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农行王静红先进事迹对我们启发(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15 07:43:52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王静幼儿教师先进事迹

情系幼儿教育 ,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博野县幼儿园 王静 13731236496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孜孜不倦、潜心奋斗。没有华丽的辞藻讴歌自己的职业;没有深邃的思想丈量自己的价值;而没有动听的歌喉咏诵自己的岗位。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因为选择,所以我要将这份爱负责到底。

在常人眼里,幼儿教师是一个身兼孩子王、保姆双重角色的职业,工作平凡又琐碎、单调又无趣。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壮举,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在这样平凡岗位上,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不正是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吗?

我1997年 9月参加工作,2004年有小学转岗幼儿园,迄今已在幼儿园这个领域里辛勤耕耘了 11 个春秋。我深深地爱着这片热土,幼儿教育凝结着我无尽的神思,岁月的流水冲走了我的疲劳,盛开的桃李给我带来了无限快乐。在这一片神圣的沃土上,到处播撒着 希望;在这一方快乐的天地里,到处洋溢着欢歌笑语;就在这片土地上,我用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美丽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美丽的话语,去拨动那一个个美妙的心弦,并精心培育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方针政策, 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团结助人。

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始终兢兢业业地工作,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积极研究、探讨教 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注重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中,不论教哪门学科,都能认真地阅读教科书, 分析教材,规范地备课并准备教具;以幼儿为中心,尊重理解幼儿,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作用,装着影响孩子终生发展的大目标,走进孩子的世界去观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发展水平,并利用日常生活中 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契机,寻找、选择与孩子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时时处处渗透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到达心的深处。”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层层深入,带有启发性的提问,师生之间应以某种很自然的方式沟通,完整地演示了孩子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保证全班孩子大面积地发言,避免少数能力强的孩子独霸发言专权的局面呢?我给孩子充分的自信,在组织活动中,不让孩子受束缚、受压抑,不怕孩子说错或不会,他们总有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而且从来不打击他们,让他们心理没有压力是很重要的从而帮助孩子 建立一些学习的品质。

敬业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十多年里,我带过各年龄层次的班级,具有了热爱幼儿的职业情感,关心、了解、爱护和尊重每一位孩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做好家长工作,利用空余时间约访家长,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有效的促进了家园共育,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对待班

上的每一个孩子。通过我细心的工作换取了家长们的信任,从而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也赢得了园领导的信任。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教学经验和方法。

有付出,即有回报:2009 年、2010年均获县中小学绘画比赛一等奖;2011年、2014年在向中小学文艺汇演中获一等奖;2014年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园领导以及其他老师的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

在荣誉面前我不会骄傲,更应该一如既往,做好本职工作,继续以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去感化孩子,更应该用心去耕耘这方 希望的土地,不断滋润幼儿渴求知识的心田。只要我们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世范,代代相传,让正能量充满社会,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社会会更加和谐,祖国将更加繁荣。

情系幼儿教育 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王 静

博野县幼儿园 2015年4月

推荐第2篇:六年级三好学生王红静简介

六年级三好学生王红静简介

我是六年级的王红静。平日里,我善于倾听,尊重他人,举止文明,善于思考,是个优秀的班干部。

我热爱学习。课堂上,我经常举手发言,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精彩的回答常常能博得同学们的掌声。每一次作业我都认认真真完成,作业本上都是“优”。因此,我的成绩优异。

我乐于助人,同学有做不出的习题经常来问我,我总是不厌其烦,同学向我借学习用品,我总是爽快地答应。

六年级三好学生陈梦琦简介

陈梦琦,一个品学兼优、活泼开朗的学生,她平时能严格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严于律己,是老师的好帮手。平时的她,总能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课上认真听讲,课后仔细复习。身边有垃圾就会主动捡起,在她的四周,永远是干干净净的。积极帮助同学一起进步,是同学的好榜样。相信今后的她,一定能更加勤奋,她的明天一定是一片光明,好习惯也一定会永远伴随着她。

六年级三好学生简介

王玉鹏,一个积极向上的小学生。他担任少先队大队委,班级中队长,英语课代表。从一年级到现在,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学习上能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毫不松懈,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 他又是一个懂事、能干的孩子。作为一名班干部,她非常重视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自己以身作则,遵守纪律,还严格要求同学。平时同学们谁有困难,能主动帮助他们解决。

推荐第3篇:诺贝尔获奖者对我们的启发

诺贝尔奖获得者对我们生活的启发

诺贝尔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由于提倡小额贷款, 解决贫困妇女的生计问题方面作出了卓越的成就,而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家”,因此获得了2006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

穆罕默德.尤努斯美国博士毕业后直接回到他的祖国---孟加拉国经济部门工作,在上世纪70年代的调查中发现,好多孟加拉国的妇女因受高利贷的盘剥而终身无法脱离贫困,这种现实迫使他开始考虑如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后来,他通过创办乡村银行,为贫困的人们提供低于高利货利率的货款,从而使很多妇女摆脱的高利贷,生活也随之改变。

由此想到两个问题,或者说感想:

一、我国近年来大为流行的信用卡也具有“利滚利”的模式。尤其是很多银行为了扩大自己的业务,给银行营业员定扩大信用卡的指标。发放奖金鼓励。于是信用卡发放数量恶性上升。造成年轻人,甚至是未成年儿童也能方便地获得信用卡。他们在自己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又不能很好地学会控制自己的消费。发生了很多过度消费的情况。这些年轻人或他们的家长由于没有能力及时还信用贷款,造成事实上的高利贷。这种现象在社会上被称之为“卡奴”。严重影响到青年人的成长,给家庭造成很严重的经济混乱。

而且,这种现象在我国十分猛烈。我觉得这种现象的源头是银行!不是一般的小额贷款可以解决的。 人们稍稍深入了解一下便可以得知——信用卡勾引消费的力度是很大的。信用卡条款对用户交代得非常不清楚。或者说是成心不交代清楚。让用户不知道“利滚利”是如何发生的。

小举一例:信用卡的说明上说,可以在银行规定的额度内透支消费,下个月规定日期前还款不用计利息。又在说明的下文说,使用信用卡可以直接提取现金使用。于是人们自然地认为,提取现金也可以在下个月还款时一并还给银行,而不用另外计利息。错!!银行暗自规定:提现金不属于消费。银行说明中并未指出这一点!如果你提了现金,从第二天起就要计利息的。用户要从比“蝇头小楷”还要小十倍的说明文字中看出来“透支消费”和“提现金”在利息计算上的区别,简直是妄想!!

类似的“小陷阱”还有很多,你想想一个初中学生如何搞得明白!势必很快沦为卡奴!

二、中国至今没有一位正经获得诺贝尔奖项的科学家、政治家、或别的什么家。杨振宁?李政道?那些只是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证哟!那个获得和平奖的臭名昭著的*?!他倒是中国人,但是获得此奖竟是因为外国近视眼们不了解中国的历史,荒唐地认为*是为了什么“民族解放”而战斗的勇士!不算正经的中国人获奖!

一方面我们对诺奖的评委们有些鄙视——敬请诸位评委先生们学习一下中国历史,比如西藏作为中国的一部分的千年历史。也请诸位评委先生们再评别的奖项时,多多尊重人家所在国的历史、现状,别出洋相为妙。 另一方面,诺奖毕竟是一个世界公认的著名科学奖项。作为参与电子技术工作的我,也会对我们的科学界人士,没有真正被诺奖评委们认可的优秀的科学成果而感到遗憾

推荐第4篇:国外员工工作态度对我们的启发

感觉这里缺点海派风味,程序匠人能否下功夫拉些海外背景的电子工程师来交流交流?毕竟,电子信息业的发源地在人那里,那里的信息更有时代特点,更具指导帮助价值。

我也不是海派的,但几年里工作关系也耳闻目睹些老外电子工程师们(以下简称LW)的一些事迹,也经常上21IC看各位大侠的精彩发言,总结下二者的点滴差别,也算给各位解解闷吧:

1、收入

LW收入一般5~10 万美元每年,居各行中等偏上水平;国内,大家都各有千秋,但相比其它行业,也差不多是中等偏上吧;

2、工作

LW工作很认真负责,工作时间不会从事无关的事情;国内,大家都能做到吗?

3、休息

LW一下班就走的精光,充分享受休息的乐趣,休息时间、一年N次的法定休假期间不能以工作的事情打扰他的;国内,加班?熬夜?封闭开发?疯狂激情?休假提都不提。

4、周期

LW两鬓白发还在焊接编程很正常,直到退休为止,很平和,心静;国内,大部分人自己都会觉得自个是个失败者吧?!如果35岁了还在干具体的技术。

5、心态

LW很少和别人比,一般只和自个比,所以,大多数时候都能被他们莫名的哈哈大笑所困惑,怎么老外天天这么多的高兴事情?!国内,大部分人刚好相反吧,愁眉苦脸,怀才不遇,人比人气死人的。

6、技术

LW技术我是真服,产品简洁实用,精雕细琢,看了后总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后来想想,也是,电子信息本来就源自欧美,语言又是母语,人学起来自然水到渠成;我们呢,有条件的看英文原版,无条件的看些译本,译者本身的水平有高有低的,这就造就了有的牛人很牛,如坛子里的一些前辈,但大多数对原理一知半解,抄的比原创的多的多,换个领域,就又一窍不通,很少有掌握技术本源,举一反三的;

7、关系

LW同事关系比较简单,工作配合简单易行,你比我强,我不嫉妒,但我会想法提高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互相尊重,对上对下不卑不亢;国内,文人相轻是陋习,就像飚车,总想比下高低,鄙视别人媚上自个却时不时也犯贱,比你高的你嫉妒,比你低的你鄙视;

感觉国家还不够发达,使得我们辛苦读书到大学毕业后,能人人有房住,人人有车开,

遇到的老板也大多急功近利,自个的心态也变的浮躁,有心从事技术的又被这样那样的言论所动摇,无奈销售、业务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功的总是少数。。。。。。

刚毕业的迷茫,困惑;毕业几年的还是迷茫,困惑;不读研的拿不到高薪,读研的即使勉强拿了高薪也不能保证持久;

梦想幸福,自己却一身陋习;

论坛里的牛人,身体,金钱,地位,心态,家庭,也一样牛吗?答案有肯定的,但也一定有否定的。

怎么妥善处理这么些个环节?也许LW们已经给出了答案:

1、身体是你自个的

如果老板没有用刀架在你脖子上,如果你不想通过连续加班熬夜而一夜暴富,那就请善待自己吧,不要熬夜,不要加班,你做的到的,对吧?!

2、工作时间就只能是工作

不要聊什么QQ,MSN,看那些天天不断的八卦新闻啊什么的,玩游戏,咱工作就是工作,8小时除了吃喝拉撒都用在工作上的话,日久天长,相信你会越来越自信的;更重要的是,为人要地道,你要对得起这份工资;

3、下班了就忘掉工作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你不能只有工作,你可以去恋爱,去享受天伦之乐,去孝敬父母,去K歌,去看电影,或者看本书,听听歌;当然,你也可以充充电,提升下自己,但要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

业余业余,就是自愿干想干的工作以外的事情;

这才是人生,真正的生活!

4、简单就是真

上下级,同事,关系简单化,简单其实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不卑不亢,心静自然凉;

5、感悟

不与人比,那样很累;只与己比,可以进步;

出门在外,与人和善;出来混,总要还的;

凡事尽力而为,做人要厚道;

换位思考,要公平,打打颠倒,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考虑;

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自己;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解决好自己的婚姻家庭生活,其实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别让他们操心了;

父母永远是最亲的亲人,别子欲孝而亲不待;

。。。。。。

洒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对你有用否,但一切只因我们都是一群,做电子行业的。

推荐第5篇:心得体会王静

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心得体会

——国家统计局达川区调查队 王静

自我队2014年4月以来,通过系统地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的心得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1、群众路线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的

法宝。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我们的共产党员们,经历过一次次痛彻心扉的磨难,最终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即依靠广大的受压迫的人民群众,建立最广大的统一战线,和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手挽手、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的党也最终在人民群众的群里支持下,驱除了日寇,还我了河山;也最终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打败了国民党四百万军队,人民群众在新中国的建立过程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2、群众路线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依靠

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一穷二白,农业、工业基础都很薄弱,但是我们党积极主动的更加注重群众路线,完成了三大改造,并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顺利、高效的实

施,都离不了广大人民群众。使我们党更加坚定了群众路线这一根本路线。

3、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更突显重要意义。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使中国不得不反思,同为社会主义的苏联,七十多年的历史,为何在一片惋惜声中悄然落幕。外部敌对势力的强力干涉固然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其脱离了群众。外国敌对势力意识形态的渗透,使得西方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至上的理念在苏联大行其道,使得列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被当权者们遗忘抛弃。抛弃了社会主义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能称为苏维埃。反思当代中国,我们有没有被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所渗透,自一年多来的中央重拳反腐,查处了数以千计的党政官员,他们无不是以自己手中握有的权力,为自己以及家人谋取私利,置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于不顾,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忘记了党纪国法,忘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忘记了我们党的立国宗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他们这些人身上一览无余。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此刻以及以后都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领导层。要确保我们党始终不能脱离群众,并使党的群众

路线深入人心,而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这同样需要我们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支持。

4、我的群众路线观。

推荐第6篇:优秀员工王静

优秀员工

—记鄂尔多斯市邮政营业局伊金霍洛西街支局长王静

王静是鄂尔多斯市邮政营业局的一名支局长。2002年参加工作,曾从事储蓄营业工作近9年,就是这9年,培养了她的爱邮情怀,也是这9年,让她重新找准了自己的位置。2010年,全市邮政实行竞聘上岗制度,对邮政支局长岗位有着特殊情怀的王静,凭借着她清晰的营销思路和优秀表现,以优异的成绩竞聘成为一名支局长,这是她人生梦想的启航。在从事储蓄工作的9年里,王静没有辜负同事和领导的期望,她不断学习、实践、摸索,日积月累,逐渐掌握了学习和营销的技巧,并培养建立起了自己的客户群,在业绩上屡创佳绩,截止2010年,她累计揽收储蓄存款超过1000万元,为企业创收近60万元,连续3年被授予全市邮政营销能手称号,连续2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一、真心打动用户,执着追求励志

不安心于坐等客户上门服务的王静,毅然决定出去跑一跑,起初她对邮政业务还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当她真正了解业务并担任支局长走向市场的时候,她傻眼了,邮政支局长工作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除管理好支局的日常事务外,还要出去上门搞营销,一次次的闭门羹让她徘徊在选择的十字路口,但在她性格刚毅的人生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她有一种不认输的拼

劲。于是,她便开始一门心思琢磨眼前遇到的每一个困难,每一次经历,从客户心理到自我认识,从事市场需求到竞争意识,让她真真切切感觉到了营销还是一门学问,需要理论作支撑、需要实践磨意志。功夫不负有心人,王静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她不断总结经验,判断筛选客户进行登门拜访,并建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客户信息资料,将客户信息科学的管理起来。2010年9月份,王静作为一名支局长兼营销员,首当其冲的参与了中秋思乡月和2010年贺卡专项营销活动,她共计销售思乡月9万多元,贺卡正在活动中,根据长期积累的客户资源群,累计销售定制贺卡3万元。

结合对管理和理论知识的不断积累与学习,王静深刻意识到只有不断掌握营销技巧,才能创造业绩。听一朋友说有一位矿长手头有一大笔资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金融服务网点少等原因,日常资金回拢后无法及时送交银行,存在很大的风险。分析当地实际情况,王静着手策划营销方案,重点介绍了邮政储蓄点多面广、上门服务的便利条件,向用户讲解存取自由的服务承诺和办理邮政储蓄业务可享受其它附加业务的优惠政策,专程去拜访了这位矿长,当天将其手头400多万元的资金存到了邮政储蓄。成功谈下这一大笔业务的她,深感欣慰与激励,极大的激发了她做好营销工作的热情,于是她将目标确立的更高、更远,不断激发为用户服务的热情,继续开发新的业务。由于她找到了服务大客户的技巧与灵感,她推出的个性化服务赢得了源源客户。

二、热爱邮政事业,不计得失甘于奉献

王静,她的工作态度是积极的,她的工作作风是优秀的,她的职业道德更是崇高的,在她管理的支局里,她始终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例如每天坚持和员工打扫卫生,为用户营造一个优美,舒适洁净的营业环境。今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期间,得到了市局领导的高度认可,树立了邮政企业的良好形象。近9年的工作经历,她不争名不争利,一直奉献在邮政营业的第一线,她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敬佩与赞赏她的一名名新“入伍‘的营业员。更多的融入了社会对邮政的信赖与支持。

王静从事邮政工作10年来,总是严于律已,爱岗敬业,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认真钻研,踏实工作,实践中磨练与营销知识的积累,使她不断成熟并自信起来,但客户需求不是单靠想象就能满足的,需要执着,勤奋的工作精神。为了能进一上步拓展市场了解用户,掌握第一手资料,王静从2008年开始,访企业,穿小区,进商店,走乡镇,不分节假日穿梭往来于机关、个事单位,叩启无数个储户的门,宣传邮政业务,为的就是能让更多的客户了解邮政储蓄,把邮政储蓄当成自己的理财机构。发展的成果要靠服务来巩固,在发展客户的过程中,她养成了多想、多跑、多留意的工作习惯,只需打电话说一声,她就尽快协调相关人员办理,提供优质服务,她用自己满腔的热忱,为所热爱的邮政事业倾注更多的精力,所有荣誉的取得,更加激励着她向新的、更

高的目标努力!

推荐第7篇:王静感谢信

感谢信

尊敬的江苏省电力公司各位领导:

您好!

我叫王静,已被徐州工程学院录取。首先就能获得‘江苏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助学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国家对我们贫困大学生的关爱,感谢江苏省电力公司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感谢学校领导及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务农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农闲时,父亲靠着小本经营来供我读书,是父亲一手撑起了整个家。母亲患有严重的淋巴癌,一直以来都是靠药物维持,给家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后来母亲开了刀,父亲四处找人筹钱,母亲的一次手术让我们家陷入了经济危机,我正处于高中正是花钱的时候,父亲挣来的钱还不够我来上学,母亲还需要钱来买药。对此,我真的无能为力,我能做的只有在学校努力学习。

时代在发展,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培养一个大学生是多么的不简单,有说不完的辛苦,我依旧能够听见父母心里的那份担心——大学的学费多高啊!大学以后的生活费怎么办?特别对于我这样一位来自贫困的农村的孩子来说,有时候不得不暗自伤神。

我经常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通过最近几个月在社会上的实践,我更懂得了:学生在学校更多学到的是书本知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在社会上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经验,不断地吸取教训和总结心得,现实是残酷的,也是公平的。他会给每个人同等的机会。我想:自己的出生是自己不能决定的,物质是贫困的不能代表精神和思想的贫困,不能代表着灵魂的空虚和匮乏。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进取来充实自己的理想和灵魂空间,来改善自己目前不富裕的现状,来改善贫困的家庭境况。

今天的我得到的恩惠,是国家,是江苏省电力公司各位领导,是学校老师,对我们这些贫困的大学生伸出援助之手,给予我们的是人民币,这不仅仅是金钱,这更多的是代表国家,社会,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贫困的大学生。

当然,金钱意味着我家里可以少给我一些生活费,减轻家里的负担,同时可以把以前一些挤挤的生活费拿出一些来买一些学习及相关的物品。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我得到国家,江苏省电力公司对贫困大学生的帮助,我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会加倍努力的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知识。从日常行为中规范自己,勤劳简朴,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此致

敬礼

感谢人:王静2012年8月8 日

推荐第8篇:张静先进事迹

张静先进事迹

1995年,市环卫处添置了扫地机,18岁的张静有幸成为扫地机的女主人,这是我市第一辆扫地机,张静也成为我市环卫史上第一位女司机。

寒来暑往时光荏苒,张静在环卫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个年头,由一个花季少女到六岁孩子的母亲,开过扫地机、垃圾清运车、甩臂车,在这个以男人为主体的队伍中,撑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2年,由于工作需要张静成为了甩臂车司机。吊箱工作,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社区、单位里的垃圾箱全由她一个人负责,冬天顶着刺骨的寒风,夏天冒着垃圾的恶臭,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最怕的还是人们的不理解,在社区中执行吊箱任务时,经常要忍受周围群众的冷嘲热讽甚至百般刁难,多少泪水和汗水的交融,铸就了张静坚毅干练的性格。

2010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现有垃圾中转站无法满足市民需求,为解决燃眉之急,单位决定在东环路、太行路等处建设地坑四座,吊箱的任务责无旁贷的落到了张静的肩头。垃圾量成倍的增加,这就意味着张静要付出几倍于往常的工作量,上午一干就到一两点钟,晚上收车常是华灯初上。

夏季,炎热马路蒸发着阵阵热浪,垃圾车驾驶室里中午达到近50度的高温、垃圾的恶臭经常会熏得人透不过气来;严冬,寒意袭人,冰冷的垃圾箱让戴着手套的张静仍能感觉到刺骨的寒意。有时孩子没人看,为了不耽误工作,张静就带这孩子上路,同事们经常戏称她的孩子为“小司机”。

工作中最怕的是车辆出现故障,张静开的车是单位出了名的“老爷车”,经常半路抛锚,次一次去柏香超威电瓶厂吊箱,半路车出了故障,当时天色已晚,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张静没办法只好打电话叫人来拖车,等回到家时已经将近子夜。加班作业更是常有的事情,为了保障垃圾倾倒需要做到“随满随吊”,张静从不强调客观,一声令下总是随叫随到,尤其是在今年垃圾清运量大,甩臂车工作时间和频率明显加大,有时突击加班,困了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啃包方便面,成天驾车行驶在城区的道路上,全然顾不上许多琐碎的家务,她总觉得欠丈夫和孩子太多太多……

作为一位平凡的女性,张静充分发扬“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的环卫精神,立足岗位做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得到了领导和同志的赞誉。

推荐第9篇:王红

优质护理服务演讲稿

播种爱心

内二科 王红

春秋轮回,又一个五月来临了,是五月,让百花再吐芬芳,让河流重新欢唱,让护士姐妹们敞开心扉倾诉衷肠。是啊!平凡的五月,因为有了护士节而变得温馨祥和、异彩纷呈。今天,我们欢聚在自己的节日里,用朴素的情怀、感慨的文字为大家献上真诚的祝福。让我们接过南丁格尔手中那盏不灭的灯火,把爱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中。

作为一名护士,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着人生百味,奉献自己的爱心,我们是健康的守护神,祛除病魔,托起患者生命的希望。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脑血管内科护士,脑血管内科是我走向临床工作的第二站。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顽疾。它同时又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急危重患者多,尤其是老年患者病死率高。因此,护士奉献的就是一丝温情、一份关爱、一滴汗水、一份真情。每天我都会穿梭在各个病床前,切实的履行优质病房一名护师的职责,并对全天的治疗、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对新入院的患者做各种基础护理工作。清晨,我们一声轻轻地问候“睡醒了?可以洗漱了吗?我帮你!”患者的陌生感消除了;“下床了,我来帮您锻炼肢体”,患者心中的茫然感消除了;“您躺了好一会了,我来给您翻身叩背”,患者内心的恐惧感不见了;晚间,忙碌了一天的我们走进患者床前,“我来帮您打洗脸水”,患者的亲切感更多了。人们说,护士如同春天的雨露,滋润着患者久旱的心田。我们科室住着一位患病多年,年近70岁的老人,病痛的折磨使他变得近乎呆滞、麻木,他的家人都对他失去了信心。然而,我们护士没有放弃他,每天向他问好、聊天,给他扫床铺被、翻身按摩、洗头、剪指甲。这位病人经常夜间发热,我们为他输液、做物理降温、更换潮湿衣物、喂水。我们时时处处去感染老人,用满腔的爱去温暖老人,不久,老人的生命力奇迹般的复活了,渐渐的他会与我们沟通,虽然吐字不清,但每当他看到护士向他走来,便会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看到老人的转变,他的儿女也转变了态度,听从我们的指导,和老人沟通,照顾老人。当老人康复出院时,潮湿的双眼凝视了我们许久,他的女儿激动地说 :“你们的服务真让人感动,我会把你们医院优质的护理服务告诉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代表所有的病人,感谢你们。是你们让患者真正的感受到了白衣天使得存在。”在我工作的7个春秋中这样的患者很多,这样的感动也很多,我更体会到护士姐妹们是在用爱心和真诚呵护无数个生命的历程!

当然,护理无小事,安全价更高。护理安全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本保障,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素养,唤醒每位护理人员维护健康,捍卫生命的圣神使命,不因自己的错误,给患者,家属,医院 社会及自身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心灵创伤。我们时刻把护理安全放在第一位,把治疗安全放在心中。自从优质护理开展以来了,我们的上班时间变得很不规则,工作量也比以前更大了。我看到同事们多少次无法为双亲尽孝,多少次不被理解而强忍泪水,多少次在假日由于上班而失去与家人相处的幸福时光。。每当一个人安静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不是一个贤惠的妻子、也不是一个孝顺的女儿。我们都失去了很多,但我们获了更多的感谢、感动和感激。我们比以前更快乐,因为我们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知道平等,真诚,善良的对待每一个生命,是它让我理解了活着就是幸福,我庆幸我能如此的贴近生命,去触摸,去聆听,去感悟......我要把满腔的激情奉献给伟大的护理事业,把真挚的爱心播撒到每一位患者的心中,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不凡的人生,让青春与梦想一起飞翔。

推荐第10篇:农行BoEying演练先进事迹

让生命在平淡中闪光、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

时光荏苒,从走出大学校园到现在,我度过了在农行的第一个年头。短短的一年中,我亲眼目睹了我行员工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种种事迹,特别是在此次BoEing系统上线演练过程中,我亲身感受到了我行自上而下所拥有的饱满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这里,我想着重说一说我所熟知的商贸中心分理处。

商贸中心分理处是支行布局在家具市场的一个重要网点,重新装修后的商贸中心分理处硬件设施齐备,人员配置结构年轻化,并成为营业部首批“三分模式”试点。这支充满活力的团队,在各项任务面前都首当其冲,已成为支行所辖网点中的一支先锋力量。此次BoEing系统上线演练,商贸中心分理处的全体职工继续保持了舍小我、顾大我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演练过程中再次充分体现了我行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

8月29日,是营业部远程集中授权系统二期与BoEing系统一期对接验证实施的日子。根据实施方案的安排,商贸分理处成为此次首期切换验证的两个网点之一。当天,商贸分理处的员工早早的处理完所有业务,网点主任郭杰华为大家准备好了晚饭,会计主管朱春凤带领全体柜员认真学习实施方案的内容,并反复研究了验证业务流程,大家严阵以待,等候上级行下达验证指令。晚上9点半刚过,商贸分理处接到上级行开始进行验证的通知。当所有人都对实施方案了然于胸,对验证业务胸有成竹的时候,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所有终端的视频设备都无法正常使用。问题出在哪里,在场的人谁都不知道。会计主管朱春凤一边与上级行技术部门进行沟通,一边指导柜员对设备进行反复测试以查找原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当时间来到11点的时候,大家都有些紧张了,因为凌晨零点总行将会进行系统拉闸,此后将无法进行业务验证,也就意味着此次验证业务失败。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支行会计科科长雷新辉陪同省行专家来到网点现场指导查找原因,终于在系统拉闸前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成功的对网点所有终端进行了验证。当会计主管朱春凤锁上大门离开的时候,已是凌晨了。此次首期验证经过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在波折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为后续全辖营业机构的全部切换积累了经验,为共性问题的解决找到了方法,为后期BoEing系统正式投产做好了先期准备。

这就是我们商贸的员工,不辞辛苦,不畏艰辛,默默无闻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又不仅仅是我们商贸的员工,因为我深知,他们只是我们所有农行人的一个缩影。他们的默默付出我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每一位同事都是我学习的榜样,都激励着我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加努力的工作。

第11篇:美国的法学教育和研究对我们的启发

美国的法学教育和研究对我们的启发

作者:朱苏力

关键词:社会学 法学院 法学教育 从1985年8月到1992年9月,我在美国留学了7年,先后在法学院和人文学院学习法律和法学,对美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有一些切身体验,我觉得这对我国目前法学教育改革也许有些借鉴作用。下面谈的,仅仅是我个人的经验和分析,国此不全面之处还请其他学友指正。

一、法学教育和研究的分布

美国的法学教育是相当分散的。这首先要定义一下法学。我所说的法学包括一切法律现象有关的研究。由于这一极其宽泛的法学概念,因此,许多学科中与法律有关的课程和科研都包括在这一法学教育和研究之内。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的法学研究,即作为学术性的法学教育和研究并不仅仅、甚至主要不是在法学院中进行,而是在其他系、科或法学字附属的研究所、中心进行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首先是由于美国的法学院的性质所决定的。法律训练和教育在美国属于职业训练,是早是由律师事务所进行的,后来才正式进入大学;进行大学后也一直是作为一种职业训练学校,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律师,学生一毕业就可以进行法律实务的操作。由于这一目的,法学院集中力量进行种种律师技能训练,即使有学术性探讨也是作为培养合格和优秀的律师而附设的,在法学院中并不占主导地位。法学院对学生的主要要求是了解法律(包括判例),了解运用法律的必要程序和技巧,对案件的分析和对法律的理解。当然,在今天,要成为一个好的律师,良好的学术背景也是重要的,学术研究的成果有时在实际案件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一般说来,并不很重要。因此,在法学院,从教授到学生所关心的都 是“什么是法”,而不关心“什么应当是法”,即使讨论“法应当是什么”,也往往局限于对前例或成文法的不同理解,很少有人局限于在法庭提出“全新”的理解,即使任何新理解,也都必然适应某种旧框架,即旧瓶装新酒。这种制度和训练在功能上保证学生遵循现在的法律,保持了法律的稳定性,并进而对美国法律政治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这是一种相当有效的保守的(不带贬义)法律教育制度。

由于法学院的这种性质,可以想见,它相对缺乏一种对学术性的法律研究的制度性激励机制。因为就业问题是首要的,学生都侧重于实用课程,对学术性法律问题关心较少。绝大多数学生都只关心必修的法律课程和与自己职业兴趣有关的选修法律课程,关心毕业后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对法哲学、法史之类的课程很少关注,甚至包括美国宪法这样的必修课程也关注不够(毕竟毕业后能有几人专门从事宪法诉讼呢?)

当然,法学院的收费也是重要因素。美国法学院的收费比起其他学院的收费高得多,课程相当重,不少学生依靠政府教育贷款完成学业。由于学生觉得花费很多钱修一些不能直接和马上见效的课程太不合算,因而对理论性课程的需求自然相对降低,并进而影响有关的理 [1]

[1] 苏力(朱苏力),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祖籍江苏东台,1955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70年入伍,1976年退伍后当测绘工人,1978年考入北大法律系,1982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在海关工作两年后,1984年考入北大研究生院。1985年-1992年留学美国,先后获LL.M (商法税法),M.A (美国司法制度),Ph.D (法律交叉学科研究)学位。1992年回国任教于北大法律系。现任北大法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专业方向:法理学、法社会学、司法制度、法律思想史。

1

论性课程的供应。

此外,美国的法学院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学生进入法学院前所学五花八门,对进院学生没有什么特别的背景知识要求—这种纷繁的本科背景固然有我将在后面论述的好处,但毕竟也限制了在统一层面上进行进入更高学术理论教育的可能。

出现这种现象的更深层的制度原因是市场经济。市场要求的学生是实用型的,能打赢官司,并不关心律师的理论素养和功底的深浅。当然,美国的普通法传统和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潮,认为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这对于美国法学教育和研究无疑起潜移默化、且重大深远的影响。

尽管这种制度不鼓励法学院的学术性教育和研究,但并不意味着法学院没有学术性的研究,更不意味着法学院学生和教授的学术水平比较低。应当说,美国的法学院,无论是教授还是学徒的学术水平都是比较高的,知识比较广泛,无论是法律、法学还是法学交叉的知识。这首先是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并从总体上说,美国法学院集中了美国人文学科学术能力和水平最出色的人才,无论是教授还是学生皆如此。其原因在于,美国律师的社会地位相当高,收入也相当高。美国的类似中国意义上的“文科”中,几乎没有任何其他专业比法律专业更能保证自由就业和高收入(在所谓“理科”中最佳的是医学,但在美国,医学和法律一样也属于职业教育,而不是学术教育)。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本科最优秀的各专业毕业生(从数学到商业,从哲学到历史)申请进入法学院;也因为如此,法学院接受学生的标准极高,可以说是“群贤毕至”;此外还有不少其他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进入法学院,可以说是“少长咸集”,这种状况保证了法学院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能力相对说来比其他“文科”专业的研究生水平更高。尽管这些人比较功利,但他们毕竟是各校最优秀的学生,智力能力相当高,这对他们理解其他学科和有关法学理论问题有决定的作用。其次,由于学生的本科教育专业不同,他们把各自觉得的知识背景带进法学院,相互交流、影响和感染,不仅相互间有所启发,甚至对教授都是某种程度的挑战,从而也推动了法学教育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法学院的教授更是从学生中一些最优秀的毕业生中招聘的,并且这些人都是自愿放弃从事法律实力高收入(即使最优秀的法学院教授的工资收入也远比一个普通律师的收入低)而选择了法律教学和法学研究的。这两点使他们不仅有能力,而且是乐在其中地从事法学研究和教育,尤其这后一点远比其他因素使得法学院更可能有广泛深入的学术兴趣,并将之自然融入了其教学和科研当中,使得他们的学术水平比较高,知识广泛。许多教授同时还兼职律师,但这并不完全是为了增加收入,而是为了更深入、更广泛地了解社会、政府和司法,这使得他们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可能性和现实必要性。

美国的法律教育尽管是职业教育,但由于普通法的传统和案例教学法, 因此其任何部门法的教育同时在一定意义上必定是一种法律史的教育。当然,这种法律史教育是不同于我国的法律史教育的,因为普通法的制度使所有历史上的都不存在“过时”的问题,都可能从中引出对今天有用的法律原则。用后现代主义的述评说, 历史是“平面化”,因此讲美国宪法,必定从马伯利诉麦迪逊案讲起,从历史上的判例中得出的原则并不总是或一定比昨天的判例中绰出来的原则缺乏现实性。这实际上把史和法混合了。此外在美国,如托克维乐尔所言,由于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转化为法律问题并提交法院解决,因此,法律教育必然同其他各种人文、社会甚至自然科学知识相联系。比如说,要讨论美国妇女的人工流产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妇女的个人自由、胎儿生命从何时开始这样一些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自然 2

科学的知识。要讨论死刑问题,就会讨论死刑的目的,死刑的功用,这不仅涉及哲学问题,而且涉及经验性实证问题。要讨论如何理解法律,就必然涉及解释和阐释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各级法院的判例或多或少地都会涉及这类问题,因此,课堂内外不能不讨论研究这些问题。当然,由于“急用先学,立竿见影”,有时难免支离破碎甚至误解或曲解,但又不可否认这种学习诉讼法有时因有针对性并涉及切身利益(关系到官司的输赢),因此学习者都更为认真、自学,而且更能铭刻在心,注重运用。这比一般的系统理论学习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

从总体来看,美国法学院的学术性研究和教学是副业,在法学院,没有或极少专门进行纯粹法学理念课程研究和教学的教授,所以教授理念性课程的教授都有主要专业,教授一六甚至几六专业法律课程,有些理课程则由来外系的教授承担,例如文学(教法律解释学)、哲学(教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经济学(教政府管制或反托拉斯法)系等。

在美国,那些在中国法学院内开设的多数“理论法学课”,大都在法学院之外的院系教学和研究,主要在政治系、商学院、犯罪学系和诸如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和东亚研究中心之类的研究机构中。

这些系院、中心的研究一般说来更为系统化,学术味更浓,但也有一些注重实践的对策性研究和项目研究。

经济系是美国研究法律的一个重要学校,特别是关于政府的法律规则,例如价格管制,反托拉斯法、产权制度、工业制度、工业组织(实际上相当于国的企业法)等。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对美国法学的贡献是举世闻名的,同芝加哥法学院一起成为法律经济学分析的主要“发源地”。

在政治系,一般者要开设美国宪法、美国法律制度、立法过程、司法制度、政治法律思想史、政治哲学史课程,此外还有一些政策研究和对策研究、社会政策法律项目研究、法官和诉讼人的行为研究、法律与社会理论、选举制研究等课程。

社会学系是另外一个法学学术研究的重要学科。其主要课程有社会理论、法律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史、法律社会学研究诉讼法(定量的和定性的)、犯罪学、各种社会问题的研究。项目研究和这一段等。

许多对当代法学有影响的人物的思想,例如福科、哈贝马斯、库恩等,最初都产生于或进入社会学研究,然后扩展开来。

哲学系的研究教学也仍然对法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不仅传统的政治法律哲学、法哲学仍然是别无替代(例如著名的罗尔斯、罗蒂,诺齐克都是哲学系的教授),而且近年来,语言哲学的研究 (特别是维特根斯坦)、科学哲学的研究(例如库恩)、以及哲学阐释学(例如伽达默尔)都对法学的研究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系有法律心理学课程;人类学系有文化与法律、法律人类学之类的课程。对法律有影响的理论和诉讼法也有很多来自为人类学研究。商学院则有入门性的商法课程。美国的一些大学还有专门的犯罪学系,专门研究犯罪问题、违法问题和刑罚理论,它们原来属于社会学的一个分支,随着学科划分而成为独立的系。行政学系对行政法专门致力于法律边缘学 3

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所或学院,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法理学表层与政策研究项目、威斯康星大学的法律与社会研究所。亚利桑纳州大学的法律交叉觉得研究项目等等。这些研究生教育项目自身并没有齐备的,而是鼓励研究生到各有关系院上课,自己选择专业方向,结合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和诉讼法来研究与法律有关的社会现象,实际是广义的法律社会学研究。

因此,就社会分工来说,美国法学院更为侧重于职业性教育,而其他学院侧重于学术性教育,但这两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其教育和学术水平也并完全取决于这种分工。

二、法学教育的进行

(一)法学制

法学院招生,至少要有大学本科的学历,但对本科所修专业则没有任何限制和偏重,只要学习成绩优秀、GPA高、LSAT分数高就行。也有部分学生是已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申请法学院。但他们的高学位对他们的被录取并不起什么作用,重要是仍然是大学本科的成绩。

常规的法学院教育为三年,毕业后授予法律博士学位(J.D.),60年代以前称法律学士,LL.B.)。绝大多数学生获得J.D.后就从业了,包括从事教学,很少有人继续在法学院深造。只有极少数学生可能继续读法律硕士,一般是某一专业化要求更高的部门法,例如税法或国际贸易之类的;就读法律硕士较多的是外国学生。硕士一般一年完成,获LL.M.学位。硕士毕业之后,继续攻读法学博士(S.J.D或J.S.D.)学位的美国人更是凤毛麟角,较多的是外国学生或外校(一般是中等水平的的法学院)毕业生。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法律科学博士学位对从事律师补血和其他非教学研究的就业和收入几乎毫无帮助。除了有志于研究教学(也许不是必备条件),几乎无人对这样的学习有兴趣;而对外国学生或外校的毕业生,这也许是一个镀金的机会。法律科学博士一般要求是3年,但只有一年要求在校读书、一年后可离校,边工作边作论文,论文完成后回来答辩。论文非常专门化,不会出现“论法治”或论我国的“法制建设”这类的非常大的题目。

法律本科教育,据说除耶鲁大学外,所有法学院都采取哈佛大学首创的问答式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教学法。学生课前必须细心研读有关案例,甚至对个别概念或语词都要细细琢磨。上课时,老师提问,学生问答,互相辩论,老师解说。老师提问,答不出来对成绩会有影响。课程除了一般的法律课程外,模拟法庭、职业道德都是必修课,而且有实质性的内容。

(二)其他院系的法律或与法律有关课程

(三)本科是上大课,讲授为主,与中国似乎没有太大差别。比较有特色的是其研究生教育。

硕士生一般2年,但不限于2年。一般至少要修30个学分以上的课程(10门课),另加6个学分的论文。博士生(Ph.D)要求至少4年,但往往需要4年到5年,至少要修36个学分的课程(12门课),另有24个学分的论文。这里所说的必修学分都必须是研究生课程,选修非研究生课程,与专业关系不大的研究生课程或外语都不计在此列。研究生课程成绩必须在B以上,达不到的必须重修或不计学分。研究生有共同的必修课程,主要是理论课、方 4

法论、高等统计和研究方法。此外是个人选修的专业课程,各人根据自己的研究选择。

研究生的阅读量极大,每周阅读一二百页书籍和论文是常事。阅读的并非课本或一般的论文,而是本专业的经典原著或原著摘编和新近出版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或专著),非常专门化。对学生的要求并非记住全书,而是要求总体上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论题、研究方法、理论预设、论证和结论,要求学生能对之提出学术的分析和评价。研究生一般每三两周就要写作一些小文章,5页到10页不等。有些课程期中有考试,期末有总考。每门课期末都要有论文。一般到期中,教授就得提出要写论文,论文题目自选,但有一个大概范围。论文一般在15页到35页之间,相当汉字8000-15000字之间,即相当于一篇论文。每篇论文的结构都大致相似,首先概括地提出文章的论题和观点,然后有文献回顾,从中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或命题,随后是研究方法、原始数据或材料的来源,接着开展分析论述,最后有结论。文章必须按照本学科的引文规则引文。作为文章绝对不能抄袭,不能东拼西凑,不能引证他人观点而不注明出版,如发现这类行为,无论怎样一律不及格。论文最后要有书目,引文一般要求是引观点,而不是引行文,因此读书时记住他人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远比记原文重要。所引材料要求可靠,所引著述必须是有学术价值的除经典性教材外,引教材一般是不符合标准的。

由于要求高,研究生一般每学期上3门课,压力已相当大,还要完成三篇论文,并且要自己作研究,阅读一批与自己选题有关的文献,构思文章,提出观点,进行思考和论证,这应当说是相当高的。一些学生,因此选课时往往搞“投机”,选3门内容相关或略为近似的课程,争取论文选题相近一些,阅读材料少一些或可以“借用”;还有些人各学期之间选择的课程保持相近,因此可以将上一学期的论文深化一下交卷;尽管这是一种投机,但也有好处,可以不断深化研究,写出较高水平的论文,防止黑瞎子掰苞米,掰一个,扔一个。

此外有为学生单独开的阅读课。实际上是学生本人自己选择跟从一位教授就某一个小专题读书,一般每学期10本左右,大约10天读一本并完成一个简短的读书报告。所读书不能是教材,甚至《**史》之类的的书也不在其列,而必须是专著或原著。

大多数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同时担任一位教授的助教或助研,要给本科生上一门课,或改卷、答疑、或查找资料,辅助导师研究。因此他们可从学校获得一定数额的奖学金。

学生入学后或入学一年以后必须自己选定导师,导师不必定是教授或副教授,可以是讲师(Aistant Profeor),哪怕他是刚毕业进校当老师,只要能自己开课,有独到的专业和专长,学生也可以选他当自己的导师,开设研究生的课。这实际上是市场机制在学校的表现之一,成为对教授学术研究的监督促进机制。当然这也可能出毛病,一些水平差的教授可能会迎合迁就学生;因此,这种制度的前提是至少要有全国性的严格的学术规范和学术市场。

研究生要选择一个委员会,一般是5人,进委员会的老师由学生选择,可以是外校或外单位的人,但必须有一定的学术地位,但人选还是要参考导师的意见,防止各位老师的意见相左,人事关系上闹纠纷,学生从中受气。

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修完课程后,要进行综合考试,一般要考三门课,一门是与专业有关的理论,一门是方法论,一门是专业。考试内容不限于教科书(也没有教科书),而是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己先列出所考课目的书单或重要论文的清单,范围不能过于狭窄,要经 5

过导师和指导委员会的批准后复印散发给其他老师和博士生,以此为监督来保证质量。考试题由指导委员会的老师就清单所提书目论文提出,题虽不多,但要求系统论述,所以考试时间很长,各校考试方法并不完全相同。我所在的学校规定连续考48小时,或考两个48小时,自己独自在屋中考试,可以查看各种书,也可以吃饭,上厕所,甚至睡觉,并无人监督,但不能有人帮忙。实际上,也无人能够帮上忙的,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临时查看书籍。老师要求老先生将有关问题的各派观点、方法得出,得出你的分析和论证,着重理论分析。由于对所出考题无法猜测,即使了解题目,答案也因学术研究的推进而每年不同,所以没有什么捷径应付考试;唯一的方法就是苦读,熟悉各家的观点,了解最新进展,获得真正的理解和体会,并融化在自己心中,成为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分析能力。这种考试看似纪律并不严格,但却要求学生有真才实学,当然也需要有高水平的老师才可能进行这样的考试。在中国目前是不可能实行的。记得我当年参加考试,48小时内,7道题写了100页(大约六七万字),可以说只有埋头敲键的功夫,哪里还有时间查书呢?

考试完毕之后,由指导委员会各人分别评卷,每题至少三人分别评分,打分分3等,出色地通过,通过和不通过。因为有多人评卷,所以得到一位教授的通过,还可能不通过。如有一题通不过,考试就通不过。通不过的就需要重新准备,适时重新提出考试,如还不能通过就得打背包回家,或重新申请其他学校。尽管最后通不过的人数并不很多,但第一次不能通过的人却不在少数。

博士生资格考试通过后,就成为博士候选人(国内目前有些人对此不了解,往往一进入博士课程,就大言不惭地自称博士候选人),可以开始作论文了。论文题目并不是导师指定,而是在学习期间逐步形成的,但要经导师同意。要写出关于论文的建议;论文建议实际是一篇非常正式的文献回顾和研究计划,大约30页左右。建议经论文委员会批准后可正式作论文。由于建议是在导师指导下写出的,所以提交后得不到批准的也许有,但我未见过,也未听说过。论文收集材料往往花费很长时间,特别是法律社会学之类的研究或一些实证研究,用几年时间收集分析处理资料的情况很常见;一切齐备后才开始写作。初稿完成后,导师首先审阅,得到导师认可后再交答辩委员会其他成员阅读,听取意见后(意见往往非常重要,否则他们不会提)修改,有时甚至要推翻重写,获得一致同意论文答辩,即意味着,可能通过,但答辩绝非一个过场,而是相当严格的论辩。提出的问题一般都是实质性的,观点性的,而不是个别字句的挑眼;有时某些导师不同意某个观点,争论很“凶”,但一般不会出现仅仅因学术观点不同而不予通过的。答辩可以当时通过,也可以通过后,论文仍必须作一些修改。此后即申请毕业。一般说来,在答辩之前,已经开始进入市场,发上个几百封求职信并不罕见;不少学生往往是找到工作后,才申请答辩或毕业。因此,在美国完成一个人文社科的Ph.D.学位一般都需要5年左右时间,而且相当紧张。

最后,也许应当提一提美国的博士后。一般说来法律和法学教育没有博士后制度;其实博士后并不构成一个学位,也不是一种更高学术水平的标志。一般说来,博士毕业生都努力寻求就业,当老师、搞研究或从事实务;只有找不到合适工作并对所申请的博士后研究兴趣的才申请博士后研究。博士后收入比较低,一般只及大学任教者的一半左右,而任教比起其他研究(更不用说其他实务了)收入已经偏低。因此坦白一说,就总体而言,博士后的水平并不高于博士水平,甚至情况相反。这种情况,目前在国内学校已引出不少误解和混乱。当然,我这些话可能引致一些人愤怒;的确,由于我不是“博士后”,也许我心中有种“狐葡效应”(这是朱苏人博士的专利,而非我的首创),那就请原谅我这只未吃到葡萄的狐狸吧。

6

三、一点议论:制度作用

回顾了这些,我自己的感觉是,美国的法学研究和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强调制度的制约和激励,主要是指市场经济和相伴随的就业制度。法律教学和法学的制度都深深嵌入美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内,既有其弊端也有其长处,而且这种利弊是出自同一个东西。法学院对学术性教育和研究不够重视,最主要是由于市场的约束;但是自由择业,而不是“学校留人”或“分配”却使法学院的教授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都很强;法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以及其学生的来源也促进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相互提高,分散的法学研究机构和交叉学科更促进了法学院教育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高。这些对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改革应当有所启发。我国法学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留不住人”的问题、学风不严谨、知识老化、年轻人“上不去”、研究生课程空洞、“炒冷饭”的问题等等。多年来,我们习惯于以努力“抓”来解决许多问题,而我从美国学习的体会感到,这也许并不是最有效或不总是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应当注意建立和完善一种制度,制度约束一改变,人的行为方式就会改变。当然,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制度,一个制度的弱点也许可以用另一个制度相互磨合和补充。这就对我们在寻求相对完善的中国法律教学和研究制度的建立上有所启发,不应当在无大制度背景的情况下设计制度,而应当注意两者的契合。这才是我不厌其详地介绍美国法学研究和教育的许多细节,却没有写什么“域外趣闻”的要旨所在。

第12篇:阿里巴巴给我们的启发

阿里巴巴给我们的启发

韩伟和弓猛两位朋友去阿里巴巴工作已经两年了,国庆前他们一再热情邀请我去杭州看看。韩当年是《财富时报》一员大将,文采和公关能力堪称一流;弓当年是京城媒体大腕,从平面到网络均有很广泛的涉猎,业界同仁对他的评价颇高。我终于决定抽出难有的闲暇去趟杭州,一方面见见老朋友,另一方面也想看看颇受争议的阿里巴巴到底争议在哪里。阿里巴巴上市在即,据说要融资10亿美元,市值将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飞机降落时,正逢台风来临。大雨让杭州有的地方可以行船,很多的汽车都趴在水里不能动,让我感慨大自然的凶猛。而当我来到阿里巴巴,感触则更大,它几乎颠覆了我对这个公司原有的看法。这是一家典型的电子商务公司,是一家为世界上所有想做生意的老板所欢迎的公司。先不说只用8年左右时间就聚合了数千万企业用户,也不说每天他们光纳税就有100多万元,就只是搭建一个让全世界商人在上面交易的虚拟电子商务平台――这个创意就让人刮目相看。

当年,我的朋友在广州做了一个“中国音像电子商务网”,他们的做法是把正版音像制品放在网上卖,然后再让快递公司送。我去作了一番调查,感到比较新颖,起码方便了买正版音像制品的客户。但细细想来,感到这个电子商务的概念还是有很多欠缺,那就是,受到物流和行业的限制。尽管在传统的买卖上进了一大步,我还是感到这个生意不会做大,因为没有质的突破,还是小打小闹。这样的模式,没有真正体现电子和商务双重的威力,也没有真正体现出互联网的巨大威力。

而阿里巴巴不同,它利用先进的互联网给全世界的商人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他们自己在这个平台上做生意,它是一个监管者,监管你的诚信。然后,你们的生意做成了,它再从中获益。三方都方便,三方都快捷,三方都高兴。从阿里巴巴的角度,它不需要物流,它也不需要和谁反复谈判,不需要担心货物的质量和资金的往来,更不需要签订一堆一堆的合约,只是把这个平台做大做强。

电子商务是什么?这个过去很受争议的话题,今天在阿里巴巴有了全部的诠释,那就是: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商务,不是技术工程师,也不是网络高手,而是商人。阿里巴巴的很多高层反复提醒我,阿里巴巴不是一个高科技公司,而是一个传统企业,他们的理想就是利用互联网让全世界的商人做生意不再困难。

通过几天的访问,我也深刻地体会到阿里巴巴受到争议的问题所在――思想太超前、行动太超前。加之创始人马云又是一个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互联网疯子”。在我们这个讲究中庸之道的国度里,左右逢源的人是最没有争议的,但,这样的人也将一事无成。

据马云当年的学生介绍,马云在做老师的时候,上课从来不板书,但他的课非常受欢迎。为什么?因为他的思想很缜密,观点很超前,故事很精彩。

互联网的诞生的确是一场颠覆式的革命。当它在硅谷诞生的时候,最初的想法只是在电脑间更好地互相联系。没有想到的是,它会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这么大的冲击。我想,因为它能真正切切地帮助人们提高生产力,所以它才有今天的辉煌!提醒那些利用互联网创业的朋友,你所提供的服务是不是能提升生产力,是不是能帮助人们降低工作生活成本。也许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

第13篇:王静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将来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因为我学的是师范类专业,毕业后肯定是一名教师。不过我很喜欢这样,提早的明白自己的未来,将自己的命运和未来跟学生紧紧的绑在一起。也正因为喜欢教师这一个行业,才会报考的。走上了教师这一工作岗位也有一段工夫了,心里面有很多话要说,下面我就把自己的体会和工作经验总结出来写在纸上。

作为一名新教师,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立下志愿:肯定要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把我的学生教好,于是无论多么忙,我都会经常挤出工夫去听本校年长有经验教师的课,去听优秀教师观摩课及讲座,并且积极参加新教师培训,从中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弹指一挥间,一个学期的工夫伴着日历的翻新早已飞灰烟灭。回头想想一学期过来,虽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但在学校前辈和办公室各位老师的帮助下,使我这个刚走出校园,又重新走进校园,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的新教师学会了很多东西,这是一笔极其重要的精神财富。现把我一年的工作做一下总结:

在学期中的家长会中,很多家长都表明自己平时很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有的以至连孩子作业做完了没有都不明白问一下,这就使得很多孩子根本没有把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放在心上,结果就导致第二天老师上课很辛苦。当然这是例外,有些家长还是比较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对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很配合,能够帮助孩子一起完成。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两个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中一个班还取得的了年级组第一的好成绩,真是感到很欣慰!

在实际工作中,我代两个班的语文,由于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 针对这一特别性,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后进生,就需要给予特别的照料,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一些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这样不仅使优生的信心大增,学习更有劲,而且使后进生的成绩也能有所提高,不失为两全其美。

另外,教师自身形象素质的提高是获得学生钦佩和信赖的关键,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我努力做到以

下两点:

1、尊重学生,不远离学生。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我努力做到真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他们,但是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严格要求的。

2、好学上进,不辜负学生

教好书是育好人的前提。我深化钻研教材,每天认真备课,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准备充足的去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我认为,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就应当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努力让学生喜欢上课,喜欢学习。另外,我在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又教给他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学生。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顿涌心头,我真的很感谢那些纯真的孩子们,一句话说的好:“抱着感恩之心生活”。那么我,抱着对学生的感激之心去工作,感到很充实和幸福,因为有了他们,我的生活也更加有了意义,有了他们,我才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是他们,让我有机会在三尺讲台这方崇高天地完成自我价值!为了他们,我会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提高,让自己做得更好!

孩子们的纯真的少年之心是我最喜欢看到的,现代人已经在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之下逐渐的失去了童年的心,只有在人事未谙的少年的眼神中,我还能找到那份童真之心,这是很悲哀的,不过我还是要庆幸自己能够看得到!以后我的路还有很长很长,而我的路就是将我的教师之路越走越长,一直走到最后,我希望我能够做的更好!

白崖中学

王静

第14篇:《杨氏之子》王静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乌市第四十七小学王 静

教材简介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志人小说,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这篇文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杨氏之子》这个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通过记叙杨氏之子在招待客人时机敏而巧妙地应答,不仅使一个聪慧机智的杨氏之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而且文言文语言的简要与精当也得到清晰地凸显。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学难点

读懂全文,感受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聪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收集有关《世说新语》及刘义庆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穿越”引入,激发兴趣:

1、“穿越”:2011年最火的词是什么?非穿越莫属,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到古代。古代的语言精炼简洁,我在古文中叫“吾”,你在古文中怎么讲?——汝问你吃过饭了没有叫——饭否,很好很好就是——善哉善哉,说这个孩子可以教育,可以培养就说——孺子可教也。

2、“文言文”:刚才我们说的语言就是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是文言文(板书: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杨氏之子。

3、“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

课题中的孩子姓杨,他是杨氏之子,你姓什么,你就是——

二、反复朗读,读中添趣:

1、通读课文

(出示故事)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现在让我们赶紧一起来试着读读课文吧!(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课文中的字音都读准了吗?检查字音:诣 为设果 未闻

2、读出停顿

师:你们都读得非常认真,老师情不自禁也想读一读,好不好?(师范读)

师:老师读得好吗?觉得好在哪里?(学生自由回答)

(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的课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并且用气息连词,自己再试着读一读课文。

指名读,齐读。(强调家∕禽这个词过去与现在的意思不同。)

3、读懂故事

师:那杨氏子何许人也?课文中怎么介绍的?

出示句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1)读句理解意思。

(2)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理解意思是学习古文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板书:注释

剩下的四句话,请同学们一边读句子一边借助注释来理解意思。 师:你们读懂哪些句子的意思啦?学生汇报。

师说意思,生来读句子。

增加难度,采用对歌的形式来读课文:杨氏子何许人也?为何设果?孔如何言?儿又如何答?

4、读出味道

现在我们配上舒缓的音乐再来读课文,把古文的韵味读出来。

【设计理念: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做到时和量的保证。】

三、斟字酌句,寻找生趣:

1、引出精彩对话。师:后人读这篇古文,认为最精彩、吸引人的是杨氏子与孔君平的对话。

出示对话,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你读懂他们两人的话外之意了吗?

杨氏之子也巧用姓氏作答,让我们来读读这精妙的回答。分角色读对话。

2、探究“甚聪惠”。杨氏子的话外之意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心中不得不承认:

(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齐读

从对话中,你们还从哪里看出杨氏子甚聪慧?(抓住应声一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师生学着孔君平与杨氏子的自来对话。

惠是通假字,跟智慧的慧是一个意思。那课文为什么不直接用智慧的慧呢?

学生查字典,找出“惠”的意思。

(出示):

1、仁慈

2、柔顺

3、跟“慧”相通,意思是聪明。

师:仁慈、柔顺合起来就是说有礼貌、有教养,说话做事得体,那你们还从哪些词句看出来杨氏子有礼貌、有教养?(从这几点来预设:未设果、夫子、未闻)

善哉善哉,杨氏子迅速巧妙地婉转应答使孔君平不得不叹服: (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3、续写对话。孔君平听到杨氏子如此巧妙聪慧的回答,心中不禁暗暗在心里夸赞杨氏子,请问孔君平如何夸赞杨氏子?而杨氏子又会如何谦虚又得体地回答呢?(可以用白话文写,也可以用文言文写。) (出示)孔君平笑曰:“____________。”

儿拱手答曰:“____________。”

8.学生交流展示。感受文言文精炼、简洁的特点。

【设计理念: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四、熟读成诵,课外延趣

1.试背课文:课文只有短短5句话,仅仅55个字,却包含了这样丰富的内容,这么有趣的故事,能把它背下来吗?指名背,齐背。 教师可当采访学生,如何背得这么快?

2.课外延伸:《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在这部书中,像这样生动睿智的故事还有很多。

出示《咏雪》,学生自读。

希望课后同学们多读些古文,搜集一些精妙的语言 ,如谚语、广告词、歇后语等,和同学们交流交流。也可以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开展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

文言文10 杨氏之子

甚聪慧

课题:《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单位:乌市第四十七小学

姓名:王 静

联系电话:5612897

第15篇:王晓静演讲稿

孩子,我要为你撑起一片

为了尽快熟悉学生,在开学第一天,我安排了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轮到南行最后一桌的一个小女孩时,她站起来,飞快地用眼睛扫了我一眼,却什么也不说。我以为她紧张,所以耐心地等待、并鼓励她开口说话,可是她看起来还是没有要说话的意思。这时,我猛地冒出一个想法:“天啊!我班不会有一个聋哑孩子吧!”于是,我试探地再一次问到:“你叫什么名字好吗?”“郑慧萍。”她头也不抬地答了我一句。听了她的话我又高兴又生气,高兴地是她是一个很正常的孩子,生气的是,她会说话却不配合我的工作。“请你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有些不高兴地说。但她仍然没有丝毫反应。于是我用手抬起她的头,故意提高了语调:“请你做一下自我介绍!”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几十名孩子似乎都屏住了呼吸,几十双小眼睛都齐刷刷地看着我们两个,没想到她还是对我不理不睬。我急了,大吼着:“前面的同学都介绍的很好,为什么到了你就与众不同了!”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老师,我爸爸让车撞死了!”我顿时愣住了,看着哭成泪人的她,我也不禁想到了我的儿子,多少次儿子问我爸爸去哪里了……我不敢往下想,强忍住眼中的泪水,轻轻地摸了摸她的头让她坐下,示意下一个孩子继续进行……

通过了解得知,郑慧萍的爸爸因车祸不幸身亡,和妈妈、姐姐相依为命。妈妈身体又不好,干不了什么活,只靠姐姐工作赚钱维持生活。突然我心里产生了很多的担心:担心她的习惯、担心她的学习、

更担心她心里有阴影……经过再三思索,那天下午放学后,我拨通了郑慧萍妈妈的电话,我尽量避开敏感的话题,只是轻描淡写的介绍了一下孩子在行为习惯还有学习上有待改进的地方,没想到,还没说几句,她妈妈就嚎啕大哭起来。并向我哭诉他们母女的不幸遭遇:从一位单身母亲带孩子的艰辛,说到一个女人面对生活打击和折磨的绝望。就当我眼泪悄然滑落的时候,那位大姐的一句话如大山一般压在我的心上:“老师,孩子没了爸爸,从今往后,你就当是孩子的爸爸,替我多操心吧!”一时间,我慌乱了,说实话,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与工作的压力已让我心力交瘁,能力、经历、压力都告诉我,我真的承担不起这个重任,可是,我在她心里可能是唯一的希望啊!终于,我很吃力地对着电话说:“大姐,放心吧!孩子交给我,就当我是她的代理爸爸!“听了我的话,大姐哭得更伤心了,而我,似乎丢了魂似的,头脑一片空白。

大概有一个星期的时间,看着总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郑慧萍,我的心情很是低落。有一次,当我准备给她送早餐的时候却发现她没来上学,通过电话得知她们娘俩都发烧了,我安慰她说:“孩子最近表现不错,不用担心她的学习,先把病养好是最重要的。等她病好回到学校,我会把她落下的课全部补上,绝不让她掉队!”从那以后,我每天都给他们娘俩打一个电话,问问身体怎么样了,顺便告诉孩子当天学的新知识。一个星期后,病好的她重新回到学校,一看到我就笑得很灿烂,让我心中顿时开阔了许多,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帮郑慧萍补足那份缺失的自信。从那以后,我总是适时地给她递上几个

本子、帮她系好扣子、提醒她经常洗澡,进步的时候总是不忘摸摸她的头,并送上一份小小的奖品,还为她申请到贫困生补助。久而久之,她越来越爱笑了,学习成绩也从原来的后几名提高到中等水平,她常常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别的同学都走了却还见她在教室里“忙活”,每次看到,她都是偷偷瞄我一眼,然后脸一红就迅速地跑出教室。有一次我笑着对她说:“放学不回家是不是舍不得我?”她脸刷地红了。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想着她天真可爱的摸样,我很荣幸我已经走进孩子的心里,已经成了她想依赖的亲人。

虽然,我对孩子付出的只是一点点,但是,在孩子那缺失一半亲情的内心世界里,我也许就是她的一片天。我愿意用我的开朗和对生活的热情去感染她;用笔直的脊梁去影响她;用真挚的爱与责任去呵护她……在以人为本,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在这物欲横飞的年代,我相信爱与责任依然会是永恒的主题,在我们每个老师的身边也许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孩子,需要我们用更多的爱和责任去真心对待,那就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我们的爱与责任的浸润中成长,让我们用柔弱的臂膀去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第16篇:王静斋阿訇

王静斋阿訇

1989年10月

编者按:王静斋(1879-1949),名文清,以字行,回族,天津人。中国回族著名翻译家、著作家、伊斯兰教阿訇。少承家学,后进清真寺接受伊斯兰教传统的经堂教育,学习阿拉伯语、波斯语,继又刻苦攻读汉语、英语。曾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进修半年并朝觐麦加。毕生致力于中国伊斯兰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曾在天津创办中阿大学;创办《伊光》月刊;参与创建中国回教抗日救国协会(即中国回教协会的前身)。他发表过数十篇极具学术价值、资料价值的文章,其中如《五十年求学自述》、《中国回教掌故》、《发扬伊斯兰教文化之必要》、《中国近代回教文化史料》、《中国回教经堂教育的检讨》、《我之译经小史》、《中国回教源流考》、《关于“哲贺林业”一篇拉杂谈》、《融和回汉要由沟通文化入手》、《译经问题》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他编译的《中亚字典》、《中阿新字典》是中国穆斯林学习阿拉伯语的很好的两本工具书。他翻译出版的《回耶辨真》、《真境花园》、《欧姆代绪论》、《伟嘎业》,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重要教材。他是中国穆斯林《古兰经》汉译事业成果最多、成就最大的学者和翻译家,组织过“中国回教典籍编译社”,翻译出版过《古兰经》节选《赫提》以及不同文体的三种《古兰经译解》。其中第三种《古兰经译解》,白话文体,不仅有译文,而且有1943条注释,有略解,有附说,学术价值很高,深受回族穆斯林喜爱,流传甚广,影响甚大。王静斋阿訇一生清贫,刚正不阿,不媚权贵,嫉恶如仇,以学习、宣传伊斯兰教文化为己任并为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禹贡》编者曾指出:“他五十年来求学的过程,实在就是中国回教学术进展的一部分缩影。”今年(1989)农历四月廿八日是静斋阿訇归真五十周年。为纪念这位在中国伊斯兰文化事业辛勤工作了一生的学者,特编撰了这篇《王静斋年谱》,以飨读者。

光绪五年二月初二日(1879)[①]

诞生于天津(今红桥区清真北大寺附近)一宗教世家。

光绪十三年(1887),8岁。

开始学习阿拉伯文,受教于其父兰庭先生膝下。据《五十年求学自述》云:“赋性顽皮,不堪督责,终日遍处游戏,因以屡受先父痛挞,邻里亦多白眼相加。戚友怂先父迫我改途,先父不可,居恒语余曰:‘汝既知戚友不以尔为可造之材,自当努力上进。异日学成,能集二三子课读,余愿已足,不敢再作非分之奢望也。’云云。余闻而窃自奋曰:‘异日得志,除弊风,扬真理,愿天下人皆得正道。’”后静斋阿訇终成大器,与其父之严教是分不开的。

光绪二十年(1894),15岁。

光绪二十年(1894),15岁。‎

进经堂学校学习阿拉伯语读本以及浅近教法学十余种,间亦涉猎一些波斯语。‎ 光绪二十一年(1895),16岁。‎

投李长贵阿訇门下求学。李长贵,字春生,沦南曹庄子人,当时正在津北穆庄子北寺设铎,收学生15人,唯静斋最幼。学八门课程,静斋仅攻四门。静斋认为,他的学兄们“皆老于经堂,‎而半多迂腐,不求甚解”,与之不合,故遭众人痛恶。居半载,被迫离寺。这一年旧历三月,西北地区马永琳等人领导发动了河湟起义。 ‎光绪二十二年(1896),17岁。‎

离津北上,赴通县长营村马玉麟阿訇门下求学。玉麟,字伯仁,保定人。静斋随之半年有余,因学生满额,其供给出自马翁及众同学,自觉不忍,乃赴北京别觅求学之处而不得,遂复返回天津。‎ 光绪二十三年(1897),18岁。‎ 经母舅介绍,欲赴河北宣化清真南寺于勉斋阿訇门下求学。当离津负笈抵达北京时,于阿訇已来京膺任前门外笤帚胡同清真寺教职,遂就近从于阿訇。按:于勉斋,讳志诚,‎山东恩县满庄人。出身于经学世家,其父于长明为北京著名经师王守谦(王四爷)的得意高足,曾在北京后门(鼓楼)清真寺开学。勉斋最初从其先君,后从河北名经师北钊李二爷学道。毕业后,先在京师后门寺继父任开学,后在禄米仓、什刹海、教子胡同、‎笤帚胡同、花市、京东北坞、大厂、陈辛庄、宣化、安育、河间、天津北寺等处设铎。‎曾出重资购进大批阿拉伯文经典,刻苦研读,学识骤增。尤其对教法学巨著《沙米》、《‎伊哈押依》、《齐法业》、经注《色海札代》、穆罕默德史《希亚雷穆罕默抵业》‎等,最为纯熟。王静斋赞于勉斋老师的优点是:诲人不倦,勤于用功求知,注重修养,‎不欠抛拜功,日常生活规律性很强。据称,山东籍阿訇中,只有于勉斋一人,“无论冬夏,夜半起床,经过沐浴,举行‘台罕朱代’。冬令睡卧,向不解衣,所为便于夜半复‎起。礼罢‘台罕朱代’,一边饮茶,一边阅书;继而诵天经若干章;黎明唤起各学生,列班举行晨礼。经常如此,数十年如一日。”①此外,于勉斋汉学知识也很好,对‎国学颇有研究,谈吐儒雅,举止沉静,讲求礼貌,回族士大夫如王廷相(梅岭)、唐承烈(冕周)、哈锐(退轩)等均与之过从甚密。这在当时只读经文不识国文的阿訇中,确属凤毛麟角,百无一人。于勉斋阿訇对于王静斋影响极大。静斋跟他学习长达十年之久。于勉斋阿訇在前门、禄米仓、河间、安育(两次)各清真寺任教时,均有静斋随往,最后‎一次在安育为静斋举行的毕业礼。王静斋之所以愿意在于师门下,不仅因于师学问、品德、操守令他佩服,而且因此老容他这个学生反复问难,耐心解答,“不像其他教师只对学生打官话而无灌输卓识之诚心”(王静斋语)。

光绪二十四年(1898),19岁。‎

因故改投北京宣外教子胡同清真寺任教的金连荣阿訇。连荣阿訇,人称“金五阿訇”,山‎东禹城金家庄人,与鲁北地区知名阿訇张殿安同为“邋遢李”阿訇的高足。这一年,金阿訇受聘于天津大寺,王静斋随金师至津门。他的父亲认为,在当地求学不如远道从师,‎可以摆脱家务琐事,专心搞学问,力主他离乡;他本人也认为到外地投学是旧经堂教育的“一椿美俗”。但一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地点求学,只好就近投津门金家窑清真寺刘绪‎魁老师门下。金家窑寺为天津最古老的清真寺,建于明初,但附近教民人数不多,常年经费取自全市教胞,由寺役终日在外沿户募捐。因此,沐浴室无人管理。他们师生五六人每日五时礼拜须备热水作小净,必须按时燃柴烧水,这一工作常常落在静斋头上。他一面烧柴热水,一面温习功课,常常夜以继日,长夜不眠,历一年之久。幸而精神尚好,不仅坚持下来,而且学业也增进不少。‎ 光绪二十五年(1899),20岁。‎

离金家窑投沧南孟村北寺攻读《尔嘎义代》及后卷《伟嘎业》。因感到该寺开学阿訇“‎学业平常”,“品行尤劣”,故王静斋仅在此学习半年多时间,入秋后即赴河间,再投于‎勉斋阿訇门下。当时国家尚有县考,于阿訇要王静斋在考棚临时市场购《五方元音》、《‎玉堂字汇》各一部,以攻学汉文。这是王静斋追求汉文之始。以前,其父虽屡以国学‎不可不读见嘱,但他却执意不习汉文。后来,王氏能成为伊斯兰教经典汉文翻译大家,‎应该说是与于勉斋阿訇的严格要求、全面培养有直接关系的。‎

光绪二十六年(1900),21岁。‎ 二月回津,三月完婚。六月,英、法等八国联军占领天津;七月,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太后挟德宗(光绪)仓惶出走,经居庸关、宣化、大同、太原,至西安,北京沦陷,联军大肆焚杀淫掠。王静斋见已不可能再回河间,便在家跟父课读。秋季,闻知于勉斋阿訇就任北京禄米仓清真寺,便离津北上。抵北仓河沿时,恰遇一木舟为洋兵运货,便欲乘舟赴京东通县。正与船家商议时,突遭洋兵射击,静斋骇极狂奔;折回天津。后几日,复乘舟抵通县,与印度同教士兵一起进京,见到于师。不久,于翁受聘于京南安育村,王静斋奉师命与班姓、马姓二人赴安育代理职务。入冬,于翁莅任,王氏徒步回津度岁。在此期间,与李八阿訇过从甚密,借读李阿訇的《沙米经》,受益不少。李八阿訇,讳德明,津北杨村人,为沧州李冠庆大阿訇之门生。敏而好学,诲人不倦。中年后对同乡穆兴恩阿訇纠正教务之旧误表示同情,被时人目为新派而予摈弃;晚年恢复旧道,改变初衷。王静斋对李老很是推崇,称“李老天性慈祥,语调温和;讲学传教,不遗余力;知识宏富,于法学一道,特别精细。”① ‎ 光绪二十七年(1901),22岁。‎

春,回安育。当时,村中有匪首绰号“大皇上”者,纠集党羽数十人为害地方。于勉斋阿訇劝阻无效,假名省亲,回山东恩县满家庄原籍。五月,于阿訇省亲归来时,土匪被洋人擒杀于清真寺南,自此之后村内平定,王氏随于师苦读经书二年之久。‎

光绪二十八年(1902),23岁。‎

经王静斋介绍,于勉斋受聘于天津清真北寺,王同往。此时,经堂教育的传统课程,王氏已次第读毕,但自认为对汉文仍无显著之进步。

光绪二十九年(1903),24岁。‎

离津投沧南丁庄海思福阿訇门下读经。按:海思福(1821-1918),字全五(一传字金‎五),沧南孟村丁庄名阿訇海四爷之子,名震华北的大阿訇,俗称“特殊阿訇海大爷”。‎王静斋之父曾从之十余载;王静斋亦受之栽培三四年,受其影响极大。据王氏回忆,海老聪敏睿智,为同道之翘楚,博学多才,知识精深,被阿拉伯世界誉为“中国阿林”、“‎东土第一人”、“东土最亮的一颗明星”,王静斋称赞他是“回教文化界空前人物”,“此地阿衡中提倡遵经革俗之第一人”。18岁时,即因袭父职,膺任京东三河南寺头村教长,‎学员多为昔日之师兄弟。后设铎于河北省各大城镇,先后60年之久,享年80余。海老严守教规,虽细节稍末问题亦不忽视,按教法经实地履行。他对记载伊斯兰教学者应守礼仪的《尔林台尔林》一书严格执行,给王静斋印象很深:“吾侪以海老为典型,亦注意严守。”②海思福阿訇是京津地区“得见印版西经最早”的阿訇;又因经济力充足且肯出资购阅,故为“印版西经最多的阿訇”。早年,中国有安萨里的伦理学杰作《济密押》波斯文抄本,‎因失去序文,人多误以为是其另一部著作《伊哈押》。北京王友三阿訇购到一部印版波斯文《济密押》,转售给海老。此后,经海老研究,始知前所认为的“‎《伊哈押》缺序抄本”乃是《济密押》。后不久,全部《伊哈押》传入中国,海老首先购到并连续研读七遍,体会甚深。王静斋在《中国近代回教文化史料》一文中赞“海老品端学粹,貌亦非凡”;“居恒不好多言,遇事则词锋甚锐,排难解纷,尤为特长。重口德,戒诬蔑。对教中新旧问题观察明确,而向不对庸常公开发表。说教端赖正当典籍,‎从不逞意气、颠倒黑白。”在海老门下求学期间,王静斋茹苦含辛,忍饥耐寒,求学之志却始终不渝,日常课程有进无退。他在课余时编辑《波斯文法》,又欲研究诗学,但均未成功。每晚,他利用独居寺中宿舍之良机,闭扉择要阅读海老自置印版阿拉伯及波斯文经典二百余种,如大部头的教法经《沙米》(五巨册)、《斐特哈盖低勒》(八巨册)等,一览无遗。这对他的思想启发甚大,“因以得知前辈阿衡之错误不少,思有以改正之,惜人微年轻,未敢发动。”①总之,在海思福身边的两年,王静斋感到“受惠良多”。他在以后所写的很多文章中都表达了对这位恩师的深情怀念。 ‎

光绪三十一年(1905),26岁。‎

自丁庄返津。此时,于勉斋阿訇已离开天津北寺,再任安育村清真寺。王静斋居家不久,即奔赴安育,再投于翁门下。入冬时节,于勉斋阿訇为他赐幛穿衣,举行毕业礼。‎从此,王静斋的学生生涯即告结束。他不久即受聘为北京大兴县白塔村南寺阿訇。在任两年,他抓紧时间继续自学深造。‎ 光绪三十三年(1907),28岁。‎

莅任怀来县新保安清真寺阿訇。有学生八名,皆循规蹈矩、安心求学者。该地回民婚礼喜用笙管笛箫等乐器。前任米阿訇以该俗不符合教律,曾严行禁绝。王静斋接任后,继续维持此禁一年之久。有一梁姓回民为子完婚前,声言届时必用音乐。王氏不愿因此发生纠纷,遂生离任返津之念。恰在此时,大兴白塔村聘书至,他便不辞而别,再次赴白塔村南寺就任。这一时期,中国伊斯兰教及回族新文化活动方兴未艾。继去年童琮在镇江创办东亚穆民教育总会后,今年国内14省留学日本的36名回族青年学生,发起组织了留东清真教育会;天津丁竹园出版《竹园白话报》,北京丁宝臣出版《正宗爱国报》;留日学生也于1908年出版了《醒回篇》。青年阿訇王静斋对社会问题非常关心,在新保安时即订阅了《竹园白话报》和《正宗爱国报》;再次莅任白塔村时,又订阅了天津《民兴报》与《大公报》。一天,北京《正宗爱国报》刊登该报总经理丁宝臣署名的《疑问求教》四则。王静斋见报后,对疑问一一作答。未几,丁宝臣亲赴天津,‎聘王任北京花市清真寺教长。任职两年,业余时间起草了《中亚字典》。‎ 宣统二年(1910),31岁。‎

受聘于奉天(沈阳)开源清真寺。历任三年之久。次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33岁。

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改元民国。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至此退出历史舞台。为促进回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王宽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中国回教俱进会,提出“兴教育,固团体,回汉亲睦”的宗旨,并在俱进会会见了孙中山先生,坚决支持孙先生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宏伟大业。王静斋对这种社会大变革十分关注,他订阅了北京出版的《法政浅说》,开始研究法学;阅读《饮冰室》、《中华魂》等书;向耶稣教徒王某学英语,但因部分穆斯林反对而被迫辍学,仅学了40天。就在1912年,王静斋加入了孙中山先生创建并领导的中国**,密切关注并积极参加国家政治活动。

1913年,34岁。

辞职返里,赋闲多日,有时为天津《民兴报》投搞。这一期间,他借助于读报及自学,汉文化水平提高很快。他曾在《五十年求学自述》中写道:“自以为目不识丁之我,居然能读报纸,进一步而能以为文,甚至投搞得获发表,较比十年前自属进步多多矣。虽所学不过区区皮毛,但得来非常便宜,识字则借报纸,知书则由指划;法帖读本、纸笔墨砚,我从未因此费去分文。余尝言,专门阿、波两文外,国文知识,实我例外之收获也。”

1914年,35岁。

赴潍县谒马良(子贞),谈商翻译《古兰经》事宜。持聘书至海思福阿訇处,请海老至济南担任主译,冠县沙锦章阿訇亦参加。两年后,六巨册汉译初稿成,经沧县李正芳(李五)阿訇一度修改,内容完全经堂语气,原文直译,未加注释。后译稿为马良把持,未加刊印发行。王静斋聘到海老阿訇后,并未参加译经工作,而是应聘至山东宋庄清真寺任阿訇。任职期间,以五个月的时间独自翻译了他的处女译作《回耶辨真》(伊祝哈鲁络汗格),交北京牛街清真书报社发行。按:《回耶辨真》,又译名《回耶雄辨录》,上下两函,共6章13节。1854年,印度大阿訇赖哈麦图拉与德国基督教牧师帆得尔在印度哀克拜尔阿巴德城辩论两教相争的一些基本问题。双方商定在亚布得埋希罕旅馆公开进行辩论,辩论的焦点是基督教《新约全书》、《旧约全书》内容之变更与伊斯兰教《古兰经》经文之废止问题。印度阿布敦拉记录了双方的辩论内容,并将会前双方来往信件一并收入,整理成书,名曰《伊祝哈鲁络汗格》。西欧各国将本书译为多种文字,广泛发行,颇有影响。王静斋根据雷法尔的阿拉伯文译本译成汉文,在我国发行尚属首次。北京牛街清真书报社为此书写的宣传广告中说:“我国自各宗教输入以来,从无宗教竞争之祸。盖各教皆自循本教之条例,并无摧残他教之举动。讵近数年来,耶教人对于我教颇多訾议,甚至投函于各清真寺要求谈判。其实彼侪所指之‘疵点’(若穆罕默德之以武力设道,并《古兰》是其造作,假托为主降真经等等),均不中肯。然而,若长此不已,难免我教人心摇惑。吾教学者王静斋大阿洪有感于斯,特将印度名阿洪赖贺麦图拉君所编《回耶辨真》一书译成汉文,读之可知二教之底蕴,并两教所争之点也。”同年,王静斋离宋庄改任京东三河大厂镇阿訇。

1915年,36岁。‎‎

仍在大厂镇清真寺任阿訇职。在此期间,王静斋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聊斋》、《水浒》、《列国演义》、《四书参考备旨》及白话注解等。后因宣传伊斯兰教禁止重利盘剥,得罪了当地王某,大起纠纷,静斋自感直言招嫉,阿訇难当,遂辞职返津。闲居半载,又欲赴海外求学,便赴开封访友以筹川资,却未得一钱,徒劳而返。在这一年,曾一度担任《北京新报》编辑职务,代张子文编辑《回教史》、《雷门鼓》两个栏目。‎ 1916-1918年,37岁-39岁。‎‎

任北京什刹海清真寺阿訇职。因该寺年久失修,静斋阿訇不辞辛苦,第一次远赴上海,‎募集到巨款,重建南讲堂,彩绘北讲堂及大殿等建筑。此外,在暇时还照阿拉伯文印本抄录了全部四大册的《嘎追注》,并背诵旧经堂规定之四项课程。1917年秋,孙中山致函王宽阿訇,要他联合西北回民参加“护法运动”。王宽派弟子孙绳五至广州,听命于孙先生,支持其北伐事业。1918年12月7日(农历十一月初五),静斋的恩师海思福大阿訇逝世。为此,埃及《金字塔报》发表社论《东土第一人逝世》,其副标题写道:‎“„„东土最亮的一颗明星陨落了!全体阿拉伯信士们,我们为他向真主祈祷吧!致哀吧!”‎ 1919年,40岁。‎‎

任北京崇文门外唐刀胡同清真寺阿訇,未满40日即因故自退。居家不久,出国求学之念复萌,欲效《无钱旅行家》之故事,作海外长途之冒险。于是仅带30元川资赴沪,‎卒因路费过少、护照未领,未能成行,悻悻然折回天津。是年3月10日(农历二月初九日),王宽大阿訇病逝于北京。王静斋阿訇称赞他是中国“阿訇中划时代的人物”,对‎王宽阿訇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1920年,41岁。‎‎

任京南安次县安育村清真寺阿訇,教授学生十余人。于正课之外,增加缩本阿拉伯文《‎回耶辨真》一课,并增添汉字读本一门功课。因当地有人反对,迫不得已取消了汉‎学。王静斋对此非常惋惜,称反对学习汉文的人为“乡愚”。暇时,从事选录《北斐亚布‎顿络盖抵勒酋长战史》。这部战史叙述了北非的亚布顿酋长与法兰西鏖战13年的经过,并有酋长与法军司令关于伊斯兰教之问答。为使中国穆斯林读者一目了然,王静斋在抄录这部阿拉伯文战史时,还“附以我国特创的通俗标志”,这种方法当时谓之“开拓”。但这部书名辞涉新,字句生疏,“开拓极其吃力”。在安育任职两年。‎

1922年,43岁。‎‎ 离安育。因“耻于应具之知识落后,当为之善功有缺”,为扩充眼界,增广见闻,取长补‎短,考察阿拉伯伊斯兰教实况,今后在中国推广教育,有益于宗教与国家,在太原马君图、南京马榕轩、甘肃马乾

三、天津杨小廷等人资助下,偕学生马宏道(联华),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其出国路线是:天津、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印度麻达拉司、孟买、苏彝士、开罗。在爱资哈尔大学期间,每月可获两金镑津贴;除在校受课外,每日携纸笔赴国立图书馆阅书、随时抄录,自觉“千百年来未经前人解开之疑问,得以根本解决者很多”‎,收获很大;但是“波斯文诸书素所怀疑之点,未获充分解决”。‎按:中国回族穆斯林前往埃及求学,有史可考者首推清末马德新(复初),他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九月初、十一月初两次抵开罗。第一次仅住了半个月;第二次则一直‎住到道光二十六年(1846)五月。在游学期间,马德新“采风问俗,博搜典籍。凡东土遗经所脱略,蒙昧难以臆解者,皆考证明确而无疑。乃挟奇经异籍,由海道东归。”[②]‎接下来是北京名阿訇王宽,1905年偕高足马德宝利用访问土耳其之便,在埃及住了一个时期。此后,有哈德成、周子宾阿訇民国初年至埃及。哈阿訇1919年出任驻锡兰、‎及经理,至1924年返沪,埃“营务所需,因时与西人游,得上下其议论。于是,所学益博而深,虽外邦人士亦括目视之矣。”[③] 然而,他们似都未正式投入爱资哈尔大学课读。 王静斋回忆:“ 彼时中国人在该校肆业者,我等以前,仅一甘肃人马姓。”[④] 另据庞士谦阿訇《埃及九年》称:“在第一次大战的前后,有甘肃阶州赵映祥与陕西兴安马开堂二君到埃,正式投入爱大读书。”无论如何,王静斋阿訇应是中国穆斯林留学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开先河的人物之一。‎ 1923年,44岁。‎‎

秋季,赴麦加朝觐。在此期间,因为麦加地方政府不准中国哈吉在帐棚顶上悬挂中华国旗作为标志,中国哈吉“反抗无术,乃忍辱撤下”,静斋阿訇的爱国之心受到很深的刺‎激,强烈感到弱国无外交的道理。他后来曾在《五十年求学自述》中写道:“呜呼!值此时代,国家无力,虽求与异国之同教弟兄一视同仁而竟不可得也!”朝觐毕,王静斋、王宏道师生二人在他人资助下,登轮船赴土耳其君士坦丁堡,游安卡拉。马宏道留土耳其深造,王静斋独返埃及,再入爱资哈尔大学,并被该校当局委任为中国学生部部长。按:王静斋为爱资哈尔大学中国学生部首任部长,为后来中国穆斯林学生留学该校打下了基础。1931年12月以后,又有云南昆明沙国珍(汝诚)、河南孟县庞士谦(益吾)阿訇先后任留埃学生部部长。‎

1924年,45岁。‎‎

春,年迈的双亲迭次函召归国,更因当时环境亦不允许久留,遂由苏彝士登**取道西贡至上海归国。此行共20阅月,静斋阿訇不仅增长了见闻,而且携回原本阿拉伯文经典六百余种,收获颇丰。归国后,他因不愿意卷入新旧两派之争的旋涡,拒绝了山东济南北寺之聘;为 “答谢慨助路费事”,接受马君图先生之聘,任山西太原教育厅谘议。‎ 1925年,46岁。‎‎

回天津后,开始翻译《古兰经》,由时子周先生从旁赞助。未及旬日,三月,离津赴山东阳信县六营村之聘任。历四个月,语体文的《古兰》译稿全部完成,便携稿回津,在回教联合会友人协助下从事译稿的修润工作。由于自感“译词欠妥”,将译稿束之高阁,‎仅从中节选成一本《赫提》刊出,以作投石问路之计。同年,赴北京访赵文府先生,欲取道新疆赴小亚细亚一游。赵劝王静斋留京译经,并出300元资助。静斋遂改变初衷,‎留在东四清真寺南讲堂开始试译《古兰经》。又经侯德山(松泉)、杨开甲、常朗斋、‎刘景山、赵璞华、马瀚文等人资助,历20阅月,终于完成了这部甲种《古兰》汉译稿,存于侯德山之手。‎

1927年,48岁。‎‎ 九月,创刊《伊光》月报第一期,自任总经理及编译,尹伯清、陈鹭洲、张石麟、王辉庭等人先后任编辑、会计、发行等工作,弟王济民、子王宝琮也予以协助。宗旨:鉴于“‎现今的世界,非从前可比,东西洋如同是里外屋,种种的消息时发时至,所以国际间相需互助,各施其发展国权的巧妙手段。独有我国的同人,对于国外本教的消息,茫无所知„„本报愿作国人的耳目,按期将本教各国的近闻,介绍给大家„„作各方穆民同胞研讨学问、互换智识的小机关”(创刊词)。《伊光》月报社址在天津清真北大寺。每期四版,‎一万多字,内容丰富,涉及面较广,有经训、教义、教法、教史等译文,也有述评、游记、人物介绍、专访、问题讨论、新闻报道、各地教务活动、答读者问等。‎大部分由静斋亲自编写或翻译,并常在译文中附写按语和评介文字。月报印数每期一二千份,读者遍及全国,一概免费赠送。其经费来源主要有二:一是各地捐助;二是广告收入。此外,还兼售国内外有关经书,代购国外原版经典。事实上,《伊光》纯系个人所办,翻译、撰写、编辑、校对、采访等均静斋阿訇一人。因种种原因,并未按时出版发行,脱期、中断之情况,时有发生,但总期号则按顺序一直排至1939年2月编发的最后两期停止,前后长达12年之久。这份月报,不仅是研究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宝贵资料,也在中国伊斯兰教报刊史上占有一席极重要的地位,更是全面了解和研究王静斋阿訇学问、品德、思想、性格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1928年,49岁。‎‎ 任奉天省安东县(今辽宁丹东)东寺教长职。脱稿数年之《中亚字典》印刷出版,风行海内。今源按:《中亚字典》,俗称“王氏小字典”,系依据从天津一名德国牧师处借的‎《英亚大辞典》为蓝本编译而成。1908年王静斋任职于北京花市清真寺时即着手起草,辑了一本中文与阿拉伯文对照的小册子。1914年在山东宋庄时,在生活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仅用四个月时间即完成了280张书稿。此后,屡经增补,至今方以石印出版。阿文由王静斋亲自书写,汉文由钱子安等人书写。这部《中亚字典》“除解释纯粹亚拉伯字句,并考证先达译而欠妥之字句外,更诠释近年列入亚拉伯文中之意、法、‎波、西、希腊等国译音字句,以及埃及与叙利亚之土语。缘以此类外邦语,今代亚拉伯文新刊物中多引用之,若不急于译出,则我远东读亚拉伯文者,实难领会近今之新著作,敢断言也。”[⑤] 因此,这部字典对我国学习和使用阿拉伯文的人,对于回族人兼学汉文,都提供了方便;把回族中学习和应用阿拉伯文的范围扩大了,由一向局限于宗教生活和活动中导向了面向社会的其他学科。王静斋自称,这部《中亚字典》的出版是他归国后对伊斯兰教的“第一次贡献”。‎ 1929年,50岁。‎‎

任哈尔滨清真东寺教长,历三年之久。译《伟嘎业》第一集。按:《伟嘎业》系《伟嘎业吐洛雷挖业提斐埋沙贻里洛锡达爷提》的简称,其意为“遵从旧的传统,以明确《锡达业》上的各项问题”。编者系阿布顿拉席之子买哈摩代,是深受穆斯林学者所信赖的‎伊斯兰教教法学著作。风行我国的《伟嘎业注解》为阿布顿拉席所著,其人号称“帅德仑舍雷尔提”。

第17篇:王静推荐报告

关于推荐王静同志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的

报告

王静,女,大专学历,1982年3月出生,1999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2006年6月被聘任为小学一级教师,毕业后一直在我乡任教,任现职以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科学、美术、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教学及班主任工作。

该同志具有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和教学任务,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是该学科公认的教学骨干,多次承担过乡校教学观摩课、示范课任务;能够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带的班级具有良好的班风、学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能够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并在其中发挥组织领导和骨干作用。

该同志完全符合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评审条件,所有材料、证件经展示后真实无误。由教师个人申报、自我总结述职、公开展示、民主评议、考评小组考核,同意推荐该同志为小学高级教师。

石界河乡中心学校

2013年11月2日

第18篇:工作总结,王红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后勤工作总结

转眼之间我们已经从09年跨入了崭新的2010年。本学期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也已经到了收尾阶段,特别是和泰分园即将迎来\"两周岁\"我们倍感兴奋。和泰分园的后勤工作在园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上级各层领导的关心和关怀下,在全体后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任务.现将本学期的后勤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 卫生保健,常抓不懈

幼儿园的晨检是确保幼儿安全健康入园的第一关。保健员除了要做到一看,二问,三摸,四查还要仔细记录入园幼儿的异常情况,女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由于发现早,控制得当避免了一次“手足口”病的蔓延群发,二周后幼儿都安全健康返园.我们又通过电视新闻得知近期是甲型H1N1流感高发期,为了提前做好预防宣传工作,9月份我园就\"保健专栏\"做了多方位较全面的关于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宣传栏;9月中旬全园进行了一次卫生大清扫的工作并着落实了一人一巾一杯工作.要求各班保育员负责做好本班水龙头上挂满小肥皂的布袋任务并及时地更换洗手肥皂确保幼儿用肥皂洗手消毒的好习惯,有的班级盥洗室都挂上了卫生标语,时刻提醒孩子们做个清洁讲卫生的年好宝宝.10月份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年一次的健康检查,11月初接到卫生预防部门的通知做好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宣传工作,我园再次提高宣传力度,并加大了观察,消毒,清理仔细记录的工作,管理人员加强督促,未发生异常情况,虽然流感期已淡去但我园仍然保持着高度的预防意识,严把第一关,对孩子法则,对家长负责,对自己负责,常抓不懈.二. 促进保育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幼儿园就像一个大家庭,现如今都在倡导\"和谐社会\".\"和谐家庭\".保育组就是这个\"和谐家庭\"中的一员,平时大家都各尽其职,一旦有活动大家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一切服务于幼儿,一切服务于家长,一切服务于教师\"这是我园保育组的目标.在平时的工作中勤恳,要有奉献精神.我发现保育员刚开始都通邮这种思想:我不就是个生活老师只要把班级的卫生做好就可以了,其它的活动参不参加无所谓,若在舞台上充其量只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配角;对自己要求不高,得过怯过.针对这种现象,我首先找到切入点与大家一起探讨,人没有高低卑贱之分,只是岗位不同,工作性质不同,保育员也可以穿时尚鲜亮的衣服.在保育岗位上同样出成绩与老师媲美.保育员也可以参加一些活动来展示和提高自我的素质.通过活动也利用发现自己的潜力,找到自信,这样不是生活得更精彩吗?9月底保育组参加了\"庆国庆爱国歌曲大家唱\"的节目,11月保育组普通话比赛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风采;积极参加\"打造书香校园\"的正文比赛,提高了爱岗敬业的精气神,12月保育组又在一起观看了教育影片>的影片,并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分析了一名合格保育员的标准,她们看得仔细,分析透彻反思真实观后感写得很感人.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保育员迅速成长起来,有的性格开朗活泼了,有的文字能力提高了,只要一点小小的进步,我都会给予肯定,遇到烦心事鼓励大家不气馁,摆正位置换位思考互相理解.我很庆幸能得到她们的信任,与她们共事我很快乐.三.

配合教师完成各类教学活动

本学期在远领导的指导和业务组理的安排下,开展了各种生动有趣活泼健康向上的活动如\"迎国庆,庆国庆\"音乐游戏观摩,幼儿早操表演,讲故事比赛,体能比赛,消防演习活动等等,保育组遵循着\"一切服务于幼儿,一切服务于教师\"的思想,给予本班老师积极配合,只要班级有活动,大家都能自觉地放弃上午的休息时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教师把精力放于提高活动的效果中,教师带孩子做操,大家就安排好做操的道具,教师幼儿作品展示,大家就搬桌子拼架展示台,教师上课大家帮忙维持秩序,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大家就帮忙午值,孩子们参加比赛,大家一起布置比赛场地,搬放比赛器材,配合默契有序,确保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四.

热情细心地对待家长和孩子

在幼儿园工作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家长和孩子,由于环境家庭以及个人素质不同形形色色的家长都要打交道,家长们都爱面子,孩子们也需要赏识教育所以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对孩子细心照顾的工作态度都是必备的.日常工作中大家一颗真诚友善的心对待每位家长,给家长留下一份放心去工作,给孩子留下一份爱心去亲和.与家长幼儿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记得有位保育老师这样说过:\"畅畅下学期不来上了,我真不舍得她走,一想到以后再也看不到畅畅了,我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她爸爸妈妈如果不调走就好了.\"多么袒诚朴实的话呀.我相信这是句发自肺腑之言,我为之感动着.为了让孩子们在优美整洁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有的保育老师刷断可刷子,用坏了塑料盆,自己掏钱买.每天迎着家长个孩子们的笑脸工作着备感舒畅.一个班就是一个家,\"和谐\"家庭的精彩在分园延续着,我相信有努力就有收获,希望我们优质的服务能留住更多家长和孩子的心.五. 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排除安全隐患

分园虽然是一所新园但由于工程和材料等问题,也时常有屋顶漏水水池漏水,堵塞等情况,本学期维修了小小班屋顶漏水.食堂水池漏水,堵塞和蒸饭车门把的置换,小二班空调异味排除,两个小班冲便水管更换,开水箱的维修,全园灯的统计维修;各班本学期全部配齐电脑,电器罩品,三个小班各配置了一套\"娃娃家\"一人一巾一被全部到位,以及雨雪天气的防滑措施,重视日常的安全检查,确保了幼儿园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虽然我们的后勤工作取得一点成绩,但还有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加仔细,努力规范细节上的不足,为实验幼儿园添好砖,加好瓦,为成为实验幼儿园合格一员而努力.

总结人:王红

2010年元月

第19篇:王纪红

王纪红,99年毕业于辽阳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教龄十五年,班主任工作十三年。现担任辽阳县河栏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四年级班主任。作为一名音师毕业的她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一颗对学生关爱的心对待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对待自己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无私奉献、真诚关爱,科学管理,”是她历年来班主任工作的宗旨。

要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欢迎的班主任,必须有一颗发自内心的爱学生的心。并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爱。班上有两位分别叫曹玉莹和刘恒宁的孩子,智力有明显缺陷,学习能力极差,考试分数只能得个位数。因此一直以来,班上同学都从来看不起她(他)们,还一直嘲笑她(他)们。去年合并班后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老师做了认真分析,努力寻找对策。经过一次次不厌其烦地个别指导,王老师发现尽管她(他)俩学习都很努力,但的确由于先天因素,这两个孩子无法跟上正常孩子的学习水平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就这样放弃她们了吗”王老师并没有这样做。她认为,两个孩子学习上无法弥补的缺陷,不等于她(他)们心灵也有缺陷。她(他)们也有自己的人格和思想,她(他)们比其他孩子更渴望关爱。王老师针对这一情况,在班里开展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班会。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同学们关注班上的弱势群体,同学不歧视,老师不放弃。班主任带头关心那两个孩子,慢慢地,班上嘲笑两人的情况不见了,更多的同学会下课主动找她(他)们玩。曹玉莹和刘恒宁两人脸上的笑容一天比一天灿烂了。作为班主任,这样的活动不仅使曹玉莹和刘恒宁感受到了身边的爱,更让其他同学学会了播洒爱,奉献爱。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外,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格健康和心理健康。这一点,王老师做到了。

身为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和教育,往往表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的处理上。每天早读时间,王老师总会早早来到教室。一方面查看他们认真早读的情况。另一方面她会仔细的观察一下每一个学生。谁今天身体不好,就赶紧联系家长接回去休息或医治。谁今天情绪不对,王老师一定会抽时间悄悄地把他叫到身边谈心,了解缘由,使他尽快恢复快乐的状态。在班上,不论是对待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王老师对他们总是一视同仁的。对待优等生,时时给他们泼泼冷水,让他们戒骄戒躁。对中等生,更多一份关注,给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对学困生,给予更多手把手的帮助。当然除了班主任的一双大手,还有全班同学的小手,让他们感受班级的温暖,找准目标,迎头赶上。

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王老师在奉献爱心的同时,更注重科学有方法的管理班级。一方面亲自狠抓班级常规管理,从小处入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多渠道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亲自抓之外,另一方面她还充分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给他们一切机会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几个班干部在她的培养下,无论是独立办事还是合作办事能力都越来越强。在培养得力助手的同时,王老师还给予班上每一个学生机会,鼓励他们每个人积极参与班级监督和管理。班上一位叫伊美慧的女孩,学习成绩并不算好。但非常热心为班级做事。于是王老师封了她个“卫生小督察”的职务。负责每天早晨检查监督整改班级卫生。她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工作极其负责,没有半点马虎。得到了老师同学的肯定。王老师对她说:“你卫生督察工作能做的那么细致认真,你学习上若能带着这股劲,不来半点马虎,相信你的学习也一定会很出色的。听了这话,伊美慧深受鼓舞,学习也有了进步。本学期受到学校的表扬。

班主任工作是细碎而繁杂的,班主任工作是一份良心工作,凭的是一颗无悔的爱心。班主任工作又是一份极其讲究艺术的工作。需要科学有方法的巧干。在王老师的精心教育和严格管理下,班级曾被评为县三好班级、辽阳市三好班级。班中王艺潼同学也被评为县三好学生和辽阳市三好学生。而她本人今年也被评为镇优秀教师,同时获得小学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王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尽管没有轰轰烈烈的大成绩,但她相信,将班主任工作实实在在落实在平时的每一个教育细节中,学生和家长都不会对她失望的!

第20篇:王纪红

王纪红,99年毕业于辽阳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教龄十五年,班主任工作十三年。现担任辽阳县河栏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四年级班主任。作为一名音师毕业的她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一颗对学生关爱的心对待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对待自己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无私奉献、真诚关爱,科学管理,”是她历年来班主任工作的宗旨。

要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欢迎的班主任,必须有一颗发自内心的爱学生的心。并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爱。班上有两位分别叫曹玉莹和刘恒宁的孩子,智力有明显缺陷,学习能力极差,考试分数只能得个位数。因此一直以来,班上同学都从来看不起她(他)们,还一直嘲笑她(他)们。去年合并班后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老师做了认真分析,努力寻找对策。经过一次次不厌其烦地个别指导,王老师发现尽管她(他)俩学习都很努力,但的确由于先天因素,这两个孩子无法跟上正常孩子的学习水平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就这样放弃她们了吗”王老师并没有这样做。她认为,两个孩子学习上无法弥补的缺陷,不等于她(他)们心灵也有缺陷。她(他)们也有自己的人格和思想,她(他)们比其他孩子更渴望关爱。王老师针对这一情况,在班里开展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班会。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同学们关注班上的弱势群体,同学不歧视,老师不放弃。班主任带头关心那两个孩子,慢慢地,班上嘲笑两人的情况不见了,更多的同学会下课主动找她(他)们玩。曹玉莹和刘恒宁两人脸上的笑容一天比一天灿烂了。作为班主任,这样的活动不仅使曹玉莹和刘恒宁感受到了身边的爱,更让其他同学学会了播洒爱,奉献爱。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外,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格健康和心理健康。这一点,王老师做到了。

身为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和教育,往往表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的处理上。每天早读时间,王老师总会早早来到教室。一方面查看他们认真早读的情况。另一方面她会仔细的观察一下每一个学生。谁今天身体不好,就赶紧联系家长接回去休息或医治。谁今天情绪不对,王老师一定会抽时间悄悄地把他叫到身边谈心,了解缘由,使他尽快恢复快乐的状态。在班上,不论是对待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王老师对他们总是一视同仁的。对待优等生,时时给他们泼泼冷水,让他们戒骄戒躁。对中等生,更多一份关注,给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对学困生,给予更多手把手的帮助。当然除了班主任的一双大手,还有全班同学的小手,让他们感受班级的温暖,找准目标,迎头赶上。

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王老师在奉献爱心的同时,更注重科学有方法的管理班级。一方面亲自狠抓班级常规管理,从小处入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多渠道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亲自抓之外,另一方面她还充分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给他们一切机会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几个班干部在她的培养下,无论是独立办事还是合作办事能力都越来越强。在培养得力助手的同时,王老师还给予班上每一个学生机会,鼓励他们每个人积极参与班级监督和管理。班上一位叫伊美慧的女孩,学习成绩并不算好。但非常热心为班级做事。于是王老师封了她个“卫生小督察”的职务。负责每天早晨检查监督整改班级卫生。她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工作极其负责,没有半点马虎。得到了老师同学的肯定。王老师对她说:“你卫生督察工作能做的那么细致认真,你学习上若能带着这股劲,不来半点马虎,相信你的学习也一定会很出色的。听了这话,伊美慧深受鼓舞,学习也有了进步。本学期受到学校的表扬。

班主任工作是细碎而繁杂的,班主任工作是一份良心工作,凭的是一颗无悔的爱心。班主任工作又是一份极其讲究艺术的工作。需要科学有方法的巧干。在王老师的精心教育和严格管理下,班级曾被评为县三好班级、辽阳市三好班级。班中王艺潼同学也被评为县三好学生和辽阳市三好学生。而她本人今年也被评为镇优秀教师,同时获得小学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王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尽管没有轰轰烈烈的大成绩,但她相信,将班主任工作实实在在落实在平时的每一个教育细节中,学生和家长都不会对她失望的!

农行王静红先进事迹对我们启发
《农行王静红先进事迹对我们启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