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整改措施

人情往来节制差整改措施(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21 08:32:41 来源:整改措施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人情往来,整改措施

篇一:人情往来庸俗化的根源01 人情往来庸俗化的根源

中国是礼仪之邦,也是人情社会,礼尚往来,早已成为一种社会习俗。平心而论,居家过日子,正常的礼尚往来,必要的迎来送往,本在情理之中。但问题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子过寿、升学乔迁等人情消费名目繁多,消费数额水涨船高,成为一些人借机敛财的手段,甚至形成以金钱多少称量人情轻重,以礼品贵贱衡量关系亲疏的庸俗人情观念。

更值得注意的是,人情风还蔓延到行政及事业单位领域,异化为国家工作人员公然持公权讨面子、徇私情,作交易、搞寻租。譬如:上级领导、熟人朋友办事时,笑脸相迎、速办速结,甚至作小动作、打擦边球;而普通群众、陌生人办事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甚至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诸此种种,不仅不利于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更不利于推进当前廉洁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领导干部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之风虽有所收敛,但如云南省昭通市一贫困县干部葬父、收到礼金数十万元,湖南某干部为儿子办婚宴、“20辆警车助阵,百万礼金入囊”,萧县县委书记毋保良10年中收礼1000多次、非法收受他人1900万余元财物等事件仍见诸报端网络。 无风不起浪。纵观当前庸俗人情风泛滥成灾乱象,我们认为原因有四: 一是面子观念驱使。中国人好面子,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越是经济相对有差距、地位相对有悬殊的人,越怕被人瞧不起,所以就处处到,场场到,不差事,不差钱。大凡收到请柬或邀请者,虽心中不悦甚至是反感,但都碍于情面,脸面上还要装成高高兴兴的样子去随份子或者还人情。

二是攀比心理作怪。攀比心理是国人的劣根性之一。为了证明自己更出色、更优越,个体之间往往在学习优劣、政绩大小、排名先后、钱多钱少、富裕程度上比,甚至比一切可比或不可比的东西。在人情交往上,体现在琢磨各种由头请了送、送了请,轮流坐庄,没完没了;在人情债偿还上,体现在你对我投之以桃、我对你报之以李,层层加码,乐此不彼。

三是借机敛财蔓延。遇上婚丧嫁娶事宜,邀请一些亲戚朋友聚在一起把事情办好,本无可厚非。然而,领导干部借子女升学、乔迁新居、老人生日等乱发请柬、大摆宴席、借机敛财,甚至在广大农村地区上行下效,掀起一波又一波大摆宴席的歪风,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助长了这些庸俗人情风的滋生和蔓延,损害了党风政风和廉政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

四是腐败推波助澜。人情债恶性循环,很多干部跟着庸俗走,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庸俗人情风的推手。绝对的权力,容易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同岗位的领导,都或多或少地握有一定的权力,极容易在庸俗人情风中进行权力寻租,尤其是那些权微言轻的干部,在面对着手握自己升降荣辱命脉的领导干部呼唤时,如果别人去了而自己不去,日后难免被穿小鞋、被找麻烦,最后只能选择随波逐流。而一些行贿者更打着人情消费的旗号,打着朋友来往、交流感情的幌子,大行行贿之风,甚至做到怀揣公款送人情的地步。篇二:教育实践活动个人整改措施

个人整改措施

(2014年9月1日)

xx镇党委、纪委书记 xxx 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部署要求,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结合谈心谈话和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大家所提意见,现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一、查摆问题情况

1.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方面

(1)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不彻底,对科学发展观和深化改革认识不到位。与实际工作结合欠缺,在牵扯全镇大局问题上责任意识不强。在制定工作计划目标上,没有从有利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面去考虑,没有从综合性、协调性、创新性等方面去统筹考虑,不能将局部利益与全镇利益相统一。

(2)工作中不能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委会议时发言不主动,对镇里工作不能积极建言献策,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自我批评不深刻,批评别人时不疼不痒,达不到批评的目的和效果。

(3)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紧,缺乏对党风廉政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深刻认识,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政策落实不到位。

(4)党内生活重要性认识不深刻,对党的组织生活抓的不紧,特别是“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重视不够,参加民主生活会议时,汇报成绩多、汇报困难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少。

(5)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差,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等中央精神不深刻、不透彻,认识上有待提高,行动上差距还较大,是非观念、党性观念不够坚定。2.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 (1)调查研究不深入,不愿意到困难较多、问题复杂的村去,主要靠听取部门和村里的汇报,亲自去了解和掌握的少,影响了自己对一些工作的正确判断和决策。

(2)精简会议不彻底,不能按上级精简会议的要求执行,不能到分管部门了解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能彻底解决,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

(3)改进文风不到位。文件起草、调研报告穿靴戴帽多,形式上讲究创新,而内容缺乏针对性。在工作中,出了考核方案出办法、出了办法出细则,开了调度会开现场会、开了现场会开协调会情况。

(4)改进新闻报道力度欠缺,存在关注重点、亮点报道宣传多,关注领导、会议的多,关注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少。

(5)廉洁从政不到位,在公务接待中存在讲排场、铺张浪费的现象,在迎接上级检查或接待重要客人时,存在超标准接待现象。 3.形式主义方面

(1)学风不实,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高,除了参加镇里安排的学习外,很少自觉地抽出时间系统学习政治理论,存在以干代学的现象。

(2)重部署、轻检查,抓落实不够。安排工作时,习惯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有时存在照转照抄、生搬硬套的现象。

(3)工作中注重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对总体工作重视不够,对涉及长远利益的、需要扑下身子做耐心细致的基础性工作重视不够,思想观念还不适应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工作中考虑上级抓什么就干什么,领导关注什么就抓什么,为了迎接检查搞了一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4)急于求成,重显绩、轻潜绩,“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问题。工作时抱着明显的“功利”色彩,想尽快做一件事情来凸现,炫耀自己的本事,没有认真摸索事情的发展规律。

(5)检查考核多的现象依然存在。工作中参照县里的规定,制定了多项对村的考核方案,内容多,实用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考核内容与实际结合不强,也不能展现各村实际成绩。 (6)为创新而创新、重亮点、重典型,轻面上工作,对于重点工作重视,对日常业务工作不够重视,对大项目好项目工作态度积极,对一些小项目深入调研不够。 4.官僚主义方面

(1)脱离实际,不实事求是。主动帮助研究落实方案、协调解决问题少,深入到村调查研究不够,带着问题、解决问题的调研更少,联系群众面不够宽,对基层情况了解不是非常透彻,没有站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 (2)与群众面对面少,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牢。真正与群众坐下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少,对群众身边的一些问题关心不够,不能设身处地的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3)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不一致。领导安排、上级交办的工作立说立行,很少为基层着想。存在急于求成、操之过急,一味压任务、压担子现象,习惯当二传手,怕承担责任,担当意识不够。 (4)作风不民主,研究工作不够,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集体研究问题时发言不够积极,站在分管工作的角度考虑问题多,站在全镇的角度考虑问题少,干事情作决策,没有设身处地当好百姓知心人。工作急于求成,不善于听取意见。工作中有时不按制度办事,发挥整体作用不够,对一些新的政策理解不透,学习不深,在处理农村干部过程中,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纪律处分。

(5)工作方法简单,批评人不注意方式方法。与同志们主动沟通交流少,安排工作多,调动积极性少,个别部门沟通多,一般部门沟通少,导致对有些工作掌握的不够全面。工作上只要结果,不问过程,批评人不注意场合和方式方法。

(6)习惯于别人抬轿子、吹吹捧捧。认为进班子时间比较长,资格比较老,工作和生活中不愿听批评的声音,听到别人夸自己心里很舒服,有居功自傲的感觉。 5.享乐主义方面 (1)作风不实,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够。在对照先进、无私奉献上做的不够,存在着作风不实,安于现状。在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重点问题,满足于用现有的常识和见解去解决,缺乏新方法、新思维,缺乏强劲的工作动力。

(2)等靠思想重,缺乏担当精神。对工作存在畏难情绪,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也产生过“等一等、缓一缓、拖一拖”的想法。干工作因循守旧,平推平拥,缺乏从实际工作中总结提炼创新的意识。

(3)工作标准不高、自我满足问题。业务工作要求标准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存在应付现象。 (4)当太平官,求稳怕乱。存有“宁愿不干事,也不愿一干就出事”的思想,一旦引起上访,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让领导觉得自己没有驾驭能力,对存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关注的少。 (5)工作中存在原则性不强、老好人的思想。工作中从感情上出发,有时不合理的要求也尽量满足部门人员,总是“好好好、是是是”,没有原则性。 6.奢靡之风方面 (1)艰苦奋斗的意识淡化。随着现在条件和环境的改变,认为自己任劳任怨干了二十多年了,自己休息清闲一下,让年轻同志多干、多锻炼一下。

(2)要求不严、铺张浪费。公务接待中碍于情面,过于重感情,存在超标准现象。

(3)公私不分,人情往来庸俗化。有时候同学、朋友奔自己来了,在镇里安排用餐,存在超标招待现象;有时用公车雨雪天接送学生、走亲访友。在人情来往上,存在联系工作时吃请、交往上婚丧嫁娶随份子、称呼上称兄道弟的庸俗现象。

二、整改事项、目标和措施

1.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不彻底,对科学发展观和深化改革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整改目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指导各项工作的纲领,要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件和中央出台的新政策,对科学发展观和深化改革方面的理论研究领会深透, 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整改措施:(1)认真遵守xx镇制定的各项学习制度,积极参加镇党委组织的集中学习,同时每周抽出至少2学时自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理论。(2)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坚持学习经常化、系统化。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十八大篇三:孙英丹整改措施 个人整改措施 (2014年9月)

草庙子镇卫生院副院长孙英丹

按照区社会事业局关于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部署要求,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结合谈心谈话和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大家所提意见,现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查摆问题情况

1、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方面。主要是:

(一)不顾大局,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本位主义严重。

(二)对一些不良习气,习以为常,不管不问,得过且过。

2、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对中央“八项规定”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执行不严格。改造和提高自身作风的自觉性差,缺乏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和自我警醒的意识。

3、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1)干工作只凭经验、不重学习、结合实际不够,抓不住工作重点、抓不住明显成效。(2)不到基层摸实情,只愿动嘴、不愿跑腿。

4、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1)比较主观,有时听不进不同意见。(2)过多关注发展经济,对群众实际困难关心不够,服务群众工作不主动,与人民群众“隔肚皮”。

5、享乐主义方面。主要是:(1)缺乏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自以为是、坐井观天。(2)缺乏创新争优的激情和干劲,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经常把“差不多”、“可以了”挂在嘴边。

6、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1看重人情关系,有时以公权为亲朋谋利。(2)人情往来有庸俗化倾向。

二、整改事项、目标和措施

1、不顾大局,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本位主义严重问题。整改目标:自觉加强纪律学习,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筑牢思想防线。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切实提高服务质量,顾全大局,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宗旨。

整改措施: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精神实质,在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正确定位自己,立足岗位实际,以身作则,顾全大局,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行动宗旨。 完成时限:2014年9月。

2、对一些不良习气,习以为常,不管不问,得过且过的问题。整改目标:牢固树立敢于问责、勇于担责的责任意识和精神状态,坚持原则,严格遵守制度,严肃认真按原则办事,坚决克服得过且过的思想。

整改措施:发现不良风气,要敢于正视,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示范。严格落实责任制度,“谁的问题谁认领”,层层落实,将不良风气杜绝在萌芽阶段。 整改时限:2014年9月

3、对中央“八项规定”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执行不严格的问题。整改目标:认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要坚决反对贪图享受等腐朽思想,树立和保持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小事做起,严格落实,为促进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好转作表率。

整改措施:加强学习力度,主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要认真研读上级党委下发的一系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文件、通知、要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精神实质。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落实在实际工作中。 整改时限:2014年10月

4、干工作只凭经验、不重视学习、结合实际不够,抓不住工作重点、抓不住明显成效。整改目标:进一步加强学习,要深入了解中医药服务工作的实质和内涵,知道中医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把中西医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与临床业务有关的学习培训。

整改措施: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包括中医药、中医适宜技术等重点知识,组织学习了解中医药服务工作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学会中西医结合解决问题。 整改时限:2014年10月

5、不到基层摸实情,只愿动嘴、不愿跑腿的问题。整改目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身体力行,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实践来检验各项制度的可行性。

整改措施:利用各种工作机会深入群众中去,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经常与医护人员、住院患者交流思想,了解各方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村卫生室检查结果及整改措施通知给个人并检查整改效果,好的表扬,差的批评,保证工作落实和达到预期效果。 整改时限:2014年9月

6、比较主观,有时听不进不同意见。

整改目标: 转变观念,改变工作方式,虚心听取职工意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不主观不武断处理问题。 整改措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会虚心向周围的同志学习,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盲目自信,积极听取同事意见,耐心细致解答同事的疑问,认真指导他们的工作。 整改时限:2014年10月

7、过多关注发展经济,对群众实际困难关心不够,服务群众工作不主动的问题。

整改目标: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以病人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要由过去在治疗上只注重“疾病”转向患有疾病的“病人”,时刻体谅患者,用亲人般的温暖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对同事,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热情帮助。一片诚心待人,加强沟通,增进和同事间的了解和联系。

整改措施:增强服务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经常换位思考,体谅患者心理,通过对重点人群随访等工作深入基层群众,同群众交流,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经常到临床一线及相关科室,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竭尽所能对他们提供帮助。 整改时限:2014年11月

8、缺乏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自以为是、坐井观天的问题。整改目标:坚定政治立场,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责任感,开拓进取,在行动上创先争优。不断解

推荐第2篇:变质的人情往来

变质的人情往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一直讲究礼尚往来,千百年来,礼轻情义重、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样的传世佳话更是不胜枚举。然而不幸的是,在历史的演变中,人情和礼义也经常出现“基因变异”,导致人情变味,礼义变质。

国人因为讲究人情往来,一些人便充分利用这一“文化传统”做足文章,以人情往来作为掩护,把请客送礼,包括贿送钱物,作为“投资”——既是不折不扣的“物质投资”,又隐藏着“感情投资”。从近年来中纪委查处的案件来看,人情往来中的腐败行为中的行贿者,有的利用节日的人情往来淡化“办事”目的,有的以节日“小意思”而图日后“钓大鱼”,有的还走“迂回”路线,在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身上“下功夫”„„于是,人情往来变质成了腐败。

古人云:“来而不往非礼也”,人情往来应该是有往有来,是自愿的,而非无奈甚至是强迫的。但是在权力“无往而不胜”,尤其是资源被政府高度垄断的现实情况之下,某些人为了取得这些稀缺的资源,便需要领导帮忙。这时候,人情往来往往是往而不来,人情往来只是幌子,或者更直白地说,表面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实质上却是被领导“逼”出来的,包括那些看起来风风光光的公务人员和商界老板。尤其是对那些“一言九鼎”的“一把手”,辖区内的政商人物,都纷纷“展开”人情的“往而不来”。

人情往来,因为戴着“人情”的帽子,便常常显得“温情脉脉”。然而,这种变异的人情,往往会“逻辑”地推导到出非常可怕的后果:有人情,就有关系;有关系,就有商量;有商量,就有变通;有变通,政策、制度乃至法律就会“打折”。所以,这种人情往来,实质就是利益交换、权钱交易。

当然,人情往来的最大“妙用”是与赤裸裸的权钱交易不同,是属于包裹着脉脉温情的“糖衣炮弹”。然而,不少领导干部就是倒在这样的“糖衣炮弹”之下,腐败分子往往就是从收受“人情往来”式的节礼一步步走向堕落深渊的。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则是“充分”地利用人情往来这个幌子,乐此不疲并肆无忌惮地受贿敛财。

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就是要制止这种现象。而习总书记也曾指出,“‘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他在辽宁考察时又强调,重大节日期间,是对干部作风的重要检验,要坚决刹住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费。如果刹住了这样的不正之风,也就能够有效遏制人情往来中的腐败。

当然,除了出台规定、颁布禁令,从长远来看,还需着力于制度建设,构建长效监督机制。最关键的还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通过健全权力的分解制衡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公开,规范职权行使过程,防范公权力私人化;通过完善党纪法规,加大对行贿者、受贿者的惩处力度;同时,从源头上约束并管好公共财政,更加科学地编制财政预决算、详细地公开财政预决算,自觉接受公众舆论的监督。只有通过这样的体制机制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挤压”权力的可操作空间,杜绝“人情往来”与“权钱交易”之间的灰色地带,有效遏制并努力消除人情往来中的腐败。

推荐第3篇:人情消费整改措施

篇一:个人整改措施 个人整改措施

(2014年8月)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部署要求,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结合谈心谈话和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大家所提意见,现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一、查摆问题情况

1.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方面。主要是:(1)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到位。一是大局意识不强,二是工作上有只讲集中不讲民主的倾向。(2)对党内政治生活的认识不深刻。一是对党内政治生活的认识一直停留在政治学习层面上,二是在党内生活时不愿自我深刻剖析,自我批评轻描谈写,流于形式,对同志不能直言点评,有时甚至变成了委婉的表扬。 (3)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潮和不良言论作坚决斗争不到位。 2.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方面。主要是:(1)深入基层不多,开展调查研究少。习惯于在办公室想事做事,习惯于常规式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群众期盼、掌握群众需求少。(2)存在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对召开会议有例行公事的思想,对可开可不开的会议还是按部就班的召开;在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不够及时,在落实措施上有应付的思想。(3)廉洁从政执行的不好。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前,在涉及“三公”经费支出、公务用车等方面,不规范、浪费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在人情消费方面,注重人情面子,讲究礼尚往来。

3.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1)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平常关心国内外新闻多,学习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少,学习不深入,不透彻,经常一知半解,和工作没有搞好结合,理论与实践两张皮。(2)工作中过分注重工作成绩,个人英雄主义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对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和对重点难点拆迁户的工作方面,过多的看重自己而忽视其他同志作用的发挥。(3)重部署、轻检查,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中发现问题,只是简单的提要求做部署,而没有去督促检查落实。 4.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1)脱离基层、脱离群众,不接地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心声少,弄不清楚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在民主作风方面存有不足,有本位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与班子成员之间经常性的交流与协调少,与同志们之间的交流也主要局限于工作,反向思维少;工作中有时存有急躁情绪,考虑不细致,个人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没做到集思广益。(3)创新意识不足,工作方法简单。在工作中具体到一部分事情上,有时存在着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在遇到较大阻力时,就退缩,存在等靠的思想,冲进不足,求稳思想较重。 5.享乐主义方面。主要是:(1)继续艰苦奋斗的意识有所淡薄。自认为工作近20年了,过去曾经在艰苦的地方兢兢业业地奉献过,虽然没有显赫的业绩,但是也挥洒过汗水、倾注了心血。现在条件好了,工作进取心弱化了。(2)工作有骄傲自满情绪,缺乏进取心。工作上习惯于按部就班,思想上有安于现状,存有“干累了、歇口气”、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3)缺乏模范意识。表现在工作上有时候带头做的不够,往往布置工作多,亲自参与较少,经常缺乏带头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模范意识。 6.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1)节俭意识不强,有铺张浪费现象。在公务活动中存在超规格、超标准接待现象,存在餐桌上的浪费现象。(2)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如:对材料的审阅要打印出来后才能修改,不能做到反正面打印,严重浪费了纸张;上下班后经常就忘了关电脑、关空调。(3)人情来往庸俗化。有时讲面子参加朋友、同学的私人聚会,认为不去是不给人家面子,不懂得人情世故。遇到原来有人情来往的老同事和朋友们有红白喜事,认为不去不好看,怕得罪人,怕面子上过不去。

二、整改事项、目标和措施。1.“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到位”的问题。

整改目标:充分认识民主集中制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切实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 整改措施:(1)严格遵守党章党纪,认真执行局党组的各项制度。(2)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3)全力发挥自己作为一名局班子成员的作用,积极为局建设献言献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完成时限:2014年12月。

2.“对党内政治生活的认识不深刻的问题。整改目标:讲政治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民主集中制执行到位,明确党内政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并积极参与局党组的政治生活,并切实发挥自己作为班子成员的作用。 整改措施:(1)积极按时参加党内政治生活,充分明确认识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把讲政治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4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3)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不断提高个人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 完成时限:2014年12月。

3.“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的问题。

整改目标: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明显增强,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具有较强的政治洞察力,敢于同不良思潮和风气作斗争。 整改措施:(1)严守政治纪律,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敏锐性和鉴别力,在思想和行动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侵蚀,努力消除自身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用党员意识磨练升华自己,用党性原则对照自己,用党纪国法规范自己。(3)在大事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同不良思潮和风气作斗争。 完成时限:2014年12月。

4.“深入基层不多,开展调查研究少”的问题。

整改目标:扎根基层,深入基层,坚持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做到与基层一线人员互通互动,及时了解基层工作情况,随时掌握基层工作动向,切实解决基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整改措施:(1)坚持经常性的(每月不少于3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2)加强与一线执法中队及人员的协调沟通,及时解决一线各中队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3)扎根基层,立足基层,做到与一线互通互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整改期限:2014年12月。

5.“存在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的情况”的问题。

整改目标:改变会风,注重会议质量,对上级的精神做到有部署安排,有跟踪督办,有落实总结。 整改措施:(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多开情况分析措施会,不开空谈误事会,切实增强工作实效。(2)对上级的会议和文件精神要定期限、定措施、定责任、定检查,做到有安排部署,有跟踪督办,有落实总结。(3)工作中带头贯彻和执行上级要求,充分发挥领导干部模范作用。

整改期限:2014年12月。

6.“廉洁从政执行的不好”的问题。

整改目标:廉洁从政的意识明显增强,能够自觉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 整改措施:(1)强化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2)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制度,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3)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篇二:个人整改措施完全版 个人整改措施 ******* *** 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部署要求,针对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对照检查材料查摆的问题、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提出的批评意见、上级党组织和督导组反馈的问题,本人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现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方面

1、政治敏锐性不强的问题。整改目标:坚定立场,在涉及重大问题方面,能站队迅速,表明同一切不良行为作斗争, 整改措施:(1)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政治素养。坚持参加党工委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每季度坚持上党课,每年坚持订阅党报党刊2份,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做到了然于胸。(2)强化自身职责意识,加强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网络上的一些歪理邪说的危害性认识和抵制,增强政治敏锐性。注意发现社区内一些党员干部的不良风气,及时提出批评教育。 完成时限:2014年12月

2.执行党的政治纪律不严的问题 整改目标: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强化政治意识,切实提升履职能力和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整改措施:

1、认真学习党的有关政治纪律,年内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和各村党员干部,重新学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等内容。

2、自觉践行、维护党的纪律。严格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在贯彻执行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自觉同违反党的纪律行为作斗争。

3、严格落实社区工作人员的职责,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的责任,加强对政治纪律工作的领导,自觉查找班子及成员在执行上级决策和工作部署方面存在差距,解决班子和个人政治意识不强、执行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打折扣的问题,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完成时限:2014年9月

3、民主集中制坚持得不好的问题。整改目标: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民主作风建设,养成善于发扬民主、充分发扬民主的习惯。自觉创造让党员讲 真话的政治环境,疏通各种民主渠道。真正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以便使每一位党员的意愿、主张得到充分表达,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整改措施:

1、通过班子内部民主生活会的方式进行自省、自查,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民主的方法,进行自我监督和互相监督。

2、对社区的一些决定和建议,都要通过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各支部书记的共同商讨,拿出最合理、最优化的方案。完成时限:2014年12月

4、参加党内政治生活不认真的问题:

整改目标:积极参加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时刻做自我反省。积极参与讨论和自我批评等,提升组织生活的质量。

整改措施:

1、以普通党员身份每年至少参加2次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带动班子成员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制度。

2、认真参加党工委组织的各项学习,做好学习笔记,每季度撰写学习心得体会1篇

完成时限:2014年12月

5、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

整改目标:始终坚持用廉政纪律 和规章制度要求和约束自己,要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要自觉地把律己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融入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化为自觉的行动和内在要求,

整改措施:

1、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思想教育,每季度组织社区党员干部观看廉政教育影片1次。

2、做好表率,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口”。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

3、坚持经常性解剖自己,时常提醒自己、检查自己。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和落实在做人做事的各个方面,既管工作又管生活,既管思想又管作风。 完成时限:2014年12月

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 整改目标:深入理解中央改进党的作风的的决心,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从基层开始杜绝吃喝浪费之风。主动自觉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过程不走样、不变形。 整改措施:

1、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相关规定,密切联系服务群众。

2、严以律己,杜绝职务消费、人情消费,加强“三公”经费监管,对社区内党员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事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达到警示教育目的。完成时限:2014年12月

三、形式主义方面

1、工作作风漂浮,落实力度轻的问题

整改目标:从严要求自己,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对与自己工作有联系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自己也要坚决抵制,做到不随波逐流、不跟风赶浪。 整改措施:

1、做好“民情日记”和“工作纪实”,详实掌握社情民意,强化督查力度,每月保证走访20户以上,深入农户察看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全面贯彻执行。

2、抓好社区党建问题,解决社区各支部一些党组织出现的涣散苗头,督促各支部三会一课、一事一议等党内生活的健康进行。

3、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把社区工作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身上,抓效果的同时,密切关注过程,防止“责任推卸转移”。完成时限:2014年12月

2、工作方法简单老化,缺乏创新的问题

整改目标:强化攻坚意识,提升工作实效。对能够落实的立即落实,对难以立即落实的,列出计划、调集资源,分步落实。

整改措施:

1、坚持理论学习,多向老干部老党员请教,在关系到民生的问题上,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的工作方法,然后根据村情特点化为己用。特别是拆迁问题上,多去试探解决,明确辖区内拆迁安置进度时间表。

2、对于八里庄拆迁安置等重点难点问题,保证时间靠上去,找出突破口,争取在年内取得新进展。完成时限:2014年12月

3、思维僵化,落实惠民政策生搬硬套的问题。

整改目标: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同时,努力做到让群众明白,让群众支持,让群众得实惠。

整改措施:

1、坚持“案例”学习,每周抽出1天时间,通过各种寻找有关农村政策落实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典型分析,拓宽思路,提升境界。

2、对能够落实的立即落实,对难以立即落实的,充分考虑到个别情况,要合理变通。

四、官僚主义方面

1、工作责任意识不强,怕得罪人的问题。

整改目标:工作中坚持原则,一碗水端平,为社区发展篇三:个人整改措施方案(参考)8.18 ***同志个人整改措施(仅供参考) 2014年8月

通过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自己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党性党风洗礼,发现自身在“四风”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对照征求到的群众意见、民主生活会上同志们提出的批评意见和市委领导、市委督导组点明的问题,本人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现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一)针对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方面问题 具体表现:统揽全局的能力不强,执行政治纪律标准不高,职责意识不强,政治敏锐性不够,参加党内政治生活不严格。 整改目标: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强化政治意识,切实提升履职能力。

整改措施:一是增强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把主要精力放在把方向、谋全局、抓班子、带队伍和强基层、打基础,增合力、促发展上,加强对重大事务的协调处臵和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破解,提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二是严格落实党委书记职责,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的责任,加强对政治纪律工作的领导,自觉查找班子及成员在执行上级决策和工作部署方面存在差距,解决班子和个人政治意识不强、执行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打折扣的问题, 1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三是强化自身职责意识,加强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网络上的一些歪理邪说的危害性认识和抵制,增强政治敏锐性。四是以普通党员身份每年至少参加2次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带动班子成员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制度。 进度安排:立整立改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二)针对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具体表现:深入基层调研少,会议活动、文件简报没有得到精减,“三公经费”把关不严,存在职务消费、人情消费。 整改目标: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相关规定,密切联系服务群众。

整改措施:一是带头经常性进村入户,深入矛盾困难多的地方察实情、听真话、现场办公,带动常委成员每年深入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2个月,到一线现场办公至少4次,每季度至少1次到挂钩帮扶的贫困村蹲点调研,每次驻村时间不少于1天。二是精减会议,能不开的坚决不开,时间相近或工作内容相同的会议合并召开,参会人员相同或交叉的多个会议实行套开,各部门召开本系统全县性会议,每年不超过1次,已经发文部署的工作,原则上不再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召开会议进行部署。三是精简文件,从严控制各类文件 2简报和内部刊物,部门可解决的事项,不以县委或县委办名义发文,提升工作落实的能力和水平。四是严以律己,杜绝职务消费、人情消费,加强“三公”经费监管,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案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达到警示教育目的。 进度安排:立整立改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三)针对履职缺位,顾此失彼,党建工作不力的问题 具体表现:工作精力大部分放在经济建设上,抓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意识不强,没能履行好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整改目标:加强党风廉政和基层党建工作,完善惩防体系。

整改措施:一是落实好“一把手”职责与党委主体责任,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二是规范权力运行,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严厉惩治腐败。三是抓好 26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巩固提高和“一票否决”、“黄牌警告”基层单位的整改落实,统筹推进农村、机关、学校和非公党建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进度安排:立整立改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四)针对作风漂浮,流于形式,落实停留在面上的问 3题。 具体表现:工作浮在面上,调研存在“走马观花”。还是习惯于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督促落实抓得不紧、不实、不严。

整改目标:强化督查力度,提升政策执行力和工作落实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全面贯彻执行。

整改措施:一是改进工作作风,强化调研工作实效。带动常委成员每年深入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2个月,到一线现场办公至少4次,每季度至少1次到挂钩帮扶的贫困村蹲点调研,每次驻村时间不少于1天。做好“民情日记”和“工作纪实”,详实掌握社情民意;注重运用调研成果,及时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发展的措施、惠民利民的政策。二是强化督查力度,经常性深入企业和基层察看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全面贯彻执行。 进度安排:立整立改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五)针对学习不深,浅尝辄止,理论指导实践差的问题。具体表现:政治理论学习不自觉、不系统、不深入,存在“实用主义”。

整改措施:一是带动常委成员每月集中学习2次以上,每季安排1—2次中心组学习,并开展学习研讨,挤时间学,在干中学,克服学习“实用主义”。二是在学习内容上,既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精神,又要加强对经济、科技、农业、法律、城市建设、行政管理等综合知识的学习;同时,加强对社会上的重点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学习研究,做到学以致用。三是在学习方式上,坚持向焦裕禄、谷文昌等先进典型学,向实践学,向基层群众学。通过全面深入系统学习,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提升驾驭全局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进度安排:立整立改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六)针对官气较浓,群众观念淡薄的问题

具体表现:没有真正把群众的冷暖困苦放在心上,联系群众意识不强,“最后一公里”没有走到位。

整改目标: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努力为民排忧解难。 5

推荐第4篇:人情往来庸俗化的根源01

人情往来庸俗化的根源

中国是礼仪之邦,也是人情社会,礼尚往来,早已成为一种社会习俗。平心而论,居家过日子,正常的礼尚往来,必要的迎来送往,本在情理之中。但问题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子过寿、升学乔迁等人情消费名目繁多,消费数额水涨船高,成为一些人借机敛财的手段,甚至形成以金钱多少称量人情轻重,以礼品贵贱衡量关系亲疏的庸俗人情观念。

更值得注意的是,人情风还蔓延到行政及事业单位领域,异化为国家工作人员公然持公权讨面子、徇私情,作交易、搞寻租。譬如:上级领导、熟人朋友办事时,笑脸相迎、速办速结,甚至作小动作、打擦边球;而普通群众、陌生人办事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甚至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诸此种种,不仅不利于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更不利于推进当前廉洁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领导干部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之风虽有所收敛,但如云南省昭通市一贫困县干部葬父、收到礼金数十万元,湖南某干部为儿子办婚宴、“20辆警车助阵,百万礼金入囊”,萧县县委书记毋保良10年中收礼1000多次、非法收受他人1900万余元财物等事件仍见诸报端网络。

无风不起浪。纵观当前庸俗人情风泛滥成灾乱象,我们认为原因有四:

一是面子观念驱使。中国人好面子,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越是经济相对有差距、地位相对有悬殊的人,越怕被人瞧不起,所以就处处到,场场到,不差事,不差钱。大凡收到请柬或邀请者,虽心中不悦甚至是反感,但都碍于情面,脸面上还要装成高高兴兴的样子去随份子或者还人情。

二是攀比心理作怪。攀比心理是国人的劣根性之一。为了证明自己更出色、更优越,个体之间往往在学习优劣、政绩大小、排名先后、钱多钱少、富裕程度上比,甚至比一切可比或不可比的东西。在人情交往上,体现在琢磨各种由头请了送、送了请,轮流坐庄,没完没了;在人情债偿还上,体现在你对我投之以桃、我对你报之以李,层层加码,乐此不彼。

三是借机敛财蔓延。遇上婚丧嫁娶事宜,邀请一些亲戚朋友聚在一起把事情办好,本无可厚非。然而,领导干部借子女升学、乔迁新居、老人生日等乱发请柬、大摆宴席、借机敛财,甚至在广大农村地区上行下效,掀起一波又一波大摆宴席的歪风,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助长了这些庸俗人情风的滋生和蔓延,损害了党风政风和廉政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

四是腐败推波助澜。人情债恶性循环,很多干部跟着庸俗走,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庸俗人情风的推手。绝对的权力,容易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同岗位的领导,都或多或少地握有一定的权力,极容易在庸俗人情风中进行权力寻租,尤其是那些权微言轻的干部,在面对着手握自己升降荣辱命脉的领导干部呼唤时,如果别人去了而自己不去,日后难免被穿小鞋、被找麻烦,最后只能选择随波逐流。而一些行贿者更打着人情消费的旗号,打着朋友来往、交流感情的幌子,大行行贿之风,甚至做到怀揣公款送人情的地步。

推荐第5篇:人情往来不能逾越纪律底线

人情往来不能逾越纪律底线

近年来,以人情往来为借口实施腐败和试图以人情为自己贪腐开脱罪责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落马官员更是直言,自己是被人情所击倒。

人情人情,人之常情,人在情感的“驱动”下互相往来体现温暖,无可厚非。但如果人情越过党纪国法的底线,就会成为官员人生路途上的绊脚石。

1 给违纪行为披上“正当”外衣

在普通人的生活中,节假日、红白事亲朋好友间互送一点儿礼品聊表心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在官场,这样的人情极易被异化成一种“投资”,夹杂着权、钱、利的纠葛。

“谁送礼了领导不记得,谁没送领导记得”,民间流传的一句话,形象地反映出不良政治生态下送礼收礼双方的微妙心态。更有人坦言,“送礼并不是直接有所求,而是旨在培养关系,维系情感,在将来某个‘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一些商人经常在逢年过节邀请官员到宾馆酒店聚会,以此作为“联络感情”的平台;有的是以单位的名义互相宴请,在欢聚一堂中,增进“友谊”,期望“彼此关照”;更多的则是在节日前后,下级向上级赠送土特产、购物卡、高档礼品,等等。

为了规避惩处,送礼者一般不会与官员之间进行赤裸裸的钱权交易,而是将年节和文化习俗渗透到送礼行为过程中,给不合法的贿赂行为披上所谓的正当人情往来的外衣。

人情往来越来越成为一种专门针对官员以及公职人员行贿的隐形手段,方式多种多样,让人防不胜防。

如为“雅好”官员量身定制金玉雕刻、古董字画等高档礼品;请爱“写两笔”的领导题字,赠以丰厚润笔费;以学习教育的名义,出高额费用邀请喜欢“讲两句”的官员讲课等,不一而足。

在不正当人情往来中,除了正面进攻外,请托者还会采取侧面迂回的方式,对官员的身边人进行人情笼络。有的把房子、汽车之类的贵重财产以超低价卖给官员的亲属,或者让官员的亲属等身边人挂名吃空饷,这些财产性收益手段由于具有一定隐蔽性,容易为不正当人情往来披上“合法”外衣。

2 请托之间腐败暗生

不正当人情的杀伤力在于其持续的攻击性,带着“不良企图”的人情往来往往并非一次性的,而是重复性、不间断地进行。

在人情社会中,一旦接受他人的宴请、礼物和礼金,便意味着欠了人情。如果没有回报对方,大多会被视为不讲人情或不通人情。

当陷入变味人情关系中的官员无法以同等钱物回报请托者时,公权力自然就会成为偿还人情的砝码。而通过这一次次的欠与还,官员与请托者之间便会形成稳固的“情感纽带”,当交往之间的小事小情变了味,就会演变成贪污腐败的大事。

一些原本不愿跑关系、搭天线的官员,担心不跑不送被视为另类,错误地认为“送了未必能看出效果,但不送立马就有后果”,也加入到跑关系的队伍中。还有的官员觉得“过去年年跑送,今年突然不去了,总觉得欠了人家什么……”同时又担心“你不跑别人跑,自己不是吃亏了吗?”

对于变味的人情,作为旁观者自然不难明辨,但作为身处其中的当局者,要在特定情境中作出正确选择,绝非易事。

如果官员不讲原则只谈人情,不但会混淆公与私的界限,更会引发跟风效仿,从而带坏政风民风,将原本正常的人情往来异化为权钱交易、私相授受的潜规则。

3 给“软交往”定下“硬原则”

正当的人情往来无可厚非,但在官场中,很多请托者借着“人情往来”之名而行“权钱交易”之实,而对方也顺势在人情的幌子下迷失自我。

因此,破除人情腐败,让人情往来脱离功利性,回归“人情味”,关键是重塑人情本身的情感交往属性。

十八大以来,从严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到狠刹“四风”,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对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在党风趋于清明的当下,人情往来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些地方针对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出台了相关规范文件,包括宴席桌数、礼金数额、迎送车辆规模、宾客邀请对象和人数等都有相关限制。对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有了硬性规定,官员不再为此类礼尚往来而烦恼。类似的规定,无疑是在渐渐厘清礼与贿、情与法之间的界限。大多数官员找回节俭的“传家宝”,红白事低调节俭地办了。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也对人情往来开列了“负面清单”:一是不能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特定关系人的礼品、礼金”。二是不能收受“明显超过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三是不能借机敛财。

人情往来应该是发自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行为,自愿付出的是个人辛勤劳作赚来的钱,而不是公共资源。当然,即使是自己花钱,当怀着不正当目的时,人情就异化了。

对于官员而言,情谊再浓,不可越纪;往来再密,不可违法。身为人民公仆,不可没有人情味,但更不可没有原则性。这既是从政者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也是政治生态得以净化的希望所在。

此外,根治借人情往来行腐败之实还需要长效的制度坚守。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思想和行为上拧紧发条,尤其对那些手上掌握公权力和公共资源的人和部门,需要拉紧思想的缰绳,扎紧制度的笼子,让异化的人情在阳光下无处藏身。另一方面,对请托者也要提高其行贿的成本。通过加强处罚行贿行为的法律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社会行为规范和执纪执法界限、让行贿者付出应有代价。

推荐第6篇:“人情往来”说到底是为权钱交易铺路

“人情往来”说到底是为权钱交易铺路

[案情追踪] 2001年至2012年,向东在担任四川省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主任期间,先后收受100多家供应商钱物,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2014年5月13日,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向东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忏悔录] 国家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本是为了治理采购中的腐败现象。作为四川省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我本应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公开招标,治理政府采购过程中的“吃回扣”等腐败现象。然而,我却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一些供应商违规提供帮助,收受他们的钱财。我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损害了一些单位和遵纪守法供应商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政府采购的形象。

我在省政府采购中心工作了10多年,刚开始与供应商打交道时还是比较谨慎的。那时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清正廉洁,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与供应商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于一些供应商送的“见面礼”我全都拒收。但是,随着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与我联系的供应商越来越多,我逐渐放松了思想防线,与一些供应商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一些供应商为了与我建立良好关系,逢年过节带着红包给我拜年,刚开始我觉得这是人情关系,而且几千元钱金额也不大,就收下了。渐渐地,在政府采购招标过程中,一些供应商就开始要我给他们提供帮助,之后又以感谢的名义给我送钱。我与他们的关系也逐渐发展成了我给他们提供帮助、他们给我送钱的“合作关系”。这个“合作关系”,使我收受供应商的钱从几千上万元,到几十万上百万元。

我一直错误地认为,供应商给我送钱,是因为我给他们提供了帮助,他们感谢我是应该的。在被组织审查期间,我经过认真反思才深刻认识到,供应商之所以给我送钱,看重的并非我本人,而是采购中心主任这个职务。他们送钱的目的,是想与采购中心主任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他们送钱是冲着我的职务来的,我收了他们的钱,助长了他们的违规行为,也使自己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假如当初面对金钱与利益的时候我能够保持清醒,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可是,人生没有假如。

(据《检察日报》)

推荐第7篇:关于人情往来中送礼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人情往来中送礼现象的调查报告

2012年8月20日

1

关于人情往来中送礼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礼”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无论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或问候祝福,送礼作为一种沟通 感情、促进交流的方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与欢迎,在人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礼尚往来”也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兴起、商品经济的繁荣无一不在悄悄地影响着礼文化。当今的送礼现象在家庭生活中占有怎样的比重?人们对送礼持什么样的态度?不同的职业、阶层,送礼现象有怎样的不同?针对这些问题,今年七月份洛阳师范学院的一批同学组织社会实践,针对人情往来中的送礼现象进行了调查,虽然这些调查资料不够充分,调查结果和分析也可能不太准确,但它们确实代表了一部分的社会情况,希望这份调查报告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当今社会中送礼现象的相关信息,让大家对我们的送礼现象有更深的认识,从而对以后的送礼行为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问卷情况

见附录一

本问卷共发放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0份。

2

调查范围以洛阳为主,调查对象分为三类,农民、城镇工薪阶层(包括医生、教师、工人等)、城市居民。其中农民24份,工薪阶层56份,市民30份。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每年的家庭收入

调查显示,24位被调查的农民中近一半每年的收入大致在3000元到5000元;工薪阶层与市民则60%以上每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上。

2.送礼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统计结果显示,三类调查对象一半以上的家庭每年送礼次数在5~10次,每次送礼的花费也基本上一半都在50~100元,但相对之下,市民的送礼次数要多些,其1/5次数在10次以上(工薪阶层不到1/6,农民仅占1/12),其花费也要高些,近1/2每次送礼花费在100元以上。根据这些,在被调查的所有对象中,60%的人感到每年的送礼会对家庭造成一点压力;表示完全没有压力的占到20%,其中市民就占到一半以上;表示很有压力的不到总人数的20%。可以看出,送礼已成为当今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未对家庭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其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3.人们对送礼的看法

在调查的总人数中,大多数对礼尚往来表示支持,要么

3

就是无所谓,而反对的不到4%,大家普遍都认为送礼是有必要的。在送礼时,60%以上都是随大流的心态;送礼不求多但不能比别人少的占到20%;表示只能比别人多不能比他人少的不到总人数的5%。对于争相送礼、互相攀比这一现象,50%的人知其害但仍随大流,自觉抵制的不到20%。可见送礼文化是根深蒂固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行为,争相送礼、互相攀比的现象也存在,但人们已视之为正常现象。

4.人们送礼的自愿度

调查显示,在送礼时,110位调查对象中表示送礼都是自愿的不到4%;市民中大部分愿意送的将近占其总人数80%;工薪阶层中大部分愿意送的和只有一小部分愿意送的各将近占其总人数的50%;农民中大部分愿意送的不到其总人数的40%,而全都出于无奈的占到总人数的1/3。由此可见,虽然大家认为送礼是有必要的、很正常,但在送礼时却存在着有一部分是不愿意送的现象、对送礼存在无奈的状态,这一点农民表现的尤为强烈。

5.选择礼品时考虑的因素

对于所送礼品,大部分人考虑的是心意,其次是实用性,然后是价格,考虑档次的不到总人数的9%。可见人们送礼还是以心意和实用为主。

6.关于送礼的一些风俗习惯

4

大部分都表示没有特殊的习俗,只是礼尚往来而已;送礼多是在节日,如春节、中秋、国庆等,红白喜事也要送礼;大家越来越注重送现金,较方便;送的太少拿不出手,不求比别人多,不能比别人少;送礼送双、吉利吉祥; 送礼时往往根据关系亲疏远近来决定礼品或是礼金的轻重,根据对方送礼的轻重来回送对方,可见送礼确实是维系人们之间关系的纽带。

四、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综合以上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出,送礼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牵动着家庭经济状况的一根链条,不同身份的人在送礼方面既有相似特征又有不同之处,大致呈现出以下几种情况。

(一)普遍现象 1.送礼“水涨船高”

农民、工薪阶层、市民,随着收入的增长,在送礼上也表现出“水涨船高”的现象。相对而言,市民的送礼次数较多,花费也较高,工新阶层也不示弱,农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一点。由于送礼习俗源远流长,始终占据着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因此送礼对家庭所造成的压力也一直存在,无论何阶层,这种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但人们并没有发现它的威胁性,因此平常视之。

2.送礼重“心意”

5

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尽管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买东西也较多讲究档次了,但在送礼上还是较尊重对方的喜好,送适合、对方需要的礼品,而不是过多讲究价格和档次,这对于当今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很大促进作用。人们在送礼时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礼品或礼金的轻重实际上也是对“心意”的看重。

3.存在争相送礼、互相攀比的现象

根据上面调查分析,人们对送礼大部分持随大流的心态,但送礼不求比别人多、不能比别人少的也占一部分,并且大部分人都知道互相攀比的危害但仍随大流,可见送礼已不是单纯的礼尚往来,还掺杂了身份、面子等因素。这一点在市民中的表现较明显,争相送礼、互相攀比占其总人数近1/4,工薪阶层中这种现象也露出头角,可见这种社会现象也不容忽视。

(二)个别问题 1.收入差距问题

首先是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从调查中我们可知工薪阶层、市民的年收入一半以上都在10000元以上,而农民的年收入近一般都在3000-5000之间,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只占到其总人数的1/4。

其次是工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调查显示,在收入上,工薪阶层的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占其总人数的60%

6

以上,年收入3000-5000元的占其总人数的20%以上,而中间收入6000-9000的则不到10%,可见工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

2.送礼自愿度受到怀疑

调查显示,人们虽然支持礼尚往来,认为送礼有必要,但在送礼时的自愿度却并不是百分之百,只是大部分愿意送或有一小部分愿意送。而农民则表现得尤为特别,其大部分愿意送的不到农民总人数的40%,而其1/3表示送礼时全出于无奈。从这些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送礼行为和心理存在着矛盾状态,农民的送礼意识尤为淡薄,虽然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提高,其送礼次数和花费也不算少,但由于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以及接受文化程度不高的原因,在送礼时存在勉强、自私、狭隘的心态,没有真正体会到礼尚往来的内涵,只是停留在保持传统、维护面子的表面上。

五、建议

1.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扶植力度以利于农民增收,改善生活,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缩小农民与工薪阶层、市民等的收入差距。

2.在工薪阶层中,正确处理好收入与分配的关系,完善企业工资制度,保障工人的合法权利,维持社会公平正义。

3.在农村加大精神文明建设,设立图书馆、文化中心等场所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已形成良好认知,纠正送礼时的不

7

健康心态。

4.加大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力度,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节日、风俗,端正送礼态度。同时加大素质文明教育,增强人们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意识,做到适可而止,不互相攀比。 附录一

有关人情往来中送礼现象的调查

中国的“礼”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其中“送礼”这一现象也是自古有之,司空见惯。您对这一现象有何感想呢?请您结合自身实际对下列问题做出选择。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调查员:______

调查时间:______

您的职业:______

1、根据您的家庭收入状况,您认为每年的人情往来花费会对您的家庭造成压力吗?

A、完全没有压力

B、有一点压力

C、很有压力

D、其他

2、您在送礼时持什么心态:

A、不求比别人多,不能比别人少

B、只能比别人多,不能比别人少 C、随大流

D、其他

3、针对争相送礼,互相攀比这一现象,你会:

A、自觉抵制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

B、知其害处,但仍旧随大流 C、认为这一现象很正常

D、其他

4、这些礼都是您发自内心想送的吗?还是由于其他原因不得不送?

A、全都是自愿送的

B、大部分愿意送 C、只有一小部分愿意送

D、全都是出于无奈

5、您对送礼这一现象的看法是:

A、支持

B、反对

C、有必要

D、没有必要

6、您认为家里每年在人情往来上一次需要多少钱?一年几次?

A、20—50元

B、50—100元

C、100元以上 A、5次以下

B、5—10 次

C、10次以上

8

7、您每年的家庭收入大概是多少钱?

A、3000——5000元

B、6000——9000元

C、10000元以上

8、在购买礼品时您考虑最多的因素是?

A、价格

B、实用性

C、心意

D、档次

9、您支持礼尚往来吗?

A、支持

B、反对

C、无所谓

10、您家乡关于送礼方面的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第8篇:人情往来成官员贪腐“遮羞布”:受礼不算受贿?

人情往来成官员贪腐“遮羞布”:受礼不算受贿?

《检察日报》

“五一”前夕,中央纪委先后集中曝光了几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专门开设了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栏目,引起广泛关注。

“五一”是一个重要节点,“四风”问题可能会有所抬头,并以更隐蔽的形式出现。人情往来也是抓节点中的重要部分。梳理近年来披露的一些腐败案件,就会发现,很多案件被告人均有“收受他人礼金、红包”之类的陈述。从这些案件发展脉络来看,不少贪官就是在人情往来中,一步步坠入了犯罪的深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4月18日在部委企业高校深化整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深化整改工作,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向旧习惯说不,向潜规则叫板。

人情往来是一种旧习惯,但如果让习惯成自然,人情过了线,让潜规则成了规则,就会把准则抛到脑后。反四风和八项规定,就是要从节点抓起、从细节抓起,刹住惯性,改变习惯,以治标带动治本。把握人情往来的度,在人情往来中坚守廉洁红线。人情蜕变:是思想逐渐放松的过程

很多贪官在落马后直言,自己是被“人情”击倒的。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深刻分析了“人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分析当下的官僚主义、公权私用甚至腐败等现象,从中都可以发现“人情”的影子。

“对于收受‘朋友’的所谓‘礼金’而坠入犯罪深渊的众多案例,作为旁观者自然不难明辨,作为当事人事后也不难‘洞若观火’,而作为身处其中的当局者,要在特定情境中作出正确选择,确非易事。”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教授袁柏顺表示。

因受贿罪于2013年8月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河南省开封市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森林(副厅级)在忏悔时表示:“给我送钱的,绝大多数都是利用节假日‘人情往来’,我觉得自己就是被‘人情往来’面纱下的铜臭熏倒的。”

李森林供述,他刚到南阳担任组织部部长时还很谨慎,对于“人情往来”一般都会拒绝,拒绝不了的就上交。但后来就控制不住了,开始有选择地收。“从小额的‘人情往来’,到大额的‘事后感谢’,再到后来有些‘事前相托’也敢收了。”据调查,2003年11月至2009年2月,他在担任南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期间,利用管理干部的职务便利,非法收受孙某、郑某等人贿送的财物共计近700万元。

“回想我的过程,多么像温水煮青蛙啊!我就是水中的那只青蛙,水温慢慢升高自己却

浑然不觉,开始时还觉得很舒服,等到水温高了受不了想跳出来时,四肢已经半熟,无能为力了。”李森林在忏悔书里说。

“每个人都知道‘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但对于‘温水煮青蛙’理论就未必感悟得那么深刻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郝建臻表示,从开始时收取土特产到收取烟酒器物,再到直接收取金钱甚至美色;从开始时的提心吊胆,到后来的心安理得、麻木不仁,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同时也是一个思想逐渐放松和蜕变的过程。

廉政周刊QQ网友一语评:

安徽省舒城县人民检察院刘景亮:礼尚往来虽好,但不能忘记“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否则最后只能彼此“礼”崩被害。

黑龙江省大庆市检察院何其伟:历数职务犯罪之人,哪一个不存在着规避和侥幸的心理,哪一个不是行为上谨小慎微,思想上却存在侥幸?不把牢思想的总开关,一切都会变得无度!湖北省老河口市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李欢:人情往来时,应淡而不薄,远而不疏,平淡似水,和而不同——用“路径窄时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这一句才能表达清楚。

人情尺度:正常往来还是变相贿赂

有人认为“小吃小喝不算过,小拿小要没什么”,还有人标榜自己“大吃不大喝,收礼不受贿”等等。他们对自己的过失不以为然。新中国第一大案中的刘青山、张子善就是由收受一条“哈德门”香烟开始,一步一步陷入腐败泥潭的。

“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公职人员,也有其作为普通社会成员的生活,有正常的社会交往,这其中就免不了有‘礼尚往来’。”袁柏顺说。

郝建臻表示:“身为领导干部应该小心,特别是当他人以‘正常的友情交往’为借口向你做利益输送的时候,要保持高度警惕。”

说易行难。特别是当一个人面对足够大的诱惑和权力行使的“空间”的时候,这种人性自我膨胀的一面就会暴露无遗。

2008年11月12日,重庆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梁晓琦受贿1589万余元被一审判处死缓。一个月之后,他在写给纪检监察机关的忏悔书中如此沉痛地忏悔:“对于红包、礼金之类,从一开始不予拒绝,早晚就会突破防线。防线一旦突破,剩下的必然只有贪婪的后果。”

事实上,这名“规划巨贪”第一次收取的红包只是50元钱,但第一次被突破后,他胆子就大了,进而发展到对受贿习以为常。

梁晓琦并非个例。从以往贪官的落马轨迹来看,多数与收“红包”问题相生相伴。近年来,类似收“红包”的边缘性腐败,已呈现多样化趋势。而现实中,很多领导干部在观念认识上,对“人情吃喝”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认识不足。据媒体报道,截至2013年12月7日,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已全部召开。400名省区市党委常委中,228人查摆(即找出问题等不利因素的原因所在,及时修正)了吃“人情饭”、喝“人情酒”等问题,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现实中,有些贿赂进行得十分隐秘。比如借逢年过节、住院疗养、婚丧嫁娶、生日寿辰等的机会,变相送礼收礼;以正常的人际交往或尊重亲情友情之名,行徇私投机或行贿受贿之实;乘检查工作、考察考核、指导调研等机会,拿点价格不菲的“土特产”、“纪念品”,等等。

廉政周刊QQ网友一语评:

山东省济宁市城郊地区检察院李弘:人情讲究的是礼尚往来,对刻意巴结权力的人来说,送礼等于是肉包子打狗,那么他们送出的就不是“礼”,而是贿赂了。

江苏省大丰市检察院政治处董爱中:其实无论亲情、友情或是其他诸多情谊,增进情感的途径绝非人情往来一条道。

湖北省老河口市检察院政治处李晓旭:应该杜绝把对公共行为的感激之情还给了私人。人情往来:别拿习俗惯例当幌子

在一些腐败案件中,很多贪官以“人情往来不算受贿”为借口,妄图为自己的罪行开脱。涉嫌受贿12.3万元的武昌规划土地管理局原局长杨少洲2006年10月在法庭上受审时,否认了所有对他的指控,认为别人送他钱都是正常的“人情往来”。

杨少洲庭上辩称,别人送红包财物,都是社交中的礼尚往来,他也都还过情。尤其是他小女儿结婚时,一徐姓房地产商曾送1万元贺礼,不久徐家办丧事,他即回送了5000元礼金,云云。

湖北省天门市“五毒书记”张二江,对其13项收受贿赂的指控辩解为“礼尚往来”、“有错无罪”;还有利用工程发包而收受308万元贿赂的“三湘”女巨贪蒋艳萍和受贿200多万元钱物的哈尔滨市原常务副市长朱胜文等贪官,都把受贿视为“人情往来”,曲解“人情往来”的应有之义,为其贪污受贿诡辩。

所谓“人情往来”不过是贪官受贿的“遮羞布”罢了。正如检方指出的那样,给杨少洲送贺礼的那位房地产商曾托杨少洲办过事,“贺礼”实际上是“好处费”。其他人送钱,也都是有求于他。杨少洲多次利用手中职权,为不法房地产商开绿灯,并借机收受贿赂,这远远超出“人情往来”的范畴。

实际上,“人情往来”早就成了贪官敛财的手段之一。吉林省原白山市政协副主席、白山市委统战部部长李铁成在担任靖宇县主要领导期间,大肆受贿“卖官”,据其交代,他受贿的途径竟是“六大日子”,即自己的母亲去世、自己手术住院、三个子女结婚,再加上逢年过节。在贺婚、探病、祝寿、拜年、吊唁等理由中,李铁成受贿绝大多数是发生在“人情往来”的面纱下。

“错把贿金当礼金”背后反映的是习俗惯例等对法律纪律的凌驾。袁柏顺表示,公职人员若单以前者而非后者为度来衡量行为,自然从一开始就拿错了尺子。

廉政周刊QQ网友一语评:

河北省石家庄新华区检察院李浣:把握人情往来的度,就是彼此多在情字上做文章,少在财物上用分量。

湖北省老河口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陈凯蒂:如若你只是想行友谊之名谋一己私利,请带着贿赂和奉承离开。

人情规范:应该给红线通上“高压电”

一些贪官还援引社会上存在大量不正之风为自己的腐败行为开脱。安徽省和县原县委书记杨建国称,“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下级给上级领导送礼的风气”。

我们党和政府对党员领导干部收受礼品方面的规定不可谓不多,甚至还有直接对领导干部交友提出的要求。可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领导干部未能抵得住诱惑,甘当了“人情”的牺牲品呢?

袁柏顺认为,作为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法律法规与党纪政纪条规之明文规定,众所周知,领导干部不会不、不应不知道。最初收受贿赂者大都寝食难安正可以说明这一点。“中国人‘好面子’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诱因。这‘面子’一方面包括自己的面子,认为别人找自己办事证明自己有本事,别人给自己送礼就是别人尊重自己,‘把自己当回事’,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另一方面也包括别人的面子,怕驳人面子,把人际关系搞僵。”郝建臻这样认为。

受访专家均表示,对于公职人员来说,慎交友,谨处友十分重要。不管是真心承认还是矫情声称未能分辨礼金与贿金,将一切恶果归因于交友不慎、处友不当,这种解释都是站不住脚的,最终责任毫无疑问应该是公职人员的,相关行为产生在于其自身的选择与决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郝建臻表示,社会中的每个人既是政治的动物,本能地会趋炎附势、趋利避害;亦是经济的动物,天然地进行成本与收益的计算,以求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官员必须要警惕,防止在“哥们”的“情谊”中为别人实现其不法利益作无谓的背书。

准确把握度的主动权与责任在于公职人员自身,而公职人员能否把握好度,则不能仅限于公职人员自身。袁柏顺认为,勉励公职人员“日夜孳孳,敏行不怠”,谨守法纪之度固然重要,各方面也应该提供助力,不能让公职人员“独自在战斗”。

“就这一方面而言,体现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的法律,可以画出红线使之不敢越雷池;透明与监督,可以让腐败行为不至明目张胆。”袁柏顺指出,“但最重要的,是对腐败行为不惧不偏、及时坚决、常态化的惩处,打消不法行为的侥幸心理,防止其一步步陷进深渊。”专家表示,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十八大以来在腐败惩治方面的积极进展,未尝不是在帮助公职人员在“礼”与“贿”之间作出正确选择,要给红线通上纪律的“高压电”,帮助公职人员在正常社会交往与腐败交易关系之间划出界线。

廉政周刊QQ网友一语评:

甘肃省山丹县检察院政工科副科长石文纲:在人情往来中,既要重感情、讲诚信,又要严守原则、正义和法律底线,善于把握人情的范围、力度、频率和可行性,把人情尽量限定在尽心和情分的范围内。

河南省义马市检察院杜恩:适度狠刹“人情风”,在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时,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最大限度地符合所追求目标的要求,减少人情的成本和操作难度。高斌

推荐第9篇:用节制来造句

节制的意思的控制,那么,你知道用节制怎么造句嘛?如下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节制造句的句子,欢迎阅读!

篇1:用节制来造句

1、也许你是一个“凡事尽节制”的人,也就是说,你决定不再每天吃一次巧克力,而是每周吃一次。

2、他同时是一位宣扬谨慎和节制的快乐主义者,一位反对神的介入以及灵魂生存的有神论者,并且是一位同时抱有机械主义与自由意志的原子论者。

3、但是怎样都好,草药茶应该节制消费。

4、您知道,我亲爱的,只是蔬菜的数量稍稍有些节制。

5、她指出安全的性教育已经被证实能阻截性疾病的传播,然而这种单一节制的方法是鲜有成效的。

6、勇气这个主题有着久远而辉煌的历史。柏拉图把勇气与智慧、正义及节制一起,列为四种体液或称之为四美德。

7、你的有节制为他人提供了资本和新技术,因为他们会用你没有消耗掉的资金来生产新产品,开发新技术。

8、女士开始说话,不是不屈的有关性行为节制的美德,那至于一个完全不同的教义来说绝对是核心的:,童贞的教义。

9、当警察的行为有规可循、有节制并忠诚于法治时,会加深普通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10、当节制成为唯一的选择时,苦行者的念头就来得很容易。

11、不过,偶尔有节制的来一杯咖啡,会比你将它当成每天必不可少的维他命和水来饮用要健康的多。

12、任何真正的伊朗领导权力的节制将对中东产生积极巨大的影响。

13、与嗜好有关,公正人有着节制欲望的良知,也许它也可以控制自然的疾病。

14、奥先生促请在私下谈论节制和妥协的领导人,要敢于在公开场合说同样的话;他这样做是正确的。

15、但与始终保持那种状态参加夏季周末户外派对的朋友不同,迈克尔和本似乎很有节制。

16、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可能这样节制或许就是我们现在需要寻找的最伟大的道德准则了。

17、阿诺德·施瓦辛格在性问题上缺乏节制——一些细节在他当选前已经披露并由绯闻被揭发所证实——但那并未破坏他的州长任期。

18、我绝不放纵肉体的需求,我要用清洁与节制来珍惜我的身体。

19、“战争已经揭示出所有人都有消费的可能性,要求大多数人节制是毫无意义的”,1920年凯恩斯在研究后说道。

20、由于艾滋病在世界上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尽管媒体不再频繁的对它进行报道,大多数政府还是认为提倡安全的性爱和节制是控制艾滋病的关键所在。

21、他还做了另一个转变,这涉及到童贞的话题:,不是哑口无言,而是他实际的节制。

22、每周可有一次到两次宴请,但是食用的份额必须有所节制。

篇2:用节制来造句

威廉的行为起初尚有节制。

他的样子很难过,但有节制。

阿佛烈在吃方面是有节制的。

他很想节制饮食来减肥。

恒星的辐射将是无法节制的。

这三个团全归你节制。

他知道他自己是无节制了一点。

健康与纵欲(无节制)不能相容。

她仍然过着安静、有节制的生活。

他自从节制饮食以来已经瘦了不少。

你必须节制开支。

实际上,我们很有节制地使用他们。

他不得不有所节制,免得引起流言蜚语。

笑声每时每刻都变得越来越容易,毫无节制地倾泻出来。

虽然她的话是有节制的,多年的痛苦仍在话里流露了出来。

不仅在食物饮酒方面,而且在工作与游戏上,也要有节制。

这样一封欢迎信的语气要热情,内容要友好,措词要有节制。

通过帮助别人,会员们加强了自我节制并逐步树立了自尊心。

刚才的一丝凄凉之感立即消散,她恢复了毫无节制的疯狂举动。

人们越来越无节制地发出笑声,随便一句打趣的话也会引起全场一阵哄笑。

推荐第10篇:“文明上网节制上网”倡议书

“节制上网-绿色生活”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在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学校、和谐课堂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得到迅速普及并逐渐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已成为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近期不少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过渡迷恋网络,通宵达旦地泡在网上,无节制上网,严重影响了学习和工作。这也严重损害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和我院的良好形象。

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不文明行为,节制上网已成为全院师生的强烈愿望,我们特向全院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善于利用网络学习,合理安排时间,节制上网。我们要善于上网学习,辨明网上的善恶美丑,自觉抵制各种虚假、消极内容。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于虚拟时空,能结合以后国外学习生活需要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来学习,不断提升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争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实践者,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不在网上宣传色情、迷信、暴力的内容,不在网上谩骂、攻击他人,不在网络上冒名顶替、诬蔑欺骗,注意文明用语,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不利用网络煽动闹事、拨弄是非、造谣生事,不散布虚假言论,不轻信网上流言;不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维护网络安全。

三、文明上网,上文明网,上安全网,做有正义感、责任感、上进心的网民。牢记学生身份,积极通过网络传播文明风尚,积极通过网络学习有用知识,自觉文明上网;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便约见网友或进行网上交易;与网友讨论、交流时做到友善、坦诚,积极构建和谐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最具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青少年是网络活动中的主体,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信守倡议,让我们积极响应《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号召,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自尊、自律、自强,文明上网,节制上网,做一名文明、健康的网民。

共青团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院学生会

20010年11月1日

第11篇:对标找差及整改措施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活动 对标找差阶段工作总结及整改措施

(通防处:王 涛)

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开展“提升境界、对标赶超、激情创业、争创佳绩”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活动的意见》要求,在认真学习文件进行思想剖析的基础上,对标先进单位和个人,围绕“安全意识、行为规范、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通过开展对标找差大讨论,本着“深入摆问题、重点找原因、关键查主观”的精神,对照“六克服六强化”的内容,按照“三深入三深刻”的要求,深刻剖析个人存在的差距与根源。通过对标查找,认为本人的工作和专业分管的工作上仍有差距和问题:

一、发展境界不高。突出表现在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不强,被动应付、作风漂浮、得过且过、满足于自我陶醉,大局观念、执行力落实力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集团公司发展存在的危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问题较为严重,不能牢固树立“不发展就是倒退”、“走出去求发展”的观念,满足于现实,囿于现状,思想上缺乏发展意识和危机意识,不能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集团公司的发展和未来。

二、全局意识不强。有时做事情、干工作只从自身业务或本部门业务出发,对一些关系发展全局的工作理解不透,尽管也按领导要求完成了要做的工作,心理上仍是有一些其他的想法主意,在工作中有时带有个人情绪,没有时刻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认为本人是技术业务部门,在平时的政治理论学习上做的不够,致使思想观念滞后,不能适应公司新形势的发展。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守摊”思想。开拓创新精神不足,在工作中思路不宽,缺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履职意识不强。工作不主动,往往是领导安排什么就干什么。针对通防处刚刚成立的特殊情况,工作方面存在千头万绪,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方面做的不够。深入现场工作抓落实上和现场技术指导方面有差距,有时限于处室的业务指导,在帮助基层矿井通防工作抓落实上做的不够严细认真,技术指导上有时显得滞后。

四、强力执行不严。有老好人的思想,对分管的工作要求的多,兑现的少,原则性不强,有时该严肃批评的时候因碍于面子只是在被后批评一下,该罚款的时候有时只进行了严肃地批评而没有进行罚款。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在今后工作中重点采取以下措施,抓好落实:

一是进一步提升境界,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公司“二次跨越、永续发展”当中来,破除一切影响和阻碍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工作阻力,把力量凝聚到永续发展上,切实树立“不发展就是落后、发展慢了同样是落后”的发展意识,从思想上切实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二是强化学习,增强大局意识,认真领会上级系列文件精神,更加深入、更加全面解放自己的思想,突破旧思维模式,打破旧框框的约束,克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守摊”思想,学会创新思维、逆向思维,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大胆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干好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是进一步提高履职意识,积极主动进行工作。在处长领导下,在抓好自身和部门人员、基层人员业务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集团公司通防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进行细化和完善;对本部门工作关系进行理顺;对通风技术管理规定进行强化;强化对基层的矿井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职能,提升全公司的通防工作能力。

四是加强执行力建设,首先从自身做起,克服作风拖拉和老好人的思想,按时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对下安排的工作必须按时检查和落实,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要深入基层,深入现场,严细实上抓工作。要带着问题,经常深入矿井和基层单位一起研究和解决问题,从严从细抓好通防工作。

以上是我对标找差阶段工作总结,本人做的不到和查找不准不深的方面,请各位领导给予帮助指导。

2011年10月11日

第12篇:体会人情

体会人情

连麦中学 占惠英

上周六,端午的第一天假期,学生叫我去她家玩,一路过去,经过了许多学生的家,也就顺便家访啦,发现这里的人们很热情,虽然我们彼此语言不太通,却也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吃饭就是浓浓人情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事情,不吃饭那就是不给面子,吃吃饭,聊聊彼此的生活,跟从前的聊天有太多的不一样,角色变换了,我是他们孩子的老师,除了聊聊孩子们的事情,其实很多都没有变,就是在互相交谈中彼此熟络,增进感情。慢慢地,我发现我自己爱上了与人相处的那种感觉,生命因此多了许多乐趣,因为人情!

上周日,终于再有机会去到第二镇上,前一天接到电话,离开学校后不再有联系的朋友们,在回来怀集时,想起我了,找我去玩,我内心百感交集吧,说不去的心情。第二天还是高高兴兴的去了梁村师妹家,一起围在楼梯一脚处包端午粽,一起聊聊天,中午和他们家人一起吃饭,感受的是满满的热情和开心,与人相处尽在当刻,开心尽兴就好!

这周六,中洲、闸岗的同学们来我们学校玩,虽然没有我认识的同学,可是还是很开心,和他们围在一桌聊天,谈谈教学、谈谈生活、谈谈趣事,似乎来顶岗,我们都很开心,埋怨甚少,每每提起几乎是那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有趣,亦或是感动之事。时间不长,却让我感动,我们在青春追梦路上,有人一直陪伴我们一同走过,那就够了。

人在,情在,或许是我学习到最重要的一点!

第13篇:人情社会

一、和谐社会

所谓“和谐”,是各种矛盾和关系配合协调,而使之相生相长。当事物的矛盾和关系配合得适当、匀称即协调时,就会达到共同发展的美好境界,或发生质变生出新的更高级的事物。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后,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是我们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考的新突破。毫无疑问,和谐社会一定是法治社会。它要求整个国家以及社会生活均依法而治,而不是靠任何人格权威,更不是靠权力者的威严甚至特权。它要求把法律至上作为其基本原则,要求法律是规制和裁决人的行为的最高标准和终极力量,要求法律是公民行为和政府活动的最终导向。不可否认,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它有利于形成稳定、有序的秩序。但是和谐社会的要求并不仅仅是社会秩序化,而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在社会秩序化的环境中进一步正当化与合理化。稳定的社会秩序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外在性价值目标之一,却不完全等于和谐的社会秩序,因为法治的外在性强制力量并不一定带来

人们心理上的认同,而只有得到人们普遍心理认同的社会秩序才能称之为和谐的社会秩序,要想达到普遍心理认同状态,就要充分重视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人情观念,这样才能构建起实质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二、关于人情与人情社会的解释

“人情”是指人们在处理包括与亲属、亲戚、朋友及其他熟人之间关系时所持的情感倾向以及为这种情感倾向所支配的行为方式。人情本是一个中性词,并无善恶,与公正没有天然冲突,它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周公旦“以人情视天命”、“天惟德是选”到儒家“以德治国”的政治理想,传统儒家文化之下的“人情”因素在政治活动中影响甚是普遍。时至今日,这种“人情”依然“生机勃勃”,它已经被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存在于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形成了中国人固有的民族特质。重人情、重人际、轻理性的处事原则和人际交往方式已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并渐渐形成中国社会中固有的政治文化因素。

在人情社会中,人情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载体。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因亲缘、地缘、业缘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结成了各种关系网,人情就是借着一张张关系网将其能量传递,因而“关系”一词在中国有特殊的地位,就像梁漱溟先生评价的:“中国社会既非个人本位,亦非社会本位,而是关系本位”。当然,人情的能量只能在网内传递,这就有了“圈内人”与“圈外人”之分。“圈内”是由熟人构成的利益共同体,这里道德和法律没有容身之地,有的只是圈内人自己的潜规则,也没有明显的公私界限,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的现象随处可见,人们想尽办法攀拉关系,事事都求“走后门”,只为谋取个人私利大开方便之门。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谁拥有了人情就占尽了先机,可以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所以,世人不惜成本为之争先恐后、无所不用其极。谁拥有的人情越多,谁就越能藐视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这就在无形中树立了人情的权威,使人们自觉将之视为行为的准则。

三、人情现象

例如,孩子求职,把人情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大学毕业之前,许多家长第一件事儿就是列一张所有社会关系的清单,按关系远近、单位优劣排序,再按这个清单逐一活动。“有好学识不如有个好爸爸”,当贫寒出身的毕业生还在求职路上艰难奔波时,出身权势之家的孩子早就凭父母关系轻松捧上了金饭碗。

人情腐蚀之下,最该公平的交通执法也并非铁板一块。不少人违反交通法规后,第一个念头就是四处找人,谓之“铲事儿”。如果你有个在交管局管点事儿的亲戚,腰杆都会比其他有车族硬得多。

各类同学会越来越红火,就出于人们对关系网的需要。同学会的酒杯之间,总会有人拍着胸脯说:买公园年票找我!买卧铺找我!看病找我!买东西找我!孩子的工作找我„„于是同学之间便会展开一场朴实的关系交换。“关系就是财富”,许多孩子都被家长这么教育。

倒腾关系,已然成为人们的一大爱好。

四、人情社会的形成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人情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商品经济极不发达,人们的生活对自然的依赖性还比较强、人口流动较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熟悉和稳定。中国传统的市民社会是封闭的,他们强烈地受到土地的束缚,过着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生活。由于对土地的强烈依赖性,中国传统的市民社会是一个社会变革很少而且社会变迁速度缓慢的社会,在这里人们接受的更多的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人与人交往的规则和办事的方法,并且把这些规则感性地应运到社会生活中去。在一个稳定的不流动的社会中,从一个人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被深深地烙上了印记,就像谁是他的父母一样简单,他的很多社会内容已经由不得他选择。

封建的专治统治是人情社会形成的直接原因。 皇权专制制度是指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无所不包的权力的垄断制度,没有任何权力可与皇权相抗衡,皇权通过各种方式垄断并掌控着社会上的一切资源,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权力的最高主宰者,皇权高于一切权力,皇帝的意图就是法律。中国古代社会是典型的宗法家族和君主专制社会,因此需要一个贵贱有等,尊卑有位,长幼有序,伦理等级与政治等级相通,宗法名份与政治名份相通,且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因此需要一个驾驭国民,使其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工具,这就是“礼”。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也促成了人情社会的形成。儒家认为,整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应维持一种家庭关系。儒家的理想社会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种伦理井然有序的社会。这充分表明儒家文化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视,处处讲情,事事都离不开个“情”字。 这样在传统中国社会充满人情味,中国人际关系较为稳固、持久,凡一切在“情”之中,就会迎刃而解,而法作为社会规范,往往会处于令人忽视的地位。正因为浓厚的人情,而法被认为“冷酷”,因此,法的制约作用极其微弱,可见,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情的重要作用。人情交往反映关系取向, 在特定的“差序格局”中关系有远近, 人情自有薄厚。这样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就为出现错综复杂的人情网络提供了客观基础。

五、人情社会与公平

人情容易导致社会不公平。人情大于王法的思想普遍存在,这种非逻辑性的思维左右着国人的思维,还有很多人们认为人情是置于法律之上的,人情关系在办事情、打官司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甚至于有些法官还在办人情案,法官作为一个职业的法律者对于职业逻辑思维的缺乏不可不说是一个社会的危机。人情观念破坏了公民逻辑性思维的培养,破坏法治社会的建设,妨碍了司法公平正义。

现如今人情已沦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关键得看背景多大。大学生找工作,倘若有人有关系,就能在资源紧张的竞争中赢得先机,因为雇主也想借毕业生的背景扩大公司关系网以发展更多业务,而那些没背景的毕业生只能被排挤。一方面,对背景的迷恋使很多人心生妒嫉,抨击其贪赃枉法,包庇徇私,而自己有朝一日平步青云时,却干着相同的勾当。另一方面,那些平时对所谓背景户无情诋毁的人一旦遇上困难,同样找人托关系,对于被求助者的公正不阿反而嗤之以鼻,这就是当前人们对人情的变态审美。公正一直是社会追求的目标,它要求每一个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然而关系网的圈定使得公民由于资源的差异而产生了的不平等,最终引起公众不满造成社会混乱。 在人情社会里,大家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的无讼状态和大同世界。这是因为法律一直以来充当的是一种工具性的角色,中国人往往是谈法色变,法律似乎意味着冰冷的法条和苛刻的严刑峻法。而这种和谐无讼的社会秩序却直接导致了中国人民对法律、对规范的无视,一旦脱离了社会规范的约束,各种层出不穷的不公平的现象便一涌而出,强者通过人情关系网变得更强,弱者被强者排挤在人情关系网之外而毫无出路。倘若人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占据着社会关系的主导地位,谁又能保证不和谐的声音、不和谐的*不发生呢?

五、措施

深化法律体制改革,促进法治与人情和谐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对策。 为了促进法治和人情的协调,我们应该注意在司法和执法方面的体制改革。

首先,从司法方面来说,第一,要充分重视司法自身制度的建设,坚持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指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在当代,之所以人情规则泛滥,人们对法律持一种漠然的态度,最直接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司法不公正的现象的存在,正如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可见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损害法的权威,破坏法治社会的建立,是社会里的不和谐因素,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司法制度,增强自身的抗腐蚀性。第二,要致力于提高法官素质,使其在司法审判活动中能综合分析案件,在法律给与的自由裁量权范围内,对案件给与综合考虑,结合了解当地人情,这样也可以有效地缓解人情和法治的压力。比如有些地区法院开展了“法官后语”这样一种改革措施,就是一个很好地方法。“法官后语”就是很多法官自己在依法判案之后,他也感觉到人情和法似乎在某种地方上冲突得很激烈,于是他为了弥补这样的一种缺憾,他们就创造了一种方式,即在判决书的最后,以法官后语的形式写上几句自己的感想,包括一些道德评价对当事人的规劝,或者对人情的一些说服。这种“法官后语”的方式在当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在法律的框架内,审判也要讲世故人情,叙事无偏漏,分析入情,法言要中听、裁决要中意。一个人情和法理相互交融的判决,才能真正打动人,达到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和谐的最大化。

其次,从执法层面来说,我们知道执法活动是公民法律生活中最经常见到,最常接触的一种权力。我们很多的法律认知都是直接地来自于实际执法者的具体行为及其实际后果。所以执法活动也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人情和法治的协调:第一,加强执法机关内部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执法责任制,不断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从内部扼制腐败,真正做到执法依法,执法严格。只有执法权力的合法使用,法律才能在民众的思想意识形态中占据积极的地位。第二,也要注意执法的人性化,使之更加符合我们固有的良好的人情观念。我国政府提倡以人为本,提倡提高执政能力,都要以情为基础,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前提是情系于人,也可以说首先要以情为本;如果待人无情,就谈不上以人为本,还怎么能使法律真正内化到我们的内心,使其自愿地使用法律,遵守法律呢?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其他非诉调节机制的繁荣。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冲突加剧、民间纠纷增多,也是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必然趋势,而且民间纠纷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化解,又往往是导致暴力、恶性等事件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寻求民间纠纷的及时和有效的解决。但是在熟人社会里,“依照法律而得到的解决,由于其只问权利的有无,往往排除了本来应该从纠纷的背景、当事者间的关系等纠纷整体上的性质出发寻找与具体情况相符合的恰当解决这一可能性。而且,由于强调权利排他的绝对归属,所谓的依法解决常常导致当事人者之间发生不必要的感情对立,不仅不能助长合理解决问题的态度,还会引起当事者之间的长期不和。”

另外加之司法资源缺乏、纠纷解决成本过高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应积极倡导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如协商、调解(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以及各种行业性或纯民间性的调解)、仲裁等社会机制的发展。这些人情化的解决纠纷方式更灵活,更注重双方的沟通而不是对抗,所以更能够深化到人的内心,唤起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情感, 这就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有时还能促进彼此间的和睦相处,达到一石二鸟的功效。更进一步说,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14篇:人情风

“人情往来”真愁人心得体会

-根据市委、市卫计局党委关于在全市开展“人情风”“庸懒症”“圈子文化”专项整治活动的文件要求,通过关看视频“人情往来”真愁人进行了深刻反思: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中国其实是礼仪之邦,也是人情社会,礼尚往来,早已成为一种社会习俗。平心而论,居家过日子,正常的礼尚往来,必要的迎来送往,本在情理之中。但问题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子过寿、升学乔迁等人情消费名目繁多,消费数额水涨船高,成为一些人借机敛财的手段,甚至形成以金钱多少称量人情轻重,以礼品贵贱衡量关系亲疏的庸俗人情观念更值得注意的是,人情风还蔓延到行政及事业单位领域,异化为国家工作人员公然持公权讨面子、徇私情,作交易、搞寻租。譬如:上级领导、熟人朋友办事时,笑脸相迎、速办速结,甚至作小动作、打擦边球;而普通群众、陌生人办事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甚至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诸此种种,不仅不利于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更不利于推进当前廉洁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领导干部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之风虽有所收敛,但是通过电视新闻还是知道莫些地方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如云南省昭通市一贫困县干部葬父、收到礼金数十万元,湖南某干部为儿子办婚宴、“20辆警车助阵,百万礼金入囊” 纵观当前庸俗人情风泛滥成灾乱象,我认为原因有四:一是面子观念驱使。中国人好面子,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越是经济相对有差距、地位相对有悬殊的人,越怕被人瞧不起,所以就处处到,场场到,不差事,不差钱。大凡收到请柬或邀请者,虽心中不悦甚至是反感,但都碍于情面,脸面上还要装成高高兴兴的样子去随份子或者还人情。

二是攀比心理作怪。攀比心理是国人的劣根性之一。为了证明自己更出色、更优越,个体之间往往在学习优劣、政绩大小、排名先后、钱多钱少、富裕程度上比,甚至比一切可比或不可比的东西。在人情交往上,体现在琢磨各种由头请了送、送了请,轮流坐庄,没完没了;在人情债偿还上,体现在你对我投之以桃、我对你报之以李,层层加码,乐此不彼。

三是借机敛财蔓延。遇上婚丧嫁娶事宜,邀请一些亲戚朋友聚在一起把事情办好,本无可厚非。然而,领导干部借子女升学、乔迁新居、老人生日等乱发请柬、大摆宴席、借机敛财,甚至在广大农村地区上行下效,掀起一波又一波大摆宴席的歪风,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助长了这些庸俗人情风的滋生和蔓延,损害了党风政风和廉政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

四是腐败推波助澜。人情债恶性循环,很多干部跟着庸俗走,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庸俗人情风的推手。绝对的权力,容易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同岗位的领导,都或多或少地握有一定的权力,极容易在庸俗人情风中进行权力寻租,尤其是那些权微言轻的干部,在面对着手握自己升降荣辱命脉的领导干部呼唤时,如果别人去了而自己不去,日后难免被穿小鞋、被找麻烦,最后只能选择随波逐流。而一些行贿者更打着人情消费的旗号,打着朋友来往、交流感情的幌子,大行行贿之风,甚至做到怀揣公款送人情的地步。

总觉得参加宴请、搞个聚餐,无伤大雅,在劝阻一般的亲戚朋友宴请上态度不坚决。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部署要求,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现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一、查摆问题情况

(1)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不彻底,对科学发展观和深化改革认识不到位。与实际工作结合欠缺,。在制定工作计划目标上,没有从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面去考虑。

(2)工作中不能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委会议时发言不主动,对院里工作不能积极建言献策,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自我批评不深刻,批评别人时不疼不痒,达不到批评的目的和效果。

(3)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紧,缺乏对党风廉政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深刻认识,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政策落实不到位。

(4)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等中央精神不深刻、不透彻,认识上有待提高,行动上差距还较大,是非观念、党性观念不够坚定。(问题复杂的村去,主要靠听取部门和村里的汇报,亲自去了解和掌握的少,影响了自己对一些工作的正确判断和决策。 。

(5)抓落实不够。安排工作时,习惯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有时存在照转照抄、生搬硬套的现象。 (6)对总体工作重视不够,为了迎接检查搞了一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对日常业务工作不够重视,对大项目好项目工作态度积极,对一些小项目深入调研不够。

因为国人讲究人情往来,一些人便充分利用这一“文化传统”做足文章,以人情往来作为掩护,把请客送礼,包括贿送钱物,作为“投资”——既是不折不扣的“物质投资”,又隐藏着“感情投资”。从近年来中纪委查处的案件来看,人情往来中的腐败行为中的行贿者,有的利用节日的人情往来淡化“办事”目的,有的以节日“小意思”而图日后“钓大鱼”,有的还走“迂回”路线,在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身上“下功夫”„„于是,人情往来变质成了腐败。

有人情,就有关系;有关系,就有商量;有商量,就有变通;有变通,政策、制度乃至法律就会“打折”。所以,这种人情往来,实质就是利益交换、权钱交易。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就是要制止这种现象。当然,除了出台规定、颁布禁令,从长远来看,还需着力于制度建设,构建长效监督机制。最关键的还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推进决策的民主、完善党纪法规,加大对行贿者、受贿者的惩处力度;自觉接受公众舆论的监督。只有通过这样的体制机制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挤压”权力的可操作空间,杜绝“人情往来”与“权钱交易”之间的灰色地带,有效遏制并努力消除人情往来中的腐败。

2017年8月31

第15篇:世俗人情

世俗人情

我们这小院,一到夜间,那狭窄的楼道就漆黑一团。倪大爷有一次摔了个大筋斗,佟伢子有一次撞在玲姐的自行车上,头上磕了个青疙瘩。为此,大家怨声怨气,摇头叹息。

可是今天走廊上却奇迹般出现了一盏明亮的灯,它在黑暗中烁烁地闪着,为加班晚归的王伯伯引道儿,为起早打扫楼道的佟伢子照亮儿。往日,一到夜间,那羊肠般的楼道,显得格外幽深、黑暗,人走上去,发出“仄仄”的声响,让人担惊受怕。今天却显得分外光亮,使人觉得漫漫长夜变得豁然明朗了。这是谁做的?大家都在互相猜测着。

今天是星期日,也是收电费的日子。这时,从王奶奶家传出收费员的声音:“王奶奶,你一个人怎么用了这么多电啊?”这一声惊动了在院里洗衣晒被、打扫卫生的人们,他们都在侧耳细听。“哎,伢子,你莫嚷,我们这楼,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的。这些老邻居,平日都挺照顾我,看着他们走路摔跟头碰脑袋的,我过意不去。所以我才从自个家里牵出一盏灯来。”庭院里忙碌的人们互相对视着,谁也没有说话,大家不约而同地拥进王奶奶家。“这是电费,一分不少。”王奶奶正要交钱,几双大手同时挡住了王奶奶伸向收费员的手。“收我们的吧,这钱应该我们交。”洪哥、玲姐、倪大爷他们将钱都塞到收费员手里。“不,这是我家的灯,应该让我交电费。”收费员被眼前的情景感动了,连声说:“分摊,分摊!”

夜静了,隐隐约约听见了湘江水拍打着堤岸,皓月当空,她那银色的光辉拥抱着深深的庭院。楼道上灯光与月亮交相辉映,多么明亮而又温暖的小院。

“十五的月儿十六圆„„”小院里传出优美的乐曲,大家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中秋之夜,月似银盘。倪大爷正对酒吟诗,洪哥家在举行家庭舞会。好热闹的节日之夜!“佟伢,快吃月饼,还是‘蛋黄’的,可好吃哩!”妈妈招呼说。“嗯。”佟伢心不在焉地接过月饼,却紧紧凝视着窗外王奶奶家的窗子。妈妈见了,奇怪地问:“快吃呀,你不是挺喜欢吃月饼么?”佟伢指指王奶奶家说:“您看,王奶奶一个人孤伶伶的真寂寞。”王奶奶的老伴早年去世,她含辛茹苦,带大了她的宝贝儿子。然而她的儿子为了保卫祖国长眠在南疆的土地上。中秋之夜,本是万家团圆的时刻,然而却是王奶奶最孤独最伤心的时候。 “我把这个月饼送给王奶奶,好吗?”佟伢问。妈妈捧着儿子的脸,亲切地说:“好啊,佟伢关心奶奶,真乖!”佟伢捧着月饼蹦跳着向王奶奶家奔去。推开虚掩的门,昏黄的灯光映着王奶奶那憔悴的身影。佟伢探进头说:“王奶奶,我可以进来吗?”窗前的王奶奶猛然从回忆中惊醒,“佟伢吧,进来!”佟伢跑到王奶奶跟前,“奶奶,吃月饼!”他将那圆圆的月饼递到王奶奶跟前。“不!”王奶奶轻轻地笑笑:“奶奶有!”“奶奶要吃,奶奶最喜欢佟伢。佟伢的月饼,香喷喷的,奶奶喜欢吃!”王奶奶望着佟伢那红扑扑的脸,仿佛看到十几年前的儿子正像他这样淳朴可爱。她再也忍不住了,紧紧地搂着佟伢,颤抖着说:“好,奶奶吃,奶奶吃!”“哦,奶奶吃喽!”佟伢蹦跳起来,拍着手说:“我为奶奶唱支歌!‘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虽然奶声奶气,却显得格外动听。

月亮升起来了。中秋的月光啊,没有忘记这孤单的老奶奶,没有忘记将一份温情笑语送入老人的心里„„

今天是洪哥和玲姐大喜的日子。从早上起,“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就没停过。洪哥穿着笔挺的西装,满面红光;玲姐穿着洁白的婚纱,亭亭玉立。嘿,她还特地到对面的发廊化了个新娘妆哩,真漂亮。客人们早早地到来了,婚礼在正午举行。

“叮铃„„”随着一阵急促的铃声,洪哥单位的一个同事三步并作两步跨进来,走到正忙碌着的洪哥身边,在洪哥耳边焦急地说了几句话。洪哥顿时面带歉意地对大家说:“我不能参加婚礼了,矿里的几个同事因瓦斯爆炸受伤了,我得开车送他们上医院。”说完,一个箭步跨出了门。玲姐毅然地说:“我也去,等等我!”她毫不犹豫地追上了上去。身后撇下了一群来参加婚礼的客人„„

婚礼举行的时间早过了。客人们站在门口,翘首等待着新郎新娘的归来。 “瞧,他们回来啦!”话音未落,洪哥、玲姐已一步跨进门槛。“哦,对不起大家。”这时,客人们开怀大笑起来。看洪哥,头发被汗浸得一簇一簇的,领带也歪到一边去了。玲姐那别致的发夹早已跑丢了,粉红的脸上也出现了一道道黑。他们并肩站在一起,互相对视了一会儿,都忍不住笑了。“唉,这俩孩子,老想着别人,弄得婚都结不好!”倪大爷嗔怪地说。“哎,这就错了,别人生命得救了,我们的婚也结成了,这样的婚礼多有意思呀!”玲姐一边擦着脸上的黑道道,一边快乐地说。“现在,婚礼开始吧。”“啪啪„„”一阵掌声响起。他们的婚礼,在掌声、笑声中开始了。

瞧,我们这小小庭院!这是多么美丽的庭院呀!听了这几个小故事,你一定会被佟伢的天真,王奶奶的慈祥,洪哥、玲姐的纯洁所感动吧?我们有幸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是多么的幸福!

第16篇:往来科目

往来科目又称来往科目。

包括: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 应收票据 应付票据

往来账是成对的,不是单个的。有供应往来账:两个账户是“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如“应付账款”贷方余额是负债,如果借方余额是属于预付账款了,则是债权。预付账款借方余额是资产,如果是贷方余额,性质变了,成了应付账款,是负债,所以往来账是双重性质的账户。

销售往来账,两个账户是“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应收账款”的借方余额是资产,如果是贷方余额,性质变了,成了预收账款,是负债。预收账款也是有相同的道理。

其他方面的是“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

预收账款(Deposit received)预收账款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或交易双方之约定,而向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在未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预收的款项。 目录

预收账款的概念 与应收账款的关系 会计处理与明细账设置

1 账户核算内容

1、借方发生额(表示预收账款减少)

2、贷方发生额(表示预收账款增加)

3、期末余额 异常账项提示 预收账款的概念

交易是有风险的,特别是在首次对不熟悉的客户进行交易或认为客户的信用状况不佳,存在拒付风险的交易事项时,企业往往采取先款后货的交易方式,先款后货通常有几种方式:一是全额先款后货,即通常的收多少钱,发多少货;二是先预收一定比例的款项,收到头款后发货,待客户收到货后再收尾款或依其他约定方式收款。

是先收款还是先发货,往往取决于交易双方的信任以及标的物的紧俏程度,即要看这个交易是处于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预收的款项可能还具有定金或保证的性质,这要看双方在合约中怎么约定。采取预收方式销售物品或提供劳务是最安全的交易方式,因为这不会产生坏账,但企业也可能会因此而失去一些业务拓展的机会。 与应收账款的关系

在预收款项业务不多的企业可以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的贷方,不单独设置本科目,在使用本科目时,要注意与“应收账款”科目的关系,预收账款与应收账款的共同点是:两者都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物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不同点预收账款是收款在先,出货或提供劳务在后,而应收账款是出货或提供劳务在先,收款在后,预收账款是负债性质,应收

2 账款是债权类资产性质。 会计处理与明细账设置

预收账款业务的会计处理:

收到预收账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XX客户

待开出销售发票时:

借:预收账款——XX客户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预收账款按应收账款方式进行控制。按具体客户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具体可采用如下方式:

1、区域分布/具体客户模式;

2、合约结合具体客户模式;3具体客户模式,对客户不多的企业,采取具体客户模式进行明细核算。

预收账款账务处理

预收账款是负债类科目,是指己方预收对方的账款,而实际的货物还没有发出!

做会计分录为:

销售未实现时,

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预收账款

销售实现时,

3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不单独设“预收账款”科目的企业,预收的账款在“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在“应收账款”的贷方登记收到的预收款数额: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应收账款

发出货物开出发票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若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小规模企业不需要记) 账户核算内容

1、借方发生额(表示预收账款减少)

与收入同步确认的应收未收款项、已核销坏账客户确认恢复付款能力、从“应收账款”科目转入、从“其他应收款”科目转入、因应收票据到期未付款而转入、帖现商业汇票到期未付款转短期贷款、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保险费;

2、贷方发生额(表示预收账款增加)

预收客户之预付款项、收到的营业款项、预收的商业汇票、以存货清偿应收账款、以股权清偿应收账款、以债权清偿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清偿、已经确认之坏账损失、因债务重组损失的款项、“应收账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转入

3、期末余额

预收账款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期末借方余额属应收账款性质,反映企业应向购货单位或接通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异常账项提示

1、长期大额挂账借方余额有资本不实抽逃资金或求人垫资虚假出资嫌疑;

2、长期大额挂账借方余额有被人挪用资金及私设小金库或账外经营嫌疑;

3、长期挂账之借方余额有已出现相关经济纠纷或已成事实坏账损失可能;

4、长期挂账借方余额有虚开发票无款进账或有已收回未入账被挪用嫌疑;

5、长期挂账贷方余额有隐匿收入偷漏税或出借银行账户代人进账之嫌疑。

6、长期挂账借货方余额有在预收应收或其他往来科目双户挂账串户嫌疑。

第17篇:往来岗位职责

往来岗位职责

南京地区往来岗位划分往来主管、合同管理、联营核算及对账、发票审核、发票交接、往来管理(副主管)。

一、往来主管 (一) 岗位责任 1.对报出的各类表单的准确性负连带责任; 2.保证帐期付款通知单及时生成; 3.保证付款金额的准确性; 4.对财务经理负责。 (二) 工作流程 1.每月工作流程 A.督促检查每月新系统与新中大余额核对;并协调解决发现的问题,并报财务经理; B.督促联营核算员将账务的联营成本表与新系统核对无误,审核联营成本结转表的正确性,及时督促联营核算员生成联营付款单; C.每月

5、20号及时跟踪自营付款单在信息部的生成情况;D.每月10号编报清场保证金审批表进行审批; E.每月

15、30号编报大客户跟踪表上报总部财务部;F.每月20号编报营收应收分析表给财务经理; G.不定期抽查往来各岗位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每周工作流程 A.每周二审核结算中心编报的联营付款审批表。 B.每周三及时跟踪自营烟草货款的进货、付款、对账、税票平账的情况。根据采购传至的税票、验货清单打印付款单,登记交票情况,编报交接清单,通知出纳在新系统做平账操作、将结算单据传至账务付款岗入账; C.每周四审核进退货差异单,审核相关货号是否存在低进高退现象; D.每周五及时跟踪自营付款单在信息部的生成情况; E.每周五审核清场供应商结算单据,并核对其账目、营收是否准确。 3.每日工作流程 A.将信息部传至的电子报表:收货订单表、每日录入表、一次匹配表、匹配不成功表、手工匹配表、二次匹配成功表、电子差异表、电子差异匹配表,存至数据库存档。填报工序检查日记,检查是否存在漏数、缺数情况; B.审核结算中心每日编报的大客户、普通供应商付款审批表,对冻结供应商进行止付。 C.处理采购认为有疑问的各类补损差异,并及时解决问题; D.督促检查对账员及时处理清场对账工作,出具对账确认表,并及时协调解决清场中存在的问题,并上报财务经理; E.平日解决各项突发。 F.协调结算中心与公司各部门、供应商的关系。

二、合同管理员 (一) 岗位责任 1.对所提供的各类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2.做好每日、每周及每月的动态汇报工作。 3.确保公司合同、文件的完整性。 4.对往来主管负责。 (二) 工作流程 1.每日收取采购送来的合同,注明合同内有关收费情况传给财务经理审批。每天将财务经理审批好的合同传至法务室给律师审批,并从总办取回公司已签定好的合同,对各份合同进行分类、存档; 2.审核已签好合同包括合同附件的有效性及准确性,印章是否准确有效等及条款是否录入正确; 3.每日收取公司各部门所发的内部文档和公司下发文件,并对其进行存档; 4.每日收取采购传至的审批好的营收终止审批表,对其进行分类、存档; 5.每日登记结算中心编报付款审批表,跟踪其在采购、财务、总办的审批情况,并及时将审批好的付款表传至出纳处付款; 6.每日登记往来主管审核好的各种单据,并对其审批情况进行跟踪,并负责替采购查询单据审批情况; 7.清理供应商的新系统中欠费情况,及核对合同扣点、目标返利等合同条款。

三、联营核算及对账 (一) 岗位责任 1.确保所提供联营结算、清场对账数据真实完整,并对其准确性负连带责任、对所审核的单据应签署意见并签字注明日期。 2.对往来主管负责 (二) 工作流程 1.联营供应商合同审核,收到合同管理员转过来的供应商合同,须审核合同是否录入系统和合同状态,有无进店费,审核合同条款是否合理,与以往相比有什么变化,变化是否允许,进货折扣是否符合条件,须在合同上标明,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审核完毕; 2.对联营供应商进行抽单,核对抽单数据是否与联营成本结转数据有效准确,并检查抽单金额是否与账面金额一致; 3.抽单金额与账面不一致的需要查清原因,分别情况进行新系统或账面的调整; 4.审核清厂厂家结算单据是否齐全、有效、信息是否准确,并打印清场付款通知单做好登记。

四、发票审核 (一) 岗位责任 1.确保所收结算单据齐全准确,并对其准确性负连带责任; 2.对账期审批表的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负责; 3.对往来管理负责。 (二) 工作流程 1.审核供应商开具的税票、付款通知单、验货清单,账扣的服务业发票是否齐全准确; 2.核对电子平台中税票数据是否与供应商所交单据一致,核对华联所开具的服务业发票明细是否一致;

3.根据系统生成的付款表数据编报大客户付款审批表、普通供应商付款审批表,联营供应商付款审批表;

4.核对付款表数据和结算单据供应商名称是否一致,金额和服务业发票号码是否一致;

5.打印税票交接表和发票交接表。

五、发票交接 (一) 岗位责任 1.确保所收结算单据齐全准确,并对其准确性负责、对所审核的单据注明附件张数据并签字注明日期; 2.确认所开具账扣发票准确完整,并及时与供应商办理交接; 3.对往来管理负责。 (二) 工作流程 1.每天收取供应商寄至或送交的结算单据,核对付款单、验货清单、税票、所盖公章的供应商名称是否一致; 2.核对税票是否符合认证要求,验货清单数与付款单上订单数一致,并在付款单上注明附件张数,根据付款单上账扣明细开具相应的发票; 3.核对单据交接表上登记明细是否与所交单据相符,并让供应商签字确认; 4.审核清厂厂家结算单据是否齐全、有效、信息是否准确,核对清场资料的完整性; 5.将往来管理审核好的结算单据与账务付款岗办理交接手续,并让其在税票交接表上签字确认; 6.将账扣费用发票与出纳办理交接手续,并让其在发票交接表上签字确认; 7.将往来管理审核后的付款审批表交合同管理员登记,并让其在付款表交接表上签字确认; 8.每月税票交接表、发票交接表、付款表交接表的整理装订。

六、往来管理(副主管) (一) 岗位责任 1.确保所提供数据真实完整,并对其准确性负连带责任、对所审核的单据应签署意见并签字注明日期。 2.每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发票审核、发票交接岗人员的工作进行抽检。对其工作质量、工作态度作出公正地评价。 3.对帐期审批表的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负责。 4.对往来主管负责 (二) 工作流程 1.每周出具大客户订单状态跟踪表,对超帐期未匹配、未付款订单要特别提醒采购,并让采购签收;并及时上报总部; 2.跟踪预付款的核销进度,并及时登记预付款台帐,并核对新系统、新中大及台帐的发生额及余额的一致性,并及时督促采购核销预付款; 3.定期跟踪、检查总部大客户、地区大客户订单状态、库存等结算数据; 4.对电子投单、未匹配订单率、订单差异率等指标进行跟踪,保证对账工作的有序进行; 5.督促检查发票交接岗是否完整及时整理费用发票、并打印装订;检查费用发票的发放是否规范,未发放的发票与未签收记录是否一致; 6.督促检查供应商结算单据登记本是否完整、有效,保存是否规范; 7.审核发票审核岗编报的付款审批表,并核对付款审批表的数据与供应商结算单据是否一致,审核后打印付款审批表; 8.每月编报清场保证金审批表,核查供应商余额和欠收情况;

第18篇:往来文件

往来文件

1.建设单位往来文件

2.监理单位往来文件

3.渠县质安站文件

4.材料供应商名录

5.设备供应商名录

6.安全合同,用工合同

7.公司文件.

8.周报表

9.月报表

10.施工单位用表

11.招投标文件

12.分户验收资料

13.施工组织设计

14.综合文件

15.验收汇报材料

第19篇:散文是节制的艺术

散文是节制的艺术。过度抒情,不懂节制,散文写作就可能流于滥情,从而失却散文独有的“适当”的美。贾平凹的《祭父》一文,是对父亲辞世的祭奠和缅怀,在情感的抒发上,容易走向伤感主义,但贾平凹却落笔镇定、冷静、朴实,他一直在写作中保持着一种引而不发的情感节制,以隐忍的笔写生命中的至痛,以细节见情理,以物质写灵魂,以实事照见人生的底色,这就形成了贾平凹散文的基本风格:用物质的细节,来论证一个精神的存在;物质外壳坚实了,精神的存在也就不易受到怀疑。贾平凹为自己的散文写作构筑起了坚实的物质外壳,他的散文精神也由此建立。《祭父》堪称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祭父》是贾平凹的散文名篇。类似的话题,很多作家都写过,对亲人辞世的缅怀和祭奠,作为沉痛情感的一种经典表达,笔力深厚者,都能把它写得如泣如诉。贾平凹此文的特别之处,并不在于他的情感抒发比别人沉痛,而恰恰在于他懂得如何节制情感——这种对情感的控制,是通过一种事实感的获得而完成的。所谓事实,即经验和细节,它记述生活本相,雕刻人物内心,表现于散文写作中,就是重叙事、轻抒情,这是小说家写的散文中最为常见、也最具特色的写作风格。

我读散文,是喜欢这种有节制的情感抒发的。没有节制,散文就会流于滥情,走向浮浅,而失却文字的真和美。梁实秋说,散文的美,“美在适当”(《论散文》),此“适当”,落实于感情中,我想,说的就是节制。汪曾祺也说,“过度抒情,不知节制,容易流于伤感主义。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也是一切文学)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小姑娘似的话,何必呢。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蒲桥集〉自序》)这是中肯之论。中国的散文,一度是过于抒情了,行文中,往往肆意地升华、拔高,散文的酸腐、空泛之气日盛,心灵的真实和朴素的经验日少,散文家的嗓音中,已很难找到本应有的自然、随意、漫不经心的音调。要想恢复这种平实的声调,就需要通过强化散文的叙事功能,以节制情感的表达。

《祭父》是这一类散文的典范。它写于作者的父亲去世后的三十三天,五七未过,一个孝子的悲痛溢于言表,似乎在情理之中。但贾平凹却落笔镇定、朴实:“父亲贾彦春,一生于乡间教书,退休在丹凤县棣花;年初胃癌复发,七个月后便卧床不起,饥饿疼痛,疼痛饥饿,受罪至第二十六天的傍晚,突然一个微笑而去世了。其时中秋将近,天降大雨,我还远在四百里之外,正预备着翌日赶回。”这个开头,初看起来,无一字交代作者的处境,他只叙述父亲的生平、疾病、去世的时间与情状,但从他冷静的笔触下面,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那段波澜壮阔的心事。父亲因疼痛而受罪,到带着微笑离世,这个结局,对生者而言,或许悲伤之余,也有一丝慰藉,但接着的“中秋将近,天降大雨”八字,虽是闲笔,却仿佛是作者身后的幕布,硬是衬出了他苍凉而沉痛的面影。

以隐忍的笔写生命中的至痛,以平静、舒缓的开篇写父亲不平凡的一生,这就奠定了《祭父》一文的情感基调。贾平凹不急于抒情,他进入的是回忆的情境,看得出,催迫他写此文的动力,并非失去父亲之后的自我抒怀,而是父亲这个人——他的人生,心志,他对后辈的惦念,他的坚持和不舍,需要通过一种讲述,让他在“我”的记忆中,重新变得清晰起来。因此,“祭父”固然是以儿子的情感来“祭”,“祭”的目的却是回忆父亲。既是回忆,它真正的主角,必定是父亲真实的人生。所以,接下来,贾平凹所记述,都是父亲的人生点滴,从病的起因,说到家庭,从家庭,说到父亲的身世,从身世,说到父亲的喜好和悲苦的内心——所有这些,作者坚持用一种克制的方式来讲述,情感的锋芒被悄悄地敛去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反而是那些场景、细节和事实。这篇散文的后面,有一个人,这个人不是虚浮的、摇晃的,而是由许多事实、经验和细节构筑起来的真实的人。一旦这个背后的人站立起来了,作者即便把情感藏得再深,也仍旧会有情感的波纹,在作品里涌动。

这个情感的波纹,就是疼痛,追忆,和告慰。其实,贾平凹并不是不抒情,而是一直在写作中保持着一种引而不发的节制。像“一下班车,看见戴着孝帽接我的堂兄,才知道我回来得太晚了,太晚了”这一句,后面那个重叠的“太晚了”,就是抒情,可是,如果任由笔往这个路子上走,写作就容易感伤过度,读者读之,易动情,难动心,精神的力度就会显得不够。所以,贾平凹笔锋一转:

父亲安睡在灵床上,双目紧闭,口里衔着一枚铜钱,他再也没有以往听见我的脚步便从内屋走出来喜欢地对母亲喊:“你平回来了!”也没有我递给他一支烟时,他总是摆摆手而拿起水烟锅的样子,父亲永远不与儿子亲热了。

这是作者第一次和去世后的父亲照面,但他用了写实的笔法,父亲“双目紧闭,口里衔着一枚铜钱”。记忆在这时突然活起来了:以前听到“我”的脚步声,父亲就会向母亲喊话“你平回来了”;以前“我”递给他香烟,父亲总是摆摆手拿起自己的水烟锅——这两个生动的细节,再也不会出现了,但作者不就此直说父亲走了,也不说“我”再也见不到父亲的样子了,而是用“父亲永远不与儿子亲热了”,来写生死两茫茫的沉痛隔绝。“父亲永远不与儿子亲热了”这句,也是一种抒情,但它之所以能感人,就在于这个抒情里有事实——亲热。“亲热”二字,并不是一种空谈,在此之前,“亲热”的场景是有细节的。父亲喊话,摆手,这么平实的细节,却写出了乡村人表达亲情的真切方式。

——据我所知,在多数的中国乡村,两代人之间,是难以直接表达感情的,父母不可能对儿女说“我爱你”,儿女也难以开口对父母说“我想你”, “爱”和“想”这些过于书面化的表达,完全不适合于乡村的情感模式。乡村的情感表达往往是隐忍的,间接的,甚至是相反的。比如,明明是爱他,却故意要把他说成是“你这个杀千刀的”;明明是期待儿女回家,他们真回家了,也就淡淡地说一句“回来了?”中国底层的情感表达是拒绝夸张的,因此,只有真正了解农村的人,才会知道,农村人的情感传递,常常是需要中介的——这个中介,多数时候就是物质。儿女孝敬父母,必然少不了买营养品这一形式;父母爱儿女,多半也是以煮一桌丰盛的饭食、或者给你端上一盆洗脸水为标志,言辞上却决不会涉及“爱”和“想念”这样的字眼,他们只以行动来表示。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贾平凹所写的父亲喊话、摆手这两个不起眼的细节,已经是乡村里父子之间最为放达的“亲热”之举了。而“父亲永远不与儿子亲热了”,不仅意味着儿子被父亲抛弃了,也意味着儿子被那些温暖的、富有人情味的“亲热”场景抛弃了。生命中属于父亲的这一块,真正的空了,这样的悲伤是无须说出来、也说不出来的。

正如要写出“亲热”,需要有细节的支持,要写出一个人的悲伤和痛苦,也需要为他的内心找到一个合理的情感出口,这个悲伤和痛苦才会有事实的根基。《祭父》的主体是写父亲的人生,是对他的缅怀和祭奠,不过,贾平凹在处置个中情感时,从不空谈,而是像乡村人的情感表达需要物质中介一样,他也为自己的情感表达找到了坚实的物质外壳——这个物质外壳就是经验、细节、事实和情理。他说父亲“干了几十年教师工作,不愿涎着脸给人家说那类话,但事情逼着他得跑动,每次都十分为难”,到底怎么一个为难?“他曾鼓很大勇气去找人,但当得知所找的人不在时,竟如释重载,暗自庆幸,虽然明日还得再找,而今天却免去一次受罪了。”——小人物的自尊和无奈,写得活灵活现。他写父亲怎样照顾自家兄弟的孩子:“我记得父亲在邻县的中学任教时期,一直把三个堂兄带在身边上学,他转哪儿,就带在哪儿,堂兄在学生宿舍里搭合铺,一个堂兄尿床,父亲就把尿床的堂兄叫去和他一块睡,一夜几次叫醒小便,但常常堂兄还是尿湿了床,害得父亲这头湿了睡那头,那头暖干了睡这头。”——由此就知,为何父亲先走一步后,二伯和三伯会“老泪纵横,瘫坐在椅子上不得起来”。他写父亲是怎样“极不甘心地离开了我们”:“他照常要服药,说他还要等着早已订好的国庆节给小妹结婚的那一天,还叮咛他来城前已给菜地的红萝卜浇了水,菜苗一定长得茂密,需要间一间。就在他去世的前五天,他还要求母亲去抓了两服中草药熬着喝。”——惦念家里的菜苗,坚持喝中药,这背后透出的对亲人和尘世的不舍,确实令人心酸。

1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

第20篇:廉洁从政从节制做起

廉洁从政从“节制”做起

廉政格言“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它告诉我们,凡是不懂得克制自己欲望的人,不懂得自律的人,必将在人生道路上栽跟头。联想起近年来腐败高官成克杰、胡长清、李嘉廷、陈良宇等触目惊心的腐败事实和他们在狱中的深切痛悔,感悟频深:任何人都有贪欲之心,私欲不遏制就会膨胀,党员干部也不例外;但是,党员干部由于有着“人民公仆”这一特殊的身份要求,就必须节制自己心中的贪欲、贪念、贪婪,否则就会走向深渊;因此,我们要大声疾呼:节制!节制!再节制!尤其是领导干部,职务高、权力大,是否清正廉洁,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只有使每个人都能控制私欲,养成节制品质,才能从源头和根本上防止腐败,才能够少栽跟头。

感悟之一:“节制”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道德品质

人的道德品质是现实活动的产物,是社会道德通过人自觉自愿选择行为、一点一滴地内化到心灵深处的一种凝结。它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自觉性。道德品质修养不能靠外界强迫,外在影响也只能通过自我内化,好坏责任自负;二是选择性。品质的凝结是个体在自身各种情感和欲望的两极中不断作出稳定选择的结果。既然选择,就意味着在不及或超过之间进行决断。而凝结为品质的东西,往往是寻求和选择中间或“中道”的结果。如在鲁莽和怯懦之间就是勇敢,在奸诈和迂腐之间是诚实,等等。因此,从本质上说,品质为中道所保存,为不及和超过所破坏,它是人对自身情意和行为向两极无限发展进行有效节制的产物。同时,在放纵和禁欲之间进行长久的节制选择也会形成一种节制品质。我理解,“节”就是省减、限制,含有“度”之义;“制”就是规定、限定。“节制”就是适度制约。因此,节制既是一种品德修养手段,又是一种优秀品质。我们讲人的基本优秀品质,往往很容易想到勇敢、诚实、善良、正直、智慧、勤劳等,而对节制品质的认识很不充分。实际上,没有节制,任何优秀品质既不能生成,也不能长久保持。因此,我感觉,要把节制当作人的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品质,放到更突出的位置加以高度重视。

感悟之二:人无节制,必然害人害已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能随处听到人们对职位太低、票子太少、房子太小等等的无休无止地抱怨。应该说,人对财富、权力和美色的想往与追求是正常的欲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不仅无可厚非,而且要倡导和激励。宗教禁欲主义教人无欲无求,这不是节制,这是扼杀人之本性。中国古代理想人格设计中,一味追求“大我”、压制乃至牺牲“小我”,这也不是节制。节制是对欲望无限发展的适度制约。适度的基本要求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所欲,勿伤于人”。节制就像车刹一样,控制车辆的运行,车辆无刹,必致车毁人亡。人无节制,首先害人。如滥用职权,必致权钱、权色交易,不仅扰乱社会秩序,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败坏吏制。用错一人,贻害一方;如暴敛钱财,不仅损人利已,而且逼人腐败。人无节制,最终还是害自己。小到吃饱了伤胃,喝多了伤肝,玩过了伤身,乐极了生悲;大到贪权、贪钱、贪色、伤害人格和尊严。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人为贪欲所俘虏,就授人以柄,随人使唤,丧失做人的尊严和人格,丧失做人做事的原则,终至身败名裂。

感悟之三:领导干部不节制,危害更大更远

拥有或大或小的权力是标识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特征。领导干部比一般群众有更强的权力欲,因为他们更能体会到权力的奇妙作用;领导干部比一般群众更不容易保持节制,因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管理监督比较弱。换句话说,领导干部比一般群众有更多的放纵条件和机会。领导干部不节制,其危害极大。领导干部的腐败终致害已不说,关键是它具有极强的辐射效应。一般干部腐化堕落,只会葬送自己,领导干部要腐化堕落,往往有大批的追随者,成为“窝案”。腐败的领导干部职级越高,牵涉的干部也越多。领导干部不节制,危害极远。领导干部腐败,性质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如果形成一个领导干部腐败阶层,其危害更不堪设想,它会严重侵蚀党的机体,严重减弱党组织的战斗力。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高层的腐败,确实有失败的危险”。清嘉庆时,云贵总督赵慎畛在桂林府衙撰有一联:“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那种“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的贪官当能从中获得教益。

感悟之四:有无节制,关键看核心价值观

任何道德的形成,都必然有其道德动力。只有解决“我为什么要节制?”或“为什么要我节制?”的问题,才可能形成节制。节制的道德动力在哪里?有的伦理学说认为道德动力来自“上帝”的召唤,有的认为来自良心的惩罚,有的认为来自法律的制裁,有的认为来自荣誉的赞许等等。人的品质形成受复杂因素的影响,有生理和心理的,有内在和外在的。但其根本的节制动力来自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信念。就节制品质而言,一个人生理不健全、不健康;或心理承受能力、控制能力薄弱:或受到巨大诱惑等等,都会影响节制品质的生成和保持。特别是在当前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正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贪欲无时无处不受到诱惑。但要真正养成和保持节制,只有树立了贪婪可耻、廉洁高尚的道德信念,才能“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一个人节制不拿十元不义之财并不难,但要节制不拿一万元、十万元乃至百万元不义之财就不容易;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会受到惩罚,即使十元钱也不会贪,如果知道自己不会受到惩罚,可能一百万也敢贪。所以,我感觉,真正影响人有无节制的关键不是贪多贪少、是否被人发觉的问题,而是对不义之财的道德认识。不义之财不能拿,这才是形成节制品质的动力。当代孔繁森们,是因为心中有“主义”,才能经受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考验,保持住光荣本色。

感悟之五:养成节制品质需要不懈地修养

节制品质只能在节制的实践中才能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那像些对腐败深恶痛绝,但自已一有机会,却变得更贪婪、更腐败的人是不可能形成节制品质的。要养成节制品质,其根本途径当然在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真正认识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并不是不合潮流,奢侈铺张、低级趣味并不就是“潇洒”。但在具体现实生活中,要养成节制,必须从节制一个又一个现实而迫切的欲望开始,从拒绝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诱惑开始,从拒绝吃吃喝喝、小恩小惠开始。特别是领导干部,节制品质的修养,更面临严峻考验。再大的官、再富的人,若无节制,必无幸福快乐;再普通的人、再穷的人,若知节制,也乐在其中。有句老话说得好,名为公器当少取,利是身灾合少求,领导干部在权、钱、色问题上,律已严一些,胆子小一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应当看到,当前因贫富悬殊较大所产生的不平衡、嫉妒、失落等等浮躁心态,是造成人们难持节制的心理背景。但品德修养,是主体自己的思想、感受和行为的互动。如何“拒腐蚀,永不沾”,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这才体现一个党员干部的修养功夫和革命本色。我感觉,要在加强法制监督,完善反腐机制的基础上,立足于鼓励和引导领导干部进行节制品质的修养,真正做到防止腐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不仅能挽救一大批党员干部,而且使我们党更加纯洁,更加有凝聚力、战斗力。

人情往来节制差整改措施
《人情往来节制差整改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