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部队团队模范事迹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29 12:03:31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模范事迹

四十年如一日,坚守的公路人

李正堂同志,今年已64岁了,他20岁从事公路养护工作,直至退休,他以一个代表工、协议工的身份在公路上整整干了40年,从一个毛发未脱的少年,到一个满头白发的老翁,可以说他的一生交给了公路,奉献给了社会。

做起养路事,一辈子公路人

从60年代开始,在每天10分工,国补3毛钱的艰苦条件下,李正堂走进了养护队,开始了他的养路生涯。

为采集砂砾料,他每天拉着平车要到几十里远的山上拉砾石、红土,顶着烈日,起早贪黑。为完成填补坑槽任务,家里盖房他顾不上,亲戚家过事他没空帮忙,平车坏了他自己学着修,为的是节省那么一点修理费。

公路油路化后,他更是爱路如命,数九寒天,他拿着扫帚、铁锨照常上路,扫雪打冰,撒防滑料,哪里有隐患他就会出现在哪里。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他边走边在路面上捡抛洒物,发现边坡有水槽,他会立即停下来用土填平打实。他所负责修补的路面坑槽达到了统

一、美观、优质、高效的技术标准。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干过班长、统计员、司务长、保管员等项工作,退休后,他仍无私奉献在门卫的岗位上。

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岗位,李正堂他始终把“服务社会、服务交通、服务职工”放在心上。正是靠着这样坚定的理想信念,李正堂多次获得单位的表彰,多次荣获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在所有职工同志的心中树立起了高大的丰碑。

人老心不老,退休也要为公路做贡献

“我一辈子都在公路事业上奋斗,亲眼目睹了公路事业的发展进步,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年龄大了,退休了,不能为公路工作了,我只能以做一个好门房的形式来表达对公路段的特殊感情。”这是李正堂常说的一句话,也真实反映了他退休以来的心路感受。

自担任门卫工作以来,李正堂每天按时打扫卫生,及时修花剪草,认真分发报刊,热情接待来宾,严格管理库房,千头万绪、有条不紊、样样不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自买胶水,利用休息时间为同志们修车补带。他每天总是面带笑容,满腔热情,心里想着工作,肚里装着单位,虽然年近七旬,但他的责任心不减,服务劲头不减,爱岗奉献不减,他视段如家,始终如一。

看着老李的苍葱白发,有很多人都问他:“李师傅,您这么大年龄了,应该在家好好颐养天年了,别出来干活啦”,可他总是笑着说:“四十几年了,闲不住了。趁着还能拿得动扫帚、发的了报纸,再给公路段做点贡献,再感受感受咱公路人的气息。”

老李的很多平凡事例,细想起来使我们深感不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这种公而忘私的可贵精神,是我们闻喜公路人社会公德的缩影与展示!

推荐第2篇:模范事迹

2011年度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模范集体事迹

招商客服部作为天津中信津信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对外窗口,承担着中信工业区、中信物流园两块厂区的对外招商和客户服务的工作,2011年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经营计划指标,以更扎实的工作和更有效的措施,向管理要效益,服务创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迎难而上促发展,圆满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

中信工业区建成于1987年,占地48万余平方米,20多年前生产康师傅方便面的顶新集团就是在这里落户中国并发展壮大,成为全国赫赫有名的食品企业。2011年招商客服部紧跟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步伐,不断完善中信工业区的升级改造项目,通过清理高能耗、高污染、技术含量低的老租户,吸纳节能、低排放、外部形象好的新企业,让中信工业区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中信工业区进一步改造方案还在设计修订中,我们将本着“十大战役”加快滨海核心区建设的原则,又快又好的完成工业区升级改造。

中信物流园是中信天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滨海新区的新项目,自2007年对外招商以来始终坚持,低污染、高标准、高科技的原则,2011年园区吸引了北方五洋、贻东园等为丰田汽车配套的物流企业,每辆崭新的天津丰田汽车里面也包含着他们的身影。 服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我们把对外服务工作的要求提高到了以服务促发展的高度来对待,自觉履行各项服务职责,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业规范和职业习惯,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我们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客户满意度不断上升。以欧洲服务标准要求的外资企业芬兰爱多乐公司在2011年续签合同,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

虽然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点点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市场开发力度不够,新业务还有待于深层次开发,经营和服务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招商客服部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本着立足滨海、服务滨海的原则,干事创业、开拓创新,在新的一年里再创辉煌。

天津中信津信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招商客服部

2012年3月

推荐第3篇:部队先进个人事迹

xx同志近一年来思想稳定,成绩突出,在新训期间踏实工作,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以情带兵,以理服人,认真落实文明带兵八不准及各项规定,不断总结带兵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时时处处起到传授知识,帮助新兵,带头工作的作用,以下是XX部队个人事迹材料:

一、政治思想强

该同志在新兵训练期间,态度端正,积极进取,并能按照部队的各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教育学习和各项组织活动;工作认真主动、踏实负责,能按照大队新兵训练标准和要求严格训练管理,坚持依法带兵、科学带兵、文明带兵和以情带兵原则,训练中克服困难,讲究方法,规范有序,严慈适当;日常管理中,责任心强,工作标准高,能以慈母爱、兄长情关心帮助教导新同志,作风严谨,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以身作则,做好新兵的表率。

班内的新兵战士社会背景复杂,年龄差异较大,有的在家一直上学,有的打过工,还有的经过商,由于刚来部队思想不够稳定,在他们当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在家娇生惯养,还有的是家人帮忙报的名,自己不情愿当兵,在这种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作为班长积极主动的找他们聊天谈心,分解他们的担忧、想家等不良的心理,对个别战士加强心理疏导(在家父母离异多年),使他们稳定思想,端正入伍态度,走好军营的第一步,对部队有一个全新的、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一段时间的了解掌握及教育,本班战士很快的适应了部队生活,并决心在部队干出一番事业,在此新训期间班内没有一人因思想问题受到过批评。

二、责任心强,工作成绩突出

在训练当中对他们严格要求,对自己也是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认真耐心的对每个人讲解示范动作,一点一滴,手把手地纠正存在的问题,训练场就如同战场,训练过程中没有一个战士退缩,再冷、再苦、再累都坚持了下来,对个别领悟动作慢的同志细心示教,使班内队列动作协调统一,在连里的队列观摩当中发挥出了优异的成绩,并代表连参加了新兵营的队列会操表演,再次取得第二的好成绩,为连队争得了荣誉,同时内务方面也多次获得流动红旗,这也鼓舞了战士们的上进心,为下一步的训练工作打下了基础,自己为新训班长并不满足,在日常生活中时时以一名老大哥的身份和他们一起搞好战友团结,谈论人生理想,也通过这种方式及时掌握每个新兵的思想动向,保证了班里的和谐与团结。

三、骨干作用强

在日常小节上自我要求严格,作风正派,为人厚道,廉洁自率,在新训期间没有出现过打骂体罚、收受新兵贿赂现象,同时自己树立了正确的共产主义信念,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骨干带头作用,前一阶段还被评为新兵营的文明带兵班长,两个多月的训练,作为新训班长能够积极带领全班同志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多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推荐第4篇:助人为乐事迹模范

助人为乐事迹模范

篇一: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先进事迹材料

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先进事迹材料

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臶,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李成环

李成环,女,汉族, 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甘肃省兰州市二十四中学生活指导老师。

李成环作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把帮助他人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在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关爱孤残儿童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兰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她和其他几名同事一同照顾着全校600多名学生的生活起居。尽管岗位平凡,尽管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但李成环总是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一次下了几天阴雨,学生宿舍被褥受潮,李成环一个人将几个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晒,自己累得满头大汗。学校地处农村,女生宿舍楼上下用水不方便,楼内厕所不能正常使用,学生夜间上厕所要到100米以外的旱厕,很多女生胆小不敢去。李成环知道后,不管下雨刮风,都拿着手电筒一路护送。她用自己的热心、细心和善良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成环和丈夫龚大锬都非常热心公益,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无论在恋爱期间还是婚后,只要是关于孩子们的公益事业,他们都积极参与。得知青海玉树震区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缺少过冬棉鞋和学习用品,李成环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购臵了700余双棉鞋和电脑、书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们手中。当时李成环和丈夫还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怀有孕。由于路途遥远,丈夫曾劝她不要亲自去。但李成环坚持要和丈夫一起看望灾区的孩子,度过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新婚蜜月。2012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与另外3位爱心人士前往玉树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发生车祸,李成环因受重伤抢救无效,于2012年12月4日15时许不幸去世。李成环去世后,人们赞誉她为"最美新娘"、"爱心天使",以多种形式进行悼念追思和慰问。

李成环先后被追授青海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兰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兰州市"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兰州市道德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黄久生

黄久生,男,汉族,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

黄久生是700位鳏寡孤独老人们共同的儿子。那些得到他照顾的老人们,一提起他的名字,都会眼含热泪。他给老人们带来的温暖不仅来自物质,更来自他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黄久生是个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6岁时母亲去世,留下黄久生和4岁的妹妹、2岁的弟弟。父亲走街串巷修锅补盆,十天半月难得回家一次,是乡亲们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把他们养大的。为了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之恩,13岁的小久生曾在一个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邻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满水。18岁出门打工,从建筑工地小工干起,靠踏实肯干逐渐致富的黄久生,内心时刻激荡着报恩的情怀。1996年起,每逢年节,家乡的孤寡老人和五保、特困、伤残老人都会收到黄久生送来的衣被、米面、肉油还有现金,17年从未间断过,黄久生为此累计出资230多万元。2008年,黄久生投资45万元在家乡双柳树镇建设了一所敬老院。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国家发给的补贴外,其他费用全部由他个人承担,包括养老送终。多年受黄久生资助的

李鸿金老人临终前拉着他的手泣不成声:"活着你养我,病了你花那么多钱为我治病,我死前能见你一面,也就安心了!" 黄久生不遗余力地支持家乡建设,先后为援建家乡小学、修路、购臵医疗设备等捐款310多万元。在2008年5〃12汶川抗震救灾中,他个人先后捐款12万元。黄久生算不上大富翁,但面对遭遇困境的人,他总是慷慨解囊。他为小白血病患者捐款2.7万元、为身患血癌、打工救母的少年捐款2.3万元。一位素不相识的女青年打电话给黄久生,说家里三口人患了癌症,黄久生当晚就筹集3万余元现金送了过去。这样的事他默默做了很多。

在郑州打工多年的黄久生,看到老家来郑打工的人虽多,但比较分散,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等权益被侵害的事时有发生。在黄久生的建议下,"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成立,他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散居在郑州市的56名农民工党员有了"娘家"。农民工党支部积极为农民工解决难题,仅讨薪一项,就为农民工讨回两千多万元。通过这个支部找到工作走上致富路的农民工达一万多人,每年还为家乡带回1.5亿元的劳务收入。

黄久生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何玥 何玥,女,壮族,2000年7月生,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金宝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年仅12岁的何玥因患脑瘤去世,生前她作出无偿捐献器官的决定,使得三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她的无私与大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她被称为"最美女孩",她的遗愿被称为"最美遗愿"。

何玥生前是一位品学兼优、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可爱女孩。她是家人和学校的骄傲,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她和同学们关系融洽,常常主动帮助解答作业难题,打扫教室卫生。她生活上很注意节俭,平时都是一毛、两毛地省下、攒着,几年时间竟积攒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零花钱;但有一次,她在参加慈善活动时,却毫不犹豫地捐了出去。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少年,命运却遭受了重大不幸。2012年4月,小何玥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生命危险。第一次手术后,何玥病情有所缓解。她所在的学校获知后,师生们迅速展开爱心捐款,共募捐了2000元。当她得知父亲收下这笔捐款后,一再坚持要把钱捐献出去,她对父亲说:"还有人比我更需要这笔钱,应该用来帮助更困难的人。"9月初,何玥的病情突然加重,医生发现她小脑里的肿瘤已扩散到其它脑组织,生命垂危,最多能活三个月。11月初,当听说有个18岁的藏族小伙子因患有慢性肾衰竭来桂林求医,只有找到合适的肾源做移植手术才能挽救生命。何玥对父亲说:"爸爸,如果我死了,你就把我的肾捐给这个哥哥。"父亲一下楞住了,马上表示不同意。但何玥捐献肾脏的决心已定,反复向父母亲提起这件事,希望尽自己所能给别人生的希望......慢慢的,父母亲勉强接受了。11月16日上午,经紧急抢救无效,何玥被医院诊断为脑死亡。满怀悲痛的父母含泪签署了《无偿自愿捐献器官申请书》,帮助女儿完成最后的心愿。随后,何玥无偿自愿捐献的两个肾被移植到藏族小伙子和桂林一位患者体内,肝脏则被立即送往上海,移植给一名重症肝病患者。小何玥的生命虽然消逝了,但她用自己的大爱使三位素不相识的病患者生命得以延续。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于器官捐献者,红十字会将给予家属一定治疗费和丧葬费救助。医院也提出给予何家一定的经济援助。尽管何玥的医药费花费10多万元,但其父母都婉言拒绝了。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彻彻底底地做到无偿捐献,才是真正为女儿完成了

心愿,才是何玥助人为乐精神的最高体现。

何玥荣获桂林市优秀少先队员模范、广西壮族自治区青少年道德模范、中央电视台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罗玮 罗玮,女,汉族,198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四川永隆实业有限公司职工。她是我国器官移植史上无偿为陌生人捐肝的第一人。利用康复期间社会各界的捐款在广元市建起第一家老幼托管中心。汶川地震发生后,她志愿来到灾区全力救助受灾群众,用感人的义举书写美丽青春。

2005年的一天,正在成都打工的罗玮,从媒体上得知四川省蒲江县妇女廖红霞患肝坏死急需换肝,便赶到医院表示愿意捐献自己的部分肝脏来挽救病人。但捐肝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手术失败或者留下后遗症,都将威胁罗玮的健康和生命。而此时国内尚无一例无偿捐肝者,她甚至写下了遗书:"如果我失败了,我想捐掉我所有健康的器官......"罗玮的决定起初遭到家人和朋友的坚决反对,父母和哥哥专门赶到成都硬把她带回了广元。面对家人和朋友的强烈反对,罗玮耐心说服他们,最终取得大家的支持,成功地为廖红霞捐出一叶肝脏。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她和廖红霞均恢复良好。罗玮无偿捐肝的义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她康复期间,各界人士为她捐款10多万元。除治病和营养开销外还剩3万余元,她又通过募捐,在广元市郊区建起了第一家老幼托管中心,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老人、小孩的生活起居和学习辅导等困难。2007年以来,她又动员家人拿出自家的房屋补偿款8万余元,在广元市龙山镇大牟村、双河乡场分别建起了"罗玮留守学生之家"。她还向社会发出倡议,争取3年内让全市所有农村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有一个温馨安乐的家园。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罗玮一方面安顿好托管中心老人们的临时住所和生活,另一方面主动到广元市072医院当志愿者,奔赴青川重灾区救助群众,并陆续接收青川受灾老人和儿童300余人到托管中心临时安臵。2008年5月,在抗震救灾中她光荣入党。2009-2012年,她帮助剑阁县的乡亲们引资数百万,利用闲臵土地,带动村民们种植核桃3000亩,大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罗玮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创优争先优秀共 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2年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龚全珍

龚全珍,女,汉族,1923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莲花县甘家小学原校长。作为开国将军的家属,龚全珍毅然放弃优越的都市生活,陪伴丈夫来到偏僻陌生的山村,几十年如一日,积极扶贫济困,支持乡村建设,把对家乡、对人民、对祖国的挚爱写在青山绿水间,刻在老百姓的心上。

龚全珍是已故老红军、开国将军、原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甘祖昌的夫人。1957年下半年,甘祖昌主动请辞解甲归田,返回家乡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做起了农民。甘将军逝世后,龚全珍用实际行动延续将军的梦想。几十年如一日,她兢兢业业地履行职责,呕心沥血教书育人。生活并不富裕的她,经常捐款捐物帮助贫困学生。2003年,她应邀到凫村中学作 爱 国主义传统教育讲座,发现该校图书室书籍匮乏,立即购买了1000多册书籍送到该校。不久后,她又捐出2400元资助县关工委购买《激励永远》教育光盘捐赠给学校。这些年来,龚全珍与不少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她捐助的学生达百人之多,捐款金额10余万元。汶川、玉树地震发生后,她在女儿的搀扶下,分别将2600元和1000元特殊党费亲手交到县委组织部。

龚全珍经常说:"我没有特殊身份,但有一份特殊责任,就是要把甘老的精神传承下去。"为了这份特殊责任,离休后,她仍然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走进学校、机关、

部队、工厂,义务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没有人记得老人家去了多少地方、做了多少报告,但大家都记得,她从不要一分钱报酬,还经常自带馒头或面包,就着白开水当午饭。

2011年,琴亭镇组建"龚全珍工作室", 聘请龚全珍做名誉辅导员,搭建起一个对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进行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她每周都会来到工作室,与群众沟通交流,帮助群众解决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甘将军离世后,她曾在县幸福院度过了5年。期间她从不把自己看作被照顾对象,而是当成院里的工作人员,帮忙打扫卫生、照顾他人,并拿出生活费给大家买营养品。

龚全珍荣获江西省优秀共 产党员、江西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王结

王结,男,回族,1971年5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盲协主席,爱德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 13岁时的一场飞来横祸,让王结双目失明。面对人生的不幸,他以超常的毅力,借助盲文和录音自学考取大学、攻读研究生,在自己事业有成时,大力帮助其他残疾人和下岗职工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王结原本在西吉县医院上班,有一个令人羡慕的"铁饭碗"。为了帮助更多盲人走出一条生存之路,他下决心创办盲人按摩培训班,他带领几十名从没出过门的山村盲人,来到县城接受培训,寻求光明之路。按摩技艺需要大量实践,王结就让学员们在自己身体上练习。为了让学员们尽快就业,王结放弃固定工作,带领盲人兄弟姐妹去银川创业。他联系有关部门,搞调研,选店址,为了节省费用,有时晚上就睡在银川市中医院走廊的长条椅上。1999年9月,"爱德"盲人按摩诊所在银川亮相;2001年7月,王结创办的宁夏爱德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诞生。这是宁夏第一所残疾人职业学校,吸引了各地渴望自食其力的残疾人前来学习。学校以保健按摩培训为主,同时开设计算机应用、工艺品制作、SIYB创业培训及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等培训项目。学校开办12年来,王结共培训残疾人等各类人员7000余人。帮助4000多人实现了就业梦想,300多名学员成功创业。王结热心公益事业,虽然家庭并不富裕,至今还与妻子住在出租房,但他为特困学员减免学费、补贴生活费及各类爱心捐款达50余万元。2003年非典肆虐,他为一线医护人员捐赠3万元的医疗按摩卡;汶川、玉树、芦山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后,他先后为灾区捐款4万多元。他经常带领师生到社区和福利院为困难家庭、孤寡人员义务查病、治病。2003年,爱德盲人按摩诊所员工金芳明查出患先天性心脏病,拿不出2万多元的手术费。王结知道后马上带头捐款5000元,其他按摩师也纷纷解囊,帮助金芳明顺利地做了手术。宁夏南部山区的盲人马世清、银川市民谢宝华,均在王结的无私帮助下,开办起自己的保健按摩所,脱贫致富,创业成功。王结的事迹被写入宁夏党史和地方中学课本,一位著名诗人称赞王结道:"不怨苍天不低头,潜研科技写风流。眼盲不信前途暗,心路光明耀九州。" 王结先后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宁夏回族自治区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解黎明

解黎明,女,汉族,1925年7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电网山西临汾供电公司离休干部。

解黎明作为一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耄耋老人,15年间,将自己近一半退休金拿出

来资助贫困学生和困难家庭,共捐资13.7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50名,贫困家庭33户。她已将助人为乐、奉献社会作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1985年,离休以后的解老,本该享受平静的离休生活,可和老伴儿总想再为党的事业做点贡献。2000年7月1日,解黎明和老伴向临汾市尧都区区委和临汾供电公司党委写了一封信,以书面形式郑重承诺:在每年7月1日党的生日这天,每人拿出1000元,捐助贫困学生,直至两位老人离开人世。2002年6月,与她相濡以沫58年的老伴儿因病去世。7月1日 那天,她压抑着丧夫的悲痛,仍按时把2000元送到临汾供电公司机关党总支部书记手中。

老伴去世之后,解老的捐助更加频繁。她把自己家中的衣物和一台电视、一台热水器捐给了贫困山区,到临汾市妇联认领了5名失学女童,帮助她们完成9年义务教育。2006年,解老决定每年拿出1万元资助山西省内贫困县的大学生。2011年,解老再次承诺:每年再拿出1万元,资助十户贫困家庭。今年3月,88岁的解老参加完山西省十大感动人物颁奖典礼,在返回的途中,路过家乡平遥县香乐乡大羌村,带头捐资 1 万元,用于家乡水源建设,美化家乡生态环境。 38载青春献岗位,27年夕阳红似火。原本可以安享平静的离休生活,她却开始了为民服务的新征程; 原本应该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 , 她的心里却始终放不下失学儿童 ; 原本能够使自己的物质生活更富足 , 她却为贫困家庭倾注了满腔热情。解黎明的事迹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解黎明荣获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 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感动山西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孙茂芳

孙茂芳 ,男,汉族,1942年10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孙茂芳四十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无微不至赡养照顾了18位孤残老人,用自己的行动传递了一位退休军人的情怀操守,诠释了一名共 产党员的精神境界。1970年,孙茂芳到北京军区总医院工作后,发现医院所在的南门仓社区有许多困难老人和残疾人,便带领医生护士成立了30户家庭病房,开展上门包户服务活动,从此开始了助人为乐、敬老爱老历程。他先后赡养照顾18位孤残老人,为其中8位老人养老送终。他服务时间最长的是王炎老太太,连续照顾17年,直到老人90岁时为她送终。老人脾气古怪,对人有戒心,少有好话和笑脸,但孙茂芳始终像儿子对待母亲一样耐心。当老人卧床不起时,他陪床3年半,为她洗脚、端屎端尿。老人终于感动,临终前立下遗嘱,要把价值上千万的四合院和十几万存款赠送给孙茂芳,被他婉言拒绝。他对老人说:"我有责任照顾您一辈子,无权利要您一根草。"一位名叫高志云的孤老,儿去世后孤苦无依,孙茂芳得知后,承诺做老人的儿子,每天陪老人看2个小时电视,节假日用轮椅推老人外出观光。老人牙口不好,孙茂芳让老伴每天做些软饭软菜送到老人家中,连续送了11年。老人去世后,孙茂芳每年清明节都带着孩子去给老人扫墓,至今已经20年。

在医院工作,孙茂芳还接触到很多病困家庭,促使他开始扶贫帮困公益行动。1998年起,孙茂芳每月从工资收入中拿出500元建立了家庭助困金,后来增至1000元。河北农民卫福安,女儿6岁患上糖尿病,卖掉房子来京看病,孙茂芳让他们夫妻住在自己家里,省下住宿费为孩子看病,并带头捐款,一周内募集了3万多元,使孩子得到救治。孙茂芳在家里设立了一张"救急床",帮助200多名来京看病的外地人解决了燃眉之急。此外,他还热心帮助11位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和32名特困学生。至今,孙茂芳用于各种助困的资金已经39万多元。

孙茂芳时时刻刻以雷锋精神照亮着社会,以个人名义先后组织成立了百余个学雷锋

篇二: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个人事迹材料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个人事迹材料

材料一:

xx,朝阳县xx乡黄台子村村民,她积极加入共青团志愿者队伍,积极参加团的活动,无私奉献。在村里她家是一个普通的独生子女家庭。家里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为人科善,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好评。

她 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儿子、儿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她的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互相体谅,尊老爱幼,宽容 谦让,形成了相互理解、尊重、关爱的文明家风。平时xx忙完农活尽量多做家务,减轻老人的负担。婆婆年老多病,一发现老人身体不舒服,及时请医拿药,问 寒问暖,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身心上得到了健康;在对待邻里的关系上,xx总是能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左邻右舍相处和睦,邻里之间能做到相互 照应,互相团结。邻里谁家有事主动去帮忙,xx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邻里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这却使他们的这 个家庭更加和睦,更加美满幸福

她积极支持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村里开展的每一项受捐助活动,他都能够积极参与并慷慨解囊。

她那和蔼可亲的脸上总是透露着灿烂的笑容,她那热心助人的事迹,总是让人念念不忘,一颗关心他人、温暖别人、金子般的心肠,构成了她外表与内在的统一美。

她对女儿疼爱有加,可她婆婆爱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觉得自家条件不错,儿媳妇不生个男娃在邻里面前抬不起头来,希望自己家也能如愿抱个孙子。但是,多次做儿子、儿媳工作,xx夫妻就是不同意,还劝导婆婆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

今 年3月的一天,村民王小英发现自己不足一岁的女儿不知为何不吃饭,老是哭,还发高烧。丈夫又外出打工了,王小英一人在家,急得直掉眼泪。xx知道后,立 即赶到王小英家,抱起孩子说:“走,快送医院,给孩子看病要紧”。经检查,孩子患了肠套叠,来晚了就会有生命危险,由于治疗及时,一周后,孩子康复了。

正是这点点的爱心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的航向。

xx是xx乡一名优秀的共青团青年志愿者。

材料二:

xx,女,44岁,中国共产党党员,白云乡红云村妇联主任。她出生在武隆县白云乡一个偏僻的小村,家庭出身非常贫困。

多年来,他始终怀着对党、对人民无比热爱的赤诚之心,热心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通过自身捐款、社会筹款等多种途径融资,为贫困家庭和社会公益事业提供资金援助,为党分忧、为困难群体解难,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3年在水泥厂被评为优秀工作者.1999年,2007年,2011年被白云乡评为优秀党员。

他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倾其所有奉献自己的爱心,想方设法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十几年如一日。他不光积极奉献自己的爱心,还多方呼吁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共同回报社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之手。

xx不仅仅助学,关心公益事业,还长期的照顾身边的老人。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敬老爱幼的公益事业中,身体力行,为敬老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此外,他还积极组织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募集善款,救助贫困老人。

他无私奉献、不图名不图利的大爱情怀、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先进事迹感染了很多人,她常说大爱无边。让我用自己的一丝微薄之力,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她不光是一个助人为乐的模范,也是一个孝敬的人。不光对自己的母亲还是对自己身边的人,都能尽到自己的一份孝心。她是党员的表率,社会的雷锋,是妇女中的佼佼者。 篇三: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记XXXX村村民朱永记

他叫朱永记,男,汉族,生于1955年12月,原阳县XXXX村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而正是一个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却凭着自己的热心、爱心和树立正气的责任心,默默无闻的帮助着别人。

1983年,朱永记在村里任小队长,因为工作负责任,1989年,村里又将治安主任、民兵连长的担子压给了他。当时年轻的他并没有多高尚的想法,只是想:既然上级组织信任我,自己就要好好干,不能辜负了上级和人民的期望。在任治安主任、民兵连长的时候,他还不是共产党员,但是,他却时时处处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当时的农村治安比较乱,他就组织村里的群众天天打更,夜夜巡逻,每天晚上他都是第一个上岗,最后一个睡觉,在任时村里没有发生一起盗抢案件,没有发生一起意外事故,村里的群众都笑称他为张双井村的“看家人”。

1996年8月,黄河发生汛情,洪水从韩董庄乡吴厂村决口了,如猛兽般向护村堤以北扑来,朱永记当时正巧正在河边干农活,见此情况,他马上召集了村里的民兵、群众上坝堵口,又借了当时村里唯一的农用三轮车,拉柳料、送木材、1 运石头等防汛物资。他从护村堤到村里来来回回跑了多少趟,也没有回家里看一下。凌晨2点多,当他忙完回到家中,家中的20000多斤稻已经浸泡在了水里,他老伴拉着孩子站家门口边哭边说:“家里的粮食都淹里了,你咋才回来啊!”朱永记知道,如果他提早回来,家里的粮食不会淹在水里,但他没有说话,又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去组织群众迁安转移。

工作上的他,尽心尽职,生活中的他,乐于助人。2011年10月,村里的村民常喜林出了车祸,常喜林的家人找到朱永记,想让他开车和儿子去看病。他二话没说,开车就去了。陪常喜林去郑州看病,来村里帮忙借钱,到交警队解决事故。他一趟趟的跑,一次次的去,却没有过一丁点的抱怨。以至于最后在常喜林因为伤情较重,医生准备下病危通知书的时候,也是把朱永记当成了病人家属,只给朱永记打了电话。

李玉修是村里的上门女婿,2007年检查出了肝癌,其妻子李桂英是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有挣钱门路,朱永记闻讯后,把2000元现金送到了他的家中。又开来了自己的汽车和李玉修去县医院、新乡市传染病医院等多家医院看病,前前后后跑了六七趟,村里的其他群众不理解的问他图的是什么,他笑着说:乡里乡亲的,既然叫我过来,是看的起咱,就算帮不上什么忙,我来了,他们心里都有底了。

2012年,村里老支部书记郝桂珍的儿子检查出患有脊索 2 瘤,省肿瘤医院的医生打电话告诉郝桂珍必须要住院输血,还要准备6000毫升O型血,但是医院血库O型血只有几百毫升了。郝桂珍接了电话后顿时觉得无望了,爬在电话上好久没有抬起头。朱永记恰巧当时在郝桂珍家中串门,看见郝桂珍这样,就问咋了,郝桂珍告诉他说,医院要儿子住院、输血,可她家里实在是拿不出更多的钱了。朱永记听后,说:嫂子,我是O型血,我去献血,其他的你别管了,我想办法。随后,他到村里挨家挨户的做工作,组织人筹钱、献血。第二天早上天刚亮,郝桂珍的家门口已经聚集了20多个要去献血村民,村里组织了三辆昌河车才将人拉到医院。到医院后,缴费、抽血、化验、拿结果,朱永记来来回回的跑着,但是老天似乎也在作弄人,检查结果只有6个人合格,只抽了2000CC血,这离医院所说的数字差的还很远,朱永记晚上从医院回来后,也顾不上了身体的疲惫,又一次到村里发动村民人去献血。第二天一早,二十多村民又一起来到了医院献血,其中还有几个在外地打工的,他们也是听说后主动回来献血的。最后,共筹集到合格的O型血5800毫升,已经满足了手术的要求。

血虽然是够了,但是动手术要钱,郝桂珍的家中已经因为给儿子看病花光了积蓄,实在拿不出钱来了。朱永记一切都记在心里,又主动拿出了3000元给郝桂珍送了过去,郝桂 3 珍说什么都不要,说:刘记(朱永记的小名),你已经够帮忙了,咋能还要你的钱!朱永记却劝道:钱不重要,花了再挣,孩子的命要紧啊”。在朱永记的感染下,村里的群众也纷纷送来了爱心的捐款,就这样,你5000元,我2000元,他500元,光张双井村的群众就凑来了20000余元,解决了郝桂珍家的燃眉之急。

朱永记在村里威信高,人缘好,大大小小的事村里的人都会来找他帮忙出主意,也是这样,也引起了家人的一点小误会。村里常建福的孙媳妇和孙子闹矛盾,要离婚。家人叫了几次都不回来,尚建福给朱永记打电话,想让他帮忙,朱永记当时因为孙子生病住院了,在郑州儿子家中陪护,当朱永记提出要回去时,儿媳妇不满意的说:你就恁忙,来这才两天就走,恁孙子有病你也不管,孙子你不要了吧!朱永记却说:村里有事,人家说出口了,我不能不管吧。第二天,朱永记就回到了村里,因为这件事,儿媳妇好长一段时间没和他说话,但是后来,也就慢慢理解了,支持了。

朱永记做的好事还有很多,汶川地震、村里修路、盖学校等等,他每次都积极参与,慷慨解囊,出钱出力,毫无怨言。

这就是朱永记的真是写照。 4

推荐第5篇:模范事迹1

站在百姓的角度做工作

——记最美基层干部江西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向阳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朝富

‚脚上一双沾满泥巴的胶鞋。‛这是张朝富留给大学生村官张双宝的第一印象。

从一名转业干部到向阳街道党工委书记,49岁的张朝富已扎根基层10余年。遇到任何事情,他总是首先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他说:‚基层工作难不难,就看有没有和百姓站一边。‛

化解拆迁矛盾

近年来,九江市积极实施‚强工兴城‛发展战略。管辖44.76平方公里的向阳街道,承担着八里湖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庐山区征地拆迁等工作。

‚谁也别想拆我的房!‛9月27日,在家里准备好刀和煤气罐后,梅山村桂道军一家人守在家门口,拆违人员远远地不敢向前迈一步。得知情况后,张朝富立即赶到现场。

‚张书记不像是来拆房子的,而是一直问‘家里有几口人?做什么工作?有没有难处?’‛张朝富了解到,桂道军一家11口人挤在2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人多不够住所以加盖了一部分。

‚拆违不能让老百姓没地方住。‛张朝富提议,拆除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周边环境的部分,保留一部分住房。桂道军也签字保证保留部分以后征收不获补偿。直到凌晨一点多,张朝富才回到家。

近3年来,张朝富每天都奔波在基层一线,曾因过度劳累住进医院,医院一连3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可身体刚恢复他又跑回去工作。‚在基层跑,就要站在老百姓一边,从他们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要能担当责任,找到他们的实际难处,就能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近3年来,在张朝富的带领下,向阳街道平均每天拆迁2户民房,共为八里湖新区征地1.2万亩、拆迁30余万平方米,但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有力地促进了50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盘活沉睡资金

向阳街道通畔垄村黎大爷今年67岁,从2008年开始家里3位老人每人每年可领到1500元生活补助。

‚以前这是个典型的贫困村,村干部发不出工资,村民生活很困难。‛向阳街道主任代大勇说,近几年各村村集体都有土地拆迁补偿款,但苦于没有投资渠道,村干部害怕担风险,只能让大笔资金在银行‚睡大觉‛。

‚钱放在银行就是死钱,应该把钱盘活,让钱生钱,发展经济。‛张朝富和街道、村干部考察后建议,首先在梅山村试点,村委会拿出600万土地征收补偿款,投资购买10间门店用于出租。他算了一笔账:‚600万元银行一年定期利息只有20万元左右,而投资门店每年至少30万元收益。‛这个建议得到大部分村民的认可。现在这10间门店年收益达到40多万元,门店已升值到1000多万元。

‚门店租金是村里的集体收入,应该拿出来为村民做点事。‛在张朝富的提议下,梅山村1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领到了生活补助。梅山村的成功试点,又带动了刘家塘、通畔垄等村盘活资金。‚2008年向阳街道村集体经济收益只有30万元,现在年收益已突破200万元大关。‛张朝富说,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村里老人可领生活补助,考上大学的学生有奖学金,村村修了水泥路,村民用上了自来水……

筹建‚新家‛养老

11月19日下午3时,畔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广场,社区居民们正在排练舞蹈,而行动不便的老人们,在阅览室、谈心室聊天看报。

‚畔湖社区是企业改制后新成立的社区,居民生活条件普遍一般。‛张朝富调研发现,社区老年人口多,社区养老院无法满足养老需求。为此,张朝富向上级打报告、跑政策、要资金,率先引进‚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筹资80多万元建起1500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室内设有健身房、棋牌室、阅览室、老年人食堂等,室外是老年人活动的舞蹈健身场所。服务中心还与社区医疗服务站、家政服务中心建立联系,为每位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健康咨询、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服务。(魏本貌 熊婷婷)

推荐第6篇:道德模范事迹

萤火之光 照亮社区

-------------记西河社区道德模范谭米花

有一种美德叫助人为乐。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关爱与帮助,每个人都渴望在帮助别人的行动中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而这正是助人为乐的真正内涵。永定路街道西河社区志愿者谭米花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用她的实际行动演绎着一曲曲动人的助人之歌,而她的事迹也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道德”课,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光亮,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正能量。

谭米花一位淳厚而朴实的下岗工人,她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乐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美好品格,为街坊邻居津津称道。

在家中,她是一位贤妻良母,她勤俭持家,从不铺张浪费,精心操持着她们那温馨的3口之家。她丈夫也是一位下岗工人,在生活中她们总是相互扶持,在孩子教育上,她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

2007年她听说社区招募志愿者就毅然决然的来到了西河社区担任社区服务及工青妇工作,投身于她热爱的志愿者事业。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休息时间,每天与社区工作人员同步作息,并经常提前来到服务站打扫卫生,收拾资料。多年来她本着一颗无私奉献的爱心和乐于助人的热心,无私的帮助别人,主动为社区分担责任,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年迈居民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扶老携幼,主动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主动当起了一名社区志愿者,在自愿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同时升华自己,播撒爱心。无论是炎热还

1 是寒冷,多年如一日,而且从不宣扬,默默无闻。

爱,如果仅停留在一家人中,那么这种爱是狭隘的。可谭米花却把这种爱延伸到亲朋邻里、社区之中。谭米花在处理好自己家庭事务的同时,对社区的老人也特别关心,不定期上门走访看望社区老人,了解老人的需求,帮助解决老人们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

居住在西岩新村家属院的王桂莲老人,79岁,丈夫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病故,她含辛茹苦地把三个孩子拉扯大,患有一身疾病:心脏病、哮喘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双腿变形,行走不方便,不幸的是六七年前她的儿子和女儿相机因意外事故去世,老人接连收到这么大的打击,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谭米花这几年经常利用空闲之余,到她家看望她,陪伴老人聊天解闷,陪她看病抓药,帮她提水,整理家务,帮老人办理医疗保险,领取养老保险金,低保金。老人病了,她跑到社区、街道、医院办理医疗保险、大病救助。……。“你们不用担心我,因为我不是孤老,我有一个最贴心的女儿!”这是王桂莲老人见到居委会的干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制药厂家属院三号楼三单元702室住着二级肢体残疾人韩红梅和女儿梁悦。韩红梅今年44岁,原敬东厂下岗工人,谭米花配合社区干部以房管人入户时,了解了她家情况,丈夫原是制药厂下岗工人,2003年单位买断下岗,丈夫下岗后长期有病,数年后也因肝硬化于2009年7月病故,原来家里的收入就不高,因为丈夫患病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借了亲戚朋友的钱,生活的重担子全压在了韩红梅的肩上,生活的拮据让这个柔弱的女人在下班回家时路上晕倒,

2 致使半身不遂,瘫痪在床,家里没有了任何经济来源,全靠低保金维持生活。每月买了药治病后,家里连吃的面粉都要靠赊取,女儿梁悦上高二,17岁,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去年韩红梅病情严重的时候,女儿一度要放弃上学照顾母亲,经过大家劝说后,孩子虽然上学了,但有时候下午还是在家里照顾母亲,韩红梅再催促,她说是下午上副课不要紧。知道孩子因照顾母亲弃学或者逃课这件事后,谭米花经常去看望她们,鼓励梁悦好好学习,不要有思想负担,有困难大家想办法,她把她的电话号码留给韩红梅,当她有需要时可以随叫随到,进行帮助。在空闲之余,给她们母女俩出钱办理了医疗保险,帮助韩红梅办理大病救助手续,低保金发放了及时到她家把低保金三联单送到她女儿手上,她知道这家人正眼巴巴地盼着这点钱要生活。

2013年4月,韩红梅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每天早上7时,洗漱完毕的谭米花就骑着自行车来买上早餐,来到制药厂家属院的韩红梅家,打开窗户透气,打扫卫生,端屎倒尿,然后帮韩红梅洗脸、擦手,再给她倒一杯热水。中午韩红梅的女儿放学回家,谭米花为了不耽误她的学业,让她能够早点吃晚饭去休息,谭米花首先到韩红梅家给她们一家做饭,当韩红梅一家开始吃饭的时候谭米花就有马不停蹄的回到自己家才给自己家人做饭,刚开始她的丈夫周世英还抱怨她,但由于谭米花的坚持她丈夫慢慢的支持她的工作,一年下来谭米花瘦了10多斤,但她还乐此不疲。长久卧床的人最容易得褥疮,晚上下班之后,谭米花就来到韩红梅家用热水给韩红梅

3 擦身、并帮他翻身、揉背。谭米花身高1米65多,体重比韩红梅重10多公斤,但谭米花照顾起来相当吃力,可韩红梅瘫痪在床近一年多,身上一个褥疮都没有。

经过谭米花细心的照顾韩红梅的心情状态好了,病情也慢慢地有所缓解,到今年韩红梅已经可以自由活动,生活可以自理了。

谭米花更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她把个人兴趣与社区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深入群众,平时居民上班不在家,谭米花就利用中午晚上休息时间去辖区居民家中上门收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居民“零距离”解答各种政策信息,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和想法,做好上情下达,真正当好“政府的耳朵、社会的减压器”。 2013 社区居民高胜贵、康学林、何淑芳的孩子刚考上大学,由于家庭困难难以凑齐学费,谭米花得知情况后先后多次向民政局询问政策并且帮助他们申请到了每人3000元的助学补贴,使他们能够及时到学校报到。

一旦辖区有了什么事总是能看到她跑上跑下、忙里忙外的身影。在谭米花的身上随时装着一个”民情”笔记本,上面记录着辖区困难居民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以及这些家庭最近的生活情况和最近需要迫切解决的困难问题,使社区能够及时掌握情况。 “西河村有几个居民的医疗保险需要上门收缴.....” “公园路上还有几个小区养老保险政策没有宣传到需要通知知....”

“低保户何淑芳家的儿子今年上大学....”

4 “社区困难家庭李鸿强今年搬进了廉租房....”等等。一段段话语记录着谭米花对居民生活的关心。

社区的环境问题一直是居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西岩桥河道两边的垃圾乱堆、乱扔现象严重,谭米花发现问题后一边及时社区反映,一边就到附件居民家中发放宣传单劝导住户把垃圾放到垃圾固定点,并组织辖区4050人员对卫生进行清理,及时杜绝环境卫生脏乱差,做好社区环境卫生工作。邻里闹纠纷,她主动去帮助调解。谭米花在社区志愿服务岗位一干就是7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到1.5万小时。

在讲求价值规律的今天,谭米花却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谱写着助人为乐、文明幸福之歌。常有人这样问她:“你这么干,不觉得累吗,图啥?”“其实人最怕的就是‘老来难’,我父母在外地,觉得社区的老人们就像我在远方的父母,社区的居民就是我的亲人,我只不过使做了生活中一点平平常常的小事”正是基于这种朴实的想法,支撑她在这十几年的工作中默默无闻地照顾孤寡老人,为家庭牺牲,为社区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颂歌。

多年来,谭米花被永定路街道办事处评为“道德模范”、“社区先进工作者”、“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安定区国家税务局评为“光荣纳税服务志愿者”,2011年被安定区总工会评为安定区“优秀基层工会工作者”,2012年评为安定区“先进基层工会工作者”。2013年被定西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市“孝亲敬老模范”。

推荐第7篇:模范家长事迹

***实验幼儿园家教经验交流材料

模范家长事迹

中三班 *** 当贾老师给我说要我写优秀家长事迹的时候,真的很惊讶,作为家长,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却给了我们这么高的荣耀,真是愧不敢当。在我的心里,一直觉得老师是最值得尊重和最辛苦的,好似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所以我非常支持老师的工作,经常跟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帮助老师更好的教育孩子。遇到问题,站在老师的角度分析。老师都是为了孩子,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在此非常感谢贾老师和蔡老师一年来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使的孩子在这一年中不仅长了知识也学会了做人。还改掉了好多坏习惯,这都与老师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所以模范家长这个勋章有老师的一大半功劳,我们做家长的只要配合好老师的日常工作就可以了。下面就说说我们家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营造和谐美好的家庭环境

孩子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父母身边,所以给他营造一个和睦温馨、充满快乐和关爱的家庭氛围至关重要。我们从来不采用家长式的管教,更多的是以朋友的方式相互沟通。在家里,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正确就会被采纳,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做父母的也有做错和不理解孩子的时候,把孩子当做朋友,错了就要主动向孩子承认错误,给他道歉,这样孩子就从中学会了尊重和信任。在孩子的兴趣爱好方面,我们尊重她的个性发展,家长适当引导,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为了给孩子更直接地感性认识,我们经常带他出去了解世界,也陪他去过科技馆、美术馆、自然博物馆等开阔知识视野的地方,让她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以优秀者为目标,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志存高远的种子。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对象,我们夫妇在孩子面前十分注重父母的榜样,每天晚上,我们都要看书学习,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从小就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了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仅仅关心她的身体成长同时更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孩子虽小但他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我经常主动和孩子平等地沟通交流,给孩子创造比较宽松良好的成长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孩子情绪平和、愉快,现在孩子无论什么都愿意与我分享,也更懂道理,管教起来也更容易。 二:以身作则,当孩子的榜样,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前期小孩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好奇心强,探索欲望高,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和兴奋,依赖于父母的情感却同时有了独立思考和尝试很多独立的行为,他们没有具备成人判断事物的能力,只是单纯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很多早教家就认为“优秀是模仿出来的”。这一时期孩子的人格形成和习惯养成也就显的格外重要。所以我和孩子的妈妈一致认为,孩子在幼儿时期,我们不会要求他要超高的学习天赋,重点是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认为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学做人,学处世。做什么样的人呢?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实正直、关心他人,做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平时我们注意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她多参加一些学校的文娱体育和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家中我们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孩子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有时间就带他去旅游,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并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没事的时候我会跟孩子谈谈今天遇到的一些事跟人,告诉他无论做什么都要有敬业、认真负责的态度,学习也同样如此。现在,孩子已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配合老师做好基础教育工作,延伸老师职责

虽然我和媳妇更注重孩子的成长,但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我们一直向孩子强调,任何时候学习都是放在第一位的。配合学校的教学措施,辅导好孩子的家庭作业。我觉的学校每学期的家长会很好,让我们了解孩子在这学期都会学习到那些知识点,更容易与老师的教学大纲衔接,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现在已形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由最早的辅导作业变成了检查作业,同时,在陪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得到了加固。而孩子看到家长以身作则,就会以家长为榜样,更加努力认真学习了。为了培养儿子的阅读习惯和增加孩子的知识面,我们经常和儿子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书中的人物,在阅读中学习做人的原则,培养爱心。现在家里的书都有几十本,我跟他妈妈每天坚持给孩子睡前读书。孩子现在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我们教育孩子的理念是: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分享孩子的成功和挫折,给予孩子理性的指导,是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我愿意和所有家长一起用微笑和激励照亮孩子的生命历程,做孩子心中永远靠得住的大山。

推荐第8篇:模范班组长事迹

模范班组长李闯事迹材料

李闯,1986年出生,2003年9月在新郑煤电公司裴沟矿参加工作,2009年6月调入新郑煤电公司,担任综采二队生产二班班组长。身为80年代出生的青年,他带着满腔的热血,无怨无悔地选择了矿山,凭着一股用不完的干劲,在平凡、艰苦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奋好学,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展示着不畏艰难、一往无前的勇气;展示着顽强拼搏,忠于职守的态度;展示着正气昂然,坚毅稳重的魅力,成为了一名典型的基层模范班组长。 不辞艰辛,开拓进取闯事业

煤矿行业苦、脏、累、险,许多未干过的人不适应工作环境,然而,生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李闯,却在毕业后依然选择了这一行,并且在这个工作环境中干的有声有色,干的得心应手。在薄煤层工作面,平均煤层厚度1.3米,最薄处不足1米,最厚处也只有1.9米,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基础差。综采工作面都是大高大宽,在这里却完全反了过来,由于煤层薄、巷道温度高,大家一到工作面都赤膊光背,腰挎矿灯、自救器,跪着、爬着拉架、攉煤、修设备„„,然而,他毫无畏惧,毫无怨言,和班组工友们一起,挥洒着青春的,挥洒着汗水。他经常说到,“虽然薄煤层让大家弯下了腰,可我们有着无坚不摧的意志!”,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感染着大家,鼓舞着大家势要在薄薄的煤层里闯出一番事业来。

身先士卒,兵头将尾的典范

作为一名班组长,李闯时刻对自己高要求,高标准,用实际行动来促使

自己干好每件事、干好每项工作,工作中处处走在职工的前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9月份新来的工人拉架不熟练,他经常一边帮着拉架,一边告诉工人遇到各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如何总结经验,每班下来他拉的架数比每个人都要多。工作面条件差的时候,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最艰苦的地方,以高度的责任心,冲锋陷阵,指挥大家迎难而上,一鼓作气地解决遇到的问题。

班组工作重在管理,班组长要充分发挥兵头将尾的作用,今年下半年,班组队伍经历了较大的变动,面对大量流失富有经验的老职工和新招缺乏经验的新招工人的问题,李闯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我做不到的不会要求大家做到,我能做好的大家一定也能做的到!”。

他在班组内部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针对各种制度,事先征求职工意见并通过会议公开执行,让职工都了解到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到班组的各项管理中,把管好人用好人作为干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在用人上只看工作态度和能力,不看亲情和私情,在生活上只看团结友善和谐发展,把班组打造成为一个团结、和谐、奋进的队伍。

正是有了李闯这样的模范,今年以来,生产二班职工在他的带领下,冲锋陷阵,迎难而上,顽强拼搏,该班组在进尺、生产指标、安全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方面,均取得了不凡成绩,次次夺得班组评比第一名的佳绩,在安全生产中,未出现一例重伤和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同时,该班组的职工收入稳步的增加,班组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成为其他班组的榜样和模范,为整个区队的平安、和谐、较好较快发展树立了标杆,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苦练技能,提高效益的践行者

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与职工队伍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该班组抓住有利时机,在区队率先做出了每周五为班组自身学习强化日,无论白班、夜班、培训日,学习日的工作雷打不动、风雨无阻照常进行,学习内容以安全知识、“两述”和职工行为标准等内容,把学习政治、了解形势作为激励员工的有力武器,不断增强员工学习的自觉性。由于本班组职工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对一些高深的书面理论性东西,职工一知半解,李闯便根据自己的经验认真体会,仔细钻研,在工作面现成,亲自示范,对职工们言传身教,广大员工的技术操作能力得到了大大加强,有原本一班拉架人员不足10人的现状,到目前为止,已基本达到人人都能够独立操作;由原本对煤墙不会支护到现在支护标准化作业进程;由以往的单方面重视产量现已达到了质量标准化、安全规范化、作业标准化、设备运行正常化的递进和健康发展,通过这一年的不断学习规范养成,本班组的员工素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干事创业和敬业奉献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深化。 组织生产,创造纪录的先进者

今年以来,李闯带领着一线薄煤层综采班组,鼓足干劲,等当先进,争创优秀,在我公司3110

6、31110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安装、回收及拆除中表现突出,其中31106工作面仅用19天时间顺利完成拆除,31110工作面仅用19天安顺利完成安装,均创造了集团公司综采工作面安装、回收记录。同时,在3110

6、31110以及31120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先后五次创造我省薄煤层回采推进记录,

3、

6、

7、

8、12月份工作面回采推进136米、154米、156米、181.

5米;12月份31120工作面月回采推进165m;先后三次创造我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单月产量记录,6月份薄煤层单月产量5.04万吨记录,7月份单月产量

5.2万吨记录,12月份单月产量6.7万吨记录。这一系列可喜的成绩验证着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上。

困难面前不低头,荣誉面前不骄傲。他本着追求更高目标的目的,兢兢业业的干好每项工作,工作上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一心扑在班组的安全生产和管理上。当轰轰的采煤机开采运行的第一天到现在已满满三百六十多天,所有的付出和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累累战果。李闯也在工作中不断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赞赏,面对这些荣誉的光环,他更加努力的工作和奋斗。

推荐第9篇:道德模范事迹

“善行河北、爱在廊坊”

道德典型模范事迹

一、助人为乐模范:

王楠,女,20岁,团员,15岁创建《丑小鸭公益网站》。

王楠, 出生于一个幸福的“三姓家庭”,从小受父亲的影响,立志要帮助弱势群体,15岁创建《丑小鸭公益网站》以来,常年帮助患有下肢肌无力的轮椅女孩韩磊重拾生活信心,学会使用电脑,找到了人生的快乐。同时,2007年底,在香河县影剧院举办了《互联相约 与爱同行 救助贫困残疾人义演募捐签名活动》,2008年,在香河县人民医院举办了《互联相约 与爱同行 救助孤残儿童书画义拍活动在香河及爱心火炬传递活动》,分别受到中国互联网协会以及京津两地网民的好评。

刘贺明,男,56岁,永清县韩村镇南石村人。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刘贺明从电视上看到灾区群众缺棉被和食品,他用最快的时间找到一家信得过的棉被加工厂,连夜赶制出400床棉被,同时又采购了400箱饼干、400箱方便面等价值10万元的救援物资,连夜驾车亲手将物品送到了灾区人民的手中。2008年9月3日,刘贺明又为在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就读的四川省平武县的54名灾区学生每人购买了书包,学生放寒假他又用“爱心车”把54名孩子送到北京西客站。然后又亲赴四川接54名学生返校。刘贺明是廊坊市自费赴四川灾区捐赠救灾物资的第一人。

陈雪梅,女,42岁,文安县急流口管区大寺庄村村主任。多年来,陈雪梅凭着坚强的毅力,与残疾人丈夫赵艳利一起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他们热心公益事业,先后为残疾人体育事业、希望工程、印尼海啸、“5.12”地震等捐款共计十多万元。2009年,她放弃了北京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村当起了村官。她捐资17万元为村里修了地下管道,解决了群众盼了十几年的吃水问题。投资20万元为村里硬化了街道,解决了百姓行路难的大问题。

荣季祥,男,42岁,中共党员,现为霸州市公安局胜芳分局教导员。他勤俭节约,先后帮助25名贫困儿童重返校园完成学业,捐款额多达8万余元。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爱心警察”。2005年荣季祥一家被全国妇联评为“爱心家庭”,他两次被提名参选省“优秀人民警察”和省“十大杰出青年”。

孙玉兰,女,安次区银河南路“夕阳红”宣传队队长。1995年退休后,义务协助街道办事处搞宣传,她所带领的“夕阳红”宣传队被授予了“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社区志愿者服务先进单位”、“巾帼文明健身队”等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几十个。14年间,由建队初期的28人发展到1080人,党员由8名增加到65名,由最初的一支队伍扩展到15个社区分队,由一把扇子、一条彩带、一个录音机,发展到有组织、有制度,有场地、有文体活动器材的一支“精神文明建设的轻骑兵”。她带领宣传队自编自演了《喜迎十七大》、《文明市民要做到》、《赞安次》等700余个小节目,走遍市区街道,既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又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先后演出达587场。

二、见义勇为模范:

祁京华,男,44岁,高中学历,群众,固安县金河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乐善好施、乐于奉献,在他人危难时,义无反顾的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毫无保留的给予帮助,在自村一孕妇出现险情时,不惜放弃自己生意上重要的项目,出车出力,助人危难,而不求所取;2008年3份,在参与抢救公主府乡一个不慎落井儿童的过程中,毅然放弃手头工程,调拨5辆自卸车投入抢救,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却在抢救完毕后悄无声息的离去,不求回报,用自己的真诚、无私诠释了善和美的真谛。

宋小克,男,51岁,广阳公安分局北大街派出所巡防队员。6月11日零时36分,广阳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网上通缉逃犯祁军奎入住辖区内荣鑫旅馆。北大街派出所张凤刚等3名民警和宋小克等3名巡防队员出警抓捕。打开犯罪嫌疑人所住屋门后,张凤刚手持防暴枪指向开门的祁军奎,同时亮明警察身份。由于现场狭窄,狡猾的祁军奎突然施暴,一刀刺中张凤刚胸腹。张凤刚中刀倒地,后面的巡防队员宋小克迅捷地扑上去,将祁军奎压在床铺上。宋小克在与祁军奎搏斗中身中6刀。随后,祁军奎及其同伙魏某方被警方制服。宋小克被紧急送到廊坊市人民医院急救,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张凤刚,男,36岁,中共党员,广阳公安分局北大街派出所民警。6月11日零时36分,广阳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网上通缉逃犯祁军奎入住辖区内荣鑫旅馆。北大街派出所张凤刚等3名民警和宋小克等3名巡防队员出警抓捕。打开犯罪嫌疑人所住屋门后,张凤刚手持防暴枪指向开门的祁军奎,同时亮明警察身份。由于现场狭窄,狡猾的祁军奎突然施暴,一刀刺中张凤刚胸腹。张凤刚中刀倒地,后面的巡防队员宋小克迅捷地扑上去,将祁军奎压在床铺上。随后,祁军奎及其同伙魏某方被警方制服。张凤刚被紧急送到廊坊市人民医院急救,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三、诚实守信模范:

石克荣,1957年10月生人,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他从1999年10月兴建汇福粮油集团,10多年来,他靠诚实守信使汇福粮油集团从小到大,目前已成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食品工业十强企业”。他本人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中国诚信企业家”等省以上60多项荣誉称号。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石克荣明确向全体员工承诺:不裁员、不减员、不减薪、不欠薪,2008年增加就业300多人,2009年新增就业500多人。

纪俊泉,男,51岁,中共党员,现为廊坊市明珠商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来,纪俊泉始终秉承“诚信为本打造强企名店,厚德为基创立百年明珠”的经营宗旨,在职工中大力倡导恪守职业道德、向顾客奉献真诚。坚持“卖真品、标真价、献真情”,践信守诺,以诚经商。坚持“名品进名店、名店卖名品”,国际国内高端品牌保持在20%以上,新潮时尚精品保持在70%以上。先后建立了“ 四不进五把关”的商品进货制度,“三证齐全”的销售制度,“不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承诺制度,库存管理ABC分类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了假冒伪劣商品。为解除顾客的后顾之忧,向顾客郑重承诺,企业经营的10万种商品全部包修、包退、包换。 他所领导的企业先后两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商业服务业十佳企业、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单位、中国诚信经营企业等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200多项,纪俊泉本人也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商业系统劳动模范等40多项荣誉称号。

陈振国,男,57岁,大城县人,中共党员,廊坊市全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振国常说“不讲礼仪,不讲忠孝,不讲道德、不讲诚信的人,算不上合格的全振人!”。新职工走进全振公司,他们所接受的第一堂培训课,就是陈振国亲自讲的道德品质教育课。从“八荣八耻”到忠孝文化,从礼仪标准到诚实守信,让走进全振的青年,深刻了解先做好人,再做好事的道理。全振公司成立了以行政部、销售部为主的诚信管理机构,以达对社会诚信、对客户负责。公司十几年如一日,签约率达100%,履行合同上从未出现过差错与纠纷。

段洪甫,男,45岁,中共党员,永清县南关二村人,永清县兴达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现任廊坊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常委,县政协常委、县工商联副会长。多年来,他诚实守信、拼搏进取、扶危济困、造福桑梓。近几年用于社会各项捐款达704.157万元,占全县企业捐款额的49.8%,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今年他光荣地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

四、敬业奉献模范:

王恭祎,男,54岁,中共党员,现任廊坊市农林科学院院长。从事林业科研工作30多年来,共取得28项科研成果,其中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四等奖1项;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有4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其中2项获国际和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研究选育了9个杨树、桃树、梨树新品种,其中4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1个通过省审定。出版专著4部。廊坊杨4号获得“第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并获“燕赵创新杯”最佳产品奖;王恭祎作为党代表参加了中共河北省第五届、第七届党代会,三次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被河北省委确定为科技战线唯一典型,参加了河北省“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省巡回报告。

王金洁,男,196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廊坊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他从2004年8月担任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以来,始终坚持以一名党员的标准,克己奉公,爱岗敬业,团结带领全校广大教职工,坚持科学发展,开拓进取,使办学规模不断壮大,效益不断提高。目前,学校有盲、聋哑、弱智三类残疾学生310名,教职工99名。他本人先后获得廊坊市劳动模范、廊坊市十大爱心人物、感动廊坊十大人物、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伊秋玲,女,安次区光明西道南大街社区居委会主任,中共党员。十几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走百家门,问百家事,解百家难,辖区里的每条小巷每个居民家中几乎都留下了她辛勤的足迹,居民们亲切地称她为“活地图”。几年来帮助近百个家庭解决实际困难120多件。伊秋玲本人也被评为“全国禁毒好家庭”、省级“共建先进个人”。

张永强,男,41岁,中共党员,霸州市第十八中学校长。在工作中,他注重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建设和谐校园;树立创新意识,优化体制,建立“家长学校”,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装上了“信息宽带”;严格教育制度,规范教学工作,与教师签订责任状,使教育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成绩名列全市前茅。

赵宝国,男,41岁,中共党员,广阳区九州镇西冯务村党支部书记。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舍小家、顾大家,被老百姓称为“为民干部”。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先后引进百万元资金,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实行土地流转,大力发展村街特色经济。

赵德平,男,64岁,大厂县评剧团团长,1982年带领剧团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把舞台搭进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城市乡村,把节目送进了全国亿万个家庭,打造了全国文化战线的一面旗帜,他创作、创演的八台大戏和四十多个小品多次荣获国家、省级大奖,《水墙》荣获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化部“全国戏剧文华奖”;《半夜猫叫》、《随礼》等小品也获得了“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新节目奖”等多项大奖。他第一次原编剧的18集电视连续剧《当家的女人》三次热播央视一套和八套。

五、孝老爱亲模范:

宁鹏飞,廊坊市科技局农村科技科科长。他二十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料因病瘫痪在床的老母亲,使母亲尽情地安享着晚年的幸福生活。今年1月28日,这位1939年入党的老党员迎来了她88岁寿辰。宁鹏飞的孝道,在亲朋好友、同事、邻居中有口皆碑。

刘富宝,男,45岁,中共党员,现任三河市公安局警务督察队长。1998年初,母亲去世后,他看到父亲一个人生活非常辛苦,就做弟弟、妹妹的思想工作,给父亲后续了一个老伴。可是祸不单行,2002年底,父亲的老伴又因病去世了,他自己掏三千元钱妥善处理了此事。2003年,刘富宝又劝父亲找了个老伴,2007年9月,第二个继母被诊断出肺癌,为让继母有一个好的治疗条件,刘富宝东借西凑了七万多元,交齐了治疗费。2008年被河北省公安厅评选为督察系统先进个人。

张永东,香河县第一中学教师。自从2004年以来,张永东的父母先后得了重病——2004年父亲做了心脏支架手术,200

5、2006年父母相继患上了脑血栓,不能自理,长期卧病在床。每天他坚持给二老擦洗,几年如一日。但是他依然坚持每天早到校,晚离校,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杜维刚,廊坊供电公司调度运行班班长,华北电力技术院一级技能专家、国家电网优秀调度员。他三十年如一日,勤勉敬业,用诚信的力量,铁面无私地捍卫了“三公”调度原则。生活中,他用顽强的毅力和爱心支撑着一个多灾多难的家,他把爱心给了父母、弟妹、妻儿、同事和朋友,诠释了人性的光芒。2008年他被评为首届华北电网十大道德标兵、“感动国家电网十大人物”候选人。

徐铭,男,30岁,廊坊开发区新世纪中学教师。2004年父亲因工伤腰椎骨折,同时母亲也因多年的风湿折磨和对父亲的担心而病倒了,从此以后,每天下午下班,他都骑20多里的路赶回家去,帮母亲做好够吃一天的饭,然后再骑车去市医院护理父亲,在医院陪一夜床后,第二天直接上班。期间还要找老中医搜集各种偏方给母亲治风湿腿病。2006年结婚后,就把父亲母亲接到了新家,妻子对他的做法也很感动,一起担负起照顾父母的重任。

推荐第10篇:助人为乐模范事迹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

xxx, 女,现年48 岁,大专,主管护师。1986年毕业于兰州卫校,被分配到皋兰县西电工程指挥部卫生所,1994年调入xxx妇产科工作。在工作中,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生活中,她是一个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的热心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在护士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她把助人为乐当成了一个追求、一种责任和一生的幸福。

xxx在卫校毕业时立下誓言;“从带上护士帽的那一刻起,南丁格尔的誓言就时刻提醒着自己,要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要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每一位患者,使他们的内心充满阳光”。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事护理工作二十多年,在医疗行业无数护理人员当中,她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凭着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满腔热情,无怨无悔地追求当代白衣天使的使命,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专业精神,在荣誉面前不伸手,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常常超时工作,具有较强的团队协助精神,主动配合护士长搞好科室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开展各种新护理技术项目,与同事们一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护理技能;并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年轻护士。通过不断学习,更新了知识,钻研了新的护理技术,并有效地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多次受到院领导和科室领导的好评。

在妇产科工作岗位上 ,面对那些身负两条生命的孕产妇,以及女性特有的疾病,xxx的心灵深处始终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压力,产妇需要从妊娠期到分娩期的不适、疼痛、焦虑中恢复,产妇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初为人母的兴奋与喜悦,又有角色转换后的担忧与焦虑,加之分娩后身体的不适,产妇的性格倾向、生活经历、夫妻间及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对新生儿性别的歧视,育儿知识的缺乏,都会加重产妇的心理负担,必须细心留心观察,主动和产妇及家属加强沟通,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胎心的变化需要随时监测、及时处理,更可怕的是大出血、子痫的病人,随时都有夺去孕产妇生命的危险,必须时刻警惕危险信号的征象,真正做到化险为夷。为了做好这份工作,她虚心请教,坚持多看、多做、多练,把别人闲扯的功夫用在钻研业务上面,只要有空就留在科室观摩,只要有机会就动手实践。她主动、热情、认真、踏实的一贯作风,迎接了多少个新生命的诞生又多少次地将病人从生死线上抢救回来,她将朴素的笑容绽放,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用奉献丈量着生命的长度。

她用自己的微笑抚慰病人伤痛的心灵。有一次,一位孕妇因胎膜早破,腹痛难忍,在病房嚎啕大哭,家属也无能为力,她就陪在孕妇身旁,给孕妇喂水、擦汗,给予生理和心理上的安慰,耐心讲解分娩过程,分散孕妇的注意力,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保护孕妇,她让孕妇在宫缩时抓住自己的手,以减轻孕妇的疼痛,就这样,她的手被孕妇抓伤了,但她一声没吭,而是面带微笑的一直陪伴孕妇直到顺利分娩,患者及家属为了表示歉意,要请她吃饭,但被她谢绝了,她常说:患

者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还有一次,也是她值班,当时是晚上11点左右,妇科走廊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接着就看到一位30岁左右的男人抱着一位妇女走来,她立即迎上去,帮忙将患者抬到产房,当时患者面色苍白,躁动不安,裤子上全是血,凭她多年工作经验猜测,这一定是个流产的患者,就立即通知医生,并立即采取了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备血等一系列的抢救措施,经医生检查后诊断为不全流产,失血性休克,需要立即输血并做清宫术,她一边积极帮助家属办理住院手续,一边联系化验室赶紧配血,患者经输血、清宫后转危为安。这位家属感动地说:“你们真是好人呀!好人呀„„”。

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她不怕脏、不怕累。一次新生儿出生后突然出现面色青紫需要抢救,根据多年的护理经验判断患儿是喉咙痰堵住了,时间就是生命,在没有任何抢救设备的情况下,她果断地采用口对口方式,吸出了堵在新生儿喉咙里的痰液,经过及时抢救,患儿转危为安。当这一情景被新生儿的父亲听到后很感动,拿出200元钱给她,却被她婉言谢绝了,只是微微向孩子一笑。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 “SARS” 疫情,让人们经受了一场特殊的考验。当时,医院要抽调部分医护人员到 “SARS”的定点医院,当绝大多数人还处在恐慌、不知所措的时候,她却毫不畏惧,带头请战,不顾个人安危,积极的投身到抗击“非典”的第一线。根据要求,苦练防护服的穿脱技术及对“非典”患者的护理治疗方法。当时记者采访医护人员时问她“怕不怕”,她风趣说“不怕,就是临

时搭建的悬梯走上去颤微微地有点怕”。回忆当年的情景,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要说不害怕,那是瞎话,但从事了这项工作,唯一能做的就是服从”。

二十多年来,她在护理岗位上始终如一执着地追求着,用不断探索的脚步和善于思索的头脑追求护理学的未知领域,紧跟时代脚步,刻苦钻研,努力研究专科护理的新课题,求得新发展,达到知识更新,技术全面。她知道,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仅有服务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护理技能及业务素质。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她就注重提高自身专业涵养。1994年,她参加成人自学考试,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在工作中边实践边学习,经多年的努力学习,并取得了护理专科文凭。她被医院多次派出进修学习妇产科相关理论与操作知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她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撰写了数篇论文,分别刊登在《中国实用临床》、《甘肃医药》杂志上。多年来,不但加强自身学习,积极苦练基本功,每次院里举办护理技术操作比赛她都积极参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言传身教,做好“传、帮、带”工作。在县医院争创“二甲医院”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中,xxx所做的相关工作均受到医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xxx的敬业乐群,源于她对生命正真意义的理解,对工作热爱,对友情珍重,她不仅对病人关怀备至,对自己同事也充满爱心。每每同事生病或家中有困难,她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同事家有红白喜事,她也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忙料理。妇产科护理队伍年轻,又有许多护士

家在外地,每逢节假日,回家心情迫切,她就想方设法帮助她们,并主动替班。不知多少个除夕之夜,也不知多少个节假日,xxx忘了家人的期盼,忘了给孩子点炮仗,忘了包饺子,在科室和病人一起度过。

乐善好施、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互帮助、患难扶持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好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xxx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得到,首先要付出;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 他坚信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俗话说,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她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传播健康知识,医疗服务,捐款捐物、献血等。伸出温暖的双手,奉献无限的爱意,送去有力的支持。这些年来她一共献血8次,共2400ml。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却拥有一颗大爱之心。她没有独其身而是积极鼓励自己的亲人和身边的人,和她一起去捐款捐物、献血。她用自己的无私与爱心美丽着这个社会,改变他们的命运,更将换回心灵的快慰。

二十多年的护理工作中,她做了许许多多助人为乐、方便病人的好事,从来不图回报。她这种视病人如亲人、细心、耐心、无微不至地关心病人的事迹,数不胜数。无论多苦多累她总是脸带微笑以温暖的双手和一颗圣洁善良的心,迎接一个个新生命的诞生,抚慰和挽救了一个个垂危的生命;驱散了无数患者身心的痛苦和忧伤;她的敬业,她的无私,是南丁格尔精神的真实写照。

第11篇:道德模范事迹

第四期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致敬辞:“恪尽职守。是你们,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人民、尽心尽力、安贫乐道;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将责任心、使命感化作了坚守的动力,为社会的发展奠定牢固的根基——向你们致敬!”

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

在晚会上,被主持人戏称为不在稻田里就在去稻田路上的袁隆平,讲了他的禾下乘凉梦。他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见试验田的水稻长得像高梁一样高,稻穗长得像扫帚那么长,稻粒像花生一样大。他和他的助手悠然地在稻子下面乘凉。袁隆平讲起自己的梦境,在舞台上哈哈大笑。他讲完了科幻梦,又讲了一个现实的梦。就是在2010年之前,水稻亩产900公斤。他说到那时候咱们水稻亩产就是世界上最领先的。

袁隆平先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在先生八十华诞到来之际,我谨向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祝愿,愿先生健康快乐,愿先生在水稻研究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愿先生的科研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2010年8月27日,温家宝评价)

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您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您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您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您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

第五期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致敬辞:“大爱无声。是你们,用人间的大爱,诠释着生活的真谛;用人间的至孝,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无论天荒地老,无论沧海桑田,是你们的一颗颗赤子之心,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相随的道义——向你们致敬!”

罗映珍的战友梦

罗映珍每天坚持给因缉毒受伤昏迷的丈夫罗先勇写信念信,信写了600多封,时间也过去了两年多。在舞台上,罗映珍静静地听着主持人念她中秋写给丈夫的信。“老公,这是中秋之夜,距离你昏迷已经371天了。城里看不到月亮。”罗映珍在信里说等丈夫醒来,一起回家看月亮,因为在家里才有最皎洁的月光。2007年,罗先勇已经有了一点意识。罗映珍说虽然还要在病房里过中秋,但是她说什么,罗先勇心里已经听懂了。

罗映珍她2007年由警嫂变成了警察。她曾经穿上警服给病床上的丈夫看。罗映珍自己有一个梦。她希望丈夫能够站起来,做她的战友。“老公,以后我们一起抓毒贩,你就是我师傅,我是你徒弟,我等着你好好教我”。

第六期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宋志永是河北省玉田县东八里铺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在2008年年初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斗争中,他自费组织12名乡亲克服重重困难,千里迢迢奔赴灾区参加抗灾,展现了中华民族感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时代精神。

“宋志永现象”不是孤立的,它所体现的“宋志永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弘扬。

“宋志永精神”蕴含了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高尚情操。宋志永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普通百姓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崇高境界。他们把国家的危难与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的事,社会的事,也是我们大家的事”,他们在奉献过程中展现出发自肺腑的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强烈愿望和高尚情操。

“宋志永精神”蕴含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灾难降临的时候,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一次又一次地被接力下来,传承开去。

“宋志永精神”蕴含了无私无畏、忘我奉献的优良品质。这种精神已不仅属于唐山人。在四川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数不胜数的感人事迹,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和时代精神的感召力。

“宋志永精神”蕴含了感恩社会、倾情回报的情怀。以“感恩、博爱、开放、超越”为核心内涵的新唐山精神,是唐山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光荣传统、革命精神的凝结和升华,为唐山的发展提供了积极向上的滋养和精神动力。

第12篇:道德模范事迹

全书着墨于鲁迅的文艺上的革命斗争,并以此勾勒出鲁迅文艺革命的斗争历程。很显然,作者是比较敬佩鲁迅的,因此没涉及过多鲁迅的缺点,即使对于文艺界的论战等,仍是站在他那一边。因此,以下观点只是基于作者文中描述的一些体会,也许不够客观,但我个人觉得差不了多少的。

首先说说鲁迅先生的性格以及为人。

鲁迅是个性格坚强的人。早年他老爸“不欺负别人但是对别人的欺负予以猛烈还击”,后来老爸病了,他因采药迟到但却不对老师透露家里情况,再后来家境衰落使得他早早担当家里更多的责任,种种的早期行为,对他的今后影响很大。再到后来,在日本求学时面对别人的歧视不惧怕,回国后在教育系统及文艺界的的辗转磨难,都一次次锻炼他那坚强的性格。这种性格在革命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很难想象一个软弱性格的人能担当如此重任,也许他的弟弟周作人是个反面教材。

鲁迅是个有独立精神的人。我觉得这跟他的家庭氛围有很大关系,不拘一格的祖父,开明的父母。因此,从很小时候开始,对事物看法就有自己见解。师从章太炎时见解独特不迷信老师权威,留学日本时在视日本为友邦的大环境下对日本野心的准确研判,及至以后在文艺斗争多次坚持自认为观点。

鲁迅是个负责任的人。早年家庭由盛转衰让他提早担当照顾家庭的责任,成年后对老母亲悉心赡养,之后对其弟周作人一家尽心照顾,再之后对儿子海婴的照顾,都可以看得出。不必说工作上的尽心尽力,鲁迅先生并没有忽略生活的其他部分,这不得不让人惊叹。而我则认为这跟他精力充沛,能力强有关。没有足够的精力与能力,负这么多的责任是空谈。

鲁迅是个革命斗士,但是却在吸收一些革命经验后不愿战友做无谓牺牲。例如在杭州教学时,被学生问及“有辫子好还是没辫子好”时,不加思索答道“无辫子固然好,但是我劝你们还是留着好”。因为他尝试过无辫子带给他工作生活的不便,并且在根据经验觉得不必过多做这些剪辫子的表面革命,应该做多些实在革命。基于这一原则,他创造了壕垒战理论,即用最少的牺牲让敌人付出最大的代价。他曾说过“革命者应善于保存自己,才能有效地打击敌人”。

下面来说说书中提到的一些比较深刻的观点。

鲁迅提出过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也就是国人的关于爱国的解读。他认为,国人的爱国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自大的爱国,一种是集体从众的爱国。前者,区别于精神病中的夸大狂,是指在大家都不支持他的观点时,仍能保持自己独立之精神,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而这观点,出发点纯粹是为了国家,即使有失偏颇,也不应过多指责。一个国家有多一些这种人,万幸也。后者,则很大基于从众以及私利,标榜自己爱国。这种爱国,映射出自己的自卑,但是放之于爱国人群中,摇身一变成了“自信”——大家行动观点正确,自己是其中一员,自豪;大家行动观点不正确,自己是其中一员,不单单是自己错误。此种爱国,还是越少越好。

联系到此次钓鱼船事件,说得极是。且这种国民性,一直如此,不由得联想起*。

他有提出过一个“拆屋顶”理论,大意是国人都是喜欢调和与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但是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都不肯行。这种理论其实很简单,平时砍价就有出现这种情况。说到大处,个人一直认为,一个社会的舆论肯定需要些激进的人与保守的人,这样社会舆论才会更加接近真实,拆屋顶理论刚好可以支撑这一说法。

大概就是这些吧,算是书评,推荐此书。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一、助人为乐

许月华,湖南省湘潭市福利院供养人员,12岁时高位截瘫,两个小板凳是她行走的支撑;17岁时,她被送进了社会福利院,开始了新的生活;现在,她是130多名孤残儿童的“妈妈”,撒播着伟大的人间母爱。37年来,她始终自强自立,乐观向上,热心助人。

在福利院,许月华从没有休过节假日。有回她肾结石急性发作住院,刚出院她就直接进了福利院幼儿宿舍,一工作就是30多个小时。“我要把欠孩子们的时间补回来。”护理班长心疼她:“月华,你这样下去会累死的。”许月华轻轻一笑:“真这样累死,我乐意。我还留了几十块钱,就拜托你替每个孩子买件衣服,算是我给他们的一个纪念。”

随着福利院收养的孤残婴幼儿不断增多,许月华抚育的“儿女”也越来越多,最多时同时带着15个。为了方便,她让孩子们都睡在自己的床上。床铺太窄,就不断加宽,最后加宽到了5米,她那张大床成了一座小型幼儿园。白天,许月华给他们喂奶,换尿布,陪他们玩,逗他们笑,常常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晚上,这个刚睡下那个又醒了,这个刚停止哭那个又扯开嗓子喊,许月华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37年里,许月华带大了138个孤儿。一批孩子走了,又一批孩子来了。这些不少都已成家立业,他们在填履历表时,在“母亲”一栏里,写的都是一个共同的名字:许月华。

许月华2010年被人民网评为“十大责任公民”,2011年被中央电视台授予全国“三农”人物奉献奖。

二、诚实守信

孙东林,出生于农民家庭的孙东林与哥哥孙水林组建起一支建筑队伍,开始在北京、河南等地承包建筑工程。20多年来,孙东林守信如金,不论是对承包的工程,还是对农民工兄弟,都讲一个诚信,都讲一份责任。孙东林常说:“我也是农民出身,农民工兄弟跟咱辛苦干了一年,还拖欠他们的工钱,怎么能说得过去呢,明年谁还跟咱干呢?无论遇到多大困难,绝不能影响工程质量、绝不能拖欠农民工兄弟一分钱。”

20多年来,像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正是凭着这种“讲诚信、重质量”的坚持,孙东林参与了北京顺义区几乎所有重点工程的施工,而且个个都是样板工程。2010年2月9日,为了抢在春节前将农民工的工资发放到位, 哥哥孙水林连夜开车从天津赶回黄陂,却在南兰高速河南兰考段遭遇重大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孙东林带上事故车上的26万元钱,驱车15小时返乡替兄发放农民工工钱,钱不够发,孙东林毅然从自己的账户上取出6.6万元,仍然不够发,70多岁的老母宋腊梅把自己的养老钱1万多元拿了出来。由于孙水林已经遇难,农民工的工资清单已不知去向,孙东林就根据农民工凭良心报出的钱数,报多少给多少,终于赶在除夕前将33.6万元钱足额发到60余名农民工手中,完成了感天动地的生死接力送薪义举。

三、敬业奉献

邓前堆

28年来,本着对救死扶伤信念的坚守,邓前堆冒着生命危险,通过一条100多米的溜索在怒江两岸往来,随叫随到出诊5000多次,步行60万多公里为村民治伤疗病、防治传染病,用艰辛付出换来了百姓的健康,用十几年如一日的溜索行医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自从担任拉马底村的乡村医生,邓前堆就牢记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情系农村,心想村民,随叫随到,及时尽责。为给两岸村民看病,他的行医之路与过江溜索紧紧联系在一起,随身形影不离带着一个药箱、一把溜梆这两件“宝物”。他跑遍了乡村每一条小道,清楚知道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种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他的心中都装着一本明细账。他每天在拉马底村卫生室坐诊,一旦接到病人的求助电话,即背上药箱、带上溜梆出发。在当地村民的印象里,无论深夜白天,还是暴雨江水上涨,邓医生总会及时赶来就诊,给病痛乡亲们带来安康,带来希望。邓前堆说:“过溜索再危险,走山路再辛苦,只要乡亲们身体健康,也值得!”

在28年的行医过程中,邓前堆谨记“服务乡亲、奉献家乡”的信念,对病人倾注了满腔爱心,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他用傈僳语向村民宣传解释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传染病的防制知识,注射疫苗,服预防药,随访,该村免疫规划建卡率达100%,接种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传染病防制工作在这里落实到位。

四、见义勇为

吴菊萍。----“最美妈妈”。人们感动着,感慨着,传播着,传递着,全世界都知道了吴菊萍救起小妞妞的故事。

其一,普通人的高尚行为更能体现纯洁的人性,更具震撼力量。如果接住妞妞的是超人或蜘蛛侠,原本也不值得惊叹了。而吴菊萍是一个普通的妈妈,有一个8个月大的儿子,她却以生命的代价去托住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孩子。这种“本性的习惯性流露”,看似自然又简单,其实最艰难,是一种经年的累积,如果不是长久以来的善良积淀,很难想象会有危急时刻爱的爆发。

其二,“最美妈妈”做了别人或许想做但却未必会做的事,她的行为触动了人们心中共有的善念。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依此来看,现实社会中人们在需要帮助的人或事面前止步,确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最美妈妈”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进人们心灵。她于平凡中孕育出人性的光辉,激发了人们心底向善的力量。

吴菊萍那关键时刻的一伸手,展现了人性的精彩。人们为这份精彩喝彩,这是向善社会的一大进步。希望每一个普通或不普通的人都能记取这份精彩的传递,善待身边的人,用爱交织身边的事。

五、孝老爱亲

孟佩杰,5岁那年,生父去世。迫于生活压力,母亲将她送给刘芳英夫妇收养。1998年,养母刘芳英患上了椎管狭窄症。经过治疗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只能依靠双拐勉强走路。一年后,养父无法忍受艰难的生活,悄悄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这一年,孟佩杰只有8岁。

为了及时照顾母亲,她在离学校最近的地方租了房屋,并向学校申请了走读。孟佩杰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6点,帮养母穿衣服,给她洗脸、梳头,然后赶到学校上课。中午12点下课后,又匆忙赶回家,做饭、喂饭,给母亲擦洗身子、活动筋骨、敷药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换洗床单、被褥,下午两点再赶回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她又匆匆赶回家中做晚饭、做家务,服侍母亲睡觉。每天就这样奔波在课堂和出租屋之间。

养母久病卧床、大小便失禁,患上了褥疮,孟佩杰一天要帮其翻身擦身多次。为防止褥疮扩散,每天放学回来她都要给养母洗衣服和床单。她还专门跑去向老中医请教护理方法,天气暖和时,就抱母亲到窗前晒太阳。遇到母亲排便不畅时,她就用纤细的手指,帮母亲一点点抠出那些又黑又硬的粪便。刚强的母亲瘫痪后脾气也越来越大,孟佩杰就经常提醒自己,不能惹母亲生气,平日里功课再忙,她都会抽出时间陪母亲聊天。懂事的孟佩杰从来不乱花钱,时刻惦记着家里卧床的养母,对养母十几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任劳任怨,不离不弃。

第13篇:道德模范事迹

道德模范事迹

孙俊霞是陵县恒宇纺织品有限公司细纱车间挡车工,虽然工作平凡,但由于她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耀目的光彩。

她自2010年3月进入位于边镇工业园区的陵县恒宇纺织品有限公司,一干就是四个年头,由一名对纺织行业一窍不通的学员成长为公司重点培养的种子队员,由一名平凡的农村妇女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实现了自己价值观的转变和事业上的成长。

身材瘦弱的孙俊霞看起来文文静静,也不善言辞,从她的外表一点儿也看不出她性格中的坚韧和刚强。2010年春天,她随着伙伴们一起到恒宇公司应试,人力资源的老师们看到她柔柔弱弱的样子,甚至有些担心她胜任不了车间的工作,但短短的一个月之后,孙俊霞却赢得了所有人对她的刮目相看。进厂的第一天,她被公司橱窗中戴着大红花的劳模、先进的照片深深吸引,当时在心中就暗下决心:自己也一定要把照片挂上去,可许多事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刚开始练习接头时,飞快的锭速让她有点胆怯,第一次拔纱,她的指甲就被纱磨断了,当时鲜血流出来,惊吓和钻心的疼痛让她冒出了汗,一起来的姐妹们大部分都退缩了,大家也都劝她另找一份工作吧,可倔强的孙俊霞没有退却,成为一起来的伙伴中唯一留下来的人。为了自己能尽快学会这门技术,她认真观察动作,反复练习打头、拔纱、接头动作,一天、两天、第三天她终于接上了第一个头,这大大增强了她的信心和自己的学习热情,别人练习她练习,别人吃饭休息了她还粘在车上练习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七天的培训,她的接头速度明显提高,一个月后,孙俊霞凭借自己优异的测试成绩在众多姐妹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能独立上岗的优秀学员。在以后的工作中她始终保持着这种谦虚好学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逐渐她成为了班中的操作尖子,虽然优异的操作成绩让她在车间开展的劳动竞赛中每月都能拿到奖励,但她并没有把自己的技术自私的藏起来,为了小组、轮班的共同进步,她主动要求轮班把陆续进厂的学员分到她身边,将自己的操作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她们,四年中,经她带过的学员20余名,而且各个都成了车间的精兵强将。

孙俊霞更为可贵的品质是她心中的那种大局意识,始终把团队的利益放到心中的首位,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轮班分忧解难。熟悉纺织的人都知道对于纺织企业的细纱工序来说,夏季是一个难熬的季节,车间内的温度往往会达到35度以上,高温高湿的环境不但让活动在其内的人胸闷、压抑,更让员工心燥的是棉条粘连、断头、缠花,挡车工连喝水、去卫生间的时间都没有,车还是开不起来,每年到这个季节,就会有大批的员工辞职,造成车间人员紧张,每年到这个时候,孙俊霞就成了轮班的侯补兵,哪里的车位乱了套她就会出现在哪个车位上,不但受累多而且因为产量低影响工资收入,别人都笑话她傻,而她却坚定的认为:只有小组、轮班的工作好了,才会确保大家永久收益,多干一点算不了什么,自己还会在整理乱车中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她能赢得所有人尊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孙俊霞勇于挑战和甘于奉献的精神赢得了车间对她的格外器重,2010年下半年,她被车间推荐到种子队,从此,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加压,下了夜班再坚持留下来练兵,每次都是班上最后一个离开公司的人,她的爱岗敬业的态度潜移默化中改善着周边的环境,年轻的员工不自觉的就会向她看齐,在她的带动影响下,她所在的小组团结奋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中互相帮助,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孙俊霞在上班后的第一年就参加了公司组织开展的操作运动会,并取得本工序第一名的好成绩,2010年被公司评为“年度优秀员工”,2011年又以出色的表现再度获得公司“年度优秀员工”荣誉称号,荣誉没有让她松懈下来,而是成为她更加奋进的动力,2013年被公司评为“年度劳动模范”,获得公司授予的最高荣誉奖。孙俊霞的照片从她入厂的第一年就从来没有离开过公司的光荣榜,照片上她淡定、自信的笑容在告诉大家: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及时在平凡的岗位也会使你的生活充满光彩!

第14篇:道德模范事迹

生命有界,关爱无疆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行孝是善心的体现、爱心的写照;是至高的道德、是高尚的行为、是做人的风范。

XX乡XX村XX,9年如一日用她的孝义之心照顾年迈体弱瘫痪在床的婆婆,成为方圆几十里人们夸赞的典范。

XX,灵寿县乡XX村人,是一个孝顺公婆的好媳妇,是两个孩子的母亲。2003年8月她的婆婆因患有脑血栓开始发病,很快生活不能自理。当时,XX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不能回来,大儿媳身怀六甲需要照顾,大儿子在外工作,小儿子在外上学,这突然的家庭变故使担子一下子就落在了她瘦弱的肩上。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从没把内心的痛苦表露在脸上,而是在心里默默的承担着为人子、为人母的责任。耐心地在床前伺候老人,细致的照顾有身孕的儿媳,在婆婆住院的日子里,XX奔波于家里和医院两地,给婆婆做检查的时候,她就把婆婆从楼上背到楼下,从楼下背回楼上,婆婆含着泪对别人说:“我这一辈子能有这样的儿媳妇,我真的知足阿。”而这一照顾就是9年,如果不是内心有一份对家庭的责任,XX不会在艰难的时候坚强担当;如果不是有一份真实的孝心,XX不可能9年如一日的关爱婆婆。

XX是一位孝顺的好媳妇,她无怨无悔的替丈夫尽孝道;又一位优秀的好母亲,她在后方做孩子们坚强的后盾,解除后顾之忧。在本村她和邻里的关系也处得非常融洽,虽然自己家里农活重,又要照顾孩

子和老人,但她还是经常帮助村里的其他贫困户,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比如村上的贫困户因交合作医疗和水费一筹莫展时候,她总是能伸出援助之手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贫困村民走出困境。

在她的影响下,周遭邻居的吵架少了,互敬互让的多了,说粗话脏话的少了,文明礼貌的多了,村民们一点一点发生着变化,大家都在团结互助、和睦融洽的氛围中,一心一意的营造自己的幸福家庭,创建着和谐平安的文明村风。

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XX的内心坚强而快乐着,因为她尽到了一个母亲、一个儿媳的责任和义务,她无愧于母亲这一光荣而伟大的称号!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肩负着一份责任——对工作、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我们都有一定的责任。正因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责任,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从XX身上,不仅能使人看到中华民族孝亲爱老传统美德的生生不息,更让我们感受到大爱的无穷力量。

第15篇:模范班主任事迹

模范班主任先进事迹 锁阳城中心小学 李月梅

本人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勤恳敬业,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认认真真地做好班主任工作,赢得了校导的赏识。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热爱学生,言传身教,虚心向我人学习,团结同事,更进一步地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进步。我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工作一丝不苟,脚踏实地,教学以实为本,育人从实际出发,用我的高品质高修养的人格魅力来感染每一名学生 ,经常找学生沟通、交流谈话,常与与家长联系,交换意见,注重班级干部的培养,对学生和蔼可亲,一视同仁。我所带的班级学风浓,思路正,成绩好。我凭着踏实肯干,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同事的认同。

一、精耕细作,精心管理

重视学生思想教育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大法宝, 我凭着班主任工作经验,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每接手一个新班,我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科学人生观教育,围绕着“学会做人,学会求知”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

在我所接的班级中,几乎都是寄宿生,对于寄宿生的教育是我校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更加用心,我首先调查寄宿生的具体情况,建立档案资料、联系簿,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等。经常与学生谈心,排忧解难,帮助学生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正是我精心管理,经我调教出来的学生,无论在学习态度上,思想动向上还是礼仪表现上都有着十分优秀的体现。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我也是躬身实践,以自己的行动践行自己的教育思想。所以我本人深得学生、老师、校领导、学生家长的好评。

二、以爱为桥,倾心教育

爱心成就教育。我就是凭着一颗爱心来做好我的班主任工作的。“教书育人是自己的职责,爱岗敬业是自己的本分。”我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教以来,我一直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循循善诱。善于总结使得在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的两年中积累了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在实践“正面教育理论”时,注重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贫困、品行不正、学习较差的学生,以“爱心、严心、责任心、耐心、”去感染我们,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生活中我是学生的益友,和学生一起游戏、一起锻炼,愿意和学生交流,在我的努力下我成了学生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通过我的不懈努力,我所带的班形成了团结互助、勤奋好学的浓郁学习氛围。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不仅做到细心、耐心,更融入了爱心与公平心。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上有困难、经济上拮据的学生。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既重视多种方式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又注重心理的辅导,安排了成绩优秀的同学结对帮助,对学习上自控能力弱的学生则是常谈心,常叮咛,抓住契机多激励,并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将我们召集在一起做作业、复习。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既关注我们的学习,更关心我们的生活。

在少先队工作中,我能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少先队工作,对我先少先队员进行“爱国、爱校、爱家、爱生、爱师”为主题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禁毒、理想教育。积极组织少先队员参加各项活动,所组织的少先队文艺节目在每年的“六一”节中大展风采,丰富了孩子们的业余生活。

三、培养班干部,形成凝聚力

班主任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我是与所在的班级融为一体的。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调动这部分同学的热情,注意培养并发挥其作用,是树立良好班级的关键。因此,在班干部的选拔上,我仔细观察,反复斟酌,综合考虑,确立了班干部班子,带领广大学生努力学习,踏实工作。作为班主任,我充分信任班干部,放手让我们开展工作,并加以指导。让班干部感觉到老师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每当组织一些大型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清扫卫生区,少先队活动等,我都要把班干部召集起来,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定方案,周密布置,仔细分工,让班干部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

对于犯了错误的干部同学,我总是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并积极鼓励,给予信心,赋予机会。 我经常在班中指出:作为一个班干部,应时刻以为班集体服务为己任,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反复督促自己,切忌骄傲自满,自我满足,对不称职的干部及时调换,做到功是功,过是过,决不含糊,确保班干部队伍整体向前发展。经过我培养的班干部多人在校少先队大队工作,多人获得过“优秀队干部”的称号。这样管放结合发展了班级,发展了自己,也发展了学生。

四、潜心钻研,创新实践

为了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多年来,我一直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建立博客在网上发表文章与同行学习、交流教育经验,认真雕琢自己,提高自身教育理论和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我敬业意识强,奉献精神好,课改劲头足,潜心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每学期承担了学校示范公开课任务,教学效果好。

作为一名在小学教育工作岗位上奋战了两年的班主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深深懂得自己所付出的艰辛,但也代表着喜悦,更多的则代表着责任。为了满园春色,为了那片桃李的绽放,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愿我将以此作为新的起点,让这份责任,鞭策继续努力,再攀新的高峰,用心去工作,用爱去育人。

模范班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锁阳城中心小学

杨焕琴

我2009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两个年头,自己一直奋斗在教育第一线,一直在锁阳城中心小学担任着高年级班主任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努力学习,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教育书人,为人师表,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自觉用良好的师德风范和良好道德行为影响教育学生。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方针得当,勤勤恳恳,取得了优异成绩,深受领导同行,家长的好评。

一、德育为先,为孩子们奉献一片爱心。

在这两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学习。始终坚持、以德育教育为主,我深刻地体会到:百年树人,教师为本,名师培养,师德为先。每一位教师所要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生命。使他们在“爱”的怀抱中怀乐成长。师德师风,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品德的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就是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

二、扎实教学,为孩子们铺好求学之路。

教学是检验教师工作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自终坚持认真备课,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注重了备、讲、辅、批、改五道关口,在往年教学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使自己在教学中对教材有了深刻的了解,为抓好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在课堂上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当配角,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认真探讨,发现问题教师及时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每一节课,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有力地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我的不懈努力,我所带的班以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风貌活跃于校园,回报于社会。全班学生个个遵纪守法,勤奋好学,使得我班各学科的成绩均名列平行级榜首。

三、加强管理,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育人科学。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份量,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从实际出发。

记得去年我刚接任六年级的班主任工作,这个班当时共有学生27人,而男生占全班人数的68%,而这些男生大多数是思想单纯幼稚、淘气贪玩。甚至课间、放学后竟有打架、骂人的现象发生。面对这种情况,我深入调查了解,明察暗访,了解到这些淘气的学生大多数是因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使其养成了自由散漫,懒惰涣散,不求上进的习惯。我针对班里影响大的几个淘气的学生进行了周密的调查,了解到其中一个叫李军的男同学遇事好冲动,经常打架。另一个男同学叫李超,聪明可爱、贪玩好动,放学后经常到网吧上网。针对这两名学生的不同情况,我主动找他们进行交谈,帮助他们明辨是非,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并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与了帮助,时时注意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后来这几个同学的变化很大,不但不逃学,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作为班主任的我,并没有对他们放弃,而是以行动感化他们。一次次心灵的沟通、一次次精心的指导,终于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孩子们学习的热情比以前更浓了,整个班级的面貌焕然一新,经过我的努力,这个班获得了锁阳城学区“优秀少先中队”称号。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虽然付出了艰辛,但也代表着喜悦,更多的则代表着责任。我将以此作为新的起点,让这份责任,鞭策着我继续努力,再攀新的高峰。

第16篇:道德模范事迹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一、助人为乐

许月华,女,汉族,1956年10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湘潭市福利院供养人员。

她12岁时高位截瘫,两个小板凳是她行走的支撑;17岁时,她被送进了社会福利院,开始了新的生活;现在,她是130多名孤残儿童的“妈妈”,撒播着伟大的人间母爱。37年来,她始终自强自立,乐观向上,热心助人。她的事迹在网上热传,无数网民为之动容,亲切地称她“板凳妈妈”。

在福利院,许月华从没有休过节假日。有回她肾结石急性发作住院,刚出院她就直接进了福利院幼儿宿舍,一工作就是30多个小时。“我要把欠孩子们的时间补回来。”护理班长心疼她:“月华,你这样下去会累死的。”许月华轻轻一笑:“真这样累死,我乐意。我还留了几十块钱,就拜托你替每个孩子买件衣服,算是我给他们的一个纪念。”

随着福利院收养的孤残婴幼儿不断增多,许月华抚育的“儿女”也越来越多,最多时同时带着15个。为了方便,她让孩子们都睡在自己的床上。床铺太窄,就不断加宽,最后加宽到了5米,她那张大床成了一座小型幼儿园。白天,许月华给他们喂奶,换尿布,陪他们玩,逗他们笑,常常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晚上,这个刚睡下那个又醒了,这个刚停止哭那个又扯开嗓子喊,许月华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37年里,许月华带大了138个孤儿。一批孩子走了,又一批孩子来了。这些不少都已成家立业,他们在填履历表时,在“母亲”一栏里,写的都是一个共同的名字:许月华。

许月华2010年被人民网评为“十大责任公民”,2011年被中央电视台授予全国“三农”人物奉献奖。

(减缩事例、感悟):

许月华

她命运坎坷,1岁丧父,12岁丧母,为谋生计她跑到铁路上捡煤渣,被从背后驶来的火车碾碎双腿。

一天,她看到,一个不到两岁的小孩,搬张小凳子学走路。她想,自己也可以用凳子把身子顶起来走路„„于是,她主动请缨,撑着板凳,以残缺之躯做起了138个孤儿的妈妈,一做就是37年。

她是许月华,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难以想象,一个失去双腿的姑娘,是用怎样的勇气和毅力“站”在了板凳上。

从失去双腿的少女,到来去自如的“板凳妈妈”,苦难让只有半截身子的许月华释放出了强大的力量——

就像,苦难中盛开的向日葵,面向太阳,顽强绽放。

郭明义

一个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他追求纯粹,做好事不求人知,矢志不渝地追求真善美。他善小而为,15年里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16年间为失学儿童、受灾群众捐款12万元,20年来55次无偿献血,挽救数十人的生命。他坚信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博大爱心、满腔热血铸就了人间大爱,被誉为“爱心使者”、“雷锋传人”。

德不孤,必有邻。郭明义不仅自己无怨无悔地无私奉献,还带动身边工友和全国各地志愿者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形成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爱心团队。目前,郭明义爱心团队下设的希望工程郭明义爱心联队、郭明义无偿献血志愿者应急服务大队、郭明义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大队等7个大队,仅在鞍钢矿业就有成员近万人,全国已有4万余人加入到郭明义爱心团队,全国各地不断传来郭明义爱心团队分队成立的消息。

颁奖词:向助人为乐模范致敬!

善行无疆。是你们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帮助那些贫病幼弱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是你们,用包容世界的同情心,显示了人生价值的所在,让爱与付出成为社会和谐的主旋律。

二、诚实守信

孙东林,男,汉族,1970年12月生,武汉东方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湖北省“信义兄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9年,出生于农民家庭的孙东林与哥哥孙水林组建起一支建筑队伍,开始在北京、河南等地承包建筑工程。20多年来,孙东林守信如金,不论是对承包的工程,还是对农民工兄弟,都讲一个诚信,都讲一份责任。孙东林常说:“我也是农民出身,农民工兄弟跟咱辛苦干了一年,还拖欠他们的工钱,怎么能说得过去呢,明年谁还跟咱干呢?无论遇到多大困难,绝不能影响工程质量、绝不能拖欠农民工兄弟一分钱。” 20多年来,像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正是凭着这种“讲诚信、重质量”的坚持,孙东林参与了北京顺义区几乎所有重点工程的施工,而且个个都是样板工程。2010年2月9日,为了抢在春节前将农民工的工资发放到位, 哥哥孙水林连夜开车从天津赶回黄陂,却在南兰高速河南兰考段遭遇重大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孙东林带上事故车上的26万元钱,驱车15小时返乡替兄发放农民工工钱,钱不够发,孙东林毅然从自己的账户上取出6.6万元,仍然不够发,70多岁的老母宋腊梅把自己的养老钱1万多元拿了出来。由于孙水林已经遇难,农民工的工资清单已不知去向,孙东林就根据农民工凭良心报出的钱数,报多少给多少,终于赶在除夕前将33.6万元钱足额发到60余名农民工手中,完成了感天动地的生死接力送薪义举。

孙东林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纷纷表示支持和慰问,孙东林将社会各界捐赠的33.4万元慰问金如数捐出,发起设立了湖北省“信义兄弟”农民工帮扶基金会,帮助困难农民工。截至目前,已接受各类捐赠200余万元。

今年4月25日,由孙东林担任董事长的湖北信义兄弟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孙东林向社会庄重承诺:注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决不拖欠工人一分钱工资;注重打造名优精品工程,提供优质服务,决不搞偷工减料;签订施工合同后,不搞欺诈、不拖延工期;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将积极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并竭力为困难家庭的工人提供必要的帮助。

社会各界也掀起了向孙东林及孙水林学习的热潮。孙东林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我只是希望诚信的阳光能够洒遍每一个角落,照进所有人的心里。”

一诺千金。是你们,用宽广的心胸,标定了人间的公平;是你们,经历困苦,信守承诺,显示了中华文明代代传承的善良天性!那就是,对待他人,将心比心;对待自己,方正严明。

(减缩事例、感悟):

总有一些事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些人让心充满温暖。

他是哥哥,为给家乡的农民工结清工钱,寒夜上路,不幸一家五口遭车祸全部遇难。

他是弟弟,得知哥哥遇难消息后,义无反顾地赶在大年三十前返乡,代哥哥将33.6万元工钱一分不少地送到60余位农民工手中。

他们在一家五口遭车祸遇难的情况下,不躲、不藏、不找借口,没有账目农民工自己报多少工钱给多少工钱,不够一家人凑钱,

认的是“干活给钱天经地义”的理,守的是做生意应有的信。

他们生死接力,信守承诺,在当前社会风气下使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他们是“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三、敬业奉献 邓前堆

怒族,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拉马底村乡村医生。

28年来,本着对救死扶伤信念的坚守,邓前堆冒着生命危险,通过一条100多米的溜索在怒江两岸往来,随叫随到出诊5000多次,步行60万多公里为村民治伤疗病、防治传染病,用艰辛付出换来了百姓的健康,用十几年如一日的溜索行医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自从担任拉马底村的乡村医生,邓前堆就牢记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情系农村,心想村民,随叫随到,及时尽责。为给两岸村民看病,他的行医之路与过江溜索紧紧联系在一起,随身形影不离带着一个药箱、一把溜梆这两件“宝物”。他跑遍了乡村每一条小道,清楚知道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种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他的心中都装着一本明细账。他每天在拉马底村卫生室坐诊,一旦接到病人的求助电话,即背上药箱、带上溜梆出发。在当地村民的印象里,无论深夜白天,还是暴雨江水上涨,邓医生总会及时赶来就诊,给病痛乡亲们带来安康,带来希望。邓前堆说:“过溜索再危险,走山路再辛苦,只要乡亲们身体健康,也值得!”

在28年的行医过程中,邓前堆谨记“服务乡亲、奉献家乡”的信念,对病人倾注了满腔爱心,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他用傈僳语向村民宣传解释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传染病的防制知识,注射疫苗,服预防药,随访,该村免疫规划建卡率达100%,接种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传染病防制工作在这里落实到位。

超常的付出,邓前堆得到的却是微薄的报酬,过着清贫的生活。家里除了一台过时的小电视、几件破旧的家具和一辆旧的自行车,别无他物。这些年先后有3个人在拉马底村与邓前堆一道工作,但是由于工资低等诸多原因离开了乡村医生工作岗位。而邓前堆为了做治病救人的医生,谢绝了当村干部,放弃了去外地打工挣钱。邓前堆说:“我不干,这么贫穷的村寨,谁愿意来干医生呢?”邓前堆手中有一大把无法兑现的欠帐条。这两年,收入微薄的他已经为乡亲们垫付了1000多元医药费,但他并不认为是吃了亏。“只要手里宽裕,乡亲们是不会欠我的。有时候没有钱,他们就给我送来鸡蛋、苞米什么的。如果他们不主动来还,一定是太困难了。”他觉得自己得到了乡亲们的尊敬和信任,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自家人、可靠人,这比什么都重要。

邓前堆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国内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面对这些,邓前堆很高兴,也很平静,他只有一个心愿,盼望着有一天村两端能架起一座可以通汽车的大桥,无论乡亲们得了什么病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外面大医院救治。

(减缩事例、感悟):

悬空30米,跨越120多米的距离,不足20秒就能抵达。

当你以旅游者心态去尝试溜索时,你体会到的或许只是溜索带来“高”与“快”的刺激。

其中的危险,或许只出现在你的潜意识里„„

肩背药箱,紧紧抓住索绳,使劲、蹬腿,紧扣在粗粗铁索上的滑轮瞬时向彼岸溜去。身下三十多米,是奔腾不息的怒江。

他知道有人曾从他必经的行医索道上滑落,再也没有爬起来。陡峭的山路上,他出诊5000多次,从来不收出诊费。他叫邓前堆,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28年来,他的行医之路与那条溜索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一直希望,村里人过江不要再过溜索,村里能架起一座可通车的桥。

2011年2月1日上午9点17分,大年廿九,邓前堆收到一条来自中央文明办的短信,让他确信他可以实现修桥心愿了„„

四、见义勇为

7月,杭州,生死瞬间,一个平凡的女人创造了一个爱的奇迹——她不顾个人安危的惊人一抱,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她叫吴菊萍。人们称她是中国的“最美妈妈”。

人们感动着,感慨着,传播着,传递着,全世界都知道了吴菊萍救起小妞妞的故事。在关于她的故事中,人们发现,有几个词反复出现:本能、普通、习惯性流露——

吴菊萍说: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我一直蛮普通的,真没啥特别的。吴菊萍的丈夫说:她平时和今天所做的都只是这些善良的习惯性流露而已;菊萍也不想大家把她称为英雄,因为她觉得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事情。吴菊萍的老师同事说:她平时就是一个挺善良,挺有责任感的人;她伸手救妞妞,其实是这种本性的习惯性流露。吴菊萍的乡亲们甚至说:我们身边英雄很多,有些人比菊萍救小孩还更英雄;菊萍就是这些好人中的一个。

由此,更让我们思考的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做了自认为普通的事,却为何在全社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

其一,普通人的高尚行为更能体现纯洁的人性,更具震撼力量。如果接住妞妞的是超人或蜘蛛侠,原本也不值得惊叹了。而吴菊萍是一个普通的妈妈,有一个8个月大的儿子,她却以生命的代价去托住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孩子。这种“本性的习惯性流露”,看似自然又简单,其实最艰难,是一种经年的累积,如果不是长久以来的善良积淀,很难想象会有危急时刻爱的爆发。

其二,“最美妈妈”做了别人或许想做但却未必会做的事,她的行为触动了人们心中共有的善念。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依此来看,现实社会中人们在需要帮助的人或事面前止步,确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最美妈妈”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进人们心灵。她于平凡中孕育出人性的光辉,激发了人们心底向善的力量。

吴菊萍那关键时刻的一伸手,展现了人性的精彩。人们为这份精彩喝彩,这是向善社会的一大进步。希望每一个普通或不普通的人都能记取这份精彩的传递,善待身边的人,用爱交织身边的事。

颁奖词:向见义勇为的模范致敬!

舍己为人。是你们,面对灾难和死神大义凛然、知险而上,把平安和生机留给他人;是你们,用流血和牺牲,将灾难和危急变成了人民至上、他人至上的高尚情怀的课堂。

(减缩事例、感悟):

如今延续到现实生活中,她拥有一个最响亮的名字——“最美妈妈”。

2岁的妞妞从十楼坠地的一刹那间,她甩掉高跟鞋,向空中伸出了一双接抱的手„„十天以后,妞妞醒了,这是她缔造的生命奇迹。

这位名叫吴菊萍的80后母亲,很平凡,平凡得没有人能说出她以前曾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她确实又很伟大,中国人传统的勤劳勇敢、乐观善良、见义勇为等美德的滋养,让她在伸手一接的刹那绽放出最美丽的大爱光辉。

网络上,网民们在感动:世界上最动人的传奇,就是那一接的大爱和美丽;社会上,人们在思考:走近了她,该怎样熏陶你我?读懂了她,该获得怎样的力量?

五、孝老爱亲

孟佩杰,女,汉族,1991年11月生,共青团员,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学生。

孟佩杰5岁那年,生父去世。迫于生活压力,母亲将她送给刘芳英夫妇收养。1998年,养母刘芳英患上了椎管狭窄症。经过治疗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只能依靠双拐勉强走路。一年后,养父无法忍受艰难的生活,悄悄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这一年,孟佩杰只有8岁。

从那时起,孟佩杰便开始承担起照顾瘫痪养母的重担。北方的冬天要烧炉子,孟佩杰每天早早起来给炉子添炭、掏灰。身子小,够不着灶台就站在小凳子上,摔伤、烧伤已记不得多少次;为娘俩洗衣服、为养母擦洗身子,手冻得又红又肿,膝盖不知磨破了几层皮;到市场上买菜,不认识葱姜蒜,她就按妈妈编着顺口溜记:“圆圆的是蒜、长长的是葱,扁扁的豆角绿茵茵„„”

2007年,孟佩杰初中毕业,刘芳英的病情却开始恶化,最终瘫痪并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还未成年的孟佩杰主动选择了在临汾学院隰县基础部学习,就近照顾养母。2009年,按照学校的安排,在隰县上完两年后,孟佩杰还必须到临汾(总校)再接受3年教育。孟佩杰做出了令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带上母亲去上学!

为了及时照顾母亲,她在离学校最近的地方租了房屋,并向学校申请了走读。孟佩杰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6点,帮养母穿衣服,给她洗脸、梳头,然后赶到学校上课。中午12点下课后,又匆忙赶回家,做饭、喂饭,给母亲擦洗身子、活动筋骨、敷药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换洗床单、被褥,下午两点再赶回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她又匆匆赶回家中做晚饭、做家务,服侍母亲睡觉。每天就这样奔波在课堂和出租屋之间。

养母久病卧床、大小便失禁,患上了褥疮,孟佩杰一天要帮其翻身擦身多次。为防止褥疮扩散,每天放学回来她都要给养母洗衣服和床单。她还专门跑去向老中医请教护理方法,天气暖和时,就抱母亲到窗前晒太阳。遇到母亲排便不畅时,她就用纤细的手指,帮母亲一点点抠出那些又黑又硬的粪便。刚强的母亲瘫痪后脾气也越来越大,孟佩杰就经常提醒自己,不能惹母亲生气,平日里功课再忙,她都会抽出时间陪母亲聊天。懂事的孟佩杰从来不乱花钱,时刻惦记着家里卧床的养母,对养母十几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任劳任怨,不离不弃。

2009年,临汾市委授予孟佩杰母女文明和谐家庭荣誉称号;2010年,孟佩杰成为临汾市年龄最小的十佳道德模范。

颁奖词:向孝老爱亲模范致敬!

大爱无声。是你们用人间大爱,诠释生活的真谛;用人间至孝,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无论天荒地老,无论沧海桑田,是你们的一颗颗赤子之心,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相随。

(减缩事例、感悟):

5岁时,父亲惨遭车祸,她被送到养母身边;

8岁时,养母病瘫,养父出走,她开始一边学知识,一边学家务; 17岁,她背着养母上大学„„

她叫孟佩杰,今年19岁。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人道是:久病床前无孝子。12年,4000多个日日夜夜的照料,

谁家的亲女儿能做到?

而孟佩杰,一个90后的养女做到了!

我们可以没有孟佩杰这般多舛的命途,却不能失掉孟佩杰这般面对生活的态度 。

尽孝,是一切善德之始,也是一切幸福之源。小孟,祝你和妈妈都幸福!

第17篇:师德模范事迹

师德模范事迹

我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将近二十年了,十几年来我始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服从学校的工作 安排,团结同志、关心学生、工作勤奋、乐于奉献、严于律己,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得到了同事的赞许,领导的信任。

一、关爱学生,塑优秀人才。

十几年来,我一直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在各项评比中成绩优秀,在常规管理考核中名列前茅,在平时,在要求学生搞好学习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很注重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用我的爱心换学生的真心。有时,为了挽救一只掉队的大雁,我经常放弃休息时间,进行家访,与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家长私下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状况,耐心细致的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深感一个学困生对班级的影响,更 清楚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性,于是决定从最差的学生身上着手,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例如班上有个叫白子威的学生,学习基础特差,经过家访,我了解到这个同学的 父母都在做生意,没天早出晚归,根本顾不上他的学习。根据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给他调整了座位,指定专人帮助他学习,然后再和家长沟通思想,要 求家长经常打电话和老师及时联系,每天晚上抽出时间监督孩子和辅导孩子,保质保量的完成家庭作业。再根据他头脑灵活的特点,给他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课堂 上经常鼓励他发言回答问题,使他对学习有了自信心。一有时间我就和他谈心,跟踪了解他的进展。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在各方面取得了好成绩。在我的鼓励帮助下曾有多名学生重建起学习的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

二、热爱工作,创优异成绩。

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知道教育教学工作责任重大,从小的方面讲,它关系着个人和家庭的前途和命运,从大处讲,它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兴亡和发展。因 此,我从未把教师当做简单的谋生职业,而是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全身心的投入,所以我工作一直勤奋、扎实、一丝不苟,并且成绩突出,平时注意自身知识 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德为师之本”作为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是最重要的,做教师首先是做人,做真诚的人,做正直的人。不管是在平时的教学 中还是在生活中,不管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同事面前,我都注重自身的完美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打动人,感染人,树立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和高度 负责的敬业精神,把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化为自觉的行动。在我的影响下一些顽皮的学生也变得温顺起来,他们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爱是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们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含在为所有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融成水乳交融的情谊。我用我的爱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家长的信任。

师德的核心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当望着孩子们一张张笑脸,听着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感受着爱与爱的碰撞时的那份快乐,我觉得自己仿佛走进了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留守儿童应运而生,这类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缺乏父母的照料和监管,行为变得散漫起来,有的开始迷恋网络游戏,有的甚至打群架,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看到这些我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利用班队会举行了很多有针对性的主题大会,改掉了他们的陋习。而对于那些思维迟 钝,智力较低的学生我决不嫌弃、不放弃,耐心帮助主动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在班上指定优等生给他们当小老师,热情地帮助 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不孤单。我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把当天学的知识给他们查漏补缺,耐心的辅导。

十几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生,用真情和爱心浇灌着一棵棵幼苗茁壮成长,无怨无悔!

第18篇:敬老养老模范事迹

敬老养老模范事迹

--苏颖

郑凤燕,女,现年45岁,家住葛崾岘办事处高庙村曹塬组村民。

在曹塬组提起郑凤燕,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肃然起敬。她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她的贤德孝行传遍了十里八村,妇孺皆知。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婆婆病情好转的时候,年迈的公公因为走路不小心摔倒致使瘫痪,这对郑凤燕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婆婆刚刚能站起来,公公又成那样了。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差点把郑凤燕给压垮,精神上煎熬与经济上的窘迫让她再一次陷入迷茫,但很快,她又勇敢地承担起照顾两位老人的重任。每天为两位老人洗衣做饭,婆婆行动不便,郑凤燕就经常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抱着她去屋外晒晒太阳,透透空气。公公生活不能自理,郑凤燕每顿都要像喂小孩似的,一小勺一小勺地喂她吃饭。有时一顿饭下来就得2个小时;有时病情恶化,公公脾气变得暴躁,乱叫乱骂,但郑凤燕丝毫没有放弃,始终无怨无悔地精心照料着两位老人。

让郑凤燕最难做的事莫过于换洗脏衣服和清理大小便了。由于老人不能动弹,大小便全在床上,郑凤燕就把旧衣

服改成尿布,每天勤洗勤换。在一般人看来,这样的老人住的屋子里一定很脏又有气味,但去过的人都难以相信:被褥干净清爽,屋里没有半点难闻的味道。

让郑凤燕最为受累的莫过于农忙季节和夜深人静时老人的疼痛呻吟。丈夫和孩子又常在外打工,5亩责任地是家里的重要生活来源。每到农忙时,郑凤燕常常从田地里忙完后,就急忙往家里赶,生怕老人有个闪失。半夜里,她经常被老人的疼痛声惊醒,顾不得自身的疲惫,又起床喂老人服下止痛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多年来,面对瘫痪在床的高龄公公和婆婆,郑凤燕不离不弃,亲情相伴,真爱无限,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孝道。

第19篇:模范事迹心得

Misc:任长霞事迹心得体会

来自 维客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这是一篇来自互联网的范文,用于帮助网民书写材料或整理文档资料用。 几个月来,任长霞先进事迹一直敲打着我的耳鼓,为之感动为之叹息,但更当今天坐在电视前用心观看长霞事迹的录像报道时,禁不住泪水潸然,我像那些被她关爱过帮助过的市民乡亲一样,心灵被深深地震撼。 任长霞,一位基层的公安局局长,在平凡的岗位上却做出了很多不平凡的事。她的事迹感人至深,给人启迪、催人奋进。她的身上不仅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和人民公仆为人民的精神境界,更体现了我们当代妇女自强不息、无私无畏的崭新面貌,她是我们女性的光荣和骄傲。任长霞在她任职的三年中,在认真履行职责中,用她的刚和柔、用她的情和义、用她的血和泪,诠释了一位人民警察的形象,让堂堂男子也为之折服。任长霞嫉恶如仇、爱民如子、执法如山,清廉如水,体现出对党、对人民、对法律的忠诚。她不仅是登封人民的公安局长,也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好局长,她是我们全国人民行动的榜样,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人民的好局长永远地离人民而去了! 失去这样一位忠诚的卫士,人们扼腕痛惜、无限怀念,因为她胸怀理想甘奉献、疾恶如仇驱邪恶、剑胆琴心解民忧。任长霞是河南公安系统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公安局长,从警21年来,任长霞多次讲过的一句话是:“我选择了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她始终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满腔热血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身先士卒,带出了一支过硬的公安队伍,确保了一方平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践行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学习任长霞,就是要学习她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和法律忠诚的崇高品质,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认真履行赋予的职责,为国家的兴旺发达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努力工作。就是要学习她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政治本色,真正做到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心中装着集体和人民,竭尽全力为人民做好事。就是要学习她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英雄精神,勇于和社会上的无赖坏分子作斗争。就是要学习她忠于职守、克己奉公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为人之道。就是要学习她锐意进取、率先垂范的优秀品格,永远保持一个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勤奋工作的精神状态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热情。 活着,她是一面旗帜;倒下,她是一座丰碑。任长霞走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作者:丁玉霞 来源:秦灶中学 发布时间:2007-12-13 13:10:26 发布人:有志青年

[

本日:15 本周:35 本月:37 总数:2248 ]

道德模范是时代的道德典范、道德榜样,是社会的巨大精神财富。弘扬社会正气、树立道德新风,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心声。公民道德建设需要道德榜样的引领和带动,褒扬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对于推进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得公民的价值选择呈多元化趋势,在生活价值和道德价值上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特征。虽然现代社会多元价值的共存是一个客观事实,但这并不表明所有的价值观念都是合理的和正确的。在多元化价值中,那些错误的或消极的价值观念对公民道德建设形成了强大冲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是公民道德建设收到实效的重要思想保证。

道德模范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榜样,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和现实生活中,遵循作为行为规范的荣辱观,一以贯之地用荣辱观指导自己的行为。学习道德模范,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明荣、知耻”的道德氛围。公民道德品性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善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道德实践环节。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需要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悟荣辱的道德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在制定行为规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道德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建设对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平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但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要转化为人的内在自律要求,使公民道德建设收到实效,培养公民的道德情感,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至为关键。道德情感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不可能通过外在强制的方法实现,而需要依靠公民自身内在的主动和积极的道德努力。在这方面,道德模范为人们做出了榜样,为全社会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道德模范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神仙”,他们都是普通人,都做着普通人的事,过着普通人的生活。道德模范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普通人在普通的事情上、在普通的生活中,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地、自觉自愿地将一般的道德要求化为切实的具体行动,就可以培育高尚的道德品性。道德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特征表明,只要人们愿意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经过不断的道德努力,道德模范能够做的,其他人也能够做到。因此,公民自身要注重培养以同情心、正义感和责任感为核心的道德情感,提高以自主、自尊和自律为主要内容的道德素质;政府部门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把公民道德素质的养成作为重要一环予以高度重视。

评选道德模范是我省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一件大事,这些道德模范在一定时期内将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公众人物而引起全省的广泛关注。公民道德建设需要道德模范以公众人物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宣传员和示范者。

在社会生活中,公众人物尤其是文体明星因其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强大的示范效应,其一言一行对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着特殊的影响力,青少年常常会将公众人物作为自己的道德榜样,模仿着他们的行为方式。而某些文体明星公众人物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给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公众人物能否从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道德榜样,需要公众人物充分认识自身行为的道德影响力,并做出切实的道德行动。同时,要抓住公众人物影响力巨大这一特点,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着力提升公众人物各方面的素质,树立德才兼备的公众人物典范,对缺乏社会责任的公众人物要予以批评和谴责,以此促进公众人物提高行为自律意识,提升公众人物的道德形象。

第20篇:模范事迹doc

向阳社区道德模范事迹

张显扬同志是武汉市新洲区三店的数学退休绞死,今年75岁,现住在新洲区邾城街丁家里。

31年前,老伴患病不幸去世,亲友们都劝他再找一个老伴,生活上有人关心,将来也有个依靠。但是张老师考虑到自己还有三个年幼的女儿,当时大女儿在上小学三年级,二丫头刚上小学,最小的宝宝还不到3岁,外加一个年老的母亲已高龄,如果再找一个老伴,婆媳关系是否能处理好?如果相处不好,就会产生矛盾,对老人的晚年生活有影响,对小孩的教育更是个问题。因此,就打消了找老伴的念头,一直围绕在母亲和孩子身边,随时照顾老人,又当爹又当妈毫无怨言地负担起做饭、洗衣等日常家务。

张老师为了不让自己的工作因为照顾家庭而落下来,他就把敬爱搬到了学校,在校一住就是十几年。在学校这个学习氛围的环境里生活,三个女儿都很爱学习,纷纷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张老师的多年付出得到了回报—张老师在送走了老母亲后,大女儿也成了一名人民教师,二女儿出国去了美国工作,三女儿在武汉一家银行工作。看到三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张老师选择了自己独自生活。闲暇时他还会写写书法、听听小曲,帮忙看看左邻右舍留守儿童的作业。

部队团队模范事迹范文
《部队团队模范事迹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