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0-03-03 13:37: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高燕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识字教学又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是学生阅读、写作和语文交际的基础。教师怎样引导低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对汉字学习有浓厚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课堂教学,提高识字兴趣

1、采用多种形式的引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⑴图文结合,直观形象。采用多媒体、图片、挂图进行引入,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儿歌、谜语引入。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充满睿智的谜语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地溶入识字学习中去。

⑶导语激趣。如教《雪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导语激趣:你们喜欢冬天吗?喜欢冬天的雪花吗?那雪花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时学生就会七嘴八舌,并充满了期待,教师轻松地将学生引入课文。

⑷故事引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故事,能将学生很快地引入到角色中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在教学《数字歌》时,教师就可讲一个故事引入。故事梗概是:从前有个姓万的财主,给自己的儿子请了一位老师,教师前几天分别教他写会了“一”、“二”、“三”,财主的儿子觉得汉字很好学,不用请老师了。财主要儿子写自己的姓“万”,他的儿子找来一把梳子,蘸上墨汁,开始在上面“写”了起来,边“写”边嘀咕,这“万”的笔画数也太多了!……学生听到这个地方都哈哈大笑,教师抓住契机,及时提问:“你觉得这个学生怎么样?”“你知道写哪些数字呢?”这样,学生借助故事的趣味性对本课的生字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坚持多识少写,识写分流。

什么是识写分流?简单地说,就是将识字分为两类:一类是能识会写的,一类是只识不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一安排,体现了认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

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识字教学方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身体发展规律。一方面,学生进入小学后识字的积极性十分高,另一方面,低年级小学生的手部小肌肉不发达,对笔画的长短、轻重的控制不太精确,手眼还不够协调,写字既缓慢又吃力。我在教学中发现绝大多数一年级学生要带拼音的写好四个汉字,至少需要六七分钟。如果所有要认识的字都要学生会写,那将大大打消学生识字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3、合作识字,轻松快乐。

合作识字就是指学习者在小组、同桌的学习中,同伴相互学习中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大量生字,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而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或自行决定组员,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互相合作、互相促进、各取所长、共同进步。学生既学得快乐,又记得轻松,并能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4、随文识字,识读同步,寓识于读。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是为了阅读,阅读又可以学习巩固更多的生字、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随文识字,对于阅读中出现的生字,要单独拿出来,让学生看准字形,读准字音的同时,也要将它放入到文中进行整体认识,体会语义。学生在学习课文,阅读课文时,为了弄清文章的意思,会不由自主地把生字、词放入上下文中体会它的语义,加深对它的认识、理解,做到识读的同步,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5、引入游戏、巩固成果。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成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游乐方式开启童心、童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将识字情趣化方式,帮助学生使枯燥的识字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但在组织游戏时,学生常常为了好玩而忽略了识字的实效性。这就要求在游戏前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活动后,再让学生开展游戏性识字活动,在整个课堂的游戏中展示效果会更好。

二、以生活为资源,拓宽识字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因而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是教师攻克的难点,教师应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语言综合实践活动,将识字生活化。

1、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校园文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进行自主的识字,提高识字量。

⑴认识同学姓名,提高识字量。班上有五六十名学生,一年级开学初,每个同学都将自己的姓名写好贴在书包上,在做自我介绍时,还要讲讲自己姓名的来历,使学生在听说中既记住了字形,又了解了字义。平时发作业,也要请不同的学生发放作业,这样学生识字内驱力大增,提高了学生识字量。

⑵认识校园的告示牌,黑板报上的大字,教室里的牌匾,提高识字量。如黑板上面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名人名言,校园里的校训或标语等,并经常请学生读读说说你在校园里看到些什么字,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这样,让学生识字与爱校、爱班、好学情绪联系在一起,学生识字兴趣大增。

2、随时随地地识字

⑴看电视识字。如动画片、《大风车》、《七巧板》等颇受孩子欢迎的电视节目,老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在看电视的同时注意认读字幕。这样,学生不仅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还认识了许多字。

⑵在逛街、购物、旅游中识字。如在动物园中认识各种动物的名称,在花园里认识各种花的名称,在逛街时认识店牌、广告语等。 ⑶身边事物识字。学生经常用的洗漱用具,碗、筷等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学生经常使用的东西,请家长配合贴上标签或卡片,使学生在使用身边事物时,也无意识的记住了许多生字。

3、展开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识字。教师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讲笑话比赛,故事比赛,介绍我自己,我的家人,我喜欢的小人书等活动,这就促使学生课外进行自主阅读,自主识字,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扩大识字量。

总之,在课改实验中,教师一定要采用相关的教学策略,开发、利用生活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构建生活课堂,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谈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探析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谈

浅谈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浅谈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