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金融服务联系点现场会讲话(刘堂军副县长)

发布时间:2020-03-03 23:29: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红安县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

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刘堂军

(2012年7月6日)

同志们:

上午好!在各单位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下,今天,红安县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现场会在杏花乡长兴村如期召开了。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各单位长期以来坚持建设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不遗余力地推进全县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表示衷心地感谢,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刚才,杏花乡书记周竞成同志、县人行行长吴少波同志作了发言,分别介绍了杏花乡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历程和目前全县联系点的建设情况,县农行、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主要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自建设联系点成果,杏花、觅儿两乡镇负责人也相继作了表态,虽然时间不长,但内容很丰富。通过这次现场会,也使我们对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有了新的思考和新的策略,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思路。会后,大家要相互学习经验,切实把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的建设工作抓好、抓实。下面,我代表县委、县政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的责任感。

首先,要充分认识推进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的重要意义。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十二五”重要战略部署,是党和政府心系农村、农民的重要纽带。我们要以建设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为切入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丰富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增强金融支农、惠农、强农能力,才能有效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

其次,要充分认识推进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推进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面临着众多不利因素:一是村组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不可能在短期内扭转;二是农村经济的弱质性和金融资源的逐利性,导致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给贫乏;三是因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信用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对非现金支付的认识不够。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如何既能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又能鼓励广大农民积极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必将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对此我们必须有充足的思想准备。

最后,要充分利用推进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的有利形势。虽然,推进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清楚地看到,通过一年来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县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94%的行政村覆盖率已远远超

过今年“全覆盖”目标。从目前运行情况看,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因其基础设施更齐全,服务功能更完善,基本解决了农村支付结算难、存取款难、反假和残损币兑换难、金融知识普及难、银农信息沟通难和金融业务拓展难等六大农村金融服务难题,而深受广大农村居民的欢迎。今年来,县委、县政府更是把金融工作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号召全县人民围绕“推动金融新突破 服务经济大发展”这一主题,努力实现金融“七大工程”。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提高认识,迎接挑战,把握机遇,从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高度,坚定不移地推进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的建设工作。

二、遵循模式,明确目标,把握推进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的方向与轨道。

推进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再加上各乡镇、行政村经济金融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更需要我们做大量的探索性工作。前一阶段,我们因地制宜,在全县推进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大家扎实工作的结果,也得益于我们把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和目标,在下阶段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遵循这些模式和目标,具体来讲就是:以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为目标,遵循“政府领导,人民银行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政府职能部门配合”的工作模式,认真贯彻落实县人民银行《关于推进村

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13年年底,我县力争实现村组基础金融服务“六个全覆盖”: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全覆盖;电话支付终端全覆盖;小额现金调剂全覆盖;残损币兑换、零辅币调剂和假币鉴别全覆盖;金融知识宣传全覆盖;村民农贷信息需求收集全覆盖,要在全县农村2公里范围以内形成“金融服务圈”,确保每一个村民能够就近享受基础金融服务。

当然,任何工作要取得成功,除了明确工作模式和目标外,还要选择一条符合实际情况的路径。我认为,推进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适宜选择一条“以点带面”的路径,充分发挥示范金融机构和示范联系点的带动和示范效应。一是发挥服务“三农”领头羊的带动效应,比如县农行,共建立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373个,占比达到66%,辐射到94%的行政村,以转账电话和惠农卡为依托,累计实现惠农卡发放133168张,小额农贷12600万元,电费批扣30万元,养老金发放4840万元,直接惠及农民7万余人;二是对部分业务量大、群众反映良好的联系点,通过加强培训、增添设备、拓展功能,培植成为“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广到每一个行政村,实现全面普及并规范运作。

三、注重引导,内协外联,构建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持续推进的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保障机制。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是人民银行一家机构或几个金融部门就能做好,它需要建立一个联合的联动的组织保障机制。因此,各单位要以这

次现场会为中期加油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部署,形成工作合力。今年,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金融副县长为组长、金融办负责人、各金融机构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的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推进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的指导意见》,召开了相关部门参与的专题会、碰头会,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确定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由县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县人民银行负责统筹规划、工作协调和检查督办;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负责协助金融机构做好联系点的选址、选人和对群众的宣传工作;金融机构负责联系点的确定和对业主的培训以及相关设施的配备,并建立定点联系、包教包会责任制,公开热线服务电话,随时接受业务咨询;电信部门负责提供好网络与通讯支持;其他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做好相关配合工作,全县上下形成推动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是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当然,在确保规范运作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联系点的管理。在服务方面,金融机构要与业主签订协议,明确服务范围、规范以及双方责、权、利;在收费方面,金融机构要根据服务性质和业务量确定并公示收费标准;在服务评价方面,每年度开展一次考评,对运作规范、群众反映良好的授予“示范点”荣誉牌匾,拿出财政专项资金给予表彰奖励;在安全管理方面,各乡镇要把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作为当地综合治理、公安重点监控和保护对象。

三是健全宣传机制。要充分发挥宣传的先导性作用,做到“宣

传”先行,让农民逐渐了解金融基础知识,并愿意使用现代支付工具。人民银行要利用“金融知识普及县市行”活动契机,组织金融机构探索符合农村特点的宣传方式,扩大宣传受众,提高宣传效果;金融机构利用联系点业主,引导和帮助农民使用现代支付工具。

同志们,全县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希望各位把这次现场会当成互相学习、交流和探讨的推动会,不断总结出新经验,促进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又快又好地发展,为红安金融实现新突破、县域经济实现新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副县长深入联系点调研报告

副县长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现场会的讲话

马建堂刘敷衍讲话

联系点领导讲话

自荐信刘军

演讲稿刘军

演讲稿刘军

刘军工作总结

现场会讲话

现场会讲话

金融服务联系点现场会讲话(刘堂军副县长)
《金融服务联系点现场会讲话(刘堂军副县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金融服务沟通 讲话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