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拟投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16:50: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文章编号: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王惠玉,麻艳香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文化的普及给新时期的大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命题。从网络文化的定义及特征的分析入手,分别从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自我价值、中华传统美德、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的认识讨论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给出了应对的对策措施建议。 关键词:网络文化 大学生 价值观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A

相比于传统的平面和影像媒介,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和传播手段,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使用规模,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渗入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各种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的渴求及探索,无论在数量和频次上也远大于其它群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的网民中,21~35岁的占88.4%,大专学历以上的占86%。可以说,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1]。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大多以求知、表达、交流和娱乐等为主。而网络几乎可以用一种近乎完美的表现方式实现了上述所有功能。但是,大学生的人生阅历尚不丰富,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体验不够深刻,对各类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对网络使用的目的及其产生的后果不甚明确,其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等可塑性较强,因此,不断出现的网络文化更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与冲击,这对高校大学生教育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命题,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

础的网络精神创造。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3]。

根据上述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定义及分类,可将网络文化的特点总结如下:(1)从文化产品的客观属性看,网络文化具有信息量大、内容和形式丰富广泛、多元化[4]、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和民族[5]等特点。网络文化具有开放中的平等与共享的特性,互联网上每一种文化产品都具备“世界性”与“全民性”[6]。(2)从文化承载和传播的技术方式看,网络文化具有信息获取和传播的便捷性和交互性、使用环境的开放性、信息来源的时效性、隐匿性、松散性、无序性及其不可控制性[4~

5、7~8]

。(3)从文化作用的方式和效果看,

一、网络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是凝结在一切器物、典章、行为之中的精神”。按文化分类的四层次说,文化可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四种,其基本的功能则包括记录、认知和教化三个不同的层次[2]。网络文化则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 网络文化渗透性强、个性化特色鲜明[7],而相对低廉的消费成本又使得其受众不分年龄、性别、民族、身份、职务、地位等,都可能享受网络文化的精彩,但很多情况下,这种享受可能处于被动接受、缺乏约束和监督的使用状态。因此,若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客观的评判,其潜移默化作用效果则难以预知和调控。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0年 月 日

作者简介:王惠玉(1978-),女,甘肃临洮人,硕士研究生。E-mail:why20030825@163.com。

当前,世界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趋势迅速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矛盾。2.网络文化影响了大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就国内而言,我们则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随着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社会主义改革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展开和深化,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分工、就业方式、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新的深刻的变化,人们的利益和需要也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与此相对应,各种思想和观念的矛盾和冲突日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为各色各样的价值观的存在提供了土壤。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剧烈碰撞,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特点[9]。

随着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功能变得日益强大,网络中的虚拟社会几乎可以完全复制和呈现现实社会的各个部分。网络社会的虚拟性表现就是可重复性、时空的可逆性和可假设性,换言之,现实客观世界的几乎各个层次和部分都可以在网络中以数字试验的方式无限地被尝试和模拟,这使得众多网民的生活可划分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两个截然不同的模块,并且可能会混淆二者之间的界限,对客观世界的一些传统模式提出新的考验。参考有关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10~13],可以将网络文化队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如下。 1.网络文化影响了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识

网络的虚拟社会消除了国家、民族和地域的界限,幻化出全球一体的大同社会—“地球村”。大学生们足不出户即可随心所欲地畅游“全球各村”,饱览异域风情。网络上未加控制的信息来源和肆意宣扬,极易使大学生对国外较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和和优越的生活方式产生艳羡之情,如不加辩证分析地与国内的情况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地就会显示出国内在很多方面的落后与缺陷。事实上,国外现行的貌似先进、合理和优越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不仅有着其自身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存在很多未被大学生所理解和洞察的弊病,只不过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选择性”地忽视了它们,也缺乏应有的深入思考。再加之当前全世界处于相对和平和经济繁荣的局面,在此条件下,大学生们的全球化意识增强,民族与国家意识的弱化,爱国主义成为一个模糊得可有可无的概念,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国家和民族荣辱观的确立。

天下”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以个人对社会、民族和国家的贡献为目的;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群众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9]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主流的价值观。可见,我国历来都倡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评价尺度。但随着网络文化发展,个性化生活方式的盲目甚至歪曲的宣传,物质化和货币化评价标准的过分放大,使得人们更趋向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取向,诸如健康养生、物质享受、金钱财富、权力地位等成为争相追逐的目标,而诸如道德品质、知识水平、才能、社会贡献等价值观则似乎受到了冷落。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导致了青年学生价值导向的多元化,从而又造成了青年学生价值目标的模糊,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大学生正好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阶段,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和教育,极易受到错误的价值观的诱导而产生不良影响。 3.网络文化影响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

近年来,一些社会热门话题或流行语层出不穷,例如“踩猫女”、“范跑跑”、“周老虎”、“凤姐”、“拜金女马诺”等等,不断地挑战和突破了人们对传统美德的敏感神经和道德底线。虽然出现此现象的背景、根源和动机各不相同且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其造成的信息事实和舆论影响却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现象和事件所折射出来的社会众生相在传统道德标准看来肯定是荒谬的、不正确的,但在网络环境中,往往由于虚假宣传和不负责任的肆意解译,特别是对于其最终结果的报道,反而成为获取名声、坐收渔利的榜样或模范,受到不少的追捧和效仿。崇尚真善美的成本很高甚至损失惨重,而奉行假恶丑的病态行为却赚了个钵满盆满,名利双收。以廉价的成本取获取丰厚的社会回报,结果肯定一切的评价标准,极易令大学生们迷失方向,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怎么做是合乎道法的、怎么做是违反常理的,统统模糊了本该是泾渭分明的道德界限;勤俭朴素、艰苦奋斗、诚信为先、仁爱待人等等中华传统美德,在网络世界中时常会成为落后乃至失败的笑柄。可以说,网络文化不断地侵蚀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思维方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4.网络文化影响了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

人类社会的进步有两个根本的推进力,一是思想与概念,二是技术与工具。前者例如牛顿万有引力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后者如瓦特的蒸汽机、计算机和网络等。人类社会历史无不是在这两者的交互推进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就当前而言,技术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不仅极大地提高和延伸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使得人们对工具化的崇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种技术主义的倾向不仅忽视了人的自身的发展和作用,甚至将人都“泛工具化”了。古人云:“君子不器”,强调的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改造。诚然,没有科技的进步和工具的发明,社会生产力得不到提高,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规模和速度将会大幅下降,但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本主义的思想,始终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目的。然而,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给我们提供各种品牌的电脑和网络服务的同时,也使利技至上的思想影响力更大了。过分地追求技术主义和工具化的发展,势必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疏远、冷漠和乃至功利化,不利于“人的社会”的团结和和谐,容易导致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大学生又正好处于吸收科学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对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如果不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轻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改造,极易造成对技术主义和工具化的顶礼膜拜和过分依赖,将可能培养出大批“有才无德”甚至“无才无德”的工具性次品,有可能影响到国家和民族长远的振兴与发展。 5.网络文化影响了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识

当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使海量的网络信息以几何级数的倍数在不断增长,令人目不暇接,而且以其快速的可复制性更易成为 “拿来主义者”的制胜法宝。大学生们在充分享受信息繁荣和便捷的好处的同时,也会为信息的良莠不齐、芜杂无序而一头雾水,辨不清真伪对错,也难以做到取舍得当。更严重的是,这种快捷、廉价和简易的“剪切+粘贴”式的操作,竟会成为许多人的“创新”手段和成果,不仅养成了他们对网络信息的依附和迷信,更是严重阻碍甚至破坏了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发展,使得大学生们误认为这样的电脑数字化操作就是创新,因而忽视了基本的理论学习、科学试验和社会实践等环节,不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甚至就连大学教师也难保 “金身”。越来越多的学术剽窃争端、高校引进的学术不端检测软件,无不说明就连高校这

样一方代表制社会中最先进科技文化之一的 “净土”也难免尘污。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研究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14]。”互联网的正负两面的影响,无疑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单纯采用不准学生上网或关闭网站的力一法是不可取的,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也是做不到的。广大思想工作者要转变思想,努力学习,掌握运用高利技的成果,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

网络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体有多方面的功能,但它的第一功能是党的宣传舆论阵地,及时准确地传递党的声音。那种把网络建设当作纯技术工作,主张网络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参与,走进网络,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荣辱观,开展丰富生动的形势与政策宣传教育,发布健康有益的信息和知识探讨,积极进行思想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们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力求把深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编成生动形象的超文本资料,以吸引学生的主动使用,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5]。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2.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先进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的网络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既有拒绝封建主义文化糟粕的责任,又有反对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责任,更有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引进先进外来文化和传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责任”

[6]

。在大学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不仅要重视和

强化中国历史文化和人文综合素质的教育,更要积极

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和社团组织活动,正面宣传代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主流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事件和社会现象,开拓学生的视野,营造一个健康、动。用清新健康、丰富多彩、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内容来吸引大学生的眼光。

总之,网络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积极的网络育人环境。同时,要引导学生“打开狭小的专业‘囚笼’,究天人之际,探心灵宇宙,悟时代真理,会文理一身,使自己成为行走于天地之间大写的人”[15]。使得大学生们能够做的“文才武略,德才兼备”,成为对社会有贡献、有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的合格人才。

3、增强高校管理者的素质,提高管理和教育水平

面对各种网络文化思潮的侵袭,大学的教育管理者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始终要坚持以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以先进的方法教育学生。充分发挥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传统优势,又要改变观念、调整策略、讲究实效。加强研究网络环境中开展思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网络教育中的新问题,拓展新的教育领域。在新形势下,急需要培养出既精通政工业务又懂得网络技术的管理工作人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管理工作队伍[16]。这支队伍应当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道德观和自觉维护这种道德观和价值观的责任感;深入了解网络的特点,能熟练地使用网络进行形象生动的思想教育;能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能够以敏捷的思维、快捷的行动迅速的抓住问题,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不断克服困难,探索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开辟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天地。

4、发挥学校网络中心的辐射作用和控制作用,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学校网络中心要依靠技术手段,严密监控网络内容,对各类不良信息进行技术过滤,堵住有害信息侵入校园的“入口”,最大限度的阻止各类不健康的信息与大学生接触。大学生管理者要加强对上网大学生进行三个专项教育,即网络道德教育、网络规范教育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根据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网络运行的要求,对大学生上网情况进行监控和有效管理,防止他们主动地访问具有不良信息的网站,为大学管理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4]。同时,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教化陶冶作用,精心策划,开展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文化活

和心理,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学生网民的思想工作关键在于引导、教育、疏理相结合,使学生既能利用互联网学到知识,又能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最终达到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建设有中国和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邦富,彭方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47-153.

[2]孙建乐,冯希哲.中国传统文化概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5:3-4.

[3]李晓衡,高征难.建设先进网络文化的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4.

[4]杨治清.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探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15(1):59-62.

[5]何秋叶.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J].教育研究2001.4:183-184.

[6]贺善侃.价值·文化·科技—面向新世纪的价值哲学研究[M].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304-310

[7]郑重.高校网络文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88-91.

[8]顾明远.试论网络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冲击[J].电化教育研究,2004, 4:3-4.

[9]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411-431. [10]张红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构建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3:44-47.

[11]梁颖.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06,9:69-70.

[12]涂青松.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 42-43

[13]邱杰.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因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1):37-

39、47.

[1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35.

[15]张岂之,杨君游.众妙之门—中国文化名著导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序.

[16]曾令玉,陈良栋.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J].学校

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2:45-46.

Influence of Internet Culture on Sense of Worth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Solutions

Wang Huiyu, Ma Yanxiang (College of Maxism,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 New challenges and tasks were put forward to college education in new era because of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widespread of internet culture.Started from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culture,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culture on sense of worth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discued respect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untry and nation, sense of worth of oneself, traditional virtue of China, humanity and quality education and creative spirit et al.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suggested were also provided at last.

Key Words: Internet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worth, Solutions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大众传媒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文化时尚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引导措施

关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问卷调查

大学生网络文化对思想品德的影响调查报告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问卷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问卷调查

关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报告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调查问卷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拟投稿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拟投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