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结构

发布时间:2020-03-01 18:39: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结构、素质与能力建设的思考

一、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特点

教学管理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以学校的教学活动为 对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包括对教学计划 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 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 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在高等学校 各项管理工作中, 教学管理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教学活动 的特殊性, 决定教学管理具有一系列特点。

11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管理

的对象是人不是物, 是进行精神产品的再生产而不是进行 物资产品的再生产。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管理中具有双重地 位,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操作者, 属于管理对象, 同 时, 作为对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指导者, 又属于管理 者。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但不是简单被加工, 而是参与自 身塑造能动的人类个体, 是教师、学校的管理对象, 又是 自身学习活动的自我管理者。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是衡量教学管理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另外, 无论 是管理者, 还是被管理者都具有主观能动性, 它们往往相 互推动, 相互影响。以人为本, 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 对于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1动态性。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和对象, 都是具有

思维和情感, 时刻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人, 他们都是具有较 高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素质, 是一个活跃的动态因素, 教学管理切勿进行机械的控制, 管理应因地因时而异, 具 有灵活性和动态性。此外, 教学活动具有周期性, 本科人 才培养四年一个周期, 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一系列环

节组成。教学管理活动也相应具有周期性, 管理活动由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所构成。一个周期完成后又进入另

一个新周期, 但周期循环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不断总结 和提高, 使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呈螺旋式向上发展。 31协同性。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大量是以是个

体活动形式开展的,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更注重学生的个 性化教育和发展。深刻认识两种活动的不同点, 协调好个 体活动和集体活动, 充分发挥人的个性, 有益于集体, 是 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

41教育性。高校是育人的地方, 要提倡全员育人, 教

师做到教书育人、管理人员做到管理育人, 后勤服务人员 做到服务育人。对教学管理人员, 要通过具体的管理工 作, 通过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奖惩与约束, 通过帮助大 学生实行 /三自 0 管理, 达到育人的目的。

51服务性。高等学校中心工作是育人, 学校各项工 作的中心是教学工作, 教学管理要围绕教与学做好服务工 作, 服务意识强, 是对教学管理人员最起码的要求。

二、教学管理队伍的结构、素质与能力

11结构。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管理的人员由分管教学

的副校长、教务处全体人员、院 (系 ) 教学副主任和教务 办全体人员或教学秘书等组成。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 建 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相对稳定和具 有奉献精神的教学管理队伍, 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 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教学管理队伍结构, 是队伍建设首先要研究的问题。 根据教学管理特点和性质, 其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 结构、学源和性别结构是主要结构指标。在学历结构上, 应基本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科以上岗位其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应逐步上升, 博士学历有一定比例。在职称结构上, 处级以上岗位和教务处重要科级岗位, 应具有副教授以上 职称, 教授应有较大比例, 教学副主任应主要由教授担 任。在年龄结构上, 老、中、青各层次人员应呈卵形分 布, 使管理队伍人员既有教学管理经验积累, 又充满活 力。在学源结构上, 非本校毕业的要占大多数, 有利于吸 收不同管理思想, 其所学专业与管理范围的专业相接近。 在重要岗位工作的教学管理人员应有从事教学工作或基层 教学管理工作的经历。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中, 对不同层 次人员在学历、职称等方面要有不同的要求, 随管理层次 上升而提高。从整体上看, 其结构应与学校师资队伍结构 相一致, 随师资队伍水平提高而提高。

21素质。素质原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概念, 是指个体

先天解剖生理特点, 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点以及感觉 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我们这里讨论的素质, 是指管理 素质, /管理素质0 指管理人员应具备从事管理工作必需

的业务水平, 具有与岗位相应的组织、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决策、调控、自控等能力, 以及相应的理论和学术水平。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主要素质: 一是思想政治素 质。高校教学管理特点决定教学管理人员具有管理和服务 双重职能。管理和服务的对象是文化素质较高、社会地位 现在或未来高于自己的群体, 没有较高的思想政治和职业 道德素质, 是不能真正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要具有较高 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坚定的政治方向, 忠诚和热爱教育事 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将教育教学工作与国家经济 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这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 前提基础, 也是实现人才培养最终目的的有利保障; 要具 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能根据高等教育事业 发展的需要, 破除保守思想、大胆实践、勇于开拓, 不墨 守成规, 能经常提出一些有利于教学管理改革的新方法、新见解。二是职业道德素质。岗位的特点, 要求教学管理 人员具有一定的职业操守, 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和历史使命感, 热爱本职工作; 具有乐于奉献、甘为人梯

的美德。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 牢固树立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 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是教学工作, 真正

做到以德修己, 以德育人, 全心全意为教学第一线、为师 生服务; 具有明确的是非观念, 办事公道正派, 遵纪守 法, 廉洁奉公, 文明礼貌, 谦虚谨慎, 以身作则, 严以律 己, 宽以待人, 善于调查研究, 注意工作方法, 讲求工作 实效; 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三是科学文化素养和业务知识 素质。在知识高度密集、人才济济的高校中, 教学管理人 员必须具有系统的现代教学管理知识, 要掌握教育科学, 懂得教育规律, 要通晓高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 理科学等知识, 才能真正做到 /科学育人 0、/管理育

人 0。同时, 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 掌握现代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 识, 是在教学管理中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 实现人、财、

物的最优化组合, 实现更高境界管理的基础。四是身心素质。高校为了适应社会需求, 扩大办学规模, 教育主管部

门经常性地对高校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评估; 高校精简机构 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 教学管理人员工作任务十分繁 重, 工作节奏加快, 经常性的加班, 使身心压力加大, 因 此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才能担负起来自多方面的工作任 务。同时, 教学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具有良好 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个性心理,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坚 强的意志品质, 能够承受各种挫折、误解、委屈, 具有乐 于奉献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心理素质。

31能力。在影响管理行为的管理要素中, 管理者在

管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客观条件相近的两个组织 中, 决定管理工作好的关键因素就是管理者。管理者能力 的高低, 对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管理效能的提高, 起着 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就成为管理学研 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能力, 是一种心理特征, 是影响 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身心条件, 既有区别于性格、兴趣等 因素, 又与之密切相关。能力通常又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 特殊能力。所谓一般能力是指完成大多数活动所需具备的 技能, 如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 特殊 能力是在某些专业性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如数学运 算能力、机械操作能力、飞行能力等。上述管理者的各项 基本素质, 可以说是管理者的前提条件, 能力是教学管理 者与其他类型人才相区别的本质方面之一。教学管理者既 要具有一般能力, 又要具有特殊能力。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是计划、决策能力。教育事业是一项未来的事业, 在专 业设置、招生计划确定、人才方案培养制订等方面, 都必 须是在对未来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计划和决策。然后再组织 广大师生员工进行教学活动, 使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得到 充分发挥, 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教学管 理人员计划和决策, 对学校具有长期影响, 这方面决策失 误, 一般要四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反映出来, 对学校较长时 间工作损失, 对学生可能是终身失误。二是组织管理能 力。教学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能力, 对教学活动有序的进 行质量保证是很重要的。组织管理能力主要有团队建设能 力、协调、沟通、合作能力和指导能力等。在组织管理能 力中, 协调、沟通、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管理人

员既要与上级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联系, 又要面对兄弟院、系及本系领导、教师、和学生。这就要求他们要把政策的

原则性与各项事务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 具有很强的协调 能力。同时, 建立团结、敬业、高效的集体是做好管理工 作的基础, 协调、沟通、合作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本条 件, 主动或被动的给予下属方法和技巧方面的指导是全面 提升质量的基本保证。三是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理 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的中间环节, 是正确的计划、决策的基 础。教学管理人员深入教学第一线, 承担部分教学工作、进入课室了解教学的状况等进行经常性的调查研究, 是进 行有效管理的前提, 也是提高教学管理者的观察能力、分

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途径。四是创新能力。随着社我国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国家在增加对重点高校投入的

同时, 又大力扶持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全面崛起已是时间 问题, 高等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 升办学水平是各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国有高校不在内部 管理体制、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 就会步当年国有企业 的后尘。教学管理人员要不断进行教学管理的研究, 不断 推进教学管理改革, 使教学工作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当然, 对不同层级、不同职务的管理者所具有的能力

要求是不一样的, 例如对校、院 (系 ) 领导需要较强的想 象力, 创新能力、决策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综合 能力; 对其一般管理人员需要较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 象能力、执行力和辅助决策力等。

三、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对策 ))) 专业化和职 业化

根据教学管理的特点和对教学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 要求,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有二种思路, 一是在目前管 理体制下, 从政策、管理和培训等方面入手, 改善结构, 提高素质、能力和水平; 二是实行教学管理专业化和职业 化。教学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是高校管理改革的趋 势。

11教学管理是一项体现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 的管理工作, 它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 它要求教 学管理者具备专业化能力和职业道德。目前, 多由学术人 员兼行政职务, 教学管理多停留在事务性工作阶段, 随着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学校规模扩大, 管理幅度和管 理层次相应增加, 教学管理难度也随之上升。建立一支高 度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队伍, 是高校培养核心能力、获

取竞争优势、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是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21实行职员制度, 在高校教学管理等岗位实行职员

制度, 是从内部管理制度设计上进行根本改革, 落实岗位 责任制, 通过竞争上岗, 强化教学管理人员岗位意识, 增 强工作的压力感和工作的责任心, 优化教学管理队伍的学 历、年龄、性别等结构, 提高整体素质。

31高校教学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

为实现教学目标, 根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对学校 所拥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 控制的过程。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 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 的研究和探讨。大学也应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设立高校 教学管理专业, 培养教学管理高层次的专业化人才。近十几年来, 高等教育规模在我国得到了空前发展, 由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 高校之间的竞争已全面 展开。学校的竞争, 就是教学质量的竞争, 教育质量已提 高到了决定学校生存的高度。如何应对竞争, 是各高校必 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应是提高竞争 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中的人本理念论文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总结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总结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总结

促进党组织队伍结构

浅谈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

建廉洁高校队伍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分析

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思考论文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结构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结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