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23:15: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

汇才学校中学部冯大伟

本学期,我抽空读了王晓春老师的著作《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书中没有深奥、枯燥的理论,有的是一个个教育生活中的真实、鲜活的“故事”,但每个案例都有其独立的触角,都能扣动人们的心弦。在每个故事后面,王老师又作了精彩的点评,让人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此前,我对教育智慧的理解是:一位聪明的教师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能随机应变,采用恰当的方式加以解决,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在读前,为了读好此书,我预设了这样的期待:该书应该能帮助我对教育智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包括什么是教育智慧,如何习得教育智慧以及怎样用之服务于教学等。

带着期待读完此书,才发现原来教育理论的真谛和教育变革的“秘密”就在我们的身边。我觉得教师的教育智慧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因势利导

所谓因势利导,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利用并调动积极因素,循循善诱,使学生扬长避短,健康成长。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我发现有一个学生不太专心,就突然提问他。可这个学生站起来不但不能回答问题还嘻皮笑脸,当时我确实是非常生气,但是由于教学任务紧,我没有停下来批评他,我准备到课后再来处理他。下课后,我把他带到办公室,正准备批评,他却说:“老师,今天你教的句子我已经全部会读了。”可以看出,他是知道自己做错了,后半节课也是认真听讲的,我准备给他一个台阶:“那好,你先读给老师听听。”他确实能很流利地读今天的课文。我再给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明天的早自修,你负责全班的英语领读,从第一课开始到今天教的这课为止。”由于没有受到批评就出了办公室,看得出,他非常高兴。事后,他告诉我,为了第二天的领读不出洋相,他一整天都在请教别人自己不会的句子,自然领读任务也完成得非常好。我想正是这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才解决了这个棘手问题,充分展示了自己良好的教育智慧。

二、善于随机应变

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及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从而找到适当手段。教师随机应变能力是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比如有位外语教师在教cock (公鸡)一词时,有个学生突然怪声怪调地说:“有没有母鸡呀?”顿时,全班一片喧哗。教师平静地说:“有,不仅有母鸡,还有小鸡这个单词。”接着一一讲解,并表扬了那位学生好学好问,但也批评了他说话的态度。这样机智的处理,既没有干扰正常教学,还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受到了教育。由此可见,随机应变能力是教育智慧的高度表现。

三、善于对症下药

这是指教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巧妙地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王老师书中提到的的小学生早恋问题的案例,其实五六年级的孩子,他们之间的感情并不能称为早恋,充其量只是互相之间萌芽了一点点的好感。作为教师,我觉得没有必要拿出大势宣扬,棒打鸳鸯的架势,我们最迫切的任务是加强孩子的爱情观的教育,找几个孩子调查一下他们的爱情观,在班中组织讨论:“什么是真情”,“什么样的人值得你喜欢”等问题,当孩子们懂得珍惜自己感情的时候,他们的精力自然会回到学习这个主要任务上来了。这才是成功的教育,这才体现了教师巧妙、幽默的教育智慧。

四、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这是指教师要讲究教育的科学性、严肃性,在教育学生和处理问题时,能实事求是,分析中肯、判断准确、结论合理,对学生要求适当,使学生心服口服。选择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处理措施,善于批评与表扬,惩罚与奖励适当适时,这都能体现出良好的教育水平,也有利于教育智慧的有效发挥。

总之,智慧型教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应成为我们教师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2000字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有感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心得体会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心得体会

读《教师的智慧从哪里来》有感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