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刘应祥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19 07:50:47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先进事迹(刘)

***,男,汉族, 1972年4月出生, 199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乡党委副书记、武装部部长。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他深刻知道到他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部的影响到身边同志的工作激情。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他坚持不断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党的一系列理论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时时刻刻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与同事相处时,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位同事;在参加组织活动,特别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些许的爱心让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二、尽心尽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为军属排忧解难,确保现役军人安心服役。及时了解掌

握并妥善解决好军属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关系到现役军人安心服役,投身国防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的一件大事。多年来,积极为军属排忧解难,有力促进了现役军人安心服役。与乡民政所配合,在春节来临之际按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优待金和慰问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烈士军属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经常了解烈士军属家庭成员的思想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予以正确疏导;定期不定期与现役军人进行联系,了解他们在部队的思想、工作情况,通报其家庭情况。通过大量工作,我乡连续17年未出现军人军属上访等不正常现象。截至今年底,乡内有现役军人28人,其中军官3人,士官11人,士兵14人,立功授奖的有12人次。

二是结合实际,拟定、修改和完善了学习、工作、值班、请示、汇报等制度。配备了微机和有关战备器材。为实现正规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09年5月6日,经县常委研究决定组建了60名水富县常驻民兵应急分队,进行了军事训练,在训练中,全体参训人员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听从指挥、服从命令、苦练本领,经过全体参训人员的共同努力,在短短的四个月训练时间里完成了全部训练内容,顺利通过了县人武部的考核。在参加昭通军分区的大比武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得到了军区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三是充分发挥民兵的作用,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今年,按照乡委、乡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县人民武装部的指示精神,对全乡广大民兵加强教育,提高忠于党、忠于祖国的思想,切实履行起保卫人民群众这一神圣职责的同时,重点

开展了学科学、用科学活动。一年来,乡内民兵外出务工445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靠诚实守信,为家庭增加了经济收入,自己也学到了不少知识。经与乡内重点工程承建单位取得联系,由民兵连、排组织民兵投入建设达200余人。同时,广大民兵积极参与了乡内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抢险救灾工作。民兵的积极参与,保证了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据统计,全年民兵及民兵干部化解矛盾纠纷55件,参加保秋护秋160人次,为全乡稳定工作作出了贡献。

三、情真意切,以亲情待人。

该同志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一直与人相处很好,朋友很多。他说,一个人关心其同事,首先就要干好本职工作,不要让别人来替自己操心、费力;其次要宽以待人,热心助人,在别人有困难时去拉一把。该同志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对同事总是热心帮助。他虽然是领导干部,但从不自摆架子。平时总是能像关心亲人一样关心同事,如谁家有什么困难,他总是挺身而出,全力相助;对待同事是这样,对待单位其它党员、职工也是如此,他常说,整个政府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也就必须履行一员的义务。因此,他一旦听说有干部职工、党员病了或要退休了,都总能关心并看望。该同志为人服务的心境和友善态度,深受党员群众的好评。

他这种不为名利的高贵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工作的满腔热情,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干部职工,也深受党员、群众的好评。

推荐第2篇:恩师刘兆祥

恩师刘兆祥

那是1975年,好象是冬天,县里开文艺创作会,地点在文化馆,文化馆在现在武装部西边一点的一座东倒西歪的古庙里里,四合院,筒瓦房,房上长满了杂草,参加会议的有县委宣传部和县文教局的领导,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还有全县的业余作者,总共也就是十几个人。记忆中我最年轻,才十八岁。会议在大殿里举行,没有会标,更没有主席台,大家围着一个铁炉子,一边烤火,一边开会,有点象电影里地下工作者在聚会。会议的内容全忘了,只记得有一个人穿着一件蓝棉袄,戴着一副厚厚的如瓶底般的眼镜,给大家讲诗歌的创作。别人说,此人名叫刘兆祥,是从中央民族歌舞团回来的,同郭兰英一个单位,在北京同歌曲〈社会主义好〉的作者一个宿舍。六六年写过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这首歌的名字叫《歌唱十六条》。大概是我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又象个孩子的缘故吧,会议期间,他单独找我交谈了几次,还领我去了他家一次,他家离文化馆不远,三间房,两家和住,同走一个外屋地,他住在西边,四口人挤在一间屋里,很紧。他的书都放在院子里一个类似煤仓子的小房里。就是那次,他送给我一本书〈建国十年报告文学散文特写优秀作品集〉,硬皮,砖头那么厚。

散会,我回家以后,他经常给我来信,给我寄稿纸。再后来〈人

1

民文学〉恢复出版发行,他用公款给我订了一本,每月都是他亲自给我寄到家里。就在那年,我在他主编的〈赤城文艺〉上发表了两篇小说,一篇是〈我的同学〉,一篇是〈马车飞奔〉,都是油印的。

1976年的冬天,市里召开文艺创作会,县里电话通知了我们村,我们村看门的老头给忘了,等我再次接到通知,已经晚了一天,等我到了县里,刘兆祥老师等不及,已经在头天去了张家口,那年月,去张家口一天就一趟车,车票非常难买,记得是文化馆的闵老师给我找了一辆去沙城的顺脚车,嘱咐我到沙城再坐火车到张家口,那时我还从来没去过张家口这样的大城市,闵老师就给我画了一张图,告诉我,怎么去火车站,怎么去地区文化局,怎么去张家口饭店。我终于找到了张家口饭店,但饭店看门的说什么也不让我进去,我说我是来开文艺创作会的,结果看门的和几个服务员听放声大笑,也难怪,当时我足蹬一双砍山鞋,身披一件老样皮袄,现在想来就象个赶大车的,正当僵持不下时,正好刘刘兆祥老师出来了,这才把我领了进去。后来通过刘兆祥老师,我认识了宫克一,杨畅,叶永辉,拉稀扎木书,梁政清等知名人物,会议结束的那天晚上,我同刘老师去逛街,听得街上人们都在窃窃私语地说着什么,具体内容听不清,只是断断续续地听到这样几个音节:江清,王洪文等,后来才知道就是在那天夜里,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结果第二天,会议又延长了一天,内容很简单,就是宣布前两天传达的文件一律作废。

后来刘兆祥老师同文化馆的张春明还专程去了我们村一次,一是看看我们家,二是见见我们村的大队书记,让村里边支持我的文艺2

创作,支持我外出开会学习,村里的老支书一看是县里来的人,还戴着那么厚的眼镜,不知是多大的管,后来就对我就特高看一眼,还让我当了村里民兵连的文书,

1976年夏,粉碎了“四人帮”后不久,地区文化局组织一帮人成立了一个报告文学培训班,赤城有刘兆祥,张春明,任玉福和我四个人参加,目的是要出版一本报告文学集,以响应当时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培训班就住在龙关公社的招待所里,那也是一个四合院,地区文化局的几位老师住在正房,算是编辑部,各县的作者分别住在东西厢房,南房是伙房。头两天由被大家公认的专家讲报告文学的创作方法,其中讲的最受大家欢迎的老师中,就有刘兆祥老师,他不是纯粹地讲理论,主要是讲作品,讲魏刚焰,讲刘白羽,讲杨朔,讲的深出浅入,有骨头有肉,于是各县的作者们就对他很崇拜,有事没事总爱跑到他的屋子里同他攀谈,我和刘老师住一个屋,因此,别人就很羡慕我,甚至有人提出要跟我换房住,可我哪会做那样的傻事哩?

两天的培训结束,大家开始进入紧张的创作,我的任务是写一篇关于城关镇西红石窑的报告文学,因为那个村子是当时县委书记抓的学大寨的典型。可我从没有去过西红石窑,更没有见过那里的人,只是临来是到县委宣传部找了一些有关西红石窑的材料。我翻了翻那些材料,就凭借着自己想象,开始创作了,结果写出来的东西交给刘老师一看,他很生气,说我写得不行,非让我到西红石窑去体验采访一段时间,于是我只好去了,西红石窑在县城东边的山那边,出了县

3

城,往东,跨过白河,再翻过犁铧山就是。没想到刚爬上犁铧山,我就惊呆了,一个不足三百口人的小山村,竟然要修一座扬水站,把白河水引上犁铧山,灌溉山那边的几百亩梯田。那场面让人看了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村里男女老少齐上阵,夜里大渠边上燃起篝火,休息的时候,还要开赛诗会,一个个慷慨激昂。我在西红石窑住了一个礼拜,白天和社员们一起上工地干活,晚上找些人开座谈会,整理资料,村里的大队书记名叫王瑞,对我的工作绝对十分重视和支持,整天陪着我,我有什么要求,他都能满足我。后来我回到龙关公社的招待所,只用了一夜的时间,就完成了报告文学的初稿,送到正房的编辑部,大家一看说:“行。”后来这篇题目叫《小村创大业》就发表在《赤城文艺》上,后来又发表《长城文艺》上。自此我有些得意忘形了,但刘老师却说,这篇报告文学还存在很多不足,本可以写的更好些。培训班结束发补助时,刘老师多给我发了半个月的,我很感激,刘老师又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买了好几本书,记得其中一本叫做《短篇小说创作谈》,还有一本,名字我忘了,内容是著名作家浩然谈创作经验的,对我影响很大。

回村后不久,我当上民办教师,工作之余,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山里的孩子》,发表在《赤城文艺》上,后来我又把这篇小说寄给《人民文学》虽然没有被采用,编辑却给我写了一封长达两千字的信,并给寄来了一包书。我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说实在的,我现在觉得那是我五十年来写的最好的一篇,记得1977年恢复高考,作文题是“园丁赞歌”。我就把这篇小说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抄了上去,结果作文4

满分是六十分,我得了五十六分,可惜那年我没有考上,虽然语文,数学我在全县都考了第一,只是语文88分是正数第一,数学考了8分是倒数第一。

那是1977年的秋天,学校放假了,早晨,我正在自留地里干活。只见村里看大队的老头满头大汗地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我说:“县里来电话了,让你今天必须赶到县城开会,千万不能误了。”

当天,我赶到县里,按惯例先到县招待所报到,然后到文化馆看看,隐约,我感到气氛有些不对,刘老师见了我,没笑,只是一手按着我的肩膀,目光却越过我的头顶看着对面的墙壁,说了声:“来了?”那个“了”还伴随着轻微的长叹。这时进来一个我不认识的人,对刘老师说:“该来的都来了,就差龙关的郭富还没有来,县里已经命令公安局派警车去接他了。”刘老师听了什么话没说,只是轻轻摆摆手,让那人出去了。

下午,会议正式开始,参加会的除了县文教局的领导,县文化馆创作组的人,还有我,郭富、冯宝鸣等六七个业余作者,县委宣传部长亲自主持会议,会场上人不多,但气氛十分的严肃,谁见了谁就象不认识似的,表情木木的。宣传部长开始讲话,一脸的庄重,就象面对着一群阶级敌人。

原来是,“四人帮”被粉碎之后,省市县各级开始清理“四人帮”的黑爪牙和代理人,县委书记已经被打倒,正撤离审查,文化界是“四人帮”统治的重灾区,我们几个曾经写过与走资派作斗争作品的业余

5

作者是整治的重点。会议的内容就是交代在“四人帮”横行时期都写过哪些与走资派作斗争的东西,都与什么人通过信,先是主动交代,后是相互揭发,再后来是单独谈话,我们私下称之为过堂。总之用的手段还是“四人帮”的那一套,不过还真管用,大家尽管住在一起,但人人自危,关系再密切的朋友说话也只能用眼睛,真有点“道路以目”的味道。刘老师对这样的阵势应付自如,想方设法保护我们这些乡下人,这样的阵势,*期间他见的多了,他之所以从中央民族歌舞团回到赤城,就是因为*期间,红卫兵查抄博一薄的办公室时发现博一薄的笔记本里有刘兆祥的名字,因而受到牵连。尽管会议的纪律很严,刘老师还是找机会领我去他家吃了一顿饭,饭后,跟我说了一句话:“学武,还是好好复习功课,考学走吧。”

会议进行了一个多月,每个人的灵魂都被放在革命的火炉上烤了一遍,烤熟之后各自呈现出本来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具体情况就不一一说了。最倒霉的大概要数龙关的郭富和冯宝鸣了,因为他俩写的与走资派作斗争的作品,都曾发表在《河北文学》上,且影响很大,后来这两位都先后因病离开了人世,年龄都还不到四十,两人当中,冯宝鸣同我最熟,令人欣慰的是他的儿子很有出息,那年高考,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现在大概早毕业参加工作了吧,记得当年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刘老师时,他流泪了。

1978年,我考上了宣化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全县最偏僻的一个乡中学教书,从此在赤城县的文艺界就销声匿迹了,当时农村已实6

行了包产到户,老百姓可以自由做买卖了,有人以为这就是资本主义复辟了,我很不以为然,于是忍不住就写了篇《茂源米店后代》,寄给了刘老师,他当时已从文化馆调到了县委宣传部,任《赤城县报》的编辑,他很快就给我回了信,还寄来了一套《文学描写辞典》,上下两册。

1984年,我来到县农职中学,我想改行,就找到刘老师,他说县报正缺人手,你来正好,但却迟迟不见调令,后来刘老师告诉我说,县常委在讨论我的调动问题时,有人提出我在“四人帮”时期写过与走资派作斗争的小说,于是就没有通过,我只好到河北师范学院又念书去了。再后来娶妻生子,年龄渐长,文学热情渐弱,为了生计,一天到晚琢磨起语文教学来了。从1984年到2005年,近二十年间,我只写过一篇小说,这就是《狗日的钱》发表在贵州的一家文学刊物上,挣150元稿费,觉得这样挣钱太费劲,就彻底与文学告别了。这期间刘老师调到《张家口日报》社任副刊编辑,还出版了《文学入门佳作》。

现在我常常想起刘老师三十年前跟我说的一句话:文学,爱上容易,坚持下来难。可他坚持下来了,我却没有,刘老师到张家口后曾经来过赤城好多次,我一次也没有去看他,不是不想去,是不好意思。现在他大概早已退休了,听说他的两个儿子都成家工作了,祝愿他健康长寿。

推荐第3篇:刘德祥杰出青年

立足岗位争创时效

——记能源试验研究中心高压室刘德祥

刘德祥,男,1985年5月出生,现为能源试验研究中心高压一班设备管理员。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高压电气试验工作。近七年的工作中,他以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和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从一名基层青工迅速成长为一名专业技术骨干,多次参与完成系统设备预防性试验、事故抢修、重要保电以及变电站一次改造试验工作,参与完成中型及以上现场工作190余次。以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技能素质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广泛赞誉。

2003-2010年分别荣获二次优秀共青团圆,二次优秀青安岗长,优秀宣传员,“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第二名,“两化”先锋优秀青年,劳动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能源试验研究中心高压室主要承担着股份公司30多个厂矿、变电所和各水站的高压电气设备预防性绝缘诊断工作和事故抢修后的试验任务,其工作覆盖面广,技术要求含量高且责任重大。对此他无所畏惧,迎难而上,积极参与高压室各项工作,同时主动承接了多项重点技术项目。由于在工作中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以对待每一项工作都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和好学好钻的工作韧性,使得他很快成为高压室的行家里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以保安全生产为己任,加班加点不记个人得失

刘德祥同志注重加强班组人员调配与配合,充分调动全班成员的

积极性,保质、保量、按期圆满完成了周期性预防性试验、技改新建工程项目验收、故障检测诊断、事故抢修各项生产试验任务。他所在的集体成为一支责任心强、敬岗爱业、作风过硬、技术娴熟、工作效率极高、精诚团结合作的队伍,无论是无休止的周期性预防性试验项目,还是突发事故抢修试验、临时性试验、大型试验,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只要是以小时计算的,从没耽误,特别是07年武钢变电站110kV、PT爆炸后试验任务,过去准备工作最少需要半天时间,而当时还下着大雨,他配合班长仅需半小时就赶赴了事故现场,检测设备被雨淋了就用干抹布擦、电吹风吹,他一个人爬上爬下,一天一夜没有离开现场,为尽快恢复送电提供了保证。在1580技改新建工程项目验收中,电缆被挖伤后,他深夜赶到现场,几天几夜不进家门,进行检测,有效地保证了1580的按时送电。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深得用户和领导的好评。仅2010年他所在的班组就完成检测试验3400台套,其中发现不合格项有20台套。 为武钢电网的安全运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刻苦钻研,不断学习交流,提高技术水平

刻苦钻研,做好本职工作是他一贯的信念。电气试验专业是要对高压一次设备的绝缘状态进行诊断,具有技术性强,牵涉知识面广的特点,是一个很难深入掌握的专业。从成为一名高压电气试验工第一天开始,他就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完成各项现场工作,更要通过工作,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知识面的匮乏,深入学习,全面掌握电气试验相关知识。为了更快的适应岗位,他刻苦钻研,积极请教,对于

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不放过,直到解决问题。随着业务技能的不断提高,他很快能准确地对系统设备状态做出判断,及时查找出各种异常状况原因,为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他不仅仅满足于自己技术水平的快速进步,担当青安岗岗长以来,他经常带领高压室的青年人钻研技术、讨论问题。不断地提醒年青人多看书,多提问,有时年青人没想到的问题,都在现场提问,加深印象。引导他们掌握本岗位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术,加快青工从学徒成为一线骨干。无私地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带动了青工成员的整体水平提升。而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感染和带动了周围的一群人。

工作中的踏实肯干,学习中的勤奋刻苦,使得他在工作中从无到有,从新手发展到岗位的能手,以他的实干精神和骄人的成绩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誉,为安全保产、争创“四个一流”作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刘德祥

能源试验研究中心推荐

推荐第4篇:刘义祥书法

一、基本情况

刘义祥

汉族

生于1957年 文安人 现住:廊坊市嘉多丽花园

二、参赛记录

原在农村基层工作,迫于任务,1988年首次参加文安县首届硬笔书法大赛,获二等奖,并成为首届会员。1989年硬书作品入选首届廊坊硬笔书法展。 1998年9月参加‘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段位评定,行(行草类)、楷(楷隶类)均被评定为六段。2000年11月篆隶评定为九段(达到国家顶级九段,要求写一篇论文,因当时工作原因论文没写,故取八段)。

1999年3月

编入《第二届希望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赛作品集》。

1999年3月 《禹王杯全国书画大赛》三等奖,并选入《跨世纪书画名家墨迹大观》一书。

1999年4月

作品编入《国际硬笔书法博览》。

1999年5月

举办《爱我洞庭中国书画艺术作品大奖赛》入编《爱我洞庭中国书画艺术作品大奖赛精品选》。

1999年6月

入编十二生肖之2000年书画精品台历《龙飞凤舞》编号9—35。 1999年6月 《第二届希望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赛》获优秀奖,入编《中国书法图典》。

1999年6月

入选《二十世纪全国硬笔书法作家作品展览》。

1999年7月

举办《民族腾飞杯中国书画大赛展览》获中青年组优秀奖。 1999年8月

《国际现代书画家精品润格》(书法卷)等书。 1999年8月

《杨幺杯中国书法艺术大赛书法篆刻家作品集》。 1999年10月

入编《中国书法人才谱》。

1999年12月

入编《中国二十世纪文人硬笔书法家大辞典》当代卷。 1999年入选《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英文版,中国专家人才卷。

1999年底被中华民族书画院、中华民族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吸收为书法家协会会员、一级书画家。入编《全国第四届文华杯硬笔书法大赛优秀作品选集》。 1999年底被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聘为名誉会长。

1999年特邀本人提笔世纪寄语:商人应懂得信誉,更应讲究信誉投资,循规经营。“字匠”要认识古人,亦要借鉴古人之路,依法行书。

2000年2月作品入选中国书法美术赴澳展,并编入《中国书法美术赴澳展作品集》。

2000年5月确定入编《人民艺术家》(书画极品聚典)并附终审入编喜报。 2000年底《全国第四届文华杯硬笔书法段位大赛》,获中老年组银奖。 2001年1月《全国第四届文华杯硬笔书法段位大赛》,被授予“中国硬坛白杰”荣誉称号。

由于本人1999年年底离开廊坊市开发区,信件无法接收,有的信件转到我手就已经过去

5、6年了。上边这些记载,大部分十几年前好心同事转给我的。

(有需求书法的朋友请联系:高先生

QQ781882419)

刘义祥书法作品

刘义祥书法作品

刘义祥书法作品

联系QQ781882419

刘义祥书法作品

刘义祥书法作品

联系QQ781882419

推荐第5篇:陈祥义先进事迹

陈祥义先进事迹

传染病科:王修强

学习了陈祥义先进事迹,产生许多感触。陈祥义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白求恩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无私。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迹,冲击着我们的心灵;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叙说,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

现今社会,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都在发生变化。人情逐渐冷漠,对于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行为不削一顾。许多人聆听陈祥义事迹报告而为之落泪,不仅证明着他事迹的感人,也证明着白求恩精神没有过时。陈祥义的先进事迹就是从平凡小事做起的。集细流成江河,集小善为仁德。其精神充分体现了一个党员的先进性,展现了一个党员创先争优的人生示范,让我们从平凡中看到了崇高,从平常中看到了真诚,从平淡中看到了炽热,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千千万万的陈祥义。

陈祥义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医务工作者,他用自己的事迹证明了他是时代的先锋,医务人员的楷模。身为一名卫生人,我们要学习他的先进事迹,要学习他心底无私、大爱无疆的高尚品质,要学习他持之以恒、爱心不移的坚定意志,要学习他追求真善美、崇尚和谐共处的崇高美德。阵祥义在平凡中孕育伟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面旗帜,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楷模,我们卫生系统需要这样的精英。人与人之间需要爱!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是爱;老人对儿女的牵挂是爱,医生对病人的关怀是爱。因为有爱,才有了共享天伦的其乐融融;因为有爱,才有了恋人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那么,社会同样需要爱!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是一种博爱,是大爱!大爱,是一种责任!大爱,是一种坚持!大爱,是一种品格!大爱,是一种襟怀!大爱,是一种境界!陈祥义大爱、大德、大义的高尚情操和品格,必将影响和激励我们每一个卫生人,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在陈祥义身上,我真正感受到大爱的无私精神,陈祥义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心中一直在想着“为患者服务”,他的事迹对我是一次精神洗礼。我们应象他那样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从最平常、最平凡的事做起,不畏艰难、勇挑重担,诚诚恳恳待人,踏踏实实做事,始终以饱满、乐观的热情投身工作,时刻严于律己,熬得住艰苦,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我个人要向他学习,更要带动身边的人以百倍的干劲投入到平凡的救死扶伤工作中去,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推荐第6篇:毕世祥先进事迹

毕世祥先进事迹

2013年12月19日下午3时40分,毕世祥同志的骨灰在家乡丹巴县白呷山简朴下葬。当地千名干部群众自发前往送毕世祥同志最后一程。

好人与世长辞,英灵魂归故里。公元2013年12月19日下午3时40分,毕世祥同志的骨灰在家乡丹巴县白呷山简朴下葬,当地千名干部、群众自发赶到现场,默默地煨桑祈愿。他们说,毕世祥同志是个好人,他们祈愿好人入土为安、祈愿好人的魂灵早归天堂„„

12月16日上午9时50分,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毕世祥等3人从康定前往雅江、新龙等县开展群众工作,在翻越国道318线康定县境内海拔4412米的高尔寺山时,因大雪道路结冰严重,山高路险,发生车祸,毕世祥同志因公殉职,终年53岁。

12月19日上午,毕世祥同志遗体在康定殡仪馆火化后,送往家乡丹巴下葬。当日下午,丹巴当地上万名干部群众闻讯后,早早地便来到县城沙子坝,在街道两旁站立成两条蜿蜒的长龙,他们满含泪水,静静地等待亲人毕世祥魂归故里,为他送行。人群中,来自梭坡乡的一位藏族老乡告诉记者,他并不认识毕世祥,但他听别人说过,毕世祥是一位人品很好的好领导,得知毕世祥的骨灰运回家乡下葬,便专程赶来送这位好人一程,他希望毕世祥的灵魂早登天堂。在丹巴县某部门工作的张建明先生则对记者说,因为工作的原因,自己曾和毕世祥见过一面,毕世祥的和蔼可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那么‘大’一个领导,对我这样的小人物却一点架子都没有。”张建明先生对毕世祥非常敬重。

毕世祥同志因公殉职后,灵堂设在康定甘孜日报社院内,期间,各族干部群众送来的花圈多达500多个,先后有上万名干部群众自发前往吊唁。而毕世祥同志殉职噩耗的消息及悼念文章则更是在互联网、微博、微信中被大量转发,着实无法确切统计。

那么,毕世祥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因公殉职,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普通老百姓为他流下悲伤的泪水?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说他是个好人、是个好领导?他又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呢?在丹巴,记者走访了他的亲人、他的中学同学,以及他曾经就读的中学的校长„„或许,从他们的讲述中可以找到答案。

一个勤奋的人

1960年6月,毕世祥出生于丹巴县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并不显赫的家庭出身和并不富裕的家庭条件,加之父母的严格管教,从小造就了他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为人低调的人格品质。

刘承瑜:纯的山、纯的水和厚重的嘉绒文化,以及父母宽厚的爱和严格的家庭教育,孕育了毕世祥的朴实、友善、关爱、包容、不索取和勤奋好学。

今年55岁的中学退休语文教师刘承瑜,是毕世祥初中和高中的同学,是很好的朋友,和熟悉毕世祥的所有人一样,对毕世祥的不幸殉职感到非常悲痛:“世祥同学的殉职,让我们失去了一位很好的同学、很好的朋友、很好的领导、很好的老师„„”在刘承瑜的心里,毕世祥就是她敬畏的神、就是藏族人民的英雄。

谈及毕世祥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刘承瑜介绍,毕世祥的父亲毕德鑫是四川雅安市人,从部队转业后,先供职于州财政局,后调至丹巴县财政局工作直至退休,于 2010年去世;作为一名转业军人,曾经的军旅生活锻造了他良好的思想品质,具有浓烈的爱国、爱家和爱事业的情怀。母亲杨马初则是土生土长的丹巴嘉绒藏族,1985年从丹巴县财政局退休,现年已79岁高龄;母亲虽然文化不高,但身体里流淌着东女王族的血液,承袭了东女王博大的胸怀和宽厚的爱。尽管父母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可在那个年代,家庭条件却并不宽裕。因此,父母对年少的毕世祥要求十分严格,不仅鼓励他认真读书,而且教育他勤俭节约、诚实做人。正是这样,培养了毕世祥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和待人宽厚的品格。

对于毕世祥学习的勤奋,他的初中同班同学蒲建林是这样向记者介绍的,“我和世祥同学是街坊,住在一个院坝内,我年龄比他大一点,虽然是同班同学,但很少在一起玩耍。他给我的印象是,话不多,一天总在看书,所以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他。世祥同学尤其对英语感兴趣,在那个‘不学ABC照样干革命’的年代,世祥同学却始终没有放弃对英语的学习。我们班共有50多个人,他的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上高中时,勤奋好学的毕世祥为了把英语基础铺垫得更好,他非常希望拥有一本“大”的英语字典,尽管当时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但为了支持儿子学习,父母还是挤出钱来给他买了一本。这本字典买回来后,毕世祥非常珍惜,立即用牛皮纸包了封面,一般不准别人去“摸”,包括妹妹毕玉,而他自己,每次翻阅这本字典,都必须先把手洗干净。

然而,在刘承瑜的记忆中,尽管毕世祥具有极高的语言天赋,中学时代的他却没有过多的语言,他给人的印象总是在实实在在地看书、学习,一切都是那么简单、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简单、朴实、勤奋,不断提升自己。反正,在初中和高中,世祥同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当然,他努力学习不是功利,而是付出。”对于学生时代的毕世祥,他的初中同级、高中同班同学夏丹勇至今记忆深刻。夏丹勇和毕世祥不仅是中学时代的同学,而且两人还是同年同月出生的,是资资格格的“老庚”,他们的感情一直都很好。高中毕业后,夏丹勇在县上的粮食部门工作,后来下岗,便在丹巴县城开出租车谋生。已经担任领导职务的毕世祥,每次回丹巴见到夏丹勇,都要关切地问他母亲的身体好不好,叫他一定要照顾好母亲,并叮嘱他开出租车一定要注意安全。“世祥同学不仅对自己的父母孝顺,就是对我的老人也是那么关爱„„”说到毕世祥生前对人的好,人到中年的堂堂七尺男儿夏丹勇几度流下悲伤的泪水。

毕世祥出生于母亲的老家——丹巴县东谷乡东马村五家寨。东谷乡,距丹巴县城约50公里;东马村地处素有“天然盆景”美誉的绿色生态走廊牦牛谷的深处;五家寨,因整个寨子只有5家人而得名。这里有纯净的山、纯净的水,五家寨就坐落在东马山的半山腰上,站在毕世祥母亲老家老房子门前,放眼望去,美丽的顶果山巍然在目,还可看见牦牛神山的雄峻雪峰。这是一个山灵水秀,非常美丽的地方。

采访中,刘承瑜不无感慨地说:“是家乡纯的山、纯的水和厚重的嘉绒文化,以及父母宽厚的爱和严格的家庭教育,造就了世祥同学朴实、友善、关爱、包容、不索取和勤奋好学的人格品质。”

一个孝顺的人

在丹巴,所有接受采访的人都众口一词地说,毕世祥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不管是小时候还是参加工作以后,抑或是当了领导,对于父母来说,他就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毕玉:哥哥对父母很孝顺,只要有空回到丹巴,就会牵着老人的手陪老人出去散步。哥哥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也许,在经历了过度的悲伤之后就会更加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记者的采访,毕世祥的妹妹毕玉显得非常平静。她说,哥哥是一个很孝顺的人,是她永远学习的榜样。在毕玉的记忆中,能够挤出时间的节假日,毕世祥总会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丹巴陪老人,并手牵着手陪老人出去散步。后来毕世祥担任州领导职务了,工作也越来越忙,不仅经常开会,而且经常出差在外,即使这样,没有更多的时间回老家陪伴老人,他也会尽量抽出时间打电话给老人,向老人嘘寒问暖。

担任州领导职务后的毕世祥尽管很难挤出时间回老家看望老人,但老人却非常理解他。毕世祥的母亲常常对毕玉说,“你哥哥工作忙,经常开会、经常出差,我们要多理解他、多支持他„„”正因为这样,所以老人有个三病两痛时,从来都不准毕玉告诉毕世祥,她总是说,“不要告诉他,不要影响他的工作,不要给他添麻烦。”得到毕世祥殉职的噩耗时,老人悲痛欲绝,她说,“世祥不应该走啊,他应该活着再多为党和人民群众做更多的事情。我老了,没有用了,我愿意用我的生命去换回世祥的生命„„”

毕玉记得很清楚,2010年春节前,有一个县发生森林火灾,当时毕世祥做了胆结石手术仅仅15天。火灾发生后,分管护林防火的毕世祥立即赶往现场指挥灭火,并亲自参加扑火,春节也未能回家。毕玉回忆说:“开始母亲不知道具体情况,还埋怨哥哥不回家过春节。后来知道情况了,就由埋怨变成了担心,她说,火灭了就好、人安全就好„„”去年7月,毕世祥前往阿坝州考察手机报,返回时途经丹巴,年近八旬的老母亲和妹妹毕玉早早就在门口翘首等待他回家。车到家门口,毕世祥下车向母亲问寒问暖,母亲拉着他的手,慈爱地叮嘱他要注意身体。因为工作实在太忙,这一次毕世祥和母亲、妹妹短短交流不到5分钟,便又不得不踏上赶往康定的旅程。毕玉说:“我知道哥哥是很想多陪母亲一会儿的,但是没有办法,他实在是太忙了。哥哥上车时,我看见他眼里含着泪花„„”

在毕玉的记忆中,孝顺的哥哥也曾和父母发生过一次争执,但最终还是因为哥哥的孝顺而向父母妥协了。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那是一个崇拜工人的时代。初中毕业时,同班、同级的许多同学都参加工作去当了工人。当时,毕世祥也很想放弃读高中的机会去工作。当然,他想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希望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时,却得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无论如何父母也要求毕世祥继续读高中。这一次毕世祥与父母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但最终为了不让父母继续生气,孝顺的他同意继续读高中。采访中,毕玉对记者说:“虽然我当时还小,但我记得很清楚。在我的记忆中,这是哥哥53岁的生命中唯一一次与父母争吵。我知道,当时哥哥向父母妥协,完全是因为他的孝顺。哥哥不愿意惹父母生气。”毕玉介绍,也就是在初中毕业的那个假期,毕世祥很想拥有一辆自行车,但当时的家庭条件是不可能满足他的愿望的。毕世祥便利用假期去道班上做小工,每天可以挣到1元6角3分钱,一个假期下来,还真的挣够了买一辆自行车的钱。 “但是哥哥却并没有用自己做小工挣来的钱去给自己买一辆自行车,而是把钱全部交给了母亲。”毕玉说:“哥哥知道当时家庭条件的艰难,他愿意为家庭出一些力,为父母作一些分担。”

一个关爱亲人的人

毕世祥生前很爱家人和亲人,尤其是关爱他的妹妹、儿子及他的侄儿侄女,但对他们却要求非常严格,经常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教育他们要认真做事、低调做人。家人和亲戚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他从不利用职权给予特殊“照顾”。

泽里降初:舅舅非常关心我们,总是教育我们诚实做人„„ 12月20日,记者前往毕世祥母亲的老家丹巴县东谷乡东马村五家寨子采访时,毕世祥的堂外甥泽里降初及堂侄女尹小红正在忙着处理毕世祥的骨灰安葬后的后续事宜。

尹小红今年24岁,是毕世祥堂兄的女儿。忆及伯伯生前的点点滴滴,尹小红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她说:“伯伯很关心我们,平常总是教育我们要好好工作、好好做人„„”尹小红在甘孜县人民医院工作,毕世祥生前出公差路过甘孜,总会抽出时间去看她,不仅鼓励她好好工作,还嘘寒问暖地关心她的生活情况,叫她多学习、多向同事和前辈学习。

采访中,毕世祥的堂外甥泽里降初告诉记者,毕世祥生前非常关爱他的侄儿侄女。2009年,泽里降初因车祸受伤,在州人民医院治疗,毕世祥非常挂念外甥的病情,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和妻子一起到医院去看望外甥,问他的病情怎样。“舅舅工作那么忙,还到医院来看我„„”说到这里,泽里降初的眼泪一下子就滚了出来。

同样,毕世祥对自己的妹妹也非常关心、爱护。妹妹毕玉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哥哥把自己的单身宿舍让给她住,给她提供了一个清静的学习和休息环境。1984年毕玉初中毕业,为了让妹妹更好地接受高中教育,毕世祥硬是把妹妹从丹巴接到康定,让她在康定中学读高中。那时,毕世祥刚参加工作不久,在单位只有一间单身宿舍,为了给妹妹提供一个清静的课余学习环境,他让妹妹住他的单身宿舍,自己则到朋友那里去“打挤”,一直到3年后妹妹高中毕业考上高一级学校。

尽管毕世祥生前对亲人特别关爱,但他却从不利用职权对他们给予特殊“照顾”。毕世祥生前经常教育他们说,“自己的事情就得靠自己努力,别人的成功是靠努力得来的,你们要成功,就必须自己努力,只有这样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也才会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就连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他都要求儿子靠自己的本事去找。后来,儿子通过考试到了林业公安部门工作。

一个低调的人

毕世祥生前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为人低调,低调做人是他一生中最基本的信条。他要求家人、亲朋低调做人,前提是自己首先低调做人。

李亚明:只有低调的领导,才会影响出低调的家人和亲戚。 丹巴中学是毕世祥的母校,他的初中和高中学业,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在丹巴中学的采访让记者感到很是意外,居然在12月19日之前,学校的很多老师甚至校长,都不知道毕世祥就是丹巴中学毕业的学生!

推荐第7篇:《韩国祥先进事迹》观后感

《韩国祥先进事迹》观后感

姜家中心小学:陈子叶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韩国祥事迹,韩国祥的事迹感动着我们,他的英雄壮举催人泪下、教人奋进。我们要向他学习:

一、学习他在他人生命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不过,把处于危险境地的孩子从摩托车轮子底下抢救出来,他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之中。这是当代园丁的真实写照,是当代教师的主流。

二、学习韩国祥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

1978年8月,韩国祥开始在新光小学当民办教师。2002年,由于韩老师治学严谨,工作务实,业绩突出,组织任命他为新光小学校长。王震的父母离婚了,他和爸爸一起生活。因为缺少家庭的关爱,王震养成了一些坏毛病。2007年,王震的父亲在地里干活,左手被四轮车绞断。韩老师知道后,多次去探望,每天还负责王震的午饭。在他的带动下,全校师生为王震父子捐款捐物,全体教师还承担了王震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的全部费用。一个多月后,王震的父亲出院,家都没回,直接找到韩老师,他拉着韩老师的手激动地说:“这孩子多亏你了。”韩老师笑着说:“乡里乡亲的,帮点忙不是应该的吗?”这句朴实的话温暖着王震和父亲的心„„„

三、学习韩国祥爱岗敬业、忠诚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

韩国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始终坚持勤俭治校。为了节约开支,每当有教师去镇里开会、听课,他都会骑着摩托车无偿的接送。学校去镇中心小学取教材、去镇里买东西,他都是自己骑三轮车去。上级分发到学校的玻璃,他都亲自割,亲自镶,割剩下的小条都舍不得扔,拼在一起,镶在窗户上。当有人笑他小气时,他坦然地说:“咱们农村学校,要把钱花在最有用的地方。”今年通往学校唯一的一条公路整修,车辆进不了村,几位通勤老师和外村的学生,每天都要在离学校4公里外的地方下车。于是,韩国祥就用自家的三轮车无偿接送通勤教师上下班,接送外村的学生上学、放学,风雨无阻。

韩国祥为人宽宏大量,从不把别人对自己的误会和矛盾放在心上。2005年,学校的徐老师因为定职称的事和韩国祥有点误会,大闹了一场。后来,在确定最终人选的时候,上级征求韩国祥的意见,他积极地推荐了徐老师。事后,徐老师感觉很过意不去,找他道歉,韩国祥笑笑说:“别当回事,咱们在一起工作,勺哪能碰不着盆,时间长了没有解不开的疙瘩。”

在韩国祥的带领下,全校上下一团和气,像个大家庭,教学质量在宋站镇10所农村小学中首屈一指。

我相信,韩国祥老师高尚的师德和动人的事迹,一定会温暖并感动着每一个人。如今,他虽然静静地走了,却留给人们一串又一串的感动,他的壮举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指引着前进中的人们。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向韩国祥老师学习,他是我们的榜样。工作中尽职尽责,争取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为教育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贡献力量。

推荐第8篇:韩凤祥先进事迹

个人简介: 韩凤祥,男,195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乡村主治医师,现任广饶县大王镇卫生院叶琚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1971年入党,196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西营卫生院黄琚村卫生室、韩琚村卫生室、叶琚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事农村医疗服务工作。他43年如一日恪守平凡岗位,心系群众健康,兢兢业业、真情为民,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和尊重,被誉为“群众最信赖的人”。连续10年被市、县卫生局授予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2003年获全国模范乡村医生荣誉称号;2005年10月被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这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者;2006年5月被卫生局授予人民健康卫士荣誉称号;2006年6月被东营市委授予东营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一位普通乡村医生的崇高追求

——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韩凤祥

有这样一位乡村医生,无论是患者还是同行,都会竖起大拇指;有这样一位普通乡村医生,在43年漫漫行医路上时刻把群众利益装在心中,德技双馨、真情为民,被群众誉为“信得过的人”;有这样一位有着40年党龄的乡村医生,在平凡岗位上,躬身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凭一腔赤诚,踏遍十里八乡的沟沟坎坎,用坦荡如砥的胸怀和暖人心脾的服务,塑造了一位乡村共产党员质朴崇高的人生情怀。他,就是广饶县大王镇卫生院叶琚卫生所乡村医生——韩凤祥。

当医生,一定要当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医生

韩凤祥是广饶县大王镇卫生院叶琚卫生所的一名乡村医生。从一位土生土长的农家娃成长为一名群众爱戴的医生,这决非偶然。1965年,韩凤

1 祥中学毕业后,摆在他面前有多种人生选择。但是,10岁时父亲长年因病卧床,请先生难,求药难的童年记忆和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深深地触动了韩凤祥。他暗暗下定决心,“我要当医生,而且一定要当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医生。”就这样, 一句年轻时的承诺化作了鞭策韩凤祥40多年如一日刻苦钻研技术、真诚服务群众的一种朴素责任感和内驱力。多少年来,他嘴边常挂着这样一句话:“病人看病不容易,只要上了门,就要尽我最大的努力。”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为病人做点事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在农村做医生,有一半时间要用在出诊看病上,老韩给自己定了一个“四不”准则:无论什么时候,不抽人家一支烟,不喝人家一杯酒,不吃病家一口饭,不拿病家一棵葱、一把菜。许多群众被他热忱的服务所感动,非要给他写表扬信,要求上级给予表彰。老韩却说:“群众有病本来就很难,更不能给人家添负担,做医生.就应该这么做。”他先后在院办、村办卫生所工作,不论在哪里,老韩暖人心坎的服务倍受人们称道。

韩凤祥时刻把病人的疾苦放在心上,不管严寒酷暑还是白天黑夜,他总是随叫随到。有一个严冬,天气意外的冷,寒风裹夹着小雨飘洒不停,已是深夜12点了,踩着泥泞,出诊刚到家的韩凤祥正准备吃饭,这时,一连串急促地敲门声打破了深夜的寂静——村民韩克祥妻子焦急地告诉韩凤祥:“我家克祥咳嗽、气急、嘴唇发紫……”他马上意识到病情危急,稍有耽搁,就会有生命危险。于是,他背起药箱,转身就走,一步一个踉跄地跑了二里多路。到病人家时,外衣已被雨水淋湿,但他全然不顾,立即投入紧张的救治:快速检查、诊断,吸痰、吸氧、输液……直到病人转危为安。

韩凤祥视救死扶伤为天职。他常说:“救命如救火,迟一分钟,就能误一条命;快一分钟,就可使人起死回生……”。2006年6月的一天,火 2 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中午在田里割麦子的村民黄正彬突然中暑,正在自家地里播种玉米的韩凤祥,听到呼救后,顾不上穿鞋,赤着脚在麦茬地里奔跑了两里多路。一到那里,就将病人背到荫凉处,打来凉水,为其降温……直到病人苏醒,他才一瘸一拐地走回了家。妻子发现他的双脚戳得象蚂蜂窝,流血不止,心疼地责怪他,可韩凤祥说:“我受点伤不要紧,抢救病人要紧哪!”

“朴实厚道,富有爱心”是韩风祥为人之本,行医之道。二十三年来,遇到的患者不论是一身汗水,还是两脚泥巴;也不论是普通病,还是急重病,他总是热情、精心地为群众诊治,对于一些行走困难的病人,韩凤祥总是主动上门诊治。邻村一位郭老太太因脑梗塞后遗症而瘫痪在床,韩风祥根据病情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每天为老太太针灸配合电疗,风雨无阻。半年后,病人可以下床行走了,现在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他分文未收。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孤寡老人,韩凤祥更是无微不至地关爱。早年丧妻、膝下无儿无女的黄老汉,患癌症后,韩凤祥坚持天天登门为其看病,还端茶倒水,常常守候到深夜。老人病情加重,疼痛难忍,韩凤祥跑上跑下,主动帮助办理麻醉卡,每天到镇卫生院为其取药,根据病情变化适时治疗,直到老人去世。

“病人身上无小事”是韩凤祥一贯的工作信条。面对因病而来的群众。他尽自己全力帮助他们。远道而来的患者,他优先治疗,遇到下雨下雪,他从家中拿来雨具,以便病人早些回家。针对一些特别困难的患者,他常减免治疗费甚至全部费用。作为一名医生他觉得这很平常,但乡亲们却在心中永远记下了这份情。几十年来,韩风祥已记不清多少次午夜饭饺子端到嘴边,又被叫走;多少年深夜出诊,彻夜不眠。韩风祥身体不好,患有高血压,经常胸闷,心慌,易疲劳,可他每天要看100多名病人。韩风祥对病人十分细心,万般关心,在群众心中,韩医生是他们永远信赖的人。 3 这一些看起来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正是这些平凡的小事,却象甘露一样滋润着病人的心田。

韩凤祥以他的忠厚、朴实、仁爱、善良,铸就了高尚的人格魅力,他用一腔真情关爱着村民的生命和健康。一次,有个村民突发脑出血,生命岌岌可危,他立即赶到病人家中,边输液,边向医院护送。在救护车里,病人不断地呕吐,韩凤祥顾不上满身的污物和难闻的气味,及时为病人调整体位、清理呼吸道、加压注射脱水药物、观察病情变化……入院后,这个病人是村里有名的特困户,连住院的钱都没有,韩凤祥马上从怀里掏出刚卖粮还没捂热的600元……

恪守使命

心系群众

韩凤祥始终牢记一个村医的使命,坚持防重于治,奔波劳碌,热情向群众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前几年,为了让孩子们按时预防接种,他背起药箱挨家挨户上门服务。有些群众对预防接种有偏见,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们宣传预防接种的好处,为此他常常迎着晨曦出,踏着夜幕归。一个药箱、一辆破自行车就是他几十年如一日足迹遍布村民院院落落的最好见证。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对村里20多名返乡人员,他都及时跟踪随访,测体温,查疫情,丝毫没有懈怠。老韩和那辆吱吱作响的自行车成了乡亲们眼中一道永恒的风景。

韩凤祥酷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村里的老百姓都说,卫生所就是他的家。平时,每天第一个到班的是他,最后一个离开的也是他。在卫生所周边的村子,家家种植大棚蔬菜,早起卖菜,傍晚摘菜成了村民雷打不动的惯例。韩凤祥为了让村民们看病取药方便及时,就给自己定下一个作息时间表,早上六点上班,十一点下班匆匆吃点饭;中午十二点上班,一直工作到晚上八点多钟,每天工作十

四、五个小时,常常是拖着疲惫的身躯踏着夜幕回到家中。老伴心疼他,免不了嗔怪他几句,可老伴心中更明白,老韩是 4 为了乡亲们能够顺顺利利地看病啊!叶琚卫生所是卫生院设立的重点社区卫生服务站,南临临淄,东接李鹊镇,辖区5个村,2500多口人。由于韩凤祥医术精、医德好,外县区的病人络绎不绝,他们远道而来就是为了让韩医生看一看。每天韩凤祥都要看100多个病人,开一大摞处方,就是回到家中,也会不时被来诊的乡亲们所打断。新、老病人对他都有着纯粹地信赖,就像孩子依赖母亲那样信任他,在他们心里,韩凤祥永远是让患者信赖的人。而他却名副其实地成了一名“全天候”医生,除夕之夜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多少年来他总是让所里的同事回家与亲人团聚,自己却像一个卫士坚守在岗位上。

“身体健康就是福”。对于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尤其是因病致贫的困难户,韩凤祥总是精打细算,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节省医药费用。2003年夏收时,62多岁的村民李保泰患感冒,想着田里的6亩麦子还未收割,心急如焚,便请韩医生挂点氨基酸补补身子提提神。老韩耐心地说:“感冒不需要用高档药,你挣点钱也不容易,用些普通感冒药就行了。”听着韩医生的话,李保泰心里热乎乎的,激动地说:“这么多年来,你对我们治病花钱,总是和用你自己的钱一样,算了又算。” 韩凤祥不但自己这样做,还要求所里的同事对任何病人都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村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话:“韩医生看病,花钱少,好得快!”

韩凤祥心系群众,真诚而不虚伪,真情而不炫耀,在村民的心目中,他是病魔的克星,是生命的救星。

虽说在四里八乡,韩凤祥的医术是出了名的,但他对自己的医疗技术从不满足。一本一寸多厚、已残破不堪《乡村医生实用手册》,他总是爱不释手。所里同事都说,在卫生所,闲谈没他的份,扑克从没打过,一有空,就专心致志地钻研医书。他常说,我们当医生的,为群众看病,诊断一定要“准”!看得准,群众就会少花冤枉钱,也减少痛苦;看不准,就 5 是对群众不负责任!为了更好地学习新知识,他订阅了《中国乡村医生》、《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等杂志。工作之余坚持自学。他注意搜集民间经典验方,结合临床实践,潜心组方,精心施治,中西药合用,大大提高了疗效。他除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经验外,尤其擅长小儿科疾病的诊治。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周围几十个村庄,很多临淄、青州的外地患者也慕名而来。老韩不善言谈,工作间隙,他常对所内人员说:“看病要勤动脑子,勤观察病情变化,多看书学习,这样技术进步才快。”面对康复患者的千恩万谢以及新闻媒体的采访要求,他总是婉言谢绝。

顾全大局 质朴情怀

多少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顾全着大家却偏偏忘了自己的小家。家,对韩凤祥来讲,只是宿舍和食堂。就是农忙季节,五亩地庄稼和一亩地的大棚菜也都是妻子领着孩子起早摸黑地收种。前年秋收,他下决心留在家里,和妻子一起收玉米,可没过多久,又被请去出诊,韩凤祥只好对妻子歉意地一笑。他的一生欠下妻子的不只是感情债,也欠下了无数的承诺。

也许有人会说,韩凤祥不会这么傻,他没日没夜地干,挣不到钱,会这么卖力?然而,他确实是两袖清风,从不沾一分外块钱。一件的确良衬衣穿了10多年,早已稀薄如网;一双双妻子缝制的布鞋伴随他走过了漫漫人生路;那辆乡亲们熟悉的自行车修了又修,骑起来吱吱作响,整整用了20年。只有在前几年经济好转后,他才买了辆嘉陵方便出诊。他对自己就是这样刻薄,而遇到特困户看病缺钱,他一掏就是几十元,上百元……

1998年全乡实施了卫生一体化管理,韩凤祥识大体,顾大局,积极响应,这可难坏了村领导。原来韩琚村的乡亲们听到韩凤祥要走的消息后纷纷找到村委,要求把韩医生留下来。面对村委和乡亲们各种方式的挽留,韩凤祥动情地说:“我虽不在韩琚,但我忘不了您们;调动岗位是为了更好地为咱管区的群众服务,这是件好事。” 一体化管理刚开始时,部分乡 6 医心里有疙瘩,韩凤祥识大体,顾大局,充分利用自己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引导众乡医走上一体化管理的路子上来。“一体化管理对老百姓有好处,对自己的工作也有益,不能光想自己的小算盘”。在叶琚卫生所任所长的他,工作中严格管理,以身示范,配合医院布署,做好卫生所的业务发展工作。对所内年轻医生,他言传身教,做好传帮带,将积累的经验倾授于他们,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行医。这几年,卫生所得到了蓬勃发展,两个效益都名列全院前茅,成为群众最放心、最满意的卫生所,连年被评为医院先进单位。

韩凤祥,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为何有这样的人格魅力?为何有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因为,他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用辛劳的汗水,呵护着群众的健康和生命,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韩凤祥,他以行动实践着一个乡村医生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他以奉献,铸就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和卫生工作者的壮丽人生。

二○一一年六月九日

推荐第9篇:刘爱民先进事迹

刘爱民先进事迹

刘爱民同志,男,1971年出生。199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锦州石化公司热电厂工作。1998年他被任命为锦州石化公司热电厂值班主任。2004年煤代油热电厂成立以后,他被任命为煤电厂机炉车间设备副主任。2007年根据石化公司整体要求,煤、油两电厂合并为热电公司,2010年该同志被任命为热电公司锅炉车间主任。

刘爱民工作中努力提高理论学习水平。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他完成了大连理工大学MBA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任务,并于2010年取得大连理工大学MBA硕士学位证书。工作中他一贯积极肯干,不怕苦不怕累,表现出一个中层干部的优良作风,曾多次受到石化公司的表彰。2003年被评为锦州石化公司先进生产者。2004年3月在煤代油热电厂建设过程中荣立二等功。并于2004年被评为锦州石化公司优秀共产党员。 2005年被评为锦州石化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锦州石化公司先进生产者。2010年被评为石化公司优秀共产党员。

一、新建脱硫装置开车

热电公司脱硫装置筹建于2009年,于2010年开始开工建设,2011年1月4日投产。由于脱硫装置为石化公司新建装置,没有相关的运行经验可以借鉴。锦州市也只有大唐电厂有一套类似装置,并且该装置运行情况也不是特别理想,现场环境较差,运行周期也很难保证。

通过全国各地区类似装置调研情况来看,绝大部分脱硫装置都是间断运行,很难实现长周期平稳运转。针对以上脱硫装置在全国的实际运行情况,该同志在装置建设期间就主动放弃个人休息时间,深入现场进行学习及监督工程质量。对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及时提出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及时整改,先后提出整改意见30多项并组织相关部门落实,为脱硫装置顺利开车提供了有力保证。

同时,刘爱民同志还针对脱硫装置无实际运行经验的实际情况,组织全体运行人员到相关运行企业进行认真学习,并为全体职工准备学习书籍,从理论上提高全体运行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刘爱民同志还注意加强全体人员的现场流程学习,对脱硫装置44台转动设备及93台电动门进行逐一考试。确保所有脱硫装置参与开车人员对工艺流程做到深入细致了解。

针对施工队伍无脱硫装置调试人员的实际情况,刘爱民同志组织车间管理人员编制出了切实可行的调试方案,并逐一组织对脱硫装置各工艺系统进行单机调试,对出现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在他的带领下,脱落装置于2011年1月4日一次开车成功,为石化公司通过环保验收提供了有力保障。该项工作也受到了石化公司主管领导的好评。

二、煤电厂4#锅炉扩建

热电公司煤电厂4#锅炉扩建工作启动于2010年,2011年开始进行设备订货及施工组织。刘爱民同志在技术协议签订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针对原有锅炉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新建装置的改造意见,并在技术协议签订过程中予以落实。在技术协

议签订过程中,针对锅炉装置提出的改造意见就达十六项之多。主要针对锅炉装置漏灰问题、磨损问题、浇注料脱落问题、给煤系统泄漏问题、工艺流程优化问题等提出了多项切实可行的改造意见。在输灰系统方案讨论过程中,他提出了针对输灰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仅此一项优化建议就为新建项目节约资金百万元以上。

目前,新建锅炉装置已经开始进行土建施工。预计2012年下半年新建锅炉装置将正式投入生产。刘爱民同志针对以上实际情况积极组织车间管理人员参与新锅炉扩建项目。对新建锅炉的管线布置及各层平台的具体布置及系统流程提出切合运行实际的参考意见,为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他能够按照石化公司的总体要求,严格对施工队伍进行管理,确保了施工队伍的施工安全及生产装置的生产运行安全。

三、车间管理工作

2010年5月按照石化公司总体要求,煤油两电厂锅炉车间进行整合,该同志被任命为锅炉车间主任。该车间共有员工105人,油电厂有7台燃油锅炉、一套渣油输送装置、一套轻油输送装置。煤电厂有3台循环流化床锅炉、一套除尘装置、一套压缩空气装置、一套脱硫装置。油电厂锅炉装置已经严重老化,其中有3台锅炉由于老化已经无法正常运行,其中最新的1#炉也是1995年建设的。其它锅炉的运行时间已经超过20年。锅炉车间整合后,开始对油电厂6#及7#炉进行技术改造。该同志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锅炉装置改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意见并组织车间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及改造落实情

况进行细致检查,确保锅炉装置改造工程达到预期目的。目前,6#炉改造已经完成投入正常生产,7#炉改造目前正在进行中。

煤电厂锅炉装置投运于2004年,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特性,煤电厂锅炉装置也达到了故障频繁阶段。主要表现为受热面磨损、浇注料脱落及热力管路疲劳泄漏等故障。该同志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检修及运行方案。比如针对屏过管线严重弯曲的实际情况,对锅炉装置屏过管线进行全部更换;针对热力管线疲劳泄漏提出控制锅炉装置点炉过程中升压速度的运行方案等。

人员管理方面该同志针对运行装置较多,运行人员相对较少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学习,使多数职工实现了一岗多能的操作技能。目前,煤电厂所有司炉人员都具备了油锅炉的司炉资格并已取得上岗合格证,并在实际工作中圆满的完成了生产任务。为缓解锅炉车间人员紧张的实际情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刘爱民同志是在生产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一名优秀管理干部。他爱岗敬业,具有强烈主人翁意识。他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化科技知识。他以身作则,带出了优秀的职工队伍。他脚踏实地,为公司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1-11-30

推荐第10篇:刘校先进事迹

长 先

时空飞溯光流走,回首凝望弹指间。一支粉笔行万里,三尺讲台洒热血。 尘世浮浊草无色,窃喜校园柳如烟。西乡桃李花开早,均楚父老常念叨。

——题记

朝阳升起,彩霞满天。金色的阳光铺满七中的校园,园类绿草荫荫,书声琅琅,歌声阵阵。一个清瘦的男子站在学校的大门口,一边和老师学生打着招呼,一边不停地捡拾着树上落下的枝叶。他,就是七中的校长——刘国平同志,中共党员,现年52岁,却已在西乡这片热土上工作将近十年。翻开他的荣誉档案,令人称羡不已,株洲市优秀教师、株洲市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建设先进个人,醴陵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醴陵市十佳校长。一串串闪光荣誉的背后,是他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对学校的高度负责,对工作的无限热爱!

一、爱岗敬业,率先为全校做模范

几十年来,刘校长时刻保有着一名党员的觉悟,坚定地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从2009年担任校长职务以来,要求老师做到的刘校长首先做到,要求老师不做的他从来不做。他坚持每周第一个到校,星期五下午放学离校。节假日和寒暑假,刘校长更是心系学校,一心扑在学校的工作上。2015年暑假,因为学校的泥操坪要翻整重修,他长达一个月没有回家,期间儿媳妇生产发作在医院即将待产,恰逢运输方送材料,刘校长只是对儿媳妇说了要勇敢点之类的几句话便立马赶回了学校。正是他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的精神和品质让全体老师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科学管理,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学校管理上,刘校长有一整套经验。他对领导班子的管理模式是“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他还拟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上鼓励老师们解放思想,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德育工作管理上他强调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实效性,要求教师把每一个学生装进心中,关爱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在学校管理上,刘校长做到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有一次,刘校长因整宿带哭闹的小孙子而上班迟到十分钟,学校教师都不以为然,可他却在考勤本上登记,并在教师例会上公开道歉。学期结束时,按制度扣了自己六元钱。正是这种严于自律的做法,感召着学校的全体师生。

三、甘为孺子牛,服务师生不言怨

刘校长身为一校之长,不但待人处事民主宽厚,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对刘校长的真实写照。对教师的困难,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在生活上,刘校长更是给教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有的教师身患重病入住医院,刘校长不顾劳累亲身前往医院探望,问寒问暖,并多次安排学校教师探望生病的老师,令生病的老师及其家人深受感动。

刘校长对学生也倾注了无尽的爱。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他总会耐心教育。哪个学生学习上有疑惑,他总会尽心解决。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他总会热心帮助。醴陵七中的学生大多数是山区孩子,学校贫困生,留守生居多,不

少孩子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的危险。刘国平校长带领学校老师利用寒暑假,节假日,足迹走遍西乡千家万户,给贫困生,留守儿童送去温暖。8年来,他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1万7千余元,用于援助贫困孩子上学,并向社会呼吁,争取到爱心资金10万余元。

1301班殷武同学打赤脚上课,刘国平发现后,马上放下手头工作,去给他买上新鞋子;1501班欧阳阳是位残疾儿童,上七年级,身高却不到1米,刘国平为让她融入集体,树立信心,给她颁发“最佳文明礼貌奖”„„在刘国平的影响下,七中的教师个个慷慨解囊,捐钱捐物,为贫困学生献出自己的爱心。在刘国平担任校长几年来,学校没有一个孩子因为贫困失去上学的机会。在醴陵均楚镇,说起醴陵七中,谈到刘国平校长,没有一个家长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四、家校携手,加强素质教育的落实

为了优化育人环境,落实素质教育,刘校长结合全校学生实际特殊情况,制订了家长学校制度,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家校沟通工作,以促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每一个年级,每一个班级都成立家长委员会,每一位学生必备一个家校联系本,力图家长用实际行动关爱学生,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每年的

3、9月是学校的家访月,通过家访让学生及家长与老师缩短心理距离,让家长们、老师们客观地去对待学生,为共同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介于学校留守儿童居多,为给家长节约资源,每周三下午开放校园网络,让在外务工的家长近距离的经济的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

五、注重办实事,努力改善学校条件

刘校长始终秉承做实事,留业绩的做事原则。走在七中校园,能够找到他的业绩。去年暑假,恰逢西乡的主干路铺沥青,刘校长主动找到施工方,商量修整学校操坪一事,冒着酷暑,来回十多趟,最终施工方答应出料不出力,当时的运输司机说:“身为西乡子民,我们这一次真被刘校长这口带有攸县腔调的醴陵话所感动”。一个暑假,当运输方的材料一到,刘校立马带领老师们施工,为了等材料,期间长达半个月没有回家,每次材料一卸,他总是衣袖捋得高高,大汗淋漓的第一个上。我们都被他这种为校为民的赤诚之心所感动,现在每个傍晚走在新铺的操坪上散步的西乡人民无不感谢着刘校长。他真的是在用心血和汗水抒写着自己的工作业绩。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刘校长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座右铭。刘校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他的带领,醴陵七中多次被授予先进集体、平安校园、红旗单位。这是他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对学校的高度负责,对工作的无限热爱的成果表现!

第11篇:刘瑛先进事迹

刘瑛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刘瑛同志于2010年9月从松坎征费站调入楚米征费站担任征费员工作,有较强的责任感,组织纪律强,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团结同志,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刘瑛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中能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任劳任怨,切实做到应征不漏,应免不征,热情、文明地为过往司乘人员服务。

窗口形象需要我们每位员工来塑造。首先注意外在的美是来自第一感觉。当然仪表是重要环节,上岗前必须做到装饰整洁、衣着整齐、仪表端正、精神振作。每当我们身着制服伴着军事化的英姿站在岗亭之上,仪表端庄、举止文雅,无疑成了高速公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形成人文与环境并存之感,无不让过往乘客为之羡慕,为此我深感自豪。其次美在脸上。上岗前必须消除一切杂念,做到不带情绪上岗,时刻以一张真诚而又亲切的笑脸迎接过往乘客。只有微笑,才能容易与人沟通,才能打动司乘人员。美在语言,“您好,欢迎光临,您好,请出示通行卡,谢谢光临!”虽只是简短的几句文明用语,但真正能体现我收费员内在的素质和修养。就是这几句热情洋溢的话语打动过多少过往的司乘人员。美在心灵。用一颗真诚的心灵及其优质的文明服务对每位司乘人员做到,充分了解司乘人员心理,尽量贴近司乘人员,真正与司乘人员形成心灵沟通,实现沟通从心灵开始的服务意识,做到能够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总之以上几种美真正让“满意在贵州,微笑伴您行”的宗旨得到真实的体现。同时在成容同志身上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刘瑛作为一名一线的普通征费员,征费额一直名列我站前茅。在日常的征费工作中严格地遵守局、处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做到文明征费、热情服务的工作原则,坚持以身作则、不循私情的工作方针,并积极地参加中心的各种文体活动;在思想素质上能很好地领悟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认真学习各项业务技能,主动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能积极主动的帮助带领其他同事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与全站职工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特别是在雪凝封路期间,该同志认真坚守岗位,发扬吃苦耐劳精神,积极主动地给各滞留司乘人员发放方便食品,并耐心细致地作好解释工作,安抚好每一位司乘人员,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总之本职工在2011年的征费工作中,尽职尽力,兢兢业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感染了全站职工,树立了模范带头作用,很好地履行了一名征费员的工作职责。

一代人要有一代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主人翁精神。爱岗敬业、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长期以来,刘瑛同志严格以一名征费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团结同志,及时、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在广大征费人员中,树立了好的榜样。

2012年2月8日

第12篇:先进事迹刘书记

刘兆光同志的先进事迹

我们盘锦鹤乡酒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实行了企业改制,由公有制变成了民营企业。经过公司全体党员大会选举,上级党委批准,刘兆光同志担任公司的党支部书记。

刘兆光同志1985年参加工作,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他不断提高思想水平,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努力丰富政治理论和学习业务知识,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他担任支部书记以来,圆满完成了组织和企业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十年来,他带领支部成员把一个面临停滞的基层党组织,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壮大起来。特别是近年来,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围绕发展党建,进行了比较有成效的创新。特别是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实践的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每逢重大事项他都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积极听取党员职工意见。他组织全体党员职工学习,提出远学毛丰美、近学于素玲的先进事迹,争做新时期合格党员。

他是基层党组织建设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他从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入手制定和完善了《党员信息反馈制度》、《党员一带一制度》、《评议行政工作制度》等制度,并注重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使党员做到有章可循。特别是今年开展“两学一做”的党组织活动,号召党员踊跃参加。学习党章,学习系列讲话,在实际工作中,争做合格党员。

他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本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单位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

一是在思想上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他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中,虚心接受同志们的批评和帮助,努力改进和提高自己。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党龄的同志,他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做到从组织上入党,更要做到从思想上入党。

二是在工作上始终发挥党员先进性。他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坚持以企业发展为中心,积极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

1、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各项决议,把党员、职工思想统一到企业发展战略上来。

2、结合党组织工作开展活动,保证本单位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

3、充分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职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积极性。

4、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工作维护女职工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他始终牢记宗旨,关心群众,不忘责任,做到了全心工作,真心为民。

5、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创建学习型支部,维护和保障党员权利,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有效地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是在作风上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他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他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他始终把“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积极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到了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公司党支部现有党员20名,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9人,女党员5人。由于企业人员流动性大,退休下岗多。党支部面临学习培训难集中、党员作用难发挥、支部工作难开展等诸多问题。面对管理区域分散的现实情况,他带领支部成员,利用拓展“党员责任区”的作用,对所属部门划分为四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分别由支委成员牵头,开展区域党组织工作,成为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的生动社会实践。

公司实行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制度。他任党支部书记兼任工会主席、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企业优先录用党员应聘者,扩大企业党员队伍,还为企业吸收先进职工做到了把关定向。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工作的越来越多。他高度重视企业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注重发展大学生的党员及积极分子,将他们培养成为未来的合格党员,形成组织队伍的良性发展。

作为支部书记,他的工作是做好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重点围绕促进生产经营开展活动。以提高职工技能,调动职工积极性,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在日常工作中,他自己是一名普通职工,要求大家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做好。关心群众生活,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他组织安排组看望生病、住院职工,每逢职工家庭中有红白喜事,他总是帮助大家忙前忙后。他监督企业管理,保证工资不拖欠,保险应保尽保,劳动保护品福利及时发放,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为了发展企业文化,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他组织职工开展各种郊游、野炊、球赛、娱乐比赛活动。他带领大家利用闲置厂地,开荒种菜,基本满足了职工的午餐菜品,绿色新鲜,为企业节省了许多的费用开销。 几年来,鹤乡酒业有限公司曾先后解决安排了一百多名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在几年来重大自然灾害中,积极捐款十万余元。实行“一对一”党员职工帮扶工作,帮助家庭困难职工的子女圆了大学梦。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几年来捐资助老助学共四万余元。公司是区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理事单位,他本人是区红十字会,区慈善总会副会长。

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他带领全体党员职工,积极参加活动,清理杂草杂物,捡拾垃圾,栽花种草,植树绿化,两年时间,把一个日渐萧条的企业,建成了一个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的花园式工厂,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他在公司负责安全、环保、消防管理工作,公司从组建至今,没有发生一例生产责任事故,安全生产运行了10年。公司党支部也被区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刘兆光同志他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平凡而又普通的每件事,却处处折射出党员的先进性。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严于律己,继续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职责和最高的使命,为成为一名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而不懈努力。

盘锦鹤乡酒业公司党支部

2016.6.20

第13篇:中国画画家刘祥禹

刘祥禹,男,1951年生,现为中国书画联谊会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会员,武汉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在2010年的时候受到过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等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多次作为湖北省代表书画家给国家领导人现场创作书画作品并作为国礼,其作品在全国大赛中曾多次获金奖,得到专家一致好评。擅长中国山水画,书法,花鸟,对中国山水画颇有研究。作品被美国,加拿大,新家坡,韩国,日本等七十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名流收集。

其作品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品质部和中国企业家收藏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严格审定,评审价值每平尺2500元。

第14篇:刘旭祥个人总结

刘旭祥个人工作总结

刘旭祥,男,汉族,1958年5月出生,山东五莲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统计师。现任山东旭日汽车饰件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日照市八届政协委员,省民营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日照市、五莲县工商联副主席。

四年来,刘旭祥同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文明创建活动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科学管理、诚信经营,凝心聚力,力克时艰,积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和重重困难,千方百计加快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促进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四年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63087万元,实现利税10440万元,其中利润7935万元,上缴税金2505万元。新开发的智能护理机、自动护理床、智能全塑座便器新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等专利38项, 智能护理机技术创新项目,被科技部列入2009年“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给予奖励50万元,被省经信委评为2010年“山东省首届工业设计大奖赛银奖”、“山东省第一批工业设计优秀产品”、“2010年山东省产学研展洽会铜奖”;并被评为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汽车灯具、内外饰件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旭祥牌”商标被评为 “山东省著名商标”。集团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汽车50年十大成长性最好企业”、“省企业技术创新奖”、“2010年山东最具发展潜力民营企业”;连续四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市“AAA”级信用企业、“市安全生产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因政绩突出,刘旭祥同志被省委统战部等部门授予“优秀中国特 1

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奖章”、被日照市政府授予“日照市民营经济富民强市杰出人物”称号。主要工作是:

一、加快新产品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为了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四年来集团共投入资金8783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已开发新产品40多个,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等专利38项,大大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在汽配产品开发方面:完成了东风汽车公司商旅车A08系列共42件产品的开发;为福田公司开发了轻卡1600格栅、保险杠、A柱系列产品,轻卡1580和1900格栅系列产品;为淄博唐骏公司开发了保险杠、前雾灯;为北汽有限开发了轻卡015系列汽车灯具;为福田公司开发了H5系列产品、轻卡PVC+无纺布内饰顶棚以及1995后围等产品,为加快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医械产品开发方面:完成了智能清洁护理机、12功能、10功能自动护理床、5功能、3功能电动护理床和3功能手动护理床等20多台样机,形成了年产智能清洁护理机2万台、自动护理床1万台的生产能力。

在卫生洁具开发方面:完成了以塑料底座替代陶瓷底座,具有轻便、美观、价廉、节能、环保、再生等特点的全塑智能坐便器,属国内首创,是陶瓷坐便器等卫生洁具的创新和替代,具有显著的企业经济效益。上述新产品以设计新颖,品质优良,性能可靠,深受用户青睐。目前已在全国设立260多个经销点,销售了400多台,并已出口波兰、韩国和哥伦比亚,并与美国、土耳其等国家达成了出口协议。

二、抓精细化管理,强化企业素质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资金短缺,增支减利因素加大等困难。刘旭祥同志在企业管理上,以思维转换为先导,以流程再造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监督考核为保障,围绕生产、营销等重点环节大力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一是抓质量管理创新。公司通过了QS9000、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3C产品认证,促进了质量管理向深层次发展,为实现精益化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抓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工作,通过了安环体系认证,使废水废气达标排放,连续五年安全生产无事故。被评为“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和“环保工作先进企业” ;被市安委会评为“安全生产示范企业”。

二是抓信息化管理创新。实施了ERP和OA办公自动化管理,把信息化运用到企业管理全过程,对销售、采购、生产制造、技术开发等实现了内部全部数据共享。推广应用了CAD、CAM、CAE、FMS和在线检测等技术,提高了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模具加工能力和产品生产的自动化、精密化水平。开展了电子商务活动,销售流程中的客户搜集、业务洽谈、价格审核、提单确认、报关报验等均通过电子商务来完成。对原辅材料、备品备件等进行网上招标,既降低了采购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抓制度创新。以流程再造为重点,建立起了管理层次清晰、职责明确、协调运转的管理体系,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行了经营目标责任制、月度质量、营销、经济效益分析制、财务预算管理制、物资采购招标制、内部监督审计制等,进一步强化了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和绩效考核,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三、抓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刘旭祥同志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狠抓了两个文明建设。

(1)强化阵地建设。先后投入50多万元建立了党员电教室、党员活动室,职工之家、民兵之家等,制作了党建、工会、青年工作制度版面,配齐了电教播放器材和电教片,为党、群组织活动提供了保证。建立了大型宣传栏、信息看板80多块,员工教室两个、图书室、阅览室4个等活动室。购买了10多万元的学习资料和光碟,保证了员工的科学文化学习。建立了篮球场、乒乓球室、多功能厅等场所,春节、“五一”“国庆节”组织员工开展篮球、乒乓球、舞会和文艺晚会等娱乐活动,丰富了员工文化生活。在优化美化环境方面,车间实现了定职定位管理,生产现场整洁,两厂区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厂区美如画,环境怡人心”的目标。

(2)加强党群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及工会、共青团、女工委员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齐心协力抓好巩固创建工作。扎实开展了“党员先锋岗、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党员义务奉献”四项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在工青妇群众组织中,广泛开展了“青年文明号”、“三八红旗手”、“文明科室”、“文明班组”、“文明家庭”、“文明员工”活动,促进了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深入发展。工会被评为先进单位,民兵训练全面完成了武装部下达的任务,被县政府和武装部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四年有60多名员工写了入党申请,评选出92名优秀工人、8个文明家庭,20名优秀党员、40名优秀团员、40名优秀工会会员,有26名同志加入到了党组织。

(3)深化民主法制教育,加强社会公德建设。通过普法和民主法制教育,使集团治安状况、工作、生活秩序良好,领导干部廉洁勤政,员工无违法违纪事件发生, 连续10年无安全责任事故,无黄、赌、毒、封建迷信及邪教活动等丑恶现象发生,无上访案件,连续四年被评为 “市文明单位”、“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四、履行委员职责,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1)履行职责,参政议政。四年来,刘旭祥同志按时参加市、县政协年度会议。2010年7月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各民主党派上半年工作通报会,2010年12月参加五莲县政协组织的视察城区建设等各项活动,认真落实市、县政协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在市政协八届三次、四次会议上先后提出了《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和《盘活存量资产》的议案,受到了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和盘活存量资产的政策措施,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2)履行社会责任,投入公益事业。公司四年来全面完成了县里下达的环保、节能减排指标计划和义务献血任务。四川省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公司捐款10万元,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刘旭祥个人捐款6000元,公司 共捐出自动护理床10张、多功能洗浴器3万个及现金共1336600元,荣获“五莲慈善奖”热心慈善事业先进集体称号。几年来公司安置农民75人,安置下岗职工80人,安置大学生30人,安置残疾人5人,安置复转军人10人。积极响应省工商联的号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五莲县松柏乡钱家庄子村结成帮扶对子,共捐款30万元帮助村民吃上自来水和维修了水库。同时积极落

实县委统战部、工商联《关于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回报社会感恩行动的通知》精神,帮扶联系村松柏乡钱家庄子村老党员刘加席、徐庆平每人各1000元现金。公司为员工全部办理并上交了社会保险,员工有红白喜丧事,公司分别给予300至500元的慰问金,形成了一个团结和谐的浓厚氛围,被县总工会评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2011年9月17日

第15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刘万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学校:宁陕县城关初中班级:初二七班作者:刘万祥联系电话:6826906指导老师:胡淼当我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后,我的心被主人公保尔而那坚韧不拔的人格所深深吸引住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是以保尔为主人公,以保尔在革命道路上的成长与磨练为线索,描绘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国内战争到经济复苏时期前苏联社会的历史画面。保尔的事迹一直感动着我,他为了自己深爱的的工作,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牺牲了自己的健康。这些对于保尔来说很重要,可是保尔并不后悔。尽管有过迷茫,他也总是以乐观的眼光去看待。他也从不停止对人生的追求,尽管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也不曾放弃过。

想到保尔,也不得不联想到创造他的作者——尼古丁〃奥斯特洛夫斯基。他就是书中那坚韧不拔的人保尔的真实原型。他和书中的保尔一样,尽管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也没有阻挡住他创作的脚步。他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钢铁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一块好钢铁得经得住磨练才会变得更坚硬。贝多芬、张海迪和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些人在我们眼中就是好钢铁,他们是不幸的,但他们能在挫折中释放自己的乐观精神,这就是他们成为“钢铁”的原因。

有的人也许在别人眼中很平凡、不起眼,但只要自己拥有热爱事业和生活、不断进取的韧性,有过拼搏,战胜过自己,微笑面对挫折,那么他依然成为了“钢铁”。

我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是想要通过这本书把“钢铁”精神传递给每一个人!如果想在生活中不留

后悔,不虚度光阴,那么就应该先学会锤炼自己,将自己锻造成具有“钢铁”精神的人。

第16篇:刘祥儒井底之蛙2

《井底之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继续学习成语故事。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庄子·秋水》篇中的这则寓言故事(生齐读课题《井底之蛙》)。

师:我们昨天初读了课文,课文讲的是谁的什么事?

生:小青蛙开始夸耀自己在浅井中的生活十分快活,后来他听了东海之鳖介绍大海之后,觉得自己非常渺小,自己的井底真是不值一提。(提示学生根据板书复述内容。)

师:上节课孩子们围绕夸耀和渺小提出了一个问题。

生:为什么青蛙有这样的变化呢?

师:是呀!什么原因呢?这节课我们围绕问题展开学习。

二、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在浅井中的生活

1、师:孩子们,浅井中的青蛙在夸耀什么呢?请翻开书默读第一自然段小青蛙话。(生默读课文)

2、师:小青蛙夸耀什么?一句话足以说明。

生: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

3、师:为什么小青蛙生活在这口浅井中这样快活呢?你从哪里感受到他的快乐?

生:我从“高兴时„„尽情地蹦跳”看出它一定认为自己的生活最舒适快乐,谁也比不上它!我来读一读„„

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多自在呀,谁还想再读读?

生:“高兴时„„尽情地蹦跳„„

师:这里,你说到了“尽情地蹦跳”,还可以是怎样蹦跳?(高兴、开心、疯狂)

师:那个词语用得更好?问什么?

(“尽情”足以可见青蛙的忘乎所以、自我陶醉、自我满足样。真是快活至极。„„)

师:男孩想象着青蛙的样子再读这句话。(男生读)

4、师:你们还从哪看出青蛙很快乐?

生:“疲倦了„„安然休息”,我感觉到它在井壁窟窿里风吹雨打都不怕,很自在,所以很快活!

师:“安然休息”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你能试着模仿一下吗?

预设:

生1:闭着眼睛,翘着二郎腿,哼着小曲,闭目养神。

生2:舒服的躺着。

师:休息的惬意也令他陶醉不已呀!难怪青蛙这样夸耀道:(女生读一读)

5、师(引读“跳进井水中,……”)读到这个句子,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夏天时……有没有同学跟我想到一块儿啦?

生:夏天游泳时……,在沙滩上时……。

师:请你带着那感觉读一读。

师:难怪,青蛙夸耀时,心里那个美哟!(全班齐读)

6、生:“环顾……。”感受“环顾”一词的感情色彩。

师:(环顾)可以叫环视,做做动作。(生环视)

师:你那叫四下里张望。有人说文字是一堆死了的符号,我们读者要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情去还原文字的色彩,让文字活起来。

想想,当青蛙环顾周围时,它就像是一位(国王),它瞧得起那些虾蟹吗?学着青蛙的样环视四周。(生环视)

师:有点像了,你再读读这句话。(生读句子)

师:此刻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青蛙?(傲慢、自大、洋洋得意等)可不,他恨不得天下所有人都知晓自己的快活生活……

(师引读)

7、师:他的快乐还不止这些呢?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你体会到什么了?

生:“独占一口水井„„极点”,一口井只住它一个,它觉得太自由,太宽敞了!悠闲地倚在井栏上多舒适呀!极点:到达高兴的顶点了,没有比这更令人快乐的了。

师:老虎是占山为王,咱青蛙是占井为王,但咱青蛙气势不输老虎。一二大组读„„,三四大组读„„

8、师:怪不得小青蛙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这里”指哪里?

生:浅井里。

师:那青蛙的快乐,我们就可以说是“浅井之乐”(板书)

师:小青蛙的快乐真是离不开这口小小的水井啊!它认为生活在井里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了!这不,小青蛙看见东海之鳖了。我们学着小青蛙的样子再尽情夸耀一下浅井中的快乐生活吧!

红字部分齐读,蓝字部分分组读,看看哪个组能把这文字符号读活了。

9、师:可是当他,听了东海之鳖介绍大海,快乐的小青蛙变得瞠目结舌。

三、了解东海之鳖说的大海的景观

1、师:你见过大海吗?你认识的大海什么样?用一个词概括。

生:辽阔。/一望无垠。/广阔。

2、师:东海之鳖这样介绍大海。(范读)“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此亦东海之大快乐也。”

(课件出示古文)

3、师:虽然昨天已经练习读通古文,但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古文,今天还是跟着我轻声诵读好吗?

4、师:这段话与课文中的哪段意思相同?谁来读读?

(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应段落)

“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夏禹时代,十年九涝,海面却没因此增高;商汤时代,八年七旱,海岸也没因缺雨而降低。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这也可以说是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吧。”

5、师:听了东海之鳖的话,你对大海又有了哪些认识?

生:我知道了海太大、太深了,“用千里之遥,„„深度”。

生:年年发大水都没能使它的水位上升,大地都干裂了也没能使它的水位降低,也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师:夏朝时,禹因为治水有功被推举为国君,这夏禹时代,是连年发洪水,庄家房屋都被淹没,民不聊生,可是海面——(生接读)

而到了商汤时代,连年的干旱,大地干涸,颗粒无收,可是海面——(生接读)

生齐读: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这也可以说是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吧。

师:读到这,有疑问吗?

生:大海真的没发生变化吗?(大海因为太大了,所以它的变化我们不易察觉。)

7、师:谁能把海的深、海的广、海的美读出来?

师:学着东海之鳖的语气,读一读,读出大海的气势,读出大海的雄奇浩淼。这次,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的感觉,不一定要和别人一样。

8、东海之鳖的快乐,可以说是(板书:东海之大乐),那相比较而言,井底之蛙的快乐就只是(板书:浅井之小乐)。

9、师:一望无垠的大海,能给你带来怎样的快乐呢?

(课件出示)东海之鳖对住在浅井中的青蛙说:“我生活在海里真快活!„„”师:围绕“我生活在海里真快活”,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具体。注意,你们现在已经是东海之鳖,带着这个问题尽情的遨游大海吧!(课件出示大海录像)

师:东海之鳖对生活在浅井中的小青蛙说:“我生活在海里真快活!„„”生活在大海里到底有哪些快乐?

四、师生口语交际

生:生活在大海里我可以看到比井里更多有意思的东西。

师:东海之鳖,你能说说都有哪些我没见过的有意思的东西吗?

生:大海里有海草,密密麻麻,你可以在海草间和朋友做游戏,捉迷藏。还有金黄的沙滩,能躺在沙滩上晒太阳。

师:生活在海里真有意思!见识真广呀!还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吗?

生:海里有许多的朋友能够一起玩!不会像在井里那么孤独,寂寞!比如有大海马、海星„„

生:在大海里能看见一望无际的天空,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还可以骑在海豚身上周游世界呢!„„

师:生活在大海里的快乐真是说也说不完啊! 浅井之蛙听了这些话,瞠

目结舌,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他感慨道:“„„”

(指名回答)

五、感悟寓意。

师:故事中的“井底之蛙”,原本就是指„„

师:那么加上双引号呢又特指什么呢?(安于现状、盲目自大、见识狭小的人)

师:这则寓言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骄傲自大,要开阔自己的眼界。生:不要以为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应该看到更远的地方„„

师:那么,我们这么做才能避免成为“井底之蛙”呢?

(出示课件。)

六、小结单元主题,延伸学习“大与小”名言。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扫一室”与“扫天下”),

我们知道了(实现远大的理想,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今天我们学习了(“井底之蛙”),

我们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要盲目满足,要放眼四海)。 看来,这“大”与“小”既对立又统一,小可以变成大,大可以化为小。大小之间的道理,可谓深远。就让我们来读读这样几句话吧!(课件出示名言。)

[板书设计]

井底之蛙

/\

夸耀渺小

东海之鳖

第17篇:学生会计划书——刘喜祥

2009——2010年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会

刘喜祥

2010年3月12日

2010年度计划书

新学期开始了,在得之学院工作安排之后,我作为分管学习部、社会实践部的学生会副主席,深感工作责任的重大,为了更好的完成领导老师交给我的工作,我将对我所负责的学习部、社会实践部的工作做以下规划:

学习部工作如下:

1、坚持做好我院同学们早晚自习的考勤工作;培养同学们自我

学习知识,自我讨论问题,自我素质提高的学习能力,确实有效的增强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的学风建设。

2、做好我院的辩论赛工作;按照安阳师院大学生辩论赛要求,

我院系须有六名同学在学习部部长苏桂巾的带领下参加校方比赛,辩论赛选手已经选好,在辩论赛开始前我会找到我院与兄弟院系的大学生优秀辩手,让他们对我院大一的辩论赛选手加以培训,以便我院在校方的辩论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3、在第61个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系将举办迎“五四”演

讲比赛,由08级09级同学参加,有些演讲比赛的同学将参加校方的相关比赛。

4、做好我院与校教务处、校考务处、校学习部的工作,及时有

效的传达校方会议内容与工作精神,积极做好同学们的各项

工作,决不让因为学习部的工作失误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生活。

社会实践部工作如下:

1、做好我院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同学

更好的接触社会,更好融入社会,为进入社会做出准备。

2、做好新锐之星作品大赛的相关工作,积极准备即将到来“动

漫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的宣传、组织报名、收集作品等相关工作。

3、做好社会资金的拉动工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广大同

学的社会实践工作。

4、做好社会暑期实践工作,坚持务实创新的思想态度,做出有

特色有水平让广大同学有收获的社会暑期实践。

当然,作为一名学生会副主席,我将在领导老师及学生会主席的指导下,做好每次活动的协调工作,贯彻落实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及时向领导老师及学生会主席汇报我主管部门的工作情况,积极协助学生会主席做好学生会日常工作,协助主席全面负责强化学生会的工作,尤其做好分管部门的工作,对该部门主办的活动进行具体指导与监督。

这就是我的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有不完善的地方,希望给与改善意见。如有帮助,我将及时做出更改,为了的服务广大同学,我会

及时加强个人修养,积极主动的提高个人素质,让自己在各项工作中不断得到提升。我会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在各项学生工作做到最好,做一名合格的团学干部,合格的学生会副主席。

计算机学院 软件学院

刘喜祥

2010年3月12日

第18篇:何应先进事迹

党的培养、谱写青春之歌

——记汤山镇计生办主任何应先进事迹

苍茫的本庄茶溪大山陶冶了他质朴、刚直、坚毅、细腻的性格,美丽的泉都河孕育了他执着的事业和强烈的责任感。他是春蚕,默默地为他追求的事业吐丝,不惜耗尽自己;他是黄牛,在这块土地上不停地耕耘,为党的千秋事业不知辛劳地奉献着。他就是石阡县汤山镇计生办主任何应。他是一位非常朴实的男子汉,从事计生工作14余年来,一直执着地热爱计生事业。担任汤山镇计生办主任3年来,为汤山计生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这么多年来,他默默地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誓言,把育龄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头,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挂在心头,把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挂在心头。他为育龄群众办好事,干实事,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做出了优异的成绩。

何应自2000年从事计生工作以来,先后担任过计生专干、责任区计生副主任、镇计生办副主任、主任。他热爱计生事业达到了无怨无悔、忘私忘我的境界。他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完全融进了计生事业。

2012年6月,他走马上任计生办主任。当时汤山的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县连续第一,压力大,担子重。上任伊始,何应便深入全镇19个村6个社区,组织干部群众座谈,认真听取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整整两个月时间,他没有休息过一天。他摸清了全镇计划生育的底子,针对全镇群众的基本要求和生育动态,制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扎实开展工作,争创一流业绩”的口号,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好评。

汤山镇位于五峰脚下,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城镇,加之群众受“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天下第一难事”的计划生育工作在这里显得比其它地方难度更大。何应硬是凭着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循循善诱的工作方法,既刚直又细腻,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汤山的计划生育工作一年一大步,计划生育符合政策生育率已由2013年的94.5上升到2014年97.5,连续5年顺利通过省、市、县各级的评估检查,被评为全县“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何应本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

何应对待工作特别认真。前段,在申报奖励扶助对象时,他对全镇申报的奖扶对象逐个进村入户排查,调查老邻居,走访知情人,在最后核定的71个对象中,没有一个出现差错。

何应很喜爱学习,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工作的需要?他把努 力学习提高素质当作他不懈的追求。多年来,他不仅自己学,还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一起学习,将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创新思维,切实提高了理论素养、业务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013年,他创造性地在全镇开展育龄妇女网格信息化管理,开了全县的先列。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全镇计划生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当然,何应身上的闪光点还远远不止这些。他说:“我只是一个平常微不足到的人,我热爱计生工作,成绩的取得应该归功于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大家的努力以及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今后的路还很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汤山计生工作尽一份微薄之力。”何应坚信计划生育工作是造福子孙后代、利在千秋的神圣事业。他表示将一如既往,为了这份理想,这份信念,为构建和谐汤山、小康汤山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计生环境而任劳任怨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

除了本职工作外,2013年3月至今为汤山城镇建设工作出不少心血,他是镇城镇建设工作组一个小组长,带动计生办所有工作员工作在第一前线,团结同事,不怕困难,众志成城,参与协助镇领导搞好“福天领秀城”“国际民豪”“温泉大道”“北塔大道”“河东新区”等全县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协调工作,发动群众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大力支持,发动群众共同建设汤山,发展汤山,美化汤山而共同努力奋斗,主动为镇领导分担重担,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入一线,身先士卒战洪魔,特别是石阡县“5.

25、6.4”洪灾期间,他始终坚持战斗在抗洪抢险最前沿,全力实施抢险救灾不顾个人财产损失,奋不顾身地转移群众,保证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一切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他驻汤山镇金庄村,金庄村在这两次洪灾灾情最为严重,房屋倒塌36户,房屋严重受损不能居住28 户,无一人伤亡,无一人上访,直到今天,他每天一早到村里与村干部一起看灾情,观察安全隐患点,做到一天5报告,总是在村的每一个角落跑来跑去,全身是泥,很多人都知道他已跑烂了好几双胶鞋,他这样做只是想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来感化群众,让他们先树立信心,不要悲观,不要气馁,发动群众生产、生活自救,鼓励他们重建家园而共同努力。

第19篇:李文祥同志先进事迹

李文祥同志先进事迹

李文祥同志是濮阳市范县人,1925年5月出生,1947年参军入伍,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解放军第28军83师247团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先后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平潭岛等战役,荣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各一次,荣获“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6年,他转业安排到福建省建设厅建筑工程总公司工作。1962年,他响应国家支农号召,主动要求回家乡务农,先后担任生产队长、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

3月31日上午,在省人民会堂举行的李文祥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范县人武部政工科科长周玉陶、范县白衣阁乡副乡长杜晓玲、范县民政局干部刘朝庆、李文祥同志的女儿李金英、濮阳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张锋5位报告团成员从不同侧面讲述了李文祥同志的先进事迹。现将有关内容摘发如下,以飨读者。

永不生锈的军功章

这些天来,我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而最让我震撼的,是省委卢展工书记看望老英雄时亲手打开的那个已经发黄的小布包,里面一枚枚军功章,见证了老英雄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辉煌。

1948年9月20日凌晨1时,是济南战役发起总攻的时刻。济南城西的永镇门是李文祥所在83师247团2营6连的主攻方向。伤亡很大,连长迅速收拢人员,决定组织“敢死队”进行强攻。“共产党员站出来!”连长话音刚落,齐刷刷地站出六七名战士。“李文祥,你不是党员,不能参加!”李文祥一听急了:“连长,别看俺不是党员,打仗俺可从没含糊过!”连长批准他加入了“敢死队”。李文祥迅速推起装有炸药的独轮车,城门被炸开了,我军7个主力纵队冲进城内,攻下了济南。这次战斗,李文祥荣立二等战功。

在李文祥的记忆里,永远无法抹去的一幕,是淮海战役中的鲁楼阻击战。经过3个多小时生死阻击,阵地上只剩下指导员蔡同田、李文祥和已经被子弹击中胸部的范县同乡马士华。“同志们,后面的战斗将会更加残酷,我们要随时做好牺牲准备。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指导员蔡同田说。“指导员,再过两天,就是俺17岁生日了,俺恐怕是过不了„„这个生日了„„”马士华断断续续地说着,便身子一歪,倒在了战壕里。眼睁睁地看着战友倒在自己身边,李文祥失声痛哭:“士华,俺的好兄弟,等革命胜利了,俺一定好好给你过一回生日!”这次战斗,李文祥消灭了30多个敌人。1949年2月,渡江战役即将打响,在长江边上,指导员与李文祥的一番对话,使他毅然下定决心,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6月15日晚上,在上海刘行镇国际电台战役中,李文祥带领全班担负炸碉堡任务。李文祥扛起10公斤重的炸药包,一跃而起,拉着了导火索,敌人的碉堡顷刻间轰然倒塌。这次战斗,上级为他记一等战功。

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李文祥无比珍视地将一枚枚军功章悄悄收藏起来,包进了小布包,这一包,就是半个世纪!

今年2月24日,李文祥长期战斗过的老部队领导专程赴范县看望慰问已经87岁高龄的老英雄。部队的同志将83师《师史》递给李文祥,翻开英模名录说:“李老,这里边还有您的名字呢!”看到当年牺牲的战友名字时,老人又一次泪如雨下:“战友们,你们要是还活着,该多好啊!”

黄河岸边写忠诚

1956年,时任副连长的李文祥,转业到福建省建设厅建筑工程总公司工作。在福建,李文祥与美丽善良的闽南农村姑娘陈宝珍喜结连理,小两口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

1962年,党和国家发出了党员干部回乡支农的号召。单位召开动员会后,李文祥第一个报了名,咬破手指,按下了鲜红的指印。就是这一按,按出了他50年的另一番人生境遇;就是这一按,按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当年7月,李文祥带着妻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从此,在福建省建筑工程总公司的花名册里,少了一名干部,而在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多了一个农民。当时的北街村,到处都是盐碱地。这位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汉子横下一条心,他说:“我就不相信,改变贫穷比打仗攻山头还难!”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两年时间,原本亩产只有一二百斤小麦的低产田,全部种上了水稻,产量也增长到400多斤。

稻改成功后,大家联名推荐他连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文祥婉言谢绝:“我年龄大,文化低,还是让年轻人干吧,我做好配合就行啦。”就这样,他由村支书到副支书,由民兵连长再到生产队长,最后成为社员,“官”越做越小。

在李文祥的生活中,我们不能不提他的妻子陈宝珍。这位当年美丽清纯的闽南姑娘,如今已经年近八旬,50年过去了,陈宝珍老人早已和这里的生活融为一体,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北街村村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老太太。因为拿不起路费,这么多年,她只回过一次福建老家,还是卖了一头猪换来的路费。

李文祥,这位曾经驰骋疆场的特等功臣,这位半个世纪以来默默无闻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共产党员,很普通,普通得在他走过时,你都记不住他的背影;但却很伟大,伟大得在他面前时,需要仰视才能领悟他的境界!

英雄隐功50年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牵挂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的生活和待遇问题,先后于1979年和2001年两次对优抚对象进行全国性普查。几十年来,为了掌握准确情况,县民政局对优抚对象曾进行过12次核查。在这些普查、核查中,李文祥的辉煌历史始终没有任何记载。1993年,范县对全县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党员进行排查,寻访人员到李文祥家里了解情况,李文祥拿出的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党费证。2009年,范县民政局开展了“红色记忆·追忆英烈”活动,广泛收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英模资料,李文祥老人在他填报的表格中,对参加的各种战役和家里的困难,一个字也没填。

十几年来,民政部门对前来反映生活困难的每一名优抚对象,都进行了登记。可是,在我们的登记册中,一次也没有出现过李文祥的名字。

几十年来,他把一枚枚军功章悄悄地藏在了小布包里,把信念深深扎进家乡的土壤,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本该享受的各种待遇。

“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福建省建设厅的同志辗转来到范县,专门为李文祥落实待遇。“李文祥同志,组织已经决定恢复你的干部身份,请你回福建工作,不用在农村受苦了!”听到这个消息,李文祥十分激动:“没想到,这么多年了,组织还惦记着我呢。”随后他平静地说:“我在农村这么多年了,已经习惯了。再说,我是队长,村里的群众也需要我。要是大家都去富的地方,穷地方没人来,那不就更穷啦?!”

1984年,福建的同志再次专程来到范县,为李文祥发放了生活补助费,以后每季度给他寄一次。不久县民政局也根据相关政策,给他办理了原工资40%的补助。他知道后,马上拿出福建方面给他寄来的生活补助费凭证,找到民政部门说:“福建给我发着钱呢,咱不能昧着良心拿两份,让国家吃亏啊。”

第20篇:毕世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毕世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毕世祥同志生前是中共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13年12月16日,毕世祥从康定前往雅江县和新龙县开展基层群众工作,在翻越国道318线康定县境内海拔4412米的高尔寺山时,因大雪道路结冰严重,山高路险,发生车祸因公殉职,终年53岁。

毕世祥同志扎根藏区,艰苦创业,苦干实干,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用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他的一生既短暂平凡又永恒伟大,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风采,用生命刻画了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时下,全国上下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俯下身扎下根求真务实、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于律己,是一道摆在年轻干部面前的必答题。 毕世祥用雪山铁骨、草原柔情诠释了“亲民、务实、律己”,留给了年轻干部一份标准答案。

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我们的好干部毕世祥,就是满怀着对人民的满腔热忱,用生命谱写了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赞歌。

学习毕世祥,做一个忠诚的人。忠诚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能力,干部要不断强化自身政治素养,提升党性修养,

1才能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忠诚于党。只有忠诚于党,才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做到忠诚于民。

学习毕世祥,做一个为民务实清廉的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毕世祥用生命践行群众路线,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信赖。因此干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和群众一起面对困难,跨越沟坎,才能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学习毕世祥,做一个有担当的人。31年坚守在艰苦的一线,他始终不忘的是党和政府对他的信任,始终不忘的是人民群众对他的期望,站在这个岗位上,他挑起了肩上的责任。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有敢于挑起重担的勇气和能力,才能脚踏实地地为群众谋福利。

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涌现出的毕世祥等一大批干部,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无愧为党的好干部,无愧为优秀的共产党员。我们都要以他们一心为民的精神为标杆,争做新时代的先锋,勇当新时期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王琴

2014.5.72

刘应祥先进事迹
《刘应祥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