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院长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8:40:57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卫生院长先进事迹

健康守护神

——记*********同志先进事迹

编者按: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能密切结合行业特点,以办人民满意的卫生事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推动我院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整体提高。经全体职工大会会议研究决定,现将我院“创先争优”活动中树立的典型——***********同志先进事迹予以刊发,要求全体职工向****同志学习,迅速掀起“争先创优“的新热潮。

***,男,汉族,35岁,中共党员,1996年参加工作,现任****院长。原本可以留县城医院工作的他,想起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表情,坚决的放弃了城里舒适的生活环境(抛家弃子)和优越的工作环境,接受组织的安排,应聘到****任院长。从此,他真正走上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岗位,并立志要扎根这片热土,为广大农民的健康无私的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在这几年里,他用心为群众热忱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汗水都倾注在了群众身上,他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健康守护神”。医院连续几年被评为:“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被授予“ 市级青年文明号””,“县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县级文明单位”,“县级平安医院”,“县级卫生先进单位”等等。

积极参加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他认真学习业务技术、医院管理、医德规范等知识,自觉接受职工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并虚心听取,改进不足。为了满足自己求知若渴的愿望,他每年自费订阅的党报党刊与医疗相关书籍和杂志多大达几十本,自觉加压充电,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经过5年多的时间,原本第一文凭为中专学历的他通过自学考试已经获得本科文凭。同时,建立了医务人员培训学习长效考核、激励机制,医院职工自觉学习、积极学习蔚然成风。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他深知当地群众,生活本来就不富裕,如遇疾病缠身,那就是雪上加霜了,或因缺医少药被疾病折磨得痛不堪言,或因缺钱治病,被病魔吞噬,都会痛心疾首,忧心如焚。多年来,他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誓言,始终把对党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群众的热爱,注入到对医术不断的追求、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服务上。

桃川镇杜家庄村三组村民***患高血压病,血压经常在200/130mmHg以上,在医院住院期间,得知她这种病可以办理新农合慢性病,就向医院提出申请,被医院合疗经办人员拒绝了(合疗慢性病需要二级以上医院住院病历,卫生院属于一级医院),他得知后,就向该同志说,你先把毛改莲的资料收下,我们帮助她办理新农合慢性病。该同志不解的对他说:***是你亲戚啊?你这么热心?在说她不

符合政策。他听后笑了笑说:你知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什么意思吗?这个病人家里没钱,才到咱们医院住院治疗的,在说这个病人的病情完全符合慢性病标准,就是缺少相关资料而已,我们不帮忙谁帮她啊!随后,收集***的相关资料,亲自找到县慢性病鉴定小组,述说***的病情和困难,在他的坚持下,***的慢性病办理下来了,她逢人便说:*院长是个好人啊!是我们的健康守护神,要不是他,我早死了。

2008年5.12地震后,国家组织对适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他及时组织乡村医生进行培训,亲自制定接种方案和不良发应预案。接种的时候对每天三个接种点不停的巡视,当在***村接种点巡视的时候,已经下午6点了,其它儿童已经全部接种完毕,只有五组2名儿童没来接种,医院工作人员准备收拾东西回单位时,他二话不说,背起冷藏包要亲自上门接种时,大家都劝他说:五组山高路陡,很危险的,已经捎话让家长明天把孩子带到医院接种。他说:接种前已经通知过家长,孩子没来说明有其它情况,你们先回单位汇总报表,准备明天的接种疫苗和器械,我上去看看。当给那2名儿童打完预防针时天已经黑了。为了做好明天的工作,他抹黑深一脚浅一脚艰难的往回赶,一个不小心滑倒路旁的杂草丛了,迷失了方向,是一位大妈发现了他,把他从死神边缘拉了回来。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寒来暑去,栉(zhi)风沐雨,磨穿了多少鞋底,撕破了多少衣裳,洒下了多少汗水和鲜血难以计数,在***没有发生病人耽误治病,没有发生疫情损害群众健康,他对苦和累始终一笑了之。他说,“为

了群众的健康,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他深爱**镇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更爱**镇的6000多个乡亲。

自觉抵制不良之风,职业道德高尚

在他刚任院长的时候,把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明确为当时及以后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规范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轻群众不合理医药负担为重点,以抓教育、抓落实、抓查处为主要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纠风工作,切实减轻人民群众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负担。当时,一家医药公司前来结算的时候,他发现他们的药品价格比较高,就对医药公司的人说:你们的药品价格比其它的公司价格贵,一万六千元的药款给你们一万三千元好了。医药公司的人急了,赶紧从兜里拿出一千元现金往他的兜里装,说:都是单位的事情,你就通融下,在说税票都开好了。他义正言辞的拒绝了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把你的钱拿走,你的药价贵,损害的是医院和群众的利益。当医药公司人员拿着一万三千元药款走的时候说:我见过的院长很多很多,还没见过你这么抠门的,但我服了你的人品。最终他在一万六千元的药款的税票上注明按一万三千元报销。

爱岗敬业,做群众需要的健康之神

他对工作恪尽职守,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把群众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和学习的最大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使自

己成为基层群众最需要的“健康守护神”。卫生院只有七个人,每年有2万多人次就诊,每年还要为60多名新生儿和产妇进行多次访视、防病治疗,这都散居在40里**河,那就得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了。他或到农舍出诊,或到村里防病,一抬步就是十几公里,每年组织医务人员出诊1000多人次,自己也要出诊200多次。

**镇的群众大多数远离城镇,交通不便,求医困难,一旦患病失去及时治疗的时机,将会造成追悔莫及的后果。只要得到求救电话,不管路途再远困难再多,他总是尽最大努力在第一时间赶到,由于当地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群众得了病以后总是小病托,大病抗。 ***村三组***大妈86岁了,得了冠心病和房颤,抗了七八天实在扛不住了在县医院住了5天院,由于没钱没办法继续治疗只好被儿女拉回家,当听说*院长医术高超,人品好时,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医院咨询,当他听说后,立即雇车把***大妈接到卫生院进行了系统治疗,住院期间,他便让职工灶给老人做可口的饭菜送去。在他的精心治疗下,半个多月后,*大妈症状明显减轻,这时候,*大妈的儿女一个个眉头紧缩,他知道*大妈儿女们为住院费用发愁,便对他们说:你们不用为住院费发愁,医院有尊老敬老减免制度,你母亲符合减免标准。当*凤英大妈得知自己住院半个多月,才花了一百六十多元的时候,高兴的说:共产党好啊!感谢党和政府!*院长是我们的“守护神”啊!其实,*大妈还不知道,早在一个月前,8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两次的免费体检工作和“四有服务”( 看病有人引、检查有人陪、配药有人拿、住院有人送)已经开展了。

**村二组村民***,三年前因车祸造成颈椎严重受伤,颈肩部以下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儿子外出打工,老母年事已高,帮不上忙,***吃喝拉撒及家里一切农活全靠妻子一人承担。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建立市级青年文明号服务点设立了家庭病床,为最困难的患者提供服务,***也成立他的帮扶联系点。从2009年8月20日家庭病床设立以后,他每月两次来到***家中进行体检、测血压、量体温、听心脏,看患者肌张力方面的情况,并每次给患者免费送来药品和捐钱捐物;还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并对***的妻子也免费送药,对此,有些职工不理解:***是瘫痪患者,免费治疗送药是应该的,为什么也给他的妻子免费治疗和送药啊。他听了说:***就靠他妻子一个人照顾,要是他妻子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累垮了,谁来照顾***啊!

任院长四年多来,看病不计个人报酬,遇到经济有困难的病人,总是毫不犹豫地慷慨救治。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全心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2008年到2010年连续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卫生先进工作者”、“ 优秀医务管理者”等。在新医改精神的指引下,群众“健康守护神”***正以“苦心求妙术,棘手去沉疴,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忙”的热情,向新的更高的目标迈进。

推荐第2篇:敬老院院长先进事迹

敬老院院长先进事迹

敬老院院长先进事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计个人的得失是共产党员的本色。

**市**区**乡敬老院59岁的**x院长就是一位这样的党员,她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化作实际行动,把全部的光和热倾注在敬老院的事业上,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实践着xxxx,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赞歌。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工作,她把一个破烂不堪的敬老院变成了一所市级标准化敬老院,受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97年她荣获民政部等六个部委颁发的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的金质奖章,并多次被市、区、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今年她又被评为市级模范党员标兵。

91年春天,乡领导陪着**x来敬老院交接,当时的敬老院可谓是煤无一锹、柴无一捆,有的只是240平方米的一栋平房、一个猪舍、一台黑白电视机、一台收音机、二台破铁车,再有的就是几年遗留的5300余元的外债。15位老人已经吃了4个月的苞米面粥了,并且苞米面也所剩无几。望着这一群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凄楚老人,她直觉得鼻子发酸,也清楚了自己的责任有多大。她对送她来的乡长说:既然是党组织派我来的,就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干出个样来。第二天,她从家里用小牛车拉着行李、衣物和家里的50斤大米、三麻袋苞米上任了。从此她在敬老院一住就是十五年。

从这天起,她天天不拾闲,天天把自己累得诊里倒在炕上就一动不想动了。她四处跑着求援。老人们看见:第二天,西太小学就来了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为他们割了一垛条子码到了院子里;第三天,西太煤矿就捐送了两车原煤;第四天,她又到各村化缘,弄来了白灰、水泥、红砖,然后和敬老院的另一个工作人员--出纳员刘景君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查看更多文秘资源网资料把屋子重新粉刷了一遍,把坡着的门口砌上了水泥台阶;接着,她到市民政局请局长批了5000元钱,和小刘带着两个老人赶着借来的马车上街了,从饭碗、盘子、筷子、水桶、洗脸盆、洗衣盆到换洗的衣袜、床上用品买了满满一车,浩浩荡荡地回来了。那些日子,是敬老院的年,老人们像孩子一样欢喜。她烧了一锅一锅的热水,给老人们洗澡理发,那衣服被褥上的虱子都要拿笤帚扫&&不到一个月,敬老院变了,不光清爽,连人的精神气儿都高了。

**x太累了,一次她骑着自行车出去办事,头一晕,从车上栽了下去。醒过来,已躺在医院里。看见周围都是人,自己胳膊、腿一动都疼,就问:我这是在哪儿?听说自己摔了,但没伤着骨头,她挣扎着要爬起来。大家忙按住她:别动,你伤得很重。乡长把床位都给你安排好了,你就在医院里住几天吧。那可不行,敬老院这点钱我可舍不得祸害!快,送我回家!她一到家,80岁的婆婆见她浑身是伤,便心疼得哭了,她自己反倒笑了:没事儿的,你不总说我是铁打的吗?她只躺了三天,就一瘸一拐地到敬老院去了。**x在民政、工商税务等部门以及慈善部门的支持下,用一个月的时间还清了全部外债。

**x琢磨,过日子不能没有底气,她把敬老院抵债的40亩地都要了回来,还划拉了边边角角别人不种的20亩地,起早贪黑地种上了苞米、大豆、红小豆、饭豆、绿豆、地瓜、花生、土豆、茄子、豆角,连做粘干粮的粘苞米都没落下。老人们也都呆不住了,体格好的看见**x嘴里嚼着干粮就往外走,也扛起锄头跟着。玉荣的腿糊着药下地,谁的心不是肉长的?她考虑老人没有水果吃不行,便带着大家在房子周围种上了樱桃、杏子、李子、海棠&&她又张罗着抓了猪羔、鸡崽、鸭崽&&粮有了,油有了,菜有了,果有了,蛋有了,肉也有了。她想等以后发展起来,再卖点,还怕敬老院日子不好过吗?

推荐第3篇:卫生院院长先进事迹

胡贤林不计个人得失,扎根山区33年,全心全意为山区群众服务,赢得了山区群众的信赖和爱戴,展现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高尚的医德和崇高的职业精神。

胡贤林医德高尚,体现为他把救死扶伤的天职看得高于一切。33年来,他把病情当作命令,甘当“全天候”医生,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千方百计方便大山里群众就医。他视病人如亲人,时时为病人着想,处处从病人的利益出发,不让病人多受一份罪、多花一分钱。33年来,他走遍了全乡28个自然村,叫得出六千多号人的名字。他把对病人的爱,融入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一举一动都是情。

胡贤林医德高尚,体现在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山区群众健康有保障。胡贤林说,“与大山里治病救人的头等大事比,自家的事都是小事。”为此,他一心扑在双峰卫生院这个“大家”的建设上,一次次放弃了离开山区的机会,为了在大山里建设好让乡亲们放心的生命守护站,他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医生是个特殊的职业,病人以生命相托,这不仅需要高明的医术,更需要高尚的医德和甘于牺牲的精神。胡贤林扎根山区33年,以对事业极端负责的精神和高尚的医德,在山民心目中树立了大山一样伟岸的形象,山民们只要看到他,“眼睛亮了,病也好了一半。”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这些年,与医疗设施越来越先进不相称的是,一些地方医患关系日趋紧张。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作为医护人员更是责无旁贷。胡贤林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只要恪守职业道德,弘扬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就一定有助于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海拔六百米的天台山脉连绵不绝,横亘宁海、新昌和天台。素有宁海“小西藏”之称的双峰乡就坐落在这群山环抱的三地交界处。那里,有一个山民们熟悉的身影时常在崎岖的山路间穿行。33年来,他忠实地履行着救死扶伤的天职,用脚丈量着大山深处的每一寸土地;他一次次放弃了下山行医的机遇,一直坚守在大山里,为山区的父老乡亲建起了“生命守护站”;他以高尚的医德赢得乡亲们广为传诵的好口碑……

他就是共产党员、宁海黄坛镇双峰卫生院院长胡贤林。已经83岁的当地村民何行龙,这样评价胡贤林:“这么好的医生,难得。”1974年1月,何行龙大吐血,被送到卫生院。听说新来的病人有肺结核病史,当时在卫生院仅有的两间病房住院的病人谁也不肯与他同住一处,胆小的干脆吵着要回家。可何行龙的病情需要一日数次观察诊断,对症下药,理应住在医院里,而且最好安排单间。这时新婚才三天的胡贤林作出了一个令同事们感到意外的决定,让老何住进他安在医院宿舍里的新房,自己和妻子搬到附近的丈母娘家去住。

让病人住婚房,多不吉利,万一是传染病咋办?有人好心相劝。胡贤林反劝道,我是医生,治病救人最要紧;确诊是传染病再转院也不迟。后来,经确诊老何得的是肺结核后遗症———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就这样,老何在胡贤林的新房里整整躺了一个月。在胡贤林的精心治疗下,老何终于康复出院。

此后,老何一有病就找他,而胡贤林也从不嫌麻烦,每次都给予亲人般的照料。去年,老何出现原因不明的便血。他又找上胡贤林,要他帮着联系山外的大医院去看病。胡贤林不但很快通过在杭州工作的小女儿帮他联系上了浙一医院,还利用休假时间陪他到杭州看病。上个月,老何又高烧不退,来到卫生院一查,白细胞高达17000单位,比正常人高出7000单位。这对一个冠心病、肺气肿和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缠身的老人来说,最好是到大医院去诊治,可这次何行龙执意不肯去。无奈之下,胡贤林只得每隔几天,就给老何抽血化验,调整用药;晚饭后,他带上出诊箱送医送药到床头。经过9天的精心治疗,老何的病情终于得到明显的缓解。33年来,类似这样的麻烦事,胡贤林不知揽过多少次。有时不仅要出大力,还要垫上自己的钱。

榧坑村的胡永安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时常复发。气急时他脸色铁青,最犯愁的是每次挂针、吸氧的医疗费,五六天下来就要六七百元。这对丧失劳动力的他来说是很难承受的。这时,胡医生总是说“先看病,有钱了再来还”。10多年来,几十元的欠费胡贤林悄悄垫上;多的就记在卫生院的账上,待村民有钱时还上。账上的欠款从每年的数千元越滚越大,直到上万元。XX年前,这笔欠账直接从卫生院业务结余中核销。此后,由乡财政核销。胡贤林没有统计过10多年来自己垫了多少医药费,但一些生活特别困难的村民记得,每当要还他垫的钱时总被他婉拒。卫生院的平均处方26元。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廉价药是双峰卫生院的当家药。为了让村民省药费,胡贤林动足了脑筋:山乡多发尿结石,急诊时打针消炎,待控制病情后,就教病人上山采车前草、金钱草和紫金沙三味草药煎服调养;上呼吸道感染时,教村民拿梨头、枇杷叶和鱼腥草煎服。

“病情就是命令。”干过部队卫生员的胡贤林,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理解颇有几分军人色彩。然而,为了践行这一理念,他时常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1988年一个大雪封山夜,长丘村一急性腹痛病人俞东贵托人打来电话,要他出诊。胡贤林钻出热乎乎的被窝,背起药箱,拿着手电,一头扎进寒风刺骨的茫茫风雪夜。大雪齐膝,北风呼啸,他艰难前行。北风越吹越紧,刮得睁不开眼,喘不过气,他最后只好背朝着目标倒走。为了赶这足足7.5公里长的山路,他不知摔倒过多少次,而窄窄的山道边就是悬崖!

“一个雪人叩开我家门,外衣是积雪,眉毛挂着冰凌,只有头顶冒着热气。是胡医生,他真的大雪天赶来救命了。”回忆起往事,老俞至今还激动不已。

1998年9月的一个凌晨,王家染村来电请他赶快去抢救一名喝农药自杀的妇女。胡贤林收拾好急救药物,一头挑着生理盐水,一头担着灌肠用具,揣上两个隔夜的冷麦糕就出发。50出头的胡贤林挑着10多公斤重的担子一路小跑,2个多小时赶了15公里山路。只见病人躺在地上口吐白沫,上气不接下气,皮肤、口唇青紫,全身抽搐,瞳孔也缩得只有针尖那样细。胡贤林马上采取洗胃、催吐、灌肠等措施。他不顾病人一身污秽,一直守在边上细心观察,调整用药。经过一天一夜的精心治疗,终于将中毒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连夜送产后大出血病人到城关的大医院;抢救农药中毒的村民三天三夜没合眼;为赶时间出诊,吃饭常常烫破喉咙;下乡巡诊顾不上术后不能下地的妻子,让她就此落下低血糖的病根……胡贤林的感人事迹,同事和乡亲们说了一件又一件。

村民们说,“看到胡医生,我们眼睛亮了,病也好了一半。”

胡贤林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自勉牌匾,上书“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全心全意为山区父老乡亲服务”。33年来,他接诊病人30多万人次,挽救了近百个山民的生命。一心扑在“大家”上

黄泥墙、烂泥地的矮楼,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这“老三件”是双峰卫生院建院初期的全部家当。村民做个血化验、拍个x光片,还得赶到15公里外的城关医院。担任双峰卫生院院长后,为了让大山里的卫生院真正成为乡亲们放心的“生命守护站”,胡贤林可谓是费尽了心血、绞尽了脑汁。

老胡一直很清贫。前些年总算在城关买了套房子,五万多元房款还得分期付清。“凭你的技术,几年就好发财。”有人鼓动他到城关开诊所。更有同行说,若老胡开诊所,他愿去打下手。有人甚至出高薪想挖他走。宁海县卫生局副局长葛文华说,他在局里18年,五任局长都关心地问过他要不要调到山外,老胡都婉拒了。去年底,胡贤林已接近退休年龄,城关一家骨伤科医院院长托人说情、电话催促无效后,特地上山来“预订”胡贤林,要他退休后去那里干,工资待遇好商量!老胡却打定了主意,在大山里发挥一个医生的余热。冬去春来。院子里,老胡翻建双峰卫生院时栽下的一棵桂花树、一棵柏树在山风中挺立,枝繁叶茂。它们的根已深深扎在这片土地上,融入大山。

推荐第4篇:敬老院院长先进事迹

敬老院院长先进事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计个人的得失是共产党员的本色。

**市**区**乡敬老院59岁的**x院长就是一位这样的党员,她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化作实际行动,把全部的光和热倾注在敬老院的事业上,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实践着xxxx,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赞歌。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工作,她把一个破烂不堪的敬老院变成了一所市级标准化敬老院,受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97年她荣获民政部等六个部委颁发的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的金质奖章,并多次被市、区、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今年她又被评为市级模范党员标兵。

91年春天,乡领导陪着**x来敬老院交接,当时的敬老院可谓是煤无一锹、柴无一捆,有的只是240平方米的一栋平房、一个猪舍、一台黑白电视机、一台收音机、二台破铁车,再有的就是几年遗留的5300余元的外债。15位老人已经吃了4个月的苞米面粥了,并且苞米面也所剩无几。望着这一群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凄楚老人,她直觉得鼻子发酸,也清楚了自己的责任有多大。她对送她来的乡长说:“既然是党组织派我来的,就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干出个样来”。第二天,她从家里用小牛车拉着行李、衣物和家里的50斤大米、三麻袋苞米上任了。从此她在敬老院一住就是十五年。

从这天起,她天天不拾闲,天天把自己累得诊里倒在炕上就一动不想动了。她四处跑着求援。老人们看见:第二天,西太小学就来了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为他们割了一垛条子码到了院子里;第三天,西太煤矿就捐送了两车原煤;第四天,她又到各村“化缘”,弄来了白灰、水泥、红砖,然后和敬老院的另一个工作人员--出纳员刘景君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查看更多文秘资源网资料把屋子重新粉刷了一遍,把坡着的门口砌上了水泥台阶;接着,她到市民政局请局长批了5000元钱,和小刘带着两个老人赶着借来的马车上街了,从饭碗、盘子、筷子、水桶、洗脸盆、洗衣盆到换洗的衣袜、床上用品买了满满一车,浩浩荡荡地回来了。那些日子,是敬老院的“年”,老人们像孩子一样欢喜。她烧了一锅一锅的热水,给老人们洗澡理发,那衣服被褥上的虱子都要拿笤帚扫……不到一个月,敬老院变了,不光清爽,连人的精神气儿都高了。

**x太累了,一次她骑着自行车出去办事,头一晕,从车上栽了下去。醒过来,已躺在医院里。看见周围都是人,自己胳膊、腿一动都疼,就问:“我这是在哪儿?”听说自己摔了,但没伤着骨头,她挣扎着要爬起来。大家忙按住她:“别动,你伤得很重。乡长把床位都给你安排好了,你就在医院里住几天吧。”那可不行,敬老院这点钱我可舍不得祸害!快,送我回家!”她一到家,80岁的婆婆见她浑身是伤,便心疼得哭了,她自己反倒笑了:“没事儿的,你不总说我是铁打的吗?”她只躺了三天,就一瘸一拐地到敬老院去了。**x在民政、工商税务等部门以及慈善部门的支持下,用一个月的时间还清了全部外债。

**x琢磨,过日子不能没有底气,她把敬老院抵债的40亩地都要了回来,还划拉了边边角角别人不种的20亩地,起早贪黑地种上了苞米、大豆、红小豆、饭豆、绿豆、地瓜、花生、土豆、茄子、豆角,连做粘干粮的粘苞米都没落下。老人们也都呆不住了,体格好的看见**x嘴里嚼着干粮就往外走,也扛起锄头跟着。玉荣的腿糊着药下地,谁的心不是肉长的?她考虑老人没有水果吃不行,便带着大家在房子周围种上了樱桃、杏子、李子、海棠……她又张罗着抓了猪羔、鸡崽、鸭崽……粮有了,油有了,菜有了,果有了,蛋有了,肉也有了。她想等以后发展起来,再卖点,还怕敬老院日子不好过吗?

推荐第5篇:卫生院院长个人先进事迹

卫生院院长个人先进事迹

XX,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出生于197X月。199X年至民权县卫生局办公室工作,工作兢业,能力出色,200X年被任命为卫生局办公室副主任,2007年被任命为民权县新农合办公室副主任,201X年底调至XXX镇卫生院任院长至今。

任院长以来,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业务精益求精,工作严于律己,作风保持“爱院、爱岗、诚信、勤奋、守法”的主人翁精神,带领全院职工团结拼搏,很快使XXX镇卫生院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开创出工作新局面。

开拓创新,永不停步一直是XXX奋进工作中的主打色。初上任时,XXX镇卫生院是全县乡镇医院基础条件最差的的老医院,大胆创新,有出路。为此,XXX带领全院职工从小事着眼、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

一方面积极响应市卫计委“三项活动”工作开展,多方争取项目资金一百余万元,勤俭节约自筹了90余万元,对卫生院的环境进行整治,新建门诊、病房1200多平方,预防接种门诊370多平方,硬化地面2900多平方,修建了患者休闲活动中心并安装了凉亭及健身器材,购买的 50多张病床,100多套被褥。热水器,24小时提供开水,我院积极与保洁公司联系,签订了合同,每天不定时的进行卫生的打扫,对我院的垃圾进行及时的清理,彻底改变的了我院的脏、乱、差的现象,治疗我院不卫生的顽症,真正的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让患者感觉到家的温馨,为群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另一方面先后出台了医院医政工作“四结合”和保医疗质量“四个关键”,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今年是健康扶贫工作重要的一年,XXX镇辖区居民XXXX人,其中有XXX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为更好地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切实做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的帮扶,XXX镇卫生院根据县政府及县卫计委的工作部署积极行动,在辖区内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为确保健康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XXX镇卫生院成立了以王院长为组长的领导组,分片包干、有序开展、落实到人。在前期圆满完成国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管理数据库”按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又组织执业医师、执业护士、公卫医师、乡村医生组成五个健康扶贫服务团队。在多次走访中了解到,因病、因残致贫已成为贫困的重要原因。如何拔掉因病致贫这一“贫根”,健康扶贫工作队召开多次专题会议,摸清如下情况:“由于疾病治疗花费高、报销低,使贫困家庭难以承受,“小病拖大、大病等死”的情形较为常见。一些原本可以预防或者及时开展前期治疗就可以缓解的疾病,最终因为治疗不及时或无钱就医而拖成大病,导致治疗难度更大、花费更高,使原本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也容易致贫”。针对此情况王院长带队为辖区XXX名贫困人员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本院5个服务团队为1164贫困户进行签约服务,入户随访并携带常用药品。为行动不便的XXX名贫困人员,服务团队携医疗器械进行入户查体,体检项目包括B超、心电图、血生化等,确定家庭医生、发放“健康扶贫服务卡”、免费发放药品。自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为辖区内贫困人员建立健康档案3652份,并同时给予健康指导;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10种60000余份;为服务对象免费发放药品及慰问品价值三万余元。通过开展健康扶贫工作,让贫困人员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该项工作受到了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双管齐下,“送出去、请进来、老带新”,加强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人才梯队。 院长负责制和组长负责制,民主管理,党员目标化管理小组和医德医风管理小组,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抓服务意,实行绩效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抓好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同时并进。

天道酬勤。XXX同志连续多次获得市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嘉奖,也为XXX镇卫生院赢得了满满的荣誉:2014年度全县卫生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度全县卫生工作先进单位、2016全县“三项活动”先进单位、2016年度全县卫生计生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度全县卫生计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2017年创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2017被选为民权县人大代表。

严于律己,一心为民深知农民的艰辛,农村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于他们的血和汗,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表情在她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 5年多的工作中始终铭记着农民的疾苦,不让农民多花一分钱,不浪费公家的一分钱。任院长近5年来,始终恪守这样的信念:医院的功能就是尊重病人,想方设法为病人看好病,做好服务,首先把看好病这一实事办好。在廉政方面,还是先从自身做起,加强品质、作风、人格修养去表现威信,培养诚实、正直、廉洁奉公的品质,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工作作风,严于律己,自知自明的态度;勇担风险、多谋善断的作风;容人之过、谅人之短的精神,虚怀若谷、从善如行的素质。社会的发展进步,给基层卫生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XXX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工作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党和政府的领导,靠的是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群众的支持。多为群众办点实事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为了我们大家共同的事业,与大家共肩作战,共创我镇卫生事业的美好明天。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坚信,明天的路会越走越好!

推荐第6篇:敬老院院长先进事迹(推荐)

敬老院院长先进事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计个人的得失是共产党员的本色。敬老院60岁的***院长就是一位这样的党员,他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化作实际行动,把全部的光和热倾注在敬老院的事业上,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实践着,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赞歌。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工作,他把一个破烂不堪的敬老院变成了一所县级标准化敬老院,受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荣获县优秀共产党员。

善开导,多宽容,以诚相待换真情。面对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蒋院长把爱倾注在这些孤寡老人身上,凡是到敬老院来的老人年龄都较大,身体多病又无儿女照顾。他总是把这些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来对待。如今老人讲究过大寿,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也很羡慕别人过生日,他就把老人们的生日写在纸上贴在办公室的墙上。每当有老人过生日,他都精心准备,多蒸几个鸡蛋,做上几个可口的菜肴和大家一起为老人祝寿,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春节期间,服务员发现几个老人情绪有些低落。通过细心观察得知,原来老人看见别人都有亲属来探望,自己亲人没来,心里有点儿不是滋味。蒋院长主动与其亲人进行了沟通,在大年初三他们的侄儿突然到来,老人欣喜异常。提起这事,老人的心里都暖暖的。

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动真情。17来,*院长很少回家过年、节,经常在敬老院陪伴老人。他想,越是过年过节,老人越需要温馨和关照,不把老人的生活安排妥贴,总是放心不下。他家里的农活再忙,只要是院里有事,二话不说,院里的事要紧,一年四季除了农忙在家打点一下,其余时间基本上都在院里,难怪他妻子、儿女都说:“你的心总是牵挂敬老院这个家”。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五保老人服务。五保老人的冷暖他们时刻记挂心上,什么时候该添制夏衣冬被,他们提前作好了准备;五保老人有了病痛,请医拿药,忙过不停,对待五保老人胜过自己的亲人。负责特护的服务员,对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天端水、喂饭、洗衣擦身、端屎端尿,经年累月,不怕脏、不怕累。他们并没有特殊的津贴,仅仅是凭自己的责任心、爱心,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工作。

淡名利,勤耕耘,甘当人民的孺子牛。说句真心话,凭现在党的富民政策,加上他吃苦耐劳的韧劲,几年功夫,也可能着实的赚到一大把,如今同村那些原来较穷的家庭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发财了,而他却落伍了。凭心而论,敬老院的工作是份苦差事,待遇是低了点,尝过多少的酸咸苦辣,付出了许多心血,流下了不少的汗水。十几号人,只有连炊事员在内二个工作管理人员,但他却淡泊名利,认为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爱上了敬老院这项事业,哪怕是苦一点,清贫一点也是心甘情愿。他想只要全心地在扑这片小天地里,发出光和热,上对得起党和政府,下对得起需要关照的院民,问心无愧就行,做人讲诚信,是党员讲党性,工作敬业爱岗,对事业要执着追求,善始善终。

奉献爱,搞建设,践行爱心抓产业。为了有效破解敬老院经费缺口问题,坚持不等不靠、积极创收,走以副补院的路子,抓了“三个开发”。一是开发种植项目。把院前院后的2亩空闲地全部栽上蔬菜,一年四季从不间断,解决了敬老院一部分的吃菜问题;二是开发养殖项目。在多种经营生产上,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了技术难度不高的肉猪养殖为突破口,通过尝试,效益十分明显,全年养猪10多头,为改善敬老院生活提供了保障。三是开发保障项目。建成了院内花园,扩建了老年医疗室,添置热水器、电视机、电风扇等设施,订阅了大量报刊供老人阅读,为孤老们创造了安度晚年的良好环境。

冬去春来,院里来了一批又一批老人,他们在这充满爱心的绿洲里,过得开心,住得舒心,人变了,观念大变样了,院里的各项工作总是积极主动配合,院里吵闹事少了,守纪律、讲文明、讲团结的人多了。通过蒋院长以真心换真情,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你敬他人一尺,他敬你一丈,***同志他将毕生的热血倾注给老人们的爱,站在最平凡的岗位上,用最平凡、最明快的点滴行动,诠译着一位共产党员最朴实的情怀,为了老人们的幸福,他依旧默然的为之而为之,真是爱之倍加,赤心可照。

在敬老院这一块小天地里,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用平凡的人生,爱的浇洒,谱写了一位共产党员的真实情怀。在敬老院这一块小天地里,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用平凡的人生,爱的浇洒,谱写了一位共产党员的真实情怀。

推荐第7篇:乡敬老院院长先进事迹

[乡敬老院院长先进事迹] 他虽没有显耀的地位和权力,但深受群众敬重;他虽没有豪言壮语,但成为乡、村两级干部学习的榜样;他虽家境贫寒,但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乡敬老院院长先进事迹。

他,就是**,**市**乡敬老院院长,**乡**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争当党的忠诚卫士

**同志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党员干部,在他的身上有着农民的朴实和共产党人的执着,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他总是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他始终坚定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工作再忙,他也不忘向党员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授实用技术。以前作为村党支部带头人,他深知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把好人选关是关键。为此,他坚持把符合“三个基本条件”(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带头致富能力,愿意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热心公益事业,群众口碑好)和“七类人”(即实用技术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农民经纪人、个体私营大户、回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团员青年)中的致富能手作为培养重点。在培养中坚持教育与定期考察相结合,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不断为党组织培养合格党员。正是有着这样一种坚持学习的精神和善于掌握信息的敏锐性,使他在工作中总能与党组织保持高度的一致,并结合实际进行不断的开拓与创新,面对困难也能及时应对,使问题迎刃而解。

甘为五保户的勤务担当

自担任**乡敬老院院长一职以来,**同志就把这一岗位看作是神圣的,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甘当五保老人的好儿子,事迹材料《乡敬老院院长先进事迹》。**乡敬老院在院五保户对象共56人,这些对象中有生活不能自理的、有精神不正常的、有肢体残疾的。为更好开展工作,**就同敬老院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对每个对象都制定了完善的服务安排。让每个入院的对象都能感到家的温暖。记得xx年腊月25日晚上10点,当时外面天空正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在查房时发现院里一位76岁老人突发心绞痛,生命垂危,他二话不说,脱下棉衣包住老人,一口气将其送到2里外的乡卫生院抢救,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1点半,老人才脱离危险。而他这时才感到自己浑身发冷,原来自己上身仅穿一件内衣,脚上的鞋子、袜子连同半条裤腿全部湿透,走路都能听到水响。他就是这样一个忘我的人,拿他自己的话来说:“既然乡党委、乡政府将他们交给我们,我们就要负好责,当好勤务兵,要让所有对象都能感受到比在家更温暖、更快乐”。

争做干部的好表率

作为敬老院的主管领导,**同志掌握着不少财物的权利,但他始终牢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古训。不论在工作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即使在个人独处时,也能 “自重、自励、自省、自警”。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三不原则”即: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他用实际行动,维护了自己廉洁务实的形象,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既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迈誓言,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直默默无闻地为当地群众办实事,不计个人得失,诚诚恳恳,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诠释着“共产党员”这个闪亮的名字。他是**乡共产党员中的佼佼者,是一位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秀党员。

推荐第8篇:乡敬老院院长先进事迹

他虽没有显耀的地位和权力,但深受群众敬重;他虽没有豪言壮语,但成为乡、村两级干部学习的榜样;他虽家境贫寒,但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

他,就是**,**市**乡敬老院院长,**乡**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争当党的忠诚卫士

**同志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党员干部,在他的身上有着农民的朴实和共产党人的执着,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他总是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他始终坚定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工作再忙,他也不忘向党员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授实用技术。以前作为村党支部带头人,他深知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把好人选关是关键。为此,他坚持把符合“三个基本条件”(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带头致富能力,愿意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热心公益事业,群众口碑好)和“七类人”(即实用技术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农民经纪人、个体私营大户、回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团员青年)中的致富能手作为培养重点。在培养中坚持教育与定期考察相结合,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不断为党组织培养合格党员。正是有着这样一种坚持学习的精神和善于掌握信息的敏锐性,使他在工作中总能与党组织保持高度的一致,并结合实际进行不断的开拓与创新,面对困难也能及时应对,使问题迎刃而解。

甘为五保户的勤务担当

自担任**乡敬老院院长一职以来,**同志就把这一岗位看作是神圣的,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甘当五保老人的好儿子。**乡敬老院在院五保户对象共56人,这些对象中有生活不能自理的、有精神不正常的、有肢体残疾的。为更好开展工作,**就同敬老院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对每个对象都制定了完善的服务安排。让每个入院的对象都能感到家的温暖。记得XX年腊月25日晚上10点,当时外面天空正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在查房时发现院里一位76岁老人突发心绞痛,生命垂危,他二话不说,脱下棉衣包住老人,一口气将其送到2里外的乡卫生院抢救,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1点半,老人才脱离危险。而他这时才感到自己浑身发冷,原来自己上身仅穿一件内衣,脚上的鞋子、袜子连同半条裤腿全部湿透,走路都能听到水响。他就是这样一个忘我的人,拿他自己的话来说:“既然乡党委、乡政府将他们交给我们,我们就要负好责,当好勤务兵,要让所有对象都能感受到比在家更温暖、更快乐”。

争做干部的好表率

作为敬老院的主管领导,**同志掌握着不少财物的权利,但他始终牢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古训。不论在工作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即使在个人独处时,也能 “自重、自励、自省、自警”。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三不原则”即: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他用实际行动,维护了自己廉洁务实的形象,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既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迈誓言,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直默默无闻地为当地群众办实事,不计个人得失,诚诚恳恳,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诠释着“共产党员”这个闪亮的名字。他是**乡共产党员中的佼佼者,是一位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秀党员。

推荐第9篇:乡镇卫生院院长先进事迹

用爱心点亮生命之光 ——**区**乡卫生院院长##先进事迹

每一位从医者都知道,医生的特殊性在于不仅要求从业者要有高超的技术和工作责任感,更要有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一颗真诚的爱心。**乡卫生院院长##从医17年以来,始终这样要求自己,用一腔热情和爱心谱写着一位普通医务工作者的爱心之路。

爱心融入工作,将挽

救每位患者的生命做为医生永不背弃的誓言

##同志在农村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表情在她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2年,她中专毕业被分配到**乡卫生院,走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从此她就下决心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乡这片热土,为广大农民的健康奉献自己的青春。由于她的勤奋好学,工作后不久便熟练掌握了妇产科临床操作技能,并以热情周道的服务,很快成为农民患者心目中十分信赖的好大夫。为了提高自己的医技水平,她争取机会到上级医院深造学习,26岁就成为卫生院业务骨干。她常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医务工作者,半点马虎不得”。2001年8月,##同志的父亲病危,老父临终前含泪握住她的手希望她能在病床前守候一晚,可当晚卫生院恰好又来了位难产孕妇,情况十分危急,患者点名要求她信任的侯大夫来帮她助产,为了患者对卫生院的信任,为了医生那不背弃的誓言,她含泪辞别病榻中父亲,冒着雨、流着泪在泥泞中赶了二十几里夜路,记不得摔了多少跤,终于及时赶回了卫生院,经过近五个小时的全力抢救,孕妇逐渐脱离了生命危险,婴儿平安降生。看着幸福的产妇和熟睡中的婴儿,做为医生,##感到了满足,而做为女儿,却多了对父亲永远无法弥补的愧疚。

爱心回馈社会,卫生院的发展壮大是对患者和职工最大的爱

##同志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1999年她被任命为卫生院副院长,2001年1月担任院长。当时,由于**乡卫生院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都很差,远不能满足农民的就医需求。为尽快改变这一现状,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她千方百计,甚至变卖了自家的住房,多方筹措资金近10万元,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修缮病房、手术室,购置麻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急需的医疗设备,并购买了微型救护车,初步拉升了卫生院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在医院管理和医技提高上,##同志坚持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目标管理,并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积极与多家二甲、三甲医院签定技术合作协议,遇到重大手术,邀请合作医院的专家来主刀手术,通过“借脑”发展,使卫生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双赢”。现在**乡卫生院已成为**区服务能力最强的乡卫生院,是唐山市首个农村爱婴医院,开创了建院以来历史最好业绩。拥有1897平米的二层门诊病房综合楼、病床55张,更新b超机、300ma大型x光机、全自动心电图机、高频电刀等医疗设备10多台件,透视、检验、b超、心电图等医技检查全开展,开设内、外、妇、儿、中医等12个科室,可开展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等,年业务收入近300万元。随着该院日益发展壮大,##同志又着手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比如重症患者免费接送、手术患者免费就餐、贫困患者在新农合报销前先行减免等,用爱心回馈广大农民的支持与信任。“5.12”汶川大地震,看着苦难中的四川同胞,如同所有经历过大地震的唐山人一样,##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向上级领导请缨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为充分表达对灾区的人民的真挚爱心,##同志积极组织全院向灾区捐款捐物,并带头缴款200元,之后将自己的二等功奖金600元全部捐给地震灾区,在区委组织部组织的为地震灾区缴纳特殊党费活动中,##同志又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

爱院如家,视患者、职工及职工家属为自己的亲人

在卫生院改革初期,##同志舍小家顾大家,吃住在卫生院,在她的时间表里,没有节假日,不分昼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 “抗非”战役最艰苦的60多日夜里,##同志一直坚守在斗争的第一线,在因劳累过度引发急性扁桃腺炎过度肥大,不得不立即进行了扁桃体切除后4小时,滴水未进的她又回到了斗争的前线。有人曾不理解的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命的干,##同志明确地告诉他们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危急时刻,共产党员必须冲在前,干在先”。

做为院长,她始终坚持严于律已,热心为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关爱他人,对待患者、职工及家属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每当有孤寡老人来卫生院看病住院时,她都主动进行照料,清洗衣物,送上可口的饭菜、营养品,按政策尽量减免医药费,老人出院时,她常亲自开车送老人们回家,帮着劈柴、担水、生火,把老人们安置好后才离开。前水峪村年近六旬的孙某患有子宫肌瘤,但因夫妻二人都体弱多病,不能正常劳动,家境贫寒,三年多一直没敢到医院做手术。2008年5月,##同志从该村村长处听说这一

情况后,主动找到他们,给孙某做免费检查,并拿出1000元替他们交上了住院押金,5月26日,孙某顺利切除了重达1.6公斤的巨大子宫肌瘤。术后,孙某于6月初致信《唐山晚报》,表达对卫生院的感激之情,同时逢人便说:“感谢党培养的好干部,感谢侯院长,是卫生院救了我的命,救了我们全家。”

##的心中还经常牵挂着退休职工和职工遗

属,为他们送去温暖与关爱。逢年过节或一有时间##都会到家中或打电话向退休职工、职工遗属进行慰问,为他们免费体检,遇到身体不适的,自己出钱购买理疗器给他们送去,这些退休职工、职工遗属也将##当做自己的知心人、好闺女,有个身体不适就会给她打电话,对此##从不厌烦,每每都是细心安慰。2006年8月,已故老院长遗属姚大妈,深夜突然旧病复发,##得知后,连夜赶到老人家中,治疗看护老人,直到老人病情无大碍才放心离开。

多年来,##同志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她多次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奖励,2002-2008年连续七年荣获个人二等功,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连续7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授予“抗非先锋战士”、“巾帼建功竞赛岗位明星”“巾帼十佳”、“全区十大杰出青年”等光荣称号。唐山劳动日报、唐山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乡卫生院的先进事迹给予了报道。

推荐第10篇:中医院院长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中医院院长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文建福、男、49岁,中国共产党党员、本科学历、现任祁县中医院院长兼党支部书记、祁县医疗集团副理事长。

一年来,文建福同志能够以党的十九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统领,以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理论为引领,着实开展医院各项工作。

一、坚持政治建设,严肃党的纪律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高政治敏锐性,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全面加强"三基"建设,坚持从严治党,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卫计系统九不准规定,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建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祁县中医院党建工作总体思路和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为抓手,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加强党内监督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持挺纪在前,不断强化行业不正之风和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政治力度。进一步建立完善制度机制,深入推进反腐斗争,以党建引领和促进我院各项工作的强力发展,为推动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他经常组织开展党员和全体医护人员的思想、作风、纪律、行为等方面教育,亲自讲党课,针对性地就如何监督"四风"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宣讲。共举办大型会议3次,邀请纪委、监委部门、县委党校有关领导,宣讲传统教育和警示教育;撰写心得体会64篇;举行党员民主生活会12次;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和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红红脸、出出汗、洗洗脑着实解决存在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2次;并通过会议、微信、短信的方式,形成纠正"四风"问题的长效机制,2017年未发生违法违纪行为。

二、不忘初心,着力打造中医药发展模式

自2015年7月搬迁以来,他狠抓医疗质量,建立一整套科学管理制度。他经常深入临床一线,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狠抓医疗质量,视患者如亲人。由于他医德医技高尚,凸显个人魅力和大家共同努力水乳交融,医院各项工作蓬勃发展。由原来的年住院病人76人次到2017年住院病人2532人次,业务收入提高到1550多万元,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降低5%,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他不忘初心振兴中医事业,创建市级重点专科,骨伤科、康复科;创建名医堂、治未病科。()开通我院和山西省中医院远程会诊网络平台,着实解决了广大患者看病难、求医难的问题,而且能够充分彰显了社会新制度下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温暖关怀之情。开展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特色医疗服务。开展了省内风险小、费用低、效果显著的腓骨截断手术,避免部分骨性关节炎患者需做关节置换手术,疗效显著。为了提高我院的医疗水平,先后选送优秀人才前往省、市三甲医院进行长期或短期进修学习、培训深造,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储备技术力量。

三、敢于担当,为我县中医药事业尽心竭力

他积极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医疗集团建设。带领全院职工励精图治、迎难而上为医院改革和创新作出了贡献。承担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培训与推广,县、乡、村1621多人次参加了业务培训,落实因病致贫"双签约"活动,签约130余户,为加快中医药网络平台建设,免费为9个乡镇卫生院提供了设备。我院先后同山西省中医针灸医院、晋中市中医院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单位,同省中医院建立医疗协作单位、同"麦豆医生"网络平台建立了网络协作单位。定期有北京、省、市专家来本院坐诊、教学、言传身教,既解决了患者到大医院看病的难题,又提高了我院临床医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届的广泛好评。为我县荣获山西省基层中医药文化先进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近年来,他曾荣获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连续四年荣获晋中市卫计系统先进个人。县委组织部授予"党员之星",首届道德模范,最美医护人员,2014年荣获晋中市"五一"劳动奖荣誉称号,2017年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第11篇: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利院院长先进事迹

**在平凡的工作中,能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爱岗敬业,用一颗真诚的心关爱在福利院入住的老、弱、病、残这些特殊群体。作为福利院的院长,能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观念,以“满足不同老人多样化的需要”为己任,积极探索实践有利于老年人疾病康复的方式方法,带领护理人员转变作风,优化服务,不断深化“全心全意为服务对象”的工作宗旨,各项工作得

到了上级领导、社会各界和老人们的一致好评。200 6 年该院被省民政厅评为先进福利院,200 7年复评为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模范集体……。其本人也多次受到省、市、区有关部门的奖励与表彰。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养

能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利用电视、电脑、报纸、杂志等媒体关注国内国际形势,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治思想文件、书籍,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及教育活动,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情系院民,细心服务

心系“三无”老人,经常问候冷暖,及时添购衣物,经常设身处地地考虑老人们喜欢什么,还缺少什么。关心他们的病痛,得病及时治疗,挂水、送药到房。不管老人脾气多大,总是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他们。心系休养的老人,分享他们的快乐、烦恼,把老人们病痛时刻记挂在心,积极与护理人员探索老人疾病康复新途径。心系孤儿,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处处关心,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

三、以身作则,加强管理

作为院长,该同志在工作中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从生活服务到护理康复,从设施管理到平息纠纷,她都亲历亲为,毫不马虎。带领全院职工秉持“全心全意为服务对象”的工作理念,抓好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起了一支稳定、服务质量好的护理员队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开展“微笑”服务,做老人的贴心人、知心人,让老人安心,子女放心。

四、办事公道,廉洁自律

该同志办事公道正派,经济上不贪不占。坚持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当好内当家,节约国家每一分钱。遵章守纪、廉洁自律,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第12篇:优秀院长工作总结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医院历史上事业发展最为迅速、成绩最为突出的一年,是医院克难奋进、艰苦创业,为实现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一年。XX年,全院门诊诊疗、出院人次、手术例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0.14%、11.38%、12.0%。

今年,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为事业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一是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完善。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xx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自觉遵守党的方针政策,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不断提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调整充实了基层党支部。注重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继续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7月份,我院有19位同志被评为市直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总务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是强化全员教育,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xx大会议精神等政治理论,以及《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4至10月份,分批组织150余名中层干部赴新加坡进行培训,组织开展“假如我是患者”大讨论活动。

三是深入开展行业作风建设,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继续深化。医院与各科室签订了责任书,进一步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了内部行评。围绕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活动。以医疗服务收费为重点,继续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认真组织“回头看”,深入自查自纠、自查自评。出台《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办法》,完善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规范招标程序。

四是重视医院文化建设,凝聚力空前增强。以“愿景、院训、办院战略、管理理念、人才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为内容,开展了医院文化精神征集活动。工、青、妇、老干部等部门经常组织各种文艺活动。成立了宣传科,加强新闻宣传工作。

(二)创新医院管理年活动方式,医护质量持续提高

继续推进“医院管理年”活动深入开展,逐步建立了常态管理机制。成立了7个督导组,将科室分为两类61个考核单元,每3个月为一督导周期,对每个督导周期前五名和后三名科室严格兑现奖惩。

一是医护质量稳步提高。实行了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对原有规章制度、人员职责进行修改、完善。实行了业务科室副主任轮流到医务科挂职锻炼。全年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达到98.6%,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达到99.9%,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到97%。

二是病历管理日益规范。实行病历整改通知书制度,严格落实病历双签名制度、病历评价标准等,确保病案管理和病历内涵质量不断提高。

三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坚持实行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三级质量控制。鼓励护士业务学习,选送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定期对护理人员分层次进行三基理论和技术操作考试。开展了护理文书、护士长手册展评,评选了优秀护士长、优秀护士。

四是门急诊管理逐步加强。加强了“一站式”服务中心管理。组织开展了年轻医护人员急救培训。

五是诊疗流程不断改善。统一更换了门诊流程导引图及各类标识;增设了导医及收款窗口;为诊室、病床设置帷幔;病理科主动将病理报告送发各科室;体检中心改进尿标本放置架,设置报刊杂志夹、饮水保温桶;市直机关门诊部开展“提醒”服务,对免疫注射的病人定期提示;神经外一科在夜间给病人治疗、护理时,使用手提灯,保证了其他病人的休息......二是内部运行机制日益完善,节约意识深入人心。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继续加强了财务管理。各科室秉承“勤俭办院”的观念,自觉从一张纸、一度电、一块纱布做起,勤俭办事,努力少花钱、多办事。

三是紧跟群众需求,经济增长点不断创新,服务领域逐步扩大。紧抓健康体检这一机遇,不断规范健康体检工作,提高查体质量。产科不断延伸服务内容。医保门诊、保健病房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为省市级保健对象做好保健服务。医保办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定岗医师管理、新农合管理。

(五)基建、设备引进实现新突破,建设规模初步形成

第二门诊、加速器用房、洗衣房的建设工作进展顺利。修建了职工停车场,把方便车位让给患者。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300万美元购置的医疗设备全部到位。自筹资金添置的ge 1.5t核磁共振等一批先进医疗设备投入使用。

(六)加强科学管理,后勤保障能力逐步增强

总务后勤人员提出了“安全、守纪、服务、节约”的口号,全年下送物资300余车次近1万件。坚持实行日常检查巡视制度,确保了全院水、电供应和空调、电梯运行正常。重视食堂管理,饭菜质量不断提高。

财务科完成了医疗服务归并测算成本项目,严格进行资产清查。对全院资金使用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设备科坚持设备管理服务化、采购渠道阳光化、设备维修效益化、仓储管理正规化、档案管理规范化,顺利完成大型设备接收、安装、调试、验收任务。

保卫科加大打击违法犯罪力度,加强消防知识普及,并积极帮助运送急危重病人,维护了正常诊疗秩序。

过去的一年是全院各项重点工作实现突破、整体工作稳步推进的一年,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团结奋斗、艰苦努力,抢抓发展机遇,迎来了医院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在这一年里,我院被评为山东省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山东省十佳诚信医院、山东省“巾帼文明队”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全市办事公开示范单位、XX年中国水上运动会组织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状”。骨一科被评为省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检验科被评为山东省临床实验室质量评价先进集体,护理部被潍坊医学院评为实践教学先进集体,外科被济宁医学院评为实践教学先进集体,小儿科被评为全市女职工建功立业示范岗,保卫科被市公安局集体嘉奖。

有5人被省卫生厅表彰:时锋被评为山东省医院管理工作先进个人,记三等功;高悦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医务工作者,记三等功,被推荐为“感动山东健康卫士”候选人;徐锐、刘岱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医务工作者;田玉峰被评为山东省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先进个人。有20余人次受到市、县级表彰:陈希平院长被授予“全市劳动模范”称号;丁伟副院长被评为全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李曾欣主席被评为全市先进工会工作者;李宜照被评为市十大敬业奉献模范;武霞荣获“全市十佳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被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陈慧被推荐为全市“巾帼十杰”候选人;来玉民被评为市级护理学会优秀学会干部;李宗峰被评为世帆赛筹备组织工作先进个人,记二等功。

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进一步强化对迎评工作的组织领导,细化工作安排。要密切配合济宁医学院专家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要加强建设,提升质量。要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严抓临床基本技能培养。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要继续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医院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要求,落实责任制。要认真学习卫生及其他法律法规,增强依法办事、依法执业的水平。

要努力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提高医院社会声誉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同时,全面推行院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和投诉处理制度。

医院的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已经确定,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关键在落实。在这里,我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同时引导、激励科室人员一起学习,在科室内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是要提高管理能力,推动事业快速发展。要树立忧患意识、发展意识,理清科室建设、学科发展思路。开展工作、考虑问题要多从大局出发,上下一心,同频共振。

三是要狠抓作风建设,确保工作落实。要带头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始终以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面对生活。带头牢记“两个务必”,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恪尽职守,要脚踏实地干事业,聚精会神抓落实。

今年是贯彻落实xx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医院发展的关键时期。“盼发展、求和谐、强实力、提水平”,是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愿望。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起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明确发展目标,坚定办院方向,增强发展信心,以创新的意识、求真的精神、高昂的斗志、扎实的作风,抢抓发展机遇,为开创XX年发展新局面,为保障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医院建院60周年送上一份厚礼!

第13篇:全国优秀院长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院长丁义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院长向月应、

烟台毓璜顶医院院长刘运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张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陈规划5人获本届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 山东省胶南市人民医院丁宝国等97位院长获优秀院长殊荣。

附属一院王深明院长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医院“先声杯”优秀院长 2008度年优秀院长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来源:中国医院协会 日期:2008-11-19

1丁宝国山东省胶南市人民医院

2 马友范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

3马旭东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4马集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

5 王子锡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人民医院

6王玉国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7王 林 江苏省口腔医院

8王国顺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9王明晓煤炭总医院

10王 炜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11 王学生黑龙江省农恳总局宝泉岭分局中心医院

12王深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3孔抗美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14石庆泉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15 叶广春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6白爱萍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17 成建国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

18吕长俊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19朱启星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朱建民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21任国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2刘义成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

23 刘沈林江苏省中医院

24 刘海朝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

25许洪元 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

26孙立忠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

27 苏振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28 李长河 山西省运城市第二医院

29 李文增 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

30 杨正文 湖南省株洲市妇幼保健院

31 李松林 民航总医院

32 何小舟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33 何伟生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34沈洪 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医院

35宋兴福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36宋晓平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37宋 康浙江省中医院

38 张大平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

39 张三定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

40 张永寿 青海省海晏县人民医院

41 张延祥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42张兆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43 张苏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44 张秀治 河北省南皮县人民医院

45张晓友 大庆油田总医院

46张展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47 陈少仕 海南省中医院

48陈凤娴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49陈仲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50陈园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

51陈明清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52 林方才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

53欧景才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54岳庆祝山东省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55周广鑑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

56 周云峰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57周延安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S226;妇幼保健院

58周科选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

59庞国明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中医院

60赵玉亭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61赵守健 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

62赵劲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63 赵铱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64赵聪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65郝培来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

66胡玉川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67柏和辽宁省肿瘤医院

68姜合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

69祝益民湖南省儿童医院

70姚美芬浙江省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

71

贾亚丁

山西省眼科医院

72

顾小萍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73

徐 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74

徐建光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75

郭天康

甘肃省人民医院

76

高方方

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

77

唐植忠

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医院

78

焉寿金

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

79

黄旭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80

曹荣辉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

81

龚圣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82

崔 泽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

83

麻生文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84

董爱民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

85

蒋均远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

86

韩景献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87

程齐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88

舒占坤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人民医院

89

曾定邦

江西省南丰县人民医院

90

富景春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91

谢荣秋

湖南省耒阳市人民医院

92

靳建宁

宁夏石嘴山市中医医院

93

虞 婕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

94

蔺广东

陕西省志丹县人民医院

95

戴 夫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96

魏云志

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

97

魏 健

大港油田总医院

第14篇:书画院院长[优秀]

书画院名誉院长;洪亮(洪亮 简介及作品)

洪亮 又名传亮,号九牛,祖籍安徽绩溪,1961年4月生于浙江安吉。

湖州市政协常委,安吉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中山文学院客座教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文澜书画院副院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昌硕印社社长,湖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吉县书法家协会主席。

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中青展、篆刻展等国内外重大展览并获奖。出版编著《吴昌硕》、《洪亮印存》、《中国篆刻百家·洪亮卷》、《历代咏竹诗选》、《安吉谚语》等7种。应约为《荣宝斋》、《书法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书画专业报刊撰写《民俗与书法》、《品印录》、《解读吴昌硕》、《缶庐印话》等8个专栏;在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评论50余万字。《中国书法》、《书法》等国内20多家专业报刊以及《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等均专题予以介绍。

2005-2006年在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2007年移居北京。

任《中国书法》杂志编辑,为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山文学院客座教授, 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中青展、西泠印社评展等并获奖。 作品;

中国画:山水

中国画:修竹劲节

杜甫《望岳》行书王维《鸟鸣涧》

行书欧阳修诗

行书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行书册页

行书张佑《题松汀驿》

行书赵师秀《约客》

行书李白绝句

艺术顾问:燕守谷

燕守谷,1959年9月生,山东平邑人。70年代末始学书画篆刻。1992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室。后拜王镛先生为师。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获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篆刻培训中心副主任、山东书协理事、山东印社副社长、山东枣庄市书法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燕守谷的艺术创作犹如他的为人,诚笃热忱,勤勉思奋,在艺术创作上所踏出的每一步都承载着举步维艰的探求力量。初师从褚衍举先生,后在枣庄受海上印人陈茗屋教导,又到中央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室学习,日夜苦读,手不停挥,深得篆刻之妙处。燕守谷每每向古秦汉艺术探究,向明清代艺术挖掘,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益的艺术精髓。但他并不是一味的摹仿,而是师古出新,而是独辟蹊径,走出了自己的艺术道路。

作品:

红梅

双鹅图

南山苍翠图

旧居

艺术顾问:刘玉鼎

山东省枣庄市人,1962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枣庄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书展,曾入选全国第五届书法展、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并获大奖、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当代实力派书法家作品邀请展,获山东省第五届青年书法比赛一等奖,获山东省第四届书法展二等奖,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首届“德艺双馨”会员。多件作品被中南海及海内外多家艺术机构收藏并在多家专业报刊作专题介绍。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01年为其出版了个人书法专集《刘玉鼎书法作品集》。

艺术顾问:张星斗

简介:张星斗 山东枣庄人,毕业于山东省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枣庄市书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枣庄市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枣庄市政协第七届委员,2002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张星斗国画作品集》。1998,11 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 铜奖 中国美术家协会1998,12 1998金彩奖牡丹杯新人奖 二等奖 中国文联中国美协1999,09 庆祝建国50周年暨迎接澳门回归全国书画摄影大展成就奖 中国美术家协会1999,09 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书画展 优秀奖 中国美术家协会1999,12 澳门回归中国书画摄影作品大奖 优秀奖 中国美术家协会2000,11 二000年龙岗杯国际书法大赛 银奖 中国书法家协会2000,09中华魂全国书画艺术大展 优秀奖 中国文联2001,06 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全国美术作品大展提名奖 中国美术家协会2001,03 迎接21世纪“民族情”书画展 一等奖 文化部2003,09 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大展 优秀奖 中国美术家协会.枣庄美协主席,枣庄画院院长。 作品:

特聘书法家:孙晋海

孙晋海,字秉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枣庄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先后师从顾正、王颜山、杜显震等先生习书。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览,1986年获枣庄市首届书法大赛一等奖第一名,1988年获华东地区书法联展二等奖,1992年入选全国中青年书法展。作品被日本、韩国及港台地区有关机构收藏,个人传略被收入《当代中国书法家人名辞典》。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学校16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岗位人员,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山东省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现任曲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体育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中国体育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管理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高校体育网理事会理事,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作品:

特聘书法家:郑金福

简介:郑金福,男,山东沂南县人。大学学历,高级会计师,供职于枣庄市财政局。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山东省书协理事、枣庄市书协副主席,韩国书艺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自幼受家庭熏陶,痴于书画,楷书从柳公权、颜真卿入手,长期临写;行书学于二王,从未间断。近年来,偏爱黄道周书法,日揣夜摩,渐有书风。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省、市展览并获奖。 作

特聘书法家:马建钧

简介:字衡轩,号天马,司马如钧等。

1964年生于山东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山东大学东方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山东印社常务理事。 受业于蒋峻斋,马世晓先生。 编著《悟首斋吟草》六卷。

《马建钧书法篆刻集》《漱六诗词》等 作品:

特聘书法家:郭启源

简介:郭启源,男, 1969年生于山东省滕州市。中国国画院鲁南分院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古文字研究会会员、枣庄市文联委员、枣庄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枣庄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枣庄市山亭区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供职于枣庄市山亭区文化局。

自幼临池书法,笔耕不辍,20世纪80年代,在部队从戎期间,曾跟随著名书法家穆孝天先生专攻书法学习与创作,相继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作品数十件。艺术上追求师古不泥、自然造化的时代风格和人本气质。先后多次参加国家、省级书画展览活动,作品入选全国第十

二、十

三、十四届“群星奖”山东选拔赛、“鸿蒙杯”三国文化名家书画大展、“相约奥运,扬帆青岛”山东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展;荣获“中华颂”建国60周年全国群文美术书法作品大展银奖、山东省文化系统廉政文化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二等奖、山东省侨界书画摄影作品展二等奖。20余幅作品被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友人收藏。

由于一直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临池之余,开始涉足工艺美术领域,特别钟爱于于民间美术。作为艺术母体的民间美术让他痴迷流连、深入浅出,在书法创作中,置身于民间美术的沃土,大胆地吸收民间美术的本位质朴和率拙天真,立足传统,多年来不激不厉、渐行渐修,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艺术语境。他擅长篆书,兼修行草、隶、楷,也许是擅长篆刻的缘故,热衷于篆书,篆书特有的符号表达、空间部白和视角冲击力,给了他无限遐思、激情,甚至是冲动。他的篆书作品不骄不躁、耐人寻味,品若馨茗扶禅。

行书作品注重线条质感与形态的变化,表达了古朴自然的抒情特征, 用笔自如,笔墨韵味淋漓尽致,较好地体现出现代情感与传统笔墨的有机融合。行书用笔大胆,倚侧破险,刚柔相济。篆书清新自然,雅丽娟秀,平稳圆润,推古出新。 作品:

特聘书法家:张灿森

简介:张灿森,别署静庐,男,1970年10月初生,山东汶上人 。

书法作品曾入选全国第四届新人展,全国第五届楹联展,全国第二届和第四届正书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获全国奖三等奖),“高恒杯”全国书法展,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展,“杏花村杯”全国首届电视书法大赛,第二届流行书风大展,“渊源与流变”——二王及帖系研究展,2006·全国书法部落联盟展,200

6、2007“南潮·北风”南北书坛精英联展,五月书会

一、

二、三回展览等 , 获山东省书协第二届“德艺双馨”会员称号。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枣庄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枣庄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五月书会成员。 作品:

特聘书法家:马德田

简介:马德田 1972年生于山东枣庄,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1996年结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枣庄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枣庄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枣庄市青年联合会常委。

作品曾入选全国第

六、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一届正书展、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展、第

二、三届流行书风提名展、2004年《书法导报》国际书法大展、新书法——当代探索型书法展、首届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展、2006年全国首届草书大展、庆祝建党85周年全国书法展、五月书会第

一、

二、三届书法作品展。作品获第二届流行书风征评展银奖、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三等奖、“邢侗杯”山东省临帖展最佳表现奖。书法作品入编《全国70年代代表书家图鉴》、出版《今日美术馆流行书风提名书家精品集——马德田卷》、《当代中青年书法家行草书长卷——马德田卷》。 2006年策划中国书法群落精英联盟展。 作品:

第15篇:院长演讲稿(优秀)

卫生院长竞聘演讲稿

洺州镇卫生院

葛敬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竞职演讲锻炼的机会。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叫葛敬安,现年46岁,1982年邢台卫生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威县中医院工作,先后在中医院担任护士长、预防保健科长、医务科长等职务,在中医院工作期间,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荣立县政府三等功三次。2010年到洺州镇卫生院工作,现任洺州镇卫生院院长。我的竞聘演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竞聘院长的条件

第一、我具有刚直不阿的人品,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这是我取得工作成绩的前提。作为一名卫生院的管理者、组织者、实施者,首先要学会做人,再学会怎样待人、怎样管好人、凝聚人,才能在组织管理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群体优势、弘扬团队精神,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格修养,才能闪现人性的光辉,展现崇高的人格魅力,以高尚的人格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在工作作风上,敢想、敢干,凡是合法的事坚决干,凡是符合集体利益、群众利益的事坚决干,凡是有利于医院发展的意见、建议坚决采纳,凡是不符合原则的事决不变通,凡是违纪违规、违法的事坚决抵制。我时刻反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为自己准备“三盆水”:一盆用来洗头,

让自己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让自己能更好地学习、工作;一盆用来洗手,让手不沾不该沾的东西,不拿不该拿的东西;一盆用来洗脚,使自己轻装上阵,不走歪路,做到德高为范,为职工做好表率。

二、我热爱医务工作,充满激情,近三十年的工作经验,使我在医院管理中如鱼得水。爱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我热爱医务工作,所以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因为我热爱医务工作,所以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因为我热爱医务工作,所以工作热情不减、激情不衰;因为我热爱医务工作,所以对工作充满了自信。

第三、我具有能胜任卫生院院长的管理经验和能力。我能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处理问题比较周全,工作思路清晰,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我曾在不同的岗位锻炼过,从普通护士、护士长、到预防保健科主任、医务科长,多个岗位的锻炼,使我熟悉了卫生院各方面的情况,管理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到位,不留盲区,不留空白。在担任洺州镇卫生院院长后,我从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入手强化医院管理,以更新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狠抓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了长足的发展。

二、对所竞聘岗位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第一、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从医疗模式向社区服务中心模式转变,从临床医疗为主向以公共卫生为主转变,服务模式上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服务对象从辖区户籍人口延伸到外来流动人口,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零距离”的卫生服务。以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契机,全力将公共卫生服务做好,做实,突

出卫生院的公益性质,以公共卫生促进临床医疗,全面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加强卫生院目标考核和监督。畅通三级卫生网络,实现病人双向转诊,塑造卫生院良好、负责形象。

第二、强化人员培训,努力提高全员素质,创新服务项目。由于洺州镇卫生院特殊的地理位置,大病竞争不过县医院和中医院,小病竞争不过卫生所、诊所,卖药竞争不过药店。这些因素决定我们只有依靠离上级医疗机构比较近,培训便利、合作基础好,以全科医疗为突破口,以内、儿、外、妇产、中医,康复为重点。对所有的医务人员逐步、快速按全科医学标准轮流培训。要求达到一人多能,快速提升现有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合作,加强互动,实现资源共享。根据社区居民需求,适时推出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家庭病床、健康咨询、巡诊等特色服务,逐步建立一个以全科医生为主的洺州镇卫生院。

三、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风险。实施全员全程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卫生院标准化服务。建立完善的质控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医疗质量监督制和医疗制度落实检查制,制定医疗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开展电子病历,减轻医生负担,重点完善医疗服务的“规范化、流程化、人性化、科学化”建设。

四、营造民主、廉洁、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坚持廉洁行政、平等待人、公正处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要充分尊重职工意见,完善职工大会制度,建立院领导定期向职工述职的制度。坚持民主决策,实行院务公开,财务公开,不搞“家长制”,绝不搞“一言堂”。在保

障职工基本工资的基础上改善职工的待遇和福利,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奖惩方案,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完善职工公共福利,关心职工工作和生活。逐步逐年提高聘用人员工资和待遇,增加聘用人员的归属感。

五、建设卫生院文化,打造卫生院品牌。树立良好的整体形象,赢得公众的好感和信任,是洺州镇卫生院十分迫切而又应大力开展的重要工作。通过加强卫生院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统

一、蓬勃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凝聚团结协作、共事共心的团队精神;塑造救死扶伤、勇于奉献的卫生院形象;增强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竞争能力,全面提升卫生院服务水平,努力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卫生院的又好又快发展。增加集体活动,倡导团结进取,奖励优秀,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工作是美丽的、快乐的工作理念。以信任人、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注重培养和发挥人的潜能为立足点,引导全体职工为实现医院的发展目标而共同奋斗。

如果领导和大家给我这个机会,让我站在这个岗位上,我将加倍珍惜,以身作则,努力工作,带领大家创造一个崭新的未来。给我一棵树,你们就会看到一片森林;给我一滴水,你们就会看到一片彩虹。

谢谢大家!

第16篇:优秀院长事迹

李延福,1938年12月18日出生于xx省临清县孙家井村。曾任xx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xx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xx大学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xx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副会长、xx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现任xx省国外语言学学会会长。

李延福教授治学严谨而勤奋,其研究领域涉及普通语言学、符号学、生成语法学、语用学以及应用语言学。回国后,李延福在语言学研究中曾先后得到许国璋先生和桂诗春先生的帮助、支持和嘉许,他的英语语言学研究在中外学术界均享有盛誉。

1983年12月,李延福在出席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座谈会上提出,应把语言学基础课列入部颁教学大纲的建议,同时呼吁组织人力编写供英语专业高年级使用的语言学基础教材。这一建议,受到了会议主持人许国璋先生、王佐良先生、李赋宁先生的重视与鼓励,也得到了其他与会同仁的赞同与支持。座谈会采纳了李延福的应把语言学基础课列入部颁教学大纲的建议,并将这一建议写入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座谈会纪要》。

应《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之约,李延福撰写了《二十所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设课分析》,载于该刊1984年第1期。该文指出了我国多数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重文学、轻语言的现状,特别强调应该把语言学基础定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必修课。该文在1984年10月于西安召开的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讨论会上,受到大会主持人、外语教材编委会英语组组长许国璋先生褒扬。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许先生认为该文严密、翔实,对当时正在召开的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讨论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文同时也得到了与会的原教育部外语处负责人蒋妙瑞同志的肯定与赞许。他认为该文写得实事求是,对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延福编写的《英语语言学基础读本》(英文版),1985年9月由xx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使用的第一本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英语语言学教材。该书出版后曾在xx大学、厦门大学、xx师范大学等高校试用,效果良好,受到专家和同行的好评。1986年10月,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委会主审桂诗春先生作序,序中嘉许xx大学外文系李延福同志是推广语言学知识的热心人。许国璋先生在1986年3月12日写给吴富恒校长的信中说,《英语语言学基础读本》选材精当,是极好的语言学入门书,是儒林乐见之新作。该书于1989年7月荣获xx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十年(1979~1989)科研成果最佳奖,同年11月基于该书的《英语语言学基础课的课程开设与教材编写》荣获首届xx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该书于2001年11月入选xx大学百年校庆百部优秀参展教材。

在许国璋先生、王宗炎先生、伍铁平先生、赵世开先生的支持下,李延福与北京大学的胡壮麟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刘润清教授广泛取材,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扎扎实实主编出版了另一部全国统编教材《语言学教程》(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9月)。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外语教育界对语言学这一学科的重视,更重要的是,该书是我国的英语语言学研究从引进到自创的里程碑。该书于1992年荣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1996年李延福又主编了88万字的《国外语言学通观》。该书的宗旨是引介国外语言学理论、方法与成果,为国内语言学专业或研究方向的教师、研究生或本科生以及语言学爱好者提供一部融文献、教材、词典于一体,兼研究、教学及查考多种功能的综合参考书。该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下卷包括第三部分及附录。第一部分是国外语言学专题,共18个专题,按许国璋先生的金身分相说,其中8个专题可并成5个相:语音相语音学、音系学;语法相形态学、形式语法、功能语法;语义相语义学;语篇相话语;语形相文字与书面语。在语言的分相研究之外,还有语言的综合研究和跨面研究。综合研究可指历史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哲学和语言史四个专题,跨面研究本当包括人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以及文学与语言学六个专题。该部分的表达形式有综述,相关课题简介,这是王佐良先生在笔谈中提到的,介绍还可做得更系统些,认为写综述不仅可向读者提供系统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撰写者本人的水平,他不仅要系统地看书,而且势必要有所评论。李赋宁先生认为这类综述对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予以极大的帮助。第二部分是国外语言学家传。王宗炎先生在笔谈中指出:既然办《国外语言学》,就应当介绍国外的主要学派和目前动向。傅懋勋先生更直接提出:当然,国外语言学书刊、机构、人物的简介和重要的学术活动等内容,也是需要刊登的。该部分汇集国外语言学家共计222名,根据可查阅到的材料多少分成国外语言学家评传(79名)、国外语言学家传记(37名),国外语言学家小传(106名)三组。评传包括生平阅历,学术观点,著作评析;传记简介生平及主要著作;小传大部分是简历和著作名称。三组均以生年排序。同年者,以卒年或月别分先后。第三部分术语释义。该部分以1992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威廉姆•布莱特(william bright)主编的《国际语言学百科词典》中戴维•克里斯特尔(david crystal)写的术语部分为蓝本,参考有关词典编译而成,与目前国内外出版和使用的同类词典比较,特点之一就是新词条较多。附录由五个方面组成:(1)世界语言谱系,附有世界诸语系分布地图及最新使用人口数字;(2)国外语言研究机构及其活动,重点介绍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并附有第10~15届国际语言学家大会报道或评述;(3)国外院校语言学系(专业)介绍,以美英为主,兼及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德国;(4)国外语言学杂志汇编,以欧美国家为主,详略以原资料为基础,略有删节;(5)语言学年谱,原资料截止于1978年,该书又作了补续。上述附录涉及内容一方面与前面笔谈录中提到的要有书刊、机构、重要学术活动、当前动向的精神相吻合,同时也与通观的含义构成默契。《国外语言学通观》涵盖了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充分反映国外语言学研究在90年的最新研究水平,为我国语言学工作者引进了国外新成果,对我国语言学研究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有重大意义。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语言学研究界的空白。该书于1997年7月荣获xx大学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于1997年10月荣获华东地区1996年度优秀教育图书三等奖,于1997年12月荣获xx省教育委员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于1998年12月荣获xx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该书于1999年应xx教育出版社之约再版。

李延福还在《外语教学与研究》、《xx大学学报》、《xx外语教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卓有影响的语言教学与研究的学术论文。其研究成果多次被同行在国内核心期刊上予以评介或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李延福治学的一大特点是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自80年代初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系系主任奥尼尔合作培养语言学方向研究生以来,他一直为研究生系统开设生成语法学方面的课程。他授课条理清晰、生动活泼,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培养的学生有的赴美继续深造后成为北美知名的句法学家,有的则在国内一级学术刊物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李延福的教学成果英语语言学基础课的课程开设与教材编写荣获首届xx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李延福教授本人于1996年10月荣获xx大学首届柯利德奖教金。

第17篇:乡镇卫生院院长先进事迹展播

乡镇卫生院院长先进事迹展播

今年各地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06年全省百名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精神,逐级推荐产生了百名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其中南昌新建县松湖中心卫生院钱青兵等五名院长经中国农村卫生协会评选获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殊荣。为了展示他们锐意进取、改革创新、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的风采,受省卫生厅委托,《江西卫生报》派记者到全省各地市分别采访了11名优秀乡镇卫生院长,从本期开始,本报特开设“农民群众的好院长”专栏予以刊登他们的先进事迹,希望全省广大农村卫生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扎根农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保障农民群众的健康做出新贡献。

青春无悔书华章

——记江西省新建县松湖中心卫生院院长钱青兵

本报记者 徐雅金

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染霜,新建县松湖镇中心卫生院长钱青兵,在卫

——编者按

生院一干就是28年。28年里,经他诊治的村民不计其数,他以赤子之心,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这片他深爱着的土地。最近,他被中国农村卫生协会授予2006年“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荣 誉称号。

卫生院发展的领头雁

1998年松湖中心卫生院遭遇百年大洪涝灾害,门诊大楼破损严重,已成危房,住院部杂草丛生,用电设施损坏,制剂室关门,卫生院门头

围墙倒塌,医疗纠纷接连不断,业务收入急剧下降,卫生院处于人心浮动、入不敷出的窘境。根据这一状况,上级部门决定在该院进行职工民主选举院长,在这个时候钱青兵被职工们推选为卫生院长。

面对一个脏、乱、差的烂摊子,钱青兵上任伊始就暗下决心,一切从零做起,带领全院职工努力奋斗,力争用最短的时间使卫生院重新焕发生机。卫生院要发展,先要搞好卫生院基础建设。他就首先从基础建设抓起。他通过向卫生厅要一些、借贷一些、自筹一些资金的方式,争取到资金120多万,对中心卫生院的门诊部、住院部进行彻底改建。当时镇政府批了一块地给松湖卫生院,而那块地以前都是当地村民的田地,于是在修建期间,村民经常到钱青兵家里吵闹问他要土地补偿,并阻饶工程的进展,有的村民三天三夜守在他家门口,还有的甚至踢他家的门,拿刀威胁他。面对这种种困难,钱青兵只说了一句话:如果建不起这个卫生院,我这个院长就不当了。终于在2001年,一栋占地900平方米崭新门诊大楼展现在人们眼前。院内绿树成荫,花坛草地,病房内洋溢着温馨与安详,卫生院新建了放射机房、手术室、妇产科、冲水式的卫生间,重建了卫生院食堂、发电机房、卫生院门头及围墙,重新架设了用电专线,更新了病床、办公设备、已经发电设备,卫生院环境貌焕然一新。

钱青兵在卫生院的起步中却发挥了很大作用。他提出“发展卫生院,改善职工生活”的办院方针,制订了五年发展计划,即:一年稳定,二年起步,三年改观,四年振兴,五年发展。他还大刀阔斧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打破原来的大锅饭,建立灵活、科学的管理机制,分配向临床一

线倾斜,将综合目标管理与经济效益挂钩,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积极性。在他上任后的一年,卫生院业务收入达到126万元,比1998年增加了67.5%,2006年1-9月业务总收入达206.8万元,预计2006年业务收入可达到320万余元,比1998年增收244.8万元。

农民贴心的好医生

在松湖镇,人们可以不认识镇长、书记,却不会不认识钱院长。他吃、住都在卫生院,把卫生院当成了自己家,凡是有疑难危重的急诊,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假日夜晚,他都会及时赶到急症室。钱院长给记者讲述了他一天的工作时间表:每天早上7:30来到医院,主持召开每天的晨会,在会上总结前一天的工作,布臵当天的工作, 8点准时查房,不但查看自己的病人,还要把妇产科、外科、所有的住院病人都查看一遍。9点开始在科室坐诊,一直要到中午12点,有时候中午连吃饭的时间也要坐门诊。下午2点到5点继续坐诊、写病历,晚上6点下班,到了晚上,他依然不放心病人,去病房查看完后,才放心回到家里。卫生院的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李国友说:“钱院长几乎是没有休息日,24小时随叫随到。” 记者发现,就是在钱院长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分钟,依然还是忙着给病人看病。

看到农民生活困难,无钱看病,这时钱青兵总会伸出援手,为困难的群众减免医药费。记得2005年上半年,有一位丰城圳头乡甘家村的农民,他的妻子患上子宫肌瘤,需要做手术,他家里非常窘迫,家徒四壁。由于甘家村离卫生院很远,中午他在病房照顾他的妻子,下午就回

家去。晚上钱院长主动担任起照顾他妻子的责任,打饭、送水都是钱院长一个人做。见他妻子连件换洗的衣服也没有,钱院长又从家里拿了些衣服送给他们。做完手术后,卫生院总共给这位农民减免了600多元。这位农民激动地说:“钱院长不止救了我妻子,还救了我们全家人呀!”

今年钱青兵因为工作出色,医术精湛,可以调到县级医院工作,听说钱院长要走了,周围的村民纷纷跑来问:“钱院长,听说你要走了,是真的吗,我们舍不得你啊。”经过一番思考后,他放弃了到县城医院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继续留在松湖卫生院工作。他说:“在这里生活了28年,已经和这里的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像自家人一样,我舍不下这里的家人,舍不得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的老百姓也更需要我这样的医生。

如今,由钱青兵亲手栽下的那棵樟树已经长得超过了房顶。樟树是他1978年刚到卫生院工作时栽下的,一晃28年过去了,这棵樟树见证着钱青兵为卫生院发展所做出的一切。这位朴实无华、长年扎根忙碌在基层一线的乡镇卫生院长,谋发展、搞创新、医民疾,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为了方便农民就医需求,改善群众就医条件,他在松湖镇卫生院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终于使这所贫困、落后的乡卫生院旧貌换新颜,实现了一级甲等医院管理目标。

“这个院长值得信赖”

——记贵溪市志光中心卫生院院长江冬生

贵溪志光镇是一个以英雄命名的乡镇,在这块洒满英雄热血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乡镇卫生院长,1994年毕业放弃留城呆在大医院里的机会,毅然选择扎根农村,为农民服务,成为当年唯一一个留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大专生;他带领职工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注重抓好卫生院硬件建设,并大力实施“服务品牌”战略。三年间,使这个卫生院成为了贵溪市乡镇卫生院的排头兵。2006年他又荣获“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长”,他就是贵溪市志光中心卫生院院长江冬生。 群众称他是一把“快刀手”

医生的天职就是解除病人的痛苦,这需要精湛的医术作后盾。经过10多年的临床工作,江冬生深深体会到,只要一天不学习就有不适应的感觉。为此,他一方面认真学习业务理论知识,注重学习国家卫生法律法规、近期疾病流行动态报道、药品知识及疾病诊断治疗方法,自费订阅有关医学杂志。另一方面更注重向实践学习,深入了解当地疾史,大量接触病人,虚心向老医生请教,为不断提高诊断准确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还到上级医院学习,积极参加临床实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医术。

农村卫生院医生少,江冬生除了主攻外科外,还要兼管内科、儿科、妇产科,成了一名全科医生,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已适合农村群众治病的道路,通过刻苦钻研,他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如今,江冬生不仅能独立进行胃、胆、子宫切除等一些较难的手术,而且内、儿科等疑难杂症的诊疗水平受人称道。2005年,江冬生被列为全省农村卫生专业技

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志光中心卫生院张华文副院长对记者说:“江院长做的手术干净利落,从开刀到缝线,都是亲自上手,快而且准,如果手术台上出现险情,他麻利迅速,处臵果断,群众都称他是“一把快刀手”。

渐渐地,周边群众都知道志光卫生院有一名肯吃苦、肯钻研、和蔼可亲、医术又高的年轻医生。每当江冬生坐诊,桌边总是围满就医的病人,有的甚至是从邻近乡镇专程赶来的。从医12年来,他先后为农民实施手术1000多例。熟悉江冬生的群众都说:“这个院长值得信赖”。

让农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农民比城区群众看病难,作为一名医生,我有责任为更多的农民朋友解除病痛,使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及时的优质服务”。抱着这一想法, 12年来,不把病人看好,他心里总是不踏实。值班医生碰到危重病人需要请他会诊,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黑夜寒冬,他随叫随到,对待病人,总是非常热心、耐心、关心。

2001年12月的一天。江冬生因发烧正在输液,这时卫生院送来了一位因农药而中毒的危重病人。他一把拔下针头投入到对患者的抢救中去,3小时后,当看到患者的病情稳定后才离开。

江冬生对农民兄弟有着深厚的感情,并竭力为他们解除病痛。有时候,医院打点滴的病人多,床位不够,他领到自己床上输液。一次他给一个患者开了处方,这位患者在医生办公室徘徊,不去取药,要他改一下处方,他问清原因,得知患者带的钱不够。江冬生不假思索地掏出钱交给患者取药。他说:“给病人看病不给药,那不是自己哄自己,都是

乡亲,给他们垫点钱不算啥。”

作为一个农村卫生院医生,江冬生除白天承担繁重的临床各项业务,夜半三更还要随时起床做手术。去年大年三十,家里的年夜饭都已熟了,医院来了一位车祸的病人急需做急诊手术,等做完手术后已经是晚上九点钟了。事后,妻子埋怨他:“你当了卫生院的头头,大年三十还做手术?”他解释:“我是卫生院的头头,首先是一名医生,我不做手术谁做手术。”

江冬生给记者讲了一件他深感愧疚的事情。 200

5年的一个晚上他的妻子因服药流产而大出血,急需人照顾,可是卫生院来了急诊病人要做手术,在这两难选择的关头,江冬生想:“妻子在县城医院工作,能享受到比较好的医疗服务,如果我走了,这个患者可能有生命危险。他就留在卫生院做剖宫产手术,没有陪在妻子身边。

争创一流卫生院

作为院长,他不仅要自己干好,更要带领职工干好。担任院长后,他带领班子成员以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为契机,以创一流卫生院为“目标”,大刀阔斧实行改革,真抓实干求效益。

他注重抓好硬件建设,按照美化、绿化、亮化和净化的标准建设园林式卫生院,使全院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大力实施“服务品牌”战略,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组织职工学习各项医疗卫生法规和医疗防保知识,教育职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从工作中的细节小事做起,卫生院打破8小时工作日制度,设立服务热线电话,完善出诊制度,实行服务承诺和收费公开制,要求医务人员随时接诊,随叫随到。如今,在他的带动下,

全院职工服务意识日益增强,学习风气浓厚,群众的满意度日渐增加。

为提高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江冬生问计职工、咨询农民,讨教专家。经过几年探索,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江冬生牵头制定了较完善的“院内职工积分制方案”,较好实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将医院发展与职工个人利益挂起钩,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档案工资制,同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由于机制活、措施实,全院职工责任感明显增强,工作积极性明显高涨,卫生院的经济效益连年攀升。去年,该院各项业务收入达到160多万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连续三年业务收入超百万元,今年预计业务收入能突破200万元。 (记者徐雅金)

一位实干的卫生院长

——记上饶婺源县中云中心卫生院院长查国林

一个初冬早晨,记者前往离婺源县城不远的中云中心卫生院。在宽敞明亮的院长办公室内,院长查国林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交谈中查国林年轻的脸庞始终洋溢着和蔼的微笑,果敢而坚定,是这位院长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提起婺源县中云中心卫生院院长查国林,人们就会想起他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办事精神,他的名字与“开拓创新”、“点子最多的医院院长”等联系在了一起。在短短六年时间,他把一家 “破、老、小”

的农村卫生院发展成现在全县较有名气的卫生院。由于他出色的工作业绩,最近,他被中国农村卫生协会授予“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长”称号。

“想好就去做,与其跟在别人后面跑,

不如跑在最前面,让别人跟着你跑。”

查国林 2000年3月被委任中云中心卫生院院长,当时中云卫生院是这样一番景象:医院房屋破旧、院内杂草丛生;工作人员态度生硬、扯皮推诿;内部管理滞后,服务设施落后,很多病人纷纷走向别 的医院。看到这种情景,查国林的心里感到很不好受。天生不服输的

他下定决心改变卫生院的落后面貌。

“改革!中云中心卫生院要想发展,就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查国林心里想。于是他走村串户,征求周边群众对卫生院的意见,针对群众提出的医生服务不好,他对症下药,对职工的思想进行改造,改掉职工心里“等、靠、要”的思想,改掉等病人上门的思想。说干就干,2000年5月他大刀阔斧在全县率先推行工资全额浮动制,打破原来的大锅饭,建立灵活、科学的管理机制,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积极性。这项改革一经实施,就在中云卫生院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以前等病人上门的情形不见了,职工们很主动积极地去外面找病人:以往轻慢病人的情况不见了,代之而

来的热情的服务。

他欣喜地看到医院职工思想的变化,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医院要想真正地吸引人,必须要有过硬的物质条件。2001年初,他创造性地把“公司入股”的资金运作模式引入卫生院,采取卫生院职工入股,社会力

量融资方式,筹集吸纳资金300余万元,兴建了门诊、住院及职工宿舍于一体的综合大楼,并购臵了日本欧林巴斯电子胃镜,电解质分析仪,半自动血生化仪等先进医疗设备。卫生院的硬件、软件建设加强,卫生院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到2002年底,卫生院门诊人数首次突破10000人次,住院人数提高近20%,并被县卫生局评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乡镇卫

生院。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他不仅是在全县卫生院里第一个实行工资全额浮动制,还连续创造了几个第一:第一个设立卫生院网站;第一个实行信息化局域网管理;第一个在卫生院门诊大楼里安装上了摄像头,对医

疗服务实行电脑监控。

当记者惊讶一个基层卫生院长会有如此超前的管理理念时,查国林说:“想好就去做,与其跟在别人后面跑,不如跑在最前面,让别人跟

着你跑。”

“要想做一名好的卫生院长,必须把卫生院当成自己的家。”

6点半,起床;7点半到办公室(正式上班8点),整理资料、查房;上午批阅文件,与卫生院同事商量工作;下午开会、接待、业务处理;晚上21点30分回到家。这是查国林每天的日程安排,这还不包括

出差以及一些手术安排。

“查院长把卫生院当成家,一年

365天几乎天天都在院里,院里下水道堵了,他就去亲自疏通;电灯不亮了,他又去换灯泡;医疗设备出了故障,又是他去修理,村民来电话要住院,他又去接病人,成了司机。”卫生院的会计程翠珍这样告诉记者。

当记者问查院长为什么不聘请别人来疏通下水道、修仪器、开车时,他笑着说:“请别人做要花钱,能做的就尽量自己来做,能省多少是多少,卫生院长本来就是生产队队长。”

查院长还得意地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件事情:中云卫生院是首个主动给医生、工作人员装上空调的,一些医院往往担心装了空调,电费会吃不消,而我们采取的办法是让职工自己出电费,这样一来,没有浪费电的

现象,也不用担心电费高了。

有一次查国林发现有的病人开了水龙头就不关,白哗哗的水流个不停,他心里很是心疼,如何才能让大家都节约用水呢,他反复想了很久,后来终于被他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他要求水工把院内所有的水龙头都呈45度角安装,这样做的好处是:人们不再把水龙头开得很大了,因为一开大,自来水就会溅出来撒在身上。如今不论是在病房还是在科室,再也没有出现过浪费水的现象。

他就是这样从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微之处着手,为卫生院的发展

建设鞠躬尽瘁。

“要想做一名好的卫生院长,必须把卫生院当成自己的家。”查国林

诚恳地说。

“病人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要竭尽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作为面对主体是广大农民的基层卫生院,经常遇见看病暂时拿不出钱的病人,查院长总是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甚至掏出自己的钱为他们看病,虽然当时病人只是说向他借,但转过身他就忘了,时不时地,总会有病人向他表示歉意:“查院长,我还欠你钱呢。”他总微笑说:“不

要记在心上。”

查国林深知,卫生院要发展,最终还是取得病人信赖,他提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一流的工作态度、一流的技术水平”服务群众,他在医院推行“人性化服务”的新举措,开设绿色生命通道,专人接听急救电话,救护车免费接送住院病人。同时,加强医生与患者沟通,给每个新入院病人发一本《健康手册》,手册附上“致患者的一封信”,以及卫生院每个工作人员的联系电话,还有一些结石等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医生还统一印制名片,发给每位病人。

为了让农民都看得起病,他还对普通药品实行降价,药品降价幅度达30%,同时还对普通手术医疗费用实行最高控费,比如平产接生费用控制在450元,剖宫产费用控制在1800元,单纯性阑尾切除手术费用控制在1200元,胆囊切除术费用控制在2000元等。此外,还会应百姓需求引进知名专家来为病人做手术,拓展服务领域,改善服务质量,查国林的出发点是:“病人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要竭尽所能为患者

提供优质服务。”

在查国林的领导下,中云卫生院把尊重病人、爱护病人、理解病人作为工作宗旨,真正把人性化服务理念落实到每一工作环节中,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如今,卫生院业务收入达到近200万,较6年前增加了一倍,药品收入所占比重从70%降至40%,卫生院固定资产从260万增至600万;职工年平均收入从8000元增至于15000元。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卫生院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采访结束时,查国林院长表示要继续带领职工不断深化改

革,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朝着“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医院”这一目标大

步迈进。(徐雅金)

把农民健康放首位

——记奉新县上富中心卫生院院长谢克达同志

记者一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平整干净的路面,绿茵茵的草坪,鲜花,绿树、……,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住院大楼里,“白衣天使”以春天般的温馨和妙手回春的医术,去抚慰病患者的伤痛。病人们都说:“卫生院的服务,让我们感到满意!“奉新县上富中心卫生院,这所让病人感到满意的卫生院,拥有着一支能吃苦、善打硬仗的医疗人才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形成,离不开他们身先士卒的领头

人,他们勇于开拓的好院长——谢克达。

勇于拼搏谋发展

“过去的老住院部为低矮潮湿的砖瓦房,在下雨的日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一位医务人员是这样向记者形容该卫生院的旧貌,当时刚走上院长岗位的谢克达面临着卫生院如何发展和各方面的压力,他陷入了沉思,怎样才能够使卫生院做大做强?要扭转被动局面,就要主动抓住医院发展的契机,谢克达针对卫生院的实际情况,认为医院要发展就必须从“改”字上下手。首先从诊疗环境改起。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的提高,作为一名患者,更迫切需求这一切。面对近百万元资金,对一个年收入仅二百来万元的乡镇卫生院来说,该有多困难。资金从哪来呢?

“不行,医院经济再紧张也要解决住院病人的住院环境。”通过自筹资金、贷款等方式建起了大楼,如今,一栋崭新的按高标准建造的住院大楼已呈现在人们眼前,宽敞明亮舒适的住院大楼在该县乡镇卫生院发挥着它独具魅力的重要作用。紧接着,他又在老住院楼拆除后的地基上进行了美化、亮化,路面进行了硬化,真正把该院建成了庭院式卫生院,如今走进该院就会感到有一股春的气息迎面而来。

用爱铸就康复路

在上富中心卫生院经常会发生病人等医生,甚至等一天的现象,他们等的是谁? “没准,又是等谢院长看病的”,如今,职工们已经不把这种现象当作一回事了。可见,谢克达同志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已经非同一般了。“患者的事,就是我的事”,二十多年来,只要一有空,不管白天黑夜他从未拒绝过任何一位病人的请求,据统计每5位住院人中就有2位是他经管的,每2例手术就有1例是他主刀的,他是如何取得病人的信任的呢?除了精湛的医疗技术外,还有他那良好的医德医风,这在群众中是有口皆碑的“患者有什么需求,我们就要尽量满足他”。有一天上午做了一合手术,下午又做了2台手术,已是晚上11点钟走出手术室的他,已经很疲劳了,回到家刚合眼时候,有一个因胎盘绕颈急需手术的孕妇送到医院急诊,家属极力要求谢院长和妇科值班医生做手术,由谢院长主刀,“人命关天啊!患者的要求,我怎能拒绝呢?”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走出手术室时已凌晨5点多钟。第二天,患者家属送来200元感谢谢院长“为了钱,我就不会去了,你请回吧!”“要么,中午请你吃饭”他说:“你们赚点钱也不容易,留点钱给小孩子买奶粉吧,这是我

们应该做的”多年来,谢院长拒收红包70余次,从未接受过病人吃请。在患者心中,他已成为他们的健康守护神。他经常要求医务人员,从假如自已是一个病人的角度去为病人着想,要以病人为中心,患者就是弱者,我们要时刻关心、爱护他们,要用自己的真诚感动患者,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谁也无法忘记2003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当时外出务工人更大量返乡,极有可能携带“非典”病毒,为防止病毒蔓延,谢克达同志主动请缨,担起了转送可疑人员的重任,在那段时间里,他有多少个夜晚没合过眼,上南昌至新余,堵截外来返乡人员,多少个风里来、雨里去的日子,考验着这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爱人和亲戚朋友当时都无法理解他到底是为了什么。记得有一次下大雨,在转送可疑患者的途中,手机被淋坏了,丢失了人民币1000余元和身份证,可他没吭声,没向组织要任何补偿,为了人民的利益,他首先想到的是别人,他,认为这

值得。 农民利益放首位

在采访中,澡溪乡下保村大坪组的刘起梅对记者说“我们夫妻俩在深圳打工,儿子生病了,婆婆告诉我们今年镇里许多人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他们都说参加了以后看病、住院很便宜,报销也方便。有些在外地打工的人也回来看病,她也交了40元钱参加,今天特地带儿子来这看病。”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奉新县全面铺开,谢院长在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学习参合有关文件精神,充分利用出黑板报、悬挂横幅标语、发宣传单及宣传车进村入户宣传等形式,大

力宣传政策,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该院还成立了以谢克达院长为组长的新农合领导小组和审核、补偿办公室,为患者出院及时进行审核、补偿,确保出院患者在当日能得到补偿,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补偿,医院派专人将补偿款送上门,切实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目前,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比例都达到了75%。该镇参合农民已达到93.4%。

在院长岗位上的他,除处理医院行政事务,坚持每日下病房外,有空就钻研业务知识,如今他已成为该院普外科、儿科领域的带头人,被宜春市专家人才库选录。谢院长常说“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医学是无止境的,只要学好了本领,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才能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痛苦。在他的带领下,全院医务人员学习热情高涨,已能较好地完成病历、处方、护理文书的书写,诊断率提高了,当然,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也提高了。针对医务人员在学校,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业务需求的情况,他选调业务能力强,上进心强的人才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如今该院在职职工69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1人,已能开展腹部手术、四肢骨折整复固定术、妇科、产科手术及“六衰”的抢救与治疗,业务收入突破300万元。现在该院服务范围辐射至周边10余个乡镇,成为该县医疗卫生网的中流砥柱,为10余万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万娟)

一切为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记乐平市塔前中心卫生院院长衷生林

站在塔前卫生院732平方米新建的门诊综合大楼前,看着400多平方米

的绿化区的花草树木,铺设了水泥的路面,谁会想到它曾是一个入不敷出、房屋破旧不堪、职工工资奖金年年倒挂的卫生院,这一

切的变化都离不开该院院长衷生林。

衷生林自江西中医学院莲花分校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农村卫生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他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1988年10月,他被调到塔前中心卫生院任院长,这一干就是十几个春秋,任职期间,衷生林院长凭着不懈的努力,使一家落后的乡镇卫生院旧貌换新颜;凭着自己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成为乡亲们心目中的好医生、好院长。如今该卫生院已成为一个在乐平和景德镇地区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卫生院,为病人提供了一个优雅、美观、舒适的就医场所。他个人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先后获卫生部监督司颁发的中国政府联合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先进个人,江西省卫生厅、景德镇市卫生局、人事局基层模范先进工作者、乐平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

称号。

健全制度 狠抓管理

上任初始,面对卫生院的困境,衷生林院长没有退却,经过仔细研究,他发现环境和设施太差,服务跟不上,人心不齐,体制不活等是影响卫生院发展的主要问题。他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医院要规范化发展,必须要有好的制度,针对院里存在的问题,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强化劳动纪律,制定奖惩措施,不断健全卫生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如每日早会制度以总结当日工作,部署当天工作,医护人员一律着装整齐,挂牌上岗,接受群众监督等,推行多种形势的岗位责任制,实行奖金与

工作业绩挂勾制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奖勤罚懒,使职工不仅能拿满当月工资,而且还能根据自己的工作业绩获得一定的奖金,大大增强了职工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充分调动,从而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使医院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近年来,卫生院先后添臵了X光机诊断仪、B超诊断仪、心电图诊断仪、洗胃机、生化输氧等一系列医疗设备,使全院的整体实力跃居全市首位,同时也使本地区农民享受到了方便、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为了规范输液管理,该院投资2万元装修输液大厅,配臵了新型输液椅及彩色电视机等设施,为患者营造了一个整洁、舒适的输液环境,受到了广大患

者的好评。 用心服务 精心育才

衷生林常对医护人员说:“农民生活不易,许多农民看病的钱是东借西凑来的,我们再乱开药、多收费、收红包,良心何在!我们卫生院绝不能让农民多花一分钱!”为了给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卫生院公布医疗收费标准,加强物价管理,增加收费透明度,对多收费的科室处于双倍罚款,实行先看病后挂号,减少病人往返排队之苦。每逢星期

二、四对全镇0-7岁儿童开展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给患者提供方便。作为乡镇卫生院院长,他在抓好本院的医疗业务工作的同时,又要兼顾村级防保工作。全镇有17个村卫生所,每个卫生所都配备了一名专职防保乡医,并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合理地解决了防保人员的防保津贴。并制定防保方案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了乡村防疫医师的工作积极性。卫生院专门成立了防保组,由他兼任防保组组长,为防保

组配备了电脑,建立健全了门诊日志和传染病报告制度,实行专人专报,传染病采取网络直报,保持24小时网络畅通,保障了市、乡、村三级网络建设。他还设立了预防综合门诊,安排了两名专职医师和两名护士,负责全镇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每年都要为新生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达500多人次,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卫生院业务收入,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拥护。在抗击“非典”期间,他不辞艰劳地带领医护人员走村串户宣传预防“非典”知识,发放宣传单数万份。

衷生林深深感到,要从根本上扭转农村卫生院搞不活,发展不起来的局面,人才是关键。为此,衷院长十分注重培养和引进人才,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送5人到市中医院进修B超和检验技术;3人到市人民医院进修放射、心电图技术,5人参加江西医学院成人大专学习,还多次聘请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专家来院讲课,从而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医护人员特别是年轻的医务人员通过学习锻炼能尽快挑重担。该院家属宿舍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房屋低矮,阴暗潮湿、墙面破裂,架料霉烂,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为了稳定医疗队伍,切实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衷院长在医院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多方筹资,投入数万元对职工宿舍进行了全面翻修,为职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由于卫生院增加了设备的投入,提高了业务素质,改进了服务态度,改善了就医环境,业务量上升了,职工的干劲也增大了,来卫生院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医疗服务辐射波阳、双田、后港等县乡方圆数十公里,年业务收入由最初几万元增长到近40万余元,卫生院亏损的局面彻底改变了。(万娟)

平民院长

——记新余下村中心卫生院院长李敏华

在新余有这样一位乡镇卫生院长,为了让乡亲看好病,他放弃留城工作的机会来到条件艰苦的的卫生院担任院长;他带领职工艰苦创业,闯出卫生发展的新路子,7年间他以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感和坚持改革不回头的韧劲,救活了一个卫生院,使得下村卫生院成为当地群众值得信赖的卫生院,他就是下村中心卫生院院长李敏华。

12月的一个雨天,记者在新余下村中心卫生院门诊部李敏华院长的诊室内,前来求治的患者常常排起一条“长龙”,忙得他连吃饭、上厕所,甚至喝口水都顾不上。虽说累点儿,可李敏华心里却很舒坦, 因为他用精湛的医术和辛勤的劳动为自己圆了儿时梦想……

立志做一名好医生

李敏华的父亲是一名乡医,受父亲的影响,加上看到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他立志长大后做一名医生,为乡亲们祛病去痛。1978年高中毕业的他怀着探求知识的渴望报考了卫生学校,向实现梦寐以求的理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寒窗苦读中,在课堂、阅览室、实验室处处留下了他专注的身影,凭着执著和勤奋,他很快成了全校的尖子生。卫校毕业时,他因品学兼优可以留校任教,周围同学都向他投出了艳羡的眼光,可是谁也没料到,他竟然放弃了留城工作的机会,决定回乡当一名医生。他说:“家乡更需要我这样的人,

我要让乡亲看好病。”

挑着行李,带着回报家乡的一腔热血,李敏华来到蒙山脚下的人和乡卫生院工作,面对简陋的条件和艰苦的环境,他没有后悔,而是愉快投入工作。他一边自学,一边临床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又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他坚持收集典型的医案病例,科班出身的他,放下架子,虚心向老医生求教,主动向土郎中取经,注重从验方、土方、单方、偏方中吸取营养,博采众长,很快使自己在业务上成熟起来,一年半载下来,他就成了农村卫生院为数不多的业务尖子

和技术骨干。 尽心竭力谋发展

1998年李敏华被委任下村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当时下村中心卫生院离市医院仅15公里,离花鼓山煤矿职工医院不到2公里,医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面对新的挑战,李院长坚持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从卫生院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入手,加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选派年轻同志外出进修,培养骨干医师,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素质。购进胃镜、B超等先进设备,重点建设外科和妇产科,引进并开展外科、妇产科一些高难手术技术,医疗技术水平明显提高。1998年卫生院只能开展阑尾切除术、疝气修补等一些简单手术,如今已能开展甲状腺切除术、胃胆切除术、肾结石切开取石术,使原先需要到市医院、花鼓山煤矿职工医院才能进行的手术在下村中心卫生院就能完成,并且医疗费用降低近

30%。

为改善卫生院工作环境,李敏华想尽一切办法,多方筹资。下村镇卫生

院投资70万元,兴建住院大楼,提高了医院的接诊能力。此外,还规范药房管理,从药品购进、储存、加工、陈列等一系列环节规范操作,确保群众的用药安全。建立了农村医疗一体化服务网络,组织送医下乡,巡回义诊。对农村特困户五保户就诊实行挂号费、部分诊疗费减免。这一系列举措,加强了卫生院内部管理、树立良好形象,有力推动了卫生院的发展,各项业务指标不断攀升。98年他接任院长以前,该院年门诊仅10670人次,住院1150人次,手术70例,接生人数200人,年业务收入80万元。到2005年,该院年门诊人次上升到45000人次,住院人数增加到6140人次,手术650例,接生550人次,年业务收入突破350

万。 赢得患者信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作为一名院长,李敏华没有自己专门的办公室,诊室成了他唯一的办公室。问起原因,他说:“卫生院医技科室不够,我平时都在诊室,空着房间也可惜,我就把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做医技科

室。”

谈到李院长的为人,和他在一间诊疗室的医生说:“李院长平易近人,平时没有什么架子,他对病人都像朋友一样,看病时和患者拉拉家常,

赢得病人的信赖。”

“李院长经常和我们说:„要对病人热情、想办法提高医疗质量。‟他对病人非常负责任,不管哪天晚上有手术,是不是他主刀,他都会留在医院等到手术结束才回家。”护士长钟梅急忙对记者说。

李敏华认为,要当好一名院长,首先要当好一名医生。由于他的医疗技

术好,每天慕名而来的病人在他的诊室前排起了长队,比市里大医院的专家门诊还热闹。一个上午下来,腰酸背痛、口干舌燥,经常要忙到中午十二点以后才能吃上午饭,稍作休息下午又要经常上台做外科手术。同事经常开玩笑对他说,上午是内科医生,下午是外科医生,晚上自己要去看医生。5年下来他一共才休了15天假,日均看病45人次。 由于长时间的努力工作,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一天三餐只能吃稀饭面条。上级组织领导担心他的身体,怕他累跨,多次找李院长谈话,希望他去渝水医院任院长,其实在渝水医院工作压力小,福利待遇好,还能照顾家庭子女,是个好单位,可是没料到他竟然婉言回绝了,他说:“我这一辈子在农村呆惯了,进城还有点不能适应。”(徐雅金)

风雨过后见彩虹——记吉安市吉安县永和卫生院院长肖义成

2005年4月18日是永和卫生院获得新生的日子,那一日,永和卫生院完成了整体搬迁,在镇中心街区、敦锦公路旁正式开张接诊,从此赢来了发展的第二春。开业一年多来,医疗业务迅速增长,病人络绎不绝,医务人员繁忙紧张工作,当年门诊病人逾万人次,住院病人1400余人次,特别是住院分娩达200余人次,年业务收入100余万元,是搬迁前的3—5倍,昔日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己不复存在,该院职工无不翘起大姆指:这一切要归功于我们的带头人——肖义成院长。

临危受命

永和镇位于吉安县东南面,距县城中心仅12公里,人口近3万,原永

和卫生院房屋破旧,阴暗潮湿,且位臵偏僻,道路狭窄,没有一件象样的医疗设备,只有老三件,医疗条件极差,加上离县城很近,医务人员每天看不到两个病人,技术水平很差,群众不信任,每年住院分娩也只有10多个。经济拮据,不要说搞建设,职工的工资都难以发放,医院惨淡经营濒临倒闭。面对此种状况,医务人员人心浮动,县卫生局领导焦急万分。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局领导痛下决心,决定更换院长,经全面考察,好中挑优,时任天河卫生院院长的肖义成同志

成为首选。

上任的第一天,面对10多间低矮瓦房、几件简陋的医疗器械和10多双期盼的目光,肖院长真正体会到了肩上的压力。然而他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决心当一名拓荒者,团结全院职工,在这块几乎是空白的地方干出一番事业来。来院不久,他虚心问计于职工、垂询于农民、讨教于领导,终日寻思兴院大计,不到半年时间,他就向卫生局领导提出了建院设想——在镇新街区另辟新址建院,整体搬迁卫生院,并在职工会上发出动员令,职工们精神为之振奋。鉴于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迁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的这一设想很快得到批准。但筹建新院不是一件小事,选址、征地、筹资哪一件不需要费神费力。为此事,他不知跑烂了多少双鞋,磨破了多少嘴皮子,人瘦了一圈又一圈,终于在新街区中心地段征到了一块10多亩的黄金地,并通过职工集资等多种渠道筹集到100余万元的建设资金。经过一年多的筹建,2005年4月,一座2000平方米的门诊住院综合大楼拔地而起。有了新房没有设备怎么办?他只好再次带头集资,在他的感染下,职工也纷纷拿出自己的积蓄,终于筹

齐资金购臵了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和生化检验设备。一所科室齐全、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崭新卫生院呈现在了永和人民面前。

创新理念

新院建成后,肖院长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上,树立“管理、技术、服务三管齐下”的办院理念。一是重新修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推行了责、权、利相结合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二是抓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选送年轻同志外出进修,一年多来,共选送7名医护人员赴省城及广州等大型医院进修一年,实现整体医疗水平的飞跃。同时,邀请上级医院医师来院会诊、手术、讲座,鼓励职工在职自学。他经常亲自授课,主持会诊、业务月讲评,手把手带教手术,仔细检查医务人员的医疗文书、治疗方案、操作规程,使全院的业务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许多医务人员实现了一专多能。尤其是外科从无到有,以前阑尾、疝气手术都很少做的卫生院,现在居然能开展全髋关节臵换、胆囊及胃切除等大手术,在当地引起了较大反响,取得了群众的高度信任,就诊病人迅速增多。三是抓服务,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立院之本。他经常告诫职工:办院的宗旨就是为病人服务,病人到我们这里求医,是对我们的信任,是我们医务人员实现人生价值的所在。到过永和卫生院就医的人都深有感触,今日的卫生院与昔日的卫生院有着天壤之别,无论就医环境、医疗技术,还是服务态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真正是一所农民群众满意的卫生院。

奉献至上

从医10多年来,肖院长总是默默地在农村卫生院这方圣土上辛勤耕耘。

在经济浪潮激荡飞扬的今天,肖院长象洗尽尘世铅华的僧人一样不为所动,他的心思全放在医院的工作上。他是一位院长,更是一位医生,他始终坚持临床一线,每月坚持一半以上时间值夜班,业务量全院第一。他对医疗工作极端负责,从病人进院到出院全过程,他都亲历亲为,不放过一个环节。除了上述两种身份外,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司机。为方便群众就医,2005年医院购臵了一辆救护车,为节省开支,他亲自驾车接送病人。肖院长的家离医院只有10多分钟的车程,可他一年里回不了几趟家,他始终放心不下医院的工作。当人们问及他为何要这么辛苦,他总是微微一笑:辛苦算不了什么,我只求对得起组织、对得起职工、对得起永和3万父老乡亲。如今,肖院长心中又藏着一个强烈的愿望:兴建一幢住院大楼,添臵一批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全院医务人员都要赴上级医院进修1年以上,达到全省一流的卫生院的标准,更好地为永和

镇人民服务。(万娟)

这里因他而生动

——记都昌县政协委员、蔡岭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杨述保

在都昌医疗卫生战线,提到杨述保,没有不佩服的。从1980年开始,他12次获得全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一次获得九江市卫生劳动 模范,2003年被省卫生厅、人事厅授予“防非典先进个人”。

2001年,杨述保调到了离县城30公里,开业只有二年,年业务收入不足70万元、名声不响且负债经营的蔡岭镇中心卫生院任院长。面对困难,他没有退却,没有迷茫,首先针对医院人心涣散,管理混乱的实际,从

抓管理入手,建立起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民主管理,让职工广泛参与管理,使涣散的人心重新收拢了起来。在他的带领下,全体医务人员排难而进,共同奋斗,形成了蓬勃发展的局面,现年业务收入达350万元,年门诊5万人次,年住院1300人次,年手术400人次,偿还了债务,更新了设备,为临床及时准确诊断、抢救、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固定资产也由50万元增加到650万元。2005年在创建“母婴安全卫生院”、“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工作中,杨述保抓住契机,精心组织、部署,使全院上下为创建工作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院容院貌在创建工作中日新月异。如今的卫生院四季鲜花盛开,香馨满院,绿树成荫,生机盎然,竹园、草坪、球场座落有致。病友心旷神怡,都非常喜爱这个治病康复之所,医务人员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医疗质量在创建工作中得到提升,各种医疗文书在创建工作中更加规范。

医疗机构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且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近几年来,他一直努力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要求全院干部职工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该奖的奖,该罚的罚,积极探索卫生改革,尤其是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每年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总体目标要求,制订好本单位的工作方案,严格按照方案组织好全院职工完成各项目标管理任务。2003年-2006年,该院每年都是卫生局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每年都被蔡岭镇人大代表评议为人民满意单位,单位的业务收入也由2003年的160万元升至2O06年的35O万元。 在整个管理工作中,他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凡是要求职工做到的事情首先自己做到。王东医师告诉记者:“单位有一辆车子,但是杨院长没有因私事坐过单位的车,去县

开会,基本都是搭班车。几年来,他平均每月休假不到二天。大年初一

都是他值班。”

杨述保长期在农村卫生院任职,深深认识到,农村经济和科技落后,农村迫切需要好医院好医生。好医院好医生从何而来呢?有外援、有拨款、有输送,当然是捷径,但最具生命力的要靠自己创造、自己培养。他和班子成员形成了科技兴院的共识。鼓励在职人员进修学习,提升学历,40余人的蔡岭卫生院每年用于人才培养的经费在5万元左右。几年来,全院发表论文10篇,开展新技术11项,有一人考取博士研究生,还有7人在读本科,12名护士全部到九江市第一医院进修过,每年还派3-5名业务骨干赴北京、广州、南昌等地进修。现在该院能开展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产科手术。产科新式剖腹产手术,速度快、效果好、费用低、恢复快,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以至于城里人也慕名前来做手

术。

在完成单位的行政领导工作之余,他总是尽量挤出时间积极参加临床工作。作为一个医生时,他更把治病救人工作视为天职,诊察门诊病人,住院部会诊,参加手术,他的身影经常和临床医生交织在一起。他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工作,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去影响同事,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去解除病人痛苦。为了患者的健康,他长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苦劳作,恪尽职守,养成了大事躬亲、小事过问的习惯。过度的操劳却损害了自己的健康。近些年来,他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常复发,胃病越来越严重,每当胃疼,他都是自己打支阿托品照常上班,以至医院的同事只知其需要阿托品,却不知道他干什么用。他臵个人的健康于不顾,总是

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工作,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去影响同事,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去解除患者的痛苦。虽然他近年五十,可遇到危重病人,疑难病症,仍然是亲自参与诊断,亲自实施手术。瘦弱的身体,时常使他在完成手术后,累得虚汗直淌。高志英护士说:“一天深夜,医院接诊一位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到院时病人已出现休克,病情非常危急,转院已来不及了,此时,他自己也是个病号,因腰椎间盘突出疼痛难忍,但为了抢救病人的生命,他不顾自己也在服药打针,亲自上手术台,手术做到深夜时,病人得救了,他却昏倒在手术室。”他母亲独居他乡,身患多种疾病,他却不能“常回家看看”,即使病情加重,也只好电话指导乡村

医生用药治疗。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他曾担任过万户镇卫生院院长、南峰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中馆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无论在哪里,他娴熟规范的卫生工作管理方法、经验丰富的普通外科、中西结合专业特长、高尚的人格魅力、奋发进取的工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展现,他每调离一个单位时,职工都

热泪相送。

德艺双馨领航行

——记乐安县戴坊中心卫生院院长戴鸿祥

在乐安县戴坊乡这个偏僻的地方有一所漂亮整洁、颇具规模的卫生院,提起该院的院长,方园几十里的人无不举手称赞。今年48岁的戴鸿祥院长,他中等个头,皮肤黝黑,不善言辞,脱下白大褂别人还以为他是

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25年来,他扎根基层,淡泊名利,从普通医生到院长,一步一个脚印,以解除患者疾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己任,以院为家。他除了有一手为病人解除痛苦的精湛医术外,还把一个很不景气的卫生院搞得红红火火,他所领导的戴坊中心卫生院也被评为全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集体、全县先进单位、全县优秀站所、青年文明号等。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全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全

县优秀站所长、县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一腔真情系百姓

一名医生取得患者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广告、靠包装,而是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通过病人的体会口耳相传的。1982年从抚州卫校毕业后,戴鸿祥一直战斗在基层卫生工作第一线,无怨无悔,不计个人得失,凭借着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他努力学习医学知识,通过自学,不但成功学习和掌握了中西医多方面的医学知识和内外妇儿多学科的服务治疗技能,并能熟练地应用中西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多种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戴鸿祥同志认识到卫生院要长足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兴医和人才培养,他和院班子成员经过反复讨论和思考,采取“走出去”和在岗自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先后选派青年技术骨干到省、县级医院进修。由于加强了人才的培养,卫生院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在采访中,戴国庆医生告诉记者:“戴院长为人随和,不仅关心全院职工的工作生活,在学习上对年青医生也会悉心教导,我们有什么问题,他都会认真细致的讲解,从不保留,尽量给年青医生锻炼的机会。” 同时他还制定了一系列学习培训制度,坚

持每周一学习,每月一讲座,每年都要举办多期乡村医生业务培训,他亲自上课授教,通过培训、学习,使全院职工和乡村医生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为了扎实做好该镇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戴鸿祥经常带领防保人员下乡,翻山越岭,进村入户,进行预防接种。2002年9月的一天,他又下乡来到该镇横江村指导儿童接种,该村的乡村医生告诉他离该村委会十五里远的偏僻山村,只有一名儿童在本次接种范围内,想待到下次接种时再补种,他听后坚决不同意,要求这次一定要接种到,不能漏。此时,正值中午时分,天气较炎热,他与乡村医生一道,背着沉重的冷链包,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步行近两小时,累得汗流浃背,到达该山村时,该名儿童却不在家,一直等了近四个小时,才为回到家的儿童接种好疫苗,家长对戴院长这样认真工作的态度非常感激。在抗击非典期间,他经常深入居委会、村委会督促抗非工作,排查发热病人,从未休息过一天,从未睡过一个好觉,经常深夜两三点钟接到报告有从疫区来的人员需要进行隔离和体温监测,每次,他都亲自前往,对流动人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消毒和测量体温。由于他身先士卒,自始至终站在抗非的第一线,带领全院职工,充分发挥抗非主力军作用,该院获得全市防治非典型肺

炎工作先进集体。 两袖清风挺且直

戴鸿祥深深知道,做农民的好医生、好院长,仅有良好的医术是不够的,还得有高尚的医德。他常说:\"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在行医生涯中,他始终把医德作为医生的灵魂。采访中,戴坊镇邹小莲患者告诉记者:

“戴院长很负责,态度很好,对患者很有耐心,一视同仁,他会根据病情,尽量使用较便宜的药,减轻我们的负担。”不管他是普通医师,还是一院之长,他的良好医术、廉洁自律、以人为本的品质一直为村民所称道。他心地善良,视病人如亲人,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总是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每次诊治患者,他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计最佳治疗方案,能够通过口服药治愈的,绝不让患者打挂针,能够在门诊治愈,绝不要求患者住院治疗,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负担。有些患者看病一时无钱拿药时,他还时常掏钱垫上,患者治愈病后,为感谢他,送红包,他一律不收,还耐心地说服病人要注意身体,钱要用在治病上。自此,他对技术更是精益求精,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每当有急诊患者,总是随叫随到,他经常说“治病救人就是我们医生的天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来没有推诿搪塞过

患者,也没有让患者失望过。

当了院长后,他常常加班加点,从不计个人报酬。论工作他是全院最累的,论贡献他是全院最大的,可他每年的奖金却是全院职工平均的。十多年来,他没有拿过一分钱加班费,对像添臵有关仪器设备等重大事情更是首先与院班子成员商量后达成共识,多人参与现场谈价,每购一样设备货比三家。在药品购销中做到公开,由院药品管理小组管理药品进购工作,都是由具体负责管药库人员和院务会其它人员谈价进货,他从不联系购药,更不外出购药,杜绝了个人得药品回扣的不正之风。他厉行节约,如在搬迁新大楼时,亲自动手,平整场院,搬运设备和办公用品等,节约费用上万元。他的这种认真务实工作作风,敢说敢干正直性

格,赢得了单位职工信

任。

深化改革谋发展

2001年3月,戴鸿祥同志经全院职工无记名投票推选为戴坊中心卫生院院长,随后,县卫生局顺应民意,于2001年4月正式任命他为戴坊中心卫生院院长。上任伊始,有着多年从医经验的戴鸿祥看到医院人员众多,素质参差不齐,而且房屋破旧,医疗设备陈旧老化,各项工作举步维艰,忧心之余,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心头的责任更大了。经过深入思考和调查研究,他决心以改革为突破口,冲破原来的旧框框,出台了一系列全新的举措,凝聚了人心,为卫生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首先他注重了医疗质量的提高,着重抓好了医疗行为规范,病历质量,优质服务,依法维护医患权益等关键环节,使职工对卫生院面临的形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加了职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激发了职工的爱岗、爱院热情,陶冶了职工情操,增加了职工主人翁意识,从而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经过近半年时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门诊人次、医疗收入及各项主要医疗质量指标,均比以往明显上升。 同时,他还积极推行了“注重绩效挂钩,深入分配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先导,夯实分配制度改革基础,卫生院遵照县卫生局“迈小步,不停步”的精神,积极稳妥地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控制人员入口,放松人员出口,严格执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等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措施,为分配制度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基础;实行院科两级核算,深入奖金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工效挂钩,绩效挂钩”,根据工作数量、技术质量、劳动态度、贡献大小等指标,经院科两级核算进行分配。这种改革,一是突破了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逐步改革了人浮于事的大锅饭局面,改变了过去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观念,单位上下形成“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共和氛围。二是观念转变,如今是“干什么活拿什么钱”,收入有差距也是正常现象。

为了解决患者就医环境,该院自筹资金60余万元兴建了一幢建筑面积1100余平米医院综合大楼,并在2002年11月整体搬迁,大大改善了卫生院用房紧张的窘境。此外,他还十分重视产房硬件建设,投入了近3万元改善产房,创造良好的产妇分娩环境,使得周边乡镇产妇十分乐意来该院分娩,2005年住院分娩416例,创下该院产妇住院分娩全县乡镇卫生院之最。该院在戴鸿祥院长的带领下,卫生院的各项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医疗服务水平、医疗质量等明显提高,在该镇及周边乡镇享有很高的声誉,吸引了很多患者前来就医看病,使得卫生院业务收入

在2002年首次突破100万元。

一个院长的好坏,关系到卫生院的兴衰,一个好院长可以救活一个卫生院。正是有了第一个100万元,全院职工看到希望,看到了卫生院未来发展后劲,大家更是齐心协力,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十分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这几年业务收入连续突破100万元,

至2005年已达220万元。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今的戴坊中心卫生院在戴鸿祥的领导下,不仅年业务收入达到了220万元,而且职工的收入比2001年他上任时翻了

一番多,戴坊中心卫生院也连续几年在全县乡镇卫生综合考评中第一

名。

生命之托 重于泰山——记上栗县长平乡卫生院钟健院长

“我们要让患者花乡级医院的收费,享受到市级医院的医疗水平。”这就是上栗县长平乡卫生院钟健院长多年来的追求目标。他平素不善辞令,见人却总是面带微笑,仿佛向人们敞开他无私的心扉。眼角早现的几缕细纹,印证了他在为长平乡卫生院发展,为农民朋友的健康付出的艰辛。担任院长的八年来,他始终把农民的生命安危放在第一位,把“生命之托,重于泰山”作为自己的座佑铭,带领全院干部职工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卫生院改革与发展。

同事说,他是全院职工的贴心人

采访中,记者从卫生院内科周呈开主任那了解到,八年前,该院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医疗环境差,医生看病只是靠简单的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进行诊断;医疗用药短缺,经常是配了这药少了那药,或者干脆只有零星几种常用药;卫生技术人员走的走、散的散,全院仅有40余名职工在支撑着业务。医院面临着难以生存的危机,影响着当地百姓的就医。当时年仅33岁的钟健竞聘为长平乡卫生院院长,上栗卫生系统的同行都为他捏了一把汗。面对散涣的人心,落后的设备,冷落的院区,责任和压力使他寝食难安。通过分析,他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解决职工工资问题入手,多次到乡政府反映院里情况,引起高度重视。在他的努力争取下,当年职工工资于12月份便补发到了11月份,不但稳定了人

心,还使广大职工燃起了新的希望。为拉近干职工心距,他深入医院职工中,与他们促膝谈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使干、职工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主人翁责任感和坚定发展的信心,在他的诚恳挽留下,一些想走的职工留下来了,私办诊所的职工停办了,人心很快得到了稳定,大家都表示要和院长心连心,拧成一股绳,共同走出难关。“他心系患者,也情系职工。许正兰主治医师告诉记者:“钟院长对职工的关心照顾,胜过了对自己。他到长平卫生院任院长后,医院有了不成文的规定:每逢职工生日,单位准时送上鲜花、蛋糕;每逢过年,他主动发信息给职工进行问候,并带领班子到退休职工家上门拜年;职工或其家属有病,他会以单位和个人的名义分别上门慰问。前不久,职工何文父亲生病,他去看病时自己掏出了100元,并叫工会主席送去了营养

品……”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钟健的感化下、努力下,长平卫生院合力倍增,逐渐拧成一股绳,走出了发展低谷,得到了上级领导和部门的一致好评,连续6年被县卫生局评为普通乡镇卫生院目标管理考核第一名、被乡镇党委和政府评为先进单位,该院党支部连续5年被乡镇党委、局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他进一步趁热打铁,广泛发扬民主,听取职工意见,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装订成书,人手一册,及时提醒,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全院干职工,每年从工作作风、工作业绩、医德医风、服务态度、廉洁守纪等方面进行考评,实行绩效挂钩;结合上级文件精神,采取定编、定岗、定人、定职责、定报酬方法,实行科室负责人竞聘,再由各科室主任选择职工,职工选择科室,通过双向选择的竞争方

式,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严格按劳按岗定酬,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原则,广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杜绝了人浮于事的现象。钟健上任第二年,长平乡卫生院的业务收入便增长了40%以上。

患者说,他是村民生命的守护神

“我们要把农民患者的医疗费用压到最低,让他们看得起病。”他经常这样告诫院里的医护人员,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上栗县全面开展,钟健充分利用发宣传单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的惠农政策。该乡流江4组的黄河波患者告诉记者,他前些天因患肺气肿住院治疗共花了1613.6元,就是因为参加了新农合,报销了1030元,实际只花了500多元,大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卫生院经常给每个农民免费体检,针对乡里农民多住在山区里,看病不方便,钟健还组织队伍下乡给农民体检,使农民能提早发现、治疗疾病。对看不起病的患者,他会开院务会讨论减免病人的费用,或为困难患者捐款捐物,几年来已为患者捐款千余元。对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户发放优惠就诊卡,适当减免其看病费用。他经常利用节假日,到敬老院、学校等地进行义诊;他带头扶贫济困,每年不少于两次的派出院内技术骨干到敬老院给40多位老人检查身体、为老人送医送药。并资助两名

困难学生重返校园。

“为了提供给患者更好的医疗技术,钟院长还定期派出院里的医护人员到省、市级医院进修,他常常鼓励我们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并且和我市中医院开展技术合作,借助他们的技术力量,提升全院的医疗水平。”戴希国医生对记者说,“他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感染了我们的医生护

士,同样我们也把他的这种精神,回馈给院里的患者,或者他们的家属。”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活动中,钟健走出了“提高卫生院诊疗水平,改善服务态度,改善医德医风,增加医院知名度”的坚实一步:要求职工从树立自身形象做起,统一配备工作服,实行挂牌服务,制定《服务承诺》;要求每位职工做到微笑服务,开展服务评比活动;要求职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定期组织职工开展“假如我是患者”的大讨论,利用一些节日,举行座谈会,弘扬主人翁精神;组织职工参加政治学习,思想道德学习,提高职工的政治、道德素质。“润物细无声”,他对病人的尽心尽职,对社会的真情关爱,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榜样。

大家说,他是实干兴院的拓荒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一个走向发展低谷的乡镇卫生院,钟健深深认识到,要取得新的发展,自己必须带头实干,激发共谋发展共识。从调任长平乡卫生院院长兼任党支部书记至今,他率先垂范,短短的数年内,创造了一个乡镇卫生院的发展神话:从不足50万元的业务收入发展成300多万元;从破旧不堪的医疗楼房演变为投资近300万元、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现代住院、门诊大楼;从43名职工上升到77名。为了节约开支,储备医院改造资金,他厉行节约,对于药品的购买,除低值易耗品外,都通过院务会讨论决定,药品及医疗器械的采购均由分管负责人协同局采购办购买,房屋建设投标及材料采购,由局党委、乡党委、政府、纪委成员,职工代表等监督执行。每天上、下班他都是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到离院三十里的县卫生局开会,也总是乘从客车,从不租车。如今,在长平乡卫生院,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特别强烈,节约

蔚然成风。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努力,投资两百多万的集医疗设备和舒适住院环境为一体的门诊综合大楼终于建成,为顺利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走进长平乡卫生院,看到的是优美的环境、装修一新的门诊大楼、舒适的病房、微笑和

蔼的白衣天使。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跨越。钟健情系职工民为本,实干兴院虚为怀,迎来了掌声,迎来了赞誉。2004年,他被上栗县委、县政府评为第一届“十佳青年”,当选为上栗县第二届党代表,连续四年被评为上栗县优秀共产党和被县卫生局评为优秀院长。

开拓 奋进 奉献

——记赣县王母渡中心卫生院院长刘达炳

在赣县有一位不畏艰难、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无私奉献于医疗事业,将一个农村卫生院建设发展成为环境优美、设备齐全、服务一流的现代卫生院,成为了赣州农村卫生系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就是赣县王母渡中心卫生院院长刘达炳,2006年被评为“全省优秀乡镇卫生院长”。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为给卫生院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从2004年开始,刘达炳在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节约办公经费和争取上级支持投资近15万元全面装修了住院病房、手术室、改建了产房,同时结合医院实际及发展需要投资近30万元更新或增设无影灯、手术床、超声诊断仪、救护车等医疗设备,并且进一步完善职工体育活动场所、绿化美化周围环境、安

装闭路电视系统、建立本单位的局域网等职工生活设施,切实改善了医院的就医和工作生活环境。为努力营造“医院是我家”的医院文化氛围,他率先制定了职工生日晚会制度、职工身心健康活动实施细则等,充分发挥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为制定医院发展思路,他经常深入科室、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村组农民家中了解群众困难和呼声,掌握医疗动态,了解群众在就医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他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科学安排、有效发展”的原则,近年来,他先后率先在乡镇卫生院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门诊、健康体检门诊、优质病房、扶贫病房等,在便民惠民措施上他率先推出了孕产妇免费接送、免费待产、免费预约产检、单病种限价包干服务、免费上门入户健康宣教等。通过以上措施,该院住院分娩产妇数在近两年都以50%的速度增长,今年可达700人次;医院的效益在近两年每年都以25%以上速度增长,今年可突破300万元。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社会形象的重要基础。他深知医疗质量对一个乡镇卫生院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他始终将内强医院整体素质、塑造廉洁高效的医院形象作为一个件大事来抓。

从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提高职工自身素质入手,着力加强整个队伍的建设。根据工作的需要,该院制定了“医疗质量全程控制实施方案”、“职工工作职责手册”、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医院服务管理制度”、“院各项学习制度”等一系列接受群众和患者监督和自我约束的制度。由于加强了制度建设,使医院工作进一步的规范,社会形象进一步提高,科

室和各环节都有章可循,增强了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既保持了干部自身的廉洁,又塑造了良好的外部形象,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

提高。

刘达炳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为了提高业务技能,他带头学习业务知识。近两年他先后选送10余人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使全院职工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为今后医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心为民 乐于奉献

要带好队伍,做好工作,领导的自身素质是关键。他经常提醒自己,要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和荣誉。要对得起共产党员的称号,要对得起群众,就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天尽职一天。近年来卫生院工作特别多,他以身作则,工作上经常加班加点。虽工作多,但他仍不忘到临床第一线,深入科室、病房解决职工和困难群众患者的各种困难。 2005年春节时有一病人由于是全镇有名的特困户,他就毫不犹豫地从自己口袋里掏了200元钱给这位患者,并减免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在医院事无巨细只要他碰上就一定亲自解决,如一些医疗设施的修理、引导病人就诊等他都干。他还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带领职工先后开展了胆道造影、肾盂造影、阴式子宫全切等新新技术项目6项,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第18篇:灵仙乡卫生院院长先进事迹

继承传统 振兴中医

—简阳市灵仙乡卫生院院长李冬平先进事迹

李冬平,简阳市灵仙乡卫生院院长,一位睿智、诚实、儒雅的年轻人,正是他带领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大学生扎根基层发展中医,在简阳市的医疗行业中,独辟新径,闯出一条具有中医特色的道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使医院旧貌换新颜,一跃成为简阳市中医特色医院的排头兵。“人本管理+物本管理”打造医院“硬品牌”医院要发展,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硬件是什么?硬件是先进的设备,优美的环境;软件是什么?软件是高超的医术,团结的人心,是医院的形象和品牌。硬件和软件,是一个医院赖以生存的两大利器。没有了这两项,其它一切都免谈。李冬平对这些自然是熟记于心,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机制是发展的关键。

一、打造特色中医。

在中医特色方面,医院建设了专门的中医集中诊疗区,建立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骨伤专科,并先后选派优秀骨干医生到广州北京等地医院进行医疗技术深造,学习具有中医特色的小针刀技术,并把技术带回当地,运用小针刀治疗小儿脑瘫,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疑难杂症,起效快,病痛少,疗效好,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有力的促进了医院的发展,医院从2011的年收入80万,发展到2013年的年收入200万以上,这些都与李冬平的系统化管理和先进理念扎实的医疗技术是分不开的。

二、改善硬件设施

2012年李冬平主持灵仙乡卫生院工作以来,积极向上级单位争取,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医院先后新购买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DR)ZK-DR(A),经颅多普勒等先进医学检查仪器,中医治疗设备以及康复器材等先进的医学检查设备,填补了灵仙乡长久以来的无先进检查设备,设备老化的局面,为当地老百姓能够在当地得到更好的医疗救治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努力解决农民看病难

为了解决贫困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李冬平也做了长远的打算和不少的工作。免费为辖区内的五保老人进行健康体检,生病了就直接上医院免费治疗,对于一些家庭困难的进行医疗补贴。在居民健康体检方面,为了方便农民群众,我们实行挨家挨户上门服务,到农民家里去进行健康检查,对于筛查出的疾病予以及时告知患者,并且给予健康指导及合理用药,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就免费给予口服药物治疗,有时候农民来院看病,没有钱坐车回家,李冬平还自己掏钱给患者坐车。他的一言一行都是我们的榜样,用一句古语形容那就是“大医精诚”。

四、提升服务理念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在现在的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李冬平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也没有放松肩上的担子。他清醒地意识到,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仅有硬健设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因此,他把强化服务意识,努力营造一个健康、优美的医院氛围,看作是今后发展的重点。在他的带领下,全院职工齐心协力,先后实施了“赠医施药”、“下乡义诊”和“免费医疗”三大工程。在医院内增加了免费开水、便民服务车等多项便民服务。同时开展了“三化、五心、六个一”服务,即设施管理正规化、服务标准化、病房家庭化,用真心、爱心、关心、细心、诚心,为病人倒一杯开水、献一束鲜花、发一张贺卡、递一块手帕、送一个微笑、道一声问候。从门诊到病房,从入院到出院,从人前到人后,李冬平带领全院医护人员用真情、实情、深情、亲情、动情、感情,实行一条龙式服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赞扬。

五、创新医院管理

在李冬平的带领下,灵仙乡卫生院领导班子不断创新医院管理方式,在医院实行了“单病种收费最高限价制度”、“中医康复类最低收费制度”、“拒不收受红包制度”,向全社会公开承诺住院医疗费用如超出限价,超出部分按5:3:2的比例由医疗小组、科室、医院三方补齐,有效控制了住院费用的上涨和结构的失衡,实实在在地落实了“用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一目标,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六、无私奉献铸辉煌

对于医院发展前景李冬平非常自信地表示:有全院职工的团结与热情作坚强后盾,医院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而医院的员工们也高兴地表示:随着医院业务量的大幅度攀升,现在比从前的确累多了,但当看到医院像加足了马力的火车一样一路向前,心里却很高兴,因为看到了医院发展的光明前景。还有重要一点,就是李冬平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了大家。他秉持公心,严于律己,把自己的心血、精力、智慧,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医院的发展之中,他耐心倾听职工们的意见,细心、周到地关心职工们的生活和思想情况,积极解除职工们的后顾之忧。在事业面前,他敢于负责,求真务实;在苦乐面前,他以苦为荣,无私奉献;在金钱面前,他两袖清风,廉洁自律。行之苟有恒,久久有芬芳,李冬平就是这样践行着一个党员、一个院长的光荣责任,追求着自己人生的最美好境界。对事业负责,对患者负责,对同志负责,李冬平严中有爱,一番良药苦口的批评教育让人心悦诚服,一缕真挚浓郁的深情厚谊让人春风满怀。“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这就是全体员工对他的人格评价。

两年来,在李冬平的带领之下医院的中医骨伤专科得到了全面进步,医疗队伍迅速成长,医疗环境显著提升,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上级部门和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可以说,李冬平带领着一群年轻业务人员扎根基层,在灵仙乡这个偏远的基层医院挥写了一曲华彩的乐章。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李冬平与医院的未来,一定会更精彩、更动人。

简阳市灵仙乡卫生院 二0一四年五月八日

第19篇:托老院院长先进事迹

爱心托起“福馨”的夕阳

——贾营子村“福馨托老院”院长李彩霞先进事迹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生的历程中,人人都要老,人人都会老。李彩霞同志自创办“福馨托老院”以来,她坚持以人为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老人们服务。老人们的冷暖她时刻记挂心上,什么时候该添制夏衣冬被,她提前作好了准备;哪位老人有了病痛,她请医拿药,忙过不停,对待老人胜过自己的亲人。尊敬、孝敬老人,是福馨拖老院每个员工的准则,也是李彩霞院长的做人原则。

“福馨院”始建于X年X月。由于院里的设备、卫生条件和环境较好,再加之工作人员的态度认真,所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接收了X位老人。对于每一位老人,李院长和员工们都细心照料,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体贴入微。下面就“福馨院”的爱心长河中,捧起几朵浪花,与大家一起分享。

王大爷是我们“福馨院”接收的第一位老人。他年近九十,身体不好,特别是腿上有疾病,行动不方便。老伴是一位退休工人,儿女都是生意人,王大爷为了不给儿女增添麻烦,主动和老伴入住了我们“福馨院”。因为王大爷行动不方便,所以活动范围只有屋里到院儿门口这么大点地方,为了不使他心情烦闷,李院长在院里时常常陪老两口聊天,使老人心情愉快。天气变凉的时候,李院长第一时间提醒老人家添加衣服。有一天晚上,王大爷说想吃猕猴桃,老伴还一个劲的责备他,说他不知吃啥好了,为这事夫妻俩吵了起来,李院长听见

后赶紧过来劝架。第二天一大早院长就买好了猕猴桃放在王大爷的房间里了。有时她实在太忙了,抽不出时间亲自照顾他们,就打电话询问一下王大爷夫妻有没有按时吃饭,有没有按时吃药,心情如何等,对老人关怀备至。

还有一次,王大爷想外出晒太阳,院长就把小凳子拿到外面放好位子,回去和大妈一起把他接出来,安置好王大爷坐下后,自己才上班去,临走的时候还再三叮嘱夫妻俩要小心,如果她回来晚时,记得告诉其他员工接王大爷回屋,不要让王大爷和大妈自己走。

有一句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可这句话在我们福馨院,得到了新的诠释,注入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今年6月份,我院新来的一位老人名叫李素兰,儿子儿媳在外地工作,无暇照顾老人,先前照顾老人的护工不慎出现意外。一时间老人一家子慌了手脚,没有了着落。无奈之下,老人的儿子儿媳一商量,把老人送到了我们拖老院。我院原则上是不接收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但是看到两个年轻人那祈求的目光,我们也只好收下了老人。老人家因为一直瘫痪在床,同时还有糖尿病,为了防止她生褥疮,李院长每天坚持给她翻身、擦背、换洗干净的衣服,帮助她大小便。有时,老人家难免会大小便在床上,阵阵恶臭袭来,令人无法靠近,所有人都避之不及。于是,她就忍着恶臭,帮老人把弄脏的床单、被罩洗干净,晾晒,再仔细打扫房间每个角落。到现在为止,老人的房间竟然没有丝毫异味。前几天老人的儿子过来探望老人时,惊讶的对院长说“这么清爽干净的屋子,会是我妈妈这个瘫痪老人住的的房间„„”。

因为老人白天睡得比较多,一到晚上就睡不着,于是李院长就强打着精神整晚陪着老人家说话;因为糖尿病在饮食上有很多禁忌,为了让老人家能吃得饱,吃得有营养,她就多方打听,上网查阅资料,变着花样的让厨房的师傅给她做吃的;有时她呆在房间,心情压抑,爱烦躁,她就隔三差五背着她或用车子推着她出门晒太阳。四个多月,120多个日日夜夜,院长一直这样没有一句怨言,悉心照顾着老人家,老人家内心也是很感动,很心疼的。老人对前来探望她的儿子媳妇和亲戚们夸赞说:我是前生修来的福,谁说我只有一个儿子,我这不是还有个女儿吗?我这一生就是死也知足了。

七月的一天,李院长正在院子里干活,突然,听到噗通一声,跑进屋一看,王秀珍老人在午休时不慎摔在地上,满嘴的血,站不起来,一扶反而疼的直叫。她急忙找人、找车把老人家送进医院。看着病床上痛苦呻吟的老人,她二话没说,一边拿钱为老人交了押金,随时准备为老人做手术,一边通知她的家人。老人家住院期间,李院长没有惊动院里的其他员工,而是自己跑上跑下交钱拿药,端屎端尿,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同室的病友都以为李院长是老人的闺女,羡慕的不得了。出院后的几个月,老人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她依然把照顾老人的事全部承担了下来,她对老人的儿女们说:“你们还要工作挣钱,这里的事不用你们操心。”现在老人已经能独立行走了,满是皱纹的脸上挂满笑容。

到过“福馨院”的人都能注意到,院长的办公室和病号间挨着,这是她为了方便照顾老人。提起这事,老人的心里都暖暖的。79岁

的王贵生患前列腺炎多年,严重时小便非常困难,非常痛苦,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一面买一些治疗的药物,同时她多方打听偏方,当听说用热水洗小便能把尿引下来,她打消了一切顾虑,亲自打来热水,为老人热敷,直到排出尿为止。老人临终前说:“闺女,苦了你了,没有你,我活不了这些年哪……”院里81岁的老人王镇江突然患脑血栓,因年岁已高,医院已无回天之力,白天派专人看护,晚上她亲自守护在老人身傍同睡一炕,为老人喂药、喂饭、洗澡擦身,端屎端尿。在王镇江老人临终之际,她把老人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脱下来,又一件件把装老衣服给老人穿上……

做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做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她把本属于自己的幸福让给了老人们,把本该属于自己的快乐送给老人们。现在的“福馨院”里,彩电、电风扇一应俱全。短短的几年时间,李彩霞院长苍老了,但是“福馨院”却鲜花成片、果树成荫、老人欢笑。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李院长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有这样的好闺女,俺们知足了”。

如今,“福馨院”的员工在李院长的带动下,个个都用饱满的工作热情悉心地照顾着这里的每一位老人。现在我们“福馨院”的老人们因为我们的精心照顾而健康长寿,他们因为有了我们这些不是女儿胜似儿女的员工而开心快乐。我们的生活,也因为相互尊敬、关爱而幸福、美满,我们的人生也因为有了爱心和付出而精彩。

愿天下所有的老人在和谐和温暖的友情和亲情中度过幸福安详的晚年吧!

第20篇:优秀卫生院院长事迹材料

优秀卫生院院长事迹材料

丁兆泗,男,1981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主治医师,1987年卫校毕业后从事儿科专业至今。现任阳谷县寿张镇卫生院院长。1981年在阳谷县第二人民医院参加工作,在从事临床工作的20多年中,曾先后在市、省、国家级医学刊物发表论文3篇,并参加编写了《乡镇医院管理规范》、《小儿心血管疾病问答》等书籍。从事临床工作期间,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医术,以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及患者的好评,并树立了良好的口碑。通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小儿肺炎、病毒性脑炎、心肌炎、小儿营养性贫血、肾病、小儿脑血管内膜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胎粪性肠梗阻等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提出一些新的治疗观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大胆采用科学方法,填补了医院儿科疾病治疗空白,主动承担“急、难、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曾治愈数十例由省市上级医院转诊而来的患儿,使自己的信誉及病人的信服度得到提高。多年来连年被评为市、县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受县委、县政府嘉奖两次,2009年被评选为阳谷县第二届“阳谷名医”。

何建文,男,现年45岁,自幼在农村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表情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6年他中专毕业被分配到青原镇卫生院,走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从此他就下决心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青原镇这片热土,为广大农民的健康奉献自己的青春。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工作后不久便熟练掌握了临床操作技能,并以热情周道的服务,很快成为农民患者心目中十分信赖的好大夫。1994年为了提高自己的医技水平,他争取机会到哈尔滨医科大学深造学习两年, 1996年又到佳木斯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一年。由于工作出色,2000年从一名普通的内科医生成为一名优秀的院长,始终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自从担任院长以来,她带领全院职工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团结一致,勇于拼搏,勤奋务实,开创工作新局面,为推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自成为青原镇中心卫生院负责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认为要想在县医院及村卫生室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坐等患者是绝对行不通的,只有突破传统保守的思想束缚,积极主动地大胆创新,卫生院才有希望、才有出路。为此,在他的带领下从小事着眼、从点滴做起,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争创自己的特色。一方面他多方筹措资金,将医院原有的几间简陋办公室改成现在整洁、规范的护理部、输液部、治疗室等专业科室,还引进多种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力争在软硬件上满足农村群众医疗需求;另一方面为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他在全县率先实行了绩效工资;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奖勤罚懒;为培养年轻医生,他经常手把手地对他们进行指导,并坚持与年轻医生一同值班; 而在节假日,经常骑着自行车,与其他医生一起走村串户,送医送药,为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这样,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对乡镇卫生院开始刮目相看,来卫生院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医院的效益越来越好了。

但他还不满足现状,他又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狠抓人才队伍建设:认为乡镇卫生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设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因此,他与院委会商讨采取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双管齐下的策略,通过“送出去、请进来、老带新”的办法,加强对卫生院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一方面主动与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每年院委会都会选择素质好、医德佳、留得住、用得上的好苗子赴大医院进修学习和参加卫生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通过传帮带,医院医务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并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人才梯队。

二、把科学管理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卫生院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内部能否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何建文同志紧紧抓住这个重点,建立并实行了院长负责制和组长负责制。同时,还积极推行民主管理,组建了党员目标化管理小组和医德医风管理小组,严格实行目标化计划管理和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基本做到了年初有计划、阶段有小结、年终有总结,并将年终考核结果与职工的工资奖金挂钩,奖励先进,激励后进,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使得医务人员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有了进一步好转,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卫生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升。

三、抓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他要求全院职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强化“窗口 \" 服务意识,树立“团结求实、进取求精、严管求效”的风气,把“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作为提高卫生院竞争力必不可少的手段,主动打破传统的“坐堂行医”模式,上门为群众进行常规身体检查,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四、抓好基本医疗的同时,也不放松预防、保健工作,两项工作同时并进,成为卫生院的工作目标。防保工作连续多年一直是全县的标兵单位。多次通过了省市的检查验收,并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五、为了加强和完善合作医疗工作,提高合作医疗参合率,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合作医疗是一项惠民政策,医院实行了合作医疗垫付制度。

六、为进一步落实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方便百姓就医落实了乡村卫生一体化改革,对村卫生所实行统一行政管理,乡镇卫生院通过考核聘任村卫生机构负责人(3年聘任一次),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村卫生机构内部人员按承担的工作量确定报酬。统一了业务管理:村卫生室的各项预防保健医疗业务、人员培训、业务考核,均由卫生院统一管理。村卫生室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村卫生室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认真书写医疗文书(处方、就诊登记、传染病报告、出生死亡报告等记录),坚决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由于工作出色2009年何建文同志被调人全县最大的乡镇七星泡镇中心卫生院工作。他上任以来首先制定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改善了院内外的环境卫生,病房增添了新的被褥、床垫和点滴滑道,患者的就医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何建文同志不但有高超的技术和工作责任感,更要有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一颗真诚的爱心。七星泡镇卫生院院长何建文从医24年以来,始终这样要求自己,用一腔热情和爱心谱写着一位普通医务工作者的爱心之路。做为院长,他始终坚持严于律已,热心为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关爱他人,对待患者、职工及家属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百姓的一致好评。

目前为止,何建文同志连续11年被评为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记功、优秀共产党员等奖励,2008年、2009年分别荣获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和省级卫生先进单位。七星泡镇中心卫生院在他的带领下,年业务收入从 6 0 多万元提升到了现在的 130 多万元,不仅提高了职工的福利待遇,还把节余的资金用于房屋改造、设备添置。他为七星泡镇中心卫生院的巩固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是一名称职的优秀卫生院院长。

优秀院长先进事迹
《优秀院长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