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胡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03 21:46: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三胡小学高效课堂中的学习小组建设思路

小组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一种有效的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以转变师生关系为起点,充分相信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实现教与学的师生相长。

一、小组合作特点

1、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这是它区别于传统班级教学的最本质的特征。小组组建为小组活动提供形式与空间,教师精讲为小组活动提供知识背景,小组激励为小组活动提供动力源泉。

2、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赏、互谅、互助、互学”,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营造良好的班级生态。

3、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已所能,得到最大的程度的发展。

4、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目标的设置来保障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助、合作气氛。各组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二、小组的组建

1、小组建立

各合作学习小组构建要求“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基本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一般以6为一组。

首先从全班挑选出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1人)与组员(4人),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要特别注意为班上的特差生、“调皮王”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当然小组长的角色也可以不固定,有些时候也可以调整一下,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这样能够减少基础较差的学生依赖别人的思想,促进基础较差的学生增加责任感,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当然在分组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男、女生以及性格的搭配。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三件事:

(1)选一名得力的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2)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事实证明,只要教师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必定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看看学生给自己小组起的名称:光荣、必胜、无敌、勤奋、日进、翱翔、合力、雄鹰,人这是何等的信心,何等的意志,何等的气魂! 每个小组选择或创造一个小组座右铭(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道努力,否则一道失败”)用来提醒小组团结奋争。

(3)编一个相应的代号。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小组之后,有必要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2、组长培训

小组长要求具备的素质是:

(1)会组织。组织小组成员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奋斗目标、小组学习奖励条例、小组活动章程等;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制定小组相关职责,要定期组织小组成员会议,总结分析本小组学习等情况,讨论提出改进办法,并提请老师对本小组工作作指导;小组长要组织小组学期或阶段工作总结(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绩考核情况、建议、打算等),上报给教师;

(2)会协调。组长要学会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小组长要协调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求大同,存小异,要充分发挥本组成员的特长与聪明才智,调动积极性,形成小组合力;发挥小组长在教师与小组成员之间的桥梁作用,沟通、协调师生关系;协调并处理好本组成员与其它小组成员的矛盾纠纷,学会借助外部资源(如导师、其他小组长、班级干部),主动与其他小组长一道控制矛盾的激化,化“干戈”为“玉帛”;主动处理好各小组长之间的关系,积极组织参与同本班其它小组之间的和谐竞争,掀起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3)能示范。组长与每一个组员之间是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小组内的各项制度,小组长首先要遵守。小组内的各项任务,小组长要争取最先按质完成。班级或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小组长要带好头并发动组员积极参加,时时处处带头维护班级和学校荣誉。要求组员做到的,小组长首先要做到。小组长要时时处处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

(4)会监辅。小组长要组织组内成员相互监督各项制度的遵守情况和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组织组内帮扶辅导,互相互助,要督促同伴改正错误,帮助同伴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督促完成作业不积极的同学按时完成作业,协助教师做好辅导工作。

(5)会维持。小组长要维持小组活动纪律,维持好小组课内外活动的正常秩序,协助教师做好自评、他评与互评工作,协助教师实行“多元化”评价。自评指组内成员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上,对本小组工作作出中肯的自我评价;他评指组内成员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上,对本小组成员的评价;互评指组与组、组长之间、组员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的相互评价。评价,包括作业、预习、学前准备、独立思考、举手发言、合作倾听、询问思考、交流质疑、平时测评等,有活动记录,由记录员详细重点记录,并做好统计、公示。为了不增加记录的工作量,不必每天每节课面面俱到,可以几天一阶段总结性的记录评价,但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对于组内进步较大,突发表现较好的学生更是要记录好。这种持之以恒的评价,作为学期评选优秀学员的依据。而获得优秀学员称号的学生将给家中父母报喜,并获得一定的奖励。当然这种奖励也是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讨论决定的。总之让这种评价起到及时有效地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的斗志的作用。老师和课代表在每节课中对小组各个方面的表现随时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小组加分,由课代表记录。总评分统计后,从高到低排列,评出优秀小组、达标小组、争达小组。实施一定的奖励办法。小组内成立互助结对。两人一组,异质组合,可参考学生个人意愿,有针对性的辅导,比哪个同学辅导的学生进步的最多最快,辅导学生可被评为优秀辅导员。

(6)能协助。小组长要协助教师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工作,要帮助老师收发作业、组织读背课文与公式、协助组织组内成员的听写等。

(7)能反馈。定期检查或随时抽查小组同伴的学习情况,做好学习记录,小组长要及时向教师汇报本组成员的学习和思想等方面的情况,主动向教师了解本小组成员的学习等情况或工作建议,要把老师提出的需要完成的内容或小组长工作会精神准确及时地反馈给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并组织小组成员开始实施;加强与本组成员的沟通,及时把同伴学习等情况反馈给教师,便利于教师作出调整安排,要负责小组成员的成绩记载、兴趣爱好的调查统计等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协助教师完成组内学生的基础档案、发展档案;小组长要加强与其他组之间的信息交互,与老师或本班其他小组长之间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反馈相关信息,如小组内遇到的困难或是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等,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帮助。

同时在培训组长前一定要做好小组长的思想工作,让小组明确担任组长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培养与锻炼,只有这样才会使自己变的更加优秀,应该好好的把握这样的机会。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小组建设成败的关键。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组长的思想工作,让他知道当小组长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是他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这样他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建设自己的小组。真正成为小组的主人。

真正好的组长不是选出来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靠老师们培养出来的。大家往往只注重是的小组长现有的能力,而忽略了对人的潜能的开发与培养。我们往往是把“选组长”这一简单问题复杂化了,而又把“培养组长”这一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除组长外,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承担一项相对侧重的任务,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发言人等,一段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角色中体验、锻炼和提高,要求小组成员团结友爱、民主平等、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小组合作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团结协作的力量,让每一个学生既学会合作又增强了自信心。

3、制定小组合作讨论的规则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分组之后要制定相关的规则,一般情况下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由于既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又有相对而言差一点的,那么就会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这样那些相对成绩差一点的学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在小组讨论中没有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就得到了现成的答案.这样只会使得原来成绩好的学生依然好,成绩差的学生不仅没有得到思维的锻炼,而且容易养成懒惰的思想,只等着成绩好的学生把答案想好了抄抄就行了,并没有体现小组合作讨论的价值,使得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所以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我自己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时间由小组长控制,然后在小组长的安排下,每个组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大家一起再来讨论,最终达成共识,讨论出最后的结果.这样使得小组中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每一组员都得到了进步,不仅自己思考了这个问题,同时在别人的答案中找出了自己思考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可能对于问题又会有新的认识,这样真正体现小组合作讨论的价值。

4、小组调整 在小组组建初期,班主任、任课老师要联合多举办些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如成语比赛、诗歌接龙、手抄报等,不断地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小组组建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建后二周内班主任可视情况进行调整,再过二周若有必要可进行微调。

三、小组的培训

1、小组合作中学生必须具有的素质 ①会收集。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并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认真作好课前准备。

②会思考。个人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机会,很大程度是依赖于不同看法之间的相互碰撞,但不同的看法来自于不同个体的思考。任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关系,必须强调先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

③会讨论。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小组内,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④会倾听。在小组讨论时要求一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要听出其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自己的分析,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教师要抓住机会多表扬那些听得认真和敢于怀疑和否定的同学。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专心听的习惯,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倾听是进行合作的基础。

⑤会表达。对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有自己的看法,却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表达,在合作学习中要训练学生准确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例如“我代表我们小组汇报,我们小组的观点是„„”,“我来补充第一位同学说的„„”,“我来总结一下他们的观点„„”“我来评价一下他们的发言„„”“我认为„„”等等。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学会“放手”即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合作学习提供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敢说、愿说、会说。并及时鼓励和表扬。善于表达是进行合作的保证。

⑥会质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在质疑、争辩中可以使知识更全面,把问题分析得更加透彻。质疑、争辩其实是一种讨论形式,在争辩过程中,小组各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思考,最后通过争辩形成共识。争辩使合作学习得到深化。

⑦会协作。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有的动手能力较强,有的计算准确,有的分析严密。在合作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信心、力量和愿望,能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中获得各自的成功。协作是合作的核心。

⑧会归纳。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而每一次讨论的思路、方法、策略,无不需要梳理,归纳,总结,摒弃错误,纠正偏差,形成共识,使不同层面学生的能力都得到相应地提高。归纳是合作的提高。 ⑨会评价。有时学生对来自同学的鼓励、帮助比来自于教师的鼓励更有效果,学生要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的陈述或意见。

在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使得学生养成倾听别人的习惯,首先耐心地听别人对于问题的认识和见解,学会尊重别人;其次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团队合作中需要每个组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

2、教师的角色

在很多课堂上,教师把问题一股脑推给学生后,立马要求小组内解决问题,然后就在课堂上观看同学们的学习,似乎教师的工作就是维持纪律。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参与度极高,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组织,往往目标达成度比较低,造成了学习效率极其低下。教师在课堂上应是一位参与者、倾听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点拨者、导向者、激励者。

(1)参与者。教师在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时,就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和学生交流、讨论。在课堂上,当我们看到学生先是掉进自己精心设计的学习陷阱而不能自拔,进而通过小组间的合作爬出了陷阱并把它填平,进而又为教师设计了教学陷阱,而让自己去解决,这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过程。教学有乐,教学相长,在这种设计与被设计的宽松和谐气氛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思,也在和同伴的融洽相处中学会了和他人的合作。

(2)倾听者。以前的课堂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导致了学生一切都是按老师的思路去学习,教师教一是一,教二是二,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同时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也限制了老师思路。现在则是在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时,参与到他们中去,蹲下身子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思路,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因为有的同学往往认为自己的想法不够成熟,在交流时并不把它说出来,但在小组内交流时,则能够畅所欲言,这时我们去倾听往往能够发现思维的火花。我觉得,课堂上老师的倾听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也是一次学习的过程。特别注意两种学生,其中一种就是性格比较内向,由于平时不善于与人沟通,在小组合作在我会积极帮助他们勇敢地说出自己对于问题的想法,积极融入到小组合作讨论的氛围中去,还有一种就是平时基础较好并且总是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好,所以一般情况下这些学生总是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别的同学还思考问题的同时,把这些学生从小组中抽离出来,并对他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让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吃好”、基础好的学生“吃饱” 。

(3)导向者。缺乏教师导向的自主学习就会蜕变为一种随意性学习、自由性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这是自主学习的实践误区。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完成教师的导向作用呢,我认为,学案就是最好的导向,学案的每一部分都有明确的时间和目的要求,使学生明白自己什么时间该干什么,该完成哪些任务,避免了学生学习的无序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也保证了教学进度。通过当堂检测,可以使教师很好的掌握学生的达成度,这本身也是对教师教学的导向。

(4)点拨(火)者。适当的点拨是教师参与学生小组学习的重要一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选择学生思维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的及时点拨往往会使学生有一种柳暗花明,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在于他人的交流中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产生反思。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学生在讨论中产生的新疑问、新设想,并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作出更深入的探究,把学生送入更广阔、更深远的知识海洋。思维启迪上的“二次点火”正如二级火箭把飞船送入更高的外太空,又如牧者把羊马带入另一片草地一样。

(5)激励者。课堂上,当学生对自己提出的观点(或答案)感到迷惘不定的时候,教师要通过肯定性的评价,多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肯定,让每个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都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学生持续投入学习的原动力。教师要通过多种激励性方式,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使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还要善于挑动学生质疑辨疑,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享受思想的乐趣。使学生以自主的、最有效的、生命投入的方式来学习,使课堂出现激扬生命的局面。

3、小组合作注意事项

(1)有充分的时间组织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主动参与意见交换,达成共识,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加工,再创造,产生一个新成果。在创造过程中,他们需要足够的时间去分配角色,加强训练。在此期间,老师可以在行间走动指导,以保证小组合作的成果有完整性。不能是老师刚布置完任务,不一会就拍板叫停了,学生正讨论在兴头上,也没有产生成果,就草草了事。这样的小组活动,就毫无意义。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状况,老师应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2)在知识的关键处组织合作学习。学生认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即原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找准教学的起点,学生已经清楚的知识不必再讲,模糊的、有争议的知识有待讨论,未知的内容需要重点研究。

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大部分学生几乎是张口就会。这样还有必要进行小组讨论吗?

(3)在规律的探求处组织合作学习。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把要学的规律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

(4)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合作学习。以“年月日”这一课为例,在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四年一闰”的规律后,教师通过媒体出示一张1990年2月的日历,让学生判断,199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此时,有部分同学通过“用年份数1990除以4没有余数,得出1990年为闰年”的结论,也有部分同学从1990年2月只有28天,得出1990年为平年的结论。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在遇到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学生的思维活动才更积极,思维碰撞就越激烈。一旦问题解决,他们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令人惊喜的发展。

(5)在解题策略的发展处组织合作学习。学生是有差异的,同一个问题会有各种不同的答案,这些不同的结果反映了各个学生的不同思维层次。例如,在计算“297+297+297+297”时,有的同学直接加,有的同学先改写成乘法算式297×4,再笔算出结果,而思维水平较高的同学,可运用加法的简便算法: 297+297+297+297 =300×4-3×4 =1200-12 =1188 这位同学思维之巧妙,思路之简捷,赢得了大家的称赞。这样,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让思维水平高的学生帮助思维水平低的学生,使得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6)合作后要适当评价。 学生合作学习之后,除了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外,还应适时适当地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评价,对小组内的分工情况、讨论形式进行适当点拨,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水平,并且激励小组的斗志。

(7)起步阶段要有专门训练 刚开始合作学习的时候,小组需要任课老师有计划、有意识的进行专门训练(这可能要以牺牲暂时的教学进度为代价)。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质量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这种训练需要任课老师做基于小组合学习的备课,充分准备好训练工具,这种工具要以学案的形式出现的,但明显带有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用途。而知识量本身则大大减少。

四、小组激励与评价

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教育功能,使之更好地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潜力,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一)从评价的对象看,可分为自评、生生互评、师评

1、自评。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学生自评可以是书面的,让学生在教师设计好的评价内容上自我评价给出星级,也可以是口头的,随机性的。不要担心自评的不真实性,书面自评的不真实性往往会引发学生内心的不安,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终极目的。

2、组内互评。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又引导学生进行组内互评,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在学习中建立一种新的伙伴激励机制。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十分有意义的。合理评价是小组合作成功与否的保障。其中组内成员的互评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的重要一环,评价的侧重点由评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再到合作质量,最后到创新,循序渐进。特别注意的是独生子女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们,“唯我独尊”的意识是很强的,一定要把道理讲清楚-----“你欣赏一个人,会得到60个人对你的欣赏”,欣赏和体谅是组间互评特别要形成的一种风气,李逊老师有三句话讲得特别好:“用最挑剔的眼光读同学的习题,用最负责任的态度做出你的判断,用最热烈的语言写下你的批注”

3、组际互评。小组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在注重组内互评的同时,要更注重组际互评,让学生对合作小组集体做出合理的评价,从中反映学生集体或个人的素质情况。组际互评如何操作?各学科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探索方法。

(二)教师的激励与评价

1、对个体评价

教师对个人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教师是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成员。“你的发言很精彩,谢谢你”,“棒极了”,“让我们来分享你的快乐”等等教学新用语。充分体现教师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正面教育为主,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他们,教育他们,感染他们,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表扬的滋味,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2、对小组合作评价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把课堂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精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合作状况,关注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关注合作状态的评价:这个组真是做到了人尽其才啊/这个组有会思考的计算机脑袋,有会表达的铁嘴铜牙,有会画画写写的高手,还有会组织大家各展所长的组长,最的是最佳拍档啊/你们组是不是唯马首是瞻啊/这个组讨论中声音最小,但思考出来的问题答案最妙/有理不在声高,小组讨论时要小声„„

关注合作效果的评价:这个组厉害在有人想到后,立马有组员能想出办法来让全班同学都明白/这个组厉害在每个人都厉害/这个组厉害在总是不同的组员在发言/这个组他们相互之间总是欣赏对方哦,这是件好幸福的事„„

3、五步评价法

课堂评价:每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价,对表现好的小组当场表扬,对表现差的小组提出建议或希望,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成员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只有每个成员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合作学习的目标任务。

每周评价:每周发放《小组合作学习评议表》,各任课教师根据各小组自习纪律、作业完成、课堂总体表现等情况进行评议,以此来督促、检查小组作用发挥的程度,以便学生了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让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合作学习的方式。

每月评价:每学期组织2次阶段性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分出等次,计入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考评。通过发喜报、上博客、教室张贴等方式激励学生。

学期评价:每学期学校根据上述评价的结果评选出达标小组,并对达标小组进行广泛宣传,在全校形成“学先进、比先进、超先进”的良好校风。

通过以上评价机制,可以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既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又符合高效课堂的要求。它既有利于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交往的能力,但一切均应从实际效果去考虑,防止走过场,真正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到实处。小组建设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只有时刻把握以学生为本这根主线,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重新确定自身角色,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三胡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三胡高效课堂小组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