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求谏

发布时间:2020-03-02 08:17: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二语文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总第

课时

【课题】

第四单元 家国天下

求谏

【教学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

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和常用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教学难点】分析唐太宗贤明的君主形象,思考“贞观之治”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是怎样的? (也可由《大学》内容导入。治国要靠民心还要靠德行。这就是说君王要有德行,哪些呢?(学生回答)“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二、介绍中国古代政治体制

1、封建君主专制: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君主专制是指中央政权或地方政权掌握在君主手中,是非民主的政治体制,而中央集权制则是指地方政权直接归属中央,尤其是财政、政治、军事等大权。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皇权至高无上。从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后汉承秦制,以后历代王朝基本上沿袭这一格局,无多大变动。为了限制君主权力,防止君主个人专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一套行为规范,称为“君道”,这包括个人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

2、谏官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封建社会还有一套谏官制度,以限制君主的胡作非为。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谏諍之臣,《周礼、地官》中有“保氏掌谏王恶”,秦汉时,有散骑、谏议大夫专司谏諍。但唐以前谏官还不是正式职事官。唐朝,谏官的名号增多,并分别隶属于中央政府机要部门——中书、门下两省,才成为重要的职事官。唐朝中书、门下两省中谏官形成了集体,已有谏院之称。谏官是历史上君主专制的产物,昏愤之君独断专行,堵塞言路时,必有大臣出而谏评。但“君为臣纲”,并为臣子的行为规定了众多的条条框框,称为“臣道”。

本单元所选的《求谏》一文所论及的君主纳谏问题就属于君臣关系的范畴,而我们所熟悉的“民惟邦本”“君舟民水”的言论则是君民关系的范畴。

三、“贞观之治”和《贞观政要》

1、“贞观之治”: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繁荣,社会安宁的局面。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贞观盛世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与唐太宗的虚怀纳谏之风是密不可分的。

[展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

[补充]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辅佐李世民,巩固了唐朝政权,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凌烟阁内排名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

杜如晦,封为莱公,贞观年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贞观四年病故,年仅四十六岁。其死深为李世民痛惜,死后极尽哀荣。凌烟阁内排名第三。

1 高二语文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魏征:曾在瓦岗军领袖李密手下担任元帅府文学参军。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后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后来,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非但没有怪罪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来自于他们君臣的对话。封为郑公,凌烟阁内排名第四。 长孙皇后:有一次,唐太宗下朝回来,气呼呼地自言自语:“总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是谁。唐太宗说:“魏徵经常在朝廷之上当众侮辱我。” 长孙皇后默默退下,穿上极其隆重场合才用的礼服,恭恭敬敬站在院子里。唐太宗惊讶地问:“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回答道:“古话说君明臣直;现在魏徵直,是由于陛下贤明的缘故啊,我怎么能不祝贺您呢!” 唐太宗于是转怒为喜。

房玄龄:后世以房玄龄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谋杜断”。封为梁公,凌烟阁内排名第五。 尉迟敬德:封为鄂公,凌烟阁内排名第七。 程咬金:封为卢公,凌烟阁内排名第十九。 秦叔宝:封为胡公,凌烟阁内排名第二十四。

褚遂良:书法家,秦王李世民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高宗永徽元年,任宰相。曾由此被贬为潭州都督。 [展示]阎立本《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西域诸国使臣的盛大图景

2、《贞观政要》:作者是唐代史学家吴兢,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是一部记载李世民政绩及君臣论政的史书,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

四、解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是被讽喻“纳谏”。而“求谏”是唐太宗主动要求大臣们敢于向自己直谏。

五、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强调字音与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对照注释自读课文,粗通字句。

3、谈谈对唐太宗的君主印象。

第二课时

一、齐读全文。

二、学习第一段

1、借助注释自读第一段,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2、第一段中唐太宗的论述包含几层意思? ①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

态度诚恳;放下架子,宽厚体谅,打消他们的畏惧心理;虚心纳谏,以知得失;努力营造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

②太宗对求谏的认识:

比喻类比方法:忠臣的谏诤如明镜,可指出君主的过失。

假设论证:假如皇帝自以为是,臣子又不加以匡救,国必危败。 严重后果:国家危败,臣子也不能独全其家。君臣关系,唇亡齿寒。 举例论证:隋炀帝暴虐,臣子们不敢直言规谏,导致隋朝灭亡。

提出希望:希望公卿大臣们以前朝之事为鉴,替国家人民着想,极言规谏。 小结:太宗的理想模式---君主开怀纳谏和臣子忠直敢言的相互配合,使国家长治久安。(至尊的君主是关键)

2 高二语文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三、合作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读第二段,同桌交流,疏通字词。

2、第二段中君臣的谈话时围绕什么内容进行的?两人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用了什么方法? 要点:围绕君臣关系展开。运用了对比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①对比论证:君臣都有正邪两类,正主和邪臣的组合、正臣和邪主的组合,都不能使国家太平。这是从反

面做的论证,意在说明只有正主和正臣组合,“君臣相遇,有同鱼水”,才能“海内可安”。

②比喻论证:唐太宗发挥了他君臣互相配合的观点,把君臣比之为鱼和水的关系。“鱼水”的比喻形象地说

明了唐太宗这个君主对于臣子重要性的认识。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 规谏就会圣明。

③举例论证:用古圣先王的事例来阐发自己的观点,“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但王珪发言的重点不在圣

主,学习古代“争臣”的忠直精神,以之为楷模。颂太宗为圣主,表明自当尽心进谏。

积极后果:谏官可参与处理国家大事。谏官的陈奏,一定虚心采纳。从制度上保证了谏诤官员行使监督权之路的畅通。唐时出现清明盛世,与谏官职权的提高应该是有一定关系的。

四、学习

三、四段。

1、第三段中唐太宗的话又包含几层意思? 要点①:臣子规劝的必要性。

举例: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指出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导致“天下丧乱”。表明自己忧心国政,极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以免前朝覆辙。吸取教训,为帝谨慎。

要点②:纳谏的广泛意义。

将皇帝要接受规劝的意义推广到大臣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谏语”。反问强调:不能护自已之短而拒纳他人谏言;自己不能纳谏,怎能规谏别人?这就使得求谏、纳谏的意义扩充了,泛化为听取意见和建议的意思,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无疑都有借鉴意义。

小结:唐太宗要求臣子积极进谏和受谏。

2、第4段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唐太宗?

[补充]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xiá)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婴之,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shuì)之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谨慎、勤奋。(时刻不忘前代覆亡的教训,经常自我反省。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唯恐百姓积怨太深。) ★仁厚、虚心。(为了得到“正人匡谏”,唐太宗采取了很多措施。)

★宽容。(引导大臣们不要畏惧害怕,要有勇气来进谏。) 小结:本节阐述自己希望得到规谏的良苦用心。“贞观之治”局面的开创,不能不说与他点点滴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第三课时

一、学习

五、六段。

1、第五段:要点:纳谏的必要性,便论述的角度有所不同。 先从人性的弱点阐述纳谏的必要性。“自知者明,信为难矣”,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这却是很难做到的。再进行对比论证:一般文士工匠,只认自己的优点,自认强过别人;著名的文士工匠,互相探讨品评,使优劣毕现。得出结论:“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因为皇帝日理万机,思虑劳神,不可能事事尽善。最后举例、比喻:魏徵随事谏正,有如明镜。结尾唐太宗举起酒杯,赐酒给房玄龄等人以勉励他们。勉励什么呢?自然是期望他们能像魏征一样“随事谏诤”。

小结:这是他从自身的实际体会中得出的经验,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弊端。他当然不可能有这种超前的认识,因为他不可能否定自己的存在,因此只能在现有的体制内寻找合理的措施消除这种弊

3 高二语文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端,纳谏是他的第一选择。

2、第六段要点:本节君臣对话,围绕纳谏展开。

⑴援引上古事例考问谏议大夫褚遂良:造漆器、雕镂俎,这都是无关国家大政方针的小事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苦苦规谏呢?

回答:①帝王亲自去雕刻器物,事虽小,也会贻误耕织等农业生产,动摇经济基础。

②其性质是奢淫之始、危亡之渐。因为人的贪欲无穷,会由漆器向金器、玉器发展。

⑵唐太宗为何对古代的谏者的“及其满盈,无所复谏”的行为有所不满?他对大臣提出了什么要求? 太宗:先肯定,后提出更高的要求---自己如有不当,谏臣无论是在刚有苗头时还是快要终了时,都要敢于直言进谏。谏者的天职是防微杜渐,如由小错发展成了大错,就没有再谏的必要了。(反面事例:古代一些帝王找借口来搪塞谏臣,终究不能停止改正过失 ,从而招来覆亡之祸。)

二、课堂讨论

1、从课文中,我们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 ☆虚怀若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为了防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每有谏

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忤”。

☆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

☆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

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古时谏者“及其满盈,无 所复谏”,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

小结:从善如流,屈已纳谏。居安思危,满怀忧患。爱才重贤,知人善任。宽厚爱民,恭俭节用。当然,唐太宗晚年居功自傲的情绪增长,逐渐“不悦人谏”,独断专行,留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历史遗憾。

2、唐太宗在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类比论证:◆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假设论证:◆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对比论证:◆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 事实论证:◆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三、课堂拓展

课文对于纳谏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什么借鉴意义?(生活中还需要“忠言”吗? 纳谏指的是上级接受下级的意见,抛掉等级的外衣,它与我们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同一个意思。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别人的意见。这些段落对于纳谏的论述告诉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人贵有自知之明,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有时候自己很难发现,别人发现并指出来了,这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绝不能因为别人的话不中听,或者认为别人的话揭了自己的短,而拒不接受。

四、语言表达

说说“对我最有教益的一个批评或建议”。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四。

2、结合《阅读指南》,自读《原君》。

4 高二语文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3、有时间阅读《大视野》。

官僚集团。封建君主为了有效地控制黎民百姓,必须设立机构,任用官吏,于是有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黎民百姓,作为整个社会的底层和被统治层,承受着统治阶层的压榨与剥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朝代更迭,广大百姓用自己的累累白骨把新的君主扶上了帝位;社会发展,他们又用自己的辛劳和勤勉创造着社会的繁荣与稳定。百姓的力量是弱小的,但超出了他们的限度,爆发出来的破坏力又是惊人的。统治阶级不敢轻易忽视民众的力量,由此形成“民本思想”,至今仍对现实政治起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明夷待访录》是在封建社会末期,进步知识分子跳出君主专制的框架,对君主专制体制所做的清醒而深刻的批判与反思。一为帝王治国思想的总结,一为帝王专制的批判,两篇课文对比阅读,可以使学生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并吸取其中精华的东西。

• 分析总结说理方法。

求谏

《求谏》学案

求谏练习题

《求谏》学案

求谏教案

《求谏》阅读答案

《求谏》优秀教案

求谏教学简案

求谏导学案1

高二语文《求谏》2

求谏
《求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求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