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02 05:44: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简析:

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一种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语文园地中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展开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具有执著追求精神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语文园地”安排的各项训练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中要瞻前顾后,做到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做好知识与能力迁移的工作,使本组教材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学始终围绕专题进行。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发现引号的作用。

2.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读课文,感受人物的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受到心灵启示,并能付诸于行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课文,感受人物的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受到心灵启示,并能付诸于行动。

2.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课时

27、鱼游到了纸上 3课时

26、全神贯注 1课时

28、父亲的菜园 1课时

语文园地七 5课时

合计 13课时

教学目标: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看图了解课文内容,自读自问,感受伽利略的人格品质。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座塔叫什么塔?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塔上这个人是谁?谁来介绍一下。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他在做什么?结果怎么样?谁能一句话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结果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大家都明白了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2.假如你是一位记者,你想问伽利略什么问题?下面我们一起进入文本,搜索一下信息,看看自己能提出什么高质量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记者提问。

3.注意将这些词语读正确: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不容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怀疑、试验、违背、责备、辩论、拴住、拖住、宣布、真理、寻常。

分类记忆生字:略 萨 磅 拴 拖 执 宣 辩 奉违 妄

抄写生字:辩 奉违 妄 执

4.当堂练习:从中找出这些词语的反义词。见作业本第二题。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

1.默读全文,伽利略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2.小组内初步交流。

四、引导思考,了解人物特点——善于思考,能言善辩。 1.指名读第一段。

哪个词看出他的善于思考,能言善辩?常常、很难解答、很不寻常。理解“很不寻常”,知道寻常的反义词。

2.请默读第三节。25岁时,他提出了一个更不寻常的问题,是什么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你觉得他提的有道理吗?

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老师帮忙。(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的快。图示法等)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妄下结论。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理解不迷信权威的意义。 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的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二、引导思考,了解人物特点

1.讨论: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别人有哪些反应?自读第

4、5段。

2.引导体味:

(1)自己反复试验: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体会:严谨科学的态度。

(2)公开试验: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为什么要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联系前文理解: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当时是怎样的环境?迷信权威,崇拜名人,不敢怀疑,不敢创新。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他对科学进行分科,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有杰出的贡献。

公开试验的目的是什么?打破盲目崇拜、迷信权威的思想,让人们形成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怀疑,追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别人反应: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理解:胆大妄为——形容一个人胆量大,胡作非为。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你想说什么?你想劝劝他吗?

小结:面对人们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十分执着)。

3.先练后讲最后一段: (1)练习:作业本第4题。

(2)突出哪些词语,可以读出句子所包含的道理。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大、也、全都:表示大哲学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他们说的话也有错误的时候。不能盲目崇拜,不能迷信权威。

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 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4.随文练笔:想象一下,试验结束后,人们又会怎样议论。作业本第6题。

三、升华情感,体会写法

1.总结: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说话要有理由,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来描写的。

2.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

3.积累名人关于科学真理的名言。背背,抄抄。作业本第五题。

四、作业

推荐课外阅读《世界上下五千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或可以阅读《名人传》。

板书: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怀疑(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不迷信

伽利略{分析(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善于思考 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科学态度 启 发:不迷信权威,执著实事求是地探求科学真理

26* 全神贯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情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解题,了解罗丹

1.出示图片“思想者”,这尊塑像的雕刻者是谁呢?

认识罗丹:他就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2.(板书课题:全神贯注)走进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罗丹的为人处事。

反复读一读,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能找到近义词吗?聚精会神、屏息凝神等。

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精神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同桌检查生字读法,相互正音。

说说罗丹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呢?

2.默读课文,要求用“罗丹”作句子的开头,并且用上题目“全神贯注”说一句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简单交流。(课文主要讲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

三、展开想象,深入体会人物精神

1.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的呢?请认真研读第

一、

二、三自然段,想象罗丹全神贯注工作时的语言和心理,在划出的句子边上写下自己的读书感悟。

2.学生交流,重点品读:

(1)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罗丹一会近观,寻找细微的毛病,一会远观,观察整体,一边还自言自语,说着自己发现的问题)

(2)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罗丹忽然有了灵感,想到了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但又在反复推敲,仔细斟酌)

(3)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罗丹在紧张忙碌地修改塑像) (4)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罗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使塑像完美,他已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连同自己的朋友也忘了,完全沉醉于他的艺术世界)

(5)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罗丹经过长达一个小时全神贯注的工作,对自己修改的作品终于满意了,感觉到轻松和高兴。)

(6)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7)罗丹径直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3.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从中明白罗丹那样完全地进入工作状态,特别投入,这样的工作态度就叫——全神贯注。

4.这些话里有一句话把罗丹的工作状态表达最充分,这句话是哪一句? 句子: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1)你怎么理解“喝醉了酒一样”?(完全陶醉了) (2)所有的世界都消失了吗?

(除了雕塑以外,所有的都不在他脑海里,说明他全神贯注的程度。)

四、体会写法,积累语言

速读课文1-3节,此时罗丹留给你一个怎样的印象?作者是怎样写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的?说说自己的发现。(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

五、引读课文4——5自然段 1.引读课文

4、5自然段。

2.反复朗读茨威格的名言——在这样的名言激励下,茨威格通过不断的努力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

3、学习了课文后,我们也来写写自己的自我激励名言。请根据课文学习所得,书写自我激励名言。

3.小结:我们今天学习这篇课文,除了知道罗丹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工作之外,还知道了一个道理,我们对待学习也要精益求精,永不满足,也要全神贯注。

六、课外作业

1.选择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 2.搜集罗丹的故事或罗丹的作品资料。

板书:

还有毛病 语言 罗丹——全神贯注 修改女像 动作

径自锁门 神态

外貌

27 鱼游到了纸上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见底、一丝不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4.感悟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

运用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感受聋哑青年画鱼的“专注”,进而体会鱼游到了纸上的真正含义,从而激发学生由衷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课时2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看图了解课文内容,自读自问,感受伽利略的人格品质。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板书课题)读题。鱼一般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自由读课文3分钟,可以轻轻的,也可以放声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反馈读书情况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三言两语概括。

随机联系第

1、2自然段理解"泉白如玉、清澈见底、赏心悦目”三个词。 抓出主要人物,地点,事情后让学生连起来讲一讲。

我在(泉白如玉)清澈见底的玉泉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常常在这里(看鱼),(画鱼),赢得了旁人的(称赞)。

三、感受忘我

1.青年的举止特别。“举止特别”就是什么意思?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

3、4自然段,想想为什么他的举止很特别?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理解“忘我的境界”

2.交流:这位青年的“忘我”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划出有关句子,抓住关键词语,交流感受,把“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读出来。

能联系上下文,具体说说他依然在怎么做吗?

他依然在静静地画画,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一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3.点拨:

什么叫工笔细描?什么叫挥笔速写?哪些词语能帮助你理解,圈一圈。 指导朗读,引读工笔细描及挥笔速写的句子。

4.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什么? 板书:画技精湛 专注画画

这位青年画的金鱼如此——栩栩如生,怪不得有一位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看课题,说意思。

5.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还有许多人在赞叹?我们来看插图想象一下,谁在赞叹?大家赞叹着,议论着。他们在赞叹什么?

出示: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纷纷赞叹。“画得(

),画得(

)”一位姑娘地赞叹着。“(

)”一位( )赞叹道。“(

)”我暗暗赞叹。

引读“但是青年仍然那样专注,他依然在——”

小结:他眼里看的,手里画的,心里想的,只有金鱼,仿佛他自己也成了一条鱼,你们说他爱鱼到了什么境界?

引读: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板书:忘我境界) 6.指导朗读上述两个先概括后具体写的语段。 7.总结:

这位青年的举止的确特别,他爱看鱼,爱画鱼,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多么令人敬佩呀。一起来读:“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先概括后具体写的方法写写青年怎样忘我地观察鱼、画鱼。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理解不迷信权威的意义。 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青年人 地画画。他有时 ,把金鱼的每个部位 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 ;有时又 很快地画出金鱼的 ,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意外的是,他居然是个 人。

1.完成填空。

2.想想“聋哑人”三个字给你带来什么思考?

二、提炼主线,品读句子

这位青年的举止的确特别,他爱看鱼,爱画鱼,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多么令人敬佩呀。一起来读:“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1.默读思考:他有这样的特别之处,文中还说到这个观鱼人特别在哪里? 外貌

神态 他是怎样观鱼的? 动作 他是怎样画鱼的?

二、领悟含义

1.我与这个忘我的青年聊天时,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请默读课文第9-14自然段,随时写下你的阅读感受。

2.反馈

青年是个残疾人,他还那么专注地画画,值得我们学习。 青年长年累月地观察金鱼,才把金鱼画得栩栩如生。

3.想象青年长年累月来观察、画鱼,他是怎样坚持的?用先概括再具体的形式写一写:一年多来,为了画好金鱼。他有时( ,) 有时 ( ) 。

4.当“我”把“鱼游到了纸上”这句夸他的话写在纸上给那位青年时,他却平静地吐了一句话,找一找,读一读。你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吗?“之所以我把鱼画得栩栩如生,是因为——”

5.联系实际,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三、学习方法

1.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此时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2.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3.读写结合: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还有许多人在赞叹?我们来看插图想象一下,谁在赞叹?大家赞叹着,议论着。他们在赞叹什么?

出示: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纷纷赞叹。“画得

,画得

”一位姑娘地赞叹着。“

”一位 赞叹道。“

”我暗暗赞叹。

四、作业

1.自己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并背诵。 2.课外作业: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 (栩栩如生)

因为 所以 聋哑青年

(勤奋、专注) (画技高超)

28*父亲的菜园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3.有感情的读文。知道要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观察图片)很难想象把一片荒凉、贫瘠的黄土,变成“碧绿的菜园”,得付出多大的代价啊,但这位普通的农民却做到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伟大的父亲。

板书:父亲的菜园

1.齐读课题,质疑: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

2.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但子女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让我们快速读课文。

二、预习检测,引导质疑

1.出示生词,小老师带读:婴儿、疑惑、坚毅、平坡、边缘、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2.联系上下文,指导理解词语。坚毅:坚定有毅力。文中指在山区找一块菜地是相当困难的,家人都觉得不可能,面对家人的疑惑,父亲却非常有信心有决心。 狰狞:面目凶恶的样子。文中指父亲刚开出的菜地,被暴雨冲走泥土,露出了无法种植的岩石。

气馁:失掉勇气和信心。 贫瘠:土地薄,不肥沃。 疑惑不解: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3.梳理问题

(1)学贵有疑,写下有价值或值得研究的问题(不超过3个) (2)根据呈现的问题,引导发现什么问题提得有价值。

预设问题有: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为什么要开垦新菜园?父亲要开垦新菜园家人态度如何?父亲的态度如何?哪部分具体介绍了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他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合作探究,初步感悟

1.同桌之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回报交流 2.读第

一、二节。思考为什么要开垦新菜园?

3.父亲要开垦新菜园家人态度如何?用一个词语来说明,父亲的态度如何?也用一个词语来说明。

4.哪部分具体介绍了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他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学生默读,在书本上批注)

5.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圈画批注,看你能找到几条原因。(同桌或小组内交流。)

6.全班讨论,理清课文的思路。

①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②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 ③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四、品读句子 感悟精神

1.导学:“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原本贫瘠的死黄土,变得黑亮,锄头挖下去,还能翻出蚯蚓来呢。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指名读,板书:贫瘠 碧绿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伟大。父亲为了把“贫瘠的死黄土”变成“碧绿的菜园”,他付出了很多,他都做了些什么?请你用波浪线好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认真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批注在旁边。

交流:

品读一:“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读懂的?

品读二: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风雨中„„ A、圈出文中的动词。B、对比句子读,体会人物动作感受父亲精神

品读三:“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

A、是啊,大雨过后,道路泥泞,父亲摔倒了,可是他没有放弃。齐读 B、烈日炎炎,父亲汗流浃背,可是他没有停歇。再读。 C、狂风肆虐,父亲步履蹒跚,可是他没有叫苦叫累。再读。 父亲太让我们佩服了,还有哪些语句„„

3、出示练习,让父亲的形象更加鲜明

父亲太伟大了,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片四季常青的菜园,他还留下了什么?谁来填一填。

因为父亲的( ),所以贫瘠的土地变成了碧绿的翡翠。 师:因此,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

望着这片碧绿的菜园,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指名回答。 4 请你用自己的话夸夸这位父亲。

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无比敬仰之情,再读课题。

五、布置作业 课外延伸

1.积累语言:选择你最受感动的语段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父亲的菜园

贫瘠 碧绿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2.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3.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4.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成语。

5.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语句通顺,内容清楚具体。 结合口语交际与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课前准备

1.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2.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归结学习单元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收集写作素材,组织语言来介绍自己最敬佩的一个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痴如醉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二、小组交流

1.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例说得清楚具体。

三、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轮流说,全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的内容是否清楚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浓厚。

2.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双向互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建议,重说某一部分内容,也可据理力争,说得真实自然。

3.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四、延伸拓展

小组同学共同办一张手抄报,把“观察记录”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报上。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课时目标: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通过人物的形象和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 教学过程:

一、回忆再现

师:上一节课的口语交际中,同学们讲了那么多可敬可佩的人,有严寒酷暑中默默奉献的清洁工,有下岗再创业取得成功的阿姨,有身残志不残刻苦学习的同学,有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爸爸妈妈„„请同学们再回忆一下:

1.谁说的人物令你肃然起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他是怎么说的? 2.回忆自己在小组和班上交流时,受到别人赞扬的地方。

二、明确要求

同学们读一读书本上的习作部分,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说说这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学生交流,老师打出字幕: (1)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三、选择素材

选择素材。从众多人物的素材中进行筛选,你选择写谁?提示: 1.你熟悉的,你身边的人和事,从生活中寻找。 2.事例典型,能够突出人物特点,也觉得有话可写的。 3.在脑子里进行搜索后,迅速确定要写的人。

四、尝试写作

把自己最佩服他的一件事写出来。(写个片段)

五、探讨方法

1.教师出示《咱班的运动健将》下水文

暑假里的一天,他感冒发烧了,还是坚持出现在训练场上,队友和教练都很关心他,叫他不要训练了,但他还是坚持完成了整个训练任务。

评点:是否符合主题要求。是否感人。

2.假如你是老师,你想如何采访他?或作文中还缺少什么?请提问。 (1)那天你感冒发烧了,感觉如何?缺少感受。

(2)队友和教练是怎么劝的?你是怎么回答的?缺少语言。 (3)带病坚持训练过程中,你感觉顺利吗?缺少感受。 (4)你为什么带病坚持训练?缺少心理。 (5)当时生病的样子是怎样的?缺少外貌描写。 3.想象,口头修改。

4.范文片段:暑假里的一天,他感冒发烧了,队友们以为他不会来了,没想到他又出现在训练场上。大家看他脸色苍白、精神不振,关心地说:“生病了还来,又不是正式比赛,快回去吧。”教练也走过来,关切地说:“你还是先回家休息吧。”可他却说:“不,我能坚持!”训练的过程中,他仍然像只勇猛的小老虎,似乎忘记了所有的病痛。他的出色表现使队友和教练都十分感动。事后,大家问他为什么生病了还坚持训练,他说:“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希望,都有一个理想,就是用我们的拼搏换取换成功的果实,

如果我不参加训练,就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成绩,辜负了教练的辛勤辅导,辜负了老师的辛勤辅导,同伴的刻苦选练也会受到影响。”

5.同学交流,听一听同学的建议。并相互介绍准备的过程与方法。

六、结合课文,启发引导

1.读一读:找出课文中写人的文章读一读,课文是采用什么表达方法写人物事例的?

2.想一想: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外貌的语言,及“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对表现人物思想品质起了什么作用。

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让学生明确: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把人物写“活”。 (2)通过“我”的心理活动及由衷的歌颂与赞美把情感写真。

七、作文起草

1.提示激兴:要表现人物的品质,一般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及心理活动等去观察、琢磨、进行描写,重点写好语言和行动,以描写人物的神态和外貌作衬托,在描写过程中穿插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2.拟定初稿。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步过渡到写“小心文”。四年级的学生还属于写“放胆文”的阶段,鼓励学生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我手写我心”,不受形式的束缚,不受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

八、正面引导,鼓励修改

1.学生自改习作,对照习作的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修改。 2.共同交流修改。

(1)让学生以自己的作文为例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修改方法,教师巡视点拨。 (2)和同桌一起交流修改,相互取长补短。

(3)鼓励学生拿出自己写的文章在班上朗读,共同讨论,找到最佳修改作文的方案。 (4)教师对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态度、方法进行评价。正面引导,鼓励学生再次修改。

九、评议赏识

1.把自己写的作文大声地朗读给同学听,让大家一起分享成果,感受快乐,或由学生自己选择欣赏某同学的作文来读。

2.好的习作予以肯定,有不足的习作在鼓励的前提下提出修改的建议。

3.各自再进行修改,评比优秀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评议、推荐。

4.教室的文化栏里,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组织学生参观、阅读。

第 四 课 时

课时目标:

学习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成语阅读。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读读说说词语意思 2.说说最容易写错的词语

栏杆 境界 厂徽 清澈见底 融为一体 听写:栏 境 徽 澈 融

3.作业本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 4.作业本第二题,换偏旁再组词。 5.作业本第四题,看意思写成语。

二、我的发现(引号的用法)

1.教师简单导入,齐读课题:我的发现„„

2.学生齐读三个例句,发现共同的特点:有些词语带有引号。

3.教师讲解引号的三种用法:(1)表示词语有特别含义;(2)表示特定称谓——创造一个新词,比如外号、物品名称„„;(3)突出显示,表示强调,引起注意。

4.教师过渡,引导学生辨析各个句子中引号的用法,笔记。

5.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小结,练习加引号:(1)泥人张捏的泥人栩栩如生。(2)这个探字写出了竹笋的可爱。

6.做作业本第5题:自由读4个句子选择引号的作用。

7.校对答案:(引用、特殊的含义和表示否定,特定的称谓)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个的理由。

8.再翻阅学过的课文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三、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 2.你发现每组成语有哪些特点?

第一二组:写追求、或为目标而奋斗的成语 第三四组:写坚持的重要性的成语。

(都是描写精神意志的;第三行的两个意思相反,第四行从反面写缺乏意志的后果) 3.自选一个成语说说意思。

4.多种形式开展读的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 5.作业本第3题。指导写出表示认真做事的成语。

四、阅读

1.看图上的大鹏鸟,说说印象。

2.成语中哪些词句写出了大鹏鸟的大、气势。指名朗读。 3.自由阅读,自学生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 交流读后的启示,(人要有远大的目标)并练习用成语造句。 4.复述成语故事并推荐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5.作业本第5题。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下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第七单元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