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工作总结

草原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22 07:54:19 来源:其他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草原防火工作总结

2016年草原防火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肃北县总土地面积6.67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为4676万亩。草原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南部,牧民常年生活在草原腹地,居住相对分散。根据对防境外火、草原火蔓延快等特点以及我县森林草原分布情况,我县实行严格的草原防火制度。近几年来,随着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的全面实施,再加上实行禁牧休牧措施,各地草原植被迅速恢复,可燃物增多,发现火情,漫延迅速,并时常受蒙古国以及周边县市外来火的侵袭,开展防火工作难度较大。

二、当前防火形势及防扑火设施设备情况

受地理位置和季风气候的影响,冬季降雪虽然较常年偏多,但是由于去年秋季干旱,土壤底墒极差,当春风骤起时,地表水分很快被吹干,我县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少,大风日数偏多,火险等级较常年偏高,气候形势对防火极为不利。我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林牧区流动人员成份复杂,火险隐患多,发生火情扑救难度大。我县国境线长65公里且边境地带人烟稀少,一旦有境外火威胁时难于堵截和扑救,虽然我方开有防火隔离带,但是遇有大风天气,境外火极易烧入,同时还受到毗邻地区火烧入我县的威胁,我们既要防内火,还要防外火。为此,我县草原防火任务十分艰巨。

设施设备方面,我县现有风力灭火机280台,超短波中继台4个,基地台1部,车载台10台,对讲机5对,全县防火值班电话20部,防火办公室防火车辆3台,从县防扑火基础设施设备数量讲,还十分薄弱,与实际工作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做到对现有设施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精准到位,分别落实到各个环节,任务与责任明确到人,几年来没有出现因管理不善而丢失的情况。

三、当前草原防火落实情况 (一)落实责任,专项部署。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精神,我县于2016年3月22日召开了全县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对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及时进行了安排部署,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并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与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目标考核中,与各防火责任区主要领导、各村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实行草原防火一票否决制,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做好草原防火工作的自觉性。 (二)全力宣传,增强全民防火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出动宣传车、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条幅、发放草原防火知识手册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多层次、大范围的宣传,增强了预防和扑救草原火灾的自觉性以及防灾避难的能力,把预防和扑救草原火灾变成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做到了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三)开展森林草原防火检查,确保各项防火措施落实到位。

根据市上关于领导干部森林草原工作包片责任制的相关文件精神,我县制定印发了《肃北县森林草原防火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并结合我县防扑火工作实际情况,将防扑火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2016年本级财政预算纳入防火经费20万元,目前已到位资金20万元。我县四大班子领导继续实行包片责任制,县直科局级领导包村,协助乡镇搞好防火工作,切实把防火各项责任落到实处。县上经常组织检查组深入基层检查指导草原防火工作,重点对防火责任制和扑火预案落实情况、野外火源管理情况、防火宣传开展情况、防火专项经费落实情况、火灾案件查处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整顿。

(四)做好扑救草原火灾的各项准备,切实提高防扑火能力。

2016年,位于马鬃山镇的中蒙边境国际防火隔离带已基本开设完成,并对以前开设的草原防火隔离带不符合要求的地段,采取补救措施,确保草原防火隔离带真正起到防火作用。根据全县森林草原分布情况,全县划分5个防火责任区,5个联防区,招录有防火经验的当地牧民组建了草管员队伍进行专业扑火;组建半专业扑火队5个,40余人;县直各系统扑火队19个,200人。2016年还对现有的专用防火车辆、灭火器具、通信器材进行了全面检修,确保设备状态完好。做到发现火情能快速反应、迅速到位,能够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火灾损失。 同时,在“清明节”要求各责任区组织有关人员对坟地集中地段进行巡回检查,防止因上坟烧纸引发火警火灾,并提前做好全县防火宣传日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加强草原防火值班和火情监测预报,确保火情信息及时上传下达。

我县防火指挥部安排县四大班子领导坐台指挥,二级单位领导、防火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各个扑火队在本系统本单位轮流待命。各级草原防火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火情立即上报,严格执行汇报制度。

四、存在的问题

(一)全县范围通讯盲区依然存在,需移动通讯部门合理布置,消灭盲区。

(二)根据我县防火工作需要,在重点草原火险区拟建立三处防扑火外站,所需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储备风力灭火机几乎没有,车载台、对讲机使用数量与实际工作需要差距较大。

五、下一步的打算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好领导包片负责制为中心的各项防火责任制,狠抓防火措施的落实,将防火责任区进一步明确,将防火责任进一步细化。 (二)继续开展防火宣传,提高全民防火意识。下一步,将与中国移动公司沟通将利用手机彩铃平台进行防火宣传,增加防火宣传的覆盖面。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防火的重要意义,同时多宣传一些草原火灾的实例,营造一个人人懂防火,人人知防火,人人抓防火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的草原防火意识。

(三)管好野外火源,清除火险隐患。加强野外吸烟、野外弄火、上坟烧纸和农事用火等几种主要火源的管理工作,对高火险区要加强巡查、及时清除闲散人员、努力排除火险隐患。

(四)加强扑火准备工作,做好扑救火灾的物质贮备工作。积极与周边地区开展防火协作,大力加强扑火队伍培训建设,制定和完善扑火预案,全面落实扑火的组织指挥、人员调配、机具装备、通讯联络和后勤保障工作。

(五)在防火期内,将严格执行火警火灾报告制度,对应当上报的火灾,一定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及时、准确上报,同时坚持火情通报制度,以加强上下信息沟通。

(六)春加强督促检查,经常深入基层指导工作,争取圆满顺利地完成今春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推荐第2篇:草原工作站工作总结

沙雅县草原工作站2011年度工作总结

2011年,我站根据年初的目标任务分解,扎实开展好我站的各项工作,现将2011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1、切实开展好饲料种植工作

2011年地区给我县下达1700亩种草任务,我县根据县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县的种草任务。2011年饲料甜菜、胡萝卜套种任务2万亩,甘草1.2万亩。为了保证我县今年能全面完成饲草料种植,县常委会决定由县财政先垫付145万元购买甘草种子,甘草种子财政补贴48元/公斤。

我站在3月初积极作好饲草料种植的准备工作,一是开展饲草料种植技术培训工作,二是及时调运饲草料种子,分别购买了0.84吨甜菜种子、1.5吨胡萝卜种子、12.5吨甘草种子、1.7吨苜蓿种子,在春耕时及时放发到农牧手中,保证了我县饲草料种植工作的及时开展。我县截止目前为止,共计完成饲料种植2.67万亩,完成比例为133.5%;其中甜菜1.695万亩,胡萝卜0.975万亩。人工种草保留面积5.03万亩,其中新增人工种草面积0.72万亩,分别是苜蓿0.17万亩,甘草0.55万亩。

2、加大饲草料加工收贮力度 确保牲畜安全越冬 为了做好2011年青贮贮饲料生产工作,使青贮真正做到应贮、尽贮,为沙雅县畜牧业的发展做好饲草饲料的充分准备,沙政办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青、微贮饲料工作的通知》,对、青贮制作生产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今年,由于气候的原因,各种作物的成熟期普遍推后。为了不影响饲草料加工贮备,我县及早安排做好饲草料贮备工作前的各项准备。今年我县种植饲料甜菜1.695万亩、胡萝卜0.975万亩,为了做好饲料甜菜、胡萝卜的贮存工作,今年我县青贮推广玉米秸杆与饲料甜菜(或胡萝卜)混合青贮技术。在9月27日农业生产现场会上,现场会上分管畜牧业吐常委要求各乡镇场要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青贮饲料制作工作。全县青贮窖总计为10265座,其中水泥窖为8261座,占青贮窖总量的81.5%。2011年全县新建青贮窖974座,新购铡草机50台、青贮打捆机3台。2011年饲草收贮总量为52.5万吨,农作秸杆收贮总量为37.3万吨,其中青微贮饲料制作14.2万吨,完成14万吨青微贮任务完成比例为101.43%。饲料贮备3.3万吨,其中玉米2万吨、麸皮0.4万吨、油渣0.3万吨,棉籽壳0.54万吨,其它0.1万吨。

3、大力开展鼠害调查工作

经调查我县2011年春季平原草地上鼠害危害面积为55万亩,严重危害面积9万亩。今年我县鼠害危害面积和严重危害面积较去年略有较少,危害程度较往年有所降低,但是草场主要害鼠印度地鼠的危害面积和危害程度比往年增高,其主要原因是:去年年底到今年早春,沙雅县范围内基本上没有下过雨和雪,草场非常干旱,缺水严重。二是一直以来农牧民对鼠害危害草场、破坏环境认识不到位,在鼠害防治工作中少资金投入,多少年来都没有有效开展鼠害防治工作,这给鼠害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今后的工作,我站将着力做好鼠害对草场的宣传,加大对农牧民对鼠害的技术防治工作。

4、依法加大牧草种子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打击不法商贩利用春耕销售劣质牧草种子,确保广大农牧民权益不受侵害,3月份至4月下旬,沙雅县草原工作站组织牧草种子执法人员对全县8家农药种子经营销售点进行了2次执法检查。从走访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县农药种子经营销售点主要代销的是苜蓿、甜菜种子,各种子经营店设施条件规范,牧草种子外包装完好,标签标示清楚,种子质量较好。

为维护牧草种子合法经营市场,今后草原站将进一步加强牧草种子市场检查力度,与农业、工商、质量监督部门共同联合规范牧草种子销售市场,对不具备经营销售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使我县牧草种子经营销售走上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

5、积极配合自治区、地区做好草场资源调查的复查工作。8月6日我站安排4名干部、1辆车配合自治区做好、地区做好草场资源调查的复查工作,并对沙雅县5个监测点进行了草地样方的取样调查。9月13日按地区的要求做好全年草场监测点草地样方的取样调查上报工作。

沙雅县草原工作站 2011年10月30日

推荐第3篇:草原监理工作总结

XX年上半年,全市草原监理工作紧紧围绕市农牧局总体部署和行业重点工作,抓住“十二五”战略机遇期,深入实施《草原法》和《草原防火条例》,以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重大政策措施为核心,大力推进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切实增强草原执法监督和灾害防控能力,不断提高草原保护监测和建设指导水平,为促进全市草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不断扩大草原法律法规宣传覆盖面

草原法律法规宣传工作是草原监理工作的主要职责之一,也是顺利开展草原行政执法工作的前提。4月份,按照自治区草原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XX年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各旗区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方案,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草原普法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等草原法律法规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重大政策,不断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的保护草原的法律意识,充分调动积极性,为保护、利用草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5月17日,杭锦旗巴拉贡镇巴音恩格尔生态环境监测瞭望塔庆典仪式上,市草原监理所和杭锦旗草原监理所联合举办草原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活动上,参加农牧民XX余人,散发蒙汉两种文字宣传册和宣传单3000余份,设立咨询台当场解答关于草原补奖制度、草原流转、草畜平衡制度、禁牧休牧制度等问题。此外,各级草原监理部门在中国草原网、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信息网上及时发布反映草原保护建设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反映重要工作部署和工作进展,反映各地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举措、典型经验等信息,切实加强信息报送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为各级草原机构提供信息服务,达到以宣传推动事业,以宣传促进发展的目的。

同时,全市草原监理部门加强自身建设,上半年,先后派出10多人参加了农业部、自治区、市级各种业务培训和会议,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共举办各类草原保护、管理培训班63期,培训人员达15580人次,张贴标语、悬挂横幅175条,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40次,群发手机短信5次,互联网宣传15次,出动宣传车74台次,出动宣传人员442人次,设立咨询电话9部,发放宣传材料8.4万份。

二、进一步加大草原执法力度

草原行政执法是草原法赋予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和草原监理机构的神圣职责,是保护、建设和管理草原的重要方式。随着全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草原上施工作业的单位明显增多,人为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不断增加。对此,各级草原监理机构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草原执法监督,制止破坏草原违法行为,依法保护草原。

(一)开垦草原管理情况:近几年草原违法案件统计中,开垦草原案件始终排在第一,是全市草原执法工作的重点。各地区提高思想认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厉打击借粮食增产之名开垦草原、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依法审核审批国家和自治区实施的农牧业重大建设项目,严肃查处默许甚至带头开垦草原的有关责任人员,有效制止了滥垦现象。上半年,全市非法开垦草原案件106起、结案58起,破坏草原面积达7329.8亩。

(二)征用草原和临时占用草原管理情况:面对全市采矿、修路等项目的实施征用草原现象日益增多,各级草原监理机构高度重视,加大巡查力度,扩大《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宣传,规范征用使用草原审核审批程序,加强征占用草原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和检查。“5.11”事件后,我所在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配合土地、环保、林业等相关部门,对各地区煤矿、煤炭物流园区、非煤矿山、砂石料场、石油天然气开发、水源地保护、交通干线开展了拉网式排查摸底工作,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上半年,全市依法办理征用草原4起、临时使用草原3起,查处非法征收征用案件9起、结案4起、破坏草原面积675亩,非法临时占用草原案件56起、结案30起、破坏草原面积1449亩。

(三)野生植物采集管理情况:为了实现草原野生植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各旗区草原监理部门及时上报采集收购计划,建立联合防控体系和举报机制,重点通道设置临时检查站,查堵进、出采集收购草原野生植物人员,切实加强非法采集收购野生植物破坏草原行为。上半年,全市查处非法采集草原野生植物案件2起,结案2起。

(四)禁休牧和草畜平衡工作管理情况:为了顺利推进全市禁休牧和草畜平衡工作,各级草原监理所向广大农牧民广泛宣传禁休牧和草畜平衡的有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定期和不定期深入乡苏木镇、村嘎查进行拉网式督查,发现偷牧行为进行通报和查处。XX年全市禁休牧补贴工作实施后,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偷牧现象明显减少,全市禁休牧工作稳步进行。上半年,全市违反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规定案件45起,结案45起。

(五)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情况:本着把信访工作当做服务于农牧民的一件头等大事,各级草原监理机构坚持“有立案必须有结果”的准则,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依照草原法律法规认真调查处理,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上半年,市草原监理所接待5起草场纠纷案件,调查处理内蒙古电视台《行风热线》牧民反映问题2起。

三、认真开展草原生态监测工作

草原生态监测工作是及时了解和掌握草原生态变化的基础性工作。5月10-15日,各级草原监理机构严格按照自治区草原监测要求,对全市4个类、6个亚类草原牧草长势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今年5月份牧草长势总体上不如去年同期。

平原丘陵典型草原亚类草群平均高度20.00厘米、平均盖度24.67%、鲜重28.62公斤/亩、干重9.54公斤/亩;较XX年同期相比,草群平均高度降低9.81厘米,鲜草产量下降27.74公斤/亩。沙地典型草原亚类草群平均高度24.50厘米、平均盖度25.80%,鲜草产量33.36公斤/亩、干草产量11.12公斤/亩;鲜草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2.74公斤/亩。

平原丘陵荒漠草原草群平均高度18.67厘米、平均盖度25.33%、鲜重24.67公斤/亩、干重8.22公斤/亩,沙地荒漠草原亚类草群平均高度13.33厘米、平均盖度13.67%、鲜重16.71公斤/亩、干重5.57公斤/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原丘陵荒漠草原亚类草群平均高度、鲜草产量分别下降10.83厘米,23.24公斤/亩,沙地荒漠草原亚类草群平均高度、鲜草产量分别下降3.23厘米,15.79公斤/亩。

推荐第4篇:草原承包工作总结

XX乡草原承包工作总结XX乡草原承包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及时安排,广泛宣传,全面动员,靠实责任,强化措施,紧扣草原承包到户这个重点,狠抓落实,经过全乡干部职两年来多的艰辛努力,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我乡天然草原总面积为299.15万亩,2010-2011年,已落实承包天然草原230.8万亩,参与草原承包的有全乡9个行政村43个村小组,435户,均占村、组、牧户总数的64.3%,82.7%,54.2%,共颁发《草原使用权证》、《草原承包经营权证》435本,签订草原承包合同1305份(每户一式三份),草原承包到户率100%。

二、主要做法

(一)精心安排部署,明确目标责任。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继土地改革、林权改革之后,党在新农村又一项重要改革,是党中央对西藏自治区的实施的又一重要强农惠农政策,事关发展稳定、牧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为此,乡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了全乡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暨草原承包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我乡草原生态保护补奖和草原承包到户工作。同时,从乡兽防站抽调人员,协作乡政府开展工作,为全面落实草原补奖政策和草原承包工作提 1

供了组织和人员保障。为了严明工作纪律,保证工作质量,我乡将此项工作列为 “一把手”工程来落实,形成了由乡党委书记牵头抓总,乡长具体负责,乡兽防站、各办公室负责人协助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为推进草原承包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乡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主管畜牧工作的副乡长任副组长,乡兽防站、生态办干部职工和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XX乡草原承包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生态办,负责组织开展全乡草原家庭承包工作。

(三)认真调查摸底,制定承包方案。乡生态办在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组织工作人员对全乡天然草原进行调查摸底,查阅资料,现场实地查看草原分布状况,核实草原面积,牧户养畜品种和数量,摸清了各村组草原面积、界限、等级和类型等情况,勾绘出了全乡草原分布图。在广泛征求牧民群众对草原承包到户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XX实际,制定了《2011年XX乡草原承包实施方案》《2012年XX乡承包实施方案》,确定了草原承包工作的基本原则、政策、范围、任务、程序和步骤。

(四)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舆论氛围。采取发放宣传单、刷写标语、悬挂横幅和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向全乡牧民群众宣传了自治区、地区、县关于落实草原承包政策的法律法

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使这项德政、惠民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充分调动了广大牧民群众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为顺利开展草原承包工作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乡生态办对草原承包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部分兄弟乡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以简报的形式进行通报,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作用。

(五)积极开展调研,探索工作经验。天然草原承包到户是落实草原补奖政策的核心,为了抓好这一基础性工作,我乡采取会议宣讲、座谈讨论、上门动员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国家、自治区草原政策,倾听牧民群众对草原承包的意见和建议,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草原承包,与村组干部和牧户代表一起勘察村组草原界限,测算草原面积,进一步修改完善了我乡的草原承包方案,明确了草原承包到户工作的方法步骤、工作程序,同时积累了经验,培训了队伍,促进了草原承包工作的有序开展。

(六)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工作能力。落实草原承包政策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准确掌握政策和工作方法,是搞好工作的前提。为此,乡政府先后多次召集包村干部和乡主管畜牧工作的领导及业务骨干进行了强化培训,组织学习了《草原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和自治区、地区、县相关文件,重点围绕县农牧局制定的实施方案,详细讲解工作的步骤、程序、方法和相关表格证书的填写要求。通过培训,

使工作人员真正吃透政策、掌握工作流程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为高质量完成全乡草原承包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坚持基本原则,规范工作程序。为了充分贯彻“四项原则”(尊重民意、民主决策原则,依法承包、稳步推进原则,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和“五个公开”(政策、办法、程序、内容和结果五公开),在草原承包到户过程中,我乡广泛宣传草原承包政策,在充分尊重农户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基础上,不搞一刀切,不搞均摊,做到了我乡草原承包工作的合法、公平、公正。

(八)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工作质量。乡成立了由乡政府主要领导、兽防站、生态办负责人组成的督查组,对草原承包每个阶段的工作采取进村入户、座谈访问、实地查验和翻阅资料等方式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明确整改目标及时限,并将督查结果以简报的形式在全乡进行通报。督查组先后多次深入各行政村、村组、牧户家庭,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进行实地调研,督查工作进展,解决实际问题,有力的确保了全乡草原承包工作的质量。

总之,我乡落实草原承包工作经过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仍有许多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下一步,

我们将以深入推动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查缺补漏,全面做好草原承包工作,保护和利用好天然草原,造福XX人民,为建设生态和谐的XX而不懈努力。

XX乡人民政府

2012年7月23日

推荐第5篇:草原监理工作总结

草原监理工作总结

2011年上半年,全市草原监理工作紧紧围绕市农牧局总体部署和行业重点工作,抓住“十二五”战略机遇期,深入实施《草原法》和《草原防火条例》,以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重大政策措施为核心,大力推进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切实增强草原执法监督和灾害防控能力,不断提高草原保护监测和建设指导水平,为促进全市草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不断扩大草原法律法规宣传覆盖面

草原法律法规宣传工作是草原监理工作的主要职责之一,也是顺利开展草原行政执法工作的前提。4月份,按照自治区草原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11年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各旗区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方案,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草原普法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等草原法律法规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重大政策,不断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的保护草原的法律意识,充分调动积极性,为保护、利用草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5月17日,杭锦旗巴拉贡镇巴音恩格尔生态环境监测瞭望塔庆典仪式上,市草原监理所和杭锦旗草原监理所联合举办草原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活动上,参加农牧民2000余人,散发蒙汉两种文字宣传册和宣传单3000余份,设立咨询台当场解答关于草原补奖制度、草原流转、草畜平衡制度、禁牧休牧制度等问题。此外,各级草原监理部门在中国草原网、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信息网上及时发布反映草原保护建设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反映重要工作部署和工作进展,反映各地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举措、典型经验等信息,切实加强信息报送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为各级草原机构提供信息服务,达到以宣传推动事业,以宣传促进发展的目的。

同时,全市草原监理部门加强自身建设,上半年,先后派出10多人参加了农业部、自治区、市级各种业务培训和会议,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共举办各类草原保护、管理培训班63期,培训人员达15580人次,张贴标语、悬挂横幅175条,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40次,群发手机短信5次,互联网宣传15次,出动宣传车74台次,出动宣传人员442人次,设立咨询电话9部,发放宣传材料8.4万份。

二、进一步加大草原执法力度

草原行政执法是草原法赋予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和草原监理机构的神圣职责,是保护、建设和管理草原的重要方式。随着全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草原上施工作业的单位明显增多,人为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不断增加。对此,各级草原监理机构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草原执法监督,制止破坏草原违法行为,依法保护草原。

(一)开垦草原管理情况:近几年草原违法案件统计中,开垦草原案件始终排在第一,是全市草原执法工作的重点。各地区提高思想认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厉打击借粮食增产之名开垦草原、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依法审核审批国家和自治区实施的农牧业重大建设项目,严肃查处默许甚至带头开垦草原的有关责任人员,有效制止了滥垦现象。上半年,全市非法开垦草原案件106起、结案58起,破坏草原面积达7329.8亩。

(二)征用草原和临时占用草原管理情况:面对全市采矿、修路等项目的实施征用草原现象日益增多,各级草原监理机构高度重视,加大巡查力度,扩大《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宣传,规范征用使用草原审核审批程序,加强征占用草原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和检查。“5.11”事件后,我所在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配合土地、环保、林业等相关部门,对各地区煤矿、煤炭物流园区、非煤矿山、砂石料场、石油天然气开发、水源地保护、交通干线开展了拉网式排查摸底工作,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上半年,全市依法办理征用草原4起、临时使用草原3起,查处非法征收征用案件9起、结案4起、破坏草原面积675亩,非法临时占用草原案件56起、结案30起、破坏草原面积1449亩。

(三)野生植物采集管理情况:为了实现草原野生植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各旗区草原监理部门及时上报采集收购计划,建立联合防控体系和举报机制,重点通道设置临时检查站,查堵进、出采集收购草原野生植物人员,切实加强非法采集收购野生植物破坏草原行为。上半年,全市查处非法采集草原野生植物案件2起,结案2起。

(四)禁休牧和草畜平衡工作管理情况:为了顺利推进全市禁休牧和草畜平衡工作,各级草原监理所向广大农牧民广泛宣传禁休牧和草畜平衡的有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定期和不定期深入乡苏木镇、村嘎查进行拉网式督查,发现偷牧行为进行通报和查处。2010年全市禁休牧补贴工作实施后,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偷牧现象明显减少,全市禁休牧工作稳步进行。上半年,全市违反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规定案件45起,结案45起。

(五)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情况:本着把信访工作当做服务于农牧民的一件头等大事,各级草原监理机构坚持“有立案必须有结果”的准则,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依照草原法律法规认真调查处理,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上半年,市草原监理所接待5起草场纠纷案件,调查处理内蒙古电视台《行风热线》牧民反映问题2起。

三、认真开展草原生态监测工作

草原生态监测工作是及时了解和掌握草原生态变化的基础性工作。5月10-15日,各级草原监理机构严格按照自治区草原监测要求,对全市4个类、6个亚类草原牧草长势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今年5月份牧草长势总体上不如去年同期。

平原丘陵典型草原亚类草群平均高度20.00厘米、平均盖度24.67%、鲜重28.62公斤/亩、干重9.54公斤/亩;较2010年同期相比,草群平均高度降低9.81厘米,鲜草产量下降27.74公斤/亩。沙地典型草原亚类草群平均高度24.50厘米、平均盖度25.80%,鲜草产量33.36公斤/亩、干草产量11.12公斤/亩;鲜草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2.74公斤/亩。

平原丘陵荒漠草原草群平均高度18.67厘米、平均盖度25.33%、鲜重24.67公斤/亩、干重8.22公斤/亩,沙地荒漠草原亚类草群平均高度13.33厘米、平均盖度13.67%、鲜重16.71公斤/亩、干重5.57公斤/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原丘陵荒漠草原亚类草群平均高度、鲜草产量分别下降10.83厘米,23.24公斤/亩,沙地荒漠草原亚类草群平均高度、鲜草产量分别下降3.23厘米,15.79公斤/亩。

草原化荒漠类草地草群平均高度21.33厘米,平均盖度14.67%,牧草鲜重27.95公斤/亩、干重9.32公斤/亩。较去年同期相比,草群平均高度降低6.87厘米,亩鲜草产量减少13.40公斤。

低地草甸类草群平均高度10.17厘米,平均盖度31.17%,鲜重26.00公斤/亩、干重8.67公斤/亩;较去年同期相比,草群平均高度和鲜草产量分别下降0.23厘米、2.33公斤/亩。

四、加强草原防火工作

近年来,通过禁休牧、退牧还草工程等草原保护措施的实施,草原植被明显恢复,加之入春后气候持续干旱、风大,使全市防火等级不断提升。市草原监理部门根据自治区草原防火办公室的部署,积极配合市森林草原防火办公室认真开展草原防火工作,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草原防火方针,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防火、扑火知识,加大草原防火督查力度,加强火源管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反馈农业部火点遥感监测信息,切实做好草原防火工作。上半年,全市发生3起草原火灾,过火面积906亩,直接经济损失1.44万元,其它损失0.14万元,均未造成人员伤亡。

五、积极参与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国家着眼当前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我所积极参与全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工作,按照自治区要求,编制实施方案,评审各旗区草原生态补奖方案、牧草良种补贴方案及市本级配套补奖方案,并赴各地区进行技术指导。

六、加快推进基本草原划定工作

划定基本草原是我区落实“双权一制”之后,又一次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重要举措,是我区乃至全国草原和草业发展历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2009年,杭锦旗、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结束,共划定基本草原面积7195.99万亩。2010年,全市半农半牧区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开始启动,伊金霍洛旗被自治区列为半农半牧区试点旗县。目前,外业工作全部结束,内业工作正在汇总中。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的全面启动标志着我市草原保护、管理、建设和合理利用迈向法治化管理的轨道。

七、完成市农牧局交办的各项任务

1、利用每周两个半天的时间,组织全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2、积极完成局党组、局机关党委、工、青、妇等组织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推荐第6篇:草原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4个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二自然段。

3、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4、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情景交融写作方法。

3、继续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这幅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 见牛羊。什么地方才有这样的景色?

2、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第16课《草原》(板书课题)

请问你们的家有在内蒙古草原的吗?

。。。。。

2、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3、大家说得都很对,想象很丰富, 也都很符合草原的实际情况。

4、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听一首歌描写草原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请你们仔细听并发挥想像,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请听

5、歌曲就听到这里。现在请同学告诉我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说。。。。。。

6、大家说得很好。听着这优美的歌声,看到这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的大草原,我的心和你们一样已飞到那辽阔无垠、风景如画的境界中。如此迷人的草原风光,课文哪一段作了详细描绘?

。。。。。。

二、学习课文: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段。这一段,作者写出了哪些景物?

2、同学们找得很对,作者写草原,主要抓住了草原的天空、空气、大地、小丘、羊群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图。

3、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作者是怎样写草原的天空的?

为什么说“这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

4、同学们理解得很深刻,体会说得太形象了,而且说明大家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非常关注生活,老师认为我们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投身到保护环境中来。好,那作者为什么要在“清鲜”和“明朗”这些词前加上“那么”呢?能否换一个词语?

(“非常”、“很”“多么”)。

大家将换成的句子读一读,看意思有没有变化?表达的感情变了?

5、面对此景,作者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总想高歌一曲,表示自己的愉快。(相机播放《蓝蓝的天空》)

6、是啊,作者初入草原,面对草原的明朗天空、清鲜空气,真是------,看大家能用什么词形容作者此时的感受?

( 心情开朗。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7、好,非常好!那么,天底下的草原,在作者眼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你从“一碧千里”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大草原都是绿的。大面积都是绿的。

8、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草原的羊群、大地和小丘呢?

9、大家读得很仔细。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一幅图画(师出示图画,指认“羊群”和“小丘”。点拨“绿色渲染”就是“用绿颜色涂画的”,“墨线勾勒”指“用墨线把物体的轮廓勾画出来”)依据图画及文中内容,请大家谈谈,“绿色渲染”和“墨线勾勒”分别指什么?

绿色渲染说明草原这幅画的基本色是绿的。

绿色渲染还是说草原上都是绿的。

不用墨线勾勒说明草原上的小丘和平地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

不用墨线勾勒说明小丘和平地连成了一个整体。

10、请大家再读读第三句,就会明白。

(齐读)“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11、草原上可谓“放眼处处皆绿色”。请大家找找,看哪个词写出草原这“绿”到底是怎样的“绿”?

12、大家一个比一个体会得深刻。面对如此宽广、美丽的大草原,假若是你来到了它上面,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

13、好,这都说明大家在草原上心情愉快、高兴。我们还是来看看作者此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吧! 他想吟诗。(出示《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或鼓励学生自创一首)

作者还无比陶醉,从“连骏马和大牛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看出,他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骏马和大牛来写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

14、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主要写草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感受。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

。。。。。。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就应该这样大胆发表个人的意见。

15、我们之所以对草原有这么美好而深刻的感受,就是得益于作者的细心观察和巧妙的表达,请大家在文中找一找,看看作者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借鉴。

句子中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的手法。

观察很有顺序。

每写完一处景物,就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使人受感染。

抓住静态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描写,使人印象深刻。

16、正因为作者注意了这些,所以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草原简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好,下面让大家见见真实的草原风光吧!(师放录像:《草原风光》)学了老舍笔下的草原,也见识了真正的草原风光,面对如此美丽的草原,你心上会涌起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17、大家都说出了心里话,我也有同感。其实,我们的祖国本来就是一幅巨图,土地辽阔、物产丰富、人民幸福安康。

现在,请同学们用无比喜悦的心情,再自由朗读这一段,争取指导它背下来。让我们把这优美的语言,这令人陶醉的景色永远留在记忆中吧!

(学生放声背诵)

三、拓展

同学们背得非常好,我们欣赏了草原上如此美好的风光,你们能不能仿照这种写法,向内蒙古的小朋友介绍三亚的美丽景色呢?

(提供图片,学生写作,汇报)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不但领略了优美的内蒙古风光,而且能把三亚的美好景色告诉内蒙古的小朋友

教学反思:

一、

创设情景,熏陶感染

上课伊始,便播放草原的课件,让学生看到优美的画面,听到动听的音乐,把他们带入辽阔美丽的大草原。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欣赏着蓝天白云,碧草盈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结束,以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歌》来结束今天的学习,让学生在回过头来美美的聆听那草原的赞歌,再次受到美的熏陶。

二、

抓住重点语句感悟想象景美

这篇文章结构清晰,着重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在研读草原景色部分时,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抓住重点语句感悟想象感受到草原的美丽、辽阔。第一段写景语言优美,又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敢不敢向老舍先生挑战,用自己的语言和感受把“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美景重新进行描述,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学生想象,草原上都有什么呢?用有(

),有(

),有(

)的句式进行描述,真正理解到为什么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而后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在赞扬声中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在理解作者的感受: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句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惊叹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觉得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诗为什么?分层次去理解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惊叹的是那从未见过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视野开阔,心胸豁达,令人心旷神怡;愿久立是因为草原景色迷人,想坐下是因为眼底美景沁润着心田,引发起激情,要抒发,要表达。然后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果你就在老舍身边,你将怎样抒发你此时的心情?使学生深层次体会到草原的美。

三、

仿写提升学习效果

这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文,在一定的场景,一定的学习氛围中用典型的写景美文去指导学生仿写效果会比较明显。大部分孩子在当堂的仿写中很好的抓住三亚的美景按一定的顺序介绍清楚,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加于润色,只是时间有些仓促,有些写作功底稍差的孩子还需要课后加强辅导。总之,达到预期的目的。

推荐第7篇:草原

教学示例 草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新词,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布置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组词:

骏( ) 俊( ) 竣( ) 限( ) 驰( )

峻( ) 唆( ) 梭( ) 垠( ) 弛( )

蹄( ) 茶( ) 貌( ) 杯( ) 跤( )

缔( ) 荼( ) 藐( ) 怀( ) 胶( ) 2.理解词语。

3.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四、理清课文的线索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2.理清课文线索

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3.交流、整理:

(1)草原美景 (2)欢迎远客

(3)亲切相见

(4)热情款待

(5)联欢话别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说说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

二、学习第一段

1.听师范读,边听边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2.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特点?

投影出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再读这一段,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呢?看图,默读这一段,画出有关语句,小组交流细细体会。

教师适时点拨。

4.朗读第一段,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心情。画出有关词句,集中交流。 5.再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初入草原和走了许久后景色有什么不同?画出有关语句,集中交流。 3.出示投影片:读句子,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4.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

2.指导朗读第三段。

五、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

2.请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六、学习第五段

1.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的感想。

2.反复朗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说说你的理解。

七、总结 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课文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优美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汉族同胞的动人情景,反映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在初读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线索。然后借助录音、录像、图片,结合对课文重点词句的品味,逐段领略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教学的重点放在:

1、让学说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名词解析

蒙古包:

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奶茶:

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奶豆腐:

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手抓羊肉:

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推荐第8篇:草原

《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

2、研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教学难点: 1.体会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2.体会第2自然段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跟随作者老舍到草原去初步领略到了草原的美,现在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草原的美的?(根据学生回答简单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2、课文中哪些段落是描写风光美的?哪些段落是描写人情美的?

3、今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老舍先生一块儿去领略内蒙古草原的美丽风光。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度: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1.自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2.细读、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并写上自己的体会。)

相机出示句子:

句子一:“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①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2)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上来高歌一曲? 句子二:“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出示图片:理解“一碧千里”。

(2)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句子三:“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演示“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2)图片展示,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句子四:“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句子比较:

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 心情。 (2)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3.有感情朗读: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4、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为我们展示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图画,但静中又有动,例如写羊群。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层。

1.过度:“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这是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又看到的美丽景色)

2.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3)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四、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

4.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

(1)课件出示词语:激情盛情尽情深情热情

(2)你能否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5.交流小结: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

五、体会草原人民的热情迎接。《草原》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设计

学生自读第二自然的第二层,思考: (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师讲述: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情还不足以体现)。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草原的风光美,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而草原人民的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的场景更令人难以忘怀,下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蒙古包体会那种令人难忘的场景吧!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3、熟读课文,自学后面的几个自然段。

推荐第9篇:草原

《草原》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音乐,那么,今天老师为大家找来了一首很美很美的歌曲,请大家欣赏后,说说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什么地方。 (播放《草原之歌》乐曲) 师:大家说说歌中写的是什么地方? 生:(齐)草-----原!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也说得很正确,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十三课。(师板书课题《草原》)。你们去过草原吗?谁去过草原?

请问你第一次去草原感觉怎么样?

预设:生:我去过内蒙古的草原,那里的景色非常优美但是,我感觉还是没有我想象中那样宽广,不像民谣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样,只能是“浅草才能没马蹄”。

师:你回答得太棒了,你在课后积累了很多的古诗,希望咱们班的同学也向他学习,把平时读到的好词好句背下来。同学们,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他感受到了草原的宽广,见到的草原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美。让我们跟着作家老舍先生一起去大草原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吧。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先自由朗读全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比较难读的词语,要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同时思考一下: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老舍先生游览完内蒙古大草原后的感受?把它画下来,一会儿和大家分享。 师:同学们,读完了,哪个字音比较难读,给大家纠正一下你画出了哪个词? 预设:生:第二自然段的“迂回”

师:对,他提醒大家注意“迂回”这个词语。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这些词语,其他同学子仔细听,看他读对了没有? (出示生字词,学生读。) 预设:生:新鲜、明朗、渲染。 师:读的真准。看来字词已经掌握了。

师:刚刚同学们已经读完了第一遍,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老舍先生游览完内蒙古大草原后的感受?谁来给大家分享。 师:这位同学你来说。

预设:生:我画的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太阳已经偏西,老舍先生还想在这里多留片刻,这是为什么呢?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预设:生:因为草原上的草和景色,还有一些大牛、羊都特别美,所以老舍先生想多留一会儿。

师:是呀,是因为草原上的景色特别美,老舍先生才忍不住多留片刻。(板书:景色美)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预设:生:老舍不想离开这里,是因为这里人的热情招待让他感动(板书:人情美),所以想多留一会儿。

师:确实,草原不但景色美,而且人民也是特别的热情好客。这节课我们就先去领略草原的风景,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一看,在这一段,作者写出了哪些景物? 预设:生:天空、小丘„„ 预设:生:羊群、骏马和大牛„„

师:同学们找得很对,作者写草原,主要抓住了草原的天空、空气、大地、小丘、羊群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图。下面,请大家闭上眼,听老师读课文这一段,同学们脑海里想象作者描写的景物,结合你平时所见的这些景物形象,让它们在你的脑子里展开一幅幅画面,然后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作者是怎样写草原的天空的? 预设:生:“这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 师:为什么说“这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 预设:生:草原上的空气,非常清新,又没有污染,不象我们城市,受工厂废气浓烟污染,都看不见天空了。 预设:生:说明草原上的空气非常干净,草原一带山清水秀,所以感到清鲜。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深刻,体会说得太形象了,而且说明大家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非常关注生活,老师认为我们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投身到保护环境中来。好,那作者为什么要在“清鲜”和“明朗”这些词前加上“那么”呢?能否换一个词语?

预设:生:“那么”可以换成“非常”、“很”。 预设:生:还可以换成“多么”。

师:大家将换成的句子读一读,看意思有没有变化?

预设:生:老师,这样一换,意思是不变,但好象表达的感情变了,变得没有那么强烈了。 师:你能不能给大家说明白些?

预设:生:作者用“那么”表达的感情是对草原无比喜爱,喜爱到了极点一样,而其它的词却没有这种感情了。 师:面对此景,作者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预设:生:“总想高歌一曲,表示自己的愉快。”

师:老舍先生想要高歌一曲,如果此时你也在草原上,你想说点什么? 预设:生:我想要躺在草地上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 师:你都不忍心去破坏这样的美景了,对吗?

师:是啊,作者初入草原,面对草原的明朗天空、清鲜空气,真是------,看大家能用什么词形容作者此时的感受? 预设:生:心情开朗。 预设:生:心旷神怡。 预设:生:神清气爽。

师:好,非常好!那么,天底下的草原,在作者眼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预设: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你从“一碧千里”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生:大草原都是绿的。

预设:生:“碧”就是青绿色,“一碧千里”是说“整个草原全是青绿色的,一眼望不到边。”说明草原又绿又大。 师:你们认为谁体会得最好?说得最具体?

师:是呀,大片大片的绿色让我们近处看到的是绿色,远处也还是绿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吧! 师:这么大、这么绿的草原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茫茫”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预设:生:“茫茫”给人一种很空旷的感觉,而草原并不空旷。

师:所以作者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是呀,有了小丘、牛羊、骏马的点缀,我们一碧千里的草原并不茫茫。 师:在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写得很美的句子。谁再来说一说?

预设:生: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使人感到十分舒服,一见便生爱慕之心

师:说得多好呀!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草原是一碧千里 师:同学们,还有哪里写得美?

预设:生: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我觉得这能表现老舍看见的小丘线条很优美,他在欣赏这种美

师:这里确实写得美,里面有一个词“渲染”,“渲染”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生:“渲染”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师:同学们,看这幅图,这是用渲染的手法画的一幅画,它用色彩涂抹画面,达到了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如果说,中国画是渲染出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那么老舍笔下就是那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孩子们,这个句子里,还有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预设:生: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师:哪个词?

预设:生:翠色欲流让我感觉到心旷神怡

师:翠色欲流看到这个词,你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生:出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 预设:生:这翠绿的颜色都要流入云际。

师:是啊,翠绿的颜色都要流入云际了近处是绿的,远处还是绿的,请同学们一起读。 师:用心来感受这样的句子,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如果风吹起来的时候,草原上的草地随着风轻轻地动着,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草原上的绿色流入云际,流入每个人的心里。还有哪个句子写得美?请你读一读。

预设:生: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让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个句子里,我想象到作者老舍在看到这一望无际、一碧千里的草原的时候,已经被陶醉了。

师:你能想象到当时的画面,想象到了作者的心里,你是一个用心读书的孩子。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得感受了草原的美,除了上面我们看到的之外,还有别的景物吗? 预设:生:还有羊群。

师:谁来分享一下,关于羊群,把你觉得写得最美的句子读出来。

预设: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是一个比喻句 师:作者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预设:生:他把白羊比作了大白花 师:把羊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还有呢? 预设:生:把草地比作了翠色欲流的绿毯 师:什么样的绿毯 预设:生:无边的绿毯

师: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把草原比作了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孩子们,你们再想一想,羊群在草地上还能比作什么?请你把这个比喻句写下来。 师:谁能来读一读你写的句子? 预设: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草地增添了几分生机。 师:孩子,这不是比喻句,虽然你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但是比喻句要有本体和喻体,你再想一想。 预设: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翠绿的河水中混着白色的浪花。 师:写得多好啊!想象力十分丰富孩子们,再读读作者的这个句子,看看哪一个字用得最巧妙。 预设:生:文中用的最巧妙的是“绣” 师:她找的很准,为什么“绣”用得巧妙? 预设:生:因为内蒙古草原的景色就像画一样

师:如诗如画,羊群不仅仅是在这里吃草,而是在作者的笔下,就仿佛绣上了一朵朵白色的大花这样的美,美得让人兴奋,美得让人陶醉,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样的景色中,连骏马和大牛都仿佛陶醉了,好像回味着——

师:同学们,我们欣赏了美丽的文字,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草原上美丽的风光吧 (音乐响起)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草原风光,让我们把这优美的文字都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吧,可以看着不同的提示背一背这段话

(师生共背第一自然段) 师:这优美的文字印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同学们,作者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是从草原的天空写到了天底下的一碧千里,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远处的小丘写到的近处的羊群、骏马、大牛,这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我们在写作文的顺序,我们在写作文的 导入语练习

同学们,从古自今,多少文人墨客曾留下许多思乡思亲的千古绝唱。看不够的家乡景,念不完的家乡人,写不完的还是家乡情啊!你积累了哪些思乡思亲的诗句呢?(《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年暑假,老师到过一美丽的地方,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两张照片,你们看(演示课件:在草原上的照片)(《草原》) 在我国河北省赵县的河上有一座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石拱桥──赵州桥。赵州桥经过了1300多年的风吹日晒、洪水侵害、地震的破坏,与它同一时代的建筑几乎都不存在了,可它仍然保持着当年的雄姿,这座桥为什么历经千百年依然巍然不动?让我们走进课文《赵州桥》寻找答案吧!(《赵州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在德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决定留德发展。他找了第一家公司,没被录取,找到第二家,人家也拒绝了他„„他找了25家大公司,都没找到工作。于是他去了一家小公司。他想,凭我这样的学位和才能,在小公司里干干肯定是不成问题的。但是那家小公司还是拒绝了„„同学们想一想,他为什么会被拒绝?学生纷纷猜测。教师继续追问:“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教师指点迷津:那么就让我们去看看小珊迪,去问问小珊迪,从他那里找找答案。(《小珊迪》) 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面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偷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很奇怪的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新型玻璃》) 岁月的风雨,可以洗去我们许多回忆,历史的车轮,可以磨掉我们许多往事,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1926年1月8号,一颗巨星在祖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就是我们最敬爱的周总理。1976年1月11日上午,百万群众云集长安街。(《十里长街送总理》) 看有月的夜空是多么的宁静而优美,望着画中的月儿,在想象中沐浴着它的清辉,让我们一起轻轻的读课题。(《望月》) “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自古以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来描绘春天,杜甫有一首《绝句》,同学们还记得吗?”(学生齐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于老师又提示:“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呢?”(学生又齐背:“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课一开始就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是与即将学的《春》的内容相吻合的。接着于老师又因势利导启发说:“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是知春,而不会写春。那么,请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来描写春天景物的色彩、姿态的。”(《春》)

推荐第10篇:草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3.出示课题,感情读题。

4.教师导言: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

┌风光美 美│

└人情美

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1.简介作者:作为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2.有感情地范读。3.学生自由练读。

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重点指导)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①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朗读,读出 “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2)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上来高歌一曲?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出示图片:理解“一碧千里”。

(2)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演示“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2)图片展示,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句子比较:

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

(2)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5.有感情朗读: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6.熟读成诵: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将课文第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出示课题。

2.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草原风光(图片滚动)。3.引导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之美

导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

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3)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迎接 相见 款待 联欢 话别 4.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 (1)课件出示词语: 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热情

(2)你能否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5.交流小结: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热情迎接:

(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师讲述: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情还不足以体现)。 激情相见:

(1)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

(2)感情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盛情款待:

(1)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2)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3)有感情地朗读。 尽情联欢:

(1)出示课件:联欢的项目有些什么呢?

(2)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 深情话别:

出示课件: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响起。 师导: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这正是──(课件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 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

6.“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这一切是那样美好,是那样和谐,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假如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间?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五、配乐朗读全文。板书:

第11篇:《草原》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话是这段话的中心句。“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摹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4、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蒙古族老乡穿着各色的衣裳(这与彩虹的色彩

相近),骑着飞驰的骏马,从凸起的弧形小丘上(这与彩虹的形状相似),向我们疾驰而来,这景象真的“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作者将这种景象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形象生动,贴切传神。

5、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

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第12篇:草原

1、草原

一、看拼音写词语。

dǐ tán

xuàn rǎn

gōu lè

dī yín

yū huí jīn piāo dài wǔ(

) (

) (

) (

)(

)(

)(

) xiū sè

shuāi jiāo piān xī

tiān yá

jū shū

)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歌曲(qū qǔ) 弯曲(qū qǔ) 快乐(lè yuè) 乐(lè yuè)曲 音乐(lè yuè) 乐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不用( )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 )。

1、根据课文内容,将短文补充完整。

2、作者在片段中,概括了草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说文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叹( ) 柔美( ) 奇丽( )

5、读读短文中划线的句子,“无边的绿毯”指的是______________,“白色的大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让人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空气( ) 歌声( ) 天空( ) 草原( ) 骏马( ) 线条( )

三、《草原》是著名作家( )写的一篇散文,通过( )、( )、( )的记叙与描写,表现了草原秀美的风光和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最后,作者以(

)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热爱草原,赞美草原人民的真挚情感。

四、作者在写景物的同时,不忘写自己的感受。请用“

”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画出来。

[语段二]《草原》第二自然段

4、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用“ ”画出来。“洒脱”这个词语可以换成什么词?

5、“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中“疾”的意思是(

);“疾风吹劲草”中“疾”的意思是(

)。

6、文中画“

”的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7、文中画“ ”的句子把 比作彩虹。

九、理解课文后填空。

1、课文是按照顺序叙述的,可以分成四部分,它们的小标题分别是:( )( )( )( )。

2、《草原》一课的作者是

。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现了

的草原风光,而且让我们感受到

之间浓浓的民族情。

2、丝绸之路

一选择正确读音: 矗( chù shù )立

戎(jiè róng) 装

高擎 (qīng qíng) 匕(bì bǐ)首

缫( sāo shāo ) 丝

冶(zhì yě ) 铁

二填写词语: 精神(

)、丰富(

)、美( )美( )、( )山( )岭 三请你仿写文中这样的词语。 矗立:( )立、(

)立、(

)立。 栩栩如生:( )、(

)、(

) 浩浩荡荡:( )、( )、( ) 不计其数: 不( )、不( )、不( )

四望着这座雕像,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画出句子中的有关联想的内容。用————标出。

模仿写句子:

﹙2﹚望着高高的五星红旗,我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你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吗?将丝绸之路的意义写下来:

第13篇:草原

《草原》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14个字,会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风光和淳朴热情的民族风情,感受蒙汉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学生对祖国西部的热爱之情。

3、品味、吟诵、积累文章优美的语言,培养语感和审美情趣。

4、感悟作者行文中的表达方式。教学重点:

揣摩优美语句的深刻涵义,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难点: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的含义,体味感受蒙汉深情,民族团结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阅读法、对话法 教学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浏览,收集的有关草原的各方面资料,如内蒙古的位置、民俗特点、描写草原的诗词篇章、风光图片、草原歌曲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铺垫、激情导入。

1、录音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用他深沉而充满情感的声音,为同学们创设一种独特的氛围,并请同学们谈谈听后的心情与感受,如头脑中呈现出怎样的画面,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 (运用情景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使他们对草原有个初步的认识,调动同学们的情绪。)

2、学生尽情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并谈一谈自己对草原的感知。

3、教师介绍作者——老舍,揭示课文题目: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代表作《骆驼祥子》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四十二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今天,就让我们紧随老舍先生的笔墨——走进“草原”,感受草原无与伦比的风光和民族风情吧!(板书课题:草原。)

二、学生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内容?。

要求:①能够大声流利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生词并想办法解决。

3、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

三、学生再读课文,理清结构,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草原的?是按照什么顺序串联材料?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长汇报交流结果,其他学生作补充,最后教师总结:

(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也可以说是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主要描绘了三幅多彩的图画:草原秀丽风光图、喜迎远方客人图,主客把酒联欢图,最后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精妙的语言收束全文。)

四、学生细读课文,揣摩品味自然美。

1、老舍笔下的草原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想想草原的景色到底美在哪里呢?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画出有关句子,并想一想这些语句带给你怎样具体的美感。

2、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按照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来写的。后写产生的感想。)作者又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教师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这句话写出了草原什么特点?

(写出了草原一片碧绿,广阔无垠的美。)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翠绿,似在流动。结合画国画的一些知识,引导学生体会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所带给人的饱满、润泽、青翠之美,并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谈谈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体会比喻的生动形象。)

(4)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这句话写得人是草原美丽的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的深深的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草原的感叹和赞美。

(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展开想象,牛羊似乎在回味着草原哪些乐趣?体会拟人的手法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五、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感官感受草原美。

1、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增加学生的感官认识,加深对草原美的印象。

2、学生交流看完录像的感受。

3、学生自读、指名再读课文,并结合语句想象画面,试着背诵第一自然段。

六、整理思路,读写结合。

老舍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他那优美细致的的语言描写,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风光秀美的草原中,我们怎能不爱草原呢?同学们也可以舞动你手中的笔,用一两句话或小诗描绘草原美景,当然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随着作者的脚步进入草原。

教师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回顾作者怎样进行静态和动态描写来写草原的美景?

二、细读课文,感受草原的人情美。

1、教师:通过上面的文字,草原的美已经不言而喻了,但是比草原更美的还有草原上那些热情四溢的民族同胞,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把人情美写了淋漓尽致的。找出这两段中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教师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像一阵风吹来似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服,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一阵风”和“飞”字,可以看出来的是很快的,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急切心情。而身着盛装,策马疾驰而来,则可以充分看出他们的对客人的重视和热情。)

(2)“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引导学生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并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可以看出当时主客相遇的场面是多么的热闹、热烈,蒙古人们有是如何的热情。)

(3)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的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你的眼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体会草原人民的热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加深学生的体会。

三、再读课文,升华情感,感悟蒙汉深情。

1、教师:蒙古包到了!蒙古兄弟姐妹们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深情款待着,快看吧!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四五段,用前面同样的方法自我学习感悟。(学生抓住重点的语句交流读后的感受。)

2、教师点拨:

(1)主人用哪些特有的方式来招待宾客?

(①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招待客人,席间姑娘们还要唱民歌。②饭后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舞蹈。)

(2)“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在回敬。”这里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3)“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这会心的笑包含着什么?

(4)鄂温克姑娘给客人唱歌,小伙子表演赛马摔跤等。你会怎样去赞美他们。

3、学生齐读最后以自然段,体味“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涵义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

四、通读全文,教师总结。

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中心是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各民族的团结。作者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在行文中,作者将对草原的和草原人民的留恋和赞美之情融入到了景物的描写之中,这种写法就是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运用这种写法。

五、回顾情境 置留作业。

1、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抄写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第14篇:草原

《草原》的语言特点

言为心声。散文《草原》的语言表达了作家老舍内心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开篇点题,“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初入草原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结尾情景交融,用凝练的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突出主题,抒发了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

文章第一自然段作家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景画。作者身处画卷之中,读者通过想象仿佛也置身其中。头顶是明朗的天空,脚下“平地是绿的”,四面是柔美的小丘,“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作者又像是一位摄影师,把镜头推向了羊群、骏马和大牛,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命的灵动。结尾直接抒情,表达内心的愉悦。

作品语言的另一个特点质朴,口语化。正如作家所说:“中国语言恰恰天然的不会把句子拉长”,而这种简短有力的口语,即“最普遍常用,绝难借用外国文法” 的民间口语也最适合表现人们普遍的内心感情。

文中第三自然段蒙古包为见面场景的描写体现了这一特色。“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语言平易朴实,恰当地烘托了见面时热烈、亲切的气氛;自然地表达了主客之间如家人般的感觉。“握手”、“笑了再笑”、“说个不停”这些细节描写正是亲人见面时感情的真实流露。第四自然段蒙古包内盛情款待场景的描写,如“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看似重复、拉家常般的语言,却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再现,细腻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纯朴和热情好客。

纵观全文,作家把语言的通俗性和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

第15篇:草原

草原》这一课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课文着重记录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在我个人看来,这篇课文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注定了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而老舍先生的文章含义又较深,对学生来说有是一个大的挑战。在讲课之前,我还犹豫再三,担心学生不能抓住散文的特点而理解文章的“神”。而一节课下来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把我的担心全都打消了。

回忆教学前的准备及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引发学生兴趣,为学生主动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第一课时我范读了全篇课文,在范读中学生改变了看法,不由自主的也读起了课文。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造了时空。

文章篇幅较大,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那么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课文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有关景物的描写则放在了第一课时中,这样整节课学生学习、交流的时间较充裕,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Q.老舍先生写《草原》的目的是( )

1、赞扬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2、表达了对草原美丽景色的赞美、喜爱之情。

3、表现了蒙汉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作者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1) 选项1 (2) 选项2 (3) 选项3 (4) 选项4

回答比率

0.0% 1.7% 89.7% 0.0%

三.学生主体在反复读中理解,在反复说中明理。

读是学习理解课文的必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朗读能力强的孩子理解能力一般也很强。在学习《草原》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围绕“草原上的人留给了你怎样的印象”一题展开学习。在学习中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给学生创造再造草原意境的气氛。教师设计了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等等读书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走进课文,从而真正理解课文。学生一旦读进去了,那么理解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

小组交流、全班讨论,使学生对草原的认识逐渐清晰深刻。

让学生尽可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别人的看法,从而使思维更广阔,认识更深刻,学生之间的互议和交流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同时也促进了全员参与,提高表达能力。

正是有了读和说的铺垫,学生的理解才那么到位。每个学生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加以汇报,在汇报中全班学生没有丢掉一个知识点,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

第16篇:草原

1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学生尽情说一说,可以描绘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绘草原绿毯如毡,还可以说一说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风俗等等。)

[运用情景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使他们对草原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草原是辽阔美丽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这种初步的认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学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进入文章的情景之中。]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预测:

(1)草原的景色如何? (2)草原的人们怎么样?

(3)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有何感受?„„

二、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

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1)读生字和词语。

A.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 蒙的读音是“ měng ”,“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 ”,“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 ,“似乎”中的“似”读作“s씓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B.理解以下几个词语: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三、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1.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概括内容如下:

2 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板书:风景之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

[形成文章的结构和线索,使同学们初步感知文章的写作脉络,以便于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有物可寻,有章可遵。]

四、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 3.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A.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A.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B.“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同学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

C.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A.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B.你认为有那些草原的乐趣?

五、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

1.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 2.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

3.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 4.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借助感性的画面内容直观场境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六、升华情感,滞留问题

1.同学们都谈出了真实的感受,老师也看出,你们对草原充满无比热爱之情,那么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笔触表达情感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进入美丽的草原

1.复习有关词语:教师出示: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摔跤、偏西、天涯。学生正确朗读。 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3 3.初入草原,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那就是草原的风景之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了草原的美景的?

【通过回顾,重温辽阔草原美丽风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由景及人,感受草原的另一 我们已经感受了草原的美景,其实最让人感动的不仅是草原的景美,这里的人们还非常的热情,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草原,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自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汇报: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人民热情迎接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很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抓住这句话感受草原的宽广和草原行车的洒脱。)

2.像一阵风吹来似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服,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身着盛装是蒙古人民的一种热情的待客方式,他们策马疾驰而来,充分看出他们的热情。) 3.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的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

(声音的嘈杂,草原的热闹,手与手的握住不放,都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板书:襟飘带舞策马疾驰握手不放笑了再笑

【合作交流,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培养自学交流能力】

4.同学们这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你体会到了吗?那么你能够带着蒙古人民的热情来读一读吗?

5.指导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以景激情用情品读情景一致】

三、情感升华体会蒙汉情深

1.多么美丽的草原之景!多热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他们把酒话别的激动场面。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点拨:

(1)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引导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说什么,做什么? (2)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宾客。客人会怎样感谢? (3)干部和老翁这些有身份的人给客人敬酒。说说你的祝酒辞。

(4)鄂温克姑娘给客人唱歌,小伙子表演赛马摔跤等。用自己的话去赞美他们。

(5)投影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求读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师生评议朗读。

四、品味全篇 总结写法 1.直抒胸臆: 2.精描细写:

3.写实质朴 不加雕琢:

五、回顾情境 置留作业

如果你就是随从老舍先生一同进入蒙古草原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当时会

4 有怎样的心情呢?拿出你心中的彩笔,尽情释放,写出你的感受,好吗?请课后认真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

2.读懂第一自然段,领会草原的自然美,体会句中含着的意思. 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领会草原的自然美,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交流,拓展

1.同学们,你们游览过祖国的大好河山吗?说说这些风景名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江南妩媚,塞北雄奇,就像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内蒙古大草原上去潇洒走一回。 3.板书课题,齐读。

4.老师来变一个小魔术(草原后加上?号)现在你再读读看,意思改变了吗?你又读出了哪些新意思?(师加上!)请你再读读看,有没有什么新感觉?(生自由谈)

二、整体感知,理清作者叙述顺序

1.草原之美让人魂牵梦绕,现在,赶快打开书,去读读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吧!有个问题请大家边读边想:课文围绕草原先后写了哪些内容? 2.生充分自读思考。

3.读后交流,师相机概括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三、品读,感悟第一自然段,体会草原的美

1.过渡:老舍先生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笔,给我们“画”出了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景画,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一边听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并在脑海中想像画面。听完后,告诉同学们,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师配乐范读课文。

3.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4.过渡:草原的美是如此与众不同,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的最让你心动的景色,美美地读一读,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5.生自读交流,说说文中最让你心动的景色。

6.全班交流,师点拨引导,相机出示课件画面,图文结合理解“一碧千里”“小丘柔美”“翠色欲流”等词的意思。

结合简笔画理解“勾勒”“渲染”等词的意思。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配乐赛读,师生评议。

8.面对如此美丽宽广的大草原,假如你置身其中最想做的是什么?

9.那么,我们来看看作者来到大草原的感受吧!用横线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10、交流读后感受,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高歌”“低吟”两词的区别。这两种情调一样吗?如果把文中的两个词颠倒一下位置,好不好?

11.是啊,作者陶醉了,你们陶醉了吗?让我们带着赞叹,带着兴奋,带着陶醉来朗读第一自然段。

12.读了这么多,大家会背了吗?把你最心动的句子背下来。

13.拓展。假如你是一位来草原寻找灵感的诗人,你会低吟一首怎样奇丽的小诗呢?假如你

5 是一位带团游览的导游,你又会怎样向游客来宣传草原的美景呢?想一想,你是当诗人还是导游?赶快写下你们的赞美吧! 14.生练笔。试写小诗或导游词。

15.指名生上台读自己写的小诗或导游词,师给予热情评价。

四、欣赏歌曲,升华情感 同学们,虽然这节课我们没有真正去美丽的大草原,但我们已经用心感受到了那儿的风景之美。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献给草原的赞歌,来结束今天愉快的学习。至于草原的人性之美,下节课我们再去细细品味。(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学习难点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

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3.出示课题,感情读题。

4.教师导言: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

┌风光美 美│

└人情美

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1.简介作者:作为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6 2.有感情地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重点指导)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①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朗读,读出 “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2)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上来高歌一曲?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出示图片:理解“一碧千里”。

(2)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演示“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2)图片展示,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句子比较:

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 (2)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5.有感情朗读: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6.熟读成诵: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2.将课文第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出示课题。

2.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草原风光(图片滚动)。3.引导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之美 导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 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

7 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3)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迎接 相见 款待 联欢 话别

4.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

(1)课件出示词语: 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热情

(2)你能否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5.交流小结: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热情迎接:

(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师讲述: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情还不足以体现)。 激情相见:

(1)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 (2)感情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盛情款待:

(1)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2)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3)有感情地朗读。 尽情联欢:

(1)出示课件:联欢的项目有些什么呢?

(2)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 深情话别:

出示课件: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响起。

8 师导: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这正是──(课件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 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

6.“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这一切是那样美好,是那样和谐,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假如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间?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五、配乐朗读全文。板书:

第17篇:草原

16、草原

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2、老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品有话剧《龙须沟》、《茶馆》,小说《猫城记》、《离婚》、《四世同堂》。

3、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何:哪里;“忍”是忍心;天涯碧草:指大草原;话:倾诉;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就这样分别?夕阳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依依不舍地话别。

4、“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这句中的“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 “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支,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句中的“回味”指对经历或接触过的事情重体味。

5、蒙古族习俗:蒙古族以肉食、奶食为主,传统吃法有“手扒肉”、“烤全羊”。每年七八月间,草原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摔跤”是“那大慕”的主要内容。

6、背诵

1、2两个自然段。

7、新词释义: 高歌一曲:高歌,放声歌唱。高歌一曲指放声一支歌。 墨线勾勒:是指用黑线条勾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形容那绿色浓厚得像要流淌下来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话斜阳:指在夕阳照耀下话别。

8、近义词:清鲜—清新 洒脱—潇洒 飞驰—疾驰 天涯—天边

9、反义词:洒脱—拘束 热乎乎—冷冰冰 羞涩—大方 静寂—喧闹 成语天地

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

山水相连 山明水秀 万紫千红 五彩缤纷 一望无际 风光旖旎

第18篇:草原

一、复习引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草原》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归纳并板书:风光美)老舍先生第一次到草原所看到的美丽风光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谁来将这种美通过诵读展示给大家。(看大屏幕)

2、看来大家上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小,不仅欣赏了草原之美,而且还将美永留在心间。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访问团继续我们的草原之旅吧。

二、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说说你初到草原的感受。(热情)

1、学生汇报:迎客

(1)从 "洒脱"一词体会到草原的"一碧千里",无拘无束。“听不见、也看不见、除了小鸟”感受到草原的空旷、静寂。写动态的小鸟是为了衬托草原的静。(指导一生读)

(2)指导两个比喻句。幻灯出示:

①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用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比喻河,写出了草原的美。破折号在这里表示解释说明。“迂回”什么意思?(弯弯曲曲)"河"字后面加了感叹号,说明河在草原上的重要,有了河,才能有牲口,才会有人家,也预示着我们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惊喜之情。(指导一生读、男女分读)

②仿句练习

师过渡: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

(3)生: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用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比喻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的蒙古族同胞。

“飞”?出示在字典里的解释,理解文中意思。“飞”体现了蒙古族人民迎客心切,非常热情。展现了独特的蒙古民族风情,看出主人迎客的隆重热情。如果你是客人,你的心情会怎样?用朗读表现出来。谁能把蒙古人民的热情读出来?(指导一生读、齐读)

(4)生读句子:①从“来到几十里外欢迎客人,立刻扭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车左右与前面引路”等地方体会主人的热情礼重。②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响成一片。这句话写出了来欢迎我们的人很多,很兴奋。(师生接读)

小结:作者初入草原,看不见什么东西,听不见一点声音,置身其中,使人产生一种辽阔、静寂之感,接着作者快到公社时,看到了牛羊成群,主人迎客,听到了各种声响,又使人们感受到草原的激情与热闹。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由静到动,静动结合给人以美感。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也可以试着用一用这样的写作方法。

第19篇:草原

《草原》难点试解 分享到:

收藏

推荐 著名作家老舍的散文《草原》,文情并茂,美妙动人。但是有几处描写蕴藉含蓄,需要反复体味才能真正悟解。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落忿。 老舍初到草原,心情非常激动,感受分外深刻,‘因为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碧千里”的草原,不终泊烤生爱。然而既写它“一碧千里”,也就是十分’阔,:叉为什么说它“并不茫茫”,这岂不是自相矛盾的吗?人我们以前接触过“茫茫万一词,比姐《草地夜行岁“茫茫的草海护,通常是以无边无际来解释的。我们说,释词也要兼顾特定的语言环境,这儿的a并不茫茫,是针对“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的草原特点而说的:草原一片碧绿,无边无际,放眼望去历历分明,没有模糊不清的情形。所以,课文中的“茫茫”应释为“模糊不清”,否则就脱离实际。 2.到处草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老舍写草原“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万。乃其中的‘欲流”与“流入”似乎前后不一,产生矛盾。其实这正是根据草原特点和主观感受的具体措绘。 草原的特点之一是到处绿油油—‘平地是象的,小左也是绿的”,就像碑无边的绿毯,,翁余‘只用绿色岔染,的申国画。作者运用生劝的比喻状将草原时一片碧绿,翻入了......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草原吗?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 草原》,(边说边板书课题,接着出示草原、羊群的彩图。然后边指彩图边对学生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草原美丽的风光,了解草原人民的风土人情, 2.全班自由朗读课文后,思考以下问题: (l)草原的景色怎样?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读了这篇课文,你的感受是什么?(草原关,草原人民的心更美)。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并观察黑板上的彩图,设计以下问题: 1·作者看草原景色时,先看什么地方?再看什么地方?(先看天空,再看地面)。写天底下抓住了哪些景物?(/]、丘、平地、羊群、骏马和大牛)。 2.作者看到的草原有什么特点?(大—但并不茫茫,绿—但并不单调;静—又蕴含着动)。 3·“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妇怎么理解?(草原一片碧绿,无边无际,放眼望去历历分明,没有模糊不清的情形)o 4.“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怎么体会?(草原到处是绿油油的,欣赏这无边的绿色,产生了欲流的感觉,举目燎望草原这动人的绿色,一直向

第20篇:草原工作总结及总结

良繁场2011年度畜牧业工作

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巩留县国营良种繁育场

二0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良繁场2011年度畜牧业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2011年我场畜牧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畜牧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大力开

展各项畜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一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健全机构

成立了黄牛改良、小畜配种、疫病防治等领导小组,制定了各项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

二、畜牧业发展情况

2011年年末,牲畜存栏7275只(头),其中:牛2020头,绵羊3608只,马1257匹,驴68匹,猪282头,其中母畜4890只(头),比冽为67%,产羔5265只,比例为95%,成幼畜死亡数为120只(头),比例2%,产肉400吨,牛奶1170吨,羊毛25吨,商品率63% ,禽蛋产量330吨。新增优质奶牛62头(自繁自育47头,引进15头),新增10头以上优质奶牛户3户;黄牛冷配完成625头,完成任务的104%,商品猪出栏2560头,完成任务的107%;家禽饲养达到7.6万羽,育肥牛210头,羊3648只,引进麦盖提羊80只(其中种公羊

3二、牲畜疫病防治

全年牲畜注射疫苗27259头/次,春季注射口蹄疫型亚洲型灭活苗牛2100头/次,羊4150只/次,猪210头/次,禽流感15000只/次(鸡13500、鹅1010只,鸭490只)猪蓝耳病232头/次,秋季注射口蹄疫o型亚洲I型灭活苗,牛2210头/次,羊3200只/次,猪157头/次。新发防疫卡30户,并组织牧民羊药浴用去满净160公斤。

三、细毛羊建设

目前存栏羊3608只,生产母羊2736只,占75%存栏细毛羊3015只,占8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全场1380只二岁母羊做了鉴定登记工作,目前已有1500只细毛羊进行了鉴定整群,去势不合格公羊928只。

四、黄牛改良 只),青黄储窖完成7座。

年初存栏牛2020头,生产母牛1320头,占65%,其中新疆褐牛410头,黑白花440头,西门塔尔180头,土牛990头,冷配任务600头目前已完成625头,后期冷配工作也在紧张的进行中,去势不合格公牛250头。

五、2011年草原站工作完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为积极做好虫鼠害调查工作,我门通过全面检查我场牧民占用四季草场、加快了草场的改良并防治了病虫害,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充分配合本地牧民、进行核实检查,随时掌握情况。

----农田水利建设。共清理5公里的渠道,其中利用机械清淤渠道2公里、人力清渠3公里。

----对防治滥牧、超载过牧、破坏草场、草场退化、挖毒害草等各项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并分配毒害草防除草任务。

----在春季或者牧民搬家期间派两名工作人员到恰布其海、克孜塔勒站口做两个月载畜量工作。

----在2011年春季防火期,与牧民签订了草原防火责任书、与单位个人辖区签订了合同,并实行春秋24小时值班制度工作防治草场失火。

---加强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了我场范围内的牧民和养殖户贮备饲草工作。

一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计划任务。在今后的畜牧业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解放思想、为取得更好地成绩而努力奋斗。

2012年的工作计划

一、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健康发展我场畜牧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突出地域特点,加大对畜禽结构,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的调整。2012年结合场部在库尔旦新建的牧民定居点,养殖小区,发展高产奶羊,生产母牛要达1500头,重点发展荷斯坦牛,提高秸秆利用率,建立秸秆科技养殖示范户,加大牲畜改良力度,促进畜牧业由生产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前落实配种计划,制定本场畜品改良办法,对本场牛羊进行人工受精的进行责任分解,落实到户。并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强化动物防疫管理,继续坚持“防疫为主、防疫先行”的原则,尊守“早、快、严、小”的原则以牲畜五号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为重点,搞好动物防疫工作。

二、在场党委、政府和畜牧局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将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提高畜牧业在农牧民增收中的比重,结合我场的实际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草原基本建设

(1)、完成全年的牧民配套定居任务,计划在牧业队(配种站后

面计划50亩地安置10户牧民,每户2亩地原则搞好牧民定居工作。

(2)、完成草场改良任务。完成500亩人工草场、450亩围栏草场、灌溉草场任务。

(3)、完成桔杆养畜示范村和秸秆养畜示范户、青黄贮窖建设任务。

(4)、做好饲草料贮备和加工调制工作大力推行“三贮一化”。 ----草原虫鼠和毒害草防治工作。

(1)、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和生态治理,完成全年毒害草防除、蝗灾、鼠害和地下虫害得防治任务。

(2)、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我站积极开展《草原法》宣传活动举办大型宣传活动2次。

----积极主动配合上级草原执法工作,严厉打击非法采集、收购、调运野生药用植物行为。

----草畜平衡工作

积极开展草场载畜量刻定工作,签订草畜平衡责任书,发放年检卡。草畜平衡年检卡发放完成100%。积极采取措施限制使用证及农区牲畜加入牧区,对超载过牧、抢牧、滥牧行为进行查处。对辖区内人工草场的面积、地点进行核实登记备案。

----草原防火工作

与村、组、个人和个体经营者,层层签订草原防火责任书;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认真做好春季防火工作。

巩留县国营良种繁育场

二0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草原工作总结
《草原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