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海外员工安全

发布时间:2020-03-02 05:11: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海外员工安全“三无”管理

■ 本刊记者 高娃

对于海外员工外派前的事先安全培训,派到目标国后的事中安全隐患防范,以及事故发生以后的处理措施,中国不少企业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认为很多事故 “不能预料不能控制,企业无能为力”。

2005年10月8广西水电工程局工程师黄炳坤在巴基斯坦地震中遇难,地震当时,他正带领4名巴基斯坦工作人员进行测量工作。地震引起的滚石将黄炳坤大腿砸成重伤,因流血过多8日当晚停止呼吸。

随着中国企业的经营行为也不断向世界延伸,越来越多的中国员工奔赴海外。近两年频繁有中国企业外派员工在自然灾害、战乱、恐怖袭击中丧生,使得中国企业海外员工安全问题凸显。

驻外员工安全保障机制缺失

“中国对外经济已经逐渐由国家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由于企业应对安全风险的能力与意识都较弱,以及出于对经济利润和成本的考虑,中国在驻外员工安全保障机制上还相当欠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

就应对安全风险的能力和意识比较弱这点来说,主要体现在中国企业欠缺海外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中国企业对所从事经营的国家和地区欠缺详细的风险评估机制和指数,有很多企业仍抱着“中国人不会遭遇袭击”的传统观念,对经营目标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环境考虑不充分。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金灿荣教授建议,安全风险评估应在企业投资实施前、中、后不同阶段都要做。工程实施前应对当地政局稳定程度、地区投资环境甚至物资运输通道安全状况进行风险评估;工程实施中与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和驻在国治安机构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工程实施后对工程中的安全保障情况做出详细评价和总结,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在进入国外市场投资、接揽工程之前会做一定程度的评估,而很多私营企业则依据业务开展需要,即使对安全有所考虑也完全由各人的了解程度来定夺,不会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做一份完整的风险评估报告。这一环节其实为后来员工的安全埋下了伏笔。

安全管理投入不足也是中国企业普遍特征。为了经济利润,企业会尽可能压缩成本,而海外员工安全管理投入就是多数中国企业认为可以省略的开支。

“承接海外工程的企业首先要考虑的不应是利润问题,而应该是安全问题。如果在一个地方进行经济活动时失去安全保障的话,经济利益也就无从谈起,”李伟强调说。很多私营企业对海外员工安全管理几乎为零,而他们的理由是没有钱去投入。李伟强调中国企业有必要提高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安全成本投入,否则由于安全事故导致的损失将不只是对出事员工的赔偿,将影响到企业国外业务的存续。

曾有一家国内企业的海外员工深夜出差,开车押货途中遭遇车祸,本人受伤,当地司机逃之夭夭。雪上加霜的是一些土著人围上来,乘机索要钱财,否则要留下车与货。为了避免公司损失,这位员工将身上所有的现金交出。回到驻地后,公司虽然将他的现金损失赔偿,但并未对员工的安全做进一步的防范和保护措施。后来这位员在忐忑不安中工作了几个月后辞职回国。而其部门的其他员工也受到心理影响,不愿单独执行工作任务,甚至为了个人安全,拒绝老板的指令。一年后此公司退出该国。

对于海外员工外派前的事先安全培训、派到目标国后的事中安全隐患防范,以及事故发生以后的处理措施,中国不少企业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

事先:无系统安全培训

国内企业外派员工大多没有进行安全培训。中石油集团驻印尼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在出国之前自己去图书馆买了很多本关于印尼的自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城市地图,甚至还学习了关于海啸的知识。这些都是自己主动去做的,公司没有相关的培训。北方国际的员工则与去过那些国家的同事了解情况,如果是公司没有开展过任何业务的国家,就跟当地的中国大使馆了解情况。

有些企业在员工被派往海外之前会发放安全手册,华为的员工需要进行简单的培训。天狮集团的销售员因为工作场所分布广泛,且接触的人也多,所以采用老人带新人的方式进行培训和掌握,而大部分公司只是提供一下注意事项而已。

此次巴基斯坦地震中,中国东方电气公司在巴北部地区的贝沙姆水电站项目一隧道中施工的4名工人受伤。印度和巴基斯坦属地震活跃地带,不论是当地的居民还是前往这里工作生活的外国人都应该针对这一特点进行防震演习或学习应对经验。中国员工也表现出缺乏地震常识,缺乏自我防护和救护能力,使伤亡情况加重。而一些生产工人在前往阿富汗、伊拉克等高危地区前,还不知道什么是“人体炸弹”,也不知道怎样应对绑架劫持等突发事件。我们在采访企业的过程中发现,国内企业对于员工安全管理最强调的是“我们给他们买了意外伤害保险”,这种强调事后赔偿的态度与国外企业强调事前防范而不愿谈赔偿问题的态度截然相反。

事中:无隐患防范

多数中国企业海外员工的办公和生活区都是他们的骄傲。华为在中东地区的办事处和宿舍都是当地治安、环境相对好的富人区;天狮在海外的办公和住房一般都是三星级以上的标准;北方国际在非洲国家的办公和居住点都靠近当地军队驻扎的区域。

但那些施工工人就没有这种骄傲。巴基斯坦地震发生后,中国记者在阿莱瓦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发现,工人的生活状况令人担忧。广西水电工程局参与的阿莱瓦工程今年8月6日刚刚开工,工期是48个月(包括设计7个月),将一直持续到2007年2月。工地搭起的临时建筑、未封顶的临时宿舍全部在地震中毁于一旦,已封顶的厨房坍塌,好在当时里面没有人。看着摇摇欲坠的宿舍,当晚约20多个工人不敢在里面过夜,纷纷心有余悸地挤在户外的汽车里。

阿莱瓦项目中的另一参与方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巴基斯坦办事处总代表黎洪对于工地目前的生活状况非常担忧,他表示,将通过使馆与巴方业主商谈,争取尽快把工人从工地撤到条件较好的地方。

在薪酬方面,工程企业海外员工都有着比国内同事高出好几倍的经济补助,在卫生和治安情况不好的国家和地区补助会更高。北方国际公司会给每个出国员工比国内工资高三到四倍的经济补贴;中石油集团给那些工作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寒冷地区的员工数额不小的冬季饱暖费。

像TCL、海尔、华为等市场化运作的中国企业,外派到欧洲国家的员工薪酬福利一般比较高而且有保障。但在东南亚、俄罗斯、拉美、非洲等地,外派员工的薪酬福利更多是参照中国本土,虽普遍高于当地平均水平,但相比那些派往欧美国家的员工还很低。

企业自己的合同员工都有人身意外伤害险,投保价值20万到100万不等。据悉,广西水电工程公司的黄炳坤遇难后,太平洋保险公司赔付其家人60万元的赔偿。

“心理咨询和服务应该是必要的福利”,《劳动法世界》总经理兼首席顾问魏浩征认为。外派员工需要经历工作生活环境、文化、饮食、语言和习惯上的巨大改变,难免出现不适应的症状,进而影响其精神状态。那些在国外工作多年的员工,长期没有家人的陪伴,也会影响其情绪。员工的精神状态将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和效果。

张先生是国内某大型电信公司业务员,由于讲得一口流利的外语,遂被公司派到哥伦比亚任业务主管。然而,他追求事业成功的美梦很快就被现实生活打得粉碎。张先生根本吃不

惯哥国的饭菜,哥国白天上班时间较短的现实,也使他很不适应。最遭糕的是,哥国动荡的政局使他担惊受怕,时常感到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不到四个月,情结十分低落的张先生感到没法开展工作,无法适应哥国的环境,只好仓促归国。

魏建议,公司应安排心理咨询师做心理督导,让员工有迎接新环境的承受能力。而在国外遇到突发恐怖事件、战争、抢劫以及自然灾害的员工更应该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安慰其受到打击刺激的心灵。在员工心理咨询方面欧美国家以及香港有充分的经验,国内企业可以借鉴。

“心理咨询?太奢侈了”中石油驻哈萨克斯坦的员工说。

事后:并不安全的补偿

并非所有员工都能享受保险、经济补助待遇,那些通过劳务中介公司雇佣来的工人就不会享受用人企业任何安全福利。对于派往阿富汗、伊拉克等高危地区的企业,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要求企业与派出人员及派驻地签署的合同中强调安全保证的内容,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强调安全保护措施。但相关企业对此并不重视。

但企业实际使用的海外项目生产工人几乎都是通过劳务中介公司招过来的,这些工人的安全管理成为实际用人企业和中介公司之间互相推委扯皮的因素。

北方国际分包商管辖的员工意外遭遇工伤事故,为了不承担赔偿责任,分包商躲起来不肯负责,伤者和家属只好找到北方国际,要求负责。北方国际与分包商订有合同,工人的安全与北方国际无关,但工人找不到分包商的情况下必然要求北方国际承担责任。

多数中介公司资金实力差,信用低,对招聘的工人很少投入成本进行安全培训,而发生事故以后因无法赔偿而破产或者逃匿消失,躲避责任。“这种现象在用人企业和中介中比较普遍,而且也是最难解决的。”魏浩征说。

魏浩征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案例,上海一家企业拖欠海外员工200万加班费,与员工签有劳动合同的中介已倒闭,这时所有工人将实际用人单位告上法庭,但从中院到高院,法院均没有受理此诉讼,因为没有法律支持。

用人企业、中介公司和工人三方之间有以下的关系:一为中介和工人之间,他们之间具有法律上的劳动关系,签有劳动合同,并包含了工人的社保、工资、安全、赔偿等,合同受《劳动法》保护。

二为中介和实际用人单位之间,他们之间会有一个派遣合同,派遣合同只在用人单位和中介公司之间签订,不涉及工人的社保、安全等内容。

三为用人单位和工人之间,这个环节也是目前争议最大的一环。用人单位和工人之间不签订劳动合同,法律上不承认具有劳动关系,但实际用人单位和工人之间本质上存在劳动关系,工人提供劳务,企业对工人进行管理,已经构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目前国内学者和法律界倾向于认为,只要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互相承担责任和义务。但要真正解决纷争,最终还得靠立法来完成。

企业的两种态度

“家丑不可外扬”

在11月8日以及之后的几天,黄炳坤的遇难消息在广西水电工程局甚至南宁都是一个特大新闻,水电工程局党委副书记亲自前往巴基斯坦处理善后,局其他领导到黄炳坤家中安慰家属,但在广西水电工程局网站的“企业新闻”中从未出现关于黄炳坤遇难这一消息。记者致电工程局,总机电话接通后频频被挂断。广西水电工程局似乎并不想直面自己一名工程师遇难于海外的事实。

魏浩征说,有些企业对员工在海外发生的事故抱有“家丑不可外扬”的态度,且不愿对外公布,其实这是一种心虚的表现,企业有可能认识到自己在事故中有相应的责任,例如员工没有安全培训,或者没有重视员工的安全等等,对于企业来说这种想通过沉默来脱身的做

法非常不可取,不论从法律上还是人道上企业对于员工的伤亡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很多安全事故不是企业能够预防和控制的,但只有直面事故,并总结企业在员工安全管理方面的欠缺和漏洞,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相比于广西水电工程局,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将去年发生的“9名员工在哈萨克斯坦泥石流中遇难”的消息至今挂在企业日志中。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在那些治安情况不好的国家、抢劫、偷盗行为经常发生,执法者的腐败情况也比较严重。遇到类似遭遇,中国企业往往抱着“人在异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态度,采取消极处理措施,花钱消灾、用钱打点,不及时报警或通知大使馆。这种做法导致企业的安全成本不断上升。魏认为,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做法只能助长不法分子的气焰,企业应采取积极态度,将事情报告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并与中国大使馆联系。最好通企业联合来推动政府层面的沟通解决问题。

海外员工安全管理三部曲

员工海外合同范本

员工海外合同范本

海外员工外事纪律

员工海外培训协议

海外员工新春慰问信

海外员工贤内助代表发言稿

致海外员工的慰问信

海外派遣员工个人承诺书

中石油海外员工薪酬管理

海外员工安全
《海外员工安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