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宋福应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0-24 08:36:25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记桐城樟枫村党总支书记宋福应

记桐城樟枫村党总支书记宋福应

秋日的樟枫,9.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层林尽染,稻穗低垂,各个建设工地上人来车往。这一派忙碌而丰收的景象,宋福应却再也看不到了。

宋福应是桐城市范岗镇樟枫村党总支书记。2013年10月21日下午,被食管支架刺穿食道动脉血管因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时年58岁。

“老百姓的事再小,都比自己的命大”

宋福应是毗邻樟枫村的联合村人,1994年被原挂镇乡调任位于樟枫村的挂镇乡轮窑厂厂长,这才和樟枫人结了缘。2008年1月18日,宋福应被樟枫人“推”上了村党支书记的位子。上任的第一天,百年未遇的雪灾正在肆虐。宋福应起了个大早,步行5公里赶到樟枫村部,迅即召开村两委会议,宣布工作分工后,和大家一起分赴贫困户、危房户、五保户家中,问寒问暖,查灾救灾。

此后的1500多个日日夜夜,宋福应均在夙兴夜寐中度过。白天,他头戴草帽,脚穿解放鞋,骑着旧自行车奔走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民情笔记本上因此有了许多群众的想法、意见和急办事宜;长满小老树、荆棘缠身、黄泥粘脚的荒丘空谷,他勘踏的足迹无处不到,发展生态林业、改建高产良田、致富樟枫百姓、建设美好樟枫的大决策因此而生;哪里有小纠纷,哪里有建设工地,哪家有难处,不论深夜还是白天,他总是在现场。村主任柯高远说:“宋书记闲不住,节假日从来不休息。他带着我们干,村两委一班人人不离群众、手不离劳动,干群关系因此大逆转。我们的工作干到哪里,群众就支持到哪里!”

“老百姓的事再小,都比自己的命大!”樟枫村卫生室室长高琦这样评价宋福应。因患返流性食管炎,宋福应常找他开药、输液。高琦建议他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预防癌变。宋福应总说:“工作忙完了再去。”这一拖就是4年多。2013年1月22日,宋福应被确诊患上食管癌后,安排好村里工作,才赴上海做了气管支架植入手术。3月1日出院回桐城后,宋福应置医嘱于不顾,每天拖着不足90斤重的病体到村上班,到施工现场,进百姓家门,一线调处各项工作。高琦说,有好几次,宋书记不管自己是在靠输液维持生命,自己拔了针头就“溜”了;有一次实在溜不掉,他边输液边调解村民纠纷,简直像个铁人!

10月3日晚,又做了食管支架手术的宋福应回到桐城。第二天,他就出现在村里,布置工作,检查工程质量„„

宋福应不是“铁人”,病魔击倒了他。但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情怀,给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无尽的力量。

他主政樟枫五年,樟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一项,就由2008年的4100元增至2012年的10680元。

“宋书记的功绩,群众心中有一本账”

去年夏天,高温晴热天气持续了近1个月,桐城境内4条大河均河床见天。全境是丘陵的樟枫村,却跳出了“三日无雨禾苗皆枯”的历史周期律,遍地清流,滋润万物。村民何家元说:“大旱之年,樟枫无旱情,宋福应是第一功臣。近5年,他规划全村,选址新建了21口当家塘。”

宋福应给樟枫带来的新气象不仅唯此。该村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理事长李华杰说:“宋书记的功绩,群众心中有一本账。”

距离镇区15公里的樟枫,曾以“苦瘠”著称。四个小村并成“樟枫村”之后,这块“兔子不拉屎”的黄土高坡,发展步伐一直不快,不光彩的帽子戴了好几顶,村集体负债18万元。 上任后的宋福应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创业”。他创新村级工作机制,设立生态农林合作社党支部和社区党支部等6个支部,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双向承诺”和“评星挂牌”等活动,激励党员群众当模范;成立村级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在41个村民组成立村民组党群理事会。这些凝心提神的举措,让樟枫村干群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09年以来,该村先后获称桐城市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桐城市美好乡村建设考评先进单位、安庆市平安村、安徽省生态村等30余项荣誉。2011年6月,该村党总支还被安庆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去年,该村又跻身“美好乡村建设省级重点推进村”之列。

宋福应带领樟枫人挣足了“面子”,更厚实了樟枫的“里子”。因为干群务实、团结,万亩山场千亩田很快成了投资商的“抢手货”。2009年9月,安徽永椿园林公司入驻樟枫,依托山场,投资2亿兴建“万亩生态观光园”;2011年1月,新桥牧业公司选中樟枫,流转耕地3000余亩,兴建优质稻麦、蔬菜种植园;2012年1月,文芳公司对接樟枫,流转耕地1000余亩,兴建粮食产业园„„

樟枫5年,宋福应小到村民的鸡毛蒜皮之争,大到村级项目建设中的纠纷,他事必躬亲,一线调处;各项既定工作,第一天布置,第二天必督查。高琦说:“\"工作中的宋书记,那个精气神,胜过30岁的年轻人!” “只求不辜负组织和群众对我的信任”

对樟枫人来说,宋福应曾是一个“谜”:身为宏大建材公司总经理,年收入近百万元,可以开豪车、住别墅;也可以到城里大儿子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有钱有闲的日子不过,非要为樟枫拼命奔波,他到底图什么?在一次聊天时,宋福应吐露了“谜底”:我不图权、不图名、不图利,只求不辜负组织和群众对我的信任!

为了这份信任,宋福应事事率先垂范。2008年6月,规划修建樟枫村部通往曹塥的村组水泥路需拓宽路基,势必占用宏大公司的存煤场,宋福应毫不犹豫,拆墙让场地,库存煤炭的计划因此泡汤。仅此一让,他损失10余万元。见宋福应如此,樟枫村组公路工程实施起来就顺畅多了,征块地、拆间屋,群众都能配合。

为集中精力办好村里的大事、要事,2011年1月,宋福应以劳务外包的方式,将自己的公司交给承包人打理,每年又少赚了10多万,相当于当年村干部年工资的7倍。

2011年开始和宋福应“搭档”的柯高远说,宋书记的工资,都“贡献”给了樟枫,它们变成了送给困难户的救济款、送到樟枫小学的助学奖教金、村民办红白礼事的随礼钱、为村里跑项目的车旅费。

宋福应慷慨私财,但敬畏公产。2010年后,村集体经济虽已达20万元,他从没乱花一分。村部的食堂,烟囱几乎不冒烟,村干部下班后,各自回家吃饭,他自己回公司就餐。5年来,宋福应靠自己的执着和努力,为樟枫争取到各类帮扶资金和项目实施资金800多万,但他从未报销一笔车旅费、餐饮费,也未报销过一笔医药费,这些资金均分毫不少地投在村级发展上。

宋福应的清廉,震撼了樟枫人,也感动了支持和参与樟枫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在他生病住院期间,许多人到病床前去看望他,祈愿他尽快好起来,重回樟枫。

宋福应是回到了樟枫,但他又突然与樟枫永别。2013年10月24日晨,宋福应的葬礼在他的祖居举行。300多名樟枫老小自发而来,人人垂泪,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宋福应送上最后一程:这位旗手,来不及给家人留下片言只语,却寄望樟枫人擎起“不倒的红旗”!

推荐第2篇:宋英同志先进事迹

离休干部宋英同志先进事迹

2012年1月8日,通州区金沙镇南山新村95岁的宋英老人捐资100万元,与通州区慈善基金会、通州区老干部局、金沙镇人民政府签订协议,设立姜美善、宋英慈善基金。该基金是宋英和已逝老伴姜美善的共同积蓄,其他三方将按照老人的意愿,将这款项用于帮助金沙镇的贫困老党员以及困难家庭的学生。

宋英同志于1918年1月出生在通州区西亭镇湾子头,23岁那年,经人介绍,嫁给了一位教师先生姜美善。1942年2月姜美善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分别任南通县警卫团文教助理,苏中四分区专署交通处秘书。1946年1月,宋英跟随丈夫来到苏皖边区一分区,从此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1947年10月,宋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1月,姜美善根据组织需要被编入云南支队六大队一中队,在云南曲靖专署民政科工作,宋英则被安排在曲靖专署粮食局当了一名粮票管理员。此后,姜美善先后在云南省人事厅、组织部工作,曾任墨江县县委书记,思茅地区轻手工业局党委书记、局长等职务。2011年2月7日,因突发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去世。宋英先后任云南省百货公司人事科科员、墨江县财政局副局长、思茅地区财政干校科书科副科长等职,1972年离休。

1979年5月,宋英与姜美善从云南双双回到通州区金沙镇老家安度晚年。根据国家政策,当地政府为这对老人建了过渡房,后来又分配了102平方米的公房,老人一直住到现在。

宋英与姜美善夫妇没有子女,一生过着俭朴的生活。每个房间内都摆放着早已脱去光彩的家具,使用的电灯,还是原来的长管日光灯,开关是拉线的;卫生间内,一根小绳子上挂着毛巾,马桶的表层已经大部分脱落。卧室里,有点现代气息的就是一台已经用了10多年的电视机,床、桌子、椅子和衣柜都有点“古典”了。其中一只箱子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买的。至于床、藤椅、八仙桌等家具大多是从云南运回来的。

宋英和丈夫一直过着清淡的生活,那颗从善的心始终没有改变。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宋英、姜美善夫妇在捐款500元后,又交纳“特殊党费”2000元。青海省玉树大地震也牵动着他俩的心,从媒体上看到地震灾情后,他俩立即通过金沙镇机关工委向灾区捐款1000元。此外,他俩还在2009年、2010年分别捐款1000元,通过通州区扶贫协会,资助贫困孤儿上学。

面对一生积攒下来的100万元,姜美善生前曾跟宋英商量,钱存在那里都是“死” 钱,如果把钱用“活”救助需要帮助的人,可以做很多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事情。2010年

1月18日,夫妇俩共同立下《关于我们的财产遗嘱》:“房屋(有房产证)是房改分配给我们的,住房是由我们二人购臵的,储蓄款是我们节俭存下的,特此立下遗嘱,不管今后谁先谁后逝世,都相互转承。财产是我们二人共同节俭的,不是祖传遗产,不予分配……”

姜美善去世后,宋英为了却丈夫的心愿和表达自己的愿望,多次找到通州区老干部局、民政局和金沙镇人民政府商议如何处臵他俩的积蓄财产,最终形成一致的意见,设立冠以他俩名字的慈善基金,用于帮助金沙镇的贫困老党员以及困难家庭的学生。2012年1月5日,宋英捧着16张累计金额99.96万元的存折来到镇政府,说这些钱取出后加上利息,作为首批慈善基金。1月8日,通州区慈善会、民政局、老干部局、金沙镇人民政府,为“姜美善、宋英慈善基金会”的成立专门举行了仪式。仪式上,宋英说,等到自己百年之后,现在居住的这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可以变现后纳入慈善基金,继续发挥作用。宋英同志用无私奉献展现了一片爱心,用淳朴举动诠释了一名老干部、老党员的崭新形象。

推荐第3篇:投递员宋永春先进事迹

水头村年近六旬的宋永春同志,自2008年担任水头村报刊义务投递员来,工作认真负责,风雨无阻,任劳任怨,将报刊信件准确及时地投送到用户手中,受到了用户的夸赞。

水头村是个有四千多人的镇中大村,20个居民小组,订有运城日报32份,黄河晨报15份,夏县人报24份,人民日报,山西日报等报刊杂志150余份,订阅金额超过

万元,分发任务非常繁重。两年来,宋永春为了让订户早一点看到新闻,每天早上8点半就主动到邮政局取回报纸信件,抓紧分发,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登门投递。往返需要文秘杂烩网4个多小时,但他从不言苦。特别是对挂号信、汇款单、入学录取通知书等,他都一一送到用户手中,决不托人转送。

宋永春身体多病,没有工资,靠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但他热心公益事业,既是水头村15居民组的组长,又尽着投递报刊的义务,他奉献社会的精神,受到了村民的欢迎。

推荐第4篇:宋小娜先进事迹

主要事迹

呼市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

护士长 宋小娜

宋小娜,2009年7月参加工作,2014.12任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护士长。2010.3.6参加2009年度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2011年参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第23期传染病护理及管理进修班培训;2012年于内蒙古人民医院呼吸科进修;2012年6月参加呼和浩特市“七一”庆党的生日主题演讲活动;2013年6月26日参加呼市第二医院团委组织无偿献血活动;2013年11月参加走进养老院,开展关爱老人志愿者服务活动;2013.12-2014.3于内蒙古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实验室进修学习干细胞治疗;2014年3月参加呼和浩特市团委在全市开展的“讲文明 树新风 学雷锋 我先行”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月活动;2014.5-2015.5参加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微笑天使”评选活动;2014.12.22参加呼市第二医院三下乡义诊活动;2015.2.15参加呼市第二医院无偿献血活动;2015.3.6参加呼和浩特市纪念“三八”妇女节105周年暨表彰大会并代表呼和浩特市卫生系统向大会作经验交流且所在中西医结合肝病科护理单元获得市级“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2015.3.13参加呼市第二医院义务到武川县二分子乡开展对口帮扶活动;2015.5.12 中西医结合肝病科获得呼和浩特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2015.6.14国际献血者日无偿献血宣传活动。除此之外工作中更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及沟通能力,积极向上,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受到患者、家属及同事的一直好评

在我还是一名普通护士的时候曾经接收过一名患儿名字叫朱龙龙,2岁半,先天性心脏病,手足口病。其父母从出生就抛弃了他,是福利院帮助他做了心脏手术。这次来我院是由于他被感染上了手足口病,因反复多次的住院,患儿的外周静脉已不堪重负。这天是我当班,患儿前一天才建立的静脉通路今天又不能用了,有经验的护士已经为他穿刺了几针,患儿头部,脚部相对大的血管已经都被破坏了,这就加大了留置静脉针的难度,就连看护他的阿姨都心疼的流下了眼泪,而孩子的病情更不允许有再多的时间耽搁,需要迅速建立起静脉通路,此时护士的压力很大难以用言语表述。于是我自告奋勇的说:“让我试试,看看手上的血管。”由于夏天出汗多,孩子的手又小又滑,且不配合,穿刺时很难抓住孩子的手,而小孩手部的血管比起头部和脚部来说也并不发达,所以一般不选择手部的血管,可是只有手部的血管没有被破坏!扎上止血带,握住孩子的手,仔细的摸清静脉的走向,我心里想这次只能成功,孩子已经再没有可以被破坏的血管了,她的眼神非常专注,额头上也流下了斗大的汗珠,时间都好像被凝固了一样,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进针了,见回血了,套管被顺利的送入孩子的血管中,药液顺畅的流进了血管,穿刺成功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孩子终于不用再受穿刺之苦了。此时孩子也停止了哭泣,目不转睛的看着我,虽然孩子什么话都没说但看着孩子可爱的样子我真的好满足!因为工作,我把爱更多的给了患病的孩子们。我会轻抚孩子们可爱的脸庞,微笑着引导咿呀学语的孩子和我进行简单的对话。我也会将小宝宝抱在怀里,轻轻安抚,抱着™就宛如抱着自己的亲生骨肉,充满无限温情,我愿意就像神话中的天使给患儿们带来无限的希望和光明。

2014年底我科接收了一名特殊的患者,男,64岁,肝癌肝硬化腹水,双下肢浮肿,心率130次/分,呼吸28次/分。患者由于腹水过多腹部膨隆,严重影响了呼吸,造成患者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而患者双下肢浮肿却还带着脚镣,这就是他的特殊之处:他是一名死刑犯,随从两名民警,这是我任护士长以来接收的第一位特殊的患者,我为他安排了单间并且和有经验的护士一起为他护理,他病情危重我科全体医护人员都精心的为他救治,每日早晨查房我们都先去看他,询问他的病情、感受、有什么需要,虽然他是一名死刑犯,可我们没有一个人歧视他,仍然亲切的称他“常大爷”。即使这样常大爷因为自己的身份和经历有着很大的思想包袱和心理负担,他不愿意与人说话,不吃东西,精神淡漠,郁郁寡欢!经多方打听我们得知他有儿女,只是因为他的事情不愿意来看他,于是通过我们积极的多次的与他的家人联系希望他们来探望病中的父亲,最终他们表示愿意。我永远都会记得那天常大爷非常高兴,主动的喝了牛奶,和他的小孙子开心的玩扑克,还在家人的搀扶下去外走廊晒了会儿太阳,家人走后常大爷高兴了好几天,主动和我们说话,积极的配合治疗!一个月后常大爷的病情再次恶化,卧床不起,即使氧气流量开的很高也还是呼吸困难。2015年2月18日春节,那天是我值24小时班,早晨常大爷精神很好因为今天他能和家人团聚,我早早的为他接上了液体,上午的治疗很顺利,可快到中午的时候常大爷告诉我说“他的儿女来电话说今天不过来陪他过年了,初二再来看他”我明显能感觉到他的失望,因为今天是我们传统的除夕,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常大爷正好今天我们都不回家,我和靳大夫还有这位民警一起陪你过年!”我说。中午的时候常大爷精神状态不好,烦躁不安,为他定的饭和汤他一口都没有吃,我一会扶他躺下,一会扶他坐在床边,一会扶他去走廊坐坐,空空荡荡的病房只剩下他一名患者,其他的人都回去过年了, “还是扶我回去吧” 他说。我预感到他的不对劲,就一直陪在他的身边密切观察他的病情变化,下午的时候常大爷心率加快,我再次为他建立通路输上液体,随后呼吸急促,为他调高了氧流量并且安装了心电监护,遵医嘱为他接输抢救药品,可做的这一切都没能让他的症状有任何的缓解,直到晚上血压也开始下降,我们开始了紧张的抢救。2015.2.18晚11时,常大爷经抢救无效临床死亡,伴着除夕的火箸声常大爷永远的走了,让我今生都忘不了得是,他临走时睁着双眼两行眼泪顺着眼角缓缓流出,长大的嘴连最后的遗言都没能说了出来就这么走了!没能最后看一眼儿女而遗憾的走了!没能过完除夕就这么走了!甚至连一套寿衣都没能穿上就这么走了!我们为常大爷撤出了所有管路,为他做了最后的护理,送他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常大爷走了,却留下了那么多的遗憾,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我们在死神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即使我们拼尽权利也博得不了死神的同情。但是,我们努力了,尽力了,我们无怨无悔,下一次我们仍然会义无反顾的与死神斗争!

我只要一天是护士,我就无愧于我神圣的职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业务技术是我一生追寻的目标,不论是值班还是休息,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病人有需要,我就会义无反顾的赶来医院,从不推迟,不计得失,乐于奉献,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勤于沟通,善待每一位患者!

推荐第5篇:董恩福先进事迹

党旗在我心中飘扬

――记饶河农场优秀共产党员董恩福

在饶河农场南通河管理区,提起老党员董恩福,人们都会夸上两句。是啊,多年来他踏踏实实,始终以自己的行动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又怎能不赢得群众的赞 誉。他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永葆党性;他不计个人得失,致富不忘众乡亲;他积极“创先争优”,充分发挥党员的“五带头”作用,先后被评为农场级优秀党员、管局级先进工作者、总局级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在南通河管理区职工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面旗臶。

“我是军人出身,我要永葆军人的优良传统;我是党员,我要永葆党性”

今年58岁的董恩福,195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宝清县,1972年11月光荣入伍,1977年在部队入党,是一个有着34年党龄的老党员。1977年转业到饶河农场,1984年农场组建七队(南通河管理区前身),他被选配到南通河管理区任机务副队长。现如今由于年龄偏大他已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多年来,无论做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他都保持着一个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他常鼓励青年人说“人要不断的学习,要不断的提高思想水平,要有新思想才能坚定信念,这样才能进步”,他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南通河管理区,人们都知道他有个看电视不喜欢看连续剧,喜欢看新闻的习惯,他的观点是:看电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过程。他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他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畜牧养殖技术,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每次管理区举办培训班,他都积极地给职工群众讲课,在他的带动下,职工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改变,提高了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

五年来,董恩福写下的学习笔记有30多万字,义务为群众讲课近200个小时,义务为养车户维修保养机车160余台次。

“致富是光荣的,我要用自己的致富行动为职工群众做榜样”

几年前,他家的生活并不富裕,当时管理区以种植旱田为主,水田面积很少,大部分职工群众对种植水田积极性不高,他经过市场调查研究后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东北粳米的需求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而管

理区的耕地多为低洼易涝地块,旱田农业广种薄收,而水田恰好可以起到以稻治涝的作用,也必将成为职工致富增收的一条好路子。但开发水田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设备更新、二是资金筹措、三是技术支持,这些董恩福都没有,有的只是军人的勇气和信心。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开个好头就一定能行!在这一信念的鼓励支撑下,依靠农场的优惠政策,以房产作抵押贷款5万元,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说干就干,这是军人的作风,3月份的北方还是寒风凛凛,别人在家猫冬的时候,他却踏上了外出购买农资的路上,回来后顾不上一路的疲劳,又拿起铁锹去清理苗床积雪。吃点苦不怕,咱是军人出身,他时常对身边的人说:种植水田光凭一腔热血和吃苦耐劳是不够的,还得需要过硬的栽培技术。为此,他除了向别人学习以外,几乎整天守在水稻点上,观察水稻生长情况,结合理论知识,不断进行跟踪调研。在实践生产中,他踏实勤恳,勤奋好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艰苦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先水田规模以扩大到了500亩,又投资15万元,购买了大型整地、插秧收割机械,完全实现了水稻从播到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在他的带动下,全管理区的水田面积已经发展到4.8万亩,使职工群众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职工王

德仁前几年种过水田,由于市场价格、种植技术和受灾导致亏损,已再无能力种植水田,因此种植旱田,但效益始终不高,成为管理区贫困户。2010年春天,王德仁看到水稻户种植水稻都挣了钱,他心里很着急,想种植水稻,但苦于资金不足,又怕技术不好产量上不去,董恩福了解到这个情况,主动与他结成帮扶对子,为他担保协调贷款10万元,帮助王德仁旱改水成功。在生产过程中,董恩福经常帮助他解决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他送去了相关书籍,在多方面给与指导,在他的帮助下,王德仁种植的178亩水田当年盈利6万元,今年又扩大了水稻种植 规模,彻底摆脱了贫困。

自己福不算福,共同富裕才是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 富裕起来的他没有忘记身边的群众。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群众是每一名党员应尽的义务,时刻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切实的帮助困难的职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2009年,管理区“党员服务站”挂牌成立,董恩福主动要求承担起党员第一服务站站长的职务,把自己家作为活动场所,并自己出资购买种植、养殖技术的相关书籍和学习资料。农闲季节,经常组织辖区内的职工群众到家中学习科学技术,讲解上级政策,有的职工对上级政策不了解,他都耐

心的做好讲解工作.管理区距离农场场部近30公里路程比较远,种植户机车发动机出现故障,要到场部买零部件不但耽误时间,还很不方便,他便在家中办起了农机配件商店。有些种植户车坏了没时间出来买件,打个电话,他再忙也会把零件送到种植户手中。他是个机务能手,在管理区干过多年机务副队长,有着丰富的修车经验和技术,因此帮助种植户修车成了家常便饭,每到农忙季节,他经常是一身油泥回家。2010年春天,种植户应军水稻田的抽水座机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当时正是水耙地的时候,英军当时正在耙地,特别着急便打电话给他请他帮忙,了解到情况后他带上工具零件第一时间赶到了事故地块,并帮助他把座机修理好,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

在开展党员服务站活动中,作为第一服务站站长,认真按“听、帮、调、讲、传”的五字工作方针去办事,带领服务站成员关心和帮助辖区内需要帮助的职工群众,了解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情况,主动调节邻里、职工的矛盾,积极宣讲国家法律法规、农场政策以及管理区的规定等等。并且及时地把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传递反馈给管理区。2010年春天,养牛户杜德利的头牛进了一户职工的承包地,双方发生争执,董恩福对两家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调节,两

人矛盾得以化解。今年春天,有些职工对上级政策不理解,势头不太稳定,董恩福知道这一情况后,主动到他辖区内的职工家中做讲解工作,稳定了职工的情绪,帮助他们了解上级的政策,使得管理区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

为了那份责任 我努力去拼搏

生活的富裕,带来的是对生活质量的需求,几年来,南通河管理区在农场党委的支持下,通过争取农场投资、管理区垫资和社会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近1000万元,对管理区进行改造和建设,完成了管理区自来水改造3.9公里,住区街道100%实现硬化,居民彩钢瓦、塑钢窗改造,水泥晒场和“南通河文化广场”等大小建设项目40余个极大的改善了职工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每一项工作的开展中,都少不了董恩福的身影,人们都说:“老董啊,管理区一不给钱,二不管饭的,你天天这么忙活图个啥啊!”,每提于此他总是笑笑一走了之,在他的心中一直珍藏着一个信念,我要为自己党员的责任而努力工作。

南通河是一个在“漂筏垫子”上建设起来的一个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由于其在挠力河、乌苏里江及其支流南通河两河一江的围绕之下,地表水及其丰富,加上为原始沼泽地带,含水

层极深。自建点以来,人们一直吃的是水质极差的地表水,为了解决职工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农场在2007年以前先后五次对其水井进行改造,打井四口,最深的达到100米左右,可浓浓的铁锈味和如桔子汁似的土黄色始终没有离开过人们的水杯,而且水中的铁、锰等物质含量严重超标,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彻底改变南通河吃水难的问题,让人们吃上放心水,董恩福时常到管理区和农场相关单位反映情况,要求农场给予彻底解决,经过董恩福的奔走,农场党委投资150余万元对水井进行了彻底改造,新打了一口160米的深水井,并建起了一座日处理500吨的净化水场。当清澈的自来水在震震鞭炮声中流入人们的家中时,幸福快乐的笑容也爬上了董恩福的脸颊。看着清澈的自来水高兴的说:“从建点之初就梦想着能喝上这干净的自来水,今天终于实现了这几十年的梦想了!”

2007年,南通河被总局认定为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单位,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全省新农村建设中总结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垦区自身特色发展的一条新路,成为管理区领导班子的一个新课题。经过反复研究,他们认为要想有突破,就必须走出去,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成长自己。为此管理区领导班子先后到宝泉岭、建三江、海林、宁安等分局和农场参观

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移他山之石,攻已之玉。

通过参观学习班子成员达成共识,提出了“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变家乡面貌”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自此,一场以改变家乡面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改善生活环境的造城运转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竞争优势,200

7、2008两年,饶河农场启动了公路建设年工程。农场筹集资金1.2亿元,完成了全场133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实现了场区公路100%硬化,创造了垦区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而南通河管理区,做为农场地理位臵较为偏僻的管理区成为受益最大的单位之一,而管理区借公路建设之机,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将营区街道和沟渠全部进行了硬化,修路的那些日子,董恩福就是管理区公路建设的义务质量监督员,他跑料场,上工地,每一个环节有问题都逃不出他的眼睛,街道完工之日,职工群众自发的扭起了大秧歌,董恩福高兴的说:“以前街道在好是砂石的,阴天下雨到处是泥水,现在好了,出门就是水泥路,和城里没啥两样!”

为了改善生活环境,管理区一班人加大了绿化美化和房屋改造工作力度。三年来,管理区绿化投资达到89余万元,栽种各类绿化树30余万株,草坪近2万平方米,种植各类花卉近50

万株,仅2010年春季就投入资金11万元,绿化面积达到400多亩。现如今,当人们走进南通河,花团锦簇的街道旁,绿柳成荫。北方罕见的小叶丁香、紫叶绸李、法国梧桐、五角齐等名贵树种随处可见,给人以至身于园林之间的感觉。而此时的董恩福又成了管理区的绿化管理监督员,从每棵树的质量,到栽植的质量,他都要亲自到场看一看,哪棵树栽的有问题,他就会直接命令返工。用董恩福的话说,农场花了那么多钱,不能让我们给糟蹋了。

执着的追求铸造成功的梦想,只要明确目标,前途中的坎坷定会折服,只有坚定信念,理想才会变成现实。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董恩福处处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主动申请学习型、双带型、帮扶型典型党员,并向党组织和职工群众做出承诺,在实践中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通过活动,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完善一名共产党员的行为准则。回顾这些年走过的路,让他体会到了创业的乐趣与艰辛,只有不断的努力,坚定的信念,生活才能充满阳光,更让他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推荐第6篇:何应先进事迹

党的培养、谱写青春之歌

——记汤山镇计生办主任何应先进事迹

苍茫的本庄茶溪大山陶冶了他质朴、刚直、坚毅、细腻的性格,美丽的泉都河孕育了他执着的事业和强烈的责任感。他是春蚕,默默地为他追求的事业吐丝,不惜耗尽自己;他是黄牛,在这块土地上不停地耕耘,为党的千秋事业不知辛劳地奉献着。他就是石阡县汤山镇计生办主任何应。他是一位非常朴实的男子汉,从事计生工作14余年来,一直执着地热爱计生事业。担任汤山镇计生办主任3年来,为汤山计生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这么多年来,他默默地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誓言,把育龄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头,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挂在心头,把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挂在心头。他为育龄群众办好事,干实事,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做出了优异的成绩。

何应自2000年从事计生工作以来,先后担任过计生专干、责任区计生副主任、镇计生办副主任、主任。他热爱计生事业达到了无怨无悔、忘私忘我的境界。他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完全融进了计生事业。

2012年6月,他走马上任计生办主任。当时汤山的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县连续第一,压力大,担子重。上任伊始,何应便深入全镇19个村6个社区,组织干部群众座谈,认真听取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整整两个月时间,他没有休息过一天。他摸清了全镇计划生育的底子,针对全镇群众的基本要求和生育动态,制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扎实开展工作,争创一流业绩”的口号,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好评。

汤山镇位于五峰脚下,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城镇,加之群众受“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天下第一难事”的计划生育工作在这里显得比其它地方难度更大。何应硬是凭着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循循善诱的工作方法,既刚直又细腻,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汤山的计划生育工作一年一大步,计划生育符合政策生育率已由2013年的94.5上升到2014年97.5,连续5年顺利通过省、市、县各级的评估检查,被评为全县“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何应本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

何应对待工作特别认真。前段,在申报奖励扶助对象时,他对全镇申报的奖扶对象逐个进村入户排查,调查老邻居,走访知情人,在最后核定的71个对象中,没有一个出现差错。

何应很喜爱学习,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工作的需要?他把努 力学习提高素质当作他不懈的追求。多年来,他不仅自己学,还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一起学习,将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创新思维,切实提高了理论素养、业务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013年,他创造性地在全镇开展育龄妇女网格信息化管理,开了全县的先列。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全镇计划生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当然,何应身上的闪光点还远远不止这些。他说:“我只是一个平常微不足到的人,我热爱计生工作,成绩的取得应该归功于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大家的努力以及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今后的路还很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汤山计生工作尽一份微薄之力。”何应坚信计划生育工作是造福子孙后代、利在千秋的神圣事业。他表示将一如既往,为了这份理想,这份信念,为构建和谐汤山、小康汤山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计生环境而任劳任怨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

除了本职工作外,2013年3月至今为汤山城镇建设工作出不少心血,他是镇城镇建设工作组一个小组长,带动计生办所有工作员工作在第一前线,团结同事,不怕困难,众志成城,参与协助镇领导搞好“福天领秀城”“国际民豪”“温泉大道”“北塔大道”“河东新区”等全县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协调工作,发动群众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大力支持,发动群众共同建设汤山,发展汤山,美化汤山而共同努力奋斗,主动为镇领导分担重担,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入一线,身先士卒战洪魔,特别是石阡县“5.

25、6.4”洪灾期间,他始终坚持战斗在抗洪抢险最前沿,全力实施抢险救灾不顾个人财产损失,奋不顾身地转移群众,保证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一切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他驻汤山镇金庄村,金庄村在这两次洪灾灾情最为严重,房屋倒塌36户,房屋严重受损不能居住28 户,无一人伤亡,无一人上访,直到今天,他每天一早到村里与村干部一起看灾情,观察安全隐患点,做到一天5报告,总是在村的每一个角落跑来跑去,全身是泥,很多人都知道他已跑烂了好几双胶鞋,他这样做只是想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来感化群众,让他们先树立信心,不要悲观,不要气馁,发动群众生产、生活自救,鼓励他们重建家园而共同努力。

推荐第7篇:宋文云同志先进事迹

宋文云同志先进事迹

宋文云同志是综合厂的一名水电工,在平凡的水电维修岗位上他一贯勤勤肯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他热爱本职工作,服从工作安排,对技术精益求精,哪里出现技术难题需要他,他都毫不犹豫地前去解决。他已年过半百,从事的岗位又是繁重的水电安装维修工作,但他从不强调个人困难,不论是日常维修安装工作,还是遇到急抢修工作,他都冲在前面,夏季战高温经常可以看到他衣衫湿透奔波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他不计较个人得失,遇到任务多来不及时加班加点从不张扬。有时他考虑病区需要在下班后经常默不作声的继续工作,直至任务的完成。

宋文云同志负责我院北片区域的水电设备巡修工作,该区域工作量较大,任务繁重。他在巡修工作中认真负责,不嫌脏,不怕累,主动下到各病区,巡查设备的故障并及时修复。有力地保障了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他态度谦逊,注重文明服务,遇事耐心解释,得到了病区工作人员和病人的赞扬。

几十年来宋文云同志在后勤保障的平凡岗位上,认真尽责,默默无闻的耕耘着,为后勤保障工作做出了突出的奉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推荐第8篇:宋良廷同志先进事迹

宋良廷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宋良廷,男,57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车疃村党支部书记。该村地处县城北2.5公里,全村共有521户、2118口人、4000亩耕地,47名党员,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306元。他所带领的村党支部自1997年以来连续13年被县委评为红旗党支部,2002年分别被省、市、县委评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党支部,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邯郸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他的先进事迹。

一、扎实肯干,做青年人的楷模。他参加工作以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各个岗位上,树立自己奋斗的目标,向时代先进模范学习。他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还积极向老同志、老党员、群众学习社会知识,尤其是学习岗位知识,多方面丰富自己,刻苦的学习提高了自己工作能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从来不放松自己,把每项工作都做到极致,受到全村党员群众的尊重和爱戴。

二、抓班子,扭住关键带队伍。在当选为车疃村支部书记后,他带出了一支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首先,加强学习提素质。通过上党课、电化教育、聘请专家到村授课等方式,广泛深入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科技知识等内容,使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其次,建章立制抓规范。先后制定了党支部班子议事、党员学习培训、重大事项公开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三,开展活动树形象。通过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

1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保持了先进性,在广大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三、抓规范,恳谈例会显成效。他和村支部成员坚持每周一晚上召开干群恳谈例会,雷打不动,村里的大小事情都要拿到干群恳谈例会上说道说道。他谱好了三步曲:一是会前准备。即每次恳谈会前由村支部确定1—2个议题;二是会中引导。即主持人注意引导与会人员围绕议题展开讨论,做到不跑题;三是会后落实。对重大事项的落实和重要问题的解决,定期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2002年10月,在上级基金会的支持下,该村决定建一幢教学楼。经预算,教学楼总投资48万元,有8万元的资金缺口,借又借不到,向群众摊派又违反政策,这下可愁坏了他。后来,把这件事拿到干群恳谈例会上,征求大家的意见,寻求解决途径。经过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大家的事大家办,由村干部群众集资解决。不到三天时间,干部集资5万元,群众集资3万元全部到位,使这一难题得到解决,工程顺利施工。

三、谋发展,围绕中心作文章。在他的带领下,在经济发展方面,年年都有新举措,年年都有新发展。先后投入28万元,打深浅机井7眼,埋设防渗管道2200米,架电1500米,修开发路10000多米,使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2004年初,他经多方考察,敏锐的感觉到花卉苗木的发展前景广阔,效益也比种蔬菜大棚高的多,便组织部分群众到县常青花卉基地、河南鄢陵等地参观学习,迅速调动了群众发展花卉苗木的积极性。

四、干实事,勤政为民树形象。在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中,他和党支部班子成员全部盯在工地上,没日没夜,人累瘦了、晒

黑了,但没有一个退缩的,受到群众的一致赞扬。宋良廷主动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3万元积蓄,为创建工作垫资。村党支部一班人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根据该村人口多居住面积大的实际情况,他和村“两委”干部反复讨论,在采取群众同意和上级部门支持的情况下,决定整体搬迁,该工程从2008年开始,在村南建起了4栋五层高标准住宅楼可容纳120户入驻村新居,成为馆陶县新民居建设第一村。2010年重新谋划启动了车疃社区建设工程,目前正在紧张建设,建成后必将成为邯郸东部新民居示范村。2010年底,车疃群众自发敲锣打鼓送来了两面锦旗,上面分别写着“德政之典范、干部之楷模”和“建设新民居、造福全村人”,这是车疃村群众对他和党支部一班人最好的评价,最高的奖赏。

推荐第9篇:宋良廷同志先进事迹

宋良廷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宋良廷,男,57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车疃村党支部书记。该村地处县城北2.5公里,全村共有521户、2118口人、4000亩耕地,47名党员,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306元。他所带领的村党支部自1997年以来连续13年被县委评为红旗党支部,2002年分别被省、市、县委评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党支部,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邯郸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他的先进事迹。

一、扎实肯干,做青年人的楷模。他参加工作以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各个岗位上,树立自己奋斗的目标,向时代先进模范学习。他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还积极向老同志、老党员、群众学习社会知识,尤其是学习岗位知识,多方面丰富自己,刻苦的学习提高了自己工作能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从来不放松自己,把每项工作都做到极致,受到全村党员群众的尊重和爱戴。

二、抓班子,扭住关键带队伍。在当选为车疃村支部书记后,他带出了一支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首先,加强学习提素质。通过上党课、电化教育、聘请专家到村授课等方式,广泛深入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科技知识等内容,使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其次,建章立制抓规范。先后制定了党支部班子议事、党员学习培训、重大事项公开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三,开展活动树形象。通过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

1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保持了先进性,在广大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三、抓规范,恳谈例会显成效。他和村支部成员坚持每周一晚上召开干群恳谈例会,雷打不动,村里的大小事情都要拿到干群恳谈例会上说道说道。他谱好了三步曲:一是会前准备。即每次恳谈会前由村支部确定1—2个议题;二是会中引导。即主持人注意引导与会人员围绕议题展开讨论,做到不跑题;三是会后落实。对重大事项的落实和重要问题的解决,定期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2002年10月,在上级基金会的支持下,该村决定建一幢教学楼。经预算,教学楼总投资48万元,有8万元的资金缺口,借又借不到,向群众摊派又违反政策,这下可愁坏了他。后来,把这件事拿到干群恳谈例会上,征求大家的意见,寻求解决途径。经过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大家的事大家办,由村干部群众集资解决。不到三天时间,干部集资5万元,群众集资3万元全部到位,使这一难题得到解决,工程顺利施工。

三、谋发展,围绕中心作文章。在他的带领下,在经济发展方面,年年都有新举措,年年都有新发展。先后投入28万元,打深浅机井7眼,埋设防渗管道2200米,架电1500米,修开发路10000多米,使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2004年初,他经多方考察,敏锐的感觉到花卉苗木的发展前景广阔,效益也比种蔬菜大棚高的多,便组织部分群众到县常青花卉基地、河南鄢陵等地参观学习,迅速调动了群众发展花卉苗木的积极性。

四、干实事,勤政为民树形象。在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中,他和党支部班子成员全部盯在工地上,没日没夜,人累瘦了、晒

黑了,但没有一个退缩的,受到群众的一致赞扬。宋良廷主动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3万元积蓄,为创建工作垫资。村党支部一班人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根据该村人口多居住面积大的实际情况,他和村“两委”干部反复讨论,在采取群众同意和上级部门支持的情况下,决定整体搬迁,该工程从2008年开始,在村南建起了4栋五层高标准住宅楼可容纳120户入驻村新居,成为馆陶县新民居建设第一村。2010年重新谋划启动了车疃社区建设工程,目前正在紧张建设,建成后必将成为邯郸东部新民居示范村。2010年底,车疃群众自发敲锣打鼓送来了两面锦旗,上面分别写着“德政之典范、干部之楷模”和“建设新民居、造福全村人”,这是车疃村群众对他和党支部一班人最好的评价,最高的奖赏。

推荐第10篇:民主生活会典型发言材料.宋福轩

汤原农场第十居民组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

-----------宋福轩发言材料

尊敬的场领导、各位同事及各位代表:

从毕业来到我们汤原农场工作已经一年半了,先后经历了组织部、农业科、第十居民组三个单位,按照《中共黑龙江省汤原农场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召开2011年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通过最近几天深刻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检查,看到了自己在思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通过我们这次居民组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我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批评,欢迎领导和各位代表能够给予批评帮助,我将以积极诚恳的态度虚心接受,认真改正。下面是我的发言请大家指正:

一、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及建议

1、总体评价。领导班子成员政治素质普遍较高,工作能力强,具有改革创新意识,班子成员之间团结协作好,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能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有较强的团队精神,班子成员分工明确,相互沟通协调较好,在重大问题决策问题上,是通过领导班子会议、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严格执行了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充分体现集体力量,班子的团结统一。

2、存在不足及建议。

(1)、我们还是在一些涉及职工群众的利益上的一些事情和问题上做的不是很圆满,还是有极少个别的职工的一些陈旧问题没有得到落实和解决,这就是我们以后的工作重心也是重点。

(2)、班子我们年轻成员的工作方式、方法要改善,要以理服人,不能武断,要勤快,自己分内的事情自己尽可能的去完成,不要推诿不要延后。有些工作要遵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手续办事,要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他们的优点尽快的使自己成熟起来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

(3)、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在领导岗位上走得更高更远,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必备的条件。而要想有个好的身体,则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我希望各位领导及管理人员能够尽量少抽烟,少喝酒,多休息。

二、对于个人

1、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习有时不能按计划进行,学习兴趣有时也不是很高,学习方法单一;对农业专业知识业务、管理知识的学习,不是经常化,不是很到位。在工作之余总是沉不下心来进行系统的学习,在学习的时候时间又不是很长久。

(2)、工作上容易急躁,有时候在某个技术问题上和其他同事存在分歧而进行争辩时,情绪容易激动,言语容易过激。在日常工作中虽然能够及时完成工作任务但有时候完成的还不够细致。对难度大、未经

历过的工作任务有时存在畏惧及抵触心理,害怕工作完成不好而影响居民组全体职工整体利益。二是工作上缺少主动性,缺少方法,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具体业务工作还欠缺总体思考,致使一些工作效果不理想。

(3)、在思想方面,我个人感觉自己的思想过于保守,具体到某些事情上就是不够变通。另外对国家的政策走向也关心不够,对整个居民组的发展方向也关注不足,致使有时不能很好的领悟领导的管理意图,导致任务完成的不到位。

(4)、个人身体过于肥胖重视不够,在饮食和锻炼上还是不够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2、改进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认真加以改正:

(1)、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和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业务素质和水平。今后,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工作作风、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为落脚点,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2)、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在工作作风上,要

深入实际,与职工建立起水乳交融的关系;要努力克服消极思想,克服急躁情绪,提高工作质量,脚踏实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断提高业务 能力和水平。

(3)、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创造新的工作业绩。在今后工作中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不断总结思考,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为我们农场的现代化大农业再创新高。

第十居民组:宋 福 轩

2011-11-11

第11篇:董兆福烤烟先进事迹

烤烟大户先进事迹材料

在希望的田野上

------- ****县**镇**村烤烟种植大户

董兆福

**县**镇**村**组村民董兆福一直是该村出名的烤烟种植大户,2007年,共种植烤烟12亩,收入达2.8万元之多,平均亩收入2333元。在他的带动下,今年19组共有43户农户种烤烟,种植面积达95亩,交售烟叶13320公斤,交售收入158002.29元,平均亩收入1663元,户均收入3675元,为当地农民提质增收带出了一条致富路,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董兆福的要作法如下:

一、理解好政策,下定决心种好烤烟

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农民从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董兆福在党的政策的引领下,立足“云烟之乡”烤烟政策好和自家田地多、劳动力充足的实际,下定决心带领全家人从种植好一棵烟入手,改变自家贫穷落后的现状。多年来,董兆福家坚持抓好烤烟生产不动摇,不仅摸索出了一套科学的种植、管理、烘烤技术,而且还实现了以烟脱贫、以烟致富。他家成为了十乡八里远近闻名的烤烟种植大户、烤烟种植能手,多次受村、乡表彰,慕名到他家取“烤烟经”的群众也越来越多。他总是毫无保留的将他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交给群众。当群众夸赞他时,他总是谦虚的说“这都

是上级的烤烟政策好,只要上级政策不变,下定决心依靠科技抓好烤烟,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一、科技抓到位,是种好烤烟的关键

丁国堂一律采用国家专卖局统一供种采取“五新技术”育苗,加上精心管理,就能获得壮苗,在育苗上,要抓好以下四条,一是苗床保温采取扣膜提温的方法,白天使床内温度达28℃,晚上盖防寒棉被保持在8℃—10℃之间,早上9点揭开防寒被增加光照,促使烟苗生长;二是提前做假植,时间在下种后烟苗长到小十字期,从此床假植到子床的纸筒,软盘里,这虽然费工夫,但不缓苗成活率高;三是合理施肥,经过熏蒸,通适性好,病毒少,营养成份较高,营养土的配制比例为:腐熟的猪粪50%,中砂10%,大地表土30%,腐熟马粪10%,同时还要及时补充苗期养份不足,分期追烤烟育苗肥;四是搞好弱苗升级,采取育苗期勤施肥,水勤浇的办法,促进弱苗升级。3月10日前,播种到移栽,全部育苗过程在55天以上,培育出壮苗,烟苗或苗根系平均110条以上,根长8厘米以上。

二、规范化管理

按照烤烟生产规范化管理的办法,在田间管理上采取破垄夹肥,揭膜培土要及时,平顶抑芽一系列生产过程,都达到了规范化。栽烟采用改良式地膜覆盖方法,先栽烟,后覆膜,栽后趟一犁土,株行距占53×100厘米,平均每公顷施肥82

5公斤,亩施烤烟专用肥100斤,达到测土施肥,采用条施穴施肥相结合,施肥、氯、磷、钾比例科学合理,烟株旺长前期及时揭膜培土,培土高度达30厘米,并且适时平顶抑芽。在烟田烟株伸蕾出现第一条烟花时,一次平顶,平顶后2—3天,开始药物抑芽,使用717—D烟草抑芽剂,采用人工深株法,使烟株抑芽天数达到32天以上,在抑芽过程中不确定留苗叶数,平均株合理留叶16—18片,烟田管理达到三产两趟,无花、无杈、无草荒。特别是在今年严重低温的情况下,确保烟苗长势良好,秋后取得了好收成。

三、科学采收与烘烤

根据《***省烘烟生产规范》要求,本着“三严三活”和“三看三定”的原则,烟叶达到十熟采收。今年投资2万元,新建了两轮密集式烤房,节省燃料,操作方便。回潮时,利用晚间回潮水份达到16%左右,即不过烘烤质量高,烟叶比历年高出一个等级,减轻了灾年欠收减产带来的损失。今年卖出的烟叶,中上等烟叶达85%以上,亩均收入达一千二百元,灾年取得了好收成,种烤烟使我家增加了收入,改变家中生活,五年内盖上了砖房,取了两方儿媳妇,过上了小康生活。

四、科学示范带动种烟

几年来,董兆福坚持科学种烟,以身示范,带动广大烟户把种烟技术向现实生产转化,在他的带动下,水田村烤烟种植从无到有,今年达到了10户,户户高标准,户户规范化,

从育苗到烘烤全部采用规范化生产模式,向管理要效益,烤烟生产成为农民增收,乡村创税的一大产业。特别是今年,丁国堂又投资2万元,建了两座密集式烤房,烟叶烘烤期间,全县召开现场对比会,让烟户现场学、现场比,烟农影响烟户,使密集式烤房这一新技术,在全县推广。在他们影响下,***明年可有三分之一的烟农扒旧烤房,建密集式新烤房,并做好了明年烤烟种植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12篇:人福村党组织先进事迹

某某村党总支先进事迹材料

近年来,村党总支全面加强组织建设,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领导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农村党建工作为载体,以创新为动力,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全村党组织建设已步入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带动了人福新村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的推进。

一、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村党总支始终坚持理论学习常抓不懈,使村“两委”班子树立起坚定的政治信念,保持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状态和勤政廉洁的工作态度。注重班子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廉备、实绩突出、公道正派、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进入基层党组织中去,着力推进人福新村新农村各项工程建设。同时,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加强规范化建设,健全和完善了村务党务公开、党员议事会、党员大会、为民办事、有职党员公开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规章制度,坚持使村级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村党支部核心作用明显加强。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替群众排忧解难,是村“两委”人员的职责所在。最近几年,村“两委”人员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稳步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了“道路硬化、住宅美化、河道净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垃圾处理无害化”六个化工程,在新农村的配套设施上实现“五网进村”,

即:水、电、电信、公交、有限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在新农村建成综合服务楼为村民提供“六项公共服务”。即:行政办事、商贸服务、社区卫生、老年活动、农村文化、警务治安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给群众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实惠。

三、发展壮大村级经济、促进农村新活力

随着盛泽镇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某某村抢抓机遇,积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开展新农村“三大合作”推进建设,2006年完成了社区股份制改革,建造了建筑面积10100㎡的综合服务楼,工程投资890万元,现已全部出租,每年创收70万元。2008年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组织农田进行统一发包,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011准备创建富民合作社。计划拿出规划中的农贸市场这一项目,由村集体与村民以户为单位进行联合投资,让村民参与股份合作投资,让管理、效益与村民直接挂钩,保障每户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

某某村党总支班子成员团结一致,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相关要求,致力于人福新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群众切切实实得实惠。

盛泽镇某某村党总支 2011年6月16日

第13篇:郭恩福个人先进事迹

郭恩福先进个人事迹申报材料

他是通风工区设施班职工。他爱岗敬业,勤奋学习,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矿井的安全生产中,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了体现自己价值的位置。他和许多工人一样,通风工区一名普通的设施工,每天面对单调、重复、枯燥的工作,他不言苦、不言累、不言脏,凭着对工作的热爱、干一行,爱一行,认真学习公司的生产制度、安全相关制度,不断提高本职岗位的工作技能,当班时积极了解工作面的情况。他虽然不是班组长,但是什么东西都带头去干,他凭借着一手的好泥水技术,每次参加建造设施他都会参加并且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建造设施他从不偷工减料,材料差一点他都会提出,因为我们是高瓦斯矿井矿井通风设施一定要干好。不干好就无法保证矿井的通风安全。

设施临时出现问题的事情在一年的工作中不知道要出现多少回,因为井下的工作管理是动态的。非常的困难。他每天除了工区安排的工作以外吗,如果是通风设施出现了临时的问题随时去叫他,他也回任劳任怨的去工作,从不和工区领导讲价钱。多少年来如一日,为我矿通风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瓦斯员不仅责任重大,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通风、瓦斯、防灭火等基本知识及煤矿生产实践经验和熟练的工种操作技能。基于这种认识,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先后阅读了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统编教材《瓦斯检查》、《瓦斯检查员》、《安全监察员》、《通防工》、《矿井瓦斯防治》和《煤矿安全规程》等书籍,并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通过几年来不间断的学习,他的知识面拓宽了,实际操作技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参加工作一年来,给他最深的体会

就是收获源自于勤奋学习,作为一名青年矿工,要想做到有所作为,不甘平庸,就必须刻苦学习,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才不会落后,不会被淘汰。目前,矿为了提高矿井瓦斯防治能力,要上瓦斯监控设备,他表示将不断勤奋学习,去迎接新的挑战。

第14篇:自留地转让协议书(宋应琼)

自留地转让协议书

甲方:宋应琼原住兴街镇猪场坝村小组,现住西畴县西洒镇东安新村168号。

乙方:周云娟,西畴县兴街人田坝心村小组村人。 甲乙双方协商将原有自留地转让情况如下:

一、甲方转让原兆角树自留地一块,坐落在猪场坝背后,东抵佛教界地,长16.8米,南抵段家文自留地,长10.5米,西抵陈德坤的佛教地界长18.3米,北抵何扬家地界,长10.5米,总合184.275平方米。

现经双方协商一次性由乙方补给甲方,青苗补助费,人民币肆万壹仟陆佰元整(¥:41600.00元)。

经双方协议一次性付清,交费于发票收据为评证,自二0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起归乙方所有,此协议共2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

乙方:

年月日

第15篇:由宋老师先进事迹再谈爱岗敬业

由宋老师先进事迹再谈爱岗敬业

李家强

耳闻目睹了宋老师的先进事迹,既感动又震撼。让我触动很深的是宋老师能甘于平凡、甘于清贫、爱岗敬业、认认真真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众所周知教师这一职业,工作单调、复杂而繁琐,生活圈子小,待遇差。宋老师在县委、县政府工作的同学、朋友们都先后劝他改行,并愿意提供帮助。宋老师知道,改改行对于改变他的处境和生活条件,对于改变他和他的家庭的未来是极有意义的,但他没有心动,自然也就没有行动。他说他热爱教育事业,喜欢教育工作,喜欢和学生在一起,是他几十年来坚定的、无怨无悔的选择。宋老师说: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教师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点精神”应该是顽强的毅力和不甘人后的意志,应该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这点精神”应该是人的灵魂,是最宝贵的东西。没有这点精神,人就会浑浑噩噩、作风平庸,毫无进取心,有了“这点精神”,体弱多病的人可以变成强者;有了“这点精神”,平凡的人可以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公家的事再小也是大,在公与私的天秤上,他总是偏重于公的一端。所以他30多年出满勤,一万两千多天从来没有因事因病耽误一天工作同是班主任,别人往往是利用工作时间去家访,为的是不耽误自己休息日休息时间,而他则与之相反,常常利用休息日或班后时间去家访,为的是不耽误工作时间。两种做法,两种目的,反映出两种区别不小的思想境界。

所以我说我欠缺的就是宋老师的这点精神——爱岗敬业的精神。首先是爱岗,其次是敬业。我们很多人就是没有把教育事业看作是伟大而神圣的事业,没有把她当作伟大而神圣的事业去做。总是跟别的工作去比,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待遇差、单调、复杂而繁琐,生活圈子小,不爱岗,怎么敬业?所以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甘于现状、不思进取。

就拿我来说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不能把课备的再充分一些呢?能不能把学生作业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再仔仔细细地分析,认认真真地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来呢?能不能多读些书以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更好地驾驭自己的课堂呢?实际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无非是再花点时间呀。

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没有强烈的爱,我想主要是没有从中发现乐趣,享受到乐趣,宋老师从中找到并享受到了乐趣。他说他一生喜欢教师这一行。他认为教育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是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灵性的人由天真无知甚至是鲁莽的人造就成为知识丰富、头脑聪慧、劳动技能高,有着各种良好修养的人,这是多么神圣而崇高的事业啊!教师的工作像陶艺师一样将泥土陶制成精美的瓷器,将散乱的根须雕刻成栩栩如生的工艺品,将顽石雕琢成价值连城的瑰宝。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价值就在这里。

另外我们因为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没有极强烈的爱,不想敢为人先,不想成为名师,所以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人云亦云,教育教学水平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我们能不能敢于争先,突破现状,勇于创新呢?那就需要我们爱岗敬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多读书,多学习,钻研教材教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宋老师的精神将鞭策我继续前行,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第16篇:学习宋文骢先进事迹有感

我心中的英雄

——学习宋文骢同志先进事迹有感

化工学院 郝毅强

由古至今,哪个不崇拜英雄?哪个不敬仰英雄?哪个不希望自己就是英雄。但是,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英雄呢?在学习了宋文骢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对英雄这个词语有了新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时期,向宋文骢同志这样,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融入到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和腾飞之中的优秀工作者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通过此次学习,我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是用奉献来计算的。一个人只有把人生的意义定位在付出和给予上,他的人生才是崇高的、伟大的。因为奉献,掏粪工人时传祥受到国家主席的嘉勉;因为奉献,“导弹司令”杨业功被群众称为民族的脊梁;因为奉献,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郑培民等人精神不灭,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有了无私奉献精神的指引,我们就始终能保持正确的人生航向,在急难险危的紧要关头,就有敢于担当的英雄豪气;在复杂多变的考验面前,就能具有顶天立地的浩然正气。宋文骢同志的先进事迹,是党的理论武装哺育的结果,是时代精神呼唤造就的结果,是中华优良传统熏陶滋养的结果。他的先进事迹,充分反映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的人生追求,集中展示了新时期领导干部敬业奉献、锐意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1 在思考中,我问自己:“我距宋文骢有多远?”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要做出什么样的成绩来向祖国汇报?看到了宋文骢同志的事迹,我感到在学习和生活中使我学有标准,赶有目标了。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身上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我们既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力军,又是科技兴国战略的先锋队,这都使我增强了紧迫感,感到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多学习科技知识,积累学习经验,把报效祖国的目标放在学习的首位。

认识到这些后,我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要求,我将把学习宋文骢同志先进事迹焕发的热情转化为履行使命的强大动力,认真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务实进取,锐意创新,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为了实现目标,我特意为自己制定了今后的学习计划:在学习时间上我要求自己:

1、周一至周五,每天晚上7:30—10:00学习两个半小时。

2、周

六、周日,学习六个小时。

3、寒、暑假,利用每天上午学习3—4个小时。

4、每天用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阅读当天报纸、杂志,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新闻、政策形势,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

2 此外,我要求自己一是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二是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处理好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做到学习与生活有机统一,努力使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三是要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通过不断学习科技知识来提高知识水平,通过不断实践来丰富学习经验,把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升华。通过学习,有效解决在存在的问题,真正使思想有明显提高,成绩有明显进步。四是要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用学习来提高实践能力,用实践来验证学习效果。

第17篇:世界技能大赛先进事迹(宋彪)

世界技能大赛先进事迹——宋彪

宋彪,男,1998年11月出生,安徽省蚌埠市人。2014年9月,宋彪入读于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学习模具制造。

开学第一个学期,他便下定决心好好学,一有空余时间就去请教专业老师,经常和老师“泡”在一起。二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学院“技能节”校集训队的选比赛,取得第二名,进入校集训队。之后又在江苏选拔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代表江苏参加全国选拔赛,以第三名的成绩进入了国家集训队。 2016年11月起,他与另5名国家集训成员在该项目国家集训基地参加集训和选拔。全国第三的成绩让他明白与优秀选手之间存在差距,为此,他不断强化训练,为了提高焊接操作时的专注度,冒着40度的高温,在车间一练就是一天,汗水湿透了厚厚的防护服。有一次,因为疏忽防护没做到位,脖子被电弧灼伤,却依旧带伤坚持训练了一个月。学习兴趣有增无减,反而让他在一次次的反复练习中渐渐体会和养成吃苦耐劳、刻苦钻研、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这样,在大半年的时间里经过6进

3、3进

2、2进1淘汰选拔,他始终以第一名的成绩,最终成为代表国家出战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的参赛选手。 在最后的备战冲刺阶段,专家组对他提出更加严格的集训目标:高于世赛技术标准、高于世赛检测标准、高于世赛竞赛规则、高于世赛体能强度,具备绝对的技术、知识和体能储备,争夺世界技能大赛奖牌。围绕更高的目标与期待,他和他的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备战阶段,开展了针对性训练、障碍性训练、心理及体能训练等,同时对世赛理念进行了更深入的学习。 经过几年的学习积累,加上不到3个月的备战冲刺,他们做好了最后的备战冲刺。终于迎来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装调项目比赛,在为期4天,累计比赛时间20个小时,经历多方面、全方位的比拼,终于夺得了该项目的金牌,并以全场最高分的成绩赢得了阿尔伯特大奖。

回国后,他在中南海受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受到人社部的表彰,今年年初又被江苏省政府授予“江苏大工匠”称号。目前他加入了学院2015级中德国际班,正在强化德语学习,争取随班到德国留学一年,毕业时能通过德国工商业联合会职业资格认证。 从宋彪的整个学习和夺冠之路,让我深深体会到,技能可以改变人生,技能能够成就梦想。同时,也让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我承诺,在学习上要更加努力,更加刻苦,学会一门精湛的技能,成就我的出彩人生!

第18篇:学习宋文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作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电视剧中虚构版的“许三多”征服了许多人的心,而现实版的宋文博烈士更值得我们用自己的心灵去崇敬、去学习,他是真实存在的“宋四多”:在他的身上,多的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为了抢救群众不惜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多的是对事业的奉献,兢兢业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多的是对亲人的深情,尽管他两袖清风,

并没有给家庭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但家里母慈子孝、夫妻恩爱,充满和谐;多的是一身正气,大义凛然,浩气千古!

诚然,毋庸讳言,宋文博烈士的这“四多”,恰恰是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所缺乏的;但是,也要看到,这“四多”,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中国人理应具有的时代品格,现实生活中,具备这“四多”的中华儿女也灿若群星,从来就没有缺少过。在军中,他们是人民军队的军魂;在其他各行各业中,他们是时代的精英;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宋文博烈士的生命是短暂的,但这短暂的生命,如星星之火,点燃的是人们的信心和大爱,点燃的是时代的荣耀和希望!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他昭示着我们,作为一个当代的中国人,应该坚持什么,守卫什么,追求什么。如果说,艺术版的“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喊出的是时代的呼唤,那么,生活版的“宋四多”的英雄事迹,则正是对这种时代召唤的真实回应。他“不放弃”的是自己的职守,他“不抛弃”的是人民群众!

正如“许三多”出自平凡一样,“宋四多”宋文博烈士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战友的同事,十分普通。换言之,只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我们每个普通的人,都可以对时代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www.daodoc.com的召唤做出最出色的回应,都能够成为“最可爱的人”!“许三多”的“不抛弃,不放弃”只是一种艺术的表达,而宋文博烈士的光辉事迹则是对这种时代精神的身体力行。无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诱惑,对于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崇高精神,我们本身也都应该坚持“不抛弃,不放弃”,像宋文博烈士一样去坚持实践。

如是,则人间大爱永存,民族精神不朽!

如是,则英雄千古,但英雄永生!

第19篇:学习宋英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学习宋英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 2012年1月8日,南通市通州区离休干部宋英同志拿出夫妇俩一辈子省吃俭用共同积蓄的100万元,设立慈善基金,用于帮助贫困老党员以及困难家庭的学生。

在听到宋英老人的这一事迹后,我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深深为宋英老人的壮举所叹服,在如今这物欲横流的社会,攀比之风和拜金主义逐渐在年轻一代中盛行,“富二代”、“官二代”等词语层出不穷,而能真正做到不为金钱所惑、淡泊名利,孑然一身的实属不易;宋英夫妇作为普通工作岗位上的共产党员,却能够始终坚定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视金钱如身外物,勤俭节约,无私奉献,这足以让那些贪污腐败的高官们汗颜。

宋英老人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坚定的理想信仰、艰苦朴素的革命本色让人无限敬重,她的崇高精神将永远在人们心中传承。而作为青年党员,我们学习宋英老人,并非一定要像她一样倾其所有地奉献,而是要学习她那无私奉献的胸怀、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坚持自己的信仰,牢记共产主义信念,不被金钱、权利所蒙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时刻提醒自己的党员身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工作上,我们要以宋英老人为榜样,从她身上汲取前进力量,保持谦虚谨慎,努力学习、默默奋斗,牢固树立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多谋利益;即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全心全意、尽心尽责地奉献自己的力量,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服务。

在生活上,也要像宋英老人一样,保持勤俭朴素,不搞攀比和铺张,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不断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同时能乐于奉献,积极、热心地帮助有困难的人,做一个真正对社会和人民有益的共产党员。

2012年6月5日

第20篇:学习宋旌同志先进事迹感想

学习宋旌同志先进事迹感想

为响应省委“关于开展向宋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精神和公司支部开展学习活动的通知,近期通过学习宋旌同志的崇高精神和先进事迹,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宋旌同志,河南唐河人,中共党员,历任战士、学员、司务长、助理员、人武部政工科干事、军分区后勤部供应办主任、全南县人武部副部长兼军事科长,中校军衔。2014年5月21日,宋旌带领民兵应急分队在执行抗洪抢险任务中,为搜救失踪学生壮烈牺牲,年仅41岁。宋旌同志的崇高精神和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当代革命军人用生命践行宗旨、忠诚使命的高尚品德,深刻反映了共产党员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生动诠释了领导干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情怀。

我们向宋旌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宋旌同志舍身忘死、敢于担当的军人血性。“群众有危难,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就该挺身而出”。每当遇有森林灭火、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宋旌同志都主动请缨、身先士卒、冲在一线,用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特别是在冲锋舟熄火倾覆的生死瞬间,他奋力将其中一名队员推出漩涡,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学习宋旌同志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军人情怀。宋旌同志以赤诚之心乐于助人、服务群众,以兄长情、同志爱关心部属,家境贫寒但扶贫济困却慷慨大方。在赣州市开展的“三送”活动中,他帮助挂点联系村脱贫致富,带着村民一锹一镐修通了

3公里的“爱民路”,待联系服务对象、83岁的孤寡老人张四妹胜似亲娘。他是出了名的孝子,当兵后仅有的几次休假都选在农忙时节,为的是能回老家帮父母干点农活。

他当军分区供应办主任、人武部副部长,手中握着财务审批、工程付款、征兵等权力,始终坚持原则,从不因私废公,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身上经常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过着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学习宋旌同志,就要像他那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带头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身在老区不忘本,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崇尚节俭、弘扬正气,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向宋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带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带头激活和传承红色基因,带头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始终坚定信仰不迷向、听党指挥不含糊,坚定信念、对党忠诚。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热爱本职、勤勉敬业的进取精神;甘于清贫、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我们要学习他面对使命任务敢于承担责任,面对危险考验敢于挺身而出,面对矛盾问题敢于迎难而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经得起苦与累、生与死的考验,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不辱使命。学习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真心诚意、实实在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学习他自觉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强军梦,始终保

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激情似火的干劲、争创一流的标准、拼搏进取的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勤奋工作,为社会和企业发展多做贡献。

宋福应先进事迹
《宋福应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