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重庆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体系介绍

发布时间:2020-03-02 18:52: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重庆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体系介绍

重庆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在整合已建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和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的软、硬件系统及数据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将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进行立案、任务派遣、处理、反馈、核查、结案、考核、归档等,利用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各城市管理部门协同工作,做到主动发现和及时处理问题,使城市管理主动、精确、快速和统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建立监督和指挥相分离的“两个轴心”的城市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使城市管理系统形成完整闭环,逐步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快捷、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高效能服务。■建设背景

是落实3.14总体部署,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2007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对重庆“3.14”总体部署中,明确提出“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化、信息化建设,努力把城市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的发展目标,2008年7月,市委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有超前意识,创新管理,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的要求,2009年1月,国务院[2009]3号文件提出:“将城乡基础设施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促进城乡基础设施衔接互补、联网共享。增强管理部门的协调性,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能”,并把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建设分别纳入2008年、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内容予以推进落实。

是推进宜居重庆建设,改善和优化人居环境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我市直辖以来,城市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但管理粗放、处置被动、手段落后、效率不高、体制不顺等城市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结合我市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市主城区面积将扩展到2737km

2、建城区面积将扩展到1000 km2,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城市拓展需求、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人居环境质量的发展期望,必须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手段和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部署要求,推广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2009年8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市市政委 “三定”方案,进一步明确“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职责”,全力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建设,以适应现代城市拓展需求,改善和优化人居环境,推进 “宜居重庆”建设。

■基本术语

数字化城市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是一种体现管理精细化、责任网格化、依托信息化、服务人性化的新理念、新机制,从管理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需求入手,综合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集成整合基于万米单元地理网格的城市资源和城市基础设施部件编码信息的数据库群,建设市区一体化、全方位覆盖和全时段监控联动运行的、稳定可靠的信息管理平台,以支持发现、指挥、处理、反馈的城市管理闭环工作流程,创新监督和指挥两个既分离又协同的“双轴中心”管理体制,建立市级监督评价、区级指挥处置、部门联动协作、市民广泛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城市部件。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

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2007)和重庆市地方技术规程《重庆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综合普查技术规程》(CQSZ10-2007)要求,数字化城市管理按照管理对象的属性划分为“城市部件” 和“城市事件”。

“城市部件”是以物质形态为特征的、城市基础结构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可利用的各种基础设施、属于城市中不可移动的要素,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载体。“城市部件”包括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扩展部件等7大类96个小类。

“城市事件”是指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市容环境或环境秩序受到破坏或影响,需要城市管理有关部门处理并使之恢复正常秩序的事情和行为的统称。包括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扩展事件等6大类59个小类。

■所涉部门单位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除市市政委承担公用设施、市容环境等管理职责外,还主要涉及到19个市级部门、单位管理职责和权属关系。具体是:

市规划局:建(构)筑物乱搭乱建。

市建委:施工工地设施、建筑工程质量。

市交委:公交立杆、出租车站牌、公交站亭、港口设施。

市广电局:电视井盖、通讯交接箱。

市公安局:治安岗亭、监控电子眼、交通信号设施、群发性事件。市环保局:噪声显示屏、施工噪音扰民。

市园林局:古树名木、行道树、护树设施、绿地维护设施。市房管局:物业管理。

市消防总队:消防设施。

市人防办:人防工事设施。

市民政局:房屋院落门牌标识。

市水利局:水利、防汛附属设施。

市邮政局:报刊亭、邮筒。

市工商局:非法小广告、街头散发广告。

市新闻出版局:非法出版物销售。

市自来水公司:民用水井、供水器、上水井盖;自来水管道破裂。市燃气公司:加气站、输气井盖、燃气井盖、燃气调压站(箱)、热力井盖,燃气管道破裂。

市电力公司:电力井盖、电力设施、变压器(箱)、电缆沟盖。重庆电信、移动公司:通讯井盖、通讯交接箱、网络井盖。■运行机制

市级信息平台城市问题信息来源的主要路径和运行的处理机制。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市级信息管理平台运行机制和城市问题信息来源路径主要有2个:一是社会诉求的问题信息。即市民群众通过“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市政委门户网站公开信箱投诉的或者市领导关注批示、交办及时处理的城市部件、城市事件问题信息,直接由市级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登记立案处理。二是主动发现的问题信息。通过市、区级聘用的城市管理社会监督员(包括特聘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干部)

和区级专职城市管理员,对所负责万米单元责任网格全时段巡查主动发现的城市问题信息,利用专门开发、嵌入特定区域地理信息和城市部件信息的“城管通”手机,通过无线网络将城市问题信息上报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市级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登记立案。

市级信息平台工作人员根据登记立案的社会诉求和主动发现城市问题信息,可以快捷地查询、准确地定位、及时地查找,并转发到相应的责任部门单位,有关责任部门单位按照规定的办理时限和要求,将办理结果反馈到市级信息管理平台及社会诉求相对人予以结案。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实现城市管理范围精细化,采用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实现城市管理责任明确化。采用专门的城管通采集器, 实现问题信息传递快捷化。

市级信息平台未改变城市问题管理主体而是提供联动开放服务。为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正常运行,城市问题信息得到有关责任部门、单位快捷、有效的处置,建立由市政府综合协调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联系会议制度,由市市政委牵头编制数字化城市管理制度和城市部件、城市事件处置管理规范,使在同一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的城市部件、城市事件运行处理上,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标准,进一步落实城市部件、城市事件管理主体的工作责任,而未改变城市部件、城市事件管理主体的职能职责和行政执法地位。不仅为市级有关部门单位提供了一个联动协作和开放服务的信息平台,而且为市政府对城市管理有关部门、单位的监督检查和综合考评,提供准确的、量化的综合绩效评价依据,还可有效防范和协助处理城市突发应急事件,再造全新的城市管理流程,推

进管理服务效能高效化,建立健全量化的评价体系,实现城市管理考评科学化,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系统介绍(1015)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概论)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考核题

数字化城市管理

数字化城市管理

数字化城市管理

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应用案例

关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问题分析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重庆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体系介绍
《重庆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体系介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