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银行工作总结

商业银行金融稳定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0-21 08:35:27 来源:银行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金融稳定工作总结

篇一:金融办工作总结

峄城区金融办2011年工作总结

峄城区金融工作办公室自今年4月份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积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认真履行对全区金融机构的协调服务、协助监管等职能,引导全区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支柱产业、重点项目、中小企业以及“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支撑保障作用,各项工作都取得长足发展。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1年主要工作

(一)发挥监督指导职能,保障银行金融业健康运行。

(1)维护银行业平稳运行。今年,在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根收紧的形势下,我办积极指导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金融服务意识,提高金融服务质量,通过积极协调与扎实有效的工作,较好地维护了全区金融业的平稳运行,促进了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规模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全区共有银行金融机构7家,其中国有商业银行4家(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政策性银行1家(农业发展银行)、地方法人银行1家(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1家。已初步形成了以国有银行为主体,商业银行和股份银行为两翼,其他的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为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各类金融机构基本覆盖全区。今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势头强劲,新增存贷比位居全市前列,为全区重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1-11月份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8.17亿元,同比增长4.1%,贷款余额51.86亿元,同比增长24.4%,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

(2)协调促进银行信贷。为更好地发挥金融业在全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我们在多方征求意见,充分调研后,制定下发了《峄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对金融机构支持全区经济发展的考核奖励办法》。截至11月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1.86亿元,同比增长24.4%,贷款比年初增加10.2亿元,贷款余额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的27.5%,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其中协调农业发展银行在夏粮收购期间,及时争取2亿元贷款用于夏粮收购,为农民解决难题;协调中国银行在深圳努力争取2000万元外部贷款,用于支持当地企业发展。

(3)督促提升服务水平。为提高我区服务窗口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针对存在问题,7月29日,区金融办联合区纪委、区机关效能投诉中心组织召开了峄城区服务窗口相关单位负责人会议。重点强调了银行等金融部门存在百姓办理业务排长队,等待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对于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多次明察暗访。通过一段时期的整改,银行服务质量改善明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保险金融业稳步发展 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和经济的“助推器”,自区金融办成立以来,我们充分认识到做好金融保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按照“以服务促发展”的原则,积极为全区金融保险业提供业务指导等相关服务,致力于打造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在金融办和各有关单位的共同争取下,11月24日,平安财险在我区设立支公司,至此,全区共有大型保险公司13家。截止到11月底,我区缴保费收入又创新高,资金为5036万元,其中人寿保险公司2056万元;人民财产保险公司1430万元,太平洋保险公司1170余万元,永安财保公司380万元。

(三)丰富信贷服务体系,发展多元化担保融资方式。

(1)进一步搞好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服务,培育壮大担保公司,认真履行好协助监管职能。一是区金融办创新信贷方法,加大对全区工业经济、民营经济、“三农经济”及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贷款难题。截至今年11月份,全区共有担保商会8家,累计担保总额达到3.1亿元,省金融办批准设立的宏通担保公司担保额为2210万元;二是按照省、市金融办关于规范整顿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要求,近期区金融办陪同市金融办、市银监局有关人员对峄城区宏通担保公司进行了一次风险排查。就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同公司的管理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现场交流,提出了相关整改意见和建议,积极帮助解决在运营上存在的困难,使其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开展经营活动、严格管理、规范运作,从而更好地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

(2)积极申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为了完善我区的金融体系,缓解农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压力,促进我区经济发展,我办多次与省、市金融办在小额贷款公司筹建工作问题上进行沟通协商,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积极促进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区金融工作办公室组织各成员单位对小额贷款公司申请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核,审定了枣庄市峄城区丰源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的组建方案,现省金融办正在进行该公司申报材料的审定工作。 (3)积极实施区非上市企业股权托管项目的申报。为了加强对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的规范管理,防范金融风险,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其上市创造条件,区金融办根据省委、省政府(鲁发[2010]10号文件)关于“完善发展全省性股权交易市场,为实现未上市企业股权转让创造条件”的要求,结合本区各企业实际,通过对各企业的尽职调查,选定海石花蜂业有限公司、山东豪利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旭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为我区首批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申请股权挂牌项目企业。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争取,海石花蜂业有限公司和山东旭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12月29日顺利在淄博市举行第五批企业托管挂牌仪式。山东豪利集团有限公司股权托管项目的申报材料也已准备就绪,按计划将于2012年4月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完成股权托管挂牌。

二、2012年工作打算

虽然我们在2011年所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2012年我办将继续围绕全区中心工作,进一步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新问题、提出新举措、开创新局面,推动我区金融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新突破:

(一)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继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抓好上级和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金融产业发展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大金融债权维护力度,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为引进更多的金融机构进驻我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篇二:个人金融部工作总结 个人金融部工作总结

一、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个人存款。截至12月末,个人存款余额.亿元,较年初增加.亿元,增量居系统内第位,完成省行年度计划的.%,计划完成率居系统内第位,较上年提高个位次。个人存款增量市场份额.%,居第1位,较上年下降.个百分点。

——个人贷款。截至12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万元,较年初增加 万元,同比多增 万元,完成省行年度计划的 %,居系统内 位;同业占比 %,居第 位。 全行非住房个人贷款余额xx万元,累计发放xx万元,同比多发放xx万元,较年初增加xx万元,同比多增加xx万元。增量居系统内第x位,完成省行年度计划的xx%,计划完成率居第x位,同比提高x个位次。

——惠农卡及农户小额贷款。截至12月末,全行共累计发放惠农卡 张,较年初增加 张,增量居全省第 位,完成省行计划%,计划完成率居全省第 位;授信户数 户,较年初增加 户,增量居全省第 位,完成省行计划 %,计划完成率居全省第 位;小额农户贷款余额 万元,较年初增加 万元,增量居全省第 位,完成省行计划 %,计划完成率居全省第 位。

——理财及个人中间业务。截至12月末,全行基金认申购金额为 亿元,完成省行年度计划的%,系统内计划完成率由年初的第 位提高到第 位。基金销售同业占比%,居第位,较去年提高 个位次。代销国债期金额 万元。销售“本利丰” 期金额 万元。实现个人业务中间收入为 万元。新增二星级(含)以上客户户,完成省行年度计划的 %,计划完成率居系统内第 位。发放优先服务贵宾卡6000张。销售“传世之宝”实物黄金 公斤,金额 万元,实现销售收入 万元 。

——网点优化整合工作有条不紊行进中,网点文明标准服务导入完美收官。截至10月中旬,文明标准服务已在全市200个营业网点导入完毕,从环境到人员、从硬件到软件,都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截至12月末,全行网点装修。。。。。。

2009年,经全行个人业务战线全体同仁的辛勤努力,个人零售业务稳步健康发展,为全行的稳健经营夯实基础。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存款是立行之本,强调负债业务的根基作用,强力营销个人存款。

1、以总行“”活动为助力,推动存款业务快速增长。我行结合往年情况,采取早动手、早谋划,对一季度工作进行详细筹划,各支行亦相继召开专门会议,对基层网点员工明确激励政策及考核力度,适时调动员工积极性。全行上下认识到从元旦到春节前夕,是城乡居民收入兑现、年奖派发和资金回笼的主要阶段。通过举办客户乐于参与的春天行动抽奖活动、送“福”活动等等 ,辅以真情回馈,点面结合,维持良好的银客关系;同时抓住年前的资金流动特点,依托网点转型的平台,借助借记卡、惠农卡、网上银行、消息服务、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以及我行合作商户等渠道和功能载体,积极做好储源挖掘,助推业务增长

2、加大对优质个人客户的营销和服务力度。优质个人客户是我行个人金融业务经营的战略资源。截至12月末,全行二星级以上客户占比,存款占比 ,由此可见,对优质客户的维护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关系到我行的业务发展和利润创造,只要抓住优质客户,就能稳定个人存款的基础。因此,从年初市行就深入实施“抓优质客户、促成长型客户、争潜力客户”的客户结构调整策略,依托个人优质客户管理系统,指导各支行对星级客户实施分层营销,坚持以经济贡献作为客户价值衡量的标准,集中优势资源,匹配相应层次的客户经理。强化对三星级以上客户的个性化服务及金融产品综合营销力度,提高客户资金的留存率。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对我行优质客户的增值服务,市行向辖内优质客户免费赠送优先办理业务专用卡(简称贵宾卡),为客户提供方便服务,对维系客户,市场营销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并在全市所有精品网点均开通贵宾服务窗口,并配备业务素质高的柜员,专门为贵宾客户提供服务。

3、加大对代发工资、企业分红和土地补偿款等源头性业务的营销力度。年初组织各行开展了代发工资业务调查摸底,指导各行积极抢抓源头资金和间隙资金,在全市作了针对性的工作部署。

4、加大业务调度和督导力度,建立健全业务督导和引导制度,充分发挥二级分行对基层行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一是定期汇制各支行个人存款通报表、市场占有率情况表和全市营业网点增量排名表,加强对个存款的监测和调度。结合不同阶段的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个人业务调度会议,分析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个人业务工作。二是深入基层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对于各区域内客户资源、增存热点及时帮助支行把握,协同拟定措施,共同展开营销,有效切入市场,批量吸呐个人客户,加快吸储增存速度。密切跟踪各类临时性、集中性资金投放划拨信息,有针对性营销代收代付产品和代客理财产品,竞争性拓展各类代理项目的机遇存款。对于阶段性增存“低迷期”和增势较差的基层网点,由市行直接会同支行进行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一研究制定具体的帮促方案。

5、总结典型经验,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今年以来,编发《个人业务信息交流》28期,市行采编我部简报一期,同时,对全市个人业务发展较快的支行,及时总结经验做法,由市行采编简报,如栖霞支行基金简报、毓璜顶支行黄金简报,并转发全市网点学习借鉴。篇三:2009年上半年个人金融部工作总结

济源分行个人金融部2009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济源分行个金业务紧紧围绕绩效考核目标,紧盯市场,加快个金业务战略转型,通过网点标准化改造、业务流程整合、专业队伍建设、强化绩效导向、实施产品带动等措施,负债业务、银行卡业务、理财业务、消贷业务的发展速度均进一步加快。截止6月末:银行卡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良好,贷记卡发卡、国际卡发卡、商户新增超额完成季度目标;财政公务卡发卡取得突破性进展,走在全省前列,发卡量全省第一,签约市直单位户数在四大银行中排名第一;人民币储蓄存款新增量排全省第3位,计划完成率在省行排名、新增市场份额均较1季度有所提高;个人贷款余额及新增市场份额均较上年末有较大幅度提升,关注率排全省第3名(含省行营业部),个人贷款业务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理财客户新增、理财客户资产新增和对私人民币理财产品销售三项指标均列全省第5位,其中,理财客户资产新增和对私人民币理财产品销售指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基金销售量排全省第5位,基金销售收入排全省第3位。

一、我行个金业务主要业务指标发展情况

(一)个人中间业务收入

全辖个金板块实现中间业务净收入780万元,中间业务净收入贡献度40.7%。其中:个人中间业务收入263万元,同比增加15.7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85个百分点,计划完成比例排全省第19位,较一季度下降3个位次;银行卡中间业务净收入161万元,同比增加54万元,完成全年第一目标的42%,总量在全省排第五名,计划完成率排第七名;保险手续费收入212万元,较去年同期多收入153万元,完成省行下达目标的38%,落后时间进度12.3个百分点;基金销售收入9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2%,同比减少36万元,全省排名第3位;实现对私资金产品收入4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83%;实现第三方存管手续费收入5.5万元,完成省行下达目标的36.69%。。

(二)负债业务

截止6月末,全辖人民币储蓄存款较年初新增81522万元,完成省行下达年计划的82%,新增量位居全省第3位,任务完成比例位列全省第15位,较1季度提升3个位次。新增市场占比23.95%,较1季度提高了1.05个百分点,位列四大行第三位,与工行相差8.37个百分点,与建行相差5.68个百分点。

外币储蓄存款较年初新增264万美元,完成省行下达目标的125% ,新增量位列全省第10位,任务完成比例位列全省第15位,较1季度提升4个位次。

借记卡新增发卡27817万元,完成省行下达目标的36%,借记卡直购额 万元,完成省行下达目标的% 。

(三)个人贷款业务

截止2009年6月末,我行个人贷款余额为49565万元,较上年新增11950万元,完成全年18000万元任务的66.39%,完成二季度计划4000万元任务的299%。全年完成比例全省排名第 位,第二季度完成比例全省排名第 位。新增市场份额为28.07%,较上年末上升23.88个百分点。

关注类贷款余额516万元,较上年上升171万元,关注率为1.04%,关注率指标按计划控制在省行要求的3%以内,排全省第3名(含省行营业部)。

个人贷款不良余额为1174万元,较年初下降199万元,不良率为

2.37%,较年初下降1.28%,不良余额全省排名第6,不良率全省排名第7。

四大行6月末零售贷款市场份额工行贷款余额72460万元,较上年新增13533万元,余额市场份额为37.82%,较上年末下降1.7个百分点,新增市场份额为31.79%,较上年末下降29.04个百分点;

农行贷款余额1143万元,较上年新增994万元,余额市场份额为0.6%,较上年末上升0.5个百分点,新增市场份额为2.33%,较上年末上升10.62个百分点;

中行贷款余额49565万元,较上年新增11950万元,余额市场份额为25.87%,较上年末上升0.64个百分点,新增市场份额为28.07%,较上年末上升23.88个百分点; 建行贷款余额68423万元,较上年新增16098万元,余额市场份额为35.71%,较上年末上升0.56个百分点,新增市场份额为37.81%,较上年末下降5.46个百分点。 我行零售贷款余额及新增均排四大行第三位。

(四)理财业务

截至6月末,全辖20-50万客户数量为2826户,较年初新增518户,完成我行年度计划的51.8%;全辖50万以上理财客户数量为1068户,较年初新增389户,位列全省第5位,完成省行下达年度计划的82%。

截止6月末,我行20-50万元客户资产余额81394万元,较年初新增1478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48%;我行50万元以上客户资产余额110450万元,较年初新增4605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9%,计划完成率排全省第3位,较1季度提升了2个位次。

我行20万以上客户数量合计新增907户,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65317万元,占我行储蓄存款总量的39%;较年初新增57375万元,占我行储蓄存款新增总量的70%。其中20-50万元客户储蓄存款新增12168万元,占新增总量的15%;50万元以上客户储蓄存款新增45207万元,占新增总量的55%,为我行储蓄存款的稳定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银行卡业务

截至6月末,实现中银卡发卡7887 张,同比增加434张,完成全年第一目标的61.93%,完成二季度目标的103%,总量在全省排第3名;国际卡发卡369张,同比增加291张,完成全年计划的94%,完成二季度目标的134%,新增商户106户,完成年计划的118%,全省排名第1;商户收单19809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0%;外卡收单25.8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23.8%;新增透支额1415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229%;中银信用卡不良率1.8%,控制在省行规定范围内。

(六)产品销售

截至6月末,销售基金11713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25%,同比增加1340万元,全省排名第5位,较建行个人基金销量约少7787万元;销售保险4225万元,其中趸交产品3404万元,期交产品821万元;共销售对私人民币理财产品39381万元,完成年任务179%,列全省第5位;销售对私外币理财产品113万美元,完成年任务40%,列全省第19位。全辖个人网上银行客户较年初新增11365户,完成年计划的56%,全省排13名。全辖网银累计交易量74801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8%,全省排第6名。6月份由于网银bocnet升级为3.0,新增柜台签约网银查询版功能,辖内各单位抓住机会,积极开展代发工资户与个人网银的捆绑销售,个人网银开户速度显著加快,仅6月份就新增了3905户,再创今年单月增量的新高;第三方存管新增开户3045户,完成省行下达目标的46%,新增量排全省第一位,完成比例排全省第5位;新增有效户2213户,有效户占比72.68%,位列全省第2位。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开展储蓄存款竞赛活动,提高市场占比

一季度开展的储蓄存款竞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季度是储蓄存款的淡季,为保持一季度的成果,应对当前储蓄存款发展的不利形势,制定了淡季营销策略,确定业务发展目标,深挖市场潜力,把储蓄工作做细、作深,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深挖客户资源,开展基础客户营销活动。为构建客户信息库的完整服务体系,加强对基础客户(指存款余额为500元-50万元的个人客户)的关系维护和新客户的营销拓展,促进基础客户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为三级财富管理体系输送更多客户,在全辖开展基础客户定向营销活动。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外币储蓄存款的工作力度。根据我行部分外币储蓄存款利率低于同业水平的现状,积极应对,采取有力措施,通过销售外币理财产品、叙做因私购汇业务、开展外币留学贷款、做好源头营销、开展有礼促销活动等手段,维护、拓展客户,拼抢市场。采取措施,提高借记卡发卡量。针对我行借记卡发卡工作不利的局面,要求全辖从现有客户着手,开展无卡代发工资客户配卡活动。修武支行积极行动,通过与当地财政局沟通,为财政代发户从新进行了批量发卡工作,一举成功发卡348张。 继发行“携手奥运成长账户“产品后,我行又推出升级版的“成长账户”——“爱心理财成长账户”。我行根据省行《xx银行河南省分行“爱心理财成长账户”实施细则》重新规范了业务,根据省行的文件要求充分做好了产品发售准备和营销宣传准备。

(二)积极营销,加强培训,加强零售贷款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一是积极营销住房开发商,协助支行做好项目上报审批工作,截至6月末,我行本年通过省行审批项目(含后续项目)13个,其中本部7个,额度为19843万元,支行6个,额度11751万元。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零售贷款客户经理风险防范意识,促进零售贷款业务又快又好发展。只注重业务发展,忽视经营管理及风险控制,业务

推荐第2篇: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论文关键词:中小银行;金融创新;产品创新

论文摘要:对于地方中小银行来说,金融创新是银行保持活力的根本,是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法宝。而金融创新就如同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反而会抑制金融风险。对我国地方中小银行金融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 地方中小银行金融创新存在问题

动机存在偏差,创新意识不强。其主要表现:一是我国金融机构因其特殊背景,金融创新的动因多来自政府的宏观动因、偏重于社会稳定、忽视市场特性,很少有由于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主动创新的,二是创新的微观动机则偏向于在无序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出现了许多不计成本甚至负效益的金融创新。在不发达的市场条件下,我国金融机构这种非市场行为破坏了开展有效创新需要的良好金融秩序。区域性中小银行由于金融创新起步较晚,行动较迟缓,因此这种动机偏差还是较为明显的。

金融创新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目前区域性中小银行在较大程度上依然以存贷利差作为主要盈利手段,所谓的创新也无非是用来吸存促贷,多样化的金融手段并没有被充分使用,无法通过创新给银行带来实际直接的利润。金融创新环境不完善。从我国金融环境来看,一是金融管制较严格,二是金融公平竞争市场不完善。

2 中小银行金融创新中的产品创新

以制度创新为基础,需求供给分析为前提。好的产品创新一定要是基于制度创新的。只有在政府和区域性中小银行自身花大力气进行制度创新,从而创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而区域性中小银行又为产品创新理顺了整个创新思路,以及为创新打好组织架构的基础,才能开始谈产品创新。而产品创新的范畴,就是,从哪些着手点入手,进行创新,在哪几个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进行哪些产品的创新,诸如此类。当然,要进行产品创新之前,必要的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是针对金融创新的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一方面确认自身所处的环境究竟是否适合进行产品创新,适合进行哪类的产品创新;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确认可以针对怎样的客户群进行怎样范畴的创新活动。[JP]

产品创新的目标管理。产品创新的目的,与普通厂商理论中的目的追逐利润最大化有相似之处。我国区域性中小银行进行产品创新的一个主要目的,也是探索自身经济的新增长点,使得新增长点能够在传统业务受到威胁时,能够一定程度的取代传统业务,成为风险的规避方式之一。或是稳步的成为提高自身利润率的一个有力武器。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探索如何通过创新不断巩固自身现有市场,并稳步的进行扩充。如果维持一成不变,则很容易就会造成客户流失。竞争对手先行又恰到好处的进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很有可能会让固有的老客户转而投向另外一个阵营。

3 产品创新层次分析

根据产品创新所在的层次,可以大致分为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金融工程类产品创新。各区域性中小银行在研究分析自身市场需求后,准确的定位如何创新。金融工程类产品创新,通常和我们目前在较发达城市的理财产品相关。这类理财产品的特点,跨市场经营,如金融期权、期货、外汇、QDII等。这类高风险的产品在金融市场比较成熟,资金比较富裕的地区将会有较大的市场。在这类地区的区域性中小银行,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金融工具,抓紧推出更多特色型的创新产品以吸引客户,从而获取更高的中间业务收入或者投资回报。

但区域性中小银行由于规模较小,混业经营未必非常的适合其发展。在开展上述各类业务的时候,可以寻找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如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盲目的进行混业经营准备也将会增大创新风险,在最终发展中有可能得不偿失。金融工具创新,虽然从创新层次上来说并非很高端。但正是金融工具创新,能够搞活区域性中小银行的金融,应当被作为区域性中小银行的重点创新方向而被考虑。

推荐第3篇:金融稳定的目标

金融稳定的目标

金融稳定的目标为:保持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基本稳定,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其目标涵盖以下三方面:

(1)对经济全局而言,要维护金融安全和金融主权,以避免金融危机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干扰和破坏。

(2)对金融部门而言,要防范和化解全局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局部系统性金融风险,及时切断风险传播,阻止风险的蔓延。

(3)对社会经济个体而言,要提供一个合理的金融预期,增强他们对货币和金融体系的信心。

推荐第4篇:金融稳定再贷款

金融稳定与金融稳定再贷款

温州民间借贷信任危机引起一系列的金融问题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为了维护温州金融市场的稳定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稳定再贷款也再次备受关注。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向可能或已经发生危机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是世界各国的一种普遍做法。虽然金融稳定再贷款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措施之一,但中央银行利用“最后贷款人”职能投放的基础货币,偿还性较低,还增加了金融系统中的高能货币存量,会带来众多不良后果。因此,中央银行应该坚持原则性和独立性,明确“谁该救,谁不该救”和“什么情况下救,什么情况下不救”,谨慎发放金融稳定再贷款。

所谓金融稳定再贷款,是指为维护金融稳定,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的用于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再贷款。按照现行再贷款分类,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向中央专项借款,用于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的紧急贷款,用于退市金融机构个人债务和境外债务兑付等其他风险处置类再贷款,用于兑付人民银行自办金融机构个人债务的再贷款,“再贷款考核月报表”中列入“其他再贷款”项下的各类再贷款。再贷款作为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在支持经济增长,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结构调整,保证金融机构流动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金融稳定再贷款的主要作用

金融稳定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行使“最后贷款人”的职能,维护金融稳定的措施之一。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向可能或已经发生危机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是世界各国的一种普遍做法。我国中央银行再贷款的主要用途和目的是推进金融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发放对象是存在金融风险的金融机构或当地政府,再贷款管理办法要求再贷款有抵押、担保作为保证。

当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高,严重资不抵债,支付困难;因违法进行存贷款业务,已出现挤兑**;一些金融违法行为及犯罪人员不能及时得到严厉查处等金融隐患时,可能会引起金融系统局部或区域性的支付风险,危及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因而需要中央银行介入维护金融稳定。如温州因民间信贷资金链条断裂引发的信贷危机,虽然政府尚未采用金融稳定再贷款的手段帮助温州摆脱危机,但政府已经采用其他手段介入并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解决贷款难问题。“浙江政府出面向央行再贷款600亿”的谣言满天飞,这也从侧面说明再贷款作为稳定手段的重要性。

金融稳定再贷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执行政府的货币政策意图。通常情况下,金融稳定再贷款可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被中央银行使用。因此,中央银行可通过调整再贷款的规模或利率,影响金融机构从央行取得信贷资金的成本和可用额度,从而直接或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另外,央行还可以通过调整再贷款政策,释放“银根”松紧的信号,从而影响经济参与者对市场经济的预期,达到调整宏观经济的目的。二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即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一家金融机构的倒闭很可能从冲击整个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引发支付危机,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中央银行出于维护金融稳定的目的,有必要向处于危机中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援助,帮助其渡过难关,避免因信用链条断裂而引发大规模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稳定再贷款潜在的不良后果

为处置和化解问题银行、证券公司、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财务公司的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给问题金融机构或地方政府发放数额巨大的再货款。但是,中央银行利用“最后贷款人”职能投放的基础货币,偿还性较低,还增加了金融系统中的高能货币存量,会带来众多不良后果。从直接影响来看,如此巨额的基础货币的投放,会进一步增加我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加剧我国的通货膨胀,增加通胀压力。另外,大量没有偿还保障的金融稳定再贷款将使中央银行积聚大量的不良再贷款,使中国人民银行成为金融体系的一个不稳定源。最后,中国人民银行提供过多的金融稳定再贷款将影响金融体系中参与者的预期,增加金融机构及政府与中央银行的博弈空间,加剧金融机构或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倒逼中国人民银行为维护金融稳定而最后提供贷款,不利于维护金融改革成果。而且,中国人民银行被迫发放的金融稳定再贷款又会进一步扩大基础货币投放,形成更大的通胀压力。

基于以上分析,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坚持原则性和独立性,明确“谁该救,谁不该救”和“什么情况下救,什么情况下不救”,谨慎发放金融稳定再贷款。在我国当前的金融环境下,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稳定再贷款的发放和使用应该受到严格约束,并对其运用和经营状况进行适当的信息披露,给予市场参与者稳定预期。另外,中国人民银行还要主导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和多层次的金融救助机制,如存款保险制度,防范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尽量减少金融稳定再贷款的发放,避免其演变成弥补损失的工具,同时避免自身由“最后贷款人”成为事实上的“第一贷款人”。

金融稳定再贷款的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各分支行主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稳定再贷款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再贷款业务管理的通知》和地方性的人民银行系统金融稳定再贷款操作规程等文件来规范金融稳定再贷款的操作程序,明确有关职能处室(科、股)的相关职责。

金融稳定再贷款管理主要分贷前调查、评估,贷时审批、发放和账务核算,贷后使用监督、债权维护等环节,分别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根据金融稳定再贷款的分类,本文从地方政府专项借款和紧急贷款两个角度简略介绍金融稳定再贷款的管理。

地方政府专项借款发放的主要依据是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地方政府向中央专项借款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要求建立人民银行总行、分行、中心支行的“分级负责制”,明确各级行的责任与任务,其中总行负责贷款的审批,分行负责贷款协议签署,分行营业部或省会城市中心支行负责贷款发放。规定还要求要对政府专项借款的 “借、用、还”三个环节加强管理,做到借款各环节手续清楚,不拖不压,及时处理;在借款用途上要确保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还款上要落实还款责任,及时督促地方政府按期还本付息。另外,要定期对专项借款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其使用效果,若发现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主动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及时纠正。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紧急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紧急贷款管理以“限额控制、授权操作、专户管理、逐笔审查、指定用途、监督支付”为管理原则,主要向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含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发放。办法还规定,紧急贷款仅限用于兑付自然人存款的本金和合法利息,并优先用于兑付小额储蓄存款。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的紧急贷款最长期限为两年,贷款到期归还确有困难的,经借款人申请,可批准展期一次,展期期限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紧急贷款应执行总行制定的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发生逾期的紧急贷款,应执行再贷款罚息利率。另外,中国人民银行还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改进紧急贷款管理的通知》和《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紧急贷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办法进行补充和完善,要求加强对风险机构的监管,明确了对停业整顿机构紧急贷款的管理,规范了申请紧急贷款的申请材料。

金融稳定再贷款使用的效果评价

如何评价金融稳定再贷款使用的效果呢?目前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是是否实现了处置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1997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对一些高风险的金融机构发放紧急贷款,以及通过地方政府向中央银行专项借款等方式,向被救助和处置的高风险金融机构提供专项再贷款,如向某证券公司发放专项贷款近3亿元,用于兑付个人债务;向拟撤销的5家信托公司发放政府专项贷款10 余亿元,用于清理个人债务及合法外债;向某市财政发放政府专项贷款20 余亿元,用于兑付财政证券个人债务等。金融稳定再贷款的及时发放与使用,确保了处于危机中的金融机构对自然人个人债务和合法外债的支付,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广大存款人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金融机构的风险蔓延,维护了地方金融和社会稳定。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一举措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进而增加社会公众对我国金融体系的信心,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是是否有利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有机结合。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工具,当中央财政面临困难时,中国人民银行利用金融稳定再贷款的方式解决地方金融机构的撤销等问题,大大缓解了我国的财政压力。这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解决问题方式不仅有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还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三是是否有利于处于风险中的金融机构恢复信誉。

对处于危机中的中小金融机构发放紧急贷款,进行金融救助,及时、有力地稳定了金融机构的危机局面,使中小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缓解风险金融机构的支付压力,提高风险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改善风险金融机构的赢利能力,扭转风险金融机构信誉下滑的趋势,增强经营信心并快速恢复金融机构的信誉和形象。如我国采用金融稳定再贷款的方法有效化解了城市信用社的风险,并取得了风险处置的阶段性成果。同时,金融稳定再贷款资金的持续供应和利率优惠,为中小金融机构带来了稳定的利差收入,加快其扭亏为盈的步伐,自我发展能力逐年增强,有力促进了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维护了区域金融的稳定发展。

推荐第5篇: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

金融1223班 王丹霓 A08120837

摘要: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全新的挑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需要进行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所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以及创新的思路策略等进行着重分析。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制约因素;思路策略

金融创新是指那些由金融家主导的,在金融业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广义的金融创新包括产品、营销、组织管理以及制度等

【1】方面的创新。金融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我国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1.金融创新的立法滞后及制度缺失。

自我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银行业经历了由行政管理体制向市场化发展过渡的过程,不可否认,一些相关法律和制度在银行业市场化的初级阶段,对规范市场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确发挥了它们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些法律和制度的不足也逐渐显示出来,如有些地方监管过度,而有些地方缺乏规范。因此, 我国急需加强金融创新方面的立法,金融创新中立法的滞后和政策的缺位,给银行的金融创新带来了很多困难。

2.金融创新的监管不完善。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的许多方面还不规范,自我约束性不强,经常出现违规行为,我国金融法规仍不健全,金融创新的监管手段仍很落后,还没有交金融创新活动纳入正常轨道。

3.利率的市场化进程加快。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货物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帽,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所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渐推进,银行业必须进行相应的创新,强化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以达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目的。

4.金融创新信息技术支撑不够。

金融市场机构的经营管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比如,建立现代化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实现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建立健全金融系统计算机安全体系,提高防范计算机犯罪的能力,确保金融资金和信息的安全。然而,我国的信息处理能力相对较差,信息分享程度相对较低,只有尽快赶超发达国家金融业的信息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

5.市场的逐渐放开。

随着新措施的出台,我国资本项目将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的放开,将使国际资本对我国的影响日益增强,中国的金融市场与国外的金融市场联动性增强,国内,国外的金融机构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基于风险规避和风险投资的需求,中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有必要考虑如何使用创新的金融工具来回避汇率,市场风险,并且尽可能地利用国际市场的资源,筹集低成本资金,提升创造利润的能力。

6.金融人才短缺,技术水平落后。

进行金融创新,要依托高科技手段,在金融信息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我国的银行业目前只基本完成了金融电子化建设金融信息化在有些银行只是刚刚起步,技术创新

【2】 成为我国金融创新的薄弱环节。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思路策略

1.创新金融服务意识

金融创新的前提是商业银行从业人员金融服务意识的创新。银行员工的服务态度代表着银行的服务质量,保证文明热情的服务态度,对不同的顾客制定不同的服务方式,取得相应的信任;树立客户作为核心的服务理念,随时了解经济环境化变化时顾客的金融需求,改变由需求推动的被动型服务方式为主动的服务方式;树立与客户共创成功理念,探索潜在价值内容,帮助客户制定理财计划,解决资金问题等来寻求银行的有效利润,达到银行与客户共创成功的目标;树立服务先行的观念,拓展服务内容,及时调整金融服务渠道,拓宽金融服务范围;树立金融创新理念,拓宽金融服务空间。

2.金融创新要着眼于需求,要加强产品的营销力度

金融创新是银行业获取经营效益的重点,是增强银行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每种金融产品的创新,都要与客户需求密切的联系,要寻求经营利润最大化。各个银行,无论做那种金融创新,都需要将市场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考虑,衡量好创新产品的利与弊,做好市场、客户与利润这篇大文章。对于处在介绍期的产品,应该加强广告营销投入,努力做到让客户群发现新产品的优势,寻求能够鼓励客户群、增加产品市场占

有率的方法,开发潜在的客户人群。

3.金融产品创新方式应以原创型为主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中,原创型金融创新较少,导致现有的金融创新并没有达到理想的运营效果。在选择金融创新主要内容时,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选择原创型金融创新为突破口。这是因为:第一是原创型金融创新已经成为现代国际金融创新的主潮流。第二点是在我国仍处在较为严格的金融管制中,原创型金融创新受到管制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更容易实现。

4.提升金融技术支持、加强金融人才培养

将新技术应用的金融创新中去,加大新金融技术开发的投入,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提高银行运营利润,形成良性循环,加快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此同时,要加强培养符合现代金融管理要求的人才,形成自己的金融创新团队,加强现有员工的业务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创新意识和业务能力。

综上所述,在金融动荡的大环境背景下,我们要清醒的看到,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还刚刚起步,规模还相对较小,差距还很明显。因此, 只有立足自身,放眼全球,坚定地海外并购进行互化,大胆开展跨国经营,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形成特色、确立优势,通过海外并购,迅速缩小我们与世界领先企业的距离,大幅度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水平,完成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越,最终实现双向融合、共生共赢。

参考文献:

[1]刘晨 唐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第8期 54-55页,65页,共3页

[2]孟锐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商业经济 2009年第23期

[3]徐世杰,蒋波.商业银行创新管理: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J].国际金融,2012,01:43-45.

[4]蒋波.基于市场需求的商业银行创新机制研究[J].武汉金融,2011,04:68-70.

[5]赵健.商业银行创新产品发展状况探究[J].当代经济,2011,13:124-125.

[6]应海芬,林键.商业银行贸易融资风险管理[J].企业研究,2011,10.

[7]陈小宪.强化风险监管促进银行创新[J].银行家,2010,01:54-58.

[8]曾震.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1,03:114.

[9]陈婷婷.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1:201

推荐第6篇: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

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和各项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不良贷款大幅度降低,资本运作水平和经营利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据英国《银行家》杂志按一级资本排出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座次排列中,我国已有19家银行上榜,其中6家商业银行名列全球前200名,可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商业银行在规模和综合实力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我国银行市场的全面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创新也进入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推进阶段,其中,既包括对传统体制的革新,也包括各类新型交易工具和服务产品的推出,甚至还体现在单个金融机构在组织架构、营销渠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创新上。但目前的金融创新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金融服务创新上相对更为薄弱。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概括地说就是:商业银行适应创新的经营环境,对各种金融服务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性的变革,从而在商业银行领域建立或引进新的制度、服务理念、金融产品、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法等。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一)金融服务创新是扩大市场和增加利润的内在需要。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不仅面对众多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挑战,而且还面临着外国大银行的激烈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通过金融创新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的需要,从而抢占商机,巩固原有的市场地位并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寻求新的客户,争取利润最大化,以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金融服务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资产保值的需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和各主要货币间的汇率变动的情况下,如何规避由此带来的风险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如在利率逐步向市场化机制迈进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应关注宏观经济走势,主动预测利率变动趋势,从而及时调整利率敏感性负债和利率敏感性资产,不因利率变动而增加成本或减少价值,通过金融创新对现有金融产品和组合进行调整,设计、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的组合。通过这些金融创新产品对金融工具的深度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它们规避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实现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金融服务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的需要。社会投资渠道发生的巨大变化,导致银行经营空间缩小。利率水平的降低使得银行的利差空间进一步缩小,银行靠吃利差过日子越来越难。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西方商业银行继续拓展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使其服务费收入占比越来越大。这种从“吃利差”为主转向“吃服务费”为主的趋势,对我国的银行业来说是不可逆转的大潮流,这就使服务创新显得更为重要。

(四)金融服务创新是顺应客户变化的需要。随着金融深化的不断加剧,银行的客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客户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懂得的金融知识越来越多,对金融服务的鉴别评价能力越来越强,银行如果缺乏持久的服务创新,就很难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二是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过去单纯的考虑融资的收益与成本,发展到现在的多种要求,既要价格低,又要收益高,还要节省时间和得到尊重并轻松愉快,银行只有不断地创新服务,才能拥有更多忠实长久的客户;三是客户的主动权也越来越大,客户在金融产

品与金融服务上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银行若想吸引客户,只有通过不断进行服务创新。

此外,商业银行经营特殊性,也决定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商业银行经营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货币商品的同质性。(2)金融工具的相似性。(3)经营范围的一致性。各个商业银行经营的都是货币这一特殊商品,货币本身只是一般等价物,不存在功能与质量上的差别,要说银行经营的商品之间存在差别也仅仅是附着于货币这种同质商品之上的服务存在差别,银行竞争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货币本身,而是取决于他们所提供服务的千差万别上。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一些基本金融产品是相同的,存款种类和贷款种类在各个商业银行都差不多,要想多吸收存款和争取更多的优质客户,商业银行只能在附着于存款和贷款之上的服务方面多动脑筋。按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在经营范围上是一致的,金融产品很容易相互模仿或加以改造。因此,一家商业银行要想在银行业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凸显自家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就必须从服务的角度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打造优质的服务品质,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历史使命和必然的选择。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一)金融服务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利润的增加。金融服务创新满足了原有客户的需要,赢得更多的新客户,扩大了市场份额。在国际上较大的世界性商业银行,凭借金融服务创新在经济衰弱时期仍能获得高额利润。

(二)金融服务创新推动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金融服务创新使金融机构传统分工格局被打破,业务出现全面交叉,商业银行普遍涉足证券业、投资银行业、信托业、租赁业、保险业等多种金融领域。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各种限制被迫放宽,某些不利于商业银行综合化发展的金融行政管制条例、法律被取消或被修改,商业银行综合化发展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金融服务创新加速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随着金融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金融服务创新大大加速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进程。各种新的金融工具融资技术和手段的创新,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在金融业的普遍运用,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交易网络,使得全球的金融交易成为一个整体。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加速自己的国际化进程。

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面临的挑战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给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加大。电子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应用,新金融工具及融资手段的创新,使金融市场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金融交易的品种日益多样化,交易方式日益复杂,加上同业间的过度竞争,对服务的要求更高,由此带来的经营压力加大。

(二)商业银行内部和外部监管更加困难。金融服务创新模糊了各类金融机构的界限,商业银行更多地卷入了投资银行的活动领域。商业银行为逃避金融管制,增强竞争力,使表外业务的规模不断增大,使投资者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及风险状况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价;同时,商业银行内部的监管也由于金融交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变得日益困难。

(三)模仿和借鉴创新多,原创性创新少。我国的金融服务创新,目前主要是吸收、模仿和借鉴国外管理模式。这种创新唯一能够确定的好处是速度快,而且能够部分地起到诱发创新作用。但国外的创新移植到中国市场,是对中国原有市场的一种冲击,利益格局重构必然耗费很多成本。

(四)金融服务创新靠外力推动,内部驱动力不足。市场化的金融服务创新强调市场的内在激励。但在计划体制占绝对优势情况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内在约束软化,创新第一推动力受到削弱,以自上而下的强制式推动为主。

(五)我国面临金融服务创新人才的挑战。人才是金融服务创新的主体,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增强创新的供给能力,以及促进创新成果的模仿和普及的基础。可是由于我们起步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现有的格局一时难以改变,金融服务创新也难以快速发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一)满足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的需求是服务创新的核心。商业银行研究开发人员应当不断地研究客户的需求结构与具体内容,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从第一线捕捉客户需求的各种信息,掌握各类客户的需求变化和动态,并从中发现新的服务内容和方式,结合国家政策,拓宽思路,把金融服务活动扩展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探索满足客户需求的新的金融服务运作方式,并设计和开发相应的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新的金融工具。

(二)创新经营理念。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同业竞争的加剧和商业银行改革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经营效益是面对竞争和自身发展的首要问题。要适应国际竞争环境,跟上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步伐,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从观念上扭转原来“等客上门”的经营思想,只有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保障,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并把这一经营理念贯穿到银行业务与管理的方方面面,研究客户的需求,以传统业务为依托,加快业务创新,加强市场拓展,优化经营结构,努力实现品种系列化、营销服务一体化、网点功能综合化和内控管理规范化,建立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经营机制和经营格局,才能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开拓新的业务,迈出新的步伐。

(三)运用新技术成果。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大大地加快了对人类生产方式的改进,金融服务方式也不例外。当今许多金融新产品都是在新技术的推动下,通过激发客户的潜在需求,更新金融服务方式而产生的,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发展对金融业的影响更是革命性的,信用卡的推广、结算与各种业务往来的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职能化、网络化和高效化,极大地改变着金融服务。适应这种变化的形势,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对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金融新产品开发必须注重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动态,以向各类客户提供新的高效快捷、方便、经济的金融服务。

(四)创新营销服务。营销服务是银行赢得信誉,赢得客户,赢得存款的前提和保证。近年来,“二八理论”正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重视。一家银行如能正确地对其客户进行细分,将对这家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效益的增长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把握好市场定位,培养优质客户群体,加强对客户资源的经营管理,是办好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获取客户信息,要遴选优质客户,实行分层次服务差别服务。注意密切

与客户的关系,围绕客户体系构建服务体系,围绕客户需求开发和设计金融产品,根据市场特点制定营销策略。有关统计数据表明,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优质客户,因而正确的客户战略对于业务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选准了客户群,就意味着选准了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要在遴选优质客户和对客户分层次服务上下工夫,建立对现有客户及潜在客户的分析评价机制。要学习和借鉴国际商业银行的做法和经验,依据客户的年龄层次、收入水平、存款流量和对银行的贡献程度,进行客户细分,准确定位目标客户,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从而达到创新服务、扩大营销的目的,使各项业务持续增长。

推荐第7篇: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转型

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转型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当下时政中最热门的话题。转型发展,不是对原有发展模式进行微调,而是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全面转换,实现非线性的发展跨越,因此必须依靠创新驱动。要解放思想,转变理念,打破深层次的制度瓶颈,摆脱模式化的路径依赖。而金融创新,则是上海“十二五”规划乃至全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浅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与转型战略选择。

一、创新驱动商业银行转型发展

近几年来,商业银行面临了多重挑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商业银行外延增长的发展模式无法持续;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贷款利率无下限,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的主要经营盈利模式受到进一步挑战;金融市场深化发展,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面临冲击;审慎监管成为主流,商业银行外部资本约束日趋强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商业银行同质化经营格局难以持续;客户需求深刻变革,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伴随着这些挑战的加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创新意识和业务创新活动呈现出逐步加强的趋势,特别是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金融创新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甚至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推动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作为提升银行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也成为银行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新或引进的新事物。事实表明,金融创新是国际金融业几十年来持

续发展的动力,也是当前我国银行业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我国银行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二、商业银行转型战略选择

当代金融创新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金融制度创新、金融组织结构创新和金融业务创新。商业银行的转型战略同样要从制度、组织结构和金融业务这三方面着手。

(一)商业银行专业化经营管理制度创新

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经营体制创新。经营体制创新的核心内容是专业化,通过探索银行的专业化经营,实现内部的公司化运作,对业务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重新专业化整合。另外,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推进管理制度创新,构建了新的内部经营管理体系,加快了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控制为主线的业务流程再造,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专业化经营管理能力。

一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根据区域特点和业务发展需要,按赢利、客户及市场原则,在中等及以下城市银行,建立扁平化或矩阵式组织体系。二是探索条线管理体制,将大客户由总部集中经营,中小客户由分行集中经营,网点作为结算平台和零售经营责任中心的模式可以增加银行综合竞争力。同时,要建立以业务条线责任体系为基础的目标体系、考核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对公条线、个人业务销售、个人贷款、职能部门分别经营计划目标、配置资源、明确激励约束机制。三是调整内部组织机构,全面整合银行经营流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建立严明的内部权责制度。四是建立和完善

专业化经营模式。加强银行内部个贷中心、小企业中心、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并把这些机构真正转变为经营实体、责任中心和利润中心,实现各经营中心赢利能力的快速提高。

(二)商业银行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再造

一个合理、高效、严谨的组织结构架构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创新中,总行应成为经营决策中心、分行成为利润中心、支行成为产品服务中心。以此形成一个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在组织结构的再造中,个人认为有两大关键点。一是营销组织体系的集约化。营销集约化是指围绕全行统一营销策略,建立相对集中、统一协调、总分行联动、高效运转的新的营销体制和方式。营销集约化主要分为营销产品的集约化和营销力量的集约化。营销产品的集约化是指产品、技术、服务一体化,全方位服务客户的营销方式。实行品牌、产品、服务、理念综合营销。营销力量的集约化是建立新的总分行两级营销机制,实行客户经理、营业机构和客服中心“三位一体”,以总分行为营销工作中心的新的营销方式。

二是理顺中后台与前台之间的关系,保证业务部门更好地对外营销并提升内部管理质量。在专业化的大背景下,前台业务部门的设置一定是全面化和综合化,要求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服务技能;而中后台是为前台提供服务的,中后台的岗位设置和技术要求的专业化,前台分工越全面、综合,后台分工越细、越专业。这种关系能保证前台更好地对外营销,提高内部部门之间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商业银行业务战略上的零售业务创新

目前,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战略定位基本上是完全趋同的,业务战略上也一直面临批发与零售的两难选择。近几年来,在商业银行战略转轨和创新中,各商业银行的转型纷纷采取了相同的向零售银行转型的战略。招行把银行零售银行业务作为重中之重,中信银行紧跟着设立了零售银行业务总部,民生银行制定了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战略决策,开始改革零售业务;浦发银行组建两个核心业务总部——公司业务总部和零售银行总部;交通银行将个人金融部分拆成四个独立部门——产品部、营销部、制度部和内控部,各部门总经理直接向副行长汇报。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等也纷纷提出向零售银行战略转型。

这里,要弄清两个问题:一是提高零售银行业务占比和向零售银行转型的关系;二是零售银行业务的创新要有助于特色化和差异化的发展战略,避免重新导致银行业务的同质化。

提高零售银行业务占比和向零售银行转型是两个概念。所谓的零售银行,并不是指商业银行仅仅从事零售银行业务,而是指在整个银行的业务构成和利润构成中,零售银行业务占有重要甚至主导地位。国际银行业衡量零售银行的标准是:零售业务的收入贡献和利润贡献应占到整个银行收入和利润的40%以上。因此,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做的仅仅是提高零售业务占比的工作,距离真正向零售银行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商业银行在进行零售业务创新时要把握好目标和目前定位的关系,审慎地确定创新目标,以确保创新目标的实

现。

要实现向零售银行的转型,需要建立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需要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需要进行产品线的重新构造;需要建立庞大的零售银行业务人员体系;需要进行宏大的机构网点安排和技术安排;需要进行激励机制的重新设计。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战略导向、战略方向、战略举措上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防止新的同质化。每个商业银行应该围绕自身的特点制定发展战略,从而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这可能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人才是商业银行转型战略实施的关键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根本要靠人才。商业银行转型战略的关键是人才战略上的转型。商业银行要本着业务能力和经营业绩相结合、现任岗位和发展潜力相结合、定向培养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进专业人才后备梯队建设。

能否有效地调动广大金融人才的积极性,能否有效地培养和造就大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是衡量金融创新和商业银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近年来,多家商业银行在人事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建立和完善了银行系统内各专业技术岗位职务聘任规划,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拓展员工晋升通道,加快新员工的履岗能力提升,放宽老员工的聘任条件,给各层面员工以更多的发展机会。

我们农业银行一直被誉为人才培养基地,近期又强化了客户经理队伍和转型内训师队伍的培训。我们相信,只有完善专业人才发现和

培养机制,建设一支优良的金融骨干队伍,才能为银行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银行转型战略才能真正落实。

推荐第8篇:商业银行金融产品手册目录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手册

目录

第一章个人主要金融产品 个人住房一手房按揭贷款 个人住房二手房贷款 个人住房房改房贷款 个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 个人住房组合贷款

个人住房押旧买新首付款贷款 个人住房质押首付款贷款 个人住房加按贷款 个人住房转按贷款 个人住房车位贷款 个人商铺贷款

小城镇个人购建房贷款 个人住房装修贷款

个人住房贷款还款方式计算模式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 汽车消费保证保险贷款 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 个人旅游消费贷款 个人寿险保单质押贷款 个人创业融资贷款 助学贷款 新婚贷款

农用机械消贷款 个人小额短期信用贷款 个人小额质押贷款 个人VIP综合授信 教育储蓄 活期存折储蓄 整存整取定期储蓄 零存整取定期储蓄 整存零取定期储蓄 存本取息定期一本通 本外币定期一本通 本外币活期一本通 个人支票储蓄 外币储蓄

定期(活期)储蓄通存通兑 个人通知存款 定活两便储蓄 定期自动转存存款

债券柜台交易及二级托管业务 代理基金销售业务

第二章公司类主要金融产品银团贷款

票据贴现 信用贷款 保证贷款 抵押贷款 质押贷款

有限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购买 无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购买 公开统一授信 出口买方信贷 进口买信贷 国内买方信贷 金融租赁

法人汽车消费贷款 单位存款 财政存款 保证金存款 金融机构同业存款 单位外币存款

第三章代理类金融产品 代理国外资金贷款业务 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 代收代缴业务 自助缴费电子系统 代发工资业务 代理商业保险业务

代理保管业务 保管箱业务 个人境外遗产托收 代理企业资信信评价业务 代理项目评估

代理证券发行与买卖业务 代理基金托管业务 代理同业支付结算业务 代理证券法人资金清算业务

第四章结算类金融产品 汇兑 电子汇兑 实时汇兑 个人汇款 特约传真汇款 银行汇票 商业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 银行本票 支票

个人支票电话银行保付 托收承付 委托收款

第五章银行卡类金融产品 贷记卡 准贷记卡 国际信用卡 借记卡

国际旅行支票卡 芯片卡

第六章外汇业务类产品 居民因私兑换外汇 个人实盘外汇买卖 外币票据托收 旅行支票 外币兑换 外汇汇款 光票托收 出口跟单托收 进口代收

代理国际信用卡收单业务 信用证 进口信用证 出口信用证 结汇、售汇、付汇 打包放款 进口押汇 出口押汇

即期外汇买卖 远期外汇买卖 外汇调期买卖 外汇期权

外汇保本投资存款 代客外汇投资业务 利率互换 货币互换 利率期权

代理客户风险管理 代理客户资产管理

第七章其他金融产品 个人公积金查询服务 存款证明书 银证转账 自助夜间金库 企业银行远程终端 汽车银行 电话银行 手机银行服务 网上银行 自助银行 私人理财业务

附:国外商业银行金融产品

存款类

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自动转账服务 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协定账户 清扫账户 股金汇票账户 个人退休存款账户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货币市场存单 国债组合存款 利率与指数连动存款 定期存款开口账户 贷款类 信贷限额 循环贷款协议 浮动留置权贷款 仓库收据贷款

同一抵押品住房抵押贷款 可调整利率住房抵押贷款 住宅股权贷款 年金转换抵押贷款 杠杆收购贷款 自动贷款机贷款 凭卡消费贷款 资产证券化

福费廷交易

中间业务 贷款承诺 贷款出售 贷款参与 票据发行便利 远期利率协议 货币互换 利率互换 金融租赁 金融期货 金融期权 金融理财服务

加息对市场影响分析

推荐第9篇: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河南理工大学

《我国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学院:财经学院 专业班级:金融1403 学号:1 姓名:1 老师:1 电话:1 时间:2017年6月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摘要:近几年,我国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银行同业市场、理财业务、资产等业务领域创新较多,交叉式金融产品存在层层嵌套,参与机构存在业务行为等不规范,由此,商业银行金融乱象频发。为了促使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要使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两者在博弈中发挥作用。本文就以商业银行金融乱象,重点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关键词:金融乱象金融创新金融监管

金融是一国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存在和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深远。各市场主体不断金融创新来维持竞争力,从某种程度来说,金融创新诱发了金融乱象的出现,因此需要金融监管。中国银监会在多个场合都提及要坚决治理金融乱象,2017年4月7日,银监会就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经济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大力集中整治银行业存在的金融乱象,对于违规行为,银监会也加大处罚力度。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有什么问题就排查什么问题,排查出来什么问题就去整治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以此可以看出银监会已经下定决心要去整治金融乱象。

银行业市场乱象的表现形式涵盖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及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行为、行业廉洁风险、监管履职、内外勾结违法和非法金融等十大方面。这十大金融乱象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利的影响。随着郭树清就任银监会主席,金融监管由喊话式转向行动实战,金融市场整治正式拉开帷幕。郭树清执掌银监会以来4月份就出台了至少7份监管文件,如《关于开展银行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体现了“强监管、强问责”的理念。2017年一季度,银监会系统就作出行政处罚485件,罚没金额合计1.9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97名,其中,取消19人的高管任职资格,禁止11人从事银行业工作。仅在3月29日,银监会便作出了25件行政处罚,处罚1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罚款金额合计4290万元。从后来银监会披露的25项处罚信息来看,信贷资产及相关分公司和相关人员共涉及13项行政处罚,包括违规收购个人贷款;收购金融机构非不良资产;收购不良资产未按规定通知债务人;为同业投资行为违规提供隐性担保等,机构处罚资金共计360万元。在银监会的处罚中,也不乏“巨额罚单”。比如,平安银行因非真实转让信贷资产,销售对公非保本理财产品出具回购承诺、承诺保本,为同业投资业务提供第三方信用担保等被罚款1670万元。恒丰银行则因腾挪表内风险资产,将代客理财资金违规用于本行自营业务,减少加权风险资产计提,以及变更持有股份总额5%以上的股东未按规定报银监会审批等被罚款800万元。华夏银行也因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总额占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比例超过监管要求等,收到1190万元罚单。由此可见,银监会是下定决心来整治金融乱象,一场金融监管风暴正在席卷而来。

2017年6月20日,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2017年陆家嘴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不仅要有全球视野,更要有经济视野。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金融乱象,就停止必要的金融创新。”“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金融乱象,就停止必要的金融创新。”的含义有三层含义:第一,中国金融业已经高度开放,已经全面融入世界发展之中;第二,中国金融稳定和世界金融稳定已经高度相关,特别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中国几大商业银行已经被列入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第三,必须在大的背景、格局、视野之下要有更宽广的思维,来思考改革发展,加强中国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不仅要有全球视野,更要有经济视野。”有几层深意:首先,经济兴衰决定金融兴衰,没有经济的健康基础,金融就难以繁荣和发达。金融的繁荣如果离开经济

健康的发展基础,最后只能是泡沫。泡沫最后必然会导致全面的金融危机。其次,一切金融改革创新都是为了服务经济健康发展,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为了创新而创新。“我国的金融改革不是过快,而是相对滞后。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金融乱象,就停止必要的金融创新。”第三,金融的安全稳定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必须把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放在重要的位置,坚持稳中求进。当前中国金融仍然是稳定的,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是很强,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在13%以上,流动性也处于稳定状况。不过也应该看到金融业有很强的顺周期性,必须高度警惕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因此,我国不能因为金融乱象而减少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监管运作的基础条件,客观上需要金融监管机构作出适当调整。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使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业、金融业与非金融业、货币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必然使得金融监管机构的原有调节范围,方式和工具产生许多不适性和疏落,需要进行重新调整。与金融创新的发展保持同步,已成为监管机构的一个主要挑战。金融创新在推动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在总体上增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从而极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金融创新是将诸多风险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再包装,这种组合后的风险相对于传统金融业务显得更加复杂,使金融监管机构难以控制货币及信贷量,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执行复杂化,一旦风险触发,可能会导致金融体系的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亚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繁衍使得金融市场更加捉摸不定,一些金融创新工具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和化解汇率、利率波动的风险,但在实际运用中投机性越来越强。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和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的破产都是因为交易员从事金融期货炒作导致巨额亏损引发的。金融创新的高速发展给市场主体提供了巨额利润来源,因此常被一些冒进的金融机构滥用,也常被不法分子利用,给金融业带来混乱。对于金融创新,我们只能相应地调整我们的金融监管手段,加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 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影响。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产生和发展有保护作用也有监管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它可以减少交易的风险。(2)某种金融资产的市场组织本身就是公共机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公平地执行其职能,现在,大多数证券及期货交易场所采用会员制形式,作为公共机构的市场组织不仅是监管制度的设计的组成部分,同时亦承担着重要的监管职责。(3)金融监管本身对金融创新有刺激作用,促进金融创新的产生。外汇和资本管制的废除是导致银行选择海外发展和拓展国际业务的一个明显例证。

由于金融创新既有积极的金融创新,又有消极的金融创新,当金融监管面对积极金融创新,则是保护作用。积极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和获利能力,在现有的法律框架范围内,针对金融市场需求,主动进行的创新行为。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激烈竞争的压力迫使金融机构积极进行金融创新。通过金融创新,发展多种金融机构,形成大批互相竞争的市场主体;推出新的具有吸引力的金融资产,使市场工具多样化。对于积极金融创新,作为国家干预的金融监管应“消极”应对,尽可能地给金融机构创造更多地“自由”空间,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积极金融创新。但是应当注意,积极金融创新也存在产生风险的可能性。因此,金

融监管机构不能完全放弃监管。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市场经济构建的国家来说,金融创新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在金融深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风险防范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既不能以风险为由抑制金融创新,也不能为创新而忽视风险防范,同时还要有效利用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功能。反之,对消极金融创新应采取“积极”的监管措施。

我国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应对如下:金融监管制度的制定要有前瞻性,金融监管政策措施要适应金融业未来发展和变化趋势。为了防止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当局在制定金融机构稳定性指标和有关措施时,要考虑未来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资产的可能变化等,此外,要建立金融监管的预警系统,加强对金融体系安全性的监测,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以鼓励积极金融创新,抑制消极金融创新为原则。模式的选择上,应由侧重于外部监管模式向既重视内部监管,也重视外部监管模式转变。总之,随着金融的日益深化,特别是金融创新和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系统风险和个别风险的概率也会相应提高,因此,适时调整金融监管以适应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成为金融监管的迫切任务。金融监管机构应时时掌握创新动态,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刘宇飞《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

王延科《现代金融制度与中国金融转轨》中国经济出版社

王中华 万建伟《国际金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陆泽峰《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法律出版社

推荐第10篇:金融考研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内容

2018金融考研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内容

者。

益。

感谢凯程郑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商业银行资金来源

1、支票存款

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1)活期存款

美国法律规定,这部分存款是不支付利息的。银行通过提供免费的服务来吸引存款

2)可转让提款单存款

1972年由马萨诸塞州储蓄银行发行的。 3)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它是产生于1982年的一种创新金融工具。

2、非交易存款

三种基本类型: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和大额定期存款。

3、借款

商业银行可以向其他银行或企业借款,以弥补暂时性的资金不足或获取额外的利

第11篇: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河南理工大学

《我国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学院:财经学院 专业班级:金融1403 学号:1 姓名:1 老师:1 电话:1

时间:2017年6月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摘要:近几年,我国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银行同业市场、理财业务、资产等业务领域创新较多,交叉式金融产品存在层层嵌套,参与机构存在业务行为等不规范,由此,商业银行金融乱象频发。为了促使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要使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两者在博弈中发挥作用。本文就以商业银行金融乱象,重点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关键词:金融乱象金融创新金融监管

金融是一国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存在和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深远。各市场主体不断金融创新来维持竞争力,从某种程度来说,金融创新诱发了金融乱象的出现,因此需要金融监管。中国银监会在多个场合都提及要坚决治理金融乱象,2017年4月7日,银监会就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经济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大力集中整治银行业存在的金融乱象,对于违规行为,银监会也加大处罚力度。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有什么问题就排查什么问题,排查出来什么问题就去整治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以此可以看出银监会已经下定决心要去整治金融乱象。 银行业市场乱象的表现形式涵盖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及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行为、行业廉洁风险、监管履职、内外勾结违法和非法金融等十大方面。这十大金融乱象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利的影响。随着郭树清就任银监会主席,金融监管由喊话式转向行动实战,金融市场整治正式拉开帷幕。郭树清执掌银监会以来4月份就出台了至少7份监管文件,如《关于开展银行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体现了“强监管、强问责”的理念。2017年一季度,银监会系统就作出行政处罚485件,罚没金额合计1.9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97名,其中,取消19人的高管任职资格,禁止11人从事银行业工作。仅在3月29日,银监会便作出了25件行政处罚,处罚1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罚款金额合计4290万元。从后来银监会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

披露的25项处罚信息来看,信贷资产及相关分公司和相关人员共涉及13项行政处罚,包括违规收购个人贷款;收购金融机构非不良资产;收购不良资产未按规定通知债务人;为同业投资行为违规提供隐性担保等,机构处罚资金共计360万元。在银监会的处罚中,也不乏“巨额罚单”。比如,平安银行因非真实转让信贷资产,销售对公非保本理财产品出具回购承诺、承诺保本,为同业投资业务提供第三方信用担保等被罚款1670万元。恒丰银行则因腾挪表内风险资产,将代客理财资金违规用于本行自营业务,减少加权风险资产计提,以及变更持有股份总额5%以上的股东未按规定报银监会审批等被罚款800万元。华夏银行也因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总额占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比例超过监管要求等,收到1190万元罚单。由此可见,银监会是下定决心来整治金融乱象,一场金融监管风暴正在席卷而来。

2017年6月20日,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2017年陆家嘴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不仅要有全球视野,更要有经济视野。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金融乱象,就停止必要的金融创新。”“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金融乱象,就停止必要的金融创新。”的含义有三层含义:第一,中国金融业已经高度开放,已经全面融入世界发展之中;第二,中国金融稳定和世界金融稳定已经高度相关,特别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中国几大商业银行已经被列入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第三,必须在大的背景、格局、视野之下要有更宽广的思维,来思考改革发展,加强中国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不仅要有全球视野,更要有经济视野。”有几层深意:首先,经济兴衰决定金融兴衰,没有经济的健康基础,金融就难以繁荣和发达。金融的繁荣如果离开经济健康的发展基础,最后只能是泡沫。泡沫最后必然会导致全面的金融危机。其次,一切金融改革创新都是为了服务经济健康发展,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为了创新而创新。“我国的金融改革不是过快,而是相对滞后。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金融乱象,就停止必要的金融创新。”第三,金融的安全稳定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必须把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放在重要的位置,坚持稳中求进。当前中国金融仍然是稳定的,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是很强,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在13%以上,流动性也处于稳定状况。不过也应该看到金融业有很强的顺周期性,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

必须高度警惕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因此,我国不能因为金融乱象而减少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监管运作的基础条件,客观上需要金融监管机构作出适当调整。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使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业、金融业与非金融业、货币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必然使得金融监管机构的原有调节范围,方式和工具产生许多不适性和疏落,需要进行重新调整。与金融创新的发展保持同步,已成为监管机构的一个主要挑战。金融创新在推动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在总体上增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从而极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金融创新是将诸多风险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再包装,这种组合后的风险相对于传统金融业务显得更加复杂,使金融监管机构难以控制货币及信贷量,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执行复杂化,一旦风险触发,可能会导致金融体系的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亚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繁衍使得金融市场更加捉摸不定,一些金融创新工具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和化解汇率、利率波动的风险,但在实际运用中投机性越来越强。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和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的破产都是因为交易员从事金融期货炒作导致巨额亏损引发的。金融创新的高速发展给市场主体提供了巨额利润来源,因此常被一些冒进的金融机构滥用,也常被不法分子利用,给金融业带来混乱。对于金融创新,我们只能相应地调整我们的金融监管手段,加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 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影响。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产生和发展有保护作用也有监管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它可以减少交易的风险。(2)某种金融资产的市场组织本身就是公共机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公平地执行其职能,现在,大多数证券及期货交易场所采用会员制形式,作为公共机构的市场组织不仅是监管制度的设计的组成部分,同时亦承担着重要的监管职责。(3)金融监管本身对金融创新有刺激作用,促进金融创新的产生。外汇和资本管制的废除是导致银行选择海外发展和拓展国际业务的一个明显例证。

由于金融创新既有积极的金融创新,又有消极的金融创新,当金融监管面对积极金融创新,则是保护作用。积极金融创新是金融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

机构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和获利能力,在现有的法律框架范围内,针对金融市场需求,主动进行的创新行为。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激烈竞争的压力迫使金融机构积极进行金融创新。通过金融创新,发展多种金融机构,形成大批互相竞争的市场主体;推出新的具有吸引力的金融资产,使市场工具多样化。对于积极金融创新,作为国家干预的金融监管应“消极”应对,尽可能地给金融机构创造更多地“自由”空间,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积极金融创新。但是应当注意,积极金融创新也存在产生风险的可能性。因此,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完全放弃监管。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市场经济构建的国家来说,金融创新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在金融深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风险防范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既不能以风险为由抑制金融创新,也不能为创新而忽视风险防范,同时还要有效利用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功能。反之,对消极金融创新应采取“积极”的监管措施。

我国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应对如下:金融监管制度的制定要有前瞻性,金融监管政策措施要适应金融业未来发展和变化趋势。为了防止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当局在制定金融机构稳定性指标和有关措施时,要考虑未来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资产的可能变化等,此外,要建立金融监管的预警系统,加强对金融体系安全性的监测,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以鼓励积极金融创新,抑制消极金融创新为原则。模式的选择上,应由侧重于外部监管模式向既重视内部监管,也重视外部监管模式转变。总之,随着金融的日益深化,特别是金融创新和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系统风险和个别风险的概率也会相应提高,因此,适时调整金融监管以适应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成为金融监管的迫切任务。金融监管机构应时时掌握创新动态,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刘宇飞《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

王延科《现代金融制度与中国金融转轨》中国经济出版社 王中华 万建伟《国际金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陆泽峰《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法律出版社

5

第12篇:金融“国九条”:稳定股市运行

金融“国九条”:稳定股市运行

核心提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认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要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形成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面扩大融资、分散风险的合力,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

会议研究确定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手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追加政策性银行2008年度贷款规模1000亿元。

(二)加强和改进信贷服务,满足资金合理需求。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设立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比重;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多种形式担保的信贷产品;积极扩大住房、汽车和农村消费信贷市场。

(三)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稳定股票市场运行,推动期货市场稳步发展,扩大债券发行规模,优先安排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相关的债券发行。

(四)发挥保险的保障和融资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积极发展“三农”、住房和汽车消费、健康、养老等保险业务,引导保险公司以债权等方式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

(五)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并购贷款、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等多种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六)改进外汇管理,大力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适当提高企业预收货款结汇比例,方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支持外贸发展。

(七)加快金融服务现代化,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丰富支付工具体系,扩大国库直接支付涉农、救灾补贴等政府性补助基金范围,优化出口退税流程,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八)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增强金融业化解不良资产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

(九)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强化风险监测和管理,切实维护金融安全稳定。

第13篇:四川省金融稳定报告摘要

四川省金融稳定报告摘要(2014)

2013年,四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金融业在改革中保持稳健发展,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金融综合管理逐步深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金融体系总体保持稳健。但同时受结构调整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影响,金融领域潜在风险仍需关注。2014年,四川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四川金融业将把握好改革创新的总基调,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贯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工作生命线。

一、区域经济运行与金融稳定

2013年,在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四川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增长。

(一)经济运行特点

1.经济增长逐步放缓

受国际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周期与结构调整影响,加之“4.20”地震与“7.9”洪灾,四川经济发展增速有所下降。2013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见图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25.6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3579.0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9256.1亿元,增长9.9%。产业结构为13.1:51.7:3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工业的平稳推进和服务业的较快增长为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

图 1 全国和四川经济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四川省统计局。

2.内需平稳增长,进出口增速回落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万亿元,同比增长16.7%(见图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9个百分点,增幅回落2.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拉动有力,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亿元,同比增长13.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46亿美元,增长9.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增幅回落14.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20亿美元,涨幅为9.1%;进口226亿美元,增幅为9.5%。外汇收支持续双顺差,经常项目顺差88.72亿美元,增长92.63%,资本项目顺差34.21亿美元,增长5.62%。40家金融机构共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711亿元,人民币跨境结算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倍。人民币成为四川对外经济交往中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货币。

图 2 投资与消费增长

第14篇:山东省金融稳定报告摘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daodoc.com 山东省金融稳定报告(2015)摘要

作者:

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15年第04期

摘 要:2014年,山东省金融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机构总体实力和稳健性不断提高,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金融资源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力度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增强。地方金融改革深入推进,区域金融组织体系多元化进程加快,金融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金融监管成效显著,地方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区域金融稳定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但是,在“三期叠加”形势下,全省经济增长环境复杂严峻,各种风险因素不断暴露,对山东省金融稳定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关键词:金融稳定;报告;摘要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5)04-0009-05

一、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14年,山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4万亿,比上年增长8.7%,同比放缓0.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8.3:49.7:42.0调整为8.1:48.4:43.5。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平稳运行。1—12月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41599.1亿元,增长1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92.0亿元,同比增长12.6%;进出口总值2771.2亿美元,累计增长4%;贸易顺差123.8亿元,增长565.23%。工业生产运行平稳,企业效益低速增长。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3488.14亿元,增长9.8%;实现利润8763.41亿元,增长4.6%。地方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居民收入协同提高。2014年,山东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175.9亿元,增长7.3%。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64元,增长9.8%。物价总体平稳,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18.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1.2万人,城乡就业连续11年实现双过百万。城镇登记失业率3.3%,低于4%的全年控制目标。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尽管全省经济金融总体保持平稳,但从第4季度情况看,主要指标延续了第3季度以来下滑势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同时,受结构转调步伐加快、劳动力供给减少、市场需求不足、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综合影响,经济下行和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具有客观必然性。二是房地产市场分化调整持续。2014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daodoc.com 大、房地产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房地产市场逐步进入中期调整阶段,商品房成交量、销售额同比回落,库存大幅增加。房地产市场分化,部分企业资金链紧张,信贷风险上升;部分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大幅下滑,容易引发个别债务包袱沉重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违约。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依然任重道远。尽管当前结构调整出现一些好的迹象,但是总体看来,受资源禀赋等因素制约,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仍面临较大的困难。

二、金融业与金融稳定

(一)银行业

1.总体发展状况。2014年,全省银行业机构资产总额86680.8亿元,同比增长9.6%;负债总额83644亿元,同比增长9.5%。各项存款69151.9亿元,同比增长9.1%;各项贷款53662.2亿元,同比增长11.9%。全省银行业机构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1532.12亿元,较年初增加281.08亿元;拨备覆盖率153.84%,较上年降低39.21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202.36%,降低7.31个百分点。地方法人机构资产、负债占比分别为32.22%和30.68%,同比分别提高1.96个和1.69个百分点。

2.主要问题与风险点。一是不良贷款反弹较多,信用风险持续暴露。关注类贷款、逾期贷款分别较年初增加较多,全省银行业机构贷款质量向下迁徙率4.67%,高于向上迁徙率4.16个百分点。二是损失抵补能力有待提高。年末全省银行业机构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分别较年初下降39.21和7.31个百分点。97家法人银行机构资本充足率较年初下降,22家农村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低于8%。三是部分中小法人机构潜在流动性风险加大。全省法人机构中,16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贷比超标。部分机构的前10名大户存款余额占比过高,71家机构该比率超过30%。四是银行业机构案防、舆情控制和应对群体性事件面临较大压力。2014年,全省银行业机构共发生案件6起,同比减少1起,涉案金额同比大幅增加。部分机构因管理问题引发负面舆情报道和群体性事件,对正常经营和行业形象造成不利影响。

(二)证券期货业

1.总体发展状况。2014年,全省证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1.4%和109.5%。创新业务取得较大突破,融资融券余额同比增长1.84倍。新三板挂牌98家,其中齐鲁证券新三板做市企业22家,居行业第1位。全省154家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5.7%;证券化率20.9%,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全年10家公司实施并购重组,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92.9亿元,21家企业发起重组事项,涉及资金111.7亿元。全省新增期货营业部37家,投资者开户数、保证金余额同比分别增长0.99万户和19.7亿元。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发展迅速,年末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托管企业分别达412家和534家,累计融资150亿元,成功实现与“新三板”批量转板机制建设。4月份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开业,挂牌展示企业达1386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daodoc.com 2.主要问题与风险点。一是法人券商业务结构不均衡,竞争实力有待增强。两家法人券商经纪业务转型仍处于初级阶段,通道业务佣金收入占比分别为62.6%和67.8%。投行与资管业务发展滞后,齐鲁证券公司承销与财务顾问收入仅居全国第19位,集合与定向资产管理净收入同比增长12.0%,较全国平均水平低64.9个百分点。目前,山东证券业已逐步摆脱经纪业务为主的局面,但证券机构资产证券化、量化做市交易等新兴盈利模式亟待突破。二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低位徘徊,债务风险上升。截至2014年第3季度,69家山东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全省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62%,较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同比增长9.8%和19.7%,长期借款增长12%。三是非法与违规案件有所抬头,市场环境仍须净化。2014年监管部门对山东辖区12起证券业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处理,博汇纸业、鲁北化工、联合化工等7家上市公司出现的违法违规案、内幕交易案或股票异动案已被结案或处罚。

(三)保险业

1.总体发展状况。2014年末,全省保险业总资产3249.5亿元,较年初增长11.8%。保险业提供风险保障42.65万亿元;累计赔付518.8亿元,同比增长17.5%。行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454.9亿元,同比增长13.6%。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容增面,2014年实现保费收入9.63亿元,赔付4.53亿元,受益农户188万户。出口信用保险助推企业“走出去”,2014年服务支持小微企业2000余家,为全省贸易出口提供风险保障1710亿元。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在潍坊、德州、济宁、聊城等地铺开,2014年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保障3.52亿元。2014年保险资金运用新增157亿元,投向基础设施、保障房、医疗健康、养老社区等领域。新增债权投资计划229亿元,集中在交通和保障房领域。

2.主要问题及风险点。一是财产险经营效益下行风险加大。受市场竞争加剧、新型销售渠道快速发展及行业自律转型等因素影响,车均保费呈走低态势。部分公司以费用换业务的发展方式,扰乱了市场秩序,高费用、高投入的特征较为明显。二是人身险发展质量和持续性值得关注。人身险业务回升基础不牢固,尚未形成新的有效增长方式。前期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高现金价值产品拉动,此类产品期限短、收益高、资本占用大,发展可持续性弱。三是保险机构风险防范任务艰巨。满期给付涉及公司和金额数量均明显增加,非正常退保和满期给付风险压力持续上升。一些保险中介销售误导,可能引发退保等群体性事件;有的保险中介非法销售非保险理财产品,甚至涉嫌非法集资。部分公司的基层团队管理较为粗放,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极易引发非法集资、挪用客户资金等风险事件。

(四)金融业综合经营 1.金融控股公司。

(1)总体发展状况。2014年,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简称山东信托)和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莱钢集团)两家公司总体运行平稳,股权结构稳定,风险相对可控。山东信托管理的信托规模为3245.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96%;2014年新增信托规模为1873.6

3龙源期刊网 http://www.daodoc.com 亿元,同比下降49.03%;净利润为7.35亿元,同比增长2.65%。莱钢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91%,投资收益同比下降3.68%,实现净利润15.43亿元,同比增长441.11%。

(2)主要问题及风险点。一是信托贷款兑付风险压力加大。2014年,煤贸、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开始暴露,担保圈风险、房地产行业风险上升,山东信托个别信托计划出现违约。此外,随着同业业务的逐步规范及“通道”类业务同业竞争压力加大对信托业务形成的“挤出”效应,山东信托新增资金信托业务规模明显下降。二是莱钢集团主业经营持续面临挑战。钢铁需求持续疲软,钢企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现象长期存在,环保成本逐步上升,多数钢铁企业微利或亏损仍是常态。受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影响,莱钢集团资金压力持续。 2.交叉性金融业务。

(1)整体发展情况。2014年,全省银行机构同业资产余额同比上升1.73%,增速较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其中买入返售资产增长6.11%,增速同比下降35.7个百分点,收(受)益权等非标准化资产的买入返售业务余额仍较高,年末达1215亿元。同业负债余额下降5.93%,其中卖出回购业务下降5.17%,非标准化资产卖出回购业务大幅缩减。全省银行机构开展跨业投资项目(投资理财产品、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及其他产品)13991笔,投资金额8583.4亿元,超半数资金投向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证券公司跨业合作业务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12月末,辖内法人证券公司存续348只定向资产管理产品,规模为1803.11亿元。此外,法人证券公司还开展了两融收益权转让业务,全年业务额176.92亿元。

(2)存在问题及风险点。一是部分银行通过委托贷款业务弱化了宏观调控与产业政策效果,规避信贷总量控制。例如,对16家银行的调查显示,部分资金借道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以资产管理计划、基金产品等为委托人,通过银行向房地产业发放委托贷款,全年合计148.57亿元。二是证券公司两融收益权转让业务潜藏风险点。两融收益权转让业务打通了银行、保险资金进入股市的通道,放大了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染的可能性。同时,两融业务普遍存在期限错配现象,加大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三、金融市场与金融稳定

(一)货币市场及债券市场交易活跃,资金价格下行明显

2014年,全省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交易总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40.5%,实现资金净融入5.5万亿元,同比增加3.3万亿元,增幅达150%。其中,同业拆借市场总成交额5291亿元,同比增长18.5%;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3.21%,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现券交易额2.3万亿元,同比增加78.3亿元,资金净回笼0.1万亿元;现券买卖加权平均利率5.11%,同比上升0.35个百分点。债券回购成交额14.83万亿元,同比增长51.06%。其中质押式回购占比98.28%,同比上升1.51个百分点,成交额增长53.42%,加权平均利率下降61个基点;买断式回购成交额下降19.53%,加权平均利率下降54个基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daodoc.com

(二)票据签发量先增后降,贴现利率持续低行后反弹

2014年,山东省票据签发余额先增后降。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银行承兑汇票签发余额12529亿元,较年初增长24%,达到历史高点。受银监部门政策调整及季节性因素影响,12月末全省银行承兑汇票签发余额11534亿元,较6月末大幅减少99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35亿元,同比少增67亿元。票据贴现利率持续低行后反弹。前11个月市场流动性充裕,票据市场利率持续走低。12月份,受股市持续高涨、IPO规模扩大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分流明显,市场资金面明显趋紧,资金价格抬高,票据市场利率随之快速反弹。

(三)债务融资工具融资规模持续扩大,企业参与度不断深化

2014年山东省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数量和融资金额持续攀升。全年全省共发行债务融资工具215单,同比增加79单;融资2278.2亿元,同比增加848.5亿元,增长59.4%,融资额居全国第四;平均发行利率为6.5%,其中一年期以内和一年期以上定向工具平均发行利率分别为7.35%和7.06%。国有企业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合计发行数量占比接近60%,融资额占比更是达到了77%。31家民营企业参与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共发行67单,融资335.7亿元。分类别看,除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外,其余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均实现了较快增长。截至2014年末,全省存续期内的债务融资工具共有318单,余额3316.2亿元。

(四)黄金市场交易持续活跃,成品金利润空间收窄

全省13家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全年累计成交量1783.6吨,同比增加501.3吨,增长39.1%。全年纸黄金共成交65.9吨,同比下降61.8吨,降幅达48.4%;成交金额167.3亿元,同比下降53.2%。9家金矿开采企业共开采金矿161.3万吨,同比下降32.5万吨,降幅16.8%;完成矿产金产量79吨,同比增加19.4吨,增长32.5%。5家参与成品金加工的企业共加工成品金226.8吨,同比增加19.3吨。各监测企业共实现销售金额696.1亿元,同比下降11.6亿元;实现销售利润75.2亿元,同比下降2.9亿元。

四、金融服务与金融稳定

2014年,山东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促进了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支持了区域经济金融发展。

(一)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有序推进

2014年,在部分市、县成功试点的基础上,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研究部署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建设工作,印发《关于推进全省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协会充分发挥受理投诉、调解纠纷、金融宣传、促进行业自律等职能。2014年,全省17个地市实现协会组织全覆盖,同时成立市级协会分会和办事处14家、县级协会56家。全年省内各级人民银行共受理投诉1355件,办结1336件,办结率98.6%,咨询6514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daodoc.com

(二)支付体系运行稳定

截至2014年末,山东省支付系统覆盖9049家银行机构网点,增长6.7%,全年累计清算资金160.6万亿元,增长8.2%。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处理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金额分别增长35.13%、60.19%。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系统日均处理银行卡跨行清算金额增长21.08%。非现金支付业务量持续增长,全省共发生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交易合计22亿笔、金额82.1万亿元,分别增长25.0%和17.3%。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实施农村支付服务“新双百”工程,实现了助农取款服务点在全省行政村100%覆盖。

(三)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截至2014年末,全省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量增长4.33%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量增长1.63%。全省各级人民银行共受理个人信用报告查询130万人次,增长38.79%。依法为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提供查询1418笔,增长3.65%。加大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平台的宣传推广力度,2014年全省累计注册人数达41万,累计查询各类个人信用信息173万笔,分别增长49.32%和55.64%。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信用档案建设,组织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农户”评定工作,有效提升了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截至2014年末,全省依托涉农金融机构评定信用乡镇454个、信用村3.3万个,评定信用农户1029.7万户,贷款余额2777.4亿元,增长3.43%。

(四)反洗钱工作持续深入

2014年,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积极探索和落实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开展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全省共对44家县级以上金融机构、1家支付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工作,对1375家市级以上机构开展自律考核评估,对97家具有省级管辖权的金融机构、1564家市级以上金融机构建立了反洗钱监管档案,灵活有效实施分类监管。全年共开展反洗钱行政调查、案件协查204次,移送线索58个,立案5个,侦破4个,涉案金额11亿元。召开山东省反洗钱工作联席会议,与相关部门举行各类情报会商40次,发布风险提示61期,向公安机关报案58个,涉及金额914.3亿元。

(五)货币流通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制定发行基金券别搭配投放管理办法,探索运用动态最优化理论指导发行基金调拨工作。建立小面额货币的良性循环机制,积极推进现金全额清分工作,优化了流通中人民币券别结构,提高了票面整洁度。对辖内644家企事业单位监测显示,2014年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平均水平为94.67%,提高0.81个百分点,各券别平均需求满意度为98.02%,提高0.41个百分点。反假币工作不断深入,全年山东省累计收缴、没收假人民币张数和金额分别增长127.7%和28.1%。

五、总体评估与政策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daodoc.com 按照统一的层次分析模型和权重,对山东金融稳定状况定量评估显示:2014年综合评分76.43,比上年下降2.28。其中,因经济增速放缓,宏观经济得分下降1.15;受资产质量劣变、利润下滑等因素影响,银行业得分下降0.5;受经营效益下行等因素影响,证券业得分略降0.04;受退保金额大幅增长等因素影响,保险业得分略降0.02。

2015年,随着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全省金融业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全省金融系统应继续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努力加强对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发展的金融支持。不断强化金融业风险管理,切实防控金融风险,确保辖区金融稳定。

(一)认真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

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强化定向支持,进一步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等的结构调控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金融机构落实信贷政策要求,将更多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服务业、科技创新、新兴产业、新增长点以及水利、铁路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努力缓解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二)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报告,继续坚持金融风险监测全覆盖

加大风险监测排查力度,深入推进金融机构稳健性现场评估,严格落实银行机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强化对金融创新业务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重点关注产能过剩行业、大企业融资担保圈、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影子银行等风险状况。加强对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机构的监管,推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切实防范支付机构风险。

(三)深入推进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内控建设,切实提高稳健经营水平

督促各金融机构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平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市场规模与经营效益、市场开拓与内控管理等方面的关系,真正转变“重效益、轻风控”的经营理念,实施审慎集约经营。健全完善信贷审批管理,高度重视现金流等第一还款来源,适度弱化担保抵押条件,合理确定互保联保授信额度,避免过度授信。创新实施新型主办银行制度,促进银企双方构建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缓解银企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四)完善金融风险应对处置措施,有序推进各类金融风险化解方案实施

推动各地政府在区域金融风险处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对舆论宣传的管理和引导,弱化负面舆情对公众的误导,防止负面信息发酵和蔓延;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大金融债权保护力度,坚决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不断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和合作,防范跨行业、跨市场风险传递,强化金融市场秩序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非法吸存、发放高利贷、集资诈骗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严防相关风险向正规金融体系传递。加大金融安全宣传力度,强化金融投资者教育,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理性投资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daodoc.com

第15篇:山东省金融稳定报告摘要

山东省金融稳定报告(2016)摘要

摘 要:2015年,山东省金融业总体实力和运行稳健性不断提高,地方金融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各项金融改革取得新的成效。但受“三期叠加”及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全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主要经济指标增势持续放缓,实体经济风险逐步向金融领域传导,金融风险形势依然严峻。

关键词:金融稳定;报告;摘要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6)04-0012-06

2015年,山东省金融业总体实力和运行稳健性不断提高,地方金融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各项金融改革取得新的成效。全省金融业增加值3130.6 亿元,同比增长14.1%,占GDP比重5%;社会融资规模增加7599.7亿元,居全国第5位。但受“三期叠加”及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全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主要经济指标增势持续放缓,实体经济风险逐步向金融领域传导,金融风险形势依然严峻。

一、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经济增速略有放缓,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2015年,山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0万亿元,增长8.0%,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79.0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9485.90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28537.35亿元,增长9.6%。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8.1:48.4:43.5调整为7.9:46.8:45.3。

2.三驾马车差别显现,对外贸易降势趋缓。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381.46亿元,增长13.9%,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61.41亿元,增长10.6%,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2417.49亿美元,累计下降12.7%,同比回落16.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40.61亿美元,下降0.4%;进口976.88亿美元,下降26.1%。

3.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效益低位运行。2015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增速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7718.81亿元,增长10.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6886.69亿元,增长9.8%;实现利润8617.24亿元,下降1.6%。

4.地方财政运行平稳,居民收入协调增长。2015年,山东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529.26亿元,增长10.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03元,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45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0元,增长8.8%。

5.物价低位运行,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15年,山东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2%,其中,城市上涨1.4%,农村上涨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分别下降0.7%、4.8%和5.0%。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5%。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外需下降过快,固定资产投资乏力,经济增长低于预期,未来经济稳增长压力不减,市场主体对宏观经济预期不乐观。二是企业经营困难。生产领域通缩程度的加深降低了企业预期,经济效益持续下行压缩企业盈利空间,用工成本、化解过剩产能、节能环保以及技术改造投入加大等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形成压力。三是行业、地区发展分化明显。高新技术行业增势良好,传统行业加速回落,产能聚集、同质化发展和环境治理约束对区域风险影响加大。四是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商品住房累计可售面积18600万平方米,增长4.3%,去库存周期仍然处于高位。五是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下滑势头难以扭转,同比均出现大幅下滑。

(三)经济运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实体经济风险对全省金融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一是受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影响,部分企业财务问题不断暴露,信用风险防控压力增大。二是企业面临的环保约束明显加强,落实停产、限产等环保整顿措施可能引发风险。三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银行业收紧贸易融资,大量贸易类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不良呈上升趋势。四是房地产市场调整逐步深入,房地产企业信贷风险需持续关注。五是个别大型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出现违约,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二、金融业与金融稳定

(一)银行业

1.总体运行状况。

(1)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2015年,全省银行业机构资产总额97022.2亿元,同比增长11.82%;负债总额93694.1亿元,同比增长11.93%,增速分别较上年上升2.28个和2.43个百分点。各项存款76795.5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较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各项贷款59063.3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全省存款余额和增加额均居全国第6位,贷款余额和增加额分别排全国第4位和第3位。

(2)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进一步增强。年末全省本外币存款余额76795.5亿元,比年初增加6935.6亿元,同比多增978.7亿元,服务业、小微企业和重点区域贷款支持力度加大。

(3)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资产、负债占比分别为30.89%和29.39%,新增存、贷款市场份额同比分别提高2.7个和2.4个百分点。

(4)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2015年末全省国有、政策性、股份制、外资银行二级分行以上机构239家,法人银行业机构252家,其中,新设村镇银行24家,新设财务公司3家,金融租赁、汽车金融公司顺利开业。

(5)银行业改革取得新成效。工、农、中、建、交等大型商业银行山东省分支机构继续深入落实股份制改革要求;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持续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省62家未改制农信社全部达到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标准,其中挂牌开业21家;城商行转型步伐加快,机构下沉和业务创新力度加大;民营银行申设工作稳步推进。

2.需关注的问题。

(1)不良贷款持续反弹,信用风险管控形势依然严峻。2015年末,全省不良贷款余额1219.8亿元,较年初增加223.9亿元;不良贷款率2.06%,较年初上升0.21个百分点。部分区域信贷风险暴露增加,企业担保圈风险隐患仍然较大,全省银行业保证类企业贷款不良率高于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部分不良高发地区存在信贷投放大幅缩减的现象,信贷收缩和企业风险暴露相互影响,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2)资本状况整体充足,部分机构风险抵补能力较差。2015年末,全省法人银行业机构资本净额3769.03亿元,较年初增加1067.37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3%和13.44%。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分别较年初上升0.17个百分点和0.3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下降的机构分别有99家和102家。

(3)流动性总体良好,部分机构风险管理能力亟待提高。2015年末,全省法人银行业机构统算流动性比例为69.02%,核心负债依存度58.22%,人民币超额备付率4.1%。部分中小法人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仍存在不足,存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组织架构不完善、风险计量水平不足等问题。

(4)银行业机构案防、舆情控制和应对群体性事件面临较大压力。个别机构因内部案件和管理问题引发了负面舆情和群体性事件,对正常经营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5)经营利润持续下降,发展转型压力增大。全年实现净利润771.61亿元,同比减少25.2%。分机构类型看,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净利润同比减少较多,降幅分别为66.56%、39.74%和20.47%;地方法人银行本年净利润同比增加7.92亿元,增幅8.1%。全省资产利润率0.8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率32.82%,同比上升0.26个百分点;中间业务收入比率14.16%,同比上升0.01个百分点。传统银行业依赖利差和信贷增长的盈利模式亟待转型。

(二)证券期货业

1.总体发展状况。

(1)机构规模快速增长。全省证券业和期货业总资产合计超过1500亿元,新增证券期货分公司和营业部62家。两家法人证券公司总交易额和客户保证金余额分别同比增长2.6倍和36.1%,净利润同比增长1.9倍。两家法人券商连续五年被评为A级,总资产和净资本分别同比增长60%和99%,各项风控指标均符合预警监管标准。

(2)上市公司融资规模继续扩大。新增12家上市企业,融资65.2亿元。162家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8893.9亿元,同比增长53.4%。41家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融资494.7亿元,增长45%。在“新三板”挂牌336家,募集资金61.2亿元,同比分别大幅增长2.4倍和25倍。

(3)期货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全省期货公司全年代理交易量同比增长10%;期货投资者开户数、保证金余额分别同比增加1.2万户和7.8亿元。3家期货经纪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同比增长21.8%和49.4%,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累计设立了22个期货品种的56家期货交割库。

(4)积极打造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公司制改造顺利完成,推动企业累计实现融资约200亿元。与“新三板”初步建立了批量转板机制,已有24家企业成功转板。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年末挂牌企业达318家,推动企业累计融资近30亿元。年末全省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达434家,注册资本561.84亿元;新增债券融资额4031.8亿元,同比增长33.8%。

2.需关注的问题。

(1)上市公司盈利持续下滑。截至2015年第3季度末,全省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4.51%和17.03%。其中,80家企业净利润业绩同比下滑,45家净利润下滑速度超过40%,24家上市公司出现亏损。上市公司销售和资金周转难度进一步增大,至第3季度末,全省上市公司存货同比增长4.08%,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7.98%。

(2)法人券商竞争实力有待增强。中泰证券通道业务佣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57.63%,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3.71个百分点;投行业务发展滞后,承销与财务顾问收入仅居全国第28位左右;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仅占全行业的1.99%。中信证券(山东)公司目前承销和资管收入仍为零。山东证券机构资产证券化、量化做市交易等新兴盈利模式尚待突破。

(3)“两融”业务风险增大。2015年两家法人券商融资融券余额达379.18亿元,同比增长20.2%。受市场行情影响,部分融资融券业务客户、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客户被强制平仓。

(4)非法与违规行为有所抬头。2015年监管部门对山东辖区两家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承办正式立案案件11起,办结9起,处理涉嫌非法证券期货活动事项7件。

(三)保险业

1.总体发展状况。

(1)保险机构实力逐步增强。年末全省共有法人保险公司4家,保险公司省级分支机构81家。保险机构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全省保险业总资产3807亿元,较年初增长17.2%,增速提高5.4个百分点。

(2)业务结构有所改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787.6亿元,居全国第3位;保费同比增长22.9%,较2014年上升9.2个百分点。财产险、人身险分别实现保费593亿元和1194.6亿元,同比增长9.8%和30.6%。农业保险、责任保险等政策性险种增势较强。

(3)保险改革创新不断推进。省政府召开保险资金支持山东经济转型升级暨项目对接签约会议,协议金额达到445亿元。山东率先启动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改革,约8成车险消费者保费同比下降。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推动普通寿险业务同比增长84.2%。互联网车险业务规模超过专业代理渠道。

(4)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2015年,保险资金直接投资累计604.1亿元,同比增加51.8亿元。出口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分别提供1912.8亿元和15.5亿元风险保障。农险产品开办县区增至140个,财政补贴险种12个。大病保险累计赔付53.61万人次、15.7亿元。各类责任保险累计承担风险责任3.3万亿元。治安保险县区覆盖面超过80%。

2.需关注的问题。

(1)经济下行和政策调整对保险行业产生深层次影响。车险保费增速处于近年来的低点,增速回落6.2个百分点。与经济关联度较高的企财险、货运险增长乏力。部分挂钩创新型投资项目的寿险产品风险管控难度较大。

(2)退保金持续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15年全省寿险累计退保保持较快增长,非正常退保以及由此引发的信访投诉,是困扰保险公司经营的重要问题。

(3)保险机构经营管理风险因素增多。保险业机构营销团队发展过快、人员整体素质有所下降。营销员以保险工具参与民间借贷以及非法集资、销售非保险理财产品等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金融业综合经营

1.金融控股公司。

山东省内有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简称山东信托)和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莱钢集团)两家由总行认定的金融控股公司。山东信托控股泰信基金、鲁信资产管理两家金融子公司;莱钢集团控股中泰证券、莱芜市钢城区鲁中小额贷款有限公司。2015年,两家公司总体运行平稳,山东信托管理的信托规模同比下降16.92%,净利润同比增长27.39%。莱钢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6.45%。

需关注的问题:一是实体经济领域风险不断暴露,对信托行业规模及资产质量形成一定不利影响。2015年山东信托管理的信托规模、新增资金信托业务规模均明显下降,不良资产余额、不良资产率双升。二是受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影响,莱钢集团融资成本上升,融资规模下降,利润出现下滑。

2.交叉性金融业务。

2015年,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增势明显,全省银行机构同业负债余额同比增长19.08%,投、融资类同业资产余额合计增长24.22%。跨业投资规模扩张迅速,跨业投资金额增长22.42%。产品代理销售额稳步增长,证券公司资管计划、其他类债券、保险产品销售增幅分别达到285.48%、82.64%和81.14%。银行业理财产品销售出现下滑,全年发行及代销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同比减少0.36%。证券公司交叉性业务发展平稳,中泰证券资管规模增长20.05%,全年以两融收益权转让方式融入资金共计241.33亿元,利率互换交易名义本金21.2亿元。

需关注的问题:一是地方法人机构跨业投资增长较快。2015年末,辖内农村合作类机构同业投资余额同比增长185.39%,同业投资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上升至18.27%,应收款项类投资增幅达878.33%。二是辖内法人机构陆续推出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增加了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三是同业业务中仍存在规避监管的行为。部分机构通过同业业务规避规模控制或监管指标限制,同业业务资金来源和运用在期限和流动性方面存在错配,潜在流动性风险隐患。

三、金融市场与金融稳定

2015年,山东省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健康运行态势,市场利率总体低位运行,交易量快速增长,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稳步增加,企业参与度不断深化。

一是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运行平稳,交易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全省共有138家市场成员和非法人投资主体参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交易,受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面总体宽松影响,总成交量大幅增加至41.4万亿元,同比增长74.7%。全年日均融入资金1823.5亿元,融出资金886.3亿元,日均净融入资金937.2亿元,同比增加195.3亿元,增长26.3%。

二是票据签发规模维持高位,贴现利率居于三年来最低水平。2015年全省金融机构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规模维持在12500亿元以上,保持基本稳定。2015年末,山东省金融机构银行承兑汇票签发余额12442亿元,同比增加907亿元,同比增长7.86%。票据贴现市场利率回落,2015年末贴现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46%,同比下降2.43个百分点,处于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三是债务融资工具融资规模持续扩大,企业参与度不断深化。2015年,全省共发行债务融资工具326单,同比增加111单;实现融资3438.9亿元,同比增长50.8%,融资额居全国第三。至年末,全省存续期内的债务融资工具余额4602.9亿元,短期融资券实现较快增长,发行数量和融资规模同比分别增长95.1%和82.1%。全年共有95家企业成功发行债务融资工具。2015年全省债务融资工具平均发行利率为5.12%,较2014年下降1.38个百分点。

四是黄金市场成品金产量和利润下降,融资渠道拓宽。2015年,5家监测的矿山开采企业开采矿石10918.1吨,同比减少3154.7吨;矿山开采企业成品金产量为110吨,同比减少1.57吨;8家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4.5%和35.3%。

四、金融服务与金融稳定

2015年,山东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为全省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金融法治基础不断增强

金融管理部门新制定或修订了多部与金融业和金融基础设施相关的重要制度性文件,规范了互联网金融、股票股权交易、保险资金运用等方面的业务活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实现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在省市县1392家银行业分支机构的全面覆盖,组织开展系统数据核对工作,着力改进投诉受理方式,提升电子化处理水平和数据准确率。

存款保险制度顺利实施。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施行。按照总行统一部署,济南分行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存款保险制度顺利实施。截至2015年末,全省225家投保机构已全部办理投保手续,全省投保机构费率水平均为万分之1.6,累计交纳保费2.32亿元。保费交纳对投保机构财务影响较小,以2015年投保机构经营数据计算,半年度应交保费折算成年度保费后占全部投保机构业务管理费支出、净利润、营业支出的比例分别为0.94%、1.44%、0.77%。随着金融改革的加快推进,为进一步发挥存款保险机制作用,人民银行将依法推进实施风险差别费率、风险警示、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等工作。

(二)支付体系平稳运行

2015年,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出台多部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对辖内直接参与者、省级银行机构、村镇银行等的管理要求,明确了突发事件分类、报告流程和应急处置等事项,保障了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连续开展和资金安全。截至2015年末,全省支付系统覆盖9436家银行机构网点,同比增长4.28%;全年累计清算资金190.87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农村支付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省县及县以下地区ATM、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POS布放量分别为2.2万台、2.1万台、80.1万台,分别同比增长0.91%、31.25%、3.49%。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有序发展。山东省共有支付机构53家,省内法人支付机构共签约预付卡线下特约商户26101户,银行卡收单线下特约商户19633户。互联网支付业务量243.7万笔,金额199.7亿元。

(三)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截至2015年末,全省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量增长2.67%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量增长2.0%。征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年窗口查询个人信用报告193.9万次,互联网查询个人信用报告275.5万份,分别同比增长49.3%、59.3%。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全省17个地市小微企业和农村数据库基本建成,累计采集小微企业信息71.9万户、农户信息164.8万户。

(四)反洗钱工作力度加大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以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为工作重心,指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可疑交易的分析,提高可疑交易报告质量,及时进行风险预警。2015年共对45家县级以上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对2387家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综合评价,对41家机构进行了风险评估,开展监管走访169次,约见谈话71次,质询3次。反洗钱监测与协调合作机制有效运行,创新实施可疑交易报告遴选机制,开展反洗钱行政调查、案件协查51个,移送线索99个,立案18个,与相关部门举行各类情报会商223次,发布风险提示72期。完成总行跨区域调查14个,实施调查109次,协助司法机关开展调查9个,实施调查77次。

(五)货币流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积极开展冠字号码查询及设备贴标工作,强化现金全额清分的监督管理。科学摆布发行基金,建立小面额货币的良性循环机制,确保了全省现金供应合理,市场现金需求满意度和整洁度不断提高。全省企事业单位监测数据显示,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平均水平94.2%,各券别需求满意度平均水平97.8%,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深化城乡反假网络建设,建立反假货币快速反应机制,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提升了区域反假货币风险防控的前瞻性。

(六)金融知识宣传培训和投资者风险教育深入开展

全年开展征信、反洗钱、反假币宣传逾 5100余次,受众超过220余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20余万份。积极参与“维护金融稳定 山东在行动”等专题广播节目,围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反假货币、反洗钱、银行卡使用等工作开展政策解读,正面引导社会认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五、总体评估与政策建议

按照统一的层次分析模型和权重,对山东金融稳定状况定量评估显示:2015年综合评分75.26,比上年下降1.3。其中,经济得分较2014年下降1.01,说明在“三期叠加”背景下,全省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任重道远。全省银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存贷款稳步增长,贷款结构稳中向好,但受实体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银行资产质量持续劣变,信贷风险防控压力增大,区域性、行业性金融风险上升,金融生态环境有所恶化,受此影响,银行业得分下降0.43,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得分下降0.13。全省证券业经营规模与盈利水平快速增长,上市公司融资规模继续扩大,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较快,行业得分上升0.16。保险业总体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机构资产规模、保费收入大幅增长,得分较2014年上升0.11。

2016年,全省金融业面临的风险防范与化解形势依然严峻。全省金融业应继续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工作要求,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切实强化风险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一)认真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引导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增加信贷投放;认真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促进金融机构广义信贷合理增长;引导金融机构落实信贷政策要求,将更多的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扶贫开发、节能环保、科技、文化、创业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努力缓解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二)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报告,坚持金融风险监测全覆盖

加大风险监测排查力度,深入推进金融机构稳健性现场评估,严格落实银行机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强化对金融创新业务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重点关注产能过剩行业、大企业融资担保圈、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等风险状况。

(三)深入推进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内控建设,切实提高稳健经营水平

督促各金融机构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平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市场规模与经营效益、市场开拓与内控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健全完善信贷审批管理,强化内部信贷风险防控,高度重视现金流等第一还款来源,合理确定互保联保授信额度。严防金融机构案件风险。

(四)完善金融风险应对处置措施,有序推进各类金融风险化解处置

推动地方政府在区域金融风险处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对舆论宣传的管理和引导,防止负面信息发酵和蔓延;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大金融债权保护力度,坚决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和合作,防范跨行业、跨市场风险传递,强化金融市场秩序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非法吸存、发放高利贷、集资诈骗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加大金融安全宣传力度,强化金融投资者教育,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理性投资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

第16篇:商业银行工作总结

商业银行工作总结

是最新发布的《商业银行工作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商业银行xx年,在市分行和支行新一届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支行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分行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快有效发展作为主线,以“存款超百亿,效益超千万”为目标,改进机制,严控风险,强化营销,通过全行员工团结拼搏,克难制胜,经营效益进一步好转,较好地完成了上级行下达各项任务,促进了我行各项工作持续稳健发展。现将xx年度如下:

一、xx年主要成绩

一是存款继续保持强劲增势,以增存促增效成果显著。12月末,各项存款

余额××万元,比年初净增××万元,比去年同期多增××万元,完成市分行全年考核计划的××%,旬均净增达××万元,净增总量和旬均增额再创历史新高。全年上存资金达××万元,月均达××万元,同比净增××万元,金融机构往来收入××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增幅达70%,为全行扭亏增盈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信贷思想汇报专题资产结构明显改善,信贷投放进一步向优良客户集中,逐步退出“散小差”劣质客户,有效规避经营风险。12月末,各项贷款余额××万元,比年初净投放××万元。其中: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万元,比年初下降××万元;公司类贷款××万元,比年初增××万元。

三是保险代理等新业务驶入“快车道”,与传统业务并驾齐驱。12月末,代理保费收入××万元,完成市分行下达计划的150%。其中:寿险代理保费××万元,同比增××万元;代理财产保险××万元,同比增××万元;实现手续费收入××万元,同

比增××万元,完成市分行下达计划113%。累计代销基金××万元,累计代销国债××万元。

四是按时完成不良资产清收任务,不良资产“双降”取得阶段性成果。12月末,清收不良贷款本息××万元,其中:清收本金利息××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处置抵债资产××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保全××万元,完成全年任务×%。年末不良资产余额××万元,占比为××%,不良贷款呈现“双降”趋势,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净下降××万元,不良贷款占比率比去年末下降××个百分点。

五是中间业务持续快速发展,财务贡献率进一步加强。12月末,全行中间业务收入××万元,占总收入的××%,同比增××万元,提高×个百分点。

六是利息收入继续保持有效增长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12月末,全行收息××万元,其中:公司类、私企业及个体贷款收息××万元,不良贷款清收利息××万元。

七是超计划完成经营损益综合指标。12月末,全年帐面亏损××万元,同比减亏××万元,剔除消化xx年前应收利息××万元、抵债资产处置损失××万元,经营利润达××万元,超计划××万元,同比增盈××万元。

八是精神文明创建、争先创优活动取得好成绩,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在市分行组织的一季度“开门红”竞赛中我行荣获支行类二等奖,营业荣获分理处类二等奖;营业部被省分行授予“女职工文明示范岗”荣誉称号;支行寿险保费营销、保费收入完成率名列全市第一;在银监局组织金融系统“内控制度知识”竞赛中获团体第三名;在市分行组织“金融产品知识普及”竞赛中获团体第三名。转载请著名来自:(http:// 言.小范文网)

九是“安全就是效益”、内控管理意识进一步加强,全年各类案件率为零,继续保持建行52年来安全经营无责任事故和案件的好局面。

二、主要做法:

一、强势营销负债业务,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以增存促增收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统一思想早行动。xx年,全行立足于增存增效,早增实增的工作思路,把“迎新春”优质文明服务活动与首季“开门红”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用心服务,春到万家”为主题,早布置、抢先机、强宣传,全面展开营销攻势,实现“开门红”。一季度各项存款比年初净增×××万元,范文TOP100为全年存款增长打下基础。二是把握重点,抢占市场。以代理养老统筹基金为突破口,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人情化、贴心化、细心化服务,帮客户理财,使客户的收益达到最大化,达到了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带动“潜”客户的效果,有力推动存款快速增长。全年财政资金流量达××万元,吸收养老统筹存款××余万元。三是抓重点客户的维护。建立大客户档案,逐步推行差别化服务,培养忠诚客户。落实划街包片营销工作,推行“地毯式”营销,巩固和发展我行在

区域金融系统垄断地位。四是突出抓块头大骨干所,垄断××城区、××镇等重要存款市场。突出农行品牌优势,实现规模效应。xx年××城区、××分理处存款净增××万元,占全行净增额 84%。五是实行工资浮动考核、分档,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根据营业网点规模、人均存款制定不同档次工资基数,同时根据人平净增额达到一个档次,工资相应提高一个档次,早达到早享受。通过激励措施,引导员工由被动到主动,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六是突出抓农行形象宣传,抢占周边市场。通过抓优质服务,开展上街咨询宣传,拉横幅树标语,拜访客户送春联等形式,农行良好社会形象深入人心,形成了以××镇为中心,以周边××××××等镇为辐射圈的服务范围。全年通过增存实现收入××万元,范文写作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增幅达70%,为全行财务减亏作出重要贡献。

二、适度营销资产业务,逐步退出“散小差”等劣质客户,抢占优良客户市

场。面对宏观调控和信贷总量控制的政策,结合区经济环境现状,我们一是稳健发展个人信贷市场,加快结构性调整,继续支持个体私营经济中的优质客户,逐步退出“散小差”个人客户。xx年末私营企业及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仅××万元,比年初下降××万元,逐步淘汰了一批资金流量小、经营效益差、信用度不高的客户。二是以寻求信贷管理制度要求和企业经营发展需要的切合点为突破口,继续大力支持、发展有一定规模民营企业。如对管理区的明星企业××有限公司,支行通过积极介入,严格按信贷新规则要求进行评级授信,并积极向市分行申请××万元用信规模,并在四季度注入流动资金××万元。通过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项目库途径,解决制约我行信贷业务发展困境,谋求并实现适合××行实际的资产业务发展之路。三是加强到逾期贷款的监控管理,建立预警催收、不良贷款台账等制度,根据风险情况试行分期偿还办法,防不良信贷资产于未然,

严防死守不良贷款发生,确保不良贷款零记录。四是强化贷后管理。每发放一笔贷款,都必须落实专人实施贷后跟踪管理,提高贷后管理质量,落实管户责任人,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共3页,当前第1页123

三、强化清收盘活工作,多法并举,清收盘活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统一认识,明确思路。针对我行不良资产占比高,任务重,清收空间小,人员少,信用环境特别恶劣的实现状况,支行将清收盘活工作当作“生命工程”来抓,建立了由一把手行长全盘抓,分管行长具体抓,清收盘活部专门抓,其他部门协助抓的格局。二是在不良资产垂直专业管理的格局下,适时推出辅助性奖惩办法,以全行之力狠抓清收盘活工作。对清收盘活实行实时监测,定期通报,明确清收奖励的原则、对象和范围,设立清收盘活专项奖,对清收人员实行“下不保底,上不封顶”的奖励方式。三是继续实施行长挂点清收盘活制、专管行长负责

制、清收盘活工作问责督办制。对支行出面协商签定的协议,承办人员及时做好后续工作,实施定期问责,通报结果,督促落实到位。基本上做到了“四定三包”即定目标、定时间、定措施、定奖惩,包落实、包管理、包清收的责任制,从整体上提高了清收盘活的工作效率。四是加大对抵债资产的处置和管理。今年支行成功处置抵债资产5笔,处置抵债资产金额××万元,处置成交金额××万元,资产处置率达100%。在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按照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的要求,对抵债资产的处置全过程进行阳光操作,处置成交价高出审批处置价格的6%,使抵债资产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五是用足用活清收政策松紧尺度。在实际操作中,我行准确把握政策原则,综合运用以资抵债、表外息减免、核销呆账等各项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积极作用,尽最大可能带动不良贷款本息的清收。如对××、××厂的不良贷款清收中,我行清收人员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

锲而不舍的精神,对企业据理力争,多次上门,多方沟通,用足政策,终于清收回××贷款本息××万元,××厂贷款本金××万元。六是进一步强化风险资产管理和维权保全工作。对企业及时签发到、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要求借款人在通知书上签字、盖章,予以确认,使诉讼时效得以延续,对拒不签字的借款人请第三人在场作证形成书面记录,还通过公证机构派员参与的方式,由公证人员出具证书,确保时效的合法性及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全年清收本金利息××万元,处置抵债资产××万元,不良资产总额下降××万元,占比下降××个百分点。

㈣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逐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财务贡献率。全行中间业务收入××万元,同比增××万元,占总收入×%,提高×个百分点,为完成财务指标作出了贡献,中间业务已成为减亏增效有效途径之一。一是加快发展保险代理业务。把保险代理业务作为业务主打产品,实施系统营销,突出抓好柜面保险

代理以及抵押财产法人、个人贷款客户保险保险资源的开发。二是认真开展“六到位”工作。即“抓好认识到位,人员到位,任务到位,激励办法到位,员工培训到位,特色宣传到位”。三是建立完善保险代理业务考核激励机制。即按保险收入1:1视同存款考核;手续费收入严格按比例兑现到个人;对外出展业代理财险部分按2%标准增加营销费用。四是强化银行卡的市场营销,保持银行卡良好发展势头。紧紧围绕市场营销、全面收费、专业化经营三项重点开展工作,努力促进卡业务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银行卡业务收入迅速增长,全年手续费收入××万元,同比增××万元。

三、保障措施

㈠加强会计基础管理,扎实抓好“内控制度落实年”活动。xx年是“制度落实年”。一是以财务会计基础管理为重点,认真实施基础管理建设工程。在统

一、规范制度和作业流程、完善岗位制约机制的前提下,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抓

制度落实上,严厉查处违章操作行为。抓好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风险控制和防范。结合近年来内外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做好薄弱环节的整改工作。高度重视现有网络技术条件下和业务创新过程中的制度约束,坚持制度先行的原则,加强计算机安全体系及与之相关联的新兴业务制度建设,努力控制操作风险。二是支行财会监管员每月对各网点进行一次财会质量检查,对检查要有记录、有通报、有措施、有奖惩。检查面达100%,发监管通报×期。三是增强各网点坐班主任和一线操作员的自律监管意识,前移监管重心,增强责任约束,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把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结合起来,加强对财务收支、支付结算、往来账务、库存现金等重点项目、重要环节的监控,有效回避财会风险。

㈡深入贯彻落实信贷新规则,强化贷后管理,坚决控制新的信贷资产风险。规范管理始终是加快发展的基础和前

提,尤其是基于信贷资产质量差的历史背景和农业银行改制上市的迫切要求下,资产业务拓展必须更偏于风险防范。信贷新规则是信贷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必须不折不扣实施到位。一是严格信贷准入管理。信贷准入管理必须坚持统一标准、统一口径,严禁降低客户准入条件,做到宁缺勿滥,确保信贷资源有效配置。二是严格授权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平行制约等制度。不得越程序和逆程序操作信贷业务。加强客户部和客户经理爱行敬业意识和尽职水平,严把准入条件。全面真实反映客户信息,提高专业能力,坚决避免主观随意性和“量体裁衣”式习惯。信贷部要严格信贷审查,以各项信贷要求作为衡量客户介入的唯一标准,在政策上把关,认真履行审查职责,限定办结速度,规范细化贷审会运作程序,努力提高审贷效率。三是加强贷款到期收回管理。建立了贷款期限管理的分期收回机制,从严控制贷款展期、借新还

旧,规范收回再贷行为。四是强化贷后责任管理。xx年是实施贷后管理工程的关健年,我们通过建立风险预警及处理机制,规范、落实客户经理定期联系协调制度、风险经理定期风险分析预警制度、贷后管理定期报告制度,落实责任人责任追究工作,从根本上解决操作和决策流程不规范,贷后管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共3页,当前第2页123

㈢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健全案防体系。一是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意识,以预防和惩治案件为着力点,深入开展规章制度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落实案件防范工作责任制。xx年3月和6月分别开展了“案例教育月”和“安全教育月”两个活动,采用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开座谈会等形式着重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案例,提高了员工防腐拒变的能力,培养员工爱岗敬业讲奉献的职业精神,端正了行风,树立了正气。二是深入开展部门自律监管执法监察,重点加

强防范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以权

谋私的腐败行为,加强对贷款业务以及大宗物品购建制度、风险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加大案件防范力度和查处力度。支行监察部门通过组织人员开展有针对性执法监察,加强对自律监管的再监督。三是继续把防抢劫、防盗窃、防诈骗尤其是防票据、银行卡诈骗作为安全工作重点,不断提高对高科技犯罪的防范能力。四是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及追究制度,加强职能部门职责,做到齐抓共管,共同防范,为业务稳健经营保驾护航,保持了我行建行××年来无责任事故和案件的好成绩。

㈣加强财务管理,努力增收节支。一是严格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组织核算,将所有收入纳入账内核算,杜绝财务收入“跑冒滴漏”现象。严格落实,会议费、业务招待费同比压缩20%,严格专项费用管理,对公杂费、电话费、差旅费实行限额控制。二是压缩低盈利、非盈利资金占用。对营业网点库存现金实行比例控制,加强支行大库现金管理,做好

票币的清理、整点、上介工作,全行库存现金控制在存款总额的×%之内。三是加强资金营运,向内挖潜要效益。通过监控资金状况、分析资金供求情况、把握资金投向,充分利用资金时间差,做好资金灵活调度和运用。xx年全年上存资金达××万元,月均达××万元,同比净增××万元,金融机构往来收入××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增幅达70%,为全行扭亏增盈打下坚实基础。

四、存在的不足

回顾xx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传统业务操作模式仍占主导地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业务发展。目前,我行除营业部实行柜员制外,其余网点仍是双人记账、双人复核方式,客户办理业务时常出现排队现象,特别是代理退休职工工资发放时,正常业务根本无法开展,部分大客户因此转到他行开户。部分网点不堪重负,存在变相赶客户怠

慢客户现象。

第17篇:商业银行“平安金融”创建情况汇报材料

商业银行“平安金融”创建情况汇报材

商业银行“平安金融”创建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在省、市“平安金融”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公司根据《关于深入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关于深入开展平安金融创建活动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行业的特点,在全公司范围内深入开展“平安金融”创建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公司概况 .........

二、“平安金融”创建主要做法 健全组织,规范管理,强力推动创建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在创建过程中,公司认真履行“一把手”责任制和“部门负责人”责任制,公司董事长、总裁亲自抓,做到领导干部带头,以实际行动,树好标杆,做好表率。公司专门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金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平安金融”创建工作,研究解决在创建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不断推进“平安金融”创建工作的深入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开展“平安金融”创建日常管理工作,并在人员、经费、办公设备等方面优先保障。各基层营业部负责人负责本营业部的创建工作,制订符合各单位自身特点的创建规划和措施,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形成了“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为“平安金融”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编制创建方案。公司组织专门人员在对“平安金融”创建工作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公司创建“平安金融”实

施方案》。明确了公司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平安南京”建设的总体布置,积极稳妥地推进“平安金融”创建活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切实提高公司维护稳定工作的整体水平。指出公司创建“平安金融”工作重点是加强员工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加强内控管理、抓好安全生产、防止危害国家安全稳定的事件发生、扎实做好社会治安工作等六个方面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

3、严格考核检查。将“平安金融”创建工作摆上公司重要议事日程,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推动平安创建各项工作。将“平安金融”创建目标分解细化,结合经济责任制一道进行重点考核,考核达标采取百分制,验收得90分以上的为达标。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与职工奖金考核

挂钩,奖优罚劣。将创建实绩作为年度工作计划、总结、评比的重要依据,列入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创建工作情况,改进不足,不断创新。创建办公室不定期进行检查,对于创建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做到层层落实,件件解决,使得创建活动不断取得新的经验、新的成绩。 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努力构建长效机制

1、加强安全保卫制度。公司贯彻“预防为主、确保重点、依靠群众、综合治理”的方针,防治结合,采取集中学习上课、看录相、签订责任书等形式,加强保安人员的上岗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素质。制定《门卫制度》、《消防制度》、《保安值勤制度》等多项安全保卫制度。组织防火、防盗、协助公安机关办案等为重点的专项检查和综合治理,查隐患,抓整改,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奥运会、建国60周年庆典等活动中未发生一起安全

事故。

2、加强内控稽核制度。公司制定出台了风险事项报告、风险事项处理、合规手册、防火墙、反洗钱、内部稽核、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多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公司内部风险控制和稽核审查工作。月……。对公司经营合规性进行了常规检查,对公司的法人治理、内部控制、各项业务运作表示充分的肯定,对公司内部管理、各项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表示满意。月公司成功举办了合规知识大赛,进一步增强了员工合规理念,整个活动受到了上级领导机关和监管机构的一致好评。公司对…。。进行了现场常规审计,对位工作岗位发生变动的营业部负责人的任期履职情况全部实施了离任审计,审计结果情况良好,未发现重大违纪违规事件。

3、加强应急演练制度。公司制定了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信访工作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预案制定后,公司专门印发组织各分支

机构和机关部门开展学习,各针对供电系统、网络系统、交易系统、火灾、抢劫等紧急情况都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公司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各进行应急演练工作,9月,在举行的全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演练活动中,公司的应急演练工作得到了现场检查组专家及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预防为主,注重教育,致力实现标本兼治

1、做好合规经营学习教育。组织全体员工深入学习……。和公司各项规定要求,发布《》、《》、《》、《》等制度,教育全体员工坚决不碰等高压线。同时根据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在全公司范围通过理论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革命教育基地等途径,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权力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反洗钱、防诈骗等教育工作,积极配合有关

部门,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

2、做好安全生产学习教育。公司每月都要在部门工作会议上对安全保卫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及时转发公安部和上级行下发的各类案件通报、风险提示。指导各分支机构制订学习计划,使安全教育融入到岗位规范中。公司所有都坚持每日晨会制度和每周星期三学习制度,每次晨会都能总结前一天内控防范制度的执行情况,指出改进的重点;每次学习都会选择一些如员工守则、安全保卫管理办法、主要业务规章等制度进行重点学习,以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3、做好重点对象教育转化。切实关注员工的思想行为,对重点人和事由部门和分支机构负责人进行跟踪教育、引导、疏导,防止不良思想与行为酿成严重的后果。同时还经常围绕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重大政策调整、重要敏感时期、重大节庆活动及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切实抓好排查调处各项措施的落实。做到了预警在先,苗头隐患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问题早处理。绝不把能在公司范围内解决的问题推向社会,实现了零信访、零上访、零案件。 加大投入,发挥实效,全力提供基础保障

1、注重提高技术防范水平。根据《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和安全达标验收标准要求,对公司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投入余万,新增加普通探头和红外摄像头共套,在财务、计算机机房、交易大厅、档案室等重要部位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并派专人值守。

2、注重加大物防投入力度。初,公司组织对所辖营业场所进行了安全检查,针对在检查中暴露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积极提出整改措施。目前公司所辖营业场所二楼以下重要部位全部加装了防护栏和防盗窗,并及时投放和更新了

一批消防设备。累计投入余万元,安装防护栏和防盗窗约平方米,投放和更新消防设备和器材台次,在公安系统达标检查中全部合格。

3、注重提升人防综合能力。一是不断充实安保力量。公司一直高度重视营业场所的安保问题,近年来,公司对安保队伍进行了充实,目前公司拥有专兼职安保人员余人,主要对公司营业场所和办公场所进行巡逻和检查。二是加强安保人员的培训。公司定期组织对安保人员就保安制度、保安行为准则、消防知识、治安管理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教育,特别是新进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三是强化安保人员责任制。公司营业部与安保人员均签订严格的安保工作责任状,明确工作职责和责任范围,采取责任追究制度,严格管理。 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切实加强环境建设

1、统一思想认识,抓好深入发动。创建“平安金融”工作能否开好头、起好步,

关键在领导,关键在统一思想认识。公司专门召开创建“平安金融”动员大会,教育引导公司职工充分认识创建“平安金融”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和全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有关创建“平安南京”、“平安金融”等文件精神,学习公司创建“平安金融”实施方案,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创建“平安金融”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坚持重心下移,扎根基层创建。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创建“平安金融”活动的侧重点,按照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把创建的组织建设、目标任务、考核奖惩等各项要求落实到基层。采取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定期检查与明查暗访相结合,建立起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督促、激励机制,推进了各项工作措施落实,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整体作用,切实履行“保一方平安”的责任,确保做到“平安金融”创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

3、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创建氛围。一是大力宣传公司“平安金融”创建工作的意义、任务和工作重点,公布公司推进创建实施意见、工作方案等文件,实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二是通过各种形式对在创建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市级以上创建先进集体及个人,公司予以重奖鼓励。通过简报、宣传栏、网站等平台在公司全体员工中对创建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宣传,号召全体员工向先进典型学习。三是通过公司网站、简报、宣传栏等平台,以动员大会、主题活动、业务竞赛等形式,积极开展“平安金融”创建宣传工作,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三、“平安金融”创建主要成效

公司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员工,认真贯彻公司……。。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平安金融”创建工作,在企业发展、法人治理、安全保卫、“三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法人治理结构明显加强 安全防范措施显著增强 “三个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第18篇: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摘要】随着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后,我国商业银行直面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从而快速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上竞争水平。金融创新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着银行竞争力的大小, 决定着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兴衰成败。本文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所存在的不足出发,就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之路的发展谈谈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不足

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引入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构建新组织,在战略决策、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人员准备、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等方面开展的各项新活动,最终体现为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造与更新。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满足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密不可分,风险管理是金融创新的内在要求,商业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识别、计量、监测、控制金融创新带来的新风险。

一、金融创新在商业银行发展中的意义

1.金融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使得由单一的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市场, 转变为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与各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市场, 这一市场表现为金融供求关系的买方特征。近几年, 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最为明显, 这就迫使商业银行的产品与服务适应这一变化, 这种形势也加速了金融创新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 资本市场得到快速发展、金融交易市场不断兴起, 意味着中国金融市场必将演变成全球重要的资产定价中心和交易中心, 这既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挑战, 同时也为银行提供了大量的业务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商业银行面临的复杂内外部环境, 决定了只有加快创新才是商业银行

今后的唯一出路。

2.金融创新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和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市场和客户发生了显著变化: 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公共事业类客户在经济主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个人客户资产日益增加。市场和客户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集约化、综合化。商业银行应以客户为中心, 以市场为导向,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巩固和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而金融创新是在信息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金融服务的形态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发生了变化, 例如资金流动从依赖纸币支付凭证交换向电子支付方向发展; 银行概念从实体银行向虚拟银行方向渐进等。金融创新产生的一系列演化, 提高了商业银行主动服务的能力, 加快了服务速度、拓宽了服务渠道、降低了服务成本、提升了服务质量,全面地满足了客户的进一步需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更加深刻地影响和改变银行的产品服务、业务结构和运营方式,金融创新也应随之加速提升,以便在更高水平上实现银行业的的跨越式发展。

3.金融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的需要

从2006年12月11 日开始, 我国已经全面履行对WTO 的承诺, 外资银行将获得与我国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 我国商业银行已不可能依靠对外资银行的限制来对国内银行业进行保护,从此中国银行业开始与国际银行业同台竞技, 面临着来自观念、体制、机构、技术、产品、利润生成以及监管思路等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目前, 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所占的份额虽然不高, 但在经营体制、管理水平、科技网络、国际业务、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外资银行将采取精选区域、精选客户、突出重点业务的发展策略, 并且重点在国际结算、消费信贷、银行卡、个人理财、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领域与国内商业银行争夺优质客户。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国内银行业只有急流勇进、锐意进取, 加快创新,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金融创新现存的不足

受国外金融创新的影响, 同时源于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金融创新, 无论在制度上, 还是在品种、工具上都迈出了可喜的步

伐。但是必须看到,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由于受体制、技术、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目前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面临着很多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金融创新的动机尚不够明确

许多商业银行未将金融创新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未真正把金融创新作为银行求生存、求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多数银行仅仅将金融创新业务作为对传统业务的一种补充和推动传统业务发展的策略性行为,尚未充分认识其对于转变经营模式,增加银行利润的重要意义。一般而言,金融创新动机一般有两个:一是追求利润,从创新中牟利;二是规避管制,增加经营的灵活性。然而当前我国金融创新的动因有所偏差,金融机构创新的微观动机则偏向于在无序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出现了许多不计成本甚至负效益的金融创新。

2.金融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产品同质化现象。负债类业务创新多, 资产类业务创新少。一方面,不少地方或分支银行都缺乏主动意识,依赖于总行进行开发和创新,而自己仅是对总行规定的新产品进行推广,并不进行自主创新。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尚缺少对创新产品进行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措施,这往往造成一种新产品开发出来后,很快被其他银行仿效,使得产品最初的开发银行预期利润降低。这也成为各银行不愿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自主创新中来,进而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造成银行业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都还不够,制约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发展。此外, 由于金融创新主体素质不高, 创新的内容比较肤浅, 手段也比较落后。

3.金融创新的外部环境尚待改善

这主要是我国金融体系在一定程度的仍然属于垄断行业,无论在机构数量、从业人数还是资产负债规模等方面上国有商业银行都占有垄断地位,不利于金融创新。其次,我国的金融管制相当严格,实行分业经营和管理,并且对创新产品审批比较复杂,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创新。再次,由于体制上的原因, 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和自我约束、优胜劣汰的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这就使得商业银行缺乏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普遍较低,超前消费意识和投资理财意识淡薄,对金融创新

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使得金融创新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基础。

三、关于金融创新未来发展与完善的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总体指导思想应当结合金融市场的实际需求, 在建立面向市场和客户服务的创新机制、健全新产品开发的组织体制的基础上, 加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力争实现经营管理信息化、经营运作网络化、业务品种多样化和服务渠道电子化, 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建立有效的金融业务创新机制, 明确创新动机,加强内生力。

一是要建立完善金融业务创新的组织结构, 要建立业务创新制度保障体系; 二是明确创新部门的职责和业务部门的创新目标, 以利于发挥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 三是建立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无论是制度创新还是业务创新, 都必须由人来实施。为此, 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加强对员工金融新业务、新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创新能力。

2.加快资产业务的创新。

在资产业务的创新方面, 商业银行要注重资产多元化、资产证券化、贷款证券化, 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和证券结构的有效设计, 将银行信贷资产转变为可在市场上出售和流动的证券, 以解决商业银行资产流动不足、资本充足率低以及利率风险等问题。消费信贷、网上银行、租赁、个人理财业务等只是少量开办, 仍处于探索阶段; 投资银行、国际金融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等方面, 还处在待发展阶段, 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些都是业务创新的发展方向。

3.加强创新产品的营销力度, 实现产品销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近年来, 我国金融机构新推出的金融品种, 信息并没有在客户中普及, 这反映了营销工作没有跟上。所以, 作为商业银行, 要想使推出的金融品种占有市场及客户, 就要主动向客户宣传各项创新品种的优点, 使创新品种走进寻常百姓家。具体说, 就是围绕营销做文章, 以凸现金融品牌为手段, 适应金融消费市场的演变, 有效占领市场及客户

第19篇: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金融六品的营E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商业银行营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服务营销领域。又章就如何优化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营销策略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营销策略,金融产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市场营销理念深入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销传管理中。而对口益激烈的银行服务质量、业务质量、金融产品价格、金融产品种类之间的竞争,有必要对如何优化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营销策略进行更加全而的研究与探索,提高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营销策略

1.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促销策普通企业类似,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促销手段有销传促进、公关、广告以及人员促销四种。具体说来,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促销是指商业银行借助齐种信息传播手段宣传本银行金融产品相关产品信息,引泞消费者了解金融产品信息,并且进行购买金融产品的整个过程。为了实现最佳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促销策略,商业银行要树立银行良好公众形象,实施CIS、公共关系、政治权利等策略构建稳定的政治渠道,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保证银行金融产品促销取得良好效果。商业银行要科学合理选用必要的营销策略,构建完善的、高效的、符合市场动态的金融产品营销体系,充分发挥产品促销的经济价值

2.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分销策略

如果一个商业银行拥有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金融产品品种和产品价格,却没有良好的分销渠道,那么金融产品依然无法实现良好的营销效果。作为连接金融产品需求者和金融产品供应者基本纽带的分销渠道能够快捷、方便、适地、适时的将金融产品提供给需求者,可以说对十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好坏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现代社会各种媒体网络发展迅速。种类各异,信息传达渠道泛滥,I\'AJ业银行销信渠道更是多元化,例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销信终端机、自助银行、自动取款机等。作者认为商业银行分销渠道的优化应该坚持两条腿走路的理念,具体分析就是在传统分销策略方而,I\'AJ业银行要不断增加营业网点数量、优化银行柜台服务项日、丰富银行营业网点服务种类、继续加大银行传统分销渠道建设力度,之所以银行要继续加大传统分销渠道建设力度的原因是日前我国银行营业柜台依然是商业银行扩大宣传、联系客户、业务办理、先进回笼以及存款吸收的}几要业务模式,对十银行的运营依然发挥}几体性的作用;在现代分销策略方而,I\'AJ业银行要充分借助各种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移动银行”、“家庭银行”以及“企业银行”等网络分销渠道模式,突破传统银行服务中的空间和}}寸间限制,以便十银行客户随}}寸随地享受银行齐种服务。

3.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定价策略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定价对十金融产品的营销效果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直接影}响,在整个金融产品营销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金融产品的定价与普通企业商品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h} .合理的定价不仅仅需要考虑银行经营成本,还需要对客户心理因素、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流通、国家金融产品法律法规等,金融产品的定价是否合理不仅仅对银行自身造成影响,而且会对社会货币流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日前很多银行金融产品的定价会受到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控制,例如,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受国家政策和银行激烈竞争的影}11句收费都偏低,甚至成为免

费业务,泞致消费者普遍性的形成一种银行服务免费的一种潜意识,出现新的金融产品}}

寸,如何设计出客户能够从心里上认可性价比的金融产品价格水平具有一定的难度。日前部分商业银行的借记卡”年费收取以及银行卡跨行取款费用引起社会普遍性的争议就证明了这一点。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商业银行将拥有更大的金融和贷款利率的自}几权。金融产品的定价合理性对十金融产品的营销效益会有更大的影}llhJ。因而银行要加大金融产品市场调查分力度,针对不同产品风险度、不同消费人群、不同的市场制定出既能够保证商业银行营销策略顺利进行,银行盈利提高,_义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具有一定市场适应性的金融产品价格。科学合理、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金融产品定价能够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增强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避免银行出现齐种金融风险。

4.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策略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营销策略中的产品策略涉及的因素较多,但是根据日前金融市场分析,不管规模多大的银行都无法提供满足整个市场全部需求的金融产品,不可能有而而俱到的金融产品,所以银行在推出金融产品}}寸,首先要将市场进行细分,结合银行客户群体选择日标市场,根据日标市场客户的心理特征、消费需求、消费潜力、现行金融产品情况等因素确定市场定位,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

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共同构成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相对来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形成比较明确的市场定位,例如,建设银行市场定位为基础设施项日和固定资产项日的投资和贷款,中国银行强力占据外l_业务市场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人员配备、营业网点、资金规模等方而不及国有商业银行,但是在多元化市场竞争中,每一个商业银行依然可以根据市场细分,找出新的日标客户群体,发挥银行优势,明确银行金融产品市场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形成银行强势产品市场定位,树立在日标客户群体中的良好形象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营销策略中的产品策略}几要有品牌策略、差异化策略以及创新策略。商业银行应该根据金融产品盈利特征与银行自身实力选择产品策略。例如,有些实力雄厚的银行可以进行创新产品策略,新的产品能够迅速占据市场,赢得}几要客户渠道,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其他银行此}}寸单纯的追随新产品必然得不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客户群体,但是如果其他小规模银行在追随大银行新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策略,形成一定程度的整合创新,那么可能制定出更加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占据有利地位,加之在金融产品研发过程中小规模银行并没有投入多少研究资金,所以会获得较大的利润,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二、结语

总而言之,如何更好的指定出金融产品营销策略对十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具有关键影响。在多元化金融市场中,每一个商业银行都要制定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的金融产品营销策略,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第20篇: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研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研究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研究

【摘 要】本文从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出发,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指出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服务方面的成功与局限,成功之处在于,有效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了融资风险的管理,可以以点带面的开发客户群,而局限之处在于产业链上必须有大型核心企业才能进行供应链融资,还需获得可靠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持。最后提出商业银行可通过拓宽融资服务面、灵活还款方式等创新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成功与局限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资金困难已是阻碍其进一步壮大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运营稳定性弱及抗风险能力不高等因素,放贷存在一些顾虑。基于解决这种企业与银行之间矛盾的客观矛盾,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与核心企业打交道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还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开展综合授信,把供应链上的关联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计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需求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一种融资模式。具体来说,供应链金融就是使商业银行依靠产业链中核心大企业(1)的资信和实力,及其与银行之间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对与该企业发生业务的其他企业(N)进行向上和向下的拓展,为这些企业提供贸易融资等全面的金融服务,从而形成“1+N”的金融服务模式;也可以是银行从关注产业链条中的主要中介商(N)入手,进而延伸到供应链上的核心大企业(1),从而形成“N+1”的金融服务模式。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二、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

传统的融资方法中较少利用流动资产作为信贷支持,但是从供应链企业集群的角度看,交易过程中物流和资金流、信息流高度统一,且这种交易相对封闭,这为银行评估并掌握风险提供了条件。企业发生资金流转困难时的融资需求往往发生在三个阶段:采购阶段,生产阶段以及销售阶段,相对应的企业现金流缺口分别是:预付账款、存货及应收账款,结合企业的生产周期等特点,可以形成保兑仓融资模式(预付款融资)、融通仓融资模式(存货融资)以及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三种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

(一)保兑仓融资模式

保兑仓融资模式指的是在供应商(核心企业)承诺回购的前提下,融资企业(下游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以卖方在银行指定仓库的货物为质押,并由银行监控其提货权为条件来取得银行贷款的融资业务,融资企业可以获得分批支付货款和分批提取货物的权利。这种融资方式有利于下游企业获得大批量订货的优惠,在货物价格较低时采购存储货物和增强讨价还价的能力,有效地缓解了全额购货带来的短期资金压力,为中小企业融资增加便利。同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供应链上游核心企业承诺回购为中小企业担保,并有银行指定的仓库监管提货权,从而大大降低了放贷风险,也给银行带来了收益。

(二)融通仓融资模式

融通仓融资模式是指融资企业(中小企业)以产成品或存货交由银行认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质押,只转移货权不转移所有权,并以该存货及其产生的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在供应链金融的思想下,银行对企业的考察主要集中在是否有稳定的商业合作伙伴以及整个产业链的运营情况。有合法保管动产资格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对货物进行保护、价值评估和监管,并出示证明,协助银行控制风险,以此提高商业银行放贷的积极性。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可以直接提供金融服务给中小企业,这也转移了银行的部分信贷风险。通过融通仓模式,中小企业可以将原来银行不愿意接受的动产变成其愿意接受的动产质押品,从而打通了银行与企业之间业务往来的新通道。

(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以融资企业(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上供应商(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单据凭证作为质押担保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贷款,由银行为处于供应链中上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贷款的方式,核心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反担保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行为。这种模式以企业之间的商业合同为基础,依托核心企业较好的资信能力和与银行稳定的信贷关系,帮助中小企业客服了资产规模小和盈利水平不高而难以达到银行信贷标准和授信级别的弊端,同时有核心企业的担保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四、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服务方面的成功与局限

对商业银行来讲,供应链金融服务是对银行传统放贷方式的全面改革,是对现金管理、企业理财、贸易融资等系列金融产品的整合。它的成功依托于三大特点:

第一,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持,有效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了银行对中小企业客户的评估能力和控制能力。处于供应链环节中的各企业信息比较流通,企业对交易对手的信誉、资信实力、盈利水平比较清楚,从而使得银行获得信息相对容易,帮助其更好地掌握并控制潜在风险;另外,由于物流企业对中小企业存货商品价值、库存变动、销售状况等情况都比较清楚,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客户隐藏的信息,因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加入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弊端。

第二,使商业银行调整了控制风险的思路和手段,改变了原来静态、孤立的风险控制理念,变成动态、系统的风险控制理念。供应链金融在业务操作中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更加有效地控制了对中小企业的授信风险,为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在这种模式下,银行不再只强调授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行业地位,而是认真分析供应链企业之间真实的商品贸易和交易情况,在考察授信企业资信实力的同时,更强调整条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授信企业交易对手的资信和实力,将单一目标企业的的风险管理转化成紧密相连的上下游企业关联体的风险管理,可有效减低信贷风险,保证资金的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安全性;另外,这些贸易融资产品都具有突出的自偿性特点,使银行能够以授信合同规定的商品销售收入作为直接还款来源;最后,在融资授信金额、期限上其更注重与真实交易相匹配,从而可以实现灵活的授信额度使用控制,规避了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第三,深入核心企业,以点带面实现整条产业链上的客户群体开发。供应链金融模式深入分析了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以低风险的方式打开了具有高风险的中小企业市场,通过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有效把握和控制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更好地发掘和提取了产业供应链的价值,深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既实现了对供应链中中小企业的市场开发,又可对核心企业进一步提供金融服务,防止银行资本沉淀,具有可靠的增值空间,大大拓展了银行发展公司业务的空间,也使得营销成本大幅降低。

然而不可否认,供应链金融模式不是万能的,它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实施供应链融资的切入口在于,那些需要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与一家银行信赖的大型、核心企业有业务来往,从而使其获得银行融资的资格,以达到银行承认的资信水平,利用大企业的良好信誉及其与银行稳固的信贷关系为其提供间接的信用担保。因此,供应链金融不是面向任何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而是必须以大型、核心企业为交易对象,必须是某产业链上核心大企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具有真实稳定的商品贸易,才能通过这种模式获取银行贷款。其次,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撑。物流企业在对动产抵质押物监管、价值保全、货运代理、资产变现等方面都具备绝对优势,在与银行的合作中,物流企业除了对贷款后的抵、质押物提供全面的监管服务外,还将为银行提供一系列面向提高抵、质押物授信担保效率的增值服务,这些服务有利于降低抵、质押担保授信业务的交易成本,为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风险规避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和转移了银行的贷款风险,为供应链节点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机会。因此,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实施,单凭商业银行是很难进行的,还要依赖于物流业的成熟发展、物流企业的资信实力。

四、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为了使更多的中小企业享受到供应链金融的好处,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拓展融资渠道,努力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银行应针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为其设计提供灵活的融资方式和还款方式,通过积极开展票据融资、抵质押融资等业务,对资信良好、贸易背景真实、产供销经营状况稳定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例如,对一些业务长期稳定,且赊销比例较小的中小型销售企业,根据其产品适用面广、价格波动幅度小、易变现等特点,可采取仓单质押的保全方式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对一些为大型优质企业提供配套固定产品的中小企业,在其具有合法、真实的交易背景下,可采取办理应收贷款转让或票据贴现方式为其提供融资业务等。另外,在还款方式上可以尝试实行分期还贷,整贷零偿。一方面可以适应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和资金回流较慢的特征,降低企业一次性偿还贷款的压力;另一方面企业是否按期还贷也是帮助银行判断企业贷款风险的重要信息,一旦出现没有正常还贷的情况,就说明企业的资金回流可能出现了问题,银行就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融资风险的产生或尽量将风险减到最低。

参 考 文 献

[1]朱虹.现代物流金融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时代.2011(26)

[2]余剑梅.以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经济纵横.

2011(3)

[3]王欢.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11)

[4]王强.供应链融资的应用与风险管理[J].企业导报.2010(2):45

[5]王婵.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

[6]李飞.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思考[J].财会月刊.2011(6)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最新【精品】范文

商业银行金融稳定工作总结
《商业银行金融稳定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