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邓小平对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贡献

发布时间:2020-03-03 02:46: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邓小平对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贡献

2004-8-17 8:43:29

●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一)

邓小平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在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出生入死,征战南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建国以后,他作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殚精竭虑,谋划运筹,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旗,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整套方针政策,成功地开辟了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邓小平同志的军事生涯,在其光辉一生中占有重要位置。从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到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抗日烽火中率部挺进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到解放战争时期千里跃进大别山、领导和指挥淮海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显示了无产阶级军事家的非凡胆略和高超指挥才能。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以深邃的世界眼光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判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邓小平同志作为人民解放军统帅,先后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领导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行动,特别是1985年邓小平同志领导我军百万大裁军,迈上了中国特色的精兵

之路,我军现代化建设由此步入新的轨道;邓小平同志提出一系列收回香港、澳门,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构想,开创了新时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新局面。

(二)

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普遍原理与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体现时代精神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其主要内容是:

确立一个总目标: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进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邓小平同志还对“三化”的具体内容,如何搞好“三化”建设,作了许多精辟论述。在“三化”的有机整体中,革命化是根本,是现代化、正规化的灵魂;现代化是中心,是我军建设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革命化、正规化的基础;正规化是保证,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构成了新时期我军建设的目标体系。

坚持一个总原则: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邓小平同志始终不渝地坚持毛泽东同志为我军确立的党指挥枪的原则,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强调枪杆子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使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有可靠的组织保证。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政党、阶级和军队相互关系的学说,指明了我军阶级属性、国家属性、人民属性的一致性,有力地反击了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奇谈怪论。

遵循一个总方针:服从国家建设大局,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适应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邓小平提出军队要“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

局” ,强调“减少军队人员,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更新装备,这是我们的方针”。在武器装备方面,他强调“讲质量,讲真正的战斗力,搞少而精的真正顶用的”。

明确一个总标准:战斗力标准。即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军队改革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军队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十三大明确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概念,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把它具体化为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战斗力标准正是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体现。邓小平同志在考虑军队各项工作时,总是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强调“军队就是要提高战斗力”。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1988年12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战斗力标准,成为我军思想解放的钥匙,成为全军智慧和力量的聚焦点。

与此同时,邓小平同志还提出了一系列关系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

———把教育训练摆在战略位置。这是邓小平同志新时期治军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1975年,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把训练放在战略问题的一个重要位置上” 。1977年邓小平同志再次复出后,在当年8月召开的军委座谈会上,又专门以《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为主题作了重要讲话。以后他又反复强调这个问题。在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指引下,全军形成了共识,形成了制度,教育训练出现了新局面。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治军人才。邓小平同志强调组织路线是政治路线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强调教育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作用和先导作

用。他提出要通过办学校解决干部问题。在他主持军委工作期间,先后四次召开全军院校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加强院校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理顺了初、中、高三级培训体制,形成了具有我军特色的院校体系,把我军院校建设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依法建设和管理部队。从严治军、以法治军,是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根据他的意见,1977年军委会议制定并通过了9个决定、条例,内容包括教育训练、武器装备、编制体制等许多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一段时间,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军委总部先后制定颁发了60个军事法规。法规建设是一项基础建设、长远建设,为我军依法建设和管理部队开辟了道路。

———恢复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一种无形的战斗力和无价的精神财富。对此,邓小平同志格外珍视,并从中提炼概括出“ 五种革命精神”,号召全军大力发扬。直到党的十四大前夕,他还一再谆谆嘱咐全军要发扬优良传统,保持老红军的本色。

(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科技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国际战略格局出现重大转变,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化,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处的历史条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正确把握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也开创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局面。

江泽民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敏锐地把握世界的发展

趋势和中国的前进脉搏,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世界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加以思考,放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密切联系中加以思考,放在当代中国的全面发展中加以思考,紧密结合新的实践,科学地阐明了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指导方针、总体思路、根本途径、战略步骤、发展动力和政治保证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形成了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奠定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新基石,把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是新形势下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

在全军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把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同学习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联系起来,勇敢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强化党的绝对领导,是国防和军队全面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国防和军队建设,要以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根本指针,以实现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为目标,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规范军队建设的标准与内容;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在军事斗争准备上有准备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准备打赢现代化技术特别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注重质量建军,科技强军走有中国特色的强兵之路,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有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加强国防科研和生产的管理,千方百计搞好去哦均的武器装备;加强纪律建设,依法从严治军,维护军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深化后勤改革与管理,全面提高保障能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搞好精神文明与军政军民团结;要实现和完成这些目标和任务,归结到一点,就是一定要强化党的绝对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一再表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党的绝对领导,革命与建设就走向成功,反之就会走向失败,这是一个无可争议的铁的事实与规律。因此,建设强大的国防与军队,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我没各项事业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一次伟大转变—论邓小平对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贡献

邓小平对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历史贡献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论文

第六讲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第七讲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的历史贡献

如何继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

如何继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邓小平对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贡献
《邓小平对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贡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