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整改措施

标本采量错误整改措施(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3:49:54 来源:整改措施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采面整改措施

10604采面下段整改安全技术措施

我矿10604采面下段压力大,顶板破碎,且支护质量差,为此,特编制如下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整改:

1、进入工作面后,首先必须检查工作范围的支架、顶板、煤壁等情况,严禁缺梁少柱或有歪扭棚,否则,必须先将所缺柱梁补齐,歪扭棚扶正,然后再开始工作。工作面每个工人都必须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

2、工作面开工前,首先要保证采煤、移输送机、支柱,保持工作面梁齐柱直。

3、工作面机头机尾必须按规定打好压柱,压柱必须吃劲,压柱不齐不准开机,防止将机头机尾掀起或将溜槽拉凸。

4、不论是采煤还是移输送机、放顶,各作业段必须有两名或两名以上人员密切配合作业,严禁单人独立作业。

5、工作面刷煤墙时,首先必须加固好周围支架,然后在条件好的地方开口,当顶板条件不好时,要先掏梁窝挂顶梁,维护好顶板后再打眼,并由班长和爆破工结合,适当减少打眼数目和装药量以及一次爆破长度。

6、炮后及时移梁打柱,严禁空顶作业。

7、工作面各作业段必须及时移梁,破碎顶板要在煤壁掏窝移梁,且保证悬臂梁到位,端面距≤300mm。按要求移梁、背顶,维护好顶板后再撮煤搁棚。

8、工作面煤壁要保持平直,与底板垂直。伞檐长度超过1.0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过200mm;伞檐长度小于1.0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过250mm。

9、工作面所有支架必须架设牢固,并栓有牢固可靠的防倒绳。严禁在浮煤浮矸上架设支架。采高必须符合要求,支架初撑力要达到90KN。

10、工作面不准拉大块矸、大块煤,遇到块煤大于0.5m以上的大块煤和大块矸时,要及时用大锤破碎或拣出。

11、当顶板压力大或破碎时,可适当缩小工作面柱距,加强背接顶,严禁空帮空顶。

13、保持工作面“三直一平两畅通”,“安全完好浮煤净”。支护时作业人员要站在支柱的上方操作,三用阀平行于煤壁和输送机。槽边柱要紧贴输送机支设,采空侧柱子要打齐打直。支柱的迎山、角度、排距要符合规定的要求。

14、工作面严禁使用损坏的梁柱,不得使用不同性能的支柱。弯曲变形、失效的梁柱要及时更换。

15、工作面高度和行人道宽度必须符合要求。支柱注液接顶后,必须继续注夜10S以上,必须保证其初撑力达到90KN,否则必须二次单枪注液。输送机推移到位后,必须保持行人道的宽度不小于0.6m。

16、要加强顶板异常情况下的控制。当工作面出现局部冒顶时,应及时用小板或圆木等材料接顶。当采空有推力或由于顶板压力异常采空顶板下沉量较大时,要及时调整支柱的密度与角度,以保持顶板的稳定。

17、架设的支架应有3°左右的迎山角,架设支架时必须两人配合操作,不得一人单独进行操作。

18、放顶线管理:正常情况下,支柱放顶线侧安装挡矸板,以防回柱时采空区矸石串入工作空间。

19、回柱前,先检查顶板情况,清理松动的浮煤、浮矸和通道,回柱地点前后5m内不得有杂物,保持退路畅通无阻。

20、先在未撤支架下加打液压支柱,形成一梁三柱

21、回柱并重新打好基本柱后,在每架支架顶梁下打上戗柱,多余的单体支柱应在架与架之间的空档中用带帽顶柱的方法全部打在放顶线上,形成全支护,不得丢在底板上。

22、严禁在工作面顶板控制区内提前摘柱。因爆破、运输等原因碰倒或损坏、失效的支柱,必须立即恢复或更换。在各放顶段后方,至少超前打三步戗柱,并加强支柱的维护,防止工作面冒顶和阻塞退路。

23、在整改期间,若顶板有来压预兆时,应及时加强工作面支护维护,待顶板稳定后再放顶。若顶板压力大时,必须立即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推荐第2篇:血标本采集错误演练

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演练

时间:2015-2-14 地点:外科大楼8楼产科病房

参加人员:主班(

)责护(

)护士(

)护士(

)病人(

)病人(

)家属(

主班接到医嘱,3床(

)查凝血功能,和责护核对无误后粘贴采血管,并登记在标本采血登记本。 责护(

),拿着采血单到病房:3床(

),你今天在门诊抽血,查了血常规和肝肾功,没有查凝血功能。办了住院,我们就不允许外出外宿,请你明天早上七点务必要在病房,我们护士会到床边给你采血的。

护士(

):三床(

)是吧,现在我给你抽血了? 病人处于半睡半醒状态:是的。 责护进行采血,采血毕.三床按呼叫器,护士赶到床边询问:您好,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病人回答:昨天我的责任护士告诉我今天早上,我要抽血化验,昨天晚上家里有事就回去了,刚来,麻烦你现在给我抽血吧。

护士(

)和护士(

)核对后发现3床的凝血功已抽,并已经送检了,去病房询问,原来早上抽血时加3床病人睡在三床了。 护士(

)电话联系检验科:你好,检验科吗?我们是产科,刚送去的3床(

)的凝血功你们化验了吗?

检验科:正在准备化验呢,有什么事吗? 护士(

):发生采血错误,麻烦你们暂停化验,并将此标本丢弃,我们马上再抽血送检,谢谢!

护士(

)重新打印了3床的凝血功能的条码,粘贴试管,和护士(

)核对无误后去病人床边,核对无误后给3床(

)抽血,并及时送检。

护士(

)来到加3床床边:不好意思,早上抽血的时候,您躺在3床的床上,我没有仔细核对你的身份信息,就抽成你的了,我们已经给检验科打电话暂停化验了。你不要太紧张。

加3床:没事,晚上家属没地方睡,3床回去了,所以我就睡在她的床上了。 护士(

):钟护士长,刚才发生一起标本采集错误,现在向您汇报。

钟护士长:通知全科护士,今天下午5:30学习,共同讨论分析标本采集错误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现在先进行网报。 演练结束!

推荐第3篇:标本采集常见错误分析

标本采集常见错误分析

送检标本的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主要过程的质量管理。大多数不满意的检验报告单可溯源到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分析前标本的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标本采集是影响标本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在加强与临床、护理沟通的同时,坚持标本的核实验收和不合格标本退回制度,目的就是为了把好标本质量关。以下是近年来血液及其他标本采集中最常见的错误,希望能引起重视。

1.凝血不充分:此类错误排在第一位,主要是抗凝血中存在小凝块,多发生在血常规检测中,为采血后标本没有充分颠倒混匀所致;另外,标本量过多,由于抗凝剂的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血凝块的可能性增加。微血凝块除易阻塞检测仪器外,由于血液内部分成分的消耗而影响检测结果。一份只有仔细检查才能发现小凝块的标本,可以使血小板降低30%甚至更多,红细胞、白细胞计数也可以降低10%左右。我们规定,对用于血常规的标本均轻轻颠倒并仔细观察,绝大部分可以检查出。 2.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不正确:在凝血功能测定中,常有一些标本量明显不足,特别是儿童和入院检查病人标本,由于小孩采血难,入院时需检查项目多,最易发生抽血量不足,使PT、KPTT和TT假性延长,将误导临床诊治。因此,血液未到刻度的标本一律退回重抽。

3.标本溶血:许多指标在红细胞内和血清(血浆)明显不同,溶血可使LDH、HBDH、血K+、AST、ALT或等值异常升高。此类错误是采血时的一些不良习惯造成,如:压脉时间过长,采血不顺利、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用力过猛、等均可造成溶血。我们作过实验,选择20位体格检查者,用两种方法进行比较:⑴用注射器抽血后不去除针头直接将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这时在真空管负压作用下针管内的血液被吸入;⑵用注射器抽血后先除去针头,然后打开真空采血管盖子缓缓注入标本,两种采血方法的标本同时作部分生化项目检测,结果是:前者比后者LDH上升23.4%-58.2%,平均33.7%;HBDH上升22.5%-61.4%,平均35.4%;AST上升6.7%-31.6%,平均13.7%;ALT上升4.7%-18.2%,平均11.4%;血K+上升23.7%-71.2%,平均36.1%,其它如TP、GGT和UREA等也有或多或少的变化。因此,我们主张用真空采血系统自然流出的标本为宜,如果必须用注射器抽血,抽血后要取下针头,再缓缓将血液注入标本采集管。对于未用真空采血系统的单位,若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有空气进入或产生泡沫,使用劣质采血器,标本收集管没有干燥均易造成溶血。

4.采血部位不当:有些病人需多次检查,或输液时间较长,有的护士会在病人输液更换瓶子时放出一些血液送检,即使先去除前面的10ml血液,结果也有明显变化。如一例输脂肪乳后直接从输液的静脉中采血,导致了许多结果错误,影响前三位的是:TG为12.4mmol/L(平时为1.0 mmol/L左右),血小板达560×109/L(上升了4倍多),总蛋白浓度从60左右上升到91.6(g/L)。其它常有明显影响的有血糖、血电解质等项目。虽临床也知道正确的采血方法,但由于护理人员流动性大,工作量超负荷,不时有此类标本送检,只有反复与临床沟通、宣传,加上对标本审核,对于血细胞比例明显不对,结果不合理或有异常变化,及时与临床联系,减少不合格报告发出。

5.采血量不足:对于血培养而言,采血过少可降低培养的阳性率。有文献报告,当培养的血量从2ml增加至20ml时,血培养的阳性率增加30%—50%,培养血量每增加1ml,阳性率增加3%—5%。由于标本已经注入培养瓶,不能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只有加强沟通交流,共同努力提高检验质量。

6.标本采集时间不当:对细菌培养、激素检查、找疟原虫或丝虫病原体,需在特定的时间,以提高阳性率。

7.标本运送和处理不及时:标本的运送虽不属采集范畴,但标本采集再规范,若不能及时送检,将严重影响检验质量。尿常规标本需在二小时内检测完成,否则细胞等有形成分开始破坏;离体过长的标本作血细胞分析时会影响分类结果;生化检测的标本也因为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而变化。我们要求标本及时送检,到检验中心的标本尽快测定,不能及时测定的生化、免疫等标本及时分离血清,加盖并置4℃冷藏。

以上是标本采集过程常见的错误,属于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部分,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正确是前题和关键。有人对一份临床标本的整个测试时间分布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报告申请、抽血和运输占整个测试时间的55%,标本编号、分离和编程占14%,上机检测占4%,分析前的工作超过70%;用于仪器检测的工作量为25%;核对和报告的时间不足3%。除标本采集外,病人的准备工作,所用药物等对结果也有影响。如检查2小时血糖时没有按规定进餐(1个鸡蛋,2根油条,1个包子加1杯牛奶),结果为7.4 mmol/L,重新检查按规定饮食(75克糖溶于250 ml水中,5分钟内喝完),结果为5.4 mmol/L。

质量是检验科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要全部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应主动和临床乃至患者的沟通,加深了解。通过沟通,让双方都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能真正重视标本的采集工作,从而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另外,检验科工作人员也要提高质量意识,认真负责地做好标本的保存、处理等工作,并严格执行《不合格标本拒收制度》,做好解释工作。

推荐第4篇:【耕读活动】狮子山采标本咯!

【耕读活动】狮子山采标本咯!

快来围观,耕读公社又发福利了!免费招募15名小朋友前往华中农业大学美丽的狮子山观察绚丽多彩的植物并采集标本

活动时间:6月28日上午

活动对象:7—12岁小朋友

活动地点:华中农业大学博园8栋3楼会议室

活动主题:走进绚丽多彩的植物世界

主 讲 人:湖北中绿有机农业研究院专家

活动流程:

8:40—8:55在华中农业大学主楼门口集合

9:00—10:00“植物分类及观察方法”主题报告

10:00—10:10集体合影

10:10—11:30暴走狮子山,采集植物标本

注意事项:请各位小朋友带上笔记本和笔,准时参加哦!

仅15个名额,欲参加报名,须关注耕读公社微信公众号:zlgdgs,并将参加孩子的姓名和家长联系电话在线回复。我们将在报名候选人中抽取15人参加活动,名额有限,参加从速!

最终参加人选,我们将在本周五上午10:00以后通过微信公众号通知。

推荐第5篇:血标本采集错误的预防

1 标本容器的选择不当

不同的检验标本需要不同的检验容器。采样所用的容器是否恰当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之一。常见的使用容器不当有以下情况:血清标本使用有抗凝剂的试管;全血标本使用干燥试管;血培养标本使用未经消毒的,密封不严的培养瓶或不按无菌技术操作造成容器污染而导致杂菌生长,培养失败。这些都是由于标本容器使用不当人为造成的错误。因此,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标本容器,必须按要求进行采集和使用。同时抽取几项检验血标本时,一般注入容器的顺序为: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管。动作应迅速准确。

2 采血的时机不当

血液中的很多成分易受饮食影响。血标本做生化检验,应在病人空腹时采取。但某些病例的空腹血也可使检验结果受到影响。常见原因是:取血前一天晚上病人大量饮酒或半夜加餐,均会使空腹血待测指标发生变化。取血前使用药物也会影响检验结果,在临床上常常遇到病人血糖浓度很低,可病人一般情况良好,调查发现病人输入大量维生素c,使血糖测定结果偏低;做细菌培养,在使用抗生素之后留取标本,会使培养阳性率降低。因此护士要根据检验内容,事先通知病人,向病人交代清楚有关的注意事项,严格掌握标本采集的适宜时机。

3 采血部位不当

临床上有个别护士贪图方便,直接从输液的针头上接上注射器抽血,或静脉点滴时从同一血管近心端采血标本,使检验标本含有大量新输入的液体;血气分析标本取静脉血送检;这些都会使检验结果与病人病情不符,因此对输液输血病人,采集血标本时应在对侧肢体采取。血气分析标本应采取动脉血。

4 采血量不当

取血时要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不同的抗凝剂试管。不同的抗凝剂试管,要求的采血量不同,要注意抗凝剂与血液要有一定比例,不能过多过少,并将血液与抗凝剂轻轻摇匀。血抗凝剂过多,易造成血液稀释,结果偏低,样品渗透压改变,细胞形态发生改变。抗凝剂过少或与血液未混匀,均可出现血液凝固或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块,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往往给临床医生带来假象,延误了诊断和治疗。

5 采血的方法不当

采集血标本所用方法可直接造成血液成分的变化,如抽血前止血带在病人臂上缚的时间过长或过紧,都会造成血液成分的变化。对于一些采血困难,缚止血带过长的病人,可以在针头刺入静脉后的短时间内放松止血带,等待数分钟再抽血。气体,易挥发物质,ph值等测定时,可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注射器中事先装有灭菌的抗凝剂,取血后立即将注射器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中,尽量避免血液空气接触而影响血液成分含量或其ph值。血气标本采动脉血时最好是血液自动流入注射器内。另外,采血方法不当常可导致标本溶血而影响和干扰检测项目。红细胞内液的某些化学成分与血清浓度不同,红细胞内液浓度高时,溶血导致血浆中浓度增高,反之可产生不同的稀释作用。通常标本发生溶血的原因:注射器、针头及容器含水分;采血部位用酒精消毒后,酒精未完全挥发;反复皮下穿刺,甚至刺破血管;抽血速度过快,产生血泡并将泡沫注入容器;振荡血液时过于剧烈;两次抽血注入同一试管内等。因此,取血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部位皮肤消毒后应等皮肤干燥后再抽血,抽血后取下针头,将血液顺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避免将泡沫或用力将血液急速推入容器造成溶血。

6 病人和标本不符

推荐第6篇:对不合格标本进行的整改措施

对分析前不合格标本进行整改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确保每份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控制由于标本分析前阶段不合格造成结果的不准确,特制定整改措施。 1.2.总结分析不合格标本记录登记本,针对共性问题,给全院护士开展培训。

每年定期给全院护士开展标本采集要求的培训(详见培训记录本)。包括患者准备工作、血液标本、尿便标本以及特殊标本的留取要求等。 3.4.定期给各个科室护士站发送有关标本采集资料。

继续跟踪检验样本,如有不合格,予以退回重新留样检测。

推荐第7篇:给药错误的整改措施

篇一:发药差错整改方案 药品调配差错分析及处理方案

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是医院药剂科的主要职责,药剂科经过多年的运行和改进,可以说制度完善,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人员配备基本充足,然而,发错药这样的事故还是发生了,作为药剂科的负责人我倍感惭愧,深入思考,从各方面的因素抓起,起草以下方案,希望能够有效地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一、提高科室人员的思想认识,强化医疗安全意识,增进责任心,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从处方源头抓起,提高处方质量,保证处方的清晰度。

三、从优化布局,科学合理摆放药品入手。

四、狠抓“双人核对制”的落实,细化管理每一个环节。

五、“注意提示患者核对药品”,调动患者的主观意识,为患者的用药安全加上一道防线。

六、加强日常监管、考核。做到有制定,有监督,有考核,有惩罚

七、关心每位员工的生活,帮助梳理好她们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中。具体措施如下:

1、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安全法规和医德医风的教育,增强科室人员的职业责任感,提高工作的标准程度和认真程度。

2、处方是药品差错的起始点,提高医师对处方质量的重要性认识,在处方书写上面,应该注意两方面的内容。

一、保证处方的清晰度,字迹不潦草,不采用缩写,杜绝出现字迹模糊的现象,第

二、保证内容的完整性。

3、接到处方后,需要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处方的可行性做一个大概的评估,对于有疑问的处方,应慎重处理,应交给医师重新审核,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4、在药品摆放时,应该仔细核对药品的摆放位置,尤其一些品名相似,成分厂家不同,规格不同的听似药品,和包装相似的看似药品,在药品柜中要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识。调配和发药时更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免取药过程中造成的差错。

5、严格按照“划价—调配—审核—发药”的流程进行,除审核和发药能够药剂师及以上资质的人员同时完成外,其余环节必须由划价员,调剂员分别完成,期间要做到“四查十对”,调剂员调配拆零药品时,应将原包装与拆零袋放在一起,经过发药人员再次审核,确认无误发药完成后方可收回上架。调剂员对拆零药品注明药品名称、剂型,规格,使用方法等信息,字迹规范、整齐。

6、本次差错事故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发药人员凭印象发药,查对不仔细。二是调剂员对调剂的处方和药品摆放不规范,今后调剂员务必要将同一患者的处方和调配好的药品摆放在同一药筐内。

7、发药时务必与患者做好“一交代”,认真交代其购买药品的名称数量和用量用法。同时,提醒患者注意“核对药品”。

9、做为药剂科的负责人今后要和职工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思想波动,帮助他们排解愁苦和烦恼,使其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

10、每天至少巡视药房两次,监督工作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违规操作者一律严惩不贷,扣除质量分5分,严禁工作期间玩手机,维持良好的工作秩序,避免分散注意力引起的疏忽大意。

12、在取药高峰期,工作量大的情况下,要保持好心态,做到忙而不乱。以上方案以监督落实为根本,以零差错为目标,今后我科室一定严加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对当事人李珊珊扣月奖30% 药剂科

2015年3月23日篇二:严重用药错误报告分析与整改措施记录

严重用药错误报告分析与整改措施记录 民乐县人民医院

严重用药错误报告分析与整改措施记录

篇三:严重用药错误报告分析与整改措施记录 严重用药错误报告分析与整改措施记录

推荐第8篇: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

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2014.9讨论稿

发现血标本采集错误

回收血标本并毁弃

两人核对后重新抽取血标本

将血标本送输血科

核对无误后登记患者信息

上报护理部

推荐第9篇:标本采集量对PT、APTT的影响

标本采集量对PT、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

核心提示:【摘要】nbsp;nbsp;为了解标本采集量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对不同采血量、不同红细胞比容的标本进行PT、APTT检测。结果采血量、红细胞比容异常均可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提示护士采样前应了解标本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熊宇1,邢辉2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1护理部 2检验科, 湖北 武汉 430022 【摘要】 为了解标本采集量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对不同采血量、不同红细胞比容的标本进行PT、APTT检测。结果采血量、红细胞比容异常均可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提示护士采样前应了解标本质量控制标准,确保采样质量。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标本采集量

为了解决手术前有关病人出血倾向筛查问题,2000年卫生部发文明令停止使用一般外科手术前的常规出血时间检查,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联合检测取代[1]。这些检查一般由护理人员抽血送检,如果取样不合格尤其是标本采集量不准确,检验结果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本研究对标本采集量与PT、APTT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2年1~5月,选取在本院经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剂的10例病人为观察I组,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5~70岁。10例行保守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红细胞比容>0.7 L/L)为观察Ⅱ组,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5~13岁。10例住院的尿毒症病人(红细胞比容

12方法

121采血检测方法:①观察Ⅰ组、对照组于清晨平静、休息状态下,自外周静脉一次采血,分别装于6支真空采血管中,立即与抗凝剂混匀,经3 000 转/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后由专人在2 h内测定PT、APTT。②观察Ⅱ、Ⅲ组先按标准量1.8 ml采集标本后,再按公式[抗凝剂量(ml)=(100-病人红细胞比容)×0.00185×血量(ml)[2]]求出校准采血量,按校准采血量进行采集血样后进行检测。

122统计学方法:所测数据以±s表示,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对照组、观察Ⅰ组不同采血量对PT、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

见表1。

表1对照组、观察Ⅰ组不同采血量对PT、APTT值的影响 略

2.2、观察Ⅱ、Ⅲ组调整采血量前后PT、APTT值比较

见表2。

2、观察Ⅱ、Ⅲ组调整采血量前后PT、APTT值比较

3讨论

31不同采血量对PT、APTT值的影响

由表1看出,不论是正常人还是口服抗凝剂的病人,当采血量过少时可使PT、APTT延长,当采血量

32红细胞比容的影响

表2示,红细胞比容偏高及偏低的标本,调整采血量前后检验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如果不调整采血量,机械地按照标准采血量1.8 ml进行样本采集将会得出以下结果:①可导致抗凝剂过量致使凝血检查时间延长;②抗凝剂量不足使标本凝固。其原因为真空采血管中预留的抗凝剂枸橼酸钠溶液通过与血浆中的钙离子结合而发挥抗凝作用,预留的抗凝剂可与1.8 ml红细胞比容在正常范围(0.37~0.50 L/L)的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恰当的结合。当遇到红细胞比容偏高的标本(红细胞比容>0.70 L/L)时,由于其血浆量少(80%),抗凝剂量相对不足,对标本的抗凝强度不足导致标本凝固,故必须减少采样量。目前,预留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被广泛使用,对于降低护士的劳动强度、减少医源性感染、保证采样量准确等方面很有帮助,但对于一些红细胞比容异常的标本,护士在工作中必须根据病人的红细胞比容来调整采血量,及时向医生及检验人员了解有关信息,保证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采血量的恰当与否可引起PT、APTT的检测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护理人员在保证采样量准确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诸如PT、APTT这样的凝血功能检查,既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保证采样量的准确性;又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采样量,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护理人员不仅要熟悉日常的护理工作,也要对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其它工作有所了解。对于凝血检查,要了解其检查的方法及标本采取时的质量控制,减少或消除凝血检查中疾病与非疾病因素所致的改变[3],才能有效地避免工作误差对检查结果产生错误影响。

推荐第10篇:翼缘板标高错误及整改措施 副本

桥台翼缘板标高错误及整改措施

一、原因分析

1、施工技术员阅图错误导致模板标高错误

施工设计图纸轨顶标高到翼缘板顶面标高为74.7cm,现场施工技术员在桥台翼缘板施工时将顶面标高查阅错误导致桥台翼缘板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轨顶标高到翼缘板顶面标高为56.7cm,误差18cm。

2、防水层混凝土

桥台翼缘板防水混凝土垫层浇筑时,抬高标高2-3cm,甚至更大些。

3、现场技术员是否进行技术交底

施工时现场技术员未严格对施工工序、模板标高给施工作业队进行认真交底或交底错误。

4、施工误差

施工时现场无技术员严格把关,现场施工队作业时标高控制随意性很大,导致翼缘板标高错误。

二、35#桥台翼缘板处理措施

项目部严格按照GB_50204-2002(2011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35#桥台翼缘板标高超过设计值18cm的桥台翼缘板返工处理;待泮池沟特大桥梁板铺架完成后拆除翼缘板顶面轨排、清除桥面道砟,先采用破碎锤对翼缘板进行凿除,预留10cm采用人工风枪凿除胸墙混凝土至翼缘板立模板时的标高,避免对桥台胸墙的损坏,以保证桥台翼缘板的施工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三、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图纸及相应施工规范施工。

2、严格执行监理工作程序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坚持三检制度及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工程验收制。

4、施工前,仔细勘察现场,熟悉图纸,并认真和作业队进行讨论。

5、施工中对砼灌注过程进行严格监控。

6、健全施工质量责任制,明确奖罚制度。

四、预防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关于开展铁路隧道、路基工程质量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举一反三,为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我部将对管段内所有桥台翼缘板顶面标高及垫石标高进行全面排查,并在后续施工中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加强标高控制测量

桥台标高由项目部测量班班长负责,施工前在桥台台顶设4个标高控制点,在两侧翼缘板分别设2个控制点。控制点采用钢筋制作,红色油漆线标识清楚。

2、加强现场管理

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牵头负责、工程部、安质部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同时项目部派经验丰富的施工技术员进行现场指导施工,工程部再次对作业人员进行各工序技能培训,作业前认真交底,做到操作人员人人应知应会。做到作业人员在施工时明确各工序控制及标高控制要点,确保桥台翼缘板顶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3、从项目经理部、工区到作业队,细化质量管理体系。

4、项目部加强质量巡查和问题处理力度,工区相应建立巡查制度,工区加强对现场管理人员的管控力度,对脱岗或渎职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二O一三年四月十一日

第11篇:中学英语书写常见错误和整改措施

中学英语书写常见错误及纠正策略

英语书面表达是历年高考考生失分的的重要环节,许多考生只重视书面表达内容的训练与提高,忽略了对其书面书写的认真训练与规范要求,从而因书写不规范不美观失分。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在高中英语教学一线的经验和对学生书写规范化训练的心得,较为全面地总结了高中生英语书写中常见的错误,并具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纠正策略,以期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有所帮助,并对高中英语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有抛砖引玉之用。

一、英语书写常见错误

高中生英语书写中的错误各式各样,常见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字母书写不饱满

有些同学英语书写十分认真工整,但是整体看去却很瘪瘦,给人感觉颇为不爽,究其原因主要是字母书写不饱满。除纵向延伸的字母如I J i j l 以外的其他大小写字母都要求在横向占据一定空间,尤其要注意a b c d e h m n o p q s u v w x y z ,把这些字母写得饱满圆润十分有助于改进英语书面表达书写的整体效果。

2、书写笔顺错误

相当数量的同学在学习英语字母书写之初就没有正确掌握几个易错字母的书写笔 顺,从而导致书写习惯性错误影响书面美观。这些笔顺易错的字母为E F H N O R W d i j 需重点模仿英语规范手写体字帖上这些字母的笔顺(参照附图)。

3、字母占格错误

在四线三格上练习书写时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字母占格问题,但是脱离了四线三格在单线上书写时,许多学生都暴露出字母书写占格问题,其具体表现为:所有字母均悬于线上、b d h k l t 上部过长、f g j p q y 下部过长等。

4、字母间距过小

字母间距过小、单词内字母紧贴字母这一书写现象极为普遍,如此书写造成的结果是给人感觉过于拥挤,甚至有透不过气来的压抑之感。需注意字母之间不可贴的太紧,要留一点点空隙,并且单词内字母与字母之间距离要均匀一致。

5、词间距过大

单词间距过大也是高中生英语书写的通病之一。单词间距过大则显得整篇书写稀疏不够紧凑,若兼有词间距过小的错误则书写整体效果更加糟糕。电脑打字时英语单词与单词之间需要留一个空格,即一个小写字母a 的距离,同样,英语书写时词间距保持在一个小写字母a的距离为最佳。

6、段首缩进错误

汉语书写段首空两个字的缩进规则学生基本都已掌握,而英语书写段首空多大很多学生仍然迷茫。在电脑打字时一个汉字占两个字符即相当于两个小写英语字母a的空间,因此段首空两个汉字相当于空四个小写英文字母,所以英语书写段首以空四个英文小写字母a为宜,不可过小或过大。

7、行尾移行错误

英语书写左侧对齐很正常极易做到,而右侧对不齐也极其正常,因为英语单词长短不一。而有的学生在英语书写时为了追求左右均对齐的整齐效果,对移行规则不甚了解,随意分拆单词移行造成错误。

8、标点符号错误

英语书写中的标点符号与汉语的标点符号有许多共同之处,然而也有不少差异。很

1 多学生容易受汉语标点符号的影响错用英语标点符号,把英语中不存在的标点符号写入书面表达,给人以不伦不类之感,直接影响到阅卷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基本素质的判断。

9、错词一抹黑

英语书写中写错单词十分常见,尤其在高考考场那种时间紧迫心理紧张的情形中写错单词更为普遍。有些同学在意识到单词写错之后慌忙把错单词乱画涂黑,甚至直接形成结结实实的黑疙瘩,生怕阅卷老师看见他原来写的错单词。这样做的最终效果只能适得其反,乱涂乱画的单词甚至黑疙瘩映入阅卷老师的眼帘,就如同正在用美味佳肴时突然发现了苍蝇一样,如此感觉怎么能让阅卷老师给出比较公正的分数呢?

二、整改措施

依据上述高中生在英语书写中常见的错误,本着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四线三 格后单线书写练习的原则,笔者制定了如下纠正策略:

第一阶段:四线三格书写规范化训练

1、字母书写饱满化

1)练习所有大写字母的饱满书写

注意H N的两竖线平行,B C D G O P RS弯曲部分弯度足够似半圆,B的弯曲部分上小下大,S的上下弯曲部分书写均匀,E的中间横几乎把整个字母二等分。

2)练习所有小写字母的饱满书写

a b c d e g h k n o p q r s t u v x y z 作为一组练习,注意此组字母占四线三格第二格的部分长度和宽度应当一致;m w x 作为一组练习,注意m w宽度比高度稍大,x 四角向四方舒展且对称。

2、书写顺序正确化

1)注意观察E F H N O R W 的笔顺写法,多练N的写法(两竖线平行) 2) 注意i j 先写下部再点点,r下笔竖写完原路返回半截再向右行笔分叉,v 斜下下笔到底之后直接分叉右上行笔(避免r v书写不清造成混淆)

3、字母占格规范化

1)练习所有大写字母,大写字母均占四线三格的第一二两格 2)练习小写字母a c e m n o r s u v w x z占第二格

3)练习小写字母b d h i k l t占第一二两格,且写在第一格的部分不可过长超出第一线

4)练习小写字母g p q y占第二三两格,注意第二格的弯曲部分占满格,第三格不要出第四线,且g y 在第三格部分的宽度不要宽于在第二格的部分 5)练习小写字母f j占三格,注意f的横在接近第二线的下方 6)抄写单词综合练习大小写字母的占格

4、三个距离合理化 字母间距、词间距和段首缩进这三个距离可以以抄写往年高考书面表达范文的形式来同时训练纠正。通过与书写规范的同学横向对比、与自己每天的书写练习纵向对比,观察感悟适合自己的字母间距、词间距和段首缩进距(每位学生字母书写的大小不一,因此字母间距、词间距和段首缩进也因人而异,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为宜)。

5、行尾移行标准化

在移行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单音节词不能移行,即使是字母较多的单音节词,如through等也不能例外。 2)缩略词如Mr.,Dr.等不能和后面的名字拆开移行。缩略的专用名词如U.K., U.S.A等也不能拆开移行。

2 3) 时间、量度及货币单位应视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开移行。如;11:00P.M.应写在一行内,不能将11:00和P.M.分开移行;写38℃时,不能将36和℃分开移行。

4) 由“年、月、日”表示的日期,如果必须分开移行只能将“月、日”与“年”分开。如January 6,1980 不能将January和6分开移行,但可以把January 6,和1980分成两行。

5) 含双写辅音字母的单词,在移行时要将辅音字母拆开。如better可拆成bet-ter,neceary可拆成neces-sary;

6)移行不可过多。右边每行长短错落要比移词过多看上去舒服。

6、标点使用英语化

注意在英语书写中使用标点符号时切忌受汉语的影响,牢记下列规则,比照自己的标点书写,错误的要重点纠正,做到标点使用英语化。

1)英语句号为实心点,而不是小圆圈。如果英语的句号也和汉语一样,则容易和字母“o”相混淆;

2)英语的省略号一般使用“…”是3点,不是像汉语那样用6点“……”;

3)字符号不要写得太长,写长了容易跟破折号混淆。其长度应该与一个小写字母a的宽度相当。破折号的长度约占两个小写字母a的位置。书写破折号时,与前后的单词应有一定的距离;

4)英语中没有顿号“、”。在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时,英语只能用逗号;汉语中连词“和”、“及”等之前不可用顿号,而英语中连接一系列并列项目的“and”或“or”之前往往可以用逗号;

5)使用所有格符号时,要注意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以免引起意义上的混淆。如my father’s book不能写成my fathers’ book;

6)汉语中直接引语前的“某某说”等词语之后一般用冒号。而英语中既可用逗号,也可用冒号。当“某某说”等词语在直接引语后时,汉语的引语末尾用句号,而英语一般用逗号。如句子 \"It\'s none of your busine,\" the young men said rudely.的汉语译文是:“这不管你的事。”年轻人粗暴地说; 7)英语中没有书名号《 》,书名一般用引号。如:Yesterday she saw an English film \"Gone with the Wind\";

8)文章每行的起首除了前引号和前括号外,不应书写其它标点,引号和括号最好标在同一行中。句子较长时,可以分行标号,但千万不能顾头不顾尾; 9)文章题目除问号、叹号可以使用外,不使用其他标点符号。

7、整体书面干净化

现在高考答题统一要求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而书面表达书写务必注意卷面的干净整洁,切忌把拼错的单词乱涂乱画甚至涂成黑疙瘩。那么单词写错了怎么办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按照短文改错中删词的作法在错单词上自左上到右下画一斜线即可。你这样做既相对节省了时间,又明确告诉阅卷老师该单词需要删掉,同时也不怎么影响整篇书写的整洁美观。

第二阶段:单线书写规范化训练

四线三格书写规范化训练之后,要接着进行类似步骤的单线书写规范化训练。高考书面表达书写时是单线而不是四线三格,因此单线书写规范化才是最终目的。脱离了四线三格之后在单线书写学生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忌单词悬于线上

1)所有大写字母和a b c d e i k l m n o r s u v w x z的底部要紧贴在线上,单线

3 相当于四线三格的第三线的位置; 2)g p q y 的上弯曲的底部紧贴在线上;

3)f g j p q y 的下半部分应该透过横线写于其下。

2、忌字母上中下三部分高度比例失调

1)小写字母b d h k l t 上部不可过长,与b d h k 下部弯曲处同高即可,尤其注意t 的上部稍高于a c e o u v s 即可;

2)小写字母f g j p q y 下部不可过长,与g p q y 上部弯曲处同高即可。 3)b d h k 下部弯曲处、g p q y上部弯曲处应与a c e n o r s u v x z同高。

英语书写的训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纠正以前不良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化的书写习惯更需要坚持每天都具有针对性地练习。只有让规范化书写内化成自己的书写习惯,只要一提笔写英语那字母的饱满度、占格、字母间距、词间距、段首缩进等都胸有成竹无需思量,才能在高考考场那紧张的氛围中,在既要遣词造句又要谋篇布局的情形下写出较为整洁美观的书面表达,获得理想的成绩。

第12篇:实测实量数据分析及整改措施

武汉中央文化区k

6、k7地块 实测实量数据分析及整改措施

武汉中央文化区K

6、K7地块

实测实量数据分析及整改措施

目前我们已完成实测实量,已测楼层为47号楼一层~十二层、48号楼一层~六层、49号楼一层~6层垂直度、平整度、截面尺寸。我单位垂直度、平整度、截面尺寸的测量方法对现场进行测量,记录真实的数据。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误差、人为因数等各种不确定性因数对数据产生一定性的影响。

技术标准文件中垂直度及平整度合格标准均为0~8mm,而我单位测出的实际数据垂直度合格率大约在60%,平整度合格率在75%~80%;截面尺寸合格标准均为-5~8mm,实际测量数据合格率91%~100%;顶板水平极差合格标准0~15mm,实际测量数据合格率85%~95%;板厚合格标准为-5~8mm,实际测量合格率在75%~90%。相对于业主要求的合格率在95%以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对墙体垂直度、平整度、板厚、截面尺寸及顶板极差进行整改处理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5 对应的整改措施

5.1 垂直度偏差整改及预防措施 1 原因分析

1)上下模板拼缝不整齐。

2)局部模板支撑体系强度不够,浇筑时略有涨模。

3)模板跟换不及时,造成局部地区外观质量较差,垂直度偏差较大。 2 垂直度偏差整改措施

1 武汉中央文化区k

6、k7地块 实测实量数据分析及整改措施

1)对垂直度及平整度有偏差的部位,偏差较大的采用钢錾进行剔凿细毛,并用靠尺进行检查,保证边剔凿边检查,直到剔凿合格为止,剔凿时注意不能凿出钢筋。

2)对垂直度偏差较小的部位采用磨光机对突出的点位及接搓的部位进行打磨处理。 3 垂直度偏差预防措施

1)在墙体模板安装过程中,严格依据墙身线、控制线进行垂直度的控制,保证墙模板垂直;

2)顶板模板支设时,在靠近墙边必须进行吊墙身控制线进行顶板边沿位置控制,以保证顶板与墙体的90度夹角垂直方正,符合要求。 3)在施工过程中,专人对墙体模板垂直度,顶板模板进行检查,墙体模板主要采用线坠吊垂直线,分上中下进行测量,测量数据符合垂直度要求,底部量控制线,检查墙身是否有偏位,对有偏位的及时进行校正,从模板的支设过程保证垂直度、墙身位置、平整度符合要求(具体详见模板施工方案)。

4)在墙体模板就位后,采用穿墙螺杆进行加固,间距为500*500,为了避免砼浇筑时墙体垂直度的偏移,对墙体模板增加斜撑,间距1500分上中下加设,保证墙体的整体稳固。

5)砼浇筑时,从中间向两边进行,每隔50cm分层进行下料振捣浇筑,以避免从一方推进其侧压力将模板压偏移或浇筑太高涨模,影响砼实体的平整度及垂直度。

5.2 平整度偏差整改及预防措施

2 武汉中央文化区k

6、k7地块 实测实量数据分析及整改措施

1平整度偏差整改及预防措施

1)对平整度有偏差的部位,偏差较大的采用钢錾进行剔凿细毛,并用靠尺进行检查,保证边剔凿边检查,直到剔凿合格为止。 2)对平整度偏差较小的部位采用磨光机进行打磨处理。 2平整度偏差预防措施

1)在模板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模板的拼装质量,在合模前,检查模板的拼缝、接缝除平直严密。

2)顶板模板支设时,严格控制模板的平整度,标高准确,对模板的支撑体系严格控制(水平杆、扫地杆、间距及木方的间距符合方案的要求),防止下坠影响平整度及感官质量。

3)在砼浇筑施工过程中,专人对标高进行控制,在钢筋上做好50标高点,并拉上小白线,找平人员根据拉的标高线进行找平收面,已保证砼面的成型质量及平整度要求的板厚的要求。 5.3 截面尺寸偏差整改及预防措施

整改措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看,截面尺寸复核业主技术标准要求,合格率在95%以上,少数截面尺寸的偏差也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只需用打磨机进行打磨处理即可。对局部轻微涨模的地方,将涨模的砼剔凿,用毛刷刷干净,并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再用1:2水泥砂浆抹灰找平。

预防措施: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合模前放置好砼内撑(同墙截面厚度),间距为800~1000mm,以保证墙身的最小截面符合要求;加固采用穿

3 武汉中央文化区k

6、k7地块 实测实量数据分析及整改措施

墙螺栓,间距450~600mm,防止模板涨膜,增大截面,减少使用空间;浇筑砼之前,用钢卷尺进行截面的测量,截面尺寸=测量尺寸-2*模板厚度,对截面尺寸偏差较大的地方重新进行合模,确保浇筑后的截面厚度;砼浇筑时按50cm分层浇筑,下料时从中间向两边分开同时浇筑,以防砼浇筑振捣时涨模。

4

第13篇:3开展标本采集量错误率评价的工作流程

3开展标本采集量错误率评价的工作流程

1 目的

为了对临床各科室、门诊、体检科医生申请检验项目所需的标本采集量与护理人员所采集的标本量一致性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标本采集量的不符合影响结果质量的偏离,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建立标本采集量错误率评价的质量控制程序。

2 定义

定义: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例。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量是否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3范围

适用于本院检验科分析前质量控制过程的实施及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评价,包括临床各科室、门诊、体检科所采集送到检验科检验的标本的采集量。 4 职责 4.1 质控科负责组织“监控技术方法”有效性的评价。 4.2检验科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内部质控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4.3 各专业组负责本专业质量控制计划日常的实施(同时记录在不合格登记本上和在LIS上作标本退还时记录原因:标本采集量错误)。 4.4 各专业组组长负责汇总各专业每月所有标本的总数、汇总各专业标本量不满足申请检验项目的要求(包括量过多或过少)的标本总数、计算出错误率、每月按专业评估分析标本采集量错误率,并有记录。 4.5 质量控制小组根据标本采集量错误率高的分析报告和“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量评价结果,采取纠正措施,对纠正效果跟踪评价,采取纠正措施,对纠正效果跟踪评价,并有记录。

第14篇:表171常用全血标本采血量与要求

表17-1常用全血标本采血量与要求(不需空腹) 检验项目 血氨(BA)

采血量(ml) 标本容器 5.0

肝素抗凝

要求 立即送验 空针肝素化后方可采血 隔绝空气 隔绝空气 隔绝空气 血液酸碱度(pH) 2.0 肝素抗凝

二氧化碳分压(PaO2) 氧分压(PaO2) 碳酸氢盐

2.0 2.0 2.0

肝素抗凝 肝素抗凝 肝素抗凝

表17-2 常用全血标本采血量与要求(空腹) 检验项目 血沉ESR 血糖BG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非蛋白氮(NPN) 尿素氮(BuN) 红细胞比积(Hct) 肌肝(Cr) 肌酸(Cre)

采血量(ml) 标本容器 1.6 1~2 2.0 2.0 2.0 2.0 3.0

3.8% 枸橼酸钠溶液0.4ml 抗凝瓶 抗凝瓶 抗凝瓶 抗凝瓶 抗凝瓶 抗凝瓶

要求

充分混匀及时送验 充分混匀及时送验 充分混匀及时送验 充分混匀及时送验 充分混匀及时送验 充分混匀及时送验 充分混匀及时送验

凝血酶元活动度及时间(PT) 1.8 纤维蛋白元(Fb)

2.0

试管内盛3.13%枸橼酸钠0.2ml 充分混匀及时送验 抗凝瓶 肝素抗凝

充分混匀及时送验

E-玫瑰花结形成试验(ERT) 2.0 HDL-胆固醇 2.0 不抗凝

表17-3放射免疫检验采血量与要求 检验项目

采血量(ml) 要求

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总甲状腺素(TT4) 促甲状腺激素(TSH) 甲状腺功能测定 4.0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

3、3,、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γt3 表面抗原(HBsAg) 表面抗体(HBsAb) e 抗原(HBsAg) 乙肝检测 4.0 e抗体(HBeAb) 核心抗原HBcAg 核心抗体HBcAb

表17-4常用血清标本采血量与要求 检验项目

采血量ml 多项目合并采血量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0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0 4ml 胎儿甲种球蛋白(AFP)

1.0

标本容器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防止溶血 防止溶血 防止溶血 防止溶血 防止溶血 防止溶血

空腹采血防止溶血

要求

空腹抽血严防溶血空腹抽血严防溶血空腹抽血严防溶血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1.0 黄疸指数(Ⅱ) 2.0 总胆红素(TBIL) 2.0 总胆固醇(Chol) 2.0 胆固醇脂(Choiesl) 2.0 三酸甘油酯(TC) 2.0 血清蛋白(A/G) 3.0 蛋白电泳(SPE) 2.0 碱性磷酸酶(AKP) 2.0 血清淀粉酶(AMS) 3.0 乳酸脱氢酶(LDH) 3.0 血钾(K) 2.0 血纳(Na) 2.0 血钙(Ca) 2.0 血氯化物(Cl)

2.0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2.0 肥达氏反应(Widal sreaction) 3.0 抗O(ASO) 3.0 红斑狼疮细胞(LES) 5.0

3ml

3ml

3ml

3ml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

空腹抽血严防溶血 空腹抽血严防溶血 空腹抽血严防溶血 空腹抽血严防溶血 空腹抽血严防溶血 空腹抽血严防溶血 严防溶血 严防溶血 严防溶血 严防溶血 严防溶血 严防溶血 严防溶血 严防灰尘污染 严防灰尘污染 空腹抽血严防溶血 严防灰尘污染 严防灰尘污染 写明时间及时送验

1.黑色:枸橼酸钠;血沉

2.浅蓝色:枸橼酸钠;血凝试验(如PT、APTT) 3.深蓝色:肝素钠或EDTA-Na2;血液微量元素 4.紫色:EDTA-K2; 血常规(血液细胞分析) 5.绿色:肝素锂; 大部分生化、血氨 6.灰色:血糖降解抑制剂和EDTA-Na2; 血糖 7.棕色:肝素钠或EDTA-K2; 血铅

8.浅黄色ACD管: 葡萄糖、抗凝剂;血库试验

9.浅黄色SPS管: SPS液、氯化钠溶液;血液培养、微生物

血液检验标本采集方法

血液检验标本分为全血、血浆、血清等。全血标本主要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例如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形态学检查等;血浆标本适合内分泌激素、血栓和止血检测血清标本多适合于临床化学和免疫学的检测。

按照血标本采集部位的不同,分为静脉血、动脉血和毛细血管血三种。绝大多数检查采用静脉血,少数检查如血气分析、乳酸和丙酮酸测定等需要采集动脉血,毛细血管血主要用于各种微量法检查或大规模普查。

静脉血是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标本,真空采血法是最好的静脉血采集技术。基本原理是将双向针的一端在持针器的帮助下刺入静脉,有回血后将另一端插入真空试管内,血液在负压作用下自动流入试管内。由于在完全封闭状态下采血,避免了血液外溢引起的污染,并有利于标本的转运和保存。标准真空采血管采用国际通用的头盖和标签颜色显示采血管内添加剂种类和检测用途,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盛血试管。

一、静脉血采集方法、注意事项和采集样品所用材料的安全处置

1、止血带或压脉器:采集静脉血时,止血带压迫静脉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 40 秒为宜, 否则容易引起淤血、静脉扩张,并且影响某些指标的检查结果,如乳酸升高、pH 值降低、K +、Ca 2+、肌酸激酶升高等。

2、采血时间与部位:大多数化验检查要求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应尽可能避免在输液同时取血,输液不仅使血液稀释,而且对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生严重干扰,特别是血糖和电解质。

3、避免溶血、杂质污染:采血器具必须无菌、干燥、洁净.避免特别用力抽吸和推注、避 免化学污染和细菌污染引起的溶血。因为红细胞的某些成分与血清(浆)不同,样本溶血可使 红细胞某些成分释放,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

4、血样的采集:血样要求在每一天的同一时间采集,理想的时间是早晨 7:00 到 8:00,尤其是监测为目的时,更要保证标本采集时间的统一。最后一次食物和液体摄入应在前 一天下午 6:00 到 7:00 (急诊检验例外)。血样采集应在不服药期间,如在早晨服前。血样采集时,患者应仰卧位,采血点应在同一静脉区,通常为手臂静脉。

5、标本采集后须立即送检,放置过久影响检验结果。当取血不顺利时,切忌在同一处反复 穿刺,易导致标本溶血或有小凝块,影响检测结果。

6、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应先注射厌氧瓶,尽量减少接触空气时间。

7、微量元素测定采集标本的注射器和容器不能含游离金属。

8、采集样品所用材料的安全处置:使用后的采血针、注射器针头等锐器物应当直接放入不能刺穿的利器盒内或毁型器内进行安全处置,禁止对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复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物;注射器针筒、棉签等其他医疗废物放入黄色医疗废物袋中,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存放。消毒毁形后的医疗废物必须交给指定的医疗废物处理厂,不得擅自废弃。

二、临床化学/ 免疫检验标本

临床化学/免疫检验多用非抗凝血标本,最好使用真空负压采血管。 标本采集主要注意事项有:

1、化学项目大多数需要空腹采静脉血,多个单项化学检测项目组合检验时一般可采管血;

2、采血量视检查项目多少不同而异,通常为 4.0~5 .0ml;

3、多个组合检测项目同时采血时应按下列顺序采血: 血培养 ——无添加剂管凝血管 ——有添加剂管

有添加剂管的顺序为:橼酸盐管 ——肝素管 ——EDTA 管——草酸盐/氟化钠管

4、不论是抗凝血还是非抗凝血,为了缩短血清或血浆与血细胞的接触时间,血液标本收集后,须尽可能早地将血清或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避免由此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血液标本采集开始,必须在2h 内将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

1)血清(非抗凝血):采血后标本于 22~25℃(室温)15~30min 后可自行(自发)完全凝固,禁用木棍和玻棒等剥离凝块;冷藏标本凝集较慢,加促凝剂者凝集加快。

2)血浆(抗凝血):应采用抗凝管采血,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合 5~10 次,采血后数分钟内可 离心分离血浆。

3)冷藏标本:用于稳定血液中温度依赖性成分(抑制细胞代谢)的检测项目,标本于2~8℃冷藏(标本采集后立即置于冰箱中,冷藏必须充分);标本需冷藏的测定项目有:儿茶酚胺、胃泌素、甲旁素、PH/血气、NH

3、乳酸、丙酮酸等。全血标本一般不冷藏,血钾测定标本冷藏不得>2h。全血标本切忌冷冻。 4)代谢抑制剂和防腐剂的应用:用于抑制细胞代谢。血标本中加入氟化钠后,血细胞未 分离情况下血标本中 Glu,22~25℃稳定 24h.2~8℃稳定 48h;氟化钠不适用于新生儿及儿童的 Glu 测定(因儿童 PCV 高,细胞糖酵解难以控制);氟化钠一麝香草酚混合剂不适合酶学检测(因氟化钠一麝香草酚混合剂抑制酶活性));甲醛草酸钾抗凝保存剂不适用于血糖测定。

三、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 )检测标本

静脉采集枸橼酸钠(109mmol/L,即 32.06g/L)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管采血),黑帽管。 采血注意事项:

1、单独采 1 管血,准备采血至 2 ml 刻度线(抗凝剂:全血=1:4);

2、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合 5~10 次;

3、采血后应尽快送检(必须 2h 内检测)。

四、血常规(全血细胞分析)检验标本

一般用 EDTA 1.5~2.2mg/ml 抗凝(EDTA 抗凝采血管-紫帽管)。 采血注意事项:

1、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 次.不可用力震荡;

2、应按抗凝管刻度采血至 2ml,可不用空腹;

3、采血后应尽快送检(需显微镜观察形态的标本采血后应及时推片固定,因为超过 2 小时 WBC 形态会发生改变);

4、血型与血常规可采 1 管血。

五、75 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 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

1、病人准备:试验前 3 日,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量不低于 250-300 克,且维持正 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如:咖啡因、口服避孕药、水杨酸盐等)应在 3 日前停用, 试验前病人应 10~16 小时不进食。

2、标本采集:临床上常用方法是清晨抽空腹血后,口服 75 克葡萄糖,再于给糖后 0.5、

1、

2、3 小时各采血 2ml /1 次(共 5 次)。

3、标本保存:采血后 1 小时内分离血清并及时冷藏送检或采用血糖专用抗凝管采 血,于 2~8℃保存。

4、注意事项:胰岛素测定受溶血影响较大,采血时应避免溶血。

六、高血压系列检验标本

1、高血压三项(肾素、血管紧张素 I、II)

1)病人准备:β-阻断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及甾体激素、甘草等影响体内肾素水平,一般要在停药后 2 周测定肾素活性(PRA),利血平等代谢慢的药物应在停药 3 周测定。不宜停药的病人改服胍乙啶等影响 PRA 较小的降压药。钠摄入量影响机体 PRA 水平,故病人测定 PRA 前 3 天应适当减少食盐摄入量,最好同时测定取血前 24 小时尿钠含量,以供分析PRA 结果时参考;

2)标本采集:静脉取血 4~5ml,拔除针头后缓慢注入到专用抗凝管中,盖好管塞后上 下颠倒5次,混匀后2500转/分,离心5~10分钟,分离血浆,将血浆装入专用血浆管后低温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需尽快冰冻保存(-15℃)。溶血标本不能检测; 3)标本类型、标本量:专用抗凝管采血,分离血浆,取 2ml 送检; 4)标本保存:低温冰箱保存(-15℃以下),可保存 2 个月;

5)注意事项:申请单上应注明抽血时的体位(卧位:病人在早上 6-8 时起床前,取静脉血;立位:病人起床后活动3 小时,取静脉血。)和饮食情况(普食饮食、低钠饮食);标本未及时分离血浆、反复冻融、溶血、保存不当、使用过期抗凝管等均可使结果受到影响。

2、醛固酮

1)病人准备:留样前应停服利尿剂至少 3 周,停服抗高血压药物 1 周;

2)标本采集:血浆醛固酮测定应采用肝素抗凝,采集后立即分离血浆,置-20℃保存 待测;尿液标本则留取 24 小时尿量,用 10~15mL 浓盐酸防腐;

3)申请单上注明:抽血时的体位(卧位、立位)和饮食情况(普食饮食、低钠饮食); 尿液标本要准确记录 24 小时尿量。

七、皮质醇标本采集及注意事项

正常人皮质醇的分泌存在昼夜节律,一般为早上 8 点或下午 4 点采血,送检时请务必在申请单上注明采血时间。

八、流式细胞术检测项目的标本采集及注意事项

1、淋巴细胞亚群系列

标本要求:EDTA 或肝素抗凝全血 2ml(推荐 EDTA 抗凝)

注意事项:该系列项目在不同年龄段的细胞数参考值不尽相同,所以送检时请务必在 申请单上注明病人年龄。

2、白血病免疫分型

标本要求:肝素抗凝骨髓或全血2ml 注意事项:请使用白血病免疫分型专用申请单

3、人类白细胞抗原 B27 检测(HLA-B27)/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检 测标本要求:EDTA 或肝素抗凝全血 2ml备注:保证新鲜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项目需要 24小时内送检;

九、微量元素检测标本采集要求

1、所有采血人员要经过严格培训并熟悉采血过程,知晓操作技术对微量元素(尤其 是铅和锌)检测质量的影响。

2、采血人员应戴乳胶或聚乙烯手套,若手套涂粉,需用静脉采血皮肤清洁法处理手套 后进行操作。

3、血铅检测采血时按顺序用 0.2%硝酸、纯水、碘酒、酒精清洁采血区皮肤,防止环境 对血铅检测的污染。

4、橡皮塞对锌有污染,故普通采血管不可使用,请使用本中心提供的专用管。

5、采集方法:采集静脉血 0.5-1.0mL,采集后马上轻轻颠倒混匀,粘上条形码,装入 自封袋送检。

6、如不能及时送检,应放置 2-8℃冰箱保存。

7、标本凝固或含凝块,不能检测。

十、遗传学检测标本采集要求

1、标本采集:外周血标本可使用中心配送的肝素抗凝管(遗传专用)和采血针进行采集,采集后立即将试管轻轻颠倒混匀,以免凝血;脐带血标本、骨髓标本可以在穿刺成功后,打开中心配送的肝素抗凝管盖,将脐带血或骨髓注入采集管中,立即将试管轻轻颠倒混匀,以免凝血,请注意无菌操作,不要污染管盖。请避免使用注射器采集标本后直接注入采集管的方式进行标本采集,以免引起溶血;请勿使用 EDTA 等抗凝管采集标本。 2、标本量:外周血、脐带血、骨髓各 4ml;

3、标本送检:合格标本须于采血后当天送至遗传实验室,故请于标本采集后及时通知艾 迪康工作人员接收标本;标本有溶血、凝血现象,也视为不合格标本。骨髓标本应尽快送 至实验室。

4、标本保存:标本采集后置于 18~25℃保存,不可冷冻,不可放置于高温环境中。 5、申请单填写:请完整填写申请单,尤其是标本采集时间、性别、病史、临床诊断等。

十一、基因检测标本采集要求

1、所有用于基因诊断的标本必须用无菌试管或容器留取,严禁使用肝素抗凝管,采集标 本时注意无菌操作。

2、为避免污染,送检基因诊断标本项目需单人单项目单管。3、采集方法: 1)血液标本

抽取病人静脉血,置无菌试管中室温自然凝固或 2000 转/分离心,取分离出的 EDTA 抗凝血浆/血清送检; 2)女性分泌物标本

(1) 分泌物标本采样应在非月经期进行;采样前 3 天内不使用阴道内药物,不冲洗阴道;24 小时内不应有性行为;

(2)采集时先用棉签将宫颈口或尿道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擦去,更换棉拭子,将棉拭子伸入宫颈,通过上皮交界处,旋转 3~5 周,以保证取得较多的柱状上皮标本,对于怀疑HPV 感染的患者,尽量采集病变部位标本,可提高 HPV 的检出率。将取样后的棉拭子放入配套的软管中,旋紧管盖;

(3)男性分泌物标本先清洁尿道口,将棉拭子伸入男性尿道 1cm,旋转 3~5 次获得标本,将取样后的棉拭子放入配套的软管中,旋紧管盖;

(4)疱疹液或疣体标本:对于生殖器或肛周有疣状体增生,怀疑为尖锐湿疣者,宜直接采集疣体组织置于标本管中送检。备注:疣体标本时,需要在申请单上的标本类型栏处写上“疣体”。 4、标本保存:检测靶核酸为 DNA 的标本,可在 2~8℃下保存 3 天;检测靶核酸为 RNA 的标本,应保存在-20℃下。

十二、骨髓检查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涂片要求:二张血片,六张骨髓片,怀疑白血病则需八张骨髓片。骨髓血片注明“B”,骨髓片注明“M”,以示区别。 2、申请单注意事项:

1)病例摘要:应填写全面,尤其是肝、脾、淋巴结、出血状况等与血液病相关的症状以及药物的应用等均应填写清楚;

2)化验结果:血常规结果一定不能缺,如果可能,MCV、MCH、MCHC及分类也一并填上; 3)采取骨髓部位也应填上,如果采取骨髓时不顺,应重抽,以免耽误病人; 4)写上主治医生联系方式,如科室电话、手机号码等(以便与临床密切联系)。

第15篇:留取24小时尿蛋白标本错误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留取24小时尿蛋白标本错误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一.原因:

1.护士宣教不到位,病人理解错误

2.病人没有了解留取24小时尿蛋白标本的重要性,有抵触情绪

3.医生没有跟病人解释清楚留取24小时尿蛋白标本的必要性

4.病人文化水平较低,留取24小时尿蛋白标本的方法过于复杂,病人不能完全理解

5.普通话与方言的冲突:某些年纪大的病人听不懂普通话

6.留尿后测量方法不对,导致误差大

7.病人外出,没有把尿桶带在身边,把小便排到了厕所里

8.护士责任心不强,督促不到位

9.需要留取的各种尿标本太多,病人容易混淆 二.改进措施

1.加强宣教,了解病人心理,让病人重视留取24小时尿蛋白标本

2.加强与医生的沟通,让医生跟病人解释清楚留取24小时尿蛋白标本的必要性

3.护士用形象法教病人留取24小时尿蛋白标本,直至病人理解

4.需要多次留取24小时尿蛋白标本时,护士不能一次性将所有的尿管发给病人,应该一天发一管,避免病人混淆

5.把需要留取24小时尿蛋白标本的病人名单班班交接,督促病人留尿,大夜班护士准时督促病人测量尿量。不会测量的病人需护士指导,不方便且没有家属的病人需护士亲力亲为

6.年纪大,或者不识字的病人需2小时留陪人,教会陪人留取24小时尿蛋白,让陪人督促病人留取

第16篇: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系统发生错误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植物病害标本是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病理学科本科教学不可缺少的实物,它在教学中具有直观、不受季节和区域限制的特点。因此,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是植物病理学科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

在北方由于季节分明,作物品种丰富,植物病害发生频繁,大部分的植物病害标本都能从田间采集到。但是,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要充分掌握病害发生的季节规律及寄主的生长规律才能收获症状特征比较典型的标本。 1.1 病害标本采集的工具

植物病害大多发生在根、茎、叶和果实上,因此所用工具要针对不同的部位,常用的工具有刀、剪、锄、锯等,还有标本夹、标本箱、标本纸、小玻瓶、纸袋、标签和记录本等。 1.2 标本的采集

大田采集主要分为按季节采集和按寄主采集。按季节采集主要是针对每年只在特定时期发生的病害。如白粉病具有性阶段,小麦白粉病多在每年5—6 月能够采集到;植物的灰霉病则在低温阴雨的条件下容易发病,每年3—5 月最容易采到。按寄主采集主要针对寄主范围广泛的病害,如霜霉病,可以在很多植物病害的叶片上发现,常见的有莴苣、葡萄、白菜等;疫病如番茄、马铃薯、辣椒疫病等。 1.3 采集标本的记录

为了区分采集的不同的标本,采集时要进行记载。主要包括寄主名称、时间和地点、采集人姓名、主要发生情况和必要的生态环境因子。 2 植物病害标本的制作

采集的标本通过鉴定以后,除去作为分离用的标本外,一般都用干燥法或浸渍法进行保存,要求能够尽量保存标本的本来性状。一些微小的可以做成玻片标本,比较难以保存的和特殊的标本可通过多媒体扫描系统或显微系统存入计算机中,制成相应的文体图形、动画、视频图像等。

2.1 标本干燥制作法

2.1.1 压制法。采到的植物病害标本,若干燥后容易卷缩的(如稻叶),最好随采随压。其他的可以放到采集箱内带回去后压在吸水纸中,用标本夹夹紧,日晒任其干燥。在此期间,要经常更换标本纸。夏季温度和湿度较高,容易使标本发霉变色,标本纸要勤更换。通常前3~4 d 换1~2 次/d,以后2~3d 换1 次,至标本完全干燥。 2.1.2 烫干法或硅胶烘干法。不准备作为分离用的标本可以采用此2 种方法。为了加快标本的干燥速度,更好地保持标本原有的色泽,可以将刚采集的标本放在吸水纸或布中用电熨斗来回迅速烫干或将其加载草纸和干燥过的硅胶粉的标本夹中捆紧,放入50 ℃烘箱中2~3 d,使其很快干燥。

2.1.3 微波炉干燥保色法。为了弥补烫干法的不足之处,刘春元等(2003)报道了根据植物病害标本的质地,摸索了一套微波干燥保色法。此法干燥迅速,保色效果较佳,可长期保存而不褪色。如豆科植物病叶处理1 min,效果最佳,症状保存完好。 2.1.4 冷冻干燥法。是目前比较好的方法。标本在冷冻的情况下干燥,几乎能完全保持原有的色泽和形状。

2.1.5 自然干燥法。水分很少的标本如枝干病害的枝条等,不需要采取任何干燥的手段,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即可。 2.2 浸渍标本制作法

对于果实病害和汁液较多的病害以及肉质的子囊菌和担子菌的子实体,均可以采用浸渍法保存。但此方法占的面积大,保存时间有限,只能用于保存少量的标本,这些标本大多用于教学和示范。浸渍标本的制作,需要配备各种类型的浸渍液,主要包括各种保持原本颜色的保存液和防腐的保存液。

2.2.1 保色浸渍液的配制。根据植物果实病害的寄主植物的颜色,可将保色的浸渍液分为保存绿色浸渍液、保存黄色和桔色的浸渍液、保存红色的浸渍液等。①保存绿色的浸渍液。保存绿色的浸渍液很多,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病害标本选择适当的方法,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如醋酸铜浸渍液:将醋酸铜结晶逐渐加在50%的醋酸溶液中,到不再溶解为止,原液要根据标本颜色的不同将其用水稀释3~4 倍,然后使用。将标本加入到煮沸的稀释液中,继续加热,标本的绿色开始褪去,经3~4 min,使绿色恢复后,将其取出,用清水冲净,保存于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或压制成干燥的标

本。这种方法保色效果良好,但与原色稍有出入。不能煮的如淡绿色苹果、梨、绿色葡萄等的病害标本可直接浸泡在1%亚硫酸100 ml、95%酒精100 ml、水800 ml 配成的溶液中浸泡10~20d,然后取出,冲洗干净,再保存在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另外,还有硫酸铜亚硫酸浸渍液、瓦查(Vacha)浸渍液等,也是保存绿色标本常用的方法。②保存红色的浸渍液。对于红色的果实病害标本如草莓、辣椒、马铃薯以及其他的植物红色组织,选择病害症状典型的标本,可以将标本浸入瓦查的红色浸渍液(硝酸亚钴15 g,福尔马林25 ml,氯化锡10 g,水1 000 ml)内,2 周后取出冲洗干净,浸泡在亚硫酸30~50ml,福尔马林10 ml,酒精(95%)10 ml,水1 000 ml 配成的溶液中加以保存。③保存黄色和桔红色标本的浸渍液。含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果实如杏、梨、柿子、柑橘等,用亚硫酸溶液保存比较适宜。方法是将亚硫酸(含SO2 5%~6%) 配成4%~10%的水溶液(含SO2 0.2%~0.5%)中[1]。总之,各种保色的浸渍液,除有些保存绿色的浸渍液外,保存其他颜色的浸渍液,效果都不理想。为了更好的显示植物病害的危害状,最好采用多媒体系统将其扫描或摄影,制作成相应的图片和视频进行保存。

2.2.2 防腐浸渍液。对于浸渍标本的保存来说,防腐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需要防腐浸渍液对其进行保存。主要成分如下: 福尔马林50 ml, 酒精(95%)300 ml, 水2 000ml,也可单用福尔马林和酒精。 3 植物病害标本的保存 3.1 蜡叶标本的保存

3.1.1 散装标本。将干燥好的蜡叶标本放进消毒室或消毒箱内,传统的方法是用酒精、升汞液消毒,或将敌敌畏或四氯化碳与二硫化碳混合液置于玻皿内,利用毒气熏杀标本上的虫或虫卵,约3 d 后即可取出。有条件也在-40 ℃低温处理消毒。将消毒好的蜡叶标本鉴定、整理,然后装进标本袋中,贴好标签,以备实验课用作实物标本,供学生上课使用。

3.1.2 制作盒装标本。将植物病害症状典型的蜡叶标本和干燥的果实标本,可利用玻面纸盒的方法进行保藏。按照标本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纸盒(一般为长28 cm、宽20 cm、高1.5~3.0 cm),在纸盒中铺1 层棉花,棉花上放标本和标签,注明寄主植物、寄生菌的名称、采集时间等,然后加上玻盖。棉花中可加入少量的樟脑粉或驱

虫的药剂。这种方法制作的标本可长期保存,循环使用。

3.1.3 塑封标本。适合保存叶片标本和较小的茎秆(如小麦、水稻)标本。做法是:根据植物病害标本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护卡膜,将1 张比护卡膜稍小的白纸放入护卡膜中,在白纸右下角写上该标本的标签,然后把标本放在白纸上摆好,再把膜放平,放入预热到160 ℃的过塑机封塑即可。如果标本较小、较窄,1 张纸上可放几个标本,可根据需要分类装订成册。这种方法做出的标本弥补了以上盒装方法存在许多缺点,如标本盒体积大,携带不便,造价较高,只能用肉眼和手持放大镜观察标本的局部,对细小组织和结构观察困难,标本易变色、发霉、受虫蛀、不耐贮存等。 3.2 浸渍标本的保存

将已鉴别的标本适当处理后放在盛有保存液的标本瓶中,用蜡或火棉胶封口后,将标签贴在标本瓶上进行保存。由于浸渍液所使用的药品大都为挥发性的,或容易氧化,因此浸渍标本最好放在暗处,以减少药液的氧化,或瓶口因温度变化而造成破裂。 4 注意事项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受植物生长季节、气候条件、采集地点、采集时间及作物品种布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把握时机才能采到需要的症状典型的标本。另外,对于病害标本的制作,不同部位制作和保存的方法不同。蜡叶标本在保存过程中,要保持标本室的干燥才能防止发霉,但干燥标本易遭虫蛀,因此最好每年用甲基溴等药剂熏蒸,以保证标本的完好。浸渍标本保存液也要经常更换,以保证标本不腐烂。这样,逐渐积累和补充各种病害标本,才能使实验课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昆虫标本制作方法

一、昆虫标本的干制法

1.用针刺晒干。用昆虫针由昆虫的胸部刺过, 插在软木板上。插人的针应当垂直, 插人的高度当用刺虫台校整, 自然干固。

2.粘虫纸粘固。较小的昆虫,如蚤、蚊等, 将其粘在粘虫纸上后,剪下纸块, 用

昆虫针刺在纸上固定晒干。

3.展翅晒干。翅较大的昆虫,针刺后常常两翅下落, 这时应使用展翅板, 将其两翅伸平并用纸条固定晒干。

4.去除内脏。对较大的昆虫,内脏极易腐败生霉, 应去除内脏。在腹或背侧开口取出内脏, 再用脱脂棉花加以充填, 并放人少量的苯酚,再用昆虫针从胸中刺人晒干。

5.填蜡法。对较大的蛾类幼虫, 在去内脏之后(去内脏时用注射器从肛门刺人把内脏全部吸除), 把化溶的石蜡用注射器从肛门注入其体腔内, 呈现原来的饱满状态。放人冷水中加以固化。

6.去脏烤干法。把昆虫的内脏抽出之后, 用二联球慢慢打人空气使之体腔充起, 外加红外线灯烘烤至干。

7.埋藏法。把昆虫经固定脱水之后, 用熔化的酒精松香稠液慢慢浇灌, 使昆虫被包埋藏在松香之中;另法是把昆虫脱水后, 用白明胶液包藏之。明胶液配法明胶加水和石碳酸, 用水浴法溶化后浇埋之。此外还可以用万能胶包藏, 效果较好。把脱水的材料放在白纸上用万能胶滴埋, 使其全部躯体都粘上胶, 待后再滴一次, 滴后应加罩防尘。这种作法效果较好,包埋极薄的一层胶, 不影响观察, 增加材料的坚固性能, 能防潮防霉。

二、昆虫标本浸渍法

1.福尔马林浸存法。用5%福尔马林浸泡。经3-5d后换液一次再移入5%福尔马林中保存。

2.酒精浸存法。用50%酒精固定12-24h后移入70%酒精中保存。

3.酒精甘油、甲醛甘油浸存法。将上二配方分别加20%-40%甘油效果更好。能增加昆虫肢足关节的柔软性,防治了单用酒精脱水变硬的缺点。

鼠类的标本采制和保藏

山西省农科院济经作物研究所

在进行鼠类区系、生态调查,灭鼠防治工作中,必须要做好一件事情,就

是收集标本材料,保存和制作好各种鼠类的标本,作为研究生物科学的证据,标本的形迹是最重要的记录材料,采集标本,鼠夹是最常用的捕鼠工具,种类型号很多,可根据鼠的活动特点

栖息环境以及鼠类的体型大小分别选用。为了不损伤被捕获的动物,也可选用各种捕鼠笼捕抓活体。此外,亦也有猎枪、小口径步枪猎取动物。在药物灭鼠现场则能收集妥善处理。尤其是动物疫病流行地区或不疑地区,在无十分安全可靠的消毒措施及手段时,不要随便进行采集。必须指出,在进行该项工作时,应穿戴防疫服装、鞋、袜等,以避被跳蚤等叮咬感染动物流行病。

(1)制作标本所需要的物品

1、消毒用品:氯仿、来苏儿、酒精、肥皂、洗涤剂等。

2、防腐剂:砒矾粉(配方:亚砒酸、明矾各半研制成细粉)或砒皂膏(配方亚砒酸五分之

一、樟脑五分之二,切碎的肥皂五分之二混合后加水煮成膏)樟脑或卫生球等。

3、工具和物品:熏桶、解剖刀、小剪刀、钳子、镊子、天平或小称、钢卷尺、铅丝(粗细根据标本而定)、木板、毛巾、棉花、针、线、标签、钢笔、铅笔、墨水、登记本、大头针等等。制作生态标本时,还要准备假眼等。

(二)剥制前的处理

对于获得的标本,务必置于鼠袋内并扎紧袋口,谨防鼠类体外寄生虫逸出。同时,使用标签注明采集地点、时间、原则上应以一鼠一袋为准。将带回的鼠体,首先放在熏桶内、倒入一定量的乙醚、氯仿或氰化钙,把体外寄生虫、蚤、螨等熏死和暂时麻醉,然后,用昆虫镊或密梳子清拣昆虫。捕获的活鼠可就地破坏延髓、压挤内藏、窒息等法处死。或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充以CO2窒息处死。对于获得的罕见鼠种,即使是幼鼠和有血迹污染,或稍有腐烂尸体,也要用布或滑石粉等擦洗干净,设法制成标本。经过上述处理的死动物,即可进行标本的测量,鉴定。

(三)外部测量与鉴别

已杀灭体外寄生虫的死亡动物,挑选毛皮、头骨、四肢及尾部完整的个体做标本。虽有损伤,但可能是稀有、珍贵或可疑的种类也应选取。选取的标本应先记录体重,以克为单位,然后进行外部测量。

外部测量以毫米为单位,取其整数即可。测量器械可用两脚规、钢卷尺、

卡尺等。测量前,将鼠体仰放桌上或搪瓷盘内,取其自然姿态,若是僵死蜷缩的标本,应轻轻揉按直,其使恢复自然姿势。测定及记载项目包括:标本编号、采集地、日期、性别、体长、后足长、尾长、耳等(见图1)动物的雌雄鉴别,主要决定于动物的外生殖器结构,雌雄有发达的乳腺位于胸腹部和鼠鼷部两侧;雄性的睾丸自腹腔降落至鼠鼷部的阴囊里。

对于幼体发育不完全,上述特征不易看清,因此不易鉴别。一般说来,可根据位于腹部正中线后端的泌尿生殖乳头与肛门的距离长短而定,雄性比雌性距离为长。在上述方法皆无法鉴别性别或对于不熟悉的种类,可剖开腹部,通过内生殖器观察来判断。雄性可看到阴茎及睾丸,雌性可看到输卵管及子宫带。

(四)剥制方法

将鼠体仰放于平板上,用小剪刀或解剖刀轻轻沿腹部正中线,至生殖器前端切开表皮。

(不可用力过大,否则会切开腹肌露出内脏),在刀口处小心把两侧表皮与肌肉分开,直到膝关节,并推出后腿的膝关节用剪刀将膝关节处剪断。(如图2)为了使这项工作作得方便,把后腿足略微向里推一点,此时关膝弯曲,而关节上去了。清除大腿的肌肉,把皮翻过来使恢复原态。另一侧用同样的方法处理。

把生殖器及直肠与皮肤连接处切断,便可剥离尾部。以后修剪一下尾周围的结缔组织纤维,在此后用一只手的食指与拇指摄紧尾基部皮缘,缓缓紧拉,尾椎即可抽出(见图3)。切记不可用力过猛、否则尾椎会断。

尾部剥完后,继续脱袜子式的向前推脱,一直脱到前肢,从肩胛处切断。

头部剥皮比较复杂,应特别小心谨慎,

以免碰伤皮肤或头骨。当翻至颈部上端时会遇到一层半透明的软骨膜,这是耳壳。将周围的结缔组织轻轻剥离,细剪着耳部的皮肤,再向前剥至眼部,要特别小心,切匆剥破。轻拉皮与头骨,可见到皮肤与眼球之间有一白色的园环,这就是眼脸。从脂白环与眼球之间小心剪开,继剥至吻部。 先剥下唇,后剥上唇,至鼻端从鼻骨处切断。到此为止,鼠的尸体与鼠皮完全分开了。头胄由颈部剪下,系上与鼠皮和采集薄上的一致编号,另行处理。如果要剥制生态标本,头骨要保留在皮上。在上颔的鼻尖和下颔嘴唇的皮不要完全切开,适当的保留一点,由头骨后部剪下,把舌头、眼睛、脑浆挖出来,把头骨上的肌肉去干净。

(五)标本的填装与制作

1、固态标本制作法:首先把皮上残留肉和脂肪刮去,把破裂的地方要缝合好。将剥皮时留在皮上的四肢骨插上细铁丝,涂以防腐剂,用棉花缠在四肢骨骼上,使其如生活有肌肉那样丰满,取长等于尾尖到胸部的鸟羽轴或竹·签、铁丝等卷以适当的棉花插入尾鞘。然后把鼠皮翻过来,开始填装,填入的棉花应均匀不管装在

什么部位,都要平而松软,与原来肌肉相似。填充完毕后,将上下唇缝合,再缝合腹皮。缝合时应注意要从里往外穿针,穿针时以免把毛带进皮的内面。由上而下先拉一针,然后再左右拉线。最后调整姿态,先用小镊子张鼓眼脸,两耳竖直,胡须摆正,将皮毛梳理好。标签一般系在右后腿上。四肢用大头针固定在硬纸板或木板上,固定时前肢并拢,

脚掌向下,两后肢靠紧尾巴,足掌向下,尾平放于两后腿之间。而后分别在前飞后肢的掌部用大头针加以固定(图4)。在阴干过程中还要不断加以整形,直到干为止。

2、生态标本制作法:生态标本的制作法与固态标本相同,但是还需要用铁

丝支持其肢体,并按其生活时的姿态进行制作。铁丝的粗细应依动物个体的大小而不同。头部、前后左右附肢及尾部各用一根铁丝支撑。头部的铁丝先用棉花卷成与颈部原有肌肉粗细长短相同,其一端固定于头骨上。眼窝、吻部等除去肌肉的部分,用棉花填充塑成而与原形相似,将它放在头皮之内,按其原头部之形状矫正眼、耳、脸飞唇的位置。取两根细铁丝,一端由足底沿肢骨后侧插入肢内,外留一段为固定之用。穿人的铁丝沿肢骨弯曲,用线缚于骨骼上,外卷棉花以代替除去的肌肉。四肢皮肤翻回原状,但应注意不可扭转。尾巴的制法与固态标本同。先将头和前肢的铁丝在相当于肩胛骨外扭合,再将后肢和尾巴的铁丝扭合成适当的躯干支柱,腹内填充棉花,缝合切口。

将制成的生态标本,按所需求的姿态固定于板上或生境架上,整理眼睛耳朵、嘴唇位置,唇间填入适当的棉花或粘土,使它与原肌肉一样,胡须摆正,两耳竖直,眼窝内嵌入大小适宜的假眼睛。至此生态标本制作完毕。

假眼的制作有许多方法。小型鼠类的眼睛因其虹彩不大明显,可采用黑疙瘩钉。对于较大的鼠类,可采用彩色假眼,即用大小适当的半球形黑色飞玻璃体,或黑豆粒等。制作生态标本时,必须熟悉鼠类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这样才能制成如生的标本o

3、浸制标本制作:暂时性的保存野外捕获的鼠类或幼小的哺乳鼠,胎仔、生殖系统等资料,均可用浸制液保存。一般采得上述标本可直接浸于7 5%酒精,或5-10%甲醛(福尔马林)溶液,或两者各半的混合液中。对幼小鼠或胎盘内脏等,宜用较稀药液浸泡,否则,容易硬化。

体型较大的鼠体处死后,应将腹部剖开,使保存溶液易于渗透到内部,以免腐烂。

活的鼠类标本可不经杀死直接投入浸泡液中,待它死后固定变硬之前,将附肢及其它部分调整适当姿态,以便日后观察研究。

各浸制标本都应拴以标签,用铅笔写上采集时间飞地点、种类等。为防止保存液蒸发,装有浸制标本的标本瓶除加盖外,还需将盖缝四周以石腊密封。药液如变浑浊,要随时更换。

4、头骨的标本制作法:头骨是标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分类签定中是不可缺少的。鼠类鉴别,主要是根据外部形态与头骨结构特征进行的。因此,制成剥制的标本,其头骨均应制成相应的头骨标本。

剥皮后的动物从颈部将头切下,用水蒸法将附在头骨下的肌肉煮熟后剥制干净,用小勺子或小镊子掏净脑髓,用刷子刷净后即成。较大的头骨附着的筋健不易熟烂,可少加些碱面。较小的头骨,用水煮时,时间不要过长,以免由于过于熟烂至头骨破碎。此外,小型头骨的制作也可采用生刮法或发酵法,即将头骨连同附带的肌肉浸泡于装清水的玻璃瓶中或埋在土中,数日后肌肉自行腐烂,然后用清水洗净制成完整的头骨标本,制成的头骨标本,如需漂白,可放于烈日下暴晒或在百分之二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后清洗,即可达到标本漂白的目的。

(六)标本的保藏

标本是科学研究的资料和依据,也是生物教学的实物,需要长期保存,除应妥善管理不使损坏外,对原来头骨、皮毛及其它认为有研究、保存价值的标本亦

应成套保管,不能随便堆放。为了避免混乱,可在头骨标本的颅骨与下颌骨上分别标以同样的标号,在相配合的头骨、假剥制标本或毛皮上也应系上相同的标签。

标本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空气干燥的室内保存。为使毛皮标本不致蜕色,宜放于柜厨内避免阳光照射。存放标本的柜厨内应经常撒放樟脑以防虫蛀。标本室要定期用熏蒸毒剂处理,以防蛀虫。

浸制标本的保藏除以上所述外,亦应注意避光保存。

第17篇:标本处理

[QUOTE=锦瑟]

病 人 的 准 备

有很多检验项目,如果病人准备不当,分析结果则无价值,甚至于造成临床上的混乱。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有责任将该项检验病人准备 的要点,用有效的方法告知病人,嘱病人遵照执行。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

1.运动:强烈的肌肉运动明显影响体内代谢,暂时的变化是血清非酯化脂肪酸迅速下降,继而上升;丙酮酸、乳酸亦接着升高,后者可 高达300%(3倍)。由于呼吸急促,可使Pco2下降,而PH值升高。持续较长时间的变化,是由于肌细胞酶的释放引起血清CK、AST、LDH、ALP的升高,CK的峰值在11小时后,可达运动前的1倍,持续60小时后才恢复到原水平。运动对RBC、W BC、Hb测定明显影响,可造成假性升高。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程度与个体平时有无体育锻炼及有无疾病有关。

为减少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一般主张在清晨抽血, 住院病人可在起床前抽血,匆忙起床到门诊的病人应至少休息15分钟后采血。

2.精神因素:紧张、情绪激动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致使血清非酯化脂肪酸、乳酸、血糖等升高。

3.饮食:进食后对某些检验项目有明显影响,餐后对CHE、CK、GLU、TG等影响非常显著,但对TP、Aib、ALT、AS T、ALP、r—GT、LDH、AMY、Ca2+、BuN、CRE、choI、TBiL、DbiL等指标无明显影响。建议最好在 早晨空腹抽血,必要时在进食4—6小时后抽血,血脂检查必须空腹12小时后抽血(而且检查前三天禁食肉、蛋、奶),紧急及特殊病 人可根据需要随时抽血。

4.体位及采血部位:体位或采血部位的改变可引起某些检验项目指标的显著变化。站立(或用止血带)时水分会从血管内向组织间转移 ,大分子物质与大颗粒物质(如细胞)不能滤过而有一定程度的浓缩,但不影响低分子量物质(如GLU)。Staland(斯特兰德 )比较了不得17项生化指标在立位与卧位的差别,其中有12项立位时高于卧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些项目是:K +、Ca2+、P3+、Fe2+、TP、Aib、AST、ALP、ACP、Tchol、总脂。Na、Cl、BuN、Cr、GLU 差别不明显。国内研究也证实了体位变化对血脂成分的明显影响 。为此建议,统一用坐位、不使用止血带来采血,以减少对 某些项目的影响。另外,中国血液病研究所杨天楹教授就耳血和指血采血对血液细胞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认为手指(以无名指)血细胞 成分与静脉血接近,而耳垂血与静脉血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差别最大可达2—3倍。建议进行血细胞计数时一律用手指 血。

5.时间:在一天之中,人的代谢总是波动的,其代谢率并非是一个水平。因此在一天中,不同时间对某些项目检测要有明显影响,如在 进行RBC、WBC等计数时,上午、下午波动范围很大。因此,为了反映病人的临床状态,建议下次复查时应在上次检查的同一时间进 行。

(二)药物的影响:

药物进入人体内引起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是临床检验结果错误(非病理性异常值)的主要因素之一。药物本身或它的代谢产物,可以对化学 测定的任何步骤产生干扰。干扰可以由于药物本身物理性质,如药物本身有颜色或能发出荧光,或由于药物的化学性质,如有强还原性、与蛋白质结合成复合物及对酶的抑制作用等。药物也可以通过它的生理作用、药理及毒理作用改变生化参数。这类影响有的是治疗上需要 的,但有的是不需要的,即通常所说的副作用。

任何试验都有其固定的化学反应原理和条件。因药物的参与使反应和检测条件发生了改变,直接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先锋霉素类 药物可使血Cr比色测定时的最大吸收峰由505nm变为535nm而干扰Cr的测定,且药物的量与Cr的正误差呈正相关(药量越 大误差越大)。Vit—c对AST为正向干扰,对CK、LDH为负向干扰,且随Vit—c浓度的增高干扰越大。止血敏可使血清T G显著降低。安乃近对血清LDH、Pi、Cr呈正向干扰,对TC、TG、GLU、UA则呈负干扰。Gascon研究认为,病人给 予安乃近2h后血液中安乃近仍然干扰测定,因此建议在应用安乃近6h后采血测定。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妇女,由于肝酶的诱导合成增加 ,可使转氨酶、转肽酶及TG升高。近年来,利用氧化酶催化过氧化氢,以Tinder生成反应检测体内多种代谢物质浓度的方法已有 多种,如GLU、TC、TG、HDL—c等。由于某些药物有较强的还原性,易于反应中过氧化氢起作用,降低红色醌亚胺生成致使测 定结果偏低。如:

(1)葡萄糖+H2O+O2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酸+H2O2

(2)2H2O2+4-AAP+酚过氧化物酶红色醌+H2O

这类药物有Vit-c、Vit-B

6、V-E、巯甲丙脯酸、地奥心血康、安乃近、酚酸乙胺、盐酸氯丙嗪、复方丹参、氨茶碱、左旋 多巴等。

日本学者研究认为,药物投给后,在血液中的最高浓度,可由尿中浓缩100-1000倍排出体外。目前常用的尿试纸试验,一直是限 于一定区域内的颜色变化来定性测定为阳性或阴性,异常着色尿对此有明显干扰。临床治疗药物所见的着色尿,常见的药物有:苯妥英钠、左旋多巴、核黄素、阿霉素、正定霉素、利福平、灭滴灵等。

青霉素对磺酸法、试纸法测定尿蛋白产生不同干扰,对于尿蛋白阴性可引起假阳性,而对于阳性者则可引起假阴性反应

不同浓度的Vit-c对尿糖、潜血、尿胆原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干扰作用。

长期静脉点滴的病人留取标本时可使标本稀释,造成某些项目结果偏低。又因静点时高浓度的药物进入标本中,使许多检验结果发生巨大 变化。入:K+、Na+、Cl-、Ca2+、CO2-cp、GLU等,可因静点得到高出正常值1-10倍的结果。药物还可影响某 些酶的活性,如非那西酊可引起ALP、r-GT活性升高。杜冷丁类药物可引起唾液型淀粉酶活力上升,而致总淀粉酶活力升高。许多 药物的副作用使肝、肾、造血功能发生改变而引起检验结果异常。这种影响一旦出现,即使停药也不会很快使检验结果恢复正常。如大量 使用庆大酶素及抗肿瘤化疗药物时,常给肾脏造成损害,使尿中出现蛋白、管型等异常结果。有许多种药物,如红霉素、磺胺类、对氨基 水杨酸、性激素等50多种药物可引起肝功能异常等。因此当临床医生填写检验申请单时,一定要了解病人的用药种类和时间。用量较大 ,时间较短对检验结果有干扰,个别药物干扰时间还会更长。当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时,应结合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了解纠正 的办法,特别应了解的是药物对哪些项目有影响。护士应避免在静点时和用药4h以内采取检验标本,必要时停药后再查,以防药物的干 扰作用。

[QUOTE=锦瑟] 标 本 的 采 集

要想测得的检验结果真实地反映病人的临床状态,送检标本的正确与否是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标本不符合要求,检验仪器再先进,技术再 好,测得再准确,其结果也是错误的。据统计,约有半数以上的异常结果,是由于标本不符合要求造成的。其常见的原因有:

1.标本采集不正确:

(1)应当空腹抽血但是实际上病人已经进食,这时候TG、CK、chE、GLU等检验项目有明显影响。

(2)病人输液过程中,从同侧肢体抽血,甚至从输液管中取“血”,抽出来的有一半是输进的液体,严重影响检验结果。

(3)抽血量不准确,如ESR测定,按要求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4,总量为2·0ml,但实际工作中,很多标本不合格,不是未 加抗凝剂就是量不准(最多见是血量不足),使结果波动很大。

(4)尿标本留取不准确。如留取24h尿标本时,不按要求留取,甚至估计尿量,对生化指标定量及肌酐清除率影响较大。

(5)精液标本应全量收集于干燥、清洁的容器内,但经常遇到的是收集在避孕套内,致使大量精子死亡,引起误会等。

(6)血培养应在发热初期或发热高峰期采血。一般要求选择在应用抗生素治疗之前,对已用药而不能终止的病人,也应在下次用药之前 采血。但实际工作中,时常遇到边输注抗生素边采血的情况,造成血培养阳性率大大减低。

(7)尿培养一般主张导尿,但多次导尿易引起逆行感染,故目前常采用中段尿。但经常遇到不按要求留取标本,致使培养出多种杂菌生 长而无法报告结果。

当然,还有其它不合要求的标本,不一一列举。

2.标本溶血:

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干扰和影响因素。除了常见的红细胞破坏外,血小板、白细胞等血细胞破 坏释放的某种成分亦可干扰或影响生化指标的测定。

溶血干扰的机理有三种:(1)血细胞内高浓度物质逸出,使血清(浆)分析物浓度增加。不难理解如果血细 胞中某一分析物浓度大大高于血清,则溶血无疑会导致血清中该成分浓度的增高。例如:RBC内与血清某一成分的比值:精氨酸156 9·2/

1、LDH

139·9/

1、醛缩酶135/

1、AST38·3/

1、丙酮酸激酶205/

1、K+20/

1、Cr18/

1、叶酸16·7/1

CK15·5/

1、Zn2+10·7/

1、等。(2)Hb对分光光度法测定中吸光度的干扰。溶血能引起可见光谱的短波长段(30 0-500nm)的吸光度明显增加,而影响测定结果。(3)某些细胞成分对化学反应的干扰。如血清CK动力学法测定中因RBC来 源的腺苷酸激酶(AK)参与其指示反应而使CK结果假性增高。溶血可滞血清中LDH、ACP、CK、ALT等酶随溶血加重而升高 ;使ALP、r-GT的活性随溶血加重而降低,但机理尚不清楚。溶血对酶以外的生化指标,除K+、BIL最受干扰外,对TP、A ib、Ca2+、Na+、Cl-、Fe2+、Pi3+、TC、TG、HDL-c、Cr、BuN、GLU、UA等无明显影响。溶血 还可影响乙肝五项标志物测定,对ELISA双位点一步法易产生假阳性,对竞争抑制法易产生假阴性,但对经典的两步法影响不大。

标本溶血多是由于注射器不干燥、不清洁 ,抽血后未拔去针头直接注入试管内等原因造成。由于血液内某些化学物质在血清(浆)与红细胞内分布不同,有的差别很大,因此采集 标本时应严防溶血。

三.标 本 送 检

有些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如血NH

3、CO2-cp、血气分析等,取血后应该在30分钟呢测定。目前最大的问题是GLU,取血 后室温放置,由于糖酵解作用,每小时可降低6-11%,CK、BIL、URO、OB均可因分解或失活而明显降低,而血清中的K+、Cl-、Pi3+、AcP、NH

3、NiT等均可因细胞内外的转移代谢显著增高。有时对不同的测定方法干扰方向可能相反,如T G抽提法随放置时间结果 偏低,而酶法则增高,前者因TG分解所致,后者是由于磷酸分解产生甘油所致。

四.标 本 处 理

许多检验项目在正式分析前需进行预处理。及时而适当的标本处理是每一个检验者必须熟知和遵循的,如血GLU测定需要及时分离血清 ,防止细胞作用使塘发生酵解;电解质测定亦需要及时分离血清,尤其是K+,防止K+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血氨、血气分析应及时 操作,即使是及时放入冰瓶中也应尽快分析。做CO2-cp时,抽血后应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过久,防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向空气中逸 散,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血性胸腹水、脑脊液等在测定蛋白质等生化项目前,必须先行离心,细菌培养需根据不同要求和目的,选择合 适的培养基及时接种,防止细菌污染,提高细菌检出率(特别是厌氧菌)和准确率。

抗凝剂的选择是检验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有资料表明,血清与血浆多个指标的测定存在差异,甚至得到与实际相反的结果。凡需全血或 血浆检验的项目标本,要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如草酸钾能抑制LDH、AcP、和AMY的活性,亦不能用于Ca2+、K的测定;ED TA不能用于Ca2+、Na+和含氮物质的测定;肝素除了对个别项目如K+、LDH、r-GT、AMS有影响外,对其它项目影响 不大。 [/QUOTE]

第18篇:标本管理制度

保山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

1、凡在手术中取下的组织、器官、或与疾病有关的物体、异物等均视为手术标本,护士都不得随意丢弃,应严格执行查对及登记制度,严防标本丢失及弄错。

2、洗手护士负责管理好手术标本(第一责任人),巡回护士根据标本大小准备好合适的标本袋,有多个标本时,巡回护士要和手术医生和洗手护士核对确认后,放人标本袋内,在袋外注明病人信息及标本名称、数量,标本取下时间、浸泡时间及主刀医生的姓名。

3、标本取下后要及时固定(30分钟内),倒入10%甲醛,标本要完全浸入固定液内(3-5倍)。

4、手术结束,洗手护士应与巡回护士、手术医生确认标本名称、件数及送检方法,所有标本必须在“备注栏”上注明去向(注明:冰冻、病检,家属带走等字样),三方核对无误后共同在标本交接本上登记签名,对无需送检的标本按病理性废物处理。

5、手术医生到标本储存间处理标本和开病理检查单,与标本管理人员核对签收后,放入指定的标本柜内,管理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送至病理科,并与病理科医生查对签收。

6、每天15:00—17:30由第一组急诊班护士负责接收标本柜钥匙,17:30—8:00由值班护士负责接收,洗手护士要负责保管和处理好标本,所有标本必须锁在各科标本柜内,每班次要做好交接,清点工作,及时送检,严防发生标本丢失及弄错。

第19篇:标本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

一、要十分重视检验标本,正确采集、验收、保存、检测,避免错采、错收、污染、丢失,否则,应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检验标本的采集必须严格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包括容器、采取时间、标本类型、抗凝剂选择、采集量、送检及保存方式等。急诊标本应注明“急”。

三、门诊、急诊病人的血液标本由门诊护士抽取,住院病人的血液标本由病区护士抽取。

四、脑脊液、关节液、体腔液、脓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等标本由临床医师留取。

五、尿液、粪便、痰液等标本由医生、护士或检验人员指导、并交待注意事项后,病人自行留取。

六、接收标本严格实行核对制度,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病床号、标本类型、容器、标识、检验目的等,所送标本必须与检验项目相符。不合要求者退回重送。在核对检验标本的同时,应查对临床医生填写的检验申请单是否正确,完整,规范,如有不符要求者,应予退回,要求在纠正以后,再予接收。

七、所有拒收或退回标本均应在登记本上登记,登记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病区、床号、送检医师、送检项目、拒收(退回)原因、拒收时间、经手人等。

八、住院病人标本的运送工作一律由病区护工负责,原则上不接受住院病人或家属自行送检的标本。

九、急诊检验标本要及时采集、核对、检验、报告。检测后的各种标本,应保存一定时间。尤其是脑脊液、心包积液、胸腹水液、胃液等标本,检验后应保存一周,以备查对。

十、向外单位送检或接收外单位送检的标本应专人负责并有专门记录。

十一、候检标本保存的前提是不影响检测结果,所有因放置时间过长可影响检测结果的项目(如血糖、血钾)不允许作为候检标本保存。候检标本的保存条件视检测项目的不同而定。候检标本的保存由各实验室项目检测者负责。

十二、除尿液和粪便标本外,其他标本检查完毕后,一律置冰箱保存3天才能弃去。

十三、保存的标本在临床医师或患者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对其检测结果重新复查。

十四、保存到期的标本集中放置丢弃在黑色胶袋中,密封后由工人送到医院医疗垃圾集中点统一处理。

十五、对使用完毕的细菌培养基,回收使用的要高压灭菌后进行洗刷,一次性的细菌培养基按一般医疗垃圾处理。

第20篇:植物标本

(一)准备

采集前应先收集有关采集地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状况方面的资料,以便周密安排采集工作。同时应准备采集必需的用品,主要有:标本夹(45×30cm方格板2块,配以绳带)、标本纸(吸水性强的草纸,折成略小于标本夹的3~5张一叠若干)、采集袋(塑料袋)、枝剪、标签、野外记录纸、照相机、海拔仪、罗盘、望远镜、地形图等。采集方法及要求按植物类别加以分述。

2009-12-15 19:52:56 琴心三叠 (若想捉大魚 就得潛入深淵)

二、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一)采集标本的要求

1.标本单株选择

从同种众多单株中,应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具该种典型特征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力求有花有果(裸子植物有球花、球果)及种子。

草本植物要挖出根,植株高的可以反复折叠或取代表性的上、中、下3段。一次采不全,应记下目标,以备下次再采。

如果是供教学、科研用的标本就要精细一些了。即使是同一种植物,也要考虑不同的环境下产生的不同的个体。比如说同一种植物会有的异性叶(比如构树就有缺刻状分裂的和心状卵形的两种不同形态的叶片)、雌雄异株等等都要做成不同的标本以便于教学示范。

2009-12-15 20:02:22 琴心三叠 (若想捉大魚 就得潛入深淵) 2.采集步骤

按预定目标,选择合要求的单株,剪取具代表性枝条25~30cm(中部偏上枝条为宜),依次完成下列步骤:

(1)初步修整。如去掉部分枝、叶,留下分枝及叶柄一部分。

(2)挂上标签,填上编号等(一律用铅笔。下同)。标准的采集签应包括采集号

采集时间、年 月 日、采集者、采集地点。

(3)填写野外记录。注意与标签编号一致,标准的野外记录应包括采集号

采集时间、年 月 日、采集者、采集地点、海拔高度、树高、胸高直径、树皮、树枝

叶、花、果、习性、生态环境、用途、俗名、正名、学名、科名、备考。当然实际操作也未必要 1

填这么多的,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填写。

(4)暂放塑料采集袋中,待到一定量时,集中压于标本夹中。

(5)采集中应注意同株至少采两份,用相同的采集号标记。如有的植物需要开花结果后再采,应记下所选单株座标方位,留以标记。同种不同地点的植物应另行编号。散落物(叶、种子、苞片等)装另备小纸袋中,并与所属枝条同号记载,影像记录与枝条所属单株同号记载。有些不便压在标本夹中的肉质叶、大型果、树皮等可另放,但注意均应挂签,编号与枝相同。

(6)注意有毒性、易过敏种类。如蝎子草、漆树等,应慎重。大戟科、毛艮科等等都是比较有名的毒科。当然,在野外也不要乱尝试没吃过的植物。

(7)注意爱护资源,尤其是稀有种类。这个不用多说了吧,破坏环境和资源可不好

2009-12-15 20:12:09 琴心三叠 (若想捉大魚 就得潛入深淵)

(二)腊叶标本的压制与装帧

压制是标本在短时间内脱水干燥,使其形态与颜色得以固定。标本制作是将压制好的标本装订在台纸上,即为长期保存的腊叶标本。压制与制作标本须注意以下各点:

1.顺其自然,稍加摆布,使标本各部,尤其是叶的正背面均有展现。可以再度取舍修整,但要注意保持其特征。

2.叶易脱落的种,先以少量食盐沸水浸0.5~1分钟,再以75% 酒精浸泡,待稍风干后再压。

3.及时更换吸水纸。采集当天应换干纸2次,以后视情况可以相应减少。换纸后放置通风、透光、温暖处。捆绑标本夹时,松紧要适度,过紧易变黑,过松不易干。标本间夹纸以平整为准。如球果、枝刺处可多夹些。换下的潮湿纸及时晾干或烘干,备用。

标本压制干燥后即可装订,装订前应消毒和做最后定形修整,然后缝合在台纸上(30~40cm重磅白版纸)。将野外记录贴左上方,定名签填好贴右下角,此签不得随意改动。对定名签鉴定的名称有异议,可另附临时定名签。照片、散落物小袋等贴在另角。贴时均不要用浆糊,以防霉变。标本布局应注意匀称均衡、自然。装订后的标本再经过消毒,夹纸或装入塑料袋保存于专门的标本柜中。

缝合的时候一般取一些茎或枝,用线固定在白版纸上,叶子就要粘贴了(我们是用毛笔蘸白胶涂在叶子背面粘贴)。原则是叶片之间尽量不重合。谈谈本人的经验,粘羽状复叶的时候建议从上往下粘,因为可以保证叶片不重合,如从下往上很可能贴到中段两片叶子的角度就近乎0度了,

再下去就要重合了。当然,我们博物组比较讲究标本的美观,所以在装订和整形上还是比较注意植株在白版纸上排一个怎样的形状比较好看。

2009-12-15 20:12:25 r@in (back to town) 很累的.2009-12-15 20:13:42 琴心三叠 (若想捉大魚 就得潛入深淵)

(三)其它标本处理

有些不易上台纸装帧成腊叶标本的种类或器官,可参照下列方法处

1.常绿、针叶带球果标本,如云杉、油松等,可待其干燥后托以棉花放入标本盒中。

2.树皮标本可干燥后钉、贴于薄板上,存于塑料袋中。

3.不宜压制的果实、花及含水高的枝叶,可制成液浸标本。程序为:清洗标本,缚于玻璃棒(条)上;放入药液标本缸中,药液应浸没标本;蜡封瓶盖;贴上标签

2009-12-15 20:18:33 琴心三叠 (若想捉大魚 就得潛入深淵) 药液配方主要有:

(1)普通浸制 目的在防腐。70%酒精或5~10%甲醛水溶液。酒精浸制可以长期保存,但易脱色;甲醛水溶液价廉,也能保存一定颜色,但药液易变黄。大的果实应切开,以达彻底防腐目的。溶液浓度试定。

(2)保存绿色浸制法 醋酸铜粉末加入50% 冰醋酸中,渐至饱和。将饱和液加清水1∶4稀释,加热至85℃,放入标本,少时标本变黄绿色或褐色,继而转绿,重现原有色泽。约10~30分钟后,将标本取出,用水清洗,放入50% 甲醛水溶液保存。

(3)保存红色浸制法 先放1% 甲醛、0.08% 硼酸中浸1~3天,标本由红转褐,取出清水洗净,置入1~2% 亚硫酸、0.2% 硼酸溶液中即可,如仍发绿,可加少量硫酸铜。

(4)保存黄色、绿色浸制法 亚硫酸、95% 酒精各568ml,加水

4500ml,混合过滤使用。

(5)硫酸镁保鲜法 以硫酸镁不同浓度,依次由低到高浓度过渡,适于各种颜色保鲜。

——以上摘自《植物形态术语及标本采集制作》

看起来有点教条哦,自己操作就可以比较灵活了。主要的步骤其实就是修整、压制、上台装帧。做好上面三步,就可以获得一个自制的植物标本了,个人觉得乌敛梅做出来比较好看。叶片大小形状都比较简单美观,有小家庭的也可以选几个不同的野花野草做成标本作为居家装饰用。

2010-04-23 23:59:46 琴心三叠 (若想捉大魚 就得潛入深淵) 那就简化一下方法

找些旧报纸啊什么

把采来的植物平铺上去

然后上面再压上报纸

最好再放点重书

压一个晚上

第二天再换点纸压

反正作用是烘干是水分就对了

然后就是找来硬台纸

把植物的茎和枝取不同的点用线横向缝一下

让植物固定在纸上 最后用白胶把叶子都沾上去晾干就行了

2010-07-05 01:04:43 琴心三叠 (若想捉大魚 就得潛入深淵) 那就直接取来泡70%或无水酒精啦

蜡叶标本我按照您说的做了,最后都变色了,是怎么回事

2010-09-16 22:26:23 十六题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过去~)

 褪色是正常现象,区别只在于不同植物褪色时间长短不同,因为叶绿素是很不稳定,叶绿体破了就会分解,要保存颜色要么自己染色加工,要么浸制保存(色素置换),不过标本还是褪色的有感觉啊

2010-11-06 17:12:55 Fnix ✡ (我所憧憬的无非真理和爱) 转载了谢谢lz 标明了原帖地址了的

2011-05-01 13:14:56 X大晒

 吸水纸在哪儿能买到,有没有什么能有效代替吸水纸的常见的纸?像宣纸之类的

2011-07-05 03:45:58 Dragon.z

您好,请问如何制作植物纤维标本?就是去掉植物的肉体,留下它的纤维。

谢谢!

 白胶

鹿角胶

气味 甘、平、无毒。

功效:益肺滋肾、补脾阴

归经:肺、脾

主治 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中益气。妇人血闭无子。止痛安胎。久服轻身延年(注:清代本草 · 本草经解 )

附方:

1、盗汗遗精。用鹿角霜二两,生龙骨(炒)、牡蛎(煅)各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盐汤送下。

2、虚损尿血。用白胶三两,炙过,加水二程式,煮取一升四合,分次服下。

3、小便不禁,上热下寒。用鹿角霜,研为细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

三、四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4、汤火灼疮。用白胶加水浓煎,待冷后取涂患处。

是这个么?好像不是这个“白胶”吧

白胶

鹿角胶

气味 甘、平、无毒。

功效:益肺滋肾、补脾阴

归经:肺、脾

主治 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中益气。妇人血闭无子。止痛安胎。久服轻身延年(注:清代本草 · 本草经解 )

附方:

1、盗汗遗精。用鹿角霜二两,生龙骨(炒)、牡蛎(煅)各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盐汤送下。

2、虚损尿血。用白胶三两,炙过,加水二程式,煮取一升四合,分次服下。

3、小便不禁,上热下寒。用鹿角霜,研为细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

三、四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4、汤火灼疮。用白胶加水浓煎,待冷后取涂患处。

是这个么?好像不是这个“白胶”吧

>删除

2011-08-16 11:22:02 囧天萌主

白胶

鹿角胶

气味 甘、平、无毒。

功效:益肺滋肾、补脾阴

归经:肺、脾

主治 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中益气。妇人血闭无子。止痛安胎。久服轻身延年(注:清代本草 · 本草经解 )

附方:

1、盗汗遗精。用鹿角霜二两,生龙骨(炒)、牡蛎(煅)各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盐汤送下。

2、虚损尿血。用白胶三两,炙过,加水二程式,煮取一升四合,分次服下。

3、小便不禁,上热下寒。用鹿角霜,研为细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

三、四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4、汤火灼疮。用白胶加水浓煎,待冷后取涂患处。

是这个么?好像不是这个“白胶”吧

2011-08-19 10:10:28 琴心三叠 (若想捉大魚 就得潛入深淵)

吸水纸在哪儿能买到,有没有什么能有效代替吸水纸的常见的纸?像宣纸之类的

=========== 用报纸就OK~嘿嘿

2011-08-19 10:12:31 琴心三叠 (若想捉大魚 就得潛入深淵) 白胶文具店就能买到

又叫白乳胶

见图片http://image.baidu.com/&W245&H245

>删除

2011-08-19 10:15:31 琴心三叠 (若想捉大魚 就得潛入深淵)

您好,请问如何制作植物纤维标本?就是去掉植物的肉体,留下它的纤维。

谢谢!

========== 将叶子放氢氧化钠(烧碱)里煮几分钟

冷却后捞出来清洗干净后用牙刷把叶肉刷了(所以最好是桂花叶之类的叶质比较粗的)

如果是自己在家就不怎么建议弄了

烧碱腐蚀性比较强 容易被烧伤。。。

动物浸制标本:浸制标本是采用保存液来防腐的标本。如果保存得好,这种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下去。它能清晰地显示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还能长期保持生物体的原来色泽。 ² 准备工作 A) 使用工具

解剖刀:用来解剖器官、神经和血管。

剪刀:用来解剖和剪除多余的组织,制作神经标本,剪除骨骼,最好用民用剪指甲的一种阔头剪刀。 镊子:用来夹取材料。

解剖板(蜡盘):用来固定材料。 20毫升注射器:注射防腐剂用。 标本瓶或标本缸:用来盛浸制标本。 大头针:标本定型用。

玻璃片:插入标本瓶内,用作绑扎标本。 塑料薄膜和纱布、蜡线:用作标本瓶封口。 B) 化工用品

4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或95%酒精:用作防腐剂。 乙醚:麻醉动物用。

聚胺脂(马利当)粘合剂:用作标本瓶封口。 石蜡:配制标本瓶封口蜡。 合成樟脑:用作驱虫剂。 萘:用作驱虫剂。 ² 脊椎动物标本的制作

a) 防腐 动物整体标本浸制时,保存液不易渗入,时间一长,内脏容易腐败,要注入保存液防腐。可用注射器套上针头,插入草蜥的头部、胸部和腹部,各注入少量10%福尔马林。

b) 整形浸制标本的固定十分重要,要细心地从头部一直做到尾部,不能遗漏。固定时解剖板或解剖蜡盘。将注射过防腐剂的草蜥,背部朝上平放在解剖板上,头颈下面衬垫一团棉絮,使头部仰抬。如果要使口张开,可在口内塞入一团棉絮。将前肢、后肢、躯干和尾部按生态摆好,用大头针固定指、趾和尾,(见图8),如果标本瓶短,可将尾巴弯曲。草蜥的尾容易断,如果尾部断脱,可以用细竹丝插入,连接断尾,再整理姿态。用毛笔蘸40%福尔马林,在蜥蜴皮肤上涂遍两次。1小时以后,草蜥标本的前后肢的指,趾和尾尖部已经定形硬化,拔去大头针,取下浸在10%福尔马林里。10%福尔马林用作过渡浸液,可以浸掉草蜥体内的黄液,以免正式上瓶时污染浸液。标本要浸1~3个月,中间换新液3~4次,直到浸液不再发黄为止。

图8 a) 装瓶从10%的浸液中取出蜥蜴,用针穿好白丝线,在蜥蜴的胸部靠近前肢处和腹部靠近后肢处各穿过一条白线,将线缚在玻璃片上,在玻璃片的边缘上打结,尾部也可绑扎一条白线,使整个标本缚扎于玻璃片上,然后制做玻璃片的垫角,安装于玻璃片上,再装入已洗刷干净的标本瓶中。将标本装入瓶后再加入保存液,盖好瓶盖。瓶中的保存液不宜装得过满,液面不能接触瓶盖。取树脂胶或蜡,用毛笔蘸着填入瓶盖与瓶身的缝隙处,直到填平为止,然后,在瓶身贴上标签。

Ø 保存

浸制标本不宜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防瓶口封蜡溶化,浸液挥发。也不宜放置在零度以下的地方保存,防止浸液冰冻,玻璃破裂。在搬动时,不能剧烈震动,且要放置平直,以免翻倒。

1.4.1.3 剥制标本:指导学生学会制作剥制标本的方法,知道记录外形、处死、剥制、防腐、装置、固定、整形等知识。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是指脊椎动物而言,也就是说脊椎动物的大部分种类都可以制成剥制标本,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适用于哺乳类和鸟类,以及一些不宜采用浸制方法的其它各纲的大型种类,如鲸、鲨鱼、海龟等。

动物的种类繁多,外部形态、躯体大小,皮肤情况等等都很不一样,在制作过程中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制作。例如一般鸟类的剥皮是从腹部剖开,但鸬鹚因腹部脂肪较多,在腹部开口易污染羽毛,就可改为从背部剖开。除此之外,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也因人而异,有很多种制作方法,例如在制作鸟类标本时就有从胸部剖开和腹部剖开的区别。只要做好的标本能形象逼真,符合生态、栩栩如生,就是件好的作品。 ² 常用药品

三氧化二砷(As2O3)也称砒霜,白色无嗅无味粉末,剧毒,有防腐功能。 硫酸铝钾[K2SO4·Al2(SO4)3·24H2O]也称明矾无色、透明晶体,具有防腐、硝皮作用。

樟脑(C10H16O)具有防止虫柱标本作用。 硼酸(H3BO3)有防腐作用,但较差。

苯酚(C6H5OH)也称石炭酸、来苏水。有消毒防腐作用,可防止残留肌肉变质。 ² 防腐剂的配制

砒霜防腐粉:主要用于爬行类、哺乳类。配制时砒霜、明矾、樟脑按2∶7∶1研成粉末,混匀即可。 硼酸防腐粉:可代替砒霜防腐粉,但较砒霜防腐粉差,但使用较安全,用硼酸粉、明矾粉、樟脑粉按5∶3∶2混匀即可。

砒霜防腐膏:具有防腐防虫及保护羽毛不致脱落的功能,主要用于鸟类。 ² 常用工具和材料

解剖工具:如解剖刀、镊子、剪刀、骨剪等,可根据经济条件准备。

木工、金工工具:如钢丝钳、台钳、鎯头、电钻、锯等可根据条件准备。

石膏粉(或滑石粉):有吸水功能,主要用于吸收鸟类羽毛清洗后的水分,在剥制过程中撒在肌肉和皮肤之间,防止粘连,并防止血液、脂肪等污染羽毛。 铅丝:用于动物标本支架。可根据动物的大小选用粗细不同的型号。 填充物:主要用于填入标本体内,可选用棉花、竹丝、麻刀、棕等。 玻璃义眼:可用来代替动物的眼睛。 针线:缝合标本剖口用。

标本台、树枝等:固定动物标本用。

标签、记录动物标本的名称、性别、采集地点等。 ² 鸟类及哺乳类动物的处死

活的动物一般需在剥制前1~2小时将其处死,待血液凝固后方可进行剥皮。处死方法有以下几种,可根据不同动物选用。 胸部压迫。使其无法呼吸,心跳而死亡。

空气针法。在动物的静脉中注入少量空气,阻断血液循环,如家兔可从耳部注射;鸟类可从翼部内侧肱静脉中注射。 溺死。对哺乳类动物可使用。

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是指脊椎动物而言,也就是说脊椎动物的大部分种类都可以制成剥制标本,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适用于哺乳类和鸟类,以及一些不宜采用浸制方法的其它各纲的大型种类,如鲸、鲨鱼、海龟等。

动物的种类繁多,外部形态、躯体大小,皮肤情况等等都很不一样,在制作过程中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制作。例如一般鸟类的剥皮是从腹部剖开,但鸬鹚因腹部脂肪较多,在腹部开口易污染羽毛,就可改为从背部剖开。除此之外,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也因人而异,有很多种制作方法,例如在制作鸟类标本时就有从胸部剖开和腹部剖开的区别。只要做好的标本能形象逼真,符合生态、栩栩如生,就是件好的作品。

(一)常用药品

1.三氧化二砷(As2O3)也称砒霜,白色无嗅无味粉末,剧毒,有防腐功能。

2.硫酸铝钾[K2SO4·Al2(SO4)3·24H2O]也称明矾无色、透明晶体,具有防腐、硝皮作用。

3.樟脑(C10H16O)具有防止虫柱标本作用。

4.硼酸(H3BO3)有防腐作用,但较差。

5.苯酚(C6H5OH)也称石炭酸、来苏水。有消毒防腐作用,可防止残留肌肉变质。

(二)防腐剂的配制

1.砒霜防腐粉:主要用于爬行类、哺乳类。配制时砒霜、明矾、樟脑按2∶7∶1研成粉末,混匀即可。

2.硼酸防腐粉:可代替砒霜防腐粉,但较砒霜防腐粉差,但使用较安全,用硼酸粉、明矾粉、樟脑粉按5∶3∶2混匀即可。

3.砒霜防腐膏:具有防腐防虫及保护羽毛不致脱落的功能,主要用于鸟类。

(三)常用工具和材料

1.解剖工具:如解剖刀、镊子、剪刀、骨剪等,可根据经济条件准备。

2.木工、金工工具:如钢丝钳、台钳、鎯头、电钻、锯等可根据条件准备。

3.石膏粉(或滑石粉):有吸水功能,主要用于吸收鸟类羽毛清洗后的水分,在剥制过程中撒在肌肉和皮肤之间,防止粘连,并防止血液、脂肪等污染羽毛。

4.铅丝:用于动物标本支架。可根据动物的大小选用粗细不同的型号。

5.填充物:主要用于填入标本体内,可选用棉花、竹丝、麻刀、棕等。

6.玻璃义眼:可用来代替动物的眼睛。

7.针线:缝合标本剖口用。

8.标本台、树枝等:固定动物标本用。

9.标签、记录动物标本的名称、性别、采集地点等。

(四)鸟类及哺乳类动物的处死

活的动物一般需在剥制前1~2小时将其处死,待血液凝固后方可进行剥皮。处死方法有以下几种,可根据不同动物选用。

1.胸部压迫,使其无法呼吸,心跳而死亡。

2.空气针法。在动物的静脉中注入少量空气,阻断血液循环,如家兔可从耳部注射;鸟类可从翼部内侧肱静脉中注射。

3.溺死。对哺乳类动物可使用。

(五)鸟类的剥制标本

在剥制前如果是活的,需处死;如果是死的需对躯体做如下检查:羽毛是否完整,躯体是否腐败。躯体是否腐败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是:用力揿拉面颊部、腹部、嗉囊部的羽毛,如不脱落方可使用。

有的鸟类是用枪弹击毙的,常从伤口等处流出血液或污物沾污羽毛,可用毛刷蘸水或洗涤剂清洗,然后拭去水分,用石膏粉或滑石粉撒在洗涤处,待羽毛干燥后刷去石膏粉块即可使羽毛蓬松,如一次未能完全干燥,可重复再做一次。

鸟类标本的剥皮方法基本相同(特殊种类例外),现以家鸽为例,叙述如下:

将鸟置于桌上,胸部向上,头部向左。分开胸部的羽毛,露出裸毛区,由胸龙骨前部的凹陷处开口,沿皮肤直剖至胸龙骨中央。开口长度应比鸟的胸宽稍大。初学者开口可适当加大一些,但不宜过大,过大在后期缝合整形时不好处理。开口的前端应露出颈部,然后用解剖刀沿鸟胸部的皮肤和肌肉之间剥离,直剥至胸 11

部两侧的腋下。在剥皮的过程中要经常撒一些石膏粉在皮肤内侧和肌肉上,以防止羽毛被血液和脂肪沾污。

向前,用解剖刀将鸟的嗉囊与皮肤分开,并露出颈部。用手握住鸟的头部,使鸟的颈部向腹面弯曲,再用剪刀在靠近胸部处将鸟的颈部及食管、气管一起剪断。这时应注意:①要把颈部与皮肤完全分开后再剪,勿将颈部皮肤剪破。②如有血污要及时撒上石膏粉,不要使血污污染皮肤。③最好不要把嗉囊弄破,如不小心将嗉囊弄破时,就要及时将鸟体拿起,将嗉囊中的食物剥出,勿使食物污染羽毛。

将鸟体翻转,使背部向上,然后把头部和颈部翻向背上,沿皮肤将鸟的背部剥离,露出两肩。

继续剥离两翅的肱骨处。将肱骨上的肌肉去掉,并在肩关节处将肱骨与鸟体分离。

继续向背部剥离,直至腰部。在剥腰部时要背腹面同时进行,当两腿显露时,要将皮肤一直剥至跗跖骨之间的关节处,去掉胫骨上的肌肉,并在胫骨上端关节处剪开,使胫骨与鸟体分离。

向尾部剥离时,剥至泄殖孔时要用刀把直肠基部剪断;剥至尾部时要将尾脂与皮肤完全分离,并用剪刀在尾综骨末端剪断。剪断后内侧皮肤呈“V”字形,注意不要把尾羽的羽轴根剪断,以防止尾羽脱落。这时躯体肌肉与皮肤已完全分离。

随后进行翼部皮肤的剥离,先将肱骨拉出直剥至尺骨。在剥尺骨时,因翼部飞羽轴根牢固的生在尺骨上,要用手指紧贴羽轴根将翼部皮肤与尺骨完全分离,一直剥至腕骨,然后将尺骨桡骨上的肌肉全部清除干净。

在做展翅标本时,就不能用上述方法剥离两翅。因为把尺骨上的羽根与尺骨分离后,在展翅时,飞羽失去支撑就会下垂,无法使飞羽张开。因此在做展翅标本时,要在尺骨内侧切开皮肤,将尺骨、桡骨上附着的肌肉去除后,再沿皮肤切口缝合。

两翅剥离后,最后进行头部的剥离。先拉颈部,使颈部的皮肤向头部翻过,逐渐剥离露出枕骨。这时在枕骨两侧会出现呈灰褐色的耳道,用解剖刀紧靠耳道基部将其割断,或用尖头镊子沿耳道基部将其拉出。再向前剥去,两侧会出现暗黑部分,这就是鸟的眼球,用解剖刀把眼睑边缘薄膜割开,用镊子将眼球取出(注意不要割破眼球和眼睑),同时观察虹膜颜色以备安装义眼时按此着色。

在枕孔周围,用剪刀将枕孔扩大,并剪下颈部。同时沿下颌骨两内侧剪开肌肉,拉出鸟舌,将头部肌肉剔除干净。用镊子从扩大的枕孔中伸进颅腔;夹住脑膜把脑取出。这样,整个剥离过程就完成了。

有些鸟类。如啄木鸟、鸭等头大颈细,头部骨骼无法从颈部皮肤中翻出时,可先剪除颈项,然后从外部沿枕部剖开一小口(大小视鸟头大小而定)将头骨从小

口中翻出,挖出耳道、去除眼球肌肉等。做完除腐处理,安装完义眼后,再将小口缝合即可。

鸟体剥好后应再检查一遍,将附在皮肤上的肌肉、脂肪等清除干净,刷去剥制过程中撒在皮肤上的石膏粉,缝合在剥离过程中不小心割破的皮肤(从内面缝)

鸟类躯体经剥皮后,其皮肤内侧必须马上进行防腐处理。在防腐处理过程中,逐渐将把有羽毛的一侧翻回到体表,恢复原形。防腐及复原步骤如下:

首先在眼窝、脑颅腔、下颌部分涂上三氧化二砷防腐膏(砒霜膏),用两团如同眼球一样大小的棉球填入眼眶,并在适当的位置上装好义眼,再在颈部皮肤内侧用毛笔刷上防腐膏,逐步把头部翻转过来(注意不要强拉,以免颈项部羽毛脱落)。

其次,在两脚胫骨上涂上防腐膏,并在胫骨上缠上棉花,上大下小。和原来小腿上的肌肉一样;同时在小腿内侧、尾部、两翅内侧等部位全部涂遍防腐膏后,即可将其皮肤完全翻回原样。

(六)鸟类姿态标本的填充

鸟类标本的填充方法有多种,现将比较简便、易于掌握、效果较好的方法介绍如下:

1.支架制作及安装

填充前,应先在鸟体内安装支架以便支撑鸟体。支架用铅丝制作,铅丝的粗细视鸟体大小而定

取两段铅丝,一段为鸟喙到趾端长度的1.3倍(以鸟体仰卧伸直时为准),另一段较前者长3~6厘米,按下图顺序绞合,弯制成支架(绞合处要绞紧)。绞合时

1、3,要对齐,短者4到绞合处的长短以鸟喙到鸟原龙骨前端长为准。a~a′为鸟胸宽的1/2,a~b和 a′~b′为鸟胸高的 2/3。

支架制成后将四个端点用钳子钭剪一下形成一个锐尖,并在0~4上缠上棉花,粗细比原颈部略小。将

1、3两端分别从两脚胫骨与跗跖骨关节间的后侧,向脚跟方向插入,由脚掌部穿出,同时将2端插入尾部,由尾部腹面中央穿出,以支撑尾羽。

尽量将

1、

2、3端铅丝向后移,使4端穿入颈部,由脑颅腔插入鸟上喙尖部,并使4端向鸟腹部弯曲一点,这样鸟头部就不会摇动。最后调整铅丝支架的位置,使鸟体符合原剥制前的长度,铅丝绞合的中心点(即原来的0点)位于原鸟体龙骨前端位置。

市场上出售的义眼大部分是透明玻璃的,中间只有一个大小不等的黑点(即瞳孔),这时我们就要根据鸟的虹膜颜色,在义眼背面用油画色(也可用广告色)涂上相应颜色,然后再熔一点石蜡将颜色盖上。如果义眼未在防腐过程中安装,也可在整形时安装。安装方法类似我们系扣子一样。

2.鸟类标本的填充

将已安装好支架的鸟皮仰放于桌上,首先在支架下面(支架与背部皮肤之间)填充填充物(棉花、竹丝等),顺次为尾、腰、背。在背部填充时一定要保持填充物的平整,填充厚度约为胸高(活体时)的1/3左右,这样才能使制成的鸟体标本不致背部凹凸不平和有铅丝支架的痕迹。填充背部时还要注意靠近颈部的填充,填少会出现凹陷,填多会凸起,都会影响标本的美观。

在颈部要用一长条棉花,用镊子直送到鸟的下颌处,其一使鸟的颈项呈椭圆形,其二是用来补充下颌处舌和肌肉的空缺,颈的两侧也要适当充填一些填充物,以代替气管等。填好背部及颈项后,将鸟的肱骨拉出,放于支架上方(靠近鸟腹面),肱骨近似和支架中轴平行,放好后可将鸟体翻转过来,观察一下双翅位置是否合适,及背部填充是否平坦等。

然后将鸟体腹面向上放好,在肱骨上方压上重物,不使翅移动,并将鸟双腿稍稍向上翘起,再根据鸟活体时情形继续填充腹部与尾部。填充时要比原鸟活体时多填一些,以备鸟皮肤干燥后收缩。同时要注意在鸟小腿两侧要填一些填充物,以使鸟体两侧丰满。

填充的总体原则是要使标本符合原来鸟的生态,所以在做鸟标本前最好要多观察,对鸟的各部分位置,如颈长、身长、翼长、翅尾之间长度等要先量好,并做记录,以做参考。填充后要将鸟体的开口缝合,填充工作就完成了。

标本采量错误整改措施
《标本采量错误整改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