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岭南奇才梁启超

发布时间:2020-03-01 19:45: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岭南奇才梁启超

摘要: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权思想是戊戌维新的一面旗帜,也是变法维新的核心思想。同时,他是一名伟大的史学家,是中国近代历史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于当时激发人们思想启蒙,唤醒人们的救亡图存意思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本文就梁启超先生的政治和史学思想进行探讨。

关键词:梁启超,民权,政治,史学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著名的历史学者、教育家和思想家。他1895年8月协助康有为发起成立了强学会。百日维新期间得到光学皇帝的召见,令其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等事务。政变发生后逃到了日本开始流亡生活,在日本他吧主要精力放在了办刊物,造舆论上。到了1912年他才结束流亡生活,参加进步党,并且与袁世凯合作,后又分裂。到了晚年,他主要从事学术研究。

一、政治思想

梁启超的一生几乎都在为了政治奔波,他爱中国政治舞台上活跃了近三十多年,他的政治思想虽有瑕疵,但在中国近代史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1、变法图强的爱国主义思想

梁启超曾经说过:“法何以必变?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 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弛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①这句说向当时的知识界,向广大的劳苦大众,发出了挽救民族危机,变法图强的呼声。

洋务运动失败后,中国面临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对日的赔款和洋务运动的经费都使得国家面临了严重的危机。因此,梁启超,首先认识到了洋务运动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他说:“洋务新政,搞了几十年,搞来搞去,毫无积极结果,练兵如不练,开矿如不开,通商如不通,兴学如不兴。”②因此,他划清了洋务新政与变法维新的界限,强调了变法救亡的必要性,迫切性,充分地表达了他的爱国思想。同时,他也思考了中国的出路问题,他认为,现今中国唯一的出路就是实行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在这种制度下,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改造,发展资本主义。他通过生物进化的许多现象,来证明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性,他说道:“凡在天地间者莫不变”③,以此来说明变法的必要性。虽然变法维新最终失败了,但是梁启超的变法思想深深地撼动了麻木的中国人的心,是他们认识到了救亡图强的重要性。另外, 梁启超《变法通议》

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 上海出版社

③ 梁启超《变法通议》 ①②

它也动摇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动摇了封建制度的顽固性。

2、民权和宪政思想

民权和宪政思想是梁启超的核心思想。首先来说一下民权思想。

它的根由,梁启超的民权思想源自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近代中国魏源的“经世致用之学”,康有为的历史进化论等都是梁启超早期民权思想形成的素材。西方近代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民权思想以及进化论等也给梁启超的民权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它的含义,第一,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梁启超借助民权思想对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认识到了中国封建主义专制制度的危害性,阐述了兴民权的重要性,他说“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④第二,批判了君权现象,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有君权而无民权,这是中国积贫积弱的重要根源。他指出:“中国“自秦迄明,垂二千年,法禁日密,政教日夷,君权则日尊,国威则日损。”在他看来,有民权才有国家,民权灭则国权灭,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指出国权是以民权为基础,只有“国人各有其固有之权”,国家才能强盛。故国权之本在于民权,国家的兴亡在于民权的兴废,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⑤第三,男女平等,维护妇女的权利。梁启超认为女子应该获得和男子同样的政治经济地位。他将妇女的解放当做民权平等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主张,禁止缠足、维护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他认为女子缠足是“人弱”的根源,只有禁止缠足,妇女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其次,梁启超十分视兴办女学,强调要维护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对提高妇女的素质至关重要。

二、史学思想

梁启超是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他对中国近千年来的封建史学进行了较为系统和猛烈地批判。他最有名的一本史学书是《中国历史研究法》,集中反映了他的史学观,构建了新的史学理论体系。

1、批判封建史学观

封建史学往往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天命论,三纲五常等。因此梁启超对封建史学的种种弊端予以尖锐的批判,他指出了封建旧史学的四弊二病,即:“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的四大弊端和“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的两大弊病。⑥他大声疾呼要进行史界革命,改造旧的史学。为此,他提出了几点改造方法,一,要反对“帝王中心论”和“正统观”;二,要以生人本位的历史,代私人本位的历史;三,重新厘定史学范围;四,对历史应该进行纯客观的研究,摒除主观偏见。

2、史学家的自身修养的认识

史学家是史学著作的编纂者,其修养程度的高低,对史学著作的优劣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梁启超对史学家的修养做了重新的解释。他将“史德”列于第一位,认为“史家的第一件道德,莫过于忠实”,要“纯采取客观的态度,不丝毫参以自己的意见”。对于“史学”,他认为,治史者应该“贵专精不贵杂博”,同时还要懂得常识。在某一方面,某一部分进行深入钻研,还强调史学家应该有敏锐的洞察力,培养自己的注意力,要注意“不为传统的思想所蒙蔽,不为自己的 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肖良武《梁启超民权思想与近代启蒙思潮的研究》 贵州社会科学

⑥ 梁启超《新史学》 ④⑤

成见所蒙蔽”。最后是“史才”。史才是指写作史书的技巧,他认为,要写好文章,一是应该注意剪裁,在收集到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决定去取,“去其糟粕,留其精华”;而是要主义排列,他提倡对前人的记载联络容铸,套入自己的语言里。但也不要无一字无来历,弄得太呆板。

3、史学方法论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上面。对于史料的收集,他要求史学家要注意各种各样的史料,对于史料的鉴别,他还坐了明确的界定:“正误辨伪,是为鉴别”。⑦他强调对于史料的辨伪要有严谨的态度,精密的方法。要做到正确的鉴别,除了正面的考察外,还可以运用反证的方法。反证的材料不足时,可以运用假说的方法。“以待后来之再审定”。对于史料的整理,梁启超极力提倡归纳研究法。首先,他强调史料整理要归纳比较。其次,梁启超主张史料整理要会同联络,反对显微镜式的好一。再次,梁启超还提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即所谓“历史统计学”。即用统计学的原则, 数目字来整理史料,推论史迹。更重要的是,梁启超把进化论,历史唯心主义等应用到了史学中来。

无论是在政治斗争上还是在史学的研究上,梁启超对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政治上,他虽然遇到了万般困难,但终究坚持了自己的民权观点;在史学上,对于近代历史学的开创和研究,特别是历史方法论,对于后来的史学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他的一生,虽有遗憾,但是也算得上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 上海出版社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

肖良武《梁启超的民权思想与近代启蒙思潮研究》

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四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华书局

⑦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华书局

梁启超

梁启超

NBA奇才

少年奇才

岭南

读梁启超

梁启超演说词

梁启超研究

梁启超名言

梁启超教子有方

岭南奇才梁启超
《岭南奇才梁启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