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草原

发布时间:2020-03-01 20:03: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4个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二自然段。

3、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4、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情景交融写作方法。

3、继续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这幅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 见牛羊。什么地方才有这样的景色?

2、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第16课《草原》(板书课题)

请问你们的家有在内蒙古草原的吗?

。。。。。

2、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3、大家说得都很对,想象很丰富, 也都很符合草原的实际情况。

4、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听一首歌描写草原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请你们仔细听并发挥想像,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请听

5、歌曲就听到这里。现在请同学告诉我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说。。。。。。

6、大家说得很好。听着这优美的歌声,看到这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的大草原,我的心和你们一样已飞到那辽阔无垠、风景如画的境界中。如此迷人的草原风光,课文哪一段作了详细描绘?

。。。。。。

二、学习课文: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段。这一段,作者写出了哪些景物?

2、同学们找得很对,作者写草原,主要抓住了草原的天空、空气、大地、小丘、羊群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图。

3、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作者是怎样写草原的天空的?

为什么说“这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

4、同学们理解得很深刻,体会说得太形象了,而且说明大家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非常关注生活,老师认为我们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投身到保护环境中来。好,那作者为什么要在“清鲜”和“明朗”这些词前加上“那么”呢?能否换一个词语?

(“非常”、“很”“多么”)。

大家将换成的句子读一读,看意思有没有变化?表达的感情变了?

5、面对此景,作者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总想高歌一曲,表示自己的愉快。(相机播放《蓝蓝的天空》)

6、是啊,作者初入草原,面对草原的明朗天空、清鲜空气,真是------,看大家能用什么词形容作者此时的感受?

( 心情开朗。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7、好,非常好!那么,天底下的草原,在作者眼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你从“一碧千里”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大草原都是绿的。大面积都是绿的。

8、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草原的羊群、大地和小丘呢?

9、大家读得很仔细。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一幅图画(师出示图画,指认“羊群”和“小丘”。点拨“绿色渲染”就是“用绿颜色涂画的”,“墨线勾勒”指“用墨线把物体的轮廓勾画出来”)依据图画及文中内容,请大家谈谈,“绿色渲染”和“墨线勾勒”分别指什么?

绿色渲染说明草原这幅画的基本色是绿的。

绿色渲染还是说草原上都是绿的。

不用墨线勾勒说明草原上的小丘和平地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

不用墨线勾勒说明小丘和平地连成了一个整体。

10、请大家再读读第三句,就会明白。

(齐读)“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11、草原上可谓“放眼处处皆绿色”。请大家找找,看哪个词写出草原这“绿”到底是怎样的“绿”?

12、大家一个比一个体会得深刻。面对如此宽广、美丽的大草原,假若是你来到了它上面,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

13、好,这都说明大家在草原上心情愉快、高兴。我们还是来看看作者此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吧! 他想吟诗。(出示《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或鼓励学生自创一首)

作者还无比陶醉,从“连骏马和大牛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看出,他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骏马和大牛来写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

14、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主要写草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感受。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

。。。。。。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就应该这样大胆发表个人的意见。

15、我们之所以对草原有这么美好而深刻的感受,就是得益于作者的细心观察和巧妙的表达,请大家在文中找一找,看看作者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借鉴。

句子中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的手法。

观察很有顺序。

每写完一处景物,就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使人受感染。

抓住静态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描写,使人印象深刻。

16、正因为作者注意了这些,所以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草原简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好,下面让大家见见真实的草原风光吧!(师放录像:《草原风光》)学了老舍笔下的草原,也见识了真正的草原风光,面对如此美丽的草原,你心上会涌起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17、大家都说出了心里话,我也有同感。其实,我们的祖国本来就是一幅巨图,土地辽阔、物产丰富、人民幸福安康。

现在,请同学们用无比喜悦的心情,再自由朗读这一段,争取指导它背下来。让我们把这优美的语言,这令人陶醉的景色永远留在记忆中吧!

(学生放声背诵)

三、拓展

同学们背得非常好,我们欣赏了草原上如此美好的风光,你们能不能仿照这种写法,向内蒙古的小朋友介绍三亚的美丽景色呢?

(提供图片,学生写作,汇报)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不但领略了优美的内蒙古风光,而且能把三亚的美好景色告诉内蒙古的小朋友

教学反思:

一、

创设情景,熏陶感染

上课伊始,便播放草原的课件,让学生看到优美的画面,听到动听的音乐,把他们带入辽阔美丽的大草原。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欣赏着蓝天白云,碧草盈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结束,以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歌》来结束今天的学习,让学生在回过头来美美的聆听那草原的赞歌,再次受到美的熏陶。

二、

抓住重点语句感悟想象景美

这篇文章结构清晰,着重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在研读草原景色部分时,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抓住重点语句感悟想象感受到草原的美丽、辽阔。第一段写景语言优美,又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敢不敢向老舍先生挑战,用自己的语言和感受把“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美景重新进行描述,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学生想象,草原上都有什么呢?用有(

),有(

),有(

)的句式进行描述,真正理解到为什么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而后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在赞扬声中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在理解作者的感受: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句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惊叹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觉得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诗为什么?分层次去理解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惊叹的是那从未见过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视野开阔,心胸豁达,令人心旷神怡;愿久立是因为草原景色迷人,想坐下是因为眼底美景沁润着心田,引发起激情,要抒发,要表达。然后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果你就在老舍身边,你将怎样抒发你此时的心情?使学生深层次体会到草原的美。

三、

仿写提升学习效果

这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文,在一定的场景,一定的学习氛围中用典型的写景美文去指导学生仿写效果会比较明显。大部分孩子在当堂的仿写中很好的抓住三亚的美景按一定的顺序介绍清楚,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加于润色,只是时间有些仓促,有些写作功底稍差的孩子还需要课后加强辅导。总之,达到预期的目的。

草原

草原

草原

草原

《草原》

草原

草原

草原

草原

草原

草原
《草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四大草原 草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