心灵的孤寂,精神的失落也影响了在传统道德熏染下的中国青少 年在一定程度上的道德失落。在人类的生活方式中,技术成规,单纯的手工技巧、形式,准确的方法等取代了艺术、哲学等精神品的地位。“时代的技术性、工具性、机器性日益明显。当代人性逐渐被外物所奴役、被技术所异化。”①青少年在这种冲 击下,自然把实用与快乐作为生活的第一准则,精神的装束越来越单薄,在欲望的 支配下也陷入了苦闷、疏离、孤独、浮躁,难以建构一种稳定的人格。人生观、价 值观和理想思维模式较前辈人普遍发生了一些变化,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和 使命感被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所替代,追名逐利成为很多青少年的人生理想,人与 人之间关系逐渐冷漠、隔阂。

三、网络中的不良影响

网络正成为青少年的又一个世界。中国青少年对网络的沉迷几近畸形,是别国 门)德·鲁道大·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缪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所没有的奇怪现象,甚至如何让中国的青少年摆脱网络中的不良影响己成为中国人 研究的热门课题。这种畸形源于中国青少年沉重的现实压力,或者可以归于应试教 育的结果。父母的殷切期望、老师的权威式的要求,社会瞬息万变的评价标准,令 这些被“应试教育”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中国的孩子们在现实的蠕行中气喘吁吁。对 于在现实中无法发展自己个性的青少年来说,网络无疑是一个精神宣泄的寓所,一 个精神流亡的圣地。特别是那些在现实中老师不重视,家长不贴心,学习也不好的 学生,在现实中无法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的不安的精神在网络中找到归宿。 网络的新颖、互动、开放、平等、虚拟、高速、无限等特征正好迎合了青少年自我 表现的需要、个性张扬的需要,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自主意识、创造欲望,甚至 破坏、捣毁、报复的欲望。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对传统的道德规范提出了 挑战。青少年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还不成熟,对于是非的认识还处于膺懂阶 段,在缺乏必要的、正确的引导和社会规范的约束下,往往会产生道德失范的行为, 还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的弱化和社会责任感的下降。网络信息泛滥可能导致青少

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网络的无序、混乱可能带来青少年精神的虚无感。⑨硕士学位论文加【ASTER,5THESIS 第二章《论语》中君子人格的分析

一、君子的界定

何谓“君子”呢?从历史的进程上来看,“君子”的称谓,西周时就已经普遍 流行。而考之历史,最初的“君子”一词并不是作为一种人格称谓来使用的,而主 要是作为具有一定身份的贵族或是有地位的人的通称。由《诗经》的记述,可以确 知:“当时的君子都系指贵族而言并非是指后来的所谓品德高尚者。”。它是等级身份 的泛称,其实也就是指贵族统治者。如《诗经·小雅·大东》中说:“君子所履, 小人所视。”孔颖达于此条《正义》说:“此言君子、小人,在位与民庶相对。君子 则引其道,小人则供其役。”他们“君子”的地位高贵,并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称 其为君子,常含有对其身份教养、仪表的赞美之意。由此可知,“君子”在最初是 不具有“道德”的内涵的,仅只是作为一种身份、地位的称谓,是贵族在位者的专 称。下层庶民纵有道德也不配称为君子,因为他们另有小人的专名。但是,随着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氏族贵族特权的衰落,“君子”专指当权贵族的情况逐渐改变, 有时一也用来称呼亲爱的人或受尊敬的人,如妻称夫为“君子”,但保留了美称的语 义特征。孔子利用君子一称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地位而赋予了“君子”以道德特征。 “君子”逐渐从专指身份地位的概念到取得道德品质的内涵应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 程。

这个过程大概在孔子以前就早已开始了,但却是完成在孔子的手里。孔子是赋 予“君子”以道德内涵的第一人。在孔子那里,君子虽然还具有指称等级身份的意 义,但主要是指居家处国和社会交往中表现出高尚品德的人,并基本上己被赋予了 人格分层的内涵,赋予其“德”的新义,寄托人格的理想,并作为一个“道德之称” 的类概念来运用。这种人实际上是孔子的仁论在实践中的载体,是仁的人格化。如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君 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君子无所争。„„其争也君子”(《论 语·八情》)以及“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论语·子路》),“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论语·微子)))等等。这里的这些“君子”显然是被赋予了一种品格样态而不仅 仅是单指权位或身份。在论语中出现的一百零七次的“君子”仅仅有十二处是专指 几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转引自刘堂周著,《前儒家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第

170页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等级地位的,其他都被赋予了一定的道德内涵,是作为一种理想人格而提出来的。 从那个时候起,君子就越来越多地被作为一种人格分层而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了。 “孔子认为,君子是经过儒家文化的教育熏陶,并且在道德修养上下过体认工.夫的人,是一个既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又有着美好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他强 调君子在文化与品质两个方面均衡发展,以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①在孔子的心 目中,用仁义礼乐化成的有着崇高的理想和完美道德的高标准的人就是君子。所以, 君子是孔子仁礼等等道德伦理原则的具体体现。他对弟子的一条重要教诲便是:“汝· 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一二二未~下,【平诵,人升目门r,., —、石寸-八怡口习子下正 1_内在思想的界定

人格的内容和类型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环境中, 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人格:有谦逊型的人格,有守节型的人格,也有虚伪型的 人格,奴才型的人格。而本文所要阐述的则是“君子人格”,它是孔子所倡导的 并为之孜孜索求的现实型的理想人格。 应 一 该说,孔子的理想人格主要有两类:即圣人和君子。然而前者要远远高

于后者,是理想人格的完美典范和人格的最高境界。圣人是生而知之的,是华夏 文明的创造者,是无需教化而自然成就的。而君子则不是生而知之,是学而知之的, 是一般人经过不断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孔子的弟子视其为“圣人”,但他自己并不 承认“: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孔子不仅自己不敢称圣人,即 使是被他颂扬成如天一般伟大的尧舜,他认为其也未必达到了圣人的境界。《论 语·雍也》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尧舜其犹病诸!”,尧舜尚且不能够完全称得上圣 人,那么,一般人自然是无法企及的了。因而,现实中并不存在圣人,“圣人,吾 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雍也》)。

那么,孔子为何要设定这么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圣人呢?这是为了强调理想

人格的日臻完善是无止境的,因而曾子说每天都须反省数次。显然,以圣人作为最 高的理想人格,将会使人们始终具有超越现实之自我的要求,从而促使人们在追求 理想人格的道路上永不懈怠。然而,面对这尽善尽美以及崇高无比的圣人,每个普 通人必定会产生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和总达不到重点的焦虑感,前者将使理想人格流 角任继愈主编,《孔子与儒家》,商务印书馆,1997年4月,第43页@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于无法模仿的抽象,后者则会使理想人格流于缥缈迷茫的空虚。

为了避免这样的弊病,孔子提出了在现实生活里能够“得而见”的君子人格, 相对于圣人,君子并非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和常人一样的有着各种缺点和错误的, 只是他勇于改正,从而使自己的人格得到不断的完善罢了。论语中下列的一记载就表 达了如上的意思:君子应“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子贡曰“:君子之过 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君子会 犯错误,这不仅使其显得平实,而且使普通人对砒砺自己的品格以使自己成为君子 充满了信洲白。君子人格的现实性,也使社会一般成员的人格有上升为君子人格的可 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淡化了君子的贵族气息。君子所代表的道德理想及知识含量, 与他本人的社会地位和身分并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道德及知识的普遍性可以超越 其地位的特殊性。因此,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成为受人敬仰的“君子”,拥有崇 高的、既可望又可即的理想人格—君子人格。2.君子理想人格的规范 那么,孔子为全社会提出的这种理想人格规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有着安民济众的伟大理想抱负。子路问怎样才叫做君子,“子曰:‘修己 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 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修己只是君子的最低要求,作为君 子,理应以安民济众为己任。孔子之所以称子产为君子,就是因为子产“其行己也 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不仅修己,而且 还能敬上养民,并使人们得到实惠,这才是君子的理想报负。 (二>、具有宽阔的胸怀以及务实的品德。“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论

语·卫灵公》)“君子呐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 必可行 一

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己矣”(《论语·子路》)“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子贡曰:‘君子 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汕上者。”,(《论语·阳货》)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处事认真且不苟且,成人之美而不道人之过。在孔子看来,, 君子就应该如此。

、有着崇高的精神追求。“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 灵公》),“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怀土”虽是农业文明时代人们 的基本心态,但较之“怀德”,就显得缺乏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由于南宫适表现出 对“尚力”的环疑和对尚德者的推重,思考的是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道德价值观念

的走向问题。所以孔子连连称赞他“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态度谦和但仪表威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 矣”!(((论语·泰伯》)孔子自己即是如此,“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论语·子张》)他会见外宾时,进退有方;出使他国,不卑不亢;对待君王,毕 恭毕敬;对待同僚,谦逊平和;对待卑下者,亦谦让有礼,毫无傲慢之意。总之, 人类社会有关人的一切美德,都可以在君子身上得到体现。这种德才兼备,并几乎 可以 一

说是十全十美的人伦楷模,就是孔子所提出的理想的人格规范—君子。

三、如何塑造君子人格 1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①自强不息,是儒家的精神风貌,也是孔所要求 的君子品格的基本内涵之一。 1 .1“君子”作为一种人格,首先能充分认识到自我的社会价值

儒家赖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及士大夫阶层所处的社会地位,影响和决定了儒家思 想的基本特征:重实践,重人事,重伦理,重教育,轻视经济,疏于对宇宙自然的 探索。其学说虽然历经更迭,仍以教育感化为中心,将知识、心理、伦理、政治结 合起来的政治学说,以“仁爱”为核心,以“礼”为准绳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伦 理哲学,即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成为绵延中华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的一种特质。

儒家这种“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必然需要与之相契合的人格支撑。孟 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的说法,就已经显 示了一种欲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需要具备一种杰出人格的观念。其实,《大学》口 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构架,就已经暗含了“修身”是“治国、平天 下”的主体基础。反过来说,若欲“治国、平天下”则必要“修身”,实际上就是 《象传·乾卦》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要求一种伟大的人格做保证。孔子称拥有这种伟大人格的人为“君子”。孔子说:“德 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就是 在讲修身。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 已,不亦不远乎”(《论语·泰伯》)也明确地道出了这一点。可以说,孔子的学说 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修己和治人,并且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两个 方面。治人是修己的目的,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但无论是修己还是治人,孔子都是 以成就“君子”为其枢纽观念的;修己是为了成为“君子”,而治人则须要先成为 “君子”。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也可以称其为“君子之学”了。 1 .2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行动上的表现就是“好学”

要实现君子人格,就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和坚持不懈地学习,这是必不可少的。 孔子一生积极倡导人生哲学的实现之道。没有学习,则不可能懂得为人的道理。人 是学而知之的,而不是生而知之的。他认为,要实行“仁道(君子之道)”,要做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的君子状态,首 先得使人懂得“仁道”。但是,如果没有实际的学习行动,则是不可能实现其理想

人格—君子人格的。他自己的修养历程,也就是从“志于学”开始的。按孔子的本意,是主张从一般知识学起,打好基础,然后逐步提高。他说:“下学而上达”(《论 语·宪问)))但孔子所谓学习的内容是广义的,“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 也》),既包括一般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又包括良好的思想品德、美好的言行等无形 的东西的培养。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朝闻道,夕死可 也”(《论语·里仁》)。学习与体验高明的修养之理是成为君子的必经之途,没有这 一阶段就不能真正体会到道德修养的内涵。

基于此,孔子曾深有感触地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寐,以思,无益,不

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凭空思索、凭空想象是得不出什么正确的结论的,即 便得出某些结论也是不能站住的、没有根基的东西,只有用心学习才能有所得。 子曰:“由也,女闻六含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 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 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所谓“六盲‘六蔽”就是六种品德六种流蔽。“仁”、“知”、“信”、“直”、“勇”、“刚”都是君子的品格,.但如果不通过“好学”来把握它们的实质、尺度,那它们 就会产生弊端,走向反面。在孔子看来,不爱好学问,缺乏应有的知识,即便主观 上爱好仁德的人,也会发生“愚”、“荡”、“贼”、“绞”、“乱”等各种流蔽。只有爱

好仁德,同时也爱好学问的人,才能有完善的道德修养。没有用学习来辅助品德修⑥硕士学位论文卜IASTER,5THESIS 养的行为就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很容易走向反面。学习是首要的,是获取 知识和积极修养的主要方式,也是君子人格修养的必备法宝。孔子本人也是非常刻 苦学习的,其弟子评价他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 尔。”(《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夕。(((论语·述而)))孔子他自 己也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孔子以自己 的亲身经历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达到道德完善的主要手 段,他因此也比一般人更加努力地学习,这也是他之所以能成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 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言行一致的诚信品德

言行一致是一种求实精神和恭敬的为人准则。要修养、成就真正的君子人格, 仅做到志、学、思、改还是不够的,还不能真正达到君子的境界。也就是说,不仅 仅是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道德意识就可以了,还要把它们转化为行动,身体力行 带动他人,做一“躬行君子”。孔子说“君子钠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敏 于事而慎于启一。”(《论语·学而》)孔子把道德实践看作是道德修养以及道德审评的

标准—也即是君子人格是否修成的检验标准。正是见于躬行的重要作用,孔子强调说:“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又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 语·为政》)道德修养的最终落脚点即是“行”,以期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 最高境界。道德学问不仅仅是外在的知识,还必须要同自身的为人处世结合起来, 要做到 一

言行一致,所以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 政》)在实践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此,才是真学 问,才是完成了道德修养的全过程,才真正成就了君子人格。子曰:“言必行,行 必果。”(《论语卫灵公》)作为有人格的人都应当如此,正所谓“力行近乎仁”按道 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也是一种求实精神和恭敬的为人准则。 3 .文质统一的谦逊风度

孔子强调君子应是全面发展的人。君子不仅能坐而论道,而且也要因为具有实 际的知识与技能可以起而行动。那么君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论语·雍也》记载说:“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 君子。”,所谓“文”,是指外在的文彩;所谓“质”,是指内在的品质以及内在的修 养。而相对于一个人来说,“质”就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境界、学识才干; “文”是指一个人的容貌仪表、言谈举止。这两个方面当然是辩证统一的,并有着

密切联系的。透过一个人的外在的仪表风度,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和学识;@硕士学位论文扮【ASTER,5THESIS 而一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也往往会透过他的所作所为表现出来,“形乎动静,布 乎四体”。

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说质与文是同一回事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卫国大夫棘成子与子贡讨论文质问题。棘成子说:“君子只要有质就 可以了,还要文做什么?”而子贡却指出,文和质都是很重要的,“文犹质也,质 犹文也“假如把虎豹和犬羊外表的文彩去掉,虎豹和犬羊看上去就差不多了。(《论 语·颜渊》) 这里,棘成子认为君子只要有“质”就足可以了。完全否定了“文”的作用, 显然是错误的,而子贡为了纠正棘成子的错误,认为“质”与“文”差不多就是一 回事,这也是不完全正确的。他们俩的观点,都是不符合孔子的意思的。虎豹和犬 羊的区别,决不仅仅是由它们的皮毛决定的。毕竟,“质”还是比“文”重要一些 的。真正的君子,应当是文质并重的。孔子既反对质胜于文,也不赞成文胜于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而主张文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文质彬彬,然后 君子”。所以“君子”在本质上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以仁为内在精神和以礼为外在 规范的有机统一体。正如《孔子家语·五仪解》中所归纳的:“所谓君子者,言必 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 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此则君子也。” 4 .要有高度的家庭和国家责任感 4.1克己复礼的奉献精神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这句话里的“复”,并不是恢复 的意思。这个“复”与“履”通,实际是履行、实践的意思。“克己复礼为仁’夕,意 思是说:克制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礼的要求,履行礼的义务, 这才是真正的仁。也即是说:一个严以律己、处处遵守礼的规范—社会公德的人,就能实现仁。孔子说,具有仁德精神的礼,能限制以至克服一切损人利己之心和损

人利己之行,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从而实现以爱人为旗帜的仁的目的。仁,体现 着普遍人性的合理要求,但社会却并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一切要求。如果一个人在 社会上总是一切行动都任凭自我意志和内心冲动的驱使,而不去顾及社会公认的行

为规范—礼,那么,在他的身上是很难看得到君子人格的闪光点—仁德的。一个人只有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自己,通过“复礼”的行动来体现“仁”。只有这样,“仁”

才会在他的身上得到发展,进而成为他的自觉的道德意识。也只有这样,他才有可 能被大家认同为是一个具有仁德的人,是一个君子。所以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⑨硕士学位论文加IASTER,5THESIS 4.2崇尚孝‘涕和忠恕 4 .2 .1孝锑,仁之本

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是指爱一切人。但是孔子以重视宗法,重视维持家

族中的秩序与和睦,强调对一切人的爱,要从对自己亲人的爱做起。孝梯,是孔子 所谓“仁”的根本所在:“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所以他着 力提倡“孝梯”这一原则。所谓孝涕,包括父慈、子孝、兄良、弟梯、夫义、妇顺 等等,指的就是家庭亲属之间的亲情之爱。其中,又尤以父母之与子女间的血缘亲 情最为天然深厚。孔子认为,孝梯不仅能使家庭和睦,而且可以使人们之间的关系 能够更趋亲密,加之爱人是从爱亲人开始的。有了孝梯这个根本,才能生出爱人的 情感。很难想象,一个对自己家庭中的亲人冷酷无情、漠不关心的人,会对社会上 外面其他的人有发自内心的爱。如果有一个人在家中从来不关心自己的家人,而在.外面时却时常表现出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姿态,那么此人便有可能是个伪君子。

在孔子看来,孝梯乃是发乎人之本性的,是以人的自然联系—血缘纽带为基础的道德规范,是不教而能、不学就会的道德行为。它不仅仅是

君子所应具有的品性,更是每个民众所应具有的基本品性。当然,我们要反对不分 是非的一味顺从的所谓“愚孝”。

孝梯所体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仁爱之情,首先就要求把囿于血缘范围的亲子手 足之爱作一个升华,升华为对所有人的普遍之爱。因此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 则涕,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由人之天性之爱的孝梯而至人的 “泛爱众”,即是把亲子手足之爱从先天的血缘领域引申到了后天的人与人之爱的

关系当中去,血亲之爱因此由个性之爱走向共性之爱—仁爱。其次,则是要求作为普遍之爱的仁应当象孝‘涕那样以内在的自然情感为根据。也就是说,发以自然流 露的内在的真实的爱去“泛爱众”,而不要流于形式。孝梯为仁之本,使得仁爱的 人道原则出于自然流露而非出于伪饰,出于自愿而非强制。“君子务本,本立而道 生。”(《论语·学而》) 4.2.2忠恕,仁之道

什么叫“忠恕”?朱子曰:“尽己之心谓之忠,推己及人谓之恕。”用孔子自己

的话来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是“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便是孔子做人的原则,也是他要求他所倡导的 君子所应具有的品性。 如果你自己心中有“欲立”、“欲达”的愿望,那么你就应该想到别人也会有两 样的愿望,并应尽力帮助别人在社会上立足;你想自己显达于世,也要使别人显达⑧硕士学位落文MASTER,5THESIS 于世。也就是说每个人要想使自己成为“人”,就要先承认别人也是人;只有先把 别人当作人,然后自己才能成为人。遇事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因爱亲而爱人,因 己之立达而使人立达,因不欲施暴于人,因维护本族、本国安宁而不侵犯他族人、他国。人与人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和相互尊重的。每个人都应当意识到,所有的他 人都与自我一样,具有各自的存在价值,享有同等的生存权利,具有同样的人格尊 严,这便是“忠恕”之道,也便如《中庸》所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孔子主张君子应该讲究“忠恕”。孔子给弟子曾参等讲学,说他自己的道是“一 以贯之”的,同学都没有明白,下课后问曾参。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忠是尽己为人,指的是爱人就要对人竭心尽力,诚实负责。“君 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①孔子的忠是普遍适用的,但它与后来君 子专制制度下要求的臣对君的忠是不一样的。恕是忍耐和互让,是推己及人,爱人 就要将心比心。通俗地说就是要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多些理解,多些宽 容。也即所谓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 想立、想达,那就让别人也得到立、得到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讨厌 别人怎样对你,那你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忠恕是相对的。宽 恕别人的同时也解放了自己,原谅别人的同时也释放了自己。 主体修养

理想人格不是生来就能具备的,是要靠不断地修习才能实现的,而修身则是达

到君子境界的必由之路。君子人格非生而得之,是人成之。孔子说:“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所以,必须讲求道德修养的态度和方法,以求达 到君子之境。基修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5 .1志笃志而固执

孔子认为,一个能否成为有仁德的人,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努力地进行仁德的 修养。而要实现君子人格,必须先要立志于君子人格的培养,要明确自己人生的目 标乃在于追求良好的道德修养。先有其心,然后才能有其行。“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渴望拥有仁的行为—“我欲仁”,才能达到仁的境界—“斯仁至矣”。“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从近处着手,一步一步去 做,是仁德修养的好方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志于道”,则要先树立希望成为圣贤、成为君子的人生目标,强调“人能弘道, 。《大学》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非能弘人”(《论语·卫灵公》)。同时,还要有为之终生追求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

体的信念。这样,才能走向理想人格—君子人格的确立。修道是终其一生的事情,不能时重时轻,也不能有始无终。实际上,孔子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一生

都孜孜于修养君子人格的追求。他自己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 政》)由于自己的努力,“择善而固执”,「15〕却能成功。这是至诚的精神,精诚所 至,金石为开。立志于道德修养,固执的道德追求,以及有强烈的完善自己人格愿 望,这是实现理想人格—君子人格的基本前提。5.2学笃信而好学

要实现君子人格,就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和坚持不懈地学习,这是必不可少的。 孔子一生积极倡导人生哲学的实现之道。没有学习,则不可能懂得为人的道理。人 是学而知之的,而不是生而知之的。他认为,要实行“仁道(君子之道)’’,要做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的君子状态,首 先得使人懂得“仁道”。但是,如果没有实际的学习行动,则是不可能实现其理想

人格—君子人格的。他自己的修养历程,也就是从“志于学”开始的。按孔子的本意,是主张从一般知识学起,打好基础,然后逐步提高。他说:“下学而上达夕,(《论 语·宪问)))但孔子所谓学习的内容是广义的,“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 也》),既包括一般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又包括良好的思想品德、美好的言行等无形 的东西的培养。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朝闻道,夕死可 也”(、《论语·里仁》)。学习与体验高明的修养之理是成为君子的必经之途,没有这 一阶段就不能真正体会到道德修养的内涵。 5 .3思内省自身

“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和“思”是一对辩 证范畴,“学”的目的是要使外在的“道”转化为凡心的“仁”,也就是“君子学道 则爱人”(《论语·阳货》)。而这一转化则是要由“思”来实现的。孔子认为,如果 一个人吸是博学好问,但却不善于运用理性思维来进行归纳、分析,那他就会陷入 迷茫,迷失在学问的海洋里;相反,如果一个人只是每天坐在那里深思,却不去刻 苦学习,那他就会陷入不着边际的幻想的危险境地。所谓“思”,就是对所学内容 的思考和对一自己言行的自我检查。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学习上,还要 学会“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更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5 .4改从善改过⑨硕壬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首先谈修养不能单单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上,还要注意从周围的人的身上 吸取有益的东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 而》)但不能见什么学什么,要有选择地去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人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即是改过,不文过饰非。随时发现 错误随时改正,这是勇敢者的行为,也正是君子品格的可贵之处。“人非圣贤,孰 能无过?”因此孔子说:“过,则勿惮改。”(《论语·述而)))有了过错,就不要怕

改正。人是在不断地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当中不断得到完善的。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卜 只在及时改正就是了。可怕的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 错误却不改正,那才是真正的错误。 5 .5行笃实躬行

要修养、成就真正的君子人格,仅做到志、学、思、改还是不够的,还不能真

正达到君子的境界。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道德意识就可以了, 还要把它们转化为行动,身体力行带动他人,做一“躬行君子”。孔子说“君子呐 于言而敏于行。”(炙论语·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孔子把道

德实践看作是道德修养以及道德审评的标准—也即是君子人格是否修成的检验标准。正是见于躬行的重要作用,孔子强调说:“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 长》)又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道德学问不仅仅是外在的知识,, 还必须要同自身的为人处世结合起来,要做到言行一致,所以孔子说:“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第三章君子人格对现代教育的启迪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作为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经典—-《论语》,其对于君子人格的分析应该说对我们现化教育特别是当代教育是不无启

迪意义的。目前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教育对象双方如何.建立一种正确的本体观。下面主要结合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来谈:

一、对教师而言,要树立崇高形象 1 .正修齐治平的崇高使命感

在对君子人格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作为君子规范的具体体现之—要有安民济众的伟大理想抱负。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又应当如此做到呢?其实要求也很明确,那

就是要有正修齐治平的崇高使命感,即要有高度的家庭和国家责任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 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党和国家领导人 在讲话中多次谈到教师在教书育人,培养接班人问题上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曾 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江泽民同志在会见全国中小· 学德育工作会议代表时也强调:“要把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 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从 古到今,无数中外教育家、思想家对教师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作过大量的阐述和 总结。例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师之务,在于明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 等。总之,在教师职业道德的众多论述中无不包含着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定位, 强调了教师言与行,知与行的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性要求。

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 的全面接触、相互作用的劳动,是一种“做人”与“育人”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 劳动。教师不仅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劳动的价 值体现在开启心智和塑造人格,故其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联系着整个 社会,联系着人类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就决定了师德具有以身立教的作用,, 这也是教师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就应该具有基于对⑨硕士学位论文MAS丁ER,5THESIS 这些职业操守的认识而建立的高度使命感,以教书育人作为一项神圣的职业来对 待。这也正是君子人格中崇高精神及社会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 2 .以身作贝lj、言行一致的师德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第一个提出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的教育原则和强 调教师道德威信的人。孔子认为,道德教育是注重人格感化、以身作则的,只有个 个人格高尚能尽一已之性,别人才会受到感化而同臻于善。孔子说:“其身正不令 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最反对只在口头上讲大道理而不行动的人,“君子 耻其言而过其行”,“先行其方,而后从之”,“君子欲呐于言而敏于行”。在孔子看 来,只有这样来要求自己同时又要求学生,才能以“无言之教”、以“身教”于学 生面前建立崇高的道德威望。

道德不是动听的言词,而是切实的行动。中国古典哲学倡导的“知行合一”强 调的就是知识与行动的统一,一定程度上说,道德的实践比道德的理论更重要,因 为道德本身就属于行动的,属于实践的。我们常讲“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 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重要的道德影响力,“学高为 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仅讲道德的理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为学生 提供一种道德的楷模,从而起到道德的示范作用。

学生多以老师为榜样,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 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对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教师的影响作用最大。前 苏联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 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 熟人的公民性、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他还对教师说:“请您记住,你不仅是自 己学利·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由于师德具 有以身立教的作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达到比常人更高的道德标准,需要更加重 视道德修养,并能以实际行动,用自己的道德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人格,以自身的 J 清操去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是教育学生的人,教师对学生要言教、更要身教,在 一

言教与身教之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师德的这 种明显的典范作用和示范作用,要求教师必须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躬 行实践。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

在本文第二部分关于君子人格分析中我们知道:言行一致是一种求实精神和恭 敬的为人准则。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以身作则,实现言行上的知行统一呢? 首先,应该了解教师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是知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只有知与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行的统一,才能实现道德教育。仅有“知”,是不能完成道德品质的发展过程的,

还必须通过“行”—道德的实践和行动,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做言行一致的榜样。

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 职业道德素质,树立“讲政治”、“守道德”的观念。道德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政.治问题。普通人的道德与政治选择可以具有个人化的特征,而教师的道德与政治倾「 向往往影响到一个群体,影响到一代人。我们的人民教师应当在实施教育中以教师 的独特影响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为人类的伟大事业而奋斗的 信念。

再次,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行动上的表现就是“好学”,作为教师同样如此。 教师应该具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治学精神。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实施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术,更是一种信念,一 种做人的准则,一种支持学生今后奋斗的强大动力。如果教师教育学生刻苦学习、认真思索,而自己却是懒散成性、不学无术、不动脑筋,不求新知,几十年如一日 地重复着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那他的话是没有说服力的。21世纪是知识经 济时代,知识量迅猛增长,知识信息空间丰富,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因此,每 个教师都应终身学习,不断地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不但要学好专业知识, 而且要掌握教育、教学的艺术,破除“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和动脑、动手的能力以及探索求 知的精神。

最后,作为“君子”我们知道应当态度谦和但仪表威严,要有文质统一的谦逊 风度。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具有举止文明、庄重含蓄、幽默风雅、穿着整齐、朴实大 方、仪表端正、严守纪律、遵守秩序等文明习惯。教师的道德应该是具有深刻的知 识内涵和文化气质的内外统一的道德。一个仅有满腹经纶,而缺少文明习惯和文明 修养的教师是不会有道德的影响力的,仅仅依靠一说教的道德教育也必定是苍白无力 的。教师天天面对着无数个学生,你究竟要让学生向你学习什么,这是教师行为前 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教师蓬头垢面、衣冠不整、污言秽语、不守信誉、迟到早退, 又怎么去教育学生呢?所以,教师的语言应该是美的,教师的衣着应该是整洁协调 的,教师的行为也应该是符合道德规范的,教师的卫生习惯应该是良好的。 总之,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一个需要有高标准、严要求的职业。对‘ 于教师更需要做到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即做到“知行统一”,

这既是君子甚至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为师的基本准则。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3 .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硬技能

作为君子要有务实的品德,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职业过程中同时也 应该具有相应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硬技能。这个过硬技能除了作为教师的基本专业 素质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形成良好的 师生互动。 3 .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孔子积累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主要 表现为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思想。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他说:“中人 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这是就学生程度 说的;可以传授给中等以上水平的人高深的知识;水平不及中等的人,就不要传授

给难以理解的知识。就各人特点来说,也要因人施教。孔子对一些人的问孝、问仁、.问政的答复又恰恰是针对学生的某些缺点而言的。这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学 方法,使孔子培养了一批“德行、言词、政事、文学”等方面各具专长的人材。孔 子注意学生的智力差别,根据学生的能力掌握传授知识的深浅程度,去培养学生的 能力。今天看来,“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承认、肯定、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不强求所有学生向理想中的“优等生”全方位“看齐”,反对以理想化的共性对特 殊个性的压抑,扫除了人们内心的教育歧视。因此,我们可以从孔子“因材施教” 的经验中得到启发:学生在经验储备、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 学应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视“差异”为一种资源和“特点”,采用适当“调试” 的方法和各种“差异教学”的策略,“因材施教”。应当特别指出,教师的教学观总 是建立在他的学生观的基础上的,体现了孔子以学生为本、将学生当作主体的思想。 科学的先进的教学观念以正确地认识学生为前提。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是内在的 统一。

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对于现代教育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习惯于要求教育对象“齐步走”,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出现了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怪现象,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现代教育只有从 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才可能实现共同发展、提高全民素质 的目的。

孔子主张“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孔子说:“不愤不启,不J啡不发,举一 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就是说,要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入思 考而不能领悟时才‘去启发他,开导他;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就

不再继续传授新的知识。孔子的这句精辟论断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却隐含了深⑨硕士学位论文卜工ASTER,5THE5lS 刻的启发教育思想,概括起来有两点: 第

一、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孔子主张学习是一种自主建构的实践

活动,学生的学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性,发挥独立思考精神,不能盲目依附教师的教。 当代建构主义思想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图式”,主体要对来自客体的信 息进行变换和加工,不可能照单全收。所以素质教育要求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 和他已有的思维方式、生活实践以及性格特点。 第

二、教师应该“当其时”、“当其可”而教。孔子认为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愤 徘”时机适时地加以引导,他将“愤徘”作为“启发”的前提和基础,为的是让学 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摄取状态,以此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学生的主动求知在先,教师的适时点拨在后,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当前教 学改革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变教学为导学,在教 学过程中去积极引导学生。教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获取知识,它的本质在于引导, 教也是为了达到不教。 3 .2教学相长的互动交往性学习

孔子的教学实践活动鲜明地贯穿着教学相长的思想。不仅认为“教,然后知困; 学,然后知不足。是故教学相长。”孔子还提出“当仁,不让于师”的准则,他鼓 励学生坚持以“仁”为标准,而不要碍于师生情面,在“仁”的面前学生无需对老 师谦让。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交往过 程。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中,明确把交往性教学观作为我国教学改革的 指导思想,突出强调教学的交往特性。教学过程被看成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 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激发、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 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来丰富教学内 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从而在这种 彼此情感的交流中,师生实现了了教学互动和共同发展。

今天的教育者们很有必要去好好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汲取其中的精华,在全 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为重点,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积极实行启发式

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潜能,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一代。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工S

二、对学生而言,要塑造健全人格 1 .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

现代德育以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作为自己的根本 目标和根本任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 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遵守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反观2500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以“仁爱”为核心,正是把做人的教育放在 了第一位。“学会做人”即是孔子德育的出发点与归宿。他强调:“弟子入则孝,出 则锑,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有以下两个鲜明特色: 一是狠抓德育的根本。孔子明确提出,德育的“基础”就是他所谓务本。“君 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 就是学会做人,学会作为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夕,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即能为大众谋福利的人。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这一光辉思想不仅至今有其重 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当前教育现状来说真可谓“切中时弊”。

二是重视德育方法与途径。孔子的道德教育不仅注意抓根本—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而且还给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最高目

标是要培养具有最大的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这 就是具有最理想、最完善人格的人。但是这样的崇高目标不是一墩而就的,必须有 适当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2 .探索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方法和途径 2 .1重创“德行为首”的教育

孔子“德教为先”的思想是儒家伦理的一块基石,也是中国传统伦理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孔子的教育素以道德教育见长,他高度重视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修 养,开创了中国教育注重传统之先河。在学生教育方面,孔子重视德教,他把德教 放在各科教育的首位,明确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君子理想人格。深入开掘这一丰 厚的伦理资源,认真借鉴和汲取合理成分,对于当今学生道德教育大有裨益。 2 .1.1“德教为先”思想内容的主要内容 在教育方面,《论语》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即德行,它是⑧硕士学位论文卜tASTER,5THESIS 一个道德实践活动的范畴:“忠’夕、“信”,即忠诚老实、讲究信用,这是两个重要的 道德范畴;“文”主在是指诗、书、礼、乐。书和礼是指思想伦理方面的道理和礼 节条文。概一言之,孔子教学,归结到一点,就是“学道”。“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 子学以致其道”。“致其道”,外在的道就会转化为内心的“德”。孔子要求学生“入 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明确主张把德 教放在第一位。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接受教育,具备君子的品格,掌握治国平天下 的本领。教育的最高目标:培育君子理想人格。 2 .1 .2“德教为先”思想的借鉴意义

孔子的德教思想施之于今天的学生道德教育,当然不能照搬、复制,而是要作 综合的创造性转换。依据文化适应性原理,孔子的德教思想产生并适用于我国由奴 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生产力系统、社会关系系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系统。今天 诸系统发生剧变,传统道德必须转换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目前的中国经济正值转型 期,经济生活是道德的基础。市场经济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在一 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学校学生道德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据调 查,主要问题是:不重视社会公德,如随地吐痰、用语粗俗、大吼大叫、扰乱他人 休自、等;行为以个人为中心,较少考虑他人、社会,个别学生甚至缺乏“爱亲”之 心;追求世俗功利,个人生存价值第一,淡漠甚至放弃生存的道德价值;在生活道 德上,一些学生主张“非道德化”,认为某些行为无所谓道德与不道德。针对当前 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学校学生的道德状况,我们一定要加强学校道德建设。而如何 加强学校道德建设,孔子的德教思想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把注重现实功利的道德 心态引导到崇德尚义、见利思义的价值轨道上来,把主体性意识引导到自觉的道德 精神上来。当今的学生,热情奔放,乐于思考,个性特征鲜明,主体意识在不断增 强。如何将这一特点引导到敬仰道德,并自觉地践履道德,加强自身修养,可以说,

这是学校德教成功的关键环节。孔子尤为重视道德主体—人的道德实践精神。他讲的君子理想人格的培养,道德教育内容的实施,无不求诸人的内心即求诸人的自

觉的道德精神。而惟有造就具有自觉道德精神的人,道德教育才能奏效。孔子的这 一思想正是道德科学研究的重心,又是道德理论转化为道德现实的关节点。为此, 向学生传授道德理论,研析社会上涌现出的道德楷模,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 的理性,同时还要配之以法制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及严格的纪律,真正把德教 的重心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道德精神上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抵御各种不道德行 为的诱惑,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筑起一道坚固的精神防线,把以自我为中心、

的意识引导到爱人、爱国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上来。对于我们教育学生的这个问题,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不乏积极意义。这就是首先从“爱亲”入手,尊重父母,敬养父母,之后引导他们 与同学、与社会成员以礼相待,互谦互让,进而让他们明了国家、民族利益,把个 人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把爱国、爱人与爱已统一起来。这样的教育秩序 可能更易见效。 3 .树立学生本位的观念

树立学生为本位的观念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观点,具 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3 .1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在孔子看来,教育的功能在于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独立人格的价值,充分尊重学 生的独立意志。所谓独立人格就是指人的主体性,它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作为认 识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中的功能表现,具体表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 性。主体性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是全面发展人的根本特征。对于人的主体性的 关注,我们可以参考孔子“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也。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的观点。

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建立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孔子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和自 己的亲身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原则:一要立志,“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 仁》),志于仁就是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二要力行,强调“力行近乎仁” (《礼记·中庸》),只有努力按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才接近于仁德;三要内省,就是 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模式强调把学生当作教 育的客体加以塑造,一切活动围绕教师的教来进行,学生往往处于附属地位,这种 师生观、教学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在这样的 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有主动参与的机会。

因此,以孔子“为仁由已”与主体性的教育观为依据,现代教育应当根据社会

发展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需要,通过启、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和组织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 成能自主、能动、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3 .2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

孔子的教育就充分相信人的道德潜能和智力潜能。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转 化自身行业品德的能力,都具备掌握“良知良能”的能力。 3 .3发展学生的个性

孔子教育特别强调这一点,他们把学生划分为各种不同的个体类型,根据其特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征,进行因材施教。而我们当前教育有许多失误,其根源也在于此。那种以教师意 志代替学生思维,那种在课堂上实行“一言谈”和“满堂灌”等等做法,正是缺乏 对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认知的表现。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允许学生表达自我见解,创设学生独立思考情境;加强学习方法 指导,引导学生领悟;注意学生个性差异,加强学生个性化的技能训练。学生只有 在其主体性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其主体人格。 4.营造“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

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爱心的理解上,存在 于师生心灵间平等的交流之中的。真正的教育会像阳光一样终身关照着每一个学生 的人生。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人文主义教育中,受教育者 和教育者互相尊重,彼此之间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沟通、和谐一致的 亦师亦友的关系,这也是一种社会性关系。师生在知识、人格、情感、道德等各层 面展开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孔子说:“爱之,能 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①孔子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品德及学业的进步,关心 他样的生活与健康状况,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很多学生视之若你。这种深厚融洽 的师生关系对教育的成功起了很大作用。

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教师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对教育事业表现出充 沛的精力和毅力,对青少年一代表现出满腔的热情和关怀,这是教师应具备的情感 意志品质,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一个关爱学生的教师,才能循循 善诱,一海人不倦:才能细致入微,扬人之长。台湾一职业学校的校长高振东说:“爱 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有了这种崇高无私的爱,教育者就会以强 烈的责任感去尊重、亲心、爱护学生,才能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引导者,才能建立 一种平等交流、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建立一种全面、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其前提是树立“学生是学习的 主体,发展的主体”的学生观。师生双方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把学生作为一 个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独立个体和发展中的人,在一种相互尊重、相互 理解和平等交往中,使学生感到教师、教育、知识都是与现实的生活及未来紧密联 系,从而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并且迁移到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中,形成 良好的社会性,从而真正促进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亦师亦友”的师生 关系中,还会有厌学、厌师现象存在吗?同时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发 。赵纪彬,《论语新探》,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硕士学位论文M八STER,5THESIS 展。师生关系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生活关系。一旦生活皆教育,教师 的宽容、认可与鼓励,会使学生学会了自信、自爱、自尊、自强,形成良好的个性 特征。教师并且能公正客观地处理学生间的冲突,使学生对自我和他人的关系有了 一定的认识,从而逐渐成为社会化的人。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 参考文献 论著: 1 .程树德著:《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7年10月版。 2,宋·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 3 .杨伯峻著:《论语译注》(上、下),中华书局,1958年6月版。 4 .冯友兰著:《论孔丘》,人民出版社,1975年8月版。 5 .冯天瑜著:《孔丘教育思想批判》,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版。 6 .周光庆著:《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中华书局,2002年9月版。 7.张岱年主编:《中华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8 .张岂之主编:《众妙之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9 .《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0 .郑涵著:炙中国和文化意识》,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11.中国孔子学会编:《儒学与现代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2 ,

李泽厚著:《论语今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3版。 13.刘厚琴著:《儒学与汉代社会》,齐鲁书社,2001年版。 14 .余英时著:《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淦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版。 15 .周光庆著:《中国读书人的理想人格》,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16 .罗国杰主编:《道德建设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17 .徐克谦著:《先秦儒学及其现代阐释》,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 月版。 18 .主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版。 工9.曹德本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版。

20.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版。论文: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选(1949一198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毕经文,《浅论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山东教育禾研》,1999年第9期,⑨硕士学位论文讨ASTER,5THESIS 3 .乔法容:《孔子“德教为先”思想的当代意义》,《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 第6期。 4 .林润之:《从(论语>看孔子的言语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 第2期。 5 .刘秉泰:《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学术交流》,2003年6月第6期。

第18篇:论语十则 君子食而求饱 教案

一、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论语》十则,关键是要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论语》节选各则语录的内容;整理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此前,学生学过这类课文,因此,教学重点主要在于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的精髓。

二、目标及解析

1、目标定位:

①理解《论语》节选各则语录的内容;整理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 ②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

2、目标解析:

① 了解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

②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可能碰到的最大困难是儒家学说影响的认识。在当今社会孔子的思想的现实意义。

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时期。一方面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另一方面,目前社会问题还比较众多,矛盾还比较突出,金钱至上、信仰缺乏、精神空虚、职责不分等等一系列现象尚存在严重,而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正常健康有序的运行和发展。这也就需要我们既要从现实状况寻找原因,同时还要充分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尤其孔子的社会价值观来匡正人心的迷失、精神的迷乱、信仰的缺失。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节课要补充一些关于儒家的作品包括图片,给学生营造氛围,增强感性的形象的教学内容,因此要使用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在必修课中,我们对于孔子,对于《论语》已经了解了不少,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论语》,走进这部影响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的儒家经典。

孔子的思想的核心一是“仁”。“仁”就是“两个人”,也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伦常各有职分,道德各有责任。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综合以上的语段看,“仁”是“全德”,是个人修身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分析起来,“仁”有这样几层内涵: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人之天性是“仁”的根基,由此而往,对别人也怀有爱心;去除私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一举一动,使言行举止符合“礼”;“仁”表现在政事活动上,则要求仪容、态度庄重、恭敬,做事认真、谨慎,对人讲究信用,并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尽力成人之美,而不做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所以,“仁”并不止步于道德自我完善,还要求“仁”发之于外,在社会生活中乃至政治层面上都要发挥有益的效用。

《论语》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礼”。与“仁”偏重于内心自觉追求不同,“礼”是外在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社会规范。不过,“礼”虽然是外在的规范,对“礼”的遵循仍要出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并且要以“仁”为心理基础,否则的话,“礼”就成为虚假的文饰了,对此,孔子批评道:“人而不仁,如礼何?”

在当今社会孔子的思想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时期。一方面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另一方面,目前社会问题还比较众多,矛盾还比较突出,金钱至上、信仰缺乏、精神空虚、职责不分等等一系列现象尚存在严重,而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正常健康有序的运行和发展。这也就需要我们既要从现实状况寻找原因,同时还要充分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尤其孔子的社会价值观来匡正人心的迷失、精神的迷乱、信仰的缺失。看教材10页

2、3段。二)文学常识回顾考察: 见课件。 三)赏析

步骤:

1、诵读一遍。

2、逐句翻译,不懂的字词留下记号。

3、尝试写下你对这则语录的感悟,待会与同学共同探讨,能联系以前学《论语》时所记得的其他语录更好。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做事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良好的道德修养只是基础,还需要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当然,学习文化知识的根本目的也是获取真知,用以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并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1、要做到好学,一定得先要坚定学习求知的志向,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以免陷于物欲,降低了学习的效果。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物质是生活质量的保证,但不是追求之根本。在当今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我们在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精神追求留一定的空间。

2、“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还说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应该不仅指口齿伶俐,更主要指说话时不讲原则,甚至夸大其词,混淆是非,只求让听的人高兴,或者为自己的私利打算。所以,孔子痛恨“巧言”。

3、“就有道而正焉”意思是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亲近有德行的人,远离没有操守的小人,这样就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自己犯了错误,也知道应该怎样改正。这样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言行,日积月累,就像雕琢、打磨玉器一样,终会成器。 原文:“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也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这是孔子自述其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六个阶段,用语简练、概括。

孔子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其实人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的资格,他的学习经验、财富、情感、名誉这一切都是在用加法的,三十岁以后就开始要用减法生活了,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要学会舍弃。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大概是人生的一个普遍规律,说明三十岁以前是创业闯荡的时期,四十岁以后,人就不做傻事了,冷静而理智地面对世界。

“公冶长”篇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子路说:“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轻]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颜渊说:“(我)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处(伐:夸耀),不表白自己的功劳(施:表白)。”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平辈的人(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年轻人,使他们归依我。(”安、信、怀:都作使动词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我”、“少者”。安:安逸。怀:归依?关怀?)

这则语录中,子路、颜渊、孔子各自述说志向。子路的志向,见出其率性、豪爽;颜渊的志向,见出其谦逊、克己;孔子的志向,则见出其以“仁”为本的胸怀。

提出对处理“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文: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诲:教诲。

知:知道。

知:同“智”,聪明,明智。

子曰:“由(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理解:做学问要务实、严谨、谦虚。

要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

“雍也”篇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先生说:“知道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以之为乐。”

先生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孔子这句话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本章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孔子将人分成君子与小人,又把君子细分为知者与仁者。何谓知者?何谓仁者?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者之知,乃明智之智,是为大智慧,非为小聪明。知者便是那些对自己、对人生、对人性有着足够的了解和领悟的人,并且因智慧而超脱;仁者,古人常说:仁者无敌。何谓仁?孔子云:“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为本心之德,仁者是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遵从天理,讲求仁义道德之人。因此:因智慧而超脱的人像流动的水一样快乐;信奉仁义道德的人像沉静的山一样恒久。虽然在孔子的思想里,他更推崇乐山的仁者(仁是孔子的主导思想)。但其实仁者、知者并无高下之别,就像自然界的山与水从无争胜之心,且互为映衬,共成山水。知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述而”篇 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乐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根本看不上眼)。”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追求吃穿享受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自己私欲的极度膨胀,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大行不义之事。但是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你怎么得到的,最终也会怎么失去。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开朗而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虽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所以君子要做到“坦荡荡”,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秋月挥洒。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但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这是“君子坦荡荡”。 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计较个人厉害得失。

至于小人呢?“小人长戚戚”,小人心里是永远有事情的,不是觉得某人对自己不起,就是觉得这个社会不对,再不然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我们都犯了这个毛病,有时候:“唉!这个社会没得搞的。”言外之意,我自己是了不起,而这个社会是混蛋。这也是“长戚戚”的一种心理病。小人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

“颜渊”篇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仁。孔子说:“抑制自己,履行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归向仁。实行仁,全凭自己,难道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的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颜回虽然迟钝,也要求实行这些话。”

【探究】“克已复礼”就是朱熹所提倡的“明天理,灭人欲”吗?

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朱熹指出,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礼崩乐坏”。

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 。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作为原始礼仪,它们的原型本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到了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礼仪”就逐渐变为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政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克已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明天理,灭人欲”则是将克已复礼赶向了极端,无视人的存在,是无“仁”可言的。 孔子说的 “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

孔子所说的“礼”的具体内容自然不能符合我们今天社会的需要,不过,讲究自我约束,用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调适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个人修养,使人与人关系和谐,这种思想是应该提倡的。

“季氏”篇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依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情:少年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除的是女色;等到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等到老了的时候,血气已经衰落了,要戒除的是贪欲。”

“盖人之方少。犹草木之始萌也。草木当始萌之日,而即摧其芽。未有不枯稿者。”在少年时期要正确处理性的问题。中国人谈性色变,尤其是没能对孩子进行很好的性教育。其实,细想之下,孔子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本身就含有成年人尤其是家长有责任及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意思,也就是要帮助孩子做好“戒”的工作,因为孩子那么小,是不可能自觉做到、也没有能力做到正确处理性问题的。对孩子性的教育不要到了青春期才开始,应该是越早越好,但青春期的性教育最为关键。如果缺乏科学的性教育,孩子到了青春期时,由于好奇心强,精力旺盛,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差,就会出现问题,这是很危险的。青少年应立志向学,能珍视生命,展现活力;要能坚持优质、追求卓越。 人在中年时代对钱财的需要是最多的,同时,人在中年时代的精力和智力是最充沛的,因此争斗得最激烈,也最容易出问题,所以孔子让中年人戒斗。

老年回顾来时路,从璀璨归于平淡,美好的仗已经打过,好汉不提当年勇;老年要能舍能得,以回馈的心看清纷扰世事。

“君子有三戒”,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是养生之道,尤其是精神修养之道。当然,青年也要戒斗、戒得,壮年也要戒色、戒得,老年也要戒色、戒斗,只不过从普遍意义上来说,人生各个阶段都有主要问题,或说主要难关,渡过相应的难关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钱穆先生说:“后人言志,多指有为,不知有戒,是亦失之。” 四)背诵几则你最喜爱的论语。 五)作业:

1、词语抄写熟记。

2、预习《老子五章》。

第19篇:《论语》读后感作文

刀豆文秘助手(www.daodoc.com)之《论语》读后感作文

《论语》读后感作文【一】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这句话出自《论语》,是我最喜欢的名言之一。每当读起这些古典名着时,都不禁会赞叹起瑰丽的中国文化,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些灿烂的瑰宝已经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意思是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好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这句话教导我们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虚心求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遇见不懂的要及时请教别人,努力与别人看齐。如果人们没有“见贤思齐”这种精神,那么你,你还是原来的你,不会有任何前进的步伐,生活也就不会有动力,而动力决定着你的成败!因此,我们应该有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这种精神!

《论语》读后感作文【二】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在开篇的“天地人之道”里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人。相之于天地的永恒,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暂,孔夫子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不断地教诲我们,怎样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质量,总体概括为:精神富足、心理安康、生活态度积极、和亲人朋友。

处世:“以真报怨,以德报德,率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而自内向外油然而生的从容、宽容。但这种宽容变有尺度,并非毫无原则的谦让、宽恕,而是以真报怨,以德报德。其实面对自己过往的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当时有过许许多多的情绪,可是走过来回头再看的时候觉得其实也没什么,不管是帮助爱护自己的,还是曾经嘲弄甚至伤害过自己的,都不过是人生的一种经历而已,处世为人,除了要感谢帮助爱护自己的人,同样也要感谢那些嘲讽甚至伤害过自己的人,因为只有他们的嘲讽才更让人感觉至深,才更人觉醒与自强。

交友:“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是对我们的忠实劝告,并提醒我们广交益友,不交损友,在与人相处的分寸把握上应“君子之交淡如水”。慢慢品味才深深的感悟什么才是“淡如水”,水的纯净与清彻。

通篇读完综合发现,书中频频出现的一些词语定、温暖、朴素、这些就是本书所要告知我们的为人处世的真谛。

《论语》读后感作文【三】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论语十则》主要讲两大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二是讲有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论语》使我懂得如何处世待人,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其中有几句论语,我受益非浅。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我对这句话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小学时的课本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xx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如果她/他发现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马上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应该坚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坚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秘密……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该坚强面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20篇:论语读后感作文

论语读后感作文

论语读后感作文

《论语》是我国经典读物,涵蕴了我国的文化经典。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用精短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和朋友交往、怎样孝敬父母、怎样解决事情、怎样……。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在说:“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这就是“仁”的根本。“义”是在仁的基础上理解的,即:一个人在社会中要做到为人所想,去帮助别人“礼”让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复礼”!大家要是都谦让一点,不就好了吗?“智”我觉得就是知人之言为智!也就是明白别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发展!其实,我们现在都是在学习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我们只有了解了其中的道理,才会明白自己在社会上的意义!当然对身边人的意见应该是选择好的,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接受!“信”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诚信。从我们的先祖开始就提倡“信”,而当今社会有时却缺失了传统文化的美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发扬《论语》中的道理。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少年君子”

我们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谐的社会,没有仁义礼智信不行的!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美好,社会越来越和谐!

论语读后感作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这两句话虽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出自2000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他的弟子子贡就曾经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在《论语》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这一片绿洲一直点缀装扮着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通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真是得益非浅!

[论语读后感作文]

论语君子的小作文范文
《论语君子的小作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