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野草起其他文章的赏析

发布时间:2020-03-01 20:01: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鲁迅《野草》赏析《影的告别》

歌德 | 2013-08-09 14:20 《影的告别》

《影的告别》将《秋夜》的内在矛盾更加形象化。

有我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可参看1925年3月18日给许广平的信:“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6]

钱杏邨认为这一节叙述里“鲁迅把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恶习性完全暴露出来了……横在他面前的虽有很光明的出路,他要有所不乐意,他不愿去。”[7]

鲁迅对这种批评不以为然,鲁迅认为光明的出路不会这么就来到,这也是鲁迅远远深于创造社诸人的地方。影是鲁迅内心对话的一方,是内心彷徨的声音,李欧梵认为“影的形象显然是代表着诗人的另一自我,这是一种自喻的手法。影的两件赠品,黑暗和虚空,应视为不仅是影的自然属性,也是用以刻划诗人内心自我的隐喻的代称。”[8] 曾华鹏认为:摈弃梦幻,执着于现实却又无路可走;在孤独的彷徨中只能获得黑暗与虚无。决心由自己向黑暗作绝望的抗争,而为别人换得一线光明。这就是鲁迅所塑造的影的形象的基本特色。[9] 正如鲁迅说,中国人不敢正视现实,生了瞒和骗的文艺来,这不敢正视现实,这种现实应该是当下的现实。相信进化论在鲁迅只是理智上的认同,而从内心深处,他感觉最真切的倒是中国历史现实的轮回,万难改变,黑暗腐败。但既然理智认同将来,尽管将来还没有到来,但还是有这种认为将来会比现在好,青年胜过老年。问题是如果不从现在一点一滴做起,那将来怎么会来到呢?所以鲁迅强调现在,强调一点一滴的行动,抛弃幻想浪漫主义,这正是对自己青年时代的一种反思。经过1912—1918的苦修,鲁迅对中国政治文化的洞察到了惊人的深度,这是他抛弃幻想,做一点切实的工作的成因。

在1925年3月18日给许广平的同一信中,鲁迅写道:“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在不过四百字的一篇短文里,彷徨、无地、黑暗、吞并、消灭、黄昏、黑夜、虚空这一类词共用了二十多次,其中黑暗就用了八次之多,遂加重了本文灰色暗淡的色彩。

但鲁迅也不知道路怎么走,因为中国太难改变了,这样感到黑暗与虚无,这是对启蒙的艰难的感应,内在情结不在于自我解脱,而在于对启蒙的执著与无助。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10]

1925年5月30日给许广平的信中说:“你的反抗是为了希望光明的到来罢?我想,一定是如此的。但我的反抗却不不过是与黑暗捣乱。”[11]

这样,鲁迅就不惮被黑暗吞没。

鲁迅《野草》赏析《希望》

歌德 | 2013-08-09 14:20 《希望》

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南腔北洞集·自选集》自序中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因为我所见过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给了我提笔的力量,„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12] 孙玉石认为“他引用裴多菲的诗否定了欺骗人心的„希望‟,又用裴多菲另一句诗否定了消蚀人心的绝望。但从全篇的文字来看,他所否定的,并不是通过革命斗争的要达到的光明未来的希望,而是故意用来填补空虚的,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13]

夏济安分析道:“鲁迅未能以他对非意识世界的认识写出一部杰作也许是由于他的恐想,他太热衷于摆脱这类梦境的挣扎了,他对于启蒙运动的信念并不曾真正驱散黑暗,但它可以作为一面盾牌抵御那暗夜的袭来,希望虽说虚妄,但终于比暗夜的梦较为可爱。[14] 鲁迅的困境还是启蒙的无出路。社会如此黑暗,但不妥协,与黑暗捣鬼,但黑暗还是如墙一样挡住了希望的路。鲁迅意识的核心还是礼教杀人,将阿Q祥林嫂从铁屋子中唤醒,但这太艰难,尽管鲁迅认识到自己中了礼教的毒,但只要自省就可以苏生,但民众根本无苏生能力。于是生黑暗与虚无。鲁迅是处在这种启蒙立场上感到绝望与虚无的。这不是存在主义意义上的绝对个体的虚无。启蒙信念使鲁迅陷入虚无,但同时也让他看到希望,这是启蒙的双重性,而更深 的原因是启蒙的内涵并不清晰。那么鲁迅的内在情结还是对准了这礼教,封建的仁义道德,那用什么来代替这种仁义道德,而尼采精神又是被改写成了屈原、孟子、王阳明等知行合一的精神。想从传统走出传统,在精神上不可能,而想改变社会,更不可能,而又想去改变,这样,产生虚无和黑暗的感觉。 启蒙没有希望是暂时的,只要努力。鲁迅理智上是如此认同的,那希望就会来到,鲁迅不可能真正陷入彻底无所凭依虚无和黑暗,也在于这种启蒙的意识,致少有一点启蒙,将那些麻木的被礼教残害失去感觉能力的人,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从礼教之中解救出来这也会让鲁迅感到希望,将来的路再走,所以尽管很绝望,但希望还是会到来的。虚妄只是希望过于艰难的一种流露。所以鲁迅是个启蒙者,轨道破坏者,他不会放弃希望。他自己的精神出路不是首先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解救阿Q这样的民众,阿Q连民族的应有精神也丧失了,阿Q并不能代表全部的中国文化内涵,主要代表纲常名教末流的晚清时代的中国人。这样以中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来破灭这末流的衰竭的国人。所以作为启蒙者的鲁迅根本上并不是面临中国文化精神最后无出路的问题。中国文化精神还在不断地给他力量和灵感。

鲁迅《野草》赏析《过客》

歌德 | 2013-08-09 14:21 《过客》

《过客》显著特点是表现出了鲁迅意志力的坚定。 翁——阿阿。那么,你是从那里来的呢?

客——(略略迟疑)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

客问老翁前面是什么地方,老翁回答是坟。路、坟、意志这种意象很容易读解为存在主义。

李欧梵这样认为:“《过客》中的路的隐喻或许也有着同样积极的人文主义的内涵,尽管是用存在主义方式提出的。不管是多么荒诞无意义,即使走向的仍是死亡,生命总得过去即使走向未来的也仍是黑暗,也决不返回过去的黑暗中。”[15]

林毓生这样认为:“过客是对于人类意志的一种存在主义的强调”“老翁和女孩是过去和未来的化身”[16] 李天明认为“《过客》也可以在一个更普遍意义的层次上看作立人类的寓言,老翁、过客和女孩分别象征虚无主义、存在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生活态度。过客生活哲学的要点是:执着地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不断地追求个体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坚持承担个人责任。”[17]

这容易将过客看作尼采、克尔凯郭尔、陀思妥也夫斯基、海德格尔、加缪、萨特等代表的存在主义者。

坟作为为死的意象,是对启蒙的信念,不是存在主义的唯一者向死而生,海德格尔作为天主教徒,是天、地、人、神四维中来向死而生。这与鲁迅的为启蒙的决心而走向坟地并不相同,坟并不意味着鲁迅真正作为个体而面对死亡去思考世界。

坟是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价值判定,这是鲁迅写杂文集《坟》的原因,坟、僵尸、女吊、无常都是鲁迅明知黑暗而又亲近的意象,鲁迅在黑暗的政治文化的氛围中,产生无法排遣的怨恨情结也是很自然的,而女吊的复仇的凄戾、决绝、坚韧、执著都是鲁迅精神的显露,专与黑暗捣鬼,宁可在黑暗中消失,这不正是鲁迅太执著于启蒙,而启蒙又不分艰难的表现吗?这与存在主义向死而生,萨特的超越死亡而生存,是不同的,存在主义的黑暗是作为信仰的隐喻而出现的。光在黑暗里,黑暗不吸收光。思考死亡使个体产生震惊。这与鲁迅的启蒙者形象将死作为坚定启蒙信念的一种表现是完全不同的。

1925年5月30日写给评广平的信中:“我是诅咒„人间苦‟而不嫌恶„死‟的,因为„苦‟可以设法减轻而„死‟是必然的事,虽曰„尽头‟也不足哀。……凡有死的同我有关的,同时我就憎恨所有与我无关的……,而我正相反,同我有关的活着,我倒不放心,死了,我就安心,这意思也在《过客》中说过,都与小鬼的不同,其实,我的意见原也一时不容易了然,因为其中本含有许多矛盾,教我自己说,或者是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这两种思想的消长起伏罢。所以忽而爱人,忽而憎人;做事的时候,有时确为别人,有时却为自己玩玩,有时则竟因为希望生命从速消磨,所以故意拼命的做。”[18]

《过客》中表现出来的拒绝帮助害怕关怀,女孩递给布片给他包伤,过客说:“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要像兀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死亡,给我亲自看见,或者咒诅她以外的一切全部灭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得到咒诅,但是我还没有这样的力量,即使有这力量,我也不愿意她有这样的境遇。因为她们大概总不愿意有这样的境遇”。

老翁、女孩、过客分别代表鲁迅内心的三种声音:过去、未来、现在,老翁可代表中国传统,是保守的,世故的,这一点鲁迅虽受影响而不认同。未来也不能让鲁迅感到安慰,鲁迅是执着于现在每一步。这样就产生了过客的决绝。启蒙者与民众的关系上,鲁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消长起伏。其基本点还是人道主义。如秃鹰看见死尸一样的惨绝是爱极生恨的表现。

鲁迅《野草》赏析《墓碣文》

歌德 | 2013-08-09 14:21 《墓碣文》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希望中得救……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巅。……离开!…… 即从大阙口中,窥见死尸,胸腹俱破,中无心肝。而脸上绝不显哀乐之状,但蒙蒙如烟然。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答我。否则,离开!……

李欧梵称《墓碣文》应该是《野草》中或所有中国现代文学中最阴森可怖的一篇。[19] 钱理群认为“于一切眼中见到无所有是打破中国中庸式的思维方式,怀疑一切中国封闭式内向循环的思维模式,他就最大限度地卸去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在最大范围内,摆脱了古老鬼魂的纠缠,获得了创造的相对自由。鲁迅对传统的开放性质,最充分地显示了他的开拓者的历史品格。鲁迅曾意味深长地说自己是中国知识阶级分子中最末的一个。他确定是以自己怀疑主义的彻底否定精神结束了黑暗中国的封建旧文化的时代;同时以他富有开放性的创造性思维开创了光明中国的现代新文化的时代。[20] 夏济安认为,《墓碣文》主题是《狂人日记》吃人主义的变调。《狂人日记》被认为是控诉吃人的旧社会,但是《狂人日记》中想象的吃人的恐怖在这里转化为一种半幻想半现实的梦魇。[21] 《墓碣文》是《野草》中最深刻地揭示鲁迅内心痛苦的篇章,还是延续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意志,绝望是以墓中的尸体意象得到显现的,那彻骨透髓的冷气、鬼气阴暗达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程度,但这种绝望所带来的人生的苦痛只是鲁迅深感中国现实与历史文化的根深蒂固的稳定性的一种状态。僵尸是认为中国文化已死亡的象征,蛇是隐喻自身无法逃脱与文化同死的悲哀。

毒蛇、僵尸的意像在《野草》中反复出现: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即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我于是用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说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22]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23] 因为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能否忽而奋勉,是毫无把握的,我常常诅咒我的这思想,也希望不再见于后来的青年。[24] 僵尸是鲁迅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以来文化的典型象征,在这样的现实中,鲁迅有一种无法去掉的黑暗怨恨情绪与吃人礼教的一同毁灭而不能的苦痛。

在1925年5月21日写《“碰壁”之后》中这样写道:

“华夏大概并非地狱,然而„境由心造‟,我眼前总塞着重迭的黑云,其中有故鬼,新鬼,游魂,牛首阿旁,畜生,化生,大叫唤,无听唤,使我不堪闻见。我装作无所闻见模样,以图欺编自己,总算已从地狱中出离。”[25]

对“于一切眼中看见在无所有”,鲁迅这样说明,在《坟》的后记中。 倘说为别人引路,那就更不容易了,因为连我自己还不明白应当怎么走。我只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

那当然不只一条,我可正不知哪一条好,虽然至今有时也还在寻找。在寻找中,我就怕我未熟的果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的果实的人,而憎恨我的东西如所谓正人君子也老偏偏都矍铄,所以我说话常不免含胡,中止,心想想:对于偏爱我的读者的赠献,或者最好倒不如是一个“无所有”。[26] 鲁迅“在一切眼中的看见无所有”只是还没有找到出路的一种说法,他并没有在这种黑暗中遁入空门。正是因为启蒙的执著,才加强了他对社会和自我的深刻的批判。社会黑暗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而这一切又是礼教作的恶,而这自己也深中了这吃人礼教的毒,于是这种急欲从中抽身而不得,这样达到一个临界体验时就产生了自啮其知的蛇的隐喻。鲁迅的自剖精神主要还是由这吃人礼教激发的。鲁迅对礼教的残忍性从小就认识到了,从读《二十四孝》开始,又亲身经历中国的现实,更增添了他的对礼教的刻骨铭心的怨恨,而他深知自己也深中了毒,这种怨恨转向自身时,这种痛楚是很强烈的。《墓碣文》的自剖的惨痛酷烈令人恐惧,意境阴森,可见鲁迅对礼教文化的怨恨达到了何等深的程度。但并不是对全部的传统文化而发出的,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复杂性,也不是僵尸这个意象涵盖的。应该说鲁迅还是主要集中抨击了宋明以来中国的礼教文化。封闭的,枯萎的纲常名教。

鲁迅《野草》赏析 《死火》

歌德 | 2013-08-09 14:21 《死火》

本篇写于1925年4月23日,死火是作者心中不死的启蒙信念的象征。“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气体冰结,像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黑烟,疑这才从火宅中出,所以枯焦”。我与死火,是作者内心的两种声音。“我原是被人遗弃在冰谷中,”他答非所问地说,“遗弃我的早已灭亡,消尽了。我也被冰冻得要死,倘使你不给我温热,使我重得烧起,我不久总须死亡。”“你的醒来,使我欢意。我正在想着走了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不冰结,永得燃烧。”“唉唉!那么,我将烧完”……“那我就不如烧完”。“我”终于将死火带出冰谷口,但我被大石车碾死了,而死火得以重生。这种冰结的火的意象是一种火热的激情与冰冷,黑暗的现实,及历史文化的强烈的对抗的体现。

孙玉石认为这两个互相辉映的思想侧面,展示了鲁迅内心的两个方面,是“我”同自己的温热,使死火重行燃烧,并想法把死火带出冰谷,使其“永不冰结,永得燃烧”;另一方面,是死火宁肯自己走出冰谷而烧空,也不愿留在冰谷中被冻死。前者是鲁迅自己革命情怀表白,后者是革命者斗争精神的象征。这两者,都同样体现鲁迅为革命献身精神的思想光辉。[27] 李欧梵认为:“死火”隐喻着鲁迅的内心状况,陷入自己心中那冷的、荒芜的深处是一种受难,他并不愿永远蛰状下去,因而呼唤一种有行动的。但是按照诗中矛盾的逻辑,这行动又终将导至死亡。看来,这些诗篇是一种矛盾心情的反映:诗人一方面是消极的,抑郁的,另一方面又悸动不安地要求行动。[28] 死火可以理解为鲁迅心中最深的启蒙信念,而“我”是一个画龙点睛在奋斗中的启蒙者。不断由旧我走向新我,从绝望走向希望,尽管这种希望在严酷的现实中显得很渺茫,但正是因为这种困难艰巨,才突出了死火的形象。

赏析文章

荷塘风起赏析

怎样赏析文章

伤感文章赏析

鲁迅文章赏析

怎样赏析文章

野草

如何写艺术赏析文章

赏析文章精彩语句

怎样写诗歌赏析文章

野草起其他文章的赏析
《野草起其他文章的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野草赏析 野草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