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班主任随笔

发布时间:2020-03-04 02:02: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抓小团体,成大气候

一、现状分析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发现高年级的孩子开始喜欢搞个小圈子,几个人一伙,无论好事坏事,干什么都粘在一起,而且不同的圈子间还经常有些小摩擦,这几个说那几个怎么样,那几个又说这几个怎么样,总有一种对着干的架势。这种“小报告”有时连耳朵都听起茧了,真是头痛啊!平时,发现有些同学对于老师的话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听了就过,过了就忘,而对于同伴的话却大有两肋插刀之意。我想如果把这“士为知己者死”的江湖义气引到正道上来那该多好啊!

二、我的策略

遵循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不但不反对现在学生比较常见的拉帮结派,而且还大力支持。我需要的就是他们对小团体的依赖和自豪。但在这过程之中,重点不是盲目的支持,而是精心的引导。让这些小团体里的孩子们互相竞争,向上进取,成为班级的动力而不是累赘。

三、具体操作

1、笼络人心

班级那些小团体的头目之所以能够把一大帮子人笼络在自己周围,多数是因为他本身具有别的孩子所没有的优势,要么是仗义、讲义气,要么就是有一技之长,要么就是有一副热心肠。所以,这些小头目是很有可塑性的,笼络住他们了,那么那些团体的成员也就不在话下了。笼络他们不能以老师的架子来压制,而应“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要结合他们的特点,对症下药:仗义的你比他更仗义,胆大的你要做得比他更出色,或者是经常使唤他帮你做事情,有意无意地让他觉得他是你身边不可或缺的一员。甚至有时候还要像诸葛亮七擒孟获那样,放了再捉,捉了再放,以情感人,直至他乖乖地听从你的调遣。

班里的小文,父母离婚,平时家庭教育中父爱的缺失,使他更加的想要做个小男子汉,典型的仗义之人,但没有头脑,经常为了憋一口气而失去理性,打架争吵也是常有的事。开学初有家长告诉我以他为首的几个男孩放学以后都到小店里买一些动画、游戏里的小玩具,于是我不动声色的在一次放学跟在他身后逮了个正着,他满脸的尴尬,我问他如果告诉妈妈会是什么后果,他说以后妈妈就不给他零花钱了,很是沮丧的样子,我想他肯定认为我要告诉他妈妈,我马上口气一转:“我知道你很想要这零花钱,而妈妈给你零花钱是为了给你买点心吃的,没有了零花钱,你会饿肚子,好这次老师就替你保密,不过以后再也不要买这些没有意义的东西了!”最后我们还拉钩了。我这一仗义的举动很见效,以后我时不时的叫他干点事,着实让他感觉我关注他。

2、“老大”上位

孔子曾经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他们的这种小团体充其量也只是一种“民间组织”,很难搞出声势来,说起话来底气不足,做起事来不能大张旗鼓。私底下搞得上蹿下跳的,但一到正式场合就偃旗息鼓,因此,很有必要把他们升级为“官方组织”。在把班里的几个主要头目笼络完以后,我顺理成章把他们升级为组长。你可别小看这么个“七品芝麻官”,要知道在我的班级中,组长是一个实权最大的职位——负责加星。但在这之前,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帮他们树立班级威信,强化优势,让他们这组长当得理直气壮,说起话来,做起事来也就显得更有劲道。

3、全员竞争 每个人都有争强好胜之心,三四颗、五六颗好胜之心聚集在一起,力量可想而知。我们只需要推波助澜,将其推向高潮。在这之中重点就是要设计好竞争的机制,然后,想方设法把这股力量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这样就功德圆满了。竞争要全员。在竞争中要注意的是,要崇尚团体竞争,而不是个人竞争,套用一句广告词就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分组的目的不是为了让那些组长逞匹夫之勇,而是要他们小组的学生都为了小组,为了组长不断进取。比如可以算每次按时上交作业来评判各组之间的优胜;测试后算平均成绩,某一项指标只要有一个组员没有达到就扣分;„„

这样一来,他们很快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木桶装水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不单是组长,就连其他组员也会自觉督促组里的后进生。他们的督促比教师的督促更加有效。具体表现为两点:

其一,老师对他们的监督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不能时时刻刻跟牢他们,可组员就不一样了,上课在一起,下课在一起,玩耍在一起,就连睡觉也在一起,如影随形,在这样的压力下,他想不遵“组训”都难。

其二,学生最怕的是什么?不是老师的训斥,也不是父母的棍棒,而是好朋友的排斥、孤立。他们什么都能忍,就是受不了没人和他玩,更怕没人和他讲话。在他们看来,老师说教和训斥只是一时,等看不见你了差不多也就忘了,可“头目”和组员就不同了,不听他们的话就会在平时的生活中受到排挤和指责。为了使自己那点仅有的娱乐时间不打折扣,只能按大多数人的要求去做。这些无形的约束会使他尽力来调整自己,以迎合多数同伴的要求。

竞争要全面。竞争的项目要多样化,包罗万象。从学科成绩到作业收交,从课堂发言到听课纪律,从扫地情况到就寝纪律,从学校表现到家庭反馈都可以包括在内。这样一来,就可以全方位地来改善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整组乃至整班有所提高。这也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最乐意看到的结果。

六、荣辱与共

小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讨厌批评,小团体中的孩子更是这样,他们对整组的荣誉比个人的荣誉更加在乎。因此,非常有必要把每个星期的各组成绩都及时张贴公布,以此来激励每一位学生。但这还不够,还需要对优胜和落后的小组进行奖惩。

在如何奖励上是需要下点心思的:奖实物——不现实,太小意思的东西,现在的学生根本看不上眼;发奖状——没意思,发给小组也没处贴,发给组长又显得不公平,发给每个组员又觉得太泛滥。最后我决定奖给他们比较虚的东西,但他们都很喜欢、很在乎。第一,我给他们每人加10分,组长加倍,你要知道这些分数在我们班里一样是很值钱的东西。第二,每周举行一次简短的表彰仪式,让优胜的组上台领奖,接受全班同学的欢呼和祝贺。奖品很简单,就是一张自制的“心愿卡”,一张卡可以实现一个小小的愿望,比如可以免受一次处罚,或抵消一篇说明书,也可以在中午提前3分钟去吃饭(我们学校最后一节是自修课)。这些奖励也许在成人眼里看来毫不值钱,但在他们眼里是很宝贝的。特别是上台接受祝贺这个环节更是让他们感到特别自豪,既凸显了组长的地位,也凸显了整组的实力。

如何惩罚也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批评是很苍白的,罚抄、罚站是不允许的,所以惩罚应该是象征性的,以激励为主。最后,我决定每一次惩罚每个组员扣5分,组长加倍。虽然分数不多,但每位学生都很心疼。其次是每人写一份“失败感言”并进行张贴,要求不高,200字就好。别看这200字的感言,学生是很看重的,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啊,组长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在这些感言上看到最多的不是一味的反省和承认错误,而是一种期待的申明,希望自己的组可以在下一星期一吐恶气。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下,教师根本就不需要去给他们分析原因,费心引导,他们自己早就在想对策了。那几个不怎么听话的学生也不需要你去批评了,他们看到“老大”和“兄弟”们的眼神就知道下次该怎么做了。

七、运筹帷幄

前面讲到在笼络人心时要像诸葛亮降服孟获一般,七擒七纵,在对小组竞赛的全局把握上更要学习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首先,在分组时就要特别注意各组的平均实力,否则,竞争太一边倒的话,就不成为竞争了。这样也能保证每一组的积极性和争取胜利的信心,让领先的组不敢轻易松懈,让落后的组紧追不放。

其次,每星期竞赛内容要有所侧重,以达到各组之间的平衡。因为各组之间的实力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平衡,有些组听写、默写是强项,有些组上课回答问题是强项,有些组书写是强项„„每星期有所侧重就能保证每组都有机会坐坐“头把交椅”。但侧重的项目不能在星期伊始就公布,应当在一周结束,把分数都结算出来后再公布,对侧重项目的加扣分实行加倍,以达到平衡的目的。这样操作的好处是学生不会事先知道侧重项目而忽略了其他项目,让他们对每一项都拿出十二分的力气去对待。

此外,要防止组长以权谋私。在这么一个小团体中,组长是有绝对权力的,于私于公都是他说了算,因此要时刻防止组长因权力的膨胀而“腐败”,要经常和组长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明察暗访地去了解组长的工作作风。引导组员正确督促组长,让他感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还要时刻注意各组的思想动态,尽力维护组长的威信,巩固其“领导”地位。有些时候,组长的权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受到组员的反抗和威胁,在这种时候不能盲目地去批评某一方,要看实际情况而定,有时甚至也可以进行权力更替,但一定要符合绝大多数组员的心声。

经过这种新型的小组布局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轻松多了,班里的小懒虫慢慢减少了,就算偶尔有一两个也用不着自己去苦口婆心地做无用功了。班级的竞争氛围比以前有了明显的好转,他们所注重的不再是个人的成败,而是整个团体的荣辱。而且,我认为,学生喜欢去做的一些事硬是要去强制阻止是不会有很好的效果的,更重要的是正确的引导,最好的办法不是堵塞,而是疏导。在对待班级小团体问题上也同样如此,尽可能地消除老师和小团体、班级和小团体之间的对立,采用智慧的方法,疏导他们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变弊为利,把学生发自内心的激情和动力运用到学习上来,这才是上上之策。

小团体能成事,小团体能坏事。小团体能否成就一个进取的班级,就看在你手里能不能引导好!

班主任随笔

班主任随笔

班主任随笔

班主任随笔

班主任随笔

班主任工作随笔

班主任教育随笔

班主任工作随笔

班主任工作随笔

班主任工作随笔

班主任随笔
《班主任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