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社区工作总结

创新创业型社区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20 07:42:03 来源:社区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创业型社区工作计划

托喀依社区争创“创业型社区”

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城乡劳动者创业就业,增强其创业能力和经营能力,充分发挥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全面推进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现就创建活动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重要决策的主要抓手,以达到“创业富民,创新强镇”为根本目标。

二、工作计划

(一)舆论引导,加强宣传

1.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

2.要积极利用黑板报、墙报、网络信息、新闻媒体等媒介充分宣传中央、省、市、有关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营造人人参与创建创业型社区(村)建设的氛围。

3.全面启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就业援助进家入户活动,广泛宣传市新一轮就业政策宣传工作,认真做好创建工作,为每进一步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宣传发动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投身创业创新事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落实创业

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良好的创业平台,全面启动创业型村、社区创建活动。

(二)制定目标,抓落实

制定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方案,成社区创建组织。明确创建职责,落实创建责任,明确创建目标任务,拟定落实创建方案。广泛开展创建动员工作,形成良好创建氛围。

三、创建措施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

成立创建“创业型社区”领导小组,申报行政(社区)书记、主任、共建单位、联点干部、就业援助员为镇就业联席会成员。

(二)创建创建平台

以社区的试点经验为参考,帮助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困难高校毕业生和低保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小额贷款、自主创业扶持,帮助来料加工人员进行业务联系,采取送政策上门、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把政策落实到位,使符合享受条件的创业者100%享受到创业扶持政策。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对有创业意向的人员进行创业指导,对失地农民等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有创业意向的困难人员,采取帮扶政策,介绍工作,与企业单位进行社区共建,帮助解决就业问题。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可以由培训机构提供技术,由创业服务体系提供创业资金等方面的帮扶,实行边创边改,打造自己的创业模式。

(三)构建创业服务体系

强化创业优惠政策的落实,优惠政策上门,建立责任人制度等方式,构建创业服务平台,依托各界公共服务机构及村、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室,对创业人员开展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培训指导、跟踪扶持等“一站式”服务。突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政策支持、创业帮扶,提高特殊群体的创业成功率。

托喀依社区劳动保障站

2011年2月20日

推荐第2篇:创业型社区工作计划

2012年XX社区创业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城乡劳动者创业就业,增强其创业能力和经营能力,充分发挥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全面推进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现将创业活动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重要决策的主要抓手,以达到“创业富民,创新强镇”为根本目标。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做好宣传工作。

2.积极利用版面、新闻媒体等媒介充分宣传中央、省、市、有关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营造人人参与创建创业型社区建设的氛围。

3.全面启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就业援助进家入户活动,广泛宣传市新一轮就业政策宣传工作,认真做好创建工作,为每进一步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宣传发动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投身创业创新事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落实创业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良好的创业平台,全面启动创业型社区创建活动。

三、创建措施

1.成立创建“创业型社区”领导小组,

2.帮助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困难高校毕业生和低保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小额贷款、自主创业扶持,采取送政策上门、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把政策落实到位,使符合享受条件的创业者享受到创业扶持政策。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对有创业意向的人员进行创业指导,对失地农民等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有创业意向的困难人员,采取帮扶政策,介绍工作,与企业单位进行社区共建,帮助解决就业问题。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可以由培训机构提供技术,由创业服务体系提供创业资金等方面的帮扶,实行边创边改,打造自己的创业模式。

3.强化创业优惠政策的落实,优惠政策上门,建立责任人制度等方式,构建创业服务平台,依托各界公共服务机构及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室,对创业人员开展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培训指导、跟踪扶持等“一站式”服务。突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政策支持、创业帮扶,提高特殊群体的创业成功率。

XX社区劳动保障站

2012年2月20日

推荐第3篇:创建创业就业型社区工作总结

XXXX街道XXXX社区创建 创业就业型社区工作总结

XXXX社区成立于2009年11月,地处XXXX繁华地段,紧临XXXX步行街,总面积约0.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4577户、10628人,居民小组45个。去年以来,按照区就业局和街道的同一部部署,我们积极开展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夯实基础,强化平台建设,依托资源,广泛开展创业行动 ,有力促进了社区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开展好创建创业就业型社区的创建活动,社区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XX任组长,社区工作人员XX、XX、XX等为小组成员的创建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整合了辖区有利资源,确保社区创建创业就业型社区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氛围

1、悬挂宣传标语。为在全社区范围内营造创建创业就业型社区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创建宣传工作,按照区就业局和街道的统一布署,我社区将创建标语悬挂在社区服务大厅和社区宣

1

传栏。

2、编制宣传手册。在街道的帮助下,我们精心制作了创业政策汇编宣传册,将我区创业培训政策、小额贷款政策、小额贷款办理指南以及创业一条街的具体位置等信息汇集成册。在辖区围内广泛发放,做到了创业政策家喻晓。通过宣传,增强了创业者信心的同时让创业者能及时的享受优惠政策,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积极性。受到居民与个体工商户的欢迎。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有效营造了全社区崇尚创业、竞相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依托辖区资源,千方百计扩大创业与就业

我们辖区内的XXXX产业园是重庆最大的互联网商务产业园区,园内聚集的大量利用互联网创业的小微企业,其中不乏有许多成功的创业者。为了带动辖区居民创业,社区主动与网商产业园联系,定期邀请产业园内创业成功者,到社区为有创业意愿的居民分享创业经验和教训,为创业者鼓劲打气,让新创业者少走弯路,提高创业成功率。目前,XXXX产业园入驻公司超过100家,直接带动就业超过2000人。

我们辖区内的花市一条街、XXXX饮食一条街是我区的创

2

业示范基地,创业环境优良、融资渠道畅通、服务体系完善、扶持政策到位,社区积极引导有创业意愿的创业者,分别进入这些创业基地,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扩大经营规模,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截至目前,创业示范基地内已落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260余家,直接带动就业2061余人。

四、发挥创业能人作用,扩大规模促就业。

下岗女工XXX曾经做过幼儿园的老师,有着丰富的开办幼儿园的经验,有意在我们辖区开办幼儿园,社区知道后积极帮助协调办园场地,解决了她们在办园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幼儿园越办越红火,如今,不仅XXX实现了再就业,还带动了十几个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

通过“创业就业型社区”的创建工作,XXXX社区搭建创业平台,不断完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目前社区已实现常住人口就业率达99%以上,享受低保人员为0,创业示范点3个,创业示范基地1个。

XXXX社区在开展创建创业就业型社区的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如宣传力度不够,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但是仍然存在许多

3

宣传盲点,仍然有人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等,错失了不少创业良机。如对辖区居民的创业意愿和创业方向掌握得不够细致,没有开展有针对性地创业培训和创业引导,对创业成功率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使我社区的创业就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推荐第4篇: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计划

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计划

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计划

关于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计划及实施意见的通知 为了进一步全面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确保国家人社部确定金华市创建“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实施意见》、《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实施意见》、婺城区政发〔〕21号文件精神,切实推动“创业型社区”工作的落实,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格局,经镇政府研究,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请各村、社区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重要决策的主要抓手,以达到“创业富民,创新强镇”为根本目标。

二、工作计划

舆论引导,加强宣传

金华市被定为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试点单位,是人社部等12个部委报经国务院同意出台《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在新时期就业工作中推动工作基础较好、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市率先开展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创建。 1.要借助国务院、人社部对金华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契机,认真做好宣传工作。

2.要积极利用黑板报、墙报、网络信息、新闻媒体等媒介充分宣传中央、省、市、有关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营造人人参与创建创业型社区建设的氛围。

3.全面启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就业援助进家入户活动,广泛宣传市新一轮就业政策宣传工作,认真做好创建工作,为每进一步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宣传发动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投身创业创新事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落实创业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良好的创业平台,全面启动创业型村、社区创建活动。 制定目标,抓落实

制定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方案,成立村、社区创建组织。明确创建职责,落实创建责任,明确创建目标任务,拟定落实创建方案。广泛开展创建动员工作,形成良好创建氛围。

三、创建措施 建立组织领导体系

成立白龙桥镇创建“创业型社区”领导小组,由镇长吴见孙任组长,徐爱娟、孙佳海、程增发、叶伟斌、郑象吉、钱福华、申松青、朱旭全为副组长,包春女、杨菁、郑传锋、倪小妹、陈玉英、

郭宛华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汪道勇,办公室成员徐艳春、童小红、阙梅生。各申报行政村书记、主任、共建单位、联点干部、就业援助员为镇就业联席会成员。 创建创建平台

以浙江省在金华市婺城区城西街道七里殿社区的试点经验为参考,帮助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困难高校毕业生和低保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小额贷款、自主创业扶持,帮助来料加工人员进行业务联系,采取送政策上门、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把政策落实到位,使符合享受条件的创业者100%享受到创业扶持政策。根据白龙桥镇各村、社区实际情况,对有创业意向的人员进行创业指导,比如,种养殖户比较多的村采取帮扶政策,打出自己的品牌。对失地农民等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有创业意向的困难人员,采取帮扶政策,介绍工作,与企业单位进行社区共建,帮助解决就业问题。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可以由培训机构提供

技术,由创业服务体系提供创业资金等方面的帮扶,实行边创边改,打造自己的创业模式。每个申报的村要建立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并专人负责。全区计划通过2年整合1000万创业基金,培育25个社区、30个创业项目、10个创业品牌、10个创业先锋、20个创业阵地。 具体实施和验审

月1日—1月31日,申报的村、社区要制定创建方案,根据创建标准,由镇组织所属村、社区进行自查,然后向婺城区劳动局推荐,并进行审核。

月16日—12月31日,由区人劳社保局对各申报的村、社区进行审核,对符合创建标准的村、社区予以公示并上报市劳动保障局。

月1日—1月31日,由市劳动保障局对区人劳社保局上报的符合创建标准的村、社区进行评审验收。 构建创业服务体系

强化创业优惠政策的落实,优惠政策上门,建立责任人制度等方式,构建创业

服务平台,依托各界公共服务机构及村、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室,对创业人员开展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培训指导、跟踪扶持等“一站式”服务。突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政策支持、创业帮扶,提高特殊群体的创业成功率。 二〇〇九年九月三十日

推荐第5篇: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计划

关于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计划及实施意见的通知

为了进一步全面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确保国家人社部确定金华市创建“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实施意见》(浙政发〔〕59号)、《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实施意见》(金政发〔〕

75号)、婺城区政发〔〕21号文件精神,切实推动“创业型社区”工作的落实,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格局,经镇政府研究,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请各村、社区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重要决策的主要抓手,以达到“创业富民,创新强镇”为根本目标。

二、工作计划

(一)舆论引导,加强宣传

金华市被定为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试点单位,是人社部等12个部委报经国务院同意出台《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在新时期就业工作中推动工作基础较好、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市率先开展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创建。

1.要借助国务院、人社部对金华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契机,认真做好宣传工作。

2.要积极利用黑板报、墙报、网络信息、新闻媒体等媒介充分宣传中央、省、市、有关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营造人人参与创建创业型社区(村)建设的氛围。

3.全面启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就业援助进家入户活动,广泛宣传市新一轮就业政策宣传工作,认真做好创建工作,为每进一步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宣传发动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投身创业创新事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落实创业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良好的创业平台,全面启动创业型村、社区创建活动。

(二)制定目标,抓落实

制定创建创业型社区(村)工作方案,成立村、社区创建组织。明确创建职责,落实创建责任,明确创建目标任务,拟定落实创建方案。广泛开展创建动员工作,形成良好创建氛围。

三、创建措施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

成立白龙桥镇创建“创业型社区”领导小组,由镇长吴见孙任组长,徐爱娟、孙佳海、程增发、叶伟斌、郑象吉、钱福华、申松青、朱旭全为副组长,包春女、杨菁、郑传锋、倪小妹、陈玉英、郭宛华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汪道勇,办公室成员徐艳春、童小红、阙梅生。各申报行政村(社区)书记、主任、共建单位、联点干部、就业援助员为镇就业联席会成员。

(二)创建创建平台

以浙江省在金华市婺城区城西街道七里殿社区的试点经验为参考,帮助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困难高校毕业生和低保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小额贷款、自主创业扶持,帮助来料加工人员进行业务联系,采取送政策上门、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把政策落实到位,使符合享受条件的创业者100%享受到创业扶持政策。根据白龙桥镇各村、社区实际情况,对有创业意向的人员进行创业指导,比如,种养殖户比较多的村采取帮扶政策,打出自己的品牌。对失地农民等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有创业意向的困难人员,采取帮扶政策,介绍工作,与企业单位进行社区共建,帮助解决就业问题。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可以由培训机构提供技术,由创业服务体系提供创业资金等方面的帮扶,实行边创边改,打造自己的创业模式。每个申报的村(社区)要建立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并专人负责。全区计划通过2年整合1000万创业基金,培育25个社区、30个创业项目、10个创业品牌、10个创业先锋、20个创业阵地。

(三)具体实施和验审

1.12月1日—1月31日,申报的村、社区要制定创建方案,根据创建标准,由镇组织所属村、社区进行自查,然后向婺城区劳动局推荐,并进行审核。

2.12月16日—12月31日,由区人劳社保局对各申报的村、社区进行审核,对符合创建标准的村、社区予以公示并上报市劳动保障局。

3.1月1日—1月31日,由市劳动保障局对区人劳社保局上报的符合创建标准的村、社区进行评审验收。

(四)构建创业服务体系

强化创业优惠政策的落实,优惠政策上门,建立责任人制度等方式,构建创业服务平台,依托各界公共服务机构及村、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室,对创业人员开展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培训指导、跟踪扶持等“一站式”服务。突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政策支持、创业帮扶,提高特殊群体的创业成功率。

二〇〇九年九月三十日

推荐第6篇: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

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

自2010年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我局经过积极筹备,精心组织,截止目前共完成SIYB创业培训任务39期计600人,其中GYB完成15期,450人,SYB完成24期,720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6%。其中,参加SYB培训的学员,在培训后有180人实现了自主创业,并带动了1230余人就业,实现了“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目的。总结一年多来的创业培训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强势宣传,普遍推广。

利用乡镇劳动保障所搭建平台,进村进户近距离向农民进行宣传,力争做到农村无盲点;积极与民政部门进行沟通和组织,对我县退伍军人发放培训通知,使有创业欲望的退伍军人能够参加培训;通过工商部门的推荐,对有培训需求的个体工商户进行宣传,组织培训;印制大量宣传资料和培训公告进行宣传。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力争使更多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条件的人能够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

二、严格管理,尽职尽责。

管理是培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使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我们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从学习纪律到教师和学员生活,我们的工作人员10天时间和学员同吃同住,及时了解和掌握培训动态,及时进行纠正、更改和协调,努力做好授课教师和学员之间的沟通,全力创造最佳的培训环境,并且分别委派两名管理人员参加了师资培训,努力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力争实现最佳的培训效果。

三、多措并举,扩大范围。

为了更好的为培训对象服务,我们将培训办到了学校,办到了农村。2010年我们分别在泽州县职业中学、鸿翔学校、葛万学校,针对即将毕业在校学生举办了为期3天的GYB培训,得到了学生、家长以及校方的高度评价和认可;通过乡镇劳动保障所,在具备培训条件的村里组织有一定文化程度、有创业愿望的村民和村里从事养殖业、运输业以及经营小卖部、小吃店的村民,开展为期10天的SYB培训,10天时间,不仅参训学员积极努力学习,而且吸引了众多旁听的村民,“点燃创业激情,实现创业梦想”的评价,是这些朴实的村民给我们的最高奖赏。

四、重点扶持,全程服务。

2010年,我们根据学员要求和培训需要,重新调整了专家咨询团成员结构,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了农业、畜牧等方面的专家,使专家咨询团成员结构更趋合理。并且定期份组织了创业计划书评审,十位专家团成员精心对学员创业计划书进行浏览、严格审核、客观评价,努力对学员提出了有指导意义的评审意见。

定期对学员进行电话回访和上门访问,及时掌握学员创业动态和创业信息,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就业局的局长、副局长亲自深入基层,来到学员中间,了解他们的创业情况以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已所能为他们解决难题。 但是,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第一、宣传力度不够。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宣传盲点,仍然有人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创业培训,有些人甚至认为“哪有这样的好事,一定是在搞非法传销”,致使自己错过了培训机会,也使许多优秀的人才被拒之门外。

第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由于这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方式,在培训过程中难免存在管理上的漏洞。比如:学员的筛选方式单一,难以全面考察学员各方面素质,学员质量难以保证,也难免漏掉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对于学员的不负责、不遵守纪律行为,没有硬性的管理措施,致使个别浑水摸鱼的学员得不到惩处,使培训资源白白浪费等等。

第三、后续服务有待加强。后续服务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虽然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不能为学员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咨询和指导、无法帮助更多的人解决资金难题、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不够等等。

我们今后的培训任务仍然非常艰巨,我们将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力争更好的完成今后的培训工作任务。

其一,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以更详尽、更具体、更便捷、更深入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创业培训,让更多的人能从创业培训中受益。

其二,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使培训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得以利用。在筛选学员环节上,要更加严格,并且要根据学员不同情况编排不同的班别,使教师能够因材施教,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加大后续跟踪服务力度。努力建立完善的后续服体系,为学员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及时回访,准确掌握学员创业信息,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定期举办创业咨询会和经验交流会,方便学员交换信息、交流经验。

二○一一年五月十四日

推荐第7篇:创业型城市 工作总结

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

根据市委、市政府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的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从加强领导、扩大宣传、优化服务、强化培训等方面,对创建工作作了详尽的安排,扎实推进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为促进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截止现在,一个群众共同参与、服务平台完善、工作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正在形成。现将镇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创建组织领导体系,不断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专门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统筹负责创建工作的协调推动,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全面部署了镇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使各行业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二)努力健全和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效应。定期开展创业培训、组织创业实训、培训创业师资和创业园区建设支出,促进各项创业政策的落实。对有创业项目、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但无资金、无场地的下岗失业人员及时推荐入驻创业基地,降低创业门槛、拓宽投资领域、完善注册登记、提高税费优惠等具体办法,大幅降低创业成本,尽可能提高创业成功率,在全镇将形 1

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全民创业政策支撑体系,确保创业促进就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努力营造“零障碍”创业环境。

(三)建立创业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创业成功率。一是成立了“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根据各创业群体的不同需求,为创业者提供 “一条龙”创业服务。二是宣传创业优惠政策,推进创业项目,提供创业咨询服务。

(四)广泛宣传,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创建工作。近年来,不断加强政策宣传和示范引导。对就业先进企业和自主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典型并给予表彰奖励,通过进村、社区、企业和印制宣传手册方式,全方位宣传创业政策,增强全民创业意识,共同参与创业型城市的建设。

(五)建立工作考核体系,确保工作落实到实处。按照创建要求,将创建工作的各项指标列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管理考核体系,把优化创业环境、完善落实创业政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带动就业率等作为衡量创建工作的主要指标,并定期组织考评,及时掌握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确保创建工作协调推进、有序开展。

推荐第8篇:创新创业工作总结

2015年创新创业工作总结

2015年学院在成立“贵州省微型企业大学生创业孵化培育基地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践平台,初步构建出创新创业配套工作机制、教育教学体系,并引入服务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产生,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的浓厚兴趣和氛围。

一、2015年创新创业工作简介

2015年我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夯实基础中稳步前进,学院在成立“贵州省微型企业大学生创业孵化培育基地试点”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一套配套机制,并引入服务政策, 以我省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政策为核心,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目标,立足于专业性、创新性、示范性,以“全程化、全员化、个性化、技术化”为主要特征,搭建“六个平台”:创业教育平台、创业实训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创业培育平台、创业服务平台、创业理论研究与交流平台;实施“六个一工程”:开发一个创业教育模式、组建一支导师队伍、引进一批我省优势产业和优先发展产业、整合一批创投资金、培育一批创业骨干、构筑一个创业网络,建设具有高职教育显著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培育基地,努力培养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2015年首届评选立项了9个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按期结题。600余人次,近100个学生项目参加校内外各项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优秀奖1个。积极举办创新创业类专题讲座,学院层面开展五次,各系部开展10余次,共计600余人次参与。

二、工作保障

(一)组织保障

为加强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和组织和管理,保证教育、孵化流程的运行,特制定了微型企业孵化流程、大学生创业项目申报程序及条件,初步形成由团委为主要负责部门的双创工作组。团委主要根据双创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统筹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

三、主要工作

1、进一步打造完善微型企业大学生创业孵化培育基地,建立了微型企业孵化流程、工作机制、及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申报流程和条件。

2、举办首届“金点子”创意创业大赛暨2016年创业孵化项目遴选方案。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培养具有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创客”,遴选一批有潜力、有前景的优秀创业孵化项目,推动我院创新创业工作开展。

3、为提升我院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学院共计举办创新创业类讲座5次,其中院团委开展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系列讲座、多次邀请贵州一品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军、豫章书院院长罗国淮、《贵州年鉴》副主编陆曙光、贵州团省委春晖行动驻江西办事处老师杨启荣等专家来为学生传授经验。

4、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等各类创新创业培训、训练营。邀请到贵安新区青春之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王大本总监,我院各系学生代表共计100余名参加了培训讲座。

5、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在全省创青春大赛中取得优秀奖的好成绩。

四、问题与建议

2015年我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仍是短板。创新创业的教学都是由学校的其它教师兼任,缺乏一支专职的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

2、创业政策和活动的宣传不及时,对创业典型的宣传不到位。

3、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有待加强。在当下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的情况下,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也逐渐增强。但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仍习惯被动式的接受,缺乏一种主动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对于创新创业,部分学生仍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不予以正视,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激情,缺乏正确的认识。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如下:

1、加强师资培训力度,丰富创业培训内容,提升创业培训质量。创业师资培训教育既要注重数量更要重视质量,同时引进企业专家作为产业、创业特聘导师,充分利用企业专家的资源整合攻关创新。。

2、建立双创基地宣传平台。做好创新创业基地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建设工作,拓展多渠道宣传途径,加强宣传力度。同时要注意收集汇编创业典型事迹。

3、要重视与企业联合办学,使得创业教育更具针对性,学生的适用性强,也有利于他们在校和离校后的创新创业,搭建校内校外创业桥梁。

推荐第9篇:创新创业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创新创业改革总结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是以培养我国急需的文化艺术与传媒类人才为主要办学定位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目前本科招生专业17个,在校生4800余人。学校下设七院一部: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视觉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影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文化与管理学院和基础教学部,主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原创型的专业人才。

一、整体情况

(一)以“天艺巨星众创空间”为抓手,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工作

学校以“天艺巨星众创空间”(以下简称:众创空间)为抓手,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工作。经天津市教委认定,我校的“众创空间”拥有建筑面积6500平米,注册公司66家。“众创空间”运营团队人数20。

创新创业团队的大多数人都是文化创意产业各领域里的专家、教授、创业导师和管理精英,具有较强的创业孵化专业能力。众创空间充分利用创业导师特点,对各具特色的五个公司创业群,开展了大量的创业讲座、项目顾问、专题辅导、跟踪指导等多种形式的创业孵化工作。目前,“众创空间”运转情况良好,各项业务及日常管理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在前期硬件和制度建设等已基本完成的基础上,目前正着力开展项目的深入论证、推进、融资,并加大融资机构和企业的介入与合作,有望获得项目的扎实进展和成功的创业经验。以此来带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并引导整个教育教学工作朝着创新与市场接轨的方向发展。

(二)“众创空间”服务对象情况

依托“众创空间”,积极吸纳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入驻众创空间。目前为止已吸引入驻的大学生创客275人,创业团队75个,注册企业66个,其中由在校学生成立的公司33个,往届毕业生回校创业成立的公司2个,入驻众创空间的已注册初创企业55个。入驻众创空间的初创企业实现大学生就业人数75个。流动工位的使用约2000人次。

(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

学校依托“众创空间”,开展投资路演8次,参加人数约3300人。参加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培训26次,参加的学生人数131人。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赛事29次,参与人数约600人(有些为创作剧目和大型歌舞比赛等,因此参加的人数较多)。举办以创新创业为内容的培训讲座20次,约650人。创业沙龙25次,参与人数200人左右。依托众创空间开设创新创业类校级公共必修课1门(34课时),听课人数1110人;校级公共选修课2门(136课时),听课人数299人;校级慕课4门(104课时)听课人数544人。依托“众创空间”建立创新创业文化宣传网页网站2个,微信公众号1个,合计宣传次数39次,覆盖人数约5000人。

(四)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服务工作

学校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就学科专业相关领域及创新创业内容作前沿性的学术讲座,共组织“大师课”系列讲座49场。学校每学年定期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培训,邀请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回校交流分享创业经验,并为其颁发“双创人才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近一年,“众创空间”开展校内外导师创新创业辅导16次(校内9次,校外企业投资机构等7次)。与学校建立聘用协议的校内导师人数22人,校外导师9人。依托“众创空间”,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师资培训研修、交流学习的次数为3次,总课时数72课时,参与人次8人。

(五)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逐步建立专业教学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学校在“众创空间”创建后,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构建了将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践融为一体的“一条主线、两个课堂、3+1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以广播影视制作综合实验区为重点、由25个实验室组成的实验教学中心;形成实验教学中心与“众创空间”对接的“前台后场”实践教学模式,使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学校实施校级、市级、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建立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各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创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方法,实施创新创业分类教学;学校通过“大师课”、“盘山讲坛”等形式,邀请业界专家、企业优秀人员来校举办有关就业创业的讲座,形成多方参与、多层次、立体化的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

二、取得成果

(一)创新创业机制的建立

1.组织保障

为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效实施,学校下发了《关于成立双创工作小组和天艺众创空间管理人员职务任命的通知》(天体艺校[2015]18号),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制定了《关于成立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双创”工作委员会的通知》(天体艺校[2016]5号),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

2.工作规划

为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能够稳步推进,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天体艺校[2015]30号),并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备案。方案制定后,学校认真组织落实,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健全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了创新创业实践,修订了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改进了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等工作,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3.保障机制

①指导服务机制

学校为了进一步完善创业工作体制,制定了《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关于完善我校大学生创业工作体制的通知》(天体艺校〔2015〕10号),由创业就业指导中心懂政策和知法规的专职教师指导学生创业并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带领学生参加创业赛事,定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计划。学校通过互联网创建了专业的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政策信息的解读、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创业项目和企划书等咨询服务。

②帮扶机制

为贯彻落实“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评选工作,2015年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功结题7项,其中有3个创新创业课题项目被列为我市省级课题。为了完善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机构,成立了双创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创新创业教研室。同时学校“众创空间”为学生创业提供孵化平台和项目推介等服务。

学校制定了《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教师及指导团队创新创业激励制度》(天体艺校〔2015〕51 号),组建高素质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进行科技成果的创造、使用和转化。

建立多样化激励机制,设立“创新创业奖”,把教师指导工作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对在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专利申报、项目咨询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并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教师和创新团队予以表彰。学校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师生创新创业发展,支持师生创办公司企业,并提供政策、场地、资金等各方面保障支持。通过对学生创新团队开设创业指导实训类课程、企业经营管理培训、讲座论坛等,培养毕业生创业能力,扶持毕业生创业并对毕业生创设的小微企业优先转移科技成果,对在创新创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

③质量检测跟踪机制

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了《关于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通知》(天体艺教[2015]22号),将创新创业教学纳入到学校课程质量监控体系中。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学督导组,制定了《关于我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及考核办法的规定》(天艺校[2015]47号),并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估和奖励机制。

(二) 课程改革

1.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学校修订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坚持“艺术教育与社会接轨、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与时代接轨”的办学理念, 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增设创新创业教学模块,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准确,创新创业教育思路清晰。

2.创新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在增设相关课程的同时,通过“大师课”、“盘山讲坛”等形式,邀请业界专家、企业优秀人员来校举办有关就业创业的讲座,形成多方参与、多层次、立体化的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并纳入学分管理。(见《名师大讲堂学术讲座管理办法》《“盘山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管理办法》)。

(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学校搭建了以“众创空间”为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平台。为便于对“众创空间”进行系统而有效的管理,建立了《天艺巨星众创空间运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运营管理。创业项目实行校、院、项目团队的“三级管理”模式:“众创空间”负责创业项目的立项审核、统筹管理与协调;各学院创业工作负责人负责本学院创业项目的立项初审、指导与监督管理;项目团队负责项目的运营及日常管理。其主要流程为:创业项目通过路演,组织专家小组进行审核、论证后,合格项目学校给予立项公示。项目公示后,发布《天艺巨星众创空间项目入驻公告》,与登记注册后的入驻项目签订入驻协议,并对入驻众创空间的项目建立档案,跟踪扶持,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同时,还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天艺巨星众创空间项目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众创空间”建立了网上工位和共用设施等的预约、入驻,以及项目交流与咨询等线上咨询服务平台。“众创空间”特色服务工作,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新与创业,因此,我们自己将其定义为“专业孵化型”。即主要是强化所学专业、指导教师、课程和实践体系以及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的“一体化”优势和竞争力,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

“专业孵化型”众创空间,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服务特色:

1.具有雄厚的创业导师和指导教师团队

每个专业的后面,都有一群非常熟悉该领域发展的优秀教师队伍,这中间不仅有精通专业的教师、与之相关联的专业基础课教师,还拥有一大批具有成功创业经验的兼职创业导师。因此,当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都可以获得教师团队的大力支持。

2.具有支撑创新创业的完备设施和设备资源

学校现有近45个专业实验室,很多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均已与国内一线使用的设备接轨,通过免费开放和低成本租用等方式,学生可以不出校门就能将创新创意产品进行高效的制作。

3.具有多学科互相交叉和渗透的“创业群”

由于大胆采用“创业群”的构建方式,有利于把一些业务内容相近的公司整合在一起,他们之间既可以在业务和专攻上互补,又有利于将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和人才进行整合,对于企业的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并可以通过每个群的重点扶持项目来示范和带动其他项目,“以大带小”“以老带新”,使创新创业具有可持续性。

(四)师资队伍

1.“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双师双能型”教师30余人。学校制定了《关于我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管理与考评办法的规定(试行)》(天体艺校〔2015〕47号)文件,明确了我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制定了考评办法;制定了《青年骨干教师研修实施办法(试行)》、《教职工培训管理制度》、《教师岗前培训管理制度》、《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暂行管理规定》等文件,将专业培训与实践列入日常工作考核,作为评优、评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之一;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顶岗培训、轮训,不断提升专业课教师的“双师”素质。

2.校外行业、企业等社会职业导师、创业导师团队建设

学校按照“天艺巨星众创空间”5个创业群的类别,聘请了校外9名优秀的创业导师,同时评选出22名校内优秀实践指导教师,通过创业讲座、项目顾问、专题辅导、跟踪指导、特聘导师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形成了我校创业导师团队。

(五)经费保障

学校出资210万,天津市政府配套资金90万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种子基金,支持我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天津市政府计划财政补贴400万对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支持。

学校通过项目路演、投资、融资、推介会等方式,多方筹集社会创新创业基金,设立“天艺巨星创新创业种子基金”。学校将天津市教委拨付的29万元资金,作为学生创业发展引导基金。学校还向创新创业项目旅游产品设计大赛投入资金3万余元,向创业基地的天津微客广告有限公司投入资金2万元作为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保障学生创业。

(六)教学改革

1.创新创业教学成效

学校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校园广播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服务企业创业实践行等项目,学生参与热情不断提升, 2016年大学生训练计划正在立项阶段,目前已经有11项学生项目申报;在今年新开展的大学生服务企业创业实践行活动中,共立项6个团队项目,带动近50名学生参与。我校创新人才教学成果显著,2016年学校评选出3个校级教学成果奖。其中由学校制作的蓟县城市宣传片不仅体现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学校品牌的知名度,同时也促进了蓟县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起到了招商引资作用。

2.课程、教材建设成效

学校依托众创空间开设创新创业类校级公共必修课1门(34课时),听课人数1110人;校级公共选修课2门(136课时),299人;校级慕课4门(104课时)人数544人,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通史课程全覆盖。学校开设了结合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并有相关教材。

(七)质量检测跟踪体系的建立

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了《关于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通知》(天体艺教[2015]22号),将创新创业教学纳入到学校课程质量监控体系中。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学督导组,制定了《关于我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及考核办法的规定》(天艺校[2015]47号),并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估和奖励机制。

(八)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我校大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心筹备全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干部、导师及相关人员动员会,使各部门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全校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迅速在我校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

2.要及时通过校园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在全校大力宣传创新创业的思想,营造一种鼓励创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3.树立创新创业学生“典型”,加大对成功的创业学生的表彰力度和宣传报道。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学校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创业活动上。

(一)基础环境的限制

我校在创新教育与实践方面有着较长历史传统和氛围,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创新人才。但是在创业活动方面,创业氛围仍旧薄弱。在创业激情的激发和创业团队的培养上影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将在未来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积极宣传我校优秀创业团队,广泛号召广大学生投身创业活动,争取在学校当中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二)专业知识的限制

我校作为艺术类本科院校,虽然在创新方面有着一定的专业优势,但是在创业方面受到专业知识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无法了解与创业相关的一些理论知识,影响了培养优秀创业团队的培养。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将积极邀请在创业方面有深入研究的老师学者,开办讲座和培训,在学生当中普及有关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三)资金投入的限制

创业团队对资金要求高,目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投入和政府补贴,缺少社会资金参与,反映出经费多方筹集渠道窄,金额少的问题,尚不能建立起经费多方筹集良性机制,应广泛从社会筹集资金。统筹各方资金,充分保障学生创业。

(四)创业人才的限制

学校创立时间短,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处于探索阶段,同时创新创业基地运行时间较短,缺少懂得创业与企业经营的人才,与企业和投资机构的联系较少,缺少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际操作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不断与市场接轨,与社会接轨,开门办学,在实践中学习和改善。

推荐第10篇:和平社区创业型城市工作计划

和平社区2011年创建创业型城市

工作计划方案

为切实搞好2011年创建创业城市工作,如实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健全创业培训体系、构建创业服务体系、我社区特制定创建自治区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

一、创建创业型城市的重要意义

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以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可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创业型城市的创建工作,既有利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又有利于落实积极就业政策,不断扩大就业空间,全面推进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着手,坚持以创业培训为基础,以建立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为重点,充分发挥社区和自发组织的推动和引导作用,积极开展创业服务,逐步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局面,顺利推进我社区的创建工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积极开发创业产业,改善创业环境,不断激发自主创业者的创业激情,鼓励更多的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创建创业型城市的合力,立

足于全民参与创业。

三、工作措施

(一)完善机制,优化创业服务。

建立社区创业指导服务体系,通过社区创业服务窗口开展政策咨询、项目推荐、政策帮扶等服务。加强创业基础工作,简化办事程序和操作流程,完善创业信息服务,建立完善实名制就业、实名制培训、实名制社保补贴、实名制小额担保贷款机制,积极鼓励企业、个人开发创业项目,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更高效的创业服务。

(二)落实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社区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扶持创业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建立监督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政策咨询讲解、行政管理、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工作等方面的创业就业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三)加强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社区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开展宣讲创业知识、解答创业就业政策等活动,激发社区居民的创业意识。要适时组织自主创业者进行创业培训,引导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积极就业。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创业政策、创业典型、创业动态、创业经验,大力弘扬自主创业精神,培育自主创业理念,形成人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全社会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投身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由社区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工作人员共同组成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指导社区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研究制定创建工作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难点

问题,将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明确责任,密切配合。社区将创建工作进一步细化分解,明确责任责任人,安排完成时限。要建立健全创建工作制度,制作月报表、随时掌握创建工作进度和动态,推动工作进展。各个部门要密切协作,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市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及行业协会、等各组织,要充分发挥本职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化运作机制。

(三)加强协调配合。社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树立创建活动全局观念,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开辟创业“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努力促进符合条件的各类人群实现“无障碍创业”,积极推动今年的创建创业型工作。

青得里街道和平社区劳动保障站

2011年3月10日

第11篇:创业型经济与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创业型经济与中小企业管理持续创新

孙阁斐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催生了我国的创业型经济;创业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其表现为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中小企业管理必须持续创新,必须把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必须持续进行管理模式的变革以驱动其核心管理理念不断创新,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打造其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创业型经济;管理持续创新;中小企业

一、我国创业经济产生的原因及创业环境

美国的经济学家斯威格列茨在他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写道,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选择的,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如何被利用。创业不仅是把企业创办起来,更是要把企业发扬光大传承下来,使企业变成成功理想的事业。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历了由传统经济向创业型经济的深刻变革,正是这种变革促使经济迅猛发展,从而不仅刺激了消费更是增加了就业。创业成为当时美国经济社会的主流。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F·德鲁克在分析美国出现创业型经济的原因时认为,美国之所以出现创业型经济,主要是管理知识的广泛应用。正是因为管理学知识的应用才使得美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世界领先。但是所有的这一切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的。

1、群体创业潮兴起,我国进入平民创业时代

当前中国的创业环境很好。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再一次激发了人们创业冲动和创业热情。因此,当前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2、创业教育蓬勃开展

创业能力是一种生存能力。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和提高生存能力的教育。

2002在新的创业大潮的影响下,大学的创业教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教育部高教司在多所重点院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并总结经验从而进一步推进了创业经济的发展。

3、创业培训的多种形式和巨大作用

创业培训是一个国家创业成熟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创业能力强的原因之一。对中小企业实施创业辅导是世界各国、各地区政府所普遍采用的一种通行做法。据不完全统计,有70%左右的美国企业在创立之初曾得到过美国小企业局(SBA)的资助和辅导。在我国台湾地区,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资讯科技企业都得益于创业综合辅导计划。 我国创业型经济的产生依赖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导、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更重要的是普及了管理知识的应用。从而促进了创业型经济、创新氛围的形成,更是促进了3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只有管理不断创新才能促进创业型经济快速发展

中小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许多大企业也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 诸如我们所熟知的美国微软公司、麦当劳公司等。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以其灵活的机制,广泛活跃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成为市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布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超过4200多万家,其中有85%是民营企业。

一般来讲,我们将中小企业界定为规模在两千万到三个亿之间生产型企业或者资产在两、三千万到五个亿之间的流通型企业。中小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激励创新和具有灵活性,

能够成为潜在的经济发动机,一些活跃的中小企业甚至引领了经济发展的方向。但是不可否认,其中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经营目标不清晰, 业务发展随意盲目,经营管理手段失调或落后,导致企业经营绩效不佳,没有实现预期的业绩。而调查发现,中小企业的经营失败,80% 以上归结为管理。

在市场不断成熟,管理日趋完善时,那么竞争就愈加激烈,只有企业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管理内容,使管理更趋科学,不断整合资源才能使自己在创新型经济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创新型经济社会中小企业管理的改进措施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F·德鲁克指出:“理论、价值以及所有人类的思维和双手创造出的东西都会老化、僵死⋯⋯.因此,创新和创业精神必须成为维持我们组织、经济和社会之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活动。” 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大多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管理基础、市场基础和技术基础,同时,中小企业凭借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机制创新的灵活性,尽管船小好调头,变革很容易且内部组里相对较小,但要真正做到持续创新就必须从以下几点不断提高:

(一)管理思想创新

管理思想创新产生于企业管理者这个群体.按照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说法:“管理者是一个愿意或能够为组织担负责任的特殊群体,他们虽然说是由一个个独立的管理者个体组成,但是他们为组织承担责任的方式是由他们的愿望、实践、态度和行为而产生的群体思想来体现的”。

管理思想的创新首先应为管理者群体营造管理思想创新的良好氛围,要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背景、和谐的管理者群体与适合的组织体系,同时还包括有效地绩效激励机制。其次管理者要自我培养进取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思想的包容性。

(二)管理模式创新

日本创新管理的精髓是渐进的、持续的、增量的技术改善,其实现基础为团队合作精神、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威性、可衡量的目标和结果以及快速反应能力等。日本企业在学习美国企业的基础上,通过结合自身特性以及创新,创立了许多持续改进的创新管理方法如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等。日本许多企业在聘用国外的工程师如佳能,或在国外就有其研发基地如索尼,其利用网络不仅连接了创新的各个主体,也使各种创新源源不断流到企业内部。

企业在追求管理模式的国际化的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特点,中西结合。有分析、有选择地加以积累,使之成为自己管理模式创新的两个重要来源,在管理实践中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需要提醒的是,不论是“古为今用”,还是“洋为中用”,都只能是借鉴,而不能替代管理者管理模式的创新。

(三)管理体系创新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要保障其组织战略目标的达成和管理战术的实施,保障组织业务的正常、健康运行,其核心是作好业务流程的优化,明确目标、理清流程、界定职责、识别风险、策划风险控制的方法,建立的科学绩效衡量与激励体系。

回归流程,这正是管理体系创新和改造的方向,也是管理体系生命力常青的保证。

(四)管理内容创新

为了尽可能的突破现有的管理内容,就需要找准关键事并确定正确方向,偏执的执行,我们可以关注公司一直难以取舍的问题来激发人们的征服欲望,而推动管理内容创新的往往就是这种欲望。这些挑战带来的突变将会要求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从而使我们的管理内容得到创新以达到管理团队通过努力可以变为力所能及的事。当然管理内容的创新更是要具体到人、财、物以及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行业标准等。

(五)管理方法创新

管理方法是一门艺术,更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在中小企业市场调研和预测则过程中要采用规范的科学的调研与预测方法;而经营管理中则应事先制定决策方案,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的反馈不断修正;在战略管理中要运用SWOT分析即强弱危机综合分析法,这种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分析方法之一,通过评价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es)、竞争市场上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用以在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前对企业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竞争优势的定位。通过应用以上或者更多的创新管理方法以制定并发挥企业优势,指导企业健康发展。

(六)管理手段创新

从1998年克林顿总统提出信息高速化工路概念,而今信息化早已得以实现,中小企业的管理手段创新则要尽快适应知识经济信息处理现代化的要求。

企业在管理思想、模式、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现阶段中国的中小企业,企业管理变革的驱动力不仅决定于创业企业自身的阶段成长,也取决于资源和创业团队的变化,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企业必须找到并不断调整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彼得·F·德鲁克.创业精神与创新[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3] 谢成军.高新科技企业创业管理模式变革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9月7第179期.[2] 郭灿章.创业型经济与中小企业管理持续创新.[J].经济经纬.2005(3).第3期.

[4] 郭维维.苏培彬.企业家创业过程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3).第3期.

作者简介:孙阁斐(1980 ),男,河南郑州人,硕士,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教师,讲师。从事国际贸易、企业管理教学研究。

第12篇:巩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社区工作计划

2010年巩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社区工作计划

1.工作责任明确:社区由居委会主任任组长,社区服务管理员任副组长,专职就业服务员和小区书记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把就业创业工作作为服务居民、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工作来抓。

2.加强宣传工作: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并在小区书记会、支部会、社区居民大会上广泛宣传政府有关促进再就业和开展创业优惠政策和信息。

3.深入走访、开展调查:掌握社区各个营业网点和社区创业情况,布置开展调查工作,及时更新社区区域内营业网点和社区居民的创业情况,并进行帮扶工作。

4.完善措施、组织帮扶: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开展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社区开展以下工作;(1)加强就业创业信息的宣传发布工作;(2)加强创业技能培训:如组织推荐电脑培训、电子商务培训、开展思想道德和法律有关知识培训等;(3)社区就业服务站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帮扶:一方面开展电话访问;一方面对有创业意向的人宣传、指导;定时对创业人员和有创业意向人员进行走访活动,并对创业者的小额贷款资金及场地补贴进行帮扶,提高创业积极性,使创业人员积极创业,使已创业人员积极扩大规模。

5.帮助3名以上失业人员实现自主创业,带动10名以上人员成功就业。6.全面落实和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做好上级布置有关创建的各项工作。

第13篇:某街道某社区创业型城市总结

XXX街道XXX社区2012年创建国家级

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

为全面推进我社区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宣传、动员、引导辖区居民踊跃参与创业创建活动,我社区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文件精神,按照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的文件要求,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开展好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社区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xxx任组长,主任xx任副组长,社区工作人员xxx、xxx、xx、xx、xxx、xx及劳动保障协理员xx、xx、xx为小组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定了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宣传的工作方案,整合了辖区有利资源,确保辖区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图为XXX社区召开关于成立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的领导小组的工作会议

二、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氛围

1、悬挂宣传标语。为在全社区范围内营造创建创业型城市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创建创业型城市宣传工作,按照XXX驿区XXX街道劳动保障所的具体安排布署,我社区高度重视,迅速掀起宣传活动的热潮,及时将“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科学发展‘三最’XXXX”的标语悬挂在XXX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和XXX社区C区服务站外,并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宣传。

图为XXX街道XXX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外悬挂的宣传标语

图为XXX街道XXX社区C区服务站外悬挂的宣传标语

2、开辟宣传专栏。XXX社区以开展“创建国家及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在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XXX社区居委会宣传栏和液晶电子显示屏的作用,及时张贴了有关此次活动的宣传资料,宣传创业培训,将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做好创业培训报名登记,为辖区各类人员创业提供绿色通道,大力支持创业。同时社区还发布了就业信息服务,为各类求职者搭建宣传服务平台,本次活动进一步向居民宣传了创建创业型城市的目标任务、解读创业扶持优惠政策、提供创业服务新举措,有效提高了社会知晓率。

图为XXX街道XXX社区宣传栏张贴的宣传资料

图为XXX街道XXX社区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宣传信息

3、组织宣传、咨询

(1)组织了开展倡扬全民创业理念,宣传全民创业政策,宣传创业服务体系,宣传金融扶持作用,宣传创业典型,认真做好了社区便民服务大厅的政策咨询服务。营造了人人皆知,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创业氛围。

图为XXX街道XXX社区居民到便民大厅咨询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政策 (2)组织开展了《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宣传月活动》的宣传会。7月13日,社区召集全体工作人员和居民小组长在远教室开展了《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宣传月活动》的宣传会。会上,XXX社区党支部书记XXX、主任XX与参会人员一同学习了X促就办发【2012】17号文件,深刻领会了文件精神,并观看了全国各地创业典型的视频,大家对此次宣传活动方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使我们更好地完成了此次宣传活动。

图为XXX社区组织开展了《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宣传月活动》的宣传会 (3)发放宣传资料。为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社区积极做好创业型城市的优惠政策宣传工作。近日,社区在怡和新城C区设置了“创城政策”咨询点,并组织工作人员及居民小组长到小区内为辖区居民、个体工商户宣传创业培训政策、小额贷款政策、小额贷款办理指南等创业型城市相关优惠政策,并发放宣传材料宣传创业扶持政策。使得宣传率达到100%,通过宣传,增强了创业者信心的同时让创业者能及时的享受优惠政策,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积极性。受到居民与个体工商户的欢迎。

图为XXX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小组长为辖区居民宣传政策 XXX街道XXX社区在2012年的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宣传活动中取得了好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第一、宣传力度不够。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宣传盲点,仍然有人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等,有些人甚至认为“哪有这样的好事,一定是在搞非法传销”,致使自己错过了机会,也使许多优秀的人才被拒之门外。

第二、创业人员在创业之前所遇到的项目和资金问题。有些创业人员有看中的项目,但是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迟迟不能开展创业,导致机会白白流失;有些创业人员创业之初资金紧张,周转不畅,而担保贷款方面又没有足够的抵偿,导致创业项目停滞。

第三、创业者在成功创业之后所遇到的市场问题。作为没有经验的创业者,高风险的市场带来巨大利益,但在商品市场中如果没有把握住机会,容易得不偿失,低风险的市场回报微乎其微,不能达到创业者的初衷。这也使得一部分创业者谨小慎微,不能放手创业。

全民创业是一项顺应民心的工程,需要全社区的关心和支持,在下一步工作中,针对以上这此问题,我们将采取强有力措施,在保持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性和持久性,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逐一计划,认真解决。

其一,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以更详尽、更具体、更便捷、更深入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有更深的创业意识,让更多的人能从此次宣传活动中受益。

其二,将XXX社区现有的创业人员担保贷款问题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

三、加大对创业培训的后续宣传。让更多人加入到创业这个队伍中来,掌握创业的基本理论,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经营理念,切实增强创业人员的创业能力、在未来创业经营当中遭遇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

XXX街道XXX社区 2012年7月31日

第14篇:乡镇创业型党委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2005年度乡镇创业型党委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大豫镇党委切实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积极开展争创“创业型”党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全民创业、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引导、推动作用,通过舆论造势、干部能人带动、拓展创业思维、强化服务等措施,全民创业氛围日渐浓烈,民营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1-11月份,全年共新增个体工商户657户,占县下达我镇全年任务数的105.9,新增私营企业138家,占县下达任务数的153.3,新增民资1.8411亿元,占县下达任务数的150.4,三项指标均提前完成县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我们的具体做法是:[范文搜网-http://www.daodoc.com]

一、领导重视,强化运筹,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制

今年在推进全民创业过程中,镇党委于年初就把全民创业工作列为重要工作来抓,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今年的全民创业工作,并专门成立了大豫镇全民创业推进领导工作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工业和招商的副书记为副组长,各村支部书记任成员,并且下设了办公室,配备两名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全民创业台帐建立、动态管理以及日常事务性工作,真正做到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书记具体抓,各机关职能部门配合抓,上下联动的组织网络和工作体系。为了不断总结经验和开拓工作思路,镇党委建立健全了镇村考核机制,相应建立了全民创业、招商引资月度点评排名制度、创业台帐制度、重大项目首谈负责工作制度等,每个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例会,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点评会,比形象,促进度,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定奖惩,将完成实绩直接与各村、各单位和镇村干部个人的报酬、评优相挂钩,形成了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的浓烈氛围。

二、强化服务,倾心帮扶,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为营造宽松舒适的创业环境,激发全镇干群的创业热情。镇党委一方面利用专题广播会、座谈会、党政联席会、村干部会议等形式进行舆论造势,大张旗鼓的宣传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各类致富典型、创业信息等,努力营造“想创业、敢创业、创大业”的浓烈氛围。同时,要求各镇各职能部门从改进工作作风、转变工作职能入手,不断强化服务客商、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力度,规定各职能部门上午10点和下午16点以后不允许到企业和农户家中处理问题,禁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并在全民创业和招商引资中推行首谈认定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期办结制,对在手项目实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为了降低创业门槛,镇党委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鼓励镇机关干部再创业的规定》等相关扶持政策,不定期的召开全民创业工作推进领导组工作协调会,通报各村、各单位创业进展情况,通报企业、客商、群众创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落实班子成员、分村镇干挂钩联系企业和村,及时帮助企业、客商、群众,落实立项审批、用地协调、水电开通等配套服务措施,既提高群众的创业成功机率,也增强了政企双方的信任。如今年初,南通万德纺器有限公司因新上生产线需扩建厂房,镇党委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工业、土管、建设等人员深入厂区,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难题,最后决定将镇教管站、成人学校实行整体搬迁,让出土地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又比如镇内的海丰针织公司,今年四月份要扩建车间,茂青村党支部一班人毫不犹豫的将办公室搬迁到新的地点,从而促成了海丰公司的合资扩产。

三、多招并举,扶强做大,推动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

一是干部带动。今年我镇充分发动镇全体机关干部、全体村定编干部以及教育系统在编教职员工,发挥自身优势,广泛联系,积极领办、创办、参办、帮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目前镇村干部在全民创业中积极带头创办、参办、帮办企业的人数已有90人,其中镇班子及家庭成员参办、帮办企业4人,占班子总人数的20,村班子成员共有52人,占班子总人数的49,50岁以下的村干部参与创业的人数达72人,占定编干部总数的70(其中村支书大部分都有一个创业项目),“老板型”支部书记16人。机关工作人员及教育系统人员参办、帮办实体达到30以上。二是环境促动。通过宣传造势,政策引导,典型引路等方法,鼓励更多的农民、打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增强自主创业意识,不断催生新生创业力量。三是企业推动。鼓励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帮助他们向更高的创业层次拓展,加大企业增资力度,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的层次,我镇规模企业已发展到17家,今年就有8家企业新上了技改项目。四是政府助动。针对当前项目用地日益紧张的情况,我镇党委政府充分运用闲置资产帮助客商创办实体,成功盘活了原九龙收花站、东凌老乡政府、大豫供销社的闲置房屋,利用这些闲置资产成功创办了总投资

第15篇:乡镇创业型党委工作总结

2005年度乡镇创业型党委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大豫镇党委切实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积极开展争创“创业型”党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全民创业、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引导、推动作用,通过舆论造势、干部能人带动、拓展创业思维、强化服务等措施,全民创业氛围日渐浓烈,民营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1-11月份,全年共新增个体工商户65xxxx,占县下达我镇全年任务数的105.9,新增私营企业13xxxx,占县下达任务数的153.3,新增民资1.8411亿元,占县下达任务数的150.4,三项指标均提前完×××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网-]

一、领导重视,强化运筹,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制

今年在推进全民创业过程中,镇党委于年初就把全民创业工作列为重要工作来抓,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今年的全民创业工作,并专门成立了大豫镇全民创业推进领导工作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工业和招商的副书记为副组长,各村支部书记任成员,并且下设了办公室,配备两名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全民创业台帐建立、动态管理以及日常事务性工作,真正做到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书记具体抓,各机关职能部门配合抓,上下联动的组织网络和工作体系。为了不断总结经验和开拓工作思路,镇党委建立健全了镇村考核机制,相应建立了全民创业、招商引资月度点评排名制度、创业台帐制度、重大项目首谈负责工作制度等,每个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例会,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点评会,比形象,促进度,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定奖惩,将完成实绩直接与各村、各单位和镇村干部个人的报酬、评优相挂钩,形成了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的浓烈氛围。

二、强化服务,倾心帮扶,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为营造宽松舒适的创业环境,激发全镇干群的创业热情。镇党委一方面利用专题广播会、座谈会、党政联席会、村干部会议等形式进行舆论造势,大张旗鼓的宣传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各类致富典型、创业信息等,努力营造“想创业、敢创业、创大业”的浓烈氛围。同时,要求各镇各职能部门从改进工作作风、转变工作职能入手,不断强化服务客商、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力度,规定各职能部门上午10点和下午16点以后不允许到企业和农户家中处理问题,禁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并在全民创业和招商引资中推行首谈认定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期办结制,对在手项目实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为了降低创业门槛,镇党委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鼓励镇机关干部再创业的规定》等相关扶持政策,不定期的召开全民创业工作推进领导组工作协调会,通报各村、各单位创业进展情况,通报企业、客商、群众创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落实班子成员、分村镇干挂钩联系企业和村,及时帮助企业、客商、群众,落实立项审批、用地协调、水电开通等配套服务措施,既提高群众的创业成功机率,也增强了政企双方的信任。如今年初,南通万德纺器有限公司因新上生产线需扩建厂房,镇党委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工业、土管、建设等人员深入厂区,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难题,最后决定将镇教管站、成人学校实行整体搬迁,让出土地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又比如镇内的海丰针织公司,今年四月份要扩建车间,茂青村党支部一班人毫不犹豫的将办公室搬迁到新的地点,从而促成了海丰公司的合资扩产。

三、多招并举,扶强做大,推动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

一是干部带动。今年我镇充分发动镇全体机关干部、全体村定编干部以及教育系统在编教职员工,发挥自身优势,广泛联系,积极领办、创办、参办、帮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目前镇村干部在全民创业中积极带头创办、参办、帮办企业的人数已有9xxxx,其中镇班子及家庭成员参办、帮办企业4人,占班子总人数的20,村班子成员共有5xxxx,占班子总人数的49,50岁以下的村干部参与创业的人数达7xxxx,占定编干部总数的70(其中村支书大部分都有一个创业项目),“老板型”支部书记1xxxx。机关工作人员及教育系统人员参办、帮办实体达到30以上。二是环境促动。通过宣传造势,政策引导,典型引路等方法,鼓励更多的农民、打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增强自主创业意识,不断催生新生创业力量。三是企业推动。鼓励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帮助他们向更高的创业层次拓展,加大企业增资力度,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的层次,我镇规模企业已发展到1xxxx,今年就有xxxx企业新上了技改项目。四是政府助动。针对当前项目用地日益紧张的情况,我镇党委政府充分运用闲置资产帮助客商创办实体,成功盘活了原×××收花站、东凌老乡政府、大豫供销社的闲置房屋,利用这些闲置资产成功创办了总投资

50xxxx元的日盛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40xxxx元的仁杰水产品有限公司、总投资50xxxx元的柏兰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10xxxx元的南通新大新酒店等企业。五是龙头拉动。加快我镇出口蔬菜、海产品、针织等龙头企业的规模化、国际化步伐,通过龙头企业的拉动效应,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为广大群众更加广泛的创业机会。

四、培育特色,强力引资,做大做强板块经济

今年来,我镇党委积极挖掘现有优势,整合招商资源,创新招商方法,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进一步拉长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茂青村紧固件生产加工、豫新村纺织服装加工,东凌、东港村的海产食品加工、东港村的滨海旅游休闲等特色产业板块,通过初级产业的规模扩张、特色产业的提升发展、主导产业进档升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扩大了市场占有份额,推动了我镇的全民创业和项目建设向纵深发展。全镇完×××外境内项目注册资金6164.xxxx元,占年度计划的123.2,新批注册外资1154.3xxxx美元,占年初计划的115.4,实际注册外资到帐502.3美元,占年初计划的100.46,提前一个季度完×××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此外全民大创业,还为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空间。今年全镇累计输出劳动力已达1.xxxx人,增幅保持在8的增长,预计年内农民人均收入达468xxxx。

探究我镇党委在全民创业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和感触是:得益于党委书记集思广益在方法思路上的创新;得益于党政班子一班人精诚团结、整体推动,按照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积极引导和大力培植个私经济;得益于有一支素质优良,经验丰富,敢于攻艰克难的镇村干部队伍;得益于有一套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机制和科学完整的培训、考评、推进、激励机制;得益于镇党委更快、更全、更新、更特的服务理念。

第16篇: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

临洮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创建创业型

城市工作总结

为更好的落实全县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我局根据创建活动中承担的职责任务,结合部门工作实际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一、真情服务,创建载体。

临洮县住建局紧随国家政策,秉承地域优势,积极开展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已创建了金泽洮水明珠建筑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和洮阳都市花苑建筑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如今,金泽洮水明珠建筑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已以良好的政企基础和提供各项积极的配套服务为具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人员搭建了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创业平台,这个平台的搭建是临洮县住建局积极作为结出的硕果,也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甘为政府排忧解难,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诚信、守信的临洮县金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鼎力相助的“经典之作”。

作为临洮首家创业孵化基地,金泽洮水明珠建筑企业创业孵化基地让当地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的自主创业踏上了新的征程,他的繁荣将为减轻就业压力、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以“解放思想求先行,服务大局促发展”的理念,真情为我县企业做好规划建设服务。一是建立了20个从5万元到1500万元的建筑领域创业项目库,项目包括建设领域公司及工程人员资质申报业务的中介机构、方便务工人员就餐的生活服务项目及建筑建设方面的工程安装、租赁、加工、销售业务形成我县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二是培养了牟国平、苟金科、任国强、曹津铭、创业带头人,

从建筑行业中筛选了钢铝门窗加工制作安装、电工、抹灰工程、水暖、钢筋、外装饰、架子工、模板、混凝土、塔吊、瓦工、木工、沙料运输、防水、施工设备、工程预算、工程结算、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等20各创业项目,帮助了孙奎、石作柱、毛仲林、文乾军、刘军平、杜明生、杜娟平、苟天禄、赵文君、王有堂等100名自主创业人员进行创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细化分工,责任到位。

1、加强组织领导,靠实相关责任。

我局成立了以靳忠祥为组长,赵向福为副组长,赵向福为办公室主任的创业型城市暨民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办公室(电话:2244238),并下设规划编制技术服务组、规划建设监察组、工程建设管理服务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组,并结合各股室的相关职能,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全力以赴优化我县发展环境,负责各项具体目标任务的落实。一是城乡规划股负责协调指导创业经营场所规划建设,加大创业孵化园的规划建设力度,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配套的城乡创业载体。二是建筑业股通过细致调研,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制定项目报批流程,为创业载体审批提供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三是城建房管股负责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场所进行调查摸底,为创业者提供就业场地的信息。

2、减少中间环节,简化工作流程。凡前来我局办理业务的创业人员,直接去行政服务中心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经批准、核准备案后再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后,由土地主管部门划拨土地。然后再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报建审批项目。

3、规范各项行政审批

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工程报建审核、市政施工企业资质审核(初审)、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核(初审)等依法审查报批,按照标准收取费用。

4、遵照限时办结制提前办结各项许可申请

当申请人提出的申请材料齐全时,我局均作出了当场受理;当发现材料不齐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我局行政审批人员做到耐心指导,把承诺办理时限控制在规定时限的1/2;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办理时限的,要按照便民利民、优质高效的原则,分类确定办理时限。

执行上级各项重大决策,应当及时部署和落实,不需要制定具体政策的,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比原定时间提前3天完成;需要充分调研、制定具体政策的,在15个工作日内制定工作计划并向上级发文机关报告,比原定时间提前5天完成。对请示性事项要及时研究处理作出明确答复,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如: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许可证,在资料齐全时2个工作日做好初审,然后报市上审批,比原定工作时限提前10天办结。

三、强化协作,多方联动。落实政府出台扶持创业相关政策,加强与劳动保障部门的沟通联系,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部门联动,共同推进我县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

二0一二年九月七日

第17篇:创新创业人才工作总结

2011年斯大林街工委

“创业创新、全民成才”工作总结

“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开展以来,斯大林街工委高度重视,街工委书记亲自挂帅组织开展此项活动,一年来,我们围绕安置就业、培训基地创建、资金扶持等方面开展工作,结合区域实际,确立了强化领导和优化人才服务战略,推进“三个三”措施落实,努力为推进道里区“两区”建设做贡献。通过全街上下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体工作如下:

一、加强领导,全力实施“三个”机制建设

做好人才工作,发挥人才优势,我们在提升组织工作上下功夫。按照市区委组织部开展“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要求,我街以抓机制建设为突破,全面确保人才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建立街区人才联动机制。充分利用街区资源,通过建立“三联”机制,即主动与居住在社区的离退休老领导、老专家和在职专业人士联系挂钩、主动与街道实训基地大专院校联系挂钩。整合和利用驻街儿童医院、哈歌剧院等72家大单位和街实训基地黑龙江工程学院、市社科院培训学校以及辖区百余名离退休专家、学者资源上下功夫,通过服务,推动各类人才发挥作用。二是建立社区人才工作信息机制。从保证人尽其用出发,通过建立社会工作人才信息库,主动将辖区人才队伍,按照医疗康复、文化教育、体育健身、法律援助、心理卫生、生活救助六大类进行组合;同时,通过建立人才工作信息联络员,全面保证人才工作有效开展。三是建立社区人才工作保障机制。一方面,通过采取开通街道、社区人才“110”专线,不定期地安排辖区人才为群众提供服务、

1 咨询、援助活动,积极发挥人才服务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定期开展人才走访工作,及时了解和提供生活、工作需求,千方百计解决他们后顾之忧。

二、服务人才,全力推进“三个”平台建设

为服务人才,调动人才服务社会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人才工作组织机制。成立以工委书记为组长,主管领导和辖区大单位及参与街道人才实训基地大专院校相关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并通过建立联席会制度和研讨制度,定期研究人才工作目标,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切实保证人才工作组织开展到位。我们按照统筹兼顾原则,主动将服务人才工作与社区劳动保障站相结合,推进“三个”平台建设。一是建设江桥社区创业培训基地平台。我们利用社区党校开展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共安置就业197人。二是建立用求信息平台。通过各类招聘大集和求职登记,整合信息资源,广开就业渠道,实现不挑不捡充分安置就业,对有就业愿望的推荐就业,对有创业愿望的扶持就业,就业安置率达95%以上。三是定期搭建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平台。通过“就业援助月”、“春风送岗位”、“残疾人援助月”“农民工援助月”等活动, 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86人,就业困难人员192人。

三、拓宽渠道,全力开展“三个”联动建设

为真正实现人才为我所用,我街将充分发挥近年来社区党建共驻共建工作成果,围绕实施“三个”联动战略,确保实现人才工作和服务民生工作有机结合。一是街社帮扶联动。为全方位扶持创业人才,我们深入基层,走访辖区密集型商业点海鲜市场、永久花鸟鱼市场等,大力宣传小额担保贷款惠民政策,发放宣传

2 单800余份,接待和现场咨询300余次。其中地段北社区大学生郭帅在社区的帮助下办理了小额担保贷款,成功开办了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家园装饰设计工作室。二是开展拓展技能和帮扶联动。主动联手市社科院培训学校教师和用工单位,定期为辖区大学毕业生、下岗失业职工和有就业能力的群众提供技能培训,努力增强他们适应社会、胜任岗位的能力和水平。组建由辖区法律、科技、技术专家和创业骨干参加的义工服务队伍,结合街区开展的“进家门、解疾苦、办实事”活动,组织他们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送岗位、送技能、送温暖、送政策、送咨询”的五送活动,用实际行动,支持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是广泛发动安置联动。为给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与用人单位对接的机会,辖区17家企业与35名下岗失业人员签订了意向性就业协议。此次活动分别被生活报及哈尔滨报进行了报道。为扩展用工、招工服务平台,街道建立了党建服务网招用工服务平台,整合辖区资源,为招用工单位和个人提高帮助。辖区单位有百年人寿、平安保险公司等17家用工单位主动加入其中,20余人达成意向性协议。在“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中,在办事处的大力扶持下,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发放322万元。通过各方面的扶持,我街涌现了许多创业典型人物,地段北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左丽君,下岗后生活十分拮据,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得知情况后,鼓励她自主创业,并主动帮她办了小额担保贷款,开了个零售仓买店,帮她走上了致富之路。花圃社区下岗失业人员韩福群,夫妻双双下岗,面临命运的改变,他们没有气馁,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协助下,贷了款,开起了老头包子铺,成了创业创新的典型人物。

二〇一二年三月一日

第18篇:创新创业园工作总结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夯实服务内涵 提升服务品牌

——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贯彻实施开发区“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双创园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加速发展的突破之年。双创园以浦江高科技园产业、科技的发展规划为指导,确立了双创园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形成了以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为载体,以科技创新要素管理(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科技金融)为核心,以增值服务形成个性化解决方案为有效服务手段,不断优化、提升创新环境,夯实双创园科技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品牌。

2014年全年园区企业产值突破4亿元,实现税收3273万元,双创园加速企业大郡公司被正海磁材以“定增+现金”方式收购81.53%的股权,公司估值4.71亿元;加速企业南安机电、普适导航成功登陆“新三板”;加速企业宏力达信息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第二名;双创园首次参加国家级孵化器考评即获得优秀等级。

下面就公司2014年工作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一、孵化服务前伸,苗圃建设成效凸显

双创园科技创业苗圃自2012年建设以来,众多“幼苗”在双创苗圃这座“温室”的滋养下不断成长,由青涩变得成熟。2014年苗圃共引进51个创业项目,其中27个项目已成功设立公司,19家企业获得区财政资金资助。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上,双创园选送的6个创业团队“冠显光电科技”、“美拓生物”、“管格”、“浦江交龙队”、“分普新材料”、“益壤环保”进入了上海赛区复赛,其中“管格”、“分普新材料”2个创业团队成功挺进全国总决赛。

二、孵化服务后延,助推企业加速发展

作为上海科技企业加速器试点单位,结合浦江高科技园的特点,按照集团内部分工协作、“建管分离”的加速器建设、运营新模式,已有孵化毕业企业13家和外部引进的8家科技企业,合计21家符合加速器入驻标准的高成长企业,加速空间超过4.7万平米,年销售额超过8.5亿元,销售和利润年增长率达30%。

按照加速器运营和服务的特点,提出了“一二二五”的加速服务体系,即通过制定加速器服务专员制度,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高端人才服务平台,提供增值服务、人才服务、项目申报服务、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等五项服务内容,辅以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加速方案和企业增值服务等两项服务手段。“一二二五” 的加速服务体系特色鲜明,企业服务工作有的放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三、强化创新要素管理,营造科技创新创业环境

1、科技人才高端集聚

随着在孵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各类高端创业人才不断涌现,双创园创业人才现已集聚了博士62人,其中海归博士26人。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推荐微松自动化郭俭、苏试众博史晓雯、贵洋信息程凯等申报2014年闵行领军人才,其中郭俭成功入选;推荐钟瑾参加第三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商”评选;推荐方咏伟参加第十三届“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评选;推荐双创园32名优秀党外人才参加科技类党外人才专项调研;推荐2名人才参加“中国梦申城美”典型事迹推荐活动;长安汽车季方胜、博太科包立刚加入闵行区留学生联谊会。

2、科技项目成绩斐然

(1)科技项目申报成绩显著,项目获得各类专项资助达1225万元,资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裕晶、乐耘、宏隆等6家企业成功获批区技术创新项目并获得95万元资助;咏舆、远见生物获区产学研项目30万元资助;交睿、裕晶、感信、咏舆、科致、南安等11家企业获批上海市创新基金,资助共计280万元;咏舆获批高新技术企业,至此双创园高新技术企业达35家;南安机电的直流调速控制器NA-SD590(591)项目成功获批高转项目;柯惠医疗制造公司通过辅导再次获批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金额200万元;柯惠医疗技术公司获批闵行区外资研发机构扶持;东方延华获批2014年上海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专项资金、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设计人员专项奖励,金额120万元;神开科技获批2014年度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金额300万元;微松自动化获批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高新技术领域项目,金额200万元,同时还获得市经信委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立项。

(2)积极辅导并组织双创园21家企业及团队参加第二届创新创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业大赛,其中1家企业及6个团队获上海赛区优胜奖;宏力达、管格和分普新材料进军全国总决赛,最终宏力达获新能源与环保行业全国大赛第二名。

(3)完成2013年度大张江资金立项、审计和验收工作。双创园“三三七”服务体系和科技金融建设项目获批市、区两级资金44万元;企业科技保险补贴项目获批市、区两级资金17万元;企业贷款贴息项目获批市、区两级资金12万元;申报区科委2013年度孵化服务奖励补贴28万元;协助双创园71家(次)企业申请闵行区房租补贴合计120万元。

3、科技金融支撑有效 (1)科技贷款

自2013年4月正式签约至2013年底,双创园4家企业共计获得集合信贷1700万元。2014年以来,双创园三家企业合计获批贷款1800万元(其中建中获批1000万元、科致获批500万元、感信获批300万元)。至此,双创园与上海银行合作的集合信贷平台授信额度累计已达3500万元。

此外,推荐宏力达公司获市创履约担保贷款50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并获得科技信贷政策扶持。

(2)投融资服务

2014年双创园积极探索以服务换股权(期权)的创新孵化服务新模式。通过为企业撰写商业计划书、代表企业接洽外部投资机构等形式先后为贵洋信息、环康医药等近10家双创园企业提供投融资服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务,其中已签订《融资顾问协议》的企业6家。随着企业融资的加速推进,将为双创园持股孵化服务储备一批优质资源。

通过双创园的孵化、加速接力服务,双创园企业大郡动力短短几年间成长为销售近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10月下旬,上市公司烟台正海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码“300224”)发布公告,拟以“定增+现金”方式收购双创园企业大郡公司81.53%的股权,交易作价3.9亿元,对应大郡公司整体估值4.71亿元。

9月份双创园与天使中国合作,举办了一次TMT专场路演会。11月份,举办“双创园投融资项目路演”,为凡米智能等7家双创园企业提供与投资机构对接的平台。

(3)新三板上市服务

2014年2月14日,双创园企业南安机电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成功挂牌,成为继建中医疗后浦江双创园第二家成功登陆“新三板”的企业。双创园在协助企业顺利迁址、规划设立研发子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高转项目、专精特新企业、产学研项目等方面均给予了深入的辅导与服务,并多次推荐企业参加市、区主管部门组织的新三板上市培训活动,有力推动了企业改制上市的进程。

11月10日,双创园孵化毕业企业普适导航也成功挂牌“新三板”。双创园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等服务,帮助企业获得政府扶持和金融支持,为企业成功挂牌铺平道路。

双创园首家“新三板”企业建中医疗挂牌半年后即获得创业板上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市公司东富龙(300171)定向增发募资1600万元,再次开创双创园企业新三板定增的先河。5月份,科致电气顺利完成股改,有望在2015年挂牌。

截至目前,双创园新三板已挂牌企业3家(建中医疗、南安机电、普适导航);已获《同意挂牌函》、即将正式挂牌的企业1家(科致电气);已完成改制并与券商签约、即将上报材料的企业1家(感信信息);已改制企业1家(东方延华);拟改制企业1家(裕晶半导体)。

四、夯实科技服务内涵,着力提升服务能力

1、基础服务贴合需求重实效

2014年双创园共组织11场培训讲座。涵盖法律、人事、项目申报、专利等方面,共计320余人次参加培训,培训内容及课程安排得到广泛好评。组织导师咨询及讲座共2次,相关行业企业家沙龙2次。

协助双创园企业新申报115项专利(其中发明37项)、软件著作权10项。目前拥有专利达322项(其中发明专利118项),软件著作权77项,集成线路布图1项。

2、增值服务扎实推进谋创新

2014年双创园与科致电气、贵洋信息、宏力达信息等3家企业签订了增值服务协议,累计已完成增值服务签约14家。投融资财务顾问服务、新三板上市服务、科技项目服务齐头并进,增值服务专业,个性化方案有效,成效显著。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1)微泓项目

针对微泓在战略规划、财务顾问等方面需求,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务。帮助企业完成商业计划、制订融资规划、接洽投资机构,负责融资谈判,成功获得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EFG)所属的创业接力基金的青睐,成功融资600万元,助推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2)科致项目

通过上市辅导加快企业新三板上市步伐,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新三板《同意挂牌函》,即将在2015年初挂牌;在银行信贷方面,帮助企业成功获得一笔500万元履约担保贷款授信。推荐企业申报大张江资金改制补贴50万元。在项目申报方面,推荐企业申报“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由专人辅导并帮助企业进行申报材料的撰写和完善。

(3)宏力达项目

以项目服务组的形式为企业参加第三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撰写商业计划书、制作参赛PPT,最终协助企业成功挺进全国总决赛并获得行业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积极辅导企业申报闵行区“四新产业”专项;推动企业与上海交大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以及与裕晶半导体等双创园企业的合作。

回顾2014年,孵化基地良好的招商形势为双创园储备了一批优质的科技项目,我们也牢牢把握住了这个机遇,按照“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特色产业集群”的四位一体孵化链,推动孵化服务前伸、后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延和深度拓展,一批优质创业企业脱颖而出。

然而企业的不断集聚对我们的孵化能力和水平带来考验,在荣誉和成绩背后,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一是孵化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加强;二是孵化服务手段和方式可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特别是持股孵化等科技金融手段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第19篇:青年创新创业工作总结

武汉市青年创新创业工作总结

近三年来,全市共青团青年创新创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民创业的总体部署,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为推动青年创新创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方位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工作,全面解决青年创新创 业困难。

针对武汉青年创新创业工作存在几项困难:一是部分青年观念陈旧,创新创业意识淡薄;二是创新创业资金普遍不足,特别是户口不在武汉和无抵押担保的青年获取资金扶持困难;三是部分青年创新创业能力较低;四是不少青年对如何创办自己的企业,知识严重缺乏。针对这四类问题,团市委从创业宣传、培训、资金项目等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青年创新创业意识。

按照鼓励每一个青年至少都要有创新创业意愿的目标,团市委开展了多载体、多层次的青年创新创业宣传,广泛宣传我市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帮扶项目、先进人物和典型案例。依托市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信息化青年人才协会,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团,在武汉地区各个高校广泛开展“武汉青年创新创业导航工程高校行”活动127场,接受创业教育的大学生超过10万人次。2006年,建立了武汉青年就业创业网,目前,总访问量超过3000万人次。同时,在《长江日报》、《武汉晚报》制作专版,在电台策划专题节目,在电视台直播创业挑战赛,积极营造青年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2、健全培训体系,提高青年创新创业能力。

依托市团校、共青团农村青年培训基地、武汉青年创业培训中心,为有创业意愿的青年提供培训。三年来,已成功举办49期SYB青年创业培训班,培训近2000名创业青年,帮助600多位学员成功创业,全市各级团组织通过各种渠道,组织青年创业培训3000余人次,帮扶青年创业600余人次

开展青年创新创业诊断。依托青年创新创业导师团,对初创企业实行一对

一、多对一的全程服务,提高青年创新创业成功率。

3、整合各方资源,加大青年创新创业资金扶持。针对城市青年,团市委与长江日报、艳阳天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了“平民创业行动”,设立100万元的“武汉青年创业金”,用于扶持有潜力的青年创新创业项目。这项工作得到了阮成发书记的充分肯定,并作了重要批示。同时,与艳阳天商贸发展有限公司、武汉信用风险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设立了“武汉青年创业担保基金”,为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提供风险担保。

针对大学生,与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合作,已举办三届“武汉大学生科技创业挑战赛”,共有 50个高校的近400个团队参加挑战赛。除获奖项目获得创业资金支持外,另有10个项目获得“天使基金”等风险投资支持。此外,联合武汉鸿华服饰有限公司、武汉广播电视局共同举办“鸿华〃爱驰大学生创业电视大奖赛”,联合武汉可可精武鸭脖公司举办武汉城市圈大学生创业行动,联合统一企业举办校园创业营销大赛等一系列创业活动。三年来,共挖掘、整理创新创业项目超过500项。

针对农村青年,团市委与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合作,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工作,深入推进农村青年诚信创业计划的通知》,三年来,累计办理农村青年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近4500笔,累计金额近2亿余元。同时,通过团省委“扬帆计划”和团市委“展翅计划”,积极帮扶大学生村官创业。

2010年11月28日,邀请了伦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红杉资本、泰朴投资等数十家国际著名的金融服务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来汉与我市创新创业企业进行洽谈和交流,为武汉青年创新创业又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全力打造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青年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在阮成发书记的直接关心和以及各委办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阮成发书记提出的“机制、模式、生命力”的要求, 联合武汉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总面积4280平方米的武汉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青年创业港的硬件建设已全部完成到位,步入正轨,包括整体装修、品牌设计、办公设备添置等。平台软环境建设正按着既定的工作规划稳步推进,工商、税务、财务、法律的代办公司都已入驻平台。创业培训、创业沙龙、创业大赛、创业孵化、小额担保贷款等工作已经全面陆续展开。目前已有7家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入驻,接待有创业意向青年百余人。

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在光谷人才培训基地建立的350平方米的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教育培训中心,专门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培训工作,现已运行正常,服务平台陆续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科技创业大赛报名,小额贷款申报、企业孵化和企业注册代办等服务。与此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联系了一批创业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成功企业家,建立了一个稳定高质的创业培训和实训讲师团,并联系一批在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企业为创业青年提供“企业管理实训岗位”,让广大有志于创新创业的青年能接受零成本、高质量的创业辅导和实训。

三、通过岗位见习,为创业青年积累创业经验。

建设“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是共青团为青年提供岗位实践、积累创业经验的有效载体,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套“两找一对接”的工作方法,即,“找企业,建基地;找青年,荐岗位;做好青年和企业的有效有序对接”, 三年来,在全市共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215个,提供各类见习岗位3195个。

1、找企业,建基地。

组织化动员与社会化动员相结合,多渠道找企业,建基地。通过共青团的组织网络,在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联合会、青年文明号集体等会员单位中,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除了组织化动员,还采用了上门走访协商、媒体宣传吸引和依托网络平台接受报名等多种社会化动员方式。

2、找青年,荐岗位。

社会化动员方式找青年。通过与社会媒体合作开设专栏,向全市广大青年介绍“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设情况和具体对接流程。组织化动员方式找青年。将岗位信息编印成宣传折页后,由各团区委依托街道团工委和社区团支部、青教办、青少年学校、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等基层组织发布。与高校合作找青年。在校园内开展岗位信息发布会,将岗位信息直接送到学生手中。实行“三位一体”(高校、基地、团区委)找青年,增强了见习基地工作整体联动效应。

3、实举措,促对接。

建立青年见习人员档案库。各团区委每接收到一名青年见习“岗位申请”后,建立青年见习人员档案库,方便企业接转。确立转接原则。针对见习人员申报过程太长、程序较为复杂、整个对接时间较长等问题,确立了“具有15个以上见习岗位的,申请满10名即转接;具有5个以上见习岗位的,申请满5名即转接;有5个以下岗位的,即有即转”的转接原则。开展青年与企业对接见面会。各团区委纷纷开展了“见习招聘会”、“招聘双选会”、“赶集会”等成规模的集中招募形式,促进青年与企业直接对接。落实见习跟踪服务。对每一个见习申请在接转后的2天内,各团区委都会对青年见习面试情况进行跟踪,了解青年见习面试情况,听取青年见习情况反馈,便于后期对见习岗位信息的实时更新。

三年来,我们围绕青年创新创业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离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要求,离全市广大青年对我们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民创业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让更多的青年在全民创业的春风里茁壮成长。

第20篇:创业创新部工作总结

2012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蓦然回首,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迫近尾声。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创业创新部在院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在学生会主席团的指导下,立足本职,紧紧围绕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工作重心,同时也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共同协作,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各项工作,但同时我部在许多工作中也暴露出不足和缺点,急需在以后的工作中弥补和改正。为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为广大老师同学服务,特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部顺利完成纳取新干事工作

九月伊始,随着2012级新生的到来,一年一度的学生会招贤纳新工作也随之展开,在纳新过程中,根据我部在今后一年中开展活动的具体需要,并综合考虑了新成员在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立足于人才的多样化,以满足我部工作的不同需要。而在部门工作期间,我们对于每个成员的工作情况,比如:签到考勤,予以一定的记录,并以此为审核依据,以便在以后的评比中作参考。另外我们也让所有成员共同参与活动,有利于找到对于部门的归属感。同时,能够让大家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增进认识和了解,加深友谊和凝聚力。

二、职场大咖秀的顺利举办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就业意识,培养自我展现能力的精神,我部于11月5日成功举办了职场大咖秀。此次比赛过程中要求每位参赛选手都身着正装,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多的了解职场礼仪的重要性与简历设计的作用,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由于参赛选手多是大一,所以对职场的一些都还不太了解,作品内容不免有些空洞,这是这次比赛的不足之处。最后由学生会主席陈浩进行点评,并注重讲解了简历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增加了同学们对职场礼仪知识的了解,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的成功举办

为了进一步浓厚校园氛围,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11月初,我部根据院团委指示,组织并开展了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科普作品创作大赛。11月3日,我部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了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的决赛,这次比赛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创新创造”的主题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到了广泛的科技知识,也使同学们感受到了浓厚的科学氛围,整个活动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但是我们也有很多缺点和不足,因为是第一届科普比赛,所以经验不足,不过这也为明年举办此次比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PPT设计大赛的成功举行

为了提升校园科学文化氛围,提高我院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我院学生良好的的综合素质,我部于11月21日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了我院第四届PPT设计大赛。此次比赛是在同学们的期待中开始的,整场比赛由学生会各部部长进行点评,最后由主席进行总结点评。这次比赛总体上是成功的,但是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作品链接没有做好,导致中间有一些停顿,有了这次的经验教训,相信我们会越办越好,争取下次办的更加圆满。

以上所述就是我们创业创新部一学期以来的主要工作,工作基本都已经完成收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如:(1)各项比赛和活动过程中人员安排的合理性和组织协调性仍须进一步完善;

(2)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如电脑故障等,应该要有两手准备,以防万一。

在下学期中,我们将弥补不足,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探索工作新思路和工作方法,加强我部与学生会主席团和其他部门的联系。不断的自我总结,学习和借鉴兄弟组织的优秀管理体制和工作方法,不断完善自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林学院学生会创业创新部

2012.12.12

创新创业型社区工作总结
《创新创业型社区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